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经济行业前景范文

农业经济行业前景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经济行业前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业经济行业前景

第1篇

市政府农业办公室

(20__年3月)

一、总体情况

入春以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及早部署,全面发动,精心组织,狠抓各项关键措施落实,全市春季农业生产开局良好。

(一)春季农业生产扎实开展。今春农业生产的明显特点是,行动早,抓得实,进展快、效果好,农民积极性高。全国北方地区15省市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议在我市召开,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对春季农业生产早发动、早部署,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迅速掀起了春季农业生产。一是突出分类指导,切实加强麦田精细管理。立足夺取夏粮丰产丰收,通过组织专家现场查看苗情,召开专题分析会等方式,研究制定了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根据气候条件特点和小麦生长情况,因苗制宜,促控结合,分类采取肥水、化控、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措施。目前,已划锄250万亩,追肥320万亩,浇水150万亩,全市580万亩小麦长势普遍好于往年,一、二类苗田占到83%,是近十年来长势最好的一年。二是立足有效保障,积极做好春耕备播各项准备。围绕春季农业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膜、药械等,积极组织货源,深入开展了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和打假护农行动,对农资生产经销企业进行拉网式检查,在检查的基础上对农资放心店实行挂牌经营,有效净化了农资市场。目前已做好175万亩棉花、50万亩地瓜、65万亩水稻及100万亩瓜菜等作物的育苗播种准备和农资供应。农机部门积极做好春季农业生产机械准备,检修农机具7.84万台套,完成机耕作业46.9万亩,机播4.3万亩,机械植保480万亩。三是着眼提高农业效益,深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抓住当前市场需求旺盛、价格较高、气温逐渐回升的有利时机,加快春季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采取间作套种、保护地栽培等措施,努力扩大大中拱棚设施瓜菜、越冬瓜菜、速生叶菜、早春瓜菜面积,尽可能增加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目前全市春季蔬菜面积达到80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6万亩。

(二)春季造林绿化规模大质量高效果好。以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九龙山绿化为契机,造林绿化发动广、规模大,是今春农业生产的又一突出特点。2月底3月初,先后召开了全市林业工作会议和春季植树造林现场会议,对今年林业工作、春季植树造林和森林防火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安排;3月12日全民义务植树节,有市6大班子领导参加的九龙山义务植树活动拉开帷幕;3月22日,启动了情系文化标志城绿化美化九龙山志愿者行动日。目前全市迅速掀起全市春季植树造林热潮。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造林17.26万亩,其中用材林7.19万亩,防护林1.93万亩,经济林6.59万亩,其它造林1.55万亩。

(三)畜牧、水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围绕加快畜牧业发展,在切实搞好畜禽疫病防治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同时,紧紧抓住多数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市场需求旺盛的良好机遇,加快转变畜牧发展方式,以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健康养殖业。生猪、奶牛等畜禽保持较快增长势头。预计第一季度,奶牛存栏4.5万头、同比增长61.9%,生猪存栏、出栏同比分别增长6%和4%。一季度全市肉、蛋、奶产量可分别达到23.31万吨、10.54万吨、5.17万吨,同比增长分别达到5%、9%和20%。水产业,围绕“大而强、优而特”淡水渔业大市建设目标,抓住春季气温回升有利时机,积极实施人工增殖放流和禁渔期、禁渔区制度,加快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发展。目前,全市水产已放养苗种5亿尾,完成任务的86%。一季度,全市渔业养殖面积达到6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4.7万吨,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和2.8%。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明显提速。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在继续抓好去年已建成96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规范化管理、提档升级的基础上,对今年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的150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订实施方案,落实推进措施,把建设任务目标,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县市区,落实到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地块。

(五)农田水利建设顺利推进。按照去冬今春规划部署,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积极组织开展春季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围绕春季农业生产需要,大力开展应急性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去冬今春以来,全市开工建设各类水利工程1.36万项,完成任务的92%,累计投资5.02亿元,投入机械7436台套,完成土石方4397万立方米,其中修复水毁工程1067处

,维修排灌站56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2平方公里。在抓好面上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南水北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水利工程按计划有序推进。(六)惠农补贴政策加紧落实。今年落实小麦直补面积584.94万亩,国家良种补贴项目350万亩,其中小麦良种补贴项目236万亩,玉米良种补贴项目20万亩,棉花良种补贴项目94万亩。目前各项补贴正在加紧兑付,粮食直补资金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确保4月10日前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良种补贴项目供种单位、品种、价格、数量严格依照程序,正在由省政府采购中心统一招标,力争尽快兑付到位。近日结合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督导检查,进一步加大了对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督查力度,严格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二、主要问题/,!/

当前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农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旱情持续发展。今年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只有16mm,较常年降水减少18.3mm,且县市区分布不均,加之气温偏高,大风较多,失墒较多,土壤墒情普遍下降;另据气象部门预测4月份全市降水仍然较常年偏少趋势,因此抗旱保小麦生产、抗旱保春季农业生产已成定局。二是动植物病虫疫情流行蔓延。从农作物病虫害和动物疫情预测看,今年受上游地区影响,小麦条锈病呈偏重发生趋势,畜牧业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对当前小麦生长和畜牧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三是农资价格居高不下。从市场分析,多数农产品价格呈稳中有降趋势;而化肥、柴油、农药、农膜等主要农用生产资料及农业服务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涨,且呈继续上升趋势,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综合效益相对下降,在较大程度上抵消了农产品价格上升和国家惠农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拉动效应,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难度加大。

