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拿来主义问题探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

第1篇

初听到这句话会觉得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其实这是对当前教学现状颇具挑战性的话题,具有明显的双关性。一方面,他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他把自己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联系起来;另一方面,他显然把“教”的境界与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了定位比较,即“教”不能混同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层次上,而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层次之“上”必须有作为,“教”学生不能够“自主”的东西,使学生在享受教师“教”的过程中收获更高的“学”的成果。教者如果达不到这种“必须”的境界,就没有体现“教”,就没有完成“教”的使命。

这是“当前”教学之“应然”,我们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

一、看似与课文无关的小问题折射出“当前”的大问题

上课铃声响过,学生静静等待老师上课。

徐江先生在讲台突如其来向学生提了一个与课文看似毫无关系的问题———“大家带笔记本来了吗?带笔了吗?”因为还有许多兄弟中学的教师也来听课,校方让徐江先生在一个较大的教室上课,不是原来的固定教室。很显然,绝大部分学生没带笔记本,甚至有的学生连笔都没有带。其实,即便在学生原来的固定教室,一般来说语文课很少有学生备有笔记本。他们习惯了朗读和讨论,没有记笔记的意识和习惯。面对徐江先生的提问,学生有些愕然。这已成为当前流行的教学模式(成为一种陋习),甚至也反映出教师所教有没有值得记的东西。

事实证明,如果不记笔记,徐江先生课后留的作文题就不会顺利完成。

徐江先生继续提问———“知道‘学生’的含义吗?这个名称意味着什么?”学生答———“学习。”“跟谁学?”“跟老师学。”

接下来徐江先生把笔和笔记本的问题与本课联系在一起作了简明扼要的阐释,他讲的都是些传统的东西,但听来感觉很新鲜,包括在场的中学教师也有这样的认知。

学生,这个名称的意思表明这是一个尚在发展还未成熟的群体,他们需要为生存而学习,是“学”而“生”的意思。现在,人们都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学生只能“自主”自己能够“自主”的。而且,还必须接受教师的指导才能“自主”得好一些。徐江先生说在他的课堂上,学生能“自主”的东西就不讲了,教师要讲学生不能“自主”的东西。可是,大家没带笔记本,甚至没有带笔,怎么跟老师学?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况且学会记笔记,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讲《拿来主义》,会记笔记,就是一种“拿来”的重要方式。听课必须过笔。要看学生怎样“挑选”教师讲的东西,能不能提要。这是学习过程中“拿来”的重要保证,这是最基本的传统方法。

之后,他在黑板上写下了本课的主题———与一般中学老师开始书写课文题目《拿来主义》不同,他写的是———“用‘拿来主义’解读《拿来主义》”。

他告诉学生,这个题目就值得大家记下来,写在书本上。引号表示的是鲁迅先生的思想,书名号表示的是鲁迅先生的文章。这个标题告诉大家要运用鲁迅先生的思想探究鲁迅先生的文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要“挑”,要“选”。正确地继承之,发扬之,光大之。不正确的,“挑”出来,反思之。记住这个题目,学习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

成功,要重视细节。看似与课文无关的笔和本的提问在这里得到延展和呼应。这的确是当前阅读教学中的倾向性问题

二、在学生能够“自主”之“上”讲什么

1.论“拿来主义”为什么先谈“送去主义”。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一般都能回答出“送去主义”对“拿来主义”作铺垫、作对比。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就是理解到这个地步。那么,《拿来主义》的阅读教学就到此为止吗?事实上,中学老师的教学也就是到此而止,尽管他们采用的课堂形式可能会多种多样,有小组讨论,有代表陈述。但这是不议而共知的。那么,徐江先生在这样的“自主”之“上”还能“教”点儿什么新东西?

他确实在课堂上讲出了学生还不能“自主”的东西。

他说这是文章写作中的“原起”手法。原,即推原,探究事情之缘起。“原起者,起处原其所以然也。”也就是开端提出为何写这篇文章,针对什么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他还以《岳阳楼记》开头写什么“滕子京谪守巴陵君”,重修岳阳楼,“嘱予作文以记之”云云为例予以补充解释。

鲁迅先生写“送”古董、“挂”古画、“用”活人巡演代替古董等“送去主义”之表现,这就构成了提出“拿来主义”的前因条件。“拿来主义”缘此类问题而发。根据“礼尚往来”的古训,一味“送去”是不对的。“礼”———社会沟通、交往的规矩———是不可违背的,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子孙后代会没有送的,甚至导致讨“残羹冷炙做奖赏”的地步。

鲁迅先生以“原起”手法起笔,贯串因果思维,自己为自己搭建了论证平台,阐明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这样的讲解,既显得有理性,同时又有操作价值。把学生所谓的“铺垫”具体化了。

2.“拿来主义”的含义是否是《拿来主义》的主旨。

《拿来主义》的主旨是什么?

显然,这是学生根本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

你若按课文后的问题来提问,“说说课文中‘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学生会找出鲁迅先生的话———“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还会用鲁迅先生的话简炼概括为———“占有,挑选”。当然,还会举出课本外的例子来解释其中的含义。

但是,徐江先生说这仅仅是鲁迅先生关于“拿来主义”的解释,不是《拿来主义》这篇文章的主旨。关于这一点,恐怕语文界对此也没有明确的认识,甚至有人说这篇文章是谈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看,我们的解读是多么的狭隘!

徐江先生认为《拿来主义》的主旨是要人们把“拿来主义”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文化意识。根据“礼尚往来”之“礼”,即交流、沟通中有“往”有“来”的规则、准则,一个具有开放意识的民族或个人,在各种交流、沟通的活动中,不要只是一味地“送去”,面对对方的发展经验“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简要概括就是“占有,挑选”。人们要努力践行这种文化意识,从而构建起一种自尊、自立、健康的交流、沟通文化。

他说,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其基本精神分为三点———第一,求主动,即主动“拿来”,“拿来”则主动;第二,有分析,即用“脑髓”,放“眼光”;第三,能致用,不是为“拿来”而“拿来”,要着眼于用。

“求主动”、“有分析”、“能致用”,这是“拿来”的三原则,构成一个系统。可以说,徐江先生这样的抽象概括就更为理性,把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从实践的层面作了具体的归纳,这是一种可贵的升华性阅读。

3.就“大宅子”的故事除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外的再拓展。

若让学生讨论《拿来主义》是怎样论述“拿来主义”的,一般来说学生都会结合“大宅子”的事说出“比喻论证法”以及“比喻论证法”之中还有“对比论证法”。这恐怕是一般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基本内容,也许教师还会引导学生模仿这个比喻,让学生想出新的比喻重新解释“拿来主义”。“比喻”也好,“对比”也罢,这种“自主学习”还是在重复旧的东西,已知的东西。

徐江先生认为,这种“自主学习”就没有“运用脑髓”,也没有“放出眼光”,都是表面上谁都知道的东西,这种学习没有新的拓展。徐江先生认为,这要归咎于教师专业素质有缺陷。

徐江先生让学生分析文本中青年人对待“大宅子”有几种态度,学生说有四种———不敢要的;放火烧的;全盘接受的,包括吸食鸦片;还有“占有,挑选”的。

徐江先生又让学生看鲁迅怎样分析这几种情况的。学生说,第一种是“孱头”,第二种是“昏蛋”,第三是“废物”,第四种才是真正的“拿来主义”者。

徐江先生说,像这样面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尽可能多可能全地提出各种各样的主张、见解、办法,然后逐一分析各种主张、见解、办法所具有的负面因素、消极影响,将其一一排除之,最后确立负面因素较小、积极影响较大的那一主张、见解、办法作为论者的主张、见解、办法。这种论证思维就是“证伪思维”或“排除思维”。

这样的解读,无疑充分开发了文本所具有的教育资源。

同时,徐江先生还以现实的高考作文题如何应试讲解了这种论证思维的实践运用。这种运用性分析很重要。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再详述。

