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第三方物流行业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中小型企业,发展战略
一、第三方物流的价值。
第三方物流的价值包括五个方面:成本价值、服务价值、风险分散价值、竞争力提升价值、社会效益价值。
1.成本价值。物流成本通常被认为是企业经营中较高的成本之一,控制物流成本,就等于控制了宗成本。完整的企业物流成本包括物流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仓储、运输、配送等费用(即狭义的物流费用),以及为管理、协调物流活动所需的管理费、人工费和伴随而来的信息传递、处理等所发生的信息费等广义的物流费用。在衡量物流成本的增减变动时,应全面考虑所有这些有关的费用构成的物流总成本,而不能仅以运输费用和仓储费用的简单之和作为考察物流成本变动的指标,否则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控制或采用第三方物流后,最终核算时有可能会得出企业物流成本不降反升的错误结论。
2.服务价值。在专业化分工愈加细化的今天,服务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以最小的总成本提供预期的顾客服务已成为企业努力的方向。服务水平的高低意味着顾客满意度、企业信誉、企业销售额、利润率、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帮助企业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和质量也正是第三方物流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它是企业优于其同行的一种竞争优势。
3.风险分散价值。企业如果自己运作物流,要面临两大风险:一是投资风险,二是存货风险。一般来说,企业防止缺货的期望越大,所需的安全储备越多,平均存货数量也越多。在市场需求高度辩护的情况下,安全库存量会站到企业平均库存的一半以上,对于企业来说就存在着很大的资金风险。存货越多,变现能力往往越弱,企业资金越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存货有贬值的风险。在库存每首销售出去变现之前,任何企业都要冒着巨大的风险。
4.竞争力提升价值。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可时自身专注于提高核心竞争力。生产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生产、制造产品,销售企业的核心能力是销售产品。而且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已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通过采用第三方物流后,原来的直接面对多个顾客的一对多关系变成了直接面对第三方物流的一对一关系,企业在物流作业处理上避免了直接与众多客户打交道而带来的复杂性,简化了关系网,便于将更多精力投入自身的生产经营中。
5.社会效益价值。第一,第三方物流可将社会上众多的闲散物流资源有效整合、利用起来。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的管理控制能力和强大的信息系统,对企业原有的仓库、车队等物流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营运,组织共同存储、共同配送,将企业物流系统社会化,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则可从另一个高度上极大地促进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和综合利用,提高整体物流效率;
第二,第三方物流有助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通过第三方物流的专业技能,加强运输控制,通过制定合理的运输路线,采用合理的运输方式,资质共同配送、货物配载等,可减少城市车辆运行数量,减少车辆空驶、迂回运输等现象,解决由于货车运输的无序化造成的城市交通混乱、堵塞问题,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第三,第三方物流的成长和壮大可带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
中国第三方物流正面临欣欣向荣的春天,不断完善的物流环境和需求旺盛的广阔市场,是所有第三方物流企业难得的发展机遇。公司层战略的制定有以下几种战略。
1、物流联盟合作战略。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同国内外物流企业、上下游企业主进行联盟、合作,甚至并购,建立强势的战略合作联盟,协同物流运作,组合物流网络,优势互补,改善企业物流服务链,为客户提供门到门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结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联盟。
2、核心业务开发战略。任何企业不可能包揽所有业务,而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需有自己的一种或几种核心业务能力。中小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竞争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但是没有开拓市场有限;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是成本优势被不完善的组织流程消耗殆尽;具有一定客户基础,但客户价值贡献还有待开发。
3、品牌引导激励战略。品牌对于当今社会的竞争企业来说,已经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了。对企业而言品牌只是一个概念,它不是简单的一个词或一个名字,而是以信誉为核心,传递企业战略定位与经营理念的符号,是一个企业给合作方予信心的标志。
4、人才引进培养战略。未来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而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是生产力中最具能动性和创新力的因素,因此,世界各大发达国家加紧进行人才的争夺,各大企业也都纷纷引进相关的高科技人才,占领人才高地,实施人才战略。
三、公司运营的改造
物流活动存在的唯一目的是要向客户提供及时而又精确的产品递送。因此,客户服务是发展物流战略的关键要素。按照物流服务的需要,公司制订了“三全一快”(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快速)的星级服务制度。全过程是指入库前、中和入库后,公司都将派专人检查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全天候是指一年365天,天天进出库,节假日不休息和日夜服务;全方位服务是指除了负责进行装卸货、储存、运输服务外,还可协助客户进行商品包装、贴标签和报关服务等;快速是指快速装运,对各种吨位车辆我们都制订了规定的装运时间,以保证低温商品快速进、出库的要求。企业还向客户提供存储或物流的策划书,实行“客户信息反馈制度”、重点客户的“项目经理责任制”等专项服务。同时,建立了有效的服务质量与奖惩挂钩的考核制度,定期检查评比,对考核优秀的员工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以促进持久地给予客户优质服务。通过规范化服务,客户对低温物流有了足够的认识,称公司是总后勤,好后勤,“定居”这里安心,“交给”这里放心。从而使低温物流业务量不断扩大。
(1)市场拓展。低温物流从何着手,客户对象在哪里,是公司开展物流业务的难点。首先对现有冷藏的客户进行全面的分析,在270多个客户中,5%的客户所创造的营业额,占公司收入的85%。而且都是股份制企业、大型合资企业、国外独资企业他们对低温物流有足够的认识,渴望得到“后勤”服务,所以一拍即合。把具有名品、名牌、名企业的“三名”客户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对其服务放到最高的优先级别。与此同时,面向市场拓展低温物流业务,一方面宣传本企业改建后先进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通过物流服务扩大知名度,利用所服务的名企做为背景提高自身地位,物流量逐渐放大。
(2)物流方式。根据不同客户要求,采取相应物流服务对策,形成四种物流方式:①海陆铁联运,为进口贸易商服务。集装箱由海运到港,陆运到库,经过冷藏、分拣,由铁路发运到全国销售。②陆海联运,为生产出口型企业服务。生产企业产品由陆运到库,经过冷藏、分拣,由集装箱海运出口。③陆陆铁联运,为天津的生产企业在津京、全国销售服务。生产企业产品由陆运到库,经过冷藏、分拣,再由陆运配送到天津市内各网点销售或配送到郊县及滨海三区。对约500公里以上的外省市销售,用铁路运送。④铁陆联运,供应链式服务。原料由铁路从全国各地运到天津,经过冷藏、分拣,根据生产企业要求,每天为其配送原料,以满足生产需要。⑤铁路储运中转,一些进行全国市场销售大客户的季节性商品通过铁路运到中心,经过冷藏、分拣,在销售旺季来临时再用铁路配送到周边省市地区,达到旺季能在全国同时上市的目的或者商品调配目的。
四、结论。企业的战略设计是一项庞大的企业管理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因此必须用企业战略的高度来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在继承和发挥现有成功经验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全面审视企业在核心技术、应变能力、组织整合和营销传播四个方面的能力状况,这些能力是否有其独特性;与行业中的佼佼者相比、竞争对手相比,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哪些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已具备哪些基础,还需要哪些条件;然后制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目标及其选择核心竞争力获取的方式。在发展战略制定中应当注意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目标的制定要适应物流需求发展趋势和企业自身的特点,所定的目标要与企业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体现统一性和连续性。同时把物流企业构建和发展成一个创新型的组织,在不断学习、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增加企业所特有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超越的竞争能力,并不断地改进和发展这种竞争能力。1、在高度竞争的物流市场,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当明确自己的发展战略,认真做好战略定位,在公司层战略的制定上关注物流联盟合作战略、核心业务开发战略、品牌引导激励战略、和人才引进培养战略;而在竞争层战略的设计上需要依据服务对象的规模制定合适的竞争战略。2、在战略的执行上,需要“立足自身、关注客户、优化服务、科技兴企、因时而变”。具体说应当立足自身,确立核心战略要素的竞争力;关注顾客,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的科学化;优化服务,推进专业物流服务的差异化;科技兴企,加快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引用;因势而变,顺应物流行业发展一体化。
参考文献:
[1]胡学庆,吉丹俊.国外物流外包理论研究述评.价格月刊.2008
摘要: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实现持续成长、不断提升竞争力,持续服务创新体系的良好运行是关键,因此持续服务创新体系如何有效的运行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体系运行的因素,构建了火箭模型来诠释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并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后如何更好地保持持续服务创新体系的运行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关键字: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行机制;火箭模型
持续创新的思想最早是基于戴明提出的持续改进等质量管理原则,其曾给日本的经济带来高速增长。但随后由于日本的经济陷入了衰退,持续创新思想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创新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包括新产品、新工艺、新组织管理方法、新市场和新原材料等几个方面。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它的产品就是无形的服务,一次或几次的服务创新虽然能使的某个方面得到提高,但想保持长久优势却十分困难。而没有长期持续的服务创新发展,就谈不上长期持续的生存。
1、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体系的影响因素
基于系统理论,企业的持续发展依靠一般性的、单一的创新是不足的,多种创新要素间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产生的复合效应才更有效果。同时创新是要持续的,只有通过多个创新项目之间在时间和内容上的紧密相连补充单个创新项目本身的非连续性,才能使创新过程成为一个持续进行的动态整体,进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基于研究方便,本文将第三方物流企业创新体系因素分为核心因素和支撑因素两部分。核心因素包括客户参与、市场竞争、企业文化;支撑因素包括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等。
1.1 核心因素
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创新的核心因素中基础是客户参与,途径是市场创新,关键是企业文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属于服务性企业,其盈利能力来自于对顾客服务的满足程度,而与企业内部的创新开发人员相比,由于顾客对自己的需要更了解,因此他们提出的想法和新创意接近市场的实际情况。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创新,一者体现在对现有市场的维护和巩固,二者是对新市场的开发,只有能不断经过市场考验的创新才算是真正的、持续的创新。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文化,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的关键在于建立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物流服务活动过程中所持有和表现出来的不断寻求创新的价值观念。
1.2 支撑因素
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支撑因素中,方向是战略创新,动力是制度创新,保障是组织创新,法宝是技术创新。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发展需要战略思路和指导,否则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就无法集中自己的力量有目的性的进行创新发展。制度创新是激发创新的源动力,一般包括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等,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的服务创新具有不可测量和不可视化的特点,制度创新因此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进行持续服务创新的重点。组织创新是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组织架构进行合理的重构、创新,通过压缩职能机构,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可以保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高效运行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在物流信息技术方面的创新可使企业更快捷高效的为客户提供创新服务。
2、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基于研究需要,本文结合对影响持续创新服务体系因素的综合分析,构建了火箭模型来诠释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创新的运行机制。
2.1 第三方企业持续服务创新运行的主导——企业创新文化
火箭的控制仪器舱用来引导运载火箭沿预定轨道飞行,一般安放在箭体靠前端的部位。对比国内外联邦、DHL、UPS等优秀物流快递企业的发展历程,持续创新的过程往往都是由企业的创新文化激发的。所谓创新文化是指不以个人为转移的、持续稳定的激发创新思想,并有利于创新实施的外向表现与内在思想的统一体,如企业或组织固有的创新文化,在组织内人员的吸收和转换后迸发出企业创新的能力。区别于与企业家精神,前者的创新能力是企业自觉的、能动的、倍加的和持续的。而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虽然在其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因其是带有鲜明个人色彩而难以模仿和持续的异质性战略资源,因此只有他与企业的其他资源结合在一起,转化为企业文化时,它才能以内生力、组织力和协调力等奠基企业的创新,成为支撑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创新的核心。
2.2 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运行的支持——客户参与
对顾客的关注是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重要因素。目前,服务创新的发展趋势呈现顾客导向性和系统性特征,顾客在物流服务的系统过程中,不仅仅是作为服务的对象,同时也参与到新物流服务的开发过程中去。在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化服务物流要求不断提高的市场环境下,顾客开始由被动的接受信息,转变为积极的参与到创新的过程中去,例如对现有的服务体系根据自己的要求提出自己意。作为市场需求的发源地,如果能及时的抓住顾客产生新的要求,并使其积极地参与到创新过程中去,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创新将会得到很好地支持。
2.3 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运行的动力——动力系统
火箭的飞行离不开动力系统,它们通过共同作用产生强大的推力,将有效载荷送入太空。同样持续服务创新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主动经济行为往往也会受到企业内、外部双重动力要素的影响。企业家精神、不断成长的需要、长期利益的驱使,以及内在的创新能力和文化等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创新运行的内在动力主要来源,而企业外部的不断变革的科技、新出现的市场需求与竞争,以及政府行为和社会文化等组成了外部动力。这些动力要素并不是孤立的发挥作用,而是不同要素之间以及同一要素的内外部之间相互协同,共同发挥作用。外部动力要素的发挥主要通过驱动力、凝聚力和诱导力,使内部动力要素充分发挥其动力效能,然后成功的创新活动又可以通过扩散力和市场力作用反作用于技术、市场和政府等,进而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创新活动不断持续下去。
2.4 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运行的内容——各创新要素间的有机协同
运载火箭的基体是箭体结构,并将这些组件连接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研究发现很多创新项目之所以失败或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主要并不在于技术要素,而在于企业的战略、文化、组织结构、制度、市场等非技术要素与技术要素之间没有协调好。常见的诸如滞后的管理和文化创新,没有明确的创新经营战略作指导,导致研发速度和响应市场时间与技术和市场严重脱节等问题。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各要素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对各创新要素之间的有机协同,以弥补单独要素无法实现的的协同效应,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持续不断的创新活动。
3、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体系运行的建议
3.1 将创新精神纳入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制度和文化中创新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成功的灵魂,是保持持续竞争力的根本动力,但创新制度的建立和文化的形成需要企业长期坚持和多方的努力。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首先要将创新提升到战略层面的高度,使创新成为企业制度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进一步影响企业内部的人员,真正形成人人创新,时时创新,事事创新的局面。
3.2 建立全方位的资源整合机制
由于保持持续的服务创新的动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复杂的,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着力整合方面资源,建立全方位的资源整合机制,使各资源间动力要素实现有机协同。例如第三方物流企业可通过成立创新项目孵化平台,提供资金和平台,通过这个平系其他的企业与科研机构,实现科研合作与技术转让。同时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加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在综合公司的规模、实力基础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创新方式。逐渐从从间断的创新成果到连续的创新格局,从模仿创新到自主研发,从局部改进到整体创新,坚持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发展。
3.3 组建多层次的激励机制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激励机制应激活现有资源,淘汰不合格人员的同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以达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例如可以实行双梯阶的激励模式,使人才各尽其能,提供管理生涯道路或为专业研究人员提供发展道路。其次,在考核创新人员的绩效时,要注意分阶段、分层次的考察,针对创新的不同阶段设立不同的考核标准。再次,通过设定的不同阶段的绩效标准,选择科学的薪酬体制。例如提高创新研发人员的薪酬,设立重大贡献奖、阶段奖等对骨干员工进行奖励;同时加强红股、认股权、股权期权等“金手铐”手段使第三方物流企业牢牢掌握住核心创新研发人员,保持持续服务创新的活力。
4、结论
在服务日趋同质化的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想在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持续的服务创新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由于每种创新要素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和地位,都无法独立控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持续创新发展,因此必须对这一体系的运行机制进行阐述,以理顺体系中各种创新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本文认为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体系运行中,企业文化起到了主导作用,客户参与是基础也是目的。各创新要素的有机协同构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体系的动力系统,为企业不断地服务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体系更好的运行,企业应该着重于企业文化、资源整合和激励机制三方面上。
参考文献
[1] 杨敏. 服务流程视角下我国物流企业创新路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26):40—41.
