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境外经营风险范文

境外经营风险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境外经营风险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境外经营风险

第1篇

【关键词】境外工程;项目承包;风险管理;风险应对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境外工程承包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企业不仅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还需要面对包括外部风险、合同风险、承包商内部风险等各种风险的挑战,从而面临很大的压力。因此,深入研究境外承包工程风险,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是企业的当务之急,不仅是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系统规避风险的内在需求。

一、境外承包企业面临风险

境外承包工程企业风险主要包括:外部风险、合同风险以及承包企业内部风险等,具体为:

1.外部风险

外部风险是指政治和社会治安风险、政策和法律风险、经济和市场风险以及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风险等,这些风险都会对工程项目实施产生影响,形成诸多不确定因素,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

(1)政治风险

项目从投标开始到完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导致境外工程项目周期短则几月,多则若干年甚至更长。在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内,项目所在国的政权稳定与否直接影响项目实施。项目所在国如受到国际制裁或者政权交替,那么项目被迫中止的风险随时都会发生。例如叙利亚内战,政府与反对派的对抗,时刻威胁着境外承包企业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政权的不稳定,会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造成极大的影响。

(2)政策和法律风险

由于政策和法律可以主导和调节市场的稳定与发展,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循国家的政策和法律。而对于境外承包工程的企业来说,所受到的制约是双向性的,给承包商带来的风险是来自两个国家的政策变动和法律调整,如税收政策变动、进出口政策调整、汇率变动等。还有承包项目所在国的宗教、劳工政策、环境保护法等等,都会给项目实施带来未知风险,如果企业没有充分了解和准备,这些风险将会影响企业的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3)经济和市场风险

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是造成境外承包工程企业经济和市场风险的主要原因,如汇率和利率的变化,物价上涨等。境外工程承包工程款一般以外币结算,汇率大幅波动无疑会使承包企业面临外汇风险,因此结算货币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大部分境外承包工程都在经济不发达的非洲地区,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绝大部分依靠进口,汇率大幅波动及当地物价大幅上涨都会给工程成本控制带来风险。

(4)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风险

自然环境风险和社会人文环境风险在境外承包工程项目中是必然存在的。例如白俄罗斯冬季持续时间长,气温低,降雪量大,项目实施难度大。再如毛里求斯,时常受台风侵袭,危及企业财产安全和人员安全。上述这些都会增加企业成本,加大经营风险。另外,节假日、公休、民俗、等也会对项目实施产生或大或小影响。

2.合同风险

合同风险是指来自承包商和业主方之间的外部矛盾,如责任划分风险、合同价格和支付风险、罚款风险和保函风险等。合同是反映承包方和业主方权利和义务的制约性文件,也是反映双方风险程度责任的文件,其中的每一项条款都具有法律效力。例如FIDIC条款中规定,EPC模式下的合同,由承包商承担因文件缺陷造成的风险,如果由于合同条款的遗漏或错误等产生的矛盾,即使是业主方提供的数据和资料,而造成的承包方工程费用增加或延期,风险也由承包方承担。

(1)责任划分风险

合同一经签订,即明确双方应享有权利和应履行义务。合同变更修改即权利、义务变更,须经双方共同确认。境外承包企业应妥善保管相关合同资料,按照合同约定组织施工,避免因违反合同条款给企业带来不必要损失。

(2)合同价格和支付风险

从目前承包工程的业内整体情况来看,固定总价合同是多数业主比较倾向采用的合同形式,因为这种形式的合同不仅结算简单方便,业主的投资额度可以在合同签约时就完全掌握,便于开展融资工作。但对于承包方来说,固定总价合同中存在的价格风险需要自身承担,因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风险都是不可预见的,由此产生的费用也是不固定的。而支付风险指的是业主方的支付能力,如业主批复结算单时间、确认结算金额及结算款支付时间等,都会给承包商带来一定的风险。

(3)罚款风险

罚款是指在承包商违反合同时,对业主的损失进行的补偿。如工程延期等。而罚款风险就是指罚款的规定是否具有合理性,包括罚款的基数、比例以及最高罚款限额。以工期延迟为例,如果合同规定,承包商工作范围内的任何部分的工期延误都要在合同总额的基础上对承包商进行罚款,这意味着承包商必须杜绝自身引起的工期延误,否则将承担巨额罚款。

(4)保函风险

银行的保函期限、担保的额度以及保函的生效条件都是产生风险的因素,无条件保函银行需无条件兑现,无需事先取得承包商的同意,承包商没有违约,银行业就无权拒绝付款。虽然事后可以提请仲裁,但这期间的损失还是要由承包方自身承担。转开保函是国际承包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担保形式,业主对异国的银行信任度不高,转开保函不仅费用高,承包商还要承担业主即索,当地银行即付的风险。

3.承包商内部风险

承包商内部风险就是融资风险、分包风险、施工过程中意外事故和人身伤害风险、采购和储运风险以及人员管理风险等。

(1)融资风险

按工程进度付款是境外工程承包中比较普遍的支付方式,承包方先施工,业主方按监理工程师确认工程量付款,或多或少给承包商带来资金压力,需要通过融Y来弥补。融资渠道不同也使承包商承担不确定的融资风险。

(2)分包风险

有些项目总承包商根据自身实际或根据业主要求将部分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单位,分包单位是否能够按时保质完成工程,以及分包款项如何支付、何时支付都是总承包方需要承担的风险。

(3)施工过程中意外事故和人身伤害风险

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故,不仅会影响到工期、工程质量、更影响到企业信誉,同时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

(4)采购和储运风险

影响工程项目的因素还有采购、运输、储备,在这3个环节中同样会产生各种风险。例如承包商所需采购物资大幅度涨价、供应不及时、质量不合格及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损耗等因素造成的损失,都需要承包商承担。尤其是所在国高通胀情况下,对项目成本将有很大影响。

(5)人员管理风险

人员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项目管理人员管理和现场人员的管理。例如管理人员的合理配置、职责权限、分工及施工人员管理、技能水平等都考验着承包商的综合管理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是承包企业不可回避的风险。

二、境外承包工程企业风险的应对措施

对于境外承包工程的企业来说,走出去就要直面风险,要在提高风险管理意识的同时,增强风险识别和分析能力,并采取相应对策。常用的风险对策有风险回避、风险预防和降低、风险转移和风险承担等

1.风险回避

由于所在国政治动荡,在安全不能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境外承包企业只能采取风险规避的方法,如利比亚、叙利亚、苏丹、伊拉克等国爆发战争,在局势未稳定之前,风险较大的情况下,短期放弃该市场或项目,并持续对该市场或项目保持关注或跟踪。

2.风险预防和降低

境外承包企业应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多渠道关注所在国相关媒体报道,随时收集风险信息,开展风险分析与评估,实时动态管理;还要与我国驻当地使馆经商处建立密切联系,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以了解所在国政治、经济、民生等官方信息;同时也要和其他中资机构沟通,全面提升企业风险意识,提前做好防范。承包企业还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合同评审签订工作,组织技术、财务、商务、法律、项目管理等专业人员参加合同评审。合同计价货币尽量选择能够自由兑换的、坚挺的国际货币,同时加入汇率约束条款,规避汇率风险。合同中还要与业主明确风险责任,特别是结算方式选择上应争取对自身有利的条件,例如采用工程进度结算与信用证结算相结合的方式,即工程配套设备采购通过信用证结算,这样可以减少承包企业资金占用,缓解流动资金压力。

(2)由于汇率远期波动无法准确预测,境外承包企业可在编标报价时加入不可预见费,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汇率损失;对于有多个驻外机构的境外承包企业来说,有条件的还可成立境外资金结算中心,对各驻外机构的剩余资金统一集中管理,利用结算中心合理调动资金,防范汇率风险。如国内某著名民企就在非洲毛里求斯成立了结算中心;恰当选择金融工具,结合国际汇率变动趋势,规避外汇风险,如利用远期外汇交易、外币掉期业务、提前支付或延期支付等。

(3)在银行的协助下,对保函条款严格审核。同时合理利用预付款保函或质保金保函,提前取得项目预付款或质保金,降低资金回收风险。

(4)做好境外项目资金计划,确保资金安全。企业境外开户银行应选择国际性银行,有条件的可以选择中国银行的分支机构,特殊情况下,可以增加应急储备现金额度保证遇到突发事件时资金的使用;做好资金管理,工程结算款应及时收取,如遇到业主拖欠工程款情况应及时和业主沟通,评估业主资金状况,争取获得询证函、律师函等证据,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向业主追讨;做好资金使用计划,尤其是大宗材料采购要根据施工进度制定资金使用计划,不能盲目采购,占用资金;分包款的支付也应该根据合同及工程进度制定支付计划;合理利用银行信贷,减少自有资金投入量,分散资金投入风险。

(5)材料采购要制定招标制度,对大宗物资采购实行招标,避免采购、使用质次价高材料,影响工程质量,增加工程成本。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尤其是非洲贫困落后地区,极易发生通货膨胀风险,承包企业要制定相应材料采购预案,避免不必要成本费用增加。

(6)境外承包企业应选择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管理者,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及完善的决策机制,尽量规避和降低决策风险;要重视工程项目的劳务人员的培训和选派,做好现场人员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并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对劳资纠纷和突发事件的发生要快速妥善理。

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可以使承包商自身承担的风险降低或避免。而风险转移的对象可以是业主、分包商、保险公司或银行等。

(1)境外承包企业应时刻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动态,加强对汇率走势的研究、分析、预测。在预判到汇率将有较大波动时,可在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时,在合同中加入固定汇率条款或是汇率波动幅度条款,从而实现转移部分汇率风险目的。境外承包企业还可投保外汇风险保险,在发生汇率损失时,可从保险公司获得一定补偿,相应减少风险给自身造成的影响。

(2)境外承包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受人员、技术、资金以及所在国法律的限制,自己独立实施某些分项目可能风险更高。因此企业可以采用分包方式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转移给分包商,以实现降低施工风险目的。例如在白俄罗斯,电梯必须由当地具有资质的公司安装,否则不颁发验收合格证,电梯也就无法投入运营。

(3)境外承包企业可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办理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和财产保险。在遇到人员工伤事故或财产损失时,可以获得保险赔付,达到转移部分风险目的。

(4)境外承包企业在所在国政局动荡时,为降低自身风险,可通过租用当地机械设备减少自身资金的投入,将风险转移给当地机械分包商。

4.风险承担

境外承包企业走出去,就意味着风险与机遇并存。当对某些风险有了充分认识后,出于某些特殊考虑,企业也可采用风险承担策略。企业要在制定有效降低、转移风险策略的同时,权衡成本效益原则,确定一个风险承受度。即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将风险和损失降到最低。比如,可尽量多的雇用当地员工来回避中方人员人身安全风险;多租用当地大型机械设备来转移大额设备损失风险等。同时,承包企业还要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应有有效应急措施。后期承包企业还可根据合同权利,向业主、保险公司等索赔应有权益。

三、总结

海外巨大的工程承包市场给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国承包企业在境外承包工程项目中,要正视风险,分析风险,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合理防范风险,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

作者简介:

[1]陈红鹏.中国企业境外承包工程风险管控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9):47.

第2篇

近些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间的贸易往来频率也在逐渐加强,在这种发展局势下,国际间的资本流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而为了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很多企业的投资目光都向海外聚集,促使企业海外投资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企业海外投资经营虽然能增加企业海外市场利益的获取,但受国际市场环境复杂性的影响,会导致企业海外投资经营管理中存在很多风险,严重影响着企业海外市场的拓展和长远发展。此时,要想有效地规避和控制这些风险,还需加强对企业海外投资经营管理风险的认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予以规避。

二、企业海外投资经营管理的现状和风险特点

(一)企业海外投资经营管理的现状

从企业海外投资经营管理的现状分析,它的表现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第一,投资区域较为集中。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拉丁美洲,这不仅是因为两个地区的技术和管理优势比较突出,还因为两个地区和中国的政治关系比较密切,资源互补性较高,而较为发达的欧美国家,因中国企业自身技术和管理的缺乏、制度背景和市场环境的差异,投资风险较高,投资力度并不大。[1]第二,投资行业比较狭窄。在海外投资的项目中,中国企业的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技术水平附加较低的商务服务和批发零售业中,针对技术获取型、信息服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行业的投资比例不是很高。第三,投资动机规划不够。自改革开放之后,因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了一种粗放式的模式,国内自然资源明显短缺,资源需求矛盾导致海外自然资源的投资力度得以增强,在这种环境影响下,国内海外投资力度逐渐加强,但还存在战略动机不够明显的问题,传统优势逐渐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取代。第四,面临多重投资风险。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海外投资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是跨国企业的关注焦点,而和国内投资市场相比,海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更大、更多、更复杂,风险种类较多。

(二)企业海外投资经营管理风险的特点

从企业海外投资经营管理风险的特点分析,它主要表现在客观性、不确定性、项目投资风险可变性、投资风险多层次性四个方面:第一,客观性。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发生是由各种决定风险因素的存在而导致的,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每个项目的寿命周期内,这种风险都处于一种无处不在的状态,只要企业存在海外投资行为,风险就不能避免。第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风险的本质特征,虽然投资风险的存在可以确定,但风险的发生却是不能确定的,而它的不确定主要集中在投资风险是否发生、什么时候发生、呈现什么状态、产生什么结果等方面。[2]第三,海外项目投资风险的可变性。海外投资风险的可变性存在于整个项目的全过程中,它的存在会导致各种风险的质与量随着项目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而在这一发展变化中,有些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一些风险也会在项目的发展中产生新的变化。第四,海外投资风险的多层次性。企业海外投资具有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等多个方面的特点。因此,导致风险发生的数量也比较多而杂,所存在的风险发生因素也比较多,而在这种状态下,各个风险因素和外界的交叉影响就导致风险的发生呈现出一种多层次性。

