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对供应链管理的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供应链;B2B;电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01
一、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
(一)供应链管理模式整体构架。X公司的集团母公司是一家有着80年历史的跨国元器件制造型企业。X公司产品相对国内制造商有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但相对价格较高。X公司在部分产品线的市场份额上占有领先地位,但不可否认在部分产品线上也正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夹击而市场表现不佳。因此,X公司在提品差异化的同时,也始终强调严格控制成本结构,而供应链管理的战略目标自然要和公司战略保持一致。
(二)现有信息流管理模式。X公司内部通过ERP系统的销售模块和财务模块分别管理内部销售相关信息,销售和客服模块的信息实时地自动流向财务管理模块。工厂另有MRP系统管理生产相关信息,X公司和各工厂间每晚进行数据交换来进行订单相关信息共享。因为商流是介于工厂和总部,总部和X公司之间的三方贸易,而这三方的财务管理是相互独立的,各自的财务系统均不与X公司进行数据交换。
(三)现有供应商关系管理模式。在X公司多年经营发展历程之中,通过严密的择选过程和深入的考察,使得X公司与一级商之间的关系表现稳定,过去十年之中只有少数几个商退出合作。目前从X公司的业务流程看,已经构成了一个以X公司为核心企业的完整供应链,其中上游企业是A集团公司作为X公司(上海)的产品供应商、而其下游企业是以商和各行业需求元器件的厂家企业为中心的销售终端。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供应链管理模式整体构架问题。在未来B2B电子商务平台上,经X公司认证通过的客户数量至少达到一千五百家以上。在将来新增客户价值未知的情况下,建议先要考虑如何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避免因为客户数量的增加而带来成本的飙升和浪费的产生,要始终围绕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目标一一用最低的总成本来实现最优化的供应链绩效来开展工作。
(二)现有信息流管理模式问题。虽然X公司自身拥有ERP和CRM系统,X公司的客户也多半拥有自己企业的管理系统,但是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联,X公司的系统也没有开放全部或部分权限给客户访问相关内容。特别是对于商来说,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被定位在竞争关系上而忽略了实质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强烈的竞争意识无形中拉大了彼此间的距离,降低了彼此问的信任感和责任感。
(三)现有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商关系管理问题。公司现有的销售网络通过15个城市的分支机构和30多家商来覆盖全国,但是受到销售力量的地理分布和规模的限制,无法覆盖所有区域,特别是西部等新兴经济区域,也无法覆盖到为数众多的中小微型生产厂家。预计新的销售渠道将给目前的商业务带来较大的冲击,因为未来B2B电子商务平台将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为任何一位客户提供随时在线的各种服务。
X公司目前与内部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程度高,处于合作伙伴关系,但是与外部OEM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程度低,处于契约关系。这一水平的合作关系在未来B2B供应链中将要受到挑战。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构
(一)B2B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整体构建建议。(1)B2B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核心目标:用最低的总成本来实现最优化的供应链绩效。(2)B2B供应链管理的协同策略:以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为主要手段。采用VMI模式,将未来B2B供应链上的生产、销售、库存和配送等业务在上下游企业之间进行调整。(3)采购和库存:采用订货型生产和备货型生产,推拉结合的混合策略。
在X公司B2B供应链中,网上订单的引入,使得客户可随时在线下单。基于上述订单生产和备货型生产相结合的策略,允许客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现货交易或是订单交易。如图1所示。
图1 X公司B2B供应链管理推/拉式流程
(二)信息流管理模式的重构建议。(1)借助X公司未来B2B电子商务这一平台实现供应链的信息共享,使得集团内外部制造商、商和客户、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等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企业,根据不同的访问权限设置可以随时掌握整条供应链的相关部分信息,最终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共享,保证链上各企业整体高效的协调运作,大大提高X公司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实力。(2)将X公司的企业采购、生产制造、流通等环节通过B2B供应链管理实现物流管理过程的电子商务化,有效集成并处理与物流有关的信息资源和海量数据,提高了物流的实时性和可跟踪性。(3)将X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纳入B2B供应链管理模式之中,使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化成为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三)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商关系管理的重构建议。相较于X公司的内部供应商,目前X公司对国内的4家外部OEM供应商实行了差异化管理。考虑到和这些外部供应商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和绩效,也为了 VMI协同模式的顺利开展,建议X公司将这4家外部OEM供应商定位于合作伙伴关系,提高互信合作水平,达成X公司B2B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四、结束语
论文重构了X公司B2B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整体解决方案的建议,包括运用VMI模式和信息共享为主要协同策略,整合出面向未来B2B电子商务环境的新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该模式对X公司来说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作为一个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实例,希望能给有志于开拓电子商务的同类企业带来一定的参考借鉴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桂学文.电子商务物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013年5月27日,平安银行等机构在深圳《2012年中国供应链管理调查报告》,总结2012年中国供应链管理的“六大发现”,呼吁各界关注供应链管理的“成本、融资与供应稳定”等关键问题,并就加速中国供应链管理行动提出了建立和健全供应链管理组织、培养和储备供应链管理的专业人才、加快供应链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加大对信息化技术投入等建议。
供应链融资前景广阔
金融海啸过后,国内企业尤其是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仍面临着流动性短缺的问题。2012年发生在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老板跑路潮就折射出民营企业的生存现状。调查发现,面对资金压力,企业目前融资方式主要还是以信用借款为主,其次分别是担保借款和供应链融资。
