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语文教学的理论知识范文

语文教学的理论知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语文教学的理论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语文教学的理论知识

第1篇

【关键词】 主体作用;理论储备;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已经提倡了好几年,但真正把素质教育切切实实地贯彻下去,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学校与个人,又有几家、几人?大多数学校、个人以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语文教学始终不能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怪圈,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十几年来,我也有以下几点教学体会:

学生往前冲,老师后边站。课堂教学,就目前的形势下,大多数教师始终不敢真真放手让学生去唱主角,为什么?关键是对自己不自信,学生不放心,怕成绩上不去。自己辛辛苦苦地讲了,做了,即使是学生考的不好,也心安理得。大家都进入了这个怪圈,没有一个敢第一个吃螃蟹的。其实,有研究表明,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平均记忆力不到5%,而学生自己动手的平均记忆力达80%以上,教师的担心完全多余!近几年来,本人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以同位置两人或四人为一小组,集体讨论,探究,搞研究性学习,然后由一同学向另外一同学提出问题,一同学解答,另外一同学如果认为解答不满意也可以补充回答。教师根据情况,可以补充,也可以不补充。这样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和竞争性,从而就大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教师要注意所提问题的范畴,切不可漫无边际,大而化之,笼而统之。这个范畴必须以考纲为依据,以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为终极目标。

不光埋头干,更要抬头看。“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失,方能有效解决问题。没有这些知识储备,将大大增加问题的难度。例如在谈到诗歌鉴赏时,如果不知道艺术手法包括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如果不知道表现手法包括对比、象征、对偶、夸张、反问、设问、排比、比拟等,回答问题的难度就必然加大。因此,我总是不厌其烦的强调它的重要性,甚至用填空、问答的形式来巩固这些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一位老师问我,有没有必要用这种形式来考察学生。他忽略了知识储备与解决问题的关系,也就是理论与实践,实践与理论的关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两者结合,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我们都知道,诗歌鉴赏中,高考要求有四点:炼字,意象、意境,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那么在学习一首诗歌时,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在这四个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独特的发现、见解当然更好。这样就避免怎么问问题,怎么解答问题的困惑,在有效的时间内抓住重点,突破重点。它既训练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同学学到了解答问题的方法技巧,从而使他们品尝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既可以减轻同学们的负担,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本人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平均分往往遥遥领先其他同轨班级。且同学们积极性更活泼,更开朗,变得更有朝气,对未来,对人生更是充满自信。其他题型和尝不是如此?

不怕样样会,就怕一招鲜。习题训练,两各字:少、精。既题量少,一次一种类型,绝不贪多;精是指题目要有代表性,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次是限时完成,同时必须有同学到黑板去演示。板演最直观,反映问题最明显。尤其是翻译题,仿写题,归纳题等,同学将答案往黑板上一写,优点,缺点一目了然,还能有什么方法有如此直观明了,给人留下如此深刻印象?本人所教的班级同学只要遇到熟悉的、类似的题型,确保百分之九十拿分,绝不会因为审题而出现错误。面面俱到,面面不到。这是长期教学实践的总结,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把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努力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2篇

关键词:理论指导;实践语文;阅读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23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9.15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历来为人诟病的同时也困扰着语文教学的同仁,因此,质疑者、建树者层出不穷。笔者偶从“理论指导实践”这一哲学命题获得灵感,并进行了不断地思考、实践,渐渐形成了本文论题。

一、“理论指导实践”的哲学思想

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反映了关于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最普遍、最深刻、最基础的规律与本质。唯物辩证法认为,认识的过程包括两次飞跃,由实践到认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然后,又由认识到实践,即用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为重要。第一次飞跃解决的是认识世界、形成思想的问题,第二次飞跃解决的主要是改造世界、实现思想的问题。同时又是认识过程的继续和完成。

二、“理论指导实践”哲学思想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阐释

古往今来的语文工作者,早已为我们实现了第一次飞跃,即在通过对大量的语文现象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抽象和概括,形成了诸多的文章理论、文学理论、写作理论。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实现这些理论的第二次飞跃,即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指导阅读课教学。反过来,如果不是把这些理论用于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而仅仅是作为知识去学,仅仅是为了考试或者束之高阁,那么这些理论就是死的理论,祸害了理论产生的初衷,也祸害了的唯物辩证法。

三、“理论指导实践”哲学思想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例谈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不管是哪种版本,不外是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喜剧)和实用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二者也会有交叉现象。而相关的理论知识,课本都有介绍。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再经教师提炼,归纳出一二三,易于掌握就够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要把这些文体常识、文学常识运用于阅读教学。

例如,先学习小说的概念,这是纲。在小说的阅读中逐步提出“主人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怎样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生活?你有怎样的收获(文学的审美功能、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等问题,任务驱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三遍五遍的阅读,不厌其烦地与文本对话,与作品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完成小说的学习。

遗憾的是现在流行的注重展示、张扬个性的课堂,很少看到学生读书,事实上,这样的课堂,学生也没办法静下心来读书。南宋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这个“得”,大概类同于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会意”。倘若如此,学生还会不喜欢阅读吗?食髓知味,还怕学生养不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吗?

四、理论指导实践哲学思想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好处

(一)还课堂给学生

这是喊叫了多年却又没法落实的老大难,有的地方还把讲课超过十分钟视为师德不合格。高压之下便是学生展示、活动得热热闹闹,真正x书的很少。毋庸置疑,中学教材的选文都是精品,美吗?学生说,美。美了多读几遍。读得多了,好多问题学生都会自己理解,根本不需要教师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面面俱到地讲解或提问。正如一个母亲用爱心给孩子做了一顿饭,香吗?孩子说,香。香了多吃几碗。她根本不会在孩子才吃了几口之后说:“打住,回答几个问题,有哪些原料,有哪些调料,分析是怎样的火候,体现了炒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你最喜欢哪种原料,还有……”笔者认为,学生的不爱阅读,都是教师造成的。

(二)教给了学生读书的方法

理论指导,问题驱动,在解决问题的阅读中,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同时在多读中,难免会有诸多新的感受感悟,所谓温故而知新,常读常新。就这样,在学习了两篇文章之后,学生会提这些问题,教师便不需再问,学生的阅读学习就会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若如此,便成就了一名教书匠。教书匠,是教师自嘲或者他人蔑视的贬义词,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师根本做不到“匠人”的水平。

(三) 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六个层次: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见仁见智,不一而足,笔者以为读的多了,与古今中外的大师对话多了,交流多了,语文素养的提升,也就无需苛求了。语文素养提升了,还怕考试成绩考不好吗?

(四)解放了教师自己

第3篇

关键词:句法平面 中学语文教学 实践

一、句法平面的分析观和方法论

句法平面是讲显层结构(或“表层结构”)的,着重研究词的功能类别、词语组合时所形成的成分关系和层次关系以及语型(短语的结构类型)、句型(句子的结构类型)等。词的功能类别具体而言是指词类的划分、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叹词、拟声词)的分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的分类以及不同词类在句子中充当的功能成分等等。传统语法学重视句子成分分析,忽视句子的层次分析。现在的句法分析是既讲层次,也讲成分,主张把两者结合起来。从句法角度分析,句法成分有主语、谓语、述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中心语等八个成分,此外,还有一个独立语。独立语是游离于句法结构之外的语用成分。短语的结构类型包括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补充短语、复指短语等等。句子的结构类型包括句子的结构分类(即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和句子的语气分类(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1]

二、学习句法平面理论的意义

“句法平面”的内容更接近于传统语法教学的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附录中有关于语法知识要点的描述:“一、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二、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动补式。三、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四、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这些都是句法平面所涵盖的范围。

学习句法平面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至少有助于中学生解决三类实际问题:一是辨析和修改病句,规范地使用现代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二是辨别和分析文言特殊句式,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字句;三是通过学习掌握句法平面中的句法分析方法,可以考察并说明词组、句子和句群的结构成分、结构方式和结构关系,从而能更深一层次地更准确地理解特定语言环境定词、词组、句子、句群的含义。[2]

1.辨析和修改病句

在各级各类的语文考试中试卷的基础知识部分都会出现辨析病句的题目,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也在所难免地遇到辨析和修改病句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了解和把握句法平面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从而解决语病类的问题。例如下面的题目:

例: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2009年高考全国1卷语文试题)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支援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解决上面的高考题仍然需要用到句法平面的知识。根据句子成分分析法,找出句子的主干,这道题目就会迎刃而解。A选项“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被偷换主语造成句子搭配不当,原来的主语是“甲型流感病毒”可在后一分句“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的关联词“如果”前应加上“我们”;B项缺谓语导致“学”与“活动”不能搭配,应该为“开展学雷锋活动”;D项语序混乱或句式杂揉,将“为期两天”提至“这次”之前作定语,或将“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改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意见交流”。