三、企业海外投资经营管理中所存在的风险

(一)生产风险

企业海外投资的过程中,受东道国政治环境、生产原料、器械设备、技术人员、生产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们均会导致产品在生产环节无法按照规定完成生产计划。但是,产品的生产作为企业海外经营活动开展的第一环节,它对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虽然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对于海外投资企业来讲,企业的预期收益往往是依靠生产资料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转化成产品来决定的。企业海外投资生产中,因对当地生产环境认识程度的不足,任何一个细小的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生产的完成度,而产品生产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企业的经营产生一种恶性循环。所以,在企业海外投资的过程中,生产风险的规避非常重要,也是很多企业海外投资中都会面临的一种风险类型。[3]

(二)销售风险

销售风险就是企业产品海外销售中所产生的一种风险类型,它的发生主要是因产品生产过剩、海外销售市场认识不足、销售渠道不畅通所导致的。首先,企业产品存在生产过剩的问题,导致生产量大于需求量,产生产品滞销,但因海外投资企业所在国和投资国环境差异的存在,销售风险是不能避免的,还需企业在产品生产前就对市场做好准确、客观的分析,这样才能减少企业海外投资中的销售压力。其次,因每个国家和消费者所需产品的样式、品质和价格都存在差异,若产品无法被海外投资国所认可,这就存在着产品滞销的风险,而要想减少这种风险的存在,还需加强对产品的宣传力度,丰富产品的种类,提升产品的质量,合理调整产品的价格。最后,销售渠道作为提升产品销售力的一个重要内容,海外投资企业在进入到新市场后,需要积极打开销售渠道,提升销售量,降低销售风险。

(三)投资决策风险

企业海外投资管理中,其存在的投资决策风险主要存在于投资区位选择风险、投资项目选择风险、投资方式决策风险三个方面。在投资区位选择风险上,企业海外投资区域的选择会受到地理位置、文化差异、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而我国企业对亚洲地区的投资偏爱,正是因国家地理位置较近、文化差异较小的影响,和其他地区相比风险较低,稳定性较高。在投资项目选择风险上,因不同国家间消费动态不同,企业若在投资中没有对他国的市场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没有实时掌握全球市场的动态信息,不仅会导致风险隐患决策的出现,还会导致经济收益受到损失,导致整个投资活动的失利。在投资方式决策风险上,很多企业的投资方式都是以跨国并购为主,这主要是投资企业在财力、资源、实力比较雄厚和充足的情况下,跨国并购具有降低成本风险、双方资源共享、收益获取较高的优势。因此,企业跨国投资的方式还需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和战略目标合理选择。

(四)财务管理风险

企业海外投资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风险的发生是客观存在的,它作为企业海外投资活动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风险因素,是指公司内部不合理的财务构成、筹集资金不当所导致企业预期收益下降的可能性。[4]目前,企业海外投资活动不仅有实体性的投资,还有很多金融性质的投资,这种投资环境的存在就导致企业财务管理中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而杂,而资金的运用、管理和各国财会之间的差异,都导致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存在。而在此基础上,不仅各国之间财会制度的差异会引发一系列的风险,企业资本构成状况的不合理以及利率的波动均会引发各种财务风险,给企业的收益带来严重的影响。

四、企业海外投资经营管理风险的控制措施

(一)加强海外投资的宏观调控和指导

企业海外投资经营管理中,面对各种风险要想有效规避,还需加强对这类投资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工作。首先,政府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定期一些具有指导性的投资信息,在投资形式和方式上给予政策性的指导,以帮助企业降低海外投资风险和投资成本,并加强对企业风险管理咨询机构的培训,形成一个系统的海外企业风险诊断制度。当然,风险的诊断也不能仅仅依靠政府,企业自身还需借助中介机构的力量展开针对性的咨询,从整体上提升企业境外投资的效率。其次,针对我国民营企业审批放权不足的问题,简化海外投资的审批手续,适当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开展国际业务,给予竞争力较强和管理较为规范的企业一定的投资自主权,以增强企业海外投资管理的灵活性,提升企业的风险抵抗能力。再次,针对海外投资项目和投资行业的管理问题,采取投资申请分类登记管理制度,将海外投资分为鼓励性和限制性两种投资项目,按照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对外投资产业方向展开合理规划。[5]最后,加强海外投资信息交互平台的建设力度,让企业能够在这一平台中准确掌握当期或之前海外投资的存量和流量变化情况,全面掌握企业海外投资的规模和行业区域分布情况,以及发展现状,减少企业海外投资的盲目性。

(二)主动防范海外投资中的商业经营风险

和国内经营中所存在的风险比较,海外经营中的风险不仅较大,还具有难以预测的特点,更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企业海外投资经营管理中的商业经营风险,跨国企业需要从四个方面给予防范:第一,完善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提升企业产权结构的清晰程度,在完善的治理结构中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有效运转。第二,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诊断制度,加强对企业日常风险诊断程序化的分析和处理,这不仅降低风险的处理成本,还能有效预防突发性风险的发生。第三,充分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海外投资的过程中,投资项目向优势较高的产业和产品聚集,通过合资开发和战略合作等形式,提高自身的创新技术,形成自主核心技术,以提升企业海外投资经营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以及风险的抵抗力。第四,明确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决策的权限和责任,在管理上既不过严,以保证其经营活动中的灵活性,也不能过松,以防止海外企业投资自行决策中投资失误和失控行为的发生。

(三)充分利用海外投资保险的风险分散功能

在现行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中,其涉及的功能有损伤补偿、市场开拓、融资便利、信用提升、风险管理五个方面,在运用这一制度的过程中,它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选择合适的投资保险模式,目前,国际上的海外投资保险模式主要有以美国模式为代表的双边保证制度,以德国模式为主的单边保证制度,两组制度各有利弊,选择不同的投资保险制度,所关系到的海外投资风险防范和补偿内容也有差距,而当前比较流行方式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灵活使用。第二,选择合适的海外投资保险保单产品,就目前海外投资中所存在的股权保单、债权保单、租赁保单等形式而言,股权保证以承保投资者投资的资本和收益为主,适用于股本投资;债权保单以承保债权融资的本金和利息为主,适用于银行带环和其他债权性的融资;租赁保单以承保租金收益为主,适用于租赁。海外投资保险产品的选择中,若选择合适,能有效防范海外投资中的经营风险。[6]

(四)建立海外投资安全监控的会计管理体系

企业海外投资经营管理中,海外资金的安全性和财务审查机制的建立非常重要,也是保证企业财务得以动态监测,有效规避企业海外投资经营风险的重要内容。在保证投资的安全性上,可根据企业海外投资和经营管理的特点,建立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财务、会计、审计等专业信息优势,以会计监督为核心的投资风险管控体系。[7]在这个体系中,加强对海外投资企业的财务监督,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体制,完善企业内部的控制机制,以有效解决企业与海外投资风险相关的财务预警、决策、预测等方面的问题;建立海外投资运营即会计信息联动平台,做好企业会计信息生产角度问题、会计核算规制的设计问题、投资所在国的法律环境和会计规范的适应问题;建立海外投资的绩效监督体系,以负责海外投资企业的资本投出安全监控、审计和绩效评价为主,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上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国际工程承包 海外风险 对策研究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走出去”已有三十余年,根据多年的经验,特别是深刻反思某些项目的教训,当前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管理问题,形成了影响企业海外经营的重大风险,即经营开发风险、境外项目管理风险、政治风险、合同管理风险、总部管控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

一、海外经营风险研究

(一)经营开发管理风险

在海外经营中,项目的投标价格及投标方案直接决定了项目中标的可能性,如果项目价格较高,所有的投标工作都可能白费,如果低价中标,轻则没收投标保函,重则给公司造成严重亏损。

应对措施:一是明确总部与各二级单位的经营开发职能和权责,建立全公司清晰明确的经营开发体系;二是明确现汇、运作、援外等各类项目经营开发程序,明确各类项目评审程序、范围和内容;三是总部预算管理部门要及时对项目成本进行测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方案及成本进行考核评估,落实奖惩;四是本方人员参与项目的投标,重点是组价、施组安排,主导项目的经营开发工作,有效控制投标风险。

(二)境外项目管理风险

境外项目管理风险导致该项目无法按照计划正常施工,致使工程拖期、人员窝工现象严重、质量不合格、资源浪费、项目严重亏损、面临业主巨额索赔及罚款,带来企业信誉上的负面影响,丧失企业在项目所在国的市场地位和发展机会。

应对措施:一是优化项目管理模式,根据境外项目规模、实施难度和自身情况,妥善考虑以何种方式进行项目管理;二是通过推进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明确总部及子分公司的风险管理权责,强化二级单位人员配备、机构建设,完善二级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强化总部对二级单位及项目的支持和考核;三是切实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明确项目成本目标,强化过程监督,加大项目考核力度;四是加强对项目国内合作队伍的选择、考核和评估,选择实施能力强,信誉好的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协议,稳步推进市场开拓。

(三)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主要是项目所在国政治动荡等因素导致项目成本大幅上升,预期收益降低或无法实现,驻外人员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应对措施:一是编制大型项目追踪情况数据库,对拟开发项目进行国别风险调查,从项目开发阶段起制定相应的风险预警措施和解决方案;二是加强与商务部、商会、口行、中信保、各使领馆经商机构等的密切联系,及时了解项目所在国政治变化;三是强化风险意识,严格执行评审管理相关规定,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四是针对存在政治风险的项目,可考虑引入保险机制,转移风险。

(四)合同管理风险

合同管理失误将直接影响合同的正常履行,影响合同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甚至造成企业巨额亏损与市场占有率的降低,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市场竞争力与长远的市场布局等战略目标实现均产生重要影响。

应对措施:一是将合同管理的重点前移至项目承揽的前期,注重标前评审及评审意见的落实,对重大的合同项目,法律人员赴业务一线参与商签合同,随时把控合同谈判、签订中的法律风险;二是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尤其是境外一线合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通过加大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打造各地区、各国家合同管理专才,有效控制项目的合同管理风险;三是加强对合同履行的后续管理,建立项目实施状况的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掌握合同实施、运行情况。

(五)总部管控风险

总部管理工作的薄弱甚至缺失将影响信息的传递的真实和效率,造成企业决策的失误;二级单位执行力不强将影响公司领导决策的执行,使二级单位经营管理方向出现偏差。

应对措施:一是明确总部对二级单位指导、监督、服务、考核的职能定位;二是以项目型管理公司作为发展方向,总部各部门围绕上述职能,重点是围绕如何有效及时的进行监督监督建立健全总部财务、工程、人事、法律、审计等各项管理制度,发挥总部的管理作用;三是加强执行力文化建设,营造反应迅速的企业执行力氛围,努力把公司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六)人力资源风险

人力资源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人员的无效引入影响企业的经营生产;另一方面人才的大量流失也造成企业职工队伍的不稳定,影响职工的士气,使企业缺乏凝聚力。

应对措施:一是企业应本着公正、公平、公开和择优的原则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以产业结构和企业需求为导向,重点吸纳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二是完善薪酬、休假、职评等和员工个人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类制度,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关爱机制;三是加强青年员工职业规划工作,充分培养锻炼青年人,尤其是加强对工程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四是积极推进人才属地化方式,大胆启用当地人才;五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对境外员工的关心和爱护,提升企业的凝聚力。

二、进一步提高海外风险防范能力的对策研究

风险管理是海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海外经营是利润和风险相伴的事业,国际承包市场环境错综复杂,全面加强风险管理,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严格规章制度、优化工程管理、严密施工组织,做到事前有防范,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补救,是避免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赢得生存和发展的可行之路。

(一)完善内控制度,建立全面风险管理资料库

进一步建立完善海外风险管理内控制度,加强项目监控,大于5000万美元的海外项目,强化评审和阶段性的风险管控。结合海外业务实际,不断丰富和完善风险管控制度,设立风险管控的专门人员,认真组织实施海外项目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使各项具体措施求真务实地落实到位;对于重大风险工程项目,实行紧急状态,直至风险有效化解后解除。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资料库。包括:国内外的风险管理知识、工程风险状态报告、工程风险案例、风险管理汇总数据、各个不同阶段风险检查表、风险应对方案、风险管理工具及模板、项目风险归纳总结、大型项目风险管理协同过程模型(雇主、承包商、咨询公司等)及全面风险管理综合模型等。

(二)增强风险研判能力,完善风险管理流程

一是开展风险识别工作。要对项目所在地区的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业主资信、物资供应、交通运输、自然条件、治安状况、工人来源和技术素质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对投标文件、有关法律法规、金融保险、贸易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收集与项目风险有关的各类信息,编制项目风险识别报告,对风险进行多维度分析,按照统一制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影响力较大的重要风险进行可量化的综合评估和评价工作,评估、评价尽量做到分析精辟、充类至尽。二是进行风险评估工作。要对风险识别报告中列出的各类风险逐一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每一个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量确定风险等级,为选择风险防范措施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三是采取合理的风险防范措施。要学会风险回避,在投标阶段及时发现招标文件中可能导致风险的问题,争取在合同谈判阶段通过修改、补充合同来回避风险;要学会风险转移,将总承包合同中风险较大的部分及时转移到分包合同中,或通过向社会保险机构投保等方式进行风险转移;要控制风险损失,对一些不可回避又无法转移的自留风险,在报价中要考虑一定比例的风险费用,作为潜在风险的处理预备金。

