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道德法律人生论文范文

道德法律人生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道德法律人生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道德法律人生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思想道德修养-9法律基础是一门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这门课程,需要执教者从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内涵和实质,内容结构,表现形式等方面把握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问题;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即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而不囿于知识。思想理论知识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同一性,坚持思想理论知识的教学与意识形态教育的辩证统一.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意识形态基本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程是把原“98方案”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两部分内容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两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如何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问题,是值得执教者关注与探讨的问题。

1把握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

1.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联系

从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内涵和实质来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都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同时又反映和作用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它们都是在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它们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问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它们都是为了确认和维护对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利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服务;它们的许多基本原则和内容也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思想道德建设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标。社会主义法律贯穿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精神,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培养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的责任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是健全法制、厉行法治的重要因素。立法者制定法律、法规时,必然要考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现状和内容,把某些道德规范转变成法律规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进人们自觉遵纪守法,促进整个社会法制建设水平的提高。

1.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区别

思想道德与法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而道德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调节控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非强制性社会规范的总和。从社会主义法律表现形式上看,法律表现为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或国家认可的习惯;而道德则是一种意识形态、观念的东西,存在于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之中。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结构关系法律调节的层面来看,思想道德主要涉及个体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法律主要涉及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调节方式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主要依据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个体内在的信念起作用,是一种“软调控”;法律是通过强制性的外在控制发生作用,是一种“硬控制”。从思想道德与法律作用的范围来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围更为广泛,相对模糊;法律作用的范围较为具体,十分明确。从思想道德与法律调节控制的结果来看,思想道德着重要求人们内心世界的善良与高尚;而法律则着重要求人们外部行为及其后果。因此,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两者存在着明显的界线,具有不同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不能相互混淆。

2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

2.1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而不囿于知识

当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倾向是突出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而忽视了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从而淡化了思想理论课程的意识形态功能。诚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经由知识教育,知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中小学强调养成教育不同,在高等教育中应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高校思想理论教育要进行相应的思想理论的宣讲,解决思想理论认识问题,培养大学生理论意识的自觉性。同时,大学生处于思想意识逐渐成熟阶段,他们一般具有自己的审视行事标准。因此,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要重视思想理论知识的学习。然而,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却不囿于知识。思想理论教育课不是单纯的知识课,它是具有价值倾向的思想理论课。思想理论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并不在于引导教育对象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发展知识,它需要通过教育对象个体对相应知识的掌握而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坚定的信心和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实践证明,淡化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就会弱化思想理论教育的功能和任务。…可见,思想理论教育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的意识形态性质。

2.2思想理论知识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同一性

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从更根本的意义上说,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新世纪,我国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而且要具有献身于祖国和人民,献身于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素质,是保民族之本,扬民族之威的有力保障,而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是其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可见,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2.3思想理论知识的教学与意识形态教育的辩证统一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开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对高层次人才素质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在坚持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时,应注意两种倾向:一是一讲学科建设,就把它朝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上靠,把思想理论教育课程当作一般的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知识课程;二是一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就把它等同于传达党的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同于“政治德育”。由于视角不同,高校德育确实存在不同的研究模式。有人强调学科德育,从纯粹理论的角度建设德育,突出了德育的学术色彩;有人主张生活德育,努力体现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道德教育的特色;有人强调心理学德育,从价值中立和无批评原则对德育的借鉴出发,使德育诠释在心理学的模式之中;也有人从文化德育的角度,从古今中外历史与现实中的文化和道德的关系中诠释德育,政治德育则由于凸现德育的政治功能成为特定年代的标志。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作为学术问题,各种研究实验和设计都应当鼓励,但是德育教育教学的意识形态性不能由于不同德育模式的存在被消解,不应当回避价值观问题,不能淡化各种意识形态的分歧。在中国高等教育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将来势必会在国家重要的岗位上担当责任,或者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建设者和劳动者。探讨思想理论课程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是理论学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这一学科主要研究整体性、中国化、党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现实问题和大学生理想的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等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而所有这些问题的研究,既是全面加强课程、教材和队伍建设的学理支撑,又是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手段必须围绕的根本。不加强学科建设,只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质出发来强调它的重要性,也不可能提升它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其师资队伍也难以得到稳定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借助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又要潜心于自己的学科建设,开拓学科的研究空间。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要兼顾党的意识形态的需要和大学生成才需求,寻找两者的结合点,以育人为本,贴近学生;要兼顾理论性和生活性,既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理论课的属性,又贴近生活,以此选择教学内容和构建教学体系。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

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实践性。其教学目标不仅要解决学生对社会道德基本要求和法律规范的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完全依靠理论教学是难以奏效的。因为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等要素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取得这类课程的实效性,必须在教学方法和途径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和有关知识点,通过开展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它包括课堂的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和有关德育活动等。

3.1实践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施加影响,使其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在心理要素发生变化,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与行为实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化,是指外在于受教育者主体的体现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社会舆论,加上学校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形成的合力,在主体知、情、信、意等内在心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心理机制的作用下,使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被受教育者主体所接受和认同,并通过实践体验和感悟内化为其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即精神力量。外化过程是指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将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转化为行为实践,相对稳定地调节主体外显的行为。这一过程是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等要素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动态过程。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法律行为作用于外部环境,往往会产生某种社会评价,即人们在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过程中依据社会道德法律的准则和基本要求,对其行为实践所作的价值判断。其功能是以善恶和法律规定为标准,形成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的正确价值观。其实质是对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和法律行为的动机、效果和价值的判断,是人们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和坚持正确行为习惯的外在力量。

3.2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

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两个飞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激励、促进受教育者主体的社会道德和法律基本要求的内化和外化两大飞跃。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的内在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信念、意志等,属于意识或精神的范畴,在它没有客观化、外在化时,还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是内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励要素的统一,是观念、意识和行为实践的统一。它需要经过两个飞跃:一是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原则、规范、基本要求等内化为道德和法律意识,从而实现从社会的外在力量到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即精神力量的飞跃;二是实现从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到客观化、外在化的行为实践的飞跃。实现这两个飞跃离不开人们的行为实践。受教育者主体只有通过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化和外化的整合才能实现上述两个飞跃,从而形成其道德和法律行为的相x,-t稳定的特质和倾向。

上述两个飞跃并不是一次实践教学或理论教学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反复多次,分层次、分阶段的实施才能够实现。其中,认同、信奉是重要的层次与阶段。

认同,即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法律意识及其精神需要。它是行为主体在认知、情感上,对外在于主体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的实施价值、意义的认识趋同,并指导自身自觉行为的一种心理倾向。认同阶段的重要功能是受教育者主体将外在于自身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社会需要内化为自身意识、自身需要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并转化为其自身内在的知、情等心理要素。该阶段是确定更深层次内化的基础,是完成内化和外化运行过程,实现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两大飞跃的动力源泉和心理基础。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是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觉性即受教育者主体实施道德或法律行为的主观动机发自其个体的自我需要,并使这种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相趋同,它区别于特定情势下的盲从,也区别于在特定外部压力下的被动服从。

第2篇

[论文摘要]思想道德修养-9法律基础是一门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这门课程,需要执教者从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内涵和实质,内容结构,表现形式等方面把握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问题;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即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而不囿于知识。思想理论知识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同一性,坚持思想理论知识的教学与意识形态教育的辩证统一.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意识形态基本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程是把原“98方案”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两部分内容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两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如何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问题,是值得执教者关注与探讨的问题。

1把握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

1.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联系

从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内涵和实质来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都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同时又反映和作用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它们都是在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它们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问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它们都是为了确认和维护对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利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服务;它们的许多基本原则和内容也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思想道德建设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标。社会主义法律贯穿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精神,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培养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的责任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是健全法制、厉行法治的重要因素。立法者制定法律、法规时,必然要考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现状和内容,把某些道德规范转变成法律规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进人们自觉遵纪守法,促进整个社会法制建设水平的提高。

1.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区别

思想道德与法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而道德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调节控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非强制性社会规范的总和。从社会主义法律表现形式上看,法律表现为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或国家认可的习惯;而道德则是一种意识形态、观念的东西,存在于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之中。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结构关系法律调节的层面来看,思想道德主要涉及个体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法律主要涉及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调节方式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主要依据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个体内在的信念起作用,是一种“软调控”;法律是通过强制性的外在控制发生作用,是一种“硬控制”。从思想道德与法律作用的范围来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围更为广泛,相对模糊;法律作用的范围较为具体,十分明确。从思想道德与法律调节控制的结果来看,思想道德着重要求人们内心世界的善良与高尚;而法律则着重要求人们外部行为及其后果。因此,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两者存在着明显的界线,具有不同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不能相互混淆。

2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

2.1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而不囿于知识

当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倾向是突出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而忽视了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从而淡化了思想理论课程的意识形态功能。诚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经由知识教育,知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中小学强调养成教育不同,在高等教育中应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高校思想理论教育要进行相应的思想理论的宣讲,解决思想理论认识问题,培养大学生理论意识的自觉性。同时,大学生处于思想意识逐渐成熟阶段,他们一般具有自己的审视行事标准。因此,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要重视思想理论知识的学习。然而,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却不囿于知识。思想理论教育课不是单纯的知识课,它是具有价值倾向的思想理论课。思想理论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并不在于引导教育对象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发展知识,它需要通过教育对象个体对相应知识的掌握而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坚定的信心和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实践证明,淡化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就会弱化思想理论教育的功能和任务。…可见,思想理论教育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的意识形态性质。

2.2思想理论知识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同一性

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从更根本的意义上说,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新世纪,我国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而且要具有献身于祖国和人民,献身于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素质,是保民族之本,扬民族之威的有力保障,而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是其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可见,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2.3思想理论知识的教学与意识形态教育的辩证统一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开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对高层次人才素质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在坚持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时,应注意两种倾向:一是一讲学科建设,就把它朝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上靠,把思想理论教育课程当作一般的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知识课程;二是一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就把它等同于传达党的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同于“政治德育”。由于视角不同,高校德育确实存在不同的研究模式。有人强调学科德育,从纯粹理论的角度建设德育,突出了德育的学术色彩;有人主张生活德育,努力体现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道德教育的特色;有人强调心理学德育,从价值中立和无批评原则对德育的借鉴出发,使德育诠释在心理学的模式之中;也有人从文化德育的角度,从古今中外历史与现实中的文化和道德的关系中诠释德育,政治德育则由于凸现德育的政治功能成为特定年代的标志。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作为学术问题,各种研究实验和设计都应当鼓励,但是德育教育教学的意识形态性不能由于不同德育模式的存在被消解,不应当回避价值观问题,不能淡化各种意识形态的分歧。在中国高等教育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将来势必会在国家重要的岗位上担当责任,或者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建设者和劳动者。探讨思想理论课程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是理论学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这一学科主要研究整体性、中国化、党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现实问题和大学生理想的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等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而所有这些问题的研究,既是全面加强课程、教材和队伍建设的学理支撑,又是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手段必须围绕的根本。不加强学科建设,只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质出发来强调它的重要性,也不可能提升它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其师资队伍也难以得到稳定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借助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又要潜心于自己的学科建设,开拓学科的研究空间。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要兼顾党的意识形态的需要和大学生成才需求,寻找两者的结合点,以育人为本,贴近学生;要兼顾理论性和生活性,既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理论课的属性,又贴近生活,以此选择教学内容和构建教学体系。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

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实践性。其教学目标不仅要解决学生对社会道德基本要求和法律规范的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完全依靠理论教学是难以奏效的。因为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等要素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取得这类课程的实效性,必须在教学方法和途径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和有关知识点,通过开展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它包括课堂的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和有关德育活动等。

3.1实践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施加影响,使其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在心理要素发生变化,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与行为实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化,是指外在于受教育者主体的体现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社会舆论,加上学校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形成的合力,在主体知、情、信、意等内在心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心理机制的作用下,使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被受教育者主体所接受和认同,并通过实践体验和感悟内化为其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即精神力量。外化过程是指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将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转化为行为实践,相对稳定地调节主体外显的行为。这一过程是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等要素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动态过程。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法律行为作用于外部环境,往往会产生某种社会评价,即人们在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过程中依据社会道德法律的准则和基本要求,对其行为实践所作的价值判断。其功能是以善恶和法律规定为标准,形成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的正确价值观。其实质是对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和法律行为的动机、效果和价值的判断,是人们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和坚持正确行为习惯的外在力量。

