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科技发展纲要范文

农业科技发展纲要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科技发展纲要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业科技发展纲要

第1篇

第1条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贯彻落实《*市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农业产业化多元体或龙头企业,是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转化吸收的载体和传播扩散的辐射源。通过基地的引导与示范,带动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第3条市、县科技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认定与审批

第4条申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需具备以下条件:

1.基地带头人具有一定的科技素质或专业技术水平和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

2.从事单项或多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及示范,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科技带动能力;

3.符合当地农业发展方向,能引导和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4.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效益,对周边地区农民增收有辐射带动作用。

第5条申报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应具备的材料:

1.*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申报表;

2.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3.其它有关材料。

第6条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审批认定程序:

1.由基地提出申请,报所在县(市、区)的科技主管部门进行初评后报市科技局;

2.市科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后,代市政府审批和管理;

3.经批准认定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颁发认定证书和牌匾。

第三章考核与评估

第7条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实行动态管理,由市科学技术局负责组织有关专家和管理人员每两年对基地进行一次考核评估,不符合条件的取消资格。

第8条考核评估的内容与标准:

1.规模标准:基地应有一定的地域边界和产业规模;

2.科技标准:基地有较稳定的技术依托单位,实施的主要技术内容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明显高于当地水平,科技投资在整个基地投资中的比例不低于5%;

3.效益标准:单位产值、单位纯收入、投入产出比、水资源利用率等经济效益指标明显高于周边地区,示范带动的规模与效益明显。

第四章政策与待遇

第9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所在县(市、区)政府均应制定相关的政策,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在项目引进、资金投入、信息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第2篇

一、加强农业科技管理,大力发展知识农业

1、适应知识农业发展需要,创新农业科研教育组织

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策划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与考核,“农委会”于1986年成立任务编组的“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于1993年改组,确定该小组的主要任务:(1)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及法规的拟定;(2)计划的规划、评审及预算编列;(3)计划的推动、管理、成果检讨与绩效的考评;(4)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的规划、推动与管理;(5)科技会议的筹划及其结论与建议事项的推动;(6)与相关“部、会”、学术及研究机构有关农业科技计划的协调与联系。随后又改组为任务编组的“农委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委员会。这一时期台湾农业科技集中在“农委会”农粮处主管,部分科技项目由“农委会”有关业务处室管理。此外,“国科会”生物处主管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的基础研究。

为了适应知识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委会”着手研究调整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于2000年把拟成立“农业部”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研究设置“农艺研究署”,从事全台湾农业科技研发工作。

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纪元的到来,“中研院”设立生物农业科学所,台湾大学成立生物技术中心,中兴大学成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民间企业于1998年投资12亿元新台币成立了花卉生物技术公司,投资六亿元新台币成立家畜疫苗公司。近几年还先后把屏东技术学院和嘉义技术学院扩大为屏东科技大学和嘉义科技大学。

各有关农业科技的研究机构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大专院校则以教学及训练人才为主,研究工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公营事业机构研究所及财团法人或类似组织的研究所从事专业性特定项目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属的试验研究机构为从事台湾地区全面性的试验研究工作的主干。有关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与商品化及应用,依上、中、下游各层次负责推动。

2、应对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创新步伐

1992年“农委会”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依据《台湾科学技术发展12年长程计划及6年中程计划》、《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有关农业科技发展目标,以及历次“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农业组顾问建议事项,确定生物技术、生物防治、种苗繁殖、栽培渔业、动物用生物制剂等五个领域的研究发展重点,加以推动实施。其中台湾“农渔牧产业自动化”十年计划,约投入经费25亿元新台币。

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台湾“农委会”按照台湾地区“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中的有关“发展政策导向的产业科技”要求,在重点产业科技、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整合农业科技研究群及区域推广体系、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

2000年夏季,台湾“农委会”研究拟定“迈进二十一世纪农业新方案”,做为2001年至2004年农业政策蓝本。该方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知识经济,厚植农业竞争得基”策略,明确了新世纪初台湾地区农业知识经济的发展重点。2001年台湾农政机关用于扶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的经费预算为450.01亿元新台币,2002—2004年约需195.18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

2001年“农委会”制定台湾地区农业各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包括11个研究领域,分别是作物科技领域、林业科技领域、渔业科技领域、畜牧业科技领域、农业环保科技领域、农产品加工科技领域、农业自动化科技领域、农业共通性科技领域、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林业防灾科技领域,“农委会”计划从2000—2004年度,共投入241.56224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主要是:(1)在生产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国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创造台湾地区农业的新绿色革命: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2)在生活方面:生产卫生、安全、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提升国民生活品质质,重点发展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满足消费大众需求;结合民间力量发展食品科技,带动产业发展。(3)在生态方面: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强化农业支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功能,重点改进动植物生产、检疫防疫技术与体系,保护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3、大力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鉴于农业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为了加快台湾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突破台湾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提升传统农业的技术能力,近十几年台湾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增加研发经费、人力和设备投入。

1995年8月台湾“行政院”第2443次会议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并于1997年修订方案内容,确定将农业与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作为台湾全力发展的重点科技。“农委会”为落实“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1996年优先执行了花卉种苗、动物用疫苗及生物农药三个推动计划。

1997年3月,台湾“国科会”委员会选定农业生物技术为台湾四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同年10月,成立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专案计划规划工作小组。1998年1月,聘任该计划个案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2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的目标、规划重点提交“国科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动执行,课题申请通过率为45.2%。1998年7月,公布1999年度第一期三年的课题补助金额,共有42项课题列入该“国家型”计划。其主要研究目标是:(1)整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既有人力、物力与技术资源,落实产业应用,使农业生物技术在台湾得以生根并茁壮发展;(2)加强本土性的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以提升台湾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建立台湾研发与应用体系,确保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永续发展,尽快提升台湾的农业生物技术水平;(4)整合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尖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把台湾建成为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与营运中心,促进台湾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

该科技计划的重点研究领域是:(1)、花卉及观赏植物领域,(2)植物保护领域,(3)水产养殖领域,(4)动物用疫苗领域,(5)农产品保鲜利用领域,(6)农业环境保护领域,(7)保健及药用植物领域。

4、加快农业科技管理创新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二、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台湾地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

年 度 经 费

年 度

经 费

1996  21.135

2001  45.04193

1997  15.3857

2002  49.51840

1998  16.6880

2003  55.26226

2000  29.79313  2004  61.94672

注:2000—2004年为中程科技纲要需求估计数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著、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著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制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

2、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研究

台湾地区各年度的农业科研课题均包括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关的研究课题。从2001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科技计划研究重点内容看,与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在农业政策方面,设有《农产运销制度、法规、批发、零售、渠道与市场的规划及评估研究》在健全组织及人力资源,提升农业经验管理效益方面,设有《农民组织功能研究》、《农业推广体系研究》、《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农业人力资源研究》、《农民福利制度研究》、《农业金融结构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方面,设有《推动花卉种苗、生物性农药、动物用疫苗及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在农产运销电子化方面,设有《推动产销与网络商城信息整合研究》、《农业自动化与电子化推动配合措施研究》、《农产运销自动化及电子化研究》等。

从1999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农业科技计划实施结果看,安排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现有农业网站与农业推广网络系统评估》、《农业知识信息推广体系研究》、《农业推广远距离教学系统的规划》、《农业知识创新的传播研究》、《作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上应用研究》、《生物性农药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加强花卉种苗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推动动物疫苗产业发展研究》、《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计划配合措施研究》、《加强食品工业技术及管理的辅导》、《灵芝和樟芝菌种发酵培养技术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996年、1997年、1998年“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编印

“农委会”九十年度委外办理之科技计划研究重点、汇整单位及汇整人一览表

第3篇

一、加强农业科技管理,大力发展知识农业

1、适应知识农业发展需要,创新农业科研教育组织

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策划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与考核,“农委会”于1986年成立任务编组的“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于1993年改组,确定该小组的主要任务:(1)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及法规的拟定;(2)计划的规划、评审及预算编列;(3)计划的推动、管理、成果检讨与绩效的考评;(4)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的规划、推动与管理;(5)科技会议的筹划及其结论与建议事项的推动;(6)与相关“部、会”、学术及研究机构有关农业科技计划的协调与联系。随后又改组为任务编组的“农委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委员会。这一时期台湾农业科技集中在“农委会”农粮处主管,部分科技项目由“农委会”有关业务处室管理。此外,“国科会”生物处主管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的基础研究。

