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土木工程就业信息范文

土木工程就业信息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土木工程就业信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土木工程就业信息

第1篇

关键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考核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080-02

1991年,我国即开始了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型学位不同,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具体实践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就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而言,其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学术型硕士和在职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相比存在较大差别,过去对学术型及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经验不能够完全照搬过来。目前,针对本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许多高校仅仅是在既有学术型培养方案基础上进行学位课程设置的改动,忽视了实践环节,致使专业学位特色不鲜明。现有的培养方案及培养环节并不能适应实践需求,以提高研究生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针对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现行的培养方案并没有突出两种学位的差异性,针对性不强。针对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其培养方案应着重强调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以及在实践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基于土木工程行业需求及土木工程学科特点,明确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定位与目标。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建创新实践基地、设立创新基金、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强调企业参与质量评价等举措,以完善培养环节、优化培养流程,进而提高研究生知识层次、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达到提升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目的。

一、制定明确合理的培养计划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土木工程专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制订本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时,应面向工程实践,突出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的紧密结合。基于土木工程专业特点,以某一具体建设工程为例,包含了建设工程的前期决策、工程勘察与设计、工程项目的建造、工程投入使用与后期维护等重要环节。针对上述不同环节,需要具备不同专业技能的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如在工程建设的前期决策阶段,需要有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背景的技术人才;在进入工程具体建设期,则需要具有土木工程施工背景的技术人才;在工程投入使用及后期维护阶段,则需要工程检测评估、工程结构维修加固等专业背景的技术人才。因此,有必要针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建造、使用三个阶段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养定位及目标。

二、建设面向工程实践的学位课程体系

本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考虑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科研究背景与企业实际生产需求,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可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确保本专业学位课设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创新实践基地,针对不同企业实际工程需要,由校企双方共同确定选修课程内容,突出因材施教和差异化特点,充分体现本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前沿性与实践性,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培养目标,面向工程实践,专业特色课程的设置如下图所示。

三、创建研究生创新基地

基于学科特点,研究生创新基地的建设可与施工企业、设计院或工程检测企业合作,实施产学研合作模式,创建研究生创新基地。依托设计院,研究生可参与设计方案制定,熟悉大型分析软件的使用,学习复杂结构的计算分析,了解设计规范的应用与工程表达;依托施工企业,研究生可参与施工企业的生产、科研和管理工作;依托工程检测企业,研究生可参与工程检测方案制定,对检测结果进行计算与评估,对工程病害进行分析与处理。通过上述专业实践,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设计师、土木工程建筑师、土木工程检测师。

四、实施“校企双导师制”

健全与完善导师遴选与考评制度,实行导师退出机制。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目标,解放思想,淡化“唯科研成果论”的做法。一方面,基于校内导师现有科研项目、经费等情况,合理选聘专业学位校内导师。加强对导师的遴选与考核,并实施导师退出机制,确保专业学位校内导师的质量。另一方面,从合作企业中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作为企业导师,以充实导师队伍,弥补校内导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以“导师负责制”为基础,努力推进“双导师制”,实现校内、校外导师共同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五、建设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

根据本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抓起,制定合理培养方案并严格执行,切实实施实践基地建设和研究生工作实践,严格论文选题与实践相结合,严把中期考核环节,细化考核指标,对培养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与考评。在培养评价体系中,引入校外企业评价机制,结合校内、校外评价结果,完善培养评价体系。与此同时,对本专业学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进行跟踪与回访,建立就业发展数据库,为调整和完善培养环节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针对土木工程学科特点,结合企业需求与本学科发展方向,明确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培养定位与目标,从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建设、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培养评价体系与考核机制的建设等方面,完善专业学位培养环节,优化培养模式,进而提高培养质量。重点突出课程体系建设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全面实行校企双导师制,不断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科研攻关能力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常宝英.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70-172.

[2]邓松.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2):91-93.

第2篇

【关键词】 就业市场 就业取向 大学生

近年来就业市场趋紧,大学生就业问题就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学生的高度关注,很多高中学生报考志愿的填写都参考专业就业情况。土木工程专业因为就业形势不错被很多人认为是热门专业之一。未来几年土木工程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怎样?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是什么,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学习哪些知识以适应需要?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以国家政策与国际形势为主的市场经济背景分析

2011年4月30日北京出台“国十条实施细则”,中央政府可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指定的40个重点城市统一实施基本限购令,并采取其他措施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政策实施了一年有余,对原先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控制效果显著。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4月18日的数据显示,3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增至38个,为2011年9月个别城市再次出现价格同比下降以来,下降城市数量最多的月份。大部分大城市在限购令政策不改动的前提下,房地产行业发展逐渐平稳,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这是个好消息。但是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这同样预示着就业市场的进一步趋紧。

随着2006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华尔街金融风暴冲击、全球股市大幅下跌所产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其强度和范围甚至强于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时隔多年,现在全球经济仍然没能完全回暖。中国作为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在此金融危机中所表现出的抗逆性较强于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但不论经济发展速度或质量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 Service)亚洲信贷分析师皮莱(Kalai Pillay)说,中国建筑市场总体上是在放缓。很多从西方进口产品的中国公司在获取信贷方面遇到很大困难,让这种放缓雪上加霜。

尽管我国的房地产政策与全球经济的危机对土木专业有一定的冲击,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路网改造工作,再加上路桥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以及我国土木工程国际市场的开发,土木工程专业就业问题还是比较乐观的。

二、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特点

通过历年与各用工单位的交流沟通,了解到用人单位招聘员工主要的情况:第一,大部分的用人单位会为员工提供根据工作年限和业务、工作能力定期调整的待遇,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及综合补贴(住房、交通、通讯)组成,一般按月发放。综合看来新员工试用期工资在1500—3000元左右,试用期结束后结算绩效工资。如果成功地经过试用期考核,那么会与公司签订一个3—5年的劳动合同。第二,比较大的用工单位对学生的专业基础扎实以及专业方向精细要求较高,学生是否通过6级英语,是否为党员、是否为学生干部等比较看重,很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当然这个行业对身体强壮、吃苦耐劳也有要求。第三,用人单位对学历比较看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起点比本科生高,而且以后获得提升的空间也大一些。有些单位会在招聘的时候参考学生就读的学校背景及学生在校的表现,比如说985、211大学或省属重点大学,一本还是二本,专业是否通过专业评估等。第四,用工单位注重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一些单位还比较看重学生跨专业的综合能力,他们在招聘时会特别在意懂得两个专业知识的学生,在这种公司招聘里会明文规定双专业享受研究生待遇。第五,用工单位注重学生的诚信,对于违约辞职跳槽很反感,因为这样会造成人员、工作很大耽误。经常的违约甚至让用工单位对整个学校、学生有不好的印象,以后就不来招聘了。

三、近年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

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创建与发展得到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大力支持。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2011年增设)三个本科专业。本节所涉及的统计数据来自于土木工程学院2007年至2011年5年本科毕业生当年离校的记录详情,共计1366人的去向信息,数据真实可靠。

由图表中数据可知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除去继续深造的,主要的就业方向还是与专业密切关联的建筑施工单位,学生从事其他行业的非常少。在4%的其他行业中,主要是集中在公务员和选调生、事业单位招考,目前被大家视作“铁饭碗”上面。很多学生干部的职业目标是这个“铁饭碗”。设计院这样的单位面向本科生需求量也是很有限,设计院可以说是绝大多数女同学的理想选择。需要说明的是监理员,7.32%主要是集中在前面几年,近两年,大家认为做监理不能很好地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一般都考虑先到施工单位实践2年再选择监理。

四、毕业生就业思想调查

土木工程学院在540多名2012届毕业生中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就业思想调查。发出问卷220份回收220份,有效问卷220份。问卷内容包括:就业信心,就业准备,就业期望,就业影响因素和有关自主创业的因素等等,具体数据见表2、表3。

由表2中数据可知影响就业成功的因素中工作经验、社会适应性、能力储备不足排在前3位,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让学生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有更加强大的竞争力。由表3数据可知学生对考证很认可,77%的学生都参加计算机、英语、驾照等相关等级证书的考试。同学们的就业信息来源还是比较依赖学校,就业观念还是要专业对口。

五、给准备就业的在校大学生的几点建议

1、早定目标早作储备。作为一名现代工程师应该是复合型、创造型人才,应具备: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大学生在学校应该及早把自己就业目标确定下来,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根据就业行业的要求积极参加活动,有目的地培养锻炼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认真对待学校组织的生产实习,多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个健康的体魄。一个思想积极上进,学习能力强,工作能力强,讲诚信,能吃苦耐劳的学生,才是有竞争能力的,是用工单位喜欢的。

2、放宽视线,放开观念。大学生不应该在择业中抱着等的依赖思想,依赖家人、依赖老师、学校,等着工作送上门。除了通过学校负责就业的部门以及亲友、老师、校友等获得就业信息外,大学生还应该运用新媒体广播、电视等获得就业信息,还可以从各就业网站、省市的人才交流中心获得,在生产实习或社会实践时表现推荐自己的好机会,还可以自己走出去毛遂自荐自主择业。学生的择业观念也应该放开一些,不要束缚于所学专业,片面强调专业对口或者一味往热门职业里钻,要充分认识自己,根据个人的实际结合就业市场情况,合理选择。比如土木专业的女生就业情况就不容乐观,这就不能抱着宁缺毋滥的心态,宁肯回家呆着也不找一个能发挥个人能力的工作,可以考虑先就业再择业,不要追求一次成功就业,追求一辈子的“铁饭碗”。国际经济主流的影响,加上国家政策影响,这势必对大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改变自己的择业观、放宽眼界,采取多种就业方式以适应并不宽松的市场现状。

3、做好期望与现实差距的心理准备。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比较顺利,他们渴望毕业后在社会大舞台上一展身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业期望值较高。而现实是土木工程专业特别是施工单位,非常辛苦,因为辛苦而提出解约的非常普遍。初涉职场的毕业生因为职业意识的缺乏和工作能力的有限,有时会受到领导、同事的批评冷遇而失去心理平衡,甚至一气之下跳槽走人,错失工作良机。还有的毕业生把经济物质利益放在首位,不考虑长远发展等等,这些实际上是大学生没有做好准备,就业期望与现实存在差距造成的。如果不做好期望与现实差距的心理准备,不仅自己在单位很难得到尊重和信任,而且在行业里也很难立足,还会对学院甚至学校的诚信造成不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就业市场 就业取向 大学生

近年来就业市场趋紧,大学生就业问题就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学生的高度关注,很多高中学生报考志愿的填写都参考专业就业情况。土木工程专业因为就业形势不错被很多人认为是热门专业之一。未来几年土木工程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怎样?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是什么,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学习哪些知识以适应需要?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以国家政策与国际形势为主的市场经济背景分析

2011年4月30日北京出台“国十条实施细则”,中央政府可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指定的40个重点城市统一实施基本限购令,并采取其他措施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政策实施了一年有余,对原先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控制效果显着。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4月18日的数据显示,3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增至38个,为2011年9月个别城市再次出现价格同比下降以来,下降城市数量最多的月份。大部分大城市在限购令政策不改动的前提下,房地产行业发展逐渐平稳,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这是个好消息。但是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这同样预示着就业市场的进一步趋紧。

随着2006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华尔街金融风暴冲击、全球股市大幅下跌所产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其强度和范围甚至强于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时隔多年,现在全球经济仍然没能完全回暖。中国作为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在此金融危机中所表现出的抗逆性较强于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但不论经济发展速度或质量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 Service)亚洲信贷分析师皮莱(Kalai Pillay)说,中国建筑市场总体上是在放缓。很多从西方进口产品的中国公司在获取信贷方面遇到很大困难,让这种放缓雪上加霜。

尽管我国的房地产政策与全球经济的危机对土木专业有一定的冲击,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路网改造工作,再加上路桥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以及我国土木工程国际市场的开发,土木工程专业就业问题还是比较乐观的。

二、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特点

通过历年与各用工单位的交流沟通,了解到用人单位招聘员工主要的情况:第一,大部分的用人单位会为员工提供根据工作年限和业务、工作能力定期调整的待遇,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及综合补贴(住房、交通、通讯)组成,一般按月发放。综合看来新员工试用期工资在1500—3000元左右,试用期结束后结算绩效工资。如果成功地经过试用期考核,那么会与公司签订一个3—5年的劳动合同。第二,比较大的用工单位对学生的专业基础扎实以及专业方向精细要求较高,学生是否通过6级英语,是否为党员、是否为学生干部等比较看重,很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当然这个行业对身体强壮、吃苦耐劳也有要求。第三,用人单位对学历比较看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起点比本科生高,而且以后获得提升的空间也大一些。有些单位会在招聘的时候参考学生就读的学校背景及学生在校的表现,比如说985、211大学或省属重点大学,一本还是二本,专业是否通过专业评估等。第四,用工单位注重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一些单位还比较看重学生跨专业的综合能力,他们在招聘时会特别在意懂得两个专业知识的学生,在这种公司招聘里会明文规定双专业享受研究生待遇。第五,用工单位注重学生的诚信,对于违约辞职跳槽很反感,因为这样会造成人员、工作很大耽误。经常的违约甚至让用工单位对整个学校、学生有不好的印象,以后就不来招聘了。

三、近年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

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创建与发展得到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大力支持。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2011年增设)三个本科专业。本节所涉及的统计数据来自于土木工程学院2007年至2011年5年本科毕业生当年离校的记录详情,共计1366人的去向信息,数据真实可靠。

由图表中数据可知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除去继续深造的,主要的就业方向还是与专业密切关联的建筑施工单位,学生从事其他行业的非常少。在4%的其他行业中,主要是集中在公务员和选调生、事业单位招考,目前被大家视作“铁饭碗”上面。很多学生干部的职业目标是这个“铁饭碗”。设计院这样的单位面向本科生需求量也是很有限,设计院可以说是绝大多数女同学的理想选择。需要说明的是监理员,7.32%主要是集中在前面几年,近两年,大家认为做监理不能很好地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一般都考虑先到施工单位实践2年再选择监理。

四、毕业生就业思想调查

土木工程学院在540多名2012届毕业生中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就业思想调查。发出问卷220份回收220份,有效问卷220份。问卷内容包括:就业信心,就业准备,就业期望,就业影响因素和有关自主创业的因素等等,具体数据见表2、表3。

由表2中数据可知影响就业成功的因素中工作经验、社会适应性、能力储备不足排在前3位,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让学生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有更加强大的竞争力。由表3数据可知学生对考证很认可,77%的学生都参加计算机、英语、驾照等相关等级证书的考试。同学们的就业信息来源还是比较依赖学校,就业观念还是要专业对口。[]