三、质疑,是学生更难以“自主”的

质疑,何况是对鲁迅先生文章的质疑,这是学生更难以“自主”的。这不仅仅要有质疑的勇气,而且要有能质疑的“脑髓”和“眼光”。

请看徐江先生对《拿来主义》的质疑。

1.对喻体———“大宅子”———的质疑。

徐江先生认为,这是一个极其明显的错误。文本一开始大讲“送去主义”,什么“捧”古董、“挂”名画、“活人替代了古董”,针对这样的现象鲁迅先生根据“礼尚往来”提出“拿来主义”,显然解释“拿来主义”要以国外的事物为例才能对应。而“大宅子”是国产货,以青年人对待“大宅子”的故事不能准确地解释“拿来主义”。“大宅子”与向国外“捧”古董、“挂”名画、“活人”到外国巡演不对应、不搭配、不平衡,这不是“拿来”的,是先人留下的。鲁迅先生在这里犯了逻辑上“不相干”的错误,并且导致前后文发生异变和扭曲。有人误以为《拿来主义》是讲如何对待文化遗产就是喻体选择失当造成的。

2.对“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的质疑。

徐江先生说鲁迅先生在前边明明白白地说“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在具体解释这一思想时,以某青年对待“大宅子”的故事打比方时却说:“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前后文章有着巨大的矛盾。“不管三七二十一”是不分青红皂白,不问究竟原委。而“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则是“要搞准三七二十一”。康德说:“我们一切一般而言的判断的普遍的……条件都是:它们不自相矛盾,否则,这些判断自身……就什么也不是。”康德的话告诉人们,任何判断的基本条件就是不自相矛盾。如果按照这种逻辑看,鲁迅先生前边的思想与后边的事例解释是矛盾的,鲁迅先生的论证本身“什么也不是”。他没有完成对自己观点的论证。

徐江先生认为鲁迅先生的论证是充满悖论的。

徐江先生说:从哲学上讲,欲望是存在的欠缺。显然,人的任何欲望的产生都是他的人生存在着某种欠缺,至少是他这样认为的。所以,作为“拿来主义”之“拿来”的“欲望”的产生,前提是他对自己某方面的存在状况有不满足感,有认知,所以就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如果真的没有这种认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盲目。

第2篇

关键词:构建 语文教学 和谐之美 策略

“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主动把和谐理念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让语文课堂随时跳跃着“和谐”的音符,让学生收获和谐之乐。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课堂展现出和谐之美呢?

一.在处理教学内容上体现和谐之美

教学内容主要指以教材为基本依据,向学生提供的语文教育信息。它是由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系列训练三个要素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而每个要素又是一个相对的独立的系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使各要素处于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整体中。

语文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把审美的和谐与伦理的完善结合起来。因此,“情”“理”相济,“情”“理”交融,是服从这一整体目标的正常之道。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地把握课文中的“情”和“理”的关系,既要明确它们各自的特征和功能,又不要将两者对立起来。比如教《荷塘月色》,既要让学生领会其中哀愁、忧闷、沉郁、悲愤的情感,又要给学生做一定的理性分析,介绍作者所处的特定环境,评价作品的社会意义,指出其时代和思想上的局限性。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疏与密的结合本是中国画的内邃,“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运用于教学中,即对非重点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部分,则或放手自学,或以读代讲,是教学上的粗线条,是“疏”;而对重点部分,特别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则必须是“工笔画”,浓墨重彩,认真描画,是“密”。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课堂,还应重视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如教授朱自清的《春》,作者热情洋溢地描绘春草、春花、春雨的图景,喜悦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在学生被感染的同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古今中外描摹春天的诗文,如孟浩然的《春晓》,杜甫的《春雨》等。这些诗文不仅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也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爱春之情油然而生。

二.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展现和谐之美

所谓探究,本意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就本质而言,探究式教学就是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或学术研究的情境,引领并指导学生自己去阅读文本,探索问题,发展能力。对探究式教学来说,看重的是通过教学中的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养成敢于质疑、敢于发问的习惯,具备初步的质疑与发问的能力。因此,实施探究式教学,必须有适当的问题来引领学生的学习与探究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起点。

从根本上来说,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根据课文实际联系现实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就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比如教学《拿来主义》,设计这样两个问题:(1)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各有哪些表现?会带来怎样的后果?(2)结尾部分,“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联系现实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在探讨问题(1)时,我们引导学生联系近代中国从闭关锁国到被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史实进行思考,既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又开阔了眼界,充分认识到大清帝国闭关锁国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以及由此带来的被迫送出和接受的恶果,从而促进了学生对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的理解。问题(2)明确要求学生联系现实来谈理解,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学以致用,根据文中拿来主义的主张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实际及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加深对“拿来主义”的理解,充分认识到实行“拿来主义”对个人成长乃至整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意义。

第3篇

一、兴趣导入,诱发自主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展现出智慧的力量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笔者深知兴趣的重要性,为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笔者从课堂的导入开始,想方设法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期待的情境,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趣从事学习思考与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展现出智慧的力量。

如在导入《拿来主义》一课时,笔者就直接拿课题来发问:“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提出拿来主义,又怎样‘拿来’?”有趣的问题,引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期待,他们急切地联系写作背景,快速地阅读探究,一会儿就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拿来主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提出‘拿来主义’就是反对‘送去主义’”,“‘拿来’就是要……”。通过这极短时间的自主探究,同学们就能初步掌握文章的论点及其写作思路、结构层次、论证特色等,确实显示出同学们智慧的力量。

二、质疑问难,促进合作探究,让他们的智慧碰撞出火花

美国著名作家韦伯斯特说:“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他启示我们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是何等的重要。

在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时,我们许多学生的阅读理解只停留在表层上,不愿作深入的探究。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质量,笔者除要求学生交流学习所得外,还明确规定学生每课至少提出一个疑难问题,然后小组全体成员围绕此问题开展合作探究,用共同的智慧解决问题。

如学习《五人墓碑记》一课翻译句子时,有学生质疑:“斯固百世之遇”一句中的“遇”译成“遭遇”不确切。“是啊,上文分明写着五人死后得到荣誉,本是幸事,怎能说是‘遭遇’?”他的质疑立即得到小组多数同学的赞同。可有同学查《现代汉语词典》中“遭遇”条的“义项”,只能选“遭遇”意。于是该小组又提交此问题供全班同学讨论。全班同学有的说译成“待遇”,有的说是“优待”,还有的说“境遇”,但显然都与句意不吻合。最后有同学突然想到了“机遇”,并以《现代汉语词典》中“机遇”条注解为证,且与句子感彩一致,即译句为“这真是百代(难得)的机遇啊!”。“找到了!找到了!”大家个个兴奋不已,因为这是同学们的智慧共同碰撞出的火花啊!

三、搭建平台,激发深入研究,让学生智慧的灵性飞扬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告诉我们:“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如何让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知识”呢?笔者综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和高中学生思维能力及其组织能力等因素,决定为学生搭建专题探究平台。即在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掘探究专题,并要求每人一单元至少要参加一个课题的探究。每次在组长的分工下,利用个人以及学校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行学习与探究,撰写专题论文,一周后在全班召开专题汇报交流会。

如《赤壁赋》中同学们发掘的探究专题是“试论《赤壁赋》中的人生三重境界”,专题小组获得如下成果:他们认为《赤壁赋》中的人生三重境界,犹如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的三重境界。一如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作者与好友泛舟赤壁之初,由于良辰美酒,赏心乐事凑巧在一起,此时自己完全忘却了俗事的烦恼,沉浸在江天、风月、饮酒、赋诗的畅游之境中,这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如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作者畅游时由假想中赤壁的景物,想到历史上(三国)何人在此?又联想到今日江上之人残酷的现实,使原先的山水风月染上人的主观情绪,所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如禅中彻悟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当大部分人还滞留在人生第二重境界,苏轼却洞察参透人生。仍是这川山月,但他参悟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而愿与无穷无尽的自然宇宙融为一体,于是他用儒、释、道的至高思想进行化解与点拨,使“客喜而笑”,重回盛宴,再赏山水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同学们借参禅三重境界来论述人生三重境界,新颖贴切,飞扬着同学智慧的灵性,实在是绝妙、精彩。

四、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合作探究活动

第4篇

【关键词】议论文 阅读 新课标 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现代议论文教学的具体要求是:

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注重个性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提高学生想象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

针对以上两段课标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应用、审美和探究质疑的方法,养成应用、审美和探究的良好习惯,在重视过程和方法的同时,挑起两头,一头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头是只是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水到渠成达到目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这次集体备课的理念,我们明确:高中议论文教学中应落实以下教学任务:

1.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整体把握全文,理清全文的思路,弄明白作者说了什么,阐述了什么观点?

