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骨质疏松的防治措施范文

骨质疏松的防治措施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骨质疏松的防治措施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骨质疏松的防治措施

第1篇

【关键词】骨质疏松;预防;症状;诊疗难点

随着老年人口的明显增加,老年骨质疏松症位居全球常见病的第6位,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及生活,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该病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老年人由于合并脑卒中等躯体疾病往往患者行走不便,易摔倒,很容易出现骨折。老年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具有外伤力小、死亡率高、愈合率低、愈合慢、致畸率高等特点。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及组织愈合能力差导致骨折后预后慢且差,再加上骨折的刺激及患者长期卧床易并发心功能衰竭、肺功能衰竭、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及患肢深静脉炎等[1]。因此,对于如何改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骨质疏松症尽管早在上一世纪就被提出,但对其病因病机的明确认识也是近几年分子生物学超微结构深入研究的结果,其研究结果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治上,尚未看到特别的效果。由于骨质疏松起病的隐匿性,治疗起效的缓慢性和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对医务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如何预防、诊断和治疗提出了一系列难题。

1 骨质疏松症预防难

1.1 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

指导患者坚持适当的运动,多从事户外活动,适当晒太阳,适量的日光照射可促进体内活性维生素D3的形成,有利于维生素D的转化和钙质的吸收,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主要元素,使骨矿含量增加。因此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也相当重要,如蛋黄、鱼肝油等。中老年人可适当增加体能锻炼,如老人体操、慢跑、游泳、太极拳等,运动量循序渐进,以无不适为宜,使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全身骨骼肌收缩,增加其骨内血流量,有利于促进骨形成,减少骨量丢失,指导患者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以减少骨钙的溶出,导致骨矿含量减少[2];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把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

1.2 减缓骨量丢失

对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尤其是中年妇女,在绝经后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如防止摔倒、服用维生素D、钙剂等,对于绝经后期妇女,可予补肾中药或中成药,可起到雌激素替代治疗作用,缓解因雌激素突然下降而出现的不适及骨量的快速丢失;对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泻、慢性肾炎、甲旁亢、甲亢、骨转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可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疾病,注意积极治疗原发病。

2 制定适合国人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难

国内现在的诊断标准主要参考WHO标准,由于地区、种族及饮食习惯的不同,其标准可能只适用于西方人而不适合于国人,有效诊断骨质疏松是治疗及判断疗效的前提。骨量减少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特征,骨密度的测定应成为最直接、最明确以及最终的判定手段,但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推广性能先进、价值昂贵的双能骨密度仪尚有困难,因此,制定适合我们自己的诊断标准很有必要。

2.1 生理年龄预诊法

根据中医学“肾主骨”理论及骨骼生长发育衰老规律,制定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生理年龄预诊法,可以从患者的生理年龄及个体状况对骨质疏松症做出初步诊断。

2.2 综合诊断法

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2000年制定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 :必须具备全身疼痛,多以腰背部疼痛为明显,轻微外伤可致骨折;或脊柱后凸畸形;或骨密度减少两个标准差(2SD)以上[3],认为是适合国人的诊断方法。

3 骨质疏松症止痛难

疼痛是骨质疏松症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多因骨转换过快或骨折所致,以腰背痛最为多见。有限而快速的缓解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疼痛,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以及进一步的治疗具有现实的意义。采用局部和整体兼顾的综合治疗措施,必要时可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内服中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加用桃仁、红花、川芎、延胡索、郁金、丹参、三七、蜈蚣、乌梢蛇等活血、通络、止痛之品,临床研究发现此类药大多数有镇静、镇痛、催眠作用;威灵仙、防己、秦艽、乌梢蛇、独活等祛风通络类有抗炎、镇痛作用,能够缓解骨质疏松引起的全身或局部骨与关节疼痛。土鳖虫、苏木、自然铜、骨碎补、续断、丹参等能够促进骨痂生长,骨折愈合作用。在辩证施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灵活运用,有效的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中医的推拿手法、理疗、雌激素、活性维生素D对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疼痛都有效,但以降钙素的起效较快,鲑鱼降钙素有鼻吸剂,使用简单、方便,其他如扶他林、芬必得等止痛药亦可以选择使用[4]。

4 骨质疏松骨折治疗难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骨折发生时将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骨折导致患者长期卧床又会进一步加速骨丢失,严重者会并发危及生命的重症合并症。对骨质疏松的患者,首先做好心理上的治疗,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同时,外固定采用夹板或石膏托为主,这有利于复位后早期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防止骨质疏松,需长期牵引的骨折病人,条件许可的尽快作内固定治疗,减少卧床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指导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预防内科并发症及减少骨质疏松。

