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前言
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其在高校教育当中,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还应关注其心理健康,了解其主观幸福感。受到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缺乏主观幸福感,这是制约其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需要针对其心理压力,给予相应的帮助,更好的维护其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对于其成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差的原因
心理和精神压力的产生,是导致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差的主要原因,而压力则主要源自于学习、生活和就业三个方面。
1.学习
大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同时还需要面对计算机等级、英语四六级等各类考试,会使其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被动,不能很好的掌握学习方法。加上学习态度消极、学习兴趣不高,难以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自信心,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而这种情绪还会持续影响其日常生活。
2.生活
除了学习之外,在生活中,大学生也要面对各种压力,主要来自于人际关系、经济等方面。大学生对于人际关系十分重视,并将人际关系与成功联系起来。当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帮助。但是部分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状态会受到其人际关系的影响。当大学生处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中,并在心理上感到满足,其心情会更加愉悦,主观幸福感更高。而多数大学生均处在一个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当中或是其对于自身所处的人际关系不满意,则会出现心理失衡,主观幸福感也会随之下降,严重者则会出现焦虑、抑郁的状态。
金钱能够为大学生带来主观幸福感,但是不应掺杂功利、拜金等不良心理。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认为主观幸福感完全建立在充实的物质基础之上,会使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产生自卑、消极的情绪,导致其主观幸福感的下降,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而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经济状况,则能够提升其主观幸福感。由此可见,经济状况会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
3.就业
据统计,201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95万,就业压力空前巨大。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届毕业生开始在就业、考研以及公务员考试之间进行选择,并存在着犹豫和疑惑,择业、应聘前景并不明朗。多数大学生对于就业形势并不乐观,认为就业难度较大。在就业难问题上,更多体现在择业难,大学生的期望值和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经历多次失败和挫折之后,大学生对于就业的自信下降,热情也逐渐消退,心理和精神压力随之增加,并导致其主观幸福感的下降[1]。
二、基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疏导
在高校教育中,应更多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为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由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压力,耐心听取其主诉,针对学生的烦恼,给予切实、有效的帮助。?o予学生以鼓励,使其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积极、自信的面对学习和生活,更好的维护其心理健康,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的心理咨询中心,定期为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和主观幸福感测试,从中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定期接受约谈,得到心理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学院心理咨询中心还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向大学生推送健康知识,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有着一定的帮助。该微信公众平台还具有主观幸福感测试功能,大学生通过填写主观幸福感量表,自主进行测试,使其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并学会自主调节情绪和释放压力。
2.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并以校园文化作为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专业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更快、更好的成长和进步。丰富校园生活,营造和谐的氛围,让“主观幸福感”成为一种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辩论赛、演讲比赛、体育比赛以及音乐节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语言、视觉、身体运动,发挥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得满足感,进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活动的过程中,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自我认知的提升均有着积极的帮助。该过程中,大学生创造和创新能力得以挖掘出现,并充分予以展示,进一步提高其自信心。
3.就业指导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就业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还应关注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担忧和顾虑,并认真解答其疑惑的问题。就业指导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就业形势,同时对就业、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减轻其就业压力。该过程中,大学生有着明确的职业规划,就业成功率更高,其主观幸福感获得显著的提升[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012-0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旨在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以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走出心理阴影,顺利完成学业。
一、当代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
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抑郁、焦虑、偏执、精神分裂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家庭因素引起的心理问题。不少大学生由于家庭因素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心理健康。例如在孤儿、单亲或是离异家庭生活的孩子,他们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另外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不少大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而引起自卑,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沉默寡言、孤僻和不合群的性格,其中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心理问题占有相当比重,有的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到了很严重的程度。
2、由于对专业不感兴趣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在大学里,学生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而缺乏学习兴趣的例子并不少见。深入了解发现,这种现象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①在报考大学志愿时,对各专业情况不了解,因此盲目报考;②志愿服从调剂,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但又不得不读下去,因而感到很迷茫;③受各方面的影响,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发展前途,因而缺乏学习热情;④对本专业学习的艰苦性估计不足,遇到困难就失去了信心。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使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3、适应能力差,不能较快地融入大学生活。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刚入学的新生当中,他们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同学感到很难适应,不能及时地融入到新的集体当中,从而产生情绪波动。这种心态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便会出现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4、学习压力大,不能较快地适应大学节奏。许多学生昔日可能是班级中的佼佼者,可是进入大学以后,发现大家都很优秀,个人感觉失去了往日的自豪感和优势,所以学习压力就会变大,这样始终使自己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间一长,可能会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的出现。
5、交际能力差,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现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经济文化背景各异,生活习惯和行为养成也不同,因而交往也相对比较困难。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使气氛紧张,从而导致心理压力,人际关系紧张或不协调是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
6、就业压力大,不能准确的对自己进行定位。进入大学后,学生们对前途的憧憬转为现实。目前,就业竞争激烈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社会人才的需求,实际的工作情况,以及自己的主观愿望等,都会引起他们各方面的思考和权衡,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7、情感问题也成为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情感问题是大学生活常见的问题之一,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压抑、抑郁等情绪。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众多案例表明,情感危机已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1、努力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一方面,进一步利用好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例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相关讲座等,向大学生系统介绍和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规律,掌握一些基本心理调节方法。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利用校园网心理健康教育主页、心理热线、QQ等形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它的匿名性和无约束性能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能发挥其时间具有灵活性、信息反馈迅速的优点,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2、全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首先要通过完善相关制度,设置专项资金,培养和引进一支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此外还可以发动学生社团成立心理健康协会,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社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自主组织、自主开展活动,在轻松愉悦氛围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大力开展阳光心灵活动。只有美丽的心灵 才能感受生命的美丽。只有拥有阳关心灵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阳光,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广泛开展阳光心灵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用爱与科学知识塑造健康美丽的心灵,让内心世界洒满爱和阳光。积极引导大学生多读好书,多听好歌,多与人交流,让大学生拥有健康阳光的心灵,提高大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感动,从而对生命充满信心和敬意。
4、加强恋爱教育,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一个心理正常的人或迟或早会对异性产生倾慕、爱恋之情,这是身心发展的必然所致,是无可厚非的。但如何处理好恋爱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否则就会陷入种种困惑,甚至无法自拔。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恋爱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首先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一个人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理智地对待爱情和婚姻大事,正确地对待恋爱中的各种矛盾,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其次要教育学生摆正爱情与成才位置。使他们懂得珍惜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理智地处理好爱情与成才的关系,在有限的青春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参考文献:
[1] 李智慧,龙跃,齐立强.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9(5).
[2] 陈海波,韩天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实施途径[J].人才培育,2010.
