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的形式范文

传统文化的形式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文化的形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传统文化的形式

第1篇

摘要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是贵族化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以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中的某些艺术形式为休闲对象的文化现象,传统文化艺术出现平民化趋势。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这一文化现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平民化与非功利性。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客观条件,一是发达的地区经济,二是悠久的汉文化传统。传统的文化艺术以休闲文化的形式在民众中间出现,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也是时代使然,这对传统文化艺术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艺术休闲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闲阶层开始出现,工作之暇,人们有条件参与体育、旅游、艺术等一些消遣性活动,以休闲为主题的行为逐渐成了人们生活的主题。《礼》称“霜始降则百工休”,休,即息也;《周礼旅师注》云“闲民无职事者所出”,闲,即暇也,无事也。“休”与“闲”两字合用,表示的是一种闲适状态,与劳作、忙碌等相对。在休闲活动中,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比如传统戏曲、书法国画、古体诗词、太极武术,甚至是一些民间工艺等等都成为人们休闲的对象,我们把这种休闲方式称为“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

艺术休闲是一种高雅的休闲方式,它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志。以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艺术形式为休闲对象,进行休闲活动这一现象表明,在传统文化断裂现象存在很长时间之后,民众对传统文化是十分自信的,它昭示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对传统文化艺术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是一种正在悄然兴起的高雅的艺术休闲形式,与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艺术活动相比,它具有明显的平民化和非功利性特征。古代的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贵族化、精英化和功利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大段时间都处在农耕的封建化社会中,地主贵族是社会的统治者,只有地主阶层才有钱和有闲来享受文化艺术。

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的从事者主要是文人士大夫们,文艺批评注重的是对哲理、审美、文化、人格与理想等因素的挖掘,那么,古代的文化艺术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就必然体现着以文人士大夫,为文化主体的少数精英们的文化诉求。而不在这一行列里的,却也在从事着这些文化艺术活动的人,要么,就是想通过从事这些活动跻身于文人士大夫行列,以此为手段上升为地主贵族阶层;要么,就是通过艺术活动为地主贵族阶层提供服务,赖以谋生。

而现今刚刚出现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正是与之相反的特征。其一,是参与主体的平民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文化艺术不再只是少数文人士大夫才能享有的高雅艺术,如今,它已经成为普通民众在闲适时人人都可以参与和享有的艺术形式(专业人员只是艺术家,也不再具有古代文人士大夫所享有的身份和地位)。其二,是参与目的与心态的非功利性。对于普通民众来讲,参与文化艺术活动主要体现的,是生活的闲适和心态的自娱,谋生与进取等带有功利色彩的东西,基本已被排除在活动之外了。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够在今天出现,是因为有了适宜它生成的土壤,这种休闲方式是汉文化圈经济发达地区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首先,发达的地区经济是这种休闲形式得以出现的经济基础。在后工业时代,紧张的工作给人们带来了财富,也给人们带来了过重的心理压力,人们日益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结构之中,而且承载着多方面的压力。主动休闲是人们缓解压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经济基础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休闲进而还可以直接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把从事传统文化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现象最早出现在日本,比如茶道和书道就是很多日本人一生中的必修科目,这虽然与日本人善于保持自己民族传统这一特点有关,但是,这更与其经济文化的发达有着直接关系。在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有闲阶层的出现就为艺术休闲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事实上,正是经济的发展,才出现了以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作为休闲对象的休闲方式。

其次,悠久的汉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汉文化积淀,是传统文化艺术休闲这种文化现象在当今能够出现的文化基础。休闲现象的出现主要取决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而采取何种方式休闲,往往取决于该地区的核心文化传统。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自给自足、相对封闭的农业国家,拥有自己自悦自足的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文化式样和传统。自从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开始,随着民族复兴呼声的涌起,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一次大的震动,在这以后的近百年时间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处在一种断裂的状态下。随着新的文化思潮的出现、发展与成熟,应该说,新的文化传统已经形成了。但是,这种新的文化传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形成的,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这条主脉上来。传统文化艺术休闲现象的出现,就是传统文化回归的一种表现,否则,传统文化艺术休闲的形式可能就不会是习练传统书画和古体诗词等这些具体形式了。

传统文化艺术休闲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有它的历史必然性,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某些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由高雅化到平民化的角色转变,也是符合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律的。上个世纪80年代,诸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各种大众文化现象开始为人们所关注,休闲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它一出现就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休闲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主题之一。据权威经济学家预测,在世界即将出现的五大经济浪潮中,休闲经济将会将位居首位。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随着传统农业经济的解体,中国传统文化的式样与传承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戏曲、书法国画、古体诗词、太极武术等等都是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代表性艺术形式,它们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壤成分如今发生了很大变化,适用范围越来越小,很有可能沦为纯粹的经典艺术,被束之高阁。然而,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恒久的,因为 “民族文化,特别是其中的民族心理、民族习惯,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都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而形成”的,“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文化传统能够传承有序、绵绵不断的基础。在汉字文化圈,一个不很懂书法和诗词的人,也会有很强烈的书法收藏和诗词欣赏心理,这足以说明,中国的文化传统在人们心里是根深蒂固的。

在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现象存在超过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出现的这种以民众为主题的热衷于传统文化艺术的文化现象,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遗传性和鲜活的变异性的显现。“音乐、美术之类是由少数人从事的行业艺术,而书法却是由所有识字用字的人参与的社会性艺术”书法艺术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本来就具备这样一种特性,在中国古代,书法等艺术形式之所以只是一种贵族艺术,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的贫困与教育的不普及,如今,这些问题都逐一都得到了解决,书法等传统艺术形式就完全有可能真正成为“所有识字用字的人参与的社会性艺术”。传统艺术形式的旧有适用领地的缩减,是社会进步和时展的必然,但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鲜活的生命力又决定,它在新的历史时期还能够找到可以适合它存在和发展的空间的。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是当前传统文化热正在兴起的一种表现形式。就一般意义而言,从事这种艺术活动,不仅可以用来缓解来自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压力,而且还可以满足现代人对从事高雅文化艺术活动的心理诉求,应该说,在汉字文化圈内,这种形式的艺术休闲是比较理想的艺术休闲方式。

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民众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及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增加等良好局面的形成,都是在中国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如今,传统文化热正在悄然兴起,这正说明了国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渴求与自信。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也表明,在信息时代,传统的文化艺术不但不会走向末路,而且,还会有更为光明的发展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其意义是深远的。

注:辽宁省教育厅科研课题,编号:2006020。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背景下,只有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并借鉴其他国家优秀文化精髓,才可以在世界文化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只有突出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民族特色,赋予环境艺术作品持久的生命力,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艺术中可以在追求现代化元素的同时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使设计出来的作品更加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

1 传统文化对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意义

我国传统习俗中历来讲究含蓄、深沉,这也直接映射到了当代环境设计领域。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当代的环境艺术作品大部分都注重理性思维和感性艺术的表达,艺术表现力含蓄而深沉,通过多种含蓄的艺术表现形式给民众留下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产生充足的艺术感染力,进而提升整个民主的艺术创造力,这也正是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所在。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的表现结合传统文化的理念,将其融入环境建筑理念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在展现丰富的外观形态的同时,将传统文化充分地体现出来。

2 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相互融合

传统的图形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直接附着在某一项现代的载体上,这样便能够形成一种全新的视觉环境,也能传达出传统文化中图形本来的意义。这种直接的运用体现的是一种整合的观念,也是一种积极的创造和创新,同时,需要考虑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契合,这样才能充分地表达出图形的意义,赋予现代环境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

如上海的经贸大厦虽然建设历史较为久远,而且设计者不是中国人,但是,其形象和所表达出来的文化却符合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这是因为其设计师受到陕西大雁塔的启发,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因素融入到了钢结构的建筑中。

在古代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大多使用含蓄的手法来表达情感,无论是外观还是室内布局,都通过合适的物品陈列和文化图案来承载文化情感,这种表达手法被称为隐喻。在现代环境艺术中,这种隐喻的表达方式仍然受到青睐,通过各种传统文化因素组合的方式来表达环境本体之外的情感,这也是传统文化独有的表达方式。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求对于传统文化元素应该用现代的审美观点进行审视,并且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艺术手段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融合。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其在线条表达上具有长宽度和方向,同时,也带有强烈的厚重感。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不仅能使环境艺术设计充满诗情画意,也能使传统文化的精神获得更大的展现空间。如著名的苏州博物馆,既有传统的文化元素,又不乏现代审美概念,多层石板组成的山水结构充满了中国情调。

3 传统文化元素赋予环境设计新的生命力

当前,青睐中华传统文化的设计师更多采用的是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即从具备传统文化涵义的视觉形态或抽象形态中提取关键题材,将其转换并科学重构。我国传统文化中美的元素数不胜数,设计师可从中捕捉到合适的元素,对其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加工。形成的物质形象必然要与设计理念及现代审美情趣相符合,这就需要设计者拥有丰富的阅历、敢于尝试的耐心和足够抽象的思维,只有这样,方能寻得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的文化结合点,给予传统文化新的释义,形成散发历史气息的现代环境设计作品。

我国的传统文化虽璀璨如繁星,却保持着内敛,因此,走传统路线的作品,其设计风格多以素雅、朴实为主。传统文化元素使现代环境艺术多了一份诗情画意,与应用空间结构线条相比,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使作品有了“温度”,也更容另被怀旧、慕古的大众所接受。在众多试图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实例中,苏州博物馆无疑做到了完美,苏州博物馆是由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及旗下事务所设计而成的,建筑内部及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江南风韵。贝聿铭参考古代园林风,巧妙地将现代设计理念与建材为一体。苏州博物馆与忠王府等古建筑朝夕呼应,成苏州城中一支绚丽的玫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很多时候是一个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对外形象,因此计者规划整体蓝图时,可以基于传统文化的设计背景,继承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结合当代设计理念和城市规划要求,从而创作出具有历史文化意味的时代作品。将古典元素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是基于现代人们审美心理需求,以及城市整体规划的需求。环境艺术设计者要在迷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有机结合,不仅要凸显现代环境艺术特色,还要彰显传统文化的精髓。

4 结语

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今,现代环境设计师有意识的融入传统民族文化的创作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更多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符号,运用现代化的艺术创作手段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完美的体现本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并为当地民众提供用以居住、欣赏、艺术交流的空间造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创作模式,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设计艺术的飞速发展。

目前,我国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水平不断提升,从国际文化角度来看也产生了一些新的设计风格与审美思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也有所变化,由以前的注重现代感转变为崇尚古典美的设计风格。将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在设计中,往往会采用一些古典元素,从而使设计作品一方面具有现代设计风格,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悠久的历史感,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可以提高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水平,向世界展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张.论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D].河北大学,2007.