例如《拿来主义》这篇杂文,教学思路上可以追问,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拿来?怎样拿来?

一般说来,议论文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过渡句和过渡词语,以便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更好地理解,阅读议论文的内容。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潜心阅读,精研细思典范文本,学过通过理清思路,概括主旨的练习,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学生应主动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或阐发,悟出新意,悟出感悟,领会文章的哲理美和语言美,学会理性思考和表达见解。

第5篇

关键词:互动式;探究式;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1-0039-01

一、互动式探究法的内涵

随着现代教育的进步以及课程内容的改革,互动式探究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互动式探究法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也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启发与诱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发散自己思维,敞开探究思路,与他们进行探究内容讨论,最终得出探究的结果。整个教学法是以学生的主动独立思考和互动合作学习为核心,其实质是让学生“会学、爱学、善学”。这也体现了现代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这将有助于学生创新、主动、合作、研究等学习精神的培养。

二、互动式探究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 语文教学中课前“双主互动”预习,确定方向

课前预习是教师进行每门课程教学之前所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也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新探索、自学合作能力的主要方式。课前预习是开启师生互动模式的开始阶段。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熟知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中才能跟上教师的节奏,把握主动权,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尝试方式。作为教师,要更好地做好引导作用,做好预习设计,确定检测反馈方式。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引导式问题来促使学生在课前主动去阅读文章,进行探究,提前了解课堂内容,在正式课堂中去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进行各种创新,各种尝试。在课前阅读教学内容,有利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某些方式进行阅读。如在《拿来主义》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将文中的某些内容进行批注,如核心词汇、精彩语句,并对这些内容进行情感体验得出感悟。除此之外,在预习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方向,不能偏离主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如可以借鉴课后的某些练习,教师也可以给出有一定梯度和难度的问题等进行引导。比如,教授《拿来主义》一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一些预习内容:什么是拿来主义、文章总共可以分为几个段落、每个大段落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文中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 语文教学中课中的“互动探究”,明确主题,合作探究

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以“问题及主题”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情境学习去发现问题,并通过互动探究来解决发现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式探究法。(1)创造情境,才能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学习,发现问题。比如《老人与海》,在上述环节中,学生已经对该文进行了预习,教师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在活生生的动态情境中去感受文章,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与情绪,会发现很多学生对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露出反感的表情。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细节让学生讨论:文章中的“鲨鱼”和“海”是否是真实的?通过这样的问题抛出,让学生进行探究讨论,最终发现其实文中的鲨鱼与海都只是象征着某种东西,文中采用的都是象征手法,最终可以通过象征内容引出文中的主题:表达人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力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互动式探究教学法的主要手段,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语文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而应是学生人格发展、情感健全的过程。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也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课本内容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共鸣。比如在探究《道士塔》语言艺术特点的教学中,教学目的是“感受文章的情感内容,关注语言的艺术特点”。教师针对这一目的,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对余秋雨的语言描述特点等进行讨论,形成探究合作式的主题并获得情感体验。(2)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思路,鼓励提出问题,进行开放式的合作探究教学。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在预习过程中所发现的疑问,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引导式讨论,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交流、多质疑、多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比如《孔雀东南飞》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会对以下几个问题有疑问:文中的刘兰芝那么完美,为什么焦母不喜欢她,还要棒打鸳鸯?刘兰芝与焦仲卿如此相爱,为何不私奔?面对学生的这些质疑,教师应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碰撞,进行探究互动式学习。

3. 语文教学中课后的“互动式探究”,课后复习,反思巩固

课后复习与反思是课堂教学的收尾环节,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堂的结论等内容通过练习、背诵、反思、消化等方式进行巩固,并且在此基础上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已建立的知识架构中进行创新。平时,教师要为学生多提供练习的机会。比如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针对课堂内容与结论,通过课后问题以及课后写作作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李白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模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行探究式写作,提高学生写作才能,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功在课前――巧妙设置“预习单”

“预习单”制定的依据就是“先学后教”。所谓“先学后教”是指学生先根据“预习单”设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活动方式和要求等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然后,教师依据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释疑、点拨、引导和提升。

“先学后教原则”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五不”,即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没有自学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没有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不教,只要有学生会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不会的内容教师不是直接讲解结论,而是通过教师点拨、引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先学后教”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亲身感知、感悟、感受学习。

教师编制的“预习单”不仅要明确学习目标,预置学习内容,而且要能在新授内容正式学习之前就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该文或内容的兴趣,并让学生尽早进入“临战”状态,从而为进入课堂的“实战”奠定基础。

如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较多使用的是讲授式或师生研讨式。像《拿来主义》这样的文章,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教师已经教了好多遍,但采取的教学程序往往比较单一:背景导入课文分析赏析论证方法,品评论证技巧总结、体会鲁迅杂文的特色等。但在“四单导学”的模式下,本人基于学生对鲁迅杂文的认知,在该文教学时就进行了大胆尝试,我在课前安排了这样的一组预习题:

1.要求学生回顾过去已经学过的或自己读过的鲁迅的杂文,也可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从思想内容、写作技巧、艺术特点等方面认识鲁迅的杂文。

2.带着问题进行课文预习。⑴鲁迅的杂文内容有哪些?本篇杂文就内容而言属哪类?试在文中找出依据。⑵本篇杂文鲁迅提出了对待文化遗产应有的主张是什么?其针对性体现在哪里?⑶作者是如何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为什么要先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⑷什么是“拿来主义”?鲁迅是怎样阐明“拿来主义”的做法的?⑸实行“拿来主义”意义是什么?⑹鲁迅极善于以新鲜贴切的比喻和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论述抽象深奥的道理。你能从本文找出例子加以说明吗?⑺ 鲁迅的杂文还具有讽刺性的艺术特点,你能从本文找出例子加以说明吗?文章的讽刺性是通过什么手法得以实现的?

命制第一道预习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回顾复习已有知识,总体了解鲁迅杂文,以激发学生学习鲁迅杂文的兴趣,为具体学习《拿来主义》作铺垫。命制第二道题则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熟悉课文,通过个人自学和小组讨论读懂课文,从而为课堂活动服务。

二、成在课上――精心打造“活动单”

“活动单”是师生开展课堂教与学活动的蓝本,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活动单”制定的依据是“以学定教”的原则。以往教师备课尽管也讲备学生、备学法,但实际上只重备内容(语文课本,各种学习材料等)、备教法,而轻学生、轻学情、轻学法。“活动单导学”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前、课后研究学情,也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研究学情,通过课堂观察,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把研究学情、备学法作为教学的起点,使不同的学生都有能力、有机会、有可能完成学习任务。

语文课堂本是由已知向未知不断探究的过程。只有教者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状况以及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进行教学,学生才能学得有趣、学得会、学得通、学得活,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价值、有意义、有效的教学。

语文“活动单”过程中的“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自主学习,即学生根据“活动单”确定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进行自学;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即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个人自学中没能弄懂的问题;三是展示交流,展示内容包括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和目前依然存在的问题;四是点评提升,师生、生生互评,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提炼教学内容的重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并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活动单”的编写应注意以下几点:

1.精选活动内容。

语文课堂活动除了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质疑――自我完善”的一般学科所具有的问题探究的活动外,还应该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除了有朗读与辩论的活动,说与写的活动,还应该有心与心的碰撞,情与理的对话,道德与法律的抗争等。语文课堂不只是一个传授与接受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文殿堂。语文教师应精心安排每一项内容,每一个细节,并使之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合理安排梯度。

语文课堂活动应遵循教学规律,循序渐进,要善于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学生认知的规律来灵活设计活动安排的序列。语文课的活动单可以按逻辑段来设计,也可以按从“形象分析”“思想启迪”到“表达方法”来设计。如高一高二的新授课,教者要根据单元教学的重点,明确单元中每篇课文学习的内容,进而科学安排,精心组织单元教学。高三的复习课,如诗歌赏析,教师要先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常识,如诗歌的分类,唐诗宋词的特点,豪放派词与婉约派词的区分等,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具体诗篇完成诗歌鉴赏的练习。

3.明确表达要求。

一要精心推敲活动方案中每一个活动名称。活动名称一般是用简洁的词组或短句描述活动形式和目标,而不是学习内容。活动名称应杜绝“读第几自然段和第几自然段”、“学习课文的开头”此类说法欠科学的提法, “读”就应该明确怎么读,是默读还是朗读?是齐读还是指名读?“学习”是采用何种方式?是朗读还是讨论?是记忆还是理解?

