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护理管理的职能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09)12-0016-02
在现代医院护理管理过程中,作为最基层的护理管理者,起到的是维护大局、协调四方、保障质量等重要作用,担负着多元化的角色。她既是管理者,又是精细护理工作的实践者,是整个护理工作质量的最重要环节,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
那么,在现代医院管理过程中,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管理者――护士长,应具有哪些素质与能力哪?主要表现如下几方面:
作为护理工作管理者,护士长既要准确地分析工作状况、护理队伍素质构成、护士心理的共性与差异、护理工作的难点等等,又要有精细的应对预案和完整的解决措施,才能有效地解决护理工作中问题,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护理任务。
1 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身建设,有效地施治
身为护理工作的管理者,既是领导者又是实践者,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基础。任何简单、机械、教条地管理,是无法完成现代管理工作的,是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证实的失败教训。那么,作为护理工作的管理者――护士长,在自身建设上有那些要求或应具有那些素质哪?
1.1 政治素质要求
管理者必须明晰本行业肩负职业道德标准和党和政府对卫生工作的要求、本职业的社会使命、本单位本部门对本职工作的标准要求。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没有制度与标准,管理是难以得到实施的。政治的原则性、强烈的责任意识是对管理者素质的第一要求。
1.2 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
在专业性知识性很强的部门里,对管理者的要求是很高的。管理者是不能成为本部门业务技术的门外汉的。管理者同时也具有教育者的职能,管理者也必须是新的知识技能的先行者,否则在管理中会闹出很多笑话,无法实施管理。管理者除了在护理学科上和医学心理学上要有很高的造诣之外,还要对涉及人类学科相关的多种社会学科进行学习研究,从而增强自己的知识技能修养、文化修养、伦理道德修养、理性思维修养等,为护理团队建设和有效实施护理工作计划奠定扎实的知识技能储备。
1.3 管理技能的要求
管理者实施管理行为,必须实施科学化管理。管理技巧实际上更多的是管理者的人格与魅力的展现。管理者要具有公平、公正、不分远近亲疏的管理原则,知人善任的用人策略,理解、关爱、帮助的情怀,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的示范作用,合理科学的工作布局,等等。这些都是涉及管理者威信和有效实施管理成败的关键。
1.4 制订工作预案的能力要求
管理者应对上级工作要求、本部门的专业特点,每个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特点和在工作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等等,制定科学保全预案和应急处理的措施,防患于未然。
管理者的能力素质高低,关系着工作团队的建设,关系着工作计划和工作质量的实施与高低。护士长针对着患者特殊群体和自己的工作团队素质能力构成,必须从完善自身素质建设开始,完成实施管理行为的第一步。
2 以人为本,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疏导减缓压力
作为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要想使患者住着安心,医护人员工作着的开心,那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充满人性关怀以理解信任为主题的人文坏境。护士长有义务有责任作为这个小环境的倡导者和坚定的执行者,从自己的团队开始实施。
2.1 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要求前提下,要设身处地地体谅护士,关心体贴她们的心理感受,疏导不良的情绪,培养护士的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加强意志锻炼,提高心理耐受力。同时为她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条件,丰富其文化生活,组织和鼓励她们多参加文体活动,以积极的方式放松身心和适当的宣泄方式疏解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2.2 加强业务培训和提高护士应对各种事物的能力。业务知识与业务技能的提高,也是增强护士工作自信克服自卑的有效手段之一。教育护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热爱本职工作,客观地看待得与失,排除不利因素的影响。
2.3 科学合理地安排护士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时间表,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照顾护士在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合理安排人力,用人之长,根据科内每个护士的能力、性格以及特长,确定其工作岗位。
第四,建立公平、公正、平等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避免人治的陋习,奖勤罚懒,积极鼓励和提高业务水平突出或在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护士,充分地发挥其工作动机和成就感。创造条件地提高护士的收入,通过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将护理服务工作与经济效益、整体绩效工资挂钩,并不断地创新以高质量护理增值服务,为医院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护士的辛勤劳动得到合理的回报。
【关键词】护士长;管理职能;领导技巧
管理职能及其领导技巧是科学管理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要领导技巧而无管理职能必然导致失败;相反,单纯强调管理职能而忽略了领导技巧。本文就护士长的管理职能及领导技巧进行如下探讨。
1护士长的管理职能
计划、组织、指导、评价是管理的四个职能。有效的护理管理体现在组织一个工作群体、拟定计划、做出决策,充分调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并把人、财、物合理安排以取得护理质量的高效优质。因此,现代护理管理者应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管理过程中抓好以下环节:
1.1善于计划管理工作是一种引导群众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护士长首先要学会计划工作。计划工作的核心是择优,寻求能获得较大效益的行动方案。不做计划,工作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
1.2合理组织根据确定的计划,合理地组织人力、物力去努力实现目标。各项计划都要具体落实到人,使每个护士都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责任。在一般情况下,整体效能不是群体成员的个体效能的简单相加,而可能超过、等于或低于个体效能之和。管理者的组织责任就是要使各项计划都有最佳人员组合,施行最佳方案,以取得最优效勇。
1.3科学指导护士长要以最有效的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指导,注意所分配任务的执行情况、协作情况及落实计划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1.4认真进行评价护士长应根据护理职能部门所制定的效率指标、质量指标和时间指标,对个人和集体所进行的护理工作做质和量的分析、评价。通过评价,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加以改进,从而使管理工作不断完善达到实效。
2护士长的领导技巧
护士长从来不会是孤立存在的,她们是通过对本护理单位内的其他工作人员施加影响,还应学会使用一定的领导技巧,从而确立真正的领导威信,来实现既定目标的。
2.1决策解决问题的技巧护士长做为病房管理者与组织者,应该能够识别环境中现存的和潜在的矛盾与冲突,运用一定的技巧,给予果断处理。为工作人员和病人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2.2具有创造性思维护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决定了护理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护士长在实践中应该打破框框的束缚,运用创造性思维,锐意改革,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
2.3沟能交流的技巧护士长角色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决定了护士旗必须有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2.4激励的技巧激励是通过有针对性地采取某种刺激来激发人的内在动力,推动和控制人向着既有个人需要,又有组织目标需要而奋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3问题与对策
3.1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护理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护理管理者缺乏先进的管理意识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护士长通常是由医院及护理部任命,而且多是按阶梯(论资排辈)或工作表现(好护士)从临床提拔使用。在实际工作中有人做为一名护士是优秀的,但做为一个护士却显得不够成熟。
3.2对策
3.2.1开展对在职护士长科学管理知识的继续教育科学的管理,需要科学的管理知识。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在职护士长是中专毕业。在校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护理管理知识。因此,开展对在职护士长的继续教育,更新补充现代科学管理知识与方法,以及社会和人文科学知识,才能增强护士长的宏观控制能力和微观管理水平,树立正确的“领导威信”,才能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
3.2.2在护理教育中增加护下管理的课程目前,大多数护理专业学校中,护理课程把重点放在了护理技术上,而忽视了必要的护理管理知识。
3.2.3以工作能力为基础选择护理管理者护士长应有自信心、有高层次专业技术能力、具备分析思考能力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这样选拔出的护理管理者能更有前途。因此,医院及护理部领导在考核和提拔护理管理人员时,应坚持护理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双项达标。
总之,由于现代管理技术和护理专业技术的日新月异,要求护理管理者必须不断地更新和拓宽护理管理知识,有效地行使管理职能和领导技巧,不断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菊英摘译.你的领导技巧何以行之有效,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4,12(3):121.