三、下步打算

根据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针对当前农业发展形势,实现全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立足夺取夏粮丰产丰收,继续强化麦田管理各项措施。当前小麦生长已进入起身拨节关键时期,以浇水、追肥、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为重点,继续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毫不放松地抓好麦田管理各项关键措施,确保夏粮丰产丰收,为全年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基础。同时,尽快启动实施小麦、玉米“十百千万”高产创建活动,落实配套政策,强化保障措施,加快实施进度。

(二)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围绕设施瓜菜、食用菌、奶肉牛、肉蛋鸭、渔湖产品、大樱桃、苗木等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目标,调整规模种养基地扶持政策,采取农业重大建设项目立项制,继续推进特色产业带和聚集区建设,快速提升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基地规模和档次水平。

(三)着眼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在继续抓好市级农牧渔三大农产品检验中心建设的同时,按照年初规划的150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目标,落实建设任务,加大政策支持,强化推进措施。

(四)着眼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继续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实行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包保责任制,加快培植农业重点龙头企业。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333”工程,从今年开始用3年时间,投入财政和金融资金30亿元,支持30家农产品骨干龙头企业尽快做大做强,真正培植成为行业龙头和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主力军。

(五)围绕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继续搞好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在认真总结去年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今年实际,及早谋划安排,及时组织发动,加大政策扶持和督导力度,切实抓好以今年夏季小麦和秋季玉米秸秆为重点的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第2篇

 

一、农业经济创收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农业经济基础薄弱,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基础设施还较为落后,我国现有的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都还是20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这些工程大多已超期服役,无法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影响,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防洪排涝能力减弱,农业抗灾能力明显下降,远远满足不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2.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也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总体较低,无法达到规模化标准化水平,相当一部分农业生产方式还沿袭传统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式经济,乡镇企业一般是面向农村生产初级工业制品,生产效率极其有限,市场竞争力不强,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致使农村经济效益不高,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3.农民的个人和集体创新能力较低

 

农民的个人和集体创新能力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十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而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缺乏对经济发展内容、发展方式等各方面的创新。以淡水鱼养殖业为例,农民在养殖种类、养殖方式、养殖场地及鱼类销售等各个方面都不敢打破原有的模式,不敢或不具备创新能力,是淡水鱼养殖业止步不前,在遇到疾病或自然灾害时,养殖业抗压能力较弱,有效甚至停止养殖。这充分说明了农业经济发展中缺乏创新能力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快速高效发展。

 

二、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创收的有效途径

 

1.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是关键。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要对现有农业科技体制进行改革,深化农业科研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此同时,还要努力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2.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新形势下的农业经济,应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在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要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一是农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向农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转变,着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三是向农业发展功能的多元化转变,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四是向农业发展的生态产业转变,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经济。

 

3.政府普及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和管理方式

 

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实施创新战略,普及和鼓励全民创新意识,把创新作为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最重要的因素,国家和政府应强调创新的重要作用,把鼓励人民创新用于提高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策略。国家在创新方面应建立创新体系,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发展为主体,以产业、科研相结合为基础,不断鼓励和提高国家和人民的创新能力,努力集中和集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进行创新和在创新。推动农业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总之,农业经济创收的发展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要发展新形势下的农业经济,应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农业资源紧缺态势和加大农业发展投入力度,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3篇

一、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

(一)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基本平稳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全国夏粮产量12627万吨,比上年增产312万吨,增长2.5%。其中冬小麦产量11079万吨,比上年增产212万吨,实现连续8年增产。早稻面积扩大,有望恢复性增产。据各省发展改革委上报汇总,早稻面积超过8800万亩,比上年增加100万亩,产量接近3200万吨,比去年增加约80万吨。秋粮适时播种,已播作物出苗整齐,长势正常。其中东北地区玉米、水稻面积共增加1000多万亩,大豆减少约1000万亩。棉花由于去年价格持续走高,今年种植面积扭转了连续几年下滑的势头,初步预计,全年棉花种植面积7800―8000万亩,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据各省发展改革委上报汇总,预计全国夏收油菜播种面积1.01亿亩左右,比上年减少近100万亩,由于单产提高,加上西南地区恢复性增产,总产量预计比去年增加35万吨。农业部预计,今年全国糖料种植面积2700万亩,比上年略增约30万亩。目前糖料长势基本正常。

(二)生猪生产进入周期性波动阶段

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722万吨,同比增长0.2%,其中猪肉产量2443万吨,下降0.5%。生猪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持续走低,能繁母猪存栏减少。据农业部门统计,今年5月末全国生猪存栏4.53亿头,同比增长4.4%,环比增加0.8%,存栏减少势头已开始得到扭转。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710万头,环比增加0.3%,为今年以来首次回升;能繁母猪存栏量占全部生猪存栏量的10.4%,处于合理范围内。生猪价格突破2008年最高水平,7月6日,大中城市生猪平均出场价为每市斤9.9元,比去年同期上涨80.1%,比5月初上涨28.5%。预计生猪价格还将在高位维持一段时间。

