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班级劳动教育范文

班级劳动教育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班级劳动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班级劳动教育

第1篇

关键词 电子白板;特殊教育;劳动技术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9-0014-02

1 前言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新兴的教学工具,在许多教学中已得到运用。电子白板是计算机、投影仪以及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实现了人机合一的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根据需要可以随意进行擦除、书写或修改,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交互式电子白板符合当前教学的发展方向,也推动新型教学模式的产生,从传统的教师单向教学变为现在的学生与教师之间双向教学,让学生和教师之间有了更强的沟通,在课堂上也形成一股积极好学的力量[1]。

2 电子白板对特殊教育劳动技术教学的影响

让特殊教育劳动技术课堂教学更加活跃 交互式电子白板采用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在特殊教育劳动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PPT的方式将课堂内容对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本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更加带有目的地让学生进入学习中。交互式电子白板丰富着特殊教育劳动技术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巧妙地带进课堂,通过图文、视频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改变传统的枯燥教学模式。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教学提供一些工具,如书写工具、擦除工具、绘图工具,将计算机与投影仪巧妙地结合起来,共同为特殊教育群体服务。

如聋哑儿童这样的特殊群体,他们本身具有自卑的心理,所以教师在对他们进行教学时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而电子白板就能较好地配合教师教学。教师在对聋哑儿童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音频、图文等优点,较好地对知识进行传输,让聋哑儿童忘记自卑的心理,愉悦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在课堂上也能表现得更加活跃、轻松和自在[2]。

让特殊教育劳动技术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课堂上,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方式,可以有多种方式进行知识的传输。比如在教学文字方面,教师可以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写下很多笔画,让学生用电子白板上的“平移”功能进行笔画的迁移、拼接,形成一个字体。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有趣地进行学习,也能将学习的文字进行深刻记忆,较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另外还可以进行音频、视频的学习,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将学习的文字进行播放,让学生在本子上写下自己听到的或者看到的文字,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是一个提高学习质量的方法。交互式电子白板让特殊教育劳动技术教学不再陷入死角,利用各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3]。

让特殊教育劳动技术课堂教学更加简洁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时代的教学方式也逐渐在改变,交互式电子白板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必然的,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交互式电子白板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逐渐产生的,被运用在现代教学中也是必须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让特殊教育劳动技术教学的方式多样化,也让课堂更加简洁,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进一步。教师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下只需要将本堂课内容进行汇总,课堂上在电子白板上进行投影展示,减少许多动笔书写的时间,也让学生的注意力保留在课堂上。

如在对聋哑儿童进行教学时,他们与生俱来的胆怯和自卑让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降低。而利用电子白板,聋哑儿童可以忘我地投入到课堂中,根据电子白板的指示完成本节课劳动技术内容的学习。我国的特殊教育有很多是针对一些残疾儿童的,在对他们进行教学的时候,难免存在一些困难。但是随着电子白板的广泛运用,许多儿童不再感觉学习劳动技能吃力,在很多特殊教育中,电子白板表现出传统教育不具有的特色,将课堂变得更加简洁、有趣[4]。

3 促进电子白板与特殊教育劳动技术教学的和谐交互

进行情境式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具有强大的学习欲望,才能更加积极地进入学习中。在课堂开始前,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对将要讲述的课程进行问题型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这对教学的开展是一个好的开端,进行情境性课堂的创设,增强学生的兴趣。在交互式电子白板形式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较好地利用到它的优点,借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将课堂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具有传统课堂不具有的特色,能够较好地帮助教师进行学科教学,也让学生有更浓厚的兴趣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进课堂的学习。

第2篇

关键词: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家庭劳动

一、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1.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在生理需要方面的自我服务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中、大班的孩子在以上几个方面基本能独立完成。如,自己吃饭,中、大班分别有66%、75%的幼儿能独立完成;自己喝水,中、大班分别有65%、79%的幼儿能独立完成;独立上床睡觉方面,中、大班分别有41%、52%的幼儿能独立完成。而幼儿在生活方面处于低级水平,如收拾餐具方面,中、大班分别有37%、38%的幼儿能独立完成,大多数幼儿都不能独立完成。从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在生活方面的自我服务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提高。

2.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途径

(1)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带动并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件复杂的事情,家长应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与孩子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对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细节方面教育孩子,如自己穿衣、自己吃饭等。

(2)教师要学会增强幼儿自信心 。教师要组织幼儿开展多种形式的自我服务竞赛活动,可以让会做的孩子去教不会做的孩子,孩子教孩子效果会更好,这样也会把不会做的孩子带动起来。幼儿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自我服务能力得到了培养,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事情,继而他们的自信心会得到增强。

(3)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家长和老师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影响源,家长和老师的言行举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的行为举止,家长要促使幼儿巩固和发展在幼儿园获得的学习经验;同时,老师也要使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及时有效地应用。家长要和老师定期沟通,及时进行教育培养方面的计划调整。

二、幼儿参与家庭劳动

1.幼儿参与家庭劳动的现状

(1)幼儿方面。调查结果表明, 29%的幼儿会主动参与家庭劳动。例如,一些幼儿可以自己穿鞋,穿衣服,自己主动做一些简单的家务。60%的幼儿会在家长的协同下参与家庭劳动。例如, 一些幼儿跟随爸爸妈妈一起扫地、擦桌子及收拾餐具等。

(2)家长方面。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2%的家长会对幼儿进行家庭劳动教育,会主动教幼儿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语言传授、亲身示范等手段对幼儿进行家庭劳动教育。有73.5%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在他们看来,幼儿参与家庭劳动不仅会给自己添麻烦,还具有危险性,甚至还有家长认为幼儿参与家庭劳动会弄脏衣服。

2.培养幼儿参与家庭劳动习惯的建议

(1)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劳动教育观念。调查结果显示,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甚至从不让孩子参与劳动。动手操作是孩子认识世界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使孩子在劳动过程中获得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体验愉快与成就感,从而逐步建立自信。

(2)家长要正确地运用教育方式方法。第一,家长要对幼儿的劳动行为进行及时的表扬。幼儿劳动的目的性不强,有时难免会对家务劳动产生厌烦情绪,不愿意参与家庭劳动。在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想尽一切可行且有效的办法来激发孩子参与家庭劳动的积极性。

第二,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幼儿经常有意无意地模仿成人的生活,通过模仿成人行为的方式来探索未知的世界。家长应该利用幼儿善于并喜欢模仿的本能,抓住示范的机会,当好幼儿的第一位老师。

家长应该充分重视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吸引幼儿参与其中,并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

[1]蒋东云.培养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4(5).

