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股票在微观经济学的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为了说明用经济学知识无法预测的经济现象,可以列举股票市场上交易的股票价格和不同货币间的相对汇率变动的例子。如果经济知识能拿来预测这些变量的变化,那么当今的很多经济学家都会成为富豪。事实上,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这些都属于无法预测的变量。经济学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一旦市场上存在能通过贱买贵卖赚钱的机会,交易员就会立刻用这些机会牟利。当所有的交易员都能高效地利用套利机会的时候,套利交易就无利可图了。如果一名交易员掌握了其他交易员不了解的内部信息,那么这名交易员仍然能够在特定的股票或外汇交易上获利。企业的管理人员有可能掌握某些内部信息,比方说本企业的特殊发明,并据此预见到企业的股价将上涨。当然,如果他利用这样的信息去买股票,就会触犯法律。某些政府官员可能知道本国货币短期内将升值,但是法律禁止他利用这样的消息卖空外币,买入本币。
同样,我再列举一些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例子,以说明能用经济理论加以预测的领域。在微观经济学里,消费需求理论能解释和预测对消费产品的需求。例如,在汽车需求上,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汽车的相对价格和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是决定汽车需求的主要变量。汽车需求常用汽车保有量来衡量。汽车需求的收入弹性告诉我们当消费者收入变化1个百分点时汽车需求变化多少个百分点;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此类似,告诉我们当汽车价格变化1个百分点时汽车需求变化多少个百分点。我们可以用某个经济体的历史数据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估计这些弹性。如果一个人能够比较准确地估算出未来几年中国收入的增速,那么他就能用模型计算出来的收入弹性预测中国的汽车需求。鉴于中国过去多年间收入增速的平均值都相当稳定,我们就完全能用模型计算的收入弹性估计未来几年的中国汽车需求。以美国为例,我曾在1958年使用这种方法准确地预测出1968年的汽车销量,该于1960年。近年来,中国的汽车需求快速增长,也能用这一方法预测未来的汽车需求量。
另一个宏观经济学的例子是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解释通货膨胀有三个重要变量:货币供给相对产出的比率、去年的通胀率和去年的纠错变量。计算纠错变量时,要先对价格指数和货币供给与产出比率分别取对数,并计算两个经过对数化处理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实际的价格对数和用这关系求出的价格对数之差就是纠错变量。我于2010年在《经济通信》发表了《中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实证研究》,文中详细记录了这个等式。我曾在2002年到2010年间用这个等式成功地预测了中国的通货膨胀。而这个等式最早在1985年就估算出来了。1984年中国的货币供给大幅增长,流通中货币增加了50%,当时的中国总理很关心通货膨胀的形势,并要求我估算1985年的通货膨胀,我在1985年7月估算了这个等式。我后来又使用2009年及以往年度的数据修正了这个等式,并发现自1978年的经济改革以来,等式中的参数一直没有发生过变化。这些在上面提到的文章里都有记载。
总的来说,当经济理论能解释我们关注的现象时,经济学家就能做出准确的预测。正如良医能成功治愈病人的疑难杂症一样,好的经济学家也能够做出精准的经济预测。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民办高校理论课
一、充分了解课程的特征与学生的特点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征。《微观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向学生介绍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构架和分析逻辑,并使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简单和典型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它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内容晦涩。对于初学《微观经济学》的学生,该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介绍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一方面这些规律属于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在实验室内再现,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于理论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而该课程十分抽象。另一方面,这些理论的总结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为前提的,与我们国家的国情背景、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及假设的条件均有区别,使学生在理解这些理论时有一定的难度,晦涩的内容很难让学生提起热情。
第二,研究方法多。《微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微观经济个体的运行规律和原理,主要知识点涵盖供需理论、弹性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和分配理论等内容,涉及很多研究方法,如实证与规范分析、均衡分析、数理公式推导、图表分析、几何模型分析等。在短短的32至48课时的课堂上要学习这么多的研究方法,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同样也对教师的总结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
第三,数理知识要求高。《微观经济学》中会运用大量数理分析,比如在弹性理论中必然会涉及公式推导,在成本理论中必然会涉及数理公式和图表分析,等等。这对于像西安外事学院这样级别的本科生而言,数理难度较大,增加了该课程的学习难度。
(二)授课对象的特点。民办高校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学习的自制力弱。民办高校的学生普遍都是在中学求学阶段就表现出学习上缺乏自制力。面对大学求学阶段中艰涩的理论课,他们很难有良好自制力集中精力听45分钟课。如果学生不能精力集中,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容易唱“独角戏”,这一点一直让从事一线微观经济学的教师感到十分苦恼。
第二,社会参与意识强。很多民办高校的学生家庭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家庭有能力和意愿支持他们在校期间从事一些小规模经营活动,有的学生会投资股票、购买基金,有的学生在校期间经营一些实体小店或开网店,对现实经济社会的热情超过课堂上的热情,他们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目的与其他类型的学生大有不同。
第三,数学基础较薄弱。商科类的大多学生都是文科生,他们在中学求学阶段的数学基础就不理想,更不用说《微观经济学》的数学基础要求是高等经济数学,看到课本上大量的公式和图表,他们都会感到恐惧,因而从一开始就缺乏对该门课程的信心。
第四,求学的目的不同。民办高校大多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甚至有的家庭在学生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已经为其想好毕业后的出路,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和家庭的求学目的不单纯,导致学生基本都是为了文凭才来上大学,一般都是学校里较难管理的学生,甚至这样的求学态度还会在学生中有传染性,给教师的教学和负责学生管理的教师都造成很大的压力。
二、关于改进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让学生参与进来。理论课堂讲授中让学生参与进来,这一点很重要。这一环节能带动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也能让沉闷的课堂欢乐起来。例如在讲影响需求的因素的时候,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影响因素有“收入”、“其他商品价格”、“偏好”等,学生就未必会思考这些因素究竟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但如果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以亲身经历考虑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对某商品的购买行为,那么学生就会主动思考这个问题,也会发现原来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就在自己身边,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遥远和深奥。
(二)教学中引入案例,解释要深入浅出。多年一线的教学实践证明,枯燥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引入案例有良好的效果。教师在讲完某个知识模块后,提出与该理论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自由讨论,鼓励大家表达观点,最后再加以总结。例如在讲到“弹性理论”时,提出为什么我们平时见不到盐做促销,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商品可以进行薄利多销。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弹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加入案例讨论环节时,教师要注意所选的案例要贴近实际,让学生容易理解,避免复杂的案例,能够说明问题即可。另外,也要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案例的讨论。如果学生讨论中发生偏题,教师就应及时纠正并给予引导;如果能进行分组讨论,并对积极参与的小组给予适当的奖励,案例教学会更受学生的欢迎。
(三)改进教学手段。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有能力采用多媒体教学,有的教室巨大的投影幕布完全遮挡黑板。这种纯粹地依赖多媒体授课方式,虽然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更多的信息量,但是学生会如走马观花般仅仅是看着画面频繁变化,不容易做到前后连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建议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传统的黑板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衔接前后知识。其次,通过播放社会热点问题的视频与所学知识点串联,也是不错的方式。教师讲完理论部分,可以利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截取视频中的重点部分给学生观看,如《财经郎眼》、《经济半小时》等视频。看完视频后,让大家结合视频,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就视频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加强习题练习。通过做习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习题练习可以使学生熟悉生疏的概念、原理,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巩固所掌握的知识。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微观经济学进修班和研讨会,与其他教师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系统而深入地学习西方经济学理论,了解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进展情况,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技巧,交流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心得。
(五)考核方式灵活化。目前民办高校的期末考核方式基本是分为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为了减轻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为了改变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是为了期末考试才学习的态度和方式,在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的占比上可以做适当调整,比如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各自占比百分之五十,在试题的内容上也可以做适当变化。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个人作业、小测试、小论文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缓解期末笔试考试的压力。在期末考试试题内容上应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计算能力,减少死记硬背的题目,增加分析讨论题和计算题的分值。
(六)教学管理部门需要改进。《微观经济学》是一套庞大的理论体系,如果要求教师在50课时以内讲授全部的知识模块,那么难度是较大的,讲课必定是仓促的。但是很多高校对该课程的课时都在逐渐减少,导致从事微观经济学教学的一线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也难有时间和精力安排富有互动性和生动性的思考和讨论,难免使学习陷入无趣和繁琐。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 教学改革 民办高校理论课
一、充分了解课程的特征与学生的特点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征。
《微观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向学生介绍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构架和分析逻辑,并使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简单和典型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它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内容晦涩。对于初学《微观经济学》的学生,该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介绍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一方面这些规律属于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在实验室内再现,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于理论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而该课程十分抽象。另一方面,这些理论的总结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为前提的,与我们国家的国情背景、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及假设的条件均有区别,使学生在理解这些理论时有一定的难度,晦涩的内容很难让学生提起热情。
第二,研究方法多。《微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微观经济个体的运行规律和原理,主要知识点涵盖供需理论、弹性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和分配理论等内容,涉及很多研究方法,如实证与规范分析、均衡分析、数理公式推导、图表分析、几何模型分析等。在短短的32至48课时的课堂上要学习这么多的研究方法,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同样也对教师的总结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
第三,数理知识要求高。《微观经济学》中会运用大量数理分析,比如在弹性理论中必然会涉及公式推导,在成本理论中必然会涉及数理公式和图表分析,等等。这对于像西安外事学院这样级别的本科生而言,数理难度较大,增加了该课程的学习难度。
(二)授课对象的特点。
民办高校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学习的自制力弱。民办高校的学生普遍都是在中学求学阶段就表现出学习上缺乏自制力。面对大学求学阶段中艰涩的理论课,他们很难有良好自制力集中精力听45分钟课。如果学生不能精力集中,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容易唱“独角戏”,这一点一直让从事一线微观经济学的教师感到十分苦恼。
第二,社会参与意识强。很多民办高校的学生家庭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家庭有能力和意愿支持他们在校期间从事一些小规模经营活动,有的学生会投资股票、购买基金,有的学生在校期间经营一些实体小店或开网店,对现实经济社会的热情超过课堂上的热情,他们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目的与其他类型的学生大有不同。
第三,数学基础较薄弱。商科类的大多学生都是文科生,他们在中学求学阶段的数学基础就不理想,更不用说《微观经济学》的数学基础要求是高等经济数学,看到课本上大量的公式和图表,他们都会感到恐惧,因而从一开始就缺乏对该门课程的信心。
第四,求学的目的不同。民办高校大多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甚至有的家庭在学生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已经为其想好毕业后的出路,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和家庭的求学目的不单纯,导致学生基本都是为了文凭才来上大学,一般都是学校里较难管理的学生,甚至这样的求学态度还会在学生中有传染性,给教师的教学和负责学生管理的教师都造成很大的压力。
二、关于改进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让学生参与进来。
理论课堂讲授中让学生参与进来,这一点很重要。这一环节能带动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也能让沉闷的课堂欢乐起来。例如在讲影响需求的因素的时候,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影响因素有“收入”、“其他商品价格”、“偏好”等,学生就未必会思考这些因素究竟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但如果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以亲身经历考虑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对某商品的购买行为,那么学生就会主动思考这个问题,也会发现原来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就在自己身边,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遥远和深奥。
(二)教学中引入案例,解释要深入浅出。
多年一线的教学实践证明,枯燥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引入案例有良好的效果。教师在讲完某个知识模块后,提出与该理论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自由讨论,鼓励大家表达观点,最后再加以总结。例如在讲到“弹性理论”时,提出为什么我们平时见不到盐做促销,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商品可以进行薄利多销。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弹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加入案例讨论环节时,教师要注意所选的案例要贴近实际,让学生容易理解,避免复杂的案例,能够说明问题即可。另外,也要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案例的讨论。如果学生讨论中发生偏题,教师就应及时纠正并给予引导;如果能进行分组讨论,并对积极参与的小组给予适当的奖励,案例教学会更受学生的欢迎。
(三)改进教学手段。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有能力采用多媒体教学,有的教室巨大的投影幕布完全遮挡黑板。这种纯粹地依赖多媒体授课方式,虽然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更多的信息量,但是学生会如走马观花般仅仅是看着画面频繁变化,不容易做到前后连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建议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传统的黑板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衔接前后知识。
其次,通过播放社会热点问题的视频与所学知识点串联,也是不错的方式。教师讲完理论部分,可以利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截取视频中的重点部分给学生观看,如《财经郎眼》、《经济半小时》等视频。看完视频后,让大家结合视频,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就视频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最后,加强习题练习。通过做习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习题练习可以使学生熟悉生疏的概念、原理,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巩固所掌握的知识。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微观经济学进修班和研讨会,与其他教师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系统而深入地学习西方经济学理论,了解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进展情况,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技巧,交流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心得。
(五)考核方式灵活化。
目前民办高校的期末考核方式基本是分为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为了减轻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为了改变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是为了期末考试才学习的态度和方式,在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的占比上可以做适当调整,比如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各自占比百分之五十,在试题的内容上也可以做适当变化。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个人作业、小测试、小论文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缓解期末笔试考试的压力。在期末考试试题内容上应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计算能力,减少死记硬背的题目,增加分析讨论题和计算题的分值。
(六)教学管理部门需要改进。
《微观经济学》是一套庞大的理论体系,如果要求教师在50课时以内讲授全部的知识模块,那么难度是较大的,讲课必定是仓促的。但是很多高校对该课程的课时都在逐渐减少,导致从事微观经济学教学的一线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也难有时间和精力安排富有互动性和生动性的思考和讨论,难免使学习陷入无趣和繁琐。
并且,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第一次论述了市场(价格)机制的有效性问题,即“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涉及的就是今天的微观经济学所说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把《国富论》看作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从19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在价值论上的分野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在“价值由什么决定”的论争中,微观经济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到19世纪90年代,阿弗里德·马歇尔把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综合和提升,使微观经济学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我们可以把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1890年)看作是微观经济学的代表作。
