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范文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第1篇

现代医学成像技术课程有这样的特点:医学理工相结合;多学科的交叉性;实践性较强。在现代化的治疗方式中,医学成像设备多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起来,这就为现代化的医学成像人才有了大量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很多医学高校都开设了这门专业课程,但是笔者要着重强调的是这门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对于该项课程教学的研究工作就显得非常有意义起来。

二、现代医学成像技术专业要求分析

众所周知,二十世纪医学成像有了巨大的突破和近战,现如今,随着各种医学成像系统和设备的出现,这些装置都成了现代医生进行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所在。相关资料显示,很多知名企业像是西门子、飞利浦、GE等大型企业都开始设立了专门的医学成像设备研发部门,再加上医疗机构的需求,这直接导致了医学影像专业人才巨大的高端人才缺口所在。笔者要着重指出的现代设备需求的都是应用型的复合人才需要有极强的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当前社会人才需求的类型和具体要求所在。

三、现阶段现代医学成像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所在

第一,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内容较多,课时量相对较少因而对于某些成像技术和一些基本算法实现的过程讲解不深入,甚至一略而过,致使学生学完该课程后对于医学成像技术这门课的认识和理解仍然停留在比较肤浅的阶段,很难有效地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第二,教学方法不够丰富目前课堂多采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但是又过分依赖于多媒体,而单纯的多媒体教学又会使学生产生偷懒情绪,一晃而过的幻灯片并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的效果。第三,现有的考核体系不够完善医学成像技术具有医理工三结合的特点,融合了当今诸多高新技术,不仅注重基本成像原理的基础理论知识,更注重对仪器设备的实际动手操作。传统教学体系,已然不适用于现代医学教学了。

四、新时期现代医学成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一)关于教学内容的改革

笔者认为要针对当前社会需求在具体选择合适教材,主要教材是《医学成像系统》,辅教材可以选择《医学影像成像理论》和《医学成像技术》。同时,笔者将为学生准备自编的讲义和其他辅助参考资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方法来综合利用其次,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多媒体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二)关于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现代教学中实践性教学,是为了更好的将复杂的额理论荣辱到实际动手当中,主要体现的实践性的基本特点。高校应当开设必要的相关医学实验室,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际动手机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以来,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真正了解到自己的缺点并努力进行系统性的改进。

(三)考核体系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考评体系中,仍采取的是笔试考试为主,实践考试为辅。然而,这种模式并不能真实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笔者在实际考核过程中会逐步加强实践环节的考试并将这些成绩融入到期末考试总评成绩当中。

五、结束语

第2篇

“现代测量技术”课程是一门机械类各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课,也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是机械类学生进入社会后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的必备基础。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本门课程大多采取理论课加上实验课的模式来进行教学,其中理论课程占62.5%,实验课程占37.5%。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贯彻“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理念,秉承“厚生,厚德,厚技”校训,是一所实施多层次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以培养知识型高技能创新人才为办学定位的学校。为了贯彻办学理念,体现“现代测量技术”的课程特色,根据我校在本门课程上拥有的较好的实验条件和师资队伍条件,紧扣行业发展的脉搏,体现科研促进教学的大学精神,有必要结合制造型企业对应用型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提出的基本测量知识和技能要求,对本课程进行改革,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建立起培养职业导向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实践性课程教学体系。该文将从本课程的重要地位、实验室基础、师资队伍培养、科研反哺教学,教材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来说明本课程在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实践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该课程的改革规划。

1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1 本课程目前具备的优势

(1)现代测量技术的重要地位

检测就是将一个工件产品的现有特征如尺寸、形状或表面材质等与所要求的特征进行比较[1]。目前中国是世界的制造业中心,在机械零件加工的全过程中必须进行测量和检验,使之符合零件的精度设计要求,到达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检测技术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国家机械加工的精度水平,几何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机械加工精度的提高两者相为依存。根据国际计量大会的统计,机械零件加工精度大约每十年提高一个数量级,这都是归因于检测技术不断发展的缘故;因此,现代测量技术是随着先进制造业和机械加工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前进的[2]。通过“现代测量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制造技术发展的驱动力和内涵、互换性和标准化的重要性,为学生进入制造型企业工作奠定坚实的检测知识和检测技能基础。

(2)实验室基础

在新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及其实施过程中,实验室建设至关重要。我校“计量实验室”经过长期的建设,硬件建设已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实验室现有面积200多m2,有不同规格的常用游标类、螺旋类、表类计量器具、万能量具、精密测量平板、机械式比较仪、光学比较仪、万能卧式测长仪、万能工具显微镜、光学分度头、万能测齿仪、电动轮廓仪、电感测微仪等仪器设备200多台件。最近几年又添置了准直仪、圆度仪TaylorHobson、RENISHAW激光干涉仪、三坐标测量机、气动量仪等,增加了常用计量器具的数量;目前与本课程配套的实验室建设已具有一般中型企业的检测能力,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保障。

(3)有活力的师资团队基础

我校“现代测量技术”课程组自成立以来,已有10年的历史。本课程组目前由2名学识渊博的教授,4位朝气蓬勃的博士,1名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工,1位进行了6年测量技术研究的年青实验员组成。十年来课程组教师们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秉承亲自带实验、参加实验室建设、参加现代测量技术相关的科研项目的研制、通过三小制作和学生创新项目等渠道带领学生自行制作实验装置(比如螺纹基本参数测量辅助教具,电感式水平仪等)的良好传统。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认真备课、讲课、辅导、答疑、批阅作业、指导实验、做好每个教学环节、兢兢业业。此外,课程组的全体教师在实践性教学环节工作中通过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年青教师,相互之间协调工作,合作互助,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通过到制造型企业调研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培训(教师参加高级质量检验工培训项目)和教学研究(探讨建立虚拟测量实验室),通过多种途径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4)团队教师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

“现代测量技术”课程设置是面向机械类学生进入企业后的实际应用,因此除了在理论教学上要有侧重外,在实践教学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均应重视。目前,该课程的显著优势即为本课程团队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主要是对教学师资、内容、方法、实验设备和软件系统配备等方面进行突破性的改进,具体为:

①白跃伟教授的测量技术科研团队的成果DirectDMIS测量软件和CMM仿真软件引入课堂教学,目前已经具备建立三坐标虚拟测量实验室的必要条件。

②刘唯教授的机械产品实际开发项目吸收团队内的年青教师和本科生加入,并可作为实际的精度设计和检测方案制定的教学案例融入课堂,做到真正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③与上海汇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学生培养上建立合作关系,并在该公司建立”先进制造技术校外实习基地”,从而为利用该制造型企业的测量技术和测量资源建立各种来源于实际的测量案例创造了条件。

1.2 本课程目前的不足

“现代测量技术”课程已经具备了上述进行课程改革的有利优势条件,但是还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教材内容不足

目前“现代测量技术”的教材种类和数量都不足,而且侧重性也不同。比如,靳祥升和杨中华合著的《现代测量技术》,除了在前面章节的基础知识具有共性外,其他的主要内容则侧重于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应用、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水利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测量、道路工程测量、数字测图概述、GPS测量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概述等内容,该书是适合水利、水文水资源、建筑、国土资源等相关专业的教材[3];潘松庆的《现代测量技术》著作[4]也和文献[3]侧重点类似;中国科技大学的程晓舫老师的现代测量技术课程则侧重于仪表性能及标定、传感器、信号的调理、运算、传输、指示和记录等,也就是除了测量的物理概念外,侧重于测量信号的数学描述和处理[5];李战宏的《现代测量技术》则具体包括全站仪及其应用、数字化测图技术、激光定位技术、数字水准仪、GIS概论等[6]。显然,这些内容不能完全适合我们机械类专业学生在制造型企业工作后所需的测量知识和测量技能。因此,关于针对应用型工科院校的机械类专业学生的“现代测量技术”教材的建设必须首先加强,这就需要在课程建设中结合制造型企业的实际以及科研环节中典型的应用案例,进行教材的编写和修改。

