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物理全部知识范文

初中物理全部知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物理全部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初中物理全部知识

第1篇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生活化

一、教学生活化的涵义和意义

在新课改的初中物理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将初中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将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扬,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使教学和生活完美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生活环境作为教学的背景,将所有的物理知识建立在这个大的框架中,形成完整的生活教学知识体系。这样学生在接受教学的过程中学习到的不仅是课本上单一的知识,还有相关的生活理论和生活规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巨大的帮助。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将教学和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脱离了单纯的课本,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目标,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生活化,使教学内容完整地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喜欢上物理课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素材,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将教材灵活运用,实现教学和生活密切结合,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二、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1.创建生活化情景

教学是将学生的感知逐渐融入教程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整体的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创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场景会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探索物理世界,给初中生一个更广泛的学习空间。根据教学生活化场景可以唤起学生的主观感情认识,便于学生的记忆,容易帮助学生理解较为单调的教材知识。例如教师在进行声音的音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各种物体的声音进行对比,对学生分析笛子的音色和箫的音色的不同,将两者不同的音色引入教学情景中,使学生由生活常识了解声音的音色。

现在初中生的思维比较简单,对课本的平面知识的理解较差,只有将全部的外界环境和教学结合起来,对大脑的视觉皮层进行刺激才能真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将全部的知识转换到场景中才能引起学生的感情投入,加深学生对物理的理解和认识。

2.开展课外活动

开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展开“生活中的物理”活动,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物理和生活之间的关联,还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解析。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外活动中帮助学生了解物理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的开放性,逐渐满足学生对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力求教学的简单开放,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在这些课外活动中了解自己需要的相关知识,对所有的知识进行整理,实现参与-解决-感受三个过程的紧密结合。

3.因地制宜实行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是教学中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在实验中了解相关的知识细节,拉近物理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要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利用相关的器材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质都可以作为研究中的实验资源,将这些实验资源在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利用相关的实验器材突破一定的限制,例如矿泉水瓶、贴片、废旧电线等,采用借代、夸大等创新的方法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因地制宜实行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加深印象,突破全部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带领学生了解多样的物理世界。

4.积极探索进行教学

物理课堂是我们教学的重要场地,在这个空间中,教师可以将无限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实现教学目标。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进行探索,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对学生进行教学。积极进行教学探索,将教学从物理课堂转化成生活化的学习,实现开放性教学目标,这样才能真正构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气氛。初中生的课堂时间只有40分钟,在这有限的时间将教学效果最大化是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积极探索,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和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借助生活中的物理因素,将学生的感知作为教学的源泉,这样才能将主动教学逐渐引领到自主教学中。

5.灵活运用相关知识

灵活运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将所有的物理知识灵活运用,动手进行操作,在集体中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运用,将全部的物理知识熟练地进行迁移。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灌输相关的生活知识,将物理教学中的生活来源向学生进行讲解,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6.从生活化物理着手

第2篇

【关键词】标准 初中物理 命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65-02

初中物理的命题首先应当以《义务教学物理课程标准》为指导,同时还需要广大的物理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要在“吃透”《标准》的前提下,因材施教,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实现考试命题的科学性。初中物理命题不仅要全方面,立体式,多维度的考虑命题,同时还需要兼顾学生的日常逻辑思维同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在命题中改正学生的一般错误的思考方式,引导建立严密的逻辑思维,为后期的其他自然科学的学习打下基础。下面就具体的初中物理命题来谈谈。

一、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初中物理命题的根本指导思想

1.《标准》它的要求比较全面,提出非常细致的培养目标。首先,它要求培养的人才非常具有全面性,不仅是简单的物理指导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时候它要求全面的人才,对整个自然科学一般的逻辑思维的掌握以及学习。其次,《标准》中要求对于学生的学习应当主要还是激励为主,使得每个学生都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具有好奇心,同时具有动手能力愿意自己亲手去实践,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究,找出其中的原因和方法,最终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最后,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最终目的是转化为生产力,最终在实际的社会中能够投入生产,提高整个社会生产效率,因此对于学生物理命题的研究应当要有这方面的掌握和考虑。

2.初中物理命题多利于原则。首先要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过去对于学生的能力主要还是强调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强调的还是比较少的,新标准要求有利于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考察;其次,要有利于对老师的考察和能力的评估,《标准》的优势在于对于学生的命题不再是简单的课本知识搬过来就直接命题,需要教师深加工,怎样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怎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怎样学以致用等等,都是在日常的物理命题要体现出来;再次,有利于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学习。

二、初中物理命题的笔试命题基本原则

1.多层次原则。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可以分为三层,学习能力强,学习能力中等,以及学习能力较差,这三种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共性,同时也具有个性。他们的共性就是所有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同时准确的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这些基础性知识是全部学生均需要掌握的问题。因此在初中物理的命题中应当由简入难,基础当先。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更要有意识的提高他们的成就感,就算是一般的学生只要他们掌握了基本的原理还是要让他们看到自己学习努力之后,再物理考试中自己的长处。不同的学生在考试中找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短处,既有鼓励也有鞭策,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能力,最后实现整个班级物理学习的能力和氛围。

2.多目标原则。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划分为三个方面,了解,理解,掌握。了解就是知道其简单的内容即可,不需要深究。理解要掌握其原理和方法。掌握就要求怎样实际的运用和操作。在实际的初中物理命题中应当根据《标准》的要求,对于知识点要有重点,要全面,多维度,整体的把握知识点的轻重,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分门别类的划分知识点,这样在命题的时候就要很强的课操作性,同时有力的解决了不分主次的弊端,同时也可以照顾到不同能力的学生,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学习。

