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公共事业管理基础理论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摘要:对于事业单位来讲,会计的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是保证单位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简要论述了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目的在于更好的提高事业单位会计管理质量,增强事业单位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规范化
事业单位中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是保证会计信息安全、精确的重要环节。结合各级财政机构公开的检查报告及事业单位平时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性工作内容较多,过程较复杂,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相关从业者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从而更好发挥会计管理能力。
一、事业单位对会计基础性工作进行规范管理的意义
(一)对会计基础性工作进行规范管理有助于维持财经纪律
在规范化管理会计基础性工作期间,对会计部门的岗位设定及从业者聘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明确为会计管理者、从业者及出纳等员工制定了工作要求,确保会计的职能可以在组织结构上得到具体发挥,更好的落实会计的监管职能,预防各种违法、违纪行为。所以,想要更好的维持财经的纪律,就需要加大对会计基础性工作的管理力度,保证其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对会计基础性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利用会计工作能够对事业单位内的各项资金费用运转进行精确、及时的了解与控制,借助会计机构所提供的各项信息,能够对事业单位财务的收支情况及执行预算情况进行反应,从而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标准。对会计的基础工作进行规范管理,能够让初始凭据的内容、表格的编订、审核的手续等会计处理工作更加规范、细致,从而更好的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及效率。
(三)对会计基础性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助于确保会计工作的质量
想要保证会计的基础性工作管理规范化,需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对基础工作期间的薄弱环节进行改善与健全,例如:针对会计填写凭据的工作、登记账簿的工作、整理档案的工作等进行明确规定。让会计的处理行为得到提高,增强企业内部整体会计工作的质量及效率。
二、目前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期间存在的不足
(一)核算部门落实相关法规、标准的力度较弱
当前,事业单位的核算部门在落实有关会计管理法规标准时力度较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不遵照法规标准从事工作。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如《会计法》、《预算法》等,限制了会计核算不规范的活动及弄虚造假的行为,但是,因为后续法律制裁的力度较弱,导致很多事业单位的核算机构经常出现有法不依的问题,相关标准形同虚设,为会计核算工作的不标准行为提供了空隙;其二,认知不到位。因为法律宣传的力度相对较弱,在加上一些财务从业者自身能力较低,综合素养较差,对法规标准缺少了解,观念淡薄,从而造成了违法违规情况出现;其三,监管水平较差。事业单位本身、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家三类监管配合与协调能力较差,无法实现有效的合力监管。
(二)有关部门管理者对财务工作缺乏重视
一些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财务疏于管理,法规观念淡薄,为了获取个人利益,钻法律及管理的空子,经常在会计核算工作上大做文章,一些不可以报销的内容变成了可以报销的项目,编造虚假的票据等,从而严重损害的国家的经济利益,不利于单位的未来发展。
(三)缺少电算化的能力
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从业者及会计人员缺少电算化的能力,并不了解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方法,生成的会计资料也无法弄懂,缺少应用电算技术管理会计基础工作的能力,忽略管理光、磁等介质的档案。进而造成一些光磁介质的会计资料与纸质资料内容不符,无法及时入档等问题,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精确性,对单位造成严重影响。
三、事业单位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规范管理的具体方法
(一)不断改进并完善会计有关标准法规,加大落实力度
想要更好的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在建设法规系统方面,应保证其具备良好的科学性、实用性、操作性,同时配备相关的配套设施,确保各标准的衔接,防止在落实期间发生混乱问题;其二,应加大监管、检查的力度。财政机构、审计部门等国家业务管理单位在对事业单位实施检查期间,需要严格遵照《会计法》等标准法规,以此作为参考依据及标准,加大对会计工作质量的监管力度,防止出现基础工作不符合法规标准、私自设立账外账的情况,一经发现,不仅要整改有关部门,同时还需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对其进行严惩。
(二)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从业者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
第一,应加大对会计从业者职业道德的教育力度。使财会从业者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法规标准,树立强烈的责任观念,可以主动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遵照法规办事,形成公正的岗位形象;第二,应不断增强财会从业者的专业知识学习水平。应关注财会从业者的职后教育,应有组织、有规划的对财会从业者进行培训,让员工能够尽快了解税收、财会等方面的内容,提升整体会计队伍的能力及素养;第三,落实好财会从业者持证上岗的标准。会计基础性工作的规范程度与从业者的专业能力存在紧密的关联,因此,应保证从业者可以持证上岗,增强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能力,推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三)改进并健全电算化会计信息的管理,增强档案管理的能力
应明确规定事业单位的电算化信息保存条件、方式、从业者的工作职能等内容,同时要求人员严格落实。需要对纸质档案及电子化档案进行分类管理,电子化档案采用只读形式保管,做好备份工作,防止电子档案丢失。另外,因为电子档案较为特殊,管理从业者需要定期对电子档案进行检查、备份,防止信息损坏。
结束语
会计工作的规范程度反应着会计管理水平的高低,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深入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研究,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从而更好的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水平,推动事业单位稳定发展。因此,对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是值得深入探究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张文亚.会计基础工作存在违规现象的原因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6).
关键词:创业教育;工商管理;课程体系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有开创性的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方式在理念上更重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拥有自主创业的能力,从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立足。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增加创业教育。因此,对创业教育基础下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改革加以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对课程体系加以整合
本科院校想要实现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创业教育改革,除了要转变原有的创业教育理念之外,还需要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更加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对课程体系的整合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综合化课程的建设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而言,应积极地在相邻的学科之间建立联系,使创业教育的理念能够贯穿在课程体系中,实现各个学科的良好发展,这就是综合化课程建设所涉及的内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充分挖掘学科的深度,将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学生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时,自然会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2.一体化课程的建设
由系统学以及经济学的观点可知,建立更加合理的课程体系,必须要实现课程的一体化建设,这就要求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能够重新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变成一个有机整体。例如,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若想根据创业的过程进行教学,就可以将专业课程看作是学生在未来进行创业时必须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将创业教育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而不是将这些与创业相关的课程知识直接拼接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商管理专业的创业教育改革顺利实施。
二、建立全面的保障机制
若缺少全面的保障机制作为支撑,那么工商管理专业的创业教育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很多困难与阻碍。因此,本科院校应事先建立起一套全面的保障机制。
第一,构建创业实践平台。本科院校应积极地开展以科技创新、经济管理等内容为题材的创业教育活动,在校内打造各种各样的小规模创业园,为学生构建全新模式的创业实践平台。
第二,制订创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院校应通过专业指导、开展活动、奖惩制度为工作重心,帮助学生将自己的创新科研成果、创业培养方式等内容结合到一起,制订专门的“创业人才培养计划”,坚决实施创业学分制度和创业项目管理制度,使那些用于创业教育的政策和经费能够得到切实的保障。
第三,加强国际交流。除了校内的必要交流之外,本科院校还需要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在国际上的交流。例如,学校组织教师与学生前往国外一些创业教育发展良好的学校开展学习,使国内的工商管理专业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三、走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
我国的本科院校除了要对课程体系加以整合,建立全面的保障机制之外,还应当坚决地走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这也是增大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规模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对国内一些知名高校考察可知,創业教育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高校拥有实力强大的经济实体。实际上,校企合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展投资建设和创业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临时的创业平台等。校企合作不仅解决了学校师资短缺、资金不够等问题,还帮助很多学生进入合作公司提供的实践基地中学习,并自办一些“小公司”。本科院校在同社会企业的合作过程中,能够及时找出办学过程中的不足。另外,还有效地解决了创业教育和工作实际存在的不一致,增强了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的实用性,使教育内容能够和实际社会更加贴近。
四、总结
由此可见,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有着强烈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是当今社会对教育行业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适应国际社会形势的一种新的选择。因此,本科院校应转变创业教育理念,建立全面的保障机制,走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强.基于行业嵌入与创业整合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创新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2).
