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在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花园中,无数智慧的奇葩竞相开放,可以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遗产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它不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还在东亚文化圈里成为中流砥柱。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也是其中一朵艳丽的鲜花。何谓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一定的阶级、 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国古代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也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 ,以其学说宗旨来教化人听命于“天子”或“天意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早已先于这个学科而诞生了。
我国古代虽然还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 ,但有不少思想家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其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之内容的论述最为丰富,其影响也是最为深远的。虽然其中大多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蕴藏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谓硕果累累,内容丰富。
1.奴隶社会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雏形。夏商周时代,就已有了伦理与军事方面的教育。整个夏朝,道德教育也主要局限在家庭教育和社会生产的行为规范教育。殷商时期 ,虽然仍迷信自然 ,但开始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周朝时期强调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明人伦”,把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等五伦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元素 ,确立上下尊卑的等级差别 ,教导人们安于本分 ,切勿犯上作乱 ,以维护社会秩序并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当时国学的德、行、艺、仪四教 ,就是以明人伦为主要目的的。可见 ,这时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道德教育思想。
2.封建社会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熟及没落。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占据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思想。就儒家而言 ,孔子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是最为丰富的 ,其影响也是最大的。根据孔子的论述 ,“仁”和“礼”的教育 ,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孔子之后的历代儒家 ,虽然结合其各自所处的时代、社会的特殊要求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不同的强调、补充和发展 ,但大多未离开孔子规定的基本思想。例如 ,汉儒董仲舒注重 “三纲五常” 的伦理教育。实际上 “三纲五常” 是孔子所谓 “忠恕”、“孝悌” 等规范的精致化;后来 ,宋明理学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纲常礼教思想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天赋王权”,“君权神授”等理论 ,系统论证了封建制度的合理性和绝对性。
自明代中叶以后 ,中国封建社会进入衰落时期 ,这一时期 ,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日益激烈,地主阶级的思想家面对这种局面 ,再也拿不出像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来了 ,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它的没落。
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沿革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里我不可能把所有的方法都列举出来,只选取一些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的主要方法列举如下:
1.灌输式教育。统治者为了传播儒家思想使儒家的经典《诗》、《书》、《春秋》、《论语》《孟子》等得以普及。历代统治者采取了编写和普及蒙书的手段来灌输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如《三字经》、《女儿经》、《千字文》、《神童诗》、《增广贤文》等等。这些读物均为当时学童的启蒙教材,不管其是否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只要求其奉读铭记,无条件接受。当然,统治者编写的这些读物容易背诵,以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传播儒家道德思想,使其在民间大量推广流传,从而达到普及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目的。
2.化民成俗。统治者实现化民成俗 一方面是教育灌输的结果,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养成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秦汉时期地方设“三老”专职教化,他们的任务是发现本地区的为民法式的人和事,一经发现,就会奏报朝廷,以门庭悬挂荣誉匾额大事宣扬以示表彰,树立典范加官晋爵,树立牌坊,修建祠堂,建立家谱家规等。通过这些方式营造出统治者所需要的社会氛围。随着生产和生活实践的积累,形成了深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的社会民俗。
3.言传身教。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视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他们认为“言教为后,身教为先”。孔子认为,一个人能正己然后才能正人。教育者应该是伦常的完美体现者,是学生的道德楷模,要以自己负责的精神,谦恭态度和博学多知来教育学生,感化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为学生树立好典范,以此实现道德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三、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特点
在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特点的研究中,其角度是多元的,涉及原则、内容、途径、方法等等。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和德育至上;在教育内容上注重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教育途径上重视教书育人和训教合一;在教育方法上注重传承性和内在性的统一。强调道德教育及其方法的运用 ,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把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强调对人仁爱,对父母孝道;突出了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培养人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知行结合。
表面上看,中国传统道德注重人的价值和现实利益,实际上道德已沦为统治的工具,道德被做作知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道德中的人饱受封建道德的压抑与束缚。但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都十分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 ,从德育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史上,这个思想却是应该加以研究的。
四、结语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在其几千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有其参考借鉴的价值。 立足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大胆借鉴利用其精华部分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所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继承历史优良传统,开拓创新,不断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人民出
版社,1985年.
[2]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关键词:中国 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现代意义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贯穿于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统治阶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传播社会规范,教育引导人等功能。现将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介绍如下:
(一)说理教化法
在中国古代只有学校教育,才能采用说理教化的方法进行,其目的是要告诉受教育者社会的要求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现形式,以及统治阶级推崇的思想观念。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和三纲五常,宋明理学的理一分殊是就古代社会思想政治家教育说理的典型。例如对于“天人感应”说的传播统治者们历来就利用朝代的兴衰、更迭的社会现实,极力解释说明天人关系,以使天下百姓认同统治阶级提出的观点。
(二)环境感染法
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古代社会有诸多论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都是环境对人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经常性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环境的感染。因而创设一个理想的环境,就为人的塑造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在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合力的作用。家风良好且家庭和睦有序对未成年人是至关重要的,学校的教化对儿童道德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社会环境的好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孔子认为,人的道德品质是向社会学习而形成的,所以很注意环境的选择,“居必泽邻,游必择士”。
(三)自我反思法
自我反思是一种为求自身完善而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煅练。在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中,自我反思占有重要位置,它是自我教育的一种。自我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自我反思,但自我反思是自我教育的必然环节。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人;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他又说:“有人于此,期待我横逆(蛮横无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比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何难(责难)焉!’”(《孟子・离娄下》就是说,即使原因、责任最终并不在我,但在弄清楚之前,自我反思仍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反复自反,方能弄清楚原因之所在。
(四)实践强化法
所谓实践强化法,就是通过实践社会要求内容的方法,来强化人们接受社会要求的规范或者强化已经接受的规范要求。所以重视实践锻炼的方法,是人们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实践,是为了在实践中能够奉行教育的内容要求,而实践锻炼法则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践行教育的内容要求。孔子十分重视用实践锻炼的方法教育弟子,使其不仅知道,更要行道。在言与行的关系上,他主张“重行”。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反映了人类某些共同的生活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情感,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合理的因素也有不合理的成分,所以,今天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采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即批判地继承。
首先,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往往比较多地采用灌输式教育,往往缺少必要的省察和研究,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不应把学生单纯的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
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应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作用。家庭环境可以决定人的一生,家庭是人最早接受教育的环境,对人格的形成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作用。学校是使儿童系统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在学校受教育期间,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并将对以后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社会环境对家庭和学校教育起着促进和阻碍的作用,所以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巩固学校教育功不可没。
总之,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形式,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要继承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合理方面,又要开创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方法,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在新形势下发挥出巨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陈悦悦,张正霞.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3]祖嘉合.儒家道德教育方法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
[4]陈青之.中国教育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5]邓球柏.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合”与“和”;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078-01
“合”与“和”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维护统治阶级地位的最终目标。文章所要论述的“合”是集合,汇集之意,即加强集权的意思;“和”则是和谐之意,也就是社会安定之意。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力求在集权的保障下,通过向民众灌输长幼尊卑、忠君爱民等纲常伦理思想,希望被统治阶级成为顺民,从而为统治者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
一、以“合”为条件,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与目标,加强集权
(一)建立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统治阶级为实现对百姓强有力的控制,设置了一套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度,规定了人的等级地位,以加强统治者集权,推动社会的有序运行。
严格区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在整个古代阶级社会,权力都只掌握在最高当权者手中。奴隶社会的天命论思想,强调“君权神授”,君主的权威具有至高无上性。奴隶主作为“天帝”的人在地上统治苍生,奴隶只能服从其统治,逆来顺受。
平民之间不平等的身份与权利。统治阶级把平民的身份地位分为三、六、九等,拥有不同的权利。商人和农民同是社会底层民众,但农民守着一亩三分地,没别的追求,他是最稳定的统治对象。商人作为流动性较大的群体,统治者害怕其形成独立的社会力量,实施“重农抑商”政策来压制商人的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统治者对权力的集中与对社会的控制。
(二)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与目标,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与目标,让民众从内心接受统治,为统治阶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思想理论支撑。
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纲常伦理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儒家的“三纲五常”作为规范各种社会关系的准则备受统治阶级所钟爱。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中国古代有三教九流之说,每个学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提出各自的见解。儒家有培养“君子”、“圣贤”的目标;墨家的培养“强者”;道家的“真人”,法家的“能法之士”等等。其中,儒家思想影响最大,理论最丰富。它以“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作为标杆,要求每个人时刻反省自己,力图成为“君子”。
二、追求“和”的局面,维护统治
第一,追求个体身心和谐。中国古代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可见,修身养性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一个前提条件。儒家强调道德修养,“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要求。要成为一个“君子”,需要有“三戒”、“三乐”、“九思”等实现身心和谐的具体措施。并提出“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止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①真正做到进则修身,退则养德,实现身心和谐,安安稳稳做一个更易于统治者统治的顺民。
第二,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的“三纲五常”告诉人们如何处理君臣、夫妻、父子、兄弟关系等。墨家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鼓励人们做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通过类似的说教方式,让人在社会各司其职,与人无争,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更利于统治者的管理。
第三,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是环境中的人,自然环境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孟子强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②孟子深谙竭泽而渔的危害以及可持续发展规律的重要性,做事情要统筹兼顾,遵循规律,真正实现物尽其能,人尽其材,实现天人共存共生,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统治者从“合”的目的出发,通过一系列森严的等级制度,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目标,把权力充分集中到手中并不断加强,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统治者又以实现“和”的社会效果作为其宣传思想的理论支撑,在思想上控制百姓,把天下的人、物都充分集中,为一“家”服务,最终实现统治者世代巩固统治的梦想。
注释:
①陈蒲清注译.论语注译.花城出版社,2007.8,第3页.
