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民间文学与文化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民间文学与文化

第1篇

关键词:旅游 京族 民间文学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课题“中国京族民间文学旅游开发研究”,项目编号:YCW2012061

京族是中国的跨国民族之一,16世纪开始陆续从越南迁徙至中国广西东兴,京族①人口虽然不多,在中国定居的时间也不算长,但聪慧的京族人创造了灿烂的民间文学。从数量上看,仅《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防城县民间故事集》收录了140篇京族民间文学。从分类上看,苏维光、过伟和韦坚平在《京族文学》中将京族民间文学分动植物故事、海岛传说和自然寓言、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和现代歌谣等五大类。从质量上看,京族民间文学被大量地收录在国家级、省级的民间文学集成中。可见,京族民间文学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旅游业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产业,几乎覆盖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影响着文化背景各异的人们,并将每个区域的原生文化卷入旅游文化语境中。

一、旅游语境下的广西京族民间文学――以“哈节”为例

目前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有意无意地会涉及京族民间文学。一是导游在介绍旅游景点时利用民间文学吸引旅游者。二是京族嘲戏的传统剧目主要为民间文学。三是游客参与和民间文学紧密相关的节日,如哈节。以上方式只是旅游业对民间文学较为粗浅的利用,若能深入地挖掘开发,或许能吸引更多旅游者的眼球。哈节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京族最重大的节日,是展示京族民间文化的最佳场所,具有典型性,透过哈节可管窥旅游语境下的京族民间文学的生存状态。

(一)民间文学的借用

哈节是与京族民间文学密切相关的节日,因为哈节上所演唱的内容主要为《琴仙》、《十三哥买鬼》、《宋珍与陈》、《金桃姑娘》、《刘平杨礼结义》、《金仲和阿翘》等民间叙事诗和民间诗。京族的故事家们在不任意歪曲、篡改原作品的基础上,将民间文学作品成功改编,融合自然环境、民俗和音乐等,以舞台表演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可以说是维持并发扬其生命力的手段之一。

哈节中,“哈妹”的“唱哈词”一般经过了精心的改编。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琴仙》、《十三哥卖鬼》、《宋珍和陈》、《刘平杨礼》、《金仲和阿翘》等汉文古典诗歌、民间叙事诗或被译成京语,或被借用了诗歌当中的诗意编新词,进而再以“唱哈词”的曲调进行演唱。

(二)独弦琴的借用

在哈节上,“哈妹”在唱歌或者跳舞过程中,亦使用大量的乐器,打击乐器主要以大鼓、大锣、小鼓、小锣、镲等为主,而其中最独特的乐器要数独弦琴。独弦琴是广西京族人迁徙时从越南带来的。关于独弦琴的来历,广西京族地区流传着许多版本的民间故事。如《氏风独弦琴》、《善翁的故事》、《盲人艺术的始祖和独弦琴》、《独弦琴的来历》、《独弦琴的声音》、《龙王七公主》、《琴仙》、《独弦琴的神效》和《阮柳和碧桃》。京族人为独弦琴倾注了深情的艺术幻想,结合自身生活的环境,创作了各种与独弦琴有关的民间故事。独弦琴大量吸取了京族民歌的曲调,如《过桥风吹》、《摇篮曲》、《唱哈调》等,曲调较为丰富。据独弦琴传承人苏春发介绍常见的独弦琴乐谱内容较为广泛,其中不乏一些由京族民间文学改编的乐谱,通过独弦琴的演奏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京族的文化。

(三)唱哈的借用

京族的歌曲曲调繁多,有海歌、小调、舞歌、祭祀歌等,共30多种。据京族哈妹苏海珍介绍,在哈节的仪式上,哈妹以京语歌唱,唱词包罗万象,有向神灵为京族百姓祈福的,如《向神求财又求子》、《人人都平安长寿》、《敬神乐鼓》、《出入亭门迎五福》、《村民年年求富贵》等;有颂扬美好姻缘的,如《谁送姻缘到村来》、《真正姻缘难解散》等;有感念父兄恩情的,如《父母育儿情意重》、《父辈栽树儿乘凉》、《父母话儿记在心》、《同结日月义同天》等;有关于中国历史人物的唱词,如《一统山河刘伯温》;有歌颂对美好生活的,如《美好生活全靠党》、《美好生活人追求》;有关于哈节的唱词,如《一年一度庆哈节》、《建设雄伟新哈亭》、《哈节回家来助兴》、《哈节祝词》等;有关于智慧锦囊的唱词,如《有益寄语牢记心》、《不靠天地靠自己》、《让后代人永铭记》、《积善奉善》等。哈妹苏海珍认为唱哈不仅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京族,更能让京族的民族文化艺术传播得更远。

二、 文化语境中广西京族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不是纯文学,其与人们的生活状态息息相关,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诚如法拉格所说:“民间文学是人民灵魂的忠实、率直和自发的表现形式;是人民的知心朋友,人民向他倾吐悲欢苦乐的情怀;也是人民的科学、宗教和天文知识的备忘录。”②透过民间文学,可以寻找到京族人的思想感情、风俗习惯、语言特点和历史故事。

(一)服饰文化

京族的服饰沿袭了越南京族传统服饰的特色。1945年的《防城县志》中记载:“安南(即现在的越南)人的服饰,男衫长过膝,窄袖袒胸,腰间束带;女衫长不遮臀,裤阔……”③京族民间文学《米碎姐和糠妹》中,后母虐待米碎姐,母亲化鸟护女,天子在哈亭选美,米碎姐正是穿着鸟儿提供的绸衣和花鞋赶到哈亭和天子对歌。故事中的绸衣正是京族的传统服饰。目前,京族人的服饰已和汉族日趋相同,只有在参加节日庆典时才着传统服饰,即奥黛(Ao Dai)。京族的服饰透露出浓浓的异国风情,在哈节时,京族人往往着盛装前往海边迎神,令人驻足观望。

(二)歌舞文化

京族人民在哈节时载歌载舞,通宵达旦。从迎神到祭神、乡饮,再到送神,“哈妹”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祭神中,需要由六个或者八个“哈妹”进香,并跳进香舞,还要齐唱《神灵灵》。之后跳天灯,即哈妹需在头顶上放置一个倒置的大碗,碗上叠碟,碟上点上三支蜡烛。向神明敬灯时,她们需要不停地前后走动,按逆时针方向绕圈,左右换位。这时,亦需要唱起敬灯歌。乡饮和“听哈”是哈节的重头戏。歌曲的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汉文古典诗词、哲理佳话和爱情故事、道德观念,以颂扬海神和祖先,祈求人畜兴旺,对族人进行道德规范教育。在送神中,“哈妹”则跳起有浓厚宗教意味的“花棍舞”,舞者两手各持一根花棍,频频将花棍转动于身体的上下前后,向东南西北各舞一次。“花棍舞”的动作繁多,或以两棍相互敲击,或不断转动花棍。哈节中多种多样的歌舞仪式不仅让外族人大开眼界,了解京族的民族文化,而且对京族民族歌谣和舞蹈的传承大有裨益。

(三)海洋文化

京族长期临海而居,以打鱼、养殖和加工渔业为业,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海洋文化。在京族的民间故事中,有关很多大海里的海神和动植物神化的故事,如动植物的故事和寓言有《海龙王开大会》和《海白鳝和长颈鹤》、《山揽探海》等;反映世态人情的动物故事《白牛鱼的故事》、《鲎的故事》;京族三岛来历的传说和寓言故事有《三岛传说》、《日月分道》;海神传说如《镇海大王》和《珠子降龙》等;关于京族传统乐器――独弦琴的众多传说中,有其中一个传说是独弦琴是龙宫传来的宝物。除了民间故事外,京族有很多的歌谣与大海有关,如《出海歌》、《摇船曲》、《问明月》、《思乡情》、《海上钱银取不尽》等;甚至于京族的儿歌中也有很多题材是与大海有关的,如《螺儿甜》、《七月思》;京族亦有很多谚语与大海有关,常见的如“近山知鸟性,近海识鱼情”、“潮退不留鱼,光阴不等人“等。

(四)崇拜文化

京族人的信仰体系主要受到越南京族人的影响和汉族人的影响。京族人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并相信神灵的存在,因此在京族人的崇拜信仰中,道教、佛教和巫教交错,其中以道教为主。京族民间信仰的主体为:祖先、镇海大王、海公、海婆(围红公主、围珠公主、水晶公主、海底公主)和龙皇天子、水口大王、观音、伏波将军。从中可见,海神崇拜在京族民间信仰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与京族临海而居而形成的海洋文化有关。其中,镇海大王被京族人尊崇为众神之首,京族人将其牌位放置在哈亭的中央,哈节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将镇海大王从海边迎回哈亭供京族人祭拜。此外,京族在外出打鱼前,总要祭拜镇海大王,祈求出海平安,鱼虾满仓。

三、结语

在哈节中,京族民间文学经过改编,结合独弦琴和唱哈曲调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众人面前。从对京族本地人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在参与调查的 200人中,知道十个以上京族民间文学的有156人,通过学校教育的占了21%,祖辈的口耳相传的占了56%,参与京族民间活动的占了29%,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占了总数的40%。在200人中,参加过哈节的有178人,周末看电视台娱乐节目的有 186人。在对前往京族地区旅游游客的调查中,调查人数为100人,其中对民间故事略为了解的为56人,了解的渠道是导游的讲述和通过参加哈节;参加哈节的人数为93人,参加哈节却不了解京族民间故事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语音障碍所导致的。在上述的两种调查中,90%的人知道“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等节目。无疑,随着人们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口耳朵相传的传统方式传承的民间文学保护和传承工作阻力很大,但旅游活动对于人们了解京族民间故事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此外,京族民间文学中所传递的民间文化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认识京族。虽然,目前针对京族民间文学的旅游开发还不多,但是哈节确实能让游客接触到部分京族民间文学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民间文学传承的空间,成为传播京族民间文学的新媒介。

注释

① 笔者注:文章中提及的京族特指中国少数民族――京族.

② 法拉格.关于婚姻的民间歌谣与礼俗[A]//文论集[C].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7-9.