二要在每一个子活动中要非常清楚地告诉学生学习的要求是什么,不能出现笼统泛化的表述,如“研读人物”、“阅读课文”等。研究人物的什么,外貌,语言,还是其他?用什么方式读?默读,浏览,大声读?这些都要明确告知学生。

4.灵活设置步骤。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质疑――自我完善”是活动的常规步骤,但并非每个活动都要步骤齐全,视实际需要而定。比如小组合作虽然是模式使用的主要学习方式,但不是唯一和必备的,合作不要充斥所有活动,需要合作就合作,不需要合作坚决不搞形式主义。像一些要求个性化表达的活动,就无需小组合作探究,可由“自主学习”直接进入“展示质疑”。一些需要合作才能进行的活动,比如课本剧表演、分角色朗读等,就直接进入小组合作。

5.展示形式丰富。

展示方式不拘一格,展示形式丰富多样,可以让学生读,可以让学生说,可以让学生写;可以是口头回答,可以是书面展示;可以让学生集体展示,也可以让学生推荐代表展示;其它方式还有如随机抽号展示,摆设擂台展示,游戏中展示……课堂展示形式,活动单中不必明确规定,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需要具体确定。

三、查漏补缺――科学编排“练习单”

“以教导学”就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指导、点拨、评价等,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实践,获得知识、智慧和能力,而学生是否真正获取了知识与能力,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都还要通过练习来检查,通过“反馈训练”来实现,同时,巩固所学知识使之转化为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效训练。

为使反馈训练取得实效,我们应该注意如下三个问题:一是选择训练的内容,应本着复习旧知,巩固新知的目的,应突出练习的针对性,力求针对问题,解决问题;二是控制习题的难度,应本着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题量适中的原则,照顾到大多数,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三是把握训练的时长,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四、自我完善――学会使用“反思单”

反思就学生而言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知识的梳理与消化,方法的提炼与归纳。这不仅指知识层面,也包括道德、情感,价值观与方法论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反思也要学会正思,做到既能总结经验,收获成功,又能找出问题,找出方法,进而学有所成,将零散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当然,反思不仅是学生的事,也是老师的事。教者也要努力根据教学实际不断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是否优化,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教学效果是否最佳……总之,反思一切教学行为,反思一切教学行为的成败得失,从而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

第7篇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一首《满江红》震撼人间、流芳千古,令多少人为之动容。每当读起这首诗,我的心中便充溢着一股报国热情,但其中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一句,总是读不懂,贺兰山在内蒙古与宁夏交界处,而金国的领土在中原、东北一带,岳飞在伐金,可为什么要进军西夏呢?

为此,我查了不少资料,有的说是“代指”少数民族势力,有的说是贺兰山是着名古战场,王维等唐代诗人都在诗中提到过此地,写贺兰山是为了指代古战场,使气魄更大,诸如此类。但我认为不可信,因为岳飞首先是一个军事家,他应该有理性的思维和超强的部署能力,如果说是宁夏的贺兰山则驴唇不对马嘴,当前大敌是金,无论如何也不会是西夏,即使代指,至少也应该是“踏破太行山缺。”于是上网问百度求解,有一种说法是我们邯郸磁山的贺兰山,“蜿蜒十多华里。”

支持这种说法的有很多种原因,原因一:“朱仙镇大捷”发生在河南朱仙镇,根据当时双方激战的情况和程度看,金兵的老窝而很可能就在离朱仙镇不远的地方,而磁县恰好离朱仙镇不远,其中的贺兰山则很可能是其直捣金兵老巢的必经之地。

原因二,《磁州志》中明确记载有贺兰山,并且宋真宗时此山即有此名。

原因三,许多专家学者经过考察,证实现在磁县贺兰山所在位置是宋代京师开封的南北官道,交通要冲。磁县贺兰山是岳飞早期军事生涯的活动中心,他曾六经此地,磁县南部的岳城有其驻兵操练的演兵场。贺兰山一带的人民,至今保留了许多军事活动遗址。

由此可见,磁县贺兰山应该是确凿无疑的。可令人失望的是,大多数人还是对宁县贺兰山深信不疑。很多参考文献上都说应该是宁贺,甚至有人怀疑此词不是岳飞所作。

唉,该怎么说呢?只能说发现了一个问题:国人有偷懒的天性,喜欢轻松的“拿来主义”。

据一个实验证明,一件事情,被十个人传就会变得面目全非,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十个人说话不过脑子,做事没有刨根问底,格物致知的精神。我想中国人说话的创作力好像远不及欧美,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大部分国人只是习惯于接收知识,只是喜欢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用,自己却不想搞点儿发明创造。习惯于这样,人就会失去创造力,成为知识的奴隶,而非创造的主人,这就造成了中国山寨泛滥的现象。

同样是父母,为什么大部分人的孩子一生庸庸碌碌,而有的父母就能培养出科学家?同样是小孩子提出的看似荒谬的问题,多数人的父母都会说这些问题没用,而爱迪生的妈妈就会为他找很多书,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爱因斯坦的父亲就会让他亲自去拆手表一探究竟。

我们的政府应去鼓励人们去搞发明创造,在60、70年代,我们国家一穷二白,却能搞出两弹一星,在今天,我们国家如此富裕,可为什么发明创造如此之少?相反海外华人却不断有人获诺贝尔奖,在某些国际科研大会上,华人甚至占据1/3的席位,我们变得有钱,但也变得浮躁,变得喜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变得喜欢搞山寨。

第8篇

关键词:新课堂改革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课堂效益

随着课堂改革的实施与深入,我们要倡导所有的学校和教师都积极投身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中来,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教材、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开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也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各自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才可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益得到提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而要达到这一点,要求广大的师生必须主动广泛地猎取各方面的知识与信息。例如教学《生活中的负数》一课时,如果学生闻所未闻气温的表示方法,不懂得零上和零下的一般知识,区别不开赚与亏的表示方法,想象不出海平面以上和以下的意思,那么要建构负数的概念是十分困难的。133229.CoM因此,要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并加以利用,优化课堂效益。

一、“广种薄收”,亦可丰收

1、鼓励学生多“看”。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客观上是由于拥有者教育服务意识不强,但是主观上,广大师生也缺乏积极主动的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基于这一点,我们不仅自己要主动参与,更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多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增加课外阅读量。对于身边缺乏了解途径的信息要多浏览因特网,网上冲浪不仅可获得感官的享受,更能给学生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作为教师,不仅要在平时给学生多加以引导,以防止学生误入不健康的书刊、网络陷阱之中,更要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教师的平时教学也不能受课堂的时空局限,而要突破课堂积极向课外延伸,为一些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体学习的机会。如在《生活中的负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负数的意义后让学生掌握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谷——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分别高于海平面8848米、低于海平面11034米,应记作+8848米、-11034米。这些知识的建构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熟悉珠穆朗玛峰、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一些常识之上。

