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知识管理的方式范文

知识管理的方式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知识管理的方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知识管理的方式

第1篇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管理;实践方式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199-03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

什么是知识管理,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和界定,但知识管理以信息为基础、以人为中心、以创新为目标的基本观点却是毋庸置疑的。基于此,笔者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也相应表现为信息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创新管理三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知识创新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信息技术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工具。当前,图书馆界对知识管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将其作为一种管理理念不断应用到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知识管理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从管理角度来说能够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思想;从技术角度来说,能够优化管理工具。在传统观念中,图书馆工作的实质一直被认为是文献的收藏与提供利用。随着波普尔“世界3”理论的诞生以及“知识说”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图书情报工作的知识化特征。彭修义先生首次提出了“图书馆工作与情报工作其实是同一性质的工作,都是关于知识的搜集、整理、研究、运用与传递的工作”。在以后的知识交流论及知识组织论中均有大量论述赞同这一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结论就是“图书馆内部活动的实质是知识组织”。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专家黄宗忠教授也极力推崇“图书馆员从事的工作本质上是知识管理”这一论断。知识管理是对信息、技术,即知识的管理与对人的管理的统一,它搭建了一个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的桥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以实现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扩散和知识增值。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践基础

图书馆的知识传播不仅丰富和扩展了人类的知识总量,而且发展了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使其从早期的“藏书楼阁”模式发展成为今天的数字图书馆,从而为不同学科、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不同时空状态下人们的知识交流搭建起传播的途径和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在不断地将客观知识与主观知识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提供利用。这一发展过程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管理,而且体现了对人的管理。知识只有在人际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创新,其目的是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在图书情报领域一般认为,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与认识的结晶。而图书馆主要关注的是客观知识的组织,表现为对文献的搜集、分类、标引、著录、排序和流通利用的过程。

所谓文献搜集,是以文献所含知识内容作为文献甄选的标准。分类是按照文献的知识内容所属学科,予以标识,使其有一个属分明晰、层次清楚的序列;分类法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组织体系,图书分类法是人们进行知识管理的前提。主题标引是用规范化的词表来表征文献中的知识主题,使知识主题按主题字顺得到标识;著录是揭示和报导文献中的知识信息,并使其在目录组织系统内得到序列化的反映;排序则是以分类标识以及其他有关标识系统,如字顺等为依据,使知识按学科体系得到组织;而文献的流通利用则是为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编制各种检索工具并提供相关服务的过程。

从知识活动的角度看,图书馆业务工作中的分类、编目、标引、检索、咨询其实正是知识创造的基础与前期准备。传统图书馆管理的中心是对文献资源的管理,是一种对编码知识,即显性知识的管理,而实现对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挖掘和管理,则是今天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使人力资本管理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图书馆的工作重心由“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业务中心由第二线向第一线转移,直接的目标就是知识服务与知识创新。

长期以来,图书馆的服务一直只停留在文献(信息)资源的物理层面上,这种状态既没能满足用户深层次的需求,也没能提高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科地位。传统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与服务体制正面临着信息环境与知识经济的强大冲击与严重挑战。因此,随着知识时代的来临,图书馆的导向与定位也必须随之提高一个层次,即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到为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与“知识服务”概念相仿,也有人提出了“知识导航”或“知识领航”等新概念。在知识时代,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只是知识服务的一部分,并被逐步纳入到知识服务体系中,而知识服务则是图书馆服务的内涵与层次的深化。

三、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

图书馆知识管理目标的实现,其核心内容就是进行知识资源的开发,即挖掘和辨识所有与图书馆服务有关的知识。例如,从用户信息的分析可以获得有关需求动向和用户个性需求的知识,从而调整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一)深化与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

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管理创新,其实质都是新知识的创造,也是图书馆知识资源的积累。知识管理要求馆员树立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意识,主动、自觉地参加到知识交流与共享中。让馆员在轻松的环境下交流经验和体会,让馆员把头脑中的隐形知识表述出来,以形成一个共享的知识库。另外,创造馆员参加知识交流会议的机会,定期聘请馆内外专家讲解图书馆发展的新动向、最新的业务技术和管理技术,并将其整理成规范的文档,使之成为图书馆内部可共享的知识,从而扩大图书馆的知识资源。

很多图书馆已经发展了自己独特的知识空间。全体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内部网络获得本馆内部文件、报告、会议记录、统计分析、政策和程序、操作手册、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内部通告、图书馆新闻、员工活动、培训和员工发展机会,等等。大学图书馆也可以开发大学内的知识空间。图书馆的馆员和用户拥有大量的专家们所具有的知识。这种专门知识应该编入目录和索引,并且不断地更新,使其通过图书馆创建并维护的电子数据库可以检索到。

建立知识共享平台。在图书馆的网站上建立知识库,其内容包括先进工作经验和技能,岗位技能和评价方法等,允许每位员工都能便捷地访问知识库,鼓励每位员工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更新陈旧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和工作已显现出融为一体的趋向,学习也是工作的核心内容。

(二)创造适宜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环境

一是要尽可能地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尤其是信息高科技手段,建立起各种形式的知识网络,为知识交流与共享创造基本条件;二是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方式,营造鼓励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氛围,建立促进知识转化的激励机制,把信息和存在于人脑中的难以编码化的知识联系起来,以保证图书馆创新活动的不断进行。

通过校园网,图书馆的员工可以自由地获取有关工作的各种信息,并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请求递交给各个相关组织,在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释放出各自的隐形知识,创造出知识共享的氛围,从而营造出一个学习的组织,学习的团队。

(三)把图书馆的知识资源融入到服务和管理过程

加拉(P.galagan)提出,知识管理的主要程序是:创造新知识利用从外部资源所获得的知识用文件、数据库、软件等形式来表现知识把知识渗透到加工过程、产品或服务中把现有的知识传遍整个组织在做决策时要使用到所有可能得到的知识通过组织文化和奖励来促进知识的成长测量知识资产的价值和知识管理的效果。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直接目的是知识创新,而图书馆知识创新是使图书馆的知识资源转化为新的智力资源与新的组织管理方式等的过程,知识创新离不开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和服务过程。

知识资源的管理,首先,要发展与图书馆的使命和职能能够保持一致的资源获取策略,注意从拥有到获取这种概念的改变。其次,要调查及分析使用者的需求。再次,要超越显性知识,设法获取隐形知识。图书馆应该作为知识筛选、过滤、重组、揭示、开发和传播的窗口与中心,不论图书馆的这些资源是显性的或是隐性的,现场的或远距离的,以及各种不同载体形式的资源。图书馆要利用自己占有的信息资源(包括实体的、虚拟的),快速进行信息加工能力的优势,利用网络环境,对所占有的资源进行浓度分析与重组,提供信息增值服务。图书馆服务人员要掌握信息源,了解信息资源分布状况以及信息网络的分布,熟悉网上信息机构,更好地组织网上信息,为读者服务。

网络环境为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会,原来意义的图书馆分工被打破。图书馆服务工作和信息服务人员将扮演“网上信息冲浪员”、“网上信息标引员”、“网上信息导航员”的角色,将会成为新型的图书馆服务人员。图书馆要通过知识服务,满足知识社会的需求,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扩大服务效果和服务能力,使人们在网络和信息时代离不开图书馆的服务。

第2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管理;知识管理

    一、企业知识管理的理论解析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它贯穿于企业活动的每一项工作中,企业的活动离不开知识,以知识的获取、储存、传播、共享、创新和应用为主线,形成了一个连续和相互衔接的过程,对知识的管理成了管理工作的核心,并把其他的管理工作联结为一体,企业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主线。

    1.企业知识管理的构成

    (1)知识成为企业管理的对象。企业知识管理所指的对象是知识,是企业所面对的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的知识和企业的各种知识活动。知识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关于世界的认识和经验总结。现代人的活动无一不是在特定的知识和知识水平的支配下进行的,知识已成为个人和组织生存和发展最内在的力量。知识成为企业管理的对象,要求企业必须根据知识发展的规律,加快企业的知识传播、共享,提高员工和组织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2)知识创新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企业知识活动以产出新知识为结果,知识创新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企业依赖每一个员工创造力的发挥,企业知识管理就是要促使每一个员工积极地学习知识、获取知识,并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去创造新的知识,同时把所有员工的智慧汇集在一起,实现企业知识创新。

    (3)知识活动成为管理的核心。企业知识管理是以知识活动为核心的管理,它抛开了物质的过程,把知识活动作为重点考察对象,把物流和价值流看作是从属于知识活动过程的东西,研究知识活动的规律并以此构建管理的原理和组织以及相应的方法和体系,通过知识管理过程实现企业的各种管理职能。

(4)依靠个体和组织智慧的发挥。企业知识管理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识获取、储存、传播、共享、创新和应用的过程。企业知识管理必须依靠个体和组织智慧的发挥,企业创造价值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企业获取知识和拥有知识的多少,企业合理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特定的知识体系就是企业的价值。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知识管理实际上就是以知识的手段和智慧的发挥实现企业的价值。

    2.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

    (1)培养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知识经济的生命力和灵魂在于创新。在以技术迅速变化和产品周期不断缩短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环境中,创新是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为此必须经常鼓励和培育新思想、新主张,最大限度地把企业员工聚集到献计献策和通力合作的活动中来,共同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知识管理的一个关键目标。

    (2)提高企业效率。知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努力获取和共享最好的经验以及可重复使用的知识资产,缩短作业时间并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劳动。效率取决于对个人和群体创造的知识进行收集、综合并提供给其他人再利用的程度。知识管理必须向个人提供借以发现、挖掘和优化已创造的共同知识的工具,并把它们应用于新流程,解决新问题。

    (3)提高企业的洞察力。因为洞察力已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首要变量,所以是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之一。在信息不完全和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准确地洞见未来,既要有良好的判断力,又要有敏锐的预见力,而判断力和预见力就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和经验中的无形智力资产。

    (4)实现企业知识资产价值。知识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必须切实运用知识资产管理的体系与方法来管理知识资源,盘活企业知识资产存量,并实现知识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进而大大改善企业的资产结构,提高企业资产质量和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

    3.企业知识管理的原则

第3篇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它贯穿于企业活动的每一项工作中。在企业管理中应建立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建立学习型组织结构;加强知识共享型企业文化建设;完善企业激励制度。

    一、企业知识管理的理论解析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它贯穿于企业活动的每一项工作中,企业的活动离不开知识,以知识的获取、储存、传播、共享、创新和应用为主线,形成了一个连续和相互衔接的过程,对知识的管理成了管理工作的核心,并把其他的管理工作联结为一体,企业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主线。

    1.企业知识管理的构成

    (1)知识成为企业管理的对象。企业知识管理所指的对象是知识,是企业所面对的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的知识和企业的各种知识活动。知识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关于世界的认识和经验总结。现代人的活动无一不是在特定的知识和知识水平的支配下进行的,知识已成为个人和组织生存和发展最内在的力量。知识成为企业管理的对象,要求企业必须根据知识发展的规律,加快企业的知识传播、共享,提高员工和组织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2)知识创新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企业知识活动以产出新知识为结果,知识创新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企业依赖每一个员工创造力的发挥,企业知识管理就是要促使每一个员工积极地学习知识、获取知识,并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去创造新的知识,同时把所有员工的智慧汇集在一起,实现企业知识创新。

    (3)知识活动成为管理的核心。企业知识管理是以知识活动为核心的管理,它抛开了物质的过程,把知识活动作为重点考察对象,把物流和价值流看作是从属于知识活动过程的东西,研究知识活动的规律并以此构建管理的原理和组织以及相应的方法和体系,通过知识管理过程实现企业的各种管理职能。

(4)依靠个体和组织智慧的发挥。企业知识管理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识获取、储存、传播、共享、创新和应用的过程。企业知识管理必须依靠个体和组织智慧的发挥,企业创造价值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企业获取知识和拥有知识的多少,企业合理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特定的知识体系就是企业的价值。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知识管理实际上就是以知识的手段和智慧的发挥实现企业的价值。

    2.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

    (1)培养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知识经济的生命力和灵魂在于创新。在以技术迅速变化和产品周期不断缩短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环境中,创新是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为此必须经常鼓励和培育新思想、新主张,最大限度地把企业员工聚集到献计献策和通力合作的活动中来,共同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知识管理的一个关键目标。

    (2)提高企业效率。知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努力获取和共享最好的经验以及可重复使用的知识资产,缩短作业时间并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劳动。效率取决于对个人和群体创造的知识进行收集、综合并提供给其他人再利用的程度。知识管理必须向个人提供借以发现、挖掘和优化已创造的共同知识的工具,并把它们应用于新流程,解决新问题。

    (3)提高企业的洞察力。因为洞察力已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首要变量,所以是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之一。在信息不完全和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准确地洞见未来,既要有良好的判断力,又要有敏锐的预见力,而判断力和预见力就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和经验中的无形智力资产。

    (4)实现企业知识资产价值。知识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必须切实运用知识资产管理的体系与方法来管理知识资源,盘活企业知识资产存量,并实现知识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进而大大改善企业的资产结构,提高企业资产质量和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

    3.企业知识管理的原则

    (1)积累原则。无论对于组织或个人,知识积累都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对于一个企业,正是这些信息和知识一点一滴的汇聚,才构成了企业的财富,形成了企业的文化、企业价值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一定要注意信息和知识的积累,这是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首要条件。

    (2)共享原则。知识共享,是指一个企业内部的信息和知识要尽可能公开,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接触和使用企业的知识和信息。知识共享可以使每一个新项目的运行都能建立在企业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之上。

    (3)交流原则。如果企业的知识有积累,能共享,但是没有交流,仍然不能算做有效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有利于交流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氛围,使员工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信息和知识在交流过程中得到融合和升华,使知识交流得到启发和提高。