3.实践原则。过去对于学生的考察主要还是理论知识的考察,但无力恰恰是一门实践科学。为此,考试命题要注重实际的操作,部分老师认为在笔试中无法考察实际操作部分,主要还是思想没有转变过来。在笔试中同样可以考察实际操作,可以将具体的实验步骤,具体的实验现象作为考试命题的内容,那么对于实践操作不熟悉的学生还不是会在考试中筛选出来,同时最终不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4.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结合的原则。对于教师来说不一定在物理命题中全部是普通的现代文,可以结合一些古诗文的内容在物理题中出现,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另外一种实际和理论的结合。它的优势不是简单的好看,好玩,而更多时候是多种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基于标准的初中物理命题的研究需要全面的根据《标准》来执行,同时兼顾学生的学习的各方面的状态,只有两者同时兼顾才能将初中物理命题的方面掌握牢固。

参考文献:

[1]钱志方;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文理导航(中旬);2013年07期

第3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留白式”教学法;策略

物理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初中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往往追求将教学内容讲全、讲透、讲深,将初中学生的大脑思维束缚在教师所设置的框架之中。这样不仅不能有效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利于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留白式”教学法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去,在教学中巧妙地留有空白,可锻炼初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大脑思维,从而提升初中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在新知识导入时设计“留白”

在教授新一节的物理知识时,教师不要直接将教学内容和目标展示出来,而是应该先带领初中学生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并且进行一系列的提问,让初中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探寻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主要任务。同时,教师应该有效激发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新课程的导入内容,将新课程中较为有趣的知识内容透露给初中学生,给初中学生留有想象,激发初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提高初中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1]。例如,在讲授电路和电器等新课程时,教师可以提问:“你们一共知道多少种家电?”“我们所处的班级里有哪些家电?”这些简单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初中学生回想自己见过的家电,并积极观察教室中已有的家电,培养初中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观察能力。在初中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再问:“那你们知道这些家电是怎样正常工作的吗?”教师可以让初中学生大胆想象并回答,最后再逐渐导入电路这一知识内容。

二、在重点知识讲解时设计“留白”

重点知识的掌握对于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分清主次关系,在讲授重点知识时进行巧妙的设计,留有一定的空白让初中学生自主分析和探究,潜移默化地接受物理知识内容[2]。例如,在讲授“光的折射”时,重点内容是光的折射规律。教师不要立马将其中的理论直接讲授给学生,而是提出“光发生折射的时候会有怎样的规律”这一问题,引导初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来回答,然后教师再利用已经准备好的实验器材,让初中学生以合作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光的折射实验,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初中学生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光的折射情况,进而发现自己在思考时存在的不足和偏差。最后,教师再对光的折射规律进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初中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在课堂整体教学时设计“留白”

教师在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时,应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科学合理地选择留白阶段和时间。不要为了将知识内容讲全、讲透、讲深而占用全部的课堂时间,将初中学生固定在教师的思维框架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了解物理知识内容,观察初中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效果和状态,合理地留出空白,让初中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和探究,通过一定的提问引导和实验,提高初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从而调动物理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初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效率[3]。

四、在例题课堂板书中设计“留白”

教师应在课堂板书中设计“留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电学”例题讲解中,应该在例题的内容中留出空白,让初中学生根据以往的例题形式,自主提出例题的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先提出一个例题让初中学生了解电学的基本题型,然后再让初中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电学知识套用到例题中,形成一道新的例题,通过这种反向思维来加深初中学生对电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此外,教师在板书设计上应该以纲要符号形式为主,让初中学生通过板书上留出的空白,回忆起全部的物理知识,并且顺着板书框架逐渐推测出所有的知识内容。

五、结语

“留白”的合理设计,不仅有利于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在物理教学的课程导入、重点讲解、例题板书等方面合理设置“留白”,为初中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分析和探究时间,逐渐提升初中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作者:陈春梅 单位: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

参考文献:

[1]吴会强.空白艺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4):151.

第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必要性;路径

在新时期,为了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物理人才和不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初中物理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改革,但是在目前具体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已经影响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问题,这些突出问题急需通过改革来解决。

一、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多,但是课时少的现状急需要改革。虽然很多初中对于物理教学的内容和课时都是严格遵守上级有关规定执行,但是统一的规定不一定适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很多的初中学校存在明显的教材内容多,授课班级人数多,但是课时偏少的现象,教师普遍感觉无法按时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很难有效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2)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环节不足,影响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急需要改革。众所周知,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是非常关键的,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提高物理实践能力。但是,具体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因为受到实验教学观念落后或者实验条件不足等限制,导致物理实验教学是滞后的。

(3)有的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并且仍然沿用了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急需要改革。首先,很多的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的教学内容都只是围绕如何提高考试分数而设计的。另外,很多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部分教师只重视对物理课本教材内容的学习,忽视了物理的实际应用,轻视了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急需要改革。虽然教材知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载体,但是不能全部以教材为中心,使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让学生死记硬背教材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这样不但会使得学生讨厌学习物理,而且还会养成学生教条化学习的坏习惯。

二、初中物理教学改革路径的选择

(1)物理教师积极更新物理教学观念,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初中物理教师必须确立新的物理教学观和学生观,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向互动的过程。同时,教师要将教学的重心放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上。

(2)重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运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趣味。一方面,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物理知识运用教学,对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要鼓励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分析和解决。另一方面,还必须积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实践中适时将所授理论知识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高度重视和强化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环节。首先,针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材料和设施不足问题,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落实经费,逐步完善实验设施的配置,以不断提高实验课的开课率。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加强物理学科的实验教学。最后,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方案,并且要加强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归纳,帮助学生从实验中总结知识。

(4)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要在物理教学备课方面下足工夫,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样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春辉.浅议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J].吉林教育,2012(7).

