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范文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学研究一般过程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

第1篇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

《GN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生态环境健康指数、城市安全指数、生活便利指数、生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城市美誉度指数在内的七项一级指标,四八项二级指标,七四项三级指标组成。总结一下城市宜居性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安全要素

安全是人的需求层次中除了基础生理需求之外的首选。目前城市的物质生活水平使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已无需过多地关注基础生理需要, 安全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维护公共安全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 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和创造宜居环境的保证。因此, 宜居城市需要有完善的预防与应急处理机制和有效控制危机的能力, 可以将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居住在这个城市的居民有较高的安全感。

2、生态环境要素

城市宜居继而体现在环境宜居上。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空气质量恶化、水源安全性降低、环境退化等环境问题使公众对良好环境的追求更为迫切。宜居城市应该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建筑环境,实现二者的相互协调和有机融合,从而创造出怡人的城市景观, 满足居民生理和心理舒适的需求。

3、历史文化要素

在宜居城市里, 政治清明, 政局稳定,社会风气良好, 公众有归属感, 并且为身为城市的一分子感到骄傲。城市能够接纳外来种族、文化和事物, 但不盲目改变自身的文化特色, 社会各阶层相处融洽, 城市历史文脉与城市社区有机融合, 这一切都是城市宜居性的体现。所以, 社会文化要素是城市宜居性的基础要素之一。在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维护城市文脉的延续性以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兼收并蓄, 营造高品位的文化环境。

4、经济要素

经济要素是宜居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得到发展, 才能解决城市贫困、环境污染、就业不足等一系列城市问题, 从而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 促进城市人居软环境的改善。

同时, 一个城市的宜居性应该是可持续的、不断发展的, 能够保证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 为居民及其子孙后代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而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前提是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 要使一个城市宜居, 城市的经济系统应该运转良好, 在取得明显效益的同时又不会危及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可以为将来的发展预留足够的能动空间。

5、交通、通讯要素

城市的宜居性还体现在其便利程度上。城市生活便利度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交通、通讯的便捷程度。

同时, 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完善的生产性基础设施, 也包括完善的生活性基础设施, 以及以“数字城市”工程为标志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 它是宜居城市的“数字基础”, 在资讯高度发展的今天, 其地位日益重要。

6、人文要素

宜居城市对居民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居民素质涉及公众的道德素养、文化程度、精神面貌等各个方面。

第2篇

【关键词】国防生;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

一般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对应付生活中多种领域中的问题的自信心。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感受。它作为一种人格变量,能够对个体在不同任务领域中的成绩有一定的预测效果。成就动机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动机,指努力追求卓越,以期达成更高目标的内在动力和心理倾向。成就动机对于一个人的成才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会影响到个人的努力方向和努力程度。国防生是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军队干部,是未来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既是大学生,又是后备军官,国防生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目前,针对于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特点研究还很少,本文拟就国防生与高校普通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进行探讨了解和比较分析。为国防生的教育和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帮助。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为长沙市三所重点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随机抽取的334名在校国防生和298名普通本科大学生,全部为男性。

(二)测量工具

1.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等人编制,共有10个项目,采用Likert5点量表形式,即非常不符合、有点符合、不确定、大部分符合和非常符合,依序给1-5分,总分愈高者,表示一般自我效能感愈高。

2. 《成就动机量表》

《成就动机量表》( The Achievement Motive Scale. 简称AMS),由挪威奥斯陆大学Gjesme,T和Nygard,R于l970年编制,由叶仁敏和Hagtvet,K.A于l988年修订而成. 量表共30道题,分两部分,每部分l5道题,分别测试追求成功的动机(Ms)和避免失败的动机(Mf)这两个维度。量表采用4点记分,完全正确记1分,完全不对记4分,得分越低,表明这类动机越强。

(三)研究程序

以班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把两份问卷装订在一起发给被试,统一指导语,测完统一收回问卷,主试逐一审查,剔除无效问卷。所有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6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对数据进行t检验。发现国防生与普通本科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上存在者显著差异((t= 3.213,p0.05),在避免失败维度上差异也不显著(P>0.05)(结果见表1)。

三、讨论

(一)国防生和普通本科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比较

本调查从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这两个心理变量进行研究发现,发现国防生与普通本科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p

班杜拉及其同事对自我效能的形成做了大量研究,他主要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并一再指出,个人的自我效能信念,不论是准确的,还是错误的,都建立在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评价及情绪与生理状态这四种信息根源之上。本研究中之所以国防生的自我效能感比普通生要高,原因在于:首先,作为后备军官,较高的招收条件和军地合作的培养模式,使其不仅能够和地方普通本科学生一样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也促使他们在平时严格的军政训练也造就了他们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毅力,昂扬的士气以及过硬的作风。同时,国防生作为一个优秀的群体,在学校和部队组织的各项比赛中经常摘金夺银,崭露头角,这些成功体验,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对于自身能力的肯定和自我素质的认可以及走向基层工作岗位的信心。其次,在管理过程中,选培办(选拔培训办公室的简称)的干部作为国防生走入军营的第一任老师,其突出的能力水平和优良的综合素质,替代性地强化了国防生的自我效能感,让每一名国防生都看到了榜样,看到未来自己的身影。再有,国防生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是一个神圣的称呼。其特殊的身份使其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媒体的宣传、老师的好评、同学的羡慕,家人的期望。这些良好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国防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另还有研究发现国防生较普通本科生有更良好的心理素质,过度焦虑的人会低估自己的能力判断,疲劳和烦恼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任务需求,成功时的积极情绪和失败时的消极情绪也使自我效能判断发生变化。国防生较好的情绪状态和心理素质,提升了其自我效能感。

(二)国防生和普通本科大学生成就动机比较

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变量:成就动机是个体对活动追求成功的倾向,具有更多的情感色彩,而自我效能感则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稳定的认知和评价,认知是主要成分。本调查研究发现,在追求成功维度上国防生得分高于普通本科大学生,但是差异不显著。在避免失败维度上,国防生得分低于普通本科大学生,但是差异不显著。成就动机更倾向于情感成分.虽然国防生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普通本科大学生,即在认知方面,对自我的能力有更高的自信。但是,由于少数个别国防生与部队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后,滋生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思想,认为“签了协议盖了章,就业进了“保险箱”,因此在主观情绪上产生了懈怠,缺乏奋斗和拼搏的紧迫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追求成功的动机,产生了怠慢懒散,安于现状的消极情绪。因此,这些方面都可能是造成国防生与普通本科大学生生之间成就动机无显著差异的重要原因。

(三)对国防生教育和培养的思考和建议

国防生作为未来国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对于国防生的自我人格完善和整体心理素质提高具有重要影响,对于推动新时期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有重要作用。针对国防生的心理动力特点,在培养教育过程中,我们建议通过以下措施强化和改进:一是:合理安排任务和设置目标,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国防生综合考评系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其采用合理的成败归因方式;三是:坚决淘汰处理不达标的国防生等方式,以强化国防生的成就动机,培养国防生勤奋学习,刻苦锻炼的意识,为军队输送高素质,高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2] 张晋萍.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认知需求和创造性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4.

[3] 黄希庭,杨治良,林崇德主编.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 孙煜明.动机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 高建江.班杜拉论自我效能的形成与发展[J].心理科学, 1992(06).

[6] 王海民,刘学敏,时红聚.军校国防生和本科学员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05).

第3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学设计;改进措施

为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根据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在省属本科高校中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民办高校正积极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部分,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如何培养具有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型国际贸易人才是各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具体实施具有“应用技术”特点的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目前,各大高校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实验室模拟实验、社会调研、校外实习、毕业论文等方式,但根据实施的具体结果来看,实验室模拟实验是最主要也是最具有专业针对性的形式。笔者主要以武汉东湖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情况为对象,就本专业模拟实验课程教学满意度进行分析。

一、国贸专业模拟实验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现状――以武汉东湖学院为例

模拟实验课程是继国贸理论课程、实务课程之后安排的上机利用国际贸易模拟软件进行仿真性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根据国贸专业课程设置计划,一般安排在最后两三个学期,主要有单证实务、报关实务、国际结算、报检实务、国际货代、国际贸易全流程实训等。每门课程的学分在1分左右,课时在12~24课时之间,课程会安排专业的课程老师集中上课时间指导上机进行。实践课程成绩评定主要以平时成绩和上机测试或者上交实验报告的成绩组成。

二、学生对模拟实验教学的总体满意情况调查分析

笔者对武汉东湖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临近毕业的学生进行了模拟实验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共计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33份,其中专科学生占51%,本科学生占49%。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部分:一是被问及学生大学期间参加实践的形式、频率、实践能力提升情况;二是学校模拟实验教学的硬件、软件设施、教学内容安排、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教学考核形式及总体情况的满意度;三是学生对大学实践教学的期望及建议等。在这里主要讨论第二个部分关于模拟实验室的满意度调查,满意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同时对每个级别的满意程度赋予5分、4分、3分、2分、1分的量化指标,具体调查结果如下表:

根据以上的调查数据可知,学生对模拟实验教学的硬件设施最为不满,为2.636分,处于中立和不太满意之间,是所有调查指标中的最低分数,就笔者了解情况来看,主要是因为硬件设施的管理不到位,缺乏详细严格的管理规则制度,另外也存在缺乏使学生爱惜使用学校公共资源的约束机制,计算机及相关教学设施陈旧等原因;学生对教学软件和网络的满意情况也低于平均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专业教学软件不能及时更新,与现实的国际贸易环节脱节,有些操作较死板等,学校网络速度较慢,服务器的承载能力有限,当超过一定人数学生同时进行上机练习时,容易出现乱码而使实验无法继续;教师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是模拟实验教学指标中学生满意度较高的,但也偏向于中立水平,教学态度满意度高于教学技能水平,反映教师具有较为满意的责任心,但实践技能水平稍有欠缺,对专业模拟实验软件的熟悉程度和灵活运用水平有待提高;教学内容设计方面,主要针对学生对教学内容和就业方向、实际操作能力提升方面是否挂钩,此项得分非常靠近均值水平,另外从各选项占比来看,大多学生此指标选择中立,说明学生还不能明确地将教学内容与现实工作及能力提升相联系,处于不确定状态,也说明教学内容的设计缺乏一定的仿真性,教学内容和现实脱节;模拟实验教学总体情况是介于中立与不太满意之间,从各项满意程度占比来看,近四分之三的学生是中立和不满意评价。

另外,还对模拟实验教学成绩评定形式的科学合理性也做了调查,有3.1%的同学认为非常科学合理,59.7%的同学认为比较科学合理,37.2%的同学认为并不科学合理,如果用3分、2分、1分来赋予科学合理的程度的由高到低,平均得分为1.659分,低于这项指标的平均分2分,说明学生对教学考核的形式评价低,认为不具备科学合理性,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

三、国贸专业模拟实验课程教学的改进措施

针对本次对国贸专业模拟实验教学满意度调查情况,笔者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1.学校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及时更换和维修硬件设施,并要重视实验室硬件设施的维护,制定详细严格、可行性强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如给每台计算机编号,学生每次上机使用前需登记和事先安排好编号,并强调学生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实验室管理员及时清理计算机是否完好并做好登记等。