   二、知识管理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我国企业管理面临的问题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中国的企业虽然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我国企业在整体水平上表现出来的是效率不高以及竞争能力不强,在经济活动中导致的结果是经济效益低下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传统的管理思想束缚着现代企业的发展。传统静态的管理模式是固化的,框架性质的程序缺乏发展和创新的空间。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一是以物为本观念突出,即偏重于对设备、厂房、生产资料等管理,对人力资源以及他们的智慧能力只是当作一种静态的生产要素随意安排;二是缺乏系统的管理,即管理的对象总是针对某一孤立的对象,管理的着眼点总是某一单独事物,或是生产、或是营销、或是资金的管理,大多是就事论事,整体化、系统化的考虑不够;三是简单决策,即决策是直观、经验和线性思维的,不经过企业信息部门的整理分析,就进行主观臆断;四是过分依赖技术,忽视企业文化的作用;五是创新严重不足,即管理行为的实施、选择基本上是依据经验判断,一种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在某一单位内获得成效,很快就变成一种公认的“经典”作法,容易形成管理定式,在同行业中盲目效仿的情况十分严重,缺乏创新和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知识的创新和发展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传统的生产要素(资本、能源)己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知识资源成为创新的首要战略因素。中国企业管理者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2.我国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对策

    (1)建立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知识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平台。它是一个有助于知识的收集、组织和在公司的内部员工之间传播的知识管理技术的集合。企业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包括三个层次的建设,最底层是计算机网络和知识库建设,用于知识的存储和共享,为计算机服务层提供服务;第二层是计算机服务层,属于系统软件建设,它相当于一个管理平台,用于支持不同部门的管理需求;第三层次是应用软件层次的建设,是基于第二层管理平台的二次软件开发,属于应用平台,用于面向用户具体知识的分类、传播、共享和应用。

    (2)建立学习型组织结构。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核心,通过学习新知识,才能够创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改制的进行,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学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要引导员工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通过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总结新经验,不断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意识。所以说,创建学习型组织结构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前提条件,也是适应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的必然选择。

    (3)加强知识共享型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为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了环境,建立知识共享型企业文化是知识管理的需要。要想促进企业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必须精缩企业的组织结构,把金字塔式的等级森严的组织结构变为扁平式的组织结构,这样有利于形成平等畅通的交流渠道,有利于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

第4篇

【关键词】实践学习;理论学习;个人知识管理

富兰克・H・奈特认为不确定性与社会的发展速度呈正向关系,一个社会发展速度越大,未来的不确定性程度就越大。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里,变化与不确定性导致了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无限向往,而专业化是解决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基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自然选择论”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机理,它强调体能结构对环境的适应性。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社会选择论”开始发挥作用,它要求智力水平与知识结构对社会的适应性。因此,在这个不确定性与社会选择共存的环境里,个人只有进行科学的知识管理,掌握一定的知识,才能立足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学习是个人进行知识管理的开始,可以说好的学习效果是知识管理成功的一半,而不同的学习方式有着不同的作用机理。因此,从学习方式的角度来探析个人知识管理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学习方式概述

学习是人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改变现状而获得新的行为方式。多年来,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探讨过学习问题,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刺激-反应理论认为有机体的行为是刺激与反应的结果,它是一种客观的机械学习理论;认知理论从认知科学的角度阐明了一些学习的原则和规律;信息加工理论则是在现代信息加工学的高度上来认识学习加工过程。

按学习方式来看,学习可以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理论学习是一种间接学习方式,是个人通过他人的实践总结来学习,包括他人编著的书籍、发表的研究成果、所作的讲座等,具有速度快的特点,但只能让学习者有一个抽象的认识,在指导实践时,学习者只能把握一个大致方向,对具体的“度”则很难把握;而实践学习则是一种直接学习方式,是个人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是一种具体探索性质的学习方式,其最大特点就是让学习者能够在深刻具体认识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做事的“度”,但要摸索出这个“度”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二、学习方式的作用机理分析

(一)个人能力形成机理

自1958年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将人类知识管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起,知识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在波兰尼看来,隐性知识是个人技能的基础,人们可以从教科书中学习各种知识但却无法把它们连贯起来形成隐性知识,这一步只能在具体的实践尤其是失败中获得。日本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将显性知识描述为:可用正式的系统的语言来表述,可以用数据、说明书和手册等形式来共享,它容易被“处理”、传递和储存。而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的,和行为、信念、理想、价值和情感等牢牢联系在一起。

一般来说,个人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基础,是个人实践能力的内在体现。也就是说,隐性知识是个人能力的标志,而个人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隐性知识的积累。

为了更好地认识学习方式的作用机理,有必要对隐性知识作一个明确具体的定义。本文认为隐性知识就是个人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现象、事物及其运动的感知能力,在实践中表现为对“度”的把握。之所以难以言状,是因为这种感知能力是处在潜意识层的,无法在意识层表达出来,其形成必须依赖于对知识的学习。

(二)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对个人能力形成的作用

从学习方式来看,个人学习可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两种。根据前面的分析,个人能力的形成主要依靠对知识的学习,而不同的学习方式有着不同的作用机理。理论学习是个人通过意识引导感觉来积累隐性知识,也就是说个人对特定领域内显性知识的学习首先会形成一些抽象的意识,当这些意识达到一定的量时就会提高感觉系统的灵敏度和反映能力,进而逐渐形成某种感知能力和对“度”的把握能力。实践学习是个人通过大量实践直接就会形成相关的感知能力和对“度”的把握能力,有时也说不清产生结果的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学习能促进个人隐性知识的积累已经毋庸置疑,但对理论学习也能积累个人的隐性知识不大认同。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衡量的标准是价值而不是生产力,价值受到经济规律的约束(如竞争机制),使得某些人在隐性知识具有生产力但没有直接贡献价值;二是转化成本,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存在着一个量的积累,在这个积累的过程中,个人会付出成本(特别是心理成本)可又不足以产生价值,容易让个人产生放弃的心理;三是存在影响知识转化的因素,归纳如下:

1、学习目的模糊。实践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的,为了解决好问题,个人可能不断的进行试错、反馈和调整,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中,个人有的放矢通过对事物直接的感触就会逐渐形成感觉记忆和对“度”的把握能力,而理论学习的目标则有些模糊,基本无法反馈学习的效果和程度,其结果往往是对所要认识的事物现象只能有一个抽象的认识,量达不到质肯定变不了。

2、显性知识本身存在着局限性。显性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通过语言符号表达出来用以反映对所描述对象的认识。然而这种认识并不是完全的,或忽略一些影响因素,或偏执于一隅,使得显性知识本身就存在着局限性。如忽略对时空考虑,当认识的对象发展变化比较缓慢时,不考虑时空因素的影响是可以的。但实际上,诸多事物都需要加入时空因素来进行分析,尤其是经济活动。又如弱化人的因素,很多理论的阐述都是建立在就事论事的基础之上的,这本身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凡是人们关心的事物都与人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关系,人是复杂的,如果人的期望和行为对该事件的发展变化有影响的话,那么只论事将不足以解决问题,而事实上也是如此。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不少的理论学习者机械的学习,不能很好的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形成个人技能,最终沦为高谈阔论纸上谈兵之徒,成为了理论学习的反面教材。

3、有效理性。当经济学家们陶醉于理人假设时,著名管理学家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一时激起千层浪。西蒙认为人的行为选择并不是依据理性的最优标准,有时表现出满意决策的有限理性。如果个人对生活感到满意时,他会一直沿着这种方式生活下去直到有不满意的感觉出现,他才会有改变的冲动和行为。实际上,人行为能力的表现则依靠个人的心态情绪等主观因素的作用,本文把这种特定心态、情绪等主观因素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有限理性称作为有效理性。人的有限理性是可以学习的,理论学习的效果波动很大,而且虚无飘渺,使得人们对它有些忽略甚至误解,以为只有身经百战方能处之泰然。实际上,理论学习对个人的有限理性的提高的效果是很明显的,最有利的证明就是心理辅导。

三、个人知识管理原则

1、树立正确的知识管理观。个人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知识能改变个人的命运”,离开了这个命题谈论知识管理是没有意义的。人的成长历程也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读过几本书,知道一点”就以为自己很有知识,可当面临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就觉得知识没有用,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可能有一个偶然的因素让你成功了,但要想将这种成功扩大化和持续化,没有知识的作用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或许有些人看起来很有知识,但生活境遇却很差,那为什么知识没有改变他们的命运呢?本文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可能将自己囿于知识的化境当中,一味的追求真理,没有将注意力放在知识与生产力的转化上;二是他们的心理素质还不足以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如没有务实的态度等。

2、明确人生目标。很多人力资源专家认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因为目标不明确,本文认为这个理由有些牵强。目标的确立是有条件的,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明确目标。阿吉里斯的成熟―不成熟理论谈个人要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过程,从婴儿经常变化和肤浅、短暂的兴趣发展为成人相对持久、专一的兴趣,这说明了个体只有在成熟的状态下才可能有明确的目标。大学没有让一个不成熟的人完全成熟起来的功能,只能让人处在成熟的路上介于不成熟与成熟之间,因此肯定存在目标不明确的求学者,这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的现象,如果要让自己成熟起来明确目标,本文提供两种方法:一是关键事件法,每个人都会发生一些对自己意义重大的事,无论结果好坏,积极应对会让人成熟起来,被改造;二是扩大交流,可以多看书和作者进行神交,如哲学,大凡专业大师的出现都会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也可以自省和自己交流,还可以参加一些交流会来扩大知识面。

3、知行并重。 “知”只是知识传播的一种途径,而其现实意义在于行,这就要求个人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而且还注重实践学习。实际上,个人往往不能做到两全,这两种学习方式对个人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没有孰好孰坏之分,但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一种为主要学习方式。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面临着不同的任务和挑战,而且精力是有限的,两种学习方式同时进行很难操作。最忌纯理论学习和纯实践学习,纯理论学习很容易让人形成一种手高眼低的心态,不过是纸上谈兵;而纯实践探索性学习效率太低,有时让人很难突破发展瓶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能看得更远。在现实中,由于各种诱导和压力,使得个人更偏向于实践学习。根据野中郁次郎的SECI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转化模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个人的理论学习做到位了,可以更好地促进实践学习,让实践学习更有效率,提高学习的速度。

4、知识管理经济化。经济化要求个人在进行知识管理时不再依靠经验,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管理。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资质,对不同领域的知识学习效率和效果也会不一样,因此可以通过投入与产出的似然估计来选择自己专业,实现知识管理的经济化。

随着社会的可变性和复杂性程度的加深,知识管理对个人来说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对个人知识管理理论的探讨就表现出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学习方式的分析探讨了个人知识管理,希望能给那些渴望进行知识管理的个人提供一些启迪。

参考文献

[1]张小蒂,赵榄.“干中学”、企业家人力资本和我国动态比较优势增进[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

[2]杨式毅等编著.大学生学习引论[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52-57.

[3][美]富兰克・H.奈特著.王宇,王文玉译.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1997.

[5]王雪峰著.出色的领导者领导方法、艺术、哲学与修养实务[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277-280.

[6]康健.“羊群行为”的理性视角――社会学习理论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23).

[7][美]圣吉著.张成林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M].中信出版社,2009.

[8]徐红彩.个人知识管理的两种研究趋向[J].现代教育技术,2009(4).

作者简介:

第5篇

企业档案管理知识管理

一、何为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管理科学更深一个层次的理念及思想的延伸,知识管理的发展主要是依靠人们的知识资源的高度重视和深入了解。一般情况下大众把知识管理范围划分为两种:第一是隐性知识,第二是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又称明晰知识、外显知识是指“能明确表达的知识”,即人们可以通过人际交流、书籍、期刊杂志、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能表明其含义的。在行动中所蕴含的未被表述的知识,称为隐性知识。知识管理是指组织的管理者通过对组织内外部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获取、存储、传递和应用活动进行管理和利用,以达到提高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

知识管理其实是一种管理理念,它必须与实际的企业管理相结合才用其生命力。笔者认为,相对于企业而言,知识管理是指企业以信息化的手段来管理企业的各类智力资本,使之与企业其他资本相结合,为企业各项业务发展服务,推动企业整体向前发展。

二、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关系

档案记录着人类在历史社会活动中的全过程的事实、数据、知识、经验、教训等,是知识的一种表现形态,具有存储信息的知识功能。档案管理是通过对档案的收集、整理、管理、开发利用,实现档案留存历史,服务当下的价值。通过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效传递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有效途径。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有学者认为,知识管理是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新阶段,也有人认为知识管理是档案开发利用阶段的一个组成部分,笔者认为知识管理是档案管理新的发展方向,是组织档案开发利用的一次升华。对于档案来说大致经历了以下两次革命,第一次为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穑月七日档案法令》,标志着档案由封闭走向开放,素有“档案人权宣言”之称;档案的第是基于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档案管理手段的进步,解放了档案工作人员,有计算机和软件代替了原来繁杂的人工操作。笔者认为档案管理的第三次革命,将是以知识管理为发展方向的档案管理变革,知识管理将唤醒沉睡的海量档案信息资源,将带来社会、组织对档案的极大重视。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知识管理是工作的手段,档案管理是工作的内容,而档案是企业的资本、资源,通过知识管理的方式来管理企业的档案资源并配置优化。

三、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的开展需要哪些基础工作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知识管理还是一个概念化的管理理念,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知识管理的模式更是一个创新大胆的尝试。因为建立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就意味着对旧的管理模式及其组织结构的否定。知识管理之于旧的管理体系,是推到重建,还是逐步优化,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企业的档案管理在向知识管理过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企业档案管理要发展成知识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档案知识管理要建立在档案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可以说档案信息化是档案知识管理的基础。档案知识管理要建立在海量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可获取、可挖掘、可传播、可理解的基础上,在传统纸质档案的基础上开展档案知识管理,效率低、质量差。对传统的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开发档案系统与其他各业务系统接口,收集电子文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开展数据集成、数据存储、数据分析、语义处理与可视化数据挖掘问题,研究深层次知识挖掘的方法和技术。

第二,企业档案知识管理要建立在新型的人与档案之间的关系上。要建立档案知识管理,需要档案充分的融入企业的各项工作中,让企业员工在工作中能随时随地的能查阅到档案,并能确保在工作中形成的显性和隐性的知识能通过档案的形式进行保管和分享。

在信息技术尚未广泛运用在企业日常管理之前,档案管理位于整个企业线性管理的未端,与其他企业运营模块之间是一种单程的点对点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系统中企业运营和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成为企业管理和运营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档案作为信息,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智力资本。这种变化不但给档案利用模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也对档案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三,企业档案知识管理要建立在新的档案管理体制。在目前的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中,由企业的的档案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全企业的档案,需要同时负责收、管、存、用等各个业务环节,而企业的档案负责人人数基本都是很少,在应付基本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显得捉襟见肘,更别提开展档案知识管理。要企业通过增加档案工作人员来满足档案知识管理,估计也很少有企业有如此的先进之名。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变革,开展档案管理的社会化,打破以往专职档案员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发展成为企业全员参与,企业档案管理和档案信息资源和档案知识开发中。甚至是开展企业档案知识管理外包,由专门的信息资源和知识管理公司负责企业档案知识开发和提供利用工作。

第四,应作好用户需求分析,根据需要,建立符合企业发展规划的知识管理体系。不同的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是不一样的。企业的档案管理在向知识管理过渡中,实事求是的分析企业实际的需求和发展现状,以及企业本身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并梳理各业务在档案利用中的具体需求,结合企业业务和原有档案管理模块,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企业自身发展为牵引,建立符合企业长远发展档案知识管理系统。参考文献:

[1]任越,知识管理中档案价值的重新发现[M],档案学通讯,2012(05).