第2篇

关键词:维吾尔民间文学 民间故事 相互关系

中图分类号:I2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1、前沿

中国是一个博采众长,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随着新时代传播媒介文化的迅速发展,新疆的民族文化出现了很多形式上的变化。维吾尔民族文化中内容和形象的趋于多元化,促使维吾尔成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音乐、舞蹈等相互融合发展的少数民族[1]。在构建和谐社会型文化中起着巨大的文化推进作用。推动着新疆维吾尔文化事业蒸蒸日上的发展,与世界文化同步。新疆地区的地理位置,语言文化决定着新疆的民间文学资源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在中国文学史中,有很多少数民族出版和发行的书籍,上百余种,甚至还囊罗了历年来维吾尔文学中《福乐智慧》这本举世闻名的书籍。国家文化部门和维吾尔当地文化部门对民间文学传播、研究、调查、出版等做了一系列工作,不少出版的维吾尔民族文化的书籍都凝聚着文学家和艺术家们的心血。中国很多民间故事都是从维吾尔民间故事中衍化出来的,是传统民间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吾尔当地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多元化的发展特色,其民间故事也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2、维吾尔民间文学及民间故事渊源

在人类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维吾尔人民用其自身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创造了不朽的民族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情、民族信仰。多样化的民族文化为民间故事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大家在生活中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之――《阿凡提故事》[2]以其幽默而诙谐的情调在中国民间故事中广为流传。维吾尔民间文学多元化传播的趋势,为其民间故事做了必要的普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社会的稳定,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彰显出了艺术的民间艺术的说不休魅力。维吾尔民间故事内容广泛,风格多样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发的民间趋势。民间故事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在,诙谐而清新优雅,有着神奇的色彩,寓意深远,通过平淡易懂的语言,折射出维吾尔民族广大劳动人民爱憎分明,不屈不挠的观念和情感,体现出他们独树一帜的性格特色。

3、维吾尔民间文学研究

3.1维吾尔民间文学的起源

凡事必有根源,维吾尔民间文化之所以能够呈现出多元化的传播特征,还是跟少华民族的多年来的口头创作和口头传播为主。维吾尔族当地的地理因素、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好和历史特征决定着民间文化内容的多样性,形式的丰富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少数民族人们社会生活的折射。维吾尔民间文学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字特征,丰富的文化遗产,地处中西文化的交汇处,是孕育文明的古城迹。佛教文化多样性,新疆维吾尔[3]是十几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最初的民间文化起源于古印度。早在新疆佛教文明传播之际,古印度的民族文学对新疆维吾尔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很多古印度的文学作品可以看到现如今新疆维吾尔民间故事的根源。两个民族在审美兴趣和文化爱好方面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在很多文化名著中,也能看出古印度文化和维吾尔民间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3.2维吾尔民间文学的多元性特色

新疆维吾尔在漫长的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农业文明发展悠久而丰厚,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棉花,水果、农作物发达,畜牧业,工商业举世闻名。传统的民族服装极具有特色,服装图案优雅时尚,风格别具匠心。维吾尔人们饮食文化丰富,奶茶,手抓饭等等都是他们的最爱。建筑物风格因地势,文化而定。有着礼仪之邦之称,民族人们能歌善舞,乐器丰富,舞蹈和游戏结合起来独创一种新的民族文化格式。语言文化历史功不可没,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传丰富,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有着最大的内陆河。风景优美,这些因素都促使新疆维吾尔民族文化传播多元化,多角度,全方位发展。推动了民间故事的多样性,丰富性,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核心力量。

4、维吾尔民间故事的出现及发展

4.1维吾尔民间故事出现的历史背景

新疆维吾尔族出现的历史悠久,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开始在这片土地上休养生息,劳作为生。繁衍生息。而古人类在西域建设开发的长河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而传统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促使民间故事的滋生。民间故事是民族文化的深层体现,出现在神话、传说、民族故事[4]、笑话中。维吾尔族民间故事的出现有着客观的特征文化,无论是集体创造形式的特征还是口头传承,都蕴含了新疆维吾尔当地的民族风俗和低于特色,体现出了民族文化繁衍的历史性和文化性。维吾尔民间故事出现的历史背景在社会大环境,合适好古人类开发建设的进行中应运而生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演化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今天广为流传的维吾尔民间故事。

4.2民间文化与民间文学之间的关系

新疆维吾尔民间文学类数于民间文化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与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联系。正是由于维吾尔民间故事在传播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层不变而是被融入新鲜的元素和血液,创作性的维吾尔民族人民将艺术性的才能、情趣性的审美、高尚的价值观念[5]融合在民间文学中。民间故事有着流动性的特征,是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传播的过程就是一种文化扩散的过程,有着无名性的特征。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旺盛,正是这种生生不息,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文学才创造出了民间文化的经典。维吾尔民间故事是维吾尔民众的一种智慧和艺术的捷径,是百姓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维吾尔民族文化的沉淀,正是这些故事的浓缩出的精髓,价值观念,生活习俗的体现。所以说,维吾尔民间文化与民间文学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囊罗与被囊括的关系。

5、结语

维吾尔民族文化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扩散跟现如今发达的媒体传播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传生生不息,维吾尔民间故事文学中蕴含着多民族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因子[6]。不少维吾尔民间文学著作和民间流传的故事集锦,为维吾尔文学传播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和广阔的跳跃平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促进了维吾尔文化创造的借鉴。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维吾尔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多样性发展。维吾尔民族文学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综合了少数民族的社会意识,具有多种功能性,伴随着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而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膜。形象的刻画着人类文明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绽放出的璀璨文明,通过探讨维吾尔民间文学多元化传播与民间故事的相互关系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刘正江;现代维吾尔语成语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2]热汗古丽,哈得江;维吾尔文化中的绿色审美[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艾娣雅・买买提;文化与自然: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4]汪娟;新疆文化地理与新疆当代散文[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第3篇

(福泉市第一小学贵州福泉55050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作家冯骥才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民族文化包括两个部分——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主要是给我们力量、思想、精神,是一种父亲文化,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体文化,给我们情感、血肉、特征、凝聚力、亲和力。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现代语文学科教学日益强调人文性,于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从当今多元文化教育中寻求新的定位,树立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为核心,以民族民间文化为载体,实现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与人类文化的回归与统一,丰富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进一步拓宽语文教学之路。近年来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有的放矢地将地方民族民间文化与教材相结合、与学生实际发展相结合,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做法浅析如下,以期能抛砖引玉,资源共享。

一、在语文教学情境中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

在新的课程理念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民族民间文化产生于远古时代,起源于民间,我们现代的学生大多知之甚少,因此,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引导他们进入所创设的境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传承民族文化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课文教学与本土特色联系起来,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润物无声。例如在上《难忘的泼水节》时,先请大家观看傣族泼水节盛况,看看这个情景向我们介绍了一个什么地方?你们知道西双版纳吗?说到西双版纳,你会想到什么?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到版纳——这个神秘的地方去看一看!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教学中我除了让学生感受西双版纳的建筑风貌、民族服饰和风土人情之外,我还有意识地加入本地的一些特色文化,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做一个传承民族文化的使者。我首先请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苗族住房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仙桥乡大花水、大麻窝、麒麟山、以及高坪镇的王卡等少数民族村寨都独具特色的一楼一底吊脚楼群的建筑风格;还有建于明朝时期的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是被誉为贵州八达岭的福泉城墙和被茅以升称为“北有赵州桥、南有葛镜桥”的葛镜桥(俗称豆腐桥)的历史价值、建筑价值等。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了苗族的特色文化和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同时增加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增强了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习民族民间文学,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民族民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雅俗共赏、生生不息。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民族民间文化,对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上《牛郎织女》时,我让学生认真学习,弄清文章主旨,体验到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格和古代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之后,又安排学生搜集福泉市“福泉”的来源以及张三丰在福泉的众多民间神话故事。同时让学生去搜集福泉的民歌(含山歌)民谣。如“脚踏三江河、石笋对石鹅、谁人能识破、金银用马驮”;“一颗豆子圆又圆,推成豆腐卖成钱,人人说我生意小,小小生意赚大钱”;“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等等。将其选择性地分期登载班级板报,还将其汇编成册让学生传阅,这让学生既尝到了自己劳动的成果,体会到一股甜甜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又进一步激起了他们学习民族民间文化的兴趣,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效地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民族民间文化,拓宽语文视野

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曾说:“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新课标的实施给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给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发展空间,而作文正是语文教学的回归,把民族民间文化引入作文教学,用我国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能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作文。”叶圣陶先生精辟地道出作文和生活的关系。因此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常常以春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国特有的民族节日为契机,有意识地让学生的视野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认真观察当地和周边的民族风情、民族习俗,实地观察、亲身体验,并以此为题材让学生自由作文。这样,学生常能写出许多清新自然、真情流露的好作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学生热爱民族民间文化的情怀。福泉是一个山川秀丽、资源丰富的黔中交通枢纽地。建制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贵州省较早的历史文化名城。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给我们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教学条件,我时常让学生用实地参观、采访等方式,了解苗族的斗牛节、跳月节、芦笙舞,起源于布依族和苗族青年男女自由对歌恋爱的“六?二四”民族传统节、清水江杀鱼节以及阳戏、花灯等民族民间文化,进行观后习作。通过描写民俗风情,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大语文学习观,让学生深切体会民族民间文化蕴含的民族情感,使民间文化、民族精神逐渐根植到学生灵魂深处,为今后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奠定了情感和思想基础。

四、在教学评价中渗透民族民间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第4篇

民间文化所具备的教化和规范功能,已经为历史所证明。作家冯骥才说过,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民族文化包括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精英文化”好像是父亲文化,主要支撑我们的力量、思想和精神;“民间文化”好像是母性文化,提供我们以丰富的情感、血肉、特征、凝聚力和亲和力。特别是面对外来文化的汹涌而至,语文教学融合民间文化尤为重要。作为一种母性文化,民间文化更容易走进我们的课堂,走进学生内心,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语文教学的品味,培养学生的自我发现与认知能力,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借用民间文化,也更能从能力上锻炼学生,从情感上熏陶学生。在相互切磋和不断争鸣中,教育学生求真向善,帮助学生探究和内化文化资源,有效提高人文素养。

一、借民间文艺增加课堂亲和力

民间文化博大、醇厚,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便于民众接受的独特文艺形式,包括神话、传说、歌谣、谚语、戏曲、剪纸等,这些形式,自然也让我们的学生喜闻乐见,借助民间文艺为中职语文课堂服务,增强了语文的亲和力,也能使我们凝涩的课堂节奏变得活泼畅行。例如笔者在教授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先以畅谈自己心目中“跨越了百年美丽”的人物引入,学生很自然地想起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她们之美,确实称得上是女子美的最高典范,可是对于这四种美的由来,学生却不太了解,于是自然地引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典故的来源。同时又因文中有宋玉一例,笔者又趁势介绍古典传说的四大美男子,“掷果盈车”的潘安,“俊美无比”的宋玉,悲情的兰陵王,孱弱的卫d,学生听得入迷,对文本的阅读兴趣也陡增,对他们进行美的内涵的引导也变得轻车熟路。

有时,笔者还利用戏曲这种民间独特的娱乐形式,来丰富课堂。台州是个越剧之乡,老一辈大都喜爱听越剧,越剧中很多传统剧目,都以其凝练的唱词、鲜活的人物形象而深入人心,街头巷尾也时常缭绕着清幽婉丽的越剧唱腔。在笔者看来,这也恰恰可以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切入点。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教学中,宝黛初会是全文的重点,两人一见如故心灵相通,情感的默契是后来爱情发展的张本。于是,笔者就引入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视频,水袖轻舞,曲韵悠转,很多女生不由自主地哼唱出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也就轻而易举了。

二、借民俗传统提升文学素养

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有一个经典的比喻:他把人生活在民俗当中,形象生动地比作鱼生活在水里。可见,民俗与群众生活是何等的紧密。的确,民俗文化作为一种通俗文化,来自社会内部底层,由劳动人民自发创作,它反映了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各种习俗,而很多民俗现象本身就是语文教材、诗词歌赋和文学名著的载体,利用民俗传统进行教学,也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一种途径。

例如在教节日风俗时,学生对节日的由来非常感兴趣,然而对相关的诗词却知之甚少。因而,笔者搜索了很多节日的传说、习俗:年的由来,灯会的意义,屈原的忠诚,牛郎织女的真挚……同时因势利导,让学生反复吟咏诗词,他们也能自然地体会到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意境,“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的失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

中职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有很大的惰性,表现在做主观题时,他们经常懒得思索,空白一片。在学习对联知识之前,笔者发现学生对“对对子”毫无兴趣。于是,在课堂上,就从对联的起源讲起,穿插很多对联小故事,再结合平仄规律、对联口诀及张贴常识,最后学生对“对对子”跃跃欲试。如上联为“爆竹声声脆”,学生或串对,或正对,或反对,积极思考,“梅花阵阵香”、“桃花点点开”、“钱财滚滚来”、“岁月年年长”、“桃符户户新”、“成绩节节高”……答案丰富多彩,学生也体会到了对对子的乐趣。