②何晓明,周春健注说.孟子.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3,第102页.
参考文献:
[1]罗洪铁主编.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2]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刘泽华,葛荃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4]郑杭生,江立华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熊月之主编.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和谐社会[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德教
1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所谓传统文化,也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起来并且渗透于民族整体意识和行为之中,世世代代传递、流动的最具生命活力的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指根植于中华大地肥沃土壤之中,经过千百年封建社会积淀起来的长期流传的观念形态的文化。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之外,还包括历史、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农学、天文、地理等等古籍文书。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
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文化发展、积累和传递的方式和工具。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收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2]” 。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形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传统文化一方面通过历史继续发展、积累和传递。同时,另一方面又用潜移默化的不同方式加以继承和发展。而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其有效的方式和有力的工具。并且,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以及人们所达到的思想政治素质,成为该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前进和发展,他们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把该社会的文化含量推向新的水平。那么从长远的历史阶段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目标、内容和环境。任何文化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我们这里论述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是经过中华民族长期实践和思想家们概括提炼的,指导着中国人民的生活行为,并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它们集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这些积极因素成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所期望达到的结果,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这些积极因素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例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中都有很多传统文化的成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也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凡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并对其发生影响的外部因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容。其中,文化环境是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的宏观环境之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环境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同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以及人们所达到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将把传统文化的发展推向新的水平;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又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离开了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失去一定的载体即特定的支撑。
2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及其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逻辑到方法论,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富有道德传统的中华民族在其数千年的历史实践中,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超越局限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超越局限的关于如何推进道德理论教化的理论思维成果。如果说对前者的继承,有益于我们增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民族特色、认同感、丰厚感与感染力的话,那么,对后者的继承,则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历史经验的自觉借鉴,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2.1从教育对象的特性中求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是制定教育目标的依据、是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是增强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也注意从教育对象的特性中来探求德教的方法。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教化的施行应遵循相应的规则、运用相应方法,并且从不同的视角提出德教方法确立的基本的方法论,如效仿法、神启论、比附论等等,不一而足。然而,在这些方法论的掩盖下,更为实质的则是基于对教化对象的深刻分析和全面认识从而确立德教方法的方法论。如荀子强调教化“必由其道”,做到“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3];董仲舒强调教化对象“知其气”、 “知其声”、 “知其行”、 “知其物”,才能 “言虽约,说必布”、“事虽小,功必大”[4];张载强调“知其人”,才能“教人使人德[5]”等等,都明确地表露出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掌握教化对象的特性与德教方法的确立之间基本关系的深刻认识。
2.2从递替相关的多个层次分设德教的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之一是教育要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中国古代德教目标的设置体现了这一规律。在中国传统德教理论中,作为最高的德教目标出现的理想人格是“圣人”,但中国思想家们在强调“圣人”这一最高理想人士对于德教过程的目标意义的同时,始终没有将其设置为整个德教过程中的唯一的目标,而是在“涂之人百姓”与“圣人”之间设置了种种相互关联而又前后继替的目标人格。如孟子将这一相互关联前后继替的目标人格设置为“善――信――美――大――圣――神”:“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泽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6]此外,中国传统德教理论中大量的“士”、“君子”、“贤人”、“成人”、“大人”、“大丈夫”之论,其实也是对个体德化过程中不同阶段所应实现的目标人格的不同表述。
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理想人格的不同表述,实质上是从多个层次为教化对象确立了一个前后继替、紧密关联的德化的目的链,前者为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升和推进。因此,中国传统德教的目的理论,表现出理想性与现实性、终极性与阶段性的高度统一,从而使得德教目的给个体接受教化的行为、个体进德的行为以巨大的牵引力和感召力。
2.3从整体系统的视角观照德教的运作
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主义思想。所谓整体,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主要指的是整个社会、民族和国家。受这种中国传统整体性思维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较少从局部的、静态的、孤立的层面看待德教的动态运作,而总是从整体的高度,从德教活动的实际推进方法、从德教内部各部分的相关互动、从德教与相关系统的互动之中来观照整个德教活动。
中国古代思想家从历时的过程性和共时的展开性两个视角出发,对德教活动进行观照,得到了很多成果。如从历时的过程性出发,朱熹得出了对教化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及各阶段的不同特性的认识:“古之教者,有小学,有大学,其道则一而已。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古人由小学而进于大学,其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固已久矣。大学之序,特因小学已成之功” [7]等等;从共时的展开性出发,在教化与环境方面,古代思想家强调环境习染对个体德性发展的影响,并由此主张“择友”,“以友辅仁”,“择处”,“择不处仁,焉得知”。在观照德教运作的过程中运用整体的、系统的方法,使得中国古代思想家在许多方面都深刻地揭示了德教的社会性及其运行的社会条件,揭示了德教运作的内在机理。这种观照德教运作的方法,使得中国传统德教理论具有了浓厚的辩证色彩、系统色彩。
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它除了要受到社会存在的影响以外,更有赖于对自身发展经验和传统的扬弃。因此,我们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吸纳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以便拓展和丰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德教
1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所谓传统文化,也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起来并且渗透于民族整体意识和行为之中,世世代代传递、流动的最具生命活力的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指根植于中华大地肥沃土壤之中,经过千百年封建社会积淀起来的长期流传的观念形态的文化。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之外,还包括历史、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农学、天文、地理等等古籍文书。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
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文化发展、积累和传递的方式和工具。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收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2]”。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形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传统文化一方面通过历史继续发展、积累和传递。同时,另一方面又用潜移默化的不同方式加以继承和发展。而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其有效的方式和有力的工具。并且,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以及人们所达到的思想政治素质,成为该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前进和发展,他们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把该社会的文化含量推向新的水平。那么从长远的历史阶段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目标、内容和环境。任何文化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我们这里论述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是经过中华民族长期实践和思想家们概括提炼的,指导着中国人民的生活行为,并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它们集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这些积极因素成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所期望达到的结果,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这些积极因素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例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中都有很多传统文化的成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也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凡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并对其发生影响的外部因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容。其中,文化环境是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的宏观环境之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环境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同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以及人们所达到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将把传统文化的发展推向新的水平;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又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离开了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失去一定的载体即特定的支撑。
