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工程技术质量管理范文

工程技术质量管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工程技术质量管理

第1篇

【关键字】建筑工程;地基工程;混凝土工程;技术管理

一、技术质量管理的内涵

对施工项目而言,技术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的质量检测的方法、监控措施等,在进行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要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建筑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始终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第二以预防为主的原则。以预防为主,就是要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移到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的质量检查转移到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的检查和对中间产品质量的检查;第三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质量标准时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对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的检查,用数据说话;第四贯彻科学、公正、守规的职业规范。在处理质量问题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客观的事实,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二、项目管理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项目技术管理贯穿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后阶段):从内容来看,技术管理内容与项目其他方面管理内容相互衔接、相辅相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而服务,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项目技术管理是从技术保证角度实现对工期、成本的有效控制:从前期施工准备阶段的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编制合理可行施工组织设计、全面的图纸会审等环节,到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编制及实施合理的施工方案、为减少返工和返修损失对施工过程及过程产品而进行动态控制、提出合理的工程变更、进行“四新”项目应用等环节,都是以降低成本、加快进度为中心来进行技术组织管理。没有技术依托的施工组织过程不可想象。特别在施工条件困难、环境差、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工期紧的工程施工中,所选择的施工技术方案是否经过经济技术分析、是否进行优化等对其施工进度、工程成本控制更是起关键作用。良好的技术管理能促进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低劣的技术管理将使整个项目管理混乱,严重时引起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失控,最后导致工期、经济方面的损失。因此必须将项目技术管理与项目管理中的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等其他方面同等重视起来,相互配合协调,才可能实现优化的项目管理过程。

三、建筑基础工程技术质量管理

首先,对于土方工程施工前的质量准备工作。土方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这是保证土方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主要的内容有:工程定位与放线的控制与检查,要根据城市坐标基准点或者建筑物的相对位置设置基准点桩以及水准点桩,要定期的进行复检和检验。按设计平面图,认真检查建筑物的定位桩或者轴线桩。按照基础平面图以及放坡的宽度,对基坑的灰线进行轴线以及尺寸的复核,并认真检查工程的朝向、方位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其次,对施工的区域内以及周围或者地下的障碍物的清理工作进行检查,做好周边环境监测初读数据的记录。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对于中控项目,桩基础案总数抽查10%,但不少于5个,每个不少于2点;对于基底的土性,要全数进行检查;对于验槽,要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观察土的分部,走向情况等是否符合勘察报告,坑底的颜色是否均匀,并结合地基的钎探情况,如果有异常情况会同设计等单位进行处理。同时,要填写验槽的检查记录、地基处理记录以及地基的验收记录。

对于素土以及灰土地基,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保证验槽后方可施工;施工前要检查基底是否有积水、淤泥,要将其进行清除干净后方可施工;对于灰土土料、石灰等材料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对于灰土,要搅拌均匀,至少搅拌3变;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分层铺设的厚度、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夯实时 的加水量、夯实遍数、压实系数等;对于分段施工的灰土地基,留槎位置应该避开墙角、桩基以及承重的窗间墙位置。上下两层灰土的接缝间距不得小于500mm,接槎时应该沿槎垂直切齐,接缝处的灰土应充分夯实;在灰土回填每层夯实后,应根据规范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摊铺。

对于砂石地基,在施工进行前,首先要对砂、石等原材料质量、配合比等进行检查,砂、石的搅拌应均匀;铺设前应进行验槽,清除基底的表面浮土、淤泥等杂物;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检查分层的厚度,分层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压实遍数等;在对垫层铺设完毕后,应立即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严禁人员以及车辆在砂石层面上行走,必要时应在垫层上铺板行走。

四、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首先,混凝土现场拌制时应对原材料计量进行检查,并进行检查塌落度,严格控制水灰比。应对混凝土的拌制时间进行检查,并在混凝土搅拌后以及浇注地点分别抽样进行检测混凝土的塌落度,每班应进行至少的两次检查,评定时应以浇注地点的测值为准。混凝土施工前应检查施工缝以及后浇带处理的施工技术方案,检查施工缝、后浇带留设的位置是否符合规范以及设计的要求,其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其次,在混凝土施工前应对混凝土的运输设备、道路是否通畅良好进行检查,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注以及良好的混凝土和易性,在运输浇注地点时的混凝土的塌落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表面是否干净,防止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模,出现麻面,对木模板进行浇水润湿处理,防止由于木模板吸水粘结或者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等导致的露筋;再次,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应防止浇筑的速度过快,避免在钢筋的上面以及墙与板、梁与柱的交界处出现裂缝。要避免浇筑的不均匀,或者接槎的处理不好形成裂缝等。混凝土的浇注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筑的高度不宜超过2m,竖向结构不宜超过3m,否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混凝土一次浇筑的厚度,并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在浇筑与墙、柱连成一体的梁以及板时,应在墙、柱浇注完毕1D1.5h以后,在进行梁和板的浇注,此时,应同时进行梁与板的浇注。在浇注墙、柱混凝土时应保护钢筋骨架,防止墙、柱钢筋产生位移,在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符合有关规定。最后,在混凝土浇筑时应对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混凝土的振捣密实情况,应防止振捣棒撞击钢筋。避免钢筋的位移,合理的使用混凝土的振捣机械,掌握正确的振捣方法,控制振捣的时间。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查,在混凝土浇注地点随机的留取标准的养护试件,其留取的数值应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本文从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对施工技术管理展开讨论,从土方开挖、混凝土施工及泵送中严格控制施工技术,确保施工质量,以期给同行以借鉴。施工人员应不断进行新技术的研发,提高施工技术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伟.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

[2]陈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

第2篇

关键字:建筑工程;地基工程;混凝土工程;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01.2文献标识码:A

引言:建筑工程的周期长,施工复杂,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加之建筑业是一个密集型产业,建筑工程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要对其施工技术进行管理。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包括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屋面防水等,文章就基础工程和混凝土工程对施工技术管理展开探讨。

一、技术质量管理的内涵

对施工项目而言,技术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的质量检测的方法、监控措施等,在进行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要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建筑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始终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第二以预防为主的原则。以预防为主,就是要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移到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的质量检查转移到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的检查和对中间产品质量的检查;第三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质量标准时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对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的检查,用数据说话;第四贯彻科学、公正、守规的职业规范。在处理质量问题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客观的事实,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二、建筑基础工程技术质量管理

首先,对于土方工程施工前的质量准备工作。土方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这是保证土方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主要的内容有:工程定位与放线的控制与检查,要根据城市坐标基准点或者建筑物的相对位置设置基准点桩以及水准点桩,要定期的进行复检和检验。按设计平面图,认真检查建筑物的定位桩或者轴线桩。按照基础平面图以及放坡的宽度,对基坑的灰线进行轴线以及尺寸的复核,并认真检查工程的朝向、方位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其次,对施工的区域内以及周围或者地下的障碍物的清理工作进行检查,做好周边环境监测初读数据的记录。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对于中控项目,桩基础案总数抽查10%,但不少于5个,每个不少于2点;对于基坑,每20取1点,且每个坑不少于2点;对于一般项目,表面平整度应该每30--50取1点;对于基底的土性,要全数进行检查;对于验槽,要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观察土的分部,走向情况等是否符合勘察报告,坑底的颜色是否均匀,并结合地基的钎探情况,如果有异常情况会同设计等单位进行处理。同时,要填写验槽的检查记录、地基处理记录以及地基的验收记录。

土方开挖时,要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在用机械进行开挖时,应留基底标高以上150―300mm厚的土层,采用人工清除,避免超挖现象的出现;在开挖过程中,要经常监测与核对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并随时监测周围的环境变化;最后,要严格控制基底的标高,倘若某个地方出现超挖,严禁使用虚土进行回填,对于处理方法要经得监理单位的同意。

对于素土以及灰土地基,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保证验槽后方可施工;施工前要检查基底是否有积水、淤泥,要将其进行清除干净后方可施工;对于灰土土料、石灰等材料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对于灰土,要搅拌均匀,至少搅拌3变;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分层铺设的厚度、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夯实时 的加水量、夯实遍数、压实系数等;对于分段施工的灰土地基,留槎位置应该避开墙角、桩基以及承重的窗间墙位置。上下两层灰土的接缝间距不得小于500mm,接槎时应该沿槎垂直切齐,接缝处的灰土应充分夯实;在灰土回填每层夯实后,应根据规范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摊铺。

对于砂石地基,在施工进行前,首先要对砂、石等原材料质量、配合比等进行检查,砂、石的搅拌应均匀;铺设前应进行验槽,清除基底的表面浮土、淤泥等杂物;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检查分层的厚度,分层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压实遍数等;在对垫层铺设完毕后,应立即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严禁人员以及车辆在砂石层面上行走,必要时应在垫层上铺板行走。对于砂石地基的质量检查,其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所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以上的工程,每100至少应有1点,对于3000以上的工程,每300至少有1点。

