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国内的公共艺术范文

国内的公共艺术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国内的公共艺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国内的公共艺术

第1篇

关键词:国内外;煤气化;选择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工业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在迎来新的机遇时,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我国的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天然气、石油这两大块却相对贫乏。随着油价不断上涨、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形势下,如何充分利用煤炭资源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进行化工、发展煤制油等多种煤炭综合运用,已经成为我们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1 国内外煤气化工艺的发展状况

煤气化工艺技术的定义是:以煤作为工业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加工后,让煤转化为各种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这种技术叫做煤气化工业技术。其加工做成主要包括干馏、气化、液化等。

1.1 国外煤气化工艺技术的发展历程

在英国,煤炭最初是用作燃料。在工业革命时代,煤炭的运用已经开始。他们率先运用焦炼技术使煤炭充分运用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当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钢铁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氨苯和甲醇作为火药原料也得到了大幅度的需求。这样,促进了英国焦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以及大战期间,为了发动以及维持战争,德国开始大规模地进行大量煤制取液体燃料的研究工作,快速发展了液体燃料的工业化生产。1923年,德国率先发明了一氧化氢合成液体燃料,俗称费托合成法。1931年又发明了煤直接液化制取液体燃料技术。在1939年,德国在战斗中采用这两种技术产出能量总额超过170万吨。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拥有的煤炭资源也是非常的丰富,其储存量达到2500亿吨,这一数量远超过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量。其中,美国煤气化工利用的两家典型企业是伊斯曼公司的大平原公司。美国伊斯曼公司1983年在田纳西州投入装置,以煤气化工路线生产碳一化学品,是美国唯一采用煤作为原料生产醋酸醋酐的大型装置。美国的大平原气化厂位于北达科他州,化厂在1984年投入运营,采用煤生产合成天然气,造气能力叹为观止,也在煤炭清洁方面探索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与上面三个发达国家相比,南非煤气化工产业发展则具有特色。由于受到其他国家的石油制裁,南非必须用煤作为生产原料发展产业,生产油品。这一项试水最终获得了成功。从1955年到现在,总共有三套煤制油装置投入运行。其中SASOL公司的3套煤制油装置所生产的煤化工产品超过了130种,总产量达到了710万t/a,这在当时来讲是非常巨大的成功。在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SASOL公司开始利用借鉴煤气化工艺技术,投入天然气合成油方面的研究。

1.2 国内的煤气化工艺技术发展状况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有车一族越来越多,石油燃料的投入使用也越来越多。然而中国的石油储存量相对贫乏,因此政府在石油燃料替代方面一直十分关注。如何发展煤气化工艺技术替代原始的石油燃料以减少对石油资源的过度依赖是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汽车的发展所带来的资源以及社会环境恶劣,也是我们老百姓所关心的。中国在煤制油项目建设方面发展十分迅猛,以保证能源安全和实现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

2 我国煤气化工艺技术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我国的煤气化工业技术广泛应用与化工、冶金建材等重工业部门生产。目前我国拥有煤气化工炉约4000多台,通过煤气化合成生产的氨和甲醇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因此,煤气化工业技术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化肥。

2.1 以气、煤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

煤炭综合利用以及洁净煤技术所需要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煤气化技术。通过煤气化工艺技术发展煤化工、煤造油、燃料煤气,是现在重要工业化生产的龙头。在中国,煤炭的资源消费比例最高,占75%以上。为解决煤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我国发展煤气化工业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煤气化工艺技术在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德士古、壳牌和鲁奇公司。它们的煤气化技术主要有水煤浆气化技术和粉煤加压气化,粉煤气化具有较明显的节氧、节煤、有效气成分高等优势。因此,我国充分将该技术应用到化工产品的生产、燃料电池等诸多领域。

目前,我国的煤炭气化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其中主要以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和水煤气发生炉居多。其中,国家大力开发和引进的水煤气两段炉、鲁奇加压气化炉和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以及煤气成分较好的干粉煤炭气化技术。为今后实现工业化和大型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之前一直使用的固定床气化技术和固定床常压间歇式气化技术气化都将会因效率低、能耗高、污染大而逐步淘汰。

说到天然气,它是世界上供认最环保、最洁净的优质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然气的开采量逐年增大。我国的天然气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多,年产量达到250亿m3。