(三)提升项目管理模式,推进“属地化”经营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不同条件下精细严格的合同管理,资金风险与结算赢余机率并存的财务管理,型号与标准不一的设备物资和施工技术管理,文化背景和行为方式相异的劳务管理为重点的项目精细化管理。稳步开展境外资金集中管理,制定符合公司实际的境外资金集中管理制度、方案,加强国际利率、汇率及金融产品研究,保障境外资产安全。加强境外应急管理,加大防疾病、防恐怖袭击、防自然灾害等工作力度,健全完善境外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理机制,保障境外人员和机构的安全。

继续推进属地化经营,一方面积极吸收当地高水平人才充实我方管理队伍,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减少境外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非技术性困难,尽早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准确把握当地市场动态;另一方面在项目投标及实施过程中,注重与当地优势企业的合作,提高项目中标率、有效防范项目风险、控制项目成本。同时,加强与当地政府、商贸机构的沟通和了解,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广企业属地化文化,加大企业影响,提升企业形象。

(四)强化合同管理,大力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

工程合同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一是要强化合同管理体系建设,完善项目管理各阶段评审管理制度,实现合同管理规范化,在合同中限制风险和转移风险;二是要将合同管理的重点前移至项目承揽的前期,注重标前评审及评审意见的落实,对重大的合同项目,法律人员须赴业务一线参与商签合同,随时把控合同谈判、签订中的法律风险;三是要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尤其是境外一线合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通过加大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打造各地区、各国家合同管理专才,有效控制项目的合同管理风险;四是要加强对合同履行的后续管理,建立项目实施状况的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掌握合同实施、运行情况。

海外经营不仅要求经营者通晓国际投资、金融、贸易等必要的专业知识,熟悉国际惯例环境和国际市场,还要求对东道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环境、法律制度、经济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并具备较强的管理技能。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尽快从企业内部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同时,实施人才全球化和本土化策略,在人才的招聘和使用上,大胆使用国外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护理;风险应对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20-02 神经外科主要研究神经系统及其附属机构,因具有高、精、尖等专业学科特点,因此其手术具一定复杂性与风险性。在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高质量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有效规避治疗风险,提升治疗质量。本文以神经外科手术护理的特点为基础,对其常见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1 神经外科手术护理的风险问题

神经外科作为外科学领域内的新型学科,近年来在医学行业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同时推动了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其护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神经外科功能性疾病护理、脊髓疾病护理、颅底疾病及颅脑外伤护理、心脑血管疾病护理等。由于此类神经外科手术难度、风险、死亡率均较高,因此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护理管理过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目前神经外科围术期的护理工作由于开展时间较短,缺少针对性的护理经验,程度不同的影响了护理工作的效果。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匮乏,神经系统疾病病情变化迅速,由于基层医疗单位设备条件有限,重要的监护条件及水平缺乏或不具备,导致护理观察难度加大。因此对护理人员的判断力及执行速度有较高要求,若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掌握存在缺陷,则可能导致护理风险的提升。第二,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缺乏有效沟通的条件或意识,一些神经功能损伤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退化严重,导致基础护理工作量大,在特定条件下可能造成医患矛盾。第三,护理工作管理机制不健全,护理记录缺乏规范性与完整性,护理器械、仪器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维护,为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安全隐患。为提升神经外科手术护理的效果,现将应对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2 神经外科手术护理风险的应对措施

2.1 专业培训常规化,提升队伍业务技能: 神经外科类疾病病情变化迅速、复杂,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全面的疾病知识与娴熟的护理技巧[2]。各医疗单位可对神经外科的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主要包括以下方式:(1)定期进行护理知识的培训,主要强化护理人员对常见神经外科疾病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闭塞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合并脑出血、颅内动脉瘤等,从而扩展护理人员的知识面,在面对变化复杂、迅速的病情时能够进行准确、快速的判断与处理。(2)针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设立考核制度,并从中挑选出优秀护理人员进行经验传授与细节说明,从而提升护理退伍的总体护理水平,降低护理过程中的风险。(3)知识更新对于护理人员同样重要,如近年来关于围术期脑保护的研究进展、围术期神经外科手术病人的容量治疗与管理、颅内压与脑电波的连续监测等新技术,已经进入临床并得到应用。临床护理人员对此应有所了解并实施应用。

2.2 护理内容多样化,实现医患有效沟通:在神经外科手术的护理中,由于护理工作量大,护理难度较高,易造成护理人员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障碍[3]。为增进医患双方的相互理解力,护理人员可采取以下措施:(1)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与手术的介绍,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案与目的的认知程度,同时疏导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讲述手术成功案例,增加对医疗人员的信任感与认同感。(2)术中对患者进行爱心护理,包括为患者庆祝生日、节日,制作温馨提示卡片,叮嘱患者在康复期的注意事项,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3)患者出院时可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康复训练事项,为患者提供完整的护理服务,降低护理风险。

2.3 护理管理机制健全化,提高护理流程规范度:神经外科护理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护理工作记录的核查与对护理器械及仪器使用的管理。神经外科手术要求准确、敏捷,这将导致在护理前开展核查工作的困难度增加。基于此,护理人员应重视事后的护理记录工作,记录中应明确各药物的使用时间、剂量、方式及护理过程的各项操作、患者不良反应等,保证记录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从而强化护理事故问责制度的可执行性,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器械及仪器管理则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挑选专业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管理人员可从护理人员中进行选拔,从而保证管理者对器材的熟悉性;(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器材的使用需做好备案与记录,包括使用时间、科室、归还时间等;(3)定期对护理器械进行检修,保障器械能够正常工作。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减少外部环境为护理工作带来的风险,提升护理质量。

神经外科手术具有一定复杂性与风险性,护理工作项目繁多,任务较重,因此强化其护理质量对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开展多样化护理,同时完善护理管理机制,从而有效提升神经外科手术的护理水平,增进医患双方的沟通,规范护理流程,全方位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庄文燕,等.神经外科术前护理常见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2):86-87.

第5篇

准确筛选高危风险患者,并将全院高危患者整体情况综合展现,对于防范医疗风险、防止医疗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我院自行开发的住院患者医疗意外医疗事故风险预警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基本架构和模块功能,借助计算机,建立风险评估模型,从医院各基础系统中自动抽取数据,实现对患者医疗风险的自动、实时、动态预警。该系统已成功上线运行近2年,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医疗风险;风险预警;信息系统

目前,医疗风险预警临床实践研究较少,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1-2],提出切实可行的预警措施,且可早期便捷普遍应用的研究较少[3]。医疗风险预警的目的在于减少医疗事故,降低医疗风险为患者、医院、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4-5]。2014年,我院自主研发、编制了一套住院患者医疗意外医疗事故风险预警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住院患者病情危重程度评估(具有实时性、自动性),病情风险趋势分析等功能。系统可为医院多个部门提供使用服务,如医务科利用此软件实时关注医院中病情复杂、危重的住院患者,可以通过软件的趋势图了解全院高危风险患者总体情况,及时启动医疗应急预案。科主任、住院医师可以通过这套系统,对于本科室病情复杂的危重患者做到一目了然。至今,该系统已上线运行2年,经考察系统对患者评估分数与患者实际危重程度具有一致性;系统可反映出潜在高危患者,这些患者在临床表现中病情稳定,但是系统中评分较高;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提示对高危患者高度关注,提示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意外医疗事件发生,在保证正确处置高风险患者,规范医疗行为上取得了较好效果,社会和经济效益良好。此住院患者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临床辅助决策的重要工具,现对其开发应用过程进行总结。

1系统设计思路

1.1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05,SQLServer拥有易用性、可伸缩性、可与其他服务器软件紧密关联的集成性、适用于决策支持的数据仓库功能等优点[6-7]。

1.2风险因素设定及评分规则定义

采用德尔菲专家论证法和回归分析法[8],确定11大类病情预警规则:病人一般情况、不良事件、各类评估单、病情信息、易发事件、药品情况、材料情况、危机值、特殊菌株、院感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到预警规则明细以及相对应的条件分值。病人病情基础分值为0,各项预警规则加权总分为病人病情预警风险值,分值越高风险越大。预警规则下设22项规则项目,共计1000多条规则明细和条件分值。

1.3软件编程实现

运行架构采用传统C/S结构,即广泛应用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通过该结构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为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采用集中式存储和分布式应用构架,设计了用户账号及密码存储体系,各局域网用户需通过账号授权获得使用权限,并通过身份认证进入系统获取相关资源。为保证数据安全,对数据库及服务器运行环境进行备份。

2系统架构

2.1系统总体设计框架

利用SQLSERVER的SSIS工具对医院现有各大系统的数据库进行数据抽取,将清洗过的数据存入中间表。对照系统内置的风险评估规则,由计算机后台即时计算出全院患者的风险指数并排序。再依据预警标准,筛选出高风险患者并自动预警提示。

2.2系统模块

日常业务模块对应医生填报、病情预警显示、病情信息明细显示、风险趋势图示等功能;系统规则设置模块主要用于维护风险规则的名称、分类、权重、明细归类等功能;系统维护模块主要用于维护数据库、人员账号权限、参数设置等功能。

3系统特点

3.1自动挖掘

系统设计时,采取自动的数据抽取过程,保证数据同步和实时性。从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移动护理系统中的数据、电子病历系统(EMR)中抽取的数据是异构的,通过SQLSERVER的SSIS进行数据抽取,并且通过SQLSERVER的任务来定时抽取,每天从基础系统中同步抽取数据三次,保证了数据实时性的要求。

3.2动态预警

系统运行时,将抽取出来的数据,进入病情评估模型运算,按照得出的总分数,由高到低显示患者信息。预警标准为预警各指标都达到风险临界值,即患者加权平均分在50分以上。干预措施分为调整治疗方案、请求会诊、死亡风险预案(告知家属)[9]。医生可参考风险指标明细确定采取何种干预措施。医务处管理者可根据全院高危患者的数量和发展趋势启动院内预警预案,如床位数量、应急专家、感染防控、医疗器械和耗材储备等[10]。

3.3快速响应

系统运算时,将数据加工与数据显示相分离,确保快速响应的用户体验。在根据住院患者病情情况打分排序的时候,每一个患者病情分值计算要考虑到种种影响病情的因素和权重[11],计算颇为费时,系统在数据抽取之后,就把所有在院患者的病情分值计算出来,这个过程是通过SQLSERVER的作业任务触发的。用户需要的时候,直接将病情分值排序显示即可。这种数据加工与数据显示相分离的设计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获取结果很快速。

4系统功能

4.1预警功能

根据预警规则,系统将住院患者的医疗风险值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分值计算,并按照分值高低进行排序。用户登录后,主界面即显示当前高风险患者住院号、姓名、年龄、科室、床号和风险评估分数。

4.2查询功能

用户登录后,可对单个高风险患者对应指标进行查询,风险因素类别、风险因素明细,都有对应的详细数据指标对照。

4.3风险趋势分析

系统可以进行历史信息检索,对全院一段时期或者跨多个年度进行风险趋势分析,也可以对单个科室进行一段时期或者跨多个年度进行风险趋势分析,风险趋势主要综合高危风险患者数量、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运算。

5小结及完善方向

5.1能够挖掘海量数据信息重要的决策分析价值

住院患者风险预警系统,将原有不同软件系统中海量数据进行整合和处理,把病情复杂、有潜在医疗风险的患者筛选出来,使数据得到了充分的二次利用,发挥数据信息重要的决策分析价值,医疗管理者及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活动中对这些患者给予重点关注,从实际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提高医疗安全、减轻经济损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2能够构建相关的资料库进行风险趋势化分析

从电子病历系统中抽取的数据,可以通过全文检索技术进行有价值的文本提取。有了每个个体患者的风险值和指标后,可以进行风险的趋势化分析,为研究医疗风险的早期征兆、成因规律、发生背景、过程和后果影响等提供重要信息[12],使管理者能够及时进行风险转移,更好地化解、分散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5.3系统进一步完善方向

建立健全可靠、有效的实时监控系统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探索性的工作。提高住院患者风险预警管理水平应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医疗风险量化模型建立[13],实现风险因素的识别及量化,确立风险因素的计算机表示及参数,规则参数及风险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定义。各个信息系统中涉及到风险因素的相关基础数据的提取、转化,并存储到医疗风险预警的数据库中,特别是文字记录(包含电子病历)的提取、分析及处理,以及在临床运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可行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邱雨婷 夏炎 王强 高雅琪 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办公室

参考文献

[1]蔡燕颜,姜仁仁.早期预警评价系统用于基层医院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5,22(2):76-78.

[2]王东红.我国医疗风险预警研究现状分析与展望[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2):28-30.

[3]李男君.关于对医疗机构风险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7):122-123.

[4]肖艳.强化医疗风险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2989-2990.

[5]毕桂泉,王再岭.医院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初探[J].医院管理杂志,2014,21(2):144-145.

[6]闫平.基于SQLServer的数据仓库性能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D].上海:东华大学,2014.

[7]王龙雪.基于SSH2应用系统的SSIS整合方案研究与设计[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

[8]吴国松,李洋,柳丽影,等.基于Delphi法的医疗风险识别技术评价研究[J].中国医院,2014,18(4):25-27.

[9]吴茜,龚美芳,田梅梅,等.住院患者护理风险预警控制体系的建立及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5):581-584.

[10]魏玉梅.关于医疗质量风险预防体系的构建[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1):197-197.

[11]任静.医疗风险识别与防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22(3):26-28.

