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语文教学的感悟范文

语文教学的感悟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语文教学的感悟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语文教学的感悟

第1篇

1.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期间未能成功的将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学习成绩,究其原因,是在于教师没有把自己放在学生的思维当中,在教学过程中,许多的教学内容,如语法教学、古文教学和诗歌教学,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较少接触到的,因此,学生对于这些部分的学习和理解,总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而一些语文教师在这时,往往没有很好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仅仅是进行了简单的讲述后就把教学进度向前推进。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原因就在于教师对于教学内容已非常理解,由此一来,学生如果没有养成积极提问的习惯,或是教学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氛围,就很容易被教师忽略这一学习困难,造成学习短板。

2.不能超越课堂。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受到启发后对某一内容形成了兴趣,课后能够继续进行主动地有目的地学习,那么,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从“学会”上升到“会学”、“善学”。我心里明白,超越课堂对学生是多么重要,但我没有这样做,也不敢这样做。我只知道利用好课堂40分钟,让学生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希望学生对中国古代、现代文学名着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但如果能趁热打铁,鼓励学生的文学修养,那该多好。可是我不敢这样做,在很多人的眼中,这些名着是“难书”,他们会不答应,学生哪有功夫看这种“难书”!所以,学了课文之后,我几乎就停滞不前了。我现在的语文课,除了带领学生在课本中“游泳”之外,课外最多布置一点读读、背背、抄抄的作业,不能也不敢让学生去广阔的课外海洋中遨游、驰骋。所以,学生们刚升入初一的时候,看看他们写的记叙文,眼睛一亮,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相当不错嘛!可是,一年过去了,他们记人叙事的水平和刚入初一时的水平相比,似乎高不出多少。

3.作文也是语言教学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学成果的综合反映。作文,是表现出一个人对于文字的组合运用能力的综合测试,更是体现一个人对于所见所思的内容用文字刻画把握的功力所在,可以这么说,作文就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在现实的工作中,却有不少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学习掌握不够,让人堪忧。那么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何在呢?笔者曾与多们同行就此问题进行交流,在得出的结论中,固然有着:文字功底是一项重在积累的事情;学生们对于种种修辞手法掌握不够灵活准确;文章的整体结构把握不到位,形成厚此薄彼的偏重局面等,但笔者对于这个问题却有着自己的看法,诚然,上述的问题在学生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但笔者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没能成功的激发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描述热情,须知,人一旦内心处有了热情与动力,做起事情来往往就能事半功倍,作文写作亦然,当一个人内心处有着将所见所思用文字记述出来的冲动时,文字的排列方法往往就成为一种技巧问题,一种次要的问题,一种不成问题的问题了。

4.课堂教学氛围不深厚。这里我所说的课堂氛围包含甚广,其中既包含着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含有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意愿,可以这么说,课堂教学的成效好坏,关键在于氛围,因为在热烈的氛围中,最消极的人也会被感染,被激发学习的热情,可是反之,如果氛围冷淡,那么连最积极的学生也将受到影响,慢慢退缩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当中去。可见,课堂的氛围成功与否,对于一个班集体的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然而,有些语文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缺乏教学经验,面对学生不知道如何在能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进度,试着活跃课堂氛围却使得课堂变成了市场,最后不得不一味的赶进度按自己的速度讲解,氛围调动工作归于失败。那么,如何才能够调动课堂氛围的同时,保证教学进度呢?笔者认为,其关键点在于一个字:互动!教师通过互动提问的方式,一方面将学生的思维引导活跃起来,另一方面,又将学生的思维活跃范围通过提问的方式加以限定,从而使得氛围活跃,话题不跑题,教学进度得到保证,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使得学习效率大为提高。

第2篇

关键词:感悟;魅力;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118-01

新课标认定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认为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语文教学理应有着最美妙的情感体验,语文课堂理应成为学生最心仪的快乐天地。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的魅力呢?

一、语文的魅力首先来自于朗读

墨香飘逸的语文教材就像一座风景优美的大山,老师就像是一位出色的导游,带领学生跋涉攀登,去感知美的风景,体验美的情感。他要将自己的心情、体验融入其中,形成浓郁而强烈的美感力量,以此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引导学生在美丽的山林里遨游,培养他们感知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此,老师在教学中首先应重视朗读。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能够感受到“荷塘月色”的静美淡雅;“故都之秋”的清净悲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儿女情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在反复朗读中学生领略到《春》的艺术魅力,感受到《最后一次讲演》的震撼力量,体会了《岳阳楼记》的人文传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们的语言和心灵都得到了升华。语文教学的魅力也就是在这琅琅的读书声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二、语文教学的魅力来自于口语交际。

根据言语智能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加强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引导学生准确地感知视觉――空间世界,培养学生完成知觉转换的能力。所以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说”,培养学生对话交流能力。为此,老师要积极创设“说”的环境,激活学生的思维细胞,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叶圣陶先生对教材就有过精辟的论断: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本领。我们要“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在学习《荷塘月色》这一课时,我设置了这一环节:“今天月色这么好,我们来对诗好吗?可以用书上的,也可以不用。但必须是写月亮的诗句。”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都非常兴奋,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师生“对诗”开始:

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师:“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师:“梨花园落溶溶夜,柳絮池塘淡淡风。”

……

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师:“初月如弓未上弦,咬了一口少半边。”(生大笑)调侃诗句给学生带来了幽默的快乐,增添了语文教学的魅力。

三、语文教学的魅力来自老师自身

据说,梁启超先生上课时讲到精彩处,“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悲从中来,竟痛苦流涕而不能自已”,“每当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这样的课,这样的教师,学生一辈子也忘不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做一个“有情”的人,要有丰富真挚的感情,在范读课文时,要学会煽情。虽然音像材料读得很标准,很有感染力,但教师声情并茂范读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更有自己的特色魅力。教师范读的好,不仅对学生有示范作用,而且对学生有激励作用。如文言文,教师的范读,能够体现朗读的某一方面特定要求,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文言文的味道和气息。在教《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名篇时,教师在课堂上花了大量的时间示范阅读。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读得“有滋有味”,读出“成果”来。

