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会计服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CRM(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会计服务行业
20世纪末,围绕市场环境的新变化,国际营销理论和实践都有了极大的创新。在产品同质化和营销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企业的竞争更多集中在销售环节,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是企业工作的重点。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提高客户忠诚度的新型运作机制,它实施于企业的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与客户有关的领域。CRM解决方案通过以对信息的有效集成为基础进行的客户快速反应,达到商业过程自动化并改进业务流程的目的。人们普遍认为,CRM将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在市场中高效运作并获取稳定利润的法宝。下面,就以客户关系管理在会计服务行业的应用,来探讨我国客户关系管理在现实中应用的可行之道。
一、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两个层次
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过程往往会面临两种典型的情况。其一,为众多的客户提供通过一次交互完成的、高频次的交易。在这类交易中,客户满意度较多地依赖于短时间内的即时感受,销售成功的关键在于大量的客户数据和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有些专家把这类应用称作面向行为的CRM。其二,为较少的客户提供通过多环节完成的、长周期的交易。
这类交易中客户满意度更多依赖于企业的业务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企业员工的表现。这就是面向过程的CRM。
由于会计服务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司的市场营销模式绝大多数属于B2B,也就是说公司客户居多。对这一类的客户,关系好坏更多的是取决于问题解决方案本身的优劣以及服务质量、响应速度等硬指标,其客户关系维持的核心并不仅仅在于细节上的客户关怀和盈利分析,而是应形成战略上的合作同盟关系,建立专业精干的销售队伍,给予客户以综合的解决方案。
二、会计服务行业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的选择
1、客户关系管理模型的基本模式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多种业态下表现为几种典型模式:
(1)一对一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企业将收集大量客户个人数据,并且尽可能地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每个客户的
需要。
(2)传统的CRM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客户数据主要用于客户分类,对不同特点的客户群进行管理,向其提供不同种类的产品和服务。
(3)个性化沟通和目标定位这一模型向所有客户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是基本类似的,但是,结合客户的个人偏好及目标市场的特别需求,对产品和服务作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2、会计服务行业客户关系管理的模式选择
遵循CRM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下面着重对会计服务行业客户关系管理的可行模式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业务包括:审计、资产评估、税务、会计咨询服务等等。其中,审计业务是重要的会计服务产品,能为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大量资金。与此类似的还有资产评估业务。这一产品完全可以通过客户增值的办法提高销售。
这是因为,在CRM概念提出以前,大部分与会计服务类似行业的大宗客户管理采用的都是“一对一”模型。同时,“传统的CRM”模型也切合会计服务企业CRM活动开展的要求。因为在面对公司的大业务量客户和重点客户时,适合采用“一对一”的模型;而对业务量较小的一般客户时,则适合采用“传统的CRM”模型。这样做,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从同类客户中获取经验,避免出现失误。对占比例较大的非核心客户强调服务范围和服务的及时性;对数量较少但对公司收益贡献较大的重点客户则需要提供集中的纵向的积累的成长型服务。
三、会计服务企业CRM的具体实施
1、实施会计服务企业CRM的具体思路应该说,客户管理的任何模式都要求一种均衡的做法,包括战略、人员、系统、工作程序、资料、测评等等都需要兼顾,因此,推行客户关系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尚未形成完备CRM体系的公司在一开始需要针对公司存在的问题,从客户关系管理的思路入手,同时借助CRM模式作为参照,解决实际问题。
在公司的CRM战略实施的初始,“获取目标和保持活动”、“了解客户,他们需要怎样的服务管理”“赢回失去的顾客”等三个环节成为公司客户关系管理活动的切入点,具体落实在“客户信息数据在企业内部的顺利传递”、“瞄准客户的终身价值营造”这两个方面,主要目的是解决公司在市场销售、客户关系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同时,在效果评估方面,力求明确范围和目标,这部分将在“基本步骤”和“具体实施”中详细列出。
其目的在于衡量实际业绩是否达到计划要求,以确保未来计划和活动更加周详精确。为方便实施,笔者趋向于采用由易到难的几个指标测试系统分步骤进行:客户流失(保持)指标,客户发展指标,人均业务量指标,客户满意度指标等。
信息和技术是整个模式的基础,技术应用促进客户管理(从数据分析到数据汇总),使得核心客户管理方案充分发挥效能。在实际应用中,客户数据的收集汇总之所以能够付诸实施,不仅仅得益于技术层面上的许可,更主要的原因是公司战略、人员和工作流程共同作用的结果。2、CRM实施的具体方案
对于企业来说,建立CRM的目标是建立真正以客户为导向的组织结构,以最佳的价值定位瞄准最具吸引力的客户,最大化地提高运营效率,建立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
(1)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这是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基础。
客户资料的范围包括:对客户类型的划分、客户基本信息、客户联系人信息、企业销售人员的跟踪记录、客户状态、合同信息等,此外还包括可能的与发展目标客户和维护老客户相关的信息:部门(年度)任务、业务商机信息、行业动向信息、产业动向信息、宏观经济信息、地方区域经济信息、法律法规出台/变更信息、用户投诉等。
对客户的资料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录入,在此基础上即可完成基本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主要由数据表(包括客户基本信息表、客户销售管理表、客户业务管理表和客户服务管理表、经济信息动态表和客户投诉记录表),查询功能(包括企业资料查询;企业联络方式查询;主要联系人查询;业务协定查询;巡检、回访查询)以及报表生成系统(主要的报表包括:客户财务数据统计;客户信用分析;销售动态分析;投诉事件分析等)构成。
(2)分析和了解客户——通过捕捉和分析详尽的信息而对市场和客户有深层次的认识,从而可以对客户进行细分营销和细分管理。
按照比较传统的标准,可以将客户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划分: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主要业务类型、业务量、合作年限、行业发展、经营状况、风险评估状况等等,力争比较全面地反映客户的实际情况。在客户划分中,笔者还趋向于将客户价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为完成客户的终身价值营造的目标主题,就必须要确定客户在其“客户价值生命周期”中所处的位置。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客户采用合适的CRM模型。对大客户和重点客户需单独分析其客户价值,包括过去、现在、将来的状况。进而做到尽力维护、延续与处于价值高峰的客户的关系;对处于价值上升期的客户要采取措施,在帮助客户实现自身价值增值的过程中推进其向价值高峰的迈进;而对处于价值下降通道的客户要分析其预期的价值变化,必要时(比如风险加大)果断放弃。
(3)销售互动管理——是客户在客户关系维护发展的过程中和企业建立起来的对话关系,这也是关系营销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这一过程中所强调的是建立一套完备的客户拜访管理系统和客户信息反馈系统。销售人员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销售人员需要制定自己的年度计划(包括客户发展量、新拓展业务量等等),并将其与实际完成情况相结合作为考核指标之一;
②销售人员每月要有拜访计划,客户拜访前需要准备信息传递单,将公司欲向客户传达的信息准备好。拜访回来后,将信息传递单反馈回信息部存档。拜访计划的完成情况也是销售人员的考核指标之一。
③重点客户(业务量20万以上)的信息资料由公司主管客户的副经理掌握,由客户服务部人员配合销售部做好重点客户的维护和服务,将公司资源集中用于“黄金客户”的关系管理,以帮助公司加大关系营销的力度。
④完善客户维护管理,将客户流失率作为销售人员的考核指标之一。
⑤实行销售人员月学习制度,包括公司市场营销战略、客户关系管理等等,帮助销售人员通过学习调整工作方法。
以上的销售人员管理办法避免了以前只注重业务完成量考核指标所带来的忽视客户服务、维护等方面内容的不足。
(4)客户关怀与服务管理——功能包括服务请求、服务内容、服务收费等管理,详细记录服务全程进行情况,将相关信息传递至信息部。
(5)客户增值管理——提供新产品和新服务,从而使客户的盈利能力得到最大的挖掘。结合公司新业务的拓展及根据由客户信息库获得的资料分析客户潜在的需求,为客户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前期的工作重点可以放在向现有客户推荐公司新的服务产品上,例如向审计业务客户推荐会计咨询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产品。
会计服务企业实施CRM的经验对类似的专业服务类企业也有参考价值,需要注意的是:CRM是一个需要耗费企业资源的战略项目,实践CRM系统可以从最关键的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着手进行,在取得阶段性成果以后再来考虑其他部分,这一方法对于大量急于采用CRM战略又无法完成一个大的系统建设的企业来讲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总之,技术只是载体,能够将满足企业需要的管理理念贯彻落实才是应用技术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帕翠珊·B·西伯尔德.客户关系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2]张国方.CRM(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与理论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3)
一、西部地区会计服务市场面临的困惑
困惑之一会计师事务所“小、散、乱”的问题难以根治。“小”主要体现在事务所资本规模小,注册会计师数量少,执业资格种类少,业务面窄,业务收人少,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陕西省家事务所中注册资本万元以上的仅家,占总数的注册资本在万元以上的竟无一家。而北京的家事务所中注册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家,万元以上的有家,最大的达到了万元。年全国拥有可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事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务所家,陕西省只有家独立法人所和家分所,整个西部地区也只有家,在全国的比例极低国际会计公司在中国建立了家成员所、个代表处和家中外合作事务所,陕西竟无一家陕西省平均每家事务所仅名注册会计师,而北京平均每所有人,国际“五大”__________则达数千人。“散”主要指事务所的分布比较散乱,比如一些经济落后的小城市或小县城竟然有好几家所并存,每家所的从业人员还不足人,业务收人更是少得几乎难以维持生计。“乱”体现在事务所本身的内部管理混乱,质量控制机制不健全。一些事务所存在业务经营上的“短期化”行为,没有建立严格的业务质量控制机制,缺乏战略意识及品牌意识,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利益与业务质量的辩证关系,从而难以主动保持其审计服务的独立性,影响了执业行为的规范和业务质量困惑之二注册会计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陕西省的注册会计师队伍中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岁以上的注册会计师占了,岁以下的注册会计师仅占。与此相比较,北京和上海岁以上的注册会计师分别占和,岁以下的年轻注册会计师分别占到和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一年度业务收人连续三年下降的事务所中,绝大部分事务所的执业人员都在岁以上。另外,陕西注册会计师的学历较北京和上海等地普遍偏低,绝大部分是大专及大专以下学历,硕士以上仅有名,占总数的住,目前尚无博士而北京和上海的注册会计师中绝大多数是大专和本科学历,且本科的比例较高北京和上海两地事务所中还分别有名硕士、名博士研究生。陕西省执业注册会计师中通过考试获取执业资格的只占,其余都是通过考评方式取得资格的。还有许多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教育和后续培训不够重视,使得审计人员缺乏实务经验,欠缺风险意识,难以作出适当的专业判断,这些也都直接影响到注册会计师执业队伍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困惑之三经营范围狭窄、市场开拓困难。陕西省的家会计师事务所年创造的亿元业务收入中,审计收入占近、验资收人占强、咨询服务收人、资产评估收入近、培训收人。、其他业务收人占近。一方面这些收人结构不尽合理,收益低、风险高的传统业务仍占主流另一方面,在调查中也听到很多事务所高层人员抱怨市场拓展极为困难,管理咨询、投资咨询、税务服务以及其他新兴的非鉴证业务更是受事务所人员素质、经验、信息等方面的限制,难以有所创新。陕西省会计师事务所的常规客户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四种类别的群体上,而由于执业资格的限制或者其他因素,很多事务所无法将上市公司、金融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纳人其常规服务对象而发展成主要客户。另外,陕西省各家事务所的客户群都位于事务所所在地,很少有走出本地市场去外地执业的,倒是有外省的事务所或者国外会计公司的中国分支机构等来陕西省抢占市场。这些问题不仅在陕西省以及西部地区存在,在国内其他地区同样存在。而国际“五大”的主要发展趋势则是积极拓展非鉴证类新兴业务,其收人已远远超过传统业务,并不断开发新兴服务产品,而且其遍布全球的分__支机构承揽了全球性的业务,世界强公司基本上都是“五大”的领地。因此,缺乏足够的服务网络、缺乏开发新兴服务产品的能力,是西部地区乃至国内事务所与国际会计公司存在差异的主要方面。
困惑之四恶性竞争难以遏制。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批和发展过快、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市场开拓迟缓、新兴业务缺乏、管理水平低下等因素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行业性的恶性竞争。彩电业重复建设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后果是价格战和全行业的几近全军覆没,注册会计师行业也不例外,其恶性竞争的后果也是价格战,以及败德行为。加之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股权结构下的董事会等同于总经理的畸形治理结构,所导致的“我聘用注册会计师来审计我”的畸形审计市场关系,注册会计师造假现象的出现,也就是必然的了。
困惑之五行业监管的非有效性。由于我国会计服务市场是一个初级市场,各种监管机制尚未建立和健全,加之监管人员的经验有限,导致了监管缺乏效率,从而影响了会计服务市场的有效运行。同时,政府监管角色定位不清也是造成监管不力的重要因素。
二、新形势下西部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出路
