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人生的哲学思考范文

人生的哲学思考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人生的哲学思考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人生的哲学思考

第1篇

一、人生哲学和生活观

名言“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点出了海明威人生哲学的精髓。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却没有丧失信心和希望,仍然独自出海,最终钓到了一条罕见的大马林鱼。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同马林鱼和鳖鱼进行搏斗,最终获得了成功,体现了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海明威还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老人与海》叙述的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但是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却发人深省。这种人生哲理包含三层意义,即处理好与自身、与环境、与未来的三重“关系”。具体来说,首先,要充分肯定人类自身的尊严和价值并追求自我的不断完善;其次,要懂得如何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环境和谐相处,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最后,要规划发展的目标并探索人类未来的发展道路,争取早日构建心中的理想世界。人文精神在完善个人人格、推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如果人们读懂了《老人与海》,就不会仅仅只看到小说表面所表达的意思,而能体会到其中“更深的东西”。人在生活中避免不了要经受种种的灾难和挫折,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一味地获得“成功”,而在于享受勇于同残酷的社会现实和冷漠无情的命运进行抗争的过程。在遇到不幸和困难时,不放弃希望,永远做精神上的胜利者,坚信未来总会获得成功。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懂得收获成功的不易,才能真正地理解奋斗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海明威这部作品无疑代表了一种时代精神,为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二、人类生存应具备的人文精神

《老人与海》中体现了多种可贵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硬汉”精神、进取拼搏精神、乐观精神等。正是有了这些精神和信念的支撑,人类才能在历史发展中屡败屡战、永不言弃,这也是人类不断取得发展的关键所在。

1.硬汉精神 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是“硬汉”精神的最佳体现者,也是海明威笔下塑造的最后一位悲剧式的英雄。他为了保持自己人格的尊严与荣耀,积极勇敢地面对苦难并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在和马林鱼最后一轮搏斗中,桑提亚哥克服了极度的困乏和疲劳,终于制服了马林鱼,之后他就安心地睡了,这充分体现了人类在走向成功的喜悦时所应付出的努力与汗水,以及在付出之后才能享有的平静。即使有痛苦,但其中却饱含着一种未来胜利的喜悦和激动,隐藏着征服者的自豪和骄傲。桑提亚哥面对种种困难和挫折,始终没有屈服,他的这种非凡的毅力和压倒一切的无畏气概令人由衷地折服和尊敬。勇敢面对才有获得成功的希望,经历了创伤和失败还能继续勇敢地面对,实质上就是一种硬汉的形象,更是一种英雄的行为。无论处在顺境还是逆境,人们都应该学会正视现实,接受苦难并克服、超越它。绝不放弃每次机会,即使失败了也同样不失“重压下的风雅”,保持坦然的心态。即使面对死亡,也不能即刻屈膝求臣,这才是桑提亚哥所执着的人生意义,也是我们人类所应该追求的生存意义。

2.永不言弃、挑战人生的进取奋斗精神 奋斗精神――海明威笔下的“硬汉”都渴望奋斗,虽然他们都有辉煌的过去,但并没有一味地享受胜利的果实,而是更注重现在的自己,希望通过奋斗来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在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调整心态、努力拼搏,才有可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表面上来看,桑提亚哥是以捕鱼为生,出海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其实不然,老人的这场搏斗并非为生存而战。他绝不会因为捕不到这条大马林鱼而无法生活,在他看来更多的是为一种信念而战,为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战。因此,在别人的嘲笑面前他没有退缩,遵循自己的意愿而斗争,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体现了老人不畏强敌的牺牲精神和良好的心态。这种人格的刚强对那些处于逆境中的人们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这就是一种可贵的进取奋斗精神,能够促使人们不计成败,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因此,人类在改造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斗争中应该时刻保持主人翁的姿态,拥有不屈服的抗争精神,积蓄巨大的精神力量去克服困难,迎接成功。

3.乐观精神 在这场搏斗中,桑提亚哥尽管失败了,而且一无所获,但他的骨子里仍充满着乐观与战斗力并以梦的形式传达出来。这种表面完全失去的失败比刚刚获得战胜马林鱼的局部胜利更能揭示老人的乐观精神。小说结尾写道:“在路那边的茅屋里,老人又睡着了,他正梦见狮子。”狮子在这里象征着积极进取的力量,这就意味着桑提亚哥仍然抱着很大的希望,虽然贫穷,但是一直会乐观坚强地生活下去。精神的胜利是人生的真正胜利。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一个人行动的失败与成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关键在于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应对事情的方法。桑提亚哥一生以捕鱼为业,孤苦无依,历尽艰辛却一直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是一无所获,可见他在行动上是失败了,但在精神上却是胜利了,所以虽败犹荣。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许多文学作品内容也更加注重把笔墨放在激励、鼓舞人类健康的生存意识上。在与自然、社会的斗争中,作品中越来越多的人物乐观地生活、乐观地斗争,对未来的理想充满了无限的自信。尽管经历了失败,但是从来不会轻言放弃、自我堕落,都重新积聚起前进的动力,树立新的追求目标。这种崇高和乐观豁达的精神不但显示出人类“智”者的光芒,也是推动人类不断前进发展的源动力。人类的精神不能屈服,即使是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人类也应当保持优胜者的风度,无所畏惧、不失尊严。处在逆境中时,始终坚信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能减少或改变不利的因素,从而使事情向着更加顺利的方向发展。小说中桑提亚哥正是因为蔑视失败和死亡,凭借着敢于超越生命极限的自信战胜了死亡,维护了人类的尊严,给悲剧的命运增添了闪光的生存价值。

三、理想与追求体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人类所追求的理想实质上是人应当体现出人的真正的生存价值,即在失败和挫折面前永不言败、永葆自信和尊严。从这一角度出发,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在品味《老人与海》的过程中给了读者战胜困难的力量和勇气,告诉人们如何正确地对待困难与失败,如何与逆境抗争,小说所弘扬的乐观自信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现实生活中不断奋斗的人们。

许多评论家认为,《老人与海》“是一部面向未来的作品”。这部小说最动人的地方还体现在海明威对人类、社会、未来的思考。仔细研读这部作品时,读者会发现海明威在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关爱人类、关注未来的博大情怀。因此,从长远来看,桑提亚哥不是一个孤立的人,他的“遭遇确是全人类命运的写照”,他的处事方式和表现出来的精神也是人类未来发展所必备的。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思考

近年来,伴随着知识经济和技术经济的浪潮,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高职院校以培养大批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的现代化劳动者而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我们也发现,不少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人格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方面认识还不充分,实践还不到位。

一、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

1、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理念不能体现时代性,不能与时俱进。瞬息万变的现代生活和多元的价值理念已经极大地影响着当代高职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高职院校需要面对现实,及时调整思路和教育理念,过去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要进一步扬弃,新的道德教育理念要在实践的炼炉中脱颖而出,成为指导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平台和有效载体。

2、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空洞,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不能很好地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难以解决学生关心和关注的重要问题,高职院校的道德人格教育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若即若离,联系不密切,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学生不能通过现有的道德教育获得他们应该树立的道德理想、道德意志和道德信仰,甚至在道德情感的体验上也缺乏深刻性和持久性。

3、高职学生的道德人格现状难如人意。政治思想上,一些学生的辨别能力较弱,政治敏感性低,在重大问题上立场模糊,甚至在某些问题上存在错误认识:价值观上,相当部分高职学生不能在多元的价值世界中找准方向、明晰坐标,不少学生具有较明显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合理利己主义倾向;道德修养上,学生主动接受道德认知、自觉进行道德实践的比较少,参与道德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存在明显落差和脱节,道德行为滞后明显。

(二)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严重缺乏

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是主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一定的道德实践活动,以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教育形态,其核心理念在于道德实践。早在古希腊时期,以道德为主要研究范畴的伦理学即被认为实践的科学。中世纪著名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不仅强调道德必须以信仰为前提,而且强调道德必须外化为人的行为和践履义务的活动。在近代,康德、黑格尔也认为道德应该是实践的。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说:“纯粹理性是实践的,也就是说,它能够不依赖于任何经验的东西自为地决定意志,――而且它通过一个事实做到这一点,在这个事实之中我们的纯粹理性证明自己实际上实践的。”中国宋明时期陆象山、王阳明都认为“行”是道德的最基本的内容和最本质的特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尤尼斯多年从事青少年社会伦理和道德发展研究,提出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理论。可见,道德实践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进而形成其健康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并最终落实为道德行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遍观多数高职院校,关注学生技能和证书的程度明显要超出重视培养学生道德品格和健康人格的程度。