2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及其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逻辑到方法论,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富有道德传统的中华民族在其数千年的历史实践中,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超越局限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超越局限的关于如何推进道德理论教化的理论思维成果。如果说对前者的继承,有益于我们增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民族特色、认同感、丰厚感与感染力的话,那么,对后者的继承,则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历史经验的自觉借鉴,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2.1从教育对象的特性中求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是制定教育目标的依据、是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是增强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也注意从教育对象的特性中来探求德教的方法。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教化的施行应遵循相应的规则、运用相应方法,并且从不同的视角提出德教方法确立的基本的方法论,如效仿法、神启论、比附论等等,不一而足。然而,在这些方法论的掩盖下,更为实质的则是基于对教化对象的深刻分析和全面认识从而确立德教方法的方法论。如荀子强调教化“必由其道”,做到“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3];董仲舒强调教化对象“知其气”、“知其声”、“知其行”、“知其物”,才能“言虽约,说必布”、“事虽小,功必大”[4];张载强调“知其人”,才能“教人使人德[5]”等等,都明确地表露出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掌握教化对象的特性与德教方法的确立之间基本关系的深刻认识。2.2从递替相关的多个层次分设德教的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之一是教育要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中国古代德教目标的设置体现了这一规律。在中国传统德教理论中,作为最高的德教目标出现的理想人格是“圣人”,但中国思想家们在强调“圣人”这一最高理想人士对于德教过程的目标意义的同时,始终没有将其设置为整个德教过程中的唯一的目标,而是在“涂之人百姓”与“圣人”之间设置了种种相互关联而又前后继替的目标人格。如孟子将这一相互关联前后继替的目标人格设置为“善——信——美——大——圣——神”:“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泽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6]此外,中国传统德教理论中大量的“士”、“君子”、“贤人”、“成人”、“大人”、“大丈夫”之论,其实也是对个体德化过程中不同阶段所应实现的目标人格的不同表述。
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理想人格的不同表述,实质上是从多个层次为教化对象确立了一个前后继替、紧密关联的德化的目的链,前者为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升和推进。因此,中国传统德教的目的理论,表现出理想性与现实性、终极性与阶段性的高度统一,从而使得德教目的给个体接受教化的行为、个体进德的行为以巨大的牵引力和感召力。
2.3从整体系统的视角观照德教的运作
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主义思想。所谓整体,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主要指的是整个社会、民族和国家。受这种中国传统整体性思维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较少从局部的、静态的、孤立的层面看待德教的动态运作,而总是从整体的高度,从德教活动的实际推进方法、从德教内部各部分的相关互动、从德教与相关系统的互动之中来观照整个德教活动。
中国古代思想家从历时的过程性和共时的展开性两个视角出发,对德教活动进行观照,得到了很多成果。如从历时的过程性出发,朱熹得出了对教化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及各阶段的不同特性的认识:“古之教者,有小学,有大学,其道则一而已。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古人由小学而进于大学,其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固已久矣。大学之序,特因小学已成之功”[7]等等;从共时的展开性出发,在教化与环境方面,古代思想家强调环境习染对个体德性发展的影响,并由此主张“择友”,“以友辅仁”,“择处”,“择不处仁,焉得知”。在观照德教运作的过程中运用整体的、系统的方法,使得中国古代思想家在许多方面都深刻地揭示了德教的社会性及其运行的社会条件,揭示了德教运作的内在机理。这种观照德教运作的方法,使得中国传统德教理论具有了浓厚的辩证色彩、系统色彩。
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它除了要受到社会存在的影响以外,更有赖于对自身发展经验和传统的扬弃。因此,我们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吸纳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以便拓展和丰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边界不清晰
学科前沿问题有三重标准。首先,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紧迫性使得其成为尚待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其次,在思想教育学科领域中,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最后,在实际的学科理论逻辑演进中,衍生出的必须要解决的一些新问题。而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的边界问题则是一个学科研究对象范围内发生的问题,就我国多年的思想政治教学学科研究来看,其学科化的建设要基于理论化的发展,而这种理论就是对实际间接性与超越性的内容。一方面,学术界公认的我国存在的思想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尽管原始社会中的思政教育完整性不足,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哪个阶段都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事实。另一方面,现行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基于历史和逻辑为理论框架,但仍然对现代实际的边界范围存在不清晰的情况。尽管很多这方面的文献和著作针对世界思想正字教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研究,但并没有影响到其体系的建构。其根本原因就是对世界范围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思政教育,对于古今中外的研究还不够。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理论层次不明确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领域研究对象还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理论的交叉混合存在三个层次。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也就是元理论具有一定的层次规范。第二,我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实践背景与依据明显,是改革创造而来,是实践经验总结而来,其层次规范是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的理论框架。第三,我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应用理论并不是原理性的理论,而是可操作性较强的实践观念体系。当前存在主要问题是,学科元理论并没有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中脱离,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应用理论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混为一谈,而正式因为这种层次上的混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不能够单独发展,最终造成整个学科体系科学化建设的低下。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规范性不足
另外,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性上来说,主要包括理论体系的内容规范、指向教育对象的实施教育内容规范,以及评价规范三个方面的理论指向。同样是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与层次规范不清晰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紊乱情况。一方面,思政教育的内容规范面临着论域不明的问题,因三个层次的内容规范划分不清晰,目标指向也不清,最终整合统一存在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实施教育的内容规范面临的则是因不同时空条件下呈现出来的教育内容的内涵和意义不同,因此不能适用于人类社会普遍的规范。除此之外,这两者还同时面临着一些基本准则等的矛盾问题,专业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规范性显得非常不足。
四、思想政治教育运动形式不明确
事实上,运动形式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前言问题中最关键的问题,因事物的运动、本身的特点都不同,可能因思想政治教育时期失去原有的运动形式,失去了自我。而就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运动形式来说,对于中外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运动形式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即使我们对于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运动形式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因历史条件的改变,这些理论研究还有待创新。
五、结束语
【关键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境界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矛盾的复杂体,积极和消极的内容并存。要正确认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境界, 必须对之进行全面而理性的考察、分析。本文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境界论的角度论述了中国传统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境界。境界是一种状态,境界不仅可指客观外境的情状,亦可指主观内心的情状,是主客观统一的主体状态。传统思想的理想境界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其作出阐述,以期对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认识与现代转型具有参照作用。
一、“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历来崇尚整体,和谐统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天人合一”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总法则。《周易大传》中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应该按自然规律办事;人是自然的中心,人的行为对自然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达到人与天的相互和谐统一。儒家和道家思想中都把“人”看作是天地自然并存共荣的重要实体。人作为“天地之心”的说法多见于著作和名言名句当中。《礼记・礼运》说:“人者,天地之心也”;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天人合一”成为二千年来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境界观的一个重要观点。
“天人合一”、“和谐”是中国先哲在对于人的生存方式的极其重要的思想,也是整个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价值原则, 这一原则对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发展和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求实入世的实用境界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方欧美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在西方世界中,神灵的地位相当突出,“出世”思想比较明显。古希腊荷马史诗还有犹太基督教教义无一不都在向人们宣示着:神是万物主宰,神的意志决定人类的命运。而中国传统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中则注重现实的人生,宗教色彩淡薄,有着浓厚的伦理道德观念。伦理道德中的“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反映的就是中国社会上最习见的几种人际关系。这些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作为关系准则,这些关系和准则都是典型的“入世”思想。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人们懂得“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的道理,因此儒家思想强调立德、立功、立言,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从自我做起,从实际做起“重实际而黜玄想”。魏晋玄学,宋明心学因为比较“空洞”,空想的内容多一些,立即遭到了所谓“经世致用”者的批判。因此,历史上中国始终没有陷入到过西方欧美式的宗教疯狂中去,但也没有发展起自己成熟的出世的思想架构,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思想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经验理性,缺少对纯科学的抽象思考的传统。所以在中国社会,既存在有安贫乐道、勤俭节约、知足常乐的人生境界,又有“自扫门前雪”的实用主义生活态度。
三、血缘与宗法的依存境界
以血缘和宗法为纽带,崇尚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特质之一,从而使中华民族形成了重血缘、重家族的家庭伦理价值观。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几代同堂的大家庭的成员居住在一起, 经济由家长进行统一管理, 因而, 个人就不得不以家庭为本位,家庭的命运也就是个人的命运。家长管理制下有着种种伦理规定,单向度的强调一方对另一方的责任、义务,族权、父权、夫权在家庭中处于不可动摇的地位。后来这种以家族为根本的价值观向上发展成为以君权为尊、国家为首,即:“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中国古代为维护现存的血缘、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总是倡导个人服从国家、服从整体的价值观。儒家重视“人伦”,特别强调君臣、父子伦理关系,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的责任。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视孝悌为仁义之本。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离娄上》)。强调个体对群体的义务,个人的利益最终以个体服从整体为归宿,把维护血缘和宗法制度与维护封建君主统一起来。在中国古代特定的宗法制和君主制度的统治下,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关系,既相通,又对立。个人没有独立自主的利益,更不允许把个人利益放在宗族和国家利益之上,它强调个人无条件的服从家庭、群体、社会的利益,对个人的欲望、个性持贬抑态度。这种片面强调个体对集体义务,却忽视个体利益的思想, 与西方宣传的人的个性、人的自由,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观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传统的思想家们虽然在讲人,但他们真正重视的却人所在的群体,尤其是国家层面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是高高在上的,而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个体与总体的对立,总体对个体的压制,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的一大特征。
