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中生物的方法范文

高中生物的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中生物的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中生物的方法

第1篇

一、让学生具备学习高中生物的前提条件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才会积极而愉快地投入,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学好生物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兴趣。其次要亲其师。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如果一个学生喜欢这个老师,那么这个老师所教的这门功课成绩他肯定不会差。当然,我们要学好高中生物还要从高一抓起。高一是起点,是基础。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学习就不困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兴趣,亲其师,重基础,就是学习好高中生物的前提条件。

二、让学生养成学习高中生物的好习惯

预习、听讲、复习和作业、总结等步骤的学习高中生物的常规,要在实践中形成习惯,一旦形成学习习惯,就会尝到甜头。听讲是说要让学生把学习高中生物的主要功夫应下在课堂上,听讲这一步骤是极为关键的。而通过复习,可以加强记忆,通过作业又可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总结,因为通过总结,不但可以复习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而且能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知识连贯起来、综合起来,使知识建立起各种联系。正如人们所说“好习惯终生受益”: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

三、教给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好方法

1.突破知识难点

有些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一、复杂问题简单化。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使知识一目了然。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后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就容易记住了。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如遗传学解题,可将其化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小题,依次解决。其二、抽象问题形象化。思维越离开具体事物,就越抽象。有些知识,与现实联系少,理解起来困难。这时,要尽量借助某种方式,使之与实际联系起来,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间结构复杂,老师很难讲清楚,但出示一个DNA模型,几分钟即可解决问题。因此,学习生物常常需借助图形、表格、模型、标本、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

2.构建知识网络

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抓住生命基本特征这根主线,理清每个章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把所学内容有机地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日常生活相结合,此外,还要密切关注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具体地讲:首先是把握知识的纵向衔接,使知识连成一片。生物知识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第二章生命的基础中,了解生命的物质基础为掌握生命的结构基础作了铺垫,而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结构基础又给理解细胞的分裂打下了伏笔;又如遗传和变异这一章,不知道分离规律的实质根本无法继续学习自由组合规律。其次是关注知识的横向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立体化。生物学科中的章节之间既有递进关系,也有并列关系,内容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因此,学生要牢牢抓住生命的基本特征这根主线,丰富知识的内涵,扩大知识的外延,把生物知识汇成一张完整的网络。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课本中各章节内容之间,也具有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记忆,而是要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3.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更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联系自然实际。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花园、动物园、庭院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生长,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联系生产实际。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否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原理的掌握。同时还要联系生活实际。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生物教师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生学以致用。

总之,高中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中的知识并不深奥,但是往往有许多高中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更要学方法。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重要保证,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怎样学习高中生物》.中小学教育网.

[2]颖儿碧荷叶.《高中生物学习方法简谈》.

[3]侍东升.《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指导》.盐城市龙冈中学.

[4]《高中生物学习方法》.中学.学科网.

第2篇

【关键词】 高中生物 高效复习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1

一、转变教学理念

如今的教育再不能采用以前的思维模式以及教学理念。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应该让学生多做一些与实际生产生活相关的题目,避免那些知识填空,问答类的题目。在现代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把知识教给学生,还要努力让学生把理论应用到实际,比如基因遗传、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等。

二、培养主动思维

我们应当转变教学思想,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知识点,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总结的给同学们展示一下,让同学们补充更正,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总结过程中加深记忆。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以往学生们总是听老师讲,然后在下面做笔记,有时候根本不会自己思考。由于生物这门课的知识点比较零散,学生偶尔也会缺乏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思维转变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例如在复习植物细胞光合作用时,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植物是如何生存,仅仅是从土地里获取养分么?植物有阳光才能生长,那光能是如何转化的?教师通过环环相扣的提问来激发学生主动回顾思考的能力。

三、捋顺知识结构

到了总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知识的系统化。对学过的知识加以总结归类,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比如植物的呼吸作用,动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其他生物的呼吸作用都放在一起考虑。这样一来,在考虑某一个问题时,相应的知识都能回想起来,有时候某些知识忘记了,在查阅的时候,也能同时复习相关知识。

了解了重点难点后围绕这些重点向周围拓宽延伸,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利用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知识连贯起来,比如通过DNA可以联想到DNA的组成单元,以及基因,通过基因可以联想到遗传和变异。有了遗传和变异进而有了进化。这样一来便形成了一条知识链,然后通过知识的扩充,进而形成知识网络。高考中遗传变异向来是考试的重点热点,通过这样的总结,我们才能更好的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同时又能举一反三。

四、强化材料题目

实验题在生物试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经常会出现的题目,可是实验分为好多种,比如有些是验证类的实验,有些是探究类的。我们平常应该之一总结,了解每类实验题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模式,同时我们在做题之前也应该了解题目要考的重点以便我们联系相关知识,验证类的实验考察的是学生对于原理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对原理深入了解。探究性的实验一般比较难,多是一些比较对照类的,学生仅仅了解原理是不够的,需要学生在了解基本的原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察类的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已经从理论阶段上升到了实际层面,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做实验题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实验所需的条件,不能遗漏。例如在对染色体遗传方面的材料题进行解答时,要分析清楚题目内容,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步解开答案。

在生物的复习教学中,一些材料题得到了老师的重视。材料题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寻求突破口,查找相关内容,从而解决问题。学生们通过总结归纳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切记不能让学生一味的死记硬背,在解题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积极思考,学习解题的思路,而不是仅仅把题目记住。现在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思维的培养,教师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引导帮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但是,学生们也应该积极配合,开动脑筋思考。

五、注重考试重点

我们注意到高考考的是中学生物,包括初中以及高中的知识,涉及范围也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不引起重视,我们将会在生物上面栽很大的一个跟头。高考生物需要复习的知识点涵盖中学阶段的所有内容,虽然都是以前学过的知识,但是大多会有记忆不牢的问题,很多知识点有可能遗忘。所以,我们不能因为高考生物的分量不是很重,就放松对它的复习。教师在复习课上要针对学生特点来选择高效的记忆方法,也就是说我们想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对于有对比特点的知识点,例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等,都可以通过对比手法来记忆。