3.2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

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两个飞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激励、促进受教育者主体的社会道德和法律基本要求的内化和外化两大飞跃。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的内在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信念、意志等,属于意识或精神的范畴,在它没有客观化、外在化时,还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是内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励要素的统一,是观念、意识和行为实践的统一。它需要经过两个飞跃:一是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原则、规范、基本要求等内化为道德和法律意识,从而实现从社会的外在力量到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即精神力量的飞跃;二是实现从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到客观化、外在化的行为实践的飞跃。实现这两个飞跃离不开人们的行为实践。受教育者主体只有通过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化和外化的整合才能实现上述两个飞跃,从而形成其道德和法律行为的相x,-t稳定的特质和倾向。

上述两个飞跃并不是一次实践教学或理论教学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反复多次,分层次、分阶段的实施才能够实现。其中,认同、信奉是重要的层次与阶段。

认同,即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法律意识及其精神需要。它是行为主体在认知、情感上,对外在于主体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的实施价值、意义的认识趋同,并指导自身自觉行为的一种心理倾向。认同阶段的重要功能是受教育者主体将外在于自身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社会需要内化为自身意识、自身需要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并转化为其自身内在的知、情等心理要素。该阶段是确定更深层次内化的基础,是完成内化和外化运行过程,实现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两大飞跃的动力源泉和心理基础。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是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觉性即受教育者主体实施道德或法律行为的主观动机发自其个体的自我需要,并使这种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相趋同,它区别于特定情势下的盲从,也区别于在特定外部压力下的被动服从。超级秘书网

第3篇

关键词:道德;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269-02

一、关于当前中国道德现状评价的研究

1.虽然道德失范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我国的道德主流是积极进步的

文章其中王俊人教授认为,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是一次社会转型,而且是一边转型一边加速,我们几乎用3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现代化国家用了上百年时间所做的事情,在这种加速转型的过程中,整个社会秩序能够保持基本稳定,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另一方面,社会经受了“非典”、“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的检验,这些都足以显示和证明了中国社会道德的胜利。葛晨虹教授也指出,对目前道德状况总体判断不能简单地用道德滑坡、道德爬坡来判断。我们在看到“大恶”的同时,也要看到“大善”。社会中有“小悦悦”事件中的冷漠路人,但也有“最美妈妈”们,实际上还有很多积极的方面。

2.评价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需要选择并确定具体的历史坐标

有学者指出如果我们把历史坐标定在改革开放前,再来看现在的中国,无论是人权问题上,从争取人权,到回避人权,再到人权“入宪”;还是在家庭关系上,用法律对“家暴”的行为加以惩治,这些实例都足以证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德所取得的历史性进步。

3.认为中国道德到了危机的时刻

肖群忠教授就持这种观点,他认为:全社会的趋利化,价值观念的功利主义长期得到鼓励和膨胀,使得社会道德水平从有所下降发展到了全社会普遍缺乏道德即“道德危机”,道德的底线受到了严重冲击。

二、关于当前中国出现道德问题原因的研究

1.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戴木才教授指出,道德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同步性。我们的经济建设迅速、社会发展迅猛,相比来说,道德属于上层建筑领域,有相对独立性,难免跟不上经济的迅猛发展,这是一个客观发展规律。有学者认为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当旧的信仰体系受到很大打击时,新的更高品质的信仰尚未建立,导致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脱节和人们的道德价值失范。

2.社会现实中多元价值文化的交错影响

有学者指出在市场经济进程中,市场会自发助长商业文化的生长。自发的商业文化又往往易导向消费主义、奢华主义、享乐主义生长,导向金钱关系和利己主义。如果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物质主义还留有一定市场,如果社会文化价值导向不明确,荣辱不分,人们的观念心态就会出现道德淡漠甚至缺德的行为取向。

3.道德法制化进程缓慢

胡云腾教授认为,出现道德失范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对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导致在行动上厚此薄彼,一手硬一手软。特别是很多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发生后,由于没有相关法律,司法机关无法将其绳之以法,公众和舆论谴责的威慑作用有限,久而久之,道德失范行为不仅增多,而且更加严重,便形成了一种不良效应。

4.道德教育失误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教育的最大失误,就是一直不愿意承认、不敢承认利己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总是一味地把利他和自我牺牲标榜为道德的实质。德育的皇帝新衣一旦被识破,人们对德育就会阳奉阴违,口头上是一套,现实又是另一套,在这样的人生态度下,又岂能取得应有的德育效果?

5.社会管理机制不完善,机制保障缺乏,监督不力

葛晨虹教授认为,我们的各种制度规则都处在建立过程中,许多环节的法律规范、制度机制都有漏洞或缺失,需要进一步完善建构。一个社会如果在制度安排方面不能有效地去引导道德取向,不道德的现象就一定会出现。

6.公共媒体缺乏引导和明确的价值导向

有学者认为,一些道德失范现象往往更容易成为公共媒体的报道对象。而那些做着默默无闻的善事的平凡的道德模范们的事迹,却难以成为小报小刊关注报道的对象。并且万俊人教授还提出,新兴网络媒体的发展速度超过了我们想象,我们一时还没有适应。网络媒体对道德问题的放大效应值得特别关注。

三、关于改善当前中国道德现状对策的研究

1.健全并细化各种相关法制及其他管理制度,推进道德法律化

肖群忠教授指出,我们在当前一定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基本国策和治国方略,把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党和政府对社会和人民的重要责任。另一方面,戴木才教授提出必须运用法律手段保障道德建设,加大对道德失范行为的惩罚力度。

2.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葛晨虹教授认为一个只讲自我利益不讲对他人和国家责任和奉献的社会,是没有未来和希望的。所以,要想增强社会道德实力,让人们身体“流淌更多的道德血液”,就必须在文化层面对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理论和价值观进行社会性反思批判,切实关注并加强社会道德文化的建设。

3.重视道德教育,特别是要加强社会精英的道德教育

有学者指出,应从小培养道德意识,重视道德教育。一方面,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并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另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完善的道德教育体系,分层次、分阶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道德教育。而最重要的是对社会精英的道德教育,胡云腾教授认为,要始终把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公务员队伍的道德建设、富裕阶层和文化科技精英的道德建设作为全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坚持党员带头、官员带头、富人带头、文人带头。这些群体如果不带头,要求老百姓加强道德建设就是空话。

4.建立媒体监督机制,发挥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

任何一种权力,如果失去监督,都会产生腐败,媒体也需要监督,要把“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落到实处。有学者还指出,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媒体要发挥正面引导作用,积极宣扬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刻批判与现代精神文明背道而驰的道德行为,让道德遗毒在社会舆论的打压下知难而退。

四、当前中国道德问题研究的深化

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出,学者对当前中国道德现状的把握、成因的分析以及对策的提出都已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但是,我认为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伟大的工程,需要更加系统性地研究,特别是在道德教育方面,如何提高它的实效性,是解决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的关键。

对于这一问题我认为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道德建设中来,尤其是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落实到实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提出了当前中国社会应该提倡和弘扬的美德,而且设定了基本的道德底线,体现了当下我国社会对其成员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实践出真知,不能只是将八荣八耻“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而是要落实、实践。

一方面,要做到广泛宣传宣传,通过宣传“八荣八耻”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在社会中广泛开展各项相关主题实践活动。但需要说明的是,在选取相关典型事例时要注意确保事迹的客观真实性。先进典型之所以能打动人、感染人,是因为他们源自生活、有血有肉,其越是真实越感人,越是朴实越亲切。因此,在宣传典型事迹时要按照先进人物的本来面目塑造典型形象,用平实的语言来阐释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用我们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来展现典型事例中人物的高大形象。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典型进行宣传时要注意把握好宣传的时机和节奏,做到适时、适度,这样才能产生更好的影响和效果。

另一方面就是要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中坚持以“八荣八耻”为创作导向,将所要宣传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内容纳入文化作品创作中来,创作一批反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艺作品,特别是要加强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但如今许多中华民族的优良的道德传统被人们忽视,甚至抛弃,当前要想加强道德建设,就必须要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

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道德在社会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是不可缺少的。我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道德状况定会呈现出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葛晨虹.社会道德问题与道德实力重建[J].西北师大学报,2012,(1)

[2]肖群忠.道德危机的拯救与文明大国的崛起[J].西北师大学报,2012,(1)

[3]胡云腾.加强道德建设要多管齐下[J].红旗文稿,2012,(1)

[4]余涌.关于道德建设的几个问题[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6)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学风 成才 立业 根本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102-02

学风反映着一所学校的历史积淀和优良传统,同时反映着一所学校的办学能力与管理水平。优良的学风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精神。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社会声誉,也关系到学生成才立业的美好前程。目前,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呼唤着学生良好学风的养成。当代大学生如何形成治学、读书和做人的良好学风,干出一番事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是值得大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论界深入探研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成才立业必须养成良好的学风

学风既指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和治学能力,也指学生的行为道德、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从具体的层面看,学风也特指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学习风气。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深刻认识学风的内涵及重要性,且能将良好学风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动力,是成才立业的前提和根本。

1.良好学风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优良学习品质。大学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殿堂和重要阶段。在小学、中学阶段,良好的学风主要靠一系列的行为约束培养和促成,呈现出一定的起伏性;而步入大学阶段后,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生理心理的成熟,良好的学风则主要靠学生内心的自觉而形成,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持续稳定的良好学风,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为国家学习、为民族成才、为社会贡献的学习品质。这种优良的学习品质,将会内化为崇高的学习精神、转化为勤奋的学习动力。使大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良好学风有利于大学生奠定雄厚专业基础。扎实雄厚的专业基础是学生走向社会、干事创业的资本。在大学阶段,学生由中学时的基础知识学习转向专业知识学习,在某一专业领域打基础、强能力、出成果,逐步将自己打造成为专业化的人才。事实证明,大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才,均与大学时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渊博的知识储备有关。这种雄厚的专业基础得益于学生良好学风的养成,学风好了学生才会稳定专业思想,重视专业学习,如饥似渴地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在作业上巩固知识、在生活中积累知识、在课外学习中拓展知识,成为拥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优秀大学生。

3.良好学风有利于大学生实现成才立业梦想。每个大学生都有一生奋斗的理想设计,也有成才立业的美好梦想,如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份丰厚的薪酬、一个温馨的环境、一个干事的舞台,等等。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梦想的实现不在于好高骛远的遐想,而在于脚踏实地的行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快,我国已从学历社会、身份社会走向能力社会。学生走向社会从事工作,不仅应有渊博的知识积累,而且应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谐的人际关系、开拓进取的精神境界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些素质和能力,都是学风养成的题中之意。大学生如果缺少了这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即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很难成就一番事业。所以,大学生只有形成良好的学风,才会使自己业务过硬、素质全面、梦想成真。

二、大学生学风养成中存在的问题值得重视

应当充分肯定,当代大学生学风的主流是朝气蓬勃、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积极向上的。事实已经证明,有理想、有抱负、有创新、有作为是当代大学生的鲜明特点,很值得社会、家庭和学校为之骄傲。但在激烈的社会变革时期,由于受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的学风尚存在一些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迷茫,学习目标不很明确。当学生从管理严格、高度紧张的高中阶段跨入大学校园后,生活环境变优越了,交往环境变频繁了,学习环境变宽松了,这既会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成就感,又会有一种自由感、迷茫感。应该怎样规划自己大学的学习生涯,确定一个合乎自身的奋斗目标,不少学生感到莫衷一是,精神上萎靡不振,学习上得过且过,生活上邋里邋遢,不少宝贵的时光在脚下溜过。当毕业离校静思回想的时候,才恍然醒悟,但悔之晚矣。有的学生甚至毕业时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懵懵懂懂地步入社会。

