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互联网金融的现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102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2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革新和传统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已步入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的生活逐渐被一些新兴词汇(比如: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及P2P信贷平台等)所包围,并受到了重大影响。网络购物等网络消费的发展和盛行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虽然互联网金融成为当下的金融热点问题,但互联网金融的涵义在学术界尚未得到明确地界定。大多数学者都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互联网金融内涵进行界定,认为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是指金融服务、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有机结合生成的一种新型的资金融通模式,包括传统金融的机构(如银行、证券、保险等)为提高运作效率借助互联网提供线上服务,也包括基于互联网的新兴模式,例如:第三方支付、P2P 网络信贷和众筹融资等。狭义的互联网金融仅指基于互联网服务平台的新生金融模式。不论是广义的界定还是狭义的界定,都只是战略层面上的分类,没有严格的区分。与传统金融业相比,由于互联网金融其自身存在形态的虚拟化和运行方式的网络化,因此,互联网金融业有着成本低、效率高、注重客户体验和风险特殊性等特点。
2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主要有: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及其他的网络金融服务平台等。
2.1 第三方支付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对第三方支付下的定义:非金融机构支付,指非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提供货币资金转移服务,其服务模式主要包括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和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金融模式。据统计,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总额达20 154.3亿元,同比增速41.9%(见图1),在所有的交易份额中,支付宝占比49.2%,财付通占比19.4%,银商占比11.6%,快钱占比6.9%,汇付天下占比5.3%,易宝支付占比3.2%,环迅支付占比2.7%。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在2013年第三季度的环比增长率为182.20%,第四季度为152.40%,到2014年第一季度的环比增长率为104.9%,2014年第二季度下降到-7.50%,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才趋于稳定,交易规模达到143 32.7亿元,环比增长率为7.8%,同比增长率达415.5%(见图2)。
2.2 P2P小额信贷平台
P2P信贷平台是互联网金融的一大闪光点,由于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面向低收入群体和小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开展得相对较少,受限制较多,同时与互联网金融相比,传统的金融业务效率低下,应变能力和灵活性较差,P2P模式则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对融资渠道、融资对象和融资来源的垄断,使借贷的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直接进行对接,更加方便灵活。基于上述情况,使P2P模式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P2P信贷平台按照平台的贷款模式可以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纯线上模式,第二种是线上线下结合模式,第三种是债权转让模式。
图1 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
图2 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
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P2P网贷市场,截至2014年底,全国活跃的P2P网贷平台1 680家,总成交额为3 283.64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267.90%。由于政府介入和监管缺乏,法律法规缺失,加上风险管控水平相对低下,随着网贷市场规模迅速扩张,网贷行业鱼龙混杂,倒闭、跑路、提现困难等各种问题平台不断增加。2014年1月至12月份发生问题的网贷平台共有283家,仅12月份就90家,与2013年全年的70家问题平台相比增长了285.71%。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P2P的发展呈现出两级分化的趋势。一部分由大型的电子商务公司和传统的金融机构所推出的互联网借贷业务发展现状较为乐观,这些公司利用其拥有的大量客户信息资源,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级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由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所引起的风险问题,比如:截至2014年10月底,阿里小贷的累计贷款规模超过2 000亿元,而其不良贷款率只有1%,低于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但是对于单纯从事P2P业务的小型平台公司而言,由于缺乏客户信息的有效来源,因此无法对客户的资信等级进行有效划分和判断,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导致一部分资金流向愿意接受{利率的高风险借款人,这就导致了小型平台公司的大量破产和倒闭。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是我国众多P2P平台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2.3 众 筹
众筹(大众筹资)作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一种,与其他互联网业务相比在我国起步较晚。众筹平台利用互联网本身的传播性特征,通过向公众展示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的创意项目,吸引感兴趣的投资人出资解决开发项目所缺乏的资金。当投资项目成功完成后,对于投资人的回报可能是收益回报或股权,也有可能是与项目相关的实物或非实物等。
2014年中国的众筹平台数量也一路飙涨,由1月份的43家增加到11月底的122家,其增长率接近200%,虽然平台数量迅速增长,但众筹行业的整体盈利状况并不容乐观,截至2015年11月底,至少有18家众筹平台倒闭,另有3家平台进行了业务转型。12月1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是首个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办法,该办法将股权众筹融资定性为私募性质,对融资的发起人及其投资者门槛、投资者保护、自律管理等方面都作了规定,这一办法从监管政策上对股权众筹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界定。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济珍.中国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3.
[2]叶奕.鼓励创新、强化监管,互联网金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J].科技智囊,2014(4).
[3]范晓君.旅游节庆策划研究――以湖南省旅游节为例[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5.
[4]郑秋霞.第三方支付对我国支付体系的创新与风险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5]全元权.中国IT产业的创新体制发展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稳健发展,P2P模式在中国的起起伏伏,互联网金融使传统金融边界日渐模糊。金融网销、互联网小贷、虚拟币值、理财APP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金融行业。其总体发展情况如下:
第一,第三方支付日渐成熟,移动支付发展迅速。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支付路径从“线下”到“线上”,从“线上”到“移动”发展。
第二,网络融资发展迅速,风险不断暴露。目前,国内网络融资模式主要包括:P2P平台、第三方支付、众筹模式等。由于受到征信信息匮乏、监管法规等缺失,网络融资特别是P2P融资蕴含着较大的风险。
第三,平台式电商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力军。由于传统零售巨头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程度低,从而使得淘宝、天猫、京东商城等平台式电商抢得先机,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力军。
二、阻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问题分析
(一)外部问题分析
1、法律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法律没有针对互联网金融业专门立法,银行法、证券法和保险法等法律规章制度都是基于传统金融而制定,容易导致金融风险的出现,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五大模式发展不一,存在法律空白;第二,部分法律僵硬滞后,不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2、监管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发展模式,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尚不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监管依据仍然缺乏。也带来了一系列监管的问题,比如信贷诈骗、非法集资和平台挤兑等风险事件。
(二)内部问题分析
1、内部体制不完善
在业务管理制度方面,当前互联网金融提供方很多是由非传统金融行业进入,在主观上对金融风险缺乏应有的重视,在市场环境出现急剧变化时,预防性操作力度不够产生的流动性风险、资金安全风险等。在人才培养制度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缺乏严格的人才制度要求,缺乏那些对网络技术、金融知识和营销能力都很擅长的复合型人才。
2、特殊风险问题
互联网金融不但面临传统金融活动的风险,还面临由互联网信息技术引起的技术风险、操作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等。技术风险可能来自于信息传输过程,也可能来自于技术落后;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当或失败的内部流程、人员缺陷、系统缺陷或因外部事件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信息安全风险加之是由于很多交易平台没有在“传、存、使用、销毁”等环节上建立保护个人隐私的完整机制导致。
三、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
(一)解决外部问题的具体对策
1、健全法律体制
加快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立法工作,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弥补法律空白,严格规定资金的进入与退出。制定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推动建立相关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则,规范和引导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健康发展。
2、完善监管机制
可以成立互联网金融监管委员会,形成监管合力;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信息交流平台,提高监管透明度和监管效率;构建互联网金融业务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实现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险监测分析和风险预警;成立专门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处理机构,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蔓延;加强行业自律,制定自律规范,加强信息披露。
(二)解决内部问题的具体对策
1、完善内部体制
一方面,完善自身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办法及信息披露机制,建立专业化的风险控制部门。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管理者要树立起科学的人才观,大力培养集金融业务知识、网络信息技术、市场营销技能、网络工具运用技能等多种知识技能于一体的互联网金融营销复合型人才。
2、加强金融风险控制
首先,构建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一方面对互联网金融的运作环境进行改进,加强对数据的管理。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降低互联网金融的技术风险。其次,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内部控制,建立具有权威性的技术队伍。再次,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评价体系。最后,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律管理,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瓶颈
一、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
