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化工行业发展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是推进“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以节能、减排、降耗、增效为基本特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将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由“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开环方式转化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有助于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同时,发展循环经济也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循环经济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均衡及效益最大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
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因其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以及能源消耗较高、存在安全环保隐患等,一直被认为是高能耗、高污染、低利用的产业。化工行业的高速发展,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资源,产生了大量污染物,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按照传统的生产模式发展下去,化学工业的过度增长将导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代际公平。当前,我国化工行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第一,能耗居高不下。据统计,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美国的2.9倍、日本的4.9倍、欧盟的4.3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近些年来,我国化工行业能耗增加的趋势更加明显,在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中的比重更加突出。第二,污染较为严重。由于行业特性,化工企业往往排放大量废物,且有一定毒性。据美国排放毒性化学品目录一项调查统计显示,世界排放废弃物最多的10类企业中,化学工业名列榜首。第三,资源匮乏明显。目前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达到40%,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超过70%,主要化学矿种资源不足,尤其是钾、磷、硫和硼等严重不足,已威胁到化工行业的持续发展。第四,运输量大。化工行业是运输量非常大的行业,大宗产品多,运输量大,随之而来的运输消耗和能耗较高。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态、循环化工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实现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和方向
化工企业作为化工行业的主体,直接承担着生产的重任,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力军。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要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中去,必须从项目设计、原料选择、工艺过程、技术进步及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通过各种手段减少浪费、降低能耗,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把污染尽可能控制在生产过程中,使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最少化。做到既提高经济效益,又减少环境污染。世界著名化工企业杜邦公司,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上走在世界的前列。20世纪80年代末,杜邦公司的研究人员把工厂当作新的循环经济理念的实验室,创造性地应用循环经济三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发展成化学工业相结合的“3R制造法”,即,(1)改革工艺,减少废物产生量(Reduce);(2)循环利用,将废物用到其产生的工艺(Recycle);(3)将副产物再利用(Reuse)。依靠完整的闭环,使一个流程的废物变成另一个流程的原料,最终实现低污染和零排放。杜邦公司的成功经验给化工企业指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抓手,借鉴杜邦的“3R制造法”,我们化工企业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发展循环经济。
1节能降耗循环经济要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节能降耗是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途径。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化工企业应从细节抓起,加大节能降耗措施的执行力度,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节能降耗工作应与技术改造、安全、环保等工作有机结合,从全厂的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出发,从细节入手,不放过一点一滴的能源浪费,大力推进精益管理和持续改进。如从生产负荷、运行周期、工艺指标等多方面着手,优化工艺流程和参数,使装置经济合理运行;既抓好节油、节煤、节电等能耗,也抓好节水、节汽、节原料等物耗,真正做到能耗和物耗都降到最低,以实现循环经济的根本要求。
2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管理和技术为手段,将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略持续应用于整个生产过程,使污染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最小化。化工企业可以重点从清洁生产过程着手,改革工艺技术,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原料和中间产品,回收处理废弃物及污染物,使生产过程排放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最少,物料利用率达到最高。例如,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所属的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攻关,变革氯乙烯生产技术,采用二氯乙烷催化重整工艺,避免传统电石法氯乙烯生产中氯化汞的使用,有效解决汞污染问题,目前此技术已到中试阶段。
3充分利用副产物,延长企业生产链条某个化工生产过程的副产物或者废弃物,有可能是另一个生产过程的原料,化工企业可以在自身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延伸生产链条,充分利用副产物或废弃物,开辟新的产品,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的同时,使资源再利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聚氯乙烯企业所产生的电石渣,可以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可以配套水泥生产线,使废弃物得到再次利用。
4园区化发展对于单个化工企业,在其内部可以通过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延长生产链条等手段发展循环经济,使资源达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废弃物最少量的排放。但企业自身能力毕竟有限,有可能无法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特点与上下游生产企业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但考虑到远距离运输不经济,这就需要政府或者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化工园区,形成产业集群,集合多数量、多类型化工企业的优势,以达到更高的物质利用率和能量转化率,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园区内有氯碱、农药、水泥等企业,氯碱生产过程中的富余氯气,可以提供给农药企业作原料,电石渣可以提供给水泥企业作原料。
四、总结
【内容提要】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新型工业化既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就必须与时俱进,大胆改革,走产教结合与产学结合的道路,实现信息化,办出特色。
【摘要题】高等职教
【英文摘要】Wemustdriveourindustrializationwithinformationofindustrializationandpromoteinformationwithindustrializationifwelltakeapathofanewpatternofindustrialization.Thenewpatternofindustrializationbring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notonlymanyopportunities,butalsobringitwithgreatchallenges.Inordertofitthedemandsofthenewpatternofindustrializatio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mustgoaheadwiththetime,reformaudacitily,takethepathofcombiningteachingandstudyingwithindustry,realizeinformation,andrunthecollegewithitsfeature.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高职教育/对策
anewpatternofindustrializatio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solution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路子”。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是新世纪我国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城镇化正在逐步推进向前,同时又面临实现信息化的任务。顺利完成这些任务,将为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的工业化进程指明新的方向,对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高职与新型工业化要求的差距分析
(一)高职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初部分城市首创“短期职业大学”开始,到现在已经历了20余个年头,但其历程是坎坷曲折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经济的推动和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学校有了较快发展,到2001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已有386所,比上年增加202所,招生数为35.49万人,比上年增加约16万人。现在的高职教育(含专科在内)无论是在校生规模,还是当年招生数,都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高职的发展实际上是官方热,民间冷。尽管政府发言人说,高校扩招计划应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但是相对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来说,高职在整个高等教育中仍然是一个十分脆弱的部分,而且这种发展也主要体现在“量”上,“质”的问题则大不尽如人意。
我国目前人才结构严重失衡。管理型、研究型人才高能低就,实用性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严重缺乏。一方面,一些人高能低就,即高文凭、高能力的人只能干低文凭、低能力的人就能胜任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高素质工人缺乏。以北京市为例,一线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缺乏,180万从业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70万,仅占38%,受过系统中等职业教育的仅占15%,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以上仅占3.5%,按我国现阶段工业水平的要求,高级技工至少应占7%。正是高素质工人缺乏,导致产品质量无竞争力。中国过去的教育大都是“精英”式教育,以培养专才为目的。高等教育培养9名科学家、1名工程师,而市场经济需要的是9名工程师、1名科学家。美国从1950~2000年的50年中,高级专业人员保持20%的比例不变,只是对他们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需要一定技术、技能的职业岗位,则从原来的20%提高到65%,对不需要技术的一般劳动力,从原来的60%下降到15%。一般来说,就业人员中高级管理人才、高级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的结构模式应该呈金字塔型,而现在我国的就业人员队伍的结构却呈现出倒金字塔形。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需要的是具有创业精神的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的分工也不明确,存在着招生错位现象。1999年高校扩招伊始,国家本来明文规定,高等教育扩招的指标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但1999年普通高校招生数却扩大了47%,其中不少四年制大学,甚至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部属重点大学也要接受众多的高职招生指标,而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却招生不足。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一方面,许多低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和院校拼命要求升格为本科,甚至办研究生教育,以提高声誉,扩大生源;另一方面,本科大学,甚至研究型大学却在利用其名牌效应,举办高职高专层次的教育,抢夺高职生源,增收学费。这种“错位”行为不仅冲击了高等教育职能系统,使其作用无法正常发挥,而且还会使我国的大众高等教育陷入“扩张传统精英大学”的发展道路,进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教学质量问题也是高职在发展中出现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混乱,没有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去组织教学,不以满足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需要为出发点设置专业,而是“粉笔+黑板”式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强调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不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学评价以老师讲课质量和学生书面考试成绩为主,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培养目标是否清晰明确,教育教学过程是否按照培养目标去组织实施,是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我国高职经过多年的发展,结合我国的社会实践,明确提出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这样的人才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是其显著的特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刚刚起步,专科学校、成人高校、中专、本科院校等几路大军一起发展高职教育,数量解决了,但质量——粗放型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也越发突出。培养目标的模糊不清是其首要体现。一切模仿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科压缩型非常突出。培养目标的偏移、模糊不清,导致把高职教育办成了学历教育。
(二)高职面对新型工业化的机遇与挑战
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首先要着力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以信息工业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本质内涵。在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发展信息技术、培育和壮大信息产业这个关键环节。1996~2000年,我国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年平均增长21.2%,高于同期全部工业产值增长速度11个百分点,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高职教育培养大量的人才。印度的软件业之所以发达,原因就是培养了大量软件技术与开发人才,而并不像我国一样,在计算机方面培养的是大批计算机理论和学术人才,发展的研究生教育而不是技术应用性强的高职高专教育。
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有机结合。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必然选择,是工业化必不可少的内容。我国的现实是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2001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产值已占51%,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37.7%,提高城镇化水平是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要条件。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我们应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的非农转移,这给高职教育提供了无限发展的空间。
新型工业化的实现,信息和知识成了最重要的资源,这一方面需要大量人员去从事搜集、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工作,另一方面,科技含量不高的传统工业如汽车、机械、服装、建材、化工等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仍需大量第一线的操作人员。随着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社会对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了更适宜的社会环境。在新型工业化时代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新行业更替旧行业的速度加快,劳动者跨行业流动增多,这些对职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职教育的内容就不能仅局限于职前教育,而是要担负起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双重任务。
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我国的电子工业、通信业、广播电视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将快速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将逐渐深入,为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信息市场的迅速兴起,并逐步融入世界市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将会更快,其专业设置也将进一步调整,围绕新型工业化所出现的新型产业,灵活开设一些新的专业,同时及时淘汰某些过时的旧专业。努力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办出特色,创出品牌,使高职教育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二、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
新型工业化既给高职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也给高职教育带来了挑战。高职教育为了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就必须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大胆创新,以实现高职教育在新时代的新的突破。
(一)实现高职教育的信息化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信息化的充分实现。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不仅要建成“谁都可以学,什么都可以学”(anypersonanystudy)的大学,而且还要建成“什么时候都能学,什么地方都能学”(anytimeanyplace)的大学。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正好产生了使“什么时候都能学,什么地方都能学”这种形式的学习和教育能够实现的重要条件。高职教育要尽可能地用较低的成本为更多的人提供适应需求的、有一定水平的教育机会,广播、电视、通讯卫星、电脑以及国际网络等信息器械和信息传递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举扩大了利用这些新媒体和提供新型的高等教育机会的可能性。
高职教育信息化有三大优势,一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应用;二是可以利用网上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开办远程教育达到资源共享。高职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低成本扩大教育规模,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信息技术可能孕育着教育与学习的“革命性”变革。如何去创建或“发明”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的新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是问题的关键。可以说,其成功与否,关系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未来。
(二)走产教结合与产学结合的道路
高职发展必须依靠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否则很难发展。高职院校与企业结合包括两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可通过与企业产教、产学的合作,来达到培养出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重的企业一线所需人才的目的。在发达国家,高职院校一般都建在著名的大企业周围,以更好地与企业合作,利用企业的优势,按企业的要求,培养高技术人才。如德国伊斯勒高等技术学院周围是奔驰、HEG等大企业,曼海姆高等技术学院紧邻德国三大化工企业之一的BASF公司。美国大学与企业为加强合作,双方联合创办“美国高校大学——企业关系委员会”,引导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专家进入大学课堂和实验室,甚至董事会。大学则积极为企业培训专职人员,按企业要求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职学校注重自办企业,走大学企业化道路。大学企业化的实质就是“产教结合”方针的具体体现,它使企业和学校在生产、技术、教学等多方面实现交流,从而形成校企合作办学、行业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
产学结合的道路,就是要强化实践教学,树立高职新的教学过程质量观。教学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高职的教学过程应注重实践环节,走学与训相结合的道路。在监控评价上,要从注重对理论教学的监控评价转向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监控评价,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以保证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一是教师的“教”。教师在教理论课时要把握“必需、够用”的原则。“必需、够用”的“度”如何把握一直是高职教学的难题,构建高职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应从两点考虑:首先是理论教学不必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应把握好由专业人士开发的课程开发表所决定的能力水平,以此为标准就是适应专业需要的“度”;同时,要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训时间的比例。二是学生的“学”。应强调在实践中学习,侧重于职业技术能力的掌握与提高。教师要着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包括自学的方法、实践的方法、调查的方法等等。三是教学方法、手段。在高职教学中,评价教师教学方法有效与否,要看其是否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这一目的。因此,要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常规制度,如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制度,鼓励高职教师多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教学。