2.动力不足,刻苦精神有所减弱。思想上的迷茫、心理上的满足,使部分学生考上大学后进取心减弱,存在“高考后先歇歇”的思想,学习的动力明显不足,刻苦精神较之高中阶段相去甚远。表现在:对课堂学习重视不够,迟到早退、缺席旷课、不做笔记等;对课后作业敷衍了事、照操照搬、相互抄袭,甚至不予完成;对毕业论文应付差事、抄袭严重、资料陈旧、格式不规范;对各种实习不够重视,走过场,收获甚微。

3.方法欠缺,掌握知识效果欠佳。不少学生在学习中仍沿用中学时形成的学习方法,缺少“问题意识”,事倍功半,效果不佳。课堂上满足于听讲,缺少积极的思考和互动;完成作业限于在课本上找答案,不能进行深入分析;课外学习局限于专业知识,人文知识欠缺,科学思维的空间较窄,发表研究论文者较少。这样造成的问题是学生的实际能力欠缺。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4.心理脆弱,应对挫折缺少勇气。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大学生,面对众多压力,心理素质较差,经不起打击和挫折,缺少自信。学习上成绩下滑,不是总结经验、奋力追赶,而是心灰意冷、任其自然;经济上遇到困难,不是积极面对、想方克服,而是心情沉重、愧不如人;与同学交往上不够融洽,不是冷静反思、加强交流,而是怨天尤人、唯我独尊等;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上,不是看其主流、抓住本质,而是一叶障目、心灰意冷。诸多的心理问题,使一些大学生在挫折面前心理脆弱,以至于发生自杀等严重事件。

5.轻视实践。知识应用能力不强。大学教学中安排有社会实践、专业实习、课程实习等,这对检验、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具体的实践实习过程中,一些学生却不够重视,有的借故自找单位实习而干了其他事情,有的去实习单位后中途却随意离开,有的虽然参与了实习过程,但没有按计划完成好实习任务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给将来工作造成困难。

6.行为失范,道德法律观念淡漠。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有些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有所下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发生扭曲,违纪违法

现象时有发生。从盗窃犯罪看,呈现出上升趋势,据有关机构调查。盗窃犯罪约占大学生犯罪总数的50%左右。另外,打架斗殴等人身伤害的犯罪也时有发生。虽然这些违纪违法行为发生在个别大学生身上,但其负面影响较大,对社会的危害很大。

三、大学生良好学风的养成贵在身体力行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涉及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涉及文化理念、人文特色和素质教育;也涉及许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等。就大学生个人而言。良好学风的养成贵在内生自觉、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

1.牢固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航标、一种追求、一种潜在的动力。是激发大学生发奋学习的精神支柱。人一旦失去了理想信念,就会迷茫、消极、沉沦。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真正明确学习的目的,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本领。崇高理想信念的树立,必须有许多元素来支撑:一是要有明确远大的学习志向。以学习成就自己的梦想;二是要有不懈追求的学习精神,将学习看作是永无止境的过程;三是要有顽强拼搏的学习勇气。克服困难,坚定地超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2.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著名科学家牛顿从小酷爱读书,喜欢沉思,做科学小试验。爱因斯坦对牛顿评价到:“只有把他的一生看作为永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的一幕才能理解他”。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应珍惜学习机会,树立强烈的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把读书变成一种需要;勤奋学习、善于思考,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探索学习规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努力拓宽专业口径,增加知识容量。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奠定未来工作的实际才能;其有科学上的创新精神,善于发现问题、思考和研究问题,培养自己的学术兴趣和发展潜质,争取早出成果。

第5篇

论文摘要:为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各高校都在大力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因特网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有利工具。培养大学生的信息道德素质已经成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前,为适应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各高校都在大力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校计算机“五进”—即进教室、宿舍、家庭、实验室、办公室,极大地推动了师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教学的开展。因特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载体,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便捷的交流通道、以及内容的广泛性、访问的快捷性等使之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有利工具。

互联网提供了广阔丰富的信息搜索,网络信息的极端丰富和信息流动的极端自由,一方面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提供了信息共享的广阔空间,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信息的过度膨胀和泛滥,成了信息污垢滋生繁衍和传播的“场所”。各种合法信息与非法信息、有益信息与有害信息、有用信息与垃圾信息、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混杂在一起,严重防碍了人们对有用信息的吸收利用,导致一些辨别能力差的上网者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上出现了迷惘,而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活动者,更是屡见不鲜。这些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消极负面的影响,导致了各种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严重危害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据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全球每1亿网民中就有至少57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络综合症”。网络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冲击等诸多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目前,许多大学生上网是为了聊天、玩游戏,真正上网查找资料用于专业学习的很少;对网络最普遍的应用就是发邮件,看时事新闻;有些大学生因“网络成隐症”而逃课,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阅读不文明、不健康的网上信息,以至损害生理和心理的身体健康;还有一些缺乏自律的大学生在作毕业论文时,不作自己的研究思考,不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直接从中国期刊镜像网站下载文章,经剪贴和技术处理而成来应付老师;更有一些法制观念淡薄的大学生在BBS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冒用别人的IP地址、盗用别人的帐号、甚至因好奇而充当了黑客……

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生要跟上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在网络信息的海洋中自由地航行,就必须具备抵御风浪的能力—即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道德素质,高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信息道德是人们依据信息行为规范从事信息活动的品德,是指人们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能施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它是调节信息生产者、信息加工者、信息传递者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内容包括:信息交流与传递目标应与社会整体目标协调一致;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遵循法律规范,抵制各种各样的违法、、迷信信息和虚假信息;尊重个人隐私等。

当前,随着全社会对信息道德问题的日益重视,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使大学生熟悉信息道德法律和规范,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成为具有较高信息道德素养的人。通过教育培养,使大学生充分认识网络的各种功能,引导大学生上网的积极性,发挥大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品质;同时,明确网络的负面影响,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提高大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增强对信息污染的免疫力。

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为:

1坚持正面灌翰、正确引导的原则,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健康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是否合法、是否犯罪容易判断,而在网络社会里,人们的身份、行为方式等都被隐匿,人们的交往具有虚拟化、超时空和数字化的特征。这使得人们摆脱了现实社会的道德伦理的束缚,有了自我表达意见的机会,从而使现实的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这容易使人们忘记了社会角色,淡化了社会责任。为此,各高校应建立一种信息道德教育机制,组建一种可操作性的教育力量或整合原有的教育力量,实现统一协调的、有目的、有层次的高校信息道德教育服务。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快捷、生动、便利、开放等优势条件进行正面灌输,通过构建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网上书记校长接待室、网上党校,或在主页中开设相应栏目等形式,开展网络文明、网络道德的宣传教育。针对重大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网上网下引导。做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认真贯彻实施,对大学生的信息行为进行规范引导。还可以通过积极健康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戒除对不良网络生存方式的沉迷,建立积极有益的正常学习生活交流方式,展示和发展健康的个性。

2大力推广和普及有关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行为

自1986年4月开始,我国相继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系统安全规范》、《计算机病毒控制规定》、《互联网安全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一系列规定和法规,并在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条文中写人了有关计算机信息安全方面的条文。近年来,为适应信息产业和信息犯罪增加的形势,我国加快了信息立法的步伐。2000年9月29日国务院第31次常委会议通过公布实施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这是我国为尽快融人世贸组织规则而制定的有效管理信息产业、应对国际竞争和处理信息安全问题的基本框架性政策。对于以上政策法律法规,高校应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大力普及、推广,且做到教育内容与最新的信息道德规范同步。

第6篇

论文摘要:为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各高校都在大力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因特网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有利工具。培养大学生的信息道德素质已经成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前,为适应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各高校都在大力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校计算机“五进”—即进教室、宿舍、家庭、实验室、办公室,极大地推动了师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教学的开展。因特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载体,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便捷的交流通道、以及内容的广泛性、访问的快捷性等使之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有利工具。

互联网提供了广阔丰富的信息搜索,网络信息的极端丰富和信息流动的极端自由,一方面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提供了信息共享的广阔空间,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信息的过度膨胀和泛滥,成了信息污垢滋生繁衍和传播的“场所”。各种合法信息与非法信息、有益信息与有害信息、有用信息与垃圾信息、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混杂在一起,严重防碍了人们对有用信息的吸收利用,导致一些辨别能力差的上网者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上出现了迷惘,而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活动者,更是屡见不鲜。这些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消极负面的影响,导致了各种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严重危害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据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全球每1亿网民中就有至少57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络综合症”。网络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冲击等诸多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目前,许多大学生上网是为了聊天、玩游戏,真正上网查找资料用于专业学习的很少;对网络最普遍的应用就是发邮件,看时事新闻;有些大学生因“网络成隐症”而逃课,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阅读不文明、不健康的网上信息,以至损害生理和心理的身体健康;还有一些缺乏自律的大学生在作毕业论文时,不作自己的研究思考,不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直接从中国期刊镜像网站下载文章,经剪贴和技术处理而成来应付老师;更有一些法制观念淡薄的大学生在BBS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冒用别人的IP地址、盗用别人的帐号、甚至因好奇而充当了黑客……

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生要跟上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在网络信息的海洋中自由地航行,就必须具备抵御风浪的能力—即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道德素质,高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信息道德是人们依据信息行为规范从事信息活动的品德,是指人们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能施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它是调节信息生产者、信息加工者、信息传递者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内容包括:信息交流与传递目标应与社会整体目标协调一致;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遵循法律规范,抵制各种各样的违法、、迷信信息和虚假信息;尊重个人隐私等。

当前,随着全社会对信息道德问题的日益重视,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使大学生熟悉信息道德法律和规范,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成为具有较高信息道德素养的人。通过教育培养,使大学生充分认识网络的各种功能,引导大学生上网的积极性,发挥大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品质;同时,明确网络的负面影响,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提高大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增强对信息污染的免疫力。

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为:

1坚持正面灌翰、正确引导的原则,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健康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是否合法、是否犯罪容易判断,而在网络社会里,人们的身份、行为方式等都被隐匿,人们的交往具有虚拟化、超时空和数字化的特征。这使得人们摆脱了现实社会的道德伦理的束缚,有了自我表达意见的机会,从而使现实的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这容易使人们忘记了社会角色,淡化了社会责任。为此,各高校应建立一种信息道德教育机制,组建一种可操作性的教育力量或整合原有的教育力量,实现统一协调的、有目的、有层次的高校信息道德教育服务。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快捷、生动、便利、开放等优势条件进行正面灌输,通过构建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网上书记校长接待室、网上党校,或在主页中开设相应栏目等形式,开展网络文明、网络道德的宣传教育。针对重大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网上网下引导。做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认真贯彻实施,对大学生的信息行为进行规范引导。还可以通过积极健康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戒除对不良网络生存方式的沉迷,建立积极有益的正常学习生活交流方式,展示和发展健康的个性。

2大力推广和普及有关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行为

自1986年4月开始,我国相继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系统安全规范》、《计算机病毒控制规定》、《互联网安全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一系列规定和法规,并在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条文中写人了有关计算机信息安全方面的条文。近年来,为适应信息产业和信息犯罪增加的形势,我国加快了信息立法的步伐。2000年9月29日国务院第31次常委会议通过公布实施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这是我国为尽快融人世贸组织规则而制定的有效管理信息产业、应对国际竞争和处理信息安全问题的基本框架性政策。对于以上政策法律法规,高校应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大力普及、推广,且做到教育内容与最新的信息道德规范同步。

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自身素质;钻研教材;教学效果

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所接纳和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个“必要”的过程中,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创设、对于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以加深理解,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政治科任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学生对科学真理诚心接受往往需要通过科任教师的人格力量发挥作用。因此,中学政治课教师除了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还要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崇高的道德理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师要身体力行,用自己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高尚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去影响学生,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力量。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在认真钻研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质,加强个人修养,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增强法纪观念和注意自身心理健康问题。