[3] 温永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8-0123-02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及重要意义
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步入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人才,身负国家发展、家庭希望的重任,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才能经受住挫折的考验,才能勇挑重任,因此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不能正确评价自己
一些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较好,在学业上也比较顺利,自我感觉良好。总认为上了大学或取得更高的学历后,自己的智商和能力都比较强。大学未毕业就梦想着找一份好的工作,成就一番事业,而在面对困难时又不能有客观的心态,产生了两种不健康的心理:一是不愿接受社会现实,认为社会不公平,自己的才能没处发挥,造成主观的就业困难;另一种是怀疑自己的能力,失落感较强,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
(二)抗压能力较弱
一些大学生就业后,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心理承受力差,表现出身心疲惫、力不从心、情绪失控、焦虑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严重的出现精神崩溃,产生厌世的想法。如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大学生,由于社会的情况与自己预期中的有差距,对自己、社会产生怀疑;有些同学因家庭条件差,步入社会后会在经济上、婚姻上遇到困难,产生自卑心理。在面对步入社会的压力时,大学生们不能够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往往会埋怨家庭、社会以及自暴自弃,不能正确的看待压力,也没有建立良好的释放压力的方法,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产生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甚至做出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行为。
每年各个高校都有学生自杀或他杀的惨剧发生,原因各有不同,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对未来的恐惧,二是感情不顺。一些学生由于大学期间成绩不佳,很惧怕诸如“拿不到学位证”、“找不到工作”等问题,选择了极端的方式;还有些学生恋爱过程中受到伤害,心理承受能力弱,对问题的认识不客观,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
(三)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目前大学生大多都是九零后,这一代大学生普遍都是独生子女,自身存在较多的问题。独生子女在家里常常受到父母的宠爱,从小没有兄弟姐妹,所以养成了娇生惯养、不体谅他人、不懂得分享、不擅长交际等等一些普遍的性格缺点,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定的障碍。加之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有时又过于敏感,所以常常感到人际交往的欠缺。同时,由于网络的发展,人们普遍习惯于网络交往,常常忽略了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
(四)社会压力感较大,缺乏幸福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就业竞争力也越来越大,加上近几年的物价频频上涨,给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压力,也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大学生由于没有经验,薪酬相应较低,这与社会需求相矛盾,使毕业生在理想和面包之间做出抉择,往往为了生存而放弃自己理想的工作。这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幸福感,产生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导致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三、解决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校园心理辅导工作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针对心理问题建立了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对大学生进行入校后的心理追踪,对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关注。但是,这样的关爱力度并不够。由于社会环境及大学生的生活都在发生着变化,心理问题也在随之变化,加上高校学生人数多,心理辅导老师的数量较少,所以很多问题常常被忽略,这也是高校每年都有自杀或他杀案例发生的原因之一。所以,高校应加大心理辅导的力度,对学生管理更细致,在就业、升学、恋爱等关键问题上有所把握,加强对学生心理情况的掌握。
(二)改变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心理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独生子女的客观情况无法避免,但是家长应当理性的教育,不应过分宠爱、保护,要让孩子融入到群体中,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培养他们与人协作、分享的能力,避免“特殊化”教育,培养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建立强大的心理基础。
(三)大学生要加强自我锻炼
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在大学期间应当加强对自我心理的锻炼,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培养社会交往能力,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调整心态,使自己更能适应新环境。只有大学生自己努力培养心理能力,才能够建立强大的心理基础,更好的适应社会,才能乐观的生活,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四)为大学生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支柱,关爱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全社会的责任,社会应当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例如:企业可以放宽对毕业生的要求,给予毕业生更多的机会和学习的空间;我国应当加快对经济危机影响的处理,尽快摆脱经济低迷的困境,为大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形势,减少他们的心理
压力。
中图分类号:R395.6、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1-0026-01
我国高校的校园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资源和渠道。网上心理健康教育为临床护理、管理、教育和心理健康训练等提供了广阔的机会[1]。“关注度”是网络多媒体交互学习的前提,是考查网络多媒体实际成效的重要窗口[2]。本研究就“关注度”问题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为今后有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班级整群抽样的方法,在福州和厦门地区4所高校合计抽取800名大学本科学生,收回有效调查表790份,男生340人,女生450人;大一274人,大二159人,大三209人,大四148人;平均年龄为18-23岁。
1.2 工具 自编调查表,包括上网频率、校园网登录频率、心理健康网页关注频率(次数和时间长度)、心理健康网页关注倾向(版块和内容兴趣)、心理健康网页的关注原因、校园网心理健康内容的意义自评、改进建议等9个问题。
1.3 统计方法 进行频次和百分数统计。
2结 果
2.1校园网心理健康网页关注频率
以790人为样本总数,登录过校园网的人数为744人(94.18%),而很少浏览心理健康网页的有362人(45.82%),经常和有时浏览的人数仅有100人(12.66%),至少1次浏览过的有462人(58.48%);最长浏览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有210人(26.58%),1小时以下的有252人(31.90%);其余328人(41.52%)从未浏览。
2.2校园网心理健康网页关注倾向
以浏览过心理健康网页的462人为样本,有774人次做了版块栏目的多项选择,共有643人次(83.07%)主要关注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和心理文摘等网络版块,其中327人次(42.25%)做过校园网的心理测评;有780人次做了内容分类的多项选择,共有750人次(93.59%)主要关注婚姻恋爱、人际关系、考试就业和个性情绪等,其中322人次(41.28%)喜欢关注个性情绪方面的内容。
2.3 学生关注校园网心理健康网页的原因
在705人次的多项选择中,选择增长心理健康知识的有206人次(29.22%),寻找问题解决办法的有165人次(23.40%),对心理咨询好奇的有95人次(13.48%),网页处于吸引人位置的有73人次(10.35%),从各种渠道得知有关信息的有57人次(8.09%),未知原因而无意中浏览到的有44人次(6.24%),其他的有65人次(9.22%)。
2.4学生对校园网心理健康教育意义和作用的态度
在790名样本中,认为很有作用的有192人(24.30%),认为很有感触但观念并没有改变的有324人(41.01%),认为不太理解网页内容的有102人(12.91%),认为一点作用都没有的有59人(7.47%),认为其他可能的有113人(14.30%)。
3讨 论
关于校园网心理健康网页关注度的研究,国内尚无相关数据。从国外资料看,用户们倾向于选择那些信誉好的网站,而浏览健康网站的次数是最多的。用户也经常使用网络搜集心理健康信息,26%的成年用户已经使用关于心理疾病的信息,大约25%的青年人把互联网络作为获取心理健康信息的资源[3]。本研究样本人数790人,登录过校园网的人数为744人(94.18%),经常和有时浏览心理健康网页的人数合计仅为100人(12.66%),差距明显。
本研究显示增长心理健康知识、寻求问题解决的办法成为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网页的主要原因(占52.6%),而不自觉或无意中浏览到的占24.7%,从各种渠道得知有关信息的占13.5%。提示内在需要是提高校园网心理健康网页关注度的重要工作思路;有75.7%的学生没有感到校园网对其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意义或作用,说明高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成效依然偏低。
建议加强校园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建设,切实提高校园网心理健康内容的关注度,提高学校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成效。
参考文献
1 McGinty LK, Atezaz Saeed S. Telepsychiatry and e-Mental Health Services: Potential for Improving Access to Mental Health Care, Published online: 2006.
