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第三方物流行业研究范文

第三方物流行业研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第三方物流行业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第三方物流行业研究

第1篇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中小型企业,发展战略

一、第三方物流的价值。

第三方物流的价值包括五个方面:成本价值、服务价值、风险分散价值、竞争力提升价值、社会效益价值。

1.成本价值。物流成本通常被认为是企业经营中较高的成本之一,控制物流成本,就等于控制了宗成本。完整的企业物流成本包括物流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仓储、运输、配送等费用(即狭义的物流费用),以及为管理、协调物流活动所需的管理费、人工费和伴随而来的信息传递、处理等所发生的信息费等广义的物流费用。在衡量物流成本的增减变动时,应全面考虑所有这些有关的费用构成的物流总成本,而不能仅以运输费用和仓储费用的简单之和作为考察物流成本变动的指标,否则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控制或采用第三方物流后,最终核算时有可能会得出企业物流成本不降反升的错误结论。

2.服务价值。在专业化分工愈加细化的今天,服务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以最小的总成本提供预期的顾客服务已成为企业努力的方向。服务水平的高低意味着顾客满意度、企业信誉、企业销售额、利润率、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帮助企业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和质量也正是第三方物流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它是企业优于其同行的一种竞争优势。

3.风险分散价值。企业如果自己运作物流,要面临两大风险:一是投资风险,二是存货风险。一般来说,企业防止缺货的期望越大,所需的安全储备越多,平均存货数量也越多。在市场需求高度辩护的情况下,安全库存量会站到企业平均库存的一半以上,对于企业来说就存在着很大的资金风险。存货越多,变现能力往往越弱,企业资金越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存货有贬值的风险。在库存每首销售出去变现之前,任何企业都要冒着巨大的风险。

4.竞争力提升价值。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可时自身专注于提高核心竞争力。生产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生产、制造产品,销售企业的核心能力是销售产品。而且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已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通过采用第三方物流后,原来的直接面对多个顾客的一对多关系变成了直接面对第三方物流的一对一关系,企业在物流作业处理上避免了直接与众多客户打交道而带来的复杂性,简化了关系网,便于将更多精力投入自身的生产经营中。

5.社会效益价值。第一,第三方物流可将社会上众多的闲散物流资源有效整合、利用起来。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的管理控制能力和强大的信息系统,对企业原有的仓库、车队等物流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营运,组织共同存储、共同配送,将企业物流系统社会化,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则可从另一个高度上极大地促进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和综合利用,提高整体物流效率;

第二,第三方物流有助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通过第三方物流的专业技能,加强运输控制,通过制定合理的运输路线,采用合理的运输方式,资质共同配送、货物配载等,可减少城市车辆运行数量,减少车辆空驶、迂回运输等现象,解决由于货车运输的无序化造成的城市交通混乱、堵塞问题,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第三,第三方物流的成长和壮大可带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

中国第三方物流正面临欣欣向荣的春天,不断完善的物流环境和需求旺盛的广阔市场,是所有第三方物流企业难得的发展机遇。公司层战略的制定有以下几种战略。

1、物流联盟合作战略。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同国内外物流企业、上下游企业主进行联盟、合作,甚至并购,建立强势的战略合作联盟,协同物流运作,组合物流网络,优势互补,改善企业物流服务链,为客户提供门到门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结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联盟。

2、核心业务开发战略。任何企业不可能包揽所有业务,而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需有自己的一种或几种核心业务能力。中小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竞争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但是没有开拓市场有限;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是成本优势被不完善的组织流程消耗殆尽;具有一定客户基础,但客户价值贡献还有待开发。

3、品牌引导激励战略。品牌对于当今社会的竞争企业来说,已经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了。对企业而言品牌只是一个概念,它不是简单的一个词或一个名字,而是以信誉为核心,传递企业战略定位与经营理念的符号,是一个企业给合作方予信心的标志。

4、人才引进培养战略。未来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而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是生产力中最具能动性和创新力的因素,因此,世界各大发达国家加紧进行人才的争夺,各大企业也都纷纷引进相关的高科技人才,占领人才高地,实施人才战略。

