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临床医学外科专业范文

临床医学外科专业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临床医学外科专业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临床医学外科专业

第1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肝胆外科;教学改革

1多种教学模式联合教学

一直以来,肝胆外科教学仍常采用传统的LBL(Lecture-BasedLearning)讲授教学模式,以带教老师讲述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习效率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容易让学生忽视临床思维的培养与实践应用能力的训练,这显然与前述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相悖的。近年来,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例如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CBL(Case-BasedLearning)教学法等为临床外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思路,目前在我国医学院校中运用越来越广泛[2]。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这几年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尝试将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联合引入至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使得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更加符合临床教学特点,应该说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任课教师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后去自行查阅资料,并通过团队协作来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学生对问题进行阐述,老师最后进行评价总结,学生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就提高了去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而CBL教学模式以案例为基础,学生围绕具体的典型案例展开分析与讨论,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任课教师根据案例进行讲解总结,学生学习就很直观,可明显增强记忆效果。两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侧重点有所不同。PBL教学模式侧重问题的核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主要在课外自行收集相关资料;而CBL教学模式则主要体现在案例的形式,一般在课堂上完成。将PBL与CBL结合起来既可以问题为中心又可以案例为中心,PBL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但可能会对部分知识的理解还存在欠缺,当结合了CBL教学法后,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通过案例将此前不理解的问题解决了,使之前模糊的基础知识更加清晰化。事实证明,在肝胆外科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联合的方式,能有效地综合两者优点,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学生掌握知识更为扎实,同时还可促进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2腹腔镜微创技术辅助教学

肝胆外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如何能让学生较快地掌握临床知识及实践技能是任课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的开放手术示教存在着诸多弊端,不利于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养成。近年来,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为肝胆外科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为肝胆外科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会与手段[3]。腹腔镜微创技术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手术示教相比较,具有种种显著的优势。首先,在传统教学中主要通过模型与挂图让学生对解剖结构有个大概的了解,但明显缺乏实际视觉感与具体认知。而利用腹腔镜技术则可直接观察到真实的人体解剖结构,图像清晰直观、立体感强,还能观察到病理状态下各器官的解剖形态,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认知规律。其次,传统的开放手术因受到时间、空间以及无菌条件等限制制约,允许参观人数有限,并且肝胆外科手术野较深,不能很好地观摩手术全过程,学生容易有疲劳感,会产生应付了事的心理,教学效果势必不理想。而腹腔镜辅助教学能清楚地展示整个手术的动态全过程,具有视野宽阔、清晰的优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观看现场手术,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随时提问和讨论,教师可以随时讲解,使学生对手术操作过程印象深刻,教学效果更好。此外,腹腔镜设备除可输出高清晰度的影像供直接观看之外,还可进行录制,再将保存的丰富影像教学素材进行编辑整理,制作成视听教材,简便易行。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计算机软件还可截取所需内容集中制作在一起,通过直接对比让学生产生对疾病的全面动态认识,掌握对相似疾病的区分鉴别能力,使其所学知识更加系统,掌握更加牢固。腹腔镜辅助教学用于肝胆外科临床教学,增进了师生在教学中的互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其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更能强化医学生微创观念的建立,培养他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3加强学生人文教育

我们在给医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他们的人文教育。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而言,除了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之外,加强自身人文修养的培养也是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所要求的重要部分。人文教育是指对学生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的教育,其核心是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养成一般可通过各种渠道,比如高雅的文化氛围的陶冶、广博的文化知识的滋养、优秀的文化传统的熏染以及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等来帮助实现。只要是为了营造人文精神的氛围,提升学生的做人与职业道德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管是有关自然的、社会的还是关于人本身的教育,都可称为人文教育[4]。“医者仁心”是普通民众对医生的赞美之词,更是医学生自身人文修养追求的目标。作为老师,自己本身应该具有高尚的情操与良好的医德医风,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在传授医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传授自己的价值观与医德医风,帮助他们强化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培养其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人文素养。特别是肝胆外科面对的疾病往往以恶性居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可能会决定患者的人生和命运,诊治过程中更是需要沟通与抚慰,要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让他们明白,一位好医生不仅是拥有一流的医疗水平,还必须医德心诚,要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作为自身使命,尽全力减轻患者的疾苦,努力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医生。

4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第2篇

1医学留学生外科实习轮转教学的困境

1.1相互国家文化差异 来我校学习的医学留学生基本上来自于东南亚国家,而且分布几个国家各自的语言结构以及文化背景差异性很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直接的障碍就是很难寻找统一的教学模式,最为突出的是,学生的差异直接导致教学进度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简单的说,医学是一个伦理性很强的学科,在具体的医疗过程中,可能会牵涉伦理方面的抉择,这个时候,往往决策的方向都取决于各自的文化底蕴和基本思想教育。

1.2教材的选择问题 目前各个高校对于临床医学留学生的教材的选择往往是自主选择,选择怎样的教材,对于学生的领会和接受能力,有直接的关系。虽然国内的医学教育相关的教材已经非常完善,但是,针对留学生的特征性的教材,还没有系列的。所以,在具体的实习过程中,留学生们很难找到良好的学习方式去外科实习,更加不能跟上三甲医院的日常的临床任务。因而,具体的学习还是受到很大的约束。

1.3语言交流的差异 本校的留学生大多来自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本身也是以英语为基本交流语言,但是他们的英语都带有很浓重的国家特色[1],在具体的教学中,如果以全英文的教学模式,可能很难适应相互的语言方式,因而出现不必要的沟通障碍,严重影响授课质量。①两国的文化背景不一致,对于很多的价值观,尤其是医学伦理学,都可能存在重大的差异,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实习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融入到具体的医疗实践当中。②医学的实习过程,其实最为重要的是与患者交流,患者的病情是我们最好的课本,如果留学生不能掌握基本的汉语基础,就很难在具体的临床实习过程中,将自己的所学通过实践巩固。

2加强实习轮转的教学探索

2.1对留学生有个全面的摸查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最需要的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增加对本校留学生的认识。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自于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但不同于我们日常所学习的英式英语或是美式英语,往往会有浓重的地方口音,因而在彼此的交流对话中可能会出现难以理解,需要相互的磨合[2]。另外,外科轮转实习过程中,需要和患者交流,可以充分利用来自于少数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他们有很好的中文基础,可以再具体的问诊过程中充当翻译。同时,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交流,彼此尊重各自的文化,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3]。

2.2加强双语教学和逐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由于在外科的实习过程中,面对的都是中国的患者,我们的官方语言还是汉语。所以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就需要①学生能有很好的汉语基础,以能够与患者进行基本的沟通,帮助实习知识的巩固;②也要求我们的教师队伍,在加强英语功底的同时,多和外国的专家交流,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其次,在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开展双语教学,基本要求是将基本的汉语与教学知识相结合,以最大程度的满足留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交流。并就外科的相关基本操作,定期开展各种类型的技术操作培训以及考核,以提高外科轮转的手术技术的提高。针对教师队伍,定期对留学生带教老师举行相关的英语授课培训,制定统一的教学案例,并备课的形式,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建立完善的听课评课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向有经验的带教老师听课,学习良好的授课技巧和教学思路[4]。

3多种教学模式的探索

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基本的教学模式还是以课堂讲课为主,即以传统的教师授课传授知识的单一形式为主,意为1ecture-based learning,LBL,在此模式下,学生往往被动的接受知识的传授,教学中师生间缺乏互动,甚至是讨论的形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为了提高最佳的教学质量,需要带教老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尤其是针对外国留学生外向积极的性格, 可以以教研室的集体备课制定相关的PBL教案手册,在具体的年轻带教老师,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授课,例如CBL,PBL,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CAI)等[1],以充分调动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网络、图书馆、书籍、教科书等多途径获得所需要的医学知识。例如,在普外科胆囊炎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标准化病例,选定某一患者或者正常人模拟患者,以供留学生进行病史采集以及体格检查,从来完成教学任务[5]。标准化的病例,可以很好地解决了留学生由于语言的障碍不能很好的采集病史等实习任务,为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模拟环境,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途径。

4完善教学评估机制

采用多形式的评估机制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将课程过程中不定期的抽查和检验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检验的形式可机动采用口试的方式,灵活机动的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从而一定程度减轻期末考试的理论课程的压力,真正督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积极和主动[1]。

留学生的教学已经成为苏州大学医学部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学部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改革,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某种程度上促进教学师资力量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的针对留学生教学的困境。通过多方面的综合探索,为了有效提高临床医学留学生的教学质量,首先需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其次,需要让留学生在具体的外科轮转实习过程中,掌握良好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专业技能,并让临床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加强其人文素质的提高,最终提高临床医学留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为今后的医学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邈,郑凯,周剑峰.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全英文教学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5:80-81.

[2]涂增,何永林,徐蕾,等.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11):1036-1038.

[3]杜瑾,穆瑞锋.多元文化融合教育手段提高医学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J].科教文汇,2014,1:102-102.

第3篇

[关键词] 成人教育;临床医学;本科层次;外科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1(a)-0150-03

随着社会进步对医疗需求的不断提高,对当前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学历层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当前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学历过低技术落后现状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提高学历层次[1],但由于成人教育的特殊性,其师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影响了教育质量[2]。外科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笔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了变革,使之符合培养时代要求的实用型人才的宗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课题组于2011年7月对河北医科大学成人学院沧州校区临床本科2009级16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问卷涉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影响学生学习的客观因素等内容。外科结课考试后发放问卷,当场收回,回收率为100%。采取多项选择,按顺序排列的答卷方式。依据调研结果,分析影响因素,对2011级外科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设2009级学生167名为对照组,教改后的2011级228名为实验组。2009年和2011年河北省成人高考分数线均为320分,学生入学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009级和2011级前导课程科目及学时数没有改变,外科学教学时数均为96节。

1.2 方法

依据调研结果,对2011级外科学教学内容及方式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具体措施是:面授和网络教学相结合,建立网络教学方式;灵活学习时间;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采取专题讲座式精讲模块式教学;完善考试方式。

1.2.1 基于工作过程开发授课内容 临床医学专业是医学院校的重点专业,经过实际调研笔者发现临床课课程体系存在着知识分割过细、内容陈旧、实践环节薄弱课程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依据基层实际需要,参考学生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需求增加了外科基本技能操作;突出了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规范练习常用的急救治疗技术,如心肺复苏、止血、三角巾包扎、胸腹腔穿刺、导尿、吸氧等操作;对于临床中常用又难以掌握的水、电酸碱平衡紊乱编纂了教学讲义;加强了关节复位、骨折固定实用性教学内容。

1.2.2 采取专题讲座的教学模式 在96个学时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全部讲授外科学的内容,再者学生既往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外科内容,如果面面俱到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要选择学生实用的又难以理解的内容,我们重点开设的几个讲座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急腹症、神经外科新进展、血管外科、胆道结石的诊治、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乳腺疾病等,这样解决了学生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外科各类考试的难点内容。这些外科讲座以疾病为中心,综合相关各基础医学的内容,又涉及到原因、发病机制、检查、诊断及治疗等知识,并增加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使学生们既掌握了临床知识和动态又使基础知识得到系统及强化。