第5篇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1.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初中物理的教学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对基础物理知识的简单学习的层面了,还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开展初中物理教学实验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这一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将物理知识熟练地掌握,也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完整的物理实验由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器材的选择、进行试验和得出结论等步骤共同配合完成的.学生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这些实验步骤都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通过对这些步骤的完成,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规划和设计的能力,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的保证

初中物理实验的一些新奇的实验器材和新的教学方法,都能够引起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好奇心,实验式的物理教学方法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单一性的不足.通过生动直观的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积极的投入到实验的过程,促使学生对试验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

二、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有效途径的策略

1.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器材使用的熟练程度

让学生熟悉物理实验器材,是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前提条件.进行初中物理教学实验前,教师首先要将实验器材的基本原理、内部构造、使用方法和在使用过程应当注意的事项教授给学生,对物力实验器材的共性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指导,重点对物理实验器材的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在保证学生对物理实验器材操作安全的情况进行物理实验,只有让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器材进行基本知识的了解,才能使其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对实验器材进行正确的操作,确保物理实验的安全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2.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自主设计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实验的目的,对物理实验的操作原理和理论进行讲解和分析.当学生对实验的基本原理了解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据所学的物理理论和该实验的操作原理,自己设计出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不能仅仅局限于物理课本中的试验方法.教师要对学生所设计出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进行相应的指导和评价,对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和操作步骤中的存在不足和缺陷指出来,指导学生对这些不足进行及时的修正,进行规范化的操作.让学生自主的对物理实验过程进行设计,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原理,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精神.

3.分组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经常会出现学生过多而物理实验器材不够,或实验步骤太多一个人难以独立完成的现象.针对这一教学现状,分组进行物理实验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对学生进行分组的物理实验方法,是将班级内的所有学生,在物理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均衡分组的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在进行实验的各个步骤中来观察所产生的物理现象,来验证物理定律的科学准确性,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分组实验的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4.不断改变实验方式,开发探究式实验

在当前我国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将课本上单一的物理实验方法进行简单的演示后,让学生开始对教材中的试验方法进行复制,在这一实验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实现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针对目前的这一物理教学实验现状,教师应该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实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对物理实验进行设计,自主的进行物理实验,通过物理实验的操作,来研究所反映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探究和分析各个物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形成新的物理概念.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学会控制变量的试验方法,在实验中只改变一个量,从而求出其他物理量之间关系,不断的对物理量进行变换研究,最后总结出物理概念和规律,让学生在这一试验方法中不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5.重视学生实验,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在进行初中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很有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是实验失败的现象,这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实验步骤进行一步一步的检查,分析出学生出错的原因,引导学生重新进行实验,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着重关注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的规范性操作和设计.

6.通过物理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将物理实验运用得到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物理实验的趣味性和新奇性来吸引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的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让学生有学习物理的欲望,这是初中物理教师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第一步,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成功的吸引是成功教学的前提条件,接下来初中物理教师要营造一个开放且全面的物理实验室,由于物理课堂实验并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当中将所有的物理实验全部做完并全部领悟,所以针对当前物理课堂实验过程出现的这一问题,教师建立起一个开放式的物理实验室,让学生设计实验的过程中自己动手,自己实验,自己学习.在长此以往的物理实验教学培养中学生就会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学生在进性将物理实验的过程中一旦有了新的实验想法和方法就可以通过自主实验的方式来验证对物理知识的构想,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所培养.

第6篇

摘 要: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一章中“机械能及其转化”的内容中有一类关于“蹦极”类的问题,是中考常见的考试题型,学好它对提高中考成绩和掌握功和机械能这部分物理知识有重要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机械能;转化;蹦极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机械能及其转化”这节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内容,特别是有关“蹦极”类的问题既是教学重难点问题,又是历年中考热点题型。“蹦极”类问题包含的知识面较为广泛,笔者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对此类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对物理教学有所帮助。

一、蹦极的物理原理分析

蹦极本身是一项人们非常喜爱的健身娱乐运动。在蹦极运动中包含重要的物理原理,只有深入了解蹦极中的物理原理才能更好地研究和解决蹦极类问题。下面以模拟蹦极小实验为例来分析物理原理:如图1所示,把一根橡皮筋一头系上小石块,另一头固定于支架的A点,橡皮筋在不挂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位置是B点,橡皮筋在系上石块静止时所处的位置是E点,小石块从最高点A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时能够达到的最低位置是C点。

物理原理分析:(1)AB段能量变化情况:在石块下落过程中,包含动能、重力势能、弹力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这一段橡皮筋没有发生形体变化,自然就不会有弹性势能,只有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在石块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而动能逐渐增加,因此,AB这一段过程是石块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2)BE段能量变化情况:在这一段橡皮筋的长度增加,弹性势能开始增加,而重力势能还在逐渐减小,在E点位置时,橡皮筋的拉力等于石块重力,在这一段橡皮筋的拉力小于石块重力,而石块下落时速度加快,动能增加,因此,BE段是石块的重力势能转变成石块的动能和橡皮筋的弹力势能;(3)EC段能量变化情况:石块重力势能仍在减小,橡皮筋的弹力势能仍在增加,但在此段中,橡皮筋对石块的拉力要比石块的重力大,石块做减速运动,动能逐渐减小,因此,这一段主要是石块的重力势能和动能转变成橡皮筋的弹力势能这一过程。