在教“敬辞与谦辞”的相P内容时,事先布置一项作业,即学完内容之后,自拟一个情境,用敬辞谦辞来对话。敬辞和谦辞作为礼貌用语,在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发展到现代汉语阶段,误用的现象却很常见。课上,学生们听得认真,也为他们自己平时的一知半解而发笑,在提到“尊”字何以用作敬辞用时,笔者引用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一句话:“凡酒必实于尊以待酌者……凡酌酒者必资于尊,故引申以为‘尊卑’字。”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尊”字本身来自敬酒文化。有些同学在设计时干脆选用商务敬酒的情境,敬酒的时间、敬酒的程序、敬酒的举止要求,一言一行,在提升文学素养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职业素养。民俗文化尽管是一种俗文学,但也是文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助于它的“俗”性,笔者发现学生们为一些民风民情所陶醉,也不自觉地接受了优秀文化的熏陶,文学素养提升了。又如在读了陆原的《立夏吃的蛋》之后,让学生来寻找具有天台特色的一些风俗。很多学生就找到了富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县扛台阁,还有嫁娶风俗、各村每年做大戏的习俗,店铺开张营业,建屋造桥,寿礼庆贺等人情往来方面的习俗等。

例如《舞麒麟》,从明代开始,就一直是天台人民共度元宵佳节的传统节目。它由5位男孩手握马鞭、如意、荷花等道具,站在大人肩上,分别扮作状元、财神、魁星、宰相、探花等角色。大人肩顶着孩子,一边和着锣鼓的节奏,一边走碎步,或者跑圆场,非常注意三者之间的和谐配合。在学生了解民风民俗后,再鼓励学生与长辈、父母交流,通过交流去体验其中的交往乐、人情美、节日欢,从而对民俗有深入的理解和对生活有深切的感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写民风民俗。大家可以让学生关注那些天天与山打交道的山民,写出山民身上与众不同的精神来;也可以通过写饮食来突显社会风貌,过年的“五味粥”、粽、麻糍等都是很地道的天台小吃;学生还可以写自己是如何亲自参与某一样食物的制作,从而表达自己真实的一种生活体验;也可以写创造这些饮食文化的天台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台的青山绿水养育了勤劳善良的天台人,饮食文化中也能展现天台人的勤劳善良和智慧。对民俗的了解、感悟、体验、写作,大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素养。将民俗传统引入课堂,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借乡土文化涵养精神情操

乡土教材是中职语文教学最富有特色的课程,它包容了当地的文化、方言、衣食住行、自然资源等,借助乡土文化,既可以促使学生了解自己本地的文化,同时也能提高对本土文化的重视、爱护,涵养精神情操。教师应该具备浓厚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努力挖掘本地各种课程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丰富知识文化底蕴,培养爱国爱家情感。

中职语文四册读本专门有一章为《台州文化》,盛赞石梁飞瀑的壮美,楚门文旦的美味,黄岩方言的韵味,在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以后,笔者就以“谁不说俺家乡美”为主题,开展一次展现家乡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首先,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关注乡土文化。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节日,学生都放假在家,正是体验生活的好机会,我们应该好好地利用起来。让学生走进民俗,感受生活,并用作文来记录。每个节假日,我都要求学生完成如下作业:⑴观察此节日里人们的生活礼俗、语言宜忌、饮食上的不同等,将它们记录下来,并思考其中的深刻内涵。⑵要积极参加节日里的相关活动,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⑶主动走访老辈人,深入了解各种民俗的形成、变化及其内涵,并写作考察报告。节日后回校,学生首先要上交的就是这个作业。然后会抽出一节课来专门交流,展示他们的劳动成果,优秀的作品适当嘉奖。有时配合班级出一期这个专题的黑板报,有时编成手抄报张贴在班级宣传栏中,有时把学生的作品发表到学校网站上。这样既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地的一些民俗文化。

其次,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理解乡土文化内涵。中职学生毕竟阅历浅,再加上大都是娇生惯养的,ι活的思考可以说基本没有,即使有也是比较肤浅的。所以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为学生的思考搭建一个平台。教材中不乏写乡土文化的优秀之作,如《边城》(沈丛文)、《祝福》(鲁迅)和《洛阳诗韵》(叶文玲)等,这些课文都可以成为我们指导学生欣赏和写作乡土文化的范本。教师对经典课文的赏析、点评,然后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天台本土文化。天台是“唐诗之路”目的地,仅唐代就有李白、孟浩然和谢灵运等325位诗人留下1300多首写天台的诗。还有许多诗人散文家驻足天台,如寒山、陆游、陆淞和魏源等。天台也有过本土的文人,如:清朝的江南奇士齐周华,选入教材的现代散文《囚绿记》的作者陆蠡,现代著名小说《惨雾》的作者许杰,还有爱国诗人曹天风、文坛慧星王以仁等。学生在广泛阅读中学会思考生活,再加以情感和方法的指导和引导,学生又怎么会觉得无话可说,无情可抒呢?学生在领略天台山的秀美俊奇和佛道文化的精深奥秘的同时,也深深地为我们天台民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神奇妙想的创造力而折服,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愈发浓烈。

巧用民间文化,丰富中职语文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雅韵无穷,妙趣横生。

参考文献:

[1]黄惠群.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拓展中职语文教学[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06).

[2]朱红群.创新课型,巧引“乡土”入课堂[J].职业教育(中),2014,(01).

第5篇

【关键词】民间舞蹈文化 民间舞蹈教学 有机结合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家俗衣服。”此诗为白居易记述的元和年间唐玄宗宫中设宴时所见表演霓裳羽衣舞的盛况,由此可见,我国舞蹈文化源远流长,民间舞蹈文化就数不胜数,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民间舞蹈间接体现了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动态,是各族民族文化、社会观念的集成。因此,在现代社会中,通过民间舞蹈教学进行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改进,不仅可以弥补人们对社会以及时间的迷惘感,也可以增进对历史、文化的了解。

舞蹈文化在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民间舞蹈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时,不仅应该认识到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应该对其进行相应改革。

民间舞蹈文化教学不仅包括舞蹈知识以及专项训练也包括相应的文化史以及专业理论性课程。这两方面训练通过主修课程以及公共课程体现,从整体上看,在教学过程中涵盖了民间舞蹈文化的基础性知识,在课程设置上也具有重点性,然而从民间文化语境的范围来看,其中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1.内容模式化

从表面上看,我国舞蹈文化教学课程设置得十分合理,然而据统计,中国民族民间的舞蹈文化在基础知识以及主修课程中所占的课程比例十分少,不足百分之十。由于民间舞蹈种类十分多,因此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相较于芭蕾舞、现代舞、外国民族民间舞而言在授课时间、授课内容要少得多。

2.教育面狭窄

我国民间舞蹈教学的教育面十分狭窄,很多教学内容已经陷入模式化、条块化的弊端中。教师在教学中按照规范化的思维模式进行课程传授,在民间舞蹈知识传播中除了藏族舞、秧歌舞、蒙古舞、花灯舞等已不再有新的形式出现,从而导致学生在认识上的短缺、在知识扩充上的匮乏。

3.舞蹈教学的规范化

民间舞蹈教学的教学者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模式与规范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上陷入了模式化的怪圈,在教学方法与内容上没有创新意识,从而使舞蹈文化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开来,不利于民间舞蹈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4.舞蹈文化教学内容空洞化

教育者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未对民间舞蹈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考证,仅仅依靠教科书或者是部分资料进行传授,从而使传授的知识具有空洞性。部分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播的过程中,脱离了民间与民族的范围,而是用相关的内容进行填充,从而失去了民间舞蹈教学的文化意义,不利于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与教学。

我国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要想实现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的有机结合,就必须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之间的关系

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民间舞蹈文化既需要通过民间舞蹈教学来体现,也需要通过民间舞蹈文化来充实,其既是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我国民族舞蹈文化的再创造。

民俗文化的精神、物质文化观的产生是在生活、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由于其具有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增强民族认同感等功能,因此具有普遍性与传承性的特征。

舞蹈作为文化的载体,继承了民俗文化的精神与风格,有利于对其进行发扬与扩大,因此民间舞蹈教学通过体现地区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从而传承发扬民间舞蹈文化,促进民间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1.对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

民间舞蹈教学是对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其既是一种历史的载体、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个人表现力、创造力的体现。

教师通过传授某一舞蹈动作时,必须对此动作的背景、当地民俗习惯、社会、地理环境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训练中展开想象力与探索力,从自我领悟中再现舞蹈文化的价值。

2.对民间舞蹈风格的保持

民间舞蹈的风格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多样化的形式,因此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既要进行民间采风,也要利用艺术处理方法进行再创造。

民间舞蹈教学是保持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形式,其通过表现力体现民间舞蹈的特殊性,并通过动作组合、韵律舞动来体现沉淀在文化中的历史因素,因此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在传授民间舞蹈文化的基础上渗透不同地域民族舞蹈的风格,从而使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更加融合。

3.对民间舞蹈文化的升华

民间舞蹈教学的基础是民间舞蹈文化,因此其既是生活与艺术的结合体,又是对生活的升华,是情感的创造与表现。

要想理解民间舞蹈的形态,就必须对隐藏在其中的民间舞蹈文化有所了解,并把握其中的文化内涵,在体现舞蹈境界的过程中进行对民间舞蹈文化的升华。

4.民间舞蹈动作源于民间舞蹈文化

舞蹈动作的产生建立于情感的表达、民俗文化、生活习惯等基础上,其是艺术与生活的结合体,因此民间舞蹈动作的产生源于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不同民族的舞蹈动作体现了不同民族在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同形态,其来源于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具有地域性以及民族性的特点。

5.舞蹈教学植根于民间舞蹈文化

舞蹈教学深深植根于民间舞蹈文化,舞蹈教学通过采集民间舞蹈动作,从而经过艺术的加工使其成为具有审美性与观赏性的民间舞蹈,增强与扩大了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性,对于文化的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

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的改进方法

民间舞蹈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不仅需要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对民间舞蹈基础知识的了解,还需要对民间舞蹈文化的渊源与动作规范进行阐述,从而培养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以及自我创新的能力。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风格,因此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民族、民间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对不同的舞蹈风格进行对比把握,采用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实际了解不同民族舞蹈的韵味,从而受到感染,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1.教学方法的改进

⑴模仿性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模仿能力,通过播放视频、讲解民间舞蹈动作让学生体会相关课程的舞蹈形态,然后辅以民间舞蹈风格特征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技术手段、采用直观、有趣的教学方法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领悟力。

⑵重视表现力。表现力是情感、文化以及历史融合的体现,其是一种张力也是一种背景的浓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想体现民间舞蹈文化的历史沧桑感、抒情柔美感以及亘古不息的融合感就必须提高学生舞蹈训练中的表现力,通过眼神、动作以及情感的爆发从而赋予民间舞蹈不同的文化价值。

⑶分类教学。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例如某些学生身材纤细,具有骨感美,便可以重点培养学习傣族舞蹈,某些学生带有粗犷气质,便可以学习蒙族民间舞蹈,通过对学生特点的培养,从而体现民间舞蹈文化。