(三)准确定位
不同教育类型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人才类型要求有不同的教育类型,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是高等学术性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是高等技术教育。衡量高等职业教育的标准应该是“三个有利于”:有利于高等教育全局的结构调整和已有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有利于培养基层和农村的高等实用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科教兴农”第一线服务。这应是新型工业化时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新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教育分为7个等级,从第2级到第5级,以教育计划是以学术目的为主还是以职业目的为主分A、B、C三类。如第5级就分为5A级和5B级,对于5A级而言,“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论性的,目的是为进入高级研究课程和从事高技术要求的职业做充分的准备”。对于5B级来说,“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与资格”。这就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准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和以“学术目的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并存于专科、本科和硕土各层次教育中,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
(四)办出特色
办出特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线。的确,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它既要有高等教育的共性,更要有自己的个性即特色,才有存在的必要和发展的可能。首先,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学科是相对稳定的,而职业岗位是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不要像对普通高等教育一样用专业目录去规范和限制高职教育专业的设置,而要结合这种变化灵活地设置专业。其次,在教育内容上,高职教育的理论学习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而定,不求系统、完整,但可能是跨学科的。如对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员的培养,不仅要他懂得土木结构、水暖通风、电气安装的初步理论,还要学习经济核算、组织管理方面的初步理论。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往往要求学生拿到双证书(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即能上岗。再次,在师资队伍方面,一是大力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际的双师型队伍,二是大量聘请社会上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兼职教师,甚至有关职业培养的课程可以以兼职教师为主。这不仅可以使教学更加贴近现实,而且可以使专业易于调整,密切学校和社会的联系。
【参考文献】
由于投资高增长持续、劳动生产率增势减弱及技术管理效率提升缓慢,近年来工业资本产出效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依托资本数量增长推动工业增长的模式受到挑战。2002年到2011年,工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均增长11.5%,与同期工业增速基本持平。工业资本产出效率从2003年高点降至2010年的88.3%,降低13个百分点。我国工业资本高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高资本回报率带来的拉动作用和高储蓄率产生的推动作用,但两个方面下降压力均在增大。一方面,工业资本回报率强劲增长是工业企业扩大投资的重要诱因。改革开放以来,在体制转轨背景下工业资本回报率总体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到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达到最低点,之后则一路攀升。1998年到2011年,工业固定资产总利润率由1.7%提高至26.8%,同期工业资本也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两者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也就是说,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提高,资本回报水平已成为市场主体投资决策的重要风向标。
目前,我国工业资本回报率已超过日本,并逼近美国制造业回报率的水平。不可否认,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生产和配置效率明显提升,劳动生产率增长以及资本运营效率改善对工业资本回报率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但值得关注的是,2003年以来工业资本回报率上升与工业资本产出效率趋降形成明显的反向走势,显示存在产出分配过度向资本倾斜的现象。当前要素市场不健全导致要素价格存在扭曲,资金、土地等要素成本受到一定程度低估,资源环境外部负效应未充分内部化,显性资本回报率可能由于存在隐性补贴而被高估。如果部分不合理的成本收益得到纠偏,势必会降低现实的工业资本回报率水平,工业资本增速以及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度也将随之降低。另一方面,储蓄率持续上升为工业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本供给。近年来受扶养比下降及其他相关因素影响,我国总储蓄率持续增长。1998—2011年期间,由38.2%上升至52.7%,期间储蓄率增长与工业资本增长也同样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显示了高资本积累对工业增长的重要支撑作用。储蓄率高低无公认的标准可以做出准确判断,但未来继续增长的确面临压力。当前,我国总储蓄率在世界所有国家中遥遥领先,2011年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3.4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高22.6个百分点。当前,居民储蓄约占总储蓄的50%,企业和政府储蓄分别约占40%和10%。根据国际经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将有所提高而储蓄率会随之下降;如果我国工业投资的隐性补贴减少、国企分红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则企业和国家的储蓄率也将随之下降。
二、劳动力低成本优势趋于弱化,结构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低成本劳动力资源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并且随着工业资本深化、人力资本素质改善及技术进步,工业劳动生产率也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和大规模下岗分流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度,尤其是1996年到2001年间,工业从业人员出现连续下降。但“减员增效”改革却带来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升。1991年到2001年,工业从业人员数量年均下降1.2%,占全部经济活动人口比重由15.1%下降至11.5%;而相应工业劳动生产率(不变价)则年均增长高达14.7%。自2001年加入WTO之后,开放条件下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不断发挥,工业就业人员恢复增长态势;尽管资本深化、技术进步等因素仍然驱动劳动生产率继续提升,但由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趋缓,劳动生产率增速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02年到2011年,工业就业年均增长4.2%,工业就业占经济活动人口比重由11.5%上升到16.4%;而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仅增长7%,增速比之前10年下降了一半还多。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导致工业增长对劳动力数量增长的依赖程度有所提高。我国工业就业数量增加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供给总量增长,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转移。2000年到2011年,非农领域就业增加与全国劳动供给增量和农业劳动力转移之和基本相当。这一时期,估计转移到非农领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一半左右成为工业就业人员。未来上述两个方面均发生重要变化。一方面,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增长空间已十分有限。我国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2010年见顶后将持续下降,预计劳动人口绝对量也将在2015年见顶后下降,到2020年将降至2011年前后的水平。
目前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2000年到2011年我国劳动参与率由83.2%下降至78.4%,仍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未来在就业门槛提高、社会保障提升等因素影响下仍有继续下降的可能。劳动人口和劳动参与率下降将共同导致劳动力供给总量在2015年之前见顶趋降。这样,工业劳动力数量增加将主要依靠非工业部门尤其是农业就业向工业转移。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和成本正不断提高。截止到2011年,我国农业就业人数仍有2.6亿人左右,占全部就业人数的34.8%。目前,发达国家农业就业比重普遍在10%以下,如果未来农业就业占比下降到20%以下,将最多有1亿人左右可以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而当前农村劳动力结构老龄化程度已经很高,可供转移的年轻劳动力已较为有限。2011年,40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占农业从业人员的63.8%。近年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正在降低。1998年到2007年,外出农民工总量均每年新增900万人左右;2007年到2011年,外出农民工总量平均每年新增仅600万人左右,年均新增量比前十年减少了约300万人。而且,转移劳动力的成本也不断提高。2007年到2011年,外出农民工月工资年均增长16.4%,增速比2003年到2006年大幅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综合判断,未来十年工业劳动力供给数量增速将比之前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同时,劳动力结构性供需矛盾也日渐突出。一是年轻劳动力供给更趋紧张。2011年,20—39岁的年轻就业人员占制造业就业的60.3%,而20—39岁的年轻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重仅为44.8%;年轻劳动人口数量已经在2010年见顶,未来将会以快于劳动人口的速度下降,预计到2015年和2020年年轻劳动人口数量将分别减少1200万人和2500万人。二是劳动力技能错配现象也有所加剧。过去十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增加了6倍多,但同期职业技术学校年毕业生人数却小幅增长1.3倍。教育体系与人才需求间错配产生了低端和技能型劳动力短缺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现象。提高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无疑将有益于劳动力素质的长期提升,但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制约了潜在人力资源向现实人力资本的有效转化,弱化了人力资本质量提升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加剧了劳动力供需矛盾。
三、技术进步难度和风险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明显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工业间接利用国外技术的重要途径。1997年到2011年,我国对外支付知识产权费用年均增长27%,占世界的比重由0.9%大幅提高到6.9%,成为直接技术引进大国。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占我国GDP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2011年比1993年的最高点下降了3个百分点。随着工业发展水平的继续提升,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正趋减弱。随着引进数量的增加,技术引进步伐开始趋缓,2002年到2011年我国对外支付知识产权费用年均增速(5年移动平均)已由40%以上下降至20%以下;同时,对外支付知识产权费用相当于GDP的比率由2005年的0.24%降至2011年的0.2%。显示随着我国技术位势提高,进一步直接引进技术的成本和难度有所加大。当前,工业企业的外部直接技术来源呈现由国际主导向多元化转换趋势,技术进步方式由跟随引进向自主创新转换将加大技术进步的难度和风险。2000年到2012年,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引进费用与购买国内技术之比由9.3倍下降至2倍,与国内消化吸收费用之比由13.5倍下降至2.5倍。
当前我国工业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动力明显不足。近年来工业企业研发强度增长明显慢于全社会增长,且与发达国家差距的缩小也并不十分明显。考虑到全社会R&D支出还包括其他支出,工业企业研发支出更能直接反映工业研发投入和技术水平。1996年到2012年,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由0.57%提高到1.98%,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2008年为2.14%);但同期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由0.5%提高0.93%。201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强度相当于美国和日本2008年水平的比重已分别达到71.1%和57.5%,但我国制造业研发强度仍仅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25.4%和24.8%。企业研发强度增长严重滞后,一方面,反映了全社会研发资源被较多地分配到非产业领域,对企业获取研发资源形成一定挤出效应;另一方面,反映产学研存在明显脱节,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间存在突出矛盾,技术创新资源潜力未能有效转化为产业实际创新能力。同时,尽管我国高技术产值和出口快速增长,但技术水平存在显著高估,出口产品中的劳动力要素仍然以非熟练工人为主。根据测算,我国制造业出口中所包含的非熟练工人是熟练工人的40倍以上。由于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主体,多数国内企业在产业纵向分工中主要承担较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
四、工业增长的资源环境成本增大,资源环境后发劣势正在凸显
近年来,我国工业快速发展带动能源资源和环境成本不断增加。1990年到2011年,工业能耗总量年均增长6.4%,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分别年均增长9.5%和8.5%,均低于同期工业增速,显示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耗和污染排放强度有所降低。但是,近十年来由于工业结构呈现明显重型化趋势,带动工业能耗和污染增长明显加快。2001年到2011年,工业能耗年均增长8.4%,比前10年上升了3.8个百分点;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增长分别比前10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9.2个百分点和9.8个百分点,尤其是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增速显著高于同期工业增速,显示单位工业增加值排放强度有所攀升。当前工业成为我国主要能源资源消耗部门和污染物排放源,工业能源消费占全国的70%左右,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分别占全国的85%和40%左右。能源资源和环境损耗使我国工业增长付出了高昂的代价。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成本出现明显上升趋势。2000年到2011年,我国资源环境损耗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由5.3%上升到8.4%,其中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曾一度达到10%以上。据估算,工业资源环境损耗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9.4%提高15%左右。显然,能源资源损耗和环境损失对我国工业高速增长起到重要助推作用。资源环境成本偏高助推工业增长一定程度偏离了理性规模,资源环境约束成为我国相比先行工业化国家的显著后发劣势。我国工业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强度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
目前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分别是美国、日本和韩国的1.5倍、2.7倍和1.6倍;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强度相当于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5倍左右。我国资源环境损耗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仅远高于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已完成工业化的国家,甚至也明显高于巴西、印度、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当前我国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总量已相当可观,未来继续增长的压力不断加大。我国煤炭、铁矿石和铝土矿等资源消费量已分别占全球的48%、55%和40%,大宗资源性产品进口量持续增加,原油、铝土矿对外依存度超过50%,铁矿石、铜精矿超过60%。而且工业污染导致的环境风险逐渐增大,水体、土壤和大气的累积性环境污染不断显现,近年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对资源环境高损耗型的工业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未来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生活环境要求将越来越高,国际上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是大势所趋。在能源资源约束日渐增强的条件下,尽力降低能耗污染强度成为未来工业发展面临的必然选择,具体需要依靠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两种途径。结构调整要求降低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而这些产业往往具有较高的收入增长弹性;技术进步则要求企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无疑将会因提高成本而降低回报。无论哪种途径都难免会对工业增长产生很大抑制作用。
五、结语
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等技术的应用性人才,是我国现阶段实施科教兴国及现代化进程的需要。虽然《安全评价》课程在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处于空白状态,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这门课程的教材已趋于成熟化,已形成服务社会、适用企业的知识体系。(1)现有的相关课程为《安全评价》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现阶段高职院校已开设的相关安全课程与《安全评价》课程的内容有相似或重合之处,如已开设的《安全系统工程》、《安全学原理》、《消防工程》、《职业卫生及工程》、《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安全法律法规》等。这些课程虽然是独立的,但均有着自己的特点和特定的内容,它们在某些章节和内容是一致的。如果我们从安全评价的角度对这些课程进行整合,再借鉴《安全评价导则》和国家安全评价师鉴定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可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更具有实用性,可实现节约教学时间,优化教学资源的目的。(2)化工企业的需求满足了《安全评价》课程开设的现实条件。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应适应市场的需要。近年来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化工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国家对化工安全生产的问题越来越重视。要想化工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要想提高国内化工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安全工作的力度。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危险物品单位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人员必要具备的一定安全生产知识,并对学历提出了化工专业大专以上的要求,这就造成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人才的缺失,懂化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会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2我院增设《安全评价》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安全评价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安全评价涉及的规章制度繁多,安全问题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类专项的安全评价应用范围及方法各有不同,遵循的规章制度更是有很大差异,想在有限的时间全面掌握是非常困难的;②安全评价教学内容很多,本身是一门复杂的边缘学科,涉及到安全、数理统计、管理、系统工程等多个方面;③安全评价相应的规范更新较快,如果脱离实际,必定很难适应实际需要,教学要与时俱进。结合以上实际,在安全评价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
2.1课程教材选择目前,市面上安全评价教材种类较多,多为安全类本科教材,真正适合高职教育的教材不多。经过专业教师筛选并结合我院学生学习特点,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安全评价》课程教材采用的是教育部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安全评价技术》,该书由蔡庄红等主编,主要介绍了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及评价单元的划分、安全评价方法、安全对策措施及安全评价结论、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及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等内容。该教材系统性强,能通过较多的实例说明安全评价方法的使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高职学生容易接受掌握。除此之外,结合专业自身情况及本地区化工企业现状,专业教师还编制了《安全评价实践讲义》作为本书的辅助教材,提高学生的安全评价实践应用能力。
