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管理小知识范文

企业管理小知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企业管理小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企业管理小知识

第1篇

大量的研究和实证表明,一个中小企业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的创立者拥有某种特定技术、管理技能或者关系网络,而非创立者拥有资金、自然资源等要素,也就是说,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建立是由于企业的创立者拥有特定的知识。一个中小企业要想在跟大企业和其他中小企业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具有自己特定的优势。这种优势只可能是来自企业所拥有的某种特定技术、管理方式或生产工艺,也就是说企业必须拥有某种特定的知识,并相对保持领先。因此中小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更需要加强知识管理,发挥知识的作用,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一)在制定企业战略方面。企业的发展需要制定长远的战略,而企业能否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积累的知识。企业知识不仅包括隐含在企业内部以及员工头脑中的知识,同时也包括企业外部的信息,如产品的供求状况如何、竞争对手的状况以及政府的方针政策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把握和分析研究,企业可以及时地根据这些因素的变化趋势对经营策略作出调整,以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一般性非知识密集型中小企业缺乏原创性知识和技术,尤其需要重视和强化企业知识的管理,为制定正确的企业战略服务。(二)在提升工作效率方面。企业的工作效率取决于企业的组织、知识、文化、技术、人员等多种要素的优化配置,其中最为关键的要素是人员。企业的知识库中存储着大量的行业知识、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等,企业员工在工作中需要某一方面的知识结构可以直接到知识库中进行查询,从而能够大大节省工作时间,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中小企业在一时无法实现资本、规模等生产要素的急剧变化的情况下,最有效和经济的改善企业的工作效率的途径就是优化企业的知识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的增值,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三)在跨越生命周期方面。企业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有机体,从历史的长远角度来看,无一例外地都将经历酝酿、成立、发展、成熟、衰落的过程。一般而言,中小企业的生存周期都较短,易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中小企业要跨越这个生命周期,最关键的手段就是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实施知识管理可以实现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将企业内部经年沉淀的富有价值的知识与从外部习得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小企业知识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充足的人力资源。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对知识的收集、分析、组合、运用的能力,员工素质是知识管理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传统的非知识密集型中小企业中,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占员工人数的百分比普遍较低,企业的知识积累和知识创新的能力普遍薄弱。中小企业知识管理人才缺少的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无法提供与大企业同等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与上升空间,这在一些家族型民营企业内部更显突出,难以吸引有能力、高学历的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

(二)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在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氛围当中,有些员工出于职业安全及个人地位等方面的考虑,不愿将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与他人分享和交流,有些员工则不乐于或不善于使用他人的知识,满足于现有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抵触知识的创新和制度的变革,而企业也没有明确提倡和强调要加强共享和交流,导致个人知识不能转化为企业共有的知识,甚至出现企业资源部门化,部门资源个人化,个人资源独享化,严重地阻碍了共享型企业文化的形成,给中小企业实施知识管理造成了障碍。

(三)缺乏成熟的管理制度。成熟、适用的管理制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体制尚不健全,或者是仅仅依靠管理人员的个人意志和个人经验进行主观决断,缺乏一套完整规范实用的管理制度,或者是照搬照抄其他类似企业的管理办法,而是否适应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则并不予充分考虑。由于中小企业管理水平较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而在接受新概念和新信息方面显得比较迟钝,缺乏获取新知识的动力,甚至企业管理人员也对知识管理的理念表现得十分陌生。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知识管理在中小企业的实践和运用。(四)缺乏长远的战略协调。实施知识管理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手段,战略是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

划与方略,而一般中小企业往往一味强调企业的灵活性,强调企业对市场变化的被动性适应能力,而忽略对企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思考与规划,同时,在企业内部,也未真正形成一个全员认可和遵从的战略共识,导致企业经营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目标,导致知识管理未能与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只是服务于企业的短期目标,服务于企业的一般性事项处理,使知识管理的效用大打折扣。

(五)缺乏先进的信息技术。从本质上来讲,知识管理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并与管理科学高度融合的产物。在实施知识管理的每个环节,即:知识的吸纳、消化、存储、交流和共享都需要获得现代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因此,知识管理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建设的程度。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日益活跃,国际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以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为标志的数字时代,而我国目前传统的非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普遍滞后,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知识管理的实施。

三、中小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战略的途径

(一)组织体系方面。中小企业进行知识管理主要是要建立适合知识创新和共享的组织结构。国内的学者曾就一个理想的企业组织结构提出了七项标准:第一,有利于员工的相互影响、沟通和知识共享。这种沟通不仅发生在企业内部员工、部门之间,而且还应该发生在企业与外部客户、供应商、同行之间。第二,有利于企业的知识更新和演化。组织结构的设置应该使企业各部门之间能够交流各自所拥有的知识,能够使外界的最新知识迅速地传入企业,并能迅速地被企业员工所知晓,使企业和员工所拥有的知识在知识的内外交流和合作开发中得到更新和深化。第三,有利于企业集中资源完成知识的商品化。企业拥有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使知识商品化,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效益。第四,有利于企业掌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够通过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纠正———再适应”过程使企业充满活力,以利于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并能够迅速地对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多变性作出迅速、灵敏的反应。第五,有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由于知识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到各种人员和多种商业活动,必须依靠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才能使知识的商品化活动顺利完成。应该注意的是,这个团队不仅包含企业内部人员,还应包含企业的供应商和忠实的客户。这样才能使知识产品按照市场需要设计,按照资源最优化配置来生产。第六,企业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引导员工的系统学习,使员工能够系统地学习、思考,能够将分散在各个员工头脑中的零星知识资源整合成强有力的知识力量。这种学习不仅仅是从他人处获得知识和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来激活员工和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员工学习新知识不仅要通过正规教育或业余教育来完成,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来完成。第七,企业的组织管理体制还应该是一种宽松的、民主的管理体制,企业的发展出路在于企业管理体制的建设,企业需要高水平的领导,正确的战略指导,优良的产品服务和实用的、创新的知识和技术。

(二)企业制度方面。一方面,企业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本土化”原则,即从企业实际出发。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创建新型企业制度,让员工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感受到自己与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企业中,每位员工拥有不同的能力和潜力,所有这些都是企业发展必备的要素,企业由许多拥有不同技能的个体组成,因此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每位员工,每位员工与企业相互承诺、融为一体,才能互惠互利。企业对员工进行引导和约束,鼓励员工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贡献出来,做到资源分享和创新,必要时可以进行相应的激励和惩罚。另一方面,创建学习型企业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知识管理流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即知识的生成和获取管理。知识生成和获取的方式是学习,企业应当通过营造一种鼓励学习的企业文化氛围,统一广大员工的学习目标,鼓励员工通过自我学习丰富个人的业务知识,进而增加组织的知识资本,促进知识在组织内顺畅地传播、共享、创新和应用。这种环境氛围的营造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的营造两方面。硬环境的营造包括建立起知识型企业的知识结构,完善企业的知识网络,建立起鼓励员工参与知识交流与共享机制和鼓励员工创新的各项企业制度。软环境的营造主要是要创造出一种鼓励学习、鼓励知识交流与共享、崇尚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

(三)企业文化方面。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的能为绝大多数员工信守的企业经营意识、经营指导思想和经营战略价值观念的综合反映。而现在的中小企业也都重视文化建设,如何使企业文化和知识管理相辅相成,是知识管理建设中的一个难题。要把人才建设放在首位,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让大家认识到自己和组织是一个发展整体。这样员工会尽可能地努力工作,把自己的所学积极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企业知识管理锦上添花。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采取多种相对灵活的方法创建有利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例如由业绩优秀者介绍经验、技巧和成功心得,由企业整理成可供分享的方法或知识来提升其他员工的能力;或者由业绩优秀者任导师,建立类似师徒的关系;此外,中小企业还应避免简单地以个人业绩高低来建立薪酬制度,而尽量强调团队绩效,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员工之间的协作和交流,促进知识的创新、传递和共享,还能帮助企业更有效地把知识资源转化为企业利润和竞争优势的来源。

(四)员工素质方面。提高员工素质可以有多种途径,比如说,企业可以预留一定的专款,专门用来搞员工培训,这样可以做到有效的财政保障。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如此做法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支出,造成一定的财政负担。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非正式组织,例如学习型团体,让团体中的成员深刻感悟到,通过学习获得、分享、整合、更新、创新知识,长此以往,在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同时,不仅可以提升员工相互之间的熟悉程度和信任感,还可以增加其协作度和企业凝聚力,这对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是十分有效的。企业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才,而此正是很多中小企业的软肋。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人才是当前比较棘手的问题。对于资金相对匮乏的企业来说,可以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目前很多高校都在进行校企合作,中小企业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的同时获得必要的智力支持。还可以通过与国有企业合作的方式,让其优秀的人才为我所用。

第2篇

1.1概念知识型员工是指那些在组织中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术,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和设计而不是通过体力劳动或重复性劳动,从事获取、创造、整合和应用知识等工作,并能为企业带来知识资本增值的人。

1.2特征①人力资本存量较高。知识型员工属于创新型人力资本,一般都在前期个人人力资本投资上花费颇多,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培训丰富了知识,因此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而且能更快地接受新知识,动态地增加自己的人力资本存量。②相对价值较大。知识型员工最主要的价值在于能够将依附于他们个人身上的经验、技能、判断等知识运用于工作中,并促使这些潜在的知识转化为组织的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③产出的潜在性较强。知识型员工的高使用价值是潜在的,其价值不仅取决于贡献意愿和程度、相互间知识的匹配程度,也取决于其知识和技能与工作目标的符合程度、与组织其他资源之间的协调程度。

2知识团队

2.1概念界定从国内外研究来看,目前对于知识团队尚无标准定义,本文认为知识团队是由知识员工组成的忠于共同的目标,为此努力且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正式的小群体。

2.2特征①顾客导向性。顾客对知识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具有个性化、一次性的重特点。②组织生态性。知识团队有其生命周期,它随着项目任务的产生而成立,随着项目任务的完成而结束,是一种临时性的、柔性化的组织。知识团队如同一个生态系统,一直保持着环境适应和新陈代谢的活动。③利益相关性。与一般的团队相比,知识团队面临着兼顾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团队发起人、业主、职能部门经理以及内外部顾客、供应商等)的难题。