【关键词】护士;成本核算;经营管理
目前,我国医疗体制逐步转型,许多医院正从医疗事业型向服务企业型转变,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加快医院的发展,成本核算工作也逐渐被重视起来[1],成本效益之比是考核医院管理的主要经济指标。而护士是医院管理的主体,也是物资领取、支出的关键环节,因此,护士参与成本核算对医院的经济经营至关重要,而且在管理过程中提高了护士综合能力和参与医院建设的意识,3年来,我院实行了全成本核算,增强了全院人员的成本费用意识,降低消耗,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不断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管理水平,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学习热情,增强了经济管理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的体会如下。
1 医院经营管理给护理管理者带来的思考
1.1 医院经营管理的现状,护士成本核算意识淡薄,传统医学模式下的护理人员认为成本管理是领导的职责,几乎不参与成本目标的制定,甚至在耗材、水电等方面浪费许多,使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1.2 人员问题 ①以往,正式护士分到医院,各科抢着要。自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以来,因为护理人员当月的工资和奖金要计入下个月的成本,部分科室为了减少成本,宁愿要合同护士,而不要正式护士,宁要年资低的护士,而不要年资高的护士,致使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下降;②减少护理人员的数量,致使人员配备不足,达不到要求的床护比和医护比。人员短缺,护理人员只能超负荷工作,加重了护理人员的负担,给护理人员的身心造成了不良影响。
1.3 物品消耗 为了减少成本消耗,该使用的物品不使用,
该更换的不更换。如限制使用一次性的物品,床单、被套不能及时更换等。
1.4 继续教育 科室为了减少成本,限制人员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短期学习。
2 对策
2.1 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是国家和军队医疗改革的需要,是医院竞争和发展的需要;提高全院人员的成本意识,是提高效益、减少浪费的重要举措,是医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专项培训经营管理、成本核算是护理人员新的职责,为她们提供专业培训是必要的。学会运用一些统计学知识、金融术语、计算机管理、建立统计表格等方面的知识。
2.2 合理配备护理人力资源 医院根据科室床位展开的床位数量,科室专业的特点,实际护理工作量的大小,由医院统一编配护理人员的数量,护理部根据编制人数调配护士。同时注重人员职称、年资的合理搭配。每个护士站(40张床以上)配备1名高年资护士负责管理,要求熟悉科室业务,了解科室运行的基本情况,责任心强,敢于管理。同时掌握本护士站固定资产和流动物资账目;熟悉医疗过程中使用消耗物资的性能、成本、利润;掌握医疗收费及医疗保险相关政策等情况。
2.3 护理部加大对科室护理质量的监管力度 坚决执行等级护理制度,护理部人员经常深入科室第一线,督导、检查护理工作,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把好护理环节质量,使整体护理真正落到实处。
2.4 调整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提高“质量”分值,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成本,减少浪费,增加经济效益。严格执行《护理质量考评办法》,质量与效益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2.5 资金管理 根据科室的奖金数量,按比例提取作为科研基金,为本科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使用。该项资金由医院财务代管,按实际消耗报销,专款专用,当年用不完的不再退给科室。2年来的实践证明,只要严格按护理规章制度办事,把好护理质量关,有利于推行医院全成本核算,更有利于医院的发展。
2.6 物资管理
2.6.1 计划领取 根据医院经济指标和科室运行状况,做到计划领取,保证临床正常使用,避免大出大入,造成积压和浪费,或出入不均衡影响职工的利益。及时掌握临床物资支出和成本利润的关系,在确保患者利益不受损害的情况下,做到合理支出,正当获利。
2.6.2 维修保养 对科室固定资产定期清点,杜绝流失或积压。加强医疗仪器安全使用的培训,检测和保养要有记录,抢救仪器做到4固定(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定时核对消毒、定量供应),时刻保持在备用状态,并有紧急替代预案。
2.7 统计分析 每月对所领物资进行清点,核对帐目,对有异议的项目查找原因,制定管理措施。掌握科室收入与支出情况,及时调整经济指标和领取计划。特别是千元以上贵重医疗消耗品,要做到账物相符,查对及时。
2.8 日常管理 日常消耗品建立基数,定时清点和补充。对更新替换的消耗品应做性能、质量、费用、操作等方面的临床试验比较,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物资使用情况,择优使用。
2.9 绩效管理
2.9.1 目标管理 结合医院指标,制定科室管理目标,落实到班组。目标管理应是综合性的,不能只强调经济指标,更多考虑科室的发展和患者的利益,以优质服务为宗旨的效益指标。
2.9.2 个人量化考核 即:工作数量、质量、安全、服务等综合考评。其中,患者的满意度、参加健康教育、医护合作等,也在考核之列。
3 应注意的问题
3.1 保护患者利益,维护医院声誉
3.1.1 尊重患者权利 医院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患者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忽视患者利益的短期行为将有损于医院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尊重患者的医治权、知情权、决定权、申诉权、保密权等。在实施医疗行为前,应向患者及家属阐明检查、治疗的目的、方法、费用等事项,让患者选择决定能接受的项目,尤其是自费项目必须争得患者同意,并签属自费协议后方可执行。
3.1.2 提供人文服务 关心患者的疾苦,主动服务,增强信任度。护士不仅要了解与疾病相关的内容,也要掌握患者的经济情况,报销途径。主动介绍医疗保险实施过程中的用药、检查、申报程序。对经济困难的患者,入院时与医生及时沟通,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尽量缩短住院时间,选择患者能接受的检查和药物,减少支出,增加患者对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在提高和维护患者权利的同时也维护了医院的声誉。
3.1.3 选择优质产品 选择医疗耗材应优质廉价,在不违反消毒隔离原则的基础上,为患者节省费用,为医院节省支出,同样的消耗品要进行临床比较,择优使用。如:静脉输液针的固定,许多的患者采用普通输液贴会出现固定不牢,增加更换次数。但如选用透气效果好的输液贴固定,不仅使患者舒适,更增加了治疗的安全性。在使用中发现问题记录下来,及时反馈,对产品的改进、研发及护理科研提供可靠依据。
3.2 树立节约意识,挖掘内部潜力 勤俭节约在护士中被淡忘了,经常进行传统教育可增加护士的主人翁意识。强化教育和必要的管理措施,可逐渐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如:及时维修公共设施,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等,在浴室、厕所等处有明显标记,废弃纸张装订成册,重复利用,引入经济管理思路和市场机制,灌输成本控制观念,并适当的与个人经济挂钩。
3.3 严格管理程序,落实审批制度 严格遵守医院物品领取审批制度,固定资产由科主任审批后报物资管理部门入账并备案,日常消耗品领取需3人签字,每月清理核对1次。贵重物品(千元)建议使用登记,并与领取账目核对等,每季度清理所有库存,避免过期积压。
3.4 加快床位周转使用,缩短平均住院日,是医院经营管理的主要手段。
4 体会
4.1 对护理工作的影响 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对护士赋予了新的职能,参与医院管理,关心医院发展,已成为护士自觉行为。过去护士管理物资不讲效益,使用消耗品不讲成本,造成物品积压浪费,增加患者的支出。成本核算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利益,所以,过去只有护士长操心的事,变成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操心。患者的环境舒适了,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融洽了,减少因医疗费用不明确引起的纠纷。患者反应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高了。医院的经营管理推动了护理工作朝着全面化、精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4.2 对护士的影响 参与医院经营管理改变了护士的观念,也重新认识护士作为管理者的职能,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做好住院患者的管理,关心科室发展,主动创造条件加快床位周转等等,合理化措施和建议层出不穷,管理型人才在工作中显现出来。同时,也激发护士要求学管理,懂经营的热情,为培养新形势下的护理专业技能综合管理人才探索方法和路径。
5 讨论
英国卫生部已经开始将病房管理和科室预算移交给病房护士长或主管护士[2]负责,护士长也称经理或管理(manager),他们能够将护理预算与专业技能综合应用,控制和审计在物资和设备方面的花费,在缩减开支,有效管理的预算对于过度花费和低花费的监测起关键作用。我国的卫生改革刚刚开始,医院经营管理处于摸索阶段,护士长承担护理学科发展与科室经营管理两方面的任务,管理着科室的财务和设备,工作压力影响到他们的健康和工作质量,同时,他们也缺乏经营预算和经济管理方面基本知识的培训。因此,设定专人承担此项工作,培养和训练医院管理预算方面技能,将会为护士提供一个控制自己工作环境和发展自己职业的机会。
参考文献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92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适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高层次的需求。同时,对护理人员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护理模式下,产科护士服务的对象既包括产妇和新生儿,又包括产妇的家属。服务的内容除了常规性的治疗护理外,很大一部分是对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服务。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对产妇起到减少痛苦、促进健康、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帮助家属掌握护理技能的作用[1]。护士长作为管理者,只有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确保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得以顺利实施,促进母婴健康。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适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高层次的需求。同时,对护理人员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护理模式下,产科护士服务的对象既包括产妇和新生儿,又包括产妇的家属。服务的内容除了常规性的治疗护理外,很大一部分是对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服务。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对产妇起到减少痛苦、促进健康、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帮助家属掌握护理技能的作用[1]。护士长作为管理者,只有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确保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得以顺利实施,促进母婴健康。
具体做法
具体做法
制定健康教育路径:护士长组织科室骨干进行讨论,结合产科护理常规,制定自然分娩、剖宫产两种健康教育路径,并在实践中逐步修改、完善。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每天分别进行不同重点内容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技能指导,遇有特殊情况或病情变化时及时调整路径,避免了护士不切实际、填鸭式地灌输、临床收效甚微的现象。
制定健康教育路径:护士长组织科室骨干进行讨论,结合产科护理常规,制定自然分娩、剖宫产两种健康教育路径,并在实践中逐步修改、完善。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每天分别进行不同重点内容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技能指导,遇有特殊情况或病情变化时及时调整路径,避免了护士不切实际、填鸭式地灌输、临床收效甚微的现象。
组织学习:每个月进行健康教育路径学习,每周晨会提问两次,促使护士全面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同时,加强对护士的沟通技巧、母乳喂养技术培训。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主体,必须具备熟练的沟通技巧、行为训练技巧、评估能力和丰富的产科知识。
组织学习:每个月进行健康教育路径学习,每周晨会提问两次,促使护士全面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同时,加强对护士的沟通技巧、母乳喂养技术培训。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主体,必须具备熟练的沟通技巧、行为训练技巧、评估能力和丰富的产科知识。
制定责任护士岗位职责:护士长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的原则要求实行APN排班模式,病区分成两个责任小组,并选出2名临床经验丰富、知识技能水平高、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担任组长。每个小组3名护士,每位护士分管产妇≤8位,全面负责产妇的治疗、护理及具体健康教育指导。责任小组长负责:①健康教育路径的制定及特殊情况下的变通,指导责任护士实施健康教育;②每天检查健康教育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措施不到位及时补充;③参与健康教育讲课,每人每个月讲课1次。责任护士轮值白夜班,两个小组分别留1名护士值午、夜班,负责产妇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由相对固定的护理人员连续提供护理服务,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延续,真正做到无缝隙护理。
制定责任护士岗位职责:护士长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的原则要求实行APN排班模式,病区分成两个责任小组,并选出2名临床经验丰富、知识技能水平高、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担任组长。每个小组3名护士,每位护士分管产妇≤8位,全面负责产妇的治疗、护理及具体健康教育指导。责任小组长负责:①健康教育路径的制定及特殊情况下的变通,指导责任护士实施健康教育;②每天检查健康教育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措施不到位及时补充;③参与健康教育讲课,每人每个月讲课1次。责任护士轮值白夜班,两个小组分别留1名护士值午、夜班,负责产妇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由相对固定的护理人员连续提供护理服务,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延续,真正做到无缝隙护理。
有效实施健康教育路径:①通过护士与产妇及家属语言及非语言的交流来实现。抓住最有利的教育时机,针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个体的差异性,以及产妇所处的不同阶段(如分娩当日、产后第1天、第2天等),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如口头讲解、书面护理技巧告知、小组式教育(同病房)、手把手教(母乳喂养的姿势、技巧、挤奶的手法、凹陷的处理等),口头指导与书面结合、宣教与提问相结合等方法,指导产妇进饮食、下床活动、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自护等具体内容,教会家属护理宝宝的技巧,有效促进了母婴健康,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②通过责任小组长每天按照产妇的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检查,拾漏补缺,持续改进,完善健康教育内容,提高健康教育效果。③出院时发放健康教育卡,内容包括产后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复查的时间及内容、咨询电话号码等。