陕西省会计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既有中国会计服务业普遍性的问题,也有西部地区特有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思路供中国西部会计服务市场的参与者借鉴或参考。出路之一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借鉴公司的运作模式,实施战略管理。目前,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普遍存在盲目发展、盲目经营的状况,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事务所更是如此。很多事务所考虑的仅仅是有没有业务做,而不考虑什么样的业务可以做、什么样的业务不能做、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至于市场如何开拓、风险如何评估、远景规划如何制定等问题尚难以提到议事日程。战略管理在公司、企业已经成为时尚,会计师事务所也应当加以借鉴,特别是大中型事务所更不能缺少战略。按照管理理论,没有战略的企业必定是短命的,没有钱略的事务所也是如此。因此,事务所必须把战略管理作为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出路之二明确市场定位。面临加人后国际会计公司纷纷进人中国市场的形势,国内事务所普遍缺乏竞争力,西部地区事务所与国际大型会计公司相抗衡的能力就更差。因此,实行定位战略,形成相对优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力。定位战略包括业务定位—确定重点开发的业务领域,如重点做审计业务、验资业务、管理咨询业务、网络审计与认证业务、税务服务、记账等,形成以龙头业务为主导、其他业务为辅的业务链条。客户定位—确定重点开拓的客户对象,如按客户规模可分别定位于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按客户性质分别定位于国有企业、股份公司与上市公司、合资及外资企业、乡镇企业,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一、介织、事业单位等。特别是小型事务所更应通过合理定位,专注于特定的客户、特定的业务范围,尤其是那些不被竞争对手所重视的业务和客户,如小规模企业的审计和咨询,开拓验资、记账、公司设立登记、公司秘书服务、会计服务、税务、会计人员培训等业务,形成相对优势和“人有我无、人无我有”的自身特改革与发展•财苑口色。因此,事务所的高层人员必须努力研究市场变化、研究客户需求、研究由于技术和经济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对会计服务市场的影响,从中寻找潜在的业务、潜在的客户,力争抢为人先,扬长避短,在营销上做文章,形成特色。
出路之三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强化信誉观念。跨国公司和原国际“五大”的经验告诉我们,品牌是事务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西部地区乃至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深度发展必须树立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以质量赢得品牌、以品牌赢得信誉、以信誉赢得市场、业务和效益。出路之四实施强强联合,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事务所本身自发的或监管机构引导的形式,采取并购、联合、合作等各种不同形式减少业务的数量,取缔在没有经济总量依存的县域设立的事务所,使事务所的存在以经济中心城市为依托。争取打破地域界限,与东部地区、国际知名会计公司联姻,借鉴先进经验,实现跨越式发展。
出路之五提高人员素质,造就国际化人才。现代经济竞争,其实质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我国加人后,就注册会计师行业而言,需要一大批国际型人才,才能使中国注册会计师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为此应加大对注册会计师的培训力度,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一方面要请国内外知名的业务专家对注册会计师和从业人员进行后续教育另一方面,应选派一批年轻的注册会计师到境外培训,以造就一支精通国际会计惯例、外语水平高、业务熟练的涉外型、高素质注册会计师队伍。超级秘书网
出路之六细分市场,建立差别化发展模式。国内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原来是依托政府及有关行业机构的背景设立的,长期以来形成了特定的市场环境、市场份额和某些行业垄断、地域垄断的格局。尽管市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竞争日趋激烈,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经营环境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细分会计服务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鉴于国际会计公司进人市场的压力,政府、监管机构与国内事务所应以维护市场、共同发展为目标,实行细分市场的发展战略,使国内事务所尽快显现品牌效应、主营效应。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企业需要按照国际惯例开展贸易活动,这必将加快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而会计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应充分认识新形势对会计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开展会计服务活动。
一、完善会计服务市场
1.理顺行业管理体制,净化会计服务市场环境。完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使各类企业执行的会计准则建立在可比的基础上,健全我国的审计法律法规制度,尽快修订和完善《注册会计师法》,以增强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增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竞争能力。在行业管理方面,将多种资格认定的权力归口到一个部门,并可取消一些没有法律依据的资格认证,明确行业发展方向和政策,制定竞争规则,净化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促进公平竞争。
2.促进事务所联合与兼并,走规模经营之路。服务领域的拓展是会计师事务所保持其竞争优势的手段,服务范围的扩大则是事务所创造规模效应的方式。市场经济条件下,寻求优势和满足客户要求是事务所合作行为的基本动因。合并可扩大事务所的市场份额,拓展事务所的服务领域,使事务所对市场有一定的控制能力,降低竞争强度,提高抗风险力;合并可使事务所实现所内的专业化分工,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有条件的事务所可考虑成为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所或成员所,充分利用其资源、技术、管理经验,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好,执业质量高的事务所,以期早日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执业。
3.加强执业人员教育培训,提高执业队伍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胜任能力是注册会计师的“两大法宝”。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事务所的管理、人员培训、客户开发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对员工职业道德的培养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上更是技高一筹。相比之下,这正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缺乏的东西。注册会计师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目前我国现有注册会计师的知识结构显然是不能适应需要的,必须加大后续教育和人才培训力度。一方面对现有的注册会计师(含非执业会员)进行经常性的职业道德教育,业务技能教育;另一方面要大力吸纳国内外会计方面的高级人才,积极储备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环境保护、内部审计以及法律等多方面人才,为未来多元化服务打下基础。
4.顺应国际潮流,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发展。会计师事务所自从脱钩改制以后,与原先挂靠的主管部门进行了脱钩,变成了合伙制。合伙制是一种符合国际惯例,适合事务所发展的先进制度,但我国对事务所的合伙制政策不明,如工商登记证仍按公司制进行处理,税务上存在双重征税,税赋过重等诸多因素不利于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政府应采取一些积极的有效措施,以扶持事务所的发展。
二、拓宽会计核算领域
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不断增多,国际会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国际会计研究应将跨国公司会计作为重点。同时,入世后,由于会计市场的开放,竞争机制的引入,一些技术落后,竞争力差的企业将加速被淘汰,这将会推动“兼并会计”、“破产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金融资本市场的开放,经济的发展导致外币业务和投资的增加,这必将加快“金融会计”、“信托投资会计”、“投资基金会计”的研究步伐;会计人才市场的开放,国际人才的流动,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对人力资源的重视,健全“人力资源会计”将迫在眉睫;入世后引起对目前经济结构的巨大调整,下岗失业在所难免,这必将促使“社会保险会计”的研究和发展;加入WTO后,我国将会更加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与此相关的“社会责任会计”和“绿色会计”势在必行;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企业和发展将更加依赖知识、科技、人才、智力等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宝贵的整理提供资源之一,因此,“无形资产会计”将会越来越被重视;政府职能的转变,会计人员管理将向所有者独立管理体制演变,将进一步深化会计委派、财会集中核算、财务总监制的理论研究。
三、加速会计国际化进程
加入WTO后,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资本市场的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国际结算业务的增加,会计的国际化问题已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会计国际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目前,世界各主要证券交易所已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上市公司,由于会计准则的差异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国奔驰公司到美国上市时,按照德国的会计准则,公司是盈利的,但按照美国的会计准则,它就变成了亏损公司。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存在着一些差距。首先表现在数量上,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国际会计准则也在不停地进步,目前已制定了40多项,而我国目前只有16项具体会计准则。
相比之下,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其次表现在会计准则的功能上,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会计准则的功能应该只是让投资者通过阅读企业的财务报告,明白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表现,但我国还赋予了会计准则一些规范企业行为的功能,这无疑会影响会计准则的实施。客观地讲,我国在会计准则的建设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还需逐步缩小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加速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当前要进一步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特别要服从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突出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信息需求,摆正会计准则和传统会计制度的关系,避免准则与制度关系的混乱,同时还应加快准则的制定速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展准则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其可操作性,争取财务信息主要相关者积极参与准则的制定,使准则尽快深入人心。此外,在加速会计国际化进程中,还应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和特色。由于各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等有所不同,导致会计原则和方法的适用性也有所不同。我认为会计的国际化与中国特色问题并不矛盾,会计的国际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缩小各国会计对相同或类似的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差异,而并非要求,也不可能达到各国会计整体框架和运行机制的统一。超级秘书网
要正确对待会计的国内差异,对于有存在依据的合理差异,我们要承认其存在的客观性。在会计准则的建设中,必须考虑各种现实的可行性。但决不能过分强调本国的特色,否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会计国际化,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潘煜双.加入WTO,会计怎么办?会计之友,2002(2)
关键词:旅游饮食服务业;会计人才;培养
会计作为旅游饮食服务业这一行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学好旅游饮食服务业会计可以扩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一、开设“旅游饮食服务业会计”课程的必要性
许多高校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主要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为主,其他行业很少涉及,很少加入相关行业会计选修课,学生毕业后进入房地产、酒店、保险等行业,很难达到毕业就可顶岗工作,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拓宽从业范围,我们学院除了让学生学习工业、商业的会计知识,同时掌握相关的行业会计课程,有商贸企业会计、旅游饮食服务业会计、交通运输企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等。这门《旅游饮食服务业会计》课程就是在大三下学期开设,教学中通过将各行业会计核算中的知识与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比较,便于学生理解。
二、旅游饮食服务业会计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长期以来,会计教学的教学模式
主要采用“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模拟实习和校外实习。在会计教学的现状中,存在着明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不合理现象。由于实践的薄弱,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在工作中,往往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适应和再学习的过程。
(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选择不当
我们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不能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择,整合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如果每节课都用讲授法,这样做将是很低效的,单一的教学方法使思想和精神的课堂缺乏,不仅没有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也很费时,甚至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要实现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合理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三)考核与评价方法不科学单向的教学评价方法是不科学不成功的;评价的作用较弱。如何科学地完成教学质量,应与课堂教学效果相结合。作为一名会计教师,我们不能采取一种无个性化的一个班都打80分或90分的平时成绩来敷衍对待考核和评价学生一学期的表现。