为了适应知识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委会”着手研究调整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于2000年把拟成立“农业部”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研究设置“农艺研究署”,从事全台湾农业科技研发工作。

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纪元的到来,“中研院”设立生物农业科学所,台湾大学成立生物技术中心,中兴大学成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民间企业于1998年投资12亿元新台币成立了花卉生物技术公司,投资六亿元新台币成立家畜疫苗公司。近几年还先后把屏东技术学院和嘉义技术学院扩大为屏东科技大学和嘉义科技大学。

各有关农业科技的研究机构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大专院校则以教学及训练人才为主,研究工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公营事业机构研究所及财团法人或类似组织的研究所从事专业性特定项目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属的试验研究机构为从事台湾地区全面性的试验研究工作的主干。有关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与商品化及应用,依上、中、下游各层次负责推动。

2、应对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创新步伐

1992年“农委会”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依据《台湾科学技术发展12年长程计划及6年中程计划》、《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有关农业科技发展目标,以及历次“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农业组顾问建议事项,确定生物技术、生物防治、种苗繁殖、栽培渔业、动物用生物制剂等五个领域的研究发展重点,加以推动实施。其湾“农渔牧产业自动化”十年计划,约投入经费25亿元新台币。

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台湾“农委会”按照台湾地区“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中的有关“发展政策导向的产业科技”要求,在重点产业科技、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整合农业科技研究群及区域推广体系、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

2000年夏季,台湾“农委会”研究拟定“迈进二十一世纪农业新方案”,做为2001年至2004年农业政策蓝本。该方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知识经济,厚植农业竞争得基”策略,明确了新世纪初台湾地区农业知识经济的发展重点。2001年台湾农政机关用于扶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的经费预算为450.01亿元新台币,2002—2004年约需195.18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

2001年“农委会”制定台湾地区农业各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包括11个研究领域,分别是作物科技领域、林业科技领域、渔业科技领域、畜牧业科技领域、农业环保科技领域、农产品加工科技领域、农业自动化科技领域、农业共通性科技领域、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林业防灾科技领域,“农委会”计划从2000—2004年度,共投入241.56224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主要是:(1)在生产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国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创造台湾地区农业的新绿色革命: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2)在生活方面:生产卫生、安全、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提升国民生活品质质,重点发展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满足消费大众需求;结合民间力量发展食品科技,带动产业发展。(3)在生态方面: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强化农业支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功能,重点改进动植物生产、检疫防疫技术与体系,保护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3、大力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鉴于农业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为了加快台湾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突破台湾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提升传统农业的技术能力,近十几年台湾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增加研发经费、人力和设备投入。

1995年8月台湾“行政院”第2443次会议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并于1997年修订方案内容,确定将农业与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作为台湾全力发展的重点科技。“农委会”为落实“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1996年优先执行了花卉种苗、动物用疫苗及生物农药三个推动计划。

1997年3月,台湾“国科会”委员会选定农业生物技术为台湾四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同年10月,成立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专案计划规划工作小组。1998年1月,聘任该计划个案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2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的目标、规划重点提交“国科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动执行,课题申请通过率为45.2%。1998年7月,公布1999年度第一期三年的课题补助金额,共有42项课题列入该“国家型”计划。其主要研究目标是:(1)整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既有人力、物力与技术资源,落实产业应用,使农业生物技术在台湾得以生根并茁壮发展;(2)加强本土性的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以提升台湾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建立台湾研发与应用体系,确保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永续发展,尽快提升台湾的农业生物技术水平;(4)整合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尖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把台湾建成为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与营运中心,促进台湾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

该科技计划的重点研究领域是:(1)、花卉及观赏植物领域,(2)植物保护领域,(3)水产养殖领域,(4)动物用疫苗领域,(5)农产品保鲜利用领域,(6)农业环境保护领域,(7)保健及药用植物领域。

4、加快农业科技管理创新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二、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台湾地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

年度经费年度经费

199621.135200145.04193

199715.3857200249.51840

199816.6880200355.26226

200029.79313200461.94672

注:2000—2004年为中程科技纲要需求估计数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著、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著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制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

2、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研究

台湾地区各年度的农业科研课题均包括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关的研究课题。从2001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科技计划研究重点内容看,与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在农业政策方面,设有《农产运销制度、法规、批发、零售、渠道与市场的规划及评估研究》在健全组织及人力资源,提升农业经验管理效益方面,设有《农民组织功能研究》、《农业推广体系研究》、《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农业人力资源研究》、《农民福利制度研究》、《农业金融结构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方面,设有《推动花卉种苗、生物性农药、动物用疫苗及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在农产运销电子化方面,设有《推

动产销与网络商城信息整合研究》、《农业自动化与电子化推动配合措施研究》、《农产运销自动化及电子化研究》等。

从1999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农业科技计划实施结果看,安排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现有农业网站与农业推广网络系统评估》、《农业知识信息推广体系研究》、《农业推广远距离教学系统的规划》、《农业知识创新的传播研究》、《作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上应用研究》、《生物性农药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加强花卉种苗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推动动物疫苗产业发展研究》、《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计划配合措施研究》、《加强食品工业技术及管理的辅导》、《灵芝和樟芝菌种发酵培养技术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996年、1997年、1998年“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编印

“农委会”九十年度委外办理之科技计划研究重点、汇整单位及汇整人一览表

第4篇

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资金投入不足与人才投入不足。对于生态农业来说,它所注重的是综合效益以及长远利益,而传统农业所注重的是近期的经济效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与人才资源。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国用于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上的资金不断减少,造成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同时,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专业人才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综合性农业,其对人才的要求非常高,所以人才的短缺严重影响了农业生态技术的推广进度。

2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对策

2.1建立健全完善的推广体系

对于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来说,其技术推广体系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农民收入的增长,为农业的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要建立起以科研机构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之间的联系。其次,将科、教、农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出现科研与发展之间的脱节现象。最后,还要建立起完善的农业技术创新的保障体系。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中,必须要对农业科技制定良好的配套政策,确保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2.2建立良好的技术推广机构

对于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来说,不同的地方也会采用不同的生产技术,所以,在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中,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推广工作。良好的技术推广机构应该确保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让农民懂得生态农业的生产规律,倡导科学利用资源,促进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其二是建立良好的生态农业技术信息交流平台,让农民能够及时有效地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的信息。

2.3加大资金与人才的投入力度

在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中,除了依靠国家政策资金之外,还应该不断扩大融资的渠道,积极展开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推动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同时,加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培养,做好他们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与能力。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并对推广中取得成效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3结语

第5篇

第1条为了促进*市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在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农业工业化与产业化,依据《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和《*市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是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是现代农业科技信息的辐射源,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对周边地区的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示范与推动作用。通过园区的引导与示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

第二章管理及职责

第3条*市科技局负责市级及以上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协调工作,其主要职责:

1.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科技与产业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和编制实施园区的发展规划及专项计划,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2.负责对市级农业科技园区的考核认定和审批、验收评估等工作的管理;

3.负责对县(市、区)及各级主管部门设置的农业科技园区的宏观管理与指导;

4.负责国家、省农业科技园区的指导与协调,承办国家及省对园区管理过程中交办的事宜。

第4条各县(市、区)的科技主管部门负责辖区范围内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农业科技园区的政策和规划。依据全市农业科技园区的总体发展规划和项目计划,制定辖区内园区的发展规划和计划;

2.组织市级农业科技园区的申报初评工作;

3.承办市科技局在国家、省、市级科技园区管理过程中交办的有关指导、协调事宜。

第5条农业科技园区应依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建立园区管理委员会,其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各级有关农业科技园区的政策和规定,并结合本园区的具体条件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

2.制订本园区的建设和开发规划及项目实施方案;

3.建立和完善园区统计、信息系统及科技服务支撑体系。

4.定期向科技主管部门反馈园区进展情况。

第三章审批与认定

第6条各地已建或新建的农业科技园区均可申报市级农业科技园区,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从事单项或多项高效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或农业高新技术引进开发的园区;

2.具有区域经济、技术、资源的代表性,功能设计合理,对区外有较强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

3.有较强的自我投资和开发能力,并能形成较大的产业化规模;

4.具有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为技术依托,并与之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协作关系;

5.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

第7条申报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应具备的材料:

1.农业科技园区申报书;

2.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3.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

4.附件材料。

第8条市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审批认定程序:

1.由农业科技园区所在县(市、区)的科技主管部门进行初评推荐,经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审定后报市科技局;

2.市科技局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评审,代市政府审批和管理;