三、公司运营的改造

物流活动存在的唯一目的是要向客户提供及时而又精确的产品递送。因此,客户服务是发展物流战略的关键要素。按照物流服务的需要,公司制订了“三全一快”(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快速)的星级服务制度。全过程是指入库前、中和入库后,公司都将派专人检查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全天候是指一年365天,天天进出库,节假日不休息和日夜服务;全方位服务是指除了负责进行装卸货、储存、运输服务外,还可协助客户进行商品包装、贴标签和报关服务等;快速是指快速装运,对各种吨位车辆我们都制订了规定的装运时间,以保证低温商品快速进、出库的要求。企业还向客户提供存储或物流的策划书,实行“客户信息反馈制度”、重点客户的“项目经理责任制”等专项服务。同时,建立了有效的服务质量与奖惩挂钩的考核制度,定期检查评比,对考核优秀的员工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以促进持久地给予客户优质服务。通过规范化服务,客户对低温物流有了足够的认识,称公司是总后勤,好后勤,“定居”这里安心,“交给”这里放心。从而使低温物流业务量不断扩大。

(1)市场拓展。低温物流从何着手,客户对象在哪里,是公司开展物流业务的难点。首先对现有冷藏的客户进行全面的分析,在270多个客户中,5%的客户所创造的营业额,占公司收入的85%。而且都是股份制企业、大型合资企业、国外独资企业他们对低温物流有足够的认识,渴望得到“后勤”服务,所以一拍即合。把具有名品、名牌、名企业的“三名”客户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对其服务放到最高的优先级别。与此同时,面向市场拓展低温物流业务,一方面宣传本企业改建后先进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通过物流服务扩大知名度,利用所服务的名企做为背景提高自身地位,物流量逐渐放大。

(2)物流方式。根据不同客户要求,采取相应物流服务对策,形成四种物流方式:①海陆铁联运,为进口贸易商服务。集装箱由海运到港,陆运到库,经过冷藏、分拣,由铁路发运到全国销售。②陆海联运,为生产出口型企业服务。生产企业产品由陆运到库,经过冷藏、分拣,由集装箱海运出口。③陆陆铁联运,为天津的生产企业在津京、全国销售服务。生产企业产品由陆运到库,经过冷藏、分拣,再由陆运配送到天津市内各网点销售或配送到郊县及滨海三区。对约500公里以上的外省市销售,用铁路运送。④铁陆联运,供应链式服务。原料由铁路从全国各地运到天津,经过冷藏、分拣,根据生产企业要求,每天为其配送原料,以满足生产需要。⑤铁路储运中转,一些进行全国市场销售大客户的季节性商品通过铁路运到中心,经过冷藏、分拣,在销售旺季来临时再用铁路配送到周边省市地区,达到旺季能在全国同时上市的目的或者商品调配目的。

四、结论。企业的战略设计是一项庞大的企业管理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因此必须用企业战略的高度来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在继承和发挥现有成功经验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全面审视企业在核心技术、应变能力、组织整合和营销传播四个方面的能力状况,这些能力是否有其独特性;与行业中的佼佼者相比、竞争对手相比,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哪些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已具备哪些基础,还需要哪些条件;然后制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目标及其选择核心竞争力获取的方式。在发展战略制定中应当注意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目标的制定要适应物流需求发展趋势和企业自身的特点,所定的目标要与企业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体现统一性和连续性。同时把物流企业构建和发展成一个创新型的组织,在不断学习、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增加企业所特有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超越的竞争能力,并不断地改进和发展这种竞争能力。1、在高度竞争的物流市场,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当明确自己的发展战略,认真做好战略定位,在公司层战略的制定上关注物流联盟合作战略、核心业务开发战略、品牌引导激励战略、和人才引进培养战略;而在竞争层战略的设计上需要依据服务对象的规模制定合适的竞争战略。2、在战略的执行上,需要“立足自身、关注客户、优化服务、科技兴企、因时而变”。具体说应当立足自身,确立核心战略要素的竞争力;关注顾客,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的科学化;优化服务,推进专业物流服务的差异化;科技兴企,加快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引用;因势而变,顺应物流行业发展一体化。

参考文献:

[1]胡学庆,吉丹俊.国外物流外包理论研究述评.价格月刊.2008

第2篇

摘要: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实现持续成长、不断提升竞争力,持续服务创新体系的良好运行是关键,因此持续服务创新体系如何有效的运行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体系运行的因素,构建了火箭模型来诠释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并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后如何更好地保持持续服务创新体系的运行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关键字: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行机制;火箭模型

