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手术室护士基本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摘 要: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手术风险大,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积极治疗合并症;术中缩短手术时间,保护机体器官;术后防治各种并发症,重点在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治疗。
关键词:食管贲门癌;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3-0152-01
食管癌、贲门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案。随着外科技术、麻醉及术后监护治疗措施的逐步改进,医疗吻合器械的不断完善,高龄已不再是手术禁忌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但老年患者因生理机能的衰退,各重要脏器代偿能力不足,对手术创伤的耐受力下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升,手术风险增大。要降低手术风险,关键在于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正确处理围手术期并发症。针对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特点,笔者总结了术前、术中、术后应做的准备,现报告如下。
1 术前准备
①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心理防卫及适应能力下降,对躯体疾病及所带来的精神负担的耐受能力减退,加之老年人具有孤独、寂寞、抑郁心理。因此,应做好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②加强卫生宣教。劝其戒烟,指导有效的咳嗽、排痰及呼吸功能锻炼;③预防感染,注意口腔卫生,每天早晚刷牙;入院后即开始口服灭滴灵0.4/d,连服3d,必要时可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感染;④了解患者肺功能。对严重肺功能减退者,结合动脉血气分析,给予间断吸氧,3~4L/min,每次30min,2次/d,持续7d;⑤积极治疗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合并症,口服降压药、静滴极化液保护心肌;⑥加强营养。对不能进食者静脉输入葡萄糖注射液、白蛋白,有条件者可深静脉滴注高营养液。
2 术中处理
包括麻醉配合、技术改进等,应时刻考虑到患者系高龄患者这一事实。
2.1 麻醉配合
①麻醉过程宜平稳,避免血压忽高忽低;②术中避免单位时间内过多液体进入机体引起心脏负荷加重及肺间质水肿;③术中可给予抗生素,维持有效药物浓度;④对肺功能低下或手术时间较长者,可给予乌司他丁,此药系广谱蛋白水解酶抑制剂,可抑制全身炎性反应,保护肺功能;⑤术毕应彻底吸痰,待患者完全清醒,肌力、肌张力恢复后再拔除气管插管。
2.2 技术改进
本研究在技术方面做了如下改进:①减少术中对肺脏的损伤和牵拉,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同时定时膨肺,避免肺长时间萎缩。术中严重挤压肺所引起的肺损伤使肺微小血管栓塞,肺泡细胞损害,术后生理性死腔增多,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容易导致术后肺部感染和ARDS;②术中常规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肠内营养可在术后早期改善高龄患者的营养及代谢,帮助恢复胃肠功能;③一次性吻合器、闭合器、荷包钳的使用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避免长时间手术带来的术后并发症。据报道,当高龄患者的手术时间大于4小时,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上升;④吻合技术上常规吻合完毕后,将吻合口上胸膜与吻合口下前壁胃组织悬吊3针,有效减张后减少了术后吻合口疹的发生率。
3 术后并发症的治疗
3.1 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治疗
①PT PI:PT PI是胸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71%,为术后并发症的治疗重点。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是PT PI发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清除痰液是首要任务。排痰应以患者自行咳嗽排出为主,考虑到开胸手术后尤其是高龄手术患者,咳痰能力下降,应为患者提供咳痰的有利条件;鼓励、协助并刺激患者咳痰;使用镇痛药物泵定时镇痛;稀释痰液,包括使用沐舒坦等化痰药物和蒸气吸入;提供足够能量,增强患者体力;对咳痰无力,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的患者宜早作气管切开;②哮喘:除PT PI引发哮喘外,还应重视胸腔积液造成的肺压缩诱发的哮喘。一旦穿刺或引流排液使肺复张后,哮喘立见缓解;③RF: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中肺组织机械性损伤范围大,手术时间长者术后易发生RF;④术前充分准备,行痰培养+药敏,以利术后针对性抗感染治疗;⑤手术操作要简单,不适合采用时间过长和创伤过大的手术方案,手术时间最好小于4h。
3.2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治疗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中以心律失常多见。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手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增加。术后充分镇痛、镇静、供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大部分心律失常在诱发因素缓解后可自行消失。对心律失常持续存在者可药物治疗,同时加强对血流动力学的检测。
3.3 精神系统并发症的治疗
兴奋性谵妄临床表现为睡眠颠倒、认知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持续2~5d,经镇静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考虑与手术创伤、感染、低氧血症、物等综合因素有关。
在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护理中也要注意使用呼吸机以辅助患者呼吸,注意循环系统的监护,同时注意持续胃肠减压及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高患者生存率。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虽然术前伴有其它合并症,术后有较高并发症,但只要有针对性地作好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成功率完全是可以保障的。
参考文献:
[1] 马海涛,倪斌,秦涌,等.高龄食管癌的手术治疗[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5(6):1070-1071.
[2] 公维营,张延平.高龄食管癌患者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治疗[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4,9(3):294-295.
[3] 邹卫普.胸外科围手术期处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88-01
1 方法
1.1 加强锻炼 ,全面提升身体素质
手术室护士工作量大、事务繁多、应急情况多,除了择期手术外,急诊重危手术随到随做,手术时间不固定。手术中使用的各种化学药品及医疗气体(如甲醛、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等)种类不同,经常配合放射拍片手术(C型臂)及接触乙肝、结核、梅毒等传染病手术,可能引起自身抵抗力下降;因自身家庭、生活问题、学习工作、晋升、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精神上存在压力;锐器刺伤等都会不同程度影响身体健康。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长时间精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和健康的身体。招之即来,连续作战,是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因此护理人员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如散步、打羽毛球、练瑜珈,保证有强健的体魄和充足的精力。要重视营养成份的摄入,消除年轻护士为保持体形不敢吃的心理,要求必须吃早饭后允许参加手术。如果条件允许,对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手术,物品、器械清点清楚以后,中可以进行人员交接班,以保证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体力更好地配合手术。
1.2 业务学习
1次/月学习内容:专业思想教育占8.0%,医院感染占23.2%,
手术室管理占28.7%,消毒隔离占17.4%,精密仪器使用保养占14.O%,专科配合占8.7%。注重专业知识及新技术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水平随着医学科学发展,手术室护理学已成为一门专门学科,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除加强基本知识学习,狠抓基本功外,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利用业余时问对专科知识进行讲课,不断巩固和更新理论水平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大批先进医疗设备(如进口显微镜、腹腔镜、关节镜等)进入手术室,要求每位护士学习设备使用、维护,经常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选派护士外出进修手术配合,对于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处理,使设备等到正确使用,从而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
1.3 不断强化心理素质
手术中突况的发生,患者病情变化快,手术医生情绪起伏不定,这些都会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不断加强护士心理素质培养,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确保全部精力集中于工作上。培养其稳定心理与应变能力,平时有意识地培养护士注意力的稳定性,养成无论担任器械还是巡回工作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各项配合工作能做到心中有数。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做好手术患者的术前的访视,查看病历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性格及心理状态,了解手术内容及方式,术中密切关注手术进展。在平时手术配合中逐渐了解手术医生性格,手术习惯,遇到任何情况都有稳定的工作情绪,保持处变不惊,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1.4.学术交流
3年中,共参加全国性学术交流8人次,省内学术交流及新技术新业务培训12人次,全院性学习26人次。
2 结果
针对以上各种方法,结合书籍杂志,每月进行业务考核和理论知识考试,各类成绩均有所提高,见表1。
3 讨论
3.1 护理教育的2个重要途径。一是在职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护理质量,主要是介绍新的病人护理法,新的诊断和治疗新技术,以及仪器的使用方法等。二是继续教育,其主要方面是有关资格证书和学位水平的教育,涉及到护理人员个人素质的提高。
3.2 注重专业知识及新技术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水平随着医学科学发展,手术室护理学已成为一门专门学科,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除加强基本知识学习,狠抓基本功外,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利用业余时问对专科知识进行讲课,不断巩固和更新理论水平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大批先进医疗设备(如进口显微镜、腹腔镜、关节镜等)进入手术室,要求每位护士学习设备使用、维护,经常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选派护士外出进修手术配合,对于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处理,使设备等到正确使用,从而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
3.3 护士的业务考核和知识考查的成绩与奖金挂钩,在技术含量、工作业绩的分值上充分体现:2个考核点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加2分(基数为8分),90―80分不奖励也不扣分,80分以下扣0.5分,70分以下扣1分,不及格者扣3分;每月底在科务会上反馈考核结果,公开优缺点,对存在的不足进行讨论分析,明确各自努力的方向,同时护士长听取各级护理人员的反馈意见,不断修改考核细则,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每月结束,使护士对自己都有一个新的认识,循序渐进地在科内形成良好的业务学习气氛。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麻醉;配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34-02
临床上,手术治疗是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是麻醉和手术过程中都不免会给病人带来创伤,并由此可能会带来各种并发症、后遗症等不良后果。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提高,麻醉仪器设备的日益更替及品的不断更新出现及应用,如何更好的去配合麻醉师的工作,这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对各种护理操作技能、系统的围手术期的处理知识熟练掌握均显得尤为重要,与麻醉医生默契配合,重视并主动积极参与围手术期的处理,才能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效果。否则,极有可能手术成功,确出现治疗失败的结果。本文就手术室护士如何做好与麻醉师之间的配合工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1术前配合
1.1术前访视同麻醉师于术前1d(急诊除外)一起去看望患者,查看病历,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将麻醉方式向患者讲明,以使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恐惧心理得到减轻或消除,能够更好地配合手术。向患者详细讲解术前的各项注意事项,包括为何禁食、禁水,将假牙去掉,首饰不能佩戴等。
1.2手术室环境的准备患者在麻醉的状态下,机体将会部分性的或全身性的失去对外界温度变化的自我调节能力。此时,如果室内温度过高、湿度较大,患者的散热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出现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导致患者高热的出现;而如过低的室温、湿度较小,则可加快机体的散热,导致体温降低[1]。因此,对患者来说,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十分重要。手术室护士应将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左右。
1.3药品和仪器的准备对各种麻醉方式和各种物的应用、性能及使用计量手术室护士应熟练掌握,并协助麻醉师准备好麻醉用药、吸引管、氧气及各种监测设备。
1.4仔细核对患者信息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各种皮试结果、手术名称、部位、麻醉前用药情况以及是否禁食等。
1.5的配合手术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安置,手术室护士要对摆放的操作程序熟练掌握,这样可以使因安置不当给患者和手术带来的风险降低[2]。手术室护士要在麻醉开始之前协助麻醉师将患者的摆好,并向患者耐心解释清楚予以配合,这样可使麻醉的各种操作能够顺利的进行。麻醉完成后,手术室护士应协助麻醉师以及手术医师共同将患者的手术摆好,并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循环系统的稳定,充分暴露手术视野。
