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范文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第1篇

一.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使学生全而发展

素质教育重点之一,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尤其要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品行修养的培养,要求教育者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孔子长期以来从事教学实践,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方法上,总结出许多可贵的经验,他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学会做人是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出发点与归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沦语为政篇》)。从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他教育学生特别注意行的方面,强调言行一致性,把它作为判断人的道德修养高低的标准之一。他主张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要求学生敏于事而慎于言,反对言过其实的人,强调行的重要和多做少说。他还教育学生要做到仁、义、礼、智,信,尤其强调要讲诚信,认为守信是做人的基木原则,人无信不立。在教育过程中,孔子还十分注意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得到全面的发展,他提出《六经》持、书、礼、乐、易、春秋)及《六艺》(、乐、射、御、书、数)是一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全面知识与技能。若以历史的目光来看待素质教育,孔子无疑是注重素质教育的,孔子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体现了他那个时代的素质教育所达到的水平。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的目标并把造就理想人格作为德育的根木任务,不仅是孔子对教育思想史的重大贡献,而且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二.素质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个性

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方法是在注重学生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开发其潜能。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占之道也(《论语八份》)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卜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孔子对学生的智能、志趣和个性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论语先进》)孔子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除了在道德上提出基木要求外,他并不要求学生改变自己的个性特点,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辟如就政这一问题,他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子夏为营父宰,问政,孔子日: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是针对子夏性急且重小利而答。子贡问政,子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并说如果必不得己而去,则依序去兵去食,强调了自占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观点。孔子意在鼓励子贡首先要牢固树立老百姓的信心。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孔子回答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这是针对仲弓的气量小而对他提出的要求以上几人都是孔子的学生,在回答他们同一个问题时,孔子均针对各人的个性弱点指出不同的努力方向,语言既带有勉励和要求,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孔子实施因材施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闻斯行诸的回答了。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内有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公西华日: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日: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可见孔子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从补救其不足方面因材施教的。

因材施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对我们反思现在的教育现状很有意义。在很长一段时期,齐步走的教育模式是我们的主要教育模式,并且现在还依然存在一些学校中。僵化的教育手段、陈旧的教育思想,以升学为教育目标,夸大学习成绩,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和个人特长的发展。应试教育抹杀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育评估片面性造就了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今天,我们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应因人而异,因事而宜,依据学生个体特点,实施适应个性差异的教育,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同一个学生,不同的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这实质上就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这句话放在是否能因材施教这一背景卜,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提倡启发式教学,主张学思统一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创造,也是当今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启发教育不仅是启发学生透彻理解知识,而且是启发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正如占语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可以终身受用。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为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他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学生要获得知识,就必须养成自觉思考的习惯。子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孔子关于启、发的论断,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起源。愤和悱是一个人渴求知识的急切心理在外部容颜上的表现,学生己经思考了但还没想通,这时可以去启发他,思考了并有所领会但还不能用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这时可以去开导他。孔子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对学生有目的的引导和及时的启发。学生不能从己知的一点推导到其他,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孔子就不会再重复去教授,在学生不理解的情况下,再讲,就会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就是说学生不到想明白而又不得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又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指导学生要在学生有了求知的兴趣、动、主动性、积极性的时候才响

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机效没有兴趣,强迫灌输,学习效果是不可能好的,孔子不仅教学生时用启发的方法,自己和别人谈问题,也善于接受别人的启发。后来的《学记》把这一经验总结为善喻。遵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是教学上很宝贵的经验。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须完善自我、以身作责

国务院在推进教育改革中明确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提高教师素质方面,孔子教育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孔子身正不倦,率先垂范。他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砰》);。孔子提出教师以身作则要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子日:予欲无言子贡日: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厂子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不言之教需要受教育者木人有意无意地感悟生活世界中的一切人和事物,获取智慧灵感,孔子认为,教师应认真诚实,心外如一,言行一致,他尤为赞同主忠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在盛赞老师时这样说:日胃然叹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之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昔才,如有所立卓尔,虽然从之,未由己也这正是孔子高尚人格和高超教育艺术的真实写照。孔子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他热爱教育,热爱学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身体力行,学而不厌。他认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应该经常自问是否做到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提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鼓励教师敏而好学,不耻卜问。他学习起来可以说达到入迷的程度,三月不知肉味他认为自己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别人,但在好学方面要比别人强。孔子不但每事问,而且无常师。他对师的概念的理解也十分广泛,凡有一技之长,明一物之理的他都会拜为老师,所以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应该是教学相长的最理想诊释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一是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即师德。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无私奉献。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够创设一种乐学的气氛,愿意并且善于和自己的学生接触、对话、交流,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教师应该是知识渊博和见解深刻的人。具有广一博的知识,了解各种自然和社会系统运转的规律,懂得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教师还应该具有继续学习的要求、能力和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孔子用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精神和敬业爱生的品质,他的进德修业、永不停止的思想,对今天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值得学习的

第2篇

[关键词] 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内涵;关系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施教”,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令人叹为观止,值得系统研究,深入体会,并使其服务于当下教育。

一、孔子教育思想中的素质教育内涵

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和方法曾为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产生过重要影响。他办了一个规模很大的私学,由于他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步地形成了一些重要的教学思想和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特别是他对教学或学习过程的各个因素,如,“学”、“思”、“行”等都有自己的见解,其中也不乏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的理念

素质教育,主要指后天素质的培养,是指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出发,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不能仅依赖学校教育,它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素质。孔子不能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毕竟这是新时代的产物,但孔子的教育模式渗透很多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素质”的教育。当然古今的素养标准不同,培养方向、教育的内容自然不同。

总之,孔子的“六艺”与“六书”教育,是从发展和完善个人的出发与社会发展的考虑的,这些教育内容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更注重礼乐教育;既有自然科学知识,又有社会科学知识。这说明孔子的教育理念中,已认识到了学生德、智、体、美等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孔子是当之无愧的素质教育的先驱。

2、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实这一教学要求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已有体验。在孔子的教学和学习过程别强调“多闻”、“多见”,“多闻”是指间接从别人或前人得来的经验;“多见”是指自己直接从事物中得来的经验,孔子重视“多闻”、“多见”的思想,并把它作为求得知识的源泉和教学过程的最初环节。

(2)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角度看,孔子关于“学”、“思”、“行”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如,在处理教学或学习过程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即学与思、知与行、教与学的关系,孔子就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他认为学习和思考二者不能偏废,应该很好地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但在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上,孔子是更多地强调“学”是比较根本的,“思”必须以“博学”为基础。他说:“吾常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当代素质教育的关系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教育思想不仅为中华文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世界文明的构建也产生了深深的影响。而且他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1、孔子十分重视言行一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句话说明他以实际行为表现作为衡量学生的一把尺子。在“言”与“行”二者的关系上,孔子把“行”看得比“言”更为重要,他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要求言与行的结合一致构成了孔子及其弟子在教学经验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另一个特点,这一特点与素质教育中提倡的言行一致的育人要求是完全吻合的。

2、在教学的关系上,孔子提出了极为深刻的见解,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认为作为一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应该是“学而不厌”,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诲人不倦”。孔子认识到作为老师只有孜孜不卷的刻苦学习,使自己有更深厚的学问修养,才能教好学生,同时,在教育方面,老师也必须持有认真的态度,不辞劳苦地做出辛勤的劳动,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可见“学不厌”与“诲不倦”是密切联系着的。孔子就是本着这种精神,“以发奋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态度来从事教与学的。他的这一敬业精神及态度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教育与发展,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这种精神将得到尽一步的弘扬。

综上所述,孔子不但建立了系统的教育理论。更重要的是他有着大量的教育实践和成果,这些成果正是其素质教育思想的结晶。其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对中国现代教育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这些原则和方法与当前“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要求有很多相通之处,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发展和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理应得到科学的继承并加以创新利用。

参考文献:

[1]杨国欣.孔子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6,(8).

