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区医疗行业前景范文

社区医疗行业前景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区医疗行业前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社区医疗行业前景

第1篇

关键词 养老产业 人口老龄化 医养结合

一、步入老龄化时代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5.5%,养老金领取人员超过2亿人。老年人口总数还将进一步增长,到2025年将超过3亿人,2040年将达到4亿人。我国正在迅速地走进老龄化时代,养老产业正在成为一个新兴产业,经历了最初几年一哄而上的养老地产开发之后,目前大量民营资本开始了以服务为中心的养老产业布局。

二、中国养老产业发展趋势

(一)前景广阔

养老产业的发展,有助缓解老龄化让中国面临的发展与民生的双重压力。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个典型特点是“未富先老”,另一个是人口结构的“畸形”。因此,推动发展老龄产业,缓解未来护理服务人力资源紧缺状况,已成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要思路。

养老形式主要有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三种。社区养老,就是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自从2013年国家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以来,进入养老领域的产业的资本总量超过2000亿元。另有数据表明,90%的老人未来将选择居家养老,7%由政府支持的社区养老,3%则选择机构养老。所以居家养老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市场。

这个领域缺乏能把资源完美整合配置的细分龙头。“养老”是一个横跨金融、地产、休闲服务、医疗卫生、轻工业等行业的新兴的投资方向,现阶段基本以政府为主导,整体业态处于“小而散”的格局。所以,养老产业将经历小微分散、细分龙头、横纵整合、垄断竞争四大阶段,或将随着老年人口规模增速的变化,在2030年左右进入成熟期。

(二)大量民间资本涌入

1.保险企业成养老产业的一大主力。泰康人寿投资20多亿建立了北京泰康之家养老一区项目。除了北京燕园已经开业,在全国已经有8个社区同时在建设,在上海、广州、苏州、杭州、成都、武汉、三亚,总的投资现在已经将近200亿。欧美国家医养结合少一点,因为他有全科医生的体系、家庭医生的体系,医疗体系很发达,所以养老机构不需要自己建设很多的医疗配套,但是泰康之家是在养老机构里边建立了自己的老年全科的诊疗和设备齐全的老年康复医院。

2.医疗和养老结合是养老产业发展重点。天津天同老龄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服务为核心,具有丰富实战运营经验,专业从事养老产业投资、开发建设、连锁经营、品牌管理的专业养老服务企业。其下属的天同医养院围绕自理、介助、介护老人的医、食、住、行、乐五大模块开展工作。突出医养结合特色,重点为失能老人开展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老人们居住的房间都有氧气和输液设施,如同医院病房。完善的医疗配套极为重要,否则社会负担和家庭负担太重,正因如此,医养结合最有吸引力的一点是医疗服务可以报销。

3.养老产业同时吸引了国际资本的关注。IBG与红杉资本联合云锋基金投资75亿元的养老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计划在未来10~20年,将打造一个生活自如、环境优美、医疗照顾以及老年人生活场景的园区。

(三)国内养老产业市场情况

我国目前产业市场的供给主要以养老地产的开发销售为主。主要模式分为三类:

1.产权销售模式。此模式的优点在于资金回笼迅速,模式复制成本较低。

2.“销售加持有”模式。一方面可以使资金迅速回笼;另一方面可以灵活后期运营的持续收入。以万科集团为例:占比80%的住宅为出售产品,其余20%为持有型物业,其中就包括养老型物业。

3.会员制的“综合地产型”模式。其赢利主要依靠会员制收益、综合服务以及增值服务收益,以上海的“亲和源”模式为代表。不过,无论哪种方式,鉴于开发企业投入巨大,目前的养老项目多瞄准高端养老客户。

基于养老产业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众多一线房企(绿地等)以及保险资金(泰康等)已开始涉入养老产业。

(四)我国养老市场目前的主要特点

第一,建设投资额巨大,回报周期较长。

第二,缺乏先进的服务模式。

第三,主要的市场供应集中在中高端住宅销售,中高端养老社区和服务尤其匮乏。

第四,行业缺乏专业的标准和规范。

第五,项目多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些大城市。

第六,相关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

第七,项目实际运营不佳。

第八,还没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

目前,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上尚未形成知名度较高的专业养老产业品牌。涉入养老产业的各类企业对于养老产业的开发还处于基本的探索阶段,并没有形成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但在巨大的市场空间背景下,预计到2030年,将诞生一批百亿级养老品牌,随着竞争格局形成,各主力品牌市场份额将逐渐趋稳。

(作者单位为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简介:朱晟坤(1997―),男,山东章丘人,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高端养老社区:保单;实物养老