把群体、国家的利益置于个体利益之上,在实践上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起了激发人的社会责任感、爱国心和集体凝聚力的作用。有些内容至今仍对中国人产生着积极影响。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道德理想和物质利益是密切联系的,所以,忽视人的最基本权利和利益而讨论道义和理想的说教,最终必将流于空泛。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观点的提出,标志着封建宗法思想达到顶峰,把儒学推向反人道的方向。这种传统封建思想方式压抑了人的个性的发展,限制了人的思想和行动自由,最终导致国人思想的保守、僵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
四、“重义轻利”的价值境界
“义利关系”是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论的问题。义利,包含着道德与利益、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等多方面的内容。 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各个学派的义利价值境界是不同的,但“重义轻利”、“贵义贱利”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境界取向。
“利者,义之和也。”(《易・乾・文言》),墨子认为义和利是统一的,一定的道德行为会给人带来利益。墨子说:“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墨子・天志上》)认为只有合义的行为才能给人带来得益。但韩非子看重功利,“正直之道可以利义”(《韩非子・奸劫杀君》),他认为人与人首先是利害关系,有共同利益才能合作。“重义轻利”论则主要是以儒家为代表。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把义与利对立起来。孟子把义与利的严格区分开来, 认为道义的价值高于一切物质利益。后来,董仲舒提出“身之养莫重于义”的观点,认为有道德是人贵于物的根本,道德的价值高于物质利益。宋朱熹认为:“仁义根于人心,利心生于物。”(《四书章句集注》)儒家思想的价值境界,可以称为道德价值论,认为道德是第一位的。《论语》中,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即道德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儒家重视道德境界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对中国传统价值境界观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认为,生命固然重要,但人的道德上的操守和义节更重要。如若两者发生矛盾,他们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不同义利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都有各自的影响。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中,尽管并非绝对的排斥利,但在根本价值境界上,有着明显的“重义轻利”、“贵义贱利”的倾向,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特点。
五、居间中庸的折中境界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人的行为和品质上的“中庸”的性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大力提倡“中庸之道”。孔子认为道德是第一位的,同时将中庸视为道德的最高层面,倡导以仁义为先,讲孝道,循忠义,同时注重修身养性与人际关系和谐。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以后的儒家继承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专门编写了《中庸》一书。《中庸》中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就是说,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适中点,在这个适中限度内就能达到和谐的境地;一个社会也是一样的,若要想达到和谐、安定,就必须把人的欲望、行为都保持在适当限度内。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积极宣传中庸之道,对于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很大。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中庸,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思想境界。它主要是要通过折衷调和方法,达到一种平衡,以期实现最合理的状态。中庸的观点在认识论上,反映了一定的辩证法思想。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回避矛盾,否认斗争的形而上学倾向,遇事就讲“君子中庸”,不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庸性质,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心理定势、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境界观的上述五个方面的特点,表明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博大精深的,但同时又是精华与糟粕共存的,要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特别是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更应该多汲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华,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寻找资源,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转型。
参考文献
[1]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赵康太,李英华.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单连春.人生境界论[D].长春:东北师大国际关系学院,2006.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 德治; 儒家学院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6-0036-03
在我国古代,虽然没有使用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作为历代统治阶级思想文化统治手段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方法,确实是历史上客观存在的,只是内容和表现的形式与今天有所不同。我国较为完整成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儒家的思想一统天下后,其方法就成为了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工具。如“德政”方法就一直为历代统治者所沿用,甚至为当今“德治”所借鉴。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萌芽于原始社会
事实上,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其方法主要体现在集体生产劳动和原始宗教活动中。由于当时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实践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活动,而且没有文字和书本,所以思想道德教育的手段与其他教育的手段一样,主要是语言的口耳相传和对实际行动的模仿。到黄帝时代,在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政治思想痕迹似乎已经隐约可见。其中“垂衣裳而治天下”,“以衣裳别尊卑”[1],尤其值得注意。它一方面表明当时已经懂得蚕桑之利,懂得利用蚕丝编织衣料;另一方面,用服饰来区别等级,表明社会组织已经有了尊卑之别。[2]这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也成了儒家津津乐道的理想社会,为以后的国家与社会发展塑造了一个理想的模型,同时孕育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萌芽。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于奴隶社会
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大同社会”变成了“小康社会”,“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中国从此进入奴隶社会。奴隶主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除了使用严刑峻法之外,还利用宗教迷信,欺骗、麻痹奴隶和平民,用讲“德政”、建“礼治”等手段来缓和阶级矛盾,维系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名分。其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贡献最大的便是周公“制礼作乐”。汉朝的伏胜在《尚书大传》里记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两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在这些政绩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制礼作乐”。孔子讲到“礼”,指出夏商周三代的承袭与变化,特别强调周公的创造性贡献。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3]反映了他对周公制礼作乐的崇拜。同时他对春秋时代“礼崩乐坏”极为不满,他的名言“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4],就是对“礼崩乐坏”的怒吼。
周公的“礼乐”之所以受到孔子的推崇,是因为它本身内含着对社会的教化,是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周公 “制礼作乐”带来了社会的稳定,“礼崩乐坏”必然带来社会的动荡。“礼”的起源是以贫富分化、等级分化为前提的,反过来“礼”的形成又稳定了贫富分化、等级分化的社会秩序。但是一个社会只讲差异,不讲和同,社会就无法和谐。因此周公在“制礼”的同时又作乐,使“礼”与“乐”相辅相成,或者说相反相成。“礼”讲究差异,“乐”讲究和同。“礼乐文明”是奴隶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一次变革,也对以后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做了铺垫。
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繁荣于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以后,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统治日益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建立。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也日益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伦理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其中尤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所创立的理论和方法最为系统。
儒家思想为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以后社会的发展,建构了一个体大思精的思想政治伦理体系。孔子主张“仁”,“仁者爱人”,是他的思想核心。“克己复礼为仁”,是他的政治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是对执政者的要求。孔子主张学社会、学历史,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整理的《诗》、《书》、《礼》、《乐》、《易》、《春秋》,既是他学习历史的凭借,又是孔门讲学的教材,成为后世的儒家经典――“六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辜鸿铭先生也认为“六经”是孔子对中华民族的一大贡献,并且成为了中国文明的蓝图。“孔子告诉中国人不要抛弃他们的文明――在一个有着真实基础的社会与文明中,人们同样能够过上真正的生活、过着心灵的生活。实际上孔子毕生都致力于为社会和文明规定一个正确的方向,给它一个真实的基础,并阻止文明的毁灭。但在他的晚年,当他意识到无法阻止文明毁灭的时候――他还能够干些什么呢?作为一个建筑师,看到他的房子起火了,屋子在燃烧、坍塌,他已明白无法保住房子了。那么他能够做的一件事就是抢救出房子的设计图。这样就有可能日后重建房屋。因此,当孔子看到中国文明这一建筑已不可避免地趋于毁灭时,他自认只能抢救出一些图纸。这些被抢救出来的东西现在被保存在中国古老的经书中――即著名的五经之中。因此,我认为孔子对中华民族的一大贡献在于他抢救出了中国文明的蓝图。”[5]
相比西方人,古代的中国人过着一种精神的生活、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是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神经系统奔流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那种意义上的情感。因此,加强思想政治的教育对统治阶级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而通过儒家经典的熏陶和教育,既可以让统治者对人民施以“仁政”,又可以汲取社会精英进入统治阶级内部。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为自己自私自利,不是为升官发财,而是为“安人”、“安百姓”,也就是后来儒家之书《大学》里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有这个使命,受教育的人,尤其是士大夫阶层,格外有一种尊严,愿意“杀身以成仁”。与西方相比,孔子创建的儒教在思想上对民众进行教化,最深刻的便是赋予了人们真正的国家观念。孔子在《春秋》里描述了腐败的国家、衰落的文明所带来的苦难与不幸,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没有一个正确的国家观念,对自己的责任没有正确的认识――他们不懂得个人应该服从国家、忠于君主。孔子宣扬的是一种君权神授的观点,用历史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有利于国家的安定,与民与君都不是一件坏事。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人民的安定,也给人民带来希望――学习儒家经典治国平天下。
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与完善