2、引导学生多“想”。对于学生从各方面获取的信息,教师要从适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宗旨,适时地引导学生对各方面获取的资源加以整理与揉合,使之成为受用的东西。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多“思”,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唤起学生记忆;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解决问题,学生只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合情合理,都应给予肯定。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着极强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有利于对知识的迁移与延伸,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是大教育家孔子的至理名言,个中道理不言而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种交流与对话中,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往往是直接的、平白的,也是教师所无法估计的。正是这种双赢互惠式的交流互动,使得学生成为开发课程资源的双方甚至是多向的互为利用者。我们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学会倾听。学会倾听是一种获取知识信息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倾听,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再融合自己的观点,这样形成的知识结构一定会比原先来得更扎实、更透彻。

二是学会表达。有位哲学家对于合作学习打过这样一个比方:甲方两人各有一个苹果,两人互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两人各有一个思想,交换思想后,每人就会有两个思想。而这个交换的完成,表达是重要的支撑,只有用科学而又严谨、生动而又活泼的表达方法,自己的观点才会使人乐于接受、甘于接受。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是学习者将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进行同化与顺应来构建知识的内部图式。

同样,在课改道路上,我们广大教师要善于挖掘、巧妙利用一切课程资源整合教学,在师生的“表述”中显现资源,让各种适合教学的资源走进数学课堂,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从而使他们获得有效发展。因此,每位教师之间都要加强交流和合作,共享资源,避免课件的低水平复制。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资源的开发,缩短开发的进程,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毕竟,“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三、“拿来主义”,未必不可取

这种“拿来主义”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渠道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并加以运用。这里的“拿来”是学习,是深化,而不是单纯的生搬硬套、照本宣科。

人类的进步,科学的发展,都是在无数的科学家亦或是社会个体成员在获取前人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内化,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得到创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征途中,不可避免地要实行“拿来主义”,毕竟,靠个人的奋斗、个人的探索终究力单势薄、难成大器。因此,对于前人已形成观点或成就,在人群中已形成共识的,我们不必让学生再事事去探究,也不必再浪费脑细胞——“拿来主义”,未必不可取。

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256页、第257页。

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37页、第38页。

第9篇

关键词:新课堂改革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课堂效益

随着课堂改革的实施与深入,我们要倡导所有的学校和教师都积极投身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中来,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教材、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开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也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各自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才可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益得到提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而要达到这一点,要求广大的师生必须主动广泛地猎取各方面的知识与信息。例如教学《生活中的负数》一课时,如果学生闻所未闻气温的表示方法,不懂得零上和零下的一般知识,区别不开赚与亏的表示方法,想象不出海平面以上和以下的意思,那么要建构负数的概念是十分困难的。因此,要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并加以利用,优化课堂效益。

一、“广种薄收”,亦可丰收

1、鼓励学生多“看”。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客观上是由于拥有者教育服务意识不强,但是主观上,广大师生也缺乏积极主动的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基于这一点,我们不仅自己要主动参与,更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多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增加课外阅读量。对于身边缺乏了解途径的信息要多浏览因特网,网上冲浪不仅可获得感官的享受,更能给学生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作为教师,不仅要在平时给学生多加以引导,以防止学生误入不健康的书刊、网络陷阱之中,更要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教师的平时教学也不能受课堂的时空局限,而要突破课堂积极向课外延伸,为一些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体学习的机会。如在《生活中的负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负数的意义后让学生掌握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谷——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分别高于海平面8848米、低于海平面11034米,应记作+8848米、-11034米。这些知识的建构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熟悉珠穆朗玛峰、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一些常识之上。

2、引导学生多“想”。对于学生从各方面获取的信息,教师要从适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宗旨,适时地引导学生对各方面获取的资源加以整理与揉合,使之成为受用的东西。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多“思”,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唤起学生记忆;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解决问题,学生只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合情合理,都应给予肯定。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着极强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有利于对知识的迁移与延伸,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是大教育家孔子的至理名言,个中道理不言而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种交流与对话中,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往往是直接的、平白的,也是教师所无法估计的。正是这种双赢互惠式的交流互动,使得学生成为开发课程资源的双方甚至是多向的互为利用者。我们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学会倾听。学会倾听是一种获取知识信息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倾听,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再融合自己的观点,这样形成的知识结构一定会比原先来得更扎实、更透彻。

二是学会表达。有位哲学家对于合作学习打过这样一个比方:甲方两人各有一个苹果,两人互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两人各有一个思想,交换思想后,每人就会有两个思想。而这个交换的完成,表达是重要的支撑,只有用科学而又严谨、生动而又活泼的表达方法,自己的观点才会使人乐于接受、甘于接受。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是学习者将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进行同化与顺应来构建知识的内部图式。

同样,在课改道路上,我们广大教师要善于挖掘、巧妙利用一切课程资源整合教学,在师生的“表述”中显现资源,让各种适合教学的资源走进数学课堂,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从而使他们获得有效发展。因此,每位教师之间都要加强交流和合作,共享资源,避免课件的低水平复制。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资源的开发,缩短开发的进程,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毕竟,“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三、“拿来主义”,未必不可取

这种“拿来主义”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渠道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并加以运用。这里的“拿来”是学习,是深化,而不是单纯的生搬硬套、照本宣科。

人类的进步,科学的发展,都是在无数的科学家亦或是社会个体成员在获取前人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内化,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得到创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征途中,不可避免地要实行“拿来主义”,毕竟,靠个人的奋斗、个人的探索终究力单势薄、难成大器。因此,对于前人已形成观点或成就,在人群中已形成共识的,我们不必让学生再事事去探究,也不必再浪费脑细胞——“拿来主义”,未必不可取。

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256页、第257页。

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37页、第38页。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有效性 探究分析

在物理中,实验是教学的基础,实验课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素质,对物理课有效的教学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正面的物理教学面临着某些问题:1)教学条件的局限,如实验中使用的器材,老师的实验教学水平;2)学生自身的缺陷,如实验技能。3)实验本身的问题,如可见度不大,肉眼难以观察。实验器材无法实现某些物理现象;4)实验无法实现一些模糊的物理概念。在物理教学中,试验的实践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限制者物理教学,对于水平的提高有着一定的制约,降低了其有效性,所以,需要高度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1]

一、通过教学演示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懵懂时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感性大于理性,很难通过单纯的文字和公式来认识到物理的内涵和本质。而往往在课堂上,老师由于时间关系和教学条件的限制等,经常会将物理实验用口头叙述的方式来表达。这样的灌输式教学,既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物理实验中涉及到的理论和性质等单纯通过记忆是无法灵活运用的,必须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可以举一反三,运筹帷幄。

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思维、动机、感知、兴趣和注意力最好的方式,通过自身的积极参与,动手操作,结合具体的物理情境,更好的领悟到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内容和精华所在。所以下面具体介绍几种教学途径:

1.多种教学方式并存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解释的更清晰,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物理实验中很多会存在微观分析、难以演示等情况,所以通过实物投影、计算机分析演示和录像演示等方式来表达实验的内容,消除了抽象因素的影响。[2]

2.师生搭配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师生搭配是一种极佳的实验方式,让学生加强跟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实验“非晶体和晶体熔化”一课中,需要用到很多实验技巧,对于这些细微技巧可以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亲自操作,比如可以学习到的数据处理图像法、实验仪器的读数和溶液量取、物质均匀的方式等内容。增加动手操作机会,这样学生思维更加开阔,更容易理解,注意力更加集中。

3.变演示实验为探究实验

课本中很多实验已经告诉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这样做实验就会很容易忽视细节问题,直接牵强的“拉”出实验结果。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实验中的内涵和本质,就需要将演示性实验转变成探究性实验,这样通过假设来探究结果,分析数据后得出结论,印象深刻。

二、小组实验教学

1.规避“拿来主义”的现象

拿来主义在物理实验学习中不可取的,因为很多物理实验需要从开始进行准备,准备工作和过程中更为重要的,结果很简单。但很多学生没有好好听课,操作过程混乱,无可奈何之下便会直接采用拿来主义,将结果勉强凑进来,这样就失去了实验教学的意义。要想真正的做到“授人以渔”就需要注重实验过程,做好准备工作,注意细节,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的课程时,讲述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通过准备工作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然后通过数据可以将结果和结论推导出来,避免只取结果的现象发生,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充分结合教学需求来重组教学教材

学习效率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因素,课堂上教师采用最少的时间讲述了最多的内容,未必学生会学习到很多知识,因此要想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到学习的内容,还会在操作和实践中灵活运用。书本是学习的基础和必备工具,教师根据课程安排将教材重组,用一条思维脉络将要讲述的内容穿插在一起。[3]

3.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要想让学生真正的深入到物理实验学习中,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原理的课程时,可以借助于生活中的放大镜来引出探究的课题,利用这样具体的情境导火索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课程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督促学生参与到实验当中,加强学生跟教师的交流和沟通,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4]

参考文献:

[1]李昭伟.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2012,08:131.

