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学技术的源头范文

科学技术的源头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学技术的源头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科学技术的源头

第1篇

【关键词】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 文化价值渗透 素质发展

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优势,对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而且还可以向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等多重目的。由此可见,在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中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资源,可以满足大学生主体素质提高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教学的概况分析

体育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要求,遵循一定的技术和规范规则,利用必要的设施和用具,学习特定内容的过程。在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程是基础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羽毛球、篮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等课程组成。

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首先是传授给学生以某种或某几种技能为中心的体质教育,可以锻炼学生健美的体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此外,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又不仅仅如此。总体而言,体育课程教学是一个包括身体、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态度等在内的全面教育。因此,体育课教学既应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还更应注重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如体育课教师可通过在寒冷的天气下进行长跑比赛,加强对学生意志力的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组织一场激烈的球类比赛,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又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其实,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能起到提高学生的体能,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发展学生的理,丰富学生的智力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意志等作用。

二、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分析

通过对体育课概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体育课程中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这些文化价值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下面就文化价值的含义及体育课教学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分析。

(一)文化价值的含义

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过程。体育文化则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主要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物质条件等。价值是人们对物质、文化需要的体现,价值的产生是由物质、文化自身固有的功能决定的。功能的多少、作用的大小,决定了人们需要的程度,决定了价值的高低。

(二)体育课教学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分析

第一,身心健康教育。在体育课教学中,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而且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第二,团队协作教育。在体育课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与精神,并能促进学生情感成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在队列队形的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应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在体育游戏和各专项教学比赛中,特别是球类项目所具有的凝聚力,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都具有显著教育作用。

第三,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在校期间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和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毕业后乃至今后人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毕业后要步入社会,他们在职业教育阶段树立的终身体育价值观,不仅引导着自身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而且还会影响周围的一部分人加入到锻炼队伍中来,这对发展社会体育,增加体育人口,增进人们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第四,社会教化教育。体育竞赛本身就有严格的比赛规则,人们在竞赛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则执行。因此,这些规则在规范和制约着每个人的行为,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改造自己的行为,增强了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能力。在体育课中教师通过各项运动的竞赛规则讲解使学生了解掌握并运用到比赛中。通过参与各项赛事活动能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

三、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文化价值渗透的途径分析

体育课本身蕴含的文化价值已经毋庸置疑,在体育课教学中注重文化价值渗透既可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又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就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文化价值渗透的具体途径进行分析。

(一)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主要实施者,其自身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所以,作为体育教师,第一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第二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第三体育教师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这样,教师在执行体育教学任务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才能更好发挥体育教师在发展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二)完善体育教学内容,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现行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田径、篮、排、足球和武术等项目,教学内容较单一、枯燥,技术性较强,趣味性不足。为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运动的趣味性、健身性和娱乐性。一方面,开设尽可能多的项目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增强对学生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的教育,结合各项目教学特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另一方面,要把当前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让学生深刻理解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三)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现代的体育教学过程应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利用身心共同参与体育过程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将来担任社会角色所必须具备的体育素质,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目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采取各种措施,优化教学方法,运用丰富多彩、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如在练习中教师通过增大动作难度、运动强度,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在完成各种所能承受的运动中得到磨炼。

(四)加大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力度

体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学校体育对学生的影响,决不仅仅在于课堂,还应有一个课外的广阔天地。课外体育是课内体育的延续,让课内体育和课外体育相互结合,使学生个体在不同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建立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索为主线的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如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主人翁”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四、结束语

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职生不仅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其身体素质、意志品质等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加强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教学研究,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通过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质、更新体育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等途径,可以更好促进体育文化价值渗透,以最大限度发挥体育课文化价值在发展学生素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证券投资分析;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职业技术院校正从规模和数量的发展向规范化和提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课程是育人的方案,它与作为育人过程的教学一起成为达到教育目标、实现教育目的、完成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课程活动体现着人类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因而,课程活动作为先于教学活动的预设育人方案的规划,对于教学的正常运行有先导作用。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对于我国职业技术院校的正确定位、办出特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1 职业技术院校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1.1 课程内容稍显呆板

目前,市场上的教材几乎都是国外投资理论的翻版,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有些理论似乎不太适用,机械、教条地照搬,甚至会误导学生。特别是,我们现有的教材对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国外理论的介绍过于呆板,甚至相互传抄的现象较为严重,而对价格运动本身的研究做得不够,这急需扭转。另外,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快、变化大,许多新事物不能在教材中及时反映出来。

1.2 教学手段有待改进

证券投资分析教学一直沿用的是“粉笔+黑板”的传统模式,但在讲解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时会涉及大量的图表,而且这些图表在黑板上画比较困难或根本不可能,结果造成学生听课效率低,教师讲课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局面。证券投资分析课程讲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但我国大部分院校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

1.3 实习实训环节需要加强

我国目前很多院校金融证券专业的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即使有了金融证券类实验室,部分院校也没将其看作专业教学的正常投入,而是将它主要用于创收。同时由于师资的缺乏,导致了很多院校的证券投资分析教学目前仍然停留在课堂讲授上,实验操作、模拟交易、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严重不足,或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网络教学资源亟待开发。

2 职业技术院校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2.1 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习兴趣

从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图文、音像、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的教学工具,再结合现实的证券市场案例加以讲解,既便于学生理解又能吸引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成为参与其中的一份子。例如,在每节课刚开始,让学生来介绍证券市场最近的行情动态,最新发生的事件以及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再由教师作出点评。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不太成熟的证券市场来说,及时掌握市场的各种讯息很重要,因此每节课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交流,既能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能锻炼其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2.2 改革相关课程设置,完善课程内容

专业基础模块应包括: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投资银行学、证券投资基金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技能模块应包括:证券投资分析、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公司理财、衍生金融工具、证券法律法规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以设为选修课程。同时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考虑,应鼓励证券专业的学生掌握跨专业知识。通过专业辅修模块和第二课堂来扩充知识面辅修的方向,主要包括法学、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市场营销等,使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同时具备法学、财会、信息管理、市场营销的知识结构,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竞争需要。 同时,编写并选用适合我国国情的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材。

2.3 明确实训任务,落实实训成果

实训课程的开展应根据每次需要完成的不同任务及其难易程度由长短不同的课时组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任务目标。根据前文分析的工作任务,基本上是由软件操作、宏观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K线分析、形态分析、常用指标、综合实战任务模块组成。历经四个环节完成一个任务模块,八个任务模块组成一个实训体系,真正落实通过实训来让学生掌握工作技能的目的。此外,还应多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模拟证券投资交易大赛,让学生在赛中学,以赛代训,综合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2.4 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为更好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讨论、模拟炒股及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手段。 案例分析讨论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双向受益的过程,通过互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的作用。模拟炒股教学方法可使学生对证券投资产生切身体会及增强操作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丰富和扩展书本知识。目前部分证券公司网站和专业财经网站都提供网上模拟炒股的程序,可利用这一条件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完全可以将以上理论,结合市场的实际材料,用立体的图表编写出图文并茂的讲义。可见,这一教学方法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5 丰富考核方式,动态考查能力

对于该课程的理论考核,应以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中证券投资分析科目的重点为纲,鼓励学生以证代考,对于那些通过了该科目从业考试的学生可以免于其参加理论考试。另外,课程的实训环节在期末总评中应占有一席之地,要动态地考查学生在实训环节中的综合表现。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为了达到课程应有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正视现存的一些问题,并积极从多个方面加以改进,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尚运生.关于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的思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2] 于志武.开放教育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1,(8)

[3] 沈雪达.对证券投资课程建设的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2,(11)

第3篇

关键词 软式排球 硬式排球 实验研究 教学改革

引 言 排球是我院高职学生体育课中的必修课,近几年由于我院高职学生人数增长较快,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都参差不齐,绝大多数学生在中学就没接触过排球,连基本的传、垫球技术都不会,没有排球基础。初学者在学习时因为技术动作不到位,容易造成红肿和挫伤等问题,这就影响了学生对排球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给硬式排球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排球选项的学生逐年减少。软式排球是一种新兴的运动项目,它球体轻软、手感舒适、飞行速度慢,技术容易掌握,规则宽松,健身性、娱乐性强,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关注和喜爱。因此,利用软、硬式排球结合进行教学给我们探索学校排球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适合在高职院校广泛开展。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学院高职11级两个班的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为实验班(40人),另一个班为对照班(40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知网和万方论文数据库等,查阅了大量有关软式排球的相关文章和资料,为教学实验提供理论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实验教学前对11级高职学生座谈了解情况,并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5份,回收率为95%,发现问题,提出实验教学方案。

1.2.3试验对比法

根据实验设计,实验班采用软、硬式排球结合教学,对照班采用硬式排球教学,两组采用相同的教学时数、教学内容、进度和手段,进行16周32学时的教学实验,最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对比。

1.2.4数理统计法

教学实验中对实验班、对照班相关基本技术、教学比赛效果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取有依据的数据指标。实验教学后,对两班再次进行座谈进行心理对比得出结论。

2统计结果与分析

2.1 对学生喜欢的常见运动项目的调查

表1 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

篮球 软排 足球 乒乓球 羽毛球 硬排 健美操

男生

213人 人数 52 35 40 30 27 21 8

% 24.4 16.4 18.8 14.1 12.7 9.9 3.8

女生

72人 人数 12 22 6 7 11 4 10

% 16.7 30.6 8.3 9.7 15.3 5.6 13.9

合计

285人 人数 64 57 46 37 38 25 18

% 22.5 20 16.1 13 13.3 8.8 6.3

从表1可见,软式排球在学生喜欢的常见运动项目中是学生比较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且最受女生的欢迎,喜欢软排的学生远远超过了喜欢硬排的学生。这是因为,软式排球回合球多,趣味性强,不易受伤,竞争激烈,适合不同水平,不同人群的需要,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而硬式排球对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要求高,并且速度快,球体硬,接球时前臂会疼,传球或击球时手指容易受伤,这就使学生容易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造成课堂上的练习氛围不够,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受到抑制,从而使得硬式排球受到学生们的冷落。