1.2.3 建立外科学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能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方便学生选择方便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让学生攻克传统教学中的难点,拓宽学科知识和视野[3]。依据调研结果,参考本科《外科学》(第7版)教材,建立的成人教育外科精品课网站,主体结构有:外科学电子教案、CAI课件、理论课程、实践操作、教学图库、外科手术视频等,有十余套外科试题、病例分析等资料,设有意见反馈和疑难解答等内容。既能弥补学生参加面授辅导的困难和不足[4],又提高了集中面授辅导时的教学效率。

1.2.4 强化临床思维训练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症状或体征,以临床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有关问题,层层深入。临床思维训练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贯穿于整个临床教学过程,强化了临床思维训练,培养了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将部分教学内容制定出工作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此工作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及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既掌握了外科知识又训练了临床思维能力[5]。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6]。

1.2.5 完善教学质量测评体系 既往结课后出一套试卷进行考试,决定这一科的成绩,这样的测评模式,缺乏真实成绩评定的可信度,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学改革后将平时出勤、课堂表现、技能操作、网上平台答题成绩、期末理论测试五部分各占20%计入总分。这种考试方式使考试变为双向性、互动性,教师评价学生的同时,学生同样也可以评价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有助于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发挥考试在整体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和激励作用[7]。通过考试的引导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重知识的横向联系,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分析能力[8]。

1.3 考查指标及评分

从学生结课后的客观成绩和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效果的主观感受两方面对改革效果进行评价。外科学期末考试分为实践和技能两部分,分别占30%和70%,两者相加即为外科结课成绩。调查两组学生对的外科教学内容及效果的主观感受,具体项目包括外科专业知识、外科技能操作能力、外科急症处理能力、临床专业知识、临床思维能力、主动学习能力,每项满分为1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考试成绩及问卷结果进行整理、核对,并录入数据,采用SPSS 1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09级学生调查问卷结果

对167名2009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显示,授课时间和上班时间冲突(69.12%)、教学内容不符合实践工作的需求(48.56%)、教师专业水平或教学水平不足(25.75%)、考试监管不力(12.65%)4个因素位居前列。

2.2 两组外科学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统计显示,实验组外科学结业成绩为(94.69±9.27)分;对照组为(87.62±10.6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2.3 两组学生问卷调查情况

实验组学生外科专业知识、外科临床思维能力及外科急症处理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外科技能操作能力、临床专业知识、主动学习能力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均较优。见表1。

3 讨论

临床医学专业成人本科教育对基层高端医学人才的培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社会环境、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受众对象等方面尚存诸多不利因素,临床医学专业成人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9-11]。多年来我们一直是将成人教育沿用普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仅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也不适应基层的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

本研究通过对2009级学生的调研,探求临床医学专业成人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学生学情,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提高临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及再学习能力。

成人医学高等教育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在新形势下应继续完善外科课程内容,探讨教学方法及手段,完善外科教学质量测评体系,不辜负社会、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期望,为基层培养高等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卫红,何国平,邓常青,等.我国乡镇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0,8(7):921-922.

[2] 张晓春,周长春,何冰,等.医学院成人教育的特点分析及管理模式探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4):43-45.

[3] 鞠永熙,孙峰.护理教育中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7):91-94.

[4] 代春,颜太琼.在外科教学中引入医疗纠纷案例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31-132.

[5] 翁晓兰.基于“任务驱动”的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浙江医学,2011,33(12):1850-1851.

[6] 吴秀云,庄立辉,朱亚南,等.某高校医学生健康教育学本科教学效果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08,6(7):706-707.

[7] 黄华兴,沈历宗,肇毅,等.外科学基础考试模式的改革与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488-490.

[8] 郑俊鸿,文军,齐伟力,等.外科技能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2):160-161.

[9] 殷自振.提高外科实习带教效果的经验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2):126-127.

[10] 何宋兵.PBL教学在培养外科实习生临床思维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128,130.

第4篇

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科学学科在临床医学生毕业学年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毕业学年外科学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模式改革实践、注重教学导向等措施促进医学生完成临床医学本科阶段毕业学年外科学学科的学习,以期对存在问题加以改进。

【关键词】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学年;外科学;教学模式;问题与改进措施

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临床医学学科重要的二级学科,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学科的基础。现代外科学的研究内容不但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及其他外科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而且还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诊疗方法的改进,外科学的范畴不断在更新变化。现代外科学体系庞大,不管在深度还是在广度均迅速发展,任何一个外科医生都不能再掌握外科学的全部知识和技能了[1]。如上所述,近年来随着外科学理论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外科学不断呈现专业化分科,学习外科学基本理论和技能对于每一位有志于做外科医生的临床医学生至关重要。然而,临床医学生由于越来越大的就业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压力,外科学课程在毕业学年的学习,特别是实践环节的学习更容易被医学生所忽视甚至放弃,这对于毕业后或研究生住院医师临床工作中的临床业务训练及思维均可产生明显影响。因此,本文针对临床医学毕业学年外科学教学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改进措施予以探讨。

1存在的问题

1.1外科学教学体系不完善

大部分医学院校多重视外科学的理论教学,而轻临床实践带教,在外科实践中未带给医学生应该获得的学科知识。外科学是医学院校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阶段必修学科,通常从第3学年下学期开始学习,整个学科学习时长基本达3个学期。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的第3、4学年,外科学理论得到了良好的讲述,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系统理论认识和训练。在临床医学本科的第5学年,即毕业学年,临床实习即开始,本科生开始在医学院或综合大学附属医院等各级医院开始接受以临床医生带教的临床实践为主的学习模式。通常教学医院在外科学理论讲授中有较系统的教学计划,投入良好教学经验的教师教授外科学学科理论。然而,在临床实践学习过程中,多数教学医院未建立将理论与临床实践良好衔接的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外科学教学队伍;因临床工作繁重,也不能抽调专职带教老师讲述日常外科实践中遇到的理论知识,导致没有专业师资研究具有外科学的特色教学,更做不到对临床外科学基础理论、临床诊治的系统教育和对外科疾病相关知识的全面教学。

1.2临床医学生毕业学年从临床实践中获得外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被忽视

外科学为多数三级甲等医院的发展重点,多数大型教学医院已达到以系统或器官为依据的外科分科,如泌尿外科、乳腺外科、肝胆胰腺外科、血管外科等外科专科,外科学的发展及细化分科对于临床医学本科生对外科学整体的认识无疑具有强大的冲击力[1]。本科外科学教学以讲述外科学基本理论和训练外科基本技能为目的。临床医学生在毕业学年,虽已完成外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学习,并通过外科学基础实验课初步得到了外科操作技术和技能的认识和培训,但多数学生对外科疾病并无立体的认识,也对外科疾病的诊治如手术原则等无清晰的概念。医学生进入外科系统各科室后不知从何开始学习和开展实践工作。相对于内科学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外科学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及临床操作能力通常要求更高,学习强度也更大。临床医学生在毕业学年面临毕业后的找工作、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压力,甚至在外科等学科系统实践过程中脱离临床,放弃临床实践,从新开始毕业学年前的理论学习。

2改进措施

2.1制定符合毕业学年医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的教学体系

临床医学生并没有专门为其设计的实践学习及培训过程,目前的外科学临床环节也没有固定而有效的教学体系。随着规范化培训制度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临床实践带教教学较前有所好转,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临床实践积极性。通过,对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采访调查,普遍反映外科学课时压缩,教学内容节奏过快。因此,制定合适的教学进度方案,充分讲述外科学理论知识,将对医学生毕业学年掌握外科临床实践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外科学实验课作为临床医学生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通过良好教学可提高临床医学生的外科临床实践能力。但临床实习的医学生普遍反映外科学实验课课时安排过早,当开始临床实践时实验内容已经生疏。目前,多数医学院校外科学实验课与理论课程同步进行,虽然在校期间理论与实践进行联系有利了外科学学习,但是外科学实践更像是一门连接外科理论与临床实践的一门课程。如安排学时在毕业学年,可能更有利于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外科学知识。重视临床外科实践能带医学生的不止是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带给他们良好的外科临床思维,这些可以使医学生对外科学知识的认识更立体化,更容易达到对知识的长期记忆[2]。

2.2加强教辅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对毕业学年临床医学生的观察、沟通及采访,发现其普遍心理是怕临床实践占用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习时间,而且临床见习无专业指导老师,实习带教老师教学辅导欠佳。因此,构建良好临床教学模式,提升教学人员传授外科学理论技能和培训考试经验,能增加医学生在实习工作中获得外科学知识达到临床工作能力和研究生入学水平的信心。目前,多数教学医院的中青年带教老师多数参加过研究生入学考试,为硕士以上学位获得者,有丰富的学科学习经历,有严谨的学科思维模式,有找工作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经历,对本科生的外科学培养有良好的经验和针对性。选拔具有优秀素质、德才兼备的临床带教老师,建立结构合理、团结一致的临床外科学教学队伍可将外科学理论与临床实践进行良好衔接,为临床医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对提升外科学教学水平,使医学生获取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外科学理论知识均有益处。发展外科学优秀带教师资,开展特色的外科学实践教学,建立对临床医学生知识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负责的本科生导师制,对以后的研究生升学及工作推荐进行评估评分,将有利于系统对医学生的外科学基础理论、临床诊治实践和外科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教育[3]。

2.3加强外科学实验课程与临床实践精品课程建设

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的临床实习是最佳获得外科学知识的学习方式。如果能在外科学理论与临床实践学习中有良好的教学衔接,使医学生能受到良好的临床实践前教育,对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提高理论知识转化能力将有较多裨益。在医学院校尚无将实践教学编纂为教学教材的内容,没有可用的临床实践教程对医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辅导,多数医学生因为无可利用的如实习手册等临床实践书目,导致在临床工作中难以掌握外科学知识重点和胜任临床实习工作。因此,建设临床实践精品课程能够帮助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掌握重要的外科学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增加在实践工作中的信心,强化理论与实践学习的结合,提高对外科学整体的学习能力。

2.4加强人文科学教育,提升医学生学习动力

医学科学是研究人类自身生命发展变化规律和个体疾病诊疗的科学。其对人类的影响力与关注度远远高于其他学科。作为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医学高等教育,除必须使学生具备牢固的医学基本知识和扎实的临床实践技能的同时,还要具有多种综合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外科学是一门临床医学科学,是以病人为中心展开的外科科学研究与实践,多需要对病人进行有创性操作,器官切除或重建等,不仅对病人身体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病人心理也有明确的影响。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对外科学实践学习环节至关重要。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提升临床医学生对外科学学习的热情及动力,使学生们更积极的参与到理论和实践中,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4-5]。

综上所述,相比于内科学,外科学学习更为直观和立体,一个外科疾病,在外科理论和技能支持下很快能得到验证,获得完整的认识。在临床实践环节中学习外科学知识更为直观,更为实用,记忆也更为深刻。临床医学本科生在毕业学年如能带着问题在临床中学习外科学知识,将更能深入理解研究生入学等相关考试的思路,获得更优异的成绩;完善的教学模式及优秀的带教老师可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将对以后的外科学以至于整个医学科目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刘江波 杨延辉 邓淼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

【参考文献】

[1]陈孝平.绪论[M]//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5.