微观经济学虽然在19世纪末就已经比较成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和体系就已经完善了。随着西方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变化,随着经济研究的深入和新的分析工具的使用,微观经济学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获得了许多发展,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这些发展及其成果大大丰富了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微观经济学在20世纪的发展。
一、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发展消费者行为理论也叫需求理论,主要是解释单个家庭(消费者)在面临一组约束条件时如何对商品组合进行选择;它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试图找出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论述需求曲线为什么一般向右下方倾斜(需求规律)。解释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先后有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和显示性偏好理论。基数效用论产生于19世纪,是需求理论中的古典理论。
虽然在19世纪末,一些经济学家就观察到效用的不可测性,提出了序数效用论的思想,如埃奇沃思(Francis Ysidro Edgeworth)、安托内利(G..Antonelli)、费雪(Iving Fisher)和帕累托(Vil—,埃奇沃思(1881年)和安托内利年)甚至在19世纪80年代就使用了无差异曲线的概念,但是,序数效用论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则是得益于斯卢茨基、希克斯(John R.Hicks)和艾伦(Roy George Douglas AIlen)等人的贡献。
斯卢茨基的贡献是提出了后来被称之为“斯卢茨基方程”的消费者行为理论。这位前苏联数学家、统计学家兼经济学家在1915年7月的意大利《经济学家杂志》上发表《关于消费者预算的理论》一文,第一次提出了商品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可以分解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实际收入不变,商品相对价格变动引起消费者用价格较低的商品的消费替代价格较高的商品的消费,从而引起对价格较低的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被称作“剩余可变性”,希克斯后来把它称作“替代效应”;另一个是货币收入不变,商品价格下降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加,实际收入增加引起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增加,这被称为“收入效应”。斯卢茨基进一步认为,这两个效应是独立的和可叠加的,二者的代数和就是“价格效应”。即价格效应一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这就是斯卢茨基方程,后来又称之为“价值理论的基本方程式”。斯卢茨基还进一步认为,收入效应可以是正数——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也可以是负数——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减少,而替代效应则始终是负数。
斯卢茨基方程的意义是从理论和方法上完整地解释了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为什么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完整地证明了为什么存在需求规律。
有的西方学者认为,斯卢茨基在1915年发表的这篇文章最终给出了序数效用函数的假设。[1](蹦∞希克斯在帕累托等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系统化了序数效用论,使之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第三篇主要是论述基数效用论(包括需求弹性理论)的,这种需求理论在希克斯的《价值与资本》(1939年)出版以前一直是最权威的理论而受人敬仰。还在20世纪年代前期,希克斯就对这种基数效用论提出质疑。
在《价值与资本》一书中,希克斯认为,马歇尔的需求理论是从最大限度的总效用观念出发,通过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达到所购买商品的边际效用必定与其价格成比例的结论。希克斯就此提出疑问:这种被消费者追求的最大限度的“效用”是什么?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确切基础?他认为马歇尔对这些问题没有进行透彻的论述,而帕累托对此做过有价值的讨论。
希克斯从埃奇沃思和帕累托那里接过无差异曲线分析,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的预算线相切来确定消费者的均衡条件,用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取代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用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取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并且讨论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推导了“收入一消费曲线”和“价格一消费曲线”。
由于序数效用论不以效用数量的衡量为基础,它用两种商品的变化量之比来间接衡量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这就克服了基数效用论“效用如何计量”的难题,从而使得序数效用论成为被普遍接受的需求理论。
无论是基数效用论还是序数效用论,都是研究消费者如何使其偏好或效用最大化。但是,消费者的偏好是观测不到的,能够观测到的只是消费者做出的选择。那么,有什么办法说明观测到的消费者需求行为是否是由于偏好关系或效用函数的极大化而产生的?有什么办法能够从消费者的实际选择行为推论出他的无差异曲线而不是依靠他公开声称的偏好?保罗·萨缪尔森(1938年和1947年)发现的显示性偏好理论就是用来回答上述问题的。
显示性偏好理论的优点在于,研究者不必知道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也无须知道每一种商品(或商品组合)的效用大小,只要知道消费者对有关商品组合的选择行为就可以了。根据显示性偏好理论,一个消费者之所以在两种商品(或商品组合)A和B中选择了A而不是B,只有两个原因:要么他偏好A,要么A比B便宜。如果A不比B便宜而消费者仍然选择A,我们就可以判定,这个消费者对A的偏好一定大于对B的偏好。为了给出显示性偏好理论精确性的证明,萨缪尔森和于泽(H.Uzawa)等人又进一步提出了显示性偏好的弱公理和强公理,这就是一致性公理和传递性(transitivity)公理。
序数效用论以无差异曲线已知为前提。如果无差异曲线未知或不确定,则无法确定消费者均衡。显示性偏好理论可以用来确定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和需求曲线。
显示性偏好理论不但用来替代偏好理论作为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基础,而且还被用于证明竞争性均衡的存在性和稳定性,这种分析技术还在社会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二、厂商行为理论的发展西方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把单个厂商生产者)也看作是一个理性的行为者,其目标也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样,厂商的行为和消费者的行为一样,都可以用一套最优化方法来进行分析。于是,厂商均衡条件(或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或利润最大化条件)以及围绕这个条件展开的产量理论、成本理论和收益理论,成为微观经济学中厂商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世纪厂商行为理论的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成果:一是各种各样的“厂商管理理论”(man—的提出。这些理论的共同点是认为厂商的目标(实际上是企业经理的目标)不一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这些理论也可以称作“非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行为理论。
二是对“理性人假说”的批评和修正。
“非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行为理论起始于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西方学者对厂商决策行为的经验研究。1939年霍尔和希契在对38家企业定价决策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发表了题为《价格理论与企业行为》的研究报告。L31该报告得出的一个主要结论是:企业并不按照“MR—MC”
的原则来做出价格决策,也不一定根据市场需求圃来定价,因为企业很难获得关于单个产品的需求曲线的信息;企业对其产品定价实际上使用的是“成本加成定价法”,即根据产品生产所耗费的平均成本再加上一定的利润幅度,这个利润幅度相当于一个行业内部的平均利润或正常利润。霍尔和希契认为,在“成本加成定价法”流行的情况下,利润最大化只是一种偶然的结果,而不是企业经常追求的目标。1946年,莱斯特(Richard Les—通过对美国南部430家企业的调查研究后发现,企业的产量决策和用工决策一般并不考虑“边际成本”或“边际产品价值”变动,因为企业难以估计这两个变量。这项经验研究成果也证明企业并不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行事。
贝利(A.A.Berle)和米恩斯(G.C.合著的《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1932年对厂商(企业)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本书得出的一个重要认识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大公司在生产部门占据了统治地位,在这些大公司里,所有权和控制权分别掌握在股东和经理手里;由于存在不完全竞争的资本市场和非竞争的产品市场,企业经理将拥有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外目标的空间。
在贝利和米恩斯研究的基础上,一些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非利润最大化模型”。在这些模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鲍莫尔的“销售最大化模型”、彭罗斯等人的“企业成长理论”和威廉姆森的“管理斟酌决策权理论”。
鲍莫尔在1959年出版的《企业行为、价值与成长》一书中提出“销售最大化假说”(sales maxi—。[41在这本书中,鲍莫尔把在某种利润约束条件下追求销售总收益最大化看作是寡头垄断者的典型目标。这里的利润约束是指企业股东认可的最低利润水平。鲍莫尔认为,企业之所以追求利润约束下的销售最大化,主要是因为销售量与经理人员的薪酬存在正相关关系,其次是因为销售量下降会使得企业丧失一部分客户和分销商,降低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
“企业成长理论”
归功于彭罗斯和马里斯的开创性研究。
这种理论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看作是一种“公司经济”(corporate economy),也就是公司企业主导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公司管理者(经理)拥有斟酌选择公司追求目标的权力,这就使得这种经济成为一种有管理的经济,而不是完全的市场调节的经济。这种“企业成长理论”关注的是“企业扩展的时间路径”
。在动态过程中,经理们通过把企业成长作为追求目标来满足其权力、称霸(domi—、威望(prestige)的本能,而诸如企业安全和职业成就的动机诱导经理们把“企业的评价率”
’s valuation ratio,它是企业股票市值聊与其资产账面价值是的比率,即铆/是)作为其追求的目标。资本市场通过兼并和接管机制对这种评价率的高低施加约束,如果评价率低于某一水平,企业将被购并。企业面临的这种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可以形式化表述如下:
。一U。(g,口) …….£.u≥可 ……其中,U。是管理效用函数,即企业经理的目标函数,g是企业的成长率,可是对企业的评价率,可是资本市场约束,当u<面时,企业将被购并。给定一个成长一评价函数(即U。),其中钉和一定水平以上的g负相关,经理们将面临着图所示的斟酌权衡:
矿’
/…一凇{i\成长喾图1企业成长模型一评价曲线在A点以前,企业成长率g和评价率u正相关,在A点以后,g和曰负相关。企业经理对成长率和评价率组合的偏好可以用无差异曲线I来表示。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约束,最优点将是最高的无差异曲线I。与成长一评价曲线相切的切点B。
如果评价率不能满足资本市场约束条件口≥百,那么,最优的成长率将由受约束的最大化解(百,虿即C点给出。显然,C点的成长率要高于B点的成长率。
“管理斟酌决策权”
理论是威廉姆森在1964年出版的《斟酌决策行为经济学:厂商理论的管理目标》一书中提出来的。[7¨管理斟酌决策权”是指公司经理们追求他们自认为有利可图的目标的能力或权力,而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竞争程度将决定着这种斟酌决策行为的范围。
威廉姆森认为,在两权分离的现代大公司中,经理们有一种支出偏好(expense preference),这种支出偏好通过某些企业支出如营销支出、职工报酬支出来获得满足。这些支出会给经理们带来正价值,因为通过扩大这些支出有助于实现经理们追求薪酬、威望和权力的目标。虽然这些目标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些“非金钱目标”(non—pecunia—,但是这些目标决定着经理行为,从而影响着厂商行为。
理性人假说是关于厂商行为和消费者行为的一个基本假说,微观经济学的许多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个假说基础上的。自1947年开始,西蒙.Simon)在一系列论著中反复强调经济当事人的理性是“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而不是理性人假说所暗含的完全理性。∽以完全理性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观效用论是建立在这样三个前提条件之上的:(1)可供选择的对象是给定的,而且是固定不变的;(2)每种选择结果的概率分布是已知的(指主观而言);目的是为了使一个给定的效用函数的期望值达到最大化。西蒙认为,这些假设条件并不一定与我们想要知道的实际经济选择过程相一致;通过放松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假定可以得出“有限理性论”。
西蒙所说的“有限理性”是指那种把经济当事人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考虑在内的理性选择——包括知识和计算能力两方面的局限性。西蒙认为,虽然经济当事人总是期望实现最优化,但是他们事实上做不到,因为经济当事人的行为要受到获得有关选择机会的信息成本和对不确定性未来的无知的约束,他们实际上只能追求一种比较满意的目标或满足水平,只追求实质性与程序性的理性。有限理性理论假设可供选择的对象不是一个固定的数集,而是存在一个产生各种方案的过程;假定不知道结果的概率分布,而把这些情况的估计程序纳入分析结构;寻找那些应对不确定性的策略,这种不确定性假定人们不知道其概率分布;也可以不作效用函数最大化的假设,而只设想一个令人满意的策略。有限理性理论是这样一种选择理论和决策理论:假定经济当事人希望达到某种目标,并且为此竭尽他(或她)的心智,但是在描述决策过程时又把人们头脑的实际智能考虑在内。西蒙强调,要把经济学和管理学建立在一种关于现实的人的行为描述的基础上,必须用“有限理性”来取代完全理性。
萨金特(Thomas J.Sargent)进一步把“有限理性”概念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91他假定经济行为人确切地知道行为的规律本身是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他们努力寻找实现理性预期的方法,但是他们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因此,宏观经济模型不一定要建立在理性预期和最优化假设之上。萨金特认为,在有些情况下,基于理性预期假说的模型得出的预测很难与观察到的实际结果相符,而有限理性理论可以修正理性预期模型得出的过于严格的预测。
三、对“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证明在市场经济中,虽然每个人的目标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其结果却会增进社会利益,即个人利益和社会(或公共)利益可以得到和谐协调。这就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所表达的思想。在斯密看来:“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出有最大的价值。确实,一般说来,他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促进的公共利益是多少。……他所追求的只是他自己的利益,而他在这样做的时候,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去实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实现圃的目的。……通过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他通常会促进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要促进的社会利益更大”。[10]㈣23¨‘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告诉我们,分散的市场经济不但没有造成混乱,反而导致经济运行有秩序并且资源配置是最优(有效率)的状态。
在亚当·斯密以后,西方主流经济学都着力证明“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正确性。19世纪下半期,瓦尔拉斯(Leon Walras)在其《纯粹经济学要义》(1874—1877年)一书中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这个理论证明,在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下,总是存在一组价格(或价格向量),使得经济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恰好相等,即存在整个经济体系的一般均衡。瓦尔拉斯把这个结论称作(一般)均衡价格决定定律,后来被称作“瓦尔拉斯定律”(walras’s 1aw)。当一般均衡存在时,各类市场既不存在超额供给,也不存在超额需求,每一个市场都可以自动出清,所以,瓦尔拉斯定律又可以表示为:只要效用函数是连续的、严格递增的并且严格拟凹的,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上的超额需求的价值之和等于零。在一般均衡存在时,市场交易者都能获得最大化满足,即效用最大化。瓦尔拉斯写道:“在自由竞争支配下的市场中进行多种商品互相交换是一种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所有一种商品、多种商品或一切交换商品的持有者,都能获得他们欲望的尽可能大的满足。”[11]佃168’
但是,在对一般均衡理论的证明中,瓦尔拉斯是通过假定模型中的方程式(供给方程式和需求方程式)的数目等于未知数(待决定的商品市场的价格)的数目而得出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的。这个结论无法通过数学方法来验证,因而不能使人信服。因为如果未知数的数目和方程式的数目相等,这个方程组可能无解。我们不能责怪瓦尔拉斯的数学水平不高。客观的情况是,在他提出一般均衡理论时,解决一般均衡存在性问题的数学工具——集合论、博弈论、拓扑学等,还没有出现或没有运用到经济学中来。
瓦尔拉斯之后的60年里,对一般均衡理论感兴趣的经济学家都力图证明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这些经济学家包括帕累托(Ⅵlfredo Pareto)、希克斯(John Hicks)、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麦肯齐(L.Mckenzie)、阿罗(Kenneth J.Arrow)和德布鲁(Gerard Deberu)等人。尤其是麦肯齐的《论Gra—的世界贸易与其他竞争性体系模型的均衡》
年)一文、阿罗和德布鲁合作发表的《竞争性经济中均衡的存在性》(1954年)一文和德布鲁的《价值理论:经济均衡的公理分析》(1959年)一书,对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给出了形式化和公理化的证明。这些证明是简洁的并且是有力的,从而确定了一般均衡分析的标准框架。此后,德布鲁和其他人还证明,一般均衡虽然不是惟一的,但是均衡的数目是有限的并且必然是奇数的。
那么,当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存在时,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是否就是帕累托最优呢?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定理进一步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在完全竞争的经济中,如果存在竞争性的一般均衡,那么这种均衡就是帕累托最优的。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如果存在完全竞争,并且个人的无差异曲线和生产函数都是凸的,那么通过初始资源禀赋在个人之间的再分配(再配置),每一种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瓦尔拉斯的竞争性均衡来实现。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说明,如果经济是完全竞争性的,分散的市场经济可以达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这种均衡一定是帕累托最优的。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说明,在完全竞争的经济中,每一种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来实现。个人要做的只是通过市场交易或通过政府进行某些初始资源总量的再分配(再配置)。第一定理是实证的或描述性的,它说明了完全竞争的分散的市场经济的结果如何。第二定理是规范性的,它说明了要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德布鲁、舒比克(Martin Shubik)和斯卡夫.Scarf)等人后来进一步证明,如果把市场经济中的均衡点的集合称作“核”(core)的话,那么,竞争性均衡必然位于核中;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增长,资源的核配置的集合将收敛到竞争性均衡配置;如果经济是一个足够大的经济,核和竞争性均衡在极限上是一致的。
四、市场结构理论的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经济学中流行的市场结构理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理论。早在年,埃奇沃思(F.Y.Edgeworth)就试图对完全竞争下一个系统而严格的定义;[12]到年,完全竞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全部确定,并成为此后经济分析的标准模式。
根据完全竞争理论,由于一个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买卖双方都拥有完全信息,每一个厂商向市场提供的产品都是同质的,厂商进出一个市场是自由的并且是无成本的,所以在这种市场上,单个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并且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平均收益曲线重叠。这意味着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和单个消费者完全不能控制价格,价格由这个市场上的供求均衡来决定,他们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当完全竞争市场处于长期均衡时,产品的价格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厂商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市场是完全出清的,不存在供给过剩或短缺。因此,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想的市场类型,它可以保证资源得到有效率的配置。