有效实施健康教育路径:①通过护士与产妇及家属语言及非语言的交流来实现。抓住最有利的教育时机,针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个体的差异性,以及产妇所处的不同阶段(如分娩当日、产后第1天、第2天等),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如口头讲解、书面护理技巧告知、小组式教育(同病房)、手把手教(母乳喂养的姿势、技巧、挤奶的手法、凹陷的处理等),口头指导与书面结合、宣教与提问相结合等方法,指导产妇进饮食、下床活动、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自护等具体内容,教会家属护理宝宝的技巧,有效促进了母婴健康,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②通过责任小组长每天按照产妇的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检查,拾漏补缺,持续改进,完善健康教育内容,提高健康教育效果。③出院时发放健康教育卡,内容包括产后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复查的时间及内容、咨询电话号码等。
制定健康教育评价标准:护士长每天巡查。通过每天5次巡视病房的时间,检查产妇的健康状况及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家属护理宝宝技能的掌握情况等。主要内容:①产妇及家属能否准确回答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如母乳喂养好处、何谓按需哺乳、如何知道宝宝吃足了等;②产妇自我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了解自己该进何种饮食、每天如何活动、活动量多大为宜;如何自己挤奶(奶胀时)、如何喂奶等;③家属是否掌握护理宝宝的技巧;④产妇和家属是否接受和认同护士指导的内容和方式;⑤产妇是否因知识缺乏引起并发症或反复出现的现象;⑥新生儿是否因喂奶不足出现脱水热、过早出现黄疸及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现象;⑦病区内母乳喂养成功率:通过以上指标,评估健康教育效果,对未掌握的产妇分析原因,调整或改变路径,进入下一个循环,直至目标实现,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制定健康教育评价标准:护士长每天巡查。通过每天5次巡视病房的时间,检查产妇的健康状况及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家属护理宝宝技能的掌握情况等。主要内容:①产妇及家属能否准确回答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如母乳喂养好处、何谓按需哺乳、如何知道宝宝吃足了等;②产妇自我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了解自己该进何种饮食、每天如何活动、活动量多大为宜;如何自己挤奶(奶胀时)、如何喂奶等;③家属是否掌握护理宝宝的技巧;④产妇和家属是否接受和认同护士指导的内容和方式;⑤产妇是否因知识缺乏引起并发症或反复出现的现象;⑥新生儿是否因喂奶不足出现脱水热、过早出现黄疸及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现象;⑦病区内母乳喂养成功率:通过以上指标,评估健康教育效果,对未掌握的产妇分析原因,调整或改变路径,进入下一个循环,直至目标实现,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制定奖惩办法:护士长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制定奖惩办法。出现的问题记录到责任人,每个月汇总1次,根据检查出的阳性问题次数,处罚前2名,奖励出现问题最少或无问题的2名。以此激励护士参与健康教育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制定奖惩办法:护士长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制定奖惩办法。出现的问题记录到责任人,每个月汇总1次,根据检查出的阳性问题次数,处罚前2名,奖励出现问题最少或无问题的2名。以此激励护士参与健康教育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讨 论
讨 论
提高了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通过护士的讲解,产妇及家属首先了解到母乳喂养对产妇子宫复旧、身体康复的好处及对新生儿的益处,促使她们积极、主动地配合护士的帮助和指导;护士手把手示范喂奶的技巧,直至教会产妇及家属喂哺新生儿的方法,使母乳喂养得以持续。个性化指导产妇进饮食,有效保证母乳分泌充足,在新生儿有效吸吮的情况下,胀奶明显减少。
提高了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通过护士的讲解,产妇及家属首先了解到母乳喂养对产妇子宫复旧、身体康复的好处及对新生儿的益处,促使她们积极、主动地配合护士的帮助和指导;护士手把手示范喂奶的技巧,直至教会产妇及家属喂哺新生儿的方法,使母乳喂养得以持续。个性化指导产妇进饮食,有效保证母乳分泌充足,在新生儿有效吸吮的情况下,胀奶明显减少。
提高了产妇满意度、护士知名度。护士固定分管≤8位产妇,负责产妇自入院到出院全程护理,在提供照护、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与产妇及家属亲密接触,护患之间互相了解,关系和谐。出院时送上的点名表扬信、锦旗,出院后电话咨询时指定护士接听,证明了产妇及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和满意。
提高了产妇满意度、护士知名度。护士固定分管≤8位产妇,负责产妇自入院到出院全程护理,在提供照护、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与产妇及家属亲密接触,护患之间互相了解,关系和谐。出院时送上的点名表扬信、锦旗,出院后电话咨询时指定护士接听,证明了产妇及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和满意。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奖罚调动积极性,护士长的有效管理是健康教育持之以恒开展的关键。产科护士大部分工作时间是进行健康教育,通过有效控制措施,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奖罚调动积极性,护士长的有效管理是健康教育持之以恒开展的关键。产科护士大部分工作时间是进行健康教育,通过有效控制措施,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得以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健康教育控制措施,在教会产妇的同时,对产妇的丈夫或其他家属也进行相关教育,让他们主动积极参与到整个护理过程中,对产妇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持和生活帮助,利于产后恢复,提高产妇的幸福感。同时,促进了护理新模式的发展,通过不断创新、完善与提高,使护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得以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健康教育控制措施,在教会产妇的同时,对产妇的丈夫或其他家属也进行相关教育,让他们主动积极参与到整个护理过程中,对产妇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持和生活帮助,利于产后恢复,提高产妇的幸福感。同时,促进了护理新模式的发展,通过不断创新、完善与提高,使护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周敏兰.护士长管理职能在骨科健康教育中的体现.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71.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及21世纪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培养适应现代护理学及社会需求的优秀护理人才是目前的重要课题。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的过渡,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续。带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问题。在临床教学工作中,护士长是重要的管理者,护士长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认知、掌握知识的程度、综合能力的提高等。因而,做好护理教学是每位护理管理者必须履行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在多年的临床护理教学中,笔者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受欢迎的教学方法,从2000年起规范化教学应用到临床带教环节中,经过具体实施收到满意效果,表现在每批学生在转科前进行的专科理论和操作考试中都能以优良成绩通过,在连续几年的护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调查中,均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 护士长坚持临床带教首日负责制,对于每批新到科室的护生,护士长尽可能亲自带教
1.1 意义:①布置教学计划及要求;②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护士长亲自带教,使学生感到对她们的重视,从而尽快清除陌生感,建立实习信心,积极投入到学习工作中。
1.2 内容:①介绍科室环境及大体布局;②介绍专科主要疾病种类及相关知识;③布置实纲中的具体计划及要求;④介绍带教老师及科室人员;⑤提示重要的护理工作制度及各班职责大致工作内容;⑥强调劳动纪律。
2 建立完善、统一的临床带教资料档案
2.1 意义:是保证规范性教学的前提,是帮助学生掌握全面实习内容的关键措施。
2.2 相关资料的内容:①对带教老师的选拔标准;②临床实习教学大纲;③临床实习教学计划;④教学活动记录本:包括专科理论及技能考核标准、考勤记录、医德医风考核成绩、实价、操作训练项目、教学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整改、护理查房记录、科室小讲座、教学总结等。
3 教学环节中具体参与管理
3.1 意义: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了解各带教老师的带教质量及管理。
3.2 内容
3.2.1 床头交接提问:在观察、交接病情时提出一些护理问题,能了解学生掌握专科知识的情况,也是对带教老师带教指导工作的检验;同时,在病床前直接进行一些理论讲解,能加深记忆,提高实习效果,学生普遍反映较好。
3.2.2 抽查专科理论及操作掌握情况:在实习中期针对实习计划对护生进行抽查考核,以掌握带教老师教学情况和学生掌握情况。对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情况及时整改。
3.2.3 检查护理病志:通过检查护理病志,发现学生书写病历中的缺陷,及时提出修改建议,使学生准确牢固掌握专科理论知识。
3.2.4 组织评教评学座谈会:在实习期间,护生与带教老师共同参加实习座谈会,征求学生对科室、带教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反馈带教老师对学生实习期间希望和要求,以便在下一阶段更好的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圆满的实习效果。
3.2.5 组织评优活动:实习结束后,师生互评,老师评优秀学生,学生评优秀老师,给予奖励,发放证书。
4 关心护生的整体情况
4.1 意义:不仅使其学业上提升,也能帮助他们在身心上得到健康发展。
4.2 对护生关心的内容
4.2.1 在学习方面:学习是关心的重点,不仅教会他们专科知识,也要教会他们做一个德才兼备有远大志向的人。
4.2.2 在生活方面: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比较娇惯、生活自理能力差,护士长作为长辈要关心她们的饮食起居及心理状态,帮助她们解决实际问题,使她们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轻松愉快地完成实习任务。
4.2.3 在就业方面:实习后期,护生们面临就业的压力,心理上有很大的波动,工作上不安心,作为护士长要关心这一问题,积极提供人才招聘的信息,对她们多给予鼓励、安慰,树立信心,使她们在压力大的情况下不影响工作学习。
【关健词】客户知识能力;客户知识管理
【论文摘要】本文基于客户知识能力,作了客户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1、引言
激烈的市场竟争和多样化的客户需求导致传统的市场导向被客户导向取代,高知识含量的客户被视为企业联盟者,与企业共同创造价值。客户受到重视,关键在于客户知识能力(Customer Knowledge Competence, CKC)的存在。CKC是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学习、尝试与创新的意愿以及参与积极对话的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一个综合函数,是可以超于组织边界转移的。因此,企业应超越企业联盟的范围,将价值的创造伙伴扩展到客户,充分挖掘CKC,以提升自我的客户资产价值。客户知识管理(Customer Knowledge Management, CKM)作为一项工具,为管理客户提供了很好的应用平台。
2、客户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1997年,Wayand和Cole首次完整地提出了CKM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构建一个系统来获取客户知识,并运用客户知识以及信息、技术建立更有价值的客户关系。2002年Gibbert等将CKM定义为:一个把技术和知识管理概念整合起来,帮助组织了解它的客户从而可以更好地为其服务并从中学习的过程。2005年,Rowley把CKM定义为优化组织和业务流程来促进客户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利用,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到目前为止,国外对CKM领域的研究大体侧重以下两个方面: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框架的研究,其中概念的界定为其理论框架的研究确定了基调,后者反过来又对前者起理论支撑作用。国外在CKM领域的研究初步形成了系统的研究体系,而国内研究大多尚停留在表面的概念辨析上。
3客户知识能力分析
CKM以客户的终身价值为核心内容,企业不仅要随时洞察客户知识,还必须积极地获取、共享和应用客户知识,这就是CKC。它是组织内部对客户信息的产生和融合过程。对富有知识的客户,如何获得信息并进行有效利用,需要企业具备相应的CKC。 CKC是客户关系管理流程的关键成功要素;是针对特定客户而产生及整合客户知识的流程;是企业活动过程被深植在客户头脑中,且不易从外部察觉的;是企业外部无法模仿、甚至是扩散的核心竟争能力。企业能否拥有CKC,是企业CKM的关键。CKC包括客户知识处理、营销与工T界面、高层主管参与和员工评估和报酬系统4部分。具体结构见图所示:
4、基于客户知识能力的客户知识管理研究
4.1理论研究
企业CKM活动目标是客户,主体是产品和服务。2002年,Michael , G . , Marl us ,L和Gilbert , P指出:客户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产品和服务,而应主动地参与创造产品和价值的过程;企业同样也要积极有效地采纳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对产品和服务进行不断改进,真正满足客制化需求。因此,Gilbert, P.等在分析CKC基础等CKM分为5种类型,归纳整理见表所示:
CKC是CKM的关键成功因素,客户与企业的互动是CKC形成的重要方式。CKM把客户视为企业知识的源泉和组织学习的动力,强调如何整合和分配知识资源以支持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进而实现企业CKC独特的、核心的竞争优势。五种类型相互交错,企业进行CKM时,采用一种还是综合应用应考虑企业具体情况而定。
4.2实证研究
北京仁和盛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是专营国内外办公设备、数码影像产品、消耗材料、设备配件并集批发、零售、售后服务维修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现以该公司为例,作基于CKC的CKM实证研究。
4.2.1公司客户知识能力分析
市场部、销售部、维修部是公司的主要部门,是CKC的主要来源。从产生客户知识的组织流程来说,主要是三部门与客户的关系,通过电话销售(间接)和市场销售、维修(直接)获取客户知识,进而跟踪回访,获得有效客户知识;从整合客户知识的组织流程来看,员工薪酬与客户购买力挂钩,员工将客户提交部门,部门通过对客户知识整理,形成新的客户信息,反馈公司高层,高层再进行综合评价,做出预测和决策。这是公司CKC形成过程,同时形成公司的无形资产。
4.2.2公司墓于客户知识能力的客户知识管理分析
(1)客户主动参与创造。由于公司的综合性,所以存在客户要求的差异性。公司服务的宗旨是使客户满意,这就考虑到个性化服务。而客户主动参与创造是个性化服务的一种方式。以DIY装机为例,客户将电脑配置要求反馈给公司,并参与装机及一些性能的检测。客户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有助于公司掌握客户知识,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2)基于团队合作的相互学习。部门之间:销售部通过电话或市场获得客户知识,维修部负责售后服务,两部门相互协作,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形成公司CKC。客户之间:A, B客户都购买公司产品,相互沟通了解,若客户满意度较高,易于形成长久客户,增强CKC,带来周边绩效。