[2]陈创奇,李引,何裕隆,等.加强外科学教学管理,实施规范化标准化教学[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2(4):196-198.

[3]张学志,凌云阳,王观发,等.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结合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0):1397-1399.

第5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学年;外科学;教学模式;问题与改进措施

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临床医学学科重要的二级学科,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学科的基础。现代外科学的研究内容不但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及其他外科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而且还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诊疗方法的改进,外科学的范畴不断在更新变化。现代外科学体系庞大,不管在深度还是在广度均迅速发展,任何一个外科医生都不能再掌握外科学的全部知识和技能了[1]。如上所述,近年来随着外科学理论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外科学不断呈现专业化分科,学习外科学基本理论和技能对于每一位有志于做外科医生的临床医学生至关重要。然而,临床医学生由于越来越大的就业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压力,外科学课程在毕业学年的学习,特别是实践环节的学习更容易被医学生所忽视甚至放弃,这对于毕业后或研究生住院医师临床工作中的临床业务训练及思维均可产生明显影响。因此,本文针对临床医学毕业学年外科学教学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改进措施予以探讨。

1 存在的问题

1.1 外科学教学体系不完善

大部分医学院校多重视外科学的理论教学,而轻临床实践带教,在外科实践中未带给医学生应该获得的学科知识。外科学是医学院校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阶段必修学科,通常从第3学年下学期开始学习,整个学科学习时长基本达3个学期。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的第3、4学年,外科学理论得到了良好的讲述,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系统理论认识和训练。在临床医学本科的第5学年,即毕业学年,临床实习即开始,本科生开始在医学院或综合大学附属医院等各级医院开始接受以临床医生带教的临床实践为主的学习模式。通常教学医院在外科学理论讲授中有较系统的教学计划,投入良好教学经验的教师教授外科学学科理论。然而,在临床实践学习过程中,多数教学医院未建立将理论与临床实践良好衔接的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外科学教学队伍;因临床工作繁重,也不能抽调专职带教老师讲述日常外科实践中遇到的理论知识,导致没有专业师资研究具有外科学的特色教学,更做不到对临床外科学基础理论、临床诊治的系统教育和对外科疾病相关知识的全面教学。

1.2 临床医学生毕业学年从临床实践中获得外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被忽视

外科学为多数三级甲等医院的发展重点,多数大型教学医院已达到以系统或器官为依据的外科分科,如泌尿外科、乳腺外科、肝胆胰腺外科、血管外科等外科专科,外科学的发展及细化分科对于临床医学本科生对外科学整体的认识无疑具有强大的冲击力[1]。本科外科学教学以讲述外科学基本理论和训练外科基本技能为目的。临床医学生在毕业学年,虽已完成外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学习,并通过外科学基础实验课初步得到了外科操作技术和技能的认识和培训,但多数学生对外科疾病并无立体的认识,也对外科疾病的诊治如手术原则等无清晰的概念。医学生进入外科系统各科室后不知从何开始学习和开展实践工作。相对于内科学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外科学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及临床操作能力通常要求更高,学习强度也更大。临床医学生在毕业学年面临毕业后的找工作、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压力,甚至在外科等学科系统实践过程中脱离临床,放弃临床实践,从新开始毕业学年前的理论学习。

2 改进措施

2.1 制定符合毕业学年医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的教学体系

临床医学生并没有专门为其设计的实践学习及培训过程,目前的外科学临床环节也没有固定而有效的教学体系。随着规范化培训制度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临床实践带教教学较前有所好转,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临床实践积极性。通过,对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采访调查,普遍反映外科学课时压缩,教学内容节奏过快。因此,制定合适的教学进度方案,充分讲述外科学理论知识,将对医学生毕业学年掌握外科临床实践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外科学实验课作为临床医学生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通过良好教学可提高临床医学生的外科临床实践能力。但临床实习的医学生普遍反映外科学实验课课时安排过早,当开始临床实践时实验内容已经生疏。目前,多数医学院校外科学实验课与理论课程同步进行,虽然在校期间理论与实践进行联系有利了外科学学习,但是外科学实践更像是一门连接外科理论与临床实践的一门课程。如安排学时在毕业学年,可能更有利于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外科学知识。重视临床外科实践能带医学生的不止是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带给他们良好的外科临床思维,这些可以使医学生对外科学知识的认识更立体化,更容易达到对知识的长期记忆[2]。

2.2 加强教辅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对毕业学年临床医学生的观察、沟通及采访,发现其普遍心理是怕临床实践占用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习时间,而且临床见习无专业指导老师,实习带教老师教学辅导欠佳。因此,构建良好临床教学模式,提升教学人员传授外科学理论技能和培训考试经验,能增加医学生在实习工作中获得外科学知识达到临床工作能力和研究生入学水平的信心。目前,多数教学医院的中青年带教老师多数参加过研究生入学考试,为硕士以上学位获得者,有丰富的学科学习经历,有严谨的学科思维模式,有找工作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经历,对本科生的外科学培养有良好的经验和针对性。选拔具有优秀素质、德才兼备的临床带教老师,建立结构合理、团结一致的临床外科学教学队伍可将外科学理论与临床实践进行良好衔接,为临床医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对提升外科学教学水平,使医学生获取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外科学理论知识均有益处。发展外科学优秀带教师资,开展特色的外科学实践教学,建立对临床医学生知识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负责的本科生导师制,对以后的研究生升学及工作推荐进行评估评分,将有利于系统对医学生的外科学基础理论、临床诊治实践和外科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教育[3]。

2.3 加强外科学实验课程与临床实践精品课程建设

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的临床实习是最佳获得外科学知识的学习方式。如果能在外科学理论与临床实践学习中有良好的教学衔接,使医学生能受到良好的临床实践前教育,对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提高理论知识转化能力将有较多裨益。在医学院校尚无将实践教学编纂为教学教材的内容,没有可用的临床实践教程对医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辅导,多数医学生因为无可利用的如实习手册等临床实践书目,导致在临床工作中难以掌握外科学知识重点和胜任临床实习工作。因此,建设临床实践精品课程能够帮助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掌握重要的外科学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增加在实践工作中的信心,强化理论与实践学习的结合,提高对外科学整体的学习能力。

2.4 加强人文科学教育,提升医学生学习动力

医学科学是研究人类自身生命发展变化规律和个体疾病诊疗的科学。其对人类的影响力与关注度远远高于其他学科。作为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医学高等教育,除必须使学生具备牢固的医学基本知识和扎实的临床实践技能的同时, 还要具有多种综合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外科学是一门临床医学科学,是以病人为中心展开的外科科学研究与实践,多需要对病人进行有创性操作,器官切除或重建等,不仅对病人身体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病人心理也有明确的影响。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对外科学实践学习环节至关重要。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提升临床医学生对外科学学习的热情及动力,使学生们更积极的参与到理论和实践中,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4-5]。

综上所述,相比于内科学,外科学学习更为直观和立体,一个外科疾病,在外科理论和技能支持下很快能得到验证,获得完整的认识。在临床实践环节中学习外科学知识更为直观,更为实用,记忆也更为深刻。临床医学本科生在毕业学年如能带着问题在临床中学习外科学知识,将更能深入理解研究生入学等相关考试的思路,获得更优异的成绩;完善的教学模式及优秀的带教老师可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将对以后的外科学以至于整个医学科目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孝平.绪论[M]//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5.

[2]陈创奇,李引,何裕隆,等.加强外科学教学管理,实施规范化标准化教学[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2(4):196-198.

[3]张学志,凌云阳,王观发,等.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结合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0):1397-1399.

第6篇

根据口腔医学专业特点和岗位需求,为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较高的临床诊疗水平、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口腔医学专业实用型人才,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 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对临床医学课程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很多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认为从事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与预防工作,只需掌握口腔医学专业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内、外、妇、儿等学科知识缺乏重视,致使学习效果不佳,这将对学生日后的专业课学习和临床工作非常不利,为此,克服学生的轻视思想,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学习临床医学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使之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兼顾局部和全身,是非常重要的。

1.1 临床医学与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关系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重要的专业课程,是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颞下颌关节、唾液腺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学好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对口腔颌面外科学知识体系的掌握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手术,与其他外科手术一样,能造成局部软硬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会引起局部及全身反应,也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口腔颌面外科医师不仅要掌握拔牙技术,更应了解各种全身疾病可能产生的影响、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处理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牙拔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拔牙后出血,除局部因素外,还常有可能是出血性疾病所引起,这就要求我们的医师具有相关内科学知识。

口腔颌面部损伤发病率较高,同时容易伴发其他部位的损伤,并且有危及生命的可能,例如颌骨骨折伤员容易并发颅脑损伤,重要本文由收集整理脏器或肢体严重损伤,这就需要医师有相关临床医学知识,根据疾病特征迅速做出正确判断,首先抢救病患的生命,待全身情况稳定后,再行颌面部处置,若对相应临床疾病缺乏认识与判断,未分清轻重缓急,将治疗的先后步骤弄错,贻误治疗时间,则易酿成大错,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另外,学好口腔颌面外科学更是要求必须掌握一般外科基础:外科基本操作、水与电解质平衡、麻醉知识等。

因此,要想学好口腔颌面外科学,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腔颌面外科医师,除了必须掌握的口腔颌面外科学知识,还要学好临床医学中的普通外科学,麻醉学,内科学等等。

1.2 临床医学与口腔内科学的关系

口腔内科学也是口腔医学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研究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口腔内科学与临床医学中的很多重要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龋病是口腔内科学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龋病及其病灶可能会引起身体其他病变——心内膜炎、风湿性关节炎。

口腔医学另一个患病率较高的疾病是牙周病,牙周病的病因复杂,近来有学者研究发现有些牙周组织疾病是全身疾病的表征或受全身健康的影响,例如有人提出将牙周炎列为糖尿病的第六并发症,因此,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要想学好牙周病学,就需要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有相当的认识和掌握。

另外,许多口腔黏膜病是全身性疾病或系统性疾病的口腔表征,如血液病、维生素缺乏症、克罗恩病,这些疾病的早期损害就体现在口腔内,患者首先到口腔科就诊。这就要求口腔医师特别警惕,做好鉴别诊断,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除了加强局部处置,还需要重视全身的综合治疗,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hiv感染者在发展为艾滋病前并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多数在早期很有可能出现口腔病损,所以艾滋病的防治是口腔医生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他们具备相关知识,以便对疾病进行控制,提高治疗效果。

2 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灵活掌握

2.1 有针对性选择教学内容

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内容丰富,但对于口腔专业的学生不必一一掌握,应该本着科学、实用的原则,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内科学、外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重点课程,重点课程中又有重点讲述内容,例如外科学中重点讲授外科基本操作、水与电解质平衡、休克、创伤、肿瘤、颅脑损伤、麻醉知识等。内科学中重点讲授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结缔组织病与免疫缺陷疾病等。总之,本着重点讲授与口腔疾病相关的临床疾病的原则进行口腔医学专业的临床医学教学。

2.2 改进教学方法,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要指导思想,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同时配合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授糖尿病、艾滋病等与口腔疾病密切相关的疾病时,应用多媒体,在重点讲述该疾病的相关知识点时不忘突出口腔特征,使学生对该疾病产生浓厚兴趣,能积极主动学习,为日后专业课学习做好铺垫。