三、旅游饮食服务业会计人才培养改革建议
(一)教学内容改革
旅游饮食服务业会计很多内容都与工业企业有着相同的地方,这些地方不用面面俱到,节省下的课时可以在教学中增强专业性,以便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从事旅游饮食服务业会计的需要。突出重点、难点,对旅游饮食服务业核算的特点着重讲授。比如旅游经营业务、饮食经营业务、服务经营业务、商场经营业务这部分的内容可以重点讲授。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入实训内容,会计工作不仅是核算还有会计分析、财务管理等内容,不仅需要手工操作,而且还需要电算化操作,不光有国内企业也有外资企业。这就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具备英语和相关的会计信息处理能力。在掌握基本英语和会计信息处理能力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实验,让学生掌握全面的会计知识和会计技能。将旅游饮食业一个月的会计业务纳入模拟实验,不仅要模拟会计工作,而且要模拟会计分析、财务管理等工作。加强会计模拟教学可以改变当前会计实践教学的薄弱状况,并可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方面的主导作用,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旅游经营业务收入的核算时,让学生比较组团社和接团社在经营业务收入、成本的核算不同之处。当组团社向旅游者预收旅游款时,借记“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账户,贷记“预收账款”账户;当旅游团旅游结束返回时,借记“预收账款”账户,贷记“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接团社一般以向组团社发出“旅游团费用拨款结算通知单”时确认经营业务收入的实现。届时借记“应收账款”账户,贷记“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组团社除出境游外,通常是先收费后接待,接团社则是先接待后向组团社收费,这样,两者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结算期。其次,要使用讨论式、启发式、演示式教学。教学信息除教师传递给学生外,让学生互传信息、讨论、分析、评价,例如,在讲解饮食经营业务主配料的成本计算这部分内容,采用由学生讲,教师点评的方式,这样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互帮互学、互讲互评、互相督促、共同提高。教师还应充分发挥教学的指导者作用,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文、音、视、动画等手段,生动灵活地表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具体讲解服务经营业务内容时,这部分内容服务项目繁多,包括住宿、美容、沐浴、广告、照相、洗染、娱乐、修理。这部分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借助影音资料,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一种较为真实的职场情景中去体验、感受,完成工作任务、熟悉工作流程。
(三)考核与评价方法改革
这门课程的评价应以综合评价和过程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为基础。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在考核和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考核,学生是否能解决旅游餐饮服务业会计的实际工作。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会计专业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在考核方面,应记录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对考核结果进行准确性、合理性、综合性评价。
(四)加强实训实践教学,寻求“校企合作”道路
由于每个单位财会部门的资料都是重要的档案资料,对其会严格保密,这样也加大了仿真实训的困难,我校正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道路。积极输送我校会计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去相关的企业,这样中小型企业也愿意提供相关的会计档案资料给我们,把这些资料引入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账务处理能力,同时缓解了校外实践的压力,让学生了解真实企业的相关会计需求。另外,聘请旅游饮食服务业的相关会计专家作为我校的兼职教师,与我校的专职教师一起研讨相关教学内容,共同制订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方案、商议学生实习的相关事宜、共同编写校企合作教材。
(五)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引导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对本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始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能力培养是终身教育的最终归宿。教师应该是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调动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讲一些内容。每个知识点最好都有一道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去做,这样学生才会记忆深刻,也不会感到枯燥。好比开车与坐车,讲课与听课也是一样的道理。作为一名担任旅游饮食服务业会计的教师,要争取在寒暑假到旅行社、大酒店、商场等服务业企业进行专业见习,学习旅行社、大酒店、商场的会计工作流程,加强使用会计软件的能力,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真正培养出饮食服务业市场需要的毕业就可顶岗工作、优秀的会计人才。
作者:王颖娟 单位:武汉工商学院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徐仕强.提高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01).
[2]张云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03).
[3]马东.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课堂教学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
【关键词】村级会计;委托;工作
村级会计委托是指在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利的基础上,村集体经济组织自愿把财务会计与财务公开等业务委托乡镇或社会中介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实现村级资金的委托管理、村民自治和规范使用。
农村集体财务会计管理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党在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是新形势下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提高村级财务公开的有效载体;是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改善党群关系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对有效防止村级债务的增加,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村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现状
长期以来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专业会计人员,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账目混乱,债权、债务不清现象严重。致使会计监督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政务公开流于形式。为了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行为,2004年9月30日财政部颁布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财政部财会[2004]12号)并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2008年财政部制定了统一开展服务工作指导意见。2009年自治区制定了全区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讨论稿)。
村集体经济组织涉及面广、人员素质低,《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实施起来难度比较大。以笔者所在的田东县为例,《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颁布后,田东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当做一项民心工程来做,并召开专门会议指示县财政局、农业局做好《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培训和推行工作。财政还安排了30万元的工作经费,以确保该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2006年3月,田东县财政局、田东县农业局联合举办《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培训班两期,对全县10个乡镇经管站干部和162个行政村的村支书、村会计进行系统培训。2006年5月,田东县财政局会计管理部门又因地制宜,在经济相对发达的祥周镇开展委托服务工作试点。从祥周镇政府、财政所、农经站各抽调一名会计人员成立“祥周镇村账镇管会计核算中心”,各村只设立报账员,核算中心对祥周镇所属村屯的全部收支进行会计核算。试点以后,其他一些乡镇农经站也开展了村会计委托服务工作。2007年田东县实行乡财县管试点,思林、林逢、作登、江城四个乡镇也将村财务纳入财政所会计核算中心核算的范围。
田东县从开始实行村会计委托服务试点工作,到委托服务工作进一步推开,运行了将近3年的时间。实践表明,实行村会计委托服务,有利于提高村会计信息工作质量;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成果;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有利于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村会计委托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村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以下一些有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一)方式不统一,或委托服务中心人员编制不到位,人员素质不齐等因素影响服务工作质量
田东县村会计委托服务的形式主要有:乡镇农经站,乡镇政府、财政所、农经站临时抽人组成专门机构联合,财政所等形式。有的乡镇农经站人员本身不是专职会计人员,人手也有限,工作质量和水平都不高。乡镇政府、财政所、农经站临时抽人组成专门机构联合,由于都不是专职人员,形成都管又都不管的局面。财政所管理相对稳定,但人手少,工作也多是现实问题,也不利于服务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村负责人、村会计法律意识淡薄,非财政性资金收支不入账的现象严重
村会计委托服务工作某种程度上属于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没有从法律的角度确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调动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参与性,使得村会计委托服务与村集体经济组织脱节。村会计委托服务中心主要核算与政府财政性资金有关的收支,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的经济收入、捐赠收入等,仍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管理,未纳入统一核算的范畴。
(三)村报账员与核算中心衔接不好,互相推诿、扯皮现象严重
村会计委托中心制定了相应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这些制度只能约束到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各村报账员仍是各行其是,给收支审核带来难度,往往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不利于把委托工作进一步做好。
(四)“白条”入账的现象无法根治
农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特殊的区域,无论收、支都无法取得合法的票据,“白条”入账现象严重。
(五)缺少必要的运转经费
服务中心一般都隶属于某部门,没有形成独立的主体,财政预算未曾安排单独的工作经费,就连最基本的账本、会计凭证都是占用部门自己的经费,出现揽活、贴工、贴钱的局面。
三、对村会计委托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几点对策建议
(一)广泛动员,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政府在推动村会计委托服务工作过程中,不要剃头担子一头热,包揽全部的事情,要取得广大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的配合与支持,召开村负责人会议,学习宣传《会计法》,确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强调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依法进行独立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强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依法管理本行政区域的会计工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确保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全部收支都纳入会计核算。
(二)各乡镇因地制宜,抽调或聘请专业、专职会计人员,成立村会计服务机构,财政保障相应工作经费进行免费服务
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自愿的原则,或选择村会计服务机构(免费)、或选择社会中介机构(费自理)进行服务。县级会计管理部门和农经部门不定期地对会计核算成果依法进行检查和监督。财政部门应重视对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服务人员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确保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村会计信息工作质量和会计工作水平。
(三)加强对报账员的选用和考核
报账员应由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村干部兼任或由通过民主程序产生的村民担任,主要负责村级收入、支出原始凭证的收集整理,村级备用金的领取、保管和定期向服务机构报账。报账员产生后应及时向服务机构备案,并积极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具备相应的政策水平和报账业务技能后,方可上岗。报账员不宜随意更换。
(四)建立健全单位—会计核算中心一体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制约机制
会计核算中心从事村会计委托服务,决定了会计核算中心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核算整体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制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时要村—会计核算中心两方面综合起来考虑,明确并制定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和报账员的岗位职责、村民主理财的审批报销程序、备用金制度、会计监督检查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并制作成牌挂在村委会。在此基础上再制定会计核算中心相应的制度,并将整套制度例示在核算中心的办公场所,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核算中心的有效衔接,避免相互间的扯皮推诿。