2.2实验教学中实验班、对照班基本技术掌握情况对比

表2 垫球、传球、发球三项基本技术统计表

垫球 传球 发球 综合成绩均分

技评成绩均分 达标率 技评成绩均分 达标率 技评成绩均分 达标率

实验班(40人) 87.6 96% 84.8 95% 77.5 89% 83.3

对照班(40人) 79.7 92% 77.3 90% 73.8 86% 77

差异 7.9 4.0% 7.5 5.0% 3.7 3.0% 6.3

从表2可见,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各项基本技术技评、达标率及综合成绩评定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班明显要好于对照班。因为实验班在软、硬式排球结合教学中,首先用软式排球进行技术动作的学习,完成动作技术定型,然后再进行硬式排球技术动作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对硬式排球的接触学习有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消除了初学者对硬式排球来球的那种恐惧感,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软排球体轻软、速度慢、手感舒适、容易掌控,学生长时间练习也不会有疼痛感,能能保证练习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学习动作的要领上,增强了练习积极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另外,软式排球的垫、传发球技术相对硬式排球来说,对手型、手指、手腕和全身协调用力的要求较低,在学生学习初期,能加快对学习排球基本技术的掌握。

2.3软、硬教学比赛效果的对比分析

在完成了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班分别进行了软式排球和硬式排球的教学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和每球得分制,25分为一局,统计结果如下表。

表3 软、硬式排球教学比赛效果对比表

回合球(平均) 最长时间 比赛时间(平均)

软排组 4.7次/球 30min/球 21.3min/局

硬排组 2.5次/球 18min/球 12.8min/局

差异 2.2次/球 12min/球 8.5min/局

从上表可以看出,软排比赛的回合球次数、每球最长时间和比赛时间明显多于硬排比赛。软排比赛中的比赛气氛、娱乐性和激烈程度都比较理想,而硬排比赛在各方面效果都较差。

3实验班、对照班通过实验教学后的心理对比

实验教学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座谈。实验班普遍认为:软、硬排结合学习动作技术容易掌握,能够达到软排――硬排的自然过渡;软式排球球体软,手感舒适,娱乐性强,练习能够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有成就感,课余时间也喜欢活动。对照班普遍认为:硬排球体太硬,易受伤,不好控制,排球课太枯燥不感兴趣,为了体育课成绩而被动练习,课堂气氛差,课余时间不活动。

可见,针对当前我院学生现状,学生普遍愿意接受排球课中运用软、硬排结合的教学方法,且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更偏向于对软式排球的学习及课余活动的喜爱,所以,体育课中软式排球教学的引入需要向纵深发展。

4结论与建议

4.1经过教学实验研究发现,在排球教学中结合软式排球教学能够对硬式排球教学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得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适合在排球教学中推广,也可在硬式排球教学的前期先安排软式排球的基本技术内容,再进行硬排学习。

4.2软式排球在教学实验中受到同学们的亲睐,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比赛较激烈,学生能踊跃参加,课堂气氛活跃,且学生在课余活动中已与软排结缘。所以,应加大软排教学力度、教学时数、进行专门性选项学习,把软式排球的内容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高职一、二年级的学生实行软式排球选项课教学,使软式排球在校园得到广泛推广。

4.3加强软式排球师资力量的培训,教师要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和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为软式排球的开展做好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排球管理中心 软排介绍(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葛春林 对我国开展软式排球运动的回顾与思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杨薇 论软式排球在学校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及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

第4篇

关键词:军事技术;自主创新;信息化战争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8021202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的发展越来越广泛地受到这些高新科技的影响。在当今世界,如何在日渐激烈的科技竞争中获得自身的优势,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速度以及安全的关键所在。实践表明,军事技术自主创新是占领高新技术制高点,是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1 军事技术自主创新的内涵分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的战略思想,这是对自主创新在国家战略和发展道路层面的释义。此外,自主创新从微观层面来看,其指的是一种科技创新的方式,一般来说,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和内容:一是指原始创新,也就是从基础的原理、理论出发,通过创新而获得的新的科学发现以及发明成果;二是指整合创新,也就是通过对现有的各种技术进行统一整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技术成果;三是吸收创新,也就是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再创新,形成新的科技成果的一种创新方式。这三个方面的含义和内容是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首先,原始创新是提高科学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源动力,大多数科学技术质的飞跃均是来自于原始创新。而整合创新是基于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通过将新老技术、国内外技术的有机融合,以一些有着较强的技术关联性的重大产品或者项目为实施对象,实现对关键技术难题的突破或者技术的变革。最后,吸收创新则是对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进行吸收消化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突破,以迅速地提高本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其是原始创新和整合创新的延伸和发展。

作为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的应用,军事技术的概念涵盖军事活动实践中形成的全部武器装备,以及这些武器装备的研制、设计、操作、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等内容。军事技术的发展,关系到军队的战斗力和国家实力的提高,最终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军事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是否能在科技竞争中获得有利的战略地位,关系到国家的完整和国家的安危。军事技术自主创新,就是通过向世界范围的先进技术进行积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军事技术的原始创新、整合创新和吸收创新的综合创新能力,在军事技术领域取得一定的突破,进而能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军事技术和军事技术创新能力。

我国的军事技术创新要求在独立掌控创新目标的前提下,致力于在相关军事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不断提高军事技术相关设备的技术水平,形成先进、尖端的军事技术设施,不断优化和完善军事技术装备体系,进而提高军事技术装备对军队的保障能力,最终提升我军的战斗力,并且形成军事技术持续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2 军事技术自主创新的意义

第一,军事技术自主创新是相关思想的良好体现。马克思提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被应用于军事目的,那么这些技术将会不受指挥官意志的控制而引起作战方式的改变甚至变革”,“技术决定战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观点的提出,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战争发展的内在规律。我国也提出要围绕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进一步实施科技强军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提升。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现代战争观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军事技术自主创新是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工业的现代化为军事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而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完全依靠国外技术的引进是完全不够的,必须要依靠自主创新来促成我国现代化工业的转型并解决军队现代化发展中的问题,把握良好的发展机遇,有效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形成一条中国特色的工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第三,军事技术自主创新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今世界竞争格局中,科学技术的直接引进面临着较大的限制和困难,工业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核心技术的引进难度日益加大,军事技术的核心技术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军事技术自主创新是当前我国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必须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投入经费对相关的核心技术进行突破,并且探索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的融合互动,掌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主动权。

3 军事技术自主创新的内部措施

3.1 加强军事技术的基础研究,增强科技竞争实力

军事技术的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取得实质性进步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开展军事技术自主创新的源动力。推进军事技术自主创新,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强军事技术的基础研究,对军事技术相关的新思想、新原理、新概念、新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为军事技术的不断变革、提高军事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保障。现阶段,经过我国军事科技人员的长期努力,我国的军事技术基础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整体的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下一步,要再加大对军事技术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国家高新技术研究以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3.2 加强科技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完善科技体制

在军事技术自主创新的实践中,科技型人才是实现军队现代化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新知识的创造和新技术的发明,研制出代表先进科技的武器装备,形成武器装备不断升级换代的良性循环体系。同时,将军用产品和民用产品有机融合,将国防科研与社会科技、资本相结合,实现军事技术相关资源的有效配置,进一步完善军队科技体制,以便军事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国防和军队事业,更好地满足未来信息化战争对军事科技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阵.现代军事技术异化解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第5篇

[关键词] 林业 病虫害防治工作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122-01

1 当前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从现阶段的工作情况来看,一部分林业部门的领导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对于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不够重视,无法清楚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将大量的经费投入到经营方面,而忽略了林业防治工作的开展,种种因素都严重阻碍了林业病虫害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防治体系不够健全

在实际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科学技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普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得不到落实,健全的防治体系尚未建立,这些都对防治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制约[1]。同时,由于投入的防治资金不足,对林区病虫害监测工作不到位,导致林区出现大面积病虫害时无法及时有效地各处解决措施,再加上专业技术人员的缺失,给整个林区带来无法预估的经济损失。

1.3 林区树木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的林业经济活动当中,木材仍占据主体地位,因此为了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林区往往会种植更快速生长的树木,进而导致所种树木的种类单一,而这种树木结构的不合理使得整个林区的生态系统过于单一,造成了树木抗病虫害能力的下降。

1.4 盲目使用农药

不规范使用农药是目前大多数林区存在的问题,在大部分的林区工作人员的固有思想中,农药使用的剂量越大以及范围越广,则可将病虫害彻底清除,然而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这种行为是极不可取的。盲目使用农药不仅仅会增加林区的防治成本,还会提高树木病虫害的耐药性,根本无法彻底根除林区的病虫害。

2 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成效的有效对策

2.1 加大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度与资金投入

在针对林业地区病虫害防治方面,我国还未真正形成一套统一的措施,相关林区管理者对病虫害防治工作明显不够重视,从思想上对林业养护方面认识不足,并且缺乏科学合理的防治手段[2]。因此,要想从源头开始完善森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则需要提高林区管理者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宣传力度,从意识上认识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在资金投入方面,对于国家以及林业部门所设立的防治专项资金要积极进行争取,确保防治资金的流动渠道有所保障;合理敦促地方政府加大对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量,针对病虫害情况严重的地区要进行综合性诊治;积极调用社会舆论与人民群众的力量,采取合理的手段将社会中投入到环保与森林保护的资金用来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

2.2 提高病虫害检测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林区管理者也应积极引用最新的检测技术,更新现有的检测设备与程序,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建立起更加科学的林业检测模式,利用最新的检测模式去精确了解林区树木的健康情况,确保每一颗树木健康成长,有效地抑制住病虫害问题的产生与扩散。

