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毕业生实习记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我国机床发展整体大而不强,低端产品多、价值低,高端产品少,很多企业还停留在“模仿”“仿造”阶段,就像当年日本发展的初期。很多关键部件不过关,数控系统主要依赖于进口,提升产品质量的难度很大。企业创新能力差,信息化程度低,产品成熟度偏低,制造成本高,更无理论性、战略性、方向性研究,是我们制造业的通病。把信息技术融于机床产品和企业管理的水平很有限,尤其是把现代信息技术融于数控产品,而研发并制造出高精尖产品就更差,所以我国机床的产品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集成化程度都偏低。
此外关键零部件及核心运行部件的技术水平、运行速度、产品精度、可靠性、稳定性差,整体机床制造工艺水平与质量比较低。
影响国产数控机床质量的关键性指标一可靠性与国外产品相比明显偏低,直接影响了国产数控机床的竞争力。例如,国产数控机床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小于300小时,远低于国外高档数机床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2000小时,而国际标准为800小时。
因生产制造工艺、过程控制等因素,国产数控机床的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单机生产质量远高于批量生产质量,很难实现数控机床的大批量高精度生产,从而不能有效占领市场。
无论从产品功能、制造过程控制,还是知识管理与创新、整体企业管理与服务水平来讲,我国机床产业的信息化水平都还很低,难以设计和制造出高端产品,实现“高、精、尖”数控机床的技术突破,无法有效提升企业升品牌内涵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利用信息技术在设计、制造、管理、服务、运作等方面不断实现创新与突破,向一体化、服务化、集成化综合方案供应商型企业发展,是制造业长期发展适应市场的重要手段。
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全面融入信息技术,用高端制造业代替简单制造业、技术密集型代替劳动密集型,发展高端数控机床产品,是企业在本轮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时的必经之路。
企业转型从产品与服务入手
首先,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增加可靠性、破坏性实验),融入信息技术(信息塔、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等技术),深入研究用户需求,从而设计和制造出更符合国家重点扶持行业及特殊用户需求的高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
第二,提升对用户及产品的服务化水平,建立企业内外一体化、数字化、集成化运作与服务支持系统,形成从单一供应产品的生产商,到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管理资讯、企业运作环境与系统建设、两化融合及软件服务在内的制造业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急迫问题是创新和人的问题,即确立企业发展战略与理念后,怎样培养和管理高素质的人来利用最重要的信息技术,实现产品、管理和运作的不断创新问题。
信息化技术是解决产业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无论是产品研究与创新,还是制造与工艺,管理与服务,无处不在。企业只有通过两化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型与升级。
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与技术难点
从管理方面来看:首先是实现管理创新难,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在管理与技术上不断实现创新并前进的过程,是管理与技术交融统一的集合体,只有管理创新跟上数字化运行环境发展要求,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化的各项工作。
其次,是数据管理难,由于装配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标准化、基础化、个人信息化水平低等因素,尤其是国营企业、老企业,这一矛盾更为突出。
再者,知识更新难,由于信息化对每一位员工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无论是在技术操作层面,或管理操作层面,都要跟上并适应数字化企业运作模式的具体要求,并要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和新的管理思想,而固守原有旧观念、旧习惯、旧知识,又是每一员工难以接受和使用新系统、适应新环境的主要障碍。
从技术方面来看:首先是系统集成难,由于现有国内外数字化软件产品,是依据不同业务分为孤立的系统来设计和实施的,数据不能共享,事后集成统一,事倍功半,投资大、失败多,尤其是财务管理软件,直接与企业静态制造数据脱节,无法形成信息流与资金流的集成和统一,不能适应数字化的产品开发及管理对快速设计和创新设计的要求,更不能满足未来企业数字化对信息技术及产品的需求。
其次,从软件实施方法来看,所有信息化项目,都是在软件实施后,再来消除信息孤岛,解决数据唯一共享。再者,信息化项目实施边界不清,需求多变,也是信息化项目实施周期长、成本高,不易成功见效的主要原因。
实现两化融合的关键点
企业信息化就是要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T(时间)、Q(质量)、C(成本)、S(服务)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信息化就是对企业数据集合进行数字化设计、实施、应用及管理。只有解决好带有制造成本数据的工艺数据和产品数据,使之在设计和生产经营中成为唯一共享数据,并在设计、生产、销售、管理等活动中成为唯一数据源和唯一标准,才能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发挥出信息化的具大作用。
所以,建立集研发、制造、管理及过程控制为一体的数字化企业运作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来不断实现企业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面临的首要问题。而解决带有成本数据的产品数据与工艺数据的集成,和它在整个企业内外数据中的唯一共享问题,又是现代装配制造业信息化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出路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7.38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也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市的高职院校越来越多,办学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于此同时,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所有高职院校普遍关心的问题,因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接下来就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出路进行具体分析,以便高职院校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保证高效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提供必要的条件。