第3篇

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现将**等8人投诉武汉昊华中建环保有限公司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本人持有一份、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案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7年9月18日,**等8人到我大队投诉武汉昊华中建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昊华公司)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本人持有一份、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我队接待人员向**等8人发放了《武汉市劳动保障监察投诉登记表》,并对**、孙邦平进行初步了解(见《武汉市劳动监察调查询问笔录》)。但由于投诉人中有人未携带居民身份证件,故当时我队请他们提交了身份证复印后再受理。9月20日,**等8人正式向我队递交了《武汉市劳动保障监察投诉登记表》、投诉文书、居民身份证复印材料。我队于9月25日批准立案。另查,**曾于7月19日向我大队投诉昊华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问题,当日我队立即派员前往该单位调查了解,但由于该单位已停止生产且无人值守,故未能实施监察。

二、调查情况

据投诉人**称,其于2006年6月进入昊华公司从事化验工作。入职时,该单位与其签订了劳动合同,未将劳动合同文本给本人持有一份,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其要求该单位将劳动合同文本交本人持有一份、为其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支付生活费。

9月20日,经我队向青山社保处查询得知,昊华公司办理了社会保险登记(登记号为10011872);另,**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由武汉永昌实业有限公司为其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缴纳了社会保险费。

9月27日,我队经办监察人员再次前往昊华公司调查,发现该单位仍然处于停业状态,故采取张贴方式向该单位送达《武汉市劳动保障监察调查询问通知书》(青劳社监询字〔2017〕083号),并通知该单位所在辖区的网格监察协管员跟进掌握该单位情况,如发现恢复经营,立即与我队经办监察人员联系。截至目前,该公司仍处于未恢复生产经营。

10月中旬,**向我队电话询问办案进展,我队监察人员已将上述办理情况及办案程序电话告知**。

三、下一步工作情况

由于目前昊华公司处于关门停业状态,无法按劳动监察程序对其展开调查。下一步,待该公司恢复正常运营或联系上法定代表人后再依法查处。

第4篇

关键词:聋童 劳动 教育

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整个教育事业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上有不断的新的发展。这是教育方针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许多名人大家也都把劳动教育放在了比较高的位置上。高尔基曾说过: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曾说过: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更是把“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说得精确至极。可见,劳动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一、劳动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名言,诸如:麦子、玉米等,学生往往只知其名,不闻其实。而这些恰恰是劳动教育的缺失,重新认识劳动教育,很有必要。

1.劳动教育是矫正和补偿聋童身心缺陷的需要。

聋童的缺陷补偿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替代、改善或恢复受损伤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在劳动中各种感觉器官受到锻炼,其功能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彼此之间经常要协作配合,促进“以目代耳”的代偿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聋童认识活动和智能的发展。在劳动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种知识、技能、表象和概念,为聋童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营养。

2.劳动教育是有效发展聋童生活适应能力的需要。

由于聋童未入校前,在家大多数比较娇生惯养,没有劳动习惯,缺乏自理、自主、自治的能力,着眼于他们的未来,为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主人翁的思想,让聋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并通过劳动的教育,可以使聋童在心理上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可以充分地调动他们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聋童自立自强,长大后就能适应社会劳动和家庭生活的需要,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二、多角度全方位加强聋童的劳动教育

1.立足“自我服务”,延伸劳动意识

诸多聋童因为在家中任何事都被父母包办代替,即使这些残疾孩子主动要求做点什么事情,家长也是不敢放手,处处不放心。这种包办代替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思想,没有自发地形成劳动观念,更无劳动习惯可言,有些学生甚至会产生怕脏、怕苦、厌恶劳动的思想。所以,必须先培养聋童热爱劳动的意识,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才能是劳动成为强有力的教育手段,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如: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在《洗手帕》一课中,可以设计出“洗手帕比赛”,“穿一件自己洗的衣服”,“做一件让妈妈高兴的事”等,活动评比的原则是聋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多鼓励,少指责。这样一来,既进行了劳动知识的教学,又提出了劳动的要求,还能培养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从而达到自我服务的意识。

2.立足自主自自制,掌握劳动技能

聋童从小参加劳动,是为了使聋童掌握日常生活所需的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可以使聋童初步熟悉各种简单的劳动工具,获得初步的生产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复杂的生产劳动做好准备。

班级劳动是训练聋童一定劳动技能的途径之一。每周一学生返校后和周五离校前,组织学生进行班级大扫除。擦玻璃窗是大扫除的重要环节,学生开始不知用什么工具来擦,觉得湿抹布擦玻璃窗当时显得很干净,他们不知道等水干后玻璃窗就成了“大花脸”。针对这种情况,我不仅教给他们用废报纸擦玻璃窗的方法,而且向他们解释为什么不能用湿抹布擦玻璃窗的原因,并且进一步告诉他们湿抹布不能擦电器,容易触电等生活常识。同时我注意在劳动教育聋童开动脑筋想办法,怎样把事情干得更好更巧妙,更节约时间。没想到在一次家长会上,一位家长欣喜地告诉我,她的孩子在家看见她用湿抹布擦正在使用的电视机时连忙上前阻止,还告诉她这样会被电死的,家长明显感到孩子未入学前连扫帚都不知怎么用,入学后学会了不少劳动的知识,实际动手能力也增强了。

3.立足校本实际,培养劳动习惯

让聋童参加劳动最重要的是养成劳动习惯,劳动习惯主要是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和形成的,小学年龄段是形成聋童良好劳动习惯的关键时期。