五、给准备就业的在校大学生的几点建议

1、早定目标早作储备。作为一名现代工程师应该是复合型、创造型人才,应具备: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大学生在学校应该及早把自己就业目标确定下来,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根据就业行业的要求积极参加活动,有目的地培养锻炼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认真对待学校组织的生产实习,多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个健康的体魄。一个思想积极上进,学习能力强,工作能力强,讲诚信,能吃苦耐劳的学生,才是有竞争能力的,是用工单位喜欢的。

2、放宽视线,放开观念。大学生不应该在择业中抱着等的依赖思想,依赖家人、依赖老师、学校,等着工作送上门。除了通过学校负责就业的部门以及亲友、老师、校友等获得就业信息外,大学生还应该运用新媒体广播、电视等获得就业信息,还可以从各就业网站、省市的人才交流中心获得,在生产实习或社会实践时表现推荐自己的好机会,还可以自己走出去毛遂自荐自主择业。学生的择业观念也应该放开一些,不要束缚于所学专业,片面强调专业对口或者一味往热门职业里钻,要充分认识自己,根据个人的实际结合就业市场情况,合理选择。比如土木专业的女生就业情况就不容乐观,这就不能抱着宁缺毋滥的心态,宁肯回家呆着也不找一个能发挥个人能力的工作,可以考虑先就业再择业,不要追求一次成功就业,追求一辈子的“铁饭碗”。国际经济主流的影响,加上国家政策影响,这势必对大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改变自己的择业观、放宽眼界,采取多种就业方式以适应并不宽松的市场现状。

3、做好期望与现实差距的心理准备。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比较顺利,他们渴望毕业后在社会大舞台上一展身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业期望值较高。而现实是土木工程专业特别是施工单位,非常辛苦,因为辛苦而提出解约的非常普遍。初涉职场的毕业生因为职业意识的缺乏和工作能力的有限,有时会受到领导、同事的批评冷遇而失去心理平衡,甚至一气之下跳槽走人,错失工作良机。还有的毕业生把经济物质利益放在首位,不考虑长远发展等等,这些实际上是大学生没有做好准备,就业期望与现实存在差距造成的。如果不做好期望与现实差距的心理准备,不仅自己在单位很难得到尊重和信任,而且在行业里也很难立足,还会对学院甚至学校的诚信造成不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实践教学;科研课题;创新课题;专业认识实习;生产+毕业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0;QTU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12704

一、岩土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岩土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以培养岩土方向施工、设计、管理及研究性人才为目标。随着岩土行业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

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综合性专业人才成为岩土工程专业教学的主要目的。

岩土工程专业教学主要有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重要环节。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

知识的传授,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教师自由度比较大,讲课占据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思考和分析的时间较少。因此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创新能力也难以提高[1]。实践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完善和补充,是巩固理论知识和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岩土工程专业人员具有重要作用[2]。目前,各高校岩土工程专业开展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3]。随着就业渠道的多样化,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用人单位提高了对毕业生的要求,毕业生仅靠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还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协作能力等。

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系结合专业特点,改革传统实践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高素质岩土工程专业人才。本文就此实践教学作一总结和归纳,供同行参考。

二、多渠道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系除开展传统的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之外,经多年的实践探索,还创新推出具有一定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自主申报创新课题、集中式的专业认识实习和分散型的生产+毕业实习等。

(一)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

目前,在岩土工程系,部分教师开始尝试组建由导师、硕士生、本科生组成的科学研究小组,以教师在研课题为依托,形成研究梯队,产、学、研相结合,引导本科生尽早参与科研,通过1~2年的时间,完成部分试验研究工作,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笔者主持的课题为例,在研究岩溶区桩基的问题中,有两个内容由本科生完成:一是基岩材料的模拟;二是溶洞的浇筑。在基岩材料的模拟中,学生通过与导师及硕士生交流,了解岩溶的形成和材料性质,然后自己选择、购置不同的材料,进行室内模拟基岩材料的试验。通过多次尝试和改进,最终得到了理想的基岩模拟材料(如图1)。在溶洞浇筑中,有学生首先想到利用PVC管筑模,试验后发现,PVC管模不易取出,试验失败;而后选择泡沫铸模,试验效果较好,但造价高;最后学生想到了用石膏铸模,通过多次配比调整,石膏铸模不仅经济,而且试验效果好(如图2、图3)。通过该试验,充分发挥了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真正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试验中学生把已取得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二)申报创新性课题

目前学校每年资助一部分学生申报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SRIP),该项目主要面向大一、大二的学生。岩土工程专业学生申报的SRIP项目,主要涉及地质、岩土、材料、环境、生活等多方面的课题,历时一个多月,主要有主题讨论、内容设计、中期核查、最终审查、答辩等几个阶段。答辩过程分为两步,首先是由答辩人阐述项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过程,其次是专业教师对其项目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在答辩过程中,答辩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自制的PPT阐述自己所研究课题的意义和现实背景,并详细介绍采取的手段及创新点。答辩是一个增长知识、交流信息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从答辩教师那里获得新的知识和宝贵的建议,而且答辩教师也可以从有独特创新的学生研究项目中得到启迪。答辩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实战性的平台,既训练了科研能力,同时也全面展示自己的智慧、风度和口才。通过申报SRIP项目,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查阅文献的习惯,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及科研写作能力,为将来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集中式专业认识实习

岩土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于大二期末开始,这个时间,学生刚好学完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尚未接触专业课,对专业课教师也不熟。因此,专业认识实习有利于学生了解

专业教师及

将来从事的行业。专业认识实习由系部教师组织,一般选择在建项目多、建设类型全的城市统一实习。认识实习的流程为:实习分组,明确各小组实习时间及任务安排;召开实习动员大会,明确实习期间的纪律;选择参观代表性工地,教师和技术员现场讲学;进入施工现场项目部,观看施工视频和查阅设计图纸;与项目管理及施工人T座谈,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整理记录和总结,撰写实习报告[3]。

按岩土工程专业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分组,按教师、学生人数1∶15的比例配备教师,便于教师现场管理。在施工现场,教师应及时给学生讲解具有特色及重要的施工过程,同时对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当场及时答疑[4]。实习的内容主要有建筑基坑支护及开挖施工、桩基施工、城市地下轨道施工、地下结构工程施工等。通过认识实习使学生深入了解自身所学专业及课程设置情况,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专业素质,了解今后的工作环境,增加对将来从事职业岗位的初步认识。

(四)分散型生产+毕业实习

岩土工程专业生产+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三期末,为期15周。此时学生刚好学完部分专业课,对专业课教师也较为熟悉,能与教师有较好的专业知识交流。生产+毕业实习主要流程:为学生分组、召开实习动员大会、指导教师联系实习场地、学生外出实习并做好实习记录、教师和学生及工地责任人保持密切联系、认真准备答辩PPT、集中答辩[5]。大部分学生由指导教师安排实习单位,少部分自主性强、沟通能力好的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实习小组以2~3人为佳,保证教师能与学生及时联系。

实习结束后根据61份调查问卷显示:41人由教师联系实习单位,占67.21%;20人由个人联系,占32.79%。从事隧道工程实习的7人,占11.47%;从事房建工程实习的16人,占26.23%;从事道路工程实习的6人,占9.84%;从事勘察及其他土木工程实习的32人,占52.46%。

为保证实习期间学生的人身安全,给每位学生购买了实习保险。同时为了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教师电话抽查了30%的实习学生,总体状况良好。实习单位反映学生能吃苦耐劳,但专业技能有待提高,比如专业软件的应用能力、绘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还有待加强[6]。

生产+毕业实习结束后,采用综合评定模式对学生实习成绩进行评定,其中实习报告评定成绩占70%,答辩成绩占30%。通过实习,学生对土木工程行业的运作模式、设计、施工、监理、业主各方的关系及工作内容有了初步认识,

对协调社会人际关系有了切身体会,基本学会了PPT制作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施工安全和施工安排有了更深的体会。从实习答辩情况来看,学生基本能应用专业知识及有关基础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部分学生现场毕业实习如图4-6。

三、结语

通过上述多渠道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培养了学生应用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效锻炼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协作能力等,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岩土工程专业多渠道实践教学实施难度小,可操作性强,能使学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通过几年的就业信息统计,学校

岩土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年均在95%以上,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叶青, 李明.高校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对比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 25(1): 61-65.

[2]李培根, 许晓东, 陈国松.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3): 1-6.

[3]孙 楠, 刘 东, 汪志君.土木工程专业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 2009,18(3):108-111.

[4]安永林,贺建清,钟新谷,阳生权,陈伟.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地下方向认识实习的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8):103-105.

[5]聂忆华,钟新谷.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实`模式实施情况调查与效果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40): 74-75.

[6]安永林,贺建清,钟新谷.土木工程专业地下方向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改革[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 7(12): 83-84.

第5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创业素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3010803

大学生以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为主,然而,从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反馈,我们可以分析出社会更加需要那些具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继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已成为2009年全国“两会”高等教育的热点话题。社会各界也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品质,加强创业实践活动环节,展开了广泛的理论研讨与研究。对于土木工程的学生来说,创新创业能力更加是企业择人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本团队为期一年半对本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CAD绘图实践能力的实验情况,对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方面进行了探索,从而培养大学生创业实践所需的素养进行了评价。

1 土木工程专业特点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注重应用实践型的学科。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目前开设建筑工程、工程管理、道路与桥梁工程三个专业方向。从近几年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大部分毕业生往施工单位和房地产甲方单位发展,主要从事生产和管理的工作,极少部分人从事往设计单位发展。通过我们到用人单位的走访,结合用人单位的反馈,我们可以了解到实践能力强、关注工程实际和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生更加受用人单位的重用。对工程实际情况基本了解的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学生到技术人才的角色的转换,较快地在用人单位发挥才能,为用人单位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升理论自身的价值。从社会对应用实践型人才的需求角度出发,学生更加增强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

2 土木工程学生在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中小学教学模式主要是填鸭式学习,这让大多数学生从小到大到适应了这种呆板的教学模式,到了大学,大多数人还是只能适应这种填鸭式的学习模式,大学的教学时间相对灵活但是课程困难程度却逐渐增大,这让大多数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也就让部分人无法扎实掌握大学的专业知识。而这种填鸭式的学习模式也让大部分人无法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此外,学校给学生提供的课外实践条件并不充裕,这让更多的学生只会在短暂的课外实践中潦草应付,缺少自律性,无法让大多数学生在课外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启发。

此外,与学校有合作的企业对大学生的评价中反映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缺乏。眼高手低、纸上谈兵以及由于经验不足,使大学生在就业创业中屡屡受挫。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普遍掌握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对未来也有一些新鲜创意,但实践经验却极其匮乏。

3 针对创业实践能力缺乏的现象团队开展的专业性实验

根据这一社会现状,本团队针对我校土木工程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CAD绘图实践能力的实验。通过搭建CAD绘图平台,提供给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与外界沟通实践更多的机会。

3.1 CAD绘图平台介绍

本团队通过网络和身边可利用的人脉资源,收集各类企业所需的CAD绘图兼职信息;此外,团队通过相关的招募CAD绘图员的信息,招募专业技能较强的绘图员,再通过本团队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绘图员的相关实践技能,然后团队选拔技能较强的绘图员开展绘图兼职工作。团队在雇主和兼职绘图员之间形成有效沟通,要求团队信息发送者重视兼职绘图员和雇主的反应并根据其反应及时修正信息的传递。在绘图员完成任务之后交给团队相关负责人,根据绘图情况进行相关的专业审核并付给绘图员相关的报酬。

3.2 开创CAD绘图平台的背景

(1)市场对CAD绘图员的需求量大。

一方面,各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会对设计单位设计的纸质版图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竣工后,施工方需要做出一份最终修改版的施工图,但施工方往往缺乏熟悉CAD的人员,所以通常需要委托其他单位把建筑实物转化为竣工版图纸,并且将使用纸质和电子版同时存档,这需要对实物建筑进行最终的测量,使得此过程成本较高和非常繁琐。另一方面,一些年代久远参考价值高的建筑图纸,为了更好地保存下去,则需要运用CAD将其转为电子版本,因此,许多建筑公司会在网络上招募兼职CAD绘图员的信息。

市场需求量虽大,但其中面临的问题也是非常严峻。CAD兼职人员鱼龙混杂,专业出身的CAD绘图员依旧非常欠缺。而且兼职CAD绘图员的信息的网站存在许多的不规范的地方,市场缺乏专门针对招募兼职CAD绘图员的网站,市场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2)团队有专业导师指导。

在本学校本学院中先进行小规模的产业模拟,从中正确认识绘图员在模拟绘图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此外,通过建立严格的培训系统,聘请专家去提供专业性的指导,掌握绘图工作的细节处理工作,为绘图工作提供基础条件。

(3)大学生专业技能好且收费便宜。

团队发现了兼职CAD绘图员在土木类专业的大学生开展的可行性与重要性。土木工程本科生在经过2年左右的专业学习和系统对辅助设计CAD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土木工程的专业知识,熟悉可以各种测量方法,能对建筑实物进行测量和数据整理,熟练掌握autoCAD等辅助设计软件,能够熟练将设计施工图中变更修正过来。但是,缺乏良好的实践平台。创立“大学生CAD中介公司”旨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接触未来职业,锻炼提升自我机会的同时,解决了施工单位、建筑公司等的需求问题,并且探索出此类创业运营模式的可实施性和推广性。此外,大学生团体相比于外面的绘图公司收费相对便宜,因为团队免去了实体店的种种户外的开销,降低了绘图的成本。

4 创业实践的实践性分析

4.1 注重培养与外界沟通的能力

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随着信息量的扩大,也在不断地增长。在本次的CAD兼职平台中的第一步就是找到外面需要绘图员的企业,并对其进行沟通与问卷调查,这是开始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没有找到有需求的企业,我们的绘图将无从谈起。在本次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外面企业对绘图员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而且我们也发现到他们不仅需要懂得绘制CAD文件的绘图员,还要需要懂得绘制3dmax的绘图员。这对我们调整市场的安排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本次的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到团队与学生团体的沟通存在一定问题。由于与学生团体的沟通上出现问题,导致在绘图的时间上出现拖延和在绘图的质量上存在不好的现象。