1.企业财经核算基础工作内容
原始记录和会计资料是企业财经核算的基础,原始记录和会计资料是最初记载企业经济活动、企业收支情况和企业资金运转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形成财经数据的基础,可以为会计核算提供重要依据,是实现会计职能的基本前提。由于会计资料的表现形式具有复杂多样性,因此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会计执业人员要对会计资料进行认真的审核和把关,只有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才能为企业管理者做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对于原始会计数据进行及时的传递与处理,才能及时的形成核算数据,可以更好的为企业经营者服务。
会计计量是实现企业财经核算职能的基本手段,是会计信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没有正确的会计计量就会导致会计数据的失真,直接影响到经济决策的失误,因此会计计量必须不断的更新手段,这也是企业财经核算基础性工作之一。
2.企业财经管理工作的内容
预算管理和经费定额管理是企业财经管理基础工作的内容,其中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是预算管理,是企业资金运营的核心工作,因此企业财经部门要规范操作流程,落实好预算资金计划。
强化会计职能工作的重要手段是经费定额管理,企业要主动的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定额管理系统,使经费定额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发挥出财经工作的监督职能。在经费定额管理系统的设定上,企业要从其发展战略计划出发,将市场的多变因素和当前任务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的设定,在设定的方法上不能单纯的采用统计分析定额法、技术定额法、以及经验估计定额法,要进行综合的考虑。
二、企业财经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经制度不科学
企业财经基础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科学的财经制度的支持,企业财经制度的科学合理性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是从企业财经制度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由于企业长期以来采用的是陈旧的管理模式,而这种管理模式又缺乏规范性,随意性较强。在企业的财务工作中时常会出现管理者过分干预的情况,财务人员为了执行领导的安排,盲目的进行会计核算,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其次,缺乏相应的绩效考评制度。一部分的企业在财经基础工作并没有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影响到了财务人员对财经基础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了企业财经基础工作的效率。
2.缺乏预算管理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看出预算管理是企业财经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确保企业财经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但是在企业财经基础活动中预算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上:
首先,预算管理形式化。有的企业并没有将预算纳入经济业务中,在预算记录中并没有包括详细的预算项目,使得预算内容不够全面,导致不能发挥预算职能的重要作用,影响到了企业财经基础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预算管理的滞后性。一部分企业在财经基础工作中存在着事后预算的问题,在经济活动后才安排预算,例如有的企业为了使预算与实际的经济效益趋于一致,人为的调整预算数据,这样就不能保证预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企业财经基础工作中缺乏预算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有:
第一,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一部分企业并没有将预算管理放在首位,认为预算是可有可无的,这就导致了预算管理缺乏了前瞻性。
第二,受到了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限制。传统的管理模式在进行静态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重要性,然而对于企业的预算过程并没有起到变动性的影响。例如对流动资金的动态管理过程中,一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预算与实际支出出现差距,不能发挥出预算的重要作用。
第三,预算人员的素质不高。在预算管理工作中,预算人员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财经基础工作的水平,从目前企业单位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来看,与现代企业财经管理的要求还相差一定距离,并不能对市场进行更好的把控。
三、管理视角下优化企业财经基础工作的对策
1.优化企业财经制度
企业财经制度的科学性是企业财经基础性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企业在制定财经制度的时候不能固步自封,为了确保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优质、规范、完善,企业应该认真的履行总会计师委派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企业要在内部建立关于会计管理制度的奖罚机制,执行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好的部门和个人要定期的奖评,并公布奖评结果,对于执行较差的部门和个人要予以处罚,并于奖金和升职挂钩,这样既提高了员工执行企业会计财经制度的积极性,也可以有效的遏制一些会计违法行为,这样在提高企业财经基础工作水平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不断完善预算管理
通过上述我们了解到企业财经基础工作中存在着预算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不断完善企业财经基础工作中的预算管理,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首先,企业的财务人员要转变观念,将财务管理与预算管理两者相统一,不断优化预算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财务基础工作有一个独立的预算管理系统。财务人员要打破传统的管理观念,建立科学的全面预算理念,在思想上承认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能够使企业取得最大利润的管理模式,转变原来只为预算而预算的观念,在全面预算的管理流程上,要认识到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必须由企业的最高管理层来指挥,由各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编制和执行,将全面预算工作落实到实处。
其次,预算的管理手段上,企业要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手段,构建一个预算管理信息平台,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的精度,提升预算管理效率,实现预算信息化管理。企业可以引进ERP管理系统,将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与ERP管理系统相结合,使预算管理逐渐由人控制向机控制转变。
再次,加大预算分析、审核、跟踪的投入力度,按月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目标数据和实际数据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及时的发现原因并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改进,并由预算管理委员会按季开展预算质询会议,质询预算的执行情况。同时,企业也要设立预警标准,完善全面预算预警机制,实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时的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及时的规避财务风险。
3.提高企业财经基础工作人员的素质
完善企业财经基础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提高财务人员的水平,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提高财务人员的水平:(1)企业要通过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会计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鼓励财务人员走出去,带回来新的管理观念,使企业财经基础工作向现代化方向转变。(2)加大对财务人员的考核力度,提高财务人员的忧患意识,使财务人员主动的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并鼓励他们在财经基础方法上有所创新。(3)在招聘财务人才方面,要择优录取,引进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做好财务人才的后续储备工作。
关键词: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是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作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于1999年起招生。本专业的开设初衷是为了突破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瓶颈效应”,调整和改革涉及到人民福祉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人口、医疗卫生、住房、资源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险、市政建设、城市交通以及供水、供电、煤气、邮电、通讯等公共事业的发展[1],建立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体制。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专业布局的调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逐渐增加,2000年为57所,2001年为132所,2002年为196所,2004年224所,2006年则达到了317所。有人估计,若将高职高专也计算在内的话,开设本专业的高校至少达500所。[2]它们分布于师范类、医学类、科技类、农林类、财经类、综合类等各类院校。
一、师范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现状及问题
在高校专业布局调整过程中,多数师范院校也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办学情况来看,由于缺乏定位,办学效果可谓“五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专业定位不准确
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定位为教育事业管理或以师范教育为主的公共管理,不少师范院校不论专业办学效果如何、学生就业情况如何,盲目效仿其他高校的办学模式,缺乏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准确定位,没有形成适合师范学院的专业特色。教育部原专业目录认为本专业可授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位,如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而目前师范学院由于专业定位不准确,颁发学位也差异较大。
2.培养目标不清晰
原国家教委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3],范围较宽且缺乏针对性。师范院校是以教师教育为主,本应确立适合师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但不少师范院校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没有确立合适的培养目标,采取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培养模式,不是范围更宽就是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对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缺乏明确的指导作用。
3.师资质量相对薄弱
由于起步晚,本专业教师多由相关专业教师转型而来,师范院校本专业教师基本是由管理类、思想政治类或教育类教师转型而来。近几年毕业的青年教师尽管有公共事业管理本科背景或公共管理硕士背景,但对专业教学、培养方案实施、专业发展方向等缺乏了解,本专业课题研究较少。从整体来看,存在着师资质量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实力不强等问题。不少教师对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研究不深入,只是疲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无法有针对性地钻研适合师范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4.课程设置不合理
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设置多数都是以教育类为主,或仿效其他综合院校专业课程的安排,沿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层次设置,灵活度不够。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以学科门类划分专业课程,涵盖范围较大,公共课课时量大、选修课的选择余地小且开课随意,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不合理等问题;课程内容上存在着门类大同小异且划分混乱、部分课程内容重复、开课先后顺序不当等,对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缺乏实际意义。
5.学生专业技能不强
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是通过师范技能训练、模拟讲课、师范生讲课大赛等环节提高专业技能的。但不少师范院校并没有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为师范专业,造成专业技能培养很难准确界定。实习基地由于数量少、范围窄而流于形式,尽管有些师范院校安排了专业实习,但却存在着盲目草率、走马观花、指导匮乏等问题。学生无法从实习中获得任何收获,也就谈不上去解决实际问题,社会适应性较差。当用人单位问及师范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处理和解决什么问题时,学生难以明确回答,就业市场上自然不受青睐。
二、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办学的转变对策
1.合理控制办学规模
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本专业的开设条件,严格控制本专业的审批数量,避免盲目审批、盲目建设。针对师范类院校,要建立相关的专业设置评估体系和专业审批程序,重新对本专业的建设水平、社会效益以及人才供给和需求等方面采取规范化指导,确立有效的专业设置评估指标和体系,压缩师范院校开设本专业的数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专家对本省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依据科学方法排出等级和名次,在预测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布点调整,扶优淘劣,确保各省只有少数几个强势师范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而有针对性地构建以教育事业管理为主的培养方向。
2.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生源、信息和就业市场等调节高校的教学,师范专业就业面较窄,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不能完全朝师范方向发展。要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人才的需求变化、资源配置关系、市场走向以及信息动态的变化制定培养方案。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名称招来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基础知识学习后,到二年级应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三年级再进行系统专业学习并安排相应的专业见习和学年论文写作,或举办“创新试验班”,专门针对有“考研升学潜力”或“潜在就业实力”的学生制定新方案;四年级则根据专业方向到不同行业或就业岗位挂职实习,提交毕业论文。
3.完善课程结构
要根据专业方向开设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等专业主干课,为学生系统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要依托专业特色,贯彻“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开设符合各高校实际的方向性课程,如,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人口环境管理、公共财务管理、教育经济管理、科技文化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等课程,以此为核心开阔学生的视野。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开设技术性、实用性课程,如,应用统计、管理文秘写作、管理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社会调查方法、管理定量分析等,为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奠定基础。
4.提高师资质量
要以突出师范院校专业特色为基础,通过自学、短期在职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形式提高本专业的师资质量;让教师在当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非政府公共组织挂职、担任顾问。要鼓励教师参加地方或全国举办的各类专业研讨会,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向国内名牌高校派送访问学者,或派教师出国了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概况。学校要提供科研经费鼓励教师开展公共事业管理相关课题的研究,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相关领域教材的编写,并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教材建设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的作用,省内高校、同类高校、名校与非名校之间还应定期交流,共同提高本专业教师的水平。
5.改进教学方法
本专业教学要体现知识、素质、技能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改进教学方法,减少理论课时,增加专业实验操作环节,通过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模拟政务办公厅、电算会计、审计、统计实验室等[4],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先进设备和实验场所;应以案例教学为主,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和共同合作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大本专业实习的力度,重视与当地政府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专业实习基地,由教师指导、检查和考核,落实学生的实习基地,做到不走过程、不搞形式。还应该通过“经验讲坛”活动,邀请政府部门官员、事业单位或社区管理人员到学校座谈,为学生传授工作经验或与学生交流探讨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
6.搞好毕业分流
本专业学生不能像师范生那样通过教师资格证,毕业后到学校任教,而应多考级考证,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行情;要将本专业毕业生分流为考公务员类、考研类和就业类三种,采取不同的技能培养方式。考公务员类毕业生:着重培养学生对我国公务员机制及公务员运行各项体制的熟悉和理解能力,聘请相关人员举办公务员培训讲座;考研究生类毕业生则着重培养学生探索和钻研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而就业类毕业生则应培养人际沟通、官方语言表达、具体事务处理、突发事件应急、政务调研、政务信息化操作、公文写作、公共政策制定与分析、办公室基本管理及办公设备的操作、社会调查与统计、网络应用等能力。
总之,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确立科学的发展思路,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及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服务于本地区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保证专业发展的适应性和全面性,这样才能走出师范院校固定的办学模式,办好师范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1] 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孔春梅,李春林.对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思考[C].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优秀论文汇编.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编印.2005,(4).