[2] 王光辉. 论物流行业的服务创新[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4):72—73.
[3] 杜红平.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创新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7):49—52.
[4] 李嘉晓.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县域经济发展动力分析中的应用以山东省龙口市为例[J].经济学研究,2013(8):72—77.
[5] 张大卡. 物流企业的创新领域及创新方式探析[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0—11.
[6] 赵道致. 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战略路径选择[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1):152—158.
[7] 陶瑞. 企业持续创新的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6):73—77.
[8] 孙冰. 技术创新动因研究综述[J]. 华东经济管理,2010(4):143-147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 运行模式 SWOT分析 转型措施
一、引言
面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企业实行了“归核化”战略,因此,第三方物流将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然而温州物流行业以托运业为依托,发展相对滞后,其在运行模式上存在着缺乏信息化管理,具体体现在库存货物、在途货物、员工素质和企业组织模式等方面的管理水平偏低,这些因素束缚了温州物流业的发展。因此,文章针对温州托运业的现状提出了其应向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的措施。
二、第三方物流
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资流动的提供方和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运作过程。它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1)广义的第三方物流概念:凡是由社会的专业物流企业按照货主的要求,所从事的物流活动都可以包含在第三方物流范围之内,至于第三方物流是从事哪一阶段的物流,物流服务的深度和服务水平,这与货主的要求有密切的联系。(2)狭义的第三方物流概念:主要是指能够提供现代化的、系统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的物流活动。其具体特征是有提供现代化的、系统物流服务的企业素质;可以想货主提供包括供应链物流在内的全程物流服务和特定的、定制化服务的物流活动;不是货主与物流服务提供商偶然的、一次性的物流服务活动,而是采取委托―承包形式的长期业务外包形式的物流活动;不是向货主提供一般性物流服务,而是提供增值物流服务的现代化物流活动。
因此,第三方物流这一术语的运用,因人、因地的不同其含义也有所区别。为了不混淆人们对第三方物流的认识。所以在讲第三方物流时,都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把它看成是一种高水平、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形式。
2.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推动因素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对效率的追求,使得组织之间的社会劳动分工日趋细化。为了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降低物流成本,增强企业发展的柔性,企业实行了“归核化”战略,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上去,寻求社会分工协作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大而全,小而全”的“纵向一体化”经营方式逐渐不能适应整个竞争环境。企业逐渐向“横向一体化”战略转型。因此,各个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不断提高,第三方物流也在“供应链管理”和“外包”理论的引进下不断发展壮大。在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大好形势之下,原来从事与物流相关的运输、仓储、货代等公司也开始拓展自己的传统业务,进入物流系统,逐步成长为能够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服务的企业。
随着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重视和降低物流成本的要求,第三方物流越来越收到企业的关注,其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推动和市场前景。
三、温州托运业的现状
1.温州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的现状
温州目前的生产企业基本上是在仓储、包装等方面采用自营物流,而将营销网络所涉及的长途干线运输业务外包给温州市的个体专线。温州市比较大型的企业大多采用部分自营和部分外包的方式。准确的说,温州尚不存在真正的物流企业,充当物流角色的是诸多的托运企业。温州市的托运企业是由个体专线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随着民营生产企业的营销网络向外拓展而同步发展起来的。这些年来托运部的确积累了相当大的资金,老板个人实现了资本积累,都成了先富起来的人。但是,温州托运业在管理和运营模式上的落后面貌依然没有改变。现在的中国各地物流行业发展风起云涌,各种体制的现代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唯独温州鲜见以现代企业面貌出现的物流企业。像正泰集团和奥康集团这些世界水平的现代企业,支撑其国内庞大营销网络依然是温州的专线托运部,这无疑是温州发展经济的尴尬。
2.库存货物的管理现状
温州托运部在货物信息收集和处理上仍处于原始的手工操作方式,没有引进现代化的办公自动化设备。(1)货物入库信息采用手写登记,以每个托运部自行设计的纸质运单联为模板。目前的托运部都设有开票处,对入库货物进行登记。入库的货物在经过手写登记及人工信息核对之后,进入待货区。同一份货物纸质运单由承运人、发货人、提货人、接收站各持一份。(2)整理、核对物资信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所有的物资信息是根据纸质运单时间整理存档,因此,记载货物信息的纸质运单成千上万,对运单的整理装订占了操作人员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同时,当查询某一票货物信息时,逐一翻阅纸质运单查询的时间占了操作人员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3)没有提供包装服务从而引发承运纠纷。由于托运部没有提供包装服务,因此,在货物入库之前仅查看货物包装的承运规范,而对包装内的货物无法进行检验,因而会引发一些承运纠纷。(4)接收站的工作人员无法确定提货人的身份,易出现冒领现象。托运部对部分货物不提供配送服务,它们需要提货人凭运单和身份证等证明到仓库提货。简单的提货手续易出现恶意冒领的现象。
3.在途货物的管理现状
对客户而言,物流的时间是抢占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托运部之间是基于时间的竞争。因此,货物的在途信息成为各托运部获得客户的关键。托运部对货物在途信息的管理也经过几个阶段的革新。(1)无法掌控时期。在托运业发展初期,我国的通讯业并不发达,对货物在途信息的管理几乎处于空白。“等”字成了惟一办法。那时货物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在较低的水平。(2)依靠司机反馈信息掌握情况时期。经过温州托运业的整合和资源重组之后,各托运部初步具备自己固定的车辆承运,在国家的通讯行业的飞速发展之后,货物的在途信息依靠承运车辆司机的及时反馈达到对在途货物信息收集的目的。这个阶段货物的及时性有了一定的提高。(3)托运部自行掌握时期。随着现代通讯业的不断发展,通讯服务的不断完善,填补了温州的托运部在在途货物信息管理上的空白。通过简单的定位系统,托运部对在途货物信息管理上从被动变成主动。
4.托运业的企业管理现状
托运部在管理方式和方法上有其自身的特点,但也存在很多管理上问题。(1)现代物流管理和现代企业管理在托运部中应用甚少。从整体上看,温州托运部对物流管理和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者本身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对员工的培养意识淡薄。因而没有形成科学的物流管理和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又由于行业具有垄断性,使得托运部没有主动与客户联系和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2)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物流人才严重匮乏。从温州托运业最早的起步和发展来看,这个行业存在较多社会势力,缺乏正规的政府管制,存在一些非正规的竞争手段。因此托运业并不被人们了解和看好。人们对其的认识存在局限性。这些社会因素导致托运部的从业人员素质和文化水平偏低,90%的员工的文化水平仅有小学程度。没有物流专业人才的投入。
四、温州托运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遇),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对温州托运业进行SWOT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矩阵。
表1温州托运业SWOT分析的策略矩阵
1.温州托运业的机会(O)
从温州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温州地区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初具雏形。(1)温州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温州具有“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印刷城”、“中国汽摩配之都”等国字号生产基地。温州更多的产品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销售市场。因此,物流在温州的经济发展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温州的物流影响着温州的经济发展。?温州物流业的发展对温州生产制造业降低企业总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市场应变能力以及客户服务水平都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当前,生产领域的潜力的发掘已经十分困难的条件下,通过物流环节运行状况的改善,来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无疑是明智的选择。(3)温州物流已经具有很强的区域优势。宁德、石狮、福州、金华、台州、绍兴等地物流业务都在向温州靠拢。市区整个货运市场份额的80%都集中在瓯海货运市场,以此为中心,方圆一平方公里,是整个温州物流市场的核心地带。
2.温州托运业的威胁(T)
世界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和国内物流业的蓬勃兴起,温州物流经济面临着多层次,全方位的竞争环境。(1)国外物流企业的进入。随着国内物流市场化,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纷纷进入我国物流行业。物流行业正在从原始的“运输+仓储”的概念向现代化物流系统发展。不少中外合资物流企业抢占国内物流市场。(2)国内现有物流企业的转型。国内物流企业加快整合步伐,实行资产重组和流程改造,加速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这样的转型趋势势必将成为温州托运业的最大竞争威胁。(3)温州货物量巨大成为物流公司的目标市场。据温州市工商局统计,截至2006年7月24日,温州市共有1000多家物流企业。其中以运输命名的专业公司637家,以物流命名的46家,以快递命名的87家,以仓储命名的277家,投资总额达到了39.2亿元。这些物流企业日物流供给能力超过50万吨。业内人士介绍,温州物流业年总产值已达到22亿元。温州巨大的货物量势必会吸引大型物流企业进入温州市场21世纪的行业竞争除了成本优势,完善的服务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都影响企业竞争力。
3.温州托运业的优势(S)
温州托运部在运输服务上具有独特的经营方式。(1)温州托运业从业者具有与时俱进的想法。从搬运队到托运部,发展成运输公司再演变成物流公司,温州物流业的成长轨迹基本如此。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向第三方市区登记在册的物流企业包括各种托运部、运输公司等共有419家,其中冠以“物流”名字的有近10家。(2)温州企业在国内外的营销网络依赖于温州托运业。虽然温州企业大多采用部分自营和部分外包的方式,但温州的企业规模都属于中小型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纵向一体化”经营在温州没有得到大面积的覆盖。部分自营物流给企业造成巨大成本。因此,温州大多数企业在国内外的营销网络主要接受托运部 “物流”外包干线发运的同时,也会逐渐将自营物流的部分转向第三方物流企业。(3)温州托运业与政府关系良好。温州托运业的转型不仅需要业内人士不断更新自身的认识,同时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出台各种方针、政策来推动行业的转型。
4.温州托运业的劣势(W)
温州托运业具备外部的机会和内部优势,但它的劣势同样也不容忽视。(1)缺乏信息化管理。对货物信息的全程管理上没有信息化的管理,让托运部处于竞争的劣势。21世纪是信息时代,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地推进企业的发展。(2)缺乏科学的整体营销战略。温州托运部的仅采用价格战的营销模式让处于竞争劣势。没有客户个性化服务,没有细分市场下的具体营销策略。(3)员工素质、企业组织模式管理水平偏低。公司在管理、经营模式上的突破缺少物流专业人才的支持和投入。温州托运业员工的水平束缚了温州物流业的发展。同时,在托运部的管理没有走上正规化,仍旧像最早的家庭作坊式的家庭管理,没有完善的员工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和员工激励和奖励规范。
五、温州托运业与现代第三方物流的比较
1.库存货物管理的比较
现代意义上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于货物信息的管理采用信息系统但温州托运业采用原始的手工记录。采用信息系统对货物信息进行管理避免了许多由原始手工记录所带来的不便。这两种方法的比较如表2所示。
表2 库存货物管理的比较
2.在途货物管理的比较
现代意义上第三方物流企业对货物在途信息的管理采用信息定位系统,但温州托运业采用单纯的通讯设备。采用信息定位系统对在途货物进行管理实现了信息的公开化、及时化和科学化。这两种方法的比较如表3所示。
表3 在途货物管理的比较
3.企业管理的比较
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采用先进的企业管理和物流管理模式。但温州托运业的管理模式比较落后。这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避免了温州托运业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这两种方法的比较如表4所示。
表4 管理的比较
六、温州托运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措施
1.加大信息化投入
温州的托运业要向现代第三方物流转型需要加大信息化投入。(1)对货物入库、出库信息系统进行电子化革新。采用条码技术、射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数据库技术等改善现行的操作模式。这些技术的使用即方便信息的分类整理,也方便信息的查阅。通过权限管理,让客户随时了解货物的各种信息。(2)在途货物信息管理的革新。引进全球定位系统(GPS)实现在途货物信息的公开化,同步化。全球定位系统的使用有利于企业对车辆运用进行优化配置,提高运用效率,节约物流成本,随时指挥调动车辆。引进地理信息系统(GIS)为货物配送提供最佳路径。这两种技术的运用让现在专业运输公司通过主观经验制定运输路线变得更加精确,更加便捷。
2.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温州的托运业要向现代第三方物流转型需要加强客户关系管理。(1)正确理解客户资源。正确理解客户资源就是要如何得到客户、留住客户以及如何最大化客户价值,从而进一步巩固客户群,培养客户忠诚度。企业需要形成正规的客服意识,将提供专业化、一体化、个性化的客户服务作为公司的理念。(2)采用合理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第三方物流属于典型的服务业范畴,供应商和制造企业或零售商都是物流企业要提供服务的客户对象。通过数据库技术对客户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即方便企业自身对各个客户情况的掌握及时做好客户联系工作,又能让客户对企业的服务充分放心。CRM系统对客户信息的充分整合、利用起到良好效果。它的有效实施正好可以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3.提高员工水平
温州的托运业要向现代第三方物流转型需要提高员工水平。(1)扩大招聘面,提高招聘要求,吸引物流专业人才。第三方物流需要信息化的支持,但现在的员工水平严重束缚了温州托运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专业物流人才的投入是转型的关键。温州的政府部门及温州托运业应多引进物流专业人才,让他们投入到温州物流建设中。(2)加强员工的业务培训。温州的托运业和民营经济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让专业物流人才将其理论知识和温州的实际情况磨合,业务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磨合剂。通过培训让员工更快地了解温州的托运业,为他们的打开工作局面清除一些的困难。通过培训的手段也让员工更好形成企业凝聚力。
4.提高管理水平
温州的托运业要向现代第三方物流转型需要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水平同样对温州托运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起着关键作用。(1)形成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及企业愿景。企业发展战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及长期目标。一个适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带动企业良好的发展。企业愿景让企业全体员工、各领导层的能够朝着共同目标努力。它对激励员工和各领导层起到了关键作用。(2)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企业文化营造企业氛围,让每个员工都有归宿感,增强他们责任感。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了员工的忠诚度,能更好的实现企业短期、中期、长期目标。
七、结束语