1.6建立静脉通路巡回护士首先应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物、手术补液、输血以及给药能够顺利的进行。可以使用静脉套管留置针和三通,以保证麻醉抢救用药及时输入患者体内发挥作用。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及时调整输液的速度,在输液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有无渗漏现象的发生。要与麻醉师认真、仔细核对所使用的各种药物,避免出现用药错误。2术中配合
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由于患者的各系统机能可能受到物能够干扰,手术室护士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密切观察,对各种抢救药物、急救措施等的应用、操作熟练掌握。手术室护士还要对不同的病情变化情况了解熟悉掌握,并善于观察识别,向麻醉师及时报告,以使急救措施及时、有效的进行。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要对患者有无出现输液、输血反应等进行密切的观察,如有出现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在麻醉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处理、治疗。
2.2积极参与抢救工作各种抢救技术是手术室护士务必熟练掌握的,如:心脏骤停及各种休克的抢救工作等[3]。手术室护士应冷静、有序,对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用平常心去对待。手术室护士要及时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比如各种病情变化的早期症状、体征、各种各类抢救药物的适应症、剂量、使用方法和禁忌症等;还要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各种抢救设备的使用方法。
3术后配合
手术结束后,手术室护士应协助麻醉师对患者麻醉和术中的各种情况做好总结并仔细记录,并对各种管道仔细进行检查,确保管道的通畅。将患者送回病房后,将患者麻醉及手术中的各种基本情况仔细向病房护士交代清楚,使病房护士对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情况有所了解,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术后护理。4结论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应急处置能力、扎实的护理基本知识和操作,以便更好地配合麻醉师顺利完成手术,还要熟练掌握手术室使用的各种药品、监测仪器、抢救设备的使用方法,积极预防和处理各种意外的发生,切实将麻醉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的保护。参考文献
[1]宋玉婷.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之间的配合.中外医学研究,2011,9(8):77-7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只有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护理专科化已成为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方向。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对护士的素质要求不同于普通病房。随着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以及护理模式的改变,手术室护理理念发生了转变。根据患者的个体需要提供适当的护理,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服务,以达到术后最大程度的康复或将患者所不期望的结果降到最低成为手术室护理的新理念。专科护士的形成和确立是护理专业化和专门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符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趋势。卫生部2011年底颁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指出,争取到2015年,在全国建立10个国家级重症监护培训基地,10个国家级急诊急救护理技术培训基地,5个国家级血液净化护理技术培训基地,5个国家级肿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5个国家级手术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十二五”期间为全国培养2.5万名临床专科护士。手术室护理是护理的重要内容,被称为护理专业的“第一专科”,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外科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手术室护理专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专业化的特点日益突出。为规范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保证培训效果,卫生部医政司组织中华护理学会及国内有关专家规划编写了《手术室护理学》一书,作为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教材。随后,各省、市护理学会也开始定期举办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班。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及认证标准得以逐步完善。据统计,截至2012年,全国已有5789名护士取得手术室专科护士资格。卫生部计划今后加强评选、建立国家级手术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进一步规范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提升专科护士培训效果,为临床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专科护理人才。传统手术室护士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1)根据手术室需要选送部分临床护士到上一级医院手术室进修学习后成为手术室护士;(2)通过科室轮转到手术室,由手术室老护士带学徒式培训。这两种在职培训模式周期长、见效慢,同时增加了培训经费投入。真正由医学院校系统、规范培养的手术室护理专业人才极其短缺。
2我院开设三年制大专手术室护理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手术室护理专业培养的护士是面向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具备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掌握护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擅长手术室护理实际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1行业调研
在确立手术室护理专业培养模式及培养内容之前,对我院省内外实习单位中的23所三甲医院及5所二甲医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所三甲医院和5所二甲医院需要手术室护理专业的护理人员,其中12所三甲医院和3所二甲医院需要三年制大专学历的手术室护理人员。近3年需要的手术室护理人员数量:需要10人以上及7~10人的三甲医院各5所,需要4~6人的三甲医院6所,二甲医院5所。
2.2师资力量
我院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双师型”外科护理学教师共11名(其中硕士6名),专职手术室实训教师3名,另聘请了1名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已退休)担任手术室实训教师,部分专业课程教学由合作医院具有丰富手术室临床护理经验的教师承担,已构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兼职教师队伍。Vol.332015No.7
2.3校内实训条件
我院投入一个多亿在新校区建有两栋总建筑面积25378m2的省内一流的护理实训中心,先后投入一千二百多万元购置了国内外先进教学模型和仪器设备,现有各类护理专业技能实训室125间,实训床位近五百张,可同时容纳1500名学生开展实训;建有现代化模拟手术室6间(其中层流设计手术室一间)配有手术床、无影灯、便携式监护仪、输液泵、呼吸机、除颤仪、常用手术器械包、缝合包、吻合器、气管切开包、麻醉机、单极高频电刀等。这为手术室护理专业校内教学提供了保障。
2.4生源、就业前景
我院生源充足,每年招收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学生近千名,有二甲及以上校外实习医院98所。成立了由省内护理专家和学院教师共同组成的护理、助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护理专业建设、改革与发展。构建了“院校合作、全程共育、分段实施”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和“五位一体”连续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85%以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在97%以上。学生毕业后既可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也可从事普通护理工作,增强就业实力和竞争力。
2.5可为医院直接输送手术室专业护士
【关键词】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
当前,我国医学和诊疗技术飞速发展,护理工作的职责及功能也远远突破了传统领域。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重大发展,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急需高素质的专业护理人才,专科护士正日趋受到重视。国内部分大城市在保证手术室护士数量和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上,纷纷大力加强专科护士的培养。
1 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基础理论
手术室专科护士是指在某一特殊或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的专家型临床护士。特定的专科护士的工作被限定在专科,必须具备一般的护理知识、技能以及适应特殊岗位的实践能力。专科护士最早出现在美国,不同国家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称谓有差异,比如说手术室护理专家、手术室专业护士,但其共同点在于,专科护士必须满足手术室护理特定岗位的特殊要求,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还应该通过专门的专业知识考核并取得相应证书。专科护士的职能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护理实践,专科护士必须掌握丰富的专科知识,熟知业务技能,能够为病人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化护理;二是手术室指导,组织医疗器械检查、参与护理会诊,指导特殊仪器的操作,为其他护理人员提供指导,解决手术室疑难护理问题;三是教育,专科护士为病人和家属提供专业的知识普及;四是咨询研究,展开手术室护理领域的研究,并将成果应用于本专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目前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也还需进一步加强。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需要进行系统的手术室知识进修、护理培训,国家要严格把关手术室专科护士资格的去的。
2 我国手术室护士存在的问题
2.1护士队伍教育层次较低
为了适应手术室护理学的发展趋势,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满足患者需求,合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稳定手术室护理队伍,推动手术室护理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必须从提高手术室护士队伍的教育入手。护理是一门实用学科,护理教育的目的是要为社会群体健康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但是,当前我国护士行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护士队伍的教育水平不高,据统计,我国护士队伍中,中专以下(含中专)学历者达到80%以上,本科学历者不足10%。我国高等院校中设立护理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院校较少,这一情况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一情况急需得到改善。
2.2护士专业化水平较低
我国护理人员队伍庞大,数以百万计,但是护士的专业化水平较低。这与我国我国目前高校的护理教育内容医疗化倾向严重,基础医学理论薄弱不无关系。护理教育中专科理论知识和沟通技巧培训缺乏。护士在为病人提供深入的专科护理中无从下手。目前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在职护士的再教育不重视、不支持。绝大多数的医院在医护人员的培养上经费支持力度小,特别在护士培养方面缺乏经费投入。长期的护理工作使得大部分护士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是由于护士的学历水平低,理论知识欠缺,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成为专科护士的可能。
3 培养手术室专科护士的途径
3.1严格把关专科护士招录
手术室时对病人实行手术、治疗、抢救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护士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和病人安危,因而培养手术室的专科护士尤为重要。身为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对其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在选任手术室的专科护士时必须严格把关,挑选思想态度好、个人素质高、具有积极的学习主观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才。另外由于专科护士对于专业水平要求高,在选人前应组织统一的摸底考试,考试内容应当包括手术室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规范,择优录用。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护理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手术室专科护士的科研水平,必须要求专科护士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必须严格把关专科护士的招录。
3.2规范专科护士培训内容
专科护士的培养离不开理论授课。在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课程选择上,必须结合当前手术室工作的需要,适当补充手术室新的理论和技术,在培训课程内容上要注意内容安排的新颖性和系统性。当前许多护理培训课程贪多求全、课程量大、基本知识重复讲授、专科知识讲授少、上课内容理论化强、案例少等等,这些问题使得参加培训的护理人员提升慢,难以达到培训目的。培训人员在进行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时,必须结合手术室的工作需要,引入案例,提高参训人员的学习兴趣。在培训时要主动吸引参训人员参与培训内容讨论,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规范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内容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专科护士,更好地为手术室工作服务。通过专科护士培训,让手术室的护士在专科上有一定优势,与外科手术医生配合默契,提高工作效率。
3.3理论学习和手术室实践相结合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发展,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液不例外。学好手术室的操作规范以及医学基础理论,同时结合手术室实践操作,将促进专科护士人才的养成。在日常工作中定期考核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督促护理人员自主提高专业能力。组织各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制定合理的实践计划,选派合适的培训指导老师,保证学员能够顺利地完成实践计划。