2 Stoney S, Solive R. Interactive multimedia for alearners can learning be fun? J Interact Learn Res, 1998, (9): 55-81.
【关键词】 医学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个体衡量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主观幸福感存在民族、地区差异[1]。一般认为主观幸福感由三个不同维度组成: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1]。为了解包头地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本次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包头医学院抽取临床、护理、检验、预防等专业的1~4年级在校大学生642人为测试对象;其中男生247人(38.5 %),女生395人(61.5 %);年龄(21.47±1.48)岁。
1.2 方法 采用自评问卷调查形式。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国际大学生心理调查(该量表包括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四个分量表,均为单维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调查者经培训后,采用统一问卷和指导语,组织学生填写后统一收回。共发放问卷718份,获得有效问卷642份,有效回收率为89.42 %。
1.3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与统计在SPSS10.0统计软件包上完成。
2 结果
2.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一般情况见表1。由表1可见,医学院大学生具有中等偏上程度的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以及较低的消极情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分布见表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随性别而不同,女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高于男生(P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随是否认可本专业的变化见表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随是否认可本专业而不同,喜欢本专业的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高于不喜欢本专业的学生(P
2.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及其三个成分(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均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相关关系显著(P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包头地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情况比较好,其中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的得分都是中上水平,消极情感得分较低。故医学大学生具有中等偏上程度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较低水平的负性情感。
从医学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分布可以看出,医学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水平高于男性,消极情感水平低于男性。这源于男女在社会角色上的不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男性的期望值更大,故男性所面临的生活压力也更大,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其体验的幸福可能低于女性。这个结果与温翠红等[2]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而且,由于高校扩招,在读大学生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所读专业能否为自己谋取一份满意的职业已成为当前大学生首要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医学类院校。由于专业限制,就业面远不如其它专业,因此,专业的含金量越来越受到在校大学生的重视。对本专业认可的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的水平高于对本专业不认可的学生,消极情感水平低于对本专业不认可的学生。同时,在就业与考试的压力下,学习成绩也成为大学生群体情感体验的重要影响因素。学习成绩越好,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水平越高,消极情感水平越低。这与严标宾等[3]的研究结论“学业成绩对主观幸福感有重要作用”一致。
结果还表明,总体主观幸福感及其三个成分都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相关。说明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影响因素,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采取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或降低消极情感水平的方法。生活满意度代表了主观幸福感中的认知成分[1],所以在改善学生的生活物质质量的同时,也可改进他们的认知方式,使学生们主观感受到对现有条件的满足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有很大作用的。相比之下,消极情感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要远大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这与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一致[4]。可以认为,消极情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不良情绪更易引发心理问题。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对心理健康的正向促进相比,消极情感更容易影响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学生的消极情感水平,减少消极情感体验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比提高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体验更有效。
由此可见,包头地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对现有的生活比较满意,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卞小华,费昕.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3(1):86-88.
[2] 温翠红,韩建茹,黄晓明,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06-108.
[关键词]贫困生;自我效能感;勤工俭学;心理健康
一、研究背景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为贫困引发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他们的行为也口趋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收费制度的改革,贫困生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不仅面临着经济和生活的压力,而且也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沮丧,孤独和情绪敏感,少社交活动,对他人不信任,感到被他人拒绝,也会降低处理压力的能力等”。本研究希望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了解,分析贫困大学生目前的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并重点分析讨论其与勤工助学活动的关系,进而为贫困大学生重新认识和评价自我提供指导,为高校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实证依据,为社会对贫困大学生不良状况的改善提供参考。
二、贫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自卑
自卑是高校贫困生中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和最重要的心理特征。高校贫困生大都来自边远贫困地区,家境贫寒。由于其原有的教育条件相对薄弱以及受其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发觉自己在经济、知识技能等许多方面与其他同学相比差距悬殊,遂有自惭形秽之感,愈加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勇气和信心,久而久之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
(二)焦虑抑郁
由于家庭贫困,经济压力很大,贫困生背负着沉重的思想负担,经常处于精神紧张、情绪烦躁的心境。有的为生活费用、学习费用、能力培养的落后而焦虑;有的为在同学交往中对自己的误解或歧视、面对“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所承受的巨大就业压力而焦虑;有的对家人生活担心和大学生活中的种种不适应而焦虑;有的为迫切希望改变贫困生活而焦虑。
(三)怨恨嫉妒
有些贫困生容易针对同班、同级乃至同校的一些经济条件以及其他方面优越的同学产生强烈的嫉妒心理。
(四)虚荣依赖
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对待自己所面临的困难,采用各种手法伪装自己、掩饰自己。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在生活中、学习中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们的真实情况极不相符,甚至完全相反。
三、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应对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它与自我能力感同义。它通过个体的选择过程思维过程动机过程和心身反应过程这四个中介来实现其主体作用。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能否成功达到某一标准的知觉,它涉及个体处理各种生活事件时的能力和方式,也与其它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自我效能感与大学贫困生心理
作为贫困生,经济上的窘迫是他们不愿提及的,也是最怕同学怜悯和看不起的隐痛,出于自尊,贫困生容易导致自我保护,表现为偏执和过激。对涉及到与自己相联系的事情,总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和情感反应,处理问题偏执,易浮躁激动,与同学相处难以掌握分寸,给人一种难以接近、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是脆弱的,只能接受成功,不能经受失败,当自己不能成功时,就会对别人的成功产生嫉妒心理。引发嫉妒的情况有三种:一是因不服气而生嫉妒。贫困生自认为无论学习,还是智力、能力等条件并不比富裕同学差,仅是因为出生在贫困地区或落后农村等自然原因,便不得不成为贫困生,低人一等,心里极不平衡。二是因羡慕而生嫉妒。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富裕同学的毫不犹豫,心安理得地享受,在贫困生看来是很奢侈的生活,这使得贫困生既羡慕又嫉妒。三是因不满而生嫉妒。主要是富裕同学表现出来的优越感和傲慢,刺激了贫困生,使其心生不满,乃至于憎恨。
贫困生的家庭困境无法供其足够的生活费和学费,使得贫困生的学习及生活没有稳定可靠的保证。为此,贫困生总处于焦灼不安的忧虑之中,一方面担心怎样解决不足的费用、家中欠债太多等等,而深感内疚和不安;另一方面,他们最大的愿望是以优异的成绩慰藉家人的辛苦劳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成绩欠佳,故而羞愧、自责、焦急、无所适从。
在很多的扶贫解困工作中,人们往往只注意物质扶贫,错误地认为,只要对贫困生多给予经济上的援助,那么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因此,许多高校都将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作为济困助学的最终目的。这样时间一长,就养成了部分贫困学子的依赖心理。这种依赖性的心理与他们先前所具有的那些“自强、自立”的精神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和冲突,容易使他们成为“生活、学习、精神”上多重贫困的学生。
五、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
贫困生需要来自社会经济和精神的扶助,在接受帮助的同时,更应该积极采取自助方式,自强自立,通过一系列勤工俭学活动,增强自我效能感,学会自我维护。自我或自我效能问题是心理健康的根本问题,它在心理健康维护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以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为出发点和归宿,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是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途径。
第一,正确地认识自我,确立合理的成绩标准。个体应对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力有较为客观的认识,调整好适度的期望水平,现实结果与期望水平的比值决定了情绪反应的性质和强度。如果抱负水平偏低,固然可以轻而易举地满足期望,但是这样的结果注定没有多少强化力,无助于自信心、自尊心的满足和提高,对自我效能感培养毫无意义,而且潜能的埋没和压抑,也会引发空虚、苦闷、无聊、彷徨。如果期望水平偏高,即使尽其所能,依然力不从心,只会让失败的结局损伤一个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难以体验到成就感。因此在确立自己的期望水平时要注意从自己的智力状况和自己所能付出的努力程度为调整目标。最后,将目标梯度化、体系化。
第二,为贫困生创设成功的勤工俭学的机会。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己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效能的。主观判断,不是凭空做出的,而是以个体多次亲身经历某一同类工作而获得的直接经验为依据的。它是获得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途径,并且也是对个体已形成的自我效能感进行验证的基本途径。多次的失败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多次成功的体验则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这就需要教师为贫困生创设更多的勤工俭学机会,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成功地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特长,从自身的进步中获得一种成就感,逐渐的积累,最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提高其自信心。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 发展 趋势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36
1 前言
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其心理状态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国家迅速发展的保障。网络的不断发展,给大学生的观念,心理都带来很大的冲击。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日渐突出,受到高校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就像去年的“网友‘走饭’自杀事件”,今年的复旦投毒案等也都充分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刻不容缓,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使这些悲剧不再发生。如何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虽然目前还在不断摸索阶段,但是可以借鉴传统的教育模式,来探索适合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 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主要的外在因素是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不完善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题都有所关注,采取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措施,但这些措施多流于形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作用深度不够或时效不长,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更是缺乏。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处于空白的阶段。高校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完善,是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产生的外在因素。