可见,处理好人际交往的关系,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

4.2 注重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

在本次的大学生CAD兼职平台的锻炼中,我们选用3个绘图员进行模拟实验,一套图纸总共包括3张图纸,分别进行流水绘图和分开绘图的实验,流水作业与分开各自绘图的情况列于下表。

表1 流水作业和分开作业的对比

方案

实施情况

总计耗时 正确率

方案一:流水作业

(绘图员1负责轴线和标注,绘图员2负责墙体,绘图员负责细部物体) 绘图员1耗时1小时,绘图员2耗时1小时,绘图员3耗时2小时 4小时 90%

方案二:分开作业

(绘图员1负责图纸A,绘图员2负责图纸B,绘图员3负责图纸C) 绘图员1耗时7小时,绘图员2耗时5小时,绘图员3耗时8小时 8小时 80%

由此可见,集体流水作业绘图比分开各自绘图的速度和质量都有一定的提升。这个充分体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团队里我们只有完全的为彼此着想,为团队努力,才能够做到亲密无间,才能达到团队和个人的双赢。因为,没有一个人是万能的,即使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无法独自完成取经大任,因此我们必须通过队友的帮助,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对于团队而言,伙伴之间的友好相处和相互协作至关重要。无论力量型的人、完美型的人、活泼型的人还是和平型的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性格魅力,来赢得团队伙伴的支持。本次模拟实验通过各自培养彼此之间的独特技能,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为团队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4.3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是创业者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进行专业生产的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许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要在实践中摸索,逐步提高发展、完善。在本次的锻炼实践中我们发现只有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在本次的实践中我们针对一套图纸(包括8张图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验,在一个月里面我们找了3个绘图员每人都是依次画8张图纸先后2次,模拟实验的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纸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通过一个月的训练以及专业导师的指导,我们可以分析出基本每个绘图员的绘图效率都会有36%—45%之间不等的提升,而且绘图的质量也有一定的提升。可见,提高相关的专业技术能力不仅仅需要时间上的积累来实践,同时也需要有相关导师的指导与提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素质和能力,从多元化的价值观视角看,孰优孰劣无法轻易断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价值需要通过他在创造经济效益的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来体现,在效益这一杠杆的衡量下,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就显现出优劣之分。个人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你的专业技术能力本身,企业对特别符合自身效益的人才的需求状况也起着重要作用。理论必须结合实践才能产生生产力,大学里面不可能带你去现场,最好的办法就是参加相关专业的深度培训,不要认为自己已经是大学生,不需要参加培训了,好的培训学校培训出来的学生比我们这些大学生动手能力不知强多少倍。这也是很多单位用培训学校的学生不用应届毕业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

图1 模拟实验情况4.4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整合资源能力

在本次的大学生CAD兼职平台中,我们根据团队成员的特点将团队成员分为管理、外联、人事、培训、权益这五组,分配好各自的工作使得各项工作都能有有条不紊地进行,这也是我们团队的优势所在。管理组负责团队内部管理,进度调配和发展规划;外联组负责联系外面的施工单位以及公司,确保有充裕的CAD绘图需求量;人事组负责管理团队的人员安排和对兼职学生的进行安排就业的管理;培训组负责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特别培训,培训人员可由有经验充足的人员担任;权益组负责对兼职学生延误工期等现象对雇佣团队造成的利益损失根据相关制定的法规进行相应的赔偿,做好与兼职学生、雇佣公司的权益协调工作。在本次团队的分组情况中,我们根据管理、外联、人事、培训、权益这五种不同的职能按照轻重不同程度进行分配,所占比重如图2所示。

图2 CAD团队运营的分组人员所占比重此外,在平台的运营过程中我们也会吸收其他优秀的人员和技术。只有学会处理好资源之间的关系,合理分配资源,使资源最大利益化。要通过组织和协调,把企业内部彼此相关但却彼此分离,既参与共同的使命又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使用客户整合成一个系统,取1+1大于2的效果。

创业者应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对有关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突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寻求资源配置与企业内部客户需求的最佳结合点。要通过组织制度安排和管理运作协调来增强企业的整体对外竞争实力。4.5 注重培养大学生艰苦创业的精神

在创业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很多的挫折,团队在一开始的筹划阶段和到外面寻找需求绘图的公司的时候遇到过很多的困难。虽然很多时候都是到处碰壁,但是我们仍然没有放弃,一次次地坚持下去。因此,在大学生CAD兼职平台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地注重培养绘图员的这种精神,让绘图员养成即使遇到存在很大难度的图纸的时候也不要轻易地放弃,坚持寻求各种解决方法来提升绘图的能力。

此外,要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知难而进的优秀品质。

4.6 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

创业之路,是充满艰险与曲折的,创业就等于是一个人去面对变化莫测的激烈竞争以及随时出现的需要迅速正确解决的问题和矛盾,这需要创业者具有非常强的心理调控能力,能够持续保持一种积极、沉稳的心态,即有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它是对创业者的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人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方面,它反映了创业者的意志和情感。在本次的实践中发现团队成员对待绘图员绘图出现问题的时候并非经常都能做到妥善处理,因为面临更多的绘图员都是90后学生,不是能够做到很好的相互包容与耐心处理。因此,本次实践发现需要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之经常保持一种积极、沉稳的心态从而能应对各种创业上的种种问题。

5 结语

通过实际绘图锻炼,让大学生通过专业类兼职接触社会,拓宽在土木类行业交际面,积累社会经验,锻炼专业能力,全面了解用人单位在新时期的用人需求,主动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素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为将来成功就业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大学生CAD兼职平台这项创业训练,开拓团队成员的创新想法,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探索出当代大学生创业所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为以后进一步开展创业活动提供参考。

此外,该项目可以在广东省各大高校推广,在推广合作的过程中,能更加深化与其他学校在本专业的技术交流,更加有利于培养土木专业新一代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贡献社会。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类;人才;需求;调研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3-0023-05

一、建筑工程类人才需求调研说明

(一)调研目的

通过调研了解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建筑业用人单位的需求趋势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建议,以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为视角,详细了解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力学、水利与水电工程专业和土木工程全英班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高校建筑工程类专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二)调研对象

企业方面,以来学校招聘或在学校、学院就业网站建筑工程类招聘信息的珠三角地区建筑业用人单位为主;毕业生方面,以学院2015、2016届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力学、水利与水电工程专业和土木工程全英班毕业生为主。

(三)数据来源

调研数据获取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单位方面,主要来自2015年、2016年秋季珠三角地^建筑业不同领域的50家用人单位来学院招聘时的现场交流访谈数据信息;毕业生方面,向2015、2016届毕业生发放调研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8份;招聘信息方面,学院就业网站2015-2016年的600余则招聘信息。

二、当前建筑业人才需求分析

(一)当前建筑业人才需求整体背景

1.宏观背景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影响。

中国新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市场。根据《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从2005年34 74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80 757.47亿元,广东省建筑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2 199.59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8 865.68亿元。建筑业总产值的迅猛发展为建筑工程类毕业生提供了深厚的产业背景。

2.行业背景

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既拥有如万科、中海、金地、招商、保利、碧桂园、富力和恒大等一大批在华南甚至全国知名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又拥有如中建四局、中建钢构、广东长大、中铁、中交等大型建筑施工单位,还有各类大大小小的建筑设计院、建筑装饰公司、建筑软件公司、建筑设备公司,以及其他省份在珠三角地区设立的分公司。如此众多的建筑业用人单位为建筑工程类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行业需求市场。

3.微观背景

2014年9月-2015年7月,学院就业网站共近340家建筑单位招聘信息,提供近1 100个岗位,同期学院建筑工程类毕业生合计约310人,剔除读研、出国、继续考研类毕业生之外,真正找工作的约150人。2015年9月-2016年7月,学院就业网站共近360家建筑单位招聘信息,提供近1 200个岗位,同期学院建筑工程类毕业生合计约330人,除读研、出国、继续考研类毕业生之外,真正找工作的约160人。可见,建筑工程类毕业生供不应求。

(二)当前建筑业人才需求方向要求

1.主要招聘方向

通过对学院就业网站两年来的600余则招聘信息统计分析得出:房地产类需求在造价、施工、现场工程管理、成本管理、精装工程管理、开发报建等方向;设计院类需求主要集中在建筑设计、结构工程等方向;施工单位类需求主要集中在土建、造价、项目管理、安全管理、路桥、市政、水电等方向;装修装饰类需求主要集中在设计研发、幕墙、项目管理、质检、造价、巡检、采购等方向。

2.建筑业人才继续教育与从业资格

从与用人单位HR访谈交流中了解到,建筑工程类毕业生从事建筑领域工作后,一般从一线基层岗位做起,如建筑业的员:施工员、预算员、质检员、试验员、测量员、安全员、材料员和资料员,轮岗培养的经历以帮助毕业生尽快熟悉建筑施工全流程。同时,建筑工程类毕业生需要参加继续教育,考取从业资格证,如一、二级建造师、咨询工程师、造价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建筑师和岩土工程师等。高校可提前引导学生在校期间了解考试要求,有针对性地学好专业知识,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发展方向提前做好考试准备,打造核心竞争力。

3.建筑业用人单位选人标准与倾向

从与企业HR访谈交流和毕业生问卷统计中了解到,设计院最看重毕业生的技术知识和专业功底;房地产最看重毕业生拥有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实习经历,以及突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施工企业最看重毕业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品质等。

(三)当前建筑业人才需求特征与招聘渠道

1.用人单位的类型和所在地区分布

近三年来,来学院招聘的建筑类单位数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房地产企业、施工单位、设计院、装饰装修公司、防水行业及建筑软件设备行业,需求量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以广州、深圳、佛山、珠海等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建筑单位总部主要集中在这些城市,主要业务也集中分布在这些城市。

2.招聘渠道

建筑业单位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渠道招聘应届毕业生:政府组织的大型综合性招聘会;学校组织的校园招聘会;企业到学校或学院进行校园宣讲;在校园网上招聘信息;在应届生求职网、海投网、无忧前程校园渠道等校园招聘网站招聘信息;借助认识的高校专业老师、往届学生提供招聘信息等。学院、学校就业网站以其就业信息的针对性、全面性、及时性深受毕业生认可。

3.建筑单位招聘985高校毕业生的原因

开设建筑工程类专业的高校很多,有大专层次的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有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地市级高校、省属高校和985重点高校。众多大型、知名建筑单位到985重点高校招聘建筑工程类毕业生的主要原因有:提高单位招聘的门槛,减少招聘的工作量和成本,提升单位的知名度;985重点高校生源质量好、师资雄厚,专业基础扎实;提前储备领导和技术骨干。因此,建筑单位基本形成了以“招聘985重点高校毕业生作为后备领导和技术骨干,地方性高校毕业生、社会人员作为一线现场工程技术员,职业技术学院、独立学院高校毕业生作为外派项目基层员工”的多层次用人格局。

三、当前学院建筑工程类毕业生的求职分析

(一)毕业生求职类型选择与毕业新现象

从问卷统计分析发现,毕业生最希望工作的单位类型:一线知名房地产,占56.86%;二三线房地产企业,占29.41%;“中”字头建筑施工单位,如中建三局、四局、八局、中铁二局、中交、港航局等,占50.98%;各省建筑施工单位建工集团及子公司,如上海建工、北京建工、广东建工、云南建工等,占23.53%;民营建筑施工单位,占9.8%;知名建筑设计院,如广东省院占49.02%。由此可见,近年来,房地产的繁荣发展、房地产企业的高薪和发展平台对985高校建筑工程类毕业生吸引力很大,学院建筑工程类毕业生去房地产单位,尤其是一些知名大地产公司的比例非常高;学院建筑工程类毕业生选择继续读研、出留学的比例也逐渐增大。学院2015届建筑工程类毕业生合计311人,其中读研89人,占28.6%;出国16人,占5%。2016届建筑工程类毕业生合计331人,其中,读研104人,占31.4%;出国31人,占9%。

(二)毕业生工作地域与单位性质

学院毕业生约70%来自广东省内,就业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剩下约30%来自其他省份,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优先考虑在经济发达的广州或深圳,所以外省、非珠三角地区的建筑业单位来学院招聘的较少,如图1。

2016年来学院招聘的用人单位性质依次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外资企业、政府机关和金融单位等。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其中施工单位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房地产企业大都为民营企业,如图2。

(三)毕业生求职应聘供求高峰

通过对学院就业网站建筑单位的信息量、时间统计发现,从9月至次年的6月,一般以10、11、12月份和次年的3、4月份为用人单位招聘高峰期,见图3。

根据对学院2015届、2016届工程类毕业生签约提交协议的统计分析,毕业生签约以11、12月份和次年的5、6月份两个时段为签约高峰期,尤其是第二个时段,临近毕业前夕签约人数最多,见图4。

(四)毕业生求职择业考虑因素

在毕业生问卷调研中发现,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宣讲会上最想了解的信息分别是:薪酬待遇及福利,占74.51%;机会和晋升空间,占72.55%;培养计划和职业成长路径,占66.67%;单位的岗位设置及工作地点,占62.75%;单位的信息简介、产品或业务规模、实力等,占62.75%。毕业生在选择意向单位时,最看重的因素分别是:良好的晋升机制,占74.51%;培训及自我提升的机会,占64.71%;五险一金,社保、节假日等福利是否齐全,占60.78%;工资水平高低,占56.86%;工作与兴趣、专业能力是否相符,占49.02%;工作地点,占39.22%;行业发展前景,占39.22%;行业地位和知名度,占27.45%。这些数据反映出毕业生在签约时更注重单位平台、个人发展空间等个人价值实现因素,具体到求职岗位方面,毕业生倾向的岗位分别是:工程管理岗,占50.98%;土建技术岗,占50.98%;结构设计岗,占43.14%;成本造价预决算岗,占15.69%;开发报建岗,占5.88%。这些反映出建筑工程类毕业生在求职时更倾向于从事技术实践工作,希望能学有所用。

四、未来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

(一)从数量上看,人才需求大、易波动

一方面,中国正推进的新城镇化、珠三角城乡一体化、“一带一路”建设,自然灾害后的重建,大型建筑企业外包工程、大型房地产企业到国外开发投资等,这些都为工程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需求市场;另一方面,建筑工程人才需求易受经济形势、国家宏观调控等政策影响。

(二)从用人单位的要求来看,行业人才需求特色鲜明

通过对近2年来用人单位招聘要求进行分类汇总发现,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集中在: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社交沟通、领导管理能力等。不少受访单位招聘985高校的建筑工程类毕业生,其长远目标是为单位培养中高层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所以他们更希望招聘的毕业生能深入一线沉下心来踏实工作,在单位能有长期发展。