在培养目标上,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两个专业有很大的近似性;在人才类型上,三个专业均培养复合型人才。在培养要求上,三个专业所培养的基本能力均包括了领导、组织、协调、决策能力,行政管理专业所培养的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社会调查与分析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操作技能,则属通识教育能力培养要求;行政管理、劳保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均涉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则均涉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在核心课程设置上,行政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共8门,其中有6门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交叉或可能交叉,有4门与劳保专业交叉或可能交叉;劳保专业共有10门核心课程,其中3门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交叉或可能交叉。在主要专业实验设计上,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完全相同。综上,三个专业在三个比较项中即已存在边界不清、交叉突出的问题,凸显了泛专业化特征。
二、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泛专业化之弊
公共管理学科的泛专业化之弊,一是淡化了专业的特殊性,使专业的存在价值贬值。一个专业之所以有别于其它专业,就因为它是以自己特有的专业理论、专业方法、培养目标、能力培养要求以及课程体系为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的。如果一个专业没有自己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方法,在课程设置上与其它专业相互交叉渗透,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上与相邻专业小异大同甚至同质化,就会模糊与其它专业的边界,弱化与其它专业之间的差异性,也就是淡化甚至失去了区别于其它专业的特殊性而走向泛专业化,进而降低这个专业存在的价值,使专业的生存与发展陷入困境。二是降低了人才培养的竞争力,放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当前,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公共管理学科的大学生,由于其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的限制,面临着比理工科学生更大的就业压力,而目前的泛专业化现状则进一步加大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就业压力,因为泛专业化所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往往通而不专。虽然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人才流动频繁,需要就业者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但是泛专业化的教育,由于涉猎宽而泛使学生大多“样样通,样样松”,既难造就合格的复合型人才,也难塑造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所以,一个泛专业化了的专业,输出的毕业生不具备在本专业领域的专长和优势,在就业市场和就业岗位上呈现出明显的可替代性,也就意味着降低了毕业生应有的竞争力,使其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如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保专业。
三、公共管理学科泛专业化之弊的革除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对策
1998年,教育部调整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目录,增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9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正式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成为一个年轻的,发展迅速的专业。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的培养等诸多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大量的的办学经验。但是,随着专业规模的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越来越突出。
本文着重以课程体系建设为研究视角,探讨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课程设置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从2005年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艺术经营管理方向)以来,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学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文化艺术理论、文化艺术经营以及法学等方面知识,具有经营开发、组织管理等方面综合能力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在对公共事业管理需求、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进行不断探索,形成了现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鹿山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共设置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四大课程模块。其中,通识课和基础课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培养;专业课程中必修课侧重于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构筑学生坚实的专业基础,适量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扩展学生的专业发展能力;实践课程促进学生把所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之间不衔接
首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虽在课程体设置中分为四大模块,但是就某一具体课程到底属于哪一模块仍然很模糊,比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市场营销学》应该属于基础课,但现在却放到专业课的范畴中;其次,课程设置理应按照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课程开设时间,按其知识深度和难度逐步加强,比如《社会调查与分析》是学生在每学年的实践中都会运用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应当作为专业基础课提早学习,但是却安排到第7学期开课;再次,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课程结合的紧密度不足,一些实践教学环节,比如演艺团体与场馆见习、出版行业见习、新闻媒体行业见习等与课程关联度不大,教学目的不够明确。对这些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没有达到巩固教学成果的目的,而且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方面效果不大。
2、见习、实习时间过短,流于形式
本专业虽然在课程体系设置中重视实践教学力度,加大了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存在实际见习实习实践过短,流于形式的问题。一方面,到目前为止,本专业尚未建立一个相关的实习基地,这使得实践教学安排得不到根本的保证,这是本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大的一个欠缺。对于实习地点的安排,全靠指导教师自己的社会关系,所以实习地点的选择比较随机,能否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全靠指导老师自己把握。实习基地的缺乏,不能给学生提供稳定的实习机会。另一方面,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安排的时间较长,但是实际执行的时间则因为条件限制比较短,学生只能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就某一调查项目展开浅显的现场参观、了解,没有能真正地采用多种调查方法进行深入地调查,真正参与到项目运营的其中。
3、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师资队伍不配套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新兴的学科,这方面的人才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一方面,本专业专职教师较为年轻,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缺乏相关的管理实践,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专职教师不是专门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专业特长往往局限于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相邻或相关领域,而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些具体课程没有专门学习,甚至出现按师资设置课程的现象,比如在专业任选课里有《媒体经营与管理》、《文化演出团体与管理》等课程,由于缺乏师资而无法开课,而选择一些自有师资能上的课开设。总的说来,从这两方面来看,师资力量薄弱无论是对专业的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存在着较大的挑战。
三、对策
1.加强课程设置的整体优化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进行整合和优化,使本专业的课程统一为有机的整体。首先,明确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模块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具有工具性性质,讲授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性知识应当属于基础课范畴;充分体现学科方向特色的课程应当属于专业课范畴。其次,要依据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合理安排课程开设时间,对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课程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必要的分析,前后衔接的课程间隔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学期。再次,对理论课和实践课进行优化整合,加强实践教学安排和理论课程的紧密结合,真正使得实践教学能够发挥巩固教学成果,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的作用。
2.加快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整合
首先,加快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基地,保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要立足于柳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与本地区文化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利用学校的社会关系,使之成为本专业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学生所学专业能真正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其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对实践教学环节做出重新整合安排。一方面,在实践教学改革中,要重新对各类实践性教学在课程安排的顺序、时间安排的合理性、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上做出认真分析,把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紧密结合,以达巩固教学成果的作用;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执行。
3.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必须要加快师资队伍建设,促使现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任教师更新知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一方面,对于年轻教师,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研讨班、学术交流会,通过沟通交流,开阔青年教师眼界、学习名牌高校同等专业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与相关单位合作,选派年轻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参加管理实践活动,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再次,可以聘请一批有学识有能力的单位人员担任学生实习指导老师,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给予学生指导。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规格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围绕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目标要求,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尊重学生差异,增强课程设置柔性,加强实践环节,强化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邓俊英.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10):64-67.
[2]李笑春.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1):10-12.
以上问题的解决,重点要科学设计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这里涉及两层含义:一是“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二是“怎样培养专业能力”。为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除了要紧密围绕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制对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外,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构建“分层培养、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的实践教学体系,其思路如下:
1.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围绕公共管理热点问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注重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体现知识、素质、技能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精简理论知识,构建以实践、实验和实训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模拟政务办公厅、电算会计、审计、统计实验室等,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实验场所和先进设备;创建实习基地,拓宽就业门路,重视与当地政府及事业单位的合作,鼓励学生到政府、社区或事业单位搞调查,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意见,再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检查和考核保证学生实习不搞形式,认真执行;通过“经验讲坛”邀请政府官员、事业单位或社区工作人员到学校座谈,为学生传授工作经验或与学生探讨专业领域具体问题的处理办法,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2.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探讨法、自陈法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和共同合作的能力,使学生主动掌握基础理论,提高口头表达和应变能力,还要坚持“自主设计课程内容”“自主安排实践项目”“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等,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实践服务。在专业办学过程中应安排实践周,通过集中实验、实训和实习等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或举行创新大赛、英语演讲、辩论赛等活动,发动学生就某一专业主题搞调查,形成综述报告,通过多方面努力提高和锻炼其社会沟通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培养其初步探究和分析能力。
3.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高校可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施创新性培养,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名称招生,入学后经过一年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相关课程、锻炼实践能力奠定基础;二年级要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分方向自选专业到相关院系学习,积极推进“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改革,合理利用资源,培养学生的能力;三年级要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安排专业见习、学年论文写作或举办“创新试验班”,专门针对有“考研升学潜力”或“潜在就业实力”的学生制定新方案,发挥其优势;四年级则根据专业方向到不同行业或岗位挂职培训,提交毕业论文。实践教学改革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并不断开发新资源,尽可能服务于本专业的实践教学。
4.注重综合实训,体现毕业生的合理分流。鼓励学生多考级考证,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行情,在明确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以毕业生顺利毕业、合理分流为突破口,开展专项技能培养。考公务员的学生要培养其对国家公务员机制及运行体制的熟悉和理解能力,明确公务员的报考程序和岗位需求,引导学生关注考试复习的重点、内容及面试技巧等,聘请优秀的公务员来校讲座或举办公务员考试培训或咨询机构;考研究生类的学生可由教师带头,培养学生探索、钻研及自学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协助学生选择院校和专业;直接就业的学生要围绕人际沟通、官方语言表达、具体事务操作、突发事件处理、政务调研、政务信息化操作、公文写作、公共政策制定与分析、办公室基本管理及办公设备操作、社会调查与统计、网络应用等方面培养具体能力。总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要按照“依市场需求办专业,依专业特色办学科,依行业特点分方向,依就业需求设课程”的原则,强化专业人才特色,突出专业实践教学,才能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50-03