本文通过SWOT分析,阐明了温州托运业向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通过与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比较,为温州托运业的转型指明了方向。应该说温州托运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还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如何找到一种适合企业自身的转变方式,循序渐进,最终成为真正能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是温州托运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杜文任民:第三方物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焦文范柴岳:第三方物流理论与案例[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3]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CEI中国行业发展报告物流业[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扬长春:第三方物流[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5]于淼翟亮张彩霞:第三方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研究[J].商业时代,2007年21期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应用型 实践课程
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我国成为第一制造大国,电子商务更是空前发展,出于核心竞争力的考虑,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物流外包,社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急剧增长。国外物流巨头纷纷进入,国内物流企业亟待壮大,伴随而来的是对第三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因此,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第三方物流。而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实践教学,因此,必须对物流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科学论证与规划。
一、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由于物流工作实践性强,物流企业在招聘时几乎无一例外地要求应聘者要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少则1-2年,多则5-8 年,对于刚刚跨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实践经验的缺乏已成为阻碍其就业的最重要因素。
应用型本科的特色就是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主要目的就是就业与创业。因此,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前能具备一定符合企业要求的实践经验与能力就成为实践教学的首要目标。
针对我国物流产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和应用型本科培养中级物流管理人才的目标定位,实践课程体系应有利于培养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综合能力,它包括职业基本能力,物流专业能力、管理决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竞争能力五种能力。打造的是既具有物流设计,运作,优化的专业能力,又懂得管理、经营,决策,营销,财务,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以学生就业与创业为导向,以能力与应用为核心,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为此,物流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需求导向原则
实践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符,要避免出现人才结构性失衡。
如香港理工大学开设国际航运课程,香港科技大学开设运输管理课程,完全是从香港转口贸易的优势出发,抓住了航运,运输的需求重点,即便有能力开设其他物流课程,也没有贪大求全。因此,我们要从地区,行业,发展阶段等方面考虑,设置物流急需的实践课程,既满足社会需求,又实现充分就业。
2.能力导向原则
物流实践能力培养应包括基本专业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两个层次。基本专业能力的实践课程设置主要针对物流企业操作岗位技能,主要有储存、运输、调配、分装、加工、信息、报关、报检,结算、货运,客户管理等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的实践课程设置主要针对物流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主要能力为组织管理,分析决策,人际交往,创新竞争等能力。
3. 素质导向原则
著名国民素质研究专家谢思忠曾指出:大学生就业,自身素质非常重要,可以说“素质决定命运”。很多企业把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放在首位,他们特别欢迎那些事业心强、具有战略眼光及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除此之外,还要有吃苦耐劳,埋头实干的精神,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创业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活跃敏捷的思维。
以上素质的培养是实践课程设置的重要原则。
4. 学生导向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和学生的交互过程。因此,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因素”,如学生的专业兴趣、动机、需要、能力、情感等,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最有效、最投入地学习。
5. 特色导向原则
各个学校都全面开展物流各个环节的研究和教学是不现实的,物流企业岗位群各有区别,需要高等院校结合自身特色,发挥优势,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重点锁定某些岗位群,逐步打造自己的专业品牌和课程优势,培养学有专长、独具特色的毕业生群体。比如交通类院系可注重运输事务方面,管理财经类院系可以侧重管理,营销,成本等方面。
6. 前瞻性导向原则
现阶段的学历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现代物流业发展却是日新月异,这就要求物流教育也要不断更新改进,尤其是实践课程,不但要与现实物流发展与时俱进,更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先进性,以使物流人才的培养符合我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三、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成
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应构建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基本原则为指导,以岗位技能为核心、以业务流程模拟为主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实践课程体系。调动各方资源,培养学生的基本就业能力、岗位专业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适应2l世纪物流人才的要求。
1.培养职业基本技能的实践课程
职业基本技能实践课程是针对现代社会从业所必须的基本能力而设置的通识课程,主要是掌握以计算机应用为中心的办公自动化能力和电子商务能力。
主要课程设置为:(1)计算机操作与维护;包括微机硬件安装与设置方法;WINDOWS 操作系统使用方法;文字编辑,电子表格,演示文稿使用方法;声音,图像编辑处理方法;网络基础和INTERNET网络应用;(2)电子商务应用:包括B2C交易、B2B交易、C2C交易、网络营销、电子合同、网上银行与支付,信息、网上交易、网上支付、网上商务管理等。
2.培养物流岗位专业技能的实践课程
岗位专业技能实训实质是一种单项管理能力的仿真实训,是专门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岗位的。课程安排在物流主干课程后,主要目的是以岗位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软件为手段,实现符合岗位需求的目标。
主要课程设置:(1)运输与配送管理实训: 包括业务管理、调配管理、运输管理、路线优化等操作环节;(2)仓储与库存管理实训: 包括系统信息、入库作业、出库作业、储位管理、盘点作业、库存管理等训练内容;(3)货运实训:包括拟订货代合同,处理海运、空运进出口业务,租船订舱、报关与报检,货运保险等内容,(4)供应链管理实训:包括供应链的构建方法与技能,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库存控制、采购与物流管理的方法与技能,供应链的绩效评价等内容。
3.培养综合管理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实践课程
综合性实践教学是实现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培养 “宽口径”,综合型, 应用型复合人才的重要环节。所设实践课程的目的是:在掌握通用基本就业技能基础上,将所学各类物流单项技能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管理,营销,财务,法律等相关知识,培养企业或部门的总体运营能力,实现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综合能力目标,同时培养一定的职业素质。
课程内容以企业生命周期为主线,以物流企业运营为背景,采用模块教学,角色虚拟方法,具体模块有:(1)物流企业管理模块:内容包括企业创立,机构设置,财务管理等;(2)物流企业营销模块:内容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物流服务方案设计,物流企业竞争策略等;(3)物流企业运营模块:以家电,医药,食品,汽车等功能物流为背景开展实训;(4)物流客户管理模块:内容包括客户分析,客户获取,客户维系,客户挽留等。
四、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
物流实践课程体系搭建了一个实践学习的平台,但如何实现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却需要一定的条件为保障。
1.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双师型”教师既能按照物流专业的岗位标准指导学生开展实训,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能够提供物流典型案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养实战型师资队伍,要走外延和内涵双重发展之路。外延发展,就是引进企业职业经理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充实师资队伍力量;内涵发展,就是鼓励专任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或到相关企业进行考察学习或顶岗实习,深入了解企业实际运营,掌握应用技能和实践知识。
2.探索与创新物流实践教学法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增强其直观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除多媒体,案例法等常用教学法外,在物流实践教学环节建议更多的采用以下方法:(1)现场教学法:在实习基地或实训室进行现场教学,边展示、边讲、边做,直观性强,易理解、易掌握,印象深刻;(2)项目教学法:将学生分成项目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提交物流设计方案,使不同性格爱好和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得到协调能力的提高;(3)模拟实训法 :采用实物模型、ERP模拟沙盘、仿真教学系统等直观性强、动手能力强的实训手段,模拟流程与岗位,加强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企业适应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3.搞好物流实验室建设
物流实验室是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为学生提供物流实训的平台,是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的重要场所,应用型院校物流实验室建设更是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物流实验室建设应基于现代物流的核心理论和核心课程,并结合院校专业特色,全面系统考虑。应包括物流教学系统、物流设备、物流影视及实战推演课件、实训手册、物流实验教学计划、物流操作单据、物流运作案例等整套方案。
4.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一方面,为克服课程设置和教育体系本身存在的滞后性和适应物流实践本身的飞速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可及时洞察物流人才需求变动与发展趋势,进而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有步骤地构建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通过对企业物流岗位职业活动的深入分析,确定物流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而有针对性地确定课程内容。另一方面,通过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基地,不但丰富教学内容,灵活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校阶段就接触企业,深入实际,培养职业素质,适应职业环境,有利于将来的就业与创业。
5.将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物流运作是是个动态的、连续的流程,物流各岗位人员不但要有全面的综合性知识,而且要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
注重培养学生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队精神等适应特定职业或职业群需要的必备职业素质。在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应坚持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含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
6.鼓励与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希望新进员工能马上胜任工作,这是现在社会的普遍就业准则。而学校的实训课程,模拟再好,也与实际存在差距。因此,大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一定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利用寒暑假期,尤其是毕业实习,多接触实际,多积累经验。通过实践一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尽快进入职场角色,这样在毕业之后就有了更多的竞争优势来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
作为发展日益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各类第三方物流企业,越来越多的需要既掌握物流专业技能,又懂得现代企业管理和信息技术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以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为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否担负起培养企业急需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重任,建立一套符合市场需求,重视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是一系列人才培养措施的核心与关键。因此,我们要深入探索,总结,修正实践课程体系,使之成为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朱长宁: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7.12
[关键词]第三方;回收物流;可行性
1 回收物流的概念
回收物流作为逆向物流的一部分,1998年carter和ellram对回收物流下了比较成熟的定义,他们认为“回收物流是物品在渠道成员间的反向传递过程,即从产品消费地(包括最终用户和供应链上的客户)到产品来源地的物理性流动”。
2 第三方回收物流的市场前景分析
2008年,工业品物流总额为79.86万亿元,同比增长20.8%,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88.8%,仍是带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我国制造业缺乏精细产业和高技术产品,制造成本和物流成本太高,增值空间太小。在国外制造业中,纯生产时间只占生产流程总时间的10%,而采购与物流成本占90%;生产利润占总利润的10%,而物流与销售利润占90%。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在
4.3 第三方回收物流能使服务的质量得到保证
社会分工专业细致化已经成为全球的发展趋势,更高质量、更高专业的服务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企业能优于其同行的另一项竞争优势,提高自身的服务专业水平,而第三方物流的大量信息网络和节点网络,能加快退货处理和废品回收,保证企业为顾客提供稳定、可靠的高水平服务。
4.4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发展第三方回收模式提供引导
发达国家的一些物流公司通过重组、资本扩张、兼并、购买、流程再造等形式,形成了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科学的管理理念的跨国综合型物流集团和全球性的服务物流网络,使物流成为创造财富的技术与服务型产业。2009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把现代物流产业列为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的十大产业之一。现代物流产业的繁荣意味着物流服务从低端走向高端,物流服务可以达到高技术的、一体化的、高附加值的水平,可以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0年8月末,海尔电器全面收购青岛海尔物流,也暗示着全面发展第三方相关业务的成熟。
5 结 论
面对金融危机、环境危机的双重后续效应,我国制造业要想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应对出口下滑、效益不佳的现状,必须从粗放产业转向大力发展专业化、节约化的第三方回收物流体系,为制造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降低制造业物流成本,在总体上扭转我国制造业不利状况,全面提高我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宇,唐春勇.逆向物流的有效管理策略分析[s].软科学,2004,18(1):30-32.