[2] 张羽薇.浅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

[3] 论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5).

第3篇

摘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它们是共时态存在的文化的一体的两面。不应该用实体论、整体论的观点来探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由此出发,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的若干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的观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实体;共时态;整体  

  

文化活动既然是人类的生存运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基础既然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那么,文化活动的第一方面首先就是体现“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传递前人生存活动的经验和教训的传统文化。这是人一出生就置身于其间的、不可超越的。“人要成为全面的人,只有生存于承担了传统的同类群体中。人的文化方面只能以这种方式发展。”人要成长,“个体首先必须吸收与他相关的文化传统。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出于其中的文化高度。”这说明,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前人生存活动的智慧的结晶。按照伽德默尔的看法,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传统文化,也不管他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我们始终只能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理解。不管意识到与否,传统文化总是影响并形成我们,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它当然不会是躲在久远的过去,而是就存在于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就存在于人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存在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思维的前提。我们固然也有许多无法控制的成见和思维定势,但我们必然要调整、修正、剔除和补充它们,在此基础上展开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及其成果马上就构成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维转化为行动,行动产生成果,我们就这样也参与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存在、发展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使社会的各个部分、使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保持紧密联系和统一性的东西,是社会发展的基因。它从物质技术、行为规范、精神意识等等层面表现出来,集中表现在语言符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方面。这样看来,文化包含两部分:作为文化活动的结果的这一部分,是传统文化;作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补充、更新的另一部分,就是现代化。它们作为文化的一体的两面,是共时态地位居于个人、社会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现代化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本身。  

为此,应该避免陷入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时代化”理解的误区:把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历史时期,一个继传统文化之後的时期,而在此前存在、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必然属于传统文化。关于这一点,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谈及对现代化作时代性的理解时曾经指出:我们不应该将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处于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该将其看作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不是谁都有的,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是从个人对生存活动的态度来说的。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霍依教授则说得更加富有哲理意味:“按照我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称福柯为一个后现代思想家并不意味着他的同时代人和幸存者同样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或必须成为后现代主义者。历史的中断不是同时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也不是同时发生在所有地方的。同一个人、同一种纪律或设置在某些方面可以是传统的,在某些方面可以是现代的,在另一些方面可以是后现代的。”这个说法言之成理而且可以借鉴来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之所以人们会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理解为时代化的历时性关系,首要的原因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这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企图到前人遗留下来的书面文献材料中去寻找传统文化。这就把传统文化当作了一堆僵死的、既定的、静止的、封闭的东西,进而认为,传统文化是可有可无,最好是不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保存的可抛弃的东西。由此出发,人们还认为:古代书面文献材料所表述的传统文化,比我们自己所知道的更清楚、更值得相信。其实,且不说这个观点只注意到了历史的描述性而未涉及其解释性,只说它还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古人书面文献材料所记述的东西,有的只是纸上谈兵,有的不过是无法实现的或本来应该实现却并未实现的理想,有的则是虚伪的或言不由衷的粉饰,还有的只是一家之言或从某种立场出发的、有倾向性的、为某一群体利益服务的主张,……。另一种表现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把传统文化当作现实中的问题、消极的东西、社会的阴暗面、一切不如意的东西的替罪羊或发生的原因,总之,把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传统文化。例如说:“一面学科学,一面恢复我们固有的文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如果过去的文化是值得恢复的,我们今天不至于遭到这步田地了。”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要进行现代化,就要彻底清除传统文化

第4篇

关键词:地域性传统文化;动画传播;“本真性”;“市场化”

全球化的今天,地域性传统文化对于保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活力的重要性日益被世人所认同,各国、各地区都在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为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努力。尽管所选择的路径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成为共识:那就是要将传统文化保护活动的触角,延伸到普通大众和青少年儿童之中,让大众能够经常接触、感知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自身所拥有的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意识,营造一种良好的保护氛围。因此,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而言,最大的保护不是将其收藏在博物馆,为世人留下一份可供观赏的标本,而是要培养更广泛、更大众化的欣赏群体。

一、地域性传统文化的动画传播与困境

起源于20世纪西方工业社会的动画影像,通过工业化大生产和多种大众媒介,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其中。作为一种与现代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实践活动,动画是艺术,是商业,也是文化和价值的载体。通过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与精密加工,动画媒介及其传播方式不仅能够大大拓宽文化的传播空间和渠道,同时,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及其艺术样态上的差异,也孕育出更为多元的美学特质。纵观近20年以来国内外各逞风采的动画作品,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地域性传统文化元素介入到动画的艺术生产中。诸如改编自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的《狮子王》,取材于《圣经・旧约》的《埃及王子》以及由迪斯尼公司根据我国南北朝诗歌《木兰诗》改编而成的“花木兰”,等等,各具特色的地域性传统文化经由动画作品的二度演绎,被转换为易于为现代人接受和喜欢的艺术形式,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播种到大众的心田。一些动画作品也因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独特魅力获得商业成功,一个基于以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播为特色的动画创作热潮似乎已然到来。

然而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当《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动画片以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最大卖点风靡全球的同时,有学者认为作品所呈现的东方文化元素只不过是个噱头,是东方外衣下的西方文化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和思想内涵的亵渎,而商业化的手段才是吸引大众的根本核心。从认知角度上说,地域性传统文化作为曾经的人类思维、情感与行为的载体,凝聚着人类文化记忆的点点滴滴。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出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亦能展示出“我们从哪里来?”与“我们往哪里去?”的深层意义。因此,地域性传统文化保护的实质和终极目的都应归结为“本体真实”的保护。在这个意义上说,原汁原味的“本真性”原则乃是以传统文化传承为特色的动画作品的核心价值。然而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动画媒介作为现代消费文化存在的物质性基础之一,早已形成了巨大的文化产业。尽管在以文化传承为特色的动画作品中,形式各异的传统文化资源构成了创作的重要元素,但是,现代社会市场逻辑的巨大影响力和渗透性,使动画创作本能地受到大众趣味的潜在制约,传统文化的“本真”属性在与动画产业“商品”属性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显然,在以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播为目标的动画创作实践中,文化传承“本真性”所体现的精英意识形态与动画传媒相互借重的初衷在这里出现深刻的分裂,以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为特色的动画艺术生产受到了“本真性”与“市场化”的双重制约。理清文化传承中“本真性”与“市场化”的关系,是本文探究的重点。

二、地域性传统文化动画传承中的“本真性”与“市场化”

(一)文化资源的“本真性”与动画作品的“本真性”

所谓文化的“本真性”,意指文化发展和展示中的真实性和自然性。在笔者看来,“本真性”在动画创作中可分为文化资源的“本真性”和动画作品的“本真性”,以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播为特色的动画作品的文化价值存在于其资源的“本真性”之中,文化资源的“本真性”是动画创作真实性的重要保证。但是,两者在程度上是不同的。前者追求的是文化传统的保存和文化环境的本体真实,而后者追求的则是观众在动画体验中所获得的真实感受,是一种观看主体感受上的真实。观众感受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往往使动画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因素拥有不同的真实度。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动画传播中的“本真性”问题可以产生这样认识,首先,传统文化并不等同于传统文化动画作品。也就是说,不管动画的艺术生产如何追求作品的真实性,由于观看主体对“本真性”的体会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和场景内进行的,他们不可能体会到绝对本真的传统文化,所以,“真实的传统文化再现”并不等于传统文化本身。其次,观众的观看动机虽然是追求文化的“本真性”,但是作为传统文化的旁观者,他们固有的文化背景会不同程度地制约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领略程度,因而最真实的传统文化未必是最好的动画作品。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享受到的乃是创作者从传统文化这个庞大而复杂的文化体系中根据观众的构成特征从传统文化资源中精心提炼、加工、组合和包装的,是最易于被观看主体接受的外显性文化因素,而不是这个文化的全盘托出。央视《快乐驿站》栏目是在挖掘传统文化素材基础上取得高额回报的代表作品。该节目以传统文化传承为切入点,将FLAsH动画和传统艺术形式相结合,全新演绎传统曲艺节目。作品造型采用抽象与写实结合的手法,追求神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本真,观众在获得欢乐的同时,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种久违了的熟知感和亲近感。显然,作品中的“本真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标准,对它的理解还存在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可能性,单纯的文化“本真性”传承视角恰恰不能解释文化的本质。

第5篇

显然,它们激发我们的艺术灵感。任何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都会有着独特而强大的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在欧洲,沉淀了数千年的欧洲文化,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香榭里舍大道,你可以感受到古典与现代、豪华与气派、高雅与华美、显贵与朴实、人文与自然的魅力。在巴黎,目不暇接的各种艺术展览、服装设计大赛、五花八门的艺术节使人们随时感受到现代社会的艺术文明;尽情领略到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精神面貌。而中国,这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时刻影响着中国的现代艺术。虽然没有西方的工业革命和美国的商业文明,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学,传统节日,文化诗词,中国戏剧都世代相传。它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

