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经济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对社会的重要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经济对社会的重要性

第1篇

摘 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全体人民的生活、工作及社会利益等,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因此,企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程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 企业 社会经济发展 重要性 必要性

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支柱,企业以生产或服务,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它与人们的消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企业的经济利益及社会效益密切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良好的企业经济利益和所发挥的社会效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是履行社会责任、创造利益的源泉,是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可以通过物质资本的投入创造大量的经济价值,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企业要在社会中有所发展,获得一定的效益就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革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市场环境中,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以及技能转化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企业是解决区域经济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是解决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动力。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完成大量的生产工作,这就是大量农村劳动力解决的重要途径,企业的经济发展与进步可以带动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促进新农村的快速发展进步。要落实与贯彻社会的科学发展,就必须通过加快构建和谐企业,实现企业的改革稳定发展,建设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企业最大的贡献。

二、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一)促进社会创新发展

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个性化必然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又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的服务内容的出现为前提,在这些新的领域中企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将得到很好的表现。企业经济广泛而充分的竞争促进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特别是一些以高新技术创新为特色的企业经济的发展,不但可以改进产业结构,还能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社会产业系统的动态结构,包括技术结构、产业关联结构等。企业的发展是社会需求多元化、产业结构多元化的必然趋势。

(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保证市场展开广泛而充分的竞争,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地繁荣和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竞争的基本条件,要求有足够多的企业为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主体。社会市场是企业生存和产生的基础,是企业的服务对象。企业是社会市场经济公开、公正、公平基本原则最积极的维护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企业的发展进步可以消除社会市场上的多种弊端,以积极地促进市场机制的健康发展。企业的竞争与发展不仅是经济繁荣的根本,也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只有企业的真正潜能受到鼓励与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才能实现。企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是保持社会经济公平竞争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力量之一。

(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企业是解决社会劳动力,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界经济周期性的波动使得在市场机制配置人力资源的情况下,失业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也在面临着待业、就业、下岗、再就业的重大压力。有资料数据显示:我国年平均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不少于一千万人,失业率已经高达百分之六左右,下岗职工有一千一百万人。据统计我国目前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企业职工在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吸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和下岗职工,以小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更是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必须适当发展中小企业,以便于更好的解决大量的失业问题及社会稳定隐患。

(四)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平衡的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相对规模,以及它们之间的合理分工。大企业将中小企业制造的零部件组装成现代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大企业就相对有效地利用规模经济,中小企业相对有效地利用小规模经济和多样化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促进社会的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的作用。从我国来看,江苏、浙江、广东和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中小企业得以繁荣昌盛的地区。从1986—1994年以来,我国的工业企业生产总值增长率为百分之十八,其中大型企业增长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八,中小企业在同时期的增长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发展中小企业是社会生产合理分工、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必要需求。

三、结语

企业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加快对企业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没有良好的企业建设,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失去了基础。一定要不断对企业进行改革、创新,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尽最大努力收获最大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怡雯.企业竞争与人力资源的关系.现代企业文化.2011(27):77.

[2]陈海.如何做好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文化.2011(29):61/73.

第2篇

【关键词】经济社会;职业教育;长效措施

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近些年来,国际组织、区域性机构和各国认识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及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作用,把发展和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作为规划面向21世纪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对于完善我国教育结构体系,促进教育的大众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正确分析职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是职业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

一、中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相适应

(一)以终身教育为新的职教发展指导思想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那种一技学成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现代人必须通过终生的继续教育,获取所从事职业所要求的不断更新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才能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性失业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中等职业教育永久的市场。中职教育应是一种贯穿于个人职业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教育与培训。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从幼儿园到成年获得全部生涯的谋生技能,并形成个人生活方式。国外劳动力就业的状况都已证明,“只有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才能终身就业”。所以中职教育的发展应牢固树立以终身教育为指导的观念应是职业教育的共识。

(二)以能力为本的新的职教观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在义务教育基础上的普通高中教育注重的是学术教育,质重于量;而职业教育则侧重技能教育,要使之成为多数人就业的手段。但现在的情况是,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我们进入一间中职学校的教室,会发现它和普通高中学校是那么的相似,一样的教室摆设,一样的课堂教学,一样的课后书本作业,活生生的把中职教育办成了第二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实施培养各产业中间人才(技术员)的专门教育机构,属技术教育的范畴,即在一定文化程度基础上进行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教育,培养目标为各行各业的中间人才。所以中职教育应更加注重的是具体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创造条件积极有效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重在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

二、中职教育课程与城镇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一)中职教育的课程应根据农村和城镇的需要设置种植、养殖、林业、水产、家电维修、计算机应用、汽车修理、电焊等实用技术课。

课程的内容一定要有系统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所谓系统性就是与技术对象有关的内容要全面。比如:辣椒种植技术内容应包括:种子的选择及识别、种子消毒、育苗方式,移栽技巧、科学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加工储存、销售等内容。而且每一个技术环节的知识都一定要浅显易懂,具有可操作性。学生掌握了系统的技术知识,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在农村或城镇自主创业或就业。

(二)建立中职学校示范基地和实习基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把农村经济中发展得较好的种植、养殖、果林场作为中职学校的示范基地。农村学生也可以把自家的种植、养殖项目划出小部分来开展实践活动,把所学的技术用在自家的种植、养殖项目上,并写出试验报告上交学校。带学生到种植、养殖、果林场、观光农业、立体农业示范点参观,启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在国家实行土地流转、林权制度改革的条件下,引导学生应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农业机械设备、高效农业组合模式、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在农村利用荒山、空地、田土、林地、水域发展适度农业规模经济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三)聘请社会科技指导员对学生进行现身教学。

把农村有名的种植能手、社会上创业成功人士聘请为社会科技辅导员,定期对学生进行实用技术教学和成才教育。用技术能手的技术专长、创业人才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术创业的热情和感受创业的艰辛和快乐。

(四)加强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企业参观,参加实践活动,利用假期到企业勤工俭学。利用学生所学的专长技术帮助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利用农村的资源,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生产优质的原料。比如说辣椒加工厂,可以与中职学校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利用学生的优势,开展辣椒技术培训,让学生回家帮助父母种植辣椒,生产无公害辣椒产品,企业包回收,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经济来源,又可以为企业建立优质的原料基地,也可以扩大辣椒加工厂在社会上的影响,对企业、学校、学生、社会及当地辣椒产业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五)开展技术竞赛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学技术、比技术的热潮。

开展科学养殖、种植,技术能手竞赛活动,评选养猪标兵、烤烟大王、西瓜大王、养牛状员、电焊标兵、机修能手等活动,对那些在种植、养殖上成本投入少、病虫害防治好、经济效益高的种植养殖大户,技术过硬的技术能手给予表彰,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把他们的种植、养殖经验,创业成才事例加以总结,在全社会加以推广,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氛围。

我觉得未来的职业教育应该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拓宽专业面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创业能力,教育新技术的运用,加强企校合作,发展现代学徒制度,发展全民技术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机会均等,加强和完善职业指导和咨询制度。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职业教育,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同质性的假设,将“资本”的范畴从实体性概念过渡到了非物质性概念。循着“资本”与“人”相结合的思路继续前进,经济学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社会因素的影响,经济学领域首次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在提到社会资本的主要特点时,应该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经济资本进行对比。首先,社会资本是一种无形的资本,人们随时随地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但却看不见、摸不着。它无时无刻不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经济成本可能是有形的,可能是无形的,例如,在物质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厂房、设备等,它是实际存在的,是有形的。而人力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劳动者的经验、教育水平和技能等,它主要是无形的资本,但对劳动者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其次,社会资本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这也是其与经济资本最大的区别之一,经济资本表示人或者一个组织的个体情况,而社会资本主要表示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情况,例如,合作、信任和网络等,它无形的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最后,社会资本是纯粹的公共物品,而经济资本可能为公共物品,也可能是私人物品。这与社会资本的前两个特点有关,它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不只是一个人可以拥有和使用它,它只能存在于两个人之间。

二、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社会资本自从被人们关注以后就迅猛的发展,它成为物质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之后的,又一个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社会资本这个概念出现以来,专家学者就从来没有间断过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虽然研究成果各有不同,但都归结到社会资本的三个核心元素:信任、规范和社会网络。