二、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可能性

实践的观点是哲学思想的原点,在那里,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来源和根本出发点,实践对认识具有本体论意义。在产生之前,旧的唯物主义以自然界为本体,力图把精神还原为自然,用自然来解释人类的精神现象,从而也把物的尺度当作人类全部活动的根据。马克思深刻地洞察了旧唯物主义者自然本体论的缺陷,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岜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人格教育需要从玄虚的空灵境界走入务实的现实生活,走进学生的实践世界,并且让学生真正成为道德人格实践的主体,在主客体关系的不断融合和交换中,实现道德认知的深化和道德人格的升华,达到道德知行的和谐统一。

1、从道德人格的形成规律看。人的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过程。客观存在的道德现象和道德理念经过人的大脑加工,形成人的道德观念,再外化为人的道德行为,通过行为表现出来。高职学生跨越了中专和大专两个层次,年龄上有一定延续性,心理上处于第二次断乳的关键时期,思维不定型。逆反心理较强,涉世不深,缺乏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不易接受自认为不正确的观点。同时,他们又不自觉地被卷入这个复杂多元、良莠碰撞的现实环境之中,极易接触外来无良文化和一些所谓时尚、超前和后现代意识。高职学生要有效应对外界的诱惑和内心的不安,必须不断加强道德实践和修炼。实践唯物主义认为,主观与客观的相互作用、转化不会凭空产生,必须要有一个基础和中介,而“实践成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转换的基础和途径”。同样,高职学生的健康道德人格也不会凭空产生,必须在现实的不断道德实践活动中得到训练和强化。

2、从道德人格各构成要素的形成机制看。道德人格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道德人格的认知,还包括基于认知上的关于道德人格的情感、意志和行为。实践唯物主义强调一切认知,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高职学生所具有的或好或差的道德人格现状也都是在他们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学校生活是学生接触的最重要的实践之一。校园生活,包括学校教育实践,对学生的道德人格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学生道德人格的各个方面、环节、要素都与他们在学校的道德实践活动息息相关。说过:“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他们”。可见,道德人格各构成要素的形成是离不开道德实践活动的。

3、从检验道德人格的标准上看。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因为只有实践才能把主体和客体真正统一起来。同样,对高职学生道德人格的检验也不是听他们怎么说的和怎么想的,而主要是看他们是怎么做的,看其在具体的道德境遇尤其是道德冲突中所作出的自主道德选择和自觉道

德行为。道德实践是检验学生道德人格的唯一标准。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效果如何、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恰当,最终都要由学生的道德行为来体现和判断。

三、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实施

(一)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目标

追寻适合高职学生的道德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价值坐标系,青年学生的道德人格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信念、道德行为与习惯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当前高职学生的德育工作,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既要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道德意志。又要创设道德情境,引导他们进行道德实践,并在道德行动中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与健康的道德人格。正如康德所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求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

(二)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内容

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重在实践,在高职学生的具体生活中主要渗透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方面。针对学习目标制订计划,专业课、文化课注重融入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勤奋作风和科学态度,技能实践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刻苦钻研和求真务实的精神;

2、生活方面。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品德,树立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自尊自重自立自强的意识,建立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抵制低级趣味和腐朽堕落;

3、人际交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理往能力。构建平等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合理的竞争和协作意识;

4、社会方面。强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增强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投身祖国建设实践的热情和志气。

(三)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形式

道德实践活动具有生动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能调动学生自觉进行道德学习和道德践履的积极性,合理有效的道德人格实践活动能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促进道德内化。

1、教学实践。高职院校学生重视培养技能,教师可充分利用正常的实践性教学课程,融入健康道德人格的教育。深入研究实践课程的教学方式,善于抓住契机和灵感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2、开展社会调查。要真正地使学生深入到社会、深入到生活,使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其意义。不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更不能形而上学跑过堂,做表面文章。

3、建设道德教育基地。要将基地道德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做,不能应景而作。

4、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志愿者各项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要有组织、有纪律、有活动、有实效。

5、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壮大社会性义工队伍。使学生通过这些公益活动,亲身体会现实生活,培养道德情感。

(四)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的评估体系

第3篇

关键词:人工生育计划;计划生育;健康出生;辅助生殖技术;法哲学

一、什么是人工生育计划

人工生育计划是指人为有目的地干预人类自然生育的一系列活动。随着生命科学及医疗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生命的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人们把人口理论和生命科学技术及医疗技术应用于人类的生殖繁衍过程中,希望能更好地做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人权的尊重、下一代人类的健康出生以及更好地保护和促进我们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人工生育计划主要包括:计划生育、健康出生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一)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是通过控制生育的方法来控制后代子女人数并增加生育间隔时间的计划工作,一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目的激增。有限的地球不可能容纳下无限增加的人口,人类必须对人口数量进行控制,使人口、经济、环境等方面和谐地发展。由于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贫乏,加之上世纪中叶人口政策的失误,使得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背负上了沉重的人口包袱。7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计划生育工作,目前为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国人口政策和法规从刚开始的行政强制加罚款惩戒手段为主逐渐走上了以依靠宣传教育、科技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教育和自愿相结合、德治和法治并举的依法行政的道路。

(二)健康出生

健康出生不同于高尔顿的“优生”――通过控制“不适应者”的生育及鼓励“适应者”生育来提高种族素质,而是指源于基因分子生物学时代的科学家已经掌握和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基因在疾病、性格和行为特征中起着主导或重要作用的资料,在医学中进行培育试管婴儿、婚前检查、产前诊断、选择性堕胎、基因治疗等措施手段来实现在体力和智力各方面都优秀的个体的繁衍,及最大程度地避免严重的遗传疾病和先天疾病的“高危胎儿”出生。健康出生尊重每个人的生育权,在这个基础上利用现代的生命科学及医疗技术来实现后代最大程度的健康出生。

(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包括人工授精(AI)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其衍生技术两大类。人工授精根据来源分为丈夫人工授精(IH)和供精人工授精(AID)。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目前主要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配子/合子输卵管内移植或宫腔内移植、卵胞浆内单注射(ICSI)、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PGD)、卵子赠送、胚胎赠送等。生育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生育权也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是对该项权利的保证。同时,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具有可选择性和可操作性的特性,这样使得一些遗传病的预防成为可能。正确和理性地应用这一技术有利于促进个人、家庭、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利益。

二、人工生育计划对法律体系的影响

在人工生育计划对自然生育的干预中,目前存在着部分技术如基因治疗技术还不完全成熟,其后果还有不可完全预见性;性别选择的滥用导致的人口性别结构失衡;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使得性与生育的分离导致婚姻家庭和继承方面的法律受到严峻挑战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靠科技的进步及发展,也要靠相关法律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要保障和引导人工生育计划的理性发展,杜绝因技术的滥用而出现损害个体、家庭、社会的利益的情况。

(一)人工生育计划对传统生育法律关系的破坏

人工生育计划对传统生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主体多样化、客体复杂化、内容强制化。

1、主体的多样化。人工生育计划主要是关于人类的后代延续的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所以就主体而言,首先就涉及到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在传统的生育关系中,性和生育是不分开的,亲子代关系比较简单,的提供者与卵子的生产者为后代的父母亲。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的非配偶间人工受精及试管婴儿,使得子代有一个“社会学父亲”和一个“生物学父亲”,两个父亲是否都能取得传统法律的婚姻家庭关系和继承关系的法律地位,如果不同,怎样区别?区别的程度多大?同样,“代孕母亲”、“生物学母亲”和“社会母亲”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此外,独身女性使用辅助生殖技术而拥有子代的法律地位;同性恋者作为一种亚文化的存在是否可以使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来要一个孩子;冷冻胚胎能不能成为继承关系的主体等问题。这些都表明:人工生育计划使得传统生育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变得多样化。

2、客体的复杂化。人工生育计划理论和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使得生育法律关系的客体更为复杂化。如库产生后,冷冻的、卵子及胚胎算不算物?如果算物,那么就能应用于商业用途。这明显与人们所能接受的伦理道德原则相违背。对这类客体如何处理也成为法律所要思考的问题了。此外,科学家在从事人工计划生育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智利成果,能否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这无疑对现在的知识产权体系产生了冲击。

人身利益特别是人格权也变得更加复杂。如健康出生中所提到的婚前检查(我国由一开始的强制变成现在的自愿),在婚检中如何保护受检者的隐私权成了十分突出的问题。医生的错判和受检者某种生理的缺陷及家族病史等一旦被泄露往往会给受检者婚姻、就业、工作、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带来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基因技术的应用,受检者的基因信息作为个人隐私权的一部分,也从个人的人身权利变成涉及到家族亲戚、国家基因资源等诸多方面利益的非个人绝对权利。