作为“人类昨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传统文化,其实只是一种相对的概念而已。我们不能一提传统文化,就想到落后,实际上被保留下来的真实对我们今天和明天能够产生巨大影响的,这些被保留下来的是都是人类文化中的精髓。从我国庸久的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如果要立于不败之地,那就要勇于吸收,敢于创造,善于交融。近些年,近代的中国文化一直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蹒跚而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的激情碰撞,最终的结果是两种文化都会汲取对方的精华,并且充分融合,从而共同进步。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创造、善于交融才能发扬中国的文化。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的影响,事实上处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今,当我们在不断追求时尚品味简约的现代艺术的同时,却很少能够正确地认识传统文化对艺术的各种连带影响。站在历史的角度,传统文化即是一些物质与精神的沉淀,使得物质得到改进和创新。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常常所说的“设计引导人”与“人引导设计”这本身就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对我们的生活习惯还有思维方式等最直接影响的就是“传统文化”。千百年来,中国古代艺术一直遵循着一种独特的形态去发展,我们在引导人的时候同时也在引导自己的方向。当人们具备了一定的共同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就走到一起了并带着一定的时代特性往前发展了。

传统文化、艺术是古代祖先们根据当时生活总结出来的精粹经验体现,流传,让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历经磨砺,百淘留金。尽管现代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成熟,但多元的价值观往往令许多艺术流于形式而无法达到返璞归真的最高美形式。如何从文化艺术角度完成中国民族文化复兴?很多有识之士共同的认为是:充分利用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纵深挖掘传统文化美根源,理解创新,让传统文化嬗变、充实为现代艺术之美,进而形成我国民族文化的复兴。艺术是需要不断创新的,但是,我们也决不能因为要创新,艺术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

第6篇

近年来在设计界吹起一股“中国风”,它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以中国元素为表现形式,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有着自身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中国文化永远是艺术设计创作的灵感源泉。例如,中国书法其水墨的效果在展示中的应用,用形写意的思维的体现;中国结符号在展具或展示动线上的运用,体现吉祥如意的中华传统祝愿,它不仅有着复杂曼妙的曲线,还可以还原成最单纯的二维线条,带着飘逸雅致的韵味;武术柔中带刚的招式抽象到展示设计中光线的变化;还有各种如龙凤纹样、饕餮纹、雷纹、如意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的创作灵感等等。展示设计师在深刻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思想理念,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的人在深层意识中连接起来,并酝酿、提炼民族艺术中的工艺制作方法、原理、符号、特征、色彩以及某些表现形式,把它借用到现代设计之中并辅助以现代科技手段、新型材料和新的工艺流程,使作品给人以更深刻的思想共鸣和视觉感招力,在此种力量的驱使下,民族血液和精神力量得以升华[2]。展示设计可以说是文化艺术与科技技术的结合,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支撑着我们整个文化艺术的精髓元素,丰富了其内涵。要深刻的明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个道理。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披乌斯,主张艺术与技术统一,实践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强调设计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等等思想,就是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精神[3]。今天我们更应深知民族传统文化于作品的重要性,创作时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才能体现出设计的民族文化底蕴。

2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展示中的应用途径

现代展示的民族化进程,认认真真地把展示设计和中国元素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给展台涂上红色,加一个图案。

2.1借鉴传统图案,用现代表现手法在展示中应用,以追求新意。传统图案即由历代沿传下来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图案。传统图案要在展示设计中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就需要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上进行再创作。设计中运用传统的形态、细节,遵循原有的结构特点,将这些图案语言运用得当。在我们应用这些图案和符号的时候,需要注意三点:一是不要为了使用而使用,要充分考虑到这些语言是否与表达的主题一致;二是不要把不同风格、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传统元素同时堆砌;三是要考虑其造型和色彩装饰及文化寓意是否很好的融入了整个展示主体。

2.2把握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使现代展示设计具有浓厚的民族韵味。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更加渴望亲近自然,寻求精神上的回归。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进程中,儒家、道家、佛家推动着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儒家文化的哲学理念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崇尚自然。这种自然情怀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反应到展示空间的处理和陈设设计上,巧妙的处理展示空间与非展示空间的交融,把“借景“这一思想融入展示空间的设计之中;道家文化应用在展示设计中,其风格是诗情画意的高雅,通常用传统的色调,淳朴古雅的材质,简约纯净的纹理,来营造让人祥和宁静的心境;禅宗所提倡的是随缘任远,虚静禅脱,展示雅致而利落的线条,偶然随机的展示设计思维的运用,营造宁静舒适的氛围。

2.3用提炼概括、分解重组、联想与创新结合的方法,让现代文明与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设计师在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中提炼概括,捕捉和发现美,使其成为设计创作的素材。对这些民族语言提炼和拼接,再对这些语言组织构成,传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结合现代的设计意识,运用构成原理、视觉传达的优化、交互体验等知识,打破有些传统元素中的过度平面化、写意化、单调性。贝律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无疑是现代文明与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的借助水景与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相互辉映。飞檐翘角与建筑细部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新屋顶被现代设计重新诠释,玻璃屋顶与石屋顶相互的映衬,演变成一种奇妙的几何效果。

3民族传统文化对现代展示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推动

第7篇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十分讲究形式的社会,所有起居,祭祀,政治,经济活动都必须严格按照规矩进行有秩序的活动。中国的设计中可以发现方形、圆形运用的非常多,可能是和“天圆地方”的观念以及“规”“矩”“准绳”的工具相关。中国古代造物者不仅发现了“方圆直平”的形状规律,而且根据这个规律探讨制定出“规矩准绳”的设计法则,古人所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指每件事情都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形式法则。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书法。其内容主要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等,书写时注意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书法的“法”就是程式,方法,形式的意思。书法,笔法严谨而又变化无穷,抽象中又带有具象,是意象艺术的代表。书法艺术的整体布局是感觉和经验的总体把握,一切依赖行笔时的内心情感的变化,加上纯熟的技巧运用,就如庄子笔下的“庖丁解牛”。又如中国另一传统文化——国画。通过运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方圆粗细、干湿浓淡等不同处理,去追求笔墨的节奏、韵律、动态、气势、性格、意趣之美。中国书画的用笔都要求有力,首先肯定的是生命力的存在和发展,同时还是一种人格的、道德的、精神力量的表现。此外,中国文人画的笔法规则十分严谨、周密,据齐白石的曾孙齐作夫介绍,齐白石教画虾画蟹,十分明确的规定画一只虾或一只蟹的笔数。另外还有戏曲文化,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内容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音乐,舞蹈,唱歌,武术等多种表演形式。程式化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特点,其形式符号:脸谱、动作、道具、曲牌、板路等都具有明确的形式特征。

这些文化形式中都能够很清楚的看到“规矩”的存在,这样的准则是一直伴随传统文化的发展的。中国的礼法严格规定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伦”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君臣关系。其中君臣关系具体体现在古代的建筑上,因为建筑在古代是作为一种彰示上下等级制的重要形式,它们是服务于“礼”的形式建筑。城市与宫殿的关系,是以君王的权力为中心的形式设计,将宫殿的位置设计在王城中央最重要的位置,就是强调了统治者的权威。宫殿式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除了满足帝王的物质生活要求外,更主要的是以其巍峨壮丽的气势、宏大的规模和严谨的空间格局给人以强烈的精神感染,体现帝王的权威。另外在服饰的设计上也充分体现了等级分明,中国服饰的形式设计,自周朝以来,不断加强和完善,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在中国古代,什么样的人,什么等级的人必须穿什么样的衣服,已经形成了传统和习惯。如在唐朝时规定,黄色只有皇帝和皇亲可以使用,而官员的等级也以服饰的不同色彩来区分,如三品以上是紫色,五品以上是朱色,六品的是绿色,七品的是青色,这种以色彩来区分的形式非常醒目明了,封建社会这种等级观念在服饰设计上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生态保护观念在设计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生态观念相对来说形成时间较早,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具有全局、生态大平衡观念的民族。对于自然生态的保护、对人文生态的重视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各个时期的各个派别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自然生态保护观念,甚至是人文生态的平衡观念,这样的生态观念指导着现实生活中设计的方方面面。如中国传统民居的选址在风水术应用上都有所研究,在建造民居时,一定会在强调周围要有风水林,这样繁茂的草木藏风得气,可使子孙后代气运昌盛。现在有人认为风水是迷信,其实这正是古人对自然生态的观察和思考之后得出的一些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的法则。在这些法则中,渗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而中国古代生活用品设计之中也有这样的体现,如汉代铜灯—虹管灯,灯体有虹管,灯座可以盛水,利用虹管把烟吸入有水的灯座中,可以防止空气污染。这样环保的设计在古代就已经有体现。而在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环境情况越来越不乐观,全球气候异常,温度不断升高,城市化,现代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正在爆发。人们已经重视到这个问题,自然环境保护观念早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类设计中普遍度能够看见环保概念的元素。

第8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型企业文化;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033-02

知识经济条件下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组织层面的学习行为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培养企业的学习型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及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在组织建设以及学习修炼等方面都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对于现代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 [1]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在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导入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学习型企业文化高度重视人的因素,既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又重视企业和员工的协调发展,旨在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形成共同价值观,激励自我超越,以学习力提升创新力。与其他类型的企业文化相比较,学习型企业文化具有自身的明显特征。

1.学习型企业文化强调学习型的思维方法。这些思维方法主要是系统思维方法和心灵转向的自我超越,这是学习型企业文化源源不断的主体创造来源。在这种企业文化中,企业组织成员从最高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能系统、全局、动态地思考与认识企业各种价值链,都能注重成员自身的反省与体悟,是对分割的、片段的、静止的形式主义和经验主义思维方式的超越。