首先,信任是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迅速发展的前提,信任有利于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社会信任关系被普遍认为是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社会资本。笔者认为良好的社会信任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来自于家庭和血缘关系。在家庭和血缘关系亲近的群体之间,信任更容易建立。第二,人们之间普遍的信任或社会资本来自志愿性社团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是这些团体推动了人们之间的合作并促使信任的形成。第三,由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例如,宗教对信任度会有影响。经济学家对于信任的来源认为,信任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在重复博弈模型中,人们追求长期利益,会导致信任的产生。信任可以使联系密度更大,并且可以大大降低人们之间的交易成本。在一个缺乏信任的经济活动中,各个主体之间的联系往往存在很大的风险,为了抵制这种风险,经济活动通常采用合同、担保和法律等手段来弥补本质上缺乏的信任,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而在一个充满信任的经济活动中,契约的签订与执行往往基于对对方的信任,无需另外的费用,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合作双方的成本,并且拥有高度信任的人能够得到更多的交易,在此基础上形成反复交易,提高了经济效益。在信任的基础上形成的规范和社会网络能够进一步培养信任,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其次,规范对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主体有约束作用,能够协调集体行动,减少交易费用。规范可以约束个人行为,可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从而增加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且在经济活动中遵守规范的经济主体会得到更高的声望和更多的信任,可以得到更多的交易,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会得到提升。规范限制个人行为,可以减少个人行为所带来的负外部性。规范在约束个人行为的同时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相互之间的合作,协调集体活动,增加组织内部的团结性,使组织内部保持一致性的集体活动,遏制制度供给过程中的“搭便车”现象,大大降低经济活动的风险,从而提高经济主体的信心。规范在经济活动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无形的动力,促进经济又快又稳地发展。

最后,社会网络也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通过人际关系发挥作用,减少信息不对称,通过对他人行为的了解,提高对他人的信任度,降低经济活动的风险,并且社会网络影响着资源配置,促进资源配置更快更好的进行,使经济发展更加快速高效。社会网络为经济资源的配置提供管道,使很多经济交换嵌在经济网络之中。数据表明,我国私有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劳动力是通过社会网络进入企业的。这种现象不是中国社会所独有的,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教授林南通过多年对美国就业问题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即使是在美国社会,社会网络也是人们寻找工作的基本依赖。

他认为,他的这一发现是对经济学中人力资本理论的挑战。但是无论怎样,中国的文化传统更多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人较美国人更具关系取向,因而社会网络的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更大,中国经济是网络经济,似乎是无可置疑的。社会网络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样更容易产生信任,因为它有一个保障机制保证交易双方彼此合作,正是这种保障机制的存在维护着交易的进行和完成。社会网络还可以节约交易费用,它利用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彼此信任,从而节省了协议谈判、拟订和执行时间、精力和费用。并且社会网络有利于对不合作者实行更严重地惩罚,对合作者实行更大的酬劳。

第4篇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制度;信息社会经济学

一、新制度经济学概述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个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影响巨大的经济学分支。新制度经济学派是在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对经济现象丧失解释力之后兴起的。一般认为,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的《企业的性质》这篇文章所开创的。科斯被认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对新制度经济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新制度经济学一经问世,便获得西方经济理论界非一般的好感。这似乎跟它所核心强调的思想是分不开的,新制度经济学强调研究真实的世界,并利用正统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样它也强调制度决定着经济绩效。另一位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有着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诺斯,在他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就提到过,“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在他看来,是制度而不是技术,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90年代随着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推广,使得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了解到新制度经济学,而这一新兴发展起来的经济学分支也似乎给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的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带来了福音。

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制度已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新古典经济学将制度视为一种既定的外生经济变量,其实是忽视了制度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将制度作为一个内生变量纳入经济分析模型之中。人们通常认为,新制度经济学引入制度因素分析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缺陷,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视野,突破了过时的、僵化的经济学研究的界限,向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接近现实经济状况,具备更强的现实经济问题解释力的理论框架,虽然新制度经济学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但不可忽视的极重要的一点是,其理论研究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分析问题仍是沿着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进行的,那笔者有几点疑问,新古典经济学可以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吗?在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分析模型中真的就能弥补新古典经济学所谓的理论缺陷吗?而这一分析思路是否又真的能准确地描述现实中的经济社会运行状况吗?这些问题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文献中似乎无法得到令人感到满意的答案。

二、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待制度

其实要认识这些问题,还要归结到经济学的一个根本目的上来,那就是,经济学是人们所用来描述、分析、解释、甚至预测现实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的一种理论工具。看似简单,而要真正地做到描摹现实经济状况,又远非如此简单。要知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的具体情况都是不同的,有些甚至有着根本性的差异与区别,从而导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寻找不同的经济理论来描摹现实社会经济运行状况,因为只有符合、适应相应历史条件,抓住当时历史条件本质情况的经济理论才可能具有相应的现实解释能力,才不会将人们引导到错误的认识领域中去。换句话说,在评述一种经济理论时,我们要带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只有适应一定历史条件的经济理论才可能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以及逻辑上的严密性。

而新制度经济学经过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看似提供了一种更加贴近现实经济状况的理论框架,实际上其理论本身就具有不可克服的逻辑上的矛盾。诚如前面我们所提到的经济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所告诉我们的,真正有价值的经济学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而不应是永远停留在过去的思维框架中,通过对其进行某些完全没有必要的修补或改正,从而试图达到一种期望中的或者说是存在于幻想之中的理论目的。因此说,经济学理论的合理性,是与其是否与历史背景相一致联系在一起的,但凡脱离了这种一致性,那经济学理论的合理性就值得推敲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恰好背离了这一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缺乏这种历史方法,没有把握住当下社会与以往社会经济运行状况与规律的本质上的不同,以致陷入了“张冠李戴”的困境之中。我们应该换一种角度,从一种叫做信息社会经济学的新理论的角度出发来重新认识新制度经济学的性质。

在信息社会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迄今的经济社会被划分为物质社会与信息社会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阶段:物质社会是以知识涌现速度缓慢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在这一社会中,难以有新知识出现,在身缠只是基本固定的情况下,各种经济事务及其间联系均稳定不变,工业革命以前的社会具有较多的这一社会的特征。而信息社会则是以知识涌现速度迅速为基本特征的社会,此时新知识的涌现已经是常态,已被纳入人们的预期,社会能够利用的资源、能够采用的生产方式以及能够生产的产品等也会不断地变化,各种经济事务及其间联系一次处于持续的变化过程中,当代社会正具备了这一社会的特点。在社会发展的这两个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具有不同的活动模式与规律,不仅制度等经济事物有不同的性质,作为反映这些经济事物性质与规律的经济学,也应该具有不同的模式。这就为我们重新认识新制度经济学提供了一种更加令人信服的模式,为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新制度经济学的性质开启了一扇神奇的大门。

三、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的性质

之前我们提到过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制度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经济绩效的优劣。因此,它将制度作为一个极重要的经济变量引入经济分析模型之中。但根据信息经济学的历史分析方法,制度也是具有历史性的事物,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比如在信息社会和在物质社会中,制度会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因此,在说明制度的性质和作用时,正确的做法首先应该区分制度的历史属性,根据其所在的相应的历史条件的情况,去分析制度可能具有的性质与作用。如果混淆了制度所在的历史背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然会得到扭曲的认识。而我们所了解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就恰好犯了这样的错误。它恰恰忽略了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在分析中没有认清其所口口声声研究的制度是信息社会条件下才凸显出重要性的制度,而其所沿用的分析方法仍是新古典经济学那一套,然而,新古典经济学本身作为描述、解释物质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的经济学理论已经趋于完美,无懈可击,正是经济学家在分析物质社会经济运行状况后所得到的经济学产物。这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新制度经济学家们致力于研究的是信息社会下逐渐凸显出来的制度的性质与作用,采用的却是适用于物质社会背景下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这无疑犯了致命的逻辑错误,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其分析方法蕴含着深刻的逻辑矛盾。新古典经济学是以知识涌现速度缓慢为前提,而这一前提也正是信息社会经济学所定义的物质社会的本质属性,对于新制度经济学所要研究的特属于信息社会条件下的制度的性质与作用,新古典经济学已成为一种具有深刻历史局限性、已经过时的、专属于物质社会的经济学。这种分析方法顶多适用于工业革命之前那种周而复始的、以固定资源、按固定方式、生产固定产品的社会,只能用于认识专属于物质社会的经济运行模式的性质。而现代的信息社会中各种社会经济事务及其联系都在不断变化,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根本没有能力用于分析制度在现代信息社会的性质特征。