随着全球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络金融、网上购物消费、网络银行等电子商务的发展如雨后春笋。尤其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网络银行业务正在接受着来自全球银行业的严峻挑战,经过网络革命洗礼的外资银行,进驻中国市场后,已经开始在电子化、网络化方面捷足先登。对于在全球网络市场发展最快的中国来说,外资银行看到了这块巨大的市场,纷纷登陆中国,目标要建造全球最大的网络金融帝国。中国网络金融既拥有全球最巨大的市场, 又面对最严峻的挑战。作为信息网络技术与现代金融相结合的产物,网络金融的出现将对中国现行的金融组织体系形成强烈的冲击,不同金融机构的差别分工将日趋淡化,混业经营将成为一种必然发展方向,金融监管体系也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电子商务引发的全球商务革命和经营革命,预示着全球正在经历从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转移的重大转折时期。伴随着网上银行、网络证券等网络金融业务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与金融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但与此同时,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果积极有效地的应对全球金融服务提供商的挑战,不失时机的抓住机遇,建立网络金融的发展新战略,是摆在我国金融业界的新问题。
二、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金融客户持续增长。面对着风起云涌的第三方支付公司、P2P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平台大举进军金融服务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和零售业务。银行除了不断完善电子银行和网上商城等平台外,不少银行积极开拓互联网金融新模式。2011年全国网上银行市场交易额达到781万亿元,注册用户数达到4.34亿户,是美国总人口的1.4倍,目前仍逐年增长。
(二)业务品种不断完善。银行业在占领和巩固电子商务市场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如果仅仅把业务停留在支付、结算等领域是远远不够的。某国有大行同时上线两大电子商务平台“善融商务个人平台”、“善融商务企业平台”。这二大平台不仅为客户搭建交易平台,还为客户提供支付结算、托管、担保和贷款融资等全方位服务,有望创新小微企业和零售客户信贷融资的新模式。银行创建的电子商务平台不仅有利于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银行了解客户全面、真实的信息和数据,可以不断完善批量化信贷业务的数学模型,提高小微企业和零售贷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范职业操守不良带来的道德风险。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完善和开拓互联网金融的业务领域。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创设小微企业互联网交易平台,企业在网上提出贷款申请和财务数据,银行据此进行评分,通过线上和线下互动,企业在无抵押、无担保情况下就可能获得贷款融资。
(三)交易成本的降低。网络金融的发展,客户对原有的传统金融分支机构的依赖性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则是利用银行提供的网上银行进行交易,网络交易无须面对面、无须等待,这样在客户服务方面,金融机构所需的不再是原有的柜台人员,而是一套完善的、使用方便快捷的软件设施,如POS机,ATM机,网上银行及客户终端等,这样不仅可以从客户的角度出发,随时随地的满足客户的需求,标准化和规范化所提供的服务,不仅提高了银行的服务质量,还大大降低了柜面的压力,提高了客户的金融交易需求。
三、我国网络金融的未来趋势
(一)支付产业链持续完善,移动化与自金融将成主要发展方向 。随着当前第三方线下支付的迅速发展,第三方支付企业将更加重视与线下支付的融合发展,未来线上线下支付工具的融合将进一步增强。而NFC技术的逐步发展以及移动支付业务的推广,移动支付在未来将成为手机继通信、娱乐、办公等功能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功能。随着移动支付渗透率的提高,终端制造商必然会在手机上内置支付功能,2013年将会有支持多种支付方式的手机面世,将会促进第三方支付行业在移动支付业务方面取得更快的发展。未来会有更多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全力进军信息化金融业务,致力于多、快、好、省地帮助企业“搬运”资金。同时第三方支付企业会首先选择介入信息化程度高的行业,如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其次会选择商旅、保险、物流行业等;此外,高端规模化制造业以及大型农业等也将有机会介入移动化与自金融。
(二)信用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将带动P2P行业蓬勃发展。信用体系建设是互联网金融行业机制体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反观国内,由于没有完整的信用体系,所以导致国内的P2P逐渐演变成为P2P2P,即个人对平台对个人,众筹平台的发展也渐渐演变成为预售平台,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导致互联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过高。随着未来信用体系的逐步完善,可以借助P2P阳光透明的借贷程序,积极推动P2P行业蓬勃发展,对抵制高利贷,扶持创业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推动监管部门从防范转为鼓励,给民间借贷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
(三)依托现有供应链金融基础,实现从企业金融到产业链金融过渡。基于现有企业供应链金融基础,下一步是改变传统的企业金融视角,从产业链金融视角出发,针对小微企业所处的产业链进行整体开发,提供全面金融解决方案,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三难”问题。
相对于企业金融,未来产业链金融模式将在两个维度进行扩展:一是服务对象从核心企业扩展到产业链上的相关方,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二是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从一种或多种产品扩展到全面的金融产品,如票据及其衍生产品、贷款融资及其关联产品、结算、托管、现金管理等,以及其他增值服务,如交易撮合、管理咨询、技术咨询等,这就使营销、调查、审批、放款、贷后管理、不良清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实现了批量化处理,极大地节约了经营成本。
参考文献:
[1]吴欣颀,朱辉,仇鹏.互联网金融发展新前景研究[J].企业研究,2013
[2]曾刚.积极关注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发展――基于货币金融理论视角[J].银行家,2012
互联网金融发源于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互联网金融产业链。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国,2013年以来,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的新金融模式呈蓬勃发展之势,并对传统金融模式与金融业态产生了冲击,也引起了金融界、学术界、政府部门对互联网金融如何发展的激烈争论。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是制度要素和技术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中国正处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存款利率管制还没有解除,新兴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传统金融机构意识落后和行为扭曲导致的金融资源错配等为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网络通信领域出现的一系列重大技术革新,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如新型网络编程技术、新兴网络社交平台、网络通信工具的出现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提高了效率,使碎片化金融服务成为可能。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改进了信用风险的评估建模方法和效率,进而为基于海量数据处理的小额信贷和供应链金融奠定了技术基础。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促进金融包容具有重要意义,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开了大门,在满足小微企业、中低收入阶层投融资需求,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引导民间金融走向规范化,以及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功能和作用。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2.1互联网信息技术引起的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是计算机网络,相关软件系统与电脑程序对互联网金融健康快速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计算机软件系统、互联网技术等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互联网金融的有序运行,如木马入侵,黑客恶意篡改程序将严重损害互联网金融秩序。计算机软件、互联网技术专业性强,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研发人员与资金开展研发工作,而且研发具有极大的正外部性,加之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规模一般比较小,人员较少,经济实力有限,所以,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出于降低运营成本的考虑,基本上采用的是技术外包策略。由于自身不拥有企业运作的核心技术,一旦外部技术支持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将导致其不能及时有效地向顾客提供金融服务,形成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技术支持风险,而且目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金融设备欠缺,大量依赖从国外进口相应软硬件,这对我国互联网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极为不利。
2.2互联网金融机构缺乏风险控制机制
金融内生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要求金融行业的所有个体机构必须建立对非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机制,这也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前提条件。但是,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互联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着缺乏风险防范机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互联网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体系的设计上,没有从制度层面对客户信息保护进行考虑,使得互联网金融机构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隐含着泄露个人隐私的风险;例如第三方支付机构完全有权利要求消费者提供并核对其有效的身份证明文件上的信息并可对这些信息进行登记保留。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有义务保管客户的信息,确保信息不泄露;二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在业务流程上存在许多风险隐患。由于互联网金融机构大多都是由纯粹的互联网公司转型而来,面对非正规金融市场信贷业务巨大收益的诱惑,不惜将标准的P2P网络借贷由信息服务平台变成了信贷平台。
2.3征信体系不完备导致互联网金融系统风险
完善公开的信用体系是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础。我国征信行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200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2013年,我国首部征信业法规《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虽然征信体系经过20多年发展,但其建设并不完善,主要原因是由于数据挖掘技术和信用评分能力的局限,而且各种信息无法在短时间内覆盖国内多数企业和居民,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途径也比较缺乏。征信体系建设不完善易导致了以下两种结果:一方面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为了获得更多收益,有意放松或放弃成本太高的征信过程,进而使投资者承担了额外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征信体系的不完备和不规范,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极易演变成“自融平台”,这事实上是一种非法集资行为,会给整个市场带来系统性风险。另外,互联网金融缺乏完备的征信体系,无法形成有效的惩戒机制,互联网金融机构类属于非金融机构,无法加入传统金融行业的征信体系,不能使用征信系统的信息,也没有合法的融资渠道和规范的融资模式,其系统风险进一步放大。
三、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对策
3.1加强软硬件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电子支付安全管理制度
要尽快熟悉和掌握国际上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标准和规范,以便我国互联网金融在风险防范上与国际接轨。大力发展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此外,要建立灾难备份以保障互联网金融系统在遭受到不可抗拒力量侵害后能及时恢复,并不断采用新的安全技术确保业务信息在客户和银行之间及时准确传递,营造一个可以信赖的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环境。加强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人才培训,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提高人才素质,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与人才支持。