3知识团队绩效管理问题

3.1思维方式上的偏差知识团队在绩效观点、绩效评价、绩效报偿等方面存在的误区,从根源上都是由于人们在绩效管理的思维方式上存在的问题而造成的。目前有关团队绩效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明显带有解析式思维方式的特征。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引下,知识团队的绩效管理系统被分解成若干局部,组织试图通过改善成员个体的绩效、提高局部的绩效而提高系统的绩效。知识团队是一个系统,包含很多的要素,如何协调这些要素,消除系统偏差,才是绩效管理的关键。

3.2规范化操作不足知识团队规范的缺失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组织对知识团队整体的绩效考核缺乏规范化操作;另一方面是缺乏对知识团队成员绩效考核的具体化措施。目前的知识团队绩效管理在构成机制上大多是基于传统的官本位式的职权驱动,而非明确的绩效契约驱动。由于决策层战略眼光的短视化倾向和急功近利倾向,随时命令式地调整知识团队目标,限制对其的投入,使既定的团队目标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中途废止。知识团队的规范化运作要照应到其权利和义务与利益相关者对等,然而这点往往被企业的管理者所忽略。

3.3忽视系统绩效在目前的高科技企业中,从企业层面来说,许多企业的高层领导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往往组建了知识型项目团队,而忽略了企业的各方面的配合与支撑,弱化了知识团队周边绩效应有的功能,使知识团队陷入孤立的自我摸索状态。从团队层面来看,知识团队的管理者因为默认传统的解析式思维管理理念,对知识团队系统特性认识不足,不能形成完整的绩效管理流程,最大限度的整合系统的内部资源,割裂了知识团队项目运作的连续性,不能很好的协调知识团队系统要素的和谐运转。

3.4报酬激励难以实现目前发达国家企业普遍推行一种“全面薪酬战略”的支付方式。把薪酬分为“外在”的和“内在”的两大类。外在薪酬主要包括为员工提供的可量化的货币性价值,“内在薪酬”则是指那些给员工提供的不能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各种奖励价值,从性质上可以叫做经济性报偿与非经济报偿。①经济性报酬与知识团队的冲突。②非经济性报酬与知识团队的冲突。

4优化知识团队绩效管理的对策

4.1协调两种思维方式知识工作者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技能专长和所处的角色位置对需要承担的任务进行细化和关联性分析,以及需要对外部资源做全面的认知,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完成个体绩效,这个维度即是解析式思维方式发生作用之处。系统式思维方式将应用于另一个维度的绩效评估,即团队评估,这是通过将知识团队的工作成果放入团队所处的环境之中让其利益相关者对其进行检验,利益相关者通过检验结果与自己心理预期的比较得出评估结论,这就完成了团队绩效整体维度的评估过程。解析式思维与系统式思维在知识团队的绩效管理实践中具有过程上的关联性,二者在不同的绩效维度内全面认知知识团队的绩效水平,实现不同思维形式的互补与协同。

4.2强化知识团队有关的制度建设①完善与知识团队绩效考核有“接口”的操作性规范。一是具有操作性,而不是强调“要”做什么,但没有具体的措施;二是与第一点相联系,与绩效考核有必要的“接口”。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对知识团队成员岗位描述有一些定量的考核指标,对知识团队绩效指标有客观的界定。定性的考核指标能按一定的机制,实现从定性描述向定量描述的转变。②构建绩效契约驱动的知识团队构成机制。知识团队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契约关系来缔结。规定彼此的行为、责任与权利,实现既定的心理预期。这种契约关系可以是人们常见的显性合同契约,也可以是一种隐性的心理契约。

第3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市值 市值管理 市值管理路径

当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市值已经成为一把综合性的标尺,它衡量着上市企业的经营能力,反映着市场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预期。收购公司用它来衡量收购目标公司成本的高低,行业通过市值大小来判断一个企业整合能力的大小……可以说,市值已经密切关起到了一个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了一个公司是否能够继续壮大还是衰退不前。因此,一个公司对于市值的把握和管理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而对于市值一直没有什么明显变化的中小企业,通过科学合理的市值管理,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就显得更加的重要。本文将通过中小企业市值管理的出发点和路径两方面来阐述中小企业如何拓展自身发展空间。

1.中小企业市值管理出发点

市值管理对于中小企业从稳定发展走向不断提升的过程至关重要,它对于刚刚起步或者正在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种长效机制,这种机制的目标是十分明确的,就是追求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以及服务股东,为股东创造价值。而进行市值管理的核心目的也是为了企业能够长期、持续、健康的发展、壮大。

大多数人通常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上市的大公司上,时刻关注它们市值的变化,市场的变化,还有股价的涨跌。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也不容我们忽视,因为它们的生存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同样影响着我国的国民经济,它们的壮大和积极的改变也能够刺激并推动到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再者,有效合理的市值管理,不但可以从微观层面上促进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从宏观层面上,也可间接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最后,市值管理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维护自身控制权,将其自身专长转化成竞争优势,以使其不被其他公司收购或者以最有利的条件被收购。这样,企业即使被收购,也可降低被贱卖的可能。反过来想,这样做也使得收购公司的收购成本降到最低,有利于是市场资源的优化。

因此,中小企业进行市值管理是必然的选择。

2.中小企业市值管理路径

中小企业应该将市值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核心目标是要保证企业市值在当前的环境下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并在长远的发展中,实现市值的持续稳定增长。下面将详细阐述中小企业市值管理的三个阶段。

2.1 发现独特专长,创造价值

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之初都是具有独特之处的,但是由于资金不足或能力有限等自身缺陷,导致优势不再是优势,变得随波逐流,趋于同质。而从实践中看,世界一流的企业几乎无一不在技术诀窍、创新能力、管理模型、市场网路、品牌形象和顾客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专长,并将其发展为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与日俱增的环境中,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中小企业要明确自己的独特专长,要将这种独树一帜的优势转化成企业的主业,专注于自身优势的发展,并对其进行强化,同时,做好市场定位,以将其优势发展成为一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这样,避免多元化的发展,在短期内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迅速发现利润增长点,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市场拓展,获得等多资源,和赢得市场信誉,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以进一步拓展业绩,使其市值不断增长。

2.2 加强企业与投资者间的关系,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中小企业在成长阶段应该尤为注重与投资者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通过已建立的市场信誉和良好的企业形象,来进一步增强与投资者之间的诚信度,让投资者对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充满信心,促使投资者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以此达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融资风险大的问题。

并且,拥有与投资者之间良好的关系,还可以间接提高企业在业内的知名度和认知度,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还可以使中小企业即时纠正与市场估值的偏差,不但有利于投资者的预期,更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巩固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市值。

2.3 正确面对企业自身价值和市场波动,最大化企业自身利益

由于市场信息瞬息万变,股市市场特有的情绪和性格,再加上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政策的不明朗,投资理念的变化,使得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或是投资者对于热点行业的忽冷忽热的态度,对于公司重大业务重组疑心重重,这些都是极大影响企业收益,导致资产价格忽高忽低的因素。

作为中小企业,面对这些不可控变化带来的冲击时,应该正视自身价值,积极面对市场波动,锻炼并提升自己整合企业产品以适应市场波动的能力,制定出行之有效,适合企业长期发展的金融战略,使企业无论在市值被高估或低估时都能做出迅速而正确的反应,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只有这样的市值管理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和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确保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加强市场的信任度,拓展出自己发展的空间。

3.总结

中小企业应该通过明确自身独特专长,并将其转化为核心竞争优势,建立市场信誉和投资者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巩固和壮大核心竞争力在行业中的影响力。这样,中小企业才能通过合理的市值管理,来不断提升企业市值,为自身的长期持续稳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开拓出一片天地。

参考文献:

[1]姚电,易云鹏,全流通市场中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探析,2011,9

第4篇

1.1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给社会提供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不断地追求创新、推崇创新,及时更新创新的观念和意识。第二点需要一定的创新思维,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创造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等。三是具备一定的创新技能和创新情感和人格。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竞争力逐渐提高,产品更新的周期越来越快,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与发展,就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掌握社会所需要的先进科学文化知识,采取知识管理来激烈和培养新思想和新方法,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性,不断研发企业新产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1.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不被淘汰,就必须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及时做出正确的应对,遇到问题及时且妥善地处理。企业通过知识管理对知识进行积累、存储和使用,帮助企业在市场变化时,及时地获取市场信息,然后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特点,重新整合配置资源,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适应市场的能力。同时,知识管理还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对市场的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不仅便于企业的管理,还可以全面提升企业的应变能力。

2、知识管理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竞争力的日趋激烈,各种生产要素已经不能承载企业快速增值的使命,因此需要引入知识管理,为企业增加新的增值要素。企业营销在企业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没有营销或者营销不当,企业的收入就会非常少。所以一套先进的营销管理模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把知识管理引入企业的营销管理,形成知识营销管理过程。知识营销的实质就是企业通过知识的创新和应用来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实现企业和顾客的价值最大化。

2.1明确知识管理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重要性

过去传统的企业营销管理的重点在企业的有形资产上,企业的知识资源的管理往往被管理者忽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企业营销管理中最重要的资源资产。如果一个企业在营销管理中,不能及时地更新营销知识,总结营销经验,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只有认识到知识资源对企业营销的重要性,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知识管理的顺利建立和实施。例如,中国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宝洁公司,运用知识管理进行营销管理,使得公司在不同品牌的建设上得心应手,打造出更多消费者青睐的日用品。