(五)统一印制规范票据,并实行专人管理
一、会计信息化服务的风险
(一)会计信息化服务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
会计信息化服务企业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用户企业的信息安全问题包括以下几点:1.系统故障。会计信息化服务的软件平台在为企业提供系统集成服务和系统维护服务时会对用户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直接接触。信息系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软件、硬件、防火墙等方面的问题,进而造成大量数据的丢失与系统的临时瘫痪[1]。2.人为破坏。在会计信息化服务企业为用户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会出现操作上的失误,导致信息的失真,使得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为电脑黑客的入侵提供了机会。3.网络的不安全性。网络自身的弊端也转移到会计信息化服务上来,网络的不安全性使得会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信息泄露。
(二)会计信息化服务中信息安全问题的监督
首先,要选择安全性高的会计信息化软件,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高性能;其次,会计信息服务的操作人员要具备崇高的使命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尽量避免失误;最后,采用合理的会计信息应用服务模式,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
二、会计信息化服务市场监督
(一)会计信息化服务企业的监督
1.用户企业监督。用户企业在保障自身企业会计信息安全的同时还要对会计信息服务进行市场监督。第一,用户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业务需求和技术能力,选择适合企业的会计信息服务模式,主要包括购买、研发、购买欲研发相结合三种方式;第二,用户企业在使用会计信息化服务软件的过程中,要保障自身会计信息的安全,在购买或研发软件的过程中,与服务企业签订有效合同,避免出现信息安全事故时服务企业逃避责任的现象;第三,我国一向尊崇外国软件本土化,本土软件国际化的原则,当出现会计信息软件的数据服务器部署在境外的状况时,一定要在境内对会计信息进行备份,保证企业工作的正常运行[2]。
2.服务企业市场监督。服务企业在提供会计信息化服务的过程中,要保证服务系统的功能性,保障用户企业使用的安全性,在提供服务的时间段内要保证服务的连续性,保证为用户企业提供人才、技术支持的有形,为用户企业提供安全有效的会计信息化服务。
(二)会计信息化服务政府政策的监督
会计信息化服务项目是新兴的信息化项目,国家要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法规,对其进行有效监督。会计信息化已经使传统的会计环境发生巨大改变,是传统会计理念的突破性发展。财政监督的主要目的是引导会计信息化服务市场的有序发展,在新的政策环境下,财政监督的对象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财政监督的手段也要不断向信息化形式发展。政府可以组织同行业间进行互相评议,采集用户企业对会计信息化服务的意见与建议,鼓励对不合法规的会计信息化服务企业进行举报,加强对会计信息化服务企业的审计工作,保证会计信息化服务市场环境的良好。
(三)会计信息化服务财政部门的监督会计信息化服务市场的监管主体就是财政部门,财政部门的监督行为在加强市场管理的同时,要严格遵守会计信息化服务市场的规范与要求,实施切实可行的监督惩罚措施,保证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在监督过程中,财政部门也可以积极与审计部门、工商部门、税务部门进行合作,对会计信息化服务市场进行全方位监督,保证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3]。财政部门在监管的同时,还可以在市场中实行同行评议政策,对会计信息化服务企业的服务状况实施规范性检查。
(四)会计信息化服务人才的培养,保证监管工作有效进行
大部分的会计信息化服务企业都反映了会计信息化服务人才缺少的问题,这一问题成为了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化服务建设过程中的瓶颈,使得会计信息化服务工作不能有效的展开。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财政部门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企业在培养会计信息化服务人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知识的更新,保证会计人员在时代的发展中能够与时俱进。只有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的会计信息化服务人才,才能保证企业在会计信息化服务建设过程中符合国家的一系列政策,保证会计信息化服务的合法性,有利于政府和财政部门对会计信息化服务市场监管工作的展开。
三、结论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立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将财务简单地等同于会计核算,认为财务的任务就是记帐,是一种简单工作,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全民所有制的企业组织形式下,企业的各种生产销售都在严格的计划控制下,企业只需按国家下达的计划进行生产销售。在这种企业管理制度下,企业的财务部门没有动力,也可以说不需要对企业资产的效率和效益、资金来源的效率与效益,甚至企业的利润多少进行最优化设计,只需按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将企业发生的各种业务活动准确反映、记录下来即可。
随着企业运行机制的变化,财务的职责也悄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在一个公司整体组织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它已经从一种职能发展成为一种综合管理,从简单会计记录发展成以会计记录为基础,对公司资金筹集、调度、使用、分配进行全面最优化管理。
把现代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处于企业“外部”的利害关系者,如投资人、债权人等。管理会计的主要使用者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及员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决定了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同企业内部信息使用者具有不同的要求。管理会计所关注的是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它不受传统会计观念与模式的限制,可以自由地引进各种科学预测方法,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核各种手段来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科学的企业管理离不开科学的决策,而科学决策的目的在于效益的提高,现代企业必须强化管理会计,设立单独的管理会计部门。因此,企业体制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立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
二、我国会计管理市场化途径
(一)财务会计中介化和管理会计企业化
财务会计中介化是指将原隶属于企业,主要从事经济业务的确认、记录、记量和报告等财务会计活动的会计人员,剥离为独立于企业和政府之外的“第三者”。它们对委托者负责,以会计准则为依据,通过提供财务、成本和财产经营责任信息,确认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完成情况,履行会计反映的职能。中介化以后的会计人员成为类似于注册会计师的财务会计数据处理人员。
管理会计企业化是指原隶属于企业的从事非财务会计活动的会计人员,应彻底摆脱政府和企业“双重”管理体制的束缚,实现会计角色的“回归”。使其个人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效益挂钩.有效运用利益驱动规律为企业管理出谋划策,不断向企业管理当局提供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会计管理信息,以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二)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会计服务公司
会计服务公司是以建立会计人才资源有限责任或合伙公司为依托,以真实、完整、准确地反映会计信息为基础,以改革和加强会计工作、全面规范会计行为为途径,将会计人才全面推向市场,实行社会化管理,逐步建立“公司统管、社会招聘、单位用人、工酬分离、风险执业、主业自律、政府统管、全面规范”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三、会计体制市场化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会计活动为提供劳务、技术信息的活动,必定能形成自己的市场,优化会计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并与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资本市场等共同组成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业务指导与培训、执业监督检查及后续教育工作进行管理,加大对违纪人员的惩罚力度,这样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术水平一定会上新台阶。
写作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是实施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是对学生学业水平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学生在校期间,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获得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最后一次重要的训练。这对于保证教学质量和保证合格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毕业生必须十分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确保毕业论文写作任务的完成。
二、毕业论文(设计)可选择三种类型:
1、毕业论文: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工作内容选择适当题目,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得出结论或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建议。
2、方案设计:对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某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较完善解决方案或制度设计。
3、调研报告:对与本专业相关的某一社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注意:无论哪种类型,都必须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和实习工作岗位,最后成果要求对本单位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或对某一领域工作具有一定理论指导作用。
三、可选择的指导老师信息教师姓名
联系电话
五、提醒
1、项目、提纲和文稿完成后及时以电子文档发给指导教师,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并在指导教师要求的时间内补充、完善。毕业论文(设计)(字数在3000字以上),要求结合实习单位和实习工作实际,主题突出,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语言流畅,结构严谨,分析现象探索实质,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
2、学生与指导老师双向选择;
3、论文题目仅供参考,具体请与指导老师商量沟通后定题;题目选定后,报经系上同意后最多可以改动一次。
4、选定指导老师后,非报经系上同意,不得随意变动;
5、请每位同学积极按时完成各阶段任务,凡有未及时完成的,警告一次,相应成绩降低一个等级,但仍需在15日内补齐;出现第二次,取消成绩。
6、如果不按规定时间完成论文写作步骤,或者在论文写作中不认真写作、敷衍了事,指导老师可以拒绝继续指导论文写作。
7、超过论文定稿时间一周,仍未定稿者,视为论文未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为不及格。
六、参考题目
(一)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接合工作实际与指导老师共同确定,也可参考以下题:
会计部分
1、 会计假设的历史演变及其未来发展
2、 谈谈会计国际化问题
3、 略论我国会计模式的构建
4、 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重心的转移
5、 浅谈人力资源的计量方法
6、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会计职能的转变
7、 浅谈市场经济与会计的服务职能
8、 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特殊性
9、 从虚拟公司的兴起谈会计主体假设
10、 论环境会计主体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11、 从会计环境的变化看我国实证会计范式的发展
12、 浅析实证会计理论
13、 论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的本质特征及管理
14、 浅论人力资源会计
15、 论21世纪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面临新的挑战
16、 论会计控制对象──受托责任的完成过程和结果
17、 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其确认与计量
18、 试论会计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19、 构建宏观会计与战略会计的初步设想
20、 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
21、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
22、 浅谈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核算方法
23、 切实加快传统会计教学模式改革
24、 中国传统会计文化的若干特征
25、 浅析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确定
26、 知识经济与会计创新--人力资源、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探讨
27、 刍议权责发生制
28、 试论会计信息的失真
29、 论商誉及其会计处理
一、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的内涵
1.CPA非审计服务的内涵。非审计服务是相对于审计服务而言的,是会计师事务所向客户提供并收取一定费用的除审计服务以外的多种服务的总称。由于中国审计市场发展时间短,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业务仍是审计,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激烈,会计师事务所为增强竞争力逐步转向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非审计服务的出现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市场发展与选择的产物。非审计服务涉及的领域和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新兴的鉴证和非鉴证是CPA非审计服务拓展的主要领域。第一,新兴的鉴证服务相对于法定的审计服务而言。盈利能力增强,风险降低,是CPA非审计服务拓展的一个重要方向。CPA可以依靠自身独立、客观、公正的优势选择各种新兴的鉴证。它主要包括网誉认证、系统认证、养老服务认证、企业业绩评价认证、风险评估鉴证、针对财务契约遵循的鉴证、执行司法诉讼中涉及的鉴证业务等。第二,非鉴证包括会计服务、税收服务、内部控制、资金运筹、管理咨询等。其中咨询服务是企业需求量最大、也是非审计服务领域中非常具有潜力的增值服务。