[2]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3]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4]程泽峰.论孔子教育思想在语文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第3篇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语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233-02

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在从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教育理论体系,对当代的我国教育改革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指导思想

1.有教无类

在以严格等级制为社会基本政治结构的封建社会里,提出并实行这样一种教育原则具有革命性意义。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学费低廉、开门招生的教育家。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应该因为贫富地位等差异而在教育上就有什么差别。孔子提出并忠实地实践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他以私人身份在民间创办了学校,孔子弟子的出身,五花八门,其国籍也不限于鲁国。

2.全面发展的个性教育

孔子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他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既育人又育才。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还有“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述而篇)。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先学会一些基本的道德礼仪,之后有余力再去学习一些文化知识。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孔子同样很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与特点,子路冲动,颜回沉稳好学,子贡善于言辞等等,所以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孔子很了解自己弟子的特点和差异,进行因人而异的教育。例如,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同样一个问题,孔子对两个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回答,这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对其进行指导。孔子认为,教学中要看学生的智力条件因人而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意思是中等智力以上的人,可以对他讲高深的学问,中等智力以下的人,就不可以了。

3.“乐学”的教育思想

孔子认为,对学习充满兴趣,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知之者是被动接受知识,好之者才是主动追求知识,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痴迷于学习,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

4.“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孔子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往往能够相互提高。

(二)教育内容

1.德育的培养

孔子的教育思想把学生的品德人格培养放在首位。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孔子特别注重对学生君子性格的培养,认为君子要有坦荡的胸怀,即“君子坦荡荡。” 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言必信行必果”。总之,君子的标准就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技艺的培养

德育居教育的首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但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孔子安排的教育内容是文武兼备,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了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传授“ 六艺”,在德育的基础上发展智育也是很重要的。

(三)教学方法

1.学思行相结合

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孔子很好地概括了学与思的关系,提出在学习中要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只学不思就不能深刻理解,只能认识到知识的表面现象,就会对深层的内容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而不学的人思路会变得狭窄,以至钻牛角尖,思无所成。而学、思最终的目的是行,即付诸实践。这种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因其先进性贯穿了整个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

2.启发式诱导、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

孔子是真正的启发式教学法的创始人,他早于苏格拉底几十年提出了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在有问题时,孔子是先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而且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灵活的来运用学到的知识。由此可见,孔子在当时就注意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3.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因材施教的第一人。正因为孔子深知自己的每个弟子个性不同,才能不同,所以他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法。正是孔子有着全面发展的个性教育的理念,所以因材施教是实践这种教育理念的必要的教育方法。例如在《论语・颜渊》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作出了四种不同回答。孔子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心中有数,他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对相同的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是在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做到了教育的以人为本。

4.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老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们树立了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温故知新”等典范。孔子曾率领弟子周游列国,与学生共患难,师生结成了亲密的关系。他对学生真诚相待,把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他给学生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性作用,学生在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他的影响。

5.创造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学生乐学的保证。孔子善于利用情感教学的手段,给学生上课时经常是“弦歌之声不绝于耳”,使学生陶醉于愉悦的情境里不知不觉地接受礼仪道德和文化知识的陶冶,这就是现在提倡的情境教学。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创造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保障。孔子与学生在一起时, 从不摆老师的架子, 而是平等待人、教学相长。他与学生的交流是非常自由的,学生经常向他提问请教,他都认真给予回答,《论语》主要就是孔子与其弟子就仁、政、礼、义、孝、道、德、学、中庸、言行、耻、信、志、直、勇、修养、君子、富贵、生死、鬼神、天命、苦乐等问题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展开讨论。整个的学习探讨的氛围是非常和谐的,有助于思想的交流与开拓。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素质教育的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素质教育有着许多启示。

(一)因材施教,注重个性教育

现代的社会是个性化的社会,鼓励个性也是鼓励创新,这种个性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做一个特别的自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别是在语文教育上,就比如作文,想法不同,个性不同,写出的文章内容和风格等方面就有所不同,老师也要结合学生个体的特点来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启发式的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孔子教育学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问答式,讨论式,通常是学生提问孔子才回答,这样就使得学生要自己去学习去思考,没有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就不可能提出问题,也没有办法进行指导。而且必须给予及时的反馈,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对自己的观点是什么看法。在现代的语文素质教育中也是同样道理,学生是主体,要用启发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这样才是有效的教育。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

在学习生活中,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教师实际上也是一门隐性课程,虽然不在正规的课程计划之内,但是实际上却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自身要有比较高的语文素养,有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才能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并用自己的风格影响学生。还有就是必须有良好的治学精神,孔子就是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等精神品质,用实际行动使自己的学生受到感染,起到了模范作用。学生在这样一个隐形的环境中也会不知不觉地去追求知识,去积累,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语文素质的提高。

(四)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来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语文素质教育,环境很重要。在孔子的课堂上时常有音乐伴奏,学生可以弹琴赋诗,这也是一种情景教学,非常具有诗情画意的一种氛围。在这样诗意的氛围下,学生也会不自觉地受到熏陶,毕竟想要教会学生一种感受或是某种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体会,然后得到的感受才是最深刻的,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才最好。

(五)注重实践,回归生活

孔子重视社会实践。孔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风尘仆仆,周游列国,游说诸侯。社会成了他们的讲堂。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各种能力。现代的语文教育也应该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素材,发现生活中的美,把所学的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一些作品的内容,更易于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质。

在教师因材施教和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自身还必须长期努力和积累语文知识,注重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才能慢慢提高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张玉霞.从《论语》探析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的现论价值[J].管子学刊,2007,(1).

第4篇

古语曰:文以载道。教师之道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应该时刻牢记这一教训,要认真备课,精心上课,耐心面对每一位学生。孔子思想进校园也是让学生深刻领会其思想的博大精深,从而懂得求学之道,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把民族文化和现代教育有机融合,打下牢固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思想根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孔子教育思想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以“成人成才”为目标,主张面向全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关注学生的品行修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有教无类”和“六经皆艺”体现了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要求我们的教育面向全体,实现全面发展

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矛头直指“学在官府”,与“氏所以别贵贱”、“氏所以别愚”相对立,宣告教育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即是有力的证明。孔门弟子来自广泛的社会面,社会地位也十分复杂,如颜回身居陋巷,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清贫生活;公冶长曾是犯人;子路食藜藿,曾百里负米供养母亲。在孔子的著名弟子中,出身贵族世家的仅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最富有的是子贡。 孔子提倡的“六经皆艺”,从对人的发展作用而论,礼、乐侧重智,射、御重体,乐又有美育的作用,“六艺”则是诸育兼顾。“艺”还突出了智能兼求的特点;“礼”主要指社会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孔子上承西周的敬德思想,明确提出德治论,主张以德治国、以德育人。其德育内容丰富且富有层次,如道、德、仁、艺就是逐渐递减的四个层次,“志于道”是最高原则,“据于德”是道的具体表现,“依于仁”是德的具体内容,“游于艺”是仁的实际运用。他认为要做道德高尚的人,必须“学以致其道”;要成为具有完美人格的“成人”,不仅要学道、适道、立于道(即守道),而且应灵活地推行这个道。素质教育强调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劳动技能以及审美素质的有机统一,而思想素质是首位。

二、“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和“启发诱导”体现了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要求我们的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孔子强调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告诉我们:如果学生不努力学习,那么灌输再多也没多大用处。素质教育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由此出发,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施以有区别的教育即因材施教,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健康和完善发展。

“教学相长”反映的是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孔子在主张发挥教师主导性的同时,倡导向受教育者学习。他曾赞扬子夏与子贡对自己的促进作用:“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也曾批评颜回:“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学说。”