(三)其他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

蔬菜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呈现先涨后跌的走势。据商务部统计,6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为2.68元/公斤,比春节期间的高点回落38.8%,比年初下降22.1%。上半年鸡蛋产量有所下降,价格大幅上涨,养殖效益处于历史较好水平,农民补栏积极性高。预计随着补栏的后备蛋鸡7月后陆续开始产蛋,下半年鸡蛋价格将趋于平稳。奶牛存栏和牛奶产量均保持增长,养殖效益持续回升。水产品生产基本稳定,局部地区受灾有可能影响下半年供应。1―5月全国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2.48%。由于今年4―5月间长江中下游5省遭受罕见旱灾,受灾养殖面积1396万亩,损失成鱼和鱼种77.4万吨、水产苗种311.5亿尾,有可能对下半年水产品供应造成一定影响。

(四)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显示,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706元,同比增长2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7%。比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高出6.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4.2百分点。农民收入继续实现快速增长,一是得益于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和出售农产品数量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21%。1―6月平均,三种粮食平均收购价格为每斤1.08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2.7%。二是得益于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和工资上涨,一季度,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突破1.58亿,同比增长3.5%;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达到1864元,同比增长19.5%。上半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20.1%。三是得益于国家惠农强农政策力度加大,中央财政提前拨付各项支农补贴,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长达23.2%。全年中央财政初步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9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对种粮农民的“四项补贴”达到1406亿元,比上年增加180亿元。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坚持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初步预计,全年农民收入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下滑

据全国物价系统成本调查机构初步预测,今年小麦生产成本继续上升,主产区平均每亩总成本684元,比上年增加66元,增幅10.6%;每亩现金成本365.2元,比上年增加34元,增幅10.2%,其中种子费增加11.4%,化肥费增加11.6%,机耕作业费增加10.8%,人工成本上升15.5%,土地成本上升4.1%。另外,目前新麦市场收购价格基本在每斤1元左右,比去年同期上升5―6分钱,上涨约6%,粮价提高幅度赶不上种粮成本增加幅度。如考虑到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水平继续大幅增长,今年农民的种粮亩均效益及农业与非农业收入的比较效益均呈下降趋势,持续下去会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部分地区小麦玉米价格倒挂

去年玉米增产较多,但供求偏紧的矛盾没有缓解,主要原因之一是玉米深加工需求增长过快。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深加工消耗玉米超过1000亿斤,占全年玉米消费量的30%。此外,目前8个玉米主产省区还有200多亿斤的玉米深加工产能在建,如果这部分产能投产,全国共计将有超过1200亿斤的深加工能力,超过我国常年玉米产量的1/3。5月份主产区小麦、玉米平均收购价分别为1.05元/斤、1.02元/斤,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玉米价格高于小麦价格的现象。

(三)生猪价格涨幅过大

初步分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猪生产的周期性调整。去年元旦以后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导致部分养殖户退出养殖或压缩规模。据农业部统计,去年2月份以后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连续下降,至去年8月底累计减少310万头,减幅6.34%,导致今年3―8月份育肥猪出栏量减少。二是前期疫情偏重。由于入冬较早、气温偏低,去年底至今年初部分地方流行性腹泻、五号病等生猪疫情多发偏重,导致母猪怀孕率降低,仔猪死亡率明显上升,影响了市场供应。三是生猪养殖成本快速上升。据调查,5月份18个主产省养殖户(场)出栏一头100公斤生猪平均成本1350.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约208元,增幅18.2%。其中,仔畜、人工、防疫、饲料成本同比分别上涨38.2%、16.9%、18%和10.8%。可以说,生猪生产整体上已进入高成本阶段。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和政策建议

(一)加强早稻及秋粮田间管理

继续抓好早稻后期田间管理、确保安全成熟和及时收获,同时要下大力气抓好秋粮生产。对夏播作物,要及时搞好查苗补苗和间苗定苗工作,确保苗齐、苗全、苗壮和种植密度。要着力强化病虫害防控,制定完善重大病虫害防控预案。要提早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准备。搞好技术指导服务,及时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开展巡回指导和技术培训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切实提高技术到田率。

(二)加强大宗农产品市场调控

密切关注大宗农产品市场情况,必要时及时启动粮食最低收购价、农产品临时收储等调控措施。鉴于今年粮食生产成本上升较多,建议2012年继续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小麦提价幅度要略高于今年。落实严控玉米深加工的各项措施,督促各地在控制玉米深加工用量、清查违规玉米深加工项目、推动玉米深加工行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决抑制玉米深加工过快增长的势头。

(三)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

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着重在品种选育、集约化育苗等关键环节,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的原则,重点改造升级原有生产基地,改善田间设施。把田头预冷等商品化处理设施作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切实提高蔬菜商品质量,减少损耗。继续加强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落实好能繁母猪补贴等促进生猪生产的政策,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菜篮子”产品有效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