(2)师资队伍的知识面和实践经验有待加强

10年来由于一群有活力的师资团队保障了我校的这门课程始终以鲜明的特色保持其活力和不断发展。但是,随着先进制造技术内涵的加深,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中心,正面临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适应制造业快速变革,中国的工程教育也要适应国际化的需求,向创业型和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迈进,因此现代测量技术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对老师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他们对制造业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具有更深的理解,并能对现代测量技术知识进行实时的更新,并应用于教学内容的更新,这是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中需要不断加强的环节。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针对本课程的各种教学改革,达到对新的师资队伍不断培养和更新的目的。在已有的国际和国内有利的大环境下,在老的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课程改革的进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同时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达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目的,培养出新的有生气、有活力的不断有年青教师加入的现代测量技术师资队伍。

(3)教学手段和实验设备需要进行更新

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现代测量技术的随之发展,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之中,这些改变必然导致现代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则需要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手段和实验设备也要随之不断更新,因此,我们需要在课程建设和改革中通过逐步购买、消化和二次开发等方式改进教学软件和硬件设施。

根据上述课程目前具备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的分析可知,为了适应本校职业导向的知识型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办学定位,本门课程需要并且能够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2 课程改革的规划

2.1 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根据上述对本课程的重要地位、实验室基础、团队教师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教材内容、师资队伍培养、教学手段和实验设备等方面的分析可知,进行“现代测量技术”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势在必行。“现代测量技术”课程组全体教师通过对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分析、总结,并根据目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定位和对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初步确定本门课程在教学改革上应以以下几点为基本出发点:

注重测量理论与测量实践紧密结合;

注重测量现场教学,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实践;

注重与制造型企业正在使用的常用测量设备挂钩的实用性学习定位;

注重考核形式与教学要求和内容相适应;

注重多样化和趣味化的教学手段;

注重培养学生对检测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教学与机械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相适应,随着培养目标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此外,也应结合校企合作、紧扣服务社会,有效利用合作企业的大量实践资源的角度来增强“现代测量技术”课程改革的效果,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有力推进本门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2.2 课程改革的内容

根据上述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结合目前本课程的基础条件,我们应从本门课程的特色创新角度完成如下新的改革内容:

(1)根据职业导向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重新明确课程要求

“现代测量技术”是机械类本科各专业学生学习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的必备基础之一。课程组教师通过对上海金桥地区的出口加工制造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几乎所有的机械制造企业都提出了应用型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互换性、标准化及机械零部件几何精度设计的基本知识及检测知识和基本检测技能的要求。因此,在调研基础上我们首先应重新提出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和能力构成。

(2)确定课程主线和模块内容,建立“现代测量技术”课程新的体系框架

在明确课程要求的基础上,应用性的实践教学内容增加了,因此恰当的处理理论基础、知识应用、实际动手三者之间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问题;在解决这个关键问题的基础上,要通过课程建设构建《现代测量技术》课程新的教学体系。为了适应人才培养需求,新的课程体系根据互换性技术与检测技术两条主线,进行知识模块的建设;同时,模块的内容根据具体专业的不同要有所不同,比如机械工程专业与工业工程专业由于前期课程的不同,在互换性知识模块内容上则有区别;另外,随着现代制造业技术的发展,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模块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

(3)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进行授课模式的改革

从“现代测量技术”课程要求来看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因此我们从实践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将理论课与实验课内容进行更新,加强对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在授课模式上,为了体现课程特色,我们在本门课程所拥有的较好实验室条件,以及具有工业生产第一线实际工作经历的师资队伍的基础上,拟进一步建设虚拟测量实验室,开发对应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虚拟实验室和实际设备实验室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弥补理论学习与实践脱离的问题,尤其增加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学习过程更加直观、容易理解,弥补了三坐标测量设备的不足,学生精力更集中,上课要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测量技能,制定测量方案进行实际测量和虚拟仿真测量,课后要撰写实践报告。

(4)加强实验室建设

在新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及其实施过程中,实验室建设至关重要,实验室建设要与新课程体系配套。通过实验设备的添置,不断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根据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依据企业要求营造工程环境,进行实验室硬件更新;

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建立三坐标测量机虚拟测量实验室;

根据添置的新实验设备和新建立的三坐标测量机虚拟测量实验室,开发新实验项目。

(5)根据授课模式采用多种考核方式

根据授课模式的改变,结合测量基础知识的教学、实际测量实验、虚拟测量实验等改革,改变过去单一理论考核的方式,通过教学实践,建立新的由多个方面组成的“现代测量技术”课程考核体系。该考核方式应能够促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学、想、写和用相结合,了解测量相关的工程实践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职业导向的学生培养奠定基础。

(6)教师队伍建设

本门课程改革后,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教师不仅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断更新的知识结构,以应对教学及实践应用过程中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问题。从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来看,课程组8位教师中4位具有企业工作工程背景和经历,1位从教30年,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动手能力,与企业有密切接触,所涉及的科研领域有机械制造、自动测试、检测技术等。为使青年教师尽快胜任课程教学,拟采取的措施如下:定期开展课程组活动,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等手段,辅助实际教学案例;开展青年教师下企业、参加企业的培训项目等;积极承接纵横向科研课题,参加各种国际会议,锻炼教师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教学和科研彼此促进;另外,鼓励教师继续攻读学位。

(7)校企合作内容

有效利用目前校企合作的有利条件,根据制造型企业的实际测量工具、测量仪器、测量设备及测量方案,设计更多的测量案例,丰富教学内容,达到缩短企业和学校的距离。

(8)网上资源建设

此外,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课程网站开发,建设教学网上资源和网上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师生交流方式的多渠道和多样化。

第3篇

[论文摘要]从历史发展规律、城市发展规律和人居环境科学角度,分析了旧城区改造的必然性。针对北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将侍统历史文化街区分为三类,即完全原样保护的区域、高档住宅区和旅游商业区的建议,并主张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对侍统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改造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分别对这三类地区的具体改造方案做了初步探讨。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危房改造;思考

古都风貌保护和现代化建设的矛盾始终是北京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问题,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总的情况是老房子拆的越来越多,文物专家和学者的意见也越来越强烈,例如从1990年到1998年底北京市已经拆除所谓“成片危旧房”420万平方米(II12)…,而呼吁保护旧城区的文章数量也伴随着每一次大规模的改造工程与日俱增。对于旧城区的居民来说,由于多数居住条件较差,迫切要求改善生活环境,所以他们对危旧房改造的态度一般是积极的。

从历史发展规律看,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就是不断的创造和破坏,这破坏包括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前人刨造成果的破坏,特别是改朝换代时对前朝都城的破坏。以北京为例:元大都是废弃了金中都之后另选址重建的,而且建筑材料是拆除南京(今开封)的金旧宫殿,运其石木北上;明代北京虽然地址基本与元大都差不多,但将元代皇宫完全毁掉另建,考查其他地方也差不多。正因为如此,留存至今的文物古迹已不多,我们应该加倍珍惜。但上述史实也说明了对文物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社会动荡时期。设想如果历朝都非常注意保护前朝旧物,那么我们今天可能已经没有多少发展空间了。所有的破坏行为都出于政治需要,明代建都北京时,将元代宫城尽行拆毁,而且要在原有宫殿旧址上堆一座镇山。这虽然是出于风水方面的考虑,其实也是政治需要。翻阅中国历史,凡改朝换代时,对前朝宫殿或拆毁或焚烧或废弃另建,只有清代沿用明朝宫殿,但也按照满族生活习惯改造了许多。