(3)合作研发。公司定期作客户回访,了解客户满意度。由于公司以销售为主,客户并不能全面参与研发,只在维修时,技术人员可现场示范并教授客户基本知识,客户直接参与。公司积极听取客户建议,修正和改进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实现价值双赢。
(4)专家实践社区。公司以销售和服务为主,可以组织技术人员为客户讲解与培训。客户若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并给出建议。由于涉及知识较专业,客户一般并不能给出“技术”建议,更求在服务、质量上提高。同时,客户也不愿用很多时间了解专业知识,一般“会用就行”。因此,在这方面公司并没有投人很多的精力,获得的客户知识也相当有限。
(5)共享智力资产和所属感。Bulter提出“与公司对客户的了解相比较,客户J总是对与他们做生意的公司了解得更多”。“客户亲密”是企业用来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之一。因此,公司不仅要做到产品和服务质量上乘,更要实现产品“附加”价值,使客户满意,做好“客户亲密”,增强公司CKC,以发掘更多有效客户。
关键词:电力需求侧管理;中央空调电力用户;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3
一、引言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1.2%,远高于同期3.5%的世界平均水平。经济总量突破五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能源消耗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国。以单位GDP能耗计算,我国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增长仍是以大量的资源消耗为代价的。国际经验表明,通过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单位GDP能耗。我国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并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如移峰填谷、无功补偿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的来看,目前我国仍处于零散的项目探索阶段,没有呈现大规模实施的局面,这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差距。
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效果尚不如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对电力需求侧管理概念的认识不够全面,一些地方仅将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供需矛盾解决的手段等,但更为关键的原因是,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缺乏有力的经济激励政策和资金来源,没有建立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系统并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动力机制。因此,本论文通过对中央空调电力用户进行抽样调查,对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并尝试着提出建立适应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动力机制的思路。
二、电力用户调研情况
鉴于中央空调电力消耗较大,相关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应用技术较为成熟,如通过中央空调蓄冷实施移峰填谷等,对中央空调电力用户调研具有典型意义。笔者通过对30家中央空调电力用户进行调研,反映的情况如下:
1.调查样本
调研样本分布在我国中东西部各省,具体为广东7家、广西7家、江苏5家、湖北4家、上海2家、北京2家、河北山东天津各1家。样本单位如下:
2.调查基本结论
对中央空调电力用户调查样本反馈的问卷和访谈情况进行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30家中央空调电力用户中,16家已经实施过移峰填谷蓄冷改造,14家还未实施,反映了蓄冷改造等节能技术的推广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具体比例如下图所示:
(2)在蓄冷改造资金来源方面,已经实施蓄冷改造的16家企业中,有11家由节能服务公司投资,只有5家由用户使用自有资金进行改造。具体比例如下图所示:
(3)蓄冷动因方面, 在已经实施蓄冷改造的16家电力用户中,有13家选择了节约成本,有2家选择了节约成本+政府补助,剩余1家选了节约成本+优先供电;未实施蓄冷改造的14家电力用户中,其动因选择更为丰富,有11家选择节约成本,1家选择绿色建筑,1家选择符合政府强制要求、剩余1家选择优先供电。这反映中央空调电力用户,实施蓄冷改造的动因主要是节约成本,但也出现多样化选择,如建筑物要达到绿色建筑要求、符合政府强制性要求、获得优先供电等。具体数据如下:
(4)从蓄冷的实施效果来看,已经实施蓄冷改造的企业中,有5家表示好于预期,有8家表示与预期相当,剩余3家反映效果还可以。这表明蓄冷改造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用户一般都能实现蓄冷改造的主要动因,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具体如下图所示:
(5)税收优惠方面,按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改造的,税收优惠由节能服务公司享受,用户不再重复享受,节能补贴也是如此。用户自己出资改造的5家企业中,只有1家享受了节能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上海某机场),其余企业均没有享受。这些企业明确反映,未能享受的原因是由于目前国家没有明确移峰填谷的能效折算系数,导致节能量难以确定,从而无法享受国家节能减排的激励政策,无法获得国家财政的节能补贴。
(6)中央空调电力用户从电网企业获得的支持很少,只有3家用户表示获得过电网公司落实蓄冷电价、蓄冷技术推广两个方面的支持。
(7)电价政策方面,均没有享受优惠电价,具有实施蓄冷改造的积极性。但是也反映了以下问题,一是夜间蓄冷增加的最大需量电费减少了部分节能收益,二是部分地区近年电价差越来越小,节能收益变小,蓄冷积极性不高,三是一些地区的电价差偏小,例如广西的电价差低于发达地区(如江苏)的水平,四是提出峰平时段间隔多,需频繁开停机,会加速空调主机损耗,同时也带来操作不便的问题。
(8)调查对象提出的建议方面,提的最多的还是进一步增大峰谷电价差,蓄冷电价应低于谷段电价。一些企业提出,依据地区的具体情况应制定鼓励发展电蓄热供暖的政策。
三、我国电力用户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动力激励机制现状
我国对电力用户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激励机制,在配套财政政策方面,除《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2〕367号)专门针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外,再没有其它激励政策。
在配套税收政策方面,2008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节能节水设备所得税优惠目录》对三项电动机、空气调节设备、通风机、水泵四大类用电设备制定了国家节能标准。对购买符合节能标准产品的企业可将购置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从企业的购置税中抵免。虽然这是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税收激励手段的一大进步,但其范围过小,仅包含发电企业和四类产品,远不能满足电力用户进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需求。我国目前仍然缺乏相对完善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税收激励制度,更是缺少适用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税种。这些激励政策的欠缺,使得电力用户没有积极性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
四、电力用户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动力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激励机制不健全、手段单一
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动力激励机制不健全,并且手段单一,具体表现在:
①过分依赖电价手段。电价手段是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基础性手段,但是绝不是唯一手段。虽然在《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用电侧管理的通知》等电力需求侧管理法律法规中关于手段的概述,基本都已各种电价手段为主。《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第十一条也规定“各级价格主管部门推动并完善峰谷电价制度,鼓励低谷蓄能,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实行季节电价、高可靠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等电价制度,支持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但是因其缺乏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执行细则,使其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②缺乏税收、财政手段。《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2〕367号)是专门针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财政激励政策,《节约用电管理办法》中虽然也规定了要采取税收、财政等综合手段。但是都由于缺乏配套的执行细则,而被束之高阁。
2.激励力度难以抵消对应的市场成本
电力需求侧管理牵涉面很广,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前期投入较大,风险也大,应当兼顾电网公司、终端用户自身的利益,使这些企业有能力回避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制度风险和政策风险。
根据调研,对于终端电力用户而言,其动力首要来源是通过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节约电费支出,其次是获得其他额外的利益,比如优先供电、财政补助、税收优惠等。但目前广大电力用户面临的问题是,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虽然可以降低用电成本但却面临着高额的前期投入。由于缺乏激励性机制及相应的政策,以及现有的激励力度不大,使得电力终端用户在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后往往难以抵消对应的市场成本,这对于很多处于转型期的企业或者已经享受优惠电价的企业,电力需求侧管理变成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
3.电价形成机制障碍
电价对于电力需求侧管理能否成功实施是一个关键因素。能够正确、及时反映成本和供求关系的电价体系是吸引电力用户积极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有效激励手段,同时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的投资也将通过电价调整予以回收。不能反映电力生产实际成本的电价,或电价存在跨消费者群体、跨地区的“交叉补贴”现象都会阻碍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
我国在电价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实施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离形成合理的电价体系还有很大的距离。我国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分离以后,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也脱钩,都由政府定价管制,具体由国家发改委主管全国的电价(基准电价)、各省级政府的物价局会同经贸委分管各省的电价(阶梯电价、分时电价等)。这导致电价结构,电价的形成与监管机制,电价水平的审批均存在不适应市场化改革需要的环节,给广泛推行季节性电价、分时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造成阻碍。电价结构的不合理,缺乏价格的诱导,使得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的经济效益难以体现,用户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兴趣不大,给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带来困难。
五、建立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动力机制思路
(一)建立市场化的电力价格机制,形成合理的电价体系
虽然我国已经在电价政策的运用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现时执行的峰谷分时电价结构不合理,峰电价只为谷电价的2-3倍,对电力用户移峰填谷的激励作用不大。另外,两部制电价使用面很窄,两部制电价的基本电价严重偏低,电度电价偏高,仅靠电度电价拉开差距,对用户激励作用也不大。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是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核心,工业发达国家在两部制电价的基础上,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和季节性电价,峰谷价之比可以拉大到8~10倍。季节性电价对抑制高峰用电负荷、缓解季节性的供需矛盾有很大作用,避峰电价是削减电网高峰负荷、改善电网负荷特性的重要手段,但这些科学合理的电价政策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应当本着“权责一致、收益风险共担”的原则,在电价结构上对各个利益环节有所反应。也就是说,上网电价要反映发电机组的发电小时数,电网销售电价则须反映负荷容量及负荷波动,在现有电价体制下,可以考虑容量电价和最大需量电价的加权电价,使电力价格能够反映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过程中各要素的成本费用、供求关系、资源稀缺性,形成合理的电价体系,才能有助于DSM的实施和推进。
(二)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财税政策和执行细则
经验证明,在价格难以覆盖的要素环节,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可以消减项目风险增加收益,有效调动参与要素的积极性,鼓励各方探索DSM实施模式。我国实施DSM的激励机制,在配套财政政策方面,除《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2〕367号)专门针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外,其它的均为节能补贴类财政政策,如《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 》(财建〔2011〕367 号)、《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0〕249号)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通知》(财建〔2009〕213号)。在税收政策方面,当前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税收激励手段范围过小,更是缺少针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税种,但在节能减排领域内的税收政策却较为成熟和完善,如《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四条、《企业所得税实施细则》第一百条的规定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实行税额抵免以及主要针对节能服务公司的《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0号)。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67-02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实验研究设计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0例,对照组3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8―89岁,平均年龄66.35岁
1.2 健康教育方法:干预组病人实施自我护理教育方法,对照组实施按医生处方一般性药物指导。干预时间为一个半月。
1.2.1 干预内容:自我疾病的掌握(包括冠心病心绞痛的诱因、前驱症状、临床表现、治疗、用药等),自我病情的监测,自我坚持治疗,自我饮食的管理,自我疾病正确认识,自我情绪调节和控制,自我护理技能(包括心绞痛发作时自救方法)。