3.经批准认定的农业科技园区颁发认定证书和牌匾。

第四章考核与评估

第9条各级农业科技园区实行动态管理,按期进行考核和评估。市级农业科技园区每两年进行一次考核、评估,主要标准与内容如下:

1.规模标准:园区均应有清楚的地域边界和一定的产业规模,以中心区和示范区两个层次规划管理。

2.科技标准:

(1)有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为技术依托,有健全的技术示范推广体系;

(2)实施项目的主要技术内容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明显高于当地水平,并具有辐射与引导作用;

(3)农业科技投资在整个园区投资中的比例不低于5%。

3.效益标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明显。

4.管理标准:要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在制度建立及运行机制等方面适应园区的发展。

第10条各级园区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有关专家和管理人员组成考核组对所属园区进行考核评估,并形成评估结论。

第五章运行与实施

第11条农业科技园区可以实行多种形式的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但要根据各自的特点有所侧重进行实施。

第12条农业科技园区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结合本地经济和科技发展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13条农业科技园区应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企业和农民投资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吸纳外资和社会闲散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第14条农业科技园区所在地政府应加强对园区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搞好园区的软硬环境建设,吸引更多的人才和科技项目到园区落户。

第六章政策与待遇

第15条已批准认定的市级农业科技园区享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的有关扶持政策。

第16条农业科技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经省认定后,可享受国家和地方赋予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各项优惠政策。进区有关农业项目,三年内所征农林特产税用于园区建设。

第17条各级政府在制订项目计划时,对园区申请的项目应优先考虑并在经费安排上给予倾斜。

第6篇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尚未建立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较快,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然是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即政府直接领导,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多部门协作的农业推广体系。该体系形式上功能健全,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立项选定重点推广技术成果,组织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建立科技服务实体,结合技术服务推广新产品、新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农业技术开发研究与农业技术推广分离;科、教、研及农业技术服务组织等系统间相互协调困难,难以产生协同效应。许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功能仅仅是销售种子、农药及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技术服务推广功能形同虚设。先进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本没有形成,这种落后的推广方式和农业技术严重影响着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单一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仍然是传统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主要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这种推广基本上是单纯的耕作技术的推广,忽视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及农产品自身的安全等问题,使农业技术推广仅仅限于农业生产这一个环节上而不是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推广,最终导致了土壤污染、耕地衰竭、草场退化、水资源浪费及农产品质量低等种种生态问题。这种推广方式不利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业企业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因此,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近年来用于农技推广的财政拨款逐年减少,用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上的更是少之又少,况且少数地方还出现挤占、挪用现象,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因资金问题难以维持。与发达国家相比,一般发达国家的推广经费占国内农业生产总值的5%左右,世界平均1%,而我国目前仅占0.2%,差距相当大。经费不足已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缺乏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它强调的是对现有技术的优化组合,对推广人员的技术要求高,但我国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大部分只有中专学历,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多。同时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基层农科站所“网破线断”的现象。另外,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仅有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有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我国生态农技推广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这严重影响着生态农业推广和发展。

    我国进一步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的对策

    建立新型科技创新体系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要以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为基础,确保实现农业现代化,保证农民收入。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相互合作的农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二是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将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技成果与农户有机结合在一起,有效地解决了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脱节问题;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农业科技成果是一种公开的、保密性差的成果,具有正外部性效益,因此,要制定保护农业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保证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有效与快速地发展。

    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间的自然情况不同,因此,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首先考虑到不同地区间的差异问题。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建立要确保以下两点,一是要让农民懂得如何利用生态规律,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持农村生态平衡;二是建立农业信息交互网络平台,及时将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成果传授给农户,并听取农民的生产需求。

第7篇

《天津市快递服务发展“十二五”规划》

《天津市“十二五”时期公路发展规划》

至“十二五”期末,天津市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300公里,基本形成通达三北腹地和华东、华南地区,便捷连接京津冀都市圈各大中城市,通达市域新城,覆盖重要的中心镇、旅游景点、重要功能开发区的高速公路网络。农村公路里程将达到12200公里,主要通达镇、乡公路实现三级及以上标准,村道实现四级及以上标准。普通国省公路里程将达到2800公里,基本建成与城镇布局相匹配的、路网结构等级合理的普通干线网络体系。

《天津市快递服务发展“十二五”规划》

规划期内实现快递服务业总产值130亿元,快递业务收入占邮政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0%以上。实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快递从业人员收入与促进就业的三大目标。到规划期末,实现从业人员收入倍增,形成直接就业岗位和运输、物流等相关上下游产业就业岗位 1万人。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占市场份额的比例达到90%。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全部建立投诉处理平台,投诉受理率达到100%,投诉处理满意率达到90%以上,社会用户满意度达到80%以上。建成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并使该平台在快递企业中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吸引10家国内外大型快递企业在天津设立总部或区域中心,建设10家特色突出、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天津快递企业。培养十位具有国际视野与战略眼光的快递企业CEO。

《河南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河南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残疾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参与和发展状况显著改善;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基本框架,其中郑州等7个省辖市和尉氏等26个县(市、区)于2012年率先建立,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完善残疾人事业法规政策体系,依法保障残疾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权利;加强残疾人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残疾人事业科技应用和信息化水平;系统开展残疾预防,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弘扬人道主义思想,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5%;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力争达到600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9%以上,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比达到2.5∶1;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53%―55%;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到75%,其中秋粮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5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8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解决2999.7万农村居民和630.3万农村中小学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5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完成354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

《江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

《江西省粮食行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

《江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

培养、培训盲人按摩人员2200名,其中440名达到医疗按摩水平;对6万残疾人托养服务予以补助;使5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支持对0-6岁贫困残疾儿童免费实施抢救性康复;扶助2.5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实现全省城乡新安排残疾人就业10万人。

《江西省粮食行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

确保国有粮食企业购销量占市场份额的50%以上;确保国家下达我省指导性地方储备粮125万吨(其中省级储备75万吨、市县储备50万吨)规模全部落实到位,地方储备油3.3万吨规模50%充实到位,进一步增强地方政府的调控和应急能力;规模以上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大米年加工能力稳定在300万吨,全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办优质稻基地累计达3000万亩;粮食加工产业化企业总销售收入过400亿元,粮食加工转化率达80%,通过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400万户。

《山西省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发展规划》

《山西省畜牧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山西省畜牧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实现全省畜牧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5%以上;科技创新水平达到国内先进,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转化应用力度不断增强,使畜禽良种覆盖率、饲料转化利用率、畜产品加工科技附加值等大幅度提高;畜禽重大疫病实现有效防控,发病死亡率明显下降;实现畜牧业科技资源有机整合,科技体制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实现畜牧业科研与技术推广条件改善,技术推广平台健全,形成畜牧科技设施设备共享机制。

  《山西省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发展规划》

全省新闻出版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保持25%左右的年增速,到“十二五”末,全省新闻出版业实现总产出达到300亿元以上,即“五年争三”。

《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扶贫开发 “十二五”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到2015年,各类事故死亡总人数下降10%以上,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较大和重大事故起数下降15%以上,特别重大事故起数下降50%以上,职业危害申报率达80%以上。

第8篇

今年是我国“xx”计划的开局之年,全省科技战线认真贯彻“xxxx”重要思想,全面部署和组织启动科技攻关计划,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各项工作进展较快,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代表省政府向辛勤工作在科技管理战线的同志们表示感谢和慰问。今年是本届政府的最后一年,我们既要完成本届政府的科技工作目标,又要为下一届政府的科技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按照全国科技会议精神和我省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我认为要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积极工作:(一)组织好重点高新技术项目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高新技术是当今世界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也是我国最有希望实现跨越发展的领域。我省发展高新技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突出重点,加强优势领域的研究开发。一是重点支持能够形成产业化,带来较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有重点的组织科技成果转化。要在信息、光电子、现代中药、新材料和玉米深加工等相关领域选择有前景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大扶持力度,争取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发推动部分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有市场、有效益的高新技术。