总之,我国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工作还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并无模式可循,需要规范培训内容和方式,培养更多合格的手术室专科护士,为手术室工作服务,为病患服务。应加快开展手术室专科护士队伍的建设,高质量专科护士的培养需要不断的理论学习,更需要长期的实践磨练,不断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推动护理事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玉、齐艳.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结构演变及现存问题[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
[关键词]合并高血压;择期手术;术前访视;效果评价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使患者产生较明显的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出现紧张、恐惧心理,引起生命体征及情绪变化,甚至影响麻醉和手术的正常进行[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系统张力高,血管弹性差,应激能力低下。临床上时常发生此类病人入手术室后,因焦虑不安或过度紧张导致血压过高而暂停手术。随着整体护理的广泛开展,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逐渐由单纯的手术配合转向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护理访视成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现将2009年10月~2010年6月对60例合并高血压择期手术患者行术前护理访视的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6月施行择期手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患者均伴有原发性高血压,需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且血压控制良好,术前的血压在正常范围。手术均拟施非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术前护理访视,对照组不接受术前护理访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的术前准备及护理,对照组患者只做简单的告知术前注意事项。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强化健康教育方式,由手术室术前访视护士在手术前一天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且人手发放一份健康教育手册,让患者阅读,不能阅读者访视护士给予逐一讲解,直至患者掌握。适当的方式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说明手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麻醉方法等,使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性有所了解,解除顾虑。讲解手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方法,讲授缓解紧张的放松方法。做好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调整,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与患者交朋友,告诉患者不必过分紧张,手术中将亲自陪伴在患者身旁,术中有任何不适或要求均可随时向你提出,使其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
术晨由访视护士将患者接入手术室。
1.2.2评价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术前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及术中需增加麻醉辅助用药和因过度紧张致血压过高需延期手术情况比较。
1.2.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基础血压、心率与入手术室30min血压、心率变化情况见表1。
2.2两组患者延期手术及术中增加麻醉辅助用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因高度紧张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虽经安慰解释及镇静处理仍需延期手术和术中需增加麻醉辅助用药情况比较,见表2。
3讨论
3.1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对血压、心率的影响
手术患者术前普遍存在着焦虑,而且手术患者的焦虑程度随着手术的日益临近而逐渐升高[2]。患者焦虑、恐惧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苯酚胺分泌增高,心排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自身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功能紊乱,心理承受能力低,易紧张、焦虑,并且血管壁硬化,弹性减弱,因此血压受环境影响波动幅度大于正常人。从表1可见,术前患者基础血压、心率与进入手术室30min于麻醉前的血压、心率进行t检验,观察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
3.2护理访视患者相关知识缺乏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发生了一定的影响
患者术前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担心疼痛、担心手术医生的技术及手术效果等。针对以上问题,术前巡回护士根据合并血压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等个体差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的基本知识,麻醉的安全性,术中麻醉师会根据手术进展情况及患者个体差异,必要时辅助使用麻醉镇静剂,介绍主刀医生的技术和经验等。从表2可见,患者入室后因过度紧张需暂停手术者观察组为1例,对照组为5例,术中需增加麻醉辅助用药(以镇静剂为主)观察组为2例,对照组为8例,两组经χ2检验,分别为P
3.3术前访视作为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的一项内容,其价值已得到肯定
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AO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3]。以往传统的护理模式是以疾病为中心,手术室护士机械地配合完成手术任务而忽视对患者的整体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使手术室护士单纯的传递器械配合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围手术期护理,从单纯的重视器官切除转向整体人的概念[4]。术前访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手术病人获得高质量护理及顺利康复的关键[5]。
参考文献:
[1]梁宝勇,刘畅,杜桂芝,等.择期性腹内手术病人的稍大激源反应与心理研究[J].中华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2):77-80.
[2]王筱君,刘建芬.术前干预对择期脊柱手术病人焦虑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2):18-19.
[3]钱玉秀.中日两国手术室护理的比较[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2):17-18.
从专科护士培养需求角度,安徽省护理事业发展五年规划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集中我省优势临床医疗、护理资源与高等护理教育相结合,培养高级护理实践人才,发展专业护理[2]。因此我校护理学部自2008年起,在普通护士培养的基础上,后期进行了专业方向培养,如手术室护理专业方向、急救重症护理专业方向,老年与社区护理专业方向等。这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选择适合自己专业方向的机会从而利于其创造力的培养;同时也促进学科专业和课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增强教师的育人意识。手术室护理专业方向培养的护士是面向国内外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具备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掌握护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手术室护理专长,能从事护理专业领域、擅长手术室护理实际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手术室护理专业方向人才岗位定位
1.1行业调研
在确立手术室护理专业方向培养模式及培养内容之前,充分发挥外聘师资的优势,召开“护理专家指导委员会”,请临床护理专家论证,提出意见及建议。确立手术室护理专业方向护士的核心能力。包括:手术室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消毒隔离管理能力,安全管理能力;围手术期管理能力等。核心能力是一组专业行为,阐述了专业护士应有的标准及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3]。护理领域需要核心能力、核心知识和相应的课程设置及教育,以提高和保证护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增强护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及自我成就感[4]。在此基础上确立开设课程及选用师资。1.2确立主要岗位培养的护士主要从事各级医院临床科室的护理工作,尤其是擅长手术室护理工作任务。
2创新手术室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1建设思路
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护理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院合作、产学合作,探索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反复调研和论证,创新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平台,二个注重、三个交替、专业分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一个平台”是指以护士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的课程平台;“二个注重”是指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三个交替”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通过“课间见习、课间实习、毕业实习”三个工学交替过程强化实践技能培养;“专业分化”是指适应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的进行手术室护士专业分化。
2.2初步形成“校-行-企联动”人才培养模式
学部每年进行2次以上集体备课,请临床专家到护理实训室指导、示范;教师联系临床2~3个月,专任教师走近行业,与护理专家沟通,了解临床护理岗位设置、岗位任务、岗位要求以及岗位发展动向。加大了与临床在专业人才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深度合作力度。
3建设内容
3.1师资队伍的建设
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专任与兼职结合的建设措施,进一步提高专任教师中具有临床工作经历的比例,经过几年的培养,手术室护理专业方向达到了专业方向课程50%以上由临床医疗及护理专家讲授。专兼比例:专任师资33%,临床师资67%。年龄构成:20~30岁:16.5%;30~40岁:67%;40~50岁:16.5%。职称构成:中级:83%;高级:17%。学历构成:大专50%;本科17%;硕士33%。
3.2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
3.2.1专业方向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
手术室护士专业方向课程在普通护理教学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方向课程,包括:《手术室管理》《常用手术配合方法》《麻醉护理学》。《手术室管理》内容涵盖了手术室设施管理、手术室基础护理技能管理、物品管理、组织结构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悉手术室的设施和组织结构;掌握手术室基础护理技能、物品消毒灭菌方法;能够了解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和防范、电外科设备及精密仪器的安全使用;熟悉外科伤口感染监控、基本器械和用物的用途及使用。《常用手术配合方法》内容涵盖了各个专科共达百余种手术的手术基本步骤和护理配合,体现新概念、新理论、科技创新及新举措,普通手术与高、新、尖手术护理配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悉各个外科基本手术麻醉方式和手术;能够了解各个外科手术的特殊器械和基本物品准备;掌握常见手术的主要步骤及护理配合、配合注意事项;熟悉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增强护理工作中的职业责任感。《麻醉护理学》的任务是掌握麻醉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麻醉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对需要麻醉的患者提供综合性的、广泛性的护理,负责观察病情,进行麻醉前准备工作,参与术中麻醉维持的管理,从事麻醉恢复室(RR)和重症监测与治疗病房(ICU)中病人的监测与护理工作及术后镇痛随访,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和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3.2.2专业方向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以理论讲授、示教、实验、自修、电教、小组讨论、临床实习、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以理论考核、技能考核、课堂参与、个人作业等形式进行评价。在手术室专业方向课程授课上,因授课教师大部分来自省级三甲医院手术室的护士长及资深护士,这些外聘师资发挥行业优势,定期带领学生深入临床手术室,实地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真正做到工学结合,学生手术室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3本专业方向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3.3.1配套实训室的建立
在中央财政、省财政、省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安徽省立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专家指导下,我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卓有成效,目前共投入资金600多万,建筑总面积约1800平方米。其中建有现代化的模拟手术室。通过多年摸索,集思广益,建立护理专业方向课程配套实训教学环境。同时在手术室建设设计中开辟玻璃隔离教室:老师手在手术室示教,学生在玻璃隔离教室观看;即模拟了临床手术室情境,又培养了学生手术室的无菌观念。手术室专业方向课程授课67%由临床资深的护士、医师进行教学。整个教学以实训为主。实训教学采用多种方式。护理操作演示在配有阶梯椅、黑板、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仿真护理实训室内进行护理操作演示,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临床护理见习包括集中见习和教学实习;学生学完专业课及临床见习后,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模拟临床真实的诊治、护理过程,进行护理综合实验;顶岗实习让学生在临床真实的环境训练,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处理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为迅速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手术除了切除病变组织外,对患者也有直接的创伤,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且严重影响预后。手术室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除了严格无菌技术、消毒隔离外,手卫生也是不可忽视的。国外报道在手术室电话机上监测有引起医院感染和外科切口感染常见的细菌菌落,这些细菌约41%可以由电话传至手,从手至患者皮肤表面[1]。手卫生看似简单,但在临床工作中执行却较困难。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法对70名手术室护士对手卫生的认知、信念及行为进行调查,旨在为改进手术室护士的手卫生工作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于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手术室工作的护士70名,均为女性,年龄21-47岁,平均30.2岁。工作年限1~27年。学历:大专46人,本科24人。职称:护士30人,护师21人,主管护师15人,副主任护师4人。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参考美国医疗保健促进学会(IHI)的手卫生问卷调查表[2],设计手术室护士手卫生认知、信念与行为问卷。认知部分7个条目,信念及行为部分7个条目。每个条目以"是"或"否"回答。问卷调查为无记名式,被调查人员当场回答问卷,不讨论、不提示,并当场回收,以保证回答问题的独立性及真实性。共发放问卷70份,均有效回收。