2.2 内在因素就是大学生本身对自己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不足
大学生面对种种心理冲突时,不能及时对自己进行心理自我调适以及调适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是大学生产生诸多网络心理问题最为基本的原因。网络的普及,对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由此也产生了各种网络心理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虚拟我”与“现实我”的冲突。现实世界是复杂和具体的结合体,当大学生的“现实我”得不到别人的肯定、体验不到成功时,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回避的态度,然后把目光投向网络所提供的虚拟世界,在虚拟的世界里找寻自我实现的价值。
第二,网络交往需要与现实自我封闭的冲突。网络的虚拟性和身份的隐匿性,在大学生看来是他们安全交流的保障,于是他们就放下心理的芥蒂,在网络中,大学生通过发表评论、开通微博、微信、QQ聊天等网络活动流露自己真实的情感,缓解内心的压力、吐露自己的心声。但是长期活动在网络世界的大学生对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慢慢疏远,忽视面对面的交流,导致一些同学自我封闭的情况加重。
第三,性生理和性心理日渐成熟与大学性教育欠缺的冲突。这个话题不仅是大学生这方面教育的缺失,更是中国传统教育很讳疾的一个话题,我们的孩子不像西方的孩子那样从小就接受性健康教育,中国的教育往往把这些东西隐藏起来,不去教育孩子这方面的问题,这就导致了中国学生认为性健康不能拿到台面上去学习,他们往往会转向虚拟的网络去了解。尤其是大学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日渐成熟,由于他们从小对这方面教育的缺失,导致他们会选择在网络上去了解,而网络上的价值观是多种因素在起作用,大学生很有可能在这方面产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大学生可能会因为这些心理问题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2.3 客观原因就是互联网特点符合了大学生心理需求
网络空间的隐蔽性,开放性以及传播的迅捷性,是大学生进行心理压抑释放的主要渠道和选择。他们可以在网上释放压力,张扬个性,还可以了解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动态。这些互联网的便利导致大学生对网络的热衷和追捧。甚至有的大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恋爱,网络这种交流方式让他们不用担心自己外貌,他们之间可以进行平等的交流,与现实社会脱节,久而久之,这就会导致大学生网络心理出现问题。
3 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3.1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
首先,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发展,高校作为大学生的培养主体,尤其要重视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在课堂、课程、讲座、社团活动中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专题,同时要通过班级、宿舍、微博、QQ群、微信群等多平台、多途径对上网学生的网络心理和行为进行引导。通过“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相结合,产生合力,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另外,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要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及时了解到学生网络心理状态并适时给予关注,防患于未然。其次,高校也要重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作用于大学生的网络活动,保证其心理健康。
3.2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网路的监管和网络立法
目前我国相关网络立法还不是很成熟,网络缺少相应的监管。所以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网络立法和网络监管,创造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这样才能有利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
3.3 提高大学生自我调适能力
大学生自己在网络中要严于律己,提高自己的自我调适能力。抵制网络上不良的价值观,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巧玲,胡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J].现代大学教育,2011,(6):81-86,111.
[2]张由菊.“E时代”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24):260-261.
(一)我国高校教育者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薄纵观我们国家目前的许多大学,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识都比较淡薄,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初中课程中已经开设,但一直处于被忽视的阶段。待学生到了大学期间,心理健康教育依然只是一门不太重要的课程,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忽视,使得学生忽视了对自己心理健康的重视。而高校教育者在大学生的教育中,往往侧重的是班级管理工作,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缺失,容易造成一些重大的由于心理健康状态问题导致的刑事案件。我国曾经在2003年发生的马加爵事件,便是由于重大的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大学生杀人事件,事件的起因是,犯罪者跟同窗同学发生口角,后来便想方设法致对方于死地,整个事件到现今回想起来,依然让人惊叹不已。高校在这样的案件发生后,应该对自己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反思。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比较狭窄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比较侧重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马克思列宁思想、思想教育等等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高校并未引入先进的国外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生命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等等,使得大学生心理素质比较脆弱,遇到挫折的时候,容易一蹶不振,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人际关系。高校心理健康课应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中国当下的现实情况,形成自己独特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把重点放在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愉快地享受大学时光。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有待转变我国目前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只是采用单一理论化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在受教育中的实践过程,使得学生对心里健康教育的热情度不高,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提高心理教育质量。心理健康课教学不应该只是心理教师在讲台上面一个人讲授,而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心理课堂的积极性,让他们诉说自己的烦恼和痛苦,把问题提出来,师生一起共同讨论和解决。
(四)高校应该立足大学生未来发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教育者应该加强和学生间的联系,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家庭背景,做到真切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高校应该立足于学生未来发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应该关注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坚决抵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行为,同时还应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意识到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谋生,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还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高校教育者不应该仅仅教授学生一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和对未来的自信心,让他们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的竞争。人的成长是一个延续的过程,高校教育者应该教会学生在自己的每一天和每一件事当中去努力提升自己和壮大自己,让自己不断成长,成为一个适应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二、心理咨询技术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心理咨询技术是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对咨询对象进行语言或者心理的某些咨询、辅导、沟通,帮助咨询者消除其自身的心理障碍。心理咨询技术对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促进意义。高校教育者可以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了解大学生的情感状态,以及思想观念,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咨询技术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手段,由于它比较注重人与人的平等性以及具有情感融合性等特点,高校教育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技术,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产生新的价值观念,有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心理咨询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情况。
三、心理咨询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1.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时,应该做个耐心的倾听者。倾听指的是,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对咨询对象的语言以及非语言行为静静的用心灵去感受和了解的一个过程。倾听是高校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了解的有效前提。高校教育者应该认真的去倾听学生的心理,并且运用恰当的方式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咨询。真诚有效的倾听,可以使学生基于双方平等的一个关系,而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因而在整个过程中,作为高校教育者,应该认真倾听学生表达的内容,还应该对于学生提出的心理阴暗部分,做到不歧视、不嘲笑,真诚的为学生进行解惑,有效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
2.高校教育者和学生间的共情。共情指的是高校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咨询过程中,对于学生表达出的真实情况进行感受的一个过程。共情有利于高校教育者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得学生觉得自己被接纳,而感觉到了温暖和心安,促进学生更好的表达自己、了解自己、挖掘自己。高校教育者想要做到共情,就必须真正了解学生所表达的真实心理状况,很好的做到共情,帮助学生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共情其实是相互的,只有教师很好地理解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才会感受到这份温暖,从而把这种感受反馈给高校教育者,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增进师生间的友谊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3.高校教育者应该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关注和评价。积极关注,作为高校教育者而言,应该加强和大学生之间的联系。高校教育者应该密切关注每一位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个人特长之类的,同时要用一颗平常心、不功利的心去对待每一位大学生,积极包容他们的缺点,对其中家庭背景差或者品德不良的学生应该做到不歧视,平等对待。高校教育者对每一位大学生的平等对待,有利于激发他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而评价指的是,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本人或者其特点的评判,许多大学生缺乏自信,或者看不到自身的优点,使得整个人显得郁郁寡欢,高校教育者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缺点,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积极帮助这些大学生战胜这些困难,增强自己挑战困难的毅力和勇气,积极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高校教育者正确的自我表露。正确的自我表露,指的是高校教育者发表自己的观点、思想、经验,和学生一起分享,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这一环节当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心理状况,提出正确的、积极的经验和情绪同学生进行分享,以激发学生自我表达的勇气和信心。高校教育者可以将自己的经验进行开放式分享,使得学生在分享经验的时候,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自身行为有无过失,从中汲取正确的经验。高校教育者正确的自我表露,可以增强和学生之间的信任感,增进师生感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5.有目标的实施团体咨询。团体咨询是将整个团体综合在一起,实施的一种心理咨询模式,团体咨询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彼此之间相互学习、交流、体验,来对自我进行探索,从而改变自己和他人间的关系,以及和整个团体间的人际关系。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团体咨询,促进每一位大学生心理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定期开展一定的团体咨询活动,比如学生班级内的团体辅导,团体心理咨询和家庭间的团体辅导,促进和谐班级,和谐团体的构建。同时高校教育者可以定期举行有目标的感恩教育、幸福教育、理想教育、挫折教育等团体活动,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增强学生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毅力,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珍惜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结束语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施策略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对于新环境的不适应、同学之间的关系、学习压力的不良协调,对虚拟网络的依赖,就业压力等种种问题,导致很多大学生心理变得扭曲,产生抑郁和紧张心理,孤僻、自卑、厌学,甚至是产生自杀心理。近年来,大学生心理疾病发病频率愈加严重,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引起了高校和社会的关注和深刻的反思,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联合国专家断言:“21世纪中叶,没有一种灾害能像心理冲突一样”。因此,必须加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阶段化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变化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适应阶段。这个阶段大学生刚步入大学校园,大学生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同学、氛围、学习内容等,加上各种心理变化因素,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第二阶段,大学二、三年纪阶段。大二、大三学生基本已适应了大学生活,但是由于大学生家庭问题,情感、学习、人际问题等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第三阶段,大学毕业阶段。这个阶段是大学生心理问题最容易出现的关键时期,因为这个阶段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开始独当一面,就业选择是影响心理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同学们即将各奔东西,恋人之间的感情面临着考验。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尊重大学生的阶段性变化,制定阶段性的教育模式,根据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在大学生即将毕业阶段,可以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等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顺利发展,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层次化