二、蹦极的物理原型题

根据上面对蹦极过程的物理原理分析,引出如下关于蹦极的物理问题:

例题1:石块从起始点A开始下落到达最低点C的整个下落过程中,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1)石块的动能一直在持续增加;(2)石块下落时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变成了动能;(3)石块在落到C点时,其动能为零;

(4)石块下落中经过B点时,橡皮筋已经具有弹性势能;(5)石块从A点降落到C点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总是在增加;(6)石块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其机械能总是在减少;(7)石块在降落中减少的重力势能都全部转变成了动能;(8)石块在降落到C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9)石块从A点降落到B点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10)从A点降落到C点的过程中,石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只有第(3)个说法是正确的。解答此类蹦极问题,只有对上述问题全部理解掌握了其能量的相互转化过程,才能准确解答。

三、蹦极类的相似引申题

蹦极类的题目范围比较广,许多题目跟蹦极类似,或者是由蹦极题目引申变化而来的,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了蹦极的物理原理就能较好解决此类问题。举例如下:

例2(引申题)(2015.河北)如图2所示,将一个木块放在弹簧上,用手压木块,弹簧被压缩。松开手,木块竖直向上飞起直到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压木块时,手对木块的压力与弹簧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性势能不变;

C.木块在没有离开弹簧前,所受弹力方向竖直向上;

D.木块到达最高点时,只受到重力作用。

解析:此题与蹦极类似,运用蹦极的知识,非常容易解答,正确答案是D。

在蹦极类问题中涉及初中物理中的机械能与转化知识,也就是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这三者之间的转换过程,只要遵循机械能守恒这个定律,就不难解答此类试}。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复习教学;问题;策略

引 言

初中物理复习教学的时间在整个物理课程中所占比例非常大,常见于期中、期末考试及中考前夕。物理课程的开展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对简单的物理常识及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并能清楚的知道物理学研究的方法及过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可见,要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及科学素养,达到令人满意的复习效果,大范围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研究物理复习教学的方法意义非凡。

一、初中物理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有误,照本宣科现象频繁

复习课是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快速回忆的过程,应当在有限的时间里抓住知识重点进行讲解,然而,有不少的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复习课时照本宣科,仅仅是将学生过去掌握的知识重新回顾了一遍,甚至连课后布置的练习都没有变化,毫无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分,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身体在课堂,心思却不在,注意力难以集中。

(二)忽略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复习课的教学原理在于“温故而知新”,其中,“温故”是复习教学的重点任务,“知新”是复习教学的结果,当今时期,很多物理教师认为“温故”只需要重新学习一遍课本知识就足够,而忽略了“知新”的必要性[1]。他们将所有知识罗列出来,让学生自行消化,却没有强化学生对每个知识点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导致学生无法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也无法将以往知识欠缺的部分及时补齐,纳入新的知识框架,最终导致学生知识结构过于分散,学习效率低下。

(三)习题脱离课本范围,课堂效率低

教材市场上练习题(或试卷)的品种越来越多,质量也变得良莠不齐,出现了很多考察点不明、答案不具有准确性的题目,如果教师在进行复习教学时,采用的是这一类的练习题(或试卷),那么学生将在脱离课本范围的情况下复习,无法准确地掌握考点、难点[2]。此外,很多教师喜欢采用题海战术,以练习代替日常授课,期望学生能从题目中得到进步,而学生在完成大量习题后,教师又习惯性的全部讲评,整本练习题(或整张试卷)从头到尾一题不漏,结果造成那些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练习题(试卷)上出现多次的基础题反复讲解,而大部分学生都不理解的、不会做的题只是一遍带过,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二、有效开展初中物理复习教学的策略

(一)针对考点强化学生基础知识

初中物理的复习教学应当与新课教学的起点相一致,首先一点就是要求教师从全局的角度分析教材,参照课程标准,明确物理教学的内容及目标,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考点,对学生的要求既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在这种理念下,针对考点强化学生基础知识[3]。例如,在复习《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小节内容时,应当着重分析凸透镜的原理,并让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自行探究,在复习其他内容时,也要加强学生对物理规律及公式的应用,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只有牢牢把握了基础物理知识,学生在做题时才会得心应手,教师的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提高。

(二)选做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试卷

教师得到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就是课堂练习,不仅如此,课堂练习还是教师提高学生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4]。因此,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练习题(试卷)的选择方面一定要慎重考虑,课堂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课后的练习题(试卷)不仅要有梯度,从易到难层层递进,还要能起到举一反三作用才行,选择能涵盖所有知识重点的练习题(或试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失败中积累解题经验。

(三)重点部分着重复习

复习的过程虽然是知识重拾的过程,但也要讲究主次,分重点、难点与考点,对于非重点(或非考点)知识,该省略的地方在课上可以适当省略,让学生在课后重温即可,而对于重点(考点)知识,教师必须详细讲解,为学生理清思路,抓住知识点的核心。例如,在初中物理复习当中,电学十分重要,涵盖了电压、电阻、电功率、欧姆定律等基本概念及定律,是整个初中物理的关键所在,也是中考的必考点,所以,教师在讲到这一部分内容时,应当放慢节奏,着重巩固基础知识并强化训练,帮助学生完全熟悉此类习题的解题思路,以便能在考试中发挥出色,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四)复习进度根据中等生制定

由于每个学生基础水平不同,所以,在进行初中物理复习教学中,也应当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根据中等生水平制定复习进度,可以在课堂上采取集中授课,分组安排练习,在课后对学习较差的同学进行专门辅导,或者鼓励学生在同学之间互相帮扶,以便提高整个班集体的物理水平。

