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范文

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

第1篇

关键词:货币金融危机理论;美国金融危机;虚拟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055-02

一、金融危机理论中“虚拟经济”的考证分析

金融危机理论在分析金融危机生成的可能性及现实性时,把金融危机分成了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两种。特别是在分析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时,强调了信用、“虚拟资本”、“虚拟经济”对于产生金融危机的影响。

1.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生成的可能性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明确写道:“本文所谈的货币危机是任何普遍的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的一个特殊阶段,应同那种也称为货币危机的特种危机区分开来。后者可以单独产生,只是对工业和商业发生反作用。这种危机的运动中心是货币资本,因此它的直接范围是银行、交易所和财政。”[1]同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一样,首先,商品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使货币和商品的转化出现随机性、不确定性,包含了危机的可能性。因为“流通所以能够打破产品交换的时间、空间和个人的限制,正是因为它把这里存在的换出自己的劳动产品和换进别人的劳动产品这二者之间的直接的同一性,分裂成买和卖这二者之间的对立。”[1]这样以来,商品和货币的转换即商品生产和价值实现过程就包含着中断或危机的可能性。其次,随着信用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包含着危机的另一种可能性。在物物交换时代是不可能有危机的,只有在货币时代或商品经济时代,“如果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发挥作用的结果是彼此的债权相互抵消,也就是说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中潜在地包含的矛盾没有成为现实;因而,如果危机的这两种抽象形式本身并没有实际地表现出来,那就不会有危机。”[2]而当这种矛盾实现时,危机的爆发就有其可能性了。

2.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的现实性

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是不以经济危机爆发为条件的金融危机。它产生的现实条件来自金融系统内部的紊乱。“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3]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信用、银行金融和在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虚拟资本交易日益重要,形成所谓“信用经济”、“金融经济”、“虚拟经济”。特别是虚拟资本如债券、股票、汇票等的发展有暂时超越和背离生产系统而发展的趋势。这时,货币与虚拟资本商品与信用货币的对立显露出来,其矛盾的积累导致了货币金融危机。因为信用和信用货币不是真正的货币,不是真实的财富,和普通商品一样最终要向货币转化,因此 “在危机中,会出现这样的要求:所有的汇票、有价证券和商品应该能够同时一起转化为银行货币,所有的银行货币又应该都能够同时一起再转化为资金。”这时,以虚拟资本为主体的虚拟经济中就会出现所谓“金融过剩”,危机一触即发。马克思又说:“劳动的社会性质一旦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表现为一个处在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会不可避免。”[4]在这里,马克思在论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及现实性时,都特别强调了信用的发展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进而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虚拟资本的自我膨胀运动是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机制[5]。

3.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的扩散性

马克思对金融危机的分析虽然是以国内系统为基础进行的,但并没有限于国内系统。他已经认识到资本的国际流动对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在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展过程中,各国金融、贸易和生产密切关联,金融系统特别脆弱,而资本的国际流动更加速了普遍性危机的产生。马克思指出:“在普遍危机的时刻,支付差额对每个国家来说,至少对每个商业发达国家来说,都是逆差,不过,这种情况总像排炮一样,按照支付的序列,先后在这些国家里发生;并且,在一个国家比如英国爆发危机……接着就在一切国家发生同样的总崩溃。”[4]金融危机就这样在许多国家依次发生了[6]。国际信用的发展推动了一切国家的出口和进口膨胀,加深了各国间经济贸易和资本金融的相互依赖,但信用支持下各种商品和债务的价值最终仍然都需要货币来实现和清算,从而就可能使国际性和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特别容易发生了。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探析

按照金融危机理论,可以说美国金融危机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多种矛盾激化的表现,但这又是一场并不伴随经济危机而发生的独立性的金融危机。2008年这一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简称次贷危机)持续恶化酿成的金融风暴,几乎波及到了楼市、股市、债市、汇市、银行、保险、大宗商品等所有经济领域,其影响范围也几乎扩大到了全球的各个角落。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无论从其可能性,现实性还是其全球性上,都印证了金融危机理论的科学性与正确性。那么,它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呢?

1.从美国金融危机看金融危机理论中的信用和虚拟资本

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国家,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而信用经济就是虚拟资本的膨胀发展运动,也就是所谓的虚拟经济。美国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其金融系统非常活跃,金融创新更加迅速。其金融衍生产品如按揭抵押债券(MBS)、债务抵押凭证(CDO)、信用违约掉期(CDS)等等(也即虚拟资本)的产生,大大延长了货币支付链条,一旦某一环节不能实现,就可能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紊乱,引发如马克思所说的:“……同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一起自然发生的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7]马克思当时对于信用和虚拟资本发展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的论述,恰恰说明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导火索:无论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还是次贷危机都是美国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2.直接原因或导火索是美国次贷危机或房地产泡沫

由美国房地产经济泡沫破灭所引发的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甚至全球性的信用危机和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其危机的源头就在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和2001年“9・11”事件的冲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这使得美国民众蜂拥进入房地产领域,而在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下,房贷规模进一步扩大,埋下了危机的隐患,而2005年美国房价的普遍下跌,以及利率的上调,使房贷者无力还款,造成了次级贷款违约率上升,直接引发了次贷危机。

3.根本原因在于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

尽管马克思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主要是从实体经济的生产过程周期(繁荣、衰退、停滞、复苏)中来分析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的,但当时,他已经意识到了信用发展和虚拟资本的产生对独立发生的金融危机的决定性影响。并且,马克思还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信用经济,这种信用经济就是虚拟资本的膨胀发展运动,是虚拟经济。美国金融危机也正印证了这一点,其最大特点就是虚拟经济,即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最早对虚拟资本做了系统论述。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包括股票、债券、汇票、土地所有证等带利息的有价证券或所有权证。虚拟资本不代表现实的资本,但它通过深入到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生活中,推动实体经济运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无差别劳动。因此,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生产性经济,而一旦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变成无根之草,最终催生泡沫经济。因此可以说,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其存在虚拟经济而在于它的过度发展。

三、总结

金融危机理论关于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的分析,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及现实性,而且对于我们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分析现代金融危机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其理论中关于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的研究,为我们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虚拟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此,我们应该完善商品交易的法律规范,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完善银行信贷等信用支付系统。并且要在充分利用虚拟经济发展的优势的同时,防止其过度发展所造成的“金融过剩”而引发危机。此外,还应在国际贸易中,建立健全完善的国际信用体制,以防止金融危机的外部传递性的继续扩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3-15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584.

[3]周雨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6,(12):310-312.

[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5-601.

[5]王德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世界金融危机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第2篇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负面影响的逐步加深,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出口贸易大幅下滑,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资源、劳动密集以及出口导向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本文认为,中小企业应当立足于自救,加快产业升级,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才是中小企业应对当前困境的有效措施,也是谋求持续发展的根本策略。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波及全球,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这次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迅速传导至我国的实体经济。由于外部需求的萎缩,我国出口增长放缓,造成经济增长下滑,失业人口增加,产能过剩问题严峻。中小企业也因为出口贸易下降而减产、裁员甚至破产。面对经济下滑和出口环境恶化的内外威胁,中小企业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将对此进行粗略的研究,为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提供参考。

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一)国际需求萎缩且中小企业出口贸易下滑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走向衰退,尤其是美国、欧盟、日本这世界三大经济体经济发展减速,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进口需求大幅下降。美国2008年GDP增长仅为1.1%,为2001年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以来的最低增速。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出口增长明显放缓,全年货物出口增长17.2%,比上年回落8.5个百分点;其中上半年的对美出口增速则回落9个百分点。

(二)借贷成本过高且融资难题更加突出

由于中小企业信用度低,同样从商业银行贷款,与大中型企业相比贷款成本要高很多。2008年上海证券报对珠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调查发现,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一般会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0%。另外,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一般采用抵押和担保方式,企业还要支付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费等相关费用,并且手续繁琐以及审批时间过长,这无疑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和融资成本。

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份,为抑制经济过热,央行存款准备金比率已调高15次达17.5%,国家“一刀切”的货币紧缩政策使得中小企业成为信贷紧缩的主要对象。虽然目前各级政府又陆续出台了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信贷投放的政策,但是由于房地产按揭贷款的坏账大幅提高,加上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得银行即使有额度也不敢放贷,政策的实际执行力度有限。

(三)生产成本上升且企业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除了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推动劳动力成本刚性增加外,原材料价格、人民币汇率、以及出口退税政策等各种因素交织影响,造成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受到严重削弱,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生产粗放型的中小型出口加工企业,由于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价格上下游转移能力弱,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原材料成本上升。2008年下半年,受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国际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在经历过上半年的大幅上涨后又出现下滑。由于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实施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从长期来看,这些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终将对外贬值,这也推动了原材料价格的新一轮上涨。实际上,在进入2009年能源、矿产和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已逐渐上涨。另外,人民币相对美元的被动升值也直接造成中小企业出口价格的高企,削弱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的同时也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不利影响。2007年7月1日,我国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调整,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 、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将10项商品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中小企业由于竞争力弱,很难通过出口谈判调整合同定价转移成本,本来依靠微弱价格优势和退税款维持的微薄利润,进一步受到上下游的挤压。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2008年8月以来又连续6次提高部分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但是很难缓解中小企业的困境。

中小企业的自救措施

为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国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同时,中小企业应当把立足点放在自救上,根据自身特点在危机中把握发展机遇,加快产业升级,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才是中小企业应对当前困难的有效措施,也是谋求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

(一)改变“小而全”的业务模式而集中发展核心业务

在当前的金融危机环境下,中小企业尚不具备较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差,不宜将有限的企业资源分散在多个业务领域;应主动放弃一时难以扭亏的业务,不但节约用工成本,减少非关键岗位人员需求,而且将产能转移至主营业务,集中资源保证核心业务领域的发展,这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以应对目前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利润急剧缩减的困境。

(二)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并进行科学管理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企业主总管一切的组织模式,不注重社会人才的招聘,员工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家族管理,仅凭经验和直觉去感觉和把握市场,难以应对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很容易造成企业危机。因此,中小企业要想在危机中求得生存,必须摒弃不合理的组织结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利用当前就业形势,加大人才储备,制定有吸引力的薪酬制度,吸引优秀人才加入;要善于借助专业的市场研究机构,理性地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和潜在机会。只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决策,企业才能够提高管理效率,有效地抵制市场风险,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加快产业升级并转变企业发展方式

广大中小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长期形成的资源密集、劳动密集以及出口导向型的产业发展模式,从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因此,面对当前的高成本运营和出口受阻的新形势,中小企业应通过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消化高成本,同时调整产品结构,开辟新的国内市场,改变过分依赖出口贸易的发展模式。具体措施上,企业可以更新机器设备,改进工艺,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以开发新产品的方式实现产品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部分吸收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根据自身实力有选择地增加在研发设计、销售、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不断提升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位置。只有加强研发,不断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走品牌化和产业化道路,才能应对挑战,获得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乃醒.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防范