2.学习型企业文化与组织学习具有密切的联系。学习型组织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所面临的竞争更残酷,唯有通过提倡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来提升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组织在激烈竞争中的优势。因此,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显著特征是普遍的学习。在学习型企业文化组织中,员工都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学习,不仅有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文化、科学技术学习,而且更主要的是在进行修炼式的学习。

3.学习型企业文化重视组织成员的发展。在学习型组织中,人真正成为组织的中心,组织存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利润,为了资产增值,更是为了给每个成员创造一个能施展个人抱负、进行自我超越的环境。因此,我们说学习型企业文化更关注员工的发展,它比传统组织更多地营造适合员工发展的组织环境,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管理。

4.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一种鼓励个人学习和自我超越的企业文化。倡导员工个人学习和鼓励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的基础。在学习型组织中,学习包括三个层次,即个人学习、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其中,个人学习是组织信息获取和加工的基础。在学习型组织中,通过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塑造,积极引导员工加强自我学习和能力提升,同时倡导员工树立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使企业全体员工在这种学习型文化的影响下,建立与企业愿景一致的个人学习目标,全心投入,不断修炼,自我超越,将学习作为个人的终身学习。这样,企业就以个人追求不断学习为起点,引导形成学习型组织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

5.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一种建立共同愿景的学习文化。员工学习过程要实现自我超越,必须将个人目标和组织愿景联系起来,建立企业的共同愿景。企业文化中的共同愿景可以使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工作和学习的目标趋向一致,激发出员工的创造力、进取心和信任感,有助于团队学习精神的形成。因此,培育一种促进建立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的企业文化是学习型组织的使命,也是学习型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与现代学习型企业文化具有诸多相通之处。现代企业在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共同愿景的建立

在中国古代,《孙子兵法》中指出,兵家的制胜之道,以“主孰有道”为首,所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 [2]在《淮南子》中,也有“上下一心,君臣同志”的论断。可见,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共同目标的建立,并希望通过“上下一心”来强化组织的整体意识,激发组织成员的共同理想,从而形成众志成城、摧城拔寨之势。

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向往的意象,包括组织的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它是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鼓舞和感召的力量,为组织学习提供了焦点和能量。共同愿景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并传导到组织各环节中,从而引导人们团结协作、共同进退,提高组织的整体性和效益。共同愿景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理念,能够唤起人们的希望,特别是内生的共同愿景,能够在员工心中注入活力,促进员工素质和企业文化的提升。

共同愿景是建立在个人愿景之上的,个人愿景的力量来自于个人对愿景的关切和信心,共同愿景的力量同样来自于组织成员对愿景的关切和信心。所以,共同愿景应该是人人衷心向往的愿景。在共同愿景下,每个组织成员都能自觉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从而达到精简机构、效率提高的目标。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团队学习的形成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和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同时,“和谐”观也要求人们倾力合作,精诚团结。“和而不同”揭示的就是不同特质的事物、不同特点的人之间,可以通过和合的方式,达成一个完整、和谐的存在。先哲们的这一思想与现代的“团队”意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强调“活到老,学到老”,“温故而知新”,对于当今提倡团队学习精神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谓团队学习,它是建立在“和谐”和“好学”的基础上,是发展企业员工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动过程,它鼓励人们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形成整体大于个体的学习效果。

学习型组织强调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是学习型组织最本质的特征。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提升方式,也是一种增进团体智慧的过程。团队是最佳的学习单位,它必须学会如何萃取成员的智慧和才能,确保整个团队既具有创新性,又能协调一致地行动。团队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它不但可以改善团队的搭配与和谐,减少组织成员内部的消耗和磨损,还可以共享知识,产生创意,使团体智慧远远高于个人智慧的总和,而且在复杂的问题上,能够做到比个人更有洞察力,更为聪明。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心智模式的改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本位文化,注重对自身的反省。如“吾日三省吾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理念都首先要求端正自身心态,然后对他人进行判断。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一样,员工们不能总以原有模式来观察和分析世界,而应该不断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站在新的角度、采用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

心智模式是指人们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反应,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的经历的积累,包括社会道德伦理观、世界观、人生观、社会阅历和历史传统等。这些长期的积累导致不同的心智模式,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改善心智模式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错误,获得成功。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心智模式的正确性,才能不断改善个人的发展水平和方向,获得进步和成功。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整体思维方式的构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传统哲学提出的“气一元说”、“阴阳五行学说”,甚至中医理论提出的经脉论、脉象论等,本质上都是系统论。这些理论的目的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是一种系统思考的方式。企业组织也是一种系统,是由一些部门、人员等相关因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因素通过多种复杂的方式和渠道相互之间发生影响。系统思考的修炼方式,就在于要求扩大人们的视野,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理解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能够顾全大局,从企业整体利益的角度处理面临的问题和危机,找到持续有效的解决对策。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思考,就是把需要研究的事物看作一个系统,分清其中的组成部分和相互联系,并从总体的角度把系统中的人、物、能量和信息加以处理和分析。根据系统思考的方法,对管理要素、管理组织、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对企业组织现实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控制和协调的时候,不能局限于细节和局部,而应该从全面和系统的角度来进行思考,以把握长期和近期、全局和局部、静态和动态之间的关系。

(五)中国传统文化与自我超越的实现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在孔子看来,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可以视之为个人思想道德的成长过程,以及个人品性的修炼过程。儒家所推崇的“为己”和“为人”的思想,注重“内圣”的追求,也是人格的完善过程,其目标是要达 到理想的精神境界。道家的修炼思想与儒家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家中的代表人物庄子所追求的“逍遥”境界,就是要求人们摆脱各种名利的束缚,回归人的本性,这本质上也是一种思想的自我修炼。

自我超越的目的在于创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自我超越的理念要求企业员工突破极限,通过技巧的精熟,战胜自我,不断进步,实现个人技能和人格的升华。自我超越把企业愿景作为驱使员工前进的目标。自我超越是个人成长的学习修炼,它以提高个人才能为基础,却着眼于更高的目标;它关注精神的升华,但又不局限于精神层面。自我超越需要人们全身心投入,不断进行创造和超越,这是一种真正意义的终身学习。

由自我超越的员工所组成的企业组织,以个人的学习为起点,不断向更高的学习目标前进,形成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学习型组织使组织成员从契约的关系中解放出来,即从工具性的工作,转变成精神层面的工作,建立组织内良好的互助关系,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潜能,提高每个员工的学习兴趣,培养高尚的学习精神,从而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张德,剑平.业文化与CI策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第9篇

【关键词】时代性;文化的主导权;平民化;生活化

有人说,影视作品“平实化意识的自觉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承继,有利于打造电视剧的民族文化品牌”,作为一个影视艺术爱好者和华夏五千年悠久文化的追随者,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当代影视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系给予足够的重视。

诚然,影视艺术是诸多艺术类型中最具时代特性的一种艺术样式。影视艺术的时代特性一方面是由其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其内在的美学品格。影视作为一种文化既具有其他艺术样式难以比拟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也是接受范围最广的艺术形式,同时由于其市场化、商业化的特点,影视作品也成为最受大众影响的一种艺术形式。影视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突出的审美意识形态特性的社会现象,其市场形态表征着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与内涵,同时,影视艺术的发展与衍变又势必受到民族审美心理、伦理道德水准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某一国或者某一民族的影视艺术要健康、继续的发展就必须同时兼顾到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电视文化的时代性

一在现有的诸多艺术种类中,电影和电视无疑最具有时代性的。电影和电视在当代艺术文化的发展中,无论其表现形式、艺术语言,还是其文化意蕴,都体现出浓郁的创新意识和时代特征。笔者认为,影视文化的时代性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与商业并重。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向社会售票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公映电影《工厂的大门》标志着电影的诞生。影视艺术自诞生之日起便和市场有了割不断的联系,经由百余年的运作,已成为一门具有鲜明市场特性的艺术。同时,由于影视作品通俗性、大众性特点,以及其艺术表现形式与内涵的丰富性,使得影视作品同时具有了娱乐与审美的双重功能。综观当代的影视作品,不难发现,娱乐的未必是优秀的、美的,但优秀的作品之中必定有娱乐的成分,只有关注艺术接受者,让广大观众得到愉悦感和满足感一,与其审美经验和审美期待产生共鸣,影视作品才有市场,也才有能力继续运作。因此,影视文化的娱乐功能显然大于文学等艺术种类,只有在将市场牢牢把握的同时关注文化内涵,才能算是优秀的作品。第二,传播的迅速和受众的广泛。影视文化,特别是电视,其传播区域的广泛和速度的迅捷显然是无以伦比的,由此也带来了艺术信息的极大增殖,以及人们对现代传播媒体的高度重视;.同时由于影视文化艺术作品传播的迅捷和覆盖区域的广泛,影视作品,特别是电视作品,几乎在面世后的第一时间就会受到社会的关注,观众的审美情趣与接受心理以及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评判,这些因素也对影视文化极大的压力和挑战;第三,对现代科技的倚重。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附属产物的电影与电视艺术,愈来愈离不开最新科技成就的促动;每一项对艺术可能产生影响的科技成果,几乎都会同步地运用于电影电视的制作与传播之中。因此,可以说影视艺术作品体现着时展的脉搏和大众审美理想和接受心理变化的曲线,影视文化的健康发展首先必须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二、冲击·反思·回归