2.审计独立性的内涵。审计独立性是伴随着审计产生而存在的,是审计的灵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股份制公司的产生,导致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所有者需要独立的第三方监督经营者,即产生了以委托为基础的民间审计,也称独立审计或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是审计质量保证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对独立性的定义为: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服务,出具审计报告时,应当在实质上和形式上独立于委托单位和其他机构。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性,又称为外在独立性、表面独立性,指注册会计师必须与被审查企业或个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所谓实质上的独立性,又称内在独立性、事实独立性,即认为独立性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自信心以及在判断时不依赖和屈从于外界的压力和影响。审计独立性是实质独立与形式独立的统一。实质独立是根本,而形式独立是实质独立的保证。
二、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
独立性是审计的基础,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主要分为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和外界压力等。注册会计师在提供非审计服务品种时,首先要考虑非审计服务是否影响审计独立性。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存在正面影响,该观点认为非审计服务能够加强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注册会计师更能够更有效地防范风险,查出被审计单位的错误及舞弊;非审计服务可以拓展专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导致审计时更多的得到本所专业人才的支持;非审计服务增强会计师事务所竞争力,注册会计师更容易保持独立。另一种观点认为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存在负面影响。本文的观点偏向于第二种观点。CPA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微观影响主要体现在:非审计服务收费带来的经济关系,非审计服务与审计服务冲突关系,非审计服务长期委托关系而导致的过度亲密,非审计服务本身降低注册会计师在公众心中独立身份。
1.非审计服务收费带来的经济关系及对审计服务产生外界压力。首先,由于非审计服务和审计服务都是收费的服务,注册会计师在向同一客户提供两种服务时,会进行博弈,选择成本低风险小而收费高的项目,在这些方面非审计服务比审计更有优势。与此同时,作为被审计单位的客户也会考虑注册会计师的这种需求,于是投其所好,提高非审计服务收费从而达到对审计项目施压的目的。因此非审计服务会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对重大客户带来的经济利益产生依赖,亦会害怕失去客户而难以抵御可以的压力,影响其独立性。其次,被审计单位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成本较低,会计师事务所更加会因为怕失去审计客户而影响独立性。如果被审计单位将审计与非审计服务捆绑,那么对独立性的威胁更大。
2.非审计服务与审计服务冲突关系带来的自我评价影响。非审计服务与审计服务本身存在冲突主要是源于自我评价带来的不公正性。现代控制论有一个着名的假设:人不能独立评价自己的工作。评价自我的工作是不可能没有偏见的。如有些非审计服务甚至可能将注册会计师置于管理者的位置,在进行审计服务时,扮演管理角色的独立审计师,可能难以客观地评价与判断企业业务活动和交易性质,从而影响其独立性。同时可知,如果审计服务不涉及非审计服务部分进行的,则对审计独立性影响则不是很大。
3.非审计服务长期委托关系而导致的过度亲密,形成的实质性的关联关系。密切的关系导致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会掺杂个人的感情从而导致其对审计服务判断失去独立性。亦有可能接受鉴证客户或重要员工的贵重礼品或超出社会礼仪的款待形成的关联关系。
4.非审计服务本身降低注册会计师在公众心中独立身份。即注册会计师没有做到形式上的独立,社会公众相信注册会计师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相信注册会计师能够保持独立性并按照相关审计准则和制度执行审计。随着非审计服务越来越大比例的提供,越来越多审计诉讼案的曝光,使公众不得不对注册会计师的诚信度产生怀疑。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非审计服务在影响审计独立性的程度上是不一样的,视具体情况而定。第一,新兴鉴证对审计独立性一般没有负面影响。新兴鉴证和审计一样,需要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但是在提供新兴鉴证时,要保证避免代表鉴证客户的利益进行决策或代替管理层向相关的方面进行报告。否则,会损害审计独立性。第二,非鉴证对审计独立性有影响,不同的服务项目影响也不相同。管理咨询业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较大。这是因为管理咨询业务会造成的业务本身的冲突和利益冲突,对独立性产生影响。税务服务通过税务机关审查时对独立性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如果不通过税务机关则对独立性有一定影响。会计记账、设计会计制度等会计服务业务,使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范围深入到客户公司的内部经营与管理,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客户公司的经营决策,也会对独立性产生影响。如安然公司的许多高层管理人员都是安达信的前雇员,并且非审计服务所处职位越高对独立性影响越大。内部控制方面的服务,被认为对审计独立性是有影响的。信息技术系统服务,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人员不承担管理层职责,则提供信息技术系统服务不被视为对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诉讼支持服务,会计师事务所可能因自我评价或过度推介产生不利影响。
三、处理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关系的微观考虑
从中国的现状来看,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及审计质量的影响绝不能忽视,但也不能简单地将非审计服务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中分离出来。正确处理非审计服务与独立性关系,才能够使非审计服务与审计服务同时得到健康发展。非审计服务如果影响到审计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则不可再接受审计服务。
1.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维护审计独立性的总体措施,以保证审计质量。包括安排鉴证小组以外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复核;定期轮换项目负责人及签字注册会计师;与鉴证客户的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讨论独立性问题;向鉴证客户的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告知服务性质和收费范围;制定确保鉴证小组成员不代替鉴证客户行使管理决策或承担相应责任的政策和程序;将独立性受到损害的鉴证小组成员调离鉴证小组。
2.区别对待不同的非审计服务,大力发展新兴鉴证服务,谨慎选择非鉴证服务。如新兴鉴证对审计独立性影响小,这是今后非审计服务拓展的主要方向;税务服务对独立性影响较小,而且税务服务历来也是向客户提供的传统服务项目。应该继续发展,保持并开拓市场份额,注册会计师可以做一些为企业编制会计报表、记账,会计决策辅助等会计服务;另外,在不损害审计独立性的前提下。CPA可以进入管理咨询领域,从事部分管理咨询服务。会计师事务所应积极拓展对审计独立性影响较小的非审计服务,积极探索前沿的非审计服务。
3.发展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增强抗压能力。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具有更强的组织能力,更有能力在从事非审计服务时抵制客户不许披露盈余管理行为的压力,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更能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策略拓展非审计服务,扩大非审计服务市场占有份额。中国事务所经营规模小,业务比较单一,应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整合,开展规模化经营。
关键词:“双师型”会计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定期测评
“双师型”会计教师的数量和水平,关系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进而影响到高职层次会计专业的发展。只能讲不能练,或虽有会计师证书而不善于解决实践问题的会计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动手能力强、会处理实际问题的学生。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会计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课题组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范围选取了以石家庄市为主开设会计专业的19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会计教师的构成、课时量、实践指导能力及提高途径、理论知识更新、兼职会计教师、定期测评等七个方面,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现状调查
1 专职会计教师的来源途径单一,缺少实践经历。本次调查显示会计教师来源中从实践单位调入的会计教师只占10%,90%的会计教师是从研究型大学校门走出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反映出高职院校会计教师来源途径单一,绝大部分教师缺少实践经历。各高职院校通过参加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都已很重视教师学历的提高及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被调查的19所院校中的会计教师取得硕士学位的平均比例已近40%,“双师型”会计教师的比例也近45%,说明会计教师的学历及“双师型”教师数量在不断提高。但被调查的19所高职院校中只有2所院校(占10%)对新进入的年轻会计教师有实践经历要求,说明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人口关”上轻视实践技能,只重视学历。
2 课时量大,成为上课的“机器”。当前各高职院校努力扩大招生规模,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面较宽,招生数量喜人,各学院会计专业在校学生人数连年增加,但专职会计教师数量并没有相应增加,专职会计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幅度增加,教师大多数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此项调查显示有40%的会计教师的周课时在16节课,有43%的会计教师周课时12节,说明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整日忙于应付日常教学,而课余时间还要忙于编教材、写论文以及搞科研,他们连上好课都很难,哪里还有时间到生产实践的第一线去锻炼和提高。
3 实践指导能力停留在“纸上谈兵”。目前会计师职称的取得必须是通过全国统考,故通过应试取得会计师职称的教师具备的还是大量的理论知识,并不能代表其就具有指导实践的中级水平。调查显示80%的会计教师没有真正参加过实践锻炼,即便名义上到企业参加过实践的教师,由于企业一方担心泄露商业机密或因教师到企业后并不能给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等原因,使企业不愿接受会计教师实习,从而使到企业实习的会计教师不能做到真正的“顶岗”,达不到提高实践技能的目的。所以那些没有经过真正的“顶岗”实践,而只是通过应试取得会计师职称的教师,其指导实践的能力大多还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
4 提高实践技能途径不畅。提高会计教师实践技能的途径有自办会计服务公司供会计教师实践,或到企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顶岗实习或课外兼职从事会计工作等。调查显示19所院校中只有2所院校(占10%)有自办的会计服务公司;到企业实习的教师有80%表示实习时不能真正“顶岗”,多数是翻阅实习单位的会计资料,不能真正动手处理业务;而95%的院校也都不鼓励会计教师课外兼职从事会计工作。以上调查显示会计教师提高实践技能的途径不畅通。
5 理论知识更新多为自学,效果不佳。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我国的财税制度近些年更新速度较快,内容变动较大,因教学任务繁重,会计教师参加集体培训学习的机会很少,调查显示90%的会计教师对2007年执行的新会计准则是自学而成,对新准则的部分内容理解不透彻,教学效果不理想。100%的会计教师都希望参加新知识的集体培训学习并希望得到时间及费用上的保障。
6 作为“外援”的兼职教师数量不足,减少了向实践专家学习交流的机会。本项调查显示,有70%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没有外聘的兼职教师,即便有从企事业单位外聘的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所占的比例也只占10%左右。对于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兼职教师,多数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熟悉各自行业的财会制度和税务法规,善于甄别假凭证和错账。专职会计教师能从兼职教师的实践教学中获取经验和资讯,而没有或兼职教师很少则没有这种学习与交流的机会,造成一种无形的损失,使专职会计教师拓展实践视野的途径不畅。
7 缺少“双师型”会计教师的定期测评。调查显示,19所高职院校中只有l所对“双师型”会计教师有定期的动态考核管理,而绝大多数院校(占95%)对通过考试取得会计师等证书的教师没有后续的动态考核办法,使“双师型”会计教师处于只要考过证便可“一劳永逸”状态。这就使部分“双师型”会计教师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乃至影响“双师型”会计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
二、对现状的思考
1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迟缓,不利于“双师型”会计教师成长。理论上,高职层次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应不同于本科层次研究型院校的教学内容,应与当前的社会需要和生产实际密切相联,以岗位需要的实践技能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实现实质意义上的教学、生产、科研的有机结合。但实际上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与企业联系少,教学内容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型,即便是会计的实训课程也是不分岗位角色,大多采用大型制造业为背景的案例要求学生完整地处理各环节的业务核算,而社会上对毕业生需求量最大的是各个行业的小企业、小公司,学生到这些地方就业所需的技能与在校所学内容不能有效衔接,学生求学期间基本上是在校园里、教室里度过,这也使得对“双师型”会计教师需求不那么强烈,进而不利于“双师型”会计教师的培养。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 职业资格 国际差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在世界各国受到普遍重视。研究各国注册会计师的差异性及其原因,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境外各种注册会计师资格差异化分析
通过考察和研究,我们发现境外各种注册会计师资格国际差异主要表现在:
(一)认定所需最低教育标准的差异(the Minimum Level of Education Required)
满足所需最低教育标准是进入注册会计师行业最基本的前提,主要包括准入标准(Entry Requirements)、学习年限(Length of Study)和知识结构(Subjects Studied)。研究各国注册会计师资格报考条件,我们发现,境外获取注册会计师资格所需的最低标准有以下3种模式:一是不依赖学校教育,以协会自己组织专门教育为主的模式。如英国特许会计师(ACCA)、日本公认会计士(JICPA)等,考生报名时不需要具备较高的学历,但要求考生经过协会组织的深入浅出的较多门考试科目的学习与考试的专门培养;二是依赖学校教育模式,要求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甚至要求是经认定的学历或限制为会计学专业,如美国注册会计师(AICPA)、澳洲注册会计师(CPA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GA)、香港注册会计师(HKICPA)等;三是在大学学历要求的基础上,要求考生拥有一定的实务经验,如德国法定审计师(WP)、英国皇家特许会计师(ACA)等。