学好句法平面相关的语法知识,可以解决大部分病句问题(作文中的病句、考试中的修改病句)。病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语法错误,一类是逻辑问题,而前者占了大部分,如句子成分残缺或赘余,词语搭配不当等,出现这类语病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句子结构认识不清,对词语的性质和语法功能不了解。学好句法知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

2.辨别和分析文言特殊句式

只有熟练地把握句法平面的成分分析方法,才能辨别和分析文言特殊句式,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字句。比如下面例句,如果没有相关的语法知识做支撑的话,很难做出正确的理解。

例1.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宾语前置,应为“莫肯顾我”)

例2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宾语前置,应为“吾欺谁”)

例3.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主谓倒装,应为“汝之不惠甚矣”)

例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段于鄢》)

(被动句,“蔓草”被“除”)

因此,可以说学习必要的句法平面的语法知识和分析方法是我们进行文言文学习、阅读和翻译的必要条件。文言学习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和文言句式(如:宾语前置、省略句等)等等,要学好这些内容,都需要句法知识的支撑。

3.掌握句法分析方法

句法平面的句法分析方法有句子成分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转换分析法等等。与中学语文学习语文教学最为密切的是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成分分析法也叫中心词分析法,是一种传统的句法分析方法。主要是把句子成分分成主要成分(主语、谓语)、连带成分(宾语、补语)和附加成分(定语、状语)。成分分析法便于归纳句型和便于检查病句,但这种分析法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层次不清。直接成分分析法也叫层次分析法或二分法。直接成分分析法认为,句法结构都是由两个直接成分构成的(多项并列结构例外),复杂的结构是由多层次的直接成分构成的。分析的时候,按每个层次都有两个直接成分这一原则,从大到小地逐层分析下去,一直分析到简单的基本单位为止。[3]

直接成分分析法具有许多功用,它可以揭示复杂结构的不同层次,能够把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准确地揭示句子的思想内容,避免了成分分析法那种只挑中心词不管表达的缺点,而且最为重要的是,直接成分分析法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句法单位,能够将多层次的合成词、词组、单句、复句和句群的层次分析清楚,便于对各种语言单位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掌握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句子结构的基本技能,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某些长句的意思。也会出现分析的层次不同,反映出的句子的语境义和强调的重点不同。例如针对下面复句的分析:

例: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

(转折关系) (因果关系) (转折关系)

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整个句子给人一种朦胧的境地朦胧的意境,总觉得有一层淡淡的模糊,一如作者的心绪,心头拥堵的淡淡的愁,但这是恰恰到了好处,酣眠和小睡都各有妙处。整个句群整个意境都是分层展现的。所以说,学会掌握句法平面的句法分析方法,把握直接成分分析法等等对于中学的语文教师和学生都有莫大的好处。

结语:

汉语语法分析的句法平面的语法观使汉语语法研究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精密化。事实上,它已经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一种趋势。我认为,它也可以为中学语法教学摆脱困境,拓宽思路和视野,为中学语文语法教学带来新的启示和突破。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从来都是一对矛盾体,二者既对立有统一,汉语语法分析的句法平面的理论指导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使学生对语法理论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同时理论也要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附,文炼.句子分析漫淡[J].中国语文,1982,(3)

第4篇

加德纳在《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一书中把智力定义为“在一种文化环境中个体处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可以在某种文化背景中被激活以解决问题和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②。”

该理论认为,智力由九部分构成,这九种智力分别是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主要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然智力和存在智力。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个人发展的新模式,使我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学生的发展,审视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从而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评价观,这种理论在人才鉴别与培养方面给予了我们多方而的启迪,对于改进人才鉴别与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语文教学的内涵很宽,近些年来,语文教学不断地整合、分歧,再到整合。如今的语文教学,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缺乏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活动封闭性强,开放性弱。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把语文教育禁锢起来,灌输知识多,培养能力少,人文性内容有所流失,忽略了学生接受人文性内容熏陶的整个心路历程。

多元智能理论是智能开发的重要理论,它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有着多方面的启示。

一、树立科学的现代教学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一名教师的知识面、个人的素养以及人格魅力对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的教学观会引导多元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高效,全方面发展。

二、把握学生差异,合理设置目标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智能具有差异性,既有个体本身的差异,也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各种智能只存在领域间的不同,而没有级重之别优劣之分,更没有好坏之差。各种智能以潜能的形态存于人们头脑中,每个学生都存在可以发展的潜能,若给予鼓励机会环境,几乎每个人的一切智能均可得到相当高的发展,且可以远远超越人们所预期的境界,故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具有差异性。

三、通过多种形式发展学生各项智能

语文素养主要培养学生读、写、说、听等语言能力,这些能力的学习与学生的语言智能关系最密切,但语文学习不仅仅与语言智能有关联,还牵涉到其他多项智能。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元智能理论,使用各项智能协作参与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迁移各项智能。为语文教学所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机会展示自身的长处,因而降低教学难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引导学生感悟人文内涵

针对语文教学而言,教学中语文最深刻的本质属性是“人文性”。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阶段,我们要充分了解语言学科的这个属性,“人文性”主要体现在文史作品中所含的思想价值、人类情感、意志信念、精神品质、人生思考之中,这类内容实际上是人本应具有的,只是通过人文教育来唤醒它,对学生来讲是从内到外的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的语言智能有欣赏语言的深层内涵的能力。所以小学语文应着重于通过文学作品的人文内涵的熏陶,完善自己的人格、满足学生丰富自己的感情、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等需要,小学语文要从人文的角度去观察和解读课文,建立起学生通向课文中人物内心的桥梁,要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体验人物形象的思想、心理、情感及其变化过程,走入作品中人物喜乐、愤怒、苦愁、悲哀的内心世界,捕捉到作者熔铸于作品之中的情与意,并获得与作者在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收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效。

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已的优势智能,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能片面地依靠学生考试的成绩,在语文课程上格外明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应仅停留在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上。学生的语文成绩应由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两个部分组成,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为上课的表现,活动的参与情况,作业的完成比例等方面组成。同时平时成绩不应由教师一个人决定的,而应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小组内相互的评价,以及其他小组的评价,还有教师的评价等评价形式进行综合评定。通过这些评价方式既避免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情况,同时还能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智能水平,这样教师可以据某个学生的弱项和强项,为该学生以后的继续学习和发挥他的强项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使学生可以更高效的学习。

如此,我们所建立的评价体系要超越以往传统的静态的评价标准,用相对动态化、社会化和情境化的评价体系来衡量教育教学的质量。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如建立语文学习档案袋,然后通过整体分析,描绘出一个学生的智能发展曲线。实行分层制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评价。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对发展学生各项智能、提高其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成效,所以这种教学理念有巨大的推广意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会存在一些困难,并且笔者的研究也比较粗浅,这样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注解:

①沈致隆.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前景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9(03):19~20.

②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20周年纪念版)[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1):78.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20周年纪念版)[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8.

[2]王树洲.试论多元智能理论的价值与意义[J].教育评论,2010(04):24.

[3]张蕴兰.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走向[J].学科教学,2009(12):108.

[4]陈英.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向的把握[J].聚焦新课程,2010(04):34~35.

[5]隋福泰.当今小学语文教育问题初探[J].科教研究,2010:72.

[6]李莉.小学语文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J].吉林教育,2007(05):11.

第5篇

(一)多元智力理论

1.智力的含义

加德纳在他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给出了智力的定义,即“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所需要的能力”。

2.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智力是以组合的方式而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是多种智力组合的个体,并且这九中智力在每个学生的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每个学生也都是有个性的个体。只有适当的教育可以使每种智力都能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3.多元智力理论的特点

(1)突出多元性。这九种智力要素是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的,九种智力同等重要,应给予同等的关注,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仅靠某一两种智力是无法完成任务的。

(2)组合上的差异性。尽管每个人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九种智力,但由于受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程度等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人形成了不同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的组合,因此每个人的智力类型各具特征。

(3)开发性。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看来,个体智力的发展受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教育条件的极大影响和制约,人的多元智力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开发。

(4)实践性。从本质上讲,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也是一种创造能力,因为它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智力和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无例可循的新问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及其重要的。

(二)多元智力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1.教师要树立尊重差异、各尽其能的学生观

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具有九种智力,只是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适合自己的认知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天才”和“弱智”。教师要树立这样一个信念:每个学生都会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有其特殊的潜力,只要给予恰当的教育,让他们获得平等、全面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不同类型的人才。

2.教师应建立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多元智力理论要求教育教学围绕九种智力展开,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发掘和展示其多种智能的情境,给每个学生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个人的潜力,充分发展每个人的个性。那么就要增设选修课或组织课外活动等,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智力组合的课程和学习方式。

3.教师要注重个性化教学

教师依据学生各种智力的特点,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发现他们的智力特长,找到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力求给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机会。

4.教师应构建发展性评价机制

首先要对学生发展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积极探索各种智力评价方法,力图给学生公正和积极的评价。其次,建立“在学中评”的评价机制,即全过程评价制度,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评价成为学习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再次,评价主体多元化,把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

