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如何教孩子语文阅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从哪儿问; 怎么问; 追问;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76-001
知识是学来的,更是问来的。小学生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自己提出问题,通过实践解决问题,并能把问题再提炼升华,这更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把学生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积极的学习,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孩子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那就是要教孩子学会“问”。现就教学《图书馆里的小镜头》一文的实践,谈谈自己的教学感悟。
一、教会孩子从哪儿问
教孩子从哪儿问是多种多样的,更多的是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灵感。抓住文章的开头问,是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开头很重要,往往能统领全文。抓住了开头的关键,就能轻松自如地找到理解文本的捷径,少走很多的弯路。如《图书馆里的小镜头》一文的开头是这样的:“我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那一个个精彩的小镜头。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一个个小镜头。”指导学生读开头的这句话以后,我启发学生:你们由这句话能提些什么提问呢?特别强调学生抓住“偏爱”一词。让学生理解什么叫“偏爱”,生活中的小镜头和图书馆里的小镜头,作者更喜爱后者。再通过把“然而”换成“但是”“可是”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这句话的重点在后半句,从而拿捏准提问的方向,把握住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有的放矢,自主提出问题:作者要写图书馆里哪些地方的小镜头?镜头中的人们有什么具体表现?从什么地方看出作者的偏爱?当然,从哪儿问也要因文而异,有的文章可能要抓结尾,也有的文章要抓中心句、过渡句或是关键词等,这需要教者在课前对文本进行潜心研读,精心准备,确定和把握学生“问”的方向和要求。每个学生的特点是千差万别的,他们提出的问题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者有一定的预判性,可能会提些什么问题,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可以用来重点研讨的,哪些问题是不需要的,可以舍弃的。如何引导学生向既定的问题提问,增强学生提问的目的性,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的目的,在实际训练中,逐步提高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激发提问的兴趣,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问题是有价值的问题。同时还要指导学生不要一味地局限在字、词、句的理解上,也不要纠结在一些细小的问题上,要从内容、方法、情感体验、写作特色等不同层面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便能学会从大局把握整体,从细节把握情感,从语言文字把握内容和方法,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会学生怎么问
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在自问和自探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完成的。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积累知识时,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分散的,一鳞半爪的,不具体的,这就要求教者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再进行升华,变为有规律、有条理的、有大局观的问题。当然,这也是教者预设的、精心准备的一些提纲挈领式的问题。学生带着梳理的问题走进教材,这也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
通过朗读、小组讨论,学生很容易找到上面三个问题的答案。分别写了“大门口”、“借阅区”、“阅览区”这三个地方,人们的表现分别是“争先恐后”、“小心翼翼”、“完全沉醉”,从“没有打扰”、“忘不了”可以看出作者对图书馆里的小镜头的偏爱。这些都是粗线条地理解文本。此时,教者再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从一个问题类推出许多新问题,教孩子学会以问促问的方法,紧接上一问题进行诱问:“我”和读者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呢?学生带着问题自然而然地第二次走进文本,去理解课文,体会人们的情感,自主捕捉思考的火花,并归结到情感之上,得到升华。体会到人们进门时的“急”,借书时的“爱”,阅读时的“渴”,以及作者对这些读书人的“爱”。此时,再把这种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学生更能有感而发,情感的流露也溢于言表。个别之处还可以“以读促问”,在读中感悟,让情感在问中升华,更容易提高朗读效果。如写在大门口争先恐后那一部分,怎样读才能表现出人们的急呢?由两三名学生分别读,大家比较哪个更急些,为什么觉得更急些?学生也较容易地掌握语速要快点,重要词语要读重些,表达效果就自然出来了。这比教师空洞地讲解,学生机械地模仿,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也易于接受和理解,自然,学习的兴趣度也就高得多了。
三、教孩子学会追问
关键词 儿童阅读;选择书籍
一、儿童阅读的误区:走进“唯名著时代”
为了加强对名著阅读的引导,学校会有一个整体的必读书目,如小学生必读书目100本,班级也会随着年级的变化而有一个相应的必读书目。有一个较为开放的必读书目,本来是一件好事,毕竟体现了一种阅读的导向―――追求高品位的阅读,但是,如果所有的小学生阅读书目都向名著看齐,问题也就来了,那就是,文学名著未必都适合儿童,也未必适合所有的儿童。例如,有位教师在一个语文教育网站上介绍自己班级的“班级读书会”时说,他向班上的孩子推荐阅读的文学名著是《飘》。在他的热门推荐书目中,竟然还包括《简?爱》《巴黎圣母院》等名著。从这个事例足以看出儿童阅读的“成人化”“唯名著化”程度有多么严重。语文教师用成人的视野代替孩子“观察”,用成人的感悟代替孩子“体验”,教师中心化的倾向严重歪曲了儿童阅读世界。调查发现,“找不到感兴趣的书”、“没有时间看书”、“不爱看书”“、读书氛围不够”,是导致儿童阅读量过少的主要原因。其中“找不到感兴趣的书”比例最高,说明学生还没有完全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因此,目前普遍存在的儿童阅读“成人化”倾向,应该引起小语界的高度警惕。
二、“唯名著化”阅读的危害:引发“阅读恐惧症”
《飘》《巴黎圣母院》这些长篇巨制,这些远离儿童生活的国外文学作品,学生阅读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小小年纪的他们必定是越读越怕,最后把原先满满的阅读兴趣破坏殆尽。著名儿童作家黄蓓佳就曾经提醒过,家长和教师不要在孩子介入阅读―――阅读的起始阶段,就推荐大部头的作品比如文学名著等让孩子读。这样很有可能把孩子给吓怕了,给他们造成“文学原来就是这么艰深晦涩,这么没有意思”的误解,从而引发强烈的“阅读恐惧症”。这样做适得其反―――会把孩子对文学的兴趣扼杀在萌芽中。事实上,《飘》《简?爱》《巴黎圣母院》这些作品虽然都是经典,却并不适合儿童阅读。儿童阅读指导中的“唯名著化”是有失偏颇的,需要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加以检视与审查。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儿童阅读时,需要先读懂儿童。成人阅读和儿童阅读是两个世界,只有把儿童的阅读心理研究透了,我们才能懂得如何更好地去引导儿童阅读。
三、儿童阅读的正确走向:追求“阅读愉悦”
在这里,我们语文教师面临一种艰难的抉择:是一开始就高起点运行,非名著不读,还是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规律,激发和保持儿童的阅读兴趣?《朗读手册》的作者吉姆?崔利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选择的方向: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而是去教孩子渴望阅读。儿童阅读学的无数实践表明,语文教师教孩子去热爱与渴望,远比教他们如何去做要重要得多。我们还会发现,在儿童的脑海中,始终是将阅读与愉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儿童阅读所遵循的定律之一就是―――人类是喜欢享乐的。如果阅读之后能不断地有愉悦的信息发送到大脑的“有趣区”,儿童就能持续地阅读。如此看来,在阅读的起始阶段,我们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激发和保持儿童的阅读兴趣。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而且这是唯一正确的方向。还是黄蓓佳说得好,“少儿时代培养阅读习惯很重要”。只有对文学有了喜爱,才有兴趣去持续阅读,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
四、适切儿童的阅读:讲究“儿童阅读平衡”
既然在儿童阅读的起始阶段大部头的名著不适合进入儿童的阅读生活,阅读兴趣的激发和保持应该放在引领阅读的首位,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
(1)寻求阅读心理上的适切。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儿童的阅读心理。凡是和儿童的情感相背、和儿童的思想相隔的文本,尽量不要入选儿童阅读书目,更不要进入小学语文教材。就像朱自强教授所说的那样,《蒲公英的种子》 这首诗写的是:“……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这首诗所表达的离开亲爱的母亲的快乐情感是与儿童的真实心理不一致的。事实上,每个孩子,他的年龄越小,越是对母亲有依赖,对母亲的情感是亲近而不是远离。因此,上面所说的《蒲公英的种子》这样的文本不适合小孩子阅读。类似的书籍,哪怕是名著也不太适合推荐给小学生。
