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乡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乡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乡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乡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1篇

一、前言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管理理念的发展,我国很多地区的企业发展开始采用“企业集群发展”战略,特别是乡镇企业集群发展的现象,更是像雨后春笋般迅速在我国各地区出现。例如,在我国的广东、浙江、福建、江苏、河北等省份,都已经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乡镇企业集群。这些乡镇企业集群对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增长,以及促进县域工业化的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了解什么是乡镇企业集群,知道当下乡镇企业集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对我国乡镇企业集群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二、乡镇企业集群发展的涵义

乡镇企业集群是一些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乡镇企业及其支持机构,依据专业化分工和相互协作的原则,在特定领域内建立起来的企业集群。

在乡镇企业集群的特定关系中隐含着相互合作、专业分工,同时又相互竞争的关系。其相互合作、专业分工是指――那些在地缘上靠近的相关企业和机构,由于共同性和互补性而关联在一起,进行企业间不同产品或服务的交换和适应行为,进而取得集群发展。专业分工的不同企业为了更加有效地获得企业外部的资源、销售、促进知识和技术等的尽快积累而进行相互交换。同时,为谋求集群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可以长期维持而相互适应。同时企业集群中也存在企业间竞争关系。随着企业集群规模的扩大,企业集群中的企业竞争关系也就更激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集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其中,最著名有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苏南模式”,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温州模式”。乡镇企业集群发展在推动乡镇企业健康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加速了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乡镇企业集群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形成规模经济。2.降低信息获取成本。3.转移吸纳农村劳动力。4.增强区域经济整体实力。5.易于形成累积效应和扩散效应。6.改善乡镇企业融资问题。7.提高乡镇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乡镇企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的实例证明,乡镇企业集群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各地乡镇企业集群蓬勃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危机重重。

首先,乡镇企业集群的企业同质化比较严重

当下,我国有各类乡镇企业集群已然有数千个了。但是这些乡镇企业集群的项目主要集中在那些门槛较低的行业。例如:制衣、制鞋、塑料、五金制品等。并且这些乡镇企业集群大多集中于各个产业链的中游。这就使得乡镇企业集群的产业链横向、纵向扩展不够,上游、下游的延伸深度不足。例如:浙江绍兴、长乐等乡镇企业集群打造的纺织产业集群的企业的主营业务都集中于印染、织造、化纤、服装等环节。这就使得相邻的乡镇之间存在这企业同质化。严重影响集群价值链的整合优化,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

其次,乡镇企业集群的技术问题

在乡镇企业集群发展的内部,大部分企业的主营业务集中在经济价值链分工的低端。这些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产品档次不高。而在乡镇企业集群中的大多数企业也没有足够的实力研发新产品和核心技术,这也导致乡镇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举步维艰。乡镇企业集群的技术整体有待提高。再加上镇企业集群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低成本工业化等问题,使得乡镇企业集群的产能过剩问题很可能引发一系列恶性竞争、企业效益下降、地方财政收入降低,人员的失业等后续问题。

最后,乡镇企业集群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乡镇企业集群的企业合作之间主要依靠企业间长期合作建立起的信任。再加上其中很多中小型企业发展缺乏底蕴,管理、人才、资金等问题都制约着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集群中的普遍存在着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外部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规范企业的发展的问题。

四、解决对策

针对我国乡镇企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企业同质化严重、技术落后、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首先,重视乡镇企业集群中企业的协调和互补。在发展乡镇企业集群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乡镇的政府部门要建立一种引导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的机制,强调企业间的协调和互补,尽量避免引进同质化的企业加入到乡镇企业集群中。其次,要加强与邻近行政区域间乡镇企业集群的合作,以达到优势资源共享、企业间合理分工,进而使集群企业的共同成长和持续发展。

其次,鼓励乡镇企业集群的企业技术创新。集群企业间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利用企业间的竞争关系,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企业只有重视新产品、技术的开发,才能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生产出更加适合合作伙伴的产品。进而提高整个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热情。

最后,完善乡镇企业集群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促进乡镇企业集群的健康有序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应制定出针对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法律法规,以及合理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并出台一些高效的协调机制,处理、协调乡镇企业集群的内、外部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成立相应的组织或部门对乡镇企业集群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2篇

关健词:**镇 经济发展 问题 对策

**镇位于**县中部偏西北,是原**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坐落在海拔1940米的佛殿山上。**镇有国土面积20.97平方公里,全镇下辖一个村民委员会,一个办事处,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4860人,其中农业人口1315人。长年以来,**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届镇党委、政府和全镇各族人民的努力,整个社会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各方面的建设有了新的起色,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低标准地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但是,在整个经济建设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笔者多年在**工作,在对全镇经济发展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对**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镇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XX年,全镇经济社会稳步推进,全年实现了生产总值1152万元,比上年980万元增长18%,其中:工农总产值620.5万元,比上年的528.6万元增长17%,工业总产值165万元,比上年的140万元增1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1.6万元,比上年的26.3万元下降17.9%;财政支出106.9万元,比上年的93.8万元增长13.9%,边贸进出口总额1473.2万元,其中:进口1092.2万元,出口381.2万元,占全县边贸进出口总额的84.4%,粮食播种面积1310亩,比上年的1192亩增长10%,粮食总产量19万公斤,比上年的21万公斤下降12%,农村经济总收入182万元,比上年的167万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729万元,农民人均有粮183公斤,比上年的211公斤下降13%。