三、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首先,混凝土现场拌制时应对原材料计量进行检查,并进行检查塌落度,严格控制水灰比。应对混凝土的拌制时间进行检查,并在混凝土搅拌后以及浇注地点分别抽样进行检测混凝土的塌落度,每班应进行至少的两次检查,评定时应以浇注地点的测值为准。混凝土施工前应检查施工缝以及后浇带处理的施工技术方案,检查施工缝、后浇带留设的位置是否符合规范以及设计的要求,其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其次,在混凝土施工前应对混凝土的运输设备、道路是否通畅良好进行检查,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注以及良好的混凝土和易性,在运输浇注地点时的混凝土的塌落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表面是否干净,防止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模,出现麻面,对木模板进行浇水润湿处理,防止由于木模板吸水粘结或者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等导致的露筋;再次,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应防止浇筑的速度过快,避免在钢筋的上面以及墙与板、梁与柱的交界处出现裂缝。要避免浇筑的不均匀,或者接槎的处理不好形成裂缝等。混凝土的浇注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筑的高度不宜超过2m,竖向结构不宜超过3m,否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混凝土一次浇筑的厚度,并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在浇筑与墙、柱连成一体的梁以及板时,应在墙、柱浇注完毕1―1.5h以后,在进行梁和板的浇注,此时,应同时进行梁与板的浇注。在浇注墙、柱混凝土时应保护钢筋骨架,防止墙、柱钢筋产生位移,在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符合有关规定。最后,在混凝土浇筑时应对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混凝土的振捣密实情况,应防止振捣棒撞击钢筋。避免钢筋的位移,合理的使用混凝土的振捣机械,掌握正确的振捣方法,控制振捣的时间。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查,在混凝土浇注地点随机的留取标准的养护试件,其留取的数值应符合要求。

进行混凝土的泵送时,也要进行技术管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首先,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素质,并能够及时的处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其次,应保证泵送的地点联络畅通,并且在浇筑前应先用水灰比为0.7水泥砂浆进行管道湿润,同时应避免对水泥砂浆集中地浇注;再次,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应严禁加水,当需要增加混凝土的塌落度时,应加入与混凝土相同品种的水泥,水灰比相同的水泥浆;最后,应配备专人进行管道巡视,在发现异常时应及时的处理。另外在梁、板上铺设的水平管道泵送时振动大,应采取相应的防止损坏钢筋骨架措施。

四、综上,笔者从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对施工技术管理展开讨论,从土方开挖、混凝土施工及泵送中严格控制施工技术,确保施工质量,以期给同行以借鉴。施工人员应不断进行新技术的研发,提高施工技术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伟.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

[2]陈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

第3篇

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则是2000版1SO 9000族标准的编制基础,是世界各国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其中不少内容与我国全面质量管理的经验吻合。它的贯彻执行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并提高顾客对其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帮助企业达到持续成功的目的。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

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从事一定范围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依存于其顾客。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原则二: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本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并营造和保持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因此领导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只有领导重视,各项质量活动才能有效开展。

原则三: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全员充分参加,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产品质量是产品形成过程中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也包含着为他们提供支持的管理、检查、行政人员的贡献。企业领导应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等各方面的教育,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为其能力、知识、经验的提高提供机会,发挥创造精神,鼓励持续改进,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使全员积极参与,为达到让顾客满意的目标而奋斗。

原则四:过程方法。

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任何使用资源生产活动和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相关联的活动都可视为过程。2000版ISO 9000标准是建立在过程控制的基础上。一般在过程的输入端、过程的不同位置及输出端都存在着可以进行测量、检查的机会和控制点,对这些控制点实行测量、检测和管理,便能控制过程的有效实施。

原则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其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不同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资源管理、过程实现、测量分析改进等方面的关联关系,并加以控制。即采用过程网络的方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系统管理。一般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包括;a.确定顾客期望;b.建立质量目标和方针c.确定实现目标的过程和职责; d.确定必须提供的资源;e.规定测量过程有效性的方法;f.实施测量确定过程的有效性;g.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清除产生原因的措施;h.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原则六: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其作用在于增强企业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包括产品质量、过程及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持续改进是增强和满足质量要求能力的循环活动,使企业的质量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原则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的决策应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数据和信息分析是事实的高度提炼。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决策,可防止决策失误。为此企业领导应重视数据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分析,以便为决策提供依据。

原则八: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建立双方的互利关系可以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供方提供的产品是企业提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处理好与供方的关系,涉及到企业能否持续稳定提供顾客满意产品的重要问题。因此,对供方不能只控制,不讲合作互利,特别是关键供方,更要建立互利关系,这对企业与供方双方有利。

二、结合公司贯标实际情况,浅析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我们企业从2000年就开始,已实施ISO管理体系认证(以下简称贯标),有效的促进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但是,我们在贯标过程中还存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与日常质量管理割裂开来的现象。当然,存在这种现象有多种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对贯标认识不全面、不准确,从主观上制约了贯标工作的有效推进。

我们是公路工程施工企业,我们的业主就是顾客,我们的产品,就是根据合同约定按期交付的中标项目。业主为了规范公路施工企业的资质条件,就首先规定,没有ISO质量认证的企业,不具备一定的投标资格,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我们企业就必须进行质量体系认证。

我们企业的行政主管领导虽然在极力推动贯标工作,但其他副职领导及管理人员,仅仅是服从或观望,并无贯标的迫切要求,更不会有意识地在其分管工作内加以应用,对贯标的标准化管理缺乏激情,致使我们虽然通过了质量认证,但是不能真正的按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进行日常施工管理工作。而我们部分管理人员对贯标工作的认识不足,对ISO标准学习理解不深不透,甚至有误解现象,觉得企业 “一证到手,别无它求”。这就违背了“领导作用 ”的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一就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作为企业首先要理解顾客当前和将来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顾客的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这就要求企业在满足现状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改进并超过顾客的期望,才能使企业生存并进一步发展壮大,拓展市场。

2、应用不到位,违背了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

ISO标准是一套科学管理标准,若应用的好能有效推进企业现代化管理进程,应用不好则可能增加企业管理负担。企业虽然通过贯标,也获得了证书,但贯标后,似乎管理更不顺了,管理负担加重了,主要问题就是企业不能把ISO管理体系方法有效地应用到具体经营生产管理中。

2.1粗糙地把管理目标与经济目标隔离

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将管理目标与生产经营目标有效结合起来,而是把经济目标与管理目标的内在联系人为地割断,把管理目标和生产经营目标的制定、控制、验收等分开,把实现生产经营目标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与实现管理目标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分开。这样,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就会面对类似的管理活动需要重复两次或多次的检查、验证,或按两种不同要求组织类似的管理活动,这是造成贯标增加管理负担的主要原因,事实上,两者目标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是管理增效的关键。

2.2简单地划分管理体系与非管理体系部门或人员

企业在贯标认证初期,往往是抱着贯标能简化尽量简化,能不参与的人员尽量不要参与,能不纳入管理体系的管理尽量不要纳入,刻意地把企业管理活动或管理人员分设为体系内与体系外。被纳入管理体系内的部门或人员,要按照管理体系要求开展工作,而管理体系外的人员则不受管理体系制约。结果出现了几个牵头部门或内审员在贯标,其他的部门或人员则在看贯标的现象。

3、正确的认识我们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持续改进。

我们企业的行业规范、规程、标准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也比较完善,但就不能适应贯标的制度化、程序化管理,存在有章不能循、违章不能究的现象,在某些方面存在有规范的不按规范操作,有办事“看面子”现象,存在岗位职责和办事程序不够公开透明,部门职责不够协调,尤其是职责边缘点不够明确,造成职责空档或互相推诿等现象。

4、重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处理外部相关方的反馈和投诉。与合格供方互惠互利,处理好企业的人为因素。

我们企业的管理手册P18页(5.2 以顾客、员工、相关方为关注焦点),这一条,就是遵循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原则。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施工质量

1前言

建筑工程建设时间长,对于各项资源的消耗很大,工程建设的施工工序较为复杂,想要保证工程建设的进度和施工的质量,必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现场施工管理进行合理化、科学化的控制。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为激烈,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应用科学的力量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使得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能够跟紧国际建筑行业发展的脚步,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叙述。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模板存在的问题

在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应用到模板,模板大多都是选用木质模板。在梁木模的施工环节,很多的工程建设施工单位不会对模板进行设计。对于模板的设计与施工也没有落实相应的规范,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模板问题是非常突出的问题。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都了解,梁本身具有很大的跨度,同时梁结构本身具有的宽度很小,在梁结构的下方需要有支柱对其进行支撑。但是如果梁具有的跨度超过了能够承受的范围,必须要对梁的底模进行特殊处理,从而有效的避免梁跨度过大从而导致跨中下垂问题出现。对于模板的问题,不仅仅包括梁模板,同时还包括柱模板。柱模板具有的横斜面尺寸一般情况下适中,但是具有的高度很大。所以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对柱模板进行安装时需要考虑的内容很多,其中包括柱结构的垂直度,还有模板对于混凝土侧面压力的抵抗能力。但是在建筑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很多的建设施工队伍对于此内容经常采取忽略的态度,对于柱模板的设计和安装并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最终导致柱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柱模板进行拆卸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存在严重的缺陷,对建筑工程建设整体的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能够得到良好的保障。