    1 研究背景

    1.1金融全球化过程导致银行风险增加

    金融的全球化成为近年来发展的大趋势。在这种新经济的背景下,国际金融业全球化的发展也就成为必然。新兴金融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打破了原有的旧格局,使国际金融市场逐步扩展到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国际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各类保险公司)在全球大量设立分支机构,形成全球性业务网络[1]。同时,互联网的运用克服了不同地区之间时差的障碍,使国际市场的交易一体化。这种趋势既促进了国际金融的极大发展,也加大了金融风险的范围。出现债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国际金融组织面对巨大的国际资本流动,越来越显得力量不足,无法进行协调,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手段显得特别脆弱。国际金融炒作活动,进一步加剧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由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市场之间传播敏感度的增强,使得一个市场的变化会迅速地传导给另一个市场,金融风险因素变得更加复杂,某一经济现象会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金融市场之间进行传导,并形成连锁反应,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更加突出。由于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金融市场固有的投机性,对一国的金融市场的冲击力和破坏性也越来越明显,进而波及到整个世界经济,使各国的经济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例如:自90年代以来,1994年墨西哥发生的金融危机,1995年12月巴林银行的倒闭,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等,都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损失。这些也充分暴露了金融市场国际化、一体化的过程中,金融风险加剧。

    1.2我国银行如同世界金融机构一样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经济背景下,我国银行如同世界金融机构一样面临着新的挑战。金融市场之间连接越来越紧密,风险的传导机制越发密切,金融风险因素变得更加复杂。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我国银行不仅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而且自身存在着积聚大量不良信贷资产的严重问题,这将会成为引发我国银行金融风险的一个根本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速度加快,这使得银行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国内金融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使我国银行同业间的影响日益加强,竞争加剧。

    因此,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我国银行目前也面临着如何控制风险、消除风险存在的隐患,增强银行整体竞争力的任务。就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形成的原因分析来看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微观主体主要是以国有企业为主,而由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体制原因导致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下,及缺乏公司治理结构等原因使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直接转化为国有商业银行系统的信贷软约束,致使国有商业银行系统存在着大量的不良信贷资产;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融资机制、信贷结构以及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加速了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形成,进一步加大了银行系统的金融风险产生。

    1.3 研究现状及意义

    “前车覆,后车诫”。研究和比较历史上各国、各区域的金融风险及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有助于我们从金融风险控制与防范的角度,对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制度安排及政策设计等方面进行反思和重新认识,通过修正与完善经济运行机制、制度与政策目标体系,实现经济与金融的平衡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银行竞争不充分,银行资产质量低下,呆帐坏帐比重居高不下,国外群雄虎视耽耽,资本市场不完善,投机气氛过浓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稍有不慎,都会酿成大祸。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无论是政界、金融界,还是学者,都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采取很多措施加强监管、加强研究。比如1998年国家增发2700亿元特别国债以弥补国有独资银行资本金的不足: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银行不良资产;加强对信贷资金的监控以降低不良资产的比重;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内部调整以适应市场化、企业化的需要。众多学者也纷纷对全球、对我国的金融形势进行研究、对比,发表了大量的有关金融风险的着作,为我国防范金融危机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操作的建议。

    2 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内涵及现状

    2.1 金融风险的概念

    银行风险是预期银行业务经营和管理中因不确定因素导致事后造成的损失或不利目标实现因素的总称。市场金融中,这种风险的大小必然通过价格形式加以量化和度量。某种银行风险大,其经营与管理的综合成本就越高。银行风险是一种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第4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资本主义;金融资本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institutional reasons,socio-economic system that is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especially its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basic contradictions in the capitalist countries,break out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risis. And to explore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evolution of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Key Words:financial crisis,the capitalist system,inancial capital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2265(2009)12-0011-05

一、引言

美国次贷危机自2007年爆发至今,波及范围不断扩大,危机已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全球正面临自二十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由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长期失衡,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强、连锁效应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二、当前对金融危机成因的探讨

此次危机是以美国的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由美国虚拟经济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理论界对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一)美国信贷市场上宽松的信贷条件

2001年以后,美联储连续降低利率,房地产市场繁荣,贷款机构预期未来市场持续走高,加大贷款力度,盲目扩大住房贷款业务。在市场繁荣时期,次级贷款也有很高的回报率,在满足优级及次优级抵押贷款后,贷款机构积极发放次级贷款。为了将次级抵押贷款出售给低收入者,贷款机构尽可能地降低进入门坎,不断创新次贷产品,降低贷款条件。实质上是贷款机构放松了风险监管,为日后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随着后来利率的不断攀升,低收入阶层无法承受还款压力,从而导致大量违约。长期的低利率造成了市场流动性过剩,助长了经济的泡沫。

(二)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

低利率和流动性过剩,推动了住房需求和房价上涨,这又降低了房贷的风险,刺激了房贷需求。由于住房按揭支持债券(RMBS)的存在,任何贷款机构在对不良信用评级的个人贷款后无需置于其资产负债表内,而只需转手卖给RMBS的投资者。由于RMBS信用级别低,市场流动性不强,不易脱手,诱发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根据期限和信用水平将RMBS打包成抵押债务凭证(CDO),从而进一步刺激了RMBS的发展和CDO市场的极度膨胀,形成了CDO,CDO的平方、立方、n次方等。当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由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的上升,引发贷款机构资金链的断裂,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的金融产品缩水,最终引发这场金融危机。

(三)信用评级不严和金融监管的缺位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2008年7月份发表的调查报告,在对高风险次贷金融产品进行评级时,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都存在违反内部程序的行为。同时,评级机构对次级债券和衍生产品给予了与风险不对称的评级结果,在相关债券信用质量严重恶化时,未能及时更新信用评级,助长了危机的蔓延。此外,美国信用评级体系存在制度性缺陷,而评级机构出于利益考虑,没有动力去纠正这些缺陷。

在信用评级不严的同时,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对市场上的金融创新监管松懈。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次级抵押贷款在一轮又一轮的创新中加长了链条,衍生产品的定价已经脱离了原有贷款产品的风险,而仅取决于发行机构公布的回报率和评级机构评定的等级。监管的缺失,纵容了金融机构盲目追逐高额利润的行为,也是导致这场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美国的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出现问题

次贷危机爆发的直接诱因是利率的不断提高,房价下跌,使贷款人无力偿还次级贷款,金融机构信用紧缩,房地产泡沫破裂,最后引起金融恐慌及危机爆发。美国当前的收入差距较大,存在大量的低收入人群,在宽松的信贷环境和美国式的过度消费文化模式下,低收入人群同样追求高消费和超前消费,从而导致物价和房价的大幅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和房地产泡沫,联邦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不断提高利率,最后引发次贷危机。

(五)投行杠杆比例过高和金融衍生品开发过滥

据有关统计显示,美林的杠杆率从2003年的15倍飙升至2008年的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杆率攀升至33倍,高盛也达到28倍。华尔街利用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工具,在次贷基础上设计出了系列衍生金融品: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CDO)、信用违约掉期(CDS)和CDO的平方、CDO的立方等,在高杠杆盈利模式下,放大了次贷的金融效应,铸就了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传递链条。

从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金融监管的因果关系,对次贷危机成因进行阐述:即利率上升―房价下降―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次级抵押贷款还贷困难―次级贷款违约率上升―信用紧缩―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衍生出的金融产品的资金链断裂―金融资产缩水―投资衰减―金融恐慌―次贷危机爆发―国际金融危机。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和新特征

以美国为首的当代资本主义表现为国家金融的超级垄断、经济虚拟化和泡沫化的特征,体现了当代资本主义演变的一种趋势。国际超级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其最重要的标志是金融资本的高度虚拟化、高度垄断与高度投机相结合。

(一)金融资本高度虚拟化的资本主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虚拟资本也在不断地衍生出新的品种,出现大量的金融衍生品,这些虚拟资本是对股票和债券等虚拟资本的再次虚拟。虚拟资本也成为当前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本形态。

(二)高度垄断与高度投机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里,生息资本为G―G’,实际上是省略了中间实体资本的增殖即G―W―G’。但发展到巨大金融寡头垄断市场的层面,金融创新使G―G’成了买空卖空的连锁交易,脱离创造价值的实体运动,脱离价值决定价格的根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在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垄断实现高度投机,获得高额利润。

(三)以美国为首的当代资本主义以新的形式称霸全球

当代资本主义利用金融资本控制整个世界,通过美元霸权,特别是以纸币美元为武器影响世界。历史表明,经济震荡,由通货膨胀急剧变为通货紧缩,正是经济危机的一种症候;石油价格由过高急转直下转为狂泻,也是一种市场危机,反映了实体经济下降、需求严重不足,使石油产业遭到重创,达到以美元优势控制石油的目的。

当前美国GDP与虚拟资本的比例大体为1:36,其中有70%左右的泡沫。在二十世纪中叶之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美国跨越式地成为国际超级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把金融与工业的结合蜕变为脱离并统治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世界。而与高科技结合,进一步引发由经济泡沫酿成泡沫经济,在实体经济的下降与虚拟经济的无限扩大下,表明美国为首的现代资本主义的新特征和新手段――超级虚拟化。经济的高度虚拟化、泡沫化和在世界的金融霸权,折射出当代资本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

四、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对金融危机的再认识

从美国的信贷政策、金融风险管理政策等角度出发,分析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属于操作层面和现象层次的分析;缺乏从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历史的角度的分析,不能认识危机发生的制度性原因。因此需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质出发,分析危机产生的根源。

(一)从视角分析金融危机形成机制

马克思将金融危机的爆发建立在经济危机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基础上,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矛盾各方强制统一的一种方式。马克思将金融危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作为生产和商业危机先导阶段的金融危机;第二类是作为资本市场核心的虚拟资本的独立运动规律以及资本市场赌博投机的本质特征的金融危机。

1. 第一类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马克思认为,导致第一类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是由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剩造成的。导致生产过剩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对立,生产和消费的对立,在现实中表现为生产扩大与市场扩大之间的矛盾,生产和消费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

第二,资本积累与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就成为资本价值增殖的主要方式,资本主义无限制地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动力,资本过剩从而商品过剩是资本积累与价值增殖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三,以商业信用为主的信用形式的充分发展导致商业货币的膨胀,进一步刺激了生产过剩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由于商业资本的独立化,商品价值的回流时间往往早于商品价值的最终实现,因此容易产生虚假的需求;在商业货币不断膨胀下,这种虚假的需求积累起来,商品过剩程度进一步加剧。

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对立、资本积累与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属性,它们决定了生产过剩的必然性。而信用形式的充分发展并不是商品过剩的必要条件,不是商品过剩的充分条件,只是加剧了商品过剩的累积程度。第一类金融危机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前奏,其形成机制(图1)揭示了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隐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之中。