3 加强相关教研室间的交流合作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不断学习,扩充知识储备。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各教研室间应加强合作,定期开展研讨活动,进行业务学习,也可有针对性的听课,以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更全面的了解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应该给予他们哪些知识,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第7篇

刘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教授,博士导师。

王向义:宜春学院医学美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导师。

王志军: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院长,教授,硕士导师。

“要么忽略了其生物医学基础的训练,要么忽略了其人文医学的修养。长此下

去,很难造就真正的美容外科专业技术队伍。”

美容外科学(aesthetic surgery,cosmetic surgery),曾称为美容成形外科学、美容整形外科学、整形美容外科学(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等。

美容外科学是一门用外科手术方法,改善或增进人体容貌美与体形美的一门学科,它是以医学人体美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医学审美与外科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对人体生理解剖正常范围内的缺陷加以修复和塑造,或对一些损容性疾病施以美容手术治疗,在保持功能完好的基础上增进其形态之美感为目的的一门新兴医学学科。

一、美容外科学的基础

所谓美容外科学的基础,是指美容外科学的生物医学基础,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外科学整形外科学等。

医学是为人类服务的。医学服务社会,社会的需求是医学发展的方向。医学在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三大应用医学。包括临床医学在内的这三大医学门类共同的生物医学基础是“基础医学”。要是没有“基础医学”为其生物医学基础,就不可能存在这三大医学门类的医学,即也没有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的一般诊疗知识和技能,又是内科学、外科学等各门临床医学分支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基础,也就不可能存在有任何内科学、外科学等各门临床医学分支。

整形外科学又是外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凡从事整形外科专业者,不仅要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两个层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应进一步熟练地具体地掌握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美容外科学既是美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整形外科学的两大分支之一,其母体学科是整形外科学。因此,凡从事美容外科学专业者,务必进一步熟练地具体地掌握整形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因此,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外科学、整形外科学等都是美容外科学的生物医学基础。从学科发展趋向看,它是循着“外科学整形外科学美容外科学”的学科分化阶段而逐渐成长起来的一门新兴医学学科。在我国,随着当代医学美学理论的渗透和美容医学整体学科的形成,美容外科的实施范围不断扩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整形外科学的实施范围,而且广泛地承袭和融合了整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妇科、皮肤科等医学学科的相关内容。并发展了各母体学科的内容,使其更趋完美,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美容外科学的灵魂

所谓美容外科学的灵魂,是指美容外科学的人文医学灵魂,即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当代美容外科学的特殊内涵是强调:以医学人体美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医学审美和外科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对人体属于正常解剖与生理限度内的缺陷加以修整和塑造,以增进人体形态之完美和功能之美感为目的。

现代医学模式的进化:指近代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进化。美容外科学是在现代医学发展的这一特殊历史阶段里,由整形外科学、颌面外科学等现代临床学科分化而重组的一门新兴应用医学学科,是现代医学模式的进化的产物。

爱美人群的审美心理追求:俗话说,人有“七情六欲”。人们常说的欲望有食欲、物欲、权欲、、。实际人们还存在有美欲,美欲是求美者的心理学的核心。美欲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人皆知的,人们所爱之美,一是客观世界之美,二是人类自身之美。从美容心理学角度上说,人的爱美之心,主要是指人对自身容貌美化的心理需求,是人最基本精神需要,是求美行为的原动力。人一旦得到美的需要,就获得了美的享受,它表现为满足感、快乐感、自豪感,增强了自信感。

求美是心理需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而一个人的容貌与体形,对其本人的心理情绪时刻会产生着若隐若现的影响,尤其是女人,更容易受容貌和外形的影响,有时因此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事业的发展。中国人的寿命已从过去的平均30岁,延长到现在的70岁余,许多老年人为了减少容颜的衰老带来的精神压力,希望得到美容外科的服务,从而更幸福、更愉快地度过晚年。

求美的心理需求还包括精神治疗的需要:要求美容手术的人们,其心理极其复杂,有许多问题还需要社会学、伦理学及心理学共同来回答。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对自己身体的影响。在心理学上叫做“身像”,它对人的个性的行为极为重要。一旦人们由于形体上的缺陷对自己的身像产生偏离,他们的精神、情绪、生活就会陷于困境,从而使身像失去平衡,甚至形成精神抑郁症。表现为孤僻、悲观、甚至绝望。一旦施行美容外科手术将其缺陷修复,多数人精神异常随之消失,表现为积极、乐观、上进,与手术前判若两人。美容手术最终目的不是治疗疾病,而是改善其心理状态,增加自信心。

社会交往的需要:求美动机产生的原因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同时又受到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格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求美动机还要受到外界的环境的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美的需要越来越强烈。研究人们对美容手术的需求及美容就医者的心理特点与表现极为重要。

社会活动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每一个人都要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在社交活动中,自身形体美已成为自身价值的一部分。

恋爱、婚姻的需要:恋爱,寻找配偶的时候,青年人因容貌不美而无异性求爱,将会竭力求助于美容外科手术改观容貌。中老年人往往借助美容手术使自己容貌尽可能显得年轻一些,以利于维护婚姻或者重新寻找配偶。

寻找工作,职业及适应环境的需要:某些服务行业,首先就是通过自身的美而给更多的人带来一种愉快的心情。礼仪小姐职业对容貌有一定的要求;部分电影、戏剧等文艺工作者为了永葆艺术青春,也需要寻找美容手术,都希望借助于美容外科手术使自己妆扮得更美、更年轻。

第8篇

[关键词]外科学;不同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通过对各专业的外科学实验教学的改进,以期更进一步提高外科学实验教学效果[1-2]。改进以前单一的教学方法,将临床医学、护理、眼科等专业学生分别使用不同的教学课程设置和实验项目的设定,配合各专业理论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4]。一方面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另一方面理论又必须在实践中理解巩固和提高;这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必须通过试验实习等环节来实现。外科学总论的传统的实验教学法是不论什么专业的学生,都采用相同的教学大纲,无非是包括灭菌法抗菌法进行。外科学是整个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是学生从基础课到临床课并成为临床医生的重要过渡。外科学是联系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是培养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被动地接受任务,学习没有针对性。近些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实验材料价格上涨,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等因素,教学经费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又由于不断压缩实验学时,间接减少了学生的操作机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到教学质量。通过该方法的改进,使不同的外科学实验教学得到相同的更加完美效果,师生反映良好,教学质量大幅度地提高。笔者就如何改革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进行如下探讨。

1实验项目的设定

在普通实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针对各个专业的特点、学科发展方向不同而制定相应的合理的实验项目。比如说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基本上很少去手术室,在病房工作的比较多,对无菌技术要求偏重,对消毒技术手如术区消毒铺巾,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原则等要求较轻。就调整内容,着重放在无菌技术方面。而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则要相反,消毒内容要多点、细点。

2实验课时的设定

再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验课内容要求的不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设置不同的实验课时,比如临床医学同学在练习清创术、静脉切开术、阑尾切除术、剖腹探查术等,每次实验时间较长。而影像专业的学生减少了课时,也减少了实验动物的数量,因为他们进入临床后主要接触的是图像处理方面的问题,对外科学无菌及消毒知识,了解就可以;图像和影像教学最适合于他们的特点。

3教学方法的设定

外科动物实验课学时有限,为了使不同专业学生掌握更多的本学科的实践知识和技能,相应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手段、条件;配合增加了各专业示教录像和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他们了解外科涉及本专业的相关的内容知识[5-6]。这样一来不同的专业用不同的录像内容,而不是原来单一种类的音像,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

4实物、模型的数量和种类的设定

例如眼科专业学生实验时,在原来的动物狗基础上,采用兔和猪的眼作为模型,为以后他们到临床上的学业同步。给学生提前提供训练条件和动手机会;真实性实验动物能锻炼学生的沉着应变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通过这方面努力,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理解和掌握他们本专业外科手术基本知识。

5模拟情景的设定

在原有的实验室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各专业综合性实验室布设,使学生熟悉自己的未来手术室的环境布局;进入手术室应遵循的步骤和规章制度,以及以后常用的器械的消毒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等,消除和减轻学生进入手术室所产生的陌生感及恐惧心理;用最短的时间和最高的效率给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外科手术学基础[7-8]。

6重点和难度的设定

实验课课堂教学是外科总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9-10]。在实际工作中,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如一本和三本同学)的差别,设计不同难度的实验项目,三本学生少用综合性的实验,教师的课件内容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都能够对学生区分要求,耐心指导,反复示教,对提高教学质量能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1-12]。综上,经过外科学实验改革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通过不同专业老师的共同努力,使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了各自专业外科手术操作。由于实验环境比较逼真地接近临床,学生经过一年多实验学习,加上进入医院实习后,更快地适应了医院的工作环境,迅速掌握外科手术的操作规程,得到了医院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谢梅芳.浅谈外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革[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1):3462.

[2]韩小玲,敖秋月,王树文,等.外科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3,8(4):218-219.

[3]张燕,王燕,曹丽春.提高外科动物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实践[J].第四军医大学军医学院学报,2003,25(4):932.

[4]侯学红,侯春丽,杨少军,等.以迎评为契机加强外科学实验室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10,27(17):134.

[5]吴文其,郭伟余,育森聂,等.强化动物综合实验改革外科临床技能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9,27(10):110-111.

[6]胡吉富,李绍波,刘茂希,等.强化动物实验教学提高外科临床技能教学质量[J].华夏医学,2011,3(6):706-708.

[7]李梅,路会侠,杨继武,等.外科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7,15(2):55-56.

[8]李玉红,刘静芳,王振方,等.基于提升就业能力的临床医学教学改革实验[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6(11):14,134.

[9]王旭东.外科总论实验课的教学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3,28(22):3504-3505.

[10]刘菊.外科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4,4(9):299-300.

[11]罗家顺,杜建林,杨明艳,等.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背景下外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5,7(6):1100-1102.