素质教育强调从重视教法转变为教法和学法并重,其中启发诱导是关键。孔子就认为必须承认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差异,教师施教的依据是学生的学,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这一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握学生的学习机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他反复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启发诱导应以学生的学为基础,既以学为依据,又以学为归宿,他所提倡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则揭示了求学的三种心理状态及其对学习的影响。教师不应是单纯教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应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提出值得通过后续努力去解决的疑惑,让他们真正“会学”。

三、“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关注学习方法的迁移性和创新性,要求我们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孔子认为学是求知、求能的起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其所说的学,不仅指书本知识,还包括“多见”、“多闻”的感性认识与经验。孔子同时认为学离不开思,思有助于学,因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君子有九思”、“君子有三思”,要求学生做到“视思明”、“听思聪”,以培养推理和归纳能力,“闻一知二”、“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能近取譬”、“告诸往而知来者”,做到善于演绎和推理;他还要求学生在博学的同时,坚持“一以贯之”,通过归纳将散乱的知识形成体系,即“由博返约”。

孔子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主张“默而识之”、“多说而识之”。其提倡的“温故而知新”从很大程度上说就突出了创新。他在编定六经时,坚持了“述古”的客观态度,对保存远古文化遗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运用西周礼学思想时,则大胆地进行了损益,“以述为作”,体现了很强的创新精神。

第5篇

一、扩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多样化,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特别是电子文化时代的到来使学生能从更多的渠道接收语文信息,多媒体教学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平台,与此同时,人们的知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如果语文课程的教学仍然局限在角落里,不能与时代同步发展,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学习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当压减教材内容,突出经典,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这样既简化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又可以挤出时间拓展内容,使教学艺术具有时代气息。如在古典文学名篇的学习中,可采用比较学习法,把原著和近年的改编的电视剧、电影相比较,寻求异同和联系,分析作者原意与导演的编导意图,评价课文人物描写与演员塑造形象的差异等。

二、引导学生横向思维,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我们应该明确,现代社会的发展,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经济增长因素外,还有一个我们息息相关的文化发展因素。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思想精华大量表现在语文教材里,不少优秀作品本身就是生动的思想教育教材,所以在语文课上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提取作品内容的文化精华、思想精华,联系实际,注重引导学生横向思维,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例如学习孔子的文章,我们可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办学思想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还可就孔子的一些论数据展开课堂讨论,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患人之不知已知,意不知人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激发学生横向思维,探讨这些观点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经过课堂讨论,同学们会深受启发,既了解了孔子在文化、思想等方面的重要贡献,还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净化了大家的心灵。在学知识的同时也为祖国灿烂的文化而骄傲,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豪感和信心。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科学实验证明,人们从听觉上获取的信息保持在60%左右。在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语文教学应该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用图像、声色、色彩等综合方式刺激感官,激发学习的兴趣。特别是作文课,教学结合投影仪向学生展示成功的范文,有利于同学相互学习。

四、充分利用传统的“小班级大舞台”的形式,营造浓厚的语文素质教育的氛围。

第6篇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方面的辨证统一和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表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为人处世能力、行为习惯能力等,这与孔子的教育思想相一致。

(一)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论语?公冶长第五》中说道:“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孔子期望他的其他弟子能像颜回那样,举一反三,有自主的思考,活学活用。这印证了我们素质教育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思想。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不耻下问”是一种学习习惯与态度,这也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

孔子对学习方法、习惯与态度的阐述,在《论语》中还有很多,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都对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供了可借鉴的维度。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

《论语?八佾》中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清晰地表明了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因人施教的理念,也为素质教育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理念支撑。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循着《论语》的足迹,我们可以感受出孔子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充分展示了孔子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和谐的师生关系,他和学生谈论问题时明确表示:不要因为自己的年纪比弟子们大,弟子们就不敢发表意见了,弟子们在孔子的启发诱导下,依次谈了自己的看法。从中我们看出孔子教育的思想是对学生的尊重,对每个学生的看法孔子并没有肯定或批评,只是说“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来打消学生的顾虑。因此,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与地位。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与立德树人

“做人”与“做学问”二者之间关系的处理决定了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与使命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什么。孔子在《学而篇》中就曾提到这个问题:“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们不难看出,孔子要求弟子首先要致力于孝道:在家孝顺父母,出外顺从师长,做事谨言慎行,为人爱众亲仁,如果还有闲暇的余力和时间,则可以学习古典知识,增长文化水平。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行为放在教育的第一位,而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是放在第二位的。

教育之道――教书育人,这里的人即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存在于世间的个体生命,所以教育必然以育人为本,关乎一个生命个体成长的德行必然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

我国古代诸多著作、仁师都把“立德”作为“三不朽”之一。《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同样也表明立德在首位、寻求知识在末位。“立德树人”也就成为历代教育家共同遵循的教育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强调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成为有思想、有内涵、有德行的人是当今时代的需要,是教育的需要。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与使命是立德树人的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人。

三、仁德思想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仁德”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通读《论语》,通过对于“仁”“德”阐述的理解,我觉得“仁”指的是外在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德”指的是内心的情感和信念。孔子的“仁德”思想强调内省、立志、改过、力行,他教育学生立足于现在,确定志向,将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一)内省

《论语》中这样几段话:“吾日三省吾身”“内省不疚,夫何忧何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别人好的道德品质,虚心学习,向他看齐;见别人不好的品德表现,就要联系自己,反省检查,引以为戒。学生内省自身,有利于其成长发展。

(二)立志

学生要成长就要制定自己的志向,《论语》中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立志是一个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学生只有确立了志向之后,才有了学习目标、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三)改过

《论语?学而》中说“过则无惮改”,认为改过是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一种态度。学生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过错,需要不断地改正这些过错,把自身的素养提升到完美的境界。

第7篇

关键词:儒家思想;教育;孔子;改革;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182-02

教育的文明与发展是现代中国人不懈的追求。标榜着先进、进步与科学的教育现代化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一同进入了陈腐的旧中国。曾经,儒家经典是中国精英教育的核心教学内容,它为中国古代社会培养了最核心的人才队伍,这群佼佼者成为了权利的掌控者。但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闯进中国时,也正是这群精英人群开始了对传统教育深切的反思和后来大刀阔斧的改革。自此之后,每场教育变革的重点便是摒弃“腐朽”的儒家思想。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仍在教育改革的大道上埋头努力,大批的教育改革者在教育现代化的路上越走越远。“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模式”似乎成为空想。此时重拾儒家经典的呼声变得越来越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儒家的教育思想以及儒家在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进行新的思索,在传统精髓中寻找前行的指引。

一、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教育

1.儒家思想形成之前的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从夏代开始就有了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称为“校”。孟子说:“夏曰校,教也。”到了商朝,称为“庠”,到周成为“序”。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完善的学校教育对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社会作用。

春秋战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诸侯国政治经济权势的逐渐膨胀,私学应运而生,并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儒,墨,道,法等诸家竞相兴办私学,为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

2.儒家的主要教育理念

儒家思想是在私学兴起的大浪潮下应运而生的。而谈到儒家思想的形成,就不得不先谈到孔子的贡献。孔子是我国私学的创办者。据史称,孔子有“弟子三千”,培养出了在当时颇具影响的“七十二贤”。孔子一生“诲人不倦”,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在教学实践上,他认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同时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懂得“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这些都对后世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宗旨,使人人有了接受教育的可能。而孟子作为儒家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则进一步推动儒家教育思想走向成熟与完善。与孔子的教学理论相比,孟子更注重学生道德理想的培养和道德意志的锻炼。他反复强调“尚志”,认为人生第一大事就是要有自己的志向,并且要有大志向。关于道德意志的锻炼,孟子特别强调要“存其心,养其性”,要节制私欲,培养浩然之气。他认为坚定的意志是养成浩然之气的基础,一个人要通过意志的锻炼才能有坚强的性格,才能担当大任。

二、儒家教育理论与西方教育理论的比较

1.孔子的“有教无类”与西方“教育平等”