[关键词]第三方;回收物流;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6-0017-01
1 回收物流的概念
回收物流作为逆向物流的一部分,1998年Carter和Ellram对回收物流下了比较成熟的定义,他们认为“回收物流是物品在渠道成员间的反向传递过程,即从产品消费地(包括最终用户和供应链上的客户)到产品来源地的物理性流动”。
2 第三方回收物流的市场前景分析
2008年,工业品物流总额为79.86万亿元,同比增长20.8%,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88.8%,仍是带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我国制造业缺乏精细产业和高技术产品,制造成本和物流成本太高,增值空间太小。在国外制造业中,纯生产时间只占生产流程总时间的10%,而采购与物流成本占90%;生产利润占总利润的10%,而物流与销售利润占90%。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物流资源成本、设备成本均大大低于美国的条件下,显然在供应链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隐含成本,其中就包括回收物流成本,估计要占到物流总成本的25%以上。
3 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
通过改革开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一些企业凭借自身的实力和优势在竞争中胜出,取得立足之地。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这些企业逐渐失去原有的优势,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危机。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企业组织臃肿,制约了核心发展
目前我国许多制造企业囊括了采购、销售、物流等流程,企业一揽子思想根深蒂固,导致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上升,分散了有限的资源实力,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甚至有些企业失去了原有的竞争优势。当前,无论微观的还是宏观的制造行业,其物流成本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只有大力培养和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现代物流产业繁荣兴旺,我国的物流成本才会有一个根本性的改观。
3.2 制造企业不愿意选择物流外包
在经济发达国家,制造企业大多选择把非主营业务外包模式,重点发展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业务,如耐克这样的虚拟公司,把生产也外包出去了。物流被一般工商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视为非主营业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流外包成为了大的趋势。美国、日本等国制造企业物流外包比例达到80%以上。而我国制造企业中,销售物流外包给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只有16%,原材料供应物流外包的占18%,运输和仓储外包的达到60%,生产物流外包的几乎没有。
4 第三方回收物流的可行性分析
回收物流的影响和重要性随行业和在供应链中的位置不同而异,一般来说,对于那些产品价值很大或是回流率较高的企业,回收物流的构建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供应链模式的不同也影响着回收物流的重要性。然而,从回收物流的上述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回收物流的总成本将在物流总成本中占越来越大的比例,并随着循环经济的推进而不断增长。
4.1 第三方回收物流利用物流网络为制造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目前国内的回收模式还没有成型,企业很难做到大批量集中回收,而第三方回收物流具有更专业水平和相应的物流网络,采用第三方回收物流可以使生产等业务进一步专业化,企业把主要精力和资源集中在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上而把非核心领域外包给其他专业企业,已成为企业增加竞争力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战略手段之一。
4.2 第三方回收物流有助于企业节约物流成本
降低制造业物流费用的关键是制造企业要降低偏高的物流费用,我国的库存周转期比西方发达国家高3~4倍,其商品储存的各项费用支出成为降低企业效益的主要因素。在制造企业中,库存占用的费用达到40%~70%,有的企业库存竟占用了全部的流动资金,使企业无法正常生产。采用第三方回收物流可以提高配送效率和积载率从而减少企业的物流成本。首先对回收物流处理设备的建设等配置以及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其次回收周期长、系统建设和实施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4.3 第三方回收物流能使服务的质量得到保证
社会分工专业细致化已经成为全球的发展趋势,更高质量、更高专业的服务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企业能优于其同行的另一项竞争优势,提高自身的服务专业水平,而第三方物流的大量信息网络和节点网络,能加快退货处理和废品回收,保证企业为顾客提供稳定、可靠的高水平服务。
4.4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发展第三方回收模式提供引导
发达国家的一些物流公司通过重组、资本扩张、兼并、购买、流程再造等形式,形成了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科学的管理理念的跨国综合型物流集团和全球性的服务物流网络,使物流成为创造财富的技术与服务型产业。2009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把现代物流产业列为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的十大产业之一。现代物流产业的繁荣意味着物流服务从低端走向高端,物流服务可以达到高技术的、一体化的、高附加值的水平,可以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0年8月末,海尔电器全面收购青岛海尔物流,也暗示着全面发展第三方相关业务的成熟。
5 结 论
面对金融危机、环境危机的双重后续效应,我国制造业要想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应对出口下滑、效益不佳的现状,必须从粗放产业转向大力发展专业化、节约化的第三方回收物流体系,为制造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降低制造业物流成本,在总体上扭转我国制造业不利状况,全面提高我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宇,唐春勇.逆向物流的有效管理策略分析[S].软科学,2004,18(1):30-32.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市场需求 市场供给 风险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197-02
我国第三方物流目前的发展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国内专家学者对此也进行了很多深入而有建设性的研究。本文从市场需求、市场供给以及双方风险的角度进行一些分析,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经验,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趋势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发展第三方物流是我国物流行业的必然趋势,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利用规模化、专业化的优势,为客户提供低价格和高水平的服务,使客户能集中于自己的核心优势,最终达到双赢的效果。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虽然目前的发展程度较低,但近年来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随着我国供应链体系的逐步成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逐步发展,客户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也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逐渐释放出来,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在未来也必将得到快速发展,从而接近或达到先进国家的发展程度。
二 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经验
发达国家物流行业发展的历程,一方面是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而发展,同时供应链思想的形成并在各个行业中迅速普及发展时,对物流这个贯穿供应链体系的重要一方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是伴随着供应链的发展逐步完善发展起来的,是根据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是社会生产供应链体系成熟化的直接要求和结果。
在发展的过程中,物流企业是根据供应链上下游体系的需求变化,通过管理和技术的创新,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以满足逐步提高的服务要求,从而实现竞争力的提高和企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绝大多数企业是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需求产生一段时间之后才进行相应的调整,即服务水平落后于需求水平,只有少数企业是通过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而获得成功的。
三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分析
我国部分企业的发展程度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绝大多数的企业发展程度仍然偏低,从地理区域来看更为明显,由此而产生的第三方物流需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我国的物流行业虽从改革开放以来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整体发展程度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物流行业的发展程度落后于其他行业客户的实际需求,自营物流成为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
应该说,我国发展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的物流需求通过自营物流或选择实力雄厚的大型第三方物流能够得到比较充分的满足。发达国家中的日本,大型企业也有相当的比例采用自营物流。
未来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的主要客户应是中国数量占据绝对优势,同时也包括发展程度较低的中小型企业客户。由于自身的资金实力不足,出于发展自身核心竞争优势的需要,这类客户对于第三方物流具备天然的依赖性。以往因为物流行业发展的落后,很多中小型企业仍然选择了自营物流,更多是因为第三方物流所能提供的服务水平或服务价格不能满足中小型企业的需要。随着我国各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供应链上下游体系的完善,中小型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要也逐步转换为需求,并形成我国未来第三方物流的主要客户群体。
四 中国第三方物流的供应分析
中国除了少数大中型物流企业,绝大部分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和价格以及相对应的风险因素,是否能够满足物流客户对第三方物流的需要,也是影响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的重要因素。
目前,比较成功的第三方物流案例大部分都属于颇具实力、信誉程度较高的大型物流企业。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及外资物流企业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利润丰厚的第三方物流领域,如国内大型企业或外资合资企业。对利润相对较低甚至微薄的中小型企业所需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这两种真正具备第三方物流实力的群体不愿介入,或提供服务所需的价格过高。
国内中小型物流企业服务价格较低,但是相对应的服务水平及合作风险,很难满足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需求。属于新兴产业的京东商城在规模较小的前期选择第三方物流,但是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反而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物流系统,这就是双方对服务水平及相关价格理解不同的结果。
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大部分实力较弱,发展的时间较短,物流服务水平及价格与很多大中型企业的自营物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面对发展迅速的中小型企业第三方物流需求,目前来说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价格仍需要进一步改善。
五 第三方物流的风险分析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于供需双方而言,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投入,同样也就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1.客户的风险
对于客户而言,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体系很多,1996年美国学者Dickson的23项指标,Lehmann和Shaughnessy(1982)的绩效、整体、经济、适合、手法等五项指标,Weber、Zhang、Chory、Lee等人对这些评价体系和指标做了更多的研究,中国也有很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于我国各行业物流客户来说,至少目前而言,如果针对这些体系选择中小型物流企业,风险程度可能较高。中国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本身的不成熟则成为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障碍。
对于供应链体系而言,稳定性与保密性都非常重要。维系上下游企业的稳定性是保证整个供应链顺利进行的基础之一,而作为贯穿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服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绝大部分本身历史很短、信誉度不高的中小型物流企业无疑还要进行更多的积累和转变,尤其在中小型物流企业中还不乏追求短期利益的投机性企业,自身发展创新的期望和动力都存在不足。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物流行业,中国其他行业同样如此,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等待供应链体系的发展甚至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
同时对于客户而言,还有一个需要顾虑的地方,即第三方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客户对第三方物流的依存度是否会造成物流行业反向控制主动权,从而对客户的利益造成伤害。上世纪末,中国家电行业蓬勃发展,但最终由家电连锁行业凭借对销售环节的垄断,抢占了我国家电市场的主动发言权。那么在第三方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甚至达到垄断程度后,是否会抢占其他行业的发言权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2.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风险
目前,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在管理和技术上进行创新和提高,是绝大部分专家学者和企业自身的共识。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大部分物流企业创新和提高的动力不足,其中的风险因素尤为重要。
未来物流需求的服务水平会提高,但是会发展到何种程度,确实难以把握。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从风险角度考虑的结果分析,大部分物流企业的发展历史也是落后于实际需求的逐步发展。根据潜在需求的推测提早进行创新和改变,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意味着存在极大的风险。
物流的规模化会带来成本的降低,仓储、运输、配送等设备设施的投资实物风险较小,但同时管理的难度和所需的资金也会有所增加,客户的增多也会增加管理的难度和设施设备的要求。对物流所服务的区域和行业未来发展如果过于乐观,超出了实际需求之后,所带来的成本增加也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地方。
沃尔玛在中国的两个配送中心,在其自身不断扩张发展的同时,截止到2009年为止,尚未实现全面盈利。“据了解,在美国约100多家门店才能支撑一个现代配送中心的巨额费用,在门店数量不足时,配送中心的巨额费用将成为一些企业的经济负担”。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如果超过实际需求太多,高昂的运营成本在一段时期内也会成为发展的负担。
因此,提前准确挖掘客户的潜在需要,从竞争中取得先行优势,固然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其中蕴藏的风险也需要慎重考虑。而敏锐地发现客户需求的改变,并根据需求改变,进行创新以调整、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是国外众多物流企业的选择,也是中国现有大部分物流企业应做出的最佳选择。
六 结论