2.3 提高林区病虫害整治技术

要想提高林区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就必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基础,更新并提高现有的病虫害整治技术,再在专业防护人员的操作下,开展病树的清理养护工作。此外,技术人员还应对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处理并解决,坚持贯彻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基本方针,并且在保证病树得到有效整治的基础上,遵循因地制宜的思想,种植更多优良品质的树木去改善整片林区的质量,在实现林区全面绿化的过程中,将病虫害防治工作与林区的生产发展同时进行。此外,林区管理人员对于林区的安全防范要时刻保持警惕性,避免林区病虫害的进一步扩散,采取人工与农药相结合的方式对林区病虫害进行整治,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计划,并要求相关工作人T严格按照计划落实到位,保证病虫害防治技术得到有效地发挥。

2.4 控制病虫害疫情源头

通过大量的现实情况分析,影响林区兴盛与衰落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林区树苗的检疫工作是否到位,这也是我国林区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和防护基本原则[3]。根据现阶段我国制定的林区检疫技术标准来看,林区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并完善以下几点:1)加大林区防疫的宣传力度,提高林区周边局面的生态保护意识,要积极与当地居民产生互动,取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从而共同参与到林区治理的工作当中。2)进入或经过防疫林区的车辆人员要进行严格仔细的排查,并且不仅仅要密切关注新栽种树苗的健康状况,还要避免出现因问题疫苗流入林区而造成大面积减产的情况。3)加大林区防疫的工作力度,定期检测修整城镇周边的绿色植物,进一步增加城镇的绿化面积。以上所述的种种林区病虫害防治方法,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对病虫害疫情源头的控制力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离不开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但从当前我国的林业发展进程来看,对其造成最大影响的是来自于病虫害的威胁,所以,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当下发展我国林区需要做好的首要工作。然而在现阶段我国林区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当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相关从业人员一定对这些问题提高重视,并通过加大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度与资金投入、提高病虫害检测技术、提高林区病虫害整治技术以及控制病虫害疫情源头等方式去做好林区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而推动着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志云.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农技服务,2015,(02):107.

第6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 煤炭企业 持续发展

随着天然气和石油等资源的日益减少,清洁技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煤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提高。按照我国目前煤炭资源在消费和生产结构之中的比重和资源水平,可以明显的看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之内,将煤炭作为核心的能源结构不会改变。相关的数据显示,我国煤炭能源在消费和生产中的比重为百分之七十左右,虽然政府制定稳健的能源政策,但是,在2050年之前,我国的煤炭能源在消费结构之中依然会占有百分之四十的比重,针对上述情况,对煤炭能源的整合和发展成为了能源行业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煤炭行业的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的煤炭行业存在着安全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和资源利用率低的现象,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没有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无法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落实到生产过程中,缺乏对科技的重视,同时,企业对科技的投入不足,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煤炭行业主要使用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在生产和开采煤炭的过程中,没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缺乏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我国煤炭行业的回采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三十五,在一些资源富集地域的矿井之中,回收率只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会产生严重的资源浪费。煤炭企业的能源消耗十分巨大,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资源的使用效率长期在低水平之上。煤炭的使用效率过低,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一些有害气体的排放量超出国家标准,煤炭在使用的过程中直接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上述污染物,有可能造成酸雨的危害,在我国酸雨灾害严重的山西等地区,会造成上亿元的经济损失。同时,会产生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因为我国目前在开采中还存在着技术手段落后的现象,很容易造成塌陷的现象,使水资源大量浪费,在排放废水的过程中也会造成很大的污染,一些开采物在堆放的过程中会产生自燃的现象,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对自然环境产生破坏。在挖掘煤炭过程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我国百万吨煤炭在挖掘的过程中,会产生两人以上的死亡率,虽然我国的相关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十分重视,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死亡率和安全事故发生率依然很高。安全事故的产生原因,除了人为因素之外,还有低下的技术水平,在一些煤炭企业之中,依然使用着落后的开采技术和开采工具。在煤炭科技投入之中,存在着资金不足的现象,我国企业之间的技术投入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的煤炭企业,这种现象更为严重。

二、中国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要实现我国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对可持续发展有明确的认识,在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几个思路。首先,应该使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对目前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利用资源问题进行解决。同时,通过相关的辅助手段,建立完善的发展战略,使煤炭行业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在一些煤炭行业之中,应该重视对资源的循环使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社会、生态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中国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应该在煤炭行业中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对资源的使用效率,国家对相关的标准进行严格的控制,一旦发现回收率和资源使用率不合格的项目应该立刻取消其资格,在源头上对使用率低的问题进行控制。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使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重视科技投入的企业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对资源浪费十分严重的企业应该进行惩罚,在全国范围之中,应该针对煤炭的实际情况,对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行提高,避免民间私自开采的现象。

降低煤炭行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提高对煤炭的精加工和深加工水平,减少进行直接销售的现象,在源头上对环境进行治理,减少酸雨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使用先进的技术,在开采的过程中使用新的设备材料和工艺,减少在生产中产生的地表沉陷和地下水渗漏等问题,在开采的过程中,应该对采矿可能对水资源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行论证,对防治措施、排水量、取水量、开采层位、开采年限、储存量、井田面积和井田位置进行考察,减少开采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数字化的开采系统,将无废开采落实到实处。

煤气层是清洁能源的一种,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因为技术的限制,无法被充分的使用,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煤炭企业应该对煤气层进行研究,使安全生产的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使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最终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炭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完善企业文化,转变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的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实现文化创新,在企业的内部加强技术改革,使一线部门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四、结语

总之,随着天然气和石油等资源的日益减少,清洁技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煤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提高。我国目前的煤炭行业存在着安全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和资源利用率低的现象,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没有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无法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落实到生产过程中,缺乏对科技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罗景一,牛建荚.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某些问题的探讨田[J].中国煤田地质.2006(3)

第7篇

    读了《自然》杂志关于新形势下科学与媒体关系的几则报道,有一些感想。

    首先,科学与媒体本应成为好朋友。6月25日《自然》杂志的社论说得好:科学与媒体都坚信三点——“下结论是需要证据的;证据对所有人都应该是开放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质疑的”。遗憾的是,在实践中,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科技界对媒体是心存戒备的。“防火防盗防记者”这个玩笑说法,至少有两层含义:某些官员怕记者报道自己管辖范围内存在的问题,所以防记者;科技界怕记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歪曲了自己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话(这是常有的事,我本人深有体会),所以防记者。我们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将这种不友好的、甚至是敌对的关系转化为良性、互惠的关系。

    其次,博客在科学传播中的地位不可低估。科学传播的意义无需赘述,科学界与媒体都有义务参与和推进科学传播大业。在过去,不通过大众媒体,公众是难以听见科技人员的声音的。有了博客,对科技感兴趣的公众可以直接阅读科技人员开的博客并与其会话。3月19日《自然》杂志的社论,也提到了博客这一新兴媒体在科学传播方面的潜力。目前,无论在外国还是中国,很多记者都十分关注科学家的博客,一方面,他们试图从中找到值得报道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更新自己的科学知识。本人一向是热衷科学传播的,过去,我的传播渠道无非是报纸杂志,科普讲堂。自从2007年4月在科学网开博以来,才发现这个渠道甚为宽阔。两年多来,我贴出了800多篇博文,它们共获得了148万多次点击,5200多条评论,平均每天的点击量是1800多次,平均每篇博文获得6条评论。

    再次,弥平两种文化的鸿沟,要从源头抓起。为什么本应成为密友的科学家与媒体记者会形同路人?原因之一是,新闻界从业人员多半是文科出身,尽管他们努力去理解科学技术最新进展,往往仍感到力不从心。而理工科背景的从业人员在传播技能方面又有较严重的缺陷。解济之道,是我们的高等院校要加强对科学传播专业人员的培养。2008年6月在瑞典召开了第10届科学技术公共传播国际会议,有关学者在会前、会上进行的调查表明,发达国家有不少大学都设立了专门的科学传播计划,有的设在人文学院,有的设在新闻学院,也有的设在理学院。这些科学传播计划都包含四大块:科学技术的内容、教育学的内容、科学技术论的内容和传播学的内容。我国也有少数机构设立了科学传播计划,如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学传播中心,等等。但是,与社会对科学传播专业人员的强烈需求相比,这样的科学传播教学研究机构还太少太少。

第8篇

关键词:S-T-E-M创新链模型;新科技革命;科学技术产业化;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型

一、 S-T-E-M创新链模型的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然而,科学技术并不能直接等同于生产力,更不会自动转化为经济优势。要有效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优势,就需要对科学技术成果产业化过程的机制进行分析。首先,有必要通过人类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考察这个问题。

1. 历史呈现S-T-E-M创新链。16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共发生了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以牛顿力学为中心的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奠定了近代科学的基础,实现了第一次科学革命;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创立,构建了全新的物理学体系,实现了第二次科学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依托于第一次科学革命,以蒸汽机发明和铁路建设为标志,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催生了大量使用机器的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二次技术革命直接利用了19世纪末电磁学的一系列科学成果,以电气技术和内燃机的使用为标志,将人类社会带入电气时代,催生了大规模生产的第二次产业革命。而第三次技术革命以第二次科学革命为基础,以半导体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标志,将人类社会带入信息时代,催生了第三次产业革命。

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总体历史,可以清晰看到一条科学革命带动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带动工程突破,最终实现科学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发展链条,本文将其命名为S-T-E-M创新链模型。

2. S-T-E-M创新链模型的内涵与特点。S-T-E-M创新链模型中的S是指科学研究(Science Research),主要任务是揭示客观世界的规律,回答客观世界是什么和为什么等问题,凡是发现科学原理和创立科学理论的活动都属于科学研究范畴。科学研究成果不是发明而是发现或者再现,不能申请专利,不受专利保护,一旦公开发表,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使用。T是指技术开发(Technology Development),是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技术开发的主要任务是找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或用更高效和更低成本的方法解决已有问题。技术成果可以申请专利,在专利有效期内,只有权利人可以使用。E是指工程开发(Engineering Development),是人们综合使用各种技术、资源制造出某种物质或实现某项任务的可操作的系统。工程开发的结果是产出某种有形产品或无形服务。M是指市场化活动(Marketing),是将工程开发所产出的产品或者服务提供给客户的系列活动。市场化活动的任务是让工程开发出的产品或服务有市场,从而能够形成一个不断循环发展的产业。自从第一次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而在科学技术驱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技术开发到工程开发、工程开发到市场化三大转化过程。科学技术驱动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存在以下五个特点:

(1)S-T-E-M创新链的三大转化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存在一定时间差。例如,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用了65年,电话用了56年,无线电用了35年,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真空管用了31年,电视机用了12年,集成电路用了2年。可以看出,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周期呈现出越来越短的趋势,但时间差始终存在,而且不是所有科学研究成果都会连续依次完成市场化的转化。

(2)S-T-E-M创新链的三大转化可能在任一环节出现中断。有的科学成果在转化为技术的过程就产生中断,有的技术成果在转化为可制造产品的工程环节出现中断,有的工程成果在市场化过程中出现中断。例如,1998年投入运营的铱星项目,耗资57亿美元,建立了一个由66颗低轨道卫星组成的全球通讯网络,技术先进,可以为海上、极地和偏远地区提供通讯服务,但由于使用成本太高,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而陷入巨额亏损,最后宣告失败。铱星项目失败是由于在创新链的最后一个大转化过程中出现了中断。一些看起来非常美好的技术,如果不能以适当的价格满足客户的需求,没有人愿意买单,最终会中断市场化的进程。

(3)S-T-E-M创新链的三次转化的主体可以分离。虽然将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可以发现科技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遵循S-T-E-M创新链模型。例如,世界核电产业诞生过程中,首先,由爱因斯坦提出E=mc2这一革命性的科学成果,告诉人们物质内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随后,有了浓缩铀等技术,有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有了实验核电站的工程技术,最后,出现了民用的核电产业。事实上,在S-T-E-M创新链的四个环节和三次转化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在不同国家、地区或组织中分别进行。特别是作为科学研究的S环节,可以在任何一个国家进行。在全球化时代,已经实现了科学研究在第一个国家、技术开发在第二个国家、工程开发和生产制造在第三个国家,而市场销售在第四个国家的情况。这种创新链各环节主体可以分x的情况,也提供了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产业创新发展要素的可能性。

(4)并行工程越来越多应用于S-T-E-M创新链的三大转化过程中。在历史上,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从技术开发到工程开发、从工程开发到市场化这三次转化曾经存在较长的时间差,但近几十年,特别是近年来,创新链的三次转化周期越来越短,原因是并行工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创新过程。并行工程的特点是,前一个环节尚未完全结束时,下一个环节就已经开始。例如,当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还没有完全定型的时候,技术开发就开始了,而当技术开发没有完成的时候,用于制造产品的工程开发就开始了,进而,当工程开发还没有完成时,市场化活动就已经开始。并行工程的兴起,极大加快了科学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进程,让更多的科学与技术成果在极短时间内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5)市场因素是S-T-E-M创新链成败的决定性力量。铱星项目失败的教训告诫人们,要使科技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必须深入研究市场的需求,单纯的技术观点往往会导致失败。而科学技术产业化的最高境界是挖掘潜藏于人们内心的需求,甚至创造出新的需求。已知需求如人们的衣、食、住、行需求,是看得见的需求,满足已知需求的市场必然是竞争异常激烈的红海。要创造属于自己的蓝海,就要见人之未见,并系统筹划,占得先机。微软开发出世界上以前并不存在的操作系统,苹果公司开发出超出一般人想象的智能手机等,就是通过科技创新手段挖掘和满足人们新需求的成功典型。

二、 S-T-E-M创新链模型对三个典型经济现象的解释

1. S-T-E-M创新链模型对中国尚非经济强国的解释。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被称为“世界工厂”。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被广泛称为中国经济奇迹。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全球范围来看,源自中国的原创性基础科学成果并不多。多数中国企业首先积极引进与生产相关的工程系统(Engineering),结合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优势,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行销全世界。目前,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最主要的原因是在S-T-E-M创新链中,在原创性科学研究(S)和源^性技术创新(T)方面,在多数领域中国尚未处于引领世界的水平。由于中国在S-T-E-M创新链中主要处于工程开发和市场化的后端环节,导致中国企业多数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而处于创新链前段附加值高的环节基本为发达国家的大公司所占据,中国企业辛苦但不赚钱。一个国家的产业在全球创新链中所处的位置直接决定这个国家的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世界经济强国无一例外在创新链中占据前端环节,在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和源头性技术创新方面拥有雄厚实力,从而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高端位置。

2. S-T-E-M创新链模型对深圳经济奇迹的解释。深圳从沿海的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用了不到四十年时间,被称为深圳经济奇迹。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一般规律去分析,似乎很难解释这一现象。如果用S-T-E-M创新链模型,则可以更为合理地解释深圳经济奇迹。深圳在创新链四个环节中,在科学研究(S)方面并不占有优势。与北京、上海等拥有众多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城市相比,深圳的科学研究力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深圳在技术开发和工程开发方面力度非常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最能代表技术开发和工程开发水平的指标――发明专利授权量来看,2015年,深圳取得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共16 956件,高居全国各城市的首位。从企业角度看,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15年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名单中,五家为深圳企业,其中,中兴通讯、华为、华星光电、腾讯和比亚迪分别占据了第二、三、六、九和十位。主要是企业而不是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专利是深圳的显著特点,这个特点保证了技术开发主体和技术产业化主体的统一,使深圳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市场化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变得顺畅和高效。

3. S-T-E-M创新链模型对“陕西现象”的解释。陕西西安拥有63所高等院校,包括8所211高校和3所985高校,在全国名列前茅;同时,西安还拥有数百家科研院所,综合科研实力长期排名全国第三。2015年,西安发明专利授权量为5 992件,居全国城市第8位。如果简单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去推论,在以GDP为主要经济指标的经济实力排名上,西安也应该名列前茅,但事实是,西安的GDP排名连续多年处在全国城市20名以后。这种科研实力与经济实力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陕西现象”。

用S-T-E-M创新链模型去分析“陕西现象”,就会发现由于受体制机制的影响,西安的科技力量与市场力量处于分割状态,限制了从技术开发到工程开发和从工程开发到市场化的转化。与深圳的专利成果主要来自企业不同,西安的专利多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这就导致了技术成果向市场化转化过程中,转化的主体在组织上、空间上和时间上出现了分离和中断。事实上,西安的许多技术开发成果在外地实现了市场化转化,这样就没有发挥本地科技成果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

三、 S-T-E-M创新链模型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应用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科技创新将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驱动主要在国家、城市和企业三个层面进行,因此,基于S-T-E-M创新链的策略应在三个层面展开。

1. 国家层面应实施创新链重心前移战略。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历史显示,产业革命以来的世界经济强国都是技术强国,也是科学强国。当今的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就是这样。这些国家不仅有发达的产业,有发达的技术,也有将技术转化成为工程,从而制造出产品的能力,同时,这些发达国家也都有强大的科学研究能力,以衡量科学成就最有代表性的诺贝尔奖获奖情况看,美、德、英、法、日等国占据了绝对优势。就是以小而强著称的以色列,也表现出强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实力。

中国要从经济大国发展成经济强国,就必须在S-T-E-M创新链中将重点前移,加强科学研究(S)和技术开发(T)两个环节,特别是要加强突破性的原创科学研究和源头技术开发。只有取得原创性的科学成果和源头性的技术成果,中国各类产业才能够在国际上取得引领性的地位。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创新规划,规划了重点突破的科学研究领域和技术开发领域。从国家战略部署上,我们还可以看出,国家密切了从科学研究(S)到技术开发(T),到工程开发(E)和市场化(M)四个环节的衔接。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在量子理论研究和量子技术开发应用方面部署了完整的科技产业化创新链,在这个领域走在了世界的领先位置。在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基础和科技发展水平的进一步增强,我国应在更多领域开展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源头性的技术创新,以实现建成科技创新强国和经济强国的目标。

2. 城市层面应围绕创新链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城市是区域创新的中心,作为中观层次的创新体系,上承国家创新战略,下接企业创新业务。作为城市政府,要激发本地的创新活力,就需要围绕S-T-E-M创新链,营造创新生态系统。例如,深圳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致力于全面打造综合创新生态系统。第一、支持企业建设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第二、在移动互联网、机器人、基因、北斗卫星导航等领域建立了45个“产学研资联盟”和10个“专利联盟”,推进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第三、大力培育风险投资机构,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通过围绕创新链打造创新生态系统,深圳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最有科技创新活力的城市,而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深圳最明显的城市特征。

3. 企业层面应升级创新层次再造竞争优势。改革开放以后,一大批中国企业充分利用中国拥有的庞大市场优势,走“贸工技”(M-E-T模式)的发展路子,从销售国外企业的产品起步,逐步到自己生产产品,再到掌握核心技术,最终发展成为世界著名企业。例如,联想创立之初主要销售IBM等公司的电脑产品,而华为起步于销售境外的电话程控交换机。联想和华为刚创立时从事的是市场(Marketing)工作,在逐步掌握了生产工程技术(Engineering)后做出了自己的产品,最后有了自主研发的技术(Technology)。“贸工技”是处于追赶期的中国企业的一种非常明智和有效的发展模式。但当一个企业已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前方已经没有领跑者的时候,就必须转变发展模式,以S-T-E-M创新链模型为基础,从源头上开展基础理论创新和源头性技术创新,以实现对行业的引领。

华为目前已经实施了基于S-T-E-M创新链模型的升级创新层次的战略,在全球成立了几十个研发中心,不仅研发与现有产品相关的技术和工程手段,而且对科学领域内的一些基础前沿课题进行研究。华为开始致力于通过基础理论的突破带动技术的突破,进而实现工程的突破和新市场的开拓。华为采取的升级创新层次的战略,也应该成为许多业已在全球市场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中国企业所采取的创新战略。

四、 结论

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新旧经济动能的转换,从世界经济大国转变为世界经济强国,必须从国家、城市和企业三个层面实施新的创新策略。在国家层面,必须在S-T-E-M创新的四个环节中,将重心前移到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和源头性的技术创新两个前端环节上;在城市层面,要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为导向,围绕S-T-E-M创新链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在企业层面,应该基于S-T-E-M创新链模型,转换企业发展动力,通过升级创新层次再造市场竞争新优势。

参考文献:

[1] 何传启.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 王士舫,董自励.科技技术简史(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 史锦梅.高科技就一定能带来效益吗?――铱星破产案的启示[J].企业研究,2003,(3).