2. 第二类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马克思将第二类金融危机成因归结为金融市场的赌博投机活动而导致的虚拟资本过剩。虚拟资本的过剩同样可能导致虚拟资本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而与货币之间形成尖锐的对立,从而虚拟资本价格暴跌,引发金融市场的危机。

首先,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指能够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生息资本的形式造成这样的结果:每一个确定的和有规则的货币收入都表现为资本的利息,而不论这种收入是不是由资本生出”。虚拟资本实际上是基于预期收益资本化的幻想的资本。

其次,虚拟资本是伴随企业资本扩张与商品流通发展而产生的,但却能摆脱生产和商业的束缚而依靠信用制度获得自身的发展。“虚拟资本巨大的扩张潜力与信用制度的过度发展相结合,为金融市场虚拟资本商品的过剩创造了条件”。

最后,虚拟资本特殊的运动规律极大地满足了资本家通过赌博投机实现价值增殖的要求。一方面,“信用为单个资本家或被当作资本家的人,提供在一定界限内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别人的财产,从而别人的劳动的权利”,实际上这就是所谓的“金融杠杆化”;另一方面,“因为财产在这里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它的运动和转移就纯粹变成了交易所赌博的结果”。当金融市场的赌博投机使得金融杠杆化的比例不断提高,以致虚拟资本商品过剩严重,一旦货币发生紧缩,将导致债务支付链条断裂,金融危机的爆发就不可避免。

第二类金融危机本质是在金融市场过度的赌博投机与信用制度的膨胀相结合的情况下,过剩的虚拟资本与货币形成尖锐的对立,最终虚拟资本价格暴跌导致危机爆发。其形成机制(图2)揭示金融市场的赌博投机活动是危机发生最重要的原因。

此次金融危机从表面上看与二十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截然相反,以房价下跌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为导火索,从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部门开始,进而波及实体经济部门,造成实体经济部门的流动性短缺,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从而由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但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制度。

(二)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认识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1. 商品内在二重性矛盾潜伏危机产生的可能性。马克思从商品和商品交换的内在矛盾体现了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潜伏在商品和商品交换的内在矛盾中,这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私有制条件下,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对矛盾表现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了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商品所内含的劳动二重性矛盾决定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二重性矛盾的进一步演变,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进一步表现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对立。私有制使商品的内在二重性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越来越激化,具有深刻的对抗性和不可克服性。商品经济内在二重性矛盾只构成产生危机的可能,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使危机爆发成为必然现实。

2.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形成金融危机的深层制度原因。资本主义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私有化制度,生产的社会性同生产资料私有性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商品经济内含的危机可能性转变成必然性。商品经济内在二重性矛盾只构成产生危机的可能,而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使危机的产生成为现实。在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历史中,货币越来越背离商品,虚拟经济越来越背离实体经济,成为金融泡沫、金融危机乃至全面经济危机的内在成因。

3. 金融资本的逐利性、贪婪性和杠杆性是形成金融危机的最深刻根源。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就是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一方面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具有逐利性和贪婪性;另一方面又推动了经济发展,具有对生产强有力的拉动性。马克思揭示了资本追求无限增殖的本性并未改变,随着当代金融资本的发展和向全球扩张,资本的贪欲更加膨胀。在金融资本和虚拟资本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阶段,为了创造业绩和赢得巨额利润,银行家们不断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制造高风险的虚拟资本。利用金融资本的杠杆性,实行高杠杆的运营模式,通过将金融资产证券化、衍生化,从而获得巨额利润。脱离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的高度膨胀,将直接导致金融危机。

4.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金融危机是必然的、无法克服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危机既是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又是一场深度的经济危机、思想危机、社会危机和制度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全面危机。历史上,资本主义几次带有全球性的危机都引起时代和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美国金融危机将使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大调整、大动荡时期。本次危机具有颠覆性、全面性、深度性和长期性的效应,将给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持续的影响,世界局势将发生重大变化。

五、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

(一)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表明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

以往的危机多半起始于物质生产领域,然后向其他领域扩散,而这次危机首先发生在金融领域,之后向实体经济领域蔓延。以往危机大多表现为生产过剩,而此次危机在发达国家则是实物生产日趋萎缩,整个国民经济虚拟化。以往的危机表现为广大居民购买能力下降和消费不足,在发达国家之间也有相当强的传染性和扩散性;此次危机则是这些国家各个阶层包括工薪层在内的超前消费或过度消费,国民经济形成了严重的“消费泡沫”;这次危机不仅扩散的面更广,几乎传播到了世界所有国家,而且传染更加迅速、更加猛烈。这些特点,都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演化相联系的,反映了正在形成中的资本主义新形态的特点。

(二)金融资本恶性膨胀,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国家的资本在继续使用这种商品输出和不等价交换手段进行国际剥削的同时,越来越注重资本输出和资本直接剥削外国劳动的作用,国际剥削的重点已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国际剥削的重点由昔日的以工业资本为主体的资本输出,逐步向以金融资本为主体的资本输出转移。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垄断资本之所以积极推动这种转移,是因为金融资本的输出具有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所不具备的特殊的国际剥削和压榨功能。

金融资本已成为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建立和维护国际垄断资本所需要的国际经济乃至政治秩序的最积极的推动者。总之,金融垄断资本已成为世界经济乃至政治生活的主宰,在帝国主义侵略扩张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增强。金融资本的恶性膨胀,其世界统治和盘剥的增强,体现了当代资本主义演化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国民经济的虚拟化,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这次世界性金融风暴的形成,是金融垄断资本长期统治、横行的必然产物。不仅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形成了越来越多的金融泡沫,而且使这些国家的整个国民经济日趋虚拟化。表现为:

第一、金融资本横行,金融衍生资本泛滥,金融资本越来越与实体经济相脱离。金融资本超前发展,资本家与生产过程脱离,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重要表现。如今,全球金融交易额已达世界GDP的十倍以上。金融资本不仅在数量上是空前的,而且其地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不仅完全脱离了生产活动,置身于生产过程之外,而且凌驾于整个社会生产之上,成了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宰,实体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金融资本的发展。

第二、在金融资本泛滥的同时,实体经济却相对乃至绝对萎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和第二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以各种服务性消费为主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到上世纪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相继完成了工业化过程,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物质产品的需求相对饱和,资本通过发展物质生产而增殖的途径日趋狭窄,这些国家越来越多的工业品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形成了所谓产业空心化趋势。在高额利润的诱使下,资本越来越多地从实物生产领域向第三产业转移。银行、保险、证券等虽然能给资本带来利润、增加产值,但却不能为国民经济增加物质财富,这些行业的过度发展本身就含有泡沫成分,成为国民经济虚拟化的重要因素。

(四)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金融资本横行,进一步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资本增殖的过程之所以能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脱离实体生产过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将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大转移的过程,也是国际垄断资本组织发展跨国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还表现为投机心理和投机行为的恶性发展、整个社会风气的败坏和沉沦。不仅各行各业的资本家和经营者在从事各种投机活动,而且这些国家的政府也利用各种货币金融杠杆或货币金融政策从事国内外的投机活动。总之,金融投机已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特征,成为国际垄断资本攫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基本途径。

(五)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金融资本权势的增强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的虚弱性、垂死性更加明显

在资本主义国家,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利益从来都是不一致的,不仅广大劳动者与资本家的利益根本对立,而且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利益也有矛盾,而随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矛盾和对立则在进一步暴露和加深;矛盾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全球化的浪潮,比发展中国家还要强烈。所有这些矛盾和冲突,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必然会进一步加剧。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社会经济相对平稳发展时期结束、新的动荡时期开始的一个突出的信号。从国际方面来看,随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日益恶化。

六、结语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当代资本主义演变到一个新的阶段,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危机。对当前金融危机

的成因的认识,不应单从其体制层面和技术操作层面进行阐释,更要从制度层面、本质层面对其剖析。美国的次贷危机,不可遏制地蔓延成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证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理论的真理性。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需要从制度和体制两个方面规避和防范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1]张宇.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当前金融与经济危机[J].国外理论动态,2009,(7).

[2]蔡万焕. 国内关于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2009,(8).

[3]黄小军,陆晓明,吴晓晖.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8,(5).

[4]沈炳熙.次贷危机与证券化[J].中国货币市场,2007,(11):12- 17.

第5篇

疑问一;什么是“货币战”

迄今为止,尚没有人对“货币战”下一个权威的、令人信服的定义。

按照传统理解,“贷币战”是指一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金融实力,利用货币和汇率政策,从经济上打击竞争对手、掠夺别国财富。

因此,“货币战”从本质上讲,具有强烈的预谋性、目的性和破坏性,是“经济战”的一种形式,也是国与国之间矛盾斗争激烈的表现形式之一。

但必须指出的是:此种意义上的“货币战”,目前只处于猜测、传言阶段,尚无明确证据显示世界各国正在从事这样一场损人不利己的“自杀式行动”。

实际上,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货币战”的含义要简单、明确得多,其大致可以理解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面临内部经济困境,为刺激出口、增加就业,竞相采取措施,人为压低本币汇率。如果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采取这种以邻为壑的货币和汇率政策,势必加剧各国间的利益冲突,最终将破坏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其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许可以与“战争”相提并论。

虽然近期各国在货币和汇率政策上的对立和矛盾有所增多,但必须看到,这一局面还远远称不上“战争”。西方媒体反复炒作“货币战”,实际上夸大了各国货币和汇率政策的分歧,增加了国际社会的紧张情绪。

疑问二:谁在制造“货币战”气氛

从表面看,这一轮“货币战”起因主要源于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端升级。此外,日本政府在日元持续升值后直接干预汇市,以及巴西、韩国、新加坡等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遏制本币对美元过快升值的势头,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但是,这一轮“货币战”的真正起因应归于美国。第一,美国一些政客迫于国内政治压力,再一次挑起并激化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端,使人民币汇率问题看似处于当前“货币战”的漩涡中心。

第二,这一轮“货币战”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巨量“印钞”。面临经济困境,美联储长期将基准利率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同时以购买金融资产的方式,向金融系统投入大量美元流动性,这一过程也被形象地称为美联储“开动印钞机”。美联储这一政策直接导致美元贬值预期加大,同时也导致大量美元投机资金进入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进行套利。

结果是,从韩国到巴西,从泰国到新加坡,全球许多经济体都感到本币对美元升值的强大压力。美元贬值带动其他货币升值,对这些经济体出口甚至金融安全与稳定,都构成了挑战。这些经济体反过来被迫采取措施,干预外汇市场,压低本币汇率,最终形成了看似“货币战”的局面。

疑问三:“货币战”的危害到底有哪些

如果“货币战”真的开打,各国纷纷使本币贬值,以此希望刺激出口、摆脱经济困境,这将对世界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严重冲击。

从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来说,如果美联储持续“印钞”,将有可能造成全球范围内美元流动性过剩和美元贬值,进而带来严重的“热钱”投机问题。