结 语

人类文明发展离不开物理学科的发展。现如今,课程目标更加难以实现,社会需要更加难以满足,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承担起教育者的角色,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学生做一个好榜样,与此同时,多与学生沟通,不断向学生学习,向社会与实践学习,以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量、丰富自身经验,长此以往,教师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取得教学成效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茆小兵.初中物理复习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

[2]苏太权.初中物理复习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

第8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方法;有效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2-070-01

初中阶段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黄金阶段,他们思维活跃、富于幻想,对于新鲜的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初中物理是指引中学生开启物理知识殿堂的一把钥匙,然而,对于刚刚接触初中物理知识的中学生而言,这一门学科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刚一接触初中物理,许多的学生感觉这门学科很难理解,学习起来也很吃力,尤其是做题时很盲目,根本就不知道解题的着手点在哪。而且物理教师只是大概的知道学生们的普遍问题,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情况都了如指掌,这就可能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面面俱到,从而忽略了一些个别特殊情况,这也就使得有些学生对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理解不彻底,久而久之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一节课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知识点,这样就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生才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核心,而初中物理作为一门中学生刚刚接触的学科,教师应该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提问,而不是把课堂变成教师上课的“一言堂”。初中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强的学科,要想使学生学好学会初中物理,单纯的讲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让学生去到实验室,亲自动手去做实验,记录每一条实验数据,才能让学生对初中物理尽快地熟悉起来,而且有了自己亲手做实验的经历,也才能调动起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兴趣和热情。但是大多数的教师都不是很重视实验教学的办法,对本该亲自动手实验的却没有亲自去做,甚至于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理念,会做考试题就可以了,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的下降,这也是学生物理成绩一直提升不上去的根本所在。

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方法

(一)建立互动式课堂,提升师生亲密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一般都是由老师“把控”,一节课从开头到结束都是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而学生则坐着边听边记,写写画画。整堂课都很少有师生之间的互动,甚至有的时候老师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整个教室都悄然无声,可以想象,这样的课堂毫无效率可言。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师生观念,课堂并非只是学生的亦或是教师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所共同拥有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基础,相互尊重、相互帮助,把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的“一言堂”,转变成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的“群言堂”。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发言,而学生也不可以接触初中物理时间短为借口不发言,只有建立起一个互动式的课堂,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多提问、多交流,才可以把初中物理“吃透”,消化。

(二)讲课联系实际,不死板

初中物理入门比较难,学习起来比较枯燥无味,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单纯的讲解课本内容很难吸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的质量自然提升不上去。想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教师身上,做到有效性的学习,教师就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多从学生都能注意到却往往会忽视的地方去讲解物理知识,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这样学生即使不是在课堂上也会时时刻刻记起物理知识。比如,人在日常生活中照镜子,这就是运用了物理学中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在水中插鱼时,鱼叉要稍微往鱼下方插一点,这就是运用了光的折射原理等等。这一系列的例子都是在我们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可见物理其实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教师在教授初中物理的时候要从实际的生活出发,把书面化的语言转化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先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让他们自由的讨论这些现象,各抒己见,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只要把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引诱”出来,物理的学习难度就会下降不少。

(三)注重教学与实验相结合

由于中学生初次接受初中物理的教学,对初中物理不是特别的熟悉,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传授知识与同学交流的同时,也要把课本中的物理实验所重视起来。而且,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因为物理实验比之单纯的教学更加形象生动,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多做物理实验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新事物的动力,而且还能够在做实验的基础上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加注意教学过程与物理实验相结合,这样一来,学生既学习巩固了书本上的知识,又养成了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的有效性学习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经过不断的教学活动,不停的分析结果、总结经验,转变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寻找合理有效的新型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才可以确保学生有效性学习方式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张国存.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2,30(5):70.

[2]吴运秦.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8):100-100,101.

第9篇

一、在初中物理实验活动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初中是整个物理学习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时期,所以在初中这个时期打好物理基础是很有必要的,而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难点,因此教师首先要重点培养学生在初中物理实验活动中的能力。在操作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一起讨论,然后教师再稍加指导,最后顺利地完成物理实验。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物理实验,使得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物理现象及物理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刻,对物理知识的运用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从而达到物理教学目的,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彼此间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时,经常会出现观点不一致的情况,尤其是在学习物理时,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学生在讨论中出现观点不一致的情况时,他们彼此之间会反驳对方的观点,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每个学生在思考和解决物理问题时,他们的角度和见解都是不同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看待以及解决物理问题,也拓宽了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激发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积极性,关注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教师在平时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合作中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互相碰撞,从而了解其他学生不同的看法,拓宽自己的思路。

2.平等参与的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处于主体地位,而是学生的指导者以及帮助者,因此,教师要恰当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实验活动中,与学生进行平等、面对面的交流以及互动,能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消除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和谐。这样便于教师快速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能够对症下药。

三、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进行恰当合理的分组,提升合作学习效率

物理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活动就需要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果教师想要使全部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恰当合理的分组。研究表明,比较有效的分组方法是中和差或优和差结合,这样,能够激发学困生参加物理实验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不能忽略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对学困生的指导,应帮助学困生完成物理实验,从而加强对物理知识的学习。

2.明确主题与任务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式教学;教学模式

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应以探究性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目前探究性实验教学存在着设备简陋无条件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学生探究时真正参与的少看热闹的多,课堂教学效率低等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谈谈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几种模式。

