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经济学理论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知识经济的时代意义
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从我们所看到的不少资料表明: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其一,人类经济时代的划分有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但没有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的提法。其二,一个经济时代的划分重要的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生产,这里包含一个重大的区别,即一定社会的主导生产工具及由此形成的产业,这显然不是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所能反映的。而知识经济不但从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经济增长的知识性产业已经形成。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要求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列入生产要素函数中。因此oecd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是揭示了知识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并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经济的现实。所以,我们从经济时代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经济,才能切实地反映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历史性变化和人类社会已进入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一伟大现实。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就必须使这种称谓有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需要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显然不是目前报刊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旨在映证知识经济的提法,而应是论证知识经济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二、知识经济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冲击
知识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冲击首先是基础理论。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内容,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理论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经济时代里新的社会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然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在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参考消息》1998年4月26日)
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综上所述,知识正自在地存在于当今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的社会财富中,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内涵及基本理论。正如我们分析的,一定经济时代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总是最深刻地反映着一定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的实质,并通过这个实质使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向更高级转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切都是财富,一切都不是财富,对新增社会财富的考察必须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主要指一定技术条件下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体现出在劳动时间多少上的竞争,那么知识时代的商品价值则主要是指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劳动中对知识和信息的竞争。我们创造的新财富是未知的,但我们通过当前的劳动却现实地改变着已经形成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在这个循环上升的怪圈里,由于人们在现实消费需求中所消耗的社会财富总是有限的,因此大量的社会财富是以空的数字指标表明社会生产的创造能力,由于形成新的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是唯一的,因此对一定生产方式下新形成价值的那种核心要素的竞争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实质。而这种核心要素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也就是对新增的社会财富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从这个意义上看,oecd定义的最后一句,不无道理。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时代相适应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亟待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说明知识经济是存在的,使知识经济有合理的理论基础,把我们看到的现实和我们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知识经济对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改变必然意味着传统经济学的增长理论、货币理论、周期理论及其他一些理论都必须重构
知识经济正以其在现实中的迅猛发展向我们展示出现代经济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增长形式,使传统经济学理论所揭示的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增长、规模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等增长理论都表现出严重不足。
首先,知识在现代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彻底改变了传统人、财、物要素配置所带来的增长。
其次,知识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它投入和参与生产的形式完全不同于传统要素,并形成新兴的主导产业。
再次,同传统工业经济的规模相比较,依赖知识创造效益的增长正表现出同一产业的分散组合和不同行业间的技术融合,很难从规模化的投入和产出上进行分析。
最后,知识在当今社会新财富创造中的独特性和基础性,使我们对形成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并不能直接地从生产领域或某一产业中去寻求,增长的因素或动力也许是直接地存在于生产领域之外。知识经济条件下,也许真正导致增长的投入在一些非生产领域而并非生产领域。只有我们把上述问题研究清楚,我们才能找到知识经济条件下促进主导产业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作法。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曾明确指出主导产业对一个时代的经济起飞具有决定意义。曾因煤、铁为主导产业相互推动而促成战后经济奇迹的日本在这一方面更有心得,日本工业调查会总经理志村幸雄撰文指出:“信息通讯产业可以说是21世纪最典型的主导产业。如果说20世纪基本上是发动机和电动机占主导地位的‘动力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通信、广播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的世纪’”。在这一问题上有的同志以产业升级很好地概括了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面临的机遇。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样产业巨变的经济时代,最能代表知识经济特征的产业是主导产业但不可能是唯一的,甚至这一产业在根本上只是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其他产业提供生产手段。而各国在此基础上所可能形成的主导产业仍然是要和国际分工、本国经济现实相结合。知识经济向我们展现出不同于工业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和高效益,无疑有更深刻的增长方式在现实地发挥作用,这就使我们更要深入研究知识经济增长理论,理解现代经济增长的内涵和实质,在未来的发展中制定出更合理、更完善的增长政策和计划。并由此出发考察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市场、人力、管理等等相关经济因素在新的经济状态中的运动规律,从而全面自在地把握知识经济的理论。
一、知识经济的时代意义
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从我们所看到的不少资料表明: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其一,人类经济时代的划分有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但没有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的提法。其二,一个经济时代的划分重要的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生产,这里包含一个重大的区别,即一定社会的主导生产工具及由此形成的产业,这显然不是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所能反映的。而知识经济不但从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经济增长的知识性产业已经形成。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要求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列入生产要素函数中。因此OECD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是揭示了知识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并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经济的现实。所以,我们从经济时代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经济,才能切实地反映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历史性变化和人类社会已进入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一伟大现实。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就必须使这种称谓有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需要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显然不是目前报刊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旨在映证知识经济的提法,而应是论证知识经济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二、知识经济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冲击
知识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冲击首先是基础理论。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内容,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理论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经济时代里新的社会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然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在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参考消息》1998年4月26日)
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综上所述,知识正自在地存在于当今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的社会财富中,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内涵及基本理论。正如我们分析的,一定经济时代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总是最深刻地反映着一定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的实质,并通过这个实质使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向更高级转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切都是财富,一切都不是财富,对新增社会财富的考察必须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主要指一定技术条件下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体现出在劳动时间多少上的竞争,那么知识时代的商品价值则主要是指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劳动中对知识和信息的竞争。我们创造的新财富是未知的,但我们通过当前的劳动却现实地改变着已经形成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在这个循环上升的怪圈里,由于人们在现实消费需求中所消耗的社会财富总是有限的,因此大量的社会财富是以空的数字指标表明社会生产的创造能力,由于形成新的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是唯一的,因此对一定生产方式下新形成价值的那种核心要素的竞争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实质。而这种核心要素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也就是对新增的社会财富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从这个意义上看,OECD定义的最后一句,不无道理。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时代相适应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亟待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说明知识经济是存在的,使知识经济有合理的理论基础,把我们看到的现实和我们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知识经济对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改变必然意味着传统经济学的增长理论、货币理论、周期理论及其他一些理论都必须重构
知识经济正以其在现实中的迅猛发展向我们展示出现代经济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增长形式,使传统经济学理论所揭示的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增长、规模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等增长理论都表现出严重不足。
首先,知识在现代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彻底改变了传统人、财、物要素配置所带来的增长。
其次,知识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它投入和参与生产的形式完全不同于传统要素,并形成新兴的主导产业。
再次,同传统工业经济的规模相比较,依赖知识创造效益的增长正表现出同一产业的分散组合和不同行业间的技术融合,很难从规模化的投入和产出上进行分析。
最后,知识在当今社会新财富创造中的独特性和基础性,使我们对形成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并不能直接地从生产领域或某一产业中去寻求,增长的因素或动力也许是直接地存在于生产领域之外。知识经济条件下,也许真正导致增长的投入在一些非生产领域而并非生产领域。只有我们把上述问题研究清楚,我们才能找到知识经济条件下促进主导产业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作法。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曾明确指出主导产业对一个时代的经济起飞具有决定意义。曾因煤、铁为主导产业相互推动而促成战后经济奇迹的日本在这一方面更有心得,日本工业调查会总经理志村幸雄撰文指出:“信息通讯产业可以说是21世纪最典型的主导产业。如果说20世纪基本上是发动机和电动机占主导地位的‘动力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通信、广播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的世纪’”。在这一问题上有的同志以产业升级很好地概括了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面临的机遇。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样产业巨变的经济时代,最能代表知识经济特征的产业是主导产业但不可能是唯一的,甚至这一产业在根本上只是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其他产业提供生产手段。而各国在此基础上所可能形成的主导产业仍然是要和国际分工、本国经济现实相结合。知识经济向我们展现出不同于工业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和高效益,无疑有更深刻的增长方式在现实地发挥作用,这就使我们更要深入研究知识经济增长理论,理解现代经济增长的内涵和实质,在未来的发展中制定出更合理、更完善的增长政策和计划。并由此出发考察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市场、人力、管理等等相关经济因素在新的经济状态中的运动规律,从而全面自在地把握知识经济的理论。
一、知识经济的时代意义
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从我们所看到的不少资料表明: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其一,人类经济时代的划分有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但没有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的提法。其二,一个经济时代的划分重要的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生产,这里包含一个重大的区别,即一定社会的主导生产工具及由此形成的产业,这显然不是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所能反映的。而知识经济不但从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经济增长的知识性产业已经形成。
因此OECD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是揭示了知识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并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经济的现实。所以,我们从经济时代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经济,才能切实地反映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历史性变化和人类社会已进入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一伟大现实。
二、知识经济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冲击
知识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冲击首先是基础理论。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
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
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首先,在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6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综上所述,知识存在于当今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的社会财富中,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内涵及基本理论。正如我们分析的,一定经济时代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总是最深刻地反映着一定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的实质,并通过这个实质使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向更高级转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切都是财富,一切都不是财富,对新增社会财富的考察必须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主要指一定技术条件下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体现出在劳动时间多少上的竞争,那么知识时代的商品价值则主要是指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劳动中对知识和信息的竞争。我们创造的新财富是未知的,但我们通过当前的劳动却现实地改变着已经形成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在这个循环上升的怪圈里,由于人们在现实消费需求中所消耗的社会财富总是有限的,因此大量的社会财富是以数字指标表明社会生产的创造能力,由于形成新的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是唯一的,因此对一定生产方式下新形成价值的那种核心要素的竞争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实质。而这种核心要素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也就是对新增的社会财富的分割、占有和积累。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时代相适应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亟待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说明知识经济是存在的,使知识经济有合理的理论基础,把我们看到的现实和我们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知识经济对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改变必然意味着传统经济学的增长理论、货币理论、周期理论及其他一些理论都必须重构