(三)多元智力理论对语文教学因材施教的启示

1.以内容为导向指导教学

语文教师在每次授课时最好确立一个主题,决定该次授课应着力发展哪些学生的哪些潜能。例如,要发展言语―语言智力,就要重点引导这样的学生多体会文学经典中的高雅语言,反复揣摩字词句,总结语言现象规律和使用技巧等;发展视觉―空间智力和自然观察力,就要把雄峰峻岭、长河落日、秀木繁花等图片插入到教学课件中;要发展学生的自我反省能力,就要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任务的命运和悲欢离合,以达到心灵的陶冶、性情的磨砺。

2.以学生为中心确立教学方法

要做到因材施教,就要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方法。语文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要兼顾多领域的学习内容,利用多元智力理论营造有利于多种智力开发的情境,并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的多种智力能协调发展。例如,对于倾向于语言智力的学生,可让其多锻炼朗诵、辩论;对于倾向于音乐智力的学生,可采用乐曲刺激其学习兴趣,配乐演唱古典诗词等教学方法。

第6篇

通过分析体育教学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认为:应从加强研究的问题意识、厘清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层级关系、坚持教学理论建构过程的渐进性、正视本土环境对外来教学理论的选择性、正确处理经验材料与理性抽象的辩证关系等方面入手,提升体育教学研究的实践指导力。

关键词:

体育教学;理论建构;实践指导;体育教学研究;体育教学实践;教学理论体系

自第八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以来,在体育教学研究领域出现了几类较为突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理论对于教学实践的指导力,如热衷提出体育教学“理念”、缺少指导具体实施的理论;注重从多学科视角借鉴移植,缺乏反映体育学科特征的本体研究;追求体育教学理论的“先进性”,忽视研究的现实背景等。本文试对产生诸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提升体育教学研究的实践指导力。

1突出问题意识,加强体育教学研究的使命感

近年来,体育教学研究的著作和发表的论文可谓成爆发式增长,“指定教材”、“审定教材”版本繁多,各种学科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移植令人眼花缭乱,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呈现出“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局面,虽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相当大比例的研究确实偏离了突出现实问题的原初目的,在理论研究表面繁荣的假象背后,存在急功近利、追逐时尚、流于形式等不良的研究倾向。但教学理论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永远都来自于教学现实的需要,只有关注教学现实、具有问题意识的教学理论研究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这也是教学理论构建的内在要求[1]。如果将体育教学理论研究视为概念炒作、文字游戏,采用的研究方法仅止于清思玄构、闭门造车,久而久之,就会使教学理论脱离于教学实践,失去指导实践的功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2厘清体育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层级的关系

体育教学研究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体育教学实践是一个具有层级关系的结构体系,把一类具有共性的教学活动归拢在一起,就可以看作是教学实践结构体系中的一个“层级”,但进行这种分类时,选择共性的多少决定了这一“层级”教学活动的涵盖范围,通常情况下,以较少共性作为分类标准时,“层级”涵盖的范围较大,以较多共性作为分类标准时,“层级”涵盖的范围较小,同时,对较少共性进行归纳的理论能够反映更大范围体育教学活动所具有的“一般性”,但对具体教学活动特征的反映不太全面,对较多共性进行归纳的理论则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具体教学活动特征,只是其涵盖的教学活动范围较小。所以体育教学理论研究者,应该发展针对不同范围、具有不同抽象程度的体育教学理论。而且应该认识到,对于更大范围体育教学活动所具有的“一般性”认识是建立在对较小范围体育教学活动的“全面性”认识基础之上,可见,对于较小范围体育教学活动进行“全面性”认识既是体育教学宏观理论构建的基础,更是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但当前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现状是,从更为宏观的方法论学科或相关基础学科引入大量对于体育教学实践“整体的”、“一般性”认识,并试图以这些宏观层面理论实现对体育教学实践的指导功能,显然不符合不同层次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新进入体育教学理论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往往只注重理论研究的高深和广域性,选题经常将“21世纪”、“新世纪”、“世界”、“国际”等字眼挂上,不断拔高研究的视域。体育教学研究必须认识到体育教学实践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学实践又需要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学理论来反映其规律,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不是急于对一般性规律的认识,而是力求更为具体地解释体育教学中的各种较为微观的联系方式,要认识体育教学活动的特殊性,“必须从客观的实际运动所包含的具体条件,去看这些现象中的具体矛盾、矛盾各方面的具体地位以及矛盾的具体关系。”[2]

3坚持体育教学理论建构过程的渐进性

库恩把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发散性思维,突破原有理论与方法的限制,实现理论创新或方法创新;另一类是收敛性思维,沿着原有理论的成果与逻辑逐步向前推进[3]。库恩认为,研究者的绝大部分智力活动是收敛性思维,是对原有理论进行归纳、完善的常规性研究,在收敛性思维过程中,原有教学理论中的缺陷和矛盾逐渐暴露出来,需要不断进行补正,它使研究者们对特定对象和问题的看法渐趋一致,也是原有理论体系发生突破性进展的“质变”之前的“量变”过程。体育教学理论是对体育教学规律进行思考与探索后形成的,旨在对体育教学实践进行解释、预测与指导的观念体系。通常情况下,教学理论是一组有关教学关系的判断、假设、观点,它不仅包括对于“教学是什么、为什么”的“理论判断”,也包括“应该如何”的“实践方案”,但从根本上都是延续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历史,渐进、螺旋发展的过程。但是,自第8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以来,一些理论研究者却只求标新立异,不注重对实践的总结、对原有理论的完善,在其言论与文章中频频提出一些含混模糊的说法,这些说法不以既有的教学理论为基础,却以冲破传统教学理论的“束缚”为己任,往往与传统教学理论呈现出“两极化”倾向。不知不觉中,对于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就浮于“理念”、“口号”层面,而从来没有就教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特别是结构的合理性作长期的努力,也没有考虑到教学实践的复杂性,对于教学改革进程总想一蹴而就,缺乏通过较长时间进行反复试验、检验、推广的耐心。

4正视本土环境对于外来体育教学理论的选择性

在一些理论研究者看来,国外教学实践领先于我们,国外的教学理论也是更为先进的理论,为了促进我国教学理论发展,解决教学现实问题,应该大力引进国外教学理论。在他们眼里,引进教学理论就像引进技术设备一样,能够迅速解决落后的教学面貌,提高教学质量[4]。但这种观点忽视了教学理论的“地域特征”,忽视了教学理论形成背后受不同国家、民族特定历史文化特征的影响。企图跳过对我国客观教学实践的认识过程以及对国外教学理论转化、改造,最终实现本土化的过程,这种做法原本就是违背教学理论研究规律的。在第八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新标准的制订过程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新课标的内容与我国体育教学的传统与现状都存在较大差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是阻力重重。教学理论是事实性与价值性认识的统一,它不同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如果说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只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具有共同的文化普适性的话,教学理论则还要回答“怎么做”的问题,而具体实施过程则因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条件不同在选择上有很大差异。因此,对于国外教学理论的引入,必须考虑教学理论的“地域特征”。在学习、分析、评价、比较、引入国外体育教学理论的过程中,必须力图把握国外体育教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各种或明或暗的背景条件,这些条件与我国学情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在引入国外体育教学理论时作必要的取舍。另外,不同于全世界范围内自然科学理论研究的概念、假设、观点的表述都是清晰而统一的,各国教学理论中所使用概念的不稳定性也加大了我们对国外教学理论学习、借鉴的难度[5]。很多情况下,一个特定的概念在不同的时间、文化和语言背景下往往具有不同的涵义,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研究者使用同一个概念去表述不同范畴的事物,这些都会导致引入体育教学理论应用过程中的混乱状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教学理论体系过程中,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体育教学研究成果有必要性,但不是简单移植,更不能是照搬照抄,关键是弄清国外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面对这些矛盾,各国的体育教学研究者是如何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出理论观点、制订策略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借鉴的主要和首要方面是运用在国外体育教学理论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方法,而不仅是结论本身。