[2]谢利民,刘发科. 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J]. 物理实验,2012,05:229-230.

第11篇

关键词:阅读习惯;重要性;兴趣;交流平台

有人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的阅读水平。”可见,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生全面地发展、健康地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经典美文的阅读来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一、目前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近年来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种现象:①缺少阅读兴趣。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阅读兴趣在于“言情类、武侠类、网络类”等小说上,很少有学生将精力放在经典美文上。②缺少方法指导。在经典美文的欣赏中,大多时候,我们采取的方法就是“自读法”,学生就像无头苍蝇一样,盲目地进行阅读,致使学生根本找不到阅读美文的兴趣点。③缺少交流的空间。在阅读方面,学生希望找到一个拥有“共鸣”的人,所以,他们选择了看“小说”,而放弃了读经典,这样好像可以获得更多的交流话题等等。这些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经典美文价值的实现。因此,随着课改的实施,我们要认识到学生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恰当的方法,逐步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二、阅读美文的重要性及意义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就要让学生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阅读美文的重要性和意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走进经典、走进美文。

有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借助经典美文的阅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而且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还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还有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总之,我们要借助经典美文的阅读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促使学生获得综合而全面的发展。

三、如何借助经典培养阅读习惯

1.培养阅读美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教育者们都用不同的说法来指明这个道理,也就是说,教师要想真正借助经典美文的阅读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兴趣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助个性化阅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在自由的阅读中找到兴趣。比如:我们可以引导阅读自己喜欢的经典美文,比如:有学生喜欢散文,有学生喜欢记叙文,有学生喜欢小说等等,我们都不要去限制,让学生自主去找寻自己喜欢阅读的内容,这样一来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来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阅读兴趣方向,进而为提高学生阅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基础。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要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确保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提高经典美文阅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1)对比阅读法

对比阅读法是指在让学生比较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过程中,或者对比作者不同的文章中感受经典美文中所包含的情感态度,进而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例如:在阅读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时,为了能够让学生体验母爱的伟大无私,热爱母亲,在阅读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本中所给予的这份深情,我引导学生与朱自清的《背影》和的《我的母亲》进行对比阅读,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本中所包含的那份人间至情。而且,三篇文章虽然都描写的是自己的亲人,是自己的父母,但是,表达的方式不同,所以,这样的对比性阅读不仅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还能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感悟文本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进而促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珍惜父母亲情。

(2)问题阅读法

问题阅读法的目的主要是要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鉴别欣赏能力,当然,有效的问题创设还能减少学生阅读的盲目性,对学生阅读质量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以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在阅读《拿来主义》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引导学生阅读之前,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①什么是“拿来主义”?②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③一味地采取“送去主义”会带来怎样的后果?④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来写“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问题阅读,这样一来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二来能够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最终在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也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3.搭建阅读交流的平台

阅读心理学认为,当阅读者读完某一文本时,总会有一种与人交流和对话的欲望,而这一欲望的达成,能促进阅读理解,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所以,在经典美文的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最近读过的书、文章,读完之后有什么感悟等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鼓励学生向同学积极推荐,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在学生交流中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阅读平台的建立还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了解,使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书友”,进而为终身阅读意识的形成作出相应的贡献。

4.营造阅读美文的氛围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在考学的压力以及就业的压力下,大部分学生将时间用在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再加上受影视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宁愿将时间放在影视剧的观看和交流中,或者是明星的八卦上,都不愿意将时间放在美文的阅读和交流上。因此,为了给学生营造阅读美文的氛围,我们每周都设有阅读课,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思考、交流,进而让学生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重拾阅读的兴趣,进而为学生形成终身阅读习惯意识做好准备工作。

综上所述,教师要充分发挥经典美文的作用,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去美文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去体验美文中所展示的各种美,进而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学案编制; 学案使用; 问题

一、学案编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导学议练悟” 教学模式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课前指导功能、课上导学功能、教学反馈功能和课后梳理功能。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案编制上存在一些问题,使所编学案或华而不实,或流于形式,起不到学案应有的作用。

1.学案导向性不明确。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探究问题,能引导学生积极质疑问难,寻找出题思路和感受出题意图,使他们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组建者”,这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极大。恰恰相反,我们现在的学案导向性不明确,有的甚至偏离方向。

2.学案的针对性不强。现行学案针对性不强,分层不够。学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且有针对性。学案设计要从学生、班级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内容的科学性、难度的层次性、题目的趣味性、用时的合理性,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布置不同的练习。要设计出既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完成任务,又尽可能满足有余力同学的需要,既不能一味拔高,令人望而生畏,也不能随意降低,使人俯下身子摘桃子,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激励性,既为成绩好的同学插上腾飞的翅膀,也为成绩较差的学生装上起跳的助跑器,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均有启迪和帮助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这也是分层教学的客观要求。

3.拿来主义盛行,生搬硬套。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方案,编写学案是备课中的重要一环,但由于部分教师对此环节不重视,建立在自己学生的认知水平上的学习方案,成了彻头彻尾的拿来主义,生搬硬套。教师要么从网上下载,直接用于教学;要么在使用原学案时没有进行二次备课,继续使用旧学案,与实际脱节,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4.学案目标含糊不清,定位不准。学案的目标编制主要表现为陈述含糊,具体目标难辨;三维教学目标的逻辑不清,目标知识水平的要求定位不准。教师在编制学案时,没有认真研读大纲和教材,导致要么学案目标要求超标,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要么学案内容超量(范围),要么要求偏低,不能达到课标规定的最低要求。

5.内容选择重复。目前教师和学生的教辅选择面比较宽,学校的教辅配套齐全,但是缺乏一定的筛选机制,教师在编制学案时,学案中课堂训练的内容没有与教材合理整合,很多课堂练习缺乏必要的筛选和精减,导致编制的学案中不少内容与配套的教辅以及教材内容重复,进而导致学生重复训练,这对学生认知与思维能力提高缺乏实质性益处,客观上也降低了学生参与课外训练的积极性。

6.知识梳理不落实。学案编制没有重视基础知识的归纳与梳理。新课学习结束以后,一方面学生要领悟本课中所涉及的知识要点,借助图表、思维导图以及概念图等多种形式,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网络化,另一方面要注意课后反思,注意总结新课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障碍在哪里,解题中易混易错点在哪里,思考有没有别的解题方法和求解途径。

二、学案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穿新鞋走老路,以教定学。学案,顾名思义是学生学习的方案。这种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重在组织和引领。教师在学案的使用上,有的将“教案”和“学案”混为一谈,表面上使用学案赶了一回时髦,而实际上对使用学案的意义、作用等理解不够,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只不过学生多了一个文本的资料;有的教师不敢放手,担心过多,把自己当成主角,自导自讲,学生则是听众。在学案的使用上更多地考虑怎样去教而不是学生怎么去学,以教定学,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不到培养。

2.把学案简单地当成了练习题集。我记得我有一次语文教研课后,有位听课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很震惊。他说:“表面上看你和学生是在借助导学案进行教和学,实则是在一题一题地做练习,课文的内涵被破坏了,课堂上似乎缺失了语文的味道。”他的一席话让我犹如醍醐灌顶。是的,我应该把导学案看成引导学生和老师理解课文的辅助工具,而不是把课堂的重点当成单纯去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学案应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用以自主学习的方案,更多意义上是辅助学生学习的资料,不能完全代替教材。