年,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分别对完全竞争理论提出挑战,提出不完全竞争理论或垄断竞争理论。[13][143张伯仑指出,现实中的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型的,许多厂商出售的是有差别的产品而并非是无差别的产品,这就使得有差别产品的生产者就是这种产品的部分垄断者,这种生产者面临的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这说明单个厂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扩大或减少产品产量来改变其价格,他对产品价格有一定的垄断权。在长期均衡状态下,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存在生产能力过剩;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同,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存在浪费性竞争。
以1982年鲍莫尔等人出版《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为标志,[15]西方经济学家们又提出了可竞争市场理论。这种理论可以看作是对完全竞争理论的发展。可竞争市场(contestable market)是指来自潜在竞争者的竞争压力,对正在市场上的供给者“在位厂商”)的行为施加了很强的约束的那一类市场。一种市场要成为可竞争市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进入自由,退出无成本,市场在均衡状态下无超额利润,在位厂商之间的定价和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不论市场上是仅有一个垄断者还是有许多竞争者,可竞争市场总是具有这些特性;来自潜在进入者的潜在竞争,而不是在位厂商之间的竞争,对在位厂商的均衡行为产生有效的约束。
完全竞争理论强调的是一个市场上在位厂商之间的现实竞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竞争的程度取决于在位厂商的数目;在位厂商的数目越少,这个市场的竞争程度就越低或垄断程度就越高。
与完全竞争理论不同,可竞争市场理论强调的是潜在进入者的潜在竞争压力对在位厂商的行为从而对市场竞争程度的作用,竞争的程度取决于进入这个市场的障碍的大小。
可竞争市场理论假定潜在进入者具有这样的特性:(1)与在位厂商一样,潜在进入者可以不受限制地获得相同的生产技术,为同一个市场提供生产。(2)潜在进入者进入一个市场无需负担额外的成本,也就是不存在斯蒂格勒意义上的进入障碍。(3)在进入一个市场之前,潜在进入者可以暂时把在位厂商的价格看作是不变的,并用这个价格来计算其进入利润。
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只要市场是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的,不论一个市场上在位厂商的数目是多少,来自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同样可以约束在位厂商的行为,从而保证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是有效率的。当市场上有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厂商时,潜在竞争的约束使得在位厂商按照边际成本定价;当技术经济特征要求一个市场由一家厂商来进行生产(自然垄断)时,在位厂商将按照财务可行性的原则实行按平均成本定价。潜在进入者的竞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作用呢?可竞争市场理论的解释是,在可竞争市场上,潜在进入者可以采用“打了就跑”(hit—and—run)的策略。对于潜在进入者来说,既不存在进入和退出市场的障碍,也不存在生产技术上的劣势或歧视,如果在位厂商囡的定价行为提供了一个(超额)利润机会(这时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或平均成本),潜在进入者就会迅速进入这个市场,并在在位厂商做出反应(例如降价)时毫发无损地退出这个市场。因此,潜在竞争是悬在在位厂商头上的一把达摩剑。在潜在竞争压力下,为了防止进入真的发生,在位厂商——无论是寡头垄断厂商还是完全垄断厂商,就必须制定一种正好收支相抵的“可持续价格”(sustain—。因此,在可竞争市场上,一个可持续的市场结构或均衡的产业结构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有相同的经济绩效。
可竞争市场理论得出的一个重要推论是,垄断不一定会减少社会福利;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位厂商定价的“可持续性”和拉姆齐最优性是一致的,所以,在可竞争市场的垄断均衡中,总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都能够实现最大化。
可竞争市场理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市场是可竞争的条件下,自由放任政策比政府管制(regu—能够更有效地保护一般公众的利益。根据传统的垄断市场理论,一个市场只有少数几家大厂商时,资源配置是低效率的,消费者的利益是受到损害的。可竞争市场理论却认为垄断不一定是有害的,甚至可能是更有效率的。但是,可竞争市场理论并不认为无约束的市场可以自动解决一切经济问题,也不认为所有的管制和反托拉斯行动都是不应该的,都是有害的。因为现实经济中的市场与可竞争市场还是有或大或小的差距的,市场改革的方向是取消进入市场的障碍,取消对在位厂商的人为保护,使得潜在进入的压力真正对在位厂商的行为形成有效约束。
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提升了“有效破坏”的速度,即加快了资本、知识、人才从落后的技术领域向亚待开发的新科技领域转移的进程。这种资源再配置过程的加快,一方面促进了金融创新,而金融创新又有效地降低了资本市场的风险,另一方面又为发展中的企业如何规避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提供了多种途径,为降低经营成本和提升公司价值开辟了新的空间。在信息技术革命到来之时,企业的任何一项经营决策都面临巨大的风险,其原因是在整个复杂的生产经营体系中,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决策者难以充分了解和掌握客户需求的瞬息变化和原材料的分布与供应情况。因此,企业经营需要加倍投人物资和人力等资源以应付信息匾乏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为了防范风险,企业的经营成本不得不一再提升,刚性很强,亦即边际成本剧增,而边际效益锐减。例如,在信息不明的情形下,企业只能通过超量储备资金和货物方能防范不测,此种理念在公司理财和财务报告中处处体现。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预测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其决策将更多地依赖最新最快的适时信息,进而提高资金和存货储备的准确性,节约资源和降低经营成本。
对企业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善了其预测和决策的方式,改变了其销体系和模式,缩短了研发周期,这一变化,对企业的成本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预示着成本管理的一场变革在所难免。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以销定产”的经营方式注人了新的内容,戴尔(Dell)模式证明:(l)存货减少了,降低了库存成本;(2)与客户直接有效的沟通,避免了不必要的多余的产品功能,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制造成本;(3)研发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几乎同步进行,效率大增,在降低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研发本身的机会成本;(4)借助于信息技术的营销方式的改变与改善,不仅大大减少了营销成本,具有深远意义的是这将导致边际成本呈指数级下降,为企业带来递增的边际收益。
(一)经济规模与交易成本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规模的扩大与交易成本呈同向变动关系,即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其内部组织和管理成本等也将随之增加,导致交易成本的总体上升。因此,企业规模之边界由交易成本来决定。该理论表明,企业规模之扩张与交易成本之降低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现行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有不少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的这一理论基础上的。然而,在新经济中,这种理论遇到了挑战。新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网络技术的运用更新了原有的交易和基础设施概念。网络经济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运用,催生出一种新的亚经济形态,即人们所说的网络经济。网络的最大特点是,各种交易突破了由于技术瓶颈所引起的时空限制,交易成本大大下降,交易、生产甚至研发效率迅速提高。网络为经济交易提供了虚拟空间,直接交易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开中介周折;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之迅猛发展,使交易的时间大大缩短,交易的空间不受地理或区域的限制,零库存不再是一种纸上谈兵的空想或虚设的理念,交易各方乃至整个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也便成为事实。更有意义的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影响,MRP、ERP技术的运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由垂直状向扁平状转变,在这种悄形下,不论企业规模有多大,其内部组织与管理成本在总量上都不会有多少变化,这就又节约了内部交易成本。
(二)边际效益与订价策略传统经济学的供求均衡经济理论一直是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建立自身理论与方法的基础,如财务管理中的“投资边际效益曲线”,管理会计中的市场基础订价模型和薄利多销订价策略等。但是,在网络经济时代,令经济学家和财会人员大跌眼镜的是,那种当供求两曲线相交而形成的市场均衡原理,对一些信息技术产业或企业来说,几乎难以适用。因为在网络经济里,往往是既不存在传统的供给曲线,也不存在传统的需求曲线。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产品以知识为本,而知识具有可共享、可重复消费、可低代价复制、可提高个人或团队待续发展能力,消费这些信息技术产品便等于消费知识,消费了知识便掌握了知识;消费者再将这些知识作为资本要素投人,并通过与其他要素的有机配比和使用,提高了投人要素的边际效用。在新经济中,在边际成本不断下降的同时,一方面使传统的订价规律被破坏了,另一方面却使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产业的边际效益的递增。因此,研究新经济环境中新兴产业的供求关系、订价策略、边际效益变化动态,将成为管理会计领域的新课题。
关键词:需求曲线;商品特点;消费特点;价变量不变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6-0209-02
“需求原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对该物品需求量减少的观点。”([美]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这条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原理诞生至今可谓命运多舛,遭遇质疑不断。
关于是否存在“吉芬商品”,经济学界至今仍未有一个明确结论。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把“吉芬商品”大致描述为:价格与需求量同向变动,即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需求量减少。比较著名的吉芬现象是爱尔兰的土豆。
然而,我们注意到,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当价格变动时,产品的需求量并不发生变化,比如:我已经有一张周杰伦的专辑《范特西》的DVD,当它降价时我并没有再买一张的冲动。类似的产品还有很多,如报纸,书籍等几乎所有的文化用品。
我所读过的经济学书籍中,对这个问题有过论述的为数不多,诺贝尔奖得主乔治・斯蒂格勒在他的经济学教科书《价格理论》中说:“把上述原理(指需求定律)表述为:当一种商品的价格跌落时没有人会减少它的消费,而不表达为:在较低的价格上购买的更多,这是为了把下述事实纳入考虑之中,即有些商品是不可分的。当一种报纸的价格下降时,一个家庭仍然会只订阅一份该报。这种不可分性并没有产生令人费解的困难,但应该强调指出,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斯蒂格勒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简单描述,不过他给出的解释却不太令人信服。
(1)他说“这种情况并不多见”,然而环顾我们四周,存在价变量不变性质的现象不胜枚举。比如我已经拥有了正版卡巴斯基杀毒软件,那么就不会因为它降价而再次购买;我已经有了范里安撰写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当它降价时也不会再买。几乎所有文化用品都具有这种特性。一些非文化用品,比如乙肝疫苗,如果我注射过一期了,那么在一年之内即使疫苗价格再怎么降我也不会再次注射。
(2)斯蒂格勒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商品不可分”,这个观点很有商榷的余地。我们先来看看可分与不可分物品的定义。可分物:指把物分割之后,不影响其经济用途或不降低其经济价值的物,如布匹、粮食、石油等。不可分物:指经分割后便会影响其经济用途或降低其经济价值的物,如一件衣服、一只动物或一台机器等。很显然,衣服属于“不可分商品”,当一件合适我穿的衣服降价时我还是有再买一件的可能。所以,简单解释为商品不可分是站不住脚的。
(3)还有一种观点,即张五常先生在《经济解释》第一卷“何为量?”中提出的观点(张五常先生所谈的并不是施蒂格勒提出的那个问题):“成交量与需求量是两回事。成交量是事实,是可以观察到的。一样物品的需求量与出售量永远相同:二者是同一回事,是成交量的不同角度罢了。需求量不是事实,无从观察,是个概念,没有经济学者,‘需求量’是不存在的。需求量是指在某价格下一个消费者意图换取的量,而供应量则是出售者的意图,二者皆非事实。因为只是‘意图’,需求量与供应量不一定相等。经济学者提出‘均衡’这个理念,说在均衡上需求量与供应量相等。‘均衡’也非事实,是靠经济学者的思维而存在的。不要把购买量与需求量混而为一,也不要把出售量与供应量加上等号。”也就是说现实里可以测度的购买量与真正的需求量是不一致的。将这种观点用来解释前述问题,比施蒂格勒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但是,我认为,如果一个理论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获得可以感知或观察到的论据,是无法称之为理论的。而且这种解释似乎也背离了需求理论原本的含义。
刘正山先生在《经济学林论剑》这本书中对这个问题的阐述很详尽,他的思路与陈述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启发。但他所得出的“具有价变量不变性质的物品既是耐用品”这一结论我却完全不能认同。
在我看来,解释这种商品需要从商品本身以及消费者两方面考虑,即商品特点和消费特点。
(1)先说商品特点。这类商品需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给人带来的效用必须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没有改变。如果像大米那种易耗品,吃完以后很快又需要了,那么当其降价时人们很可能再次消费,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大米降价了就多买一点储存着。二是增加这类商品的消费对买者而言效用没有或很少增加。比如上面提到的乙肝疫苗,注射一次后,体内在一定时间内已经形成了抗体,再多注射也没有益处。至于文化类商品,我们购买的更多是其所传达的信息,而书籍用纸张或做CD的塑料只是一个载体。信息的特点是一次传递即可完全获得。
(2)再说消费特点。显然,购买量主要取决于购买动机与收入水平,价格对消费影响不明显,甚至可以说我们消费了这类商品之后就不再关心它的价格了。比如说,对于同一个消费者而言,如果购买书籍等商品,是为了送给别人,或者是为了投资升值(包括收藏),那么,就同一件商品而言,不论价格是否变化,购买数量都将上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购买量将大于1,但是,这个数量还是有限的。假设我有3位爱好经济学的好友,他们没有范里安所撰写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这本书,但很希望拥有,而我恰好在书市上看到了,如果我钱夹中的货币足够,便可能将其买下来送给这3位好友;如果我自己使用,即为了阅读获得知识或获取心智上的或作为研究的材料,则只购买一本,尽管《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是非常难得的有关中级微观经济学的著作。如果因价格下跌而多买,只好闲置起来,则属于浪费资金,理性的人们是不会这么做的。
另外,我们会想到诸如汽车,房子等耐用品。这类商品由于价格较高,价量变动不明显,也就是说,受收入因素的影响很大。但是,如果你拥有足够的资金,你是否也会因为价格变化而增加房子的购买量呢?对很多人来说,的确会。君不见那些大富豪,很多都是豪宅数栋,名车成排。记得有这么个玩笑,“等咱有了钱,买俩大奔,一辆用来开,一辆用来撞”。我想如果奔驰的价格下降了,会有很多富人愿意再买一辆“用来撞”的。当然,房子,车子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房子是固定资产,可以增值。当抛却这个因素,我想其中还有一种炫耀的成分在里面。也就是说,增加一套房,一辆车,对一个人来说还是有很大的效用的。而且房屋这种商品我认为也不能用“套”作为数量单位,应该以面积来衡量。一套50平米的住房变成100平米,也应该视为增加了房屋的消费。这就可以解释,我们很多人都费尽力气攒钱换大房子,可以想象,如果房子价格下跌,会有很多人增加面积,也就是增加房子的消费。所以,不能简单的把房子和车子这类耐用品归类为价变量不变的商品。
总之,这种商品应该是消费了一次就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获得了它全部的效用或价值,而再次消费不会增加任何的好处。
如果用图表表示,对于这类商品而言,其需求曲线不再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而是一个点,一个在一段时间内几乎固定的点。而不像股票那样,是动态的点,在开市过程中,无时无刻都在变动,且数量可能有无数个。但是,很遗憾,就我所读过的经济学教科书或专著,都没有发现关于这类商品的定义或者需求曲线的分析。
前面解释了这种特殊商品的价格决定的本质,但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这种现象是否与需求定律冲突?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消费者还是按照价量反向的思维方式决策,只不过此类商品的特点决定了其需求曲线的表现形式不同于一般产品,即其需求曲线是“点”而不是“线”。
当然,以上我所讨论的是都是个人需求曲线。至于市场需求曲线,则几乎都是连续的。就像施蒂格勒所说的那样,这是由于市场中有无数的消费者,他们不会在同一点进行相同的决策。
参考文献
[1][美]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美]乔治・斯蒂格勒.价格理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3][美]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一、经济学和管理学
以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为标志,经济学作为一种“经邦济世”的学科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问题”有四个基本特征或基本条件:人的欲望和需要是无限的;这些需要的轻重缓急是不同的;可以支配的生产资源是有限的;每一种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用途。所有的经济问题是以上述四个条件为前提的(郁义鸿、高汝熹,2003),因此,可以说经济问题也就是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需要考虑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来得到尽可能多的产出,需要考虑哪些商品是最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分析社会需求、需求的数量、需求的层次性,需要考虑用怎样的技术来生产想要生产的那些商品,使得生产成本较低,也需要考虑怎样进行收入分配较为合理,以便在宏观和微观上产生最大的效率。“经济”的本来意义就是节约,以此作为方案取舍的标准,可以选择资源最优配置的方案。总之,从根本上说,经济学核心是将稀缺资源配置以产生最大效益的问题,其目的是揭示一般的经济规律。
管理学是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管理者对企业具体的环境进行分析,确立企业的发展目标,形成计划,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组织,并在生产中进行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这有四层含义:管理是系列过程,包括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协调,因此管理是动态的;管理的核心是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管理达到目标的手段是运用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由于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必须优化资源配置;管理的本质是协调,过程的矛盾和不协调会成为组织实现既定目标的阻碍,管理就是要努力使成员能够协同行动而消除组织实现既定目标的阻碍(尤建新,1999)。而管理学就是研究如何对企业进行管理的学科。
可以看出经济类学科是研究宏观社会、或一般微观经济主体活动规律的学科,立足于社会和一般企业,这些活动的目的是资源的有效配置,以达到社会效果最佳。而管理学是研究企业如何通过各种活动,以达到企业既定目标的学科,它立足于企业内部,强调企业活动的过程。这说明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立足点不同。
二、会计学属性的剖析
会计是一门计量企业管理活动的学科,牵涉的范围很广,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管理会计,一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是对内会计,广义的管理会计包括普通成本会计,普通的管理会计和现在意义上的高级管理会计,立足于本企业的日常管理,目标是对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进行考察,进行分析,为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以便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因此它又是面向未来的会计,它所用到的大部分方法如普通成本计算法、普通成本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标准成本分析、资金预算、作业成本法等从微观层面上来说是管理学的内容,因此管理会计属于管理学科的内容,对此大部分学者都不持怀疑态度;财务会计是对外会计,为企业的各种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很多学者对财务会计的学科划分感到困惑。
广义的财会会计包括狭义的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及财务报表分析等,只要分析了狭义财务会计的学科性质,其他学科的性质就迎刃而解了,会计电算化是狭义财务会计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审计表面上外在于狭义财务会计,但其实质是财务会计的延伸,其目的在于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鉴证,财务会计信息要使用,就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因此这几门学科只是狭义财务会计的延伸,它同属于财务会计学科,只要分析狭义财务会计学科的性质,就可以得到其他学科的性质。