知识经济正以其在现实中的迅猛发展向我们展示出现代经济新的生产方式和增长形式,使传统经济学理论所揭示的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增长、规模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等增长理论都表现出严重不足。首先,知识在现代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彻底改变了传统人、财、物要素配置所带来的增长。其次,知识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它投入和参与生产的形式完全不同于传统要素,并形成新兴的主导产业。再次,同传统工业经济的规模相比较,依赖知识创造效益的增长正表现出同一产业的分散组合和不同行业间的技术融合,很难从规模化的投入和产出上进行分析。
最后,知识在当今社会新财富创造中的独特性和基础性,使我们对形成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并不能直接地从生产领域或某一产业中去寻求,增长的因素或动力也许是直接地存在于生产领域之外。知识经济条件下,也许真正导致增长的投入在一些非生产领域而并非生产领域。只有我们把上述问题研究清楚,我们才能找到知识经济条件下促进主导产业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作法。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曾明确指出主导产业对一个时代的经济起飞具有决定意义。曾因煤、铁为主导产业相互推动而促成战后经济奇迹的日本在这一方面更有心得,日本工业调查会总经理志村幸雄撰文指出:“信息通讯产业可以说是21世纪最典型的主导产业。如果说20世纪基本上是发动机和电动机占主导地位的‘动力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通信、广播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的世纪’”。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样产业巨变的经济时代,最能代表知识经济特征的产业是主导产业但不可能是唯一的,甚至这一产业在根本上只是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其他产业提供生产手段。而各国在此基础上所可能形成的主导产业仍然是要和国际分工、本国经济现实相结合。
[关键词] 传统经济; 新经济理论; 财务报表
进入21世纪以后,一种崭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开始呈现在人们面前,这就是以网络、信息、知识和高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所谓“新经济”。新经济给传统经济理论带来很大的冲击,比如,描述失业率和通胀率反向关系的“菲利浦斯曲线” 已不再适用,资源要素已不再局限于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边际成本递增和边际效益递减的供求也受到质疑。在新经济条件下,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暴露出陈旧、低效和不适应的缺陷,作为会计信息系统输出结果的财务报表更是集中反映了这一问题。本 文拟从对新经济理论的着手,试图找到新经济条件下财务报表改进的突破口。
一、传统财务报表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在于提供一个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动等信息,以帮助各类使用者评估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并进行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提供信息的主要手段是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也是国际流行的会计惯例。然而,长期以来,财务报表一直受到会计理论界、实务界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的指责和批评。尽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在不断地改进财务报表,但始终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认为,人们在改进财务报表时,将注意力过于集中在财务会计自身的理论及 上,而未从经济学理论方面进行,是制约财务报表改进的主要原因。
那么,传统财务报表与经济学理论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一,传统经济学理论把资源定义为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类要素,并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基本前提。资源的稀缺性要求通过制度安排(市场机制或经济计划),使每种资源能够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地方,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传统的财务报表正是以这一理论为根本出发点,以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相对不变为假设,披露资本在各间的流动和配置。在资本的流动中, 财务报表正是担当了信息载体的角色,它通过向外部提供财务信息,使资本所有者通过阅读和分析报表,了解资本的投入产出率,然后作出趋利避害的决策,即把资本投放到有盈利或前景的企业,或是将资本从财务状况恶化的企业里撤出,最终实现社会资本的有效流动和最佳配置。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资本是资源的核心要素,土地和劳动力只能借助于资本发挥作用,这就决定了资本所有者是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的主体,从而财务报表的目标也定位于向资本所有者提供有关“资本流转”的信息。
其二,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理论依据。不对称信息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之一。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化信息,存在着信息的供给和需求。编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使社会资源达到合理、有效配置,而信息的不对称又会导致市场失灵和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在传统经济,信息产业不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落后,资本所有者获取相关财务信息的来源渠道较少,这就必然要求使用资本的企业(经营者)定期地向资本所有者提供财务报表 ,这也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手段。
其三,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效益递减的供求法则决定了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物质资源是属于企业独占的、排他的。如企业的一项固定资产是属于企业独自使用和控制的,在同一时间内,别的企业就不能与其共享,而且此项资源是逐渐消耗的。也就是说,如果一项资源正在被别人使用,那么你就无法得到使用它的收益,即资源的边际收益递减。这一法则为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提供了一种基本前提,即企业的资源状况是属于企业独有的,不能与别的企业共享。边际成本递增的供给规律还是企业产品定价、确定销售收入乃至确定利润及利润分配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传统财务报表无论从其组成内容上,还是从其目标、编制时间和信息含量上看,都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密切相关。由于传统经济学是建立在资源稀缺性定理基础之上的理论体系,那么毫无疑问,财务报表正是这一理论推演的结果。
二、新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理论的区别
新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以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高增长、高收入、低通胀和低失业率的目标。虽然尚无法给新经济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大多数人认为,新经济的实质是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形态,其运行规律和发展模式都与传统经济迥异。
新经济对传统经济学构成了现实挑战。
其一,资源的构成要素具有了新的内容。新经济所用的资源与传统经济不同,传统经济强调的是物质资源,并把资本作为推动企业成长与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而在依靠知识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而发展的新经济中,知识无疑成了传统三要素以外的第四要素。在新经济条件下,所使用的资源主要是信息,物质资源仅是辅助部分。资本尽管仍然还是重要资源,但其重要性趋于降低。资源的差异导致企业生产对象的不同,新经济下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信息价值含量高的产品,这就决定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与以往有很大不同。
其二,资源的稀缺性被赋予了新的涵义。传统生产函数的三要素(土地、劳动、资本)都有数量的硬约束,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新经济中,知识和信息取代了传统的劳动力与资本而成为经济发展的要素,这一生产要素的最大特点便是其充裕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因为 知识与信息的使用具有外溢性、可重复性,而且在使用中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因使用时间的持续而累计相加。 资源的这一新特性,使得新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扩大到了全球范围,配置效率也更趋于有效和合理。
其三,新对新古典经济学家的供求均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新古典经济学认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供给曲线向上倾斜,供求曲线相交,形成市场均衡。由此还推出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效益递减的法则。但人们在新经济条件下发现,经济将某些产业的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推向极致后,最终似乎否定了供求规律。比如,一旦为开发软件、设计芯片、铺设光缆投下了高固定成本,此后多一个消费者还是少一个消费者,几乎不会产生成本上的变化,因为信息产品的复制成本很低,甚至为零。也就是说,生产第一个信息产品的成本非常高,但此后生产产品的边际成本可以接近于零,这种成本结构从根本上否定了建立在边际成本定价基础上的供应曲线。从需求曲线上看,也是如此。比如,在一定限度内,软件产品的使用人数越多,消费者对其口碑越好,就越是愿出高价来购买,即 需求越多,需求者出价越高,这就使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失效。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网络的外在性”。
其四,在新经济条件下,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假设也受到了冲击。新经济创造了大量的与信息有关的产业和从业机会,从而形成了专门从事信息开发、交易和咨询的新型市场。信息和知识已不再具有专有性和独占性,信息被作为商品进行开发、采集、筛选和处理,并借助于网络技术,实时、快捷而又全面地传达给使用者。人们获取信息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大大减少。总之,强大的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产业,弱化了信息经济学的原有假定。
三、新经济理论对财务报表改进的启示
其一,财务报表不应再局限于为传统的资源配置服务。在新经济条件下,由于占有的资源由过去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转变为现在的知识和信息,因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不再是企业拥有的实物资源(如固定资产、存货等),而是那些掌握知识与技术的“知本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财务报表仍然只是重点反映有形资产信息,而轻视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的披露,排斥新兴业务进入报表系统,只反映资本的投入产出率等,就不能为知识与信息在企业间的高效流动提供清晰、准确的信号,无法适应新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要求。另外,知识与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而传统的财务报表却以资源的独占性和排他性为前提。因此,财务报表如何既能正确反映企业真实的资源状况,又能显示企业独特的竞争力,也是我们要认真和探讨的。
其二,财务报表的目标应转向为知识的所有者提供信息。财务报表的目标主要是解决谁需要财务报表、他们需要哪些信息等问题。在新经济条件下,信息和知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要素,知识所有者可以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来控制企业,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而且知识所有者和企业是同位一体的关系。因此,财务报表的目标应由过去向股东、债权人提供信息,转为计量企业主体资源和权益的变动情况、收益的形成过程以及有效控制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企业主体型财务报表目标模式。报告的信息类型也应由企业创造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转变为企业知识资本拥有量及 其增进能力。
其三,利润表反映的收益形成过程与分配过程也要发生变化。传统的利润表只反映货币收益,即按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结果得出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在新经济条件下,损益表已暴露出其局限性。一是利润的形成并不一定完全是资本作用的结果,利润的形成部分甚至全部来自于人才和知识的投入产出效果。二是信息产品的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使得企业可能只发生一次性的投入,以后生产的产品成本可能大大低于售价,甚至为零。这种信息产品的一次性高固定成本是不能按传统确认作为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而资本化的,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损益表编制基础的配比原则怎样来加以贯彻?能否因某项产品的成本为零或不能可靠计量而不予确认收入?三是在新经济条件下,利润的分配不再由资本所有者专有,掌握知识和技术的活劳动也将参与到利润分配的过程中,与资本所有者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亦称可续发展或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二、传统经济学理论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冲突
传统经济学讨论的最基本的问题稀缺性只是针对资本、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而并没有涉及自然资源。其理论隐含地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供给的,因而建立在自然资源利用上的经济增长也可以是无限制的。传统经济学认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水平能保证人们享有完全不受自然资源制约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可以采取强大的科学技术手段按照人类自己的意愿来利用自然资源
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是经济人假定。经济人假定是指在经济学研究中假定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人都是理性的,其行为的基本动机就是私人利益的最大化。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新的理念和行为规范被提出后,要求人类行为满足人类利益的同时兼顾自然生态利益,当代人利益兼顾未来各代人利益,个人利益兼顾社会整体利益。经济人是否有动机去考虑个人利益以外的生态利益、后代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基于此,可持续发展思想对经济人假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只承认人类的生存需求以及人类发展的物质需求,所以人类需求的满足就是物质利益的最大化这是经济人假设的由来。而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系中的需求满足是物质需求、人文需求和生态需求三种不同层次的人类各种利益的最大化。所以经济人概念要在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指导下作出相应的修正。
此外,自然资源的耗竭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是传统经济学逻辑的必然结果。原因可以概括为:(1)传统经济学认为自然资源是可以自由索取的。由于自然资源不能直接用货币衡量,所以不被纳入经济学的有效配置的框架之内的。但是经济学并不否认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所以自然资源被认为是可以自由索取的(2)传统经济学对利润最大化和效率的追求,客观上激励经济主体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经济学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所以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支出,经济主体会更多地利用可以自由索取的自然资源(3)宏观经济学有关总需求的理论也主张对自然资源耗竭使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认为经济不景气是由于经济活动中的有效需求的不足。因此要人为地使总需求扩大来迎合生产的无限扩张
三、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传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认识的修正
首先,经济人假设把人类经济活动的所有追求抽象为物质需求。但随着人类物质需求逐渐满足后,经济学所讨论的人类需求应该从物质需求扩展到物质需求人文需求和生态需求:经济学所讨论的人类的行为方式应该从物质需求者扩展到物质需求者人文需求者和生态需求者。因此,经济学所讨论的范畴就不仅限于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经济学所讨论的资源也不仅限于劳动和资本,经济学所站的视角也不仅限于微观和宏观
其次,传统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是使一系列数值如效用水平、利润水平、国民生产总值最大化,只讨论经济体系内部如何配置资源来实现目标的最大化,而不讨论自然生态系统这一外部条件。可持续发展思想则认为,自然环境所决定的经济承载量是有限的。所以经济学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全球的经济规模总量,然后在经济规模总量之下去讨论资源配置的问题。基于此,可持续发展思想对经济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研究:(1)对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环境生态功能的维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2)对环境控制手段的研究。根据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环境控制的手段主要有:政府干预、政府税收、私人谈判、污染许可证交易等。(3)对消费模式问题的研究。对传统消费模式的批判与可持续消费模式的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四、向可持续发展迈进
将自然因素纳入经济学的理论范畴,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可以以哲学和生态学作为参考学科
比如,如果能把可持续发展思想纳入到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话,人们的经济活动将追求一种调和,这十分符合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一种深刻的哲理。它所提倡的相生相克反映的是系统中两者对立而和谐相处的状态,从而构成了整体系统的正常秩序