2.2教学内容改革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呈日新月异态势,需要进行更多危险种类的分析。因此,在教学中专业教师要时刻关注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现状,改革教学内容,注重把当前安全评价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式及其在现场评价实际应用的内容反映到教学内容之中,对选用的安全评价实例或评价报告尽量贴近化工企业生产实际,又要融进社会上的热点、难点或焦点问题,有利于知识的学以致用;《安全评价》课程要结合专业特点,对化工企业的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要精辟讲解,如危险预先评价法、概论分析法、指数分析法等;第二课堂作为是教学内容的重要阵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道化学是化工企业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分析方法,课堂教学时采用理论和案例结合的方法,课后布置大作业或要求撰写小论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直至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在安全评价教学中,注重使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案例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所学的安全评价知识和理论来对模拟场景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给出事故案例或设计命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如可以给出我院化工实验实训安全分析、学生宿舍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等命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教学手段是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保证,对初学安全评价课程的学生而言,仅靠“灌输式”教学进行抽象理论的讲解效果是甚微的。多媒体不但可以呈现丰富的语言和文字,更能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性认识,使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易于突破。如在进行危化品安全事故进行评价时,由于人们没有亲生经历或目睹,对危化品事故认识难以达到想要的结果,因此教学中通过播放视频或录像,将危化品爆炸、辐射、腐蚀等产生的严重后果展现给学生,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危化品的重灾性,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危化品安全评价的欲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4实践教学改革安全评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我院从安全评价公司或化工企业聘请经验丰富、有一定理论高度的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指导老师,经过探索,结合本地区的企业实际,安排了以下实践教学内容。2.5教学效果本专业自增设《安全评价》课程以来,学生的安全意识、实践能力明显增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的学生素质高,安全能力强,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在学院校园安全活动竞赛中,获得了较好的名次。专业教师反映学生在其它课程的实验实训课程中,安全操作技能规范、熟练,已初步养成了分析及解决各种安全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安全习惯。
3结论
论文摘要:1997、1998年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尽管增速放缓,但总体上还保持稳定和适度的增长,这说明石化行业运行机制出现了新变化:一是价格作用加大,但重要产品的价格信号却严重偏离供求关系;二是银行业加强风险管理的同时却放大了实体经济的短期波动;三是预期和信心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目前缺乏管理预期的经验和有效手段。本文最后提出六点具体的政策建议。石化产业振兴既要立足当前,解决行业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考虑长远,与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结合起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价格暴涨暴跌打乱正常运行机制是化工行业增速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过去几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持续快速增长,2003~2007年产值年均增长28.5%,利润增长32.6%,这一势头延续至2008年上半年。2008年上半年石化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1.3%,增幅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然而,进入2008年下半年后,行业增速突然大幅下滑。
因此,石化产业振兴既要立足当前,解决行业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考虑长远,与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结合起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价格暴涨暴跌打乱正常运行机制是化工行业增速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化工行业增速大幅下滑有下游行业需求下降的原因。其中,既有内需减少的因素,比如房地产和纺织服装等下游产业与往年相比增速下降,也有外需减少以及出口政策调整的因素。但上述因素并不是主要的,因为从外需来看,石化行业是典型的逆差行业(需大量进口),除少数产品门类外,外需变化对行业运行的影响有限。从内需来看,主要下游行业的增速虽然有所下滑,但仍保持较稳定的增长,没有出现增速暴跌和负增长的局面。因此,下游行业的需求增速放缓,不是化工行业下半年急剧回落的主要原因。
造成化工行业产值和产量2008年上半年暴涨、下半年暴跌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价格暴涨暴跌打乱了行业的正常运行。2008年上半年,在国际原材料价格,特别是原油价格大幅飚升的带动下,主要化工产品的价格大幅上扬。销售商和下游用户在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下,大量囤积石化产品。当国际原油价格在急剧下跌后,各种石化产品价格也随之大幅下跌。在此过程中,经销商、用户普遍预期价格继续下跌,消化前期高价库存,导致市场表观需求低于真实消耗。
生产企业在看到市场需求减少以后,一方面减产或停产,另一方面为稳定企业现金流抛售产品,进一步导致价格下跌,这种恶性循环一直持续到2008年11月份。
二、增速大幅下滑的内在机制值得关注
石化行业作为中间投入产业,从历史数据来看,行业增长是顺周期的,经济高涨期行业增速高于GDP增速,经济回调期低于GDP增速。2008年下半年石化行业增速下滑与历史上出现的情况有一定的相似性。与以往经济回调期不同的是,这次调整石化行业增速下滑过快、下调更深。1997、1998年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尽管增速放缓,但总体上还保持稳定和适度的增长,这说明石化行业运行机制出现了新变化:
一是价格作用加大,但重要产品的价格信号却严重偏离供求关系。市场机制在石化行业发挥作用越显著,生产者、经销商和用户对价格越敏感。但是原油价格这个石化领域乃至整个能源原材料行业最重要的产品价格不再由国内供需形势决定,主要取决于国际原油价格,并且国际原油价格在金融炒作等因素的作用下,也越来越脱离供需基本面,出现大幅波动。
二是银行业加强风险管理的同时却放大了实体经济的短期波动。目前,银行业为防止风险,在经济回落期普遍收紧信贷。一方面,促使企业在经济回调后迅速调整生产,消化库存,稳定现金流,这与以往企业不顾库存增加仍按原计划生产的情况有很大不同,说明市场机制发挥了作用。但另一方面,银行业“嫌贫爱富”的做法在经济的回调期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进一步的紧缩作用,加剧实体经济的下滑。
三是预期和信心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目前缺乏管理预期的经验和有效手段。在市场机制代替行政指令协调经济运行后,预期和信心的作用上升。石化行业由于存在产业链条长、固定成本高、石油产品价格受国外影响的特点,预期和信心尤为重要。目前还缺乏管理预期的经验和有效的手段,这也是市场恐慌并引致价格非理性下跌的重要原因。
今年石化行业产出仍会保持一定的增长,但要关注企业经营困难的问题。目前,相当一部分的化工产品价格已跌破成本线,由于有实际需求的支撑,当化工产品库存消化到一定程度以后,价格将逐步趋稳。截至2008年12月下旬,大部分化工产品价格止住暴跌趋势,开始趋稳,部分化工产品价格还有一定的回升。张家港苯乙烯的价格由最低时的4500元吨回升到5000元吨,乙二醇的价格由最低3700元吨回升到4300元吨。价格走稳以后,化工行业的产出也会逐步止住跌势。
2009年上半年,化工行业产出(产品产出和不变价产值)环比增速将止跌趋稳,但由于2008年上半年基数较高(2008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0%以上),同比增速可能仍为负;下半年,随着4万亿投资和相关经济刺激政策落实到位,加上2008年下半年异常下跌(基数低),同比将会出现恢复性增长,预计化工行业2009年产出同2008年基本持平或略有增长。炼油行业由于每年新增800~1000万汽车,炼油行业产出仍将会保持增长。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由于主要取决于产能的增长情况,仍会保持前几年略有增长的态势。总体来看,2009年石油化工行业仍会保持一定的增长。
与行业运行相对乐观的形势不同,2009年企业经营困难问题将更加突出。原因有三个:一是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生产企业已面临消化高价原料库存和产品销售大幅下滑的两个不利局面,部分企业出现资金链紧张,经营困难。二是前两年石化行业投资高速增长,2003~2007年石化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四年增长在30%以上,2008年化工行业的投资增长37.8%。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是产能的集中释放期,由于需求减缓,国内竞争会进一步加剧。三是国外同类产品可能会涌向中国,面临进口产品的冲击。国际大部分化工产品产能严重过剩,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好的市场,必将成为国外厂商重点争夺的目标市场。特别是随着韩国等周边国家货币贬值,国外产品将以极低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
三、具体的政策建议
一是增加原油、柴油和化肥等战略性物资的国家储备。柴油和化肥是季节性很强的产品,当前是需求淡季,由于市场预期不好,企业及用户的库存数量和意愿都很低,很多化肥企业处于停产关闭状态。如果这一状况持续下去,不仅不利于石化行业的运行,今年开春的柴油和化肥供应极有可能会出现供应不足,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建议国家加大化肥和柴油淡季储备力度,稳定市场信心,带动社会淡季储备,起到稳定企业生产、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作用。
二是防止国外有机原料和合成树脂的倾销。最近由于世界经济减速,国际有机原料和合成树脂需求萎缩,产能严重过剩,加上一些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中东、韩国、美国的厂商以极低的价格向中国倾销上述产品,扰乱国内市场。尽管从长期来看,上述领域的贸易要遵守比较优势原则,但在当前经济动荡时期也要防止国外厂商的倾销,损害国内产业利益。对此,应密切跟踪、预警,可通过反倾销立案调查、与国外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进行沟通等方式以制止国外产品的倾销。
三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目前石化行业尤其是化工行业部分企业已经出现资金链紧张的情况,经营困难,这一状况在今年上半年以前难以改变,要尽量避免企业利税下降后,信贷收缩带来产业损害。建议适度放宽中小石化企业的信贷政策。
四是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加大财政技改投入。石化行业既是耗能大户,又是高压、高温、高危险行业,能否继续推动相关工作,不仅事关石化行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能否实现和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推进。具体办法有:继续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优势企业并购置换落后产能,加大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的指导检查。另外,加大财政投资,利用财政贴息鼓励企业进行结构升级、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技术改造。
关键词:脱溴加氢 温度 压力 流量
一、自动化控制现状
自动化控制是整个化工行业发展中在技术应用方面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化工自动化建设,不断提高化工行业的自动化控制水平是我国化工行业适应世界化工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趋势,同世界化工行业技术与市场接轨的重要措施。实现化工自动化控制,不但有利于提高我国化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有利于化工企业降低能耗及生产成本,提高化工产品的品质,为化工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近几年来,化学工业企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采用范围越来越广,再加上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实践及业界对自动化控制技术重视程度的提高,化工行业的自动化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化工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趋势一是自动化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二是化工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化工自动化控制的发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化工企业发展的大局,不断适应化工企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化工自动化控制水平。
二、脱溴加氢工艺
1.工艺原料
本脱溴加氢工艺主要原料是以缓冲液(缓冲液由吡啶、醋酸铵、乙醇和水配制)、乙醇、上溴物等为原料,在催化剂活性镍的作用下,通入氢气进行反应,得到产品。
2.工艺控制流程
2.1将乙醇导入脱溴反应罐,开搅拌投入上溴物,加热升温至30℃,加冰醋酸5升,停搅拌。
2.2抽真空至反应液有气泡产生,冲入氮气至常压,如此三次后加活性镍(活性镍与空气接触会发生氧化反应,甚至自然,在反应中杜绝与空气接触), 投完活性镍用乙醇冲淋后关上投料口。
2.3开真空,在真空度≥-0.08MPa抽气5分钟,关真空通氢气使罐内压力≥0MPa后,关氢气开真空在真空度≥-0.08MPa抽气5分钟,如此重复三次后,继续通氢气,当罐压为0.12MPa后调小氢气流量,调小氢气流量。
2.4开搅拌,开始滴加缓冲液(缓冲液由吡啶、醋酸铵、乙醇和水配制),罐内温度控制在40-46℃,罐内压力≤0.10MPa、2-2.5小时滴加完毕,继续通氢气保温,反应温度控制在40-46℃,时间2-2.5小时,结束后停通氢气。
2.5按氢气置换方法进行三次氮气置换,放空至罐内压力为0 MPa,水浴升温至70℃,停搅拌静置30分钟,通入氮气,将上清液压入浓缩罐中,放空至罐内压力为0 MPa开罐盖,用甲醇淋洗脱溴罐罐顶、罐壁、搅拌及其它罐内附属物,然后开抽滤器底阀抽滤洗液,并继续用甲醇冲洗罐顶、罐壁、罐底、搅拌及其它罐内附属物,将活性镍完全洗入压滤器中。再用少量(5~10L)水重复上述冲洗,关抽滤器底阀和脱溴罐底阀,打开压滤器盖,收住滤袋口提出活性镍放入水槽。
三、工艺中的危险性
本工艺中,存在危险性较大的危险化学品:氢气、乙醇、镍
1.氢气(加氢工艺2009年6月12日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必须安装自动化):
a.反应物料具有燃爆危险性,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5%,具有高燃爆危险特性;
b.加氢为强烈的放热反应,氢气在高温高压下与钢材接触,钢材内的碳分子易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碳氢化合物,使钢制设备强度降低,发生氢脆;
c.催化剂再生和活化过程中易引发爆炸;
d.加氢反应尾气中有未完全反应的氢气和其他杂质在排放时易引发着火或爆炸。
2.乙醇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3.镍
危险特性:其粉体化学活性较高,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氧化反应,甚至自燃。遇强酸反应,放出氢气。粉尘可燃,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四、自动化安装
本工艺中主要考虑控制氢气的浓度(氢气爆炸极限比较宽,容易发生爆炸),反应温度(本反应是放热反应,热量控制不好,容易引起反应釜发生爆炸),将脱溴加氢反应釜内温度、压力与釜内搅拌电流、氢气流量、加氢反应釜夹套冷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关系,设立紧急停车系统。当加氢反应釜内温度或压力超标或搅拌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停止加氢,泄压,并进入紧急状态、安全泄放系统。
1.温度的报警和联锁
在加氢反应釜内的PT100(0~100℃)铂电阻,检测、显示反应温度。当反应温度达到或超过设定限时,即给出一个信号自动报警(现场以及控制室),当反应温度达到或者超过设定上限时,给出一个通、断信号到夹套控制阀以及冷却水控制阀,关蒸汽开冷却水;当反应温度降到设定上限值以下,再关闭控制阀切断冷却水,从而正确控制反应温度。当反应温度达到或超过设定上限时,给出一个通、断信号给氢气管道上的氢气控制阀,关闭氢气。
2.压力的报警和联锁
通过安装在加氢反应釜上的压力变送器,检测、显示釜内压力。当压力达到或超过设定值时,给出一个信号自动报警(现场以及控制室),当压力达到或者超过设定上限值时,给出一个通、断信号到氢气管道上的氢气切断阀,关闭阀门,切断氢气。脱溴加氢釜压力达到或超过设定上限值时,给出一个通、断信号到脱溴加氢釡主动放空切断阀,打开阀门,脱溴加氢釡高空泄放。
3.紧急冷却系统
当反应温度达到或者超过设定上限时,给出一个通、断信号到夹套控制阀以及冷却水控制阀,关蒸汽开冷却水;当反应温度降到设定上限值以下,再关闭控制阀切断冷却水,从而正确控制反应温度。
4.搅拌的稳定控制系统
通过检测搅拌电机上的电流,检验脱溴加氢釡的搅拌稳定性,若搅拌出现异常则产生相应的联锁动作,并且产生报警,让操作人员去检查现场。
5.氢气紧急切断系统
当反应温度达到或超过设定上限时,给出一个通、断信号给氢气管道上的氢气控制阀,关闭氢气;当压力达到或者超过设定上限值时,给出一个通、断信号到氢气管道上的氢气切断阀,关闭阀门,切断氢气。
五、论文小结
脱溴加氢工艺通过安装自动化控制系统,将反应釜内温度、压力与釜内搅拌电流、氢气流量、加氢反应釜夹套冷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可以提高工艺的安全性,迅速减少事故发生,避免工人操作失误。工艺中对反应釜内空气的浓度,并未精确的数据,虽然通过向反应釜内通入氮气,控制反应釜内的空气浓度,但仍然有安全隐患,值得继续研究,寻找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朱开宏.化工过程流程模拟[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3:64-66.
[2]盛晓敏,邓朝晖.先进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9-32.
[3]盛定高.现代制造技术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178-183.
[4]琚燕.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发展概况[M],2007:87-88.
[6]李笑枫.仪器仪表与化工生产的自动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7]郑纯智,文颖频,张春勇.化工原理教学改革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
[8]刘燕,杨光华,闫昭.化工自动化控制及其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10)
关键词:化工企业 作业成本法 应用
自成本会计诞生以来,“标准成本”、“预算成本”、“差异分析”、“量本利分析”等多种成本核算法相继推出,各种成本都有其适用的范围。但从二十世纪八十以来,各生产领域逐渐实现自动化生产,经济也逐渐实现全球化,市场上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成本核算的精度也遭到质疑。基于此问题,不少企业开始积极探索新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是由美国学者罗宾?库伯与哈弗大学教授卡普兰提出的,随后这种方法迅速被西方许多先进企业运用,有效地解决了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作业成本法也成为ABC成本法,其中A是指成本管理中的重点,B是次重点,C类也就是一般作业,这种方法的原理是按照巴雷托曲线所示意的曲线对各种作业进行主次管理,它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商业、人口、物资等行业,在管理过程中它既能兼顾到重点问题,也能兼顾到一般性问题,从而实现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实现最高效的管理。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
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也就是以生产中的各作业单位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生产需要作业,作业需要资源”,作业成本法通过对各个作业所需资源的核算,能够帮助企业将更多的间接成本合理的分配到产品的生产中,使企业各个生产环节的成本计算更加准确,从而为企业的成本控制,业绩评价、单价的确定、战略决策提供有效真实的信息。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法的区别就在于作业成本法能够将更多的间接成本有效的分配到生产环节中,同时在分配过程做使用了多种成本动因作为分配标准,而不是单纯的机器小时或是人工小时,因此得到的结果更加合理也更加准确。
2.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
作业量的多少决定着资源的消耗量,产出量的多少决定着作业的消耗量,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2.1确定各种资源的整体消耗量,将资源的消耗量归纳到各资源库中
2.2确定主要作业单位,并建立作业单位成本库
2.3确定作业单位的资源分配动因
2.4根据各作业单位所消耗的资源动因数,将个资源库中的资源平均分配到各个作业单位
2.5确定各作业单位的成本动因,再根据各作业的成本动因计算动因分配率
2.6根据各作业单位的成本东因数将作业单位成本库中的价值分配到各个成本计算单,完成产成品的成本计算
3.作业成本法的发展
作业成本法被认为是企业为了满足客户的产品需求而设计的做业集合体,各个作业单位相互串联形成作业链,生产中的各作业单位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然后这些资源形成一定的价值并且传递到下一个作业单位,最终形成产成品提供给客户。在作业成本法中,作业的资源消耗与作业产出的结果就是企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企业为了达到经营目标,就有必要对这个作业链进行控制,因此充分认识到企业的作业过程,并从作业中找出调整企业的途径,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也就是作业成本法的最终目标。作业成本法依靠作业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成本信息,使企业可以有效的区分哪个作业环节是增值作业,哪个作业环节是贬值作业,从而安排生产环节的取舍;以价值链为分析依据的作业分析,能够以客户为导向,帮助企业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改造,从而将资源浪费降到最低。
二、成本作业法在化工企业应用的现状及环境
1.化工行业的特点
中国化工行业经过长达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度,尤其是近几年,中国的石油化工业、精细化工业、农药化工业等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通过一世界同行的交流合作,中国化工企业与世界领先化工企业的差距在逐渐减小,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化工行业发展得尤其迅猛。化工行业属于连续性较高,产品种类繁多、生产工艺复杂的生产企业,而且各作业环节间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因此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就相当合适。作业单位的生产特点如下:物料采购,化工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其实并不复杂,为了方便原材料及时稳定的供应,一般每种原材料都会有多个供应商,而且化工企业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物料运输,化工企业的原材料一般都是液体、气体、粉状物质,而且运输量较大,因此化工行业的材料运输一般都会选择水路运输;工艺流程,化工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产品的品种较为固定,生产设备的投资较高,生产过程是靠调节工艺操作参数来确定的,生产流程的高效、连续、高产是化工企业的重要保障。
2.中国化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上世纪80年以前,中国的化工企业只注重生产量的提高,对环境保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时人们眼中只有经济概念没有环保概念,工厂的废水废气、废渣等随意排放,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污染。当中国的太湖、长江、黄浦江等数不清的河流被污染后,政府才注意到事情的严重性,因此现在的企业在环境保护这方面的投资也加大了。进20年来,中国化工企业在成本管理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它主要表现在:对成本管理观念的改变,现在人们普片认识到,进行成本管理应当认真学习和借鉴发到国家的企业管理思路,同时结合我国的经济体制与国情,对优秀管理经验进行吸收;对传统成本核算进行了改革,一些化工企业推行了严格的成本制度,根据西方的标准制度与中国的国情,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成本制度,以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不少化工企业运用了逐步结转与平行结转相结合的方法,它能够保证成本核算的及时性,不仅可以计算出成品的成本也可以计算出半成品的成本,同时也简化了成本核算的步骤,便于企业进行成本分析与成本考核,对成本指标灵敏度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不少企业也划分了小核算单位,通过成本责任单位的划分,有效的组织各个单位进行成本核算,这也是对企业内部成本核算的有效监控。
三、总结
各种法律因素、竞争因素都要求现在的化工企业能够进行有效的成本核算,充分利用资源,在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的同时是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作业成本法就是当前最适合化工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通过化工企业引入成本核算的分析与具体的计算实例,我们可以看到作业成本法能够充分考虑到多重因素,计算出最精确的资源利用情况与作业成本值,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做有效的数据信息。
参考文献
[1]沈建华.作业成本及作业成本管理在化工企业的应用探讨[学位论文].东南大学.2003、12、01.
[2]陈东明.研究作业成本法的意义及其应用[J].科技广场.2002(12).