同时,要积极争取和参与将在今年全面启动的国家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的12个示范专项,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安全与电子政务及电子金融、功能基因组与生物芯片、电动汽车、高速磁悬浮列车、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主要农产品深加工、奶业发展、食品安全、节水农业、水污染治理、重要技术标准等。这12个专项中象电动汽车、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主要农产品深加工、节水农业、重要技术标准等,我们是能有所作为的,要积极争取参与和承担国家重大攻关项目,争取我省现在正在实施的科研项目进入国家专项。(二)大力推进中药现代化的科技工作。最近,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十五”规划暨首批拟启动重大项目通过了政府同中国工程院组织的专家论证。建设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是省委、省政府落实“高效益、广就业、可持续”方针,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迎对进入wto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这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组建了中药材种植等5个重点实验室;启动了人参等12个无公害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了“人参振兴工程”;确立了10户中药企业为中药现代化示范企业。刚才,我们为首批中药现代化示范企业授了牌。今年,我们要继续抓好我省道地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建立gap标准。按glp标准建设好中药材种植(养殖)技术研究室、中药化学研究室、组合化学试验室、中药药理研究室和中药质量检测研究室。组织实施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十五”首批重点项目。抓好一批国家一类、二类中药创新药物的开发和一批疗效确切、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传统中成药的二次开发。(三)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调整提供技术支持。去年8月份,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农业科技大会,以省政府名义表彰奖励了全省农业科技战线的先进个人。农业科技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以及“入世”的新形势,结合我省实际,农业科技要重点发展农作物良种技术(例如:杂交大豆大田制种技术等)、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长白山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生态环境整治技术(例如:羊草、碱毛草等快速繁育技术等)、农业工程技术(包括节水农业技术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转基因植物培育与产业化技术以及畜牧业优良品种的选育等等,形成国内领先技术优势。

(四)加强信息化应用技术研究。信息化在当今世界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向各个领域广泛渗透,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信息化对加快改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以及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正发生深刻影响。《秘书工作》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

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我们要抓住国家重视信息化的机遇,加强信息化应用技术研究。一是加强政府办公应用信息技术研究。二是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应用信息技术研究和推广。科技部将在“十五”期间,专门拿出8亿元资金,整合有关科技资源,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工程。我们要积极参与这一工程研究,为推进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

(五)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的原始性创新工作。入世后,如果我们在技术领域单纯跟踪,将难以越过跨国公司严密的专利壁垒,有可能不断拉大同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最终对发达国家形成技术依赖。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的原始性创新,努力实现科技发展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这是我国新世纪科技发展战略重要指导思想。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培育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基地,形成局部优化的科研环境和优势。要积极申请在我省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支持部分优秀企业的研发中心建设;要支持优势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积极向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委申报项目,争取资金支持,促进我省基础研究工作的开展;设立专项经费,组织实施基本科学数据共享、科研实验设备共用等工作。

二、加强对高新开发区和科技园区的工作指导,积极扩大科技合作领域

长春、两个高新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对全省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长春高新技术开发区《秘书工作》年末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00多户,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40户,实施高新技术项目300多项。预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75亿元,工业总产值242.5亿元,利税48亿元,分别增长20%左右。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52户,预计《秘书工作》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30%。

要继续加强对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作的指导,支持高新区加快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对光电子产业园、软件园和大学科技园等园区建设指导,尽快形成一批科技创新、创业基地。支持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企业,为海外学子回国创业提供服务。我省组团参加的高交会、深圳高交会,近年来取得较好的成果。要总结经验,利用高交会这个平台,寻求更多的合作与发展机遇。

去年,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这是国家科技部贯彻落实“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精神,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项重要举措。省政府为支持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已将该园区纳入省级开发区管理序列,享受省政府赋予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和《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开发区建设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吉政发〔《秘书工作》〕10号)所赋予开发区的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科技厅要按照科技部下发的《农业科技

园区指南》和《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以及《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批复》(吉政函〔《秘书工作》〕138号),加强对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指导。

要树立大科技思想,广泛开展省内、省外和国内、国外科技合作,积极拓展国内外科技合作渠道。围绕生态省建设和

“十五”重大工程项目,加强我省同中科院、工程院的合作,加强同国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信息交流,建立广泛联系,搭建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平台。我省同清华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开展的省校、省院合作良好。我省生态省总体规划纲要论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规划暨首批拟启动的重大项目论证,在合作院、校的支持下顺利完成。

要加强同友好国家的交流。俄罗斯是同我国有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中央提出要扩大同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和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有良好的科技基础和一流的科学人才,扩大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我省与友好邻邦的科技、经济关系。

三、继续大力推进科研院所改革工作

我省的科研院所转制工作已取得一定进展。省蚕研所、粮科院等单位为全省科研院所的转制提供了借鉴经验。总的看,科研院所转制工作平稳,科研队伍稳定。去年,省里将一些科研院所离退休人员工资缺口纳入财政基数,解除了这些院所离退休人员的后顾之忧。省政府还出台了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企业和从事科技服务活动的政策,对推动科技工作者积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起到了促进作用。科研院所转制是大事所趋,要积极面对这项改革工作。不能再抱有等、靠、拖的思想,要认识到越早转制越能掌握主动权。自身发展有困难的院所应该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充分利用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进行联合、合作,科技主管部门要给予支持和帮助。

科技部要求,省属开发类院所转制工作要在年全部完成。科技主管部门在加强指导工作的同时,注意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对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解决。关于科研机构离退休人员的待遇问题,徐冠华同志讲,国务院已批准了科技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卫生部联合上报的方案,具体实施办法正在制定中。待国家的具体实施办法下发后,科技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好落实。

在推进科研院所改革的同时,要研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wto规则新的研究开发体系。这是一个新课题,目的是提高我省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转变作风,努力建设一支廉洁高效的科技管理队伍

今年是中央确定的调查研究年和转变作风年。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xx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六次会议精神,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求,把转变作风和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增强服务意识,克服官僚主义。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管理工作就是要为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科研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对科技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管项目、分资金。要提倡敬业精神

,为发展我省科技事业和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这是每一个科技管理工作者的职责。要积极帮助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以及科研人员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项目,争取资金支持,为他们排忧解难。据了解,中科院“十五”的研究经费是140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秘书工作》年的研究经费是16亿。因此,我们要加强同科技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委的工作联系,使我们科技工作能够更多地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指导和支持。

加强调查研究,既是加强作风建设的要求,也是做好科技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科技主管部门要站在全省科技发展的高度,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市场的科技需求,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研情况,有针对地开展科技工作,积极探索科技管理和服务新途径、新方法。

第9篇

(一)高等农业院校发展趋同化

农业学科本身的地方性和区域性特征,要求农业院校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学科)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一系列问题上要适应地方经济、服务地方农业的发展。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大,在校人数迅速增多,大部分院校都热衷于上专业、上规模、上水平,却很少关注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目前,全国高等农林本科院校覆盖的学科数量均超过国家公布的11种学科门类的一半以上,非农类专业的数量也超过学校总专业数的50%。据统计,在38所农林院校开设的本科专业中,农学类专业占全校专业总数的平均比例为20.64%,涉农类专业的平均比例为8.52%,非农专业的平均比例达70.84%。农业院校非农专业数量占专业总数的比例高达66.15%,最低为54.17%。[2]这说明,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实际上都已呈现出多学科的发展态势。“多学科”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但这种一哄而上,不顾学校是否具备相应条件,是否适应当地农业生产需要,盲目的开设新专业的做法,最终将会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办学经费相对不足

长期以来,困扰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投入不足,几乎所有高校都在为筹措资金煞费苦心。高等农业院校的经费问题相比于其他科类的高校显得尤为紧张。在我国,除了教育部直属的6所农林院校外,大部分农业院校属于地方政府管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拨款经费极为有限,很多院校靠银行贷款建起了新校区,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也导致了办学经费的进一步紧张,很多地方农业院校都面临着债务危机。而且高等农业院校的融资能力也明显低于其他科类的院校,致使高等农业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三)生源质量难以保障

高等农业院校对青年学子的吸引力不强,无法引起考生及考生家长的兴趣,考生填报志愿时只是怕丧失入学机会而“服从分配”进入这些专业学习,许多学生因此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实际上是一种有志愿学生的“招生难”,即招进了许多不愿学习所学专业的考生。[3]在实际招生过程中,高等农业院校的录取线已经是同层次院校的最低线,但由于生源不足,各省大多实行了降分录取的保护政策,即便如此,往往仍难招满名额。高等农业院校的招生难,以及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缺少兴趣,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埋下了隐患。

(四)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

目前我国农业人才就业市场面临结构性问题。一方面,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而我国的农业科技人才的比例仍然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农业人才外流,“学农不为农”现象较突出,更多其他学科人才进入了农业领域。2009年,据对江苏某农业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在440名就业人员中,不相关就业238人,比例超过一半,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限制了农业高校作用的发挥。[4]另外,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在近年国家“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优惠下并不占优势。“尽管政府出台了众多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每年农业院校毕业生报考‘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选调生’被录取的实际人数很少,绝大部分被录取的考生都是非农院校的毕业生,如2010年河北省招收选调生900人,河北农大报名1244人,仅录取了31人。”[5]