首先,由心理健康意识较高且公益性强的大学生自行组成的心理协会,通过定期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培训,通过多次组建心理健康相关的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得他们成为大学生最普遍的群众基础,这是第一层次;其次,就是由辅导员加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组成,譬如班级生活辅导员,他们承担起心理健康知识的体统培训,常年与大学生在第一线接触,对大学生的把握准确,通过对日常的学生管理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定能事半功倍,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是第二层次;最后,由学校的心理辅导办公室,主要是专业的心理辅导专家,他们通过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针对性教育,这是第三层次。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策略
(一)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
为了更好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同时还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应该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变化特点、心理y试结果、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记录等材料集中保存,组成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档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以翻阅档案来了解学生,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档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积极的寻求心理辅导帮助,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二)开展多样化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立足教育,重视预防。首先,高校应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活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善待人生,普及心理危机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树立心理危机应对意识;其次,应该重视对学校的大学生辅导员、教师及其班干部进行预防心理危机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心理危机的危害,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从根本上疏导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对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工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实施策略进行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故必须一起探索,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Abstrac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university student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education, help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to solve the psychology to be puzzled and the psychological question, appears is especially urgent and is important. The analysis social environment vicissitude situation, looks for the accurate university student psychology puzzled agent, insisted that humanist, pays attention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 to develop, sets up the education idea which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has unified planning, is helpful in complet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university student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educational work. Educates
关键词:社会变迁大学生心理困惑心理健康教育
key word: Social change University student The psychology is puzzled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一、分析形势,找准动因,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一)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加剧了竞争形势,造成大学生心理负担加重
伴随着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已席卷世界各地,人们的视野从地区、国家的角度转向全球,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激烈的竞争已由国内转向国际。在这样一个“以人才为根本、以高科技为基础、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对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求也就更高了。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要在这种激烈竞争中充当先锋战士,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适应全球化的浪潮,这就加剧了大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消磨了大学生就业优越感,考验着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用人单位对人才选拔有了更大的自,大学生毕业后走向人才市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人才的市场化机制趋向成熟。这种就业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固然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就业途径和机遇;另一方面,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也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当前政府机构裁员,国有企、事业单位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等等,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加大了大学生心理压力,使大学生经常处于应激状态之下。
(三)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造成了大学生人际直接交往减少,情感联系淡化,心灵孤寂
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大量便利快捷的通讯工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和联系,大学生是运用这些最新信息通讯手段进行交流的主体。然而,这种信息化的交流方式也造成了以直接交往为条件的情感交流变得越来越少,结果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边是,满世界都是自己的同类,“只要我想找到你,哪怕相隔万里,也不是距离”;另一边是,这些人却互不相知,每个人周围都是“熟悉的陌生人”。
(四)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各种外来思潮涌入中国,多元文化相互冲突和碰撞,造成了大学生价值选择的茫然和困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西方思潮和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虽然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主导价值仍然在社会上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一些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大相径庭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比比皆是,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等,而且这些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还很有市场。面临着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和冲击,大学生越来越有一种选择的困境。
二、以人为本,关注发展,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一)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大学生合理需要、尊重大学生个体差异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百折不饶的意志,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竞争环境的能力,塑造大学生奋发有为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因而,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的一种合理需要,要高度重视,并予以满足。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自我定位很高、自我成才欲望很强烈、承载着较高的社会期望值;另一方面社会阅历浅薄、生活经验匮乏、理想信念尚未完全确立、认知发展不成熟。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在加大。要想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尊重和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
(二)关注发展,突出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培养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健康心理品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大学生的发展,不能还停留在“出了心理问题才去解决”的事后补救的层面,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关注大学生的发展,关注目前影响大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业。
就业问题是当前困扰大学生,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现在我国“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是当代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基本途径,这一方面固然增加了大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另一方面也使得大学生就业落选的可能性增大。面对这种日益激烈的竞争,不少大学生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不安、焦虑甚至恐惧,不仅影响择业的成功,而且干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发展。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培养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健康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正视社会现实,客观了解自我,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教育大学生多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形势,现实地设定自己的社会位置,努力排除各种干扰,从实际出发,准确了解自我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怨天尤人,要凭借自身努力,争取早日成才。
化解择业就业的矛盾心理。帮助大学生化解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之间的矛盾心理,增强大学生信心;帮助大学生化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心理,结合客观现实条件和主观愿望考虑择业;帮助大学生化解择业工作与继续求学的矛盾心理,让大学生知道考研和工作各有其机遇和风险,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权衡等等。
掌握一些择业就业的心理调适基本方法。教会大学生运用自我激励法、注意转移法、适度宣泄法、自我安慰法、广交朋友法、幽默法等进行自我调适,排除心理困扰,缓解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促进大学毕业生尽快适应角色转换,走上工作岗位。
三、全面协调,统筹兼顾,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一)努力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一方面,进一步利用好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如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相关讲座等等,向大学生系统介绍和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规律,掌握一些基本心理调节方法;再如,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机构,通过咨询、诊断与治疗,帮助大学生恢复和维护心理健康等等。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互联网早已广泛走进大学生日常生活,并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的新形势下,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行,而且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利用校园网心理健康教育主页、心理热线QQ等形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它的匿名性和无约束性就能缩短心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而且还能发挥其时间具有灵活性、信息反馈迅速的优点,符合大学生猎奇心理,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
(二)全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首先,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普及教育,使全体教职工充分了解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特点,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尤其要加强德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因为政治辅导员、班级导师等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接触很多。