2.在选择购买国贸专业模拟教学软件时应考虑使用年限,注重软件的更新速度和实时性。市场上国贸专业实践教学软件供应商竞争激烈,各有特点并且质量参差不齐,而由于软件属于技术服务性产品,单从某个方面和短时间内较难判断其适用性,所以应建立分期付款和使用满意程度与付款数量挂钩的方式,并且不一定要求一门课程就一款软件,应取长补短,充分考虑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技能的侧重点选择最合适的。另外,可以联合同类高校的国贸专业模拟实验室进行资源共享,软件共用。

3.对教师工作进行细化分工,每个教师应专心钻研他热心关注和擅长的领域,模拟实践课程教学老师应聘请专人来担当,重点考虑那些学历不高(本科或专科)、但具有长期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经验和专业资格证书的社会人士。另外,学校应从工资待遇上给予实验室教师以肯定,激发老师的教学热情和责任心。

4.模拟实验课程内容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出仿真性。学生在进行模拟实验操作前,教师应明确告知学生对应的相关贸易岗位,结合现实贸易情况设置较清晰的贸易发生环境,让学生明确每次实验的目的和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水平。如报关实务的模拟实验中,应先将每次单据的海关申报的来龙去脉介绍清楚,买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通过什么方式向卖家购买商品,委托哪家报关行进行报关,报关地点和相关政策要求要与现实一致,最好能进行角色扮演和现场模拟实训。

5.针对国贸专业实验课程特点灵活进行教学成绩评定方式。如国贸专业模拟实验课程中的单证实务和报关实务,单证实务成绩评定较为简单,主要根据学生填制单据的正确性来评定,报关实务不仅要考查学生的单据填制情况,还要考查学生对各个不同报关环境下的报关步骤流程的熟悉程度、商品编码的熟悉情况等,所以一种考核方式较难实现,需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通过本次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参与实验室模拟实验实训外、还有82%的学生参与过校外兼职,24%的学生参与过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并且参与过校外兼职的学生中有74.3%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实践能力提升很大,占到总学生人数的61%。从对大学期间参与实践教学的期望来看,有68.4%的学生希望参加学校安排的实习基地实习,55.6%的学生希望参与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41%的学生希望学校开设指导学生兼职和创业的实践课程,28.6%的学生希望学校增加国贸专业技能竞赛。

民办高校应不断开发各种实践教学资源,对学生能力提升比较大的实践教学形式应大力提倡和深入研究,如应安排相关指导学生兼职和创业的实践课程,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平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应增加学生覆盖面,积极鼓励学生承办和参与校内外专业知识竞赛,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以便能快速适应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张晓芳.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实践教学满意度调查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1.

第4篇

(盐城工学院材料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摘要】材料学院开设的《科研导论》是自主学习的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学生学会献检索方法和归纳总结方法,掌握科研成果的分析和处理方法,并能撰写论文,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的开展和以后从事科研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自主学习;科学研究;创新思维

自2014年,盐城工学院材料学院开设了自主学习的课程,此课程主要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对科研感兴趣的材料类学生。本课程注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多方面、多渠道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通过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从科研实际出发,结合科研特点,着重论述典型的科研方法与基本规范,举实例论述科学研究的战略战术与机智运筹,详细论述科研论文的撰写方略、专利申请、参加学术会议要求以及经典科研案例。课程将按照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方式,注重知识性、哲理性和实用性,由浅入深地使本科生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初步掌握科研方法的实践与思维技巧,为其本科阶段参加课题研究、撰写较高水平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做好本科论文(或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深入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1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科研导论》作为本科生开设自主性课程的实验课程,通过学生主动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主动参与科研活动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对本门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大学生科研的意义、方法、步骤、环节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常用的科学研究一般方法,科学研究成果的处理以及科技论文撰写的基本概念和主要作用,并能正确地应用这些知识,分析、思考和解决科研生产实际中遇到的一般问题,掌握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达到提高本科生科学研究能力和拓展知识的目的,为材料专业本科生开展毕业论文的科研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知识,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2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科研导论》这门课程主要介绍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常用的感性方法、理性方法、系统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研究成果的处理和科技论文撰写的一般方法,并以“自主学习”为主。科研过程是参与人员自主创新的过程,“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和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1]。设计建立完整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教案、电子教案和教学实施方案,并将教学团队的相关科研项目作为具体科研实例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主动、创新性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全部使用多媒体授课,并建立网站实现与学生互动。教案内容包括:讲授内容、基础内容、拓展内容和典型例题等;全部课程资源上网,基本实现网上教学与互动。

根据课程的任务和培养方案,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1)科学研究概述[2],重点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涵义、性质和任务,难点是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2)科研课题的选择与确定,重点是确定科研课题的一般原则,难点是确定科研课题的开创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3)科学研究的方法,重点是科学研究的系统科学方法的原则和作用,科学抽象的一般步骤,理想模型和理想实验。

4)科学研究成果的处理,重点是和科研成果的鉴定方法。

5)科技论文的撰写,重点是课题和学位论文的综述的写法。

6)研究性学习科研,重点是研究性学习作用、本科生科研方略和具体学科的经典科研示例。

在本课程实践和探索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首先,建立一个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教师队伍。由学术造诣高、师德好,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同时加强教师团队自身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自主学习”的原则,体系学生学习的“讲、练”合一,要求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行课程教学专用多媒体教室的设备完善和维护、在教学过程中体系学生学习的“教、学、做”合一,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效果进行总结和提高,确保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手脑并用”[3]。利用视频媒体,将抽象内容,用录像、影片等形式进行演绎。最后,认真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学术氛围,鼓励师生积极创作,提高作品质量。

3课程的实践效果

经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本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本课程评价很高,认为本课程非常重要,为他们后期专业课程和科研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学习,学生能积极查阅文献并整理信息资料,比较熟练的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网络查询系统,并能有效获取各种数据库所提供的科研和文献信息,为科研活动开展提供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制定明确的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包括职称、学历、进修访学等;组织教学活动,广纳意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得本课程具备持续、稳步发展的潜力、为本课程的高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学生的“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科学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带着科研问题主动思考,查阅文献,并掌握快速学习能力,学会分类归纳总结。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科研项目过程的训练和科学研究,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能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自己的思维分析、总结、归纳、推论。有效的处理实验数据并撰写科研论文,在巩固科学研究有关的理论知识,并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步奏,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4]。

4结语

在《科研导论》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科学研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科研工作就是从不断失败中前进,在教师和学生的勤恳踏实的努力工作下,科学研究才会有所成功。科学研究讲究一点的研究方法,掌握了正确的研究方法会让科学研究事半功倍。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让学生认识到了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的开展和以后从事科研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蔺婷.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

[2]杨军,石海洋.浅谈《科研导论课》教学内容创新及实践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4,51:74-75.

[3]李淑英.兴趣教学法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3,5:89-90.

第5篇

创新思维,是一种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比如发明新技术、形成新观念、创建新理论这样一些探索未知领域的认知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就是创新思维。从广义上理解,不仅作出了完整的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思维过程是创新思维,而且那些尽管没有取得完整发现和发明,但在思考的方法和技巧上,在某些局部的结论和见解上具有新奇独到之处的思维活动也是创新思维。科学研究的过程是:提出假说或猜想,然后,在这个假说或猜想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科学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再用此结果检验所提出的假说或猜想。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可以引伸为在科学研究中,创新思维是取得科研突破的关键。在科学研究中,如何推行创新思维,笔者试图从哲学的观点就这一问题作些粗浅的思考。

1正确认识创新思维

1.1创新思维的特点创新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过程。例如:不满足已有认识(掌握的事实、建立的理论、总结的方法),不断追求新知;不满足现有的生活、生产方式、方法、工具、材料、物品,根据实际需要或新的情况,不断进行改革和革新;不墨守成规(规则、方法、理论、说法、习惯),敢于打破原有框框,探索新的规律,新的方法;不迷信书本、权威,敢于根据事实和自己的思考,向书本和权威质疑;不盲目效仿别人的想法、说法、做法,不人云亦云,唯书唯上,坚持独立思考,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不喜欢一般化,追求新颖、独特、异想天开、与众不同;不僵化、呆板,灵活地应用已有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都是创新的具体表现。

1.2创新思维的来源分析起来有四个方面。那就是:自然现象的探索,科学规律的发展,偶然现象的捕捉和国家需求的促进。我国科研工作大部分是国家需求的课题,这是最多的创新思维来源。拿整个科技发展的历史来说,首先是对自然现象的探索。第二是科学规律的发展,就是原来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从这基础上再进一步发展,引出新的问题,学科发展的需要,深层次的探索是永远没完的。偶然现象的捕捉也经常是科技创新的来源,这在药物研究领域里经常有这种情况。比如看到挤牛奶的孩子不得天花导致牛痘的发现;青霉素的发现是偶尔在瓶子里发现了污染的地方不长细菌。按巴斯德的话说,就是“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对科研人员来说,最重要的创新思维来源就是国家需求。国家需求是大量的,那就有很多需要创新思维。

1.3辩证认识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科学精神的一个方面,与其他方面的科学精神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的。例如:创新思维以敢于摒弃旧事物旧思想、创立新事物新思想为特征,同时创新思维又要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只有当创新思维符合客观需要和客观规律时,才能转化为创新成果,成为促进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思维提倡新颖、独特,同时又要受到一定的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制约。创新思维提倡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并不是不倾听别人的意见、孤芳自赏、固执己见、狂妄自大,而是要团结合作、相互交流;创新思维要胆大、不怕犯错误,并不是鼓励犯错误,只是强调错误认识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创新精神提倡不迷信书本、权威,并不反对学习前人经验,任何创新都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精神提倡大胆质疑,而质疑要有事实和思考的根据,并不是虚无主义地怀疑一切…“总之,要用全面、辩证的观点看待创新思维。

2在科学研究中如何运用创新思维

在科学研究中,必须确立创新思维的实践观,创新思维的历史观,创新思维的批判观,创新思维的重点观和创新思维的群众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科学研究的最大目标—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