1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到现在为止,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30多年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出现逐年增高的形式,但是随着高校学生的年年扩招,每年毕业的高职院校学生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普及,使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主要问题。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就业现状是:专科生供大于求,本科生基本供需持平,研究生的就业问题相对好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历上比不过一些研究生、本科生、博士生,经验技术上比不过一些社会上的普通工人、下岗工人。因此,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2.1 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存在偏见。
受我国长期以来重学术理论轻实践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地位普遍偏低,尽管国家一直强调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支持技术教育方面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但是,在实际就业时往往因为学历水平等其他原因把高职院校的学生拒之门外,即使同是大学毕业生,高职毕业生的待遇也不如其他教育,这种用人制度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会面临各种困难,就业率普遍低下。
2.2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态与社会不相适应。
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存在有好高骛远,缺乏责任心,眼高手低等现象,另外都想到大城市、大机关,希望工资高一点,工作轻松一点,不愿意到边远地区和从事艰苦的工作,不想出力,一方面抱怨工作难找,另一方面对工作挑三拣四,导致很长时间都在等待和抱怨中度过。
2.3 高职院校毕业生专业知识不深厚,经验技术明显不足。
目前,我国总的就业形式是机械、建筑、化工、数控、医药、电子等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而哲学、历史学科、社会学、文秘、历史等专业的就业率普遍偏低,有的甚至出现了改行现象,在这种竞争前提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要想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另外,由于高职生的实习期短,各种经验技术还不丰富,不能马上投入到工作岗位,给自己的就业工作都带来了一定影响。
2.4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适应不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一些高职院校为了追求学科的齐全,各个专业项目都想涉及,有的甚至把专业院校变成了综合性的职业院校,因为导致办学方向不明确,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展不明显,学校没有根据社会现实和就业实际问题针对性地改变调整自己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适应目前形势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3 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具体措施
3.1 转变观念,建立科学的人才就业观。
首先,转变观念在这里指的是要转变教师和学生的就业观。教师方面,高职院校要打破传统的铁饭碗观念,实现教师竞争上岗,增加教师的危机意识,从而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学生方面,要改变学生只想到大城市、大企业工作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择业观。其次,要教育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正确定位,立足现实,不攀比,不泄气。从自己的能力水平出发,选择最适合自己工作的岗位。教育学生工作只是劳动分工不同,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另外,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职业技能与现实工作待遇之间的关系。一些工作虽然目前工作不是很轻松,待遇不是很高,但是很有可能在未来有着很大发展前景,教育学生如果认准目标,就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学生要爱岗敬业,团结友善,做一个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的人。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择业感念,在面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时才能不灰心,不丧气,才能尽快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而极早地在社会就业大潮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3.2 加强对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高职教育院校要根据社会市场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根据目前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于有经验,有能力,能马上胜任自己工作的要求,高职院校教育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因为,现在的用人单位都是利益至上,而且不愿意花费时间去培养员工,只想要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都比较突出的学生,有经验的学生比没有经验的学生在就业时会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在校期间,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还要根据社会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要实现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教学。