关键词:磷石膏砖;生产原料;关键工艺;工艺机理
前言
目前全球每年新增磷石膏排放量达2.8亿吨,中国约5000万吨,占世界磷石膏年排放量的20%。加快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实现其技术成果的生产力转化,是磷化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任务。
1 磷石膏砖的生产原料
1.1 黄磷渣
黄磷渣是生产黄磷过程中,熔融态的黄磷炉渣浆经水淬形成的。其成分组成为CaO50~52%、SiO235~39%、Al2O32~5%、Fe2O30.1~1%。黄磷渣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O,属碱性氧化物,它在水淬过程中与SiO2、Al2O3、Fe2O3一起形成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铝酸三钙(C3A)、铁铝四钙(C4AF)等具有水化活性的矿物。使其具有较高的潜在活性,在一定的激发剂下可以产生类似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反应,是黄磷渣可以应用在建筑材料中的基本条件。
黄磷渣的放射性指标满足GB 6566-2001的内照和外照指数指标要求。
1.2 磷石膏
磷石膏是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是化学工业中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弃物之一。主要成分是二水硫酸钙(CaSO4·2H2O)。磷石膏的放射性指标满足GB 6566-2001的内照指数和外照指数指标要求。
2 磷石膏砖的关键工艺
磷石膏砖的生产将磷石膏、黄磷渣、外加剂、水按工艺比例要求进行配料混合、成型、养护制得成品。主要工艺环节有磨粉、成型、养护等。
通过对磷石膏砖生产工艺及试验的长期跟踪研究,其产品质量控制的工艺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磨粉工艺
此段工艺的目的是为改善黄磷渣潜在活性激发环境创造基础条件。因黄磷渣是水淬渣,决定了其潜在活性,但是黄磷渣的形态是粒状,其作为磷石膏砖生产原料时,其发生反应的接触界面面积较小,生产的有效成分较少,不利于制品质量的提高,故需要增加该物料的有效反应接触面积,以提高砖有效硅酸盐物质数量。
2.2 成型工艺
磷石膏砖生产选用的压制成型工艺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与振动成型工艺相比较,压制成型所制得的砖坯强度明显高于振动成型的砖坯,这为从成型到入釜期间的转移砖坯过程创造了较为有利条件,确保了入釜砖坯体的合格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3 养护工艺
磷石膏砖的养护工艺控制是该产品质量稳定和提高的关键。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对比试验了利用常压养护室和蒸压釜在低温、高温、低压、高压等不同养护条件的磷石膏砖成品各项指标情况,其结果可从该产品的水化反应机理进行解析。以下是不同养护工艺的各项指标曲线。
3磷石膏砖的工艺机理
黄磷渣是一种玻璃体形式的水淬高温炉渣,其基本单元有硅氧四面体、铝氧四面体等多种网络形成体,具有较高聚合度。磷石膏砖生产中黄磷渣潜在活性的激发结果是其有效水化反应的充分必要条件,有效水化反应是黄磷渣功能在磷石膏中的体现,通过分步分项试验研究,完成了激发方式和提高有效水化反应条件的试验,分析了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的工艺机理,提高了磷石膏砖的产品质量。
激发方式研究分为两种,一种是物理激发,首先是控制水淬温度提高黄磷渣的水淬程度,再通过机械粉磨激发其活性;一种是化学激发,首先是选择合适的激发剂,再确定激发剂的添加比例和工艺,化学激发试验分为碱激发、硫酸盐激发和复合激发三种。
在蒸压养护条件下,黄磷炉渣的水化是由表及里逐渐发生的,最初C3S和水迅速反应生成Ca(OH)2的饱和溶液,并从中析出Ca(OH)2晶体,同时石膏也很快进入溶液和C3A反应生成细小的钙矾石晶体,随着水化反应的继续进行,生成较多的Ca(OH)2和钙矾石晶体,同时黄磷渣颗粒上长出C—S—H纤维状凝胶,由于钙矾石晶体的长大以及C—S—H的大量形成,互相接触而产生接触点,将各颗粒初步连接成网络结构,随着接触点数目的增加,网状结构不断地加强,强度相应增大。当养护结束时,绝大多数黄磷炉渣已完成水化,形成的水化产物如有:H13等数量不断增加,结构逐渐致密,形成了具有强度的凝聚结构。
在蒸压养护条件下,黄磷渣中的活性SiO2和活性Al2O3与石膏和CaO充分进行水化反应,莫来石可以直接水化生成系列水化产物,如水石榴石。水石榴石的组成与养护温度有关,养护温度越高,水石榴石中含有的SiO2越多,其性能越好。在此过程中同时会生成托勃莫来石,因此制品具有较好的强度及耐久性。
蒸压磷石膏砖中托勃莫来石含量在35%~40%范围内,且含有无水化铝酸钙;蒸养磷石膏砖中仅有水化硅酸钙凝胶,不存在托勃莫来石和水化铝酸钙;因此蒸养砖的抗冻性能不如蒸压砖。蒸压磷石膏砖在结构上已经类似硅酸盐制品,通过水化形成水泥石,包裹硬石膏填料,形成了具有稳定结构和高强度的制品,通过产品检测证明了以上反应机理结论。
结语
磷化工企业的 “三废”排放对环境保护形成的巨大压力目前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严重制约了磷化工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解决好磷石膏的综合开发利用是磷化工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项主要课题,也是我国高浓度磷复肥生产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重点解决好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磷石膏砖的生产及应用研究,不仅可推动建筑材料革新进程,保护国土资源,实现节能降耗;同时可加强“三废”治理,实现企业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在磷石膏砖的生产可彻底解决二次废渣的污染问题;可真正实现了“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 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庆繁等 一种新型蒸压硅酸盐砖—石膏基蒸压磷渣硅酸盐砖综述 砖瓦世界 2010.11
[2]叶学东 磷石膏综合利用现状及“十二五”发展思路 第六届全国石膏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1.6
[3]冯金煌 磷石膏及其综合利用的探讨 无机盐工业 2001年 第4期
[4]刘芳等 利用黄磷炉渣配制碱矿渣胶凝材料的研究 材料导报 2007年12月第21卷第12A期
[5]林胜楠等 磷肥工业磷石膏的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无机盐工业 2011,43(2)
[6]覃扬颂 熔融态黄磷炉渣的综合利用现状 化工进展 2012年10期
[7]杨家宽等 黄磷渣资源化进展与前景 矿产综合利用 2002年05期
[8]时术兆等 改性磷渣对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 四川水泥 2009年04期
[9]王昕等 磷渣硅酸盐水泥物理性能及其改善途径初探 水泥 2006年06期
[10]董继红等 水泥水化放热行为的温度效应 建筑材料学报 2010年05期
[11]张子明等 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06期
化学系十分重视科研创新,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与应用兼顾的传统。近年来,以分子催化、化学材料和蛋白质组学为研究重点,积极开展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新技术和应用开发研究。2000~2008年间,共承担国家和有关部门科研项目800余项,获各类经费累计3.31亿元,发表科研论文2690余篇。2008年实到科研经费达4584万元,在研的225个项目中,有国家“973”项目及子项目22个“663”子项目1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个,上海市重点项目7个;在Nature matertal.JACS,Angew Cheme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SCiE论文325篇,其中IF>3者占30%以上。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上海市和各部委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和二等奖7项,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项,以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2项、上海市科技精英和青年科技英才奖4项、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3项等,还获得国家基金委和上海市优秀创新群体各1项。
作为国内最高水平的化学研究基地之一,化学系一贯重视产学研结合,通过与企业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为促进我国化工行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十年来,化学系在推动产学研结合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在一系列强有力举措的推动下,化学系科研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1999年来化学系已建立校企联合研发中心16个,项目研究经费超过8000万元:重大横向课题68项,累计合同金额16亿元;获得市级以上荣誉20余项,应用相关专利授权282项。
以化工行业发展为导向,构筑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室是化学系产学研研究的目标,在此指导下,化学系开展了以下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充分依托学校产业化资源,促进基础研究的开展
产业化的成功实现离不开基础研究的支撑,化学系在基础理科研究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为大量高新技术的产业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复旦大学丰富的产业化资源也为基础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与支持。在复旦大学产业化与校产管理办公室的直接帮助下,化学系在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方面均获得了良好的发展。2009年举办的复旦大学科技成果产业化论坛――化学专场为化学系与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已有多项技术通过此次论坛获得企业青睐并形成合作,《文汇报》、《上海科技报》等多家媒体均进行了报道。
举全系之力,扎实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
化学系科研成果产业化坚持以优势项目为突破口,集全系的力量促进重大项目的成果转化,同时,也强调以大项目带动小课题的发展,并通过资源整合的形式推动具有独创性的高新技术的迅速转移,切实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如化学系陈芬儿教授的d-生物素不对称合成技术,成功填补我国该技术领域的空白,打破国外垄断,在成功实现成果转化后,三年内已创造产值5亿余元,奠定了我国在该项技术上的国际领先地位。
基础与应用并重,坚持对产学研人才培养的投入
产学研人才的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的基本要素,化学系始终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并重,在两类人才队伍的培养上均给予了大量投入。应用化学所的成立正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启动也将为产学研课题的开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化学系已经形成了一批基础与应用兼修,重点各有不同的综合型研究队伍,为保障和促进化学系科研成果开发与产业化转化创造了良好的人才环境。
加强与地方政府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可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过去由课题组与地方上某个企业、机构之间随机性强、短期的合作方式提升一个层面,产学研工作可以将化学系学科特点与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相结合,有组织、有计划地形成一些重大的合作项目,通过有条件、有步骤地实施,以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成果,以及提高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有利于符合政府发展规划的企业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也有利于提高校企合作的达成率。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全球工业化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是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石油化工泵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型号统一等需要,导致不少机泵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工作效能,“杀鸡用牛刀”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石油化工泵电能、功效的浪费。因此,本文通过详细介绍石油化工泵的具体应用,探讨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真正做到节能减排,合理应用。
一、我国石油资源的现状以及石油化工泵节能的根本原因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突破节能关键技术,实现降低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战略目标。石油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量资源。
但是我国石油等能量资源依靠国外进口的程度已经高达百分之四十七,不仅严重影响到了我国能源的安全,而且对于全面落实产业结构调整,节约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国策提出了挑战。
作为石油化工等领域必不可少的基础设备,机泵的节能技术的先进与否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石油化工等能源的开发和成本结算。由于常年为了适应生产弹性的要求,石油化工企业大多数的机泵经常会出现“杀鸡用牛刀”,“小马拉大车”的情况。导致不少机泵的工业效能没有得到合理的配制和发挥,经常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加大力度探讨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啊,已经成为我们发展石油化工等重工业的必然趋势。
二、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
1、输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
为了适应生产操作的弹性要求和真正做到节能减排,维护数据质量的良好局面,加大能源统计分析力度,严格按照有关的技术指标的规定,积极的收集、整理、上报相关数据,增强技术指标统计工作的指导作用。方便更加深入的进行耗能原因的分析以及探讨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的结构原理,切实做到节能减排,提高能效的根本目标。
输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的关键是做到出口节流、进口节流、旁路调节以及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实施是否需要切割叶轮外径,减少叶轮数量、更换叶轮大小。
首先,由于应用输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不适于调节要求太大的机泵,特别是具有陡降扬程性能曲线的机泵。所以出口节流成为机泵最常见、最简单的调节方法。通过关小出口阀的方式来增加管线系统损失,减少工作流量。但是阀门的开度一般不能够小于百分之五十,否则将会出现泵过大的情况。
其次,尽量避免进口节流比出口节流扬程少的情况发生,因为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引起输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抽空,会随时损坏机泵的轴承。因此,我们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利用对串联运行的第二台机泵的进口,吸入压力较大的裕量。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多级泵因为轴力的突然改变而引起的零部件的损坏,更能够节省能源,发挥机泵的最大效益。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旁路调节,即在机泵的出口管线旁设立另外一条管线,使部分液体返回泵的进口或者吸液罐。这样就可以保障实际泵送量比需要量大,不至于出现因为低于最小流量而产生的液体过热、气蚀和震动。
除了上述的几个基本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根据流量或者扬程超过需要量的3%——5%时,切割叶轮外径,降低其流量。但是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叶轮切割时候,一定要注意叶轮是否是原型叶轮,如果之前因为某种原因,已经对叶轮进行了切割,那么再次进行切割时一定要注意切割量的掌握情况。避免叶轮外径和导叶内经间隙过大的情况发生;多级泵不能在进口处拆除叶轮,否则会出现因为阻力增加而导致的气蚀现象。因此在多级泵的流量或者压力调节较大的情况发生时,可以在排除端减少叶轮的数量并加定距套,保证机泵的正常运转。
2、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泵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通过应用变频调速节能技术,我们可以更好的控制风机、泵类的负载量,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换句话来讲,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因此,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首先,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化肥装置渣油进料泵中的应用。以A-GA101渣油进料泵为例,该设备是将减压渣油原料输送到汽化炉,并合成氨装置的重要设备。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采用控制出口阀门的方法进行控制,即利用差压变送器检测系统的流量信号送至PID调节器,并通过PID调节器来控制出口调节阀的开度和输出控制信号,从而保持机泵流量的稳定。通过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泵中的应用,我们不仅解决了源系统中节流量较大、浪费大量电能、控制度低、电机噪声较大的问题,而且由于变频技术的改造,机泵投入运行之后,操作工艺控制的更加平稳,变频器的调节程度更加精准,不仅使系统控制的精准度达到了优化标准,而且节约了渣油进料泵的电源能量。
其次,积极实践渣浆泵的多段调速变频技术。在平时的生产环节中,尾矿泵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尾矿泵一般都是流水连续作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尾矿系统的耗电量一般会比较大,因此,积极实践渣浆泵的多段调速变频技术是提高尾矿泵运行效率,实现自动化的重要保障。例如,某公司在利用花费装置检修的时候,针对3台渣油进料泵进行了变频优化节能改造。在经过调速变频技术之后,工艺控制水平逐步平稳,系统控制精准度也大幅度提高,不仅减少了以前机泵控制系统的有关滞后现象,更使得机泵的运行压力日趋平稳,工艺运行指标也得到了优化。
参考文献:
[1] 钱伯章.石化行业节能降耗的潜力与途径[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7,23,(2):22-25.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全球工业化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是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石油化工泵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型号统一等需要,导致不少机泵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工作效能,“杀鸡用牛刀”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石油化工泵电能、功效的浪费。因此,本文通过详细介绍石油化工泵的具体应用,探讨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真正做到节能减排,合理应用。
一、我国石油资源的现状以及石油化工泵节能的根本原因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突破节能关键技术,实现降低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战略目标。石油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量资源。
但是我国石油等能量资源依靠国外进口的程度已经高达百分之四十七,不仅严重影响到了我国能源的安全,而且对于全面落实产业结构调整,节约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国策提出了挑战。
作为石油化工等领域必不可少的基础设备,机泵的节能技术的先进与否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石油化工等能源的开发和成本结算。由于常年为了适应生产弹性的要求,石油化工企业大多数的机泵经常会出现“杀鸡用牛刀”,“小马拉大车”的情况。导致不少机泵的工业效能没有得到合理的配制和发挥,经常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加大力度探讨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啊,已经成为我们发展石油化工等重工业的必然趋势。
二、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
1、输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
为了适应生产操作的弹性要求和真正做到节能减排,维护数据质量的良好局面,加大能源统计分析力度,严格按照有关的技术指标的规定,积极的收集、整理、上报相关数据,增强技术指标统计工作的指导作用。方便更加深入的进行耗能原因的分析以及探讨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的结构原理,切实做到节能减排,提高能效的根本目标。
输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的关键是做到出口节流、进口节流、旁路调节以及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实施是否需要切割叶轮外径,减少叶轮数量、更换叶轮大小。
首先,由于应用输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不适于调节要求太大的机泵,特别是具有陡降扬程性能曲线的机泵。所以出口节流成为机泵最常见、最简单的调节方法。通过关小出口阀的方式来增加管线系统损失,减少工作流量。但是阀门的开度一般不能够小于百分之五十,否则将会出现泵过大的情况。
其次,尽量避免进口节流比出口节流扬程少的情况发生,因为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引起输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抽空,会随时损坏机泵的轴承。因此,我们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利用对串联运行的第二台机泵的进口,吸入压力较大的裕量。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多级泵因为轴力的突然改变而引起的零部件的损坏,更能够节省能源,发挥机泵的最大效益。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旁路调节,即在机泵的出口管线旁设立另外一条管线,使部分液体返回泵的进口或者吸液罐。这样就可以保障实际泵送量比需要量大,不至于出现因为低于最小流量而产生的液体过热、气蚀和震动。
除了上述的几个基本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根据流量或者扬程超过需要量的3%——5%时,切割叶轮外径,降低其流量。但是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叶轮切割时候,一定要注意叶轮是否是原型叶轮,如果之前因为某种原因,已经对叶轮进行了切割,那么再次进行切割时一定要注意切割量的掌握情况。避免叶轮外径和导叶内经间隙过大的情况发生;多级泵不能在进口处拆除叶轮,否则会出现因为阻力增加而导致的气蚀现象。因此在多级泵的流量或者压力调节较大的情况发生时,可以在排除端减少叶轮的数量并加定距套,保证机泵的正常运转。
2、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泵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通过应用变频调速节能技术,我们可以更好的控制风机、泵类的负载量,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换句话来讲,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因此,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首先,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化肥装置渣油进料泵中的应用。以A-GA101渣油进料泵为例,该设备是将减压渣油原料输送到汽化炉,并合成氨装置的重要设备。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采用控制出口阀门的方法进行控制,即利用差压变送器检测系统的流量信号送至PID调节器,并通过PID调节器来控制出口调节阀的开度和输出控制信号,从而保持机泵流量的稳定。通过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泵中的应用,我们不仅解决了源系统中节流量较大、浪费大量电能、控制度低、电机噪声较大的问题,而且由于变频技术的改造,机泵投入运行之后,操作工艺控制的更加平稳,变频器的调节程度更加精准,不仅使系统控制的精准度达到了优化标准,而且节约了渣油进料泵的电源能量。
其次,积极实践渣浆泵的多段调速变频技术。在平时的生产环节中,尾矿泵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尾矿泵一般都是流水连续作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尾矿系统的耗电量一般会比较大,因此,积极实践渣浆泵的多段调速变频技术是提高尾矿泵运行效率,实现自动化的重要保障。例如,某公司在利用花费装置检修的时候,针对3台渣油进料泵进行了变频优化节能改造。在经过调速变频技术之后,工艺控制水平逐步平稳,系统控制精准度也大幅度提高,不仅减少了以前机泵控制系统的有关滞后现象,更使得机泵的运行压力日趋平稳,工艺运行指标也得到了优化。
参考文献:
[1] 钱伯章.石化行业节能降耗的潜力与途径[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7,23,(2):22-25.