进入封建社会后,国家完成了大一统,秦始皇加强了中央的集权,并实施了一套保障性的措施。“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使得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文化上的统一。为了统一舆论,加强意识形态的控制,秦始皇进行了遭致后世无穷非议的“焚书坑儒”。后来的事实表明,用“焚书坑儒”的手段来统一舆论,控制意识形态,是不可能成功的。正如一位诗人所说:“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但是国家的统一却为思想的统一创造了条件,特别是自汉代董仲舒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便“一统天下”。从汉武帝开始,儒学成为五经博士研究与教授的经学;经学特殊地位的确立,显示儒学的官学化得以确立,成为“学而优则仕”的工具。事实上,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和手段。汉武帝用功名利禄来引诱世人――只有精通儒家经典才可以进入仕途,把世人的聪明才智束缚于儒家经典之中,专注于诠释章句,而无暇旁顾,客观上达到了其稳固统治的目的。这种帝王之术为后来的治国者所继承,儒家理论思想与方法也自然成为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代表,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所以,一般谈到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然以儒家伦理道德教育方法为主体。也正是因为儒家伦理道德教育方法的贡献,才使得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对于古代世界其他国家而言更加系统和完善。
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和意义
1.重视自我教育,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
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容易陷入一种误区,重视他律教育和教育者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自我教育和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自我教育法及其实践可以为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在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中,自我教育法居于核心地位,对如何实施自我教育,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应以自我教育方法为中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合,重视自我教育,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调动教育对象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自我教育中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创新。
2.强调道德实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在于,不仅要使主体获得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力,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内化为主体自身的内在素质,这样的德育才有意义。目前,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言行不一、躬行不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往往说得多、做得少,这与当前思想道德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不无关系。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就要注重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在两个不同的维度上开展工作[6]。学校进行道德教育必须从知、行两方面入手,强调知行统一,使道德教育真正成为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加强实践性教育环节,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教育者自身要做好示范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对教育对象进行规约,而且对教育者一方也提出了要求。教育者崇高的品德和端正的行为有着巨大示范效应和感召力。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特别重视统治者和教育者的身教示范作用,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启迪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时期,改革开放的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但同时也带来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问题。在全社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发挥教师在思想道德方面的身教示范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身教示范,把思想道德教育寓于教育者的日常行为之中,以自身作楷模,启发教育对象的自觉,使学生学有榜样,行有方向,并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4.建构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在古代中国,一旦作为思想统治的工具而产生就朝向制度化方向发展。[6]它十分注重运用官方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相结合的方法,实践证明,多种方式同时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产生之初就已经显示出威力。[7]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教师和家长的事,也是国家与社会的责任。学校是个人成长的必经之地,在校期间,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并对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是人们接受教育最早的地方,尤其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家长的言传身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国家和社会教育氛围则是巩固家庭、学校教育成果的保证,四者缺一不可。因此,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综合教育机制,只有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四者紧密协作,建构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才能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少年养成良好社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周易・系辞[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樊树志.国史十六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6:10.
[3][4]论语・八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关键词: 医学大专生 思想政治 教育模式 医德
一、引言
进行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只有不断创新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拥有思想政治方面的活力,让学生思想得到真正转变,并真正理解教育内容,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二、创新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1.以人为本是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价值主体。
对医学大专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枯燥无味的。只有创新才会为其增添活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极为必要的,要真正教育人、说服人,最终塑造人,这个过程需要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告别原来单纯的理论讲解,将思想政治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将大学生成长中的需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体会到自身主体作用的体现,并感受到切身利益得到维护。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和潜能开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和开发功能。
2.全面发展实现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根本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内容是推进社会和人全面发展,而这是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当代很多医学生在一些物本价值取向和科技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影响下,更注重物质创造,过分强调自我,而忽视人文修养和道德追求,更淡漠社会责任。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如果不加以教育,这样的医学生走向社会定会不断出现严重的医疗事故。只有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坚持以人为本,注重道德影响力,才会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
3.协调发展实现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原则。
协调发展是全面发展的保证,全面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基础。坚持医学大专生的协调发展,是让医学生不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发展,更注重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医学生要有一颗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心,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创新医学大专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方法和途径
1.将传统医德教育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医学发展源远流长,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更不能摒弃我国古代医德思想教育内容,这是对优良医德的继承和发扬。古代医学把“仁术”和“济世救人”作为医业宗旨。医生的目的是救人疾苦,并讲仁爱、廉洁、不谋私利。新历史条件更要求医务工作者尊重生命,继承和发扬医德传统。而这些很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传统医德教育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求医学大专生刻苦钻研,并认真学习医学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学识和医术。学习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努力加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
2.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构建校园和谐文化。
学校要为大学生创造文明、整洁和怡静的环境,把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作为学校核心,营造浓郁的学习气氛。医学大专院校要结合实际,创造出有自身医学特色,能激励人奋发向上的校园精神。课堂上教师要加强教学管理,对课堂效果、定期测评及考风考纪教育等都要进行严格控制,让医学生更全面了解医学教育的严肃性和严谨性。让学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知不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3.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有医学特色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悟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实践有助于促进医学大专生专业知识学习和理解,将社会实践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如开展义诊活动,进行社区健康卫生知识宣教活动等,学以致用,让知识更好地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水平,并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日后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
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学生亲身感受到患者被病痛折磨,以及一些医疗落后地区卫生需求不能满足后将更理解患者家属的担忧,并将更充分地感受到医疗职业的神圣,实践中学生会学到校园里无法学到的知识,产生从未有过的一些感触,这些都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4.构建网络平台,拓展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和渠道。
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对课堂上由于时间限制而没有讲透彻的问题出来,也就是“广播”,学生可以“收听”和“关注”形式更深一步认识,当然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行回复,促进学生对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和理解。
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思想政治教育讲座,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学生想要了解的医学思想理论进行探讨交流,这样学生可以真正参与进来,调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活力。
四、结语
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信医学大专生一定会在不断的模式创新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提升自我,并符合时代要求,将来发展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医德和职业素养的医疗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官萍,李勇,游义芳.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探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11).
[2]张振平,朱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5(06).
[3]朱清.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宣传部门的重要职责[J].福建理论学习,2005(04).