第6篇

关键词: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非计划性拔管;医院感染护理风险事件

神经外科由于其病人一般病情比较危重,病情变化快,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和意外事件,稍有不慎或疏忽就会出现严重后果,从而引起医疗纠纷和投诉,是医院护理风险最高的科室之一[1]。因此需要对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进行有效管理,以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对神经外科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对神经外科病人、探视人员和医院工作者存在的潜在危险进行识别、评估、判定及预防等[2]。护理风险伴随着病人治疗的全过程,这是一个系统化、全局化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齐心协力来解决问题。因此我科于2015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以实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标。本研究旨在探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对策措施,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作者简介俞帆,护师,本科,单位:225001,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柏基香(通讯作者)、于咪、王燕单位:225001,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引用信息俞帆,柏基香,于咪,等.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全科护理,2017,15(32):4077-407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神经外科某病房于2015年1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收治的1044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年龄12岁~70岁,平均49.5岁,颅脑肿瘤204例,颅脑外伤727例,癫痫113例(其中躁动83例)。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89例病人设为观察组,对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年龄12岁~70岁,平均50.3岁,颅脑肿瘤216例,颅脑外伤752例,癫痫121例(其中躁动87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如下。

1.2.1.1完善科室护理风险管理制度

完善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例如医生和护士的交接班制度、对病人的查对制度、病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对病人的分级护理制度等。护理管理制度制定不合理,制度本身存在缺陷或者某方面的护理制度存在缺失,可能会导致病人在护理治疗的过程中发生意外,造成医疗事故,引起医患纠纷等情况。例如:科室的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的管理和检修制度的缺失或不到位,可能导致因为医疗器械设备损坏影响对病人的治疗。因此需要在原有的科室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组建科室护理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科室的日常管理,确保神经外科的工作得到完善和发展。

1.2.1.2对护士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培训

护士是护理活动的直接实施者,要降低护理风险就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护理风险管理培训,增强护士的风险护理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因素,培训护理人员如何提前做好干预措施,如何制定相应应急预案,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或者使其降至最低水平[3]。

1.2.1.3利用PDCA、品管圈等管理工具对高风险问题进行管理,制定评估-干预的标准化内容和流程

针对非计划性拔管高风险人群,若病人意识清醒,护士加强健康宣教,促使病人自觉配合保护管道。若病人因意识障碍可能导致拔管,护士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约束,必要时可按医嘱使用镇静剂。同时护士对病人翻身护理时要注意避免管道脱落或松动。针对误吸高风险人群,护士一定要注意喂养方式及速度,让病人处于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鼻饲时选择细的胃管,降低胃内压和减少咽部异物刺激引起的反流,病人出现呕吐应迅速进行清理,确保病人气道通畅。针对坠床高风险人群,护士应在病人床前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对病人及家属做好宣教工作,对于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病人加床档,必要时可以进行保护性约束。针对压疮等皮肤损伤高风险人群,护士应当对长期卧床病人定时更换,使用防压疮皮肤护理液,提高皮肤抵抗力,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干爽,避免刺激,给病人使用如海绵垫、充气护垫等减压器具,加强病人营养,提高病人自身抵抗力。针对医院感染高风险人群,加强病房空气环境的管理,定时开窗,病房湿式清扫,每日完成床单更换,集中查房后用0.5%的84消毒液超声雾化进行空气消毒,加强物品消毒灭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减少侵袭性操作和开放式治疗[4]。

1.2.1.4与病人多沟通,减轻病人心理负担

神经外科病人的病情具有发病急、病情较重、预后差等特点,这会导致病人的情绪不稳定、过度紧张、悲观、抑郁,甚至产生厌世的情绪不配合治疗等,这些因素不仅不利于病人病情的好转,反而导致病人病情加重甚至出现意外事件。此时需要医护人员加强对病人的心理辅导,稳定和安抚病情较重的病人,避免因为消极情绪对病人病情的影响,确保病人对病情和治疗方式等信息的了解,增加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提升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因为沟通不当、不及时引起的医患纠纷[5]。

1.2.2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包括非计划性拔管、误吸、坠床、皮肤损伤、医院感染。其中非计划拔管数量统计是在未下达拔除管道医嘱之前,非医务人员拔除的管道数量(含拔管后不需要再插管的非计划拔管数量);误吸数量统计包含咳嗽明显的显性误吸和吸痰或摄片证明的隐性误吸;皮肤损伤数量统计包含病人住院期间的压疮、约束性皮肤损伤、躁动病人的自伤。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近些年来,神经外科护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护理风险也明显增加,因此加强对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的管理势在必行。我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通过采取对科室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对护士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培训,利用PDCA、品管圈等管理工具对由标准化评估确定的高风险人群提前制定出干预措施及流程以及加强与病人的沟通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达到了提高护理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谢桂珍.加强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17(6):72-74.

[2]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7.

[3]张丽平.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6(14):7-9.

[4]张娜,郭敏,王永勤.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的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0):310-311.

第7篇

作者简介:董丽峰,护师,副护士长,无锡四院神经外科。

【摘要】目的: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护理风险。方法:对以往工作中潜在的、容易疏忽的不安全因素加以分析,用护理风险管理连续识别,及时措施。结果:减少和降低了护理风险,保障了患者的安全,防止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对预防护理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神经外科;护理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对现有的或潜在的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一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即给病人和家属带来痛苦。因此,要有效的回避风险,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2006年1月1日始,我院护理部制定了风险管理制度,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降低了纠纷和投诉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1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1 制度、职责执行不到位引发的风险:护理服务有多项规章制度,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如有章不循,则造成责任风险。如交接班执行不到位,可导致皮肤压疮的发生;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到位可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如未按级别护理巡视,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处理不及时引起纠纷等。

1.2 专科业务技术不熟练造成的风险:各项新技术的开展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个别护理人员专科技术不熟练,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方面的风险加大。如颅内出血患者不宜多搬动,翻身时应保护头部,动作轻缓,如保护不当,可加重出血;急救操作不熟练,急救仪器设备不会使用或使用不熟练;对专科病情观察要点不知晓,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等。

1.3 护患沟通不到位造成的风险:神经外科颅脑外伤患者大多发病急、病情较重、预后较差、患者及家属有急躁情绪,他们没有心理准备,不懂得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此时,护理人员只顾全身心投入抢救工作,而疏忽了耐心的解释或态度冷淡易引发纠纷。

1.4 环境管理不善引发的风险:神经外科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存在精神症状,如躁动不安等,保护性措施如床栏、约束带使用不当,或陪护者稍不留神就有坠床和管道滑脱的危险,恢复期需要下床活动等康复锻炼或借助拐杖行走,地面湿滑时易发生跌倒摔伤等;

1.5 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引发的风险:病案是疾病诊断依据,是疾病治疗经过及其治疗效果的原始记录,也是判断医护人员医疗行为是非以及治疗措施实施情况的凭证。记录不及时不完善,一旦病人死亡,发生医疗纠纷时家属可指证护士观察不仔细、延误了抢救时机。

2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举措

2.1 加强风险教育,提高法律法规意识: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在护理的各个环节尽量减少风险,对风险实行主动管理。在科室学习中经常进行一些护理安全方面的实例分析,帮助树立积极、正确的护理风险意识。通过各种渠道的法律教育提高护士的法律法规意识,在尊重和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

2.2 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医院、科室建立科学、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护士长在护理质量管理中重点督查制度落实情况。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制定专科护理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培训,明确各类紧急状态时的处理程序,做到人人熟记并掌握,在工作中按要求执行。并不定期抽查护士知晓程度及操作熟练程度。

2.3 护理警示标识的应用:护理警示标识是指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由于生理、病理、心里、社会、环境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或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或风险事件发生,而制作各种有针对性、目的性、科学性的警示标识所采取的护理安全措施,使全员皆知,达到广而告之,让护士了解自己在工作中面临的风险,可以降低风险的发生[3]。标识的种类有:①药物警示标识:包括药物过敏警示标识及特殊药物如化疗药、高危药等挂特殊警示标识。②预防意外标识:包括防跌倒、防坠床、防管道受压扭曲等标识。③提示标识:如患者身上的各种管道标识、温馨提示等。

2.4 提高专科业务技术水平:护理风险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操作、危重患者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时有发生。对年轻同志加强规范化培训,加强三基理论及操作培训,科内组织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病例讨论,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努力学习新理论,新知识,不断更新护理方法,经常利用晨会提问的形式进行专科知识的考核,病区制定专科护理常规、常见疾病观察要点以及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及观察处理要点,要求人人熟记掌握。

2.5 规范护理记录:临床护理工作每一次护理行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利或不利的证据。神经外科病人大多数病情危重、变化快,要求及时准确地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用药情况,如因抢救未能及时完成护理记录,应在抢救结束六小时内补记,并注明抢救时间及补记时间;对死亡病例组织科内讨论,护士长、科护士长把关检查,最大限度地防止风险的发生。

3.6 履行告知义务,加强护患沟通:神经外科急诊入院病人较多且病情起伏大,患者及家属大多没有思想准备,对突发意外有焦虑或恐惧情绪,这种强烈的情绪可能会影响其对事物的判断。护理人员要保持沉着、冷静、机智、果断,语言和蔼、诚恳,使患者及其家属产生信任感、安全感,这样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冲突发生。尤其是行侵袭性操作前,充分体现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利,得到家属和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提高患者满意度。

护理风险防范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强化防范风险的意识,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充分了解工作环境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提高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应对能力,使护理风险防范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郝改琳. 风险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7(9)20

第8篇

关键词:境外工程承包;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承包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还要面对各种风险的挑战;不仅面临合同风险、资金风险、法律风险、项目承包风险、工程结算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国内企业常见风险,更要重视对各种境外工程承包特有风险的关注和防范。因此,深入研究境外工程承包风险,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并进行科学避险,不仅是保持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增强竞争能力、系统规避风险的内在需求。

二、境外工程承包主要风险分析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风险在每个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境外工程承包项目除了国内工程项目面临的一般风险外,还面临着国际风险、汇率风险等,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国家风险

国家风险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由于国家的行为所引起的或与国家社会变动有关的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虽然国家不一定是交易的直接参与者,但国家的政策、法规却影响着该国国内的企业或个人的交易行为。

(1)政府违约风险。指项目所在国非法解除与承包商的相关协议或者非法违反或不履行与投资者签订的合同项下的义务。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与利比亚签订的西安铁路项目几经波折,从1982年到2002年,历时20年,虽未正式进入施工,但在洽谈、磋商、签约过程中遭受的损失都可归结为政府违约风险造成的损失。这种风险主要是违约风险,由于很难追究政府的缔约过失责任,所以这种风险会导致承包商巨大的经济损失。

(2)强制征收风险。指项目所在国政府对外资企业实行征用、没收或国有化的风险。是我们在选择国际工程承包项目所在地时需要考虑在内的政治风险之一。

(3)战争和内乱风险。指项目所在国发生革命、战争和内乱,致使承包商及其财产蒙受重大损失,直至无法继续经营。这是在境外工程承包,尤其是在不发达国家承包工程时所要面临的最主要的政治风险。利比亚国际工程承包遭遇的风险即是战争和内乱风险。这种风险不但会导致项目停工、资产损失,经济遭受重创,还极有可能造成在外的境外工程承包项目实施的工作人员伤亡,导致不可弥补的损失。

2.汇率风险

对于境外工程承包项目而言,汇率风险是由于汇率波动而使项目净利润产生的不确定性。境外工程承包项目中,其收入全部来源于国外,结算款币种也以外币为主,因此在当前汇率波动比较频繁的背景下,境外工程承包项目将面临着较大的汇率风险。

3.通货膨胀风险

通常,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的大宗材料、物资在项目所在国进行采购,并且项目也通常大量利用当地劳务。因此,在较长合同期的工程项目中,所在国通货膨胀的风险将对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的成本造成较大影响。

三、应对境外工程承包风险的措施分析

针对境外工程承包项目面临的上述风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防范:

1.随时收集风险信息,开展风险分析与评估,实现动态管理

面对可能存在的政治安全风险,境外工程承包商应充分了解项目所在国、所在地区的政治形势,收集各种历史信息及最新资料,充分尊重我国驻当地使领馆经商处室的意见。在风险较大的情况下,主动采取风险回避的策略,即短期放弃该市场或该项目,并继续保持观察。

当承包公司对风险有了充分的认识后,出于某些特殊的考虑,也有可能采取风险自留的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承包商应提高标价,将可能的风险考虑到成本之内。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如采取风险自留的方式,一定要注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将风险及损失控制到最低的程度,如可采用尽量多雇佣当地员工的方法来回避可能存在的中方人员人身安全;采用尽量多租用当地通用设备的方法来回避可能存在的大额设备资产损失;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通过保险来转移可能的人员、财产风险。同时,制订合理的应急预案,时刻与各方保持密切联系,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采取有效的方式控制风险,减少损失。后期,按照合同的权利,向业主方、保险公司索赔应有的权益。

2.通过各种渠道降低资金风险

(1)做好境外项目资金布局整体规划,建立区域性资金结算中心。对于境外项目相对集中的区域,可以借鉴较为成熟的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模式,如在非洲外汇管制少、政局相对稳定的不结盟国家毛里求斯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形成区域资金池,在合理有效利用资金的同时,可以规避其他非洲国家政局动荡带来的资金流动性风险。

(2)在项目所在国及其他政局相对稳定的国家选取多家信誉度高的国际性银行开立户头存放资金,避免因局势动荡而造成银行挤兑无款可取的情形。特殊时期,应考虑增加应急储备现金额度,保障突发事件发生时所需资金量。

(3)充分利用当地银行信贷,减少自有资金投入量,选择资金实力较强的合作伙伴,争取更多地利用合作伙伴资金优势垫付项目部分投入资金,以达到分散资金投入风险的目的。

(4)合理利用银行保函。用预付款保函及质保金保函的方式提前取得工程项目预付款及质保金,降低项目发包方在遇突发事件时无力支付工程项目款的资金回收风险。

(5)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通过各种途径随时了解、评估债务方的资金实力,加强应收账款的核对工作,尽量取得询证函、律师函等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以便日后追索赔偿款。