组织班级劳动是培养学生自觉劳动习惯的最经常活动,通过严格的劳动纪律,可以让聋童养成劳动的习惯,养成对工作的责任心。他们的劳动习惯一旦养成,人也相应勤快起来。

第5篇

关键词:劳动教育;项目管理;专业思维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工作与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作为从事一线教育的老师,本人尝试把项目管理理论与大学生教育管理实践现结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成文,希望对其他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及特点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良好习惯的培养及优秀思维习惯的养成。优秀思维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可能源于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对我们以后的成长却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无论对于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养成教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拥有正确的劳动态度,有热爱劳动之心、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与思维习惯的教育。这也是传统劳动教育的真正目的。

“劳动教育”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它是通过劳动这一具体的体验过程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体验”几乎是所有人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它来自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多种感觉。所以,体验式学习的信息冗余量很大,这对学习知识本身来说好像不利,但如果我们充分地挖掘、利用了这些所谓的信息冗余,在三本院校、职业院校中劳动教育自身的价值就不仅仅是劳动了。如果我们能将劳动与学习过程中的试错、观察、思考、专业教学相结合,劳动教育将产生比劳动教育本身更大的教育价值。

二、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项目管理是把各种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来达到项目要求。为达到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目标,应关注以下理念:

同时关注结果和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只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

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应提前制定好计划来预防这些问题。

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项目经理要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

在上劳动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提前设计好每一个阶段要体验的项目管理知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体验式学习中信息冗余的特点,使劳动课的开展更有意义。

三、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培养专业思维

一个好的可持续的结果背后一定有一个好的系统设计。项目管理思维之所以能在郑州成功财学院这一个三本院校的劳动教育中得以应用,并得到好的成效,得益于本校有一个好的系统的劳动教育体系设计。下面结合工程管理的专业特点,从文化、制度、管理和实施等四个层面系统地分析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第一 劳动教育文化建设。劳动教育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就是这个学校的传统,就如习惯一样影响着学院各项工作开展的主旋律,影响着学生每天的学习与生活,影响着劳动教育开展的成效。虽然我所实践的郑州成功财学院(以下简称“成功学院”)建校仅10年,但是却有着深厚的校园文化,因为创办人王广亚先生有着70多年的办学经验,而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的校园文化正是在70多年的实践中不断沉淀下来。“成功”精神是:“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其“礼让整洁”的“成功”精神正是本校劳动教育开展的文化背景。“成功”校园的每一处地方都一尘不染,这不是一般学校所能比的。成功学院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展开的。从“礼让整洁”的办学精神,到校园整洁文化、宿舍整洁文化、教室整洁文化、办公区整洁文化,整洁文化覆盖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园整洁文化通过劳动教育与保洁管理系统得到落实,从而形成优秀的劳动教育文化。而劳动教育文化最终内化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其他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习惯,再一波一波向下传,最终形成校园文化传统,深入到每一个“成功”人心中。

第二 劳动教育制度建设。没有一个好的制度设计好的传统文化是很难得到继承与发扬的。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建设也是如此。在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上,成功学院有一个闭环管理制度设计。成功学院的行事准则是“计划创新、执行彻底、考核严谨、赏罚分明”。 所以,学院的整个管理制度的建设无不体现着这16个字。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行事准则。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形成了学院的一个特色,教师的一项考核,学生的一门课程,院领导、系领导、教师定期深入劳动教育场地进行劳动教育示范的人人参于的制度。正是有了这种基础制度的建设,劳动教育才有可能在实施的过程不断创新,沉淀,积累。

第三 劳动教育组织管理。从管理的部门设置来看,成功学院设有“劳卫科”专门从事劳动课的组织管理工作。“劳卫科”下面设有劳动小组,组员称为“劳动小组长”,主要由大二学生组成,专门负责每一个班级劳动课的开展。“劳动小组长”每月都可以领取一份勤工俭学的工资,以此作为物质上的激励。“劳卫科”下面还设有督查组,按照结构化的要求对每一个班级的劳动区域进行打分,每周汇总评比,评比结果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考核,各系评比的一项指标。

第四 劳动教育实施管理。有了文化的影响,制度的保障,组织管理考核的闭环管理,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才有可能顺利开展,进而做出特色。首先,是项目管理专业术语的应用。因打扫不到位,且组长查出来再打扫的,一律称为返工。学生因打扫不到位扣分,我一律称为质量不达标。因质量不达标扣的分,每扣一分就折算成10万元的工程款。对于不易打扫的地方要重视的,一律称为做好风险控制。其次,是将项目管理理念的深入到劳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同时关注结果与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光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让学生重视打扫过程中的态度问题。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所以,让学生一次就打扫彻底,尽可能的不进行第二次检查。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所以,“劳动小组长”与劳动班长在班级人员管理上要学会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没有简单的事情,只有简单的头脑等等一些好的项目管理理念。最后,是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学生学开设了工程制图课,我就让学生用工程绘图的方式来绘制我们的劳动区域。除了上述的一些专业特色,劳动教育所要求的耐心教育、整洁教育、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教育等根据劳动的不同阶段也逐步开展。

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的结合,只是个人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的一个小尝试、小收获、小创新。如果高校辅导员都能够把自己的岗位实践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视野结合起来,我相信,会有更多乐于为学生接受的活动项目被开发出来,辅导员所学专业知识的价值也会得以体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也将大大提高。唯有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我们才可能在辅导员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王广亚,成功与我[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2]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五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第6篇

我个人认为,劳动教育和其他主题教育一样,贵在激发学生内需。学校劳动教育如果能很好地根植于学生的校园生活,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之中,学生就能在日常化的实践体验中逐步理解并认同“劳动”的意义,即“劳动”对于“我(们)”、“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成长”的作用,从而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从案例所及“校园除草”这样的劳动任务,或者说想以此展开的劳动教育有两个具体的操作思路:

1.设立劳动小岗位,使学生拥有自主选择的可能。

从学校层面讲,教学班以外的公共区域的管理,既可以设置专门的校级岗位,面向全校学生招聘,又可以根据就近原则(近班级所在位置,近学生能力所及)分配给各个班级,纳入班级劳动小岗位统一管理。无论是校级岗位,还是班级岗位,我们都可以按照岗位设置岗位竞聘岗位实践岗位评价岗位轮换这样的运作过程,丰富并提升那些不被人们重视的学校、班级日常劳动的育人价值。