3.学案使用时机错位。从教学实际看,由于教师对教案与学案认识不到位,导致学案编制与具体使用的脱节,呈现“两张皮”的现象。不少教师因为没有认识到学案的导教导学功能,同时受到过去“满堂灌”、偏重于讲授的授课方式的影响,所以课堂上教师依旧是讲的过多,没有适时将学案编制与教师教的过程有机整合,导致学案成为教学中过程中可有可无的材料。在学案使用过程中,有的教师仅仅在课前检查学生的学案是否做了,没有将学案中发现和暴露的问题与教师的新课教学整合,忽视了学生课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是一种教学资源。有的教师没有将学案的内容与教材上的练习进行整合,仅仅将学案在课堂反馈时使用,出现了很多练习内容的重复。有的课后仍然布置了大量的作业,使得学生的课业负担更重。

第13篇

A神魔啊杰

郑州市郑铁九小5年级3班 我的真名叫陈俊杰

课改,你款款地向我们走来!你的新理论、新理念、新方法,曾经让我们为之痴迷,为之倾倒。经过与你一年有余的相识相恋的历程和经过自己的冷静思考,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向你表达:课改,爱你好难!

新课改的新理论先天不足!

新课改的新理念到底是什么?新在何处?也许是我太无知了,太浅薄了,我在研读各种课程文件、听取专家课改学术报告中也是没有感受出来,在各种是是而非的只言片语中,我感到无非 是杜威、加德纳、布鲁姆等一些外国人的构建主义、人本主义、合作学习等一些早已世人皆知的理论。对这些洋理论的照搬照抄,不经过消化,不经过吸收,不经过整合,拿来就用,好象只有他们几个专家看到过似的,讲起来头头是道,一脸的绝对真理。不经过实践的检验,伧促而就,用高理论、强理念来指导新课程,好象这些理论是他们在实践中检验过一样。新课程新理念不顾我们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顾我们自己的教育体制,不顾我们自己的文化背景,不顾我们自己的社会实际,这种拿来主义必将陷入更深的虚无主义,形式主义。

新课改的新理念一厢情愿!

对我们传统课程教学的尖锐批评和彻底的否定,是这个新课改新理念一厢情愿罢了。我们不否定传统基础教育中的一些弊端(新课程的各种文件中早已明确了以前的东东是难偏旧繁难,很多东东是很过份的)。但是你新课改的新理念又是怎么样来处理这些关系的呢?这些专家又是用怎么样的眼光和标准来衡量把握这些关系的呢?到底哪些东东是难的?哪些东东是偏的?哪些东东是旧的呢?新课改中到底有没有难偏旧繁难的东东呢?在一线课改实验的教师眼中是很多的。我们知道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是不对,但是理想的评价方法制度在当今的中国又有多少可行性呢?我们知道过分强调知识,过分强调学科本位,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是不对的。哪什么是合理的知识传授呢?哪怎么整合我们的学科呢?但我们又该怎么做呢?试问一下:现在的新课程中有没有难的?有没有偏的?有没有旧的?

新课改的新理念指代不明。

新课改对传统基础课程教育的尖锐批叛并彻底否定,那么如何合作?如何让学生探究?如何让学生自主?对这些问题为什么不提出一些更加切实而有效可行的方法措施来?而让我们瞎捉摸?不关注我们一线教师的实际情况,轻视实践,低毁传统的优秀教学理念,不吸收,不继承,不消化,强制实行,把这种指代不明美其名日为新理念,用我们的可爱学生当作临床试验品。新课改的新理念指代不明,已引起了许多问题,当然现在都讲得很好听叫“困惑”。某些教师一反以往的教学,强调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想体现新课改新理念,结果课堂成了大杂烩,成了大拼盘,把数学课上成了语文课,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报告课,啼笑皆非,哭笑不得。君不见;现在一些教师似乎不愿也不敢讨论“训练”的问题了,表现在课堂上便是不论教学 什么内容,都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都让学生小组讨论了,该训练的也不敢训练了,该讲也不讲了,往往生怕被别人冠以教学不新,理念不新的帽子。有时候,甚至离开课文进行所谓的“探究”,结果是有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却远离了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结果语文课上得很浮躁,长此下去,不出问题才怪了。

课改!没有你,我们为你而期盼!

课改!有了你!却爱你好难!

第14篇

关键词:学为中心;摸清起点;学情重组;适性课堂

反思长期以来的初中数学课堂,尤其是师资队伍、学校建设相对落后的薄弱学校而言,一直拘泥于“本本主义”“师本主义”的怪圈,即一切按教材施教,基本以教师的经验教学,很大程度上置学情于不顾。这显然是导致初中数学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学业负担日趋加重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本文提出基于学情,重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数学新课堂,这既是深化初中数学课改、减轻学生负担的有效切入点,更是重建富有生命力数学课程文化新语境的重要出路之一。

基础策略:摸清学情

因学生情况而重新组织教材,重新设计教学思路,则首要的基础无疑应该“摸清学情”。因为这是教材重组的出发点与现实依据。“摸清学情”即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置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根据不同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人都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发展。

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学中针对存在的差异性制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传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单一教授、学生机械接受的模式化教育,教师并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千差万别,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知识制定统一的目标,用单一的方法,难易程度一样的练习,要求同样的步伐,从而导致学优生不愿意听,而学困生却不能完全接受的局面。学生犹如被填充的容器,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这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这种教学容易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容易导致学困生产生厌学心理,使学生因为别扭、困难而厌学,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丧失了原有的灵性。

那么,教师如何“摸清学情”?又要摸清哪些“学情”?本文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在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都要充分了解,以便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二是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班级授课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有针对性的发展。

关键策略:重组教材

实现基于“学情重组”数学课堂优化,在客观条件无法改变的现实情况下,教师只能从自身的主观教学设计来尝试改变,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深度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巩固与拓展练习,以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思想为指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甚至高效的,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富有“学情重组”特点的数学课堂新文化。

教材重组的思维取向。第一,教学的素材不应该局限于教材。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后,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具有“拿来主义”。一切能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信息、内容,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即使学生讨论不出,也可以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开放,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

但是,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拿来主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进行有效学习。同时“拿来”后,教师也需要进行再“创造”,使它的价值更大化。

案例1:在教学浙教版八(下)《5.1.1矩形》后,为了巩固学生对矩形性质的掌握情况,教师从别的资料中“拿来”题目:在矩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且∠AOD=120°,你能说明AC=2AB吗?

真正有效的“拿来主义”,不是做完就过,应把此题作为一个问题来对待,以下“三步曲”是教师在“拿来”后,通过再创造,提升学生数学研究能力的方法。

在学生做完原题之后,展开探究。①改变条件,求解变式。如果∠AOD等于30°、60°、90°或其他角度,而不等于120°时,AC=2AB吗?②猜想,探求规律。把问题转化到RtABC中,猜想:是否在任何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③正反对比,验证规律,在一个含有30°角和一个不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中,量一量,证一证,看看30°角和非30°角所对的边的长度与斜边的长度有何关系。

点评:从以上学习的过程,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解决问题不同于解题,要善于把一个“拿来的题目”作为一个开放性问题进行研究,使其成为母题,把其中的条件或结论变一变,动静结合,通过变化寻求不变的规律。

第二,教学顺序的安排不必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教材的编者在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上,有着他们自己的本意,有时,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改变教学引入,改变教材例题,改变教法等等,都属于重组教材范畴。

案例2:在教学浙教版八(上)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教学中,教材的思路是:实际问题给出不等式组概念给出不等式组的解的概念 例题演示课堂巩固。按这个思路进行教学,整节课可能比较沉闷。因此,把本节课的引入进行了重组,直接例题出发,设置问题情境。解下列不等式:①3x+2>x; ② 2x