对于骨质疏松症预防重于治疗,只要针对其致病原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情就会得到大大的缓解或恢复体能,改善预后,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难点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5 讨论

骨质疏松症病理过程是进行性且不可逆的,一旦发生便不能再恢复正常结构,发病机制是骨形成速度小于骨吸收速度,骨形成减少,骨量降低,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目前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尚无特别有效的方法,不能控制其发生和痊愈,只能从提高骨量峰值及减缓骨量丢失方面来减少发生几率和缩短进程,缓解症状。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骼的系统性、代谢性骨病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可概括为内分泌因素、营养因素、物理因素、遗传因素的异常,以及与某些药物因素的影响有关。这些因素导致骨质疏松症的机理可为骨合成作用减少,分解增多,老年人肠对钙的吸收减少;肾脏对钙的排泄增多,回吸收减少;或是引起破骨细胞数量增多且其活性增强,溶骨过程占优势,或是引起骨细胞的活性减弱,骨基质形成减少。另外因各种原因导致肌肉活动减少,骨缺少肌肉刺激,结果骨母细胞活动减少也可引起骨质疏松。而老年妇女在绝经期后因雌激素分泌减少,引起骨中矿物质含量丢失而更容易并发骨质疏松症并较男性为多的首要原因[5]。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理变化是骨基质和骨矿物质含量减少,由于骨量减少,钙化过程基本正常,使骨变脆而易发生骨折。

参考文献

[1]宁娟.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2.03:33

[2]王启群.关于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疗及康复指导的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第九卷第一期中,2011.12:93.

[3]王和鸣.中医骨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

[4]邓晋丰等主编.骨伤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2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 422-424.

[5]李新建.筋伤内伤与骨病临床诊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10:390-391.

第2篇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6(a)-0044-02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revention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

YUAN Shi-pu

Changning Hospital of TCM, Hengyang, Hunan Province, 421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prevention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100 cases in our hospital in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fracture was performed to conclude and analyze its influence factors. Results ①Affect older people suffer from osteoporotic fractures most important reason was accidental falls, accounting for 95% (95/100). ② Vertebral 35.0% (35/100), 61.0% of the femoral neck (61/100) and 4.0% of the distal radius (4/100) was the most prone to osteoporotic fracture site, and the old age group suffer from osteoporosis probability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lder group, women suffer osteoporotic fracture probabilit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men,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par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Osteoporotic fracture; Influence factors; Preventive measures

骨质疏松症是一组骨病,其特征是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的代谢性骨病变。多半骨质疏松症中的骨组织是由骨质吸收增多所致。此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研究旨在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6月间于该院就诊的10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于该院就诊骨质疏松性骨折共100例。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68例;年龄58~88岁,平均年龄(72.3±11.5)岁。根据年龄将该组患者进行分为两组,老年组38例,年龄62~70岁;高龄组62例,年龄71~88岁。所有入选患者均无恶性肿瘤、慢性肝病以及急慢性感染等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以及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检测手段:所有患者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主要按照X光片来对诊断结果进行判断。

②骨质疏松诊断标准:采用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1999年制定的中国骨质疏松诊断标准。若T>-1.0,则骨密度为正常值;若T>于-2.0且≤-1.0,则为骨量减少;若T≤-2.0,则为骨质疏松。

③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地进行对照研究,详细记录各项数据资料,并统一填写调查表。

1.3 统计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可知,造成老年人患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原因主要为:意外跌倒95例,占总诱因的95%(95/100)。其中,包括运动跌倒36例、室内滑倒46例以及登高13例。

高龄组患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2;P=0.0068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组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的代谢性骨病变的骨病,其骨组织主要是由骨质吸收增多所致。此病在临床上的表现为:疼痛、身长缩短或驼背、骨折以及呼吸功能下降。骨质疏松性骨折对于患者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且大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若不及时治疗,还会引发骨质疏松并发症。随着我国人口步入老龄化,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概率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疾病的关注越来越大。因此,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导致老年人患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原因主要为意外跌倒。通过对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可知,高龄组患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明显高于老年组,女性患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明显高于男性,股骨颈骨折发生概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65岁的人群为30%,>80岁的人群为50%,且有5%~10%的摔倒可导致骨折;女性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在60~69岁之间时为67.32%,在70岁以上的为85.41%;男性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在60~69岁时为41.41%,在70岁以上时为70.46%。与该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意外跌倒、年龄以及性别是导致骨质疏松发生的最重要因素。