劳动岗位设置,可以从学生生活的具体维护和建设需要出发,从发挥学生才能、弥补其不足的角度出发,鼓励由学生提出、策划各种类型的劳动岗位,自主地设计劳动岗位的职责,确立合理的劳动岗位目标,让劳动岗位的产生与设置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自主地建构生活的过程。劳动岗位的名称不求统一,可以个性化命名,像“黑板美容师”、“桌椅小排长”、“护绿小天使”等,不仅岗位名称与岗位内容相关度高,而且富有童真稚趣,岗位竞聘时往往会受到许多学生的喜爱。

劳动岗位的竞聘,要提前公布岗位职责和人数,以供学生对照选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愿望,自主选择有兴趣的劳动岗位,包括适合自己且能胜任的岗位,也包括挑战自我、希望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自我的岗位。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度给予指导,但不要替代学生选择,更无需扮演“任务分配者”的角色。因为是“我要做”,比起“任务分配”可以少许多“很难做到公平”的自责。

学生新接手一份劳动岗位工作,会因为自身能力、个性和岗位间的差异等呈现出不同状态。作为教师,除了耐心等待学生的实践、体验与发展,还需要时时给予帮助、引领和纠偏,而不仅仅只是“监督落实”。特别是对于那些“娇生惯养,根本不会劳动;由于体质问题,劳动能力比较欠缺;好溜尖耍滑,会投机取巧”的学生,更要在尊重学生发展差异的同时进行分类指导。

前两类学生,初次承担劳动岗位工作往往会感到有困难,老师一定要对他们充满期待,并给予手把手的指导,及时肯定他们在劳动岗位工作中的点滴进步,因为这份岗位工作能否做下来,不仅影响他们对劳动的快乐体验,还会影响他们自信心的建立。对于第三类学生,可以通过目标引领,鼓励创造和多元评价来激发他们参与劳动实践锻炼的内需。

另外,劳动岗位的定期轮换,不仅可以丰富每个学生的角色意识,使学生在不同角色的动态流动中得以发展,也是追求“劳动中的公平”的一个有效举措。

2.组建劳动项目组,为学生创设协作互助的时空。

劳动教育,除了自主选择劳动岗位、定期轮换来尽可能追求“劳动中的公平”,我们还可以通过劳动项目组的建设,来促进学生差异资源的积极转化。

这样的项目组一般说来,有三种类型:

一是把小干部培养与劳动岗位进行横向沟通,组建项目组。例如:纪律委员――课间小巡警、绿化小卫士;生活委员――餐厅小卫士、水电节能员;劳动委员――黑板美容师、桌椅小排长、地面清洁员……项目组“组阁”时,由班委、队委担当项目组的组长,项目组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即为班委、队委的管理内容,这样既可以明确小干部的职责,在相对稳定的较小范围内培养其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又可以通过评价项目组工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

二是通过“一岗多人”来组建劳动项目组。例如:黑板美容师项目组、桌椅小排长项目组、地面清洁员项目组等,因为组内成员劳动内容和要求相同,最能实现“同伴互助”“以老带新”,学生便于相互比照,容易找到同伴比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也便于发现自己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如果能加入“岗位小能手”之类的评比,还能促进学生的争先积极性。

三是同一天从事岗位工作的同学组成劳动项目组。这种类型的劳动项目组,对于开展劳动教育会呈现出更多、更丰富的资源。因为评价指向“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劳动岗位工作做好,项目组才算完成劳动任务”,所以利于强化学生的岗位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7篇

一、要重视小学生自我服务的劳动意识和能力习惯的培养

劳动意识即爱劳动,主动参与承担劳动的思想观念;劳动能力即会劳动,掌握了劳动基本技能技巧。我认为,小学生劳动意识就是衣食住行等“自理”的思想观念。即劳动意识和能力要求就包括了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情感和习惯几个基本方面。

1.加强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是克服当前小学生懒惰毛病的需要

“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告诉后人:你的最大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一个会生活的人才会工作”。

当前有不少小学生“四体不勤”,懒惰成性,既没有劳动意识 ___“不愿干活儿”,也缺乏劳动的技能和习惯___“不会干活儿”,简单的家务劳动、常规的值日劳动,都没有达到起码的要求。

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方面:

首先,家庭教育失当。现在的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裕,家长娇惯溺爱,真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学校教育也有失责之处。首先是素质教育落实不全面,重教学、轻德育;其次是评价机制有问题,要成绩、不要劳动意识、能力。

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种现象不解决,将直接影响下一代人的全面健康成长,还会影响国家繁荣富强。因此作为学校,作为家长,要高度重视孩子们的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

2.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是提升孩子觉悟、发展孩子智力的需要

教育家说过:“孩子的才能和天赋的起源在他们的指尖上,形象地说,从他们的手指淌出涓涓细流,汇成创造思想的源泉。”换句话说,不动手不利于动脑。

3.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是培养孩子具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的需要

一个人只有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才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孩子自己洗的衣服穿起来才格外小心在意,自己打扫的教室怎舍得乱丢垃圾……劳动将使孩子逐渐树立起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劳动果实、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是促进意志品质形成的需要

劳动习惯的形成过程也是意志形成的过程。例如:每天早晨起来自己叠被子,自己打扫卧室,没有坚持的意志力是不可想象的。再如自己洗衣服、擦鞋子、倒垃圾、刷厕所等劳动,没有不怕脏、不怕累的品德是不行的。劳动不仅锻炼了孩子动手能力,而且也可以使孩子从中受到意志品质形成教育。

二、要善于培养小学生自我服务的劳动意识和能力

1.多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劳动首先是孩子情感生活的范畴。只有当劳动给孩子带来快乐时他才渴望先劳动。劳动的快乐越深刻,孩子就越珍惜自己的荣誉,越清楚的在劳动中看到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荣誉。”比如北方冬季部分高年级的小学生和老师一起戳操场的雪,学校广播站一表扬,孩子们锹铲齐舞,象玩儿似的,活儿一会儿就干完了。劳动的快乐是强大的教育力量,这种力量能使孩子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