1.2.2 现场观察:根据手卫生风险级别[3]设置手术室手卫生现状调查表,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低风险(如接触无菌物品、接触手术间电话、接触手术间清洁车后等)、中风险(如帮助患者过床、静脉穿刺前后、短时间接触患者等)和高风险(直接接触患者的口腔、鼻腔,处理患者血液、尿液,接触患者伤口,处理吸引瓶或气道)。观察者为2名医院感染控制专科护士和2名手术室感染控制护士,参与调查之前参加相关手卫生工作方案、各项手卫生指征和调查表的讨论。持续3d每天分别于8:30-9:30、11:00-12:00、14:30-15:30对20个手术间工作的被观察者的手卫生低、中、高风险级别进行观察。同时记录护士从事各项操作时戴手套及操作后洗手的依从性。洗手依从性是指护士能够按照卫生部"手卫生指南"Ⅲ中的洗手要求坚持必要的普通洗手(用普通肥皂,以清除和降低手部暂住菌的密度)或消毒洗手(用抗菌肥皂和含乙醇的消毒剂擦手,以清除或破坏暂住菌,减少微生物)。观察者只记录亲眼所见的手卫生指征。护士不知道该项研究的目的,同时不向护士提供与其手卫生消毒行为相关的反馈信息。现场观察66人(4人休假)。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o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2.1 手术室护士对手卫生的认知情况:65.71%的护士熟悉"手卫生指南";65. 71%熟悉洗手指征;71. 43%认为手卫生在预防医院相关性感染方面有作用;50. 0%认为周围的同事基本是按照"手卫生指南"实施手卫生;77. 14%认为难以按照"手卫生指南"做好洗手;32. 86%认为在摆完后未洗手进行导尿有交叉感染的风险;只有20.0%的护土认为能在手卫生方面做同事的表率。
2.2 手卫生信念及行为:97.14%的护士有信心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95.71%的护士打算坚持做好手卫生;65. 71%的护士认同"手卫生指南";31. 43%的护士接触患者后能积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35. 71%的护士进行静脉输液操作前会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41.43%的护士接触同一例患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会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20. 0%的护士脱手套后会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2.3 手术室护士手卫生行为现状
2.3.2 各风险级别洗手依从性比较,见表2。
3讨论
3.1护士对手卫生的信念较高,但认知与行为欠缺。调查中只有65. 71%熟悉"洗手指征",77.14%认为难以按照"手卫生指南"做好手卫生,只有20. 0%的护士认为能在手卫生方面做同事的表率,说明护士对手卫生的认知有待提高。97. 14%的护士有信心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说明护士对手卫生的信念较高。但在现场调查中高风险的行为手卫生依从性高(86.36%),中风险、低风险行为中尽管接触了患者环境的手可能导致交叉感染,但洗手行为不够,不同风险操作护士洗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 对策
3.2.1 强化手卫生知识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培训及考核,包括基本知识、相关制度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指征、手卫生方法、手卫生效果监测的方法及手卫生要求的学习,及时跟进国内新信息、国际手卫生进展等。设立手卫生宣传栏,树立手卫生榜样。应建立以患者安全为导向的文化,强调职业性手卫生行为,将手卫生依从性作为患者安全的质控指标,作为医院检查的一个主要内容,结合手术室护理和手卫生规范制定手术室手卫生制度。
3.2.2 大力推广快速手消毒剂在低、中、高风险级别手卫生中,快速手消毒剂使用率低于洗手液。原因为部分护士对快速手消毒剂产品欠熟悉,对其中添加润肤剂护士感觉上不接纳,使用后还想洗手,而且手术室有便利洗手池,有的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后发生皮炎。WHO制定的《医疗活动中手部卫生指南》的核心内容是强力推荐乙醇类手部消用于手部未见明显污迹的消毒。改变从耗时的洗手到使用乙醇类揉搓剂揉搓手的手卫生体系是对手卫生的 革命性变革,擦手仅需10-20 s,而且以乙醇为基础消毒剂的擦手剂中添加润肤剂比肥皂的刺激性小,可减轻手部皮肤干燥,方便,使用效果好。
3.2.3 合理使用手套:①要求合理使用手套:强调护士戴手套的原因除了减少护士从患者身上获得感染的风险,还有预防菌落从护士传播给患者,减少护士手上的菌落在患者间传播。手套不能完全屏障微生物和防止细菌污染手。②学习戴手套的指征: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当可能接触血液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黏膜和非完整皮肤时,应戴手套。护理患者后要摘手套,护理一例以上患者时不要戴同一副手套。戴着手套从同一例患者身上昀污染部位移 到清洁部位时要更换手套。接触污染部位后,接触清洁部位或周围环境前要更换手套。避免重复使用手套[2]。
增进手卫生涉及改变一个习惯,它需要时间获得一个持续改进。应加强知识培训、建立以安全为导向的文化、开展手卫生活动,督促指导护士的洗手行为,推广快速手消毒剂的使用、合理使用手套等方式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同时呼吁医院管理者把改善手卫生依从性提高到医院制度上来,并在经济上、管理上和执行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Nelsorl J,Bivens A,shinn A. Microbial flranopera- tingroom telep 10nes[J]. AORN J,2006,83(3) : 619-620.
[2] 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Improvement(IHI). How to Guide:lmproving hand hygiene[R]. Cambridge,MA:IHI,2006.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已成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术前访视作为手术室护士的一项常规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医院的手术质量和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但在术前访视过程中如有疏漏容易引发纠纷。现总结如下:
1 术前访视内容
术前访视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1 访视前认真阅读病历,访视中仔细询问病史,掌握患者的主要情况、病情以及心理特征。如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民族、手术名称、配血情况、过敏史及手术史等,对于癌症患者应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
1.2 通俗易懂向患者介绍自己的身份、手术室的环境及设备、手术时的麻醉医生、麻醉方法及麻醉时注意事项,打消患者的疑虑和不安;并向患者简单介绍术前的一些配合事项、术中的注意事项及术中牵拉和男病人术前导尿产生的不适时应对措施的基本知识。
1.3 鼓励患者毫不保留的讲出自己疑问及顾虑,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需要进行安慰、解释,以解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1.4 以诚恳的语气告知患者次日自己将在手术中全程陪护、并竭力提供完善服务。
2 术前访视遇到的问题
2.1 服务态度不端正
良好的服务态度可促进医患和谐,而个别护士在术前访视过程中服务态度不端正,从而引起护患纠纷。首先,有些护士不注意自己的言语口气、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不重视,不好好回答;其次,一些护士认为访视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草草了事、有应付、走过场之嫌。而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手术时护士工作压力大,但重点还是在于一些护士对术前访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清楚意识到术前访视的重要性。
2.2 术前访视工作未做到位
访视前没有认真阅读病历,收集患者的资料不全,对患者的病情缺乏全面了解,导致患者发生误会,部分患者认为我们的访视只是为了收红包而已,缺乏相互信任。手术访视要对患者和家属作出详细的指导并对其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访视者必须掌握丰富的护理理论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并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
2.3 术前访视时间不充分
因护理人员有限,导致平均给每个患者提供的护理时间和术前访视时间较短,因此很难全面把握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使得评估欠准确;另外,有时患者不在病房,还有对沟通的抵触或语言沟通障碍等因素,使得术前访视工作缺少科学性和严谨性。
2.4 术前沟通缺乏技巧性
据调查,98%以上患者需要手术时护士在术前进行探望并提供指导,其中30%—40%的患者迫切需要术前沟通。由于患者对自己的手术,麻醉方式等配合方法均不太了解,而访视护士的表情,语言等行为又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因此有必要在术前访视过程中与其进行沟通。而部分护士在术前沟通时缺乏技巧性,无法达到沟通目的,从而引发护理纠纷。
2.5 对老年患者缺乏关怀
随着全球及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医学技术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老年人将接受手术的治疗。由于老年人的思维差异及沟通障碍,一些护理人员对待老年人缺乏关怀,对老年人的术前访视工作也就敷衍了事,从而导致不良后果。
2.6 法律意识淡薄
我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方法》规定:“为患者保守秘密…………不泄露患者隐私踏板秘密。”而在实际术前访视过程中有些医护人员却往往缺乏相关意识,从而导致医患纠纷。
3 防范对策及措施
3.1 通过培训端正态度,提高认识
通过收集相关疾病的生理、病理、治疗、护理等相关资料对护士进行培训,学习心理护理、护理理论及人际交流等知识、提高护士学习的自觉性、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从思想上、观念上和行动上端正态度,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从而为提高术前访视质量进而为手术质量的全面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通过评估确定患者术前需要和健康问题,了解与手术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以及个体化的心理护理,从而减轻或消除患者的预见性不安焦虑,紧张和恐惧心理,增强护患之间的信赖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3 注意交流技巧等术前访视技巧的应用
沟通交流过程中,合理运用语言及非语言的交流技巧可缩短与患者的距离。在术前访视中应用恰当的称呼、语言简洁,避免交流忌语和生僻医学术语,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在访视前应仔细阅读患者的病历,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与病情,进行访视的时间不易过长,以10—15分为宜,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特殊情况与要求,次日晨早会时进行交班;对小儿患者的访视时间适当延长。在术前访视时不必对手术进行详细说明,对自己不明白的事情不含糊地回答,对不懂的问题以礼貌、委婉的方式回避,以免造成患者的不安或引起医疗纠纷。
3.4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式访视
由于思想、性格、年龄、文化、病情等差异,不同的患者在术前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均不相同。针对不同的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术前访视,实施关怀照护,对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进行干预。尤其多数老年患者对即将到来的麻醉和手术顾虑重重,运用关怀照顾的理念,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时,善于应用倾听、引导、安慰等情绪上的支持,并给予鼓励性语言,解除患者心理不适。
3.5 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提高隐私保护意识
术前访视中对于患者的各种隐私应注意保护,如患者的家庭史、个人史、婚姻史、个人喜好,精神状态等,许多患者不愿或不能公开应严格保密,如癌症患者及梅毒、HIV阳性患者等,应格外注意。定期组织护士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使她们懂得在工作中如何保护患者的权益和隐私,学会如何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针对手术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护士在访视时应充分运用沟通交流技巧,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尽量缩短与患者之间的感情距离,以取得患者的信任,访视内容应因人而异,根据病人的情况,重点突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总结
手术访视是一个用“心”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护理程序的个步骤。手术室护士应明确手术访视“利己又利人”,是工职责之一[2]。为总结经验教训,克服不足,使手术访视继续开展下去,应从加强思想教育,改变护理观念做起,树立起护理工作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规范手术访视流程并将其纳入手术室工作细则中;注重访视基本技巧的锻炼,鼓励护理人员不断学习,加强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公共关系等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访视质量。
衡量医学的标准不是单一的治愈率高低,还应包括患者的满意度和患者的生命质量。在有限的护理人员和有限的护理时间内,通过术前访视掌握患者的病情,协助诊断及制定手术方案,从而有效的避免接错患者,做错部位,输错血液等严重医疗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工作质量,效率。通过术前访视,将传统的手术护理中单一配合手术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缩短了护患的距离,增加了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信任感,在心理上获得满意和重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有效的术前访视能降低或缓解患者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承受力,也改善护患关系,使患者处于手术的最佳状态,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芳.手术室术前访视的实施现状与对策[J].医学理论实践,2004,17(8):986-87.