目前我国利用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气技术法有两种,一种是部分氧化法,另一种是蒸汽转化法。部分氧化法需要使用纯氧为气化剂, 是极少采用的一种方法。蒸汽转化法包括一段蒸汽转化法, 换热式两段转化法和加热型两段蒸汽转化法之分。一段转化法的优点是流程短、节省投资,因为广泛应用于市场。换热式两段转化工艺最有发展前途, 因为其可以减少天然气的用量,起到节省能源的效果,今后可大量投入到工业生产当中。

3 煤气化工艺技术的选择

煤气化工艺技术优劣的评价必须基于是否属于洁净煤气化技术。到目前为止,每一种煤气化工艺技术以及煤气化炉型都有其特点和优劣之处,这些都取决于煤种的适应性以及进行煤气化后的产品的实用性。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万能煤气化炉型和气化技术。在煤气化工艺技术的发展过程当中,必须经过大量工艺上的试验以及生产实践。通过不断的时间选出能够环保、节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且采用容易处理的洁净煤气化技术。

4 原料煤种的选择

煤气化工艺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对煤的选择。我国在选择煤种的问题上,要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等方法。另外,通过不断的学习吸收,我国也已成功研发了许多具有专利性的煤气化工艺技术,这些技术都拥有适用的煤种。在选择煤种上,首先考虑的是就地取材。由于我国煤种繁多,在选择上我们应该把寻找适应的煤种放在首要位置。先选择煤种,在选择采用何种形式的气化炉。其次,选择煤种一定要了解好煤炭的品质、产量、价格、煤矿工厂的背景,包括运输能力、运输方式等。也要对煤炭进行技术上的测试,包括可磨性指数、热稳定性等等。

5 结语

要实现煤化工,煤气化工艺是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与关键。由于煤气化装置的投资巨大,因此企业在确定煤气化工艺项目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要充分考虑到能否实现其竞争能力。在选择煤种原料的时候也一定要作出多方面的综合比较,比如原料煤种以及技术投资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力求将各种风险降低。

参考文献:

[1]汪寿建.国内外新型煤化工及煤气化技术发展动态分析[J]化肥设计,2011

第2篇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此病患者约占妇科疾病患者总人数的10%。目前,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都是临床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方法。研究表明,与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的效果相比,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1]。为了探讨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收治时间的不同将在某院进行治疗的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将2008年4月至2009年6月期间收治的4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这些患者的年龄为21~65岁,平均年龄为(39.73±2.14)岁;其体重为41~92kg,平均体重为(58.86±2.23)kg。将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这些患者的年龄为24~67岁,平均年龄为(42.13±2.44)岁;其体重为47~89kg,平均体重为(57.26±2.13)kg。本次研究已征得患者的同意,并签署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开腹手术[2]。具体的手术方法是:在患者下腹部的正中处做一个纵向切口。逐层切开此处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对患者的盆腔进行全面的探查。根据ASRM分期标准对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情进行评估,分离其盆腔发生粘连的组织。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生育要求)为其制定手术方案。对盆腹壁内膜异位结节体积较小的患者进行电凝术;对盆腹壁内膜异位结节体积较大的患者进行切除手术;对单纯的卵巢囊肿患者进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使用可吸收缝线对其囊肿的剥离面进行缝合止血;对于卵巢囊肿体积较大的患者,先对其囊肿进行穿刺吸液后,再进行囊肿剥离术;对合并盆腔粘连的患者进行粘连松解术,以恢复其盆腔正常的解剖结构;对于年龄大于45岁、病程较长、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可根据其个人意愿对其进行子宫全切术或双附件切除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3]。具体的手术方法是:对患者进行麻醉,为其取臀高头低位。在患者脐轮的上缘做一个1cm的横向切口。刺入气腹针,注入C02,使患者气腹的压力维持在12~14mmHg之间。取10cm的套管针刺入患者的下腹部,置入腹腔镜。在腹腔镜的引导下对患者的左下腹和右下腹进行穿刺。对患者的盆腔进行探查。分离其盆腔内粘连的组织,以恢复此处正常的解剖关系。在腹腔镜下切除或电灼盆腔内的异位病灶,并进行止血。患者输卵管的远端若发生阻塞,可对其进行输卵管造口术。进行手术后,冲洗患者的盆腔,洗净其盆腔内残余的组织和液体。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