3.2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经营安全运行机制
建立大型共享型互联网金融数据库,规避互联网金融产品本身的风险。建立金融信息管理分析系统和金融科技风险监测、预警体系,逐步建立针对电子商务平台的风险评价和预警制度,加大对其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的指导与监管力度,防范部分平台的风险暴露演变为区域性乃至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针对金融产品研发的各个阶段,应建立产品设计子模块间的共同管理模式,相关部门和多个子模块负责人共同参与审核,确保并行工程的运转效率,将复杂产品创新中多角度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任务进行必要的分解,分阶段审核,并根据统一的各阶段审核评价标准,明确产品创新各阶段风险管控和财务成本效益分析要求,从内外部监管、市场、技术、财务、运营等多视角加强产品创新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控管理。
一、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发展十分迅速,用户数量也在持续飙升。第三方发展的实体基础为网上银行,自2002年以来,中国银联成立,它实现了各商业银行系统间的信息资源共享,银行卡可以跨行、跨地区使用,有效解决了以往异地跨行的支付问题,且消费者可以在网络上完成支付操作。同时,计算机、宽带以及电子商务基础等也属于促进第三方支付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国内第三方支付涉及的产品数量逐?u增多,其中包括支付宝、财付通、易宝支付以及京东支付等[1],尽管服务企业较多,但业务的主要份额依然集中于部分大型企业,其中占比最大的便是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它也是国内最大的支付平台,居于第二位的是财付通。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完善,用户正在养成使用移动支付方法的习惯,且这种习惯的固化将会进一步带动手机充值、线下支付等日常消费支付的快速发展。
二、第三方支付服务平台的优缺点
2.1 优点分析
首先是操作简单,相较以往复杂的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平台与众多银行合作的模式,方便了网上交易行为。第三方支付属于开放体系,可以支持国际范围内的多种银行卡,且覆盖了所有的支付服务。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支持用户利用多种终端进行交易活动,不但支持计算机客户端,还支持手机客户端,为人们带来了很大便利。其次是可以减少商家与银行的交易成本,第三方支付平台将零散小额交易集中化处理,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高度集成了多家商业银行,节省了银行与其他银行之间网关界面的开发与维护费用。最后是相对安全,第三方支付平台具备完善的服务系统,后台详细记录了电子交易信息,以防交易期间出现抵赖行为,也可以为此后的纠纷问题提供更多的依据。同时,交易时不需让每一个收款人知道银行卡以及账户信息,有效降低了银行卡以及账户信息的泄密风险,确保了付款人的经济利益。
2.2 缺点分析
首先是与银行存在竞争,第三方支付仅处于虚拟层次,真正的支付操作依然不能离开银行机构的支持,为此,第三方支付必须与银行展开合作。但部分银行为了进一步拓宽业务范围,往往会与用户直接接洽,此时银行便不再是第三方支付的合作者,而变为了竞争者。其次是安全问题,互联网通信技术属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运营基础,但受互联网开放性、分享性以及协作性等影响,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支付期间很容易暴露客户的信息。同时,目前网络病毒十分复杂,这也增大了第三方支付的危险性。比如部分黑客会侵入用户计算机盗取银行卡号与密码,或者直接截取交易信息等。再次是相关法律条例并不完善,国内互联网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使得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完全无法跟上其发展步伐,网络交易过程中经常出现纠纷问题,甚至还会出现利用互联网诈骗的违法行为。由于这些违法行为都发生于互联网系统,增大了取证的困难性,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使得相关部门处理事件时无证可依。最后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监管缺乏力度,第三方支付企业虽然提供支付、结算等金融业务,但其却并非银行机构,不适用银行机构的监管体系,这也使得第三方支付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督,为资金的交易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2]。由此,当用户因第三方支付服务出现资金缺失问题时,相关部门往往无法明确承担主体,甚至没有明确的机构进行监管处理。
三、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趋势
3.1 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广阔,很多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经开始调整格局,开始涉及预付卡发行、互联网支付以及移动支付等业务,且它们不仅发展上述的常规业务,也开始面向新型的业务领域。在广度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开始涉足服务行业,而在深度方面,第三方支付企业也利用自身优势,出台了更多新型业务,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比如当前的支付宝业务已经开始涉及信用卡还款、滴滴出行以及外卖等领域,未来还会继续扩展至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多元化发展,在线支付与线下支付业务的结合趋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朗,比如从事银行卡收单等业务的线下企业开始涉足在线服务,而在线的支付企业也开始将业务扩展至在线的移动支付业务等,改变了以往单一业务行业的发展模式时,支付多元化已经成为主流趋势。
3.2 迁移至移动商业模式
当前第三方支付行业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布局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用户支付需求也必将迈向多元化与差异化。对此,第三方支付企业除了找准自身定位,并不断创新产品及业务技术外,还应实行差异化服务,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在线支付格局已经成为固定发展模式,此时第三方支付企业可以有效利用移动支付方式,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在线支付最大的竞争者是移动支付,为此,第三方支付企业也开始涉及移动支付产品,比如支付宝推出了手机二维码扫描支付以及条形码支付等业务,中国银联以及移动、联通等运营商也开始推出移动支付产品[3]。除此之外,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以及移动支付安全性的不断提升,也必将推动我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且随着用户对支付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升,移动支付也必将成为互联网支付发展的业务主流,未来第三方支付必将迁移至移动商业模式。
3.3 布局重点集中于跨境支付
2013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了《支付机构跨境电了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可以为小额电子商业交易双方提供跨境支付服务,由此,支付宝、财付通、融通通信等多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了跨境支付业务的试点牌照,而这也为第三方支付企业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对跨境消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暂行规则》也标志着人民币的跨境支付系统开始正式?营,而依托金融支付系统的第三方跨境支付业务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明显提升,有效规避了汇率风险,提升了公众对跨境消费的积极性。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用户在跨境支付时更倾向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由此,第三方支付企业应抓住机遇,将跨境支付业务作为未来的布局重点,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3.4 与商业银行共赢发展
随着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不断普及,商业银行与其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但双方也始终存在合作关系。在风险控制以及资金管理方面,商业银行具备较大的专业优势,而在小额支付、业务创新以及用户体验方面,第三方支付企业明显更具优势,由此,两大结构应展开多渠道的合作模式,利用彼此的发展优势实现共赢。当前,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信用依然是广大网络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而其与商业银行展开合作,可以提升自身的安全技术水平,降低安全认证系统的风险成本。同时,商业银行也可以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共同建立完善的防范信用体系,降低了电子支付风险,提升了交易的安全性,为广大用户营造了更为健康有序的支付环境[4]。在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的位置无可替代,第三方支付企业只有与银行展开合作,才可以获得长远发展,实现共赢。
一、互联网金融概念
互联网金融顾名思义是具有互联网技术的金融行业,作为科技发展与进步的产物,是一个新领域。人们对于主导技术为互联网的金融业称之为互联网金融,相比于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不论是在管理方式与观念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别,首先,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具有信息化与虚拟化的特点,因在市场中信息是流通与生产的主体,所以信息的虚拟形象注定了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其次,因网络技术的支持,先进的科技具有经济性和高效性,使业务的处理变得方便快捷,对于传统金融服务在空间及时间上的限制,互联网金融可以完全冲破这种束缚,降低时间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最后互联网金融的到来实现了经营一体化,金融混业趋势。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发展现状
目前其发展模式包括网络信贷结构、p2p贷款平台与第三方支付等结构。受益于网络通信技术的结算业务首先诞生,电子支付出现了,并且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得到了发展前景,生活中的网购与费用代缴都被支付宝或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取而代之,这些都是第三方支付的涉足领域,交易规模仍不断增长,信贷业务由于降低了信息成本,处于相对于商业银行比较有优势,冲破了银行为中介的传统理念,撼动了银行的地位。对我国银行经营构成直接威胁,银行需借助电子银行等业务展开应变,银行的发展面临了变革。
(二)发展中的问题
作为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交易模式,风险相对增高,不仅具有传统金融在信用、市场等方面的风险,更有互联网技术上的风险、虚拟业务风险以及法律滞后的风险。互联网金融在技术使用上因没有规范,很多金融业务是在网上进行的,但是互联网没有与发展相匹配的标准与规则,导致设计与使用金融系统的平台缺乏实验与测试,网络通信系统加密技术、TCP/IP协议安全性、密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漏洞,加之网络通信系统的开放使,容易造成黑客攻击或电脑病毒,这样就造成一些技术风险。P2P的信用门槛不高,网络借贷平台发展迅速使实体信贷公司难以在社会坚持,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威胁。互联网管理体制不完善,使互联网难以稳定健康发展,信用体系存在一定隐患,目前的监督体系还停留在对传统金融机构的监管,没有这里专门的监管机构,导致一些列问题的相继出现,例如对银行主导的网络融资大力监管却忽略了网络融资在非银行主导中的问题。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策
(一)加强管理,提高效率
对于传统金融业务发展的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网络金融业务并不是互联网金融,两者要分别管理,互联网金融是大数据金融、第三方支付以及P2P网络借贷等互联网模式的金融。在这种模式已经变成新型金融模式时,要对其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在规则上要针对其特性进行制定。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结合的管理模式是侧重于业务的管理。
(二)完善体制,降低风险
互联网信息技术中的信用体系可以通过良好的建设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发展过程中要降低所面临的风险,对信息体系进行完善,同时也要对互联网信息在技术上进行改进,要建立金融技术的标准完善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使安全标准与国际计算机的网络标准接轨,对互联网金融系统的可协调性进行增强,对于金融共享数据要进行资源整合,对于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技术与硬件技术要加大研发力度。
(三)模式整合,内容完善
针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网络化在模式上的交叉与冲突,要实现模式整合,例如第三方支付与基金合作的互联网理财使实体商业银行在理财上受到冲击,对这种类型的冲突问题,国家要通过金融体制的改革解决相关问题,对于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流程中的安全风险,国家要适当的限制或加强商务重组。要完善网络借贷的内容,强化建设信用体系,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四)建立监督,促进发展