从城市发展规律看,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都市一般地说会在经历了郊区化阶段之后,又出现高收人人群进人内城,他们替换原有的低收人群体,将旧城区改造为独户家庭或共同居住的区域.有人称这一现象为绅士化过程。绅士化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尚未出现类似特征的现象,是否为普遍规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居住于城市中心区的居民应当是高收人群体。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中心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最终还会成为投资的热点,从而使这里的地价升值,因此在这里居住的人应该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破旧的平房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北京地区的民居以四台院为主,传统街区的砖木结构房屋多数有上百年历史,无论是市政公共设施或院落内部结构都不可能考虑现代化生活环境的需求。如果过分强调对原有格局和结构的保留,则会因为供电、供热、通信、交通和社区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而降低生活质量。如果一个城市的大部分地区都是这个样子,其前景是可悲的。伊理尔·沙里宁说:“城市能否免于毁灭取决于一个特别但却基本的问题是否可能被解决:提供舒适的设施和健康的环境来供人们工作和生活。”可见对原有住房进行适当的改造是必要的,事实上任何居住其中的人也都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改善生活,尤其是富裕阶层,这样的情况在过去也是极平常的事情,例如山西乔家大院,为了摩托车的出人将大门地面改成坡道;为改善居室环境,在平房内铺设木地板取代砖地面;甚至十分讲究的廊檐木雕都出现了火车的图案,以显示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北京的大户人家的四合院过去也曾经出现过将前窗外推,或在檐柱一线建落地玻璃窗以改善居室环境的做法。所有这些都是较富裕人家发生的事情。我们不可能想像一户高收人家庭,为了保存自己住房的传统风格而宁可不去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因为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的思想也在不断更新,追求美好舒适的生活是人之常情。

从人居环境科学考虑。今天的居民家庭组成已非当年的情况,四合院格局形成时的居民家庭多数为三代或四代共同居住,院内房间很多,按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原则分配,一个院子十几口或几十口人是常见的。多数为一院一户,并非今天的“大杂院”。由于每个四合院都自成体系,所以都是独门独院,各家关起门来过日子,互不相扰,正所谓“闭门而生之具以足”。而今天的家庭构成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多数是三口之家的小家庭,即使与老人同住也不过四五口而已。也没有大量雇用仆人的情况。对于今天的家庭来说最小的一进院都嫌大,诺大一个院落仅住几口人,首先是缺乏安全感;其次朝向不好的东厢和倒座也不便居住,这更使得院落空旷,也增加了不安全的因素。再从交通方面分析,旧城区的街道宽度已经显然不适应今天的需求。多年来旧城区胡同的宽度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例如西四北一条至八条比较规整的胡同,建筑之间的距离为6米(m)左右,道路宽度只有2~3米(m)。这样的道路已经很不适应今天的交通,所以许多地区都不得不采取措施来维护交通秩序,例如设置单行线或按时段限制某种车辆通行等。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原有的街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适应今天的生活方式,改造是必然趋势。

其实北京民居的基本形式四台院也是逐渐形成的,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变化。例如根据后英房元代居住遗址复原的民居,虽然已经是封闭的四合院形式,但与明清时期的四台院还是有区别的。

一个时期的民居形式,必然与当时的家庭人口组成、生活习惯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分不开。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居的结构也会逐步调整。所以从提高生活质量角度看,不应该过分强调百分之百的原样保存,更何况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从北京城市总体风貌的大环境来看,也在逐渐地变化,著名的“燕京八景”就是例证。最初的“燕京八景”是金代形成的,但明代以后所提到的“燕京八景”却并非完全是金代的风景,并更名为“北京八景”。如《日下旧闻考》引《胡广北京八景图诗序》:“昔之八景偏于一隅,犹且见于歌咏……。纵观神京(北京)郁葱佳丽,山川草木,衣被云汉昭回之光.昔与今又岂可同观哉?……遂命日北京八景。”今天的太液池、琼岛和蓟门甚至于不在原来的位置。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以为北京的城市建设还应当以发展为本。但绝不是反对保护古都风貌,任何带有民族特色和历史传统的标志性建筑和痕迹都应努力保护,否则将失去北京的特色。如何在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北京的古都风貌?我们的建议是将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分为三类,即完全原样保护的区域、高档住宅区和旅游商业区。以下分别论述具体的实施方案。

完全原样保护区是指传统的四合院格局尚未被破坏,而且周边环境基本完好的区域。这样的地区已经不多,其中的建筑应当完全原样保护,要整旧如旧,让历史凝冻在这里。按照古建筑标准整修过的四合院等建筑,不必用于居住,也不用于办公,可作为各类博物馆向公众开放。人们走进这样的博物馆就好像看见了过去的北京,这是极好的历史教科书,极好的乡土教材,当然也是极其宝贵的财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王府和民宅都应保护,因为反映了不同阶层的居住环境。南锣鼓巷和西四北条至八条这两片区域内保存最好的四合院可按此方法。此外,故宫附近地区的较好古建筑也可以这样处理,以利于成片保护。完全原样保护的建筑不可能太多,因为需要很大的财力,不仅一次性投资大,而且后续的维修保养费用也不可低估,砖木结构的房屋每隔几年就必须维修。因此最好由市政府出资建设和管理。

所谓高档住宅区是指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的非商业地段,并且不是文物古迹的民居。在这些区可以将原有住房改造为高档商品房。如前所,这里的居民当属于富裕阶层,因此老房子必然做比较大的改革,以满足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环境的要求。但在改建时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不能改变旧的胡同格局: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古都总体风貌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不要改变其基本形式,以保护原有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考虑到交通问题,将胡同适当加宽是可以的但不必太宽,因为高档住宅区的人口密度不会太大,而且过宽的胡同会使古城风貌丢失第二,建筑高度也要控制,以维持保护区及城市总体面貌平缓开阔的形象,这样做会因降低容积率而提高成本,但这是必须的。其实早在1985年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就颁布过建筑高度控制的规定,关键是认真遵照执行。该地区的房屋可以是平房,也可以是二层或三层的楼房。如果建成高档四台院,也应以小型为主,这是从家庭人口组成的实际考虑的。为了维持胡同的基本模样,院子临街的房屋一定是平房,靠里边可建二三层的楼房,以站在胡同内看不到为准。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维护总体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容积率,以提高开发商的积极性。

旅游商业区应有多种形式,因此可分别设计在胡同中旅游,最好要体验胡同风情,因此除了看传统建筑和风景外,还要了解居民生活。目前的什刹海胡同游就是这样安排的,也很受游客欢迎。但需要注意研究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旅游区居民的意愿,凡有接待任务的家庭必须是自愿,或愿意宣传北京而主动向游客介绍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或好客或希望借此有一些收入。因此作一次民意调查,摸清当地居民的想法是必要的。不同类型的居民可能有不同的观点,例如较富裕者除非特别好客是不一定欢迎游客光顾私宅的。其次,由于当地居民向旅游者展示的是当代北京人的真实生活,而不是过去的样子。所以他们的生活条件也应当给以足够重视,比如能源供应、卫生条件和通信等设施要改造,院内私搭乱建的临时建筑要拆除,以改善总体形象。这里的民居应大体上维持原样,但应经常维修保养。