首先,可以从会计学科发展的角度和财务会计的立足点来考察。会计的发展是与企业的发展分不开的,在早期的个人企业与合伙企业阶段,企业的投资者也是企业的经营者,会计的目标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信息,对外会计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这一时期的会计实质就是管理会计。随着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投资者和经营者逐渐分离,管理者为了向投资者反映受托责任,向投资者提供各种经营管理信息,而会计方面的经营管理信息具有量化性,因此会计信息成了管理者向投资者提供的主要信息,当然在此时投资者直接控制企业,他还可以直接到企业了解经营者对企业的管理状况,经营者向投资者反映会计信息也就没有那么迫切。随着企业经营的扩大,企业为了筹集生产所需要的资金,纷纷向银行借贷或者直接发行股票、债券,管理者除了向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外,也需要向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关于企业经营管理量化的信息。为了给管理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外部利益相关者只能相机干涉企业,会计信息成了投资者和经营者沟通的渠道。为了防止对信息判断的尺度不一致而出现争执,以及尽可能限制管理者对会计信息造假,需要对会计信息建立一个标准,这就导致独立审计师和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出现。公认会计原则的出现意味着财务会计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成了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葛家澍,2004),可见财务会计的目标也是反映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管理活动,只不过是信息的接受者从企业的内部转到了外部,并且对信息反映的方式和方法做了规范,但这种信息的转换,以及这种对信息反映的方式和方法做出规范是为了考察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其目标一部分也是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外部利益相关者接受了企业的信息后,就会利用所接受的信息做出利己的各种活动,这种活动会促进社会资源的流动。促进社会资源趋利性流动,使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不是管理者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原始目标,其原始目标是如实地以货币形式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即提供会计信息,在提供信息的过程中导致社会资源的趋利性流动。对财务会计的属性,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综合美国一些权威文献认为财务会计是一个历史信息系统,它有四个根本属性:立足企业,面向市场;由公认会计原则(或准则、制度)对会计处理和报表编制进行规范;以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引发的经济数据为会计处理的对象,最后产生反映企业的经营活状况及其结果的历史信息;财务会计和报告,正如它的名称所表示的,它提供的信息主要是财务的(葛家澍,2007)。
立足企业说明会计活动的对象是企业,会计活动的边界是企
业,反映的是企业管理活动结果的信息,面向市场则有两点含义,其一是因为企业是在市场中生存,企业离不开市场这个大环境,离开市场这个大环境的会计反映信息就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其二是财务会计反映的信息具有经济后果,能促使资源的趋利性流动;由公认会计原则(或准则、制度)对会计处理和报表编制进行规范则保证了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以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引发的经济数据为会计处理对象,产生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状况及其结果的历史信息,则表明会计反映企业的管理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学科,它立足过去,面向未来;提供的信息主要是财务的则表明财务会计提供的是货币数量化信息。从这些方面来考查,财务会计属于管理类学科。
其次,可以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学科内容来进行考察。基本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目的是创造社会节约以及解决社会效率问题,从根本上说,经济学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将稀缺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问题。现代经济学两大分支是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研究就业总量和失业率的变动、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问题,研究经济的开放、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等,并以收入和就业为中心,因此也往往被称为收入理论和就业理论,而这些只是会计处理的对象企业运行时的环境;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主体和单个市场的活动,其试图建立关于这些单个经济主体行为规律的理论,来阐明生产者如何组织生产、消费者如何决定其购买的商品数量和商品组合,其主要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生产要素报酬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经济福利理论,而价格是其核心理论,因此它也被称为价格理论,这些是一般企业运作规律。而传统财务会计是考虑怎样提供企业管理活动量化的信息,它与收入理论、就业理论及价格理论没有什么关系,从这方面看,传统财务会计不是经济学学科。再从管理学来看,管理学是企业管理当局站在企业的角度,面对企业所处的环境、企业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进行计划、组织,决策、控制等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财务会计信息可以反映企业管理的状况,为企业计划、决策提供信息,管理当局可以利用会计信息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当局,会计是企业管理活动的有效组成部分,更属于管理类活动,为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而服务,会计学研究的是如何真实地、可靠地反映企业管理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学科。从管理学与经济学学科内容来看,会计学是管理类学科。
财务会计的基石是会计要素,有学者认为财务会计要素的定义借鉴了经济学概念,认为会计属于经济类学科,而不是属于管理类学科。但从财务会计对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可知,企业的管理活动具有经济后果,财务会计要素采用经济学概念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管理活动的经济后果,促进社会资源趋利性流动。但企业的管理活动是微观经济活动,任何管理活动都具有经济后果,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管理自身的活动是计划、组织、领导及控制,研究收入、就业及价格均衡等规律不是它的主要问题,财务会计借鉴经济学概念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与经济事实相符合,正确反映企业管理活动,不符合经济事实的反映是无法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也无法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因此会计学学科的构建要大量借鉴并使用经济学知识,如对会计要素的定义就借鉴了经济学的概念,对会计进行监管的制度、准则的设计也要符合经济学原理,对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要考评,这些都是为了在利用会计进行管理时要符合经济规律,但这些改变不了反映为管理活动及其结果的属性。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当前会计研究的一个热点是经验会计研究,并对会计研究中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收集各种数据,建立模型,然后应用数理经济的研究方法,对其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因此认为会计是经济类学科。诚然,用数理经济学研究会计问题确实是个热点,但这并没有改变其学科属性。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能丰富本学科的研究方法,但并不能改变本学科的属性,经验会计研究的对象还是会计问题。事实上会计学的发展常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如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大量借鉴了金融学和投资学知识,社会责任会计借用了社会哲学方面的知识,新出现的法务会计大量引用了法理学方面的知识,除了会计理论的发展要借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之外,会计的应用也要借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如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与计算机的结合。这些借鉴和引用开阔了研究者的视野,促进了会计学的繁荣,如果不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多角度审视会计,不借用其他学科知识发展会计,会计学恐怕会走向灭亡。
从以上分析可知,会计学包括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属于管理类学科,它既不是经济类学科,更不是介于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一级学科,但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要面向市场,财务会计反映的对象企业管理活动受经济环境的影响,而且它反映的结果要符合经济现实。
此外,还有学者提出目前许多财经类院校纷纷设立会计学院,使其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并列,因此应将会计学科独立出来,使其成为一级学科。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财经类院校开设独立的会计学院很大原因是因为目前会计专业是财经类院校的重要专业,其生源广,社会需求量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对非会计类专业比较乐观,而且会计学科的涉及面很广,既涉及经济、管理类学科,还涉及法学、哲学等学科,能带动这些学科的发展,与这些学科形成优势互补,因此,为了突出会计学的重要性并促进其发展,很多财经类院校开设独立的会计学院。事实上我国存在特色的财经类院校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国外很少有特设的财经类院校,其通行做法是在大学中设立商学院,并在商学院下开设会计学专业,商学即中国的管理学,设立商学院目的是为企业培养高级管理人才,我国设置独立的会计学院并没有改变会计专业的管理类学科属性,事实上有些综合类院校因为学科门类齐全,为了便于学科的建设和管理,将经济类专业和管理类专业放在一起,如清华大学的经管学院,但这些院校并没有否认经济类学科和管理类学科的非同类学科属性。
三、对我们的启示
初步顺次考察经济学信息范式的提出、形成和基本特点,是本文的任务。本文认为,已经形成并仍在发展的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只有两条:经济人行为最大化效用动机假设和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假设。区分经济人行为的动机、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对于理解这两条基本假设,理解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特别关键,而且与笔者读到的新古典主义和批判新古典主义的各种观点,都有所不同。本文只在信息范式基本假设的框架内,有所侧重地讨论涉及经济学理性的相关概念;对延续了新古典范式的信息范式的基本方法,不多讨论。
一、新古典范式的缺陷:从信息视角出发的评析
在现代经济学语汇中,新古典范式、瓦尔拉范式、完全竞争范式、一般均衡范式、竞争-均衡范式或传统微观经济学范式是同义语,意味着传统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模型蕴涵的基本方法和假设。前面提到,新古典范式中,基本分析方法还是有效和有力的,已经为信息范式所承续;无力和失效的是基本假设,这些假设构成了新古典范式的核心。
新古典范式的最基本假设,是通过经济学论着和教科书提炼和广泛传布的完全竞争市场假设。这一假设由四个特征性条件构成:
·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经济行为人──买卖者众多,他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力微乎其微,他们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
各厂商生产的商品在品质上无差异。
·
资源(生产要素)在市场中自由流动。
·
经济行为人对有关的商品交易的信息(知识)完备。
它们的基本功能,是论证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原理: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人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会出乎他们意愿地促进公共利益,而且会比他们自觉或依靠政府追求公共利益,更有效地促进公共利益(亚当·斯密, 1994, 第27页)。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竞争市场或市场机制,也就是价格机制。因此,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市场机制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幺、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使社会福利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上述假设、原理和基本问题,构成了新古典范式的核心,并通过福利经济学定理得以精炼表述。
在我看来,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中,经济行为人信息完备假设最为关键,由此可以得出一系列推论:
价格可以传递市场交易中的一切信息,信息是完备和对称的,于是经济行为人不必为获取信息支付成本,他们有效获取和使用信息的激励不存在。因此,新古典范式中不存在信息成本和激励的问题。
信息成本是交易成本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信息成本为零是交易成本为的必要条件。因此,新古典范式是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完备假设。
第三,既然信息完备,市场交易及其前景就是确定的。因此,在新古典范式中,风险和不确定性没有容身之地。
信息完备和确定性保证了经济行为人的理性──最大化效用的动机的实现。因此,新古典范式中经济行为人的理性是完全的,没有必要区分经济行为人在动机、决策和结果三方面的理性与否以及程度如何,三者是一致的,不受限制的。
信息完备、不存在获取信息的激励、交易成本为零、理性完全、价格接受者、商品同质、资源进出市场无障碍,使经济行为人成为无差异的同质人;现实经济行为人的差异性、他们私人信息的不完备或不对称性、个体行为人之间的竞争等相互作用,被综合从而化解消融于市场价格这个公共信息之中了,竞争的差异性、多样性和风险性这个竞争完全性的本来意蕴,被竞争的同一性和确定性的异化意蕴替代了,这与经济学的个体主义出发点和微观分析之名不甚相符。因此,新古典范式的经济分析,实质上至多微观于个别市场或行业,个体经济行为人的风险类型、如何决策、由谁决策的问题无关宏旨,至少不太重要。
信息完备假设加上完全竞争市场的另外三条假设,使得市场交易的一般均衡必然达成,帕累托最优必然实现,市场机制不可能失灵。因此,运用新古典范式于理论分析的必然结论就是,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最有效率,政府干预不必要,或者政府干预越少越好。
这六点推论意味着,新古典范式具有循环论证的性质,其假设已经决定了其结论的必然性和唯一性。新古典范式的必然性和唯一性,面对经济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显得过于严峻,过于乌托邦化。按照斯蒂格利茨(Stiglitz, 1994)的看法,新古典范式不讨论经济社会如何处理新信息的流动问题,不考虑人们如何获取必要的信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的问题,甚至不承认经济社会传递信息的效率与获取信息的激励之间的冲突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例如股票市场信息不完备造成的“非均衡的均衡数量”现象;又例如投资人或创新者的创新活动,意在获取报酬,不可能免费传布技术知识的信息。如此等等,说明了新古典范式解释域的偏狭和解释力的疲弱。
今天看来,1920-30年代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大论战中,兰格-勒纳-泰勒定理( Lange-Lerner-Taylor theorem ) 所表述的市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可以具有等效性的观点,是错误的。错误的根源在于:1.低估了激励问题的重要性;2.低估了人为造成完全的定价体系运行的困难,相应地低估了经济中非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3.低估了配置资本的困难;4.误判了中央计划功能和竞争功能的作用;5.忽视了经济中创新的作用(Stiglitz, 1994, p.66) 。这一系列低估与高估,都建立在对于经济学新古典范式的迷信和误用之上。其中最根本的错误,正如奥地利学派的哈耶克指出的,是人们对于自身理性和科学的“致命的自负”,高估了中央计划当局模拟市场机制获取、传递信息配置资源的能力( Hayek, 1988, chap.5 ) 。一句话,低估了信息及其引起的激励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这一结论,不仅为经济理论所证明,为全世界中央计划型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成功所证明,而且为我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开放的决策和进程所证明。
新古典范式对经济运行的解释与经济现实之间的严重不和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但是,人们还是可以说,新古典范式类似于物理学的无摩擦真空世界,是与“实然”相对照的“应然”,向人们提供了可资参照的坐标,至少在理论上很有价值。如果经济学延续新古典范式仍然可以保持较高的解释力和生命力,这话倒是不错。问题是:新古典范式是不是目前的最优参照系?有没有改进的可能?如果有,如何改进,替代范式是什幺?这几个问题有点像当年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时,面对牛顿定律的情形。
现在,回答这几个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至少答案的方向已经清晰:新古典范式不是目前最优的参照系,有可能改进,改进的一个可行方向是从现实中的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入手,建立改造并最终替代新古典范式的信息范式。近十几年来,信息经济学及其整个经济学的进展表明了这一点。
二、信息范式的提出、形成及其重要影响
信息经济学是问题导向的,信息范式的提出和形成依赖于信息经济学对于经济问题的研究。依我有限的阅读所见,最先提出信息范式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1994年,他在《社会主义凋萎了幺?》一书中, 提出了“经济学信息理论研究方法”( the information-theoretic approach to economics ),简称“信息范式”( information paradigm ),作为区别于新古典范式的经济学研究的新范式(stiglitz, 1994, p.5)。囿于该书论题,他没有详细讨论信息范式本身,更多地分析和讨论了涉及信息范式的经济学一般问题。不过,从他讨论的问题和信息经济学理论的进展中,我们还是可以理出信息范式的形成脉络。
谈到信息范式形成的思想基础,至少有四位经济学大家必须提及。
奈特1921年的《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一书,区分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并且指出: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上,一部分人会努力获取信息以寻求获利的机会,而他们也会比其它人得到更多的获利机会的信息(knight,1921)。这可以看作是市场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思想的萌芽。
怀着满心的欢喜与“高人一等”的想法,当然想的是我找工作有什么难的,小菜一碟!“对不起,我们不要暑期工”,“新员工要和我们签合同,一般是一年”,“你有销售本产品的经验吗?我们要熟练工”等等,层出不穷。我知道工厂里很缺人,但是我去年暑假就是在工厂,所以想换换环境。而且工资低的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其实是无所谓的,刚进一个新的领域,你能学到的东西是老板所能给你工资的好几倍。但是找个工作最好是与我的专业挂钩。后来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在长城证券找到一份义工---帮助一些客户买卖证券股票。当然我跟着我的上司学习证券软件。
本以为只要会使用软件就可以了,没想到这是万万不够的。客户虽然会告诉你他要买什么,但是我接触的那些人或者不懂电脑,或者不懂证券,更有胜者两者都不懂。在工作的过程中有与交流,他们都知道我是南京财大经济学院的,就问我那只股好,大盘走势怎样?其实我也不是很懂,也根本不懂证券。虽然实现自学了证券与投资,但是没有和实际联系起来,只是理论上知道熊市牛市均线日线。而且炒股不是那么简单的。这需要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支持。要知道经济全球化环境下那些产业是“绩优股”,哪些产业是夕阳产业,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和绝对优势原理考虑该买什么样的股票组合;要运用宏观经济学分析整个行业有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否存在最高限价与最低限价,以及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法律是否对该产业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当然微观分析是少不了的,要看该上市公司销售额与同行业在同期是否有有增长趋势,该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人是否追求利润最大化,有没有实现规模效应等等。很多的经济学理论要为证券投资做基础,不仅如此,现在投资学也独立划出来,投资也是一门学问。说炒股不是那么容易,不懂这些,那你肯定赚不到大钱甚至血本无归。本以为在北京奥运会时,国家会出台利好消息,用于振奋股市,但是就在2010年8月7日大屁股民抛售股票,大盘崩盘,股市由三千多点一路跌至二千四百点。据我了解,很多人没有卖掉手中的股票,准备8月8号大盘再涨,现在都被套牢了。所以“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我分析一下自身,不是很了解股市,经济学理论知识也没有和实践挂钩,电脑也只是过了二级,对国家出来的相关政策反映有比较迟钝,不能给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每当他们问我这些问题时,我很想找个地洞钻进去。我忽然想到李嘉图。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不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它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即使总体上、大部分处于劣势,也可以从许多方面找到相对优势。他这个被称之为“比较优势”的理论的精髓在于,如果一个国家所有商品的劳动成本都比另一个国家高,但只要这些商品的劳动成本相对于贸易伙伴而言并不完全一样,那么该国就能通过专业化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从而在贸易中获益。我相对于那些会炒股的人来说:理论基础不足,社会实践不够,电脑知识关于证券这块没他们懂得多,对企业的分析不够,对国家出台的政策不敏感等等,就像李嘉图说的大部分处于劣势。但是我任可以有“骄傲”的资本。那就是我年轻学的快,掌握的也快。不仅如此我会上网浏览谁是这方面的专家,有什么证券分析软件,证券分析团队。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uc,一款很全面的证券投资交流平台,里面有很多老师讲课,听众也可以提问,也组织了团队。不竟如此,还找到几位公认的行家,把他们的博客网址记录下来。等我的客户再来的时候,我就把这些信息提供给他们,他们也很乐意接受,自己也有成就感,至少我做了一些,不管对他们是否有用。
在证券行工作其实很轻松,下午3点大盘关闭,我的工作也就结束,下班早就找了些事做。我的母亲本来是中巴运营商,但国家出台了“县级城市普及公交”的政策,那就意味着我妈面临失业,所以我在寻觅机会。在我的周围出现了很多直销团队:安利,恒利科技,月朗国际,雅姿等等。我的母亲在家闲着没事干,就拉我一起去看看。像她这个年龄要创业是不容易的同时也是困难的,所以我决定和她一起考察,一起创业。
做每个工作都不是那么容易,而且万事开头难。因为直销是才传入中国的,并且是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在进入中国的市场时没有做好,因此直销变相成为传销。但是时代在发展,我们要与时俱进。接受新事物,吸其精华,弃其糟粕。经济全球化要求市场开放,那思想就得解放,很其他国家的企业合作,追求全球经济最大化。考察不是三五天就能完成的,我事先想了好多要问的问题,比如说产品质量是否可靠,不合格产品有该怎么处理,公司是否为皮包公司……有一次在问产品如果消费者用的不好要退货怎么办,安利承诺无条件退货;恒利科技说是质量有问题包退,而且是很自然的解释清楚;然而当我问及月朗国际团队的时候,组织者勃然大怒说做生意的哪有不亏本的,就是卖服装家里也有成货。其实我问的很实在,月朗国际是做卫生用品的,虽说用的是高科技,但个人身体素质不一样。虽然说团队是要有人的加入,但是一个劲说产品怎么怎么好,问及缺点是,很统一都说没有。我觉得一个正常的消费者也不会认同。好与坏是阴阳两生,相生相克的,怎么可能十全十美?后来上网查了一下月朗的产品发现:老人和小孩不适用,糖尿病患者不适用,孕妇不适用……有这么多的限制!我并不是针对每个产品,只是对比发现月朗国际在本地的团队素质太差!