2.2混凝土存在问题

很多的建设施工单位,并没有在钢筋的下端设置相应的垫块,垫块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保护层。预制垫块的制作必须要应用混凝土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保护层的厚度保持一致。一些建筑工程施工队伍,为了对混凝土的保护层进行有效的保护,将钢筋的骨架还有楼板中设置的钢筋网整体向上提,但是这样的措施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很可能会导致建筑结构发生一定的形变,为建筑造成了不良的安全隐患。还有的施工建设单位为了能够加快工程建设的速度,在混凝土的硬度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时,就在混凝土结构的上部存放具有很大重量的负载物质,从表面上观察混凝土结构并没有受到一定的损害,但是只要应用科学设备对混凝土的结构的性能进行检验就会发现,混凝土结构具有的综合性能与预期的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负载物质在混凝土结构上的堆放,因为混凝土没有完全硬化,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有裂缝产生,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内容,很有可能因为混凝土问题对工程建设的质量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1]。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完善

国际建筑行业发展的速度很快,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增加了许多新的生命力,很多的建筑设备都得到了很大改良和完善,计算机技术也渐渐工程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建筑行业的综合水平正在高速的提升,同时建筑工程建设对于工程建设施工单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对于建筑工程技术而言,建筑行业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对于建筑工程技术的完善,也是建筑行业发展中需要攻克的重要难题。首先对于模板问题我国的相关部门需要落实明确的规定,对建筑施工单位的模板施工进行有效的规范。对于梁需要拱起的高度以及跨度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这样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于梁模板的安装,首先需要对底部的模板进行安装,然后在对侧模板进行安装,最终在应用钢筋对安装完成的模板进行捆绑处理。这样的措施能够使得钢筋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钢筋也不会发生不良变形状况,保障建筑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同时也保证了施工安全。最终需要改善的就是混凝土的裂缝和混凝土结构疏松的问题,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依据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对于混凝土浇筑以及混凝土全面凝固的周期为二十八天,只有达到混凝土建设施工周期后,才能够在混凝土结构上放置具有一定很高重量的物质。当然建筑工程技术的完善不仅仅是局限于这些内容,还需要从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众多方面考虑,坚持科学性的原则,并且对于每一项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都要高度认真的对待,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的效率,使得工程建设能够与预期的标准相一致[2]。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内容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派遣经过长时间培训的专业人才,依据我国对于建筑工程建设各项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控制,使得建设工程建设能够与预期的设计相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指的就是建筑工程建设是否符合建筑施工图纸要求,以及建筑的各项性能是否能够达到我国相关的标准,建筑配套设施的安装和质量检验规范。建筑工程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由众多的施工环节构成,想要保证工程整体建设质量,那么就必须要对工程建设的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进行有效的控制,也就是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施工工序的质量就是在建筑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的水平、所应用的施工设备、应用的施工材料、还有工程建设施工所处的环境等众多内容综合性的评价,施工工序的质量就是工程建设整体质量的重要基础。施工技术人员是建筑工程建设的主体,施工质量管理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3]。建筑施工企业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首先需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要求工作人员都能够具备高超的业务能力,不断的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还有质量控制意识。建筑材料也是保证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所以对于建筑工程应用的施工材料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智联检验。施工设备能够展现建设施工单位施工水平,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还有工程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建设施工单位必须要配备先进的施工设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仅仅关于企业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所影响,对于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5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5.1要建立健全各项施工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质保体系

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增强对于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控制。对于建筑工程建设的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落实相应的负责人员,使得责任能够落实到个人头上。要严格的依据我国国家以及地方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单位的验收标准,对于完成建设的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同时还要落实验收签字的制度,若该施工环节的质量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不能继续进行下一道施工环节。对于混凝土搅拌站,以及应用的计量器具要要强管理,要依据相关的规定进行混凝土的制备,对于混凝土应用的所有材料都要进行重量比,同时还要求计量要非常的精确,要进行混凝土的试配,对混凝土配置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混凝土的综合性能能够达到工程建设的需求。

5.2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必须要创建科学性、全面性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且落实质量责任制度,使得各项责任能够得到明确的落实。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施工环节都要严格的进行控制,负责各个工作流程的具体岗位,都要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不能存在任何的疏忽。对于建筑工程建设施工整体的管理,首先要对建设施工队伍有着全面性的了解,并且与实际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相结合,明确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了解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的施工环节,确定施工质量管理目标,并且清楚的认知需要攻克的内容。在此基础之上编制施工方案设计,以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证计划的,还有施工重点和施工难点的攻克质量保证计划,对于具体的施工内容、施工方法和最终得到的成效都要清楚的体现。同时还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为日后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要作为日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需要极力避免的,并且找寻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防治处理。

6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保证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与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要不断的应用科学技术的力量对其进行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建设单位保证建筑工程建设能够达到预期设想的重要措施,需要加强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和落实,明确管理因素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位置,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丽,王战伟.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5(13):87.

[2]王建妹.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研究思考[J].四川水泥,2015(03):40.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0-

1.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企业的信誉,前景,利益,甚至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的基础是建立在节约以及保证施工质量的双重原则下的,两种原则缺一不可。不然会造成不可计量的损失。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保证内部生产要素的综合管理和外部要素的管理的正确性。从总体上说,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是整体中上下衔接,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的好坏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拙劣的工程技术或者是恶劣的施工质量都会是整体工程上的毁灭性打击。没有建筑工程技术支持的施工过程是不可想象的,同理,没有好的施工质量,再好的工程技术也是纸上谈兵。低劣的技术管理会使得整个项目陷入一片混乱,劣质的施工质量也会使得项目陷入无尽的损失。

管理作为一个永远不会被遗忘的话题,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不注重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的话,将是一件极其错误的事情。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淘汰下来,就必须对建筑工程技术和施工质量的管理提高警惕,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因此企业务必要对建筑工程技术和施工质量管理予以足够充分的重视。

2.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的作用和任务

(1)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结合管理的原理和职能,运用科学的方法,促使工程的发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相关指标,科学的严谨的组织各项技术与施工工作,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管理途径。(2)根据工程的重点,难点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对施工组织的总工作作出调整,作出使工程经济,高效,先进的施工方案。下面是几条制定方案的原则,做到全面可靠,适用可行,科学合理。(3)施工前的准备,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前文已经提及,制定好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明确每一级,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施工人员的岗位急速责任职责,制定质量计划,并且组织人员学习熟悉图纸,并且对图纸的质量进行把关,并且集思广益,提出合理的检疫,加快工程进度,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提出综合合理的建议或意见。根据工程情况制定施工安全准则,对技术工人进行考核,手机各种生产要素的信息,为后期施工做好铺垫准备。(4)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各部门各工序,分项,分次序的制定工前编制,审核施工技术措施,施工的技术方案,保证工程进行的经济且合理,安全,效率。对分包,或者承包的人员进行监督,质量考察,保证质量。在施工进程中,对施工产品进行监督,检查,验收,尤其是要加强一些隐蔽性比较高的工序的监督工作。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事故要予以更大的关注,对事故进行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且尽快找出解决方案,并且对事故的资料进行整理存档,从事件的产生,过程,极其结果都要进行合理的归档,建立一套案例体系,对以后有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可以更大的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建立生产资料的详细账目报表,对每一种,每一个生产资料进行管理,备注。严查偷工减料的行为。在施工阶段的管理重点在于对质量的动态把控,对突发事件的灵活处理,提高管理层次的人员的素质。(5)竣工后阶段,竣工后阶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工作进行总结,归档,对项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做的好的,或者有待提高的,都要予以指出,在不断的总结,创新,和经验的积累升华中,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而这也是提高建筑工程与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3.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途径的要点分析

3.1 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的文件的管理

在项目开工之前,工程管理的部门要颁发有效文件的清单。各个施工单位要记录表格,技术性文件要实行标准化的管理,并且得到监理的认可,确保项目工程技术资料的统一,便于管理。对于资料的使用,存取都要进行实时的管理。及时组织好图纸的检验工作,做到来有登记,去有登记。

3.2 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的管理

做到根据项目的目标任务,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准则,明确的指出各部门的人员的职责,按照不同的职责进行工作的关系的确认,确保各项工作都能按照指标进行。施工前要对从事项目的特殊人员进行严格的核查,做到每一个员工都是持证上岗,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效益。

3.3 施工机械和检验设备的管理

施工前要对施工的各项器械,机具进行认真的检查,并且保持完好的状态,对施工仪器进行常规检查,都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检验不合格的器材不允许施工使用,保证施工器具的质量。

3.4 物资的管理

严格的按照管理手册及相关的程序文件要求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材料生产资料的质量符合工程要求。物资的采购过程中,要加大检查力度,对物资的供应厂商的各项能力进行评定,严格要求供货的质量,对供货的产品信息要加以了解,可以实现对其有效的控制。严格的执行资料的验收工作,杜绝不过关产品入库,积极主动的配合监管部门,做好检查工作,确保工程的质量。

3.5 环境的管理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到文明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区域的划分,明确责任区,对各单位和个人进行明确的分工,每个工作区域要做到整齐,美观,做到道路通畅,消防设施齐全。安全大方。

4.结语

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标准和要求,是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大问题,更是设计到群众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时时谨记施工管理重于一切的主要环节,针对施工工程做好提前的准备,可以全面的提高工程的质量。总而言之,做好基层施工人员的思想工作,保持统一战线,不仅要求大家实事求是,一切去实际出发,要落实到位工作要求,也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创造出更好的施工环境而努力。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途径的好坏对工程质量造成的直接影响不容置疑,怎么样使用科学的方法,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得工程达到预期的完美的效果,是每一个管理人的重要课题,激励施工人员的斗志,大胆实践创新,必将给施工质量带来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提高