⑷知识传授。民间舞蹈文化博大精深,教师在传授舞蹈文化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对节奏感的把握,以及对民族语言的认知。众所周知,音乐与舞蹈是世界六大艺术分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该采用直观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音乐的引领下领悟舞蹈文化的内涵,通过成语提示理解舞蹈动作,从而把握所学知识,拓宽知识面。

⑸风俗民情的渗透。风俗民情是时间舞蹈文化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应该重视学生在舞蹈动作分解与组合的领悟上,也应该重视学生对舞蹈文化风格背景、民族风情的理解,通过其对当地文化的了解,从而展示出自身的独特风格。

2.实践活动的渗透

教师在进行文化知识传播、形体训练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采风活动让学生进行课外实践。通过感悟不同的文化氛围从而增强对民间舞蹈文化的了解。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文化知识的交流、沟通,既丰富了相关素材也传承了民间舞蹈。

3.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与修养

为了培养学生对民间舞蹈领悟的综合能力,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通过增强自身的经验、文化素养,掌握不同的文化知识与舞蹈风格从而提高教学的能力,通过自身能力的提高间接感染学生,使其在模仿与想象中领悟民间舞蹈文化。

4.课程安排合理化

要想使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必须合理安排课程。根据学生的不同风格特点安排相关课程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对舞蹈动作的了解以及其在实践过程中动作规范性、准确性、表现力、模仿性。

在培养学生形体动作的同时,向学生灌输基础知识文化,使其在实践的基础上领悟舞蹈文化知识。

当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知识具有初步了解及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形体动作时,分科目教授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从而扩展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认识的知识面,通过理论性、背景文化与实践练习的结合,从而在有限时间内合理安排课时,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教学价值。

在文化知识的教学中,不仅要介绍当地的风俗民情以及地理环境也应该介绍当地民俗、人文特点,通过对当地习俗、人物性格的了解揣摩舞蹈角色的灵动性,从而在民间舞蹈文化的基础上对舞蹈教学进行创新。

结 语

民间舞蹈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种文化沉淀,又是一种精神文明的再现,因此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情感与知识的融合,强调文化与表现的融合。本文通过对民间舞蹈教学中的舞蹈文化现状进行剖析,从而通过探讨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之间的关系,使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舞者的综合素质,创造了舞蹈文化的现代文明。

参考文献:

[1]裴亚建.论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的“风格性”[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黄静.民间舞蹈教学的规范性思考[J].大众文艺,2009,(15):208.

[3]李泽华.浅谈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J].大众文艺,2012,(4):272.

[4]苏京.把民族文化渗透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5):136-137.

[5]徐文静.优化民间舞蹈教学的探索与分析[J].大众文艺,2009,(20):165.

[6]马琳.立足本土文化,传承民族精髓――羌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思考[J].四川戏剧,2012,(3):139-141.

[7]黄东慧.浅析提升民间舞蹈教学的良好途径[J].神州,2012,(6):36-37.

第6篇

关键词:民间舞蹈;教学;课堂;风格

中国的民间舞蹈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体系,是伴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升华的结晶。它是伴随着人类劳动而来,以混沌状态的原始艺术萌芽发展而来,每个民族不同的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人文风格所促成的民间舞蹈都各有不同。而民族舞蹈作为一种反映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一个民族的综合体现。

一、民间舞蹈的生成、发展与基本性质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前言中论述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最紧密的血肉联系,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年代里,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伴随人民渡过他整个人生。在人生旅程的各个关键时刻,从出生、成丁、劳动、、恋爱、结婚,直到老病、死亡、丧葬,在各式各样的习俗活动中,舞蹈几乎是不可缺少的内容。这种现象至今还遗留在民族生活中。”

在民间舞蹈起源研究中普遍地认为:原始舞蹈本身萌芽于生产劳动,用以调节劳动的动作与节奏以达到协调一致,并以舞蹈的形式传授狩猎和种植的技艺或庆祝狩猎的成功。同时它还赋予人类自身生产、自娱身心、传达感情乃至强健体魄的活动方式。还有一种观念则认为:绝大多数民间舞蹈直接起源或旁及祖先崇拜,对祖先信仰的需求决定了舞蹈存在的理由。因此早期的舞蹈作为族群文化的形式之一,从来就有着自己的文化圈属,也正是在这种族群整体的思想感情交流的过程之中,原始舞蹈与原始的语言、音乐一起,成为人类艺术审美的最初形式。从而使得民间舞蹈在人类整个舞蹈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舞蹈从最初的宗教性质深化为娱乐性质。如汉族北方“秧歌”、南方的“采茶灯”“花灯”,满族的“莽式”,维吾尔族的“麦西来普”等均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中国民间舞多以故事传说为依据创作舞蹈,表现出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如广东民间舞“英歌”描写梁山泊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故事,舞蹈形象骁勇英武;福建的“大鼓凉伞”表现明代英雄郑成功练兵御寇的战斗精神;河北“拉花”刻画了贫苦人民遭受天灾人祸后,背井离乡到处流浪的悲惨生活;“跑驴”具体生动地表现了农村青年夫妇在回娘家探亲途中发生的有趣故事。在民间舞的表现中,群众既是观众又是表演者,民间舞蹈活动对舞者来说是自娱的,是随心所欲抒发个人的情绪与情感,有时表演给别人欣赏,有时情不自禁地即兴起舞,有时观赏别人,愿舞则舞,愿观则观,自由转换,自由抒发。民间舞蹈来自民间,是民族心理及文化特征的直接表露。民族民间舞蹈从根本上讲,不是跳给别人看的,而是发泄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所以,民间舞的舞动、跳跃不是追求“好看”,而是追求“自然”,是自我身心的愉悦。

二、原生态民间舞蹈如何提炼到课堂教学中艺术需要不断地进化和发展

经过专业舞蹈工作者对民间舞蹈其原始素材进行因人而异,角度各异的采风、搜集、整理、加工与提炼,由艺术再创造规范到课堂与教学中,带有感召力、生命力并包含浓郁而炽烈的民族意识与地域风格。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观众,使之与观众产生共鸣。

(1)规范性与专业性:首先体现了传授的集中、系统性,这种集中与系统使原本未成系统的素材得以规范,使之更系统更科学,充分体现了它的规范性。所以说把民间舞原生态素材进行加工,提炼,最终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素材。通过传授者主动科学的加以规范,使之风格和舞韵得以继承和发展。

(2)自娱性与娱人性:这种从生活动态中诞生出来的娱人性舞蹈,素材主要取自民间。在人的喜悦心情需表达、紧张劳动后需调节,在交际场合需有所表现时,起舞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起舞时,把握住自娱的同时去达到娱人。这种形式美产生的精神和生理相结合的美感带有间接指向功利性,不仅能使人情感得到陶冶,还能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从其他舞者身上得到美感。

(3)在课堂中对民间舞风格的把握民间舞蹈是一个庞大的舞蹈文化系统,它含有各种民间舞蹈,同时民间舞蹈又是民族舞蹈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更尤为突出。课堂民间舞是经过加工,提炼过滤了之后的民族民间舞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提取各个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提炼其精炼的典型元素动作进行深加工后呈现的舞蹈元素、短句、组合再到民族民间成品舞蹈的展示。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既要规范学生的动作,又要让学生了解民间舞蹈原生态的本质文化,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形成先自娱后娱人的一种形式。从步伐动律到组合,形变根不变。舞蹈艺术在不断的进化和发展。无论是把原始教材整理成规范化,自成化的教材,还是把民间广场性的表演发展为舞蹈艺术化的展示,都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艺术再创造的过程,这种“升华”与“再创造”的过程保留了民间舞原生态的文化与地域风格韵律。

作为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在教授课程当中不丢失民间舞本质动律特性地域风格,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敏锐的鉴别能力和善于捕捉民间舞蹈动律特性的方法。要全面地掌握这些方面的确存在着很大困难,要求老师对民间原本的动作进行重新认定后,并能把握住动作独特的“广性”及“风格”,只有这样的加工、修饰、处理,才不怕在教室找不到土色土香的场景。不管在教师教授课堂中还是在编排组合中都不能忽略地域文化与民族精神。我们应不断地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发掘民间舞蹈中更深层的文化,使民间舞蹈在中国舞蹈文化的山石与沙河中成为熠熠闪光的艺术精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第7篇

关键词:民族舞蹈文化;民间舞蹈教学;传承;探究

民族舞蹈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是我国各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拓展,新文化和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改变了人们的审美倾向,导致民族舞蹈文化一度陷入边缘化的境地甚至濒临消亡,促使国家、各级政府和民间团体纷纷采取措施来保护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民间舞蹈教学,实现民族舞蹈教学与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完美结合。本文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结合我国民族舞蹈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期能传承我国的民族舞蹈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一、我国民族舞蹈概述及其特点

(一)我国民族舞蹈的概述

舞蹈是人类在漫长发展历史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门艺术,它来源于人们最自然的生活。在人类语言产生之前,人们就通过相应的动作来传递消息,进行交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一门通过不同的动作姿态来表达不同思想感情的形体艺术。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影响下,形成了充分反映本民族风格的舞蹈,造就了我国灿烂的文化。

(二)我国民族舞蹈的特点

我国有56个民族,这些民族都有自身的语言、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这些民族舞蹈在其形成过程中,由于生活环境、历史条件等方面都不同,各自成为一个系统,具有不同的内容、风格等。因此,要想通过舞蹈教学全面掌握这些舞蹈的内涵和思想感情,必须全面分析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还要以此为基础,理解不同民族舞蹈的风格,掌握风格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舞台上展现出更多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舞蹈作品。我国的民族舞蹈常常是将歌、舞、乐三者完美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承方式。在舞蹈表演中,舞蹈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表现出本民族的特点和思想感情。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舞蹈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提炼、完善,使民族舞蹈更具有生命力。同时,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逐渐融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族舞蹈兼收并蓄,产生了新的舞蹈形式,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文化。

二、现阶段民间舞蹈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虽然通过鼓励民间舞蹈教学来传承民族舞蹈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但民间舞蹈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依然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当前,部分教师依然坚持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过分注重对舞蹈动作的练习,片面地认为只要学好舞蹈动作,就能掌握民族舞蹈文化。在民间舞蹈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对舞蹈动作的分解、练习,注重动作之间的流畅性,忽视对背后知识的讲解,如文化等。即便在课下或空余时间,也让学生对动作进行反复练习,评价一个学生舞蹈掌握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舞蹈动作是否到位、是否流畅、是否与教材一致,使原本十分有趣的舞蹈学习变得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不仅会使民间舞蹈学习变得与普通课堂学习毫无二致,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当前,部分教师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时“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未能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进行调整。民间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课,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特点,对其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同时,与语文、数学等课程相比,我国的民间舞蹈教学起步晚,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再加之教材市场鱼龙混杂,缺乏权威性,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三)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国家在现阶段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加了相应投入,培养了一批民间舞蹈教师,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但是与快速发展的舞蹈教学相比依然不足,同时,这些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老教师的知识往往比较陈旧,过分依靠传统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基础。新进教师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对学生的情况不够了解,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而且其他方面的工作也会占据大量的时间,不利于开展民间舞蹈的正常教学。

(四)忽视创新教学方法

现阶段,民间舞蹈教师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忽视了创新。教师对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示范,然后将它们进行分解,逐一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学生完全模仿教师的动作,即便掌握了动作要领,也未能理解背后蕴涵的文化,忽视了自身的主动性。

三、在民间舞蹈教学中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进行民间舞蹈教学,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舞蹈文化,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

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舞蹈文化,我们在民间舞蹈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对舞蹈背后所蕴含文化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理解舞蹈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广,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舞蹈教师在教学时,既要注重让学生对舞蹈动作进行认真练习,更要注重讲解舞蹈背后的文化精髓,即舞蹈属于哪个民族、该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舞蹈意义等,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其含义。

(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性格特点,我们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舞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客观基础和学习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的年级阶段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只需要让他们掌握民间舞蹈的发展情况、保持基本队形等基础知识;对于中间年级的学生,要注意对他们进行初级舞蹈动作的练习,增加其柔韧性和灵活性,培养他们的整体协作能力,初步掌握文化知识;对于那些高年级的学生,要让学生懂得民族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实现文化传承。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尤其是当今信息化、科技化趋势更加明显,舞蹈教学要充分结合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通过多媒体加强练习,了解民族舞蹈文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定期邀请专家技术学者对教学进行指导,引进新型教师,为民间舞蹈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四、结语

总之,现阶段民族舞蹈教学存在着坚持传统教学观念、一刀切、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忽视创新教学方法等诸多问题,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引进新型教师,促进民间舞蹈教学的健康发展,进而传承民族舞蹈文化。

作者:廖紫薇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罗志江.分析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J].读与写(上下旬),2014,(19):10.