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对现阶段监督体系的不完善等问题要深入研究并获得解决方案,首先要分清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业务监督界定,明确监督主体,其次要出台金融服务制度,对互联网的安全防范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然后要成立行业协会,增强行业自律性,最后在市场发展规律与行业创新上所面临的风险上监督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央行与银监会要建立机制,加强监督,稳定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发展实况 货币政策 冲击效应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类全新时代产物,如今在我国呈现出激烈的发展势头,包括互联网理财、微贷、众筹等平台相继衍生拓展,不过因为相关工作人员实践经验缺乏,至今未能针对互联网金融内涵机理加以清晰化认证。与此同时,关于货币政策的影响问题亦接踵而至,如资金流动速率的加快、货币交易和预防需求的缩减等现象,如若无法在合理时间范围内予以协调克制,势必令今后相关企业融资效率、货币自身可靠和可测性、信贷与资产债表传导渠道遭受百般束缚,不利于我国金融产业今后可持续改革发展。由此看来,针对互联网金融现阶段发展状况和对货币政策的冲击细节,加以细致化论证探讨,绝对是势在必行。
一、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性内涵机理论述
所谓互联网金融,实质上正是在传统金融产业和互联网技术融合背景下衍生出的全新样式的商业服务模式,大多数情况下在商业银行间接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活动中规划布置,因此被广泛定义为第三类金融业态。而经过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诸如P2P网络信贷、虚拟货币、移动支付等创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接连覆盖,使得以往金融产业信息失衡、交易双方资金规模和风险分担等风险问题得以有机遏制。相比之下,传统金融机构提供的股票、债权交易服务模式,需要繁琐的中介职能作为支撑引导媒介,而互联网金融则彻底省略该类工序流程,使得社会大众完全可以在网上进行相关操作,一时间令市场逐渐趋近于一类均衡状态。
二、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具体的发展状况研究
(一)第三方支付方面
其核心存在意义便是开放供应资金担保类的中介服务,对于实际交易细节并不会过多关注,后期自然不会承担过多的风险,不过经过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不断改良修缮,所谓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也将不会单纯地限定在结算业务之上,特别是面对一系列资金数量较为庞大的企业过程中,企业在进行相关资金投资管理环节中,必须依照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方式,进行相关客户备付资金具体应用状况严格性认证规范,借此规避强烈的系统风险效应。如我国央行开始在2014年7月成功公布第五批第三方支付牌照,证明我国持第三方支付拍照的机构数量已经达到数百家,其中互联网交易规模、交易量所占市场份额,以及增长效率自然同步增长。
(二)融资平台方面
首先,P2P网络借贷,本身属于民间借贷和互联网融合方式,如今已经顺利演化出拍拍贷、红领创投、宜信等服务模式。其中前者不存在抵押、担保要求且大多数在网上直接操作,因此夹杂着较深的信用风险,一旦说借款人员还款过程中产生任何逾期和恶意违约行为迹象,当中衍生的投资者本金、利息补充责任将不会被拍拍贷承担,因此该类服务模式始终适用于小额贷款。相比之下,红领创投相对于出借人来讲,提供较为妥善的资金安全保障条件,如网络资金垫付、借款人提供担保、线下资料审核等环节。而宜信企业在获取债权过后会自行加以金融和期限拆分,进一步衍生出受广大社会大众欢迎的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使得社会内部诸多闲散资金得以集聚融合。不过我国在规划此类产业模式中,始终存在中间资金账户的监管、坏账率控制、持续经营等风险隐患。
其次,众筹。所谓众筹,便是发起主体在平台上呈现个人创意,并且设定合理时间进行筹资的行为模式,包括团购加预售、股权投资和债权融资等金融服务模式。因为我国法律体制和西方国家存在本质性差异,致使后两类金融服务模式无法在我国顺利布置延展,而一切未经法律机构认证批准的股票、债权发行活动,都将被视为非法集资现象。归根结底,以上结果和我国众筹环境缺陷有着直接性关联,就是不能得到健全化法律保护和监管,使得投资回报机制日渐溃败,所以一直一来,我国在众筹融资上主要开发沿用团购+预购的服务方式。
(三)理财平台方面
这里强调的理财平台,便是开发供应创新式理财服务模式的网络平台,包括支付宝平台上的余额宝、百度的百发、苏宁易购的零钱包等理财产品,交易模式则倾重于保证金交易。当中发展实效最为理想的莫过于余额宝,其主要是在阿里巴巴支付宝和天弘基金合力推出,不管是在流动性或是收益型控制上,都作出突出成就,能够获取传统存款十倍收益的前提下进行流动性使用。再就是该类支付方式客户流量极大,对于传统银行存款业务自然提出较为严格深刻的挑战危机。
三、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诸多冲击效应解析
(一)对货币供给可测、可控性的影响
经过我国互联网金融系统化革新发展,有关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广义创造机制,开始无形中对货币替代性、货币供给产生决定性作用,按理中央银行需要主动降低基础性货币投放,可实际上互联网金融不可避免地遭受网络复杂环境牵制,信用创造能力同步呈现波动效应,一时间令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可测、可控性开始急剧降低。
(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一,存款准备金率的限制。互联网金融提供的一系列理财产品,都透过社会吸纳闲散资金,同步状况下令先进存款比率、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比率等发生本质性变化结果,使得资金开始向定期存款方向大量流动。相比之下,定期存款实际缴纳更少的存款准备金,所以说互联网金融令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之余,更令货币乘数全面扩大。
第二,超额准备金率的降低。互联网金融开放沿用的融资类平台,包括人人贷、宜信贷等网络贷款平台,使得银行传统样式的中小微贷款业务滋生出急剧分流迹象,银行面临的风险和超额准备金率自然急速降低。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产业系统化发展背景下,相关产品样式百般滋生,银行机构便不由自主地将注意力转投到互联网金融市场开发事务之上,特殊状况下更存在一些银行布置延展和互联网金融平台间的合作项目。至此过后,银行融资效率更高、成本数量更低,有关银行机构便不需要借助大规模的超额准备金进行资金储存,超额准备金率降低基础上,货币乘数亦开始大幅度增大。
(三)对利率渠道的影响
包括阿里小贷、众筹融资等融资平台在内,我国不同规模企业对银行机构间接融资需求开始急剧降低,随后包括直接融资规模和利率市场化都得到一定程度地推进。特别是经过经济体系内部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强化过后,央行也开始逐渐地减轻对存款利率的捆绑束缚效应,最终利率传导机制实效自然被大大提升。以上结果综合判定,互联网金融当前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冲击多是负面影响,这和我国长期承受利率管制有着直接性关联,可经过互联网金融不断革新发展过后,其对于利率市场化促进效果便不断得以强化,而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沿用的成就便自然更加理想了。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细节极为繁琐深入,而笔者在此提供的分析内容极为有限,日后仍需相关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不断作出总结补充。相信长此以往,必将为我国金融产业可持续革新发展,提供更为丰富完善的改善建议。
参考文献:
[1]刘海二.互联网众筹融资及其激励约束与风险管理――基于金融市场分层的视角[J].金融监管研究,2014,(07).
[2]高杨.互联网金融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关键词:可移动互联网;发展;技术;电子商务
移动通信已经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它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让信息传递的更加迅速,而且各种可移动数字化商品以及各种手持商品也进入人们的生活里,成为了信息传递不可缺少的环节,经过这些商品可以把数字通信和移动计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特别是这几年,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更深程度的作用到人们生活中,经过无线通信方法,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里从网上获得需要的信息,有利于交流。而且因为更多的职业要求以及生活需求,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融合的技术不断进入人们的视线内。数据化以及宽带化和多样化也是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发展潮流。而且作为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衍生物之一,电子商务运用互联网帮助它服务广大用户。
一、技术发展现状
通过移动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步入新的发展时期,而且以此为前提移动电子商务不断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跟以往的有线互联网比较,移动电子商务更加合理化,具有新的互联网经济,对电子市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为电子商务给予正确的信息帮助,还可以网上交易商品。和有线互联网比较,它没有时间、空间阻碍,而且就专业行业以及特别的行业能够给予专业的信息帮助。也正是因为这种信息帮助的特别性,它的顾客总数比较少,但是它给予的信息水平非常高,它的信息费用也有价值性。移动电子商务把这种信息帮助作为完成它自身作用的条件。而且移动电子商务给予的信息帮助方式是经过交互式帮助来完成网上商品交易,这个是最常见的方法。
就现在来说,很多社会服务行业以及经济行业都有作用移动互联网设备,不但如此,人们的生活也不断受到互联网电子商务的作用。国民经济也因为这种新的商务交易形式而发生改变,拥有新的动力,更有活力。而且网上购物以及商品交易因为电子信息化以及网络技术的作用,时空限制消失了,而且网络企业经营也顺畅。经过这种移动互联网的商务经营模式,让网上实体交易互补,提供了各行各业的商务交流,同时也使得交流不再局限。除此之外,移动互联网的进步也拉动了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而且移动电子商务发展也使得社会服务行业进一步发展。而且电子商务经营这种技术的普及,使得消费领域也发生改变,顾客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形式发生改变,购物更加便利,与此同时,服务领域的人员经过电子商务以及移动互联网,可以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出来,使得交流更加便利,推近顾客和服务人员的距离,完成长期帮助的作用。
二、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终端和移动智能化是电子商务以及移动互联网以后发展的方向。在它的技术进步中,电子商务方法和移动互联网都朝着智能化以及移动化进步。移动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技术在智能检测系统的帮助下智能性以及准确性更强,而且可以智能信息加工以及信息辨析,进而能够让整个技术行业得以进步,它的技术系统不管怎样运行,功能都非常发达,拥有很强的智能化特点,推动整个技术行业的进展。运用高端技术来信息再加工,而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得出技术优点,帮助技术更好的长期进步。
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商务信息量不断变多,信息变得更加复杂。在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电子商务的长期发展的信息量也在逐渐变多。经过技术的逐渐普及,技术的实用性更多,也使得电子商务的流动量变多,信息增加率提高。而且互联网和电子技术自身就具有很多信息,这些信息使得工作的对象可以移动,服务的需求也更加及时,经过信息的收集以及选择使得服务更个体化,信息和个体更紧密,个体可以利用私密的信息来进行相关的工作,使得服务更加便利,使得移动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技术的长期发展更加顺利,与此同时,信息也变得更加复杂,信息间的联系更加具体的呈现。
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商务朝着宽带化、智能化以及应用化进展。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长期发展,两个不断向宽带化进步。移动互联网负载的信息量不断增加,高清图片文字信息、视频多媒体信息等,都需要移动互联网朝着更高水平的宽带、更加稳定的传递系统发展。把技术和宽带网联系在一起,经过宽带方式使得互联网的运用更便利更确切,使得电子商务更高效的为人们服务。与此同时也朝着数据化改变,使得数据和技术联系在一起,运用数据体现网络和电子技术,使得数据可以为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给予更好的发展机遇。
两个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的向应用性发展,经过对移动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探究使得两个的优点更加快捷的发挥出来,而且第一发展技术优点,将好的、便利的、发达的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联系在一起,使得技术和电子商务更加可操作以及运用,拉动移动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长期发展。
三、结束语
在以后的进展过程中,移动互联网技术应该不断增加新的东西,而且电子商务也应该不断技术创新,来扩大两者的进步空间,与此同时也应该把信息化东西放进技术发展中,不断提高智能终端的发展步伐,把服务和信息一同带进新的平台内,进而使得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一同发展,来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并且身为社会新的技术产业拉动其他新的产业一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英.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信息导报,2001,(11):50-51.