但是为什么直到处于信息社会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或者说其重要性在社会经济运行中逐渐凸显,使得人们不得不将更多的关注投诸其上?这是因为,在物质社会由于甚少有新知识出现,经济活动的环境与内容也很少发生变化,经过充分的试错调整之后,制度有充分的时间来通过相应的调整达到均衡状态,基本具有完善的、不可改进的稳定形式。即使不完善也只是暂时现象,不是经常性现象。制度一旦处于最佳状态,便不再需要变化,也无从变化,无法成为可以影响经济状况的自变量,也就不具有经济学上需要考虑的重要性。因此,在物质社会中,我们认为制度呈现出一种基本稳定的状态,可将其视为一种既定的外生变量,在这种情况下,对制度的忽略也就显得具有其合理性。新古典经济学对制度在物质社会的特征有着较为正确的认识,它对制度的忽略不是什么缺陷,而恰恰体现了这一经济学针对物质社会经济运行特征所设定的前提假设的合理性,古典经济学不应被修正,也无从修正,不修正还好,一旦修正,反而会导致整个理论体系逻辑上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然而,新制度经济学一直宣称其描摹的是十分接近现实经济情况的世界,既然从此点出发,它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存在瑕疵,不应忽视制度的重要性,我们也就可以从中窥探到这其中的问题症结所在了。从信息社会经济学的角度容易看到,发生这样扭曲的认识的根本原因是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实际上是从现实的信息社会角度提出的。而在信息社会中制度有体现出怎样的特征呢?使得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共同致力于对制度的研究。这是因为,只有在信息社会,持续涌现的新知识使得经济活动具有持续的变化性,也使制度来不及经过充分试错来达到均衡状态,由此,制度的不完善性便成为经常性的了,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制度本身并非一定是不完善的,而是相对于快速涌现的新知识、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经济事物来说,制度总是来不及调整,制度的不完善性便成为常态了,但这中不完善性并非决定性的,而是由信息社会的特征所决定的相对的不完善,而这种不完善又总是存在,就这样,在信息社会中,制度总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不断调整的状态之中,以期适应经济活动的变化,这是这种可变性的存在,使得制度成为经济状况主要的决定性力量之一,才引发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新制度经济学对于制度的重要性的强调,是建立在信息社会的基础之上的,它所针对的制度是信息社会特有的制度,依据的现实也是信息社会特有的现实,而不是从新古典经济学中所得出的逻辑推理。由于新制度经济学过于强调把制度作为经济变量引入经济运行分析框架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而且制度的重要性又是现代信息社会中大家所有目共睹、皆能感受到的,人们一听到这样的福音,立马沉浸在这种所谓的理论创新的蜜潭中还来不及,却很少去关注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研究信息社会的制度时采用适用于物质社会的新古典分析方法是否具有理论上以及逻辑上的合理性。

四、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中的内在矛盾

既然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具有这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那么由理论推理所得出的结论自然也站不住脚,具体体现便是它无法有效说明制度是重要的,并且难以如人们所殷殷期盼的那样,真正解决有关经济学的发展及制度问题。首先,新制度经济学无法做到真正解释制度的重要性。既然新制度经济学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无法有效说明制度的重要性,而它又没有其他的行之有效的分析工具,那么当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在现实中感受到了制度的重要性,分析现代经济学必须研究制度时,其研究便缺乏相应的合理的理论依据,要么以不甚可靠的经验或本能感觉为基础,要么便建立在扭曲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新制度经济学在进行种种分析时缺乏相应的分析工具的创新,而只是在原先的无可挑剔的新古典分析方法上进行所谓的“修正”,在有如此严重逻辑矛盾存在的分析框架下,制度的重要性实际上得不到可靠说明,在理论上目前我们也无法相信新制度经济学者们有能力解决有关制度的问题,它在理论上是不成熟的,目前所得到的的对制度重要性的说明主要还是依靠经验上得出的,缺乏逻辑性十分严密的理论支撑,便显得有些势单力孤。其次,新制度经济学也未真正弥补新古典经济学的的理论缺陷。人们普遍认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弥补了新古典经济学忽略制度重要性的缺陷,然而事实上,忽略制度重要性的缺陷对于新古典经济学来说并不能算作是真正的缺陷,就算是缺陷,那也只是处于信息社会才会出现的缺陷,而且这种所谓的“缺陷”也并非指其理论设置不完善,而是由于其理论本身的历史局限性,所导致的此类问题只能从信息社会的角度加以说明。

新制度经济学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逻辑矛盾,归根结底在于它没有严格区分信息社会下的制度与物质社会下的制度的不同,混淆了制度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性质,从而导致了逻辑上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信息社会中,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及其联系都在不断变化,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经济状态,制度总是来不及做出合理的调整,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经济联系,制度也相应地需要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在这种情况下制度的重要性就得以凸显,并逐渐受到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的关注,发现它是对经济状况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不可忽视的经济变量,并且发现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似乎忽略了它,因此便试图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相关修正,从而弥补其缺位在信息社会的不足,但是由于其并不了解新古典经济学的性质,受新古典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影响,没能及时更新其分析工具,并且也并未注意到制度的重要性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会有不同表现,更不知道这种重要性是由信息社会的特点引起的。因此,当它将制度因素的忽略简单地理解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不完善,试图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进行弥补,就注定了它无法也不可能真正解决现代社会中的经济以及制度问题。(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袁葵荪: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经济学的现代基础[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袁葵荪:经济学理论的批判与重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第5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 会计制度 改革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保障。要想使得市场经济合理的发展就需要做好会计的工作,完善会计法,以及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这样才能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使得行政事业单位为人们以及社会更好的服务,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情况。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现状

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会计法的辅助,会计法可以有效的为企事业单位的活动提供保障,同时规范了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和行为。会计法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就建立起来了,直至今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计法也需要与时俱进,结合现代经济的发展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以往的会计法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虽然在过去的那些年也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的改革已经十分必要的。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所服务,所以加强对其的内部财政管理,有利于提高财政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的会计法实施中,对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重要。因为事业单位的活动资金是国家内部提供了,这就决定了事业单位活动的一切目的就是为了社会的发展更好的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的改革和财政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会计制度反映了一个企业的内部的制度的完善,代表了一个企业结构的完整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也逐渐意识到了市场经济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冲击性,如果做不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的改革工作,行政事业单位也迟早会被市场经济所淘汰,完全丧失了其本身所具有的作用和职能,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一个社会的服务部门,就必须要做好会计制度的改革工作,提高企业内部的资金利用率和透明度,同时也要注意对资金的合理非配,才能保证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三、2013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方法

第一,我国相关部门子啊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制度的改革中,需要事业单位的密切配合,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财政考核制度,以及会计审核制度,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工作监督,以及岗位培训工作,不断提供啊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业务素质。同时也要从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在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下,不能只依靠国家的财政补给,行政事业单位本身也要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更好的生错,才能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发展,才能为国家节省更多的开支,确保我国国库的充裕,为社会主义建设节省下更多的资金,从而也可以使得行政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

第二,我国行政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要注意对会计部门核算工作的处理。会计核算是会计部门工作的重要部分,只有进行会计核算才能促进企业更好的发挥那,财富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明确的经济目标,通过核算我们知道行政事业单位今年的总体资金消耗,为未来的发展也准备了科学的数据,同时也可以为我国会计法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和我国总体财政管理有着很大的关系,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部分,要做好我国的财政管理的工作,必须要做好型号增事业单位的制度改革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保证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要实现会计制度的改革,就必须加强对企业内部财政数据的核算。