(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农业高校科研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据统计,我国每年获奖的农业科技成果高达6000余项,但转化率仅为30%~40%。究其原因,主要是过于偏重纵向课题的研究,教师们侧重于、出版专著,忽视了面向市场的横向项目合作。我国农业高校90%左右的科研项目来自于政府资助,其中多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少,致使相当数量的农业科技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6]另外,高等农业教育、农业科研与成果推广机构分离的体制,导致科技成果研发不是以农业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而是一切从属于“计划”和主管部门的意志,科技成果严重脱离农业生产实际。

二、新时期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外部环境呈现新特征

(一)农业发展势头良好

一直以来,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及农业吸纳从业人员的能力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截止2011年底,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分别占34.8%、29.5%、35.7%。[7]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1952年为85.3%,1970年为77.2%,1978年为70.5%,1990年为60.1%,2000年为50.0%,2010年为36.7%。[8]农业从业人员的减少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了需求和条件,可以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科学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职能。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对科技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也不短提升,从“一五”期间的19.9%提高到了2012年的53.5%,其中良种在科技进步贡献率中所占比例达到43%以上。[9]

(二)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政策环境出现新的变化

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为高等农业院校提供了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2010年开始的《农业农村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中强调农业科技人才2008年、2015年、2020年研究生学历比例分别为17.8%、23.0%、30.0%,农业推广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比例这三年分别为59.4%、65.0%、80.0%。《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及《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都提出了“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关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政策导向。与此同时,2012年被确定为“农业科技促进年”,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

(三)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存在挑战

第10篇

关键词: 蔬菜科研所;新形势;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作为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国家事业性蔬菜科研所功不可没。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蔬菜产业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逐步形成,为蔬菜科研单位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已成为当前蔬菜科研单位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1蔬菜科研单位的研发现状

据有关统计,目前全国地级以上的国家农业科研机构1 100多家,其中各类育种研究机构400多个,但从事蔬菜新品种选育并有一定影响力的育种机构不足50家,育种机构中以国家和各省市蔬菜研究所为主体,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及新品种选育,重点集中在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利用、创新、新品种选育以及相关的基础研究。“七五”至“九五”期间, 主要蔬菜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培育出一批优良品种,为蔬菜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十五”期间,蔬菜育种被列为科技部863计划,育种技术和育种手段逐步提高;但在育种研究手段上,品种的研发仍以传统手段为主,注重杂交优化利用,而忽视了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的结合。育种方向在向优质、多抗、丰产方向调整,但由于我国气候条件多样,品种的地域性差异大,各省市适宜本土化育种少。科研经费的投入少,基本靠国家的事业经费与政府各种渠道的科研立项经费。科研队伍不稳定,育成高质量的品种少。科技成果的转化往往注重短期高利润,而忽视了单位的信誉和质量,急功近利,长期利润下降。原来具有优势的蔬菜科研单位中非科研人员增加过快,使单位负担过重,影响单位的长远发展。

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少数大学、国家或省级科研单位构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基础研究、全国应用型基础研究、粮食安全等重大问题为研究重点;省、地级农业科研单位以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加速新技术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重点,成为区域性农业研究开发中心。面对科技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国家、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的竞争,各蔬菜研究所如何根据需要合理定位,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资源,发挥科研队伍强、育繁推广经验丰富等优势,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实现跨越式发展值得商榷。

2蔬菜科研所发展对策

2.1确立发展方向,走特色化道路

(1)审时度势,特色育种。科研单位大多人、财、物有限,若搞“五脏俱全”,则精力分散,难有作为。应依据原有优势,经充分权衡和论证,突出特色。一般育种作物的数目不超过10个,有的甚至可抓1~2个作物的育种。

(2)利用当地自然优势,根据市场需求确立重点,力争突破。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取得优势地位。如天津市黄瓜所的黄瓜、中国农科院的甘蓝、山东农科院的白菜、湖南省蔬菜所的辣椒等就是成功的范例。

(3)面向市场,全面加强新品种选育工作。选育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品种是新品种保护利用的基础和方向。为此,育种单位必须把新品种选育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

(4)加大育种投资。首先,通过开发收入反哺以及申请、招标国家、省、市科研项目,保证育种项目有充足的经费。其次,要舍得投入,配置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育种手段的科技含量,高效育种。

(5)开门办科研,加强合作育种。一是高薪引智,强化高素质科研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二是与名院、名所、名校等科研单位育种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三是引进新种质,保证育种成果与时共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育种效果。

2.2依靠科技创新,围绕目标市场,打造核心产品

我国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为30%~35%,蔬菜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为40%,约为发达国家的1/2,成果浪费和推广不力是主要原因。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加速现有科技成果的转化,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为科研发展提供支撑点是当务之急。(1)抓好技术与产品创新。一是要利用远缘杂交、辐射诱变、基因导入等新手段进行优异种质资源的创新,从而达到产品创新。二是在育种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创新,引进生物技术、分子标记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的最新成果为创新服务。三是生产技术创新,主要是指在良种生产、加工、包装、检验、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从科学管理、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提高经济效益。

(2)根据产业化的发展要求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起以蔬菜种子供应为主体的科技型企业,并以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之上进行股份制改造,最终形成集“产供销、科工贸”为一体的科技企业集团。

(3)实施品牌战略。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适应市场的需求,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创建科研品牌,并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品牌效应,同时注重对品牌品种的产权保护,最终形成科技型的企业形象和人文形象。

(4)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营销网络建设、广告宣传、营销策略、横向联合等手段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覆盖面和市场占有率。

(5)加大技术推广力度。要充分利用科研单位自身的技术优势,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将配套技术带给千家万户,提高广大种植者的科学文化水平,良种良法配套服务。

2.3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

搞好基础工程建设是蔬菜研究所发展的核心动力,应着重抓好以下两点建设。

(1)人才工程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合理分流到科研、经营、管理等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人尽其才;建立公平竞争的人才发展机制,不断优化队伍,制定员工的职业发展生涯计划,在不同的人才培养中,当务之急是造就新一代科研与经营管理两方面的学科带头人,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与时共进。

(2)设施工程建设。对研究所的办公、试验、开发、经营条件进行改进,重点是实验场所的基本建设、实验室的建立和必要的仪器配备、经营场所的建设和配套机械的配置、电脑软硬件的配置等。

2.4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浪潮中,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所管理机制如果滞后于这一发展需要,我们的研究和经营工作将失去有力的保障。因此,要以管理创新来促进研究所的发展上新的台阶。

(1)在体制上注意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的能力,建立起公开、公平、民主化的决策机制。单位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要加强对自身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和实施适应市场的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实现由偏重生产管理到重视技术开发和生产营销的转变。

第11篇

关键词: 蔬菜科研所;新形势;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作为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国家事业性蔬菜科研所功不可没。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蔬菜产业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逐步形成,为蔬菜科研单位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已成为当前蔬菜科研单位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1蔬菜科研单位的研发现状

据有关统计,目前全国地级以上的国家农业科研机构1 100多家,其中各类育种研究机构400多个,但从事蔬菜新品种选育并有一定影响力的育种机构不足50家,育种机构中以国家和各省市蔬菜研究所为主体,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及新品种选育,重点集中在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利用、创新、新品种选育以及相关的基础研究。“七五”至“九五”期间, 主要蔬菜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培育出一批优良品种,为蔬菜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十五”期间,蔬菜育种被列为科技部863计划,育种技术和育种手段逐步提高;但在育种研究手段上,品种的研发仍以传统手段为主,注重杂交优化利用,而忽视了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的结合。育种方向在向优质、多抗、丰产方向调整,但由于我国气候条件多样,品种的地域性差异大,各省市适宜本土化育种少。科研经费的投入少,基本靠国家的事业经费与政府各种渠道的科研立项经费。科研队伍不稳定,育成高质量的品种少。科技成果的转化往往注重短期高利润,而忽视了单位的信誉和质量,急功近利,长期利润下降。原来具有优势的蔬菜科研单位中非科研人员增加过快,使单位负担过重,影响单位的长远发展。

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少数大学、国家或省级科研单位构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基础研究、全国应用型基础研究、粮食安全等重大问题为研究重点;省、地级农业科研单位以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加速新技术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重点,成为区域性农业研究开发中心。面对科技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国家、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的竞争,各蔬菜研究所如何根据需要合理定位,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资源,发挥科研队伍强、育繁推广经验丰富等优势,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实现跨越式发展值得商榷。