一、国内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代表的非金融类互联网企业利用其信息技术优势和建立起的网络平台涉足电子货币、支付结算、投融资和理财等金融业务,促进了金融市场竞争,加强了金融普惠程度和居民便利性。这种由非金融类互联网企业借助自身平台优势进入金融行业,将互联网精神及其运行模式应用于金融行业,所呈现的是一种新的金融业态,可称之为“互联网金融”。当前国内有代表性的、占市场主要份额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包括:网络支付、网络融资和互联网理财。
(一)网络支付:以支付宝为代表
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于2005年创立了支付宝(Alipay),标志着我国非金融机构正式进入支付领域。支付宝创立之初主要是为了解决淘宝网买卖双方交易的第三方担保问题,之后逐步涉及航空客票、公共服务缴费、信用卡还款、通信缴费等居民消费者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国内第三方支付业务以支付宝(阿里集团)、快钱、PayPal(易趣)、财付通(腾讯集团)和易付宝(苏宁易购)为代表,网络支付市场逐步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目前上述互联网企业的第三方支付产业链较银行账户体系并不完备,如跨行资金归集、代收代付、发卡等方面功能尚有所不及。其提供支付服务的收益并不仅仅体现在相关的手续费收入和资金沉淀利差上,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掌握核心优质客户群并构筑大数据积累是不能忽视的利益驱动因素。
(二)网络融资:以P2P网贷为代表
拍拍贷于2007年8月在上海创立,是国内首个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采用的是纯信用无抵押的线上运行模式,贷款额度为1000元-50万元,借款期限为3-12个月,年化综合利率区间为18%-30.24%。拍拍贷运作模式中,网贷公司扮演的是单纯的中介角色,仅利用信息技术撮合借贷双方,由贷款人自身定借贷利率,公司本身不承担违约责任。上述网络融资有别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本质上是一种直接融资模式,但与传统直接融资模式相比,又有着交易成本低、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等特点。
(三)互联网理财:以余额宝为代表
支付宝集团与天弘基金合作,于2013年6月13日推出余额宝产品。相比传统银行渠道理财产品动辄5万、10万元的门槛,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1元即可入门,并且可当天(T+0)快速赎回,及时到账。用户结构上,余额宝呈现出年龄层次上移,区域分布扩大和人均持有金额提高这三大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余额宝的市场欢迎程度。2013年以来,国内互联网企业陆续推出百发(百度)、理财通(腾讯集团)、汇添富现金宝(网易)等互联网理财产品。上述互联网理财主要是借助第三方支付和货币市场基金平台将低收益的小额存款转化为高收益的“类同业存款”,主要投资通知存款、大额存单、债券、中期票据等安全性高、稳定的金融工具。
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趋势
(一)拓宽:网络支付平台业务不断创新
网络支付平台目前主要与互联网理财产品对接,但随着淘宝基于支付宝平台分析客户数据供阿里小贷使用和电商巨头之一的京东商城并购网银在线支付平台,表明存量网络支付平台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支付业务,而互联网企业和电商正在建立自己的支付平台。
目前各主要网络支付平台均致力于推广金融产品销售,借此增强客户黏性,拓宽业务范围并由此提高收益。随着网络支付平台业务将不断创新,由此预见未来“网络金融超市”等金融产品互联网销售平台和理财社交网络、理财服务网站和理财工具支持网站将快速发展。
(二)聚变:移动互联网与金融结合将引领新一轮变革
有线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早期形态,移动互联网或者说无线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未来。目前移动互联网已超越PC成为居民上网的主要方式。移动支付的发展风生水起。2013年4月,支付宝手机客户端上线了转账到银行卡的功能。2013年6月,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共同推出首个移动支付联合产品-手机钱包。2013年8月,腾讯集团的微信产品具备了网络和扫描支付功能。在小额、多笔的现代支付常态中,移动支付较有线互联网更加便捷,可以大胆预测在不久的将来,移动支付将演变为移动货币,并由此对传统纸币和银行卡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金融业带来了巨大变革,其成功取决于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率,是长尾理论的现实最佳实践。当移动互联网速度不断优化,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价格门槛不断降低、性能配置不断升级、近场技术(NFC)逐步成熟,流动性这一条件移动互联网已经具备,而收益率只要复制现有互联网金融模式即可,只要不断提升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性,移动金融必将引领新一轮变革。
(三)科技:大数据和云计算催生金融新产业
大数据技术支持下,客户信用评级、还款能力预测、风险定价等可以凭借“三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信息的挖掘、分析而获得,较好地解决了传统信用管理中信息不对称、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随着上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不断发展,未来将不断涌现官办或官民合办的专业的第三方客户征信公司。
近年来新兴的云计算方面发展较好。通过云计算供应商在电商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云计算将为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一种运营成本更低、业务更灵活、系统更安全的轻量级商业模式,特别是对那些小型的金融网点可以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和解决人力资源不足问题。
三、对国内金融体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之一:倒逼银行机构加速业务流程再造和推进普惠金融
互联网金融的成功在于服务创新和关注低端客户金融需求,使普通民众能够以标准化、碎片化的方式享受专业的、安全的、无法从银行机构获得的金融服务。而这,无形中推动着普惠金融的理念。也促使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关注优化互联网业务渠道,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与感受,加强金融工具和理财产品的创新,为客户提供更贴合需求的金融产品。
(二)机遇之二:间接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
目前商业银行实质上已部分实现了大额存款的利率市场化。而余额宝等网络理财产品的出现,打通了个人小额活期存款和银行协议存款的桥梁,解放了未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小额存款,从而间接推动了不同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水平。
(三)机遇之三: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供试验田
当前互联网金融缺乏监管、粗放生长,缺乏完善的内控和风险补偿机制。因此,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就存在必要性和紧迫性。相比同银行一样缴纳存款保证金,互联网金融企业更愿意加入存款保险。有需求,有条件,风险小,成本低,互联网金融企业无疑是实践存款保险制度的最好的试验田。
(四)挑战之一:抑制货币需求,影响社会融资规模数据的真实性
网络支付的快速发展,通过电子货币对实际通货的替代效应,会抑制货币的交易需求。网络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当前社会融资规模数据缺乏监测,与社会实际金融资金供给不匹配。而网络融资平台由于缺乏监管,极易流向限制性行业或空转。同时不容否认的是,余额宝等网络理财产品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而这些成本商业银行会转嫁到实体经济,从而抬升社会整体融资成本。
(五)挑战之二:弱化了的金融机构中介职能
网络融资会挤占银行新增个人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等零售贷款业务,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了大量在途资金,而网络理财则会加速银行的存款资金分流。互联网金融的高效便捷和低成本,促使金融机构将客户接触和服务渠道由实体转向网络虚拟。互联网与生俱来的技术风险和道德风险会加速金融风险溢出,而内控体系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到互联网金融的资金安全和正常运行,并放大社会整体金融风险。
(六)挑战之三:金融监管难度加大
互联网金融因在业务准入、经营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监管尚存空白,因此有着更大的监管套利空间。相关法律法规模糊和监管真空,以及监管技术和互联网金融专业监管人才的不足,使互联网金融行业积聚了大量风险。此外,我国金融分业监管的现状使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界限难以把握,互联网金融协作监管机制亟待建立。
四、政策建议
(一)建立并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相关规制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规范业务发展,维护市场秩序。二是加快建立互联网金融协作监管机制,避免监管真空。三是优化监管技术,引进和培养互联网金融专业监管人才队伍。
(二)促进金融机构同互联网企业间的合作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升金融机构业务流程水平和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支付、云计算等技术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传统金融模式,依据其发展的特征,可以称为“互联网直接融资市场”[1]。互联网技术在金融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与时间,并且还强化了互联网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联系。随着第三方支付与网络信贷逐步受到关注,互联网金融正不断飞快发展。商业银行属于自负盈亏的赢利机构,追求利润是其本质目标,集团规模大的客户能够在银行收入不变的状态下降低银行运营风险以及成本,因而商业银行通常在客户选择中会优先选择贡献度较大的大中型客户,从而使得中小型客户的产品服务中存在不足。而中小企业本身由于信用等级不高,因而融资困难,依据阿里巴巴调研数据,有89%以上的企业有着融资需求,其中无抵押贷款需求有53.7%,而中小企业占据了大多数,在难以取得商业银行融资的情况下,就需要民间金融进行融资,因而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2]。目前,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模式、P2P网络贷款平台、众筹模式以及大数据金融模式等等。
二、互联网金融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冲击
(一)对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首先对商业银行的冲击表现在对支付中介的冲击上。第一,互联网金融改变了商业银行独占资金支付中介的局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创造能力不断增强,因而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单靠现金交易难以满足经济生活中的需求。因此,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同时开放贷款业务,从而以其信用创造功能降低了经济生活中的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再一次促进了支付功能的发展,从之前的1%市场份额到目前已经发展到20%以上,改变了银行独占支付的局面。第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降低了人们对于银行网点的以来程度。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应用的出现使得人们不再依赖商业银行的柜台,而支付宝、财付通等出现更是促进了快捷支付的发展,随着微信的出现,电子商务发展速度直线上升,以阿里巴巴以及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商业银行产生了一定的冲击[3]。
(二)分流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市场需求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还表现在分流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市场需求上。随着2013年阿里巴巴与天弘基金达成合作开始,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不了的银行存款业务也成为了其优势,随后更多产品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4]。活期存款以及短期存款的收益都高于银行利率,活期存款的短期收益更是银行利息的十倍以上,因而导致大量的资金转出银行,转入互联网金融中的各种产品中,根据统计,仅2013年一年就有高达100亿的活期帐户转出资金,对于商业银行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三、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策略
