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安全教育专题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互动式教学
作者简介:李祥春(1979-),男,内蒙古阿荣旗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讲师;陈金伟(1988-),男,黑龙江绥化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8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55-02
随着社会对安全需求的加大,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应用与普及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安全工程的高等教育在此方面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科教学在高等院校的中心地位是不能动摇的,它起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是其整体水平的重要体现。建立健全安全工程学科体系,实现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知识结构的改革,对提高我国企业整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1]然而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我国高等院校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于促进科学构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一、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开办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数量迅速增加,到2011年为止,其数量已经增加到133 所(表1),但仍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表1可以看出:在这133所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高校中,大多数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是近年新开办的,2004-2011年申办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有65所,比2004年以前的总和都多,数量增加迅速;另外,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增为一级学科。[3]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分析如下:
第一,由于开办此专业时间和学校综合实力不同,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第二,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整体良好。2010年平均就业率92.6%,高于全国本科平均就业率88.0%,2012年度就业率最高的50大本科专业中安全工程专业排名第34位。
第三,各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普遍带有行业性的特点。有侧重矿业安全研究的,也有以空间飞行器控制与安全为特色的,还有以石油化工安全为主线的,“大安全”近年来也发展迅猛。
第四,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具有技术性不强的特点。虽然安全工程专业是工程类专业,但是由于自身特点等因素,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很多停留在理论学习上,致使教师教得乏味,学生学得枯燥,很多学生大学读完后不具备较深的技术技能。
二、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系统严重偏离人才培养目标
很多院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十分单一,本科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发展不均衡,过分注重深厚理论基础和坚实的专业知识,走重理论轻实践的路线,没能真正掌握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实践技能。理论是实践的先行军,实践是理论的验证,因而学生必须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学以致用。[4]
2.实习实验环节未得到充分保障
实习和实验环节是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从自身安全和生产效益出发,对大学生实习产生抵触情绪,逐渐导致了大学生实习困难。直接造成现在大多数高校在实习地点选择上采用“游击战”。[5]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实验教学环节存在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日常教学实验仪器台数不足,多数学生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有的实验教学以模型参观为主。[6]
3.教学培养环节存在许多问题
目前,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环节存在许多问题:课程体系落后,教学中没能跟随吸取学科前沿的成果。教学方法落后,课堂讲授仍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性,学生虽然学习了许多支离破碎的知识,但难以融会贯通。考核评价方式僵化单一,不少学校始终简单以笔试成绩为考核依据,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挖掘。[7]
4.培养成果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企业需要的是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迅速适应的毕业生,而我国目前培养的安全工程毕业生与社会的要求相比有很大差距,高校现有安全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和实验条件尽管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但是经多年扩招后,现有的实验条件、师资力量等资源明显不足,这在新设置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表现得更加显著。所以,各高校应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培养体系。
三、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1.明确教学培养目标,实现针对性管理
有关调查的结果表明,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设定上,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类型上,以“两个并重型”为宜,即:通用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并重型和具有行业特点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并重型。[8]在本科四年有限的时间里,通过系统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外语语言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掌握安全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熟悉某一行业的安全工程管理和技术。
2.鼓励参与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
外国大学本科生教育中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值得借鉴,如讨论、实验、角色扮演、案例研究等。在此,提出如下方法:[9]
(1)小组讨论互动式教学。在课程学习中安排大量的课堂小组讨论及课后以小组为单位的实践活动,各小组向教师和全班同学汇报小组该课程的学习成果,各小组将讨论结果及学习成果向全班分享。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多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最后,教师可以适当发一些奖状和奖品给表现优异的学生。[10]
(2)体验及分享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基于体验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根据以往或正在经历的经验,与认知内容产生共鸣、产生融合。此外,在一些课程中邀请专业人士及刚毕业的学生到课堂上介绍各种职场经验,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9]
3.增加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得以实现学以致用
(1)鼓励学生实验。教学实验室是大学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实践课堂。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自行制订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10]根据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和能力发挥等方面的差异,以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一套多层次、多模块、开放性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
(2)增加实习机会。学校需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增加经费投入,充分利用校外技术骨干的指导作用,使实习实践真正成为以探索为主、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实习过程中主要让学生听取工程师做各种生产工艺和安全技术的报告,请生产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为学生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同时进行交流座谈和答疑,最后进行实地参观。
(3)推进实践教学资源开放。加大实验室开放共享力度,推进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进实验室、进大学科技园区、进实习基地、进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各实验教学中心也要面向全校公布可供选做的实验项目,向参加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以及学科竞赛的学生开放。
4.利用和借鉴网络技术,实现安全工程资源整合与共享
安全工程教学应顺应多媒体网络教学大趋势,结合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和推广多媒体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11]在同一个建制下,使不同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单位之间以及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在现有一般教室的基础上,最好再增加专用的安全专业多媒体教室、学生自主学习机房,利用互联网或校内局域网,实现师生之间无障碍的语言交流和学习互动。学校将为实验项目和实验室开放管理建立统一的管理信息平台,资助实验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建设。校园网的建设和远距离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形成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种种限制,同时也有利于在高校间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四、结语
各高校应提高对安全工程专业的重视程度,适当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教学设备,扩大师资队伍。在本科教育阶段,以培养高级安全技术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鼓励参与互动式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加强和优化创新及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双向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和借鉴网络技术,实现安全工程资源整合与共享。合理的安全工程专业知识培养结构,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安全科学技术人才,从而加速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识到,现代安全工程专业化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必然会存在和产生许多问题,但要坚信安全工程专业的前景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吕品.关于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改革与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1).