3、内容强制化。传统的生育权作为人权的一部分,是指个人有自由选择生与不生,生几个及什么时候生的一项绝对权利。但是生育计划的发展使得个人的生育权首先受到国家基于社会和人类总体利益的考虑而实施的计划生育的规约,从而使得权利的选择和义务的履行不再有太多的选择性,而带有更过的强制性。健康出生中医生基于现代医学的经验资料和技术对非健康出生进行预防,他们站在医学的立场上对结婚、疾病预防治疗、胎儿的保留等生育全过程提供建议,并且努力说服夫妇听从他们的意见。这就使得传统的生育仅夫妻双方个人关系变成国家、医生、夫妻三者复杂的法律关系。

(二)人工生育计划对现行法律法规的冲击

人工生育计划的出现产生了诸多新的社会关系,使得传统法律规范在调整新出现的社会关系中出现困惑及法律空白。人工生育计划所应用的技术,如胚胎基因的改造和移植是对人类自然进化的挑战,关系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法律及其调整机制作为当今社会调整的主要手段不能不对这些社会关系做出价值和利益的调整,从而产生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规范,进而促进我国统一和系统的法律体系建立和完善。

在我国,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通过法律的形式来确定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了规范人类库管理,保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安全、有效应用和健康发展,保障人民健康,制订了《人类库管理办法》和《人类库技术规范》。为了预防配子、合子及胚胎的商业化和导致人权不平等的代孕现象出现,禁止泛用性别选择技术等制订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为了解决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制订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库伦理原则》。为了保障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各地方计生部门也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而制订了地方性的婚前检查相关规定。这些法律制度有效地规范着我国人工生育计划的发展。

三、人工生育计划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

从法理的角度出发,制定调整人工生育计划的法律规范应当充分重视生命伦理学中确立的基本原则,在吸收和改进的基础上衍生出自身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价值原则。这些原则是制定和实施调整人工生育计划的法律规范的基本准则及基本精神。

(一)尊重人的生命和尊严原则

《世界生命伦理和人权宣言草案》指出:科技的发展应当以人类固有的尊严、普遍的尊重、遵守人权和基本自由为前提,始终促进个人、家庭、各群体和社区乃至全人类的利益。人工生育计划也必须以尊重人的生命和尊严为前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之前,我们国家的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是依靠行政强制手段和罚款来执行的。虽然取得了控制人口的效果,但是在对人的尊严的尊重上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订之后,计划生育工作就从行政强制执行变成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来依法展开,充分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尊重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利益的基础上,更好地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是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一种医疗手段。其实施应当综合考虑患者病理、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有义务告诉患者目前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及其所可能承担的风险,在当事夫妻充分知情、自愿同意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情况下,提出有医学指征的选择和最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方案。同时,应当为患者做好保密工作,不得侵犯患者的隐私权。由于该医疗手段所涉及到的配子、合子、胚胎同患者的人身利益息息相关,不能把它们简单认同为商品,禁止把它们用于商业化行为,应当在当事夫妻同意的情况下妥善处理。婚检行为同样也要尊重受检者的自由选择权,保护好受检者的个人信息,不能歧视当事人。

(二)保护后代原则

为了更好地保护后代在出生后能健康地成长,法律应规定通过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后代与自然受孕分娩的后代享有同样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包括后代的继承权、受教育权、赡养父母的义务、父母离异时对孩子监护权的裁定等。医务人员在认为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会对后代产生严重的生理或心理损害时,应当停止这一技术的实施。由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部分前沿技术的不成熟性、后果的难以预料性(如克隆人技术)。所以,对这些技术应当以保护后代为首要原则而暂时禁止。健康出生和计划生育都是以提高人口素质为目的的,而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就是保护后代。

(三)安全原则

“人的安全是至高无上的价值。”人工生育计划,作为对人类自身繁衍方式的干预,它的对象就是人的自身,所以更要充分地考虑到安全的因素。安全首先应表现在人类安全、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其次是技术安全,要作好监督和技术规范工作。密切关注人工生育计划发展可能给当事人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威胁。

(四)审慎、协调原则

人工生育计划特别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势必给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法律关系带来困惑和难题。如果它被泛用,也势必给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不可逆转的危害,所以在人工生育技术的应用方面应采审慎原则。《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库伦理原则》规定: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机构应建立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并接受其指导和监督。这一伦理监督原则充分体现了人工生育技术的应用的审慎性。

就某些辅助生殖技术而言,它刚刚出现可能还不成熟或不被人接受,因其出现而推理的法律关系困境不会短时间内普遍存在,这使得法律在应变性和正确性之间就有了必要的张力。我们不急于马上制订法律法规来调节,这不是否定法律调整的自觉性,而是要通过社会各方的对话和反思,建立起相应的伦理道德原则,并让争论的各方在其中充分表达和实现自己的预期利益。而后依此伦理原则为指导思想来立法,调整这一新的社会关系,以保证我们立法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高崇明,张爱琴.生命伦理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罗玉中.科技法学[M].华中科技大学,2005.

3、张文显.法理学[M].法律出版社,1997.

4、薛现林.科学法律制度基本价值原则探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第4篇

一、感性地认识哲学

认识哲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摸索、体会和心理概括等环节。怎样才能让哲学感性起来呢?我认为应当在课堂上创设交流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在情感、经验与观念的交流中激活、碰撞,从而获得灵感。我选择了两句与哲学有关的话,以此来牵住学生的手,一起走进哲学殿堂。

第一句是“诗歌是哲学的近邻”。这堂哲学课,是从余光中先生的《天问》开始的。

水上的霞光呵

一条接一条,何以

都没入了暮色了呢?

地上的灯光呵

一盏接一盏,何以

都没入了夜色了呢?

天上的星光呵

一颗接一颗,何以

都没入了曙色了呢?

我们的生命呵

一天接一天,何以

都归于永恒了呢?

而当我走时呵

把我接走的,究竟

是怎样的天色呢?

是暮色吗昏昏?

是夜色吗沉沉?

是曙色吗耿耿?

当这首《天问》伴着略带凝重的音乐,在课堂上缓缓流淌的时候,它那些对宇宙、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以一种最感性的方式,进入到了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瞬间沉静了下来。诗歌是用感性抒发理性的表达方式,我希望哲学的理性能通过诗歌的这种感性力量,传递给学生。

第二句是“哲学的祖国是天空”。曾经有人说过,当人们从繁琐世俗的事务中抽出身来仰望星空时,哲学就产生了。我在阅读中经常遇到那些影响世界的重要人物,他们独自面对孤独和壮丽的人生,其中尤以哲学家见多。我向学生们介绍了黑格尔,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我又向他们介绍了苏格拉底,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将哲学从天空召唤下来,使它立足于城邦”的人。

通过这两句话,我告诉学生:思考,是哲学的源头,也是接触哲学、认识哲学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看到的哲学就不是灰色的,而是五彩斑斓,闪耀着理性的光辉。无论是“临近”诗歌还是仰望星空,都是我们对生活、生命和万物的思考。

通过设置这样的情境,学生会对哲学有一种感性的认识:一是哲学离我们很近,甚至和诗歌肩并肩,关注的是宇宙、自然和生命;二是哲学是思考的产物,是智慧的结晶,需要我们抬起头来,透过纷繁的现象,关注到事物的本质和根源。

二、感性地了解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是什么?授课前,我布置了一项任务――“捕捉我们心灵上的飞鸟”。内容是让学生谈谈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生的思考。高二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最敏感、最多思的阶段,对这个话题自然有话可说。看他们交上来的文字我感受颇多。平时,他们可能让我们觉得逆反、幼稚、不谙世事。但在这些表象下面,他们的内心真诚、热情,有对自然和社会现状沉重的忧虑和反思,有对社会现实的分析和抨击,有对人生的茫然和追求,有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构造和审视,这些恰是他们真实的世界观。我从中选取了一些精彩、典型的表述,仿照泰戈尔的《飞鸟集》编写了一个集子,做成PPT在课堂上与学生共享。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思考,甚至因为这些最心底的东西而一起流泪。我对学生说,你们的这些思考就是世界观的雏形。

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思维点拨: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等整体世界的认识,而不是对一草一木、一事一物的思考和认识。世界观几乎人人都有,只是有的是分散的、零乱的、不自觉的,而有的是理论化的、系统化的。