【摘要】 介绍手术室新护士岗前培训模式及方法,供从事手术室护理管理和护理培训的人员探讨及参考。
【关键词】 手术室;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工作是确保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体现了护士自身价值和护理专业的科学性、严谨性,使护理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系统的岗前培训有利于新护士更快地适应手术室环境,熟悉手术室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更好地投入工作为患者服务,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本文旨在介绍我科手术室新护士岗前培训模式,探讨新护士的培训方法。
1 早期岗前培训模式
新护士入科后,即分配至各教员一对一跟班带教,无系统培训计划和课程。以往操作考核由教学组长负责,无评分标准。
2 现行的岗前培训模式
2.1 确定分层管理理念 采用分层管理的理念,即护士长副护士长教学组长专科组长,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2.2 制订培训计划 包括培训目标、时间、课程的设置、教员的选择及考核等。
2.2.1 选择教材 手术室护理涉及内容繁多、教科书中的内容分散[1],随着手术室器械仪器的快速更新、医疗水平的提高,手术室环境流程的改善,很多手术室专科技术书籍中的内容已落后。鉴于上海市护理学会对“手术室护士适任证书”的考核教材为2005年出版、周嫣主编的《实用手术室护理》,所以此次选择的教材与其一致。
2.2.2 培训时间 新护士入科后,利用每周六的休息时间集中培训,为期3个月。
2.2.3 培训课程的安排 刚毕业的护士工作热情高,一方面要保护其积极性,创造轻松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以期达到良好的激励效果[2];另一方面抓好基础培训,注重无菌观念、配合意识和慎独意识的培养。重点要求护士掌握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熟悉手术的安置,熟练配合各科常见的中、小型手术以及常见手术与麻醉的配合。所以,课程设置包括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及专科理论三部分。基础理论包括手术室规章制度、各工作人员职责、消毒隔离、护理文书、整体护理等;操作技能包括刷手、穿无菌衣、铺无菌台、各种手术的安置、穿针等;仪器设备的培训包括手术床、无影灯、电刀等常用设备的使用。专科理论包括各手术组常见的手术配合及仪器设备。共分为六个专科组,即普外组、泌外组、脑外组、骨科组、腔镜组、心胸外科组。此外,还增加了素质教育的课程,邀请前辈讲述我院手术室发展史及手术室护士素质要求。共计 18次课程,33学时。
2.2.4 培训教员的选择 担任岗前培训的教员为工作8年以上的全科护士,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及扎实的理论基础,基本为各专科手术组的组长,组织及表达能力强。对教员的要求:担任理论授课的教员需准备教案,制作幻灯片,准备本次授课内容的试卷及答案一份,上课前一周交电子版至教学组长。担任操作示教的教员制定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上课前一周交电子版至教学组长。授课教员应明确授课内容和时间,重点突出,且做到理论充分联系实际工作。
2.2.5 培训方式 形式多样化,采取理论授课和操作示范、护士练习的方式;组织安排培训基地参观,学习各种设备器械的制作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2.6 考核方式 一周授课内容在次周组织考试,考核形式为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在培训期间,除单科考核外,还安排了中期考核、终末考核及操作竞赛活动。
2.3 反馈与评估 制定岗前培训调查表,内容包括:对岗前培训的课程安排,如组织形式、时间安排、授课内容,最佳课程及可以调整的课程内容,授课教员的评价等。
2.4 制定学分卡 培训期结束后,对每位护士在培训期间及试工期3个月期间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以了解新护士岗前培训的成效及试工期的综合表现,评定项目包括:出勤时间、参与岗前培训次数、培训考核成绩、手术配合笔记、护理质量考评六个方面,总计360分。260分为合格,260~220分,延长试工期,延期轮转,奖金相应下调,小于220分为差,实施末位淘汰制,300分为优秀,酌情奖励,奖金相应上调。
3 培训结果
经过此次岗前培训的护士共计28人,所有护士理论与操作考核均达到合格标准。其中优秀为22人,占培训总数的78%。所有培训的护士均具备了独立的上岗能力。
4 讨论
4.1 制订培训计划的必要性 随着护理队伍的不断壮大,护理操作流程的不断完善,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由教学组长负责,培训考核难度大,结果不是很理想,存在主观性、片面性。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培训课程,对新护士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使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4.2 培训时间的保证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点是分散工作多,集中训练机会少,护士又承担了大约26%的非护理专业工作[3],如:维护器械设备、打包、处理一次性物品等,培训时间难以保证。以往的培训时间弹性大和随机性强,学习一般采取上班之前或下班后进行,缺乏计划性和连续性。新的岗前培训模式采取每周六集中授课的方式,弥补了以上弊端,不仅时间上能得到保证,也便于管理者排班。
4.3 加强师资力量 严格对教员的选拔,教学组通过对教案及幻灯片的审核及试讲,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修改教案,把握好教学质量。对教员提出要求,如准备试卷及答案,既形成了岗前培训试题库,又减轻了教学组的工作量。教学内容要讲求实用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一般与重点教育相结合,注意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讲课方法上要因人因地而异采用重复法、现场教学法、操作演示法、讨论法等[4];教员用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和成功经验来激发新护士的兴趣,指导年轻护士实践性学习,与新护士进行资源共享,增强沟通,提高培训质量。传统培训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以经验教学为主,师徒式带教,带教老师不固定,带教内容比较随机、散乱,缺乏系统性[5];且不同的培训教员存在差异和不规范等缺点;培训中只注重手术配合的实践,忽视理论知识的培养,手术相关知识缺乏。
4.4 培训方式及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提高了护士的学习兴趣及热情,避免了以往培训模式的单一和枯燥,使考核更加公平公正。我们岗前培训理论考试共计17次,操作考核2 次,竞赛3次。合适的培训方式能提高受训者的兴趣,达到教与学双赢的效果[6]。
4.5 建立反馈与评估表 通过反馈的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以后的岗前培训工作课程设置、时间安排等更合理。
4.6 建立学分卡 对护士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定,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培养了主人翁精神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培训中,始终贯穿素质培养,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较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等综合素质[7];多运用激励机制,善于发现护士的优点,及时表扬,对于缺点,也应及时指出、纠正,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快地提高业务水平[8]。
4.7 降低了管理难度 充分调动了组长的积极性,合理利用了现有的人力资源,锻炼了其能力,使手术室形成了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队伍。
5 小结
新护士的培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也是随着医学科学发展不断改进的教育工程[9]。手术室护理有特殊性,岗前适应期较长,新护士上岗一般需3个月左右[8]。这种岗前培训模式合理的利用了人力资源,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对护士进行了系统、规范、全面的培训,降低了管理难度,使培训效果更符合预期的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 茅金宝,吴静,朱丽霞,等.三期目标护理教学在手术室的实施.护士进修杂志,2003,18(8):728.
2 Hohler EH. Creating an environment conductive to adult learning.AORN J,2003,77(4):833-835.
3 吴欣娟,沈宁,刘华平,等.我国临床护理工作范畴岗位设置的初步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84.
4 包丽梅.如何提高手术室护士素质及护理质量.黑龙江医学,2003,27(8):619.
5 毛晓萍,戴红霞,常后婵,等.手术室新护士三年阶梯式培训模式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6,4(21):316-317.
6 刘军,谭仁琼,向华居,等.手术室护士培训现状与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7,7 (3):24-25.