[2]张晓娟,我国档案馆运用知识管理的案例研究――以武汉市城建档案馆为例[M],档案学研究,2010(04).

[3]贾玲,知识管理不能取代档案管理――再论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M],档案学研究,2015(04).

[4]冷雪,近十年我国档案学与图书馆学领域知识管理研究的计量分析[M],档案学研究,2013(12).

第6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地图;教师个人知识管理

一、知识管理与教师个人实践知识

随着工业文明进程的深入,知识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发展最为活跃与核心的要素。信息 革命带来的“第三次浪潮”,激发了知识呈几何式增长的无穷动力。网络更是延伸了人类的 视听知觉,使瞬息万变的知识快速呈现。知识扩张对人类有限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提出了巨 大的挑战。面对庞杂的 知识内容、多样的传达手段、加快的更新速度,个人对于个人知识(Personal Knowledge)的掌握力对个人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正是基于上述社会现实发展起来的。工商管理界首 先提出“组织知识管理”等概念,目的在于协助组织通过对知识要素的知觉与制度化管理, 不断自我改造、持续精进,进而提升组织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强化生产的质与量及组织竞 争力,达到创造企业本身价值的目的。然而,学校组织中的教师个人知识及其管理问题有自 己的特殊性,对其进行探讨必须仰赖于对教育活动与教师专业成长本身的深入研究。

教师个人知识不仅仅来自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更多的还包括教师个人在教学实 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和个人化体验。研究者指出教师个人知识具有实践性、缄默性、情境性 等特征[1] ,并且注意到,教师个人知识的双P特性,即教师个人知识既 具教师职业(profes sion)特色,又具教师个人(person)色彩。台湾学者陈美玉认为教师知识是经验系统化 后的形式,并于2002年首先使用“教师个人知识管理”(teacher’s knowledge manageme nt)这一术语[2]。 确实,随着教师生涯的不断延展,教师的个人知识也会不断地增加。这些知识如果不经过管 理,那只能是零散性、分子式且不稳定的 。一部分的知识可能会随着时间而淡忘;一部分可能会积压在“知识仓库”中的某个角落,而遍寻无踪;另一部分可能被放置在错误的地方,当使用时才发现不是原本需要的。而知识 地图的构建及其管理,则不失为一种切实的方法与策略,能帮助教师有效吸取、组织、运用、更新与激活知识,促进教师教学实践品质的提高。

二、 “知识地图”及教师个人知识地图的 构建

知识地图主要的功能并不在于罗列知识的内容,而是指出知识的所在位置或来源 ,展示人员、程序、内容以及其间的关系[3]。 知识地图的主要功能在于高效高质地检索知识,促使组织效率的提高。简单地说,知识地图 是个人知识的导航图,通过知识地图,我们可以在我们需要知识的时候,及时、有效、准确 地找到我们期望得到的知识。

知识地图(knowledge map)的概念最早由情报学家布鲁克斯(B.C.Brooks)于20世纪80 年代初提出,并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布鲁克斯认为人类的知识结构可以绘制成以各个单元概念为节点的学科认识图,通过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获取途径,帮助用户知道在什 么地方能够找到知识的管理工具[4]。 由于人际互动在企业环境中的 重要作用,知识地图 突破了情报学视野中仅仅是已经获取的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关系的可视化描述,它更可以使 不同背景的知识寻求者在不同的详细程度上学习知识[5],并同其他人进行交流。

知识地图的构建是一个连接信息或者知识的过程,是使知识“地址化”的过程。Gartner Gr oup曾提出四阶段的知识地图构建模式,按建构顺序分别为:知识审查(Knowledge Audit) 、知识制图(Knowledge Mapping)、知识索引(Indexing Knowledge Assets)、知识轮廓 与个人化(Knowledge Profiling and Personalization),接着再进入下一个知识审查阶 段,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结构[6]。根据Ga rtner Group的构建阶段,我们认为教师个人知识地图的构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见图1):

1.知识筛选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我们看到,无论研究者们如何对教师知识进行划分,大都包含学科知识、课程知识、教学知识、教学环境知识、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的目标和价值 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基础的知识等方面。教师个人的知识存在状态是不同的,同时,教师个人对于知识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具有很大的个人差异性。对于知识地图的构建,每个教师都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对个人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进行选择,以实现原有知识的补充、调整和更新。教师以自己的行为目标和已有的个人知识作为筛选过程中的过滤器,进行目的性、 选择性的知识搜集。

2.知识备注

知识备注是教师个人对筛选后知识的解释性说明,包括知识的应用方向、使用注意、利用频 率等因素。这是教师对知识的外在形容,为教师个人知识的使用提供了参考。

3.知识定位

这是知识地图构建的重要阶段。知识定位是教师根据知识的概念、内容、应用方向等因素,对知识进行“地址化”,从而实现知识地图的导航功能。教师个人知识地图的不同,也使教师 在知识定位过程中采取不同的策略。教师已构建的知识结构和习惯性学习思维对知识定位具 有很大的影响。即使是同一知识内容,在不同的教师个人知识地图中也会处于不同“地址”,并具有不同的知识周遭关系。

4.知识嵌入

知识嵌入是教师对个人知识相互关系的协调性解释。如同社区中的新邻居一般,新知识作为 异质因素进入原有的知识环境,不免会出现相异的情况,乃至冲突,并经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从相异到相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处理好与周围知识“邻居”的关系,教师个人知识就会自相矛盾、前后不一,并导致教师教学实践中的混乱和迷惘。教师对于知识相互关系的解释并非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是从知识的实践价值、概念性联系、操作性联系等多个纬度进行考虑,并促使知识地图其间的连结与关系发生变化。

5.知识引擎

知识引擎是个人知识地图的连接主线,它使知识地图更为脉络分明。知识引擎构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知识获取的效率和质量。引擎可以以关键字等知识的不同特征为路径,从而 方便教师个人对知识的提取。其连接的因素不仅包括文件资料等物化因素,还包括富有经验和个人智慧的人的因素。

6.知识更新

教师个人知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教师经验的增加和个人知识的成长而不断更新的。因此教师个人知识地图也是动态的,经常会改变和调整。知识地图的构建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总结和反思的过程。波斯纳(G.J.Posner)曾提出了著名的教师成长 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在教师不断解释知识地图间新旧知识的关系时,往往会产生教师个人化的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的教师个人知识,更新教师个人知识地图。 三、教师个人知识地图的几种类型

Gartner Group将知识地图划分为三种类型,概念性知识地图(Conceptual K-map)、流程知 识地图 (Process K-map)、能力知识地图(Competency K-map)[7]。应该 看到,知识地图的分 类只是不同主体对于不同范围内的知识地图构建的不同策略,不同的知识地图具有不同的功 能。根据教师个人知识的不同指向,我们将教师个人知识地图分为概念型、目的型、溯源型 。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可以了解不同知识地图的不同功能以及优缺点,根据个人需要和知 识存在状态,采取多种方式,构建一种知识地图或多种知识地图,以实现个人知识的有效管 理。

1.概念型

这一类型的知识地图指向知识内容本身的概念,根据概念的主题、范围、涵义呈现知识。主 要体现出知识在逻辑框架上的相互之间的结构关系。这一类型教师个人知识地图使用最为普 遍。它主要强调了知识在逻辑关系上的相互关系,使知识地图在内容上区域分明。如一个小 学的语文教师的知识地图,其第一层级包括小学作文、阅读与语文基础知识的相关教学知识 。第一层级之下,作文(教学知识)又细分为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与应用文等相关教学 知识,阅读(教学知识)则细分为中国作品与外国作品等教学知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知 识)则细分为字词句等教学知识。第二层级之下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出第三层级的知识,构成 一个以学科概念为中心的知识地图与知识网络。

2.目的型

教师按照知识的实践指向构建的个人知识地图称为目的型知识地图。这一类知 识地图对教师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并随着实践的深入和多次重复,而逐渐稳定。但由于 实现一个目的往往需要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而使这种类型知识地图呈现为焦点式、扩散式 。且不同目的的知识之间往往会交叉、重叠,较为复杂,在实际运用中会容易遗漏某些知识 的提取。

3.溯源型

指向于知识来源的教师个人知识地图的类型为溯源型。教师通过这一类知识地图, 能找到合适的知识源[8],包括文件、资料等显性知识,和教 师团队中教师的缄默知识。这一知识地图类型使教师不断根据个人需要而有意识地不断更 新知识地图。

网络世界的蔓延和科技的发展,使教师拥有了更多个人知识地图的存在平台。传统笔记、文 档,网络时代的个人Blog,Bbs讨论区、个人知识管理软件都是个人知识地图构建后主要的 外显途径。结合不同教师个人知识地图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个人认知习惯和操作习 惯的不同特点,同时构建一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地图,促进知识的有效利用。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类型的教师知识地图,可以同时为一位老师所拥有,为其在执行 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某一任务的不同阶段所使用。教师在专业发展的哪一个阶段拥有哪一类 型知识地图 的构建能力,这种能力是否可以习得,是否可以通过交流与培训来及早地获得、养成,还有 待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四、 管理的视角:个人的知识地图与组织知识地图的关系

从知识地图产生到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使用,以及部分学者关注其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 研究者和使用者应都 是从组织这一主体出发,将知识地图视为组织的专利,为组织间的知识流通服务,以实现组 织目标的实现。但作为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知识地图也可以完全为个人所 用,并为个人提供一种知识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关于教师个人知识地图与作为组织机构的学校的知识地图关系,我们认为,教师个人知识地 图和学校知识地图,都是知识地图在学校中的具体构建应用形式。前者主要是指基于教师个 人知识管理的知识地图,而后者则基于学校整个组织的知识管理。具体如图2所示。

教师个人知识地图的构建基点为教师个人,其价值取向以教师个人需要和专业发展为出发点 。由于教师本身的知识构成不同,其知识地图的构建也各不相同。学校组织知识地图作为组 织的知识管理形式,其价值取向为最大地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在地图的构成上要尽可能满 足学校成员对于知识的需要。

学校组织知识地图来源于教师个人知识地图,但并不等同于所有教师个人知识地图的叠加和 拼接,而是根据学校的组织目标,进行系统整理、协调构建的。教师个人知识地图在构成学 校知识地图的同时,也依然保留了其个人化的部分,并通过学校组织的知识地图来充实和补 充其个人的知识地图,促进教师个人的知识管理。

教师个人知识地图的主要功能在于教师个人知识的导航、搜集、分类、联系、更新以及系统 化,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个人知识的扩展和深入。而学校知识地图则明晰组织内部知 识的来源与流通途径,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促使沉积在文件中和学校成员中的缄默和显性 知识,在学校知识场域中可有效获得,并不断更新和调整。

教师个人知识地图与作为组织机构的学校的知识地图之关系,其现实意义在于揭示教师实 践知识生成的边界及其专业发展的环境,了解作为个体的教师与作为组织成员的教师之间 可能存在的知识冲突,最终目的在于把组织效率与个人发展有机地融合,这也是教育管理的 要义所在。但我们从知识管理层面所进行的讨论还是粗浅的,更为扎实的经验研究急需在已 有的讨论框架基础上展开。

[参考文献]

[1][加]F迈克尔康纳利,[加]D琼柯兰迪宁,等. 专业知识场景 中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2):5-16.

[2]陈美玉.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与专业发展[M]. 台北: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 .3.

[3]吴岩,谭玉红.学校管理中的“知识地图”[J].教学与管理,2004,(12):3.

[4]Edmond F. Vail III.Knowledge Mapping:getting started with Know1edge M anagement[J].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1999,16,(4):1-8.

[5]乐飞红,陈锐.企业知识管理实现流程中知识地图的几个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 ,2000,(3):15-17.

[6]R. Casonato, J. Furlonger, K. Harris. What Are the Steps Needed to Crea te a Knowledge Map? Gartner Group Research Note,1999,(7):26.

第7篇

引用格式:乐承毅, 路亭. 基于Web 2.0的企业知识管理方式研究[J/OL]. 知识管理论坛, 2017, 2(3): 192-200[ 引用日期]. http://kmf.ac.cn/p/1/116/.