二、创设问题,引导思考,提高能力

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问题有助于锻炼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应如何渗透、实现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呢?教学中,我注意做示范,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矛盾,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同时也要求学生遵循其方法,自己找出矛盾,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八年级上册“自尊自信”要达到的能力目标主要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尊心与羞耻心的关系,懂得做人必须有羞耻心,能够识别什么是卑下的行为,学会节制自己,拒绝卑下,维护自尊。自尊对于健康人格形成的意义:自尊心是人进步的动力。自尊能够推动青少年蓬勃向上、力争上游、不甘落后。自尊也会阻止人去做损害自尊的卑下的事情。自尊对于健康人格形成的意义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即自尊使人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人格是健康人格,什么样的人格是不健康的,健康人格为什么必须通过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形成。这样示范引导,久而久之,就能使学生从中学到提出问题的一点方法。让学生有“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政治课,也要“思维”。没有思维,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从而导致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抑或死记硬背、“消化不良”。

三、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教材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政治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其道德情感,端正其思维方法,提升其人格魅力。传统教学方式以灌输、塑造为主,重认知,轻养成,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而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要改变这个现象,学校和教师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将过于空洞、抽象、高大的教学目标细化在每一堂课中,让学生在具体的、切合他们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教育。这一点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来说尤其显得重要。其次,教师要以满足学生个性开发和全面发展的需求为目标,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灵活地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尤其是要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研究性学习”,以改变原有令人乏味的缺少生气的课堂效果。为此,教师不仅要结合书本知识,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而且应走出校门,引导学生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开展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收集资料、举办展览、板报、撰写论文、调查报告。这样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使学生在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要求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

四、引导实践,回归生活

第8篇

论文关键词 公证员 职业道德 公信力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美德更是几千年长盛不衰,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道德文化根基。在现代社会,道德包括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社会公德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我们社会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如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环境,讲文明懂礼貌,诚实守信等,对社会公德的遵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一点在我国宪法里也有所体现;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应当普遍遵守的行业道德准则,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存在于人们的具体工作以及劳动过程中,带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公证员职业道德,是公证员在办理公证业务履行公证职责的过程当中所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民众法律意识的飞速提高,新兴公证业务的日益增加,使得公证这个行业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公证员的素质水平的高低是会直接影响到公证职责的能否顺利履行,而公证职业道德则是评价公证员职业行为的衡量标准。所以要求公证员不仅应当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还要恪守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者所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一、公证员职业道德概述

(一)公证员职业道德概念

公证员职业道德是指在公证活动中,公证人员从思想到具体事务的处理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就适用对象而言,不仅指依法取得资格的执业公证员,也包括办理公证的辅助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从道德规范调整的内容看,既包括办理公证业务的行为准则,也包括公证人员的思想意识;公证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对公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关系到公证业的发展,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是公证员提供高效优质法律服务并赢得社会信赖的根本保障,也是发展高素质公证员队伍的重要途径。公证的职业道德是指公证员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公证法律规范的必要补充。《公证法》第22条第1款规定:“公证员应当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依法履行公证职责,保守执业秘密。”

(二)公证员职业道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证员要忠于事实、忠于法律

要求公证员忠于事实和法律,始终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办证原则,严格按照真实合法的原则和法定的程序办理公证事项。公证是公证员依法行使国家证明权的活动,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它不同于一般的法律文书,因此公证的“公”字就必然要求公证人在履行职责首先要做到公正,真正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不偏不倚,切实保证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

2.公证员要爱岗敬业,规范服务

在岗位上尽职尽责,确立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这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前提。敬业才能爱岗,才能忠于职守。如果从业者不认同自己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就不可能树立敬业精神。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的具体体现和情感表达。因此,公证员应当珍爱公证事业,努力做到勤勉敬业、恪尽职守,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要按照法律程序的规定办理公证事项,及时受理审查出证,注重礼仪,做到着装规范,举止文明,维护公证员的职业形象。

3.公证员要加强修养,提高素质

修养是指人们在思想道德、品质品格和精神境界等方面经过锻炼和培养而达到的一定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心理平衡,尤其要正确对待“名与利”、“行与藏”。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是每位公证员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和现实需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公证员不能停滞不前,必须与时俱进,勤奋钻研,开拓创新,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为公证事业的更好更快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公证员要清正廉洁,同业互助

所谓廉洁,是清廉洁白的意思,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修养,慎独自律,拒绝诱惑,清正廉洁。体现在政治上的坚定性、思想上的纯洁性,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的保证。只有清正廉洁,处事公平,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公证员恪守职业道德是司法公正实现的重要基础,对社会风气也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同时,公证员之间还应当树立同业互助的意识,尊重同行,公平竞争,同业互助,共谋发展。自觉维护执业纪律、行业荣誉,共同塑造行业形象。

二、目前我国公证员职业道德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尤其是WTO的加入后,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来说都是一定的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成功的,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和缺陷,市场规范不健全,体制不成熟,使得许多领域的道德失范现象仍普遍存在,在近年来推行的公证制度改革中,由于各地方的发展情况不同,公证行业也出现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复杂局面,造成公证员的素质也是良莠不齐,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

(二)行业因素

随着公证处改制成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和公证队伍的不断壮大,特别是在大中城市里公证业务竞争加剧,导致公证处之间为了生存的压力,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行业内部恶意竞争,无视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随意降低公证收费标准,简化办证程序等,拉证源,给回扣,不正之风此起彼伏。

(三)人的因素

曾经沸沸扬扬,影响极其恶劣的“西安体彩假票案”就是一个典型,公证员在开奖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没有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查并留存当事人材料,导致被彩票承包商恶意舞弊,严重的影响公证公信力。另外还存在部分公证员道德素质不高,对职业道德重要性认识不够,只顾眼前的一己私利,背离执业准则,甚至帮助当事人弄虚作假,实践证明只顾个人利益终究是要失败的。

三、加强公证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公证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公证机构是国家的证明机构,公证员代表国家出具公证文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所以公证人员职责的特殊性决定了一名合格的公证员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精湛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道德是法律的依托,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而公证员的职业道德是公证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是执业行为的道德依托。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不断发展和完善,与此同时,公证行业也面临着更高的工作要求和挑战,公证事业的进一步拓展,公证业务需要向更高更深层次的发展,这些都对于公证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当前加强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激励和引导广大公证人员坚定职业信仰,树立职业追求,遵循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具有重大意义。公证从业人员要始终维护和不断增强公证公信力,是推进公证事业在新时期实现全面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切实做到严格自律,公正正义,为社会为人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赢得社会信赖,以树立公证行业良好社会形象为己任。

四、加强公证职业道德的建设的途径

(一)深入思想理论学习

道德认识是道德品质的先导,没有正确高尚的道德认识,就不会有高尚的道德行为,一个合格的公证员,要能够深刻认识和领会社会公德和公证员职业道德的内容及意义,自觉规范起职务言行,因此抓好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道德水平是根本。让公证员们从被动的遵从职业道德到自觉主动的遵守职业道德,进一步增强公证员对公证职业道德重要性的理论认同,感情认同,把职业道德作为正确道路来坚持,作为共同目标来追求,更好更深入地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二)持续宣传推广

坚持不懈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具体案例,表先进,树典型,注重培养和树立公证行业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道德楷模,结合“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注重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通过开展主题学习、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多样扎实深入开展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活动,把公证职业道德融入到工作实践中去,进一步加强公证人员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教育,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公证人员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和群众意识,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宣传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的作用,利用报刊、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优势,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使公证职业的道德观念深入人心,不断提升公证职业道德的辐射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结合实际,自我查摆

引导公证人员们对照先进,查找自身差距,明确努力方向,有针对性的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并落实到具体的公证业务活动中去。自查自纠,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另外,随着公证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宽,尤其是现在公证业务范围已由之前单纯的证明活动向为当事人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过渡,这些要求公证员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必须具有忧患意识,强化法律理论的学习,对于国家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规范性文件要及时熟悉掌握,不断提高提高法律素养,只有足够全面的专业知识和高层次的业务水平,才能提供高质量的公证法律服务,也才能更好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四)建立和完善制约机制

我们在加强公证员思想道德教育的同事,也要通过采取一些制度性的措施全面规范公证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建立以人为本,科学的考核标准和细则。公证员要认真总结自查自纠的结果,扎扎实实查漏补缺,结合各单位公证工作实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关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工作制度,改进规范工作流程,使工作机制制度化、公证员职业道德法律化;使规范公证人员的职业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让国家强制力来保障执行的力度。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着眼于将来,着眼于长远,让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外部环境监督

公证机构作为特殊的法律服务机构,在群众的心中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形象,代表着公开、公平、公正、合法、诚信,而公证员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公平正义是其首要的行业准则和本职工作,也是广大社会公众的期望。一个行业的信用是靠长期努力积累起来的,公证员应当有珍爱公证事业的道德情操,应当时刻注意牢记自己的工作性质,牢记自己在公证活动中的一言一行都将被公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中,都代表了公证的形象和职业道德,从每个细节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使整个公证行业职业道德得到提升。有监督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能有动力。将公证面向社会,让社会各界监督,让全民监督,在公证活动切实树立起公证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加强公证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公证机构和公证队伍的信用建设,坚持以服务于诚信为目标,坚持提高公证法律服务质量,塑造公证的至高信誉。

第9篇

关键词:网络暴力;中学生;问卷调查;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20-0090-04

引言

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已不可或缺,“网络暴力”现象也因其广泛的社会效应而成为舆论焦点。对于中学生群体而言,网络暴力对其的负面影响和危害较其他群体更为严重。[1]本文选用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研网络暴力对该群体在性格培养、心理健康、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程度,并就如何减轻网络暴力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中学生对网络暴力认知程度调查与分析

1.问卷调查

为掌握中学生对网络暴力认知程度的第一手资料,笔者拟定了7个方面的问卷调查内容:①是否了解网络暴力;②是否使用网络暴力语言及使用频率;③怎样看待网络暴力语言;④怎样看待人肉搜索行为;⑤是否参与过人肉搜索;⑥是否受到网络暴力伤害;⑦是否同意倡导拒绝网络暴力等。并从某市第八中学和第一中学的初、高中学生中各随机抽取60名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9份。

2.数据统计

本次参与问卷调查的男生有68人,女生有51人。对是否了解网络暴力问题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数据表明,了解网络暴力的中学生达78.8%,而非个别。对是否使用网络暴力语言及使用频率的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数据表明,中学生使用网络暴力语言的比例高达90.3%。

对怎样看待网络暴力语言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6.4%的中学生对网络暴力语言的使用态度较为模糊。认为网络暴力语言过于粗劣、伤人,应当禁止使用的仅占13.9%。甚至有9.7%的中学生认为使用网络暴力语言是一种正常行为。

对怎样看待人肉搜索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人肉搜索不应被禁止的占68.2%。可见,中学生对人肉搜索行为是否违法界定不清,对是非对错的判断模糊。

对是否参与人肉搜索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2次人肉搜索行为的占2.6%;2次以上的占1.3%,有96.1%的中学生从未参与过人肉搜索。

对是否受到网络暴力的伤害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3.6%的中学生表示受到过网络暴力的伤害,其中多为来自网络语言暴力伤害。可见,中学生受网络暴力伤害的面较广,尽管伤害较轻,但影响较大。

对是否同意倡导拒绝网络暴力的调查结果显示,78.7%的中学生同意倡导拒绝网络暴力,认为没有必要的学生占21.3%。

3.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了解到,网络暴力正不断侵蚀着中学生的心灵。中学生对网络暴力的了解尚不明确,对其危害性处于知与不知的边缘;中学生普遍会讲一些带有侮辱性的网络暴力词汇,这反映出中学生易怒、浮躁的性格特点;多数中学生不认同“人肉搜索”行为,认为其侵犯了隐私,用于正当行为尚可,但不应滥用,这说明中学生已初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但对网络暴力的法律界限并不明晰,仍处于徘徊不定的状态。值得关注的是有近五成的中学生受到过网络暴力伤害,虽然只是受到语言的攻击,但仍可能对他们的心灵以及价值观带来深远影响。