孔子是中国古代社会私学最主要的开创者,他认为人“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们天生并没有本质区别,个性差异是由于后天培养所养成的,只要通过良好的后天培养,艰苦的学习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养成君子的习性品德。所以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据说,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他们来自齐、鲁、卫、晋、宋、梁、陈等国家,且大都出身贫寒。

西方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主义教育学家倡导以人为本、要求个性解放、重视人的现世生活,崇尚理性知识,这大大促进了教育的普及与平民化。西方工业的发展使得社会对政治、经济、科学、商业方面人才的需求加大。各种各样的新式学校随之出现,受教育的人群也都在扩大。

但是,此时的西方教育并没有普及到孔子“有教无类”的程度。西方的教育改革大多局限于对宗教神学与教会控制教育的反抗,所谓的“教育平等”只是这场战争的武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权利仍旧牢牢地掌控在贵族与富人手中。相比之下,孔子时期中国的平民教育的普及程度还是高过于西方的。

2.人本主义教育的共通与分化

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看来,在孔子眼中,天命才是最主要的,而天命就蕴含在自然运行之中,只要顺乎天命积极努力,自强不息就可以成才成仁。孔子将人置于主动的地位,认为人只要顺乎天命的努力便会成才,而不是在一味地接受鬼神安排。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们也极力抨击宗教神学对人思想的束缚。他们提出人完全可以通过教育达到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将希望寄托于后世。这与孔子的理念是契合的。

而后,中西方人文教育的发展却产生了天壤之别。西方现代教育为了服务于工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培养高技术的可以在工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人才,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与社会生产发展紧密配合,这些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工业技术的发展。而此时,儒家思想统治下的中国社会仍旧坚持着王道政治为中心的道德教化似的教育。他们注重君臣、父子、夫妇的伦理纲常;重视礼乐教化,轻视生产知识。此时的中国教育已俨然发展成一种“人文教育”,自然科学从不被重视。而孔子的教育目的也只是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这一点被后世的统治者基于不同的目的积极宣扬,为后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所以,当今中国进入全面现代化发展时期,西方应用型教育发展的理念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教育之中。

三、取其精华——儒家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意义

1.德行教育,人才培养的先行者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一直都有重道德教化,礼仪规范的传统。但多年对于现代科学教育的追求,让我们的教育者轻视了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我们只注重对于学科知识的教育,严重忽视了学龄青少年道德的培养。人们的道德标准越来越低。整个社会道德沦丧时,人们不禁又回顾起儒家思想在道德培养方面的巨大成就。

我们的教育者总是高喊着要普及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不只是开几节游戏课,少布置几张作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使学生成为富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合格人才。

孔子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以“仁”为核心和最高的道德标准,他主张一个人要有理想、有抱负,要努力提高精神境界。为人处世要从道义出发,克制不正当的私欲。这对于现代社会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都是一剂良方。同时,儒家思想以“孝悌”为本的仁爱思想有助于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孝敬父母与关爱他人,以及爱国爱民的重要性。“忠恕之道”也成为现代社会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行为标准,成为如何应对矛盾,处理问题的智慧之源。这些儒家思想为我们提供的宝贵资源必须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2.素质教育的传统渊源——儒家诗书礼乐教育

孔子重视对其学生诗书礼乐方面的教育。“诗”即西周以来的诗歌,儒家教育思想认为诗能够激发道德情感,体会风俗盛衰,观察政治得失,是学生获取丰富知识的源泉。“书”即史书。读史可以提高学生明辨历史是非的能力,同时从其中获取行为指南。“礼”即周礼,是古老的道德标准和礼仪,礼使学生学会了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乐”指乐曲,与“诗”相连。“乐”的作用是与“诗”相配合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论语中提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应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乐”在人格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儒家这种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可以为我们现今的素质教育改革提供很多资源。“应试教育”忽视了个人性情与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诗书礼乐”的标准能够为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改革提供丰富的历史经验与学习材料。

3.因材施教——现代教育发展之精髓

孔子的“因材施教”首先是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别。孔子通过观察,问答等方式了解学生性格爱好等的差异,再根据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论语》中保留了大量孔子评价学生个性德行差异的记录。其次孔子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这恐怕就是启发式教学的源头吧。

现代,我们也应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充分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级别,保证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个性条件,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志向,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专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儒家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原则在很多方面与现代教育理论是相符的。儒家思想及儒家教育理论理应成为我们现代教育的宝贵借鉴。在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坎坷征途中,我们必须总结经验教训,吸收外来教育的精髓,同时不忘在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中国教育思想中提取精华,实现中国教育的真正现代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周立升,颜炳罡.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2]马振铎.儒家之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3]郭齐家.儒家的教育思想传统及其现代价值[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1).

第8篇

《论语》大学生品行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素质,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就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全面而又有效的培养教育。作为我国传统经典的《论语》其中蕴含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通过充分吸收《论语》中的有益成分,可以为大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很好的行为指导,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一、《论语》对大学生学习的指导意义

首先,将学习的过程视为一个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一方面,要提高知识的储备,另一方面,则应通过学习提高道德修养,从两方面进行全面进修。所以孔子曾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二者不能偏废,若缺其一则无法实现一种完整的素质教育,大学生教育的真正目的也将无法达成,也就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其次,在《论语》中孔子提倡“学而不厌。”(《述而》)在学习上做到“不厌”并不容易,最重要的是要将学习看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要充满热情,不将学习看作负担,即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对待学习上不仅要富有热情,而且要注重实际的学,不要把学习目标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避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阳货》)的现象,目标在远大也应该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来。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不懂的问题“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泰伯》)通过多问,可以解决不了解问题,巩固知识。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敢于积极发问,孔子称赞这同行为是“善哉问”。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大学中的教学资源,并结合网络信息等方面的手段,实现“问”的有效化和可靠化。最后,学习中应讲求一定的学习方法,《论语》在这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第一,学习时应报以一种老实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只有这样才能放低自己的身段,不至于高看自己,也有利于更好地潜心学习。第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孔子非常重视对学习成果的及时复习,他认为通过及时的复习使自己对所学知识实现升华,使认识加深,达到“闻一以知二”的效果。第三,对待学习应该勤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而。”(《述而》)要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安排各项事情,努力学习。而且不仅在学校,即使将来踏入社会都要将学习作为一种终身的行为习惯,活到老,学到老。

二、《论语》对大学生生活行为的指导意义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方式,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代的大学生群体中,大部分的成员其行为和生活方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行为习惯不断带来影响,某些大学生在行为上出现了或多或少诸如:诚信的缺失、交友失当、攀比和追求高消费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充分挖掘《论语》中的宝贵财富,为问题的解决寻求答案。

首先,孔子在《论语》中提倡要做到应该尽量理解他人,体会别人的感觉,能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实现人际交往的和谐发展,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这正是《论语》所要向后人表达的人际交往的重要准则。其次,在交往中还应注意对朋友的选择,在自己心中,要有一个标准,时刻提醒着自己。对此,孔子曾有过这样的表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孔子认为,交友就应该结交那些智慧、正直、宽厚的人,而应避免结交善于阿谀奉承,巧言令色的人,这是对自己有害的。要注意把握尺度,适可而止。最后,孔子还认为,应该向比自己有能力的人学习,正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途径就是能有一个良好的知识储备和一个优秀的品行作为支撑。

三、《论语》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指导意义

拥有一个良好、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这个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素质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大学生踏入社会、融入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良性发展,对指引今天社会风尚的前进同样有着重要意义,《论语》作为记述孔子言行的重要著作,在指导大学生思想观念建设上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人无信不立,作为一名大学生更是如此。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及“诚”和“信”,孔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学而》),他还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从这些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将诚信看作一个人最起码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素质。另外,孔子还认为,一个人应该具有坚毅的品格,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秦伯》),在孔子看来,一个人不应该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应该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对大学生来说,坚持不懈更应该是作为自己对人生的要求。只有坚持不懈的人,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孔子“仁”的思想,对当代学生素质建设更具启发性。所谓的“仁”,包括恭、宽、信、敏、惠,五个方面,在今天的大学生良好思想观念的培养中,更应该注重“仁”的培养,用以激发大学生仁爱、宽厚的观念意识,使得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进行得更好,更有成效。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每人都有义务将自己做到最好,将自己的学习、行为和思想观念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实现自身的均衡、协调、健康的发展,在接受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论语》作为孔子一生的言行和思想结晶,是一本值得人们仔细开发,仔细研读的著作,将其中的生活智慧更加广泛地应用与我们大学生涯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瑞,李忠云.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