(6)根据项目进展情况,控制项目资金投放进度及规模,签订分包合同的项目应控制分包合同资金支付进度低于总承包合同收款进度,支付规模小于总承包合同下预收款额度及项目结算款进度。

(7)引入大型财产保险公司、信誉度高的安保公司参与到资金安全管理中来,保障项目所需资金的存取安全。

3.多种方法控制汇率变动、通货膨胀等市场风险

(1)加强汇率走势研究。汇率波动是汇率风险产生的根源,一切汇率风险规避方法均是基于对未来汇率走势的预期,因此加强汇率走势预期研究是有效规避汇率风险的有力措施。影响汇率走势的因素错综复杂,仅凭一个项目甚至一个企业的能力来准确预测汇率走势困难很大,因此,项目可以借鉴或购买专业金融研究机构成果。

(2)做好合同签订评审等工作,通过合同中计价货币选择和汇率约束降低风险。有经验的承包公司会对项目的收支做出一定的预估,合理地选择各类货币的收款比例,以避免可能存在的汇率风险;在必须使用工程所在国货币的条件下,则应考虑利用合同条款规避汇率风险,协议当合同货币升值或贬值时,相应地提高或降低合同价格,使得风险双方共担;在使用其他外币条件下,要选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兑换及趋于升值的硬通货币。另外,由于项目结算款、工程分包款、设备物资采购款涉及金额相对较大,也需要重点控制。在签订合同时,增加保值条款,锁定汇率,以后无论汇率发生什么变化,仍按合同规定的汇率结算。这种方法尤其适合高技术含量、具有良好信誉及相对垄断的国际工程。

(3)合理运用金融工具规避外汇风险。如远期外汇交易、外币掉期业务、提前或延期结汇等对货币进行一定的保值增值。亦可以考虑采取多元化策略,如采取多元货币组合、开展多元化经营等,及投保外汇汇率风险保险达到降低风险,减少损失的目的。

(4)制定详细可行的资金计划,并尽快收回结算款。详细可行的资金计划不仅能使项目掌握资金宽裕和短缺的时间,合理安排资金,而且能使项目主动筹划资金收付,争取同币种支付,尽量减少由于资金计划不周全导致盲目在不同币种之间进行兑换,降低项目汇兑损失。另外,汇率风险一般来说与时间间隔呈同向变动,时间间隔越长,汇率波动越难以预测,项目面临的汇率风险越大。因此,应收账款比货币资金面临的汇率风险要大。尽早收回结算款,将存量和潜在的应收账款转化为在手货币资金能够显著降低项目面临的汇率风险。

(5)巧用合同规避物价上涨风险。充分利用合同的物价调整条款,在调价公式选用和调价系数的选择上尽可能有利于承包公司。根据工程施工方案对物资、材料、劳务的利用情况,考虑如何更有效地避免将来可能存在的物价上涨风险。另外,对于能有效预测到的材料上涨风险,可根据施工方案和进度的要求,选择提前采购或远期采购等方式规避物价上涨风险。

4.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系统

(1)结合境外项目所在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民族及自然环境等实际情况,设计构建适合当地情况的风险防控体系。

(2)风险防控系统的机构设置应以境外项目机构为中心,同时覆盖境外项目财务管理、市场销售、项目管理等多个职能部门。

(3)风险防控系统的人员设置应摒弃成本最小化的错误思想,改变一人多岗的状态,风险防控系统所涉及的职能部门应设单独风险防控岗位,并保证岗位人员的相对独立性。选派风险岗位人员时,应充分考虑其外语水平、工作经历、专业知识等情况,并不断加强对这些风险防控人员的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决策能力的培训工作。

(4)风险防控系统应在风险评估、风险分析及风险管控审批决策流程完整的前提下,兼顾效率,尤其是建立紧急状态下的临时授权制度,保证把握最佳决策时机。

综上所述,境外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境外承包工程的风险发生频率也越来越高。“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应该结合项目所在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经营特点,深入研究目前境外工程承包所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加强风险的预测和规避,通过对风险的规避和防范,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保障境外项目的健康运营。

参考文献:

[1]谢 鹏:境外项目突发事件下财务避险措施探析[J].国际商务财会,2012(10).

[2]张 军 陈惠君:六大风险的管控[J].国际工程与劳务,2012(3).

第9篇

[关键词]石油企业跨国经营外汇风险

一、石油企业跨国经营外汇风险及表现形式

外汇风险是因汇率波动造成的经济行为主体未来经营结果的不确定性,尤其指蒙受损失或丧失所期待利益的可能性,通常还将承受外汇风险的外币金额称为“受险部分”。中国石油企业在其跨国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外汇风险表现如下:

1.交易风险,也称为“交易结算风险”。其产生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交换。以外汇买卖为业务的外汇银行负担的风险主要是外汇风险。

2.折算风险或会计风险。其产生于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主要是由于汇率变动,期末进行报表合并时,对不同币种计价的公司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损益按本币折算后形成账面利得或损失。

3.经济风险。其主要是由于未预期到的汇率变动而引起的石油企业预期现金流量净现值发生变动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前述两类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都是暂时或一次性的,且影响面不大;而经济风险引起的公司预期现金流量净现值的变化,常常影响到公司的方方面面,并且影响将是长期性的。

二、石油企业跨国经营外汇风险的防范

1.外汇交易风险防范。石油企业跨国经营外汇交易风险的防范与石油企业结算的某一具体交易有关。其风险防范策略很多,总结起来主要是交易的内部防范技术和外部防范技术。交易风险内部防范技术是指石油企业内部用于防范和降低外汇风险的方法。如:外汇净头寸调整法、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在合同中订立货币保值条款、通过风险分摊防范交易风险、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资金收付时间等。交易风险内部防范技术是石油企业首先要考虑的,因为其具有较低的成本;除内部管理技术外,石油企业还要积极运用交易风险的外部管理技术。石油企业可以和银行合作或进入市场进行外部套期保值,如远期外汇合同、外汇期权交易等。开展外汇交易是一种实用、直接而科学的方法,但其成本较高,交易也较复杂。

2.外汇折算风险防范。由于折算损益是一种会计账面上的损益,一般并不涉及石油企业真实价值的变动,在相当程度上具有“未实现”的性质,除非有关的会计准则规定必须将所有外汇损益在当期收益中予以确认,一般来说石油企业不必仅为了改善会计成果而进行折算暴露的抛补,因为折算损益仅仅是一种纸面上的“薄记收益”,而抛补交易上的费用损失则是实际的现金损失。折算风险控制战略的核心是:增加硬币资产、减少软币资产,同时减少硬币债务、增加软币债务。这样的战略可以通过调整资金流量、风险对冲及资产负债表保值等方面的策略来体现。

资金调整包括改变母公司或子公司预期现金流量或币别,以减少子公司当地货币折算风险。在预期当地货币贬值时,直接的资金调整方法有:出口用硬币计价,进口用当地货币计价,投资硬币证券,用当地货币贷款替代硬币贷款;间接的方法有:调整子公司间货物销售的转移价格,加速股利、服务费、使用费等的支付,调整子公司间账款的提前与延期支付或收取。在预期当地货币升值时,资金调整的程序正好与贬值情况相反。

风险对冲是指两家子公司之间或多家子公司之间相互交易的账款进行相互抵消结算。如果结算涉及的方面较多,一般需要设立一个中央清算中心,由它把各个子公司的账户联系在一起,按照彼此抵消后的结果进行结清支付。

实行资产负债表保值也是一种有效防范折算风险的方法。它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上,所使用的各种货币表示的受险资产与受险负债在数额上相等,以使其风险头寸转换为零。

3.外汇经济风险防范。对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来说,外汇经济风险主要是汇率的变化导致石油企业风险暴露从而造成损失。所以对其管理,首先应该站在石油企业发展战略高度上来进行,不应该是权宜之计,需要做长远规划。可从生产调整和财务调整战略角度做出抉择。

(1)生产调整战略

①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在本币升值的情况下,国内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上升,国外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下降,所以石油企业应设法利用较便宜的国外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国外投资办厂,以利用当地的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

②转移生产。如石油企业在世界不同国家设有工厂,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汇率变动情况,将生产任务在不同国家的工厂之间进行转移,增加在货币贬值国生产,减少在货币升值国生产。

③设厂选址。单纯从应对经济风险角度看,在本币升值的情况下,一个有意设立新厂的石油企业,可考虑选在货币贬值国建厂。

④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降低生产成本、应对货币升值风险的重要措施。

(2)财务调整战略

①资产债务匹配。即石油企业将融资的来源与未来将要获得的收益进行搭配,以消除因汇率变动可能造成的损失。如若石油企业拥有以美元计价表示的大量出口业务,那么,石油企业就应当将其部分债务也以美元计价表示。

②业务分散化。石油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分散其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是防范经济风险的有效战略。

③融资分散化。如果两国的利率差额不等于预期的汇率变动率,石油企业就有可能通过借入利率低估的货币资本从而降低其融资成本。

④营运资本管理。其基本方法是石油企业利用转移定价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转移资金。当某子公司所在国货币发生贬值时,应当通过转移定价及早将子公司以当地货币表示的利润转到母国;反之,当某子公司所在国货币发生升值时,应当通过转移定价及早将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的利润转到该子公司。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税务风险;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075-01

一、境外工程承包项目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提高。在国家鼓励开展国际工程合作对外承包工程的同时,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业务迅猛发展,规模也在日益扩大,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根据商务部的统计,2007年我国新签国际工程合同额776亿美元,同比增长17.6%,营业额达到了406亿美元,同比增长35.5%。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十几年内,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业务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在整体业务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我国对外承包的项目规模和档次也在不断提高。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整体的发展特点是:模式不断创新发展,产业分工体系深化,国际承包商综合实力不断曾江,经营管理日益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重视工程安全和绿色建筑,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等。

二、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税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税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由于各国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各国税制及征管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中国承包商在进入某个国家市场时,未对项目当地的税收体制等进行详细研究,对征管严格程度估计不足;

2、企业未在项目开发阶段充分考虑税务征收问题,未能选定合适的合同主体,组织形式;

3、企业合同管理人员未在经营决策、签订合同等方面充分考虑税务征收问题;

4、项目执行期间不重视基础筹划,未依法办理涉税事务,享受税收优惠

5、项目所在地的税务主管官员不执行该国税法或税收协定,或不认同中国承包商的税务处理,要求进行调整;

三、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税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项目跟踪阶段的税务风险管理

境外工程承包项目从跟踪阶段开始,就要对项目所在国家的税制进行充分调研,调研重点包括:项目所在国与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税收协定;项目所在国的税法体系,重点关注与项目有关的税种,关注税收优惠条件及申请办理条件、流程等;

(二)项目投标报价及合同谈判阶段的税务风险应对策略

1、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明确项目所涉及税种应由哪方负担

如果由承包商负担,则需要明确,哪些税种可以免税以及免税的条件及办理流程等;对于含混不清的内容,需要求业主澄清;对于需承包商负担的税种,则需仔细计算各项报价方案的税收成本,比较确定最优报价策略;对于成本加酬金的开口合同,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一切与工程有关的税金的负担对象要明确。关于管理费用需要交纳的税金,如合同规定由承包商交纳,则应了解税种和税率,并将应纳税金列入税金及附加和成本费用中,在投标中加以考虑。对于固定架合同,因其涉及的税种较多,税率也不相同,最好的办法是在合同中规定由业主负责缴纳所在国的应纳税金,而承包商仅负责其本国的应纳税部分。如合同规定均由承包商缴纳,则应了解清楚税种和税率,并将税金进入合同价款内。对于合同额较大而且复杂的跨境工程项目,应当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从中国角度考虑项目所在地的税负等国际税务问题,降低项目的整体税负。

2、合理的进行合同拆分

在业主同意的前提下,可根据EPC合同的特殊性,对合同进行合理拆分,比如,做大EP部分比重,做小C部分比重。对于设计合同,由于总承包商在中国境内承担设计工作,所对应的收入有可能不需要在项目所在地缴纳所得税和增值税,或适用较低的所得税税率;对于采购合同,可能视为业主直接进口材料和设备,总承包商在采购环节的利润通常不需要在项目所在地缴纳所得税,也不涉及中国营业税;

对于施工合同,如符合境外建筑业劳务的条件则可免征中国营业税。

3、选择合理的合同签订主体

合同税务条款及总价确定后,要选择最优的签约主体签订商务合同,使得项目税负最低。承包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分析,选择最为合适的设立形式进行注册。如EP部分选择由境内母公司或设在税负低的地区的子公司签订;C部分可选择由母公司签订,或根据企业战略发展需要,选择在项目所在国成立独立法人子公司并签订实施。

(三) 项目实施阶段的税务风险应对策略

1、境外税务管理本土化

企业除了要聘请合格的海外财务管理人员外,可聘请熟悉当地税法、工作严谨、恪守职业道德的当地会计师,按照项目所在国税法要求进行税务业主的处理。从税务登记、账簿凭证处理到相关票据开具、收取等都要严格进行管理,做到按时申报、正确申报并按时纳税。也可以聘请当地税务师事务所,让其协助审核和编制挡死税务部门要求报送的各种税务报表。境外税务管理本土化后容易通过当地税务部门的审查。此外,在签订税收协定的国家,企业应及时取得项目所在国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所属年度企业所得税性质的完税凭证,并按年度对境外项目账务进行专项审计,以便在境内进行所得税抵扣。

2、协调好与当地税务部门的关系

由于各个国家税收征管方式的不同,税收执法部门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对税收政策的理解也有差异,所以,境外工程承包企业要处理好与当地税务部门的关系,充分了解当地税务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及时获得相关信息,使税务管理方案能够顺利的施行。

3、建立适应国内、国外管理的两套财务核算体系

对同一经济业务而言,两套账在入账形式、入账内容、成本范围、纳税基础等方面有所不同,但仅仅是采用的两种不同形式的财务处理,但在会计核算对象、核算遵循的原则等方面实质是相同。

4、选择合适的分包商、供应商转移财务风险

在确定境外建筑安装部分的合格供方时,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当地合格供应商或国内企业在项目所在国的分支机构;项目所在地的服务合同(含物资采购和工程分包等)应实行含税价。当地供应商的结算、付款应与提供的合格票据相挂钩,并严格按照当地税收法规规定履行扣缴义务。项目所在地的服务合同尽量实行当地付款。

5、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可根据各自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开发一套先进科学的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应能够:自动提醒近期需要完成的纳税申报各项任务;收集和整理会计信息;计算税款、填写纳税申报表;缴纳税款、取得完税凭证;随时检查全球各地分公司的纳税申报状况;实时查询各地纳税申报工作的完成情况;清晰显示未完成的纳税申报任务,及时监督执行;按照任务的紧急程度提示下一步工作;便于总部对各地子公司的税务风险进行管理;便于各地子公司的税务管理人员安排申报工作

(四)项目结束阶段的税务风险应对策略

项目结束后,要进行纳税清理,查找工作死角,及时缴纳各项税款,消除被罚款风险。配合当地税务稽查工作,及时取得完税证明。对于项目相关的税务单据要进行存档整理。对整个项目实施阶段的税务筹划工作进行总结,为后续项目借鉴。

结束语

税务风险是境外工程承包企业必然会面对的现实性问题,必须积极应对尽力解决并且加强风险管控,完善相关制度,方能保障境外项目收益,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同国家的经营环境内,税务风险的表现模式以及其危害性也会发生变化,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晓晖.海外工程承包项目税务筹划与风险管理.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北京分所,2010.