【关键词】小学低段;课外阅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又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又没有风。阅读就是自主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大量的科研表明,孩子广泛深入地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读写能力,可谓意义深远。小学低年级是孩子步入人生的起始阶段,新课标高度重视第一学段儿童的课外阅读,明确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那低年级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课外阅读提出了量的要求,这在课程标准中还是第一次,因此,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老师,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老师,就更有责任为孩子们拨开云雾,激发读书的兴趣,牵着他们的小手慢慢打开阅读殿堂的一扇窗户。那么,我们如何引导段孩子开展行之有效地课外阅读呢?这成为了每个低段老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有人说,最重要的"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而是让孩子渴望阅读"。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培养重在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作为孩子们阅读的引领者,老师必须要花心思,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引导孩子们亲近书本,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一、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想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建设书香班级,营造浓厚阅读氛围
1、布置班级环境,营造静态阅读氛围。
教室是孩子们每天所在时间最长的一个场所,它是我们共同的家,教室里老师精心的布置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对教室的布置要尽可能地使教室散发一种浓郁的书香气息。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置身于浓浓的阅读氛围之中。试想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学生耳闻目染又怎会无动于衷呢?同时,在教室的一角还应设立"班级读书角",大家把带来的书放在一起,互相交换自己的课外书,孩子们还可以轮流当当图书管理员,浓厚的读书风气会渐渐地形成。
2、讲听故事,营造动态课外阅读氛围。
老师在班级里还要经常给孩子们讲讲故事,创设一种动态的读书氛围。比如对还没有体验到阅读快乐的孩子,根据儿童喜欢听童话、故事的心理需求,老师得利用课余时间把一段两段的故事将给孩子们听,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对阅读的期待。在一年级刚入学没多久的时候,我为了降低阅读的难度,提高阅读的兴趣,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图文并茂并有注音的儿歌、童话、绘本故事等等。每天我都会抽出一点点时间给孩子们读几个故事,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一个学期下来,我们班的孩子已经听完了《三百六十五夜故事》、《名人故事》、《格林童话》、《爱的教育》、《淘气包马小跳之笨女孩安琪儿》、《一千零一夜》等好几本书。
(二)语文教师广泛阅读,为儿童树立榜样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不断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文化修养,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作用。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先要爱读书。所以,教师不仅要读一些中外经典作品,更多的是要阅读一些少儿报刊、图书,要知道马小跳的可爱、认识善良的哑巴青铜和他的葵花妹妹、要知道《草房子》的故事......只有接近孩子们的思维,知道他们的想法,跟孩子们一起读书成长,孩子们才会从心底把你当成好朋友,这样才能接受我的建议,学着老师的样子,去亲近图书,去感受阅读,每天早上晨读前的一点时间手捧一本好书,静静地坐在一旁,不需要多余的话语,不需要厉声的呵斥,孩子们都会悄悄地打开心爱的书本,跟着老师享受这静谧的阅读时间。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二、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开展亲子阅读促沟通。虽然老师在课余充分利用零星时间来促使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但是在学校里、课堂还是不能没有太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阅读课外书,老师更不可能挨个辅导,这时家庭显然就成为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最好空间,能否利用好这一资源将关系到学生能否对阅读有持久的兴趣,能否提早进入课外阅读的关键,家庭的理解支持以及及时的督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们刚入学后,教师必须及时地与家长沟通,首先要与家长取得认识上的统一,让家长理解一本好书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如何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阅读的习惯。在家长会上我向家长推荐一些比较理想的简单读物,让家长试着陪孩子读一读。在这个学期我把每天看半个小时的课外书作为一项常规作业,请家长监督配合,半个多学期坚持下来,家长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我平时也抽时间和家长们沟通,和他们聊聊督促孩子课外阅读的事。很多家长都表示会积极配合,并在家里也做到了,一段时间下来,多读课外书的孩子在课堂上也是最活跃的那几个。所以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也是很必要的。
三、良好阅读习惯促发展。在学生对课外阅读还没有形成兴趣的时候,需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硬性"的准备,这里的"硬性"指的是在教师的组织、参与、引导、监控下进行,一段时间的硬性监督以后,孩子们都会逐渐习惯下来。因此,每天大课间后、语文课前、午饭后、放学后,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加起来不到20分钟,可就是这些零零星星、一点不起眼的时间,只要我们学会充分利用,效果很好。古人特别讲究"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孩子们一开始读书就要关注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低年级孩子不会写字,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教孩子们学会用线划一划,用符号标一标,以此表达心中的即时感受。到了一年级第二学期就可以让孩子们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自己的采蜜本上记录下好词好句或是自己的感受。到了二、三年级如果有了更多想法就可以教孩子写一写简单的读后感了。读写结合自古以来就是非常好的阅读方法。
四、贵在坚持,终身受益。要想让学生读一天书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下去。所以让他们每天坚持阅读半个小时,已成为我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平时我注意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学生的读书情况。为了激发他们爱读书、多读书的兴趣,我还定期评选出"读书之星",鼓励他们更有兴趣地读书。让他们与书相伴、与智慧相伴、与快乐相伴,从小就明白人因读书而富、因读书而雅,在智慧灵光的照耀下,坚守一方净土,品味书的芬芳与清香,塑造他们高尚的品格。
打开一扇书之窗,让雏鹰展翅,尽情翱翔;敲开一扇阅读之门,让鱼儿入水,遨游嬉戏。"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借助好书的力量,引领学生走进书籍的世界,从而优化其智力生活,让他们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国家教育部),2001,29
[2]徐月.小学语文教师[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43
[3]李振村.小学语文教师[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46
[4]余萍."趣"与"法"的融合--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初探[C].北京: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特色;《司马光》
就低年级语文教材来看,老师一般不研究文章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而教学重点是朗读、识字、写字。写作就是“说话写话”,而这种写话说话的训练,是渗透在平时阅读训练中的。最近听了我校一位老师上《司马光》一课,这位老师就尝试着在低段语文阅读课上渗透说话写话的教学。她的教学设计让我对低段语文如何进行指向写作阅读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一、寻找文本空白说
寻找文本的空白点,比如《小松鼠和大松树》中,小松鼠听了风伯伯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他心里会想些什么?还有《奶奶的白发》中,听了奶奶的话,“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此时,“我”心中在想什么呢?《司马光》是个历史故事,第一段是环境描写,第二段是别人的对比描写,第三段是主人公的动作描写。老师没有让一年级学生仿照课文分成三个自然段来写另外一个人,而是挑选文章中的第二段,重点训练段落是“小朋友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个句式经常见到,曾经有人调侃我们,说从一年级的语文课到六年级的语文课,大家一直在说这个句式。接着再引导孩子看第三段,作者用两个动词,写出了司马光的沉着和冷静,动作果断而干脆。老师巧妙地引导,不仅让一年级小朋友来模仿这个段落,而且还教会他们抓动词写人物的品质。所以笔者认为,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寻找文本中有价值的空白,发挥想象,填补空白,使文本内容更丰富,同样拓宽了阅读课的宽度和深度。
二、联系课文内容说
第二个训练方式往往跟“课文理解”相挂钩,学生写得好不好,往往跟他理解得对不对、深不深有密切关系。比如《蘑菇该奖给谁》中,第一次小白兔和小黑兔比赛的对手不一样,得到的待遇不一样,那么,第二次,他们又会和怎样的对手比赛呢?学生怎样写,完全跟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息息相关。这位执教《司马光》的老师选取了文本说话的点后,孩子又该说什么呢?在引导孩子感悟第三自然段中的两个动词“搬”“砸”时,又进一步追问司马光怎样搬,小朋友还能说答案来。接着再问小朋友,司马光怎么砸?因为文本中说到“司马光使劲砸”,小朋友实在不知道怎么来安排“使劲”一词,就说“司马光非常使劲砸”“司马光非常非常使劲砸”。从答案中感觉到了小朋友的可爱和无奈,台下听课的老师也忍不住笑了。接着老师引导孩子观察插图,或者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什么才叫“使劲”。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思维的闸门一下被打开了,接着说得更细,比如关注到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甚至有个别孩子还会说出司马光心里的想法。你看,这样说不仅紧扣文章内容,还将孩子的思维引向更深处。