[2]辛程鹏,王昌琪,范育青.新晋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175-176.
[3]王凯,李珊,潘侠,等.我国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8(5):163-167.
[4]徐锋,张国华,朱丽华.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5]张洪杰,向晓东,陈旺生.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6):172-175.
[6]宋富美,易敏.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1,8(2):103-110.
[7]洪煜,钟秉林,赵应生,等.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现存问题与改革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41-46.
[8]韦爱勇.对高起点安全工程学科建设的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4,(3):25-28.
[9]苏文平.参与式教学法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创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74-77.
[关键词] 专业课 教学内容 交叉重复
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和配合构成了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选取应充分照顾到课程之间的纵横关系,既考虑到课程体系的阶段性,连贯性和整体性,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识逻辑相一致。为了避免专业课程之间大量相互交叉重叠,造成教学资源浪费问题。我们对食品营养与安全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避免交叉重复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以培养目标为依据,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课程设置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 因此课程设置必须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条件进行。食品营养与安全是预防医学和食品科学交叉的学科,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我们发挥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优势,以预防医学为依托,发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作用,来培养具有食品营养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分析与检验等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食品生产的基础知识及英语、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能在食品企业、商检、卫生防疫、科研院所等领域,从事食品营养、食品质量与安全、分析与检验等有关的技术、管理、策划及食品生产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为更好建设本方向, 我们从专业发展、行业需求、学科优势和学校特色方面考虑。几经修订,目前,将专业基础及专业课设置为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原料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营养学、食源性流行病学、食品毒理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科学概论、功能性食品、动植物检验检疫、食品加工工艺学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从事食品营养与安全方向打下基础,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使学生有更好的适应性。
二、协调各相关课程关系,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
从学科发展的历史看,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发展起来的,各学科间都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在研究内容上也有广泛的交织和重叠,很难将各学科截然分开。本科生各门专业课程之间既相互区别,又互相联系,具有明显的交叉性。建立课程体系之间的联系并反映到教学中去,才能使学生置身于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并由此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进而产生突破也就产生了创新。而课程之间的交叉必须遵循科学性、思想性和效果性统一的原则,才能将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有机地融为一体,防止了课程之间的不必要的重复,又防止必要知识的遗漏。
多课程交叉教学的内容上,要重视交叉部分内容的梳理,避免出现零碎、散乱现象。如《医学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食品营养学》、《功能性食品》顺利开设进行基础性铺垫,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与《食品营养学》、《功能性食品》就各种疾病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医学基础》中介绍了肿瘤、佝偻病、缺铁性贫血、血栓、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的知识;《食品营养学》涉及到营养与慢性疾病;《功能性食品》介绍增强免疫力、减肥、抗肿瘤、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延缓衰老、缓解体力疲劳、改善胃肠道功能、辅助改善记忆力等功能性食品的设计开发与评价。这三门课程都涉及到营养与疾病,如果都详细讲解,就会出现不必要重复,造成教学资源浪费;如果都轻描淡写的讲解,会造成半生不熟,学生似懂非懂的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对教材进行筛选。由于目前教材版本较多,而且编者在编写教材时,会把相关的内容均列入教材中,使教材内容很丰厚,教师在依据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时,经常会出现交叉重复现象。为此,我们尽量选用规划、统编教材,使教材内容适合食品营养与安全方向培养人才需要。如果没有相适应的教材,就组织资深专家和教师编写校内教材,以适应本科教学内容。其次,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研讨,加强课程间的融合、交叉、衔接,减少重复。对涉及重复交叉内容,结合课程自身特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对内容进行传授,使知识点具有连贯性,系统性的传授给学生。如《医学基础》侧重介绍了生理学及病理学基础知识,各系统的解剖、生理学功能,对各系统的常见疾病不加以扩展;《食品营养学》中营养与慢性疾病中,侧重介绍营养对慢性疾病的影响及饮食预防;《功能性食品》中侧重各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对人体危害,从功能性食品资源上如何开发相应的功能性食品。经过梳理整合之后,各课程之间避开重复,条理清晰、使得整个课程体系的联系更加密切,衔接更加通畅,每门课程各有侧重,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再次,合理安排教学进程,使课程体系具有衔接性。为了让学生循序渐进接受知识,夯实基础、增强适应性,我们在注重内容梳理同时,还应该注意教学进程的衔接性。在课程设置中,如医学基础为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在4学期,食品营养学设置在5学期,功能性食品设置在6学期。设置目的是食品营养学、功能性食品需要应用到医学基础中的一些生理病理知识,这种安排有利于学生对食品营养学、功能性食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对食品营养与安全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避免交叉重复的问题探讨,能较好地解决目前有些专业课程中存在大量相互交叉、重叠教学;使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减少重复劳动,节约教学资源;使学生学习起来容易理解,快速记忆并轻松掌握;在时间上还会有效节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改变了学生全新的学习观念,营造了全新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厚民.浅谈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J].机械职业教育,2001,(5):26-27.