作为教师应该通过分析考试大纲或历年的经验,帮助学生找出重点难点。让学生确定自己的复习范围,而不是胡乱复习。因为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往往目标不明确,比较迷茫。确定了重点,学生才能知道要侧重复习哪方面。

第3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方法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3-0120-02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力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顺应新课程理念下,作为合格的高中生物教师,要在教学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一 生物实验法

作为一门实验学科,生物学注重观察和实验。在生物教学中运用生物实验法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实验对于促进生物教学具有重要意义:(1)生物实验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在生物实验中,通过对各种实物的观察研究,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巩固了有关的理论概念,深化了对教学原理和规律的理解,掌握了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生物实验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根据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生物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是重要内容,生物实验可以有效达到这一目的。(3)生物实验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生物实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思维习惯。生物实验本身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通过正确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定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5)生物实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从现代科学的发展规律可以看出,交叉学科发展日新月异、学科渗透逐渐显现,因此对科学研究者的协作精神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生物实验中,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划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 反向教学法

反向教学法是由已知的结果,推出问题产生的过程,再推导出问题原因的一种教学方法。反向教学设计提倡从所追求的结果出发设计活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考虑评估方案,然后再具体设计活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反向教学法的使用,有着“另辟蹊径”的作用,在进行遗传解题教学方面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跟人们的思维习惯相反,反向教学是一种逆向启发智力的方式,其原理如同数学证明中的反证法,可以巧妙地使得顺向不能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得到解决。通过逆向思维的参与,可以有效简化思维过程,极大地提高思维效率,进一步深化对概念和问题的认识,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运用逆向思维要尊重其自身的逻辑规律,要以符合思维的正确答案为基础,不能为了新奇而故弄玄虚,那就明显违反了思维的科学规律。

三 模型建构法

生物知识相对于其他科目而言,是比较零散的。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寻求系统地、全面地传授生物知识的有效方法。实际上,模型建构恰能很好地实现上述目标。模型构建法是通过研究模型来诠释原型特征、形态及本质的特有的一种逻辑方法。生物教学模型可以划分为数学模型、抽象模型、实物模型及物理模型四类。其中数学模型法指的是以符号、公式等数学语言来表征生物学的知识、现象;抽象模型法指的是通过抽象得到生物原型方面的本质属性而使研究对象得以简化;实物模型是采用相关实验器材或者自制器材来形象展示教学相关内容的方法;物理模型指的是依照类似原理,将真实事物依照一定比例缩小或者放大成为模型,其状态变量与原事物保持一致,但是能够通过其模拟该事物的性质和功能,更加形象地来解释认识对象。其中,模型构建法由于其有效作用,成为了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的有效工具。模型教学能有效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有助于帮助学生将内在的逻辑关系或者抽象概念转化为图像、公式、实物,拓展其模型构建主体的思维,提升其搜集、归纳和总结信息的能力。

四 类比推理法

类比推理法是合情推理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的一些属性相同或相似,来猜测另一些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的教学中恰当的引用类比推理,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它的实效性也使之被列入课标中,是高中生物课程要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十一项基本技能之一。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可见,类比推理具有较强的探索性、预测性和创造性,但也不是必然的推理,这就要求教师在仔细观察收集材料后,大胆地联想,将未知与已知进行类比,与此同时也需要不断检测其正确性。所以在教学中,仅把类比推理的含义及过程讲清了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仔细观察比较,真正理解类比推理的含意与过程,最后达到掌握并能准确应用类比推理这个方法的目的。

五 结束语

教学方法具有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不仅牵涉到课堂时间和空间上的问题,更受作业安排、教学管理、时空安排等课外因素的影响。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方法创新,充满机遇和挑战。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实际、学校的条件等因素,精心选择并设计适宜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促进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曹莉莉.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J].教育科学研究,2003(Z1):7、8

[4]孙立祥.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教学中教材处理的策略[J].生物学教学,2011(2)

第4篇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分析方法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但是在平时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而不重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只满足于实验是否成功,而对于失败的实验却不加以重视,多加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或者就连实验都完成不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学生没有对实验作出一定的分析,甚至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对一个实验进行分析。

在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无关变量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实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使实验重做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中能够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因此,笔者觉得,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除了使学生达到提高动手能力、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验证所学知识这些应有的目的以外,教育学生正确地看待实验的成功与失败,并让学生学会去分析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目的。

如何对实验进行分析呢?笔者从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总结出从以下的分析方法。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实验目的”的分析。实验目的,是我们整个实验操作的核心,材料的选取、实验步骤的设计等都是围绕着实验目的展开的。例如,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这一实验中,实验的目的就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那么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就必须围绕这个目的进行:(1)对比实验就只能设置一系列的温度梯度,比如5℃、15℃、25℃、35℃、45℃、55℃等,不能设置成其他因素(像PH)的影响;(2)既然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那么对实验操作对象酶及催化的底物的选取也要注意,可以选择淀粉酶催化水解淀粉,但不能选择过氧化氢酶催化水解过氧化氢。因为在实验过程中,自变量是温度,但是过氧化氢本身又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分解速率加快,这样在分析实验结果时,就无法得出过氧化氢的分解到底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还是因为温度的升高;(3)要探究的是对“酶活性”的影响因素,而酶活性的提高或降低我们是无法用肉眼去观察的,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就必须要找出能代表“酶活性”的现象。根据第2点的分析,我们知道这个实验采用的是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结合“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这一知识点,我们就可以用碘液加入反应后的溶液中,根据溶液是否变蓝或者变成蓝色的深浅来判断“酶活性”的高低。