2、1确立创新思维的实践观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是揭示一切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必然遵循的思想路线。无疑,创新也必须遵循这一的认识论。我们提倡创新思维,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实践。真正的创新思维及其由此产生的理论也能够正确而有效地指导实践。在科学研究中,必须重视以下两方面:首先,要把创新思维建立在系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思维来自实践。我们之所以要大力创新,既不是为了时髦,也不是为了“作秀”,而是因为千变万化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提出了创新的迫切要求,只有适应这种要求,才能适应社会实践的发展。那么,实践到底为创新提出了哪些要求?要准确把握实践的要求,靠空想不行,靠本本也不行,关键是深人实践。否则,空谈所谓的创新思维,必定是无源之水、雾里看花。其次,要善于把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良性循环。创新思维来自实践,又用于实践。如果只有思维,没有实践,那么再好的思维也是空中楼阁,也会黯然失色。创新思维作为一种思维,从根本上说,还停留在认识的层面,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同志说过:“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它还只说到间题的一半……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由此看来,有了创新思维固然可贵,但更重要的是把可贵的创新思维用于活生生的创新实践。在科学研究中,提倡创新思维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口号,而要使之真正化为创新的实践,化为先进生产力,化为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化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2.2确立创新思维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有历史的延续性,只能在历史过程中继承和发展。创新思维是在继承传统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基础上去实现的。它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传统与现实的统一。就是将“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现实文化的统一,以形成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百家争鸣、开放和谐的良好科学研究氛围,信守科研道德规范、弘扬科学精神,创造人才脱颖而出、敢为天下先的良好科研环境。其次是借鉴世界在科学研究上长期形成的共同优秀文化。科学研究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它是一种探索活动,需要科学家有冒险和献身的精神;它又是一种严格、严密、严肃的工作,需要科学家有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态度。当前我国还需要大量学习引进。学习引进是发挥后发优势的基础,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我们不要把科技创新和学习引进对立起来。学习引进,先要把人家的东西学会,掌握好、消化了,在人家高水平基础上再搞创新,那才是真正的创新。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应当借鉴世界科学研究领域中体现出来的共同的文化,并结合中国文化的传统与现实,加以创新。

2.3确立创新思维的批判观批判是创造的重要源泉。首先,批判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前提。我们的思维不是从零开始的,总要以已有知识和认识成果为基础。当主体在发动认识活动的时候,他首先必须根据已有的认识结果去确立间题,寻找现有知识中的不足。这样,创新思维才会有创新的方向。其次,批判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创新思维的准确度。批判可以发生在整个认识过程的各个阶段上,也可以贯穿于认识活动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主体通过不断的自我批判可以发现自己思维的缺点,从而不断自我矫正和更新。另一方面,当我们的认识受到他人批判的时候,无疑会给认识的发展以充分的动力和契机。而且,通过批判,我们自己的思想也会更加明确,相互受益。其三,创造往往直接来自于批判。创造多半是从批判开始的,并通过批判而使创造更加有效果性。例如,爱因斯坦大胆地对牛顿方程,洛伦滋理论,伽利略变换,麦克斯韦尔方程等等一些基本物理学理论全面审查后得出结论认为,当时物理学的一片混乱是由于整个物理学基础的不简明、不统一、不协调、不对称。于是,他提出从逻辑上改造物理学的理论基础,结果提出了伟大的广、狭义相对论。在科学研究中,一旦我们发现了间题之后,就需要充分地利用创新思维去发散式地寻求各种解决方案,并同时分别对所设想的种种方案加以批判性地审视,从中选择出最佳的方案。当有了方案之后,还需要我们去创造性地修改、矫正该方案,同时构思出行动的计划。对于解决间题的行动结果又不可以听之任之,更需要利用批判的观点去反思。所以,在我们整个科学研究行动过程中都是批判和创造的同时参与,紧密结合。批判固然重要,但它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将它无限夸大。科学的批判应当是积极的批判,也就是说批判本身也需要有创造性参与。

第6篇

1 科学研究方法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恩曼说过:“科学是一种方法,它教导人们:一些事物是怎样被了解的,什么事情是已知的,现在了解到什么程度(因为没有事情是绝对已知的),如何对待疑问和不确定性,证据服从什么法则,如何去思考事物,作出判断,如何区别真伪和表面现象。”科学教育中的“科学过程”主要是指在一般的科学研究中,那种普遍适用的系统化的操作方法和步骤。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把科学过程与方法看成一个系统,是指一系列的相互联系的科学家普遍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程序。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科学探究,强调让学生亲历科学,在体验中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提倡意在改变传统单纯接受式的被动学习方式。学生不是被动地记忆科学的结论,而是经历这种结论得到的过程和懂得获取的方法。

科学家认为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事实的层次上,需要进一步透过现象,深入内部,抽取有关事物的本质,并且舍弃一切非本质属性的结论,即提炼出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内在的客观规律的各种“概念”和“定律”来。这个过程是通过探究来完成的。但科学家不管用何种探究模式,其基本的环节是共同的: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事实和资料的收集,猜想和假设的建立,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探究学习方式的主要环节也与此相类似,表明探究学习体现了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本质上的一致,反映了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内在的统一。科学探究强调知识获取中的体验,强调过程与方法,既是对我国传统教育的纠偏,也反映了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

2 高中生物课程中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方法可分为多个层次,这里所指的生物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是指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科学观察方法、科学实验方法和科学调查方法,特别是指科学实验方法。科学研究总是从观察开始,通过观察发现问题,然后提出假设,并对假设做出基本预测,最后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则说明原来的假设是错误的,要修改假设,重新实验;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一致,则说明原来的假设是正确的,可将假设上升为学说或理论。科学方法教育应包括科学研究中“过程技能”(观察——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教育,还应包括观察、调查、实验等具体的方法技能。科学方法教育中尤其要重视科学思维的训练,即努力使学生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2.1 观察实证的方法

观察实证是指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2.2 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如果不符,就说明假说是错误的。所以假说—演绎法的根本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假说——实验证明——提出结论。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很好地展现了假说—演绎法,也正是由于他采用这种方法才获得了科学上不朽的成绩,为人类揭示了遗传之谜。“假说—演绎法”是形成和构造关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对学生来讲是“授之以渔”的重要手段之一;学完课程以后,他们对别的都可以忘记,但这些方法会存留下来,这就是真正的素养和能力。

2.3 建立模型的方法

新课标中建立模型被列为一项技能目标,并作为高中学生必备的生物科学素养。国家和地方的新高考大纲(说明)也已明确将这一技能素养的掌握水平作为考核对象,2007年全国高考生物江苏卷中就已出现涉及模型构建问题的考核尝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和高考复习中,教师和考生都要予以重视。由于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建立的模型主要是思维形式的模型,因此笔者拟针对几种常见思维模型的构建方法提出如下建议。建立模型的一般程序:(1) 掌握原理。掌握模型所代表的知识、过程、规律、机理等,弄清模型的构成要素或包含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2) 明确类型。明确所构建的模型属于哪种类型,知道该种模型的特点及表现形式。(3) 构建草图(框架)。选择适当的图形、文字、符号勾勒出草图,或用适当的文字符号搭建框架。基于模型的通适性、典型性,所以在构建时只需要考虑大多数情况即可,一般不考虑极少数情况或特例。(4) 修饰完善。对照原理查验所构建的草图(框架),确保其科学性;然后进一步修饰完善模型,力求规范、简洁、直观、有美感;最后构建出正式的模型。(5) 补充诠释。对一些模型要添加必要的文字说明、示例、图注等,使模型更科学、更清楚、更规范。

2.4 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方法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方法。它从系统的着眼点或角度去考察和研究整个客观世界,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它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的科学思维由主要以“实物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系统为中心”,是科学思维的一个划时代突破。系统分析是一种研究方略,它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起因,明确咨询目标,找出各种可行方案,并通过一定标准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帮助决策者在复杂的问题和环境中作出科学抉择。

3 生物教学中开展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的途径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有着众多的可以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教师在努力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素材,将科学方法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3.1 通过生物学实验开展科学研究方法教育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着众多的学生实验,每做一个实验都是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在教学中尽教师要可能地将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通过明确实验目的、自己设计实验、讨论完善实验、最后实施实验步骤等过程,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另外,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应将科学研究方法很好地贯彻到每一个实验中,根据实验内容的不同有目的的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接受全面而完善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认识与训练,使学生认识、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方法的本质,并训练其使用有关的具体方法完成每一步骤。这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教师要注重鼓励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畅述自己的观点。

3.2 通过生物科学史开展科学研究方法教育

“读史使人明智”,生物科学的每一项重要发现都是科学方法正确应用的典范。科学的方法是人类探索真理,发现新理论和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手段,生物教学也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探索、理解和学习。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生物科学史的教学内容,如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遗传物质的发现等。这些科学发现本身就是科学家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帮助学生寻着先人的足迹,在享受科学探究的快乐中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

3.3 通过探究性教学开展科学研究方法教育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作为教学建议提出,而且被列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在现代教育文献中“科学探究”、“探究式教学”、“探究式学习”都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模仿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来主动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学习内容上,不但包括事实、理论等陈述性知识,还包括科学过程和方法等程序性知识。在教学策略上,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探究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做出猜想与假设,并通过实验、调查、查阅文献等方式搜集与处理信息,对猜想与假设进行论证,最后通过表达与交流活动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一般情况下,探究式学习环节分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方案的设计与选择——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评价与反思——交流与表达等7个方面。

3.4 通过研究性学习开展科学研究方法教育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一种学习方法。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是一门具有崭新教学理念的学科,学习的核心便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也涉及到提出问题,并通过猜测、计划、观察等活动,亲历解决问题(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科学知识,形成科学价值观。研究性学习与科学探究都是通过学习者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探索实践过程来实现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以提高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学习方式。哈佛大学就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它较好地说明了研究性学习、科学探究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是获取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研究性学习是现在高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利用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实践科学研究方法,可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将一些科学研究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研究性学习既是学生对科学方法的实践,也是教师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成果的检验。

3.5 通过实验设计开展科学研究方法教育

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 范式的本义与本质; 方法论阈限; 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1-0008-05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这一命题的提出,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坚持30多年方法创新的产物,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界正在拓展和深入,预示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学科建设将会出现新的繁荣和进步。然而,由于范式作为一种方法论原则是“舶来品”,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很多人目前对它还缺乏切实的了解,在理解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这一命题、特别是在此命题下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转换”的主张时,容易产生误解和误用,故而考查范式的本义与本质及其方法论阈限,是必要的。

笔者通过研读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及其它相关著述发现,讨论范式之本义、本质及其方法论阈限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两个逻辑前提。

第一个逻辑前提:明确范式的对象本是人类(准确地说是西方人)自然科学研究史,亦即自然科学研究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轨迹,是“人们用批判的眼光对科学在社会中的功能进行审查”[1]的产物,属于狭义科学学的对象范畴。①而在我国一些有重要影响的学者看来,科学学是把科学技术的研究作为人类社会活动来研究的“(钱学森语),其使命在于”研究当代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思想所发生的作用,研究它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意义“(于光远语)。[2]

第二个逻辑前提:明确自然科学研究发展史有别于自然科学发展史的界限。自然科学研究史是“关于自然科学的科学”的发展史;自然科学发展史,所指则是具体门类的自然科学亦即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论说的“常规科学”或“成熟科学”的发展史。就是说,范式虽然广泛涉猎自然科学发展史,但并不是自然科学本身。因此,若是按照语义学要求,范式的完整语形应为“自然科学研究范式”。

托马斯·库恩之前,自然科学家们关注的主要是其在场的门类科学即“常规科学”的发展史,一般并不关注科学研究发展史,范式被发现填补了这项空白,它是库恩在20世纪对科学史和科学学研究作出的重大贡献。

20世纪末,托马斯·库恩提出的“自然科学研究范式”随同科学学传进我国,很快广泛出现在自然科学和科学学之外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成为一个使用率很高的新概念和新方法。然而,不少人对范式的学科属性却不予应有的关注,以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可否和当如何“借用”范式、实行“范式转换”这种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上,也因搁置唯物史观方法论原理而处于“说不清,道不明”却又振振有词、各行其道的状况。