作为研究地球生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学科,生态学了解维持地球生命的生态过程的作用机理,能从地球整体的角度看经济发展。而今日的全球经济受市场力量所左右,市场力量看不到可持续发展的种种基本生态观念。生态学家认识到,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有时候可能比人类自身生产的产品更有价值:而且,要想让生态系统提供的这类服务得到保护的话,其价值就有必要进行量化,并将其体现到市场信号中。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人们不断对经济学的理论进行修正,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进行了探索
新成立之后,中国大陆界对待马克思理论的态度,非常惊人的相似于“五·四”运动之前国人对待孔子理论的态度——一儒独尊,一切以孔圣为准则,迷信、神化、反。
中国学的就在于这种反科学的“孔圣范式”,而非樊纲先生所说的“苏联范式”,也就是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迷信、神化,一切以马克思为标准,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标准,并且把一切正确或被认为正确的经济学理论都说成是经济学,而一切不正确或被认为不正确的经济学理论都说成是非经济学的这种范式。近十年前,由樊纲先生《“苏联范式批判”》所引发的“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的讨论,并没有找到中国经济学的正确路向。
马克思理论的“孔圣范式”不仅是中国(大陆)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的阻力,也是中国(大陆)其他一切领域向前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即一九九六年,中国(大陆)经济学届的精英们,曾经发起过一场“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的讨论,据称,这场讨论是因为樊纲先生的《“苏联范式批判”》而引发。
当时的背景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经济学理论远远落后于经济实践,理论界认为传统经济学理论(樊纲先生所称的“苏联范式”)严重束缚着我国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这套传统经济学理论既不能指导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实践,也不能解释现实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同时,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九年间,理论界出现了大批与传统经济学理论观点不一致,五花八门,跃跃欲试,似乎想突破传统理论束缚的文章。
据资料显示,这场讨论的结果(比较主流的观点)是,中国经济学的未来走向,要坚持以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为指导,吸收西方经济学科学有用的东西,结合中国经济实践的现实,发展我国经济学。
实际上,经济学,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体系,最终还是占绝对统治地位。这场讨论并没有为中国经济学找到正确的方向。
回顾我国经济学理论研究近二十多年,即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可以看到,我们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即上面提到的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九年的“准诸子百家”时期。这个时期,思想很活跃,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有重新诠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有照搬西方各流派经济学的,有诠释西方经济学的,也有自己“创新”自造的,甚至有非经济学的“经济学”观点的(比如用意义、管意义的价值概念解释经济学意义的价值等),五花八门,泥沙俱下。第二个时期是一九九0年至二00一年之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大规模引进时期。其标志是市场经济理论的引进施行。这时期传统经济学理论,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体系,被置之一旁。就如广东珠江三角洲,大兴土木,到处修建新楼房,而其旁边的旧宗祠依然故我一样。第三个时期即是二00一年到现在所开展的“劳动与劳动价值深化研究”时期。这时期是在市场经济理论大放异彩的时候,想起了传统经济学理论。就如广东珠江三角洲农村建起了大批新楼房之后,想起要用现代新的建筑材料翻新一下旁边破旧的宗祠一样(这只是翻新,重新装饰而不是推倒重建)。“劳动与劳动价值深化研究”的结果是重新确认传统的劳动价值论体系的地位。认为市场经济理论,即效用价值论体系理论,虽然在经济实践中大放异彩,但这并不,更没有动摇劳动价值论体系的统治地位,因为“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是相通的”,“劳动价值论隐含有效用价值论的意思”。昔日水火不相容,互为死敌的一对,今日认祖归宗,同为一家!这样便形成了经济学一山藏二虎的局面。似乎一个“价值”有两个答案,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事实上,这次的深化研究,对劳动价值论并没有得出更深刻、更正确的认识,而只是多了一些错误的演绎罢了。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不管哪一个时期,即使声称“苏联范式”被批判及抛弃,我国经济学主流都始终没有减弱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体系)的迷信和神化,我们始终没有摆脱传统理论的束缚,也没有摆脱樊纲先生所说的“苏联范式”的束缚。
二
我们很难想象,科学领域会有一种理论或理论体系,能有如马克思理论这么大的能耐,这样的神通广大,无论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或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无论是“地心说”,或是“日心说”。在我国(大陆)理论界,马克思理论,始终被看作是绝对的真理,是真理的标准,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指南,它包罗万象,无处不到、无所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不单是经济学,科学的一切领域都是马克思的天下。在大学教科书里面,就有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文学,新闻学等等,不一而足。似乎没有马克思就没有真理,马克思是真理的代名词。马克思似乎是神而不是人。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我们中国大陆比“孔圣”还“孔圣”。上个世纪“五·四”运动之前,孔子是我们的圣人,我们的一切言行都以“孔圣”言论为准则。“五·四”运动的目的是要结束封建,破除迷信,请来“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和科学),结果却是“孔圣”送走了,“德先生”和“赛先生”还没有请进国门,“马先生”————已捷足先登抢占了地盘。后来,我们便一切以马克思为标准。一个外来的洋封建、洋迷信,替代了本国的土封建、土迷信。中国社会因此而封建依旧,迷信依旧。
于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象他的其他理论一样,日益被教条化,被神化。以致于我国经济实践,一度以劳动价值论为依归,实行错误的产品形式的计划经济体制。
而事实上,无论是从实践方面,还是从理论方面来说,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都是一个几乎完全错误的理论。
几十年的经济实践已经证明,产品形式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个失败的错误体制。而这个体制正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理论要求下的结果。
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量,完全由生产商品的劳动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由劳动所独自创造;剩余价值是利润的唯一来源,并且是工人剩余劳动所独自创造的。所以,要消灭社会经济的不公平,消灭劳动剥削,就必须消灭商品、消灭商品生产。因此,社会主义必须实行产品形式的经济体制,也就是计划体制。
因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榨取剩余价值,如果没有剩余价值,无利可图,商品生产就不可能继续,就不可能存在。反过来说,只要有商品与商品生产的存在,就会有劳动剥削,就会有社会经济的不公平。所以要消灭剥削,消灭社会经济的不公平,就必须消灭商品及商品生产。
既然商品与商品生产消灭了,社会经济实行产品经济形式,就意味着社会经济的调节手段是“计划”。因为商品不存在,市场,即市场调节,也就不存在,剩下的就只有计划调节。
所以说,社会主义产品形式的计划经济,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理论要求下的必然结果——不管马克思原著里面是否曾经给社会主义经济下过“计划经济”的定义。
有许多论者(包括上文提到的樊纲先生)认为“计划经济”是斯大林、是苏联教科书的“杰作”。而这只不过是他们的美好愿望罢了。因为他们不愿意看到他们的“圣人”及“圣经”有错误——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本身知识的贫乏的话。
除此之外,对于劳动价值论的其他理论,我也没有看到苏联教科书的解释或演绎有什么根本性的错误,我只看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几乎完全错误的理论。
政治经济学的根基及主干就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错误,本人在《谈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的根本障碍》,《价值难题新解》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错误》等文中已有较深刻的,在这里即不再重复,只作简单的介绍(当然,也有相当的一部分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过怀疑,但是他们都没有看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致命点)。
首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关于商品的价值创造及价值决定的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商品价值,即交换价值,是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或交换比例,它不是一个实质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就象物体的比重一样,根本不存在创造不创造的问题。实际上,我们是创造财富,而不是创造价值。只不过价值也用于衡量财富的多少,作为财富的一种尺度。但价值并不等同于财富,价值和财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往往把二者混淆了。我们知道,“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也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其实,一切生产力因素(即资源)都是财富的创造者。
劳动也不是唯一的价值因素,甚至不是一个独立的价值因素。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占有性,一个是有用性。商品的价值量由商品的占有性和有用性两个因素共同决定。劳动(劳动耗费)只不过是占有性的一个特殊而普遍的形式而已,并不是占有性的全部。所以,它不是一个独立的价值因素,更不是唯一的价值因素。
其次,剩余价值理论也是错误的。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他的劳动价值理论——即价值创造及价值决定理论——的派生物。由于他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完全错误的,所以其剩余价值理论的正确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资本主义社会(或私有制条件下)的商品经济活动,的确普遍存在着劳动剥削的情况,但是,劳动剥削并不是利润的唯一来源,甚至可能不是主要来源。因为上面提到“一切生产力因素,即资源,都是财富的创造者”,而所谓利润,实际上是资本家在经营活动中得到的净财富,即除去成本财富的财富净增长。所以,所谓的“剩余价值”并不是资本主义生产(经济活动)的唯一目的或根本目的。
同时,劳动剥削也不是社会经济公平的唯一敌人,更不是最大的敌人。社会经济公平的最大敌人或主要敌人是资源的占有和消费(使用)的不公平。当然,劳动(劳动力)也是资源的一种。
再者,马克思的基本经济理论也是错误的。
本人的研究发现,左右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即基本经济规律,是“效用最大化·生产耗费最小化原则(原理)”,而不是马克思的“等价原则”。如果不考虑马克思“价值创造,价值决定”理论本身的错误,“等价原则”充其量也最多是基本经济规律,即“效用最大化·生产耗费最小化原则”,其中的一个小枝节而已。而实际上“等价”也只不过是“交换”的同义反复。因为“交换”本身就意味着“等价”。所以,所谓的“等价原则”几乎不值一提。
三
上面提及的三个,即“价值创造及价值决定(因素)” 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基本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根基及主干,也是马克思经济学的根基。而这三大理论都是完全错误的,或几乎完全错误的。说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一个几乎完全错误的理论体系。
一个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几乎完全错误的理论(体系),如何去指导我们的经济实践和理论,并且还要作为(真理的)标准?
而就算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体系)是完全正确的,它就能作为我们一切行动(经济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指南及标准吗?不是说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实践”吗?
马克思是百家中的一家,并且是“一家”而已,为何马克思理论能涵盖一切,为何以一家顶一百家?为何独尊一家而硬废其余九十九家?这不是严重反的做法吗?
所以,我们说,经济学的,实质上并不是所谓的“苏联范式”的问题,而是“孔圣范式”的问题,也就是那种“一儒独尊而百家俱废”,“一马独嘶而万马齐喑”,“一枝独秀而百花不放”的迷信、神化、反科学的“封建范式”的问题。
因此,我要在这里大声发问:中国经济学究竟应向何处去?马克思理论是应该继续“神化”还是应该转为“凡化”?我们是要迷信还是要科学?
:
1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
在分析经济学课程教学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了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内容。通过引入CDIO教学理念,线上线下相结合,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手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互联网+;经济学;CDIO;线上线下相结合
1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及意义
1.1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性质之间存在矛盾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实践和创新能力。而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理论体系严密、涉及领域众多、内容复杂难懂,教学和分析方法以数学模型和函数图像为主。对于学生而言,不仅难学,而且容易陷入理论当中,不能运用理论解释现实,更谈不上应用。
1.2传统经济学理论已经开始与互联网的发展脱节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经开始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脱节。比如在互联网时代,需求方规模经济比传统的供给方规模经济更能反映当今网络经济的实质。因此,在讲授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应该增加新环境下新经济特性的内容。
1.3师生间的互动和沟通较少,进一步降低教学效果
经济学理论应该通过大量的案例讨论,让学生理解,并联系到实际当中。但是如前所述,因为课程涉及的内容多、难度大,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了基础理论的讲解上。讲清楚了理论,却发现已经没有什么时间进行案例讨论,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基于互联网+的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联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本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在于按照CDIO工程教育理念,线上线下相结合,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全面改革,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和应用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改革,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解决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性质之间的矛盾;让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经济环境,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实用性。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案例讨论+师生互动中,学到更加实际的内容,学以致用,解释现实的经济学现象,解决实际的经济学问题。
3基于互联网+的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与特色
1)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弱化传统经济理论的内容,筛选出学生容易理解并且实用的部分,剔除晦涩难懂且已经过时的内容,增加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经济理论。比如在厂商的生产与成本理论部分,除了传统的“供给方规模经济”之外,加入网络经济中的“需求方规模经济”案例讨论。2)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增加大量案例讨论、师生互动,探讨实际的经济现象。改革后的经济学课程,不再以传统的数学模型推导、计算为重点,而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开拓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教学与作业形式避免书本知识的简单问答方式,以讨论和小项目为纽带来组织学生共同探讨知识领域,突出学习方法上的指导。采用“过程式教学”,即按照学生思考问题、收集资料、问题探讨,教师讲解专业基础理论、组织案例讨论,学生完成课后的小项目或课题来完成教学。采用CDIO教学模式,以小组讨论法,课后调研法、阅读法、演讲法,考察法、团队合作法,网络收集资料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3)考核方式改革:课程的考试体系按CDIO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来进行,改变以往平时作业加试卷评定成绩的单一方式,在考核形式上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考核方式。课程进行过程中考核项目,包括课堂讨论、课堂小测验、课堂陈述、调研报告、实地考察、设计报告、论文撰写、相关比赛参与等多种形式。最后可以建立以“出勤+课堂讨论+小论文撰写、调研报告+比赛加分+期末考试”的形式,综合测评学生的课程成绩。4)线上线下相结合:建立经济学课程讨论群,搭建线上师生交流的平台;建设经济学微课课程,录制微课教学视频,利用学校的微课平台,给学生提供移动端的教学渠道;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经济学网络课堂。
4基于互联网+的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成果
1)剧本式教案。在教学教案的设计中突显“剧本”特点:即将课堂看作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大舞台,由教师担任编剧和导演,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场景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充当演员,参与讨论、辩论等“演出”。让学生在虚拟的场景中提升学习的兴趣,进行充分的沟通。2)微课课程建设。挑选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些知识点,以简练、有吸引力的讲解方式录制成微课视频,并上传到学校的微课堂平台上,提供给所有对经济学课程感兴趣的同学观看。3)网络课程建设。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网络课程。目前已经完成课件上传、参考书籍编排、网络答疑、网上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板块的建设,网络课堂同步、网上学习监督等板块正在探索和实施中。4)综合性的考核体系。课程教学改革形成了全新的考核体系,弱化期末考试,采用各项成绩综合评定的形式计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综合利用能力。
5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下对经济学这样的传统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可借鉴的成熟经验也不多,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在一些细节上还需要逐步调整与完善,在实施过程中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理解经济理论与现实的差异
东京大学 神取道宏
“经济学理论与现实:三则譬喻的启示”
《比较》2011年第5期
经济学理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所有人都注意到现实始终系统性地偏离了传统经济理论的预测。尤其是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和神经经济学的发展,越来越证明人类决策和行为是系统性偏离新古典关于理性人的假说的。那么我们是否还能信任经济学理论?下面将用三个譬喻来描述经济理论与现实的关系。
第一个譬喻,树叶实际是摆动着下落的,但经典物理学告诉我们,树叶将会以固定的加速度下降,且与其重量和形状无关。从现实来讲,正弦曲线比牛顿的力学模型更准确,那我们是否应该放弃经典力学定律?