第9篇

关键词:孔子;音乐思想;音乐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247-02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探索孔子音乐思想的深刻内涵,对于更加准确和全面地理解孔子思想的整个体系,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感,构建当代青年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深化音乐教育在当代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孔子的音乐思想

(一)“礼乐”思想

“礼乐”思想在孔子音乐思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孔子并不是最早提出“礼乐”思想的人,《礼记・明堂位》中记载:“周公践天子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七年,致政于成王。”《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周公“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周公“制礼作乐”,制定了一系列“礼乐”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不同仪式的音乐和使用乐器的数量。而周代的“礼乐”又不是横空出世、独立产生的,是延续了夏禹、殷商两代的典礼规范和音乐传统。《论语・为政》中记载“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因而孔子的“礼乐”思想是在夏商音乐传统和周公“制礼作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认为礼的深层含义是表达敬意,“礼者,敬人也”。而表达敬意的方式,是把外在制度的约束转变成自我约束和道德约束。

(二)“正乐”主张

孔子晚年由于施展政治抱负的理想没能成功,在离开卫国回到自己的家乡鲁国后,便开始了人生中的另一项重要的内容:整理《诗经》。《论语・子罕篇》中这样记载,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风》、《雅》、《颂》各得其所”。经过孔子对《诗经》“风”、“雅”、“颂”三个部分的整理,将不符合“礼教”的“靡靡之音”删减去,取而代之以高雅、中正的音乐,使其欣赏起来更符合孔子对音乐美的定义――“乐而不,哀而不伤”。他把《诗经》“可施于礼义”的部分,都配以曲调。因而诗经绝大多数都可以歌唱的,使鲁国的“乐音”纯正了起来,礼乐制度也得到了维护和保存。雅乐的正统和主导地位得到了确定和巩固,为大众树立了一种中正典雅的音乐典范和主流趋势。其中“雅乐”修正“俗乐”的意义更在于打造了高尚的精神追求,纯净了内心,至今对音乐教育体系仍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音乐内容和表现中的“美与善”

对于音乐,孔子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和诠释,他对音乐最高的评价是“尽善尽美”。在观赏过《韶》后,(《论语・八x》)“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并称其“尽美矣,又尽善矣”。孔子认为这部乐舞不但体现了艺术上美的要求,更表现了高尚的道德追求。孔子看到乐舞《大武》时认为歌舞音乐的艺术水平是高的,但美中不足的是表现的内容是武力取得天下,而不是像尧、舜、禹那样禅让和平地取得政权。因而评价为“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的音乐思想中,把“美”和“善”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最完善的音乐应该是表现形式上体现着“美”,表达的内容的上体现出“善”。既可以带给人以美感愉悦心灵,又可以陶冶性情,传递人间正道。

(四)音乐思想中的“节制”

在孔子的思想里,“度”的把握和“节制”的思想无处不在。体现在愤怒、恐惧、忧愁等情感世界里。表达在饮食、娱乐、审美等生活和思想领域中。同时更为生动、鲜明地体现在他的音乐思想范畴中。孔子认为,人的情感表达不可以尽情发泄,音乐的表达也不可以没有克制,需要用理性的思想加以约束,用恰当的手法和方式进行表达,以求得“中正典雅”的审美效果。所谓“发乎情,止乎礼”,表现的形式要“乐而不、哀而不伤”,反对郑卫“靡靡之音”之音。可见,孔子“过犹不及”的处事哲学和其在音乐情感中“节制”的观点如出一辙。

二、孔子的音乐思想在教育中的应用及意义

(一)孔子音乐思想的美育功效有利于学生心灵的净化

“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乐记》)。孔子认为音乐的形式要体现“美”,内容要体现“善”和“仁”,形式上要符合“礼”。在当代素质教育中“美育”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思想美、行为美,是美育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与孔子追求的音乐表达的标准互为统一。孔子认为,音乐的感受是源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触动产生的心灵体验。美好的音乐形式、仁善的音乐内容会给听者以美的精神碰撞和思想感染,进而达到美化思想、净化心灵的功效。因而,美育融入音乐教学中,二者互为结合应是音乐教育发展的方向。

(二)孔子的礼乐思想与学生的养成教育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仲尼燕居》:“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偏”。孔子的礼乐思想就是要求人人都能够具有一种合乎礼乐规范的自觉行为,具有自我警醒、自我完善的内在修养。孔子认为“礼”能够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乐”更形象的诠释着“礼”的内涵,二者相须为用。礼乐思想,是对人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约束,运用恰当对当代青年人的行为养成具有指导意义。用音乐来传达仁善美好,来表达礼仪兼备,来表现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用严谨、有序、规范的音乐形式,美好仁善的音乐内容来完善个体的人格,建立心理感受上的审美愉悦之情,使欣赏者能从中领悟到面对自然、生活、人际交往、待人处事中的“礼”和高尚的“行为美”,不失为音乐教育可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孔子音乐思想与当代教育的探究与思考

(一)音乐教育应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音乐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不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涉及到音乐教育的内容。学生们从音乐的学习中汲取的营养与能量越来越多,是素质教育全面深入的结果,是国民素质整体提升和教育质量普遍提高的产物。但仍然可以看到,地区间音乐教育的差异性,阶段性音乐教育的缺失,音乐教育的层次和内容还不够深入,给教育带来的滞后。教育设施、教育的层次和内容分布的不均衡,导致城乡间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差距明显。应试教育、成绩决定一切的教育体系,在高中学习任务重的这一阶段,音乐素养教育一直处于一种为应试课程让路的尴尬处境。音乐教育的内容仅停留在泛泛地欣赏、表演、教习,还是更为深入地感受音乐内涵,碰撞思想产生共鸣,进而延伸到对生命的感悟和对高尚价值理念的理解和追求,体现出音乐教育的层次,值得思考。

(二)音乐教育与“德育”、“美育”的有机结合

孔子的音乐思想中始终不忽视音乐的“教化作用”,音乐对人思想的启迪,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有着重要意义,因而当代音乐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技巧的掌握和音乐的本身,而应和“德育”、“美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途径和载体。通过研究音乐表现形式,辅以精神上的引导与思索,去展现人的高尚品德。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达到“是故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乐象》)的教育效果。

(三)音乐教育应抵制当代不良音乐的影响

第10篇

关键词:诗教;素质教育;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190-0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数年来,素质教育已逐渐被提上教育工作日程,国家教育当局并为素质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应措施。孔子是把诗教当作素质教育来对待的第一人。《礼记·经解第二十六》记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由此可见:“诗教”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什么是“诗教”

“诗教”的概念,由来已久,大约在孔子之后不久就已形成。对于诗教,前人有不少论述。我认为,所谓诗教,简单地说,就是用诗来教——教育或教化,对个体而言,是用诗进行教育,浸润、培育人的心灵,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使之到达一个比较理想的境界。对群体而言,是用诗教化民众,提高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平,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完善。

二、诗教的功能

《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由于“诗言志”概括地说明了诗歌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特点,也就涉及到诗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首先,诗人的“志”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无不受阶级地位的制约。人们通过言“志”的诗,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社会。其次,“志”既然是诗人的思想感情,言志的诗必须具有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和对人进行道德规范的力量。