在以商业经营和旅游参观为目的的区域,建一些仿古建筑我们认为是完全可以的。因为这里主要是突出传统文化氛围和提供优质购物环境,有些购物场所还起着展示的作用。所以用钢筋混凝土做主要结构亦无不可,只要建筑风格大体上遵循传统式样即可。这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建造文物陈列馆,因为展示的并不是建筑本身,不能统称为“假古董。事实上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也不少,如琉璃厂文化街我们认为基本是成功的,因为既然是用于商业目的,就没有必要恢复成一二百年前的样子。又如现在什刹海的汇通祠,比原来高出了大约两层楼房,下面完全是钢筋混凝土构造,四周仅以土石堆积并植树美化,效果也很不错,既恢复了原有风貌又可增加使用面积且与地铁互不相扰颐和园近年建成的文昌院,主要用于文物展览。从外表看是古典建筑,连地面铺设的方砖都很像旧物。其实是完全的现代作品,廊柱甚至斗拱都用现代建筑材料,地下室是很好的文物保存仓库。院内地面草坪中增加的照明设备与古代风格的建筑也很协调。

1950年代初,粱思成教授曾提出过保护北京城墙的设想,但没有被采纳。如今城墙的绝大部分已不存在,城内也兴建了许多不同风格的新建筑,要想将北京城整体作为古迹保护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任何一个城市都是不断发展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自己的特色,也就是说新建筑的风格不要离传统风格太远,才能在总体上协调。

这样的例子也是有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几所教会学校。这是很好的中西结台的作品,外观看上去与周围的传统建筑风格一致,而内部在当时却是现代化的。正如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落成典礼上,小洛克菲勒致词时所说:“在绘制医学院诸建筑及医院时,于室内必须要遵循西方设计和安排以便满足现代科学医学执业之要求。然而在这同时,我们也尽其可能在不增加花费之下,审慎地寻求室内机能性与中国建筑外貌之美丽线条及装饰,特别是其高度、屋顶和装饰相结台。

第4篇

摘 要 在行业渗透、学科交叉的今天,文化产业与文化旅游的关系日渐密切。因而,文化产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基于此,提出以创新为主的青岛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新模式,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创新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青岛市兼具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与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但长期以来,青岛旅游业整体文化含量不高,难以给游客带来深刻的文化体验,而从国内外旅游需求的变化趋势来看,文化旅游已是一种潮流(张河清等,2009)。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日渐融合的背景下,借鉴文化产业相关理论,构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新模式将有助于提升青岛文化旅游的整体水平。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旅游的关系

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化活动,在外在形式上都是融文化经济为一体的产业(胡惠林,2006),因此二者关系密切。首先,文化产业与文化旅游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产业的产业特征,即虽然有其物质化的载体,但它所体现的是内涵的精神内容。其次,在产业运作方面,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都可以通过其产品所具有的文化的、精神的、知识的和意识形态的属性构建产业价值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因此,在产业间的关联性以及对最大化效益的追求下,文化旅游可以利用自身与文化产业的共性与联系,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及运作方面,充分借鉴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及模式,实现最大价值。

二、青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历赋予了青岛许多极具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如民俗节庆文化、欧陆文化、奥运文化、啤酒文化以及创意文化等等。但现阶段青岛文化旅游发展明显偏重于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且开发程度较低,缺乏创新。

(二)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不足,发展规模有限

目前青岛文化旅游虽然有了“跨界”的迹象,形成了工业旅游、农业观光游等一系列新业态融合模式,但从总体上来看,因政策、体制所限,青岛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商贸休闲业、制造业等融合度偏小,整体消费方式单一,消费结构偏窄,制约了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同样,多业融合不足也极大限制了文化旅游的扩展规模。

(三)缺乏管理人才和高科技术手段,文化旅游产品创新不足

青岛市目前的文化旅游产品从总体上来说还是以传统文化旅游产品为主,创新能力不强和技术含量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旅游产品普遍缺乏吸引力,文化旅游产业链条的延伸也受到限制。

因此,为使青岛市文化旅游获得更大成长空间,应在充分意识到多业融合重要性的前提下,改变传统旅游发展观念,加强与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等相关产业的结合,以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创新设计,增强产业关联度,延伸产业价值链,增加文化旅游产品附加值,从而使文化旅游充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青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新思路

综上所述,基于与文化产业结合的角度,创新是最值得文化旅游借鉴的部分,要深度开发文化旅游资源,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资源创新

文化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领域得到拓宽。与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相比,新模式下的文化旅游资源内涵更丰富,范围更宽广。新模式中,在创意理念与技术创新的支持下,第一、二产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的资源,尤其是文化产业资源皆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动青岛文化旅游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理念创新

强调内容创意在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即在文化旅游产品设计阶段,注重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以增强新奇性和趣味性为目标,充分引入文化创意理念,赋予原始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文化内涵,用创意全面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最终促进文化旅游产品的核心从资源向创意的转变。

(三)技术创新

强调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引入现代科学技术的必要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扩散,是各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旅游业具有信息密集性和信息依赖性的特征,这正为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迅速普及和运用提供了基础。基于此,在产品设计、营销推广等诸环节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将有利于提高文化旅游产品技术含量以及行业发展整体水平。

(四)产业链创新

注重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以促进产业链延伸,强调后产品开发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补充作用。这是基于产业链角度对传统模式的创新。与传统模式相比,增加了文化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以及文化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更符合文化旅游产业总体大发展的趋势。

综上所述,青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新思路是在综合分析青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文化产业相关理论,分别从理念、技术、资源价值链四个角度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各个环节进行创新性的引导与再设计,从而为青岛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科学技术;天人合一;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160-02

依据的观点,生产力“包括科学的力量,又包括生产年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及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与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科学技术决定社会经济基础,进而决定上层建筑的文化的发展。相反,文化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文化通过影响经济基础,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如今全球化影响下的科学技术与民族文化软实力日益彰显其重要性,也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中华民族中逐步形成起来的具有稳定的特征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1]11。数千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伴随和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不断通过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及时吸收来自各方各家的时代精神要义,长期领先于世界。

中华民族传统的社会生产经济形态是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基本的衣食之源,创造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最基础最深厚的经济基础便是农业。与此同时,周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冲突与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有各种表现形态,居中心地位的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儒家伦理中心主义为出发点的信念。”[2]337这样,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研究自然科学知识而注重人伦关系、道德原则,但是从另一个侧面,中国传统文化把自然界作为一个客观认识对象,同具有人伦情感的整体进行体验,从而“一天人”、“合知行”、“同真善”。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体现。由于在新石器时代人们比较自由并没有屈从于独立王权,这是“天人合一”包含着“人对自然规律的能动的适应、遵循,也意味着人对主宰、命定的被动的顺从与崇拜”[1]71。在封建时代“天人合一”思想得到了以儒学文化为主流的时代的成熟发展。汉代时儒家讲的“天人合一”建立在人的外在行动自由的宇宙模式中,这里的“天”即“理”,是精神、心性,这种“天人合一”是现实的行动世界。东汉王朝的经典《白虎通》中便反映了这种思想:“天子至尊”,精神与天地相通”,与董仲舒所说的:“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而魏晋人追求的“天人合一”是一种心灵的世界,是对整个世界做出的心灵上的情感肯定,是一种主观意识的反映,将伦理作为本体,与宇宙自然相和而合一。“天人合一”的观点虽说是一种人与宇宙的关系,但中心却是“人”是把人放在宇宙的中心,考虑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3]70圣人不只是符合“天道”之求,更应力行实现“天道”,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宇宙大化的流行,体现人在宇宙生活不是消极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便是实现理想的“大同世界”,为实现这一理想,人们便要求自己,并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而“天地造化之功”中体现的便是实现理想应有的创造力,表现为人的精神境界。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整体相关”观念,整体思想由来甚远,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尤其在《易经》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全书的编排上,整体的观察世界为后世留下了深刻影响。另外,在八卦中,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八种自然事物。《易经》从整体中把它们列为宇宙的组成部分。“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1]93作者从所闻所见所感出发整体上进行思辨感知,形成了一种观察与思考问题的重要方法。