第二个譬喻,在地心说框架下,火星绕地球运行。但在实际观察中,火星偶尔会逆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地心说模型被反复修改,最终,日心模型取代了地心模型,这个现象也终被简单地解释了。
第三个譬喻,假设人类行为由一片嵌于大脑深层的,在管筒内下落的树叶驱动,但生理上我们无法把许多潜在有用的控制应用于脑海中的树叶。换言之,我们无法进行完美的控制实验以证明传统理论产生的纯粹影响。
前两条揭示了我们长久以来面临的选择:是用数据和实验来检验某个理论,还是用数据和实验来发现或归纳出某项规律?作者认为,这两者之间的选择应“视情况而定”。第三则譬喻暗示我们,尽管现实情况非常复杂,但杂乱的数据中隐匿着一个简单的规律。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确捕捉到这类超越于极混乱数据之外的简单定律。
不同于自然科学,经济问题无法有效控制局限性,因此经济学可能无法提炼出清晰的真理。可这并不能成为放弃经济学研究的理由,因为越来越多的行为经济学实验在控制方法上已取得让人振奋的成果,我们有理由对经济学抱有乐观态度。
制度
“地区竞争”不算新机制
伦敦政经学院 许成钢
“从体制认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比较》2011年第5期
中国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目前中国的人均GDP排名仅94位,尚不及泰国。从历史角度看,目前的中国也仅相当于1913年时的水平。
中国经济若要持续发展,最终必须像美国一样依靠有活力的体制。长期以来,中国实行“分权式威权体制”,其特点是通过地区竞争和地区实验来解决地方政府激励机制和信息问题。
这个制度的确在30年间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越来越多的弊病同时涌现:地区竞争无法解决社会正义、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
同时,地区竞争也加重了地区间的分隔效应,尤其是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带来了不小的浪费和低效。
地区竞争并非新鲜事物,而是分权式威权制度下自然的产物。时期,各地区亦互相竞争,结果导致悲剧。
现在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依靠地区竞争一招再也无法解决所有的激励问题,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改变延绵数千年的“分权式威权制度”,采取新的激励制度。
观点
技术移民不偏爱自由移民国家
康奈尔大学 Assaf Razin
南安普顿大学 Jackline Wahba
“福利磁体假说,财政压力与移民技能的选择”
NBER工作论文 17515号
自由移民国家给予本土居民和移民以完全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机会和国家福利,有政策限制的移民国家则不然。这两种不同的移民政策对有意移民者会造成什么影响?
研究者控制了可能会影响移民决定的潜在因素;考虑并区分了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移民的不同移民态度;控制了各种潜在的内在问题,如移民者的技能本身对移民国选民决定移民政策的影响等来建立模型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络经济、非摩擦经济、经济学理论、企业竞争策略
网络经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热潮后似乎归于平静,然而网络经济却现实地发展着,关于网络经济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有什么不同?网络经济的运行规律如何?网络经济下企业的竞争策略是什么等问题值得人们深入思考。我认为,网络经济是不同于传统经济的一种低成本、无摩擦、高效率的全新的经济型态。网络经济不仅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对社会制度、法律、政府和人们的观念形成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企业的运作机制和竞争策略提出了迫切的更新要求。
一、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
西方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任何交易都是有成本的,是要花费费用的,经济运行是有摩擦、有阻力的,也就是说经济活动是一种摩擦经济。只有通过合理的产权界定和有效的制度安排,才能降低交易费用,减少摩擦,提高经济效率。由此,如果说传统经济是一种摩擦经济的话,那么网络经济就是一种非摩擦经济。
网络经济在大部分情况下就是没有摩擦的经济,也就是说,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费用要比在传统经济模式下低得多,几乎以接近于零的成本获得无限资源,无限地提品、服务及创意,从而使经济状况大为改观。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就如同一个虚拟的世界,只要产品低成本制造、廉价销售,就会赢得用户。可见,网络经济是不同于以往经济模式的一种低成本、无摩擦、高效率的全新的经济型态。
网络经济向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网络经济了传统的供需平衡机制
在传统经济学中,生产随需求而变化,企业根据需求的升降来调整生产。也就是说,传统经济是一种“供给支持需求”型经济,即“看不见的手”努力平衡供给和需求。它的传导机制是:需求——价格——供给。具体来说,需求下降,引起价格降低,再引起供给减少;需求上升,引起价格升高,再引起供给扩大。而在网络经济中,由于没有什么摩擦,没有相互抵触的因素,因而需求毫不费力地随生产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网络经济是一种“供给主导需求”型经济,即“看不见的手”努力“主流化”。它的传导机制是:供给——价格——需求。具体来说,供给增长,引起价格降低,刺激需求增长;供给增长,又引起价格降低,再刺激需求增长,如此循环往复。可见,网络经济中供需平衡的规律颠倒了。
(二)网络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中的“收益递减规律”
收益递减规律打个比方说就是,消费者吃得越饱,饥饿感就越小,对食物的需求就越少,因此食品商的收益也就越小。而在网络经济中,消费者吃得越多,就越感到饥饿。例如,微软公司的用户需要越来越多的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因为软件用户已被锁定在某一个文字处理系统或排版系统上,他们不愿学习使用新的系统,于是不断购买原系统的新版本。不久,一种产品、一项服务或一个创意就取得了偶像地位,随之在消费者眼中变成了一种时尚,从而取得了主流地位。主流化了的产品、服务或创意能自身获得动力,从而使收益递增,而不是递减。
(三)网络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的“反馈机制”
这里首先要明确负反馈和正反馈的概念。所谓负反馈就象是汽车行驶太快时的突然刹车,是阻力、摩擦力。在传统经济学中,负反馈既是阻力,表现为需求阻碍供给;又是摩擦力,表现为制造、分配和销售的正常开支,表现为收益递减。正反馈则截然相反,它是在加速而不是阻碍市场份额的变化。降低价格,锁定特定的用户群,发展长远客户,所有这一切都刺激了需求的增长。这种正反馈机制促使需求不断增长,迫使产量持续增长,直到市场饱和。因此,网络经济自身具有正反馈机制,这种正反馈机制与传统经济学中的负反馈机制或收益递减规律的运作方式正好截然相反。
但是,网络经济虽然不同于传统经济,但它仍要受市场力量的支配。正如詹姆士·阿利指出的,“递增利润的存在并不意味着递减利润就不存在了,这两种现象将永远共存,并且起着互补作用。”实际上,网络经济仅仅是延迟了递减利润开始产生影响的时间。
(四)网络经济具有非线性的“混沌”特征
某些具有内在不稳定的系统时而会出现紊乱的态势,数学上称之为“混沌”。而非线性则是指人们难以预料的因果关系。例如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就是一种混沌状态,买卖、抢夺市场份额向来就是按非线性系统规律进行的。一个混沌系统就是一个非线性系统。网络经济就是这样一个非线性的系统,它一旦有变化,就不是从一个值均匀地变化到另一个值,而是跳跃式地变化。网络经济内在的非线性特征正是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主要原因所在。
这种现象只能用“混沌理论”来解释。一个非线性系统即使呈不稳定的混沌态势,它仍会趋于某个均衡点,系统围绕该点上下波动,达到该点时,便处于稳定状态。这个点就是混沌系统的均衡点。运用到股市上,它就成了某种股票价格的均衡点;运用到网络经济中就是各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体系的本质不同就在于它内在的数学原理是用数理混沌理论描述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只揭示了有形物品、货物的供需以及市场总是从一种状态线性地过渡到另一种状态的规律,它无法解释当代网络经济所具有的非线性混沌特征。
综上所述,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再完全适用于现代网络经济。
二、网络经济的特殊定律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定律不同,它有自身的一些特殊定律。
(一)莫尔定律(Moore’Law)
莫尔定律认为,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变化速度(rateofchange),网络经济是按照“因特网时”(internettime)的速度运转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翻一番。由于这个定律首先是由美国因特尔公司的戈登·莫尔提出并应用的,因此被称为“莫尔定律”。
“因特网时”是网络经济的变化速度,它是以小时为计量单位的,这已接近人类能够吸收信息并做出决策的能力的极限。通常7年相当于因特网时中的1年。在因特网时,每3~5年就是一个网络经济时段。一种产品在3~5年里就会达到主流饱和状态。为了更鲜明地理解因特网时,可以将网络经济与农业、工业、后工业等经济时代列表对比如下: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时代的对比
时代延续时间(年)交互速度(英里/小时)环球所需时间
农业经济3~50003~5(人力)3~5(年)
工业经济3~5003~50(马车~汽车)0.3~0.5(月)
后工业经济3~503~500(飞机)0.03~0.05(天)
网络经济3~53~5000(网络)0.003~0.005(小时)
显然,每个时代的长短取决于交通和通讯的速度,也就是那个时代的技术速度。根据上表,工业时代比农业时代要短10倍,后工业时代要比工业时代短10倍,而网络经济中每个时代则只有3~5年,极其短暂。
极端的“因特网时”给网络经济的运行强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那就是学习。莫尔定律是网络经济中企业和它的竞争对手必须遵循的一种业绩学习曲线(performance-learningcurve)。网络经济是给信息增殖的一种经济模式,增殖能产生更多的信息,而更多的信息又能进一步增殖,这种不断循环着的特殊的信息收集过程,被称为学习。学习是运行在网络经济中的正反馈机制的核心部分,因为它以技术优势代替了物质优势。一般来说,一项新发明、新的电脑程序或新方法问世后,必然会有人对其做出改进,在原来的基础上巧妙地修改、提高或运用,从而掌握了增殖的奥秘。这促进了更多的革新和改进,于是就有了更多的学习,导致了后代产品的进一步增殖。这个发明、学习和增殖的循环会一直持续到技术枯竭或该技术被其他技术所取代。学习导致了全社会都在追求速度,学习过程和与之相适应的正反馈机制是网络经济的推动力,因此,控制学习变化速度是网络经济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达维多定律(Davidow’Law)
达维多定律认为,在网络经济中,进入市场的第一代产品能够自动获得50%的市场份额,因此,一家企业如果要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就必须第一个开发出新一代产品。与其作为第二或第三家将新产品打入市场,绝对不如第一家,尽管你的产品那时还并不完美。该定律还认为,任何企业在本产业中必须第一个淘汰自己的产品,即要自己尽快使产品更新换代,而不要让激烈的竞争把你的产品淘汰掉。这实际上是在“因特网时”中生活的一个必然结果。威廉·达维多在因特尔公司任副总裁时,就注意到了提高产品更新速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这一定律。
(三)新兰切斯特策略(NewLanchester’Strategy)
对网络经济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三个人是英国的F.M.兰切斯特(1868~1946),他设计了英国的第一辆汽车,写了《战时飞机:第四代武器的开端》一书,并于1916年创立了“数学理论策略”。他的思想影响了运筹学的创始人伯拉德·库柏曼。W.E.德明在60年代把上述两人的思想介绍到日本,日本科学院院士申夫田冈博士总结了该理论中的精华部分,并以此为基础针对日本人的消费状况制定了一种新的营销策略,被称之为“新兰切斯特策略”。该策略描述的是网络经济的竞争规则。新兰切斯特策略被用于商业时,就成为一整套的指导原则,指点市场部门如何在竞争中取胜。
具体来说,新兰切斯特策略的运用可以使产品、服务或标准主流化。某个产品一旦主流化,它的地位就不大可能被动摇,锁定了一大批固定用户,并给生产该产品的公司带来巨额利润。因此,兰切斯特被许多人视为运筹学之父,在网络世界里,可以称为网络经济的建筑师,至少也可称为市场交易策略的设计大师。
三、网络经济中的生存原则和竞争策略
商场就是战场。网络经济中的市场营销就象打仗一样。根据以上网络经济的特征以及运行规律,企业必须采取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生存原则和相应的竞争策略。
(一)产品主流化(mainstreaming):抢夺市场份额
主流化是网络经济生存竞争的首要原则。为了赢得最大市场份额而赠送第一代产品的做法就是主流化。主流化所追求的目标就是“锁定”(lock-in),即通过吸引客户从而占领主要市场份额的过程。一旦数以百万计的用户对该产品有了依赖感,考虑到培训费用和其他转换成本,他们就再也逃脱不了;一旦某个产品取得了主流地位,这个地位就不大可能被动摇。显然,主流化有两方面的意义:它不仅锁定了用户,同时还消除了竞争。
免费赠送是实现主流化的具体方式,它通过把自己产品的价格降到冰点,而使其普及程度一夜之间升到沸点,从而一跃成为市场霸主。许多网络公司都是这么做的。这也就是著名的“剃须刀和刀片”原理,赠送剃须刀就是为了长期推销刀片。
主流化的直接目标就是追求市场份额的最大化,而市场份额的多少与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有直接的关系。研究发现,一个企业要想在网络经济中白手起家,必须先拥有26.1%的份额,再赢得41.7%的份额,最后达到73.9%的份额。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当一个企业使用高明的计谋达到26.1%的市场份额这一最低目标时,才能成为“竞争者”,即才可被看作是一个可参与竞争的企业。若低于26.1%,则它的生存能力就很弱,只能算是“不稳定的竞争者”,它的地位可能随时会被竞争者取代。一旦拥有26.1%以上的份额,就开始与其他公司相脱离,处于领导市场产品的地位。获利能力一改变,市场份额也随之改变。(2)弥补缺口来进一步赢得41.7%以上的市场份额,这样就会成为市场“领导者”。所以市场霸主的目标是猎取超出41.7%的份额,这时,该公司与它的竞争对手之间赢利能力的差距才能扩大。在网络经济中取得这一关键地位的捷径常常是兼并和收购(M&A)。(3)通过主流化以赚取73.9%的份额,从而成为“垄断者”。当然,垄断是每个雄心勃勃的公司的最终目标。但是,但再往上超过73.9%时就会停滞不前,因为其一,很难刺激出更多的商品需求量;其二,会引来与其他产业集团或专业化产品公司的竞争;其三,市场份额与赢利能力两者之间就会错位。因此,虽然拥有90%、95%或100%的市场份额,似乎是最理想的目标,但在网络经济中不应该是一个聪明企业的目标。
(二)铸造价值链:“黄金定律”
网络经济中,许多高科技产业已构成价值链上的分支。价值链是由基础科技公司、中等增殖公司及最终用户共同联结成的价值增殖链条。网络经济通过价值链实现价值增殖,企业从价值链的一个或多个分支中抽取资金,赚得利润。网络经济决定了任何公司若只是赢利,而不实现价值链增殖,将难以幸存。
价值链中包含有“黄金”,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价值链上的分支越多,它所获取的“黄金”也越多,这就是“黄金定律”。任何企业意欲挖掘网络经济的潜力,就必须充分利用由一个甚至多个市场空间构成的价值链。
网络经济下,价值链比各组成部分的总和价值要大。单枪匹马地干无济于事,所以各企业要联合起来,形成“价值链群”才能幸存。随着产品的分解,价值链不断整合。各企业应建立合作关系,发挥联合的作用,竭力从整个价值链上获取利润。
(三)PICN原则:产品个性化
网络经济中产品和服务必须要有个性,即质量和外观以及感觉要对人性因素具有吸引力。个性也许很难定义,但是有个性的产品就有市场。一个企业要在网络经济竞争中获胜,必须瞄准个体市场,实现产品、服务和创意的个性化,即遵循PICN原则。
PICN是一个缩略词,由个人化(personalization)、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客户化(customization)和特定化(narrowcasting)四个词的英文首字母大写组成。这里,个人化是指产品恰恰正好符合个人的需要;客户化是指客户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剪裁某项产品;个体化是指某项产品是专门为某个特定的人的生活方式而设计的;特定化即指客户是通过单人市场发掘出来的。所有这些,都组成了PICN因素。在网络经济中,个人化代替了效率,个体化代替了大规模生产,客户化代替了客户支持,特定化代替了大规模销售。
显然,PICN原则迫使生产超越了销售的束缚。网络经济中的生产不再是整体地、大批量地生产出普通呆板的产品,或提供僵硬、没有特色的服务,取而代之的是,它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事后能够改进。个人化和个体化使价值乘数达到了最大化。总之,在网络经济中,个人化、个体化和个人市场这些新观念正在深入人心,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节约资金这些传统观念正在悄然逝去。由于产品和服务越来越个性化了,所以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在网络经济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四)虚拟社区和部落意识
虚拟社区是由有着相同需要的人组成的群体,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把世界各地的人们与世界各地的产品和服务联结起来,虚拟社区这个概念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网络经济中,企业首先得找出富有代表性的个人习惯、个人喜好和个人品味,并据此生产出符合个人需要的产品。然后企业必须找出大量的这种类型的潜在客户,把他们当成一个独特的群体,向他们出售产品。但是要想吸引住这个群体,就得迎合他们共同的人生经历、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也就是说,要创造出一种社区意识。一个成功的营销策略必须迎合他们心灵深处的那种农业时代的部落意识。网络经济中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要适合一个单个的人,同时要能引起整个部落的兴趣。事实上,虚拟社区已超越了社团的范畴,随着网络经济趋于成熟,每个人都将成为某个虚拟社区的一员。这一观念实现主流化以后,很多后工业时代的做法将被过去的农业时代的传统所代替,人们的观念必须领先一步得到更新。
(五)企业产业化
在网络经济中,当市场份额增加到最大值时,该产品就成了市场的主导产品,制造该产品的企业就能创立完整的产业。企业就要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产品转变为产业的标准,否则该企业就会失去垄断市场的机会。发展一个产业与壮大一个公司有天壤之别,区别在于发展一个产业得到的回报比发展一件产品的回报更为丰厚;换言之,一家公司若是转变为一个产业,其价值就转化为一个“金矿”。例如,微软公司已发展成为一个产业,而苹果公司只停留在一家公司。微软公司的产业包括了本公司,外加成千上万个第三方开发商、合作伙伴及追随者,是最成功的例子。