孔子是诗教的最积极的倡导人和身体力行者。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特别强调诗与道德的联系。他将《诗经》所有作品说成都符合他所宣扬的“仁”“礼”等的要求。《诗经》在儒家的心目中,成了伦理道德修养的教科书,这与素质教育把德育放在首位密不可分。

三、呼唤“诗教”回归

1.“诗教”的衰落。从明朝开始直到现代,虽然中国仍然是诗歌大国,仍然出现了不少的优秀的诗人诗篇,但从整体来看,人们对诗歌的热情有所减退,诗教呈衰落的趋势。明代“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与重视言志抒情的诗歌的精神格格不入,简直是背道而驰。明清两代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抹杀人的个性,限制人的思想,更使诗教难以进行。时至今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这种情况下,人们关心的大多是信息化、股市、选美、经济刺激……相应的,对传承数千年的人文精神的关心相对减少。其表现之一,就是诗教的更加衰微。

2.素质教育呼唤“诗教”的回归。上文已经谈及,重视功利而忽视情操,重视物质而忽视精神,导致诗教的更加衰微。反过来,诗教衰微,则会使人们更加忽视内在的修养,造成人格的普遍降低,不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青少年的素质,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化“二期课改”的今天,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急切呼唤“诗教”的回归,这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四、“诗教”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诗教能帮助青少年树立崇高的理想,提高精神境界。“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对诗歌所下的既富理性又有诗意的判断,揭示了诗歌的精神实质。优秀的诗歌往往是对时代精神的高度提炼,也凝聚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2.诗教能从深的层次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那些富有生命力的诗歌,或以隽永深邃的意象启人遐思,或以精湛锋利的评议揭示事理,蕴含着追逼苍穹、抵达内心的思辨力。杜甫的“三吏”“三别”,对社会进行了犀利的批判。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短短四句,思接今古,神游八极,意境悠长深远,透露出冰人骨髓的孤独感。即使是短小的山水诗,也常因其将山水的静貌动势、奇观异象与所言之理融成一体,故能渗透出开启心扉和激励创新的绵远之力,如苏轼的《题西林壁》就是。青少年经常阅读这些诗歌,无疑是在享受智慧的沐浴。

3.诗教能涵养青少年远赴人生之旅的激情。诗歌在本质上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抒情艺术,灵动的语言常能折射出深具穿透力的激情,不可抗拒地照亮读者的心灵,使他们积极思考,开拓进取。

学生学习诗歌,很多是在语文课上来学。想从诗歌里学主题思想,学逻辑分析,固非不可,但不能抓小弃大,丢掉了诗中更重要的东西。诗歌是无谱的音乐,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要注重感悟。从屈原的《天问》中,体验上下求索与质疑问难的精神。可以说,诗歌是人类某种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我们读诗,当可弥补自己情感经验的不足,促进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第11篇

关键词:孔子 君子 六艺

孔子教育学生要做一名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教育也是“君子”教育。这才是孔子教育事业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所在。君子人格教育是孔子教育观的“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就是孔子教育观的“表”,二者互为表里,形成了孔子教育观的完整体系。孔子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即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仅仅只有一种用途,孔子要求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和技艺。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学生。一般认为,《论语》中讲的“游于艺”的“艺”,就是指“礼、乐、射、御、书、数”。但从《论语》的记载来看,孔子教育弟子的科目远不止这些,起码还有《诗》《易》《史》的教育。

诗教。诗即《诗经》,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的意思是:“《诗经》三百篇,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内容,就是‘内容高尚纯正’。”

孔子认为《诗经》包含了政治上的深刻用意,与政治教化密切相关。因此,孔子非常重视《诗经》在教化和引导弟子中的作用,他经常援引《诗经》启发学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书教。书即《尚书》。孔子祖述尧舜,文武。正是从《尚书》对尧“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赞美中,孔子得出了“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结论,并以此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论语》二十篇中的第二十篇专题为“尧曰”,是孔子以《尚书》教育学生的记录。

礼教。据研究者说,孔子教授学生的礼,现在已经很难知道其中的内容了。《论语》关于“礼”的言论很多。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无疑发展了“礼”的某些内涵,一定程度上冲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陈规,使“礼”具有了普遍适用的社会规范意味。因为孔子讲“礼”是面对他的所有学生,而他的学生中,有不少都是贫家子弟。

乐教。孔子教授学生的乐,现在虽然难知其详情,但从《论语》的记载来看,也还是有信息可寻,如孔子在齐国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认为《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周武王虽建有武功,但孔子认为武王作的“武”乐,形式很好,“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对“乐”的评判标准是“乐而不伤,哀而不”,以是否有利于端正认识行为、有利于社会和谐为根据。孔子晚年花了很大气力整理鲁国的音乐,使“雅颂各得其所”。孔子之所以如此重视音乐,是因为他认为音乐在政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是培养人们中正和平性情的重要手段。

射教。射教也就是军事学教育。孔子的弟子中,子路、冉有都带兵打过仗,是军事指挥人才。冉有向季康子说,他的军事才能受业于孔子。孔子自己也向鲁定公提出过“凡文事必有武备,凡武事必有文备”的战略思想。孔子还提出过“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以不教民战,是谓乞之”的主张。这些都说明,孔子的军事造诣颇深。只是孔子是个反对战争的和平主义者,是个教育家,因而,他向弟子在传授军事思想时,总不忘阐说他的做人、做事道理。

史教。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历史学家。孔子评价自己“信而好古”。孔子信而好古,并不是出于简单的兴趣爱好,而是把历史当作一面镜子,把历史的研究当作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孔子不仅对上古史颇有研究,而且对现当代史也十分关注。孔子把自己对历史的研究心得告诉弟子,也经常同弟子们探讨历史得失。在孔子同弟子的谈话中,不仅对尧、舜、禹、商汤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伯夷、叔齐以及齐桓公、管仲、子产等著名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有对当代一些著名人士的评价。特别是孔子晚年根据鲁国史料编订《春秋》,更是花费了他的极大精力,也寄予了他的政治理想。这些,都对他的弟子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12篇

胡总书记在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论述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需要和谐,校园需要和谐,课堂教学亦需要和谐,课堂教学的和谐程度决定着有效教学的达成度。

孔子是素质教育的最早倡导者和践行者: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原则,主张人不论出身贵贱,不论品行善恶,不论聪明愚笨,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而且应该接受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开设“六艺”大课堂,重视品德教育、美育陶冶和体育卫生,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人格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方法方面,孔子先于苏格拉底首创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法,他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主张“教学相长”,以师生共同讨论作为经常性的教学形式,借鉴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课堂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关于我们现在推行的素质教育,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在其教育访谈录中,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强调了三点: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第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第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改革,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理念得到贯彻,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不断涌现,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所转变

(1)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时代呼唤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当今学校教育面临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化、信息社会化的三大挑战,教育既要创新又要传承。学校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成长,主动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做智慧型的教师,才能适应教育的需要,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2)建立充满智慧、和谐的课堂。学习实践在课堂,一切教学改革的核心和落脚点在课堂。而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教师和学生,最终评价指标则是学生的学,因此,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只有充满教育智慧的教师才能营造充满教育智慧的课堂,才能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才能实现和谐课堂的终极目标。

“智和”课堂应成为社会教育的主流

(1)智慧型课堂研究现状

“智慧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在我国,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智慧”观。在国外,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古希腊智者派就建立了以心智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启智教育。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得到社会普遍重视,启智教育逐渐被以获取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科学主义教育所替代。然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一个人最关键的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学会如何获得知识,如何将知识转化为智慧。“智慧”和“智慧教育”又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自上世纪90年代来,国内外对“智慧教育”的研究再次兴起,世界发达国家,在教育目标中,普遍重视学生智慧的培养;在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发表言论,阐述“智慧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靖国平博士2002年发表了《“转识成智”:当代教育的一种价值走向》等文章,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陈桂生教授在《也谈有智慧的教育》一文中指出:“以‘有智慧的教育’取代‘缺智慧的教育’,恐怕已属大势所趋。”总的来看,专家学者们所论述的多侧重于理论层面,“智慧教育”多以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理论和理念被提出,在具体实践层面涉及较少。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有部分学校开展了该领域课题的研究,特别是在江苏省,如南京市拉萨路小学的《小学智慧教育实践研究》,南京市北京东路的“情智教育”研究,张家港市实验小学的《智慧型课堂教学的研究》,无锡市新安中学的《打造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等。但是,这些研究也多处在探索和研究的初始阶段,缺少更高的理论建树和极具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