7 陈爱初.新编医院手术室护理.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28-29.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是2010年卫生系统护理模式改变的核心,帮助患者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它体现的是以患者为中心,在临床护理中“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患者实施生理、心理、社会性的一种动态、完整、连续的综合护理过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就是要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展人性化服务,注重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同情和关爱,加强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手术室护理是一项特殊的专科性极强的护理工作,而手术患者必须在相对独立而封闭的空间中,并与家属暂时分离的情况下接受手术治疗,如何为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现有以下观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1 加强手术室环境的管理
1.1把好人员进入手术室关 门卫严格把守大门,与手术无关的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并对允许进入的人员做必要的指导和监督,认真检查手术人员的手指甲、头发、皮肤等,合格方发放手术室无菌洗手衣裤,使手术室保持良好的秩序,对陪同手术患者的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指引他们进入家属等候厅等候,确保环境不被人为污染,从这一环节也可以让家属看到我们认真负责的态度。
1.2把好手术室物品进出关 做好种类物品的管理,凡是进入手术室的物品全部脱掉外包装,并按有效期进行分门别类放置于指定位置,无菌物品走无菌物品专门通道,出手术室的污物通过污物专门通道。使手术室物品管理规范有序,并有定期监测报告,确保手术室物品的安全,这里需要我们慎独精神,也是优质服务的物质保障。
1.3把好清洁卫生消毒灭菌关 手术室环境要达到无菌,必须先抓好卫生清洁制度的落实,根据我科的工作要求,我们特别给制定了手术室保洁措施,护理人员做到分工协作责任到人,每周大扫除一次,层流滤网有专门的维修人员负责按要求定期更换,这样才能预防医院感染,为手术患者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确保手术室安全。
2 加强护士业务技术的培训
理论知识学到位,在理论知识学习上我们从基础抓起,每次科室来新同,都从手术室护理制度和基本知识入手,要求打好基本功,在理论学习上都有安排和计划,对高年资护士的要求知识也有提高,对职称高的护士要有科研论文等,以丰富头脑用过硬的知识赢得患者尊重,同时也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 加强服务态度的教育
随时沟通的理念,学会与患者沟通交流,学会礼貌地对待每一个患者和家属,多为患者服务,不仅仅限于术前,在患者的整个围手术期都可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我们的工作是否满意,存在些什么问题,利于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4 加强全程护理服务指导
4.1当患者进入手术室时 手术室护士要主动给患者以热情的关怀,态度真诚,亲切,语言温柔,委婉,安慰体贴关心照顾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环境,告知他对仪器设备发出的声音不要紧张以及需要患者如何配合,麻醉时的感觉以及麻醉产生的效果,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1]。
4.2手术开始 根据手术需求,护士将患者摆好手术需要,此时,除了要使患者处于功能位,防止神经肌肉的损伤,还要在各个容易产生压疮的部位垫上软枕或者棉垫,防止术后压疮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术中不交谈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且不议论患者病情,维护手术间的安静环境。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心电监护,随时观察其肢体语言等,及时分析,判断,及早发现病情动态,随时配合麻醉师妥善处理,以免操作被动,造成不良后果。
4.3手术完毕 如果患者是全麻,苏醒期有可能出现躁动,手术室护士应妥善束缚患者,防止发生患者坠床,引流管、静脉留置针脱落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待患者完全清醒,病情稳定,送患者出手术室房间时应帮患者穿戴整齐,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要禁止手术人员携带手机进入手术间,从而避免伤及患者的自尊心和避免使患者产生不被重视及不安全的感觉。并且注意保暖。术后患者如有疑问,应耐心解答,并且给予鼓励的话语,给患者送去最衷心的祝福。告知患者回病房后好好修养,放松心情,有利于术后康复[2]。
5 加强手术护理安全管理
5.1完善科室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操作,加强各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力度 使每一项制度执行到位,监管到位。杜绝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建立科室各项制度,如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患者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仪器物品管理制度、术前访视制度及手术室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护理质控安全讨论,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对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高风险问题防患于未然,建立防范接错手术患者、开错手术部位、用错药、输错血、防异物遗留手术患者体内、防范手术标本遗失等工作流程,手术室执行洗手护士不交接制度,巡回护士也制定了六不交接内容。手术室医护人员要相互监督[3],医生、护士、麻醉三方要对手术患者手术风险进行评估,还要认真执行手术过程中的每一次安全核查工作,每一次核查和交接班的执行,患者和家属都看在眼里,也会在无形中增加手术患者安全感。
5.2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 特别是对新来的护士,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养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护士防范风险的能力。管理者应合理配置手术护士,根据每日手术量及时调配人员,实行弹性排班,避免忙闲不均、人力浪费现象。
6 结论
手术室是为患者施行手术治疗、诊断以及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效果和患者的愈后,甚至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让我们借优质护理契机,通过为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手术患者切身感受,更好地服务于患者[4-5]。让我们以优质的护理服务传播医院的文化,宣传医院品牌以及树立医院形象,给患者以尊重、信任、公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并获得持久的胜利。
参考文献:
[1]王红霞,刘爱民,张敏.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应用探讨[J].临床护理,2011,7(24):256.
[2]朱航,严玉琼.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8):60-61.
[3]王云梅.浅谈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必要性[J].临床医学,2011,12(24):523-524.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管理;俯卧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70-02
手术的安置是手术室护士术前工作的一部分,为了方便手术治疗,不同部位的手术常采用不同的。合理的安置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障。俯卧位是骨科脊柱手术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安置该时应合理设计好重心的支撑点、支撑物、固定部位及人体各部位的位置,尤其是头部位置的安放,我们运用细节管理对骨科脊柱手术中俯卧位的护理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讨,加强护理工作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使手术护理配合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1 资料
我院是一所军队的三级甲等医院,年手术量近8000例,骨科为创伤中心,今年骨科脊柱手术2012.01-----2012.11月期间153例 ,其中男117例,女36例,年龄15-82岁,平均45.3 岁,手术时间 1-5.5小时,平均手术时间2.26小时。全身麻醉97例,椎管内麻醉51例,局麻5例。颈椎后路5例 ,胸椎20例,腰椎128例。手术均顺利,未因手术摆放不当而引起并发症。
2 方法
2.1 加强学习,把细节管理的理念及放置的基本知识渗透到每一位手术室护士 细节管理首先是一种管理理念,理念指导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铸就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2.2 术前访视的细节管理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手术室护理迈向科学化的具体实施,对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根据不同患者不同手术,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等不同,正确运用沟通技巧,进行自我介绍,说明访视目的。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式、术前注意事项等,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让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2.3 用物准备:U形头垫、32*25*8cm软垫4个 45*25*10cm软垫1各 50*15*7cm 软垫2个 。
2.4 摆放要求与技巧:
2.4.1 麻醉稳定后,将病人双臂下垂紧靠躯体,在保持头部与颈、胸部位置正常的情况下,麻醉师负责观察患者,把握住头部和气管内导管进行旋转,而有颈椎病拟行颈椎手术者,应由专科医师负责把握病人头的位置,由2~3名医护人员分别站在手术台两侧托扶背部、腰部及下肢,将患者脊柱保持在同一纵轴,避免牵拉或损伤。在翻身时注意保护动、静脉置管,以免脱出。
2.4.2 颈部位置应视手术部位而定,颈椎手术应以专用头架由专科医师固定头位,而其他部位的手术,一般将头转向一侧,或以前额及两侧颊部为支点置于U形头垫上,而眼和口鼻部置于头垫的空隙处。
2.4.3 根据患者体形特点,调整俯卧位垫,宽度为两侧外缘稍宽于平放于身体两侧的双臂;长度为上端高于双肩、下端超过耻骨联合处。垫与身体接触的部位是双肩、双侧肋骨、髂前上棘、股骨上端放置垫物的支撑点一般
都选择双肩部和双侧髂前上嵴为主[3],胸腹部两侧辅以长条状软垫支撑,确保胸腹壁稍离开手术床面而不受自身体重的压迫。保持脊柱自然平直,无扭曲起伏,肌肉松弛不紧张。
2.4.4 膝关节处垫特制的软垫,大腿与背部成250°,小腿与大腿成15~250°,以避免脚趾受压,约束带固定于大腿部。
3 术中护理:
在为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工作:
3.1 预防脊髓损伤 当患者全身成功麻醉后,由于其肌肉处于完全松弛状态,不具有保护性发射,那么在为患者改变时,很容易会对其脊髓造成损伤。所以,当为患者摆放或改变时,必须有专科医生参与,要确保患者的脊柱和患者的头部同时进行转动,为患者头部进行固定时,要固定牢固,并符合颈部生理性弯曲要求,以免在手术过程中损伤患者的颈髓。
3.2 维持有效呼吸 在俯卧位时,胸腹部受压可限制呼吸时胸廓的扩张,引起限制性的呼吸困难,使肺活量和功能残气量降低,严重时可导致CO2蓄积和低氧血症;可压迫下腔静脉使静脉血回流受阻,这不仅使心排出量降低而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下半身的静脉血则通过椎旁静脉网经奇静脉回流,使脊柱手术的手术野严重淤血,渗血明显增加。,所以,为患者选择时,应使患者的胸腹处于悬空状态,以使患者能够进行正常的呼吸和通气。
3.3 眼睛的保护 全麻手术时,由于物的肌松作用,会使眼睑松弛,消除正常的机械性的眼睑闭合,导致闭合不全,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畏光、流泪、角膜干燥等角膜炎症状[4]。俯卧位时患者眼球受压,眼压增高,容易导致眼部红肿甚至失明。当为患者摆放时,要提前用眼药膏为患者双眼进行涂抹,同时将患者的眼睑用透明输液贴进行闭合,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够避免消毒液进入患者的眼睛内,也可以预防眼部出现并发症。巡回护士每1-2小时检查1次患者眼睛。前额和双颧骨受压情况,并适当的调整受力点。头侧卧时,角度一般在30-45°,角度太小,气管导管容易受压。应每隔2小时变换头的方向动作要轻柔。
3.4 生殖器的保护 女性患者在进行手术时,要保护好患者的双乳,摆放时将双侧放置于海绵垫中空处,并展平胸下中单。男性患者进行手术时,要保护好患者的外生殖器,以免受压。和阴囊血运丰富,皮肤薄[5],摆放时,将往床尾部顺平,使之不与垫接触。
3.5 气管导管的管理 在俯卧位全麻下手术时,应特别注意呼吸道的管理,气管导管不宜过浅,导管的固定一定要牢靠,绝对避免导管脱出,也不能发生导管扭折。
3.6 尺神经的保护 上肢屈曲在头两侧,躯干与上肢的高度要一致,避免肘部受力,肘关节垫,减轻受压,经常进行检查,避免损伤尺神经[4]。