(三)从专业上看,懂预算、法律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大

根据统计,除结构设计外,工程造价、概预算和工程管理方面需求最多。未来既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又具有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工程管理、法律、销售潜质的高端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更受市场欢迎。

(四)从趋势上看,对国际化的高端建筑人才需求增加

“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建筑业走向国际市场,必然对专业知识扎实,能从事对外交流的、熟练掌握外语阅读及翻译工程合同的国际化建筑人才需求增加。

五、当前华南理工大学筑工程类毕业生拥有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一)拥有的优势

1.背景资源优势

华南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985、211重点高校,知名度高;每年高考录取中,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分数线要超过一本录取分数线近50多分,生源质量好;土木工程专业有80多年、工程力学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师资雄厚,是华南地区建筑工程类高校中唯一的985重点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在华南地区建筑工程领域有良好的口碑。建筑领域用人单位在广州高校举办校园宣讲会、广东省理工专场招聘会通常在华南理工举办,提供的就业需求信息量大,毕业生占据主场优势。华南地区建筑行业发达,单位众多,需求量大,为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2.学科专业优势

学院建筑工程类覆盖土木工程(房屋建筑、地下岩土、道路桥梁三个方向)、工程管理、工程力学、水利与水电工程等不同专业方向,相互之间有一定的专业共通性,又有一定的差异互补性,能够较好地满足建筑行业不同方向的人才需求。

3.综合素质优势

学生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实践实习锻炼,根据用人单位反馈,本院毕业生在工作中踏实肯干,特别是学生党员和干部在实习单位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和攻坚作用。学院对毕业生的教学、成绩考核严格把关,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在校期间的科创经历奠定了一定的科研基础,部分毕业生经过实习单位培训和实践锻炼后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足。

(二)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的专业化与企业需求的复合化存在差距

目前,学校在专业教学方面学时过多,学生辅修法律、经济和管理专业学时过少,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用人单位对建筑工程类人才的需求定位和高端管理化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结合有待加强

学校和学生对于英语的教学重视不够,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对于信息技术重视不够,通常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利于今后信息化的发展。

3.职业定位不清晰,对行业企业了解不深入

毕业前,毕业生缺乏整体职业规划意识,对单位了解不深,职业规划不清晰,就业形势好的情况下违约现象频频发生。毕业后,部分毕业生适应工作环境和吃苦精神欠缺,跳槽率较高。同时,学生对行业内不同领域的企业了解不多,择业过于集中在房地产领域,对于其他施工单位、装饰装修、防水、建筑仪器、件等非主流领域了解不多,很少涉及。

六、建议

(一)明确人才定位,打造人才培养特色

985重点高校培养的建筑工程类毕业生应当明确定位,即为大中型建筑单位培养未来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主要技术骨干。这样的定位就要求学校培养专业知识扎实,懂法律,具备一定管理和领导组织潜力的复合型毕业生;学校提前帮助学生了解建筑工程类发展方向和需求岗位,引导学生在“大专业宽口径”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兴趣爱好、职业选择领域有针对性地主攻一两个特定方向,最终形成“宽基础+专业化”的鲜明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

(二)将能力素质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和管理

亚投行的创办、中国建筑业走向国外和互联网信息的发展,更多的建筑企业需要专业知识扎实、英语和计算机熟练的技术和管理后备人员,高校应加强外语、计算机应用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钻研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专业老师借助实践、竞赛、平时大作业和课程设计等,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检索等手段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制定教学计划时要适当压缩专业总学时, 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或辅修经济、法律、管理等相关专业,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将日常活动开展与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相结合。

(三)早规划早定位,促进校企合作

建议高校在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基础上,将教学实习、寒暑假实习结合起来,从大一开始引导有意向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学生分别到施工单位、设计院、房地产公司实习,感受不同领域文化氛围和工作特点,以减少大四求职时的违约和工作后的频繁跳槽现象;985高校可以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联合行业内优质企业校企合作,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减少求职时过于扎堆房地产领域,缩短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的“磨合期”,从而促进毕业生事业发展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第7篇

论文摘要:针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讨了工艺实训教学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工艺实训教学应突出专业特色,密切结合工程实际,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并根据工艺实训教学的要求,提出了有关建议.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既不同于培养理论型、设计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又不同于培养中级技能型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它具有以下鲜明特点: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以及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1,2].因此,高职教育必须解决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突出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3].工艺实训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体现高职特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

1 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下简称建工专业)是以培养面向建筑工程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从事建筑工程相关工作所需实际能力和素质为主线,加强对学生实用技术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培养.因此,要求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工艺实训正是提高学生这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有效手段.

1.1 在教学中牢牢把握技能培训的内容和要求

在建工专业工艺实训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实训中心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培训.基本技能包括对基本工种的施工工艺、操作流程、工程项目管理验收、工程安全、工程量核算等.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应包括工程制图与识图、施工技术、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安全教育等方面.在培训中,对模板、钢筋、脚手架、砌体、混凝土等工程的各项内容,都要进行详细的个例讲解与操作示范,并要求学生收集资料、编写施工进度与流程图、编写施工计划书、列出材料用量及清单等,然后分组进行具体操作.

1.2 在工艺实训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建工专业工艺实训主要包括:(1)在脚手架、模板工程中,学生要进行测量放线、钢管的支撑、模板搭设、拆除等内容的实训与操作.通过训练,认识模板和脚手架的类别、技术要求、模板拆除的技术要求和拆除顺序等,熟悉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的验收内容和验收要点.(2)在钢筋工程中,通过项目训练,学生要学会钢筋配料、加工、代换、钢筋连接方法等,对于钢筋配料,要求根据构件配筋图计算构件各钢筋的直线下料长度、总根数及钢筋总重量,学会编制钢筋配料单;对钢筋加工,要求掌握钢筋调直、除锈、下料切断、接长、弯曲成型等加工工艺、掌握常用的钢筋的连接方法,对不同连接方法的要点、技术要求要熟悉,要求学会处理钢筋的构造措施与结构要求,理解钢筋锚固、钢筋搭接、钢筋焊接等的内涵与实质,掌握钢筋分项工程验收的内容和要求.(3)在砌体工程中,学生要进行砖、砌块等的砌筑,学会不同墙体和柱的砌法,学会常用砌砖工程的施工方法,包括“三一砌砖”法和挤浆法,对于砌体的材料要求也应有所理解,熟悉砌体工程的验收内容和合格性判定.(4)在混凝土工程中,要求学生会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能给出施工配合比,能进行混凝土的浇注、养护,熟悉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在上述工艺实训中,老师应当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与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交流,使学生在具体项目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项目训练促进学生的敬业精神与奉献意识,树立工程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等意识.

2 工艺实训教学要密切结合工程实际

高职建工专业要实现学生毕业后即能尽快适应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工作,必须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综合素质.因此工艺实训教学与现场加强合作与联系是十分必要的.工艺实训教学应当体现建筑工程的最新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操作流程、管理水平等内容.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现场操作技能以及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

2.1 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和实践环节

任课教师应熟练掌握建筑施工、建筑结构、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测量、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及概预算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和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师只有具备了上述知识与技能,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混凝土、钢筋、模板等工程的学习与操作.

2.2 加强与生产一线的合作

要求教师能走出校门,与建筑工程一线多联系、多合作.教师要能够解决工程生产一线的难题,增强生产一线与学校的依赖性与互补性,促进生产与教学的结合.

2.3 结合现场实践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要通过现场实践,积累经验、素材,将枯燥的结构、材料等知识趣味化、生动化和具体化,使课堂教学形象直观,学生乐于接受.如在讲解悬臂板时,受力钢筋应布置在板的上侧(受拉一侧),若布置在下侧将会产生什么后果等,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讲解就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并使学生认识到现场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2.4 结合工程案例进行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中,结合工程实例,通过编排项目单位进行训练,将会取得好的收效.首先,将工程案例中典型问题具体化,例如对框架、框架-剪力墙等结构的模板、钢筋、脚手架工程内容的典型做法编排局部单元,如设计局部两层框架,将结构节点区、主次梁、柱墙、楼梯、基础等内容都予以反映.然后,在具体的项目单元中实现工程的现场模拟,营造训练内容的现场氛围,同时丰富训练内容,并使之具体化.在此基础上才能对施工技术、工艺、验收内容标准等知识点展开系统的有成效的训练和学习.

3 工艺实训的教学要求与改革

工艺实训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既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实习、生产实习,也不同于毕业实习.建筑工程工艺实训是模拟现场工种操作要求与工艺流程,体现生产一线的技术与管理水平,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训练.预期结果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生产的初步能力与素质,使学生能更好地参加毕业实习与就业.为此,我们按照工艺实训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计划、教学内涵、软硬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3.1 加强实训中心的软硬设施建设

在校内建立了土木工程实训中心,先后购置了工程器具与教学设备及配套课件.如钢筋加工、混凝土搅拌与施工、脚手架支撑等工程所需设备,各种钢模板、钢管、钢筋、水泥等器具与材料,制作或购买典型节点模型、挂图等.同时,鼓励教师开发相关课件,使工艺实训在软硬件建设方面能满足实训的具体要求与预期目标,然后结合具体项目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实践模拟.

3.2 完善教学计划充实教学内涵

针对建工工艺实训的具体内容与要求,我们制定并完善了工艺实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训计划、实训指导书、实训考核办法等文件,这些文件的实施不仅充实了教学内涵,也使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实训都能够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3.3 工艺实训与产学研和学生就业相结合

学生比较关注的是自己所学能干什么,能解决那些问题,毕业后能从事哪些工作,在工作中能担任哪些角色等问题.因此,将工艺实训与产学研结合、与学生就业结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及主动参与的意识,极大地促进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结合具体的在研项目,寻求企业合作,将项目研发与企业生产结合,对一些新技术、工艺和成果在实践教学中予以介绍和应用,并通过与企业的联系为学生就业提供渠道和就业信息.比如钢筋混凝土梁柱中受力钢筋在节点区的相对位置、节点区箍筋的放置要求与施工顺序等问题;混凝土结构常见的一些裂缝防止措施,砌体结构中常见裂缝的处理等问题;侵蚀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要点问题等,这些在规范、规程、书本中很难找到确切答案,但却是现场施工经常遇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有目的性的介绍和训练,不但帮助生产现场解决了施工问题,获得了生产单位的认可,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能力,养成了良好的思维方式,增强了就业信心.

4 对工艺实训教学的有关建议

4.1 充分认识工艺实训的重要性

通过参加建工工艺实训,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建筑施工、施工组织、概预算等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熟练掌握建筑工程各主要工种的操作工艺、施工流程、施工要点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为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生产实习与就业提供了磨炼意志、提高技能的平台.因此,工艺实训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但在实践教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也有利于将课程实习与生产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4.2 完善条件规范管理

在这方面,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工艺实训的相关文件.对于工艺实训,要求有年度可执行的计划,保证训练内容和项目的适当更新率,以适应现代设计、施工工艺的发展要求.

(2)增加投资,完善软硬设施建设.应加强硬件建设,保证仪器设备的生均占有率,扩大生均训练空间;抓好软件配套建设,及时更新工艺技术、工艺流程和指导教师的技能水平,及时引进先进的训练方法和现代教育手段,以体现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水平.

4.3 健全工艺实训的考核方法

建议采用三层次四等级的评定方法.即针对混凝土、钢筋、模板、砌体等工程,按理论、操作和答辩三个层次分项进行考核,对每一层次采用A、B、C、D四级评分,然后进行综合评定,再进行答辩,最后给出工艺实训成绩.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 教育培养 新体系 和谐共建 手拉手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有潜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为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充分认识到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配合,不断探索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路。自2008年以来,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以教育思想的转变为先导,以在工作中切实加强与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为重点,逐步探索实施了“和谐共建手拉手成才工程”,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目标共同、方向一致、步骤协调的工作合力和联动机制,三位一体,互相配合,更好地实现了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目标。

一、“和谐共建手拉手成才工程”的产生背景

计算机技术不断升级,网络共享不断发展,导致大学生的知识摄入量空前加大;独生子女不断增多以及“鲤鱼跳龙门”后的放松,导致大学生的自我要求不断降低。当应试教育邂逅素质教育,当一切包办的成长过程遭遇自由、自主、自觉的大学生活,当代大学生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与家长联系不密切,方式单一,漠视亲情,感恩意识缺失

通过调查,当代大学生与父母基本采用的是电话联系,条件允许的家庭利用互联网聊天工具或电子邮件,几乎没有学生保留和父母通信的习惯,仅有低年级的少数同学表示曾经给父母寄过明信片;与父母联系的频率,从一年级的两三天一次,一至衰减到毕业班时的一学期两三次,很多时候都是父母主动打电话;在谈论话题上,绝大多数学生不会主动汇报在校实际情况,大多数学生从未如实汇报过自己的学习情况,甚至存在不少学生瞒报、撒谎。

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和永久性的作用,是学校与社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引入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变得至关重要。

(二)与教师联系呈现被动状态,沟通交流过少

目前,高校授课方式大多采用课堂教师授课、课下学生自主的方式,师生之间的交流依赖老师的主动关心和学生的主动问询,如果缺少任何一方面的主动,师生之间就成为完全孤立的两方。加之师生之间的年龄差距越来越大,当代大学生又没有从高中阶段师生关系的被动状态转为主动状态,师生之间虽然有交流的强烈愿望,有和睦密切、相互理解的渴望,但师生双方均缺乏主动性,也缺少一个相应的平台来开启共同的师生交流互动链。

(三)与社会缺少“亲密接触”,社会融合度不够

进入大学,除了必要的社会实践调查和专业实习之外,大多数学生选择了“闭门造车”,割裂了业务学习与实际锻炼的联系,缺少对社会实际、专业前景、行业动态的了解,陷入了专业学习的迷茫、专业前景的迷惑、学生积极性的缺失的循环怪圈,导致了多数毕业生走出校门之后,呈现出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对社会的理解力、融合度严重不足。

高校应该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社会的实际生活,用专业的视角看待、分析各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从而对所学专业知识有一个感性的、深层次的理解。

造成的以上问题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存在的片面与不协调具有直接关系,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的共同努力,合理,有效的解决好学生的教育培养问题,创新教育模式,最大限度的利用各方资源,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就成为当务之急。

二、“和谐共建手拉手成才工程”的创建内容

“和谐共建手拉手成才工程”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抓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条主线,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载体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充分利用学院资源,与优秀学生“手拉手”