三类融资方式的获取渠道仍以银行为主,民间个人和机构方式获取融资占有一定比例,但远非主流,而通过物流公司和网络平台等方式获取融资的比例更微。中小型企业通过民间个人和机构、物流公司及网络平台等方式获取融资的比例相比大型企业要高,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传统的银行信贷资源对中小型企业来说还是相对稀缺。除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之外,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以延展或缩短账期、提供预付款、赊销等方式帮助上下游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这种互助方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供应链社区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调查同时显示,我国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实体环境已具备,发展前景广阔: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上下游社区规模大,并且合作稳定;同时,在上下游开展合作共赢方面,大部分企业已形成共识。75%的受访企业认为公司建立的上下游供应链体系需合作共赢;同时在产品设计和业务流程设计上都希望与供应链合作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
体制是根本制约
阻碍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的因素很多,而体制性因素是首因,这其中包括企业高层对供应链管理的认知度和重视度;供应链管理组织的设置;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及专项资金的投入。
调查显示,企业高层对供应链管理的熟悉程度一般。79%的受访企业高层对供应链管理的熟悉程度停留在熟悉或比较熟悉两个状态,而只有10%的企业高层对供应链管理非常熟悉。汽车行业的高层管理者对供应链管理的熟悉程度相对较高。
多数企业(72%)没有在企业内部设置供应链管理部门。这一结果表明,企业内部缺乏统一协调和组织计划、采购、生产、销售等活动的专职部门,以快速应对客户需求。大型企业已设置供应链管理部门的比例占受访大型企业的44%,该比例比中小企业高出一倍。
另外,90%的企业缺少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暗示我国在供应链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有待加强。资金投入方面相对不足,有专门的资金与拨款的受访企业仅占14%,必要时才投入或资金不足的占了53%。大型企业相对中小企业在专业人才引进和资金投入上较为领先。
从三方面修炼内功
中国企业无论在供应链管理组织、人才培养,还是供应链的可视化、风险管理及供应链金融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我们从本次供应链管理调查中看到了国内企业在组织、成本、融资、风险、可视化、外包等方面的现状和困境,建议从组织建制、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加以强化。
第一,建立和健全供应链管理组织。建议核心企业设立首席供应链管理官和专业的供应链管理部门,面向市场统筹协同计划、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供应链管理目标与活动,推动企业与上下游之间的协同作业,放眼供应链全局优化供应链,以系统最优替代个体最优,创造各方共赢的局面。
摘要:基于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思考,依据绿色供应链理论和工程供应链理论,讨论了绿色工程供应链的定义、基本内涵和工作内容,并对实施水利工程绿色供应链管理给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供应链;绿色工程供应链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现象愈加严重,走可持续发展战略之路已是必然选择。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便是其有效手段之一。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活动是人类作用于生态环境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也是消耗自然资源很大的生产活动之一。一方面,工程项目建设和生产阶段对资源有着巨大消耗。另一方面,在工程项目建设期间,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伤害,如河流的自然面貌、生态环境,甚至对区域气候,都将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而实施绿色工程供应链就是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强调对环境、资源的影响,通过对整个工程供应链的绿色化管理,,最小化对环境的副作用和资源的浪费。这也是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 绿色供应链
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提出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对绿色供应链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是刚刚起步,绿色供应链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内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它是以绿色生产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利用效率最高[1]。其核心是将集成管理的思想应用到绿色供应链的领域中。汪应洛与王能民等人指出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应遵循共生原理、循环原理、替代转换原理与系统开放原理[2]。
绿色供应链与传统的供应链不同的是:传统的供应链是以链上伙伴企业共赢为目标,并没有考虑在此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的浪费以及废弃物、排放物的处理、回收和再利用。绿色供应链是将“绿色”的思想融入到供应链中,综合考虑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运用绿色方法和技术,在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最小的前提下,降低供应链的成本,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更能体现系统性、集成性、实用性和环保性。
2、水利工程项目绿色工程供应链
2.1 绿色工程供应链
水利工程有其自身的特点:①单件性和一次性投资比较大;②影响的范围广,特别是对流域面积内水环境的影响;③工程建设的周期长,规模大,涉及的行业也比较多,建设过程中影响因素比较多;④依赖于周围地质环境和水利环境。
水利工程供应链涵盖了从工程的需求产生阶段到工程报废整个过程,根据水利工程的特点和长期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确定绿色工程供应链的基本内涵:绿色工程供应链为一种融合环境保护思想的现代经营模式,从环境、社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对工程项目从环境和地域的评估、规划、勘察、设计、施工 、经营管理、维护及扩建、报废拆除或处置等各个环节进行绿色生态设计,通过工程项目供应链中双核心“项目业主”、“总承包方”[3]的管理,利用绿色技术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手段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进行控制,将业主、总承包方、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商、设备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和相关企业连成一个系统,以达到环境代价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的供应链整体绩效最优目标。
所以,绿色工程供应链就是在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融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思想,利用绿色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工程建设程序各个环节进行绿色管理,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进行控制,以达到流域、区域环境代价最小,资源利用最高。
绿色工程供应链管理是把绿色供应链管理运用到工程建设中,把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率在工程中充分体现,通过对链上企业及企业内部之间进行系统的、战略性的协调,使整个供应链达到最优状态,以使工程在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绿色工程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包括:绿色设计、绿色材料选择、绿色施工、绿色营运、绿色报废。
2.2 绿色工程供应链管理的工作内容
绿色工程供应链管理包括从项目建议书到后评价的全过程,其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绿色工程供应链管理的体系结构