综上所述,网络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和企业内外环境均发生了奇异的变化。企业只有密切注视并适应这种变化,采取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竞争策略,才能在网络经济中生存和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T.G.勒维斯[美],《非摩擦经济——网络时代的经济模式》,卞正东、王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3;
关键词:中国经济学;发展;认识;把握;探索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00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多年尤其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经济学也伴随着中国经济建设一路成长。中国经济建设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为中国经济学理论奠定了初步基础。随着改革向纵深领域的发展,中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构建一支完整的中国经济学体系,推动中国经济理论走向成熟,让理论更好地对实践加以引导,成为中国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共识。在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学发展问题上,笔者认为,首先应科学认识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现状,进而挖掘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遵循规律,探索推动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有效途径,发挥理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作用,解决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难题,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不断发展、繁荣。
一、科学认识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经济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就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来看,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首先,中国经济思想源远流长,但却从未形成系统和逻辑的经济知识积累过程。无论与的经济体系还是与西方经济学体系相比,中国经济学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其次,中国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理论为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理论。随着经济理论在中国广泛传播,大批的经济学者运用经济理论认识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并由此形成了中国化的经济理论。第三,中国经济学是在中国经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的理论。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大批的经济学人立足于中国的现实,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制度变迁中,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实证分析、案例解析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提升,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第四,中国经济学是在不断吸收借鉴世界经济理论成果基础上成长的经济理论。改革开放以后,大量世界经济学理论传入中国,中国大批的经济学者通过各种形式吸收和借鉴世界经济学理论的成果,丰富和发展中国经济学,形成了开放的经济理论。
(二)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与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经济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获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中国经济学研究开始出现一些良好的开端,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规范性提高。随着经济学知识的普及,理论研究的深入,中国经济学在专业语言、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研究规范性有了很大提高。第二,应用性增强。经济学是一门致用的科学。中国经济学正在摈弃对西方经济研究的简单移植,立足于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走向基于中国问题导向的研究模式。面对中国经济发展出现很多需要研究的新特征、新问题,中国大批理论工作者从实际中研究问题,从理论高度上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根植于中国经济建设实践的很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成果。第三,实用性增强。经济学不是挂在嘴边的术语的堆砌,而是实用的科学。经济学理论的实用性在于可以通过指导政策的制定,通过每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发挥理论的作用。2008年在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在经济理论指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经济举措,平稳渡过艰难时期,率先实现经济复苏,可见中国经济学的实用性有所增强。
(三)中国经济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当然,中国经济学研究还存在许多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如:基础性研究和理论前沿研究还很缺乏;数据不完整和信息不透明制约了量化研究;专门研究机构的研究和实际部门的研究没能有机地融合,等等。此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为经济建设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支持,而与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相比,中国经济学的创建与发展还远远落后于实践,尚不足以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因此,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选择怎样的路径来构建并完善中国经济学体系,成为摆在当代中国经济学理论界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把握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中国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理论为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它本身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同时,它的发展也具有内在独特的规律性。探索推动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有效路径,必须在科学认识中国经济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遵循其发展的内在规律。
(一)中国经济学要坚持经济理论的指导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经济学已经取得的成果来看,中国经济学要想取得新的进展,首先必须坚持经济学理论的指导地位,以经济学理论为“行动指南”。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出现了形形的经济理论“过时论”,一些人认为经济学已不能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提供良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能全面、准确、科学地理解经济学,并不善于在新的实践活动中丰富和发展它。经济理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之所以这么说就在于它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总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经济学是以经济学为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中国经济学要想实现发展,不仅要在坚持经济学理论的指导地位,还要不断地在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丰富和发展经济理论,用发展了的经济理论来指导中国经济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二)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要立足中国经济现实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特殊的文化传统与民族传统,都有其特殊的国情。中国经济学的构建和发展应立足本国国情,符合中国的发展需要。国情是中国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中国经济学必须面对中国经济现实,为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速工业化进程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当前,中国的经济现实是:第一,中国的经济实践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第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多,且发展不均衡。第三,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阶段。制度的特殊性、国情的特殊性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要求中国经济学要着眼中国现实,为解决中国问题提供明确注释。这种注释应该是建设性的,而不是滞后的;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是本质的,而不是表面的。发展中国经济学应当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提炼和归纳出相应的中国经济学范畴、规律和理论体系。
(三)中国经济学要在兼收并蓄中丰富发展
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构建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这就需要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充分吸收和借鉴世界经济学理论的有益成果,包括现代经济学的精髓。现代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既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又对发达的市场经济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方法论空间,这无疑对中国认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经济学的发展需要吸收和借鉴现代经济学中的有益成分,特别是利用其方法论上的优势。实践一再告诫我们,盲目信奉一种理论,把其推向终极地位,同时打击其他理论和思想,如盲目推崇西方经济学,或对西方经济学的持绝对排斥态度,都是错误的和有害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应该是开放、动态发展的理论体系,它的构建和发展需要处理好坚持经济学理论的指导地位与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有用成分之间的关系。
三、探索推动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有效路径
创建科学、系统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是诸多中国经济学理论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中国从理论界到实际工作部门的一项重大任务。然而成熟的理论来源于成熟的实践,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体系的构建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系统工程,目前中国的经济建设仍处在发展和进行之中,因而不可能寄希望于在短期内形成完善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但理论上的个别突破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这一点点的突破会逐渐构筑起中国经济学的宏伟大厦。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至少应从研究方法、研究视野和研究方式等方面入手,从中探索推动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中国经济学理论发展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对中国经济学者来说,需要立足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上,既能熟练地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还能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将两者运用到推动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中,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经济学研究提供科学的研究方法,奠定可行的知识基础。在研究方法上还应注意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体,定量分析为用,定量分析要服从和服务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在准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西方经济学数学定量分析方法,为经济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以此来分析中国经济问题。此外,在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方法上,应鲜明的反对用西方范式理论来取代马克思逻辑体系构筑理论体系的言论,提倡借鉴范式理论的合理成分,把范式理论纳入马克思逻辑体系之中来共同构筑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
(二)拓宽研究视野
在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推动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研究视野的拓宽。一是要从单纯的理论研究拓展到对现实经济改革和实践的提炼和总结上。加强调查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实证分析、案例解析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提升,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体系。二是要从对国内研究拓展到国际的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要完成这一工程,就需要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大胆地研究和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组织和管理市场经济运行的成功经验,汲取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理论的发展有益的东西。三是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性视野的经济学专门人才,使他们从国内走出去,置身于国外的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中,融贯中西经济学知识,以中西结合的视角来研究中国经济问题,推动经济理论发展。
(三)应用创新研究方式
在研究方式上,要实现四个结合:一是在研究中要将经济学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相结合,以经济学理论为魂,以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为体,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为用。二是在具体经济问题研究中要将国内研究和国际研究相结合,既立足本国实情,从国内实际出发,又结合国际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组织和管理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和教训。三是要将古今相结合,在经济学研究中,既充分注重现阶段经济理论的应用和发展,同时,还要继承中国传统经济理论中的宝贵资源,促使其为当代经济研究所用。四是要将传统的经济研究手段与现代先进的科技研究手段相结合,通过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案例解析、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在研究中实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有机结合,从而为中国经济问题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理论支持,更好地为中国经济理论的构建和发展所用。
参考文献:
[1] 黄丽珠.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中国经济学家的历史使命[N].金融时报,2007-01-22(5).