1.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同年级各班横向“手拉手”

建立学生工作群,开展班级工作论坛,举行评优评先答辩会,促进同年级的各班级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2.利用榜样的力量,高低年级纵向“手拉手”

在硕士研究生及高年级中选拔一批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与低年级班级结成对子,以兼职辅导员、联系班级党员等形式,实现对低年级班级各项工作的指导,同时也促进了高年级与低年级班级之级的交流与传承。

(二)密切家校联系,与家长“手拉手”

1.加强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

通过寄发师生联系卡、“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学生风采简报”和谐共建“手拉手”成才工程汇报表、家庭问卷调查表、和谐共建“手拉手”成才工程意见反馈单以及学期初、学期末电话联系等方式,定期向学生家长汇报学生的综合表现和在校成长情况,实现学生在校信息与家长的互通。

2.坚持做好学生家访工作

建立辅导员家访制度,将其纳入到辅导员日常工作考核中,每年寒暑假组织辅导员、学生党员、主要学生干部对学生进行家访。通过家访活动的开展,增进家长对学校以及学院各方面的政策以及发展动态的了解,增加家长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成长动态的了解,拉近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形成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3.定期邀请或接待家长来访

每个学期,根据辅导员掌握的基本情况,邀请部分家长来校,利用讲座、报告、谈心、交流会等形式,与家长建立长期联系,定期交流,不仅促进了学生在校学习、工作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家长对学校深入了解的愿望,更加深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实施导师制,与老师“手拉手”

1.人生导师,大学生活的开路人

聘请长期从事管理工作,有着丰富人生阅历、德高望重

的老教师、老领导从一年级开始担任班级人生导师,任期两年,邀请他们参与学生工作,用丰富的人生经验,发挥在学习、生活中教育和指导学生的作用,与辅导员形成优势互补,促进整个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2.专业导师,专业学习的领路人

三年级聘请专业教师担任专业导师,通过参与学生集体活动、举办座谈会、个别谈话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通过专业导师和辅导员的配合努力,促进学生的专业培养和思想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学院整体学风。

3.毕业导师,走进社会的引路人

聘请与用人单位联系密切,人力资源知识丰富的校内老师以及校外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员担任毕业班的毕业导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就业信息和必要的就业指导,为学生创新一个与社会交流的良好平台,帮助毕业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促进大学生就业。

(四)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与社会“手拉手”

1.积极设立企业奖学金

为表彰奖励优秀学生,营造优良学风,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邀请与学院合作良好的企业设立企业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的设立,不仅仅是一种荣誉、一种肯定,更是一种巨大的无形的精神力量,可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向更高的目标不懈努力。

2.加强与企业联系,广泛设立学生创新、实践、就业基地

走出校门,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系,为学生建立大量校外实践基地,利用实践基地串起了学生实习、培训和就业的链条。学生们通过深入企业参观学习交流实践,了解前端需求,参与生产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目前,学院“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科学研究――毕业就业”基地初显规模,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得到不断拓展和丰富。

3.重视校友资源,加强与校友联系

第9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就业市场体系就业基地

论文摘要:因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受到冲击,为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高校必须重视就业市场建设,要建立起完善的、多元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2008年以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面发生较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和就业影响更加明显。我国不少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很多企业遭遇困难,势必减招甚至裁员,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造成直接影响。部分高校由于就业市场单一,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较大冲击。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必须重视就业市场建设,建立起完善、多元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对高校来讲,只要掌握了大量准确、有效的就业信息,就能掌握就业工作的主动权,就能够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这就要求高校适应新形势,树立起“立足区域、贴近行业、全员参与的就业市场建设的新思路,要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应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全员参与、主动出击、重点突破”的原则,积极培养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起以重点单位为点、相关行业为线、重点区域为面的点、线、面并举,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结合的完善的、多元的就业市场体系。

一、依托重点单位,强化就业基地建设

通过对安徽理工大学近三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研究,发现少数的用人单位接纳了学校多数的毕业生。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结果表明近1/3的用人单位接纳了学校3/4的毕业生,而其他大量的用人单位仅仅接纳了1/4的毕业生。这样的用人单位应是学校就业部门重点服务对象,要采取相应的工作和服务方式,依托重点单位,强化就业基地建设。

1.建立就业档案,内容要尽量详细。随时同单位保持联系,及时增进双友谊。同时对该单位与就业工作相关的人动应及时掌握,以便与其人事部门沟通并保持融洽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会议、考察等多种渠道进行信息和关系的维系。

2.及时通报供求信息。在就业工作开始之初要及时拜访,介绍毕业生资源情况,及时掌握单位的用人信息,并推荐合适的人选。学校与重点单位加强互动交流,学校及时向就业重点单位选拔推荐毕业生;重点单位优先向学校提供需求信息,参加学校的各种招聘活动,优先接收毕业生实习,优先录用学校的毕业生。以重点单位为依托,学校进一步在用人单位建立毕业生见习岗位基地,组织毕业生到基地单位接受岗位锻炼,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增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理解和交流。

3.邀请用人单位参与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学校就业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举行联谊活动,邀请重点用人单位来校举办“名人讲座”、专题报告会等,吸引用人单位积极参与学校的改革,对教学或实践环节的举措及时通知对方(如开设了单位需要毕业生掌握的课程等),将毕业生的实习设计与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二、发挥专业优势,巩固和拓展行业市场

不同类型的高校都有不同的办学特色,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培养方向都不尽一样。目前,各高校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历史上都有各自鲜明的行业特色,原有行业仍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高等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以原有行业为依托,建立相对稳定、适应学校特色的不同行业,开辟和巩固不同的行业市场。如安徽理工大学原主要为煤炭行业和化工行业培养人才,但依托地质工程、测绘工程、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弹药工程、土木工程等优势专业通过不断开拓市场,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已遍布全国煤炭、钢铁、地质、有色金属、铁路建设、交通建设、核工业、冶金、汽车、机械、化工、石油、部队等行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化工、汽车等部分行业需求不旺,由于学校就业市场涉及行业多,对本校今年整体就业工作的影响不大。

三、主动出击,扩大区域合作

根据本校近年毕业生去向看,很多毕业生选择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学校应根据实际形势和毕业生的需要,加大对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市场开发的力度。学校要积极定期组织毕业生参加经济发达城市的各类大型招聘活动,带领毕业生主动出击。在发达地区及毕业生就业相对集中的地区,要考虑专人与其建立长期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时常走访当地人事部门和用人单位,加强与当地人才部门合作,建立就业工作平台;要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市人事部门的联系,和他们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要以他们为依托,来占领当地的就业市场,发挥地方人才部门的优势,帮助推荐毕业生和提供用人单位信息,拓展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面。此外学校要与周边专业背景相同、层次不同的高校形成市场联盟,相互补充,形成市场合力。

四、两个市场并重,加强无形市场建设

学校在拓展毕业生就业有形市场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利用网络技术拓展毕业生就业新市场,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良性互动,做到两个市场并重。学校要加强和推进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建设,建立和完善适合本校特色的高效、可靠的就业信息平台,实现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查询与、数据统计、政策咨询与指导等工作的网络化,使毕业生及时获得用人单位信息,使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情况。要充分利用毕业生就业供需信息网络,沟通行业间、地区间、学校与用人单位间的信息,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更好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来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占领网上无形市场,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相互了解、相互展示的新平台,帮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牵线搭桥,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五、全员参与,创新思路,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

第一,实行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调动全校力量特别是职能部门、院系以及班主任、辅导员、专业导师的力量积极为学生寻找就业岗位。要不惜“动员千军万马,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用尽千方百计”,深入各行各业挖信息、找岗位,特别要主动加强与行业协会及工商联的联系,针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岗位需求潜力较大的行业、地区、单位收集需求信息。

第二,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校友是学校最宝贵也是最有效的资源,学校要加大对校友会的投入力度,通过各地校友广泛宣传学校的毕业生情况,开发就业市场。利用毕业生分布全国各地、各行业的优势,由校友及时向学校反馈各地、各单位就业需求情况,以便学校决策、研究就业工作。

第三,加大对学校及毕业生资源的宣传力度。组织力量走出去,让更多企业了解学校,选择学校毕业生。

六、立足服务,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第10篇

对所学专业不喜欢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是专业认同出现了危机。所谓专业认同,是指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接受与认可,并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学习和探究。而出现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危机,是一种正常且普遍的现象。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中的青年期,一方面自己还没有还足够强的能力长久地承担义务,另一方面,需要自己进行决策的事情却开始大量而迅速地袭来。当周围的压力不断积累,他们做出决断之前便会进入一个“暂停”的时期,想方设法以求逃避、挫败感、茫然和混乱感随之而来。

假如你读了不喜欢的专业,大可不必伤悲――因为天真的没有塌下来。看下面几招,帮你一起克服混乱感,建立统一感,解决专业不喜欢的难题。

Step 1 审视自身,找出原因

心存怨气?

“什么?园林专业?我上大学可不是要去种树的!”现实条件下,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到按照个人意愿学习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当那个不够幸运的你带着怨气进入了校园,面对不是自己选择的专业,多少会带有情绪,感到苦恼,甚至产生厌恶感。可是这样做不但容易扭曲事情的真实面目,还会给人增加心理压力。所谓心里一烦,手上必乱。在一团阴霾之下,你还如何喜欢你的专业?所以,在对自己的专业说“不”之前,请先静下心来,消除怨气。任难任之事,要有力无气,说的便是这样的道理。面对现实,接受现实,是正确做出决策的前提。

不喜欢还是不了解?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与事物的兴趣是跟认识和情感相联系的。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就不会对它有情感,因而也不会对它有兴趣。反之,认识越深刻,情感越炽烈,兴趣也就会越浓厚。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事物不喜欢或没感情,是因为不了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先真正了解本专业,然后把“不喜欢本专业”这个问题分解掉,弄清楚到底不喜欢专业的哪个方面。反思一下,假设你不喜欢物流工程,但是好像也不是所有的课程都不喜欢,考下来其实成绩也还行,就是数学不行。哦,貌似是对数学的不胜任感让我迁怒了整个专业。那么,对物流工程来说,数学是不是极重要的一环呢?当然,作为学习任务,无论擅长与否都要尽力去学,但如果日后选择的职业并不苛求数学的水平,又何必纠结呢?此外,多去了解一下物流工程的就业信息再做决定不迟。

不喜欢还是没毅力?

专业课太难了!天天做实验真心受不了!课程如此枯燥无味不想学!诸如此类的抱怨你是不是经常有呢?回想一下,关于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这件事,你每天那些不得不吐的槽,究竟是没有兴趣,还是有畏难情绪?如此“不喜欢”的背后可能是没毅力。在专业学习中遇到困难或不适应,而产生对专业的不喜欢,甚至想放弃本专业,都是畏难情绪在作祟。此时若轻言放弃,又怎能保证换了其他专业就不会再想放弃呢?

其实,上面提到的三种情况本质都不是对专业喜不喜欢的问题。而是情绪困扰、意志力不足或认识不够所导致的。不用再拧巴了,面对这样的问题,你完全可以从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专业开始。关于自我认识方面,可以与师长同伴沟通或求助心理辅导,接受职业能力测试或进行生涯规划。对于专业的理解,需要大练内功,完善知识结构,还可以通过必要的社会实践等方式来了解专业的内涵和外延,相信在一番“知己知彼”之后,你一定可以对自己和专业都有一个新的认识,这样才更有底气和资格说喜欢还是不喜欢。

当然,对专业不喜欢不适应的原因千千万万,如果以上问题在你身上并不存在,那么请继续往下看。

Step 2 扫除误区 改变认知

不是喜欢就能万事大吉

比尔・盖茨去卖热狗,也会成为世界热狗王的。这话听起来有些无厘头,可巴菲特就这么说了。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有了兴趣就能做好一切吗?如此说来,立志“改变世界”的乔帮主的成功就是源自他对电子产品的狂热咯?琢磨一下,想必你的回答会是――还真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立足现实,把自身专业学好,如同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好一样,最重要的是你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学好自身专业,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的体现,更是不断锻炼学习能力的过程。很多学校在设置转换专业的门槛时,只允许专业学习成绩前5%~10%的学生具备转换专业的资格,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学生们盲目依从兴趣而选择转换专业。通识教育模式的大学教育,虽然专业设置繁多,但在某一专业的成绩突出是可以证明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一个在本专业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让学校相信他可以在另外一个专业的学习中也是个合格者。

专业和职业当然不能划等号

提起不喜欢的专业,好似心中千万只呼啸而过:“一辈子就跟不喜欢的工作耗上了,太残暴了。”关于这个问题,真的不用着急。

职业咨询专家告诉我们,专业和职业之间的关系可以大致分为四种:包容关系、核心关系、交叉关系和分离关系。有些专业对职业非常包容,可以从事的职业范围较广泛,比如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监理、施工、设计等不同的职业;有些专业属于某种职业的核心,比如教师可以按学科分为语数外理化生等;有些专业与某些职业有相关性,从事职业的人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比如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医药销售工作,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类知识;当然,在就业过程中,还会有同学完全放弃所学专业,从事完全不相关的工作,比如学化学的学生从事了与音乐舞蹈相关的工作。

另外,知识都是相融的,专业分类也并没有那么绝对。大学教育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要让你掌握某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更是要培养你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p 3 我选择,我负责

不喜欢所学专业的问题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所以你并不孤单。不管你现在处于哪个阶段,已转专业也好,不能成功转专业也罢,或是正在犹豫不决,苦恼不已。都请记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第11篇

(一)就业现状

自1999年连续几年扩招以来,我国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出现“过剩状况”。随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竞争愈来愈激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之一。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据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03年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生达到了338万人, 2009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611万,加上2007―2008年未就业的250万人, 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860万人。虽然,政府近期已经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南沿海中小企业大量倒闭,就业吸纳能力有所降低。即使是仍在正常经营的中小企业,也由于预期不好,缩减了招聘新人的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就业特点

1. 从各大学的就业形势来看,名牌效应较为突出,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还是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普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一般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受到一定的限制。多数单位倾向于高学历毕业生,对于专科、高职生的就业形成较大压力,综合性大学就业形势比较乐观。

2. 从专业情况来看,理工科的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开发、电气自动化、信息技术、信息安全、通信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市场需求量好于其他专业;文科中的英语、财会、法律、经济管理、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尤其是紧缺的复合型人才,如金融英语、商务英语、法律英语等“二合一型”的人才备受青睐。但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历史等专业适应面相对较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3. 从就业区域来看,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经济的发展差别很大,就业走向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外企多、国企少;城市多、乡镇少;东部多、西部少。东南沿海和中心城市偏好于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高等教育的规模逐渐扩大,但“老、少、边、穷”地区仍需要大量人才,到小城镇和基层参加工作的比例较少,艰苦行业的人才科技含量明显偏低。