网络暴力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中学生是一个身处和谐校园的特殊群体,心智尚处于发展阶段,敏感、脆弱、易接受新鲜事物是他们的特点,这意味着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下面笔者通过4个网络报道的典型事例分析网络暴力对中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1.案例分析

(1)网络暴力对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产生影响

案例1:2015年5月3日,成都一女司机在驾车途中,因行驶变道被男司机张某驾车逼停,随后被殴打致伤,警方公布的视频记录显示:被打女司机曾两次突然变道险些造成事故。该事件在网上引起强烈关注,众多网民纷纷指责女司机,发出“被打活该”“往死里打”等暴戾语言。[2]更有甚者对女司机展开人肉搜索,不仅其以往的开车不良记录被曝光,就连其开房记录也未能幸免。

据互联网调查,谴责女司机的网民占71.7%,其中16.8%为中学生。对人肉搜索女司机的行为,近五成的网民表示赞成,认为“就是要教训教训她”。该事件法院已有定论,但对男司机将女司机殴打致伤、网民人肉搜索其隐私、对其进行网络谩骂等行为持赞同态度的网民数量之多确实令人心寒。这无疑也透露出一些错误的理念,而这种错误的理念将直接影响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2)网络暴力对中学生个人心理与性格塑造产生影响

案例2: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题目提供的素材为:一司机在高速公路上边开车边打电话,亲人劝阻但司机不听,司机女儿向警方举报,警方依照相关规定对司机进行处理。请考生依据该素材给司机或者警方或者女儿写一封信。未曾想到,该事情让众多高三学生“气急败坏”,居然把作文题目“写给父亲一封信”的原型人物人肉搜索出来,并在她的微博上留了4万余条评论谩骂。其后,记者从高速交警方面证实,网民骂错了人。

此案例源自高考作文,91.6%的参与者为中学生。该案例反映出中学生易怒、言辞激烈、断章取义、性格急躁、对事物缺少系统认知等特点。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中学生的性格塑造。

(3)网络暴力对中学生道德法制观念产生影响

案例3:2015年6月22日,网络上出现“永新一群女初中生殴打一女生”的视频。事因:被殴女生为学生会干部,与参与殴打的2位女生为同一学校的初中学生,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产生过矛盾。该视频随即引爆网络,并持续升级恶化。事件中主要人员的详细资料被人肉搜索出来后,本人及其家人、亲友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报复行为,甚至一度出现了不雅视频。

人们在愤怒之余,开始了各种形式的网络暴力行为,却很少关注警方行为。这在无形中给中学生灌输了一种“出了事情不通过法律途径而是通过网络暴力解决”的错误观念,导致中学生步入了道德法制误区。

(4)网络暴力对中学生造成伤害

案例4:2013年8月,14岁女孩潘某在网上发了条“权志龙的一场演唱会够C罗踢一辈子足球”的微博,被网民谩骂和人肉。网民不仅在网上展开口水战,还不断给潘某及其家人、学校打电话咒骂,并到她家门口围堵。最终,潘母心脏病发,潘某被其父赶出家门,并被学校勒令退学,身心受到严重创伤。

中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尚浅,承受能力很差,未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念。他们极其敏感,又相对脆弱。一旦被推上网络暴力的风口浪尖,产生的后果难以想象。

2.案例总结

据2014年度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中学生群体所占比例高达23.8%,他们在校园里接受书本知识熏陶的同时,也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网络暴力的负面影响尤为突出。[3]网络暴力不仅影响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更影响中学生塑造健康的性格,甚至还会对其造成人身伤害。

建议与措施

如何才能让中学生减轻或免于网络暴力的伤害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层面努力。

1.社会、家庭环境

(1)教师及家长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中学生的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学校和家庭,教师及家长的言传身教举足轻重。遇到网络暴力事件时,教师及家长应谨慎做到:①和孩子一起认真分析事件真实性,全面、客观表达对事件的观点,提出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尽量不参与网络评价;②发现网络暴力时,和孩子一起,耐心分析网络暴力带给他人的伤害及可能触及到的法律问题,明确态度,不能以暴制暴,更不能不加分析地跟风和转发网络暴力;③关心孩子,关注孩子在社交网络上的言论,睿智、豁达、细心、宽容、认真地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诚恳地与孩子交流,传递正能量。

(2)公众人物应洁身自好,做好表率

“追星”是中学生的一大特征。公众人物背后都有数量众多的粉丝,当粉丝们因意见不合在各网络平台上出现网络暴力行为时,公众人物的言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公众人物能正确引导粉丝们理智对待、宽以待人,并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他们,不仅能减少这类网络暴力的发生,让中学生免受其害,还给他们传递了正能量。

(3)学校增设网络素质课程,加强教育引导

学校在中学阶段应该增设网络素质教育课程,加强对中学生使用网络及鉴别能力的培养,进行正面引导,促使中学生自觉抵制网络暴力,提高其抗风险能力。

2.中学生自身

(1)选择健康的减压方式,加强体育锻炼

中学生学习压力大,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等特征,让他们似乎找到了可以释放压力的“平台”。尤其是一些网络事件(如案例3)与他们产生共鸣时,他们便不假思索地参与到网络暴力中。

可见,减少网络暴力给中学生造成的影响,减轻其学习压力是关键。中学生应选择健康的减压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建立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避免沉溺于网络。

(2)培养高雅素质,拒绝低级趣味

中学生利用网络的初始目的是学习,而网络内容良莠不齐,因此中学生在通过网络学习时,应有意识地选择健康内容,拒绝浏览低级趣味、庸俗的内容,因为低级、庸俗的内容往往有悖于道德伦理和法制,往往是网络暴力泛滥之源头。

(3)谨慎交友,防微杜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中学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在行为举止和兴趣爱好方面受同学和朋友的影响特别大。当前,低年龄段的刑事案件中大多数是群体犯罪的现象说明,中学生交友的选择十分重要,案例3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良师益友往往能带领自己天天进步,步步向上;而选择沉溺于网络的朋友,时间长了,免不了也受到网络暴力语言和行为的影响。

3.网络管理

(1)立法规范网络行为

网络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若无法律规范,势必造成网络暴力。要想从根本上遏制网络暴力,需通过立法来规范网络。

目前,我国已出台与网络暴力相关的法律规定,但需要从法律的角度对网络暴力进行更详细的界定[4],只有让中学生清楚地了解到人肉搜索、网络谩骂、透露他人隐私等网络暴力行为是违法行为,才能让其远离网络暴力。

专家建议,言论自由既不能突破法律规定,也不能超越道德底线,更不等于豁免社会责任,因此应对个人信息圈定“保护网”,对“人肉搜索”制定法律红线。

(2)实行网络实名制度

网络匿名有着零风险和零成本的特点,是导致网络暴力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推行网络实名制。在网络实名制下,任何用户在网上的言行举止均会受到监控,这对欲实施网络暴力者具有强大的震慑作用。一旦出现网络暴力,可以很快得到查处,从而有效减少网络暴力,减轻其对中学生的影响。

(3)加大网络服务者的审查、监管力度

不少网络暴力的发生是网络服务者审查、监管力度不强所导致的。如果网络服务者能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严格把关,将避免诸多网络暴力的发生。这方面,国外对网络暴力管理的经验可以借鉴。

结语

中学生作为网民群体里的生力军,身处校园,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经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叛逆、敏感而又脆弱,思想观念尚未完善,极易受到网络暴力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该影响,网络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还网络一个健康、纯净的虚拟世界,只有这样中学生才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姜方炳.“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J].浙江学刊,2011(6).

[2]张松超.女司机被打事件背后的网络暴力[N].湖北日报,2015-5-6.

第10篇

关键词: 初中教学 思想品德课 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开设的缘由主要是因为它对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等方面有影响,思想品德课由于内容比较枯燥无味,会使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想要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因此本论文主要是以初中思想品德课为例,针对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进行研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对某一事物或者知识产生好奇、兴趣的时候,就会从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能够自己主动地学习探索,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为了更好地学好知识。

一、如何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虚拟教学情景

对于教学的最好方式就是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就是能够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针对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的问题而言,老师在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相关教材内容,创造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堂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进来,如八年级思想品德法律基本常识教学部分,教师可让学生模拟“小法庭”“小法官”对教材案例进行分析判定。这样学生在参与到课堂情景中时,能认真探究和思考。由于思想品德课的教材内容大多数是生活中的一些案例和事件,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解决在虚拟情景教学中假设的问题,因为都是模拟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是与学生的经验知识相联系的,因此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够产生学习兴趣。只有使课堂教学的气氛变得比较轻松愉快,制订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案,让学生不再对思想道德课堂产生厌倦感。

(二)利用课堂奖励的方式鼓舞学生

对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对于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老师的鼓励和奖励,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来源于成功的魅力,所以老师要想在思想品德课中激发学生积极性,就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奖励和表扬。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随时对学生的表现和回答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舞,使学生能够有得到重视的感觉,因此在上课时会认真听讲,对思想品德课也会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如,现阶段全国很多学校都在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小组合作评价机制”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表扬的过程中要做到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表扬,做到以恰如其分的表扬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三)把教材内容与社会热点事件相结合

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要盲目地依照思想品德的课本教材进行讲解,老师应该在讲课之前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把社会当前发生的新闻事件或者热点问题与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点的关注度。思想品德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这些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件和热点问题中存在的本质或者性质,让学生在了解社会事件、时政新闻及国家发展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利用思想品德课中所学到的内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意识到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意义,从而产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四)改变传统形式的课后作业

对于传统形式的思想品德的课后作业来说,都是大量主观题型训练,这样的形式只会让学生觉得乏味,更加没有想要学习思想品德的欲望和兴趣,最终导致没有学习效率。思想品德课的课后作业可以不再是传统的主观题型的训练,老师可以创新课后作业形式,比如在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在课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以“感恩”“责任”为主题的作业――给父母洗脚、帮父母做家务等,也可以让学生能够自己进行分组讨论,不用仅仅依靠自己的主观思想做题,可以利用现有的各种多媒体的资源完成,把周围可以利用的资源都利用起来。在最后交作业的时候可以进行分组演讲和讨论,让课堂和课下的学习气氛都能够变得热烈起来,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能够感受到思想品德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

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的意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对于思想品德教学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有重要影响。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心智和态度都会有不理智和不端正的现象,这时就需要老师和学校进行一定引导,而主要的引导方式就是通过对思想品德的学习,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如果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产生了学习兴趣的话,就能够主动进行学习和探索,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帮助。

三、结语

由于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有一定影响,对于学生的道德发展和文化修养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必要。总之,要激发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主要从课堂教学、课堂表现及课后作业等方面着手,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艳.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J].科技视界,2015,10.