第8篇

关键词:民族舞蹈 文化传承 教学

罗雄岩先生在《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中曾有这样一段话:“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由劳动群众直接创作,又在群众中进行传承,而且仍在流传的舞蹈形式。它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点,表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背景,又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注入新的成分。”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民间舞蹈是劳动群众直接创作并流传至今的舞蹈形式,它鲜明地表现了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表现出了一定时期的文化特征。由于文化性是民间舞蹈的个性所在,因此民间舞蹈区别于其他舞蹈的最主要特征就是拥有不同的民族文化积淀,这在其发展过程当中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一、民间舞蹈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传承

作为草根文化的民族民间舞蹈正是因其文化内涵的包容性才能长存于历史流变中。它蕴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理念、情感、习俗、生活方式,是表达民族认同感和历史感的重要方式。对于民间舞蹈而言,除了表演者、舞蹈动态形象等外在表象,更重要的是其负载的传统文化本质。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其实质是中国文化精神与民族审美心理的传承,它是通过“群众间的直接传承”“民间舞教学的传承”“舞台艺术创作的传承”三个层次进行的。传承和发展好民族舞蹈是传承中华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是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的迫切要求;也是维护文化的战略措施;更是年青一代以至子孙后代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二、民族舞蹈教学的方法

由于民族舞蹈在不同的地域包含的内容和内涵都不一样,所以在进行民族舞蹈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使用。

1.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选择不同的教材

随着幼儿民族舞蹈教学热潮的兴起,很多家长开始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民族舞蹈的培训。由于孩子的年龄较小,还不能够深刻理解民族舞蹈的深刻内涵,建议在教材选择的时候,尽量选择情绪欢快的、外露的。而对于有一些舞蹈功底,并且文化层次较高的学生,如大中专舞蹈学员,就可以解除内涵更深一些的,如傣族的蝶舞、独龙族的镖牛舞……这些不仅在舞蹈技艺上要求更高,而且要求舞蹈者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舞蹈的含义,才能在动作中展现出丰富的情感,显然是不适合年龄小的舞者的。

2.充分营造民族舞蹈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承担起教学的全部职责,他们主宰课堂,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在学习民族舞蹈时毫无个性可言,主动性和积极性全无。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民族舞蹈,老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时始终保持一种旺盛的情绪和学习状态,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努力营造出民族舞蹈的优美气氛。大部分学习民族舞蹈的学生都处于天真烂漫的年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养成顺应青少年心理,并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展开教学,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觉得学得带劲,学得有趣,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民族舞蹈时保持一种长久性和可持续性。

3.把握住民族舞蹈的风格和律动特征,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

第9篇

医疗技术:

“魔术般的手术技能”

自1978年踏上矫治肢体残疾的矫形外科之路,秦泗河教授已经行医35年了。截至2008年6月,经他手术治疗的各种肢体畸形、残疾累计21545例,其中小儿麻痹后遗症16524例,创造了单个医生对此病的矫治数量的一项世界第一。

秦泗河运用华罗庚倡导的优选法和统筹法的原理,科学决策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治疗方案与治疗程序。他将不同的手术方法优化组合,化繁为简,一期手术即可完成既往要2~3次才能完成的矫形治疗,形成了“手术快、出血少、创伤轻、并发症低”的手术风格。他创新和改良了矫形手术方法24种,创立了小儿麻痹后遗症外科矫治新体系,并于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在手术治疗10000余例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基础上,秦泗河于1990年和1992年两次到俄罗斯成功引进、开发和推广了Ilizarov(伊里扎洛夫)微创牵拉技术。至今,他利用微创牵拉技术修复肢体残缺、矫治重度下肢畸形5000余例,治疗效果满意率高达98%。慕名求诊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和美国、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等8个国家。由此可见,秦泗河正创造着一个个骨科疑难杂症治疗的医学奇迹。

秦泗河教授还创造性地应用组合性手术一期矫正脑性瘫痪双下肢严重、复杂畸形,并首次对成人脑瘫进行了系统阐述与分类。至今,他已累计治疗脑性瘫痪2471例。1996年,他发表了关于外科治疗脑瘫的论文《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离切除术治疗脑性瘫痪》。2008年,由秦泗河等主编的《脑性瘫痪的外科治疗》的出版发行,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无专著的空白,对中国脑瘫的外科治疗作出了突出贡献。

秦泗河教授诠释了“足踝畸形矫正的现代概念”,实施足踝畸形矫正、残缺修复的手术上万次,是中国实施严重足踝畸形矫正数量最多的矫形骨科医生。他对各种足踝畸形的术前治疗决策、手术矫正过程、手术技巧,达到了医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境界。其中,他独立设计的“仰拇畸形矫正”手术方法,被经典的《骨科手术学》命名为“秦氏手术”。他在足踝畸形矫正领域有多项技术创新,致使足踝手术艺术化。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著名小儿矫形外科专家Neff教授,在观摩了秦泗河的手术操作后,称之为“魔术般的手术技能”。

科学发展:

“科学的实践与创新永无止境”

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其正朝着从定性到定量、从描述到数学模型、从分析到综合的方向前进。

秦泗河教授对生物进化、人类疾病与临床医学的关系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已发表《看人体怎样进化》、《脊椎动物进化成人类自然选择动力的探索》、《生物进化与人类骨科疾病》、《人类皮肤体毛脱落的原因探索》等多篇与“进化医学”相关的文章。2007年,他对生物进化与人类骨科疾病的发生关系进行了探索,提出“运动行为(能力)的选择”是哺乳动物进化为人类的内在动因;人类运动系统的很多疾病与直立行走和生活模式的改变有直接关系。这一观点多次被国内外学者引用。他所提出的“进化医学”概念,将开启未来临床医学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在探索生物界自然选择、人类社会文化选择与信息选择的基础上,秦泗河教授将矫形外科相关技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借鉴仿生学与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首次提出并诠释了“骨科自然重建”理念。其核心内容是:“调动机体自然修复的潜力,因势利导,医患互动,时空一体,有无化生,顺势而为,通过刺激组织原位再生与时空一体的变化,治疗骨科创伤和疾病。”这在矫形外科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印证,获得了奇特疗效,这一理念已被国内外多个著名专家认可和引用。

在学术研究领域从未停滞过的秦泗河教授,又将Ilizarov技术与小儿麻痹矫治新体系、生物进化理论、“骨科自然重建”理念、中国文化与患者的实际相结合,融会贯通,初步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下肢畸形矫正残缺修复与自然重建技术体系”。这一体系的临床应用,使传统骨科或高新技术难以治疗、不能治疗的一些四肢重度残缺及骨科疑难杂症患者获得了治疗机会,现已治愈此类患者1000多例,其中7例是濒临截肢的患者。

秦泗河教授运用学科交叉与整合,开辟了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跨学科专业――“下肢残缺修复与功能重建”学科。该学科符合外科发展的前沿(微创外科与再生医学)发展趋势,其临床应用过程也体现了多学科技术相结合的特色,更重要的是这项学科体系能够以比较低廉的医疗费用、很小的创伤,治疗用传统骨科技术难以治疗甚至不能治疗的骨科疑难疾病。秦泗河教授据此浓缩而成的《下肢畸形外科》、《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外科治疗》、《小儿矫形外科》三部专著,被王澍寰院士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典范。

纵观矫形骨科与下肢功能重建的学术领域,秦泗河教授在“牵拉生成组织与下肢功能重建”等多个方面的临床研究与技术成果,已经处于全国前沿水平,但他仍然不断改进、完善,深化总结和提高。秦泗河教授认为:“科学的实践与创新永无止境,更没有永远的第一。科学技术只是临床医学知识的一部分,决不是一个医生要具备的全部。当前的首要问题是,针对中国国情与弱势病人群体的需求,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实践、开拓进取,培养出真正的人文型医生!”

人文修养:

“医学与人文是医生腾飞之两翼”

秦泗河教授提出,现代医生应当从遗传基因、生物进化、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等大宇宙哲学观,思考人的生命本质、自然属性和社会行为,思考健康与疾病、发育与衰老的关系。科学技术越发展,医生越要注意调动人体修复疾病的自然潜力,而不是将人体作为“战场”,凭借高科技的手段对人体实施过度开发或征服疾病。

秦泗河教授形象地用“人”字来比喻:一撇是“技术的医学”,一捺是“人文的医学”。他说,科技在发展,人文若滞缓,医学就会不和谐。虽然临床医生在掌握基本的医学理论知识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掌握一门专科医疗技术,但是各种学问做到最后都是“做人”,其中包括胆识、风格、情操、品质等多种人文因素。为患者服务的艺术、医疗方法和流程的美学评价等,则必须从人文的视角去审视、剖析,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用心去积累,这是医生不断超越自我的最基本品质。

在人文素质的四个方面中,人文知识是基础,人文思想是理念,人文方法是能力,人文精神是核心。在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人文素质这个大问题上,秦泗河教授主张:“医生要做的最基本的事是:宏扬民族文化;博采众家之长;莫离临床实践;平等对待患者;情感收、吐、放、疏;认真遵守规章;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

他说:“患者是行医之本,人文是医生的灵魂,医生与患者之间应该是鱼与水的关系。选择了医学,就是选择了责任、义务和奉献,就是选择了自己的人格取向,并逐渐形成医学人文品格。”

医学史家卡西蒂格略尼(Arturo.Castiglioni)认为,“医学是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的”。驱使医生进行创造性劳动和具有对社会奉献的精神,主要源自对患者的深切关爱和对知识魅力的向往。一般来说,凡医德高尚的医生,都具有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因为医德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动力,也是一种医疗“技术”。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的医学家,往往是因为看到疾病流行对人民造成的苦难而奋发学医,济世于人。这就要求现代医学工作者要极力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形成良好的医患沟通习惯,尊重患者及家属的要求,提倡医患和睦互动的团队精神等。

秦泗河教授认为,“医学与人文是医生腾飞之两翼”。对患者的同情心、责任感促使医生立志行医;患者对生命的渴望与对健康的追求迫使医生勤奋学习;对生命的敬畏唤醒医生的良知和潜能。秦泗河正是一位医学技术与人文修养交融的实践者,除学术论文外,他还发表了人文、哲学、科普类文章60余篇,主编人文类著作3部。其中,《医生、医术与人文》是国内第一部由临床医生编著出版的医学与人文类著作,屡获“医学人文荣誉奖”。