[4] 中国科学院.2016科学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5] 中国科学院.2016高技术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6] [美]亚力克・罗斯.新一轮产业革命――科技革命如何改变商业世界[M].浮木译社,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

[7] [德]乌尔里希・森德勒.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M].邓敏,李现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8] [德]克劳斯・施瓦布.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 [M].李菁,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

第9篇

[关键词] 创新精神 教学结论 教学过程 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

我国学校智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发展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新精神,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一大分支,在物理学研究中形成的基本概念、理论、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极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由此可见,创新精神的培养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更是不可缺少的。为此,在这次新课程改革中,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终生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从教学角度讲,传统物理教学重视教学结论,所谓教学结论指教学所要达到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而新课程物理教学则突出教学过程的地位,所谓教学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讨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的物理研究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物理规律的背诵,现成的物理结论、论证、说明、讲解从源头上剥离了物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毋庸置疑,做为教学目的之一的结论相当重要,但是,如果不经学生一系列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念的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识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物理理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理解和应用。更重要的是没有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物理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

第10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从1998年开始组织实施。973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共安全和科技发展中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在世界科学发展的前沿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为未来高新技术的形成提供源头创新,提升我国基础研究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的实施,调动了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家服务于国家目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强强联合,实现了优势集成,解决了大批关键科学问题,充分体现了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同时,973计划在凝聚培养优秀中青年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造就基础研究骨干团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973计划还凝聚了大批海外归国的优秀研究人员,大大提升了973计划的研究水平。经过十年的发展完善,973计划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组织实施和管理模式。

973计划在重大疾病防治及创新药物研究、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节能减排、气候变化预测等战略需求领域取得一批重要创新成果,一些成果已经体现出重大应用价值。

(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自2006年启动实施以来,在科技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实施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我国加强原始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对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占据未来科学技术制高点有重要意义。部分科学家评价认为,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作为面向前沿科学领域发展的关键行动计划,与面向产品、装置与系统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共同成为我国骨干科技资源经纬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5年来,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共批准156个重大项目立项,共安排经费30多亿元,在蛋白质结构、量子通讯、纳米材料和干细胞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三)国际热核实验堆(简称ITER)计划

国际热核实验堆(简称ITER)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合作承担ITER 计划的七个成员是欧盟、中国、韩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和美国,包括了全世界主要的科技发达国家,覆盖的人口接近全球一半。ITER 计划的实施结果将决定人类能否迅速地、大规模使用聚变能,从而将可能影响人类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的进程。

2007 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中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专项” (以下简称ITER 计划专项)。该专项是具有明确国家目标、针对国家热核聚变的科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全局性和带动性的研究发展计划,旨在解决国家战略能源需求中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以及对人类认识世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的聚变及相关科学前沿问题,提升我国热核聚变研究自主创新能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为未来高新技术的形成提供源头创新。

我国参加ITER 计划,充分显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愿意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致力于核聚变能源开发事业。

(四)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从1984年开始组织实施,是我国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基础研究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近年来国家重点实验室得到了快速发展,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20个,固定人员1万余人,仪器设备总值80多亿元。在统筹部署、适度新建、定期评估、择优支持、动态管理等创新制度的推动下,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我国组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在科学前沿探索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问题方面均做出了突出贡献。

(五)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国家科学研究实验基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地球科学、生态与资源科学、宏观生物学和农林科学等学科发展必须依赖的基本研究手段和试验基地。建国以来,围绕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目标,中国科学院、农业部等部门和有关高校相继建立了若干长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立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等观测研究网络。自1999年起,在部门建设的基础上,科技部根据国家需求,整合资源,择优支持建设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目前,科技部已在生态环境、特殊环境和大气本底、材料腐蚀、地球物理等4个领域建设了105个国家野外站。

(六)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第11篇

关键词:信息科学技术;智能科学技术;现代化;人才培养

无论人们是否已经清醒地意识到,理论分析与社会实践都已清楚表明,信息化走向智能化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就是为什么当今社会如此频繁地出现各种各样的“智能”前缀: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城市、智能农业、智能建筑、智能仪器、智能计算、智能控制、智能机器人、智能通信、智能服务、智能防务、智能互联网、智能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等。

那么,什么是信息化?什么是智能化?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信息化的基本任务,是利用信息技术向社会提供便捷的信息共享服务,智能化的基本任务,是在此基础上利用智能技术,向社会提供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服务方式、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智能化是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毫无疑问,能否根据社会

的实际需求,不失时机地推进智能化,将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

高等学校应当建设和发展什么样的学科和专业,需要考虑众多因素,但最重要的是社会需求。笔者旨在阐明,尽管我国当前面临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但是其中最具本质意义和关键地位的社会需求是信息化必须走向智能化。这是振兴民族大业、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异常变化、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为此,大力发展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努力建设研究生学科,精心培养各层次智能科学技术人才大军,就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

1信息化与智能化:基本内涵及相互关系

简要地说,信息化,就是在人类活动的各个可能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人类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过程;而智能化,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人类活动的各个可能领域充分利用智能技术来提高人类活动的质量、效率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可见,为了准确理解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含义,需要了解“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差别。为此,我们有必要考察一下人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可以抽象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一典型活动的抽象模型[1],如图1所示。

该模型的含义是:为了处理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人们必须首先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获取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并通过传导神经系统把获得的信息传到思维器官,在这里使用古旧皮层对这些信息进行预处理,使信息更加便于利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新皮层把信息转换为知识,并进而转换为解决问题的智能策略,再通过传导神经系统把智能策略传到效应器官,后者把智能策略转换为智能行为,作用于面对的问题,使问题的状态转变为期望的目标状态。这就是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回合。

之所以说是一个基本回合,是因为获得的信息可能不够充分,导致生成的知识不够完善,制定的策略不够合理。因此,当把这样产生的智能行为作用于问题时,问题的状态不一定能够完全转变到预期的目标状态。这时,就要把偏离目标状态的“误差”作为新的信息,经由感觉器官反馈到思维器官,通过学习来修正和优化策略,以期更好地接近目标。通常,这种“反馈―学习―优化―控制”的过程可能要进行多次,逐次逼近预期目标。也就是说,人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反馈、学习和优化的过程。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从功能性质上看,图1所示的人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包含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又相辅相成的两个相继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1) 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和它的技术延长物传感系统、传递信息的传导神经系统和它的技术延长物通信系统以及处理信息的大脑古旧皮层和它的技术延长物计算系统,都是直接与“信息”打交道的器官和技术系统。

2) 生成知识和制定智能策略的大脑新皮层和它的技术延长物人工智能系统、其后传递智能策略的传导神经和它的技术延长物通信系统以及执行智能策略的效应器官和它的技术延长物控制系统则是与“知识和智能策略”打交道的器官和技术系统。

既然过程1)是与信息打交道的过程,因而就称为“信息过程”;而过程2)是与知识和智能策略打交道的过程,因而就称为“知识与智能过程”,后者也可以更简洁地称为“智能过程”。不过,“生成知识”的过程也可以看做是“理解信息”的过程,“制定策略”的过程则可以看做是“再生策略信息”的过程(策略可以看做是人类大脑再生出来的一种指示“如何解决问题”的高级信息),而“传递和执行策略”的过程也可以看做是“传递和执行策略信息”的过程。因此,在这种意义之下,过程2)也可以称为“信息过程”。为了体现这两个信息过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过程1)可以称为“基本信息过程”,过程2)则可以称为“高级信息过程”。于是,技术范畴的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技术就可以称为“基本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就称为“高级信息技术”。

这样,人们就可以更确切地说,信息化,就是在人类活动的各个可能领域充分利用传感、通信和计算这类“基本信息技术”,来提高人类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过程;而智能化,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充分利用智能和控制这类“高级信息技术”,来提高人类活动的质量、效率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颇为有趣的是,在图1所示的模型中,如果只考虑通信系统的功能,这当然就是“电信网络(和电视网络)”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如果把计算系统的功能增加进来,它就演变成了“互联网”的模型;进一步,如果再把传感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功能也增加进来,它就演变成了当前人们正在热切关注的“物联网”模型。而如果再加上智能系统的功能,它就会演变成为“智能信息网络”的模型。

显而易见,物联网和智能信息网络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智能”。也可以说,智能信息网络就是智能化了的物联网。当然,目前的物联网还处在发展的起始阶段,它的基本形态还只是互联网与传感系统的结合,连控制系统的作用也还远远没有充分考虑,更不要说是智能信息网络了。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当前阶段的“信息化”,主要只利用了通信技术和计算技术,还没有完全利用到全部的“基本信息技术”。只是到了最近,人们开始关注“物联网”的时候,才把传感技术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技术联系起来。

所以,基于通信技术和计算技术的“信息化”的主要作用,是利用通信的传递能力和计算技术的处理能力,为社会提供便捷的信息共享服务,使社会的各种供需关系得到及时的沟通。人们在获得这些供需信息后,就可以调整自己的产品方向和生产计划,提高社会整体的运行效率。但是,产品方向和生产计划的调整都需要通过人类管理者和劳动者自己的实践来实现,基本信息技术本身对此无能为力。

原因很显然,信息所表现的是事物的现象,只告诉“是什么(What)”;知识所反映的则是事物的本质,可以告诉“为什么(Why)”;智能所体现的才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可以告诉“怎样做(How)”。仅仅利用通信和计算技术的“信息化”工具,不能直接改变生产过程本身,因此就只有依靠人类工作者自己来实际调整产品方向和生产规模。