(一)服务创新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银行倒逼央行保护政策的方式难以持久奏效,因而需要从商业银行自身着手,应对互联网金融浪潮。首先,商业银行需要创新服务,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创新产品。在服务业中,客户是中心,以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设计是基本要求。商业银行需要狠抓改革措施,提高自身服务水平。例如建设银行提出的善融商务,以自身结算优势进一步开拓电子商务平台,招商银行推出的“微信银行”则是实现手机银行业务功能的产品。
(二)开拓互联网领域业务
提高征信手段,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传统的征信手段单一,商业银行需要在此基础上开拓心的手段,例如信用债券等。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传统的征信模式标准太高,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在风险防范的基础上尝试开展新的融资征信模式。例如可以由人民银行、银行业协会等机构联合多家银行成立信息共享平台,专门负责企业数据收集,例如税务发票系统信息的共享等,按照一定的规则统一平定,从而展现出企业的活动状态,从而反映出企业经营状况的真实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本质;意义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就是金融服务商通过互联网这个媒介,向客户提供证券、银行、保险、等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换一种说法就是通过电脑互联网进行所有的金融活动的总称。由此看来,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和互联网有效结合的一个新兴的领域。互联网金融是在金融服务提供者主机的前提下,利用互联网作为传输工具,同时借助业务流程的软件平台,进而将操作界面定位用户终端的新型金融运行模式。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货币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虚拟货币,例如:QQ币、比特币、莱特币、无限币、泽塔币等等,然而只有比特币和QQ币是当今互联网行业承认的虚拟货币,这些货币具有一定的金融属性,我们可以通过虚拟货币在网上进行一些交易。然而,根据目前的形式来看,虚拟货币不能够兑换真实货币,所以互联网货币不能够代替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真实货币,只是法定货币的电子化。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各类公司
1.电子商务类公司
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公司主要通过互联网特定的金融平台来实行电子商务交易。我国目前已经有腾讯、苏宁易购、京东商城等电商企业,而这些电商企业正在积极申请民营银行牌照,从而体现了互联网的金融化。另外,我国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公司出现了第三方的金融产品销售渠道模式,而这种模式主要是在之前的第三方基金销售的基础上,添加了贷款产品销售等多种形式的金融销售。目前,我国具备这种销售模式的平台有: 好贷网、融道网、天天基金网、全球网等。
2.电子技术类公司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技术类公司主要分为第三方支付公司和软件开发技术公司两类。其中,第三方支付公司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将各个银行的支付端口与其接入,从而为用户提供结算服务。由于互联网金融支付是基础,所以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门槛并不是太高,而据统计目前已大约有250多家支付公司了。而所谓的软件开发技术公司,就是为互联网金融提供网站开发以及软件开发的软件公司,而这类公司主要是为各个互联网金融网站提供软件开发服务的。
3.金融管理工具类公司
互联网金融管理工具类公司主要是为用户提供理财工具或者信用卡管理工具等具有个性特点便利的管理工具,从而实现了互联网金融的自动管理、匹配、投资等功能的公司。这些公司的出现不仅能够为互联网金融提供极大的便利,而且还能极大的推动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主要采取在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进行某种程度的分业管制和管理的经营模式。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存很多漏洞,在无形之中加大了互联网金融经营的风险。所以现在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管理体制还不够全面、彻底和完善,解决这些问题还存在很大的难度。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技术不够成熟
我国的社会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发展,是因为我国进行经济发展时始终坚持标准化,在互联网金融中也不例外,如果我们要加快互联网金融经济的发展,就要坚持统一的标准。然而,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系统缺乏完善、具体、精准的,能够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的技术标准,从而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安全性。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研究并开发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
为了有效的解决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开发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还要提升互联网金融a品和服务质量,从而最大程度的满足广大金融用户的需求。另外,在研发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时,还要把互联网金融用户作为主体,尽量保持与合伙人长期稳定的合作,有效提高互联网金融用户的购买率。与此同时,还要有条理的整合资源和分配资源,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制定完善的问题处理方案,从而保证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用。
(二)创建并完善互联网的安全保护系统
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问题就是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安全性。想要保证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交易安全,就要做好网络安全措施,例如:设置防火墙、数字认证、口令交易等等。另外,还可以鼓励客户积极学习互联网金融安全知识和技能,从而有效的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互联网金融技能与服务之间的统一性,积极研发新技术,创建并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数据库,全面实现互联网金融数据资源的共享。
(三)制定并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若要使互联网金融行业有序而稳定的发展,这就要求每个互联网金融企业去积极探讨并制定出一套统一、完善的行业准则,同时还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严格遵守行业准则,监督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工作,促使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互联网线上支付逐渐代替线下支付
自从余额宝上市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第三方线下支付迅速发展,而第三方支付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与线下支付的融合发展,由此看来,我国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将会进一步增强线上线下支付工具的融合。我们现在常用的第三方支付软件就有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以“多、快、好、省”为目标,帮助各大企业实现资金的“搬运”。另外,我国的第三方支付企业首先会选择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其次才会选择物流、旅游等行业。
(二)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不断的完善
纵观古今,无论是金融行业还是其他行业,如果想要健康并稳定的发展,首先就要具有本行业的信用意识。而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信用体系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互联网金融中信用体系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因此,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中,我们可以通过P2P阳光透明的借贷平台,积极推动P2P行业健康蓬勃发展,从而对抵制高利贷以及扶持创业起到促进作用。只有不断的改进并完善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才能使整个行业向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互联网网上银行不断兴起
随着淘宝、天猫、苏宁、京东等电商企业的出现,互联网银行已经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所谓的互联网银行就是通过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的银行服务手段。而目前互联网银行具有两种发展模式,其中一种模式就是像美国第一互联银行一样,完全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没有实体分支机构的虚拟银行,而另一种则是目前大多数互联网银行所采取的,即在传统银行的基础上,将银行业务拓展到互联网上完成的发展模式。据了解,当今的每个实体银行都有自己的网上银行,由此看来,未来的互联网银行将会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
(四)互联网金融逐步走向移动化、电商化以及自金融化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也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而就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来看,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将不断的趋近于移动化、电商化以及自金融化。其中移动化是指移动支付的迅猛发展,而电商化则是像淘宝、天猫、苏宁、京东等电商企业逐渐替代真实生活中的商业形式的模式,自金融化就是根据互联网用户的特征,为用户提供投、融资服务,进而改变以往通过借助机构途径来达到借贷和融资的情况。自金融化本着自主、平等、公开、透明的原则,实现从“差价”到“服务”的转变。
(五)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建设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已经形成了创新性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聚集的形势,越来越多的证券公司、银行、中介机构、保险企业、担保公司、各个事务所、贷款机构、资产评估机构等都在不断的建设和发展。而根据当前的形势发展看,互联网技术在不断的改进和成熟,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客户需要通过互联网金融机构将所有的相关业务融为一体。所以,在未来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中,一定会建造出一个完整、全面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为互联网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从而不断的丰富互联网金融产品,创造出一个具有全面的服务平台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五、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型事物的出现和发展,不仅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而且还会对人类文明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所以只有全面了解并掌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才能为我们未来的生活提供重要的保障。只有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中,制定科学正确的行业准则,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并改进互联网金融技术,严格遵守行业规则,才能保证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稳定、持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舜.浅析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03).
[2]张先成.浅谈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趋势与展望[J].经营管理者,2014(26).
[3]王倩倩,赵娇.浅谈美国消费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启示[J].商场现代化,2013(13).