其次,打造一支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要通过完善相关制度,设置专项资金,培养和引进一支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
此外,还可以发动学生社团成立心理健康协会,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积极性,通过学生社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自主组织、自主开展活动,在轻松愉悦氛围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大力开展阳光心灵教育
只有美丽的心灵,才能感受生命的美丽。只有拥有阳关心灵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阳光,才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才能用良好的心态面对人生。广泛开展阳光心灵教育,通过阳光心灵教育帮助大学生用爱与科学知识塑造健康美丽的心灵,让心的世界洒满阳光。积极引导大学生多寻求心理帮助,勇敢敞开心扉,让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聆听自己心声,释放自己压力,让自己因自助而成长,因助人而快乐,因互助而不再孤独;积极引导大学生多读好书,多听好歌,多与人交流,在人与人之间彼此之间畅叙衷肠,分担痛苦,分享快乐。
通过大力开展阳光心灵教育,让大学生拥有健康阳光心灵,提高大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意识,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感动,从而对生命充满信心和敬意,让心烈如火焰,点燃生命!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泳等.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张金彦,王进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全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大学生群体已成为互联网的活跃人群。做好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厘清大学生的内在成长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转变教育观念,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我们探索建立符合大学生需求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和思路。
1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因特网(Internet)兴起于20世纪中期,在我国仅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网络作为现代文明的象征与标志,也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危机感。网络正在影响着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交的各个方面,与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相比,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的网络社会有很多不同于真实世界的特点,如身份的可变性与匿名性、地位的平等性、打破时空界限、可记录性等,这些都会打破原有的生活状态,对不同个体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所处的环境会影响到人们正常的行为方式表达,以至于做出很多与自己性格不匹配的行为。因此,及时掌握网络环境中的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对于开展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认知、情感、人际交往和人格等方面。从认知方面看,网络一方面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网络的交互性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平台,为学生提高素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长时间接触网络会降低大学生的感知能力,当个体接收的信息过多时,容易导致对信息内容的消化不良,发生认知错位,对信息表现为迟钝感和麻木感;从情感方面看,网络的发展满足了大学生的自我情感需要,使其收获了平等、尊重和自由的情感体验,但过多使用网络可能会导致性格孤僻、压力增大等,甚至加剧患焦虑和抑郁风险;从人际交往方面看,通过网络人际交往可以增强大学生主动交往的能力,网络的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内向大学生开展人际交往,但是依赖网络可能会导致部分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受阻,产生自闭和逃避心理,出现“御宅族”现象;从人格方面看,网络能够强化自我意识,使人们更具独立性、自主性和支配性,增强平等意识和民主观念,但容易导致自我意识膨胀和集体意识的淡薄,此外,网络与现实生活中不同身份和角色的切换易发生自我同一性的混乱,最终导致人格障碍。
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心理健康是“网络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而网络心理学又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有自己独特的影响环境、独特的表现形式、独特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规律,主要是研究在网络环境下人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网络心理健康的概念是相对应网络心理障碍而提出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开和权威的定义。文中关于网络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借鉴郝文清提出的概念,他将网络心理健康概括为:人们在使用网络时保持积极的心态、离线时能够保持心理的平衡、能够较好地把握虚拟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在虚拟性与现实性之间以现实性为主导、在线时和离线时能够保持人格的同一,离线时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应。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尤其是大学生网民在使用网络方面的先锋位置日益突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从一方面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指运用网络技术来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的过程,在这里网络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是现实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另一方面,有学者提出网络本身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对象和内容,由于网络使用而导致的认知、行为等问题都迫切需要加以解决,这是从问题产生的角度来理解的。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理解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其本质是确定不变的,即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借助网络平台和特殊功能,关注大学生知情意的发展,及时预防和治疗各类心理问题,最终促进大学生成长和发展。
针对大学生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需要,符合时展和教育创新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网络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积极心理学思想对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2000年1月,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出版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在美国兴起。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和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能力、动机和潜能等,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种修正。在积极心理教育理念中,强调“积极”是贯穿心理教育过程的灵魂和主线,有三个方面的意义:首先,主张对那些集中关注于心理问题的病理式研究进行变革;其次,倡导心理学要关注人性的积极方面,促进人的心理发展;最后,对人类存在的心理问题,强调用积极理性的方式做出适当解释,且从中获得积极意义。
积极心理学认为,要使人们不再专注于认知事物的消极面,那得先教他们如何认知事物的积极面。因此,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关注心理潜能充分开发,倡导用积极的方式对心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出解释并获得积极意义。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对我们的工作有以下几点启示:
3.1适当调整教育目标
在积极心理学诞生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几乎都是以治疗和解决心理问题为导向的,其目标是帮助个体尽快摆脱心理困扰,而对个体长远发展和潜能发挥缺乏应有的关注,这容易使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育人目标根本无法实现。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在于培养积极向上、适应力强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大学生,这就要求克服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医学模式,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应当包括帮助个别学生消除心理问题,更要注重培养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只有兼顾二者,才能收到最大效果。在工作中,要坚持预防性和发展性原则,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代替诊治各类心理问题,适当调整原有工作中的消极价值取向,根据时展特点、网络特征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等方面重新调整和确立教育目标,着眼于大学生成长和成才需要,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个性品质。
3.2主动渗透积极理念
网络作为新生事物在中国的发展可谓十分迅速,很多大学生因此成为“网瘾”一族。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培养适应时展要求的大学生,而不是一味地告诫学生要远离网络。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要注重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提倡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在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从自我出发,向学生传递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念,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乐观解释风格来达到预防心理问题的目的;要善于通过网络课程、网络社交平台等方式渗透积极理念,拉近与学生距离,让网络成为师生沟通的新途径,不仅要解决其在成长中的困惑,还要培养和开发其在今后生活道路中应该具备的积极的心理潜质;营造积极的网络和现实教育环境,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多方面合作,使积极的行为经验转变为个体内在的成长动力,不断促进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养成。
3.3着眼全人发展
心理健康工作是关于人的工作,但由于追求功利化、随波逐流等原因而导致了一些忽略人性发展的现象依然存在,随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趋于成熟,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工作者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阶段性、片面化、工具化思想必须得以转变。积极心理学强调,每个人都蕴藏着积极人格品质,人是具有自我生成、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适应性的整体。我们要将人看作是全面发展的个体,关注每个人智力、情感、社会性、物质性、艺术性、创造性与潜力的全面挖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更应该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精神境界的提升。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自我体验、自我探索的全新空间,区别于以往教育环境的单一化,网络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时间限制和物理限制,更大范围地实现跨学科互动和知识的整合,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需更加注重以人文精神为指导,培育具有现代价值观、理性的、人文的、道德的、精神的全人。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是现代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阵地之一,也是值得探索和挖掘的新突破点。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在积极心理学的引领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利用网络促进专业发展,提升自身网络素养。同时,要做好反馈与监督,加强对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网络心理的研究,注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线下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相辅相成,多手段并举、多渠道融合,不断丰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涵,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目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集中表现在自我意识太强、承受能力较差、学习压力大和独立生活能力差等四个方面。具体如下:
1.自我意识太强,人际交往存在障碍
许多高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自我意识太强的问题,他们不善于与人交往,不会换位思考。在与人交往中,常常将自我利益放在第一位,特别是遇到矛盾时,不能够做到与人交流与沟通,相互包容和忍让,往往造成彼此之间矛盾的激化。同时,一些大学生在与陌生人沟通时,会感到胆怯、紧张、拘谨,甚至出现语无伦次的现象,存在明显的人际交往障碍。
2.承受能力较差,团队协作意识不强
一些大学生在校园中往往遇事任性固执,缺乏集体意识,缺乏合作精神。现在的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尽可能遮风挡雨,殊不知家长的过分溺爱会成为阻挡孩子进步的荆棘。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一帆风顺的成长道路容易使学生心灵变得脆弱,不能够承受困难与挫折的打击,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遇事便手足无措,逃避现实,甚者出现过激行为。
3.来自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初入校门,面对生活环境以及学习模式的巨大变化,大学生的心理也会发生一定变化。一些学生高中阶段成绩优异,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原本的优势失去,心理上产生了落差感。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调节,势必会给学生学习带来巨大压力。
同时,来自农村或贫困地区的学生,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对他们而言,学费、生活费等是一笔很重的负担。受到生活压力的影响,他们往往不愿与人交往或参与集体活动,甚至出现逃避或自闭等现象。此外,一些学生出身单亲家庭,承受能力较弱,也会因来自生活或学习的压力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策略,主要从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三方面入手进行探讨:
1.社会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政府和媒体是从社会层面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两大主体。从政府角度,一方面,要加强对高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保证大学生能够在安全、稳定、和谐、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将育人与励志相结合。从媒体层面,应侧重关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正面宣传,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或专题式的报道,树立阳光正气的形象,向大学生传递正能量。
2.学校正确认识和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作为高校领导应密切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是建设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通过校内广播、微博、专题式网站等各种宣传手段,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心理健康专题式讲座,让大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掌握一些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方法。
二是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具有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教师负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注重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的开展。作为教师,应主动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以及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尽可能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3.学生应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学生的自我调节,主要应从培养乐观、豁达的态度,增强耐挫力以及调节情绪入手。
一是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步入大学,大学生应正视环境的改变,完成心理角色的转换,以正确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面对大学期间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大学生要正确认识人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二是敢于面对挫折,增强学生的耐挫力。大学生应努力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以正确的态度应对环境的变化,敢于承受挫折,能保持与社会的良好接触,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与社会协调一致。同时,在遇到挫折时,应努力利用困难与挫折磨炼自己,完善自己,增强耐挫力。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127-001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不足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存在缺陷。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需要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而在现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一些高校的教师没有相关的证件,没有受过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同虚设。当前,还有一些高校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使在一些高校已经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也是一种摆设。
3.重视不够。学校领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足,一方面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力度不够。
4.投入不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进行硬件设施建设,还需要进行软件建设,如聘请心理健康教师等。但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往往出现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
5.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一些教师心目中,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他们的责任,应该是心理学教师,或者是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的职责,其实不然,每个大学教师都有职责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管理问题。当前,有些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归属于学生处,让学生处进行管理和经营,有些高校将其隶属于学科部门,没有将其设置为独立的教育管理部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1.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第一,思想上重视。学校主管领导、学生管理工作的领导与老师等都需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工作来抓。第二,经费投入。一方面,在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硬件方面扩大经费投入,如购置心理咨询中所需要的音乐按摩椅等心理咨询的设备。另一方面,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方面的经费投入,如聘请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师资,同时加大对师资的培训与教育。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计划。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对大多数教学类型的高校来说。那么,在高校教育中需要有计划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刻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
2.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一,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当前,很多高校只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选修课程来对待,甚至有些高校还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笔者建议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并设置为几个学分,纳入学科课程设置中来,提高其学科地位。第二,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就业、学习等热门的话题联系起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大学生当前的学习心理状态,关注大学生比较重视的就业问题,将这些大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与大学生联系起来,既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3.大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理论渗透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能力和应用能力,切实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与能力。
4.与大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将其与生命教育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之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不良的心理情绪。
5.建立大学心理辅导员制度。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大学辅导员要求既是能充当心理咨询师角色,又是能充当职业规划师角色。高校在选聘辅导员过程中,需要充分考核大学生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从事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笔者建议建立大学心理辅导员制度,选聘的心理辅导员既可以是兼职辅导员,也可以是专职辅导员。通过建立心理辅导员制度,让大学生辅导员正确与大学生交往与沟通,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也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一旦发现问题,便能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维护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大学生做好“护花使者”。
6.建立大学生心理评估制度。第一,在大学生入学时进行心理测评,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在大学生刚入学时就对大一年级新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健康程度进行心理测评,建立大学生的个人心理档案和团体心理档案。第二,入学后,进行心理健康抽查和复查。进入大学后,经过大学教育,特别是经过心理健康教育之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是怎么样的?这时候,需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抽查,普查,来复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教育、纠正和治疗。第三,毕业阶段,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处于毕业班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变化较大,所以需要特别关注。这个阶段,教师不能放弃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需要对毕业时的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评估。
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第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没有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怎么会有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呢?因此,需要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培训。第二,学校之间的学习、交流。加强高校之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发展。第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终身学习,需要进行在职培训。因此,高校需要安排让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轮流去参加继续教育与培训,通过继续教育与培训,从而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结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普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7(4):120-121
【关键词】残缺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犯罪、自杀等事件频频发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步引起广泛关注。从一个残缺家庭走出来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们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也是每一个人最早接触、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正常的家庭对个体成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结构不完整的残缺家庭对个体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会有一些不良影响。我们所指的残缺家庭主要是从家庭结构的层面上界定的,主要包括夫妻双亡、离异、丧偶、分居等情况。
残缺家庭走出来的大学生与正常家庭孩子相比,在亲情、监护及教育方面存在着差异,他们往往过早地缺失亲情的滋养,经济上容易陷入困境,身心健康成长难以保障,极易产生心理问题。据研究表明,在品德方面,离异家庭子女的问题行为发生率为24.94%,而完整家庭子女仅为6.38%,在性格方面的问题行为,离异家庭子女的平均比例为21.22%,完整家庭子女为5.81%。情绪方面的问题行为,离异家庭子女为19.32%,完整家庭子女为5.58% ①。
一、残缺家庭大学生存在的主要不良心理
1、孤僻
孤僻即我们常说的不合群,指不能与人保持正常关系、经常离群索居的心理状态。研究表明,父母离婚是威胁当代儿童精神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生长在残缺家庭的大学生,在幼儿期往往经历过家庭的变故,过早地接受了烦恼、忧虑、焦虑不安的不良体验,使他们产生消极的心境甚至诱发心理疾病。这些没有拥有完整的爱,缺少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的大学生,不愿意让他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总觉得别人会歧视他、嘲笑他,变得畏畏缩缩,喜欢把自己孤立、封闭起来,容易形成较孤僻的性格。
2、多疑
残缺家庭在孩子的教养管教方式上一般存在着两种极端,一种是关注过多型,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单亲母亲家庭,单亲母亲往往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够出人头地,成为人才。对孩子过高的要求无形之中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极易引发心理问题。另外一种是放任自流型,这种家庭对孩子管理较少,忽视了对孩子的精神关怀和思想上的引导,孩子在没有父母正确的引导下,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往往走入误区,由于与最亲近的人缺少有效的沟通,信任感缺失,对周围人都抱以怀疑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其人际交往的困难,如果长时间无法解决必然会影响到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3、自卑
自卑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自我否定,主要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可以说这是一种性格的缺陷。主要的表现在于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还会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据中华单亲家庭教育协会调查统计显示:我国目前单亲家庭有1600多万个,因离异的占80%,而在单亲孩子中近六成的单亲子女均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②。在残缺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对自己和所处家庭的正确评价,他们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在他们看来,他们是被父母遗弃的孩子,自己是不幸的。他们害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害怕被别人歧视、嘲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和心理上的畏惧,使他们的自卑心理越发严重,以致他们在各方面开始轻视、否定自己。
4、焦虑
焦虑是残缺家庭大学生一个相对比较典型的心理特征。作为残缺家庭的主要受害者,失去父爱或母爱对他们的打击和心理压力是巨大的。由于残缺家庭大学生都经历过父母离异或者失去亲人的痛苦,因此在内心深处,他们更渴望一种安稳的生活状态或者比较温馨的生活氛围,但是他们细腻敏感的人格特质和生理、心理上的“弱势”,使他们容易杞人忧天,经常会为一些琐事无端地烦恼和忧虑。
二、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家庭教育不得当