(二)资格考试标准方面的差异(Examinations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不同国家或地区对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标准的规定各异,各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其内容、难度、范围、考试方式和合格标准等均有差别,但与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相比,具有以下3个特征:
1.考试内容涉及面广泛,体系完善。境外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不仅注重专业知识,而且注重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方面包括财务信息处理、营业分析和评估、税务、审计、内部稽核和咨询、资产管理、企业战略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等;管理能力方面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沟通和交流技能、会计职业道德等。考试科目较多,体系完整,除测试执行注册会计师业务的核心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专业科目外,还设置相应的综合科目。另外,有的国家还增加了战略管理等相关课程作为专业阶段的考试内容。
2.考试的内容循序渐进、分层逐步深入,考试阶段以及考试科目之间存在较强的逻辑关系。如ACCA考试分两个阶段,只有前一阶段的单元课程通过考试以后,才能继续学习后面的单元课程。
3.考试方式多样化。境外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时间有的一年多次,考试方式多样化,有开卷笔试、机考、口试和工作坊方式等。考试的合格分数线每次考试确定一次。
(三)注册所需最低经验标准方面的差异(the Minimum Level of Experience Required)
会计职业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必须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会计师国际教育准则规定,各会计师组织的会员在取得会员资格前应至少具备3年的实务经验。尽管各国均要求在获得执业认可之前,申请人应当至少具备相关领域的、一定年限的、经认可或经监督的执业经验,但各国对于会计师注册所需经验的时间长短和内涵规定不同,ACCA至少需要三年的相关工作经验;CGA需要有两年或两年以上会计相关工作经验;WP是要求在报考前就具备3~4年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业并经所在事务所合伙人确认的从业经历。香港HKICPA要求在参加高级阶段考试时,需要具备经授权的会计师事务所相关督导人的督导下的1年实务经历。
(四)后续教育制度方面的差异
后续教育制度是注册会计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获取信息和拓展、加深知识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世界各国对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方面的规定也存在差异:
1.后续教育的时间差异。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6年9月13日的《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制度》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我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每两年为一个考核周期。在每个考核周期内接受的继续教育时间累计不得少于80个学时,且任何一年均不得少于30个学时。有关职业道德的培训,每个周期不得少于4个学时。上一考核周期超过的学时数不得滚动到下一考核周期;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对于那些从事公开业务的会员(Members in Public Practice),即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注册会计师每3年必须完成120小时的后续教育课程,且每年最低不得少于20小时;日本公认会计士协会(JICPA)规定,注册会计师必须每年完成至少40个学分的后续教育;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CANADA)2005年3月颁布的《后续职业发展准则》规定:每个会员在3年内必须完成120小时的后续职业教育课程学习,每年至少学习20小时,且至少有60个小时的学习能够得到证明,会员必须要保留近3年的学习纪录。
2.后续教育学习方式的差异。AICPA在《后续职业教育准则公告》中明确提倡两种学习方式:一种是有组织的学习活动(Sponsored Learning Activities),另一种为独立的学习活动(Independent Study Learning Activities);JICPA规定后续教育方式分为集中培训、自学、编写专业书籍和在培训班授课4种方式;CGA-CANADA规定职业后续教育培训主要采取课堂教育、组织学术讲座、召开研讨会、网络或电话教学以及自学等方式;我国《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制度》规定,可参加有组织形式及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有组织形式包括各级协会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培训和事务所经批准后组织的内部培训等,“其他形式”则包括出版著作、、参加行业执业质量检查等。注册会计师参加有组织形式的继续教育,至少45分钟为一个学时,按照实际参加时间确认。
3.后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差异。AICPA的后续教育课程按会员的不同职业发展阶段设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培训要求。具体分为基础课(Basic)、中级课(Intermediate)、高级课(Advance)、更新课(Update)和星级课(Overview)。JICPA的继续教育课程包括审计、会计、税务、咨询、信息技术、职业道德和相关的法律法规。CGA-CANADA设置的后续教育课程主要包括3个部分:会计、审计、财务、税制和管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最新发展、职业道德规范的有关课程和信息技术。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制度》没有规定具体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一般随形势发展的不断变化而变化。
(五)会计服务业市场准入制度存在差异
所谓会计服务业市场准入是指一国允许其他国家的经济要素通过一定的渠道,按照一定的条件进入本国会计服务市场的程度,是国家通过实施各种法律和规章制度对本国会计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一种宏观掌握和控制。每个国家或地区在法律上对会计服务业市场准入制度做出了规定。
在我国,法律规定的会计服务业开放方式有以下几种:允许国际会计公司在华设立成员所;允许成立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允许外国会计师事务所在华设立代表处;允许境外会计师事务所来华临时执行审计业务,并自2006年3月2日起取消外国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境内临时执行审计业务的行政许可收费;港、澳、台地区会计师事务所来内地临时执行审计业务,自2004年1月1日起申请临时执业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会计师事务所领取许可证时不再缴纳费用,并自2006年1月1月起,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澳门核数公司申请的临时执行审计业务许可证自颁发之日起两年内有效;对外开放注册会计师考试;允许通过考试的外籍人员注册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符合条件的可申请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
美国对外国注册会计师入境职业资格上要求通过其本国的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同时美国同许多国家签订了会计师资格相互承认的协定,但是协定大多是美国与一些英语国家之间签订,如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除了签订协议还会要求参加一定科目的考试,一般是税法和商法两个科目。在机构准入方面,美国执行国民待遇原则,只要具备其本国执业机构应具备的条件,一般都能取得在美国开业的资格。在居住、人员流动限制方面相对较少。
英国采取的市场准入态度与美国相似,也要求取得英国本国的职业资格方可在英国执业。取得资格后可以加入英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组织,成为正式会员。同时,英国也与很多国家签订了双方承认资格协定。欧盟成员国会计师在英国申请执业,只需在任一行业协会注册、并在贸工部备案即可。
德国对会计师服务市场开放的态度相较于英美保守。德国将进入德国会计师服务市场的外国会计师分为3种情况:一是欧洲共同体或者欧洲经济圈内部的会计师,经财政部批准可取得在德国的职业资格;而对WTO成员中的注册会计师则要求通过其考试方可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但考取后从业范围等没有限制,可以加入其注册会计师或审计师协会,取得会员资格;而对非WTO成员的国家和地区,则在市场准入、执业范围等方面设置了一定障碍,如规定互惠条件等。德国在机构准入方面有较严格的资格审查条件,虽然没有资金、年收入方面的法律限制,但在审批时往往会成为考虑的因素。
日本《公认会计士法》(Th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Law)规定对外国会计师及其机构准入采取了严格的审查制度,在资格认定方面必须通过其本国的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而在外国执行人员进入以后,在执业范围上也作了较多限制,如规定外国会计师不得单独受聘从事对日本企业的审计业务。
二、注册会计师资格国际差异的原因剖析
注册会计师资格国际差异是客观存在,这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制度、法律制度以及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但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角度剖析其差异主要缘于以下几方面:
(一)注册会计师行业组织的结构存在差异
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发展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注册会计师执业许可会因国家集权或分权而有所不同。一般,在中央集权的国家,执业许可证常常是由一个中央机构发行,但在那些分权的国家,执业许可证可以由多个机构发行。
(二)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存在差异
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一般结合实际情况对注册会计师行业采用不同的监管模式。2002年7月,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的创建,标志着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始进入独立监管的时代。英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由纯粹的行业自律模式,逐步向行业自律和独立监管相结合的模式过渡。该模式的特点在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的微观层面由既独立于行业自身、又独立于政府的独立管制机构实施控制。它独立性最强,权威性、灵活性一般。德国采用改良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双重监督体制(即政府对公共监督机构和行业协会进行监督,公共监管机构对行业协会进行公共监督)。这种监管模式的特征是: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实行的是“到位而不越位”的管理,尊重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特点,尊重专家的专业判断。日本采用的是政府监管模式。该模式的特点在于: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微观层面的事务实施全面控制。我国现行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采用的是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模式,即由财政部门依法对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同时,行业协会拥有一定的行业自律权,以引导和促进行业的发展。
(三)各国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存在差异
尽管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趋同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但适应不同国家社会、经济、法律和政治环境而制定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存在差异也是客观的,即便是准则本身条款已实现国际趋同,但在具体运用中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更何况一般情况下,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本身就是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立法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上、法律结构上、以及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制程度上都不同,这导致在不同法系下会计准则制定、实施等方面存在差异。英美法系国家,会计准则通常是由国家和政府授权的民间组织来制订,会计实务处理程序和方法往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注重会计惯例,企业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会计处理程序或方法。大陆法系国家,会计准则通常以法律的形式颁布,具有指令性、强制性和统一性的特点。
三、结束语
本文基于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国际化背景下,从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认定所需最低教育标准、资格考试标准、注册所需最低经验标准、后续教育制度和会计市场准入几个方面分析了注册会计师资格国际差异及其原因。据此,笔者认为,为促进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国际间互认,并规范境外注册会计师资格在中国的发展,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资格制度在“人才兴国”战略中的作用,我们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改良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制度,如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方式以及经验要求、后续培训等。
主要参考文献:
[1][美]H.T・麦吉尔等.《注册会计师职业――机遇、责任和服务范围》,耿建新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分公司,2001年9月.
[2]王学军.《会计服务业市场准入与法律监管机制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9月.
[3]中注协注册会计师协会考试工作考察团.《英国和法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考察报告》.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年11月.
[4]中注协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考察团.《西班牙和德国的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年8月.