第11篇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合作研究型学习 方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搞好课堂教学的设计与教学理念创新,利用有限的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笔者根据以往在政治课教学中积累的经验,进行教学模式的重大改革。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欠缺了对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调动和培养,也就不能极大地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和主动探求知识,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于是笔者探索尝试合作研究型学习模式,有利于弥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不足,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1 合作研究型学习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合作研究型学习模式是在老师的引导和特定模块知识范围的划定下,大胆地给学生以创造、创新的锻炼机会。合作研究性学习部分,教师选择一些既有理论性、又具现实性的研究课题,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让学生通过翻阅书籍、查找资料、问题咨询、论文写作等,掌握综合性的学习和研究技巧,逐渐树立起自我学习、研究性学习、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团结协作的习惯。

合作研究型学习模式的特点是改变以往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使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发现和体验。使学生学会对信息获取、分析、判断、选择,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知识经济对人才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仅仅沿用原来“接受性学习”的方式来学习“确定的知识”已很难使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应对急剧变化、不断创新的社会变革的能力,在教学中寻求新的教学内容、学习方式。

2 合作研究型学习方案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种方法是组织合作性学习小组。先要求班级学生自愿组合成5~8人的学习小组,选出组长。老师根据课本学习任务出辩论和讨论题目两组,各10~15个题目。由小组选择辩题或讨论题目,利用课余时间各组组织讨论,学习委员要到场检查。组长要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讨论内容,对小组成员预先考核打分,交学习委员检查,全班集中后交老师。同时各组选出本组的代表人课堂讨论发言立论。老师同学根据选题可以提问,小组成员答辩。老师根据小组综合表现情况对小组打分。小组每个成员的分数则参照小组成员个人的课余参与、讨论的发言记录和小组的总分进行打分。每个学生的成绩作为过程化考核的一个参数登记在册。

一种方法是自主研发性学习。老师对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全面分析讲解,让学生对课程内容及知识框架统揽了解。然后要求班级学生自愿组合成5~8人的研发学习小组,选出组长。每组依据老师的要求选题,制作合作学习成果。选题内容以老师划定课本内容为限,学习成果表现形式可以由老师提出一些形式(如朗诵、PPT展示、小品、快板、情景剧)供学生参考选择。角色分配,人员分工,都由小组成员自己协商决定。以课后作业形式布置,要求小组制作出节目策划书初稿。在课堂组织各组代表汇报交流本组合作学习的策划情况,老师根据各组的汇报对策划书初稿作相应的指导,使节目内容符合基本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修改策划书,完成定稿后交由老师。各组课余组织合作学习成果的制作,然后课堂表演。老师根据小组节目的立意,创新性、学习态度、知识点的把握、表演等情况对小组打分,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人的个人表现给个人打分,作为过程化考核的一个参数。

3 合作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作用

(1)可以使研究者本人不断钻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理论知识,提高统揽全局,驾驭课本知识的能力,在不断探索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设计理念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搞好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利用有限的课时,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2)合作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开设,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而且还要具备针对学生的需要,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要求任课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伦理学与法学的学科知识外,还需要涉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青年学、行为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唯其如此,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研究性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就迫使老师为了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指导能力必须继续学习和进修,促使教师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行为,切实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采取理论讲授和小组研讨的“合作研究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和研讨的热情,变“灌输”为“主动热情地参与教学”。让大学生在愉快和富有成就感的氛围中得到提升。离开了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就不能很好地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难以“入耳入脑”,那么再好的理论也只能束之高阁。因此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需求的模式,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4) 学会学习是所有大学生的重要任务。合作研究型学习模式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供了平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设置自主研发性学习模式,正是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培养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能力。力图通过自学掌握一些道德法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念,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多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采用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个人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自主学习效果取决于教师对自主学习内容的设定,学习方法和途径的有效引导。成绩评定的客观、准确对学生下一步自主学习起到激励的作用。

在合作研讨式教学中,考试方式改革是重点。把过去注重“对知识点记忆”的考试转变为“考核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社会和人生问题能力”的考试,形成新的教学导向。在合作研讨式学习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在评价考核时,更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平时参与合作性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合作中的表现、研究报告撰写情况,都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增强了对学生平时过程学习的管理和督促,效果更好。

L鼙疚南翟杭痘鹣钅柯畚模钅刻饽浚焊咧霸盒!端枷氲赖滦扪敕苫 房魏献餮芯啃脱敖萄Х桨赋跆? 项目编号:JY2013-17

参考文献

第12篇

内容提要:青年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是指在青年道德建设过程中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集中体现在青年道德建设目的、手段和目标上的科学把握。掌握青年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是开展青年道德建设实践的基础。

青年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是指在青年道德建设过程中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集中体现在对青年道德建设目的、手段和目标上的科学把握。掌握青年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是开展青年道德建设实践的基础。

一、青年道德建设之目的—立足现实基础上的把握未来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青年在接受现实社会锻造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影响着社会,一个社会的前途和希望取决于青年一代。青年道德建设促进青年道德人格的养成和完善,其目的不仅在于把握和改善青年道德的现实状况,而且在于通过提高当代青年的道德修养水平和道德活动能力,促进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构建未来道德理想社会,在把握现实的基础上把握未来。

针对当前青年道德存在的缺陷进行道德教育和培养,是青年道德建设中的现实把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革命使得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正由稳定趋向流动、长期趋向短暂、熟悉趋向陌生,青年的个性化色彩越来越浓重,表现出多元道德个性。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调节作用一部分正在由法律的强制作用替代,特别是在一些缺乏社会道德舆论监督的场合下,以法律合约为基础对人们行为进行调节和约束,比以道德规范为基础更为有效。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表现出功利性强于道德性、利益心重于道义心、务实性高于理想性的特点。青年道德建设应当重视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教育青年如何摆正社会生活中的义利关系;另一方面,要借助于法律强制力、舆论导向力、人格提升力和经济诱导力,建立综合有效道德发展机制,促进青年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环境的良性化发展。解决青年道德现实问题不是青年道德建设的全部目的,青年道德建设要在改善青年道德生存的基础上,形成科学有效的道德动力机制,引导他们逐步实现不断提升的道德目标,保障社会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其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实现同步发展,相互促进。

青年道德建设应当立足现在,面向未来。青年道德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道德建设,但不仅仅是建设市场经济道德,其定位点不能只以市场经济为着眼点。市场经济强调人们的平等地位、经营自由和等价交换,要求各经济主体间公平竞争,合理地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与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共同富裕和人的个性发展要求一致的,市场经济有其内在的道德要求。但市场经济道德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起调节作用。青年作为未来社会主导力量,不能只面对经济问题,更不能把在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要求泛化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要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道德目标和动力机制,充分发挥道德这一精神力量对社会进步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因此,青年道德建设具有把握社会未来的深远意义。

二、青年道德建设之手段—道德他律基础上的道德自

青年处在道德自我的设计、调适和整合时期,其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存在很大的可塑性。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道德失范现象严重,道德风气需要改善,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道德困惑。要培养青年建立健全的自我,必须在社会道德规范他律基础上,发挥青年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实现道德自律。

道德他律是培养青年道德自我的有效手段。青年要确立健康的道德自我必须遵从一定道德规范的约束,他律的道德规范既是青年正确认识社会伦理关系的前提,又是他们道德意识生成的外部动力。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制度伦理建设,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可以使道德有效性得以保证。制度伦理建设以道德行为的规范化和法规化为中心,进行道德“立法”和建章立制,使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强制性。如社会公德表现为公约,职业道德表现为制度和纪律,婚恋道德表现为法律等。以制度伦理建设规范青年的道德行为,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对道德规范的被动践行,不断强化道德行为习惯,不仅对于青年个性道德自我产生巨大的效力,而且有助于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促进社会良好道德环境的形成。道德他律不能替代道德自律。道德他律主要以法律、制度、公约、纪律等外在形式作用于社会,其见效快、强度大,但这种道德规约形式不可能包容和覆盖青年道德生活的全部,青年道德生活离不开道德的内在约束。道德他律作为外因是青年道德自我生成的条件,而道德自律作为内因则是其道德自我生成的依据,道德他律要通过道德自律起作用。缺乏自律的道德他律,是难以产生持久稳定的社会实效的,所以要在加强道德法制建设的同时,努力培育和增强青年的道德自律意识。

道德自律是道德存在和道德发展的精神基础,培养青年道德的自律精神就是通过道德意识的建构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使他们自觉、自愿、自主、自决地履行道德准则和规范。当前青年道德素质不高,社会道德风气觅待改善,青年不能一味强调道德环境不好,他人的道德素质差,而不从自己身上找差距、找原因。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改善社会道德环境,要从每个人做起,青年应当成为道德建设排头兵。要帮助青年注重自我塑造,克服私大于公、情大于理、权大于法的错误观念,以高尚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培育和完善他们的道德人格,重他律也重自律,加强青年的自我道德修养。缺乏自律的他律是难以实现的。没有自律,青年就不能真正确立和完善其具有独立人格的自主意识和修身养性的自律精神,不仅难以承担起社会斌予青年一代的道德责任,而且会导致道德的知行不一,形成推卸个人责任的不良道德倾向和道德习惯。因此,青年道德建设要遵循在道德他律基础上进行道德自律的规律,在“要我做”的基础上,通过提高道德愈识水平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达到“我要做”的境界。

三、青年道德建设之目标—个体塑造基础上的群体实

青年就个体而言存在着客观差异性,其道德教育和培养具有层次性、多样性和示范性等特点,通过青年个体道德修养的提高和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促进和带动了青年群体道德的进步。青年道德建设的目标是在塑造青年个体健全道德人格的基础上,实现青年群体的道德优化。

第13篇

论文摘要:探讨当代中国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需要深入责任意识的本质,指向伦理维度;而在大学阶段个体从“家庭成员”向“社会公民”的角色过渡,又使得大学生群体具有自身的伦理特殊性,这就涉及到其责任意识的再造、深入发展过程;所以,对于各个大学来说,既要承前启后,做好“家庭”向“社会”的角色转变责任意识教育,又要开创未来,树立大学生的民族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主流社会群体,普遍拥有较高的知识认知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他们是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也是整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群体的特殊使命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自我担当的能力和正确的责任意识。然而在当今社会中,大学生自身意义感的丧失、自身行为的放纵、对社会义务的冷漠以及对生命的漠视等现象却日益加剧,这些都突显出中国当代大学生使命感的弱化和责任意识的缺失。加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已经迫在眉睫。而反观中国大学对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大多是一些对象化、教条化、口号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责任意识本身的意义和作用。只有认清责任意识的本质,从大学生群体角色转变的特殊性入手,才能更好的实现当代中国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构建更加合理健全的教育体系。

一、责任意识教育指向伦理维度的必然性

康德说,“人,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没有任何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件”。所以,从本质上来讲,责任意识不仅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更是属于道德领域的一种意识形态呈现。人的这种责任意识体现于人们平时的各种道德行为当中,它不是一种抽象的观念,而是具体体现在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的情感、态度、责任和义务上,“对社会有无责任感,是检验一个人的人格健全和人生境界高低的尺度。”

责任意识的道德属性是和人的社会本质是分不开的。人在本质上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类生命本质要求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就必须有“规定”、“使命”、“任务”。也就是说,健全的责任意识要求必须做到对自我负责,也要对“他者”负责。这个“他者”,可以是具体的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对象化的总和,如家庭、集体、社会、民族等等。所以,责任意识实际上建构在一种“关系”之中。另一方面,责任意识的建构离不开责任意识的教育。人们通过教化从自然人逐渐向社会人过渡,责任意识的构建和健全也需要通过一个不断教化并且进行各种道德实践活动而最终得以完成。人们的这些教化活动在一个关系共同体中,如家庭、学校、社会等得以发生和实现。

责任意识不仅是树立“对自我负责”,“使自身不受到伤害”的自我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对家庭、集体、社会的承担意识。

所以,对于作为被视为“人生转折点”的大学生活而言,各高校对大学生群体的责任意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大学生群体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主流群体又有着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轨迹,正确的进行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首先要认清楚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特点。

二、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伦理特殊性

大学生活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讲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一次全面接受集体检验的体验,也是其走向社会前对自我意识审视、反省、再造的阶段。大学是从个体家庭生活模式到社会生活模式的过渡阶段。

(一)角色转变:从家庭成员到社会公民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的生活模式大多为“家庭-成员”模式。也就是说,个体在自我意识中更多的是认为“我”是家庭的一员,而较少的把自己自觉的看成社会的公民。进入大学以后,个体主要面对的将不再是和自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而是各种素不相识的社会个体。在“家庭-成员”的生活模式中,个体的责任对象主要是自身和其他家庭成员。在这样的模式中,血缘关系使得责任意识中更多的包含的是一种“宽容”和“爱”的情感;而一旦进入大学,朝夕相对的同学之间要求得更多的是一种“对等”的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大学生个体作为“幼”辈,在责任体系中往往处于被“保护”的地位;而在“社会-公民”模式中,大学生主体与主体之间却要求一种“平等”的关系,相互之间具有平等的责任义务。

显然,两种角色所要求的责任是不一致的,个体在进入大学之始,若不能及时的进行角色的转变和调整,两种生活模式中的不同角色要求便会在个体的自我意识和道德行为中产生冲突。大学所承担的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便要求正确引导学生加快这种角色转化,加强对同学、对学校等社会意识的培养,使之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

(二)责任意识缺失:前期责任意识教育的缺乏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便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化转变和教化,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形成自我对“责任”的一些认知和意识。