实验分析的第二点,就是对“实验材料的选取及实验试剂”进行分析。实验材料是实验过程中直接操作的对象,如果材料选取错误,那对实验的结果肯定会造成影响的。例如,在“菲林试剂检测还原糖”这一实验中,材料选取的对错可能是造成实验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首先,选取的材料必须是含有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而不能是像富含蔗糖的甘蔗之类的(蔗糖不属于还原糖);其次,不是所有含有还原性糖的材料都合适,比如像韭菜汁、西瓜汁之类颜色较深的材料就不能选用,因为实验最后的结果“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的,而韭菜汁、西瓜汁这些液体的本身的颜色就会掩盖最后的实验现象“砖红色沉淀”,导致看不到实验现象而使得整个实验失败。所以在这个实验当中,应该选用“含有还原性糖而且颜色较浅”的实验材料,比如梨子汁、苹果汁等。

“实验试剂”的分析,相对要复杂一点,因为一个实验对试剂的浓度与纯度、所需试剂的量及实验过程中试剂的添加顺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首先试剂的浓度与纯度对实验的影响。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专家学者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所以在实验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书本多提供的浓度进行配置,否则将会影响实验的最终结果。如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应该放在0.9%的NaCl溶液中。因为0.9%的NaCl溶液的浓度与细胞中液体的浓度相当,如果NaCl溶液浓度过高,会导致口腔上皮细胞失水皱缩甚至死亡;如果NaCl溶液浓度过低,又会使得细胞吸水膨胀,甚至吸水过多而涨破。关于试剂的纯度则比较简单,主要注意一点:在配置溶液时,要求用蒸馏水的就只能用蒸馏水。比如在配置不同PH的溶液时,如果用自来水,则可能因为自来水中的一些离子的存在而导致配置成的溶液PH有所偏差。

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无水乙醇、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10ml无水乙醇是适中的,若无水乙醇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无水乙醇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例入层析液时,其量距烧杯底不能超过1cm,否则容易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试剂的添加顺序有时也会成为影响实验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在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用菲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必须是先等量混合均匀后才能加入待测溶液中;而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则只能先加NaOH溶液1ml,摇匀了然后才能加CuSO4溶液4滴。

第三点,则是对实验的操作步骤进行分析。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故应重点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操作方法错误

在具体操作某个步骤时,没有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做,肯定会影响实验结果。如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中,有些学生在换上高倍物镜镜头后仍然使用粗准焦螺旋而导致物镜镜头与玻片相撞,压碎玻片甚至损坏镜头。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该“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而有些同学则是直接在盖玻片上进行按压,这样就很容易把盖玻片压碎,甚至可能将手划伤。

2.操作不严格

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一个眼睛睁着一个眼睛闭着;检测脂肪时所选用的切片不够薄;在用“引流法”添加液体时,吸速过快,而导致细胞流失;滤液细线划得不细不齐等等都会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3.漏做某个实验步骤

第5篇

【关键词】高中 生物 记忆方法

在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成为现在的教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学生进入高中以来学习任务繁重,并且高中生物课本中的许多内容又比较零散,如何做好生物复杂知识的记忆,提高记忆的效率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生物知识巧妙记忆的方法现与同仁交流沟通。好的记忆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记忆知识,让使生物课成为学生感兴趣的一门学科。

一、比较归类记忆法

比较归类记忆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一段知识后,进行归纳、总结,以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索,构制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的方法。我现在用两个例子说明一下总结出比较归类法在高中学习中的重要行,如总结下丘脑的功能(1)作为神经系统的调节中枢:①体温调节中枢②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③血糖的调节中枢④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2)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如合成分泌促某些激素释放激素和合成抗利尿激素。所以说下丘脑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枢纽。此外还可以用列表比较,如高中生物中所涉及的颜色反应实验总结如下:(如表1)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是把一些知识点用谐音字浓缩后再串成一句有趣的话或一个在生活中常用的词来帮助记忆的方法。如属于蓝藻类的生物包括:蓝(蓝球藻)色的念珠(念珠藻)会发(发菜)颤(颤藻)。再如对各种碱基名称的记忆:对于“T”可以联想到“T 恤衫”,“T 恤衫”穿在胸部上,这就记住了“T”代表胸腺嘧啶;英文字母“C”是单词细胞“cell”的首字母,通过细胞谐音。故而记住“C”代表胞嘧啶。“G”的英文手写体挺像鸟头,从而记住“G”代表鸟嘌呤;“U”的形状较像尿壶,“U”代表尿嘧啶;通过谐音的方式学生能够较轻松的掌握了一些易混淆的知识,把枯燥的生物记忆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使得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是利用识记对象与客观现实的联系、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材料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来记忆的方法。如叶绿体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位置自上而下依次: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可以联想为:前两种色素的名称全是中文,后两种色素中含有英文(记忆为中国人跑的比英国人快);胡萝卜素(四个字)、叶黄素(三个字)四个字的比三个字跑的快;叶绿素a、叶绿素b的记忆是a比b跑的快;通过联想找到需要记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就能够较好的记住相关的知识。

四、口诀记忆法

口诀记忆法就是把记忆材料编成比较顺口的句式来记忆的方法。例如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变化特点: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数倍均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再如判断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遗传图谱学生往往很难下手,我就给学生总结了一个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判断伴X隐性为“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X显性为“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又如根据表现型写基因型时可用:“隐性性状直接写,显性性状先写半,结果再把子代参”。

五、巧用数字法

巧用数字法就是把将生物学上易混的点用“数字”总结归纳,简单明了的记忆方法。比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指五种基本元素:C、H、O、N、P;“四”指四种基本单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三”指三种基本物质: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二”指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一”指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DNA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基因上的碱基数:mRNA上的碱基数:蛋白质对应的氨基酸数比值记为“6:3:1”;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少)等。