1 引言

2006年马瑟和奥莱理(J. Musser 和T. O’Reilly)最早对Web 2.0进行了定义,他们认为Web 2.0是一系列经济、社会、技术趋势所共同形成的21世纪网络的基础,是一个更成熟且特俗的媒介,其特征为使用者的参与、开放以及网络效应[1]。目前被业界比较认可的概念是,Web 2.0是以博客(Blog)、维基(Wiki)、信息聚合(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RSS)、掘客(Digg)、威客(Witkey)、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标签(Tag)、即时通信(Instant Messenger,IM)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分形、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Web 2.0模式和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大大促进了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与交流活动。

知识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终来源,企业需要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挖掘企业内外部的知识,并进行传递、分配、转化、共享和创新知识[2]。随着知识管理被企业组织日渐重视,Web 2.0相关技术也逐渐由个人应用向组织应用扩展,Blog、Wiki、Witkey等开始应用到企业知识共享平台[3],促进了企业知识管理的发展。如IBM公司就通过利用Web 2.0技术来开发员工创意资源[4]。学术界也逐渐认识到Web 2.0的便利性和价值,尝试引入Web 2.0技术到企业知识管理应用中并对其进行研究。朱春艳和华薇娜[5]绘制了十年来Web 2.0研究热点演进趋势的知识图谱,得出Web 2.0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图书馆领域、信息服务领域、信息交流与社会网络、知识管理和用户行为等。刘念[6]将Blog作为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引入企业,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效率,并在瑞立集团进行实施验证其有效性。李纲等[7]和R. Ramanau & F. Geng[8]研究了基于Wiki的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实现过程。徐翔斌等[9]阐述了SNS在企业内部知识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以及企业精准营销等方面的应用,并建立微博客户价值评价模型,为企业实施基于微博的网络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提供参考。程涛等[10]构建了一种基于Blog和Wiki 的企业知识共享机制和原型系统,为企业提供了一种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知识共享与管理方法。赵英等[11]基于对企业级“Web 2.0使用-企业社会资本-知识管理能力”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为不同行业、产权性质和规模企业能够更好地将Web 2.0技术应用到企业信息化与知识管理实践中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徐宏宇[12]介绍了Web 2.0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并认为知识管理人员充分利用这个更加开放、更为个性化的Web 2.0环境, 将促进知识管理的发展。

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Web 2.0相?P技术如Blog、Wiki等已经开始应用到企业知识管理活动中,但还缺乏对各类Web 2.0技术在知识管理中应用的系统分析,而且对如何使用这些技术进行企业知识的获取、组织、共享和评价等的研究也存在不足。

2 Web 2.0及其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2.1 Web 2.0相关技术及特征

费雷斯特市场研究公司对119名首席信息官以及500多名公司员工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Web 2.0技术有着强烈的需求,涉及的领域包括Blog、Wiki、RSS、SNS,以及Tag等。从中归纳出Web 2.0主要技术包括: Blog、Wiki、RSS、Digg、Witkey、SNS、Tag、IM等。Web 2.0可以通过这些技术运用于信息共享、知识共享、协同完成任务等方面。

关于Web 2.0的主要特征,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归纳。T. O’Reilly[13]中提出Web 2.0的七种基本设计原则:以Web作为平台、以服务为发展导向、用户的积极参与、自动改进服务、集体智慧、内容为中心、永远的测试版、丰富的用户体验。L. Colin[14]总结了Web 2.0的三个基本特征,即自助网站、丰富的用户体验和轻量级编程模型。L. Moira[15]证明了O’Reilly提出的Web 2.0的七大原则与知识管理具有相关性。王伟军和孙晶[16]归纳Web 2.0的理论基础为长尾理论、社会性软件和社会网络、六度分离理论。

综合目前国内外Web 2.0观点的总结,归纳出Web 2.0最重要几个基本特征。

(1)以用户为中心。去中心化,而以广大用户为中心,用户不再只是作为被动的接收者,主动参与建设,即每位用户既是信息的阅读者,同时也是信息的者、传播者、修改者。

(2)开放与互动。鼓励用户开放地讨论,创建信息共享的氛围,进而也不断地丰富用户的知识与网络资源,用户可以感受到团体的氛围、学习知识的快乐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等。

(3)自?M织性。以自组织的方式让人、群体、内容和应用等元素充分互动起来,自我良性循环发展。个人与个人之间,内容与内容之间,以及个人汇聚的群体与群体之间都形成不同形式自组织方架构。

(4)大众的集体智慧。詹姆斯?索罗维基在2004年SXSW大会的演讲上提出了“大众的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广大用户的集体智慧创造新的互联网体系和内容[17]。

2.2 Web 2.0相关技术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Web 2.0核心概念是开放、互动与分享,鼓励用户深度参与,利用广大用户的集体智慧来进行知识创造和分享,这些特性使得Web 2.0技术在支持企业知识管理方面具有很多优势。

(1)发挥大众集体的智慧,让企业知识的获取更加广泛。员工能够参与企业知识库的建设,随时通过Blog等方式记录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验等知识。

(2)通过知识与员工的关联,可以方便的找到知识和专家,并让知识共享和应用效果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

(3)方便员工参与知识的阅读、推荐、评价等活动,这些活动间接推动企业知识的更新淘汰,促进知识库的自组织优化。

(4)支持知识的协作和互助,员工可以通过Wiki模式进行企业知识的协同创作,也可通过威客模式问题、提供帮助或者招募项目伙伴等。

对Web 2.0相关技术与知识管理主要功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Web 2.0相关技术对知识管理的不同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具体如表1所示:

3 Web 2.0相关技术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Web 2.0技术的广泛使用和成熟,它们渐渐开始在知识管理上应用并产生影响。各种Web 2.0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获取内外部的知识,建立和管理知识库,实现协同设计和制造,营造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发现好的知识和好的专家,促进知识应用等。

(1)Blog:可以让员工随时随地撰写、分享和修改个人知识,包括专长的领域知识、从事某项目的项目经验、开发技术知识等,并让其他员工对知识进行讨论和评价。Blog方式既能够对显性知识进行梳理,又促进了隐性知识的挖掘和表述。将Blog工具引入企业知识管理,可以作为企业现有知识管理系统的重要补充[6]。

(2)Wiki:是一种用开源方式开发的协同式知识载体,任何人均可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添加内容、共同创作来不断地积累、完善和分享知识。员工可以利用Wiki模式对领域术语、专业知识进行协作编辑和分享,并不断进行完善。

(3)Witkey:企业利用Witkey工具可以对组织中急需的难点知识和项目知识进行悬赏提问,激励广大用户的群体智慧对当前急需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还可以针对某一项目在组织内招募项目合作成员等。

(4)Digg:是一种用户主动参与的知识挖掘与评价方式,有利于高价值知识的发现和分享。员工通过Digg方式对感兴趣知识的挖掘,帮助企业从海量知识库中挖掘有用的知识,Digg的同时也是对知识的一种分享与评价。

(5)Tag:可以帮助员工方便地管理和分享各种知识,而且员工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设置标签,也可帮助企业对海量的知识进行协作分类。如豆瓣网就采用类目和自由标签方式结合来对网站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17]。

(6)SNS:企业通过SNS工具可以帮助员工扩展交际圈,促进在企业内形成某一专业领域小组或知识圈子,利于知识的交流与分享,也可帮助发现员工中的专家。

(7)RSS:通过信息过滤、信息订阅以及信息推送来实现知识的共享,员工可应用RSS方式订阅自身感兴趣的领域知识,提高知识检索和应用的效率。

从图1可以看出Web 2.0相关技术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4 基于Web 2.0的企业知识管理 方式

4.1 企业知识的获取方式

企业的知识来源总体看来有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自生的,二是企业外部吸收的;内部自生的知识主要包括由企业内部以往经营中所沉淀的经验、制度、专利等和企业员工所拥有的知识,外部吸收的知识主要包括企业与外部客户合作中所积累的和公开网络中吸收的有用知识[18]。

企业知识的获取来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用户上传的人工方式,另一种是通过技术从网络上自动抓取的机器方式。

(1)用户上传的方式,包括由企业专门的知识管理员编辑上传的方式和由广大员工自主上传的方式。管理员上传的方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①企业专门的知识管理员人员有限,而且企业知识库涉及的海量的知识,他们很难管理和熟悉所有类别的知识;②管理人员只能获取和管理大家已有的公开的知识,而对于企业员工的私有知识却无能为力。员工自主上传的方式发挥广大员工的集体智慧,由员工归纳和分享自己所擅长领域的知识,可以解决知识管理人员有限、知识面窄的问题,但也存在员工共享积极性不高、知识上传不规范等问题。

因此,一般采用知识管理员编辑上传和广大员工自主上传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由他们自主将擅长领域的知识进行编辑上传;另一方面,企业设置专门的知识管理员,对员工上传的知识的规范性进行审核和管理,促进企业知识库中的知识规范化,易于员工使用。

(2)网络自动抓取获取的方式,是指采用“网络蜘蛛”软件,通过关键词或标签,自动从指定的网站下载企业所关注的领域知识到企业知识库中,如专利、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网络文章等。这种方式可以自动获取网络中大量的公开知识,但也可能存在格式不规范、重复知识等问题,所以还需要由知识管理员进行进一步的人工审核才能入库。

根据以上分析,利用Web 2.0工具,根据知识来源不同采取不同的获取方式,给出基于Web 2.0的企业知识获取模型,如图2所示:

Web 2.0?对不同的用户,可以采用不同的Web 2.0的知识获取方式:①企业内部员工的个人知识。采用基于Web 2.0的Blog、Wiki和Digg等形式,通过知识共享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主动个人知识。②企业内的组织知识。可以由各部门的企业知识管理员定期进行整理上传到企业知识库。③外部组织用户(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客户等)知识。提供外部用户一个自己建议的渠道(如Blog),让他们可以方便地对于企业服务、产品等方面的建议方面的知识。④外部公开的网络媒介知识。利用网络蜘蛛技术定时自动到网络专利库、行业网站进行抓取,经过知识管理员审核后,进入企业知识库。

4.2 企业知识的分类组织方式

Web 2.0相关工具在为企业引入了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的同时,也给企业知识库的建设带来了新问题。员工利用Blog的知识往往不够规范,大部分是个性化和情感化的描述,而Witkey模式所获取的问题和解答知识通常是涉及很多领域的综合知识。传统的分类目录结构再难以应对Web 2.0环境下不同种类知识的分类和组织需求,而且,员工也希望能够根据自己需要来进行个性化的知识分类和组织,这为企业的知识分类和组织带来了挑战。

一般来说,知识关联的方式主要有领域类别、关键词、标签、属性、聚类、行为、诊断/推理等[19]。属性、诊断/推理方式需要基于本体技术来构建本体库,成本高、工程大,聚类则需要通过对知识的相关程度进行分析从而建立关联。对于企业来说,更看重的是知识的管理简单有效。通过选用领域分类树、关键词和标签三种方式综合对知识进行分类,既可以有传统目录分类结构的优点,又可以满足用户个性化分类的需求,如图3所示:

(1)领域分类树。领域分类树是传统目录分类结构,指按照知识的专业领域、知识属性和知识类型进行逐层划分,形成一个完整的树状体系,其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便于员工检索知识。员工可以按专业领域、作者、知识类型等多个目录对知识库进行检索,如员工可在专业领域目录和知识类型目录下都可发现“35kV变压器安装说明”的知识文档。然而,领域分类树要求对知识能够清晰准确的划分,而对领域比较模糊或者跨领域的知识则很难管理。

(2)关键词。关键词分类,即以知识内容中的关键词作为关联纽带,将具有相同关键词的知识自动关联起来[20]。知识库中知识通过关键词建立关联关系,当员工查询某一关键词时,所以与关键词相关的知识都可检索出来。企业知识库可以根据专业术语表建立关键词库,也可由员工知识时,添加关键词。关键词关联性比较强,广泛地存在于各种形式的专业知识内容中,但相比于企业海量的知识库,以专业术语体现的关键词的数目仍然有限,不够灵活。

(3)自由标签。自由标签,也称为分众分类法,是指由广大员工自发性定义的,具有平面结构而非等级结构的标签分类方法。该方法通过用户群体定义的频率来决定知识的标签,如员工可以对知识文档“35kV变压器安装说明”自行定义“35kV变压器”和“安装说明”两个标签,如果所有对该知识定义的标签中,“35kV变压器”和“安装操作规范”出现频率最高,那么它们就是该知识的自由标签。自由标签虽然相对不够严谨,缺乏准确度,但使用灵活、方便、且不受条件限制,能满足员工个性化的认知需求。

此外,Blog和Witkey中的知识比较随意,涉及领域也可能比较广,比较适于采用关键词和自由标签的方式,而维基中的知识要求规范性强、分类明确,适合采用领域分类树的方式。

4.3 企业知识共享与评价方式

企业的知识管理不仅仅到知识获取入库为止,还需要知识进行分类组织、共享和评价,促进知识有序化,让员工能方便快速和准确的检索到高价值知识,才能促进企业知识应用与创新[21]。借助RSS、Tag、Blog、Wiki、SNS等Web 2.0技术,企业广大员工可以方便地实现知识的获取、组织、共享、评价和应用,克服传统知识管理方法论中存在的缺陷,为知识管理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技术和方式。

根据以上思想,可以构建基于Web 2.0的企业知识共享与评价系统模型,如图4所示:

Web 2.0企业中拥有知识的个体(员工)或者群体(员工团体、知识小组)等,可以利用Web 2.0相关技术,通过Blog、Wiki、Witkey等工具来进行知识创造、编写和分享;通过SNS、IM等进行知识交流、协助和分享,形成一些知识交流社区、兴趣小组;通过互动标签、关键词和领域分类树等对知识进行分类和组织,并利用RSS等实现知识的检索与推送;通过Digg、自主评分等形式进行知识评价。这些Web 2.0技术使得知识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进行知识创造、共享、评价与应用,促进企业知识库的构建与应用。