[2]金华丽,陆启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模式的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45-147.
[3]张拥军,杨勇,朱丽云,李佳,刘明启.质检特色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报,2008,(32):101.
关键词: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食品添加剂 教学体系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概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形势[1]呼唤技术管理复合型的新型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我国第一个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于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并于2002年开始面向全国正式招生,从而填补了我国高等教育在这方面的空白。随后在2003年,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16所高校开始招收该专业学生;2004年,教育部又批准吉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30所高校开始招收该专业学生[2]。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已有72所高校设立了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招生数量不断增加[3]。
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目标与计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食品质量与安全[1]是研究食品商品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与人类健康及市场需求相关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应用型交叉学科,它以生物、化学及管理学等为支撑学科,以现代检测技术、过程控制和预防管理为主要手段,为全社会食品安全和食品产业市场化提供科学的技术管理保障。其培养目标应该是技术与管理复合性的新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人才的培养过去一直分散在农、医、理、工等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各不相同。长期以来,传统专业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新检验检测技术,轻过程控制和预防管理。这种培养模式已明显不适应当前形势和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的要求,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1]。
由于学科背景的不同,各高校对新时期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培养目标在理解上也有所不同,制订和构建的本专业培养计划各有差别,专业的培养模式往往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2002年底在西安召开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主干课程研讨会上,各相关高校提出的主干课程汇集在一起达35门之多。教材建设存在一定问题,缺乏统一、规范的成套教材。当今食品科技类教材、图书日益繁荣,但是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教材显得不足,且与实际脱节,教材滞后、内容重复问题十分突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检测技术的进步,新的不安全因素会逐渐被检测和鉴定出来,从而成为新的安全隐患,食品安全问题并不会因为科技进步而“自然”减少。同时,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的培养中,普遍重检验检测技术,轻过程控制和预防管理,已不适应当前食品安全的宏观形势和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的要求,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4]。
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食品科学、微生物学、营养卫生学、毒理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食品原辅料及成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领域从事分析检验、质量管理、安全评价、企业管理和科学研究并熟知国际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标准的“通食品、强检验、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营养学、食品科学有关的基本理论,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与国际贸易中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加强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安全控制、食品分析检验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安全生产、分析检验、食品质量管理和参与食品国际贸易等方面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1.具备较高的社会道德水平和积极遵守食品行业法律法规的基本素质;
2.掌握食品科学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术,以及食品生产基本工艺、设备相关基础知识;
3.掌握食品营养与功能成分及安全性检验的基本方法;
4.掌握食品法规与标准具有在食品企业、市场和食品管理、卫生监督及国际贸易机构从事分析检验和质量评价的能力;
5.具备从事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理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综合素质任意选修课,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
可以看出,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侧重检验检测技术,轻过程控制和预防管理,并且在课程设置上对于食品原料性质和食品加工工艺的全面了解不够。这样的课程设置会使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对食品工艺和食品本身品质的变化了解不够,因此,很难客观地从一些质量安全事件中找到其引发质量安全的诱因。