农业是**镇发展中的支柱产业,现有耕地面积1877亩,其中水田594亩,旱地1113亩,水浇地170亩。森林面积1.9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5.1%。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镇群众增收,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镇能抓住畜牧扶贫的历史机遇,以发展生猪为重点,大力发展畜、禽和水产养殖,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建盖和改进厩舍,实行科学饲养,加强疫病防治,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年内肉类产量达191吨,其中:猪肉146吨,牛肉23吨,羊肉7吨,禽类15吨,蛋类1吨,鱼类4吨,养殖业总产值达55万元。

非公经济健康发展,边贸进出口势头良好。

目前,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已发展到275户,其中:批发零售业145户,饮食服务业37户,服务业42户,工业(加工业)40户,汽车运输业5户,从业人员620人。营业总收入966万元,其中:批发零售业338万元,饮食服务业208万元,服务业193万元,工业(加工业)165万元,汽车运输业48万元。

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实施退耕还林1020亩,三年累计新开发茶园1270亩,全镇累计茶园面积4117亩,当年采摘面积2696亩,产量5万公斤。

第3篇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没有森林就没有生态平衡。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改善生态的第一要务,因此,林业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林业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林业的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使林业的公益性和社会性更加突出,已成为林业的第一属性。因此,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对改善地方投资环境,带动地方社会经济有着深远的意义。

2石林县长湖镇森林资源概况

长湖镇位于石林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6km,总人口16743人,辖10个村民委员会,31个自然村,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3.66%,是典型的彝族集居地。玉米、小麦、薯类是农村粮食与经济的主要来源。由于工商业欠发达,烤烟是全镇的财政支柱,属典型的山区乡镇。境内贯穿昆河一级公路和九石阿旅游专线,也是相邻路西弥勒县过往省城的必经之地,闻名遐迩的石林景区之一长湖景点就在镇政府驻地。据2007年2月完成的石林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长湖镇国土总面积29962hm2,其中林业用地17502.9hm2,占国土总面积的58.42%,非林业用地12459.1hm2,占国土总面积的41.58%。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11849.6hm2,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67.7%,疏林地1265.5hm2,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7.23%,灌木林地4087.2hm2,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23.35%,未成林造林地30.5hm2,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0.17%,宜林荒山266.7hm2,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1.5%。全镇森林覆盖率49.59%,活林木蓄积528270m3,全县林木绿化率为58.13%。在分类经营中:生态公益林15709.1hm2,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89.75%,商品林1793.5hm2,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10.25%,石林风景保护区14861.7hm2,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84.9%。境内植被共有8个类型,11个群丛,主要有滇青冈林、高山栲林、铁橡栎木、锥莲栎木、云南松、冲天柏林、刺柏林、华山松。

3长湖镇林业发展现状

全镇领导干部对林业发展十分重视,大力宣传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生态环境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干部积极带头创办样板林建设,带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造林热情。据调查资料显示,长湖镇林木绿化率高达70.83%,远远高于全县45.13%,居全县第一位。长湖镇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5927hm2,省级生态公益林建设5099hm2,市级生态公益林建设2430hm2,设置专职管护人员68人。石林“申遗”的成功,为长湖镇生态加速建设注入了蓬勃的生机,为加速林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林权制度改革方面,2007年长湖镇率先启动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确责、权、利,最大限度地解放林业发展生产力,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林业管理队伍方面,长湖镇打造了一支年轻的高素质基层林业队伍。现有工作人员中,大专学历1人,专科学历2人,中专学历2人,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3人,工人1人,能行使林业行政执法资格的5人,下辖农村林业辅导员10人,森林病虫害测报员2人,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巡山管护员68人,员工平均年龄40岁。

4存在的问题

4.1林业建设投资不足

长湖镇全境属山区乡镇,且为彝寨集居地,由于历史和风俗的原因,虽有山多林广的优势,但经济发展滞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思想观念陈旧。据2006年底报表统计,全镇人均收入为876元,财政收入为543万元,仅能维持正常的生计,对林业上的资金投入几乎为零。资金的缺乏从根本上制约着林业的发展。

4.2林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恶化

通过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实施,长湖镇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全镇生态状况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尤其是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水域、村镇面山改变不大。由于人地矛盾突出和经济利益的驱使,擅自开垦林地、毁林开荒和盗伐滥伐林木屡禁不止,虽然努力组织打击,但效果不佳。乱采乱挖侵占林地已难以控制,由于涉及国土、环保、水务、矿产和林业等多个部门,没有统一的管理,虽然短期内企业效益有一定的体现,但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石漠化等严重后果尚未引起各部门和政府的重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增长和自然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边治理、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先破坏、后治理”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林业工作的成效难以显现。