家庭教育环境与子女性格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的教育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残缺家庭的教育方式多分为暴力式教育、放羊式教育、溺爱式教育,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了家长对子女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孩子正常的情感、情绪生活,造成了孩子身心的不良发展。此外,由于缺乏与父母正常、必要的沟通,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缓解,这也直接促成了他们心理问题的出现。
2、学校老师关注较少
学校对残缺家庭大学生关注较少也是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近些年来,由于不断扩招,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高校师资力量的配备偏低。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工作主要靠辅导员来做,辅导员忙于应付大学生日常事务,精力和时间有限。尽管辅导员老师有心要对残缺家庭大学生给予特殊照顾,但相对贫困生、后进生,残缺家庭学生的问题似乎并不是最为突出,所以辅导员在正常情况下关注较少。这种情况下,部分残缺家庭大学生就会误认为辅导员不够关心他们,他们之间也没有建立起信任感。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单亲家庭大学生有问题也不愿意主动与辅导员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
3、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
对于残缺家庭的大学生来说,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整个社会不仅没有给他们应有的关注和理解,有些人还说风凉话,当着孩子的面指责其父母在生活方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孩子也卷进了大人的情感纠葛当中。他们总觉得人们都在背后议论自己,人们的一言一行好像都是在鄙视和嘲笑自己,使得他们对周围人产生排斥,不愿意和外人交流和接触,从而导致孩子形成孤独和自闭,这些都给孩子在心理上留下了巨大的阴影,也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周围人的取笑、议论,媒体有意无意的评论,都会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强烈的反应,他们会认为发生在父母身上的事情让他们产生羞耻感,惟恐他人谈起自己的家庭。
4、个人心理素质差
个体心理素质的强弱,也是导致心理问题出现的内在因素之一。残缺家庭大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形成与学生本人心理素质差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不可避免的挫折,由于个体心理素质的差异、心理压力承受水平的不同,有人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一项调查分析表明,凡是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绝大多数人的性格都是属于内向不稳定型的,属于粘液质或抑郁质③。残缺家庭的大学生往往从内心深处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被抛弃的孩子,或者自己天生命不好,还有不少人有着沉重的精神负担,自卑自怜,对外界的态度过分敏感,这就导致他们自暴自弃,或对社会有对抗情绪,戒备心强,难以与人合作,进而引发种种心理问题。
三、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成长成才,影响到其家庭的幸福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关注特殊群体——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解决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1、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育人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育人过程。高校领导应从全局出发,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入力度,在经费、人员、培训等方面予以支持,将心理健康教育原则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育人全过程。如,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限选课列入课程教学计划,并有重点推荐残缺家庭大学生选择心理健康教育课,让他们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学会心理健康知识,懂得如何调适自我、控制情绪,拥有健康乐观的心理常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对残疾家庭大学生身上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讲解和疏导,引导学生自我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应坚持专兼结合的原则,形成“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高校要设置面向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并实行严格的持证上岗制度,只有拥有国家职业资格的人员才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岗位。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要重点关注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早期心理危机干预,尽量做到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加强兼职人员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技能培养,壮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如对辅导员、班主任及从事学生工作的干部、教师制订相关培训计划,使其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增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残缺家庭的孩子会用警惕的目光注视周围的一切,对老师的态度极为敏感,只要稍不注意就可能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或敌对情绪,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老师要用真挚的爱来关心残缺家庭大学生,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
3、建立残缺家庭大学生心理档案并进行追踪
为了更好地解决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高校有必要在学生入校时,将残缺家庭大学生的情况进行梳理,了解和掌握残缺家庭大学生的相关情况,熟悉掌握其家庭状况、单亲原因等, 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残缺家庭学生心理档案。学生工作者应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 并详加记录。同时把每个残缺家庭学生的教育责任到人, 责任老师与学生建立亲密信任关系, 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 同他们谈心, 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 尽力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用爱和行动来感化教育学生。此外,责任老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努力寻求家长的配合。通过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分析出其产生现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同时,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具体情况,争取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克服心理障碍。
4、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高校要积极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高校学生处、团委应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辅导员要有意识地鼓励残缺家庭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集体活动, 使他们在活动中找到自信, 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这有助于他们排解不良情绪, 产生归属感。同时让他们在参与中提高社会交往技能,懂得热爱他人、热爱生活, 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培养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或者心理咨询活动,可在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提醒大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
残缺家庭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应该引起高校的重视,学校要在保证他们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对他们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弥补家庭残缺带给他们的心灵伤害;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全方位、多层次地采取科学措施为他们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注释:
①残缺家庭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及对策
②笙长军.单亲家庭子女自卑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对策[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49-153.
③ 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http://.cn/rmlt/html/2011-01/11/content_746809.htm?div=-1
【参考文献】
[1]郝江华.浅谈高等学校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教育问题[J].社会科学论坛,2007(10):127-129.
[2]张晓荒.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0(1):157-160.
[3]笙长军.单亲家庭子女自卑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对策[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49-153.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
一、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现象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2002年初发生的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达到。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某大学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授说,目前的中国大学生看起来有喜有忧。喜的是,他们已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的能力。忧的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与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风气不断影响着原本清纯的大学校园,校园已不是一片净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集中和突出。据某大学工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李老师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综合起来大体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有心理障碍倾向但并不严重,这是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类则是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成长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的问题,学习心理调试不当而出现的心理问题,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格发展、意志品质锻造能力的相对较弱而造成的人际交往、恋爱、性心理等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有着诸多原因,其中人际交往排在首位,但是性与恋爱所造成的危害却最严重。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以下几个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焦虑问题、情感问题、性健康、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和大学生活适应问题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1、学业问题
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等学业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学习动力不足
在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中,列在第一位的是学习压力大。调查结果表明:有69.6%的新生和54%的老生感到“学习难度加大,非常困难”;在座谈中问到学生为什么学习时,学生淡淡地说:“为学习而学习”。
(2)学习目的不明确
自习路上永远有匆匆的身影,但仔细考虑学生的学习目的却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很多同学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不能不做的事而学习。有的学生甚至直截了当地回答:为了能够考试过关,至于为什么学心中没有底。更多的学生是懒得“精益求精,但求蒙混过关。”面对人才市场的巨大压力,很多学生也感到内心的危机感,但真正要努力学习,却提不起精神来。
(3)学习成绩不理想
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在大学生群体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但他们的负性情绪,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有的学生不适应大学生生活,“小学、中学都是尖子学生,到大学生后一下子变为普通学生,个人约束力又差,自制力弱,大学期间较为放任,因而学习差了”。
(4)学习动机功利化
市场经济的利益杠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对于学习,学生表现出空前的功利意识。对还没有学的课,学生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学习这门课有什么用?”因而出现了专业课、基础课门前冷落车马稀,而技能类课程如计算机、外语、股票各种各样的证书班摩肩接踵、门庭若市的明显对比。“考证热”正是学习功利化的直接表现。学生充分了解到市场对各种证书的青睐,因而放弃了专业课的学习去追逐各种有用的证书。
2、情绪问题
稳定的情绪、积极良好的情绪反映,是学生成才很重要的因素,也是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如下表所示:大学生的负向情绪高于正向情绪,值得引起重视。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
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培养健全的人格,是预防心理危机的根本途径。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大学生心理学知识,增强他们心理保健意识,端正他们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引导他们主动寻求帮助,缓解负性的情绪,避免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
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提升大学生心理调调节能力。
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各种辅导形式,对大学生的独立生活及社会环境的适应、学习与社会工作关系的处理、人际交往的适应、恋爱问题的处理等多方面进行指导与帮助。
重视并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精神和心理需求,为他们展现天赋和才华、发泄内心的激情、增强竞争意识、获取自信心提供平台。
构建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心理减负减压,如加强学习与考研的辅导,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就业指导等。
【参考文献】
[1]李冬升,阮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