第9篇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医学教育;亚专业;神经外科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0(a)-0120-03

Thoughts on the cultivation of neurosurgery postgraduates under the mode of subspecialization of clinical medicine

WANG Yongzhi1,2 CHEN Baoshi1 ZHANG Zhong1

1.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 China; 2.Beijing Neurosurgical Institute, Beijing 100050, China

[Abstract] The subspecialization of medical subjects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level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s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 but it also brings new challenges to the cultivation of clinical postgraduates. Based on the practice under highly subprofessional division of neurosurgery in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this article recommends the better strategies: to establish "tutor group" system to suit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of each individual; carry out regular collective learning system to train the ability of clinical medical science research; and propose project cooperation to expand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 space, so as to adapt to the change of the mode of subspecialization, and cultivate recombination talents with clinical practice ability and academic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Medical postgraduates; Medical education; Subspecialization; Neurosurgery

医学学科亚专业化是指在临床医学三级学科分类基础上再进一步细分成若干亚专业。学科亚专业划分是现代医学知识爆炸式增长、技术不断进步和诊疗更新的必然结果,学科亚专业化的医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对患者的诊治水平和促进学科向纵深发展。然而,学科发展模式的变革也给当前研究生培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神经外科是医学三级学科,也是临床医学中最年轻、最复杂而又发展最迅猛的一门学科,其快速的发展,除了得益于近年神经科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与革新,更与其实施高度的亚专业划分模式密切相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是神经外科是亚专业划分实施较早的国内规模最大的神经系统疾病诊疗中心,本文将结合我院临床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情况,探讨学科高度亚专业划分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变。

1 神经外科亚专业划分现状

20世纪90年代,国际神经外科开始向亚专科方向发展[1]。近20年来,随着国内各大医院神经外科规模的快速扩大,纷纷走上了亚专业发展的改革模式,从某种程度上,亚专科划分的发展模式成为神经外科加强学科建设,促进专业技术向高、新、尖发展的必有之路。目前神经外科学的主要亚专科有神经肿瘤、神经创伤、血管神经外科(又分为血管内和血管外)、脊髓脊柱疾病、功能神经外科、小儿神经外科、放射神经外科等。我院作为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进一步根据手术部位的特殊性以及某些较为特殊的单病种,开设了更为细化的神经外科亚专业,如神经肿瘤再划分为脑干颅底亚科、幕上肿瘤科、脑胶质瘤综合治疗中心和垂体腺瘤治疗组,血管神经外科又分为缺血性血管病和出血性血管病科等。事实证明,高度亚专科划分模式极大地适应和满足了患者的治疗需求,促进了神经外科临床和研究水平的快速发展。

2 亚专业化对研究生培养的挑战

医学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能够独立从事一般临床工作,而且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的人才[2-4]。高度亚专业划分后的一个显著结果是知识量的成倍增长,尤其是对于神经外科――这个当前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和革新,而研究生的学习时间有限,高度亚专业划分势必会削弱研究生对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在亚专业划分背景下,导师们的诊疗范围也走向高度专业化,诊疗病种较为单一,研究生跟随导师进行临床学习工作时遇到的病种也就十分有限,这就给研究生全面熟悉和掌握神经外科诊疗常规和手术技能造成了困难。

从研究生毕业后个人发展需求来看,当前的神经外科研究生毕业后并不都能进入大型三甲医院从事高度亚专业化的工作,尤其是硕士层次的研究生,相当一部分毕业后将进入地市级医院或二级医院工作。由于当前我国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如果研究生阶段只在亚专业范围内学习和实践,势必会影响其日后的临床工作和个人发展。例如亚专业为脑干颅底肿瘤的研究生,如果不熟悉颅脑创伤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救治,毕业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的临床工作将面临一定的困难,因为二级医院神经外科面临的主要的疾病是颅脑创伤和出血性脑血管病,而脑干颅底肿瘤病例相对较少,结果违背了研究生教育的初衷。因此,如何平衡基本知识学习和专门知识学习,达到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学科高度亚专业划分后亟需解决的问题[5-6]。

3 亚专业化模式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3.1 建立导师组培养制度,体现因材施教

导师制是医学研究生培养普遍采用的模式,学生的知识结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知识内涵[7]。高度亚专业化模式下造成导师的诊疗范围缩窄,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方式就不能达到神经外科研究生对临床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8]。鉴于这种变化,我院较早建立了“导师指导小组”的培养模式,旨在打破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局限性,体现“综合”和“专科”并重的培养理念。第一导师负责下的导师组包括2~3名副导师,副导师的遴选不仅要求其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年资中级职称以上,还要考虑不同研究生个体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根据研究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确定导师组成员构成。神经外科研究生存在学习和工作经历的差异,一部分来源于应届本科毕业生,他们基础知识扎实,接受能力较强,但缺乏神经外科临床经验;另一部分来源于有一定神经外科工作经历的临床医生。这两类研究生的共性是他们都缺乏科研经验和科研意识[4,9]。因此,导师组中均包括一名科研副导师,对于前者,科研副导师主要来自学校基础医学院或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着重引导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学科交叉,发挥应届生思维活性的优势,体现转化医学的研究理念,同时有助于提升临床与基础双边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临床与基础相互促进[10-11]。鉴于应届生神经外科临床知识薄弱,导师组还包括1~2名从事其他亚专科的高年资神经外科医师,指导研究生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神经外科临床技能,例如第一导师为脑干颅底亚专业的研究生,可配备幕上肿瘤和颅脑创伤专业的临床副导师。对于已有若干年临床经历的研究生,着重加强临床科研训练,注重循证医学理念的培养,副导师需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研究经历,善于从日常诊疗过程中提炼临床科研问题,通过定期面对面指导的形式,引导研究生文献挖掘能力,并从科研的角度设计合理的临床研究方案,实现现代循证医学理念下临床研究能力的培养[12-13]。

3.2 坚持定期集体学习制度,拓宽视野,培养临床科研思维

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医学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方面。了解正规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培养临床科研兴趣、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极其重要[13-15]。针对高度亚专业化模式下研究生专业知识面狭窄、研究方向集中和思维局限问题,基于笔者及所在研究团队的切身实践,认为可以实施定期(每周)集中文献学习,主题涉及血管、肿瘤、颅底、功能、外伤等神经外科各领域,以及学科相关的神经影像、神经病理等,体现神经外科目前各亚专业临床研究热点和新进展,从而拓宽研究生的知识广度,逐渐养成临床科研思维。每次集体学习前1~2周,由研究生导师或副导师确定2~3个讨论主题,由2~3名研究生完成相关主题的文献挖掘、整理和归纳,汇报研究历史、现状和热点问题,并结合本单位实际临床和研究条件,提出研究选题和研究思路。

通过临床问题导向的集中文献学习,能够引导研究生触类旁通地了解正规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培养临床科研兴趣、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具体作用体现在①引导研究生关注其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②提高研究生文献分析能力,培养批判式阅读技巧;③实例学习研究设计、医学统计、论文书写等技巧;④使研究生形成科学的循证医学理念;⑤培养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16-17]。基于实践体会,高质量的集中学习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保证师组成员尤其是学科带头人的现场参与,高水平专家的出席和现场点评不仅能提高文献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对增加出勤率、鼓励研究生发言均有作用;二是选取文献质量要高,最好是同一个主题的系列文献,既有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及文章结构经典文献,又有体现最新研究进展的文献,使参与者对一个研究主题有系统的了解与借鉴,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导师组成员在确定讨论主题与文献挖掘阶段的引导与帮助。

3.3 倡导课题交叉与合作的科研导向,拓展研究生个人发展空间

既要完成繁多的临床技能学习,又要做科研,完成临床研究能力的培养任务,这对神经外科临床研究生的时间与精力是个不小的挑战[18-19]。提高科研效率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途径。课题研究是个系统工程,一项完整的课题包括科研选题、课题设计、资料收集、数据分析、论文组织与撰写等多个环节,若要发表在SCI收录杂志,还需要英文逻辑与表达习惯的润色;若要完成一项有深度的课题研究,需进行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涉及一定的实验室工作。若要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对临床型研究生是巨大的挑战,结果很可能是临床和科研都做不好。

通过课题合作能够较好地解决该矛盾。实际上,现代临床研究中的一些环节已开始从医务人员手中逐渐分离出来,交由相关专业人员承担,如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质量控制、伦理管理等。这些变化将医务人员从大量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将有限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关键环节,从而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和效率。多学科人员参与既有利于将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融入临床研究,又有利于通过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临床研究整体效率,是临床研究组织形式的发展方向。一项临床医师主导的临床研究,最核心的环节是确定临床研究的出发点(科研选题)和课题设计。笔者所在的以国家神经外科中心为研究平台的研究课题,多涉及更深入的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在先前的文章中[9],笔者提出安排研究生在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进行短期的实验室工作,熟悉医学基础研究的工作程序,了解常用的实验室技术,并以此为契机创造与专职基础研究老师和研究生合作的机会,通过课题分工,节约时间与精力投入成本,提高研究效率[20-22]。培养临床研究生课题交叉与合作的研究模式,有利于研究生毕业工作后继续开展临床研究工作,拓展个人发展空间。

4 小结

学科高度亚专业化给临床研究生培养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导师组培养制度,体现因材施教;坚持定期集体学习制度,培养临床科研思维;倡导课题合作,拓展研究生个人发展空间,以适应学科发展模式的变化,培养出临床实践能力与学术资质兼备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ies and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ies. Good Practice:A Guide for Neurosurgeons [J]. Acta Neurochir (Wien),1999, 141(8):793-799.

[2] 王丽梅,姜泓.医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7):129-131.

[3] 祖雅琼,陈洁莉,李丽剑,等.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天津市15所三级医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情况的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89(7):526-528.

[4] 刘佰运.神经外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7(2):158-160.

[5] 王翔,姜曙,游潮.医学学科亚专业化下的研究生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9-30.

[6] 程雯,孙海霞,马涵英,等.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9):92-95.

[7] 朱红,鞠学红,王德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启示[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6):124-125.

[8] 牛晓泉,王翠玲,王晓玲,等.临床医学实践教育导师制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5):133-134.

[9] 王永志,江涛.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研究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4):378-380.

[10] 汪阳,杨新健.“双导师制”在神经外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中的实施[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2):263-264.

[11] 刘斌,李世英,张晋霞,等.神经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与科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4, 11(27):122-125.

[12] Schulz KF,Grimes DA.《柳叶刀》临床研究基本概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7.

[13] 曹勇,赵继宗.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两点思考[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8):130-131.

[14] 穆士卿,李佑祥.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28(3):388-389.

[15] 刘晓黎,王晓玉,王远,等.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研究能力的途径[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7):154-156.

[16] 衡立君,高国栋,衡亮,等.Journal club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5):903-906.

[17] 曹勇,赵继宗.Journal club:有效的循证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11):29-32.

[18] 程雯,孙海霞,马涵英,等.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9):92-95.

[19] 卢长方,于海涛,张可勇,等.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12(36):156-157.

[20] 冯刚,李素云,任献青,等.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药科学,2016,6(7):63-66.

[21] 程青青,刘芳娥,曲萍,等.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新型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3):130-132.