2.真尊重

中华传统美德就是劳动最光荣,任何劳动都是值得尊敬的。父母和教师都能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就会影响孩子的劳动观。如果孩子看到师长都很尊敬地和保姆、快递员、清洁工打招呼,就使孩子明白一切日常的平凡的劳动在我国都是受尊敬的。

3.肯放手

在小学生自我服务劳动中,不能包办。班主任和家长们认为“孩子小,大人干就行了。”或者认为“学习就够累的了,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这是不对的,要想改变孩子对劳动的态度,老师、家长必须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干,可以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安排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4.讲渐进

家务劳动和值日劳动有难有易,开始不要让孩子做复杂劳动,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出较高要求。

5.勤训练

要想培养孩子会劳动,就应该让孩子有自己的一份劳动任务,如铺床、缝扣子、热饭、洗小件衣物,关教室走廊灯、准备和整理上学用具等,让孩子反复训练,循序渐进。

6.巧帮带

教给小学生正确的生活自理方法。

一方面教师设计好专题生活讲座或播放单项劳动视频;另一方面是家长身教言教随机给小学生们讲一些关于生活自理的方法,指导小学生做自我服务的劳动。

三、学校培养小学生自我服务劳动教育的策略

1.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

在构思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时,必须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劳动要求,将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工作科学纳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2.采用有效的活动载体

启用好德育“三板块”――开学教育周、班队会、精品活动。

良好的活动载体是实现小学生自我服务劳动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在精品活动设计上要拓宽培养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

一是开展小学生生活技能竞赛活动,如举办“小能人比武会――制作水果拚盘”、“谁有一双小巧手――科技作品比赛”;二是开展优秀劳动班级评比和争当“校园环境小卫士”活动;三引导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竞赛活动――开展年级“环保时装秀”、班级“今天我当值日生”、家庭“做爸妈的好帮手”。

3.家校合力并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第8篇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这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教育,还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培养孩子爱劳动,可以使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能懂得幸福生活要靠劳动;孩子爱劳动,就能尊重劳动人民,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爱惜公共财物;孩子爱劳动,才能培养好的思想品德,养成勤俭朴实,热爱集体,尊重他人、吃苦耐劳、谦虚谨慎的良好品质;孩子爱劳动,才能在劳动中体会创造的成功与快乐,学会发明和创新。

教育究竟应不应该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似乎这不是个问题。但是一旦落实到真正的行动中,很多家长表现出不同的意见。有的家长认为:“现在的学生太累了,在学校要上课、学习,放学后要做作业、上辅导班,回到家后怎么舍得再让他做家务。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不应该让孩子参与学校的卫生扫除,参加学校的卫生扫除出了安全问题怎么办?”也有超过一半的家长在家经常对孩子说:“你还小,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家里的事用不着你管”,“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扫马路(去种地)”,“学生就是要学习好”,“去自己的事吧,别在我这儿添乱”。

从这些家长意见来看,不难发现,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着很大误区。首先是教育目标和内容发生了错位。家长只重视智育,简单的说就是孩子们的分数,忽视了孩子将来独立立足社会的基本素养。其次是教养观念和方法存在误区。一部分家长片面理解对孩子的爱,总以为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物质生活,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自然也不让孩子承担任何劳动和责任。再次是家长的错误劳动观念影响孩子。一些家长整天对孩子说:“你再不好好学习,就让你去扫马路!”或者说:“你看隔壁那个大哥哥,每天做工多辛苦,就是他小时候不好好念书!”这些看似不经意间的“激励”话语,传递的是对普通劳动及其劳动者的蔑视,是对最大多数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的错误认识。长此以往,孩子势必形成错误的观念,也就不可能具有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

9月份开学以后,__市实验中学对8个班级的4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调查的400多名中小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愿主动参加家务劳动,且对父母产生较严重依赖。在对待家务劳动态度上,62.1%的孩子认为应参加家务劳动,30.2%认为要适当参加,仅有7.1 %的孩子认为无所谓,0.6%的认为不必参加。但在家庭劳动的实际行动上,只有不到1/3的学生选择经常参加家务劳动,而多达45.11%的学生只是偶尔参加,20.56%的从不参加。

尽管教育部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培养学生生活本领要求”中明确提出:“增加学生劳动和社会实践的机会,适当布置学生家务劳动,培养劳动观念,掌握初步劳动技能。为学生在校园内参加劳动创造机会,采用园加农户等方式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卫生保洁、绿植养护、种植养殖等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劳动”。但在学生安全第一的重压之下,许多学校还是不惜耗费大量的财力聘请专门的保洁公司来负责学校的环境卫生。

近年来,__市实验中学高度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经过认真细致地调研,学校决定改变以往学校通过保洁公司保证学校环境卫生的做法,实行学校劳动卫生责任制,实现了对学生“从教育劳动到劳动教育”的转变。具体做法是:首先,成立劳动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年级、班级承包责任制,指定专人负责筹划并督查各班劳动工作的落实情况,班主任作为学生劳动的第一指导者,要对学生劳动进行细致地指导,并对学生进行劳动安全教育。其次,有学校德育处、教学处把公用区域,如道路、操场、绿化区块等根据实际情况分解到各个班,以班级为单位负责各自区域的卫生和环境美化工作。再次是有学生自主管理工作小组,每天安排专人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各班劳动情况进行检查评分,为工作成果突出的班级颁发流动红旗。

__市实验中学开展“劳动教育”以来,学生们的劳动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正如一位七年级的同学所说:“在家里不知道拖地怎么拖,多么辛苦,可是在学校我学会了拖地,我体会到了妈妈拖地的辛苦,我以后在家也要经常拖地。”通过劳动教育也转变了绝大部分家长的观念,通过召开家长会的调查看,96.2%的家长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并从孩子在家的表现看到了劳动教育的成果。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学生早上到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动带着劳动工具到自己的包干区域去巡视,一有垃圾杂物就打扫干净,并做好一天的保洁工作。负责自行车排放的学生主动去整理好自行车;负责绿化区的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自主进行种植和养护。良好劳动习惯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随着环境卫生承包工作的进行,孩子们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自觉爱惜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而主动参与学校管理,一些好习惯也在此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开展劳动教育以来,__市实验中学每年节约办公经费__万元左右,使有限的经费更多地投入到为师生成长的服务中去。