持续创新的思想最早是基于戴明提出的持续改进等质量管理原则,其曾给日本的经济带来高速增长。但随后由于日本的经济陷入了衰退,持续创新思想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创新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包括新产品、新工艺、新组织管理方法、新市场和新原材料等几个方面。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它的产品就是无形的服务,一次或几次的服务创新虽然能使的某个方面得到提高,但想保持长久优势却十分困难。而没有长期持续的服务创新发展,就谈不上长期持续的生存。

1、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体系的影响因素

基于系统理论,企业的持续发展依靠一般性的、单一的创新是不足的,多种创新要素间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产生的复合效应才更有效果。同时创新是要持续的,只有通过多个创新项目之间在时间和内容上的紧密相连补充单个创新项目本身的非连续性,才能使创新过程成为一个持续进行的动态整体,进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基于研究方便,本文将第三方物流企业创新体系因素分为核心因素和支撑因素两部分。核心因素包括客户参与、市场竞争、企业文化;支撑因素包括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等。

1.1 核心因素

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创新的核心因素中基础是客户参与,途径是市场创新,关键是企业文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属于服务性企业,其盈利能力来自于对顾客服务的满足程度,而与企业内部的创新开发人员相比,由于顾客对自己的需要更了解,因此他们提出的想法和新创意接近市场的实际情况。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创新,一者体现在对现有市场的维护和巩固,二者是对新市场的开发,只有能不断经过市场考验的创新才算是真正的、持续的创新。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文化,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的关键在于建立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物流服务活动过程中所持有和表现出来的不断寻求创新的价值观念。

1.2 支撑因素

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支撑因素中,方向是战略创新,动力是制度创新,保障是组织创新,法宝是技术创新。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发展需要战略思路和指导,否则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就无法集中自己的力量有目的性的进行创新发展。制度创新是激发创新的源动力,一般包括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等,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的服务创新具有不可测量和不可视化的特点,制度创新因此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进行持续服务创新的重点。组织创新是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组织架构进行合理的重构、创新,通过压缩职能机构,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可以保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高效运行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在物流信息技术方面的创新可使企业更快捷高效的为客户提供创新服务。

2、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基于研究需要,本文结合对影响持续创新服务体系因素的综合分析,构建了火箭模型来诠释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创新的运行机制。

2.1 第三方企业持续服务创新运行的主导——企业创新文化

火箭的控制仪器舱用来引导运载火箭沿预定轨道飞行,一般安放在箭体靠前端的部位。对比国内外联邦、DHL、UPS等优秀物流快递企业的发展历程,持续创新的过程往往都是由企业的创新文化激发的。所谓创新文化是指不以个人为转移的、持续稳定的激发创新思想,并有利于创新实施的外向表现与内在思想的统一体,如企业或组织固有的创新文化,在组织内人员的吸收和转换后迸发出企业创新的能力。区别于与企业家精神,前者的创新能力是企业自觉的、能动的、倍加的和持续的。而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虽然在其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因其是带有鲜明个人色彩而难以模仿和持续的异质性战略资源,因此只有他与企业的其他资源结合在一起,转化为企业文化时,它才能以内生力、组织力和协调力等奠基企业的创新,成为支撑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创新的核心。

2.2 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运行的支持——客户参与

对顾客的关注是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重要因素。目前,服务创新的发展趋势呈现顾客导向性和系统性特征,顾客在物流服务的系统过程中,不仅仅是作为服务的对象,同时也参与到新物流服务的开发过程中去。在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化服务物流要求不断提高的市场环境下,顾客开始由被动的接受信息,转变为积极的参与到创新的过程中去,例如对现有的服务体系根据自己的要求提出自己意。作为市场需求的发源地,如果能及时的抓住顾客产生新的要求,并使其积极地参与到创新过程中去,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创新将会得到很好地支持。

2.3 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运行的动力——动力系统

火箭的飞行离不开动力系统,它们通过共同作用产生强大的推力,将有效载荷送入太空。同样持续服务创新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主动经济行为往往也会受到企业内、外部双重动力要素的影响。企业家精神、不断成长的需要、长期利益的驱使,以及内在的创新能力和文化等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创新运行的内在动力主要来源,而企业外部的不断变革的科技、新出现的市场需求与竞争,以及政府行为和社会文化等组成了外部动力。这些动力要素并不是孤立的发挥作用,而是不同要素之间以及同一要素的内外部之间相互协同,共同发挥作用。外部动力要素的发挥主要通过驱动力、凝聚力和诱导力,使内部动力要素充分发挥其动力效能,然后成功的创新活动又可以通过扩散力和市场力作用反作用于技术、市场和政府等,进而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创新活动不断持续下去。