4. 从就业单位来看,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国家公务员、科研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国有单位仍然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事业单位、三资企业等单位也越来越吸引应届毕业生。重庆市高校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三资企业居首位,占36.67%;国家机关和科研单位占16.67%,并列第2位;国有企业占9.17%;愿意去学校的占8.33%;城乡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分别占0.83%。

二、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监管方面

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缺泛有效的规范和管理。大学生劳动力市场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配置和使用大学生劳动力资源的主渠道。就目前大学生劳动力市场而言,首先没有统一的管理。教育部门、劳动部门、人事部门等单位举办的招聘会名目繁多,而许多大学生逢会必赶,招聘市场管理混乱,更有一些单位打着招聘人才的幌子,频频光顾各类大学毕业生招聘会,其真正目的是扩大企业知名度。还有些单位进人的岗位早已内定,为了掩人耳目设摊招聘。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大学生的应聘成本较高,而实际效率很差,损害了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同时,由于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在不断大规模扩招,导致当年暂未就业的大学生队伍不断壮大,只能等来年与下届毕业生一起参加招聘,结果导致浪费了一年找工作的机会,同时使得来年的招聘会竞争更加激烈。其次,市场运作机制与配套机制不够成熟。我国大多数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系统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导致就业信息不畅,信息缺失与信息不对称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

(二)高校方面

首先,不少高校不能以市场为导向,调节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没置,存在一哄而上的现象。当一定时期内有些专业炙手可热时,门庭若市,而一些冷门专业、长线专业却无人问津。高校一哄而上搞热门专业,使得该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出现就业难的问题,给国家、高校和个人都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其次,学校缺乏操作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形成基础扎实、刻苦勤奋、有一定操作能力的特点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存在重视理论学习和轻视实际操作能力的问题,创新精神则更无从谈起。教师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 实训课时相对少、训练内容单一,评价手段以静态的卷面考试为主,这样的培养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往往离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差较远。最后,缺乏成熟的就业指导。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未来发展方向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目前,高校进行的就业指导多数在毕业班中进行,大多数针对毕业生在就业活动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展开,多数讲解就业政策、职业常识、就业信息、就业心理与技巧、就业决策等方面,对毕业生能顺利就业意义重大,但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与创造力的开发培养,对于毕业生已经定型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知识结构等的指导和帮助作用较少,就业指导单一、滞后。

(三)个人方面

首先,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生活环境优裕,缺少艰苦生活的磨练,普遍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希望求得的工作地点理想、工资高、工作条件好、职位理想等。在求职时表现出求闲怕苦的倾向,增加了择业的难度。

其次,在择业观念方面,仍把工作分为三六九等,只想去大城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企业等,而不愿意到乡镇地区、山区及集体乡镇、个体企业去就业。同时,受传统体制影响,一些大学生普遍存在求稳的心理,较难适应就业风险。

最后,对自身缺乏清醒的认识,在就业时表现为盲目的从众行为,即看到哪个行业求职的人多就跟着选择哪个行业,而没有就个人的成长环境、学识、能力去分析是否适合自己,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未能正确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结果不尽如人意。

三、解决对策

(一)政府监管方面

政府应加快立法,建立起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管理的法律体系,规范供给方、需求方和中介机构的权利与义务,使大学生劳动力市场能够有序高效地运作。同时,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信息系统,各地方政府及时统计本地区所需的专业及人数等情况,集中上报,由中央根据其统计资料,建立一个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这样定期人才的供求信息、市场动态,做到有的放矢,保证大学生充分就业。在此基础上由官方出面,常设一个大学生劳动市场,为暂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方便。针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已普及的现状,建立一个大学生劳动力的计算机网络市场,及时提供毕业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在网上开展相互选择,为增加就业机会提供保障。

(二)高校方面

首先,不管是热门专业也好,冷门专业也罢,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普遍要的是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学校要树立一种“营销”观念,面向市场办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学科结构和层次结构,根据不同的办学层次、类型来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用人单位变得越来越挑剔,过去仅靠学历文凭衡量一个人知识结构和能力大小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如今除了考查学历文凭外,还要考查其拥有的技能,因此有必要开发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在课程改革方面应单独设立职业技术课程模块,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辅修多种课程,除掌握单科知识外,另掌握几种就业技能,增添一份选择,才能把握成功的机会。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更应该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把创造性思维转化为物质成果,同时更有助于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目前在人才招聘中,对动手能力的考查尤为重要,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应聘的成败。因此,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进行彻底改革,由师生的双边互动代替“一言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还要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实践,验证所学知识的适用性,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不断适应社会。

最后,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不单是针对毕业生,而是从大学一年级入学就要开展,此时的指导工作叫做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所谓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职位的发展道路,做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它是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促进事业成功的基础。刚入学的大学生经过高考的洗礼,放松了上紧的发条,处于冲出地球引力束缚所表现出的失重状态,失去了监管,获得了轻松,却失去了方向感,不知何去何从。因此,学校在学生一入学就应开展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工作,让其明确未来的人生奋斗目标。与此同时,高校应增设就业指导课程,除了对就业形势、就业程序和就业政策等内容讲授之外,还应讲授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具体包括就业前的心理准备、推荐表和求职信的写作技巧、参加面试的技巧、着装礼仪、参加笔试的技巧等。授课过程中,采取各种形式的模拟,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同时邀请企业的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人士进行现场招聘演示,给予指点,让学生反复演练,不断修正自己,提高就业能力。高校要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和合作,建立毕业生人才培养与实习基地,对毕业生要开展跟踪调查,利用反馈的信息来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从而对高校毕业生质量有所提升。高校应主动出去向社会广泛宣传自己的学校,推销自己的学生,扩大学校的影响,寻找就业市场等。

(三)个人方面

现在的大学生人生经历普遍比较单纯,生活条件比较优裕,但自我意识很强,要想顺利就业首先应更新就业观念,应认识到高校教育的“精英化”时代已经结束,必须调整就业的期望值,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

首先,应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由于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是主要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选择不同的高考志愿就选择了就业时的专业,因此填报高考志愿就是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基石,必须树立“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的意识,填报志愿时多些理性,少一些盲从,充分把社会需要与个人能力、个人兴趣相结合。需要指出的是在制定计划时,要留有余地,要依据环境和机会的变化灵活选择,这样在人生的路上才会审时度势,游刃有余。

其次,硬件要过硬。一般来说,从业者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言表达交流能力;二是运算能力;三是创新能力;四是自学能力;五是合作能力;六是动手能力;七是信息处理能力;八是外语应用能力。由此就提出了自身应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在精修专业的基础上达到与相关学科的互相贯通,最终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12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swot;建筑类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我国独立学院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本科教育的重要力量。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的情况下,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质量高低,不仅是家长和学生所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能否为社会所认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独立学院能否健康发展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及肯定。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建筑类专业为例,应用swot分析法,对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分析,提出对独立学院毕业就业的思考和对策。

1.广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用来确定组织本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组织的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因此,清楚的确定独立学院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对于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1竞争优势分析

1.1.1专业设置合理,面向市场需求

广西的独立学院多定位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所以设置的专业都是近年来就业市场上非常热门的专业,可以根据市场需要求的变化随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改变各业招生人数的比例。例如:现我院大力发展符合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新专业,我院建筑工程系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勘查技术工程、测绘工程、工程管理、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七个专业,其中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为新增的两个专业,且都是社会上急需的热门专业。

1.1.2人才培养定位优势

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将直接影响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就业去向和就业能力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独立学院基本上以教学型为主,培养的学生大多数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类的人才培养要求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并且在把握好从事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应用性特色,这一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基本介于一般本科和专科学生之间,既可以占据原来优秀专科学生的就业市场,又可以填补本科和专科就业市场的间隙地带,同时还可以使一些学生向较高层次的就业市场进军。在就业定位上显示出就业层次的多样性和就业面的宽泛性的优势。

1.1.3办学母校品牌与区位优势

举办独立学院的母体高校一般是办学历史悠久,具有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具有在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科研水平、教育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其人才培养质量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社会效益良好。独立学院依托母体学校形成的“品牌”效应,为毕业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的基础。我院师资主要以桂林理工大学引进为主,聘请为辅。专业设置方面,与母体学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就业信息方面,利用母体学校优势资源,拓宽信息渠道,扩展就业市场。借助其已有的较为成熟的就业渠道网络和就业信息平台向企业推荐毕业。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独立学院更要主动出击,与政府人才机构联手,充分利用政府资源,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平台,拓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实现就业指导信息化。

1.1.4家庭背景好,社会关系优越

首先,独立学院相对于一般本科学生而言,根据国家的政策,收费较高,因而城镇学生的比例较高,这些学生家庭相对富裕,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相对优越。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许多学生毕业后暂不就业,继续求学以待发展。其次,独立学院学生家长担任领导职位和企业负责人的比例较高,这些学生相对来说就业的社会基础好,就业渠道较畅通,就业压力小。

1.2竞争劣势分析

1.2.1自身品牌尚未建立,社会认

知度不高

由于办学时间短,独立学院自身的品牌尚未建立,社会和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的办学状况尚不完全了解,对毕业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缺乏合理的评价和客观的了解,这在毕业生人才市场处于供大于求失衡的状态下,将会直接影响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选用。

1.2.2实践课程缺乏,影响求职能力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满足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虽然我院设置的专业都是社会上的热门专业,但从课程设置这个方面来看,部分课程一定程度上存在与社会脱节的情况,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虽然会有专业实习课程的编排,但由于缺乏业界人士和更多专业老师的指导,对专业实践的意义并不凸显。

1.2.3就业指导工作薄弱

独立学院发展快,规模逐年快速增大,但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迟,缺乏专业人员。目前独立学院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一线主体是招就办工作人员、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专职辅导员,大多数并不是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平时事务繁杂,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培训,在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时难度大。现有的就业指导课程又缺乏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教材,再加上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流动性大,所以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总是点到即止,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和有效性。

1.2.4学生学习能力不强,竞争力弱

进入独立学院就读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本身并不是很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以及理想抱负水平和重点以及二本院校的学生的差距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而在上大学后,他们对三本院校的认同感或者专业的认同感不是很强,半数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目标性和计划性,不清楚如何将自身和社会的价值结合起来,忽视对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锻炼。此外,独立学院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溺爱中成长,缺乏对社会的深入了解。就业观念不强,在校期间不愿刻苦钻研,不愿承担责任,他们一般对艰苦条件准备不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过分依赖父母亲朋或学校,难以把握推销自我的机遇,以至于在就业时竞争力弱。

1.3机会

1.3.1继续深造的需求增大,考研扩招

尽管独立学院的学生入学时成绩并不理想,但随着考研的扩招,独立学院的部分学生希望通过考研摆脱“三本”的身份,所以独立学院的学生也希望抓住考研扩招的机遇,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研究生。以我院建筑类毕业生为例,近三年来,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上逐年上升,学生被录取率也稳步增长,同时居全院前列。虽然独立学院的学生考研难度要比二本院校的学生要大得多,但是对于考研的学生,独立学院还是应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在平常学习生活中多加以引导。

1.3.2家庭环境影响较大,民营企业为就业重点

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环境较好,就我院2012届建筑类毕业生目前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分析,家里帮忙联系工作的约占48.1%,其中,民营约占43.5%。同时,选择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家庭成员中大多数从事建筑行业,早在入学前就已基本确定工作单位或方向。可见,独立学院学生良好的家境状况会给就业带来优势。

1.4威胁

1.4.1就业面临多方竞争

一本、二本以及各类的专科学院的毕业生、研究生都是独立学院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强劲对手。专科院校针对目前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学生培养方面多采用订单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和动手能力都比本科生强,对工资、待遇等期望值不高,所以就业率相对较高。而一本、二本及研究生在基础知识和个人综合能力方面也要比普遍的三本院校毕业生强,且企业的认可度也较高。

1.4.2社会偏见

独立学院一般招收“三本”类学生,这部分学生相对于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本科学生而言,入学成绩相对较低,这导致市场形成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统计性歧视,使得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果在独立学院最初几届毕业生质量以及在工作中的实际水平没有得到认可,这种统计性歧视还可能强化人们的成见。

2.对策

2.1创建学院品牌特色,增强社会影响力

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竞争力是独立学院办学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要招特色师资、建立特色学科、培养特色人才、明确学院办学定位。独立学院要利用母体高校优质资源的

基础上,注重因材施教,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科知识的融合,加强综合性知识的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基础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的学科专业体系和注重实践、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我院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资格证考试,专门成立培训中心,与各类资格认证单位建立联系,并不定期邀请各考证机关来校开展各类资格证讲座,为学生提高自身竞争力提供平台。同时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得较好成绩。

2.2加强专业特色建设和实践环节教育,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力是顺利就业的基础,所以,一方面要经常性的加强市场调研,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完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环节教育,改善教育质量,努力使专业培养方向与市场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深入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多参与社会的见习、实习和实践,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3健全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建立全程就业指导体系

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学生就业指导专职队伍,这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的组织保证。要通过内培外引,把综合具备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方面知识,并具有较好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的人才吸引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来。要对现有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提供教育进修的机会。要走出去,进行对外就业工作经验交流和学术探讨。同时,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只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时进行,应对学生从入学起就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全程就业指导教育,营造全员就业的氛围。积极调动就业指导队伍的工作,就业工作负责人要经常性的与班主任、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交流,增强他们的就业指导意识,促使他们主动了解和掌握所带班级和学生的就业状况,多层面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知识、就业心理等方面进行指导。

2.4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理想抱负

要将就业与成才的理念培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综合素质、抱负层次与创新意识才能不断提升。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实践技能、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第一,通过主题班会、社团或校园活动的形式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和自我肯定、相互理解、合作、诚信等健康的人格魅力。二是加强对新生入学教育的引导,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努力方向,指导学生完成学业目标,获得成就感和认知感。其三,加强基础竞争力锻炼,不断提升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等。打造良好的身心素质,全面发展,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

总而言之,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虽然在就业是与普通高等院校存在差距,但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因此,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工作不仅要吸取普通高等院校就业工作的经验与教训,更要开创本学院的特色,结合自身特点,树立学院就业品牌,突出优势,切实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于洋,孟繁星.给予swot分析下的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08,(29).