四、语文教学的魅力来自学生的想象

想象是美丽的,开发智能是十分重要的。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语文课重点开发的是学生的言语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等。而语文教学的魅力就在于激发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联想和想象是语言的翅膀,语文中的朗读则是托起着那双翅膀的空气。没有联想和想象的语文课就失去了魅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朗读中根据具体的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使他们展开双翅自由翱翔于语言的天空。

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110

语文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教师若只注重分数,就会被应试教育束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也会无助彷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真正从语文学科着眼,回归真正的语文教育

面对纷繁杂芜的参考资料,面对越来越重的应试压力,面对社会越来越功利化的现状,本真的语文教学逐渐被人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对高分数的一味追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切背离了教育本质的行为,都是错误的、有害的。我们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教学,是否真正从语文学科着眼,追求高分数的教学模式是否欠妥。教育的功利化现状常常束缚了教育活动,使学生完全失去了话语权,让学生在枯燥乏味的语文课上倍受煎熬,固化他们的思维,扼杀他们的灵气,泯灭他们的个性。真正的语文教育应该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无拘无束地敞开心扉,袒露情怀,倾吐心声,表露真情。学生不仅用感官去感知世界,而且用心去倾听世界,用情去体验世界。

二、教师要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既要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又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活动的心理原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积极性的核心。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可分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两种。直接动机是与语文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动机,它是以自己直接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学习的动力。我们可以尝试在作文课上让学生看看其他同学的优秀作文,让他们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学习要求,即直接的学习动机。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兴趣提高了,学生才会对语文这门学科高度重视,才能从思想上准备学好它,乐于学好它。真正有语文味的语文课首先是一堂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课。普罗塔戈说过,“人的头脑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增强信心。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深刻理解文本内容,获得审美的愉悦。也许现在的考试制度没有对朗读水平的考查,也许在“唯分至上”的时代,任何与考试没有直接联系的能力培养都可以被忽视。但我们应该知道,朗读可以让学生真正感悟文本真谛,身临其境地体会人物的命运,获得精神上的支持与满足,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教师的目光暗示,正确的示范,生动形象的讲解,游戏、竞赛、直观教具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笔者在带高三文科班时,学生普遍感觉《红楼梦》太长看不下来,提不起兴趣。于是笔者利用多媒体,在银幕上投放重点情节的相关视频,并让学生看完了复述交流。通过电影的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剧情,熟悉人物形象。总之,教师要善于灵活安排教材,采用多种教法和组织措施,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多沟通交流,少一点怨气、牢骚,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孔子认为培养人才“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指出诗歌有“兴观群怨”的教育功能,提出“不学诗,无以言”,并亲自删定《诗》作为经典教材,同时采用说教告知、答疑释惑、评人论事、雅言示读等方法来进行诗歌教学。日本当代美学家今道友信在《东方的美学》中提出:“孔子已经预感到诗的形象和象征性的语言的升腾的力量,预感到这种语言的飞翔的能力,已经感到只有使用这种语言才能使人的精神超越现象事物的限界,才能超越概念上的思考方法的平庸水准……”“诗艺术……可以突破伦理学的限界把精神引向更高的地方。”自孔子始,中国教育就重视诗歌育人层面的作用,将诗歌摆在教育体系的首位。

一、当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重理性分析,轻感悟探究

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重理性分析而轻感性品味、重知识传授而轻情感培养,字字解释,句句分析,以致脍炙人口的诗歌佳作,经教师的条分缕析而失去它原有的光彩和神韵,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参与鉴赏的权利被剥夺了,本应让学生由衷喜爱的古典诗歌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教师把教参、资料中的主题思想、结构特点、艺术形象、创作方法、语言特色等详细地讲给学生,条分缕析,面面俱到。这样,教师留给学生理解感悟的空间极小,更谈不上探究。古典诗歌以其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境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教师的详解往往使学生的自我体验消解,使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机器”。

2.重功利目的,轻审美探究

受高考压力的影响,一些教师片面地追求分数,把古典诗歌课上成了练习课,训练课。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只注重教给学生应试技巧、诗歌评论的术语,忽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他们在课堂上大搞习题演练,把高考考纲“落实”在一个个精心设计的习题中,把逐年的高考题拿到课堂上作一个详细的分析和对照,交给学生做各类题的方法,以求应对高考时能做到“游刃有余”。课本中那些古典诗歌内藏的、需要挖掘的“美”被忽略了,因为这与高考并无多大关联;课本内容只是作为出题的资料,而不是审美、探究的对象。久而久之,不仅会削弱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而且对其能力的培养有害无益。

3.教学观念陈旧,不敢越过“雷池”

每一首古(或词)都像一件玲珑的艺术品,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看到不同的美,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具体的教学中,虽然有一些语文教师也尝试着让学生参与古典诗歌鉴赏活动,但力度和范围非常有限,往往流于形式,基本的框架还是在教参范围内,结论也必须由教师控制,学生的一些颇有见地的看法最终被排除在外。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可见,语文教学包括古典诗歌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加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1.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越丰富,视野就越开阔,发现与接收新概念、新思想的机会就越多。这一研究结果同样也可以运用到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即:学生掌握的现代诗歌的知识越丰富,对于现代诗歌的理解就会越深刻,其对现代诗歌的感悟就越独到和精辟。这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受到赞赏的可能便会增大,学习现代诗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便会有极大地提高。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的边角时间,适当地扩大学生的现代诗歌阅读量,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

2.教师泛读与学生自读相结合,激发学生朗诵的兴趣

在进行诗歌学习之前或者学完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泛读让学生体会诗歌中的审美意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进行身临其境的想象。例如,笔者在讲解舒婷的现代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十分注重引导学生朗读,要让学生读出缓慢而又沉痛的语调,以此体会我们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和疾苦。