由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关键在于早期预防,因此,针对上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骨质疏松性患者应坚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按照自己本身的身体情况来选择恰当的户外活动或锻炼方式,如慢跑、做老年操以及步行等。同时,老年人还应多到户外接受阳光的照射。②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由于骨质疏松性患者最明显的症状是骨组织明显减少,因此,患者应多吃含蛋白质、钙比较高的食物,如,豆制品、蛋类、乳类以及海米等。同时,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还应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③药物预防。骨质疏松性患者还可以服用维生素D或钙剂,以此来减少骨组织的流失。同时,已经绝经的女性患者可以适量补充雌性激素来对其进行预防,以此来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概率。④健康教育。由于许多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对骨质疏松症并不了解,导致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因此,护理人员还应对骨质疏松患者及其家人进行关于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预防意识。⑤安全防护指导。由于意外跌倒是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对骨质疏松性患者及其家人进行安全防护方面的指导。同时,还应创建适合老年人的居住环境。

综上所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关键在于早期预防。因此,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王玉环,何斌,张苇,等.不同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3):247-249.

[2] 张苇,王玉环,陆宁,等.社区老年女性不同风险程度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知识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0):5088-5092.

[3] 王丽姣,宋彩萍,肖莉,等.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4):2250-2252.

[4] 曾高峰,张志勇,鲁力,等.黄精多糖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代谢因子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33):6199-6202.

[5] 王玉环,陆宁,张苇,等.石河子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1,32(22):38-39,53.

[6] 何斌,王玉环,张苇,等.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24):2513-2515.

[7] 郝定均,贺宝荣,郭华,等.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程度评分评估及临床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8):730-733.

[8] 杨涛涛,吕晓红,任凤华,等.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756-2757,2760.

[9] 陈文远,张寿,丁晓莉,等.海口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折发生率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6):824-826.

第3篇

关键词 老年 骨质疏松 骨折 诱发因素 预防措施

资料与方法

2005年3月~2007年6月收治老年OP性骨折患者136例,其中男47例,女89例;年龄60~92岁,平均76.5岁。纳入标准:①年龄 >60岁,②骨密度测定:T值 ≤-2.5SD,③根据X线片确诊为骨折。排除标准:排除继发骨肿瘤、软骨病、骨炎症病变及暴力所致骨折。

方法:询问并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和骨折的诱因,根据骨折诱因分为:滑倒(地板、冰、雪),行走跌倒(障碍物、绞绊物、碰撞等),登高性跌倒(上下车辆及楼梯、骑自行车等),重力因素,无明确原因。

结 果

骨折患者的年龄分布:60~69岁32例(24%),70岁以上104例(76%)。性别分布:男47例(35%),女89例(65%)。骨折诱发因素:滑倒53例(39%),行走跌倒46例(34%),登高性跌倒20例(15%),重力因素15例(11%),无明确原因2例(1%)。

预防措施

及早发现高危人群:对有家族遗传史、大量饮酒、过量饮咖啡、缺乏运动、过量吸烟、不良饮食习惯人群、中老年人、绝经后妇女、患有内分泌疾病的人群、血液系统疾病、肝肾疾病、其他疾病、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的人群,应定期检测骨密度,及早根据骨量丢失量及速度给予防治。

开展预防骨质疏松健康教育:骨质疏松症重在早期预防教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预防OP[1]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2]。

合理膳食:老年人应进食低盐及含钙高的饮食如奶制品、豆制品、虾米、低盐和适量蛋白质、鱼类、蘑菇、木耳、绿叶蔬菜等饮食。还可以吃鱼肝油、蛋、肝等一些维生素D3强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

注重接受足够的阳光照射:每日10~30分钟,可生产一定量的维生素D3。

适当体力锻炼:老年人只要无严重的慢性病、行动障碍,可适当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指导老年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过量吸烟、大量饮酒、过量饮咖啡及碳酸饮料均能促使尿钙排泄增加,骨钙溶出,骨量降低,发生OP[2]。指导老年人戒烟限酒,适量饮茶及咖啡,减少碳酸饮料、保持适中体重,积极预防OP。

协助老年人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政府部门要设立便于老年人活动的场所;社区组织要协调老年人与家属的关系,让子女多关怀陪伴老人;老年人外出运动最好结伴而行,如遇有跌倒的危险要互相提醒,互相搀扶。

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适合老年人的居住环境,避免居住环境因素引起老年人跌倒。对老年人进行安全防护指导,告诉老年人跌倒的不良后果,指导老年人起床、洗澡、上厕所等要站稳后再移步,上下楼梯、乘公交车要扶着扶手。

积极治疗OP:在医生指导下联合应用适量钙和维生素D、抑制骨吸收药物、刺激骨形成药物;绝经后妇女可行雌激素替代治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