医学院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面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或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岗位,但因其专业性不强,还有文秘、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外语、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的专业人才在抢公共事业管理的工作岗位,并且他们在自身的岗位上做得还不错,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优势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同时,医疗单位行政领导干部大多没有受过专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育,不少打着各种旗号的“管理咨询机构、管理咨询师”等已涉足医院管理、卫生管理行业的各个领域,为他们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培训和决策支持[1]。
以上现象一方面说明卫生医疗机构缺乏公共事业管理行业这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说明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尚未被认可,说明目前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有待优化。
一、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本文以海南医学院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共发放问卷35份,正式回收34份,问卷回收率97.14%。
本次问卷调查涉及毕业生基本情况、就业实践能力需求、对学校的基本评价、专业课程结构对就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2]。问卷调查结果采用Epidata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并借助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一)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在34份有效问卷中,有76.47%的毕业生在生源地就业,66.67%的在事业单位就业,88.24%的从事于公共管理类或相近的工作,这三项数据说明海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分布在生源地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符合专业的办学特色。
(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需求调查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在校学习包括理论教学、见习、实习,对三者之间的学时分配调查中,有94.11%的学生认为实习可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对于专业实习和临床见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88.24%的学生认为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社会调查、卫生法律宣传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对实习评价的量化考评调查中,82.35%的学生认为应制定符合专业需求的量化标准,包括学生出勤和纪律,论文写作的条理性、逻辑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7.22%的毕业生认为,在实习、见习期间自己的整体水平可以得到很大的锻炼与提高,对其将来从事的工作有实际性的帮助。
(三)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
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校的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学校管理等。70.58%的毕业生对办学条件比较满意,17.65%的学生基本满意,还有11.77%的学生不满意,由此可见,学校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办学投入还有待加强。对于校园文化评价, 94.11%的毕业生认为学校人文教育“较好”,88.2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医德医风教育和学风“好”或“较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达到94.12%, 说明学校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优良的学风。对于学校的管理,94.12%的毕业生认为教学管理工作较好,91.18%的毕业生认为学生管理工作较好。
(四)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需求的影响
通过对首届毕业生的“您对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满意情况评价”的问卷调查显示,满意度仅为24.3%,不满意的达到44.2%, 这一调查结论在其他同行学者的研究中也被证实[3],这说明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满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海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段式培养,即“公共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几大模块。公共素质课主要包括德育类课程和计算机、外语、数学等工具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医学类基础课和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如基础医学综合、临床医学概论、卫生统计学、卫生学、流行病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主干课主要就是反映该专业培养特色和目标的课程,如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社会医学、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等。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公共素质课和专业基础课中哪些课程认可度不高,对其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显示,学生对政治素质类课程认可度不高,76.48%的毕业生表示在校期间曾逃过政治素质类课程,有35.29%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手机上网、打瞌睡、聊天等。英语类、计算机类的技能课程认可度达到70%以上, 91.18%的毕业生认为大学英语很重要,这一结果在“您通常选择哪类课程上看英语材料”的统计结果能进一步反馈:73.53%的学生选择政治素质课程,23.52%的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不到10%的学生选择专业主干课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因迫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压力,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还是较高的,故有的学生不惜在其他课堂看英语材料,同时也看出了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
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学习也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课程认可度较高的集中在考证、考级、考研课程。调查显示,毕业生中参加过除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之外的考证或其他培训(如会计证、教师资格证、口译培训等)的高达94.12%。调查发现,大一、大二的学生可能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英语四六级证书上,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公务员或考研上,在2012届毕业生中, 选择考研的占35.29%,而选择考公务员的达到29.41%。
最后, 对专业主干课程群的调查发现, 只有17.64%左右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并愿意花较多时间在专业课上。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比例相当低,大部分学生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专业思想不稳定,尽管经过四年的学习,但专业认可度仍不高。64.71%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联,而剩下的学生大多对所学专业课程不感兴趣。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统计,只有23.52%的学生会花时间阅读专业相关书籍,64.71%的学生选择阅读更为实用的操作类课程书籍。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调查显示:专业培养方案有待完善,课程体系亟须优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繁多,结构不合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边缘学科,既要了解一定程度的医学知识,又要学习经济管理学的专业课程,课程门数较多。又因其属于管理学门类,学制为四年,时间短,总学时数偏多,学生苦不堪言。追究其根源,主要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不彰显,导致课程开设广而不精,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医学类课程门数过多,学时比例过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非临床医学专业,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的要求应有差异。其次,经济管理类课程比例偏低,因医学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方面的师资紧张,一些理应开设的应用性和实操性较强的管理类课程没有开设。再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前后关联程度没有科学逻辑性,如医学类课程开设应先开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开设与之间隔不能太长。专业课程学习过程应先开设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再开设卫生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卫生事业管理学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
(二)预防医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从毕业生从事的相应工作来看,大部分是从事于卫生行政部门或相关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工作,近期各种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如“非典”、“禽流感”、“猪流感”等疫情的蔓延,从某种程度折射出卫生行政部门思想上麻痹、应急处理能力的缺陷以及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作为未来将分布在各地、各行业潜在的卫生行政工作人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培养其预防意识和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仅仅设置了预防医学导论这一门概论性的课程,学时数仅为36,学生很难对疾病预防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更不用说指导其日常行为。
(三)专业课程开设与就业需求有差距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卫生行政管理工作,应用文写作、秘书学类课程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和文件处理的素质,学校将此类课程安排在选修考查课,学时数及相关考核要求也较低,不利于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很多机会直接使用统计知识处理问题。统计学的应用目前主要分为两个领域:经济社会民生和医学生理,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主要是卫生管理,主要面对的是医学方面的统计,应开设的课程是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也应增设社会学方面的统计,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在卫生执法部门和医院管理部门工作,所以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有可能会遇到如何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问题。法学类课程开设缺乏体系,而目前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法学课程是卫生法,作为一个法学课程的体系,缺乏基础法学作为支撑,学生对于《卫生法》的掌握只能停留在空洞的条文记忆,对于其立法的必要性及执法的严肃性理解不够深刻。
(四)课程设置未考虑文理兼招的生源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生源分布上基本上文科生和理科生各占一半,文科生在学习医学类、统计类、计算机类课程时较吃力,但对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比较感兴趣。考虑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学生今后的工作还要面对很多公文的处理和写作,应加强其社会科学的课程学习,在不增加其课程负担的前提下,应增设一些人文类的课程。
(五)见习、实习时间过短,形式单一
通过对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在校期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其实际工作帮助很大。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见习和实习过程与临床医学是完全不同的机制和过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临床见习主要是了解各个病情的基本情况及治疗费用控制等,对于其治疗过程及疾病机理则要求不高,而专业实习不是在临床科室,而是在医院的行政科室或卫生行政部门,掌握这些工作的关键是要对国家卫生政策及地方、医院的行业规范等,这些知识并不是听带教教师讲解或见习操作就可以掌握,而必须增加见习、实习学时量加以巩固,才可以加深印象。
见习和实习的形式不应拘泥于医院的科室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社会科学就是人与人的科学,学生应走出去与社会交流,应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调查、法律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设想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专业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课程设置和本校的优势学科良好匹配,同时突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和规律,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时数及开课门数的控制
在学时安排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总学时应控制在2400学时以内,周学时不超过25学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开课门数上控制在45门左右,分为通识教育模块、专业基础课(含医学类和经济管理类)模块、专业核心课模块这三大体系。学时比例保持在2:4:4比较合适。在课程安排上,加大实践学时的比例,实践课和理论课的学时比例应不低于1:1。
(二)三大模块的课程设置
1.医学类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医学类课程主要包括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个体系。医学课程的要求不像临床医学专业那么高,既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医学知识,又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既满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医学知识要求,又不违背医学教育的认知规律。因此,有必要将分支细的学科整合成课程群,减少冗余的知识讲授,压缩学时量。例如,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整合为基础医学综合,将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等整合为临床医学概论。部分院校将其整合为预防医学导论,发现其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并不好,原因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卫生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及医疗卫生机构经营与管理技能,能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从事管理的专门人才”,因此,应系统地学习预防医学类课程,一是增开预防医学导论或预防医学基础等概论性的课程;二是开设预防医学的工具性课程,如流行病学、统计学、传染病学等等;三是在实践教学中加大预防医学的比重,在原有的临床见习的基础上增加预防医学的实习内容,可以安排学生到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一个月左右的实习,增加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2.专业基础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基础课程类、管理基础理论和技能类和法学基础课程。经济学基础课建议开设西方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类课程建议开设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管理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文秘等理论性和技能性课程;法学类课程开设法学概论、卫生法学、经济法、行政法等课程。同时,为了体现 “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培养特点,可开设一些技能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作为选修课,如开设制度经济学、公共预算管理、公共政策与分析、财务管理与财务报表分析、财政与金融、民商法等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其需要,有挑选性地进行选修。
3.专业主干课及特色选修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一定要体现其专业特色,完成其培养目标,这部分课程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反映学科体系基本规格的标志。建议开设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政策学、医院管理学、卫生技术评估方法学、医患沟通学、医疗保险等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其专业方向特色,开设一些特色性的专业选修课,如区域卫生规划、卫生监督实务、基层卫生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技术、卫生服务评价实践等课程,这些课程安排在选修课,并不是不重要,而是与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休戚相关,这也是体现其专业特色的选修课,建议作为专业限选课,只是考核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注重技能和实践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昌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0).