3.3 准确定位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
在如此多的高等教育学校中,高职院校要想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就要对自己的院校进行准确定位,要突出自己专业的特点,学校里的专业是学校和社会联系的桥梁,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要以经济手段为主,根据社会需要办学,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哪方面的人才,市场需要什么规模我们就办成什么规模。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灵活、超前,要符合社会急需专业的需求,取消一些没有就业市场的传统专业,专业设置要立足于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顺利就业为导向,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机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经常深入社会实践,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够成功就业的保证。另外,还要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高高职人才的竞争力。总之,高职院校要找准办学定位,使学生在毕业生能达到一张文凭,多张证书,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提供良好的条件。
3.4 加强校企联合建设,拓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面对近几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急剧增加的现状,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建设,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注意“订单式”的培养。具体做法是: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按企业需求量体裁衣培养人才,实行订单式培养,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训练平台,学生在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在实习结束后,学生符合用人单位条件时再签订长期合同,这种做法既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又减少了企业从社会上招聘时由于人员水平层次不齐,还得培训上岗,流动性大等等弊端,是企业与学校的双赢现象。总之,高职院校要尽力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3.5 高职院校要加大计算机教育的应用范围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和管理,因此,为了使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学校要加大各个专业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教育,普及计算机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必备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毕业以后就业的道路才会更宽广,才能满足不同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是目前社会关心的普遍问题,它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作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来说,在就业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不好高骛远,也不要急于求成,要放低自己的姿态,深入社会调查实践,找准自己的就业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锻炼,自己的就业机会定会有极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唐海燕.高职毕业生就业初探[J].才智,2011(29).
[2]周睿祺.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J].职业时空,2011(02).
湖北省十堰技师学院:师生走进央视演播厅
日前,湖北省十堰技师学院学生邬雨苏、贫困生资助办公室教师李琳受邀走进《热线12》栏目演播室录制节目。
在央视录播室,李琳首先介绍了学校在贫困生的资助、贫困生的培养方面所做的工作。接着,主持人东现场连线学院旅游服务与服装教研室主任李黎,了解了“授渔计划”受助学子邬雨苏同学目前的学习状态、所取得的进步;随后,邬雨苏与主持人分享了她与父亲之间的感人故事,并以扎实的专业操作技能现场展示服装裁剪技巧,制作了服装。
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与永仁县政府技能扶贫项目启动
日前,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再次迎来100余名来自云南楚雄州永仁县的学子。这是学校继与怒江州福贡县政府技能扶贫项目之后,又一次校政合作的重大举措。在永仁县人民政府、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技能扶贫启动仪式上,县校双方正式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学校党委书记姚斌在项目启动仪式上表示,技能扶贫是根基牢、见效快的脱贫方式,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兼具政府支持和云南冶金集团强大产业支撑,将携手永仁县委、县政府整合多方资源,发挥职教优势,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精准就业的良性互动,协助当地政府打好技能扶贫攻坚战。
永仁县委书记杨仕坤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永仁与云南冶金技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是对永仁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对推进贫困群众技能脱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把云南冶金技校与永仁的技能扶贫合作,打造成为脱贫攻坚县校合作的成功典范。
(通讯员岳南)
郑州商业技师学院:中德护士(护理)
交流计划培训基地在院落户