1.2.2 自我护理教育法:①教育需求评估:对病人进行教育需求评估,确定病人存在的问题并制订自我护理计划。②集体教育:每周组织预者讲座1次,时间为l-2小时,讲座内容为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理、诱因、前驱症状、临床表现、治疗、用药,同时示范心绞痛发病时自救方法。③个体教育:针对每个病人的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个体教育,解答病人疾病知识问题及心理疏导。④赠送健康教育小册子,指引病人自我护理,干预时间为1个半月,干预前后调查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1.3 测量工具:入选患者在干预前后完成2份调查问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Barthel指数评定(the Barthel index of ADL)由美国Florence Mahoney和Dorothy Barthel设计并应用于临床,是国际康复医学界常用的方法[1]。SF-36是1988年Stewartse研究的医疗结局研究量表的基础上,由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开发的,包括8个领域,36个项目:躯体功能(PF)10、心理健康(MH)5、日常活动功能(RP)4、日常精神活动功能(RE)3、躯体疼痛(BP)2、总体健康(GH)6、活力(VT)4、社会活动功能(SF)2,评定分为五个等级[2]。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处理所有数据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干预组、对照组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显著性。以P
2 结果
2.1 自我护理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对照组与干预组在干预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自我护理教育可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根据orem理论,自我护理是人类个体为保证生存、维持和增进健康与安定而采取的行动,是满足自身需要,维持正常生命过程,保持个体结构和功能完整,促进个体完满状态的能力,是一种后天学习而得的,并受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身心状况影响的能力[3]。由于护理人力的缺乏,临床护士工作过于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技术指导,不利于患者掌握与提高自我护理技能[4]。通过健康教育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护理转为主动参与治疗、护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也能使患者掌握自我维护技能,主动参与及配合治疗、遵守饮食指导、适当进行康复锻炼,促进患者的康复[5]。这对临床护理有一定参考作用。
3.2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与对照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组生活质量在躯体功能、日常活动功能、活力、日常精神活动功能、心理健康五个维度有统计学意义(p
4 小结
【关键词】 护理管理;护士长;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是设身处地、认同和理解别人的处境、感情的能力[1]。
1 培养共情能力的重要性
护士长作为基层护理管理者,一方面要做好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做好与相关科室的协调工作,同时又要关注患者的需求和体察他们的情绪。共情能力是换位思考[1],也是理解他人的一种方式[1]。在护理管理过程中注重共情能力的培养,不但能提高护士长的护理管理能力,而且还能有效提高与相关科室沟通的效果,同时也能明显改善医患关系。
2 共情能力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2.1 与护理人员的共情 在一个护理小组中,护士长既是管理者,又似“家长”。既要带领团队出色完成护理工作,又要设身处地理解护士姐妹们的处境、时时感受护理人员的情绪。那么,怎么样来体现护士长的共情能力呢?笔者是这样做的,(1)利用晨会、月会、护士节、感恩节等等一切机会,对全科护理人员以及表现突出者进行赞扬,认同、肯定大家的付出。(2)合理排班,护士长要学会站在护理人员的立场,用她们的角度来看待事情,理解她们的感受。(3)时时让大家感受到护士长的关心,比如,夜班下班、白天忙碌完,不忘送上一句“回去早点休息,路上注意安全”。当然,共情能力并不是表示同情,而是换位思考。
2.2 与相关科室人员的共情 医院各部门之间常因工作范围及特点的不同、还因各部门主管个人个性不同、表达能力不同而相互不能理解和认同,各部门全局观念意识淡薄,各自为政,常常忽略为他人服务就是为自己服务的理念。作为护士长要学会换位思考,尽量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让对方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良好的态度感染了对方时,也得到了对方的尊重,从而很愉快地共同完成同一件任务。
2.3 与患者的共情 共情是一种技能,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沟通。护理实践的基础是护患沟通,而共情是所有沟通的精髓[2]。护患关系其实是一种心理关系,它的好坏取决于双方的心理满足程度。共情不是简单的说笑,而是最终表达在行动上,比如,在治疗中经常遇到病人紧张而不肯配合,这时我们走过去,握住患者的手(感受患者的感情),对她说:“别紧张,一会就好的”(表达共情),患者看到我们真诚的目光渐渐安静下来(患者感受到我们的理解),配合治疗。共情,就是我们必须用心去与患者交流和沟通;共情,就是用心去倾听、理解、关爱患者。
3 小结
护士长的特殊职业角色,要求必须与多个部门建立和谐关系,上至院部护理部下至后勤各部门。培养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能力,是提升护士长护理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地方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创业能力;职业能力;融合方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5?0028?02
1997年清华大学的创业计划大赛,为我国带来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揭开了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序幕。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创业能力的提高,带动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了国内高校开展职业教育的一条途径。2012年8月1日,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第一次对高校创业教育教学做出了规范,创业教育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各高校纷纷开设创业教育的教学课程。本文拟从创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出发,分析创业能力与职业能力形成的关系。
一、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
“创业能力”作为一个独立的词语,最早在1989年亚太会议期间经华裔专家朱小奇先生提出确定的;1999年4月,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强调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要加强创业能力的培养[1]。自此之后,国内的学者纷纷把“创业能力”作为研究的课题,比如研究“创业能力”的定义,但对于“创业能力”目前还没有统一权威的定义。
研究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弄清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于“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受到众多学者的青睐,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有人从创业能力的构成因素入手,认为主要包括机会能力、领导能力、风险承受能力;有人从形成因素入手,分析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有: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创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因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影响、创业教育水平的影响)、学生自身素质因素。[1]还有人从构成与形成两方面入手,认为影响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创业特质(个人性格中符合创业需要的特质)、技能层面(商业意识及如何建立和经营企业的能力)、动机层面(创业精神和属性)、环境层面(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家庭层面(包括家庭支持、经济条件等)。[2]
分析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我们首先得从“创业能力”这个词的意义出发,“创业能力”作为一种“能力”,必定由很多子能力组成,这些子能力影响着“创业能力”;而“能力”的形成必定是由一些因素的影响组成的。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创业能力影响因素必须从纵横两个维度去研究它的影响因素:一是构成影响因素部分,二是培养形成影响因素部分,而培养形成影响因素又会影响构成影响因素;构成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创新能力、领导管理能力、风险承受能力、机会能力等;而培养形成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个体因素等。
二、职业能力的影响因素
职业能力是在工作行为中的具体体现的能力。职业能力是一个人进入社会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其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必要能力,国内学者也把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影响因素作为研究的热点,通过对目前国内学者关于职业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可以看来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职业二维论。认为职业能力的影响因主要包括基本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当然还有主要以陈宇、吴晓义、胡伟等为代表的研究成果的职业三维论,他们的研究也是基于职业二维论,只是把综合职业能力折分为职业特定能力和核心能力两个因素。
第二类是以庞世俊为代表的纵横维度论。他认为职业能力的基本结构由纵横两个维度构成。职业能力在纵向的结构层面可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在横向的要素结构层面则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身体能力[3]。
国内学者关于职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的研究成果较多,总结分析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在职业能力影响因素中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是被广泛认可的职业能力的影响因素。但是各学者对于职业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的角度单一,并不全面。以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来构建职业能力影响因素的模型,其模型的影响因素由纵横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构成影响因素部分,二是培养形成影响因素部分,而培养形成影响因素又会影响构成影响因素;职业能力影响因素的构成影响因素主要有: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职业能力影响因素的培养形成影响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其中学校教育会影响到专业能力的形成。
三、创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的相互关系
通过对国内学者关于创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创业能力与职业能力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4-8],结合创业能力与职业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可以看出,创业能力与职业能力都受学校教育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学校教育因素又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创业能力的形成也会受到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但是相比职业能力的形成,其影响小一些;从范围上讲,创业能力又属于职业能力的一种影响因素,创业能力的形成必将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而影响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如创新能力、管理能力、风险承受能力、机会能力等这些能力,也是影响职业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它们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从能力层次上来讲,创新能力、管理能力、风险承受能力、机会能力等这些能力对职业能力的形成的影响力远没有对创业能力的形成重要。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总结创业能力与职业能力形成关系与融合方式:① 从范围上来看创业能力属于职业能力,通过培养人的创业能力可以提高其职业能力,以创业能力促进职业能力的提升。既然创业能力属于职业能力,通过培养创业能力就一定能促进职业能力的提高,而结合以上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模型,可以看出,通过学校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社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等这些可控因素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创业能力的提高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② 从能力层次上来讲,创业能力高于职业能力。从职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可以看出,职业能力属于一般能力,而创业能力属于更高的能力,有创业能力的人一定具有职业能力,而有职业能力的人不一定有创业能力。在制订学生的培养方案时,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除了培养学生的一般职业能力以外,还要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寻找与抓住机会的能力,这样做本来就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培养与提高,能使学生在未来更好的的适应社会。③ 职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互相影响。职业能力的培养能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而创业能力的提高必将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具体的实践中,在教育中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提高,发挥好学校教育的作用,同时应该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创业教育,在社会上形成鼓励创业的良好的氛围,通过职业能力的提高培养创业能力,通过创业能力的提高来提升其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柳映.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及其培养策略研究——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例[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1.
