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范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

第1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 问题; 原则

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标准和准则,也是高层建筑设计单位提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质量与效益的重要保障。只有在一定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支持下,才可以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总体来讲,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 基础方案合理。

建筑结构基础方案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在实际的建筑结构基础方案设计中,设计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施工地质条件,根据实际建筑结构施工需求进行设计。同时建筑结构基础方案需要配置完善的施工地质调查报告,最大程度的发挥建筑物地基的潜力,必要的情况下设计人员还需要对地基的变形做好相应的演算。另一方面,设计单位还需要对建筑物进行综合性分析,尤其是对于建筑物负荷以及上部结构类型,通过对这些综合性分析,最终选定最适合的基础方案,从而可以在提高设计质量的基础上提高设计单位经济效益。

1.2 计算简图适当。

计算简图设计,也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对一些基本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而这些计算分析都必须要建立在计算简图的基础之上。只有通过计算简图基础之上的数据分析,才可以提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以及牢靠性。举例来讲,建筑物结构节点问题,建筑物结构节点并不是我们传统观念中的铰节点或者是钢节点,设计单位在进行计算简图设计时,需要对建筑物结构节点进行深入研究,提高计算简图计算的精确性,进而将计算简图的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1.3 结构措施完善。

除了基础方案合理以及计算简图适当这两大基本原则之外,还有一条基本原则是设计单位经常忽略的,那就是结构措施完善原则。设计单位在进行建筑物结构的设计时,需要注意结构组件的延展性,例如建筑物中钢筋的锚固长度等。同时,设计单位还需要注意建筑物薄弱环节以及建筑物本身温度对于建筑物组件的影响,对于这两方面的问题,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以及强压弱拉”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以及牢靠性。

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与策略

2.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高度问题及解决。

我国有关部门对于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最大高度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与规范,其中之一便是《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该《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于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高度问题规定,主要是从经济性以及适用性等方面进行规范的。《规程》所规定的结构体系最适宜高度,不仅仅与我国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以及建筑水平相关,而且还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建筑工程规范体系相协调。但是在实际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以及施工中,出现了许多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相违背的高度。举例来讲,在有些建筑物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甚至出现了高达四百多米的组合机构大厦以及三百多米的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广场。尤其是近几年来,建筑物的高度不断增加,建筑物自身的参考系数已经超出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规定,例如在安全指标、荷载取值以及延性要求、材料性能、力学模型选择等方面。为此,对于这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高度问题,设计单位需要严格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有关规定,对设计高度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

2.2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问题及解决。

一般来讲,城市高层建筑主要是以写字楼以及其他办公场所为主,因此,在实际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需要着重考虑到空调、消防等设备。这些设备不同于其他设备,它们往往是布置于楼层的梁底之下的,如果没有梁底开洞,就没有办法进行设备的安装。因此,在设备安装之前,设计单位需要对梁的承载力进行分析以及计算,避免出现由于梁底承载力不足而出现安全结构问题。对于梁底开洞之后的承载力,设计单位可以通过孔洞周边补强筋以及开孔梁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进行分析。对于钢筋混凝土梁腹部开孔,国家出台了有关政策,例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等,对于钢筋混凝土梁腹部开孔的位置、流程、环节以及大小等进行了科学的规范。设计单位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时,还需要参考不同种类腹部开孔方式,提高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的精确度,这对于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意义重大。除此之外,还可以对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进行有效地计算。在计算过程中还需参考不同种类的腹部开孔方式。

2.3 抗震构造与框架梁设计问题及解决。

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建筑结构设计单位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努力,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高层建筑结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由于我国的建筑物抗震标准较低,在抗震与构造方面,很难处理好结构设计与抗震烈度之间的关系。为此,在实际的高层建筑抗震与构造设计中,抗震与构造设计需要有一定的弹性,这样才可以满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要求。举例来讲,中震烈度的重现期是475年,被超越率是10%;大震的重现期约为2000年,被超越率是2%。我国建筑构造规定的安全度及抗震计算方法也相对较低,且在轴压比、配筋率以及梁柱承载力匹配程度等抗震延性的相关规定也不够严格。结构设计造价在建筑整体投资之中比例的减少也应给予重视,尤其是在高烈度区域应有严格的抗震方法以及构造措施来保证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在实际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解决与框架柱和剪力墙相连的框架梁设计问题。就高层建筑结构的截面设计而言,竖向变形差过大通常会导致与框架柱和剪力墙相连的框架梁出现超筋现象,进而影响到框架梁截面设计。

框架梁端部竖向变形差所引起的剪力和固端弯矩的计算函数式如下:

其中,MAB/MBA为框架梁固端弯矩;QAB/QBA为框架梁端剪力;Δ为框架梁端部竖向变形差;Ib为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为框架梁计算长度。

针对与框架柱和剪力墙相连的框架梁超筋问题,可以从优化结构的轴压比以及提高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两个方面进行解决。

第2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原则

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和遵循的重要标准和准则,也是高层建筑设计单位提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质量与效益的重要保障。只有在一定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支持下,才可以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总体来讲,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 基础方案合理。

合理的建筑结构基础方案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在实际的建筑结构基础方案设计中,设计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施工地质条件,根据实际建筑结构施工需求进行设计。同时建筑结构基础方案需要配置完善的施工地质勘察报告,最大程度的发挥建筑物地基的潜力,必要的情况下设计人员还需要对地基的变形做好相应的验算。另一方面,设计单位还需要对建筑物进行综合性分析,尤其是对于建筑物负荷以及上部结构类型,通过对这些综合性分析,最终选定最适合的基础方案,从而可以在提高设计质量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2 计算简图适当。

计算简图设计,也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对一些基本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而这些计算分析都必须要建立在计算简图的基础之上。只有通过计算简图基础之上的数据分析,才可以提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以及牢靠性。举例来讲,建筑物结构节点问题,建筑物结构节点并不是我们传统观念中的铰节点或者是钢节点,设计单位在进行计算简图设计时,需要对建筑物结构节点进行深入研究,提高计算简图计算的精确性,进而将计算简图的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1.3 结构措施完善。

除了基础方案合理以及计算简图适当这两大基本原则之外,还有一条基本原则是设计单位经常忽略的,那就是结构措施完善原则。设计单位在进行建筑物结构的设计时,需要注意结构组件的延展性,例如建筑物中钢筋的锚固长度等。同时,设计单位还需要注意建筑物薄弱环节以及建筑物本身温度对于建筑物组件的影响,对于这两方面的问题,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以及强压弱拉”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以及牢靠性。

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与策略

2.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高度问题及解决。

我国有关部门对于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最大高度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与规范,其中之一便是《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该《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于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高度问题规定,主要是从经济性以及适用性等方面进行规范的。《规程》所规定的结构体系最适宜高度,不仅仅与我国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以及建筑水平相关,而且还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建筑工程规范体系相协调。但是在实际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以及施工中,出现了许多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相违背的高度。举例来讲,在有些建筑物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甚至出现了高达四百多米的组合机构大厦以及三百多米的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广场。尤其是近几年来,建筑物的高度不断增加,建筑物自身的参考系数已经超出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规定,例如在安全指标、荷载取值以及延性要求、材料性能、力学模型选择等方面。为此,对于这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高度问题,设计单位需要严格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有关规定,对设计高度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

2.2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问题及解决。

一般来讲,城市高层建筑主要是以写字楼以及其他办公场所为主,因此,在实际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需要着重考虑到空调、消防等设备。这些设备不同于其他设备,它们往往是布置于楼层的梁底之下的,如果没有梁底开洞,就没有办法进行设备的安装。因此,在设备安装之前,设计单位需要对梁的承载力进行分析以及计算,避免出现由于梁底承载力不足而出现安全结构问题。对于梁底开洞之后的承载力,设计单位可以通过孔洞周边补强筋以及开孔梁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进行分析。对于钢筋混凝土梁腹部开孔,国家出台了有关政策,例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等,对于钢筋混凝土梁腹部开孔的位置、流程、环节以及大小等进行了科学的规定。设计单位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时,还需要参考不同种类腹部开孔方式,提高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的精确度,这对于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意义重大。除此之外,还可以对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进行有效地计算。在计算过程中还需参考不同种类的腹部开孔方式。

2.3 抗震构造与框架梁设计问题及解决。

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建筑结构设计单位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努力,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高层建筑结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由于我国的建筑物抗震标准较低,在抗震与构造方面,很难处理好结构设计与抗震烈度之间的关系。为此,在实际的高层建筑抗震与构造设计中,抗震与构造设计需要有一定的弹性,这样才可以满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要求。举例来讲,中震烈度的重现期是475年,被超越率是10%;大震的重现期约为2000年,被超越率是2%。我国建筑构造规定的安全度及抗震计算方法也相对较低,且在轴压比、配筋率以及梁柱承载力匹配程度等抗震延性的相关规定也不够严格。结构设计造价在建筑整体投资之中比例的减少也应给予重视,尤其是在高烈度区域应有严格的抗震方法以及构造措施来保证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在实际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解决与框架柱和剪力墙相连的框架梁设计问题。就高层建筑结构的截面设计而言,竖向变形差过大通常会导致与框架柱和剪力墙相连的框架梁出现超筋现象,进而影响到框架梁截面设计。

框架梁端部竖向变形差所引起的剪力和固端弯矩的计算函数式如下:

其中,MAB/MBA为框架梁固端弯矩;QAB/QBA为框架梁端剪力;Δ为框架梁端部竖向变形差;Ib为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为框架梁计算长度。

针对与框架柱和剪力墙相连的框架梁超筋问题,可以从优化结构的轴压比以及提高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两个方面进行解决。

第3篇

关键词:复杂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1前言

由于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建设难度相对较大,为保证人们居住的安全性,相关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就应该以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为主要目标,找出更有利于高层建筑建设的结构设计措施,从而在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保证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建设能够具有合理性、抗震性,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与安全性。