1.当前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配电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超供电半径线路较多,线路空间距离超长,迂回和卡脖子线路供电现象较多,配电线路上负荷点多而散,配变供电点离用电负荷中心较远,主配电架空导线截面选择与载荷量不匹配。
1.2供电设备陈旧老化,损耗严重
主要表现在高能耗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仍在使用,早期农村架设的10kV线路的线径较细,线路截面小,载流量大,超过截面应载流量,线路损耗较为严重。
1.3配电变压器的负荷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长,配电变压器的固定损耗大。农闲季节白天用电负荷小,经常轻载或空载运行,晚间则负荷较大;农忙季节时,白天负荷大,晚间经常轻载或空载。另外,还存在着配电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现象。
1.4电能计量装置造成的损耗
主要表现在大用户由于负荷变动大,电流互感器配比偏大而实际负荷率偏小。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过大造成的计量精度下降,大量的照明户表由于设备老化存在着计量精度不合格且偏慢的现象。
1.5缺乏无功补偿
农网10kV及0.4KV线路基本没有无功补偿装置,农网线路及农网负荷均为自然功率因数,一般在0.5-0.7之间。无功负荷在线路上的电流不仅造成电压损失,影响了电压质量,而且造成了电能损耗。如果功率因数能从0.6提高到0.8,可以使线路损耗减少30%左右。
1.6管理上的损耗
主要表现在用户违章用电和窃电损耗,抄表核收的差错损失,用户表计的使用和更换管理上的疏忽,容易造成电能损失,农村临时性季节电能报装管理不严,存在无表用电以及其他的不明损耗。
2.站在企业管理角度谈降损的措施
2.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线损管理网
建立由相关部室有关人员组成的线损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局长任组长,负责领导线损工作;客户中心设专职线损管理员,各供电所设专兼)职线损管理员,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建立线损管理责任制,制定 线损管理制度、线损奖惩办法及线损管理实施细则,发生的问题,做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2.2搞好理论计算及线损统计工作
根据负荷的变换情况,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线损理论计算工作,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以准确的数据来及时衡量线损的高低,发现网络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对策,使降损工作有的放矢,富有成效;每月进行一次线损统计、分析工作,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分析线损升降原因,统计指标完成情况。
2.3搞好线损指标管理
公司和基层线损管理部门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线损分析例会。各级线损管理单位每月及时组织人员对所控制的线损指标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汇总,并逐级上报。职能部门根据基层部门的调查分析,汇总形成全局性线损分析,对线损高、线路波动大的情况进行重点分析,有针对性的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消除线损管理薄弱环节。
对线损指标实行分级管理考核,对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做到指标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建立了线损指标的分级控制考核体系,使线损管理涉及的部门和个人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提高了各级线损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2.4加强抄核收管理,做好降损工作
完善抄表制度。为了线损统计的准确性,公司专门下达了抄表管理制度,要求抄表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日期完成抄表工作,杜绝抄表不同步、漏抄、估抄或不抄现象。加强抄收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抄收人员的思想素质,坚决禁止在抄收过程中用电能这种特殊商品做人情、拉关系、搞交换。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抄表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乡村电管部、客户中心,每年都组织装、抄表人员集中学习,极大地减少了抄收过程中由于抄错数、错算倍率、抄错小数点等造成的错计损失,以及由于漏抄电表、漏乘倍率等造成的漏计损失。
2.5开展营业普查工作
营业普查是供电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公司重点以查偷漏、查帐卡、查倍率、查电表及接线为主,做到 情况明、计量准、按时抄、全部收、服务好,把由于管理不善偷掉一点、业务不输错掉一点、表计失灵跑掉一点、责任心不强漏掉一点、人情关系送掉一点的电量补回来,提高了抄收准确性和计量准确性。
2.6依法治电,深化反窃电工作
企业内部大力开展《电力法》及相关《条例》的宣传教育活动,印制《开展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服务手册送到客户,组织人员在城区及乡村、集市等公共场合向群众进行依法用电宣传教育。组织技术尖子成立用电稽查大队,配合交通通讯及现场检查鉴定的工器具和仪表,深入开展反窃电工作,认真分析可能窃电的手段、时间,并结合线路的损失情况有计划、有目标进行突击检查,不定期进行24h的用电监察,使窃电分子无可乘之机,窃电现象日渐减少。成立了公安值班室,聘请公安干警,依法严厉打击窃电行为。加强业务培训,不定期举行《电力法》、《电能计量装置管理流程》、《用电检查管理办法》、《供用电监督管理办法》学习班,提高用电稽查人员检查、发现、处理违章用电的能力。
2.7加强装置管理
客户中心严格按照《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及其他有关规程做好工作。合理计量接线,对计量表计的接线要正确,尤其对配有电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接线一定要连接正确可靠,端头螺丝拧紧。计量装置的定期检验和巡检,经常组织人员到现场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8加大计量装置的防窃电改造
电能表集中安装于表箱或专用计量柜。低压用户全部装漏电保护开关。高供高计用户采用高于计量箱并配装磁卡表。做到电能表及接线安装牢固,并认真做好铅封。使用具有反窃电功能的电能表。
3.举例说明采取降损措施后取得的成效
某公司属国有中一型企业,下设18个部室,19个供电所,8个多产企业,现有职工493人,境内有220kV变电站1座,主变容量27万kVA;公司拥有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15座,总容量28.57万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95.3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1179.81公里,有3条110千伏线路与主网连接;2012年完成供电量12亿千瓦时。
近几年,由于领导重视,在管理方面加强了指标管理、用电管理、计量管理,各部门做到了各尽其职,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在技术方面调整了网络布局、电网升压改造、简化电压等级、合理调整运行电压、缩短供电半径、减少迂回供电、更换导线截面、更换高能耗变压器、增加无功补偿容量,使高低压线损持续下降,高压线损率由2008年的3.47%下降到3.01%。据了解,仅高压线损一块今年就挽回453.56万千瓦时,按平均电价0.61元/kWh计算,折合人名币276.67万元;而低压线损也降低较大,由2008年的9.4%,下降到9.27%,降损节能16.77万kWh,按平均电价0.61元/kWh计算,折合人名币10.22万元。
关键词: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136-02
一、引言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学》是普通本科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研究对象为公共组织的资金运动过程及其规律[1],开设的目的是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具备基本的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理解和使用财务信息。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起步较晚,《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处于完善阶段。
二、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安徽师范大学2010级、2011级和2012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总人数为210人,有效问卷数为205份,无效问卷数为5份,获取学生对该课程现行教学模式的反馈意见如下:(1)教学内容方面。90.73%的学生认为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系统性和条理性较强,能增加课本以外的知识点,并能结合授课内容给学生推荐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但案例教学比重还较少,理论教学比重很大,希望可以增加案例教学比重。(2)教学方法方面。73.66%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可以减少授课教师板书时间,增加课堂信息量,但也有学生反映多媒体教学的授课速度太快,不能完整记录笔记,影响课下复习效果,建议放慢多媒体教学速度;大多数学生希望授课教师可以在目前采用的讲授法、案例法和练习法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实地参观法和模拟实训法。(3)教学态度方面。95.61的学生认为授课教师的教学态度很认真,备课充分,精神状态很好;但上课过于严肃,和学生交流不够,授课语速有点快,声音不够响亮。
2.原因分析。(1)教学内容多且对数理统计要求较高。《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学》课程,需要学生系统学习公共组织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的技术方法,熟悉我国政府组织、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会计规则,理论内容多,且涉及高等数学和统计学的相关知识,但其教学对象为非财会专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对数理统计的要求并不高,再加上该课程的课时数少,以安徽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总课时数仅为51个课时,为了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授课教师不可能对涉及到的高等数学和统计学相关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导致学生不容易学,教师不容易教,学生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理论教学内容多,实践教学内容不足。《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实践教学是其教学过程的重要构成要素,但该课程实践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比例较低,以安徽师范大学2012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该课程实践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比例仅为17/51。实践教学内容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实践教学需要投入较多的经费去配备模拟实验室、购置仿真软件、安排师生参观实习等,而纯理论教学的经费投入则相对较少;其次,实践型师资缺乏,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新兴学科,其师资队伍非常年轻,青年教师们大多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没有机会接受系统专业的实践技能培训,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再次,开展实践教学的单位大多需要任课教师自行联系,而该课程的研究对象为政府组织、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其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上政府组织和事业单位管理的特殊性,单凭任课教师自身能力,很难争取到学生观摩和实践的机会。
三、改革现行教学模式的建议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学》课程应完善现行的理论教学加实践教学模式,综合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机械死板地记忆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思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1.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不能偏废。《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学》是应用型课程,因而有人以“学以致用”为目标,认为实践需要什么理论就讲什么,这使得理论教学缺乏系统性[2]。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对实践起指导作用,在该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应系统地教授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课程的整体框架;而实践,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理论知识对实际工作的作用,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结合实际,完善自身对理论的认识,并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提升自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能力。
2.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课程本身并不具备教育的动力,它只有借助于讲授的方法才具有教育的效力[3]。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方法大都是教师主导的填鸭式的课堂讲授,这种教学不能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要发展学生潜在的才能,必须在当前应用型大学的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4]。任课教师应结合每个课时的教授内容,在传统的讲授法、练习法等理论教学方法基础上,灵活使用案例法、实验法、参观法等实践型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运用到实践中,使其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能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体系见图1。
讲授法可以向学生系统讲授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练习法可以督促学生课下复习和巩固教师课上讲授的知识,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讲授法和练习法是该课程教学的基础,是灵活使用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同时,由于学生缺少对政府组织、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了解,很难真正理解其财务活动内容,也不能深刻认识到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所以通过参观法,带学生去公共组织财务部门实地观摩,并通过在实验室里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操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动手能力。案例法是理论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方法的结合,学生通过课下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课上讨论、发言,课后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形式,和教师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可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目前该课程授课教师多为青年教师,缺少社会实践经历,很难驾驭实践教学方法,不能解决实践教学活动出现的问题,因此,高校应出台鼓励政策,对教师外出参加社会实践给予经费支持,并制定相关考核机制,将教师参加社会实践作为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的硬性指标。教师可以挂职锻炼、顶岗培训、产学研合作、志愿服务、调查研究等方式参加社会实践,丰富其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
4.建立校地合作的校外实践基地。借鉴国外校地合作办学的成功经验,在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地方高校必须改变过去相对封闭的教学模式,加强与地方合作,才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5]。由于该课程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单凭授课教师个人能力,很难联系到去公共组织实地参观的机会,需要高校领导充分整合校友资源,与当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联系,为该课程搭建实践教学的平台,建立起互惠互利的校外实践基地。各类公共组织为学生提供参观、实践场地,为教师提供挂职锻炼、顶岗培训、志愿服务、调查研究的机会;高校利用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为公共组织进行人员培训、提供咨询服务,还可以聘请公共组织的相关人员来进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姜宏青.公共部门理财学科的兴起与建设[J].会计研究,2008,(2):77-81.
[2]崔志娟.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的问题探讨[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3):56-61.
[3]佐藤正夫.教学原理[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86.