2.2创造有利于知识传播和共享的环境

知识管理不仅仅是简单地管理现有的知识资源,更重要的环节应该是改善外部的环境,创造一个利于知识传播和共享的环境,营造出知识交流和积累的环境。在企业的营销管理中,可以通过人与人交流过程中,经验的不断交换和积累、更新,自然而然的在企业内部形成知识传播和共享的工作环境。这样就能实现企业员工和市场之间全面及时的信息沟通,最终形成一致的顾客价值意识和企业价值意识。营销部门进行调研、收集信息,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市场的需求,这个过程已经把知识管理无形地贯穿于中,使企业的员工敢于突破传统的营销模式,挑战自我,达到最好的营销效果。例如安利,一个依靠直销取得成功的日用品企业。在安利的销售队伍中,他们会每周定时定点的聚会,交流分享自身的工作经验;他们还会跨地区的进行交流活动,并邀请杰出的人进行演讲报告。这样的运作方式,不仅保证了销售经验的传播,还加深了他们强烈的工作动力。

2.3建立适合企业的组织结构

若想知识管理较好地运用于企业营销管理,就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组织管理结构。企业可以在营销管理体系上,对知识管理建立专门的机制,赋予原先管理机构新职能,提出更多的知识管理理念,对营销模式进行重新规划和管理,创造出更大的营销价值。在微软,软件的开发和销售都非常成功。微软成千上万的软件开发、销售工程师因有效地组织管理结构,使他们的工作变为一种自觉、积极的性质,而不是机械化的作业,以知识资源等无形资产为主要动力,使微软成为了计算机行业最成功的企业。

3、结束语

第5篇

企业通过知识管理的四个环节形成有效的知识管理活动,然后将新知识应用到企业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中,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以实现规模效应,最大化的降低生产及管理成本。知识管理的实施使得企业员工知道谁拥有什么知识,方便他们信息的交流,从而提高企业绩效。知识型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潜在机会的价值,并有能力从这些机会中提取价值。知识管理影响企业绩效,管理者是有限理性的,面对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利用组织生产的信息和创造的知识来协调组织活动。根据上述讨论,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员工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梳理,本文构建以下概念模型及假设关系。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样本

本文采用滚雪球方式,以成都市企业为中心,对处于成都市内的企业采用纸质问卷调查,处于市区外的企业一般由朋友纸质或者直接发送电子版问卷。此次调查涉及的行业有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教育咨询业以及通讯服务业等。问卷填写人员为各企业的管理人员,此次问卷均为结构化问卷。问卷发放的时间范围为2013年9月到2013年12月,共回收有效问卷95份,回收率为82%。

2、变量测量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用Likert5点量表的形式对变量进行测量,1~5表示从“很低”到“很高”依次过渡,分别为“很低、较低、一般、较高、很高”。知识管理能力的测量,在参考Gold所提出的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包括员工知识获取技术状况、高层对知识获取的重视程度、知识获取途径数量、知识共享的技术状况等9个变量。企业绩效的测量,本文所采用的是员工个人对于企业绩效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的感知程度,它包含了产品和服务质量、市场开拓能力、科研能力、新业务创造的效益、客户满意度等5个指标。

3、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本问卷的分量表的Cronbach?s值均达到了0.8,信度良好;通过对知识管理能力和企业绩效两个潜变量下的14个指标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管理能力和企业绩效通过了效度验证。

三、研究结果

运用相关关系分析,对员工知识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

=0.05的情况下,企业绩效与员工知识管理能力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61,说明员工知识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的两变量之间的关系显著,且为正向相关关系,即员工知识管理能力越强,企业绩效越好,文章假设得到论证。

四、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第6篇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活动中所使用的资源及人力的成本不断攀升,经济发展对创新的依赖也日益增强。创意活动逐渐从生产和服务领域内独立出来,形成了一个崭新的产业范畴――创意产业。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到创意经济阶段,新兴的创意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需求和深化程度也更加迫切。创意企业作为经营知识的直接微观载体,知识资源是其最重要的资产。而知识资源这种“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一样需要对其进行管理,使它为企业更有效的创造效益。所以创意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高低对其绩效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从系统层面上研究创意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和绩效之间的动态反馈关系对指导企业绩效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观点

西方学者对于知识管理和绩效的测量开始较早,成果也很丰富。国外知识管理能力研究领域的学者们一直在努力证明先进的知识管理实践可以导致更高的企业绩效的论题,作为高绩效工作系统一部分的知识管理实践与企业的财务、利润及市场价值有关。劳伦斯提出的知识管理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作用方式的思想,可以用于分析知识管理能力对于企业绩效的作用。国内学者在引进吸收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应用性研究。较有代表性的是:颜光华和李建伟将知识管理目标分解为近期、中期、长远三个目标阶段,并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知识管理绩效进行了评价。谢洪明对知识管理战略、方法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研究时,就测量知识管理绩效也进行了讨论。

已有研究成果对于知识管理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已形成了共识。但是现有关于知识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多偏重于某一方面的要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而没有从整体上系统地考察知识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知识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是一个系统和统一的体系,它不仅与知识本身的获取、储存、运用、传递、保护等过程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与企业的文化、战略、员工的积极能动性、企业的组织结构、基础设施和条件等都有紧密相关的联系。运用系统动力学思想与方法,加强从整体上研究创意企业知识管理与绩效的关系,建立二者之间的反馈关系循环,明确他们之间的作用效果,既能实现创意企业知识管理的动态化、系统化,又能为针对创意企业具体情况作出调整时提供理论建议。

二、创意企业知识管理能力构面

构建创意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绩效的系统及动态关系,首先要将创意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分解为基本构成要素。

采用基于能力结构的过程分解法,将知识管理能力根据管理过程进行分解,可以得出知识获取、知识传递、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知识保护、激励、战略、企业文化等多个关键域。再将这些关键域归纳为四个能力构面:“知识保护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管理实践能力”及“知识创新能力”。

各个构面的评估重点分别是:“知识保护能力”是创意企业存续发展的基础,其对与整个产业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知识获取能力”的评估重点在于充分体现创意企业是一个以知识资源开发为中心的企业组织。“管理实践能力”反映出目前在创意企业中知识管理过程的效果和成绩。“知识创新能力”主要是为了考量创意企业的创新战略、研究部门在储备未来竞争能力的情况。创意企业的知识保护、知识获取、知识管理实践、知识创新活动都围绕提升企业绩效这一中心主题开展。在创意企业中,普遍实行根据绩效结果来作为知识保护职能的基础;作为进行知识获取职能调整的依据;作为知识管理实践变更的条件;作为激励知识创新的根据。当各方面知识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时,创意企业的绩效才能够得到提高。因为创意企业的生产的是智力产品,所以,知识管理能力构面和绩效的联系比传统产业更加紧密。

三、知识管理能力

创意企业的知识保护、知识获取、知识管理实践、知识创新等活动的能够提升企业绩效。同时,知识管理方面的投资必然要消耗企业成本,也就是会减少一些已经取得的企业绩效(如利润)。另一方面,创意企业绩效的取得和提高给进行各项知识管理职能投资提供了资金来源,构成创意企业知识在前述对创意企业知识管理能力构面分析基础上。关于知识获取能力与知识管理实践能力增长的模型,揭示了知识获取能力与知识管理实践能力存在相互促进的循环关系。进而提升了创意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这是知识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该过程需要消耗创意企业的成本,构成知识获取能力与创意企业绩效之间的负因果关系,同时,企业绩效提供对知识获取的支持,构成正因果关系,知识管理实践能力与企业绩效构成负反馈环关系。

事实上,创意企业在运作过程中,知识创新能力促进知识管理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对知识创新形成正反馈;知识管理实践能力提升得同时加速了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保护能力的逐步提高,两者又进一步对知识管理实践形成两个正反馈。知识管理实践的增强又重新对知识创新、知识获取和知识保护能力产生新一轮的作用,如此循环反馈。

四、创意企业绩效提升建议

1.明确知识创新激励制度的地位。创意企业以运营知识为主要活动,已具有的领先知识为核心竞争力,要获得和保持创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要求创意企业在知识创新上保持足够的推进力。将知识创新作为创意企业的核心管理职能应视为不二选择。

2.把握知识创新激励的核心资源。知识创新活动都是由创意人才完成的,因此创意人才是创意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资源。而创意人才一般具有独立性、自由性和独特性的特点,使得创意企业不能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来约束创意人才。创意企业要保持对创意人才的把握能力,就必须确实了解创意人才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并作出保证。

第7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应用研究;制造业企业;对策

管理会计与以往的财务会计相比有很大的差异,之前财务会计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整理和核算对应的财务资料,确保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然而管理会计主要是指基于工作成果来分析与处置对应的数据信息,将分析所得的结果作为企业制定战略方针的参考依据,从而应用到企业的运作管理中。在目前我国互联网技术普及应用的背景下,制造业企业也要自觉地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有效展现管理会计数据分析以及监管的功能,促进制造业企业顺利实现战略优化与升级。

一、管理会计的特点

(一)工作方式的现代性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使用管理会计模式提供了发展机遇,部分复杂的管理会计数据可以借助云计算平台、大数据等第一时间进行提取,不但能够节省会计核算的时间,还可以提升处理信息工作的精确性。

(二)考察的总体性

和以往传统会计工作形式相比,管理会计是立足整体来进行工作的,审视了整个企业运作模式与发展状况,依据企业发展的独特性、个性化特征,应用了针对性较强的方法,推动了企业的全方位发展。因为企业所处的区域不一样,企业的发展模式也不一样,这个时候管理会计就可从企业间的差别入手,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来开展财务管理核算工作,减少因为地域差异导致企业发展出现较大的差别。

(三)方式的普遍性

管理会计在现实工作中,借助前沿的管控、科技来分析、整理信息数据,可以实现精细化整理、处置信息数据的目的,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普及和发展,未来管理会计的工作方式将更有效率、更具普及性。

(四)服务模式的全方位性

剖析财务信息数据、业务透视管控是管理会计主要的一种工作模式,通过科学分析财务往来的相关数据,可以实现企业财务信息的可视化,如此一来管理会计就能够给企业管控者提供较为完善的服务。