由此观之,将范式置于唯物史观方法论视野之内进行原典性的考查和分析,进而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借用”范式的基本理路,无疑就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之“共同体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历史使命和职业责任。②

一、从范式发现看范式的本义

什么是范式?回答这个“定义”性的问题,需要从范式发现说起。发现范式,缘于托马斯·库恩对自然科学史的精到考察与缜密思考。这可以从库恩以“历史的作用”为题安排《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绪论(第一章)看得很清楚。在该书第二章“通向科学之路”中,托马斯·库恩说他在对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考察中,发现自然科学的进步得益于一次次的“科学革命”,“科学革命”就是科学家的“共有范式”或“一个基本单位”。他在考察光学研究发展史后指出:“物理光学范式的这些转变,就是科学革命,而一种范式通过‘革命’向另外一种范式的过渡,便是成熟科学通常的发展模式。”[3]不难看出,库恩在这里把范式的形成和他的范式发现归结于他对“科学革命”之意义的历史考察。

托马斯·库恩在为《科学革命的结构》作的自“序”(1962年6月)中,具体叙述了他发现范式的机缘和过程。他十五年前做理论物理学研究生的博士论文期间,“有幸参加了一实验性的大学课程,这是为非理科学生开设的物理学,由此而使我第一次接触到科学史。使我非常惊讶的是,接触了过时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竟使我从根本上破除了关于科学的本质和它所以特别成功之理由的许多基本观念”,包括需要把一些拥有“无人知晓”的作品的年轻人“置于科学共同体”的观念。在阐发这一观念时,库恩特别述及一些年轻人对他成功发现范式所给予的帮助,他称这种帮助是年轻人的“恩惠”。[4]在此笔者顺便指出:从科学史来看,托马斯·库恩对年轻人所持的这种谦恭态度,不仅是一种尊重后学的美德,也是一种崇尚科学的智慧,应当被视为任何(研究)范式结构“共同拥有”的一种“传统”。

范式发现的内在逻辑和学理基础,如库恩所说的,是“常规科学”或“成熟科学”在科学发展史上呈现的两面性。库恩发现,科学史上任何“成熟”的“常规科学”的巨大成就都具有鲜明的两面性特征。一方面,因科学的巨大成就而“空前吸引一批坚定的维护者”,维护和巩固科学“成熟”的内在特质;另一方面,又因科学的巨大成绩而“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为科学“革命”和创新提供了历史课题。库恩告诉人们:“凡是共有这两个特征的成就,我此后便称之为‘范式’”。由此可见,在库恩看来,科学发展对于自身的两面就是科学研究范式形成的内在逻辑和学理基础,所谓范式并不神秘,不过是“一个与‘常规科学’密切有关的术语”而已。[5]只要视范式为“对研究科学发展的学者来说是一个基本单位”,那么“常规科学与范式这两个相关概念就将会得到澄清。”[6]

通览《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关于“什么是范式”所给出的“定义”不过如此,既似清晰又很模糊。实际上,仅从范式发现的角度来给范式本义一个定义性的界说是很困难的,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也并没有给出“什么是范式”的严格定义。这并不是托马斯·库恩的疏漏,而是合乎科学学和科学史研究者惯用的定义研究之“范式”的。科学学奠基者之一的J·D贝尔纳认为,给一概念下“什么是什么”的定义是很“刻板的”事情,可能“有使精神实质被的危险”。他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借用中国老子著名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哲学命题,开宗明义地指出:“对于科学或科学学,我们也无需下一个严格的定义”。[7]贝尔纳推崇的这种关于“定义”的方法见解,是适用对范式本义的界说的。

从本义看,托马斯·库恩发现和描述的范式不同于方式、模式和模型。库恩说:为了避免“可能误导读者”,不能以为“一个范式就是一个公认的模型或模式(Pattern)”;他有些无奈地说:“在一定意义上,在我找不出更好的词汇的情况下,使用“paradigen”(范式)一词似颇合适。”同时他又明确指出,用“paradigen”(范式)一词也不能“完全表达”他的“范式”通常包含的意义”。[8]

库恩作这样的区分和申明是必要的。他的范式不是人们常说的方式,方式是具体的,多具可操作性,并且多是可以事先设定和安排的。他的范式也不同于模型或模式,模型、模式都是清晰的,确定的,一般是可以用语言描述和表达的,甚至是可以用线形(直线或曲线)图示的,用衡器来度量和测试的。而范式却总是模糊的、宽泛的、不确定的,一般只能“意会”它的真实存在而难以言表它的确切形态,所呈现的是一种经由人工作用促成的不确定的方式,一种经由人工作用却又是“自然形成”的不确定的因而是开放、动态的模型或模式。正因如此,如今的科学学、科学技术哲学将范式作为形上范畴摄入自己的体系。

概言之,范式作为描述自然科学研究发展史的方法论,推崇的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研究传统、理论框架、研究方式、话语体系”[9]之诸要素“结构”状态的真实存在及其重要性。范式本义关注的不是其“结构”要素的固定模式和一致性,不是强调唯有经由“科学革命”实现“范式转换”才能赢得“常规科学”的常态发展。这是范式的本义及其真谛所在。

二、范式的本质与范式“转换”

如上所述,要给范式本义下一个严格的定义也许是必要的,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范式本质上反映和描述的是自然科学研究发展真实存在的“自然历史过程”,一种由史而来并由当下而去的永不终结的“自然历史过程”。

在唯物史观视野里,社会历史发展总体上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恩格斯在给约瑟夫·布洛赫的信(1890年9月21~22日)中描述社会历史发展总体上的这种“自然历史过程”时指出:“我们自己创造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这个“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就是一定的经济制度及“竖立其上”的政治等上层建筑。“第二,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总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10]

恩格斯在这里基于唯物史观描述的“自然历史过程”,是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规律和主轨迹的最高“范式”,无疑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适用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一切科学研究发展史的规律与轨迹。

库恩范式所描述的自然科学研究史,既不是关于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文本记述史,也不是与文本记述史相关联的科学研究活动史,而是这两种“史”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社会历史因素交汇、整合而呈现的关于自然科学研究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这就是范式的本质。

在这种意义上理解和把握范式的本质,一要看特定的社会所能给予科学研究的“前提和条件”及社会已经提出的“社会功能”要求。二要看科学研究的范式传统是否存在面临“科学革命”而需要适时地给予调整、重组乃至转型或转向的必要,如果存在这种必要,那也不可轻率地倡导“转换”,而应当因势利导、凭借其“共同体的成员”形成的“合力”,顺乎“自然”地去实现。不然,就可能会违反科学研究发展的规律,违背“科学共同体”的集体意志,以及范式传统维护和遵循的共同的“理论框架”、“研究方式”、“话语体系”等。一句话,背离了库恩发现、描述和贡献范式的旨趣。对社会科学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研究范式的理解和把握,更应当作如是观。

作为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范式可以为人所认知和把握,因而可以“顺其自然”地促其丰富和发展,但一般不可以“人为”地“转换”。托马斯·库恩在科学学和科学史的意义上探讨过范式转换的问题,他在这个问题上所持的学术态度是积极又审慎的。在他看来,“科学共同体取得一个范式就是有了一个选择问题的标准,当范式被视为理所当然时,这些选择的问题被认为是有解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只有对这些问题,科学共同体才承认是科学的问题,才会鼓励它的成员去研究它们。”与此同时,对“其他科学关心的问题”或本学科暂时感到“太成问题而不值得花费时间去研究的问题”,加以“拒斥”。[11]库恩对范式“转换”问题所持的这种科学态度,是合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用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观点来看,范式所反映的“科学革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正如J·D贝尔纳“在通向科学学的道路上”所指出的那样:“某些因素的数量变化,导致不同质的产生。当我们开始认识科学发展的某种模式时,科学却又向前迈进了。”[12]

如前所说,范式的形成得益于“科学革命”,每当这样的“革命”发生时范式就面临“转换”。

但是,库恩并不轻言“转换”,更不刻意鼓动“转换”,范式“转换”不是他著述“科学革命的结构”的主要目的。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章“常规科学即是解谜”中甚至强调,任何科学研究的结果都是有意义的,科学家在“扩大范式所能应用的范围和精确性”的问题上,应当持“热情和专注”的科学态度,不可随意“转换”范式。窃以为,这种主张本身就应属于范式“结构”的一个要素。[13]

这是因为,“范式转换”的命题容易产生误解。从范式的本质来看,“转换”不过是范式发展演变的“自然历史过程”的一种表现,是其“自然历史过程”因由“科学革命”而需要调整方向和改变轨迹,实则是“转向”或“转型”。而从实际情况看,“借用”范式的人们对“范式转换”则多不这样看,他们所言说的“转换”是要“换药”而不仅仅是“换汤”。

从逻辑上来分析,视社会事物的发展变化为“自然历史过程”的转向或转型,是尊重社会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而“转换”却是主观给定的“思想过程”,不一定合乎社会事物发展的自身规律。“转换”在“换”了事物外在的形状和发展方向的同时,也就可能会“换”了事物的内在结构和本质特性。③

由此看来,在正确理解和把握范式本质的前提下,如果说范式“转换”是必要的,那么慎言范式“转换”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三、范式的功能与方法论阈限

如果说,发现和描述的“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具有普遍的功能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论意义,那么在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则不然。这就是范式的功能和方法论阈限问题。

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基于适应“科学革命”的“转换”,反映的是社会发展进步对科学技术提出的丰富“社会功能”和优化组织方式的要求,其学说主张显然也不应生搬硬套到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科学领域。

范式的功能在于揭示和描述隐藏在自然科学研究发展史之中的规律,进而提出科学家共同体成员应遵循的共同理念和规则,实现规则与规律的统一。任何规律都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因而反映规律的规则也都具有普遍的认知和实践意义。范式所揭示的自然科学研究发展的规律,在一般性的意义上是否适应于我们揭示和描述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规律?回答应当是肯定的。

但须知,揭示与描述自然科学研究发展的和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规律的范式是不一样的,也不可能是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社会科学研究受社会有效因素的影响与力度同自然科学研究的情况不一样,不可能一样,也不可以一样。如果说,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形成和“转换”较多地受社会需求包括体现社会需求的国家意志(政策和策略)的影响和制约,那么,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关涉经济、政治、法律乃至文化基本制度的研究,就更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家意志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干预和指导,其范式不能成为一种“科学共同体”或“学术权威共同体”的“利益集团”,即使这样的“共同体”是以“百家争鸣”的方式存在的。

由此看来,我们在理解和把握社会科学研究尤其诸如思想政治教育之类学科的研究范式的问题上,不应当在一般意义上抽象地借用托马斯·库恩提出的范式和范式转换的问题。

在库恩那里,范式转换就是科学革命,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是否亟待实行这样的“科学革命”,以至于在遮蔽和搁置基本原理的情势下实行这样的“科学革命”,是需要持极为慎重的态度的。因为,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创建和运用反映规律的规则,以发展和造福自身,却不可以创造和“转换”规律。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律与自然科学研究的规律有相通之处,但并不相同,反映两种研究规律的范式也不应相同。这也如同自然有生态,社会有生态,但不可将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相提并论、混为一谈的道理一样。

