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经济常识;学习;哲学;政治;意义;教师素质
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的共同目标。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面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无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其决定着个人的发展方向,并能为个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单就高中的政治课而言,本身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三大板块,其内容设置各有其道理,各有其必要性。教师的素质会直接影响课程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绘产生更长远的影响。
一、经济常识与生活息息相关
经济常识是指与公民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生活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会接触到许多经济现象,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之中。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离不开经济。人人都要懂得有经济的基本知识。从家庭和个人的角度来看,居家过日子,柴米油盐菜,样样不能少,水电煤气都得交费。每个家庭的收入的开支,不可能一分钱不多、一分钱不少。钱不够用的时候怎么办?有余钱的时候怎么办?是把它存到银行,还是购买债券、股票?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情况就更加复杂了。春夏秋冬,农民生产出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和棉花;机器运转,工人生产出食品、布匹、机床、煤炭、汽车和楼房。在工厂,有的厂家赚钱,有的却亏损。在农村,有的时候卖猪难,有的时候卖猪易。人们买东西,有的时候拿现金有的拿支票,还有的人用信用卡;有的东西要预付款,有的东西可以赊销。有些时候地方的农民脱贫的时间还不长,有些地方的农民却早已实现了“楼上楼下,电视电话”。
学习经济常识,有助于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概况,明确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懂得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了解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光明前景,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而逐步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志向;有助于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做有经济头脑的人。今天的中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时,将面临更加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我们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知识,做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学习经济常识,可以使我们逐步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
二、学习哲学一生受用
人们要提高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须学习哲学。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学哲学,天赋再好也不能算明白人。当然,一个人要有所作为,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而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哲学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但是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具体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是就认识的根源讲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认识的水平与实践的次数成正比。具体到每个人,能否进步和进步大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于能否善于使自己的感性认识变成理性认识,使具体经验上升为一般,能否在理论指导下实践,能否用理论总结实践经验,赋予工作经验以理论的意义,这是所有人能否做好工作,不断进步提高的一个共同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学习哲学,也是提高人的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学习政治的意义突出
学习政治常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政治常识对高中生而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意义:①培养: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学校培养出的大批具有高度觉悟的人才既是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主力军,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②导向:中学政治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知识和陶冶情操的关系,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③保证:只有加强中学思想政治课才能使中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坚定的政治方向。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课是用科学的思想武装人,以崇高的精神塑造人的重要保证;④促进: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提高主动性,促进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四、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类型;教学设计
课的类型,是指课堂教学授课的课型分类,也称为“课型”。课型是根据教学内容、任务划分的授课种类,通常有单一课和综合课两种类型。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任务不同,课的类型也有所不同。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一般包括新授课、讨论课、复习课、考查课、讲评课、活动课等多种类型。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授课、讨论课和复习课等课型的教学设计要求逐一进行说明。
一、新授课
新授课是指教师集中时间向学生讲授新课,保证教学的完整性和连贯性的课型。其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特别是其中的讲述法和讲解法,有时也用谈话法和直观演示法。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积极实施“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把枯燥的知识变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师要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新知识、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当我们面对学困生的课堂时,坚持“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原则,变讲授为指导,在运用讲授法的过程中,渗透读书指导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考问题的习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思考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难点、疑点和提出问题,并依据教材和参考书自己解决难点和难题。同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在课本上作记号、画重点、提问题、谈见解、写眉批、旁批、尾批等。此外,教师在授新课的课程中,要切实考虑到学困生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教学要求,精选教学内容和练习,鼓励学困生参与,运用表扬和激励,激发学困生学习的兴趣,强化他们的成就感和学习动机,让他们越来越喜欢上思想政治课。
二、讨论课
讨论课是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通过争论辩驳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某个重要理论问题的理解和提高对某个重大实际问题的认识的课型。在讨论课上,教师主要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同时把讲授法和谈话法作为辅助的教学形式。讨论课的主要特点是靠学生间的思维交流去掌握知识,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但是,讨论课的缺陷是,学生的发言粗糙、零乱、完整性差。讨论课要求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保证讨论的方向性,不至于让学生偏离了讨论的主题,从而增强讨论课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组织课堂讨论时,要做好如下工作:
1.讨论的主题要明确、新颖、时代感强