第三,要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的改革就必须要做好我国的国库管理的工作,因为事业的单位的日常经营和工作都要靠资金的还自称,这些资金很大的一部分都是有我国的国库提供了,所以要对行政事业的会计制度改革就必须要重视对我国国家资金的整体管理,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提供资金的支持的时候,要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整体的预算,同时行政单位也要及时的提供所需资金的各种用途的预算,在经过有关部门的考察和协调之后,制定一个综合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的,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资金提供方案,该方案能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对资金进行有效的利用,同时也能够避免在日常的工作中对资金的浪费。要做好会计制度的改革工作,不仅需要行政事业单位的努力,更需要国家的支持,只有做好资金的管理工作,才能使得刑侦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进行有效的、科学的制度改革,才能保证我国国库的充足,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的服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改革重要性的研究,提出了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式,为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要做好2013年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工作,需要国家和企业内部的共同努力,保证核算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从实际出发,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祥永.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问题浅析[N].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3)

第6篇

【关键字】建筑行业;排水工程;节约用水;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排水工程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可以满足用户的用水需要,还可以大力推广和普及节水技术。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水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污染现象出现。水是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资源,我国目前的水资源利用现状比较严峻,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做好建筑排水工程的节水工作,必须要挖掘节水技术并在建筑排水工程中不断推广和应用。

1 建筑排水工程中节水的重要性

合理保护水资源和节约水资源是当前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主要任务,这对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实现人类、经济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大力宣传在建筑排水工程中推广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加强居民的节水意识,保护水资源,提高居民的生活用水质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节约用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体现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减少污水的排放量,为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我们大力宣传节水的重要性,调动人们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增强居民的节水意识,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浅谈一下在建筑排水工程中节水的重要性:

第一,在建筑排水工程中节约用水,可以满足水资源的供给需求。在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都需要用水,特别是近年来人口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的水环境增加了负担。因此,我们只有在建筑排水工程中提倡节约用水,通过价格手段控制居民用水量,一定程度上缓解用水量剧增的现状。用水主要分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生活用水属于短期用水,主要集中在上下班时间,而工业用水则属于长期用水,集中在工作时间。我们所指的的节约用水主要是指控制高峰期的用水量和平均量,只有这样,才能深入推广节约用水工作;

第二,在建筑排水工程中节约用水,可以减少企业成本和居民的生活费用。对于企业和城市居民来说,节约用水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减少在利用水资源上的经济费用,减轻经济负担,提高企业的生产运作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很多供水设备的建造和维修,废水、污水的排放都需要大批资金,节约用水可以减少在其上面的经济开支,也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在建筑排水工程中推行节约用水,不仅可以缓和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也直接影响到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因此,在建筑排水工程中做好节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 建筑排水工程中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发展经济对水资源所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我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水资源的缺乏直接影响我国居民的正常生活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很多地区的水资源供应不足,缺水程度不断加重,因此在建筑排水工程中推广节约用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建筑排水工程中如何推广节约用水,深入分析在节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出相应解决措施是目前社会所关注的问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在建筑排水工程中节水存在的问题:

第一,很多建筑企业的节水意识薄弱,没有采取必要的节水措施。很多建筑企业只是一味的谋取经济利益,却严重忽视了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没有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认为节约用水工作只是政府的工作,和他们无关。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人们的珍惜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不强,虽然部分企业宣传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可是宣传力度不大,成效不显著。节约用水是一个涉及面广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配合和广泛参与。很多企业的节水只是为了应付领导,并没有把节水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政府对于节约用水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不利于节水工作的普及和推广。我国设立了很多节水示范工程,可是由于这些工程建设的资金不足,发展缓慢,很难为其他建筑企业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政府的资金有限,节水工作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扶持,还需要广大建筑企业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开展建筑排水工程的节水工作;

第三,缺乏健全的节水机制和水价激励机制。设置合理的水价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我国的水价不高,不能充分发挥其在调节水资源的应有作用。由于水价长期偏低,不仅造成我国建筑行业的水资源浪费严重,而且和节约水资源相关的配套设施根本无法进行,不利于节水技术和节水工具的推广和普及。我国目前没有尚未建立完整的节水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和居民节约用水的积极性,不利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建筑行业的节水缺乏健全的法制体系。我们在节约用水方面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保证节水工作的正常开展。我国的很多节水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使节水工作的开展缺乏科学有力的法律依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对节水工作进度的监督管理,不利于节水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全面加强节水法律法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节水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3 针对建筑排水工程中节水存在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

为了提高我们节水工作的效率水平,我们深入分析了建筑排水过程中的节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下相关的解决措施:

第一,加强对节约用水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建筑企业的节水意识。节约用水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涉及范围比较广,我们必须对企业和居民加强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加强节约用水的宣传,让全民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对于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通过对节水工作的大力宣传,改变居民对水资源的错误认识,从生活细节上节约水资源和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节约用水习惯,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实现人类、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二,加强政府对节约用水的资金投入,完善资金投入机制。节水工作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行业、农业和人们的生活用水方面。因此,它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额比较大,不仅需要政府的投资,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资助,我们只有扩大节水融资渠道,才能保证节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我们应该适当提高水价,充分发挥水价对于节水工作的促进作用。针对我国水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我们可以实行季节性水价,在水资源短缺时期,通过提高水价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从而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加强节水的立法工作,为节水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法律保证。我们只有不断完善节约用水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从居民的生活实际出发,才能为节水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据。为了保证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排水工程中提倡节约用水,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紧张局势,有利于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推动了构建资源节约社会的进程。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在建筑排水工程中推广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的介绍,深入分析建筑排水工程中节水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步伐,为子孙后代留足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杨庆香;浅谈建筑节水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04期

第7篇

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热爱祖国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胡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社会的深刻变革,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实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8篇

    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热爱祖国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胡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社会的深刻变革,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实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也需要共同的道德规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才能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共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第9篇

[关键词]妇女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020-01

我国妇女人数占总人口的一半,在新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妇女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的主力军。只有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妇女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激发妇女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出最大的力量。

一、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广大的妇女群体在促进社会发展、经济进步方面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妇女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家庭、企业都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促进妇女思想政治工作能符合新时期思想政治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因素的复杂性,使得妇女的思想意识也受着不同程度的侵蚀,所以,社区政工师必须加强妇女思想政治工作,使妇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展现出正能量,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妇女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1.对妇女工作不重视。在社会上,大多忽视了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明确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觉得妇女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社会的发展的影响不大,不能理解全面发展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所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妇女撑起半边天,但是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发展,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就会使先进的思想不能传达到广大的妇女群体,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2.经费的欠缺。由于对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不重视,造成经费的欠缺,使得工作的开展造成困难,想要妇女群众进行学习或对其进行培训,都要向上级单位申请资金,有时因为资金的不及时或欠缺使得社区不能很好的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活动。导致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

3.妇女的思想不稳定。妇女的思想层次不均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贫富的差距加大,使得妇女的思想观念出现差异,思想不稳定,不能符合社会主流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处在弱势的妇女因为生活、工作的压力,较为传统、保守,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另外随着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良社会风气,严重影响了广大的妇女群众,使其过度追求物质,而忽略了精神上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强了社会的负能量。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妇女思想政治工作,使妇女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促进妇女的思想得到一定的提高,促进社会的进步。

4.工作方式老旧。一些社区对于妇女思想政治工作会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进行思想政治讲座,组织妇女听事迹报告等方式进行思想上的培养,这种枯燥而乏味的手段,不能吸引注意力,使妇女群众不能真正参与到精神文明学习中来,不能激发妇女群众对思想境界培养的积极性,所以不能从根本上对妇女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改革。

三、发展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1.了解妇女群众的思想。社区发展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就是了解妇女群众的思想,只有从根本上进行了了解,才能真正的从实际出发,全面提高妇女的综合素质,推动妇女思想政治工作。

2.创新工作方式。不断的创新工作方式,丰富工作内容。使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真正的全面实施下去,能够更好的被妇女所接受,能够激发妇女对精神文明学习的积极性,能够真正的提高妇女思想境界,为社会发展做贡献。能够符合经济的发展趋势,符合社会思想的大方向,真正的引导妇女的精神、思想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