以下是我经过初步考察得到的一些结论(针对本地):
安利:团队人员素质很高,人脉广,产品质量好,无条件承诺退货,队员之间互相帮助,网上存在乱价现象但已经在处理中,价位高
恒利:团队人员素质高人,脉还可以,产品质量好,节电率小于10%予以退货,队员之间竞争,全国统一价位,价位一般
月朗:团队高素质人员缺乏,产品质量好但是有很多限制,没有退货承诺,队员之间竞争,网上有乱价现象,价位高
其实这三个团队用绝对优势理论就能初步断定好坏。绝对优势理论的提出者亚当·斯密认为,社会各微观经济主体按自己的特长实行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并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最终可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当超出一个国家的范围时,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产生了,这一理论被称之为“绝对成本”或“绝对优势”理论。很显然,有绝对优势就有市场。三者比较,月朗国际被pass。
也许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在这里不怎么适用,由于各种因素在消费者意识中的比重不一样,而且我只是初步了解这么多,不知道在未来那些相对劣势是否会转变,我无法判断安利和恒利哪个比较好。
退货
团队氛围
价格
乱价
安利
无条件退货
高素质人才多,大家互助共同致富
普遍认为价格高
有但在处理
恒利
节电率<10%
人员素质高,互相竞争合作
就不同地区的人价位有高有低
无
从整体看来,似乎恒利好一点,但是我也很看重安利里面的人脉关系。所以我就建议我妈加入恒利的团队,同时加入安利,这就好比投资。但是用70%的精力做好恒利科技,30%的精力加入到安利,安利团队的氛围相当的好,里面有各行各业的人,素质高,氛围健康向上。在那里面保持一颗快乐的心是很容易的。其实我更看重的是安利的人脉,不乏很多事成功人士,只要和他们多在一起,自己会意想不到的学到很多生意经,不仅如此还可以学到保健知识。安利的团队组织了很多的会议,涉及安利产品的优越性的介绍,而且也学到了健康饮食、细胞修复、掌纹诊病等实用营养的科普知识;演讲者被称为老师,团队中相互关心、尊重、鼓励的表现是我见到的最好的。
但是随着对安利了解的深入,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价格太高。
就举个简单例子:
安利丽齿健多效含氟牙膏
高露洁氟钙牙膏
品牌与专业性
一般
更强
包装、色彩、设计
一般
更吸引人
独特卖点
中国南北极考察队唯一指定专用产品
无
权威认证
一、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下受到的影响
新经济环境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化,所以科学技术的革新和创造推动经济的发展,所以现代企业的运营变得更加复杂,如果企业不能够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变化,那么将会使企业风险增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为了避免面临这样的问题企业在这方面需要投入更大的资源,投入巨大的资金支持和人力资源,但这会使企业成本增加。在新经济时代下,由于便利的网络信息掌握及时有效,能够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提升市场竞争力度,对各方面资源信息获取更加及时,节约了大量资源,降低了经营成本,风险也随之降低。此外,新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决策和一些生产模式都有影响,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生产,减少了滞留等,有效的降低了成本,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应得到提高,促使企业的运营管理不断完善,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收益[1]。
二、新经济环境下的财务与会计变革分析
在新经济环境的影响下,企业在对待财务的会计的观念上和概念上也有所提高,对传统的模式进行了改进,形成了适应社会经济模式发展的新观念,与世界经济体质发展符合。
(一)财务与会计在新经济时代下对企业运营的影响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企业财务和会计的特点,这两者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具有主体性、盈利性。在企业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再生产管理会变得更加复杂,所以相应的管理成本增加,交易成本是主要限制企?I发展的因素,这一直以来就是一对矛盾体。现在大多数企业和社会经营团体的财务和会计制度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的,所以在新经济环境之下受到了挑战。在现如今,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网络经济交易的发展,这对交易是一种极大地变革改进,是一种创造,方便了交易,极大提高了商务贸易行为的效率。电子商务发展不再受到空间的限制,所以成本降低,交易率提高,企业的结构和运营也在不断的变化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内部机构发生巨大的改变,管理成本等有所下降[2]。
(二)在新经济时代下财务会计在供求方面变化
传统经济是现有财务会计的基础。但是在新经济环境下,供给曲线发生了变化,因为网络的原因,有些经济理论不适用,传统的财务会计难以维系。在新经济时代下,具有共享的特点,这样的背景下,边际效应的成本降低,对于有些产业,能够实现收益最大程度的提高。这样的情况下,财务于会计的重点和目光应该放在新的供求关系和收益变化方面。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和技术,所以企业对人才引进和新的技术革新要予以关注,建设企业的技术团队,增加企业人员的福利制度,这样有效的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对企业的收益具有促进作用。当然,现代股票的划分管理,实行相应的制度之后,财务与会计也将面临新的问题。同时,在新的经济环境下,讲求技术科技的融合创新,区别于传统的经济运营模式,企业的风险随时随处存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人员在这些方面,需要做好评估和及时处理问题[3]。
(三)新经济环境下财务主题内容的变革
在以往的经济模式下,财务受到限制,在新经济环境影响下,由于科技充当主体,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企业的的界限也不再明显,所以财务主题也发生了变化,现阶段,财务的主题可以概括为相关利益的综合,其中包括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这是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的主题。同时在财务内容方面也发生者一系列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科技是新经济时代的主体,是生产要素,企业原来的物质资本变为知识资本。第二,技术科技在当前时期的投入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的产业技术投入方向逐渐转向人才市场。第三,知识资产变成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
【关键词】公司金融学;理论框架;融资;债权人
公司是一个日益复杂的反映现代经济关系的载体,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它是一个由各种契约构成的组织,是各种要素投入者为了各自的目的而联合起来具有法人地位的契约集合体。公司是公司金融学的研究主体,公司金融自然而然地成了公司的“心脏”,它是公司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形式,公司金融的研究内容体现了公司如何不断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
一、公司金融学的演变历程
公司金融实践的历史悠久,但公司金融理论出现得较晚。20世纪上半叶,公司金融仅仅涉及公司融资和头寸管理,自20世纪30年代Irving Fisher的“完美资本市场下的储蓄和投资”理论诞生后,公司金融理论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现值”理论出现后,公司金融开始广泛涉足投资领域。现代公司金融学作为应用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大致形成于1958年,当时,Harry M.Markowitz和James Tobin研究投资组合选择理论,Franco Modigliani和Merton H.Miller研究资本结构和公司价值,在此之前,公司金融学基本上是一个对于现实的描述,而此后,重大的理论突破将这一领域改造成一门规范的科学,从此,轶事证据和个人从商经验被现代公司金融理论的逻辑分析法所取代。
二、微观公司金融理论
1.公司金融的含义
任何一个合理的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理论的形成,首先需要完整地表述其理论概念,不过,这并没有一个标准化的范式。公司理论始于选择正确的投资和财务决策来最大化公司市场价值的目标,基于此,公司金融主要关注财务和资本预算政策对外生给定项目的价值和选择的影响,其文献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有效重组不能偿债的企业和如何有效配置不能继续生产的企业的资产(Jarrow等,1995)。我国学者是这样来对其定义的:公司金融研究公司如何通过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资产管理的最优化来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过程(朱叶,2006)。笔者认为,公司金融活动有七个主要领域:资本结构、股利政策、资本预算、估值、报酬、管制、财务计划和控制。那么,从广义上说,公司金融理论包括投资组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股利政策理论、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现值理论、期权理论、信号理论、现代公司理论等。
2.现代公司金融理论的框架
公司金融学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不同学者可能会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同一个问题,以下是国际上传统的公司金融学中最关注的一些研究议题:①公司资本结构――研究和分析公司最优的融资方法和融资结构;②公司股利策略――研究公司用什么方法将所赚的钱返还给股东以及返还多少;③兼并与收购――探讨并购的原因和并购的方法;④公司治理――研究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以及怎样对投资者进行保护;⑤投资银行业务过程――研究证券上市和发行的过程与方法;⑥金融中介――研究和分析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及效率。根据这些研究内容,我国学者张春(2008)认为公司金融学的主要理论框架包括:①完美市场理论;②信息不对称理论;③理论,以及由理论衍生出的完全合约理论与不完全合约理论;④行为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非完全理性理论;⑤法律和金融理论――主要建立在一些可以由实证方法检验的假说之上,研究法律和金融发展的关系,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而Copeland等(2007)却认为现代公司金融的基础由六个最为基本而且内在一致的理论所组成:①效用理论;②状态偏好理论;③均值―方差资产组合理论;④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与套利定价理论;⑤期权定价理论;⑥MM定理。这六种理论的核心主题都是“个人和团体是如何通过以风险资产价值评估为基础的价格机制对稀缺资源进行配置”。这两种理论框架看似大相径庭,实则不然,前一种观点侧重于研究方法和手段,后者着重于以公司本身的金融活动为研究素材,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探讨如何以公司为载体,进行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与上述两种研究维度不同,法国学者Tirole(2006)把微观公司金融学划分为三个分支:①公司内部人(人们将之称为债务人、企业家或者是管理者)的激励问题研究。在这里,与此相对应的外部人(人们称之为投资者或债权人)与内部人只是原则上的关系。这一分支研究公司融资与成本问题,包括公司的外部融资能力,贷款能力的决定因素,流动性和风险管理、自由现金流以及长期融资,不对称信息下的公司融资,产品市场和收益操纵等主题。②探讨在外部人有着积极作用状态下,内部人―外部人的激励问题研究。此分支又可分为两个二级分支。首先分析一个或几个证券持有者(大股东、大银行、风险资本家等等)的监督问题,有两部分内容,一是债权人(投资者)的进退之道:呼吁、退出与投机,其二是借贷关系和债权人积极主义,讨论消极性监督与积极性监督对公司金融的作用及其后果。第二个亚分支源于控制权视角的证券设计,实质是一个公司治理的内容。③从需求视角来考察证券设计。考虑债权人委托人的存在,证券持有者对不确定状态下的收益的偏好不同,例如,它强调如果单个债权人和公司面临资产清算时,他们会把可能还不错的资产组合的收益联系起来。这个分支实际上分析的是消费者的流动性需求问题。
三、宏观公司金融理论
现代公司金融行为具有宏观经济含义(Tirole,2006),这是金融自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公司金融活动具有了全球性的经济效应,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信贷配给与经济活动
Fisher(1933)早就发现信贷约束在扩张和延长经济萧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他认为,非指数化债务契约和通货紧缩的结合使财富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进行重新分配,而且,由于公司现金流的减少和担保品价值的下降增加了杠杆作用,减少了投资,因而,恶化了经济衰退。自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Fisher对公司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具有先见之明的关注已经获得了大量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实证经验的支持,现在有许多研究成果(如King,1994;Bernanke,1999)论证了高杠杆比率、资产价格下降、抵押资产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宏观经济水平上,从Bernanke(1983)开始的经济学家论证了紧缩货币政策与增加发行商业证券伴随情况下对贷款的契约性影响。相关研究表明,银行对宏观经济活动(Friedman and Schwartz,1963)和与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相关的税收(Fama,1985;James,1987)有着恐慌性消极影响。信贷配给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①以公司资产负债表为媒介,资产挤压对经济活动的影响;②以银行贷款为渠道,可贷资金和信贷紧缩对经济活动的影响;③净资产效应、贫困陷阱和融资加速器三者之间的动态互补性影响;④过去投资的通货紧缩效应的动态替代性影响。
2.并购与均衡资产价值的决定
公司之间资产的重新配置使资产从低效用途转移到高效用途,这种重新配置或者通过能够带来优质资产的并购以批发的方式进行,或者通过出售产权、厂房和设备以零售的方式进行。债权人获取处于困境之中的债务人的资产或者冷静出售债务人的资产可能会扩大债务人的借贷量,因而,信贷分析重要的步骤是对担保品的估值。债权人必须能够计算出未来从抵押资产的出售中可获得多少补偿。类似地,股东也必须推知公司被其它公司部分或全部收购后他们将获得多少补偿。公司融资权益所产生的收益取决于与债务人相关的担保品价值和公司投资收益的相互关系:公司投资水平依赖于担保品价值,反过来,一个公司的担保品价值又依赖于投资水平和其它公司的融资选择。也就是说,公司的收益取决于整个行业的状况。这表明,作为担保品的资产的价值依赖于贷款到期时的社会经济状况,而公司现在的贷款量和投资水平要依抵押资产在未来的价值而定。相反,如果资产在生产过程中被使用,整个经济投资水平的增加就会扩大对资产的需求,因而提高资产的价格。由于高资产价格允许高投资水平,高投资又会提升资产价格,这样就形成了多重均衡(Shleifer and Vishny,1992)和周期。
3.总量流动性短缺与流动性资产定价
以债权人之间暂时的边际替代率来衡量随时产生一个担保品收入的正折旧值的生产计划可能不可行。一个有效的生产计划可能需要财富的跨状态转移或跨时平滑:在更多有利的情况下投资者存在现金流,而公司可能在未来不利状态下又需要注入现金;如果收益和投资机会不同期,公司可能愿意把某期过量现金转移到未来时期使用。价值储存库或流动性资产的两种形式允许公司对财富进行跨状态转移或跨时平滑。①内部流动性。这是公司为了保证未来现金流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产生的流动性,当其它公司需要资金时,它们可以把这些发行的股票和债券作为价值储存库使用和再出售。这存在一个问题:公司在整体上是否能产生足够的储存价值。②外部流动性。指经济中已经存在的土地、租金或其它自然资源这些流动性产生了外部公司。如果存在这样两个条件:流动性需求在公司之间独立分配(没有总量冲击);公司之间共享流动性和通过信贷系统调配流动性。即使没有外部价值储存库,有效的生产计划也能被执行。相对来说,即使流动性能够共享和被适合的调整,总量的不确定性也会产生流动性短缺。这种自我充足供应的缺乏会产生外部流动性和作为储存价值使用的资产的流动性溢价。此时,资产价格不但取决于资产的随机收益和消费者(指债权人)相互之间暂时的边际替代率,还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状况或投资者的流动性供给。
4.制度、公共政策和融资的政治经济学
公共政策与公司融资的相互关系从各种各样影响债务人抵押给债权人的担保品收入多少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开始。这些公共政策包括税收、劳动力、法律环境、竞争性政策以及审慎和其它关于金融中介机构的规章制度(如资本充足性、风险管理制度、银行保证金和促进银行竞争的措施),还有影响储蓄水平的政策(如利率制度)、宏观经济状况和各种经济开放政策(如贸易和资本账户自由化、汇率管理)。
影响公司融资活动的因素除了上述政策外,还有一个社会的契约制度和产权制度。契约制度指的是当债务人、债权人和利益相关者(最明显的是雇员)签约时所盛行的政策环境,这种政策环境不仅包括影响债务人和债权人订立合约时的各种法律和规章制度,还包括其它政策变量,如影响担保品收益和价值的税收、劳动法或宏观经济政策。比较而言,产权制度指的是契约制度的持久性。在现实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政策可能在未来会被改动,这因为或者是公共政策与时间不一致,或者是政府发生了变化、利益集团的相对力量发生了变化,或者是主要政治联盟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当契约制度并非多余时,利益相关者为了能预测他们的利益状况如何随时间而演变,他们必须要把自己的预期收益写进合约,特别是契约制度的信贷能力与政府的违约成本或政府以前的政策的变动成本相关时,更是如此。宪法条款、司法理念、独立机构进行公正的决策、具有预防作用的声誉、长久的政府等等,这些都倾向于把公共政策与利益集团的压力隔离开来,从而使契约制度更长久。
四、公司金融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公司金融学是少数几个有足够的数据来否决一些理论的社会科学之一,当旧理论被否决、更符合现实的新理论取而代之时,财经领域就发展了,这是公司金融学存在的价值和历史任务。下面,笔者列举出一些目前公司金融领域未解决的问题(Copeland等,2007)。
①灵活性、投资决策和资本结构。由债务产生的保税价与发生经营中断的更大可能性之间的权衡能解释资本结构的横截面规律吗?这是一个未解决的经典问题。但有一个观察结论: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一方的灵活性可以取代财务上的灵活性,这就为可能解释资产结构中横截面规律性的新公司理论提供了基础。②股利政策。Black(1976)提出股利难题。其设想是指改变股利政策,无论是在其内部或者是对于其本身,都不会破坏或者创造价值。事实上,它仅仅是选择怎样转移公司营运创造的价值,要么选择股票回购,要么分红。由于股票回购看起来更有税效,所以,它是个更好的转移体制。那么,为什么公司要分股利呢?当债务是资本的利息免税来源时,为什么不简单地把额外的资金放到公司中,从而降低净负债甚至使净负债为负数呢?支付股利的义务可能影响公司投资集的可行性吗?假如股利政策并不真正独立于经济政策之外,那么理论就必须重写。③合同的作用。公司被看作明确合同与隐含合同的联结(Baker等,1999)。这是前所未有的观点。在现代新型公司中,企业主控制主要资源,并可能以此为中心建立起专项投资网。权力的扩散要求公司管理面对理论控制权的配置与实际控制权的问题。解决的方案是把理论控制权交给有能力在竞争中使资源量最小化的人。由于新公司中权利的划分,没有人是唯一的索偿者,也没有人把维护组织资本完全内在化,所导致的“管理高悬”会使增长机会的开发及其回报失败(Zingales,2000)。④管理金融学。当信誉关系到与市场的沟通时,公司怎样把握信誉建设问题?当经理人决定怎样交流以及传达多少信息时,理论的开放程度是通往顶级管理的更好途径吗?是什么因素决定吸引并保持决策者所需素质的必要均衡工资?转让定价政策应该怎样组织和管理?它对于实际决策有什么影响?⑤评估。假如有可能建立一个专家系统来提供统计上有效的评估,那么,在一夜之间评估成千上万的公司就有可能了。当没有未付的定价债券时,怎样为一个公司或国家估算其债务成本?怎样评估像银行和保险公司这样的公司,在这种公司金融是运营的组成部分?⑥国际金融。市场风险溢价如何?国家风险是真实存在的吗?有没有国家风险溢价?有多大?外汇风险是资本定价模式中的一个定价因素吗?把平价条件作为汇率发展方向的关联因素来利用是很有效的,然而其应用还需要大量的经验分析和合理的判断。⑦激励设计。解决委托―问题的激励性合同设计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激励结构的切实改变有赖于被评价的领导者水平。有关管理结构和间关系的横截面分析法成为富有成效的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开放。
笔者在此列举出了公司金融学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和未知的领域,但上述列举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关键的问题。因此,可以发现,公司金融理论尽管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极具内聚性的知识体系,它构成了以前几乎所有被认为相互独立的各种金融论题的理论基础,但它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和完善的动态理论体系,其未解决的问题和未知的领域将主宰着这门学科未来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朱叶.公司金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3.