厘清范式的功能与方法论阈限,应是广义科学学(将所有科学作为自己对象)之研究范式的一种基本要求。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广义科学学对此似乎还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

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借用”范式的基本理路

范式作为自然科学研究一种方法论的理论和认知原则,是否适应于社会科学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研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已经多次涉论这个问题,但多为发现和描述范式之“一带而过”的过渡语。

据托马斯·库恩自己介绍,1958~1959年间他应邀在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做研究,“在主要是由社会科学家组成的团体中度过的”,使他感到“震惊的是,社会科学家关于正当的科学问题与方法的本质,在看法上具有明显的差异”,这是他“未曾预料过的”。[14]在科学研究范式的问题上,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究竟存在哪些“明显的差异”以及为什么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并没有细说。尽管如此,我们已经从中清楚地看出,库恩已经把两大科学领域存在的这种“明显的差异”问题,明白无误地提了出来。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借用”范式,有助于梳理和总结其有史以来的规律和轨迹之“自然历史过程”,进而把握其方法论规则,这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道德教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研究范式,实践丰富,著述纷呈,亟待今天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共同体”进行开发和描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传承和创新。

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借用范式的基本理路,首先要看到“借用”的范式本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不可照搬照用,必须经过创新。任何一种方法,都是“神”(功能)与“形”(形体)的统一体。某种科学需要“借用”其他科学的研究方法,只有在“借”得其他方法之“神”的情况下,才可能“借用”,实现研究方法的创新,发挥被借用的方法的功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借用”范式,唯有“借”得范式的“传神”之处,才可能实现方法创新,不然,实际上就成了方法套用或方法移植,毁伤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应有的逻辑结构。这样说,并不是认为不同门类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可以“移植”,更不是认为方法“移植”与方法创新是对立的,而是强调所“移植”的是方法之“神”还是方法之“形”。④

其次,要区分研究范式与“文明样式”的学理边界。一些中国学者已经习惯于在样式的意义上言说库恩范式和“范式转换”,如“哲学范式”、“人学范式”等。这其实是一种学理上的误解。在中国人的话语系统中,文明样式一般是指某种知识理论体系或精神文化的内在特质、价值目标和意义向度及其显露的形态或形式,如“道德样式”、“文学样式”等,而范式所指则是科学研究方法论,当“范式”搭配哲学、人学时,其语义和语形实则是“哲学(研究)范式”、“人学(研究)范式”。如今一些学者倡导的“哲学范式转换”、“人学范式转换”,所指,实则是“哲学样式转换”、“人学样式转换”。

再次,坚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逻辑结构。

历史地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之结构要素中的“科学共同体”、“研究传统”、“理论框架”、“研究方式”、“话语体系”等都是具体的,都具有鲜明的国情特质,不仅是历史范畴,也是民族范畴。恩格斯曾在《反杜林论》中论及“第三类科学”时指出,“第三类科学”是“研究人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法的形式和国家形式及其哲学、宗教、艺术等等组成的观念上层建筑”,其间存在杜林所鼓吹的“永恒真理的情况更糟糕”。[15]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理论一级学科统摄下的一门二级学科,无疑属于这样的“第三类科学”。这种学科属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借用”范式,不可将范式抽象化、一般化,而必须放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发展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尊重中国国情、世情和党情。

如此来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借用”范式,就不会遮蔽其与库恩“自然科学研究范式”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异”,不至于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共同体的成员”尤其是青年成员,在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问题上陷落“未曾预料”的迷途和窘境。

注释

①关于科学学的对象,研究科学学的人目前的意见大体有两种:一是“整体科学”或“科学的整体”,包括自然科学之外的哲学、社会科学有门类乃至所谓中介学科如自然辩证法、唯物史观等;另一种专指自然科学。范式是库恩在考察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史的过程中发现的,故而笔者称其归为狭义科学学范畴。

②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强调唯物史观在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创新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是否也是一种带有“科学革命”性质的亟待梳理和澄明的“研究范式”呢?回答应当是肯定的。

③这个道理如同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自然历史过程”,只能顺乎其发展规律和方向推动“社会转型”而不可强行“社会转换”一样。

④笔者曾用俗语对方法借用和创新作如是比方说:“如菜刀(工具方法),可以用来切菜、切瓜,可以用来宰鸡,还可以用来裁纸,其所以如此,皆因其‘貌’在‘刀’而其‘神’却在‘切’。在这里,‘借刀’全在借刀的‘切’之‘神’即刀之功用。世上的刀有很多种,但其功用却都在‘切’,正是‘切’使刀具有广阔运用领域,同时又使刀作为一种工具方法而存在方法的阈限。”(参见拙文:《略论道德悖论研究的方法问题——兼谈逻辑悖论对于道德悖论研究的方法阈限》,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中心《伦理学》,2009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7][12][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1,2.

[2]陈士俊.科学学:对象解析、学科属性与研究方法——科学学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5):28-35.

[3][4][5][6][8][11][13][14][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1,9,10,21,34,33,4.

[9]参见张耀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10(7):3-6.

第8篇

关键词:教育评价 资料收集 评价资料处理 教育研究 收集方法

教育评价是评定教育价值的过程,评价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就包含在整个过程之中,教育评价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评价的准备阶段。评价的实施阶段、评价信息的处理阶段、评价结果反馈阶段。下面对四个阶段作简要介绍。

一、评价准备阶段

教育评价的准备阶段主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成立评价组织,确定参加评价的组成人员。

二是是确立该方面的评价标准。

三是制定评价方案,确定评价方法。

二、评价实施阶段

一是要收集到足够的信息数量。

二是要全面收集信息。

三是收集的信息要有代表性。

三、收集评价信息的常见方法:

(一)观察法

(二)文献法

(三)调查法

(四)统计法

(五)行为研究法

(六)历史研究法

(七)比较法

(八)分析法

(九)实验法

(十)个案研究法

四、评价信息处理阶段

评价信息处理阶段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对评价信息汇总,形成综合评价结论。

用数学方法综合成评价结果。定量处理评价信息的技术主要有:

(一)信息测量技术。

(二)信息统计技术。

(三)模糊数学技术。

二是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与分析。

对评价结果的解释通常可以有定量解释,即用分数、等级来解释;定性解释,即用描述性语言进行解释;定性定量结合的解释。

五、评价结果反馈阶段

教育评价结果的反馈是指评价者将收集来的评价信息,经过整理分析判斯而形成的结论,返回到评价对象手里。评价结果反馈是评价部门有效调控评价对象的重要手段,它影响和激励着教育的发展。对于评价对象来说,可以通过评价反馈发现存在的问题,调整工作目标,修正工作计划,改进工作方法。

进行反馈时,可以直接反馈给教育评价对象,这是主要的反馈。一般来说。评价组织在评价结束后还要将评价结论反馈给教育主管部门,以便作为决策依据。有些项目的评价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以一定的方式公布。

反馈可以采取口头传达和书面送达两种方式。由于口头传达缺乏严肃性和正规性,所以,一般都采取书面送达评价报告的方式进行反馈。

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对于教育现象的深入研究,是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最有效的途径。它们充分的揭示了教育科学研究对教育发展历史有着深刻的意义与价值,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育科学研究是对教育科学的各个学科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过程,是一项探索、揭示教育运动、教育现象本质与规律的活动。依据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可以分成两种:一是以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各门学科为基本研究范围,就是所谓的基础研究;二是以教育实践中所遇到的现实存在的问题为最基本研究对象,就是所谓的应用研究。

一、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几种研究方法

(一)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的一些特点:(1)控制情景。(2)排除无关的因素。(4)反复实验的结果,总体上是一致的。(3)实验的结果可以有精确的数据记载,其所表示的准确性,其结果都是一致的。

(二)经验总结法

依据教育科学研究的实验法,对实验程序的要求步骤如下:(1)确定教学科学实验研究课题与研究对象。(2)广泛搜集查阅资料、制定实验计划。(3)全面收集实验有关依据材料材料。(4)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概括事实材料。(5)撰写经验总结报告。

(三)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教育科研人员为了深入了解教育现状,也是为了更准确的确定和解释社会的或心理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采取的系统的教育科学调查研究方法的汇总。这种科研方法是通过对原始材料或者是对原始现象的观察,研究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材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概括的研究,从而进一步促成对教育科学的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应用于教育领域中很广泛,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调查研究法有:问卷法、访谈法和调查法。(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康万栋.素质教育研究述评[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1992,(12).

[2]朱怡青.创新教育:21世纪的呼唤[J]二.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9,(8).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启中平的“教育研究必须坚持人文主义的方法论”一文(《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14一17页),作者理解“科学的方式”为“统计与测量、实验与试验等科学方法”,而“人文的方式”等同于“体验、感觉、直觉与思辨等方式”。

第9篇

论文摘要:通过投入产出表对科学研究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科学研究事业的基本特征以及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位!,明确了科学研究事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

1引言

科学研究事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门,不仅能够为其他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更为重要的是科学研究事业的兴衰将会直接决定未来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波特指出,国家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于国家竞争力的高低,而国家竞争力的高低则是由生产率高低决定的,科学研究事业是提升生产率的最重要部门。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科学研究事业的投人,每年都将国民经济预算中的一大部分用于科学研究,但是科学研究事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中到底处于何种地位,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力如何,并没有明确的分析。本文依据美国经济学家Wassily Ixontief提出的“产业经济理论”,利用中国政府最新颁布的“1997年中国投人产出表”,试图对上述问题做一探索。本文中的科学研究事业所涵盖的范围是指:

(1)自然科学研究。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农学、医学、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活动。

(2)社会科学研究。包括人口、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历史、美学、文化艺术、语言、民族、文化、考古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活动。

(3)其他科学研究。包括管理科学、技术经济学、未来学、科学技术史、情报科学、图书馆学、档案学、环境科学等边缘学科的研究活动。

2科学研究事业投入产出分析

2.1中国科技事业发展速度快。但是与国外先进国家差距仍旧明显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科技事业的资金投人,特别是自1991)年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政府加大了对科技事业的投人力度。R&D投人额从1991年的159.5亿元上升到2000年的895.7亿元,增加4倍多。科技事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部门。

但是由于我国科技事业起点低、底子薄,因此,尽管这些年来增速保持在世界领先地位,但是无论从R&D投人的资金总量上还是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上来看,我国都同世界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差距。以美日欧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近年来R&D占GDP比重一直保持在2%以上,而我国近年来比重虽然上升幅度很快,但是仍旧低于1%的比重。

2.2科学研究事业从部门结构上看属于最终消费型

高中间投入行业中间需求率是指各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和该产业的总需求之比。反映了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有多少作为原料为其他产业所需求。一般而言,中间需求率越高,则该产业越接近于原材料行业,反之则该产业更多地偏向于提供最终消费产品。最终需求率则等于1减去中间需求率。

中间投人率是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投人与总投人之比、反映了各产业在生产活动中对其他产业的依赖程度。一般而言,中间投人率越高,其产业附加值率越低,但是对其他产业的带动能力越强。最终投人率则等于1减去中间投人率(表1)0

如表1所示,我国1997年科学研究事业中间需求率为0.2502312,远远低于三次产业的平均中间需求率。这表明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主要是提供消费者服务,对生产过程提供不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科技成果不能很好地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并投人到生产过程中。从将来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的提高,科学研究产业对中间过程的需求投人势必会增加,从而使得科学研究事业的中间需求率逐渐提高。科学研究产业的中间投人率为0.6122283,低于第二产业,但是高于其所属的第三产业。这表明在第三次产业中科学技术产业事普首榕拎咨力其附加佰较低。随着科学研究事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其中间投人将有下降趋势。

2.3科学研究事业更多地表现为对第三产业的依赖关系

直接消耗系数是指将各个产业的原材料投人额除以相应的各个产业的产值。反映了某个产业生产1个单位产品时需要得到其他部门的原材料投人量。从表2中可以看出,科学研究事业更多地表现为对第三产业的依赖关系,其直接消耗系数0.25853377;其次则是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依赖关系则微乎其微。这充分说明,在科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果从行业依赖角度来看,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需要118个部门的投人(总计124个部门),几乎覆盖了所有的行业。此外,如表3所示,在影响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巧个行业(直接消耗系数大于0.01)中,第二产业为12个,第三产业为3个。其中最重要的是其他电子及通信及设备制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其他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商业、日用电器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六大行业,其合计达到0.249532,占全部行业的4196。说明上述行业是影响中国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关键性行业。从另一个侧面而言,房地产业对各产业的直接消耗关系,也反映了其对上游产业的拉动关系。

2.4科学研究事业对国民经济有着很大的拉动作用.