5正确处理经验材料与理性抽象的辩证关系

体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对于体育教学实践活动规律的把握较其他学科教学更为困难,加之体育学科理论建设时期较短,可以交流的理论研究成果不多,对于体育教学实践规律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直接经验。因此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演绎法,还是自下而上的归纳法,以及针对单独情境的“深度描述”,在理论建设的过程中都注重与经验材料的结合,但如何正确处理经验材料与理性抽象之间的辩证关系,却普遍存在以下3类问题。其一,纯思辨式的理论研究较多。都是“坐而论道的”、“高度抽象的”、“宏观层面的”理论研究,即有关体育教学的价值、思想、功能等问题的研究所占比例较大,而这类研究不直接与具体经验材料相连接,也无法接受实践的检验与支撑,理论难辨是非,当研究者对于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及体育学科自身特征缺乏系统深入的把握时,往往会出现“虚假理论”、“错误理论”,误导体育教学实践。其二,演绎过程中从研究假设(即研究者的“想法”)向具体实证材料推演的愿望与逻辑不强,很多想法是在对其他学科的借鉴中提出的,却让假设悬在半空,未向体育教学实践靠拢以寻求经验材料的支撑。或是推演的过程过于草率,缺乏严谨的逻辑性。比如,在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中,有大量选题为“××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但研究过程却仅停留在对借鉴理论概念、思想、特征等方面的介绍,未有深入思考如何将借鉴来的理论与体育教学的学科特征进行融合,与体育教学的现象及经验事实相连接,并接受体育教学经验事实的检验。而缺乏这些环节,借鉴理论就不可能实现与体育教学现象的真正融合,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也只是对其他学科理论的简单转译。其三,研究停留在“经验介绍”的水平,归纳概括的程度不够,自下而上建构理论的努力稍显不足,虽然这类研究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材料”,但如果不逐渐提升理论的抽象概括性,扩大理论的指导范围,则理论的实践价值也会受到限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直观的经验,为体育教学中层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教学经验不会自然转化为教学理论,还需要研究者进行辨伪存真、区分归类、提取共性等概括归纳的过程。因此,必须加强当前体育教学理论两大研究主体之间的联系,一类是专门从事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人员,另一类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师。鼓励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人员直接从事体育教学实践活动,避免对于体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或者从其他学科中演绎,或者从主观上构想,造成真实的体育教学实践过程有较大差距。加强体育教师的文化学习,避免普遍存在理性认识能力不足的问题,注意体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交融与发展。

6结语

提升体育教学研究的现实指导力是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内在要求。由于体育教学理论是人们对体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理性思考的产物,是对体育教学现象及其矛盾运动能动反映所形成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的可以指导教学实践的知识体系,向实践转化的体育教学理论必须具备几个基本特征,即符合时代要求、具有现实生命力,具有适度超前性和明确性等。因此,必须从加强研究的问题意识、厘清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层级关系、坚持教学理论建构过程的渐进性、正视本土环境对外来教学理论的选择性、正确处理经验材料与理性抽象的辩证关系等方面入手,整体提升体育教学研究的实践指导力。

参考文献:

[1]徐继存.教学理论反思与建设[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132.

[2]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24.

[3]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5.

[4]徐继存,李定仁.我国教育理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反思[J].教学理论与实践,2001(8):47-48.

第7篇

教学理论是对教学实践的一种指导方式。它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规律的研究,从而解决实际中的教学问题。初中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综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与扩展思维的重要角色,因此,就需要用有效的教学理论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指导。本文笔者在分析新型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探究了初中语文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实践 指导作用

所谓教学理论就是在某种意义上的约定俗成的通例,它阐明有关最有效的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法规则。它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经验总结出来的,通过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深化,从而形成了一套体系的理论基础。初中语文理论也是一样,它也是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

对初中语文理论的探究,主要是通过各种教学理论设计去指导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其着重于如何利用各种有效方式促进学习。

一、对现代初中教学理论分析

有效的初中语文教学理论是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而不断变化的。它是在语文基础知识的灌输上对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1.注重知识积累

语文学习包括两个方面:积累、运用。整体语文教学理论体系中,首先是要求使学生的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然后在要求对语言的运用进行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属于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因此,这段时间,就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知识积累是学习语文的初级阶段,所以,初中教学理论就分析了如何通过课内、课外两个途径进行知识积累。

课内的知识积累主要是通过课本上的知识体系的学习,它更要求从课本上获得语文知识。语文教材都是按照学生需求而精心编著的,其上面精选了很多的文学作品,内容、题材上也是具有新颖的特质的。因此,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做好预习与复习功课。做好课前复习是十分重要的,它决定着一堂课学习质量的好坏。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就应该熟悉新课文的内容,对不懂的、不明白的地方进行勾画,与此同时,做好记录,有效的对知识进行积累,从而这样就能够在上课的时候找到着重点,从而更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课后复习要求在保证良好课堂效率的基础上,做好及时巩固工作,并做好纠错记录,尤其是在考试前,把积累的错误知识点进行温习,集中精力,全心投入就一定能取得很好学习效果,进而提升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感受语文魅力

语文是覆盖面最广的科学,是一切学科的综合,并包罗万象。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理论中,不仅要提高学生语文的成绩,还应该培养学生对语文魅力的感悟,全心感受语文的心灵,从让学生能够在热爱语文学习的情怀中,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是语言与文字的集合。它是人与人交流的桥梁。通过语言,能够使人与人的沟通更加有效,通过文字,通过进行精神的传承。初中语文学习是对语文魅力感悟的一小步,但,仅仅是这一小步,就能够使初中学生更加贴近语文;通过这一小步,能够带动学生向文学踏入更进一步,能够让学生感受文学的丝丝关怀,能够让初中学生在一点一滴的累积之中,感受语文的温馨情怀,畅古游今。

3.明确学习任务

随着时代的变化,对知识学习的目的性就更加明确了。任务型语文学习理论就开始在语文教学中广泛接受。任务型的学习就要求现在的语文教学要关注教学的效益,提升学习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从而能够独立思考,使思维更加富有逻辑性。

任务型教学就要做到三点,首先,教师少干预。在学生对教师布置任务进行完成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有不少的错误产生。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少的对错误进行提示,通过引导,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自我修正以及自我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其次,最大化效益学习。不少学生完成作业总是没效率,不用心,家长担心,就会为学生请家教,上辅导班等,这样不仅浪费学生时间,还浪费金钱,所以,应该有效率的进行任务型教学。

二、初中语文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由于语文教学实践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语文理论是社会意识的一种,所以,社会意识对社会活动有一种反作用。下面就谈论一下初中语文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1.指导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观念

初中语文理论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是与时俱进的。由于语文理论对语文教学实践观念有指导作用,因此,随着初中语文理论的多元化,教学实践观念也更加多样性。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传统的教师主导教学观念转变为学生学习主体观念,强调学生为学习的主要对象,更加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2.指导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方式

正因为意识具有反作用,所以,语文理论也对教学实践方式起着引导。首先,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了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将多媒体运用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更加趣味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课堂讲课中,添加了游戏型教学模式,通过游戏,促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融洽。最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更加平等,教师放低姿态,站在学生朋友的角度,与学生共同学习。通过这些一点一滴的教学实践方式的转变,从而使得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更加优质。

3.指导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运用

现代化的初中语文教学理论,不仅要求学得好,还要求会能用,也就是学以致用。因此,初中语文理论指导着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运用。在实践运用中,首先强化了实践教学的管理环节,也就是要对各个学习效果、学习任务、学习质量进行考察。其次,总结了许多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方法,从而能够让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提高。最后,进行知识练习,这样不仅能够坚持知识的学校效果,还能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最终打下初中语文学习的坚实基础。

初中语文理论是语文学习经验、知识的总结,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长期对语文探索的结晶。在悠长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只有不断完善的初中语文理论,通过理论指导实践,才能让语文在未来发展的历程中徜徉自然之乐。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语文 人文性

一、重视“以人为本”,强调人文性教育

语文教师不应把语文课程看成一种既定的死的文本,应看作是有待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开发的学习资源。学会开发适应不同智能结构的有效的课程方案,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机会。我们的语文课程应以培养多元智能为重要目标,为学生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自信,创设多元开放的课堂,与鲜活的时代紧密相连。旨在陶冶性情、唤醒心灵、自我构建,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例如,在教学中可以根据炼词需要设计成语接龙,仿例造句活动;根据作文积累和历练需要可以设计口头作文比赛,诗词意境描绘;根据课文讲故事、演讲比赛,联系课文内容一问一答访谈;根据评价鉴赏需要可以设计课本剧表演、鉴赏、学生讲课、学生命题、答题以及举行书法比赛等活动。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表现欲、讲话欲、表演欲、特长展示欲,让学生有自信力、成就感、快乐感。

二、积极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方式

在多元智能环境里,为学生提供单一的、直接用于激发学生某些智能的素材可能并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设计出一些让学生感到有意义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各种智能组合,如基于语文学科的专题学习就是与此相吻合的。一方面,在专题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提供的专题素材要跨越学科界限,做到资源的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研究同一专题的不同方面,这就有了选择学习材料的自由,同时也有充分的机会探索各个学习领域。另一方面,在专题学习中,学生需要规划自己的学习,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如提出问题、拟定计划、收集信息、记录统计、分析整理信息、发表意见、讨论交流等,学生不仅需要运用各种基本技能,也获得了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智能进行学习的机会。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制于课本,而是在做中学,从而体验更深刻,知识经验更丰富。