[2] 张旭.社会科学方法论系统与中国经济学结构构建[J].学术月刊,1999,(8).
[3] 覃巍.略论中国经济改革、现代经济学发展与中国经济学建立[J].广西大学学报,2007,(8).
关键词:传统经济管理;现代经济管理;启示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管理思想是以西方主流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为基础的。总的说来,现代经济学关注的重点是价格机制,对于自然因素和制度因素关注的比较少。而我国的传统经济思想可以很好的弥补现代经济学的不足之处,我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将自然环境和制度看作影响经济的关键因素,本文对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并探讨了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现代经济管理思想的启示意义。
一、注重制度和政治因素是传统经管思想的重要优势
1.关注各种生产要素的产权问题
生产要素的产权问题是非常值得探讨的,孟子曾就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恒产者有恒心”。孟子的观点强调的是产权对于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产权可以有效的提高产权所有者的积极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实行了土地私有产权和自由买卖制度,在这种制度之下我国的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产权制度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治理手段,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当代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构建一种既保护公有制主体,又不损害私有制产权的社会制度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现代经济管理的启示。
2.将经济管理行为转化为整个社会的有机整体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传统社会一直存着一种重农抑商的思想,这主要是因为农业和商业相比更加容易控制。各个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家,鼓励小农经济的发展。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现代经济管理人员应该站在足够的高度,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独特的国情,西方现代经济学理论并不一定都合适我国,为了促进我国的发展,现代经济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我国独特的国情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
3.发现不同时期的不同客观条件,抓住不同条件下的不同主要矛盾
我国封建社会经常发生战争,这些战争有些是为了维护国家自身的利益,有些则是为了扩张领土。以两宋时期为例,当时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强大,对中央政府构成了威胁,为了消除这种威胁,中央政府力求通过经济手段来建立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友好联系。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国家关系和政治也是影响国家经济的重要因素,经济管理人员在看待经济问题时应该融入国家关系和政治因素。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当中的理财观念和启示
1.“开源”和“节流”
这里的开源指的是国家可以通过发现新的税源来增加国家财富总量,这里的节流指的是国家要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支出。在我国的封建时代,国家的开源行为一般都是和老百姓抢夺利润的。具体来讲就是,两汉时期将盐和铁都归入了政府的管制和经营范围,两宋时期推行了茶引制度,明朝实行的矿监制度等等。
2.缺乏对税收征收成本的控制
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在控制税收成本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依靠税收官员自身的道德水平,对相关税收工作进行监控,改变税率等等,上述方法不够有效,这使得我国古代税收成本从来没有降低过。现代社会的税收工作中也存在类似于古代的问题,那就是在税收工作中关注产量,忽略了生产函数的重要作用,忽略了通过降低消耗来提高收益的手段。
3.始终包含着一种重等级不重事权的内在矛盾
在我国的封建时代,当权者实现国家治理的手段之一就是控制财政资源,可以这样说古代的经济管理方法是为政治服务的,是维持国家稳定的有效方法。早在汉代,当权者就建立的“均输”制度,宋代又建立了转运使制度,这都表明了国家财政是由中央控制的。在现代社会,如何协调事权和财权的关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国家的发展,我国应该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有效手段对税收成本进行控制,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协调事权和财权的关系,建立一个高效的国家财政体系。
三、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我国的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中,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使民以时”就是这种思想的重要体现。从我国古代的一些典籍中也可以看出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经济之间关系的认识,《尚书》中就明确记载了人们根据季节的不同而安排不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但是总的说来,现代西方的主流经济学不太关注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关注重点是价格理论。
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的关键因素,但是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不是即时的,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显现。现代经济管理学者应该充分借鉴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关注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将自然环境加入经济系统之中,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之中关注生态环境,最终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我国古代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非常重视政治制度和自然环境的作用,本文对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并探讨了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现代经济管理思想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鲁梅.传统经济管理理念对现代经济管理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2:34.
[2]张会.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启示[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36-37,44.
[3]张玉山.谈传统经济管理理念对现代经济管理实践的促进性[J].财经界(学术版),2013,17:27.
关键词:货币;职能;流通;手段
货币职能在经济学中一直被认定为流通、价值、支付、贮藏、世界货币等,这些职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货币的职能属性。但是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随着经济学不断的发展,货币的职能变得更加精细化,发挥的作用也开始变得更加积极。因此,对于货币职能在现阶段进行一些新的探讨还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一、流通手段以及价值尺度职能
货币职能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职能就是流通手段,主要指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所充当的媒介所发挥的职能。货币在商品交易中所充当的媒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其较为突出的功能,但是称之为“流通手段”却存在一定的问题,众所周知,在商品经济社会中,货币代替了传统的物物交换,极大的便捷了交易市场,但是在这过程中货币充当的更多却是“工具”的角色,货币的工具属性更加显著,而非货币本身的手段,货币职能中对流通手段的定义有所欠缺,货币只是商品交易的媒介,本身并不能使用某种手段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因此,在这一点上,传统经济学理论中对货币流通“手段”的定义,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够全面的,不能精确的表现出货币本该具备的属性与功能。
而提及货币的价值尺度,这一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不容否认的,主要指的是货币能够体现商品价值的职能,经济学理论中认为,货币本身也具有商品属性,具有价值,是人类劳动的价值的计量,是一种特殊化的商品。而实际上,在现实中,货币并非真正的充当某种产品,更多的是商品的价格尺度,或者说使用价值尺度,而不是价值尺度,货币在衡量商品使用价值时,性质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货币在对商品使用价值进行测定时,并不是直接通过劳动时间进行测定,而是通过价格这一商品价值转换方式来进行测定,而商品价值的内在因素以及供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商品价格的波动,因此货币的价值尺度的准确性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加价格波动产生影响的因素的多样性,使得货币的价值尺度显得不那么精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使得货币能够衡量商品的价值,但是货币作为一种衡量商品价值的工具,其自身所凝聚的社会劳动时间是充满变化的,这也就使得其所衡量的商品的价值的无法进行历史性的比较。加之,供求关系的影响,使得货币在商品价值衡量方面受到一定的影。
二、支付、贮藏以及世界货币职能
货币的支付职能,顾名思义,主要是指货币在支付各种类型资金时的职能,货币在这方面职能的定义显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货币本身的支付职能中,只是单纯的一种“付出”的行为,并没有带有延期支付的含义,而在实际中货币很多时候都存在“延期支付”的情况,并且比较普遍,因而这一情况应该被考虑在定义之中。货币的贮藏手段,主要是指货币不主要发挥流通工具的作用,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可保存的商品进行贮藏,贮藏手段的定义对于货币职能而言,定义太过笼统与宽泛,并没有明确的表现出货币真正贮藏的对象、方式等,而是从宏观角度上进行“贮藏”的定义。在现实中,对于货币的贮藏主要目的在于保存社会财富,在这一点上货币的“贮藏”职能倘若能够加入财务的概念,则能够更加细化货币在“贮藏”方面的职能特点,也能够突出货币在“贮藏”职能方面的价值与意义。
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是货币职能中的一项特殊职能,主要就表现在货币流通范围大小方面的职能特性,但是在这一点的定义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货币的定义从宏观角度来说就包括世界货币,但是又不仅仅是世界货币一项职能,世界货币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职能,并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界货币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货币的职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是这样认为的。因此,从这一点上来看,世界货币只是比货币的概念中多了一个限定的前提,即“世界”。但实际上将货币的其中一种职能定义为“世界货币”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现行经济学理论还没有对货币职能方面进行新的定义,但是笔者相信这样的定义将会很快到来。从目前情况看来,货币的这几种职能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其职能所在,只是在定义上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无论是哪一种货币职能,只要在概念上提高准确性,相信货币职能理论在经济学理论中会得到一定的发展与推进。
三、结语
货币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货币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货币的价值,传统经济学理论中主要将货币职能分为流通、价值尺度、贮藏、支付以及世界货币五种职能,这五种职能从概念上来说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可拓展性较强。笔者相信在未来的经济学理论中,货币职能的概念与定义将会变得更加的科学、精准。
参考文献:
[1]张昆仑.关于货币职能问题的新探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内容摘要:框架效应指出了认知主体对于不同表达方式显示的同一客体表现出的决策差异。通过对框架效应在语义学和语用学方面的分析,本文得出产生框架效应的真正原因在于语言本身。语言作为连接和区别与认知主体与认知对象的中介,是一个独立存在的领域。在行为经济学研究中,必须关注方法论的语言转向。
关键词:框架效应 行为经济学 言语行为理论 语言转向
行为经济学是经济学研究方法上的“认识论转向”
“首先,哲学家思考这个世界是什么,接着,他们反思人自己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最后,他们转向注意起对表达人们认识世界的媒介”。Han D.Sluga概括了西方哲学史从形而上学、经过认识论,到语言哲学的二次转向。