[2] 庞世俊.职业教育视域中的职业能力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3] 吴世华.创业能力的内涵及培养策略[J].中国培训,2001(9):29-30.
[4] 阎大伟.试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和要素[J].青海社会科学,2007(6):28-30.
[5] 阳意峰.浅谈高职教育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当代职业教育,2011(10):64-65.
[6] 杨金焱,费世淼.新时期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与培养[J].教育探索,2010(12):147-148.
关键词:电能质量;谐波电流;谐波抑制;无功补偿
中图分类号:R3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冶金,化学等现代化大工业和电气化铁路的发展,造成电网负荷加大,电网系统中的非线性负荷及波动性负荷使得电网发生严重的电压波动,产生各次谐波,闪变,三相不平衡等各种问题,从而造成电能质量的严重问题。而电能质量的下降又严重的影响了各种供用电设备的运行安全,增加了用电的经济成本,降低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由此,提高电能质量就成为一个避免不了的问题。电能质量指的是在电网公共连接点处对用户的供电电压质量和电力用户在电网公共连接点处对电网的干扰水平[1]。通过电能质量的定义,可以看出,要提高电能质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提高公用连接点处的供电电压质量;二是降低电力用户在公用连接点处对电网的干扰水平。而要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都要对其进行检测和治理。本文主要从降低用户对电网的干扰水平着手,先分析基层用户用电中存在的问题,再从这些问题着手,对其进行监测,并给出治理措施。
1 基层用户用电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
通过对基层用户开展调查,发现基层用户的用电负荷类型一般为各种类型的非线性用电设备,如各种视频显示设备,节能照明设备,家用电器,各种整流和调速驱动装置等。而随着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快速发展,电气化铁路也成为影响城市用户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负荷。
分析这些设备的电能质量特性,可以发现接入电网后会对电网产生以下电能质量问题:
(1)产生大量的零序三次谐波电流,使低压供电母线三次谐波电压严重超过国标允许范围,影响低压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
(2)中性线上的三次谐波电流过高,使中性线发热,增大线损;
(3)各种低压用电设备的三次谐波电流含有率往往高达50%以上,致使电流有效值远远大于基波电流有效值,其视在功率远大于基波视在功率,功率因数也远远小于基波功率因数,导致低压电网谐波电压超标和线损增加。
图1就是基波与三次谐波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谐波电压与基波电压的叠加所得到的合成波,已经造成严重的电压畸变。
图1 谐波示意图
(4)电气化铁路机车负荷具有单相性、非线性、随机波动性以及再生制动的特点,会引起三相电压不平衡、谐波和电压波动等电能质量问题[2]。由于电气化铁路用电电压、接线方式、电气特性等的特殊性,需要专门进行监测和治理之后才能注入低压供电系统,所以本文不予过多考虑。
根据基层用户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主要就是三次谐波和无功功率问题。谐波会对电网、变压器和旋转电机、继电保护和电力测量、通信系统等造成一系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对电网的影响。谐波电流会产生有功功率损耗,在采用电缆的输电系统中除了引起附加损耗外,还会加速电缆绝缘的老化,造成绝缘损坏,进而发生短路,引起火灾;
(2)对旋转电机和变压器的影响。谐波主要引起附加损耗和过热,其次是产生机械振动、噪声和谐波过电压,严重时甚至会损毁电机;
(3)对继电保护和电力测量的影响。对部分晶体管型继电保护器来说,谐波会改变其性能,引起误操作或者拒绝操作。而对于电力测量来说,如果负载不是谐波源,则会在负载上产生有害的谐波损耗,若用户是谐波源,向电网输出的有害的谐波有功功率比他所消耗的基波有功功率要少,这同样都会造成电力测量的误差;
(4)对通信系统的影响。谐波干扰会引起通信系统的噪声,降低通话的清晰度,严重时更会引起信号的丢失,在谐波与基波的共同作用下还引起电话铃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
同时,基波无功功率对公用电网也会产生如下影响:
(1)增加设备容量。无功功率的增加,会导致电流增大和视在功率增加,从而使发电机、变压器及其他电气设备容量和导线容量增加。同时,电力用户的启动及控制设备、测量仪表的尺寸和规格也要加大;
(2)设备及线路损耗增加。无功功率的增加,使总电流增大,因而使设备及线路损耗增加;
(3)是线路及变压器的电压降增大,如果是冲击性无功功率负载,还会使电压产生剧烈波动,使供电质量严重降低。例如电动机在启动期间功率因数很低,这种冲击性无功功率会使电网电压剧烈波动,甚至使接在同一电网上的用户无法正常工作。电弧炉、轧钢机等大型设备会产生频繁的无功功率冲击,亚种影响电网的供电质量。
2 基层用户电能质量的监测
用于电能质量监测的仪器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不同的测试内容和测试目的,我们选用 “联能电能质量检测”的不同仪器进行检测,在线监测应该选用电能质量远程监测仪,而专项监测应选用便携式多通道电能质量分析仪,简单的谐波监测一般用手持式谐波分析仪,而基层用户电能质量的问题一般就是谐波和无功功率补偿问题,特别是三次谐波和无功功率补偿问题,因此,对于各个小区用户一般可以采用简单,实用的手持式谐波分析仪。在实际使用中,不管采用哪种装置或仪器,都要对其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再根据处理结果,对电网电能质量问题做出合适的应对措施,达到改善电网电能质量的效果。
3 基层用户电能质量的治理
由于基层用户电能质量主要存在的是谐波和无功功率问题,而要对其治理就是要对其进行谐波抑制和无功功率补偿。而要进行谐波抑制和无功功率补偿主要有两条思路可以进行考虑:一是对电力电子装置本身进行改造,使其不产生谐波,且把其功率因数控制为1。这一种在本文所提供的模型中显然不适合,故,可以不予考虑。二是装设谐波补偿装置来补偿谐波,这显然对于各种谐波源都是实用的。所以,这是本文所要考虑的主要思路。传统的谐波补偿装置一般采用LC调谐滤波器。这种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且在补偿谐波的同时还可以补偿无功功率,但是,其补偿特性易受电网阻抗与运行状态的影响,易与系统发生并联谐振,导致谐波放大,使LC滤波器过载甚至烧毁[3]。因此除了部分小区可以采用外,在整个区域中一般要慎重使用。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采用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已经成为谐波抑制的一个重要趋势。
有源电力滤波器是一种用于动态抑制滤波、补偿无功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它能对大小和频率都变化的谐波以及变化的无功进行补偿。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从补偿对象中检测出谐波电流,由补偿装置产生一个与该谐波电流大小相等而极性相反的补偿电流,从而使电网电流只含基波分量。因此应用特别广泛。目前实际应用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根据其与补偿对象的连接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并联型与串联型,现在所用的装置几乎全是并联型的。这些装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LC滤波器混合使用。图2就是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系统构成。
图2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系统构成分类
4 结语
现在我国对于谐波抑制和无功功率补偿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非常活跃的阶段,社会对这一技术的需求的呼声也越来越响亮。虽然现在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像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等技术的研究并不是特别成熟,还有待于研究人员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欧盟—亚洲电能质量项目合作组. 用户电能质量测试评估与解决方案案例集[M].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 于坤山,周胜军,王同勋等.电气化铁路供电与电能质量[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12
【摘要】 探讨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的临床护理。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仪将超声波能量聚集于体内肿瘤组织,使之发生的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治疗肿瘤的目的。首先为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做好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观察和护理。42例肿瘤患者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18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复查癌灶明显缩小。其他部分患者已在治疗及观察中。
【关键词】高能聚焦超声刀 肿瘤 护理
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是将超声波能量聚焦于体内病灶,通过声热转换效应来迅速提高焦点处组织温度(70℃左右),使肿瘤组肿发生凝固性坏死,从而杀灭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目的。本着“肿瘤综合治疗”理念和“外科手术微创化”的发展趋势,超声刀治疗,是一种无创伤无痛治疗,被誉为肿瘤绿色疗法,我院于2008年12月底成立了聚焦超声刀中心。与此同时,我院肿瘤科为了使患者不仅得到高新治疗,并使治疗更加规范化摸索并总结了高能聚焦超声治疗的护理经验,现将具体体会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2月至2011年4月1日我科收治患者42例,其中中晚期肿瘤患者28例,占66.6%。男13例,女29例:年龄39~83岁,平均61岁。其中肿瘤腹腔转移10例,腹腔原发灶14例。肝脏右叶肿瘤4例,盆腔实体肿瘤14例。
1.2治疗方法简介 我院使用的是由北京源德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FEP-BY02型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该治疗系统由:操控台、治疗床、电源柜、水处理柜、B超机组成。各部分均由计算机控制,具有自动完成肿块定位、超声实行监控和分析治疗效果的功能。患者取平卧位,先以外置探头进行超声定位,以确定治疗的范围、大小和层层,再以内置探头探测肿瘤,并根据肿瘤距皮肤的深浅部位、形状、大小选用不同的治疗参数,行逐点、逐层面治疗。
2 护理
2.1心理支持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的不同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超声刀治疗的有关知识,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及家属顾虑及精神负担。让患者了解该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使患者产生信赖和安全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能主动配合治疗。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曾经的化疗经历由于不能承受不良反应而不得不放弃继续治疗,其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理功能与情绪反应[1]。加强对家属的健康教育,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能促进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取得家属理解与配合,让家属参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有资料表明:家属渴望了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以便自己能有效地参与到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2]
2.2治疗前护理
2.2.1完善各项血生化检查,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嘱患者排便,消除紧张心理。