3.注重发现典型。注重发现典型,大力宣扬妇女先进人物事迹,注重榜样的力量,激发广大妇女学习先进典型。促进妇女充分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才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只有妇女群众的精神境界不断提高,思想不断的进步,才能从根本上引导社会风气,引导社会正能量,很大程度上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4.加强培训。社区要组织学习活动,加强政治文化的教育,增强妇女的素质,使妇女的能力能够得到切实的提高,使得思想境界能不断地增强。只有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才能促进思想上的进步,才能为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5.以人为本。切实的深入群众,了解妇女群体所面临的切实需要解决的大问题,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使妇女生活的到切实的保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只有解决的妇女群众的后顾之忧,才能确保妇女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全力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

6.进行精神文明活动。社区要大力开展精神文明活动,切实的增强妇女的文化生活,提高文明程度。全面增强社区妇女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工作能更好地开展,使妇女思想政治工作不断的创新,符合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7.树立先进意识。社区对妇女群体进行培训,是广大妇女明确我国目前的发展趋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使妇女了解这一基本制度,才能全面的促进自身的发展,参与到经济建设中去。树立先进的意识,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

第10篇

关键词:地质资源勘查 工作 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质资源勘查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不仅工作难度高,而且工作环境不稳定、条件差。因此,地质资源勘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先行性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消耗速度也在快速增长,对资源的刚性需求在不断增加。因此,地质资源的勘查工作获得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勘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成为了地质勘查工作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1地质资源勘查技术的发展概况

地质科学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是与其他学科共同发展起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地质工作也在快速发展。地质工作的发展是以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为指导的,与社会的经济有着直接的联系,为社会的各个领域提供服务。在我国,地质资源相对丰富,地质资源勘查工作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国家对地质勘查工作的长远要求来看,地质勘查不仅要完成社会的发展所必须的基础地质工作,还要为发展能源和原材料工业提供所需要的矿产资源,而且随着地质资源勘查难度的增加,地质资源勘查工作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

2地质资源勘查工作的重要性

由于资源是国家发展甚至生存的根本,资源的紧缺会制约社会的发展,因此,地质资源勘查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源的种类很多,比如水资源、石油资源以及各种矿产资源,都是重要的资源。

2.1水资源的重要性

水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但是目前的水资源在不断减少,我们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也在不断减少,一方面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所致,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不加节制的水资源浪费所致。因此,对水资源的勘查是地质资源勘查工作中重要的一个任务。

2.2石油资源的重要性

随着石油资源紧缺现象的出现,各个国家对石油资源的勘查都很重视,而且石油是很重要的动力资源,现在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中很大一部分是以石油为燃料的,还有许多机器、设备也是利用石油来产生动力从而进行工作的。因此,为了避免石油紧缺所带来的很多的严重后果,对石油资源的勘查需要进一步加快速度。

2.3矿产资源的重要性

我国的矿产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是分布范围很广,种类也很多,出来你刚和产量的分布极不平衡,而且很多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对矿产资源的勘查是非常重要的。矿产资源,比如煤炭、铜矿、铁矿等,是很多工厂的原材料。如果矿产资源得不到满足,会影响我国很多产业的发展。

以上这些资源只是众多资源中的一部分,尤其是一些稀缺资源,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国家为了提高地质资源勘查水平,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目的是勘查出更多的可用资源,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和引进。

3地质资源勘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在地质资源勘查工作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会对勘查结果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到勘查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为了能够顺利的进行地质资源勘查工作,快速、准确地获得勘查结果,勘查工作人员首先要做好工作前的准备,通过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时刻记着应该注意的问题,确保勘查工作的高效完成,并确保勘察人员的安全。

3.1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自我安全的保护意识

作为一名合格的勘查工作人员,在进行地质资源勘察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根据勘察的情形进行资源所在位置的分析,由于勘查仪器所勘查得到的只是资源可能存在的位置或者是资源的大置,并不精确,还需要勘察人员结合自身的经验和表面的地形条件进行综合判断,因此,勘察人员认真、全面的分析,不仅能够提高勘察的准确率,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财力物力,同时,要将勘察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因为地质资源的勘查往往在险峻的地势环境下进行,条件恶劣,如果没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会对勘察人员的安全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对于刚刚参加勘查工作的新人员,首先要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

3.2先进的勘查技术和仪器

地质资源勘查是一项高难度的、高技术含量的工作,不仅需要先进的勘查技术作为指导,还需要先进的勘察仪器作为辅助勘查工具。如果没有勘察仪器,就无法知道资源可能存在的大置,使得勘查工作的进行会更加困难。因此,不断地研究、创新、改进勘查技术,并且不断地研制、生产精密的勘查设备和仪器,优良的勘查设备能能够提高勘察的速度和精确度,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因此,提高勘查技术和研制优质勘查设备是勘查行业的主要任务。

3.3提高勘查人员的能力

虽然具有了先进的勘查技术和勘查设备,但是在地质资源勘查工作中,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求勘察人员具备必备的专业勘查基础知识,其次还需要掌握必备的勘查技能,并积累丰富的勘查经验。通过对勘察人员的培训,不仅包括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也包括安全知识的培训,使得勘察人员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安全保护意识,综合提高勘察人员的能力。

3.4强化科学管理

地质资源勘查需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科学化管理,能够提高资源勘探的效率,通过对资金的控制和管理,能够提高资金的有效使用率,提高投资效益,对资金进行分块划分,有助于多个项目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能降低资金投资风险。通过加强科学管理,能够提高工作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合作精神和团结精神,共同为地质资源勘查工作做出贡献。

4小结

综上所述,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既与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联系,同时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地质资源勘查工作的质量与先进的勘查技术和勘查仪器相关,但是最重要的是勘查工作人员的能力。因此,首先要认识到地质资源勘查工作的重要性,其次,不断提高勘查技术和勘查水平,最后不断提高勘察人员的工作能力,才能共同提高地质资源勘查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傅耀军,方向清.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J].中国煤炭地质.2011,09.

[2]王双明,范立民,黄庆享.榆神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保水开采[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0(30).

[3]罗岚.浅谈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的技术要求[J].安徽地质.2011,12.

[4]大连工学院水力学教研室.水力学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第11篇

[摘 要] 经济责任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只有对其予以全面认识,对其意义予以深入研究,才能够为其更好地发展铺就道路,才能够让其发挥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才能够不断推动国家的经济建设,推动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基于此,本文就经济责任制的意义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经济责任制;经济建设;意义;应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053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103- 02

0 引 言

经济责任制是指在国家的指导之下,以实现社会的经济效益为目的,实现权责利紧密结合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经济责任制是将经济自由与经济民主相结合的有效制度。其对于公有制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政治建设有着制度基础性的意义。经济责任制对于各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政府的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克服、腐败现象,对于全社会的经济自由与经济民主的实现,对于建立市场经济的有序秩序,对于劳动者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的发挥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1 企业经营与社会责任之间关系

首先,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利润一样,都属于企业的内在属性。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资源的输入,更加需要社会责任的担当,只有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才能够让其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都得到人们和社会的认可。而且,企业能够获得持续性发展,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其能够为人们提供重要的生活需要,而这也正是企业责任性的一种表现,是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次,履行责任本身就是企业获得利润的保障。没有社会责任性的企业其发展难以进行,严重的情况下还会招来灭顶之灾。就比如众所周知的三鹿奶粉事件,正是因为其社会责任的缺失,才会让其生产存在重要的质量问题,不仅无法为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保障,还会成为儿童健康安全的威胁,而也正是因为此,其品牌瞬间崩塌,利润更是无从谈起。第三,社会责任促进企业多方面、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发展一方面与自身利润有关,另一方面还与社会多方面的元素有关,比如资源、环境等等都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影响,甚至决定因素。而具有责任性的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则会减少污染情况的发生,注重能耗的降低,注重能源的节约及高效利用,从而让企业的各个环节降低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得更好的政府支持,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

2 经济责任制的意义

(1)经济责任制实现有效经济秩序的有效途径。经济责任制实质上是国家加强经济纪律,实现有效经济秩序的有效途径。国家加强经济秩序是要在宏观调控上来进行经济秩序的有效规范,让经济责任制再由政府的推动下逐渐地由强制性主导改变为各个经济主体的主导。经济责任制所要实现的目的就是个人权利、义务、责任和一切行为物资所需承担的结果都是民主化。中国制度的变迁是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相结合,市场经济是实现各个经济主体的独立性,使决策权进一步分散,在原有制度的影响下,中国的行政机构的发达使国家所有权在各个领域的主导地位。低下的管理水平以及制度的不发达,使得大型的国有企业资金利用率低,管理制度混乱等这都是责任的不确定造成的,管理制度的提高有赖于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可见经济责任制的重要性。