1 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企业的信誉,前景,利益,甚至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的基础是建立在节约以及保证施工质量的双重原则下的,两种原则缺一不可。不然会造成不可计量的损失。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保证内部生产要素的综合管理和外部要素的管理的正确性。从总体上说,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是整体中上下衔接,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的好坏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拙劣的工程技术或者是恶劣的施工质量都会是整体工程上的毁灭性打击。没有建筑工程技术支持的施工过程是不可想象的,同理,没有好的施工质量,再好的工程技术也是纸上谈兵。低劣的技术管理会使得整个项目陷入一片混乱,劣质的施工质量也会使得项目陷入无尽的损失。

管理作为一个永远不会被遗忘的话题,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不注重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的话,将是一件极其错误的事情。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淘汰下来,就必须对建筑工程技术和施工质量的管理提高警惕,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因此企业务必要对建筑工程技术和施工质量管理予以足够充分的重视。

2 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的作用和任务

2.1 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结合管理的原理和职能,运用科学的方法,促使工程的发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相关指标,科学的严谨的组织各项技术与施工工作,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管理途径。

2.2 根据工程的重点,难点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对施工组织的总工作作出调整,作出使工程经济,高效,先进的施工方案。下面是几条制定方案的原则,做到全面可靠,适用可行,科学合理。

2.3 施工前的准备,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前文已经提及,制定好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明确每一级,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施工人员的岗位急速责任职责,制定质量计划,并且组织人员学习熟悉图纸,并且对图纸的质量进行把关,并且集思广益,提出合理的检疫,加快工程进度,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提出综合合理的建议或意见。根据工程情况制定施工安全准则,对技术工人进行考核,手机各种生产要素的信息,为后期施工做好铺垫准备。

2.4 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各部门各工序,分项,分次序的制定工前编制,审核施工技术措施,施工的技术方案,保证工程进行的经济且合理,安全,效率。对分包,或者承包的人员进行监督,质量考察,保证质量。在施工进程中,对施工产品进行监督,检查,验收,尤其是要加强一些隐蔽性比较高的工序的监督工作。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事故要予以更大的关注,对事故进行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且尽快找出解决方案,并且对事故的资料进行整理存档,从事件的产生,过程,极其结果都要进行合理的归档,建立一套案例体系,对以后有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可以更大的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建立生产资料的详细账目报表,对每一种,每一个生产资料进行管理,备注。严查偷工减料的行为。在施工阶段的管理重点在于对质量的动态把控,对突发事件的灵活处理,提高管理层次的人员的素质。

2.5 竣工后阶段,竣工后阶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工作进行总结,归档,对项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做的好的,或者有待提高的,都要予以指出,在不断的总结,创新,和经验的积累升华中,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而这也是提高建筑工程与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3 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途径的要点分析

3.1 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的文件的管理。在项目开工之前,工程管理的部门要颁发有效文件的清单。各个施工单位要记录表格,技术性文件要实行标准化的管理,并且得到监理的认可,确保项目工程技术资料的统一,便于管理。对于资料的使用,存取都要进行实时的管理。及时组织好图纸的检验工作,做到来有登记,去有登记。

3.2 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的管理。做到根据项目的目标任务,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准则,明确的指出各部门的人员的职责,按照不同的职责进行工作的关系的确认,确保各项工作都能按照指标进行。

施工前要对从事项目的特殊人员进行严格的核查,做到每一个员工都是持证上岗,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效益。

3.3 施工机械和检验设备的管理。施工前要对施工的各项器械,机具进行认真的检查,并且保持完好的状态,对施工仪器进行常规检查,都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检验不合格的器材不允许施工使用,保证施工器具的质量。

3.4 物资的管理。严格的按照管理手册及相关的程序文件要求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材料生产资料的质量符合工程要求。物资的采购过程中,要加大检查力度,对物资的供应厂商的各项能力进行评定,严格要求供货的质量,对供货的产品信息要加以了解,可以实现对其有效的控制。严格的执行资料的验收工作,杜绝不过关产品入库,积极主动的配合监管部门,做好检查工作,确保工程的质量。

3.5 环境的管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到文明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区域的划分,明确责任区,对各单位和个人进行明确的分工,每个工作区域要做到整齐,美观,做到道路通畅,消防设施齐全。安全大方。

4 结语

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标准和要求,是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大问题,更是设计到群众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时时谨记施工管理重于一切的主要环节,针对施工工程做好提前的准备,可以全面的提高工程的质量。总而言之,做好基层施工人员的思想工作,保持统一战线,不仅要求大家实事求是,一切去实际出发,要落实到位工作要求,也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创造出更好的施工环境而努力。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途径的好坏对工程质量造成的直接影响不容置疑,怎么样使用科学的方法,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得工程达到预期的完美的效果,是每一个管理人的重要课题,激励施工人员的斗志,大胆实践创新,必将给施工质量带来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昌明.浅析工程项目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10,36(15):222-223

第7篇

关键词:工程质量;施工;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 E271 文献标识码: A

一 分析工程特点与难点以及重要意义

要做好实施工程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首先要对实施工程的特点与难点了解清楚,并对各个分部、分项工程内容、以及各个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各个单位工程、分部工程之间的总体施工组织安排进行仔细地分析,然后根据工程特点与难点策划出相应的技术、质量管理方案与方法。

二 明确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人员体系架构

根据实施工程的建筑面积与工程量,配备对应数量的技术管理人员,然后根据不同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态度、以及性格特点,合理设置不同技术岗位,构件出技术管理人员的体系架构。

三 根据各岗位特点,制定详细的职责分工与岗位职责

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涉及的内容,制定出详细的职责分工,以及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并对岗位进行讲解说明,让所有技术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以及每项工作的完成时间。此项工作一定要严格认真的落实到位,在具体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过程中,如果没有明确的职责人工,对于经验少的岗位就会迷失工作的方向,每天不知道应该干什么,以致于整个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运行体系与机构就不能正常运转,严重的实施就会造成现场使用的瘫痪,或者造成现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处于无政府状态。

四 编制及优化技术、质量管理策划

4.1 施工条件的调查和分析。包括合同条件、法规条件和现场条件,做好施工条件的调查和分析,发挥其重要的预控作用。

4.2 施工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理解设计意图和对施工的要求,明确质量控制要点、重点和难点,以及消除施工图纸的差错等。因此,严格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具有重要的事前预控作用。

4.3 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与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是直接指导现场施工作业技术活动和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是以施工技术方案为核心,统盘考虑施工程序,施工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目标的要求。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有效的配置合格的施工生产要素,规范施工技术活动和管理行为,将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五 作好施工工艺、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与图集的培训与教育

根据不同岗位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规划不同的专业技能培训计划。具体如下:

5.1 学生或经验少的技术人员培训的侧重点:设计图纸、施工工艺、常用规范与图集、公司技术与质量管理制度的培训。

5.2 具有经验与专业能力的技术人员培训的侧重点:常用规范与图集,公司技术与质量管理制度以及管理的思路与系统性技术方法的培训。

5.3 经验丰富与专业能力比较强的技术管理人员培训的侧重点:公司技术与质量管理制度、重要规范与图集、技术攻关项目的研发、施工工艺的创新与改进、新工艺与新材料的应用及研究。

六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的编制工作

掌握技术知识的快慢与深度,看图纸、理论不如实际检查,实际检查不如亲自编制与计算。认真、仔细地编制一项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对于没个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是很大的。因此,我们在项目整体实施前,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各分项工程技术交底为技术人员提前掌握设计图纸内容,相关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为实施阶段技术管理创造了前提条件,也发挥了技术先行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七 做好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分部分项工程的交底工作

正所谓技术先行,对于大型工程现场技术管理尤为重要,要做到技术先行,全员管理,首先必须将实施工程设计图纸整体宏观情况,施工组织总设计,主要施工方案,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向工程一线全体人员(包括工程、技术、预算、班组)进行全面的交底,对于实施工程的顺利进行与宏观把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使得一线管理人员在大脑中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技术管理主线与思路。

在具体工序施工工艺上的交底方面,不能片面地进行书面技术交底,还要对一线班组及作业人员进行口头交底。

八 做好各道工序的样板引路工作

样板引路技术管理的意义在于,给予一线人员直接的感官认识,便于一线技术、工程、班组与作业人员对每道工序具有具体施工工艺水平、标准有直观的认识,对现场具体施工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九 编制完善的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的编制过程,其实就是让技术人员提前学习与掌握质量管理的方法、制度、检查及验收程序、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点与关键点。

方法就是让技术、质量管理人员系统掌握质量管理的思路,知道怎么管质量,怎么才能管好质量。

制度就是让技术、质量管理人员系统掌握各个公司对于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告诉每一名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如何管理才能符合各个公司的一些基本要求。

检查与验收程序就是让技术、质量管理人员知道要管理好质量必须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亲自到施工一线检查质量,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根据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现场施工质量进行及时的纠偏或纠正工作。