2.4 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运行的内容——各创新要素间的有机协同

运载火箭的基体是箭体结构,并将这些组件连接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研究发现很多创新项目之所以失败或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主要并不在于技术要素,而在于企业的战略、文化、组织结构、制度、市场等非技术要素与技术要素之间没有协调好。常见的诸如滞后的管理和文化创新,没有明确的创新经营战略作指导,导致研发速度和响应市场时间与技术和市场严重脱节等问题。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各要素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对各创新要素之间的有机协同,以弥补单独要素无法实现的的协同效应,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持续不断的创新活动。

3、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体系运行的建议

3.1 将创新精神纳入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制度和文化中创新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成功的灵魂,是保持持续竞争力的根本动力,但创新制度的建立和文化的形成需要企业长期坚持和多方的努力。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首先要将创新提升到战略层面的高度,使创新成为企业制度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进一步影响企业内部的人员,真正形成人人创新,时时创新,事事创新的局面。

3.2 建立全方位的资源整合机制

由于保持持续的服务创新的动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复杂的,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着力整合方面资源,建立全方位的资源整合机制,使各资源间动力要素实现有机协同。例如第三方物流企业可通过成立创新项目孵化平台,提供资金和平台,通过这个平系其他的企业与科研机构,实现科研合作与技术转让。同时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加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在综合公司的规模、实力基础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创新方式。逐渐从从间断的创新成果到连续的创新格局,从模仿创新到自主研发,从局部改进到整体创新,坚持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发展。

3.3 组建多层次的激励机制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激励机制应激活现有资源,淘汰不合格人员的同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以达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例如可以实行双梯阶的激励模式,使人才各尽其能,提供管理生涯道路或为专业研究人员提供发展道路。其次,在考核创新人员的绩效时,要注意分阶段、分层次的考察,针对创新的不同阶段设立不同的考核标准。再次,通过设定的不同阶段的绩效标准,选择科学的薪酬体制。例如提高创新研发人员的薪酬,设立重大贡献奖、阶段奖等对骨干员工进行奖励;同时加强红股、认股权、股权期权等“金手铐”手段使第三方物流企业牢牢掌握住核心创新研发人员,保持持续服务创新的活力。

4、结论

在服务日趋同质化的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想在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持续的服务创新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由于每种创新要素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和地位,都无法独立控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持续创新发展,因此必须对这一体系的运行机制进行阐述,以理顺体系中各种创新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本文认为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体系运行中,企业文化起到了主导作用,客户参与是基础也是目的。各创新要素的有机协同构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体系的动力系统,为企业不断地服务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服务创新体系更好的运行,企业应该着重于企业文化、资源整合和激励机制三方面上。

参考文献

[1] 杨敏. 服务流程视角下我国物流企业创新路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26):40—41.

[2] 王光辉. 论物流行业的服务创新[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4):72—73.

[3] 杜红平.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创新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7):49—52.

[4] 李嘉晓.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县域经济发展动力分析中的应用以山东省龙口市为例[J].经济学研究,2013(8):72—77.

[5] 张大卡. 物流企业的创新领域及创新方式探析[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0—11.

[6] 赵道致. 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战略路径选择[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1):152—158.

[7] 陶瑞. 企业持续创新的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6):73—77.

[8] 孙冰. 技术创新动因研究综述[J]. 华东经济管理,2010(4):143-147

第3篇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 运行模式 SWOT分析 转型措施

一、引言

面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企业实行了“归核化”战略,因此,第三方物流将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然而温州物流行业以托运业为依托,发展相对滞后,其在运行模式上存在着缺乏信息化管理,具体体现在库存货物、在途货物、员工素质和企业组织模式等方面的管理水平偏低,这些因素束缚了温州物流业的发展。因此,文章针对温州托运业的现状提出了其应向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的措施。