(2)和谐教育的研究现状

全国不少地方已经或正在进行和谐教育研究,其中,江苏省开展得较为扎实有效,其中不少小学在“和谐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开展的《和谐教育与发展模式研究》,张家港市妙桥小学开展的《构建充满和谐与智慧的理想课堂研究》,从这两个课题的选题及研究内容看,它的外延要远远大于课题的内涵,实际上它们的研究已突破了课堂,延伸到整个校园氛围的营造以及家庭与社会的教育潜环境。吴忠市利通街第二小学的《和谐课堂有效教学行动研究》、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的《和谐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丹阳市建山中心小学的《和谐教育模式研究》则侧重于课堂教学的研究。

另外,广东省中山市实验小学本着“智趣教育”的办学理念,“以智启智,以趣激趣”,形成了“以情换情”、“以趣激趣”、“以智启智”、“智趣交融”的全新的教育内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智和课堂与之联系及区别

(1)“智和”课堂从智慧教育研究和和谐教育研究中吸取有益的成果,从智慧教育研究中寻求他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可贵的尝试,实施于我们的课堂;从和谐教育研究中借鉴他们的理论成果,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不论是智慧教育研究还是和谐教育研究,都只从某一方面入手,而我们的课题则试图从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这是本课题与之的最大区别。

(2)“智和”课堂选题即贯穿了传统文化孔子思想的精神内核,以“智”为切入点,以“和”为归宿,对如何让课堂充盈智慧的光芒,如何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并最终实现课堂的和谐,师生的和谐,生生的和谐,乃至生命的和谐。这也是“智和”课堂追求的至真至善之境。

“智和”课堂的实践意义及理论价值

汲取孔子教育智慧,进行智、和课堂教学探索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1)实践意义

1.课程改革的核心和落脚点在于课堂教学,任何忽视课堂的教学改革都是短视的、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成长,教师专业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所以,引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可以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开辟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让教师专业水平与课改齐头并进,从而打造一支立于课改潮头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拓展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并为教学理论研究提供实证践性资料。因此,本课题研究对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汲取孔子的教育思想,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营造一种充满智慧的和谐的课堂,减少无效劳动,提高课堂效率。进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社会效益的终极目的。

(2)理论价值

第13篇

关键词:因材施教;多元智能;教育观

1.美国多智能理论的提出

多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对人类潜能的本质与实现的研究中提出的成果。提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包含语言文字智能―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数学逻辑智能―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准确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身体运动智能―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音乐旋律智能―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人际关系智能―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自我认知智能―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等在内的七种智能。这七种智能代表每个人七种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发展出来。他们特别强调多元智能在学校教育与家庭中的应用,其所论述的内容,比较贴近生活的内容,其理论较为具体。

2.中国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始自孔子,朱熹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发展,是科学求实的。这一理念是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在《论语・公治长》中曾记载孔子曾评价他的学生:“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客言也”。这些无不反映孔子对学生之间才能差异的明察。这体现了因材施教是要求学生全面深入了解,注重个体差异。孔子让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但是不采取一刀切,主张“君子不器”。因此,他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在他的精心教育下,三千弟子成就各不相同:七十二贤人更是精通“六艺”,十名“尖子生”又各有所长。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第一次承认了人的先天遗传特质,就是人的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受学生的个别差异所制约,又能长善救失,促进个性的发展,培养出各种人才。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精华。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自从孔子兴办私学二千多年以来,无数教育者在倡导孟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的时候,从不同的层面传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第一次承认了人的先天遗传特质,就是人的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受学生的个别差异所制约,又能长善救失,促进个性的发展,培养出各种人才。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精华。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自从孔子兴办私学二千多年以来,无数教育者在倡导孟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的时候,从不同的层面传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把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进一步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使得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成为经典教学原则。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所以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

3.芍掷砺鄣谋冉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以多维度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加德纳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随着智能课程的实施,教师们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 学习风格”,所以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认识学生的长处,发挥学生的智能所长。在具体的评价操作方法上,加德纳推荐了“学习档案”的评价方法。而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发现,人与人相比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所以在教育实践中,他注意分析每个人的特点,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主张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相应的教育。因材施教就是由教师这个人对学生那些人的双边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先由教师去认识学生、了解学生,进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行不同的教育,使学生各得其所,迅速发展。

4.总结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在我国被人们广泛继承与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教育背景与理念的不断改变,因材施教的理解与认识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重新认识了智能的涵义,为因材施教的实施提供可操作的思想指导。多元智能理论提倡的教育要促进学生不同智能的全面发展,认识学生个体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实施。通过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研究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的导向、基本结构,完善因材施教教学模式构建,弥补以往的不足。教师可以通过从七种智能为着手点,带动学生各个智能的发展,建立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学生的教学活动。多元智能理论提倡的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利用因材施教模式开展。多元智能理论教育思想,为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的发展研究提供可操作的思想指导。从多元智能的视角重新探究因材施教教学模式,为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翠英.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2]杨宏伟.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转变我国教育观念的启示[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3]曹睦晗.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山西青年.2016(02)

[4]戴.多元智能理论及研究现状[J].新课程(中),2016(04)

第14篇

关键词 儒家教育理念;现代教育;启示

1 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

所谓教育理念,就是统贯教育活动的指导原则,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儒家的教育理念就是通过教育,使各种人才都成为有境界、有修养的“君子”,也就是人文素养很高的优秀人才,从而对社会做出贡献。

1.1 孔子为主的儒家对教育和知识学习的重视—好学。儒家思想特别是孔子本人的思想中有一值得注意的观念就是“好学”, “好学”是孔子思想中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基础性观念,在他的整个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他在整部论语中把“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置于全书之首。好学不仅是一种优秀的能力和特长,也是一种心智的取向,而这种能力和取向明显指向于知识的学习和教育的过程,这样就把伦理德性与好学结合起来了。

1.2 儒家教育不仅重视知识的“学文”,更强调德性的“学道”。孔子所讲“学”不仅指“学文”,更强调“学道”。就学文而言,学是指知识的学习,尤其是礼乐知识和经典知识。关于经典的学习,在《论语》中提到的有学易、诗、礼。孔子对经典的学习极为重视,“文”是好学的标志性内涵。这不仅成为后来儒学的主要特色,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教育实践。但是,孔子主张除了指经典和知识学习外,还有“约礼”,“修道”也都被包括在内。这样的“学”是品质德性的获得和提升,所以这样的学亦可称为“学道”。

1.3 儒家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1.3.1 “谋道”就是“志于道”,是君子的终身追求。君子是为求道而学习。“谋道”是学者的最高目的。按一般的解释“道”就是真理,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追求真理。但是,孔子更强调其中的人文价值及其社会意义,“谋道”是为了承担起社会义务,实现社会的道义原则。

1.3.2 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就需要提高修养,培养品德。提高自己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钻研学问、修养德性是孔子最关心的事情。也是体现其教育理念的根本途径。孔子将“修德”提高到很高的地位,视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体现出社会价值。

总之,儒家的教育理念,重视经典的人文教养,以君子为榜样和学习的模范,以德行优于知识,以圣人人格为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学”和自我的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着眼于把人变成全面发展的高尚的人。