变化运动的规律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黄帝内经》中清晰描述了人体全身结构和经络的运行情况,“从饮食、起居、劳逸、寒温、七情、四时气候、昼夜明晦、日月星辰、地理环境、水土风雨等各个方面,确立了疾病的诊治方法,并详细地谈论了病因、病机、精气、藏象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4]1。反映了我国古代哲学与医学的结合,是古代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一部深奥的精辟反映。更为值得一提的是《黄帝内经》中揭示了“宇宙及天体运行规律与人类社会活动及生理活动规律的密切关系”,这不仅适用于今天,值得今天中外人士探索学习,而且已经被称为“人类的一门新兴的现代科学”。事实上,我国古代认为气分阴阳,以及所说的“道”,也揭示了自然界变化发展的规律。直到汉代的王充,唐刘禹锡,乃至北宋张载,明清的王夫之等众多唯物主义哲学家都主张这种学说,可以说,中国古代人文、农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等,都建立在这种朴素辩证法、运动变化规律的指导下。用整体的统一的运动变化规律看待自然,把自然看成是不断变化发展按照规律运行的统一整体。

近代西方科学作为后发之势领先世界,但西方传统文化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对立,心性与知性的背离,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西方文化,解决西方难题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中国自身经济发展下人性道德背离以及科技发展中需要追随的文化精神。“天人合一”、“天人关系”正是从唯物唯心方面强调了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重要性。从先秦的“性天同德”到宋明的“性天一理”,充分显示古代思想家对人与自然主客体之间,以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辩证的思考,促使人类道德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现代科技使工业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的物化现象日益严重。“‘个人’、‘阶级’、‘家庭’曾经是指还没与已确立的生活条件一体化的那些领域和力量――紧张和矛盾的领域。随着工业社会日益发展的一体化,这些范畴正在丧失它们的批判性含义,而趋于变成描述性、欺骗性或操作性的术语”[5]5。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已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所有成员避免不了的选择。“在相对的需要、欲求和愿望不再由统治和匮乏中的既得利益者来组织(这种组织使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破坏性斗争形式永恒化)的条件下,‘生存的和平化’意味着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斗争的发展”[5]15不仅是个人、社会,“从思想领域看,实证主义、分析哲学的流行也标志着单向度思考方式、单向哲学的胜利”[5]206。在马尔库塞看来,由于人们批判的、否定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内心向度的丧失,要从单向度的整体跳出解放出来是十分黯淡的前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逐步走向整体化和复杂化。如李约瑟分析“机械论产生于西方人所特有的几何形抽象思维,而整体性则根源于中国人所特有的代数性抽象思维”,“中国的伟大贡献或许可以通过恢复基于一切人类经验形式的人道主义社会准则,而从这种死亡的躯体之上解救我们”。

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2]338。也许中国“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契合了当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用整体的联系的眼光看宇宙、看世界万物,避免和弥补了现代科学技术一些形而上学的不足。一种先进的文化观念,必将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使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长足发展。

哲学家怀特海曾说“在创造的过程中,蕴含了两类终极存在,即这些永恒的形式具有双重性的存在:一个在潜能的欲望,一个在现实的事实中,而且现实的事实也具有双重的存在方式,一种是存在于现在中的过去,一种是存在于现在中的当下性。现在的当下含了指向尚未实现的未来的欲望。思想者如何对待这四种经验方式,决定了哲学的面貌及思想对生活实践的影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自然观的存在方式是对“一种潜在的欲望”的限制,重视“存在于现在中的过去”,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对“尚未实现的未来的欲望”采取长远的观点。西方文化传统则不同,对“潜能的欲望”采取放任自由发展的态度,更多的考虑“存在于现在的当下性”,忽视“对未实现的未来的欲望”。

马克思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杠杆。”[6]47反过来,精神的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前导不容小觑。在今天世界众多著名科学家也重新回过头来,对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宝贵价值重新肯定,中国传统文化成果在一些学科已初见成果,必然在21世纪推动科学发展,从而实现东方文化理念的价值转移,使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借鉴作用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邵士梅.大学・中庸[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4]呈茹芝,邵士梅,蒋筱波.白话黄帝内经[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第6篇

一、教学内容改革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把科学性、知识性、思想性与时代性、基础性和综合性有效结合起来,能够很好地兼顾学生的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需要。在该课程的内容改革方面,笔者认为要以自然科学发展为经,给学生逐渐渗透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世界各国各门自然科学为纬,包括科学中心国、古代文明国家、四大科学模型以及当代高新科技为标志的各门自然学科的各个方面;由于科技史实的时间跨度较大,因此从宏观、微观到宇宙观来看,其内容覆盖面都十分广泛,这就要求科技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涉及广泛的科学知识领域;在涉及社会关系和科学技术方面,要遵循课程编排的逻辑顺序,如按照科技的正面的作用(社会功能、生产功能等)到负面的作用(资源环境问题)再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有效结合史论,注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构建过程,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为基础,以他们能够看到和想到的身边科技为引入点,使得改革后的教学内容更易于学生接受。

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1、教学方法改革

有效结合教学改革的内容,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1)在课堂教学中以“打开窗口”、“安装接口”的方法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各学科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和卓越建树,促使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通过一定的“窗口”看到自然学科发展的前沿,通过“接口”看到当前所学基础知识的延伸以及与前沿的接轨和其他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科学技术知识基础上了解更多的科技知识,还能够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2)探究式教学方法。学习强调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因此,在科学技术概论教学中,学生要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遵循科技知识的规律,自主探究,并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有利于科学方法和求实创新精神的培养。(3)以知识板块和讲座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课堂的集中注意力,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了他们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4)遵循自然科学规律,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在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过程中,面临着人口、资源、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仅靠某一学科是很难解决的,必须要通过多种学科协同努力才能解决。因此,在科技概论教学中,就要加强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充分全面地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从多角度思考去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为精神、参与意识以及决策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强化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联系。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凭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向课外活动延伸,从而拓宽应用的渠道。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学生的自身情况以及校内外的客观情况来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将课堂所学知识与课外活动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既让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让他们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发现学习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重要意义,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

2、教学手段改革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具有很强的信息传播功能,这为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也充分说明了现代科技的发展给教育改革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得出: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辅助教学手段,可以使得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直观,声像并茂,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种教学手段也缩短了教师的板书时间,同样的学习内容可以互相切换多次使用,既方便了教学,又可以为教师节省更多的时间来给学生传播其他更丰富的知识;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化解了理论教学学时偏少的问题。

第7篇

【关键词】光纤通信网络技术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通信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迅猛发展。光纤通信的应用给了人们很大的便利,备受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人们并没有局限于当前的光纤通信技术水平,而是不断开拓进取,积极创新,开发与利用新的光纤通信网络技术。

一、光纤通信的特点

1.通信容量大。

2.中继距离长。

3.保密性能好。

4.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5.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施工维护。

二、光纤通信的应用

光纤一方面可以传输数字信号,另一方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因此,光纤应用非常广,目前在广播通信网以及计算机网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光纤通信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信网,比如全球通信网、公共电信网、电力、铁道等各种专用的通信网、石油与化工等领域的特殊通信手段等。二是计算机局域网以及广域网。比如光纤以太网以及路由器间光纤传输链路等。三是电视干线与分配网,工厂与银行等电视系统的监控数据传输等。四是综合业务的有源接入网与无源接入网。综合业务是指可以实现电话与视频,还有多媒体技术业务等综合接入的核心网络,以提供多种的社区服务。