二、第三方物流

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资流动的提供方和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运作过程。它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1)广义的第三方物流概念:凡是由社会的专业物流企业按照货主的要求,所从事的物流活动都可以包含在第三方物流范围之内,至于第三方物流是从事哪一阶段的物流,物流服务的深度和服务水平,这与货主的要求有密切的联系。(2)狭义的第三方物流概念:主要是指能够提供现代化的、系统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的物流活动。其具体特征是有提供现代化的、系统物流服务的企业素质;可以想货主提供包括供应链物流在内的全程物流服务和特定的、定制化服务的物流活动;不是货主与物流服务提供商偶然的、一次性的物流服务活动,而是采取委托―承包形式的长期业务外包形式的物流活动;不是向货主提供一般性物流服务,而是提供增值物流服务的现代化物流活动。

因此,第三方物流这一术语的运用,因人、因地的不同其含义也有所区别。为了不混淆人们对第三方物流的认识。所以在讲第三方物流时,都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把它看成是一种高水平、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形式。

2.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推动因素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对效率的追求,使得组织之间的社会劳动分工日趋细化。为了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降低物流成本,增强企业发展的柔性,企业实行了“归核化”战略,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上去,寻求社会分工协作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大而全,小而全”的“纵向一体化”经营方式逐渐不能适应整个竞争环境。企业逐渐向“横向一体化”战略转型。因此,各个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不断提高,第三方物流也在“供应链管理”和“外包”理论的引进下不断发展壮大。在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大好形势之下,原来从事与物流相关的运输、仓储、货代等公司也开始拓展自己的传统业务,进入物流系统,逐步成长为能够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服务的企业。

随着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重视和降低物流成本的要求,第三方物流越来越收到企业的关注,其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推动和市场前景。

三、温州托运业的现状

1.温州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的现状

温州目前的生产企业基本上是在仓储、包装等方面采用自营物流,而将营销网络所涉及的长途干线运输业务外包给温州市的个体专线。温州市比较大型的企业大多采用部分自营和部分外包的方式。准确的说,温州尚不存在真正的物流企业,充当物流角色的是诸多的托运企业。温州市的托运企业是由个体专线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随着民营生产企业的营销网络向外拓展而同步发展起来的。这些年来托运部的确积累了相当大的资金,老板个人实现了资本积累,都成了先富起来的人。但是,温州托运业在管理和运营模式上的落后面貌依然没有改变。现在的中国各地物流行业发展风起云涌,各种体制的现代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唯独温州鲜见以现代企业面貌出现的物流企业。像正泰集团和奥康集团这些世界水平的现代企业,支撑其国内庞大营销网络依然是温州的专线托运部,这无疑是温州发展经济的尴尬。

2.库存货物的管理现状

温州托运部在货物信息收集和处理上仍处于原始的手工操作方式,没有引进现代化的办公自动化设备。(1)货物入库信息采用手写登记,以每个托运部自行设计的纸质运单联为模板。目前的托运部都设有开票处,对入库货物进行登记。入库的货物在经过手写登记及人工信息核对之后,进入待货区。同一份货物纸质运单由承运人、发货人、提货人、接收站各持一份。(2)整理、核对物资信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所有的物资信息是根据纸质运单时间整理存档,因此,记载货物信息的纸质运单成千上万,对运单的整理装订占了操作人员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同时,当查询某一票货物信息时,逐一翻阅纸质运单查询的时间占了操作人员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3)没有提供包装服务从而引发承运纠纷。由于托运部没有提供包装服务,因此,在货物入库之前仅查看货物包装的承运规范,而对包装内的货物无法进行检验,因而会引发一些承运纠纷。(4)接收站的工作人员无法确定提货人的身份,易出现冒领现象。托运部对部分货物不提供配送服务,它们需要提货人凭运单和身份证等证明到仓库提货。简单的提货手续易出现恶意冒领的现象。

3.在途货物的管理现状

对客户而言,物流的时间是抢占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托运部之间是基于时间的竞争。因此,货物的在途信息成为各托运部获得客户的关键。托运部对货物在途信息的管理也经过几个阶段的革新。(1)无法掌控时期。在托运业发展初期,我国的通讯业并不发达,对货物在途信息的管理几乎处于空白。“等”字成了惟一办法。那时货物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在较低的水平。(2)依靠司机反馈信息掌握情况时期。经过温州托运业的整合和资源重组之后,各托运部初步具备自己固定的车辆承运,在国家的通讯行业的飞速发展之后,货物的在途信息依靠承运车辆司机的及时反馈达到对在途货物信息收集的目的。这个阶段货物的及时性有了一定的提高。(3)托运部自行掌握时期。随着现代通讯业的不断发展,通讯服务的不断完善,填补了温州的托运部在在途货物信息管理上的空白。通过简单的定位系统,托运部对在途货物信息管理上从被动变成主动。