社会文化:

“用文化的魅力影响人的内心世界”

在秦泗河教授已发表的《论医生的医术与学术》、《外科医生的成长》、《对外科医生手术技能成长规律的探索》等文章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的医学思想已进入“科学与哲学”、“医学与文化”交融的境界。

他强调,医生对患者的医疗处理是一项独立决策的工作。最佳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方法和医疗流程的选择,可以体现出一个医生的文化底蕴。医德高尚、技术高超、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名医、大医的基本特征。

古今中外的哲人皆认识到,文化是“社会人”行为的无声指令,文化存在的作用无处不在,文化的沉淀决定了公民的素质,是社会凝聚力的根本――文化强身,精神成人。成就感是人追求发展和价值体现的核心动力,对人的最大激励手段是文化激励,因为人类对荣誉的追求是无限的。

丰厚的文化如冰山浮水,只有90%的体积沉在水下,才能有10%的冰峰露出水面。医学是附着于人的学科,人是文化的,医学自然也是文化的。医学的发展就是医学文化的进化过程,就是对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物质性与精神性、感性与理性的认识过程,就是对人的生存、发展、自由、解放的意义和价值的实现过程。

秦泗河教授还提出,人的文化素质取决于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有什么样的生命价值追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医学模式的演变更迭,就是人类对生命价值追求的历史性展现。二十一世纪的医学是具有光荣使命的医学,是适度谨慎的医学,是适应多元化社会的医学,是尊重人的选择和权利的医学。医学需要“克己复礼”,在文化继承、创新和兼容并蓄的过程中,新文化的种子将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复兴、开花,造福中国,惠及世界。

秦泗河教授十分推崇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恩格尔教授1977年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他认为,该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回归人文关怀的现代医学,是和谐统一的人本思想与医学美学的巧妙结合。

除此之外,秦泗河还认为,医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实质上反映了社会群体在经济状况、价值取向、文化修养、心理状态、道德水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矛盾与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现实社会矛盾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反映。秦泗河教授呼吁,要解决医患矛盾,就必须提升医院的文化管理层次,用文化的魅力影响人的内心世界,真正凸显“大医精诚”的人性光辉,加强人文精神、人文文化的回归。

秦泗河教授认为,社会越文明,人类越需要医学,医学的博物学、进化论与生态学提示人们应从文化的视角来关注医学,即用文化来阐释医学。时代要求当代医学工作者既有很强的科学素养,又应掌握广博的人文知识。

秦泗河教授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以独特的视角,对社会发展与医学模式的演变,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疾病谱的变化,生物进化过程与人类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决策与运筹学,医生的医术、艺术与学术,高科技的临床应用与自然顺势疗法,医疗过程的时空关系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并发表了相关论文,其思想的火花受到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人民医生:

“医学、哲学、美学、艺术、文化的共融”

第10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承民族文化;责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她所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如历久弥香的美酒,足够华夏子孙世世代代品味和体悟。可近几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令人堪忧的现象:过洋节盛于过传统节日,尤其是青少年,对于外国习俗的了解远远多于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对这种民族传统文化失宠的现象感受得尤为深刻。

一、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的现状

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到民间采风去》活动,我们更能看到当前青少年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几乎就是空白,令人担忧。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在开展活动之前,我对班级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调查,调查结果让我惊讶,100多名学生中,能对中国戏曲一知半解,说出皮毛就算是很了不起了。因此,我开始布置活动任务,可以说很细致,指导得也比较到位,可是在正式活动时,效果却还是非常令人失望,本该在准备材料过程中了解的知识、记忆的常识,没有几个人能回答得出来。后来我分析,厚重的文化是长久以来积存下来的,哪能通过几天的突击就可以理解和掌握的呢!对国粹尚且如此,对待其他的民族传统文化更可想而知了!

精美的服饰,优雅的唱腔,虚拟的场景,奇妙的脸谱……在我们看来是美仑美奂,神奇无比,而在学生眼里却是幼稚可笑,枯燥异常。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而且又有许多少数民族,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是《到民间采风去》,准备阶段我向学生们了解了他们所知道的民风民俗。其中对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比较熟悉的,一方面因为现在这些节日到时放假,另一方面因为这些节日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美食联系在一起,比如春节的饺子(或团圆饭)、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等。但是对于其由来和意义知道的就不多了,至于少数民族的一些习俗就更是知之甚少了。

二、简析现象原因

之所以产生以上漠视民族传统文化的现象,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今生活节奏加快,学习压力的增大,使学生疲于应付眼前的学业压力,有时连当前的国家大事都无心问津,更无暇去接触文化精粹。不知道,不了解,当然不感兴趣了。

二是他们大多数的课余时间被各种补习班、流行歌曲、各种娱乐项目占据。尤其是现在人们进入了E时代,外界新鲜刺激的诱惑太多了,与之相比,典雅厚重的民族文化需要长久的研习和感悟,难免就会认为那些都是过时的东西,所以人们认为缺少学习的必要性和实用价值。

三是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人们对学科成绩的要求远远高于对学生健康人生构建的要求。现在一些学校开设了《弟子规》、《道德经》等讲授国学的课程,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但大多数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要求,并不能真正地触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真谛。由此可想,大人们都不重视不尊重的事情,怎么能要求孩子们去重视和尊重呢?

三、语文教学对于传承民族文化的有利条件及有效方式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对此种情况,我觉得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语文教学责无旁贷。因为语文学科对此有一种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语文学习的空间比较广阔,与生活联系紧密,更有利于向丰富的生活延伸。在拓展延伸中就可以充分地做到这一点。

其次,语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较强,在所编排的课文中,可以适当地渗透或是讨论有关传统文化的问题,自然就达到了了解传统文化的目的。

最后,语文,无论是课本的编排,还是教育思想,都是几代人的摸索、实践的劳动结晶,是把“国学”的体系加以完善、加以创新而得来的,它植根于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它的枝叶又接受着其他文化形式的熏陶,因此是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息息相关的。

要肩负起这项重任,首要的因素是语文教师应具备必要的自信心和责任心。语文教师首先对这个任务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自己能够积累和运用渊博的民族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把传授内容和民族文化有机结合,灵活渗透,充实学生的心灵。

利用取之不竭的生活资源是关键因素。合理运用语文教材是有效的方式。

第11篇

民族文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某一民族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包括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道德文化、农耕文化等。双语教学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的语言作比较地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譬如:藏汉语、苗汉语、侗汉语、汉英语等。在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民族文化与双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其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居住地区,该方面的教学,主要运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服饰文化

在苗族服饰文化中,历来是苗族用自纺自织自制自染的家机布为面料自缝的。男人穿的衣服,一般是上身为对襟便衣,下身为家织便裤。老年人过年过节时喜欢穿花锻长衫。苗族男子所戴的头巾,一般是红绿丝线织成花格,着衣内白外黑。在黔东南,女人穿的服装,式样和制作较为复杂多样。节日、起集和走亲访戚时,苗族青年妇女特别注意着装和整容。着装分为便装和盛装。盛装的上装在肩胛、袖口用丝线绣花和缀上各色花边,系上围腰、花裙子、鞋面、背带都绣上花鸟虫鱼、龙凤草木、蝴蝶。裙子有长条裙、青色白褶裙。长条花裙周围共有24条彩色缎面飘带,绣上不同的花样。裙子的长度各村寨也不尽相同。有的裙子长到脚踝处,有的只盖过膝头处。有的裙子未盖过大腿部,长约五寸。苗族古典式盛装,较为特殊,苗语称为ud baid(乌摆),该盛装无领,对襟开,边大,绣上花纹,缀有金银片,熠熠生辉,较为珍贵,一般在节日或去世后入殓时才穿古装。在劳作中,苗族妇女着装不算繁杂。一般为头挽髻,插银簪或木梳,有时中年人搭印花枕巾,老年人搭黑色头巾,戴银耳环,穿绣花衣服,系围腰,穿绣花布鞋。苗族盛装的苗、汉语名称如下:ud(衣服) ud nix(银衣) gib nix(银角) hliongt (手镯) hlinb( 项圈) ud bad ( 古装) ud hmub zaid ( 土布衣) ud gangb ( 丝绸衣) ud hmub ( 绣) ud xit hsaib ( 绸锻衣)ud lul (寿衣) ud nix ( 镶有银片的女盛装) ud qub ( 衣物、衣服) ud vis bangx ( 绣花衣) ud nox ( 蓝衣服) ud liangx ( 单衣) bangx nix ( 银花) tat nix ( 银圈片)nes nix ( 银雀) vas nix ( 银梳) ghab zand naix ( 银耳环) hlinb ghongd ( 银项圈) yat linx( 银压领) ghab liul ud ninx(银衣片) pot nix ( 衣肩银泡)等。

二、民族建筑文化

苗族民居建筑,一般为傍山而建,次第升高,大多以半边吊脚楼为主要特征,如西江千户苗寨。这种建筑,适应于地势陡峭、平地不多的山区。吊脚楼一般为三层楼,四排木柱,三间房屋,有的两边还配有厢阁,名叫偏夏。中层为居住层。设有堂屋、卧室、火塘、厨房、客房、晒台。堂屋设有长栏凳子,苗语称为阶息(ghab xil)。人们闲暇时,在此休息、娱乐、制绣、远眺,极为方便。

火塘是苗族同胞生活起居中心,烤饮宴兼备。吊脚木楼的上层以贮藏物件为主,面积大,空间多,是堆放谷物的好地方。下层以生产利用为主。在这里,置有牛栏猪圈,可堆积粪便、农具等,与居住层分开,互不干扰。苗族吊脚楼的建筑工艺为祖传,在木匠建筑师傅中,有文化的人不多,全靠记忆、应用、实践和创新。吊脚木楼的墨法准确,不用一钉一铆,结构合理,装饰精巧,美观大方,整洁不潮湿,居住极为方便。 其苗、汉语名称如下:zaid(房子、家) ghangb zaid(屋脚) ghab but diux(门边) ghab but zaid (房子周围) ghab but sot(灶边) ghab but vangl(村边、寨边) nais gas (使穿枋跟柱子固定的眼儿) guf zaid(屋上边、顶上) hfud zaid (屋侧) vib zaid(瓦片) vangx zaid(檩子) tangb zaid(椽子)tangb lox(楼梯) dongs zaid(木柱) max zaid(枋子) qongd zaid(房间) qongd zaid dud(教室) dongs diongb(堂屋中柱) dongs(柱子、掷) dongs tit(庭院门的柱子) dongs niangx zab (边桩) ghab xil(美人靠) qongd zaid hlieb(大房间) qongd zaid yut (小房间) dongs nongl (粮仓柱) lox zaid (拆房)denf zaid hvib(贺新屋) xongt zaid(立新房) guf cot(楼上)ghangb lox(楼脚) lox ghad(厕所) ghab vangx diux (门槛)等.