三、感性地厘清关系

如何说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呢?我设置了“仰望星空”这一环节,介绍了几位哲学家在哲学上的一些典型观点。然后,请大家比较“飞鸟集”的观点和哲学家观点的区别。很显然,一个是自发的、零散的、感性的;一个是抽象的、系统的、理性的。学生在这样的讨论和比较中,轻松地发现了两种形态世界观的区别,这其实就是帮助他们区分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松散的世界观不是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那么,又如何理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呢?在“飞鸟集”中,很多学生阐述了自己对自然生态的忧虑,对人类科学发展的反思。我让大家欣赏了迈克尔・杰克逊的MV《地球之歌》,歌声如泣如诉,画面惊心动魄地表现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行为。然后问:为什么自然科学在不断地发展,但人类的生存环境却不断地恶化,在这种状况下,是继续依靠科学进一步发展,还是要寻找其他的途径呢?学生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认为应当通过道德、法律、哲学等手段去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约束。最后,我在归纳中提升:科学技术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则有赖于哲学精神的引导,换言之,哲学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在理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时,我让学生观看电影《阿凡达》的片断,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叹为观止的自然之美、神奇的物种、土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唯利是图、一心要开掘超导矿石的经济掠夺产生了强烈的对比,片中人物充满了世界观的对立与碰撞。我让学生分析电影中呈现的世界观,以及这些世界观导致了怎样的行为方式。最后学生们发现,通过对影片角色部分行为的分析可以判断出人物的的世界观,而人物的世界观,又决定了他们的行为,自然得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的结论。

四、感性地总结与回顾

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并不多,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和理解哲学,激发起他们学习哲学的兴趣和欲望。在总结、回顾这节课时,我把哲学简称为“一棵树的学说”,示图如下:

大地,是人们关于宇宙、人生、自然和生命的思考,大树吸收其中关于人生、自然、生命、宇宙的思考,形成“树干”,这个“树干”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分为两种――一为松散的、零碎的世界观,一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哲学。哲学部分又分若干“分枝”,即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等,哲学指引这些“分枝”。“叶子”则代表方法论,方法论与世界观的关系就是叶子与树干的关系,“树干”决定“叶子”,“叶子”体现“树干”。

第5篇

……

他(弗兰克)指出,即使处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一个人不放弃他的这种"最后的内在自由",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剥夺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陀斯妥耶夫斯基说出了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

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允许选择,我宁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但是,我赞同弗兰克的见解,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人性的某些特质,唯有藉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决不会轻易丧失。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周国平,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随感集《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诗集《忧伤的》、《只有一个人生》等多种。他是将哲学思想融洽地植入文学而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家。

周国平的散文内涵极为丰富,常常使人读出许多题外的东西。能启发人的思维,能扩展人的智慧,是一种启迪性的哲学读物。哲学,说到底一种对人生理解和认识的学问。《苦难的精神价值》写的是对苦难的哲学思考。维客多·弗兰克(奥地利心理学家)二战时曾被关入奥斯维辛集中营,他对苦难和绝境的思考和理解,是从自身经历的生命意义有感而发的。对于苦难,每个人都经受过,只是经受的程度不同而已。最大的苦难,莫过于生命已到尽头,而且自己已经确知。比如晚期癌症患者,比如矿难事故中被困井下。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弗兰克所经历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战俘厄运——他们面临的是煤气室和焚尸炉。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的精神都会崩溃,他们一般会“放弃了内在的精神自由和真实自我,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彻底成为苦难环境的牺牲品”。但也有例外。看《红岩》小说,一直对囚禁在渣滓洞的革命人有特别的敬意,因为他们在死亡面前表现的太自信太勇敢了。他们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他们选择了一种独特的“承受苦难”的方式——以尊严的方式承受痛苦。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都不能将它剥夺的。因此,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

平心而论,人们一生经受的所谓苦难,比起奥斯维辛集中营以及渣滓洞来,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有可能面临的最严重的苦难,就是将来不可预知的突然变故,如天灾、车祸,或是不可逾越的疾病等等。任何一个人,都应对发生这类变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当然,我们盼望一生平安,但苦难和灾祸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常常不请自到。承受苦难与享受幸福一样,也是人生的宝贵经历,能面对苦难和灾祸,在心理上战而胜之,则是人生中的一次成功的经历。苦难的精神价值,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财富,足可以使人应付再一次到来的苦难。有的人知道自己身患绝症,还顽强、乐观地生活着,就是表现出人的尊严,从而在精神上获得了自由。

人生的珍贵在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理应活得潇洒轻松,然而,多数人却不能如愿以偿。饥饿、疾病、失恋、流浪等烦恼,常常缠绕着人生。因此才有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生活告诉人们,自然界的季节可以重复,拉断的琴弦可以更换,演糟了的戏可以重排,唯独人生没有第二次。如何面对人生的苦难,这是一个活着的人必须回答的课题。哲学大师尼采有句名言:“懂得为何而活的人,几乎任何痛苦都可以忍受”。

回首古今风流人物,哪一个不历经千辛万苦而将自己的价值展现给世人看,又有几人能看到辉煌背后隐藏的辛酸与泪水。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远嫁,幼时读书甚至连一碗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亦出生寒门;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生活上常常需要邻居热心的救济。而在这些伟人所创造的辉煌背后,却是忍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与身体作战。也正是因为他们承受住上天所赐予他苦难的一切,最终才让苦难变成一笔精神财富。

生命科学家告诉我们,时间与空间才是恒定的主人,人只是匆匆的过客。只有我们自己成为人生的真正主人,才能从容面对苦难,才能创造出无悔的人生,才能去追求高质量的人生。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它们能够满足我们物质的欲望,但精神上却开始变得日益空虚起来,当我们慢慢离苦难渐行渐远的时候,也许我们失去的会更多吧,苦难的生活对精神来说是一种历炼。人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苦难结伴而行,就像美丽的宝石必经熔岩的冶炼与物质的爆炸一样。

周国平的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其风格平易,文字简练浅白,贯穿着对人生重大问题的严肃思考和对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密切关注,而更有价值的是向人们宣讲许许多多为人处世的真谛。他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是花季少年还是耄耋老人,都能从他的文字中获得智与美的启迪。周国平是一位代表人文精神的学者,他既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诗人,他用散文的笔调写他的哲学思考,用哲学思考来贯穿他的文学写作。

第6篇

关键词: 高中哲学教学 人文关怀 惯性做法 渗透方式

一、反省两种惯性做法,警示人文关怀。

高中哲学,即哲学的入门。哲学是揭示整个世界,即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领域的规律的科学理论。哲学,逻辑严密、体系清晰。教师在教授高中哲学这门课程时,往往非常注重教材的网络和体系,比如,强调高中哲学的两大模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中,分为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以及辩证否定观)及认识论(实践、真理)。历史唯物主义中则包括: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许多教师这样的操作已经持续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已经驾轻就熟。诚然,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必需的,也是合理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把高中哲学“读薄”,“读易”。但是我们不应该忽视掉,在这样非常强调高中哲学的“科学性”、“正确性”、“系统性”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略掉的是如何让学生在哲学的教学中,感悟人生,反省人生,激励人生,如何让哲学温暖心灵,指明方向。

和上述的教学中的惯性做法相比,“实践性”乍看起来,被认为是贴近学生的人文关怀的维度的。哲学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并且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教师在高中哲学的教学实践中,对哲学观点的阐释中,教师往往也会截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在有限的教学资源环境下,有些教师也能够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历。这种教学方式诚然使晦涩的哲学理论生动化,易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高中哲学教学中的“实践性”操作,很难有较好的效果。首先是受到课时、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师无法把“实践”贯彻到底;其次,蜻蜓点水式的举例无法深入学生心灵;最后,如果教师无法改变“教授者”这一单一的身份,填鸭式的灌输“实践”甚至会产生反效果。所以,仅仅注重课堂举例和有限的社会实践往往难以体现人文关怀的真正主旨。

那么,在高中哲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给予学生怎样的人文关怀呢?