但是受其他行业的影响较小.因此.更多地依赖于国家的直接投入影响力系数(表4)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个部门增加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当影响力系数大于1时,表示该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当影响力系数小于1时,则表示该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影响水平。

如表4所示,根据笔者计算的1997年国民经济40 X 40部门的影响力系数结果所示,影响力系数由大至小排名前10位的均为第二产业行业,而第三产业行业影响力系数排序均比较靠后。这一方面说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拉动作用的仍旧是第二产业制造业部门;另一方面第三产业影响力系数差距与第二产业差距较大,也说明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发育程度仍旧较低,发展的空间仍很大。但是值得注意,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影响力系数达到了1.08,超过各行业平均值,在第三产业中排名第二位。说明目前科学研究事业属于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推动能力的产业。随着国家和地方对科技在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作用的认知逐渐加强,对科学研究经费的逐渐增加,科学研究事业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将会逐渐加大。科学研究事业将很有可能成为带动我国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感应度系数(表5)是反映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该部门为满足其他生产部门生产的需要而提供的产出量。当感应度系数大于1时,表示该部门收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当感应度小于1时,则表示该部门受到的感应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

一般来说,感应度系数越高的产业,国民经济发展对该产业的拉动作用越大。如表5所示,第三产业在全行业排名中两级分化严重,既有像商业这种受国民经济变动影响较大的部门,也有很多感应度不高的部门。科学研究事业总体上看来属于受国民经济变动较低的部门,可见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部门,其所受到的拉动作用仍旧很低。这说明,紧紧依靠其他产业发展带动的影响,是不足以提高科学研究事业的投人水平的。因此,科学研究事业更多地是依靠政府或企业的直接投资。

总体来说,科学研究事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中属于高影响力、低感应度的行业,对国民经济有着极大的拉动作用,但是,却受其他行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影响很小。因此,要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高速发展,有必要加强科学研究事业行业的发展步伐。但是仅仅依赖其他行业发展的间接投资是远远不够的,科学研究事业更多地要依赖于政府或企业的直接投资。所以,目前我国还应该进一步加大对科学研究事业的投资力度。

第10篇

关键词:科研;反哺;教学;高校;科教融合;机制

课题类别:2016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课题名称:应用型民办高校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建设研究与实践

课题编号:SJG2016699

G647

总书记曾经在讲话中提到:“高等院校是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要用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作为高校发展的两翼,教学和科研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在新时期,民办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只是讲授新知识,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模式,站在科研发展的前沿,通过科学研究充实教学,避免教学的枯燥重复,成为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源泉。

一、民办高校科教融合机制探析

第一,从知识传授到知识创新的专业化认识链要求科教融合。大学教育分为不同的专业,把大学生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专业程度,为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教学与科研分别对应着知识传授和知识创新,教学是科研发展的动力,科研为教学提供肥沃的土壤。教学只是让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知识,科研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创造知识的能力,为今后所用。教学水平的高低影响着科研能力,同样,科研能力高低决定着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注入新鲜活力,而不是机械重复。

第二,科教融合与知识学习中教学对象的思维模式相契合。首先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对知识进行认知和评判,也就是识记。为了避免枯燥的知识记忆,可以改变教学方式,或者运用科研提高教学的科学性,提高识记的效率。其次,高校的科学研究具有多元化、开放性的特征,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识记的效果。科研内容的开放性不局限于教学的目标、逻辑演绎空间等,更重视创新过程。一般科研需要建立教学只是评判的基础上,得出成果后,在运用于教学的提高,巩固只是。多元化指在科研中整合各方面只是,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总之科教融合是人类追求知识的本质。

第三,教学和科研各自的属性决定二者的互动。首先,高校的教学本身具有研究性。教师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科研技巧,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学过程的探索性和研究性。其次,高校的科研本身具有教育性。都是科学研究,但是和研究机构的不同就在于,大学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具有教育意义。高校搞科研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

二、科研反哺教学的途径

第一,把科研方法转化为教学手段。高校师生从事科研活动,一般遵循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总结这一过程,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结合教学,指导学生针对科研题目进行开题-实验-总结-结题-鉴定成果等。教师将指导学生的科研方法转化成实际的教学方式,也是将科学思维方式结合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应用问题的水平。例如,生理学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科研小组研究像“一枝黄花有效成分及其药效研究”等研究,学生一般很乐意参与科研课题,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有积极作用。

第二,将科研平台拓展为教学条件。一般子啊高校不同专业都有各自使用的科研设备和教学设备,很多高校的科研设备都是摆设,活动比较少,也不在教学中使用,长期闲置。高校可以开放科研专用设备,让学生有机会使用。科研设备实验室在教学内容、方法上面向学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实验选题,降低消耗成本。

第三,用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科学研究总是针对各个学科的较前沿问题,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然而,高校教学中使用的教程由于需要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内容体系,不可能随时变动,在时间上跟不上本领域研究的先进性,编写教材的人员也具有局限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充实教学内容,避免学生本领域知识陈旧。此外,教师在从事科研时也要把握科技发展的动脉,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和结构体系,紧跟知识发展的潮流。好的教学成果是教师将自己的科研优势反馈到教学中,将知识教学和科研实践相结合,更新教材内容,培养具有前瞻性思维的专业学生。

第四,将科研设计导入教学实验。教师把在自己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科研设计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先进性和方向性。将科研成果中的设计部分经过加工后运用到课程的教学中,帮助教学过程更新实验方式,提高教学的综合性,让学生在教学和职工学到先进的实验教学设计,提高创新能力。

第五,将科研精神和教学理念相结合。科学研究的精髓就是创新,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发现新知识,重复和模仿永远不会有科研价值。教师进行科研就是体现其新精神,充分发挥教师的研究、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将这种科研精神发挥出来,将自己探索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教给学生,用科研精神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紧跟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势,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为社会培养有独立思维能力的科研人才。

三、结语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责任,虽然在职能上有所拓展,但是仍然离不开对最高价值的追求,高校拓展科研职能也离不开培养人才的内在要求。科研活动的教育性决定其育人方向,科研活动具有的知识体验功能是反哺教学的最佳优势资源。教师的科研经历可以改变课堂上枯燥的知识传授,其科研探索中获得的认知情感和精神可以感染学生,优化教学效果,在科研探索中教师树立的信心帮助老师提高个人魅力,有效改善教学生态。科研和教学融为一体,补课分割,民办高校完善科教融合机制能够促进其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楚廷.再论教学与科研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4).

[2]杨勇.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7).

[3]魏青 . 科研是教学的不竭动力[J]. 中华文化论坛,2008,16( 8) : 46 -47

第11篇

【关键词】生物科学;有效教学;行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52-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各个行业都得到极大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强对我国社会公共管理的力度,以期望更加均衡的提高我国国人的素质,平衡各个地区之间在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给我国生物科学领域输送更多的人才,我们就必须从教育抓起,借当前我国政府、各个地区重视教育的助力,对生物科学中有效教学的行为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生物教学体制的完善提供借鉴。

二、生物科学研究对当代教学的意义

(一)促进课程改革顺利实施

对生物科学进行研究对当代我国素质教育体制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够促进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完成。我国近年来提出的课改的核心就包括加强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一项,而生物科学作为科学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当前,我国教育界面临了过多的低效教学、缺乏创新教学,甚至是一些无效的教学。只有改变这些行为,才能促进新课改的充分落实。

(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提升生物科学研究的关键首先需要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作者发现,提倡科学研究的课改内容使得当前教师的教学任务量不断增加,教学难度也不断加大。

(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具有科学研究性质的生物课程体系教学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对于生物等科学科目的兴趣,有效的生物科学研究式的教育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只有拥有高质量的生物科学研究式教育才能够实现生物教学的真实目的,达到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三、科学研究中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

有效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学生形成这样一种心理的困境:他们知道教师为他们设置的目标,但是却并没有直接背告知如何实现目标,他们也没有实现目标的经验,从而就使得被告知目标(或是被提问)的学生形成一种迫切希望找寻合理途径实现目标的心理状态。因此,可以发现,有效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自主的提出某些新颖的观点、促使学生发现问题的所在、唤起学生自我独立思考的本能。但是教师在为学生设置有效情境时也应当注意不要走入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1)创设的情境过于单一,使学生思维陷入死胡同;(2)情境的设置过于模糊,偏离了预先设定的目标。

那么我们应当为学生创设具有以下特点的情境如下:(1)创设具有生活化的情境,例如教师设置的情境,“酿酒的过程是先将米饭煮熟,放置待冷之后,在其中加入酵母菌和曲霉菌种,添加水搅拌均匀,然后放进密闭的容器当中,调整环境温度并控制其稳定,十二个小时之后,米酒就制作完成。”接着教师这样提问,“请问酵母菌和曲霉菌在酿酒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这样一个情境的创设,实则是想要学生将教师刚才提供的酿酒过程进行再次的回顾,并根据上下酿酒环节的联系去思考这些菌种在酿酒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这样的情境符合生活化的思维过程,例如:钥匙丢了,怎么去找?一般寻找的办法都是去回忆今天自己出现过的地方,然后回过头去寻找。(2)创设开放的情境;(3)创设具有多层次的易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情境。