2高层建筑整体结构设计特点

高层建筑整体结构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于高层建筑相对较高,建筑水平荷载对建筑整体会产生一定的竖向轴应力,并在水平上受到自然灾害、风力等因素影响。因此在设计高层建筑整体结构时,除需要考虑到建筑竖向荷载外,也应该深入考虑到建筑水平荷载。二是由于高层建筑顶部压力相对较大,建筑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轴向变形的问题,从而影响建筑梁弯距。因此为了保证高层建筑整体安全性,在结构设计时就应该加强对建筑梁弯矩的重视,避免发生高层建筑轴向变形问题[1]。三是对高层建筑整体抗震性的要求。高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其结构延性,保证高层建筑能够更好的抵抗地震灾害,从而保证居住人们的生命安全。

3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3.1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视,优化结构设计方案

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直接决定了建筑结构后期应用的安全性。基于此,在进行结构设计时,相关人员就应该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视,从而能够结合建筑工程周围实际情况,优化已经研制出的结构设计方案。首先,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该重视概念设计,在前期设计阶段需要坚持结构设计规则性、整体均衡性等原则,保证建筑结构各个部分都能够发挥出更有力的支持作用;其次,在完善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结构设计人员应该加强与工程施工人员的沟通,从而在外观效果、施工效果的角度上实现对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优化,避免建筑结构出现后期转换的问题[2]。最后,由于计算机技术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人员还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计算机软件,实现对结构设计方案更科学的优化。

3.2深入分析建筑结构设计指标,提高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建筑结构设计指标不仅是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该遵循的指标,也是保证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合理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设计建筑结构时,相关人员就应该加强对以下几点内容的重视,从而提高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一是地震荷载指标:在研究人员的深入分析下,发现超高层建筑结构自震周期在6秒至9秒之间,因此在地震荷载指标的影响下,建议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直线倾斜下降时间控制在十秒左右。同时在分析该项技术指标时,也要全面结合建筑周围的实际情况,从而保证评估结果能够满足建筑结构合理性的要求;二是风荷载指标:由于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主要会受到地震以及风力的影响,因此相关人员还应该遵照当前所提出的风荷载指标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全面评估,从而实现对建筑变形的控制,提高建筑居住的安全性。

3.3根据相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保证结构设计的抗震性

由于建筑结构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针对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提出的设计规范,有以下两种:《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和《高层建筑抗震规程》。要想保证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合理,能够更好的满足建筑抗震性要求,相关人员在设计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时,就要严格按照相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工作。同时也要全面考虑到当前建筑项目所处的外部环境、需求的抗震类别以及施工条件,以保证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能力为建设目标。在按照相关规范设计后,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对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进行结构抗震性的深入分析。

3.4重视后期居住的舒适性,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

在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除需要重视上述设计要点外,还需要考虑到后期人们居住的舒适性。一方面,这是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建筑结构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必须达到的建设目标。由于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竖向荷载相对较大,因此在前期施工以及后期居住中,都会出现一定的压缩变形问题[3]。基于此,为了保证后期人们能够居住的更加舒适,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就应该积极采取预变形技术,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详细的模拟演练,从而保证建筑结构设计能够更加科学合理,更好的满足人们居住要求。

4总结

综上所述,相关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时,要深入分析建筑结构设计指标、相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以及居住的舒适程度,从而保证设计人员能够设计出结构更加合理、抗震性能更高、科学性更高的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方案,保证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使用寿命与安全性,为人们居住、工作提供更安全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国荣.试论超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1):118.

[2]关伟,于连友,贾国熠.关于超高层建筑的相关结构设计讨论[J].门窗,2013(2):215~216.

第4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 问题及对策

随着大中城市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聚集,建设用地日趋紧张,这就为高层建筑的出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随着建筑业的日渐成熟,高层建筑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多样化,外形的不规则性、建筑内部空间的尽可能宽敞及灵活性、竖向或低层的不规则和不均匀性,这些情况的出现往往难以满足《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下称《高规》)的条款,针对这样的问题必须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来处理。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

(一)高层建筑结构计算简图的合理化原则。计算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是计算简图,则计算简图的合理性直接关乎到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由此可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必须坚持计算简图合理化原则。此外,必须把计算简图的误差控制到规范范围内,理由是高层建筑实际结构的节点并不单一。

(二)高层建筑结构基础方案的合理化原则。一般而言,选择高层建筑结构基础方案的参考依据为高层建筑的地质条件。高层建筑结构基础方案的合理化要求对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施工条件、荷载分布情况、与邻近既有建筑物的关联性等因素予以综合考虑。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基础方案通常应确保最大化发挥地基的潜力。此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必须具备相应的地质勘查报告。

(三)高层建筑结构方案的合理化原则。高层建筑结构方案的合理化是指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必须与结构体系和结构形式的要求保持一致,同时应满足经济性的要求,其中结构体系的具体要求为传力简单化、受力明确化。针对某些结构单元相同的高层建筑物,其结构体系也应该相同。

一般而言,高层建筑结构方案的合理化要求综合考虑工程设计需求、地理条件、施工材料、施工条件等因素,同时要求建筑的暖气、水、电等相互协调。

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层建筑结构受力性能。对于一个建筑物的最初的方案设计,建筑师考虑更多的是它的组成特点,而不是详细地确定它的具体结构。建筑物底面对建筑物空间形式的竖向稳定和水平方向的稳定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建筑物是由一些大而重的构件所组成。因此结构必须能将它本身的重量传至地面,结构的荷载总是向下作用于地面的。而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搞清楚所选择的体系中向下的作用力与地基上的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就必须对主要的承重柱和承重墙的数量和分布做出总体设想。

(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扭转问题。建筑结构的几何形心、刚度中心、结构重心即为建筑三心。为避免建筑物因水平荷载作用而发生的扭转破坏,应在结构设计时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平面布局,尽可能地使建筑物做到三心合一。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扭转作用的大小取决于质量分布。为使楼层水平力作用沿平面分布均匀。减轻结构的扭转振动,应使建筑平面尽可能采用方形、矩形涠形、正多边形等简面形式。

(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的问题。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控制轴压比,并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是《高规》为保证剪力墙的延性,新增加的要求。在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配箍特征值为λv/2的区段,规范允许配置箍筋或拉筋。所设拉筋应同时钩住墙体的水平分布筋(或箍筋)和竖向分布筋,而不能有一部分拉筋仅钩住墙体的竖向分布筋。当此区段的体积配箍率或拉筋的竖向间距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应同时设置箍筋。

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解决对策

针对于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着的高层建筑本身的原因以及连梁超筋现象、地下室外墙设计存在着的问题,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的设计经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才能够不断的促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顺利进行,促进高层建筑顺利的施工和竣工。下面就针对于具体的措施进行分析。

(一)配合专业了解工程。首先,设计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充分的了解工程以及情况,不是拿到图纸盲目的建模计算或者是上机绘图,需要理解透彻建筑图的含义及意义,明确各个专业注意和配合,并且做统一的标准,确定原则和方案,必要的时候要组织各个专业的协调和相关的管理,使各个专业的条件图真正成为条件图,避免出图后出现调整引起的返工,浪费时间和精力。

(二)建模处理。建模计算之前要处理好荷载计算,不要估算不精确的同时还存在着误差,要完整的准确的根据建筑做法和要求来输入,考虑是否施工活荷载的不利影响,楼梯口的输入局部开洞口,飘窗部分的处理地方,要\用专业知识来计算或处理,这样减少误差,也减少计算工作量。

(三)收集数据资料。准确的计算出建设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制约条件,以及设计要涉及的所有数据和资料,都要提前收集好,等要用到的时候能够很快的查阅到,方便工作的需要,而且对于一些特殊的建筑还要根据经验来确定各种数值的参数取值,收集设计所需要的资料和规范,根据不同地域工程类型准确计算参数,可以使设计计算更加的可靠。

(四)保护装置。为了确保安全,要在电源处安装与进户线连接,形成保护接零系统,引用各个插座的接地和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总配电箱的熔丝和分支熔丝应该相配得当,用电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得到保护,高层房屋住宅应该安装防雷保护装置,确保使用者的安全,有计算机房的要设计屏蔽网,防外漏干扰。

第5篇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方法、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面对我国高层建筑规模越来越复杂化的今天,结构工程师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以简单清晰的思路应对设计的多元化,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对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进行结构设计时,其中有许多的重点和细节需要加以注意。

1.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现状分析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第3.1.2条的规定,住宅建筑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体主体建筑);高层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民用房屋属于高层建筑。[1]

由于目前我国的城市建筑用地紧缺,以及一、二线城市资源汇聚,办公、住宅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增加建筑物高度是解决此两者矛盾的最有效手段。据数据表明,全球在建摩天大楼的87%是在中国,相信在未来,高层建筑设计将在建筑设计业成为主流。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低层、多层建筑结构设计相比较,结构设计在各专业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不同结构体系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建筑平面布置、立面体形、楼层高度、机电管道的设置、施工技术的要求、施工工期的长短和投资造价的高低。根据笔者近几年的观察来看,对于超高层建筑,因为使用空间对结构构件尺寸的限制,钢混结构占的比重较大;而普通高层建筑,特别是100m以下的住宅建筑,都是以普通混凝土结构为主导,其中又以剪力墙结构最为主流。

根据以往地震震害的数据表明,砖混结构,特别是底框―砖混结构的震害较为严重。因此新规范对此类结构形式的要求加严了。

2.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分析

一座优质的建筑最关键的因素是它的使用安全,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首先要考虑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结构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设计的精度,在结构设计中对数值设计的要求非常高,必须把误差降到最小。对建筑结构所有部位的承载力极限状态进行准确计算,同时对其正常使用状态的最大承载力进行计算。(2)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对建筑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建筑中的各个要素进行综合考虑。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建筑的安全,把建筑物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尽一切可能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2]