验收程序就是告诉技术、质量管理人员管理要按照国家相关建筑法律管理质量,不能违反这些程序。

质量控制的重点与关键点就是告诉技术、质量管理人员从宏观与微观上知道实施项目质量管理中重点与难点。

十 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制度的运用

10.1 日检、周检制度

实施工程质量管理中,过程监督―日检、周检制度的严格执行极为重要,这种方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过程控制。对于质量管理而言,任何质量问题消灭于未然状态是最好的时机,这个时候主要作业是最大限度节省了时间与费用,对于任何工序,一次性成活,不返工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都是最低的。

10.2 涉及安全与使用功能的重要工序与原材料,关键、重要工序旁站制度为重要部位的施工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10.3 每道工序严格执行技术、质量管理流程:图纸、规范、施工工艺培训书面及口头技术交底样板制度的宣贯过程检查及纠偏日检、周检的严格执行施工方法的提炼、总结及改进。

10.4 工序报验制度、验收程序的运用

工序报验制度主要分为施工单位内部验收制度与对外报验制度。

内部验收制度是工序的检查与验收,是对工序质量的评价与总结,也是把控工序工程质量内部控制的最后一道关口,这种制度的正常运行是把控工程质量的重要法宝。

验收程序:主要指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外部报验程序,这种验收程序的应用是现代企业工程质量管理方法的一种改进与完善,对于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的建筑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提高现代工程质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与国际工程管理接轨的必经之路。

10.5 做好工程材料、构配件进场验收与复检验收

工程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因此,做好工程材料的进场验收与复检验收,是把好工程质量的第一道关口,是管控好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实施项目中,要严格执行。

十一 全员管理、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管理是做好技术、质量的主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施工的单项工程总面积不断创新高,都面临技术、质量管理人员不足的情况,身兼多职的情形时有发生。在这种形式下,许多施工作业点无人及时监控,造成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出现盲点、漏点。因此,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要发挥全员管理的思想,做到全方位管理,使我们所有工程一线的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做到全过程管理与监控,将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施工的总体工程技术、质量管理水平。

十二 责任心、主动意识、质量意识的培养、提高与转变是做好技术、质量工作的灵魂

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责任心、主动意识、质量意识就没有做好做好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的意志与信心。因此,责任心、主动意识、质量意识是做好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的灵魂,也是做好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的根本。

十三 高标准、严要求是把技术、质量工作推到优秀的必要保障

如果要把技术、质量工作做好,做到优秀,那高标准、严要求就是我们技术、质量工作必须使用的管理方法,也是我们把技术质量工作推到优秀的必要保障。

十四 做好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总结与改进工作

每施工完一个大型工程,经过系统回忆、归纳总结曾经应用过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方法,对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提供了更为完善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方法与理论;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实践经验与施工方法。

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随着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路网结构的不断完善,公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故而,加强公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对提高公路施工技术水平,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工程的提速、成本的节约都极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公路施工质量所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公路施工技术和质量监管也正在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1.施工前的准备

公路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测量监理工作,其中包括:编制测量监理规划,参加开工前的交接桩,控制点的加密监理等。

1.1 测量监理的规划

测量监理规划是整个测量监理过程中的行动纲领,在施工准备阶段编制测量监理规划是为以后开展监理工作的必要准备。测量工作包括有关规范、图纸、招投标文件等。规定测量监理的内容和检查频率,应按照实施工程的内容根据依据中的有关测量需要检查的内容而定。测量监理必须坚持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为原则的工作程序,同时监理认为是重点的或认为有怀疑的要加大抽检力度,必要时全面检查。

1.2 开工前的交接桩

在交接桩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点位的完好及与交桩资料的吻合,并要做好交接记录,交接记录中应注明桩的完好性,有破损或与点位与资料不符时应注明且需各方签字认可。

1.3 控制点的复测监理工作

测量监理要认真检查施工单位的用于复测的仪器、人员数量、人员资质,同时要对施工单位的复测的技术方案认真审查,一般应要求施工单位对设计单位提供的所有点位同精度复测,以确保在施工阶段的测量精度要求。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对复测资料进行整理,同时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复测原始手簿。

2.公路工程基本施工技术

在工程开工之前,需要依据实际的工程情况建立一套技术分级管理系统,并明确其职能和职责范围。与此同时各项管理制度也必须建立,只有这样才能把整个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有机的组织起来并落实到位。

工程施工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要落实到位并完善学习制度技术标准和规范是现代化施工的重要技术保证。这些规范要求对技术进行分解并使其具体化,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学习、熟悉和掌握,在具体的施工中加强技术的监督和检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动员其充分发挥。

做好图纸会审,落实技术交底和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施工图纸需要有组织有步骤有领导的进行。对于重点、特殊工程要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避免盲目施工、不文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有关质量标准和操作质量都要严格检查,根据公路施工的特点,建立隐蔽工程验收制度等是必须的,认真执行工程验收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措施的重要方式之一。

3.公路施工中的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3.1 安全问题

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平常的工作中,就要注重对职工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让安全生产不只是个口号,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提高生产人员的素质,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的发生。

3.2 技术问题

公路施工中,技术管理通常会影响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做好地质勘探调查对路线经过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探查,尤其对特殊路段提供详细的设计资料。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科学的态度去办事,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去获得最高的剩余价值。

3.3 质量问题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是整个公路施工项目的核心。公路施工主要常见的质量问题,如:做好沥青砼路面接缝施工,预热已压实部分路面,加强新旧混合料的黏结,摊铺机起步速度要慢,并调整好预留高度摊铺结束后立即碾压,碾压速度不宜过快等。

3.4 控制成本问题

控制成本问题也是很重要的环节,运用科学合理、确定目标控制成本,抓好工程项目成本预测,综合考虑施工条件,施工人员素质及施工地点环境等影响因素,科学合理的预测机械、材料、人工、及其它不确实的费用。

4.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现代特点的施工质量管理方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已成当务之急。应从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检基础工作、加强过程质量的控制三方面入手。

4.1 建立以工程施工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质量的关键,有利于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控制。同时,还要建立以工程施工项目为核心的检验和质管组织。

4.2 建立健全业务素质较强的监理队伍

监理单位作为一个监督管理机构,除具有相应资质、资信等级外,还应具备一批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高,有着多年施工及监理经验的人员。员工要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对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及时总结,对施工过程中先进的施工工艺及方法给予肯定,并通过例会的形式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从而有效的指导施工。

4.3 加强质检基础工作

计量检测工作的加强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质量检验评定的准确性。为强化检测手段,要求各地公路建设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实验室,配专职人员负责常规试验和抽验工作,公路建设主管单位对各级管理单位拨发专款配置器具。

建立和健全质量责任制,制定各级职责范围,实行联质奖惩制,做到奖罚分明,发挥经济的作用。项目建设在开工前,由建设单位、指挥部将各种原始记录表、检验记录表、测试报告表及统计表格等发至施工单位,并规定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定期报送各种资料。

各级领导要尊重科学支持技术人员的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举办技术培训班,建设单位应组织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举办工程质量研讨会,总结交流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同时,要加强工程技术的继续教育,重视知识,掌握新技术、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

4.4 加强过程质量的控制

4.4.1 设计质量的控制

重大变更应严格按设计变更报批手续,按规定程序办理。对设计中不详、漏误及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施工单位直接提出或通过监理工程师上报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以书面解释或补充规定。

4.4.2 材料质量的控制

原材料是工程实体的组成部分,与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施工单位一是把好材料采购关;二是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测试鉴定;三是严禁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进人施工现场。

4.4.3 施工质量的控制

抓好各施工阶段,以防患于未然。施工单位的各施工阶段要通过定期检查,有的放矢地对重点、突出的问题进行现场检查、评比和交流,对存在的问题,施工要点、注意事项等,施工内部质监部门以书面形式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目的是为提高工程质量。对影响质量的要害问题或普遍性问题,要坚持质量第一。对虽未发生但根据质量情报信息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5.结语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针对公路施工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结合实际条件,建立起一套科学、适合我国国情、省情的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乃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在具体的实践工程中,要不断推广新的技术和经验,克服种种技术难关,形成良性循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能够促使技术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企业快步和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斌.当前工程质量投诉处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工程质量.2009

第9篇

【关键词】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管理

在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全过程中,机电设备起到了缩短工程施工用时,保证工期,保障建筑质量的决定性作用,是项目工程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机电设备的安装工序是一项复杂度高、专业要求性强的工程环节,在安装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失误,从而影响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因此,必须加强对机电安装施工的管理,加强对其安装过程的控制力,以求避免失误和事故的发生

1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特点

机电设备的安装施工具有系统性强、综合性强、设计范围广、专业面宽泛的特点。购买设备、试用并检查设备、设备最终投入使用是安装设备的整个过程。把设备安装好,中级目标就是使得建筑物的功能得到全面极致的发挥。要想使设备的安装过程顺畅无阻,首先就要引进和采用先进、高端的施工技术,而当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巧妙地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不仅可以保证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和安装进度,也可以满足人们追求完美的心理,更好的适应民众的使用需求。在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检测建筑物质量的方法与检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方法不是完全相同的,以下三方面是二者的只要区别所在:评价二者质量的方法、验收标准和售后服务的不同。很多错误观点认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安装中不存在顺序安排,然而机电设备的安装过程的次序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引起施工单位的很高的重视,并对安装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2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

2.1 树立技术管理及质量管理理念

机电安装工程企业在开展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工作前,应加强对技术管理及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并根据技术管理及质量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在该理念的指导下,以促进技术管理及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提高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质量。