2.2.2创造舒适的环境,使治疗中心环境家庭化、温馨。侯诊处添置饮水设备和书报阅览架,增设了休息室。室内保持干净、整洁,室温控制在24℃-26℃,湿度60%-70%,保持安静减少噪音。
2.3治疗时护理
2.3.1患者平卧于治疗床,根据患者的舒适度来摆放适宜的,尽量避免暴露患者身体的稳私部位,减少参与人员,患者骨突处,可垫放枕。为防止肿瘤识别或焦点定位错误及治疗过程中患者身体移动导致焦点移位而对患者造成伤害。必要时应使用固定装置。务必防止因发射撬下降或B超探头下降造成对患者的伤害。
2.3.2治疗中要经常询问患者的主观感觉,始终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反应等情况,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脉搏、呼吸,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治疗医师。随时检查发射器胶囊内的水温,水温过高应换水。治疗用水温应尽量低一些。治疗过程中注意患者主诉,一旦出现局部皮肤烧灼感并有剧烈疼痛时应立即停止操作,观察局部皮肤,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治疗后嘱患者穿宽松、柔软、透气的内衣,避免对治疗区域皮肤的摩擦。我科治疗的42例患者无一例皮肤烫伤发生。
2.3.3如出现下述情况应中止治疗
A、皮肤皮下温度达到45℃,从B趣图像上可以观察到皮肤皮下层有变厚发亮现象;
B、患者体力不支,不能坚持治疗时;
C、从肋间入射的患者,出现肋骨疼痛,无法忍受时;
2.4治疗后的护理
2.4.1治疗过程中询问患者疼痛感觉,治疗结束后在病人病历里护理记录单上记录治疗疼痛程度和皮肤灼伤程度;监测体温3天,至体温正常,如体温升高应及时处理并继续监测至正常,并嘱患者多饮水。
2.4.2对患者的饮食、休息、功能锻炼与患者及家属一起制订详细的计划。根据患者学历给予相应的宣教,对低学历者要多主动沟通,多用非语言信息取得患者的信赖,要求语言通俗易懂,尽量口语化。[3]
3 小结
经过高能聚焦的治疗及护理,我院42例肿瘤患者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18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复查癌灶明显缩小。其他部分患者正在治疗及观察中。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的护理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想出的,其护理过程显示患者在得到治疗的同时,在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达到最佳状态,愉快的接受护理,配合治疗。事实证明,超声刀治疗护理将我院近期引进的此项高新的,绿色无创外科治疗肿癌的新技术开展得更加完善,病人反映好,受益多,同时也拓展了护理服务的新领域。
参 考 文 献
[1]郑瑾,杨昱,尤黎明等.癌症患者需求来满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8(8),1401-1403.
关键词:桥梁,养护,管理,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我国目前关于桥梁的诊断及养护的管理系统存在着功能简单,操作繁琐,不具备智能分析等问题,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现代桥梁技术的发展及维护应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建立一套科学化、智能化的现代桥梁智能管理系统,提高桥梁检测效率、降低工作误差、提升养护层次,是未来桥梁智能化管理的趋势。
1 桥梁养护管理的现状
我国关于道桥智能化管理的早期探索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七五”“八五”期间由交通部组织研究的中国道路管理系统( CPMS) 和中国桥梁管理系统( CBMS) 。此后,全国各地许多部门在道桥智能管理化方面不断探索,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 应用于道桥的智能化管理维护,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我国目前的桥梁管理系统按照现行的桥梁管理规范要求编制,存在着以下缺陷:
1) 桥梁的缺损监测信息主观性强,误差率大,受检测人员个人因素影响较大,缺损信息发现不及时。
2) 桥梁运行信息的采集过程评判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桥梁缺损程度判定信息少,造成了缺损等级评定误差大,精度相对较低。
3) 桥梁的缺损处理方案不明确,主动性、针对性较差,辅助分析欠缺。
4)桥梁的标志缺乏。公路桥梁为了保护行车行人的安全,通常都是要设置很多标志的,如限速、限高、限重、限轴重以及限宽等多项禁行标志,这对于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以及延长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都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实际的情况确实很多公路桥梁都严重的缺少了这些禁行标志,而原来有的被损坏了的也都没有进行及时的补立,这就加大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5)对于已经受损的桥梁结构的维修不及时。公路桥梁在投入使用一定的时间后,由于受到很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其结构部件和构件受到损坏也是十分正常的,但是这些已经出现的结构变形、构件沉陷、结构裂缝以及空洞在日常的养护维修工做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这些问题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做的也不够及时,时间一长,就会出现钢筋外露生锈以及混凝土菠萝等严重的受损现象。
目前的养护管理系统,实现了由单纯的文字档案向数字化资料管理的进步,但是对桥梁的缺损管理相对较死板,严重的依赖人工收集桥梁信息,造成了主观影响因素较大,后期人工分析处理工作量庞大。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对桥梁的机构状态,载重等外部因素影响下的响应进行的实时监测,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分析,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桥梁的机构损伤,完成损伤预警及定位等,做出最优的维护方案,保证桥梁最佳运行的方案。
2 桥梁养护的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桥梁后期维护保养是桥梁工程领域最常见,工作量大,最繁琐的工作内容,每年投入在该项目上的人力、财力及物力都十分惊人。我国目前的桥梁养护工作手段落后,管理系统滞后,还存在管理手段机械化,危害记录平面化,资料管理台账化的静态管理状态。利用新技术实现桥梁的智能化管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人们可能关心为什么要走智能化发展的道路。桥梁的智能化管理是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的:
1)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仿真模拟实验技术的进步,使一些无法看到的现象展示了出来,人们进行结构分析和优化的能力大大增强。
2) 数字化仪表仪器的广泛使用。
数字化仪器仪表的广泛使用使得信号处理变得十分方便。人们发现,数字化仪器仪表的使用使数据测量和分析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使用演算数据有时候比使用原始参数更易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结合计算机技术,使以前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开始有了解决方案。
3) 智能技术本身的进步。
人工神经网络解决了人工智能在环境中自主学习的问题; 遗传算法的出现解决了混合变量全局最优化的自主选择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为桥梁结构损伤识别及定位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手段,也为建立一整套预测模型提供了合适的工具。上述技术的发展,为桥梁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理论及技术工具。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检测技术等分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桥梁的养护智能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4)建立桥梁管理系统
现代计算机技术先进,可以建立专门的桥梁管理系统,将管理范围内的桥梁的基本信息、维护信息、使用年限、限载等禁令录入系统。各养护单位在对桥梁进行维护时就能够很方便的调取桥梁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维护。并且在日常对桥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承载能力评定等行为时,都可以快捷方便的进行,不需要再浪费人力物力进行调研或者查找资料,节约了时间。
5)加强桥梁的检查和调研,为桥梁管理系统更新资料
养护部门应该定时定期的对所管辖范围的桥梁进行检查和调研,对其附近的情况也做到了如指掌。对桥梁的缺损情况、异常情况等进行登记,进行养护措施后的情况也记录在档。调查结果录入管理系统,并且生成报告交至上级养护部门。经过统计分析总结后,成为养护指导的技术手段。
6)加强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提高桥梁养护管理人员的素质桥梁的养护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强、专业性强的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目前我国的养护部门人员很多不具备这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实际工作经验少,抑制了养护工作的发展和开展。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对技术工人在桥梁的养护工作和管理工作等方面的认识和水平,掌握桥梁检测、维修、加固、养护等的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桥梁养护的发展方向,建立一支专业的业务队伍。
7) 购置专业的桥梁检测仪器、设备
桥梁的检测分为上部结构检测和下部结构检测,进行观测时,很大一部分都需要在空中作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购置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利用合适的设备仪器才能真实的检测出桥梁的真实情况。除上述措施之外,还要学习先进的检测手段;普及养护知识;层层布置,层层落实等等。
3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桥梁使用年龄的增长,结构老化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桥梁运营过程中的损伤检测及预警就十分重要。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统,对桥梁的整体结构能力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化分析,确保桥梁安全运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通过早期发现桥梁病害,能大大节约维护养护费用,避免频繁大修关闭交通所引起的经济损失,且能防止桥梁坍塌等大兴安全重大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智能化管理获得的数据反馈于桥梁结构设计,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能改进桥梁结构的设计及相应的规范标准等,为桥梁结构设计开辟新的空间。由于智能化管理涉及信息技术,测量技术,通讯技术等多个学科,目前取得的成就仅处于探索阶段,还需广大桥梁工作者及相关人员不断探索,为桥梁的智能化管理取得新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http: / /baike. baidu. com/view/6251441. htm,地理信息系统,2012-02-16.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功能训练;护理
膝关节置换术不仅仅有着缓解关节疼痛的作用,同时对于关节畸形有着矫正和对膝功能状态改善的作用 [1]。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有效的功能锻炼及护理方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4例(45.0%)为男性,66例(55.0%)为女性。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为(55±2.6)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中的6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及时的关注患者的病情情况,做好患者的基础治疗。