3.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3.1结构规则性的问题

对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结构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作了详细的要求。对于结构的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质量、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宜均匀,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面;对于结构竖向布置,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收进,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对此,在高层建筑物结构设计时,应及早参与到建筑的前期设计中去,以控制建筑结构的规则性,达到经济合理的要求。

3.2嵌固端的设置问题

高层建筑在进行结构分析计算之前必须首先确定结构嵌固端的位置,我们这里所说的嵌固指的是强度嵌固而非力学嵌固(完全刚性的固定)。嵌固端的设置是否准确不仅关系到结构中某些构件内力分配的准确性,而且还影响到结构位移的真实性,最终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及经济性。因此,结构设计师应通过计算结果及工程实际情况两者来确定嵌固端的合理部位,使其能较为真实地反映结构实际的情况,提高计算的精度。

3.3短肢剪力墙设置

受建筑使用空间的影响,结构布置中经常会出现短肢剪力墙的情况。规范规定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而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 15-92-2013,第7.1.8条注1规定,短肢剪力墙指截面高度不大于1600mm且截面厚度小于300mm的剪力墙。

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结构不应全部采用短肢剪力墙;B级高度高层建筑以及9度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布置短肢剪力墙,不应采用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结构。

3.4结构超高问题

在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中,对于高层建筑的总高度,在抗震规范和高规中都有严格的要求,A级高度的为普通高层建筑结构,B级高度的为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对于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按照相关文献的规定,该类建筑属于超限建筑工程,需要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且要求更为严格的计算分析和构造措施,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高层结构设计时,应该按照规范要求与建筑师协商严格控制建筑物高度,以合理控制造价,避免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3.5地基与基础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作为建筑结构的最底层构件,基础承托上部结构传递来的荷载,并将其传递至地基。基础设计为结构设计的根本,处理不当,往往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

应选用整体性好,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建筑物容许变形要求的基础形式,以调节不均匀沉降,达到安全实用和经济合理的效果。根据上部结构类型、层数、荷载及基底土层的承载力及压缩模量,可逐次考虑采用独立柱基、条形交叉梁、满堂筏板或箱形基础、桩基、桩筏。其中筏板基础可以是梁板式和平板式,当建筑物层数较多、地下室柱距较大、基底反力很大时,宜优先采用平板式筏基。多高层建筑宜设置地下室以减少地基的附加压力和沉降量,以满足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和增加上部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基础有一定的埋置深度,对房屋抗震有利,可以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同时,由于基础有一定的埋置深度后,地下室前后墙的被动土压力和侧墙的摩擦力限制了基础的摆动,使基础底板压力的分布趋于平缓。基础设计除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外,基础沉降复核也同样重要,因为沉降问题引起的问题年年都有,而且这方面的治理也较为复杂,所以需要设计人员在前期考虑清楚,采取相应的措施协调沉降,2013年的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加大了基础沉降计算的题量,也是志在引起大家的注意。

作为全国性的规范标准,只能在大方向上对基础设计作出规定。但是地基基础的设计地方性很强,尤其是桩基的设计应因地制宜,各地区对桩的选型、成桩工艺、承载力取值有各自成熟经验,不少省、市有地区规范,当工程所在地区有地区性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或标准时,应依据该地区的规范或标准进行地基基础的设计。例如贵州地区,对于独立基础的剪切计算有别于国家规范,如按国家规范计算,则会比相邻工程的造价高出许多,不符合地区情况,会影响设计院以后在当地的发展。[3]

以现在的设计计算理论,对于上部结构、基础、地基的整体作用问题,还不够完善,还达不到真正设计计算量化的要求。虽然我国目前也有了专门的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理论的相关程序,但大多数的设计人员还是引用以往不考虑上、下共同相互作用的影响,只考虑基础和地基共用的影响。实例表明,只考虑基础与地基间承载力关系设计的筏板基础,钢筋最大应力实测值远小于钢筋抗拉强度,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浪费。在新理论没有得到证明之前,一线设计人员需顶着业主钢筋含量要求的压力,结合工程实测数据,对比工程情况,合理取舍。

4.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决定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责任,提高对结构设计质量安全问题的辨别能力,积累结构设计的工作经验,使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行业逐步步入正轨,使建筑物的设计更安全、更合理。

参考文献

[1]王续晶。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探讨[j].价值工程

第6篇

关键字: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一)水平荷载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高层建筑中水平荷载成为结构设计考虑的决定性因素。一方面,高层建筑物多在十五层之上,其自身重量会与使用荷载会导致结构中竖向构件产生轴力。而高层楼房自重与楼面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引起的轴力与弯矩的数值和楼房高度只是呈一次方正比。另一方面,根据力学原理,风荷载、地震作用等水平荷载的大小与结构的动力特性有密切关系,对结构产生倾覆力矩在构件中引发的轴力与楼房高度则呈二次方正比。对此,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水平荷载问题,以保证高层建筑整体高度与弯矩值成正比。

(二)结构侧移是重要控制指标

在高层建筑结构在设计中,结构的侧向位移会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以及新材料、新建筑形式的应用下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出现侧向变形的几率也会增加。如果结构的侧向位移控制不好,很可能会使填充墙等建筑装饰出现开裂,甚至会发生房屋侧塌而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重将高层建筑结构的侧向位移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以保证建筑物质量安全。

(三)结构延性尤其重要

由于高层建筑物结构相对更柔和,在发生地震或者地基不规则沉降时会增加结构变形的几率,也会使结构变形更大。对此,高层建筑单位应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对构造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证结构能够具有足够的延性,从而有利于使高层建筑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能够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同时,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还应考虑地震荷载,注意加强抗震设计,以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

二、现阶段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高层建筑结构超高现象严重

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高度具有严格的控制,且抗震规范与高层规程已制定了新的限制高度与设计方法要求,分为A级高度与B级高度两个标准。但目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超高问题比较普遍,存在不少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没能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结构体系最大适用高度,而是忽视抗震规范高度限制与高层建筑处理措施和设计方法的要求变更,使施工图纸审查没能得以通过,从而导致建筑工程工期与造价等造成巨大的影响。

(二)短肢剪力墙的设置问题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设计规范对于短肢剪力墙已经作出明确的定义与新的规定,对于短肢剪力墙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现实中,存在不少高层建筑单位在结构设计过程中没有注重减少采用或者不用短肢剪力墙,造成建筑工程后期设计工作出现麻烦,也为建筑工程竣工质量检验造成问题。此外,我国现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防标准相对较低,具体的抗震计算方法不够精确、构造安全度也不够高,使得结构失效损失加大。

(三)地基与基础设计不标准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地基与基础阶段的设计好坏对工程后期设计以及整体设计工作的进行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是高层建筑工程造价的决定性因素。倘若高层建筑没有做好地基与基础设计,所造成的问题很可能会导致巨大的损失。地基与基础设计需要根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所在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当地的经济状况等,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单位没有对施工当地进行深入调查与了解,不能熟练掌握各种地基基础类型与设计处理方法,使得地基与基础设计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从而很容易导致后期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三、提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措施

(一)进行科学的概念设计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注重考虑结构的平面布置与刚强度,应根据建筑具体情况使高层建筑的平面布置简单而规则,尽量减少凸出或凹进等复杂结构。同时,可以通过进行科学、合理的概念设计促进设计方案更合理化与人性化,增加结构自身抵抗扭转的性能与减少因为地震作用引发的建筑结构扭转问题,从而使结构设计工作更完善。

(二)建立合理的结构体系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很重要,设计师应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与当地人文环境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结构体系选型。现阶段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体系多采用简体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抗震墙结构体系、板柱—抗震墙结构体系、框架—抗震墙结构体系等,每一种结构体系都有优缺点,其适用环境也不相同,设计师应在建筑工程具体要求与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结构体系,以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可靠性,从而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三)加强结构构件设计

首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单位应注重合理增加抗弯结构体系的有效宽度,调整结构的抗侧刚度。通过增加抗弯结构的宽度可以增大抵抗力度,有利于减小抗倾覆力,从而有效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抗侧刚强度。其次,可以根据高层建筑工程实际情况采用框架与剪力墙组合而成的结构体系,即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承受更高的水平负载力,而且经济实用、布局灵活多样,从而有利于延长高层建筑的使用寿命。

(四)进行科学计算

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科学、准确地进行各类数据的计算是不可避免的。设计师应注重结合高层建筑结构的实际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计算模型,并注意在进行概念设计时尽量简化计算过程,从而有利于保证设计工作的时效性。随着各种专业计算机软件与工具的广泛应用,设计师需要熟悉掌握其操作流程,从而可以在将各种实地测量数据输入到系统后短时间内计算出所需的各种专业数据,不仅可以提高设计师的工作效率,而且增强了设计方案的准确性。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高层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在结构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而且还得需要考虑建筑的安全性、抗震性、经济性等。对此,设计师应不断应用新的理念与方法、积累良好的经验,以最大限度提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安全性、经济性与可行性。

五、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 概念

Abstract: building type and function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the number of high-rise building increas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system is also more and more complex, designing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engineering design has become difficult and key.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is in high-rise build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to meet safety, applicable, durable, economic and feasible construction, at the request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relevant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building structures overall layout,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calculation, structure and drawing work, and seek optimization process.