最典型的结果将是:大量美元“热钱”涌入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进行投机,如果这些经济体不采取干预措施,“热钱”就有可能在当地制造新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泡沫;如果这些经济体货币当局通过“印钞”来吸收“热钱”,则有可能在当地造成通贷膨胀。

与此同时,美元贬值还可能带来大宗商品价格飞涨,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前世界一度面临的“油价飞涨”和“粮食危机”局面就有可能卷土重来。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各国就此抛弃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形成的合作精神,转而采取以邻为壑的货币和汇率政策,将使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疑问四:中国在“货币战”中应警惕什么

正如前文所言,美国政客挑起人民币汇率争端和美联储“印钞”,才是这一轮“货币战”的真正原因。对于中国来说,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是,一些美国政客和少数西方媒体不仅故意曲解这一事实,而且在“货币战”的解决之道上,也往往打着“承担责任”的旗号,对中国施加压力,甚至有意“抹黑”。

事实上,美联储“印钞”导致美元大幅贬值,才是造成当前许多经济体被迫干预汇市的根本原因。因此,即便人民币大幅升值,也不能解决美元贬值的大背景下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本币“被升值”的问题,也无法杜绝这些经济体干预汇市的行动。

疑问五:“货币战”出路在哪里

当前“货币战”的言论之所以甚嚣尘上,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放缓,一些国家为摆脱自身经济困境,试图采取“人人为己”的货币和汇率政策。

当前世界经济虽然持续复苏,但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依然很多,危机其实还远没有真正远去,此时此刻,国际社会继续秉承团结协作的精神至关重要。

第6篇

虽然“格老”在资本市场的名声还好,因为他的货币政策刺激美国资本市场延续了长达十多年的繁荣期,不过微词也不少,很多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美国今天的金融危机,与他当初对于资本市场过于关照的调控不当有关。不过格老坚持认为他在美联储的日子里所采取的措施,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现在的麻烦与他当年的调控手法无关。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判,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不过,格老此时因为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萎靡不振而出言指责当局,认为没有必要如此监管,因为没有任何监管会刺激市场回升。窃以为,不论格老此论是否有效,这却是给全球资本市场出了一道题。

格老虽然没有直截了当提出放松监管能刺激市场回升,但是透出的信息是明确的,他认为全球股市的表现是金融危机能否走出困局的关键。也就是说,真的要走出困局,股市依然是一张王牌。看来他很不赞同由于次贷危机引起的人们对于衍生产品监管的强化,目标也就是美证券监管机构近期对于市场监管提出的越来越强硬的主张。我们无心去追溯格老投资经历是否还在延续,是不是目前的言论有很强的利益驱动。但是,他提出的问题的确是严肃的。

人类对付危机的办法,尤其是金融危机的方法不外乎有几方面手段,一是政府出面动用财政手段来拯救;二是对于出现危机的薄弱环节,增强人为力量,强化监管;三是靠时间医治危机创伤。以上前两种方法美国已轮番动用,第三种方法就是目前人们不断在预测的,次贷危机何时见底的那个底什么时间出现。第一种手段不用评判,处理重大经济危机是国家的责任,而第二种方法,格老坚决反对。

沿着本次危机暴露的路径可以看出,靠市场自身纠正危机非常困难。次贷危机出现时,最早呈现的是那些最易暴露的问题,比如信贷呆坏账,比如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犯罪,后来有高油价、高粮价,人们又都能找到热钱炒作的身影等等,因此,面对危机人们提出强化监管逻辑上完全正确。“安然事件”引发资本市场信任危机后,美国同样容忍监管机构采用了强化监管的措施。

史上发生过的任何一次危机,流动性从未像这次这样过剩;全球化从未像现在这样涉及如此众多的国家;美元从未像这次受到不断贬值的挑战;能源问题从未像现在这样突出等等。如果,我们承认以上的分析,那么格老出的这道题,还真的难解了。

第7篇

本轮中国经济总量复苏几近“完美”, 但是结构性问题愈发严重。实体方面,虽然总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但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却持续快速下滑。地产、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而占大头的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下行。金融层面,信贷大幅扩张的同时,信用债券违约案例却在不断增加。

一谈到结构性问题,大家通常只考虑诸如人口等实体因素的影响,而忽视金融的作用。传统观点认为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货币信贷扩张短期会影响总需求,但中长期只影响价格,不影响实体经济。

然而,全球金融危机后,人们重新审视金融的作用,“发现”货币中长期也不是中性的,对实体经济的总量有长期影响,而这主要是通过结构变化来实现的。比如,信贷大幅扩张会导致人力资源向某些生产率较低但获得信贷多的行业转移,导致其他行业的发展受到挤压,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并最终影响潜在增长。

各部门获得信用的能力不同,有抵押品优势的房地产行业占尽先机,和信贷相互促进形成的“顺周期”性对经济结构有重大影响。容易获得信贷的行业或部门在货币宽松后可以大幅扩张业务,招揽更优秀的人才,实现更快发展,而难以得到信贷的部门受到挤压。信贷分配也影响收入分配,较易获得信贷的行业的员工收入增长相对其他部门较快。

根据标准普尔评级公司的估计,中国几个大银行发放的贷款中30%-40%用房产或土地为抵押。上市公司的数据表明,地产、建筑以及与这些行业相关度较高的行业,如钢铁,获得的信贷较多。比如,2015年四季度,这三个行业占上市公司总体债务的比重分别高达15%、12%和6%,而与地产关系不紧密的轻工行业,债务所占比重不到2%。

信贷与地产相互促进的“顺周期”性,导致信贷错配,结构恶化,使得货币放松对总量的刺激越来越吃力,最终不可持续。房地产价格上升提高了其他行业的租金成本,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下也带来人工成本上行压力,房地产作为信贷抵押品的优势增加了其他行业的融资成本,房地产泡沫往往和汇率过度升值联系在一起,这才是制造业等民间投资持续放缓的根本原因。一些限制民间投资的制度性因素已经存在多年,不能解释近几年的民间投资不振。同理,近几年金融和地产服务业占比GDP重上升也不完全是结构优化的体现。

我们认为,宏观政策应该回归“逆周期”,回归“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的组合。“紧信用”有利于打破信贷与房地产相互促进的顺周期,同时通过“松货币、宽财政”来防止经济大幅下滑,这样的组合将为供给侧结构改革和调整提供有利的宏观环境。在观察经济的运行态势时,区分货币和信用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欢迎在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信用放缓情况下的货币政策放松,为去杠杆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支持财政扩张。

地产与基建投资继续支撑下半年的总需求,加上连带的服务增长,短期增长无虞。但房地产泡沫风险上升,其对总需求的拉动效应难以为继,经济自主增长动能在 2017年面临下行压力。

第8篇

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全球经济再度衰退的忧虑充斥市场。在探究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之前,我们先简单谈一下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

欧债危机的原因分析

1、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高赤字

如果将债务杠杆比喻成潮水,那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政府联手利用公共财政的再杠杆化掩盖了金融体系的去杠杆化。但是这种掩盖是暂时性的,自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人们最常想起的词语就是高赤字。

2、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欧元区经济政策结构不平衡

欧元区现阶段实行的是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然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常年的不对称性使得各项矛盾和问题得以积累。在08年全球次贷危机的冲击之下,矛盾开始暴露,直指主权债务危机。尽管货币一体化为欧元区成员国政府搭建了更大的融资平台和竞争优势,但是由于经济状况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对称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些优势。另一方面,欧元区签订的《稳定与增长公约》并没有完全遵循最优货币区的要求,各国的实体经济结构不尽相同,这样更容易遭遇不对称冲击的影响。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周期不同步,欧元的诞生也未能显着缩小这种差异。同时欧洲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选择上,无法也不可能满足成员国不同的货币政策偏好,从而增加了危机蔓延的可能性。

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历史原因:高福利政策

第9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原因;表现形式;对策

在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中,金融危机居首位,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金融与经济关系紧密联系,经济越来越容易受到金融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的概念与特点

金融资产或金融市场的危机称为金融危机,常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股票债券市场暴跌等。根据导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可以将金融危机进行分类,如货币危机、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等。近年来,金融危机呈现出多种危机形式混合的特点。

二、金融产生的原因

诱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如信用风险、经济政策等。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为例,美国社会住房需求逐渐降低导致银行提高短期利率,造成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不断提升,无形中增加购房者的还款负担。住房需求降低,买房者数量变小,使房屋难以出售,以抵押住房进行融资的方式变的难以实施。大批还款人不能按时向银行还款,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严重的资不抵债情况,只能宣告破产,大批金融机构倒闭成为金融风暴形成的导火线,随之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尽管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抵御金融风险能力,但是金融危机还是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使国内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大。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危机下,其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就是信用风险。从美国次贷危机可以看出,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就是信用风险,因此必须从金融危机中总结经验,对我国金融信用风险管理进行改革。

三、金融危机的危害

金融危机犹如狂风暴雨,毫不留情的袭击着所有的金融市场。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层面上遭到波及和影响。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实业在很大程度上遭受损害,而伴随经济危机而来的却远远不止这些,许多国家的公民没有了消费信息,不敢再消费;一些中小企业因为信用不够而拿不到贷款,这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本就是势单力薄无法同许多大型企业相抗衡,此时无法从银行贷款来缓解资金链的压力,更使他们举步维艰;根据实际调查,公民的生活受经济危机的损害也较为严重,生活质量下跌,个人幸福指数降至冰点,这些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打击与危害。我们所看到的金融危机,犹如不知餍足的野兽,时时刻刻准备侵吞国家、企业、个人的金钱、精力、时间,甚至一切。由于金融危机破产的企业和个人数不胜数,倾家荡产生活无以为继的的人也不胜枚举,各个企业单位的裁员风波不断,这些因素和问题也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而已。看不到的还有更多,数十年经济发展如霜打的茄子萎缩,这对国家、社会和整个世界的负面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

四、化解金融危机风险的具体对策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政府调节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可以人为的调节市场供应与需求,确保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可以采取许多宏观调控手段,例如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以化解金融危机风险。经济手段方面通常可利用价格、税收、信贷及工资等调控经济。法律方面可以制定相关的经济、金融政策,维护市场秩序。行政手段方面可以采取强制性命令直接控制市场,宏观调控是控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可以有效化解金融风险。

2.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政府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了市场的自由性和调控能力,政府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能拉动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各方商业人员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更有利于打开市场,扩大内需和外需,对中小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只要市场活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金融风险的到来。健康有序、活泼自由和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市场对化解金融危机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由此可知,政府要根据实际国情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科学有效地利用货币政策来化解难题。

3.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生产力

经济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成为一切的焦点,如何规划经济、搞好经济、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都显得至关重要。可以说,经济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经济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世界的满足是其他任何事物都难以替代的。而发展经济当务之急和必经途径就是提高生产力,生产力的大幅度上升是经济健康飞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上去了,经济就搞上去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都要清楚的认识到,谁都离不开谁,二者密切相关、互相作用。