3.诗歌补白与改写,在创造与审美中提高能力

第5篇

关键词:观摩教学 感受收获 寻找差距 解决困惑 明确方向

很幸运,前些日子,我们去北京观摩了几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的现场教学课,而且与专家和优秀教师课后进行了互动评课,感觉收获很多。同时,我从感受和收获中看到了自己与优秀语文教师的差距,此次的学习解决了许多教学困惑,并且找到了自己今后语文教学的方向。下面就这次听课活动中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教学语言幽默,感染力强

语言幽默,感染力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这几位老师共同的特点。我尤其欣赏的是几位老师优秀的课前交流过程。教师与学生素未谋面,相互不了解,陌生的教师来授课,学生心理无疑会有一些抵触情绪,或有些许不适应,但是这一过程使本来陌生的师生关系瞬间变得熟络,为课上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打下了良好基础。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及问题的解答都充满了童真童趣,能尽快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优秀的课,成功与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在倾听,是否跟着老师的思路在前进,关键在于学生对这节课是否有主动学习的兴趣。这几位老师都非常尊重孩子的不同的兴趣和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孩子们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发展。

二、立足文本,深挖教材

陈金龙老师说过:无论是怎样的一节语文课,要想享受课堂带来的精彩和师生发展的幸福,不老老实实读懂文本,立足文本,终归是不妥的。因此,“亲近”文本,真正读懂文本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步,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何做好这一点,值得我们深度思考。我感觉这几位教师的备课都非常深入细致,挖掘了教材本源。这告诫我们平时要深入了解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并应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突破重难点。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要注意随时掌握学生学情。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依据此进行教学。”我们在课堂上,要做到的就是让“文本”真正走向“学本”,充分考虑学情,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地方。

三、重视学生的朗读,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几位优秀教师的讲课重视学生的朗读教学,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增强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每位教师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几位老师的讲课突出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问题。例如,孙世梅老师在讲《不留余地的狼》时,就打破常规的先预习再讲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完全不知文本的情况下,边读边思考边想象。这种新的教学尝试,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建构意义,发展思维,唤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创造出了一种积极探求的阅读效应。这种方式把文本阅读引向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让学生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又如,管建刚老师讲解《理想的风筝》时,让学生概括文中的四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其基本架构是:第一,故事两个――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讲故事”、“写板书”发生在课堂上,“放风筝”、“追风筝”发生在课余,这样的精心安排,就是作者的“构思”;第二,故事,一长一短――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故事”长短,是有讲究的,要“构思”好了才能写;第三,故事,内在联系――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四个故事“有内在的联系,都指向了刘老师的乐观、顽强”;第四,故事,其间的连接――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构思”要注意不同故事间的过渡与照应。管老师的这堂课,让我对文本的把握又多了一重思路,对于以课文为例指导写作的教学方式也生发了一些思考。

四、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

在所有语文课堂中,对听说读写基本素养的培养贯穿于语文教学始终。在听说读写的四项基本的能力中,听的能力是其他各种能力的基础,应多加培养。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听课;一部分是听别人说话。学会倾听也是应该提高的一种很重要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听清,听准老师的话,还会听记、听辨,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重构信息的能力。课上,应利用各种机会,要求学生达到以上要求。在听的基础上构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运用语言表达想法,从而锻炼说的能力。

读写能力的结合。在听课过程中,我重点观察了所有老师都非常注重这一方面的训练。在特定的环境中理解词语,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体会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些都应通过不断朗读实现。朗读指导的过程非常到位,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己已经和作者融为一体,从而体会到了作者想要通过文章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学习起来更得心应手。当感情进一步升华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加进写的训练。同学们有写的欲望,写出来的东西带有真情实感,便达到了语文锻炼的目的。

俗话说:“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本次观摩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的现场教学课,我看到了自己与优秀语文教师的差距,并找到了自己今后语文教学的方向。教学语言幽默,感染力强;立足文本,深挖教材;重视学生的朗读,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并作为教学的立足之本。观摩活动在留给我许多启发和思考的同时,让我感受几位名师多年来脚踏实地不断实践和研究的历程,他们的执著和敬业,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整个观摩活动还告诉我们: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深研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地感悟教材,这是教学的立足之本。所有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我得到了很大启迪,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不断汲取丰富营养。

参考文献

[1]张天宝.鼓励创新: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J].课程.教材.教法,2009(02).

第6篇

禅宗的顿悟,与审美体验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艺术中的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从感知到整体把握,往往是刹那间完成的,其间没有明显的逻辑思维过程,这是一种以感性为桥梁直达理性的思维方式。

语文教学是一种旨在帮助学生习得言语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教学过程即文本的知识结构经由教师的剖析、点拨、引导,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能力形成的标志即是学生达到某种感悟,否则,外在的语文知识不能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知识的累积是知识迁移的前提,知识的累积同样是感悟的基础,所以,传统的语文教学倡导多读多写有其合理性。然量的积累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达到质的飞跃,而且这种飞跃带有主观能动性。“感悟”顾名思义是由“感”而“悟”,认识的真正任务就在于经过感觉而达到思维。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帮助学生开悟,必须着眼于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个性的养成,而不是停留于知识的累积,执迷于繁琐的习题训练。

语文教学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感悟”?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唯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又说“然非多读书,多穷理,不能极其至”。现在的学生读书太少。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分析诠释费力甚多,但引导学生吟诵课得很少。读书既少,课堂中又没有吟诵,这就很难让学生产生语言的美感、情感的共鸣和认识的开悟。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到的不仅仅是理智地了解,而且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论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语文教学中的感悟,常常是触景生情,若有所悟。宋代周紫芝评杜甫诗句:“余倾年游蒋山,夜上宝公塔,时天已昏黑,而月犹未出,前临大江,下视佛屋峥嵘,时闻风铃铿然有声,忽记杜少陵诗:‘夜深殿突兀,风动金琅铛。’恍然如己语也。”此情此景,不在多言,感悟与感慨油然而生。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不在教师喋喋不休的耳提面命,而是让学生在情境中豁然开悟,教师的职责与教学艺术全在情境的创设与语言的相机诱导。