三、民族饮食文化

在饮食上,苗族历来以大米为主食,包谷、小米、红苕、洋芋、麦子为杂粮,副食有牛肉、猪肉、羊肉、鸡、鸭、鱼、蛋等,尤其喜食鲤鱼。鱼以稻田饲养为主,素有稻田养鱼的习惯。苗族人民喜食酸辣味,每家都备有酸汤、酸菜、酸辣子、酸番茄.在烹调时常以此为调味品。酸菜有青菜酸(vangd vob gat)、韭菜酸(vangd vob nix)、蕨菜酸(vangd vob hveb)、腌汤(vangd ghangf)。煮火锅时用一勺作佐料,菜肴鲜嫩,味美可口。鱼、狗、鸡的烹调方法别具特色。如炖狗肉和鸡肉时,要加米煮成稀饭,有时将整鸡加米炖熟后提鸡切成块,用鸡汤煮稀饭。鱼则用酸辣、酸番茄搀和着煮,加大蒜、生姜、花椒为佐了料,称为酸汤鱼(vangd liol nail),鱼腥味全无,味鲜而美。逢年过节,用豆腐和鱼一起煮,待第二天冷冻后取出食用,称为冻鱼(nail dongs)。因过去当地不种油菜,食用动物油,故少用油炸或干炒,习惯用水煮烹调法。将蔬菜置于甑脚煮,称甑脚菜(vob dlongb)。煮饭多用甑子蒸。煮饭的甑子不放入锅中,而是用一个底部有小孔的气盆(naf)放在锅里,再将饭甑置于气盆上,靠气孔冲气煮熟饭菜。这种蒸法可避免米饭渗水,味美而清香。

四、文学艺术

第12篇

【关键词】藏医系 寝室文化 少数民族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068-02

寝室是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大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习惯有着直接和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受语言、文化背景、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对寝室文化建设的理解和实践与汉族大学生存在不同,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开展寝室文化建设,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大胆实践。

一 少数民族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思考

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内涵是以寝室为单位,由每一个成员特有的文化背景互相融合而形成的,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形态。物质文化是在相同的寝室设施基础上通过大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的对寝室的“二次装饰”,改造寝室的过程往往是成员内心对“家”的概念的表达,也是寝室凝聚力和表现力的重要体现。寝室是大学生构建精神文化的基本单位,精神文化的构建是寝室文化建设的重点。大学生通过寝室日常生活中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碰撞和交流,往往会形成一种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的形成恰恰是各个成员之间真实的内心精神世界的表达。此外,精神文化还表现在智能文化方面,寝室不仅是大学生生活的场所,也是互相学习的场所,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理论知识以及各项学科技能的讨论,更容易在思想上形成文化的碰撞,从而挖掘思想上的潜能,产生创新的观点,这往往比课堂上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更有效果。寝室成员在长期的生活中慢慢磨合,形成一种大家约定俗成的、无形的制度文化。寝室中的每个个体都不希望自己成为群体中的“特殊现象”,要获得这一群体中成员的认可,就要遵守这种无形的制度。这种文化一定程度上对寝室各个成员之间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作用。如日常生活中的寝室卫生制度、各种行为习惯的约定制度等。

青海大学医学院藏医系学生全部为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蒙古族、回族、土家族等七个民族,其中藏族学生占到95%以上,85%以上的学生来自农牧区,部分学生来自游牧家庭,他们纯朴善良、热情活泼、能歌善舞,有少部分学生汉语交流还不十分流利。经过认真思考与分析,我们认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开展寝室文化建设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找准突破口、确立明确而适当的建设目标,获得学生对这一活动的认同感,是开展此项活动的关键。

针对学生特点,藏医系教师和系领导形成了如下寝室文化建设工作思路:以学风建设活动为契机,坚持“三个深入”(“三个深入”即:教师要深入寝室、深入课堂、深入早晚自习)的工作方针,加强教师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督促与鼓励相结合,以环境卫生建设为主,突出特色,加强文化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水平。

二 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方法

如何搞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营造出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特色鲜明的寝室,将寝室营造成像家一样的温馨港湾,彰显出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实现寝室文化建设与学风建设的互利共赢,藏医系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具体的实践活动。

1.坚持教师每周深入寝室指导文化建设

教师坚持“三个深入”,掌握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动态,及时给予指导与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化解成长中遇到的难题,促进其健康成长。结合学院学风建设年活动的具体安排,藏医系详细规定了教师深入学生寝室的具体要求,系领导每月深入学生寝室不少于2次,辅导员、班主任每周深入学生寝室不少于1次,重点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指导寝室文化建设,消除安全隐患。每次深入学生寝室,教师都要对寝室文化建设进行点评,并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原本以明星画像为主的墙壁,现在增加了树喻图这样的藏医学元素,有的寝室学生自己动手,在墙壁和屋顶装饰了纸鹤、彩带,还有的寝室摆放了绿色植物,细心的学生还给寝室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卓玛之家”。通过老师深入寝室面对面地指导,学生寝室文化逐步由环境卫生建设走向文化内涵建设,寝室文化的品位和特色也得到进一步加强,成为了学院学风建设的一个新的亮点。

2.检查督促寝室文化建设

寝室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需要睿智的头脑、灵巧的双手去创造,也需要精心地呵护和不断地督促。根据寝室文化建设这一特点,藏医系坚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寝室文化建设检查。定期检查主要由学生会负责,每周学生会都组织1次寝室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案并及时公布,累计后作为日后先进寝室评比的重要依据。不定期检查主要是指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组成检查组,不定期对学生寝室进行的全面检查,检查不

仅要当场打分,还要给出寝室文化建设的评语,每个寝室一个评语,检查完后,将评语写好放在学生寝室内。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一方面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寝室的文化建设。

3.表彰先进,鼓励寝室文化建设

表彰先进对于鼓励学生搞好寝室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从中找到乐趣,从而引发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发性。藏医系每学期都要根据检查成绩综合评定“寝室文化建设先进宿舍”和“寝室文化建设标兵”,并组织学生相互参观寝室文化建设成果,在学生集会时颁发奖品和奖状。对于寝室文化建设成效明显但未获奖的寝室给予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争取获得好的成绩。通过表彰先进,学生们更加明确了寝室文化建设努力的方向,进一步激发了搞好寝室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几点体会

通过寝室文化建设,藏医系学生寝室环境卫生建设、文化内涵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之前脏、乱、差的现象彻底得到了解决,涌现出了一大批“卓玛之家”式的先进寝室,学生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实现了寝室文化建设与学风建设的双丰收。在开展寝室文化建设中,我们体会到:寝室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既是建设者,也是受益者,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建设的热情和兴趣是活动能否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教师在活动中主要发挥引导和督促作用,教师的积极参与是活动取得预期成效的重要保障;寝室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密切相关,应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学生工作,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抓出成效、抓出特色。

参考文献

第13篇

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传播中被鲜明地解构与建构

1954年,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指出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播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

今天,新媒介带来新的技术手段、新的传播渠道和新的娱乐方式,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传播中,通过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的传达与反馈关系,不断被鲜明地解构与建构。作为我国唯一辖有少数民族自治县的直辖市——重庆市,少数民族文化也不例外。

重庆市现有少数民族人口197.36万,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石柱、秀山、酉阳、彭水自治县和黔江区是重庆市少数民族聚居区,共有少数民族人口183万,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2.7%。长期以来,重庆少数民族大多聚居于远离城市的农村山野,过着封闭农耕的乡村生活,保留着大量的传统习俗。近年来,随着城乡统筹战略的实施,城乡高速公路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重庆农村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冲击与转型。从当地少数民族物质文化传承来看,一个真实的现状是:土家吊脚楼、苗家木屋,逐渐被钢筋水泥铸成的小洋楼、小平房所取代,苗家搓衣板、鼎罐、草凳被现代化的洗衣机、电饭煲、沙发所代替。从当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来看,一个典型的现象是:苗家青年男女谈恋爱已经不再唱苗家山歌,而是到电影院卿卿我我;土家青年男女也不再跳起欢快的摆手舞欢迎远方来的客人,而是到歌厅与客人k歌狂欢。嫁娶习俗更是和现代都市人无异,车辆迎送,婚纱西服,现代感十足。种种现状与现象表明,在先进的传媒技术及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传播中正在被鲜明地解构与建构。

现代建构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保留特色的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在全球化的今天,保留自身文化特质与精髓,就是保留自己赖以生存于这个多元文化世界之中的根本。因此,少数民族自身必须慎重选择自身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在这一思考和实践中,有人主张,少数民族文化应当保持传统不变,否则就会失去其独特性;也有人认为,少数民族文化应当大胆创新,否则就会失去其生命力。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合理性,但易走极端。理性的做法是反对“一刀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论哪种模式,任何一项具体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都应当有一个基本的准则和宗旨,即满足当地少数民族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要满足这一需要,除了现代化,少数民族别无他路。

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对中国而言,现代化的实质是提高全民族、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现代化对少数民族而言,尤其具有双刃性,一方面,现代化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可以改善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现状;但另一方面,伴随而来的先进文化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会形成极大冲击和影响,会使少数民族弱小的文化在某些层面上“均质化、淡化和湮没而处于社会上装饰性的、残留的或边缘性的地位”。①因此,如何面对不可回避的现代化趋势,建构适宜自身发展且兼具本民族文化特质的生活方式,是少数民族必须解决的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建构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现代建构,才能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才能使其真正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获得更好的发展,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其价值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

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建构策略

1998年,美国传播学家鲍尔·洛基奇以多种研究手段对网络化时代传媒转型背景下传播系统和社区归属(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其研究成果《传媒转型:改变社区粘合纽带》一文中,从生态学构架的视角提出“传播基础结构论”,认为传播基础结构由两部分组成:邻里趣闻轶事讲述系统和传播行动的环境(见图)。

邻里趣闻轶事讲述系统包括宏观的趣闻轶事讲述者:主流媒体(主流媒体主要讲述的是整个城市、国家甚至是世界的故事,讲述对象可以是这个城市、县或是地区的所有人口);中观的趣闻轶事讲述者:当地媒体和社区组织(对象是这个城市的某个特定地区);微观的趣闻轶事讲述者:居住在某些地区的居民本身。传播行动的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行为周围的所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鲍尔·洛基奇的“传播基础结构论”对于新媒介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与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结合重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笔者对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建构提出如下三点策略:

一是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建构,即主流媒体、当地媒体和社会组织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本身应对自身所担负的民族文化传承使命应有着清醒的认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与传承过程中,少数民族群体自身应当居于主导地位,主动传播,主动反馈,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提升本民族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是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建构过程中,有关各方应当对传播行动的环境有着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分清阻碍或鼓励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各种因素,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特征、交通状况等,辨识促进或阻碍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社会文化特征,如低俗文化、落后文化等,从地理上打通闭塞的交往环境,从心理上构建一个开放的沟通环境。

三是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在任何一个环节,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建构必须在着眼于当前实际且兼具长远规划的基础上,基于满足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基本需要和更高需要这一核心理念。这里的物质需要,不是短期内的经济提升,而是因地、因时制宜,形成可持续增长;这里的精神需要,不是随大流,走媚俗路线,而是应当有本民族精神内涵。

【本文为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与重庆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QNRW48)以及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乌江流域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从传播学视阈看民族文化解构与建构》(项目批准号:2012Y 04)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美】德尼·古莱:发展伦理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页

参考文献:

①蔡骐:《文化·社会·传播》[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张舒予:《论网络时代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J],《复旦学报》,2003第4期