第10篇

关键词:西欧国家;医学教育;医生培养

一、西欧国家的医学教育制度和医生培养体系

(一)英国

英国的医学学位包括内外科学士、外科学硕士和医学博士等类型。

1.内外科学士学位

医学本科教育学制5-6年,其中包括2-3年临床前学习阶段和3年临床学习阶段。在第6年,医学生将集中学习作为住院医师所应具有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并分担住院医师的部分工作。对于成绩合格的医学毕业生可获得内外科学士学位。大约90%的医学生在获得内外科学士学位后选择进入医院从事内科医师或外科医师的临床工作,其余10%的医学生选择继续攻读理学硕士、哲学博士等研究型学位。英国共有27所医学院校,每年约有4900名医学生毕业,医学院对报考学生的学业成绩要求较高,平均报考录取比为6:1。

2.外科学硕士学位

通过毕业后教育的外科医师可以在职申请外科学硕士学位,学位授予标准为:从事1-1.5年与外科有关的临床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果。外科医生只有在取得外科学硕士学位之后,才有可能被提升为顾问医师。

3.医学博士学位

通过毕业后教育的内科医师可以在职申请医学博士学位,学位授予标准为:从事3-5年与内科有关的临床研究工作,在注册后的5年内,提交博士论文,对于资历较高的医生,可以提交已发表的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内科医生只有在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才有可能被提升为顾问医师。

英国1983年颁布的《医学法规》明确规定:取得医师资格的首要条件就是拥有英国任何一所大学授予的内外科学士学位。英国没有国家统一的医师执照考试,凡是获得内外科学士学位并达到英国医学总会实习医师标准的医学生,将自动成为临时注册医师,在教学医院内科和外科各进行6个月的轮转实习。

英国医学总会和毕业后医学教育培训委员会负责对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开展培训,包括制定培训标准和进行培训质量控制。全科医师培训3年左右;专科医师(58个专科)培训5-9年。培训通过者成为注册全科医师或注册专科医师。

(二)法国

法国医学教育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2年)和第二阶段(4年)为医学院教育,第三阶段为毕业后医学教育(全科医生3年,专科医生5年)。法国有49所大学医学院,平均每个医学院每年招生140人。法国每年的高中毕业考试由政府统一命题,通过率约70%。凡是通过高中毕业会考的学生都可以进入医学院学习,没有名额限制,但在医学院学习过程中要经历两次“医学会考”的严格淘汰。在第一次医学会考时,法国卫生部按照人口与医生比值以及各大学医院接受医学生能力,确定进入第二学年的医学生人数,通过率一般在15%左右。第二次医学会考指的是每年6月份全国专科医师选拔统一考试,完成第二阶段学业的医学生必须通过这次会考,才能获得第三阶段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国家医学博士(专科医师)资格。

法国医学教育第一阶段(PCEM)主要课程包括人文科学和公共基础课程,以及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遗传学、生理学等生物学课程。PCEMl阶段相当于大学预科,全国第一次医学会考通过率较低,体现出医学教育的“精英”特征。第二阶段(DCEM)各学年的课程有所侧重,在DCEM1学年,医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课程;在DCEM2学年,医学生需要学习解剖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诊断学等课程;在DCEM3和DCEM4学年,医学生需要学习临床医学必修和选修理论课程,同时在医院的临床科室轮转见习。第三阶段(TCEM)包括毕业后教育的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完成第二阶段学业的医学生,必须参加每年6月份举行的全国专科医师选拔统一考试。根据成绩排名和个人志愿,通过者被分配到某医院临床专科,进行5年专科医师培训,学业结束时须提交博士论文,成功通过论文答辩者获得“国家医学博士(专科医师)”证书。而那些没有通过全国专科医师选拔统一考试的医学生,则进入3年的全科医师培训,医学生通过临床理论课程考试,完成临床实践和论文答辩,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全科医师)”证书。法国法律规定,只有通过医学教育第三阶段TCEM,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并向医师协会注册取得医师资格者,才能开业行医。

法国医学教育制度和医师培养体系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住院医师培训是在高等医学教育的第三阶段进行,承担住院医师培训的医院都是综合性或专科性国立大中型医院,医院临床科室主任均是大学医学院的临床授课教授。二是住院医师培训纳入国家整体计划,接受培训的住院医师,按照培训计划学习临床理论课程,在教授指导下参加科室临床轮转培训,并具有独特的“双重”身份,既在大学注册为医学生,又在卫生局注册为医院雇员,由国家付给相应工资。

(三)德国

德国有39所大学医学院,全国每年招收医学生约12000人。高中毕业生可以凭借“完全中学毕业证书”直接进入医学院学习,但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经过两个阶段的国家医师考试,淘汰率均为30%-40%。第一阶段考试在第二学年末,通过第一阶段考试者才有资格参加第二阶段考试;第二阶段考试在第六年末,通过者才可获得国家医师考试合格证书。

德国的医学教育学制6年。医学教育计划包括课程学习、急救工作训练、3个月护理实践、4个月医院见习和1年临床实习等教学内容。德国没有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德国医学博士学位属于研究型学位,医学博士学位和医生职业准入没有关系。对于那些完成教学计划规定学业,通过两个阶段国家医师考试的6年制医学生,颁发“国家医师考试合格证书”和“大学毕业文凭证书”(相当于我国的硕士学位)。德同对医师职业实行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只有获得“国家医师考试合格证书”和“大学毕业文凭证书”者,才能成为注册前住院医师。注册前住院医师在医院没有处方权,必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经历18个月培训后,到各州医学会申请注册医师资格,经官方认可后,在各州的医学执照管理机构注册并获取行医执照,方可成为独立行医的注册住院医师。在德国,参加全科医师培训的比例为35%-50%,培训时间3年,合格者获得全科医师资格证书;参加专科医师培训的比例为50%-65%,培训时间4-6年,合格者获得专科医师资格证书。

二、西欧国家医学教育和医生培养的特征分析

西欧主要国家医学教育制度和医生培养体系在医学学位和医师准入的关系、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的衔接等方面,都和美国医学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差异。

(一)医学学位和医师准入

在美国。医学博士学位(MD)是第一级专业学位,是医师准入的基本要求;医院的毕业后教育不再授予高级专业学位。

在西欧国家,毕业后医学教育还可继续授予医学专业学位。英国内外科学士学位是第一级专业学位,是医师准入的基本要求;通过毕业后教育,医学生可获得外科学硕士和医学博士学位。法国医学专业学位只设博士层次,包括国家医学博士(全科医师)和国家医学博士(专科医师)两类,医学生在毕业时就已是具有行医资格的全科医师或专科医师。德国医学院的毕业文凭证书类似第一级专业学位,是医师准人的基本要求;医学博士学位是科学学位,和医师准入制度无关。

(二)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

在美国,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培训)阶段划分明确。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只是住院医师培训的准入条件,一名专科医生的学习和培训时间从大学起,可长达15年之久(文理学院4年+医学院4年+住院医师培训3-7年),并需要通过多次考试。在医学院,医学生前2年学习解剖、生理、生化、病理、药理、微生物等基础医学课程;后2年进行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病科和家庭医生科等临床专业训练。在二年级结束时参加全美医师资格考试(USMLE)的第一部分测验,通过测试后方可进入高年级学习。医学院毕业前进行USMLE的第二部分测验。通过全美医师资格考试第一、第二部分的医学院学生,才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获得后,在1-3年内参加USMLE的第三部分测验,通过者获得行医资格。其后,还需进入为期3-7年的按专业定向的住院医师训练,住院医师培训期末,再参加由各医学专科委员会组织的专科证书考试,通过者获得专科医师资格。在医院工作的专科医师收入高于主要在社区工作的家庭医师。家庭医师培训时间一般为3年。

在法国,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培训)阶段有机融合。医学生完成本科医学教育第一、第二阶段(共6年)学习后,在第三阶段的毕业后医学教育期间,凡通过临床专科培训(5年),论文答辩合格者,可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专科医师)证书;其他进入全科医师培训(3年)者,通过论文答辩,可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全科医师)证书。

在英国,住院医师培训阶段的内科医师可以申请攻读医学博士(研究型学位),外科医师可申请攻读外科学硕士学位(高级专业学位),只有获得医学博士或外科学硕士学位的医师才有可能成为顾问医师。

三、借鉴与实践

第11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技能;科研能力;研究生培养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明确将医学学位划分为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并决定首先在临床医学专业进行试点。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颁发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并确定首批试点单位。相关政策要求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侧重于基础理论水平的提高及基础实验研究能力的培养,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的人才为目标;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则应侧重于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目标为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临床医师[1]。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已渐趋成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时间较多安排在临床,可获得较规范的临床诊疗思维的培养及实践技能的培训。当今形势下的医学教育及社会竞争压力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亦需要既有较高临床诊疗水平,同时又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立足于研究生培养点的角度,如何培养具有较强的临床科研综合能力,善于在临床中发现问题,又能够通过研究总结规律、解决临床上的疑难困惑,并回过头来指导或调整临床实践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尤为重要。然而,现阶段专业学位研究生普遍存在临床与科研能力发展不均衡,虽临床技能达标、但科研能力薄弱等问题,这些研究生难以独自承担科研任务,亦不能在临床工作中有较快的进步[3]。笔者从“以科研带临床,以临床促科研”的角度出发,探索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科研综合能力的培养方法,获得成效,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相结合

传统医学往往由经验主导,临床诊疗过程以个人经验为主,缺乏大量可靠的临床证据;20世纪80年代,学者提出“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的概念,发展至今,EBM已成为目前临床与科研工作的主流思路[4-5]。目前较多临床工作者过分的追求循证,却往往忽略了事物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较多临床研究往往盲目地选取观察指标,通过单纯的数字统计分析草率地得出结论。比如,血尿素水平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尚缺乏相关临床资料及证据支持,盲目地分析血尿素水平与血管畸形的破裂风险是缺乏科学性的。尚不谈有限的样本量所得的结果是否科学,其结论对临床是否有指导意义,往往研究生在分析过程中遭遇“阴性结果”而手足无措。循证医学本是从经验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现代医学更应强调两者的结合,应持续倡导在临床工作中总结规律、发现问题,再探寻科学依据,将有效证据及可靠结果用于解释、分析临床问题,指导临床工作,切不可为分析而分析、为科研而科研。研究生在初期往往缺少临床经验,在临床带教的过程中首先应培养其正确的临床思路及思维方法。可由高年资带教医师根据自身经验提出问题,由研究生查阅文献分析问题,并通过整理相关临床或基础资料总结规律。比如,针对脊髓黏液型室管膜瘤的综合治疗,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尤其对于全切除术后是否放疗具有较大争议。虽然国外神经外科中心资料显示放疗后控制率较高,然而根据我中心的临床经验,手术全切除可保证治愈率。针对该问题,高年资带教医师通过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提出该主要问题,由研究生深入分析问题,不断分解科学问题,从术前表现、手术方式、术后改善率、复发率等角度探索细节,该训练即是对其提出临床问题的科学思维的高效训练。

2在专科训练中树立青年医师尤其是研究生的“整体观”

国内的本科后高端人才培养多以专科训练为主,缺乏全科医学的综合训练。临床上所面临的大部分疾病并不仅仅是局部病变,应强调树立青年医师,尤其是研究生的“整体观”[6]。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医疗人员对疾病的认识更加全面和直观,各专科疾病往往累及多系统,涉及较多专业学科。临床医师切不可仅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其诊断治疗过程往往以偏概全。比如,白血病既可以表现为全身血液异常,亦可仅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占位。如果临床医师仅从神经外科角度制定诊疗方案,疑诊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而计划手术全切除往往牺牲重要的神经功能。针对该问题,引导研究生进行文献检索及科学问题凝练,经过综合分析后试用局部减压后再以白血病的化疗方案进行辅助化疗,在保留功能的同时实现了完全缓解。研究生亦在该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对影像学表现异常的该类疾病,进行脑脊液涂片检查可发现血液学方向的标志性肿瘤特征Auer氏小体。树立疾病的整体观,有助于在临床中凝练科学问题,并在科研过程中反馈促进临床诊疗水平。

3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

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往往在基础与临床科研的分配尺度方面做法过激,或将大部分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放在基础实验室,或因软硬件条件不足而完全忽略基础实验理论及应用能力的训练,两者均不可取。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考虑到研究生有限的培养周期及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时间要求,虽不硬性要求研究生熟练掌握基础科研技术,但应强调了解基础研究热点领域及相关理论内容的重要性。研究生需要了解各种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目的、所需材料、操作流程及规范。比如,在外科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常需要保存标本,然而取出标本后的不同的处理方法及冻存技术影响到标本的后续使用用途,如果将肿瘤标本置于福尔马林中固定或在-4℃条件下保存,会导致标本不能用于后续免疫组化分析,而应采取液氮速冻技术。研究生应了解各种基础科研技术是做什么的,怎么做,是什么水平的研究。随着“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各种肿瘤分子标志物的临床研究意义亦逐渐凸显,对基础理论的掌握亦显得尤为重要。

4讨论

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应抓住临床技能与科研能力相互促进的关键点,争取“以科研带临床,以临床促科研”,实现临床、科研同步双向发展,高效率、高质量地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吕朝晖.浅谈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3(5):526-528.