然而,这种学习过程更多是接受对各科基础知识的灌输,而不太注重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的教化。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多半来自于家庭教育。正如前文所说,在以血缘关系为轴心的“家庭-成员”的模式下,作为“子女”角色的大学生个体更容易被宽容、被原谅,往往是父母对子女的责任意识大于子女对父母的责任意识。由于当代中国“独生子女”的特殊家庭环境和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日益迫切,很多子女把这种爱理解为了一种“理所当然”。加上基础教育阶段对这种责任意识教育的忽视,很多大学生缺乏一种家庭责任意识或者形成了一种错误的家庭责任意识。不仅对自身的行为任性放纵,也缺乏对父母、亲人的关心和爱护。这与当代中国大学生中自私、人际关系冷漠等现象有直接的关系。

这些现象不是进入大学以后才产生的,然而却是大学教育必须要面对的实际问题。每个大学的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模式、作息规律等等,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然会产生一些对立或者冲突。对于各个大学来说,加强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必然要求引导主体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学会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树立对他人的责任意识。

(三)面向未来:民族责任意识的建构

黑格尔说,民族是一个“伦理实体”。每个人的最初和最终归属都必然是他的民族,这种归属被黑格尔看做是一种“悲怆情愫”。反过来说,每个人无论有怎么样的不同,最终都从属于他的民族,都要担负起民族的建设大业。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学只是大学生迈向社会的桥梁,大学生最终要承载的是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大学生不仅是社会的公民,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大学生不仅要对社会负责,更要对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未来负责。大学是个体从“家庭”迈向“社会”的阶梯,也是重树、再造个体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所以大学中的责任意识教育又必然要求面向未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在和平年代,那种民族危亡时的为国捐躯很难实现,也得不到当代大学生的共鸣。它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坚定的民族信念和爱国信仰。

三、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伦理导向

责任意识不仅是一种法律上的义务,更指向“人之德性”的道德领域。责任意识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伦理意识而不是强制规定,是被康德称之为“心中敬畏”的神圣道德法则之一。也就是说,责任意识是一种由内向外、由认识到实践的实现过程。所以,责任意识教育也应该以主体为出发点,把责任作为一种德性,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一)责任是一种德性:教育的出发点

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训示,从自身出发,尽心、知性、知天下,培养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所谓“修内安外,成人之道”,即是说,人生完美境界的造就,既需要内在修养,又需要外在事功。但“成人之道”的出发点在于“修身”,最终的目的则是成就外在的事业。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责任的认识就在于强调对自身的修炼,即所谓内省而“自知”。反观现在的大学思想教育课程,多过于教条化、书本化,而脱离了思想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首先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个人内在修养。

修身是一种以“立德”为本的责任意识培养。曾子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善于反思自己,认识自己,客观的认清事物的本质,具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培养自省意识,实际上是要大学生对自己在平时生活中的言行树立一种责任意识,要对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负责。而一旦同学间出现矛盾、分歧,也要从自身入手,首先站在客观的立场审视自己,懂得“和而不同”的道理,才能培养出宽容大度的个人气质。中国有“仁者爱人”的道德传统,各高校也应当引导当代大学生注重自身教养的修炼,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要成才,先成人”,大学的责任意识教育应该以德性教化为基本出发点,首先使大学生成为有担当、有使命感之“仁人”,再谈技术能力专业方面的知识传授。

(二)民族责任意识的树立:教育的目的

大学阶段处于家庭成员向社会公民角色过渡时期,所以要求各个高校要培养大学生“公正”、“正义”的道德情操。而作为民族的一员,其最终的伦理归宿却是整个中华民族,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又必须具有民族责任意识,自觉地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统一起来。作为一个社会人,大学生必须学会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而作为中国当代的大学生,还必须要对国家的未来负责,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负责。

所以,大学的责任意识教育必须树立对社会负责的观念和热爱国家的民族意识。这就要求大学教育中要适当的增添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内容。而这两项内容也不应该是空洞的口号式宣传,而应该结合实际、结合时代为学生做生动而具体的介绍。在和平年代,民族危亡时的为国捐躯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但是中国在各方面发展取得的成就却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加强民族荣誉感,必须与实际结合,事实求是的为学生提供资源和材料,让其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祖国,树立民族发展的责任意识。而增强社会责任感,最重要的是要树立“诚信”的意识。中国向来注重“利益”关系,强调重义轻利的气节。在面对一些利益诱惑时,大学生应该具有正确的判断意识,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为。目前,高科技犯罪正成为社会日益严重的问题。这与当代大学生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判断有着直接的关系。加强责任意识教育,一定要与时代结合,制定一套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体系,而不应该是一些空洞的教科书式的思想教育。

(三)责任意识见之于行为实践:教育的转向

责任意识,不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而是具体的体现在平时的行为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仅是让他们学习理论,更重要的是注重对他们日常的行为养成。

大学的责任意识教育应当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由近及远。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培养其责任意识,比如引导灌输爱护环境、节约低碳的生活理念等等,从身边的小事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尽可能使学生从实践中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民族使命。高校应该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强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鼓励其通过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公益劳动、志愿者活动等多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责任意识。学校还应与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合作共建社会实践基地,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艰苦创业教育、现代科学应用教育等,进而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责任意识。同时,高校还可以制定相应的权责条例,明确权责等行为增强学生承担责任的主动性,而不是被动的承受。

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改革之路还很长,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但是,无论如何发展,都不能脱离了责任意识最本质的东西,只有回归其伦理本质,才可能从根本上做好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为大学生德育培养提供一种可能性途径。

参考文献

[1][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

[3]王晓虹.道德贵任:高校道德教育内涵的倾斜点[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l975.

[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王键.简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N].光明日报,2008,7.

第14篇

    论文摘要:探讨当代中国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需要深入责任意识的本质,指向伦理维度;而在大学阶段个体从“家庭成员”向“社会公民”的角色过渡,又使得大学生群体具有自身的伦理特殊性,这就涉及到其责任意识的再造、深入发展过程;所以,对于各个大学来说,既要承前启后,做好“家庭”向“社会”的角色转变责任意识教育,又要开创未来,树立大学生的民族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主流社会群体,普遍拥有较高的知识认知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他们是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也是整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群体的特殊使命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自我担当的能力和正确的责任意识。然而在当今社会中,大学生自身意义感的丧失、自身行为的放纵、对社会义务的冷漠以及对生命的漠视等现象却日益加剧,这些都突显出中国当代大学生使命感的弱化和责任意识的缺失。加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已经迫在眉睫。而反观中国大学对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大多是一些对象化、教条化、口号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责任意识本身的意义和作用。只有认清责任意识的本质,从大学生群体角色转变的特殊性入手,才能更好的实现当代中国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构建更加合理健全的教育体系。 

一、责任意识教育指向伦理维度的必然性 

康德说,“人,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没有任何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件”。所以,从本质上来讲,责任意识不仅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更是属于道德领域的一种意识形态呈现。人的这种责任意识体现于人们平时的各种道德行为当中,它不是一种抽象的观念,而是具体体现在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的情感、态度、责任和义务上,“对社会有无责任感,是检验一个人的人格健全和人生境界高低的尺度。” 

责任意识的道德属性是和人的社会本质是分不开的。人在本质上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类生命本质要求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就必须有“规定”、“使命”、“任务”。也就是说,健全的责任意识要求必须做到对自我负责,也要对“他者”负责。这个“他者”,可以是具体的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对象化的总和,如家庭、集体、社会、民族等等。所以,责任意识实际上建构在一种“关系”之中。另一方面,责任意识的建构离不开责任意识的教育。人们通过教化从自然人逐渐向社会人过渡,责任意识的构建和健全也需要通过一个不断教化并且进行各种道德实践活动而最终得以完成。人们的这些教化活动在一个关系共同体中,如家庭、学校、社会等得以发生和实现。 

责任意识不仅是树立“对自我负责”,“使自身不受到伤害”的自我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对家庭、集体、社会的承担意识。 

所以,对于作为被视为“人生转折点”的大学生活而言,各高校对大学生群体的责任意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大学生群体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主流群体又有着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轨迹,正确的进行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首先要认清楚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特点。 

二、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伦理特殊性 

大学生活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讲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一次全面接受集体检验的体验,也是其走向社会前对自我意识审视、反省、再造的阶段。大学是从个体家庭生活模式到社会生活模式的过渡阶段。 

(一)角色转变:从家庭成员到社会公民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的生活模式大多为“家庭-成员”模式。也就是说,个体在自我意识中更多的是认为“我”是家庭的一员,而较少的把自己自觉的看成社会的公民。进入大学以后,个体主要面对的将不再是和自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而是各种素不相识的社会个体。在“家庭-成员”的生活模式中,个体的责任对象主要是自身和其他家庭成员。在这样的模式中,血缘关系使得责任意识中更多的包含的是一种“宽容”和“爱”的情感;而一旦进入大学,朝夕相对的同学之间要求得更多的是一种“对等”的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大学生个体作为“幼”辈,在责任体系中往往处于被“保护”的地位;而在“社会-公民”模式中,大学生主体与主体之间却要求一种“平等”的关系,相互之间具有平等的责任义务。 

显然,两种角色所要求的责任是不一致的,个体在进入大学之始,若不能及时的进行角色的转变和调整,两种生活模式中的不同角色要求便会在个体的自我意识和道德行为中产生冲突。大学所承担的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便要求正确引导学生加快这种角色转化,加强对同学、对学校等社会意识的培养,使之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 

(二)责任意识缺失:前期责任意识教育的缺乏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便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化转变和教化,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形成自我对“责任”的一些认知和意识。 

然而,这种学习过程更多是接受对各科基础知识的灌输,而不太注重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的教化。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多半来自于家庭教育。正如前文所说,在以血缘关系为轴心的“家庭-成员”的模式下,作为“子女”角色的大学生个体更容易被宽容、被原谅,往往是父母对子女的责任意识大于子女对父母的责任意识。由于当代中国“独生子女”的特殊家庭环境和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日益迫切,很多子女把这种爱理解为了一种“理所当然”。加上基础教育阶段对这种责任意识教育的忽视,很多大学生缺乏一种家庭责任意识或者形成了一种错误的家庭责任意识。不仅对自身的行为任性放纵,也缺乏对父母、亲人的关心和爱护。这与当代中国大学生中自私、人际关系冷漠等现象有直接的关系。 

这些现象不是进入大学以后才产生的,然而却是大学教育必须要面对的实际问题。每个大学的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模式、作息规律等等,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然会产生一些对立或者冲突。对于各个大学来说,加强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必然要求引导主体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学会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树立对他人的责任意识。 

(三)面向未来:民族责任意识的建构 

黑格尔说,民族是一个“伦理实体”。每个人的最初和最终归属都必然是他的民族,这种归属被黑格尔看做是一种“悲怆情愫”。反过来说,每个人无论有怎么样的不同,最终都从属于他的民族,都要担负起民族的建设大业。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学只是大学生迈向社会的桥梁,大学生最终要承载的是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大学生不仅是社会的公民,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大学生不仅要对社会负责,更要对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未来负责。大学是个体从“家庭”迈向“社会”的阶梯,也是重树、再造个体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所以大学中的责任意识教育又必然要求面向未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在和平年代,那种民族危亡时的为国捐躯很难实现,也得不到当代大学生的共鸣。它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坚定的民族信念和爱国信仰。 

三、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伦理导向 

责任意识不仅是一种法律上的义务,更指向“人之德性”的道德领域。责任意识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伦理意识而不是强制规定,是被康德称之为“心中敬畏”的神圣道德法则之一。也就是说,责任意识是一种由内向外、由认识到实践的实现过程。所以,责任意识教育也应该以主体为出发点,把责任作为一种德性,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一)责任是一种德性:教育的出发点 

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训示,从自身出发,尽心、知性、知天下,培养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所谓“修内安外,成人之道”,即是说,人生完美境界的造就,既需要内在修养,又需要外在事功。但“成人之道”的出发点在于“修身”,最终的目的则是成就外在的事业。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责任的认识就在于强调对自身的修炼,即所谓内省而“自知”。反观现在的大学思想教育课程,多过于教条化、书本化,而脱离了思想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首先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个人内在修养。