五、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制度;汇改政策

一、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概念

汇率制度的决定基础是各国经济实力的大小,但是现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实力不相当,在不平衡的经济发展状态下,世界经济格局也在不断地变化,必然会引起汇率制度发生很大的变化,那样就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少数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实施比较灵活的汇率制度了。我们一般可以把汇率制度分为三大类:自由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以及中间浮动汇率制。人民币汇率就是人民币兑换美元的价格,我国采取的是人民币汇率直接标价法,人民币汇率制度经过了很多次的调整:第一次是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1949~1952),第二次是维持固定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1953~197),第三次是单一盯住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制度(1973~1980),第四次是维持贸易结算汇率与官方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1981~1984),第五次是外汇调节汇率与官方汇率并举的双重汇率制度(1985~1993),第六次是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以后)。完善和健全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能够更加突显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汇率的灵活性还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施。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存在的问题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

经过多次的汇改后,我国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现在我国经济进入了转型期,但是金融体系仍然不够完善,这就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制度又有它自己的特点。一是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与汇率并存的政策,有利于我国汇率的安排,有利于提高市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建立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有利于与全球各国的衔接,促进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人民币汇率在市场中的作用,进而基础市场也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我国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以美元为基础,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浮动汇率制度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国际上的发展也起到桥梁的作用,体现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成果。三是把汇率形成机制向市场化、自由化的方向改革,以市场为导向的汇率制度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核心,不断健全汇率形成机制,完善市场的调节作用。依据上述可以看出:政府在汇率的制度上存在很大的影响力,汇率的形成受政府影响很大,这样的汇率制度在形成机制上没有充分体现出市场的基础作用,市场调节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所以现在的汇率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是自2005年我国实施汇改政策以来,由于汇率波动而带来的汇兑损失,很多企业关注的问题是如何避免由于汇率波动而导致的汇兑损失,从强制结售汇规定取消之后,企业就可以自主选择保留外汇收入。这样企业能够直接面对市场,参加市场中的各种活动,同时企业就拥有了更大的自。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外汇市场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不够健全。由于人民币汇率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汇率带有不健全交易的印记。由于人民币还不是完全可兑换的货币,现在中国的外汇交易还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有效性、灵活性还不够健全,因此我国应积极培育外汇市场,使外汇市场能够在各国的不平衡发展中得到生存和发展。

三、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影响及对策

(一)对金融危机原因的分析。

一是表现为次级市场机构的道德风险出现,次贷产品设计存在严重的问题和缺陷,次级产品过度衍生,政府监管的力度不够健全:不完善的机构监管,对对冲基金的监管不健全,忽视外表业务监管,资本约束不完善,场外交易就更显得无能。二是存在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过度宽松引起严重负利率时,房屋需求的增加被融资成本下降刺激。受短期供给缺乏弹性因素的限制,房屋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导致房价上涨。这样就使得需求上升和价格上涨的现象出现,从而为房地产泡沫提供了适当的条件。三是崇尚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虽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金融机构的本能,在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它们的金融风险。当资本管制不严、不够健全时,便会自然进入资源稀缺行业,特别是利润大的行业,因此导致这个行业发展过热,产生泡沫。四是过度的虚拟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负债消费严重脱离实体经济。21世纪,美国公民无考虑、无节制的超前消费,加上财政赤字严重,这都成为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影响。

1.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经济增长较缓慢,进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危机,并且会引起人民币升值。因为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贬值影响很大,向各国输出的流动性很强。这样非美元货币地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要求可能会加大,不对称的汇率结构体系影响人民币升值,美国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流动性较强的条件下,人民币将会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

2.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干预不会因金融危机而加剧。

从总体上来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安排有助于美国走出金融危机,摆脱经济衰退,在危机中美国政府不会对人民币汇率制度采取实质性的对抗措施,由于在短期内美国的储蓄率很难提高,其贸易逆差转变为对其他国家的逆差,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金融发展不好,不能与风险认知恰当地融合在一起,不利于金融界平稳健康的发展,同时美国需要我国的资金来稳定它的金融系统,而我国需要美国实力雄厚的市场实现就业,一旦打破这个有效体,对中美双方都没有好处。

(三)针对问题作出的调整政策。

为了保持经济的增长,我国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措施,我国汇率政策需要思考的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贸易收入很小的情况下,我国要坚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而且要关注出口行业是否在危机中出现转移,所以当前我国不宜采用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办法来摆脱经济紧缩的现状。

1.增加进口与减少出口,我国要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稳定汇率预期的基础是贸易余额的平衡。

为了减轻通货膨胀的风险,采取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对冲新发行的部分人民币,通过被动性应对措施来盯住汇率,但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进而盯住汇率付出的成本也在进一步加大。同时对银行的收汇、付汇行为进行检查,在外汇管理上,对进入中国的短期资本要加大打击力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量。

2.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

扩大人民币波动幅度是汇率改革的大势所趋,未来如果美元继续出现反弹的话,人民币的波动幅度就会随之扩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方向是央行调整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短期来看,减轻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压力是靠该项政策,并且能够使外汇市场得到活跃,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的可兑换性能得到提升,特别是国际认知度提高了,推动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随着这一措施逐步发挥作用,会使人民币汇率在市场的决定作用得以增强。

【参考文献】

[1]刘喜和.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的功能缺陷与改制方向[J].开放导报,2008,5

[2]关晓红.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和运行机制诌议[J].国际金融,2008,4

[3]张斌.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点与缺陷[R].天则经济研究所,2008,5

第11篇

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到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虽然我国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也不能成为发达国家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借口,本文从我国现在的汇率制度出发,分析汇率制度实施的情况,进而分析并提出人民币汇率制度应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改革是一个动态的变革过程,维持汇率制度稳定的条件是国内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现在人民币汇率还不能很好地稳定下来,还存在一定的波动,在波动的范围内对人民币汇率政策作出了新的改革方向和措施。经过对美国金融危机形成的背景、原因简单的回顾,进而从汇率制度的角度分析并且探讨现在我国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说明人民币汇率要从钉住美元逐步转变为钉住一篮子货币,同时也说明我国防范货币危机的最佳选择是建立与市场相吻合的有弹性的汇率制度。

【关键词】

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制度;汇改政策

一、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概念

汇率制度的决定基础是各国经济实力的大小,但是现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实力不相当,在不平衡的经济发展状态下,世界经济格局也在不断地变化,必然会引起汇率制度发生很大的变化,那样就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少数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实施比较灵活的汇率制度了。我们一般可以把汇率制度分为三大类:自由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以及中间浮动汇率制。人民币汇率就是人民币兑换美元的价格,我国采取的是人民币汇率直接标价法,人民币汇率制度经过了很多次的调整:第一次是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1949~1952),第二次是维持固定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1953~197),第三次是单一盯住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制度(1973~1980),第四次是维持贸易结算汇率与官方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1981~1984),第五次是外汇调节汇率与官方汇率并举的双重汇率制度(1985~1993),第六次是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以后)。完善和健全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能够更加突显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汇率的灵活性还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施。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存在的问题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

经过多次的汇改后,我国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现在我国经济进入了转型期,但是金融体系仍然不够完善,这就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制度又有它自己的特点。一是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与汇率并存的政策,有利于我国汇率的安排,有利于提高市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建立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有利于与全球各国的衔接,促进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人民币汇率在市场中的作用,进而基础市场也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我国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以美元为基础,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浮动汇率制度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国际上的发展也起到桥梁的作用,体现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成果。三是把汇率形成机制向市场化、自由化的方向改革,以市场为导向的汇率制度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核心,不断健全汇率形成机制,完善市场的调节作用。依据上述可以看出:政府在汇率的制度上存在很大的影响力,汇率的形成受政府影响很大,这样的汇率制度在形成机制上没有充分体现出市场的基础作用,市场调节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所以现在的汇率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是自2005年我国实施汇改政策以来,由于汇率波动而带来的汇兑损失,很多企业关注的问题是如何避免由于汇率波动而导致的汇兑损失,从强制结售汇规定取消之后,企业就可以自主选择保留外汇收入。这样企业能够直接面对市场,参加市场中的各种活动,同时企业就拥有了更大的自。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外汇市场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不够健全。由于人民币汇率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汇率带有不健全交易的印记。由于人民币还不是完全可兑换的货币,现在中国的外汇交易还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有效性、灵活性还不够健全,因此我国应积极培育外汇市场,使外汇市场能够在各国的不平衡发展中得到生存和发展。

三、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影响及对策

(一)对金融危机原因的分析。

一是表现为次级市场机构的道德风险出现,次贷产品设计存在严重的问题和缺陷,次级产品过度衍生,政府监管的力度不够健全:不完善的机构监管,对对冲基金的监管不健全,忽视外表业务监管,资本约束不完善,场外交易就更显得无能。二是存在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过度宽松引起严重负利率时,房屋需求的增加被融资成本下降刺激。受短期供给缺乏弹性因素的限制,房屋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导致房价上涨。这样就使得需求上升和价格上涨的现象出现,从而为房地产泡沫提供了适当的条件。三是崇尚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虽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金融机构的本能,在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它们的金融风险。当资本管制不严、不够健全时,便会自然进入资源稀缺行业,特别是利润大的行业,因此导致这个行业发展过热,产生泡沫。四是过度的虚拟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负债消费严重脱离实体经济。21世纪,美国公民无考虑、无节制的超前消费,加上财政赤字严重,这都成为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影响。

1.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经济增长较缓慢,进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危机,并且会引起人民币升值。因为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贬值影响很大,向各国输出的流动性很强。这样非美元货币地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要求可能会加大,不对称的汇率结构体系影响人民币升值,美国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流动性较强的条件下,人民币将会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

2.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干预不会因金融危机而加剧。从总体上来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安排有助于美国走出金融危机,摆脱经济衰退,在危机中美国政府不会对人民币汇率制度采取实质性的对抗措施,由于在短期内美国的储蓄率很难提高,其贸易逆差转变为对其他国家的逆差,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金融发展不好,不能与风险认知恰当地融合在一起,不利于金融界平稳健康的发展,同时美国需要我国的资金来稳定它的金融系统,而我国需要美国实力雄厚的市场实现就业,一旦打破这个有效体,对中美双方都没有好处。

(三)针对问题作出的调整政策。

为了保持经济的增长,我国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措施,我国汇率政策需要思考的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贸易收入很小的情况下,我国要坚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而且要关注出口行业是否在危机中出现转移,所以当前我国不宜采用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办法来摆脱经济紧缩的现状。

1.增加进口与减少出口,我国要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稳定汇率预期的基础是贸易余额的平衡。为了减轻通货膨胀的风险,采取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对冲新发行的部分人民币,通过被动性应对措施来盯住汇率,但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进而盯住汇率付出的成本也在进一步加大。同时对银行的收汇、付汇行为进行检查,在外汇管理上,对进入中国的短期资本要加大打击力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量。