Keywords: structure design, high buildings, the concept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高层建筑目前在我们的城市建设当中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大,而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变化也越来越多,很多新兴的结构设计方案以迅猛的速度呈现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中。建筑类型与功能越来越复杂,高层建筑的数量日渐增多,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也是越来越多样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也越来越成为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工作的难点与重点。面对如此形势,应该把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放在首位加以研究。

1我国的高层结构建筑的发展

1.1钢材的国产化 国内钢铁企业根据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标准的要求,制订我国第一部高层建筑钢结构的钢材标准《高层建筑结构用钢板》(YB 4104-2000),比目前仍在实施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 T1591-94)又前进了一步,其性能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1.2钢结构设计国产化 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等有关高层建筑最大高度和最大高宽比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应遵守规范的规定,否则应进行专项论证或试验研究。建设部第111号令《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和建质[2003]46号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对加强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质量控制意义重大,具有可操作性。

1.3高层及超高层结构体系 对于高层建筑的划分,建筑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没有一个统一规定,一般认为建筑总高度超过24m为高层建筑,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为超高层建筑。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2如何做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2.1对结构构件进行优化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首先是进行结构单个构件内力和配筋计算。计算结构不超筋,并不表示构件初始设置的截面和形状合理,设计人员还应进行构件截面优化设计,使构件在保证受力要求的条件下截面的大小和形状合理,并节省材料。因为构件截面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刚度,从而对整体结构的周期、位移、地震力等一系列参数产生影响,不可盲目减小构件截面尺寸,使结构整体安全度降低,因此在进行截面优化设计时,应以保证整体结构合理性为前提,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还必须满足规范规定的各项具体措施和要求。

2.2做好结构方案的概念设计

结构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不能盲目完全信赖和依靠计算机,只要高度重视概念设计才能设计出经济合理的结构。结构的概念设计与建筑师的方案设计是相互协调和影响的。结构概念设计的目的首先是在初步设计以前为所设计的工程项目设定一个总体性的方案,根据建筑意图和使用功能的需要,根据当地建造条件、材料来源和业主对资金的使用等多方面因素的要求,使得下一步的设计施工和维护使用都能做到又好、又快、又省。其次,在结构的概念设计中还应该确定选用一个合理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2.3选择合适的基础方案

基础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与载荷分布,相邻建筑物影响及施工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设计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基的潜力,必要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基础设计应有详尽的地质勘察报告,对一些缺少地质报告的建筑应进行现场查看和参考临近建筑资料。通常情况下,同一结构单元不宜用两种不同的类型。

2.4合理选择构方案

一个合理的设计必须选择一个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也就是要选择一个切实可行的结构形式和结构体系。结构体系应受力明确,传力简捷。同一结构单元不宜混用不同结构体系,地震区应力求平面和竖向规则。总而言之,必须对工程的设计要求、材料供应、地理环境、施工条件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建筑、电、水、暖等专业充分协商,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选型,确定结构方案,必要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择优选用。

3建筑结构设计的计算与其分析

3.1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方法的发展,计算机及其结构程序在结构工程中得到大量地应用,每个设计单位都在为彻底甩掉图板而做努力。结果给部分结构工程师造成一种错觉,觉得结构设计很简单,只需遵循规范、手册、图集,等待建筑师给出一个空间形成的方案(非结构的),使用计算机,然后设法去完成它,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东拼西凑的计算机画图匠而已。这不仅不能有效地运用他们的知识、精力和时间,而且还会与建筑师的交流中产生分歧与矛盾。

3.2结构计算阶段的内容有荷载的计算、构件的试算、内力的计算、构件的计算其中荷载包括外部荷载(例如,风荷载,雪荷载,施工荷载,地下水的荷载,地震荷载,人防荷载等等)和内部荷载(例如,结构的自重荷载,使用荷载,装修荷载等等)上述荷载的计算要根据荷载规范的要求和规定采用不同的组合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等来进行不同工况下的组合计算。而构件的试算是根据计算出的荷载值,构造措施要求,使用要求及各种计算手册上推荐的试算方法来初步确定构件的截面。构件的计算。根据计算出的结构内力及规范对构件的要求和限制(比如,轴压比,剪跨比,跨高比,裂缝和挠度等等)来复核结构试算的构件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和要求。如不满足要求则要调整构件的截面或布置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第8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建议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数量逐年增多,结构形式趋向复杂,这一点在设计阶段体现的最为明显。只有保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合理,才能使高层建筑建设过程得以顺利实施。另外,在结构方案设计过程合理性又是作为核心功能存在的,能够对高层建筑使用的安全与稳定提供充足的保障。由此可见,设计人员一定要对高层建筑结构方案设计合理性给予必要的重视。

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1.1短肢剪力墙设计不合理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不合理的短肢剪力墙设计会影响高层建筑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有部分设计人员为了满足建设方经济指标控制要求,采用较多短肢剪力墙结构,且短肢剪力墙承担的底部倾覆力矩大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虽然规范要求不宜,但对短肢剪力墙有更严格的要求,高层建筑结构不应全部采用短肢剪力墙;在抗震设防烈度9°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布置短肢剪力墙。对短肢剪力墙从配筋率和边缘构件的设置构造上都有提高,限制轴压比等等。综合以上因素不提倡这样的较多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应调整方案。有的设计人员在设计上把尺寸控制在临界点。例如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中,设计除楼电梯间外基本把剪力墙大多数设计为200厚1700mm长的墙肢,墙肢长度与墙厚度之比大于8,从概念上满足高层规范非短肢的一般剪力墙定义的限值,但实际计算结果是结构的整体刚度偏弱,从计算指标上结构底部有十多层楼层的剪重比不满足规范要求,却认为计算程序上已经自动考虑地震力放大系数,结构设计是安全的不必做刚度调整。设计者自认为没有违反规范设计,却忽视了这样设计的结果不但会削弱整个高层建筑剪力墙的抗震能力,而且也会对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1.2建筑超高现象较多

在现阶段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超高是作为一个常见而又突出的现象存在的。该现象部分是由于建筑单位无视相关建筑设计规程,为了在有效面积的土地上发挥最大的使用收益,增高建筑高度。还有就是设计在楼顶加阁楼层或坡屋面闷顶层,高度计算含糊不准确造成超高。高层建筑超高需要按超限高层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和因素很多,高层建筑的主要受力特点就是控制结构地震力和风荷载的水平力作用,满足层间位移角,提高结构抗震能力,降低强风和地震力等自然灾害对建筑的损害,保证建筑使用安全。

1.3嵌固端设计不合理

嵌固端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目前,嵌固端的设计有待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选择嵌固端位置不够合理。如有的高层是人防地下室,高层嵌固端没有设计在刚度较大的人防地下室的顶板,却选在人防地下室上边带夹层的夹层顶板做嵌固端,这就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其二,高层建筑结构整体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与首层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2。结构上下层的剪切刚度比是嵌固端合理设计的主要衡量依据,但有部分设计人员在嵌固端设计中忽视计算书中剪切刚度比不满足规范要求等问题,影响了嵌固端设置的科学性;其三,有局部错层的地下室顶板做嵌固端问题。设计人员没有理解规范嵌固端不能开有较大洞口的实际意义,对有错层的地下室顶板不能作为嵌固端理解不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 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的几点建议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要尽可能的保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满足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要求,针对上述提出的高层建筑设计常见的几点问题提出建议,从而使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为后期的安全使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1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选择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结合建筑实际情况,恰当的选取结构设计方案是作为核心工作内容存在的。合理的结构方案能够对整个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水平提供充足的保障。为此,建筑单位要高度重视选择结构设计方案工作,具体注意事项有:其一,设计部分要详细的研读相关的建筑标准和规定,这样能够有效规避选定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不符合建筑标准和规定的现象发生;其二,建筑单位要慎重思考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与结构方案的适应程度,并详细勘测和调查高层建筑工程的规模大小以及施工现场的基础状况,继而从中选出最合理、最科学的结构设计方案。

2.2设计人员加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短肢剪力墙概念

合理发挥短肢剪力墙在结构中的灵活作用,剪力墙不宜过少,墙肢不宜过短,短肢剪力墙控制在规范合理范围内,满足建筑功能的同时满足结构刚度和延性要求。对有应力集中和结构受力复杂部位不易采用短肢剪力墙和一字形墙短肢剪力墙,避免短肢剪力墙过早被剪坏。短肢剪力墙布置尽量做到均匀对称。减少结构的扭转效应。从加强措施上改善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结构剪重比也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3对于高层结构超高现象

首先必须对超高结构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通过审查批准后方能进行结构正式设计。超高层建筑结构首先要重视概念设计,合理选择抗侧力体系,设计尽量满足建筑的规则性和刚度的均匀性,除必须满足各种工况受力需求外,还需对各类构件构造加强,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确定合适的含钢率,控制结构承载力、延性、刚度及裂缝,控制风荷载作用下舒适度,控制结构计算位移、周期计算指标、满足规范层间位移角限值要求等等。总之超高层设计需要采取必要的设计手段,满足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抗震性与稳定性。

2.4高层建筑结构以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是普遍做法

前提是抗震规范6.1.14条中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中指的的地下室应为完整的地下室,在山(坡)建筑出现地下室各边埋置深度差异较大时宜单独设置支挡结构。需要强调的是:第一,地下室各边有差异且差异较大的时候不能算完整的地下室,嵌固端需要约束结构在各个方向的变形,一侧没有约束,把底层看作嵌固端的话,计算假定和实际不相符了,所以不可以作为嵌固端。例如一个地下室三面全被土覆盖,一面是没有土(敞开的),这样的地下室顶板是不可以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的。第二,设计必须满足规范对嵌固层的平面内刚度、楼板厚度及配筋率等内容要求,同时对地下室构件采取构造加强措施,加强嵌固层的整体刚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工作是高层建筑建设准备阶段的重要环节,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该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等。由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能为项目决策人提供充足而重要的理论依据,因此,在高层建筑工程准备施工前,更要重视设计阶段的结构设计工作,同时,设计人员也要对自身的设计水平进行不断的强化提高,加强对规范的分析认识、理解和把握,做到细致周全,不因小疏忽而酿大错,为建设安全高质量的高层建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政.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和策略分析[J].价值工程,2014,(16):161-162.