【关键词】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培养不再是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社会就安置什么样的学生,而是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卫生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基地,应适应新医改和市场经济的需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学校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之路,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强力支持。笔者拟以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基于愿景激励的素质教育模式——“双惟”实践班为例,探讨一种新的素质教育方式用于医学院校公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公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分析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原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厚基础、宽口径”,笼统宽泛,目标模糊,导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成熟,对于培养一个“创新型”专门管理人才的效果并不明显。做为中医药院校,必须突出学科优势,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对医学院校公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予以分析。(1)人才层次定位要求。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与此相适应,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应定位为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实践型、创新型和创业型,能在卫生事业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知识结构定位要求。虽然现代高等教育强调通才教育,但由于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客观存在,这就决定了教育领域中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同时也决定了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专长,即“通才+专才”。既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等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较全面的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又掌握医药卫生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卫生学、社会医学、预防医学相关知识技能。既掌握卫生行政知识和管理方法,熟悉我国法律法规规章卫生政策及制度,又能适应医院管理、医药卫生企业管理,医疗保险及医疗保障制度管理等卫生行政和卫生管理的实际工作。(3)能力结构定位要求。从整体要求看,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备医学与现代管理基本理论、技术、方法等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具体包括:第一,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第二,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第三,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熟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第四,具有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五,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具有较高的社会调查和协作能力。
二、公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创新育人理念和人才培养内容。俗话说:“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转变育人理念,才能切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江西中医药大学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趋势,把握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在持续深入进行的素质教育改革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即 “教无类、学为先、重激励、育特长、促实践、有思想”。2006年,江西中医药大学启动了旨在激发学生内动力的“素质教育工程”——双惟实践班,着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这是在分析总结江西中医药大学优秀校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凝练出最根本、最核心的人才培养内容。双惟实践班的培养途径是:每年新生入学之际,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动员,鼓励学生参加“双惟”实践训练。自愿参加“双惟”实践训练的学生将经过一年的晨练、晨读淘汰考验,坚持不下来的,则自我淘汰;能坚持晨练、晨读的,一年后进入专项训练阶段,不能坚持下来的学生同样会被自我淘汰。学校可在双惟实践班成功经验基础上,开办公管专业科研实践班,以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目前,我校经管学院已在公管专业学生中开展科研实践活动,学生可自愿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也可组成团队申报学院的科研课题,申报获准立项后,开始对课题进行研究,并且在规定时间内达到预期目标或实现预期成果。通过科研活动,增强公管专业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严谨性和创新性,实现理论学习和创新实践的结合。(2)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作为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须充分体现医学院校学科优势,重视管理学知识与现代医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具体的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政治、英语、体育等)、医学基础类课程、管理类课程和工具类课程(计算机操作,调查统计分析等)四个模块。为了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实现公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加大了管理类课程的比例,减少了医学课程的比例。同时对医学课程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在正常开设预防医学(含流行病学)、社会医学课程的同时,开设了《现代基础医学概论》和《现代临床医学概论》2门课程。这种医学课程模式不是几门医学课程的简单压缩,而是医学知识的有机整合,增加了医学知识的广度,降低了医学知识的深度,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系统地掌握基本的医学知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应该在卫生行政部门、医院管理部门和医药企业从事管理工作,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提升学生的非专业能力,我们在培养方案中增设了《药事管理学》、《医学伦理学》和《礼仪与沟通》三门课程。(3)强化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医学院校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结合医学院校公管专业的特色,基地建设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建设,又要重视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大中型医药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为了弥补公管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医学院校可以聘请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有一定的理论素养的合作单位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参与到实践教学环节中,或者邀请他们定期为教师和学生们举办有关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的讲座。另一方面,医学院校也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如“双惟”实践班通过每天开展的双惟播报,每周进行的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形式多样的素质拓展活动,不定期地举办双惟青年发展论坛,进一步强化、发展、延伸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每年暑假,学校组织多支“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奔赴祖国各地,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教育帮扶、科技支农、关爱留守儿童、追寻红色足迹、宣传学校发展成就、文艺演出、法律援助、社会调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基层医疗卫生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奉献爱心。
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决定高校毕业生的质量。医学院校必须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的特点,抓住自身优势,突出特色,才能走出一条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特色道路。江西中医药大学从2006年开始践行了若干大胆的素质教育改革实践,探索了一套适应社会需要、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医学院校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开创了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公管专业人才的新局面。
参 考 文 献
[1]张屹立,何雪芳,蔡旺等.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知识与能力结构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4):285~287
[2]王孺.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2):132~134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双语教学 师资队伍
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合作之中充满了竞争,这就要求各国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变化、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而用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进行科学研究和人际交流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历史经验和现实事例证明,外语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以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为目标。在该专业中推行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管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方式。最近国家实施的人才战略方案――送政府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到国外培训,就说明了管理人才在我国未来的社会建设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双语教学的需求分析
1、社会经济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
加入WTO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外向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外国资本的不断流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呈现出多维的特点: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较强的应用能力,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及准确把握国际规则的能力。另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依法行政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也要求公共事业管理应当完成向新形势的转变,从业人员能够熟练地处理与社会组织、国外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都要求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时应加强外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实施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自身特点的要求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政府内部的事务,而没有从公共事业的特性出发,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研究也刚刚起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事业的不断推进,公共管理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此时国外在这方面已有多年的研究历史。因此,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和使用最新的国外教材和资料,及时了解国外理论发展的前沿和进展。双语教学可以采用发达国家的优秀原版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教育和学习环境。对学生来说,其不仅能更熟练地掌握本专业国际交流的语言规范,而且能进一步了解本专业领域的世界科技最新成果,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学校来说,则能加快高层次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培养更加优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3、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的改革。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等,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部要求高等院校力争在3年内开出5-l0门的双语教学课程,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二、开设双语教学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
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师资,否则就会有名无实。全国各地许多高等院校和教师积极参与“双语”教学实践,其成效不一。除了对双语教学认识不足外,师资是最直接也是最大的问题。没有高素质的双语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双语教学,双语教师的教育程度、语言能力、教学能力、教学策略、价值观、态度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业的成败。当前双语教师因为知识单一、外语语言能力不强,一般不具备用外语进行教学的能力。因此,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迫在眉睫。这一问题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全面的解决,应该制定长远的建设计划,培养一支既懂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1、双语教师自身能力建设
教师不仅应有较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也应对异域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双语教师应具备三种能力。(1)知识整合的能力。双语教学并不是两种语言的简单并列,而是两种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使母语与外语灵活穿插、相互印证。(2)运用现代教育方法的能力。信息时代的网络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学生希望通过多种语言和信息网络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接受终身教育,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推进教育的现代化。(3)终身学习的能力。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两门以上的语言以及以两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简言之,教师自身的知识必须增加一倍以上。如果教师不善于学习,就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就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求得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良好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且在听力和语言表达方面也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最低要求是能用比较流利的英语进行课程讲解和与学生交流;同时专业英语水平也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至少熟悉本门课程常用专业词汇的标准英语表达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两种语言编写教案和组织教学。
2、双语教师应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在教学中,教学理念决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决定教学方法,最终决定了教学效果。传统的高校教育强调对于前人知识的继承,学生基本上围着课堂、教师、教材转,师生进行着模仿、验证性学习,教师习惯于讲深、讲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种教育观念对双语教学是非常不利的。原版教材应用性很强,大都具有以学生为导向的风格,利用完整的教学辅导资料共同完成教学的内容,重视培养学生能力。西方国家崇尚自主、开放的教育,灌输给学生的是自主学习的理念,课程内容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掌握。因此,教师在双语教学中首先要更新观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落实并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不仅传授教材中新颖的、前沿的理论,同时也应该将教材中贯穿始终的能力训练教给学生。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当好教学设计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积极地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各种手段与条件激发学生的互动意识,积极采用研讨式、启发式和辩论式等生动活泼的创造性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双语教师应提高专业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专业课教师必须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握本专业的前沿和最新研究动态,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争取为学生讲述最准确的专业基础理论以及最新、最广博的专业知识,力争让学生跟上本专业的前沿。