2.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扩大人民币波动幅度是汇率改革的大势所趋,未来如果美元继续出现反弹的话,人民币的波动幅度就会随之扩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方向是央行调整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短期来看,减轻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压力是靠该项政策,并且能够使外汇市场得到活跃,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的可兑换性能得到提升,特别是国际认知度提高了,推动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随着这一措施逐步发挥作用,会使人民币汇率在市场的决定作用得以增强。

【参考文献】

[1]刘喜和.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的功能缺陷与改制方向[J].开放导报,2008,5

[2]关晓红.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和运行机制诌议[J].国际金融,2008,4

[3]张斌.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点与缺陷[R].天则经济研究所,2008,5

第12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会计规范

20世纪以前,会计的发展基本上是处于一种无序的、自由放任的状态之中,会计准则还属于一种非正式规则。20世纪初,随着经济业务的复杂化,会计职业界首先感到了会计管制的必要性,人们开始要求使用统一的会计规范。1906年,针对当时铁路行业对重置会计的滥用,美国制定了赫本法案(HepburnAct),授权州际商业委员会为铁道业制定一套统一的会计制度,铁路业成为最早受到会计管制的行业。1917年,美国公众会计师协会(AAPA,现已改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发表了现代会计的第一份权威性指南《统一会计》(TheUniformAccounting),标志着人类开始通过会计规范对会计行为实行管制时代的到来。

一、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

1929爆发了波及世界的经济危机,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票市场大跌价。几周之内,纽约证券交易所所有股票下跌了50%,大约260亿美元失去了,大体相当美国在一次世界大战中支出的费用。通商,贸易流通中的交换手段被冻结,制造业的残骸到处都是,农民找不到产品的销售市场。成千上万的多年储蓄化为乌有。

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空前的经济危机,松散的会计实务和对创造性会计的滥用被指责为市场崩溃和经济萧条的罪魁祸首。为了响应纽约证交所的要求在大萧条中逐渐恢复公众和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公允性的信心,国会成立了SEC,它有权规定财务报告编制中会计处理方法,并确保上市公司遵循“一般公认会计准则”(GAAP)。这一机构先于确定GAAP的主体成员之前就开始运作,可以看到政府对规范会计准则的急切心情。随后,SEC着手组织会计职业界制定GAAP,投票决定了依靠民间机构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制定的制度,SEC希望能够通过对其施加压力来影响会计准则。

二、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1998年12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成员M.ZubaidurRahman向该组织提交了一份名为《会计披露在东亚金融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应吸取的教训》的研究报告,分析了东亚金融危机的一般特征、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区域内国家会计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会计审计准则质量较差、会计信息使用者忽视了引发金融危机的诸种要素,严重降低了公司和银行财务报告的透明度。会计在金融危机预警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各种有助于提高会计披露质量和透明度的建议:如风险集中与会计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与会计披露、或有负债问题与会计披露等。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宣告成立,倡导在全球推出统一的会计标准,其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已在130多个国家得到应用。

三、美国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subprime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危机蔓延之初,会计准则一度成为千夫所指。首当其冲的就是公允价值条款。经济危机期间,欧美政治家、银行家们纷纷将矛头对准了按市价计算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认为正是这种会计方法导致了危机的恶化。2008年12月30日,SEC向国会提交报告表示,公允价值条款不可废止,但应修改完善。随即,IASB计划推出与银行资产减记有关的减损支出披露准则,要求公司公布在不同减损模型下计算得出的公司资产价值有何不同。同时,IASB还拟于2009年开展对减损准则的全面修订,并有望在2009年内推出。

四、经济危机下对会计规范制定的反思

(一)需要客观看待会计规范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会计准则会对政府、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决策产生影响,这些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完全无偏的准则是不实际的,会计准则的改变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适时地调整准则可以在危机中提振市场信心,有助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当然,会计准则并不是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所以不可能靠它解决经济危机。正如80年代银行危机出现时,许多人认为这是70年代的会计准则15号公告的后遗症,它并未消除危机,只是延迟了危机。

(二)需要在危机中发现会计规范的缺陷

准则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危机使人们重新认识会计准则的局限性。如前所述,80年代的金融危机之后,公允价值被认为比历史成本更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在这一轮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的缺陷暴露无疑。金融业的利润在经济形势好时,由公允价值计量的利润被高估,夸大了对经济的乐观预期;经济形势不好时,资产的市场定价往往被低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盈余数据被低估,以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不高,这误导了投资者,使他们对低迷的金融环境更加悲观。因而,公允价值会计只是通过财务报表提供公司各项资产要素的公允价值信息,而不是提供整个公司的公允价值信息,这意味着公允价值会计反映的公司价值也是相对的。

(三)需要构建更严密的会计概念框架

会计准则实质是为了保护投资人利益的,而在危机中准则制定机构的立场很可能屈从于政治需要。为了防止在危机中出现“救火式”的准则,需要构建一个严密的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简称CF)并作为准则制定的理论基础,使具体的准则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有助于FASB更能体现公众利益。从理论上讲通过CF的研究,逐步确立了会计准则制定的科学化思想,并使现有的会计理论研究更加系统化,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也更加集中,这样也避免了在每次经济危机中,会计准则都成为危机“替罪羊”的尴尬局面,帮助会计准则赢得广泛的信任和权威。

参考文献

[1]亚洲金融危机的会计原因[J].

[2]黄平,简剑辉.经济危机与会计披露监管演进分析[J].财经论丛.

[3]王棣华,花婷婷.事件推动会计准则的完善[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13篇

关键词:欧债危机 行政管理 启示

1.欧债危机的历史背景及产生原因

首先,从根源上来讲,欧债危机的爆发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长期积累的后果。欧债危机本质上讲是财政危机。美债危机是金融市场出现动荡,投资低迷,消费者信心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联邦政府为了提振市场信心而实施的提高债务上限,大开印钞机,从而突破债务上限,带来全球资本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和经济增长预期大幅波动。这个危机的基本形成过程是“市场政府”的传导机制。与美债危机不同的是,欧债危机的危机源是债务,国家的信用出现危机,从而波及银行等市场主体,包括全球资本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和经济增长预期,经济风险传播到市场主体,这个危机的基本形成过程是“政府市场”的传导机制。再次,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观念不同。这似乎显示了在风险面前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两种观念力量的不同,西方的“泰坦尼克精神”不再出现。

其次,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坚持将解决本国问题置于制定货币政策的中心环节。从表面上看,中国的货币政策具有完全的独立性。但其实不然,在国际经济形势波动剧烈时期,国内的货币政策往往容易被国外的政策动向所左右。最典型的就是2008年年底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过多考虑国外经济危机的程度和对本国经济的冲击,致使过于庞大的刺激计划至今后遗症难消。不仅如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还应该尽量减少行政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干预,尽快实现利率的市场化,使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应能够得到正常和充分的发挥。

最后,解决思路不一样。短期内,美债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解决,即提高债务上限、开动印钞机。由于不能像美联储那样充当最终贷款人的角色,欧洲央行无法采取开动印钞机的方式解决债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央行只能通过不断地采取举新债还旧债的机制减少一些成员国的流动性风险,而核心国家也因央行持续的财政支付转移而蒙受损失。首先,应高度重视政府债务问题,必须未雨绸缪,将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目前,中国的债务规模相对来说并不太大,国债余额总量约为10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重不足25%,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60%的安全标准。

2.欧债危机的现状分析

首先,美债发生在一个国家之内,欧债发生在一个区域经济联合体内。作为联邦财政体制的国家,美国不仅有统一的金融联盟,还有稳定的政治基础,以及统一的财政联盟。而欧元区缺乏赖以依存的财政联盟,更勿论统一的政治基础,这就注定了决策成本较高但决策效率可能较低,不利于在危机中采取合作的拯救行动。

其次,从形成原因和传导机制看,二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从危机形成的内在逻辑看,无论是美债还是欧债,基本都有一个基本规律,即“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的演变过程,但二者又有细微差别。美债危机的根本原因既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因素,也有美国长期财政赤字的因素;而长期的高福利制度和财政软约束是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欧债危机本质上是财政危机。美债危机是金融市场出现动荡,投资低迷,消费者信心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联邦政府为了提振市场信心而实施的提高债务上限,大开印钞机,从而突破债务上限,带来全球资本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和经济增长预期大幅波动。这个危机的基本形成过程是“市场政府”的传导机制。与美债危机不同,欧债危机的危机源是债务,国家的信用出现危机,从而波及银行等市场主体,包括全球资本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和经济增长预期,经济风险传播到市场主体,这个危机的基本形成过程是“政府市场”的传导机制。

最后,解决思路不一样。短期内,美债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解决,即提高债务上限、开动印钞机。由于不能像美联储那样充当最终贷款人的角色,欧洲央行无法采取开动印钞机的方式解决债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央行只能通过不断地举借新债来偿还旧债的机制减少一些成员国的流动性风险,而核心国家也因央行持续的财政支付转移而蒙受损失。希腊和意大利总理相继辞职,欧元区不断上演政客“辞职救国”。壮士断腕的英雄义举令人钦佩,却也显示出诸多无聊。欧元区是否会出现政权更迭救市的多米诺骨牌,还要拭目以待。

3.欧债危机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启示

近期,中国应防范外部风险对国内经济带来的冲击,尤其是系统性风险。在短期内,应采取积极心态应对欧债危机,宏观调控应坚持“保增长、促稳定”的基调。中长期,应科学合理地处理公债发行和外汇储备问题。

3.1近期积极参与制定欧债危机的应对策略,宏观调控应稳步有序

欧债危机警醒我们,独善其身的危机应对思路绝对不可取,应该争取主动,积极参与制定多边救助机制,更应该在危机中处乱不惊。因此,首先必须正视和妥善处理以下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关于是否应大幅进入欧洲市场的问题。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必须思考变欧债之“危”为“机”,积极参与多边谈判,掌握制定规则的主动权。如果预期欧债危机得到解决,我国可以制定抄底战略,甚至大举进入欧洲市场,进行大规模并购;如果预期出现欧洲“失去的十年”,对外经济战略结构调整的重点应该放在新兴经济体上;如果出现全球范围内的系统性风险,外汇资产缩水不可避免,应做好其他的替代应对方案。二是关于中国近期宏观调控走向的问题。按照欧债危机的基本走势,中国应该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走向不变。过多收缩会造成硬着陆,应该通过逐步微调实现整体经济平稳回落,这也是顺应经济周期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的自然回落,是稳增长的必然要求。因此,财政政策应做到更加稳健有效,货币政策应渐近宽松,并且不断增强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再次,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注意避免走福利国家的老路。目前中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提前到来的老龄化浪潮,再加上各项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备,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与此相适应,财政收入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快速增加,据统计,早在2006年,我国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就首次超过10%,而且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从世界范围看,保障水平和标准大多只能涨不能跌,否则容易引发社会动荡。所以社会保障的改革应秉承循序渐进的策略,注重扩大保障的覆盖面,努力消除保障水平和标准的不公平现象。