六、图解记忆法

第6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方法

生物的教学方法,是师生完成高中生物学教学目的任务所使用的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中学生物学教学在确定了教学目的任务和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应该选择匹配恰当的教学方法。生物教学方法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确定生物教学内容、完成生物教学目的任务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内容就是“纸老虎”,没有实际意义。二是连接教师、学生、教材的纽带。三是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息息相关。教师是教学方法的主导者,落脚点是学生。教学方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效果。所以说,教学方法是教学的基础,是教学效率的保证。

一、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对学习的自信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反思,古人说过:“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可见“质疑”的重要要性。在生物教学中,“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如在学生学习的植物光合作用知识时,因为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都很贴近,所以可以提出很多问题,但目前来看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非常薄弱,学生课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变得越来越低,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具体表现:1.害怕提出问题。好奇心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虽然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是怕所提问题太简单或者与教学内容无关,被同学嘲笑,怕打断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被教师批评,所以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表现出来,是一种潜在的状态。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就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2.由于受传统教育“填鸭时”思想的影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从而消失淡化问题意识,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针对以上情况制定其策略:(1)教师明确自己的地位,放低自己的姿态,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2)列举教育事例,进行“问题意识”教育。(3)创设简单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4)进行提问评比活动,激发提问兴趣。(5)加强活动课程,促进自主学习。所以,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观察能力。

二、教师应有自己的定位与作用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单一的传授者,只是一味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方式对课堂教学尤其是生物教学没有好处。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1)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共同探究和学习的参与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就是单纯的“教”与“学”,而在现代教育理论中提到:教学活动是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交流学习教学的经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通过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放下自己的骄傲的架子,摒弃教师高于学生的思想,主动真诚与学生沟通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学会享受学习这一过程。(2)教师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教师在课下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鼓励和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3)教师要抓住生物课堂中的育人资源和学习资源。教师要善于发现、抓住、挖掘课堂中的教育资源,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生物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教师的定位了自己的角色,了解自己的作用,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有的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生物课堂的主人。

三、理论与实验的结合

第7篇

一、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记忆方法很多,下面仅举生物学习中最常见的几种。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就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通过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

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方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比较和归类互为前提,一方面只有通过比较,认识生物的异同点之后,才好进行归类;另一方面,只有把生物进行归类,才容易进行比较。因此在生物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的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法,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

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

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二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抽象和概括也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在抽象中加以概括,在概括中加以抽象,以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入的掌握。

二、具体做法

1.首先要培养对生物的浓厚兴趣,在此基础上反复地看书。其他的理科或许看书还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唯有生物,是一定要看课本的,包括大字、小字、注释等等,要反复看,画上不同的重点。比如主干知识,第一遍看了没记住的,第二遍看了没记住的,做题时提到的等等。生物还是理科中和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

2.作对比。比如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酶合成调节和酶活性调节、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等。

3.注意总结。学到一定程度就要注意总结,比如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各种育种方法等等。

4.流程图和背诵结合。若上课认真听讲,就会发现很多生物过程老师讲得很细致,要结合课本,在脑中反复想动态的画面和流程。比如有丝和减数分裂、有氧呼吸三个过程等。

第8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复习教学 知识点 知识面 训练

一、引言

对于目前高考理科综合而言,生物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又是学生得分点和失分点。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是各个学校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此,对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高中生物课程复习也就是每一个生物老师的重要工作。

二、高中生物教学复习的重要性

复习课对于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一步,生物教学也是一样。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对于复习课,并不是简单的将以往的课程重复一遍,而是要求教师能够将知识点形成一个体系,完成学生对知识整体框架的梳理,完善知识体系。然后对于如何让复习课发挥其作用,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复习和知识的整理,一直是一个未能统一的话题。笔者认为对于高中生物的复习应该根据高考的大纲要求,根据高考真题的变化和用意,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为教学的目标。

三、高中生物教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一)巩固知识点要注意以点代面

在高中生物知识的第一次学习中,知识点通常都是按照章节有序的展开。但我们在复习课的时候并不是简单的对知识点进行学习,而是要求能将整个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完善。因此,在复习课的时候,我们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就可以不必按照原先的章节来复习,可以跳出原来的框架,按照知识点的相关性,一个一个进行复习,用以点代面的方式来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

这种教学方式无需按照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甚至可以采用讲学融合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将所了解的知识点进行总结,然后再梳理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复习课讲给其他同学听,通过大家共同的参与,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良好经验,破除以往学习中的固化思维,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和总结能力。

例如,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如此进行:(1)教师说:可以要求每个学生按照顺序将自己所掌握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并且每个同学都要注意其他同学所讲的内容,不能出现重复;(2)学生甲:每一段基因都包含其特定的遗传信息,而且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段,染色体是其主要的载体;(3)学生乙: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分泌腺进行调节,体液调节也可以认为是神经调节的一个部分,而激素会影响到人体神经系统的发育。等等。

通过这种教学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将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语言表述出来,加深了印象,也可以认识到以前对该知识点的不足,同时在别人的讲解中,也能巩固其他知识点的学习,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的方式既节约了学习的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帮助了学生在跳跃学习时熟练掌握各知识点的目标。

(二)以线串点贯通每条知识线

高中生物的各个知识点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如何让复习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笔者认为在历年的高考中,生物知识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其考核重点依然是基础知识点。所以对于基础知识点的学习仍然是复习课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学生对基础知识点形成脉络也是一个关键要素。因此,在笔者多年的实际教学过程之中,通常都将复习分为几个阶段,前面几个阶段主要是将同学们的基础知识点反复的强调和巩固,因为只有在牢牢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学生才能熟练和灵活的对其进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因此在刚刚的第一阶段复习中我们是采用以点代面的方式来找出所有的知识点。那么在第二阶段的复习中我们就是要将所学习的知识点总结起来,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串联起来,形成一整棵知识树的形状。知识树就好像我们学习的指引,通过每一个树杈、树枝,了解整个知识的结构和布局,快速完成复习的目标,将所有的知识点串起来需要我们教师来指引,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其理解来完成这一复习任务。

我们可以要求每个同学完成知识树的不同分叉的知识链,然后在这样的分工合作之下,学生晚上对考点串联的复习,再汇总。这样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对复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复习效果。

(三)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知识点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但我们仍应注意课后练习的重要性,适量的课堂习题和课后习题训练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当然,教师选择的题目可以是多样化的,填空题、选择题或者问答题都是非常好的考察题型。总之,使用多样化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同样的是提高了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四、小结

在高中生物的复习课上,我们要坚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知识的分析和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理的改变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课后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消除简单而重复的填鸭式教育法和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完成素质教育的要求。按着这样,使用科学的复习方法,必能高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更为优秀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陈双泉.高考驱动下高中生物复习课教学的模式构建[J].中学生物学,2011(3).