2.2 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体系,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管理理念的树立需要相应的管理体系来维护。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管理体系,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以使其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与实际的工程施工情况相符,能有效提高管理体系的实用性及适用性。通过建立与完善管理体系及相关的管理制度,能使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技术管理及质量管理实现制度化及规范化,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及质量管理的水平。同时,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企业还应根据工程的实际及招标单位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以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管理的重点

机电设备的安装施工技术关系到其后期使用。但是,由于其对安装技术也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就会产生由于人工安装技术的不规范或不成熟导致机电设备过早的结束使用期,缩短寿命。因此在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一下几个问题:(1)机电设备垫铁不科学选用,产生安装事故。垫铁在整个机电设备安装中起到承载设备重力,降低设备振幅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施工垫铁的选取上,往往会产生诸多问题。(2)对轴承安装位置的偏差调整。轴承在整个机电设备的安装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其安装技术也是格外的严格,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由于轴承、轴承器的安装技术不足,安装出现问题。(3)机电设备检测环节不足。在机电设备安装完成后,在使用投入前,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工作,利用相关设备和技术检测安装工作是否合格。

2.4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

对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可以从施工的前、后、中分别探讨。施工前,作为机电设备安装的准备阶段,安装施工前是不容忽视的,这里对施工人员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需要对施工图纸达到了如指掌的地步检查图纸当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一旦发现,及时作出解决方案,提出解决措施,不能耽误机电设备的安装进程,做到有条不紊。加强施工方面的安排和方案设计。施工中,最关键的是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质量控制好了,就相当于主要问题解决了,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时务必要按照提前做好的计划和程序依次进行,还要对安装过程实行实时的监督和检查,对于程序复杂的部分,需要找出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人员来负责,严格按步骤进行对设备的操作和管理,对施工的各个细小的环节予以详细全面的记录,以此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施工结束之后,并不意味着机电设备过程的结束,还需进行对设备全面、透彻的检查,不要忘记按顺序进行通电调试。这样做既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又能够检测设备是否完好无损,以便于下一次使用。

2.5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的过程质量管理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必须坚守几个方面:首先,要求施工人员要对安装规则及其熟悉,详细阅读相关规章制度和要求,采购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也必须按规则来办。其次,建筑设备安装的工程是系统性极强,需要全方位把握和控制,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需要出发,做好应急机制和解决方案,以备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的出现,施工人员要积累施工经验,按部就班的进行施工。相关人员需要明确施工环节,使机电设备的安装工作按计划进行,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最后,施工人员是施工工程中的最活跃因素,所以,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及其重要,既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又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增强专业知识,丰富实践能力。

3 结语

在进行机电设备的安装时,必须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并对安装工序严格审定,避免出现安装漏洞,严格检测管理制度,以求消除问题隐患,保证机电设备正常运转。抓住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和质量管理的重点,针对性突破。机电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高要求和高劳动性行业中,并被人们普遍的认可它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更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衡量的重要标准,直接影响着国家国防实力。

参考文献:

[1]蒋作金. 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4(19):180-

181.

第10篇

关键词:施工人员管理 技术管埋 现场管理

1、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按照现代企业运行规律,通过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工程项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施工管理工作长期把工程施工质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在2003年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后。步入了较为规范的管理程序。公司各职能部门及各施工项目负责人在提高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推进了施工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程序化方向的发展,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就。纵观公司的施工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人员、施工技术、材料和施工现场等进行管理。

2、现场人员管理

人是施工生产的主体,施工现场项目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材料员、统计核算员、安全管理员等岗位,他们的质量意识、生产技能、文化素养、生理体能、心理行为等到方面的个体素质,以及经过合理组织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的群体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的形成和控制。在项目施工前期,工程部对各工种进行必须的培训,培训即包括技能也包括文明施工细则的培圳,合理组织、严格考核,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使施工人员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好的组合和发挥,从而保证他们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发挥牛产主体的自控作用。为实施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和目标控制,施工承包企业必须选派有资格、能力的施工项目经理秆『管理人员承担领导和组织施工管理的任务。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各自按照岗位标准进行工作,实行项目目标管理制度,以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架构为基础,通过加强项目管理,落实管理目标责任制,并强化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督作用,对施工人员的资格进行考核,严格执行规定工种持证上岗制度,从而形成具有质量摔制和质量保证能力的工作系统。

3、施工技术管理

由于建设工程产品的多样性和单件性生产,所以,在很多场合下施工技术工作带仃很强的针埘性和专案性特点,它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1)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

(2)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控制调整和检查,坚持通过以试验榆测数据评定工程质量。

(3)做好施工技术标准。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施工技术方法是实施施工技术标准的具体手段。施工技术方法包含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而施工技术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部分,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效率、质量、工期和技术经济效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作。施工技术方案应符合工程承包合同技术规范的要求,体现设汁意图,要求做到技术工艺先进、经济合理,能保证工期、质量和安全。制定力‘案时必须结合项目现有资源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方法、选择施工机械、安排施工顺序,衔接配合组织流水作业,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并在工程施工前或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制定。在施工总体技术方案确定的前提下,各分部分项施工展开之前还必须结合具体施工条件进一步深化和进行具体操作方法的详细交底。设计技术交底时,除应认真听取设计单位对工程技术特点的介绍和对施工的各项要求外,项目总工应根据研究图纸的记录汇总以及对设计意图的理解,明确捉出对设计图纸的疑问、建议或变更意见,并对所探讨的问题逐一做好记录。对设计文件和图纸中存存的问题,应及时会同有关单位或部门协商解决并取得书面认可依据。

项目部在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对图纸中的问题进行汇总,并结合施工特点,提出具体的修正方案,报甲方及设计单位共同探讨,以达成一致,使得问题能够在进场施工前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在总、分包的情况下,总体施工方案由总包方制定,分包方负责具体实施,因此,总包还必须对分包进行施工总体方案的交底,使分包正确理解并掌握具体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由于各项工序严格执行技术要求,这样既提前了工期,又节约了管理费用。除此之外,对施工技术方法的控制,还可以采取建立质量控制点的方法,即在全面正确地分析工程特征、技术关键及环境条件等到资料的基础上,把一些难点问题、薄弱环节、关键操作、经验不足事项等列为重点控制,建立控制点,进行专项落实和跟踪控制。另外必要时还可邀请专家咨询论证,或进行专项技术方案事前试验验证。对于气候不稳定地区的施工,项目部还要预测气象、水文、地质等到环境因素对施工不利的影响,并制定应对措施。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部门要深入现场工班,核对图纸、核实工程数量,检查技术管理工作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解决施工技术难题,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控制。还要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对施工原始记录、检查签证记录、施工照片以及有关的技术文件和资料进行收集、分类整理、汇总和保管,负责对项目操作层的技术监督、控制和施工指导并参与交竣工验收。

(4)及时进行工程竣工后的技术总结。工程在施工完成后,项目经理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质量、工期、成本控制、合同完成情况、施工技术方案实施情况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全面评价和总结,为今后施工提供借鉴,使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4、材料质量管理方面

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材料质量不达标,工程质量就难以保证,因而要对它进行监控管理。建筑材料品种繁杂,质量及档次市H差悬殊,存施工作业之前必须对进场的材料物资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做好使用前的质量把关和预控工作,保证投入使用的材料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控制材料设备性能、标准与设汁文件的相符性;⑦控制材料设备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试指标与标准要求的相符性;③控制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程序及质量文件资料的齐全程度等;④控制不合格材料、设备的处理程序。不合格材料设备必须进行记录、标识,及时清退处理或指定专管,以防用错;不合格品不得用于工程建设。己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施工企业,施工现场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应按照质量程序文件规定,贯彻执行封样、采购、进场检验、抽样检测及质保资料提交等一系列明确规定的控制标准,报验合格的材料方能使用。对易碎、易潮、易变形、易污染的物品,在运输、堆放、安装过程等环节也须进行监控。

5、现场施工管理

施工的关键是质量和进度。对于进度,原则上按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执行。但作为一个项目而言,现场情况千变万化,如材料供应,设计变更等问题,难免会造成某分项工程工期的滞后,绝对不能模式化,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安排;所滞后的工期尽可能组织各班组进行晚问加班,弥补滞后工期,确保总工期。施工质量能否得到保旺,最主要的是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国家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来完成每一道工序,严禁偷工减料。必须贯彻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专检、联检,通过层层的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定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它是管理的方法手段,是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的特点,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耍落实安全责任制,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和例行安全检查,发现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地方,立即强制整改,以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第11篇

[关键字]水利工程 技术管理 经营效益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V5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2-211-2

0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新型设备、新的施工方法、新材料、新工艺等不断出现和更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涉及到多重环节,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水工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水工混凝土工程受其他条件如自然条件等的影响很大,冬季和雨季等自然条件影响水工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工期和工程质量。因此。对混凝土这种材料的认识和精心制造是关系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成败、优劣的关键问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作者分析了水工混凝土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技术对策。

1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所谓技术管理就是强调对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工作的"管理",不仅仅是指"技术"本身。所谓技术管理工作,它是企业进行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

技术管理工作在水利行业各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和搞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管理工作,能保证施工中按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要求,确保各水利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