3.2重点发行国家公债,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首先,应高度重视政府债务问题,必须未雨绸缪,将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

其次,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坚持将解决本国问题置于制定货币政策的中心环节。从表面上看,中国的货币政策具有完全的独立性。但其实不然,在国际经济形势波动剧烈时期,国内的货币政策往往容易被国外的政策动向所左右。

最典型的就是2008年年底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过多考虑国外经济危机的程度和对本国经济的冲击,致使过于庞大的刺激计划至今后遗症难消。不仅如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还应该尽量减少行政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干预,尽快实现利率的市场化,使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应能够得到正常和充分的发挥。

再次,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注意避免走福利国家的老路。目前中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提前到来的老龄化浪潮,再加上各项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备,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与此相适应,财政收入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快速增加,据统计,早在2006年,我国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就首次超过10%,而且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从世界范围看,保障水平和标准大多只能涨不能跌,否则容易引发社会动荡。所以社会保障的改革应秉承循序渐进的策略,注重扩大保障的覆盖面,努力消除保障水平和标准的不公平现象。

3.3合理盘活外汇储备,藏汇于民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掘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经济发展是解决包括债务危机在内的各种经济问题的最佳良方。欧洲各国以及美日等国目前的债务危机,究其根源还在于增长乏力甚至停滞不前。中国经济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寻找未来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点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犹如悬在中国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巨额外汇储备一直备受各界关注。首先面临的是欧元贬值的风险;从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和人民币国家化趋势来看,这一方案无疑是可供选择的。而从更长的时期看,我们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中长期问题。

第一,减少外汇储备和实现外汇储备保值增值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欧债仍然在发酵,美国经济也没有出现根本好转。但是,要实现外汇资产保值增值,除了购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债券外,我们的选择余地很小。由于对海外投资环境的不适应,我国投资商的海外生存能力差,我国外汇储备不断攀升的根本原因是长期的出口驱动型经济,这种经济结构亟待调整。如果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以投资和出口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外汇储备的增加则不可逆。

第二,关于合理处理存量和增量的问题。一般的观点认为应该调整增量,从而带动存量调整。很显然,以增量带动存量调整的阻力、风险和成本较小,是一种权益之计。如果进行整体调整战略,外汇资产保值增值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令人很难作出决策。

第三,关于合理优化外汇资产结构的问题。外国国债在我国政府的海外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现阶段主要是购买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国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占比较小。

参考文献:

1.王姚瑶:从奥地利学派视角解读经济危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2期

第14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证券监管;碎片化;集中化

一、 引言

证券市场国际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容争议的事实,技术进步促使证券交易超越国界,以更快捷、更有效的方式进行。证券交易所通过非互助化和合并浪潮,整合成统一的跨境实体。证券市场参与者将他们的业务活动扩展到国外市场。证券投资者寻求国际投资机会实现投资组合多样化。为了回应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要求,各国政府纷纷放松管制,进行了一场证券监管的朝底竞争。(Susan Wolburgh Jenah,2007)但是,碎片化的国际证券监管体制严重影响国际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因为,国际证券市场是相互联系的,孤立和隔离不再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证券发行人资本募集,推动透明和有效的市场规则形成的最佳方式。(Edward F. Greene,2007)只有集中化才能使得证券市场参与者受益,才能降低因遵守多个国家不同的证券监管体制所必要的交易成本和行政成本。(Tzung-bor Wei,2007)2008年金融危机是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那么,在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语境下,金融危机的发生与国际证券监管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证券监管该何去何从?研究这些问题对于预防金融危机的产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国际证券监管碎片化是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纵观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我们发现,美国许多金融机构轻率地将抵押贷款证券化,形成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在全球范围内出售。这些证券不仅出售给美国国内投资者,而且出售给国际上的机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通过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间接地投资于美国房地产市场,极大地扩张了流入市场的资本数量,导致了美国房价泡沫的产生。(Robert T. Miller,2009)当抵押贷款违约率急剧上升时,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价值大幅降低,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但是,美国及其他国家过于放松管制,没有以强有力的方式实施本国的证券法,从而恰当地监管那些抵押贷款支持证券。(Donald C. Lang-evoort,2008)美国证券监管者之所以不愿意提高对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监管标准,是因为它害怕这样会使投资者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进一步动摇其在国际证券市场上的统治地位。其他国家的证券监管者之所以不愿意提高对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监管标准,是因为它们担心这样可能阻碍其在新兴的全球证券市场上展开竞争。可见,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证券监管者正在开展一场激烈的监管标准的朝底竞争。在这场竞争中,没有任何人想要质疑这些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真正价值,并且提高其监管标准。

实际上,美国及其他国家在证券监管中呈现出朝底竞争的态势就是国际证券监管的碎片化的典型表现。因为,长期以来,美国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资本市场,在国际证券监管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国家纷纷遵循其证券法律规定,模仿其证券监管体制。但是,随着美国的统治地位开始逐渐下降,各国竞相采用各自的证券监管体制从而吸引发行人和投资者,新兴的国际证券监管体制是基于监管竞争而产生的,国际证券监管的竞争方式开始出现。(Chris Brummer,2008)因此,各国证券监管体制之间产生了一种碎片化现象。这类似于1929年股市大崩溃之前美国国内由各州蓝天法所产生的碎片化监管。随着证券市场国际化演进,这种碎片化监管在国际层面出现,最终导致了一场类似于“大萧条”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生。由此可见,2008年的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证券监管者对市场监管的碎片化导致其不能提供足够的市场稳定性。

三、 国际证券监管集中化的必要性

1. 国际证券监管集中化能够有效消除免费搭车和旁观者效应问题。在国际证券监管领域,如果各国采用独立的证券监管方式,其实质就是国际证券监管的碎片化。当国际证券监管存在严重碎片化现象时,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因投资于高质量的监管而获得足够的利益,因为各国家不会投入时间和资源促进最佳国际证券监管标准的形成。(Donald C. Langevoort,2008)这是一个经典的免费搭车问题。国际证券监管碎片化必然产生免费搭车问题。同样,由于存在监管碎片化,那些国家在面临相同或类似的跨国证券监管问题时,首先假定其他国家会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旁观者效应也将产生。这样,由于监管碎片化所导致的免费搭车问题和旁观者效应问题的存在,以各国的国内证券法来有效监管一个国际化的证券市场必然困难重重。

国际证券监管集中化能够有效消除免费搭车和旁观者效应问题。因为,国际证券监管集中化将证券监管和执行由统一的实体负责,从而形成集中的监管力量。集中化的证券监管者被视为证券市场国际标准的制定者,它推动各国共同合作,促进高质量的监管标准的制定。在集中化监管模式下,各国可以就某些基本的监管准则通过条约或其他协议达成一致意见。各国根据这些准则构建它们自己的证券监管体制。这样有利于确保充分的监管和执法,从而避免免费搭车问题和旁观者效应问题的发生。

2. 国际证券监管集中化能够有效消除监管与执法的代沟问题。当前国际环境下,尽管证券监管超越了国家边界,但是监管规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在国内制定,国际证券监管和执法缺乏一致的标准。如果各国之间的证券监管体制仍然处于碎片化状态,那么,在监管国际证券市场时,各国之间必然存在证券监管和执法的代沟。这种跨国证券监管方式的有效性仍然是有待回答的问题,因为其产生监管的多样性,并且缺少执法的一致性。(Howell E. Jackson,2007)这无疑带来国内证券监管语境下并不存在的风险。事实上,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许多证券违法行为具有跨国性。这意味着除非国内法被赋予域外效力,否则将不能作为充分的执法依据。但是,如果国内法被域外适用,证券监管者之间将产生冲突,被监管者也将困惑不解,什么是正当的监管规则。(Roberta S. Karmel,1999)而且,具有类似监管体制的国家在监管之上投入的资源可能是不同的。这样,各国可能因时间和资源等存在差异,无法就统一执法达成共同的意愿。

尽管一些监管与执法的代沟能够通过国际协议和证券法的域外适用弥补,但是碎片化监管仍然产生无数阻碍国际证券监管发展的壁垒。此外,即使所有的国家采纳类似的证券监管体制,这并不能保证它们采纳一致的执行标准。但是,国际证券监管集中化能够有效消除监管与执法的代沟问题。因为, 监管集中化要求各国遵守相同的证券监管体制,并使之得以统一执行。新兴的全球证券市场与新建的跨国证券交易所能够完全地受到监管,从而一致地进行执法,弥补监管与执法的代沟。因此,当监管集中化产生时,监管和执法代沟就会消失。

3. 国际证券监管集中化能够有效消除朝底竞争问题。在证券监管方面,最纯粹的碎片化模式就是所有国家独立地形成和执行其自身特有的证券监管体制,证券监管方式在国家之间发生竞争。当然,从实践的角度,一个纯粹的监管竞争的方式不可能存在。因为在证券法的发展中,各国之间很自然地会相互影响。为了吸引更多的发行人,投资者及其他市场参与者,各国采用国内证券法监管国际证券市场可能选择次优的监管体制,竞相采用较低的证券监管标准。这种现象被称为证券监管的朝底竞争。金融压力能够很容易而且非常迅速地实现跨境传递,金融机构将倾向于将它们的活动转移到具有较宽松的监管标准的司法管辖区,产生一种朝底竞争,加剧全球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因此,为了回应2008年的金融危机,有必要提高国际证券监管标准,改善国际证券监管合作。

国际证券监管集中化能够终结朝底竞争。因为各个国家协调它们的法律,允许集中化全球监管者的存在。一旦集中化的全球证券监管存在,各国证券监管者不再选择次优的监管标准。集中化的全球监管者能够致力于创立一个关于证券和交易所监管的国际协议,并为其设置一个监管基线。根据这一基线,各国能够选择制定较高的标准。这个协议为世界范围内的国家证券市场制定基本的监管准则。各国可以自愿在这一准则上提高标准,从而终止国际证券监管的朝底竞争,避免出现新的金融危机。通过执行恰当的制衡体系,全球证券监管者能够提供恰当的监管标准。通过保证一个基本的监管和执法标准,集中化证券监管者有助于稳定全球证券市场。

四、 国际证券监管集中化的实现路径

1. 赋予国际证监会组织更大的权力。1983年4月,在基多厄瓜多尔会议上,来自北美和南美的11个证券监管机构聚集在一起形成IOSCO,将美洲内部的证券监管区域性协会转变为一个全球性合作机构,促进世界范围内的证券监管者合作。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证券监管合作平台,主要目的是促进世界证券监管者之间的合作,促进公平和有效市场的形成。IOSCO在实现这一目标时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功。例如,1998年,IOSCO采纳了证券监管的目标与原则,这是一套有影响力的证券市场监管的建议标准,被所有证券市场视为国际监管共同标准。又如,2002年,IOSCO通过了一个多边谅解备忘录,旨在协调跨境执法和国际证券监管者共同体之间实现信息分享,这些国家愿意在多边谅解备忘录上签字。