二、现阶段制造业企业应用管理会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有关管理会计的认知不清晰

在制造业企业中,管理会计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具备正确、科学的管理会计认识。然而现阶段部分制造业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认识还不清晰,这主要体现在下面几方面:首先,部分制造业企业在管控领导方面,由于此前财务会计管控观念的局限,认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功效和职能是一致的,因此没有高效落实其监控与分析数据的工作。其次,维持企业持续发展的命脉就是经济利益,企业重视经济利益是很常见的。然而部分制造业企业过于重视提高经济效益,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应用在拓展业务方面,但是相对忽视了管理会计的工作。最后,部分制造业企业只有财务单位对管理会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企业中其他单位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仍然不清晰,比如,生产部门、研发部门对管理职能及相关工作并不了解,很难与财务部门进行高效的协作和配合。

(二)管理会计的落实缺乏一定的支撑

在企业中管理会计是一项繁杂的体系类管控工作,制造业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期间,要给它提供基础的支撑,如资金、人力和权利等。然而,目前部分制造业企业并未认识到其重要,进而在使用管理会计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支撑,主要体现在下面几方面:首先,部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大,比如引入的信息系统性能不健全,只具备了财务会计核算的功能,但是缺乏分析和处理数据的功能,因此无法协作管理会计的工作。其次,部分制造业企业因为缺乏使用管理会计的经验,因此没有在早期投入足够的资源,导致引进管理会计的工作并不顺利。最后,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会影响工作效率,现阶段部分制造业企业中管理会计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较低,分析数据和制定战略的能力有待加强。

(三)管理会计的使用产生偏差

在应用管理会计的过程中,部分制造业企业产生了明显的偏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部分制造业企业并不清楚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没有把其放在管控的位置上,管理会计的权责范围并不大,很难在企业战略管控、生产经费调控和预算管控工作方面发挥作用。与此同时,有些制造业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过程中,业财融合的管控理念较缺乏,并未将财务管控工作与业务工作交融在一起,从而使管理会计在落实期间缺乏与业务部门的交流与沟通,进而不能有效发挥其工作效用。

(四)宏观经济环境与财务税收资本发展政策的影响

宏观经济环境与相关的财务税收资本发展的政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管理会计应用和执行的成效。经济环境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管理会计的使用与效果,比如,管理会计工作中运用净现值法则,最核心的工作就是选用贴现率,贴现率可以为投资本金的成本率,也可为投资项目归属行业的平均投资回报率,如果要考虑风险因素,就要考虑风险投资方面的报酬率,但是这一系列都和国内的税收、货币、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和投融资机制等宏观经济方面的政策紧密相关,然而这一部分目前缺少完善的管控系统与方针政策,所以影响了管理会计的应用和进步。同时,管理会计尤其需要依靠生产要素市场、资本市场、投融资市场以及中介服务市场等,而这一系列市场目前都还在形成和发展中,相应的机制体制尚未建立与健全,制约了管理会计的发展普及和应用。

(五)管理会计自身的局限

管理会计自身也在其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劣势,具体表现在较昂贵的信息获取经费、可行性并不强等方面,进而很难让管理会计在制造业企业中普及应用。有研究表明,国家制造业企业在执行管理会计期间,取得信息需要的资金超过欧美国家企业的5倍,然而取得信息的质量和稳定性却仅仅是欧美国家企业的20%,这类信息的收集与加工所需成本较高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执行管理会计的困难和压力加大了,然而如果缩减了获取信息的资金投入,就会影响获取信息的质量与可靠性,进而误导管理者的决策,要面临更大的风险。同时,我国对管理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停留在翻译和整理国外文献上,按照我国实际情况来研究企业管理会计的实践较少,在表达上,大规模使用数学模型和计划分析矩阵等高等数学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使管理会计的专业理论知识更为全面,进而加强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可行性。

三、在制造业企业中提高管理会计使用效果的措施

(一)建立正确的管理会计理念

制造业企业应用管理会计主要是把前沿的管理会计科技、观念应用到财务会计工作中去,实现财务会计的智慧化与信息化,所以在应用管理会计期间,制造业企业的管理者要转变传统的财务管控理念,要意识到应用管理会计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应用管理会计模式。制造业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模式期间,要由专家进行指导,提升全体工作者对管理会计工作模式的认识,主动参加管理会计模式的应用。制造业企业的管理者也要紧跟社会发展的需要,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应用管理会计的不足之处,用新的观念来全方位地了解管理会计,这样才能在应用管理会计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

(二)编制落实规划,有效发挥管理会计职能和功用

针对应用管理会计出现偏差的问题,制造业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处理:一是制造业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的过程中,要把其当成是系统性工作内容,利用管理会计统筹规划各种工作,比如,促进制造业企业业务和财务工作的结合。企业领导层要掌握业务与财务工作交融管控观念,鼓励业务单位与财务单位协作沟通,有效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和功用。二是针对管理会计权限不高的问题,企业管理层可以赋予其必要的工作权利,促进制造业企业在管理战略、生产经费调控和预算管控等方面功能的发挥。企业可以扩大管理会计的职权,监管企业生产单位、业务单位和营销单位的工作,保证营销规划、生产工艺以及业务流程和企业规范保持一致,进而降低产生风险的几率。制造业企业要按照管理会计的要求,构建合适的管理会计机制流程,避免用不规范的机制流程来指导管理会计工作。

(三)提升管理会计的信息化水平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即使许多制造业企业在生产运作期间都实现了信息化管控,但是有的制造业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期间还具有信息化水平偏低的问题,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提高,所以制造业企业的管理者要从具体情况着手,提升管理会计应用的信息化水平。制造业企业管理者要从实际的应用情况着手,从众多管理会计软件中挑选出适宜企业自身发展的软件,避免盲目地选择应用,杜绝使用价格低廉、盗版的管理会计软件,而是要按照实际情况来选择,这样才可以发挥管理会计信息软件的重要作用。制造业企业管理者也要按照应用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管理会计软件,在管理会计软件无法满足目前运营管控需要时对软件系统进行更替,引进更加前沿的管理会计软件来提高管理会计的功能。与此同时,企业在使用管理会计软件的过程中,要落实好管理会计信息化安全防控工作,安排综合性、多层次以及立体化的安全防护系统,定期替换操作密码,设置操作权限,防止他人盗取篡改管理会计的相关数据信息。

(四)提升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制造业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模式,需要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管理会计工作人员来落实,所以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升管理会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一是制造业企业要提升管理会计工作者的聘请标准,管理会计工作者不但要具有较强的管理会计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熟练应用法律、财务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确保管理会计工作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二是制造业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对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定期对管理会计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方面的培训,邀请有经验的管理会计工作者教授前沿管理会计知识和工作方式,使管理会计工作者第一时间掌握前沿的管理会计工作方式。三是管理会计工作者要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实践过程中归纳与总结工作经验,持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五)提供多方面的保障,确保工作的高效落实

在制造业企业中应用管理会计,要给管理会计提供必要的保证和支持,确保相关管控举措高效落实,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工作着手:在引入和使用管理会计期间,假如缺少有关的实践经验,可专门委派财务单位的工作者到其他制造业企业学习、借鉴管理工作经验,但是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要依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其应用举措,保证其可操作性。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是借助庞大的数据剖析与掌握未来的发展走向,所以企业要按照管理会计的具体工作需要,引进功能较全的信息体系,并确保该体系具有较强的分析、处理数据信息的功能。同时,针对管理会计专业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的问题,企业可以邀请业内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为工作人员讲解管理会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在现场演示相关的工作技能,继而在短期提升其业务水平。

(六)政府要加快构建管理会计的立法系统

政府要加快建立管理会计的立法体系,建立健全的管理会计标准来指导和规范管理会计的工作。由于我国会计工作需要遵循有关法律以及法规的进行管理,加快建立健全管理会计的税收、财务以及资本等政策,有助于促进管理会计的持续发展,进而不断提高其应用水平。从某种意义来说,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能够为制造业企业营造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杜绝会计虚假信息和企业欺诈行为,从为使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奠定基础。

(七)强化管理会计理论系统的基础研究

对于管理会计自身存在的局限,要强化管理会计理论系统的基础研究,在会计管理的实践中要第一时间归纳与总结成功的经验,尽量在工作流程方面规范管理会计的操作。首先,要强化研究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在翻译和整理国内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国内的实际情况构建与管理会计相配套的理论支持体系,尽量使数学模型的构建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相适应;其次,要依据国内制造业企业生产运作的具体情况,逐步修正原有的理论体系,使管控会计的目标、功能、原则、工作任务和假设等,与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情况相符,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四、结语

制造业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可以有效提升整个制造业企业的管控水平,增强其数据分析能力,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控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使企业占据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因此,要有效制定相关措施,为提升管理会计在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成效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范晓燕.管理会计在制造业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经营者,2020(16):101-102.

[2]王蔚.管理会计在制造业公司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财经界,2020(12):151-152.

[3]建峰.炭企业推行管理会计及业财一体化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矿业,2018(12).

[4]奕玲俐.管理会计在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3).

[5]李清涛.管理会计工具在煤炭企业成本管控中的应用[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2).