[2]杨汝生.高中生物复习课的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0(2).

第9篇

一、夯实基础,认真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总复习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对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加以整理和总结,进而巩固和提高。所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该有计划、有顺序的复习,适当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自由支配。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个知识点,并逐步形成知识的网络和系统。而且,一定要把复习课本知识与恰当的练习结合起来,把引导学生理解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而不能以练代讲、以练代学。

教师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理和归类后,学生可以掌握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理解性记忆和回顾。如,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DNA结构和复制――基因表达――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来源――进化。这样帮助学生归纳出一条主线,以利于学生系统地获得知识,并形成联系的观点,活跃思维。有些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复杂问题简单化

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使知识一目了然。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后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就容易记住了。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 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如遗传学解题,可将其化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小题,依次解决。

(二)抽象问题形象化

思维越离开具体事物,就越抽象。要尽量借助某种方式,使之与实际联系起来,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间结构复杂,教师很难讲清楚,但出示一个DNA模型,几分钟即可解决问题。因此,学习生物常常需借助图形、表格、模型、标本、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对图解图像问题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迁移能力

现行的高中生物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这些图像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升华,其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代替的。近年来的考试中,图像和图表分析题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图像又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课本。教师讲解时,应强调学生读文对图、看图释文、文图活用、读图解题,使图文充分结合。可以按照专题对图表图解进行复习,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图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等。

三 讲究方法,联系实际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操作

生物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活动规律的学科,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要学科之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既是对学生生物知识检验、培养其实验操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具有培养、提升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作用。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倡为学生创设、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机会,因此,高中生物教学既要充分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更要加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本文立足于生物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系统阐述。

一、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实验激情

人的兴趣是一种趋向性心理特征;当其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后,则会主动、积极地对该事物执著地进行探索。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组织、设计生物实验过程中,既要善于创设生物实验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发现感兴趣的生物问题,还要通过活跃教学氛围来引导、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实验的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进行自主生物实验操作与自主探究的欲望。活跃、轻松的实验教学氛围,还可以提高学生实验学习、操作的兴趣,此时,学生往往也会形成“求人以渔”的学习热情。教师则适时地通过生物实验操作流程、步骤的讲解以及为创设的充满悬念、趣味性的生物实验之中,进一步激发、调动学生生物实验学习与操作的积极性,这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生物知识的意识与创新能力也具有积极意义。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情境式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来为学生创设一些具有悬念的、促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生物实验内容,并有机地为学生设计一些生物实验操作的“问题”,进而促使学生形成一种强烈的探究欲,进而激发其借助实验去自主“验证”的实验操作思路,这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自主实践验证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借助体验教学,加速学生知识构建

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须结合学生学情及生物学习规律进行实验教学及创新;同时,教师在实验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应侧重将生物新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作为实验教学重点。由于,生物实验教学可以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动手操作、体验去发现、验证更多的生物知识;因此,教师应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切身体验的生物学问题,使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完成新知识的构建。如教师可以借助生物膜类比实验来帮助学生了解、理解生物膜的相关特性,如让学生通过对气泡(肥皂泡)进行切割、合并、变形等操作,以体验细胞借助生物膜的变化;然后,再引入气泡膜与生物膜的结构类比、形态类比、流动性类比等。教师在此类体验式实验教学过程中,既要通过体验式实验教学来激发学生生物实验及动手操作的兴趣,还要借助体验教学来发挥出学生参与生物实验操作、自主生物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在体验式实验教学过程中更容易迸发出生物学科的创新火花,更易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思维去探究出更多的生物学知识的实验论证方法;并通过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达到了“实践出真知”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了提升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三、借助生物实验,加速学生知识内化

生物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创造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不断提升其生物科学习兴趣。因此,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既要创设更多的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生物实验,实现生物“生活化”教学,并在自己动手进行生物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进行知识构建与内化能力。高中生物教师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物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不断培养学生对各类生物问题的观察能力,在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实验验证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思维去探究出更多的论证方法,进而实现培养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构建,并借助生物实验结果来加速知识的内化速度。与此同时,笔者还鼓励学生在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还应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实验步骤或方法,将自己的想法敢于进行实验验证。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器材来自行设计一些生活实验,去验证自己的“假想”或“猜测”。在学生进行生物实验验证的过程中,一旦学生遇到设计难题、操作问题时,教师则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或是利用互联网中的生物学习资源、实验视频等进行自主检索,收集资料;以此来提高、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与实验验证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亲历对新的生物知识进行“验证”或是“发现”新的问题,促使学生在此类“假想”生物实验操作与验证的过程中完成生物知识的构建与知识的内化。笔者认为,高中生物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应突出、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大胆实践意识,进而才能促使学生在不同的生物实验、实践过程中不断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才能促使学生在发现更多的生物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在生物实验操作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以及愉悦的实验操作体验,这对全面促进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生物知识建构与内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并对提升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时应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来培养、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与信心,使之明确生物学习目标,增强其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通过生物实验操作不断完善自己的生物实践应用能力,为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郝琦蕾,李妙娜.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6(2).

[2]万显发.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新模式研究[J].铜仁学院学报,2017(8).

[3]陈欣.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7).