(2)经济责任制对经济增长模式改变上的重要性。有史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一直是以粗放型经济发展为主,外延式增长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经济效益问题极为突出。因此,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要更加需要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式变为集约式,实现“内涵式经济增长体制”,这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高经济效益是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改变长久以来国民经济的主要问题――资金利用效率问题尤为重要。在传统的经济形势中,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没有任何管束机制,来彻底改变经济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就出现了利用国家资金来进行的“缓慢式经济”,因为是国家的钱,责任问题均不明确,这种没有效率的行为是国家的资本严重浪费,资本利用率极其低下。因此,在如今的经济责任制的约束和引导下,提高资本的利用率,大幅度实现经济利益的提高,才能使我们追求的经济目标得以更好实现。

(3)经济责任制对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性。经济责任制通过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管理的要求,实现对经济转轨的促进,其是进一步实现经济改革的必要前提。改革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不同主体间的经济利益,改革是在国家以及国民经济的允许下进行的。各个经济组织的个体是由国家统一领导,各种组织之间形成真正的自负盈亏独立进行经济核算,这是国家行政组织在改革的前提下形成的必要的经济发展形势。通过保护各个经济组织的利益来进行改革,不但推进了改革发展的步伐,还能从中认识到尊重他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权力,要把改革之路放在与别人协商、共同合作,互助友好、和谐共处的利益共同体上,而不是相互阻挠相互攻击。这样国民经济才能在它的内在动力和经济利益的共同体的推动下富有效率和效果的灵活运转。

第12篇

    关键词:  公民社会   公民道德  伦理责任

    一

    “公民社会”及其研究在西方有历史渊源,但是,九十年代“公民社会”(又称之“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研究自从西方掀起热潮后,迅速在东方国家引起了反响,东方国家的学术界也出现了探讨公民社会的热潮。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西方文化对东方国家影响所致。固然这是一个理由,但还不是根本的原因。文化交流可能会引起异地学术界对某些问题的关注,但不可能形成热潮。某种文化或研究热必然有其深刻的社会因素。公民社会研究之所以在九十年代大范围的尤其在东方国家热起来,与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无关系。笔者以为,公民社会形成是有条件的(公民社会形成的趋势是公民社会研究的前提),一是经济条件,一是文化条件,①两者缺一不可。其中经济条件是根本的,仅有文化上的理念,公民社会是无论如何建立不起来的。但另一方面,如果具备了经济条件,而缺乏文化条件或文化资源支持不充分的话,那么,公民社会或许也会缓慢地推进,然而,不仅进度缓慢,而且可能出现畸形发展的情况。其实,公民社会研究的目的,也正是试图从文化上对其发展作理性的合理引导。这一论点可以从历史和现实得以证实。

    “公民”概念在西方出现比较早。公民一词最先用于西方的古希腊,古希腊究竟在何种意义上使用公民这个概念?在古代希腊,公民与当时的城邦政治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城邦是古希腊一种比较特殊的国家形式:国家主要以城市为基础而建立起来,因而有城市国家之外称,这是产生公民的环境条件;但是“希腊城邦的本质特征在于其独特的社会政治结构,尤其在于其公民的身份、地位和作用。”[1](p29)作为奴隶制国家,希腊城邦存在大量的奴隶,除了奴隶以外,就是自由人。自由人不同于奴隶,在人格上他们是独立自由的,然而并非所有自由人都拥有政治权利。只有公民才获有政治权利,其他如外邦人、妇女等自由人则没有政治权利。可见,公民体现的是一种政治身份,表明公民是城邦的主人。在希腊文中,“公民”(polite)一词由“城邦”(polis)一词衍化而来,意为“属于城邦的人”。[1](p32)城邦因公民而存在,同样,公民因城邦而存在。其中,城是地域概念,邦是公民团体概念。强调公民与城邦的紧密联系,更能看出公民在城邦中的地位。公民既然是城邦的主人,那就决定了他在政治上的权利,并且所有公民在政治上是平等的,共同决策城邦的重大事务。城邦公民除了政治权利以外,还拥有土地的权利,当然与这些权利对等的是公民要承担保卫城邦的义务。

    但是,古代希腊尽管有公民,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城邦政治制度,但却没有公民社会。古希腊的城邦政治制度可以看作是政治文化,其中合理的因素如公民所具有的自由权、政治权,和公民内部的平等权成为后人所追求的普遍权利,被延续下来。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则把它奉为革命的口号和资产阶级建国的思想基础,意为城邦的“polite”(公民)在英文的“burgher”、“citizen”里则包含着公民内在的自由、平等的涵义。古代希腊的公民政治之所以没有形成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是因为古希腊的公民仅是一小部分人,整个社会的本质还是奴隶经济基础上的奴隶制社会,不具有公民社会形成的最基本的条件。因此,古希腊有关于公民政治乃至公民道德的论述,但没有公民社会的理论。

    在西方社会思想发展史上,关于公民社会的讨论有两次。这两次讨论也能折射出西方公民社会发展的两大。一次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其理论形态表现的是资本主义原初状态时的自由主义思潮,是西欧资产阶级思想家为了反对封建主义国家观念而提出的社会理论,目的是为了维护和推进资本主义经济,进而维护和推进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公民社会讨论的客观依据是西欧公民社会产生的经济条件已经具备且公民社会正悄然形成。追溯历史,城市的崛起以及市民阶层的形成无疑是公民社会产生的条件,“从各个城市的许多地方性居民团体中,逐渐地、非常缓慢地产生出市民阶级。” [2](p60)市民阶级的出现是公民社会形成的主体条件,而市民队伍的扩大与城市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然而,所有这一切却都是大工业市场扩张的结果。没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有西欧近代意义的公民社会,当然也产生不了以英国洛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公民社会思想,和以德国黑格尔为代表的国家学说。而他们的理论则不仅在于反映发展中的公民社会,更在于引导公民社会朝他们设想的理想方向发展。

    另一次讨论就是九十年代以来的公民社会的讨论。前已述及,这一次讨论与世界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而引发的政治社会的激烈变化直接相关。与前一次不同的是,参与公民社会讨论的主体远远超出了欧洲地域而带有世界性,讨论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内容之深刻、概念之新也是前所未有的,甚至提出全球公民社会的概念。[3](p124)然而,虽然这次讨论带有全球性(意味着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面临公民社会发展的问题),但各个国家公民社会的发展还是不平衡的,发展的内涵也有很大的差异,特别对现代化后发的东方国家,其公民社会的发展不仅受制于不够现代化的经济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到公民文化资源欠缺的影响。尤其是后者,其制胕的副作用更大。

    以西方国家为主的两次公民社会的讨论都证明了现代化与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是现代公民社会形成的物质条件,各个国家公民社会发展的程度差异根本上就是现代化程度的差异。任何国家公民社会发展的进度都将受制于其经济现代化的水平。

    二

    如果说市场经济与现代化是公民社会形成的必备条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最有力的证明),那么公民文化就是其不可缺少的要素。西方公民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公民文化的催化剂,尽管文化的催化剂是由经济发展提供的。可以说,公民观念的提出本身是文化的现象,而对公民社会的种种界定和设想更强化了公民社会的文化色彩。因此,公民社会不仅仅是人类社会的自然过程,更是人类社会的建设过程,具有极强的主体意识。