第8篇

“知识管理一直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事情。我之前也一直有过这方面的困惑,为何知识管理专家和厂商们一直将知识管理上升到了企业文化塑造层面,而企业却很难为之所动、亦或是很难看到真正的效果?”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知识管理中心主任刘女士在刚开始接手这个工作时就开始思考。

在思索了很久之后,他们找到了适合新东方的破题之路――以业务为导向去做知识管理、以互联网的思维做知识管理,这是新东方做知识管理的根本。而刘更告诉记者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新东方内部是不允许称呼其搭建的平台是知识管理平台,也不允许其团队人员向所有员工介绍所谓的知识管理是什么、重要性。“因为员工不需要了解知识管理是什么,他们只要用好这个平台就好,从中公司能够凝聚知识、员工能学习知识,利于公司管理就够了。”刘说,这就是把这个平台取名为“爱新东方”的原因。

谈到具体的实施,新东方习惯“用专业的公司做专业的产品”,选择了IBM作为服务商,借助专业的IBM企业内容管理(Enterprise Content Management,ECM),搭建了具有新东方特色的知识管理及办公协作平台――爱新东方(iXDF)。通过对新东方业务的需求分析、梳理及评估,具体采取“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引入 Web2.0、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等设计元素,以业务整合及流程优化为目的,探索知识管理与业务实践相结合”的实施策略,构建了以统一门户为展现形式、以知识库iWork、爱学习ilearn、爱同事iPeople、爱应用iApps等8大频道作为知识承载管理的新东方知识管理平台。从界面外观看,它更像一个基于Web2.0的社交化平台,内容完全与新东方本身的业务结合起来,如知识库、教育库,人员黄页等,非常互联网化,且具有很好的用户体验。谈到“爱新东方”在新东方3.1万员工心中的接受度,刘举了个例子:“老俞一个谈新东方转型的专题就有20万的访问量了,通过量化数据的考核,不难看出知识平台在员工心中的重要性。”

第9篇

论文关键词:软件测试,知识管理模型,知识地图

论文摘要:在软件测试组织中,对测试过程中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提升组织整体测试水平的关键。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是怎样将知识管理过程与软件测试过程有效集成,从而促进知识资产在软件测试组织中的传播与重用。给出了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子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功能以及使用流程,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知识地图模块的设计与实现,验证了本文所实现的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知识管理的本质是一个管理问题,但是知识管理的各种功能及服务最终都还得依靠知识管理技术来实现。可以说,没有强大的知识管理技术支持,企业将很难有效实施知识管理,它是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基础,也是实现知识管理的强大推动力。从广义的角度看,知识管理技术并不局限于IT技术,但现代信息技术才是知识管理得以有效实现的基本前提。十多年的知识管理研究使得相当一部分的知识管理IT工具已经推向商业市场,但是这些已有的产品并不都是和企业的具体需求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在特定领域的应用,这种脱节表现尤为突出。

软件测试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活动,测试人员都属于知识工作者,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依据测试计划对软件进行测试,与测试相关的知识、技巧、经验和灵感在测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测试人员如果没有开阔的思路,没有丰富的测试经验与测试技巧,测试的质量将无法保证。此外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出现的新的待测软件产品,常使软件测试人员感到压力重重,力不从心,他们有探寻新的测试知识和技术的紧迫需求。而知识管理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但是软件测试有其自身的特点,虽然现有的通用知识管理理论及技术已或多或少触及了某些问题,但我们更需要用一种与本领域结合更紧密的理论和技术,来重新思考和审视我们的问题,以便寻找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更有效的方法。

本系统是目前北航软件所的一个软件测试管理平台QESuite2.0项目中的一个子系统,该项目是北航软件所承担的某型号任务的一个子课题。目前,该系统已经完成了原型系统的构建,全部模块及功能已经实现,并在实际工作中试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软件测试领域的知识管理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在软件测试领域内实施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很少,迄今为止并没有找到在软件测试中实施知识管理的实例。国内知识管理的研究起步晚,同时专门从事软件测试的企业又很少,在测试领域内实施知识管理的需求刚刚出现。

到目前为止,虽然没有发现国外针对软件测试领域实施知识管理的研究和案例,但是从事各领域通用的知识管理的研究已有了很多年的历史,像IBM,Microsoft这样居于软件行业领先地位的公司,已经投入了相当规模的资金与人力来进行知识管理的研究,提出了一整套的知识管理理论并开发出相应的软件产品。

此外,国外在与软件测试最相近的软件工程领域对知识管理也有比较深入的相关研究,已经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论文并开发出了一系列的软件支持工具。目前,每年都举行专门的基于知识的软件工程年会(KBSE Knowledge-BasedSoftware Engineering Conference),探讨知识管理在软件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

进行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的研究实际上是一个知识管理思想在软件测试领域的IT实现问题,也就是开发出一个软件平台来支持软件测试中的知识管理活动。根据Gallupe在2000年对现有知识管理系统平台、理论、案例等相关信息的较大范围的研究,现有知识管理系平台要真正实现有效的知识获取、编码、存储和搜索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作者在北航软件所参与的软件测试项目工作经验,同时结合知识管理的基本原理分析国际上主流软件测试过程,认为目前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存在五大问题:

1)软件测试知识重用率低。目前,软件测试过程中公共测试知识的积累未能有意识地大规模开展,虽然企业内部有一些用于测试知识和经验积累的数据库,但大多数员工忽视其存在,造成测试知识资源的闲置,导致测试知识和经验的重用率低。

2)软件测试知识传递不畅。现有测试知识的保管模式使得知识的传递不畅,测试知识被动地等人来阅读,而使用者则在知识海洋中苦苦寻觅他所需要的知识,员工无法快速掌握新的测试知识。

3)软件测试知识共享环境差。企业内部尚没有正式的、专用的、有组织的知识共享场所,员工之间缺乏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机会,沟通与交流的体制也没有建立起来,软件测试过程中的知识共享氛围也有待于培养形成。

4)软件测试知识流失严重。许多专门经验和技能只是少数人所拥有,没有真正成为企业的公共知识,这不仅使测试知识传递不畅,而且在人员变动时,这些测试知识会随之流失,使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因人员流动而发生波动,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5)无法快速实现测试组织中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知识管理是人、过程、技术的有机集成,其中人是最主要的,企业的管理者无法对组织中的人员技术特长、知识分布了如指掌,在遇到新的测试项目时,无法根据员工特长,快速搭建出最优的项目团队,从而无法实现组织中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了软件测试企业的生产效率不高,对市场的整体响应速度慢,应变能力不强。本人认为以上问题的出现是源于在当前的软件测试过程中缺乏对知识的科学管理,因此在该领域内实施知识管理就显得很有必要。

2系统体系结构及工作流程

北航软件所(SEI/BUAA)在多年从事软件测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知识管理在测试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套针对软件测试领域实施知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由于软件测试领域的知识管理目前的研究甚少,特别是现成的软件测试知识管理系统更是一片空白,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只能参照通用的或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进行。观察国内外知识管理平台的研究,尽管提出的模式纷繁复杂,但基本上每个模式中都包含着诸如知识产生、分类、积累、共享、重用这样的基本流程。

2.1系统体系结构

QESuite2.0在结构上采用的c/s方式,可支持群组协同工作,其中数据收集和分发的部分使用EJB实现,容器使用JBoss。QESuite2.0的框架基于插件开发的思想创建,利用多态特性声明可扩展的接口。框架与插件的连接、子类别的实例化过程则利用解释引擎(也称作连接器)在运行时动态完成,框架即可根据模板进行统一调用,具有良好的封装性和可扩展性。基于测试管理平台的以上特点,软件测试过程知识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本系统基于J2EE开放式架构,是一个面向软件测试过程的架构弹性的知识管理平台。系统依循知识生命周期管理,利用软件测试组织中的知识文档,有效帮助企业存储、管理、搜寻、分享各种知识,并通过组织中的知识地图,有效地评估员工的知识程度,使知识地图成为知识型员工的地位象征,并通过统计工具对拥有知识的员工进行肯定,从而促进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

2.2系统工作流程

系统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图2所示。

(1)首先对本子系统进行初始化,在本系统预定义的基础上,允许用户对软件测试知识分类、知识程度、组织职位定义、项目规模进行自定义。

(2)在交流库中添加文档,用户可以直接编写文档提交交流库,或者在交流库中提出问题,交流库是整个系统的知识文档来源。交流库中筛选出的技术含量较高文档,由知识分析员进行知识分类后,提交知识库。

(3)用户可以自行对知识库中的知识文档进行评估,同时根据知识分析员对文档的评定,以及作者的知识程度、文档的链接程度等加权实现对文档的评定。

(4)知识分析员可以根据组织讨论的结果直接设定组织成员的知识等级,也可以通过编辑组织成员的项目经历,来自动设置成员的知识等级,或者通过成员在组织中发表的知识文档来自动设置成员的知识等级。

(5)知识检索,主要包括知识文档检索和专家检索,通过知识文档元数据可以任意检索知识文档,当用户无法找到需要的知识文档,可以通过专家检索来告诉用户组织中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3几个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1基于本体的软件测试领域知识表示方法

本体(ontology)起源于哲学,是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在近一二十年,本体被计算机及建模领域所采用,用于知识表示、知识共享和重用。本体论是对概念化对象的明确表示和描述,是对客观世界存在的现实系统化的描述。从本质上讲,本体是一个或几个领域的概念以及反映这些概念的关系的集合,关系反映了概念的约束和联系,而关系本身也是概念,关系之间也可能构成新的关系。

我们以本体来对软件测试领域知识进行表示,描述领域中相关的概念、属性,及其关系。这些本体概念、概念之间的关系定义在文档、参考文献、项目、人员、知识程度共5类本体中。根据以上属性,软件测试领域知识本体如图3所示。

3.2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模型的提出

在针对软件测试过程的知识管理中,需要实现积极、主动的知识传递,建立起组织级的人员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渠道,根据软件测试活动中的知识需求,及时地实现相关知识的传递,通过有效的知识传播来改善和提高知识的重用效果。由于组织所需要的知识处于动态变化中,因而需要通过一个有效的基础设施,来满足以上功能需求。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个面向软件测试过程的知识管理模型,如图4所示。本模型的要素是“测试组织人员”、“测试组织知识资产”、“测试组织交流场所”。基本思想是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建立一个交流场所,记录成员的提出的问题和问题解决过程,以及各种文档。

3.3软件测试领域知识地图的构建方法

知识地图,或称知识分布图(又称作知识黄页簿)是知识的库存目录。知识地图所显示的知识来源,可能是部门名称、小组名称、专家名字、相关人名字、文件名称、参考书目、事件代号、专利号码、或知识库索引等,但却不包含知识的内容本身,它是指南和向导,用以节省员工追踪知识来源的时间。

一个优秀的软件测试知识管理平台软件还应当能够提供强大的软件测试知识分类的能力。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及SWEBOK分类方法,我们对软件测试领域增加了5大知识域:开发语言、数据库、操作系统、软件测试工具、测试项目相关知识。我们的知识地图中,每一种能力都有5级知识程度:了解、熟悉、熟练、精通、专家级。每一级的程度定义都有描述,务求清晰及易于评价,并避免主观的误差。每个员工的实际能力也依此标准衡量,评估过程应由员工、小组、经理及知识分析员互动完成。

3.4基于本体的知识文档智能检索和排序方法

本体在知识检索子系统中主要扮演知识库的角色,即首先对软件测试领域的概念分类、建立概念之间关系约束的描述,然后以此为基础构建详细的软件测试领域知识库,主要包括软件测试领域的具体概念、概念之间的属性、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实例等知识。在知识检索时,根据用户请求的关键词来查找相应的概念或属性,并以此为出发点来检索某条本体信息是否与这些概念或属性相关,从而实现支持逻辑推理的智能检索。

在知识文档检索子系统检索出结果后,必须首先研究检索出来的文档应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进行排列。影响排序的因素有很多,根据研究,我们认为有5类因素是影响排序结果的关键:用户对知识文档的评价、知识分析员对文档的评价、作者的知识程度、文档的链接数,以及文档的打开次数。这五类因素的权值是按次序递减的,可利用递减加权公式来计算各因素的权值。下面是递减加权公式:

知识文档的重要性按下公式来进行计算:

知识文档的重要性=P1×用户对知识文档的评价+P2×知识分析员对文档的评价+P3×作者的知识程度+P4×文档的链接数+P5×文档的打开次数。

通过计算出来的知识文档重要性结果,然后对所有文档按降序排列,就可以将最有价值的知识文档排在前列。

4系统实现

限于篇幅,整个系统各个模块的设计以及实现,这里不做详细介绍了。下面以简单图示的方式给出本系统的核心模块——知识地图模块的类设计和实现界面。知识地图模块分为两个部分:专家网络和搭建测试项目团队。普通用户在该模块可以编辑自己的项目经历,在编辑时可以选择项目导人数据,如果项目不存在,则可以自己编辑项目,然后导入项目数据,再编辑自己的项目经历,包括使用的技术、工作时间,项目职位、项目规模等等。知识分析员有权限选择其他用户编辑项目经历。在项目经历编辑完成之后,系统会根据用户对某些技术的使用时间来自行定义用户在这些知识点的知识程度,但是用户的知识程度最多达到熟练级别,要想达到精通和专家级,必须由知识分析员来编辑用户的知识程度。图5是系统中专家网络定义模块的编辑用户知识程度活动图。

知识地图模块的客户端的设计类图如图6所示。在知识地图模块的客户端中,负责界面消息事务处理的类有三个:EditTechDialog,WorkingExperienceDialog,FindPersonToStartProject。EditTechDialog这个类用来编辑用户的知识程度,只有知识分析员才有权限来调用这个类。WorkingExperi—enceDialog是普通用户可以使用的一个类,用来显示用户的工作经历。类FindPersonToStartProject是管理人员,通过输入一些数据来得到组织中比较适合新项目的人员,通过类FindResultDialog来显示查找结果。