二、直达心灵,哲学课堂“变身”抚摸教育。

(一)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2]教学如果不成功,不能归咎于学生,而要归咎于教师无能,“假如学生不愿学习,那不是别人的过错,而是教师的错处”。因此,在哲学的教学中,如何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理解并参透哲学的观点和理论,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做一个真正的追求“智慧”的哲学人。“物质”概念是高中学生最先触碰的哲学概念,论证“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则是学生首先面对的一个命题。有一位政治教师在讲解“世界的本质”时,首先,带领学生畅读了一本哲学启蒙书《苏菲的世界》,把学生带进一个梦幻般奇妙的哲学世界,学生们仿佛自己是就是主人公“苏菲”,然后聆听学生们对世界的思考。让学生充分探讨,在你心中,世界是什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位教师还让学生假设自己身处古希腊的爱琴海,为什么古代哲人会发出“世界的本原是水”的感慨。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学生不仅探讨了为什么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非神、上帝等,而且在探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身的伟大和渺小,感受了生命的力量。此外,师者可以通过辩题的设计、活动的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感悟哲学,领会观点,学生不仅仅是哲学知识的学习者,更是哲学智慧的探寻者,学生的学习真正由被动变为主动。

(二)直面学生的困惑与不安

高中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世界的审视有他们的理由和关注点。同时,他们也是非常容易困惑的群体,他们会困惑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如此辛苦到底为什么?他们也会困惑我们逐渐恶化的环境何以让人类世代延续?他们还会困惑为什么社会上的阴暗面越来越多?教者虽然不能为每一位同学指点迷津,但是可以与他们共同探讨生命的真谛和生存的价值。我们常常讲,矛盾具有普遍性,教师首先要直面学生的困惑,敢于把学生的困惑呈现于课堂。我在讲解“矛盾”时告诉学生,不是我们的社会阴暗面多,而我们的阳光越来越灿烂。很多学生因为这句话,一下子豁然开朗了,“是啊,是啊”,他们发出由衷的感叹。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会孩子一分为二地看问题;鼓励孤僻的孩子,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不拘泥于自己狭小的世界;激励沉闷的孩子,直面未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理论是晦涩的,呆板的,可是课堂是充满灵性的空间,哲学教学决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讲解上,让学生记住一个观点是很容易的,而让学生对哲学的观点和理论心悦诚服,则需要教师拥有无限的智慧和无比的责任。

(三)关怀“人的幸福”

人文关怀,最终要关怀人的幸福。这里的人,不是具体的每个人,而是“大写”的人,当然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自身。高中的学生即将面临择业或者进入高等院校进一步深造。无论怎样,他们都将接受社会的洗礼,都将承担社会的责任。作为高中生的他们,会特别关注自身的幸福与否,努力做一个“大写的人”。在走出高中课堂之前,他们对于成为怎样的人才应该有成熟的思考,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立足于社会,应该有理性的回答。哲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灵去孕育心灵、感应心灵”[3],由关注自身,到关注他人;由关注身边,到关注周边,每一个师者都有责任告诉学生,要以世界为己任。高中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学习并不深入,可是他们的人生即将大步迈向前。哲学教师应该用社会的现实、成功的典范、身体的力行来引导学生,敢于思考,认真思考整个世界与未来。我们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课堂,是可以思味人生的课堂,课堂虽小,海纳百川。

因此,关于高中哲学课堂如何实践人文关怀的话题是非常深刻的。如何正确处理好哲学教学中的诸多关系,达到人文的关怀的初衷,是每个哲学教师刻不容缓的使命。坚持人文关怀,需要每一个哲学教师秉持对学生的责任和对事业的热爱,关键是对“哲学”本身的热爱,对“哲学”本身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不断的反思,让“哲学”真正浸润师者和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张燕.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EB/OL].中国广播网,2005-11-18.

第7篇

哲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问题。以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阐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辩证关系。从哲学的观点而言,一切来源于实践,一切作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哲学原理的真理性的标准。那么,从实践出发而上升到原理高度的哲学,成为了人生选择正确与否的前提和基础。开展哲学与人生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要以唯物主义的观点开始事物,让学生明白,这个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在思考任何问题的时候,都要从实际出发。对于人生的选择只有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之上,才能够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人生道路。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人生的选择,主观意识上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做出力所能及的选择;客观上要不断地塑造自己,以使自己能够适应社会,并在社会上生存下去;人生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时还要承认事物发展的偶然性,因此要不断地完善自己,以使自己可以抓住机遇,主动地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人的发展过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能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人生方向,并不懈地努力,以使自己的特长充分地发挥出来。

2哲学与人生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2.1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的教育中,生命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生命作为教育之本,对于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不但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健全人格公民的重要途径。所谓的生命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以活动的方式对学生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可见,生命教育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要让学生首先建立起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并主动地承担起生命责任。运用哲学原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可贵,感受生活的美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实施生存能力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2.2生命教育的渗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压力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于学生进行人生教育,不但可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会在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注入生命健康的元素。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的压力,包括学业、人际交往、就业等等,都在无形中给学生的心理上施加了压力,导致很多的学生都陷入到生命的困惑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人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学校需要开展生命教育,以缓解学生的压力。

2.3生命教育的渗透,可以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在哲学和人生教学中,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当中,让学生时刻关注自己的人身安全,心理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而且能够明白,自己虽然属于是独立的个体,但是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生命属于方式社会性的范畴,从而使学生能够从社会的角度审视生命的重要性,并更加珍惜生命。在教学内容中,学校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中适时地将生命教育渗透其中,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内涵,以自己的方式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3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确立人生崇高理想

人生的成功,就要促进人生发展能力,以树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实现人生价值,要建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并教育学生积极地投身与实践活动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判断是非,对人生发展能力不断地创新。对于事物的判断,要求学生对于人生发展的问题不断地探索,进行理性地思考,并对于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经验性总结,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透过事物表象渗入到本质当中。引导学生鉴定自己信念,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3.1了解历史发展规律,对于理想与现实以正确的认识

让学生对于历史发展规律以重视,并以此为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学生的人生目标要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相符合,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社会与人生之间关系,让学生能够从客观实际的角度出发,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建立在人生理想基础上,定位于现实社会当中。在人生规划中,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在规划个人理想的同时,还要着眼于宏观的人生理想,并充分认识到理想是获得自由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要实现理想,既要坚定信念,以自己坚强的信念完成历史使命,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人生的理想也在实现的进程当中。

3.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苦乐观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普遍生长在安逸的环境中,对于生活的艰难并没有经历过,更不会充分地理解。于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一些挫折的时候,就会产生怨天尤人的情绪,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哲学与人生教学当中,首先要建立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兴衰,每一个时代都有爱国志士推动着国家向实现伟大复兴梦逐渐推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死观,就要让学生明白,要将有限的生命服务于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建设当中,以实现生命的价值。

4结论

第8篇

一、用历史典故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哲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历史典故,会使哲学变得鲜活而有趣,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信度,让学生在以史为镜的思考中得到智慧的启迪,从而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如,在讲“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时,我首先讲了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她们都被称为美人,但四个美人又各自都有自己的缺陷:西施耳朵特小,王昭君脚特大,貂蝉有狐臭,杨玉环形体过于丰满,以至于走路的响声不堪入耳。如果是你,你将如何评价这四大美女?这些历史人物,特别是美女让学生兴趣盎然,争相发表见解,最后得出结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讲到“矛盾普遍性”时,我列举了历史上对一些伟大人物:如对牛顿等的评价,他们虽然都对历史地发展作了巨大的贡献,但在晚年也起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既然伟人都是如此,何况我们这些凡人?所以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一样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我们每个学生都要正确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缺点。

二、用动听歌曲激励学生奋勇前进的斗志

美好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抽象的哲学教学同样需要音乐。主题鲜明的歌曲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陶治学生的情操,更能通过歌曲主题使教学内容得以升华。在哲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一些学生喜欢的通俗动听的歌曲,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思维,开发非智力因素,更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知识掌握牢固,促进青少年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讲“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时,为了让学生能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此时,我自己唱了一首歌曲《蜗牛》:“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的飘,历经的伤都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 ”歌声展现了一幅蜗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畏困难的景象,打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心弦,在歌声中引发大家思考:人生之路有困难也有喜悦,为了实现人生的奋斗目标,那你的人生之路该怎幺走?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从歌声中深深感受到蜗牛历经伤痛后沐浴在阳光下的幸福,激发了他们战胜挫折的动力。这样,在播放、歌唱富于哲理的曲子的同时,能够带给学生以思考与启迪,让学生如同品味千年陈酿,历久弥香,回味无穷,明确肩上的重任,催人奋进。

第9篇

关键词:哲学 教学 改革

0 引言

哲学是高院学生一门必修的思想理论课程,其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哲学基本知识及基本观点教育的学科。哲学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他们用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和职业活动打下基础。从这看来,哲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论思维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对于哲学课程多采取冷漠和边缘化的态度。究其原因,这于高校哲学课程教学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密不可分。对此,笔者进行了一番探究,现总结如下:

1 哲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在古希腊,哲学被称为“爱智慧”。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总是不断的追求智慧,正像花草树立需要阳光雨露一样,人们的生活也需要智慧的启迪。人们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哲学的智慧联系在一起。[1]哲学不是技术教育,也不是政治教育,而是人性教育,是人追求智慧的途径,而是人们对人本身、人的活动以及人所生活的社会的一种理性反思。黑格尔就在书中阐述:“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意指跟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2]

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哲学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将哲学的本性及教育目的被曲解。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的本性被枯燥的教学所取代,哲学理论成为了停留在书本上的符号,照本宣科的填鸭性教学方法使哲学的魅力被掩盖。老师讲、学生记的模式不但失去学生对于哲学的兴趣,还造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面。哲学课程成为了知识教授,丧失了其本性与功能。

哲学的教学目标应从以下三点着手:

1.1 教育学生了解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与他们关系密切的有关基础知识,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2 指导学生提高理性思维的能力,提高他们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判断是与非的能力,用正确的哲学观点指导自己学习和实践,提高综合素质。

1.3 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正确的哲学观点为指导,解决好如何做人的现实问题,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确立正确的人生道路和人生目标。

哲学是一门富有“智慧”的学科,是一门学习“智慧”的学科,更是一门运用“智慧”的学科,决不是一门讲授理论知识的学科。

2 哲学课程的考核标准

对于一门课程,考核和评价标准至关重要。目前,各高校的哲学课程多以标准化试卷为主要的评价标准,通过一张由选择题、填空题、名字解释、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的试卷判断一个学生的哲学知识。这样的考核标准是将应试教育的模板搬入了哲学教育中。它考的不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背诵和记忆的能力。为什么目前我们的教育中,“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与课程的考核标准有着直接联系。只须花上几天甚至更短就能获得高分,又有几个学生愿意认真的思考问题?

哲学课程的考核应采用平时表现与论文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论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哲学课程的实践性,而不单单停留在其理论性。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于哲学知识真正的领会和运作。

3 哲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传授哲学知识的时候就采用了精神助产术。“在讨论知识和伦理道德等各种为您提的时候,关于采用问答法,双方一问一答,通过诘难,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其无知,逐渐修正意见,从而导致真理”。[3]时隔数千年,我们哲学教育还在采用讲授型模式。如此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怎么培养学生对于哲学的爱好,更甚至是提高学生的哲学水平?如何改进哲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成为哲学课程改革的讨论热点。

笔者认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关键在于如何突显哲学的实践性?哲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苏格拉底曾经采用的精神接生术说明锻炼思维与达到真理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练习。单纯的讲授根本无法满足。相比之前,以下两种模式对于哲学的教学更有利:

3.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最早出现于哈佛大学的法学院,经过长期的实践,案例教学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成为教师们较为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哲学的案例教学法就是选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通俗易懂的、富含哲学原理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辅以教师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悟出其中的哲学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创造了思考问题的条件,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了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4]

3.2 PBL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PBL教学法与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较为相似,也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5]

现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才是哲学教育的本质要求与哲学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家祥,王元明.哲学基础知识.第二版[M]:1.

[2]黑格尔.小逻辑.中文第2版[M].北京.商务印书社.1980:7.

[3]全增嘏.西方哲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上册:128.

第10篇

关键词 哲学培养 人文素养 智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上哲学课的时候,学生最爱问的问题就是“哲学有什么用?”对这个问题反复思考之后,认为哲学在培养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常有人说哲学无用,其实哲学是“无用之大用”。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说:“如果非要逼问我哲学的用途,我只能说哲学无用。”没有具体用途的,就未必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哲学不能烘面包,但是能使面包增加甜味。”哲学虽然不能给我们现成的知识,却能让我们拥有洞察事物的能力和智慧。

苏格拉底说:“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对于认识自己,知识是无用的。无论我们对外在的世界有了多少知识,我们很可能对“人”还是一无所知,还是找不到幸福之门。所以,苏格拉底把目光作了转向——从外在的世界转向人的内心,开始探究关于人生的学问,这就是智慧。苏格拉底认识到,知识只能让我们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总的来说,培养智慧要超越感性的限制,慢慢在知识的范围里面奠定基础。有了基础之后就要进一步达到完整而根本的境界,而这个境界和个人主体的感悟和体验有关。所以,真正的智慧不会教你固定的套路,也不会给你指定固定的方向,而是让你随机应变,顺势而行。

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做人处事的风格,不过,经由学习与成长,我们可以进行重新定位,然后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这就叫做价值取向。例如,柏拉图年轻的时候是一位文艺青年,喜欢作诗,并写过希腊悲剧,他二十岁时遇到苏格拉底,听到苏格拉底一段话之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所写的诗和剧本全部烧掉,因为他发现了自己应该走的路,并选择终身奉献于哲学思考的世界。每个人必须了解自己对人生的期望,找到自己的价值取向,而非一味把他人的价值观加诸自己身上。一个人的表现无论如何杰出,都不能忘记人性终究是脆弱的。读过黑格尔一句话:“仆人眼中无英雄”。如果你是美国总统的司机,就不会觉得他特别伟大,因为你看到了他平凡的一面,甚至是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久而久之当你看到总统受到万人欢呼时,心里可能会偷笑:“总统也没什么了不起嘛!”的确,总统本来就没什么了不起,他只不过是被现实社会的价值观塑造成很了不起的样子。事实上,真正的伟人不是要让别人欢呼,而是要让自己满意。人生就是不断寻求让自己对自己满意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知行合一的过程。事实上,知行合一是一个人一生都要努力追求的。人都会犯错,因此,只有努力追求知行合一,选择一种价值之后不断地印证,才能让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满意。知道自己言行背后的道理,就能够坚持下去,即使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也无怨无悔。这是因为内心深深相信,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相反,如果要放弃自己的价值观而快乐的活着,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哲学是一门需要生活经验来配合的学问,“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

冯友兰先生曾感慨地说:“现在,如果有人要我下哲学的定义,我就会用悖论的方式回答:哲学,特别是形上学,是一门这样的知识,在其发展中,最终成为‘不知之知’。”哲学作为一种“不知之知”,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特殊的“不知之知”有什么功用呢?按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哲学的用途乃无用之大用。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它的用处不是增加实际知识,而是提高精神境界。毋庸置疑的是,哲学确实是有大用。老子有云:“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强调不仅有实有体的“充实”有利有用,而且无实无体的“虚空”也有利有用。而至虚之物如“道”,则万物皆所凭借。但是哲学家从不强调哲学之用,无论他们多么深知哲学之大用。哲学家追求自己对哲学的认同,而不需要外部对哲学的认同。当人们问物理学家、数学家、文学家“你的学问有什么用?”他们会侃侃而谈,但哲学家会反问一句,“有必要么?”然而,我们存在的这个时代里,市场经济浪潮汹涌澎湃,对哲学的普遍误解使人们望而却步,我们看不到哲学作为爱智慧的本来面貌和作为最高问题之思考的独立地位。

哲学的智慧展示了其“无用之大用”:言其“无用”,是因为哲学不同于具体的知识或技术,它并不能代替后者去解决具体的问题;言其“大用”,是因为哲学领域中的智慧探索与智慧之境,总是通过对知、行过程的普遍规范,不断在个体与类的层面,引向真善美的统一。举个例子来说。学有专长与博学,并不矛盾。学有专长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可比拟为知、行的过程,而博学则是智慧的表现形式,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起到了引领作用,引导走向融会和统一,所以博学往往会大大促进专业的学习。科学家钱学森,为我国“两弹一星”作出了巨大贡献。然他在苦苦奋斗之时,音乐知识常给他以帮助。他说,听听音乐往往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灵感。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博士,主攻物理学,曾获诺贝尔奖,这有赖于他的国学底子很扎实,大大促进了他的研究。年仅35岁的博士生导师、首批“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数学家张伟平,为目前国内在数学方面档次最高、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人。但他的涉猎十分广泛,看电影、读小说,甚至打游戏机。这些活动非但没影响他在数学王国的探索,反而颇受其益。由此观之,包括哲学、文艺、美学等在内的人文知识,并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无用”,相反,它们对滋养人的心田、陶冶情感、激发灵感,大有好处。培根曾言:“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和修辞学使人善辩。”学习这些看似“无用”的知识,假以时日,逐步积累,在关键时刻,就会发挥作用,诚如老庄所云:“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哲学有自己的特殊性,学习哲学需要有结合生活实践的学习态度、善于独立思考和融会贯通的思辨能力。因此,哲学在培养文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 林语堂.人生的盛宴[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第11篇