哲学上的认识论转向和语言转向,同样影响到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上的转变。在经济学领域,相对于传统理论,行为经济学就是研究方法认识论转向后的结果。这个转向具体表现在四个层次上:第一,区分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行为经济学把由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行为主体、决策主体构成的人作为认知主体,把经济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现象作为认知客体或认知对象,而传统经济学研究更强调对经济现象本身的研究,忽略对认知主体的研究,把复杂的认知主体的差异归结在理性人这一简单的假设上。第二,研究认知主体的因素。行为经济学引入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通过实验和实证方法,着重研究影响主体认知的个体因素,包括认知能力、认知背景、个体因素,着重研究主体的认知过程和决策过程。第三,分析认知主体对客体的影响。行为经济学经过对认知主体的各方面因素和认知主体的认知过程研究,对传统经济学理论进行解构,对与传统经济学理论相违背的经济异象进行解释,对市场中的非理进行分析。第四,构建新的经济学理论。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行为经济学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综上所述,行为经济学相比传统经济学,是经济学研究方法“认识论”转向的结果,从单纯的研究客体,转向研究主体、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框架效应理论是经济学研究方法“认识论”转向的代表性理论
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最早是由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Kahneman及其学生Tversky在1981年提出的。Kahneman和Tversky利用“亚洲疾病问题”为例说明了人们对期望值相同而表述不同的选项的偏好反转(preference reversal),即对于同一问题,当被描述成利益情景时人们回避风险(risk aversion),而被描述成损失情况时倾向冒险(risk seeking)。这显然违背了理性决策的恒定性原则。
本文用实例分析“亚洲疾病问题”:N表示被试人数,括号内为选择各备选方案的百分比。情境问题:设想美国正准备对付一场罕见的亚洲疾病,预计这次疾病会死亡600人,现有两种方案对付疾病可供选择。正面表述(N=152):如果采取方案A,将有200人获救(72%);如果采取方案B,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600人获救,三分之二的可能性没有人获救(28%)。负面表述:如果采取方案C,有400人死亡(22%);如果采取方案D,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没人死亡,三分之二的可能性600人死亡(78%)。
该问题自提出后,便引发了大量考察框架效应的研究。一方面,学者们对框架效应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另一方面,学者们研究造成框架效应的原因进行探索。
产生框架效应的原因分析
对框架效应的研究进展,展示出人们都倾向于从认知主体角度来研究框架效应问题,即默认是认知主体由于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决策结果,着重从认知主体中拷问出产生框架效应的原因。本文分别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对造成框架效应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框架效应所涉及的三个领域的划分
根据框架效应的定义,本文把框架效应涉及的内容分为三个领域,如图1所示。
图1中的“客体”是框架效应中涉及的认知对象。需要表明的是这里所指的“客体”具有同一性。即对于同一客体,各种描述虽然表达不同,但所指称的对象是同一的。或者说框架效应涉及的是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表达的选择差异,而不是选择不同的对象。图1中的“主体”是框架效应涉及的行为主体、决策主体和认知主体,是现实中的个体。可以用“命题”来表示对框架效应中不同的表述。在框架效应研究中,不同的学者使用与“命题”相似的词。比如“表达方式”,这个词更倾向于主体,比如“显示方式”、“信息呈现方式”这些词更倾向于客体。 “命题”更多表达出中性作用。命题首先是主体判断的陈述,又是对客体准确的陈述。
(二)关于框架效应的语义学分析
以上对“主体”、“客体”和“命题”进行区分之后,需要回答这一问题:当不同的命题指称同一客体的时候,它们是相同的吗?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指称的同一客体,不仅是指数学期望上的相同,而是严格意义上的对象上的相同。
在这个问题上可以看出,Frege(1892)关于命题意谓(Bedeutung)和涵义(Sinn)的划分作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弗雷格在1892年发表的《论涵义和意谓》及生前未发表的《对涵义和意谓的解释》中,阐述了这一思想。
在数学中,a=a和a=b之间的差别,只是表达形式上的差别。前者使用相同的符号,后者使用不同的符号。由于它们表示相等的数量关系,所以可以用a代替b,或者用b代替a,等式仍然成立。但是在语言中要考虑语义的关系,就不像代数的等式中那样只考虑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弗雷格使用了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观点。
摘 要:经济学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正确与否直接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生态文明视域下,重新审视以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主义为价值取向的经济学人才培养对于培养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培育具有生态文明价值理念的优秀经济管理人才、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经济学;人才培养;价值
当前,经济学人才培养仍以工业文明所倡导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主义为价值取向,并以此衍生出物质主义、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念,完全背离了生态文明的价值要求。生态价值是生态文明视域下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根本取向。因此,生态文明社会呼吁重塑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本源性价值,实现经济学人才培养的价值转向。
一、生态文明与经济学人才培养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既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真正文明形态,它摒弃工业文明追求单一经济目标的发展方式,力求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解为价值取向,这一生态价值是现代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根本取向。
目前,经济学人才培养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培养的价值取向正确与否直接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由于我国经济学人才培养一直效仿于西方,以西方传统经济学理论为范本,在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上深受西方物质主义、经济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取向影响。在人类由工业文明步入生态文明的进程中,经济学人才培养必须由独断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经济主义转变到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解的生态价值取向上来,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兼具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我国经济学人才培养的价值审视
现代价值观体系充斥着独断理性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经济主义、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等观念,且已深深地渗透在现代社会制度之中,成为多数人的信仰。在现代经济学人才培养的价值定位上始终只注重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忽视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目标,陷入了经济主义、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的困境,缺乏整体主义价值格调。
1.科学主义价值观念强化,人文精神价值缺失
当前经济学人才培养以至高无上的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为价值导向,强化在封闭经济环境中,分析经济各要素间的数量关系,以求得出正解,对人类社会经济关系进行全面的物化。比如企业在选址决策时,从现有经济学理论来看,只需要考虑原材料、土地和劳动力等被纳入经济运行范畴的要素,并从经济学“理性经济人”角度出发,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选出那些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相对较低的区域进行生产活动。然而这一思维和行为过程源于当前科学主义价值观念的强化,企业管理者始终只考虑如何科学地、理性地决策,企业俨然成为了一个“生产的装置”,而不是一个社会的有机生命体。反观企业的经济活动,足以窥见当前经济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人文精神价值缺失,经济学人才培养中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回避,把经济学当作自然科学来研究,见物不见人,这种研究范式又必然把社会文化全面导向庸俗化,把人的精神全面发展片面地引向唯一的金钱方向发展,使培养的经管人才丧失了人的本源性,沦为了追求物欲的“工具”,培养的是精于算计而毫无血肉的“残缺人”,未能体现经济学的人文价值。
2.经济主义价值观念至上,自然资源价值虚无
现有经济学人才培养中的经济至上主义价值观与经济学固有的理论研究范式分不开。现有经济学人才培养一直以西方经典经济学理论为蓝本,从未将自然资源纳入经济理论,无视自然资源的价值,其在理论研究范式上存在环境缺陷。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西方经典经济学理论还在为人类大肆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环境摇旗呐喊,并为人类无限膨胀的物欲提供理论基础,进一步强化了经济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等价值观念。奉行经济至上主义价值观的经济学理论已渗透到整个经济学人才培养中,直接助长了经济学人才的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倾向,导致在实践管理工作中无视自然规律和自然价值,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价值判断标准,目光短浅,行为短视。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经济学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
生态文明视域下,以至上的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经济主义为价值取向的经济学人才培养已完全不能适应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需要,必须按照马克思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理论重塑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本源性价值,实现经济学人才培养的价值转向。
1.立足于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追求人性的圆满应是当代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圭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是创始人坚守的理论旨趣和追求的革命目标。马克思立足现实诠释 了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发展的条件与结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的最大限度地协调发展,也是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共同提高,同时还是人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的充分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的最为宝贵的两种精神。从人类的漫长的发展历史来看,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一直呈现出相互交错、交相发展的融合态势。当代经济学人才培养应着眼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适应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融合态势开设人文类课程,挖掘经济学理论中的伦理意蕴,达成人性、人格的完美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2.立足于培养具有生态价值观念的经济管理人才
树立生态价值观念是生态文明社会对经济学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基础,是处理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马克思在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同样也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正是人类无视自然价值带给人类的惩罚。为此,在经济学人才培养中应转变传统经济学范式,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把自然价值论渗入经济学课程体系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培育具有生态价值观的经济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乔洪武等.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经济理论教育[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2]袁芳.生态文明视阈下高等教育价值的取向[J].宁夏社会科学,2013(5).