近日,郑州商业技师学院中德护士(护理)交流计划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学院举行。郑州商业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岳,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子辉为培训基地揭牌。学院党委副书记时春霞、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项目部部长王文胜出席仪式。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顺发主持仪式。
学院党委副书记时春霞代表学院讲话,对中德护士(护理)交流计划培训基地的设立表示祝贺,并从护理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学院护理专业建设情况、基地未来发展愿景三个层面作了介绍,希望合作双方以中德护士交流计划培训基地为平台、为引擎、为园地,推动双方合作共赢、共谋发展,提升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建设,携手走向世界。
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首届全国民族技艺学校 传承研讨会在院召开
近日,首届全国民族技艺学校传承研讨会暨全国民族技艺学校传承专业建设协作筹备会在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召开。本次大会以“聚焦民间力量,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包括民族技艺传承理论学术交流、学校传承专业建设经验交流、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技艺传承论坛开幕等内容。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岳堂,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周先进、教授周明星,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特聘教授张健,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锡海,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所副所长谭绍华,贵州牙舟陶博物馆馆长赵梓钧等来自全国各省市知名大学专家教授、艺术大师、职业院校校长、教师与会。
会议主要围绕民族技艺传承理论学术交流进行。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所副所长谭绍华,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高涵,贵州牙舟陶博物馆馆长、多彩贵州文化传承人协同创新基地负责人赵梓钧,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刘晓,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客座教授、广东工艺美术大师许恩福,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副院长郑红辉6位嘉宾进行了经验分享。
东莞市技师学院:与台湾修平科技大学签订框架性合作办学协议
日前,台湾修平科技大学派出研究发展处副研发长谢志明与国际交流处主任卢伟信来到东莞市技师学院,学院院长刘海光代表学院与台湾修平科技大学代表研究发展处副研发长谢志明签署了框架性合作协议。
根据签署的框架性合作协议,学院将开启“粤台短期学生游学交流项目”,计划派出学院部分专业的在校学生赴台湾进行为期5个月(一学期)的学习交流,期间学生将在台湾院校进行本专业的课程学习,学成归来的学生可申请政府补贴,补助此次游学台湾的费用。此项目将为学生的技能培训提供更宽广的平台,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开阔眼界的机会,将会是学生生涯中难得的学习经历。
(通讯员 谭哲娴 欧阳钰婷)
衡阳技师学院:在2016湖南技能大赛获佳绩
日前,“2016湖南技能大赛-全省数控赛暨全国选拔赛”经过6天的激烈角逐,在湖南落下了帷幕。大赛以“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未来”为主题,共设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四轴)、加工中心操作工(五轴)、数控机床装调维修15个项目。参赛对象囊括湖南省从事上述相关职业或专业的各行业(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各类院校教师和在校学生。共有来自14个市州的71个参赛单位,330名选手参加比赛。
衡阳技师学院代表队在全体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参赛选手的奋力拼搏下,共取得了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荣获参赛单位团体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近几年学院师资队伍综合竞争力提升和专业技能教育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
(通讯员 周文晋)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举办首届汽车文化节
近日,浙江交通技师学院“一月一台戏”汽车技术系专场暨“首届汽车文化节”在学院新篮球场举办。学院院长龚一鹏、副院长汪泽建,以及师生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本届汽车文化节活动以废旧轮胎造型设计为背景,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突出专业性,注重趣味性。设有文艺汇演、游园互动、专业技能展示、车模走秀、汽车知识科普、汽车电影赏析、汽车文化知识竞赛等系列主题活动。
天津机电工艺学院:中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焊工决赛在院举行
近日,2016年中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天津)决赛焊工赛项比赛在天津机电工艺学院举行。
此项赛事由主办,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天津百利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天津机电工艺学院协办。来自全国27支代表队的74名选手在为期3天的比赛中展开激烈角逐,获得前5名的选手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天津机电工艺学院对本次大赛做了充分时福从抽签到点录再到赛场布置,全部安排专人负责,做到事事有人管。为满足赛场需要,学院积极联系焊机及焊材厂专业人员,在赛前对比赛使用的设备进行专业检修与维护,对焊材进行烘干处理,并且在比赛现场随时待命,应对突况。全体赛务人员及志愿者以“满意在天津,感动在机电”的理念全力以赴,密切配合,周到服务,保证了大赛安全有序地进行。
(通讯员李津军贾启展)
山东交通技师学院:在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