三、转变观念,更新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并非像传统智力定义所说的那样,是以语言和数理逻辑等能力为核心的,也并非是以此作为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而是以能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的产品的能力为核心的,也是以此作为衡量智力高低的标准的。这一全新的智能理论对于课程评价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个与真实生活相关、能提供一个有关学生学习的丰富描述的多元评价系统。(1)内容更新。对评价对象的各种能力进行全面综合考查,如把学生课前训练,平时发言次数、社会实践报告等项目也纳入期末成绩评定,让更多的学生愉快参与到学习中来,树立新的课程观。(2)功能更新。应由注重甄别和选拔学生转向注重培养学生,帮助每个学生建立成就感和自信心,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学生观。(3)方法更新。应有效整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决定了对学生的评价不能泯灭于僵硬的数字、分数,而应客观地反映学生发展的丰富性和生动活泼的个性,应适当加入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名著课外阅读、精神面貌、道德品质等定性评价,树立新的教学观。(4)对象更新。应由过分关注学习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超越,通过关注“过程”促进“结果”的提高。(5)主体更新。应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元化,以人为本,由被动的评价接受者转换成评价的自觉构建者,由评价客体转换成评价主体,达到人的自由。注重积极肯定、欣赏式的评价,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评、互评的作用,以获取更广泛的评价信息来源,促进被评学生内省智能和人际智能的提高,树立新的评价观。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9篇

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以往高师院校理科教育过分强调教育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片面强化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和削弱了理科学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致使高师院校理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发生了偏差,很难培养出时代需要的、适合中小学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理科教师。因此,加强高师院校理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尽快提高高师院校理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已迫在眉睫。

一、加强高师院校

理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高师院校理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代科学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当代科学的发展,正呈现出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综合化为主的趋势,特别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综合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今天,我们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经常看到许多自然科学概念、术语和公式,同样,运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也比比皆是,如人才学、科学学、管理学、人类学等。现代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也都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人类已越来越趋向于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这种科学发展的趋势,要求高师院校教育亦要有相应的综合化发展,这就是文理渗透,学科交叉。而高师院校理科教育更要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才能培养出文理兼备,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的中小学理科教师。在教育上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有效地帮助高师院校理科学生开拓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领域,提高其相应的人文素质,已成为高师院校理科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二)加强高师院校理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师范教育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师范教育经过长期的探索,发展到今天,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大力推行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其规律性的认识。首先,从高师院校教育的本质上看,它的目的在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局限于单纯的专业知识和才能的掌握与运用,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健康地发展,在于强调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获得一种新的观念,一种主体能动性的感召力、创造力和想像力。其次,从高师院校教育的功能上看,它不只是培养某一门学科的中小学教师,还要培养一批知识群体,他们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也就是说,一个受过高师院校教育的人,不论他学的是什幺,都应该在哲学、语言、文学、艺术、历史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知识,有较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再次,从高师院校教育的过程上看,理科学生在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接受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他们以后的工作中,就能以某一知识为基础,向外迅速吸收各种文化领域的营养,用一种适应时展的文化内容充实自己,开拓自己的知识范围,使心灵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也会变得丰富多彩,因而能在自身所受的专业教育中保持自由和开放,在精神上不是被专业知识所约束的奴隶,从而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大任。

(三)加强高师院校理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人,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现代化。民族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人文精神是文明的成果,是文明的结晶。人文科学是文明教养的学问,是教育人的学问,它包含着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也包含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含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也包含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精神、激扬人的意志、规范人的行为、维护人的健康、控制社会稳定乃至发展经济、协调人际关系等。所有这一切,都是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各国科技竞争、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激烈,而这些竞争,归根到底还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现在高师院校培养的人才,既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又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承担者。面向未来的理科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和较强的综合创新能力,而且还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这就更需要对他们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四)加强高师院校理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普通基础教育发展和完善的需要

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由于受升学指挥棒的影响,实际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应试教育”,升学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很难得到培养和提高。高中过早地文理分科,对文科学生就忽略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本知识的教育,理科的学生,则无暇顾及历史、地理课的学习,造成了学生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不够全面扎实。为了纠正以往基础教育存在的偏差,同时也为了适应基础教育内容日益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对高师院校理科学生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二、高师院校理科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的涵义和内容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涵义

人文素质是相对于科学素质而言的。科学素质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后内化的自身素质,它包括科学技术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能力和科学品质等。人文素质则是指人们通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后内化而成的自身素质。具体来说,人文素质包括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群众观点、集体主义观点、劳动观点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具有现代社会意识观念,如质量观念、效益观念、创造观念、忠于职守观念;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献身的精神;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劳动态度和团结互助的美德;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认识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并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做人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品质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教育学生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理性、情感和意志等。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就当前高师院校理科教育的现状而言,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以哲学原理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哲学修养对于高师院校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它对于培养理科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

2.高品位的艺术教育。对中外文学名著和音乐、美术作品等,要有所了解,要懂得欣赏,不断提高理科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真假、美丑的能力。

3.系统的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历史教育。对国内外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要有基本的了解和正确的评价,能以史为鉴,以客观、冷静和负责的态度对待过去、现在和未来。

4.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培养人文素养,陶冶人文精神。通过人文精神教育,可使理科学生具有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等。

5.以激发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为主要目的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当前高师院校理科学生最迫切、最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唯其如此,我们的大学生才能具有鲁迅先生所期望的“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而不被淹没的力量”,我们的民族才有真正全面振兴的希望。

6.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教育。不但要有选择、获取、吸收和消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而且对各种问题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并能准确地表达。

7.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修养教育。

三、高师院校理科

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照搬前苏联教育模式以来,专业教育观和重文轻理的观念一直在高等教育中占主导地位,使得高等教育在发展中一直存在两个误区:首先,过分强调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忽视了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使得高等教育的目标常为社会发展目标所左右,淡化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方面,常置人文教育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不仅在学科建设上人为设置门户之见,阻碍了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和谐发展,而且忽视大学生培养中的最重要一环――“人”的培养,忽视他们作为人所应有的个性、品德、情感、观念等的培养。这两方面的偏差使得大学生中存在高知识水平与低人文素质的矛盾,这种情况在高师院校教育特别是理科教育中同样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当前加强高师院校理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最为迫切的是转变这些片面的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真正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这方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很具有典型意义。它从初创时一所默默无闻的工程技术学院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理工大学,期间经历了单纯工程技术――理工结合――科技、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相结合的三个阶段。特别是二战以后,它反复总结了以往的经验,适应时展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在发展自然科学领域时,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并非常重视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与渗透,从而成功地完成了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两次大的战略转移,这为它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学科课程,发掘隐性课程

我国高师院校长期以来不重视人文类课程,课程内容陈旧,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调,造成理科学生知识结构的严重不合理,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为此,必须对以往的理科课程进行改革。首先,要提高人文学科在课程结构中的比重,设置普通人文课程,开展基础教育;其次,要认识到仅仅追求学术性课程的不足,注重学生人格的完整发展,关心他们的情感、身体等诸方面的要求;再次,进行课程内容改革,选择最精华的最有价值的人文内容来开设人文课程;最后,着眼于人文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可在高师院校理科设置综合文科课程。除改革学科课程外,还应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开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多种方式,营造浓厚的人文素质氛围。它主要包括: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的熏陶,激发美的情感;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班、艺术节和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等,使之作用于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促进他们的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利用教师的榜样作用和同学之间的互相影响,解决学生思想、情绪中的问题,使之身心健康发展。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陌生化理论;中职;语文教学;运用 

 

陌生化理论是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最先提出来的。它的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使人们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到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及非同一般。这一理论为文学、美学、广告、戏剧等其他艺术领域所广泛运用。中职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艺术创作,也必须讲求教学艺术。我们可以借用艺术创作的陌生化原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利用陌生化效应,通过创新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唤醒或者刺激学生对“新”的感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效率。 

陌生化理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可激发中职生对语文求知的欲望、学习的兴趣 

目前,中职生普遍存在厌学文化课的现象,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浓,而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语文课失去了吸引力,课堂变得越来越沉闷。在教学中运用陌生化理论,能给学生鲜活的教学体验,学生在注意和期待的心理驱动下,主动地阅读、探究,从而激活思维,最终形成难能可贵的创造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可提高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运用陌生化理论教学研究中,中职语文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最终成为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和改革意识,具有较高开发能力的优秀教师。 