第9篇

一、主要目标

1.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全县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良好劳动习惯和积极劳动态度的形成,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形成统筹资源,课程完善,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2.坚持思想引领。中小学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3.坚持系统整合。要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

4.坚持体验为先。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坚持适当适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关键环节

6.落实相关课程。要根据国家规定,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开足开好。要明确并保证劳动教育课时,义务教育阶段三到九年级在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劳动与技术教育课,高中阶段执行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课时可视情况相对集中。、两个实践基地要充分发挥学校劳动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各校要以两个基地的劳动教育为依托,结合实际在地方和学校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在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其他学科也应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7.开展校内劳动。要在学校日常支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有条件的学校可适当开展养殖项目,幼儿园创建种植角和养殖角。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电器维修、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劳动意识。

8.组织校外劳动。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学前、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结合研学旅行、环境保护、团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城镇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农村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

9.鼓励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学校应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要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使他们懂得劳动在孩子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四、完善保障

10.加强统筹协调。校长是学校劳动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要统筹安排,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学校要成立领导机构,加强校内统筹,既要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的作用。要发挥家长学校加强校外协调,积极借助家庭、社会力量,共同关心支持劳动教育。

11.加强师资建设。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对劳动教育教师同等对待,要广开渠道、开门办学,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组织劳动教育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竞赛,促进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第10篇

[关键词] 管理模式 学生自治 自我管理 劳动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如何把劳动管理和劳动育人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一种较为科学、实用的劳动模式的确立和具体实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积极参与学校的建立发展,为将来职业岗位需要和今后的个人生活做好充分的意识和行为的准备。因此,我们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建立一种学生自治管理模式。当然,这种模式的建立,是以理解、尊敬的人本理念为前提,以提出期望、确定标准为目标,以鼓励、激励为手段,以充分认识劳动对个人成长的意识为动力而建立起来的。

一、基本方法

创造学生自主管理的氛围,并给予必要的指导,鼓励学生推选值周长,并由值周长去搭建“小班子”,经过管理者认真辅导,使之确立劳动目标和管理方法、工作方案、工作艺术。以便使劳动值周过程在劳动教师的督促和引导下,值周长的管理和学生自我约束紧紧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我觉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中完成劳动教育。

当然,这些自觉活动,都必须有一个动力源,即学生对劳动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这种正确的认识可以通过对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自我价值含义的理解和同步进行的其他思想教育内容获得。让这些认识固化到学生的思想深处,从而内化为学生自觉行为习惯,不只是使之成为他们自治管理劳动行为的动力,还要使这个育人效果经得起生活和社会的考验,成为融入他们生命中的一个元素。

二、具体的操作内容

我们在总结多年来从事和研究劳动值周管理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的基础上,对劳动教育的每个内容、环节进行了细化,并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强调将内容、方法与目的紧密结合。

1.规范性内容

①确立形象标杆。如每天三次站队。校园劳动中落实“三人成行,五人成列”的队列管理。理解和强化“一眸一行是形象,一言一行是素质,一点一滴是服务,一分一秒是岗位”的总体形象理念。校园劳动中学生穿校服,配戴劳动教育胸卡。同室的工具摆放、规范的语言交流,倡导班级有专业特色,有形象特点,树立“礼貌我先行”、“学生我来示范”的形象标杆,让每个人成为校园的一道美丽风景。

②建立考核制度。一是班级以10分为满分的量化考核制度。一是以100分为满分的学生个体考核制度。其中班级量化考核纳入对班主任考核范畴内,学生个体考核进入档案,来强化班主任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懂得付出和回报的关系,理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③搭建劳动的学生分配制。劳动教育严格按着“一人一岗位,一人一责任区”进行分配和考核。不断强化岗位责任,为对学生的个体考核提供第一手材料。

④建立劳动标兵的评选制度。学生在每一次的劳动中,以5%的百分点比例,让班级通过多样化选举这次劳动中的劳动标兵。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让学生充分感受劳动的自豪感,劳动的光荣感。

2.思想教育内容

苏霍姆林斯机说道,“只有当促进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先进思想,被孩子们的接纳并印在行为中时你的劳动才是最伟大的劳动”。劳动教育也不例外,它的意义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了,体悟到了对于他们成长、成人的作用和意义时,才能够在头脑中接受他,在思想中重视他。才能把诸多的硬性内容印在他们的行动中,才能成为劳动教育。为此我们对学生进行劳动意义的大讨论教育,通过讨论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劳动是创造美的活动,所有创造美的活动都是美的,劳动是美的!使他们真正以劳动为美,以劳动为荣,直至以劳动为乐。

五、劳动教育作用

1.在思想方面

通过“自治管理”模式,使学生从自我觉醒中变成自觉行为,从而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形象意识、服务意识、岗位意识。使学生体悟到劳动的过程就是创造美的过程。让学生从“自我、本我”中走出来进入“超我”境界”。

2.在行为习惯上

使学生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劳动习惯、行为习惯。不断提高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学生体悟到“优秀是一种习惯”,“完美是一种习惯”。

3.培养了一种理念

第11篇

小学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六年级劳动教育工作将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总结如下:

一、多渠道宣传,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必须遵守的守则。对学生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我校重视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紧密与少先队活动挂钩,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我们还将通过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二、加强劳动课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劳动课新路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组织劳动课教师认真研究教育大纲和教材,理清劳动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思想观念目标,大力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以及劳动态度观念的培养,努力探索劳动课教学新路子。积极探讨课程删减整和,并结合教学实践编制切合学生生活实际,体现时代特点的劳动课教材,以不断丰富劳动课程的内容和形成。贯彻兴趣贯课堂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兴趣是小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内部活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遵循主体性原则,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重视加强教与学的结合,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实际操作,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形成。

三、继续以服务岗位的创建活动为抓手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打通渠道,拓宽开放外延,为学生搭建多元的成长舞台。

从学生的认知、情感规律出发,以广阔的舞台,金色的童年为主题,广泛为学生创建服务实践岗位,开展体验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服务岗位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内化为健康的思想、品格,外显为良好的行为和自觉习惯。