第8篇

第一,绩效管理的定义。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广泛运用的一种以开发人力潜能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模式。它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员工所规定的职责履行程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公正的评定;将评定结果与分配、晋级、人力选拔挂钩;通过绩效考核指导企业培训计划和下一步人力资源开发计划。

绩效管理不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物,它首先是管理,管理的所有职能它都涵盖: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因此,绩效管理本身就是管理者日常管理的一部分。实际上,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几个重要的构件:目标与计划、辅导与教练、评价与检查、回报与反馈,仅盯住系统的一个构件,是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的。

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交流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由员工和他的直接主管之间达成的协议来保证完成。而在实际达成的协议中对下面有关的问题要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期望员工完成的工作目标;员工的工作对公司实现目标的影响;以明确标准说明“工作完成得好”是什么意思;员工和主管之间应如何共同努力以维持、完善和提高员工的绩效;工作绩效如何衡量,即绩效标准是什么;指明影响绩效的障碍并提前排除或寻求排除的办法。

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不仅强调达成绩效结果,更通过目标、辅导、评价、反馈,重视达成结果的过程。

两大循环过程表明,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它在绩效管理中投入的精力应该是最少的!即不能简单的将绩效管理理解为绩效评价,更不能将绩效管理看作是一件孤立的工作,它不仅反映过去的绩效,也预测未来的绩效;是与管理者日常的业务和管理工作、与员工发展、绩效改进、组织目标、薪酬管理等工作紧密联系的,对于绩效管理,摩托罗拉有一个观点,就是企业=产品+服务,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由此可见,绩效管理在摩托罗拉公司的地位的重要性。

摩托罗拉将绩效管理上升到了战略管理的层面,给绩效管理下的定义是:绩效管理是一个不断进行的沟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员工和主管以合作伙伴的形式就下列问题达成一致:员工应该完成的工作;员工所做的工作如何为组织的目标实现做贡献;用具体的内容描述怎样才算把工作做好;员工和主管怎样才能共同努力帮助员工改进绩效;如何衡量绩效;确定影响绩效的障碍并将其克服。

从这个定义里可以看出,绩效管理关注的是员工绩效的提高,而员工绩效的提高又是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服务,这同时也将绩效管理的地位提升到了战略性的层面,战略性地看待绩效管理,战略性地制定绩效管理的策略并执行策略。同时定义还特别强调了员工和主管是合作伙伴的关系,这种改变不仅仅是观念的改变,而是更深层次的观念创新,给了员工更大的自主和民主,也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管理者的思维。

第二,绩效管理的定位。企业的绩效管理不是绩效考核。绩效管理方案是管理方案而不是考核方案, 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绩效 考核的首要目的是实现企业对经营管理过程的控制,通过绩效管理结果的反馈实现员工绩效的提升和企业管理的改善,从而推动企业员工共同努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绩效考核的目的,主要用于指导企业内部利益分配,体现薪酬的公正性在此基础上,将绩效考核的结果用于确定员工的晋升、奖惩和各种 利益的分配。

完整的绩效管理过程包括:绩效目标的确定、绩效指标的产生和绩效的考核监控。这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绩效考核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是绩效管理的全面内容。

第三,绩效管理的管理机构。绩效管理是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载体,是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核心中枢,传统的国有企业在组织绩效管理工作时,往往是党政工团和职能部门一起参与,考核内容抽象而片面,导致考核时间冲突,考核内容重叠,考核过程形式化,且政出多门。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不同的绩效指标的信息需要从不同的主体处获得,也往往会需要不同的主体进行分析和改善。因而,只有让对该项指标最有发言权的主体对其进行管理,才是最为高效的。指标关系与管理关系保持一致才能够产生高效能。所以,在绩效责任的分解和反馈过程中,需要设定顺畅的管理关系,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第四,绩效管理的流程。设定绩效目标与员工保持持续不断的沟通记录员工的绩效表现形成必要的文档记录年终的绩效评估绩效管理系统的诊断和提高。

第五,建立绩效管理系统的基本路线:梳理公司战略定位,明确战略目标;梳理公司主要业务流程、部门职能、关键岗位职责;绩效管理的基本策和管理框架;将战略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和目标绩效管理子系统接口;沿主要业务流程和职能职责选取关键岗位KPI,并设计标准和权重;生成绩效考核表和目标任务书;通过培训让各级经理掌握方法;各级经理签订目标任务书,进行实际运用。

第六,部门绩效管理子系统。作为公司和员工之间绩效管理承上启下的关键层面,部门绩效管理已成为企业培育竞争优势、获取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举措。其体系包括:目标体系和管理过程。目标体系包括部门定量指标体系和部门定性指标体系。绩效管理过程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监控、绩效评估、绩效反馈四个环节。

第9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企业管理》;导入方式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化,为当地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技能型人才。《企业管理》课程是管理专业专业课程,是学生了解企业管理的起点。在实践教学中,由于教师实施的导入方式与学生思维方式有所差别,死记硬背理论知识,难以应用到实践当中,违背了学以致用目标,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显著提升,如何更好地进行课堂导入成为中职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堂导入重要性分析

教学导入是学生由课前糟乱过渡到肃静的环节,良好的教学导入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得学生能够尽快切换到学习状态。教学导入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与结局。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够起到先声夺人效果,为整个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1]。多年教学实践证明,教师针对导课环节来说,过渡语言语言是否精彩、知识覆盖率等能够直接反映出教师审美创造能力高低。课堂导入中,教师能够根据后续教学重点做铺垫,使得学生思维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拓展,促进学生思考并掌握问题解决技巧。可见,课堂导入非常重要。

三、中职《企业管理》教学导入方式分析

第一,问题导入方式。《企业管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问题形式进行教学导入,如“如果你是企业领导,你认为企业发展最关键的是什么?”,在问题驱动下,学生更具代入感,并进行讨论。一般来说,学生会片面地将关注点放在经济利益、管理、员工等方面。此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进一步提问,如“那么你认为哪个最重要?”引导学生思考,大家争议越来越明显,有的认为经济利益最重要,企业存在就是为了创造效益;还有人认为管理更重要。此时教师可以正式导入新知识、新内容,对企业管理概念及本质进行讲授[2]。在问题导入下,能够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将学习活动自利交给学生,有效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其进行思考,然后进行实际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有效性。第二,视频导入方式。多媒体资源的应用为视听导入提供了一定支持,在实践中能够有效突破传统教师口头、文字信息传递的弊端,将声音、图象及情境有机整合到一起,使得教学更加生动,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有效性。如针对企业管理策略相关知识点,可以选择企业实践管理案例视频,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注意视频中的情节,并从中发现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具体的管理知识学习,将实践案例与理论知识结合到一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基础知识,并明确认识知识对于哪类问题更有效,增强学生管理技能。第三,故事导入方式。故事具有趣味性,将其作为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且简单易性,效果好。通过有趣的故事,创建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如在“三个和尚挑水喝”故事中,针对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3]。此时,学生各执己见,最后教师总结问题,即管理不到位,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制定分工流程,明确各个岗位和人员职责权限,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自我价值,进行针对性管理。在故事导入基础之上,能够将原本枯燥、乏味的管理教学,变得更加轻松,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且在实践案例的配合下,学生能够参与其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第四,本土案例导入方式。本土案例作为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且对于学生分析、创新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选择学生熟知的案例,借助案例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使得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为学生日后更好地参与岗位工作提供更多支持。信息时代下,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教师可以运用社会热点,选择近期发生在身边的大事导入到教学当中。导入方式不同具有的优势也有所差别,教师在选择和应用时,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进行选择,确保教学导入方式能够为企业管理教学提供更多支持,使知识之间形成良好的衔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与一般初中生不同,中职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自控力较差,且对于自身未来职业规划认识不够充分,在教学中,教师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导入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后续知识学习中,并在相关案例的辅助下,进一步掌握企业管理技能,不断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贵银.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学原理》教学导入方式探讨[J].财会学习,2017(03):217-218.

[2]余正忠.试析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6(29):31-32.

第10篇

关键词:员工考核绩效管理企业发展

一、员工考核是企业管理绩效的重要前提和依据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套系统有效的管理体系,与此同时,更离不开每一个员工积极地参与。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对管理系统中人的考核和管理,即对参与劳动的员工的考核。通过对员工的考核,实行有效地督促机制,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与此同时,通过对员工的考核,企业对于员工的工作状况有了基本的了解,这对企业的绩效管理来说,也提供了有效地依据。例如,企业在通过考核调查之后,对于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状况、工作态度、工作效率以及绩效等都会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反过来,通过对这些反馈上来的信息,可以进行有效的后续评估工作,为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企业绩效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企业在此基础上,针对对不同的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晋升、加薪等。而且,通过对员工绩效的考核,还可以进一步的找出绩效管理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对于企业的绩效管理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有效地完善绩效管理机制,使之更加健全而且更加有效。

二、企业的绩效管理为员工的考核作出有效地指导

企业管理绩效的过程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在对员工考核工作有了基础的了解和记录后,就进入了管理绩效的后继工作。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发现员工工作中的绩效问题并进行改进,所以考核工作结束后,要针对考核结果进行反馈,分析问题,提供改进工作的方案供员工参考,帮助员工改进绩效。另外,在考核中还应将当前的评估与过去的绩效联系起来,进行纵向比较。管理人员和员工就当期绩效提出绩效改进计划后,整个绩效管理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再计划阶段。管理者要对员工考核制度的内容、制定目标的方法、衡量指标、努力与薪酬的关系、工作业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改进。为下一步员工的考核工作提供一系列的指导,譬如:

1、员工考核应完成的工作;

2、员工考核所作的工作如何为组织的目标实现作出贡献;

3、用具体的内容描述怎样才算有效地进行了员工考核;

4、员工考核工作者和主管怎样共同努力才能帮助员工改进绩效;

5、如何衡量员工的绩效;

6、确定影响员工考核的因素并予以克服;

三、员工考核和企业管理绩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

企业绩效管理工作是一个有序的循环,员工考核工作结束,不可以将评估结果束之高阁、置之不理,而要将其与相应的绩效管理环节相衔接。这种衔接可以由下几个管理接口得以体现。

1、制定绩效改进计划

绩效改进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绩效考核的目的是通过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奖励、晋升或降级的标准。但管理的目的并不限于此,员工能力的不断提高和绩效的持续改进与发展才是其根本目的。员工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后,有利于员工认识自己的工作成效,发现工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绩效沟通给员工带来的这些信息会使可能一直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员工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优势,从而积极主动的改进工作。为企业管理绩效工作带来重要的影响。

2、组织培训

组织培训是根据员工考核的结果分析对员工进行量身定制的培训。对于难以靠自学或规范自身行为态度就能改进绩效的员工来说,可能真的在知识、技能或能力方面出现了“瓶颈”,因此企业可以及时的认识到这种需求,有针对性的组织一些培训项目,组织员工参加培训或接受再教育,及时的弥补员工能力的欠缺,这样就可以使企业管理绩效工作有的放矢,并得到有效地改善,更进一步的提高员工的绩效。

3、薪酬奖金的分配

企业除了基本工资之外,一般都有业绩工资。业绩工资是直接与员工个人业绩相挂钩的。这种工资形式的出现是和员工考核分不开的,通过对业绩的评价记录,员工的业绩工资就可以作出很好的分配。