(2)重视和搞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管理工作,能不断提高我们各水利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特别是相关技术工种中有关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从而在施工开始前或在施工过程中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有关技术问题,特别是技术难题,把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3)重视和搞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管理工作,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特别是重要岗位上技术性较强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及设备、材料的潜力,在保证工程在施工安全和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各种成本,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并提升本企业在行业中的市场竞争能力。

2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方法

2.1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法治企,强化各项技术管理工作的落实。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各级技术管理层的技术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技术管理层中相关人员的责、权、利。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管理干部不断学习现行规范。

(2)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通过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技术学习和技术交流。不断提高本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广大员工技术业务素质。

(3)发扬民主,鼓励广大员工特别是技术人员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通过PDCA循环,解决各项技术难题。

(4)通过加强技术管理工作,积极研究与探索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应用,在行业中甚至在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2.2 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贯彻和执行好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阶段技术管理工作的关键,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技术管理工作一般分三个环节:一是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这阶段主要是指安全、质量、进度等项目因素进行技术管理,是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工的先决条件。第二阶段主要是指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管理工作,这阶段的管理主要是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实际投人的各生产要素,作业技术话动的实施状态和结果进行的技术管理。包括作业者发挥技术能力的过程和自控行为等和来自各自管理层的所有综合技术管理活动。第三阶段主要是指竣工验收阶段的各项技术管理活动。

3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3.1 水利工程质量控制原则性

⑴实事求是和公正。单元工程(工序、分项等)、中间产品质评表中的实测(统计)值、检验记录应如实从现场检测得来。测量、现场土工试验成果,原材料中问产品结构物质量的抽检试验报告、金结焊缝探伤、混凝土探伤、填土压实度、地基承载力、建筑物外观质量检测报告;渗漏观测、注水压水试验记录等均应实事求是、真实可靠,不可随意改变。为了保证公正真实,承包商与检测试验室最好不是同属一个单位;⑵工程进度的松紧有度。既要 格遵照施工规程规范、验收评定标准去判定,义要松紧有度、宽严适当;⑶程序先后、主次有别,时效性。质量检查内容、对象多,指标繁杂,应分清主次、先后有序地进行,如先有原地面地形地物测量,后再有建筑(结构)物布黄放样;先有工序、分项、单桩(孔、根)检测评定,后才有单元质量评定。工程质量应以内在为主,外观为辅,而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⑷施工单位应遵守自觉性。施工承包商承担的工程施工应从准备到完工、保修到交付的全过程质量保证责任。按照"谁施工准担责"的原则对其施工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出了问题责无旁贷。因此承包商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质量标准施工,自觉做好质最白检自控,并主动接受有关质监部门的检查、监督,改进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水准;⑸设计单位应遵照先导性。设计者不仅要与承包商共同进行项目划分,将确定的重要隐蔽下,提出质量预控保证措施,对质控工作做出先导。监理单位要贯彻主动性原则。监理对质量的控制要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检验补救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部位、项目有预见性,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3.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措施

⑴加强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者是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也应从人员素质抓起。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工程项目管理成员应牢固树立工程质量第一的意识,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考虑经济效益。必须坚持以"质量第一"的思想去组织和检验自己的工作,为此做好施工队伍的思想教育工作。

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政治思想、劳动纪律、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敬业精神;健全岗位责任制,建立激励制度,增强责任心,发挥创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制定操作程序避免发生意外事故;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管理者、作业者都应该是资格的行家。严禁不惜基本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人员无证上岗。

⑵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①严格控制施工材料,各类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理条件,因而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水利工程所采用的砂、石、水泥、钢筋、土、堆石等材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必须健全材料管理制度,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②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控制。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工程进度、质量均有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选型要依据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参数指标,按照满足工程需要和保证质量的要求;③仔细分析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技术环境,施工现场作业面、劳动设施、光线和通讯条件等作业环境,及与各方关系等人文环境。环境条件往往对工程质量有一定的影响;④严格控制施工方法。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条件下的工程项目,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方案。采用先进合理的工艺、技术,以及规范的方法和作业指导书施工,必将对组成质量因数的产品精度、清洁度、平整度、密封性等物理、化学特性方面起良性推进作用,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提高作业效率。

第12篇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速,路桥工程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是影响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交通安全的关键因素。调查研究显示,部分交通事故都有路桥工程质量不达标因素参杂其中。以此为中心展开分析和论述,并就如何提升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施工质量

1路桥施工企业当前的发展环境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政府不断加大路桥工程斥资力度,而“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路桥施工企业的发展,这一举动为路桥施工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开放,市场竞争也将越加激烈,企业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的发展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稳固企业市场地位,为我国路桥建设与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2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自21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持续上涨,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居民越发的关心物流和出行条件,重视路桥工程建设质量,给路桥施工企业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施工企业必须积极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顺应时展的步伐,更好地满足社会和群众出行的要求。不少施工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为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加快工程施工速度,忽视了质量和技术管理,有的施工企业甚至完全不考虑质量、安全等问题,这也是近年来路桥工程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下面就将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作用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有利于提高路桥的使用寿命;第二,有利于路桥生产企业合理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第三,有利于保障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出行安全,切实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和谐社会的稳定;第四,有利于推动我国交通事业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建设,保证其行业中心地位。

3对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的总结

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和研究,笔者将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内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应力管控、几何管控、结构稳定性管控以及安全管控。应力管控指的是路桥工程实际受力情况与施工要求是否相符,这是路桥施工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几何管控是对施工过程中桥梁受力变形或其他结构变形因素的综合考虑,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会不会造成桥梁施工结构和设计位置的偏移,不利于桥梁合等都是需要考量的问题,几何管控对路桥工程的顺利进行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路桥结构稳定性管控指的是桥梁结构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管控;安全管控就是在保证整个路桥施工质量的同时对人员和工程安全的管理控制。

4加强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的有效措施

首先,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施工人员是工程的主要建设者和基本操作者,因此,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整个工程质量的核心保证,只有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才能够确保路桥工程的质量。作为路桥施工人员,家园的建设者,必须要了解自身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从本质上提高路桥工程质量,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切实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社会稳定。路桥企业必须要在开展施工人员技能培训的同时不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做好路桥安全保证工作,尽最大努力做好路桥事故的预防工作。其次,把好施工原料质量关。路桥施工离不开混凝土,因此,混凝土质量是关系路桥施工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路桥施工企业必须要对进场的混凝土原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特别是具有较强变异性的砂石原料,砂石含泥量超标,会在表面形成包裹层,不利于水泥和集料的黏结,增加其中的进水量,进而影响施工质量。碎石粒径比例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的重要因素,混凝土水灰比是由骨料水含量决定的,是路桥工程能否顺利安全生产的关键,可见混凝土原料的重要性,它是路桥工程建设的基础。因此,在选择混凝土原料的时候,应当尽可能选择含泥量小、热膨胀系数低的骨料,了解骨料级配,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和各项指标要求。路桥施工企业要对混凝土原料质量实施严格的检测,制定严格的原料监测制度,协同施工人员共同确保混凝土质量,从根本上把好路桥施工技术与质量关,实施严格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要求。再者,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工程应急预案、质量计划。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事故应急预案是一项工程成功的基础。我们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还要做好质量计划工作,做好路桥施工指导工作,做好路桥施工技术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路桥工程建设还需要监理方和施工方的密切配合,工程开工前,需划分好各方工作任务,明确个人工作职责和内容。施工企业还应结合长期工作经验和教训,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制度,为整个工程的顺利、安全施工保驾护航。贯彻落实相关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需做好以下几点工作:A.按照施工图纸开展工作;B.规范施工各项工艺流程及操作规范;C.完善工程质量验收体系;D.在满足业主要求和工程质量进度的前提下合理进行经济效益考量;E.做好工程自查自检工作,保证每一道工序质量,一道工序完成后,只有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要做好工程交接工作,保证各工序工种的有序性和衔接性,保证工程的顺利交付。引进先进施工技术,把好工程技术和质量管理关。现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工程施工企业不能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应当不断引进先进技术,与时俱进,尽快实现施工技术与质量的信息化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优势,加强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提高路桥工程决策的正确性和准确性。由于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的技术难度高、信息量大、综合性强,这时质量管理软件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它能够快速、准确的生成各种质量报表,降低管理工作难度。最后,做好路桥施工工程质量的全面综合管理,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做好质量的事前控制,从根本上解决路桥施工质量问题。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根据专业和管理职能划分个人质量责任和层次。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监督和检查、验收,做好路桥工程各个工序的质量管理工作。

5结语

综上所述,路桥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是每个路桥施工企业都必须要做好的入门课程,施工企业必须要做好人员安全意识的培训,制定科学、有效的工程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贯彻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做好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努力打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作者:王伟 付蔚 单位:黑龙江省高速公路管理局 黑龙江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市政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对道路施工技术和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施工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施工的水平参差不齐,施工操作不很规范,就容易造成了一些质量缺陷,严重威胁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加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

1、加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时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满足要求。市政工程虽然是城市的一项基础性建设,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也可以说市政工程施工工序繁琐,有的工序与工序之间的衔接十分紧密,那么一旦某个工序出现质量问题,将可能永久性的存在,甚至影响到其他工序施工无法满足质量要求,而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其工序的施工质量,就能及时避免这些质量隐患的出现或永久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工程质量达标。