四、科学研究中有效课堂组织的研究

通过作者对有关文献的阅读和自身教学经验的总结,作者发现科学研究中有效课堂组织是影响生物科学研究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作者首先以所在学校为例,研究课堂组织中存在的问题:(1)课堂小组的构成缺乏灵活性,例如:优秀学生与成绩一般学生往往影响了分组情况,为了严格控制课堂纪律学生座位不能够频繁调整等;(2)每一个课堂小组内小组成员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合作。生物科学课程的开设大多是在高中阶段和初中阶段,学生年纪较小,不具有协调组织成员的能力。并且年纪较小学生思维不集中,很容易探讨到与课堂教学目标不同的问题。例如:教师问,“鱼是怎么呼吸的?”学生A回答:“我家有两只金鱼”、学生B回答“我不喜欢吃鱼”等等;(3)课堂小组内部缺乏公平性。

因此,为了更好提升有效教学行为,就必须处理好科学研究类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分组研究模式。在对学生分组时,教师应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采用同质分组的方式,便于问题的集中讨论;(2)小组人数不要过多,三到四名学生最为合适;(3)采用不固定的小组,或者是小组成员主动相互结合;(4)教师应当发挥组织作用,创造研究讨论的和谐氛围、轻松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言;(5)明确分工,及其目的。

五、结论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发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对教师团队的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对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借此契机,提出有效改善现有教学模式、行为的些许方式。作者通过对科学研究中有效情景创设的研究、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有效课堂组织的研究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对生物科学研究中有效教学行为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第12篇

如何发挥中学教师身处教学一线的独特优势,提升教育科研的能力,使教育科学研究真正做到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又服务、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这成为教育科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初探中学教师如何做教育科学研究:

一、走出误区,正确认识教育科学研究。

误区:教育科学研究就是那些戴着眼镜、目光深邃、学识渊博的科学家、专家、学者的事情。

现状:中学教师普遍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是我们的职责,“桃李满天下”是我们的职业成就,在此观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师围绕着考试成绩教书育人,勤勤恳恳、本本分分地做一个好教师。

解析:教育科学研究从本质上说就是培养一名教师的反思能力、探索意识、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1] 普通的一线教师只要具备这些思维能力,就具备了做科学研究的思维条件。再加之中学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自身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这成为教育科学研究中其他研究主体不可复制的优势。

措施:教育科学研究一点也不神秘,也不像想象的那样高深莫测,更不是只有专家、学者才能做的事情。中学教师应挣脱思想上的束缚,走进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动承担教育科学研究重任,实现教育教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相衔接,推动中学教育高效、有序发展。

二、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提升中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应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从教育教学中来,到教育教学中去”,运用“三步走”战略提升中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第一步:有意识地培养教师的反思习惯、探索意识、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现状解析:中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是缺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缺乏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用文字的形式再次完整地呈现出来的能力。中学教师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往往都是“一次性”的,只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不会把解决问题的思维的生成、发展、衍生、结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会把零散的、朴素的、不自觉地思维习惯加以整理上升为自觉地、系统化、理论化的理论知识和思维结构。

措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探索意识、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案例一: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机智地解决了突发状况,教师应在课后反思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的教育理念、方法、效果,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研究、总结类似问题的认识评价、措施、效果等。

案例二:一个学生经常性迟到,教师三令五申依然无效。教师应该反思之前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找学生谈心追根溯源,找到症结,实施相应解决措施。按照以往的工作经验,这个问题到这就结束了,对于教育教学研究来说,其实远没有结束。我们可以继续探索这个问题,搜集整理类似的教育教学案例,从大量个案材料中发现一般规律、总结概括出最普遍本质。

第二步:将零散的、朴素的、不自觉的教育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

每一位从教多年的教师都会滔滔不绝地说出自己曾经是怎样管理班级、怎样教学的,细细琢磨发现这些老师所说的都是个例、典型案例,没有真正说出班级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的最普遍本质和最一般规律,甚至连解决某一类型问题的规律性的观点都没有。

问题症结是教师在做相同的事情时,没有把那些零散的、朴素的、不自觉的实际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用以文章或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教学反思、教学后记、教学心得体会、教学启示、教学研究等。

案例一中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研究、总结类似问题的认识评价、措施、效果”,案例二中的“继续探索这个问题,搜集整理类似的教育教学案例,从大量个案材料中发现一般规律、总结概括出最普遍本质”则是将实际教育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

第三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检测、反馈、矫正、完善教学研究。

“从教育教学中来,到教育教学中去”是中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原则之一。“到教育教学中去”是检测系统化、理论化的教育教学经验理论是否正确、是否科学合理的唯一标准,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和归宿。教育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反馈、矫正、完善教育教学经验理论,进而形成能够推广应用的模式、方法或是价值经验、[1] 思维方法,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践基础上的教育教学理论创新是教育教学变革的先导。

三、坚持教育科学研究微型化、校本化、常态化

微型化即中学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时,坚持“从教育教学中来”,以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按照“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思路,[1] 研究其成因、成功的方法总结、失败的经验启示,发现、总结最普遍的本质和最一般的规律,形成能够推广应用的一般模式、方法或是价值经验。如:如何解决个别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等现象,如何科学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如何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如何高效利用课堂前五分钟,如何有效提问,如何布置、评价作业等。这些问题都一一解决并上升为教育教学理论时,实际上就成为一个大课题:构建高效课堂。

校本化即中学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时,立足学校、根植教育教学实际、着眼于学生的现状和未来,着重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形成能够在本校推广应用的一般模式、方法或价值经验。[1]如:我们任教的学校定位为艺术特长学校,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高考艺术特长生的有效学习模式、艺术特长生的班级管理方法、在高考前两个月如何提高文化课成绩、特长生的专业课和文化课之间资源分配问题等,“到教育教学中去”,服务教育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常态化即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不是一次性的,也不是即兴而发的,而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并逐渐演变为教师教育教学规律性的内容,成为中学教师的一种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如:一节非常成功的教学观摩课之后教师就要反思、总结这节课成功的因素都有哪些,哪些因素是今后教学中能够积累和坚持的,哪些因素是随机因素?有了这样的分析并形成文字性的课后反思,而且如果每一节课都能这样坚持下来,假以时日,教师的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

再如:在班主任工作中,成绩不高、经常犯错的、在其他老师眼中经常被视为“问题学生”的他,却因为你偶然间一次不经意的赞赏而高兴,以后的班级事务他总是积极、认真、主动担负责任,其他学生、老师都认为他的变化很大。这时,我们就应该思考:究竟什么样的学生是“后进生”、传统意义上的“后进生”的成因、“后进生”转化的关键因素,传统“后进生”转化中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等。

教育科学研究要立足于学校、植根于教育教学、从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教师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创新实践,进行“问题式”或“经验总结式”教育科学研究,赋予教育科学研究以灵动的生命,使教育科学研究在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落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直至硕果累累。最终使中学教师由优秀“教书匠”逐渐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优秀“教育者”!

第13篇

[关键词] 理论教育 科学研究 特点

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是高校理论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校理论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于提高全社会对在高校开展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和高校理论教育工作者增强理论教育工作技能,推动高校理论教育的改革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与其它学科的科学研究相比,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呈现出诸多显著特点。本文试图对此加以探讨,以期给从事高校理论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的科研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理论)、教育的对象(在校大学生)、教育的主体(高校理论教师)、教育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从理论本身而言,它是一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科,是一个完整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将理论作为高校理论教育的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发掘的基本原理,研究理论的发展史,结合实际特别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研究如何丰富和发展。总之,理论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理论的实质,探索理论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理论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大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征、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状况、大学生对于理论及其教育的认知和所持的态度等。将教育的主体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高校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与高校其他教师相比较所享受的基本待遇,考察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以及对从事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认知及所持的基本态度,并提出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途径和方法。将社会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情况对我们坚持和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它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高校实施理论教育提供了哪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有利条件,同时又对高校理论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将高校理论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思想状况,根据时代要求,充分运用现代社会提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高校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的倾向性

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的研究;二是教育的研究。这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在研究对象上,前者以理论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本身,后者以理论教育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的教育;在研究任务上,前者以揭示理论的实质、探讨理论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后者则以探讨理论教育的规律作为主要任务;在学科属性上,前者属于基础研究,后者则兼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重性质,其中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加突出。因为理论教育的研究虽然也要重视理论的研究并以此为前提,没有理论,就无所谓理论教育,但它更主要的是研究理论教育的规律,即研究理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对象所接受,从而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价值观念。对于高校理论教育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学习和研究理论,只有先搞清楚了什么是以及如何对待的问题,才能解决用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进行教育和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同时,理论教育搞好了,又能增强人们的信念,进一步树立对待的正确态度,从而推动理论研究的繁荣。因此,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研究实践中要平均用力,而是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后者,即应更倾向于教育的研究。这是由高校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理论教育,既具有一般意义的教育的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意识形态性。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的一般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般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客体、目的、内容、方法、结果等,也反映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高校理论教育是以理论而不是别的理论作为施教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育活动,因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有着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因此,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既要研究理论体系本身,更要研究高校理论教育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研究如何使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以提高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主体的特定性

高校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从事理论教育工作的教师。如前所述,理论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除对本身的研究之外,更要研究理论的教育。在目前形势下,主要是研究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问题。对此,高校课理论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作为高校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教师最有发言权。高校理论的教学内容,毫无疑问就是理论体系,包括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理论。教材的编写,首先要反映理论的系统性。但教材内容还必须体现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和热点,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承认,教材内容的确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专家学者、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三方通力协作。需要学术界立足中国国情,开阔视野,深入探索,产生出较为成熟和系统的理论成果,而不是浮光掠影、只言片语的评说。还需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的规范下组织编写。而无论是专家学者的研究,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都离不开高校理论课教师的日常性研究。高校理论课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最了解学生,他们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以及学生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最为熟悉,也有最深刻的体会。专家学者的研究(有的教师本身就是专家)必须以广大教师的研究作为基础,广泛吸收教师的科研成果。教育部门的决策也是一个民主集中的过程,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其决策的最为直接的依据,广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而获得的科研成果,也是重要基础。

第14篇

关键词:研究方法;类比论证;归纳演绎;科学研究

自19世纪索绪尔创建的结构主义语言学问世以来,现代语言学已经走过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各类语言学理论与派别也不断衍生与发展。就如何看待语言学这门学科以及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一直受到各方争议。语言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保证其不断发展的必不可缺的要素。句法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认清语言学的定位对于句法学研究无论在论证方法还是分析思维上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主要思想综述

(一)语言学是一门科学

Liliane Haegeman的Thinking Syntactically中,第一章节提出了句法学的方法论基础。作者首先指出语言学是一门科学。究竟语言学是不是科学,首先要回答“什么是科学”。参考几类权威词典的定义可见,科学不是一种内在知识,而是一种获取知识的动态活动,科学家的目标就是记录特定现象并为现象提供合理的解释。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语言学更是将语言学看作是一门自然科学,认为研究语言就应该符合客观、可验证、有逻辑等自然科学应具备的所有特征,并发现解释其中的规则和规律。由于语言学是一门科学,因此,研究句法也应注重逻辑推理,采取科学的推理过程与方法。

(二)科学研究方法

1.类比论证

论证属于一个哲学名词,指作者能够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式,一般通过推理的形式进行。句法论证是运用证伪的方法在句法领域进行推理。类比论证是根据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两个对象,来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点,其逻辑形式为:A具有a、b、c、d的属性,B具有a、b、c的属性,所以,B可能具有d的属性。