1.4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患者盆腔疼痛、痛、痛经的症状基本消失。2)有效:患者盆腔疼痛、痛、痛经的症状均有所缓解。3)无效:患者的上述症状均未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1.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体重、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用均数±标准差(sx±)表示,采用t检验。其治疗的总有效率用百分比(%)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为39.53%(17/43),治疗的有效率为53.49%(23/43),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02%(40/43)。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为74.42%(32/43),治疗的有效率为23.26%(10/43),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7%(42/43)。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但二者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术中平均的出血量为(256.41±23.61)ml,其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为(65.41±10.31)min,其住院的平均时间为(16.71±2.61)d。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的出血量为(112.51±15.81)ml,其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为(45.61±9.21)min,其住院的平均时间为(7.21±1.51)d。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其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和住院的平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66;P=0.001)。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体以外的其他部位生长的一种妇科疾病。此病患者的年龄多在30~40岁之间。此病的发生会对女性的激素水平、月经周期产生严重的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会出现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的症状,其异位内膜的周围组织会出现纤维化的表现,从而形成异位结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会发生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和不孕症。此病可波及患者盆腔内的所有组织和器官,以卵巢、子宫直肠陷凹、宫骶韧带等部位最为常见,也可发生于腹腔、胸腔及四肢等部位。目前,临床上治疗此病的方法包括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相关研究表明,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佳。因此,临床上对此病患者通常进行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此手术能够保证在相对封闭的腹腔内对患者进行手术,以免使其腹腔内的器官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而发生感染。此手术能够避免滑石粉和纱布对患者盆腔内的血管和组织造成刺激和损伤,从而有效地减少其盆腔组织粘连的发生,提高有生育要求患者术后受孕的几率。此外,术中使用的腹腔镜能够发现患者腹腔内微小的病灶,并及时对病灶进行处理。此手术的视野清晰,不易损伤病灶邻近的器官,可对病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4]。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王冬梅.浅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及治疗措施[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232.

[2]戴翔,曹建国.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及预防措施[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0):47-49.

[3]乌日其其格.浅析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70):51-51.

第3篇

>> 近二十年来国内叙事语篇研究述评 近二十年来张爱萍国防思想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来经济思想研究综述 二十年来我国狄更斯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来沈约《宋书》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来贾谊思想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来秋瑾比较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来金松岑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来唐蕃关系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来《水经注》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来国内学界的东北抗联研究 近二十年来西方语言、文化、身份三者关系的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来西方语言、文化、身份三者关系的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来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文献综述与反思 二十年来我国大学二语写作教学研究综合分析 近二十年来历史观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来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来明代甘青土司制度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来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综述 二十年来学者关于八旗满洲建置问题研究综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的网站,把收集来的统一译名分门别类,供全社会免费使用,并不断增加和更新。

(四)公示语的成果应用问题

尽管学术界对公示语的英译研究如火如荼,但在现实语言环境中,问题依然层出不穷,误译现象仍在重复。究其原因,主要是一直存在着“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所谓“两头热”,就是群众和专家学者两头热,所谓“中间冷”,就是政府职能部门中间 冷[32]。也就是说,政府职能部门对公示语汉英翻译规范和标准建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关的质量检测、评价体系和有关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政府、职能机构、翻译服务机构、标识制作机构之间的协调和体系化质量监管机制还很薄弱。因此,应该加强学术研究和国家标准制定及地方标准规范之间的联系,通过政府行为积极有效地把研究成果应用到社会现实当中去,使其发挥应有的应用价值和社会功能。

五、趋向预测

我国公示语翻译研究至今方兴未艾,并取得了颇为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在局部不乏深邃观点和独到见解,但就整体而言,在深度和广度仍有研究空间,还有很多值得开垦之处。

首先,拓展研究范围。目前学者们对中文路牌、路标、警示语等公示语翻译规范研究较多,但其他类型的,如社会宣传、广告口号、国际会议横幅、体育赛事宣传语等文本的翻译问题有待更近一步的拓宽和规范。此外,“诸如环境保护、危机管理、安检防恐、无障碍设施、规约制度、城市交通、景点解说、应急救助等方面的公示语是国内明显‘空缺’或‘急需’的,系统引进是当务之急。”[26](30)

其次,重视实证研究。这是公示语英译研究中的一个新趋势,尤其是接受者信息反馈工作在国内做得还很少,其实证研究更有空间。因此,应积极采用样本研究、问卷调查、海外考察、误译问题定性与定量评估等多种手段全面了解外籍人士对公示语翻译与使用的反馈意见,以便取得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数据,实施更有价值的实证研究。同时,加强中外译者、国内外专家的有效合作,从而使公示语英译研究以更具规模、更具实证性、更利于问题解决的方式不断发展。