2蔬菜科研所发展对策

2.1确立发展方向,走特色化道路

(1)审时度势,特色育种。科研单位大多人、财、物有限,若搞“五脏俱全”,则精力分散,难有作为。应依据原有优势,经充分权衡和论证,突出特色。一般育种作物的数目不超过10个,有的甚至可抓1~2个作物的育种。

(2)利用当地自然优势,根据市场需求确立重点,力争突破。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取得优势地位。如天津市黄瓜所的黄瓜、中国农科院的甘蓝、山东农科院的白菜、湖南省蔬菜所的辣椒等就是成功的范例。

(3)面向市场,全面加强新品种选育工作。选育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品种是新品种保护利用的基础和方向。为此,育种单位必须把新品种选育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

(4)加大育种投资。首先,通过开发收入反哺以及申请、招标国家、省、市科研项目,保证育种项目有充足的经费。其次,要舍得投入,配置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育种手段的科技含量,高效育种。

(5)开门办科研,加强合作育种。一是高薪引智,强化高素质科研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二是与名院、名所、名校等科研单位育种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三是引进新种质,保证育种成果与时共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育种效果。

2.2依靠科技创新,围绕目标市场,打造核心产品

我国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为30%~35%,蔬菜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为40%,约为发达国家的1/2,成果浪费和推广不力是主要原因。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加速现有科技成果的转化,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为科研发展提供支撑点是当务之急。(1)抓好技术与产品创新。一是要利用远缘杂交、辐射诱变、基因导入等新手段进行优异种质资源的创新,从而达到产品创新。二是在育种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创新,引进生物技术、分子标记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的最新成果为创新服务。三是生产技术创新,主要是指在良种生产、加工、包装、检验、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从科学管理、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提高经济效益。

(2)根据产业化的发展要求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起以蔬菜种子供应为主体的科技型企业,并以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之上进行股份制改造,最终形成集“产供销、科工贸”为一体的科技企业集团。

(3)实施品牌战略。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适应市场的需求,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创建科研品牌,并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品牌效应,同时注重对品牌品种的产权保护,最终形成科技型的企业形象和人文形象。

(4)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营销网络建设、广告宣传、营销策略、横向联合等手段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覆盖面和市场占有率。

(5)加大技术推广力度。要充分利用科研单位自身的技术优势,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将配套技术带给千家万户,提高广大种植者的科学文化水平,良种良法配套服务。

2.3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

搞好基础工程建设是蔬菜研究所发展的核心动力,应着重抓好以下两点建设。

(1)人才工程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合理分流到科研、经营、管理等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人尽其才;建立公平竞争的人才发展机制,不断优化队伍,制定员工的职业发展生涯计划,在不同的人才培养中,当务之急是造就新一代科研与经营管理两方面的学科带头人,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与时共进。

(2)设施工程建设。对研究所的办公、试验、开发、经营条件进行改进,重点是实验场所的基本建设、实验室的建立和必要的仪器配备、经营场所的建设和配套机械的配置、电脑软硬件的配置等。

2.4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浪潮中,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所管理机制如果滞后于这一发展需要,我们的研究和经营工作将失去有力的保障。因此,要以管理创新来促进研究所的发展上新的台阶。

(1)在体制上注意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的能力,建立起公开、公平、民主化的决策机制。单位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要加强对自身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和实施适应市场的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实现由偏重生产管理到重视技术开发和生产营销的转变。

第12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219

引言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是顺应农业发展趋势,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举措。国家在《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明确提出, 要在全国建立一批符合21世纪农业发展方向、对不同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与示范作用的农业科技园区。

如何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是经营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泰州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情况为例,得出一系列思考和启示。

1 园区概况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是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标杆”。为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2009年11月,农业部启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2013年,泰州市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工作。

泰州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地级泰州市全境,范围涵盖兴化、姜堰、泰兴、靖江4个县级市和海陵区、高港区。示范区先后建成稻麦良种、花卉园艺、设施果蔬、健康畜禽等示范基地十多个,建有国家级水禽基因库、国家级姜曲海猪保种场,建成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各1个,企业研发平台21个。2014年,在国家农业部等6部门开展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绩效评估中,姜堰区在全国25个试点中排名第2,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水平保持全国领先。2015年,省委省政府将泰州作为全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为泰州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2 优势分析

2.1 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础优势

泰州位于全省中部,南部区域受上海和苏南经济圈影响,北部区域辐射苏北地区,在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较强的示范作用。泰州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四季分明。水交通便捷,苏中入江达海的5条重要航道在此交汇,以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泰州港为主体的内河港口群初具规模,宁靖盐高速、京沪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在泰州境内纵横交错。

2.2 符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中央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十分重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现代纲要》提出“要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江苏省“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组织实施优质粮油高产创建工程、设施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泰州市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持续推进农业改革创新,发展各农业产业品牌。泰州市下辖的4个县级市均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的整体认证,属于 发展优质粮油、蔬菜、畜禽、水产品的自然生态区。泰州市拥有国家级生态大闸蟹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长江靖江段中华绒螯蟹、鳜鱼种质资源国家级保护区。兴化和姜堰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姜堰市的沈高镇河横村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在环境保护与改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全球500佳”称号。

3 劣势及制约因素分析

3.1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有待进一步转变

分散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依旧占据主导,从泰州市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看,规模小,且多为兼业农户,从龙头组织来看,数量不少,但规模大,实力不强。农业龙头企业辐射拉动力还不够强劲,以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基地联结农户的经营机制尚有待完善。从产业规模看,集中连片生产经营的比重较低,由于生产经营主体、行政区域等的分割,区域主导产业往往形不成产业规模。

3.2 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科技投入不集中,缺乏关键技术,科技服务体系较为薄弱。农业的产、学、研、推等部门技术力量未能形成整体优势,资源浪费严重。据初步测算,泰州市农业科技贡献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伍科技力量薄弱,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

3.3 农业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农村工业发展极大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2015年,泰州市耕地面积29.85万hm2,较10a前减少了2万hm2,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受雨水冲淋造成水体污染,农药化肥的不正确使用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甚至影响地下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低,露天秸秆焚烧现象依然存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重产量、轻质量,这些都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建设发展。

4 优势产业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布局

产业园区布局规划应以前瞻性、示范性、市场性、特色性为原则,从园区功能定位、总体发展方向等全面衡量,统一规划、综合配套、因地制宜、科学定位,着重规划全区的优势产业,达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整体效益最优。

泰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根据现有的产业基础、城市发展需求,确定了优质粮食、高效蔬菜、规模畜禽、特色水产、银杏5大主导特色产业。在现有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基础上,泰州培植一批带动性强,有一定成长潜力,对现代农业发展有引领作用的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并形成以下几个领域的布局:依托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工企业密集区、大企业大市场大项目的带动,建设粮食加工、果蔬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银杏产品加工等8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在里下河地区重点建设粮食、水产品和蔬菜批发市场,在通南地区重点建设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海陵区重点建设以蔬菜为主的综合性大型批发市场,以进一步发挥主城区及长江水运优势,建设大宗农产品物流中心;依托区位优势,精心打造一批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线路,完善旅游休闲服务设施建设,集中扶持一批生态观光园、生态主题农庄、农家乐,科学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5 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5.1 创新园区经营模式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6年,泰州市积极探索“合作社+家庭农场”服务模式,组建了全国首家地市级家庭农场专业服务团体――家庭农场服务联盟,姜堰全区主推“集中流转型、合作经营型、统一服务型”等多种模式创新,对社会化服务的提高、合作社经营实力的增强具有明显的效果。

5.2 强化园区功能定位

要逐步实现特色产业化发展经营,实现主导产业特色化发展,利用规模化、信息化、产业化实现经济效益发展,增强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准确把握功能定位,完善园区功能体系。要突出区域发展重点,实现“提质增效”,引导园区聚焦特色、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形成规模,通过一批重点工程和项目的实施,加快建设一批高效农业核心产业基地和农业特色园区。泰州通过实施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片)项目、稻麦科技展示基地等项目,结合区位优势,形成了优质粮食、高效蔬菜、规模畜禽等多种特色产业基地。

5.3 实施农业品牌战略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必须重视品牌的作用。重c培养一批以农业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为主的经营主体,用现代化产业经营模式的理念和组织发展农业,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紧密的衔接在一起,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的综合体,增强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在打造农业品牌的过程中,要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创建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完善农产品安全检测和质量认证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4 推进可持续发展模式

要建立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机制。切实增加对农业环保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通过实施农药减量增效工程、农业废弃物肥料化利用、农业污染监测预警、自然湿地保护恢复等项目,加强土地、植被、水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以科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引导农民科学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和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节约型技术手段,加大秸秆原料化、燃料化和饲料化应用推广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加快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步伐,推进大中型畜禽场有机废弃物治理及综合利用,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蒋和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杨正辉,陈勇.泰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140-141.