三、迁移写作方法说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目标的要求,低段阅读教学写作意识的培养,宜围绕怎样写好句子开展写作意识的训练,在落实识字、写字、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说完整的句子,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读过管建刚老师《管建刚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弄潮儿再向潮头立》《“指向写作”的阅读课》等文章后,又细细揣摩他的两篇课例《理想的风筝》和《神奇的克隆》,不难发现“故事”似乎成了一个中心词。而这位上课老师似乎也紧紧把握住了这篇课文的命脉——“故事”展开教学。将课文分成两个层次,一是用一句话概括故事;二是重点指导第三自然段,把动词讲具体,进行适当修饰,也就是具体讲第三自然段。以此进行学法迁移,指导小朋友写自己班上小朋友的事迹。比如可以先写小朋友“写字、扫地、画画、植树、擦黑板、浇花、洗碗、系红领巾、拖地”等其中的一件事,再模仿课文中“司马光没有慌”,也写一个中心句放在前面。这样尝试着教孩子说话的方法,孩子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还能说得有序。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作为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一种形式,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学科特点,是一种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具体地说,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关注文本的内容,而且关注文本的构成形式,探究文章是如何写的,进而培养学生善于从写作的角度去阅读,促使学生写作(说话写话)意识得以形成和提高,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荣维东,于龙.“理性反思、科学实践”:语文课改走在路上——近五年来语文课程研究热点综述与趋势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9(6).
这几日,我身体不太舒服,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休息。读二年级的侄儿嘉豪见状,时不时的把他的小手伸到我的额头上摸一摸,开始时大叫一声:“姑妈妈,好烫啊!”后面两天再试,松了口气说:“好点啦!没那么烫啦!”
星期一的中午吃完饭后,小家伙见我没劲,连忙说:“妈妈(在家中他经常叫我妈妈),我来收碗筷!”然后飞快地抢着把碗筷送到厨房里。我蜷着腿靠在沙发上,闭上眼准备休息一下,嘉豪见了连忙搬了一张凳子放到我的脚那边,让我的腿伸直舒服些!然后又把我的两件外衣轻轻地盖在我身上,生怕惊醒了我,又上前去把最爱看的动画片的声音调到最小。我眯着眼看着他的这些小小的、温馨的举动,心头涌上一般暧流,有点想哭的感觉。
星期二的早上,因为不舒服,早起的时间较晚,所以没有来得及做早饭给嘉豪吃,他只吃了两个小蛋糕就去上学了。早读时间过后,我从教师回到办公室,看到桌上放着一杯牛奶和一份早餐,邻桌的小喻说刚才嘉豪来过。这家伙,平时最爱吃沐林早餐和牛奶啦,从没有剩过,今天却……,我眼眶一热,泪水差点落了下来!突然想到他自己早上也没吃什么!想到这,我连忙把早餐和牛奶拿到教室给他,他推脱了半天才接过去!
今天我说这些小小的故事并不时想向别人诉说嘉豪如何懂事,而是从一个7岁的小孩子对家人的关爱过程看到他懂事的一面和成长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不是单纯的学知识,而是为了灵活运用,也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在各个年级的语文课文中,都有“奉献于关爱他人”的思想教育内容。二年级下册语文的第二单元就有四篇这样的课文:《泉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小鹿的玫瑰花》、《我不是最弱小的》、《卡罗尔和她的小猫》,都是教学生如何“奉献与关爱”的课文。例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它所蕴涵的爱的教育在低段非常浅显、易懂,更不容我们老师忽视。特别是现在的小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爱他人,老师在教学时应该让孩子们懂得如何奉献、具有团队精神,并且爱父母、敬长辈,关爱他人。
嘉豪二年级的语文老师____,是我校的支教骨干,她是一个睿智、有爱心又有耐性的好老师,在教孩子课文时,她在孩子们熟读课文、熟记生字的基础上,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孩子们在读中去理解课文内容上,引导他们感悟爱的奉献和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并且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去说,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主动质疑、学会质疑,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并且在课后让学生回家拓展实践题:回家给爸爸妈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学会关爱家人。
一、学科彰显,育人无声,学文有形
要让学生弄清楚“学习的对象是谁”这个问题,课前、课中、课终均要意识到语文学科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它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它的终极目标又是什么等问题。众所周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最大特点。那么,两“性”如何统一,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将关系到该学科教学有效性的彰显。显然,这种“统一”不应是简单的1+1=2,更非主次关系。依笔者的理解应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状态。
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根本区别在于:其他学科是学习言语表达的内容,而语文则是学习言语表达本身。这又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孩子学会阅读、思考和表达。在学习言语表达的过程中,进行思想的感染陶冶,联想力、想象力的培养,思考力、推理能力的训练以推动人的发展,发挥育人的功效,其独到的优势地位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因为。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学科,母语交际几乎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导学生学语文,实际上也是在教育学生如何生活。
二、把脉文本,育人无痕,学文有迹
那么,这种母语学科学习的依托――文本,又具有什么特点呢?语文教师又应如何定位才能推动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呢?语文阅读教学的教材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精华”,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学生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并提高比较辨别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塑造健全人格”的不二法宝。但凡选为课文的篇目,大多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具有活生生的艺术形象、离不开想象、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等特点。无论是朱自清的《匆匆》还是《和时间赛跑》,对时间易逝的那种无奈与焦灼体验就是培养学生守时惜时意识的绝佳素材;从《永生的眼睛》到《生命,生命》,那种生命力的顽强、一切皆有可能的创造力同样是触动学生灵感,进行更加热爱生命的教育启迪良机;《可贵的沉默》也好,《她是我的朋友》也罢,都在探寻亲情、友情的可贵,引领学生和自己的内心深谈……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在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文学人物对话,阅览一幅幅自然界的动人画卷,并爱不释手之时,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才真正开启。
三、人文相融,育无定法,学亦有方
“理想的教育应该让学生现在就幸福,让学生在学校的每一天,成为他们生命中阳光灿烂的日子,成为他们一生的幸福记忆。”多数教师会认同这一观点。但。简单的成人本位思想常常因为成人意志的扩大而导致对儿童主体意志的淹没现象(师本位)依然存在:简单的儿童本位思想又将使不成熟的儿童主体意志得以不恰当的张扬(生本位)也时有发生;唯教材独尊(文本位)的课堂教学更是屡见不鲜。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指出: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何为本的问题关系到语文课堂历来“高耗低效”的本源性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上明确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一特点明确定位语文阅读教学应为“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核心前提的三本平衡”过程。
四、由“乐”取“得”,育人无止,学文有境
关键词:识字方法;识字规律;在阅读中巩固;间隔性再现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86-1
识字是一切知识探求的第一步,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开始,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一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教育为重点,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识字,提高识字能力,进而促进阅读、习作及思维能力的发展。那如何认识生字,并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呢?