[4]唐正洪.在新课程下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写算,2014(17).

第11篇

一、简化记忆法

高中学生生物学知识的记忆通常依靠记录笔记以及背诵等方式进行,高中生物学知识主要是在初中生物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讲解与概括,注重生活实际与生物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学生生物学知识的记忆过程中,如果仅仅凭借“死记硬背”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记忆,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学习情况实则较差,无法真正体会生物学知识学习的乐趣。

简化记忆法主要是将生物学知识进行科学简化,使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客观印象,通过简化符号的方式加深学生生物学知识掌握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将生物学知识与生物元素相互融合、分解。

例如在指导学生记忆“DNA的分子结构”这一项内容中,可以将“DNA的分子结构”简单划分为“五、四、三、二、一”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中富含三种基本物质,同时较多基本单位连接构成两条脱氧核酸链,组成一种比较完整且股则的双螺旋结构。

二、口诀记忆法

科学的记忆方式是学生生物学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生物学知识的深入学习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的记忆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合适的生物学知识记忆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变得更为系统化、结构化,使学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生物学知识结构,使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变得更为简单,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知识记忆效率。

生物学知识的记忆可以采用口诀记忆法进行科学记忆,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生物学知识编成“顺口溜”。“顺口溜”的形成生动、有趣,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且容易记忆。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判断遗产病的显性或隐性关系”这一项内容中,可以采用“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等“顺口溜”进行灵活记忆。

再如指导学生记忆生物学微量元素“Fe”、“Mn”、“B”、“Zn”、“Mo”、“Cu”可以采用谐音进行记忆,即为“铁锰碰新木桶”等方式进行记忆。针对于八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可以采用“一家来写两三本书”这句口诀来记忆。在这句口诀当中,“一”表达着“异亮氨酸”,“家”表示“甲硫氨酸”,“来”代表着“赖氨酸”,“写”表现的是“缬氨酸”,“两”则代表着“亮氨酸”,“三”表现的是“色氨酸”,“本”代表着“苯丙氨酸”,最后的“书”则表达的是“苏氨酸”。通过音译的方式进行记忆,记忆效果更为理想,对高中学生生物知识的深入学习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联系实际记忆法

生物学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连,学生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高中生物学知识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联系实际记忆的方法,指导学生灵活记忆生物学知识,选择符合学生记忆规律的生物学知识记忆方法,通过生活实物的联想等方式,增强学生的生物学知识记忆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完成“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这一项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问学生“一个人的早餐是一杯牛奶和一个鸡蛋,这种饮食安排符合生物学研究内容吗?”等问题,组织学生将所学习的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加注重合理膳食和营养健康。

再如指导学生学习“有氧呼吸”这一项内容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农民在农活开展之前,都会首先进行松土工作,这种方式有什么价值吗?”等问题,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构建互动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生物学知识的深入记忆。

四、英汉对照记忆法

科学的知识记忆方法对学生知识的学习十分有利,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掌握能力,同时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十分有益。很多抽象的生物学字符实际上来源于英文,教师可以将英文学科与生物学科相互联系,组织学生通过英汉对照记忆的方式,灵活记住生物学知识。

比如“H”全称可以为“Hear”,can’t hear,即为听不懂,H区受损表现为“听觉性失语症”;“S”全称可以为“Speak”,can’t speak,即为不能讲,S区受损表现为“运动性失语症”;“ADP”中的“D”为“double”,双倍,“ADP”即可以为“二磷酸腺苷”。将英文和中文相互结合,更加灵活、科学的记忆生物学知识。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生物作为高中理科的一个重要科目,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生物学科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高中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点较多,且结合着实验和实证操作,这对高中生来说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对我们从事生物教学的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极其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一、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高中阶段,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大家普遍注重语文、化学和英语三大主科的教学和学习,对于生物这样的“副科”并没有足够多的重视和认识,长此以往,造成了生物课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突出。

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传统的单一型,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在课堂上老师充当着绝对的主角,硬性的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强加给学生,学生的调动很不够,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课堂接收程度,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配备合理的师资力量,专业的生物教师少,一些学校绞尽脑汁,不愿意接纳生物专业教师,并且部分教师提供的知识并没有完全与社会接轨,因此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总是把非专业的“老”、“弱”教师安排去上生物课。

2.教科书结构和样式呆板、单调无法引人入胜。

目前实施课改之后,我们对教科书的选择虽然灵活了许多,但是和国外的相关科目教科书相比,我们的教科书仍然是以罗列知识点为主要目的,版式设计和插图等方面还是不够生动,适应高中生年龄特点和口味的内容不多。由于学生对于教材没兴趣,上面知识繁杂,太难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记住的东西,过了一会又忘记了,对于课本上知识的理解非常的肤浅,而且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欠缺,这样对于生物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3.生物课课时少,实验操作时间尤其缺乏。

目前高中的生物教学,一般是每周两课时,在这么少的课时内完成很多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容易造成知识消化不够,更没有时间去安排很多的生动有趣的生物试验。高中生本身有过多的负担,对于生物课程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他们每天只有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更能体现成绩得语文、化学和英语等学科上,这样很难提起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重视和兴趣,会造成恶性的循环,对于高中生物的发展很不利。

二、创新生物教学方法的途径

从目前高中生物教学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手段和内容都与时代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实施教育改革,以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并使之得到深化。具体来说,要对生物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确立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其学习主动性。学生是生物课程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生物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生物。学生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乐趣,引导学生不断的去了解生物世界中奇妙的现象,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生物科学与周围事物和生活的联系,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科的重要性。

2.让生物教学更加密切的联系生活。

生物学科作为高中理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自始至终给学生的感觉是“书本感”十足,理论感十足,是冷冰冰的理科科目。课堂教学效果的完美理想是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自我感觉中学到有意义的知识,那么针对高中生物,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尽可能地完善教学效果,那么就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在轻松有趣的课堂讲解下学习生物,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生物教学中充分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脱下生物“书本感”十足的外衣,使生物充分和现实生活结合,使得生物成为一门实实在在的,有亲和力的高中科目。