一、探究性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探究性实验就是让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的理论讲授和学生的大量练习相结合。在实验中学生掌握的知识难以巩固,无法通过知识的探究过程,无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探究性实验以其形象、生动、形式多样,蕴藏非常活跃的因素,需要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空间,活化知识结构和训练思维空间,塑造完善品格和为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物理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科学探究。在新课程中,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材中安排了35个探究性实验,占到总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标准》指出:“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科学探究试题越来越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显然,科学探究既是初中物理课程的目标,又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几种教学模式

探究实验的特点就是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打破“明确目的―实验操作―验证结论”的模式,采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的新模式,以强调学生探究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实现结果和过程的并重,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验证性实验的探究

验证性实验是通过给定的实验题目、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学生按照步骤操作,验证教师讲解过的结论或概念。教师通过设置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能够思考如何去实验,边实验边思考,而不是单纯的照搬,硬套,使学生养成探究实验的良好习惯。

比如说,“密度”概念的教学是初中物理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对这个概念的教学,就是一个探究式的教学过程,但是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加强指导,因为这个实验应用到“控制变量法”这个实验方法,所以教师最好抓住有经验的学生分配到各个小组去引导全部学生对密度的概念的学习。

2.指导性的探究实验教学

指导性的探究实验是常见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的课题往往是给定的,教材中也会给出探究的指导方案,只需教师在探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给予必要的指导。指导性的探究实验是教师热衷的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但是教师不要为了探究而探究,全部交给学生,忽略教师的指导性。

例如,在教学“探究电流的大小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一节时,教材明确地给出了探究的课题,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同时也给出了学生指导性很强的思考题目等。在动手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回顾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回顾控制变量法,强调电路的连接要正确,要准确读数、记录、认真分析,总结实验结论。

3.开放式的探究性实验教学

开放性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探究的最高层次的探究。从探究课题的选择确定、方案的制定、实验的操作、结果的分析处理到结论的总结、展示、交流,学生都有很大的自主性,完成的时间相对也比较长。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确定的目标下,有全局观点和善于妥协,在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

比如说,在学习了压强的知识以后,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去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这就需要组织学生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探究,可以安排一个月的时间,要求各个小组写出实验报告,然后进行交流与探讨、总结。

总之,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好处是不言自明的,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培养的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和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物理概念和结论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到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响应新课程标准的号召,注重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中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了物理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初中物理教师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强化教学效果,为物理教学实验教学注入活力。笔者结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经验,分析了物理实验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几点策略。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自主学习,实现高效学习的效果。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1)运用多媒体可以形成连锁效应,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例如,在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连续展示几个有趣的实验,不管是生活上的,还是书本中的,只要是涉及的物理知识相同,哪怕是简单新奇的实验,都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有效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实验教学中。这在透镜运用、重力知识运用、光的折射现象等生活类知识中比较实用。(2)运用多媒体可以形成递进反应,增进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声音的发生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做“说话感受喉咙的变化”“敲击鼓面观察鼓面上小纸片的变化”实验,并通过多媒体课件观察“发声的音叉碰小乒乓球”实验,可以让学生对于“声音是由于物理的振动产生的”这一原理认识透彻。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

在物理实验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和思考习惯,这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很多物理实验也来源于生活,将生活化的物理情境融入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对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加深理解,并形成观察生活现象,思考物理现象的习惯,这样一来,学生的实验探究欲望就被渐渐激发起来了。(1)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展示生活化的物体或者现象,避免了有些生活化现象难以在课堂中表现或者学生在平常生活中没有觉察到的现象,让生活化物体和现象走入物理课堂,大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例如,在学习惯性知识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公交车启动或者刹车的时候乘客们的身体状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分析惯性现象的形成特点。(2)多媒体还可以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形象化展示,加深知识在大脑中的印象。例如,在透镜内容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凸透镜和班级中同学的近视眼镜来实施测焦实验,在实验之后通过多媒体动画效果展现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不同反应作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不同透镜对于光的作用效果,并加深了近视眼镜是凹透镜的印象。

三、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缺陷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因为有些物理现象比较抽象,很难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实验演示出来,就算能够通过简单的演示,也会出现语言表述不清,学生不懂的现象。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并在具体的步骤中通过慢动作的形式体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中的缺陷。例如,在学习光的传播内容的时候,学生很难认识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教师通过动画将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变化和光线变化来表示,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就会变得直观具体了。再例如,在学到电磁场内容的时候,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采用教师一人操作的方法来展示“电磁场是存在的”,既枯燥又难懂,而在新形势下采用实物投影仪将磁铁和磁针全部放在投影仪上,运用多媒体动画直接演示,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

参考文献:

第12篇

STS教育是以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社会)三者为基准进行教学,在基础知识中融入STS教育理念,物理教学本身就是一门具有超强科学性和逻辑性的教学,而STS教育思想正好迎合了物理教学的这种趋势,把科技教育渗透到初中物理基础教育中,不仅传授基本知识给学生,而且重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了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把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视技术的形成,然后在根据这些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生产和生活问题,践行了新课标课程改革的理念。因此,我们对STS教育在初中物理学中的渗透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就成为当前物理教学中首要问题。

1.STS教育对初中物理教学产生的影响

1.1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物理教学在内容上是为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然而如果仅仅指示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而STS教育以多方位的知识教学让学生在接触基础知识后,对科学、技术、社会的知识有所了解,同时在课堂中适当拓展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未知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1.2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真正意义上地理论联系实际。物理这门学科是和我们生活的息息相关的,科技带来的社会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我们要让教学适用于社会发展,而不是一味地一成不变,STS教育加强了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而且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让学生把所学知识通过自主实践来体现,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1.3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与社会接轨,让学生能适应社会生活。科技的快速发展不管是对于经济还是教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科技让教学手段的变得多样化,也让我们的社会生活变得纷繁复杂,很大程度上对学生适应社会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STS教育结合当前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教学,把物理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去了解科技的魅力,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他们日后步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