融陌生化理论于中职语文教学的途径 

(一)教学情境的陌生化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正是那一扇从外部世界进入人的心灵之中的东西所要通过的大门。”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营造出一种既与教学内容相吻合,又不同于日常教学的陌生化的教学情境,就能迅速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进入理想的审美境界。教学情境的陌生化就是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新奇点、兴奋点,并将注意焦点集中到内容的学习上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教学情境陌生化的重要途径。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活泼有趣起来了。多变的背景、美丽的画面、亮丽的色彩,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眼球;富有感情的朗读、轻柔的音乐,极大地刺激着学生的听觉。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可不知不觉地跟随着教师的思路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如在讲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先播放忧伤哀怨的琵琶独奏曲,并展现出蓝天、明月、江水、孤船、秋风萧瑟、枫叶凋落的画面。哀伤的音乐,凄冷的画面一下子将学生引入沉闷、凄冷、压抑的氛围中,为理解课文奠定了一个情感基调。针对诗中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一段,可将缠绵悱恻的《阳关三叠》、雄浑悲壮的交响乐《命运》和起伏跌宕的《江河水》中的片断根据作品的描绘进行剪辑,重新组合,使之符合《琵琶行》中那段描绘音乐的旋律,在课堂上播放的同时配以教师动情的朗诵,学生的情思很快进入作品的境界之中,体会到旋律的变化中寄寓了琵琶女情感的变化,达到审美的至高境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情境陌生化的手段和途径还很多,教师还可联系实际生活展现情境;运用真实物品演示情境;扮演课文角色体会情境等。教学情境的陌生化,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使学生获得情景感受,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化难为易,在审美愉悦中主动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 

(二)教学内容陌生化 

教材内容陌生化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场面:教者口干舌燥,学者昏昏欲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不顾学生的心态,一味输出一些陈旧的信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挖掘教学内容的新奇点,实现教学内容陌生化。莫泊桑的《项链》语言浅显,学生读一遍就能把握小说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明白小说通过玛蒂尔德这个形象尖锐地讽刺了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思想,教师则对此不必过多讲解。但是对玛蒂尔德的形象的把握,学生的认识只局限在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贪图享乐上面。因此,教师可以把讲授的重点转向玛蒂尔德形象的讨论分析。告知学生:虽然玛蒂尔德的性格有否定的一面,但是她也有一些优秀的品质。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玛蒂尔德也有优秀品质,这是学生始料不及的,她的优秀品质到底是什么?学生于是带着探究的心理和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之中。这样,既可以避免教师重复讲解,提高课堂效果,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拓展内容陌生化中职语文要注重职业化教育,使语文与各专业的知识技能互相沟通衔接,语文能力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因此教师还必须立足所教专业,不断搜集此类专业的新知识、新信息,在语文课上引进相关的职业文化内容。例如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较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拥有更长久的职业青春,拥有更强的职业应变能力。为此,应加大地理、历史、民俗等旅游文化内容的分量,拓宽语文课的内涵。这些陌生的知识可让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在有职业特色的语文学习中认识到语文课是职业生涯的发展基础,从而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动性和迫切性。中职语文教学还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因此将报刊时文引入课堂,对语文教材进行补正,更具有现时性和可操作性。 

(三)教学方法陌生化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比较熟悉的,千人一法的教法,只能令学生疲惫、生厌,只有通过不断更新教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与发展旺盛的求知欲。于漪曾说:“准确而深入的掌握教材,目的不在于教学时循着文章的写作思路走,亦步亦趋,而是要根据所制定的目的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具有创造性的设计,即具有了陌生化的特点。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陌生的眼光审视熟悉的事物,在平凡中寻找新意,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渗透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如通过表演小品进行情境化教学。这种方式有两个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二是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一碗清汤荞麦面》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组编排课本剧,自导自演,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课堂。在如此真实的情境中,学生既理解了文章内容,又正确把握了人物心理。最主要的是,没有一个学生感到无聊,无事可做,而且竞争意识一直激发着学生,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完了课文。 

再如,在讲授《雷雨》时,将“分析周朴园的性格特点”这一问题陌生化成一场小型辩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是真的还是假的?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迅速地投入阅读,为自己的观点寻找根据,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通过辩论,学生对于这个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有了深刻的认识。 

陌生化的艺术手法排斥从概念出发的逻辑推理式的课堂设计,规定了以观察事物为出发点,以学生最广泛参与为过程,以发现陌生现象为归宿点的课堂路线,一切从生活实践出发,从调查研究入手。中职学校学生的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比较丰富,学生可以结合这些活动,写出有血有肉的各种应用文,如会议通知、活动海报、社会调查报告、社团活动总结等。比如,写通知,首先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总策划人,组织本组成员为本班策划一次活动。策划讨论过程中,要求每位成员以不同角色身份(班长、团支部书记、学习委员、文艺委员、宣传委员等)提出不同建议,总策划人在总结所有人的发言后,形成初步方案,然后以班级的名义,面向全班学生写一份“关于××活动的通知”。学生写作完成后,每组各推荐出本小组最好的一份,在全班作交流评比。最后,把最周密、最可行、操作性强的“通知”推荐给班主任作为活动具体实施的参考。这样的写作活动,既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不同文种的具体写法,又具有现实意义。 

(四)教学语言陌生化 

教学语言的陌生化要求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教师如果基本上用一个音调讲课,一定会使学生觉得寡淡如水,甚至会昏昏欲睡,更不用说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了。而同样的内容,如果采用不同的语调,激情四射,则教与学的效果会明显不同。 

教学语言是以口头语言为主,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结合。但如果教师能根据课文内容适时地运用大量的书面语言,不仅不影响交流,反而会产生陌生化的效果。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一些文质兼美的诗文。如在讲授杜甫的《登高》时,先让学生闭目想象,然后教师用一种文学性很强的语言描绘此诗的意境: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前后,在夔州的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着,树叶在天空中萧萧飘落而下。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满身疾病,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此时此刻,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随着教师的叙述,课堂气氛静寂,学生表情戚然,完全沉浸在诗的意境之中。 

教学语言陌生化的方式很多,可运用修辞手法如夸张、通感、拟人、对偶、比喻、双关、反语、谐音等,使语言生动新鲜幽默;还可以运用特殊句式,如倒装、省略、整句、散句等,使语言陌生化,增添新鲜感。偶尔用方言讲课,也可以产生既熟悉又陌生的效果。 

(五)教学评价的陌生化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测的作用。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依然以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主,以试卷、分数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中职生多认为自己是考试的失败者,考试对于他们的自尊心、求知欲有很大的影响。在这种评价体制下,中职学生的学习状态普遍不佳。 

教学评价的陌生化就是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积极倡导实施发展性评价。学生的成绩可由平时成绩和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构成。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减轻期中、期末考试的比重,平时成绩采用“学分制”。这个“学分制”不同于大学的“学分制”,是指学生每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如背诵、作业、作文、书法等,都有相应的学分,学期累计学分就是该学生的学期的平时成绩。学期累计学分中还包括学生的课堂纪律、出勤、学习积极性等内容。在校内外的语文活动中获奖的学生还可得到附加分,也计入学期累计学分。这种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可取得比单纯考试的评价方式更好的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 

(六)教学环境的陌生化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和记诵名句、名篇的习惯”。优秀的课外读物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健全他们的人格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课外阅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为此,我校开设了语文课外阅读课,并把课外阅读课的地点设在校图书馆,教学环境的陌生化加上图书馆拥有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源和谐宁静的阅读环境,营造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学生注意力在无意识之中就得到了集中,从而可激发他们的阅读冲动,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通过馆内管理员的解说,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结构、图书摆放的方式,学习图书检索的基本方法等等。学生在图书馆上的课外阅读课中学习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为将来学生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后,继续利用图书馆接受终身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陌生化手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原则 

(一)适度陌生化 

陌生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无论是在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上,都一定要把握好度,即陌生感要适度。陌生化的程度不能太高。太高,超过了学生所能感知的程度,虽然这种陌生感也许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但由于感知障碍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拒绝接受的心理。因此,教学者在运用陌生化效应教学时必须适度,只有把握陌生化的度,尊重科学的“熟悉中的陌生”,才能造就真正鲜活的课堂。 

第11篇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特点

1.学生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能至少可以分为七个范畴,每种智能在每一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也大不相同,所以,对于初中生来说,就不存在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区别,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老师不应该片面地评价学生的好与坏,如果只在某一个方面去评价学生,不能真正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及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多种途径,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

2.语文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应具有全面性,不能片面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有效地推动了初中语文教育的发展,不仅在学生的学习上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还为学生的智力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教学过程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3.初中生角色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应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多元智能理论更加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角色的主动性,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不将个人感情带进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选择课外读物,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与教育,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应该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通过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对于优点继续保持下去,并且积极地改进自己的不足,使学生不断地提高。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生观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感情与兴趣爱好在不断地变化,如果一直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用单一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发展,这将会对学生个性的发展造成严重的伤害。随着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教育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学生观更加符合现在教育要求,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现状,为他们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与发展途径,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在我国的语文教育中,传统观念比较严重,学生的潜能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但是多元智能理论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能够发现学生的优点与不足,使学生强弱互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有助于形成因材施教的教师观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校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并且帮助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智能。为不同智能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课程,并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创新出与学生智能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学生的差异性被忽视掉,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都是统一安排、统一要求的,这样就可能会使一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失去兴趣。多元智能理论提醒我们,虽然每个人都存在着几种智能,但是这些智能个体身上的组合形式与表现形式是不同的,所以,学生之间就会出现差异,教师应该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地发展,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3.有助于形成公平公正的评价观

第12篇

Abstract: Soil mechanics is a major technical course in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There are many arguments on soil mechanics teaching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today, through the soil mechanics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it conclude that how to effectively handle the soil mechanics discipline theoretical study curriculum content and approach is the key to success, especially in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ints of technical skills, theoretical knowledge, skills and operating, which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success of curriculum reform.