[2]董斌彬.福建省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现状及对策浅析[j].管理观察,2009(05).

第13篇

关键词:法国高等教育;工程教育;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2-0044-04

法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创立于拿破仑时代,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从18世纪开始,工程师学校在法国创立并发展,逐渐超过了大学在工程教育领域的地位,法国社会对工程师学校毕业生的认可程度很高。法国精英化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是独立于综合性大学教育体系之外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专业学院在法国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毕业生在法国就业率高,并有极高的社会地位。

一、法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分类

法国高等教育体系比较多元,学制也与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有很大差别。根据教育性质,一般分为大专教育、大学教育、高等工程教育和继续工程教育四种类型。大专教育一般由工程学院大学(Institut Universitaire de Technologie)和高级技师学校(Section de Technicien Supérieur)承担,大学教育主要由综合性大学(Université)负责,高等工程教育主要由高等专业学院(Grande Ecole)承担,继续工程教育由专门的继续教育机构负责。

法国高中毕业生通过全国会考(Baccalauréat)后,可以直接进入综合性大学或工程学院大学、高级技师学校就读,也可参加高等专业学院预备班(classe préparatoire aux grandes écoles)继续学习。

综合性大学的专业设置主要有人文、艺术、经济、管理、法律、医学、社会科学等,也有部分工程类专业,学制2~8年,不同文凭学制不同。从2005年开始,法国教育部根据“欧洲高等教育框架”进行了学位制度改革,并完成学制的统一,实行“358”学制。所谓的“358”学制是从高中毕业会考(Bac)结束后算起,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限:3年获得学士学位(Bac+3),5年获得硕士学位(Bac+5),8年获得博士学位(Bac+8)。大学教育主要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理论教育阶段(2年),第二阶段为专业基础教育(3年),这一阶段学生经过1年的学习并修满相应学分后可获得学士文凭,再学习2年则可获得法国硕士文凭。凭硕士文凭可以进入第三阶段的学习,即专业研究学习阶段(3年),这一阶段学生可以攻读学制为3年的博士学位。

高等技师学校开设技术、工程等类型的专门课程,学制2~3年不等。

工程学院大学提供工业和服务业职业培训课程,学制2年,毕业后可进入综合大学或高等专业学院继续学习。

二、 法国高等专业教育的分类

在法国,精英工程师教育在高等专业学院(Grande école,中文直译为“大学校”)进行。根据法国教育部关于教育术语解释法令中的定义,大学校是招收通过入学考试(concours)的学生并确保高水平教育质量的高等教育机构。这类大学校,一般分为三类:高等专业工程师学校、高等商业与管理教育学校、其他高等专业学院[1]。

(一) 高等专业工程师学校

法国有近250所高等专业工程师学校,是法国高等专业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200多年来,这类学校发展迅速,专业设置涵盖工学所有领域。很多高等专业工程师学校相互联合组成联盟,如巴黎高科(Paristech)、中央理工学校(Central)等,通过联盟,各校几乎涵盖了大部分的工科专业,并同时组织入学考试(concours)。在此类学校中,最著名的为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校(Ecole Polytechnique),该校创办于1794年,其毕业生活跃于法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等领域。

(二)高等商业与管理教育学校

该类学校在法国有近240所,其提供适应经济环境演变的企业管理实践专业课程,通常采用与国际交流密切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法国和欧洲享有盛名。该类学校所颁发的文凭均为校颁文凭,在法国企业界中获得广泛认可。

(三)其他高等专业学院

该类学校包括除了上述两种类型的学校之外的专业学校,比较著名的有高等师范学院(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国立行政学院(ENA,E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巴黎政治学院等。

三、 法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

法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包括相对独立的2年预科教育和3年工程师教育。一般来说,2年预科教育是在大学校预科班进行,3年工程师教育是在高等专业学院(Grande école)进行。此外也有部分高等专业学院通过审查学生档案、面试、笔试环节直接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实行学制为5年的预科+3年工程师教育。3年专业阶段学习结束后,获得法国工程师文凭。

(一)大学校预科教育

法国高中毕业生通过全国理科会考并获得优秀评定的学生,在通过高中学历档案审查之后,可以进入设在重点高中的大学校预科班学习。预科班专门服务于工程师教育体系,是介于高中后、大学校前的教育阶段,其任职教师由教育部专门筛选。

在预科教育阶段,课程多,学时长,强度大。预科班实行小班教学,每周课时在32小时以上,另有20~30小时的自修和考试时间,其强度相当于国内高三学习强度。2年的时间里,学生需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目,具体课程有数学分析、离散数学、微积分、光学、热力学、电磁学等。

2年学习结束后,学生需要参加由高等专业学院组织的入学考试(concours),该考试并非全国统考,而是由单个学校或若干同类型学校联盟分别组织的考试。该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难度大、竞争强,通过考试的学生只占高中毕业生的10%左右。

(二)工程师教育阶段

进入高等专业工程师学校后,第一年主要接受基础理论教育,其目的为强化学生在预科阶段所学的知识。学生在第二学年选择具体专业,第二年的课程则是以专业理论课、实习课和实验课为主。三年级第一学期仍然为专业理论课的学习,第二学期则为毕业项目实习,学生需要去企业做为期4~6个月的主题项目,并完成实习报告,参加最终答辩。以国立桥路大学校(Ecole National des Ponts et Chaussées)为例,一年级课程主要包括力学、数学、信息学及经济学,此外还有人文科学、环境科学及信息处理等课程。提供给二年级学生选择的专业有6个,分别为土木工程、城市环境交通、工业工程、力学与材料工程、数学工业和信息学、科学经济与财经管理等。课程大部分采取小班教学形式,一个班学生为20人左右,课程与实践联系紧密。在三年级时,学生还可以选择攻读硕士学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将第一学期的硕士课程充抵工程师学位课程,第二学期则需要去实验室或企业科研部门进行毕业项目实习,完成实习报告,参加答辩。通过半年的理论学习和半年的科学研究,学生在毕业时可以获得工程师资格和硕士学位。

四、法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教学特点及实践要求

(一)教学特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法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一大特点,高等专业学院在专业培养上非常注重其与工程实际的结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2],教学内容根据企业需要不断调整,所以很多学校没有指定的教材和课本,只有教师编写的讲义,整理成书后复印给学生。

(2)学校聘用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技术人员担任授课教师。

(3)让学生参与来自工程实际的课题研究,由于学校规模小、学生少,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较高,学生可得到教师的直接指导。

(4)学校开设指导学生就业及企业管理类课程,使学生逐渐掌握职场技能。

(5)为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外语、法律等课程的学习,鼓励学生去国外交流,并为此提供很多机会。

(二)实践要求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好方式是实习。高等专业学校非常重视技术专业性的实习环节,学生在3年的工程师阶段学习中每年都要参加实习[3]。学校与企业联系紧密,企业每年提供很多机会,满足各年级学生的实习需求。

以国立桥路大学校(ENPC)为例,学生在第一年课程学习开始之前,需要去企业实习1个月,称为“企业文化融入实习”。该实习使学生对企业团队工作及企业组织运营有一个更好的了解。一年级结束时,学生需要进行3个月的“科学实习”。该实习旨在增长学生实验室研究经验,通过对实验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将已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安排60%的学生去国外进行科学实习。第二年课程学习结束后,学校要求学生进行为期2个月的短实习或者为期1年的长实习,80%的学生会选择长实习。短实习要求学生在8周时间内迅速融入企业并实际参与一项正在进行的任务。长实习则是学生职业规划中的重要一步,学生需要在企业里以工程师的身份承担并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通过团队合作,处理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该行业的工作性质。三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必须去企业完成一个实际工程项目,撰写实习报告,并进行毕业答辩。此外,部分学校还要求学生至少有一次的国外实习经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实习均为带薪实习,月薪500~2 000欧元不等。

五、法国高等专业学校的资格认证制度及管理要求

在法国,高等专业工程师学院只有经过法国全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该委员会由经国家任命的教育界和企业界权威人士组成)的审定和授权,在满足一定参考标准的情况下,才有权颁发工程师文凭,同时还需定期接受资格认可与评估。这些标准是全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根据法国工程师教育现状,参照欧洲高等教育标准框架(ESG)制定的。

该委员会对学校三年或五年学制内的教学框架、科学研究能力、国际化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与此同时,对双学位、专业化学位的评定及学制中止期限(学生在此期间做长实习)都有相关规定。只有学校在满足相关规定后,才有权颁发工程师文凭。根据此项规定,部分综合性大学只要满足相关要求,即可颁发相关专业的工程师文凭。

获得工程师学位认证资格的学校需要向社会公开其教育资源信息,每年向全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提交相关材料,并将材料公布于学校网站。全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将审查并评估这些材料,只有满足相关要求,学校才有权继续颁发工程师学位。

在每年提交的评审材料中,需要包含以下信息:

(1)学校基本信息。学校攻读工程学位学生人数、学校全职教师人数、兼任研究员的教师人数、在校外企业任职的教师人数、在校外研究所任职的教师人数、行政人员数量、科研投资之外的教育经费、英语课学时要求、应届工程师文凭颁发数量等基本信息。

(2)教育研究环境。学校科研人员数量、在读博士数量、过去一年毕业的博士论文数量、科研经费预算、企业在该校科研投资总额、学校实验室数量、学校的管理、科研创新能力,如专利数量等。

(3)过去一年招收的学生工程师信息。进入工程师学校的学生来源种类繁多,主要通过会考(concours)招收,但也有其他联合培养项目,如双文凭项目的国际学生、两校联合培养的交流生、大学二年级毕业的特招生等,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种类进行汇报。

(4)与企业联系。学生参与实习要求的总时数、学生参与企业课题项目的总时数(实习之外,正常上课要求)、企业教育的预算等。

(5)学生工程师的国际化培养。应届毕业生参与国际交流的人数、应届毕业生海外实习人数、外国交流生(不发文凭的情况)在本校的人数、双文凭学生人数等。

(6)应届毕业工程师就业信息。已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人数(根据所签订合同的不同种类分类统计)、毕业生起薪、自主创业学生人数、应届毕业生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数等。

除此之外,全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将全国分为6个大区,每隔6年对同一地区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在此期间,将召开研讨会邀请企业及教育界的相关人士参与评价。

六、结语

(1)法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是以培养执业工程师为主要目的的精英教育。

(2)法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现该结合的重要措施是企业实习。

(3)法国高等专业学校的资格认证制度,是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机制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家庆,韩占生,郭亨平.法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及其发展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4):27-32.

[2]张华.法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分析[J].中国教师,2007(11):29.

[3]王征.法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状况及其启示[J].高教与经济,2002(1):61-64.

Higher education and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France

LI Guoqiang, JIANG Tong, XIONG Haibei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P. R. China)

Abstract:

第14篇

关键词:Auto CAD,环境工程,教学探索,海洋特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AD Based on Marine Characteristic

Qingguo Chen Mei Liu Jingya Sun Yibing Deng

(College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Zhejiang 316000)

Abstract: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AD course and marine characteristicall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he choice of teaching material and AutoCAD software version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dur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AD was introduced,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methods, the adjustment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lso explored.

Keywords: Auto CA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aching exploration, marine characteristic

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ssist Design),特指计算机辅助绘图和设计软件。在众多CAD软件中,最著名和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美国Autodesk 公司开发的Auto CAD软件。该软件自1982年推出第一版本后,便受到用户推崇和推广,伴随着用户操作系统的更替(从DOS到WINDOWS系列),版本一直更新推出,功能也越来越强大,2003年至今,每年推出以下一年份命名的AutoCAD版本,现在最新版本的为AutoCAD2014 [1]。作为当今辅助设计的主导软件之一,Auto CAD被广泛用于环境、建筑、机械、电子、航空和纺织等行业,是大学工科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1,2]。从近几年的就业信息来看,具有较高AutoCAD应用技能已成为工科专业毕业生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必备条件。

作者所在的浙江海洋学院是一所海洋特色的高等院校,主要针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环境工程CAD 课程。根据本校开设环境工程CAD课程的教学现状,探索在Auto CAD 软件教学过程中运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环境工程的专业知识背景下,让学生通过有限学时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Auto CAD软件进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图纸的绘制与设计,提出自己的心得和建议。

1.教材与CAD软件版本的选择

由于环境工程CAD可选用的专业教材较少,而通用Auto CAD教材专业性不强,多与机械、土木工程内容相关[3],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适当增减内容,以便更符合本专业学生的教学。还有,专业教材中使用Auto CAD的版本远跟不上Auto CAD软件的更新速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不同Auto CAD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性教学,教学中以Auto CAD 2008版本为基础,鼓励学生在课下自学并使用最新的软件版本,并在使用过程中自主发现新旧版本之间的差异性,这样往往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可以向学生介绍与Auto CAD兼容的、在企业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中国国产CAD软件中望CAD、浩辰CAD、尧创CAD等,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下载并尝试使用,并选择符合自己使用习惯的CAD软件。这样可以拓展学生使用CAD软件的渠道。

2.适宜的课程教学与考核方法

本专业开设的环境工程CAD教学共48学时,分为理论教学(16学时)和上机实验(32学时)两部分。理论教学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是在教室中讲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理论教学的学习热情远低于上机实验。在理论课堂如果一直演示讲解,即使是运用动画、声音等多媒体技术,学生也易于疲劳,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采用互动式教学、试错法教学与演示教学相互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提问一些带有探索性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学生提出想法后让学生在课堂中现场操作演示,往往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有问题,就让大家提出如何改正,帮助他完成演示操作,其他同学有其他可以完成的操作方法,也可在现场演示操作,并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通过这个互动过程,学生会对所涉及的命令操作印象深刻。在随后上机实验中补充类似的题目让他们完成,巩固这些命令操作,效果很显著。

在上机实验室,在学生基本掌握要求的绘制命令时,布置一两道稍有难度实例绘制题,让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专研兴趣,还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考试成绩的构成是理论考试和上机操作各占50%。上机操作包括平时上机操作表现及1次综合练习操作的成绩及1次课后大作业。课后大作业是给定相关数据,进行环境工程专业的图纸的设计及绘制。这样既可以对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进行测试,又可以对Auto CAD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及整体构图能力进行考核。

3.教学内容的调整

以往环境工程CAD教学内容以二维图形绘制为主,局限在CAD 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上,三维绘图设计不讲或少讲。这是由于大部分目前使用的工程图仍是二维平面图形,而且三维立体图形的教学与学习难度也较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但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飞速发展, 用人单位对三维设计和建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根据近两年学生去相关企事业单位实习的反馈意见,实习单位大多需要学生会利用AutoCAD进行三维绘制和建模。 在AutoCAD2008以后的版本,绘制三维立体图形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方便和快捷,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三维绘图设计内容,并注重对学生三维设计思想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和拓宽视野[3]。

4.教学内容与环境工程专业紧密联系。

由于环境工程CAD与普通Auto CAD教学要求不同,具有环境工程专业特色。在进行软件各功能教学时,尽量使用与环境工程相关的常用的简单实例进行介绍,例如以指北针、风玫瑰、标高、水泵符号为例,介绍相关的绘制编辑命令、图层、块、图案填充、标注等操作。

在学生上机或布置课下作业时,选择环境工程专业主要涉及的大气、水、固体废弃物等[6]污染治理与控制典型实例练习绘制。例如除尘器装置、污水处理工艺各构筑物的与流程、垃圾焚烧装置平面图与剖面图绘制。使本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典型环保设备或单元构筑物的绘制能力。

5.体现海洋特色

由于浙江海洋学院是一所海洋特色的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系本科生培养方向,除了普通环境科学系本科生的培养要求外,他们其实还兼具海洋化学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环境工程CAD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涉及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方面的实例工程绘制。例如海水淡化、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如海水提溴、海水提镁、海水烟气脱硫等所涉及的装置及工程图。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也可以使我们学生的专业培养真正体现海洋特色。

6.结语

环境工程CAD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发现、总结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社会需求的环境类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振华, 左行涛. 环境工程Auto CAD 教学实践与探索[J]. 中国轻工教育, 2012, (5): 86-88.