双语教学并不适用于所有学校、所有课程,只有在具有相当师资力量的学校才有可能。教师素质和使用“双语”的能力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先决条件,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开展双语教学,往往弊大于利。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推行双语教学,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懂得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事业管理实践,精通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实践。这种能够在中外两个平台上自由转换的教师是进行双语教学的关键。因为英文原版教材是以美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为背景编写的,中国学生缺乏理解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制度的常识,教材中的内容及背景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理解的深度不够,所以学生经常抱怨“看懂了英文,看不懂内容”。这就需要教师非常了解西方社会政治制度和社会背景,能够系统地掌握现代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才能将教科书中简单文字下的深刻含义讲清楚,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较前沿的专业技术与学术思想。而且,教师对国内的公共管理运作与实践要比较了解,才能在备课与授课过程中将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思想与中国的实际联系起来,实现融会贯通、西为中用,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根本途径与条件。
此外,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善于运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1、人才引进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双语教学作为一项重大教学改革来抓,学校要采取特殊政策引进国外人员归国进行教学工作,或者聘请其他外籍教师(相关专业的专家)开展教学工作。目前许多高校都聘请部分外籍教师进行公共外语教学工作,而且此项工作已进行了多年,有很好的经验,可以用来借鉴引进专业外籍教师。还可以聘请国外教授来校讲学,引进优秀教学资源和师资。国外教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将一些科研成果和新技术补充到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和科技发展水平保持一致。他们的讲学可以带来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和教学方法,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也为双语教学引进原版教材、丰富教学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2、人才培养
(1)出国培训。选派有能力的教师赴国外求学,这对国内教师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学校应设立培训专项经费,挑选基础较好的教师前往英语国家参加课程研修,回国后从事该课程的教学。教师出国交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外语和专业水平,提高教师参与双语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开展教学理论研究、教学实践探索和优质教学资源开发,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双语教学师资,培养国际性的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2)在职培训。相对于学历教育来说,在职培训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因此它也成为许多学校培训双语教师的首选。国内有些大学已经很成功地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其他兄弟院校可以组织观摩学习,交流教学经验,迅速提升师资水平;高校内部也应该定期备课,随堂听课,提高教学水平。现在的普遍做法是选派双语教师到相关院校学习公共管理学或外语专业课程,时间从一个月到一年不等。一般的在职培训都是同城进行的,这样可以兼顾培训和教学。实在抽不出时间的,也可以采取随堂听课的形式进行培训,让双语教师到外语或专业课堂上听课,提高外语或专业水准。
3、师资共享
师资力量确实欠缺的学校可以联合其他学校进行师资共享,如聘请相关学校的双语教师来校讲课,让本校的双语教师随堂听课学习,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本校的双语教师学习到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师资共享来提高本校双语教师的素质只是一种短期的办法,最终还是要回到本校教师上课的轨道上来。但在师资短缺的情况下,它不失为一种解决燃眉之急的好办法。
4、配套措施
(1)激励机制的建立。学校应出台特殊政策支持双语教学。首先,对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要给予工作量计算与奖金、津贴发放上的倾斜,力度要大,以调动教学从事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其次,要把双语教学作为教学改革来抓,对积极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要给予双语教学方面的教改立项支持,既给政策又给经费,这将大大调动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2)教学设施的优化。在双语教学中,原版教材内容很丰富。专业课程一般有500~800页,而且在课堂中由于使用中英文授课、板书要消耗一定时间,教师普遍感到原有课时很紧。学生则抱怨课堂信息量太少,不利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这就涉及到课程体系的优化和课堂时间的节约。这一问题可以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来解决。
(3)建立教师遴选、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能够有机会接受出国学习、培训的教师毕竟是少数,这给“双语教学”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该建立任课教师遴选机制和教学质量监控体制。第一,在出国培训的人员选拔上,应该优先考虑“双语教学”的教师,凡是负责列入教学计划的双语教学科目课程的教师具有优先培训的机会和权利。第二,在确定教学计划之后,提前将课程的计划任务分派给指定的教师。通过各种方式给任课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使任课教师能够提前对课程进行充分的准备。第三,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双语教学”的课程进行严格监控,加强评估,利用开公开课、座谈会的方式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加快提高教学质量的步伐。第四,学校管理部门应有专人管理“双语教学”的课程,组织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及时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 杜云慧、张励忠:专业课双语教学初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8)。
关键词:公管专业;人才;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9-131 -02
一、引言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培养不再是学校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社会就接受什么样的学生,而是应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去培养学生。高校作为培养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基地,应当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的需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与学校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二、高校公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界定
高校公管专业是顺应我国政府与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变革而出现的,旨在培养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在学校、社区、体育、卫生、文化与传媒、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它是以社会学、政治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为基础,注重强调运用经济学原理与定量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从公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要求来看,它体现为较强的创造性与技术性,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大多都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方式转变成具体的技能才能得以熟练的掌握及运用,因此,公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优化对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至关重要。
三、目前公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以2014届本科毕业生为例,从表1③ 可知,当前公管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很低,与相关度较低的前几名专业差距很小,但和全国本科平均水平相比小了24%。这体现了大多数公管毕业生未能正确认识公管专业的职业方向。而这和我国现行的公管人才培养体系息息相关。具体问题如下:
(一)课程设计缺乏专业特色
当前公管专业的教学包含了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基础理论课程,涉及的基础理论课程较多,而缺少能表现专业特色的技能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忽略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考核方面,由于公共管理实操能力的考核未能比较客观的呈现,仍旧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弱化了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等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
(二)学生培养目标与就业定位脱轨
大多数学生缺少清晰的学习目标与就业预期。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就业方向与目标上尚未形成一个能够凸显多种能力及兴趣,且方向、目标清晰的立体就业模式。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不同学科课程的开设,涉及的学科范围过于宽泛,使得学生难以把握各个学科的精髓,从而产生对就业前景模糊而难以把握的状态。基于西方独有的政治制度与行政体制而建构的公共行政学难以适应我国国情,而当前我国公管学界也未能正面解答此类问题。这就致使学生未能制定好明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时势必感觉措手不及。
(三)社会需求研究相对欠缺
当前,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大多数是从实用性的角度去考虑。而高校现行的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缺少将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与就业方向和所处区域社会、经济、企事业发展的实际概况与人才需求相结合。同时,培养方案还缺少对所在院校的学科特点及特色的凸显。在人才培养方向上侧重于领导、管理、政府官员等“官僚型”意识培养,而缺乏服务大众的平民化、基层化等的“事务型”就业意识,而后者对公管人才需求潜力巨大。这就体现出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未能顺应国家产业结构变革与经济增长模式的革新。
(四)公管专业工作进入壁垒低、退出高
公共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很大的时间成本和智力的投资,才能进入经济、法律、工商管理等领域,而其他人文社科专业的人才却能轻易进入公共管理领域学习与工作。例如在公务员考试中,由表2① 可知,公务员考试招考职位数量及招考人数更倾向于经济学、会计、财政、法学类、税务等,政府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有限,且明确针对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的招考更少。从管理学中迈克尔・波特的“壁垒”分析框架入手分析可知,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目前正处于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高的尴尬境地,难以让人看到公管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公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措施
在公管专业培养上,高校应当充分利用课程设置自,挖掘专业本质,以社会需求出发,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科学设置培养方案。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切入,探索一条创新的教学新路子,紧随市场办学科、凭借优势开专业、根据岗位定课程、提高技能求发展。
(一)优化课程设置,注重理论实践结合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了我国高校实践性教学欠缺的问题,因此,加大实践教学建设力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实践性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平台。大学课程要完善实践教学比例,重视个体经验价值。罗伯特・M・戴尔蒙德关于优质课程体系的观点如下:第一,综合经历。只有让学生综合使用从不同地方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来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或特殊的情况,学生的学习才可以取得最大程度的成功。第二,及时实践所学技能。未经实践的技能往往会退化,特别是计算机与写作之类的技能。第三,教育与体验相结合。对于公管专业而言,做到理论课和技能课的有机结合,构建优质课程体系的关键就在于实施好“三实”教学――实践、实习、实训,三者应形成科学协调的体系。实施“三实”教学,一要通过竞赛增加实践,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国家、地方、学校等的实践类竞赛,将知识学以致用;二要招聘相关教学人员增加实训,可以聘用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任职过的高级人才为兼职教师、举办讲座,采用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等形式,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三要完善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机制增加实习机会,构建学生实习基地、平台,通过实战来收获经验。
(二)人才差异化培养
高校应当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与学科优势等情况来明确各自的培养方案。高校在公管专业培养目标方面通常界定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以及“熟悉政府运行机制,了解公共管理和政治学知识”等比较宽泛的概念。在就业去向方面,多为党政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在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培养目标与就业去向趋同导致求职竞争愈演愈烈,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博而不专的尴尬境地。因此应该限定公管专业的招生规模,各个高校可根据社会的需求与自身的优势,设置一些公共事务管理的新专业,如城市管理、危机管理、政府采购等,以便在人才培养上差异化发展,形成就业上错位竞争。
(三)制定具有特色的培养方案
依托学校特色与优势,在专业教学中发展自身特色应和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科有机结合,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出地方特色。要尽量依据本校学科资源、师资优势与特点及地方发展的具体状况开设凸显本校特色的课程,使专业课程顺应特色化的社会需求,同时这更是拓展学生知识、增强其就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例如经济类院校定位在财政管理方向,农业类院校可将专业定向为土地管理方向,并且紧紧围绕所确定的方向设置课程。专业方向特色转化后,专业课程设置也变得更有针对性、实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就业所应备的操作技能。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公共管理(人口与社会管理方向),设置了社区管理、社会政策评估、老龄工作管理等课程;厦门大学公管专业(卫生管理方向)设置了卫生事业管理、医疗保险、卫生法与卫生监督、卫生经济、卫生政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针对性课程。这些特色课程的设置对于就业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四)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公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从学生未来就业方向着手,并准确界定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促进其专业可持续发展。而这就和学生们的从业发展意愿密切相关,需要对不同年级的在校生与不同年份的毕业生进行调研,主要了解公共管理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在不同阶段,对从事工作类型想法的变化及能力要求,以此来权衡其与高校现行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是否相符。如若有出入,可依据社会需求方招收毕业生的需求引导学生的就业意愿,或从社会需求方接受毕业生的需求条件与学生的就业意愿两方面优化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预期,最终达到三者的动态和谐一致。
五、结语
从我国现状出发,以学生就业前景视角入手,创新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仅是提高学生受教育水平,对其未来的就业与发展能力的培养,还是着力于培养和提供适应社会、经济、企事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的有效途径。这对国家目前关于公管专业人才就业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坦英. 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企业导报, 2013, (21): 157-158.
[2] 李建生, 林顿, 戴年红.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 30(12): 116-118.