结束语

第10篇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内地的经济市场逐渐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活动在政府推动和企业自身努力下,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着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在企业管理创新内容方面,由单一生产管理方面的创新向营销管理创新,并进一步向财务管理创新和资本经营创新的方向发展。在企业组织机构方面,以前的生产工厂,加工车间都是归属于政府所有的,而现在已经逐渐转化为股份制公司或者其他经济实体。随着我国市场的逐渐开放,企业的管理对象和范围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管理理念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同时更加注重价值规律的作用。企业管理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很大提高,许多企业开始注重学习管理新经验,新方法。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培育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塑造充满个性的企业形象,改变了以往万家企业一个面孔的现状。总体来说,我国企业与其他国外大企业相比仍然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没有找到正确的创新主体,造成创新动力不足;缺乏有目的和针对性强的合理设计;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配套措施不合理,政府干预过多等。因此在我国,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无论以智力、无形资产、软产品等资源为第一要素,还是对自然资源等经济要素通过科学、合理、优化和集约的配置,都是以实现知识价值为目的。所以,要遵循价值原则。理性原则对于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管理创新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全球化、国际化、世界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管理在吸纳和改造资本、技术等方面时,只有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分析和接纳,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中,无论是国际间还是地区间的信息交流、商品交换以及各方面的联系都日益密切,生产技术发展迅速,社会需求一直在变,市场的发展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整个经济环境是一个动态的整体,因此管理创新必须遵循动态性原则。 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更多,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树立独特的企业文化,帮助企业在全球化中独树一帜。因此管理创新还要遵循发挥优势的原则。

    3经济时代的管理创新3.1创新管理观念

    创新管理观念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和管理理念,主要是超越传统的经验性思维,开拓眼界,积极的寻找创新的思路。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加需要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企业需要坚持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积极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并注重开饭员工的创新能力的开发,促使员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率的提高。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要把人看成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还要同时注重关心人、尊重人和发展人,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局上做到真正的人本理念,才能更好地完善企业管理理念的不足,帮助企业实现从传统到先进的转变。总之,企业在管理观念上实现转变,树立“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能充分的发挥创新精神,实现了个人、组织和社会之间和谐共处。

    3.2创新管理方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适应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管理方式必然由传统管理转向整合管理。这就意味着,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就必须制定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创新发展机制,并把企业的经营目标定位在实现所担当的社会责任上面,同时整合自身资源优势,优化互补,在整合的过程中还要做好协调发展,有机互动,相辅相成进而共同得益。这种管理方式强调管理目标实现的可延伸性。创新管理方式还包括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管理创新的最高层次,它是管理决策者智慧的结晶,在管理创新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制度创新,其他一切创新就难以实施,或者步履艰难。具体来说,制度创新包括:管理方法手段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内部的各类管理制度的创新。

    3.3创新组织形式

    管理组织的创新是要改变传统的组织形式。传统的组织规模庞大,职权过于集中,组织效率低下,应变能力差,沟通不通畅,不利于员工创新能力的发掘,已经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形势。知识经济的发展带来通信和信息革命,将给企业带来更多发展的机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基本上都实现了信息化操作,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日益成熟发展的今天,许多企业的组织成员已经不具备这种先进的知识和素质,进而也就需要企业在管理组织上进行创新。只有不断变革组织形式,才能使企业的发展适应快速多变的知识经济的发展。在未来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变革的趋势及创新形式,应当是从过去刚性的组织状态转变为柔性的组织状态。企业的机构构成应该随着时代的要求而发展变化,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要建立一个能够及时适应时展的机构组织,这样的组织应该懂得通过创新思维的思考和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实现自我进步,才能适应时代的迅速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3.4创新管理知识知识管理就是对企业知识资源及其使用环境进行有效利用和整合的过程。企业通过整合各渠道的信息资源、市场讯息、人才资源等,建立起文化氛围浓厚的企业内部环境,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它强调人力资源和知识的开发和利用。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经济领域中,文化知识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当今时代中,知识的来源渠道更加广泛,知识传播的速度更加快捷,知识创造的速度和更新的速度都是空前绝后的。因此,知识创新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知识要素与劳动力、资金、设备等要素相比仍然是核心要素。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它能帮助企业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占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市场领域。所以,企业想要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因素。

    3.5创新管理目标

    在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下,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该树立具有更高水平的目标。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在对企业目标进行定位时不仅要看重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要看重社会效益,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要忽视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能为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把实现自身的经营经济效益与企业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相统一,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创新经营管理的目标。企业需要把发展的眼光放得更长远,懂的只有实现社会效益才能更好的保证实现经济效益。总之,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企业管理,要注重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的有机统一,要坚持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

第11篇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内地的经济市场逐渐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活动在政府推动和企业自身努力下,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着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在企业管理创新内容方面,由单一生产管理方面的创新向营销管理创新,并进一步向财务管理创新和资本经营创新的方向发展。在企业组织机构方面,以前的生产工厂,加工车间都是归属于政府所有的,而现在已经逐渐转化为股份制公司或者其他经济实体。随着我国市场的逐渐开放,企业的管理对象和范围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管理理念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同时更加注重价值规律的作用。企业管理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很大提高,许多企业开始注重学习管理新经验,新方法。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培育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塑造充满个性的企业形象,改变了以往万家企业一个面孔的现状。总体来说,我国企业与其他国外大企业相比仍然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没有找到正确的创新主体,造成创新动力不足;缺乏有目的和针对性强的合理设计;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配套措施不合理,政府干预过多等。因此在我国,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无论以智力、无形资产、软产品等资源为第一要素,还是对自然资源等经济要素通过科学、合理、优化和集约的配置,都是以实现知识价值为目的。所以,要遵循价值原则。理性原则对于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管理创新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全球化、国际化、世界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管理在吸纳和改造资本、技术等方面时,只有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分析和接纳,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中,无论是国际间还是地区间的信息交流、商品交换以及各方面的联系都日益密切,生产技术发展迅速,社会需求一直在变,市场的发展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整个经济环境是一个动态的整体,因此管理创新必须遵循动态性原则。  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更多,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树立独特的企业文化,帮助企业在全球化中独树一帜。因此管理创新还要遵循发挥优势的原则。 

    3经济时代的管理创新

    3.1创新管理观念

    创新管理观念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和管理理念,主要是超越传统的经验性思维,开拓眼界,积极的寻找创新的思路。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加需要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企业需要坚持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积极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并注重开饭员工的创新能力的开发,促使员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率的提高。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要把人看成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还要同时注重关心人、尊重人和发展人,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局上做到真正的人本理念,才能更好地完善企业管理理念的不足,帮助企业实现从传统到先进的转变。总之,企业在管理观念上实现转变,树立“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能充分的发挥创新精神,实现了个人、组织和社会之间和谐共处。

    3.2创新管理方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适应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管理方式必然由传统管理转向整合管理。这就意味着,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就必须制定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创新发展机制,并把企业的经营目标定位在实现所担当的社会责任上面,同时整合自身资源优势,优化互补,在整合的过程中还要做好协调发展,有机互动,相辅相成进而共同得益。这种管理方式强调管理目标实现的可延伸性。创新管理方式还包括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管理创新的最高层次,它是管理决策者智慧的结晶,在管理创新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制度创新,其他一切创新就难以实施,或者步履艰难。具体来说,制度创新包括:管理方法手段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内部的各类管理制度的创新。

    3.3创新组织形式

    管理组织的创新是要改变传统的组织形式。传统的组织规模庞大,职权过于集中,组织效率低下,应变能力差,沟通不通畅,不利于员工创新能力的发掘,已经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形势。知识经济的发展带来通信和信息革命,将给企业带来更多发展的机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基本上都实现了信息化操作,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日益成熟发展的今天,许多企业的组织成员已经不具备这种先进的知识和素质,进而也就需要企业在管理组织上进行创新。只有不断变革组织形式,才能使企业的发展适应快速多变的知识经济的发展。在未来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变革的趋势及创新形式,应当是从过去刚性的组织状态转变为柔性的组织状态。企业的机构构成应该随着时代的要求而发展变化,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要建立一个能够及时适应时展的机构组织,这样的组织应该懂得通过创新思维的思考和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实现自我进步,才能适应时代的迅速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3.4创新管理知识

    知识管理就是对企业知识资源及其使用环境进行有效利用和整合的过程。企业通过整合各渠道的信息资源、市场讯息、人才资源等,建立起文化氛围浓厚的企业内部环境,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它强调人力资源和知识的开发和利用。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经济领域中,文化知识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当今时代中,知识的来源渠道更加广泛,知识传播的速度更加快捷,知识创造的速度和更新的速度都是空前绝后的。因此,知识创新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知识要素与劳动力、资金、设备等要素相比仍然是核心要素。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它能帮助企业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占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市场领域。所以,企业想要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因素。

    3.5创新管理目标

    在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下,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该树立具有更高水平的目标。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在对企业目标进行定位时不仅要看重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要看重社会效益,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要忽视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能为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把实现自身的经营经济效益与企业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相统一,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创新经营管理的目标。企业需要把发展的眼光放得更长远,懂的只有实现社会效益才能更好的保证实现经济效益。总之,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企业管理,要注重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的有机统一,要坚持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

第12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 企业市场绩效 客户价值创造 员工工作满意度 知识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 结构方程模型

分类号:C931

引用格式:刘刚,李荣彬.知识管理实践与企业市场绩效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J/OL]. 知识管理论坛, 2016, 1(2): 145-155[引用日期]. http:///paperView?id=26.

1 引言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并成为紧随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体[1],更有专家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2]。然而,回顾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其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非基于创新和发明的知识创造[3]。如今,企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不再是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而是知识和知识工作者[4],凸显出知识管理在创造价值和创新方面的重要性[5-6]。

相关研究认为,知识管理可以促进企业员工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和提高客户满意度[7]。也有学者认为知识管理能够改进企业流程,减少错误,提升组织效率,最终实现员工成长与企业的成功[8]。因此,知识管理在提升企业绩效、创造社会价值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国内企业(如中粮集团、阿里巴巴、华为等),纷纷引入知识管理作为提升企业管理的手段[9];另一方面,各国学者都在不遗余力地研究知识管理和企业绩效间的关系[10-12]。但在中国,知识管理的实践和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中国企业知识管理实践与市场绩效的关系,填补知识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的空白,为中国企业提升市场业绩出谋献策。

2 理论基础与模型假设

目前知识管理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是普遍认为知识管理是有效提升组织创新和绩效的重要“武器”。在本文中,知识管理是组织通过知识提升个人技能和组织价值的一系列活动。国内外学者[13-15]提出了一系列的知识管理成功因素,通过对中国企业的实地了解,本文识别出以下4个关键知识管理实践活动,即高层管理者支持、知识管理战略、信息技术和以知识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

如果没有高层管理者的支持,知识管理的运作是很容易失败的。管理者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和接纳知识管理,并提供知识管理所需的资源[16]。管理者应该带头参与到知识管理的活动中去,不断提升自己以激发员工参与知识管理的热情[17-18]。此外,管理者有责任搭建面向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以鼓励员工分享知识,提升技能[19]。同时,管理者可以应用奖惩权对员工知识管理活动进行激励[16],如提供奖金、升职机会等[20]。总结过去知识管理的失败案例可以发现,高层管理者对知识管理的支持不应是一时性的,对于知识管理而言,企业需要长期稳定的高层管理者的支持[21]。来自不同国家的实证研究证明企业管理者对知识管理的支持可以提升企业绩效[22-25]。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1:企业管理者对知识管理的支持(SMS)可以提升客户价值(CVC)。

知识管理战略指的是组织通过培育知识创造和传递的能力以达到价值最大化并同时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的竞争战略[26]。M.T.Hansen等[27]等认为知识管理战略分为人际化知识管理战略和编码化知识管理战略;而K.M.Wiig [28]认为知识管理战略可概括为以下5种类型:知识管理战略作为商业战略、智力资产战略、个人知识资产责任战略、知识创造战略、知识转移战略。在实践过程中,知识管理战略应该支持并与企业总体战略相结合[29]通过企业战略规划[30]转化成企业的组织和技术基础以支持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31-32],同时也应该考虑企业文化对知识管理战略的影响[33]。通过对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161个企业样本进行调查,Y.Y.Chen等[32]认为结合知识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和信息技术战略可以有效提升组织绩效。在研究了241家巴西企业之后,A.A.Ferraresi等[29]也得到了相似结论,认为有效的知识管理战略可以提升组织绩效。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2:组织知识管理战略(KMS)可以提升客户价值创造(CVC)。

在当今知识密集型经济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对知识管理的重要促进作用是不容置疑的[34-35]。信息技术提升了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因为他们获取所需知识的用时更短,手段也更智能[36-37]。正如基于互联网的知识管理系统、实时通讯软件、人工智能系统、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技术等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中。但是,信息技术有其局限性,比如,隐性知识的传递必须以彼此信任为前提[38],仅靠信息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实现人与人知识的连接[39]。实证研究认为,信息技术可以提升组织绩效[12]并可以创造客户价值[40-41],也有研究认为信息技术与组织绩效间没有显著关系[11,42]。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3: 信息技术(IT)可以提升客户价值(CVC)。

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应用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战略的同时,将人力资源管理引入企业管理并意识到企业员工是最宝贵的资源[43]。以知识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知识管理和价值创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44-45],如识别组织知识短板、规划组织知识管理战略[46]。L.M.Whicker和K.M.Andrews [44]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如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管理)应该与知识管理相结合,形成以知识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以获得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研究发现,高绩效组织往往是利用知识管理战略与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和薪酬管理紧密结合以实现组织目标[23,32]。有学者经过实证研究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间存在正相关关系[23,47- 48]。同时,也有实证研究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满意度密切相关[49-51]。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4:以知识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HRM)可以提升客户价值(CVC);H5:以知识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HRM)可以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EJS)。

研究认为客户价值创造是企业有别于对手的竞争优势之一[52-53]。为客户创造价值,即满足客户实际需求,提供使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双赢是当代企业生存的基础。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6:客户价值创造(CVC)可以提升企业市场绩效(MP)。