作为道康宁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的第一家生产基地,位于上海松江工业园的道康宁(上海)有限公司松江工厂始建于1997年。过去的十年,是道康宁公司松江工厂不断扩大规模、不断发展的十年。迄今为止, 除生产设施外,道康宁公司在松江工厂的其它重大投资项目还包括:
* 研发设施:为道康宁在中国的科技研发提供支持;
* 中国应用技术服务中心:提供有机硅的应用技术,产品开发和加工技术服务;
* 中国技术信息中心:服务亚洲各地的客户。该中心通过提供应用设计和排故服务、产品数据单、产品推荐、技术知识、文件参考和经销商推举等服务不断增加对亚洲市场及客户的技术支持。
“中国现在是,并且一直都将会是道康宁公司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驱动力,”道康宁公司全球副总裁、亚洲区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柯同德先生(Tom Cook)在松江工厂十周年庆典上说。“道康宁公司来到中国已经有30余年的历史了,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在中国投资超过四亿七千万美元,用于建造和提高为本地客户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我们在这里的目标就是倾听和理解本地客户需求,用‘中国制造’的产品来服务中国市场,同时确切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个占地12公顷的松江工厂与道康宁公司在张家港的世界级制造基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后者包括了道康宁公司与合作伙伴投资超过六亿美元,共同建造的中国最大的硅氧烷工厂和道康宁公司自己拥有的正在建设中的下游工厂。
“有机硅的潜能几乎是无限的,它可以提高、改善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品质。作为有机硅技术及其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导者,道康宁始终致力于开发、生产和应用奇妙有机硅,造福世界各地每一个人。” 道康宁松江工厂厂长戴思霆(Tim Dyste)介绍说。“道康宁松江工厂生产的有机硅产品可以以乳剂、氨基聚合物、溶剂型涂料、电子级密封剂和粘合剂等多种形态出现,广泛应用于中国的电子、造纸、涂料、美容和个人护理等多个重要行业。”
总的说来,有机硅正在以多种方式引领着电子时代的生活方式。手机、无线电脑以及智能卡的制造均使用到有机硅。采用有机硅技术制成的高性能材料正在走进当今日渐增多的、要求严格的电子及电器领域。有机硅可以密封、保护极为敏感的电路、半导体及设备,使其免遭热量、污染及意外的损坏, 并且有助于确保电力的持续供应。
有机硅也是个人护理和家庭用品中一种重要的功能成分。它可以确保某些产品在购买之后的很长时间仍能保持其品质和效果。有机硅使得我们日常使用的个人护理产品性能增强,从彩色化妆品到防晒霜,从护发产品到止汗剂,无不受益于有机硅。此外,有了有机硅,一些家用产品如洗涤剂、织物柔软剂、厨房及浴室清洁剂、上光剂及上蜡剂也会变得更加柔顺、有效和更具美观。
关于道康宁
道康宁(省略) 提供增强性能的解决方案,满足全球25,000多家客户的不同需求。作为有机硅技术和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导者,道康宁提供7,000多种产品和服务。公司由陶氏化学公司和康宁公司均等持股拥有(各50%)。道康宁一半以上的销售额来自美国以外地区。
创新型营销策略将重整化妆品产业
根据Euromonitor的最新统计报告,2007年美国的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销售增长放缓,该趋势反映了消费者对此行业信心的减退以及消费能力的下滑。市场调查公司对于化妆品行业前景持不乐观态度,有预计称随着市场的不断缩减和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对产品利润的挤压带来的巨大价格压力,该行业增长的希望很渺茫。
然而,整体的市场状况还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糟糕。一些走特色路线的产品给行业带来了些许希望。Euromonitor公司介绍说,日晒护理品、婴儿护理品以及男士化妆品市场有望在2008年取得大幅度增长;而男士护肤品市场中,抗衰老功效产品还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目前,普通消费者能够了解到除产品功效外更多的产品信息,并热衷于分享他们的使用感受,这一趋势无疑将影响到人们购买化妆品的习惯。在Sephora和Ulta等化妆品卖场,消费者还可以得到针对个人护理以及化妆建议,这一柜台的经营模式趋于升温。
信息化的时代也使得消费者对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有了进一步要求,谁都希望自己使用的产品更加天然、有机,因为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于是,诸如Lush和Pangea Organics这样与众不同的化妆品厂商便顺风顺水地坐享了这个潮流带给他们的硕果。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生产商也开始打有机与天然的算盘。
回顾最近发生的一些大型有机化妆品公司并购案,如2007年11月Clorox’s公司并购Burt’s Bees公司,反映了大公司终于看到有机天然产品所具有的持久潜力。当然,“追求有机和天然”也不排除是众多顶尖公司进行并购从而达到扩张目的的一个漂亮的托词。因为在高度饱和的美国市场,为了占据决胜地位,并购行为是不可避免。其别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几年来欧莱雅公司在高增长的美发市场中发起的多次并购,尤其是近期对圣罗兰化妆品的收购。
编译/星晴
2008 FiFi盛典中获奖香水大打设计师明星牌
时装设计师和明星出品的香水在年度评选中大放异彩,这显示出他们对于香水行业持久的影响力。在本次盛典中,最佳高端女用香水奖被授予时尚大师Marc Jacobs的“Daisy”,D&G的“Light Blue Pour Homme”获得了最佳高端男用香水奖。同时,明星品牌“Intimately Beckham”在“最具吸引力”奖中力拔头筹,同时获得了男用和女用香水最佳奖。
Coty公司作为上述获奖的Marc Jacobs的“Daisy”香水、“Intimately Beckham”香水的生产商,获得了“最佳制造商”奖项。Avon公司的“Christian Lacroix Rouge”和“Derek Jeter Driven Black”香水获得了“最佳直销类香水”奖。
对于时装设计师品牌和明星品牌在近几次盛典上的耀眼表现,Fragrance Foundation的执行总裁Mary Ellen Lapsansky评价说,这两类品牌在香水业中越来越显示出其显著地位,而且其影响力还将不断增长。尽管就目前来说,明星香水大受欢迎,但她认为个人品牌的持久力有待观察。因为此类产品的流行很大部分取决于明星自身的人气,因此鲜有明星品牌能够屹立不倒。相比来说,代表了不断发展和变换的时尚符号的时装设计师们更具有号召力。
此次盛典还颁发了杰出宣传广告奖,Lapsansky说这一奖项的设立是为了鼓励各大公司用新鲜的手法再包装原有的产品,刺激其销售量的增加。Chanel的“Coco Mademoiselle”香水电视广告和Hermès的“Kelly Calèche”香水海报广告获得了今年的此项大奖。
今年,除了传统的时尚美容刊物投票方式,FiFi盛典还为消费者投票开辟了在线方式。据Lapsansky介绍,在线投票获得了很好的反映,FiFi盛典在将来也会继续采用Facebook和Myspace这样的网站来收集选票。
编译/星晴
MWV因经营亏损关闭其包材工厂
由于持续的亏损使得MWV包材公司关闭了其位于宾夕法尼亚州Warrington的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包材工厂。
近期,MWV包材公司宣布其2008年一季度的持续经营性亏损已达230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亏损2700万美元,相比情况略有好转。尽管MWV在销售方面有大幅增长,但因经营不善所导致的反复亏损使公司得不偿失。为了公司的长期发展考虑,经过多方面权衡,MWV决定关闭位于Warrington的化妆品包材工厂。在美国,个人护理品包材生产已失去竞争力,甚至处于不盈利的状态。
MWV包装公司副总裁Mark S. Cross称,关闭Warrington工厂的决定是经过了对目前经营状况的仔细分析而做出的,这将改善经营状况,使公司在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包装市场上赢得更大的发挥空间。Warrington工厂将于夏末停产。MWV称其对彩妆客户的供应不会受到该工厂关闭的影响,生产任务将移交其它工厂完成。关闭Warrington工厂后,MWV公司还将继续研究其它利于公司发展的方式并尝试革新。
另外MWV公司的西班牙分公司MWV Calmar求新求变,近期推出了高级香水专用的由合成树脂浇注的泵。新上市的Clikit 注射泵即是Melodie Clikit泵的合成树脂升级版,目前该产品市场反应良好。MWV称,由于胶囊和制动器外壳是合成树脂浇注的,各品牌产品外包装可以任意将泵头设计成各种新颖的装饰效果和颜色。
编译/星晴
第十一届全国日用化工学术研讨会
论文征集通知
北京日化协会将于2008年10月中下旬举办第十一届全国日用化工学术研讨会。本届学术研讨会以“技术创新促发展”为主题,紧密围绕日化行业发展前景,研讨当前国内外日化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推动我国日化工业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现将本届学术研讨会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论文征集内容:
1. 国内外日化科技发展动态与趋势;
2.化妆品、洗涤用品新技术、新原料及香精研制开发与成果;
3.生化、天然活性物以及中草药在日化产品中的应用;
4. 日化产品的安全性与功能性评价;
5.日化工业企业的现代化科学管理;
6.日化工业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7.省略。
4、 论文征集截止日期为 2008年8月30日。
三、 论文征集范围:国内外日化行业内各企业、公司、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科技人员以及业内人士的相关文章。
四、 论文评选:经专家委员会评选,对优秀论文给予表彰奖励,颁发证书。对其中的青年优秀论文推荐上报北京市科协;所有优秀论文登载《中国化妆品》和《北京日化》杂志上;对征集的论文将编辑成册出版论文集。
五、 会议规模及形式:本次会议规模 200-300人,会期2天。大会采取论文交流、专题报告、现场对话和专家建议等形式,丰富学术交流内容,力争把本届学术研讨会办成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会议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六、 收费标准:参加技术讲座的外企及有关单位按30分钟计算,每场收费2000元,团体会员单位不缴费。
七、 论文集广告收费:彩页每页2000元,跨页4000元;黑白页每页1500元;文字每页1000元。
八.交费时间:2008年8月30日前,通过邮局或银行汇至北京日化协会。编辑/胡迎春
拉萨人青睐国产化妆品
在拉萨百益超市、拉萨百货大楼、圣洁医药超市等化妆品主要销售点,有记者采访了许多女性消费者,其中七成以上的人称自己使用的是国产化妆品。
在拉萨,有许多年长的女性一辈子都没有用过进口化妆品,皮肤依旧保养得十分好。从事化妆品经营10余年的于先生有这样的看法:适合什么样的化妆品与自己的皮肤、体质等因素有关,完全不是价格高低所以决定的,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一直以来,进口化妆品以其“品质高价格也高”的“高姿态”让众多爱美的女性望“价”兴叹,但据调查,在百益超市、拉萨百货大楼、圣洁医药超市、拉萨大药房等拉萨市主要化妆品销售点,除了有“小护士”、“羽西”、“大宝”等已经“外嫁”的品牌外,销售的国产化妆品牌有近百种,价格多在百元以下。自治区美容美发保健化妆品协会祝会长统计了一组数据:在拉萨,经营日用化妆品的个体企业有400多家,其中,经营国产化妆品品牌的就有300多家,很多品牌店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祝会长说:“有消费才会有销售,拉萨市有这么多国产化妆品销售店也说明国产品牌是最适合大众消费的。”现在,以中草药提取原料为主的‘汉方’美容品是国产化妆品的一个主攻方向,比如以天然蚕丝为载体的面膜、从芦荟中提取精华而制成的精华素、竹盐制成的美容品等等,都是国产化妆品品牌独树一帜的地方。
莎莎专卖店在京遭冷遇
知名化妆品专卖店莎莎今年4月在京开设首家店后,并没有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店内相对冷清。与莎莎香港店对内地游客的吸引力相比,在京开的首家店存在价格优势较弱、店面规模较小、产品种类有限等问题,成为导致消费者不买账的原因。
莎莎香港店一直以来以低价著称,是不少内地游客在港购买化妆品的首选之地。据莎莎北京店相关负责人反映,因为涉及内地进口关税问题,莎莎在北京店的价钱比香港店和网店要高,但可以保障独家品牌的低价。店内一款葆丽美的乳霜,价格将近500元;但在莎莎网店上查询发现,同样的产品售价在375元,比实体店便宜20%以上;BeautyFormula的洗面奶在店内卖45元,在网店售价10元左右。
莎莎在北京的专卖店开设在晨曦百货店里,店内产品种类很少,许多品牌目前还没有引进,像兰蔻、雅诗兰黛等广大消费者比较熟悉的品牌并没有出现在柜台上。而这里大多数的产品都是一些商场里没有的,价格比较高。消费者表示,许多常用的品牌在这里都找不到,而这里的商品大多数是国外美容院里才用的产品,价格高而且以前没用过,不怎么感兴趣。莎莎店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莎莎在北京店内将引进200多个品牌,但由于许多知名化妆品都有自己在北京专柜的,因此诸如商场里的兰蔻、雅诗兰黛等牌子暂时不会出现在店里,甚至其在香家的伊丽莎白雅顿也无缘出现在北京店内。
24家国际化工企业联合签署“责任关怀”北京宣言
2008年5月29日,由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主办的“携手发展、共担责任:中国化工行业新形象――社会责任媒体圆桌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包括陶氏化学、巴斯夫、杜邦等在内的24家在中国有重大化工投资的AICM跨国会员企业在53家国内外媒体的见证下,共同签署了《责任关怀北京宣言》。
AICM理事会成员们在媒体圆桌会上还表示,让不了解化工行业的百姓了解什么是化工、什么是绿色化工、什么是“责任关怀”,在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十分重要。因此,AICM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社会大众对化工行业的客观认识与理解,更正大众对化工行业的片面解读,树立正面的行业整体形象。为此,AICM将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活动期间由化工公司开放其指定的工厂生产区域,公众和媒体可以有组织地进行参观,并通过互动方式了解化工企业在“责任关怀”及环境保护、健康和安全领域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首站公众开放日将于今年7月中旬在上海化学工业园举行。
陶氏化学提价应对能源成本上升
陶氏化学公司2008年5月29日宣布,自2008年6月1日起全面提升产品价格。价格涨幅按不同产品受能源、原材料和运输成本上涨的影响程度而有所不同,最高涨幅将不超过20%。陶氏公司将就产品提价与所有客户重新讨论各项合约细则。
陶氏化学公司董事长兼CEO利伟诚(Andrew N. Liveris)表示,为设法减轻急剧攀升的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产生的影响,全线提价势所难免。他说:“我们今年一季度的原材料和能源成本较去年同期出现42%的惊人增涨,而且随着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一路攀升,这一势头还在继续,而且碳氢原料和能源成本的上升给整个价值链带来压力,我们不得不和客户重新讨论产品的定价。”
国际男士时尚产业巨头班得瑞进军中国