三、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要让光波可以成为携带各种信息的有效载体,就应该对其给予调制,可以在接收端再将信息于光波中正确检测出来。但是,当前检测技术水平是有所限制的,对光波给予频率调制以及相位调制仅仅在实验室中进行,还没有达到实用化的水平,所以目前多数运用强度调制跟直接检波的方式。

光纤通信系统(数字)一般来说,由光发送机、光纤以及光接收机等部分组成。

光发送机之功能就是将输入电信号顺利转换成光信号,并运用耦合技术将光信号尽量全部注入光纤的线路中。光发送机主要是由光源与驱动器,以及调制器等部分组成的,其中光源属于光发射机之核心部分。光纤线路之功能就是将从光发送机发出的光信号,以比较小的失真与衰减成功传输到光接收机当中。光纤线路主要由光纤与光纤接头以及光纤连接器等部分组成。光接收机之功能就是将从光纤线路输出、产生失真与衰减的微弱的光信号顺利转换成为电信号,并且经过放大以及其他处理以后恢复成原来发射前的电信号。光接收机主要由光检测器以及放大器等部分组成。其中,光检测器属于光接收机之核心部分。

四、光纤通信系统新技术探索

1.全光网的光复用。波分复用、光时分复用与光码分复用是当前光网络的光复用技术的主要种类。波分复用比较简单,也比较实用,在现代通信网中可以说发挥了非常大、积极的作用。

2.光通信用微波副载波复用。光通信用微波副载波复用系统(SCM),它是把微波设备跟光纤传输技术进行复用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事实上,它是将基带信号先调制于一个频率为几吉赫(微波频率)的副载波,接着使用数个不同的频率的副载波进行合起来,对一个光源给予光强度的调制。此种微波频率一般叫做副载波频率,这个光波就叫做光载波,那么整个复用方式则叫做微波副载波的复用。此种复用系统有许多优点:一是微波信号并不是空间传送,它是在光纤当中进行传输,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微波信号受到其他微波的信号饿干扰。二是一个光源能够同时承载数个微波副载波,每一个副载波能够分别传送出各种类型不一样的的业务信号,所以是容易实现模拟信号以及数字信号之混合性传输,并且信号之间容易分离。三是传输容量比较大、抗干扰能力强、所传送信号的质量比较高等。

总之,光纤已经成为当前全球信息宽带传输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媒质,相信光纤通信系统必会成为将来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支柱。

参考文献

[1]邱昆.光纤通信系统[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第8篇

人们通常把材料、信息和能源 人们通常把材料、信息和能源并列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并认为他们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在这三大支柱中,材料科学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材料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主要体现在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而先进材料是高新技术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导,也因为信息和能源技术的发展都与材料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密切相关。材料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材料科学的提出却是20世纪60年代初的事情,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人们对材料的制备、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关系等研究的逐步深入,各种材料体系,如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等都已相继建立起来。对不同材料的研究可以相互借鉴,也使得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互替代和补充成为可能,由此也出现了复合材料的概念并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人们对材料研究的深入,逐渐形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这门学科。这门学科除了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等基础研究之外,还研究材料在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和工程技术问题。现在一般认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包括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制备、性质及使用效能等四个方面,它是关于材料成份、结构、工艺与它们的性能和用途之间的有关知识的开发和应用的科学。由此可以看出,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有多学科交叉、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等特点,并且也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作为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下设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学科。按照我国的专业规划,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更进一步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材料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金属材料领域涉及的金属磁性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涉及的陶瓷基铁氧体材料都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高分子领域的有机磁体,目前正在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也是软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由此可以看出,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涉及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磁性材料的影子。材料一般分成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磁性材料作为具有特定物理功能的材料,在功能材料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当前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的热点集中在光电子信息材料、功能陶瓷材料、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超导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智能材料以及生态环境材料等领域,这几类材料几乎都与磁性材料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各类材料的磁学性质无疑也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功能材料的发展和应用的日益广泛,作为功能材料基础的磁性材料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与此相适应的,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教学体系中,特别是在一些主干课程中都出现了与磁性材料相关的内容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因为磁性材料从材料微观结构上涉及到晶态材料、非晶态材料、纳米晶材料,也涉及到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等无机材料,所以在《材料物理导论》中把“材料的传导性和磁性”作为一个章节,《新材料概论》中与磁性有关的有“磁性材料”和“超导材料”两个章节,《金属功能材料》涉及到磁性的章节更多,有“磁性材料”、“金属薄膜材料”、“非晶态金属材料”、“信息材料”、“超导材料”及“智能金属材料”等章节,在涉及到材料物理性能及测试的教材中,都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磁学知识。在国外的教材中,情况也是如此,如《工程材料科学与设计》一书。在无机材料、陶瓷材料等课程中,也都会涉及到磁性材料,在材料物理性能的讲授中,也必然会涉及到电性及磁性的内容。考虑到磁学知识的广泛性及分散性,我校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必要充分利用学校在这方面的优势,把磁学的相关知识单独作为一门学科进行讲授,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磁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也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磁性材料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功能材料,在社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对磁学及磁性材料的知识有一个专门的了解,这样做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因为一方面有利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也非常有利于他们就业;另一方面有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如果具备一些磁学相关知识,也非常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研究工作,《金属材料结构与性能》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基础教材和国内外材料专业硕士的必修教材,也把“材料的磁性能”作为一个章节进行讲授。

作为重要的现代信息功能材料的磁性材料,其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这方面已经有许多专门的文献资料进行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人类很早就开始了磁学的研究,但直到量子力学创立后,才对磁性的起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也就是说,磁性本质上起源于物质的量子性质。这就说明要研究与磁性相关的现象,就必须具有《量子力学》的学习背景;要研究大量微观粒子聚集体的磁学性质,就必然要用到《热力学统计物理》的知识;要研究固体的磁学性质,也必然要对《固体物理》有深入的了解。所以,在学习《磁学》课程之前,必须要以这三门课程的学习为先导,而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中作为专业基础课,都会专门开设这三门课程,这也就为磁学课程的开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我校的探索实践表明,在讲授中应以《磁性材料》课程为主线来进行讲授,并且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磁学知识和磁测量知识,以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我校几年来的实践教学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人们对纳米结构体系与新的量子效应器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有许多成果已经产业化,并由此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技术进步,从而掀起了纳米科技热潮。纳米结构由于具有纳米微粒的特性,如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特点,又存在由纳米结构组合引起的新的效应,如量子耦合效应和协同效应等,这些都属于量子力学现象,现代纳米科技研究也多是以这些效应为出发点来进行的,这些内容也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各门主干课程的重点内容。磁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磁性及其起源,也就是研究与电子的自旋相关的性质及理论。磁学从创立之初就一直在从事与量子效应有关的知识研究。从量子力学创立至今,磁学从理论上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已经有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对磁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必然会大大促进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习和理解。