第11篇

【关键词】 海外投资 风险 指标体系

一、引言

据中国国家商务部统计,2002―2012年,十年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20亿美元猛增到772.2亿美元,增长了37.61倍,投资范围扩展到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2013年1-11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累计达802.4亿美元,较去年的625亿美元同比增长28.3%。其中,对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欧盟、东盟的投资分别实现685%、232.2%、109.3%、89.9%、35.3%的高速增长。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较快发展,带动了国内机器设备等资本货物的出口,而且能有效利用国外资源,缓解国内某些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对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随着企业投资范围的拓宽和投资机会的增多,投资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切实加强对外投资风险管理,通过对相关风险的识别、评估、预警、监控来防范甚至化解风险,对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正确地识别风险,构建合理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企业成功“走出去”的先决条件。

二、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经营风险因素构成

Tvimer(1996)构建的国际风险感知模型(PEU模型)中明确提出国际投资环境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及特定企业条件等三个层面。基于此框架,本文将宏观环境层面划分为政治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自然禀赋等四个子层面;将行业环境层面划分为市场层面、竞争层面、技术层面以及行业制度层面等四个子层面;将特定企业层面划分为营运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责任层面等四个子层面。

由此,建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经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三、宏观环境风险因素

宏观环境风险包含四个风险因素,即政治风险、宏观经济风险、社会文化风险和自然条件风险。

1、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东道国由于战争、革命、或政策变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政治风险通常由东道国政府的行为和能力决定,具体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东道国政局稳定,这对国际投资的影响比较直接,一旦出现政局不稳,如战争、革命或者其他政治骚乱和武装冲突,将对跨国公司产生致命的影响,政局越稳定风险越小;二是东道国政府对企业干预的可能性,东道国政府会由于某些政治原因,对外来企业采取歧视性的措施来干预和限制外来企业的经营活动。比如外交层面上,跨国公司所在母国与东道国政治上发生争端时,经济会成为一方压制另一方的必要手段,而跨国公司会成为其主要攻击目标,从而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正常经营活动会受到打压,影响其经济收益;三是影响商业环境的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如不确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国有化威胁和政府规章制度的变化等。

2、宏观经济风险

宏观经济风险是指东道国经济水平的变动、通货膨胀、汇率和利率变动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

(1)东道国经济衰退的风险。经济发展水平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所达到的水平。此外,经济发展水平还包括经济波动水平,如经济景气状况、所处经济周期的阶段以及通货膨胀率等。经济发展水平是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状态和潜力的重要标志。若东道国的经济前景预期不明朗或已进入经济衰退阶段,会造成东道国对外偿付能力下降、担保有效性减弱、币值大幅波动、保护主义抬头、社会总需求萎缩,给跨国投资带来极大的风险。

(2)东道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风险。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政府会对本国的产业结构不断的进行调整和变革,以适应科技创新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保证本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对于进行长期直接投资的外资企业来说,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可能使外资企业的市场地位和份额发生变化,从而逐渐丧失在产业内的领先地位甚至退出该国市场。

(3)外汇风险。外汇风险是任何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都无法规避的风险。外汇风险主要可分为汇率波动风险和外汇管制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指企业在以外币计价的交易中,由于交易发生日和结算日的汇率不一致,本币与外币的兑换存在一定的价差,会面临收入或支出发生变动的险。外汇管制风险是指由于一国政府对于经常项目下的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进行限制所产生的风险。采取外汇管制措施以达到限制或禁止外国投资者将投资成本、利润以及其它合法收入转移出东道国的目的。

(4)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国际投资所涉及的国家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导致利率变化,直接或间接引起外国投资者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3、社会文化风险

社会文化风险是指由人文原因形成的宏观环境风险,包括投资企业母国与东道国之间在语言、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

(1)社会基础设施。反映社会基础设施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能源供应、交通运输条件、通讯设施配备、原材料供应系统、金融和信息服务、城市生活设施建设、文教卫生设施等。东道国的社会基础设施方面完善与否,将会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与增长,因此社会基础设施因素是衡量东道国区位优势好坏的重要标志。

(2)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是指通过学习、共享等方式形成,进而影响社会成员思想、行为倾向的强制性、相关性社会符号系统。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国家文化差异,如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和等方面的区别导致的文化冲突现象,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需要面对的常见问题。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伦理道德区别还会引发商业伦理与价值判断准则方面的冲突。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方式、需求偏好、价值体系以及敬业精神,也决定了消费者、供应商与企业发生业务往来或各种关系的方式和特点。

(3)社会人口因素。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不仅要关注东道国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总量和增长,更要关注该区域的人口结构与分布状况,如收入分配、居民教育水平、消费群接收新事物的难易度,民族问题冲突程度、社会团体影响力等。

4、自然条件风险

自然条件风险是指由于非人为因素所形成的宏观环境风险,决定着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的禀赋。

(1)基本条件。如国土面积、地质地形条件及城市分布情况等,这些因素会对我国企业海外市场的进入模式、厂房设施的选址以及营销渠道的构建等产生影响。此外,东道国的气候及自然风光条件对旅游行业的相关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2)地理位置。主要是指地理距离的远近以及地理条件的优越性,例如拥有深水港的国家和地区由于便利的运输条件尤其是海运条件,从而成为吸引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选择。相反,地理位置过于遥远或偏僻则可能加大投资的风险。

(3)自然资源禀赋。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备对垂直型投资的企业而言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由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传统动机中资源寻求型所占比例较高,采矿业历来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包括中东和非洲等风险较高但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往往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

四、行业环境风险因素

行业环境风险包括四个风险因素,即行业竞争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行业制度风险。

1、行业竞争风险

行业竞争风险是指竞争对手状态、潜在进入者状态以及市场竞争导致的产品价格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由于无法准确预测产品市场中可获取的产品数量和类型,企业可能遭受来自同行业厂商的竞争压力。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产品具有相似功能或特点的企业相互竞争的格局及其激烈程度,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现有厂商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新加入者的威胁、供方及卖方议价能力等因素。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消费者偏好、替代品的可获取性、互补品的稀缺性等方面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1)行业市场特性。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不仅受到东道国某一行业的市场成熟度、市场容量和市场潜力的影响,还受到东道国的行业开放程度及市场发展状况的影响。

(2)原材料市场风险。原材料市场风险是指满足企业正常经营获得的原材料供给,并投入到生产活动中的不确定性。该风险主要来源于原材料供应方的转变、其他使用者对投入物需求的变动、供应商操纵价格和数量的潜在情况等因素。

(3)产品市场风险。产品市场风险指的是产品需求、顾客偏好等未预料的改变、替代品或互补品有用性的改变所带来的风险。东道国的顾客偏好、消费者品位或消费方式不仅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生活水平,还受到国家文化、和消费传递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不仅要关注和满足东道国的顾客需求和偏好,还要通过分析国家文化差异,通过鲜明的产品特征或文化属性引导甚至改变东道国的顾客需求偏好。

3、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指技术在东道国适用性风险、东道国市场主要技术变动频率风险、以及东道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导致的技术抄袭、扩散的风险。

(1)行业技术密集度。东道国行业技术水平、技术力量、技术政策、技术转让速度以及技术发展动向等都会影响着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业技术密集度指该行业技术密集型的程度,如设备投资的强度、生产工艺流程是否先进、资源消耗的多少、科技人员在职工中所占比重、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行业产品技术性能的复杂程度以及更新换代的速度等。

(2)行业技术变革风险。技术进步及产品革新可以从根本上影响一个行业原有的竞争格局,能够大幅度提高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行业的迅速增长。我国企业若技术研发能力和开发资金不足,生产技术未能达到东道国的技术标准吗,则可能遭受较大的损失。

(3)技术扩散风险。当跨国公司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时,一些竞争对手可能通过非法手段占有或使用其专有技术,或者由合作方超越协议范围的使用与扩散。关键的技术要素一旦扩散,拥有这些核心技术而建立领先地位的企业在东道国甚至全球的竞争优势就会遭到削弱。因此,防范核心技术的扩散是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管理的新方向。

(4)行业制度风险。行业制度风险是指东道国政府、行业协会或行业领头企业所制定的行业规则,跨国经营的企业如果不了解这些规则,可能会遭到同行的抵制、诉讼甚至遭到相关部门的处罚。

五、企业内部风险因素

1、营运风险

营运风险是指企业在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中可能无法表现良好的控制力所带来的风险。营运风险来源于企业营运的不确定性,包括劳动力的不确定性、企业专有投入品供应的不确定性、生产和销售的不确定性。对外直接投资通常是跨国性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营运资金也必然需要跨国界的运动,这样企业在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等方面都面临很大的风险。

2、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活动涉及的包括筹资、资金运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等环节所面临的风险。现代企业多为负债经营,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可能会造成不能还本付息、融资渠道关闭、资金链断裂等情况。进入到国际直接投资领域,会使企业面临的风险更为复杂,在利率和汇率波动较大时,则面临较大的筹资风险,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的境地。另外,随着中国对外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难免出现举债过于沉重,导致企业的资本结构恶化,面临很大财务风险。由于投资决策的失误等原因,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或投资完成后,可能发生经济损失和不能收回预期收益的风险,这就形成投资风险。

3、人力资源风险

人力资源风险是指企业内人员流动、员工素质、工作状态、价值观和劳动生产率变化等因素造成的风险。

(1)员工素质风险。一些国际化经营的中小企业,由于员工整体素质较低、国际商务经验不足、管理者诚信管理和风险意识淡薄、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都是导致人力资源风险的直接原因。即便是拥有丰富国际化经营经验的企业,也由于东道国员工与母国企业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不同等原因,造成员工流失率高、消极怠工和泄露商业秘密等人力资源风险。

(2)高管能力水平风险。首先是高管职位任期的影响。一般来说,高层管理者在其任职初期因其能力或资历所限,通常是风险回避者。随其在位时间的增加、对公司环境的熟悉以及自身权威地位的提升,会增加风险偏好,采取高风险的对外投资战略。其次是高管的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复杂决策,具备较高教育水平的管理者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可能就越强,因此风险相对较低。且管理人员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与其对创新的接受程度及执行力度密切相关。第三是高管国际化经验的影响。较强的国际化经验有助于高层管理者克服由于不同语言、文化、风俗、法律等带来的“心理距离”,使其在面对国外环境及风险时更加自信,从而更有效地应对和管理风险。

4、社会责任风险

社会责任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因担负产品安全、环境保护、员工利益和安全生产等责任而面临的风险。这包括企业在东道国的社会形象是否良好、企业宣传是否真实可靠、公众利益和员工利益能否得到良好的保证、产品及产品生产过程各环节是否安全,对东道国的环境是否带来污染和损伤。其中任何一方面做的不好,有可能使企业遭到东道国的排斥,甚至有面临诉讼的风险。

六、结论

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价、预警和风险防范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准确识别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经营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才能对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价、预警和防范。本文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整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构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经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即将风险按照来源划分为宏观环境风险、行业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3个主因素,并细分为12个子因素,全面系统地涵盖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各类风险。但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力度的日益增强、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由于国际投资环境错综复杂、国际市场需求纷繁多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国家间文化差异,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逐渐面临更大、更多的风险。因此,中国企业应积极研究洞察内、外界因素的变化,及时主动地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潜在损失,实现风险向收益的转化,从而有效提高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经营绩效和国际竞争力。

(注: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一般项目“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经营风险预警与防范综合系统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2YJA790075)。)

【参考文献】

[1] 徐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2.