4、绩效管理规划

员工考核为组织提供总体的人力资源优劣程度的确切情况,获得所有人晋升和发展潜力的数据,以便为组织未来的发展,特别是对于企业管理绩效的工作而言,它可以帮助企业制定中长期的绩效管理规划。

5、正确处理绩效考核工作以及员工关系

企业管理绩效通过制定有效地员工考核标准,而坦率公平的员工考核可以为员工在提薪、奖励、晋升、降级、调动、辞退等重要人力资源管理环节提供公平客观的数据,减少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对管理的影响,进而为保持组织内部员工的相互关系于可靠的基础之上。

6、员工的绩效开发与提升

根据员工考核的结果,针对员工在培养和发展方面的特定需要,企业绩效管理工作要对员工下一步应该履行的工作职责、各项工作的重要性等级和职业发展路线等都要做出调整,找出有效地工作方法,进而提高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绩效。

第11篇

【关键词】客户关系;企业竞争;电子商务经济

1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尤其是电子商务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产品价格信息越来越透明,企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由“以产品为驱动”向“以服务为驱动”转变。基于市场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必须要重视客户关系管理工作,将提高客户满意度作为市场营销的重要内容之一。

2客户关系管理的新变化

客户关系管理是以客户价值为中心,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人力资源、业务流程以及专业技能的整合,以完善的客户服务分析客户的需求,以此满足客户需求,打造客户终身价值和企业利润增长的效果。传统的客户关系建立在以产品为中心模式上,企业在市场营销中不会考虑到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因此对于客户的关系维护不太重视。随着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企业产品价格、质量差距逐渐缩小,企业竞争过渡到“以客户为中心”模式,迫使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出现新的变化:一是客户关系管理更加突出客户的体验感。基于产品多元化及消费者个性化消费模式的发展,客户对于产品的满意度主要通过体验消费获得,因此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要侧重体验营销,让客户在真实体验中去消费。二是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发生转变。在电子商务经济环境下,客户选择的渠道比较多,因此企业在市场营销中需要主动转变客户关系管理理念,从客户自身需求入手,通过打造个性化的客户关系管理方案提升客户的忠诚度。

3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价值

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的商业战略,其侧重与客户建立联系。基于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价值越来越突出。

3.1客户关系管理有助于提高客户忠诚度

对于企业而言,客户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老客户的维护费用要远远低于新客户开发的费用。考虑到电子商务经济环境下,企业产品价格、质量差距的缩小,企业市场营销的关键就是要做好客户的维护工作,只有具备吸引客户的条件才能促进企业发展。而客户关系管理则可以为企业迅速捕捉到任何与客户有关的信息,通过对客户需求的全面分析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面的服务方案,这样必然会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例如,通过客户关系管理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客户使用企业产品的情况,从而有效降低了外部环境对客户主观认知的影响,从而延长客户对企业产品的依从性。

3.2客户关系管理有助于优化企业生产结构,促进产品创新发展

产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产品创新的关键就是要具有相应的市场动力。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则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客户对企业产品的需求,企业按照满足客户需求的方向创新产品,这样无疑会促进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例如,在化妆品生产企业,根据对客户需求的分析,及时研发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达到了双赢的目的。同时通过客户关系管理还可以了解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情况。客户需求与市场份额密切相关,客户需求引导市场份额,企业通过对客户关系进行管理可以及时剖析企业产品的供需关系,从而帮助企业及时调整生产进度,避免产品过度生产或者生产不足问题的发生。

3.3客户关系管理有助于企业组织变革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应要求企业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采取扁平化管理方式。客户关系管理则可以促使企业不断改变组织架构。例如,基于当前市场营销方式的转变,企业需要增设相应的客户关系部门,专门对客户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此为企业管理提供准确报告。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会导致传统的市场营销部门进行变革。

4客户关系管理在市场营销中发挥价值的对策

客户关系管理在市场营销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市场营销中客户关系管理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

4.1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是以产品为竞争基础的,企业关心的是产品质量和内部运行效率。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例如,2020年受肺炎疫情影响而兴起的直播带货等销售模式,导致企业产品的价格越来越透明,产品质量和价格不再是企业获利的主要手段。如何吸引客户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而以客户为中心、倾听客户呼声和需求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一是企业要将客户价值作为市场营销管理的核心,将市场营销活动满足客户需求作为第一要素,增强销售人员的客户理念。二是要充分认识客户让渡价值实现客户服务增值。在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企业必须要突出差异化特色,其中就是要为客户创造增值服务。例如,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要做好售后服务,以优质的售后服务吸引客户。

4.2改进业务流程,提升服务体验

在市场营销中企业必须要重视客户的体验获得感。长期以来企业市场销售的流程比较烦琐,例如,销售人员只是与客户进行销售方面的沟通,而产品的质量问题则由客户联系企业的售后部门,导致客户的满意度不高。所以基于个性化消费模式的发展,企业必须要改进业务流程,提升客户服务体验:首先,企业要改进销售业务流程。对于企业而言,在改进业务方面需要对各项市场营销活动的流程进行梳理分析,深入企业内部了解市场营销中所存在的薄弱环节,以此提出具体的改进对策。其次,要把控服务质量,兼顾服务个性化。由于服务具有无形性、差异性的特点,因此在具体的市场营销中不同的服务质量必然会造成客户出现不同的满意感。例如,客户在不同时间所获得的服务体验是不同的,因此基于维护客户关系的视角,企业需要把控服务质量,突出客户服务质量的稳定性。

4.3强化客户维护意识,发展战略客户

客户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基于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企业必须要增强对客户的识别能力,对客户进行细分:首先,企业要大力拓展利润客户,发展战略客户。对于企业而言利润客户的存在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的收益。因此,对于企业而言最关键的就是要求销售人员要准确识别利润客户,按照利润客户的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对于中小企业销售人员而言,需要对企业的客户群体进行分类,准确识别出利润客户,然后建立专人对接机制,增强客户的稳定性。其次,企业要加强对战略客户的管理。如企业要设置战略客户服务部,做好相关市场营销的记录管理工作,以便定期对战略客户进行分析,了解其产品需求的空档期,以此开展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活动,提供企业产品销售的成功率。

4.4加强与客户的沟通,重视客户反馈

客户关系管理的重点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实现。基于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加强与客户沟通,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和客户建立起良好的感情基础。二是重视客户意见反馈。企业需要对客户提出的反馈意见进行认真分析,并且按照客户的意见要求做好相应的调整,并且将调整后的销售方案反馈给客户,满足客户的心理预期需求。

5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促进客户信息共享

一是将客户关系管理与供应链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等信息技术进行资源优化,形成企业平台竞争能力,升级形成呼叫中心、数据中心、虚拟化、IT、云计算的资源布局,实现企业信息管理的网络化、标准化、自动化、集成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监控、决策水平。二是加强信息传递。利用在线营销管理、销售管理、完整客户生命周期管理工具,实行权限分级管理。动态了解客户的价值诉求,制定“接地气”的营销战略。总之,客户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最核心的资源。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抵御竞争对手、获取市场先机的有效手段和战略优势。所以基于经济新形势的发展,企业必须要重视客户关系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潜.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价值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29(01):38-40.

【2】杨芳玲.探究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价值[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8):256.

第12篇

关键词:知识营销;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目前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大大增多,而且网络的信息量也成爆炸式增长,只要网民有获取知识的需要,就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并且随着国民教育的水平的提高,我国消费者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而且网络的普及,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发展,智能设备的操作越来越简单,即时文化水平不高,也可以上网进行搜索。这一些变化都说明了人类已经入的知识时代,而目前市场的经济竞争也变成了知识经济的竞争。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企业的营销部门必须通过研究这些市场的变化以及消费者的新特点不断的调整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企业在展开知识营销的同时,也对企业营销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于知识营销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进行研究,希望对于企业在知识营销方面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知识营销的定义以及特点

所谓知识营销,指的是企业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在推销、人员促销、广告等各个环节都注重产品相关知识含量的宣传,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者有意向购买产品在了解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相关的知识,并且通过对于知识的了解增进对于产品的了解,从而能够帮助消费者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扩大产品的知名度。知识营销是企业在知识经济到来之后的一种新的营销策略,在知识经济时代,消费者知识水平大大的提高,原来因为消费者的知识水平有限,获得信息的途径有限,导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可能对于某些产品消费者仅仅能通过广告或者周围使用者进行选择,无法对产品有个全面的了解,因此当时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企业可以在产品的包装等表明上做文章,但是现在随着消费者文化水平的提高,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加,消费者对于产品不仅仅可以通过观看广告等获取,反而是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全面的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不仅可以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就连行业的信息也会有所了解,很多行业秘密已经不再是秘密,而且现在消费者不仅仅想知道结果,还想致其所以然,因此这都给企业带来了很多的挑战。也使得企业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营销策略。开始注重对于消费者进行知识营销。