并列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并认为他们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在这三大支柱中,材料科学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材料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主要体现在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而先进材料是高新技术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导,也因为信息和能源技术的发展都与材料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密切相关。材料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材料科学的提出却是20世纪60年代初的事情,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人们对材料的制备、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关系等研究的逐步深入,各种材料体系,如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等都已相继建立起来。对不同材料的研究可以相互借鉴,也使得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互替代和补充成为可能,由此也出现了复合材料的概念并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人们对材料研究的深入,逐渐形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这门学科。这门学科除了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等基础研究之外,还研究材料在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和工程技术问题。现在一般认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包括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制备、性质及使用效能等四个方面,它是关于材料成份、结构、工艺与它们的性能和用途之间的有关知识的开发和应用的科学。由此可以看出,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有多学科交叉、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等特点,并且也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作为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下设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学科。按照我国的专业规划,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更进一步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材料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金属材料领域涉及的金属磁性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涉及的陶瓷基铁氧体材料都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高分子领域的有机磁体,目前正在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也是软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由此可以看出,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涉及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磁性材料的影子。材料一般分成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磁性材料作为具有特定物理功能的材料,在功能材料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当前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的热点集中在光电子信息材料、功能陶瓷材料、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超导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智能材料以及生态环境材料等领域,这几类材料几乎都与磁性材料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各类材料的磁学性质无疑也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功能材料的发展和应用的日益广泛,作为功能材料基础的磁性材料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与此相适应的,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教学体系中,特别是在一些主干课程中都出现了与磁性材料相关的内容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因为磁性材料从材料微观结构上涉及到晶态材料、非晶态材料、纳米晶材料,也涉及到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等无机材料,所以在《材料物理导论》中把“材料的传导性和磁性”作为一个章节,《新材料概论》中与磁性有关的有“磁性材料”和“超导材料”两个章节,《金属功能材料》涉及到磁性的章节更多,有“磁性材料”、“金属薄膜材料”、“非晶态金属材料”、“信息材料”、“超导材料”及“智能金属材料”等章节,在涉及到材料物理性能及测试的教材中,都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磁学知识。在国外的教材中,情况也是如此,如《工程材料科学与设计》一书。在无机材料、陶瓷材料等课程中,也都会涉及到磁性材料,在材料物理性能的讲授中,也必然会涉及到电性及磁性的内容。考虑到磁学知识的广泛性及分散性,我校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必要充分利用学校在这方面的优势,把磁学的相关知识单独作为一门学科进行讲授,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磁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也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磁性材料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功能材料,在社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对磁学及磁性材料的知识有一个专门的了解,这样做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因为一方面有利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也非常有利于他们就业;另一方面有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如果具备一些磁学相关知识,也非常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研究工作,《金属材料结构与性能》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基础教材和国内外材料专业硕士的必修教材,也把“材料的磁性能”作为一个章节进行讲授。

第9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视听元素;电影题材

中图分类号:J9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176-01

19世纪末,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电影诞生了。一个世纪以来,电影的确在忠实地纪录和再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纪录着人类的思想和情感变迁。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和发展,电影自身也不断进行着完善和超越。电影已不再是简单地记录和再现人类的生活,而是在“创造”着人类的生存内涵。事实上,电影的诞生本身便是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的每一次进步几乎都与现代科学技术有着十分明显的关系。科学技术创造了更多的视听奇观、丰富了电影的拍摄手法和题材,为扩展电影的想像力和感染力提供了广阔的技术和艺术的潜力。

一、科学技术创造了更多的视听奇迹

(一)高科技带来的视觉冲击

电影最初是黑白的,但是在银幕上黑白两色实在是无法完完全全的反映客观世界。色彩的进入则满足了初期电影人对彩的愿望。色彩进入电影是技术对电影的一种促进,并且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随着彩色胶片质量和性能的不断提高,色彩不仅能够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满足观众的视觉要求、充分显示电影艺术逼真性的特点,而且还能够深入的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内心活动,烘托影片的气氛、展现影片的风格。

进入数字时代,色彩的应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已经无法给人带来新鲜感了。数字技术的出现为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给观众的视觉带来了又一次冲击,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心灵的震撼。数字技术进入电影能够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各种各样奇怪的交通工具自由地驰骋于想象的隧道,深邃幽远的宇宙一下子人声鼎沸起来,大小战争日日爆发,外星人过得多姿多彩。如《阿甘正传》中阿甘与已故总统握手、空中飘舞的羽毛;《无极》中水墙与时间墙的设计;《山崩地裂》中令人胆战心惊的火山爆发;《龙卷风》中横扫一切、无坚不摧的龙卷风等,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都展现了高科技运用于电影的独特魅力。

(二)高科技带来的听觉体验

声音技术运用于电影,不仅使叙事更加方便流畅,而且使观众体验到的不再是一个单向的平面的视觉空间,而是一个更为真实的视听空间,它还可以在特定的影片中烘托和制造气氛。声音能够充分表达出电影角色的情感,烘托气氛渲染细微情节,增强时空真实感。因此观众不仅从视觉上感受情节还能从听觉上感受到电影的情境和气氛。比如,恐怖电影中声音就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即使没有出现恐怖的画面,只要出现幽幽的鬼声,就已经毛骨悚然了。

电影中一些恐怖的场景、危险的场面、非现实的世界以及抽象和复杂的心理与情感等等,都可以借助于声音来体现,比如《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龙卷风》等影片中,都通过很多人为制作的特殊音响,创造出逼真而又神秘的电影世界。声音不仅可以直接参与银幕造型、塑造形象,给画面空间以具体的深度与广度,同时还可以控制节奏、制造悬念,加强戏剧性效果。

二、科学技术丰富了电影的拍摄手段

高科技尤其是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过程中的应用,是电影领域极具革命性的变革之一。它不但带来了强烈了视听享受,而且还带来了全新的制作手段。

电影诞生以来,电影摄像机是获取画面的唯一手段,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即使是那些奇思妙想创造幻觉的影片也只能通过模型特技、电子特技来制作。而计算机的出现则宣布了另外一种制作手段的诞生,人们利用计算机不仅能逼真地模拟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同时还能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物体的图像,甚至是难以想像的图像,展现了电影艺术的表现空间。如美国迪斯尼公司推出的《玩具总动员》,它没有对真实物体的拍摄,也没有传统的绘画,而是完全由计算机制作而成的。

现在,数字技术已经全面介入了电影的前期制作和后期制作,一部影片的制作流程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出现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制作手段。在前期准备阶段,编剧和制片人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剧本进行分解和规划,详细统计出电影中每一个场景所需的设备和人员,从而迅速计算出整部影片总的成本。在计算机上对即将拍摄的每一组镜头的效果进行模拟,可以使导演对镜头的取景,灯光效果,演员服装搭配和画面构图等进行预先的评价,从中找出缺陷和疏漏之处,以便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加以弥补和纠正。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错误的发生,避免由于补拍或重拍造成制作成本的增加。

计算机技术在电影的后期制作中更加显示出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它能使编辑灵活地调整声音和图像的顺序和持续时间,随意地剪接、拼贴、插入和删除图像信息,制作各种声音特技效果。与磁带或胶片操作相比,这样既不会过早地删掉将来还可能需要的原始素材,又不会在剪辑过程中损坏、丢失原始素材。

总之,高科技不仅使编辑方式更加灵活多变、编辑效率大为提高,而且编辑费用也大为降低,科学技术成为电影制作的经济与安全的替代性手段,是电影制作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方向。

三、科学技术拓展了电影的题材

电影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广泛地吸收人类科技发展中一切有应用价值的成果,不断扩大和丰富着自己的表现手段。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浪潮不仅赋予了电影神奇的表现力量,更大大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使科幻题材的电影焕发出空前旺盛的生命力。高科技提高了科幻片的审美价值,增强了它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使科学和艺术在更高的层次上获得完美的统一。