我国占据数量绝对优势的中小型企业的潜在需求是未来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动力,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企业还是选择了自营物流,同时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能力的不足也妨碍了这些潜在需求转换成实际需要,但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是供应链发展的必然。在发展的过程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本身以及所服务的客户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和磨合。随着中国各个行业的发展和成熟,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会在某一时期得到快速释放,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会随着市场需求的提高而不断成长,从而接近或达到先进国家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教学研究;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计算机网络的不断进步,物流产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合,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坏。为了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求的能力导向型物流管理人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展了《第三方物流》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成为高技能的专业型物流管理人才。这门课程涉及了多方面的物流知识,要求学生要具备足够的知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先的课程教学对于社会的发展以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第三方物流》课程的含义及物流人才的培养
1.《第三方课程》课程的含义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了专注经营好企业,而将企业中相关的物流活动以合同的形式对外承包给专业的物流服务企业。将物流活动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与物流企业保持紧密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实时监控的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企业活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地域区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在世界范围内多进行产品的生产、销售,随之而带来的物流活动就越来越繁杂,以往的物流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再者企业为了加强核心竞争力,而将不处于企业核心活动的物流活动外包。于是,第三方物流应运而生。
2.人才培养以人才能力需求为导向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以人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培养的人才要是社会所需求的,适应岗位需要的实用型、技术型的专业人才。第三方物流成为社会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型物流管理人才时也要注意到对于第三方物流的知识的培养。《第三方物流》课程包含了丰富的物流知识,是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学生学习与掌握有关于第三方物流的理论与知识,高职院校能为社会上的企业输送从事物流行业的高级人才,才能成为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摇篮。
二、《第三方物流》课程现状分析
1.课程教学脱离实践
物流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强较强的行业,要求学生在具备一定的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实践。当前《第三方物流》课程在教学中理论占比重较大,缺少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就算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重视,也因客观原因而使得学生的课程实践得不到充分的开展。第三方物流教学成为纸上谈兵,架空在实践之上。高职院校在资金方面的缺陷,导致了物流管理的实验室的建设也与飞速发展的物流行业脱节,实验室不能适应当前物流实践的教学。即使有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也会因为其自身的原因而不能为高职院校提供实习岗位。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没有及时的能到到实践,脱离实践的知识无法在以后学生就职时很好的运用。
2.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后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能帮助学生对第三方物流知识起到理解,为学生的知识实践提供意见,教师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等都对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就目前高职院校的《第三方物流》课程的教师来是,有很多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无法使用当前物流行业的需求。我国物流行业在不断的发展,无论是运输方式、储存方式还是人员管理等都在不断的变化,但是教师由于自身的原因对于物流行业的最新变化无法获取,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守旧。教师是学生与物流行业相联系的桥梁、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与物流行业长时间的脱节,不接触实实际的物流工作情境,那么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与实际的物流行业也是脱节的。
三、《第三方物流》课程改革
1.课程内容改革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摇篮,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在教学上要以人才能力需求为导向,与企业相结合,培养出适合学社会需要的实践形技术人才。结合社会需要及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的特点,高职院校的《第三方物流》课程内容也要与时俱进,注意更新换代,在具备基本的第三方物流知识之外,要根据第三方物流发展做出调整。
2.教学方法的改革
目前的《第三方物流》课堂还是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讲为主,忽略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及《第三方物流》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课堂上应该注重“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知识要在掌握后及时的运用到实践中,做到“教”“学”“练”的有机结合,掌握知识与实践训练相辅相成。
3.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第三方物流》课程大多以卷面考试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这种方式的考查只能检验到学生的知识而无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出评判,所以《第三方物流》课程要才要多方面的手段来检验学生的专业能力,以便能对学生做出最合理的评判,并且能及时纠正课程教学中的不足及做出教学上的修改。
4.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适宜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之一。在《第三方物流》课堂教学中,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要致力于创建一个自由、平等、尊重的有效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帮助学生提高能力,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
四、小结
总的来说,高职院校《第三方物流》课程的改革,拓宽了《第三方物流》的教学思路,为《第三方物流》课程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方向。从而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让学生走出学校时能成为社会上所需的高素质、高能力、专业型物流管理人才。
作者:李一辉 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宋秀英.基于高职教学改革发展思路之探究[J].职教论坛,2011(,35):18-19.
[2]曲爱玲,马长路,刘红梅.高职教学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5-56.
关键词:物流;标准;信息
中图分类号:F252.3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2007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3.8万亿元,同比增长25.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2007年上半年,物流业增加值完成7503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17.9%,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2007年上半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9541亿元,同比增长16.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比2006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为现代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目前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还较小,而且高度分散,面对庞大的物流市场需求和弱小的供应能力国外物流企业早已跃跃欲试。
中国巨大的物流市场已经吸引了国际上各个货运巨头的目光,外国物流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市场,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物流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中国物流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给了投资者一个发挥的空间。
未来物流需求尤其是第三方物流需求规模将越来越大,预测到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的
产值将达到12000亿元,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总体物流需求约为2760亿元人民币。第三方物流市场在增长中细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竞争中整合,第三方物流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中国第三方物流将在新的起点上快速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一,总体规模偏小、发展潜力巨大。总体上讲,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物流和公众物流服务仍然是社会物流的主要形式,严格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短时期难以明显改观。同时,第三方物流在中国已经有了大约十年的探讨过程和发展过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中国正在成为第三方物流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
第二,需求的不平衡性较强。不同企业间的物流理念以及物流需求层次差异性很大,先进的与传统的物流模式并存。一方面中国日趋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进入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和分销业产生高端的物流需求,第三方物流需求主要集中在外资领域。这些企业物流理念先进、物流外包水平高、供应链管理要求严格且自主性较强,对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迫切、要求高。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依然较低。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物流形式、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
第三,行业集中度较低。根据咨询机构的分析,2006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大约有18000多个服务商和终端,排名前十位的服务商占市场总额仅13%(这可能是很粗略的估计),没有一家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2%,说明我国物流行业尚未实现充分的整合。在竞争模式上主要体现在成本与价格竞争,而对第三方物流所带来的供应链增值效应关注不够,低水平的过度竞争成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大家在行业中可能都感觉到这种竞争压力。根据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目前利润率为3%-8%左右,行业利润空间尚未完全挖掘出来,和国际上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三、发展趋势
十一五期间,现代物流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第三方物流发展进一步加快了进程,在服务内涵、经营模式、功能建设等方面发生了深远的变革,呈现出良好发展趋势。
第一,服务链不断延伸、专业化不断加强。一方面供需双方合作不断加深,服务深化的直接结果是专业细分。物流企业也越来越专注于特定的目标市场,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的优势。目前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锁定在IT、汽车行业、家用电器、化工、快速消费品等几个目标行业集中发展,专业细分程度也在进一步加强。从过去什么都做的物流转变成更加专业化的划分,按照市场和生产企业发展趋势要求,企业也在做一些相应变化。
第二,服务范围向金融领域扩展。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探讨市场对外运产生的一些新的需求、新的机会。物流、现金流、资金流是供应链三大组成部分。以质押、监管为代表的物流金融服务得到较大发展,包括中外运、中远在内的企业纷纷开展此项业务。质押监管的发展标志着第三方物流与金融行业的融合,而服务范围也由静态的仓单质押向货物的在途质押转变,从供应链资金流收入方面看,第三方物流服务内涵得到进一步延伸和扩展。
第三,物流行业的整合趋势非常明显。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是物流全球化进程,这一进程正在向中国扩展,自第三方物流概念引入国内起,以兼并收购为特征的全球物流整合深刻改变了物流市场格局
四、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1.加快基础设施的投入
做好地区或区域性产业布局规划和物流园区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性的规划做好了,才能真正减少企业物流成本,同时使产业集中,物流运输有重点的发展,走以主业物流为龙头,逐步好展完善的路子
2.制订行业标准
要实现物流的系统化管理,保证物流系统的统一协调以及系统内各环节的有机联系,需要采取很多种方法和手段,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现代物流系统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物流的系统化管理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制定一系列的物流标准。制定完善与物流有关的国家标准,制定行业标准和地区标准。这其中不仅有物流技术标准,还有有关物流行业的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积极开展物流标准化的研究工作。物流标准化在我国发展现代物流,与国际物流实现顺利接轨中的关键地位和所起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被国家和各行业所认同,物流标准化工作越来越受到的重视。
3.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
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的运作是以信息为中心的。通过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传递和及时沟通,有效的实现对物流实施控制并实现物流的合理化。虚拟库存(或者叫信息代替库存)和动态库存是物流合理化的表现。虚拟库存的办法是建立需求端数据收集系统,在供应链的不同环节采用EDI交换数据,建立基于Internet的Intranet,为用户提供WEB服务器,便于数据及时更新和浏览查询。由于供求信息得到及时传递和处理,物品在流动过程中满足和产生消费的需要,会大大降低库存的水平。传统的物流技术主要指物资运输技术,包括运输材料、机械、设施等。现代物流技术则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电子数据交换(EDI)、条码技术(bar code)等。
作者单位:聂海燕中国海洋大学 淄博职业学院
王振环山东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赖茂生.信息资源管理教程[M].北京:消华人学出版社,2006.10.