    公民、公民社会从其提出之日起,就是与权利相联系的概念。近代,从城市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平民提出城市自决权开始,到全面提出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价值诉求,无不是围绕权利而展开的。公民,既意为独立的,又表明享有权利的。但是权利从何产生或者谁来确定是个关键的问题。十七、十八世纪英法思想家的“自然人权”奠定公民权利的应然之理,而更富实质意义的是“契约论”。因为天生的权利无法说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涂尔干认为权利天生论是矛盾的,“假设个人权利是先天的,那么国家没有必要介入进来构造这些权利,也就是说,个人用不着依赖于国家了。如果个人不依赖国家,如果这些权利外在于国家的能力,那么在国家越来越使事物远离个人的情况下,具有这种能力的部门怎么能够得到拓展呢?”他提出,应当“反驳认为个人权利是先天的前提,指出有关这些权利的制度的确明显属于国家的任务。”[4](p62)“契约论”表明公民的权利来自国家。过去的国家统治者拥有无限的权力,民众的权利很少,或者说没有国家承认的权利。契约论的实质是削弱国家一部分权力,并承认和赋予民众应有的权利,使民众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可见,权利是理解公民和公民社会的核心概念,市民因权利而获得公民资格,公民因权利而与国家建立关系,公民社会因公民权利活动而形成与国家相对应的社会共同体。当然强调权利的核心作用,并不是说无视义务对公民及其公民社会存在的重要性,托马斯认为:“公民身份是个人在一民族国家中,在特定平等水平上,具有一定普遍性权利与义务的被动及主动的成员身份。”[5](p11)但是权利与义务相比较,权利是首要的。现代的公民社会也因权利领域的扩大而使其本身获得许多新的内涵。例如“第三部门”理论所提出的公民社会,不仅与国家公共部门相对应,甚至与私人经济部门相对立,其独立性、组织性更强,表现为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集体性的特点。而全球公民社会理论则使公民社会扩展为跨国性的国际社会组织和活动。[3])p124)

    然而,如果权利在公民社会中的核心地位而无视义务确实是不合适的,也是行不通的。但是公民权利理论一边倒的倾向是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只要权利不谈义务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观念和做法只会损害公民社会的发展。而“契约论”对公民权利的设定则是:公民的权利不是完全的,必须有一部分权利交给国家,同时也要承担国家和社会的义务。其实,权利和义务的共生在古希腊的公民概念中已经存在。在古希腊,公民权被看为一种荣誉,同时也意味着责任。被授予公民权的人必须宣读誓词,表示扞卫一切圣物,不污辱神圣的武器,不在战斗中抛弃伙伴;服从圣约,尊崇祖国、增强祖国的力量和荣誉;服从国家的法律,与破坏法律的行为作斗争等等。显然,义务与权利相伴相生。自然,当权利被剥夺太多,义务变成沉重的枷锁,争取权利的重要性就突出了,但是到了一定的程度又必须寻求两者的平衡。

第13篇

关键词:价值;个人权利;共同利益

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都在不断的迅猛发展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些改变渗透在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民商法也顺应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民商法的根本价值是为人民谋福利,服务于社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民商法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一、民商法的概述

1、民商法的内容及宗旨

所谓的“民商法”是采取“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民法它包括总则(《民法通则》)、物权法、债权法(主要是合同法)、婚姻家庭继承法、知识产权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人身权法、侵权行为法,以上这些主要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民法体系;商法包括公司法、证券法、信托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其中后五个法律还是金融法(经济法的下位法)的组成部分。民商法是属于司法的,它要求任何市场贸易的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按照主体的个人意志来决定,因此民商法的宗旨之一是实现经济贸易关系中主体之间的公平调节,法律存在的价值就是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民商法也是一样,这也是民商法的另一个宗旨。

2、民商法的重要性

法律存在的根本是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民商法在任何市场任何主体中所给予的保护力度是一样的,它不仅只是给予上层人士的保护的法律,更是给予全国所有人民保护的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商法的实施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国的市场经济贸易越来越复杂,以往的规则制度已经在市场经济中无法适用,民商法规定了基本的贸易准则,它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个公平交易的平台,保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有序发展。

二、民商法的目的和价值体系

1、民商法的目的价值的主体

民商法的目的的价值的主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民事主体的平等价值。主体平等是区分公法和私法的最基本的特征,民商法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经济进行调整而产生的,在市场经济中,尊重主体平等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同感平等的交易和转换才能真正的达到贸易的目的和效果;第二、自由价值。自由是相对的,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自由是在法律的约束范围之内按照主体的意志行动,在民法中,自由价值的体现是对主体的权益进行确认和保护以及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负责;第三、合理的秩序价值。合理的秩序价值是建立在民事主体的平等价值和自由价值实现的基础上的,只有拥有一定的平等才能保证自由的实现,只有自由的发挥才能促进新的秩序的产生,在民法里,秩序是通过公共秩序、传统、风俗、诚信等体现出来的,民法中的合理的秩序价值是通过社会发展、市场经济发展、贸易发展产生的。

2、当代经济发展下的民商法价值体系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民商法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往传统的交易就是所谓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是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这种交易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特别是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改变,互联网是国际化的,它的交流与交往不限地域、不限国籍、不限人种,民商法的发展变化也必须跟随互联网的发展而变化,运用网络等工具从事相关的民商活动已经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这种发展变化使得民商法的发展有了更方便和广阔的空间,也要求民商法的价值体系进行重构,新的价值体系以自由、平等、公平、安全、效益为核心。自由是基础,平等是工具性价值,安全是重要目标,效益是结果。

三、对民商法的未来展望

民商法师所有民商事活动中相关权利和义务调整的一个总称,它的研究对象是民商法的活动主体,即市场经济的主体。目前的市场经济已经被网络完全的联系在了一起,网络也将世界各地域的民商事活动联系在了一起,它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使得民商事活动越来越具有明显的共性和普遍性,因此,未来的民商法的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世界范围的统一。

总而言之,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浅析民商法的目的价值,第一部分是分析民商法的概述,主要是从民商法的内容及宗旨和民商法的重要性两方面入手;第二部分是分析民商法的目的价值体系,包括民商法的目的价值的主体和当代经济发展下的民商法价值体系;第三部分是对民商法的未来展望。(作者单位:北京市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司法中心)

参考文献:

[1]徐强胜:《试析竞争法的秩序价值》,载《法学杂志》2009年第8期,第55页

[2][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年1964版、1997年重印,第138-141页

第14篇

关键词 高等院校化学课程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目标学生素质教育社会发展需要

一、高等职业院校化学课程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分析对高等院校化学课程选择。从微观角度来看,课程内容由五个部分构成:1)课程大纲要求;2)化学学科的内容、范围和重点及非重点;3)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度;4)学生学习化学的方式、方法;5)总结和评价。这五个部分是相互影响的,相互作用的,相互制约的,并不说只完成一项或者其中几项就可以到达学习目标,课程内容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组成,这需要其他四项协调配合,才能得到预期效果。从宏观角度来看,这门学科必然会受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影响。经济是基础,只有经济稳定,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引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爱好。社会的需求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只有供求一致,才能达到这个社会的平衡。文化素质是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常常受这几个因素的影响,孰轻孰重就要取决于哪个对学生的影响更加重要。

二、高等院校化学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

(一)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主要取决于课程的大纲要求,就是课程预期达到的目标,课程目标要从始至终贯穿在教育活动中,只有课程内容的选择矢志不渝的跟着课程目标,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凡是有一点偏差,都可能会功亏一篑。因此内容一定要依据课程目标,这样教师教学也才会更加轻松,学生目标才会明确,使学生更具备社会需要的特质。这个社会目标要求的是追求学生个性发展,追求学生素质教育,全面能力的培养,这需要对化学课程的认真选择。这样,学生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二)知识技能与素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输,更加要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除了课本上的内容,还要联系实际,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充分发挥化学的应有效用。学习化学基本知识,并深入了解,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知识,并了解化学原理和在生产上的应用,可以独立完成一定的化学实验,能够根据自己学到的知识,独立思考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学习过程与方法。

在对各种物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是要观察物质变化过程,还要深入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要认真钻研,敢于提问,多思考,勤动脑,注重学习过程,这是一个提升自己的最佳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完善自我。而且要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知识要分类才能更好的掌握,还有对得到的结果多加总结,对犯的错误要反思,这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提升的不仅仅是学到的知识,更多的是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方法,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本质。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崇尚科学,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社会之所以进步,正是因为科学的存在,化学是一种神奇的学科,他可以让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我们要认真学习化学这个学科,对这个学科不能盲目崇拜,而是要掌握他的本质,让他更好的为人类社会做贡献。学生要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为人类文明进步而努力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有动力、有激情。