2.2 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要要根据国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流域、区域进行绿色、综合的规划,按照国家、行业的有关政策,对拟建工程进行初步说明,
2.3 可行性研究
根据项目建议书对工程方案进行比较,对工程技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重点分析工程对环境和资源造成的影响,针对工程实际为初步设计提供充分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2.4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坚持绿色设计的原则,绿色设计是对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工程建设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工程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更要优化供应链内各种相关因素,使工程建设对环境的负影响减到最小,使工程的各项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2.5 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阶段要制定环境保护、节水、节能、接地和保护施工用地等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关于移民征地的方针、政策,同时也包括规范、合理的招标设计、绿色供应商的选择、绿色原材料的选择以及绿色采购,为下一步实施绿色施工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2.6 建设实施
建设实施阶段重点就是要进行绿色施工,在保证安全、质量、工期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改进,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节约资源的施工活动,大力推行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等,实现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4]。
2.7 生产准备
生产准备阶段要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在保证流域、区域环境的基础上,对流域、区域做处科学、合理调度计划。完善各项管理措施,为工程绿色运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8 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是全面考核建设工作,对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设备安装和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验,同时也要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作出客观的评价。
2.9 后评价
后评价主要是对项目从建议书阶段到生产运行等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也对项目投入运营后对环境以及各方面的影响评价和经济效益的评价,建立规范的评价体系,并把环境和资源作为两个重要指标进行考核,最终对工程整个过程作出绿色度的评价。
3、实施水利工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策略和建议
虽然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积累的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是目前实施绿色工程供应链存在很多的问题:①国家以及行业有关 “绿色”的政策、法规不健全,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严重;②行业管理水平落后,缺少信息共享;③没有规范的评价体系对工程的绿色度进行评价。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绿色工程供应链在水利工程上的应用提出了以下实施建议:
3.1 制定规范的政策、法规,并积极的贯彻实施
目前,我国部分企业为了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虽然目前我国出台了一些关于“绿色”政策,但是由于相应的政策不够全面,实施也缺乏力度,这就加大了实施“绿色建设”的难度。所以制定专项的政策、法规是实施“绿色建设”的前提。制定严格的项目审批制度,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评价中,把环境评价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并且对通过审批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进行全方位评定,凡是在此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强令其进行整改,并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
3.2 建立快速的共享信息网络
绿色工程供应链和绿色供应链在信息共享方面是一样的,需要各个企业之间的协作,要求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根据共享信息,及时调整企业自身计划,减少库存,降低成本,从而尽量避免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3.3 建立有效的绿色工程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
绿色工程供应链管理在我国是一种新兴的管理方法,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运用较少,现在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对此管理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如何对绿色供应链的绩效做出客观、有效的评价已成为一大难点,这也是制约绿色工程供应链在工程项目中的实施。因此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优劣对整条供应链上节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故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对绿色供应链的实施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实施“绿色”管理势必会出现成本增加,利润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也制约着绿色工程供应链的实施。因此针对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激励和奖励措施,对工程推行“绿色”也有积极的作用。
3.4 加强工程参建各方的管理
加强各个企业内部管理, 规范职能部门职责和考核机制,使其在有效的管理过程中, 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积极、有效地把环境目标、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同绿色供应链联系在一起。
4、结语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特别是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由于建设期历时较长并对周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故在水利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整个水利行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仅从理论上做了一些浅层次的分析,并结合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提出了绿色工程供应链的定义,并对绿色工程供应链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目前绿色工程供应链理论知识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参考文献:
[1] 但斌,刘飞.绿色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
[2] 汪应洛,王能民,孙林岩.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J].中国工程科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