4.3森林资源基础差、自控能力弱,森林灾害加剧

全镇森林覆盖率49.59%,高于全县森林覆盖率39.24%的水平,但以云南松为主的针叶林占绝对优势,且纯林多,混交林少,这种森林植被结构类型抗逆性差,抵御自然灾害和自我调节、自我恢复能力弱,易导致小蠹虫、松毛虫等森林病虫害及森林火灾的频繁发生,生态系统脆弱,导致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减弱。森林火灾的防范虽然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采取了许多超常规的措施,火灾次数有了明显下降,但因长河镇属纯农业乡镇,农事野外用火频繁,森林火灾仍无法杜绝,加之气候变化和森林控灾能力的降低,随着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林区、景区的旅游人员和施工外来人员日趋增多,火源管理难度加大,受害程度和灾害损失呈上升之势。

4.4缺乏科学规划,节能改造能源建设速度缓慢

从林业规划看,一是有的造林项目实施前缺乏科学的规划,造林地盲目追求集中连片,造林树种选择存在随意性,适地适树的原则在某些项目中没有很好的运用;二是全镇总体建设规划前瞻性不足,随意性大。全镇辖10个村民委员会31个自然村16743人5026户,农业人口13884人4628户。2007年6月统计显示节能改造、沼气建设等新型节能建设为150户,仅占农业户的3.4%,且仅分布于阿着底村,其他30个自然村户的平常燃料仍取之于山中林木,据2006年12月统计每年每户所需燃料活林木5t,折合活立木蓄积5m3。

4.5林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滞后

林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陈旧、僵化、呆板,缺乏活力,远远滞后于时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的林业管理观念中基本上忽略了森林的生物学特性和可再生特性,缺乏动态的森林生态平衡观和科学经营理念。而且林业决策管理中“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思想仍较普遍,林业项目框上加套、套上加绳,禁锢了林业工作者和林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之林业周期长、见效慢的固有特性,难以吸引和调动社会、民间力量加入林业建设,严重阻碍了林业的快速发展。

5对策与建议

5.1加大林业投资力度

政府要多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这样才能围绕“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题,着力于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与资源保护。除了政府投资以外,要努力吸引社会资金,推动长湖镇林业建设的步伐。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的筹集资金,长湖镇要丰富林业资金构成,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①生态建设与保护资金,用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支出;②林业支撑与保障类资金,主要用于林木种苗、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林业科技及信息化建设;③林业产业发展类资金,主要支持林下经济发展、各类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及花卉产业投资;④林业民生工程类资金,主要用于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及林业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

5.2健全法制、加强执法力度

把林业建设和发展纳入正确的法制轨道上来。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各项法制逐步建立和健全,森林防火、资源林政管理、森林病虫害和林下动植物保护等基本形成有效的工作管理体系。并加强执法力度,依法保护森林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人们造林、护林积极性和主动性。

5.3建立病虫害监测预报和联防公约制度

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健康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是当代林业发展的时代重任,也是林业又快又好发展的长远之策。目前,森林危害最突出的虫害是松毛虫和小蠹虫。松毛虫每年发生一代,多年来一直采用化学药物防治,虽防治效果显著,但同时毒杀了大量的天敌,存活下来的松毛虫也产生抗药性,来年在一些地块大量繁殖,危害加重,增加了防治难度和成本。所以应建立预报监测,齐抓共管的联防机制,应用生物、林业、物理、化学综合防治的措施和方法,保护天敌,提高森林抗自然灾害能力。近年来采用药物熏蒸,钻孔注射药物法,剥皮包药法等,效果明显但成本太高,经济不堪重负。应研究掌握小蠹虫的生活史及其活动和发害规律,在小蠹虫梢转杆,杆转梢时期进行药物喷洒,在产卵时期进行蠹害枯死木清理,枝和杆集中堆放药物熏蒸或焚烧。

5.4科学规划,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力度

生物多样性是未来林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既是未来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超前研究又是迫切的现实需要。然而保护区域均在欠经济发达的山区农村,更多山区村民的生计还在依赖于山林,财政连年吃紧,没有财力保护,为此要以石林世界自然遗产为契机,抓住治理长湖、核心区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和国家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实施必须加紧对保护区和公益林区范围的宣传和建立可操作性强的管理机制,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长湖镇应依托新农村建设,加紧制定农村能源建设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快农村能源建设速度,大幅度缩减农村薪材的需要量。严格控制民用限额采伐量,加大林政执法力度,降低林木无谓损耗。

5.5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长湖镇在石林风景保护区生态公益林面积占绝大部分、商品林较少的情况下,对保护区和公益林区要充分利用林下资源丰富的特点,集中连片以短期招租或承包的方式,在不破坏森林植被的前提下进行林下资源松香、野生菌类、松子、兰草等多种经营利用。对商品林区积极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放手搞活林地经营权,进行农林蓄复合模式经营,大力培育出一批有规模上档次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的林产品,带动山区经济发展,减轻财政压力,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6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