③牟岱:《论国家民族文化的建构》[J],《社会科学辑刊》,2004第5期

④张志 王晓英主编:《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C],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第14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成因分析;大学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077-0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民办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拔起。民办大学是大学的新生力量,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大学,虽然没有深厚的文化底缊,但是,大学的各项功能依然存在。大学,自纽曼“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场所”的断言与中世纪巴黎大学模式,经威廉·洪堡“大学也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的创见与柏林大学模式,到范·海斯“大学还是提供社会服务的部门”的新识与威斯康星大学模式以来,在历史延展中承担了育人、科研、服务的职能。大学文化,是大学之根本,一个大学能否发挥出它的职能,与它的大学文化建设有着紧密联系。所以探讨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的建设途径有一定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文化内涵的理解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包含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大学文化,泛指大学内部的一切活动及活动方式,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最高表现形式。大学文化不仅仅只是一些校园活动、宣传标语、刊物、板报、宣传栏、校园绿化等外在物质形态表现,而且还包括办学思想与理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和行为准则、制度、教育模式、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评价标准等。

二、民办大学文化建设成因分析

目前各类民办大学的办学质量参差不齐,既有高水平的民办大学,也有中低水平的民办大学。总体来说,民办大学在硬件建设上有一定的优势,有崭新的教学大楼,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先进的计算机机房等设施。但是民办大学没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没有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没有自己的特色专业、特色学科,缺乏社会声誉,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民办大学的投资主体往往不是专门的教育工作者,不熟悉、不了解大学的教育管理运行方式。大学的管理目标与企业的管理目标是完全不一致的,因此管理方法是大相径庭,但是有些民办大学的投资者却过多地参与到大学的管理事务,外行人指挥内行人,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纠纷,严重影响日常的教育管理。

民办大学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良莠不齐、整体教学水平不高。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屈指可数,甚至是没有。

由于民办大学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它的教育管理制度一般采用拿来主义,也许在民办大学的初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毕竟教育对象不同,管理制度也应相应地有所变化,这样才能因材施教,更贴切自己学校的特点。有些民办大学管理制度要么过于严格,类似高中的教育延伸,要么过于松懈,彻底“民主”,这些都是不利于教师、学生、学校的全面的、长远的发展。

三、民办大学建议大学文化的途径

1.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管理机构,实行民主、科学的管理模式,这是民办大学实现有效管理的基石。民办大学是民间投资,有些投资主体比较强势,过多地涉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形成了专制的、家族式的“一言堂”的管理方式。因此为了更好地管理民办大学,必须避免投资人和教育管理者之间的冲突,将两者的关系独立开来,成立校董事会,授权予校长,建立校长责任制,聘用专业的教育管理人员,成立各类专门的职能机构,由校长牵头开展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

2.组建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高层次的教师队伍,这是民办大学培养人才的根本保证。由于民办大学的体制原因,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不高,兼职教师较多,新教师较多、退休教师较多、甚至在有的民办大学兼职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主体。这种状况严重影响民办大学的教学质量。这样的师资力量对于学生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只有一流的师资,才有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解决教师的编制问题,让民办大学的教师纳入到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中,解决广大教师的身份问题,才能使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才能使每一位教师以校为荣。

3.加强各类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建立必要的奖惩制度,这是民办大学发展的客观需要。规范民办大学内部管理,建立有助于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各种激励制度,做好奖罚分明,全校教职员工形成共同一致的价值观点,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风格。

4.建设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这是民办大学建立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大学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学科建设、特色专业是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民办大学只有建立起自己的特色学科、特色专业,才能培养出有特色的专业人才。

5.多途径地建设校园文化环境氛围,这是民办大学建立大学文化的必要载体。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建立先进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硬件设施。

四、结论

民办大学的大学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它涵盖了一个大学全面建设,体现了民办大学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它体现了民办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办学目标、办学方向。

参考文献

[1]吴勇.大学文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M].中学大学出版社, 2010.

第15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中国梦;制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005-0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缺少文化内涵和文化发展目标,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标志和关键支撑,文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具有全面引领、境界提升的作用。”高校要认真研究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以大学精神为指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前正处于转型时期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因民办高校社会化办学的因素,造成民办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普遍存在功利化倾向,具体表现在对文化建设内涵理解不够深刻,缺乏战略规划和制度保障,精力和财力投入也相对不足;重形式轻内涵,内容仅限于组织文体活动,打造建筑风格等方面;缺乏鲜明个性,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

(一)核心价值观体系尚未建立,校园精神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不足

民办高校办学历史大多不超过三十年,办学历史文化积淀较少,校园文化建设上普遍存在急切近利色彩,有的院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一味强调发展娱乐文化,追逐社会流行文化。基于此,分析发现民办高校并没有形成具有核心价值的精神内核,缺少精神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不足。

(二)行为规范体系尚未建立,行为文化的素质养成功能不足

民办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从办学基础和较短的办学历史出发,把教风和学风建设上升到“质量立校”和“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的高度,没有建立起以富有特色的校园制度文化教育、规范和激励全体师生,建立以良好教风和学风为主体的教与学的行为规范体系。只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职能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着重强调控制功能,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操作实施,人为地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置、课程开设等割裂开来,因而,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导致校园行为文化的素质养成功能不足。

(三)统一的校园风貌体系尚未建立,物质文化的情操陶冶功能不足

民办高校虽然起步晚,但在校园物质文化方面建设方面还是下了力气的。当然,这与民办高校的生源竞争有关,因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显性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必须要转化成各项具体工作,才能体现出功效。所以民办高校认为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就是不断地盖大楼、公寓等教学设施,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的漂亮美丽,这种理念曲解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意义,从而使得校园文化陶冶情操的功能发挥不足。

(四)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知尚存在误区,文化引领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当前,民办高校从规模和数量上已占领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社会各界对民办院校依然存在着各类歧视和偏见。受传统就业观念和升学观念的影响,孩子就读民办院校仍受到家庭和社会歧视。以上因素造成民办高校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无暇顾及校园文化的学校内涵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难以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国家引导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政策实施后,民办高校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要应对这个挑战,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建设稳定、健康、有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要建设特色大学文化,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我们研究认为,应采取以下基本措施。

(一)必须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认识水平

一是要提高决策层的认识。要将大学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把它摆到应有的位置和高度,才能真正加强对大学文化建设的领导,保证大学文化建设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二是要研究和继承办学的文化和传统。通过编研校史、开展校史教育、学校优秀传统教育等,对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进行宣传,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荣誉感和对学校文化传统的认同感,从而使师生员工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中去。三是要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形成全员参与的校园文化共建机制。

(二)以中国梦为统领,提高精神文化水平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也是每个人的梦想的集合。要让每个人拥有自己的合理的梦想,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之间存在多维度的交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这些交集,逐步构建起理想信念教育的“小气候”与“软环境”。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使环境资源本身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熏陶着学生。通过思想观念的引领和行为规范的约束,把“中国梦”融入高校校园生活之中,以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

(三)以教学、科研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性和品位

梅贻琦先生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精神是知识分子精神的结晶和缩影,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主要依托或载体,大学精神反映了大学教师的价值准则、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因此必须加强师资建设,特别是师德建设。树立“办学以师为本”的理念,打造一支优秀的教职员工队伍,构建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要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大学文化的层次;同时不断加强师生员工的人文修养,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师生员工的人文素质;以报刊为载体,集聚校园文化底蕴。

(四)继承和发扬民办高校举办人的精神文化

民办高校的校长(举办人)是学校的灵魂人物和神经中枢,他们所具有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能够积淀成可贵的大学精神,他们所具有的超前教育理念,成为学校发展史上熠熠闪光的精神丰碑。如姜维之先生之于西安培华学院,丁祖诒先生之于西安翻译学院,任万钧先生之于西京学院,等等,他们已经成为这些民办高校的人格化象征。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事实也表明,民办高校校长(举办人)作为学校的最高管理者,对大学精神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这些创校者们顽强的坚守个人信仰,矢志不渝地从事所钟爱的民办教育事业,是艰苦创业的楷模,廉洁自律的良师,卓越的民办教育家。他们的人格、学识、风范、品质,都整个地化为了大学精神所散发出的思想观念,并产生一种有持续性的校园生活、文化现象,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特质。

(五)发挥民办高校校长的领导作用

民办高校的校长大都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基层实践经验、教学阅历等,都担任其他重要的社会职务,具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资源,同时具备较高的思想品德、业务水平、组织领导能力、改革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他们长期在高校工作,对师生都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能够使学校在主体方面长期保持相同的教育传统和理念,并得以系统地贯彻实施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发展战略。同时,他们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干家,是拥有系统办学理念和思路的理论家。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在他们身上有很完美体现。他们都很注重高等教育研究,关注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问题,并经常撰文探讨办学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他们形成了具有某些共性又各具特色的系统的办学理念和思路。

(六)建立校企协同文化创新机制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和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民办高校正面临着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民办高校应以适应社会需求,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引入、融合企业文化,为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具体做法一是促进学校和企业文化的交流,扩大文化交流的范围和载体;二是促进企业和学校的人员交流,实现人员互聘、资源共享、共同育人,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作用;三是实行企业订单培养模式,按照企业的需要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以及实行学生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促进学生将校园文化的内容带到企业,同时实现学生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加深对企业的感观认识,以进一步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契合度。

三、培育民办高校大学精神的思考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决定着大学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是提升大学品质的关键因素。在民办高校大学精神培育方面,笔者认为可做以下探索。

(一) 领导治校思想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点

作为民办高校,大学精神的培植不能令其自我形成,而是需要主动培育。要尊重民办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要推进教育观念创新,确立与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推进制度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尊重学校传统与历史,弘扬办学传统,升华办学理念,要准确定位,明确办学思路;要在突出个性上下工夫,在形成特色上下工夫,积极引领和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

(二)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心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大学”和“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贯穿学校建设发展全过程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它体现着学校的使命、宗旨、价值观,是学校发展观概括性的表述。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要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符合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符合自身实际并具有鲜明特征。例如,西安培华学院确立的办学理念为:“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它主要体现了三个内涵:一是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而不应当是以物或以经济为本的教育;二是教育应当是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教育,而不应当是以少数人为本的教育;三是教育应当是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为本的教育。同时,“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也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和升华。

(三)师资队伍建设是培育大学精神的关键

梅贻琦先生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精神是知识分子精神的结晶和缩影,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主要依托或载体,大学精神反映了大学教师的价值准则、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因此,民办高校必须加强师资建设,特别是师德建设,必须以师德建设为先导,来筑牢大学精神的塔基。要树立“办学以师为本”的理念,打造一支优秀的教职员工队伍,构建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要让学校成为培育名师和大家的土壤。

(四)校园文化建设是培育大学精神的载体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精神的表现形式。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精神、价值、作风和理想追求,美丽的校园环境只能给人留下表面印象,而校训、学风、教风等价值层面的成分才真正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实实在在的影响。要努力建设宽松、严谨的校园文化,这种理想的文化氛围给人提供包容的、良性的学术环境,有利于引导教师自由治学,也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想,唤醒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

(五)建构现代大学制度是培育大学精神的基础

民办高校有不同于公办高校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善。由于资本逐利的本性,容易使教育丧失公益性,依附资本,丧失独立性。因而,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制度意义更大。因此,民办高校必须加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通过“一章八制”的建立,保障大学作为“精神殿堂”的地位,保护大学促进与引导社会发展的大学精神。只有充分利用大学制度的价值理性,通过制定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并建立健全用各种规章制度并以此统领教育教学工作,才是体现文化价值和通向深化大学精神的蹊径。

总之,将大学精神贯穿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对改善校园文化现状,提升校园文化质量,培育大学精神,全面优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宝生.民办高校培育大学精神刍议[J].民办教育研究,2008,(10).

[2]王庆如.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

[3]张伟东,吴华.以校园文化引领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探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

[4]程立峰.对当前民办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探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