第7篇

    语情信息理解重感悟,是由汉语言特有的美感形态和人文网络语言的情意色彩决定的。美国诗人庞德不认 识汉字,但他仅从汉字的形态就感悟到了一种妙不可传的语情信息奇观,因此,他把汉字称之为“大自然作用 的生动速写”。有位来华访问的美国朋友,也曾甚感迷惑地认为中国语言的语情现象太奇妙了。他以体育比赛 为例说:“中国人说‘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意思是说中国队赢了;中国人又说‘中国队大败美国队’,还是 说中国队赢了。总之,不管是胜败,胜利都属于中国人,真是不可思议!”可见,在特定语境中,意义相反的 词语构成的语言,反倒可以表达相同的语情信息。杨振宁博士曾说过:“中文的不精确常常是优点。中文用来 写诗则极好,因为写诗不需要精确,太精确的诗是不好的。”杨博士所说的不精确,其实是准确地说出了汉语 言语情信息传递中美感形态的一种特殊的多意象性和含隐性特点。

    语情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等同于语义本身。因为,语言主体表现事物对象时,已给事物对象注入了鲜明 的主观色彩,正如王国维所云:“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天人合一”、“神与物游”,就是对这 种现象的经典性概括。而当人们通过阅读去感悟别人的语情信息时,又不可避免地带进听读者的主观情绪,自 然就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奇观。因而,就此意义上说,语情理解离开了语言接受主体 的神会和感悟,也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到位的。

    古人常用“言不尽意”来形容语言表达的困难。这里的“意”其实主要指的是一种感情,一种只可意会的 无限悠远的内涵。有人说:文学即人学,人学即情学。在文学家的笔端,有时“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大千世 界中,人是极具情意化的精灵,人对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直接观照诉诸于语言的载体,必然会带上极具情意化 的色彩。但是,情感永远大于语言。在某种意义上说,“真感情”不是作家写出来的,也不是教师讲出来的, 而是心灵感悟出来的。而这种语情感悟则直接源于语言接受者用心灵拥抱语言时所产生的思维和情感的震颤。 这种震颤看来虽然难以靠阅读者的主观意识去准确的定位和调控,但它是感觉、知觉、记忆、联想、灵悟等综 合作用的集成,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近乎“跟着感觉走”的心理沟通与语情禅悟。心理学 与美学的思维方式为这种语情感悟大开了方便之门,使人们从体味言外之意、话外之旨、文外之致入手,利用 通感和顿悟,去心领神会语情的内涵,收到以少胜多、神与物游、言有尽而悟无穷的语情理解效果。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 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这里提到的“那种愉悦”,其实就是审美对象作用于审美主体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情感 活动,是产生于语情感悟基础上的特殊心灵感应现象。“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里, 刘勰不仅指出了语言创造中的情感作用,而且也注意到了语情感悟在学习情境中的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实践 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位善于以情染景的教师,一位善于借助于语言的内在情感去触动学生心灵的教师,他就有 可能创造出高质量的语情感悟的教学情境。

    再者,语情信息的传递,有时往往不仅限于语言本身,而在于语境。语词运用是否准确,语言色彩是否得 体,语句表达是否流畅,语体风格是否成熟,其最终的衡量标准往往决定于语境。例如,“狡猾”的原义是“ 诡计多端”,但作家却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巧妙引来写孩子们的目光,不仅毫无牵强杜撰之感,它倒给孩子 们平添了许多的机警、聪慧和乖巧。有时,在语境的作用下,看似不完整的句段反而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情感境 界。《红楼梦》写黛玉之死时写道:“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 ,不作声了。”黛玉究竟要说什么?好狠心?好可恨?好绝情?好糊涂?这千般滋味,万种风情,是不必去规 定性地虚拟出几个选项来补白的。因为,在这特定语境中所生成的语情信息,大可涵盖所有命题者的思考。在 这里,语言符号的短缺反而带来了语情信息的增值,充分显示了语情信息特有的表现力。

    语境传递语情信息时,还会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信息输出效应。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几 组镜头,几种情景,分别看似乎都是并无联系的景物,但接连说出,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语境意象,就奇妙地 显现出了阴翳于景物表象之下的缕缕乡愁、丝丝怅惋,形成一个极富社会人情内涵的语境信息库。鲁迅《秋夜 》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作者为什么不说“都 是枣树”呢?原因就在于这两种说法所产生的语境信息是大不相同的。“都是枣树”只是传递了树的种类信息 ,而“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说法则无疑产生了一种单调、枯燥、孤独、冷落的语境情感。

第8篇

文章所包涵的各种信息都是通过其构建材料——语言文字进行传递的。而要想获得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就必须阅读。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表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才能对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有所理解,才能获取文章所包涵的主要信息,也就是通过反复的口诵,多次的心悟,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学生不仅要读懂课文,还要读懂作者,进而走到作者心里去,了解、洞察作者的内心世界。而对于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相对薄弱的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说,朗读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语文课堂上必须要求学生放声的读,细细的读,有重点的读等形式,要读出情趣,读出神韵,体会感悟字里行间的情感起伏及深邃哲理。例如:《触龙说赵太后》中的几段对话,只有读出适当的语气,适度的语调,恰当的节奏,才能从赵太后与触龙的不同处境设身处地地体会其心绪及情态,从而体会战国策中人物语言的惟妙惟肖。

二.思考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了使自己学得不糊涂,学得不累,就必须要“思考”。有了思考这一过程,学生对阅读就有了一个更深刻、更高层次的认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语文教学已失去了其独有的魅力。拘泥于课文,因循于教参,一味的死记硬背,而无独创分析,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苦。但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脱离应试教育的束缚,不受高考指挥棒的指挥。鉴于此,我们就应大力发展中职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应发散学生的思维,多问一些为什么,不要用一个答案或一个结论来框死学生,禁锢他们的思想。例如《荷塘月色》中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一句,那就不妨想一想,不在“今晚上”的时候,作者也同样感到自由吗?“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那就不防想一想,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作者都高兴做吗?白天里一定要说的话,作者都高兴说吗?这样的多问多思,往往能揣摩出作者的弦外之音,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如果这样反复训练、培养,无形之中,学生的感悟能力就提高了。