2.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

STS教育的实施对于物理教师素质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专业知识,在现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多地是对多方面知识的汲取,尤其是科学、技术、社会三方面,因为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而初中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那么对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种种都会视为权威,所以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成为中学物理教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特此针对当前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差异,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以下的教学策略:

2.1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一本书、一只粉笔、一块黑板,这样长期下来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枯燥无味地课堂氛围,让学生对物理教学失去学习兴趣,但是现代物理课堂有了多媒体教具的加入让传统课堂变得丰富有趣,比如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图片、视频、声音等方式来进行教学,在物理声音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找到不同的音频文件让学生来感受声音,然后在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

2.2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实验来渗透STS教育。物理教学中如果了实验的操作,那么物理课堂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因为实验课能提高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以这样的方式来渗透STS教育更能为初中生所接受,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小科技知识,比如在初中物理中电学的学习中让学生进行电路图的连接,不仅能加深理论知识的印象,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知道电的产生,以及对现在生活产生的影响。

2.3把物理教材中的内容生活化。其实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与我们社会生活相关的例子,因为教材的产生来源于生活,最终我们的学习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初中物理有大部分内容都在讲力学,而力学在生活中涉及的面那么多,如果全部都按照书上的内容来讲解的话,学生不仅不能够理解而且时间长了会对这种授课方式产生一种排斥。如果我们能把书本上的内容生活化,比如在讲弹力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带一个皮筋来让他们拉伸,用不同的力度拉伸看产生的弹力大小。

2.4举行科技小发明比赛,让学生变废为宝。创造是打开思维最好的方式,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现在社会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我们的生活环境出现了许多问题,举办科技发明比赛,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也让他们把生活中的一些废物经过自己的发挥创造赋予新的意义,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第13篇

一、明确层面差别

不管是复习阶段,还是刚开始学习高中物理的时候,教师都要使学生明确地知道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差别。教师这样明确地指出高中初中物理的差别之后,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心理准备,并对于这些差距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不至于在接触高中物理的时候手足无措。在高三复习阶段,更加可以绕过学生就这些差别,着重复习物理。知道复习的着重点,就会使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有方向性,有目的地去复习,就会避免学生复习的内容重复,或者复习无关紧要的知识点。明确初高中物理的差别,不但在复习阶段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便捷,而且也是在学生刚接触高中物理时候的一大助力,这样有助于学生打好物理基础,打好基础之后,复习就显得更加简单容易了。教师在绕过学生明确初高中物理差别的时候,首先要注意改变学生对于物理的看法。初中物理题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只要学生记住物理公式,就可以完整地回答出题目,并且拿到高分。高中物理的知识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不断加深,不论是公式、题型,还是定理、定义、概念都是初中的三倍及以上。学生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只是死记硬背地去记住公式及定理,而是要让他们理解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这些定理的含义是什么。在改变了学生对物理的看法之后,学生对日后的复习也会有明确的方向。

二、自主学习及复习的策略

高中不同于初中的一大特点就是学生需要开始自主学习,而并不是教师手把手的教学。高中的自修课开始增多,这也为大学的学习打下基础。很多学生在刚上高一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去合理安排自修课的时间,只是麻木地将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而在完成作业之后,他们对于多出的时间就不知道该干什么。教师对于这一点的做法有很多种,但是效果却都不是特别理想。要让学生懂得自己安排时间,就必须让学生有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减少他们对于游戏等一系列课外东西的兴趣和在此花费的时间。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有些东西越是禁止,他们越是感兴趣。教师不仅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上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的活动中相对出色的地方,这样的鼓励方式,会让学生认为老师并没有去禁止做任何事,出于感激之情,学生也会在学习上多下功夫,而教师在学习上继续鼓励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其实也可以学得很好,并且可以学得更好。用这样的方式去增进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信和动力,会使他们在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之后还愿意主动地去预习下一章的内容,这样的方式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也会使课堂活跃。在很多学生的心中,物理都是相对而言没有用的学科,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提高物理的实用性,来加强学生对物理的重视程度。学生要是不重视物理,那就更别谈会主动地去学习去复习。

三、重视三个问题

第1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学 控制变量法 应用 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057-01

1 前言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电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物理考试中,也会经常考电学中控制变量的应用,由此可以看出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电学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控制变量法能够让学生清晰地了解电阻、电流、电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在物理电学教学中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

2 控制变量法

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十分的重视,在科学探究领域,有效培养能力的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学中,每个物理量都有相关的或者有影响的因素和条件,这些因素和条件的变化就会引起物理量的变化,控制变量法是指将需要研究的因素发生变化,不需要研究的因素保持不变,然后观察物理量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随着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利用控制变量法学习初中物理电学,有利于让学生对电学产生一定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逐渐的深化认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控制变量的认知,从而提高学生自身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

控制变量法能够将复杂的物理电学问题变得简单,从而符合学生的认知,便于学生的理解。初中生的感性认知还没发展完全,还不能独立的有效运用控制变量法,所以,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的发挥引导作用。

3 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深入,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物理教学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现在的物理教学主要以实验探究为主。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物理教学有效性得到了提高,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尽管物理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