修身是一种以“立德”为本的责任意识培养。曾子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善于反思自己,认识自己,客观的认清事物的本质,具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培养自省意识,实际上是要大学生对自己在平时生活中的言行树立一种责任意识,要对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负责。而一旦同学间出现矛盾、分歧,也要从自身入手,首先站在客观的立场审视自己,懂得“和而不同”的道理,才能培养出宽容大度的个人气质。中国有“仁者爱人”的道德传统,各高校也应当引导当代大学生注重自身教养的修炼,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要成才,先成人”,大学的责任意识教育应该以德性教化为基本出发点,首先使大学生成为有担当、有使命感之“仁人”,再谈技术能力专业方面的知识传授。 

(二)民族责任意识的树立:教育的目的 

大学阶段处于家庭成员向社会公民角色过渡时期,所以要求各个高校要培养大学生“公正”、“正义”的道德情操。而作为民族的一员,其最终的伦理归宿却是整个中华民族,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又必须具有民族责任意识,自觉地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统一起来。作为一个社会人,大学生必须学会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而作为中国当代的大学生,还必须要对国家的未来负责,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负责。 

所以,大学的责任意识教育必须树立对社会负责的观念和热爱国家的民族意识。这就要求大学教育中要适当的增添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内容。而这两项内容也不应该是空洞的口号式宣传,而应该结合实际、结合时代为学生做生动而具体的介绍。在和平年代,民族危亡时的为国捐躯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但是中国在各方面发展取得的成就却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加强民族荣誉感,必须与实际结合,事实求是的为学生提供资源和材料,让其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祖国,树立民族发展的责任意识。而增强社会责任感,最重要的是要树立“诚信”的意识。中国向来注重“利益”关系,强调重义轻利的气节。在面对一些利益诱惑时,大学生应该具有正确的判断意识,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为。目前,高科技犯罪正成为社会日益严重的问题。这与当代大学生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判断有着直接的关系。加强责任意识教育,一定要与时代结合,制定一套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体系,而不应该是一些空洞的教科书式的思想教育。 

(三)责任意识见之于行为实践:教育的转向 

责任意识,不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而是具体的体现在平时的行为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仅是让他们学习理论,更重要的是注重对他们日常的行为养成。 

大学的责任意识教育应当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由近及远。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培养其责任意识,比如引导灌输爱护环境、节约低碳的生活理念等等,从身边的小事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尽可能使学生从实践中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民族使命。高校应该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强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鼓励其通过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公益劳动、志愿者活动等多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责任意识。学校还应与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合作共建社会实践基地,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艰苦创业教育、现代科学应用教育等,进而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责任意识。同时,高校还可以制定相应的权责条例,明确权责等行为增强学生承担责任的主动性,而不是被动的承受。 

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改革之路还很长,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但是,无论如何发展,都不能脱离了责任意识最本质的东西,只有回归其伦理本质,才可能从根本上做好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为大学生德育培养提供一种可能性途径。 

 

参考文献 

[1][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 

[3]王晓虹.道德贵任:高校道德教育内涵的倾斜点[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l975. 

[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王键.简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n].光明日报,2008,7. 

第15篇

作者简介:史兆新(1969- ),男,汉,江苏宝应人,南京师范大学学科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 学科建设管理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知耻教育是德育、甚至也是美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个人、社会和国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围绕如何进行知耻教育这一问题而展开,并进而论述了知耻教育要以知耻、自尊、责任为其主要内容,并且对如何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知耻教育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知耻;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知耻教育体系;美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Guilt Education

SHI Zhao-xin

知耻之心犹如潘多拉魔盒的一把锁,这把锁如果不能及时地予以锁劳或一旦使之锈蚀,邪恶就会到处滋生。因此,如何锻造这把“锁”,在任何时代都显得尤为重要。孔子就曾明确提出了“知耻近乎勇”①的教育理念,鼓励弟子养成知耻的品德;清人龚自珍更是大声疾呼,要“教之耻为先”②,养蒙莫先于知耻达礼。可见,知耻教育是“治教之大端”③。

一、知耻教育要以知耻、自尊、责任为主要内容

首先,知耻是人生的第一要事。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启示我们:幼小的心灵能快速地收容无穷的事物,品德的形成要及早开始,如同“热蜡定型”,一旦在它柔软易吸收时没有进行正确的塑造,待定型后就很难改变了。同样,我们要在孩子有道德认知之前,通过外在教育的形式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可耻的,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判断耻辱和荣誉的标准;什么是对待耻辱和荣誉的正确态度。这样,孩子才会逐渐形成正确的荣辱观、是非观,才会对自己的言行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而受益终身。

其次,受教育者只有强化了自尊心后才会更加自信、更加自爱。人们在追求自尊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自我尊重而且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人们往往一方面追求自信、独立和成就,另一方面追求名誉、地位、他人赞赏和尊重。自尊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强烈的自信,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反之则会产生自卑,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为受教育者创造激发自尊心的环境,只有强烈的自尊,才会使知耻感得到进一步增强。

最后,责任是份内应当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它是一种自律,也是一种他律。一切追求文明进步的人们,应该基于自己的良知、信念、觉悟,自觉自愿地履行责任,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然而在物质生活较为富裕的今天,一些人的责任感却在日益消失,他们对自己没有责任,得过且过而不思进取;对家庭(父母)没有责任,一味索取而淡薄感恩;对他人没有责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集体没有责任,强调个人自由而不讲集体规范;对社会没有责任,埋怨无奈而不愿奉献。因此,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在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知耻教育就是要使这种责任感永驻于心,并使这种责任意识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

二、要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知耻教育体系

作为道德教育承载体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在知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作用;它们要本着为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培养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现代公民的目标,实现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使学校耻育走上由封闭到开放的整体化的全方位的教育轨道,使知耻意识更有效地扎根到社会每个成员的心中。

1、家庭DD知耻教育开始的地方。

家庭是道德生活的核心,知耻教育首先从家庭开始。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这里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具有高尚品德、心理素养好、教育方法得当的父母是学生学习良好、顺利成长的引路人。”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荣辱观和言行直接影响着子女。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家庭中,父母首先要为子女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帮助孩子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学会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家庭在进行知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家庭的知耻教育要从小抓起。早期教育对于人的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幼小的心灵是人生的初稿,在这上边的每一页书写,都会产生永久的不可磨灭的痕迹。苏霍姆林斯基就将“羞耻心”看成是儿童健康成长历程中的重中之重。

(2)家庭的知耻教育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要持之以恒。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良好的个人品德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它有着自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孩子的品德得不到正常发展,将来弥补起来就会困难的多。

(3)家长应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会孩子“先做人”。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化,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在将来立足于社会,只注重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却忽视最起码的知耻教育,而且这种倾向越来越严重。要知道,知耻才是真正学会做人的开始,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做人道理都不懂,那么其它一切就将失去意义。因此,当务之急必须要改变家长错误的观念,要让他们把目光放远些,让他们明白只有实现孩子的德与智的全面提高,才能使孩子在将来真正地适应社会。

2、学校DD知耻教育最重要的地方。

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体,负有道德教育的最大责任,而知耻教育正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校的知耻教育应着重启发学生的自我人性和对现存价值的认同,使学生将道德原则、规范以及相应的社会价值观念内化为自己的做人标准,形成自律人格,它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现在学校的耻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学校当务之急要转变教育理念,真正重视知耻教育,并且努力改变目前实效甚微的现状;要探讨学校与社区互动的新模式;要摆脱单调的校内说教,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给学生走出校园、回归生活、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的手触摸社会,用自己的心去感悟人生”,在多元互动中,知中行、行中悟,悟中从,真正体会到真善美,真正实现知行合一。根据学校知耻教育的特点,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1)以境育人,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学校一切活动得以展开的物质承载基础,一个秩序井然、整洁、文明的校园环境,不仅有利于控制情绪、调适行为、陶冶情操,还可以启迪智慧、激发灵感、使学生的精神生活时时感受美的升华。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说过:“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里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⑤他正是描述了校园环境对学生道德品质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中要体现德育的思想和知耻的理念,因地制宜地在校区建立德育园地,悬挂本校的校训、伟人肖像、名言警句等,既使整个校园充满浓厚的文化特色,又发挥校园环境的熏陶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力量,使知耻的思想在默默中深入学生的心中。

(2)完善学校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健全道德评价机制。要使耻育活动在一定的秩序下进行,就需要严格完善的管理,将知耻教育延伸至学生管理工作中。因此,要着重校规校纪建设,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以形成井然有序的管理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氛围并且自觉按照要求去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则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共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规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求: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要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同时,也要建立、健全道德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参与自身的道德评价活动,以便进行自主式教育,培养其自主意识,学会自我约束,使之知耻、畏耻。

(3)学校要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同家庭和社会耻育的配合。学校进行知耻教育时,要及时通过家长会、家访、与家长书信电话往来等形式同家庭耻育合作,达到吸收家长参与学校耻育过程的目的。听取各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也为顺利开展各项耻育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校还要实现同社会德育的合作,使学校知耻教育延伸到社会,借助和依靠社会的力量与资源实现耻育目的,放飞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走进社会,从自身或周围的观察和亲身体验中吸取教训,明白什么又是不可为的。

(4)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纯粹地说教已经不能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特别还是知耻这类的德育教育。我们应该把知耻教育渗透于学生的学习、读书、文体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去,采取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从而使学生在多种活动中得到熏陶和教育,以改变传统单打一的课堂灌输模式。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在实现师生的互动过程中,首先就必须建立在尊重、平等与信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愿与教师进行心理的沟通,倾吐烦恼与困苦,以防止一些知耻意识失范的行为发生。

(5)知耻教育应当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联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它变命令式为倡导式,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为了更好地配合知耻教育,这些活动往往结合学生成长中的热点问题,因势利导,让他们做出正确的思考与选择,从而也克服教学中知行脱离的弊病。

3、社会DD知耻教育延伸的地方。

社会是人类生存的直接环境,是知耻教育大环境中的关键。因为家庭和学校的耻育是取之于社会又用之于社会的,社会是在家庭和学校基础上的延伸。不良的社会风气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它会毒化家庭教育氛围,污染社会教育环境,模糊人们的是非界限,淡化人们的道德观念和守法意识,助长腐败现象,弱化人们的责任心和知耻感。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培养知耻明德的风尚,要教育和监督民众特别是干部,让他们明白荣辱的界限,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道德氛围,使人们能够在这种氛围中学会思考、感悟和理解,从而升华人格,完善自己。

社会的知耻教育应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的知耻教育应当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联系,注重培养公民的自重、自尊和自爱的意识,开展以开发道德主体的道德价值意识为主的社会知耻教育。(这里所说的道德价值是指高尚的道德观念、行为、理想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积极意义。)都说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因此要改变社会中现存的鲜廉寡耻现象就要坚持“两手抓”和“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即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坚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也正是知耻教育的基础工作和源头工作。

(2)社会知耻教育不能离开法制教育,要实现德法并用。法律制度带有强制性,是一种他律,然而现实社会中确实需要用法律制度之力来约束那些鲜廉寡耻的人,帮助他们遵纪守法,知耻识礼尊德,社会才会有秩序地运行。因此,在对社会成员进行知耻道德教育的同时,必须充分利用法制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狠狠打击、“黄、毒、赌”等丑恶现象,并强化惩治力度,为知耻教育创造一个强有力的法制环境。

(3)要将知耻教育渗透到职业道德教育中。知耻是职业道德的先要,虽然职业道德要靠社会的政治力量、法制力量的硬约束,但关键取决于每个人的德行修养。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在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面前,如果能调整自我心理因素,知耻而自觉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那么他就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因此,将知耻理念渗透到职业道德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责任编辑:陈娟娟)

① 《十三经注疏•礼记•中庸》。

② 《龚自珍全集•明良论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页。

③ 《孟子微》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