1、继续搞好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建设,以点带面,拓宽教育范围。

2、有劳动基地,各班主任要继续组织学生到劳动基地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把劳动基地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另一课堂,确保时间、地点、人员、效果四落实。

3、坚持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我做爸妈的小帮手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衣、叠被学生的家庭情况,通过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成绩记录反馈到学校,学生在校的劳动情况也由此表反映给家长,以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将学校劳动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4、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给孩子积极参与并实践劳动技能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让其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光荣。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以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

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

小学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本学期学校开设了一块开心农场,各班有一块种植地,开展劳动竞赛。

二、 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创新意识。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本学期学生的纸工作品有二幅被选为大运会纪念作品。

(2)、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班级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班级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们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如每天包干区清洁和保洁进行被评比。

(3) 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第12篇

前不久,在我校六年级学生中做过一次调查,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在48名学生中,平时都是自己盛饭的占45%,自己的房间自己打扫的只占32%,帮助父母做家务的只占24%,自己动手做菜做饭的仅占6%,每天由父母整理学习用品的还大有人在。这些现象不难看到:孩子们由于有太多的长辈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越来越多,他们的劳动技能每况愈下,针对学生的状况,我校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努力实施了“劳动技术教育”特色探索,大力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那么作为教师,加强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通过哪些途径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呢?我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营造劳动氛围。使学生喜欢劳动

劳动课上老师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导”,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劳动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境,如:把自己当做环境卫生的保卫者,班级的美容师,把枯燥的卫生打扫变得富有人情味,学生干起来也特别积极;也可以运用尝试发现法,让学生积极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教师不论用哪种方法,都应注意以下两点:(1)教师要摆正位置甘当配角,配角不等于消极参与。教师应适时参与学生讨论,使学生忘却师生界限,消除学生的被驱使感。(2)教师要包容学生的失败。劳动课实践操作的本身就是学生尝试创造的过程,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正视失败,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手畏脚,封闭自卑,不敢尝试。

二、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重视劳动

“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过程是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领悟到掌握。这是一个知识和技能掌握转换和运用的过程,这便是素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边做边学,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双手灵巧,热爱劳动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较清晰的思维。小学阶段的学生劳动教育尤其要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从感性认识人手,使他们从生活实践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带领学生参加农村劳动,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使他们懂得身上的衣服、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同时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开展班队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最伟大,我们有机会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

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劳动技能

有效利用课堂,落实劳动教育。在学校除了通过劳动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外,充分利用晨读课和班队会主题课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比如教师节来临,学校大队部统一制作劳动内容《老师您辛苦了》;三八妇女节来临,学校统一劳动内容:献给妈妈的礼物。我们应该把空间留给孩子,为他们搭建发展的平台,使其互相交流,互相提出具体的建议,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从而有效地进行劳动教育。

提供劳动实践机会,耐心指导劳动方法。劳动教育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好的,关键在于在理论教育的前提下,还要抓好劳动实践,因为劳动实践是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劳动习惯只能在长期坚持不懈地劳动实践中磨练和沉淀,仅凭纸上谈兵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要想办法指导学生在实践劳动中学会运用学到的基础劳动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技能,从而享受成功的愉悦。应注意启发学生体验劳动的感受,并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多方面收获。比如,开展“谁有一双巧手”“今天我当家”“劳动多快乐”“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劳动技能比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激发对劳动的浓厚兴趣。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将更有利于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

四、家、校劳动教育和谐统一

第13篇

一、集体劳动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意义,热爱劳动人民,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有的学生因为怕扫地而逃学,有的学生经常逃避班级的各种劳动(如搬桌椅、值日擦黑板等)。在他们眼里,这些“活儿”能逃脱是很“机灵”的,况且还有家长的支持。同时,也有教师把诸如扫地等劳动作为对学生犯错的惩罚手段。由于学生、家长、教师的这些行为,使学生对劳动的认识扭曲了,于是他们看到了脚底下的垃圾堆满了也不捡,随意扔馒头、倒饭,放学路上很随便地踩在庄稼地里……德谟克利特说:“如果儿童让自己任意地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劳动之于少年儿童是最基础的,在集体劳动中,师生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这种竞争的状态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劳动热情,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从而对劳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对劳动的正确认识。

二、集体劳动可以激发师生热爱学校的深厚情感

我们小时候上学时,像平整操场、修补教室之类的劳动,根本就不用请工人,教师带着学生就完成了。一场劳动下来,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和校园面貌变化,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现在很多学校出于安全考虑,一般不敢发动教师和学生劳动,只得花钱请人代劳,殊不知恰好使教师和学生爱校的情感慢慢淡化,因为他们不知道校园面貌变化的来之不易,所以肆意破坏花草和各类建筑,甚至连自己的课本和作业本也不知道珍惜。在集体劳动中,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干活,不要随意损坏公物,让师生共同感受为学校添砖加瓦的艰辛和快乐,知道学校的变化需要很多人的创造,使师生热爱学校的感情不断升华。

三、集体劳动可以增进师生合作精神,使学生懂得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当今教育提倡合作,生活、工作、学习都需要合作,劳动既是合作完成又培养合作能力。在学校组织的集体体力劳动中,没有严格的师生和领导界限,大家围绕完成任务而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同时又必须相互配合协作,互相尊重。比如,抬一张床需要四人同步协调,在转弯、上楼梯、进门等处还要相互转换等等,这应该是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尊重最好的形式,学生在这里学会了如何接受别人的指导帮助,教师也学会了如何尊重关爱他人。

四、集体劳动可以加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很多教师担心,在劳动过程中师生万一受伤怎么办?其实,从劳动一开始,除了教师监督外,学生也非常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所以,一次集体劳动就是一次安全演练。集体劳动使我们深切地感到:安全就在我们身边。不管平时怎么讲,如果学生不去体验,安全知识也无法深入到学生头脑中,只有在各种切身的活动中才能使之深入人心。

五、集体劳动可以为学校节约有限的资金

在中国,还有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经费相对紧缺,也有许多学校实行精细化、节约化管理,适当地组织师生参加必要的集体劳动,既节省学校开支,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又锻炼了师生的各种能力,培养自力更生的意识。

六、学校集体劳动可以培养学生关心公共事业的热情

第14篇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劳动意识淡薄,不愿吃苦,怕累怕脏,遇到劳动任务推诿阻塞,不愿意主动承担,生怕吃苦受累,而且此种情形有愈演愈烈之势。该如何端正初中学生的劳动观念,并对其进行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呢?