4.托运业的企业管理现状

托运部在管理方式和方法上有其自身的特点,但也存在很多管理上问题。(1)现代物流管理和现代企业管理在托运部中应用甚少。从整体上看,温州托运部对物流管理和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者本身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对员工的培养意识淡薄。因而没有形成科学的物流管理和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又由于行业具有垄断性,使得托运部没有主动与客户联系和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2)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物流人才严重匮乏。从温州托运业最早的起步和发展来看,这个行业存在较多社会势力,缺乏正规的政府管制,存在一些非正规的竞争手段。因此托运业并不被人们了解和看好。人们对其的认识存在局限性。这些社会因素导致托运部的从业人员素质和文化水平偏低,90%的员工的文化水平仅有小学程度。没有物流专业人才的投入。

四、温州托运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遇),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对温州托运业进行SWOT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矩阵。

表1温州托运业SWOT分析的策略矩阵

1.温州托运业的机会(O)

从温州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温州地区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初具雏形。(1)温州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温州具有“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印刷城”、“中国汽摩配之都”等国字号生产基地。温州更多的产品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销售市场。因此,物流在温州的经济发展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温州的物流影响着温州的经济发展。?温州物流业的发展对温州生产制造业降低企业总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市场应变能力以及客户服务水平都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当前,生产领域的潜力的发掘已经十分困难的条件下,通过物流环节运行状况的改善,来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无疑是明智的选择。(3)温州物流已经具有很强的区域优势。宁德、石狮、福州、金华、台州、绍兴等地物流业务都在向温州靠拢。市区整个货运市场份额的80%都集中在瓯海货运市场,以此为中心,方圆一平方公里,是整个温州物流市场的核心地带。

2.温州托运业的威胁(T)

世界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和国内物流业的蓬勃兴起,温州物流经济面临着多层次,全方位的竞争环境。(1)国外物流企业的进入。随着国内物流市场化,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纷纷进入我国物流行业。物流行业正在从原始的“运输+仓储”的概念向现代化物流系统发展。不少中外合资物流企业抢占国内物流市场。(2)国内现有物流企业的转型。国内物流企业加快整合步伐,实行资产重组和流程改造,加速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这样的转型趋势势必将成为温州托运业的最大竞争威胁。(3)温州货物量巨大成为物流公司的目标市场。据温州市工商局统计,截至2006年7月24日,温州市共有1000多家物流企业。其中以运输命名的专业公司637家,以物流命名的46家,以快递命名的87家,以仓储命名的277家,投资总额达到了39.2亿元。这些物流企业日物流供给能力超过50万吨。业内人士介绍,温州物流业年总产值已达到22亿元。温州巨大的货物量势必会吸引大型物流企业进入温州市场21世纪的行业竞争除了成本优势,完善的服务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都影响企业竞争力。

3.温州托运业的优势(S)

温州托运部在运输服务上具有独特的经营方式。(1)温州托运业从业者具有与时俱进的想法。从搬运队到托运部,发展成运输公司再演变成物流公司,温州物流业的成长轨迹基本如此。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向第三方市区登记在册的物流企业包括各种托运部、运输公司等共有419家,其中冠以“物流”名字的有近10家。(2)温州企业在国内外的营销网络依赖于温州托运业。虽然温州企业大多采用部分自营和部分外包的方式,但温州的企业规模都属于中小型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纵向一体化”经营在温州没有得到大面积的覆盖。部分自营物流给企业造成巨大成本。因此,温州大多数企业在国内外的营销网络主要接受托运部 “物流”外包干线发运的同时,也会逐渐将自营物流的部分转向第三方物流企业。(3)温州托运业与政府关系良好。温州托运业的转型不仅需要业内人士不断更新自身的认识,同时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出台各种方针、政策来推动行业的转型。

4.温州托运业的劣势(W)

温州托运业具备外部的机会和内部优势,但它的劣势同样也不容忽视。(1)缺乏信息化管理。对货物信息的全程管理上没有信息化的管理,让托运部处于竞争的劣势。21世纪是信息时代,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地推进企业的发展。(2)缺乏科学的整体营销战略。温州托运部的仅采用价格战的营销模式让处于竞争劣势。没有客户个性化服务,没有细分市场下的具体营销策略。(3)员工素质、企业组织模式管理水平偏低。公司在管理、经营模式上的突破缺少物流专业人才的支持和投入。温州托运业员工的水平束缚了温州物流业的发展。同时,在托运部的管理没有走上正规化,仍旧像最早的家庭作坊式的家庭管理,没有完善的员工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和员工激励和奖励规范。