回顾电影诞生后的这一个多世纪,我国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对外交流一直是输入大于输出,这与我们的综合国力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直接相关。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在汉寸外文化艺术交流方面的不对等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我国的影视文化在艰难成长的同时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误导。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人们采用高科技手段,大大增进了信息流通和传播的效能,对于文化艺术活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驱动着文化艺术事业的整体性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伴随信息化而来的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文化模式对我国的文化安全与文化有着负面的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西方一些人坚持所谓“西方文化中心”论,更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鼓吹所谓“文化一体化”,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强加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基土之上;在国内,也有一些人持类同的观点,似乎一提及国际间文化交流,就应该是对于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的盲目引进。然而,和影视技术与制作、艺术市场管理科学等具象的科学技术不同,影视文化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和民族性,不能以某一种文化模式来规范和代替其他国家或者民族影视艺术的发展。有感于此,很多有识之士提出了维护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的主导权的倡议,“中国电视剧要坚持‘民族性’和开放的姿态,并且坚决反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渗透,保护自己的“文化”。

丹纳曾经说:“不管在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情形之下,总是环境,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的种类。”如果一味追随西方文化的审美情趣,一味追求高科技手段带来的视觉效果,一味依赖市场条件下的商业运作,而背离我国影视文化生长的土壤,只会逐渐扼杀其生存的空间。曾经指导过《推手》《喜宴》等深刻挖掘新时期下民族心理擅变的优秀作品的华裔导演李安指导的电影《卧虎藏龙》就是值得反思的。影片虽然讲述的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式的含蓄的爱情故事,也夺得了200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却没有在国内取得预想的收效。究其原因,蜻蜓点水、燕过无痕式的武术动作吸引了西方人好奇的目光,却忽视中国观众原有的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这样的处理自然不为中国观众接受。当地中国并不乏优秀的影视制作公司和艺术家,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开掘广博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宝库,使之生成更强大的艺术影响力。从本质上讲,提高当代影视文化水准最根本的在于植根于本国和本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同时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先进的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我国影视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才能够使其为广大国内观众喜闻乐道,并且逐步在对外文化艺术市场上站稳脚根,产生更大效应。

三、影视文化的生活化和平民化

改革开放之初的十几年间,我们的影视工作者曾经走过很多弯路,有一批盲从于西方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的作品问世,经过一段时间的仿徨、挣扎和沉寂之后,中国的影视文艺工作者逐渐摸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近几年一,以平民和家庭伦理为题材的国产影视剧的实践,在中国影视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值得肯定成绩。观众对那些反映平实生活的电视作品反映的热烈程度远盛于其他风格的影视作品(其中反映当代人婚恋困扰的有王海翎《牵手》,万芳的《空镜子》、《空房子》系列,还有关注挣扎在城市生活底层的农民工生活状态的《生存之民工》等)。平实化是传统美学的重要法则,影视文化艺术平民化和生活化意识的自觉回归就是对传统美学平实化法则的继承。这种有意识的反思和回归有利于打造影视艺术文化的民族文化品牌。而在去年沸沸扬扬的批评声中落下帷幕的“超级女生”选拔活动,不论其文化价值含量究竟有多少,但是正因为功利的存在,在“超女”评选进行过程中出现的凌乱感和在年轻的“超女”之间发生着的吵闹,让平民受众感觉到市井生活的亲切感,让他们找到了最需要的,也是最真实的感觉,也因此让湖南电视台声名鹊起,树立了自己的文化品牌。

马克思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虽然影视文化艺术是最昂贵的、受市场制约最强的艺术,受到成本大、版权引进以及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局限性,却是当代中国传播范围最广、最迅捷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广大的影视艺术工作者不能不关注中国的社会现状。目前我国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陆,城市和农村贫富差距比较大,而这个拥有九亿农村人口的涣涣大国,不可能忽视占全部人口四分之三的农村受众和城市普通百姓的经济接受能力和审美价值取向,不能不把更多精力放在对传达他们审美理想上。目前,大众审美文化的崛起和兴盛是影视文化艺术市场的突出表征,这是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必然现象,符合马克思对于第一性和第二性的论断,同时也是对传统美学思想平实化的回归。

第10篇

论文关键字:传统图形 视觉文化 表现 包装设计

论文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由于其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孕育而成,故而其设计理论常以中国哲学、传统文学、东方史学等形式间接地被表达出来。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包装设计中传统图形的应用,视觉文化对发展传统图形的影响,利用视觉文化传统图形的发展,深入揭示如何更好地在包装设计中应用传统图形,在视觉文化时代背最下如何更好地使传统图形创新发展形成独特的中国包装设计风格。

在社会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文化通过劳动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思想家们智慧的提炼与概括,逐渐形成一系列优秀的文化特质,其中,中国传统设计文化也同样在社会变革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这些优秀的传统设计文化固然具有文明与文化的一般共性,但由于其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孕育而成,故而其设计理论常以中国哲学、传统文学、东方史学等形式间接地被表达出来,具有更为鲜明的中国特质,对于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一、中国传统图形的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图形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类生活需求和审美方面,它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社会前进步伐产生与变革,来源于生活和历史,又是人类社会性、个体性、群体性等方面的文化基础与发展动力,是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交际生活以及其他生活浓缩的产物。

在我国,可以被称为“传统图形”的符号和图形,数量是非常多的。一部视觉史也是一部文化史,同时也是一部历史,科技进步和全球信息化,从某种程度上缩短了时空差,人的想象随着时空概念的变化而延伸,设计也逐步从平面向三维四维延伸,设计中的空间化与科技化为我们展现出丰富的空间图形符号。

中华民族历经了13个朝代,具有五千年的深厚历史文化载体,中国设计艺术曾一度引领世界风向标,而在传统图形艺术的发展上,中国设计艺术一向具有独特浓郁的东方风格和高度的艺术表现形式,国际各国设计界都为其丰富性、多变性及如诗般的奇思妙想所深深吸引,作为一名中国人则为其成就感到自豪。曾有学者说,“工艺美术是测定民族文化水平的标准,在这里艺术和生活是密切结合的”,而图形则是工艺美术的灵魂,它和生活的脉动息息相关,社会大环境影响艺术的生成,同时艺术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形态,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并伴随着现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填充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上,两者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这些图形在各个时代呈现不同的风貌,历史条件决定了图形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就艺术的精神层面而言却是一脉相承,它们有的精致秀美,有的粗狂雄浑,有的朴素,亦有潇洒,相互交错,相互攀生,为中国文化史增添了一抹亮色。

翻阅历史我们发现,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巫术礼仪、自然崇拜、图形记事,使晟早的传统图形得以产生。图形在设计中三种作用是程度不断深化,信息含量更加广泛的过程。图形在设计中起着象征的作用,它与所指涉的对象间无必然或是没在的关系,它是约定成俗的结果,它所指涉的对象以及有关意义的获得,是由长时间多个人的感受所产生的联想集合而来,即社会习俗。正式以图形的潜在象征意义展示在人们面前,它含义表达准确有效而且无可挑剔,而这正是图形由单纯的视觉图像作用经由其内在因果关系具有指示作用,再由长时间多个人对其的感受联想赋予它更广泛的含义,飞跃为象征作用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图形意义不断升级的过程,由此可见,图形为了使设计中具有思想感情的信息更准确有效地传达,需要一个图形不断深化的过程。但如果一味盲目地追求传统图形,是不责任的行为,设计者只有认真了解传统图形与设计的关系,才能合理准确地把图形运用到设计中。

二、中国传统图形在包装视觉设计中的体现

设计文化中的包装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只有这样的包装设计才更具有内涵、更有生命力,这不仅是设计质量的好坏,同时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现,在世界局势稳定的条件下,各国家间的竞争已从单纯的硬件实力上升为软实力,文化科学的高度直接影响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尖端的科技、一流的设计理念和众多的设计人才为其争得了设计界的绝对话语权,作为中国,一个曾今的世界文明古国,一个有着曾足以影响世界的国际地位的国家,我们的包装设计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下建构自己的设计理念,合理运用古老的东方文化,并融合吸收世界其他优秀文化,最终发展为既符合国际化视觉语言,同时又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包装设计,是值得思考的。

随着当前“视觉文化”设计风潮的到来,使我们处于一个像通货膨胀的‘非常时期’,有人形象地将这个时代称之为“读图时代”,可见视觉因素对人类的影响之大,图片相对于文字具有更直观、更有效、更快速、传播途径更广阔的优势,这决定了视觉文化将不可避免的成为设计主流。在这个时代,图像将压倒文字,图形语言将成为这个时代文化的主流传播方式。图像,已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进而形成我们今天的文化形式。“形象”符号已经超越了“语言”符号,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了核心的地位。使我们不得不承认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到来,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在推翻旧有的实际思想的同时,也为中国的设计师创造了一个机遇。

对于传统图形在设计中的应用来说,突出视觉效果最大化的艺术表现方式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本民族自己的传统文化。视觉传达设计就是“图形语言化”和“语言化图形”,为了达到信息传达的目标,设计师需要始终不渝地寻找、挖掘并创造出最佳的视觉语言,借以表现传达自我的设计理念和艺术主张。传统图形拥有丰富的符号表现方式和独特的视觉魅力,因为缺乏媒体的关注和传播的渠道而渐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将给传统图形带来新的机遇,将大众化的文化形态,通过极具冲击力的表现形式,使传统图形的视觉魅力得以充分发挥,用通俗易懂和传播途径广泛的视觉语言,使传统图形更具亲和力和大众性,也在无形中加大了产品的信息传播有效率。视觉语言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视觉表现可以让不了解传统图形的人们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更加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传统视觉符号的大众化让人们更容易读懂传统文化。

在现代多层次交叉的信息环境中,创造设计作品的个性化,将各有利于强化视觉冲击力,起到出奇制胜的传达效果,同时它吻合了现代人的文化心理和视觉环境,更加适合于视觉传达的表现。视觉文化传播的全球化,在让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冲击的同时,也为民族文化走出国门创造了机遇。这需要我们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坚持作品中视觉文化的独创性与多样性,运用中国传统图形、传统文字和传统色彩,再融汇国际潮流设计理念,不断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统文化的大发展。