学生活动:第一个问题:全班同学分成甲、乙两组,分别解不等式①②;第二个问题:甲、乙组各派1人板演,并点评对方作答情况;第三个问题:把不等式①②放在一起,给出“一元不等式组的概念”,请提出问题:此不等式组的解又是什么?由甲、乙组分别交流讨论,并派代表回答,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归纳得出“不等式组的解”的概念,并点评甲、乙组的回答情况。

通过这样重组,引入竞争机制使全班同学一下子兴奋起来,求知欲、求胜心蠢蠢欲动,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很快就呈现出来了。

此外,增补一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内容。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已成为各发达国家课程内容改革的共同趋向。国外的数学教学非常重视数学的实用性,一些专家提出“用数学于现实世界”的口号。

例如,我们开设“生活数学”实践课,加强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比如“数码的应用”“生活中的测量”“计划购物”“城市道路的规划”等等,培养学生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策略之三:适当的“并”和“分”, 数学知识中有不少内容反映了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例如,等分与包含、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以及反映同一数量关系的应用题等,习惯上一般采用分别教学方式。这样安排使学生接触的知识单一,从一节课的狭小范围看,似乎减轻了负担,如果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思维呆板。而且把紧密联系的概念拆散,一个个地孤立出现,最后仍要用相当多的时间进行综合练习,才有可能完全掌握。试想,我们把这些联系紧密的概念和反映同一数量关系的应用题,集中在一节课或一段时间内,采用交叉对比的形式出现,目的在于有利于学生整体地把握知识结构,便于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达到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能举一反三。

“分”,即有些课时内容份量较重或较难理解的分几个课时来教学,以此降低学习难度,保证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较充分地学习和掌握。

案例7:浙教版八(上)《2.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新教材在编制这节内容时,主要两块内容:①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其证明和应用;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其证明。而老教材这两块内容是分两课时上。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两块内容放在一起有点匆忙,而且也不能把等腰三角形判定的应用好好巩固。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建议还是可以分两课时上,这样教学效果更好。

保障策略:有效评价

优化课堂现场中的即时评价 评价内容:①关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观察学生是否自己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和积极与学习小组成员合作交流;②关注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③关注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考查学生能否针对观测数据、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一般性的规律,能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与同位角之间的关系进行演绎推理,或用实验等感性方法进行验证,感受数学系统逻辑性以及数学结论确定性。

评价方式:以学生课堂观察为主,看学生是否在积极思考,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参与程度,关注学生在情感与态度方面的表现。

评价结果的呈现:以评语为主,并给出恰当等级评价,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其进行引导转化,使其掌握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设计多样、多元的评价形式 在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一些改进,建立学科学习方案袋评价;个人学习资料册评价;日常学习表现评价;课堂纪律评价;持续激励式评价;考试成绩评价。与传统的评价方式相比,新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新的课堂建构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O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 在遵照灵活多样、简便易行的原则上,对学生的评价宜采取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为的是更好地诊断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落实情况以及全面评价学生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与发展情况,既注重评价过程性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情感及价值观方面的评价,我们一般采用评语式评价、模糊评价,对学生的各个方面给出适当评价,优势方面加以鼓励,弱势方面指出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导向作用。

结束语

在探索及推进基于“学情重组”的初中数学适性课堂后,一方面形成了“灵活组合”的数学课堂教学新格局,形成了适性学习的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另一方面,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实践数学的兴趣、学习能力都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国祥,卢兰馨著.智能开发与评价的实验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3]马忠林.数学教学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第15篇

一要注意和防止浮夸之风和“拿来主义”对检察改革的不利影响

检察改革对检察工作的能动作用毋庸置疑。回顾过去几年的检察工作,“创新”在检察工作中出现频率极高,显见于各级别的检察工作报告之中,“创新”为检察工作蓄积了跨越发展的能量和发展空间,并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但是,笔者注意到,在工作方法创新的背后,一些基层检察院不自觉地将工作方法的创新与检察改革等同起来,过多地侧重于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忽视两者之间的区别,无形中助长了检察改革探索过程的浮夸之风,使得一些检察改革措施在仓促中草率出台,在试行中草草收场,降低了检察改革的严肃性和慎重性,也最终影响和削弱到检察改革的连贯性和成效。与此相联系,检察改革中的“拿来主义”倾向也或多或少反映出一些基层检察院在检察改革过程中的工作作风不实。应当看到,近年来随着检察执法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带动了检察理论界的“百家争鸣”,检察理论创新在为检察工作注入一股清新剂。但在检察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检察改革实践过程中,一些地区存在不加选择地或不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地“拿来主义”倾向,甚至出现了将检察理论研究成果生搬硬套移入检察改革实践之中。

二是注意和防止形式主义对检察改革的影响

形式主义对检察改革的影响集中反映在检察改革的不连贯上。少数基层检察院一方面重视检察改革,另一方面又疏于落实,但求检察改革的轰动效应和短期效果,缺乏长远眼光和统盘考虑,使得检察改革背上了沉重的形式主义包袱,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检察干警对检察改革的积极性,一些基层检察院干警对于检察改革甚至出现了消极抵触情绪。这与检察改革的初衷和根本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出现这种尴尬局面,关键在于现行检察改革缺乏一套行之有效地启动、监督和评价机制。对检察改革的启动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众说纷纭,意见难以统一。这种争论导致了检察改革启动程序上的混乱,也必然降低了检察改革的规范性。而对于检察改革成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目前尤显不足,传统的“三个有利于”、“三个效果统一”、“人民满意”等标准,带有诸多的主观因素痕迹,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通过一张简单的打钩打差测评表来评定检察改革的成效,无法形成对检察改革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并以此确定检察改革的得与失。这种建立在不科学的评判机制上的检察改革,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检察改革决策者在准备启动检察改革之前,所获得决策信息严重失真。

三要注意和防止行政化倾向对检察改革的影响

受现有体制的影响,一直以来,行政化倾向是困扰着检察改革的“顽疾”。从一些基层检察院检察改革实践来看,检察改革自始至终都伴随着行政化的影子,导致了检察权独立这一检察改革的目标和追求,变成了越改越远,遥不可及。比如,主诉检察官制度改革中围绕放权与收权之争、暂缓不改革中有关检察委员会最后审查权的规定,量刑建议试行中为提高量刑建议质量和采纳率,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量刑工作的请示汇报制度等均或多或少地反映出行政化对检察改革的影响。但是,行政权扩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确是一种趋势,包括美国在内的实施“三权分立”的西方国家,对行政权扩张也表现出了“望权兴叹”。这对于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法治建设,在检察改革过程中受到行政权影响,也就不足为怪。作为基层检察工作者,我们当前需要做的,是如何把行政化对检察改革的影响降到最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应对和避免。

笔者认为,基层检察院基于现有的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在检察改革中绝对避开行政权的影响,成效甚微。只有依靠上级检察院加大对基层检察院检察改革的引导和指导力度,建立检察改革从上而下推行模式,确立明确的检察改革目标途径,方为治本之策。

四是注意和防止超越现有法律规定,背离法治原则的改革思潮

实际上检察改革能否脱离和超越现有法律规定是基层检察院推行检察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瓶颈”和“困惑”。我省南京市某区检察院对在校学生推行的暂缓不制度和辽宁省某检察院出台的“零口供”规则,都遭到法学理论界的严肃批评。上述两项基层检察院的改革措施,都具有极其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在被有关新闻媒体报道以后,一度时间曾被推进舆论风暴的中心。但是由于上述改革法律依据不足,检察改革的法律效果并不为法学理论界肯定。以暂缓不为例,一些学者认为该项检察改革有“标新立异”之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对暂缓不的评价),有的学者认为检察机关的做法属于“善意违法”(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樊崇义对暂缓不的评价)。对暂缓不过程中,检察机关采取的帮教措施,有的学者甚至还直截了当地对检察机关有没有帮教权提出质疑(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瑞华就认为检察机关无权以帮教为名,在暂缓期限内保留权)①。可见,这种突破法律规定的改革,使得检察改革效果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