[4]黄美煜.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J].求实,2006(S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当代价值;回顾与展望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国民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同国家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同时必须符合当前我国社会精神文化的基本需求,才能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的回顾
(一)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
在我国古代的教育中,思想教育就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的学科发展也步入了新的时期,我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立为本科学科,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历程,但是由于当时政治环境过于复杂,使得学科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不少进步人士捍卫,坚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线,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学、人文学、自然学共同构成了科学体系,并由此产生了诸多著名的学术论著,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意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思想观念与行为规范重要的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在国民素质的提升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此,国家不仅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设立了专门的单位,同时还建立了国家重点学科保护机制,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由于国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要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同时将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使得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步入了辉煌时期[1]。
(二)教育内容的发展过程
我国在建立思想政治学科之初,就构建了教育教学结构,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的内容增添了时代的特性,丰富了教学框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论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从未停止,并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予以补充,尽管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是基本都将教育内容同与国家政策要求结合在一起;另一部分是教学框架研究,目前,学术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体现功能价值,要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2 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一)理论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理论,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始终贯彻和发展理论,并发挥理论的指导意义,为构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适合我国发展的思想政治学科提供了基本的发展方向。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当下,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对当代社会群众的思想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只有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助于理论体系的建设,才能满足于当下社会多元化的精神需求,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理性工具,不断指导社会的发展[2]。
(二)实践改革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形式上必须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区别于其他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一开始就伴随着文化运动的发展而发展,且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不断探索特色社会的构建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助于实现改革,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形成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将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同步进行,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促进我国德育教育的改革,促进我国社会精神文化的变革,助力于构建和谐社会。
3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的展望
(一)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心理素质及文化素质,因此,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方面,只有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才能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才能引导学生的思想觉悟以及个性发展方向,才能满足于当代社会的精神文化需求。另外,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还需要从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入手,必须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国民的素质,促进国家意识形态的建设[3]。
(二)重视自主发展与创新发展
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重视自主发展与创新发展。自主发展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扩充实践的内容,要注重加强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的联系,不仅要将教学放在课堂,同时也要加快社会教育的进程,让思想政治教育走出教室,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对理论与实现的相互转化上,只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才能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实践内容以及开展形式上要勇于创新,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结语: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从改革开放时期就开始发展,近30年的发展历程,使得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仅提升了国民的素质,同时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因此,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必须要以构建教育教学体系为主,重视自主发展与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河,邹慧,刘蔓萍.回顾与展望:2014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分析――基于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全文转载文章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06):12-1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生活化 自我教育 渗透式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为实现教育的目的所常采用的手段与方法。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于是经济、政治、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们的思想日益开放、价值观日益多元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破”过去的“单一、刻板、丧失生气”,“立”灵活多样的方法,在不断的实践中有所创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有向灵活多样化发展、向科学民主化发展、向应用性时效性发展等趋势,能否找到一条顺应这些趋势的教育方法创新途径呢?笔者认为,首先,人的现实生活是思想道德教育赖以滋长、生存的土壤,生活化应该是教育方法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次,人类社会在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概括而沉淀遗留给后人不少可资借鉴吸收的文明成果,承传古代优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借鉴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先进方法,也不失为一种新的探索。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生活化思考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总的来说,是和脱离生活的尤其是理想化、知识化、工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而言的,它强调应充分认识到生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从思想道德教育的起源、目的和发挥作用上看,思想政治教育都离不开现实的生活实践。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重要途径就是生活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要把实际生活过程作为教育的根本途径,在生活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为,“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①
通过实际生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以人们的现实生活经验为基本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的引导下不断丰富、积累、扩大生活经验和反思经验的过程。生活经验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景,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努力把这幅图景展示在受教育者面前,使他们在较为完整和全面的生活经验中学习、培养自己的思想品德,而不是把诸多的生活经验排斥在教育过程之外,使原本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蜕变为单调无味的僵化的知识、教条的传递。
通过实际生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纵向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在受教育者在学校教育阶段的生活中展开,而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从横向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人的不同生活——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等——中进行,具体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不仅要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展开,而且要在学生的校外生活中展开。在具体操作层面,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将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教育,与能对人的思想道德发生影响的一系列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一方面,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无论是机关部门还是教育部门,都应该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另一方面,要使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在学校,各门课程和各项活动都要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社会,管理工作、文化建设、大众传媒都可以传输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就部队而言,除了在院校教育中十分重视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要努力创造和谐警营,创造适合部队发展与官兵身心特点的环境,使官兵在其中受到陶冶,思想受到潜移默化,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二、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古为今用”
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源头,其中有不少优秀方法可以为现在的教育方法创新所借鉴,如启发式、对话式、说服式等,其中尤其以自我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更具有借鉴价值。
自我教育法,是相对他教而言的,我们通常所谈及的“教育”二字在形式上一般指“他教”;但在广义上讲,教育既包括他教又应包括自教,是他教与自教的共同影响、合理作用的结果。顾名思义,自我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主动依据一定社会和阶级所培养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等目标要求,自觉地结合本身实际情况去制定学习计划、去实施学习方案、去完成学习任务、去达到学习目的、去评判学习结果、去总结学习经验和教训,借此,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自我批评等方式,将“别人让我学习”转化成“我自己要去学习”,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不断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在经过内心思想矛盾的冲突、斗争过程后,澄清对错是非观念,纠正谬误,坚持科学真理。
自我教育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提倡修身养性,要求通过自我修养、自教自律来合乎“礼”,进而达到“仁”,即注重自我教育。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强调了自我教育的方法:虚心学习,向具有善的品德的人学习,以不善的人为借鉴改正缺陷。孟子进一步将孔子的“自省”思想发挥开去,“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起身正而天下归之。”也就是说,如果我去爱人,但别人并不亲近我,那么应该反思自己的“仁”是否做到了;如果我去管理别人,但别人并不接受管理,那么应该反思自己的才智是否已经具备;如果我以礼遇接待别人,但别人并不理睬,那么应该反思自己对别人的尊敬是不是已经足够。行动后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能去责怪他人的过错吗?不能!唯有从自身去寻求原因。这也是自我教育的原理。
自我教育法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人在教育中的主体性。自我教育法的最大特征是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即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的目标。第二,充分体现民主性,培养民主精神。民主性,是从自我中体现出来的;民主精神,是在自我中培养起来的。自我教育法中,教育对象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不存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不平等现象,能够排除教育对象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抵触情绪,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加倍的热情投身于学习中,达到“学而实习之,不亦悦乎”的境地。第三,加强针对性、时效性。在新形势、新环境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使武警部队未来的建设者担负起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焕发出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柱的无穷魅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时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②
三、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洋为中用”
尽管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经济基础、政治条件和人文背景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完全不同,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借鉴和吸收其先进的东西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
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隐蔽性的特点,致使少数人认为西方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实并非如此,西方也有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只不过命名不同而己,而且不管他们运用何种名称,譬如公民教育、德育教育等,其本质上与我国所拟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均保持一致,即通过教育,“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③
最能体现西方思想政治教育隐蔽性特点的首推渗透式教育法。渗透式教育法,是指将思想道德教育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相结合,通过相互作用的过程,即思想的碰撞与激荡、观念的渗透与感染,塑造符合一定阶级意识的公民。追溯西方采用渗透式教育法的历史,我们知道由于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明显特点,而渐渐形成教育与管理的交叉渗透。古希腊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主张德行、至善应在实践中养成,特别是通过音乐、体操来训练。“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达到对美的爱”。④虽然体育用之于照顾身体,但“主要是为了心灵”⑤。后继的学者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理论而且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譬如现代美国实用主义者约翰?杜威提出的让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结合业务教学活动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方式,他的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十分具有启发意义,如“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今天,我们不难觉察到在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强调渗透在德育实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渗透式教育法在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及其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思考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采用途径和手段的多样性。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不断丰富多彩,人们的兴趣也正向更大的空间拓展。单一性与刻板性的教育方式很难适应教育的需要,用新的途径和手段来贯彻德育目标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因而,西方国家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特别注意采用多样化的途径和手段。例如,通过大众传播,如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来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和推行其价值观念。还有,通过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熏陶、渲染,在各地投入巨额资金来建设纪念馆、艺术馆、博物馆、国家公园等场所,凭借现代化手段,形象具体地宣扬资产阶级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如像美国,我们熟知的国会大厦、白宫、华盛顿纪念馆、林肯纪念馆、杰佛逊纪念馆、国会图书馆、航天航空博物馆等等,这些挂着历史伟人的头衔的纪念馆,耗费国库巨资,修建得豪华雄壮、富丽堂皇,不仅为了让人们缅怀历史,激发其爱国情感、凝聚民族精神,更是让国民感受文明成果并接纳这种政治理念、价值观念。
第二,涉及范围的广泛性。西方国家运用渗透式教育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涉猎的范围和领域极其普遍和宽阔,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宗教等方方面面。例如在政治上,基于人人是平等、自由、博爱的思想,力主民主政治。在他们的推崇和提倡下,“民主己成为整个世界上头等重要的政治目标”。⑥然而,这种民主从形式到内容一概体现出来的只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为了不断推行资产阶级价值观念,他们历来都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帜,向世界各国人民兜售、贩卖,甚至不惜牺牲他国人民的利益而插手内部政务。
第三,作用和影响的深远性。由于渗透式教育法蕴含着一种隐蔽特性,它与显示性的灌输法相对立一方面难于被人们所关注而有所忽视另一方面能够缓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一些矛盾冲突,而更容易被受教育者所欣然接纳。因而,其发生的作用和影响相应深刻得多、持久得多。
[注释]
①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②:《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0年6月29日.