五、温州托运业与现代第三方物流的比较

1.库存货物管理的比较

现代意义上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于货物信息的管理采用信息系统但温州托运业采用原始的手工记录。采用信息系统对货物信息进行管理避免了许多由原始手工记录所带来的不便。这两种方法的比较如表2所示。

表2 库存货物管理的比较

2.在途货物管理的比较

现代意义上第三方物流企业对货物在途信息的管理采用信息定位系统,但温州托运业采用单纯的通讯设备。采用信息定位系统对在途货物进行管理实现了信息的公开化、及时化和科学化。这两种方法的比较如表3所示。

表3 在途货物管理的比较

3.企业管理的比较

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采用先进的企业管理和物流管理模式。但温州托运业的管理模式比较落后。这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避免了温州托运业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这两种方法的比较如表4所示。

表4 管理的比较

六、温州托运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措施

1.加大信息化投入

温州的托运业要向现代第三方物流转型需要加大信息化投入。(1)对货物入库、出库信息系统进行电子化革新。采用条码技术、射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数据库技术等改善现行的操作模式。这些技术的使用即方便信息的分类整理,也方便信息的查阅。通过权限管理,让客户随时了解货物的各种信息。(2)在途货物信息管理的革新。引进全球定位系统(GPS)实现在途货物信息的公开化,同步化。全球定位系统的使用有利于企业对车辆运用进行优化配置,提高运用效率,节约物流成本,随时指挥调动车辆。引进地理信息系统(GIS)为货物配送提供最佳路径。这两种技术的运用让现在专业运输公司通过主观经验制定运输路线变得更加精确,更加便捷。

2.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温州的托运业要向现代第三方物流转型需要加强客户关系管理。(1)正确理解客户资源。正确理解客户资源就是要如何得到客户、留住客户以及如何最大化客户价值,从而进一步巩固客户群,培养客户忠诚度。企业需要形成正规的客服意识,将提供专业化、一体化、个性化的客户服务作为公司的理念。(2)采用合理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第三方物流属于典型的服务业范畴,供应商和制造企业或零售商都是物流企业要提供服务的客户对象。通过数据库技术对客户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即方便企业自身对各个客户情况的掌握及时做好客户联系工作,又能让客户对企业的服务充分放心。CRM系统对客户信息的充分整合、利用起到良好效果。它的有效实施正好可以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3.提高员工水平

温州的托运业要向现代第三方物流转型需要提高员工水平。(1)扩大招聘面,提高招聘要求,吸引物流专业人才。第三方物流需要信息化的支持,但现在的员工水平严重束缚了温州托运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专业物流人才的投入是转型的关键。温州的政府部门及温州托运业应多引进物流专业人才,让他们投入到温州物流建设中。(2)加强员工的业务培训。温州的托运业和民营经济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让专业物流人才将其理论知识和温州的实际情况磨合,业务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磨合剂。通过培训让员工更快地了解温州的托运业,为他们的打开工作局面清除一些的困难。通过培训的手段也让员工更好形成企业凝聚力。

4.提高管理水平

温州的托运业要向现代第三方物流转型需要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水平同样对温州托运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起着关键作用。(1)形成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及企业愿景。企业发展战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及长期目标。一个适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带动企业良好的发展。企业愿景让企业全体员工、各领导层的能够朝着共同目标努力。它对激励员工和各领导层起到了关键作用。(2)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企业文化营造企业氛围,让每个员工都有归宿感,增强他们责任感。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了员工的忠诚度,能更好的实现企业短期、中期、长期目标。

七、结束语

本文通过SWOT分析,阐明了温州托运业向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通过与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比较,为温州托运业的转型指明了方向。应该说温州托运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还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如何找到一种适合企业自身的转变方式,循序渐进,最终成为真正能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是温州托运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杜文任民:第三方物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焦文范柴岳:第三方物流理论与案例[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3]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CEI中国行业发展报告物流业[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扬长春:第三方物流[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5]于淼翟亮张彩霞:第三方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研究[J].商业时代,2007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