一、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1.在猜字谜、编字谜中识字。
猜谜识字,可以摆脱识字的单调、沉闷,调动了学生自学生字的积极性。如教学“告”字,让学生猜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田上长了草(苗)”;“一头牛站在独木桥上(生)”;“头上没有要去(买),头上有十个可以(卖)”。这样教孩子们学习生字,孩子不仅能编出书上出现的生字,还能把这种识字方法扩展到课外。
下课时,钱帅小朋友就喜欢让我猜他编的字谜,每次我都能猜出来,因为每个字都我昨天刚教他的,他不但开心得不得了,还对我佩服得不行。这样的识字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又使学生产生了成就感和自信心。
2.变字小魔术。
引导学生做加、减笔画和部件游戏:给汉字加减一些笔画会出现不同的字。如“日”加一笔,学生们变出了:目、电、白、甲、由、申等字。“木”加一笔变出了:本、禾、未、末。“丸字丢了点;正字没有头;尺字少了一条腿”等。又如学习汉字歌“日月明,小大尖;小土尘,田力男;人木休,手目看;鱼羊鲜,白水泉;二木林,三木森;二人从,三人众。”这些游戏增强了学生分析生字、拆分生字的能力。课堂上,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到“神奇的魔术”中,在游戏中识字,在交流中记牢,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巩固。
3.“认字达人”竞赛法。
根据孩子好胜心强的特点,老师要把各种练习寓于竞赛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认字达人”擂台赛,即由学生读字打擂,看谁读的字多,读得准,每次评出擂主,给予一定奖励,一块可爱的橡皮,一本卡通的本子,一支带有羽毛的铅笔,都能成为孩子们学习认字的动力。在家庭中,父母也可和孩子比赛,同样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二、让学生掌握一些识字规律
儿童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主动探索是创造力发展的基础。在识字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如利用汉字规律调动学生感性经验,注重音、形、义结合,借助汉语拼音在游戏中识字。如:“天气晴,池水清,小蜻蜓大眼睛,帮助人们做事情。”“qing”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是不一样的字,不一样的意思,但声旁与字义又密切相关,通过转字盘游戏大量识记同音字和形近字。在活动中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和言语的相互结合,主动参与表象的建立和字义的探求。再如教学“纸”时,针对学生容易在右下方加点的情况,拿来一张白纸,在上面洒上一点墨水,说:“哎呀!好好的一张白纸,现在有了这个墨点成了废纸,真可惜!”最后又说:“同学们,看见了吗?白纸、白纸、不能有点,有了点儿就成了废纸”。这样,学生印象深刻,就不会再写错字了。这样的识字不是孤立的识字,而是跟观察、思维、朗读、说话紧密联系起来的,是一种识字的综合训练。
三、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巩固识字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便于学生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助于建立字词在音、形、义上的统一联系,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儿童书面学习的最佳时期是6~12岁,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每天早晨,我都会带领学生早读,不但要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还得读出感情,因为文字是有感情和温度的,只有美美地去读,才能读出美妙的意境,给人美的享受。中午则是我们班读书交流时光,孩子们交流读书时的想法,提出疑惑,同伴互助,找出解决的办法,同时又能通过同伴的眼睛,知道更多的知识。晚上回家亲子阅读,创造氛围,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也让父母抽出时间,及时帮助孩子解决认字时的困难。
把识字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既有效地巩固了识字,又使学生及早接受独立半独立阅读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这样,课内、课外大量阅读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了识字空间。
四、间隔性再现训练,逐步深化识记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总是将“琴”字下加一点;“原”字里面写成白、水;“求”下面写成水或忘记加点,我在教孩子理解字义的同时,经常将这些易写错的字挑出来听写,一次、两次,经常训练,写错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因此,不断重复出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效果会更好。
在追求“以生为本,高效课堂”的今天,课改获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问题也接踵而来:有的课堂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排演课本剧上;有的课堂花大部分时间去观看纪录片;有的课堂对正文只是匆匆地浏览一遍,却过多地引用资料……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太多的语文活动,以及太多的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等,都或多或少地减损了语文学习的功能。
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无可厚非,但语文课堂是否无课件就不成高效、非热闹就不显“生本”呢?我认为并非如此。
二、情境描述
前段时间,在我校开展的“全员赛课”活动中,我听了一堂三年级的语文课――《富饶的西沙群岛》。从中可看出,执教教师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且不说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单是精美的课件,就得花不少工夫吧!我粗略数了一下,课件演示的概率多到学习每句话都有画面展示。每当逼真、精美的画面出现时,总能引来学生们一阵惊呼:“哇!”于是,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昂,举手如林。只是,当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西沙群岛周围海底的珊瑚,看起来还像什么?”学生说来说去,除了课件展示的那几幅图外,再也没什么新鲜的了。
三、反思与分析
反思这堂热闹非凡的语文课,留在我脑海中的,除了繁多而花哨的课件,其他的似乎什么也没有。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的观点。
对于多媒体,孙双金老师有他自己的看法。我们大都欣赏过孙老师的课,他的课不但上得一流,而且制作课件、建网站、开论坛等方面的技术水平极高。可一次,他在“特级教师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却只用一支粉笔和一本书进行教学。对此,听课教师都感到很奇怪,在课后互动时提出了这个问题。孙老师说:“我对多媒体的看法是这样的: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像今天这篇课文,怎么用多媒体呢?难道要把《水浒传》中的片段放一段给孩子们看吗?阅读阅读,是要阅读文本,我们要跟文本对话,不是跟课件对话。”
是的,不管什么时候,不管流行什么理念,我们都不能忘记语文课是为学生学“语”习“文”服务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即口头语言;文,即书面语言。语文课,是教孩子说话和写话。”
因此,面对众多热闹喧哗的语文课堂,我想轻轻地说一声:“语文课,静亦是一种美!”