发展到“物联网”阶段以后,网络中的信息比互联网的信息更丰富了,因为在原有的“人类输入的信息”基础上,增加了不计其数的“物”的信息。不过,如果物联网没有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的支持,它的功能仍然还是“信息共享”,只不过信息的来源更加丰富了而已。

然而,采用智能技术之后,由于生产工具自身具有相应的知识和智能,它就不仅可以根据供需信息自主调整产品方向和生产计划,还可以自主地改善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新的产品品种,来适应社会需求,甚至可以预测社会需求的走向,创造全新的产品,引领社会的需求。

马克思曾经预言,随着大工业的充分发展,劳动者不再是生产流程的一个环节,而是站在生产流程的旁边,对生产流程进行监督和管理。我们知道,农业时代的人力工具和工业时代的动力工具都不可能实现马克思所预见的社会生产方式,基于通信与计算技术的信息化工具和没有智能技术的物联网工具也不可能实现马克思所预见的社会生产方式。这是因为,农业时代的生产工具(人力工具)、工业时代的生产工具(动力工具)以及信息化阶段的生产工具(基本信息技术工具)不具备智能,劳动者不得不成为“生产流程的一个环节”,只有智能化的生产工具,才有可能使劳动者“不再成为生产流程的一个环节”,从而能够“站在生产流程的旁边对生产流程进行管理和监督”,使马克思预言的社会生产方式变为真正的现实[2]。

可见,智能化的生产工具可以使社会生产方式得到根本的改变:由被动跟踪的生产变为主动引领的生产,由人力承担的生产变为机器自主的生产,使劳动者可以站在生产流程的旁边,对生产流程进行管理和监督。这就是“由工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转变到了智能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显然,这种转变将使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得到质的提高。

这就是信息化、智能化以及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2信息化走向智能化:社会需求与历史必然

信息化必须走向智能化,这是人类社会追求进步的内在和固有要求。反之,如果信息化不能适时地走向智能化,社会的进步就会延缓甚至停顿下来。

根据“科学技术拟人律”的启示[3],信息化走向智能化这种内在和固有的要求可以从人类自身的进化过程中得到直接启发。

考察人类进化的历史就知道,当人类的感觉器官、传导神经系统、人脑古旧皮层系统和效应器官的功能发展起来之后,人脑新皮层功能的强化就成了人类整体能力进化的焦点;可以看出,只有完成了新皮层功能的强化,人类才进化成了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人类。反之,如果没有新皮层功能的强化,人类的进化就可能依旧停留在“猿猴”阶段,不能成为真正的现代人类。

与此相应,当今时代,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都获得了长足进步。因此,智能技术的强化就成了整个技术能力进步的焦点。同样,只有当智能技术发展起来,人类的智力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扩展。反之,如果智能技术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就会停留在“信息共享”这个初级的发展阶段。

因此,为了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为了不断改善人们生存的条件,信息化必须走向智能化。只有这样,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才能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全面支持,人类的充分解放才能成为现实。

事实上,人们可以举出无数的事例来说明信息化为什么必须走向智能化,以及如果信息化不走向智能化就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原因。不过,限于篇幅,这里只能择要略述一二。

1) 例1:物联网研究与应用。

如上所述,目前人们所研究的物联网,其实只是增加了传感器的互联网而已,不要说还没有考虑智能技术的作用,就连控制技术的因素也考虑得很不充分。可是,没有智能技术的物联网又有什么意义呢?一般来说,智能技术在物联网中至少有如下几个重要作用:第一,不同传感器获得的信息之间的智能融合;第二,把这样得到的形式化信息转换为“能够显示内容和价值因素”的信息(称为“全信息”);第三,从这些信息中提炼相应的知识;第四,以这些知识为基础,在目标的引导下生成解决问题的智能策略。

试想,如果得不到“正确融合起来的信息”,也得不到能够显示内容和价值因素的“全信息”,得不到相应的“知识”,也得不到解决问题的“智能策略”。一句话,如果没有智能技术的支持,这样的网联网能够发挥多大作用呢?

可见,物联网的研究与应用必须由“基本信息技术”的层次进入到“智能技术”(高级信息技术)的层次。舍此,不可能解决问题。

2) 例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是“转变社会生产方式”,其中一个最受关注的问题是“节能减排”,即节约能源消耗和减少废弃物排放。考察当前的社会生产,主流的生产方式是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产物。工业时代生产系统设计的通用理念是“按照最恶劣条件下的资源需求来提供高倍资源备份,以保证在任何条件下生产系统的连续运转”。正是基于这个理念,导致了所有工业生产系统的“资源高投入”:材料的高投入、能源的高投入、人力的高投入、资金的高投入。“高投入”则导致“高排放”和“高污染”。所以,“三高”是工业时代生产方式固有的本质特征。

怎样才能转变以“三高”为本质特征的工业时代生产方式呢?

肯定的回答是:仅仅运用信息技术不足以解决问题,必须在此基础上运用智能技术,也就是“高级信息技术”(即图1所示的全部技术)才能达到目的。

道理很明显,要想真正转变以“三高”为特征的工业时代生产方式,必须从这种生产方式的初始源头――设计理念――进行彻底变革。这就是用“智能设计”的理念取代原有的“以高投入保障可靠生产”的设计理念。只有设计理念革新了,才能从源头上消除“三高”,达到节能减排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

智能设计的理念是:通过智能技术的“自主学习与自主优化”策略,使生产系统的资源投入和产品产出实现动态的优化配置,从而消除“高倍资源备份”。可见,没有智能技术的应用,就不可能从源头上转变以“三高”为特征的工业时代生产方式。

总之,只有智能技术的普遍应用(即“智能化”),才能使“物联网”走向智能化,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智能技术的普遍应用,才能使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社会生产方式得到根本转变;同样,也只有智能技术的普遍应用,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社会文明、大众民生和国家安全获得蓬勃的发展,朝着21世纪意义下的现代化目标不断前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物联网的智能化也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好,应对全球气候异常变化也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国家安全也好,种种迹象都表明,“审时度势,把信息化推向智能化”已经是摆在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面前的紧迫任务。

3智能化人才大军:特有的素质

为了推进智能化,需要在各个领域大力发展和普遍应用智能科学技术。但是,人是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发展和应用智能科学技术,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训练有素的智能科学技术人才大军。

所谓“规模宏大”,主要是指智能科学技术人才大军在数量上要能适应国民经济、社会文明、大众民生、国家安全智能化的规模要求。智能无处不需,智能化是全社会的需要,不是个别领域、个别部门和个别地区的需求。因此,规模必然相当宏大。

所谓“结构合理”,主要是指培养这支人才大军的教育系统应当具有博士、硕士、学士的合理层次结构。智能科学技术是新兴的、快速发展的,而且体现了当代最先进、最复杂、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没有这样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才大军,就不可能适应智能化的需求。

所谓“训练有素”,主要是指国家应当设置面向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和专业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专门体系,按照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行系统培养与训练,而不宜由其他学科的培养体系来代行兼顾。

图1的模型表明,在学科关系上,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前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相衔接,后端则通过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和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相沟通。其中,计算机学科定位于“信息处理”;它输出的是经过处理便于应用的信息,正好提供给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支持“生成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策略”;后者通过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策略传递”功能传递给控制科学与工程,支持“策略执行”。可见,它们的功能定位分别是“信息处理”、“知识生成与策略制定”、“策略传递”和“策略执行”,它们各就各位,各司其职,互相衔接,互相合作,形成和谐的流程,但不能互相取代。

那么,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大军应当具备怎样的整体素质呢?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可能细致地展开讨论。考虑到我国目前已经有众多学校制订了详尽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人才培养计划,这里将着重指出:除了其他科学技术学科人才必须具备的共性素质之外,智能科学技术学科人才大军应具备的特殊素质。

3.1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特殊知识结构

众所周知,智能是由信息资源加工出来的最高级产物。因此,智能科学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核心、前沿和制高点,智能也是人类一切能力的最高级体现。因此,智能科学技术也是生命科学技术最为精彩的篇章。因此,智能科学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与生命科学技术两者的交叉学科,应当按照这样的学科性质设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基于这样的特点,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应当形成如下最基本的连贯的标志性核心知识体系。

第一学期,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人文基础)。

第二学期,智能科学史与科学方法论(人文基础)。

第三学期,脑与认知科学基础(专业基础)。

第四学期,智能数学(数理逻辑与模糊逻辑)(专业基础)。

第五学期,机器智能通论(核心课程)。

第六学期,机器学习(核心课程)。

第七学期,智能机器人(应用基础)。

第一学期必须开设“导论”。这是因为新生刚从中学走进大学,需要通过“导论”引导学生快速了解什么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为什么要学习它,它的发展前景是什么,它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意义是什么,它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什么,它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是什么,怎样才能学好智能科学与技术(包括大学与中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有何异同)。

第二学期必须开设“方法论”。这是因为新的正确的方法论对于理解和发展智能科学与技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传统科学方法论会妨碍学生理解和把握智能科学与技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论的教育必须走在前头。

第三学期必须开设“脑与认知科学基础”。这是因为人工智能的最佳原型就是大脑结构及其支持的认知能力。没有这个基础,我们培养的人才大军就会基础浅薄,缺乏创新的功力,他们在智能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道路上就走不远。所以,要在二年级一开始就学好这个基础。

第四学期必须开设“智能数学”。学生要着重学好集合论、数理逻辑、模糊逻辑和算法理论,这是智能科学与技术对数学知识的特殊需要,也是学习后续课程必须具备的数学基础。必须在第四学期完成这个准备。

第五学期必须开设“机器智能”。这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考虑到历史上“人工智能”与“计算智能”和“行为智能”长期处于鼎足三分的状态,而事实上,只有它们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覆盖基本的智能技术,因此需要设置统一阐述这个“三位一体”的新的课程,称之为“机器智能”。