术中应随时检查垫有无移动、肢体有无受压情况,以免引起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变化,一旦发生,及时调整。
3.7 皮肤的护理 脊柱手术改变后身体的负重和支点发生变化,软组织承受能力较差,容易发生损伤,患者的皮肤不能与金属接触,防止使用高频电刀时灼伤皮肤[1]。接触皮肤的布单要平整,无潮湿。
4 讨论
4.1 合理的手术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的基本保证 摆放前,要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摆置既符合手术需要又确保患者安全的。在摆置脊柱俯卧位时,护士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强烈的责任心,充分注意力学原理,了解在摆置后身体各个受压点分布情况。手术时间超过2.5 h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超过4 h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21.2%[2]。因此,必须制订手术患者摆放规程、质量标准及摆置时的细节管理要求,根据标准进行培训,使每位护士熟练掌握各种手术的摆放,才能在摆置时,既满足手术需要,又能确保患者的安全
4.2 术中密切观察,及时调整是预防压疮发生的关键。术中,由于进行减压、内固定或临时唤醒等,可导致患者发生移动,受压部位的受力点因的移动而发生改变,手术室护士在术中应仔细巡视,,细心观察、护理,根据隋况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及时沟通调整手术,方能有效防止皮肤压疮、眼睛等危险因素的发生,为患者营造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
5 小结:
恰当的俯卧位安置摆放,不仅使得手术操作视野清晰,感觉良好,还可缩短时间,减少医源性损伤。手术室护士工作要特别小心缜密,遵守原则,做好每一个细节,耐心、细心,及时发现不足,及时调整。从根本上提升护理质量,加强细节管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工作,细心服务于每一名病人、认真对待每一台手术中的细节。手术室的每一名护士都是不简单的.都是不平凡的。
参考文献:
[1] 翟寅兵.安置手术的细节管理及护理进展.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
[2] 胡开萍. 细节管理在预防脊柱后路手术中发生圧疮高危部位的应用效果,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7月第28卷增刊
[3] 余文俊. 脊柱手术术中俯卧位128例护理体会.陕西医学杂志,2009,7
关键词:湖南省;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质性研究
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最近几年成为护理管理探讨的热点,自核心能力引入护理领域以来,迅速在各个专科发展起来,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也为众多研究者关注。国内对手术室专科护士定义并不明确,大多数认为固定于手术室专科工作者便是手术室专科护士,研究对象的含混不清可能导致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特征和评价指标构建出现偏差。综合国内外文献和近年研究发现:国外将研究对象定为围术期手术室专科护士,注重术前、术中、术后整体护理[1]。国内研究对象一般为手术室工作环境中的工作护士,围术期护理近年来有所涉猎,国内外均对经专科护士培训后获得资质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尚无明确界定[26]。作者于2016年7月参加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经历2个月与有关人员进行深入、半结构、面对面访谈,提炼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特征,为完善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手术室专科护士选拔、考核提供意见和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手术室相关专家共纳入15人,其中女14人,男1人,年龄32岁~51岁;工作年限:11年~15年7人,>15年8人;学历:本科13人,硕士研究生2人;职称:主管护师11人,副主任护师4人。取Spe-cialist首字母S作为编码代号,编号为S1~S15。1.1.2手术室专科护士共纳入14人,其中女12人,男2人,年龄27岁~34岁;工作年限:5年~10年10人,11年~15年3人,>15年1人;学历:本科13人,硕士研究生1人;职称:护师11人,主管护师3人。取Nurse首字母N作为编码代号,编号为N1~N14。1.2研究方法以质性研究中的关键事件法[7]为指导,采用现象学深度会谈法进行资料收集,在自然情境下收集手术室专科护士在职业岗位中所遇到的对其个人发展或所在团队有较大影响的事件[8]。本研究访谈依循“STAR”原则,从受访对象经历的关键事件中获取、提炼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特征要素。1.2.1资料收集方法自行设计受访对象基本情况调查表,采集手术室相关专家和专科护士的基本信息,采用目的抽样法,样本量确定以访谈资料不再有新主题出现为度。会谈前与受访对象约定访谈具体时间和地点,访谈正式开始前向受访对象呈递知情同意书,并简要介绍研究目的、方法和内容,在征得受访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开始访谈。访谈时手术室相关专家以“您听说过核心能力这个概念吗?”“您认为手术室专科护士应当具有怎样的核心能力?”等为主题,专科护士以“请谈一下您工作中遇到的印象深刻的3件成功和不成功的事”为主题,分别对手术室护理专家和手术室专科护士进行访谈录音,观察并记录受访者重要的访谈细节和非语言行为,对表述不清、存有歧义的地方只做适当追问。考虑到访谈是利用其下班休息时间,为不影响正常休息和工作,每次访谈时间控制在30min~45min。1.2.2访谈资料整理和分析每次访谈结束后24h内反复听取录音材料,将资料逐字、逐句转录为文本资料,结合现场记录文本资料形成各研究个案访谈文字稿。对于访谈分析内容不确定之处对受访者进行补充访谈以核实相关信息,所有访谈转录文本资料均反馈给受访者进行最终求证,做出必要的修改。将29个转录文件导入QSRNVivo8.0中文版软件,对各文本资料进行编码,提炼特征要素。1.2.3手术室专科护士职业定位手术室由于其专科特殊性,对护士身体素质和专科能力要求较高,工作年限较低的手术室护士由于经验不足往往无法达到工作业务熟练水平,更无法在专业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在手术室工作一定年限、积累足够经验后才能对手术室工作有深刻理解和体会。因此,访谈对象设定为获得手术室专科护士资格证书2年及以上的手术室护理工作者。
2结果
经资料整理分析,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特征由4个方面构成,分别是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专业自我概念。
2.1手术室专科护士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①手术室专科护士必须掌握专业的无菌观念、消毒隔离制度,并熟练应用于手术护理工作中。S13:“整个手术的流程中无菌原则、消毒隔离制度都是(手术室)专科护士(工作过程中)必须做到的。”②专科基础理论知识应熟练掌握。S11:“手术室专科的手术无论对手术方式、病理、生理、药理这些内容都要熟练地掌握。”③相关法律、伦理知识。N4:“写护理差错事故记录单其实不是为了追究谁的责任是给自己权益的保障,保障以后有人追查这件事情的话有一个存根在那里。”④护理文书书写知识。S10:“比如说在填写护理记录单的时候我都会如实地填写护理记录单、安全核对单,特别是安全核对单上面的检查皮肤的完整性,还有三方核查相关信息。”
2.2手术室专科护士必须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术
①扎实、熟练的手术室专业操作技术与配合。S3:“手术室专科护士的业务应该比较全面,尤其是在综合性医院,对每个专科的手术配合要非常熟练。”②将专业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护理活动。N7:“根据病人的肢体情况、活动度或者营养状况保护其受压部位。比如主动脉夹层手术时间可能10h以上,病人一直仰卧在那里,又不能翻身,可能会引起压疮的发生,所以我们就会在病人的骶尾、肩胛部以及足跟处贴减压贴。”③手术室职业安全防护知识。S8:“医院有针刺伤处理的流程,我们会按照流程处理,清洗、冲洗、挤压,然后再消毒、冲洗,这是指刀刺伤,然后再填写职业暴露表,适当地给予一些预防性用药。”④感染预防、控制知识。S6:“手术前后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做好消毒隔离,无菌物品一定要认真检查以后才能给病人使用,切实做好从源头杜绝一切传染源的措施,也要有一旦发生感染事故的应急预案,做好两手准备。”④器械及仪器设备使用技术。S11:“对先进的仪器设备怎么使用、怎么维护、一些故障怎么处理,这些都应该要会。”
2.3手术室专科护士需要具备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运用到实际护理操作中的专业能力
①专业发展能力。N4:“撰写论文方面我觉得是需要提高的,能够掌握自己科室科研方面或者是手术方面的一些新进展。”S4:“一个不断学习的能力,包括自学的能力,不光局限于以前课本上的那些基础理论。”②病人手术麻醉期间的相关护理。N7:“病人麻醉期间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时刻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有时候要进行一个深低温体循环,降温降到19℃以下,复温的时候可能要达到28℃,温度一定要控制好。”③人文关怀。S5:“不能说把病人一定作为亲人来对待,但是至少要把他作为一个人、完整的人来对待;我们要保护他的隐私,要尊重他。”④应急事件处理能力。S1:“我们从事的手术室工作当中突况很多,要胆大、心细,对于医生提出的口头医嘱反应要快,思维要敏捷。”⑤领导管理能力。S7:“病人术中的安全、层流手术室的维护都要学会管理。”⑥沟通协作能力。S3:“我们服务的对象是病人,也是医生,就是怎么样让我们在手术间里面做事的时候方便病人也方便医生,时时处处从服务对象去考虑,怎样让病人享受到最好的服务,(同时)让医生做起事来也非常满意。”
2.4与手术室专科护士职业心理、行为密切相关的专业自我概念
手术室专科护士在其职业领域对自身能力的感知和看法,与护理实践密切相关,对维系其身心健康、引导其良好职业行为具有重要作用。①个人素质。S5:“我觉得护士本身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心理(内心)也必须要(坚)强。”②职业素养。S5:“要有同理心,我们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站在医生甚至是病人立场上来为他(她)着想,假设我是他(她)们,我会怎么想。”③评判性思维。N4:“手术室的人要善于观察,因为老师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带你,很多东西也不会手把手地教你,所以在工作中要观察一下别人是怎么做的,怎么做才是一种更好的方法,要善于发现工作中一些小的细节。”N11:“其实察言观色就是观看手术的过程,(我们)去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事情会怎么进展,观察他是不是有并发症产生。”
3讨论
3.1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是手术室专科护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访谈过程中,专科知识、技能有很高的出现率,可能因为这些能力属于“公认的”基本技能[9]。由于专科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其核心能力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这便要求我们在提取特征时将实践与具体情况相结合,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动态分析核心能力构成特征要素。
3.2手术室专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是对工作中自身的认识和评价
自我概念作为个体人格发展的核心,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定向和调节作用。有研究表明:职业自我概念可作为护士在具体职业环境中感知自身能力的重要指标[10],是预测护士的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离职倾向等的敏感因素[11]。探讨护士职业自我概念对专业护士的影响,有利于析出职业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子。专业自我概念用于手术室专科护士则主要体现其职业素养,将责任心移情、融合于日常工作中,而其中的批判性思维、工作态度对核心能力的影响有着内在的驱动力。以往研究中通常将心理特质[12]作为手术室专科护士内在层次的核心能力体现,往往无法使要素与实际情况相适应,此次访谈将心理特质与影响手术室工作的环境要素紧密联系,旨在提取的核心能力要素与手术室实际工作情景有更加紧密的联系。本研究发现:参与访谈者年龄越大对职业态度越看重,随工作经验的积累将重点转移到情感态度方面,认为足够的经验是专科护士能够胜任手术室工作的重要因素,并将工作中医生、麻醉师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作为职业认同的主要依据。只有把人生价值的实现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才能对职业的情感倾注越多,而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的舒适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工作状态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手术室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使手术室专科护士身心舒畅,而自我体验的良好感知有利于其积极主动地适应变化多端的工作环境。