第9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及对策

引言

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是我国高层建筑设计与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主要的目标就是在于提升高层建筑的结构合理性和经济性。但是,在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无论是管理体制方面还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都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所以我们需要加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工作,保证各个环节都能够做到科学严谨、合理,从而使得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大多数是运用钢筋混凝土作为最基本的材料。钢筋混凝土具有造价低、来源丰富、形状多样等特点,可以实现结构设计师的各种创意设计,还能有效地节省钢材。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耐久性、耐火性以及承载能力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并且通过建筑设计师的巧妙设计,还能实现非常理想的抗震性。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有一些缺点,例如:断面大、自重大,而且费模费工。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层建筑也正在飞速发展,并形成更具有商业化、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结果。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的轻质高强的材料,为高层的建筑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近些年以来,高层建筑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因此,对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特点与结构进行全面的了解成了首要的问题,唯有如此,才能达到先进的,安全的并且能保证质量的设计产品,才能真正提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品质,进而满足人们居住的条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来讲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设计的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提高到更高的档次,就必须提高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水平,并且要把握结构设计中的独特的特点,把这些重要的要素结合在一起并进行有效的运用,才能实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完美品质。

2 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要点和优化策略

2.1 优化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的计算软件选用

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应该按照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计算软件进行处理,在选择三维空间分析软件时不能选取力学模型相同的,特别是在遇到受力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譬如在对框支剪力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因为其产生了多次的变换,所以选择软件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同时在分析局部受力比较繁琐的构件时,还需要根据分析的结果对配筋设计进行改动。

2.2 优化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的计算参数取值

首先,将建筑物的抗震功能考虑到建筑结构设计中时,需要考虑结构的平扭转耦联,将其加到结构计算的过程中,要保证振型数等于或者大于十五,多塔结构的振型数需要大于或者等于九倍的原振型数,同时还需要保证振型参与质量大于等于结构总质量的90%,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就会在后面的计算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误差,计算结果也不再具有参考意义。

其次,计算高层建筑结构的内力位位移时,如果只考虑梁、柱等关键部位结构构件的刚度,而不计算非承重结构构件的刚度,那么最终测量计算出来的自振周期就会比实际测量的值大,这样最终设计出来的结构受到地震的作用也会相对较小。特别是在设计框架结构过程时建筑的刚度很大,过多的实心墙体运用会使得整个周期实测值变小;运用剪力墙结构时,较少的砖块使用量能够保证墙体的刚度较小,这样就能够保证测量值和实际计算值之间的差距较小。因此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过程中,在考虑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时需要将非承重结构的刚度等因素考虑进去,使用数据时也需要结合非承重墙相关方面的数据,通过一定的计算进行相应的改动,但是现在很多建筑设计师在对结构设计进行改进时,通常都是利用软件的默认值1.0,这样就会导致很多有其他结构的建筑都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抗压抗震能力十分微弱。

3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要点与优化策略

3.1 优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梁柱构造

如果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就应该在梁的两侧分别依照高度来配置纵向安排钢筋,每侧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该比腹板截面积(bhW)的0.1%还要小,同时间距不应该比200mm大。在实行抗震设计的过程中,框架柱应该达到剪压比的需要,它的截面关键应该让轴压比来掌控。不过在结构设计里面常常会产生轴压比μN达上限甚至超限的现象,但箍筋的体积配箍率ρV却无法达到规程需要的状况。这就违背了框架柱的强剪弱弯准则,同时对柱的延性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3.2 优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过渡层设计

假使剪力墙结构在转换层或者是过渡层中,例如:底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在应对地震时能够展现出最大的抗剪切力合抗倾覆力矩,而且这种结构不利于它在地震中的受力。而且,因为受到了垂直均匀荷载的作用,转换层或者过渡层在受到剪力墙压剪以及拉剪作用,结构的横向荷载发生作用,会导致转换层或者过渡层剪力墙结构受到的很像承载力减少,同时结构的抗裂性也会降低。通过实验不难发现,一旦结构中的反复横向荷载和垂直同时作用时,转换层或者过渡层所受到的横向荷载以及承载力就会减少很多。可是如果按照平常的检验和计算对其进行检验时,如果结构的垂直荷载或者结构高跨比较小时,那么最后估算出来的剪力墙承载力就会比较大,这样会导致整个建筑的安全系数较低,抗震能力较弱。因此,在设计建筑结构转换层或者过渡层时应该在每个结构部分里加入构造柱和圈梁,这样就能够形成一个类框架系统,整个系统的抗震能力就得到了显著提升,结构过渡层或者转换层传送剪切力更加灵敏,延展性等各方面的性能会大大增强,整个建筑会更加趋于安全。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层建筑正在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正在不断优化,其在高层建筑工程发展中慢慢体现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一片大好的发展背景下,加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管理,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与此同时,通过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优化,能够促进投资成本在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和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合理而均衡的分配,从而使高层建筑项目获得更高的增值,并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以及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而负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相关人员,要对这些工作有充足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才会完成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等一系列工作,进而保证高层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管理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源新.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与高层剪力墙结构的优化[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

[2]姜海菊.江浙地区高层建筑基础的选型与优化设计___以某高层住宅楼工程为例[J].建筑,2011(08).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在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发展先进的设计理念,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加快新型的高强度轻质、环保建材等几主面进行研究,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适用、可靠和经济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

1.1 建筑结构设计往往会涉及到一些关键的理念,如:“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这些设计师需要注意。结构体系是由不同的构件协调组成的,因此各构件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整个建筑中有轻重之分。

1.2 在设计过程中的安全架构必须是层层设置,尤其是当灾难发生时的抵抗外力破坏将发挥有效作用。如果只是将抗风险的希望都集中寄托在建筑的某一个结构上,这是非常不稳定的。多肢墙优于单片墙,框架剪力墙好于纯框架好等等,这些都是防御层的设计思路的重要体现。

1.3 需要坚持科学建筑结构的优点互补的原则。结构过于刚性其变形能力差,如果建筑受到巨大的破坏力则,应该要承受的损害更大,常常发生局部破坏,但结构过于限制外力,但往往因为变形过大而难以正常使用。

2、高层建筑结构的特征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专业在各专业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选择不同的结构体系,将直接关系到建筑立面造型,平面布局,层高,电气管道设置,施工技术要求,投资成本等。其主要特点是:

2.1 设计上的主要因素是水平力。多层和低层建筑结构,经常以重力为代表的竖向荷载控制着结构设计。在高层建筑中,尽管竖向荷载结构的设计上仍然重要的影响,但它在水平荷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建筑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 仅与建筑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 是与建筑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目标高度的基础上,垂直载荷基本上是恒定的,作为水平方向的风载荷和地震载荷的作用,它的值随着结构动和动态具有较大的变化。

2.2 抗震设计的要求更高。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除考虑正常使用垂直荷载,风荷载,还必须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做到轻微的地震无损坏,大地震不倒下。

2.3 减轻高层建筑自重比多层建筑更重要。从地基和桩期的承载能力来考虑,如果地基或桩基情况相同的情况下,减轻房屋自重意味着不增加基础造价和处理措施,可以多建层数,这是在软弱土层有突出的经济效益。地震效应与建筑的重量成正比,以减轻重量,从而改善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的有效途径。大型高层建筑的重量,不仅作用于结构的地震剪力大,还由于重心高地震作用倾覆力矩大, 对竖向构件产生很大的附加轴力, 从而造成附加弯矩更大。

2.4 轴向变形不能被忽视。使用的框架体系和框架——剪力墙体系的高层建筑中, 框架柱的轴压应力下往往大于轴向压应力侧柱,中柱的轴向压缩变形大于边柱的轴向压缩变形。当房屋很高时, 此种轴向变形的差异将会达到较大的数值, 其后果相当于连续梁中间支座下陷, 使中间支撑的值减小,跨中正弯矩值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

2.5 结构设计延展性。相对低层结构,高层结构更灵活,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为了使建筑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以避免崩溃,是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确保该结构具有足够的延展性构建。

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3.1 地基与基础设计

地基与基础设计已经得到结构工程师的重视,这不仅由于该阶段设计过程是好还是坏将直接影响到后期设计工作的进行,也因为整个项目成本的基础决定性因素,因此,在这个阶段,存在的问题也可能会更加严重,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高层建筑应根据整体不错的选择,以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建筑容许变形的要求,并可以调整不均匀沉降形成的基础形式。高层建筑宜设置地下室以减小地基的附加应力和沉降量, 有利于满足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和上部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此外,基础设计应注意本地的规范的重要性。

3.2 建筑结构受力性能

对于初始的建筑设计,建筑师考虑更多的建筑的空间组合,而不是详细地确定其具体的结构。建筑物底面建筑空间的形式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些建筑物是由又大又重的组合物的组成,因此结构必须能将它本身的重量传至地面,结构的荷载总是向下作用于地面的,而在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要理清所选择的体系中向下的作用力与地基土的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建筑设计阶段的程序,必要对主要承重柱和承重墙的数量和分布的做出整体构想。

3.3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扭转问题

建筑结构的几何形心、刚度中心、结构重心即为建筑三心,建筑三心尽可能汇于一点,即三心合一,这是是结构设计的要求。结构的扭转问题就是指在结构设计过程中没有做到三心合一,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发生扭转振动效应。为避免建筑物因水平荷载作用而发生的扭转破坏,要在结构设计时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平面布局,尽可能地使建筑物做到三心合一。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扭转效果的大小取决于质量分布。为使楼层水平力作用沿平面分布均匀,减轻结构的扭转振动,使建筑平面尽可能采用方形、矩形、圆形、正多边形等简面形式。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街景与建筑空间的限制,高层建筑不可能全部采用简面形式,当需要采用不规则T形、L形、十字形等比较复杂的平面形式时,应将突出部分厚度与宽度的比值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同时,在结构设计布局时,最大可能使建筑状态的结构是对称的。