第六学期必须开设“机器学习”。这是因为上述三种智能技术的共同要害都是“学习”,因此有必要开设“机器学习”来深化智能的核心技术。

第七学期应当开设“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智能机器人是智能技术实际应用的最典型和最普遍形态,应当让学生在进入毕业设计之前对智能机器人做“解剖麻雀”式的学习和掌握。

其他课程的设置可以、也完全应该结合各个学校的特点自行选择。

还要强调的是,整个培养过程要努力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已有进展与存在问题相依托、启发式和教学双方互动等原则,使学生不仅高度热爱本专业,而且具备很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2智能科学技术学科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同样,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指出:鉴于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内涵非常丰富,应用又无处不在,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一级学科不宜按照应用领域设置二级学科。分析表明,按照学科的层次结构设置如下三个二级学科比较适宜。

1) 智能理论。

2) 智能技术。

3) 智能应用。

当然,这些二级学科名称的具体表述方法还有待继续论证和优化。

4结语

今天,无数的事实(智能A、智能B……智能Z)告诉我们,社会对于“智能”的需求已经不止是母腹中躁动的婴儿,也已经不止是大海平面上依稀可见的航船桅杆,而是已如初升的太阳普照大地,如大潮的奔涌席卷四方。

面对时代的召唤和社会的需求,高等学校的教育和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推进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科的建设,为我国和世界智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华夏学人的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钟义信. 机器知行学原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

[2] 钟义信. 社会动力学与信息化理论[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114-115.

[3] 钟义信. 信息科学原理[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6.

Great Call of the Time for Talents Troop of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ONG Yixin

(Department of Intellgence Scienc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第12篇

关键词:测控;网络;太阳能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也随之迅速发展,人类已经逐渐进人信息社会,各种高新技术也愈来愈多地融合渗入到测量领域和仪器仪表行业。作为测量领域惟一的本科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信息科学技术学科领域的重要分支,是研究信息的获取和预处理,以及对相关要素进行控制的理论与技术。

二、测控技术的专业介绍以及发展趋势

(一)专业介绍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知识面非常的广,涉及测量与测控技术、仪器仪表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系统与网络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测控技术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的测控尝试都是来自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对时间的测控要求使人类有了日晷这一原始的时钟,对空间的测控要求使人类有了点线面的认识。现代社会对测控的要求当然不会停留在这些初级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测控技术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本专业以光、机、电、计算机一体化为特色,培养具有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知识面宽、基础理论扎实、计算机和外语能力强,可从事计算机应用、电子信息、智能仪器、虚拟仪器、测量与控制等多领域的产品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经营管理人才。同时因为他们专业知识面宽广,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广泛的发展空间,也可从事计量、测试、控制工程、智能仪器仪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等高新技术领域的设计、制造、开发和应用等工作,转行比较容易。

(二)发展趋势

1.教育发展状况

科学史上重大的发现往往是由于新的测量技术的发明而获得。在信息科技时代,测控技术与仪表是实现信息获取、存储、处理的必备工具,也是揭示物质运动的必备工具。在现代化建设中,由于仪器仪表对生产工艺和产品的质量的具有的监测作用,人们在技术上对它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

测控技术与仪表是适用于各类不同专业的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如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检测技术及仪表、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计算机过程控制等等。在当今的大学理工科类院校中,几乎都已开设了此专业。由于该专业在国内设立较早,因此现已处于成熟的阶段。

测控技术与仪表可以说是一门边缘学科,它和自动控制、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以及计算机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正是由于测控技术与仪表专业的这种联系,对于该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其就业可以选择的方向十分广泛,既可以进入生产工程自动化企业从事自动控制、自动化检测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在科研单位进行仪器仪表的开发和设计,同时还可以在工程检测领域、计算机应用领域找到适合本专业个人发展的空间。

2.分布式测控系统

分布式测控系统其核心思想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即管理与控制相分离,上位机用于集中监视管理功能,若干台下位机分散到现场实现分布式测量与控制,上、下位机之间用控制网络互联以实现互相之间的信息传递。因此,分布式测控系统有力的弥补了集中式数字测控系统对控制器处理能力和可靠性要求高的缺陷。

3.基于交换式连接工业以太网及分布式、测量控制管理一体化的测控系统

以太网的工业控制优越性和可能性主要表现为:足够带宽并且进行交互式互连从而保证测控系统得实时性,采用TCP从而获得通信协议的开放性、易与Internet集成从而更有利于建立测量控制管理一体化的测控系统,有成熟的以太控制网络软件及成本低廉等。

三、测控技术发展前景与发展新阶段――网络化

目前测控系统中迅猛发展的现场总线,它的通信模型和OSI模型对应,将现场的智能仪表和装置作为节点,通过网络将节点连同控制室内的仪器仪表和控制装置联成有机的测控系统。测控网络的功能将远远大于系统中各独立个体功能的总和。结果是测控系统的功能显著增强,应用领域及范围明显扩大。1999年2月,JiNI软件技术问世。Jini软件技术旨在使各种电器设备、测量仪器及采用JAVA芯片的各种装置能连接上网,Jini软件连同以Java语言编写的简单程序,可使联网的任何仪器设备实现其自身功能的同时,还能为其他仪器设备加以利用。网络技术的出现,正在并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具体到计量测试、测控技术及仪器仪表领域,微机化仪器的联网,高档测量仪器设备以及测量信息的地区性、全国性乃至全球性资源共享,各等级计量标准跨地域实施直接的数字化溯源比对,远程数据采集与测控,远程设备故障诊断,电、水、燃气、热能等的自动抄表,都是网络技术进步并全面介入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必然结果。

测控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而产生的,在测控技术中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开发研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代测控技术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技术之一。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入不但使现代测控技术在各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加快了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随着其在国防、工业、农业等领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的扩大,它将为提高生产效率、改进技术水平做出巨大的贡献。测控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实际情况为例,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监测。

参考文献:

[1]静.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

[2]田国庆,王志毅,沈智广.网络测控技术在太阳能热水装置中的应用能源工程,2007(第2期)

第13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信息技术 联用分析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改善人居生活水平的关键因素,而如今各类爆炸式的科技应用更是在众多行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作为信息化技术的基础单元――计算机技术,它的单项作用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当今的科技需求,所以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合理联用便成为了未来信息化时展的必要举措。

1 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

因为现如今的计算机普及率已经趋于平常化,加之计算机技术较为简洁明了且与信息化技术也有些许的互通之处,所以使得很多人将二者归类为一种技术,其实这种以点概面的理解方式是不科学的。究其原因是因为计算机是信息化技术得以实现的基础单元。而信息技术的实际含义则是指一类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处理及传递等一系列系统性的工作的总称,从这种含义上的总结就可以明显的看出信息技术所包含的技术很多样化。而人们日常所接触到的计算机也只不过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计算机技术的概念及核心功能

2.1 计算机技术的概念

计算机可谓当今时代最为伟大的发明,而他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其在网络化上的运用,而对于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技术,网络技术一般是指:利用各类具备接收传送能力的通信线路将一个区域内的所有独立计算机连接整合,再通过计算机的共享联用手段实现所有计算机之间数据资料的共享与传递的一类共享技术。简而言之,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就是利用了计算机的快捷高效与通信技术的广泛简洁等优势来实现自身的共享存储功能,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众。

2.2 计算机技术的核心功能

在我国,虽然计算机的普及较发达国家相对较晚,但随着近几年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我国也已基本达到了普及运用,从最初的科学计算发展到之后的数据统计运用,一直到现在的网络化共享,计算技术在其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更加快捷,更加高效也已成为计算机未来发展的趋势,在现如今的计算机技术领域,最为普及的功能依旧是数据处理和网络运用。

2.2.1数据处理

作为计算机设计之初的核心功能,现如今的数据处理技术已经从最初的收集传送发展到了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化选择,这就使得数据处理的精准性变得更加高效。不论使用者将何种晦涩难懂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其对应的编制程序都会将数据转换为对应的代码,这样便可轻松的实现数据处理的全程操作,使处理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效率。此外,当今数据处理在其应用的领域也是十分广泛的,不论个人还是企业组织,都可以高效的满足使用者的一切需求。

2.2.2网络运用

作为现今计算机最为重要的一项功能,在网络技术数据传输与资源共享上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在一些大型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转中更是起着关键性作用,网络化为企业带来的便捷高效不言而喻,而企业的网络化转型与建立也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水平的高低甚至也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砝码,在未来,数据的互传与资源的高效共享将是所有企业为了生存而共同努力的方向,而互联网技术在我国新兴产业中起到的影响力也将越来越大。

3 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用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为众多用户企业提供极大的方便。而信息技术一般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等内容。在过去,这些科学技术还都是单纯的承担独立运行的任务,而其所能完成的事物也就比较单一,而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方式的变革,许多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中所包含得内容往往涉及多个学术领域,这就使得以往那种单一的处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科技的需求,因此,只有将单一的处理方式进行系统的整合管理,才可以解决那些复杂的问题,信息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合并联用也就应运而生。

3.1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联用

通信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无线通信技术与有线通信技术。有限通信技术是过去信息传输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无线传输技术的崛起则以其广泛便捷的特点完全取代了有线传输,而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联用则为数据的高效传输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同时这两种技术的完美合并也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大大加强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最大限度的保障了使用者的隐私安全。

3.2 计算机技术与传感技术的联用

传统的传感活动一般包括传感器的信息处理与开发应用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对指定信息源头的数据收集,该技术便可精准的根据使用者的具体操作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过去的数据收据与数据处理是分开的单独操作流程,但如果将计算机技术与传感技术整合联用,就可将繁琐的分散步骤一并整合到一起,并且在数据收集阶段甚至可以做到对数据的自动捕获功能,这样就可以实现监测数据从收集到处理的一次性流程,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偶发性误差的发生。

4 结论

全球的经济发展是一种走向,而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用更是一种发展趋势,在计算机联用方面的更高水平,更高要求都是当今科技发展下的必然结果。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的互动联用,更是我国未来走向科技强国、信息化强国的坚实地基,只有做到对信息产业技术的高度发展利用,我国各类行业的发展才会有更加宽广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章韬.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联用的分析[J].信息通信,2012(02).