关键词:电子商务;会计;影响;挑战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信息化成为了社会运作的主要方式,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信息经济时代。社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逐渐发生变化,从前要走南闯北的买货、卖货。现在,足不出户就可以借助网络轻松搞定从买货、收货、卖货、发货的全过程。电子商务的兴起绝不是赶时髦,而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由于电子商务颠覆了传统买卖程序,这也使以传统买卖关系建立起的会计体系受到极大的影响和挑战。
一、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一)对会计环境的影响
1、经济环境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逐渐成为当下以及未来商务的主要模式。在这种新的商务模式给企业的经济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电子商务的普及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企业的知识资本和信息资本将成为企业增值的主要源泉;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兴起也必然对企业的技术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与之相适应。
2、管理环境的变化。电子商务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信息传递。通过网络平台使信息收集和传递更加通畅及时,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使企业管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具体表现在管理方式、管理对象和组织结构的变化三方面。
3、技术环境的变化。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采购、生产、销售及存货的全过程,各种单据等书面凭证都逐渐被无纸化的电子凭证取代。无纸化商务处理是技术环境的重大革新。技术环境的变化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工作的划分、会计信息系统的设置均要做出相应的变化。
(二)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会计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的,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是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即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组织,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根据我国科技部2002年9月30日出台的《中国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中规定:虚拟企业应该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想域名注册服务机构提交真实、可靠的域名注册信息。可见已经申请并成功注册域名的企业是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可以沿用这个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2、电子商务对会计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持续经营假设是建立在企业可以预见的未来期间不会破产清算,而会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然而相比较实体企业,虚拟企业是快速组织、迅速解散的临时性联合企业。他们利用信息技术打破空间的限制从事的大多是一次性的交易。这使得持续经营假设变得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暂时性假设。
3、电子商务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按年度划分,以日历年度为一 个会计年度,即从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而虚拟企业由于其即时性和实时性的特征,以交易期间作为会计期间要更为合理。
(三)对原始凭证的影响
1、原始凭证无纸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在我国政府提出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了总体目标。即:到2010年,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支撑体系,技术服务和推广应用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电子商务服务业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并取得明显成效。
2、无纸化原始凭证实现的意义
从企业内部来看,大量的纸质原始凭证与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极为不匹配,它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无纸化办公的实现。大量的纸质原始凭证,耗费了很多纸质资源,不符合节能减排的环保要求。
从企业外部来看,证券公司和银行等金融系统也在越来越多的鼓励客户登陆网上金融系统进行转账汇款等各项业务。
二、电子商务时代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当yahoo、Ebay、CNN、SONY、新浪等国内外著名网站相继受到黑客攻击的时,人们在清晰的认识到网络脆弱的同时,也对网络的安全性提出质疑。试想拥有强大技术支撑的大公司尚且难逃被黑的厄运,那中小型网络公司又如何保障自己的网络安全呢?电子商务的发展依赖公开的网络环境,而这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则随时可能被毁于一旦。
为解决网络的安全问题,经过世界各国的过年研究,初步形成一套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方案,公钥基础设施即PKI技术,即通过第三方的可信任机构—认证中心,把用户的公钥和用户的其他标识信息(如名称、e-mail、身份证号等)捆绑在一起,在Internet网上验证用户的身份。PKI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自动管理钥匙和对称密码结合,为用户建造安全的网络运行环境。
保护网络的安全性只靠单一的技术是远远不够的,除了PKI技术外,在传递重要信息或者进行紧要网络操作时还需要有其他安全措施的保障。例如: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认证中心和防火墙技术等。数据加密技术是在会计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为保障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不被非法截取和篡改。公司与公司之间、公司内部与各部门之间、母子公司之间、如何确认所收到的信息为对方所发出的,而非虚假、篡改信息等,等依赖于加密技术的支持。
数字签名技术是解决无纸化条件下合同、文件、会计凭证的签名盖章的问题。它是建立在公钥体质的基础上,结合公钥技术和数字摘要形成的数字签名技术。
认证中心也称为电子商务认证中心,是承担网上交易安全的认证服务。防火墙技术是一种隔离技术,它能允许你“同意”的人和数据进入你的网络,同事将你“不同意”的人和数据拒之门外。只有把在网络环境中传递信息的各个可能受到攻击的环节都提供相应的保障,才能更有效的保障Internet的安全性。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保障
电子商务时代早已到来,可是我国至今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这也为网络条件下的会计发展带来阻力,使得网络会计的发展滞后。在这样没有法律法规保障情况下进行的交易,对于交易者来说是存在很大风险的。尽快出台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将给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三、电子商务时代下会计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会计是时代的需要
网络会计的实现,一方面可以简化财务工作中部分琐碎的程序,例如收集原始凭证,装订凭证等。另一方面将更有利于账务的审计和税收的核查。使企业信息更加透明,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会计的产生,这是大势所趋。网络会计是一套新的会计模式,它会秉承传统会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再同时根据其网络交易的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延伸。从网上电子原始凭证到网络电子报表一气呵成。
(二)为会计服务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电子商务基于信息网络,是信息社会的产物,其活动领域可以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从跨国公司到个体工商户,从政府机构到普通公司。会计服务的网络化,使会计服务形式更加多样,运用更加灵活,范围更加广泛。(作者单位:云南省广播电视学校)
参考文献
[1]刘承焕“电子商务对会计实务带来的影响”《财经问题研究》2005(1)
[2]张鑫 “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理论实务问题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2010(3)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XU Fenyan, FU Liping, WANG Yanhua, JIANG Xizhong
(Gu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50)
Abstract For training to adapt to the social needs of specialized accounting personnel, accounting, teaching should be based on the accounting process-oriented, competency-based,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rational and effective practice teaching.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ccounting discusse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accounting measur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for a certain amount of reflection.
Key words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1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调查研究发现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实践内容没有与时俱进,脱离就业岗位能力要求
首先,高职会计专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使用的教材,符合职业特色的校本教材不多,以理论为主、实务为辅,在业务核算方面,也多以文字表达经济业务,没有呈现会计工作过程。同时,过分强调会计的核算职能,忽视会计的监督职能。其次,目前的会计实践教材采用的凭证格式老化,涉及纳税等会计法律法规未能及时更新、脱离现实。教材不能真实体现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1.2 一体化教学场所建设力度不够,缺乏仿真、实战效果
一方面,建设经费严重不足。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实训室的投入不足,专门的实训场所数量不足。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分离,在教室进行理论教学,只有实践教学才到实训室进行,甚至实践教学在普通课室进行,而且很多理论教师没有专业实践经验,只懂理论,不懂操作。另外会计软件投入不足,除了电算化软件,很少有其他财务软件。另一方面,校企合作表面化。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近距离接触社会的最好方式。而现实情况是高职院校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情况不容乐观,实习企业数量非常有限,仅有的几个实习基地,也没有真正起到作用,很难满足会计专业实习和教学的要求。
1.3 评价考核体系陈旧,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首先,会计实践课时得不到保证。目前各大高职院校的会计实践,都建立在会计理论先行的前提下,即先进行理论教学,后进行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不同步,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很严重。其次,偏重理论考核,忽略技能考核。多数课程采用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即使采用技能考核,也是某一单一课程的单项能力考核。最后,缺乏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往往不端正,只是在临近考试时才会临阵磨枪,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去解决实际问题,动手能力较差,导致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难以实现。
1.4 职业素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忽视对隐性素质的培养
第一,忽略会计行业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需要。在日常实践教学中,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随着会计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如果学生不能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终身学习,就会跟不上社会前进的步伐,难免被社会所淘汰。第二,忽视会计职业风险意识的培养。如:从事会计工作具有哪些职业风险?如何规避职业风险?在教学中很少涉及,导致许多学生头脑中没有风险意识,更不懂得如何防范风险。
1.5 教师团队整体水平不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
一是双师的素质内涵表象化。因为教育部的推动,大部分高职院都积极建设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然而, 许多“双师型”会计专业教师只停留在表象,只是拥有一个教师系列的职称证和一个专业领域的职称证而成了“双师”,却并没有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经验,或是有工作经验而教学水平较低。二是师资培训力度不够。很多高职院校基本上没有对于实训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考核、测评的方法。三是教师承担过重的科研压力。许多学校对待教师的考核往往重科研、轻教学,对待教师职称的评定也是重理论、轻应用,基于这双重的压力,许多教师不得不把重心转向科研,疲于应付过重的科研任务,却无心钻研教学。
2 提高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2.1 建立会计服务中心
会计服务中心是在积极探索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模式上,将手工模拟实训、电算化模拟实训、网上纳税申报、网上银行和网络虚拟软件模拟实训相结合,再造校内实习、实训真实的工作场景,仿真模拟企业的运作模式来组织生产和运营,定岗定职,分角色分任务,有规章有制度,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具体的会计工作岗位职责和技能。当会计服务中心运营比较成熟的时候,可以向社会开放,面向社会接业务。这样学生在会计服务中心中既可以工作也可以学习,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既解决了校内实训缺乏实际应用的不足,也解决了校外实训无法及时跟踪指导的困难。
2.2 建设有效的校外实习跟踪辅导体系
会计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实习单位招收的实习生非常有限,无法像酒店管理等专业一样大批量、订单式进行校外实习,这给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及教师的跟踪指导带来困难,致使当前会计专业的学生实习后缺乏教师跟踪指导,学生遇到了工作上的问题也找不到教师及时进行辅导,致使会计专业的学生真正能在会计岗位实习的并不多,因此,建立有效的校外实习跟踪辅导体系显得非常必要。
2.3 通过政府引导促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办学能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大大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许多学校也并非没有意识到校企合作的优势,也在努力寻求合作企业。但总体来看,国家和政府对企业参与教学宣传不够,支持力度不足,也缺乏相关政策的引导, 我们的企业没有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一份责任,因为享受不到“甜头”,企业对参与教学比较抗拒,积极性极低,导致许多学校的校企合作形同虚设。所以,应由政府出面,研讨制定大的方针政策,给予校企合作提供一个大的平台,通过可以给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一定期间、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订单培养输送人才等措施,一方面从观念上让企业意识到参与教学是自己的社会责任,是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从物质上也给积极参与教学的企业税收减免等,调动企业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达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2.4 更新课程考核方式
一是在考核方式上,要突出多样性,不能只局限于期末笔试这种单一评价方式,应由总结性考核转换为过程性综合评价,比如通过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同学就可以不再参加相关科目的期末考试,真正做到课教相通。二是在考试内容上,改革考核理论知识为主的特点,转为评价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特点的专业技能考核,考评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三是在考试范围上,除了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考核学生的社交能力、风险防范意识和职业素质等,加强综合性、创造性运用会计及相关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全面发展。
2.5 全面跟踪管理会计专业教师
实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根本是要解决“培育人”的问题。对于会计教师的管理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实践教学设计的检查。教学设计容易忽略教学过程的设计。所以要求会计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将知识讲解、学生练习(巡回指导)、实训指导的内容、课时、实训步骤等填写清楚。二是实践教学过程的检查。会计专业一个完整教学过程往往需要十几课时,甚至几十课时,与理论课堂教学存在很大的不同。三是建立教师综合评价体系,不单是学生的评教,教师下企业的学习指导等都应纳入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2.6 改革教师系列职称评定办法
想要提高我国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既离不开科研,也离不开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师个体而言,有的教师适合关在屋里搞科研,有的教师适合走上讲台做教学,只有改变以往教师职称评定对科研数量的考核硬性指标,将职称评定分为:科研型教师评定和教学型教师评定,分别制定相关考核和评定标准,这样一方面能大大鼓励热衷做科研的教师积极做科研,热衷教学的教师努力钻教学,做到各有所长,人尽其才;另一方面,还能很大程度上降低如今社会学术抄袭、学术造假等不良之风,防止学术资源浪费,提高我国社会整体学术质量和教学质量。
3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反思
基金项目: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2012LY038)
作者简介
>> 我国寿险业发展潜力研究 新疆现代服务业在国际合作中的发展潜力探究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综述 我国现代服务业分类:基于聚类分析的定量研究 我国生产业发展的差距、潜力与政策建议 我国现代会计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新疆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究竟有多大? 层次分析法在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刍议加快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 我国现代商务服务业发展探析 我国各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综合评价研究 基于劳动链理论的增强我国林业发展潜力探讨 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与利用外资政策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FDI的我国现代服务业集群全球价值链升级研究 我国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2.
[2]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 http:///zwgk/zfxxgk/zfbg/fzgh/201112/t20111212_162724_1.shtml,2011-10.
[3]Marjorie Kelly. Jordan's potential tourism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arch. 1998(25):904-918.
[4]吕萍,李忠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时空差异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1):37-51.
[5]Bruce Katz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Six Ways Cities Can Reach Their Economic Potential[R]. Diverse Perspectives on Critical Issues. Living cities, 2006.8-12.
[6]Junichiro Takeuchi. Japan Drops to 14thPlace [R]. SA142 Short-Term Forecast for the Japanese Economy, 2010(2).1-5.
[7]胡科.甘肃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5).19-35.
[8]段利民,马鸣萧,张霞.基于PCA的区域科技服务业发展潜力评价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6):52-60.