三.实践

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就体现在他的实践性中。学生感悟能力得以产生和提高的最有效途径是让学生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去体会,去领悟。语文教学的实践包括课堂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两方面,课内实践包括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训练。在这些训练中,一定要突出能力培养这一主流。也就是说,从阅读中学习阅读,从写作中学习写作,从口语交际中学习口语交际。如对判题,选择题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分析题,问答题的解答要独立思考,有创见。同时还需多组织一些表演,即兴演讲,“应聘模拟”等,锻炼同学们的胆量,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对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每个中职生都应给具备较强的感悟能力,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学生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要变讲为引,变引为悟。在阅读中感悟,在思考中顿悟,在实践中领悟,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效的对学生的感悟能力进行训练,给学生提供感悟能力训练的平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进而全面提高素质,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追求语文教学的三理念《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滕宏江

2.怎样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体现“领悟”教学《考试周刊》蔡亚平

3.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浅谈《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参考)》沈银春

4.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黑龙江科技信息》景小霞

第9篇

【关键词】朗读 感悟 积累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3-0138-02

随着新课改的推动,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语文教学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而在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让学生学会朗读、学会感悟、学会积累、学会运用。在新课改教学中,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证明了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学会朗读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文,获得运用语文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要靠学生亲自去实践。朗读就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学生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读也有读的方法、读的要求:读时让学生明确目的,明确要求,不能让学生漫无目的地读;读的层次由浅入深,要遵照读通、读懂、读透的层次循序渐进;读的形式应多样化,语文课堂上要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激发读的兴趣。多样化的朗读形式给课堂气氛带来了积极的效果,更能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和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怎样指导学生学会朗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重朗读示范作用,让学生在模仿中提高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朗读示范的作用特别大,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导向,又让学生在模仿中得到了提高。朗读示范可以是教师的朗读示范,可以是学生的朗读示范,也可以用录音范读。通过这些朗读示范,让学生互相学习,在欣赏中得到提高。

2.注重朗读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提高

语文课文朗读中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不能只是用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语言夸夸而谈。评价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课文内容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评价。比如教学《纸船和风筝》这篇课文,当学生读完后教师如果这样评价学生:“我看你也快高兴得哭了,是吗?你也一定在为他们的和好而高兴吧!”学生听到老师这样评价自己,心里肯定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快乐的风筝一样,让自己的身心融入了课文。

3.注重朗读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一个对话过程。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如果没有情感体验,那这一个对话过程是枯燥无味的。有真情付出,才会有真情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真情与作者文本交流对话,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取语感,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比如教学《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让学生在读中就加入了课文,与课文中的人们共同欢庆申办奥运会成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注重课堂朗读气氛的烘托

在朗读课文前,教师可借助教学图片或用形象逼真的声音等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如在读《看雪》这篇课文前,教师可以这样说:“小朋友,我们都见过雪,玩过雪,但还有些小朋友没有见过雪,你们想知道这些小朋友吗?想跟他们一起玩吗?”通过这种提问,课堂气氛就会激烈,学生一定会急着去读课文。

二 学会感悟

感悟是对语言的直接接触和感受,对阅读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把握和领悟。怎样让学生在读中很好的感悟:首先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学生初读课文,解决课文中的生字,细读课文,从而理清文章的层次。这样,让学生通过读从整体上感知,获得初步的感受。其次在读中领悟,在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精读。精读意在抓住重点词句来领会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教学课文时,通过重点词句的点拨体会,使抽象概括的词语变成鲜活的语言形象,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感染。最后在读中启迪灵性,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产生悟性,更要在悟性中开发学生灵性。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对“人”的塑造和完善,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能敞开自己的心灵,使学生成为有灵性、有个性的人。

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悟。课堂上,学生读后总会交流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应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多交流。让他们在交流中增进感悟的深度,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小白兔和小灰兔》在读后抓住两者的不同表现去比一比,从比较中感悟到小白兔的勤劳,小灰兔的懒惰,让学生从比较中学习到要做一个勤劳的人,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课文《快乐的节日》,让学生在听听唱唱中,体验到愉快的学习生活,增强对学习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三 学会积累

朗读感悟是积累和运用语言的前提,朗读感悟后就要注重积累,在感悟中积累情感,“积累”并非单指文字符号的积累,在朗读与感悟中,学生往往会把丰富的情感积存于心中,语文课文的学习,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心里发出由衷的赞叹;在朗读感悟中积累语言,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积累语言的基础,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无疑把好词佳句储备在脑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学生通过创造性复述也能积累语言,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可适当让学生背诵一定量的课文

语文课文有指定背诵的课文,除让学生背诵喜欢的课文外,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背得越多,积累得就越多。

2.加强日积月累

语文园地中安排了“日积月累”,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好“日积月累”,让学生多读多记好词佳句。

3.多读课外书,课外多积累

让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阅图书,课外多阅读,自主识字量增多。经常鼓励学生多读有益的课外书,交流读后的感受,丰富语言积累,为运用打好基础。

四 学会运用

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要学会运用,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外在表现就是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在朗读、感悟、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所积累的知识运用在口语交际和自己的文章中。在课堂学习中,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学完课文后,让学生采用扩写、仿写、写感受体验等形式,使写成为读的延伸和发展,成为感悟的升华。随时给学生提供练笔的机会,通过各种方式的评价,激励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写作水平。

第10篇

教学片断:《可贵的沉默》(人教版试验教材三年级下册)

教师提出问题:1. 自由读课文,读后小组合作学习,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同桌讨论孩子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3. 前后排讨论刚才孩子们热情高涨,积极踊跃,现在怎么变成这种样子了呢?

4. 小组讨论孩子们在老师等待他们回答时表现怎样?他们在想什么呢?