国际男士时尚产业巨头班得瑞进军中国暨2008新品上市新闻会近期在上海隆重举行。作为全球专业男士个人用品品牌,班得瑞以推动男士品位生活为己任,为中国男士时尚产业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引爆了一场时尚男士生活形态的“大革命”,掀起了一股都市精英生活方式的新浪潮,为众多成功男士营造极致品位生活体验。
2006年底,班得瑞正式进军中国大陆市场。从西方到东方,从风光秀美的瑞士山林到神秘多彩的亚洲大陆,跨越了种族,跨越了地域,跨越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带着对都市男士的深度关注,班得瑞将国际潮流时尚品位传递到中国。
据悉,斑得瑞在中国大陆主要推出商务、运动、时尚三大系列产品,为商界精英、运动爱好者和时尚先生们提供了品味生活的多种体验和选择。
灾后成都市场供应足
文/范用余
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之后,人们心有余悸,甚至开始担心成都市场的商品是否会出现短缺现象。许多人急急忙忙跑到商场、百货商店、超市抢购瓶装水、方便面、糕点、馒头和帐篷等等,市场一时出现供应紧张现象。正在这时,省市主管部门提供及时发出信息,宣布绝对满足市场物资供应,制止了市民的抢购风潮,保证了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
成都人民商场、王府井百货、摩尔百盛、成百大楼、好又多、人人乐、家乐福等大中型商场货源充足,并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坚持正常营业,积极配合政府救灾。目前,这些商场、超市的物流运转正常,食品、蔬菜、百货、纺织服装、洗涤用品、保洁消毒用品等商品供应充足。
目前,汶川、都江堰、北川、绵阳、绵竹、青川等地由于地震原因门店损破严重,有关商业部门为满足灾区人民需要,组织了不少帐篷商店,供应百货、服装、各类中低档化妆品、洗涤用品、保洁用品和卫生纸、消毒用品等。
在市场供应中,也有少数不法商人轰抬物价,获取暴利。由于成都地区余震不断,许多人在空旷地带搭建小型户外帐篷,个别商店就把帐篷价格由原来的一、二百元提高到三、四百元,甚至七、八百元还买不到。抢购中还出现了斗殴现象,有关部门及时对这些不法商人进行了罚款、刑拘等形式的处罚,制止了轰抬物价行为,目前帐篷价位已回落到正常供应水平。
霸王2008年欲开3000家旗舰店
在洗发水市场,以差异化竞争占有一席之地的霸王(广州)有限公司为了达成年销售额翻番的目标,提出在全国开设3000家旗舰店的计划。以每家店平均每月5000元开销计算,这意味着2008年霸王需要投入近2亿元开店。
霸王此举是在其防脱洗发水遭遇发展瓶颈的情况下推出的。据悉,霸王通过购买超市最显眼的货柜来开设旗舰店,并要求超市洗发水第一陈列和特殊陈列都要做到第一,以期垄断终端卖场资源。这些旗舰店依附的超市包括家乐福、沃尔玛、华润万家、易初莲花、好又多等。
业内人士透露,霸王计划于2009年在香港上市,已于今年3、4月间在香港注册公司,为上市做准备。霸王高层在5月的营销会议上表示,要在上市之前扩充产品线,近期将上马牙膏和本草堂化妆品。本草堂化妆品以植物系列为卖点,仍走高端路线,目前样品已经出来,公司高层正在寻找代言人,估计代言费在千万级。
伽蓝集团欲以十年时间打造国际品牌
――自然堂一线品牌战略会在沪召开
伽蓝集团旗下自然堂品牌,日前于上海奉贤华凯华美达大酒店召开“自然堂一线品牌战略会”。作为一个具有明显中国制造特征的本土化妆品品牌,自然堂仅用了短短5年时间,完成了品牌创始和品牌塑造历程,迅速占领全国市场,并收获了高度的市场美誉度。
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影在本次会上,用“为什么要打造中国一线品牌”、“如何打造一线品牌”、“为中国品牌加油”三个主题部分,分别对中国化妆品品牌市场现状、中国化妆品消费现状、中国化妆品与国际化妆品品牌的分析对比、自然堂品牌的发展阶段及历程等方面做了细致论述,并充满信心地向全体与会者表示:“2008年,自然堂品牌即将实现中国一线品牌战略目标。从2009年开始,自然堂将实施为期十年的‘国际品牌战略’。第一个五年,自然堂要走向亚洲市场;第二个五年,自然堂要走向欧美市场。”
同时,郑春影还阐述了他的品牌强国梦,他对中国未来的市场充满了信心,称“10年后,世界将流行中国文化,而中国品牌将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崛起于世界市场”。
在本次会上,伽蓝集团与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签署了“伽蓝营销研究中心”及“伽蓝营销创新基金”的合作协议。伽蓝营销研究中心每年将为伽蓝集团提供行业年度分析报告,并根据伽蓝集团的成长历程制作教学案例;而伽蓝营销创新基金将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同时通过创新活动,为伽蓝集团选拔优秀的营销人才。
由北京大学与伽蓝集团联手打造的“中国零售业高级管理研修班”也在本次会上亮相。中国零售业高级管理研修班,是针对国内零售百货业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推出的特色精品课程,该课程能系统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管理创利能力。课程研修完毕,经考察成绩合格后由北京大学颁发“中国零售业高级管理研修班”结业证书。
此外,“伽蓝公益基金”也在本次会上揭幕。“伽蓝公益基金”主要用以支助教育、救灾扶贫等公益事业。截至今日,该基金已完成投入75万元在河南开封县、湖南郴州安仁县、辽宁辽阳灯塔市建设3所希望小学,拨款10万元资助东北财经大学困难大学生及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20.8万元等众多公益事业。
屈臣氏个人护理店抢滩太原
来自山西向阳报道:2008年6月13日位于山西太原华宇购物中心首层的屈臣氏个人护理店盛大开业。据了解,此次店铺开张,为进一步打开山西市场做了必要的准备和尝试。首先,针对太原市民消费特点以及消费趋势,屈臣氏内部高级主管介绍,太原华宇的店面从涉及风格上更偏向女性化,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都非常明亮,能够给消费者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所买售品以女性为主导,搭配男性护理用品,让向来就具有追赶时尚潮流的太原人也能感觉到屈臣氏的存在。此外,另外两家屈臣氏个人护理店也即将抢滩龙城。
320字
直达真皮层的恒润保湿品上市
文/首席记者 华新
以植物萃取精华为原料而著称的娇韵诗近日推出了全新恒润保湿系列, 该新品配方中是娇韵诗独家研制与透明质酸相似的植物复合配方。从小麦中获取的生物同化。,研制出与透明质酸结构相似的配方,该公司创造性地组合了两种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一是高分子量,一是低分子量。据悉这种原料首次运用于美容护肤品,它能实时强化肌肤四个层次的保湿系列产品,于肌肤表面水脂膜、角质层筑起围墙以预防水分流失及蒸发,同时提升表皮层及真皮层的自我储水能力,营造肌肤水漾晶莹剔透。包括保湿精华在内的6个单品宣称可以满足女性肌肤对抗不同环境与空气的挑战,不论是潮湿闷热的曼谷还是长冬严寒的莫斯科,使用恒润保湿产品均能随时释放植物能量,构筑肌肤自己的水循环系统。
《中国科学美容》2008年第7期
肌肤清凉秀――薄、透、露的美肤哲学方程式
真我时代的肌肤质感,在于若有若无的个性魅力。犹如栀子花的清香,在炎夏的午后,尽情展露清透晶莹之美。无论清晨、午后还是迟暮,塑造清凉肌肤,不多一步、不少一步,刚刚好用三步表述――薄、透、露。
阳光国度――非洲SPA探寻
神秘的非洲,茂密的丛林,多样化的民族元素,造就该地区的特别风情,属于非洲的SPA,该是怎样的享受呢?
《中国化妆品.时尚》2008年第7期
冷暖冰霜没装备 嬉炫清凉夏日
七月,热情的阳光大声宣告着盛夏的到来,放眼时尚界,本季都以趋向于甜美糖果感的清凉色调为主流,在这个炎炎夏日,用水感娇嫩的色泽为主调再配以亮色高光修饰的妆容,教你温柔暖色与冰霜凉色的完美搭配。
为美妆打造无油美肌
7月正是夏日最炎热的时节,流汗、出油总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你的美妆,影响你的心情。本来花了大把时间打造的美妆总是毁在一些小细节,你是否也有同样的困扰?不要担心,CCR已经为你准备了无油美肌的提案,让你这一夏无油无虑。
【关键词】化学工业;技术经济情报;检索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当下意义上的技术经济情报是科技情报的衍生,更是科技情报体系中主要的构成要素。以化工行业的发展来看,制定一套技术经济发展规划,开展商情情报专题调研工作,综合分析市场经销情报,上述的这些都和化工技术经济情报相关联。当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处于一个高速时期,化工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对于化工技术经济情报开展和检索工作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化工技术经济情报的需求也有了更大的关注。笔者通过上述的简单分析,依据化工技术经济情报开展和检索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化学工业技术经济情报
化学工业技术经济情报中关联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层面。第一,课题情报研究。第二,科技查最新情报。第三,专利分析情报。第四,市场情报预测。第五,情报竞争。第六,行业情报服务。依据上述各类化工技术经济情报的特点和情报目的做一些阐述和分析。
以课题情报研究来说,其重点依据大部分是根据大型工业科技项目的开展来进行的,其目标是化工企业的编制规划,通过化学工业技术经济情报相关的文献消息来作为支撑点,从而保证化学工业相关的市场竞争力分析和市场产品调研以及化学工业行业的现状研究在内的工作都可以取得科学的开展。
以科技查最新情报来说,其主要的本质工作是完成对于高新技术科研成果转化为项目的一种认定方式。针对性的对化学工业开展的相关科研项目在成立项目、研究成果、后期引进的层次工作进行查最新情报。从科技查最新情报的过程中来看,要凭借委托方提出的具体的科技查新要求,对于类似的科学技术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查证和检索。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凭借国家颁布的“科技查新规范”作为标准来进行操作,并且总结出相对应的查新结果,最终得出一个书面科技查新报告。
以市场情报预测来说,凭借操作市场来进行情报预测的方法,综合分析和探讨海外和国内的化学工业的经济运行情况,科学、合理的评估化学工业产品的原料市场和产品的价格,分析和研究化学工业行业内产品市场价格的发展方向。另外,还要综合分析化学工业产品的开况和化学工业产品下游的需求,科学、合理的应用和配合数据的分析模型,使得化学工业企业对于相关产品的发展阶段内部的市场趋势做一些判断和系统性的研究。
以情报竞争来说,竞争情报如何获取需要必须要建立依据职业伦理的基础上才好开展,对于化学工业企业面向市场的竞争策略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竞争环境信息进行一个整体的收集工作,依据客观存在的事实进行整理和分析,获取一系列操作性强的竞争情报,从而提供给化学工业企业的决策群。凭借所获得的情报,使得化学工业企业后期制度的各项行为和决策都具有可靠和准确性。另外,还要注意的事情是,获得的竞争情报对于化学工业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的监测还可以起到铺助作用,提供一个市场预警的作用。
最后,以行业情报服务来说,根据行业服务情报来作为依据条件,进而,开展对于化学工业项目的技术引进工作、前期的开发、咨询培训和服务工作。对于中小规模的化学工业企业来说,凭借提供科技情报信息服务的方法,为以后的自主创新工作的开展作一个铺垫,达到对于化学工业企业的行业发展和社会资源的服务和调研工作。
2化学工业技术经济情报的检索
以化学工业技术情报对于化学工业企业的发展来说,化学工业技术情报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化学工业技术情报的表现方式包含期刊文献、网络数据库、会议记录、科技研究报告等等,所检索的对象可以依据中文期刊和外文期刊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分开来。将常规情报排除,还包含化工藏书和具备严谨性、科学性的工具书等等很多种不同表现形式.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作用下,化学工业技术情报的检索工作更加具有特殊性质。
我们以现代期刊检索的方式来看,要充分利用每一期期刊读物后面所标附的关键词,来作为检索的根据。另外,还要加强对关键词检索的多方位的渠道性质。我们从“纯碱”这个关键词来举例说明,可以实施检索的方式有“Tyna”、“Sodium Carbon ate”、”Soda ash”等等。为了确保关键词在检索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的遗漏现象,还需要从通俗名词、商品名词、化学名词等多个角度来入手,从而实现全面性的检索关键词。进而,对过去期刊检索的方法上来看,选择的索引方式大都是以年度来作为标准。以年度来作为标准的检索方式在于,可以检索出全年度内和产品以及课题相关联的化学工业技术经济情报信息,相对于常规意义上的检索方法来看,以年度来作为标准的检索方式进行期刊检索可以达到节约检索时间的同时,还可以保证检索进度具备有效性和可靠性。
3化学工业技术经济情报的应用
从上述情况来说,化学工业技术情报在当下的经济建设中都有非常高的参考意义。比如,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的远景规划,就需要了解和收集其他国家或者是地区在发展化学工业过程中的实践和理论,才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价值。将各国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投资和比重情况,考虑我国的投资和分配以及化学工业每个部门之间的模式和协调性,国内相关的生产单位在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及后期的改造和挖潜时,就可以依据国外的先进技术,再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最佳的方案来实施,综合分析出国外技术经济指标的差距,来确定后期技术改进的实际方式和项目标准以及排列顺序,在进行编写化工生产的安全守则或者是操作规模来说,也可以借鉴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要求。
以我国的发展来说,化学工业行业处于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体系中的重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更加促进化学工业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就必须要增加对于情报信息的应用和研究工作。从化学工业技术经济情报深入探讨和分析的基础上来看,保障我国的化学工业始终领先于国际市场化学工业,从而对于相关措施的采纳工作进行配合,使得化学工业技术经济情报信息在当代科技化事业中的价值和意义可以完全的展现出来。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遵循这个时代的特质,研究对象是化工技术经济情报,对于化工技术经济情报的价值和作用进行基础的分析和探讨,对于化工技术经济情报所检索的实施要点进行研究,依据化工技术经济情报开展和检索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而可以为广大同行业者提供一个借鉴和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谢虹霞,敖翔.浅谈基于经济情报的区域信息资源配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18):85-87.
[2]付慧姝.试述为税收目的而促进银行情报交换―以OECD两个研究报告为例[J].企业经济,2011(5):157-159.
[3]孟凡生,尹鹏,张高成等.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生产成本控制情报系统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1(2):196-198.