【论文摘要】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深奥的哲学,我们应该仔细地探索哲学与美的关系,以便为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上”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人存在的自我认识,哲学是人类最高形式的智力探索,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明澈而宁静的认识,哲学思维具有极致性,是最深沉的思维。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技术无所不能的时代,人们在物质层面上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满足,但并没有相应的精神上同样程度的自由感和满足感。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更应该仔细地探索哲学与美的关系,以便为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上”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深奥的哲学,只有哲学和美学兼容的思维才能破译它。

一、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人的自我认识

人类在自我对象化的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三种把握世界的理论思维方式,即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在内的科学思维方式,包含伦理思维在内的宗教思维方式以及哲学思维方式。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采用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形式进行理论加工而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包括概念的处理、原理的论证、方法论的讲解等。

哲学从主客体的关系中把握对象,哲学不是片断地研究主体与客体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哲学要解决的矛盾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因而它的基本问题是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根本特点,决定着哲学能从主客观的关系中思考和把握对象。

人类正是通过这种把自身与现实世界区别开来的方式,在一定距离之外来批判地面对现实世界。哲学这种把自己与现实世界区别开来的方式,使自己与现实世界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正是这种距离,使人们在看现实世界的时候,觉得它充满了诱惑,你永远有所得,也永远无所得,引导你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入梦,不断地前行,不断地开拓道路,不断地在探索中升华自己。距离产生美,人与世界的距离带给人们对世界感受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距离为人们的自由探索提供了再创造的空间,思索常驻,生命永驻。在这种距离中,我们学会了创造,领悟到寻找精神家园的惆怅和欢愉。

哲学给予人生的是一个整体的世界并对这个整体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作出恰切的分析,凡此种种,使我们看到了宇宙人生中的浑然天成、融洽无间。杂合中的统一,展示了宇宙在对立统一中的和谐,无论是深沉敏锐的概念分析还是痛快淋漓的哲理阐述,以及蕴藏无限机趣的逻辑推理,都给人以畅达、抚慰的美感。它告诉人们:你们可以安身立命,斡运大化,进而生生不息了。

二、哲学是人类最高形式的智力探索

哲学是人类最高形式的智力探索,是由一个个“?”号组成的,什么时候哲学没有问题,哲学也就终止了生命。问题永存,哲学永存。“为什么”是哲学生存的方式,也是人类智能发展的惟一方式。

哲学不是一种完成态的静观知识,它是一个不断跃进和提升智能的动态过程,是一种“爱智能”的运动。爱智能,是所有哲学的共同家园。“哲学的真谛是寻求真理,而不是真理,”哲学永远在路上。

探索中,激情为沉重的思绪所代替,跌倒了,爬起来,人性的冲动在痛苦的重压下变得更为迫切,对问题情境的破解使人生披上了悲壮而又怆然的色彩。这种悲壮美是贯穿人生始终的永恒过程。

对事物的哲学探索之所以美好,还因为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发现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别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任何一个发现,即使是天才的发现,如果把发现之前的各种推理、假设都记录下来,那么,废料和各种各样的愚蠢荒谬的推断数量之多会使我们大吃一惊。”而发现的魅力也正在这里。当我们用严谨的思维、刻苦的冥想对这些“废料”、“推断”进行筛选,当我们在这里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情,“皓首穷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为自己的发现而惊喜。

三、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明澈而宁静的认识

关于哲学,哲学家们说法各异,但无论如何,哲学总是与人类对于自身的根本困境、对于生存意义的深刻思考密切相关。哲学的内容实质上是人的生存,它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当哲学思维把人类自身的认识作为对象,对自身的认识进行再认识的时候,这个过程就是哲学反思,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从更纯化的形态上对主客体的关系的再思考,将自己获得的关于对象的认识升华到抽象的理论形态,进而形成思维中的纯观念体系。哲学思维以认识本身为对象所形成的理论中,包括了认识论。这说明,哲学不仅要思考外在的东西,也要思考内在的东西,还要思考内在东西与外在东西的关系。

四、哲学思维具有极致性,是最深沉的思维

第12篇

你为什么这么做?这个问题值得想一想,不要轻易回答“因为我觉得应该”或者“因为我高兴”。

前几天的一个清晨,天色昏暗,风雨交加。你在同一条人行道上走,瞥见有人摔倒,却自顾撑着伞走过去了。

为什么同样是你却有两种相反的待人态度?

难道是天气影响你的心情,心情在决定你的行为?仔细反省一下,似乎不是如此单纯。人的任何行为背后都有一个信念做为预设。譬如当我帮助别人时,我心中相信:人与人应该互相扶持,人类形成一个大家庭,人生是有意义的,别人会在我需要时伸出援手。反之,当我拒绝帮助别人时,我心中相信:人与人各自孤立,人类并无共同关怀,人生难免老死,我也无法逃避命运的摆布。

问题是:你有时乐于助人,有时又拒绝助人,难道是在心中同时接受两套相反的信念?如果是的话,你又如何认定自己是“一个人”呢?你怎能期望别人了解你?甚至,你了解自己吗?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觉得好奇,想要进一步探索答案,那么你就走上哲学之途了。哲学是用比较系统的方式去思考人生的现象,然后为人生的种种抉择提供指引。为了找到自己心中究竟潜存着哪些互不兼容的信念,进而予以疏导、整理、融合,使其显示同一的立场。这种“化隐为显”的工作,是哲学上关键的第一步。哲学之有益于人生,也由此开始。这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确立自己心中的基本信念后,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就可以免除许多不必要的困惑、彷徨、挣扎、挫折。气候不能再影响我们,因为我们心中自有温暖的阳光;环境不能再干扰我们,因为我们心中自有坚定的主张。我们可以活出真正的自我,不仅内外如一、表里一致,而且始终清楚自己正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

当然,从外表看来,这样的人有时让人觉得顽固、自大或狂妄,有些人也确实打着“择善固执”的招牌特立独行或标新立异。我想,这是“过犹不及”的结果,因此哲学家无不强调反省慎思及自我约束。希腊哲学初期最著名的两句格言是:“认识你自己”与“凡事皆勿过度”。孔子则主张好学深思与忠恕之道,因此他一方面勇于坚持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另一方面则“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显示了温良和乐的人格特质。

由此看来,思想的功用真是伟大。人可以凭借思想突破有限的时间与空间,掌握自己内心的真我,亦即不受气候、环境、人群所拘束的自我。这个自我,既有清楚的信念,又有明确的方向,因此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行都是非常真诚、非常踏实的。不仅如此,思想还能引领我们树立风范,见贤思齐,使我们在面临重大抉择时想一想:若换了是孔子,是耶稣,是苏格拉底,是佛陀,或是其他圣贤,处在我的情况时,又将如何决定行止?

如此念头一转,平平凡凡的人生就可能展现壮阔的波澜,迭起。

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珍惜,因为其中充满了新的挑战,等着你以新的精神去响应,从而开拓新的人生境界。

第13篇

教人如何在名利场出人头地的所谓励志类书籍,基本上是垃圾

就本性而言,没有一个青少年愿意自己过早变得事故,变老、变平庸

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精神上优秀的大写的人

中学和大学低年级是开始学哲学的最佳年龄,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大哲学家的原著

问:杨咏梅 刘铁军

答: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周国平

问:根据我们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哲学类书籍在中学生的阅读需求中占据了相当比重,但同时也发现不少人对哲学有误解。您能不能有针对性地与中学生谈一谈如何阅读哲学的问题,给中学生一些阅读建议?

答:这正是我乐意做的事情,因为我相信,中学生里一定有许多哲学的潜在知音,对他们说话决不会白费口舌。

问:哲学是什么?教科书上说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这个定义好像太笼统了。不少中学生以为哲学就是或政治课本,觉得枯燥,但他们却喜欢读哲理散文,包括您的文章。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答: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通俗地说,就是不愿糊里糊涂地活着,要活得明白。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就是这个意思。而要活得明白,就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想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和人生观。我不太赞同哲学是学问的提法,因为说学问就容易凝固化。严格地说,哲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思考的状态。请注意“观”这个词,世界观就是“观”世界,人生观就是“观”人生。第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第二,所“观”的应是世界和人生的全局。我们平时往往沉湎于身边的琐事之中,但有时也会从中跳出来,想一想世界究竟是什么、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这样的问题,这时候就是在进行哲学思考了。哲学是“观”全局的活动,其最重要的特征,一是独立思考,二是思考根本问题。

马克思是一位大哲学家,哲学是一种在现代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这是现代许多哲学家都承认的。但是,哲学是在西方哲学传统中产生的,脱离这个传统,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它。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它被孤立起来了,它的丰富内涵又被简单化为一些教条,这当然会使学生对哲学产生误解和厌倦。我本人认为,中学哲学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问:如今书店里最多的哲理读物是励志类书籍,您认为它们会给中学生带来何种影响?