(全面解读阿里巴巴、腾讯、中国平安、苏宁、电信运营商等企业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作者简介
胡世良,男,安徽当涂人,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总工助理。长期从事电信市场经营分析、商业模式研究、战略规划等工作,对移动互联网有着较深的研究,被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产业网聘为特约专家,思路敏捷,洞察力强,对行业发展、企业运营管理有着独到的见解。现从事电信产品开发相关工作,具有20年的电信行业从业经验。迄今在《通信企业管理》、《中国电信业》、《邮电经济》、《人民邮电》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数百篇论文,著有《赢在创新:产品创新新思路》、《移动互联网:赢在下一个十年的起点》、《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与变革》等书。
内容简介
打造平台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根本,《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创新》从平台经济的角度,对互联网金融六大模式——第三方支付、P2P网贷、电商金融、众筹模式、直销银行模式和余额宝模式进行深度分析,并系统介绍了阿里巴巴、腾讯、中国平安、苏宁、电信运营商等企业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生动展示互联网金融发展新动态,在此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趋势、面临的经营风险进行了系统阐述,其中互联网金融向移动互联网金融转变大势所趋,并提出加快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策略和建议,对互联网金融企业、传统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监管更好地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创新》适合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政府监管等行业的从业人员阅读学习,也适用于对互联网金融有着浓厚兴趣的投资者、研究人员以及高校的广大师生等相关人士。
目录
第一部分互联网金融本质及特征
第1章互联网金融本质内涵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优势和风险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实意义
第2章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
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
我国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原因分析
正确看待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发展为大势所趋
互联网金融发展利远大于弊
第3章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理解和认识
模式决定互联网金融的命运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本质是平台经济
互联网金融平台模式的主要特征
互联网金融平台模式成功的判断标准
第二部分互联网金融六大平台模式
第4章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
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概述
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主要特征
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现状和问题
第三方支付:支付宝盈利模式分析
支付宝发展迅猛
支付宝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石
第5章P2P网贷平台模式
P2P网贷平台模式的内涵
我国P2P平台模式发展现状
P2P网贷平台模式经济分析
P2P网贷企业案例
拍拍贷
宜信网
好贷网
有利网
Lending Club
平台间竞争的三个关键点
第6章电商金融模式
电商金融服务模式发展背景分析
电商金融服务平台模式概述
电商金融模式本质是大数据金融
电商金融模式分类
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平台模式
以京东为代表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电商金融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7章众筹模式
众筹模式概述
什么是众筹模式?
众筹模式的参与主体
众筹融资的运营模式
众筹模式的分类
我国众筹模式发展现状
众筹模式案例——天使汇
对众筹模式的认识
众筹模式关键成功因素
第8章直销银行模式
直销银行模式的内涵及主要特点
直销银行模式的内涵
直销银行模式主要特点
对我国发展直销银行的认识
直销银行模式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微信银行商业模式分析
对国内银行开展直销银行的建议
第9章余额宝模式
余额宝引发群雄之战
余额宝模式案例分析
百度百发——创新互联网金融模式
微信理财通——注重打造理财平台
余额宝模式盈利模式分析
正视余额宝模式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第三部分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案例
第10章阿里金融
阿里金融战略——打造金融平台
布局互联网金融,打造阿里金融帝国
阿里金融成功的关键要素
第11章平安玩转互联网金融
明确的战略定位
以金融切入生活,进行互联网金融布局
壹钱包——移动金融服务平台
壹钱包定位为社交金融
壹钱包与余额宝形成差异化竞争
陆金所——打造网贷平台
陆金所的互联网基因
架构全新商业模式
构筑担保风控机制
第12章腾讯金融布局
腾讯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独特优势
腾讯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
腾讯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
第13章苏宁进军互联网金融
苏宁“全金融”的互联网金融战略
苏宁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特征
苏宁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及策略
苏宁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苏宁互联网金融发展应对策略
第14章电信运营商互联网金融发展之路
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是电信运营商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电信运营商进入互联网金融
积极拓展移动支付市场
推出互联网理财产品,角力互联网金融
关注供应链金融
电信运营商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信运营商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策建议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电信运营商互联网金融发展关键举措
第四部分互联网金融发展和未来
第15章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趋势
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是大势所趋
互联网对传统金融业影响将更大
互联网金融向移动互联网金融转变不可逆转
我们正阔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
移动互联网金融活力限
移动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展望
第16章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与出路
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创新不足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风险
加快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建议
打造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
实现商业模式差异化创新
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有效监管
参考文献
后记: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网络税务;风险防范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同时也带动了我国传统金融行业的变革与创新。但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在我国还属于一个新型产业。这也使得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税收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导致税收体系存在较多的风险。这些税收风险如果在后续时间里得不到及时解决,那么就会直接影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全面探讨互联网金融业行业中税收风险的有效防范方式。
一、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的现状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的整体水平。结合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整个行业的税收风险还是比较显著的。比如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环境填写税收相关数据,并且通过互联网渠道完成纳税申报活动。但是这种模式也给互联网金融的税收监管带来了较多的风险,容易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出现逃避缴纳税款等情况。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内部环境也比较复杂。目前我国还没有结合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特点,制定一套完善全面的税收管制体系。这些情况都造成了互联网金融税收体系存在比较显著的风险,必须要在后续时间里充分引起重视。
(二)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的实际表现。前文已经指出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的水平比较高,这里也结合行业实际情况,综合探索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的实际表现。第一,互联网金融税收内容并不清晰。互联网金融在近多年时间里虽然实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给我国其他行业的金融业态带来了显著影响。但是互联网金融由于其灵活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使得互联网金融征税项目很难进行界定,给合理征税带来了较多困境。第二,计税依据确立存在显著困境。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当前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非常多的产品服务。大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都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使得征税活动很难获得完整全面的金融信息。这也使得部分纳税人会选择隐藏真实金融信息,最终也就更容易发生逃避缴纳税款等问题。第三,主观性税收风险比较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营者缺乏合理纳税筹划的理念,发生了线上宣传业务,线下渠道交易的情况。这也使得征税活动无法确定企业需要缴纳的真实税款,最终导致税收风险比较突出。
(三)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防范的重要意义。结合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实际现状来看,做好税收风险防范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在近多年时间里虽然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行业内部还比较混乱。而通过税收风险的防范活动,就能够较好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内部交易活动,使得整个行业的发展能够变得更加规范,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第二,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金融交易活动,同时也会带来较多的税收。而税收风险的普遍存在直接降低了税收水平,使得本应该缴纳的税金留存在纳税人手中,损害了我国的公共利益。第三,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防范体系的贯彻开展,也有利于我国不断推动网络税务申报平台的建设。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税务体系本身就已经融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元素,逐步将税务业务转移到互联网环境中。而大力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也能够较好实现网络税务申报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动我国税务体系建设实现不断的创新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纳税人诚信意识不足。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部分纳税人,自身诚信意识存在显著不足,导致他们过度看重企业利益,容易发生逃避缴纳税款问题。事实上,在当前多元文化冲击的背景下,我国传统诚信文化在社会环境中已经出现了显著的缺失,拜金物质文化已经影响了很多民众。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纳税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就会抛弃诚信文化,最终导致整个行业的税收风险水平比较高。
(二)纳税筹划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很多企业都开始制定纳税筹划方案,依托于此降低自身的税负水平。但是部分企业对于纳税筹划的战略认知水平比较有限,导致纳税筹划出现了过度节税的情况。而过度节税也直接违反了我国现行的税法法律,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税收风险。不仅如此,不合理的纳税筹划方案还有可能会提高企业纳税成本,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较多不良影响。
(三)相关税收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税法法律法规体系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与调整,但是在互联网金融行业还存在非常明显的欠缺与不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在我国全面发展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使得我国税法法律法规调整明显滞后于行业发展速度。在缺乏完善税法法律法规体系作为指引的基础上,互联网金融税法风险水平就会变得非常突出。
(四)互联网金融交易信息过于隐蔽。互联网金融交易活动在网络环境中展开,相关交易信息更容易被隐藏。目前我国税务部门在建在用的网络平台所提供的服务还无法应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当前有相当一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网络交易活动被掩盖,导致税务部门很难获得企业的真实金融状况,也就给后续进行税务征收活动带来了非常多的困境。
三、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切实提高纳税人的诚信意识。当前我国社会环境中,诚信道德文化的认可度还存在一定不足,导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纳税人,由于自身诚信问题引发了较为突出的纳税风险。因此在后续时间里,我国应该切实提高互联网金融行业纳税人的诚信意识。一方面,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在平时展开自身工作的时候,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从业人员,进行专项的纳税道德培养,使得这些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纳税活动的重要性,避免出现逃避缴纳税款的情况。与此同时,我国税务部门也可以考虑制定一些税收鼓励政策,使得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纳税人能够通过诚信纳税获得较好的信誉,并适当降低他们的纳税成本。另一方面,我国在后续时间里还应该通过互联网渠道,面向社会开展一些诚信纳税的活动。在这之中,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中,一些关于诚信纳税的话题讨论,同时跟我国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纳税人的诚信意识与水平,降低行业主观税收风险。