[2] 李颖. 环境工程CAD[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3] 周继军, 陈纳. 环境工程CAD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2(1): 69-71.

[4] 商丹红. 环境工程CAD课程教学方法之浅谈[J]. 科技信息, 2013, (19): 138.

第15篇

[关键词]大学生实习评价模型

一、建构大学生实习评价模型的必要性和思路

大学生实习是指大学生为某一组织提供劳动,获得专业或非专业领域实务经验的过程。典型的实习有四个特点:有指定的实习时间;获取报酬不是实习的根本目的;授予学分;监督工作由大学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联合完成。高校将实习视为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以前实习被看作是联结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的桥梁,使大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的知识;现在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剧,实习更多地被视为大学通往职场的桥梁,能够促进大学生从学生角色向从业人员角色的转换,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资本。按照高校的设想,实习期间大学生应同时接受学校和实习单位的教育和管理。但是,伴随着我国市场导向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大学生实习供给模式发生了变化,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根据课程设置统一安排实习演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学生以及企业间的多样化选择模式,导致学生往往分散在不同的组织进行实习。高校实习指导教师不可能深入到每个实习单位直接观察和指导大学生实习,只能借助通信工具进行间接的指导,同时实习单位易将大学实习生视为短期雇工而疏于指导,使得身处陌生而复杂的职场当中的大学实习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外部指导而易陷入迷茫,难以通过实习获得进步。因此,做好大学生实习评价工作非常必要和重要。理想的大学生实习评价办法不但能客观、准确和全面地评价大学生的实习效果,而且能够对实习当中的大学生切实起到指导作用。本研究通过对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和北京工商大学的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实习评价主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实习单位,他们依据学生的实习表现给出文字评定和分数;另一类是大学实习指导教师,他们主要依据学生的实习论文,同时参考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意见给出文字评定和分数。实习单位作为评价主体时,一般采用文字评定法,着重评价学生的实习表现,如是否遵守工作规范、工作态度是否积极、是否掌握了基本工作技能等。文字评定法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难以对学生进行客观比较。大学实习指导教师作为实习评价主体时,主要关注学生通过实习获得的自我发展。但是,大学实习指导教师受条件限制,一般不能亲临工作现场,对学生的实习评价主要依据其实习论文,而学校对学生撰写实习论文没有严格的规定,学生一般会在实习论文中描述实习的经过、收获和体会等,结构和内容比较松散、随意,导致实习指导教师很难依据实习论文对学生的实习得出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鉴于目前大学生实习评价存在的以上问题,本研究试图建构更为完善的大学生实习评价模型,系统探讨大学生实习评价模型的构成、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流程,以期达到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并增强对大学生实习的指导功效的目的。实习单位和实习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实习的评价各有侧重,实习单位关注大学实习生的工作表现,而实习指导教师关注大学生通过实习获得的自身发展,他们分别从雇主和学生的需求出发去评价大学生的实习。事实上,大学生的实习应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相应的实习评价也应包含这两个方面。为了对大学生的实习进行全面的评价,大学生实习评价模型将分为两部分——以实习单位为评价主体的部分和以实习指导教师为评价主体的部分,学生的最终实习成绩由两部分成绩依权重组合而成。实习单位评价部分的内容是大学实习生的实习表现。为使评价更客观,将用工作绩效的点评估法取代以往使用的文字评定法。在确定评估点时,可参考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德、勤、绩、能,将评估点定为大学生实习时的工作态度、工作投入、工作绩效和工作能力,评价时可采用Likert五级评定法。以下将重点讨论实习指导教师评价部分的模型建构。

二、大学生实习评价模型中指导教师评价部分的建构理论基础与评价方法

(一)建构的理论基础——目标管理理论

前文通过分析,认为实习指导教师依据大学生的实习论文对其实习进行评价无法做到客观、准确和全面。本研究为提升评价质量,将目标管理理论作为建构大学生实习评价模型中指导教师评价部分的理论基础。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提出目标管理理论。目标管理是为了使管理能够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并实现企业目标而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采用的以自我控制为主导思想、以结果为导向的过程激励管理方法。德鲁克认为,管理的真正含义在于设定目标,企业目标是企业最根本的策略。企业目标既是一种借以实现企业使命的投入,也是一种用以衡量工作绩效的标准。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工作。目标管理模式的优点首先是使组织的运作有了明确的目标,使每个员工都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其次是结合了人性管理的思想,主张权力下放,强调员工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充分激发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是为业绩的检查反馈和效果评价提供了更为客观的基础。大学生实习时接受的现场指导较少,经常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没有方向。将目标管理模式引入大学生实习当中,首先能使大学生有明确的实习目标和努力方向,在实习过程中可充分发挥主动性、2016年3月上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自我管理和寻求指导来实现目标;其次可将实习目标转化为实习效果评价指标,使实习效果评价更明确和客观。

(二)评价方法——关键事件法

关键事件法由弗拉赖根(Flanagan)和贝勒斯(Baras)于1954年提出,用于工作分析和绩效考核。具体做法是管理人员或岗位人员将该岗位工作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加以详细记录;收集大量信息后,对岗位的特征和要求进行分析研究或者对员工绩效进行考核。关键事件是指平时工作中做的特别好的或者做的不好的事件。对关键事件的描述内容,一是目标,即事件当中调查对象的行动目标是什么;二是情境,即导致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三是行动,即调查对象当时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四是结果,即行动的后果是什么;五是控制程度,即调查对象对结果的控制程度是怎样的。本研究将关键事件法作为大学生实习评价模型中指导教师评价部分的评价方法。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详细描述自己在实现每一实习目标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数件非常成功和失败的关键事件,然后实习指导教师依据学生所描述的关键事件对其实习效果进行评价。采用关键事件法的原因,一是其要求描述和评价的是学生为实现实习目标所采取的行动以及行动结果接近实习目标的程度,能很好地落实目标管理理念;二是其要求描述的是具体的实习行为及结果,为实习评价提供了客观的依据,能有效减少实习评价的主观随意性;三是学生收到评价反馈后,可以知道哪些行为需要改进,以更好地实现目标。

三、大学生实习评价模型中指导教师评价部分评价指标的理论依据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空前巨大的形势下,黄河提出实习对自我的促进效果具体可分为促进工作适应、促进职业发展和促进就业。本研究将这三个实习对自我的促进效果作为大学生的实习目标,同时也作为所建构模型中指导教师评价部分的评价指标。黄河依据组织社会化理论解释大学生实习能够促进工作适应。按照组织社会化理论,新员工进入组织后有一个社会化过程,即员工从组织外部人员转变为具有参与性的内部人员的过程。在组织社会化过程中,员工个人以前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受到冲击与影响,他们需要不断地调整自我,内化组织和团队的期望与行为规范,掌握工作技能,最终才能成为组织的一员。大学生实习时会发现工作和职场的诸多方面与自己的预期不符,遭遇由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距而带来的心理冲击,这迫使他们对工作建立客观、现实的认识,调整对工作的期望,为他们今后正式参加工作后的组织社会化奠定基础。黄河用组织社会化理论对大学生实习能够促进工作适应这一观点进行解释是充分的,但他依旧用此理论分析和解释大学生实习能够促进就业以及促进职业发展却不够透彻和到位。本研究尝试用弱连接理论和职业人格理论分别解释促进就业和促进职业发展这两个大学生实习目标和实习评价指标。

(一)促进就业的理论依据——弱连接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拉诺维特(MarkGranovet⁃ter)于1974年提出弱连接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与一些亲人、同学和朋友等形成强连接的社会关系。相对于强连接,人们还有着更广泛而肤浅的弱连接社会关系。强关系维系着群体或组织内部的关系,通过强关系获得的信息往往重复性很高。弱关系在群体、组织之间建立纽带联系,它比强关系更能跨越社会界限去获取信息和其他资源。与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关系最密切的社会关系常常并不是强连接,而是弱连接。根据弱连接理论,弱关系是帮助个体获取就业信息和工作机会的非常重要的来源。对于大学生而言,实习之前与家长、部分教师和同学等形成了强连接社会关系,而很少有机会与社会上的人接触并建立对寻找工作有帮助的弱连接社会关系。实习作为大学生步入职场的第一步,帮助大学生建立了与同事、上级和客户等之间的弱连接社会关系。这种弱连接社会关系信息扩散成本低、传播效率高,成为大学生与外界交流、获取职场信息的桥梁以及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信息的资源,从而促进了他们的就业。

(二)促进职业发展的理论依据——职业人格理论

约翰•霍兰德(JohnHolland)1959年提出的职业人格理论认为职业和人格都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当一个人属于具有某种能力倾向的人格类型时,往往会对同一类型的职业感兴趣,同时也适宜从事这类职业。好的工作就是自己能胜任且感兴趣的工作,职业选择的过程就是选择与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相匹配的职业的过程。由于实践经验的不足,大学生不仅对工作缺乏认识,而且对自身的个性、能力和兴趣等也没有清晰的认识,这会导致他们在职业选择上产生偏差。大学生通过实习,一方面能增强对职场和工作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对自我的认识,不仅能确认自己的职业兴趣,而且可以检验自己的工作能力,从而对自己适合从事的职业有更准确的认识。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生的实习是重要的职业探索活动,为之后的职业选择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职业发展。

四、大学生实习评价流程设计和实习评价模型的统合

(一)大学生实习评价流程设计

大学生实习评价流程可分为实习前、实习和实习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一般又可分为几步。

1.实习前阶段。

第一,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有关实习的培训。实习前由实习指导教师向学生讲解实习目标、实习评价主体、实习评价指标和实习评价方法,并向学生讲明他们在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需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第二,学生制订实习行动计划。培训之后,要求学生制订实现实习目标的行动计划。每个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写明为实现实习目标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计划采取哪些行动。

2.实习阶段。

在实习当中,如果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或问题时,要求他们向实习指导教师或实习单位求教。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应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指明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或加强,并提供改进或加强的建议。

3.实习后阶段。

(1)实习单位对大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评价。实习单位对大学生的实习表现可从工作态度、工作努力程度、工作结果和工作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可采用Likert五级评定法,五级分别为很强、比较强、一般、比较弱和很弱,并分别赋以5分、4分、3分、2分和1分,评价被评学生与一般大学实习生相比在这四个方面的强弱程度。(2)学生进行关键事件的描述和分析。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分别描述在实现促进工作适应、促进就业和促进职业发展三个实习目标的过程中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和做得失败的一件事。描述这些关键事件时,要求包括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本人所采取的行动、事件的结果以及自己对结果的控制程度四个方面,描述必须做到真实、详细。另外,要求学生分析和评价自己在这些关键事件中的优势与不足。(3)学生制订行动改进计划。要求学生在实习后分析和评价自己在实习前制订的行动计划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并制订行动改进计划,以提高工作水平和促进自我发展。(4)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有关关键事件的描述和分析以及学生的实习行动和行动改进计划进行评价。实习指导教师围绕促进工作适应、促进就业和促进职业发展三个实习评价指标对大学生有关关键事件的描述和分析以及学生的行动与行动改进计划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成功和失败的关键事件的描述是否真实、详细,学生分析事件成败的原因是否全面和准确,学生对实习行动计划的分析和评价是否合理、到位,其行动改进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和挑战性。(5)实习指导教师综合自己和实习单位的评价给出最终评价。实习指导教师将自己给出的评价成绩和实习单位给出的评价成绩分别赋予合理的权重,然后合并得出学生最终的实习成绩。

(二)大学生实习评价模型的统合

综合以上论述,本研究所建构的大学生实习评价模型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以实习单位为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为实习表现,评价指标为工作态度、工作努力程度、工作结果和工作能力,评价方法为Lik⁃ert五级评定法。另一部分以实习指导教师为评价主体,以目标管理理论为建构模型的理论基础,评价内容为实习对自我的促进,并依据组织社会化理论、弱连接理论和职业人格理论分别确定促进工作适应、促进就业和促进职业发展三个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为关键事件法。最后实习指导教师按合理的权重比例合并两部分的评价成绩,给出最终的实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张勇,范冠华.找回从学校到工作的“中间地带”——大学本科生实习类型区分于意义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2(4).

[2]石卫林.大学生过早实习:促进抑或阻碍学业参与?[J].复旦教育论坛,2012(2).

[3]张勇.大学生的实习权益保障及制度构建[J].教育评论,2007(6).

[4]林观土,于红波,罗璇.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成绩评价改革与实践[J].测绘科学,2009(4).

[5]刁洪斌.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生顶岗实习评价模式[J].职教论坛,2010(11).

[6]杨轶,李艳灵.顶岗实习评价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8).

[7]王忠君.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0(3).

[8]邱国栋,王涛.重新审视德鲁克的目标管理——一个后现代视角[J].学术月刊,2013(10).

[9]任燕.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管理[J].教育评论,2010(6).

[10]刘津平.新版ISO9000标准关注目标管理思想[J].社会科学家,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