3.4 房屋高度、高宽超限问题

房屋高度、高宽比超过现行规范、规程的限值现行的规范、规程给出了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和高宽比限值。某些高层建筑房屋高度超过最大适用高度或高宽比超出规定限值,甚至个别建筑高度和高宽比均超出规定限值。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对于房屋的高度,纵横比和尺寸的复杂程度超过现行规范、规程的高层建筑,应按超限高层建筑进行设计。同时,另一点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房屋适用高度除与结构体系类型及抗震设防烈度有关外,还与场地类别与结构是否规则等因素有关,当位于Ⅳ类场地或结构平面与竖向布置不规则时,其最大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

第11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混凝土结构、结构力学、结构抗震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作为培养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预算、招投标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土木工程专业,一般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置为一门专业限选课。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结构设计、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预算和招投标等岗位,这些工作岗位都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具有密切联系。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已由多层建筑设计转变为高层建筑设计;从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必须掌握高层建筑结构的识图与读图等知识,清楚高层建筑中哪些是主要受力构件,哪些是构造构件,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高层事故应如何处理,等等,这些都有赖于该课程的学习;土木工程预算和招投标管理工作中大量的分析计算都要靠计算机来完成,要求工作人员要在看懂图纸(很多是高层建筑图纸)的基础上建立分析模型,做到不多算、不漏算,这也有赖于该课程的学习。工程专业开设该课程的意义由此可见。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该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现实问题。鉴于此,本文拟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探讨高层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希望能为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一、课程教学内容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土建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特别是对学生工程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欢迎的是具有完备知识结构又具备较强工程能力的人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涉及很多计算,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但该课程的学时往往十分有限,因此,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该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为目标,理论与实践并重,并注意兼顾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土木工程专业一般将该课程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高层建筑结构的体系与布置、高层建筑结构的荷载和地震作用、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分析和设计要求、框架结构设计、剪力墙结构设计、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高层建筑地下室和基础设计等,与先修课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基础工程、工程结构抗震等有紧密联系,也存在一定的内容重复现象。为了保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师处理与已开设课程重复的内容时,应做到“重复的内容讲差别,相似的内容讲典型,突出重点”[1]。例如:荷载计算部分的一些内容与混凝土结构课程的相关内容相似,按照相似的内容讲典型的原则,对该部分内容,教师应重点讲解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荷载计算(考虑风震系数),而活荷载计算可不考虑不利布置;框架结构设计部分的一些内容,与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等课程的相关内容存在重复现象,按照重复的内容讲差别的原则,对该部分内容,教师应重点讲解在框架结构设计中如何调整位移比、周期比、轴压比、相邻层刚度比、层间位移角、层间受剪承载力比等高规参数;高层建筑结构基础设计部分的一些内容,与基础设计和基础工程课程存在内容重复现象,按照重复的内容讲差别的原则,教师可重点讲解高层建筑“筏板基础”“桩基+筏板”设计中的常见错误及其原因。

二、课程教学模式

在开设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但综合能力还有待提高。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是近年来该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根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教师应以促进学生提高实践技能、掌握关键知识为主线,整合课程各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和项目导向教学,将“教、学、做”有机结合,着力体现应用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课程理念。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机融入教学过程,有利于处理“懂”与“会”的关系,学生可以先懂后会,也可以先会后懂或边懂边会。此外,教师还可以把课堂搬进实验室、建筑设计院、工程施工现场等场所,广泛开展直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的一体化,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环节分为课堂教学、PKPM软件应用、工程设计实践和考核[2]。以下从四个方面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应以讲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设计理论、抗震规范、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内容为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具体的学习评价指标;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潜能的发掘与提升,广泛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力促学生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还应做到课堂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相结合[3]。第一,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难点,并向学生指定课外自学的内容和思考题,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化解教学内容多而课时有限的矛盾。第二,开展课堂讨论,启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4]。大学生思想独立性强,思维灵活,喜欢独立思考问题。因此,在全班或小组内围绕一个问题开展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提高教学效果。如在高层结构选型内容的教学中,可让学生以某“高层设计采用哪种结构体系较合理”为题在班级范围内开展讨论,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通过主动思考掌握高层结构体系的有关知识。就课堂讨论的方式来讲,教师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选出代表到黑板前陈述意见,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也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第三,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在每次课结束前,教师都应向学生明确课后的复习内容、预习内容及思考题。对于较抽象的教学内容,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或课外学习小组(宜以宿舍为单位)讨论。教师还可结合单元教学内容,组织开展以高层结构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和常规应用为基础的小型竞赛活动,如PKPM建模大赛等,以锻炼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第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笔者的调查表明,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感觉到“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难以理解,难以联系具体工程实例;结构设计只是停留在单个构件上,不明确结构整体设计的思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引入工程实例,通过对工程实例的详细讲解,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能力。比如,对高层建筑常用的三种结构,即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教师可借助实际工程项目,依次详细讲解抗侧力构件的布置、主要高规参数的控制、平面的布置、施工图的绘制,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理清结构设计的整体思路,加深对规范条文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教师教学中选用的案例可以来自企业生产实践,也可来自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的工程设计实践项目。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工程设计实践(包括结构选择、结构建模、施工图绘制等),是提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PKPM软件应用教学

PKPM软件应用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教学步骤:(1)结构布置的讲解与练习。在此步骤中,要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运用PKPM软件建模的技巧,理解“抗规”关于结构平面和竖向布置的基本要求。结构平面布置要求平面形状简单、规则、对称、质心和刚心重合[5]30−31;结构竖向布置的要求主要是抗侧力构件沿竖向不突变等。(2)PKPM基本计算参数输入练习。在此步骤中,应要求学生按照相关要求,结合工程结构的实际情况输入PKPM相关参数,并理解基本风压、基本雪压、设计地震分组、抗震设防烈度、连梁刚度折减系数等参数的含义。(3)PKPM计算结果的分析判断和参数调整。在此步骤中,应指导学生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判断结构的周期比、位移比、剪重比、相邻层刚度比、轴压比、整体稳定是否满足要求,并对不满足要求的参数进行调整。

(三)工程设计实践教学

开展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强化工程概念和感性认识,激发学习主动性,提高创新能力。在工程设计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参观调查当地已建高层建筑,了解其构型、结构体系、存在的施工问题等;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高层建筑的建模,如15层以下教学楼、办公楼、宾馆等框架结构的建模,20层以下住宅楼等剪力墙结构的建模,20层以下写字楼、公寓等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模。

(四)课程考核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的常规考核方法是笔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但笔试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80%,这容易导致学生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该课程的考核应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采用笔试、上机操作、实践环节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试卷的制作可参考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资格”考试;上机操作成绩占总成绩的20%,可以给定房屋建筑平面图和立面图,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PKPM软件完成满足结构设计规范要求的结构建模;实践环节成绩占总成绩的30%,内容包括考察报告的撰写情况、在分组建模实践教学中的表现等。

四、教学过程的组织

如前所述,在每次课结束前,教师都应向学生明确课后的复习内容、预习内容及思考题,其中预习的内容可以是参观现有高层建筑结构,调查了解其结构形式、结构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等,并形成文字。导入新课时,教师可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通过总结引出新课题。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可按照理论讲授―例题解析―学生练习―归纳总结的步骤组织教学。如在讲解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时,可先分述每种结构体系的概念,再举例分析典型的结构体系布置,然后让学生画出附近教学楼等高层建筑的结构,最后归纳总结常见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课堂讨论教学环节一般可采取学生自由发言与教师总结相结合的方式,而在安排有小组前期调研的情况下,应紧紧围绕小组代表的汇报发言开展现场提问。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主动到建筑设计院、工作室参观实践,以实现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为了提高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黄淮学院在其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设置了建筑设计院校内实践基地,为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等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师引导学生到这里结合教学内容参观实践,无疑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实现所学理论知识的内化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作者:邵莲芬 单位:黄淮学院

参考文献:

[1]牛海成,徐海宾.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72―75.

[2]刘圆圆.浅谈《高层建筑设计》课程改革方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6):8119―8120.

[3]孟丽岩,王涛,陈勇,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77―78.

第12篇

关键字:高层民用结构,建筑设计,结构体系

Abstract: China as a big country, it is always the ques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forward a contradiction. Among them, the land for construction and for the problem and the life of people most closely related. Along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ss forward great, big cities house prices high, small city house prices all the way up the phenomenon will float for a long time, so high building will become solv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the problems of the gastronome. But now with the high building more and more be developers and consumers, it has exposed. This paper through the high civil buildings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subtle analysis,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opinion planning.