[2]张春.公司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
[3]Robert A.Jarrow等编.金融经济学手册(中译本)[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49-823.
[4]Thomas E.Copeland等著.金融理论与公司政策(第四版,中译本)[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3-344,812-822.
[5]Jean Tirole.2006.The Theory of Corporate Financ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nd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08),pp2-5and469-537.
[6]Fisher.I.1933.The debt-deflation theory of great depressions,Econometrica 1:337-357.
[7]King M.1994.Debt deflation:theory and evidence.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38:419-445.
[8]Bernanke.B.M.Gertler and S.Gilchrist.1999.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in a quantitative business cycle framework.In 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 (ed.J.Taylor and M.Wood-ford).Volume 1C.Chapter 21.Amsterdam:North-Holland.
[9]Bernanke.B.1983.Nonmonetary effect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propagatio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0:257-276.
[10]Friedman.M.and A.Schwartz.1963.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870-1960.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1]Fama.E.1985.What’s different about bank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5:29-39.
[12]James.C.1987.Some evidence on the uniqueness of bank loan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217-235.
[13]Shleifer.A.and R.Vishny.1992.Liquidation values and debt capacity:a market equilibrium approach.Journal of Finance 47:1343-1366.
[14]Black.F.1976.The Dividend Puzzle.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Winter.5-8.
[15]Baker.G.R.Gibbons and K.Murphy.1999.Information Authority in Organizations.Journal of Law,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Vol.15.56-73.
一、课程改革实施背景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是经济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是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介绍国民经济核算和决定理论、IS-LM模型及其运用、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效果及其运用,AD-AS模型及其运用,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的运用、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等理论。这门课理论性很强,从宏观经济的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逐步展开,运用定量的手段、从实证分析的角度,以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为主体、弗里德曼理论为辅助。每天国内外的新闻财经报道中都会多少涉及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每个家庭、企业和政府每天都会多多少少地运用宏观经济学中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理论进行决策,使决策的机会成本最小。这些理论在历年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体现,例如,2004年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他们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研究的两个关键领域:经济政策在时间上应该保持连贯性;影响商业周期的主要因素是供应方而不是需求方。他们的理论不仅广泛运用于经济分析,还影响了许多国家的货币政策。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以表彰他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所作的贡献。2011年美国人托马斯·萨金特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以政策手段及其经济影响研究获得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萨金特和西姆斯“开发多种方法,用以回答……问题,即经济政策与诸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就业和投资之类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联”。
鉴于这门课的理论性太强、又很深奥,和现实经济问题结合很紧密,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阅读财经类新闻的习惯、也没有参与社会实践的经历,就很难学懂这门课。但是这门课又是经济类专业学生打开思维的窗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主动参与现实经济生活的阶梯。另外,三本院校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较差,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针对这门课,基本没有自学能力。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对其中的理论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照本宣科,要么引用一些经济事例,既提高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改革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1、改革指导思想
为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提升教学质量,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次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对社会宏观经济现象的思考能力,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实施教学内容的改革,深入开展互动式、讨论式、参与式、启发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方法,科学合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的过程性学习评价与考核。通过对经济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不仅能促进学习过这门课的学生的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还会给学生今后的社会经济生活奠定一定的基础。
2、改革基本思路
针对教学内容改革。根据宏观经济学课程目标,精选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反映学科精髓,重点突出,难点突破。选取当前的国内外经济事例,解释和运用经济理论分析。
针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在启发式和案例教学的基础上,采用讨论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员参与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对所学的理论进行深入思考。教学手段是以多媒体为教学工具、以课堂练习和提问为形式、以课后查阅和准备为依托,组织好每一节教学。
针对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改革。课堂教学以设问为引导,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集中注意力,多叫已经开小差或干其他事情的学生,对答对的适当给予登记,作为考核学生学习这门课的一个方面,对答错的,不进行任何处置,只是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针对每次课的教学重点,设置课堂练习,叫两名学生在讲台上完成,依据完成情况,给予登记,达到对所学的重点内容强化的目的。课后辅导以课堂教学重点内容为核心,布置经济现象的查阅、尝试实践任务,然后在课堂上分享和完善。对正确完成的学生给予登记,对于完成差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地交流,了解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改正。
针对过程性学习评价和考核改革。考勤以课堂回答问题和抽查为主,参照班级学生的考勤结果,作为学生参与这门课程的一个环节的考核。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一方面作为辅导差生的依据,另一方面为作业考核的依据。中期可以针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所学的经济理论,设置小论文、热点经济问题讨论和调查报告等形式,检验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考核的一个方面。期末可以根据所有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设置大作业或闭卷考试,作为考核的一个方面。
三、改革实施情况
1、教学目标的调整
教学以学生的学为目标。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班级、不同时间段的教学,参照三本以上经济学方面的课本和相关经济报刊,依据教学日历,做好每一节课的教案。然后针对每一节教案,对多媒体课件进行调整。上课时,针对不同班级、不同时间段,相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顺序或方法、手段。例如,对于8B1113单班、女生出勤率高、男生自由散漫的特点,对于需要记录和标识的知识点,会常关注男生是否做到要求,对于需要理解、运用的知识,会对女生进行提问、调动她们对该课关注和思考。对于7—8节的课,会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顺序和教学手段。例如,先将学生的思想全部拉回到课堂中来,给学生讲大量有关这节课的日常经济现象,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这节课的内容,然后又带着问题对这节课内容进行复习。处理课后作业,不只是讲解答案,而是针对学生的不同答案进行讲解,对于做得很差的学生,课后一一谈话,询问对讲解内容掌握情况,同时给出学习这门课的要求和建议。
2、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的调整
对教学内容的调整。针对所教改的班级8B1111-13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以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经济学的教学中,突出四部门(即国外部门)的相关内容教学。然后,还会根据往届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程度,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例如,对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不进行单独章节教学,而是在讲解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时,需要说明经济均衡或稳定模型,才对此内容进行补充讲解。最后,会根据这届学生曾经学习过哪些课程,没有学习过哪些课程,对经济学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或粗略讲解或学生自学为主的调整。例如,鉴于学生已经学习过《经济学(微观部分)》、《基础会计》,笔者会对收入法核算国民收入粗略讲解,对折旧、投资等概念对比讲解。学生正在学习《货币银行学》,没有学习《财政学》,笔者会先讲解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后讲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对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调整。加大问题和启发式教学方法,上课时,没有采用直接看课件的教学方法,而是对将要讲解的内容,先给学生设问,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全员参与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对所学的理论深入思考。例如:讲解凯恩斯的消费定义时,先让学生看“凯恩斯认为消费是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提问学生此概念与自己的消费或听到的消费是否一致,你对此概念是否会产生怀疑错误的想法等等,然后参照我国统计年鉴—— 按收入等级分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2010年),让学生从统计年鉴中,对比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和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得出“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不及收入增加的多”。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大量的事例,注重经济学的实际应用。一方面让学生课前准备一些事例,例如,讲解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的投机动机和凯恩斯陷阱时,让学生先查阅有关股票市场,然后对学生查阅的内容在课堂讲解,对此进行评价。而且每节课也会准备大量的相关事例。针对国贸专业的学生课时较长(54学时)的情况,学完宏观经济政策及其运用,结合当年的热点经济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的组长随机抽取提前准备好的题目,然后依据此查阅相关资料,大概两周后,各自组织人员讲解,老师和其他同学提问,组员回答等形式,对宏观经济政策在现实中的运用进一步加深认识。
3、过程性考核评价的实施
以往大学课程考试平时成绩部分仅由考勤、作业和老师的印象分组成,随机因素太大,对一部分学生不公,也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这门课存在的问题。因而对学生的平时学习这门课,采用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就是在这门课一开始,就给每个学生建立这门课学习的档案袋,其中有这个学生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对老师的提问回答记录和课堂练习)。合班课90人,要求每个学生至少三次回答问题的记录,单班课45人,要求每个学生至少五次回答问题的记录,其中,黑板上的课堂练习分数等于两次回答问题的分数,从期末的考勤表看,每个班都有80%的学生完成这项考核。针对学生在学习这门课中的不良表现,就会及时和学生沟通和交流,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期末,以每个学生的学习这门课的档案袋为依据,给予学生相应的平时成绩,这就会使平时学生的成绩能体现公平、合理,更具有信服力。
一、企业激励范畴划分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激励范畴应该包括所有利益相关群体。具体可以划分为:权益层、经营层和操作层。
1.权益层
权益层指通过对企业投资(包括人力资本投资与非人力资本投资),并以法定途径获得企业所有权的整个群体。在通常情况下,权益层即企业所有股权持有人。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1)企业终极所有者,即其对企业的所有权以最高合约——产权的形式受法律保护。通过产权合约而享有包括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权在内的一组权利。(2)承担最大的不确定性。权益层不从公司中支薪,其惟一的收益来自企业生产经营的剩余利润。当企业经营好时,其是最大的受益者,当企业经营不善时,其是最大的受损者。权益层也因此成为与企业相关最为密切的一个群体。(3)高流动属性。企业所有权的转让,保证了在企业所有利益相关群体中,这一群体的可流动性是最大的。特别是企业上市后,其证券市场的流动性等同于企业权益层的流动性。
权益层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企业激励安排的主体,委托合约中的委托方。在企业激励过程中,一切的激励安排与机制设计,权益层的取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在现代企业中,权益层绝对性的主体地位已大大地动摇,主要是因为权益层的分散与流动性,使其在执行主体责任时又发生了新的问题——委托给董事会。股权高度分散的现代企业,在资本市场高流动性的条件下,权益层并不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群体,经常不能独立而一致性地占据传统的主体地位。这一切,在权益层内部对于权益层的个体而言,后者不得不经常在“举手投票”无效的情况下,“用脚投票”,即卖掉股票走人。也正因为这样,使权益层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企业激励的客体对象。对这一阶层激励的目的是保持其对企业投资的兴趣,并积极参与企业的治理与监督。
2.经营层
经营层指在企业中专事决策、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职能的群体。这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事实上的控制者。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经济学中,常将经营层与“企业家”,或人联系在一起,而管理学中则常理解为企业管理者。在经济学理论中,对于企业家并不存在一个统一认同的概念。但可以用是否遵循市场均衡的观点来判断这一理论对企业家理论的认可与否。如果遵循市场是均衡的观点,则认为竞争可以使市场达到自动均衡,那么企业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也正因为如此,以完全市场为前提假设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完全抛弃了企业家的概念。相反,马歇尔、科兹纳,奈特、利本斯坦、舒尔茨等经济学家都认为市场是非均衡的,企业家有使市场趋于均衡的作用。对于企业家角色的资格问题,各经济学家也各执己见,如张维迎认为只有有一定资本的人才有资格充当企业家,资本是反应一个人经营才能的重要信息,而熊比特则只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方面认定企业家资格,甚至认为企业家具有一种凌驾于市场结构之上的“超人”的力量。不论如何,对企业家的行为特征归纳起来有这样几方面,即机会敏感性、创新性、承担风险和挑战不确定性。相对而言,管理学中的企业管理者容易被人将之与“企业保管者”相联系。虽然如此,企业管理者应该是一个较企业家更为宽泛的概念,企业家包涵在企业管理者其中。我们将能以市场机会为驱动力,战略性地果断决策,有效进行企业组织与控制激励的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确定为企业经营层范畴。
一般而言,经营层都是在企业支薪的,同时,享受以绩效为基础的报酬政策。如上所述,企业经营层对企业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是企业激励的主要对象。
3.操作层
操作层指在企业计划范围内,负责企业技术创新,生产服务等具体操作环节的所有人员。在具体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上就是除经营层以外的所有人员。这一群体数量多,占企业人员比重大。现代企业生产组织正从传统的串行生产向并行的团队生产转变;从高度专业化分工向以单元独立与协作完成特定任务的形式转变。因此企业生产的方式变化了,企业操作层的激励也面临新的挑战。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而企业技术创新在企业内部往往是由企业技术人员完成的,建立良好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能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之,现代企业对敏捷制造、个性化服务的追求,需要激发身处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操作层每个个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上述三个阶层已没有明显的分界线,通过员工持股(ESOP)、经理层收购(MBO)等等途径,企业经理或员工既可能属权益层又可属经营层或操作层。这种划分只是为了更清晰地分析运用于各阶层的激励制度与方法。
二、制度安排与激励途径
根据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激励理论研究成果,企业整体有效激励可以通过:产权合约、组织设计以及各种报酬与补偿计划的制定等三种途径来实现。
1.产权合约
由于产权合约是企业合约中的最高合约,这一合约的受益人是受法律保护的企业终极所有者,因此是最具激励效应的途径和手段。一般来说,产权合约最重要的激励对象是企业投资者,即权益层。这种激励是通过强调产权持有人对企业剩余的索取权和控制权而实现,这正是产权经济学派所推崇的。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产权合约正被广泛地运用于对企业经营层和操作层的激励。对这两个层面的激励是这样实现的:
首先,产权不再以简单的现金或实物资本的投入数量来确定。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理论使经营层和操作层凭借其技术、能力和经验等获得产权成为了可能。这种对企业经营层和操作层人力资本定价,并赋予产权的过程就是一个有效激励的过程。当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一些是直接授予,更多的是运用现代企业激励设计的创新手段,如针对经营层的“股票期权”(ExecutiveStockOption,ESO)、“激励期权”(IncentiveStockOption,ISO);针对操作层的“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StockOwnershipPlan,ESOP);以及经营管理层融资收购(management-buyout,MBO)等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使企业经营与生产服务等人员能够持有企业产权,达到“持恒产者,有恒心”的目的。
其次,产权合约被分解成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两个子合约。在这样两个子合约中,企业产权被分割,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在不改变产权归属的情况下,通过合约的形式,分配给企业经营层与操作层一定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构成对经营层和操作层的激励。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这方面的创新已极为丰富,如虚拟股票计划(PhantomStockPlan)、股票增值权(RightofStockValueAdded)、影子股票等都是在剩余索取方面以合约的形式,在不改变产权结构的前提下比照产权激励模式设计的激励措施。还有许多以企业业绩为基础的剩余分享安排,如业绩期权(PerformanceStockOption),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EVA)等等。
2.组织设计
相对于产权激励而言,组织激励是一种内部激励。其主要对象是经营层和操作层。一般可以从组织制度、组织结构和生产组织模式几个方面进行组织激励的设计。由于企业组织制度在各国公司法中或企业章程中都有较明确的规定,其可以弹性设计的余地小;现在最具激励意义的组织制度研究是关于“分享制”的讨论,分享制是指在不改变产权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制度的安排,让不包括企业投资人在内的企业相关人员享有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权力,从而达到激励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目的。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成功的企业可以实证这一理想的激励型组织制度安排是科学有效的。这里主要就组织结构与生产组织模式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与讨论。
激励型组织结构创新的方向。(1)扁平化。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层级组织之所以僵化失灵,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拥有庞大的中层。实际上,中层的膨胀部分是取决于在传统技术条件下组织规模扩大的相应举措,部分是由于组织各层次对增加下属、扩大管理控制权的自身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得庞大的中层显得越来越不重要,通过减少层级组织的层级,对传统的中层进行削减和瘦形,将会使传统组织中高耸的金字塔结构扁平化(flatten),这能增加组织的灵活性,更便于激励与控制的实现。(2)合作。传统组织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分工和专业化。通过分工提高工作效率的思想来源于亚当·斯密。亚当·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这一结论在当时的劳动生产力水平下是正确的,甚至可以说,它在工业社会中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和有效性。但是,并非所有的分工都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过多与过细的分工还会导致组织生产的非效率。从激励角度看,这种非效率可能来自对单调工作的厌倦、工作的疲劳与压力等。分工过度也使协调的成本越来越大。伴随着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产品与服务中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知识?返纳头竦奶峁┰嚼丛奖硐治恢趾献鞯慕峁皇欠止さ慕峁?3)以人为本。在传统的组织中,是按照这样的一种逻辑来组织生产的:根据环境因素来确定组织的发展战略,根据环境的发展战略来构建组织的结构,设立相应的职位,并赋予一定的职权,然后,再根据各职位对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来聘任相应的员工。但这种方式的弊端已经越来越严重地表现出来,即员工是被动地被安排从事某项工作,不能发挥出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是知识最重要的开发者和载体,也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因而在组织结构的设计与调整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改善和提升员工的需求,促进员工的沟通与合作,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此基础上的模拟分散管理、事业部及超事业部结构等就是沿上述组织结构创新方向而设计的。超事业部是在传统的M型结构基础上,在总部和事业部之间增加一个管理层级,称之为执行事业部或超事业部。超事业部实际上是在分权基础上实行必要的集中,由超事业部对几个相关的事业部进行统一的领导,整合几个事业部的力量,充分利用几个事业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资源优势互补,在开发市场和开辟市场等方面,激发各单位互助的愿望,进行互助的活动。