20世纪20-30年代的霍桑实验使人们认识到员工工作满意度对个人绩效[54]和企业绩效[55]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7:员工工作满意度(EJS)可以提升客户价值(CVC);H8:员工工作满意度(EJS)可以提升企业市场绩效(MP)。

3 研究设计

此项研究是芬兰A.Kianto教授全球联合研究的组成部分。原始版本为英文的调查问卷先被翻译成中文,再被翻译回英文以避免因语言差异而引起的歧义。调查问卷通过实地调研、邮件和网络平台进行发放,其中实地调研回收问卷12份,通过邮件和网络平台分别回收问卷89份和48份,其中10份由于信息不完整而被剔除,总计回收有效问卷139份。

其中关于调查对象的职位,2%是公司总监,4%是人力资源经理,28%是其他部门经理,29%是其他管理者,其余37%来自其他职位。从地理分布来看,2%来自北京,6%来自上海,14%来自深圳,66%来自宁波,12%来自其他城市。至于企业规模,人数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和人数300-1000人的中型企业各占22%,人数少于300人的小企业占16%,由于是匿名调查,其余企业规模情况未知。

结构方程是通过一系列方程的形式解释多元变量间关系的统计模型[56],由于其具有对多元变量强大的建模和解释能力[57]而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因此,结构方程模型被用于本项研究。判定结构方程拟合优度的指标有很多,如卡方值(χ2)、RMSEA、SRMR、NFI、NNFI、CFI、GFI和AGFI等。但是由于其指标中存在重复,只需要报告χ2及其自由度、CFI和RMSEA即可[56]。除了上述指标,也应该审视简约拟合指数和SRMR,因为这些指数对样本量不敏感(除了χ2)[58]。因此,χ2、RMSEA、SRMR、CFI、NNFI被用来判定模型的拟合优度(由于简约拟合指数尚无明确的界定值,故略去)。

5 研究结果

对于结构方程的估计,笔者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最大似然估计要求多元变量满足(近似)正态分布。如果变量偏度(skewness)值在-1和1之间[59],且峰度(kurtosis)值在-3和3之间[60],则可以认为多元变量符合正态分布。通过使用AMOS(版本21)对多元变量进行检验,得出所有变量的偏度(skewness)值和峰度(kurtosis)值均在要求值范围内(见表1),样本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可以应用最大似然法对结构方程进行检验。

在定量分析中,数据如果没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实验结果将难以令人信服。因此,在结构方程路径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

Cronbach’α[61]用来判定数据的信度,R.B.Kline [62]提供了大致标准:α大于0.9是极可信的;α大于0.8是非常可信的;α大于0.7是比较可信的。在此研究中,笔者选取0.7为α的临界值。经过SPSS(版本21)的计算,所有变量的α值在0.812-0.913之间(见表2),可以判定数据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构念效度分为聚合效度和区别效度,可以用组合信度(CR)和平均方差提取值(AVE)进行判定[63],其中组合信度(CR)需不小于0.6[64],平均方差提取值(AVE)需大于0.5[65](见表3),实验数据的组合信度(CR)和平均方差提取值(AVE)均满足要求,证明数据可以用来进行结构方程路径分析。

结构方程的拟合指标(见表4)表明研究模型可以接受。从路径分析结果来看(见表5和图2),领导支持、知识管理战略、信息技术、以知识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客户价值创造间的关系均不显著,因此,拒绝假设H1、H2、H3和H4。但是以知识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满意度有积极的正相关性,接受假设H5。另外,客户价值创造与市场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接受假设H6。员工工作满意度与客户价值创造、市场绩效间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接受假设H7和H8。

从效应分析来看,人力资源管理每增加1个单位,员工满意度随之提升0.62个单位。员工满意度对以知识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市场绩效(以知识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市场绩效的间接效果为0.338)和以知识为导向的人力资源与客户价值创造(以知识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客户价值创造的间接效果为0.204)存在中介作用。同时,客户价值创造比员工满意度对市场绩效影响更为显著(0.547>0.444)。综上所述,在知识管理的实践中,只有以知识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满意度、客户价值创造和市场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同时客户价值创造和员工满意度对市场绩效的提升非常重要,如表6所示:

5 研究发现及讨论

通过研究发现,知识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客户价值创造具有直接的积极作用,对企业市场绩效有间接作用,即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其内(企业员工)、外部客户的共同作用。这一发现解释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投入大量资源的原因。如今,企业管理,更注重员工,即知识工作者的管理,为其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以满足其需求,提升工作满意度。更重要的是,企业关注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如采用师徒制、教练制、面授课程、网络学习、户外拓展等不同形式的培训,促使知识在员工中得到分享和传递,以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有的企业也着力于在员工绩效考核中引入员工个人能力提升、知识创造(创新)、知识经验总结等指标,使知识管理与员工福利相结合,激发员工发掘潜力、分享知识的热情。这些举措对内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对外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创造客户价值,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的关键。

[13] KUAN Y W, ASPINWALL E.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for knowledge-management adoption in the SME sector [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5, 9(3): 64-82.

[14] ALAZMI M, ZAIRI M. Knowledge management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J].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excellence, 2003, 14(2): 199-204.

[15] 徐枞巍, 盖素霞. 中国企业知识管理关键成功因素及其管理策略研究 [J]. 管理世界, 2012(3): 182-183.

[16] DAVENPORT T H, DE LONG D W, BEERS M C.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 [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8, 39(2): 43-57.

[17] KUAN Y W.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implement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J].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2005, 105(3): 261-279.

[18] PAN S L, SCARBROUGH H. A socio-technical view of knowledge sharing at Buckman Laboratories [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1998, 2(1): 55-66.

[19] HOLSAPPLE C W, JOSHI K D. An investigation of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management of knowledge in organizations [J]. 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2000, 9(2): 235-261.

[20] RIBIERE V M, SITAR A S. Critical role of leadership in nurturing a knowledge-supporting culture [J].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 practice, 2003, 1(1): 39-48.

[21] STOREY J, BARNETT E. Knowledge management initiatives: learning from failure [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0, 4(2): 145-156.

[22] DONATE M J, GUADAMILLAS F. Organizational factors to support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11, 15(6): 890-914.

[23] DONATE M J, GUADAMILLAS F.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knowledge management, knowledge-oriented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and innovation [J].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 practice, 2013,

[24] NASSIM B.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factors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JKM), 2009, 5(3): 21-37.

[25] LEE H, CHOI B. Knowledge management enablers, processes,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 integrative view and empirical examination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03, 20(1): 179-228.

[26] YANG J.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its effect on firm performance: acontingency analysi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0, 125(2): 215-223.

[27] HANSEN M T, NOHRIA N, TIERNEY T. What’s your strategy for managing knowledge?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9, 77(2): 106-116.

[28] WIIG K M. Knowledge management: where did it come from and where will it go? [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1997, 13(1): 1-14.

[29] FERRARESI A A, QUANDT C O, DOS SANTOS S A, et al.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strategic orientation: leveraging innovativeness and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12, 16(5): 688-701.

[30] SKYRME D, AMIDON D. The knowledge agenda [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1997, 1(1): 27-37.

[31] ZACK M H. Developing a knowledge strategy [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9, 41(3): 125-145.

[32] CHEN Y Y, YEH S P, HUANG H L. Does knowledge management “fit” matter to business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12, 16(5): 671-687.

[33] 简传红, 任玉珑, 罗艳蓓. 组织文化, 知识管理战略与创新方式选择的关系研究 [J]. 管理世界, 2010(2): 181-182.

[34] ROLLETT H.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es and technologies [M]. Dordrecht: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3.

[35] YAGHOUBI NM, YAZDANI B O, AHOORANI N, et 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s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towards organizational excellence [J].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1, 4(5): 20-27.

[36] HUANG KT. Capitalizing on intellectual assets [J]. IBM systems journal, 1998, 37(4): 570-583.

[37] KANKANHALLI A, TANUDIDJAJA F, SUTANTO J, et al. The role of IT in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initiatives [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3, 46(9): 69-73.

[38] THAPLIYAL MP, CHARU. IT enabled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2(9): 4468-4472.

[39] MCDERMOTT R. Wh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spired but cannot deliver knowledge management [J]. Knowledge and communities, 2000, 41(4): 21-35.

[40] RYSSEL R, RITTER T, Gemünden HG.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ployment on trust, commitment and value creation in business relationships [J]. 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 2004, 19(3): 197-207.

[41] PETERS L D. IT enabled marketing: a framework for value creation in customer relationships [J]. Journal of marketing practice: applied marketing science, 1997, 3(4): 213-229.

[42] CHEN MC, CHENG SJ, HWANG Y.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firms’ market value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05, 6(2): 159-176.

[43] LAPI?A I, MAUR?NE G, STARI?ECA O.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odels: aspect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 110(2014): 577-586.

[44] WHICKER L M, ANDREWS K M. HRM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realising the potential [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2004, 42(2): 156-165.

[45] SUMI 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revisiting challenges of integr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 business studies, 2011, 1(2): 56-60.

[46] SOLIMAN F, SPOONER K. Strategies for implement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role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0, 4(4): 337-345.

[47] NIEVES J, QUINTANA A, OSORIO J.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and collaborative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as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J].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 practice, 2014:1-9.

[48] MARQUES DP,SIMON FJG The effect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firm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6, 10(3): 143-156.

[49] GEORGELLIS Y, LANGE T, ILEANA PETRESCU A, et 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workers’ job satisfac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2008, 29(7): 651-667.

[50] TOOKSOON H M P. Conceptual framework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J].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behaviors studies, 2011, 2(2): 41-49.

[51] STEIJN B.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job satisfaction in the Dutch public sector [J]. Review of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2004, 24(4): 291-303.

[52] ULAGA W. Customer value in business markets: an agenda for inquiry [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1, 30(4): 315-319.

[53] WANG Y, PO LO H, CHI R, et al.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customer value and 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 performance: a customer-based perspective from China [J]. Managing service qu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4, 14(2/3): 169-182.

[54] PETTY M, MCGEE G W, CAVENDER J W. A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ividual job satisfaction and individual performanc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4, 9(4): 712-721.

[55] ROBBINS S P, DECENZO D A, COULTER M K.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essential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M]. 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13.

[56] HAIR J F, BLACK W C, BABIN B J, et al.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M]. 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6.

[57] REISINGER Y, MAVONDO 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critical issues and new developments [J].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 2007, 21(4): 41-71.

[58] HOOPER D, COUGHLAN J, MULLEN M.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guidelines for determining model fit [J]. Electronic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 2008, 6(1): 53-60.

[59] COAKES S J, STEED L. SPSS: analysis without anguish using SPSS version 14.0 for Windows [M].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9.

[60] BALANDA K P, MACGILLIVRAY H. Kurtosis: a critical review [J]. The American statistician, 1988, 42(2): 111-119.

[61] CRONBACH L J. Coefficient alpha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ests [J]. Psychometrika, 1951, 16(3): 297-334.

[62] KLINE R B. Scor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M].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London: The Guilford Press, 2005.

[63] 吴明隆. 结构方程模型: AMOS的操作与应用[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64] BAGOZZI R P, YI Y.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88, 16(1): 74-94.

[65] FORNELL C, LARCKER D F.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81, 18(1): 39-50.

[66] TAHERPARVAR N, ESMAEILPOUR R, DOSTAR M. Customer knowledge managem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a case

第13篇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本经营;提升;方式

一、人力资本概述

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也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从个体角度定义,人力资本指存在于个人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而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区别则在于人力资源是一种数量化概念,人力资本则是一种质量概念;人力资源是未开发的资源,而人力资本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果。

二、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本的区别

与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相比,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更为活跃,内容更加广泛。两者之间的最大区别是传统的人事管理主要是人员的招收、任用、调配和奖惩的静态管理,把人视为管理控制的对象;而人力资源管理则将人看作是一种关键的资源来经营,努力发掘员工所具备的现实的和潜在的能力。传统的人事管理视人力为成本,往往以事为中心,注重现有人员的管理;而人力资本经营把人视为一种稀缺的资源,是以人为中心,强调人和事的统一发展,特别注重开发人的潜在才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是让人的才能在生产经营中发挥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更大的利润,在这个过程中将人力资源转换为人力资本。因此,如何有效的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人力资本经营必将成为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战略组成。

三、人力资本的价值

企业的某部分人力资本能为企业提高效率,挖掘市场机会,化解潜在威胁,进而帮助企业实践战略目标,我们认为该人力资本是有价值的。也就是说,人力资本的价值有赖于其对企业竞争优势或核心能力的贡献。同时,由于组织长期拥有这些人力资本的技能必须花费诸如招聘、培训、薪酬和福利等成本开支,所以这些开支必须纳入到人力资本价值的方程中。人力资本的价值定义为“相对于人力资本的雇佣成本,该人力资本通过其技能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与顾客价值相关的战略性利益”。我们可将企业人力资本分为高价值和低价值。若员工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或创造具有更多客户价值的产品,那么他就具有高价值;反之,只有低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人力资本的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很多因素影响,如企业的战略或技术特征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四、企业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转换为人力资经营

1.要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与价值。

人力资本概念的出现,并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运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以知识为主导、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为基础和支撑的知识经济,将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最后集中表现为对人力资本的竞争。人力资本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才竞争的必然产物。因此,把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作为资本来认识和配置,而不能简单的作为劳动力来使用,更不能把人力资本与劳动力资源等同看待,这对实现人才价值观、组织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进而创造更多的人力资本都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前沿企业,纷纷将其人事部门改为人力资源开发部门,就是因为认识到“人”是一种可以开发、也必须开发的“资源”。

2.加大人才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现代企业的经营需要具有知识、品质和创造力的人才。知识、智能资本是指企业花费在教育、培训等人才综合素质再提高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它比一般的人力投入会带来更长期的收益。因为知识和智能资本是人们原本拥有的技术、知识、能力和价值的继承,它是有人才知识的积累。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一定素质的劳动者,而且需要超出常人的、高素质的综合人才。把人力资本投资视同为人才投资、素质投资、教育投资等为改变人本身的种种投资。