老师把问题展示出来后,学生开始自由朗读,几分钟后,老师看到大部分学生已经读完课文,少数读得慢的学生还在朗读中,老师做个暂停手势,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老师说:“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现在各学习小组开始讨论,准备汇报。”教室里热闹异常,1~2分钟后,老师说:“各小组开始汇报讨论结果……”

从这里可以看出,几大段内容仅仅几分钟就匆匆收场,让学生汇报学习成果,而此时有的学生刚刚读完课文,还来不及考虑怎样解决问题,有的学生甚至还没读完课文,又如何能汇报成果呢?显然,学生在这堂课中因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交流,从而使合作流于形式。因此,合作学习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只有在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后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也只有大多学生有了这种欲望,小组的合作学习才会有的放矢,才会使合作的活水在交流中流淌。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担心因学生用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而完不成预定的课堂教学任务,而在实际操作中,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不但不会拖课堂教学工作的“后腿”,反而会很好地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磨刀不误砍柴功”,如果学生思考之刀磨得又快又利,又何愁完不成课堂中的“砍柴”任务呢?完不成预定教学任务,恰恰是由于学生不是有备而来,而是合作交流中受阻所致。

感悟二: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应当有序组织、明确分工

时下,部分教师由于对“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往往在具体操作中出现追求形式上的花样,合作方式无序,表面热烈,实则使合作成为自流。

教学片断:《月球之迷》(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

师:现在,谁能汇报一下你读了这篇课文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知道?

生:我知道了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

师:说得很好。同学们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同桌交流一下还有什么问题不知道。

学生七嘴八舌,满教室嗡声一片,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句,各说各的,彼此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则是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不进行任何交流;有的小组中一些学困生在这段时间里趁乱自由玩耍……更多学生只是重复读刚才那位学生读过的句子,没有再讨论还有什么问题不知道,同桌交流声此起彼伏,教室里热闹非凡,学生闹哄哄说一阵,老师无机会参与到学生的发言中,看看已过好几分钟,做停止手势。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积极,我请一位同学把他不知道的问题告诉大家。(抽一学生回答后)老师予以补充,这一问题算是已解决,老师继续提出新的问题。这堂课也设计了“小组学习”、“同桌讨论”等合作学习形式,但一开始,老师就只是尊重了个别学生的权利,而多数学生所认识体会到的知识没机会得到充分地交流、展示、肯定。这位老师拿个别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出的片面认识,把更多学生的学习成果拒之千里。细究这堂课,尽管“讨论”多多,但由于各小组没有明确地分工,没能有序地汇报,结果小组成员各自为战,孤立完成学习任务。虽然课堂气氛热闹,但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却不能全面地反馈在课堂上让师生共享,这样的合作学习更多的是热闹背后的放任、随意、低效,从而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要使合作学习有实际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应对每个学习小组严密组织,具体分工。一般而言,合作学习以4人一组较为合理:①主持人(组长):主持人负责主持小组讨论,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学习进程。②记录员:记录员负责记录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③检查员:检查员督促组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确保每位组员都完成学习任务。④汇报员:负责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小组交流中进行汇报。这样的合作学习,才能使每个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更培养了现代人良好的素质。也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有序、有效,真正克服“听来闹哄哄,问时一场空”的尴尬现象,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交流互动、获取感悟的平台。

感悟三: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需课前精心指导、引导学生拓宽视野

合作学习,需要丰富的知识作保证,因此在学习课文前,教师如果能针对所授教材内容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搜集资料、上网查询等,把充足的课前准备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充分的知识储备,为课堂学习中的合作创造支点。

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11册),课前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本地区近年来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和周围环境的现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保护地球环境与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章、搜集有关资料、观看该类影视作品、网上查询等多种方式,对地球及环保问题进行多方位的认识。

显然,就一个学生所认识到的有关知识而言,可能是该方面知识的一个小分子、小片段而已,而几个人的小组合作、几个组的集体合作乃至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就可以使该知识信息得以最大限度地反馈与展示,切实起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动”的效果。学生对地球知识和环境问题认识得越透彻,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

感悟四: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不仅仅在于合作出知识,更重要的是合作互助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品质和素质

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是为了共同的学习任务,是一种主动交流、分工明确、积极互动的互学习过程,当学生单凭自己的能力难以完成学习任务时,就更有和别人合作的必要,同时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学习方式对学生的人格、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中,虽然几十人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但学习方式是个体的、封闭的,听讲、阅读、理解、做作业、考试,除了与老师的单线联系之外,缺少横向的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这种环境和学习方式,尤其是学习中的激烈竞争,容易使学生形成冷漠、自私、狭隘、孤僻的性格。

教学片断《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师:自由读课文,讨论:为什么小村庄和周围的树林消失了?小村庄的村民过上好日子了吗?

生:因为人们想生活得更好,就拿斧头上山砍树,做家具、盖房子,所以树越砍越少。

生:因为每个人都只想到砍树,而没有想到种树。

生:因为村民一年年、一代代不停地砍伐,山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而的土地不断扩大,耕地沙化、水源断流,所以村庄里的人没法生活下去,都搬走了。

生:没有了树,不能防风、防沙,风沙毁坏了村庄。

生:没有了树,不能保持村庄周围原来的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村民只好忍痛离开赖以生存的家园。

师:学了课文,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呢?

生:村民们,你们要多种树,只有村庄的自然环境得到改善,你们和你们的子孙才会有幸福的生活。

生:父老乡亲们,你们要一手砍,一手栽,不滥砍乱伐,保护树木就是保护你们自己。

第11篇

关键词:教学方式;初中语文;现代技术;学习方式

随着时代形势的发展,新课改的深入,给教师也带来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能过于注重教材和机械的训练,这样单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只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见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浅谈一些自己的感悟,抛砖引玉。

一、教师教学方式要改变

1.注重教学导入情境的创设

语文课堂最重要的环节是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中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所以,教师在让学生接触教授的课文之前,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先讲一些与课题有关、学生爱听的趣闻逸事作为引子,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的浓厚兴趣,还能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亦可以自己先用讲故事的方式复述课文,在关键的地方停下来,让学生自己去猜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这样往往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情感,对于阅读课文的热情也就大大增加。