Key word: high civil structure, building design, structure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发展的进程必将伴随着土地价格的不断攀升,现代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建筑行业同样如此,民众对民用建筑的需求和要求一样逐渐增强,如何设计出令群众满意,且建筑自身安全性高、经济、舒适的房屋,已经成为当前建筑、结构设计师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一 高层建筑结构的特征和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在经受由于风的外力所产生的横向荷载的同时,也要经受其竖向的荷载,并且还要十分注意其对地震的抵抗能力。一般情况下,影响高层建筑的主要因素就是外界地震和风力所产生的纵向及水平方向的荷载。其次,与低层建筑楼房相比,高层建筑的设计要更柔和一些,因此如果发生地震,这些建筑物的变形就可以更大一些。为了避免房屋倒塌,需要特别在建筑构造上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此来保证建筑足够的延展性。

考虑到上述结构设计特征,设计师在规划时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保障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及居住的舒适性。

首先,选择合理的高层建筑结构计算简图。设计师们必须选择合理的结构计算简图。如果选择了不合理的计算简图,最后就很可能会造成结构安全事故的发生。鉴于此,我们经常说,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安全的前提就是合理的计算简图的选择。除此之外,设计师们要应该时刻要求自己采用相应的构造方法,以此来保证最终的安全。

其次,选择合理的高层建筑结构基础设计。我们在选择基础方案的时候,应该使各个地基具有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且在一定的情况下要求进行地基变形的验算。正常情况下,设计师应该按照高层建筑地质条件进行基础设计的选择。如果没有高层建筑的详细的地质勘察报告,那么我们就要进行现场勘察,并且,想方设法获取周围建筑物的相关资料。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应该采用相同的基础方案去设计相同的结构单元。

第三,选择合理的高层建筑结构方案。满足经济性的需求,和满足结构形式以及结构体系的要求,是我们进行合理的结构方案设计所必备的三个要素。受力明确和传力简单是结构体系的两个要求。在相同的结构单元当中,我们当然应该选择相同的结构体系来处理,但是如果我们在地震区建立高层建筑,那么其应力就需要平面和竖向的规则。我们确定的结构方案,应该是在进行了地理条件的考察,工程设计的需求,施工条件的考核,以及材料的分析等基础上,并和建筑、电力、暖气和水等专业的综合协调下才确定的。

第四,对计算结构进行准确的分析。科技的进步使我们的计算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当中。但在当前市场上却存在着各种各样、众目繁多的计算软件,这样就导致我们采用不同的软件会得到不尽相同的计算结果。所以,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务必先要了解各种不同软件的使用范围和条件之后,再选择合适的软件进行计算。另外,往往由于计算机的程序和高层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不尽相符,所以计算机在进行辅助设计的时候,会出现人工输入错误或者因为软件本身的缺陷而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基于此,结构设计工程师如果得到计算机软件计算出的结构之后,必须进行核对,然后进行合理判断,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

最后,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要采用相应的构造措施。强柱弱梁,强剪弱弯 ,强节点弱构件,这是高层建筑结构在设计时的通用原则。因此,在设计师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首先理解上述原则,然后掌握它,加强薄弱部位,对钢筋的执行端锚固长度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还要重点考虑构件的延展性和温度应力对构件的影响。

二 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分析

多层和高层结构的差别其实主要就在于其层数和高度的不同,但从实际情况上来看,二者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它们都要抵抗竖向以及水平荷载的作用,从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而言,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在高层建筑当中,我们往往要使用更多的结构材料来抵抗外界荷载,尤其是水平荷载。因此抗侧力结构就成为众多工程结构设计的主要问题。鉴于此,设计时我们往往要满足多种要求,尤其是自身有别于多层建筑的特殊要求和设计特点。

因此,我们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时,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平荷载问题。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会成为控制作用。因此,在水平力作用下结构是否优化,材料用量都有很大的差别。第二,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地震作用对高层建筑危害的可能性也在相应增加。所以,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理应受到设计师们的高度重视。第三,结构侧移日渐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因素。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侧移变形会迅速增大,所以应该将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

三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分析及对策

首先,超高是高层建筑结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这个问题,我国的建筑规范对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度有着严格的规定。对于这个高层建筑的超高问题,在新规范中不但把原来限制的高度规定为A级高度,此外,还增加了B级高度,这就使得高层建筑在结构的处理及设计方法和措施等方面都有了改进。而在工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建筑结构类型的改变而造成对高层超高问题的忽略,在施工图审查时将不会得到通过。这种情况下,会要求重新进行设计,另外,可能也会进行专家的会议论证等。如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和工期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第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的设置。目前,我国的建筑新规范中,短肢剪力墙指的就是墙肢的截面的高度和厚度比在4~8之间且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的墙,2010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对短肢剪力墙的设置有所限制,规程规定: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结构不应全部采用短肢剪力墙,B级高度高层及9度区A级高度高层不应采用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因此,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我们必须尽可能的减少或者避免使用短肢剪力墙。

第三,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嵌固端的设置。我们知道,在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配有两层或者两层以上的地下室或者人防。在地下室的顶板或者人防的顶板的位置设置高层建筑的嵌固端,结构工程设计人员必须考虑到嵌固端设置有可能会带来的问题。考虑嵌固端的的楼板的设计,综合分析嵌固端上下两层的刚度比,并且要求嵌固端上下两层的抗震等级是一致的。我们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整体计算时必须要考虑到嵌固端的设置问题。综合分析嵌固端的位置和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缝设置的协调问题。

第四,高层建筑结构的规则性。我国关于高层建筑的规范中,政府部门对于高层建筑的规则性提出了很多的限制要求,例如,规定了结构嵌固端的上下两层的刚度比,包括平面规则性等等,并且硬性规定了高层建筑不能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因此,设计师如果要避免后期施工阶段的改动,那么就必须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时就严格遵循规范的限制条件。

第13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地震作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一旦发生,就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近几年来,国内外地震灾害频发,无情地剥夺了上百万人的生命。而这些伤害基本上都是由于建筑物的倒塌引起的,尤其是高层建筑。若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当中能加强抗震概念的设计,将会从一定程度上减小损失。因此,如何才能够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的概念设计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研究的重点工作。

一、抗震概念设计

传统的结构设计理论为建筑结构设计提供了一些计算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主要是针对结构设计中的一些细节,而忽略了对整体结构的考虑。因此,传统的结构设计理论并不能完全地适用于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照本宣科式的结构设计不能满足现代建筑物的要求。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当中,设计师们都会融入概念设计。抗震概念设计是指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和地震灾害的发生情况,从整体上研究工程项目的抗震决策,包括使用材料的种类、抗震方案以及结构的内部构造等等方面。

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意义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应该非常重视抗震概念设计,因为高层建筑结构非常复杂,当发生地震时具有动力不确定性特点,人们对地震时对结构认识的局限性,再加上材料性能和施工安装的变易性、模拟地震波的模糊性等因素,导致计算结果和实际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简单的依赖数值计算获得结构并不能有效的解决高层建筑的实际抗震问题,尤其是地质特征的差异性原因,导致许多国家甚至是地区指定的抗震规范都有明显的差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在依据数值计算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实践经验元素,并且结构概念设计甚至比分析计算更重要,使得这一抗震设计理念能够满足区域差别下从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实际需求。强调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其目的是为了引起高层建筑结构工程是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特别重视相应的结构规程以及抗震概念设计中的相关规定,从而摆脱传统的结构设计中只重视计算结果的误区,要求结构工程师严格的按照结构设计计算原则,再结合地区的抗震规范,以此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

(1)结构的整体性。在高层建筑结构中,楼盖的整体性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相当于水平隔板,不仅要求聚集和传递惯性力至各个竖向抗侧力的子结构,还要求这些子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能够抵抗地震作用,尤其是当竖向抗侧力子结构的分布不均匀、结构布置复杂以及抗侧力子结构的水平变形特征存在差异时,整个高层建筑就依靠楼盖使抗侧力子结构进行协同工作。

(2)结构的简单性。结构的简单性指的是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明确、直接的传力途径。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结构体系应该有明确的计算简图与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只有结构简单,才能对结构的位移、内力以及模型进行分析,准确的分析出高层建筑抗震的薄弱环节,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薄弱环节的出现。

(3)结构的刚度。结构的刚度和抗震能力水平在地震作用下是双向的,确定结构的刚度,然后合理的布置结构能够抵抗任意方向上的地震作用。通常状况下,地结构沿着平面上两个主轴方向都应该具有足够的刚度与抗震能力,结构的刚度不仅仅应该控制结构的变形,还应该尽可能降低地震作用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冲击,如果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形,将会产生重力二阶效应,导致结构失衡而被破坏,降低高层建筑的抗震可靠性,因此,在抗震概念设计中,应该重视结构的刚度设计。

(4)结构的规则性与均匀性。高层建筑的竖向和立面的剖面布置应该规则,结构侧向刚度的变化应该巨晕,避免侧向刚度以及抗侧力结构承载力的突变。沿着建筑物的竖向,机构布置和建筑造型应该规则和相对均匀,避免传力途径、刚度以及承载力的突变,防止结构在竖向上的某一楼或者少数楼层之间出现薄弱的环节。

四、抗震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1)抗震概念设计应该重视高层建筑的结构规律。在高层建筑的抗震概念设计应用中,应该对高层建筑的体型设计进行科学的修正,保证在质量、刚度、对称、规则上分布均匀,保证设计的整体性,避免局部出现刚度过大的问题。高层建筑的结构布局对抗震概念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简单、对称的建筑在地震中的应力分析和实际反映很容易做到,并且能够达到相一致,但是在凹凸的立面与错层设计的高层建筑中,当地震发生时将会产生复杂的地震效应,很难做到对高层建筑抗震效果的最佳分析。因此,高层建筑的抗震概念设计应该重视结构的规律性。

(2)抗震概念设计在结构体系上的应用。高层建筑抗震结构体系是抗震概念设计的关键,抗震概念设计在结构体系上的应用依据高层建筑物的高度以及抗震等级选择合适的抗侧力体系,通过概念近似手算确定结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及主要构件的基本尺寸。抗震结构方案选择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合理的选择建筑结构体系,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其一,选择建筑结构体系时,应该对因为部分结构或者部分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体建筑结构体系丧失对抗震能力或者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应该坚持抗震设计原则中的赘余度功能和内力重分配功能,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在许多建筑物地震后的实际状况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其二,选择建筑结构体系时,不仅仅应该要求建筑体系的受力明确、传力合理以及传力路线,还应该有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和明确的计算简图,这些都应该和不间断的抗震分析相符合;其三,其中延性是建筑结构中的重要特性之一,结构体系的变形能力取决于组成结构的构件和连接的延性水平,提高结构构件的延性水平,是提高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概念在建筑结构设计应用中的重点问题,通过采用竖向和水平向混凝土构件,能够增强对砌体结构的约束,当配筋砌体在地震中即使产生裂缝也不会倒塌或者散落,保证高层建筑早地震中不至于丧失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3)抗震概念设计在结构构件上的应用。高层建筑抗震的实现需要各个构件的支撑,因此,抗震结构体系中的各个构件都必须具有一定的刚度与强度,并且还应该具有可靠的连接性。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是一个多层次超静定结构,因此其抗震结构也应该设置多道抗震防线,这样在地震作用下,即使一部分构件先被破坏,剩余的构件依然具备支撑的作用,形成独立的抗震结构,承受地震力与竖向荷载。因此,合理的预见高层建筑结构先屈服或者破坏的位置,适当的调整构件的强弱关系,形成多道抗震防线,实现对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合理控制,这是结构抗震耗能的一种有效措施,是建筑抗震结构概念设计的重要内容。