类比法富于启发性,它深入浅出,使读者易于领悟抽象的道理。运用类比论证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使用同类对象进行类比。第二,避免单独运用类比论证一种论证方式。最好是与其他的论证方式结合使用,使之起一种补充和丰富的作用。第三,要注意结论的可靠程度,在表述上要把握住分寸,不可绝对化。

2.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则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通过比较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来揭示论点的本质。对比论证方式的运用范围很广,可以是横向比较即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纵向比较即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

运用对比论证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比较的双方要具备可比性。第二,要建立合理的参照系进行比较,倘若没有共同的参照系,两者就无法进行比较。

3.归纳与演绎

归纳法和演绎法是科学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归纳法是先积累个别事实,然后归纳出一般的认识,发现一定的规律来描述该类事物的一般属性;演绎法则是由现有的一般认识作为前提分析个别事实,最终得出可以通过实验和观测进行检验的推论。如果最终的推论能得到证实,就可以继续坚持,如果不能够被证实,则需要修正。形式主义将演绎思想引入语言研究当中,从观察出发,经过严密的公式演绎,得出人类的普遍语法。

归纳和演绎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两者相互紧密相联,相互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在科学思维中,共同构成一个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至个别的完整逻辑推理过程。

(三)科学研究原则

科学研究除了研究方法,其特有的自然属性与遵循的原则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明晰、系统

科学的理论需要明晰系统,科学家应该明确清晰地阐述其假说、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为了确保研究之间能够相互借鉴、相互挑战,语言学家们应尽可能明晰地表述其理论。有时,数学当中的一些公理形式也会应用于语言学研究中,乔姆斯基就把语言的句法研究与数学的形式化系统进行类比,通过借用数学的形式化方法来描述语言,这种形式推导的思想在被称为纯科学的研究领域中表现尤为明显。科学的另一属性就是系统性,进行科学研究时要注意构建系统,探索管辖系统的一般规律。

2.简约、经济―奥卡姆剃刀原则与最简单主义

奥卡姆剃刀原则(Occam′s Razor)是由14世纪的逻辑学家奥卡姆提出的一个原理。内容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个原理又被很多科学家称为“经济原理”。“经济性原则”通常是构建理论时的一个参考原则。

乔姆斯基最近提出的语言学的最简主义研究中,随处可以感到经济性原则的指导作用。乔姆斯基句法理论体系中,每一个新的句法理论实体的引入都是旨在理论的建设。随着理论研究与新言语证据的出现,句法理论得到不断的修正。这一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充满挑战。因为每一个理论实体或者概念,都是为满足“解释充分性”的需求而引入的,因此在去除的时候就更加需要证据。而通过一种新的解释方式,省去借助过多的理论实体正好符合奥卡姆的哲学方法。

3.批判、质疑

科学理论的发展也离不开研究者批判与怀疑的态度。质疑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进行科学研究要时刻认识到所有关于问题的回答以及获取的知识都是假说,科学就是在不断的质疑与不断的修正当中得以发展。

二、相关研究综述

学术界针对语言学的科学属性以及研究方法的选用等方面仍旧存有争议,从而引起了广泛的探讨与深入的思考。

(一)语言学科学属性

学术界基本认同“语言学是一门科学”这一种说法,但对于它是一门什么科学,看法却大相径庭。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语言学把它看作自然科学,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主义语言学则认为是社会科学。还有一部分持中立态度。但是,这一争议在如今的语言学研究中似乎不再那么突显,语言学研究的领域开始呈现多元化,研究方法也日趋多样。比如,语音学着重研究人类发音的物理/生理方面,从这层意义上说,更接近自然科学;心理Z言学与社会语言学涉及更多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更接近于社会科学;强调思辨的语言哲学,则可归于人文学科。

乔姆斯基“语言学是自然科学”的学说把研究对象从研究语言转移到研究人脑,这是语言学研究的一大进步。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乔的学说逻辑基础都是类比,并非建立在对语言现象观察分析之上。尽管乔的学说遭到了众多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是将语言学研究与科学方法最大化结合的很好诠释。

(二)生成语言学的演绎思想

转换生成语法被称为现代语言学史上的一场革命, 其表现之一就是将演绎的思想引入了语言学的研究当中。结构主义强调归纳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进行语言事实的实地调查、分类整理以及由此而进行的结构描写;而转换生成语法采用演绎法, 通过严谨缜密的公理形式演绎,得出人类的普遍语法。

归纳和演绎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研究中, 归纳可以发现新知识, 但并不能确保所获得的知识为真。任何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研究都应该有演绎的成份, 否则就只能算是对数据的观察、整理和描写而已。棠匪够的生成语法理论满足“尊尚理性,追求真理,尊重客观,符合现实”的四大科学主张,论证方法符合科学方法的普遍原理。自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提出,演绎法登上了语言研究的舞台,形成了现代语言研究中演绎和归纳并驾齐驱的局面,从这一角度来看,形式语言学更接近科学的自然属性。

(三)经济原则与语言研究

1.经济原则在语言中的运用

局部经济性原则是制约句子推导的根本性经济原则。每一个语类投射在结构上都经过一定的运算,这种推导式运算看似复杂,但是局部经济性原则将可能的操作限制在每一个阶段,即其推导阶段的运算操作数量减少至最小值。普遍语法有一个结构经济原则,透过讨论汉语中三类没有动词的句子:名词谓语句,空系词分句和空洞词句,认为汉语句子遵守结构经济原则,呈现“没有结构>空语类>显性语类”这个倾向性。

2. 经济原则的非适用性

逻辑学认为, 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个世界。经济原则有其势不可挡的优势, 但“越少越好”的经济原则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英语分裂句和焦点算子的存在就否定了这一定律。下面我们通过英语分裂句来解释经济原则不能涉及的情况。

英语分裂句形式上的体现是:一个句子分成两部分,每部分都有自己的动词,例如:It’s a new car that Mary is driving .为何不说Mary is driving a new car .这样并不影响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这样才算符合“越少越好”的经济原则, 但若使用经济原则, 这句话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我们认为It be X that句型中,It be是统领这个句式的焦点算子,that 是为了配合It be 的存在而存在,所以It be 和that 都不可省略,没有了焦点算子,强调的内容就会缺失,变成了一般的叙事句,失去了之前的表达效果。

3. 经济原则与空功能语类C 的关系

空语类对解释句法和语义句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词汇性语类中包含空语类,功能性语类中也存在空语类。标句词C 属于功能语类,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之前空功能语类C 的许多研究是基于GB理论框架下的,依赖于管辖概念。但是出于经济性的考虑,在提出最简方案后,删除了管辖这一概念。要求根据最简性选择最优化的推导过程。对汉语无动词句子进行分析,探讨了表征经济原则,认为没有结构是最经济的,其次是有结构而没有语音特征,比如空语类,最后才是有结构有语音特征的显性语类,也就是结构越少越好。空功能语类的存在也是出于经济的考虑,体现了经济性。这也有助于对句子达成统一的解释。

三、结语

科学理论基于观察和实验,任何科学假设的提出必须从观察、实验出发。但是,单纯地观察、整理却违背了科学的严谨性,演绎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理念与方法。乔姆斯基将演绎纳入了语言学,使得语言学具有了科学属性。

除了科学方法,生成语言学的研究过程和理论也遵循科学性的原则。乔的理论自创立到现在半个世纪,经历了五种理论形态的变化,从最初的经典标准理论发展到最简方案,其理论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对优雅性和经济性原则的不断追求。

乔姆斯基的“最简方案”是其遵循简约性、经济性的最好诠释,推导中没有多余的步骤,表征中没有多余的符号。比如在最简主义方案中,GB模式中的“管辖”概念已经不再存在,而在解释句子成分移位时,代之以更强概括性的特征核查理论。其证明句法具有简洁、对称、经济等属性,正是为了构建一个解决句子音、义问题的“完美系统”。这也反映出乔姆斯基所强调的,自然语言具有“完美性”的思想。近期的研究已初见成效,但没有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是无法完成的。在今后的语言研究当中,除了沿用现有的方法,还应创造新的科学方法来发现问题、说明问题并解决问题,让语言学研究始终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1]Aarts,Bas. English Syntax and Argumentation 2nd Edition [M].Palgrave Macmillian ,2001.

[2]Haegeman,lilian. Thinking Syntactically: A Guide to Argumentation and Analysis[M]. Blackwell, 2006.

[3]戴曼纯.句法运算中的经济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03):132-138.

[4]邓思颖.经济原则和汉语没有动词的句子[J].现代外语,2002(01):1-13.

[5]李可胜.生成语言学的公理演绎思想[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04):102-106.

[6]涂超.奥卡姆的剃刀与最简单主义[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03):111.

[7]邵伟国.论介词的及物性和不及物性[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02):73-76.

[8]吴红岩.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的自然科学本质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5(11):52-56.

[9]袁毓林.零形式和零成分的确立条件[J].当代语言学,2010(03):220-231.

[10]张帆.空功能语类C的句法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06):187-188.

[11]朱永生.语言学的科学属性及其研究方法的来源与选择[J].中国外语,2010(01):81-85.

第15篇

一、利用化学史教学 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思维火花

化学学科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化学知识,还包括许多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化学科学知识,还要重视化学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把科学的探究思维与科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研究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例如在人教版 第二单元 课题1“空气”一节的教学中,首先介绍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做的实验,接着让学生分析容器中气体体积减少的原因。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密闭容器内只有金属汞和空气两种物质,从而提出假设认为是汞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了。后面拉瓦锡所做的氧化汞分解实验证明了学生猜想的正确。最后让学生注意实验成功的几个关键词:拉瓦西把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1/5。之后提出问题(1)、装置不密闭结果如何?(2)“一部分”说明汞过量,汞不足量的情况下结果又如何?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可得出(1)若装置不密闭,空气流动则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汞不足时,氧气消耗不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偏低。通过这样的教学,一方面以一系列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学到了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即观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二、精心设计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且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设计中,应该改变“老师做,学生看”“老师讲,学生听”的思路,充分利用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萌发亲自设计实验的欲望,从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例如在《氧气》一节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借助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将人教版 第二单元 课题1空气一节【实验2―1】改为探索性实验,具体过程如下:首先依据拉瓦锡的实验原理“汞和氧气反应,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提出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变化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同学们很容易想到“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紧接着以“问”激趣,引发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欲望,①我们选取的可燃物应具有什么要求?(可燃物必须足量,且消耗氧气的同时不能生成气体)②怎样设计实验装置?(请同学设计但要求现象明显)然后演示课本实验2―1,最后由学生总结出该实验成功的关键之处,及引起测量结果偏低的几点原因。总之,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领会到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同时也感受到了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

三、与习题教学相结合 训练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思维能力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个体能在短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的智力品质,也是一个人进行科学研究必备的素质。而教学过程中通过习题的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学生思维敏捷性的方法。

例如:在一个有刻度和可滑动活塞的玻璃容器内放入一些白磷,将此容器固定在盛有有80℃水的烧杯上(白磷的着火点为40℃)进行实验。如图

实验过程中,所有观察到的现象是: 。

由此现象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