[2]郭松勤,孔国利.论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及解决对策[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03).

[3]丁丽.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管理系统效能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6).

[4]张晖,邱磊.浅析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J].东方企业文化,2011(08).

第14篇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科学活动已从单纯的基础研究扩展到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这样,科学技术体系在横向上就形成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两大部门。在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中,各有自己的特殊地位,不可偏废,不能因强调基础科学的重要,而忽视技术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否则,基础研究难以转化为生产力,也不能因强调技术科学而忽视基础科学的研究,否则技术科学就失去了“后劲”、“动力”。基于此本文对推进我国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进行一番探讨。

关键词:科技管理 科学 科技创新

一、实现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

关于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问题,许多人有一种思维定势,认为没有基础研究就不可能有应用研究,没有应用研究就没有技术开发。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是先有生产实践和技术进步还是先有基础理论,人们也许有不同的观点。但可以肯定的是,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推动的辩证关系。不能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看成一条单向的流水线,历史上和现实中有许多重大科技创新无法用这种流水线来解释。我们的祖先在发明指南针之前并不知道磁学和地磁场的基础理论。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一生获专利1000多项,他完成电灯等重大发明并非因为先掌握了光、电、材料等学科的相关基础理论。实际上,很多科技创新很难被简单地界定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技术开发。我们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也是这种复合型的科技问题。这些科技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技术上的创新,又需要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需要多学科的技术专家和理论工作者共同努力,联合攻关,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的途径。现在还很难说将来是技术上先有突破,还是理论上先有突破。解决这些科技问题,决不能按上述一维单向模式,先搞基础理论研究,后搞技术开发。基础科学的进展离不开技术上的新突破,技术开发往往也需要基础理论的修养、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所以,不应把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割裂开来,实行部门分工乃至分割。

二、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技术创新

1、加大企业的投入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全国大中型企业中,有72%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机构,2/3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活动。而韩国同期企业研发投入在国家研发总投入中的比例达到75%,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大量的产业技术和高新技术均由企业完成。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绝对额还偏少,相对量还偏低,还需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债券融资、项目融资、股权融资、海外上市等多种方式,使政府投资与境内外社会投资结合起来,形成政府财政拨款为引导、企业自筹资金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引进外资为补充的资金投入渠道。

2、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的性质,有效的创新机制往往需要强烈的产权激励,敏锐的价值发现能力,灵活的决策机制,尊重个人的制度安排和既勇于冒险、又有利于分散风险组织和机制。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更加符合这些特质,使他们成为技术创新的一支生力军。即便在大型企业十分强盛的美国,技术创新83%的成果仍来自于中小企业,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在政府提供的政策环境中,院校、科研机构、中小企业、大型企业在市场作用下,各自发挥比较优势,自由选择的结果。大学与企业“两张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两者之间缺乏一个“结合”的平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的今天,试图以“校办企业”,通过内部循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并不理想;试图依赖院校研发活动替代“企业研发中心”,来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产学研结合可以有多种形式。国家大型“专项”是聚集产学研科技力量的重要平台,企业对学校的课题委托,也有很好的效果。而从硅谷和我国一些科技园区成功的事例表明,依托市场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技术服务的支撑与撮合,众多创业者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围绕院校、吸纳院校科技活动的扩散效应、吸引院校流出的人才,并发挥创新企业的集聚效应,开展技术转化活动,可以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创造条件。在“产学研结合”的多种形式中,这是一条强有力的“结合纽带”。

三、确立以市场为源头的研究开发模式

当前技术创新已超出一般意义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观,它强调技术要素与其他新要素的组合,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科研项目立项应以市场需求为前提。科研院所应培养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市场观念,彻底转变旧的思维定式,转变研究开发模式。在科研立项时,改变过去的末端机制为源头机制,即从科研课题立项时就开始谋求与有关企业的结合,让产业界进入课题立项、研究和结题的全过程,在科研单位与生产单位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的技术创新成果直接进入企业,面向市场,服务于社会。对于这种联合开发的项目,政府应优先立项、优先审批,并给予资金方面的照顾。当然,在产学研结合的形式上,要不断深化发展,要从企业出题研究所攻关的一次性合作,逐步发展到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共建企业技术中心,科研单位以技术知识作为资本参与企业的活动。对非产学研联合的项目,在申报课题时需将科技创新信息与该创新技术的产业化经营有机联系起来,科研人员不仅需要对科研项目负责,而且有责任提供该技术的市场应用前景及产业化投资估算的详细开发信息,供专家在论证项目时参考。只有这样,成果的研制才能减少盲目性,科技成果的产品化、商品化才能得以实施,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才有了强大的依托。

当今之世,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科技创新能力是社会活力的标志,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就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培育学术教养和规范。同时,在管理体制的创新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让人实现“人尽其才”的和谐状态,也是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第15篇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原因儒家思想传统哲学思想封建官本位思想

一、中国科技发展昨日之辉煌

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更是令世人倾倒,曾被誉为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一颗灿烂明星。

金属冶炼领域,中国的灌钢技术要比欧洲领先一千多年,其铣铁冶炼技术要比欧洲早两千多年。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对中国钢铁质量赞赏有佳,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一种钢铁能与秦地(中国)钢铁相媲美。

天文历法领域,中国也曾领先于世界,早在中国公元140年左右,《淮南子》中就有对太阳黑子的记录,这是被世界上所公认的人类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在《汉书・五行志》中对二十八年内出现的太阳黑子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已经制定了自己的历法――夏历。

数学方面,中国是最早采用十进制的国家,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曾指出:“如果没有十进制发明应用,就几乎不能够出现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此外,比如分数、负数、开平方等概念也是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南北朝时代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相比欧洲要早一千余年,其计算的精确度也非常高。

农业技术以及机械领域,中国是最早生产水稻的国家,养蚕和丝织技术也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瓷器、茶叶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机械上,独轮车、吊桥、闸门、船舵等也是中国最早发明和使用的。

二、制约近代科技发展的思想因素

然而到了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的科技发展陷入了停滞不前的怪圈。1840年爆发,英国人的坚船利炮狠狠地将中国大门打破,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泱泱华夏从此沦为了半殖民地。一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从此也暗淡无光,这种现状使我们不得不从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源头上去挖掘原因。

(一)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汉代而起,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将儒家思想树立为国家的正统,其思想观念也日趋深入人们思想之中,甚至在国民心中达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等。当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未能够逃脱它的束缚与制约。

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萌芽,“三教、九流”的儒家传统思想便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国民的思维。再到后期,儒家思想从诸子百家之中脱颖而出,最终被统治者尊为正统思想,为统治阶级所推崇与服务,其在政治上的地位得到大大地提高。从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儒家思想的权力地位也因统治者的推崇而得到提升。“教化民众,定国安邦,君臣等级,内圣外王”这些儒家所主张的思想也正是统治者治国安邦所需要的。为此统治阶级自然会利用其手中的权力将儒家思想钦定为正统与真理,将其尊为做人为官的必修之术。

到了清代,诸位皇帝更是将其放置于经典的尊贵地位,唯恐其不能流传于世,于是便开始了规模宏大的图书整理工作,可谓是将儒家思想推崇到了极致的地位。统治者实行的科举制度,也是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知识分子要想获得国家重用必须要精心于儒家知识的学习,为此诸多的知识分子将自己飞黄腾达的赌注押在了对儒家知识的苦心钻研之上,对于探究自然科技呢,却很少有人问津。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二)中国特有的传统哲学思想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人们所持有的哲学思想对科技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对中西方的哲学思想进行对比的话,我们会发现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很多观念对科技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1.从对世界的本体观念来看,持有的本体论观点不一,从而也会导致科学结构及理论的不同。中国传统的哲学本体观念主要有三种即:天、理和气。其中,“天”神化哲学思想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需要,但对中国天文、物理、药学等的发展,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例如,到西汉时期,董仲舒编造了一套“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指出人类、自然界以及人体本身都是“天”的复制品等,这些传统的哲学思想制约了人们对自然现象及自然科学的求知与探索。

2.重内遗外、追求真理的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往往是将至善与真理等同,并且将求善作为追求真理的主要途径和目标。无论是道家的老庄还是儒家的孔孟,其都将思想的重点放置在对内在修养以及人格的追求上。老子所主张的是“绝学弃智”以及“致虚守静”的蒙昧主义修身之道,反对细心观察外在世界,认为“不出门户,便可知晓天下,洞见天道。”庄子更是将其思想推到了极致,提出了“坐忘论”以及“浑混说”。道家的这种虚无蒙昧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具体科学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三)传统官本位思想对近代科技的影响

几千年封建统治中,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伴随着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的发展而逐渐成熟并强化,对人们的思想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科举制度萌芽于汉代,始建于隋代,正式确立在唐代。在隋朝以后正式地建立了分科取士的科举制度。其科考的内容主要放在传统经典之上,将自然科学根本置之度外。这就严重地限制和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视野。

官本位的思想,导致大批的知识分子放下一切专心考取科举,再加上统治者的推崇,更是将“官本位”的思想推波助澜。到宋代后,出现了官僚机构庞杂臃肿的弊端,国家要维持臃肿庞杂的官僚机构开支,必须要有大量的金钱支持,从而对工、农业各方面实行更为苛刻的税收制度,这样不仅影响了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甚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腐朽的官本位思想严重地扼杀了人们的科学创新精神,抑制了我国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众多周知,科学技术的发展源于对未知事物的求知与探索。然而,在我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都被“升官发财”所迷惑心智。一切以求官为宗旨,知识分子的这种思想观念指导着其具体的行动与学术追求,这样就严重地扼杀了知识分子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王.严复集[ M].北京:中华书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