(二)保证纳税筹划的战略成效。对于我国各个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在后续时间里也应该加强自身对于纳税筹划体系的认知水平,合理通过纳税筹划活动降低纳税成本。这也需要互联网金融企业高层领导者能够明确纳税筹划的战略价值,并且正确认识纳税筹划的作用。在后续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也应该立足于当前的财务部门,组建专门进行纳税筹划的团队,结合当前我国现行的税法体系,合理进行纳税筹划活动。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税收法律还不完善,因此纳税筹划活动在进行的时候,也可能会遇到税法风险。基于这种情况,纳税筹划人员也应该结合纳税筹划活动和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纳税筹划风险指标评价体系,控制纳税筹划活动存在的风险。
(三)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律法规。我国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之所以比较高,在很大程度上也给我国在这方面的税法法律法规不完善有较大的关系。因此在后续时间里,我国也应该结合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不断完善与调整相关税法法规。一方面,我国税法部门可以先对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的基本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并结合税法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完善税收法规体系。另一方面,我国税法部门也可以在后续时间里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实现互联网金融税法体系的完善。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国情比较特殊,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我国特殊国情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充分保证税收法律体系跟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契合性。
(四)全面建成网络税务申报平台。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大部分金融交易活动都已经实现了无纸化交易。因此我国税务部门在后续时间里也应该更加积极地融入现代信息化技术,最终逐步建成网络税务平台体系。在这个过程中,税务机关一方面应该提高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入水平,切实提高网络平台运作的稳定性,保证税务机关能够提供完善全面的网络税务服务。另一方面,税务机关还要结合网络税务平台的运作现状,构建完善全面的网络管理制度,实现网络税务活动的全过程监督。在构建监督制度体系中,税务机关也应该联动信息化技术,实现平台智能监督和线下审计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避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税收风险。
四、结语
综合来看,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税收风险,直接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我国的税收收益。因此在后续时间里,我国应该充分重视互联网金融税收体系,并结合行业特点和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税收法律法规。与此同时,我国互联网金融主体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并充分认清纳税筹划体系的战略价值,能够在后续时间里结合相关税法法规,合理制定节税策略。如此,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水平就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索福祥.互联网金融的税收风险及其防范探索[J].纳税,2020,14(2):34
[2]辛怡.互联网金融的税收风险及其防范[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6:31~32
[3]梁宇宸.互联网金融的税收风险及其防范[J].纳税,2019,13(4):42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现状;监管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1999年开始,我国所出现的交易性支付模式代表着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兴起,发展至今,2013年阿里巴巴所运营的余额宝充分促进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并与此同时实现了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发,这对我国传统金融行业造成极大冲击[1]。此外,在金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导致大量客户的投资方向发生了一定改变,以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但因此而引发的金融风险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所以,为构建良好的互联网金融运行w制,需在明确其风险现状的前提下,提出具有现实可行性的监管策略。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现状分析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而开发的全新金融产品,主要包括网上证券、网上期货、网上结算、网上银行、网上保险、网上支付等,以及近年来所研发的众筹融资、余额宝等,其在应用过程中在信息处理、支付成本、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就互联网金融应用风险而言,主要有融资类、投资理财保险类、支付结算类等,实践活动中的所存在的风险也主要在其具体应用环节,如下予以简要分析。
(一)第三方支付风险
第三方支付是互联网金融中网络公司与银行签订协约后,应用通信与计算机技术所建立的支付系统,旨在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金融活动主要由非金融机构完成资金的具体支付,具体表现为中介性质的资金收支转账服务。该类金融活动及业务主要是针对电子商务所进行,常见产品有财付通、支付宝等。具体应用中,第三方支付主要存在两方面风险,其一,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网络消费呈明显上升趋势,当第三方支付系统的资金运行及用户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会影响到系统的整体运行,进而影响金融市场的安定与社会经济的整体稳定;其二,第三方支付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常见的有系统设置漏洞,若出现客户信息丢失时,极易造成经济损失[2]。
(二)金融筹资风险
常见的互联网金融筹资模式主要有点对点信贷、人人贷等,其具体应用时主要由借款人应用网络平台相关借款信息,并予以固定利率,该方式下的投资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贷款人也是依据网络平台信息,寻找借款人,由双方共同承担借款筹资活动中所发生的金融风险。金融筹资网络平台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主要受系统设置限制,导致其阻止黑客攻击能力相对较低,使借贷活动中存在恶性竞争及诈骗行为,影响双方利益的同时,甚至会导致基本信息泄漏及资金损失。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策略分析
(一)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
完整法律体系是降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完整金融法律体系的构建主要从两方面出发,首先,需在互联网金融风险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整体环境下,国家立法机构对其相关法律法规不断进行完善,为互联网线上交易提供安全保障;其次,需建立互联网金融企业间的明确规章制度,并深化监管部门智能,对金融业务交易进行监督,保障用户合法权益。相关实践表明,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体系的构建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进一步的深化与完善,并且法律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强化,并在自身发展建设过程中吸取国外先进经验,以优化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使其有法可依。
(二)规范互联网金融准入标准
通过制定严格的互联网金融准入标准并对其进行合理控制,能够充分且有效的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具体管理过程中,首先需依据不同类别对和互联网金融机构及其主体进行分类与分级管理,进而依据所划分类别设置管理权限,确保信息安全管理的整体有效性。此外,还需对互联网金融主体自身所拥有的主营项目、资金等进行审核,并对其进行交易的信息平台的安全性进行评估与管理,全方位、多角度的保障互联网金融中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3]。
(三)加强对互联网金融资金的管理力度
就根本而言,互联网金融是在投资双方在互联网平台下所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故而控制其风险的主要方向是确保资金的安全性,所以,依据其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在进行监管控制时主要从资金监控及管理机制两方面进行。强化第三方支付交易平台是资金管理机制是保障互联网金融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资金安全、避免第三方交易机构利用客户资金进行项目投资等的有效方式;此外,建立完善的监控机制能够降低应用过程中互联网交易平台受到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的发生机率,能够有效保障用户资金安全。
三、结束语
现代化环境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需求也不断强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因其整体运行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国家经济的稳定[4]。但就互联网金融的实际应用而言,其发展尚不健全,在信息安全管理及法律法规、资金监管等方面存在着极大地风险及不安全性,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难以有效保障用户的资金及信息安全,所以需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现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监管策略,以使互联网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我国现代金融领域创建全新的、快速发展的健康良好环境,为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彭玉媛.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及监管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2]洪娟,曹彬,李鑫.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及其监管策略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09:42-46.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交往互动的重要工具,并对人们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就是在此背景快速发展起来的,是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相结合的产物,在继承传统金融优点的背景下,还有着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积极效果。但是,在看到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存在的问题或风险。因此,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就成为一个重大的议题,即如何提升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其模式
从发展的历程看,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它是金融行业适应现代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即结合互联网而形成的金融服务的新形式。互联网金融就是广泛而深刻地运用互联网技术,革新传统的金融交易以及服务的方式,从而使金融业务变得更为信息化、便利化。从发展的模式看,互联网金融主要呈现为三大发展形式[1]。1.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模式这是非金融机构作为第三方服务平台,消费者将互联网购物资金转入代中介中心,而中介中心则承担起金融风险,待客户收到消费物品之后再将资金转入卖方。作为一种中介,第三方支付服务为金融活动的进行提供了保障。2.P2P信贷模式这种模式就是第三方为交易双方搭建平台,P2P信贷是第三方为资金借贷双方搭建平台,通过第三方进行供求匹配,需要资金方通过该平台提出申请,愿意借贷方借助此平台寻找合适对象加以匹配,从而完成资金的借贷。3.众筹融资模式这就是利用互联网对具有创意的项目进行公众募集资金及网络融资,从而实现金融资金的汇集,为一些经济项目获得提供资金的保障。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风险问题
从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看,尚处于初步阶段。但是,由于我国一些信用体系、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互联网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将使互联网金融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可能使相关的当事方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重点阐述如下几个方面。1.金融活动中的资金安全问题互联网金融就是通过网络信息进行资金的流动易,使资金一般情况下不是直接实现的,而是通过交易的中介实现的,这就使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中介承受着巨大的资金流,如果没有进行较好地管理,存在技术性漏掉,极易使资金面临极大的风险,使资金的安全没有保障。2.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挑战随着金融业务的拓展,金融业要想获得较大的利润,就需要加强对资金利用的效率,互联网金融机构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就需要在业务服务等方面实现更大的创新。但是,如何创新、如何规避创新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这都对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带来极大的挑战。3.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问题因为互联网金融尚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在诸多方面还不是很成熟。这使得相关的监管不到位,风险得不到有效地防范。
三、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
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创新、金融工具的多样化,监管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为了提升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力度,需要从如下的几个方面着眼,才能更好地提升监管的力度。1.完善监管体系金融的创新不是摆脱监管的,没有监管,就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需要针对不同的互联网金融模式采取相应的监管策略,实现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2.在金融行业中却统一性的服务标准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一些互联网金融在吸收资金上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从而在融资上就会存在着处罚非法集资的可能性[3]。为此,就需要相关的部门,抓紧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分析,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制定行业的准则,从而为健康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保障。3.完善投资方权益保护机制为了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就需要将其纳入到金融消费者的身份上来进行监管,建立和完善诉讼机制;建立互联网金融参与者的信息保护机制,加强信息保护是维护相关合法权益的基础。这些措施都旨在维护和建立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的整体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