[2]程雯,杨敏京,王以新,等.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3):367-368.

[3]苏海,苏祖禄,张毅,等.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4):561-562.

[4]何榕,孙丽杰,张福春,等.临床与科研并进提高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1):16-19.

[5]蔡行健,刘振全,贺祥.浅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J].医院管理杂志,2006,13(3):239-240.

第12篇

1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目标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是教育部为加强高校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而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2009年,南昌大学临床医学实验中心集全校之力,成功申报并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临床技能类),成为江西省唯一的医学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该中心致力于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更好地发挥示范中心的功能。

目前,我校临床医学实验中心已搭建起适用于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医学教学相互渗透、临床技能训练与临床实训相贯通的大平台,综合、创新的实验课程体系也已初具规模。但是,临床医学实验中心依然面临医学生实训、实践资源不足,年轻临床医生动手机会少、训练机会不足的问题,在全方位利用仿真、模拟技术进行技能训练方面尚为薄弱。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发掘示范中心内涵和功能,建立起以本科生教学为主体、兼顾研究生培养与服务地区经济为建设目标的医学教学与科研平台,使之成为有南昌大学特色、中部地区领先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和临床医学实践基地,是我校国家级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

2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功能开发

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是大学重要的基础建设[4],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南昌大学临床医学实验中心的建设是一项集实验设备、教学改革、运行模式等多方面建设的系统工程。几年来,中心在教学环境、实验设备建设等方面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已拥有实验室面积10000m2、仪器设备2800台件,设备总值达4000万元,标本4000余件,拥有外科学总论实验室、临床诊断学实验室、实验诊断学实验室、检验学专业实验室、麻醉学专业实验室、护理学专业实验室、影像学专业实验室和多学科模拟技能训练室。

2010—2011年,南昌大学以教育部“中央与地方共建优势实验室项目”———“医学多学科模拟技能训练室”和“临床教学实验平台”为基础,投入建设经费800余万元,在改善原有的实验室条件基础上,重点建设了OSCE考试站、ICU重症监护室、腹腔镜训练室、急救培训室等模拟技能训练室;与美国心脏学会(AHA)签署合作协议,成为其BLS(基础生命支持)与ACLS(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培训基地;为实验诊断学实验室和检验学专业实验室配置了一系列共享性比较高的大型仪器设备,进一步充实与完善了开放型学生实验室。

中心的外科学总论实验室按照模拟临床手术室标准配置,内有更衣室、刷手室、消毒室、器械室、敷料准备室及动物停放室等,可满足200名学生同时进行手术操作。实验室还装备了实时监控系统,可对6个实验手术间同时进行监控,实时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及时提供实验指导。中心还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需要,布置了多个模拟病房,包括急救模拟病房、重症监护模拟病房等,帮助医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接触临床,开展早期临床技能实训,从而充分展示临床医学实验中心的专业性功能。

目前,中心的临床实验教学已涵盖诊断学、外科学、内科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妇产儿科学和急救医学等多学科,能满足多层次临床实验教学的需要,并且面向校内外全面开放,成为具有江西特色、国内先进的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和技能训练基地。

3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内涵建设

加强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和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是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核心。改革的出发点和主要任务是建立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多层次、开放式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有利于实现贯通式培养的实验教学平台。

我校临床医学实验中心建立了以“基础性、综合性、设计创新性”3个层次的诊断技能、外科技能、临床实践综合技能实验教学体系,采用实验与临床结合、虚拟与现实结合,“单科和融合性实验相互补充,验证性和设计性实验相互衔接,基础和临床实验相互过渡和渗透”的实验教学方法,采用全真模拟临床手术室的实验操作教学体系,严格培养学生无菌操作的观念和外科临床操作技能[5-6]。通过中心的实时监控系统,还可以实时观察和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

我校对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实验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克服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分隔、医学实验缺乏知识联系的弊端,实现了不同学科与中心资源的相互利用、渗透和整合,为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提供平台。例如一年级的医学生即可利用全面开放的标本陈列馆、模拟人、中央实时监控系统等对人体和临床医学建立初步认识,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学校统一领导下,中心与相应临床学科协调,与实践基地的建设紧密结合,在各实践基地开展多学科轮回见习活动,做到基础操作训练、专业技能训练、设计创新训练三者并重,实现临床技能训练和临床实训相贯通。

4创新性实验项目建设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学理念、实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创新,取得引领实验教学改革方向的建设成果,达到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7]。在我校临床医学实验中心业已构建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已开设多门通识课程,设计和开发了多种创新性实验项目,改革现有实验教学体系,使之成为开放性、综合性、创新性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1在全校范围内开设Ⅱ类通识课程

中心组织教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生命教育”、“生殖医学”、“现场生命急救知识与技能”等5门Ⅱ类通识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的创新实践。这些课程的开设,也迅速提升了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促进了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充分共享中心实验仪器设备,显著提高了设备使用率,优化了资源配置。

在Ⅱ类通识课“现场生命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采用PPT、视频播放、模型示教、真人演练以及网络课程等多种教学手段,使理论教学与临床技能训练相结合,更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师生教学的互动性。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技能培训,多渠道获得急救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网上问卷调查表明,对该课程的好评率达到95%以上的,该课程获评学校“精品Ⅱ类通识课程”、“优秀示范性网络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授课教师连续两次获得“授课质量优秀奖”,并被评为2012年度“十大教学标兵”。

4.2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以Ⅱ类通识课“现场生命急救知识与技能”课程为基础,课程建设与社团建设相结合,以选课学生为载体,面向社会科普医学知识[8]。中心于2010年12月组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3S(safety,speed,spread)救护会”,现有骨干会员近120人,在校园和社会举办约100余次急救知识与技能宣教活动,使近万群众受益。通过3S救护会,充分发挥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自主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新、积极实践的综合素质;同时,社团建设反哺课程教学,不仅将急救通识课的教学内容传递得更为广泛,而且将课程教学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充分扩大,从而取得超越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9]。

课程建设与志愿者服务并行共赢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我校临床医学实验中心内涵建设的特色之一,创建了临床技能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挥示范与辐射作用的新途径,也为培育科普志愿者组织提供新的可借鉴的模式。临床医学实验中心就此多次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类)联席组会议上进行交流,其意义和做法得到国内同类高校的广泛认同。

4.3建设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

在“南昌大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中,明确提出要以课程为基础整合实验项目,形成独立的实验课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

学校将在临床医学实验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临床技能综合训练实验中心,构建多站式临床技能考试实验室,加强医学生临床综合技能的训练,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解决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中心不断探索将实验教学的重点从传统教学模式向创造性的教学模式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中的自主创造性,并通过建立和开放学生创新性实验室,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创新竞赛。近几年,中心指导学生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十余项,并以国家大学生实验创新计划促进医学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在各级“挑战杯”竞赛中获奖2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各一项。

中心依托现有的实验资源与条件,成为我校学生参加创新竞赛、进行医学继续教育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中心举办了“医学生外科基本技能操作大赛”、“急救知识与技能大赛”等竞赛活动,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也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并以此孵化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实验实践成果,如医学生在第四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荣获总决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5发挥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示范功能

中心除了承担本校的教学、科研任务外,还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发挥它的示范辐射作用[10-12]。近几年,中心加强开放和科技交流,先后接待法国普瓦提埃大区医院、柏林德国心脏中心、日本佐贺大学医院部、中山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九江学院等20余所国内外高等院校、医院的教师考察,总计800余人次。为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推动实验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中心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组会议”、“中华临床医学教育与模拟医学教学大会”等国家级会议,就自身建设与改革经验在会议上进行工作交流,发挥了实验教学中心的示范辐射作用。通过学术交流,不仅了解到国际最新科研信息,而且为日后与国内外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医疗系统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临床医学实验中心的实验室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果,年开放达10万人时。中心积极举办培训班,组织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其中“3S救护会”的社会服务活动相继被《江南都市报》、学会刊物《生理通讯》、新华网以及江西教育电视台等宣传报道,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目前“3S救护会”已成为学校优秀学生社团和江西省优秀社会实践队,并在第五届谷歌杯“益暖中华”全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中成功胜出,成为具备一定社会知名度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

以中心平台资源为支撑,我校医学部先后获批卓越医师培养计划5个。此外,我校相关学科的建设得到同步发展,学科整体优势也得到增强,所在临床医学专业获一级博士点授予权,第一附属医院的“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成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6关于国家级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涵建设与功能开发的思考

我校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加强内涵建设,在构建“诊断技能、外科技能、临床实践综合技能”教学体系,加强学生临床技能训练与临床实训方面取得成效。然而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同类实验中心相比,我校临床医学实验中心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缺乏高层次的教研教改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不断壮大和优化实验技术队伍,进一步加强和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开创新的人才联合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对教学改革的研究,争取国家级实验教学研究项目,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的内容。我校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充分发挥“省部共建”的优势,着力实施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战略,建立“5+3”(5年医学院校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主体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效衔接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重要实践基地,培养一大批基础扎实、临床技能过硬、综合素质高、能够扎根基层、在艰苦环境和落后医疗条件下也能提供创造性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医学人才。

7结束语

第13篇

关键词:学生标准化病人;外科;案例教学;

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 as Standardized Patients,SSP)用于医学教育已近半个世纪,主要用于各医学类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训练与考核中[1]。临床案例式教学是各临床学科加强“三基”教学的重要手段,能起到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2]。本项目在案例教学基础上引入SSP,招募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0名作为SSP,经过系统培训,尝试用于外科学案例教学中,目的在于创新外科学教学形式,创设模拟情境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以及敏捷、正确的临床决策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实验分组

选取学校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120名,采用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传统教学法组(对照组)和翻转教学法组(实验组),每组各60名学生。

(二)方法

1.常规案例教学法按照传统案例教学法教学

2.SSP教学法实验组在常规案例教学基础上对部分内容实施SSP教学法。根据教学要求确立SSP在案例教学中的应用章节和SSP培训,提前1周布置讨论案例。

(1)SSP入选条件和培训选取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品学兼优的学生50名作为SP,培训2周后考核选择优秀20名学生作为SSP。