目前,知识营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知识营销可以帮助消费者获得新的知识。知识营销能够帮助消费者获得更多新鲜的知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例如我们原来不太知道牙膏,但是现在牙膏广告等都在不断向我们科普一些口腔知识,让我们在认识商品的时候也学到了知识,还有化妆品,现在化妆品都在强调美白、抗老等,化妆品会告诉你使用了什么样的抗老成分或者美白成分,以及如何使用该产品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有的产品配合网络营销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知识,通过网络营销可以增大营销宣传的时间和信息含量,有些企业的营销帐号不仅仅是对与其产品进行宣传广告,还对与产品的技术性以及行业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剖析。二是知识营销能够帮助产品进行准确的定位,知识经济时代,消费者看重的不再是产品的表面,而是产品的本质特点,以前化妆品找个年轻貌美的代言人,广告宣传该产品可以除皱,那么消费者就可能会相信,或者想买来试试。但是现在消费者根本不会对这样的营销策略感兴趣。原来我们熟悉的大宝广告的广告词是“要想皮肤好,天天用大宝”。那时候大宝的销量确实很高,几乎家家户户都用大宝。但是在物质不断丰富的今天,化妆品品牌层出不穷,再简单的强调这种功效已经没什么作用了,取而代之的是用知识说话,让消费者从本质上去了解你的产品,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很多化妆品都通过知识营销做广告,例如胶原蛋白面膜,从产品名称上就告诉消费者这款产品之所以能够保湿,就是因为添加了胶原蛋白,还有氨基酸洗面奶,强调的就是氨基酸的温和功能,以及火山泥面膜等,这都是通过知识营销的手段告诉消费者产品为什么有效。产品通过知识营销的方式,能够帮助产品在众多的品牌中脱颖而出,也帮助产品进行成功的定位,有助于塑造产品的品牌形象。三是知识营销能够挖掘顾客的潜在需求,有利于培养消费者,促进对产品进行购买。目前在冬季我国最容易出现的一种天气就是雾霾,基本上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理措施。伴随着雾霾的产生也使得空气净化设备和空气检测设备开始有了很大的市场。对于雾霾天气,影响最大的就是过敏性鼻炎患者,每当到这个时候就会不舒服,其他人则没有明显的反映。那么空气净化设备就通过对于产品的知识营销,从雾霾中的含有的有害成分谈起,再告诉人们雾霾的危害,最后强调空气净化器的重要性,以引起消费者对于空气净化的重视,从而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消费者进行购买。例如电动牙刷,曾经我们使用的牙刷都是手动的,从来没有用过电动的牙刷,那么电动牙刷的营销策略就是通过对于电动牙刷科技含量的解读帮助消费者认识电动牙刷的优越性,从而促进消费者进行购买。

二、知识营销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

知识营销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产物,知识营销首先承认的是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整体提高,在充分尊重消费者的基础上做出的营销策略。知识营销对于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产品营销产生的影响。目前市场上同类的产品和相关的品牌层出不穷,企业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跳出同质化竞争的局面,转而寻找有自身特色的产品竞争方式,目前来说,知识营销的在营销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份量越来越重,企业应该在产品营销上注重挖掘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强调产品对于高科技的追求,这不仅仅满足消费者的求知心理,也能够帮助企业寻找产品的卖点。当然,在对产品进行知识营销的时候,企业最好是能够在新产品研发阶段就应该对整个企业的产品做出营销规划。企业在确定自己的产品线的时候就需要考虑高端产品线、中端产品线和低端产品线的配置情况,以及挖掘产品的科技营销点。企业可以选择在高端产品中加入高科技含量,以增产品的先进性和高端性,也能够为企业攫取更多的市场利润。

二是市场营销策略中应该引导消费者。原来我们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的时候常常考虑的是通过研究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来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但是现在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从原来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变为挖掘消费者的购物需求或者说是引导消费者的购物需求,让没有需求的消费者或者仅仅有潜在需求的消费者变成拥有刚性需求的用户。不得不承认的是一般能够进行知识营销的产品都是具有一些科技含量的,而且这些产品能够帮助消费者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现在除了空气净化器皿以外,还出现了水质净化的设备,原来人们都是饮用自来水,现在有了水质净化设备之后,通过对于净化水的知识营销,目前净化水质成为了人们的刚性需求,而且我们可以知道,下一个产品经济增长点必然是智能设备,原来我们使用的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等都不是智能的,但是就消费者的需求来看,这些不是传统的设备也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但是当这些设备都智能化了之后,消费者使用这些产品就变得更加方便,轻松。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和生活质量的重视,目前的企业也在充分挖掘消费者产品的科技含量。例如上面提到的崴器,不仅仅能够智能化,而且有的还增加了过滤净化功能。这些具有知识含量的营销增加了产品的卖点,满足了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三是要求企业在知识营销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网络营销。目前对知识营销重要性的强调让企业更加重视网络营销。一般而言企业在进行知识营销的时候会注重挖掘几个关键词作为营销的卖点,一般而言广告、促销、人员推销这些传统的推销方式中能够针对消费者的知识营销是很短暂的,仅仅能够提供有限的营销信息,但是通过网络营销,不仅可以增加信息的覆盖面,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充分的展示产品的信息,消费者可以利用上网的时间随时实地的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增加和产品信息的接触时间,有利于对产品形成深刻而又良好的印象。

三、结束语

现在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目前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社会,学习不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任务,人们对于学习的认识也不仅仅停留在求学的阶段,而是有了终生学习、随时学习的意识。这也影响了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面对消费者的变化,企业仅仅的进行知识营销,寻找产品的知识卖点,满足人们对于知识需求和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希望本文对于知识营销的研究能够帮助企业在营销管理上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道仁图雅.浅析知识经济对企业营销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3,21:26-27.

[2]李璨,王峥.知识经济对企业营销管理产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0:49.

[3]殷t.企业营销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应用探究[J].中国市场,2015,06:21-22.

第13篇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绩效 评价

良好的知识管理使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带来企业核心能力的增长。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的效果如何,需要建立一个评价体系进行检测,进而改进企业知识管理实践。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制约企业知识管理绩效的因素是多层次的动态系统,涉及被评价的因素众多并且结构复杂,只有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设计指标体系,才能相对准确的反映企业知识管理绩效。本文结合中小企业特点,从组织结构、内部流程、学习能力、外部关系、创新研发能力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拟建立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1.组织结构指标

组织结构的效能主要在于组织知识的合理配置,而组织知识配置可以实现知识共享,增加组织知识增量和产品中的知识含量,提高组织创新能力。该指标包括:部门结构设置、岗位设置、组织效能的改进、组织知识结构的优化、企业价值观的提升。

1.1部门结构设置:反映部门结构的设置是否有利于企业信息的传递。(定性指标)

1.2岗位设置:反映岗位设置是否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定性指标)

1.3组织效能的改进:反映组织效能变动对整个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定性指标)

1.4组织知识结构的优化:反映知识结构是否有利于知识的传递。(定性指标)

1.5企业价值观的提升:反映企业是否具有较高的凝聚力及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带动能力。(定性指标)

2.内部流程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挖掘和辨识所有与企业经营和竞争有关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包含企业的内部流程在内的经营活动中去。内部流程对企业来说,是提高绩效的最有力的驱动因素。知识管理的实施能够使内部流程在协助企业实现具体的业务目标过程中,促进企业改善自身的经营模式。该指标包括:战略决策成功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能力、市场分析及预测的准确程度、企业内部信息平台构建及维护能力。

2.1战略决策成功率:反映知识管理对战略决策质量的提升程度。(定量指标)

战略决策成功率=成功的战略决策/企业所做出的所有战略决策

2.2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能力:反映知识管理实施对行业发展趋势影响程度。(定性指标)

2.3市场分析及预测的准确程度:反映知识管理实施对产品定位、市场分析的工作的提升程度。(定性指标)

2.4企业内部信息平台构建及维护能力:反映知识管理对信息整合、交流、运用、共享的能力。(定性指标)

3. 学习能力

学习过程也是知识管理的过程,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以表达和理解的知识,并重新应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该指标包括:员工价值提升、学习习惯的培养、网络资源便利性、员工培训投入能力、激励机制的建立。

3.1员工价值提升:员工对自身技能、知识文化水平等方面价值提高程度。(定性指标)

3.2学习习惯的培养:反映企业是否采取培养员工学习习惯的措施或建立相关制度。(定性指标)

3.3网络资源便利性:反映企业网络资源使用起来是否便捷高效。(定性指标)

3.4员工培训投入能力:反映企业在员工教育培训方面的投入能力。(定量指标)

员工培训投入能力=(本企业比例—行业平均比例)/(本行最高—本行最低)

3.5激励机制的建立:反映企业的激励机制对员工知识共享、转化、创新的影响。(定性指标)

4. 外部关系

外部关系是公司所拥有的、与市场相关的无形资产潜力,它们使公司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该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销售增长率、市场反应速度、客户忠诚度、售后服务能力。

4.1市场占有率:反映企业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定量指标)

市场占有率= (本企业占有率一行业平均占有率)/(本行业最高一本行业最低)

4.2销售增长率:反映企业成长状况及发展能力。(定量指标)

销售增长率=本年销售收入增长额/上年销售增长率

4.3客户忠诚度:反映企业重复订单的频率,体现自身盈利的潜能。(定量指标)

客户忠诚度=重复订单数量/订单总量

4.4市场反应速度:反映企业对市场变化、客户要求的反应速度。(定量指标)

市场反应速度=(本企业市场反应的速度—同行业市场反应的平均速度)/(本行业

最高-本行业最低)

4.5售后服务能力:该指标衡量企业提供的售后服务能力的提升程度。(定量指标)

售后服务提升程度=(本企业售后服务水平—同行业售后服务的平均水平)/(本行业最高水平—本行业最低水平)

5. 创新研发能力

实施知识管理后是否加快了知识创新的速度、提高了知识创新力度,以形成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管理绩效评价应关注的一方面。该指标包括:技术开发投入百分比、产品创新率、技术先进水平、单位时间内新技术专利的产出量、知识创新成果的应用率。

5.1技术开发投入百分比:反映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上的投入及增长情况。(定量指标)

技术开发投入百分比=全年技术开发费用/全年销售收入

5.2产品创新率:反映企业产品创新的能力。(定量指标)

产品创新率 =部门创新项目数/总产品数量

5.3技术先进水平:反映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对技术的领先程度。(定性指标)

5.4单位时间内新技术专利的产出量:反映企业在同行业中研发的能力。(定量指标)

单位时间内新技术专利的产出=(本企业数量-本行业平均数量)/(本行业最高-本行业最低)

5.5知识创新成果的应用率:反映企业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定量指标)

知识创新成果的应用率=知识创新成果转化数量/知识创新成果总量

课题来源: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2512076

参考文献:

[1]王代潮,曾德超.企业知识管理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

[2]王众托.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从知识层面认识管理,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1).

[3]熊学兵.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经济维度,2008(6).