2.注重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随着形势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地应用。这无疑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冲击力,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的教学技术手段一方面具有先进性,要求教师不墨守成规,接受更多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技术,与时俱进,同时它取代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模式,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较大提高。另一方面,具有多样性,多媒体的介入不仅改变了一人主讲,学生被动听的模式,而且将教师的位置从主角变换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而学生成为知识的获得者和构建者。而且还使得教材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固定的课本材料,网络可以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得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同时,具有丰富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首先,它直观形象,学生不仅可以听到声情并茂的录音,还能看到栩栩如生的画面,使得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等感官上受到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其次,它内容丰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各类有用的信息,充实课堂教学资源,提供课外学习资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注重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生活化很强的课程。作为基础教学科目的初中语文,必须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和人们的需求,坚决走语文生活化的道路。在这条语文生活化的道路上,首先,语文教材的生活化。要改变以往课文是唯一教材的单一模式,要把重心放在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上,加强语言的实践活动。而课本内容也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其次,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它可以让语文课堂教学在实施中,更加生动、直观、具体的呈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语文,语文和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语文这一母语的应用能力。

二、学生学习方式要改变

1.收集信息,带着初步认知进课堂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此可见课前预习在整个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预习的过程中,不仅是对以往不熟悉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还是对新知识的初步认识,找出疑难点,预习的好坏也直接影响课堂的学习质量。预习是一个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智力发展。

2.吸引注意,带着疑惑问题听课堂

教师在每节课开始的时候,就针对要讲授的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去进行思考,讲课的时候始终不将问题的答案引出,吊着学生胃口,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不仅可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课后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对课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从而在显性和隐性上都做到积累。这就慢慢的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积累和梳理的好习惯。

3.留置悬念,带着课堂所得做总结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中,常常留下空白,让欣赏的人去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语文教学也应如此,故意留置悬念,让学生去体验课文的情感。让学生在课后主动地重读教材,结合课后的练习,预先学习相关的资料,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来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

乘着改革的春风,我思索着,感悟着。在语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应用,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追寻,探索和创造。教学的成败是在鞭策我前进,学生的一点点成长是在鼓励我向前。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索;教学

课堂教学,是儿童和老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与学生、课堂情况和教学内容等种种矛盾的解决。那么,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让学生在尽情享受学习快乐的过程中自主、积极地学习和成长呢?通过多年教学中的尝试和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有了意愿,学生就会主动探索,就有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其次,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即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通过“学”发掘学生的潜能,将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扬课堂民主,使学生能够大胆地、主动地提出和回答问题。

二、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活动

开学初制定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要因班制宜采用适合班级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某些薄弱的语文能力,应加强培养。如我班一部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较弱,针对他们就要注重阅读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于是,除上课多让他们说自己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之外,我还让他们在课外多阅读书报、课外书,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课文中的听说训练,结合学生的日记、作文,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辅导中对优生则提高要求,拓展其思维以求取得更好的成绩,使他们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对个别后进生,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同时利用好语文组的教研活动,上好公开课、教研课,听取各个教师的评价,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三、分层次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m应能力

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小学时期正是开阔思维的起点。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补课的方法为其奠定必要的基础,消除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也可以采用伙伴教学的方法,改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因材施教,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而应该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四、回归生活实际,提倡体验学习,创设应用环境

新课程改革提倡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增强学习热情。所谓的体验学习是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方法。在复习课中我们要想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和复习热情,更应尝试使用体验学习。让知识回归生活,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想着把课堂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等联系起来,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活学活用,学生才学得更有趣,才感觉语文就在身边,语文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这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回归到生活实际,让我们所有的知识网络为生活服务,为他人服务。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设计者,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复习内容,使所讲的语文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和环境,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复习语文,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五、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好课文内容的基础所在。字词关不过,课文内容不清,课后习题不思,这样一来,老师的讲授自然成了“天书”!试想在不闻不问之下何以解得玄奥重重的天机.究其实质,乃学生课前不预习所致!其中,固然有教师是否严于督促之因,也不免有学生是否主动预习之过.至少,对课文内容梗概应有所了解吧!若能这样,授课中就不会出现一问三不知,不问全不知的被动局面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次提到预习,无非也就是要求学生读一读课文,查一查字典而已。其实预习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预习是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的要求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在预习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预习时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边寻求答案,久而久之,自己就会悟出一些方法来,越读越觉的有兴趣,越读获取知识越丰富。课文对于孩子来说,是枯燥的,当老师把课文读出情感的时候,孩子就有了兴趣。有了兴趣就听讲了,也就参与到学习中来。我根据课文的内容读,有时激昂,有时低沉,孩子们听着听着也投入情感了。减少老师的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学生互动,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比如教生字词语,用投影仪器或者课件让孩子自己学,老师就把握正确就可以了。在辅导孩子读书时,要鼓励和帮助孩子把书读好。老师的提问要精心设置,根据你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问题既不能过简单,又不能过难,遇到难答的问题时,自己要尽量帮助孩子,启发他们。不要损伤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老师的语言要普通话,说话要慢点,孩子听话的速度要帮助孩子背书。孩子们也怕背书,所以要在讲课时写出要背章节的关键字词。背书时可以让前桌和后桌4个人面对面背,这样孩子有背书的积极性。也可以互相提醒,提高背书的效率。六、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一本语文书,还必须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语文新课程标准》也规定了各年级段必须达到的阅读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每个月都要向学生推荐两本书,在教室里建立图书架,以方便学生阅读,每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交流读书的内容和感受;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为读书时间,要求学生做到多动笔;多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下去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就会进步,语文能力一定会有显著提高。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要想培养其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就要从小学语文的学习开始抓起。掌握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就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群.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探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旬刊,2012(4):60.

[2]谢敏燕.小学语文教学新探讨[J].软件:教学,2013(6):81.

[3]刘晶鑫.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4):141-142.

[4]赵春生.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9):193.