首先,人文情感的教育需要静。
潮涨潮落、惊涛拍岸的情感冲击,固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但是,人文教育更需要悉心沉浸、潜心涵养,更需要在心灵深处的一丝感动,和照亮心灵的一线天光。大多数情况下,情感教育不宜快餐化,不宜追求“雨过地皮湿”的效果,而应是文火煲汤和温水泡茶的浸透。在需要加强情感教育的地方,语文教学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默默地体会、静静地涵养,如何让那一份感动慢慢地从灵台流过,如何让那一份情愫悄悄在心底驻留。这样的情感教育才是语文教学的常态和本真,才可能更内在、更深刻,也更有恒久力。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智者动,仁者静。”这句话从一个侧面阐明了人文教育需要静。
其次,知识生成和能力养成也需要静。
那么,农村学校又该如何实施@一板块的阅读,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呢?
一、教师角色转换
“和大人一起读”关注的是发展儿童的阅读兴趣,在愉悦的亲密互动中“润物细无声”。
(一)语文教师当“大人”与孩子一起读。语文教师不仅要为孩子们推荐阅读材料,还要关注落实孩子的阅读情况。首先,保证足够的“亲子”共读时间。在课余时间我们领着孩子一起读,唤起儿童课外阅读的愿望,激发儿童的阅读期待。利用活动课、班会课、诵读课等进行共读。教室里书声琅琅,孩子们沉醉其中。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其次,陪着留守儿童一起读。如《谁会飞》,首先,通过文本对话,指导孩子在脑海里“放电影”。其次,想象说话。教师问“谁会游?”孩子会答“鱼会游。”“鱼儿怎样游?”有的说:“它们摇着尾巴游”,有的说:“它们吹着泡泡游啊游”也有的说:“小鱼跟着妈妈游”等等。再次,融入表演。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边表演边问答,演与读融合。
(二)相约教师跨学科客串读。新课标提倡课程整合,我们对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的相同、相似、相关的内容进行合并,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展学习内容。如《剪窗花》这首儿歌,我们请美术老师结合美术教学内容进行读读、说说、剪剪。让孩子自己先拼拼、读读。读后,引导孩子了解这种传统民间工艺的艺术特点,感受窗花美好的寓意。最后教孩子们动手剪剪简单造型的窗花。剪好后,让学生再回过来读读这首儿歌,并且回家读给大人听。孩子们举着自己剪得窗花,美滋滋地读着儿歌,兴趣盎然。
二、热心人士加盟
(一)退休教师发挥余热。退休教师熟谙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们没有了作业的压力,在轻松的氛围中随着老教师的引领,读出自在,读出趣味来。如《小兔子乖乖》,老教师按节奏念出,孩子跟读。老教师还即兴和孩子们一起唱起来,教室里荡漾着孩子们那清脆的童音。
(二)关工委、共青团热情加盟。共青团、关工委等有关部门的加入,为孩子们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他们和孩子一起玩耍,在玩耍中阅读。比如《拔萝卜》,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听。文字本上,“小狗喊小猫来帮忙……”图画上,小猫之后还有一只小老鼠来帮忙。学生模仿着前面的段落样式,续编故事。
(三)同学的父母“亲子”读。家长进课堂,既让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学习状况,也让孩子们收获了许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如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胖乎乎的小手》,我们事先了解有个孩子在家很懂事,能帮爸爸妈妈做事,比如扫地、烧火、帮放碗筷,还给奶奶捶背,是可以成为孩子们的榜样的。就邀请了这位家长来校和学生共读。当这位家长与孩子们读了《胖乎乎的小手》后,介绍自己孩子在家的表现时,这位孩子脸上抑制不住骄傲的笑容,而许多同学则是一脸的崇拜。有几个小朋友还小声说:“我也会。”“我回家就给奶奶捶背。”榜样就在身边,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就和谐顺畅。
三、同伴结对一起读
(一)高年级同学领着读。我们把孩子与高年级学生结对,组建“大手牵小手”活动,每个“师傅”带一个“徒弟”,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如《妞妞赶牛》,在读绕口令的时候,“小师傅”带领“小徒弟”读正确读流利,然后加快速度朗读,读出绕口令的韵味。熟读后,“小师徒”之间比赛读。看哪组“师徒”读得又快又准确!教师表彰优秀的“小师傅”,有“小师傅”的典范引导,阅读更顺畅,爱心满校园。我们还把住在附近的孩子结对,在家里也能陪同一年级孩子进行“亲子阅读”。
(二)同班同学合作读。营造阅读氛围,组织同班同学合作读。如《猴子捞月亮》内容较长,角色较多,可以分组分角色来读一读。三个小朋友分别扮演“老猴子”“大猴子”“小猴子”,在其乐融融的共读氛围中,感受阅读的快乐。也可以同桌比一比,读一读。
“和大人一起读”的过程,就是孩子学习阅读的过程。孩子由原初的完全不会,到渐渐参与阅读,直至最后完全自主阅读只要孩子持之以恒阅读,孩子对语言文字产生亲切感,那是迟早的事。
关键词: 生态课堂;未泯的童真;巧妙的设计;精彩的语言
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它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生态课堂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努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成为理想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卢梭曾说:“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自然的即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教与学和谐,学科之间和谐,课内与课外和谐,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手段和谐,教育与教学和谐,师生会在和谐中自然地生长,教师的主体精神和学生的主体精神都得以充分展现。
生态课堂是生活化的课堂,它的目标是为师生发展而教,为师生发展而学,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培养学生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造就张扬的个性、开放的思想、创新的品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师的教学艺术体现出生态课堂尊重、唤醒、激励生命的理念,如何实现生态课堂有序、有情、有效、有趣的追求,如何突出生态课堂民主平等、自然和谐的特点?我们试从几堂名师课的赏析中找到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技巧的精髓。
情到深处始无华――未泯的童真
生态课堂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笔者认为生态课堂始终充满着灵动、生气、高效、曼妙的教学智慧。有不少名家名课可以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教师正是用儿童的视角捕捉语言、用儿童的感受体验情感、用儿童的眼光链接生活。
在江苏省优秀青年语文教师许嫣娜老师执教的《从现在开始》一课中,她那柔柔的、充满童稚的声音牵出了每个人对童年的记忆,一开始她就要孩子们伸出手指头做游戏,“一根手指头呀,变成毛毛虫;两根手指头呀,小兔蹦蹦跳……五根手指头呀,一头大狮子――狮子发令了:召开森林大会,不许迟到,我们赶紧去森林开会吧!”老师就这样看似不经意地将孩子们带入了文本情景中。
满头银发的江苏省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授孩子们学写对话时,出示了一段“小猴子”和“猴妈妈”的对话――“一天吃三个桃子够不够?”“不够,不够!”“那三天才吃九个桃子够不够?”“够了,够了,谢谢妈妈!”他让一个孩子上台同他一起分饰角色进行表演,他抓耳挠腮,蹦上蹿下,“小猴子”的顽皮天真逗得台下听众们哈哈大笑,俨然一个“老顽童”啊!