如果能够自然而然地将每节生物课的中心问题融入到日常生活实际中,就会使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科是实际解决生活生产问题的学科,使学生对生物学科倍感亲切。同时这种结合日常生活的教学方法也能增加课堂的趣味,使学生对生物学习更有兴趣,也增强了生物教学的效果。

3.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

生物作为理科科目,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具有直观性,科学性,实际操作性和趣味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验教学,使学生体验生物学科的真正魅力。就高中生物来说,其实验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两种:观察型实验和判定型实验。观察型实验较为简单,实验者可借助显微镜等生物实验工具,对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形态等进行观察。这种观察型实验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来观察叶绿体,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另一方面也巩固了相关知识点。至于所谓的“判定型实验”,即通过对实验对象进行实验分析,来解决“是不是或是什么”的问题.这类实验就是我们所说的“判定型实验”。如: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种所谓的“判定型实验”的目的是解决“是不是或是什么”的问题,这类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巩固了相关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基于以卜的实验重要性,任课教师必须特别注意生物实验的课堂教学。

4.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生物学习的主动性

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其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创造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而创造力和探索精神是建立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自主发现问题。然后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基础教育的主旨。

为了创造一种主动学习的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个话题,学生课下根据教师的话题,通过找资料看书等方式自己试着解决,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昨天的话题分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讨论问题。这种氛围的营造,有利于督促学生自己进行课后的预习工作.增强学生的生物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作为一门高中理科科目,有着自己的学科特色,本文针对高中生物教学的现实问题,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高中生物的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了一些探讨,为了避免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陌生感和“书本感”,生物教师在课常教学中要充分联系实际联系生活,使生物教学更贴近生活。使生物课堂教学更有趣,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再次,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教师要充分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自我探索的理性科学精神。最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生物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张庆林.元认知发展与主体教育.西南师大出版社.

[2] 张庆林.高效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13篇

一、高中生物的基本学习方法

1.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

对于大家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要素同学们已经一清二楚,比如:数学中的未知数 X 、化学中的原子、电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即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2.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如:关于DNA,我们会分别在“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三个地方学到,但教材中在三个地方的论述各有侧重,同学们要前后联系起来思考,既所谓“瞻前顾后”。又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时,我们会学习许多细胞器,那么这些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有何异同呢?这需要大家做了比较才能知道,既所谓“左顾右盼”。

3.深刻理解重点知识,读书做到“六个W”

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大家要深刻理解。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呢?大家读书时要时时思考“六个W”。这六个W分别是:

Who ― 谁或什么结构

What ― 发生了什么变化或有什么

How ― 怎样发生的

When ― 什么时间或什么顺序

Where ― 在什么场所或结构中发生的

Why ―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大家在思考中经常将这六个 W连起来思考肯定会有不小的收获。除了上述三点以外,同学们还要坚持在学习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用辛勤的汗水和科学的方法一定可以换回优异的生物学习成绩!

二、高中生物的三个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自然实际

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花园、动物园、庭院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生长,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联系生产实际

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否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原理的掌握。

3.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三、高中生物常用的记忆方法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

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

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

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可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5.衍射记忆法

第14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

一、完善实验教学设施

有些教师自认为生物学科在高考中所占分值较低,不敢向学校积极申请一些条件,导致学校的某些领导和其它学科对生物教学存在偏见,不予重视。要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就应该充分利用一些优势。一方面应争取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理解和支持,投入一定的经费购买必要的设备、仪器、药品等。另一方面,广大生物教师也应克服困难,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现有设备的作用,尽量能基本完成好新课程所要求的实验内容。

二、更新观念,端正态度,提高认识

把探究实验变成了知识传授,学生靠死记硬背来掌握这些知识,实验探究的目的没有真正得到实现,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因此只有教师本身认识到实验探究对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性,才能认真有效的去实施实验教学。要有效的实施实验探究,教师本身对实验探究要有积极态度,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同时要善于学习和积累,不断提高实验探究教学的能力。对于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比如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能力和兴趣的问题,教师还要有这些动手实验的能力,而不是那些简单纸上的播放录像、讲解等。做为生物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对实验教学目的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从思想意识上真正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应摆正实验课与理论课的关系。

三、注重探究方法,提高实验探究的有效性

实验探究法的一般模式是:诱导准备――实验探索――归纳研究――迁移深化。这是学生探究实验的具体实施过程。在诱导准备阶段,课前,教师要做必要的有目的的诱导,使学生对探索目的和途径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如何做诱导准备呢?可根据实验目的,设计一系列程序性实验,印成讲义,发给学生在实验课前预习准备。在实验探索阶段,要加强观测方法的指导,分析实验原因,培养实验修养,抓住时机诱导学生思考。这样,边实验,边思索,边总结,就会水到渠成,为最后的总结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验探究实施过程中教师若能抓住时机,创设质疑的环境,“以其所知,喻其不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个实验学生选择了白萝卜、花生、大豆作为实验材料,并实验检测发现白萝卜中有还原糖,花生含脂肪,大豆含蛋白质。而课前,我们在实验桌上还摆了甘蔗汁、面粉、西红柿、小白菜、甘蓝叶、葡萄糖溶液、食用油等材料供学生选择。由于此实验操作较简单、易成功。所以,在实验中又适时提出一些问题:在实验中为什么只是选择白萝卜、花生、大豆作为实验材料?能否有替代品?思考并尝试用其它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又该如何呢?在实验分析后,又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组织中是否只含有一种物质?比如白萝卜中是否只含有还原糖,有没有蛋白质?学生很快会明白生物组织中不只含有一种物质。能否用白萝卜中检测蛋白质?用花生来检测还原糖?大豆来检测脂肪呢?让学生尝试探究。在这过程中教师尽量只当一个组织者,不以自己的思维左右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继续探究。