最后,加强交叉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公示语英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研究趋势明显,这就要求今后的公示语翻译与其它学科和领域的结合研究应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譬如,公示语翻译可与美学、语境学、语用学、认知科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结合以及生态环保、城市生态建设、城市形象建设、经济建设等项目或工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六、结语

公示语的翻译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这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它不仅关乎语言环境与人文环境,而且还与国家语言规范化建设和国家语言政策息息相关。无容置疑,我国公示语英译研究还有诸多不足之处,各地对公示语研究成果的应用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乏统一的译写标准;二是缺乏合格的翻译人员;三是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四是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因此,有必要对公示语翻译工作从译写标准、译员资质、管理体制、监控和修正机制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力争做到有章可循、按章执行,其最终目的是有效治理公示语垃圾,净化语言环境,优化国际交往空间。

参考文献:

[1] 曾世英. 我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J].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7(3): 3?10.

[2] 曾世英. 关于我国地名拼音的商榷(试谈在我国地图上如何拼写地名同名问题)[J]. 中国翻译, 1989(2): 48?51.

[3] 丁振祺. 企业名称的翻译问题[J]. 中国翻译, 1989(1): 35?38.

[4] 段连城. 吁吁: 请译界同仁都来关心对外宣传[J]. 中国翻译, 1990(5): 2?10.

[5] 向阳. 谈我国街道名称的英译[J]. 中国翻译, 1994(3): 30?31.

[6] 杨永和. 我国新世纪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J]. 外语教学, 2009, 30(3): 104?108.

[7] 杨全红. 也谈汉英公示语的翻译[J]. 中国翻译, 2005, 26(6): 43?46.

[8] 戴宗显, 吕和发. 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J]. 中国翻译, 2005, 26(6): 38?42.

[9] 胡文仲. 现代实用英语例解[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 1.

[10] 北竹, 单爱民. 谈英语公示用语的语言特点与汉英翻译[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5): 76?79.

[11] 丁衡祁. 努力完善城市公示语,逐步确定参照性译文[J]. 中国翻译, 2006, 27(6): 42?46.

[12] 樊桂芳. 公示语翻译的互文性视角[J]. 中国科技翻译, 2010, 23(4): 47?50.

[13] 罗选民, 黎土旺. 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几点思考[J]. 中国翻译, 2006, 27(4): 66?69.

[14] 牛新生. 公示语文本类型与翻译探析[J]. 外语教学, 2008, 29(3): 89?92.

[15] 王银泉, 陈新仁. 城市标识用语英译失误及其实例剖析[J]. 中国翻译, 2004, 25(2): 81?82.

[16] 万正方. 必须重视城市街道商店和单位名称的翻译—对上海部分著名路段商店和单位牌名等翻译错误的调查[J]. 中国翻译, 2004, 25(2): 72?77.

[17]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 全国公示语翻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翻译, 2007, 28(5): 62?67.

[18]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错译解析与规范[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V?XI.

[19] 韩江洪, 张柏然. 国外翻译规范研究述评[J]. 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27(2): 53?56.

[20] 倪传斌, 刘治. 标记语的英译原则及实例分析[J]. 上海科技翻译, 1998(2): 18?20.

[21] 黄友义. 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 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 中国翻译, 2004, 25(6): 27?28.

[22] 张美芳. 澳门公共牌示语言及其翻译研究[J]. 上海翻译, 2006(1): 29?34.

[23] 牛新生. 从感召功能看汉语公示语英译[J]. 中国翻译, 2007, 28(2): 63?67.

[24] 薛红果. 公示语的英译错误分析及其矫治[J]. 西北大学学报, 2010, 40(6): 182?183.

[25] 李清源, 魏晓红. 基于模因论的汉语公示语英译探讨[J]. 河南大学学报, 2007, 47(5): 95?98.

[26] 邹彦群, 等. 公示语翻译研究十年综述[J]. 上海翻译, 2011(4): 27?30.

[27] DB11/T 334.0-2006. 北京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地方标准[S].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6.

[28] DB31/T 457-2009. 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S].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

[29] DB32/T1446.1-2009. 公共场所标志英文译写规范[S].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

[30] DB33/T755-2009. 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S].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