是的,这些大师们就是这样捧着这颗纯真的童心走进孩子的心,对话孩子的心。他们告诉我,在课堂上要时刻警醒自己:我是一个小学生,我就是一个孩子。
德国教育家福贝尔认为:“孩子是我们的老师,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我就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可见他对儿童的敬意。我国明代的李贽也称:“夫童心者,真心也。”从他们的言行中,我们不难认识到他们对童真的推崇。那么,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又应该怎样去对待我们的儿童呢?时代的进步,教育的不断改革,从“以人为本”到今天的“儿童本位”,这就点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管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充满童真、童趣,把“儿童本位”的思想落到实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语文课堂教学只要充满童真、童趣,就能让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就能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一石激起三层浪――巧妙的设计
课堂设计新颖、巧妙,几乎是名师名家们上课的共性。浙江省特级教师虞大明老师在执教《祖父的园子》一课时,他是这样启发学生理解文本的:如果把课题变成一个问题,你会提个什么问题?学生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就这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找到答案。学生陆陆续续说: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园子、生机勃勃的园子、五颜六色的园子、自由快乐的园子。接下来把问题还原――为什么说这是个应有尽有的、生机勃勃的、五颜六色的、自由快乐的园子?再读课文,划出句段,找到答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课文。
在课堂总结时,虞老师再问:“为什么题目不叫自由的园子而叫祖父的园子?”学生在老师的循序引导下至此明白作者要借写园子来表达对祖父的怀念,这就是借景抒情。将书读薄,再将书读厚,最后深入其中,深刻领悟,教师分明就是在教给孩子们阅读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至此我也才如醍醐灌顶:大师的精湛技艺就在这看似简单的千回百转中啊!的确,课堂设计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它因学生而定,因课型而变,因年段而定,因契机而变。灵活地设计教学,或许也会让我们的课堂起到“一石激起三层浪”的奇效。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而巧妙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一是把握目耍进行教学三维设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精美的教学预设必须首先“定标”。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目标设计呢?经实践,我们认为:第一,要认真研究所定目标与上位目标的关系,把握教学目标的科学性、操作性;第二,要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确定目标的重点;第三,要深入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内容,分析可获得的教学资源,以便挖掘教学潜在的教育意义;第四,要清楚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关系,把握教学效益的底线。在具体的操作中,要注意在目标中体现方法论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同时重视教学设计三个领域目标的整合。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材中《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①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学会“抓重点词句列提纲”的方法,当堂背诵课文;②学会9个生字,运用联系上下文、查资料等方法理解 10个词语的含义;③学习作者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按“总―分―总”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④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为祖国而自豪,产生去桂林山水一游的美好愿望。
如果我们把目标①设置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就缺少了“方法与过程”的体现。如果把目标②设置成“了解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就缺失了语文的学科个性。因此,诸如“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感情”“积累课文中优美词句、精彩句段”等表述,其实都是某一个学段的目标,而非课时目标。
潜心会文(研究教材),正确把握教学内容。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是我们语文教学必须解决的首要任务。未深入钻研教材是教学无效、微效的关键症结。如何正确解读文本,把握教学内容呢?笔者认为,教材解读应分三步走。第一步:进入文本――“山是山,水是水”。教师在接触教材时,首先要抛开教辅材料,潜心会文,形成自己对教材、对课文独到的认识。第二步:跳出文本――“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在深入理解课文后,教师还要从教材中跳出来,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中审视眼前独立的教材。第三步:回到文本――“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有了自身对文本的独特感受,有了对文本相关材料的积淀,教师再回到教材中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更广阔的视野。
有效整合,突出教学中心问题。有效整合即教学设计体现板块结构,整块推进。“教学板块”是指比较集中而又相对独立的具体教学环节,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必由若干教学板块组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相对简单,我们认为一节课的教学板块以三个左右为宜,使之具有根据学情适时变化的灵动的预设柔性。提倡“大道至简”,即教学必须返璞归真,不可承载太多的“使命”,要体现一种“简约之美”。教学中,教师应分析学习内容和学生特征,设计一个能转化为任务的、最接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教学任务性和挑战性的中心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对中心问题进行分解,分解成由易到难或能分散难度的问题序列。前文中提到的课堂实例虞大明老师的《祖父的园子》就是进行了如此精妙的教学设计。
意味无穷令人醉――精彩的语言
听过大师们的课后,我们都能立即深刻感受到他们的课之所以有强大的吸引力,能感染在座的每一个人,是与他们的劳动工具――精彩美妙的语言有很大关系的。大师们的语言是那样具有震撼力。
“你的话俨然具有哲学家的味道!”“这么多人,你敢把课文读出来,我欣赏你!”“别紧张,孩子,我听出了你的自信!”“你太有潜力了,如果能微笑着读,这个奶奶会更讨人喜欢!”多么温馨的话语,多么甜蜜的语言,无论是哪个人听到了,都会热血沸腾。其实,人都盼望得到别人的赏识,经常得到赏识的人大多表现非凡。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斯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由此可见,激励性的语言有多么重要,更何况是对我们成长中的孩子呢?
大师们的课堂语言不仅那样温暖人心,还那么耐人寻味,值得积累。安徽省小学高级教师张文花老师在执教《数星星的孩子》中指导“睡”的书写时说:“左边窄来右边宽,两边互相让着点,抱成一团讲团结。”听,这仅仅是在教孩子书写吗?她还在教孩子怎样写诗,更在教孩子怎样做人。
他们的语言或幽默诙谐,或直言不讳,或娓娓道来,像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呈现在一堂堂课中。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与象共舞》中描写象的动作时这样巧妙地运用语言:“舞蹈的大象随什么跳舞?音乐的节奏。把节奏两个字圈出来,读这两个字,快读,慢读,重读,响亮地读,迅速地读,轻声读,低下声读……听听你们读的,有节奏就有变化,有长就有短,有快就有慢,有强就有弱,有轻就有重,这样长长短短、快快慢慢、强强弱弱、轻轻重重就是――节奏。大象有哪两个动作正体现了这样的长长短短、快快慢慢?――摇头晃脑、颤动身子。是的,这样的动作极其符合音乐的节奏,也符合舞蹈的节奏,齐读这句,读出节奏韵律感来!让你自己成为一头大象,随着欢快的音乐一起翩翩起舞吧!再读这句!此时不鼓掌,更待何时?!”听,多么风趣的语言,多么新奇的文字,妙语连珠,字字珠玑,怎不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大师们的课让我们深感高超的课堂语言艺术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它不仅催人奋进,更能潜移默化孩子的语文素养。“孩子们的语言是海量地听出来的”。如果我们的孩子能经常听到这样优美的语言,他们语言的运用一定不再匮乏、平淡、无华。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那么,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言的艺术性呢?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一是要具有准确、鲜明、风趣、亲切的有声语言;二是体态(无声)语言必须形象、得体、自然;三是采用规范性、激励性的课堂教学语言。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概括地说,课堂教学语言主要有“四美”:①音美,要讲普通话;②意美,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美、生动美;③形美,追求修饰美、多用溃虎芮槊溃具有高尚的情操美、道德美等。因此,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
一、深入挖掘教材,因势利导
语文课本中,传统优秀道德帮事很多,大多蕴含着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丰富材料,如爱国、尊师、诚实、谦逊等等。课本中写人、写事的文章最易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些语文课的教学,本身就是一门传统美德教育课。所以作为教师,就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美德教育因素,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例如:教学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时,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话,通过对比读来体会小柳树的骄傲自大和小枣树的谦虚礼貌,鲜明的对比中,学生的感悟得到深化,情感意识得到了升华。又如三年级下册中的《一面五星红旗》一课,文中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用自己的言行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并得到了外国面包店老板的赞叹和尊重。在教学中,我抓住了文中重点语句去引导学生感悟,并伴随《五星红旗》的深情厚重的音乐,让学生去读文,给学生创设了入情入境的环境,从而感受那股强大的爱国之情。再如《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文,文中对雄日诚实的优秀品质没有直接用语言叙述,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思想实质的感悟,我启发学生思考:雄日在参选国王的时候,花盆里是空空的。那么,他的花真的没有开吗?学生略加思索后,说:“开了,他的花开在心灵上。”我进一步引导:“对了,他的花开在了他的心里,他的花是最美的‘诚实之花’!”学生在思辨中,心灵深处得到了诚实的营养滋润。
二、结合语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
学生喜欢各种各样的活动,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就可以充分结合实践活动来开展,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有助于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加深感悟。
例如:我结合语文课的实践活动这一形式,开展了“感知父母情,回报父母恩”的一系列活动。首先以《可贵的沉默》一课的教学为“激情点”,在读文中感悟到生活中不但要能感受到父母的爱,而且更要懂得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然后,倡导学生回家和父母谈心,更多地了解父母为了自己的成长所会出的辛劳,从而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接着,让学生去搜集孝敬父母的故事及歌曲,许多优秀传统美德的典范文本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读后,被文中人物深深地感染了。最后,我启发学生应该真真正正地为父母做点什么了。结果,在那以后,我们班的学生家长很多都这样跟我说:我家的孩子似乎懂事了,还主动帮我做事呢!