关键词:CDIO;油气储运工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164-02
随着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成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抓手,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式。CDIO工程教育的主旨是将工程实践的项目和环境引入教育教学中,学生基于工程职业能力培养,教学中开展基于实际工程环境的学习,在深度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教学过程工程化[1],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CDIO理念下,校企合作培养油气储运工程人才的必要性
1.适应我省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石油产品和天然气的消耗量十分巨大,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已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方针[2]。在此背景下,各地石油库、储气库、加油加气站、LNG接收站、油气长输管道和城市燃气管网的建设如火如荼。我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建设以石化、钢铁、能源等生产为主的沿海重化产业带,重点建设湛江东海岛、茂名、惠州大亚湾、揭阳惠来四大石化基地。油气储运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和人才定位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往的重理论、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新的需求。因此,要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改变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转向校企合作,由重理论转向重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时俱进,促进油气储运工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专业建设与发展、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目前国内已有30多所高校开设了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要形成自己的专业亮点,就必须立足地方经济,依托行业优势,个性化发展[2],内涵式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通过校企合作,学校能及时了解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趋势、行业岗位变化和企业对人才规格要求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学校相应地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使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总之,校企合作办学,能使专业建设更符合市场需要,也符合应用型人才的成长与发展规律[3]。
二、CDIO指导下,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油气储运工程人才
1.加强与行业和地方的紧密联系,突出办学特色。(1)加强与行业的合作交流。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原是中石化所属院校,具有石油石化行业背景,学校所处华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在广东省内已形成了以广州石化、茂名石化、湛江东兴等一大批大中型石化企业为主的石化工业基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在CDIO指导下,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进入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就业。2014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订四方共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协议,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以此为契机,开展本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精准定位就业方向,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学校依托茂名石化、湛江东兴和广州石化等企业,获批三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为学生的专业仿真实习、课外实践等提供了重要保障,实现多方共赢。(2)加强与地方企业的紧密联系。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拥有各自的育人资源,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出优势。将企业的工程应用课题与人才的培养方向结合起来,比如有些老师的横向课题,完全可以以毕业设计(论文)或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尽早接触现场实际,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我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与周边企业有着良好和稳定的合作基础,如茂名瑞派化工设计院、茂名重力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茂名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等,都与学校有紧密的合作关系。
2.整合资源,营造工程实践教学环境。CDIO工程教育的核心是实践,营造良好的工程实践教学环境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和企业都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企业方面,建立稳固、高质量的实习基地。从2007年起,学院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先后与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茂名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中山市嘉信化工仓储物流有限公司、惠州兴盛石化仓储有限公司、江门鹤山鹏鸿能源贸易有限公司、湛江南海西部石油公司、湛江港股份有限公司石化码头、海南三亚长丰能源有限公司、海南民生管道燃气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实习基地,为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构筑了宽阔的校外实践教学平台。与企业共同制定、修订实习实训内容,学生实习过程中由校内教师和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联合指导,由企业评价学生实习效果。
3.毕业设计与校企合作教育相结合。我们采用“3.5+0.5”形式,最后一个学期有部分学生到所签订就业协议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结合生产实际和毕业生工作岗位需求,由企业高工出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题目,真刀真枪,这些课题有的是某小区燃气管道设计,有的是LNG接收站设计,有的是储罐设计等。这样做弥补了传统毕业设计的种种弊端,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获取信息组织设计过程资料的能力,学生的工程技术素质得到了综合性的锻炼和培养。
4.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教育实施好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工程能力。现在大多高校教师是从大学直接走进大学完成学生到教师的转变,其优势在于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但普遍实践经验比较缺乏,没有行业工作经验,专业技术实践能力比较弱。实施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针对缺乏工程背景和经验的年轻教师,为他们进行相关培训。(1)针对某些专业课程,聘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校内师生做专题讲座。比如,《油库设计与管理》这门课程,可以聘请茂名石化港口分部和炼油分部装油车间的工程师以其自身经验为我们分别讲解原油库和成品油库的设计流程、工艺流程、储罐、泵、管线、安全管理等知识,提高教师对课程更直观的深入认识,增添课程的生动性和实践性。(2)选派一些专业教师外出培训、实习,以达到提高教师工程经验的目的。比如,学院曾经选派三名教师去茂名瑞派化工设计院进行长达三个月的实习,以某个具体项目跟着他们学习管道、装置设计。另外,还派出一名教师去惠州兴盛石化仓储有限公司参观大型储罐的建造(包括罐基础、罐底、罐顶、罐壁的焊接等),对储罐的内部、外部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储罐的建造方法有了直观感受,掌握了企业新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实践效果
近年来,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在CDIO理念指导下,紧紧依托石油化工行业和地方相关产业,结合本校实际,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外实习基地平台,为专业教学提供了真实的工程环境,保证了学生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习效果。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实现能力培养与就业相结合,大大缩短了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学生从事工程活动的责任意识、实践能力、综合知识、协作精神大大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明显提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企业普遍反映我校培养的油气储运工程人才能深入第一线,工作上手快,实践操作能力强,值得信赖。我们将坚持CDIO理念,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之路,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梁爽,邵玉.校企互利共赢模式下CDIO工程教育改革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36):38-39.
[2]竺柏康,石一民,徐玉朋.校企合作构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3):279-283.
[3]竺柏康,徐玉朋,张仁坤,等.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石油库与加油站,2007,16(5):8-11.
2008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融危机,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进而使发达国家几乎整体陷入衰退。在同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受到的影响日益显现。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对我国聚乙烯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聚乙烯行业如何面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如何实施有效措施改善经济不利的局面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本文分析了国内外聚乙烯行业的特点,运用SWTO的方法对金融危机下我国聚乙烯行业的市场影响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我国聚乙烯行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思路和市场策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 、 聚乙烯 、SWOT分析
Abstract
Since 2008 by the American sub-loan crisis of the economic crisis, Express swept through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evolved into a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 noticeable decline in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us make it developed almost the whole country into a recession. At the same the world economy increasingly close contact conditions, the impact on China's economy become more and more. Since the world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s PE industry has a greater impact. Therefore, the polyethylene industry how to face the financial crisis, as well as how to implement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economy we need to further though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on the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straint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yethylene industry,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polyethylene industry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ket and proposed to deal with the idea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Keywords: financial crisis ,PE ,SWOT analysis
正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1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2
第二章 聚乙烯市场概况 ………………………………………………4
第一节 聚乙烯行业的特点 ………………………………………………………4
第二节 世界聚乙烯市场 …………………………………………………………4
第三节 中国聚乙烯市场……………………………………………………………6
第三章 金融危机对我国聚乙烯行业的市场影响分析 ………………8
第一节 金融危机对聚乙烯市场的影响表现………………………………………8
第二节 基于SWOT法的金融危机对我国聚乙烯行业的市场影响分析………… 9
第四章 聚乙烯行业扩大市场、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建议…………12
第一节 政府角度采取的对策 ………………………………………………… 12
第二节 聚乙烯生产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市场采取的对策 ………………12
第五章 结束语…………………………………………………………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18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金融危机又称经济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包括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 。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众所周知,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着自1929年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 深的金融危机,有的人把这个称为“金融海啸”。
这场危机自美国开始迅速向全球扩散,目前美国金融危机的演变已经呈现出五大趋势,也就是次级房贷的危机向优质房贷危机延伸,危机向信用危机演变,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蔓延,危机从银行业各个行业领域扩散,在全球化背景下,这样的危机不可能只关乎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关系到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世界经济危机对聚乙烯行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外贸订单下降,与经济危机来临之前数据相比较,整个聚乙烯行业订单减少。外商违约现象严重;外商“逃帐”、“赖帐”现象严重,很多企业贷款无法收回;国际贸易争端增加,外商转嫁危机。
因此,本文拟进行金融危机下聚乙烯市场分析的研究。从实践意义看,有利于总结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把握全球聚乙烯市场变化发展趋势,促进我国聚乙烯行业发展。就理论价值而言,虽然目前对金融危机下的市场营销的研究实现了“点”到“面”的转变,但在对某个“点”,的研究上还不够深入,“面”的范围还不够全面。通过科学的研究金融危机下的市场情况、市场营销行为,得出对策和措施,希望能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的材料。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聚乙烯(PE)
PE,全名为Polyethylene,是最结构简单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当今世界应用最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由乙烯聚合而成,根据密度的不同分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聚乙烯应用最广泛,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聚乙烯可以能用来生产薄膜、管道、容器、单丝、日用品等,也可以用作为电视的高频绝缘材料。聚乙烯的种类主要分三大类,一类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二类是低密度聚乙(LDPE)、三类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
二、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是对市场供求、生产、特点、市场容量及吸引范围等调查资料所进行的经济分析。
目前对行业、市场分析方法很多,如PEST分析法,五力模式分析法,SWOT分析法。
(一)PEST分析法
分析宏观环境的一个常用的工具是PEST分析模型,即将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划分为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四个领域,分析每个领域中企业密切相关的因素。
(二)五力分析法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五力分析法与PEST分析法等其他市场营销工具类似,但它更侧重于单一业务或战略事业单位(USB,Strategic Business Unit)而非单一产品或系列产品。五力分析法包含五个重点,分别是:市场准入的威胁(the threat of entry),买家的力量(the power of buyers),供应商的力量(the power of suppliers),可替代产品的威胁(the threat of substitutes),竞争对手(competitive rivalry)。
(三)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影响聚乙烯市场的因素太多,主要因素有国际原油市场、国内供应和需求增长速度、国际PE市场、国家政策法规的影响、石化行业的周期性、下游制品市场状况。本文拟运用SWOT法开展对聚乙烯市场的分析和研究。
第二章 聚乙烯市场概况
第一节 聚乙烯行业的特点
一、市场规模大、交易者少
制造商是聚乙烯的主要购买者。聚乙烯是中间产品,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制造出最终的产品。与其它产品相比较,聚乙烯产品的规模比较大,购买者比较少,卖方的数量也不多。即使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比较多或使用同一种聚乙烯产品的企业比较多,整个化工产品市场也只有少数企业占统治地位,被少数买方或卖方所控制,这是追求经济规模的结果。
二、生产商合作竞争
聚乙烯生产商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开发新产品或降低老产品成本都是通过开发新工艺来实现,并需要大量的投入。通过合作开发,利用不同企业的优势,可以减少每个企业聚乙烯的花费,并缩短开发时间。
三、派生需求和相互替代品
聚乙烯产品是中间产品,最终需求带动需求,即派生需求。聚乙烯产品供应商关注与他们的产品有关的最终产品的需求。由于许多化工产品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因此价格的波动或其它因素会使得替代品或多或少占领被替代品的市场空间。聚乙烯也如此。
第二节 世界聚乙烯市场
一、世界聚乙烯市场生产情况
(一)世界聚乙烯工业生产现状
近年来,世界聚乙烯市场持续增长(见表2—1)。2008年,聚乙烯市场生产能力达到8140万吨,今后几年, 欧洲LLDPE需求的年增长率为8%~10%。预计至2010年时,全球聚乙烯年产能将达到8800万吨,至2010年时全球聚乙烯消费量约7700万吨。
表2-1近年世界聚乙烯产量
2002年 2004年 2005年 2008年
生产能力5900万吨,产量5000万吨 生产能力6200万吨,产量为5600万吨 生产能力6786万吨,产量5836万吨 聚乙烯市场达到8140万吨
数据来源:tjsj.baidu.com/pages/jxyd/30/37/a7fae84f86131dbe02ab70de9fe1d4ed_0.html
(二)世界聚乙烯工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
2007年,世界最大 10家聚乙烯生产商占世界总能力的49.92%。大型化、专业化,基地化及炼化一体化的趋势正在逐步显露。由于聚乙烯工业不断并购重组使主要聚乙烯生产商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全球前十位聚乙烯生产商分别为:陶氏化学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埃奎斯塔化学公司、马塞尔公司、雪佛龙-菲利浦斯公司、北欧化工公司、沙特基础工业公司、BP公司、诺瓦化学公司、阿托菲纳公司等。
表2-2 2007年全球10大聚乙烯生产商情况
公司 产能 (千吨) 产能份额(%)
陶氏化学 7,563 9.47
埃克森美孚 6,757 8.46
雪佛龙菲利普斯 4,026 5.04
沙特SABIC 3,585 4.49
BP Solvay 3,348 4.19
Basell 2,811 3.52
三星化学 2,616 3.28
Borealis 2,206 2.76
阿托菲纳 2,056 2.57
PolimeriEuropa 1707 2.14
总计 36,675 45.92
数据来源:2007年全球聚乙烯发展分析报告
二、亚洲聚乙烯消费增长情况
亚洲聚乙烯市场增长加快,亚太地区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中东地区依托其原料优势,聚乙烯工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世界主要聚乙烯生产地区。2002年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收购荷 兰DSM公司石化业务后正式进入西欧市场,并开始在西欧本地从事聚乙烯生产和销售。在东北亚,中东则取代韩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聚乙烯进口来源地区。此外,中东还向非洲部分国家出口PE产品,并计划向拉美国家出口聚乙烯树脂。到2010年时,中东聚乙烯树脂将出口到世界各地,遍及亚洲、非洲、欧洲、拉美及北美地区,出口总量将高达1200万吨/年,而2002年中东聚乙烯出口量为400万吨/年, 2004年中东聚乙烯出口量为510万吨/年。 简言之,中东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聚乙烯树脂出口地区,而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PE树脂进口国。综合中东聚乙烯树脂价格优势和中国PE产品加工优势,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聚乙烯薄膜和包装袋最大出口国。
第三节 中国聚乙烯市场
一、我国聚乙烯市场生产情况
我国聚乙烯工业是 1958年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已经拥有一大批骨干生产厂和科研单位,初步形成了科研、生产、开发、应用较完整的聚乙烯工业体系。许多大型石化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生产装置,正在扩建或即将建成投产,以进一步提升中国聚乙烯的生产规模和能力。尽管如此,国内的产量仍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据资料显示,国内聚乙烯消费量年均增长率约在19%以上,其中塑料行业的需求量以每年约9%的速度递增。
表2-3 1998-2004年聚乙烯产量统计表 (单位:千吨)
项目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生产能力 2,833 3,100 3,250 3,250 3,650 4,300 4,560
产量 2,388.5 2,810.7 3,053.54 3122.40 3547.00 4132.00 4413.0
开工率% 84.31 90.67 93.96 96.07 97.18 96.09 96.78
年产量增长率(%) 10.99 17.68 8.64 2.26 13.60 16.49 6.80
数据来源:《2005年中国聚乙烯学会会年鉴》
目前,中国的聚乙烯生产能力已具备相当规模,聚乙烯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5家,在25吨以上的企业有4家。高密度聚乙烯(HDPE)生产厂家有9家,生产装置有11套,总能力为146.5万吨/年,2003年产量为146.32万吨,其中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生产装置有7套,生产能力合计为83.5万吨/年,约占我国HDPE总生产能力的57%;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生产装置有4套,生产能力合计为63万吨/年,约占我国HDPE总生产能力的43%。