生产组织模式基于激励目标的创新。生产组织的激励创新最主要的方面,是从过去传统串行的生产方式向并行团队生产方式转变。传统流水线式的生产组织模式使生产效率大幅度地提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这种生产延续了一个多世纪,其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第一,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假定生产过程中的工人是无知的,工人如同机器一样只能听任摆布,地位极其低下。亨利·福特就曾说过:“我要的只两只手”,完全把工人当作工具,置工人感受于不顾。从根本上限制了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第二,这种生产组织模式由于追求的是产品、成本,因而,过分地强调分工精细化和专业化,每个人仅仅熟悉自己狭窄专业范围内的知识,对于其他人或其他生产环节的工作一无所知,长此以往,养成了生产、管理人员的封闭、狭隘、片面的本位观念,不利于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激励整体企业员工。第三,这种生产组织模式把人看作经济人,认为人的一切动机都是为了谋求经济利益,人都是唯利是图的,因而必须对生产工人采取强有力的控制和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总之,浓厚的雇佣文化和等级制度人为地设置起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和劳资对立情绪,不能适应现代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生产组织的要求。团队生产组织又被称为“并行生产组织模式”,是应信息技术、新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产生的。团队生产的概念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和亨利·福特流水装配线生产观念中,注重的是提高个人技能,团队只是一组具备同样技术的人,共同完成一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其作用是指导和协调该专业范围内的技术工作。团队演进的第二阶段开始导入不同专业技术或功能的人于同一团队中,等同于工具箱的概念,其中的每一件工具的用途不同,经搭配起来则可以完成一定的工作,尤其配合同步工程的事实,这种团队或专家组发挥了极大的效能。第三阶段,在戴明与朱蓝等质量管理大师的全面质量管理(TOM)观念的引导下,团队观念又融入了顾客的需求,强调一切以客为尊。团队不仅要跨功能部门建立,还要因顾客的需求变化而改变。在这些观念的引导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本元素由过去的个人,部门变成为团队,一些公司企业纷纷建立以顾客为核心,以作业活动为基础,以生产流程为中心,以自主管理为准则,以利益共享为动力的团队生产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既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又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团队生产组织要求每个队员都具有共同的基本技能,共同的目标,强烈的进取精神与合作意识,又拥有必要的决策能力和调控能力,从而有效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组织的柔性,降低组织的脆弱性,减少了组织对个别专业人才的依赖性。
组织激励的最大特点,一是其更加能结合各行业、企业自身的特点,灵活自主地进行一种规范具体又具制度意义的激励安排。二是在产权不明晰(如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转型国家)的企业,或国有、集体以及非上市等企业内,仍能通过组织的设计进行清晰的权与利的调节和分配,从而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3.补偿计划
补偿计划是根据管理学特别是管理行为学理论的要求,针对企业内部人员是“社会人”的基本假设,提出在正常薪资以外进行对企业人员全面补偿的措施,其基本依据是补偿理论。该理论是在综合各种管理激励理论的基础上,侧重研究如何将各激励因素通过一定的途径得以实现,并在纵向横向进行丰富和发展。补偿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对雇员为企业所作的贡献给予回报;对员工过去的学历、技能、经验等给予补偿;对员工及其家庭未来的生活、学习、发展等进行保障。
补偿制度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设计,即经济与非经济补偿。经济补偿又分为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直接经济补偿指个人获得的工资、薪水、佣金及奖金和其他可变现的资本权益(如股票)等。间接经济补偿是指所有直接经济补偿以外的各种补偿,如保险计划:人身、健康、医疗、意外灾害等;社会援助计划:退休计划、社会保障、伤病补助、教育补助、员工服务等。非经济补偿指和工作有关的激励因素。它包括工作和工作环境两个大的方面内容。如工作方面:有趣、挑战性、责任感、褒奖、成就感与发展机会等;工作环境方面:合理的政策、称职的管理、意气相投的同事、社会地位的标志、舒适的工作条件、弹性时间工作制、缩减的周工作时数、共担工作、自助式报酬等。为保持企业补偿计划的竞争性,企业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特点,针对员工工作的理由与需求,制定恰当的一揽子补偿计划。经济补偿因为其直接、可观察和具有强的现实性而始终受到企业雇员的关注,是最重要的补偿。经济补偿既和企业组织有关,又和社会劳动力市场有关,还根据工作性质和个人条件不同而呈现差异。目前,在经济补偿计划中,以业绩为前提的奖金与提成被当前最为广泛地运用。
三、企业整体激励框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企业需要激励的对象,可以划分为大的三个层次:权益层、经营层、操作层。这三个层次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某个人是企业内的员工,属企业操作层范畴,但他因为持有公司股份,又享有权益层的利益。作为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更是如此。他有可以持有企业较多的股份而属权益层,甚至进入董事会。
产权、组织、补偿等激励制度与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构成对现代企业完整的激励体系。由此可以构筑如下企业整体激励框架:(略)
除了上述各激励途径和方法之外,企业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激励因素。最近国内经济学界在讨论激励问题时流行分析“分粥制度”。这个典故讲的是有一个数人组成的小团体,他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同时又是自私的,他们每天都要面对在没有计量工具的状况下分食一锅粥。为了能公平分食,他们设计诸多制度如:指定一名专业分粥的人;一人分粥一人监督;轮流值日分粥;对于分粥,每人均有一票否决权;成立一个分粥委员会等。经反复实践后,大家发现这些制度或者成本太高,或者效果不好。最简单且低成本的制度是调整取粥的顺序安排,即只要让分粥人最后取粥,就可促使分粥公平。这是个典型的“经济人”或“自私人”假设条件下的制度安排。而如果在一个具有互助友爱、团队合作精神为企业文化的企业内,这一切都是多余的。因此,企业文化是其他激励制度与措施的大环境与背景,它涵盖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和企业的各个层面。
参考文献:
[1]Berle,A.A.andMeans,G.C.,1932,TheModemCorporationandPrivateProperty,Harcourt,BraceandWorld,Inc.,NewYork;revisededition1967.
[2][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吴叔平,虞俊健.股权激励[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版权所有
一、企业激励范畴划分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激励范畴应该包括所有利益相关群体。具体可以划分为:权益层、经营层和操作层。
1.权益层
权益层指通过对企业投资(包括人力资本投资与非人力资本投资),并以法定途径获得企业所有权的整个群体。在通常情况下,权益层即企业所有股权持有人。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1)企业终极所有者,即其对企业的所有权以最高合约——产权的形式受法律保护。通过产权合约而享有包括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权在内的一组权利。(2)承担最大的不确定性。权益层不从公司中支薪,其惟一的收益来自企业生产经营的剩余利润。当企业经营好时,其是最大的受益者,当企业经营不善时,其是最大的受损者。权益层也因此成为与企业相关最为密切的一个群体。(3)高流动属性。企业所有权的转让,保证了在企业所有利益相关群体中,这一群体的可流动性是最大的。特别是企业上市后,其证券市场的流动性等同于企业权益层的流动性。
权益层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企业激励安排的主体,委托合约中的委托方。在企业激励过程中,一切的激励安排与机制设计,权益层的取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在现代企业中,权益层绝对性的主体地位已大大地动摇,主要是因为权益层的分散与流动性,使其在执行主体责任时又发生了新的问题——委托给董事会。股权高度分散的现代企业,在资本市场高流动性的条件下,权益层并不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群体,经常不能独立而一致性地占据传统的主体地位。这一切,在权益层内部对于权益层的个体而言,后者不得不经常在“举手投票”无效的情况下,“用脚投票”,即卖掉股票走人。也正因为这样,使权益层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企业激励的客体对象。对这一阶层激励的目的是保持其对企业投资的兴趣,并积极参与企业的治理与监督。
2.经营层
经营层指在企业中专事决策、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职能的群体。这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事实上的控制者。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经济学中,常将经营层与“企业家”,或人联系在一起,而管理学中则常理解为企业管理者。在经济学理论中,对于企业家并不存在一个统一认同的概念。但可以用是否遵循市场均衡的观点来判断这一理论对企业家理论的认可与否。如果遵循市场是均衡的观点,则认为竞争可以使市场达到自动均衡,那么企业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也正因为如此,以完全市场为前提假设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完全抛弃了企业家的概念。相反,马歇尔、科兹纳,奈特、利本斯坦、舒尔茨等经济学家都认为市场是非均衡的,企业家有使市场趋于均衡的作用。对于企业家角色的资格问题,各经济学家也各执己见,如张维迎认为只有有一定资本的人才有资格充当企业家,资本是反应一个人经营才能的重要信息,而熊比特则只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方面认定企业家资格,甚至认为企业家具有一种凌驾于市场结构之上的“超人”的力量。不论如何,对企业家的行为特征归纳起来有这样几方面,即机会敏感性、创新性、承担风险和挑战不确定性。相对而言,管理学中的企业管理者容易被人将之与“企业保管者”相联系。虽然如此,企业管理者应该是一个较企业家更为宽泛的概念,企业家包涵在企业管理者其中。我们将能以市场机会为驱动力,战略性地果断决策,有效进行企业组织与控制激励的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确定为企业经营层范畴。
一般而言,经营层都是在企业支薪的,同时,享受以绩效为基础的报酬政策。如上所述,企业经营层对企业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是企业激励的主要对象。
3.操作层
操作层指在企业计划范围内,负责企业技术创新,生产服务等具体操作环节的所有人员。在具体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上就是除经营层以外的所有人员。这一群体数量多,占企业人员比重大。现代企业生产组织正从传统的串行生产向并行的团队生产转变;从高度专业化分工向以单元独立与协作完成特定任务的形式转变。因此企业生产的方式变化了,企业操作层的激励也面临新的挑战。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而企业技术创新在企业内部往往是由企业技术人员完成的,建立良好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能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之,现代企业对敏捷制造、个性化服务的追求,需要激发身处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操作层每个个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上述三个阶层已没有明显的分界线,通过员工持股(esop)、经理层收购(mbo)等等途径,企业经理或员工既可能属权益层又可属经营层或操作层。这种划分只是为了更清晰地分析运用于各阶层的激励制度与方法。
二、制度安排与激励途径
根据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激励理论研究成果,企业整体有效激励可以通过:产权合约、组织设计以及各种报酬与补偿计划的制定等三种途径来实现。
1.产权合约
由于产权合约是企业合约中的最高合约,这一合约的受益人是受法律保护的企业终极所有者,因此是最具激励效应的途径和手段。一般来说,产权合约最重要的激励对象是企业投资者,即权益层。这种激励是通过强调产权持有人对企业剩余的索取权和控制权而实现,这正是产权经济学派所推崇的。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产权合约正被广泛地运用于对企业经营层和操作层的激励。对这两个层面的激励是这样实现的:
首先,产权不再以简单的现金或实物资本的投入数量来确定。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理论使经营层和操作层凭借其技术、能力和经验等获得产权成为了可能。这种对企业经营层和操作层人力资本定价,并赋予产权的过程就是一个有效激励的过程。当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一些是直接授予,更多的是运用现代企业激励设计的创新手段,如针对经营层的“股票期权”(executivestockoption,eso)、“激励期权”(incentivestockoption,iso);针对操作层的“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stockownershipplan,esop);以及经营管理层融资收购(management-buyout,mbo)等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使企业经营与生产服务等人员能够持有企业产权,达到“持恒产者,有恒心”的目的。
其次,产权合约被分解成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两个子合约。在这样两个子合约中,企业产权被分割,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在不改变产权归属的情况下,通过合约的形式,分配给企业经营层与操作层一定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构成对经营层和操作层的激励。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这方面的创新已极为丰富,如虚拟股票计划(phantomstockplan)、股票增值权(rightofstockvalueadded)、影子股票等都是在剩余索取方面以合约的形式,在不改变产权结构的前提下比照产权激励模式设计的激励措施。还有许多以企业业绩为基础的剩余分享安排,如业绩期权(performancestockoption),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eva)等等。
2.组织设计
相对于产权激励而言,组织激励是一种内部激励。其主要对象是经营层和操作层。一般可以从组织制度、组织结构和生产组织模式几个方面进行组织激励的设计。由于企业组织制度在各国公司法中或企业章程中都有较明确的规定,其可以弹性设计的余地小;现在最具激励意义的组织制度研究是关于“分享制”的讨论,分享制是指在不改变产权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制度的安排,让不包括企业投资人在内的企业相关人员享有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权力,从而达到激励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目的。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成功的企业可以实证这一理想的激励型组织制度安排是科学有效的。这里主要就组织结构与生产组织模式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与讨论。
激励型组织结构创新的方向。(1)扁平化。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层级组织之所以僵化失灵,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拥有庞大的中层。实际上,中层的膨胀部分是取决于在传统技术条件下组织规模扩大的相应举措,部分是由于组织各层次对增加下属、扩大管理控制权的自身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得庞大的中层显得越来越不重要,通过减少层级组织的层级,对传统的中层进行削减和瘦形,将会使传统组织中高耸的金字塔结构扁平化(flatten),这能增加组织的灵活性,更便于激励与控制的实现。(2)合作。传统组织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分工和专业化。通过分工提高工作效率的思想来源于亚当·斯密。亚当·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这一结论在当时的劳动生产力水平下是正确的,甚至可以说,它在工业社会中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和有效性。但是,并非所有的分工都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过多与过细的分工还会导致组织生产的非效率。从激励角度看,这种非效率可能来自对单调工作的厌倦、工作的疲劳与压力等。分工过度也使协调的成本越来越大。伴随着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产品与服务中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知识?返纳头竦奶峁┰嚼丛奖硐治恢趾献鞯慕峁皇欠止さ慕峁?3)以人为本。在传统的组织中,是按照这样的一种逻辑来组织生产的:根据环境因素来确定组织的发展战略,根据环境的发展战略来构建组织的结构,设立相应的职位,并赋予一定的职权,然后,再根据各职位对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来聘任相应的员工。但这种方式的弊端已经越来越严重地表现出来,即员工是被动地被安排从事某项工作,不能发挥出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是知识最重要的开发者和载体,也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因而在组织结构的设计与调整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改善和提升员工的需求,促进员工的沟通与合作,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此基础上的模拟分散管理、事业部及超事业部结构等就是沿上述组织结构创新方向而设计的。超事业部是在传统的m型结构基础上,在总部和事业部之间增加一个管理层级,称之为执行事业部或超事业部。超事业部实际上是在分权基础上实行必要的集中,由超事业部对几个相关的事业部进行统一的领导,整合几个事业部的力量,充分利用几个事业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资源优势互补,在开发市场和开辟市场等方面,激发各单位互助的愿望,进行互助的活动。
生产组织模式基于激励目标的创新。生产组织的激励创新最主要的方面,是从过去传统串行的生产方式向并行团队生产方式转变。传统流水线式的生产组织模式使生产效率大幅度地提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这种生产延续了一个多世纪,其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第一,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假定生产过程中的工人是无知的,工人如同机器一样只能听任摆布,地位极其低下。亨利·福特就曾说过:“我要的只两只手”,完全把工人当作工具,置工人感受于不顾。从根本上限制了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第二,这种生产组织模式由于追求的是产品、成本,因而,过分地强调分工精细化和专业化,每个人仅仅熟悉自己狭窄专业范围内的知识,对于其他人或其他生产环节的工作一无所知,长此以往,养成了生产、管理人员的封闭、狭隘、片面的本位观念,不利于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激励整体企业员工。第三,这种生产组织模式把人看作经济人,认为人的一切动机都是为了谋求经济利益,人都是唯利是图的,因而必须对生产工人采取强有力的控制和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总之,浓厚的雇佣文化和等级制度人为地设置起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和劳资对立情绪,不能适应现代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生产组织的要求。团队生产组织又被称为“并行生产组织模式”,是应信息技术、新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产生的。团队生产的概念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和亨利·福特流水装配线生产观念中,注重的是提高个人技能,团队只是一组具备同样技术的人,共同完成一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其作用是指导和协调该专业范围内的技术工作。团队演进的第二阶段开始导入不同专业技术或功能的人于同一团队中,等同于工具箱的概念,其中的每一件工具的用途不同,经搭配起来则可以完成一定的工作,尤其配合同步工程的事实,这种团队或专家组发挥了极大的效能。第三阶段,在戴明与朱蓝等质量管理大师的全面质量管理(tom)观念的引导下,团队观念又融入了顾客的需求,强调一切以客为尊。团队不仅要跨功能部门建立,还要因顾客的需求变化而改变。在这些观念的引导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本元素由过去的个人,部门变成为团队,一些公司企业纷纷建立以顾客为核心,以作业活动为基础,以生产流程为中心,以自主管理为准则,以利益共享为动力的团队生产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既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又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团队生产组织要求每个队员都具有共同的基本技能,共同的目标,强烈的进取精神与合作意识,又拥有必要的决策能力和调控能力,从而有效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组织的柔性,降低组织的脆弱性,减少了组织对个别专业人才的依赖性。
组织激励的最大特点,一是其更加能结合各行业、企业自身的特点,灵活自主地进行一种规范具体又具制度意义的激励安排。二是在产权不明晰(如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转型国家)的企业,或国有、集体以及非上市等企业内,仍能通过组织的设计进行清晰的权与利的调节和分配,从而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3.补偿计划
补偿计划是根据管理学特别是管理行为学理论的要求,针对企业内部人员是“社会人”的基本假设,提出在正常薪资以外进行对企业人员全面补偿的措施,其基本依据是补偿理论。该理论是在综合各种管理激励理论的基础上,侧重研究如何将各激励因素通过一定的途径得以实现,并在纵向横向进行丰富和发展。补偿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对雇员为企业所作的贡献给予回报;对员工过去的学历、技能、经验等给予补偿;对员工及其家庭未来的生活、学习、发展等进行保障。
补偿制度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设计,即经济与非经济补偿。经济补偿又分为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直接经济补偿指个人获得的工资、薪水、佣金及奖金和其他可变现的资本权益(如股票)等。间接经济补偿是指所有直接经济补偿以外的各种补偿,如保险计划:人身、健康、医疗、意外灾害等;社会援助计划:退休计划、社会保障、伤病补助、教育补助、员工服务等。非经济补偿指和工作有关的激励因素。它包括工作和工作环境两个大的方面内容。如工作方面:有趣、挑战性、责任感、褒奖、成就感与发展机会等;工作环境方面:合理的政策、称职的管理、意气相投的同事、社会地位的标志、舒适的工作条件、弹性时间工作制、缩减的周工作时数、共担工作、自助式报酬等。为保持企业补偿计划的竞争性,企业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特点,针对员工工作的理由与需求,制定恰当的一揽子补偿计划。经济补偿因为其直接、可观察和具有强的现实性而始终受到企业雇员的关注,是最重要的补偿。经济补偿既和企业组织有关,又和社会劳动力市场有关,还根据工作性质和个人条件不同而呈现差异。目前,在经济补偿计划中,以业绩为前提的奖金与提成被当前最为广泛地运用。
三、企业整体激励框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企业需要激励的对象,可以划分为大的三个层次:权益层、经营层、操作层。这三个层次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某个人是企业内的员工,属企业操作层范畴,但他因为持有公司股份,又享有权益层的利益。作为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更是如此。他有可以持有企业较多的股份而属权益层,甚至进入董事会。
产权、组织、补偿等激励制度与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构成对现代企业完整的激励体系。由此可以构筑如下企业整体激励框架:(略)
除了上述各激励途径和方法之外,企业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激励因素。最近国内经济学界在讨论激励问题时流行分析“分粥制度”。这个典故讲的是有一个数人组成的小团体,他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同时又是自私的,他们每天都要面对在没有计量工具的状况下分食一锅粥。为了能公平分食,他们设计诸多制度如:指定一名专业分粥的人;一人分粥一人监督;轮流值日分粥;对于分粥,每人均有一票否决权;成立一个分粥委员会等。经反复实践后,大家发现这些制度或者成本太高,或者效果不好。最简单且低成本的制度是调整取粥的顺序安排,即只要让分粥人最后取粥,就可促使分粥公平。这是个典型的“经济人”或“自私人”假设条件下的制度安排。而如果在一个具有互助友爱、团队合作精神为企业文化的企业内,这一切都是多余的。因此,企业文化是其他激励制度与措施的大环境与背景,它涵盖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和企业的各个层面。
参考文献:
[1]berle,a.a.andmeans,g.c.,1932,themodemcorporationandprivateproperty,harcourt,braceandworld,inc.,newyork;revisededition1967.