针对处于在视觉文化时代的中国包装设计,提出“在传统 文化精髓与世界先进文化融合中创新”“创新中求发展”的设计观点,就传统文化对中国设计的影响、传统图形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视觉文化时代我们的包装设计发展道路以及我们传统图形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意义进行详细系统论述。力图通过对中国传统图形、传统文化、视觉文化的研究,来挖掘包装设计与传统民族文化的内在关系,以及传统文化与世界各个民族优秀文化相融合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利用自己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积极适应国际竞争大潮流,这就要求设计师对传统文化要相当理解,把握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作用于意义,把设计过程做到一个去伪存真,不断提炼、不断深化创意的过程。视觉文化时代为传统图形的创新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通过视觉表现对传统图形进行创新融合,如对西方传统图形中的现代性视觉元素的合理运用,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辅助开发等,更好的为传统图形创新中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为传统图形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最终促进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中国传统图形的表现意义

通过了解世界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更加深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的传统文化表现、设计思想与以欧美为主的西方人的文化意识形态、设计思想都有各自独特的源流和特点,两者互不冲突,相映生辉。西方人的文化表现和设计理念,由于其开放的社会环境和民族风气,体现出一种扩散式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思想,带有表现独特个性的特质,在视觉设计作品中充满了现实主义的自由性和个人意识,崇尚个性张扬,不受束缚的思想,西方的设计思维方式是一种理性的分析和归纳总结的方式,具有严谨紧密的科学系统理论依据。其根本目的是求知,因此对所有的问题都要究根求源,都要经过形式上的逻辑思辨来把握,都是发散性思维与跳跃性思维的结合。

东方人的文化表现和设计理念,由于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展现出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思想表现比较集中,更加注重综合思考,带有感悟、神秘性和求同的特质,更加客观,追求事实依据,是一种经验式的直觉把握和直陈式的描述,具有含蓄低调典型的中国人作风,中国人自古崇尚自然,认为宇宙是无限的,人只是宇宙渺小的一部分,但他们并不站在自然的对立面与之对抗衡,而是投身自然,与自然融合为宜,即所谓的“天人合一”。

四、总结

中国传统图形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一定要进行文化创新,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传统图形才能获得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视觉文化对于传统图形创新的意义是,为传统图形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通过视觉表现对传统图形进行创新,同时形成系统详细的理念指导,如对西方传统图形中的现代性视觉元素的合理运用,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辅助开发等,更好地为传统图形创新中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为传统图形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最终促进自身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我国视觉文化的传播要想促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一定要转变观念,不断探索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与模式,形成文化体制建设,使视觉文化体制更加健全,加强我国视觉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完善产业体制,提高整体科学技术水平,形成结构趋于合理、体系科学完整的视觉文化产业。另外要加快改革我国的文化外贸体制改革与建设,积极鼓励文化产品参与到国际文化交流与市场中去,通过参与不断竞争,强化自身水平,不断进入,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杭 间,何 洁,靳埭强冲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5

[2]罗 虹,葛 凌,黎典明中国民族艺术与文化[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8

[3]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4

[4]张舒予.视觉文化概论[M1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3

[5]李慧娟.包装设计:品牌的塑造[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1

[6]连维建,傅兴,设计改变生活[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1

第1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图形;前世与今生;文化意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031-01

一、中国传统图形的谱照

中国传统图形的演变历数千年的历程,已经积淀出无数的华章,它彰显出历代建筑、墓葬、器具、地域民俗等方面的变迁及文化面貌,这些物品之间的精神纽带是令我们有别于世界上其他地域的古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唯一延续数千年不曾中断的文明。

《21世纪世界色彩百科全书》中对图形的概念是:“图案画”叫“考案画”、“意匠画”或“工夫画”,既讲究装饰性的美感,也注意重复制作的便利。我国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青铜时代的饕餮图形;春秋战国时期的蝌蚪文、梅花篆;汉画装饰艺术、唐代的宝相花纹、中国各种民间视觉艺术以及中国历代书法图形符号等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中,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图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沉淀、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以汉族儒道传统文化为中心特征的传统艺术体系,这一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同时也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

二、中国传统图形的“今生”

现代标志设计是中国传统图形的“今生”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载体,是文化发展的缩影,也是现代各企业、机构和组织,求生存要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部分。现代标志设计延续了以往标志的特征,在商业社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是企业形象系统的灵魂。

在传达商品信息、体现企业文化内涵的同时,标志以其卓越的情感性和精神性,表现出比语言更大的影响力。在商业竞争中,标志本身就是信誉和质量的象征,就是价值。特别在商业性活动中,人们对企业和产品标志印象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对其质量优劣、价值高低的评价。

现代标志的类型主要有政府和国际组织机构标志、公共信息标志、公共系统标、公共标识以及品牌标志。而现代标志的设计原则多样性:独特性、通用性、艺术性、通俗性、注目性、信息性、时代性和文化性。

三、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标志设计关系

传统图形一般以平面化的方式处理形象,减弱了客观对象的体积和厚度,注重形象的外轮廓和影像效果,强调画面整体中形态与形态之间的关系,努力追求秩序的美感,呈现简洁的纯粹的平面艺术。

传统图形的构图中常常在某一形的边缘内塑造另一形,体现出一种形与形之间的穿插和适应,这种形与形的相互适应,既完整地表现了物、合理地利用了空间,又巧妙地揭示出一种天然的秩序。而标志的设计需要的往往就是适形造型。

传统图形常常运用不同的透视法来构成画面,或使用焦点透视清楚交代结构关系;或使用散点透视灵活处理画面形象;或使用环形透视营造多方位画面感受;或使用反向透视表现近小远大的特殊效果;或多种透视同时并存,多角度展示表现对象。标志的设计也可以利用多点透视的表现方法来丰富形式语言,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传统图形在创意中经常会把一些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场景和物象创造性地组合在一起,而这种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标志设计。多时点、多视点的复合图形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变成了合理,有效地延续了时间、拓展了空间,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破除了自然定势对构图的束缚,使构图形式灵活多变。

四、中国传统图形文化意象

北京奥运会二级标志的设计,无疑都沿用了不同风格的设计思路即从中国传统图形和文化的宝库中探寻设计灵感,运用了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形式――中国书画艺术风格。如奥运会文化活动标志,设计表现为人与灯欢快舞动。灯笼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不可或缺的吉祥物,象征着团圆与喜庆,代表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再如火炬接力标志,设计灵感来源于“火凤凰”的概念,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鸟中之王,是吉祥、永生的代表和高贵美好的象征。以凤凰的形象作为火炬接力的标志,象征通过火炬接力把北京奥运会吉祥美好的祝福传遍全中国,带给全世界。

中国邮政标志是“中”字与邮政网络的形象互相结合、归纳变化而成,并在其中融入了翅膀的造型,使人联想起“鸿雁传书”这一中国古代对于信息传递的形象比喻。一组回旋错落的线条组成了一个平面造型为六面体的网络结构,那便是中国移动通信的标志。该标志线条纵横交错,首尾相连,其中包含了“CHINA MOBILE”的缩写“C”和“M”两个字母,使人联想起中国移动通信四通八达、无处不在。

第12篇

目前大学的教育奉行的更多的是功利色彩较浓的实用主义,除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外,大学生花在外语、计算机上时间远远大于对传统人文学科的学习上,不少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特别是缺乏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艺术和情操品格的陶冶,致使大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相比几十年前不升反降。现在大学生缺少的不是学习资源,也不是英语水平和计算机证书,真正缺少的是如何让自己在喧嚣中保持一份宁静,如何在浮躁中保持一份稳重。这份心灵的安宁何处寻呢?在物质文明远远超过精神文明,导致人心彷徨、道德沦丧、社会失序、世界动荡的今日,弘扬世界各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持并且善用传统文化的优点与特质,充实人类精神文明,提升人类道德涵养,化解一切矛盾冲突,促进自我乃至世界安定、和平,已经成为当前大学教育迫切需要完成的使命。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西方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融汇了中国大地上各民族文化同时又包容了异域文化成分而形成的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文化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伦理价值取向,以扬善抑恶为核心,以真、善、美相统一,以道德教化为目的的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的世界观注重世界的整体性、系统性,注意事物的变化、发展和互相联系,具有朴素的辩证思维方法。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甚至是涉及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大学教育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与全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是有密切关系的。从国际视野来看,我国虽然是一个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是一个经济大国、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从量的角度来看,目前世界文化市场份额,美国占43%,欧盟占34%,亚太地区占19%,其中日本占10%,韩国占5%,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加起来才占4%。从质的角度来看,我们文化不论是对内的凝聚力还是对外的影响力都十分薄弱,在各种文化相互对比中竞争力也不够强。改革开放让我们登上世界的舞台,可是发展到今天,如果说经济还保持着“顺差”的话,文化的现状毫无疑问只能用“逆差”来描述。

全世界物质上的“中国制造”已经非常流行,从衬衫到鞋子,从玩具到工艺品,几乎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但与中国对外贸易的“顺差”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严重“逆差”。以图书为例,2012年,我国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2061.77万册(份)、7282.58万美元,而进口图书、报纸、期刊则达3138.07万册(份)、3.01亿美元。与此同时,“哈日”“韩流”却盛行,我们的许多邻居在文化输出上早已悄悄把我们抛在身后。

一个国家和民族要真正屹立于世界,仅仅成为物质上的大国显然是不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我们想把中国建设为真正的世界强国,文化也应该立起来,应该让传统文化经由我们的传承与创造,成为精神领域的珍奇,汇入世界文化的海洋之中。文化要想立起来,首先应该在我们自己的大地上站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真正的活的文化,让中国人真正地活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谈到欧洲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的演进时曾经说,“教育本身不过是对成熟的思想文化的一种选编”。也就是说,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人类所创造的思想文化的自觉传承活动,这个传承不是全盘的,而是选择的,是在对各种思想文化进行一番审视、选择和编纂之后,才纳入“以文化人”的教育体系中。