2 儒家教育理念的现代价值探析

在一定程度上讲,一个国家教育的现代化过程,是本民族文化传统复兴、强化和发扬光大的过程,也是我国的教育改革与现代化过程。

2.1 德育优先是人本教育的实质

2.1.1 儒家的“修德”、“约礼”思想中的“克己”。“克己”就是以礼来约束自身。儒家以“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的教育传统,实则是引导人们要学会在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这种教育传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对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扼制各种社会弊端,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1.2 “仁者爱人”。“爱人”有两个方面:一是孝悌为本,这主要强调亲情之爱,纵向反映与父母长辈的血缘关系,横向反映兄弟姐妹关系,这引导人们怎样处理亲属关系。二是爱有差等,即人的爱人之心是由以爱父母为中心的亲人,渐渐扩散到周围其他的人。儒家倡导的爱人之心,是要人们从爱自己的家人做起,从而逐渐培养其爱他人、爱社会的情感。

2.2 礼乐熏陶是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

儒家教育强调礼教,旨在使受教育者学会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乐即音乐,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优秀品性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它之所以重视受教育者的人文知识技能的培养和情感熏陶,既是出于当时社会的需要,也是儒家自身的教育特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各方面知识技能,又富有与时俱进的人文素养的合格公民。针对“应试教育”内容枯燥和重复,学生个性压抑,人文素养缺失的状况,儒家教育将为我国现代素质教育课程提供有利的借鉴,也将为如何提高现代学生的人文素养带来很多宝贵的启示。

2.3 因材施教是现代教育的有效手段。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重视后天习得,提倡“教学相长”,自觉学习因材施教的理念和方法。施教要善于启发诱导,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重要理念和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使教学的内容与方法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心理条件,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便于引导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发展道德情感,树立道德信念,追求远大理想。

3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反思及新的教育理念的探索

3.1 中国现代教育的困境与期盼。

中国现代教育从教育体制到教育内容的变革经历了很长时间,但仍未达到人们预期的目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场关于素质教育的运动掀起了新的教育改革。大家都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给我国人才培养造成的弊端:第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第二,学生人格不健全,缺乏合作精神;第三,教育过于注重分数,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第四,教育方法上,忽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素质。这一切都与现代教育的要求和目的背道而驰。

而针对“应试教育”弊端中的传统色彩,就有人认为在教育改革中与要与传统思想决裂,这显然是片面的。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教育现代化的过程都表明:任何国家的教育现代化都不能脱离对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扬,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也是本民族文化传统复兴、强化和发展的过程。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虽有对教育改革不利的因素,但其中也包含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以儒家教育为代表的文化传统是我国文化传统的宝贵财富,对于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必不可少。因此,全面认识儒家的教育理念,有效借鉴儒家的教育方法,完善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促进德育优先的人本教育,推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现代化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3.2 现代教育理念的重建与途径

3.2.1 改变传统的教育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开展创新性的教育活动,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价值理念,包括学生观、师生观、质量观等,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在学生观上,儒家文化主张忠孝,这种价值取向影响当代的学生观,往往把听话、顺从的学生看作好学生,而把有个人主见,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学生视为坏学生;这就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师生观上,儒家文化历来重视传统和权威的价值取向。“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在我国教育中占支配地位,在教育教学中表现为学生绝对地服从权威。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质量观上,儒家文化积极入世、注重功名。反映在当今教育上,即评判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是依照考取高校人数多少而定的。在学生质量评价上,片面强调知识因素,而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意志等因素的培养。

因此,转变传统的教育价值理念很重要。首先,必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树立教育的全面质量观,一方面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对全体学生的培养;另一方面,应注重学生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发展,而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

3.2.2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型学习。

当前的学校教学活动,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注重讲授知识的结果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于是出现了所谓的“填鸭式教育”。在该教育模式下,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因此,学生的素质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也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此,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之间共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是师生双方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在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使问题得以充分解决的学习活动,目的在于改变教师单一传授知识的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牟鈡鉴.儒学现代性探索[M]. 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2002.

[2]周立升,颜炳罡.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3]陈景磐.孔子的教育思想[M].湖北:湖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第15篇

关键词:学习方法;现实价值;教育原则

中国各个阶段的教育界也没有忽视过《论语》中教学理论的研究。教学理论包括教与学的理论,而《论语》中都相应提到了这两方面的理论内容。《论语》中的教学理论具体全面,融汇着孔子独特的理论见解。

一、教育原则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适应当时文化下移历史趋势,创办私人教育的教育学家。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孔子总结了内容丰富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学做出了贡献,中国之有教育学,可以说是从孔子开始的。

(一)有教无类

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在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他又学问之后就回馈社会,宣称只要是十五岁以上的人就教,打破当时只有贵族子弟才能继续升学的限制,也开启了平民教育,也就是“有教无类”。这一思想,使教育开始走上了大众化、普及化。他是大量的、而且是有系统的传播贵族学术思想到人民之间来的,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人。他又是把当时贵族宗庙里的知识,变化成为人类社会中“共有、共享”的学术事业,也是第一人。这一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智愚的教育观念,不但是后来学术平民化的开端,同时开了自由民族共和的先锋。

(二)因材施教

子曰:“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这段话皆就他们的性格而言,侧重在天生的气质和性向。孔子在平常生活中了解学生的性格,而且根据能针对每个人的特点,予以指教,使之在政治上日趋成熟。所谓“因材施教”,正是由此展开。孔子的学生原来也是平凡人,但是受过教育之后,使人刮目相看。孔子认为人的本性中与生俱来的先天的东西是接近的、差不多的,但由于后天的习染的结果,而显出了很大的差别。既看到了先天因素在人性发展中的一定作用,也看了后天因素(主要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发展的重大影响。

二、学习方法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师与生之间根本上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是一种交往关系”,所以要实现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教师在教育原则上有改变,同时也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己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一)学无常师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为改之。”

孔子的老师老子也提出“圣人无常师”,意思是圣人并没有固定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仅仅要向书本学习,而且要向社会学习,吸收每个人的优点、长处,就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韩愈在《师说》中也提到“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也。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以才有了“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比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同样要学习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也要向社会实践学习,否则我们就是“本本主义”,只会落入条条框框之中;同样,我们的老师不仅仅是教课的固定老师,每个人身上的优点同样都是我们的老师。

(二)不耻下问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不耻下问”,就是要亲自作调查,亲自了解情况,正如孔子所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不耻下问”在当今涵义有两种:一是不仅向君子、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人;第二种涵义是指因求教于人将可能带来耻辱,这是很难得的榜样,而榜样的作用是可以影响一个时代的。现在“不耻下问”已经成为一句成语,就是“不知为不知”的原则,为学到知识而忍辱负重。虽然现在可能已经不会因为学习而“忍辱负重”了,但是“不耻下问”所体现的那种不掩盖自己、不怕丢面子丢身份的态度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

三、现实价值

《论语》中的教学思想不仅仅这些,有太多的精髓,如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育方式和积久成学的学习方法对当今的教育事业发展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所以《论语》在当今教育事业发展中有着深刻的现实价值。

(一)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们在当今的教育中应该注意到学生的性格及的不同,对学生实施不同程度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下迅速发展,取得最优的教育效果。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在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总结这方面的经验。

(二)不耻下问,吸取更多知识

现今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加讲究所谓的“自尊”,更加认为向别人问一些自己不懂的事情很丢脸,更别提向比自己身份低下的人了。这也就造成了韩愈在《师说》中提到的“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结果。所以我们要学习孔子提出的“不耻下问”,这样才能解决更多疑惑,使自己掌握的知识愈来愈多。

结语:在简单分析孔子教学思想之后,孔子教学思想的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在人类已经迈入21 世纪的今天,仍然有着无可否认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仍然散发着独有的魅力。在教育改革深化和素质教育事业推进的重要时期,我们更应该对这本底蕴丰厚,内部含义的文化古籍进行研究,对其中的教育思想进行“去粗取精”,更好地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齐临.论语真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东方桥.读论语的方法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