第一,硬件设施不足。目前的物理教学以实验探究为主,但是学校的物理实验用具等硬件设施还不能满足学校的教学要求,使得一部分的物理实验没办法完成。物理学习中,参与探讨是学习的关键,物理实验是最主要的参与探讨的途径,由于有些物理实验无法完成,使得学生无法参与物理相关知识的探讨,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自主学习时间缺乏。物理学是知识内容比较复杂的学科,学生仅仅依靠课堂的时间来学习物理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来复习和巩固学过的知识,但是纵观初中教学的课程安排,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相对缺乏,使得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压力,影响物理教学的有效实施。

第三,中考教育的影响。尽管实行了新课程改革,但是考试制度依然存在,学校还是十分重视升学率,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这样一来,中考教育以及教育成绩就限制了物理教学目标的全部有效实现。

4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电学中的应用

4.1在探究物理规律中的应用

在初中物理电学的学习中,基础和重点就是欧姆定律,其在电学学习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位置。在电学中有三个基本概念: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初中物理电学教学中主要的研究内容,对于这一关系,欧姆定律进行了有效的串联。利用控制变量法对这三个要素进行控制,以明确的方法保证其中一个要素不变,进而研究其他两个要素的变化关系,从而实现有效的欧姆定律的学习。

利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电阻不变,将导体两端的电压改变,观察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电阻的值不变,就需要固定电阻值,这样一来,研究变化关系的实施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改变电源两端的电压,实现改变导致两端的电压;二是调节滑动变阻器,实现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这两种方法的实施都可以让学生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流和电压之间是何种关系。

利用控制变量法保持导致两端的电压不变,通过改变电阻观察研究电阻和电力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电阻的改变可通过更换不同电阻值的电阻来实现,这个研究过程的实施方法同样有两种:一是采用统一的电源,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通过更换不同的电阻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二是保持电压表的读数不变,在滑动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4.2用控制变量法学习电阻

在初中物理电学中,电阻的学习要以电流和电压的学习为基础,所以在学习电阻之前,必须保证电流和电压的有效学习。当物理教师需要给学生讲授电阻知识时,可以将控制变量法引入到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例题,在讲解例题时顺带复习以前学过的电流和电压,这样学生在学习电阻时就会变得容易。

5 结论

实际上,不止在电学教学中,物理学的许多知识内容都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教学。控制变量法能够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对知识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控制变量法还能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局面,从而有效地培养出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初中物理电学中,有效的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教学,使得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的增强,提高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花.探讨初中物理电学中控制变量法的实际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3,(04):42-43.

第1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整合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中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作用和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信息丰富、传输速度快且能及时反馈。在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通过声形图文等各种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提炼和创设情境,形象生动地展现完整的物理现象和过程,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和理解物理知识的趣味性,为教师提供了强有力的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和手段,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势在必行。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应用

(一)创设物理情境,物理知识具体化

初中物理教学的关键在于把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而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颜色、形状、图画等各种展现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感兴趣的状态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并理解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物理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比如,在学习左手定则的时候,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软件模拟,可以展现通电导线受到的作用力方向和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三者之间动态情境,而不是教材上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对这三个物理量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容易理解和记忆,降低了物理学习的枯燥性和抽象化的难度,保持良好的心态并主动学习。

(二)辅助物理实验,提高教学效果

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但影响实验效果的限制性因素比较多。例如,在“摩擦起电”的实验中,空气湿度和器材的干燥度都是影响实验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是在阴雨天做这个实验,结果就不会理想甚至失败。而有的实验可见度低,学生很容易观察不到,如果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看清楚的话,就要轮流逐个实验观察,但受器材数量和时间的限制很难实现。实验过程一闪而过,可视度低,加上实验误差性大,没有令人信服的实验结果,往往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实验,能加强实验现象且可以重复演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的时候,实物实验中小车的运动时间和速度很难控制成实验理想状态,而且实验过程非常快,实验效果也不好。通过多媒体利用动画形式,把小车的运动过程放慢演示,可以让学生根据直观的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定律内容,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提炼知识,提高效率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往往只是片面地表现某一个物理现象和知识点。由于物理知识的系统性,在教学中要对知识点归纳总结后进行提炼,让学生把学到的物理知识理解透彻并融会贯通,才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应用多媒体手段提炼知识,可以摆脱传统的语言描述性的归纳总结,通过更多、更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来形象地对知识进行提炼。特别是在系统复习阶段,备课时将要复习的重点主线框图集中突出,利用幻灯片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对相关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有系统的认识,突出物理知识的关联性,梳理物理知识主线,加强理解和记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比如,对发电机和电动机进行对比学习的时候,通过构造、判断方法等决定因素各方面的比较,运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展现原磁场与感应电流磁场的动态物理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楞次定律并对其物理现象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在提炼知识的学习中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效率。

三、整合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一)信息技术的辅助地位

信息技术在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中主要是起辅的作用。首先,要确立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而信息技术知识作为教学工具的一种,利用多媒体功能进行师生交流和互动,对所学知识进行组织设计,进行教学策划实施教学方法。教师对其要进行合理利用和控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其次,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不可完全取代物理实验。实物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科学的实验态度,这些都是多媒体展现的模拟实验所不能代替的。

(二)信息技术应用的实用性

信息技术作为众多教学工具的一种,并不是适用于全部的物理教学内容。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要考虑到教学内容和资源,创设物理情境合理化,发挥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动力,是信息技术实用性的体系。教师要对不同的教学工具进行合理运用,丰富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比如用模拟实验来形象表现天体运动、核裂变等这些现实中不能做的实验。

四、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科学有效整合推动了物理教学的进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也为扎实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夯实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明哲,张安.浅谈信息技术在物理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理科园地,2014.

[2]王冬兰,教育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J].考试周刊,20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