一、 初中生劳动观念淡薄的主要表现

1.遇到任务挑肥拣瘦,能躲则躲

班级内任务有大有小,有轻有重,安排值日表时不可能真正做到“人人平等”。每次分派任务,不少学生都会挑东拣西,要么就推诿,能躲就躲。那些承担繁重、扫尾任务的学生,不但不会得到同学的欣赏,还会被认为是傻帽。

2.没有劳动意识,对任务敷衍了事

在进行劳动值日时,常常会有学生将自己负责的清洁任务完成之后,丢下劳动工具就走了。根本不考虑清洁区是否干净,能否达到清洁的标准和效果。甚至有学生对劳动委员的检查不以为然,执意不改。等到劳动任务完成,整理劳动工具的时候又敷衍了事、随便乱放,或者干脆就扔在原地,或者一片凌乱地堆积在教室里。有些学生虽然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但因为懒于动手,就故意找理由撒谎说自己忘记了。在教师和班干部的追问下,一脸无辜,好像自己根本就没有任务一样。 有的学生值日不做分内的劳动,而强行摊派给其他的学生;更有甚者,竟然拿着父母的血汗钱,雇同学帮自己打扫卫生。

二、 初中生劳动观念淡薄原因分析

初中生劳动意识淡薄,没有劳动习惯,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这和家庭教育有关。家庭是培养学生的天然学校。现在的很多农村中学生,父母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等来抚养或者监护,隔代教育的溺爱元素造就了农村孩子的劳动意识缺乏。长辈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哪怕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让孩子动手去做。正是由于过分溺爱与纵容,使许多学生眼里看不到要做的“活儿”。再加上家长的片面教育,养成了学生对劳动的偏见,觉得谁干得多就是“傻”。

另外,学校教育也存在缺失。比如在制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工作计划时,没能将劳动教育写入计划中,有的是虽然将劳动计划纳入其中,但并没有在实际操作中好好执行。即使是在劳动礼仪周,也没有机会对学生实施劳动意识的培养环节,在课堂教学中也没有渗透劳动光荣的教学思想。有的学校甚至还将学校的卫生工作外包给保洁公司,学生没有机会在学校参加劳动,学校劳动教育就无法实施。

最关键的问题是,目前在教学中存在错误的教育方式。长期的教育工作中,不少教师在进行惩罚时,往往将劳动当做手段,给学生形成一种劳动的负面暗示:迟到罚值日;损坏公物罚扫地;打架斗殴罚扫厕所。这种惩罚性的劳动激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对劳动严重抵触和厌恶。这本身就是对劳动教育的一种背离行为。

三、 教育对策:从加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习惯

笔者认为,要改变农村学生劳动意识淡薄的现状,就要从未来的社会适应性进行引导。要适应未来的社会职业,固然需要足够的知识和较为完善的技能,但个人的劳动意识决定着能力的发挥。现代社会特别提倡劳动者的素质,没有高尚的劳动品质和极强的劳动能力,员工的技术优势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工作质量就得不到保证,从这个角度来讲,早期劳动对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中学生正处在急剧成长阶段,心理正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比较容易冲动多变,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未形成,而劳动教育是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教师要让学生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劳动美德,养成尊重他人劳动果实、有责任心和团队协作力的品质。另外,在劳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发展了独立思维,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提高,有利于其健康成长。

第15篇

1 努力当一名学生喜欢的班主任

老师的“上帝”是学生。学生喜爱的老师就是一名好老师,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就是好的班主任。作为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做到:

1.1 上课认真负责,声音响亮,语言准确清晰,教学灵活多样,并富有新颖性,多给学生“好处”,板书清楚、工整;不占音、体、美等技能课。学生喜欢知识渊博,本领大的班主任,因此,班主任要时时刻刻补充营养,只有吸收了新的养料,才能满足学生的口味,他们喜欢与时代并进的班主任。

1.2 不管优生、中等生或后进生,班主任都应一视同仁,处理事情不应按成绩好坏而主观地妄加判断,应深入调查,了解实际情况后公平处理,不说学生的冤枉话,学生喜欢处事公平的班主任。

1.3 以身作则,作学生的榜样,上课不迟到,下课不拖堂,不无故缺课,服装朴素、整洁大方,在各方面做学生的表率。

2 当一名好的班主任要重视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在教书育人中不占主导地位,但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的“小皇帝”、“小公主”劳动观念差,劳动能力低,作为班主任,应重视劳动教育。

2.1 变学生自发、强迫劳动为自觉劳动。

学生怕苦怕累,不愿劳动。怎样让他们自觉去劳动?在这学期,我们举办了小标兵的比赛,评出劳动小标兵。学生为了参加比赛,学这学那,有个学生为了叠好被子,特意请当过兵的哥哥做老师。还有几个学生,为了学钉纽扣,手指被扎了好几针……就这样,当“豆腐干”似的被子等一件件作品呈现你眼前,你会惊讶这些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可见,比赛让孩子学会了简单的劳动技能,让他们评上了小标兵,心里美滋滋的。从此,他们就会自觉地参加劳动。

2.2 从一天两扫的劳动到保持整洁的劳动。

在我们学校一天两扫,这种做法效果不错,不是太花时间。面对这种现象,我与班干部讨论,把教室卫生及整洁区卫生分给每个学生,做到“人人”有任务,要求每个学生负责好自己的卫生区域,然后,通过抽查、评比,评选出最佳卫生区,不但卫生区的卫生达到洁净,而且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从而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3 重视尖子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

3.1 优秀生是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因此,他们得到的表扬也较多,慢慢,这些优秀生会盲人骄傲,甚至目中无人。对这些优秀生,应严格要求,并不断提出新的目标,鼓励他们上进,要求他们学会分析事件,学习正确对待成败,正所谓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假如他们在某方面有特长,班主任应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