③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④【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10页.
⑤【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21页.
⑥【美】科恩著:《民主论》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页.
[参考文献]
[1]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0
[3]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 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
[5]【美】科恩.民主论【M】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88
随着社会发展,全球化浪潮不断推进,医学模式向着多样化转变,由原来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观越来越深入人心。而这一切对医学大专院校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新任务和新要求。
当前社会存在很多违反社会道德,有悖医德的人和事,这也从反面强调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本文就创新医学大专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综合方法进行了论述。
一、引言
进行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只有不断创新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拥有思想政治方面的活力,让学生思想得到真正转变,并真正理解教育内容,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二、创新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1.以人为本是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价值主体。
对医学大专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枯燥无味的。只有创新才会为其增添活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极为必要的,要真正教育人、说服人,最终塑造人,这个过程需要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告别原来单纯的理论讲解,将思想政治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将大学生成长中的需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体会到自身主体作用的体现,并感受到切身利益得到维护。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和潜能开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和开发功能。
2.全面发展实现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根本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内容是推进社会和人全面发展,而这是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当代很多医学生在一些物本价值取向和科技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影响下,更注重物质创造,过分强调自我,而忽视人文修养和道德追求,更淡漠社会责任。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如果不加以教育,这样的医学生走向社会定会不断出现严重的医疗事故。只有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坚持以人为本,注重道德影响力,才会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
3.协调发展实现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原则。
协调发展是全面发展的保证,全面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基础。坚持医学大专生的协调发展,是让医学生不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发展,更注重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医学生要有一颗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心,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创新医学大专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方法和途径
1.将传统医德教育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医学发展源远流长,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更不能摒弃我国古代医德思想教育内容,这是对优良医德的继承和发扬。古代医学把“仁术”和“济世救人”作为医业宗旨。医生的目的是救人疾苦,并讲仁爱、廉洁、不谋私利。
新历史条件更要求医务工作者尊重生命,继承和发扬医德传统。而这些很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传统医德教育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求医学大专生刻苦钻研,并认真学习医学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学识和医术。学习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努力加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
2.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构建校园和谐文化。
学校要为大学生创造文明、整洁和怡静的环境,把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作为学校核心,营造浓郁的学习气氛。医学大专院校要结合实际,创造出有自身医学特色,能激励人奋发向上的校园精神。课堂上教师要加强教学管理,对课堂效果、定期测评及考风考纪教育等都要进行严格控制,让医学生更全面了解医学教育的严肃性和严谨性。让学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知不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3.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有医学特色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悟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实践有助于促进医学大专生专业知识学习和理解,将社会实践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如开展义诊活动,进行社区健康卫生知识宣教活动等,学以致用,让知识更好地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水平,并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日后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
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学生亲身感受到患者被病痛折磨,以及一些医疗落后地区卫生需求不能满足后将更理解患者家属的担忧,并将更充分地感受到医疗职业的神圣,实践中学生会学到校园里无法学到的知识,产生从未有过的一些感触,这些都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4.构建网络平台,拓展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和渠道。
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对课堂上由于时间限制而没有讲透彻的问题出来,也就是“广播”,学生可以“收听”和“关注”形式更深一步认识,当然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行回复,促进学生对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和理解。
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思想政治教育讲座,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学生想要了解的医学思想理论进行探讨交流,这样学生可以真正参与进来,调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活力。
四、结语
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信医学大专生一定会在不断的模式创新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提升自我,并符合时代要求,将来发展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医德和职业素养的医疗卫生人才。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的理论依据
在我国古代,许多著名思想家论述了环境与教育的关系。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就这一关系问题最先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也。”认为人只有好学求教,才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将道德品质的形成同社会环境联系了起来。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环境论,肯定了环境的作用,提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即主张建立睦邻友好的环境,发扬德行,相互帮助。荀子非常重视主观思想与客观环境的关系,他改变了仅从客观环境的单一角度认识环境与教育的关系,开始注意到人主观认识的作用。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偕黑。”认为环境是起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是人们自主选择的结果。著名理学家王夫之认为环境能决定人们意志的坚定性,意志则支配人们的行为。主张对环境进行有效控制,促使人们形成坚定意志。
在西方国家,许多思想家也论述了环境对人的思想品行的影响。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提出天赋的美德需要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把它引导出来的思想。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与好的环境接触。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教育要为儿童提供优良的环境,使儿童的潜能能够充分实现。实用主义思想家杜威,认为人的“理智”的形成有如有机体进化一样,每一阶段都要与环境接触,特别是要学习控制客体环境,指出 “我们的结论不是要离开环境进行教育,而是要提供一种环境,使儿童的天赋能力得到更好的利用。”
古今中外贤哲们的环境教育思想影响着今天的教育,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提供了理论借鉴。但这些思想也存在着一些偏颇之处,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实践作用。而环境观克服了这种局限,对两者的关系作了全面的说明。环境论认为,环境创造人,人创造环境,二者相互创造,并统一于社会实践。在人与环境的相互创造中,两者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环境变得更有利于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更有利于环境建设。环境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根本的理论依据。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的界定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念,理论界并未形成一致看法。20世纪90年代初,陆庆壬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中首次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并首先对其进行了专题研究,界定了其概念,即:“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这基本确定了思想政治环境研究的基本范畴。其后,张耀灿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1995 年版)中以“环体”的形式把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四要素”之一,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逐步从一个孤立的概念确立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2002年,沈国权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中提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广义上说,指的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各种外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施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对象所处的社会小环境。”虽然不同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的看法不完全一致,但大多数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类型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类型的研究,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二分法,从一般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微观环境是指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这是最为典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二分法。三分法,一些学者在二分法的基础上,即在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基础上,增加了 “中观环境”内容。多分法,除了二分法和三分法,有些研究者还从更广泛、更细致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行剖析,如陈秉公在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单位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交环境四种类型。时空维度分类法。在上述几种划分方法的基础上,岳金霞提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新的划分方法,即时空维度分类法。从时间维度上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分为历史环境、现实环境、未来环境。
关键词:军队音乐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1?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115-03
在军队的发展和建设中,军队音乐文化作为先进军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更有互补性,它们作为部队文化建设和政治工作的一部分,彼此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彼此促进,缺一不可。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于军队遵循教育规律、完成教育目标、促进部队的全面发展、培养官兵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一、军队音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一致,相辅相成
1.文化的“化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有异曲同工之妙。文化在汉语中的释义实际是“人文教化”、“文以化人”的简称,即通过文化教育培养人、塑造人、提升人。从根本上说,人们所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文化的教育。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及“诗教”、“乐教”、“文以载道”等教化传统。而在西方国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也也提出了很多关于诗歌和音乐的社会功能的丰富论述。从广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本身也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的基本功能是“以德育人”,影响和培育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科学的思维方式等等。不论是“以文化人”,还是“以德育人”,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以“人”为本的,“化人”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个“育人”的过程,“育人”的最终目的也正是“化人”的最终结果,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的本质在于“精神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人格塑造”,其本质也是相同的。如果说“文化”是一种“软实力”,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一种“隐功效”,两者是相通的、是相辅相成的。