[3]马立勇,霍长勋.生态绿色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基于泰州市的调查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0):29-30.

[4]姚於康.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与对策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7):178-181.

[5]季祖平,刁春宏,陆仁峥,张双林.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农业新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12(6):34-35.

第13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新型农业

为了满足农业生产与绿色农业的要求,我国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生态农业方面的工作,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效果显著,在很多地区已经设置了工作试点,在实际的技术推广中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但是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需要国家和农业管理人员共同努力,使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得到不断的优化和改善。

1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技术推广体系

我国农业技术更新的速度极快,但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并没有随之进步,仍然延用传统的技术推广方式,由政府直接负责,将国家的农业技术部门作为工作的主体。这一体系应该具有健全的职能和功能,实现对技术、人力资源以及资金等方面的统一调配与管理,在技术方面,通过专家研究讨论,选择最具推广前景的技术成果,然后开展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机构运转中,农业技术的开发工作与推广工作相脱节,导致不同系统、不同部门的协调工作不妥当,工作效果不好。很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职能仅停留在销售作物种子、地膜以及不同生产资料的阶段,并没有进行实质的技术研究与推广,这些部门的服务工作基本没有开展,导致生产方式与生产技术的严重滞后,制约了生态农业的新发展。

1.2技术推广方式单一

现阶段农业推广然延用传统的推广方法,包括几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实验、示范、指导与咨询等,通过这几项工作,将农业新技术推广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但是这几项工作并不能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技术推广,没有考虑到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方面的问题,对农业工作者以及土地的安全问题也没有全面的考虑。单纯的在农业生产前进行技术宣传,并没有将农业推广贯穿于农业生产过程的始终,应该在农业生产的产前、生产中以及生产后期,做好技术宣传与指导,避免由于工作的不全面、不合理而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耕地衰竭、水资源大量浪费等现象发生。

1.3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农业和其他形式的农业相比较,主要区别是综合效益最大,长远效益明显,很多农业生产单位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并不做长远考虑,关注程度最高的就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我国生态农业亟待国家大量注入资金,来支持科研以及推广工作的大规模、有序开展。我国政府目前用于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总量本来就不多,具体分配到生态农业方面的资金就更有限了,在这样的条件下,由于部门的管理问题,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占用、挪用资金的现象,所以,能够应用与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资金数量根本不可能满足正常工作运转的需要。我国和其他国家相比,用于生态农业方面的资金数量占农业总资金投入的比例过低,世界平均水平为1%,而我国的比例为0.2%。可见,资金问题已经对生态农业推广工作形成了严重的制约。

1.4人才数量不足

生态农业是一类新型的农业,只有对技术的合理应用,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这方面工作对人员水平的要求很高,但是我国现阶段专业性人才数量不足,学历偏低,没有足够的机会接受再次培训,限制了工作的开展。

2我国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的措施

2.1建立新型创新体系

要想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大范围推广,应该建立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与科技化,使农民的收入增加。第一,构建创新结构体系,体系需要将企业作为创新工作的主体力量,从事主要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将高校等科研单位作为工作的依托和保障,使不同单位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实现有效的农业技术创新。第二,技术人员和农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有效的配合与协作,避免研究与实际耕种的严重脱节,理论无法与实际相连接。第三,健全保障体系。基于生态农业技术的生产特点,具有较差的保密性,国家应该建立并且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关于这方面的保密制度,保证生态农业技术的私密性和知识产权,技术人员将新技术新方法及时申报专利,提高对技术的安全保护意识,同时促进生态技术能够在我国不断的优化和更新。

2.2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我国地域广大,由于距离较远的地区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差别较大,所以农业的种植条件也就有所不同,在进行生态农业的推广当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意识到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充分考虑到地区的自然状况,保证生态作物种植的合理性,包括:第一,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大家懂得如果利用生态规律,对土地资源进行高效、合理的利用,种植适合在当地种植的作物,同时,也要注重地区的生态平衡,不允许盲目种植;第二,建立信息的网络平台,农业工作者利用平台,及时宣传国家关于生态农业方面的政策和方针,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态农业专业知识的教学与指导,使农民通过平台获取大量的信息与资源,来指导农业生产。

2.3加大资金投入量

国家适当进行政策倾斜,鼓励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以及技术推广,促进技术以及投资方的多元化发展,避免只顾眼前利益,盲目种植,需要从长远的利益着眼,重视生态农业种植的长远效益,这些都有赖于国家持续的支持和帮助,相关政府部门应该与农业生产部门多合作、多联络,通过多种渠道的投资来支持农业生产。

2.4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水平

设立农业生态科技研究机构以及农民培训机构,对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做好员工的培训,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度,对于在技术推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以及在创新工作中取得重大成绩的员工,给予物质奖励,以此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

综上所述,作为一项新型农业,生态农业技术近些年得到了持续的发展,但是在技术推广工作中,也受到了一些限制因素的影响,我国政府近些年对生态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视力度持续加大,在今后的技术推广中,技术人员需要克服工作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贯穿于农业生产过程的始终,使推广成效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田维举,杨博.探析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创新.北京农业,2012,(15)

第14篇

一、生态农业的特征及其推广要求分析

1.1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它是人们自觉地按照生态学规律、生态经济学规律,使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建立起来的农林牧副渔各业相互结合而又各有侧重的高功能、高效率的知识密集型的集约化农业。生态农业的内涵体现了生态农业应致力于“六个结合”:①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②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③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④大农业与其他产业发展相结合⑤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⑥生态化与经济化、社会化相结合。因此,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具有下列特征。

(1)地域性。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资源、环境不同。生态农业在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地域,研发各种生态农业模式、农业生态工程和技术类型,以适应各地区生态农业发展需要,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外部性。从经济学角度讲,生态农业具有正外部性,它克服了传统农业(尤其是石油农业)的负外部性,强调在发展农业过程中既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以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又要促进经济增长,达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3)持续性。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它重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和生物多样性优势,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弥补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重视农业生产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发展;强调农业产业系统整体效益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强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4)整体性。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要求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注重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使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互相协调,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2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要求

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它不同于传统农业,这就决定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要求,也不同于传统农业技术推广要求。

(1)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考虑农业生态区域的差异性。因为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的构成具有区域性。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农区,具有不同的农业生态因素,其对应于不同的农业技术和信息需求。例如在我国西部农业生产中,高原和较高的山地区畜牧业往往占有较大的比重,而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则主要存在于平原地区。一定的农业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只有适宜于这种自然条件的农业技术创新才能生长起来,而不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则不能获得发展的空间。自然条件虽然不能被视为农业技术进步的绝对决定性因素,但对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的制约无疑是明显而重要的。因此,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考虑农业生态区域的地形、土壤、方位以及自然生态环境。

(2)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不仅仅限于简单的耕种技术,重在生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最主要的是要让农民懂得如何利用生态规律,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更有效、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持农村生态平衡。二是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还应包括对国家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协助农业生产者解决资金融通和产品流通问题,做好在政府和农业生产者中传递推广的反馈信息工作。三是解决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中的软环境建设,如注重培训生态农业技术人员。只有进行这种“全方位”的推广,才能加快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步伐。当然对于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传统的技术推广体系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完成一定的生态农业的推广目标,因而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体系的优势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3)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具有计划和市场双重价值取向。计划价值取向指它必须达到政府所期望得公益性计划性目标,主要是社会生态效益目标。在现阶段,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但是,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土地的改良和农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可以缓解现代农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污染等负面影响。市场价值取向指它必须尽可能提高短期的和长远的经济利益。目前,生态农业单位产量不高于甚至低于现代农业,但农民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比较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因此,从生态农业技术所能带来的社会综合效益及所倡导的低碳经济考虑,政府就非常有必要将其作为公益性农技推广项目进行投资。同时从生态农业技术的市场效益角度看,政府在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过程中也要考虑其经济效益。[2]