答:的确,现在书店里大量充斥着所谓的励志类书籍,其内容无非是教人如何在名利场上拼搏,出人头地,发财致富,如何精明地处理人际关系,讨老板欢心,在社会上吃得开,诸如此类。依我看,这类东西基本上是垃圾,与哲学完全不沾边。但恰恰是这类东西十分畅销,每次在书店看到它们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上,满眼是“经营自我”、“致富圣经”、“人生策略”、“能说会道才能赢”之类庸俗不堪的书名,我就为我们的民族竟堕落到了这等地步感到悲哀。使我惊讶的是,对于这种东西,稍有灵性的人都会产生本能的厌恶,怎么还有人而且许多人把它们买回去读?事实上,它们大多是书商找胡乱编造出来的,目的是骗钱,自己绝非成功之人,读它们的人怎么就能成功?可见这个时代已经急功近利到了盲目的程度。这种书会不会给中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当然会。不过,我相信,就本性而言,青少年蓬勃向上的心灵是不会喜欢这种散发着腐朽气息的东西的,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自己变得世故。如果他们中有人也读这种书,我敢断言,多半是庸俗的家长硬塞给他的。我希望广大中学生远离这种书,以读这种书为耻,因为这意味着年轻纯洁的心过早变老变平庸了。

这里我想顺便谈一谈为什么要学哲学。人是应该有进取心的,问题是朝什么方向进取?哲学让人综观世界和人生的全局,实际上就为人的进取方向提供了一个坐标。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果只是追求世俗的成功,名啊利啊什么的,他的成功就只是表面的,仍然是在混日子而已,区别只在混得好不好。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精神上优秀的大写的人。这样的人即使在世俗的意义上不很成功,他的人生仍是充满意义的。可是,事实上,人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成功者恰恰出于这样的人之中。不管在哪一个领域,包括创造财富的领域,做成大事业的绝非只有一些小伎俩的精明之人,而必是对世界和人生有广阔思考和独特领悟的拥有大智慧的人。

问:您曾说您最乐意与孩子谈哲学。您的《哲学:对世界的认识》、《精神的故乡》也是为孩子写的。您能不能谈一谈,一个人在什么年龄学哲学最合适?中学生应该怎样学哲学?能否推荐一些适合于中学生的哲学读物?

答:一个人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学哲学。在不同的年龄,学习的方式和感受是不同的。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少年人和老年人会有很不同的理解。不过,就哲学是爱智慧而言,我觉得中学和大学低年级是开始学哲学的最佳年龄。有一本书的书名叫《孩子都是哲学家》,我很赞同这个说法。爱智慧开始于好奇心,而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强烈的,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和人生,他们什么都要问,其中许多是真正哲学性质的。只是在小学时,年龄太小,好奇心虽然强烈,理性思维的能力毕竟还弱,应该鼓励孩子的自发兴趣,但不宜于正式学习。到了中学阶段,可以开始正式学习了。所谓正式学习,也不是一本正经地读教科书。在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整天在街头与人聊天,最喜欢听他聊天的正是一些高中生、大学生年龄的人,他也最喜欢与这样年龄的人聊,认为他们的心灵是最适宜播下哲学种子的沃土。就在这样的聊天中,这些青少年学到了哲学,其中好几位成了大哲学家,柏拉图就是其中的一位。

可是,今天的中学生到哪里去找这样一个苏格拉底啊,主要还得靠自己阅读。一开始当然只能读一些比较通俗的入门书,在选择这类读物的时候,我想强调两条标准,第一要有趣,第二起点要高。既有趣起点又高,谈何容易。其实好的通俗哲学书是非常难写的,必出于大家之手。这方面有两本书值得推荐,一是罗素的《西方的智慧》,另一是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到了高中和大学阶段,如果你想深入学哲学,我建议你读一本比较可靠的哲学史,比如梯利的《西方哲学史》,然后,选择其中谈到的你感兴趣的哲学家,去看他们的原著。我这里说的是学习西方哲学,学习中国古代哲学的道理与此相同。根据我的经验,要真正领悟哲学是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大哲学家的原著,看他们在想什么问题和怎样想这些问题。你一旦读了进去,就再也不想去碰那些粗浅的启蒙读物了。

第14篇

中国古诗词语言精炼、内涵深刻、意境高远,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在哲学教学中,引用适宜课程内容的古诗词,凭借古诗词特有的语言艺术,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接受哲理时能细细体味,加以思考。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有乐观主义精神,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启示我们人的认识应该不断的深化和向前推移,这样才能保持“清如许”,永不过时。

2巧用漫画教学,提高哲学课堂的实效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在教学中注意运用漫画、动画等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这样能给学生提供直接形象的感知背景,有效地占领学生的思维空间,缩短认识理解知识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解矛盾这个知识点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漫画《他敢剪吗?》,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说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甲、乙二人的上与下处于平衡状态,是互相对立的,在一定条件下双方互相依存,不可分割。所以,结论就是“不敢剪”。这时教师再进一步提问:剪断绳子后果会怎样?显然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会不存在了。通过这幅漫画让学生直接认知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巧用案例分析,提高哲学课堂的实效

第15篇

对学生进行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是《生活与哲学》课程的主题和任务。知识不等于智慧,但智慧离不开知识,没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确立就会失去载体而无从实现。因此哲学教学的智慧应当包括并且体现在哲学理论知识的教学上。教学中,教师要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生要尽可能地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哲学教学必须重视理论知识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必须防止把传授知识当作哲学教育的唯一内容。智慧不等于知识,哲学教学就不能等同于哲学知识的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把哲学仅仅当作知识来看待、把哲学教学等同于哲学知识教学的错误倾向,缺乏追问、总结和反思,这恰恰偏离了哲学的本性。这类做法,从这门被称为是“智慧之学”的课程中,学生无法感受哲学的智慧,不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智慧是对知识的有效生成与灵活运用,哲学知识的教学过程要体现出智慧,就应当注重生成式教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理解、确认并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观点。

高中哲学教学的智慧体现在提高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生活、参与生活的能力。

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具有指导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没有能力的培养,没有哲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就无法体现出哲学是智慧之学。哲学课程可以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而《生活与哲学》课程则通过让学生在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提高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明确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生活与哲学》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充满生活气息,哲学教学也应当为学生的生活服务,通过对哲学知识的学习,运用哲学知识来更好地理解和参与生活,使哲学真正成为指导学生生活和实践的工具,充分发挥哲学对于生活和实践的智慧。

高中哲学教学的智慧体现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特别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教材四个单元正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从而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是新课程的要求,更是高中思想政治这门德育课程的要求,也是《生活与哲学》模块的内在要求。培养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哲学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高中哲学教学所应追求的“智慧”。

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中指出:“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哲学作为智慧之学,哲学的智慧首先表现在一个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上,因此,要通过哲学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高中哲学教学应当如何追求“智慧”

在《生活与哲学》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不断探索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方法,使哲学教学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结合高中哲学课程的特点,我认为应当突出做好以下两点:

1.在生活和实践中追求“智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要求,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生活与哲学》模块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以哲学知识为支撑,把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所以,坚持生活化教学是贯彻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从社会实际生活出发讲哲学,紧扣社会生活的主题,实现哲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理论呈现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有机统一。哲学的“生活化”教学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一是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出所要探究的哲学问题;二是结合实际生活,生成和理解哲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三是回归实际生活,运用和体会哲学理论。哲学的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真正的哲学的功能是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脱离了生活和实践,就没有哲学的智慧,离开了生活和实践,任何哲学的智慧都会失去意义。

2.在追问、总结和反思中追求“智慧”。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哲学离不开生活,但它更离不开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正是因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们对世界的深深关注和思考,对人类命运的关切,才有了哲学的智慧和思想。哲学是一门思辨性很强的课程,追问、总结和反思是哲学思维的特点;哲学是热爱知识、追求智慧的学问,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比“智慧”更重要。因此,哲学的本性和特点决定了在哲学教学中应当注重探究式教学,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追问、总结和反思中使学生增长智慧并感受哲学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