[2][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吴叔平,虞俊健.股权激励[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一、企业激励范畴划分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激励范畴应该包括所有利益相关群体。具体可以划分为:权益层、经营层和操作层。
1.权益层
权益层指通过对企业投资(包括人力资本投资与非人力资本投资),并以法定途径获得企业所有权的整个群体。在通常情况下,权益层即企业所有股权持有人。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1)企业终极所有者,即其对企业的所有权以最高合约――产权的形式受法律保护。通过产权合约而享有包括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权在内的一组权利。(2)承担最大的不确定性。权益层不从公司中支薪,其惟一的收益来自企业生产经营的剩余利润。当企业经营好时,其是最大的受益者,当企业经营不善时,其是最大的受损者。权益层也因此成为与企业相关最为密切的一个群体。(3)高流动属性。企业所有权的转让,保证了在企业所有利益相关群体中,这一群体的可流动性是最大的。特别是企业上市后,其证券市场的流动性等同于企业权益层的流动性。
权益层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企业激励安排的主体,委托合约中的委托方。在企业激励过程中,一切的激励安排与机制设计,权益层的取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在现代企业中,权益层绝对性的主体地位已大大地动摇,主要是因为权益层的分散与流动性,使其在执行主体责任时又发生了新的问题――委托给董事会。股权高度分散的现代企业,在资本市场高流动性的条件下,权益层并不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群体,经常不能独立而一致性地占据传统的主体地位。这一切,在权益层内部对于权益层的个体而言,后者不得不经常在“举手投票”无效的情况下,“用脚投票”,即卖掉股票走人。也正因为这样,使权益层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企业激励的客体对象。对这一阶层激励的目的是保持其对企业投资的兴趣,并积极参与企业的治理与监督。
2.经营层
经营层指在企业中专事决策、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职能的群体。这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事实上的控制者。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经济学中,常将经营层与“企业家”,或人联系在一起,而管理学中则常理解为企业管理者。在经济学理论中,对于企业家并不存在一个统一认同的概念。但可以用是否遵循市场均衡的观点来判断这一理论对企业家理论的认可与否。如果遵循市场是均衡的观点,则认为竞争可以使市场达到自动均衡,那么企业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也正因为如此,以完全市场为前提假设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完全抛弃了企业家的概念。相反,马歇尔、科兹纳,奈特、利本斯坦、舒尔茨等经济学家都认为市场是非均衡的,企业家有使市场趋于均衡的作用。对于企业家角色的资格问题,各经济学家也各执己见,如张维迎认为只有有一定资本的人才有资格充当企业家,资本是反应一个人经营才能的重要信息,而熊比特则只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方面认定企业家资格,甚至认为企业家具有一种凌驾于市场结构之上的“超人”的力量。不论如何,对企业家的行为特征归纳起来有这样几方面,即机会敏感性、创新性、承担风险和挑战不确定性。相对而言,管理学中的企业管理者容易被人将之与“企业保管者”相联系。虽然如此,企业管理者应该是一个较企业家更为宽泛的概念,企业家包涵在企业管理者其中。我们将能以市场机会为驱动力,战略性地果断决策,有效进行企业组织与控制激励的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确定为企业经营层范畴。
一般而言,经营层都是在企业支薪的,同时,享受以绩效为基础的报酬政策。如上所述,企业经营层对企业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是企业激励的主要对象。
3.操作层
操作层指在企业计划范围内,负责企业技术创新,生产服务等具体操作环节的所有人员。在具体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上就是除经营层以外的所有人员。这一群体数量多,占企业人员比重大。现代企业生产组织正从传统的串行生产向并行的团队生产转变;从高度专业化分工向以单元独立与协作完成特定任务的形式转变。因此企业生产的方式变化了,企业操作层的激励也面临新的挑战。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而企业技术创新在企业内部往往是由企业技术人员完成的,建立良好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能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之,现代企业对敏捷制造、个性化服务的追求,需要激发身处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操作层每个个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上述三个阶层已没有明显的分界线,通过员工持股(ESOP)、经理层收购(MBO)等等途径,企业经理或员工既可能属权益层又可属经营层或操作层。这种划分只是为了更清晰地分析运用于各阶层的激励制度与方法。
二、制度安排与激励途径
根据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激励理论研究成果,企业整体有效激励可以通过:产权合约、组织设计以及各种报酬与补偿计划的制定等三种途径来实现。
1.产权合约
由于产权合约是企业合约中的最高合约,这一合约的受益人是受法律保护的企业终极所有者,因此是最具激励效应的途径和手段。一般来说,产权合约最重要的激励对象是企业投资者,即权益层。这种激励是通过强调产权持有人对企业剩余的索取权和控制权而实现,这正是产权经济学派所推崇的。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产权合约正被广泛地运用于对企业经营层和操作层的激励。对这两个层面的激励是这样实现的:
首先,产权不再以简单的现金或实物资本的投入数量来确定。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理论使经营层和操作层凭借其技术、能力和经验等获得产权成为了可能。这种对企业经营层和操作层人力资本定价,并赋予产权的过程就是一个有效激励的过程。当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一些是直接授予,更多的是运用现代企业激励设计的创新手段,如针对经营层的“股票期权”(ExecutiveStockOption,ESO)、“激励期权”(IncentiveStockOption,ISO);针对操作层的“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StockOwnershipPlan,ESOP);以及经营管理层融资收购(management-buyout,MBO)等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使企业经营与生产服务等人员能够持有企业产权,达到“持恒产者,有恒心”的目的。
其次,产权合约被分解成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两个子合约。在这样两个子合约中,企业产权被分割,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在不改变产权归属的情况下,通过合约的形式,分配给企业经营层与操作层一定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构成对经营层和操作层的激励。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这方面的创新已极为丰富,如虚拟股票计划(PhantomStockPlan)、股票增值权(RightofStockValueAdded)、影子股票等都是在剩余索取方面以合约的形式,在不改变产权结构的前提下比照产权激励模式设计的激励措施。还有许多以企业业绩为基础的剩余分享安排,如业绩期权(PerformanceStockOption),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EVA)等等。
2.组织设计
相对于产权激励而言,组织激励是一种内部激励。其主要对象是经营层和操作层。一般可以从组织制度、组织结构和生产组织模式几个方面进行组织激励的设计。由于企业组织制度在各国公司法中或企业章程中都有较明确的规定,其可以弹性设计的余地小;现在最具激励意义的组织制度研究是关于“分享制”的讨论,分享制是指在不改变产权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制度的安排,让不包括企业投资人在内的企业相关人员享有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权力,从而达到激励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目的。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成功的企业可以实证这一理想的激励型组织制度安排是科学有效的。这里主要就组织结构与生产组织模式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与讨论。
激励型组织结构创新的方向。(1)扁平化。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层级组织之所以僵化失灵,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拥有庞大的中层。实际上,中层的膨胀部分是取决于在传统技术条件下组织规模扩大的相应举措,部分是由于组织各层次对增加下属、扩大管理控制权的自身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得庞大的中层显得越来越不重要,通过减少层级组织的层级,对传统的中层进行削减和瘦形,将会使传统组织中高耸的金字塔结构扁平化(flatten),这能增加组织的灵活性,更便于激励与控制的实现。(2)合作。传统组织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分工和专业化。通过分工提高工作效率的思想来源于亚当?斯密。亚当?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这一结论在当时的劳动生产力水平下是正确的,甚至可以说,它在工业社会中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和有效性。但是,并非所有的分工都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过多与过细的分工还会导致组织生产的非效率。从激励角度看,这种非效率可能来自对单调工作的厌倦、工作的疲劳与压力等。分工过度也使协调的成本越来越大。伴随着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产品与服务中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知识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提供越来越表现为一种合作的结果,而不是分工的结果。(3)以人为本。在传统的组织中,是按照这样的一种逻辑来组织生产的:根据环境因素来确定组织的发展战略,根据环境的发展战略来构建组织的结构,设立相应的职位,并赋予一定的职权,然后,再根据各职位对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来聘任相应的员工。但这种方式的弊端已经越来越严重地表现出来,即员工是被动地被安排从事某项工作,不能发挥出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是知识最重要的开发者和载体,也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因而在组织结构的设计与调整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改善和提升员工的需求,促进员工的沟通与合作,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此基础上的模拟分散管理、事业部及超事业部结构等就是沿上述组织结构创新方向而设计的。超事业部是在传统的M型结构基础上,在总部和事业部之间增加一个管理层级,称之为执行事业部或超事业部。超事业部实际上是在分权基础上实行必要的集中,由超事业部对几个相关的事业部进行统一的领导,整合几个事业部的力量,充分利用几个事业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资源优势互补,在开发市场和开辟市场等方面,激发各单位互助的愿望,进行互助的活动。
生产组织模式基于激励目标的创新。生产组织的激励创新最主要的方面,是从过去传统串行的生产方式向并行团队生产方式转变。传统流水线式的生产组织模式使生产效率大幅度地提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这种生产延续了一个多世纪,其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第一,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假定生产过程中的工人是无知的,工人如同机器一样只能听任摆布,地位极其低下。亨利?福特就曾说过:“我要的只两只手”,完全把工人当作工具,置工人感受于不顾。从根本上限制了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第二,这种生产组织模式由于追求的是产品、成本,因而,过分地强调分工精细化和专业化,每个人仅仅熟悉自己狭窄专业范围内的知识,对于其他人或其他生产环节的工作一无所知,长此以往,养成了生产、管理人员的封闭、狭隘、片面的本位观念,不利于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激励整体企业员工。第三,这种生产组织模式把人看作经济人,认为人的一切动机都是为了谋求经济利益,人都是唯利是图的,因而必须对生产工人采取强有力的控制和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总之,浓厚的雇佣文化和等级制度人为地设置起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和劳资对立情绪,不能适应现代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生产组织的要求。团队生产组织又被称为“并行生产组织模式”,是应信息技术、新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产生的。团队生产的概念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和亨利?福特流水装配线生产观念中,注重的是提高个人技能,团队只是一组具备同样技术的人,共同完成一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其作用是指导和协调该专业范围内的技术工作。团队演进的第二阶段开始导入不同专业技术或功能的人于同一团队中,等同于工具箱的概念,其中的每一件工具的用途不同,经搭配起来则可以完成一定的工作,尤其配合同步工程的事实,这种团队或专家组发挥了极大的效能。第三阶段,在戴明与朱蓝等质量管理大师的全面质量管理(TOM)观念的引导下,团队观念又融入了顾客的需求,强调一切以客为尊。团队不仅要跨功能部门建立,还要因顾客的需求变化而改变。在这些观念的引导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本元素由过去的个人,部门变成为团队,一些公司企业纷纷建立以顾客为核心,以作业活动为基础,以生产流程为中心,以自主管理为准则,以利益共享为动力的团队生产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既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又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团队生产组织要求每个队员都具有共同的基本技能,共同的目标,强烈的进取精神与合作意识,又拥有必要的决策能力和调控能力,从而有效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组织的柔性,降低组织的脆弱性,减少了组织对个别专业人才的依赖性。
组织激励的最大特点,一是其更加能结合各行业、企业自身的特点,灵活自主地进行一种规范具体又具制度意义的激励安排。二是在产权不明晰(如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转型国家)的企业,或国有、集体以及非上市等企业内,仍能通过组织的设计进行清晰的权与利的调节和分配,从而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3.补偿计划
补偿计划是根据管理学特别是管理行为学理论的要求,针对企业内部人员是“社会人”的基本假设,提出在正常薪资以外进行对企业人员全面补偿的措施,其基本依据是补偿理论。该理论是在综合各种管理激励理论的基础上,侧重研究如何将各激励因素通过一定的途径得以实现,并在纵向横向进行丰富和发展。补偿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对雇员为企业所作的贡献给予回报;对员工过去的学历、技能、经验等给予补偿;对员工及其家庭未来的生活、学习、发展等进行保障。
补偿制度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设计,即经济与非经济补偿。经济补偿又分为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直接经济补偿指个人获得的工资、薪水、佣金及奖金和其他可变现的资本权益(如股票)等。间接经济补偿是指所有直接经济补偿以外的各种补偿,如保险计划:人身、健康、医疗、意外灾害等;社会援助计划:退休计划、社会保障、伤病补助、教育补助、员工服务等。非经济补偿指和工作有关的激励因素。它包括工作和工作环境两个大的方面内容。如工作方面:有趣、挑战性、责任感、褒奖、成就感与发展机会等;工作环境方面:合理的政策、称职的管理、意气相投的同事、社会地位的标志、舒适的工作条件、弹性时间工作制、缩减的周工作时数、共担工作、自助式报酬等。为保持企业补偿计划的竞争性,企业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特点,针对员工工作的理由与需求,制定恰当的一揽子补偿计划。经济补偿因为其直接、可观察和具有强的现实性而始终受到企业雇员的关注,是最重要的补偿。经济补偿既和企业组织有关,又和社会劳动力市场有关,还根据工作性质和个人条件不同而呈现差异。目前,在经济补偿计划中,以业绩为前提的奖金与提成被当前最为广泛地运用。
三、企业整体激励框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企业需要激励的对象,可以划分为大的三个层次:权益层、经营层、操作层。这三个层次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某个人是企业内的员工,属企业操作层范畴,但他因为持有公司股份,又享有权益层的利益。作为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更是如此。他有可以持有企业较多的股份而属权益层,甚至进入董事会。
产权、组织、补偿等激励制度与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构成对现代企业完整的激励体系。由此可以构筑如下企业整体激励框架:(略)
除了上述各激励途径和方法之外,企业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激励因素。最近国内经济学界在讨论激励问题时流行分析“分粥制度”。这个典故讲的是有一个数人组成的小团体,他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同时又是自私的,他们每天都要面对在没有计量工具的状况下分食一锅粥。为了能公平分食,他们设计诸多制度如:指定一名专业分粥的人;一人分粥一人监督;轮流值日分粥;对于分粥,每人均有一票否决权;成立一个分粥委员会等。经反复实践后,大家发现这些制度或者成本太高,或者效果不好。最简单且低成本的制度是调整取粥的顺序安排,即只要让分粥人最后取粥,就可促使分粥公平。这是个典型的“经济人”或“自私人”假设条件下的制度安排。而如果在一个具有互助友爱、团队合作精神为企业文化的企业内,这一切都是多余的。因此,企业文化是其他激励制度与措施的大环境与背景,它涵盖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和企业的各个层面。
参考文献:
[1]Berle,A.A.andMeans,G.C.,1932,TheModemCorporationandPrivateProperty,Harcourt,BraceandWorld,Inc.,NewYork;revisededition1967.
[2][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吴叔平,虞俊健.股权激励[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