一、背景分析

截至2015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人口总数的16%,达到了2.2亿。加之曾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形成了“4+2+1”的家庭结构,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养老负担。但这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产生了对养老产业的巨大需求。其中,高端养老在我国需求强劲,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增长迅速。在个人高端客户金融服务领域享有盛誉的招商银行和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公司贝恩公司联合的《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指出:截止2015年5月,中国大陆千万高净值人群数量已达121万,同比增长11%,为历年之最;亿元高净值人群数量7.8万,同比增长16%。香港和台湾千万高净值人群人数分别为19.8万和16.7万,亿元高净值人群分别为1.1万和9千。在这一庞大的人群基数上,未来高端寿险、养老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二)高净值人群倾向靠社区和保险养老。在考虑养老的问题上,高净值人群一般选择保险服务。有四分之三的高净值人群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了保险,平均每年缴纳保费13172元,养老险是其中的主要的险种之一。另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现在一些高端养老社区成为高净值人群投资的方向之一,这些高净值人群在考虑养老安排时,观念开放,更能接受在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服务周到的高端养老机构中养老。针对这部分高净值人群的养老产业,孕育着巨大的财富空间。

(三)高端养老社区缺乏资金投入,保险公司险资寻求投资渠道,由此形成互补优势。目前,高端养老社区所需要的资金缺口严重,得不到有效的投入,虽具有一定基础,但总量普遍不足、布局与结构不合理,总体发展明显滞后,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寿险公司面临着大量险资无法得到有效运用,投资结构单一、收益率低以及风险较大、资产负债特征严重不匹配等诸多问题。

二、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优势

所谓高端养老社区嵌入保险单,是指投保人通过购买规定范围内的一定额度的保险产品,获得保险公司投资建设高端养老社区的入住权,并在达到规定的年龄后入住。这种高端养老社区获得充足的寿险资金注入,设施配备一流,集居住、餐饮、理疗、健身、娱乐于一体,符合高净值人群的养老需求。总体而言,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概有以下优势。

(一)资金优势。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涉及养老、房地产、保险三个方面。养老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保险则是国家鼓励大力开发发展的行业。首先,就养老方面,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老问题十分突出,但事实上政府无力进行全盘操办,统的养老机构虽然能在不同程度上能获得社会或政府提供的资金、物资、设备,但是由于分散化程度高,不能产生相当程度的规模化效应,政府亟需社会上的企业将资金投入到养老行业。就房地产方面,房地产是初始投资金大、资金周转周期长的行业,少有企业有足够资金、敢冒风险投资养老房地产,而保险公司大量闲置的寿险险资的储蓄性、规模性与长期性的特点,恰好符合养老产业所需资金的要求。同时,保险公司有风险管理的特长,能够妥善预防、抑制投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二)连锁效应。相比于传统的养老形式,高端养老社区在满足高净值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实现了保险、医疗和居住生活的有机结合。社区配备高水平的医疗和护理团队,通常人均一位专属护士,各项生活设施均配有求救呼叫装置,入住者在因疾病、不适都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病历存档,则加有助于针对性治疗。同时,由于医疗费用的支出与医疗保险赔付的保险金成正比,保险公司会为减少保险金支付而压低医疗收费,所以在该模式下,被保险人能以付出合理的或者是较低的成本获取优良的医疗服务;对于保险公司,则可以通过被保险的病例存档,医护人员的日常观察,制定相应的健康计划,防患于未然,减少保险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因被保险人医疗成本的压缩而减少保险金的支付。

三、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的效益与前景

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并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养老养老。对于社会和保险公司而言,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具有以下效益。

(一)高效利用养老资源,缓解养老压力。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符合供给侧改革政策,有助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同时将养老资源集中供给,可以避免资源分散、利用率低造成的社会资源的浪费,较高的利用率则可以使更多老年人分享养老资源,从而缓解社会养老压力。

(二)填补服务业发展“短板”,扩大就业。高端养老社区从餐饮到医护,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人员配置,形成了对高水平服务人员的大量需求,创造出较多的就业岗位。对于择业者而言,在我国服务人员不易得到尊重的情形下,进入高端养老社区从事餐饮或医护不失体面,得到被服务人员的尊重相对容易,从而服务业的队伍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大。

(三)促进保险公司业绩增长,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对保险公司而言,高端养老社区与保单的捆绑可以促使客户购买更多的保险,保险销售额增长,保险公司现金流增加,投入的资金也逐步得到收回。同时,目前房地产仍是一项增值能力很强的投资渠道,放假升值也将构成保险公司的收益。另一方面,投资高端养老社区使保险公司闲置的大量寿险资金得到有效利用,而这一模式将保险与房地产业结合,以实物为保险保障的构成部分,可以避免出现大规模的养老险集中给付的情况,从而改善寿险公司长期资产负债结构,对企业发展具有非常的意义。