3.抓紧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本经营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它是进行人力资本经营的基础。是预测组织内的人力资本要素,并且决定为满足和达到这些要求所必须进行的各项工作。人力资源规划包括编制和实施各种计划项目,以保证当企业中某一职位空缺,或者发生某类人才短缺时,能够尽快地解决这类问题,使得组织中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人力资源规划主要是减少由于人员方面的原因而组织带来的损失,及时调整人力资源的不平衡状况,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让人力资源发挥创造利润的作用,关键还在于人才的合理配置。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则在于健全的岗位分析和流程设计,使用人单位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生产经营所需要的人才,而各种人才也能被选拔到适合自己特点并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岗位。

4.建立起良好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

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需要其创造性劳动。这就意味着需要不断的适时调整对人力资源的激励与调配,建立、健全薪资福利制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例如制订全新的人才薪酬方案与晋升方案、改变人才考核方法与评估制度,以有效的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同时,在约束机制方面,也要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道德宣导等体系,进行不断的纠正人力资源中不良之处,有效预防和杜绝人力资本价值的流失。

5.要创建良好的人才工作与发展环境。

加快企业文化建设进程,增加企业经营与工作透明度,营造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文化气息,加强人与人之间轻松愉快的沟通交流,建立起信息转化的知识管理流程体系。并将管理的焦点由“如何获得信息”转向“如何开发利用信息”上来,从而营造出学习型组织的氛围。让各种人才都有充分施展自己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管理始终都是企业发展所必须重视的课题,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力资本的转化都必将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同时也将成为企业在立足于竞争市场而处于不败之地的恒久动力。而且,拥有人力资本,将意味着再创竞争优势。因此,这将需要企业与管理着必须有意识的在工作中不断去重视、去学习、去运用,将人力资源有效开发与整合,以全面促进人力资本的增值。

第14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地质灾害预防防治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地质灾害防治方针及基本概念

1.1保障责任体系

施工企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必须实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自上而下逐级监管的管理机制,并根据自身施工业务板块进行分类管理。管理工作做到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制度化。同时,应实行各级法定代表人(行政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度,按照“谁分管、谁负责”、“一岗双责”的原则,建立健全有系统、分层次的地质灾害防治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的实现。总部机关应成立由法定代表人为主任的地质灾害防治委员会,下设委员会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所属单位应成立以各级法定代表人(行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建设项目还应根据防治工作需要成立相关职责明确的工作小组。总部各部门按照分工履行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对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预防、治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全面责任;各事业部全面负责管理企业或分管业务板块的地质灾害预防、治理和应急处置工作。所属各单位(项目)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直接责任主体,对负责区域及场所的地质灾害调查、预防、监测、报告和处置承担主要责任。并应结合所在地域特性,制定地质灾害防治实施细则,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人本单位(项目)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管理。各单位应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人本单位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中,做到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生产工作与灾害防治工作“五同时”。

1.2各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应履行的职责

(1)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和标准。

(2)负责组织编制本单位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及《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活动,组织协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3)负责本单位地质灾害防治的排查、评估、监测、预警、培训及应急响应工作。

(4)负责预警联动机制的建设及信息报送工作。

(5)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

(6)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提高员工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增强防灾、抗灾、救灾、避险意识。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除应履行上述职责外,还应履行以下责任:

(1)主动与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建立联系,接受其指导,根据其的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组织施工、生活区域内项目地质安全评估,提出分析评估报告。

(2)落实监测人员,做好监测、记录和资料上报工作,及时传递预警预防信息。

(3)组织开展本项目地质灾害排查、巡查、核查,并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4)按照上级命令,及时组织员工转移避灾;危急时,直接组织员工迅速避灾自救。

(5)监督检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演练执行情况。

2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

建立健全符合施工企业实际情况及自身特点的管理制度体系是保证地质灾害预防与防治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和根本所在。施工企业所属单位应依据国家、行业及企业有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制定本单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管理制度,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2.1管理制度应包括(不限于)的内容

(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细则。

(2)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值班制度。

(3)灾情险情速报制度。

(4)汛期险情地质灾害巡查制度。

(5)应急调查评估制度。

2.2预案编制

各单位(项目)应结合所处地域及场所的地质、气候等情况,按年度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并依据单位(项目)的实际编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预案》,对重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编制现场处置方案,并认真组织演练。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预案编制应包括的主要内容:组织机构和职责、主要地质灾害的类型与特点、主要地质灾害危险点的威胁对象及范围、主要地质灾害险情的应急处置对策、预警信号和人员及财产转移路线(避难场所)、主要地质灾害灾情的应急抢险救援实施对策、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的应急响应和处置程序、宣传培训和演练、保障措施等。

各单位编制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预案》应每年进行评估,根据需要适时更新(最长时限不能超过5年,建设项目的预案应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更新)。

2.3工作方案编制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编制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所处地域及场所易发地质灾害概况、防治目标及原则、重点防范区域和场所及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建设遭遇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领导、排查及监测防治原则与职责、具体要求及保障措施、预期效果等。

3地质灾害防治的监测、预防与预苦

地质灾害防治最重要的手段是建立科学、系统、有效的监测、预防与预警机制。尤其是多数施工企业建设施工项目具有地域跨越性大、人员流动性强、通信条件差等问题,监测、预防与预警机制的完善越发突显重要。

3.1预防评估与检查

建设项目应会同有关部门沟通业主和设计单位索取地质资料,并参考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进行项目安全评估及安全设计,辨识、分析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地质危险因素,评估划定本单位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质灾害危险区;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并形成地质灾害预防分析评估报告。同时,要定期监督检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执行情况,落实包括防灾组织机构、责任人、报警信号、通信联络、紧急疏散撤离路线、避难场所、应急抢险等内容的组织措施,建立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系。严格执行讯期24h值班制度,在遇到强降雨等异常气候环境时,各单位(项目)应建立保持与国土资源管理、气象、业主等部门24h灾害预警信息定时联系制度;必要时,安排专项资金,确保及时获得水文、气象、地震等信息支持。

3.2监测预普

各级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地质灾害信息的权威机构。各单位应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建立严格的预警预防信息传递责任制。预警预防信息传递必须做到及时、准确,落实到每一位员工(包括分包商人员)。同时,要积极与当地政府、气象部门、国土资源部门、业主、参建各单位建立灾害预警信息共享联动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地质灾害预警的信息沟通及传递,对地质灾害实行动态监控,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对评估划定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质灾害危险区,应落实灾害监测预警负责人,安排监测人员,进行经常性监测,并做好隐患点的监测、记录和资料上报,加强对数据和资料的统计分析。危险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此外,要完善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各项准备工作,加强险情排查、巡查工作。认真落实临时避灾场地和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准备预警器具,及时传递预警预防信息。

4地质灾害防治灾情报告

施工企业实行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地质灾害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项目部、本单位负责人。各级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按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按时限要求如实报告灾害发生地政府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同时逐级上报到企业总部。

5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响应与处置程序

施工企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严格执行分级响应,并建立相应的处置程序。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后,受灾单位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5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预案6,组织现场力量抢险救援。现场力量不足时,应就近组织足够力量赶赴现场支援,并对地质灾害现场严密保护,对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有足够的防范措施,防止人员伤亡扩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在核实地质灾害初步情况后,根据本单位5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预案6应急响应划定的预警级别,在向当地政府、国上资源管理部门及上级部门报告的同时,分级启动预案,进行抢险救援处置。小型地质灾害由受灾单位做应急响应,并负责处置,企业所属相邻单位给予帮助支持。受灾单位分管领导或其指定的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并按规定分级上报;中型地质灾害由企业各事业部、子公司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做出应急响应,并组织各单位和各方力量进行处置。受灾单位第一责任人应立即赶赴现场,指挥协调灾害的调查处理,并成立内部调查组,协助政府调查组开展调查。施工企业总部酌情组织调查;大型和特大型突发地质灾害由施工企业总部地质灾害防治委员会组织应急处置的同时,立即向地方政府及国家相关部委报告,请求支援。

各级类型地质灾害抢险救援处置程序执行施工企业总部5地质灾害应急预案6规定。中型及以上地质灾害发生后,子公司、总部事业部第一责任人或分管负责人、施工企业总部地质灾害分管领导及管理部门负责人应赶赴现场指挥协调地质灾害的调查处理;大型及以上地质灾害发生后,施工企业总部成立内部调查组开展灾害调查,并协助政府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地质灾害调查组组长由施工企业总部和子公司、总部事业部或受灾单位指定,成员应由地质灾害管理部门、监察部、工会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必要时,应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6结束语

随着中西部开发力度的增大,建设工程项目不断向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越来越复杂恶劣地区展开,地质灾害的规模增大、频次升高、破坏损失日趋严重,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呈持续发展趋势。防治地质灾害是一项系统性、长期繁重的工作,作为施工企业应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预防与防始的重要性,建立科学、有效的防治体系,综合预防灾害与避让应急措施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第15篇

    1. 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1)“人员”,包括参与基础上建设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每个工作人员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包括人的政治思想水平、身体素质等。高质量的人及其高质量的工作就能带来高质量的产品。

    (2)“材料”,材料的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严把材料采购关;合理使用,减少损失;建立检验制度,严把质量关;合理处理剩余材料。

    (3)“机械”,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应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操作和维护上的方便性等。

    (4)“方法”,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一些工程常因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或施工工艺落后而造成施工进度推迟,质量达不到要求和追加投资等情况。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必须结合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5)“环境”,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益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营造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搞好地方群众关系,遵守地方风俗。 

    2. 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2.1拓展质监职能,提升工程质量等级 。

    随着水利工程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防洪抗洪能力的日益显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防洪安全及环境保护,影响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为此,在质量监督的手段上也应采取各种措施:

    (1)严格依法治理。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建设防等单位加强《建筑法》等相关法规宣传力度,紧抓勘察、设计问题,使质量从源头得到保证。

    (2)以工程质量达标为目的,加大力度促进企业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的提高最终依靠施工企业实施,只有加大各项达标监测,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全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为水利工程质量夯实基础。

    (3)针对水利工程治理发挥效益慢,工程质量外观难控制的技术难题,要把工程外观质量提升到与工程内在质量同等重要位置去抓,采用外观质量一票否决制。具体要求施工方在关键部位施工时制定专门技术措施,监理单位指定有针对性的监理细则;要求施工方做好每道工序的技术交底,加强每道工序的技术交底工作,加强每道工序的自检与互检工作。出现质量外观问题该返工的返工,该整改的整改。

    (4)建设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往往发生在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一量控制这两个阶段的工程质量,隐患就基本可以消除。特别应对基坑开挖、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地下防水工程、主体结构模板支撑系统、钢筋绑扎、机电设备、金结安装等工程中所涉及的运转设备加强检查,对模板安装质量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塌落度、试块制作、标准养护及同条件养护做重点抽查。

    2.2妥善处理质量缺陷。

    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快速发展,质量缺陷问题也随之而来,也会影响工程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发挥及人民生活的安定。工程质量缺陷的处理,应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减少缺陷处理的影响面,尽可能采取局部返工和修复的方法,同时在施工中不破坏原结构,合理缩短工期,做到缺陷处理消失在萌芽状态。

    2.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2.4严格执行水利建设程序。

    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把好项目立项、报建、开工、竣工验收等重要关口,任何项目上一阶段工作未完成,不得批准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严格工程设计审批制度,未获批准的项目不准开工,坚决杜绝“三边”工程。严格按照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任何工程未经验收不得投入使用或进行下一阶段施工。工程验收时必须有质量监督机构的评价意见。

    2.5大力推行水利工程建设“三制” 。

    实践证明,水利工程建设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即“三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只有项目法人切实负起了工程建设的全部责任,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工程建设,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保证工程质量。

    2.6制定监理细则,明确监理目标。

    根据工程要求规定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料物计划,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控制的依据、方法、制度及保证体系等。制定监理细则,对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验收程序等都作详细规定,使施工企业和工地所有人员都知道在质量控制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怎样去评价做的效果,也便于相互工作协调和各工序的衔接。同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检机构、质检制度、质检人员的素质,并明确各级质检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等。

    2.7严格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记、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

    (1)技术责任制: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便于转自LUNWEN.1KEJIan.com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工作。

    (2)施工日记:在施工过程 中,施工技术负责人必须认真做好施工日记;把施工中每天每项工作情况、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与结果详细记录、完好保存,作为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的依据。

    (3)图纸会审:做好此项工作,对于减少施工中的差错、保证和提前完成施工任务、确保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一旦发现问题,就可及时纠正,并详细记录、存入技术档案,达到消除差错的目的。

    (4)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全面的了解所负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

    (5)技术复核: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要有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偏差,纠正错误,避免人为工程质量事故。

    (6)材料检验:施工工地所用的各类材料,如钢材、水泥、粗沙、石子等都应抽样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以确保施工质量。

    (7)技术档案:为了系统地积累施工经验、资料的需要,应从工程一开始就建立技术档案,汇集整理有关资料,直到工程结束,所有资料必须保存原始记录,如实反映情况,并有技术负责人的正式审定意见,不可擅自修改、增补。

    (8)工程验收:在每一个工程的各部位单项,尤其是隐蔽工程,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同时,也为竣工验收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

    2.8事后严肃把关。

    一是对于质量控制要点、要害部位或质量有疑问的部位进行事后复检,如沉降观察、几何尺寸复测等。二是严格按照质量评审标准对单元、分部、单位工程组织验收认证。不合格的工程一律不予验收认证。三是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让“制造”者跟踪一段时间的质量保证,完善其缺陷服务责任。四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尽量让工程在设计负载条件下试运行后再对整个工程组织验收。

    

    参考文献

    [1]《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控与通病防治全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

    [2]钟庆华:《水利工程质量检查与控制》,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