(4)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要求政府具有主导性。生态农业技术属公益性农技,它具有非独占性和效益的共享性、外溢性特征。同时,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具有计划和市场双重导向性,使得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特征,导致生态农技推广主体包括推广机构、推广人员等在项目推广过程中很难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为了促进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政府必须通过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来强化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经营的内在动力,并达到生态农技推广中的公益性目标。也就是说政府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中必须具有主导性,投资兴办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并在这一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二、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较快,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然是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即政府直接领导,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多部门协作的农业推广体系。该体系形式上功能健全,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立项选定重点推广技术成果,组织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建立科技服务实体,结合技术服务推广新产品、新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农业技术开发研究与农业技术推广分离;科、教、研及农业技术服务组织等系统间相互协调困难,难以产生协同效应。许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功能仅仅是销售种子、农药及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技术服务推广功能形同虚设。先进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本没有形成,这种落后的推广方式和农业技术严重影响着生态农业的发展。

2.2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单一

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仍然是传统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主要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这种推广基本上是单纯的耕作技术的推广,忽视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及农产品自身的安全等问题,使农业技术推广仅仅限于农业生产这一个环节上而不是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推广,最终导致了土壤污染、耕地衰竭、草场退化、水资源浪费及农产品质量低等种种生态问题。这种推广方式不利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业企业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因此,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近年来用于农技推广的财政拨款逐年减少,用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上的更是少之又少,况且少数地方还出现挤占、挪用现象,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因资金问题难以维持。与发达国家相比,一般发达国家的推广经费占国内农业生产总值的5%左右,世界平均1%,而我国目前仅占0.2%,差距相当大。经费不足已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2.4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缺乏

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它强调的是对现有技术的优化组合,对推广人员的技术要求高,但我国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大部分只有中专学历,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多。同时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基层农科站所“网破线断”的现象。另外,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仅有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有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我国生态农技推广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这严重影响着生态农业推广和发展。

三、我国进一步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的对策

3.1建立适应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

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要紧密结合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要求,以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研究机构和农业高校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使它们相互合作、形成彼此分工、相互联系的农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二是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产学研能够将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技成果与农户有机结合,通过农业机构研究形成先进和实用的科技成果,再让农户将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它有效地解决了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脱节问题,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农业科技成果是一种公开的、保密性差的成果,具有正外部性效益,因此,要制定保护农业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保证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有效与快速地发展。

3.2建立新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生态农业技术不仅仅限于简单的耕种技术,重在生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在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因此,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其功能:一是进行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传播过程中要让农民懂得如何利用生态规律,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更有效、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持农村生态平衡。二是建立农业信息交互网络平台,把生态农业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向农业技术需求者提供政策、信息咨询及技术指导,另一方面根据农业生产者的需求,向农业技术供给方确定科研方向,从而保证农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有效耦合,也促进农业技术研究、教育和推广三大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三是地方各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协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制定和调整本地区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对推广项进行管理。另外,对于生态农业的推广,传统的技术推广体系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完成生态农业的推广目标。因此,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在原有机构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要求重新测算农技推广岗位,定编、定岗。

(2)建立能充分调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性的激励机制。生态农业技术成果属于公共产品,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属于公益性技术推广范畴,因此,政府要建立保证和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使生态农业科研、开发、转化投入能够获得高额的预期收益,从而刺激各利益主体,尤其是私人企业对农业的科研、开发、转化进行投资。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推广的奖励制度,对那些在科技成果推广方面取得重大成绩、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人员要给予重奖。在职称评聘工作中,把科技成果的推广情况作为考核科技人员的主要内容,要适当增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数额,以引导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三是应当允许和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依法进行有偿的技术承包,所得合法收入应受法律保护。

(3)通过政策倾斜,促成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投资主体多元化。生态农业科技成果是一种公开的、保密性差的成果,具有正外部性效益。生态农业推广在市场中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难以得到成本上的补偿,因此,必须依靠国家给予农业推广以强有力的支持,在坚持以国办推广机构作为主体,国家财政作为推广经费主要来源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合作推广,建立多渠道融资投入机制。首先,政府要千方百计确保农业开发和推广所需的经费,确保农业科技人员的工资、补贴和奖金,确保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其次,要完善间接融资的体制,设立农技推广基金。鼓励民间、私人投资于农业推广,使农技推广基金逐渐成为继政府拨款之后的重要资金来源。在经济效益较好的推广项目中提倡使用各种银行贷款,可在农技推广基金中贴息予以扶持,鼓励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积极给推广事业贷款。三是鼓励农技推广部门兴办经济实体,增强推广部门的经济实力,但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推广与经营的关系。四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鼓励各类企业、投资者把资金投到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和发展建设中去,进一步推动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第15篇

论文摘要阐述数字农业的概念及其作用,指出数字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业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意识及利用信息能力不强、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并对数字农业的建设进行了展望和设想。

在我国2000年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将数字农业放在农业信息技术的首要位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谈谈对数字农业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以供参考。

1对数字农业的认识

数字农业(digitalagriculture)就是用数字化技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其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有的学者认为[2],数字农业是“数字地球”在农业领域的延伸。正如“数字地球”的概念一样,数字农业这一概念体现了数据和技术的综合集成。数字农业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字农业,即信息化农业,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等)、农业过程(生产、管理、储运、流通等)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形成数字驱动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狭义的数字农业,是以农业空间信息机理为基础的、以“3S”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系统空间信息技术体系。

事实上数字农业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综合概念。近年来,与数字农业技术体系有关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农业的侧重点,成为极其活跃的科技创新领域。数字农业是一项集农业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对地观测、数字通讯、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的现代科学体系,是由理论、技术和工程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系统工程。数字农业是对有关农业资源(植物、动物、土地等)、技术(品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开发利用等)、环境、经济等各类数据的获取、存贮、处理、分析、查询、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总称。数字农业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高级阶段,是农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条件进行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粗放生产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可以预言,数字农业及其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必将成为新世纪农业科技革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必将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在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与网络体系不健全;已开发的大量农业经济信息系统、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库、作物品种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农业土壤系统分类数据库系统等大多不涉及空间维度,难以适应当前对空间数据信息的需求;对于来源多种多样、格式也不尽相同的各种数据的实时性、地域性、综合性处理还需作出很多努力。

2.2农业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

一方面,许多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业从业者,知识老化,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利用现代技术,收集、处理、利用农业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加工处理的技术人员缺乏,当前,就连最基本的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产品供需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方面的人才也不多,更谈不上能够满足数字农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2.3农业信息化效益不明显

数字农业还刚刚起步,在国内总体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实用性、普遍性的技术应用还很少,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很好地显现出来。

2.4农业信息数据的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其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为了完成某种分析工作所要求的各种农业数据往往格式与结构不同,而且往往掌握在不同的管理部门或研究机构中。因此,未来建立在网络上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要具备获取和分析分布式存储数据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使所谓的WebGIS能够协同处理来自不同组织和机构的农业数据[2]。

3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台州在数字网络建设、原始数字化数据积累、数字化信息采集及其处理等

方面的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起动发展数字农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借鉴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4,5],提出建设台州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就是要在台州已有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基础上,建立可视化的台州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直观形象的农业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视频体系,实现农业信息的现代化综合管理、分析、共享和,彻底改造台州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台州农业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3.1整合已有的农业信息

在国家、省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各级农业部门为依托,建设中央一省一市县信息骨干网络系统,形成一个功能完善、性能优良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其他网络互联,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农业资源和经济信息网络系统。

3.2信息表达要直观、形象,并要实现信息系统的联网

把市内的地形、地貌、交通、村镇、行政区划等基础地理信息以及耕地分布、土壤类型、种植结构、水肥状况、农作物生长发育、气象、病虫害、农民知识、乡镇企业、农业法律法规等各种农业信息以图形图像等直观形象的可视化电子地图与相关信息的形式在投影视频系统上进行显示和表达,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逐步做到与省级、国家级类似的信息系统进行交互式查询等。

3.3强化对科研、管理等的服务工作

通过对基础地理信息和农业专题信息的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追踪分析等,实现农业科研、管理和决策人员在全市三维农业电子模型上,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高效、直观、形象地为农业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管理、服务、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4参考文献

[1]蒋建科.“数字农业”带动农业现代化[J].农资科技,2003(5):41.

[2]薛领,雪燕.数字农业与我国农业空间信息网格(Grid)技术的发展[J].农业网络信息,2004(4):4-7.

[3]曹宏鑫,王家利,郑宏伟.发展“数字农业”推动农村信息化[J].农业网络信息,2004(1):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