三、加强诵读积累,明理导行
在别人眼中,她是一个“草根教育家”,而在她自己看来,“是一个且读且行且思的书虫而已”。
走进她的居室,最显眼的就是那几架整齐排列的大书柜。作为语文教师,她喜读文学书籍。作为一个教育的思考者,她更爱读的是那些洋溢教育智慧、蕴含教育哲理的经典。《给教师的建议》《学校无分教育三部曲》……她如饥似渴,一本本细细地研读。一本《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被她反复咀嚼多遍,书页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阅读时的旁批。她说:“读着这些书,我的思想渐渐有了些深度,教育的自觉意识逐渐浓厚,教育实践有了行动指南。”
不仅仅是自己阅读,段静还把教育研究的目标定格在让孩子爱阅读、教孩子会阅读上。“将学生带进那浩瀚的书海,将他们培养成一只只喜欢读书的小书虫,用书香浸润出一颗颗高尚的心灵是我的教育理想。”
为了甄选阅读材料,她稍有时间便扎进学校里的两个“阅读·梦飞翔”图书室,把图书室里8000余册图书阅读完后,又进行了分析、比较、分类,以便有针对性地安排阅读教学。2011年段静接手一年级,针对学生年龄小喜吃零食的特点,段静带孩子们读《点点要长大》,让孩子知道了要好好吃饭,健康长大;六七岁的孩子,要换牙了,段静和他们一起读《牙仙女》,用美好的童话故事,帮他们缓解不适和尴尬。“我孩子现在生活中遇到些小问题,也知道用读来的小故事化解,这让我们家长感到高兴。我们很感激段老师!”学生家长李青说。
晨诵午读,她带孩子们吟诵经典,朗读儿歌,读绘本、听故事;放学铃响后,她安排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回忆故事内容,描绘阅读感悟;主题班会上,她安排绘制“阅读地图”、阅读报告会、读书广播、书友交流等活动。在她精心设计的多样化阅读活动中,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盎然,想像与思维能力得以迅速发展。段静从床底捧出一个摆满了花花绿绿大小不一作业本的纸箱,幸福地与笔者一一品享学生的佳作。“这个纸箱是我的宝贝,这些都是孩子和家长合作的‘童书’。它是亲子阅读给家庭带来和乐的见证,也是我以后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段静激动地说。
作为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我在调研全校各班级阅读情况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一个班的学生都有一本“采蜜本”,学生们的“采蜜本”记得满满的,但质量却不高,词语基本以四字词语或成语为主;句子几乎清一色的比喻拟人。更有甚者,同一本本子,前后有许多积累的好词佳句是完全一样的。调研的结果说明,孩子们完成了面上的作业,教师们的目的却没有实现。
针对这种情况,我抽取了四年级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令我大吃一惊:全班六十二个学生,有四十五个不喜欢这项作业,有三十六个学生为了完成这项作业,在阅读之前,直接到作文工具书中抄写现成罗列好的词语句子,此项作业完全和阅读内容脱节。
学生为什么如此不喜欢做“采蜜本’?原来,学生普遍认为,“采蜜本”成了强制他们阅读的工具,冲淡了他们阅读的愉悦性,从而产生一种抵触心理。我不禁思索:阅读的出路到底在哪?语文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们真正地喜欢上阅读,从而帮助学生丰富语言材料呢?
众所周知,以色列之所以能成为全世界最喜欢读书的民族,是因为大部分以色列人刚开始教孩子读书时,会在旁边放一罐蜂蜜,每读一句书,就让孩子舔一口蜜,意思是让他们明白读书是一件甜美和快乐的事。这样看来,让学生感受阅读的愉悦,是他们爱上阅读的根本。我们不妨学习以色列人的做法,让咱们的学生在开始阅读的时候,也能舔一舔“蜜”,感受到读书的甜美和快乐。我建议教师们可酿制这些“蜜”:
一、教师要做一个绘声绘色的讲书人
在阅读课时,教师有意识地挑选学生们喜欢的书,每次读一部分内容,读到扣人心弦之处或精彩部分时,教师可故意说:欲知下文,请听下回分解。学生的好奇之心就会被高高调起,不用教师吩咐,就会把书寻来,急急得往下读。
二、教师要做一个活动的创始人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是促使学生主动读书的“蜜”,低年级的教师可开展读儿歌比赛、故事人物涂鸦大比拼、童话表演会等活动。中年级的教师可开展故事人名竞猜、美文诵读、故事接力赛等活动。高年级教师则可组织些好书推荐会、精彩章节书法展、读书博客吧等活动。
三、教师要做一个阅读的引路人
教师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爱上阅读,还应培养他们读书的能力。教师可定期推荐一些优秀书目,让学生逐步形成甄别好书、能为自己选择适合读物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利用班级读书会的时间,有目的、有系统的为孩子们评析文章的精彩字词语段,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渐渐拥有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素材;鼓励与评价
提起作文教学,大家都教师有一个共同的深刻感受:学生怕作文,老师叫头痛。但我们都知道,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因此,语文教师都非常注重作文教学,且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汗水,但往往却事倍功半。如何加强作文教学呢?如何能让学生对写作文产生兴趣并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呢?作为一名刚刚从教不久的新教师,我大胆地提出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件事产生兴趣,他才会积极去做并且努力使之成功。让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事莫过于玩了,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那么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写作。记得有一次,三年级语文园地七的写作没有固定命题。那节课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在教室讲,而是让学生出去自由活动了一节课。但在出去活动前我提出了要求:认真玩,用心感受玩的乐趣!孩子们痛痛快快地玩了一节课,并且要求我也加入其中。到了第二节课,当我说:“大家来说说各自的感受吧!”大家都踊跃举手,积极发言,连我们班平时从来不举手的路广兰也举手发言了。那篇作文写出来后效果出乎我的意料。有个学生是这样写的:今天我才发现我们的杨老师原来是个大孩子,她会的游戏好多啊!而且她还是个“小气鬼”!她和我们一起跳皮筋,发现我们小小耍赖都要指出来,并且不会因为她是大人我们是小孩而让着我们,真是锱铢必较!但我们还是非常高兴!看,孩子们就这样上了一节愉快的作文课,没有谁觉得这篇作文难写,都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因此,我觉得用游戏的方法教孩子们写作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调动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将游戏融入写作训练中,教孩子们在玩中写作,写作中再现玩趣,让孩子们觉得写作文是最件轻松最平常的事,而不是一件痛苦的事。
二、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孩子们写作文最大的困难就是无话可说,一节作文课往往冥思苦想半天也写不出只言片语。儿童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材料,离开它们,一切都无法从头谈起。所以学生作文要有广泛的材料。那么,如何积累素材呢?主要有两种途径:
1.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觉动脑、动手能力差,还不能有意识地去看、去听、去想,这就需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捕捉写作素材。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而孩子们对生活热情、敏感、充满活力。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能观察到许许多多的东西,孩子们只要细致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就一定能克服“无话可写”的困难。如人物的音容笑貌、社会的各种现象、生动感人的场面、自然景物的状态、气候的万千变化等,孩子们积累了大量写作材料之后,自然会有感而发。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再加上教师的适当指导,孩子们就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而不是空洞无物的文章了。
2.积累课内外知识素材
书本中的材料也反映着现实生活。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也要靠多读、多背优美词句、好的片段。新课标的要求也体现了这一点——重视文本,很多课文的课后练习中都要求“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背诵、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使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书籍,并使之成为习惯,长期坚持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非常有益。在阅读时,提醒学生做好笔记,勤写心得,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及典型事例就摘录下来。学生看的、记的多了,在写作时就不会“捉襟见肘”,而是“出手成章”。
三、充分的激励与评价
教师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作文的评价,不仅仅是改错别字、疏通句子、写写评语,应该是能促进学生主体地位发挥的评价,应该是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的评价。而小学生的自尊心很强,上进心强,因此就需要老师在评价中充分体现激励与肯定。只要看到学生有一点点进步就要给予鼓励,不要吝啬使用赞赏的话语。深入地了解学生,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最美的语言去激励他们,当学生听到老师那亲切、温和又充满鼓励的语言,他们的心里一定会充满着温暖,他们怎能不好好去写作文呢?学生的写作欲望也就自然而然地激发出来了。
刚进校时我对语文教学一窍不通,每次面对学生,心中诚惶诚恐,就怕因自己的稚嫩而耽误了孩子。看着3个拼音字母,难以想象这些简单的知识要花整整四十分钟的时间来讲解。所以清晰地记得,当时我一下课就往办公室赶,因为她们的“闲聊”对我可是金玉良言。听着她们的真切感受,我心中的疑团一个个解开,常常有醍醐灌顶般的收获。渐渐地,我才明白,原来语文教学是一件如此严谨如此细致的工作。小到生字卡片出示的方式,喊哪些同学来回答问题,板书书写的位置,图片播放的时机……都会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果。从刚踏上讲台的一个不知语文为何物的毛丫头,到现在,能把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与思考体现在课堂上,我想,很大程度上都应该归功于同组老师一次次毫无保留,看似随意的“闲谈”。
还记得执教五年级上册《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第二小节中我抓住“抚摸”“念叨”“分出”“悄悄”等词带领学生体会对大黑骡子深切的爱意。可是,上下来,总感觉隔靴搔痒,浮于表面。学生能找到这些词语,也能说出自己浅显的感受,但谈得不够深入。课堂并没有随着我的引领而走向深入。我和大家谈起了这份困惑,同组老师似乎都有同感。倪校长听了,若有所悟,她想了想说:“这么多词语中,哪个词语最有挖掘的价值?”随即,她翻开词典查阅起来,“你们看,念叨这个词词典上这样解释:因惦记或想念而在谈话中提到。我们可以抓住这个词深究下去。”于是,大家七嘴八舌起来:对,我们把解释出示在黑板上;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感受说说对念叨的理解;再回到课文去体会这份念叨中饱含的情感……于是,我连忙记下这些思维的火花,修改了教学设计:生活中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念叨?他念叨些什么呢?(心里一直记挂着孩子,父母亲常会情不自禁地这样喃喃自语。)文中记挂的是谁?记挂他什么?从这个词上,我们可以看出,对大黑骡子怀有什么样的情感?(同情、不舍、愧疚……)谁来学着他念叨一回?(这是一种喃喃自语,声音要轻。)再走近课堂去理解这个词语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们的思维果真异常地活跃。这一次交谈,我发现解读教材时不光想着问题怎么问,还要想着学生的答案。要了解学生,并根据思维的深度设计进一步深入探索的思路。这样灵光一闪的时刻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实属常见。当我在教学中感到困惑时,它会为我劈开眼前的迷雾;当我无助时,它会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
六年级上册有篇巴金的文章《给家长孩子的信》。我一直很喜欢巴金的文字,备课前,我阅读了大量巴金的文字,也充分学习解读了这篇文本材料。我一遍遍地读着教材,从字里行间我深切地感受着老作家的真诚情怀,亲切劝勉,以及他对生命的礼赞。信中还有许多的句子富含哲理意趣,就像孩子们的精神坐标,为我们当代孩子的人生航程指路,老人谦逊的姿态跃然纸上。于是,第二课时我按照“明白一番道理,感悟一份情感,走进一个人物”这三大板块组织教学。思路清晰,富有层次,整堂课下来学生在我的引领下逐渐走进巴金老人的内心,体会着这份质朴醇厚的情感,自我感觉不错。办公室里,大家正谈论着如何深入浅出地引领学生体会“开花结果”的深刻含义,我也亮出了我的观点:“这节课,没有按部就班地讲读课文。而是先让学生说说,读完课文明白了哪些道理。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再以联系实际,相互补充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写作是因为有感情’‘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要珍惜时间’等句子的深刻含义。接着,通过品析词语,抓住‘无论如何’‘终于’‘多么想’等词语让孩子感受巴金对家乡孩子深切的牵挂和浓浓的爱意。最后,结合‘只是普通人’,补充巴金的相关资料,孩子们自然而然了解了巴金谦逊的人格魅力。对巴金的敬仰油然而生,都纷纷抢着读巴金的文字呢。”听着我的一席话,大家似乎都为我的想法称好,倪校长也忍不住点头:“你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了!”似乎真是这样,因为这份轻松的环境,在人前胆怯的我早已忘了什么是羞涩,有想法就可以畅所欲言。这日日的探讨、思辨,也提升着我对课堂的反思能力,评价能力。它像一个舞台,给我们每个老师一个表达的机会,让我们整理着每天的教学思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我们的教学朝着一个更加明朗、准确的方向前行。它不仅让我懂得怎么教孩子,更让我明白为什么这么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