(四)提高保险公司知名度,树立良好形象。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巧妙地将保险完全融入的被保险人的生活中,入住者享受的餐饮、医疗设置均有保险险资的投入,该模式切实体现了保险行业能发挥的巨大作用,有助于提高保险业在国民心中的形象。同时,保险公司大规模投资新领域是企业能力的体现,是扩展力的体现,有助于提高保险公司的知名度。

(五)推动相关险种开发,促进保险业发展。一方面,保险公司要使较多客户总保费额达到能获得高端养老社区入住权的底限,就需要在关联险种上进行创新,以扩大客户的保险需求,由此可以推动保险创新;另一方面,投资渠道的开拓和保险创新有助于拉动保险公司间的积极竞争,从而推动保险行业的发展。

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房地产+保险”实物养老保障模式,目前需求量较大,发展态势较好,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保险公司投入大量险资,建设大规模高端养老社区,可产生中小型养老机构不能实现的规模效应。高端养老社区的设施、服务趋近完善,完全褪去了传统养老的消极成分,对高净值人群具有极大吸引力,随着项目的进一步扩大,配合得力的宣传,势必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一旦普遍实现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即入住权的获得需要购买一定数额的有关保险实现,保费收入便会大量增加。除了对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护理保险等外,保险公司还可以将急需提升发展的有关保险对接入口,有助于保险公司内部有关项目的发展。同时,由对高端养老社区的大量需求引发的对保险的大量间接需求也会促进保险的进一步设计和有关险种的开发,从而促进保险业的发展。

由此看见,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具有可观社会效益、企业效益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较为充分地了解到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的优势、效益和前景。寿险资金可在房地产、养老服务业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既为保险公司开辟了崭新可靠的投资渠道,又符合相关政策,有助于解决社会养老问题。

当然,并不是所有保险公司都可以尝试投资建设高端养老社区,保险公司仍根据其闲置资金量、资产负债比例等谨慎决策,量力而行。对于保险公司发展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模式,本文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以高水平的医疗队伍为重。切实保证入住的被保险人能随时、及时地得到有效的健康服务,以健康安全保障增强高端养老社区的吸引力。同时,只有被保险人对社区医疗足够信任,疾病发生时选择在社区内就医,才能使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的连锁效益得以实现,使保险公司获得从减少医疗费用赔付中获得盈利。

(二)大力开发潜在目标客户。调研发现,对于高端养老社区,中年群体的需求最旺盛,远大于老年群体,其主要原因是中年人群尚有强大的财富创造能力,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未来,向往较高层次的养老需求。所以,建议保险公司目标客户的开发不可局限于当前有需求的老年人,中年群体更应注重。

(三)创新设计相关险种,扩大客户的保险需求。若只通过增加现有险种的购买,或增大保险金额以提高保费,难以使较多客户总保费额达到能获得高端养老社区入住权的底限,所以保险公司需要在关联险种上进行创新,以扩大客户的保险需求,增加客户的保险投入。

(四)增大宣传力度,配合体验型宣传。从目前状况来看,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模式被了解程度很低。因此在进一步发展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模式时,应配合适当合理的宣传工作。就实现途径而言,可以建设体验馆,赠予客户体验卡,让客户切身地体会到高端养老社区的不同,以切身体验刺激客户需求,实现更好的宣传效果。

(五)避免盲目扩大规模。一方面,保险公司投资建设高端养老社区应考虑其闲置资金量、资产负债比例等,量力而行;另一方面,目前房地产是一种增值迅速的资产,但现实是现在房地产业存在较大的泡沫,高端养老社区的建设应分期进行,根据具体运行情况调节规模,并做好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祁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新模式对大连市首创“居家养老”模参考文献,58页

[2] 隋牧蓉.我国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3.