[3] 邱成岭, 安俊美. 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及改革路径分析――新情境下学生就业前景分析视角[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11, 9(6): 108-110.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 课题实习 实习模式 改革启示
强化教学实习效果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系统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在校本科学生社会适应性和工作实践能力的有效举措。课题式实习模式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本科教学实习形式化、走过程,缺乏针对性的严峻现实,以实习课题遴选和优化为中心,通过强化实习过程监管,变被动实习为主动实习,着力于改善本科毕业教学实习的效果。
课题实习模式改革的依据
实习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和途径。通过实习,使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生活,熟悉国情、社情、民意,巩固与应用所学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专业技能。同时,实习对于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强化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加快社会适应性,进一步塑造学生全面的人格形象与人格魅力,减少企业与社会的人力资源使用成本,提高学生的就业应聘成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课题实习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提升本科毕业教学实习的质量为目标,以实习课题遴选和优化为核心,通过强化实习过程监管,从而克服以往毕业教学实习形式化、走过程、缺乏针对性的严重弊端,变被动实习为主动实习,意在建立课题调研任务导向型的实习机制,实现本科毕业教学实习效果的有效提升。
实习改革的目标定位
从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毕业教学实习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习目的不明确,任务指标模糊,特别是无法科学考量每个实习学生的实习状况和客观效果,少数学生存在弄虚作假,以实习为名,复习考研,找工作,甚至游玩。通过检查实习学生必须提交的实习作业发现,许多实习学生的实习单位不合格;实习鉴定意见、单位盖章不规范;实习日志、实结相互抄袭和网上下载较多。指导老师的职责难以检查,导致一部分指导老师不负责任,把精力放在其他事项上。上述状况在某种程度上使本来极为重要的本科教学环节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本科教学质量。基于有效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目标,大力提升本科毕业教学实习效果的目的,我们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毕业教学实习进行了初步改革,提出了课题毕业教学实习的新思路与方法。课题毕业教学实习模式的建立,可以大大增强毕业教学实习学生的自觉性和规范性,强化实习监管责任,防止毕业教学实习流于形式,克服在校大学生高分低能的现状。
课题实习模式的主要举措
1.科学设计和建设课题题库
双向建构实习题库是课题实习模式有效展开和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实习课题的范围、内容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实习的效果和质量。好的选题既能为学生实习指明方向,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很好结合起来,使其不仅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提高科研能力,深化理论思维,而且还将使其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基于此,我们首先通过到实务部门调研,广泛征集公共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进行实习课题的初选。实践是鲜活的,公共管理实践发展和客观要求、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永远是公共管理类专业与政治学类专业毕业教学实习课题的真正源泉。在课题题库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课题30个,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35个,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15个,行政管理专业12个。在92个课题库中,基础理论研究17个,约占总题库的18%左右,实证调查分析75个,约占82%左右。从上述数据可看出,无论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还是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和行政管理三个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题构成中,都偏重和强化实践和实证研究。
2.不断丰富实习课题内容
在初选课题的基础上,我们又对其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我们要求各教研室对初次选题进行集体讨论和论证。讨论涉及各课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围绕课题形成的设计方案、课题研究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等方面展开,给每个课题进行打分和排序。实习学生在选题时还可以对这些题目进行细化,便于研究深层化和实习调研具体化。为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题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还在各题目下配有课题简介,对各课题的主要内容、难点与焦点加以提示,使实习学生选题时目的性更明确,针对性更强。
3.选配和建设优秀课题指导团队
课题指导老师是保证课题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学院指导老师主要指导学生的专业调研和学术创新活动,更多的是从理论和专业知识方面进行引导,侧重于理论的把关,侧重于从理论的前沿和理论的创新视角帮助实习学生。政管学院课题指导老师由23名专任教师组成,全部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的教师15人,约占65%;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4人,约占60%。此外,充分发挥实务部门指导老师的作用。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主要针对实习过程中的工作和生活等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侧重于实践的把关,侧重于从工作实践和职位角色定位来帮助实习学生。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引导和双重养成,能够促进实习学生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避免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
4.推进和扩大课题实习专业范围
专业群推进与拓展是课题实习模式的重要特色。专业群建设是教育部主张和倡导的专业综合改革的基本构成。课题实习模式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改革为龙头,全面覆盖到整个公共管理类专业,继而成为整个学院固化和坚持的实习模式,形成了公共管理类各专业间、公共管理类专业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间相互融通、相互支撑的良好态势。公共管理类专业在学科上具有同质性,在实践应用中具有相似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虽然属于法学门类,但在学理上能够厚化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拓展专业课题实习模式,有助于形成师资优势,便于实习过程的监管,实习学生间也容易进行相互交流、帮助和提高。
5.全方位监控课题实习过程
实习要素主要包括学院、实习单位、实习学生、实习指导老师、实习过程和实习任务等六个方面。实习要素在实习过程中的强化是课题实习模式顺利实现的基本保障。过程监控是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通过五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总结和完善了由学院、实习单位、实习学生和指导老师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全方位、立体式的实习过程监控机制。其主要举措包括,解决学生课题实习中的困难,加强课题实习平台建设,注重细节管理,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制度,学生自查的实习工作制度。我们要求参加实习的学生根据学院的实习任务和时间安排,每天、每周对自己的实习工作真实记录,反思总结,查漏补缺,自我管理。同时积极撰写实结和实习调研报告,做到实习结束,任务完成。在学生自查的基础上,实习指导老师要认真抽查,为实习成绩的评定和实习工作评优活动积累素材,掌握信息,保证实习成绩的评定和优秀者的遴选客观公开。
课题实习模式的改革启示
公共管理专业毕业教学实习模式改革经过五年多的周密计划和有效实施,大大增强了本科生毕业教学实习的真实性,提升了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强化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普遍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1.实习效果明显提高
为了解和检验课题实习的效果,我们发放了实习情况调查问卷表,对实习过程、实习效果、学生对实习的总体评价、用人单位对学生评价等内容进行调查。对于学生的实习成绩和调查问卷表的信息我们每年都要制作统计分析表,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我们对2008、2009、2010、2011、2012届本科学生毕业实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了跟踪调查,课题实习学生全部合格,优秀率也大大提高。2008届毕业实习生267人,平均分77分,最高分93分,合格率100%,优秀率44.9%;2009届毕业实习生269人,平均分78.8分,最高分94分,合格率100%,优秀率50.2%;2010届毕业实习生271人,平均分79分,最高分94分,合格率100%,优秀率56.1%;2011届毕业实习生278人,平均分79.5分,最高分94分,合格率100%,优秀率60%;2012届毕业实习学生280人,平均分81分,最高分95分,合格率100%,优秀率66%。通过五届共1365名毕业实习生的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课题式实习模式改革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有效地调动了实习主体的积极性
学生带着课题实习,变过去的被动实习为主动实习,变没有目的的实习为有任务的实习,提高了实习主体的积极性。课题实习方式可以根据实习者的家庭背景,个体的知识储备,个体的研究兴趣,以及个体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灵活地选择,实习的行为是自觉的,克服了过去为实习而实习的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的现象。
3.培养了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
学生在大三通过学年论文的撰写基本上掌握和了解了学术论文撰写的规范和要求。双导师制的制度安排为打破学生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创造了制度平台。实习学生在学院指导教师的理论导引下,能够把握和选择专业领域研究的前沿性、重要性和焦点性问题,为高起点地研究专业实际问题和深化专业知识奠定了基础。2008年以来,通过课题实习调研参加学院年度学生学术研讨会的本科学生102人,科研能力与水平大大提高。
4.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校学习主要是以理论为主,不可避免会与实践有些脱节,带着课题实习,既调动了学生研究实际问题的兴趣,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课题实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了学生的科研训练,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和撰写积累了素材;另一方面,课题实习可以使学生与实务部门联合攻关,及时解决公共管理实践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在实践中拓展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
5.为提高就业能力奠定了基础
工商管理,市场经济中最常见的一种管理专业,一般指工商企业管理,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
这个专业的范围比较广,所学课程也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因此,工商管理是一门基础宽的学科,个人可以就此根据自己的爰好选择专业方向。比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投资等。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二、现状分析
根据相关机构的调查研究,管理学的不同学科的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相差悬殊,其中以管理科学、工业工程和工程管理的专业的管理学就业率最高,而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等学科就业率最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比就业率最低的专业高出十个百分点。在综合各年的各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和各高校的招生规模和招生计划后,管理学中的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三个学科被列为“黄牌专业”
三、应对策略和建议
1.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和进行合理职业生涯规划。要不断加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例如利用业余时间学一门第二外语或考取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等方式形成与众不同的自身优势,对将来就业大有帮助。另外,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及所处的环境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地寻找自身发展的新的生长点,理智地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从而避免求职时的盲目和错失良机。
2.参与实践锻炼,尝试自主创业。想一毕业就做职业经理人是非常难的事,不如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为将来做管理打基础。问卷调查显示,九成以上学生认为到公司实习很重要,像工商管理专业性不是很强,更需要实习,很多公司在公司在招聘时都重视求职者在大学期间的实习经历,因此大学生应该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等课余时间到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锻炼,将基础理论和实践锻炼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用人单位的需要。此外,如果在资金、心理状态、管理经验和自身素质都理想的条件下,毕业生可以充分研究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条件和政策保障,并开始尝试自主创业。
3.大学生要学会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大学生应调整自己的选择,顺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尝试选择去具有潜力的二三线城市就业,避免扎堆,以致竞争激烈丧失就业机会,也可以选择新兴的、需求潜力大的非明星行业就业,例如,老年管理这个行业,可能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不是很理想,但是随着老龄化现象的加重,该发展前景很大,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4.正确定位,调整期望值。大学生应该明确学管理毕业后不等同于做管理人员,大部分的企业和单位都不愿意把管理类的职位交给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所以毕业后要尝试着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另外,毕业生对就业的高期望值,不仅不利于就业,也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因此,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心态,根据社会的形势,结合自身实际,正确定位自己,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制定一个相对明确、合理的求职方向和目标。
5.学校和学院应该使就业指导制度化。很多学生在择业时表现出很大的迷茫,学校和学院应该使就业指导制度化,使学生在就业时能有一个权威的咨询机构来咨询。首先,可以开设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由专职教师或职业指导专家担任教学工作,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职业知识,帮助学生探索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合理地设计自己接受教育的计划和选定未来的职业。其次,将职业指导渗透入各门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任课老师结合专业课程教学,传授具体的专门知识和技能,阐明这些知识与技能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所应遵循的各种规则。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