关键词:高职;土力学;理论;教学

Key words: vocational; soil mechanics; theory;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189-01

土力学学科是水利水电专业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采取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将结合的方式,主要教学思路还是基于学科体系的发展脉络,而与水利水电专业实务技术还有相当的距离,学生结业后还不能直接将其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生产实践中,目前倡导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正好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土力学的教学方式将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而有所改变,下面就从工作导向教学角度谈一下高职学院水利水电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土力学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问题。

工作导向教学的要求是理论知识的学习都要以实际工作需要而定,所学到的知识应该是综合全面而适用的,一般按照适度够用的原则,将理论知识与实用技术将融合,充分发挥理论知识的指导意义,就土力学学科来说,在生产实践中与其密切相关的技术领域主要是土工技术方面,涉及到工程地基基础、基坑开挖等工程构件的设计和施工等,所以,土力学教学应该将土力学理论知识与土工技术密切相关,学生应该通过土力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够运用学过的书本知识去解决实际土工问题,具有工程实践的操作能力。我们在高职学院土力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中,本着这样的观点,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有效的解决了土力学学科理论知识的教学问题。

首先,从土工技术体系角度进行分析,将土工技术细化分解并且提炼技能知识点。土工技术自成体系,是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按照土工施工技术特点,可分成土的鉴别和命名技术、防渗技术、防冻技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基坑开挖技术、挡土工程技术、加固技术、填筑技术、灌浆技术等等,土的命名技术是基本的技术,只有先对土的性质和特性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掌握土的用途,其包含的土力学原理主要是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结构和性质,具体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鉴定,所以要先介绍土的物理性质及其控制指标,以及土的性质指标参数的测定方法,而后再进一步学习土的工程分类、命名及鉴别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离不开水,防渗技术就显尤为重要,主要解决土的渗透破坏问题,解决土工建筑的安全问题,主要包含的土力学原理就是达西定律等原理,所以教材中以介绍土的渗透原理为切入点,同时着重介绍土渗透指标及参数测定实验,防渗技术中还同时包括土工材料技术、灌浆技术等,而这些内容与土力学原理关系较远,所以在土力学课教材处理上只是粗浅介绍,而在施工课中再做重点研究。防冻技术是专门针对北方地区而设立的一项专门技术,水利水电防冻技术是一项科技含量高、各科知识综合力强的技术,目前我国对冻土的研究水平相对还比较高的,尤其是青藏铁路的修建,在冻土领域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在土力学课堂上要结合气象、气候、地质等相关科目内容和相关科研院所成果对防冻技术做进一步阐释。第二,按照技能知识点为核心进行组织教学。技能知识点是连接土力学学科理论与实用技术的纽带,比如说土的渗透一章,就要按照以上提炼出的知识点,从土的渗透原理入手,揭示达西定律,突出几个关键渗透指标如渗透系数、临界水力坡降、渗透力等等参数的物理意义及确定方法,明确其在工程技术中的指导意义,从中可见,以技能知识点为核心展开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效果,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第三,按照技能操作点组织实训,吃透知识点。单纯的课堂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教育的需求,纯粹的理论知识又显抽象难懂,尤其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犹如天书,但学生多数动手能力还可以,所以说以必要的操作实训手段是可行的,我们的做法是找准技能操作点,还拿土的渗透来说,结合配合理论教学,先做土渗透指标测定实验,比如渗透系数的测定实验,组织学生在实验室操作,测出某土样的渗透系数值,在做实验过程中,使学生深化理解土渗透系数的物理意义;在介绍土工防渗技术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组织学生参观和现场操作演示等,比如在铺设土工膜、铺粘土、安装止水等教学项目情景过程中,使学生深化理解土渗透原理的指导意义。通过技能操作点深化理论,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达到极佳的教学效果。最后,按照技术流程将土工技术与土力学知识全方位内化。还拿土防渗技术为例,其技术流程为根据基面情况选择防渗材料、铺设安装、衔接收尾等工序组成,所以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后,应该在工程现场按照技术流程顺序完成一项土工项目的防渗设计和施工过程,在实际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掌握土工防渗技术,在掌握技术过程中更加深入理解土工原理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通过所学到的土工理论与实践应用的有效融合,可以使学生自觉不自觉的去学会学习和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去做实务运作,从而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

以上是笔者通过一年时间的努力,通过科研课题研究得出的粗浅认识,难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能够与广大教育同行共同切磋探讨。

第13篇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美术设计专业 教学实践

一、理论基础

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学习迁移理论的“相同要素说”,他在《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只有当技能具有相同因素时,一种技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一种技能。”他认为学习迁移,就是相同联结的转移,两种学习情境相同或相似的成分越多,前者对后者产生迁移作用就越大。如滑冰和滑雪之间有许多相同的因素,所以学习滑冰对学习滑雪有正迁移作用。

迁移理论“相同要素说”给我们的启示:如果两种学科之间含有共同成分,则不管学习者是否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共同性,都有迁移现象发生。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和专业教学之间在学习目的、方法、过程、态度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共同因素,那么在二者之间一定存在着学习正迁移现象,这样可以找到它们的共同成分加以利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和专业有关的知识教育,来实现学习的正迁移,达到语文和专业双赢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职业素养。

二、中职语文教学渗透美术知识的教学实践

1.文学和美术的关系

文学与美术二者同属社会意识形态,都是来源于一定社会的现实生活,又高于生活,都包含了作者的人生体验,能引起审美者的共鸣。它们的起源、反映形式、作用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文学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艺术,而美术是用物质材料塑造艺术形象的视觉造型艺术。

文学与美术都属于形象思维范畴,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美术用线条、色彩来塑造形象,给人以视觉美感,文学用语言文字来塑造形象,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二者均是希望通过一定的媒介反映作者的主观思想。

文学与美术可以互渗互融。它们的相通点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内容上,美术作品大多具有文学性叙事题材,许多美术作品通常根据文学原著提供的题材和情节来创作,而许多文学作品又是以美术作品为题材,大多数美术鉴赏类的文章都是以美术作品为题材的。二是以再现、摹拟为特征的写实主义表现形式。文学中的“叙事状物”,就是通过语言的中介和读者的联想,在想象中呈现形象。美术采用直接描绘、显示物象的直观表达美的形式。

2.语文课与美术设计专业之间的关系

语文课与美术设计、美术专业之间并非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学生将来踏上社会主要从事美术设计行业,需要有较高的创造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而语文课本里的文学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艺术鉴赏能力与文学修养成正比关系。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和进行美术设计创作,需要有想象和审美等能力,这些能力往往通过学习语文知识获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文本的分析和品味,能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和语文素养,文学修养的提高势必会带动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增加创作灵感,所以学好语文课对专业课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美术专业的设计和创造,需要丰厚的思想文化底蕴,语文课的学习能加以补充。比如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不单单是画出五个福娃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大量的传统文化,其中有多重含义,涉及“北京欢迎你”、“金木水火土”、“年年有余”、“鲤鱼跳龙门”、“五环”、“五福临门”、“奥林匹克精神”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渗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实践证明,语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美术鉴赏、设计创作能力的高低,是涉及为将来专业设计、绘画打基础的问题,所以引导美术生重视文学修养,学好语文,对其知识体系的建构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设计创造的想象能力,而且能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课文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从而使文学素养和艺术欣赏水平都得以全面提高。

3.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术专业知识渗透的相通点

在电脑美术设计和美术专业班级的语文教学中,注意探求语文课与专业之间的某些相通点,不能随随便便渗透专业知识。在渗透时,要把握文学与美术的相通点,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获得专业能力,用专业知识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如何挖掘语言艺术与造型艺术的相通点,下面从不同角度来分别加以探讨。

(1)从创作的源泉来看,文学创作与美术创作都是在观察和感受生活的基础上产生的。文学创作与美术创作都是作者在对生活的理解上表达个人主观艺术理念的活动。无论是写文章还是绘画,都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

(2)从创作的内容来看,都是通过形象来反映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主题。只不过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绘画是用色彩和线条塑造形象,二者的相通点都是通过塑造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意图。

(3)从创作的形式来看,都采用写实主义、象征、比喻、抽象、意象等相近的手法。在形式上,文学和美术往往是对应的,文学中的表述类型和美术风格流派一一对应,如印象派的色彩和文学的语言感彩,现实主义、古典主义与19世纪文学等,都有相通的地方;美术讲究“空白”,文学讲究虚实相生,美术作品的构图和文学写作的谋篇布局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4)从创作结果来看,都体现对“真、善、美”的核心追求。文学的功能是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文学要实现这些功能,就要追求真、善、美。美术的价值包括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三个方面,与真、善、美是相对应的。