[9]王一卉.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研究—基于我国30个省市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0,12(1):49-52.
[10]徐国祥,常宁.现代服务业统计标准的设计[J].统计研究,2004(12):10-12.
[11]任英华,邱碧槐,朱凤梅.现代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9,13(13):31-33.
【关键词】 地方院校; 会计学科; 发展路径
一、前言
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的一个特定院校群体。具体而言,就是国务院各部委直属院校之外由省及省以下地方政府主管、地方财政划拨办学经费的非重点高校。地方院校的共同特征是地方管理为主、非重点、历史短或新升格。就广西来说,除个别高校外,大部分本科院校均属此类。改革开放以来,会计人才需求虽然有起伏,但总体上还算旺盛,在高考报考中更是热门专业。对于具体办学单位而言,会计学具有门槛低、准入易,学科专业资源建设周期相对较短、办学成本低,大部分地方院校均涉足会计学科,开设了本科专业或硕士点。就广西而言,14所公立本科院校仅有1所没有会计专业,会计学科或会计专业的覆盖率达到93%(表1)。但会计学是1门相对成熟的学科,无论从办学历史、学术研究和应用实践等各个方面,国内均有一批老牌院校占据了学科制高点,地方院校特别是后进入院校的学科建设相对薄弱。这一背景下,地方院校的会计学科如何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如何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前提和现有学科格局下有所突破,显然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地方院校会计学科的困惑
很多地方院校由于各种历史与现实原因,其在学科基础、办学理念、办学条件、课程设置等多方面仍存在着与办学要求不相适应的困惑与尴尬。
(一)办学理念模糊,学科战略失当
多数地方院校把自己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但如何界定“应用型”特征却有不同理解。一些院校要么仍是以研究型大学为最终目的,“应用型”模式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是一种暂时的妥协;要么继续执行原高职高专的教学模式,缺乏新的办学理念。由于受制于相对薄弱的学科基础、相对陈旧的办学观念,不少地方院校缺乏科学的学科发展战略。要么贪大求全,追求专业设置的数量、追求招生人数;要么好高骛远,不顾自身特点,强调与重点院校的正面竞争,忽视地方院校面向地方、面向应用、面向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许多地方院校在办学定位上缺乏对地方性的考量,忽视为地方社会服务。办学定位的偏差,带来了学科定位的失当,这样就势必使专业方向的设置偏离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片面追求办学层次而脱离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科学研究一方面难以产生重大成就;另一方面又没能解决地方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二)先天条件不足,学科资源短缺
一是发展条件先天不足。对于很多学校而言,会计学科虽然可能是最早的学科之一,但通常受累于沉重的教学负担,学科建设缺乏积累,其所依赖的各项学科条件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以广西会计办学规模最大的某校为例,不到一百人的会计系专任教师队伍需承担总共近六千本专科学生的教学任务,系部、教研室和教师本人疲于应付繁重的课时任务,中心任务难以落实到学科建设上来,团队建设、学术研究和教研教改难以扎实推进。此外,一些新近升本的地方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办学理念从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的转换,还来不及深入思考学科建设问题,再加上受办学经费、扩大招生、内部管理、教师待遇等因素的限制,学科建设整体上表现出先天不足。
二是资源短缺。众所周知,我国高校的优势资源主要集中在重点高校,一般地方院校的资源和实力均存在较大差距,会计学科更是如此。首先,从师资队伍看,无论数量还是结构,离高水平的学科建设要求还有较大距离。有调查显示地方院校普遍存在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比例偏低的现象,教授只占到总教师人数的19%,而具有博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更低,只占到教师总人数的10%。根据调查,广西的这一比例更低,“双高”教师少,学术带头人缺乏,难以组建高水平的学术和教学团队,师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不合理。其次,广西等西部省区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学科发展条件投入不足,硬件设施如实验室、仪器设备等既缺又陋,教师工作条件、学生学习条件有待改善。
(三)制度激励缺失,发展动力不足
广西多数地方院校仍处于高考扩招背景下以规模扩张为核心的快速发展阶段,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学科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随机因应配置,从而导致学科发展的系统思维和配套制度建设不足,或者没有体现学科发展的长远需要。这一状况必然导致教师自我学习、职业成长的动力不足,学科团队名存实亡。此外,由于比上(重点大学)不足比下(高职高专)不甘、资源上半饱半饥,课题申报困难、经费来源枯竭、成果难上档次,人才培养也有高不成低不就现象。队伍中存在中年教师感到力不从心,青年教师前途彷徨,无心学术甚至无心教学,热衷行政、热衷第二职业。表2是广西某校会计系面向教师进行的一次学科建设困惑与建议调研活动的结果,表明在资源、动力、行为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均缺乏明显动力和活动强度。
(四)成果积累缓慢,学科地位较低
学科成果包括多个方面内容,但公开发表的论文质量与数量,可以综合反映一定范围内学科发展的水平。因此,笔者通过对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分别获得全国范围和广西范围的会计学论文数据。检索方法是通过对文献题名、关键字和摘要三个部分中按照会计特征主题词“会计”、“财务”、“成本”和“审计”,抽取近十年出自广西的相关论文,经过鉴别、修正,获得有效论文435篇(表3)。如果把范围扩大到全国,在同时期按相同检索条件下获得的结果是九十多万篇,数量相差悬殊。从表中显示的文献来源刊物,可以反映出论文的质量亦不容乐观。由此可见广西会计学科的成果积累还相当薄弱,学科建设成果层次不高,缺乏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三、地方院校会计学科的发展路径
(一)坚持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因此,地方院校的会计学科首先必须为教学和人才培养这个中心服务,并通过学科建设带动教学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广西近三年GDP增速分别为13.8%、13.9%、14.2%,近年国家批准实施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广西经济真正驶入了发展快车道。伴随这一趋势,区内的投资、金融、资本市场将日趋繁荣,这对会计人才的需要也与日俱增。据统计,目前广西全区会计人员近30万人,其中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学位层次的仅987人,占0.1%,本科层次
13 211人,占4.42%,尚有53%的会计人员不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总体上说,全区会计队伍的数量和专业素质与广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大形势极不相称,会计人才培养还任重道远、大有可为。
在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方面,要明确不同培养层次的不同目标,强调课程内容与知识体系的异质性。对于本科生的会计教育强调会计知识的一般性,培养学生未来从事会计实践的基本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会计专业的本科生还应掌握必需的工程技术知识,才能在会计实践中有所依托,个人发展才有后劲。对于硕士研究生则应实行学术性和应用性两个层次的培养模式。作为地方院校会计学科,还要特别重视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建设。美国有100多种专业硕士学位,55种专业博士学位。目前我国只有30多种专业硕士学位,5种专业博士学位。而社会对硕士的需求,80%是专业硕士学位。可以预料,将来我国可能重点发展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广西各院校目前仅有四家MBA培养单位,尚没有一家会计硕士(MPAcc)和审计硕士授权培养单位。各院校应积极准备,充分运用国家支持西部人才建设特殊需求的政策,早做谋划,在专业学位教育上取得丰收。
(二)坚持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
根据优势产生的来源,地方院校办学的比较优势主要来自于区域特质、行业特质或其他特质。地区优势是由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传统文化特质等本地区社会经济特质所带来的特殊知识体系和特殊需求。地区优势是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的稀缺资源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地方院校与地方社会经济的联系有着十分良好的基础;二是地方院校拥有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的优越地理优势。一些地方院校还拥有一定的行业优势。很多地方院校由专业院校合并升格设立,这些院校原来都依托一定的行业主管部门办学,有着很深的行业联系。在学科知识与成果积累、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有着深厚基础。这些特色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支撑着学校的美誉度。
此外,地方院校一般分布在中西部,在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是当仁不让的参与者。如广西具有西南沿海、沿边、与东盟国家接壤的天然优势,是实施东盟战略的桥头堡和排头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我国与东盟双边投资、贸易不断增长,需要更多区域性国际会计人才为相关投资经贸活动提供会计中介服务。据推算,五至十年内,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在东盟常驻机构将新增50余家,人员近千人。而在培养走进东盟会计人才方面,广西具有天然优势和广泛前景。在会计服务和教育领域中,广西已经是最主要的中方合作省区。中国注协2010年10月在南宁设立“中国―东盟自贸区会计服务示范基地”,为促进会计走进东盟,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内容与标准的开发,及相应的人员培训。对于广西高校会计学科而言,面向东盟的国际会计成为自身极具竞争力的一个独特领域。
(三)立足学科现实,突出应用特色
地方院校的会计学科建设在强调必要的学术性、基础性的同时,要强调特色性、应用性,注重面向市场的实际应用需要和未来实际发展的需求,注重应用型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更新。突出应用性,一方面要将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结合起来,成立以面向市场的实验中心,发现有市场潜力的原创成果,积极致力于转化为现实服务与商品,实现应用成果的商品化与产业化。另一方面还必须与企业结合,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学术研究的有机结合,构建以教学带动科研上水平、出成果,以科研推动产业上规模、出效益;还要着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将深厚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因而其培养的人才兼具宽厚的理论基础、良好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以广西某财经院校为例,由于合并升格历史较短,尚未形成统一的学术氛围和有力的学术团队,总体实力还不是很强。当务之急是实现会计学科快速追赶。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历史与现实环境,探索打造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加强与区市两级政府部门的联系,积极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中去,为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划、实施和企业具体经济管理献计献策。在“东盟会计”、“成本工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等方面加大投入,打造特色,在国内占一席之地。
(四)深化队伍建设,夯实资源实力
人力资源建设是学科的核心资源,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是学科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对于地方院校而言,要打造一支水平高又工作扎实的学术队伍,必须按照尊师重教、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稳定骨干、激励成才的思路,多方设法提供条件和保障,在政治上关怀,在业务上提高,在生活上关心,在精神上给予宽松环境,让学科内各层次人才都有事干、能干事、干成事,激发并长期保持他们的事业心和对前途的期盼,做到在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让他们定下心来搞工作,使师资队伍适应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人才资源的来源无外乎两个渠道:引进和自我培养与选拔。作为一般地方院校,在学术队伍创建中,引进高、精人才无疑是重要举措。但在人才竞争的大环境中,地方高校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引进太多高尖人才成本高、难度大。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引进人才的机制,多引进有培养潜力的、有着“黑马”潜质的年轻学者。除了作为核心资源的人才之外,地方院校还应加强其他各种学科资源要素的建设,如研究平台、研究工具、文献资料、各种通用或专业的数据库,整合校内设备图书以及实验室资源,实现研究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才能促进会计学科的发展,使其成为地区经济建设的智囊与会计人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1] 李锡雄.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科建设研究[J].法制与经济,2007(9):95-96.
[2] 蔡娟.地方院校的学科建设与服务地方[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4):129-130.
[3] 韩廷斌.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在区域科技创新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08(12):38-39.
[4] 吴东霖.普通本科高校会计学科建设研究[J].技术创新管理,2007(28):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