[3] 刘海强.日本“养老”经验借鉴[J].房地产导刊,2014

[4] 孙秀娟.我国养老地产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第3篇

【关键词】物联网 医疗卫生 措施

一、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界定

为了更好地理清物联网应用现况、把握发展趋势,我们组织了以武汉主要三级医院和部分区县卫生局信息主管部门为对象的调查, 调查形式是问卷和座谈,调查内容包括对物联网技术了解情况、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应用前景情况。从调查情况看,受访者对物联网技术有较高认知度,达到100%。卫生系统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两类:一是使用包括电子标签、射频标识(RFID)等传感设备的应用;二是利用PDA、平板、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的移动医疗应用。从反馈情况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受访者对第一类应用持较为保守的观点,此类应用在卫生系统应用的范围和深度都较有限。受访者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第二类移动医疗应用,目前三级医院已经开展移动医疗应用的约占35%, 二级以下医院约占20%,而在今后几年内开展移动医疗应用的医院都将达到80% 以上。超过90% 的区县卫生局受访者则表示物联网将在社区健康管理方面有很大应用空间和前景。

通过调查以及我们近年来的相关实践体会,认为应该对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有新的认识和界定。除了传统的物物相连的概念以外,还应该包括通过加载于电脑、PDA、智能设备的软件和网络系统实现的患者和数据中心、患者和医生的连接,形成通过移动终端采集患者信息,汇聚到管理平台,由医生、患者自己以及知识库系统进行干预和管理的全新的移动医疗模式。

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两个观点:一是移动医疗是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的主要方向;二是社区医疗健康管理是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最重要的应用场景。

二、移动医疗是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的主要方向

移动医疗在医疗卫生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包括:

1.基于物联网的 HIS、LIS、EMR 等临床信息系统管理无线输液管理:基于物联网的移动输液管理系统可以确保患者输液安全,减少差错,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减少医患矛盾。移动护理管理:基于物联网的移动护理系统可以使护士手持移动设备在床边完成体温、血压、血糖等生理信息采集,实时录入数据,执行各类医嘱,保证护理流程与信息流的一致性,提升护理操作准确度和精密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6]。数字健康病房:利用物联网整合医院现有服务和内部信息资源,通过健康终端实现数字化健康病房服务,可以方便医患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为患者与家人远程交互、患者住院服务等提供了人性化、多元化的数字健康服务。慢性疾病远程管理:医生利用智能化的体征参数采集设备(血压、血糖、心电等),通过网络实现对居家患者的远程监护和管理,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医疗成本。

2.基于物联网的人流、物流、财流管理

患者管理:满足院内特殊患者管理的需要,包括患者无线监控和跟踪,患者身份自动识别以及患者的求救、求助。

医务人员管理:满足院内医务人员管理的需要,包括医务人员自动考勤、院内医护人员位置定位、跟踪等。

三、社区医疗健康管理是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最重要的应用场景

目前卫生系统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一是医药费用增长过快;二是高端医疗资源紧缺。排除医院趋利因素,造成这两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就医的无序。老百姓患病后,不论轻重缓急都直奔大医院就医,不仅挤占了珍贵的高端医疗资源,同时也提高了医疗费用。所以,提高社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把慢性病患者和常见病患者留在社区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社区医疗健康管理是医疗卫生领域物联网最重要的应用场景。社区医疗健康管理的主要模式为:

1.保健状态

患者在家里通过智能体征采集器采集体征信息(血糖、血压、心电图等),通过网络传送到数据中心,进入患者电子健康档案,电子健康档案资料可以由患者本人和社区家庭医生进行相应管理和观察。

2.治疗状态

患者得病后,首先找社区医生进行初步检查,简单疾病在社区即可处理,复杂疾病可以由社区医生通过网络连接大医院的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和咨询,专家和社区医生可以共享患者全面完整的信息,作出正确诊断。危重患者则可以通过社区医生预约专家转入上级医院治疗,真正做到有序就医。社区卫生工作是医改的工作重点之一,有很大应用需求和空间,而目前卫生系统正在大力推进的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给物联网、移动医疗在社区医疗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物联网的应用能够在社区医疗健康管理中发挥很大作用,取得较大的效益,对此,各方应给予关注和重视。

四、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的策略和措施

1.加强技术和标准的研发和推广

根据物联网特点,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加强应用主题与物联网技术融合的研究,以应用技术为支撑引导应用创新, 加强对行业应用的指导和推广。加强物联网相关标准的研究,实现两个层面的标准对接与融合:一是物联网领域内的技术标准统一,建立物与物之间的高效连接;二是实现物联网的技术标准与卫生系统内行业标准的融合,确保技术能够很好地支撑业务开展。

2.加强应用试点

只有应用才能推动物联网本身的发展,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应用需求,两者相辅相成。要积极推动物联网技术与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的融合, 在有条件、有积极性的单位和地区试点,在试点推广过程中注意“点面结合”。物联网的应用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真正显现其作用、体现其价值,不能仅限于在某个单位内部的应用。尤其在社区医疗健康管理方面,试点成功以后,应该主导以统一模式、统一标准推进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