[2]戴定一.我国物流信息化战略发展规划的思考[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3,8(9):28-31.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物流现状;发展趋势
一、第三方物流的产生
第三方物流,用英语表示为“Third-party logistics”,这里所谓的“第三方”是根据于“第一方”发货方与“第二方”收货方来说的。第三方不从属任何一方,它与其它两方合作来给他们更加专业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自身不生产和销售产品,只是按照所签订的物流合同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正规化、针对企业特点的物流服务。比较常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包括设计物流系统、EDI能力、报表管理、货物集运、选择承运人、货代人、海关、信息管理、仓储、咨询、运费支付、运贸谈判等。[1]
从20世纪到现在,人们对物流的观念逐渐的拓宽,物流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各个企业对物流的认识更加的深刻,对物流管理也更加关注。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各个企业都将自己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专长业务上。从而企业就在是自身经营物流业务和外包物流业务上开始思索,自营物流业务就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人力、物力,不能将企业精力完全放在自己的主营业务上,有了这样的矛盾,第三方物流产生了。
自营物流模式与外包模式的比较: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外包模式在很多方面有着自营物流所不具备的优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外包物流有了很高的需求,而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竞争的加剧,更多的企业会选择外包物流为了满足工商企业日益增加的物流需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因此诞生,并迅速成为了一种潮流和趋势。[2]
通过上表的比较,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物流外包有着明显的优势。为了适应企业日趋增长的物流需求,第三方物流企业产生了,更将逐步成为物流界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现状和特点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造成我国运输、仓储等服务行业形成巨大发展的关键原因就是:第三方物流传入了中国。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快速的发展,我国企业市场分工更加的细化很深入,各行各业的竞争力都集中在自身的核心业务上,因此更多的企业开始把非核心物流业务交给了第三方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作为连接第一方和第二方的桥梁,逐渐成为物流界的宠儿。我国的物流进程的快慢看的就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大力发展必然会带动整个物流行业的大前进,物流作为利润的第三方源泉,所带来的效益更是不可低估的,这对我国经济的整体进步是有很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的。而我国第三方物流在中国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特点:
第一,市场前景好,现阶段局面难改变
由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从经济的起步阶段来讲就有一定的差距,导致第三方物流到我国的时间并不长,加上我国物流外包行业的不成熟性导致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并不时很好,但是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前景确实很好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外包业务很逐渐的增加。由此看见,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十几年的探讨和发展过程,中国正在成为第三方物流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
第二,外资企业和我国企业对第三方物流需求不同
经济的全球化的到来,让更多的外资企业也进入了中国,虽然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技术,并且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我国本土的企业由于整体管理和运营方式上与外资企业有一定的差别,造成第三方物流在服务不同企业时造成的矛盾,外资企业的整体物流标准比较高,而且形态存在与我国企业不同,第三方物流主要集中在了外资企业。物流需求不足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三,行业集中度较低。
由于中国物流现在发展的速度很快,导致很多物流企业层出不穷,各个企业的实力不尽相同,有大有小,使得很多资源造成了浪费,行业的集中度较低。根据统计,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目前利润率为3%-8%左右,还没有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没有达到利润的最大化。
第四,整个物流体系缺乏一定的技术
技术是第三方物流的基础,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处理的实时化和传递的高速化,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定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等物流作业的自动化水平,使进货、储存、流通加工、包装、运输实现一体化。[3]
我国企业的物流配送体系还没有真正达到整个物流配送过程的电子化,在运输网络规划方面不合理现象严重。要完成这一体系的电子化需要新的技术和设备,那么投资也是自然很大的,致使不少的企业对此失去了信心,这样的现象会对物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
第五,物流服务单一
中国物流虽然发展的很快,但是起步比较晚,而且发展的不均衡,很多方面都不健全。大多数的第三方物流都时以前的运输公司改制的,这就导致他们的经营业务就是运输或是仓储,相对单一,不能完全发挥第三方物流的效益和利润之源。他们省掉了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没有形成自己的物流体系,丧失了很多的经济利益。
总体而言,中国物流的发展会带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更会加快中国物流的发展。而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物流企业了。但是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从整体上来看从组织结构到经营范围都还不算完善,都不能喝世界上一流的物流企业相比,没有形成自己的网络和系统,服务水平上相对较低。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趋势
当今,我国国内市场国际化,有着很多的外资物流供应商,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巨大挑战。所以我国物流企业要抓住优势,迎接挑战,运用好自身的资源着力发展好企业自身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优化资源配置
被服务的企业时第三方发展的利润源泉,作为第三方物流的客户,对它服务的满意程度和回馈时很重要的,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和联合,更是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国内的物流企业也应多和国外的企业合作,通过合作学习它们优秀的服务理念和先进的技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
(二)树立服务品牌
1.加强物流服务管理创新。
面对中国这个物流行业的大餐很多外国物流企业纷纷加入到占领市场的行列,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迅速进行服务管理创新,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现代物流不仅仅是实物流,更是信息流、资源流、人流和商流的协调运作[4]。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大大降低物流活动的效率,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服务性行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更应该把客户服务的满意度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客户才是服务的核心,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同时,更要注重售后的服务,每次服务的结束了解客户满意的地方和不满意的地方,这样以来就更有助于企业了解自身,改正不足之处,目的是通过改进服务,巩固已有的顾客关系,发掘潜在的新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
2.强化增值服务,发展战略同盟关系。
根据物流行业总的发展趋势来看,资金雄厚,技术优越,有很强的物流设计能力的公司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是非常强的。因此,我国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以客户增效为己任,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甚至还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求效益;公司要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方式,与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5]
(三)有效整合资源,保证供应链畅通
作为供应商和经销商的中间人,第三方物流企业时保证供应链连续顺畅的关键点。第一、销售商整合。第三方物流企业往往同时为多个销售商提供物流服务,在服务过程中,通过对销售商的物流业务进行整合,选择互补的销售商,使运输工具的配备和调动与之相适应,提高物流作业能力的利用程度。第二、供应商整合。利用供销商的供销地区树立自己物流服务的特点和信誉,在地区树立良好的口碑,共同开发地区效益。第三、第三方物流企业间的整合。积极的进行企业间的合作,能够合并或是联盟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更会提高竞争力。
3.利用国际资源,积极与国外物流企业结盟。
国外物流企业大多规模大、实力强,有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与这些企业建立战略联盟,通过股权参与或契约安排的模式,可以使我国物流企业借助国外联盟伙伴的力量增强竞争优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物流企业经济实力不足、经济效率低下、缺乏管理经验、学习能力弱小等问题。这对我国物流企业的成长起着引导的作用。按照循序渐进的过程推进联盟关系的建立。联盟中的信任是逐步建立起来的,对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战略联盟,不能急于求成。现阶段的联盟以股权参与为主,随着企业的发展,对联盟性质的认识的推进,企业将建立越来越完善的联盟规则和监督制度,逐渐向契约联盟转变,最终将建立起最具灵活性的动态联盟合作模式。
(四)人才培养,团队合作
一个企业是否成功、是否有价值要看这个企业的人才,而一群人才在一个企业中更加重要的就是团队合作,作为一个物流企业,尤其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它的业务是很繁多的,更是复杂的,为了工作的正常的进行,就必须有物流人才的团队作为保障。中国物流企业与国外的物流企业差距存在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外的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视,他们的物流素质是很高的,加上一个好的团队领导带领一队人才,这样的团队有着很高的团队凝聚力,面对物流业务总是能得心应手。因此,我国也应该开展物流业务的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整体物流素质,选拔出更好更多的物流人才领导团队。当今我国电子商务的繁荣也要求我们的物流企业积极的和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沟通和合作,以便更好的确立电子商务方面物流作业的标准,总之我国的物流行业的春天已经到达,而且还会更长久的灿烂下去。
参考文献:
[1] 陈雅萍,朱国俊,刘娜著.第三方物流 [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
[2] 李元旭,田宇著.物流自营还是外购物流服务[M].中国物资流通,2000年2月第二版.
[3] 吴清一.现代物流概论[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4] 黄中鼎著.现代物流管理 [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一月第一版.
[5] 田宇,朱道立.物流联盟形成机理研究 [M].物流技术,2000年1月第一版.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2-0102-02DOI:10.13398/ki.issn1673-260x.2016.04.037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物流行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局面,特别是物流市场急剧扩张的情况下,我国物流运作结构也处于一种持续革新的状态.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如果是我国物流行业的基础的话,那么第三方物流的出现无异于让我国的物流行业再一次提升了一个层次,形成良好的物流系统.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物流行业正式走向高速发展的道路.但是随着物流行业持续高速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不断多样化和专业化,随着企业管理和服务功能的不断延伸,特别是市场的细分使得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对物流有了更高的期待,但是传统的第三方物流在瞬息万变的物流市场上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在第三方物流的基础上,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于1998年提出了第四方物流的概念,而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是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物流的一个信息资源平台,能够通过对各服务商资源的集合对整个物流供应链提供更有效的运作方案.换句话说第四方物流在整个物流运作中不会提供具体的物流运作活动,而是扮演着军师,出谋划策的角色.而一般情况下来说,第四方物流都是在政府的支持下,为了促进地方物流业的高速发展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物流模式,通过为第三方物流提供专业化的资源服务,进而推动整个物流供应链更高效的运行,并且作为利益相关者,第四方物流是通过提供资源服务进而获得相关利益的.其实从市场的角度上看,我们说第四方物流的存在是时代选择的结果,因为从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来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传统的第三方物流在以往的基础上所负责的业务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在这种剧烈地过扩张之下必然会出现某些环节的局限,所以自然要有一个游离于供应链之外的组织来打开这些约束,所以第四方物流就此形成.而第四方物流的存在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通过对制造企业或分销企业供应链的关注,在企业物流与供货商之间搭建一个良好沟通的纽带,帮助企业物流能够得到最高效的运作,进而弥补第三方物流在综合技能、集成技术上的欠缺,进而使我国整体的物流体系更加完整、完善.
1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式
从当前第四方物流的发展状况上来看,我国第四方物流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运作模式.首先是协同运作型.通过将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进行关联,第四方物流为第三方物流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与第三方物流共同进行市场开发,两者之间形成一种战略联盟的关系,由第三方物流来进行实际操作,由第四方物流来进行信息供给,然后在物流行业这个大战场上形成良好的发展整体,这样不仅能够对物流供应链进行完善,同时能够实现风险共担.而协同运作型物流运作的特点就在于能够将最雄厚的物流配送能力与最优化的物流配送方案相结合,实现物流领域对高效率、低成本的追求,并且对于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来讲,双方不存在业务碰撞,所以不用担心两者之间在联盟内部形成资源竞争的局面.通过这种模式能够使得物流体系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也更具有灵活性.而第二种则是方案集成型,这种物流运作模式的基础在于由第四方物流为客户提供运作和管理供应链的方案,然后通过对相关资源、信息等内容的整合来为客户提供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服务.而这种运作模式不同于协同运作的是,它通常是由第四方物流与客户合资成立合伙公司,而在这个合伙公司中第四方物流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但是这种运作模式下,第四方物流只能为一个主要客户服务,换句话说,这种物流运作模式是一种绑定模式.譬如说中远货运公司与科龙电器公司合资成立的安泰达物流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方案集成型的物流运作模式,它主要为科龙电器公司提供全面完整的物流服务.除了上述两种物流运作模式之外,当前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还有行业创新型和动态联盟型.行业创新型物流运作模式是由第四方物流将各个资源、技术等服务商连接起来进行协作,形成一个资源集成化的整体,然后为多个行业的企业进行服务,换句话说,行业创新型物流运作模式是以一对多的方式来实现对物流供应链发展的推动.这种模式是通过第四方物流的主导,将第三方物流及其他服务商联合起来共同为企业提供高精尖的物流服务.而动态联盟型则是一种顺应市场变化的运作模式,由一些相对对立的服务商为顺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进而在某一个时期形成一种联盟,并对整个物流供应链起作用的一种物流运作模式.但是相对而言,这种运作模式从组成到解散都是取决于市场利益的多与少的.虽然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讲,这种联盟不能够实现长远目标的获取,但是其胜在组合、再构自然随意,并且同样能够实现利润共享和风险共担,这对于物流行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种运作模式能够帮助各服务商有效抓住机遇,及时响应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2第四方物流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方物流能够帮助物流企业实现外部资源的合理运用,并且能够将内外部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以促进整个供应链体系的低成本化.而当前第四方物流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物流运作能力.第四方物流由于具有先进的物流运作技术,所以不仅能够实现物流供应链运作的专业化,并且能够最好的发挥物流供应链的职能性.这对于整个物流体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并且第四方物流最占优势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够承接多条供应链的运作职责,这与传统第三方供应链相比无疑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而且我们说,第四方物流在整个物流体系中只针对供应链及相关流程中的某些关键环节进行服务,这就意味着第四方物流在专业性上要远远高于第三方物流.其实我们说并不是第三方物流不想做到专业化,而是整个物流供应链的压力都集中在第三方物流之上使得其没有空间去追求物流环节的专业化,但是第四方物流不同,它是在以一个更广阔的视域下来看整个物流供应链体系的运作,并且从客观实际的角度来实现物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而第四方物流由于不能进行实际的物流运作,所以必然要与第三方物流体系形成战略联盟这不仅仅有助于双方共同发展,并且能够作用于物流行业整体供应链的发展.传统的第三方物流不能够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的管理,但是第四方物流由于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够实现同时间不同供应商的管理.而且第四方在管理上最大的优越性就在于其拥有的供应链管理功能,能够选择最优的方式,以最廉价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最完美的物流享受.最后就是第四方物流的创新能力,我们说物流行业作为当前我国经济领域重要的经济支柱,其不仅仅需要具有良好的实时运作能力,还要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够实现物流行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而第四方物流由于具有良好的关系管理和组织能力,所以凭借世界级的供应链策略制定和业务流程再造能力,第四方物流同样将会具有非常强大的创新能力.当我们深入了解第四方物流在供应链决策方案的选择上的规律会发现,其实第四方物流在提供方案时都是从促进供应链工作效率这个角度出发的,这就意味着通过对传统物流流程进行改造,我们能够得到具有更强能力的物流供应链.最主要的是第四方物流能够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合理整合,进而通过对资源的有效应用来实现物流供应链成本的有效降低,并以此来获得收益.所以我们看,第四方物流在这三方面是具有传统第三方物流完全不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并且这种核心竞争力是能够帮助我国的物流企业在未来的竞争全球化大趋势下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优势的.目前,我国第四方物流的发展仍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并且十分缺少相关理论和运作经验,而且物流作为一门综合性非常高的学科,我们不仅仅要将第四方物流的研究停留在理论基础之上,更多的则是应该放在实践上.特别是对于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而言,第四方物流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起点,但是伴随着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我们在面临巨大考验的同时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所以尽管我国第四方物流的发展仍旧需要很长时间来完善和成熟,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物流行业在诸多物流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同推动下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宋华.整合供应链服务提供商———第四方物流[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08).