[3]李利军等.高教经济学教学中的环境意识缺陷问题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
[4]袁红辉.中国传统经济学教育与环境问题[J],鸡西大学学报,2013(6).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
一、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
西方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任何交易都是有成本的,是要花费费用的,经济运行是有摩擦、有阻力的,也就是说经济活动是一种摩擦经济。只有通过合理的产权界定和有效的制度安排,才能降低交易费用,减少摩擦,提高经济效率。由此,如果说传统经济是一种摩擦经济的话,那么网络经济就是一种非摩擦经济。
网络经济在大部分情况下就是没有摩擦的经济,也就是说,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费用要比在传统经济模式下低得多,几乎以接近于零的成本获得无限资源,无限地提品、服务及创意,从而使经济状况大为改观。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就如同一个虚拟的世界,只要产品低成本制造、廉价销售,就会赢得用户。可见,网络经济是不同于以往经济模式的一种低成本、无摩擦、高效率的全新的经济型态。
网络经济向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网络经济了传统的供需平衡机制
在传统经济学中,生产随需求而变化,企业根据需求的升降来调整生产。也就是说,传统经济是一种“供给支持需求”型经济,即“看不见的手”努力平衡供给和需求。它的传导机制是:需求——价格——供给。具体来说,需求下降,引起价格降低,再引起供给减少;需求上升,引起价格升高,再引起供给扩大。而在网络经济中,由于没有什么摩擦,没有相互抵触的因素,因而需求毫不费力地随生产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网络经济是一种“供给主导需求”型经济,即“看不见的手”努力“主流化”。它的传导机制是:供给——价格——需求。具体来说,供给增长,引起价格降低,刺激需求增长;供给增长,又引起价格降低,再刺激需求增长,如此循环往复。可见,网络经济中供需平衡的规律颠倒了。
(二)网络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中的“收益递减规律”
收益递减规律打个比方说就是,消费者吃得越饱,饥饿感就越小,对食物的需求就越少,因此食品商的收益也就越小。而在网络经济中,消费者吃得越多,就越感到饥饿。例如,微软公司的用户需要越来越多的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因为软件用户已被锁定在某一个文字处理系统或排版系统上,他们不愿学习使用新的系统,于是不断购买原系统的新版本。不久,一种产品、一项服务或一个创意就取得了偶像地位,随之在消费者眼中变成了一种时尚,从而取得了主流地位。主流化了的产品、服务或创意能自身获得动力,从而使收益递增,而不是递减。
(三)网络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的“反馈机制”
这里首先要明确负反馈和正反馈的概念。所谓负反馈就象是汽车行驶太快时的突然刹车,是阻力、摩擦力。在传统经济学中,负反馈既是阻力,表现为需求阻碍供给;又是摩擦力,表现为制造、分配和销售的正常开支,表现为收益递减。正反馈则截然相反,它是在加速而不是阻碍市场份额的变化。降低价格,锁定特定的用户群,发展长远客户,所有这一切都刺激了需求的增长。这种正反馈机制促使需求不断增长,迫使产量持续增长,直到市场饱和。因此,网络经济自身具有正反馈机制,这种正反馈机制与传统经济学中的负反馈机制或收益递减规律的运作方式正好截然相反。
但是,网络经济虽然不同于传统经济,但它仍要受市场力量的支配。正如詹姆士·阿利指出的,“递增利润的存在并不意味着递减利润就不存在了,这两种现象将永远共存,并且起着互补作用。”实际上,网络经济仅仅是延迟了递减利润开始产生影响的时间。
(四)网络经济具有非线性的“混沌”特征
某些具有内在不稳定的系统时而会出现紊乱的态势,数学上称之为“混沌”。而非线性则是指人们难以预料的因果关系。例如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就是一种混沌状态,买卖、抢夺市场份额向来就是按非线性系统规律进行的。一个混沌系统就是一个非线性系统。网络经济就是这样一个非线性的系统,它一旦有变化,就不是从一个值均匀地变化到另一个值,而是跳跃式地变化。网络经济内在的非线性特征正是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主要原因所在。
这种现象只能用“混沌理论”来解释。一个非线性系统即使呈不稳定的混沌态势,它仍会趋于某个均衡点,系统围绕该点上下波动,达到该点时,便处于稳定状态。这个点就是混沌系统的均衡点。运用到股市上,它就成了某种股票价格的均衡点;运用到网络经济中就是各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体系的本质不同就在于它内在的数学原理是用数理混沌理论描述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只揭示了有形物品、货物的供需以及市场总是从一种状态线性地过渡到另一种状态的规律,它无法解释当代网络经济所具有的非线性混沌特征。
综上所述,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再完全适用于现代网络经济。
二、网络经济的特殊定律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定律不同,它有自身的一些特殊定律。
(一)莫尔定律(Moore’Law)
莫尔定律认为,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变化速度(rateofchange),网络经济是按照“因特网时”(internettime)的速度运转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翻一番。由于这个定律首先是由美国因特尔公司的戈登·莫尔提出并应用的,因此被称为“莫尔定律”。
“因特网时”是网络经济的变化速度,它是以小时为计量单位的,这已接近人类能够吸收信息并做出决策的能力的极限。通常7年相当于因特网时中的1年。在因特网时,每3~5年就是一个网络经济时段。一种产品在3~5年里就会达到主流饱和状态。为了更鲜明地理解因特网时,可以将网络经济与农业、工业、后工业等经济时代列表对比如下: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时代的对比
时代延续时间(年)交互速度(英里/小时)环球所需时间
农业经济3~50003~5(人力)3~5(年)
工业经济3~5003~50(马车~汽车)0.3~0.5(月)
后工业经济3~503~500(飞机)0.03~0.05(天)
网络经济3~53~5000(网络)0.003~0.005(小时)
显然,每个时代的长短取决于交通和通讯的速度,也就是那个时代的技术速度。根据上表,工业时代比农业时代要短10倍,后工业时代要比工业时代短10倍,而网络经济中每个时代则只有3~5年,极其短暂。
极端的“因特网时”给网络经济的运行强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那就是学习。莫尔定律是网络经济中企业和它的竞争对手必须遵循的一种业绩学习曲线(performance-learningcurve)。网络经济是给信息增殖的一种经济模式,增殖能产生更多的信息,而更多的信息又能进一步增殖,这种不断循环着的特殊的信息收集过程,被称为学习。学习是运行在网络经济中的正反馈机制的核心部分,因为它以技术优势代替了物质优势。一般来说,一项新发明、新的电脑程序或新方法问世后,必然会有人对其做出改进,在原来的基础上巧妙地修改、提高或运用,从而掌握了增殖的奥秘。这促进了更多的革新和改进,于是就有了更多的学习,导致了后代产品的进一步增殖。这个发明、学习和增殖的循环会一直持续到技术枯竭或该技术被其他技术所取代。学习导致了全社会都在追求速度,学习过程和与之相适应的正反馈机制是网络经济的推动力,因此,控制学习变化速度是网络经济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达维多定律(Davidow’Law)
达维多定律认为,在网络经济中,进入市场的第一代产品能够自动获得50%的市场份额,因此,一家企业如果要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就必须第一个开发出新一代产品。与其作为第二或第三家将新产品打入市场,绝对不如第一家,尽管你的产品那时还并不完美。该定律还认为,任何企业在本产业中必须第一个淘汰自己的产品,即要自己尽快使产品更新换代,而不要让激烈的竞争把你的产品淘汰掉。这实际上是在“因特网时”中生活的一个必然结果。威廉·达维多在因特尔公司任副总裁时,就注意到了提高产品更新速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这一定律。
(三)新兰切斯特策略(NewLanchester’Strategy)
对网络经济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三个人是英国的F.M.兰切斯特(1868~1946),他设计了英国的第一辆汽车,写了《战时飞机:第四代武器的开端》一书,并于1916年创立了“数学理论策略”。他的思想影响了运筹学的创始人伯拉德·库柏曼。W.E.德明在60年代把上述两人的思想介绍到日本,日本科学院院士申夫田冈博士总结了该理论中的精华部分,并以此为基础针对日本人的消费状况制定了一种新的营销策略,被称之为“新兰切斯特策略”。该策略描述的是网络经济的竞争规则。新兰切斯特策略被用于商业时,就成为一整套的指导原则,指点市场部门如何在竞争中取胜。
具体来说,新兰切斯特策略的运用可以使产品、服务或标准主流化。某个产品一旦主流化,它的地位就不大可能被动摇,锁定了一大批固定用户,并给生产该产品的公司带来巨额利润。因此,兰切斯特被许多人视为运筹学之父,在网络世界里,可以称为网络经济的建筑师,至少也可称为市场交易策略的设计大师。
三、网络经济中的生存原则和竞争策略
商场就是战场。网络经济中的市场营销就象打仗一样。根据以上网络经济的特征以及运行规律,企业必须采取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生存原则和相应的竞争策略。
(一)产品主流化(mainstreaming):抢夺市场份额
主流化是网络经济生存竞争的首要原则。为了赢得最大市场份额而赠送第一代产品的做法就是主流化。主流化所追求的目标就是“锁定”(lock-in),即通过吸引客户从而占领主要市场份额的过程。一旦数以百万计的用户对该产品有了依赖感,考虑到培训费用和其他转换成本,他们就再也逃脱不了;一旦某个产品取得了主流地位,这个地位就不大可能被动摇。显然,主流化有两方面的意义:它不仅锁定了用户,同时还消除了竞争。
免费赠送是实现主流化的具体方式,它通过把自己产品的价格降到冰点,而使其普及程度一夜之间升到沸点,从而一跃成为市场霸主。许多网络公司都是这么做的。这也就是著名的“剃须刀和刀片”原理,赠送剃须刀就是为了长期推销刀片。
主流化的直接目标就是追求市场份额的最大化,而市场份额的多少与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有直接的关系。研究发现,一个企业要想在网络经济中白手起家,必须先拥有26.1%的份额,再赢得41.7%的份额,最后达到73.9%的份额。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当一个企业使用高明的计谋达到26.1%的市场份额这一最低目标时,才能成为“竞争者”,即才可被看作是一个可参与竞争的企业。若低于26.1%,则它的生存能力就很弱,只能算是“不稳定的竞争者”,它的地位可能随时会被竞争者取代。一旦拥有26.1%以上的份额,就开始与其他公司相脱离,处于领导市场产品的地位。获利能力一改变,市场份额也随之改变。(2)弥补缺口来进一步赢得41.7%以上的市场份额,这样就会成为市场“领导者”。所以市场霸主的目标是猎取超出41.7%的份额,这时,该公司与它的竞争对手之间赢利能力的差距才能扩大。在网络经济中取得这一关键地位的捷径常常是兼并和收购(M&A)。(3)通过主流化以赚取73.9%的份额,从而成为“垄断者”。当然,垄断是每个雄心勃勃的公司的最终目标。但是,但再往上超过73.9%时就会停滞不前,因为其一,很难刺激出更多的商品需求量;其二,会引来与其他产业集团或专业化产品公司的竞争;其三,市场份额与赢利能力两者之间就会错位。因此,虽然拥有90%、95%或100%的市场份额,似乎是最理想的目标,但在网络经济中不应该是一个聪明企业的目标。
(二)铸造价值链:“黄金定律”
网络经济中,许多高科技产业已构成价值链上的分支。价值链是由基础科技公司、中等增殖公司及最终用户共同联结成的价值增殖链条。网络经济通过价值链实现价值增殖,企业从价值链的一个或多个分支中抽取资金,赚得利润。网络经济决定了任何公司若只是赢利,而不实现价值链增殖,将难以幸存。
价值链中包含有“黄金”,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价值链上的分支越多,它所获取的“黄金”也越多,这就是“黄金定律”。任何企业意欲挖掘网络经济的潜力,就必须充分利用由一个甚至多个市场空间构成的价值链。
网络经济下,价值链比各组成部分的总和价值要大。单枪匹马地干无济于事,所以各企业要联合起来,形成“价值链群”才能幸存。随着产品的分解,价值链不断整合。各企业应建立合作关系,发挥联合的作用,竭力从整个价值链上获取利润。
(三)PICN原则:产品个性化
网络经济中产品和服务必须要有个性,即质量和外观以及感觉要对人性因素具有吸引力。个性也许很难定义,但是有个性的产品就有市场。一个企业要在网络经济竞争中获胜,必须瞄准个体市场,实现产品、服务和创意的个性化,即遵循PICN原则。
PICN是一个缩略词,由个人化(personalization)、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客户化(customization)和特定化(narrowcasting)四个词的英文首字母大写组成。这里,个人化是指产品恰恰正好符合个人的需要;客户化是指客户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剪裁某项产品;个体化是指某项产品是专门为某个特定的人的生活方式而设计的;特定化即指客户是通过单人市场发掘出来的。所有这些,都组成了PICN因素。在网络经济中,个人化代替了效率,个体化代替了大规模生产,客户化代替了客户支持,特定化代替了大规模销售。
显然,PICN原则迫使生产超越了销售的束缚。网络经济中的生产不再是整体地、大批量地生产出普通呆板的产品,或提供僵硬、没有特色的服务,取而代之的是,它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事后能够改进。个人化和个体化使价值乘数达到了最大化。总之,在网络经济中,个人化、个体化和个人市场这些新观念正在深入人心,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节约资金这些传统观念正在悄然逝去。由于产品和服务越来越个性化了,所以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在网络经济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四)虚拟社区和部落意识
虚拟社区是由有着相同需要的人组成的群体,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把世界各地的人们与世界各地的产品和服务联结起来,虚拟社区这个概念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网络经济中,企业首先得找出富有代表性的个人习惯、个人喜好和个人品味,并据此生产出符合个人需要的产品。然后企业必须找出大量的这种类型的潜在客户,把他们当成一个独特的群体,向他们出售产品。但是要想吸引住这个群体,就得迎合他们共同的人生经历、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也就是说,要创造出一种社区意识。一个成功的营销策略必须迎合他们心灵深处的那种农业时代的部落意识。网络经济中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要适合一个单个的人,同时要能引起整个部落的兴趣。事实上,虚拟社区已超越了社团的范畴,随着网络经济趋于成熟,每个人都将成为某个虚拟社区的一员。这一观念实现主流化以后,很多后工业时代的做法将被过去的农业时代的传统所代替,人们的观念必须领先一步得到更新。
(五)企业产业化
在网络经济中,当市场份额增加到最大值时,该产品就成了市场的主导产品,制造该产品的企业就能创立完整的产业。企业就要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产品转变为产业的标准,否则该企业就会失去垄断市场的机会。发展一个产业与壮大一个公司有天壤之别,区别在于发展一个产业得到的回报比发展一件产品的回报更为丰厚;换言之,一家公司若是转变为一个产业,其价值就转化为一个“金矿”。例如,微软公司已发展成为一个产业,而苹果公司只停留在一家公司。微软公司的产业包括了本公司,外加成千上万个第三方开发商、合作伙伴及追随者,是最成功的例子。
综上所述,网络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和企业内外环境均发生了奇异的变化。企业只有密切注视并适应这种变化,采取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竞争策略,才能在网络经济中生存和发展壮大。[参考文献]
1、T.G.勒维斯[美],《非摩擦经济——网络时代的经济模式》,卞正东、王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