3.3根据核心能力特征要素构建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访谈提取的核心能力特征要素并结合德尔菲专家问卷调查制成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量表。3.3.1探索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相关影响因素对体系构建、专科培训的指导作用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与年龄、性别、工作年限、教育情况等人口学因素[1316]密切相关,也与组织文化、职业认同、自我认知等人格心理特征[1721]密不可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从侧面了解手术室专科护士职业现状,将实际情况与理论指导相联系可用来指导手术室护士的专科培训,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手术室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针对不同年龄结合适宜的继续教育、有效的职业规划等手段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培训,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手术室专科护士各项能力,促进核心能力的持续、有效、稳步提升。3.3.2以科学、严谨为标准对构建的核心能力评价体系进行大范围实证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并没有完成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并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说明国内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还未形成成熟体系,这可能与研究经费、研究人员不足、研究地域的限制有关。针对国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广泛构建但实证研究贫乏的现状,笔者建议在地区核心能力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进行初步调查,推广有较高信效度的量表,进行大样本全国范围的指标信效度验证。
4小结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专科分组;实施效果;体会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外科技术也随之发挥在那,手术室护理人员专科化分组已经成为了必然发展方向,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促进手术室护理人员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另外,传统的手术室护理人员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手术室工作的要求。《我国护理工作发展规划》中指出,促进护理专业化发展,增强护理质量及服务效益,是当前我国护理工作重点思考问题,并把手术室护理纳入到优先发展的五类专科护理人才培养计划中。为了顺应外科手术专业化发展,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化已经成为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本院从2013年其实施专业手术护理分组管理方式到现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院属于二级级医院,共有10间手术室,年平均手术量约为6852台。在职手术室护理人员共31名,其中主管护师12名,护师12名,护士7名。
2 方法
2.1设置护理专科组
2.1.1分组方法 按照本院实施收拾的数量级特征,结合手术学科理论知识,我院设置了4个手术室护理专科组:普外/脑外/泌外科组、骨科/胸外科/妇科组、五官科/产科/肾内科组、微创内镜组,每个专科组配置一个相对应的手术室。
2.1.2 成员构成 手术术设置护士长1名,副护士长1名,带教老师3名。按照每个专业具体的手术情况,每个专科组设立组长1名,长期固定的护理人员1~2名,流动护理人员6~7名;对专业组长必须严格规定,必须是大专及以上的学历,2年以上的手术室护理经验[1]。
2.2 改变工作方式 ①重新整理手术包:按照每个专业组的具体需求,遵守每个医生的使用习惯,重新设置手术包器械,从而确保手术正常进行。②调整物品准备班次: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器械及药物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巡回护士的职责,现在变为由洗手护士准备。③高度重视术前访视、术后回访:该职责长期由专科组长对本专科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术后回访,若组长由于其客观原因难以进行该项工作,由该组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替代。
2.3安排护士轮岗 该专科内的组长必须长期不变,组内相对固定的护理人员必须任职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2个月以上,3个月轮换1次科室;组内不固定组员,工作5年以下(含5年)并有执业资格证书的护理人员任职洗手护士,工作5年以上担任巡回护士,每3个月轮换科室1次。工作不到1年的护士必须接受新护士专业培训,掌握手术的基本理论及技巧,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专科组内实施的中小手术,每1个月轮换专科1次,其并不列为专科组成员。
2.4实施培训
2.4.1制定培训内容和计划 每个专科组的培训内容及计划均是由专科组长和护士长研究制定的,使得培训计划更具针对性及全面性。培训主要内容为:手术准备工作;手术患者的安置问题;手术的解剖位置和医生的特点;手术配合过程;专科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手术器械的使用、清洗及消毒灭菌方法;感染和特殊感染物品的处理等[2]。由专科组长负责本组培训计划的实施和考核。
2.4.2 制定考核方法 手术室工作年限在 2年以内的护士接受轮岗培训,每个月接受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各1次,须每月撰写护理笔记5篇;工作年限在2年以上的专科成员,每个月接受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各 1次,并撰写5篇护理专案;由护士长进行点评并存档。
2.5效果评价 每月随机抽取我院手术医生60名,制定专门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是专科护士分组前后护理质量对比,其评价标准主要有手术物品准备情况、术中配合、特殊器械使用情况及手术期间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情况。共发放问卷调查表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100%。
2.6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进行 χ2检验。P
2 结果
2.1分组前后护理质量对比 分组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分组前,两者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分组前后医护配合满意度对比 分组后医护配合满意度高于分组前,分组前后医护配合满意程度差异性较大(P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术科室划分越来越详细,手术设备更新进度更快,各个科室手术越来越向专业化、精细化、复杂化方向发展。手术室护理人员若对手术基本知识不了解、基本操作流程不熟悉以及新设备不会操作等等,都会影响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程度,从而影响手术正常进行。所以,手术室专科护理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对手术室采取专科护理分组有助于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专科护理技能,更好地配合医师完成手术。本院共设置了4个专科护理小组,每个小组采取3级管理机制,实现了职责明确。根据专科分类护理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①专科护士能够全面掌握该科室业务,提升整体配合质量及护理满意程度;②构建较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护理水平;③较好地配合医生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后产生的并发症,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医疗纠纷;④激发护理人员自觉加入专业学习的热情,有助于培养出更多专业化的手术室护理人员。
参考文献:
1 熟练掌握疾病解剖,熟悉手术步骤
手术室工作在整个护理工作中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这就要求护士在术前认真看书学习,熟记疾病解剖及其它基本知识,熟悉其手术步骤。术前了解患者病情并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有个初步了解,并与术者做好沟通,了解术者的喜好,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一台手术的顺利完成。
2 人性化的护理对手术病人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使手术病人得到亲人般的照顾与关怀。术前1天巡回护士到病区访视病人。首先,进行自我介绍用含蓄的微笑和亲切的话语安慰和引导病人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并向病人介绍手术室环境、术前准备,讲解麻醉的配合。进入手术间后护士主动与病人交谈,进行心理疏导,消除病人紧张情绪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手术后3~5天对病人进行探视和问候。访问病人手术后的一般情况,针对患者不适予以安慰和解释,并向病人和家属进行术后宣教。
3 认真做好查对工作,防止差错事故
手术当日,麻醉师、术者及巡回护士仔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拟施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检查术前皮肤准备情况、皮试结果及配血情况等。打开体腔前及关闭体腔前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详细、准确核对无菌器械桌上的所有物品,并由巡回护士准确记录。清点时,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应同时亲眼看到同一物品,奇数清点一遍,偶数清点一遍,保证准确无误。术中使用任何药物都应该认真核对药品、剂量、浓度、用法、有效期。术中口头医嘱必须重复一次再执行。用过的空瓶要保留至手术结束方可丢弃。术中输血时两人共同核对病人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供血者的姓名、血型、血袋号,交叉配血结果、血液的有效期。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4 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无菌手套后,即应认识到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为有菌区域,不可接触其部位;手术台边缘以下的无菌单也不应接触。无菌物品放置时,需注意不要将针或线头超越器械盘的边缘,因边缘外已属相对无菌区。手术中应随时清理术野中的线头放于固定位置不可乱扔,反复整理手术台上的器械及其他物品,同时擦掉其上面沾污的血迹,保持手术台上,干净、整齐、干燥、保持无菌操作。湿纱布、纱垫不可以随放在手术单上,应存放在固定的弯盘内,以免浸湿布类,降低无菌程度.传送手术物品时手不可抬举过高,以免碰撞到头部或其他部位;不可将器械或手术物品传送手术人员的背后,术中坠落的无菌巾或手术台边缘的物品,不可捡回再用,应由巡回护士捡取,妥善保管,以备清点查对。皮肤切开后立即更换刀片,打开腹膜后更换手术器械。切开空腔脏器时,应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并随时吸除外流的内容物,被污染的器械和其他物品应在专放污染器械的盘内,避免与其他器械接触。全部污染步骤完成后,手术人员更换无菌手套,护士更换污染的器械和敷料。皮肤切口、引流口、缝合皮肤、皮下组织前,需再次用75%酒精消毒纱布涂擦消毒一次。
5 手术过程中,结扎、止血、缝针的针线使用问题
关于缝扎及结扎线的使用一方面要根据手术步骤,另一方面要根据组织的多少、坚硬度、是否有血管通过、术野暴露是否清楚,操作是否方便等决定。组织多或较坚硬时,一般用4号线或7号线;若组织较少或较松软的组织用1号或4号线;若有血管通过,多采用缝扎;浅部位用束线,较深部位用钳带线。一般皮肤多采用1号丝或4号线缝合;皮下组织用较大的圆针1号线或4号线缝合;鞘膜、腱膜多采用7号丝线缝合;腹膜多采用7号、0号可吸收线缝合;皮下出血点多用1号线结扎;肌肉层出血,多采用7号线结扎或缝扎;粘膜层、空腔脏器的吻合,多采用1号线或较细的可吸收线缝合;个别的也用到4号线;韧带的处理多采用7号线或10号线缝扎。
6 锻炼并逐渐提高
应激能力应激能力的锻炼,首先让大脑处于一种高敏感、高反应性状态,一旦进入手术,思维需跟术程的进展运转。如果在配合手术的过程中,手术室护士思想不集中,反应迟钝,则配合的主动性将大打折扣,使得工作效果及效率降低。比如,常规的手术由于患者病理和生理状态差异及术中随时可能出现意外,或者是医师操作习惯或水平的不同等原因,都可能打乱原有的护理配合计划。此时护士应当及时调整思路,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准确的判断,引发相应的配合行为,与手术医师的思维谋和,与手术医师的操作呼应,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7 结论
整个手术过程中,贯穿着无菌观念、查对制度及手术配合。无论器械护士还是巡回护士都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慎独精神,严格执行手术室的各项工作制度和操作常规,才能确保手术成功,保证病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