科学技术应用于电影实现了此前不可想象的电影类型。如果我们历数近些年取得了全球巨大票房成功的电影,会发现其中有一长串科幻片、魔幻片、灾难片的名字,如《指环王》、《星球大战》、《哈利波特》、《蝙蝠侠》、《超人》等等,这些影片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为观众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虚拟世界,给予观众的却是最为真实的感官与情感体验。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自然要给人以视听效果的真实感,但单纯依靠高科技和数字技术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是不够的,电影应该突破单纯的感官享受,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在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技术与电影发展的关系时,我们应当保持冷静的、思考的态度。既要考虑到科学技术对电影发展的促进作用,比如它给观众带来了美仑美奂的视听盛宴,丰富了电影的制作手段、节省了电影的制作费用,也拓宽了电影的创作题材。同时又要清醒的认识到高科技对电影的负面影响。在电影领域中要正确的运用科学技术,充分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来促进电影的发展,同时不能过度追求科学技术在电影中地位而忽视了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田川流、姜静楠.电影学概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2]张文俊.数字时代的影视艺术[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3]刘书亮.电影艺术与技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第10篇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凸现,人们对传统林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生态林业概念,后又逐渐演化为可持续林业、现代林业。然而,到目前为止,现代林业这个概念,还未被人们真正认识和正确理解,业外人士往往错误将“现代林业”当作“现代化”林业。业内人士也有不少人将“现代林业”抽象化,使“现代林业”远离社会,脱离实际,严重影响了中国现代林业的建设。

1.世界各国林业建设观念的转变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1][2]。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3][4]。

2.“现代林业”的定义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8]。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1]。

第一个概念一连使用了四个“现代”,关于“林业”之前,就其观点的实质而言,不过是“现代化”“林业”的定义。后一个概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这个定义的实质并未超越可持续林业的范围。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从“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3],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3][4]。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5]。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6][7]。3.“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3][6];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5]。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3][5]。3.1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2]。

3.2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3]。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co2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①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③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④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3.3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①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②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③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9]。

3.4经营之路

除了坚强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②加强林业意识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3]。

③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它们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5][10]。

4.结束语

以上,只是笔者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浅陋的思考。实际上,“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远比上述内容还要深、广。总之,就我国而言,我国的林业底子薄,又走了许多弯路,林业经营水平还很低,林业行政能力还比较差,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转模式和思维模式上,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全民林业意识,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慧,现代林业[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张国庆,从林业系统的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3)。

[3]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4]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

[5]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6]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张建国,现代林业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第11篇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1][2]。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3][4]。

2.“现代林业”的定义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8]。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1]。

第一个概念一连使用了四个“现代”,关于“林业”之前,就其观点的实质而言,不过是“现代化”“林业”的定义。后一个概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这个定义的实质并未超越可持续林业的范围。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从“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3],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3][4]。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5]。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6][7]。3.“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3][6];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5]。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3][5]。

3.1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2]。

3.2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3]。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co2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①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③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④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3.3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①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②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③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9]。

3.4经营之路

除了坚强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②加强林业意识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3]。

③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它们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5][10]。

4.结束语

以上,只是笔者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浅陋的思考。实际上,“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远比上述内容还要深、广。总之,就我国而言,我国的林业底子薄,又走了许多弯路,林业经营水平还很低,林业行政能力还比较差,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转模式和思维模式上,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全民林业意识,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慧,现代林业[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张国庆,从林业系统的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3)。

[3]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4]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

[5]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6]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张建国,现代林业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9]张国庆,发展先进林业生产力,促进林业向大生态产业转化[j],安徽农业,2002(学术刊)。

第12篇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1][2]。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3][4]。

2.“现代林业”的定义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8]。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1]。

第一个概念一连使用了四个“现代”,关于“林业”之前,就其观点的实质而言,不过是“现代化”“林业”的定义。后一个概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这个定义的实质并未超越可持续林业的范围。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从“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3],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3][4]。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5]。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6][7]。

3.“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3][6];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5]。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3][5]。

3.1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2]。

3.2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3]。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co2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①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③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④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3.3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①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②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③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9]。

3.4经营之路

除了坚强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②加强林业意识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3]。

③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它们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5][10]。

4.结束语

以上,只是笔者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浅陋的思考。实际上,“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远比上述内容还要深、广。总之,就我国而言,我国的林业底子薄,又走了许多弯路,林业经营水平还很低,林业行政能力还比较差,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转模式和思维模式上,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全民林业意识,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慧,现代林业[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张国庆,从林业系统的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3)。

[3]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4]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

[5]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6]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张建国,现代林业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9]张国庆,发展先进林业生产力,促进林业向大生态产业转化[j],安徽农业,2002(学术刊)。

第13篇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凸现,人们对传统林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生态林业概念,后又逐渐演化为可持续林业、现代林业。然而,到目前为止,现代林业这个概念,还未被人们真正认识和正确理解,业外人士往往错误将“现代林业”当作“现代化”林业。业内人士也有不少人将“现代林业”抽象化,使“现代林业”远离社会,脱离实际,严重影响了中国现代林业的建设。

1.世界各国林业建设观念的转变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1][2]。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3][4]。

2.“现代林业”的定义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8]。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1]。

第一个概念一连使用了四个“现代”,关于“林业”之前,就其观点的实质而言,不过是“现代化”“林业”的定义。后一个概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这个定义的实质并未超越可持续林业的范围。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从“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3],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3][4]。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5]。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6][7]。

3.“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3][6];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5]。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3][5]。

3.1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2]。

3.2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3]。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co2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①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③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④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3.3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①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②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③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9]。

3.4经营之路

除了坚强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②加强林业意识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3]。

③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它们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5][10]。

4.结束语

以上,只是笔者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浅陋的思考。实际上,“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远比上述内容还要深、广。总之,就我国而言,我国的林业底子薄,又走了许多弯路,林业经营水平还很低,林业行政能力还比较差,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转模式和思维模式上,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全民林业意识,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慧,现代林业[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张国庆,从林业系统的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3)。

[3]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4]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

[5]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6]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张建国,现代林业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第14篇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凸现,人们对传统林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生态林业概念,后又逐渐演化为可持续林业、现代林业。然而,到目前为止,现代林业这个概念,还未被人们真正认识和正确理解,业外人士往往错误将“现代林业”当作“现代化”林业。业内人士也有不少人将“现代林业”抽象化,使“现代林业”远离社会,脱离实际,严重影响了中国现代林业的建设。

1.世界各国林业建设观念的转变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1][2]。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3][4]。

2.“现代林业”的定义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8]。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1]。

第一个概念一连使用了四个“现代”,关于“林业”之前,就其观点的实质而言,不过是“现代化”“林业”的定义。后一个概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这个定义的实质并未超越可持续林业的范围。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从“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3],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3][4]。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5]。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6][7]。

3.“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3][6];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5]。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3][5]。

3.1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2]。

3.2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3]。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co2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①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③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④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3.3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①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②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③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9]。

3.4经营之路

除了坚强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②加强林业意识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3]。

③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它们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5][10]。

4.结束语

以上,只是笔者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浅陋的思考。实际上,“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远比上述内容还要深、广。总之,就我国而言,我国的林业底子薄,又走了许多弯路,林业经营水平还很低,林业行政能力还比较差,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转模式和思维模式上,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全民林业意识,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慧,现代林业[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张国庆,从林业系统的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3)。

[3]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4]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

[5]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6]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张建国,现代林业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第15篇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1][2]。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3][4]。

2.“现代林业”的定义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8]。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1]。

第一个概念一连使用了四个“现代”,关于“林业”之前,就其观点的实质而言,不过是“现代化”“林业”的定义。后一个概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这个定义的实质并未超越可持续林业的范围。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从“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3],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3][4]。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5]。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6][7]。3.“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3][6];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5]。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3][5]。3.1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2]。

3.2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3]。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co2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①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③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④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3.3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①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②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③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9]。

3.4经营之路

除了坚强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②加强林业意识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3]。

③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它们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5][10]。

4.结束语

以上,只是笔者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浅陋的思考。实际上,“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远比上述内容还要深、广。总之,就我国而言,我国的林业底子薄,又走了许多弯路,林业经营水平还很低,林业行政能力还比较差,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转模式和思维模式上,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全民林业意识,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慧,现代林业[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张国庆,从林业系统的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3)。

[3]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4]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

[5]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6]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张建国,现代林业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