根据涂尔干的“选编”理论,每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都必须对自己的思想文化进行“选编”。这样的“选编”,其实就为每一个时代的教育打上了特定的文化烙印,也为每一个时代的文化增添了教育的功用。尤其在社会大变革时代,这种“选编”往往更加大刀阔斧、惊心动魄。几乎每个民族都会对自己创造和继承下来的成熟思想文化进行反思和再阐释,使之符合那个时代的精神气质。用这个观点来审视我们的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教育应该负有责任。中医、中国书道与绘画、中华武术、剪纸、木刻年画、礼仪、节日与庆典等,几乎所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教材、评价中都是缺失或分量不足的。当下教育没有自觉履行对成熟的思想文化进行“选编”的责任,当今教育人根本没有从中国文化的长远发展来考虑教育的目标。

奥格本的“文化滞后理论”对此作了解释:“文化的各个部分不是以同样的速度变迁,有的部分快,有的部分慢,存在着滞后。”一般说来非物质文化的变迁要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变迁。纵观时下大学校,我们发现传统文化的缺失已将学生带入了一个片面和异己的地带。外来文化从各种大片到洋快餐,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们过的是圣诞节、愚人节,吃的是肯德基、披萨饼,喝的是可口可乐、星巴克咖啡,看的是美剧、好莱坞,崇拜的明星是乔布斯、奥巴马……我们的传统节日、传统饮食、传统服装,我们的民族英雄、历史记忆却距离教育生活越来越远。

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教育应该是文明复兴的新动力,大学应该是文化发展的新中心。没有教育对于文化的自觉“选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复兴和重建,也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为这既是国家文化建设与教育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求我们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的认知世界的智慧结晶。文化存,则民族存;文化亡,则民族亡。不能够简单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看成是几门简单的课程,它首先是理想,是信念,是价值。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次要求我们系统研制、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中医、中国书道与绘画、中华武术、剪纸、木刻年画、礼仪、节日与庆典等,只有走进课程,成为教学内容,才能够真正被学生掌握。传统文化教育必须用现代科学思维对传统文化下一番推陈出新的功夫,进行一次真正的“选编”,传统文化才能通过我们的努力重新焕发生机。

第13篇

“80后”“90后”的审美趣味,笔者拟从视觉文化语境中传统图式的创新性出发,探讨其在国家文化形象自塑过程中的核心价值。

一、视觉文化语境中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图式的创新性研究

通过对建筑屋顶、藻井和天花、斗拱和雀替、门窗和栏杆、台基和柱础、建筑彩画的传统图式进行分析,体会中、直、正、稳、对称、宽阔、空灵的建筑美感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学、哲学、风俗、礼仪等,结合现代设计美学理论,从中抽化出能够充分体现中国建筑图式风格的符号用于现代的建筑以及装饰设计,填补建筑图式在新时期创新性研究的空白。如何镜堂设计的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融合“天人合一”“和谐共生”“道法自然”的中国哲学思想,用传统建筑斗拱层层叠加的形式与传统红色,使作品既呈现出浑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又显现出国家文化形象自塑过程中建筑图式应有的核心价值。

二、视觉文化语境中中国传统装饰雕塑图式的创新性研究

通过对装饰石雕、玉雕、木雕、砖雕、雕塑面具、民间泥塑的传统图式进行分析,体会其“以形写神”的美学追求,掌握其夸张、概括、变形的装饰手法,结合现代设计美学的理论,抽化出新的装饰雕塑图式,填补其在新时期创新性研究的空白。如韩美林为大连老虎滩广场设计刻画了一群威猛雄健的下山猛虎,形象地吸收了商周时期青铜器、玉雕中的虎纹造型,以立体形式呈现、放大了其体量,充分表现了雄浑壮阔的阳刚之美,成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艺术精华,充满装饰美感的时代杰作。

三、视觉文化语境中中国传统装饰绘画图式的创新性研究

通过对历代壁画、民间年画、画像石、画像砖等的传统图式进行分析研究,掌握其构图的平面化与秩序化、造型的单纯化与理想化特征,利用提炼、概括的手法,结合现代设计美学的理论,设计出既有传统文化意蕴又有现代形式美感的具有创新思维的作品,填补传统装饰绘画图式在新时期创新性研究的空白。如张光宇在动画片《大闹天宫》中的形象塑造,融会了传统装饰图案的形式美、中国绘画的线条美、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现代艺术的多样化表现,形成了具有强烈个性和民族风格的装饰绘画语言体系,开创了中国动画影视的先河。

四、视觉文化语境中中国传统纺织品图式的创新性研究

通过对织物、印染、刺绣等装饰的传统图式进行分析,体会丝绸的高贵、印染的神韵与刺绣的典雅,利用归纳、简化的手法,结合现代设计美学理论,从中抽化出具有强烈文化内涵与优美寓意、情趣的视觉图式,用于现代的纺织品设计领域,增加作品的文化附加值,填补传统纺织品图式在新时期创新性研究的空白。如2001年上海APEC会议时各国元首所穿的中式服装,就是对中国传统纺织品图式进行创新的结果。面料上的团花图案采用中华民族向往幸福、吉祥、富贵的国花牡丹,浓缩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悠久文化,凸显出中国的民族特色。

五、视觉文化语境中中国传统金属图式的创新性研究

通过对青铜器、金银器、铜镜、景泰蓝等金属装饰图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体会中国先人附着于器物上的和谐之美、对称之美、连续之美、统觉之美的美学思想。结合现代设计美学的理论,从中抽化出大气、和谐的视觉图式,用于现代的金属图式设计,填补传统金属图式在新时期创新性研究的空白。如2009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美观而又独特的奖杯设计,就是结合了内涵丰富的中国古典图案纹饰的精品。女单冠军奖杯造型取材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国宝重器子龙鼎,奖杯上的凤耳造型结合了商周青铜器中的凤纹和传统刺绣、绘画中的凤形。男单冠军奖杯的夔龙双耳则结合了商周时期青铜器中的龙纹和金瓯永固杯的夔龙耳造型。

六、视觉文化语境中中国传统陶瓷图式的创新性研究

对陶器、瓷器的装饰图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形式美的角度体会其灵活的组织形式、优美的造型、生动的气韵;从内容的角度体会其蕴含着的丰富吉祥寓意和人文精神;从艺术的风格上体会其华丽而不流俗、丰富而不繁琐,生动自由而又庄重大方的传统装饰风格。结合现代设计美学理论,从中抽化出新的图式,填补传统陶瓷图式在新时期创新性研究的空白。如洋河蓝色经典瓶体与外包装设计就是对中华传统陶瓷图式继承与发展的最好阐释,一举荣获“世界之星”“包装之星”两项大奖。融合了“宁静致远”的淡泊,形成了有容则大的文化境界,体现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和对现代人心理的准确把握。

用何种形式来开展研究呢?笔者拟从三个方面来剖析。第一,沿用传统图式之基本形。沿用其形,融入当代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征,表达创新理念的同时也体现民族个性。主要是通过对传统视觉母体在现代视觉文化语境中形式的现代变革,即通过对传统图式解析,把其中最能代表原始图式的形提炼出来,直接用于现代的设计;第二,延伸传统图式之意味。掌握古代艺人是如何将“意”转化成“形”这一思维过程,并把这种思维的模式应用到现代视觉语境中来,体现出独特的中国气质。通过解析原始图形的寓意,归纳、总结传统,即视觉文化造型的内在规律,构建新的寓意;第三,传承传统图式之神韵。每一种图式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事件,具有特定的精神需求时所产生的,有其内在的深层次的精神体现,通过解构剖析,体会传统的思维方式,摆脱美学传统的物化表相,进入深层的精神领域去探寻,找到真正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又能够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现代视觉文化内涵。对传统图式内涵精神的把握作为创新性研究的重点,创新性图式的开发是难点,也是众多学者难以跨越的鸿沟。

只有文化强大才能立足世界。在跨文化传播的舞台上,要树立中华民族视觉文化的话语权,必须以“越民族越世界”的创新理念、多民族文化兼收并蓄的心态、全球化的创新视野、现代化的创新手段和多元化的创新方法,进行以民族文化为依托的视觉图式的创新,通过对传统图式语言的解析和研究,利用现代设计美学理论的形式法则在传统的视觉文化中寻找可以嫁接的切入点,在视觉设计、城市景观、影视动画等设计领域进行探讨,拓展在国际视野中中国文化形象的空间,扩展视觉文化语境中传统图式精神内涵与外延形式,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彰显视觉文化在国家文化形象自塑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为实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未来30年打造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注:本文为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的联姻》,项目编号:E08046)

参考文献:

[1]肖伟胜.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卡罗琳・冯・艾克,爱德华・温特斯.视觉的探讨[M].李本正,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1.

[3]何平华.视觉饕餮的秘密[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5.