有很深厚的生活气息,关注社会的热点和中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有话可说,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在确定讨论题目时,教师要不断思考,反复推敲,切不可盲目行事。
2.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
课前准备有物质准备和思想准备两种。物质准备包括资料的收集、整理,教学设备的调试,学生课前准备的检查等方面。思想准备主要指在讨论课上遇到突况时的有效应对和处理。讨论课堂上突况主要有:学生不讨论时的冷场局面、偏离主题、学生讨论时出现的错误言论等。教师如果做好了课前的充分准备,就能运用自如,分解矛盾和危机,保证讨论课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
3.鼓励学困生积极讨论
大多数学困生害怕失败,不敢参与讨论,当旁观者,看别人讨论,这样就起不到讨论课的效果。教师鼓励学困生不要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和束缚,大胆思考,大胆发言,引导他们参与讨论。教师还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树立自信,感悟自身价值,通过讨论找到转变学困生的突破口。当然,教师要正确引导,使学生的讨论不偏离主题,不迷失方向。
4.课堂总结要多样化
教师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采用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课堂总结的多样化,丰富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总结为主的方法能够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主能力、合作意识,培养他们自信的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万事开头难,学困生的总结在开始阶段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教师要在学困生总结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讨论课总结多样化有利于挖掘学困生的学习潜力,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复习课
复习课是帮助学生巩固掌握已学知识的课型,通常用于一个单元或一册书结束之后。复习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读书指导法、谈话法和演示法。复习课的要求主要有:
1.教师要发动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然后让学生展示总结成果,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引导,使学生更为系统、条理地掌握所学知识。
2.复习课的语言要精练、概括性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教师应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复习。
3.在复习课上,教师要通过对重点、难点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整理知识点,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适当拓展一些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4.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复习,复习目标既不能过高,又不能过低,适合普通高中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通过“量体裁衣”式的复习,使学生很轻松地达到教师设定的复习目标,自己也更系统、更深入地掌握所学知识。
5.教师要找准复习的切入点。复习的切入点找好了,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从而提高复习效率。例如,在复习“联系的观点”时,不妨把党和政府关注“三农”问题作为复习的切入点,融入这节课的复习中。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就会认识到,“三农”问题解决与否,不仅会影响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还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益、市场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农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这样做的结果,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地避免了教师“满堂讲”“满堂练”和“满堂灌”的现象,保证了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思想政治教师不管采用哪种课型,运用哪些教法,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保持课堂教学的活力、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工作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佩服教师,增强向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1,72,80.
[2]吴铎,彭承福.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63.
[3]刘京海.刘京海成功教育随笔[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29.
【关键词】经济社会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155-01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以社会、人类、环境的协调统一、持续发展为特征,其中尤为重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主要指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其中情感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最为本质的东西,对人的一生发展意义深远。列宁也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主体活动的心理动力,情感状态影响着主体能力的发挥,影响着主体活动的效果。”情感发展是人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促进人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当今社会的发展表明纯粹的知识型和技术型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这对我国教育,特别是对人才的培养重要阶段一一高中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尴尬因素影响,高中生对政治的关注很少,甚至出现务实而不谈政治的极端现象。高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年龄范围大致是15-19岁,这个时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迅速发展,这些能力的运用都是伴随着一定的价值导向性,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同时认知水平得到较大提高,能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控,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准确性和效率性显著提高。高中生思维能力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了优势地位。
在高中教育阶段,人格塑造面临由波动向稳定过渡,运用纯粹的理论分析的方法渐成主流,无论是社会学基于尊严和价值而定义的人格,伦理学开启道德和品质视角的人格,还是心理学认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与反映个体整体精神面貌的人格,在实践领域均很难明晰高中生人格教育的目标[2]。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家庭等社会各方面更多的关注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关注情感的培养少之又少,而实际上情感对高中学生行为的影响力巨大,待问题出现时,往往已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不仅得到了教育专家的重视,也引起了社会、学校、家庭的广泛关注。
1 理论意义
情感作为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它是个体的基本心理要素之一,是对于外部因素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体验。政治情感培养作为情感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分支,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要体现,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卓有成效地开展政治情感培养,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三维目标”的延伸,为更好的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提供了有益补充。
2 现实意义
首先,政治情感是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情感是公民形成正确政治观点、政治信仰的基础,对树立健康的政治观有重要意义。高中教育绝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仰和力量。政治情感培养是高中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在学生品德形成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