IOSCO的形成及其运作表明国际证券监管集中化的第一步已经发生。但是,这些努力是十分微弱的。因为,各国遵守IOSCO目标和原则的努力仅仅是自愿性的。只有在极其罕见的情况下,IOSCO才会公开谴责证券监管体制较差的国家。这种公开谴责对于限制或消除基于碎片化监管的朝底竞争,监管和执法代沟,免费搭车问题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尽管IOSCO有潜力成为国际证券监管集中化的主导力量,但是当前它仅仅发挥监督和协调功能。

因此,国际证券监管集中化的下一步将是赋予IOSCO更强大的监督、监管和执法权。但是,这一步可能遭到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因为它们普遍存在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倾向,尤其是当在其领域范围内进行证券监管时。历史上,外国表达了对美国交易和责任标准延伸至其国内市场的敌视。同时,美国SEC也表达了对大多数外国证券交易所标准的疑虑。(Eric J. Pan,2008)这样,各国证券监管者应当彻底抛弃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与保护主义倾向,赋予IOSCO更大的监督,执法和监管权,建立一种集中化的全球监管模式。

2. 建立集中化的全球性证券监管者。在1929年股市大崩溃之前,美国证券市场由各州的州法监管,这些法律被称为蓝天法。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和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表明,在监管美国证券市场时,各州孤立的证券监管方式是不可取的,不足以预防金融危机的产生。在1929年股市大崩溃的背景下,美国制定并实施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成立集中性监管者SEC,以集中的联邦监管取代州证券监管。这一方式取得了巨大成功,在20世纪的剩余期间内为美国资本市场提供了相对的稳定性。那么,在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各国也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建立一个集中化的全球监管者。集中化的全球证券监管者的出现将使得市场参与者受益。因为它降低了本土化市场失灵的潜在溢出风险,或者其他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资本市场现在是全球化的,世界变得日益相互连接,任何未来的金融危机可能也是全球化的。(Howell E. Jackson,2007)这也意味着本土化的市场失灵或其他金融危机可能容易溢出,并且产生全球影响。建立集中化的全球证券监管者有利于降低这种风险。因为这种监管者可能提供额外的监督世界证券市场,可能有力量在全球范围内采取行动,以防止或降低任何本土化市场失灵或其他金融危机的发生。

各国可能共同成立一个组织,该组织由各国证券监管者构成,对世界范围内的证券监管和执法负责,监督跨国证券问题。在证券法违法行为发生的情况下,这一组织可能被赋予调查权,并且能够发讼。最终,这个集中化的监管者将负责确保各国证券法的协调一致,以及这些法律被统一实施。未来全球证券监管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些机构链接世界范围内的标准,这些标准要求具有合法性并能够得到相互尊重。(Donald C. Langevoort,2008)解决措施就是建立一个国际实体作为监管协调的焦点。这个实体可能通过条约或其他协议产生,其决定对于参与条约的各国具有强制力。(Eric J. Pan,2007)因为任务小组可能在各个司法管辖区必须遵守和执行这些司法管辖区的国内证券法,这种模式达不到国际证券监管集中化的程度。但是,集中的全球监管者仅仅通过一种逐渐的演化过程才能出现,而非一种即刻的变革过程。正如全球证券与金融服务监管者的出现需要经历一系列步骤一样。(Donald C. Langevoort,2008)但是,这种方式可能是朝着最终采纳国际证券监管集中化方式迈进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五、 结论

始于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表明,各国采用国内证券法监管国际证券市场的努力是行不通的。因为这必将产生证券监管的朝底竞争,监管与执法的代沟,免费搭车以及旁观者效应问题。可见,国际证券监管碎片化是无效的,不能充分地监管国际证券市场,必将导致未来的金融危机。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集中化是国际证券监管的最佳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建立集中化的证券监管者,赋予其强大的监督,执法和监管权。各国证券监管者应当将国际证券监管集中化视为一种长期的监管目标,加强监管合作,促进监管协调,推动集中化国际证券监管体制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Susan Wolburgh mentary on a Bl- ueprint from Cross-Border Access to U.S.Investors: A New International Framework[J].Harvard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2007,(48):69-83.

[2] Ethiopis Tafara & Robert J.Peterson.A B- lueprint for Cross-Border Access to U.S.Investors: A New International Framework[J].Harvard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2007,(48):31-67.

[3] Edward F.Greene.Beyond Borders: Time to Tear down the Barriers to Global Investing[J].Harvard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2007,(48):85-97.

[4] Tzung-bor Wei. The Equivalence Approach to Securities Regulation[J].Northwester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Business,2007,(27):255-299.

[5] Robert T.Miller.Morals in a Market Bubble[J].University of Dayton Law Review,2009,(35):113-137.

[6] Donald C.Langevoort.U.S.Securities Regulation and Global Competition[J].Virginia Law & Business Review,2008,(3):191-205.

[7] Chris Brummer. Stock Exchanges and the New Markets for Securities Laws[J].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2008,(75):1435-1491.

[8] Roberta S.Karmel.The EU Challenge to the SEC[J].Fordham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2008,(31):1692-1712.

[9] Robert G.Delamater.Recent Trends in SEC Regulation of Foreign Issuers: How the U.S.Regulatory Regime Is Affecting the United States' Historic Position as the World's Principal Capital Market[J]. Cornell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2006,(39):109-11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反商业贿赂立法研究”(项目号:06AFX003);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框架下的企业人权责任研究”(项目号:14JJD820004);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号:201506200082)。

第15篇

关键词:次贷危机按揭贷款规制性监管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

美国次贷危机顾名思义是由次级贷款难以收回引起的。在美国,抵押贷款市场根据借款人的信用高低分为最优贷款、次级贷款和超A贷款三类。次级贷款因其贷款标准低而得其名:一是借款人无需很良好的信用记录,二是借款人的债务占其收入的比率及其按揭的比率分别可高达55%和85%。

1.从宏观经济政策看,持续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使房市虚假繁荣,并刺激了次贷规模的膨胀。2001年至2004年美联储低利率政策的刺激使美国次级房地产贷款市场空前火爆。在美元流动性很强的情况下,美国房价本来就连年上涨,超低利率政策又为房贷公司品种创新和融资规模扩大提供了有利条件,美国人的买房热情不断升温,没钱可以贷款买房,买房后房价继续上涨,金融机构用不断升值的房屋作抵押,进行再融资、再放贷。房贷尤其是次贷规模的增加实际上进一步扩大了购房的有效需求,反过来拉动房价继续走高。这样,美国次贷市场进入了风险循环的状态。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加息17次,2004年—2006年发放的次级贷款从2007年开始,59%的贷款月供增加25%以上,19%的贷款月供增加50%以上。

2.从金融创新风险的角度看,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过度的信用创造。次级抵押贷款支持的衍生金融工具,其中间链条复杂而且脆弱,从而使次债风暴由单一产品风险演变为系统性全球风险。房屋抵押贷款原本是为购房者提供信用购房的便利,在次级抵押贷款下,投资者信用级别较低,违约率较高,房屋价格下降导致部分投资者资不抵债,违约率上升从而导致贷款受损。各类房贷公司则资本有限,将原本流动性很差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通过房贷证券化,一方面,在低利率条件下,房贷公司利用高杠杆率的融资方式,买人房贷、卖出债券,获取高额回报;另一方面,出售债券回收资金,拉动房价继续上涨。于是,投资银行再度创新:将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分割成不同的三个层级:高级、中级、股权级,并重新命名为担保债务权证。这样,原来的房贷放在一个“池子”里,大部分住房抵押贷款都卖给了不同风险投资偏好的投资者和投机者。但这场次级抵押贷款引发的危机是对过度信用创造的回应,也是偿还此前在信用创造过程中所忽视的风险定价。

3.在这次美国次级债危机中,疏于监管是此次美国次级债风波爆发的根本原因之一。作为一项金融产品,必须要有权威的资产评级公司为其评级,而其评级结果是大型投资基金以及外国投资机构进行投资的依据。从美国次级债的运作过程来看,资产评级公司的评级推动着所有的游戏环节,经过包装后的高风险的次级债纳入了大型投资基金以及外国投资机构的视野,由于次级债这种金融产品自身的设计缺陷,加之对资产评级公司监管不善,最终引发次级债危机的爆发。

二、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借鉴和启示

(一)应该将金融创新与审慎经营有机结合起来

按揭贷款证券化以及信用衍生产品等金融创新在分散住房按揭贷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更多的金融机构和其他构投资者参与了房地产金融业务,有利于分散信用风险。但是,如果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机投资者、会计审计机构和评级机构缺乏前瞻性,信息披露不完善,就会掩盖或低估房地产金融的风险,使风险更有隐蔽性。通过创新,一方面,贷款机构进一挖掘了客户资源、拓展了还款方式,有效分散和转移了贷风险;另一方面,推动了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日益活跃,使得美国经济较快复苏。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成功发行,商业用房款的证券化试点也在积极探索之中。通过对房地产信贷券化,可以有效分散风险,改善资产结构。因此,对房地产贷款证券化不失为我国银行业加快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二)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房地产信贷管理

房地产业是最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或支柱产业。如果银行放松贷款标准,不注意防范房地产贷款中的风险,过度发放个人按揭贷款和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就有可能催生房地产泡沫或放大泡沫,泡沫的破裂,首先危及的是银行的贷款安全乃至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金融机构为了逐利而不惜降低借贷标准,只看到房价的不断上涨,而忽视了贷款人自身的偿付能力。贷款公司和银行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包括所谓的“零首付”“零文件”贷款等,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些行为都是不审慎的。银行将这些贷款证券化,把风险从银行账本上转移到资本市场,风险本身并没有消失,而是为后来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从美国次级债风波的教训来看,房价的快速上涨往往会掩盖大量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金融监管的作用

如果政府监管部门缺乏必要的风险指引和劝告,缺乏对市场运行的监测,不能对金融机构进行及时的风险提示,就会失去对危机的预警。例如,早在2003年末,美联储就已经注意到信贷门槛标准的下降,但由于贷款机构这一做法并没有违规,因此,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未能及时出台专门的次级住房贷款监管指引,这是爆发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汲取美国的经验教训,我们必须在坚持以规制性监管为主的基础上,实现规制监管与原则监管的有机结合。同时,不难发现,美国次级债危机反映在债券市场,根源于信贷市场,表明在一个统一的金融市场中风险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扩散性,风险监管不再是单个部门的事情。随着境内跨市场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综合经营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应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监管。在当前分业监管的格局下,我国必须加强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机制,强化功能监管,防止出现监管重叠、监管遗漏或空缺的现象。并建立全国性的独立的第三方资产评级公司,对其加强监管,以避免重蹈美国次级债的覆辙。

参考文献

[1]张炳辉.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警示.经济纵横,200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