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不仅仅是种技术,某种程度上更是一门艺术。无论什么设计,它都没有唯一的答案,只有通过不断的比较、研究,才能找到最优方案。这就要求设计师们不懈努力地去追求完善的设计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的设计已经不能盲目地照搬课本上的规范和计算机程序,需要创新。总而言之,一幢建筑物,要想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就应该要做好文中所提到的几个重点。高层建筑物中的抗震结构设计使建筑结构的设计更加人性化,更加合理化。除此之外,抗震概念设计不仅拓宽了建筑结构设计的思路,同时还为高层建筑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在建筑行业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14篇

高层建筑目前在我们的城市建设当中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大,而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变化也越来越多,很多新兴的结构设计方案以迅猛的速度呈现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中。建筑类型与功能越来越复杂,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也是越来越多样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也越来越成为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工作的难点与重点。面对如此形势,应该把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放在首位加以研究。1高层建筑结构的相关问题分析1.1结构的超高问题:在抗震规范和高规范中,对结构的总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新规范中针对以前的超高问题,除了将原来的限制高度设定为A级高度以为,增加了B级高度,处理措施与设计方法都有较大改变。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出现过由于结构类型的变更而忽略该问题,导致施工图审查时未予通过,必须重新进行设计或需要开专家会议进行论证等工作的情况,对工程工期、造价等整体规划的影响相当巨大。1.2短肢剪力墙的设置问题:在新规范中,对墙肢截面高厚比为5~8的墙定义为短肢剪力墙,且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际经验,对短肢剪力墙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增加了相当多的限制,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结构工程师应尽可能少采用或不用短肢剪力墙,以避免给后期设计工作增加不必要的麻烦。1.3嵌固端的设置问题: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都带有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地下室和人防,嵌固端有可能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也有可能设置在人防顶板等位置,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结构设计工程师往往忽视了由嵌固端的设置带来的一系列需要注意的方面,如:嵌固端楼板的设计、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的限制、嵌固端上下层抗震等级的一致性、在结构整体计算时嵌的设置、结构抗震缝设置与嵌固端位置的协调等问题,而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导致后期设计工作的大量修改或埋下安全隐患。1.4结构的规则性问题:新旧规范在这方面的内容出现了较大的变动,新规范在这方面增添了相当多的限制条件,例如:平面规则性信息、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信息等,而且,新规范采用强制性条文明确规定“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因此,结构工程师在遵循新规范的这些限制条件上必须严格注意,以避免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的被动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几个限值的意义

2.1轴压比: 指有地震作用组合的柱组合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砼轴心受压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是影响柱子破坏形态和延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 2.2剪重比:即最小地震剪力系数,主要是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尤其是对于基本周期大于3.5S的结构和有薄弱层的结构。 2.3刚重比: 结构的侧向刚度与重力荷载设计值之比。它是影响重力二阶效应的主要参数,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定性,以免结构产生滑移和倾覆。 2.4侧向刚度比: 结构不同楼层的竖向刚度的比值,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发生突变,形成薄弱层。 2.5层间位移比: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主要为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2.6周期比: 为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的比值。主要为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

3高层建筑抗震设计

高层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3.1应当注意防震缝的设计,必须留有足够的宽度。 3.2平面形状或刚度应尽量对称,否则会使建筑物产生显著的扭转,震害严重。

第15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设计要点

前言:剪力墙结构体系具有整体性优、刚度强、造价低等特点,因此高层建筑常用剪力墙结构,可把隔墙与承重墙有机统一且施工成本更为经济,除此以外,剪力墙结构与框架结构相比,没有出现梁、柱外露等情况,且外立面造型更加美观,内部功能更加多样化。随着剪力墙在高层建筑的广泛应用,社会大众对剪力墙结构设计要求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剪力墙结构的类型选择、布置尽管没用作出细致规定,我们设计人员则应当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条件,加强剪力墙结构设计与优化。

1、高层剪力墙结构布置要求与特点

1.1剪力墙布置要求

通常剪力墙沿主轴方向进行布置,设计人员在建筑平面内布置的剪力墙应当保持平均,剪力墙宽度与高度尺寸均较大,且其厚度偏薄,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作用、弯矩以及竖向荷载,因此剪力墙结构应具有抗风、抗震的能力,所以其结构体系应满足延性变形与抗脆性剪切的要求,在剪力墙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尽量考虑其弯曲延性。

1.2剪力墙结构类别

高层剪力墙建筑结构类型主要包括整体墙、联肢墙等,根据墙体的差异性特点以及其受力形式,对剪力墙体内力进行配筋,整体墙主要涉及山墙、局部开洞墙、结构片墙,而联肢墙则是将剪力墙通过梁进行连接,剪力墙建筑结构体系如下图所示。剪力墙在高层建筑中充当竖向承重与抗侧力结构的构件,设计人员在剪力墙上可以进行开洞设计,如洞口开设越大时,从受力体系上更接近于剪力墙框架体系。

1.3剪力墙结构特点

(1)优点:高层剪力墙结构体系承载水平较高,自身侧向刚度较大、变形小,平面布局较为规整,剪力墙结构体系适用层高较小建筑,如高层住宅、高层宾馆等。

(2)缺点: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体系自重偏大,且建筑平面布置空间存在局限性,为了满足业主对大建筑空间的需求,可将剪力墙转化为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把剪力墙、框架作为承载构件,承受水平与竖向作用荷载,而框架结构来承受竖向荷载,剪力墙则承受水平方向的剪切力。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是把高层建筑底部设计为框架体系,这种结构体系适用于带有转换层的建筑。

2、剪力墙厚度与墙肢长度确定

2.1剪力墙厚度

根据抗震规范规定要求,当高层建筑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抗震设计人员需要对剪力墙底部进行加强,其墙厚应大于200mrn,而且大于高层建筑层高1/16,对于非加强区域墙厚不得低于160mm,在进行剪力墙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如遇特殊情况,应对高层建筑展开概念设计分析,积极控制与调整墙肢轴压的数值,确保高层建筑的连续性,确保剪力墙结构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2.2墙肢长度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对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长度有着明确控制,墙肢长度一般低于8m,因此在剪力墙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保证剪力墙体系延性,为了消除剪力墙结构发生脆性破坏,可把剪力墙的高宽比大于3,增强剪力墙的延性,在地震作用下使其发生弯曲破坏,在以往设计过程中笔者发现墙体过长,为了确保墙体的高宽比值大于3,可通过开设洞口等措施将长墙分割成具有均匀性肢墙,对于洞口笔者认为选择弯矩比偏小的连梁。

3、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

设计人员在进行剪力墙设计中,首先结合设计规范具体要求对结构的合理性进行考量,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从技术层面应满足下列原则,从而能够推动剪力墙设计科学化、规范化。

3.1调整层间最小剪力系数

设计人员为了控制剪力墙结构自重,避免地震出现,尽量少布置剪力墙,但基于一个前提是要求短肢剪力墙所承受第一振型倾覆力矩应低于地震倾覆力矩总数的40%,设计人员可扩大剪力墙开间,增加剪力墙结构的侧向刚度,保证层间最小剪力系数满足规范要求,从而能够控制建筑工程成本支出。

3.2调整层间层高比与最大位移

层间扭转与剪切变形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其中剪切变形主要根据竖向构件数量来判断的,如某建筑竖向构件布置过多,必然增大剪重比,造成结构设计不合理,扭转变形加大,且无法满足楼层间位移要求,对此,在建筑物中应尽量减少扭转变形,而不能单靠增加竖向构件的刚度来调整楼层之间的位移。

4、剪力墙结构设计优化措施

4.1加强大墙肢的结构处理

在设计过程中笔者发现剪力墙结构由于本身具有延伸性要求,对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应具备其延展性能,设计人员应重视剪力墙结构整体性工作,剪力墙在实际破坏中以弯曲破坏为主,极易造成脆性破坏,这对结构的抗震极为不利。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人员对于墙肢较长的剪力墙设计不仅满足承载力要求还需进行分层设计,将其分割成为均匀单元,对于较短墙肢在受弯条件下出现裂缝较小,从而能够有效发挥墙体配筋作用,为消除这些不利现象出现,对于墙肢长度超过8m可选择下列处理措施:第一,开设施工洞,在施工过程中需对墙体孔洞预留,同时对预留孔洞需布置填充墙,这样能够将长墙肢隔成短墙肢。第二,开设计算洞,设计人员主要在结构计算时假设其有洞,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为混凝土墙,这种计算洞的开设,能够发挥墙肢配筋性能。

4.2加强剪力墙结构均衡设计

在高层剪力墙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采取恰当优化措施实现结构受力均衡,不仅能够提高剪力墙结构安全度,还能够控制工程的投资造价,设计人员根据剪力墙的平面布置情况能够真正实现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优化,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制定正确的剪力墙设计方案,设计人员加强剪力墙施工质量的督查,制定科学的施工管理机制,强化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要求其按照操作流程与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作业。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剪力墙结构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增强剪力墙结构安全性、抗震性具有积极作用,对此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剪力墙的结构问题,制定科学的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案,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条件,对此充分做好现场的勘察设计准备工作,保证建筑物整体的设计水平,最终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政.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和策略分析[J].价值工程,2014, (16): 161- 162.

[2]何俊旭.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及结构选型探讨[J].价值工程,2010, 29(6): 214- 214.

[3]孙文波.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一些特殊问题的分析处理[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9(7):74-78.

[4]刘伟琼.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