(2)SSP案例教学过程①课堂教学前准备:教师与SSP一起进行集体备课。授课教师与SSP演示要学习的案例内容,项目组教师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授课前1周,将教学案例及剧本分发给实验组学生,要求学生熟悉案例和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要求学生思考剧本中涉及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考虑给予适合病人通俗易懂的应答语言。\o\ac2教学过程安排:教学过程将实验组学生每班分为6组,每位教师负责2个学习小组和2个SSP。SSP演示案例教学流程,学习小组成员就案例中的问题进行体格检查、询问SSP和小组成员讨论分析,小组代表陈述小组结论,教师总结点评。

(三)效果评价

设计调查问卷(均采用百分制),由专职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在学生中进行调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调研内容相同。

(四)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各指标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二、结果

在语言表达、沟通技巧、逻辑思维,还是查体技巧等方面实验组表现的更加从容、准确。95.65%的学生肯定SSP在案例教学中的作用;94.52%的学生认为SSP教学法巩固理论知识;97.25%的学生认为SSP教学激发学习兴趣;92.40%的学生认为SSP教学增加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发表看法,师生交流,解疑释惑,教学相长,有利于教学互动,体现临床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和多维性.而对照组学生则主要反映课堂较为枯燥,教学学时过少,学习内容多,学习动力不足。

三、讨论

目前,t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而临床技能的教学与评估在传统医学教育中尤其显得薄弱[3]。采用SSP以缓解临床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学生面对的是模拟病人,不涉及伦理问题,可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课间实习的积极性,SSP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困扰的临床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可以更专注于能力的学习掌握而不必担心医患关系的问题。通过SSP的应用。能够比较公平和稳定地评价学生的临床能力,找到差距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提高。然而SSP的应用也有其局限性性,它主要应用在问诊训练与体格检查培训方面,SSP模仿的主要是病史,部分腹部体征难以模仿,需要配合相关模型共同实施;SSP与真实病人之间仍是存在较大区别的。

总之,在普通外科教学中引入SSP,有助于克服传统医学教育弊端,以典型疾病为线索,把重要的、典型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串联在具体的标准化病人上,增加了趣味性,促进了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

参考文献:

[1] 邵永祥.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在医患沟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3):90―91.

第14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近现展史;临床应用技术;临床思考

前言

在已经过去的近一个世纪里,医学飞速发展,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日益健康长寿,同时也更期待一个逐步消灭各种疾病的美好时代的来临。与此同时作为与病患直接接触的现代临床医学已成为探索生命奥秘、防治疾病、缓解病痛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的综合体系。

1.临床医学发展史

1.1临床医学理论发展进程

要想深刻理解临床医学的现状,首先需要大致了解临床医学的近展史。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临床医学相关的巨大变革是生物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突飞猛进的重要成果。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显著标志则形成于19世纪后期,此时建立了一批以生物医学为基础的学科,如细胞病理学、遗传基因学、实验生理学等。

1.2临床医学技术发展进程

(1)外科技术突飞猛进

而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应用--在20世纪初攻克了几种困扰外科手术的难关后,外科技术开始突飞猛进。同时带动了临床医学的飞速进步。在20世纪后期,外科因感染、失血等问题的解决取得了质的飞跃。其中标志性事件有,1944年,美国的布雷洛克和托马斯经过多年的准备和研究,对一个已经生命垂危的“蓝婴”女孩成功实施了心脏外科手术。1960年,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脏移植业已成型,技术日趋成熟。1954年全球第一例肾器移植手术的成功开启了器官移植的全新时代。

(2)细胞生物学等学科建立

20世纪中叶以后,细胞生物、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科的建立,使人们能够以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观察人类和疾病本身,这极大推动了临床医学的发展,为如肿瘤、遗传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3基因工程的建立与应用

(1)基因工程的建立

上世纪另一重要里程碑就是基因工程的确立和发展。为新药物、新疗法和新技术的诞生铺就了一条全新的道路。1985年美国科学家率先提出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了破译人类遗传信息。

(2)基因工程的应用

80年代基因工程就开始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英国伦敦大学的医学哲学博士阿密特等人研究发现基因治疗对B型血友病有一定效果效。

2.临床医学现状

2.1与各门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现代临床医学技术发展与医学与各门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在20世纪,人们想到医院时首先想到的是各种各样先进精密的医学器械,繁杂的检验,而不是过去的穿白大褂的医生护士和针剂药品。近几十年来临床医学开始应用的X射线、二维超声、血管动脉造影、CT扫描、磁共振(MRI)、核医学显像、内镜技术等,使诊断结果的各项标准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临床诊断变得越来越精确、标准、动态。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的进步,微创外科使得许多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步。

2.2药物学迅猛发展

同时,药物学的迅猛发展也成为临床治疗进步的中流砥柱。在此我们必须一提的是祖国的精萃—中药学。在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为中国人民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对青蒿素研究40余年如一日,,终于迎来了巨大的成功。屠呦呦表示,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进入21世纪,基因组学、生物学及纳米技术被广泛运用在中药研究中,辉煌指日可待。中医药有不同于世界其他医学的独特之处,而中国医药学要有更大的发展,需要搭上世界科技这艘大船,运用现代科学的一切先进手段进行研究和发展,使祖国的这块瑰宝放射出更加绚烂的光彩,造福于人类。

3.关于临床医学的深入思考

3.1清晰临床医学的最终意义

临床医学的终极意义在于治病救人,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发展,临床医学面临的问题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3.2临床医学现在面临的问题

(1)主要疾病的变化

在20世纪中后期,由于各种主观与客观因素,各种慢性病、职业病逐渐成为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虽然慢性病与职业病的防治目前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人类对这类疾病已经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明确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除了生物学因素外,还与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活动、环境污染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在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目前已进入慢性病、生活方式病、现代文明病或各种职业病时代。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医学界晰的定位与思考。

(2)医学技术进展缓慢

医学技术进展相当缓慢,医生与学者凭借有限的药物,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竭尽全力解决病。

(3)人群对医学产生不现实的依赖性

在21世纪,这种局面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医学掌握了控制疾病的武器,而且对操纵生命的密码有了最基本的认知。现代医学在为增强人类健康交付越来越多的好处的同时,许多棘手的问题也随之而至。人们陷入了一种人类万能的不切实际幻想中:医院万能,医生万能。先进的技术、高效的药物,克隆技术,移植技术等等,使人们产生了一种没有什么疾病是无法治愈的错觉。其实,我们心里都清楚很多所谓的治疗只是延缓死亡的过程。单就治疗而言,这一过程对病患本身而言也许只是痛苦的延长,对病患家庭和社会而言则是沉重的经济负担,这种做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质疑与批评。

3.3在质疑中前行

努力寻找高精尖技术与药物与适宜的技术与药物之间的平衡点;了解病患心理倾向与治疗疾病之间的矛盾,是现代临床医学与社会需要共同面对并联手解决的问题。

4.结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发展必然伴随着怀疑,发展要在质疑中成长,在批评中寻找方向。上个世纪医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前路依然渺茫,医学何去何从始终是盘桓在我们心头的难题。本文希望通过指出医学的困境,拨开迷雾,共同探讨医学发展的必经之路,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阐述临床医学的目的所在,不忘初心。

参考文献:

[1]陈抗生.香港中医药的现状与展望[J].世界中医药,2007(03).

[2]白一,龚云辉,刘希婧,周容.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现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02).

第1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建设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民办职业技术学院快速蓬勃的发展,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作为新兴的民办医学类高职院校,在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备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兴校强校的方针政策。为了适应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二级学院临床学院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本文拟就高职非临床医学专业所开设的《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建设和改革作简要探讨。

1研究对象

高职高专药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学生。

2研究方法

根据学院领导提出的培养高职高专应用型、技能型医学生“三贴近”原则(贴近基层、贴近临床、贴近资质考试)的创新理念,从“六个统一”(学大纲、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案、统一讲稿、统一课件和学重难点)方面,对非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概论》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3实施步骤及过程

3.1调整教学大纲

本研究选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临床医学概论》[1],在原课程教学大纲基础上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编纂适合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临床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需求的材。课程安排由原来第三、第四学期每周4学时改为第三学期每周6学时进行;总学时由原来的144学时调整为108学时。根据学院领导提出的培养高职高专应用型、技能型医学生,课程大大增加技能实践课学时,理论学时由原来的120学时减少到70学时;实践教学课时由原来的20学时增加到38学时。同时,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增加24学时校外临床医院的见习课,真正做到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

3.2调整教学内容

由于《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内容较多,包括诊断学、治疗学、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内科学常见病、外科常见疾病、妇产科常见病、儿科常见病、老年常见疾病等内容,教师备课需花费大量时间及精力;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质考试大纲调整教学内容。课堂教学重点应侧重于“诊、内、外、儿、妇”的理论及实训课的教学,部分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涉及内容少或不考的教学内容以专题讲座形式讲授,如循证医学、流行病学等。

3.3调整教学方法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以前均以传统的教学方法(LBL)为主,调整后根据不同科目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如内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外科学在“LBL”教学基础上增加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和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CBS教学法。CBS方法不仅强调理论知识,而且更强调结合临床病例深入地掌握理论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2]。PBL代替以往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学生被动听的封闭教学模式,变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发挥出最大潜能[3]。部分涉及执业助理医师资质技能考试、操作性强的内容,如诊断学体格检查部分,应当改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此方法不仅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而且节省了上课学时,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性;而对于难度较大的心肺腹部听诊部分内容则直接利用现代化仿真模拟听诊系统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水平。为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临床思维水平,本课程教学应当增加24学时的医院临床实践见习课。

3.4调整教学资料

本院《临床医学概论》师资队伍由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组成,校内教师以青年教师居多。限于本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及师资的差距大,根据调整后的教学大纲,课题组成员进行深入探讨,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案、讲稿、课件、教学重难点,最后形成“六统一”的教学光盘以便资源共享,并在2012高职非临床医学专业班实施教学。教学过程中每周四下午课题研究组进行集体备课交流,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得到快速提高,其对《临床医学概论》教师团队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起到较大促进作用。

4实施效果

我院目前所开设的非临床医学专业有口腔医学、口腔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和康复治疗技术,分别为普通高职和五年制高职两个层次。基于对《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建设的学大纲、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案、统一讲稿、统一课件和学重难点的“六个统一”,缩小了因学生层次不同、专业类别不同而形成的教学效果的差距,有利于顺利开展本门课程的教学督导、同行评价和教学互评三级教学评价。高职院校应围绕“三贴近”教学理念,在本课程建设的“六个统一”的基础上,大力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快速提高教学效能。其有利于本门课程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的沟通与交流,缩小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教学差距;有利于内科学教研室教学团队的建设和《临床医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总之,高职院校通过对《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建设的探讨,使其更加适应高职非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4]。

5结论

我院通过对高职院校非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围绕执业助理医师资质考试大纲建设的“六个统一”研究,建立了一支由内科教研室独立承担《临床医学概论》教学的师资队伍。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解决了该课程以往由不同教研室教师任教造成的教学安排繁琐和学生为适应不同教研室教师教学风格和方法而形成的困惑;同时为培养新型实用型、技能型医学生及帮助学生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卓人,刘淼.临床医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宋淑亚,崔为发,牟青杰,等.高等(本科)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2(12).

[3]陆亚琴,张桂林.PBL与传统教学方法在影像专科《临床医学概论》临床思维教学中的比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4).

[4]刘亚莉,赵丽,牛丽凤.高职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与分析—以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