第14篇

仔细品味这些女子,我们领悟到的是一种瑰丽的气质和一种深厚庄重品格的结合。汉诗中女性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当时大文化态势所规定的。首先,就是由当时衡量文学价值的双重基准决定的。具体地说,就是在汉文化大一统的态势之下,南方文化的尚美的浪漫气质与北方文化致用的实效功能的整合。汉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阶段,即有历史的继承性,又有时代的独立性,本身也是一个由内部不断矛盾作用推动着向前发展变化的过程。作为大一统的盛世中气势恢宏的文学,它兼容并包含南北文化和儒、道、型名、阴阳等各家特色。其中,对文化及其文学创作影响最大的是以庄骚为代表,以楚文化和老庄道家文化相融合为核心的南方文化精神。以《诗》为代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北方文化精神,两种精神之间的消长及相互作用。

儒家审美思潮对汉文字的要求:一是以礼乐制度规定了文学的审美范围,二是以致用精神规定了文学的美刺功用。它对文学的指导地位集中体现在汉代诗学观上。汉代诗学是汉文学审美、实用的标本。在文化现象上,表现为《诗》被尊为五经之首,地位无与伦比。从文学思想上说,其美刺、讽刺功能成为衡量汉代文学价值的基本准则。儒学始祖孔子为《诗》的社会功用作了定位,所谓“无邪”①的诗旨,以及“兴”“观”“群”“怨”②的庞大社会功用。而在《毛诗序》中又继承并进一步发挥了这些论点,将《诗》的社会意旨衍化成为所以“正得失、动天地、泣鬼神”“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政治教化作用,从而奠定了汉代诗学批评的基本形态。汉代诗歌创作基本上是围绕这种诗学观米进行的。汉诗作者在这样批评指导下创作的诗歌自然有意无意地强化其社会教化作用,力求诗歌为大一统治服务,于民于利都有教育改造意义。这一点,就规定了诗中女性须具有“内美”。她们必须拥有符合当时儒家道德伦理,审美情趣道德品质,作为一种社会道德理想的寄托,为诗外女子作表率。因此,我们看到汉诗中的女性才秉承了娴涉含蓄的风度、顽强坚韧的品质、积极健康的风貌。

于儒家社会教化作用之外,汉代诗歌并未经学化为枯燥无味、说教连篇的教科书,即是缘于儒家诗教影响不可抵御的楚文化的强大冲击。楚声,作为楚文化之代表,自汉初即己兴隆,汉初诗歌多为楚声。项羽的《垓下歌》之婉曲悲壮及刘邦《大风歌》之气势飞扬就是明证。

第15篇

三网融合时代草原文化的现实境遇及传播基础

“三网融合”又叫“三网合一”,是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在继承原有的话音、数据和视频业务,通过三个网络业务的整合,衍生出更加丰富的增值业务类型,如图文电视、VOIP(网络电话)、视频邮件和网络游戏等,极大地拓展了业务提供的范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通知》要求,三网融合第二阶段试点城市有42个城市入选,呼和浩特市是其中之一。如何应对三网融合时代变化了的时空环境,使草原文化精髓得以弘扬和推广,成了草原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草原文化以其原创性、多样性、融合性和波澜壮阔的历史性不断推动草原文明的车轮向前运转。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草原文化的主体将不再是某一个单一的民族,而应该是包含了生活在草原这一地理范围之内的所有民族、文化主体的多元共存,既有纵向传承,也有横向融合。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使草原文化具备了更大开放性、兼容性的特点,草原牧区、农村、城市共同承载、共同发展繁荣着草原文化。草原民族要想使传统经济不断获得生机和活力,就必须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要求,传承传统游牧经济的精髓,学习现代科学理论和现代生产方式,提高本民族的素质技能,积极主动地对本民族的传统生产方式和传统文化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以适应不断更新的现代生产方式的要求。

首先,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包含了草原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下生存、发展、对外交流的思想观念,是其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主要前提。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组成要素,必须准确地把握三网融合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积极推动草原文化加入到三网融合全媒体时代文化交流和互动中去,通过与异质文化的碰撞向世人展示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大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途径。在融入现代网络体系过程中,获得文化增长必不可少的内需动力,实现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转变,不仅是一般意义上应对WTO挑战的被动举措,而是自觉提高自身文化原创能力和生存空间的主动选择。同时,草原文化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是草原文化走向全国及走向世界的精神内驱力。草原民族早期“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为其广泛接触和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创造了条件,培养了草原民族豪放、大度的宽广胸怀,也使草原文化具有了兼容开放的文化心态,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的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其次,草原文化精华与全球化市场经济观念接轨。草原民族在历史上为开辟亚欧洲际联系通道,发展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商品交换作出过重要贡献,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草原文化具有鲜明的开拓进取、竞争创新、遵规守法、诚实守信等文化特质,都是与现代市场经济文化接轨的重要条件。草原文化开拓进取、竞争创新的特质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相适应;草原文化的英雄崇拜意识与市场经济的竞争观相适应;草原文化遵规守法的优良传统与市场经济的法制观相适应;草原文化的诚实守信的精神与市场经济的道德观相适应。草原文化精华与全球市场经济观念的接轨使草原文化早已融入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之中,草原文化优秀的精神品质在很多成功的企业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其三,草原文化潜在的经济价值内涵使其具有很大的传承推广空间。草原文化的价值内涵十分丰富,就其精神意识层面而言,草原文化融合了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自由开放、开拓进取、英雄乐观、敬畏自然的精神,不断调动着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主观能动性,开拓创新、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和追求共荣和睦的价值取向。就其物质形态方面来说,以物质范畴存在的民族文化主要体现在历史名人、古迹名胜、特色物品几个方面。没有这些,草原文化便不会有如此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有草原民族的饮食居住、婚丧习俗、体育竞技、民族歌舞等方面,都是文化产业的开发资源,更是草原文化经济价值的最大体现。就其发展观念层面看,草原文化确立了以生态价值为核心的法制体系和社会结构,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植被,更是中华民族生态文化的一面重要大旗。草原文化的游牧生产方式,是迄今为止唯一以不破坏生态为前提的生产方式,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作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使草原文化保持在绿色文化、生态文化状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经济价值。

三网融合时代草原文化传承与传播路径

草原文化的传承重在理解草原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以人为本唤起文化自觉,注重文化结构的调整,保护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一)对草原文化的重新审视。草原文化正处在文化碰撞时代,变迁是必然的,这就需要我们转换文化视角,做好心理调试。草原民族过去主要面对大自然的挑战,现今在三网融合时代则面临当代主流文化及现代文明的冲击。因而,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现代化作为一种文明形态既是对传统社会的超越,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更新及对传统文明结构的重新塑造,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型过程。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并不是完全否定传统文化,而是在科学合理的评价基础上,积极提炼和梳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既要保护文化传统,又要大胆吸收各民族文化的先进成分。我们应在总结草原文化现代化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更为切合实际的文化理论,理性思考草原文化现代化之路所面临的困境及不足等具体问题,审视草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同时,对其合理内核以时展的要求予以批判地继承并推陈出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扬弃和发展自己,树立新世纪民族文化的现代形象,融入世界先进文化建设潮流中。

(二)塑造草原文化绿色品牌形象,借三网融合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多渠道、多形式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方能扩大草原文化的影响。除积极参加和努力争取申办国际文化活动、努力拓展草原文化的传播领域和空间外,还要借三网融合之力在更深、更远的层面上架构草原文化绿色品牌在全媒体语境下的传承传播新桥梁。

品牌形象民族化是品牌形象个性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应该充分利用草原文化绿色资源,打造民族化特色的强势品牌。将草原文化的元素融入品牌形象中,是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过程。既使草原文化通过经济运作和开发得到进一步传承、弘扬和发展,又通过这种特色文化将自己的绿色品牌形象变成一种无形的资产。品牌视觉形象应该着力塑造其差异性和特色方面的品牌文化,以草原文化动人,以草原文化取胜。同时,导入人性情感、民族情怀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依靠本土地域文化与民族情韵为绿色品牌的特色和与之相适应的视觉形象,辅以正确的营销方式,草原文化绿色品牌定会走向全球。

必须推动草原文化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将一个发展的、开放的、文明的草原全新形象展示给世界。应当充分利用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艺术对外交流方面的优惠政策,尽快形成与经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有利于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的政策体制,举全社会之力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草原文化走向世界的官方、民间、商界并举新格局。同时,必须健全草原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协调机制,树立国际市场观念,把草原文化资源优势及时转化为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把对外文化交流作为文化贸易的一种交流手段,通过实施草原文化精品战略,努力提高草原文化产品的质量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草原文化产业的升级换代和优化组合,建立公平、健康的草原文化市场,推动草原文化繁荣发展。

(三)借力三网融合建立网络文化传播通道。网络传媒是保证民族文化遗产顺利传承的重要机制,给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全球化的平台,使各民族文化既保持自己的特色,又融合、吸纳全球文化的精华,从而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网络技术所推动的全球化浪潮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冲击着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草原文化要走向世界,也要迅速搭建不受时空、地域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通道,系统全面地介绍草原文化悠久历史和当代最新发展动态,以丰富的信息与高质量的服务,推动草原文化更加快捷地走向世界。

草原文化在未来与异质文化的交融中,具有变文化传播“弱势”为 “强势”的潜在优势。但是,历史不等于现实,灿烂的文化不等于先进的传播意识。当前,无论是印刷媒体,还是电子媒体对草原文化传播只有量的积累,缺乏质的提升。草原民族文化的传播观念尚未有根本性的改观,传播内容陈旧,传播方式单调,传播效果不理想,在传媒中基本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因此,变草原文化在传播中的“弱势”为 “强势”,任重而道远。

首先,要加大网络传播中的草原文化信息量,针对草原民族语言受众少的现实,让汉语成为网络语言表达主体,辅以民族语言传播,通过开设专题栏目介绍草原民族语言的方式让更多受众了解民族语言。同时,提供和完善中英文互译系统,实现话语的转换,便于其他国家对草原文化的了解,从而扩大草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

其次,发挥网络媒体视觉与听觉结合的传播优势,突破语言的传播局限, 开发草原文化资源。利用网络传媒建立草原文化视觉、听觉资源库,通过网络图像、线条、色彩、声频、视频以及电脑动画等要素的综合运用,充分展示草原文化历史遗产、经济、科学、艺术、民俗、民情、自然景观等,满足受众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