〔2〕韩立清.外包、供应链集成与第四方物流[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07).
〔3〕薛东熠,王海峰.浅论第四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江苏商论,2003(05).
〔4〕段宝霞,麦影.第四方物流主体研究[J].北方经贸,2002(12).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财务风险;控制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加与全球经济合作的形成,中国市场逐步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近年来众多国外的物流企业逐步进入我国,在加剧我国物流行业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与传统物流行业不同,第三方物流通过网络、信息等手段,将资源进行分类与整合,具有专业化、个性化、规模化与信息化等特点。然而当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仍比较低下,增加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财务风险。
一、财务风险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关系分析
由于财务环境具有复杂性、财务管理具有局限性、财务判断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企业财务在运行活动的过程中容易偏离预期的目标,这样就产生了财务风险。从中可以看出,第三方物流企业中面临的财务风险包括多个方面:第一,涉及到物流企业运行环境与运行环节中的多个方面;第二,物流企业面临的政策风险、经营风险、灾害风险与环境风险也对财务风险造成重大影响,因此财务风险可以充分体现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运行活动中出现的各种要素。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相当一部分物流企业没有重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从第三方物流的特点中可以看出,企业的资产具有前提投资巨大,资金回收周期较慢、固定资产多的特点,因此如果不重视财务风险的有关问题,进行规模的盲目扩大,非常容易导致投资巨大但收效较低的情况,从而影响企业效益。
二、财务风险形成原因的分析
1.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社会的市场环境、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经济环境与政策环境都会对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与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政策与经济环境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不仅与我国社会经济密切相关,也极易受到公路、铁路、航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企业财务风险,第三方企业需要从多方面保持稳定的发展,例如收益发展、资本发展,业务发展等角度出发进行分析与决策。分析财务问题时应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与市场竞争的激烈,不能从仅仅从单方面分析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
2.投资模式不够恰当
从第三方物流的特点中可以看出,企业网点数量与规模大小对其控制能力与竞争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当前第三方物流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在网店经营、设施仓储与运输交通等方面的投资数量较大,投资需求也比较旺盛。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服务项目的优化、经营规模的扩大与物流设备的更新,因此提高了投资不确定性,容易引发投资成本不能收回及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
三、财务风险的控制对策分析
1.形成科学的决策体系
在众多的引发财务风险的原因中,投资的决策失误所占比重最大。这就表明,在控制财务风险的过程中,科学决策体系的建立相当重要。一方面,要尽量做好对所做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调查,充分应用定量分析计算方法,规范投资的整体程序,以构建合理决策模型;另一方面,要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最终目标,同时兼顾风险及机遇,结合当前的投资结构、财务状况、投资模型及运营状况来制定决策体系。尽管对于外界来说,三方物流不会产生影响,这也不并不代表企业在外界变化面前应该无所作为;相反,企业应该认真分析宏观环境的变化,合理制定应变措施,以提高自身的外界适应性,抵御财务风险。
2.通过多种渠道有效提高资金的流动性
通常来说,第三方物流对账款可以按照“权衡风险与收益”的方式进行管理,这是一种全面考虑资金的回收风险及账款影响企业收益两方面因素之后的结果。在选择过程中,要尽量使风险系数降到最低,收益额度尽量最高;构建科学的信用政策,积极应对信用等级各异的客户,对不同类型的客户进行合理评价,并付之不同结算方式;当处理收款问题时,要视对账款的收入管理为管理财务事项的重点,提高对账款的回收监督力度。另外,作为第三方物流,则要充分开展各种物流应提供的金融服务,如仓单质押、代收货款等。这样做,一方面使服务水平、服务业务范围从供应链的角度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有助于对客户资金流的介入及控制,便于借助由时间差所引发的资金累计改善本企业的资金流动性。
3.不断构建完善的风险防御机制
第三方物流要本着长远发展的想法,构建完善的风险防御机制,正确面对财务风险处理过程。其中,主要的风险防御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积极投身社会保险,以此形成完善的风险转移基质,从总体来看这是一种具有整体性和灵活性的风险抵御途径;尽量在不损耗在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扩大物流服务范围、客户源,形成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这是一种能够有效化解、分散财务风险的方法;根据企业自身状况适度提升坏账的准备金率,完善坏账准备金相关制度;周期性的对企业自有资金进行增补,改善其积累分配制度,从而有效提升经济实力,做好时刻抵御风险的准备。
四、总结
本文从财务风险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关系、财务风险形成原因及财务风险的控制对策分析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对于第三方物流相关企业来说,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法,这在如今国内竞争激烈的物流行业中,指导第三方企业立足与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邱乾谋.中铁伊通:铸就汽车物流优秀品牌——访中铁伊通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明[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02).
关键词:物流 现代物流 第三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8-150-02
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促进了物流产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企业物流服务外部化这一业内意识形态逐渐清晰,很多企业开始通过或拟通过与服务更加周到、可靠性更加高、变通更加灵活、服务和信息更加迅捷的第三方物流合作,来达到更好的市场表现、提高生产力、节约企业管理成本等目的,并专注于自身的关键发展点有的放矢的发展自身。这不论对于企业本身,还是物流行业整体的经济,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当代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当中极具发展潜力的市场。
1 基本情况
1.1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概述
现今中国,传统物流向现代化物流的转型趋势已经显现,第三方物流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国具有十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以“第三方物流”为分类的物流服务项目,在大多数物流企业中,并没有直接被提出,大都是综合性物流公司中的一些分散的物流服务,少有以第三方物流提供为专门服务产品的物流公司。这一发展模式,为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适应性好和风险性低的生长环境的同时,也由于现代综合物流企业在我国特殊的形成原因(由国有运输企业、国有传统物流公司逐渐转型而来,或者有民营企业家建立),存在如规模小、不规范、服务差、物流成本高等不少的问题。
1.2存在的问题
1.2.1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地区化分布明显,水平良莠不齐
不论是大型的综合物流公司还是小型民营第三方物流企业,都由于不同地区的政策不同或者自身管理技术不到位、资金有限,成本过高,没有办法承担一个大型企业的全国性第三方物流服务。这便导致了服务购买企业在不同区域分包其物流业务的物流公司不同。而不同的物流公司给服务购买者带来的物流效益各不相同,有时甚至相差很远。可以说,当地第三方物流的选择。对于全国性企业在地方上的扩张、发展好坏有很大的影响因素。
另外,由于不同地区的负责分包的物流公司不同,企业在各地的物流设计可能存在着如下情况:
(1)各地物流方案设计因物流公司而异:
(2)服务购买企业自己设计当地的物流计划;
(3)没有一个系统的第三方物流计划,或者不同地区共用一套物流设计。
这些情况,或增加了服务购买者对于物流的成本追加,或使得第三方物流的功效没有显现,既没有从第三方物流企业处得到有效的物流成本控制,又不能专著于其主业大力发展,或者不能因地制宣地实行真正适合当地的物流管理和运作手法。
在B2C发展迅速的中国,建成自营物流的电子商务企业还很少,B2C企业的营业好坏受各地物流企业差别的影响尤为显著。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体验经济的网络消费时代已经到来,消费者对这样的B2C企业物流“门面”的好感度直接影响到其生存。因此,第三方物流的地域性差异,“各自为政”、信息平台的不统一必然对于这样的大型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这一劣势尤其对于大型企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也显现得越来越突出。
1.2.2我国第三方物流缺乏规范性,名不副实
虽然目前中国很多物流公司都声称自己能够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但是事实上却没有起到第三方物流的作用,也没有能力履行真正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义务。很多物流公司仅起到了执行供方或需方的物流要求的作用,并没有将客户的物流业务部分独立出来进行方案提供和管理,更是缺少服务购买企业的物流解决方案,也不能提出有效的管理办法使顾客以最小的资金投入得到最有效的物流服务。这使得企业并不能专注于自身的强势所搞发展,也不能获得理想的成本缩减。这进一步导致了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者对于还不成熟的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投资缺少底气和把握。这不仅对于很多急需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来说影响巨大,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来说也有负面影响。
1.2.3我国第三方物流提供服务不全面
我国的现代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由传统物流转型的现代综合物流公司,民营现代物流公司,跨国物流公司。其中:
(1)大型综合物流企业。由于其多由早期的国有企业转型而来,存在着如服务观念落后,效率低,灵活性差等缺点,所以并没有面对物流需求分类细致化、丰富化的当下形势,针对自身的服务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革,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物流市场需求。
(2)民营物流企业。由于其规模小,不善于合作,综合化程度低,服务功能不全面,技术较落后,服务网络系统不健全等原因,难以满足巨大的第三方物流市场,不能有效的与跨国物流公司和大型综合物流公司争夺市场。
当企业需要在第三方物流中寻找合作伙伴时,却无法从任何一家当中选出可以完全满足其物流需求的企业。这便导致企业需选择多家物流公司来满足自身的物流需要,或部分物流业务仍由企业自身完成。这致使企业的物流成本依旧居高不下,并且不同物流企业间物流活动衔接耦合度低,配合不到位,成为物流活动中的问题多发区。
据媒体报道2010年,我国的物流成本占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8%左右,较2009年的18.3%数值仅有小幅度下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健全发展,正好可以从自身大幅度地削减物流成本。以日本为例,据德国Deutsche银行统计,日本全行业平均物流成本为6.0%,而同期欧洲为9.1%,加拿大为9.5%,美国为10.0%。日本成功控制物流成本的原因之一便在于其全面的物流管理体系和运作流程,统一而规范的物流运作,使得物流成本容易受到监控和管理,这在第三方物流当中也尤为适用。
2 解决办法
2.1我国第三方物流面对的形式
第三方物流在中国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随着大型B2C的物流部分从第三方物流向自营物流的转型,我国物流产业将会出现更加激烈的竞争,第三方物流也将面对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这对于第三方物流,尤其是小型、才起步的新兴中国第三方物流公司,是生死攸关的挑战。只有针对我国当下的物流形势,及时地进行自身调整和有升级,才有可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物流市场当中立住脚,搞发展。
2.2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方面
2.2.1发展合作联盟物流,建立统一物流平台
针对性的解决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分散广,水平良莠不齐等问题,中国第三方物流公司间可以大力发展合作与联盟。在业内实现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实时信息系统并采用电子数据互换(EDI)、卫星跟踪定位(GPS)等功能,以统一、现代化的标准来规范行业自身,以提高物流效率,适应现代物流的需求,并实现物流大发展时期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2.2.2实现规范化、专业化
各第三方物流公司应当找准自己的行业定位,抓住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相较于在华跨国物流企业的优势,在服务水平和管理技术上进行改造和标准化,获取IS09000、IS02000等证书,采取系统的质量管理,时间基础管理和业务过程管理。努力扩大自身的营业范围,从全国性业务逐渐起步,积极扩展全球性业务。以规范的、专业的物流操作和技术武装企业,在实践与创新中积累丰富的第三方物流经验。
2.2.3灵活发展,加强交流
我国第三方物流公司应当充分借力于综合物流公司的雄厚实力,最大程度地降低在发展中可能受到的风险。同时通过与综合物流公司的其他物流业务有机结合,合理的依据市场需求,发展创新、灵活、机动的物流服务,如:存货管理、生产准备、组装、集运等。同时与国际第三方物流公司、交通、物流专业高校加强交流,引进先进的物流理念和技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国家政策,进行自身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实现稳中有序的长远发展。
2.3第三方物流需求方方面
我国企业应当尽快改变“肥水不留外人田”等过时的思想。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物流运作方式。对于适合于选择分包物流业务的企业而言,应当改变自身对第三方物流公司在诸如对公司业务熟悉程度、信息系统适应性、风险高低等方面的顾虑,通过招标选择可靠、为顾客着想、经济、长期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以适当的第三方物流管理费用,换取企业自身成本、员工的减少和高品质的物流服务,并集中精力发展自身主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互利共赢。
2.4政策方面
改善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行业政府应当发挥巨大的能动作用。物流产业在中国已经有了快速的发展,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始,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已经成为了国家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式。不仅如此,在“十二・五”规划中被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的电子商务行业而言,作为其支撑行业之一的物流业,将伴随着国家对于中小型电子商务服务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的建设支持,在大力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加快物流产业的发展壮大。这对于现代物流的推广,以及对物流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的提高,都势必会对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全国物流迎来大发展的特殊时刻,各地政府需要从政策、法规、技术、资金、教育等方面全方位对物流产业给予保障和支持,进一步保证我国物流以先进物流技术和高科技物流设备武装实现完整、全面的现代化。尽最大能力地从“第三利益源泉”中获取成本的降低,降低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的比值,倡导具有高附加值的物流产业。
2.4.1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合作和监督
政府面对物流大发展的趋势,应当尽快完善相关领域的一些法律空缺,确立有保障的行业标准。物流企业应该与政府从资金、技术、管理多方面展开积极的合作,在全国物流枢纽地区建设现代化的物流产业园区,建立公共物流平台,加强物流的管理和监督,提高物流的质量水平。
2.4.2培养物流人才,加强学术交流
在物流人才的培养上加大投资也十分有必要。增加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培养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现代物流人才,将会对我国包括第三方物流在内的物流产业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2.4.3引进先进理念,维护良好行业环境
引进外国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创造一个有竞争有合作的物流环境。我国物流企业在抓住本土企业优势的同时,也应当从外国前沿的物流公司处学习,借鉴有用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转化成真正为己所用的资源,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进步,在进步中做大做强。当然,外国的第三方物流理论和实践虽然领先于我国,但是我国的3PL企业在吸收、借鉴外国的套路时,也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能一味的照搬外国的第三方物流理论。面对中国独特市场的特定需求,只有大力发展适合我国物流需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才能实现物流行业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现状 问题 对策