2.军队音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二者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具体到音乐文化和军队这个大环境来说,军队音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在于它们本质上都属于军队政治文化的范畴,都是为军队政治工作服务的,二者担负着共同的使命,那就是教育官兵、影响官兵和引导官兵,这种功能性的统一必然会使军队音乐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紧密的联系。军队音乐文化不仅可以娱乐官兵的身心,陶冶官兵的情操、丰富官兵的生活、培养官兵的审美情趣,而且还可以塑造完美健康的人格。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为了培养和塑造官兵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军队来说,二者都是为提高部队官兵的思想道德素质服务的,都是为了配合部队中心任务的完成,都是以部队官兵为中心,重视部队官兵的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实现军队内部的健康良性发展和部队官兵的和谐发展。
二、军队音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各有特色,相互渗透
1.从教育的手段上看,军队音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各有特色。军队音乐文化主要通过音乐的感染、艺术的渗透、文化的熏陶等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调整官兵的思想行为和营造军营文化氛围;而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来说,主要是通过谈心、交流、引导、授课、宣讲等教育方式,解决官兵的现实思想问题,形成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意识和精神。
2.从发生作用的方式上看,军队音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古代思想家荀子在《乐论》中提出:“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凄”,同时也提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生导之以乐而民和睦”。荀子的这些观点和思想充分说明了音乐文化与生俱来的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比如具体到我们军人来说,当我们听、唱《当兵的人》这首歌时,不需要官兵坐在小板凳上听思想政治教育课,一样可以欣然明白:“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
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自从离开家乡就难见到爹娘……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青春在共和国旗帜上飞扬”,从《说句心里话》中又很容易产生歌中的共鸣:“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说句心里话,我也有爱,常思念那个梦中的她,梦中的她。”在心灵的碰撞和共鸣中,打开了战士的心扉,接着笔锋一转,歌曲点出了主题,升华了思想:“既然来当兵,就知责任大。你不扛枪,我不站岗,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她?”经过这样的音乐诱导,会油然而生一种军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可以说,一首好歌胜过一堂思想政治教育课,通过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特有方式涓涓细流一般流进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则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显性的灌输,是系统的教育和明确的引导。
三、军队音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取长补短,彼此促进
1.思想政治教育能指导和引领军队音乐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正确方向。这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军队音乐文化确定正确、积极的思想基调。具体到军队来说就是要健康向上、乐观积极、矢志不渝、无私奉献、保家卫国、敢打必胜等。同时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得好,就会为军队音乐文化向着先进的军事文化方向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比如抵制和远离一些不良文化、恶俗文化的侵蚀,树立健康向上、高尚纯粹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提高审美鉴别力。
2.军队音乐文化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军队音乐文化是官兵思想情感和政治教育之间的纽带,可以在无形中艺术地、巧妙地搭起部队官兵内心情感和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空洞乏味的理论说教和政治宣讲,从而有效拓宽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领域,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比如解放军报上报道的,某基层指导员用“八首歌串讲一堂思想政治教育课”就是利用军队音乐文化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一个有益的做法。
[关键词]通识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短板 改革
[作者简介]李游(1980- ),女,重庆人,长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重庆 4081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43-02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具有深远、广泛影响力的教育理念,越来越成为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实践形态。现代通识教育勃兴于对“完整的人”的追求、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问,以及对人的生命质量提升的关注,无论其教育理念还是教育目的,都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高度的契合会通之处。以通识教育为理论背景与探索视阈,重新思索和规划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实践价值。本文将在通识教育理念的视阈下,揭示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堪忧的现状,并尝试提出其突围的合理走向。
一、通识教育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
何谓“通识教育”,至今见仁见智,尚无定论,但也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从文献资料来看,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是“通识教育”理念的最早萌芽。“自由教育”思想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与心智,以探究真理而不是仅仅作为人们谋生的一种准备”。而被大多数学者认可和接受的最接近现代意义的“通识教育”理念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提出的,“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均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育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通识教育的观念源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知识体系的过度分工,专业化教育的过分膨胀,科学精神日益深入人心,而人文社科文化对人内在价值观的培养日益被漠视。因此,通识教育的理念被重新发掘出来,并赋予崭新的内涵,“旨在解放思想和精神,教育的目的不是准备谋生,而是‘准备生存’”“是人之为人的教育;再就其目标来说,不是培养未来的专家、技师、教授,而是培养能够自由地对新的变化的境遇独立做出正确判断的人”“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具有一种塑造心智的价值,一种与功利的或职业的考虑无关的价值”。综上所述,不管是从本质上理解,还是从历史发展的过程具体梳理和发掘其理论内涵资源,通识教育都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使人在德育、智育、美育、生活劳动技能、人际交流等方面得到完善,真正成长为人。正是因为其丰富科学系统的理论形态与符合人性向真善美追求的目的旨归,使得其在今日中国教育,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散发出重要的现实理论实践价值。
“通识教育”的理论内涵对于当下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引领价值与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人掌握某种思想政治观念,作为知识形态的传授,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载体的背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以让学生形成思考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素养与能力,辨证看待中国社会历史的沧桑巨变,了解与遵守法律、道德。要实现这些目标,就目前各自为政的、日益细致的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将力有不逮,就实际效果而言,也是实效低下、令人担忧的。推行以“通识教育”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化枯燥的课堂教学为融各种教学内容与形态的多元模式,有利于改善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僵化与效果不佳的局面,对于促进与提升学生的思想成熟与价值观稳定亦将探索出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
二、通识教育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板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近年来学生素养日渐滑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广受诟病,人们开始反思与质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笔者试从通识教育的眼光出发,梳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1.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与素质需要提高和培养。目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师资水平整体偏低,很难适应通识教育体系的素质要求。专业知识过窄、理论化倾向过于明显、教师之间沟通互动过少、实践环节的实效性差等,都是大学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具体表现。引进和培养一批适应新知识时代需求的师资力量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2.学校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高校限于专业培养的需要,学生大学期间往往沉潜于专业素养的提高和技能的培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专业学习上,文化精神的熏陶明显不够,对与专业无关的知识门类所知甚少,文科生对理工知识和实训不了解,理工生与人文和社会知识也有隔膜,这种知识结构的偏缺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难如人意,高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上亟待寻求积极有效的解决办法。
3.课程设置过分专业化、随意性。理工专业社会科学知识薄弱,人文社科专业欠缺自然科学知识。目前有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实用化、技能化和拼盘化的倾向。课程体系庞大,学时偏重,课程结构松散,把职业教育等同于职业培训。这些做法的直接结果是学生的视野严重受限,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对专业之外的技能和学问几乎完全没有积累和沉淀。在今天新知识经济时代,专而不博的知识结构是明显与时代要求脱节的。
三、通识教育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向
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通识教育化困难重重,任重道远,要大胆假设、探索与实践,为此提出以下四方面建议:
1.在教学目标上,兼顾思想道德法律政治知识教育与人文社科综合素养的提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单纯定位于思想道德法律政治知识的传输,而且各自为政、互不联系,从而使得教学内容与形式僵化,学生的评价与反映始终偏低。通识教育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与融通性,弥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将教学目标进行适当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兼顾思想道德法律政治知识教育与人文社科综合素养的提升。只有指导思想科学正确,教学内容形式及师资配套改革才会有章可循,教学效果才能随之得到改善与提升。
2.在教学内容上,科技与人文知识互融,实用性与形而上兼具。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使得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结构相对偏颇欠缺,从而造成与科学技术知识的脱节。一方面,文科专业的学生需要对科学技术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理工科背景的学生需要穿插与其专业相近的知识,以提高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兴趣,适当降低接受上的难度。因此,为实现通识教育,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当将科技方面的内容引入课堂,使科技与人文知识相互补充。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只关乎精神、道德、政治等形而上的成分,也应充分注意其中的应用性因素,达到实用性与形而上的完美结合。
3.在教学方式上,讲座与辩难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引导,重视思维方式训练与道德品质培养。通识教育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继承与吸收古代书院教育的宝贵经验,改变一言堂的僵化教学模式,实行讲座与辩难的结合。讲座按专题安排,不讲究知识结构的严谨,主要关注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历史观的塑造与引导。以启发法式的教学为主,师生相互辩难切磋,彻底改变教师在课堂上唯我独尊的局面,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人文关怀亦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维度,思想政治教育最终作用的是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4.在课堂教师配置上,多个教师担任一个课堂的教学,扬长避短,各取所长。传统的课堂都是由一位教师全程教学,这样的课堂由于教师专业结构的单一化常常会有局限性,不同知识结构的多个教师担任一个课堂的教学,将有效地改变这种情况,不同的教师相互弥补各自的知识局限,扬长避短,各取所长,使得教学效果在通识教育的意义上最优化。
总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短板,尤其体现在教学效率低下和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僵化,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分析,古代通识教育的经验可以为改革提供有益的启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师资配置等方面,从通识教育的经验中获取营养,促进自我更新,提高效率,既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标,又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前新,陈艳. 文化德育视野下的通识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