通过此实验不难发现,学生从以前按部就班,到现在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并由此设计实施探究性实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样处理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深入思考,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四、利用先进仪器设备,使实验准备化繁为简

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高中生物实验室的先进仪器设备的配置越来越齐备,恒温水浴锅、离心沉淀器、生物传感器等设备都来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身边,为生物实验的开展提供了极大地便利。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经常要进行水浴加热,例如,斐林试剂对还原糖的鉴定,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等实验。在以往的实验中,水浴加热需要的仪器有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烧杯和温度计,实验准备较繁琐,实验中学生对恒定的水浴温度较难控制。

为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操作,我校在实验教学中使用“恒温水浴锅”进行水浴加热,降低了实验操作的难度,同时降低了危险系数,避免了酒精灯的误操作和烧杯中的沸水给学生造成的伤害。课前接通电源并调节好所需温度,以备课上使用,大大缩短了水浴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对实验历程进行探究,对错误操作进行纠正,并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进行反思,从而增加了课堂容量,使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实验,增强了学生对自身动手能力的自信心。

五、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实验意图

在用苏丹Ⅲ染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显色实验中,实验材料除了花生种子,还增加了花生种子匀浆(制作方法是将干花生种子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在豆浆机中研磨出乳白色的花生浆)。在花生匀浆中滴加苏丹Ⅲ染液直接观察,会发现颜色并不是橘黄色,而是匀浆和染料的混合颜色――粉色,改用不同浓度的花生匀浆颜色依然为粉色,但将粉色的液滴滴加到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即可观察到橘黄色。其实,设置花生种子匀浆这种新实验材料的目的是与花生种子切片染色后镜下观察作对照,从而说明苏丹Ⅲ染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显色反映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参考文献

第15篇

关键字:高中 生物 教学 导入 方法

对于教学授课来讲,学生对于要学习的新知识都有一种好奇心,而教师能否把握好这种好奇心,直接决定着上课质量。良好的开端决定了成功的一半,因此,能否在正式传道授业之前做好铺垫,引导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的环境,熟悉学科的特点,显得非常重要,导学的目的就是在学生学习之前提前做好准备,或者说引起学生的兴趣,对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导学能否做到位,直接关系到学科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接收知识的多少,因此,对于导学而言,对于学科建设非常重要。

一、高中生物科特点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知识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界有生命特征的物体。通过学习生物,可以更好的了解自然界中的万物,有利于扩展学生知识面,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因此,学生掌握好高中生物对于以后的研究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是,高中生物科因为是将自然界万物的生命特征结合起来的高度结晶,因此,理论知识性比较强,知识比较抽象,这样就需要在授课时做好导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中生物导入教学的原则

1、实验性需要很强

为了做好高中生物授课前的准备工作,需要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通过一些实验,直接更直观的演示一些实验,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到生物现象,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2、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导入教学如果只是简单的走走形式,不但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还是耽误教学时间,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做好导入教学一定要重视导入教学的重要性,需要选择有针对性、启发性的方案,这样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具有很强的兴趣性

导入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导入教学中选择一些有兴趣、学生很喜欢的一些智力娱乐活动,这样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为生物授课做好铺垫作用。

三、生物导学方法探究

1、结合学科特点,做好实验导学工作

生物学科是以自然界万物为研究对象,小到肉眼无法识别的微生物,大到比人类大数倍的庞然大物。以生命研究为对象,也就决定着在生物教学中需要做好实验工作,通过研究有生命特征的对象,才可以将抽象的知识更加容易的被学生掌握。在授课之前,可以先做实验,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比如说在传授“根对水的吸收”这一章节生物知识时,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看一个实验,直接将盐等物质放在黄瓜片上面,这样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有水分出来,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到根对水分吸收现象的发生。对于淀粉遇碘变蓝实验,可以在课堂讲述原理之前,拿馒头与碘做实验,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继而解决问题,那这样上课就会提高质量。

2、利用兴趣知识导入法

生物学科对于人类来讲是很重要很实际的一门学科,但是生物的复杂性及广泛性决定了生物学科有时也会枯燥无味,为了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利用兴趣知识导入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比如说可以利用谜语将生物学科的一些知识结合起来,对于脊椎动物来讲,可以利用谜语,“一把刀,顺水漂。有眼睛,没眉毛。”对于鸟类飞行动物,“日飞落树上,夜晚到庙堂。不要看我小,心肺肝肠全。”,讲植物时,“嘴尖皮厚腹中空,头重脚轻根底浅”,这样可以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利用一些时间让学生互相竞猜,可以提供小礼品,这样就能完全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对生物学科的好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学科的用处,有利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3、用实际阐述理论知识导入法

生物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将自然界中万物的实际特点聚集在一起,组成了生物学科这一理论知识课程,而为了更好的学习生物学科知识,需要将理论知识再实际化,通过实际将理论重新验证一编,将实际抽象出来,再整理成理论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更为了以后其他科学研究发展铺下了道路。对于DNA遗传基因来讲,很多学生感觉枯燥,太抽象了,没有实际意义,实际上,这对于此,可以以实际为出发点,举一个实例:“一个家庭中,女儿患有色弱遗传病,但是其兄没有患色弱遗传病,母亲也是正常的,那这个遗传基因是由母亲这边传来还是父亲那边呢”。色弱对于人类来说是很容易见到的,举出这个例子,让学生自己分析,通过这件事,学生还可以利用到其他相关事情上,比如说有的人皮肤是白色,有的人皮肤是黑色,这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呢?除此之外,对于免疫功能的介绍,可以通过实例,比如说教科书上有多少细菌,学生板凳上有上万个细菌,在学生感觉到很惊讶的同时,引出教课核心,为什么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还可以健康的生长,主要就是由于免疫功能的存在,如此一来,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疑问、惊叹到最后顺利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