第三方物流是指以合同委托方式由供需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来提供物流服务,同时供需双方可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联系,并对物流进行全程管控的业务模式。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生产企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核心业务部分,而将运输仓储等环节交由第三方物流完成。第三方物流的参与,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及风险,提高了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由于第三方物流顺应了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集知识、科技、服务为一体,为客户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因此已成为当今物流发展主要模式。
1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
1.1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第三方物流业提供了广阔市场。伴随着快速增长的经济、数量不断增多的外资企业,带来了国内外市场物资的大流通,巨大的物流市场需求为第三方物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其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政府重视物流产业发展扶持第三方物流做大做强。经贸委把34家国有大型物流企业列为国家重点扶持对象,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2013年,我国提出“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一体化运作和网络化经营”,以及“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扶持建设一批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第三,跨国物流公司入驻中国为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提供样板经验。跨国物流公司拥有先进的理念和标准化、个性化的运营模式,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后起优势,向他们学习取经,缩短摸索前进的过程;同时我国第三方物流可以与跨国物流公司寻求合作,扩展国外物流市场。
1.2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有很大的提质需求
据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在物流业较发达的国家第三方物流占比情况,英国占34%,美国和日本在30%以上,德国为23%,而我国第三方物流在国内物流市场的占比不足2%。相比来看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突出存在物流费用高、效率低,城市“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配送贵等的问题。分析原因,一是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行业和区域限制;二是理论研究相对落后和专业人才短缺;三是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滞后;四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足,服务水平低下。
2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第三方物流业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但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与激烈的竞争形势下,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值得重视。
2.1 服务功能单一,增值服务支点不足
如今,第三方物流发展的趋势已由简单的价格竞争、常规竞争演变为服务质量和个性化、标准化的增值服务竞争。然而,我国多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尚未形成完整的物流链,且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难以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一揽子服务。总体看,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不大,服务功能单一,不能提供从原料供给到商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全程服务。调查显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收益85%来自基础,如运输服务和仓储服务,增值服务、物流信息服务和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的收益只占15%。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进入物流行业门槛低,很多民营企业规模小,经营混乱,彼此间为争夺客户进行价格战,致使发展陷入恶性循环,而国有企业将精力放在对垄断资源的竞争上,未能充分拓展增值服务的种类和市场;另一方面是由于物流行业的服务缺乏标准化、制度化的法律法规,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2.2 物流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发达国家物流企业得以较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人才的培养。我国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存在相关专业教育规模小,人才培养方案与现实需要存在很大差距,人才缺乏,素质不高等问题。熟悉物流管理业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相关知识、现代物流信息化运作规律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短缺,企业必然缺乏创新活力、发展能力。即使有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企业能否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留住人才也是一个问题。
2.3 行业管理缺乏规范
目前,我国物流业方面的法规政策、行业标准体系还不健全,且在修改、制定存在着滞后性,物流行业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加之行业缺乏自律,人们的平等竞争、公平诚信意识薄弱,市场混乱、竞争无序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我国现有的企业融资制度、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还不能适应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要求。
3 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几点思路
面对第三方物流蓬勃发展的国际态势,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应按现代物流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国家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宏观的引导、支持和协调。
3.1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第三方物流的增值服务水平
针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其面临的信息技术瓶颈,国家应当尽快制定推进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规划;推广、鼓励企业应用物联网、RFID射频识别码、GPS实时监控等技术,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鼓励采用厢式货车、专用车辆和专用设备等。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操作,为客户提供整体物流解决方案,切实提高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从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看,拥有大量物流设施、健全网络、具有全程物流设计能力的物流公司发展实力强,空间大。因此,我国物流企业在提供传统的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不断细分市场,发展增值物流服务,拓展业务范围,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甚至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物流企业要通过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需求,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全方位全程式服务,与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3.2 重视专业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优化资源配置
当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共性的制约因素就是物流专业人才的缺乏,尤其是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缺乏。我们应该根据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结构与要求,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资源的合作,开展定制化的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现代物流学科体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物流企业本身也要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重视对员工进行的物流业务知识培训考核,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及竞争力。
3.3 注重统一规划,培育具有权威性物流行业协会
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具有广泛性、复杂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的社会产业,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光靠自身努力已无法突破发展瓶颈,第三方物流更好的发展需要各相关部门的良好沟通与协调。因此,首先,要从国家层面上,改变交通、铁道、民航、邮政、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自行制定有关物流规划的惯例,建立起统一的国家级的物流发展综合协调机构,通过政府公开招标委托第三方企业制定物流规划。其次是政府要统一规划,加快我国物流业的法制建设工作,为物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和支持,同时也为物流企业的运营、市场准入、市场规范、市场监管、多式联运等提供基本的规范,这将有效保障物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第三是要充分发挥协会、学会等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促进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
3.4 大力扶植第三方物流企业,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
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对象是众多的企业的货物,它将众多分散的货物集中起来,通过信息系统后统筹安排,优化配送路线,降低车辆空载率,加快货物周转,提高仓储设施使用率,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的目的。第三方物流具有规模经济效益递增的显著特征,因此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效益,赢得更多利润。由于第三方物流固定投入很高,要适应激烈竞争的形势,各类物流企业必须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通过企业间的兼并联合,整合共享资源,强强联合组建大型集团。实力决定资信,有足够的资信才能赢得更多客户。
3.5 统筹兼顾,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健全的物流基础设施是发展物流业必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物流企业要按客户要求做到准时交货,为提高企业利润降低运营费用,必须有装卸环节、运输环节、仓储环节的机械设备以及土地、厂房、交通等配套设施的保障。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单个或几个物流企业难以承担,所以在物流基础投资方面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整合资源,统筹设计,形成规模。同时,要借力市场机制,鼓励引导国内各类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徽.“十一五”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环境与新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
[2]王斌义.现代物流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3]王辉,甘俊.当前发展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成本管理理念 作业成本法 第三方物流企业
现代物流企业的核心是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并且要控制成本的输出。但是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方式,致使企业的成本支出较大,不利于企业获得最大的收益。因此,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中,加强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念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心,对作业成本进行精确的分析过程,以期可以改进增值作业,消除不增值作业对企业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而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的浪费现象,促进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二、适用性分析
(一)成本是客户的第一选择要素
客户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首要目标是保证物流的成本最低化。物流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可以有效的降低物流成本。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流行业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一系列的物流行业应运而生,致使第三方物流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成本控制法的研究和运用,可以合理的对市场和客户需求进行分析,并且可以制定相应的成本策略,消除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不利因素。
(二)间接费用比例较高
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营中,企业所提供的直接材料和人力相对较少,更多的是为客户提供间接服务,因此产生的间接费用较高。例如车辆运营、搬运和维修等,业务种类多样繁杂,不利于企业控制成本。针对这种现象,企业加强对作业成本法的运用,可以精确的分析间接费用,进而可以最大程度的控制企业的物流成本。
(三)个性化服务明显
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对客户提供服务产品,客户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主要考虑的是企业的服务是否满足需求,同时考虑服务的成本是否合理。在传统的成本核算中,企业通常将成本分摊到每项服务中,不能对服务进行有效的细分,难以控制成本的支出。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作业成本法的运用,以期可以制定出个性化的服务流程,保证企业物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作业成本法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在成本核算层、成本管理层和作业优化层中的应用,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核算层中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核算层中的运用主要是对物流成本的核算,继而可以较好的控制成本的输出。作业成本法保留了材料和人工的分配方式,将材料和人工之外的费用都划归于作业,之后依据核算对象进行成本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属于服务业,可以在作业成本法中选择某项服务作为成本核算依据,其总成本可以用公式一来表示。
[C=C1+C2]公式一
在公式一中,C代表总成本,C1代表直接成本,C2代表间接成本。由此可见,第三方物流行业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只有企业合理的对成本进行核算,才可以制定最为合理的成本计划。
(二)作业成本法在成本管理层中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成本管理层的运用主要是对成本进行定价和管理。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中,需要对服务进行定价,其物流服务的方向应该由标准化向着个性化方向发展,如果企业依然延续传统的成本核算,不利于对成本进行分析,继而不利于企业对服务的定价。因此,企业需要将服务向着小批量和多批次的方向发展;在对客户的战略制定方面,企业首先应该加强对客户盈利的分析,例如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中,对于相同商品数量但批次不同的货物,客户所承担的间接费用相同,不利于对成本的控制。而在作业成本法中,企业会将客户的需求细分到每一个细节,进而可以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来制定不同的针对性策略。总而言之,将作业成本法运用于成本管理层中,可以最大程度的控制成本。
(三)作业成本法在优化层中的运用
作业成本法在优化层中的运用主要是对成本进行分析,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增值作业的效益与完成效率。首先,企业需要合理的认知增值作业,增值作业主要是指可以为消费者带来价值的作业,其可以影响客户的支付意愿。例如在物流企业的运营中,处理订单、包装和配送业务属于增值作业。企业可以和多家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由供应商管理仓库,进而可以保证货物与清单的一致性,企业不需要进行入库检验,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节约成本。其次,企业应该加强对增值业务的管理,使其可以达到最大的完成效率。只有增值业务达到客户的需求,才可以促进客户的消费。由此可见,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不断优化作业成本法,并且合理的运用到优化层中,才可以最大程度的控制企业的成本。
四、结束语
在第三方物流行业的运营中,常常面临着成本支出较大的问题,不利于企业对成本的控制,继而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我国物流企业可以加强对作业成本法的分析和运用,进而可以最大程度的控制企业的物流成本,同时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房玲,张华.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的应用[J].经营与管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