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多,而课时有限,致使教学内容无法深入。
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3类,分别为:(1)酸度调节剂;(2)抗结剂;(3)消泡剂;(4)抗氧化剂;(5)漂白剂;(6)膨松剂;(7)胶姆糖基础剂;(8)着色剂;(9)护色剂;(10)乳化剂;(11)酶制剂;(12)增味剂;(13)面粉处理剂;(14)被膜剂;(15)水分保持剂;(16)营养强化剂;(17)防腐剂;(18)稳定剂和凝固剂;(19)甜味剂;(20)增稠剂;(21)食品用香料;(22)食品加工助剂;(23)其他。每类又包含多种食品添加剂,少则几种,多则达上千种。这就造成了《食品添加剂应用》课程的知识点既多又杂,且课时较少。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调整,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
《食品添加剂应用》主要讲授各类食品添加剂的概念、作用、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常用品种食品添加剂的性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上课教材选用郝利平等编著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食品添加剂》,其主要内容包括12章:食品添加剂概论、食品防腐剂、食品抗氧化剂、食品着色剂、食品护色剂和漂白剂、食品调味剂、食品增稠剂、食品乳化剂、食用香精香料、食品酶制剂、其他食品添加剂及食品营养强化剂。根据我院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其中的酶制剂在前期课程《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及《食品酶学》中已较为系统地学习,其中的营养强化剂在前期课程《食品营养学》中已有较为详细的讲述,其中的食品护色剂、漂白剂、其他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面相对较窄,而内容又比较杂,考虑到课程学时的限制,也不作为课堂讲授内容,要求学生课外自学。
最终,发现学生通过对食品添加剂市场、食品添加剂企业,以及食品院校的调研,根据各类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具体应用状况,对本专业先修课程、后继课程的衔接性比较差,学生在利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
2.缺乏实践环节,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食品添加剂》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极为重要。由于课时的限制,相对于食品添加剂方方面面的知识而言,教学内容仅以理性学习为主,我院的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中尚未开设相关实验环节。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现代食品加工中必不可少的食品添加剂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一方面,新理论、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使食品添加剂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断深化。因此,应在保证食品添加剂课程中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的框架不变、主要内容稳定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变化及时补充、调整教学内容。注意食品添加剂的研究进展与市场动向、注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食品添加剂》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极为重要。为了加强这门课的实践环节,因配套独立实验课程,研究食品添加剂的性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验证性实验是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必要环节,适量的验证性实验必不可少,但涵盖多个知识点、多项技能和多种方法的综合性实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理论教学,前沿性和实用性的结合力度不够。
随着食品添加剂行业和学科的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如食品添加剂新标准GB2760-2007[5]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复合食品添加剂、多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等新概念[6],以及微胶囊技术、生物酶解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都为食品添加剂课程的理论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传统的理论教学以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速度,笔者认为,以往的食品添加剂教学中,关于前沿性和实用性的结合介绍力度不够,不能反映本学科的发展和新信息。应该改变传统的单一依赖教科书的填鸭式教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行业和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包括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等充分融入理论教学中,使学生掌握行业发展最前沿的动态,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新思维。可以通过提出如:当前食品添加剂有哪些最新技术和新产品你认为发展趋势如何如何解决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等启发式问题,组织学生查阅资料,通过进行课堂分组讨论等主动态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食品添加剂前沿技术和理论知识学习探讨的兴趣,同时也大大丰富了食品添加剂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
4.闭卷考核方式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任何教学活动都要进行成绩考核,但成绩考核不是目的,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运用得好,就可以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保持学习动力。在我院的食品添加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闭卷考试的考核形式。学生为了通过考试,通常在考前突击复习以通过考试,考试过后,复习内容基本都以忘记,并不能达到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因此,考试方式迫切需要改革。
参考文献:
[1]励建荣,邓少平,顾振宇等.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食品学报,2004,4(4):109-112.
[2]李雪琴,工科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7(1):66-68.
[3]宋洪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发展战略研究[J].福建轻纺,2009(11):42-43.
[4]宋晓庆,李大鹏,陈义伦等.农业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J].高等农业教育,2009(1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