4.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术专业知识渗透的途径和意义

(1)借助多媒体,采用电影或者画面的形式,把课文内容直观地显示到学生的面前,形象可感,学生爱看,又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如《雷雨》《红楼梦》。

(2)利用课本中的插图或者学生自画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充分发挥美术专业学生对画面特有的感悟能力,引导学生联系语言文字的描述,加深对文本中人物形象的理解,领会文章的主题内涵。如《祝福》。

(3)配诗作画,对画作诗,增强想象力,加快背诵速度。如在讲授诗歌篇目时,除了学习诗歌写作上的特点,还要求学生背诵。学生对诗歌分析和背诵不感兴趣,我就出示了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简单图画,让学生把诗歌所表现的内容用笔画出来,然后对画面进行介绍说明,按照课文顺序,边看边说边背,结果学生觉得很新鲜,并且和自己的专业有关系,容易把握,很快就完成了背诵任务,效果很不错。

(4)画文比较鉴赏,解决疑惑。针对小说中典型环境的描写,通过文章分析,利用学生的专业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作画,然后和文本内容进行比较,进而把握文章的主题。

(5)通过对意境的分析来把握文本的主题。文学和美术的相通点是寓情于景,而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情景交融的佳作,生动的语言可以转化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通过对画中意象的分析来把握文本的意境,从而挖掘作品内涵,把握文本的主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6)从色彩角度感受作者的情感。美术专业的学生对于色彩非常敏感,在色彩运用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语言的感彩不容易把握,因此可以把色彩作为切入点讲析课文,来把握作者的意图。如《故都的秋》。

(7)专业角度进行欣赏。美术专业的许多术语与语文教学关系密切,如意境、烘托、虚实相生、白描、渲染等,都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词汇,于是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让这些专业术语在教学语言中出现,借助这些术语上好语文课。如《蒙娜丽莎的微笑》。

(8)结合专业进行情景教学。对于电脑美术班的学生,比如室内装潢设计专业,将来为顾客设计图纸,完成之后需要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解释,有的设计非常好,但是如果没有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有的顾客有可能根本看不懂,设计很可能就会流产。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授《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时,让学生仿照文本,以“我的快乐小屋”为主题,按照专业的要求设计出室内装潢方案,用笔画出来,然后选出有代表的作品展示,让作者来充当设计师,其余同学充当顾客来进行情境教学,设计师要对自己的作品解释创作意图,顾客提出问题,双方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将美术引入语文教学,用专业知识来反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使平面、单调的语文教学立体化、趣味化、活动化、简单化,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学得活、学得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订.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S].2005.12.

第14篇

一、强调差异性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课程设计要求我们在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摒弃原来的只围绕文法和主旨分析设计课程的惯有思路,把多种智力领域和不同的学科教学相结合,设计出发展学习者多方面智力的课程,使学习者能够较好地运用并发展自己的每一种智力。因此,课程设计应合理分配关注度,在考虑知识接受者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为其量身策划能够发挥其智力优势的内容设计。如,在诗歌及戏剧教学中,增加基于音乐-节奏智能方面的设计。在课堂上精选与名著和作家相关的乐曲、歌曲、歌剧等,以背景音乐的形式进行莎剧朗诵、James Joyce翻译及朗诵、歌曲演唱。音乐活动的媒介会对人的情感、动机产生直接影响,不仅可以促进学习者音乐、节奏智能的发展,更能加深学习者对诗歌、戏剧的理解。在文学流派和不同国家作家作品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基于逻辑-数理智能方面的设计。

在文学作品角色塑造和创作背景的教学中,还可以增加基于自然观察者智能方面的设计。如,对作家和作品中人物的画像、照片、雕塑以及作品中涉及的地点、景观、自然现象等添加基于自然观察者智能方面的设计,利用计算机实现三维虚拟再现,这些可以让学生与虚拟的自然界互动,如利用三维虚拟空间的方式再现圣保罗大教堂、白金汉宫、西敏寺诗人角等,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培养观察自然的智能。

二、强调整体性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导向,英美文学课程设计应该对多种智力领域一视同仁,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运用、发展自己各方面的智力。首先,建立文学语料库,丰富及多样化学习者的欣赏资料。比如,在讲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埃德加?爱伦?坡的《致海伦》时,学习者不仅可以在语料库中观看《特洛伊》的电影片段,可以阅读诗歌评论及相关的学术论文,还可以从语料库中找到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中海伦原型的动人故事,从而进行拓展阅读。

其次,建立中外文学比较分析库,让学习者以中国文学为参照体系来分析、衡量外国文学中的文化思潮与文学现象,从而更准确全面地评价中外文学的价值。如,对华兹华斯的《水仙》与陶渊明的《饮酒》进行平行阅读,从而对比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眼中的自然与中国诗人、著名的归隐田园诗人眼中的自然;以中国文化中的宗教信仰为切入点,对比阅读《天路历程》与《西游记》,更深入地理解英国文化中的基督徒的救赎精神。

三、突出实践性

第15篇

关键词:皮亚杰 学习与认知发展的观点 中学语文教学 启示

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又有了新的标准。最近,看了《皮亚杰教育论著》这本书,对自己的启发很大。尤其是这本著作中所提出的认知发展论观点,使我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得到了很好的启发。

一、学习理论

皮亚杰在认识论基础上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学习观。他认为以往对学校的认识是不全面的。“经典的看法是,学习是建立在刺激反应的图式上的,我认为这一图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完全地解释认知学习。”他认为学习不是先有刺激后又反应,而是先有反应后又刺激,刺激与反应之间是双向而不是单向的联系。学习的主体是主动地,强调主体的自身活动。

皮亚杰提倡活动学习和活动教学。他所说的活动主要是指主体的操作活动,它不仅包括主体的外部实物操作,还包括在头脑中进行的具有可逆性、不变性和内化了的思维动作。皮亚杰认为人类认知起源于活动,从个体的发展来说,认知的最初发生也是从动作开始的,活动使儿童的认知得以发展,他把活动看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连接点。从这一观点出发,皮亚杰认为活动教学主要表现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通过共同活动使智力得到发展。另外,皮亚杰还重视游戏活动在认知和智力发展中的作用,不仅把游戏看做是“对有机体身体的发展有益的一种准备练习。”还把它作为一种使“同化与顺应之间日益不断地综合以达到完全适应”的工具。

皮亚杰还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是主动积极的,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他提出主动自发的学习,“在求知过程中,主体是主动的,”“强迫是最糟糕的教学方法,”“要求儿童愿意做他所做的事情;他们应该主动,并不要求他们应该被动。”同时还强调兴趣、需要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学习是“借助于个人的需要与兴趣为基础的自发活动。”认为兴趣是同化作用的动力因素。

二、启示

(1)重新考虑注入式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虽然注入式教学法在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方法”,注入式教学,即教学者为达到一个固定的目的而采用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手段而不管儿童是否愿意或有能力接受,致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建构理论,个体在接受新的刺激物时,往往将其与已有的图式结构进行比较,如果已有的认知结构相关度越高,那么学生接受新刺激物的可能性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否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被动的去学习,被动的接受知识,将严重阻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正如皮亚杰所说“强迫是最糟糕的教学方法。”

(2)重视游戏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有时候觉得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只是一种浪费时间的教学方法,它不仅不能有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容易使学生养成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不良习惯,使课堂处于无组织状态。其实不然,正如皮亚杰指出,“游戏是对有机体的发展有益的一种准备练习,”“从感知运动的练习与符号这两种主要的形式看来,游戏乃是把现实同化于活动本身,活动是有其必然的持续性而且按照自我的需要改变着现实……”通过游戏活动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对学生来说枯燥冗杂的学习中,同时还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这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是有重大作用的。

(3)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皮亚杰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这四个阶段是连续性和有次序性的,并且每个阶段都有他自己的阶段性特点,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都不可避免的经历这几个阶段。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时关注学生从前运算阶段到形式运算阶段之间的逻辑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教育过程同样也应该遵循这样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到繁的次序,针对不同的智力发展阶段而施以相应的教育。正如小学的品德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行为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进入中学阶段,课程标准更多地是要求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4)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总是忙于传授新知识,这种近乎“灌输”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性。皮亚杰在他的理论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个体的图式结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通过自己的活动,使认知结构得到改变。因此,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学习,以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师只能起到指导和帮助的作用,在保证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同时给予及时的指导,那种“灌输式”的学习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因此,在当前新课改的潮流下,教师更应该学好新课改理论核心,改变传统性教学,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真正自由、自主的环境当中学习,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同时教师做好指导者的角色,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这也是对教师提出的较高要求。

参考文献:

[1]卢F译,皮亚杰教育论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皮亚杰著,傅统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11.

[3]梅祖培等译,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第三卷)[M]。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95.

[4]刘长城,张向东。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