[2] 赵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预警与防范[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第12篇

关键词:国际工程项目;海外经营分析;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不断开展,中国企业对外承接国际工程项目的越来越坚定。根据我国企业国际工程项目外海经营管理经验来看,受国家间法律差异、地区人们思想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企业在国际项目海外经营中存在诸多风险,严重影响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对国际工程项目海外经营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分析。

1.国际工程项目海外经营的风险分析

就我国企业而言,其在国际工程项目海外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包括利益问题、当地的排外情绪等。本文认为,企业国际工程项目海外经营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政治风险

国际工程项目在海外经营过程中,首先需要面临的风险就是政治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政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不仅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可能导致施工人员伤亡,最终大幅度增加工程项目总成本,严重影响企业预期收益,这对企业发展是不利的。(2)社会治安。社会治安也会对工程项目的开展产生重要影响,常见的国际社会治安问题主要体现在恐怖袭击、民族排外情绪等,迫使企业在保安系统上投入大量精力,增加企业运行总成本。

1.2经营开发成本

企业在参加国家工程项目经营开发过程中市场会面临经营开发的成本问题,主要体现在经营方式、当地规章条例等方面。导致存在经营开发成本的主要原因为:(1)不同国家对工程项目的要求存在明显差异,所主张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标准与我国存在明显差异。例如,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均有完整的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在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不能接受中国的规范标准;而非洲等欠发达地区的施工质量标准不完善,能接受我国的相关标准,这就是典型的经营开发差异现象。(2)不同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由于工程项目的开展势必会破坏原有的水源、土壤、植被等,如果在不清楚当地法律的前提下贸然施工,就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处罚,增加项目成本。

2.国际工程项目海外经营风险的策略分析

本文以某大型企业为例,对其国家工程项目的海外经营风险的管理策略进行分析。

2.1重视基础管理

2.1.1重视对人员能力的培养

由于在海外承接工程对人才的要求具有特殊性,因此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重视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将外语水平、工程管理操作能力作为评价员工基础素质的关键,并围绕该要求开展员工培养工作。同时,该企业每年都举办人员二次进修活动,选取具有一定海外工作经验、思想觉悟高的员工进行二次培训,并赋予其展示自身素质的平台。

2.1.2建立完整的激励系统

激励是提高员工工作能力的重要保证,该公司为强化对人为因素的控制效果,积极落实激励政策,并根据已经建立的企业危机管理系统,将激励与风险控制联系在一起,并根据员工在危机中的表现进行嘉奖。

2.2强化对风险问题的认识

该企业在风险控制中,将海外经营风险控制作为重点,该企业在强化对风险问题的认识中,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重视对数据的收集。所收集的数据主要包括施工文件、当地质量控制标准、施工设计图纸、相关资料等,在整个收集过程中,主要以相关企业的历史资料为主要研究内容。(2)重视对潜在风险现象的分析。根据该企业在海外的经验与教训,判断本次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现象,并对项目行为主体、项目影响要素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判断潜在风险现象可能造成的影响。(3)编制风险报告,针对已经存在的风险进行处理,判断其可能对项目产生的影响,并及时的制定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2.3做好风险应对

在风险应对过程中,该公司始终坚持公众利益为主的原则,在不影响当地公众利益的前提下,进行风险控制。而对于突发的风险事件,积极尝试掌握主动权,并通过多种措施做好风险应对,切实维护企业的基本效益。以该企业的实际经历为例,在2003年,该企业在海外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遭受到地震袭击,在地震中,项目管理人员租用的住宅楼倒塌,出现了一定的人员伤亡现象。在事故发生后,当地出现非常不利的谣言,认为该企业的工程质量不合格,是“问题企业”。这种言论流传速度非常快,严重影响了企业形象。针对这一情况,该公司立即成立了风险控制小组,并作出以下控制措施:(1)立即展开调查,获取与地震的相关资料,证明该地震中,本企业所建造的建筑物均无质量问题。(2)立即整理本企业在该国所建设的项目,并选取于震中最近的工程,通过该项目的质量报道数据,证明该企业所建造的建筑无质量问题。

2.4效果评价

该企业在开展上述风险控制措施后,有效面对了一次又一次的海外风险,成为我国建筑工程企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不仅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树立了高达的民族品牌形象,成为我国建筑企业的代表。结束语:主要分析了国际工程项目海外经营风险与风险控制的相关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其风险控制的相关措施进行讨论。从成功案例的经验来看,在开展风险控制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对风险的认识,再充分了解风险所造成的危害、发生原因后,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并定期开展演练,通过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来显著强化企业对海外经营风险的抵抗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为实现企业“走出去”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杨帆 单位: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企业海外经营;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能力

一、企业海外经营中知识产权风险防控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走出去”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华为、中兴、联想等为代表的大批企业,通过对外投资、贸易等方式走向海外,在全球参与竞争。截至2015年,中国2.02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了3.08万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88个国家(地区);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1456.7亿美元,首次位列世界第二;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4万亿美元a。我国企业在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同时,来自外国政府和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也陡然增加。如前些年我国一万只茶杯在汉堡海关由于被举报侵犯商标权,被德国海关直接销毁b;联想集团商标在海外被他人抢注,被迫以新的商标重新进入海外市场;海信集团“HiSense”商标被西门子公司在德国抢注后,需缴纳4000万欧元的商标转让费,才能在德国使用本属于自己的商标;还有,著名的“五星”“王致和”“大宝”等品牌也纷纷在美国、德国和英国等国家被抢注。专利技术方面,美国思科与华为的知识产权纠纷,使华为暂停在美国市场上销售被指侵权的产品;北汽耗费巨资收购萨博资产,却得到大部分快过期的专利;21世纪初期,我国出口到欧盟的DVD播放机,因核心技术由“6C”专利联盟掌控,不得不向联盟支付不合理的高额专利许可费;此外,我国的钢铁、橡胶、电器和稀土等产业都曾经历过美国的“337”调查。面对极高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广大企业普遍存在重视不够,应对无序,防控不强等严重缺陷,使得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已成为悬在众多“走出去”企业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c。2015年12月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强调要加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规划,不断完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体系,提升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能力d。综上,加强对我国企业在海外经营中所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其防控能力的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企业海外经营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其特点

(一)企业海外经营中知识产权风险的内涵

企业海外经营中的知识产权风险也称海外知识产权风险,指企业海外经营过程中,由于某些知识产权侵权或被侵权行为的发生,可能导致知识产权侵权或被侵权事故,并带来侵权损失的不确定性。广泛存在于涉及海外相关业务的整个生产经营与各项管理活动之中,从企业的设立、兼并、重组到破产清算;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设计,到采购、物资运输、制造加工和售后服务等环节;从劳动法律关系到人才培养,等等e。由于面临的外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环境复杂多变,企业往往难于或疏于对目标市场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和环境进行全面了解与风险评估,或对所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重视不够、评估不准、行动不当,导致企业有意或者无意地实施了某些不符合、甚至违反目标市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行为,或者受到了来自目标市场的侵权行为,从而可能导致知识产权纠纷,产生知识产权损失f。

(二)企业海外经营中知识产权风险的特点

1.风险因素的复杂性第一,法律制度方面,企业在海外经营中既需要遵循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又必须遵守目标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还需考量国际条约对成员国的知识产权限定;第二,执法环境方面,不同国家在执法体系流程、法律文化、语言与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增加了知识产权维权与应诉的难度和复杂性;第三,政策方面,由于目标国政局交替、政策变更,或者基于维护其经济利益、保护本国企业等方面的考虑,而启用技术壁垒、关税、反垄断与反倾销等手段来限制我国企业在其本土的发展等。2.风险发生的高频性我国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在全球国际分工、技术创新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节节攀升,引起了众多国家和企业的防范,近年针对我国产品和技术的调查与阻碍也越来越多。截至2015年,我国连续14年因知识产权侵权成为美国“337”调查数量最多、涉案金额最高的国家;出口产品因知识产权侵权而被查扣的数量在全球也一直居于首位;每年在海外遭商标抢注的案件超过100起,造成的无形资产流失约10亿元g。3.风险后果的严重性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后果往往异常严重,轻则被执法部门进行查抄、扣押、没收产品,重则被要求接受“337”调查和贸易制裁、被处以高额罚款,甚至丧失自主知识产权。一旦在国际市场上被认定为“知识产权的侵权者”,则可能发生连锁反应,影响到其他国际市场。h除了高额的经济赔偿,还会损害其在国际市场的声誉及对后续市场的开拓,对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冲击,有的企业甚至因此一蹶不振,直至破产i。4.风险影响的国际性若干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和多边协议,极大地推动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地域性扩散,实现了知识产权的被保护范围由已申请保护的本国境内,扩散到签有国际公约或多边协议的域外。如1994年签订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j(TRIPS),一旦企业违反了协议的相关条款,那么其影响会涉及到加入这一公约的所有成员国。同时,现代社会经济、科技、信息乃至治理机制的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加大了企业海外经营中知识产权运作的全球性风险k。

三、企业海外经营中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能力的构成

从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能力至少应该包含:分析与防范能力、动态监控与预警能力、快速响应与持续改进能力(见图1)。

(一)海外知识产权风险的分析与防范能力

指企业在开展海外业务决策前,或者海外业务运营过程中,对潜在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对风险因素可能导致风险事故的概率及损失做出评估与预判,并能够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选择恰当的应对预案等的一类能力。具体包括对海外知识产权信息的收集能力、对海外知识产权的检索分析能力、对目标市场国的语言能力、对风险的感知与判断等能力。主要作用于事前发现潜在风险,提前采取措施,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而阻断风险的传递链条,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这种能力需要企业具备很强的风险意识,敏感的风险感知,准确的风险判断,持续的风险信息收集,完备的风险应对预案和及时的风险防范措施等。

(二)海外知识产权风险的动态监控与预警能力

企业在全面了解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及其传导路径的基础上,能够对海外知识产权风险进行动态监控与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地预警状态,触发相应预案,快速做出响应,赢得先机,从而减少风险事故所带来的损失。动态监控是一个复杂、繁琐和持续的过程,它不仅需要企业对目标市场国相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更新,还需要对目标市场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动态跟踪与检索分析,需要收集相关的典型案例并进行归纳总结,必要时甚至需要展开专家打分、集体决策等方法来获得相对准确的风险评估结果。这类能力具体包括对风险的评估能力、判断能力、监控能力、预警能力与预控能力等。

(三)海外知识产权风险的快速响应与持续改进能力

指企业在风险事故发生时,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行动,尽快控制风险事故,切断风险传导路径,或者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来控制、降低或消除风险事故带来的损失,在风险事故处理后,能够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风险应对预案,从而持续提升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能力。包括风险的快速响应、及时处理和灵活应对能力,以及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自我学习与持续改进能力。准确的动态监控和及时的预警信息,能够使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启动风险的应对预案,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变风险的被动防护为主动防御l。

四、企业海外经营中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意识

不仅指企业管理层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战略意识,而且还包括涉及海外业务的每一位员工的普遍意识。只有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风险存在的广泛性、风险发生的高频性和风险后果的严重性,才会在进行海外经营过程中,对风险的影响因素、可能导致的风险事故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提前制定风险应对预案、积极采取防控措施、做好海外知识产权风险的全面管控。从根本上认识到风险防控的重要性,才会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和资源,来不断提升风险的分析与防范能力、动态监控与预警能力及快速响应与持续提升能力。

(二)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制度与流程海外知识产权风险的防控能力体现的是一种集体行为与能力,这种能力的强弱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企业是否具有一套科学的风险防控制度和流程,来统一、协调各相关部门与员工的行动。只有企业建立起了科学可行、统一规范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制度与流程,才能从容面对风险,建立长效机制来控制和不断提升风险的防控能力,保持企业海外业务的安全、持续运营。

(三)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技术与方法海外知识产权风险的防控能力还会受到企业对相关风险防控技术与方法的影响。如企业对于海外知识产权(专利与商标)的检索与分析方法,基于语义分析的信息自动获取技术,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对竞争对手的情报跟踪技术,对知识产权风险的分析、风险评估、风险转移与风险分散等方法等等。

(四)海外知识产权风险承受能力企业在遭遇知识产权风险时,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转的前提下,能够承受的知识产权风险的大小。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首先,技术创新水平,体现在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上;其次,经济实力与市场地位,体现在企业的规模、营业收入、市场占有额等方面;最后,风险的管理能力,体现在对风险的分析与评估能力、预警与预控能力、危机处理和持续提升能力等。具备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企业,风险防控能力也强;对于承受能力较低的企业,在遭遇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面临巨额赔偿时,往往可能一蹶不振,甚至破产。

五、企业海外经营中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能力的提升

(一)牢固树立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意识

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宣传与培训力度,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窗口,全面唤醒并及时提醒企业,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广大企业,尤其是已经涉足或准备开展海外业务的企业,首先应该广泛开展企业内训与宣贯工作,针对全体员工开展分级分类培训。如对公司高层及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多提供海外知识产权风险战略意识层面的培训课程与讲座;对技术研发人员,需强化他们在技术开发前做好专利检索分析,规避侵犯他人专利,同时通过专利布局,保护好自主产权。其次,充分利用办公网络、内部刊物和宣传栏等媒介,为员工推送最新的知识产权法律政策与风险防控的典型案例等信息,在公司内部营造风险防控氛围与文化。

(二)切实推行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全面防控制度与流程

针对广大企业风险防控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低下的现状,建立并实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的全面管控制度与流程(见图2),来统一和规范企业风险防控的行动,并形成长效机制,为风险防控能力的提升提供制度与流程保障。制定和推行这一套制度与流程时,要以风险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结合自身发展需要、业务特点等来进行系统设计。至少包含:第一,风险的全面分析与防范制度(或流程),要求企业加强对知识产权情报的收集、推进知识产权检索与分析,绘制风险地图,列出风险清单,认清风险传导路径,做好风险的分析工作与布局,尽可能地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第二,风险的动态监控与预警制度(或流程),包括保持对风险的动态监控与评估,及时预警信息,做好风险的预警预控工作,建立风险的分级响应机制m。第三,风险的快速响应与持续改进制度(或流程),如通过建立风险危机处理预案库,来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反应速度;通过建立并不断丰富典型案例库和经验库来提供可供借鉴的样本;根据风险处理的实践情况,做好总结与调整,保持持续改进。