第1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感悟能力;有效途径

我们这里所讲的感悟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自主的思考和联想,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明白故事主人公复杂多变的心理过程。下面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了几条有效的途径。

一、重视积累,夯实基础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掌握正确的文章思想线索,老师可以让学生平时注重阅读积累,多思考和记录,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具体来说,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在阅读文章之后,可以将故事做成一个图示,使得故事可以变得清晰明了,然后在每个故事发生的前面记下发生的原因和背景,通过这种图示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明白事情的发展路径,正确地掌握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从而理性地思考与分析,从而找出文章的思想路线,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我们知道感悟能力的提高需要老师帮助学生打开自己的思维和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出文章的意境与情境,使得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学生的领悟能力得到质的提高。具体来说,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情感和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形成共鸣,从而获得文章全面的感受和体验。举个例子,老师在教“四季风光”这节阅读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的风景,还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关于四季的小短片,让学生享受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沉醉于四季的魅力中,好像自己就在四季的场景中,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深入理解文人通过对四季的描写来传达的情感,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领悟能力。

总的来说,提高小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这需要老师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育民.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5):199.

第1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64-01

1.运用多媒体,创设最佳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情并茂,向学生提供多种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可运用电脑制作这样一段活动画面:(1)茫茫的宇宙群星璀璨(配上优美的音乐)。(2)旋转着的地球出来了,慢慢缩小,最后成了宇宙中的一叶扁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3)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出现晶莹透亮的球体。

2.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突破重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觉得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利用常规教学手段往往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时,可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利用多媒体形、色、声、动感的优势,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先打出小兴安岭全貌的投影片,采用反复移动片子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小兴安岭幅员辽阔、树茂林密、一片葱葱茏茏的壮丽景象,学生从中领会到了文章为什么把小兴安岭比喻为绿色的海洋。在教学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各不相同的景色时,,则采用固定投影片的方式,让学生观察每个季节的静态画面,体会作者对各个季节特点的具体描写。学生通过投影,可直接从画面中找出来,再结合课文具体描写的句子反复朗读,加深理解,较好地突破了课文重点、难点。又如《画扬桃》一文中"从不同角度看,扬桃的样子各不相同"这句话比较抽象,是课文的教学难点。如果应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对扬桃的各个不同角度进行翻转、定格,让学生设身处地从不同角度反复观察,则改变了以老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静止、平面的教学方式,使平常的教学跳出时空界限,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从而学得生动活泼,学得兴趣盎然,同时,课文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3.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再现等方面,都难以调动学生入情入境。多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教学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理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一边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边欣赏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在教师范读的引导下,学生被带进了神秘的海底世界,并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盟发了"我要读"的强烈欲望。又如《五彩池》一课,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娓娓动听的诵读,屏幕上的五彩池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真是神奇瑰丽,奇妙无穷。它以独有的魅力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学生余兴未尽,情绪达到了最佳状态,一种愉悦、明快的情感在心底油然而生。此时,因势利导,以境引情,引导学生带着对五彩池的赞美之情朗读课文。由于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被五彩池的神奇和美丽所感染,朗读兴趣随之而生。

4.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多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可以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积极地思维,产生创新的火花。

第15篇

一、教师应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由于语文的多元性和多解性,教师的个体性和差异性,导致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各有千秋。有的老师,善于朗诵,他教学时,重点就会放在指导学生朗读上。老师首先进入文本,充分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然后情动于中而形于外,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范读,将体验到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以引起共鸣,再让学生在已初步形成的氛围中反复朗读,充分体味。如读郁达夫《胡都的秋》时,以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略带欢喜而悲伤的情感读出北平秋的那份“清”“静”“悲凉”,从而触摸到作者孤寂、落寞的心态和对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故都的那份钟情、神往和眷恋。有的老师,善于绘画,他教学时,亮点往往是“以画入文”。描绘画面,生发联想,进入意境,余味无穷。岁月流逝,但我对当年我高中语文老师教学《荷塘月色》一课仍记忆犹新。当老师朗诵到“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时,老师提起粉笔,三五下在黑板上描绘出了一幅酷似微微低头,踮起脚尖,转开裙摆,亭亭而立的荷花荷叶图。何其形似,何其神似!绿绿的张开的叶子犹如撒开的裙摆,粉粉的低垂的花朵犹如含羞的脸庞,那纤细挺直的荷茎犹如修长的双腿。老师当年如诗如画的演绎,同学们如痴如醉的沉吟,至今还让我感动不已。二十年过去了,老师讲的很多精彩的课都已淡望,唯有这个性十足、风格独具的一幕让我铭记于心。有的老师对语言异常敏感,他教学时,主要会引领学生探究词语,赏析句子,进而深入到文章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师应练就个性化的教学语言

人类有了语言,才能更好地传情达意,沟通交流,促进文明的发展。教师借助语言,才能“传道、授业、解惑”。由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教师尤其应关注自己的教学语言。实践证明,学生们都喜欢那些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老师。而一个优秀语文教师,其独特教学风格的形成,必定离不开他个性化的教学语言。魏书生老师以朴实、亲切、幽默、睿智的教学语言见长,常常营造出一种宽松、随和的学习气氛,真正践行了“寓教于乐”的思想。于漪老师的课堂语言则生动优美、饱含感情,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因此,语文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用心揣摩,努力锤炼出适合自身性格、特点、气质的个性化教学语言,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首先,要练就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语,做到吐字清晰,读音准确,有良好的语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每天坚持和学生一起放声晨读。同时,阅读、备课中遇到难读、易错或不懂的字词,一定要勤于动手,查阅字典、词典,给学生做榜样,切不可含糊其词,一晃而过,错读漏读。其次,善用态势语。态势语包括表情、手势、动作等身体语言,它是教学口语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学中适时应用态势语,往往使课堂充满情趣,达到一种理想境界。如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我会走到他面前,轻轻敲一下桌子;回答问题错了时,我会微笑着摇摇头,让他不是很尴尬,也激励他赶紧换一种思路想想;若他很胆怯,我会以一种鼓励、期待的眼神看着他,并加以引导。这种无声的语言其实是师生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默契,是爱的传达。个性化教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方法和形式层出不穷,本文所述仅是笔者的一点感悟和认识。个性化教学也是一个漫长的自我成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从教中思,从教中悟,从教中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而绽放出语文教学的光彩。

作者:康梅 单位:云南省昭通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