第14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能力;企业绩效;知识型企业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2009802

1引言

高新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不仅强调企业创新的重要性,而且预示着知识在经济活动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不仅要投入大量的有形资产,而且需要帮助企业科研团队形成专利,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中。特别是知识型企业,强化运营管理能力,获取竞争优势是其面临的主要课题。近年来,知识型企业对知识管理的关注程度提升,同时学术界对于知识管理能力的深入研究,致使知识型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然而,在与知识型企业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高层管理者对于如何评价员工知识管理能力,以及采用何种手段有针对性的提高员工知识管理能力仍然存在疑问。因此,本文在已有的理论研究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在知识型企业中员工知识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期提供给企业管理者的知识管理能力提高策略。

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知识管理能力是指组织创造、整合、转移并应用知识资源的能力,是将知识与其他资源和能力综合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主要以四个过程管理构成: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企业中这四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企业绩效是企业实现市场、运营、成长和财务目标的程度,是企业竞争优势、核心能力、创新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企业绩效的衡量指标并不是单一的,一般包括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在知识型企业中,由于其产品具有特殊性,重点衡量其财务绩效不恰当,因此本文以非财务指标为主,并将财务指标以主观判断方式进行评定。

企业通过知识管理的四个环节形成有效的知识管理活动,然后将新知识应用到企业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中,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以实现规模效应,最大化的降低生产及管理成本。知识管理的实施使得企业员工知道谁拥有什么知识,方便他们信息的交流,从而提高企业绩效。知识型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潜在机会的价值,并有能力从这些机会中提取价值。知识管理影响企业绩效,管理者是有限理性的,面对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利用组织生产的信息和创造的知识来协调组织活动。

根据上述讨论,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员工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通过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梳理,本文构建以下概念模型及假设关系。

3研究设计

3.1研究样本

本文采用滚雪球方式,以成都市企业为中心,对处于成都市内的企业采用纸质问卷调查,处于市区外的企业一般由朋友纸质或者直接发送电子版问卷。此次调查涉及的行业有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教育咨询业以及通讯服务业等。问卷填写人员为各企业的管理人员,此次问卷均为结构化问卷。问卷发放的时间范围为2013年9月到2013年12月,共回收有效问卷95份,回收率为82%。

3.2变量测量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用Likert5点量表的形式对变量进行测量,1~5表示从“很低”到“很高”依次过渡,分别为“很低、较低、一般、较高、很高”。

知识管理能力的测量,在参考Gold所提出的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包括员工知识获取技术状况、高层对知识获取的重视程度、知识获取途径数量、知识共享的技术状况等9个变量。

企业绩效的测量,本文所采用的是员工个人对于企业绩效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的感知程度,它包含了产品和服务质量、市场开拓能力、科研能力、新业务创造的效益、客户满意度等5个指标。

3.3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本问卷的分量表的Cronbachs值均达到了0.8,信度良好;通过对知识管理能力和企业绩效两个潜变量下的14个指标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管理能力和企业绩效通过了效度验证,如表1。

4研究结果

运用相关关系分析,对员工知识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0.05的情况下,企业绩效与员工知识管理能力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61,说明员工知识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的两变量之间的关系显著,且为正向相关关系,即员工知识管理能力越强,企业绩效越好,文章假设得到论证。

5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以四川省知识企业为研究背景,基于大量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知识型企业员工知识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本文的研究过程及结论对于我国知识型企业的管理者有较好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在企业绩效的评定上,管理者应改变已有的以财务指标为唯一衡量标准的观念。企业的非财务指标,特别是客户满意度等指标在企业长久发展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评价企业绩效中,以非财务指标为重点,得出员工知识管理能力可以正向促进企业非财务指标带来的企业绩效的增加,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在知识管理能力的测量上,管理者可以通过对管理过程的四个环节的评价程度来测量员工的知识管理能力,分别是员工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知识型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知识管理能力的提高和各环节因素的不同组合,构建知识型企业的独特创新模式并以此获得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Tanriverdi 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latedness, knowledge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multi business firms[J].MIS Quarterly,2005,29(2).

[2]赵磊,康晓然.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J].中国商贸,2011,(2).

第15篇

在知识经济的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将是以创造、传播和应用知识为主的知识型企业。而在知识型企业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创造和利用各种知识(包括显形和隐形知识),并使知识为整个企业所共享。在知识型企业中,知识管理是通过改变企业员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建立起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组织内部环境,从而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对市场的应变和创新能力,最终达到组织的获利目标。

在现代市场中,一种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产品或服务实质上就是技术知识和营销知识较好结合的产物,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实际上,客户也就是企业的创新者。因此,有远见的企业一般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客户,把客户作为合作伙伴,注重提取和应用有关客户的对企业有用的知识。

一、营销部门的知识管理

营销是现代企业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哑铃式知识型企业中,营销环节已同创新设计一样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环节,它是知识型企业与外界(市场和客户)建立联系的一座桥梁。

在企业中,营销部门作为直接与客户接触的最重要部门,掌握着大量第一手的客户信息,这些信息中有的能对企业的发展起指导作用的,如客户对企业的产品及其服务的渴望、需求或建议,有的是对企业有利于提高客户忠诚度的客户商务信息。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更好地在这些信息中提取知识,并在全企业中传播和应用好这些知识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这些工作是通过营销部门来完成的,因此,这里就把它称之为营销部门的知识管理,它就是从客户开始创造知识(生产),并将知识传播至整个组织(传播),最后将知识融于企业的产品、服务之中(应用)的一个过程。

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充分富裕的时代,而大多数客户又受过良好的教育,接触了大量的外界信息,并且有独立思考问题的经验,因此,营销部门如何让这些新的客户群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产生兴趣就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营销部门根据企业的产品开发出客户感兴趣的知识并加以扩散将是知识型企业营销部门知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从这个角度来看,知识型企业同客户间的知识流动是双向的。

二、营销部门知识管理的分类

根据知识流向我们可以把营销部门的知识管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营销部门从客户得到知识,以在企业中传播和应用的过程,这种我们可以把之称之为内向型知识管理;另一种是营销部门整理和开发关于企业产品的知识,再散播给特定的客户,以给客户施加对企业有利的影响的过程,这种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外向型知识管理。

⒈内向型知识管理

内向型知识管理就是营销人员寻找客户行为和属性间的联系以及他们在与客户交往过程中得到的经验等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传播、应用于企业创造价值的这样一个过程。而如何从客户处获得知识是这个知识管理过程的核心。

应该说,这样一个从客户流向知识型企业的过程中,所包含的知识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举典型的四种。

()从客户的购买行为中找到彼此间的联系(即对企业经营有用的知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的营销人员在一家超市连锁店调查发现,啤酒和尿布的销售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把它们放在一起出卖能使得两种不同类型的产品的销售额同时得到了增加。

()整理客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意见或建议,从中找出可以指导企业改进或开发产品的知识。这个过程对于知识型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客户是同企业产品或服务关系最紧密的人,因此对于产品或服务他们才具有最大发言权,同时他们的思想往往具有很大的创意。因此,可以说只有客户的想法和渴望才是工程师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最好的动力和源泉。

如果营销部门能够及时的从客户那里找出知识并反馈给工程设计、制造、和服务部门,那么,就可以得到下一个产品的新创意,而且该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从另一个方面说,营销不能仅仅作为单方面的谈话者,而同时应作为一个积极的听众。客户希望别人倾听他们,并且希望被重视。因此,如果企业能认真倾听客户的意见或建议并适当地加以利用,还能大大地提高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

()寻找并分析潜在客户的属性建立客户数据库。如果企业能够对每一个客户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那么针对客户的特点去开发畅销的产品就不再成为难题,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企业中建立一个内容充实及时的客户数据库是获得市场的一条较好的途径。营销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客户的个性、脾气、喜爱、习惯,甚至小孩的姓名等信息,还有有关客户的商业信息,这样就可以针对客户各自的情况开发合适的产品或服务。

()营销人员在与客户交往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在工作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是企业的一种很重要的知识。营销人员在与客户面对面的接触,把自己的企业或企业产品推向给客户的过程种,总会碰到一些自己一项不到的事情,也往往就是由于这些意外的事情使得自己在与客户的交流过程中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营销人员应定期举行营销心得交流会,共同交流和探讨与客户交往中碰到的问题,这样就能在如何选择客户和如何与客户交流上得到好的经验和教训,以有利于下一次同客户的交往。

⒉外向型知识管理

知识从知识型企业流向客户的知识管理过程,应该说,这种知识流向在以前往往被大多数企业所忽视,因为大多数企业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不愿在那些不能很快就能获得效益但又很有潜力的方面进行投资。

企业营销部门专门针对客户而开发有关企业或企业产品的知识,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扩散,让最大多数潜在客户共享这些知识,这样就能很好地培养客户对产品或企业的好感,并大大提高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

恒源祥绒线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绒线生产基地,它们比较早地就开始认识到了可以通过知识去影响客户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营销人员在各类聘请的专家的帮助下对绒线和智力开发的关系做专题研究,初步结果表明,绒线编织有利于沟通感情、锻炼意志、提高儿童智力水平;还作了研究绒线编织与预防老人痴呆症等课题。通过这样的研究,恒源祥绒线公司获得了许多关于企业产品内的客户感兴趣的知识,并加以积极的宣传,这样大大地提高了恒源祥绒线公司在市场中的地位。

又如上海交大昂立公司一贯坚持以科普为先导的营销特色,注重开发关于自己产品的一些有利于客户的知识,创造性地率先提出并实施知识营销。它们着力于深入浅出地向大众传播关于自己新产品的科学技术,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通过这样的科普宣传,让消费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进而萌发对新产品的需求。同时它们还广泛地向市民赠送生物科学保健书籍,并通过媒体举办科普知识竞赛。正是由于它们注重了这种外向型的知识管理,使得上海交大昂立公司在市场中建立了很高的信誉,从进一步提高了市场的占有率。

三、面向知识管理的营销部门所需要的转变

⒈思想上的转变。

对于知识型企业的营销部门,销售产品已不再是其工作的唯一目标,而要把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知识传递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来抓。要在思想上形成一个明确的观念,那就是自己是企业与客户间的桥梁、是企业通过知识而创造并获得价值的催化剂。营销部门不仅仅要把客户对企业经营有利的知识传递给企业,同样也要努力挖掘与企业或企业产品有关的知识并扩散给自己的潜在客户,在客户的心理上形成对企业有利的影响。

⒉知识管理工具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