表2-4 中国主要的聚乙烯生产厂家
厂家 生产能力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生产能力为18.0万吨/年
上海石油化工公司 生产能力为38.5万吨/年
扬子石油化工公司 生产能力为15.0万吨/年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生产能力为14.0万吨/年
大庆石油化工公司 生产能力为22.0万吨/年
辽阳石油化纤公司 生产能力为7.0万吨/年
兰州石油化工公司 生产能力为14.0万吨/年
独山子石油化工公司 生产能力为20.0万吨/年
数据来源:《2005年中国聚乙烯学会会年鉴》
二、我国聚乙烯消费发展概况
聚乙烯消费量最大领域是薄膜制品,随着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快速的发展,为聚乙烯业营造了有利的发展氛围,聚乙烯(PE)产业更是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聚乙烯(PE)薄膜出口国,大量出口美国、日本和欧洲市场。预计到2010年我国聚乙烯的产量将达到1700万吨,国内聚乙烯需求量将达到1414万吨,聚乙烯市场开发前景看好。2005-2010年国内聚乙烯装置扩建和新建装置所增加的能力较多。2005年扬巴、上海赛科、大庆都有新的PE装置投产,预计 2010年国内新增PE产能600万吨/年以上,国内产能可达1200万吨/年,产量预计900-1000万吨。
我国还是世界聚乙烯第二大消费国,我国进口主要来源:韩国、中国台湾、沙特、新加坡、日本、美国、卡塔尔、印度、马拉西亚、泰国、俄罗斯、加拿大和阿联酋等。国产料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主要的竞争对手来自中东、韩国、台湾、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地区。尤其是中东地区的生产商具有明显成本优势,沙特正在逐步取代韩国成为中国的第一大PE供应国。
总体来说,当前国内外聚乙烯市场主要表现在:一是聚乙烯行业的发展呈非稳定发展态势,主要特点是需求连续变化,而产能间歇式增加。二是区域间供需不均衡。美国发展聚乙烯工业时间长,对全球贸易影响最大,但由于国际油价的上涨,出口地位已逐渐减弱;出口的后起之秀是中东,聚乙烯占全球贸易量40%。韩国、新加坡、日本、中国台湾也是聚乙烯出口型国家(地区)。中国则是聚乙烯贸易量最大的市场。三是全球政治经济事件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需求减少,金融经济危机加剧经济衰退,聚乙烯需求下降到最低点。
第三章 金融危机对我国聚乙烯行业的市场影响分析
第一节 金融危机对聚乙烯市场的影响表现
金融危机影响聚乙烯生产企业波及面广。受影响的还主要是出口美欧市场的企业,出口美欧市场以外的聚乙烯生产企业也开始受到影响,一些出口日、韩等国的企业也纷纷被殃及,出现订单下降、客户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企业出口受限,定单直线下降。自2008年来,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聚乙烯生产定单直线下降,平均外贸定单的减少大约达到30%。聚乙烯生产企业受国际、国内经济放缓趋势影响,迫于产品市场需求大幅下降,产品价格下跌所造成的压力,许多聚乙烯生产企业选择适时限产、停产。而停产和减产,意味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停滞,在财务费用、人员工资支出的压力下,企业的经济效益继续受到严重影响。
企业融资困难,资金链紧张。面对全球的经济危机,聚乙烯生产企业由于产品销售下降,库存的增加,货款拖欠严重,流动资金严重不足,聚乙烯生产企业正常的经营和投资无以为继,发展受到限制。多家聚乙烯生产企业表示“经济危机带有来太多的资金问题,公司的运营资金紧张,对公司生产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外商违约严重,货款收回困难。世界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巨大,聚乙烯生产企业出口遇到许多困难,一些国外的商家也开始毁约。外商违约致使聚乙烯生产企业库存大量的增加,中小企业资金原来就不充足,违约后使一些企业现金流断裂。在外商不能履约时,便会给聚乙烯生产企业带来损失。一笔大额合同的货款不能按合同规定及时收回,影响其企业的资金周转,导致企业经营困难。
外商恶意转嫁危机,企业损失重大。世界经济危机对聚乙烯生产企业影响,还包括恶意转嫁风险。金融危机使国外银行流动性的骤减,发生占用客户结算资金的现象,这也影响聚乙烯生产企业资金周转,更给企业带来了压力,聚乙烯生产企业接单既要看进口商信誉,又不得不考虑对方结算银行的信用 状况。 一方面使许多进口商资金断裂、信用下降,向银行融资难、开证难;另一方面,聚乙烯出口企业因对方信用下降,在资金结算方式上更多地采取了信用证、预收款的形式,也使许多交易无法进行,订单减少。
第二节 基于SWOT法的金融危机对我国聚乙烯行业的市场影响分析
一、 SWOT法简介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根据这个分析,可以将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明确哪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哪些是可以稍微拖后一点儿的事情,哪些属于战略目标上的障碍,哪些属于战术上的问题,并将这些研究对象列举出来,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有利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做出较正确的决策和规划。
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于行业分析,在市场的发展情况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首先,运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出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即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能力因素。然后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造SWOT矩阵(SWOT矩阵如图所示)。最后,在完成环境因素分析和SWOT矩阵的构造后,便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
图3-1 SWOT矩阵图
SWOT方法的优点在于考虑问题全面,是一种系统思维,而且可以把对问题的“诊断”和“开处方”紧密结合在一起,条理清楚,便于检验。因此,本文通过引入SWOT分析法,对聚乙烯市场进行分析。
二、 金融危机对我国聚乙烯行业市场影响的SWOT分析
(一)聚乙烯行业发展的优势
行业市场规模大。我国进入世界聚乙烯生产和消费的大国行列,我国聚乙烯工业蓬勃发展,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对世界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在全球聚乙烯进口贸易举足轻重。2007年,我国聚乙烯产量达到599.3万吨,消费量达到1084万吨。
有稳定的顾客群。我国聚乙烯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有稳定的顾客群。制造商是聚乙烯的主要购买者。聚乙烯是中间产品,使用单位将购买的聚乙烯进一步加工,制造最终产品。化工产品再加工比较复杂,一旦确定了操作条件,生产商不愿改变,这就要求稳定的原料来源,包括数量和质量。购买者一旦确定聚乙烯产品,会规律性重复购买,并且形成“习惯”。
(二)聚乙烯行业发展的劣势
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金融危机下,我国聚乙烯品种质量缺少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是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品多,利润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少。因此必须对问题和潜在的危机有正确客面认识,把握有利时机,避开不利因素,确保聚乙烯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此外,中东地区凭借其原料优势,通过乙烷来生产聚乙烯,收率高并且成本低。在对国内价格形成上档压力。
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需求降低。金融危机下,我国聚乙烯出口需求减少,以塑料制品出口为例,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增速下滑,技术性贸易壁垒出现以及贸易摩擦加剧,国内塑料制品出口或将继续走弱。2008年1-11月,国内塑料制品累计出口6667372吨,比去年同期减少4.6%。金融危机下,从世界范围看,聚乙烯总体供大于求。聚乙烯需求年均增速为4%-5%,产能增速则为5%-6%。以2008年为例,全球聚乙烯产能7812万吨,需求6586万吨。未来十年全球聚乙烯扩能加速。总体看,产能增速持续大于需求增速。
(三)聚乙烯行业面临的市场机遇
国家政策支持。面对金融危机,聚乙烯行业面临新的市场机遇。我国政府应急救市,出台包括降息、直接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注资、国有化或接管金融机构、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新兴经济体和一些受危机影响严重的企业援助等政策举措。
发展潜力巨大。聚乙烯市场与宏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聚乙烯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产量增加,产品应用也不断扩大,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纺织、汽车、日用品、医药、农业、信息产业、建筑装饰、家用电器等各部门。全球 GDP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 2007年 GDP增长率为 9%,全世界 GDP平均增长率为 4.3%。中国经济成长率高于全世界,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聚乙烯市场需求也逐年提高,很有发展潜力。
国内需求加大。面对金融危机,我国处在聚乙烯发展的机遇期,也是我国聚乙烯产品结构调整、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关键时期。金融危机后,政府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内需。我国农村消费潜力巨大,升级性消费也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作为农业大国,对薄膜、编织袋、管材、电缆料、容器、周转箱等制品需求旺盛,因有国家调控支撑,类似小麦、玉米之类的粮食价格也将保持相对稳定,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地膜需求。这种情况带动聚乙烯消费量增长。
(四)聚乙烯行业面临的市场挑战
市场信心受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衰退,市场信心下降,市场动荡的使市场存在着不确定性,此外,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影响着聚乙烯企业融资和聚乙烯行业发展,未来市场信心仍然不足。
聚乙烯行业受基础能源价格影响。总体利润率下降,聚乙烯最低价格是受原油等基础能源价格支配的,如我国发展很快,使电力短缺,电价上涨,直接导致了聚乙烯行业成本的上涨。而化工产品的最高价格则是由市场决定的。随着化工业的逐步成熟,行业固定成本和技术等无形资产所占比例提高,供需趋于理性平衡,垄断利润向平均利润转移,化工产品总体利润率是下降的。
原料短缺制约。是聚乙烯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石油减产影响聚乙烯行业的发展,聚乙烯产品是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需求将带动对化工产品的需求。这种相互依赖性要求化工产品供应商关注与他们的产品有关的最终产品的需求,注意下游产品的趋势,减少下游产 品需求的波动对上游供应商的影响。在原料短缺时,原料价格波动大于产品价格波动,2007年产品价格波动系数分别如下:聚乙烯 9%。
三、总结
通过SWTO分析,可以发现,金融危机下我国聚乙烯行业的优势有行业市场规模大、有稳定的顾客群。劣势有生产工艺落后,出口需求降低。机遇有国家政策支持、发展潜力巨大、国内需求加大,挑战有市场信心受影响、受基础能源价格影响、原料短缺制约。
第四章 聚乙烯行业扩大市场、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建议
本章主要根据上文SWOT法的分析结果,并结合我国聚乙烯行业市场特点,为聚乙烯行业扩大市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提出一些初步的建议。
第一节 政府角度采取的对策
一、着力减轻聚乙烯企业负担。
政府根据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出台了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聚乙烯企业税率等政策,但是还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减轻聚乙烯企业负担。如进一步降低出口税率,放宽出口限制,鼓励聚乙烯企业出口。同时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我国企业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企业用工方面,给予我国企业更多的灵活性,尽可能的降低用工成本,帮助企业稳妥的减员分流,增强持续经营的活力。
二、加大对聚乙烯行业服务力度。
加大对聚乙烯行业服务力度,增强聚乙烯行业发展的动力。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步伐,全方位提高政府对行业的服务水平。政府部门要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强化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尽力帮助聚乙烯行业解决实际问题,稳定企业的投资信心,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节 聚乙烯生产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市场采取的对策
在当前的困难环境下,聚乙烯生产企业要坚定信心,要采取应对措施,从技术创新、调整结构、控制费用支出、挖掘自身潜力、回笼资金等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尽量减少金融危机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具体如下:
一、制定适宜的国际贸易战略
制订战略的时候主要考虑收集企业内部信息、考虑企业内部因素为主。面对全球的金融危机,聚乙烯生产企业要关注来自国内国际信息、关注国内国际市场。还要注意同行或竞争对手的动向与信息。只有瞄准国际同行的高标准作为战略目标去奋斗,才有可能在国际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此外,由于市场复杂多变,国内国际经济、技术、金融等变化很快。聚乙烯生产企业在制定国际贸易战略上,要适应这种千变万化的客观环境。一定要转换以前的国内市场经营思路,努力探索和打开新的国际市场。
另外,要改变出口经营格局过于雷同的问题,聚乙烯生产企业应集中主要资源用于建立自己独特的优势,如独特的营销渠道、独特的营销手段、独特的核心产品、独特的市场、特殊的人才或与众不同的服务,重视自己的优势所在,以几种或某种优势产品作为主导,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实行差异化经营,提高市场占有率,保证经营的稳定性,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保持自己的经营特色和经营优势。
二、加强自主创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且我国经济要健康快速发展,长期靠出口驱动的增长模式不能再继续,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这种大环境下,聚乙烯生产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追求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增强聚乙烯生产企业竞争能力。聚乙烯生产企业竞争能力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最根本、关键的是要具有领先技术且不断创新的核心产品。聚乙烯生产企业应广泛采用新技术,进行产业的升级。目前聚乙烯生产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实际起点低,所以产业升级的工作更显紧迫和艰巨。由于经济实力所限升级换代的工作很难一步到位,可以先制定一个全面的规划和实施计划,集中有限力量从关键部位入手,逐步完成全局工作。这种作法可以保证调整改造一部分,受益一部分。随着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的提高,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和生产力水平将大大提高,生产成本降低,聚乙烯生产企业获得的是质量和数量的双重效益。
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需求减弱。这种大环境下,聚乙烯生产企业要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追求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从自身产品上寻求突破。我国经济使长期靠出口驱动的增长模式不能继续,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聚乙烯生产企业竞争能力。聚乙烯生产企业竞争能力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在核心竞争力的各种能力中,最根本、关键的是要具有领先技术且不断创新的核心产品,聚乙烯生产企业应广泛采用新技术,进行产业的升级。聚乙烯生产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实际起点低,所以产业升级的工作更显紧迫和艰巨。由于经济实力所限升级换代的工作很难一步到位,可以先制定一个全面的规划和实施计划,集中有限力量从关键部位入手,逐步完成全局工作。这种作法可以保证调整改造一部分,受益一部分。随着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的提高,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和生产力水平将大大提高,生产成本降低,聚乙烯生产企业获得的是质量和数量的双重效益。
聚乙烯生产企业只有对自身核心竞争力作出准确定位,才能有效实施发展战略,发挥专业特长的核心优势,集中力量开拓市场。聚乙烯生产企业要把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己核心能力作为做大做强的目标,聚乙烯生产企业要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首先,要制定一套适合自身实际的战略,一定要通过提高质量和建立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其次,我国企业不能仅仅关注国外市场,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吸收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和品牌管理经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最后,还可以通过到国外投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分散风险。
三、采用差异化战略
对我国聚乙烯生产企业而言,未来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不是“进攻”,而是如何有效地守住已有的份额。这需要我国聚乙烯生产企业整体战略风格的调整。聚乙烯生产企业在的发展过程中,最初的基本竞争方式是成本价格的竞争。聚乙烯生产企业的产品之间没有差异,价格竞争的结果是增产不增收。所以,此时聚乙烯生产企业的竞争主要不是成本价格的竞争,而是质量、营销、品牌等方面的差异竞争。我国聚乙烯生产企业一定要了解市场需求,避免经营内容简单重复,摆脱同质化竞争问题,应由同质化竞争转向差异化竞争。因 此,我国聚乙烯生产企业要整合现有的品牌和业务,形成多层次、差异性、个性化的营销体系,应当提升服务质量,完善内部管理系统,完善服务系统。
四、避免直接竞争
日本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市场缝隙战略理论。认为,在有限的商品和无限的市场经济中,永远存在着市场盲点。我国聚乙烯生产企业的市场经营活动围绕着“寻找市场缝隙”而展开,并以新产品开发作为实施市场缝隙战略的核心,精心服务于市场的某个细小部分,通过专门化经营来参与市场分工,可以实现某一缝隙商品的有效供给。我国聚乙烯生产企业用自身的优势,改变原来的竞争规模,重新确定聚乙烯生产企业经营目标,在强手如林的大市场中找出目前的国外企业忽视的细分市场,然后再根据这个市场中顾客的需要推出产品,实现专业化的经营。
五、做大做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加快我国聚乙烯生产企业的发展,把国内聚乙烯生产企业做大做强,国内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使中国企业走向成熟发展。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来年,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企业不断成长,形成和发展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企业。这些集团企业又反过来积极促进了本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聚乙烯企业要形成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团,应当着力做好下几点:可以通过国内企业的并购整合等方式发展并壮大中国聚乙烯生产企业集团;还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革,把过去计划经济下行政垄断性化工企业加快市场化进程,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高国内聚乙烯生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内聚乙烯生产企业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做好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的工作。国内企业要树立科技兴业的观念,促进我国化工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
第五章 结束语
本文深入剖析了聚乙烯行业的特点以及和经济危机的关联度,着重从减轻聚乙烯行业生产企业负担、扶持聚乙烯行业生产企业的发展、制定适宜的国际贸易战略、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经济危机的发展策略建议,旨在进一步优化聚乙烯行业的合理配置,推进聚乙烯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尽管世界经济危机对聚乙烯行业带来很大挑战,但2009年仍然有把握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势头长。“危”中有“机”,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抓住和利用好机遇。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解决突出问题,完全有条件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对聚乙烯行业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凤云.金融危机深度解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9-25
[2]齐建华,胡振良.金融危机缘由与对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19-22
[3](法)梯若尔著,陈志俊,闻俊译.金融危机、流动性与国际货币体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1-16
[4]方先明,牟星.当代国际金融危机解读[J].中国金融, 2009 ,(1):11-12
[5]刘艳.聚乙烯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前景[J].石油化工, 2005 ,34(21):1-2
[6]陈明.我国聚乙烯供需形势巨变在即[J].广东建材, 2007, (6):17-19
[7]柴国梁.国内聚乙烯市场分析[J].上海化工, 2006 ,31(5) :21-22
[8]余皎.聚乙烯市场现状及发展预测[J].当代石油石化 , 2003 ,(5):15-17
[9]王论行.聚乙烯产需现状及市场展望[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 2003,(4):15-17
[10]谢金香.影响聚乙烯市场相关因素分析[J].齐鲁石油化工,2004 ,(3) :33-35
[11]张权.亚洲聚乙烯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J].当代石油石化,2004 ,(2) :10-11
[12]陈伟.当代聚乙烯工业现状和技术进展[J].江苏化工, 2004 (4) :25-26
.1996,72 (4):383-407.
[15] Arkes,M. R. . Overconfidence in judgmental forecasting in J. S. Armstrong (Ed.) Principles of Forecasting:Handbook for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M]] .Norwell: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495-515
致 谢
经过半年的忙碌,本次毕业论文已经接近尾声,但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持,想要完成这个论文是很困难的。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如果没有她悉心的指导本次论文是很难完成的,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还要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但在我做毕业论文的每个阶段,从查阅资料,论文开题报告的修改,中期检查,到后期写论文注意的各个问题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老师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她每项工作都做到前面,使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我们的论文写作计划。同时,老师对我们的论文都是当面指导,细心解说,从而使我们一个一个的过关。
其次要感谢和我一起作毕业论文的所有同学,你们在我实习期间向我及时传达了老师的安排和计划,此外平时还帮助我整理一些资料,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的毕业论文也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