这个三方面要紧密结合,和谐发展,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是学习好化学的根本;过程与方法是学习好化学的重要保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学习的方向,保证实践不会脱离理论,理论引导实践,这样才能保证化学学科的正常进行,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1.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

化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不仅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进步,促进社会的进步。

高等院校学生的需要一般指的是未来就业需要,学生为了就业就需要学习专业化学知识,掌握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这就需要对化学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学校的教育大纲要求,又要适应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般会采取许多有意思的主题来吸引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比如生活中的例子和一些新的科研成就等等。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往往决定了学生对化学课程内容的接受范围和深度,因此在对课程的选择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确定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难度,和学生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超出或者低于都是不可行的。

2.社会发展需要。

社会的发展需要是学生发展的指向,学生发展又决定了化学课程的选择,因此社会的发展需要决定了化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使学生在未来可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发展。在高等教育中,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发展,这才是素质教育最终目的。

3.化学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

对于化学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包括其重要性、实用性和正确性。化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化学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会使用到,比如制药业、加工业、纺织业等等,这些都离不开我们日常生活。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和方便,便使他进入了教学中,让更多的人来学习,来运作,这样,对学生来接受是十分轻松的,对学习化学是十分有探索精神。化学在实际生活中是普遍应用的,这就是化学的“实用性”,化学应用在日常经常使用,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细致教学,认真选择课程内容。课程的选择最重要的就是“正确性”,第一,课堂内容必须选择概念、理论、现象、结论正确无误的事实,这些都是基础内容,如果基础都不正确何谈其他的呢;第二,课程内容要反映最新知识,不能过于陈旧,这对于科研研究没有意义;第三,课程内容要与现论、价值、文化相适应,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第15篇

论文摘要: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来说,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如何转变政府职能,以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文章首先分析了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历次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在我国这样一个市场经济正在逐步走向完善的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的新思路。

任何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都将会引起国家行政体制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行政体制的外在形式的变革——政府机构的重建;二是行政体制的内在变革——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权力的重组和增减。可见,政府职能转变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经济体制改革又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前提和基础。从本质上讲,这是上层建筑必须符合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是为了使上层建筑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基础。

一、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性

政府职能虽然经历了多次调整,但由于中国长期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在现实中依然顽固地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的运作和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日趋加深的大背景下,政府与社会、政府与群众、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生了明显而深刻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政府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尽快转变职能,是各级政府做好本职工作,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1.转变政府职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政府作为国家机器属于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其职能也要适应这个变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大问题。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具有客观必然性。

2.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职能是机构设置的前提,决定机构;机构是职能的载体,体现职能;政府的职能是通过政府机构来实现的,只转变职能而不改革机构,职能也不可能真正转变。因为旧的机构存在一天,就要继续行使其职能,所以转变职能必须相应地改革机构。而机构的改革又必须根据职能来确定,如果职能尚未确定,管理方法也未改变,精简以后的机构还会再度恢复和膨胀。因此,只有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关键,才能为机构改革创造有利条件,机构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3.转变政府职能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的管理形式和职能发生了极大的转化,越来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我们的政府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而该管的又没管好,这样就不仅要靠增设机构来完成日益繁杂的工作,使机构越设越多,而且压抑了企业的生机和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要发生明显的变化,有的将要消失、有的将要转移、有的将要加强,管理范围、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都要发生变化,由过去把主要精力放在订指标、批项目、分物资逐渐转到通过计划的和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对企业进行必要的管理、检查、指导和调节

方面来。使企业真正成为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的独立企业法人。4.转变职能是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必然。政府机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除了要适应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外,还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随着行政管理科学的发展,管理自身的客观规律也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掌握,政府机构转变职能,实际上是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的一个步骤。因为,只有转变职能,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机构臃肿、运转不灵、工作效率低的弊端。

二、转变政府职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提出要改变政府职能,并做出了不小的探索和努力,但就结果来看,离和谐社会的要求还相差甚远,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政府职能认识不清。我国的政府管理模式来源于前苏联,政府包揽所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现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只需要管理那些社会需要而其自

身管不了或无人管的社会公共事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事务则由他们根据国家法律和行业规定自主处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许多政府工作人员分不清哪些事务该政府管,哪些事务不该管。他们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除上级明文规定不管的事务外,所有社会事务都要管,认为这样做十分妥当,不会出现管理真空。

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留恋权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因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对权力的留恋使市场机制难起推动作用。因为这种权力可以给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带来利益,失去这些权力,就意味着失去某些既得利益。市场同权力竞争,结果是力不从心,权力通常占据上风,致使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这样,影响行政效率提高,同时产生腐败。

3.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不健全。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社会自身的管理和服务是否健全密切相关。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功能先天不足,因而所有的事务必须由政府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社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也日益完善,且表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的趋势,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社会功能越齐全;相反在一些落后地区,因社会自身功能不全,严重制约了政府职能转变的速度。在发达地区可以交由社会管理的事务,在落后地区还必须由政府统管起来,这反过来又阻碍了市场机制的发育。

4.政府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国民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实行,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有很大提高。但从总体上讲,政府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与改革开放和经济

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不能适应时展和社会的要求。一是对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行政工作效率不易衡量,担心职能转变会引起负面影响。二是对政府职能只有大致了解,对本层级、本区域、本部门应履行的职责缺乏科学的认识、清晰的界定。不知道哪些职权应归还社会,哪些职能应得到加强。三是等

待观望,不敢创新。虽然他们也赞成转变政府职能,但行动上却等待观望,希望有现成的东西可以照搬照抄,缺乏创新意识,也不愿主动探索。四是胸无大局,思考问题往往从小集团、或个人私利出发,对既得利益不愿放弃。五是为人民服务意识淡薄,工作不负责任,方法简单,方式粗暴。凡此种种都说明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不相适应。

三、转变政府职能的思路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环境,现阶段,我国政府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应着重实现以下三种转型:

1.实现“效率型”向“效能型”政府转变。转变行政效率一般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产出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之间的比率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行政管理活动的效果的重要衡量标准。效能指的是目标的实现程度,是指管理结果,而效率则是用最少的资源达到既定的目标。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用重管理过程的效率理念来衡量政府的行政管理效果,关注更多的是政府管理的过程和投入,片面地追求“效率”。一些政府官员急功近利,“形象工程”思想严重,极少关心政府管理的成本和效能,造成了政府管理成本太高,资源浪费以及效能低下等问题,形成了高成本高速度低效能和高成本低速度低效能并存的行政管理体制。随着改革的深入,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要求在评估政府管理效果方面,应摒弃传统的效率观念,树立成本——效能的意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和效能型现代政府理念对接,并使对接成本最小化,实现对接效能最大化。

2.“全能型”向“有限型”政府转变。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无所不包,政府成为无所不能的“全能政府”。究其根源,是颠倒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甚至把二者等同起来,没有形成科学的现代政府理念。政府并不等于社会。政府的一部分职责是维护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秩序,而秩序是社会的目地。政府只是社会组织的一种,政府从属于社会,政府是随着社会的产生、存在而产生和存在的,政府必须为社会的利益服务。政府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政府不应凌驾于社会之上,相反,政府应由社会所决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客观存在。因此,在社会空间中,必然存在着为力或不应涉足的领域。这就决定了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政府的作用,摒弃政府“万能”理念,树立“有限政府”、“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

3.“指令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的理念对政府官员和社会民众的影响极深。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理念虽然正在由管制向服务转变,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有学者提出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这是在市场本位、社会本位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加入的WTO组织,其本身就是一个以国际市场运行规则为国际贸易有序化运行服务的国际经济调控组织。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从根本上摒弃管制观念,变管制和指令为服务。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必须尽快实现政府的服务角色从“统治”的管理走

向“服务”的管理。政府要从统治者的身份逐步转变为社会的服务者,从“以统治为中心”的管理走向“以服务为中心”的管理,使政府职能围绕公民、企业、社会中介组织等多元主体展开。要使政府职能转向服务,就必须严格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分解过去的“全能”框架,同时,培养社会的自治能力,逐步让社会承担起自己管理自己的职责,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加快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只有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府行为转型,政府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政府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在于要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在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营造一个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各级政府需要高度重视新形式下的政府职能转变工作,努力营造一个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张云川.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河北日报,2008.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