(三)全面加强员工对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方法与技术的灵活运用

企业的员工要娴熟掌握并灵活运用好风险防控的各种方法与技术,针对不同的风险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技术,予以灵活有效的应对。第一,开展专题培训与讲座,全面传授风险防控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第二,针对不同岗位要求,制定岗位胜任力模型,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训课程与案例讨论。第三,针对关键岗位,实施脱岗实训,竞争上岗和导师制。第四,选取风险防控的典型案例、常用方法与技术,开展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讨论与交流。第五,成立公司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委员会,针对具体风险防控需求,进行集体决策。第六,积极参加由政府、高校或同行企业等组织的,有关风险防控技术和方法的国际会议、研讨会和交流会,开拓思维,借鉴经验。

(四)持续增强企业对海外知识产权风险的承受能力

第14篇

[关键词] 石油企业 跨国经营 外汇风险

一、石油企业跨国经营外汇风险及表现形式

外汇风险是因汇率波动造成的经济行为主体未来经营结果的不确定性,尤其指蒙受损失或丧失所期待利益的可能性,通常还将承受外汇风险的外币金额称为“受险部分”。中国石油企业在其跨国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外汇风险表现如下:

1.交易风险,也称为“交易结算风险”。其产生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交换。以外汇买卖为业务的外汇银行负担的风险主要是外汇风险。

2.折算风险或会计风险。其产生于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主要是由于汇率变动,期末进行报表合并时,对不同币种计价的公司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损益按本币折算后形成账面利得或损失。

3.经济风险。其主要是由于未预期到的汇率变动而引起的石油企业预期现金流量净现值发生变动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前述两类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都是暂时或一次性的,且影响面不大;而经济风险引起的公司预期现金流量净现值的变化,常常影响到公司的方方面面,并且影响将是长期性的。

二、石油企业跨国经营外汇风险的防范

1.外汇交易风险防范。石油企业跨国经营外汇交易风险的防范与石油企业结算的某一具体交易有关。其风险防范策略很多,总结起来主要是交易的内部防范技术和外部防范技术。交易风险内部防范技术是指石油企业内部用于防范和降低外汇风险的方法。如:外汇净头寸调整法、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在合同中订立货币保值条款、通过风险分摊防范交易风险、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资金收付时间等。交易风险内部防范技术是石油企业首先要考虑的,因为其具有较低的成本;除内部管理技术外,石油企业还要积极运用交易风险的外部管理技术。石油企业可以和银行合作或进入市场进行外部套期保值,如远期外汇合同、外汇期权交易等。开展外汇交易是一种实用、直接而科学的方法,但其成本较高,交易也较复杂。

2.外汇折算风险防范。由于折算损益是一种会计账面上的损益,一般并不涉及石油企业真实价值的变动,在相当程度上具有“未实现”的性质,除非有关的会计准则规定必须将所有外汇损益在当期收益中予以确认,一般来说石油企业不必仅为了改善会计成果而进行折算暴露的抛补,因为折算损益仅仅是一种纸面上的“薄记收益”,而抛补交易上的费用损失则是实际的现金损失。折算风险控制战略的核心是:增加硬币资产、减少软币资产,同时减少硬币债务、增加软币债务。这样的战略可以通过调整资金流量、风险对冲及资产负债表保值等方面的策略来体现。

资金调整包括改变母公司或子公司预期现金流量或币别,以减少子公司当地货币折算风险。在预期当地货币贬值时,直接的资金调整方法有:出口用硬币计价,进口用当地货币计价,投资硬币证券,用当地货币贷款替代硬币贷款;间接的方法有:调整子公司间货物销售的转移价格,加速股利、服务费、使用费等的支付,调整子公司间账款的提前与延期支付或收取。在预期当地货币升值时,资金调整的程序正好与贬值情况相反。

风险对冲是指两家子公司之间或多家子公司之间相互交易的账款进行相互抵消结算。如果结算涉及的方面较多,一般需要设立一个中央清算中心,由它把各个子公司的账户联系在一起,按照彼此抵消后的结果进行结清支付。

实行资产负债表保值也是一种有效防范折算风险的方法。它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上,所使用的各种货币表示的受险资产与受险负债在数额上相等,以使其风险头寸转换为零。

3.外汇经济风险防范。对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来说,外汇经济风险主要是汇率的变化导致石油企业风险暴露从而造成损失。所以对其管理,首先应该站在石油企业发展战略高度上来进行,不应该是权宜之计,需要做长远规划。可从生产调整和财务调整战略角度做出抉择。

(1)生产调整战略

①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在本币升值的情况下,国内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上升,国外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下降,所以石油企业应设法利用较便宜的国外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国外投资办厂,以利用当地的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

②转移生产。如石油企业在世界不同国家设有工厂,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汇率变动情况,将生产任务在不同国家的工厂之间进行转移,增加在货币贬值国生产,减少在货币升值国生产。

③设厂选址。单纯从应对经济风险角度看,在本币升值的情况下,一个有意设立新厂的石油企业,可考虑选在货币贬值国建厂。

④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降低生产成本、应对货币升值风险的重要措施。

(2)财务调整战略

①资产债务匹配。即石油企业将融资的来源与未来将要获得的收益进行搭配,以消除因汇率变动可能造成的损失。如若石油企业拥有以美元计价表示的大量出口业务,那么,石油企业就应当将其部分债务也以美元计价表示。

②业务分散化。石油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分散其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是防范经济风险的有效战略。

③融资分散化。如果两国的利率差额不等于预期的汇率变动率,石油企业就有可能通过借入利率低估的货币资本从而降低其融资成本。

④营运资本管理。其基本方法是石油企业利用转移定价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转移资金。当某子公司所在国货币发生贬值时,应当通过转移定价及早将子公司以当地货币表示的利润转到母国;反之,当某子公司所在国货币发生升值时,应当通过转移定价及早将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的利润转到该子公司。

参考文献:

第15篇

橱窗陈列诱导,勾起入店冲动

橱窗陈列是国内开店人最容易忽略的角落,而成功的商人往往会在这“临门一脚”处,投重金精心设计,从而对过路者产生视觉冲击力,随之怦然心动……

当然,这些按美学原理橱窗陈列设计的精巧点,也是有其“穴位”的。

第一、商品以奇数摆放给人紧凑感.人很早以前就比较喜欢3、5.7.9这类奇数,2 .4 .6 .8这类偶数给人以稳定完整的感觉,所以比较适合仪式性场合,日常事物使用奇数时会使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认真专注起来.商品展示时也能按照奇数摆设的放,则会在视觉上给顾客来紧凑的感觉,让顾客易看清商品.记住奇数中9\7/5这三个7加减2,或者7/5/3这三个5加减2的话,则非常方便.

第二、利用层次渐变浓淡演绎出格调的流畅感。如何才能演绎出这种节奏感呢?其中一个方法是从小商品\矮商品逐渐摆设成大的\高的商品,这种方法称为渐变法,除了大小\高矮要素外,还有色彩从明到暗\材料从细到粗等各种要素.以上是高度上的感觉,正发音乐节奏间符与音符有间隔(时间间隔)那样,物体和间隔(空间间隔)渐次变化的话,也可以演绎出节奏感.此外,把很多相同商品摆设在一起是没有节奏感的,看的人也产生厌倦感,如果在间隔中利用大小\高度\颜色和材料感不同的商品以一定的距离重复摆设的话,尽管感觉上渐变感较弱,但总能感到奏出来.以一定间隔反复的节奏称为反\交互反复再现.

第三、你的陈列橱摆设能让顾客心甘情愿掏腰包.在窗户和大型橱窗中有一个特殊位置,顾客最容易注意到这个位置,而且能够促使顾客决定购买商品。这个位置就是纵向从下三分之一线和横向从左三分之二一线的交点所在的位置.所以店家应该把促销的商品放在这个位置上.不信?你试一下在众人面前讲话时,眼睛看着从第1排到三分之一位置的地方时,你就可以观察到整个会场的情况了.另外,拍摄照片时聚焦位置也是距前面三分之一位置是最好的,因为这里是“黄金切割点”。

第四、利用“交叉”、“锯齿”、堆积方式配置商品,可表现出立体感.人们会对多个东西清晰整理排列的状态产生美感,如果富有立体感的话,则更加强烈的引人注目.若一个物体,相异排列的话,实际上就是排列成“交叉”、“锯齿“状堆积起来,就是“堆草包”。这个最小单位配置成的是由三角构成的三物形式,稍加扩展的话,就成为了骰子的五个眼.此外,交互排列时通过把前面的东西和后面的东西进行部分重叠,前面的物体感觉在距离上拉近了,从而可以带来远近感和立体感.而这种交互错开排列也会给视觉带来冲击力.

第五、通过故事性的表现以述说美感.人是经验动物,当他们看到某种事物时会根据以前的经验知识以及根据经验知识建立起来的、表明自己看法的经验法则进行联想;另外,人还喜欢“传说”和故事.因此,在商品展示中应注意故事的叙述引起回忆和同感,比如通过对商品的展示创造出让顾客容易联想起日常生活、幸福生活场景、生活纪念日的场面以及演绎出述说商品素材和工艺等历史来历和渊源故事的场景或情景.通过这方面的努力,不仅引起同感和注意,而且还能唤起记忆.以下这些引人注目故事性“节气”都非常重要.例如正月(即元旦)、女儿节(日本传统三月三女孩节)、七夕情人节等节日装饰的各个节日蝃庆的场景、以及体育比赛的场景、工作车间的场景,历史性瞬间的情景,如果经营进出口商品的话可以把商品进货的一幕拍摄下来进行装饰,总之商品不同,展示装饰方法也不说相同,但是点子是穷尽的。

第六……罢了,还是讲点“自己的策划故事”吧.两年前,在为沈阳一家女裤专卖店做策划时,我另开蹊径,设计了一个利用废弃矿泉水瓶子为背景的橱窗陈列,既省钱又奇特。

幽默行头诱人,吸引进餐胃口

记得多年前为一家餐馆做咨询时,老板愁眉苦脸地说,自己的口岸太差,而且过去还是个人民公社……我说:“人民公社就‘人民公社’”!真的按“人民公社大食堂”的模式经营起来,生意扭亏为盈。如今这类模式还有人做,叫“土陶村”。

“村长”是插过队的知青,平时说话很幽默。一天,他看着客人在吃煮土豆,忽然想起下乡时听到妇女主任骂女儿“吃里扒外”的情景,这“煮土豆”的吃法不正是把外面的土豆皮剥掉吃里面吗?于是,“吃里扒外”便成“煮土豆”的菜名.随后,他给店里的菜都取形象诙谐的名字——馅儿是羊葱条的春卷叫“白面书生抱洋妞”,白菜炖猪肉叫“共同致富”,锅盔回锅肉叫“软硬兼施”,苦瓜烧肥肠叫“轰炸大使馆”,爆炒绿豆芽叫“萌芽”、丸子鹤鹑蛋汤叫“原子弹”,卤猪肘叫“飞毛腿”……最有意思的是四川人喜欢吃泡菜,由于是最后一道免费菜,取名为“迟来的爱”.全新的菜名很快印成菜谱,食客们不仅觉得新鲜,而且心情愉悦,食欲大增,生意自然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不久,他还统一店内用语,把桌子和案台上用的碗筷,叫“桌案工具”,很快,“土陶村“六前便车水马东,十分热闹.此时的他却认为,食客们是感到新鲜才进店的,这样不能持久.他立即招聘两名手艺精湛的厨顶替他,自己则到大堂"坐台".还专门搞出一套划拳术,编出一套脍炙人口的划拳口决.一次,在一桌老顾客的酒席上,食客们兴致极高要求划拳."五魁手啊,六六顺顺啊………"骑(七)个烂摩托啊,八方找感觉啊……"他紧跟着脱口而出.食客一听乐坏了,他更来劲了“淋巴结发炎,四环素消炎!”随后,他还把店诗宋词也运用到划拳当中,又比画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他的划拳场让客人们笑得前仰后翻,其他桌上的客人也忍不住加入划拳的队伍中,顿时开心极了。

还有一家“武林餐馆---饿人谷”就更搞笑了。其餐厅内的布局,桌与桌之间均用木窗隔断,每个隔断都有名堂:南帝、北丐、东邪、西毒、铁头功练功处……这里的所有座位都是按照武林门派编号的.派别之间的装饰又不尽相同,洁白的拂尘,寒光闪闪的宝剑,泛黄宣纸上寥寥几笔武功绝句,“身在江湖”的意味油然而生.这里的每一样餐具、招呼顾客的流程都是有暗号的,招呼客人要以‘侠客’称呼,餐具叫做‘大兵器’、筷子叫做‘双截棍’、勺子是‘小李飞刀’、点菜是‘华山论剑’……而且进餐前,要先练“基本功”.上菜时根据情况‘乾坤大挪移’,最先上的菜是‘大力丸’,结银子时要问‘侠客’建议,送客齐呼:‘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恕不远送!’背下来一套‘武林用语’,看着不难要想脱口而出却并不容易。有人为此整整看了3个月的武侠小说呢!

在点菜方面也是有“武林噱头”的,这里的“小二”似乎要轻松很多,因为这里的“大侠”们是无权点菜的,落座之后,“小二”报上人数,很快就能吃上一桌荤素搭配的饭菜,最先一道菜号称“大力丸”.一个比拳头略小、被称为“大力丸”的肉丸子,原材料成本接近2元钱,在这里只卖2元,但这个特色是限量供应的,每人只能吃一个,卖完为止.不能每道菜都赚钱,别看这道菜赔钱,但是赢来了不少回头客.不让顾客点菜,客人吃什么由“谷主”、“庄主”安排,是武林餐馆经营中最大的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