1.2.2观察组观察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做好患者的术后功能训练及护理。①加强患者的功能锻炼,患者手术之后进行早期主动功能锻炼,并加强患者的卧床练习。患者仰卧状态时将患者的腿抬高,并保持放松的状态,患者术后的第3d,持续进行连续被动运动,结合患者的耐受情况,尽可能的使得患者屈膝关节,引导患者进行主动功能锻炼。手术后第3d就开始使用助兴器下地行走,术后常规均留有镇痛泵,术后第3d拔出镇痛泵,使用药物止痛。②患者术后的1w,加强患者伸屈锻炼,并保证患者小腿下垂,对膝关节慢慢的进行伸屈训练,仰卧时,就要伸直患者的患肢,并借助于习步架进行站立训练和实际的步态训练。加强患者的膝关节伸屈运动,并对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进行锻炼。③患者疼痛控制过程中,采取自动镇痛泵方法,结合传统药物镇痛方法,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将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对患者的心境加以改善。
1.3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护理前后关节疼痛情况进行评价,评分范围0~10分,分数越高则疼痛越严重;随访3~6个月,采用膝关节功能HSS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范围0~100分,>85分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为中,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PEMS3.1软件处理,VAS评分结果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膝关节恢复情况用率表示,两样本间比较行χ2检验,若P
2结果
2.1护理前后VAS评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膝关节疼痛情况的比较 见表1。
2.2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比较 见表2。
3讨论
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主要是加强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近年来研究认为,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更要加强肌力的训练,并做好关节的稳定性训练,从而更好地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2]。同时有研究发现,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更要及时的锻炼,并对大量的胶原组织进行更新,避免对关节活动进行限制 [3]。
我院通过研究分析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训练的护理,通过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加强患者的功能锻炼。患者仰卧状态时将患者的腿抬高,并保持放松的状态,患者术后的第3d,持续进行连续被动运动,结合患者的耐受情况,尽可能的使得患者屈膝关节,并在患者术后加强患者的膝关节伸屈,引导患者进行主动功能锻炼[4]。患者疼痛控制过程中,就要采取自动镇痛泵方法,结合传统药物镇痛方法,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将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对患者的心境加以改善。研究结果表明,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给予有效的功能训练及护理,不仅仅可以减轻术后膝关节疼痛,同时也能促进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季艳萍,杨威,刘继兰,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护理杂志,2014,31(3):1-4.
[2]乔玉宁,谢秋娟,丁敏华,等.早期肌力锻炼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4,14(5):14-16.
[3]徐晓文.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2):88-90.
[4]梁晓燕,范丽娟,雒玉.早期康复训练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2):26-27.
输血在临床抢救与疾病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输血又是高风险的措施,稍有疏忽即可危及患者生命,输血安全至关重要[1]。传统输血模式采用人工核对与手工书写输血护理记录,缺乏客观性依据,输血的各个环节无法进行质控,无法保证输血的时效性与安全性,存在隐患。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是医院信息系统于床旁工作的手持终端执行系统,方便、快捷、小巧,便于携带,操作性与实用性强[2]。PDA通过扫描患者手部腕带上二维码进行身份识别,跟踪记录输血各环节,保证血制品输注时效性,确保输血安全。2019年1~12月我科室使用PDA对202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输血管理,在保证血制品时效性、临床输血安全方面取得较好成效,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02例患者中男91例,女111例,29~82岁,平均(52.76±8.08)岁。
1.2 PDA的使用
1.2.1 血标本采集
医生在医院信息系统内开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输血申请单+临床用血取血单,办公护士查询医嘱后打印患者血标本条形码并贴于正确试管上,责任护士在PDA上查对输血医嘱无误后携用物至患者床边,用PDA扫描患者腕带上二维码进行身份识别,根据PDA提示再次核对试管颜色、试管条形码,完成床边采血,PDA可查询到执行时间及执行者,利于后期明确责任。
1.2.2 标本送检
登录电脑检验系统,经扫码枪再次录入试管信息,进入电脑登录送检流程,将患者血标本及临床输血申请单经我院气动物流系统送至血库,等待血库备血。
1.2.3 输血前核对
责任护士登录PDA后,注意查看所分管患者有无血库推送取血消息。需要取血时,血库会将消息推送至责任护士的PDA,在PDA直接回复立即取血即可。如患者所需血制品量大,可回复分批取血,以保证临床用血的时效性。护士带个人胸牌并携专用取血箱及临床取血申请单至血库(晚夜间由工勤师傅负责)取血,与血库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在输血记录单上双方签字,输血记录单下联交由血库工作人员存档。血制品入室后,在PDA上点击进入血袋入室核对模块,扫描血袋上的血袋号、产品码,系统自动录入血袋信息,完成血制品入科核对流程。电脑后台会记录血制品科室接收时间及核对人信息。
1.2.4 床边输血
血制品离开血库30 min内必须进行输注。通过PDA查看医嘱,备齐输血相关用物及药物准备,由两名护士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病历及输血记录单至患者床边,PDA输入责任护士工号密码登录后,通过扫描患者手腕腕带上二维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扫描血袋号及产品码,双人核对无误后开始为患者进行床边输血操作,后台记录输血开始时间、操作者。
1.2.5 输血巡视
输血开始前15 min内进行巡视,每小时须进行床边巡视。输血开始滴速控制在40滴/min, 护士15 min内使用PDA扫描患者腕带上二维码、血袋号、产品码,进入PDA输血巡视模块,在无不良反应后将输血滴速调节至60滴/min。巡视患者输血过程中有无寒战发热、过敏等输血不良反应,并在PDA输血相应模块进行记录。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1.2.6
输血结束后,使用PDA扫描患者腕带信息,确认血制品输注完毕且无剩余血袋后于PDA点击输血结束,后台会自动记录输血结束时间,并生成完整的电子输血护理记录单,将输血记录单放入患者病历内,空血袋保存24 h后放入黄色垃圾袋。
2 结 果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血制品在PDA应用后30 min内输注率为100.0%,输血前15 min巡视执行率为99.50%,每小时巡视达标率99.00%,4 h内完成输血执行率为98.51%,均高于PDA应用前,未出现因护理不当造成的输血不良事件。
3 讨 论
血制品一旦离开储存温度过久,血制品可能发生细胞溶血、细菌繁殖、红细胞活性改变等,引起输血不良反应[3]。PDA通过扫描患者手部腕带二维码进行身份识别,杜绝了同名同姓、姓名谐音相近情况下因身份识别有误引起的输血错误,只有PDA上一步正确无误的执行,才能进行下一环节,规范了输血的流程,血制品开始输注时系统会提示血制品已出库时间,督促护士尽快输注,系统会自动记录并生成输血护理记录单,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保证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输血安全。我院将血制品取回30 min内输注纳入护理考核一级关键指标,并加强各级护士输血知识培训,发现血制品取回30 min内输注率较前显著提高,PDA的应用保证了临床用血的时效性。
3.1 输血巡视
根据卫生部2012年《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中关于输血过程中重点监控的时段要求,输血前15 min内及输血过程中的每小时均由护士床边巡视,用PDA扫描血袋号、产品码,输入输血滴速,由电脑系统记录输血巡视时间与滴速[4]。输血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前15 min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严重输血不良反应最常发生于此时,尤其失去意识的患者[5-6]。输血是高风险操作,患者可能出现寒战、发热、皮疹、溶血等不良反应,要求护士在输血过程中多巡视,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传统的手工书写输血护理记录单巡视信息,对护士的巡视依据无法追踪及质控,存在安全隐患。PDA应用后,护士对血制品输注时限观念加深,可记录护士巡视的各时间段及执行者,督促护士进行输血巡视,早期发现与处理输血不良反应,从而保证患者的临床用血安全。
3.2 4 h输血完成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血液制品应在出血库30 min内开始输注、4 h内完成输注。PDA应用后4 h输血完成率未完全改善可能与以下情况相关:(1)患者病情原因用血量大,但未分批次取血;(2)PDA信号不稳定、断网、已点击结束,系统未及时记录;(3)病房出现急诊、急救等情况未及时关注患者输血情况。临床上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输血量大时PDA可点击回复血库分批取血,保证血制品的时效性,对于分批取血及剩余血制品未完成输注,系统也有提示,防止出现错输、漏输等,PDA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对输血的各个环节进行把关,保证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输血安全。
临床输血涉及科室、人员较广,PDA的应用使患者从开始输血至血制品输注完毕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后台会自动抓取数据,使血制品输注的时效性、安全性得到保证。我科室在PDA上线前已进行全面全员各级护士的培训、指导及考核,现已配备11台PDA,使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输血护理操作规范化、可追踪化。PDA需要依托医院的无线网进行连接,临床工作繁忙时会出现断网、登录失败、需反复扫描确认等情况,随着PDA在临床作用的愈发重要,医院相关部门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改善网络环境,为临床护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PDA在临床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血制品输注的时效性,保证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用血的安全,利于杜绝临床输血差错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娟.实施规范化输血培训提高输血护理文件书写质量[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5):127-128.
[2] 牛王兰.移动护理终端(PDA)在安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8):153-154.
[3] 卢尧,滕方,毕玉田,等.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应用于临床标准输注红细胞时间管理[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9):966-968.
[4] 余菊,魏莉莉,张艳.PDA在安全输血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9):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