2、加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返工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在市政工程施工中,许多工序都存在隐蔽工程,由于这些隐蔽工程的存在,加上有的质量管理人员工作疏忽或责任心不强,时常会出现由于上道工序质量不达标而影响到下道工序的质量达标,这个时候就需要对上道工序质量不合格的部位进行返工处理,这样一来,不仅对工期造成了浪费,同时在成本控制中还额外增加了由于质量不达标而出现返工处理的成本费用,所以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加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就减少或避免了不必要的返工处理,对成本费用造成额外支付。

3、加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这是因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对质量意识薄弱的管理人员要进行相关的施工质量培训,具体明确在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同时通过加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让管理人员更清楚地认识到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理论培训及实践,无形中使得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得到提高,为更好地做好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1、强化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这是加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首要措施,也就是说,从人的主导作用来出发,对管理者进行管理,对管理者进行质量相关业务知识培训,通过市政工程本身的特点来明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并同时通过学习和借鉴以往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好的经验做法,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从内容的本质上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的质量监控中时刻以质量标准来严格要求施工。自然,强化质量意识的同时,还要通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来对质量管理者加以限制与巩固,是很有必要性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含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支持性文件,它们在很大程度上组成了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要的理论指导性文件,也是在具体施工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行为准则;另外,质量管理体系中还包含了对质量责任的相关说明,也就是质量责任制的存在,这是加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考核措施,在质量责任体系文件中,应将质量明确到具体的责任人,对各个层次的质量管理者制定不同的质量奖罚制度,这样一旦出现了质量问题,将依照质量责任体系文件来进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质量管理者提高质量意识,严格监控质量起到了限制与促进作用。

2、全面提高监理人员和业主的管理水平和技术素质

市政道路工程看似简单,实质上作为与广大市民密切相关交通手段,一旦质量出现问题,修补、整改往往造成对城市建设的不良影响,作为监理和业主参与市政道路施工建设管理,是一项技术性、经济性以及社会性很强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市政道路工程监理要求监理者要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以及一定的工程管理经验。提高业务素质,加强责任意识等,从而提高监理水平,创建优质工程。作为业主,要改变政府机关的作风,切实为施工现场服务,与城市交通管理、园林绿化管理、供电、供水、供气等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创造好施工条件,防止出现影响工程质量的非技术因素,主动协调设计、监理、勘察、施工等各方面的工作,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从而保证工程和质量和安全。

3、全面提高监理人员和业主的管理水平和技术素质

市政道路工程看似简单,实质上作为与广大市民密切相关交通手段,一旦质量出现问题,修补、整改往往造成对城市建设的不良影响,作为监理和业主参与市政道路施工建设管理,是一项技术性、经济性以及社会性很强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市政道路工程监理要求监理者要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以及一定的工程管理经验。提高业务素质,加强责任意识等,从而提高监理水平,创建优质工程。作为业主,要改变政府机关的作风,切实为施工现场服务,与城市交通管理、园林绿化管理、供电、供水、供气等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创造好施工条件,防止出现影响工程质量的非技术因素,主动协调设计、监理、勘察、施工等各方面的工作,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从而保证工程和质量和安全。

三、加强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

1、加强路基防范施工技术

在市政道路施工的所有环节中,路基的防护工序是极为关键的,防护措施的主要作用与最终目的是减少路基温度、湿度以及雨水冲刷对路面造成的破坏程度。加强市政道路路基的防范措施主要有矿物材料防护技术和植物防护技术,通常情况下,在石质边坡中采用矿物材料防护技术,在土质边坡中运用植物防护技术,以生态环境保护的观点来看,植物防护技术有利于对环境的改善及优化,而矿物材料防护措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想对较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2、改善排水系统施工技术

近年来,城市内涝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每逢雨季,城市道路不可避免的会遭受被淹和雨水冲刷的问题,市政道路排水施工技术优化的主要措施针对道路设计阶段以及道路施工阶段。在道路设计阶段需要根据道路周围的地质及环境等因素,确保排水系统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道路施工阶段需要依据设计图纸,对排水管道进行科学化的铺设,并针对铺设过程中地质与障碍物的变化及时做出施工方案的调整,最终使排水系统避开所有的障碍物,从而保证道路排水系统功能的发挥,使道路排水顺畅。

3、优化路面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施工单位需要优化路面摊铺施工技术,首先需要掌控好沥青混合料的配制温度,既要使混合料使用性能尽可能的发挥,有需要保证其质量不受到损坏;在混合料摊铺过程中必须保证一次性摊铺,避免重复摊铺和中断摊铺情况的出现;对于道路的碾压,道路施工单位需要针对道路的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摊铺机的参数,不允许在道路碾压过程中出现新的车辙,并保证路面的平整性与密实性,最终提高路面施工的质量。

4、完善施工缝施工技术

公路基层施工材料一般属于半刚性的水硬性材料,这种材料受温度及湿度的影响较大,施工环境的温度及湿度如果不合适,就会加强基层的收缩力,加之基层与下卧层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力和膨胀力,当这种磨擦作用和膨胀作用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公路路面出现裂缝,因此,道路施工企业需要针对施工材料以及路面湿度与温度的控制加强路面裂缝的施工技术控制,从而减少并消除市政道路裂缝。

结束语

市政道路施工是非常重要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通力合作,而且作为工程技术以及管理人员要有责任心有专业知识,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发现,提出解决的措施。相关部门组织落实工作,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陆荟名.探讨市政道路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第14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现场管理

Abstra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under the busines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corporat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s governing the operation of modern enterprises,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dynamic management, project the contract goals, project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his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Key word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sit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 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理念的初步建立,我国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管理经验。推进了施工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程序化方向的发展, 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就。纵观公司的施工管理工作, 主要体现在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人员、施工技术、材料和施工现场等进行管理。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2施工阶段项目管理中大力推行行之有效的现代管理技术

施工阶段项目管理的重点集中在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施工企业要紧紧围绕这三个要素,进行科学的管理。

1) 质量管理:“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质量是企业得以生存的根本所在。在建立建筑企业质量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施工项目的特点建立施工项目质量体系,扎扎实实地推进全面质量管理,把管理的重点转移到建筑产品上,使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活动受到适当而连续的控制,使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并满足业主要求,对潜在的质量问题采取预防措施,对出现的质量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补救,防止不合格产品重复发生。

2) 进度管理:在加强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部署编制施工项目的滚动式进度计划,采用网络计划,确定项目的总进度目标和分进度目标,确定关键施工工序及关键线路。由于施工实施过程中,情况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进度计划处于不断调整中,但必须紧紧围绕该项目的总进度目标进行编制,以免偏离目标控制方向。

3) 成本管理:根据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施工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动态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各环节,努力在承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基础上降低实际成本,以增加经营利润。降低成本的对象重点放在人工、材料、机械设备投放费用上,应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条件,在同等施工条件和质量安全要求下形成竞争价格,减少施工项目投放成本。

4) 人员管理

人是施工生产的主体,施工现场项目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材料员、统计核算员、安全管理员等岗位,他们的质量意识、生产技能、文化素养、生理体能、心理行为等到方面的个体素质,以及经过合理组织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的群体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的形成和控制。

在项目施工前期,工程部对各工种进行必须的培训,培训即包括技能也包括文明施工细则的培训,合理组织、严格考核,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使施工人员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好的组合和发挥,从而保证他们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发挥生产主体的自控作用。

为实施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和目标控制,施工承包企业必须选派有资格、能力的施工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承担领导和组织施工管理的任务。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各自按照岗位标准进行工作,实行项目目标管理制度,以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架构为基础,通过加强项目管理,落实管理目标责任制,并强化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督作用,对施工人员的资格进行考核,严格执行规定工种持证上岗制度, 从而形成具有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能力的工作系统。

3 技术施工管理

由于建设工程产品的多样性和单件性生产,所以,在很多场合下施工技术工作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案性特点,它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3.1 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

3.2 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控制调整和检查,坚持通过以试验检测数据评定工程质量

3.3 做好施工技术标准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施工技术方法是实施施工技术标准的具体手段。施工技术方法包含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而施工技术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部分,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效率、质量、工期和技术经济效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工作。施工技术方案应符合工程承包合同技术规范的要求,体现设计意图,要求做到技术工艺先进、经济合理,能保证工期、质量和安全。制定方案时必须结合项目现有资源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方法、选择施工机械、安排施工顺序,衔接配合组织流水作业,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并在工程施工前或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制定。

第1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

中图分类号:X799文献标识码: A

一、中国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相对于国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来说,中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很多潜在的问题。下面对中国建筑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1缺乏质量管理理念。建筑理念认为工程质量是第一位的,并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设置施工标语。然而,中国很多建设项目都为遵循质量第一的理念,将质量问题警示标语置之不理,使得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流于形式。

2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施工单位在设计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实际性,存在组织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很多施工单位的组织设计不是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而是为了能顺利通过工程招标审查。另外,施工单位的组织设计中也不具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质量监督措施,大大降低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

3缺乏“以人为本”。施工单位并未将人作为管理体系的核心,也未彻底执行“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全过程、全方面和多角度的质量管理,即全面质量管理。

二、优化建筑工程整体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包括不同种类的技术规则、章程等等,这些都是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求的规定,以及必须达到的要求。企业在这方面要建立比较合理有效的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度来保证各项技术实施有效、有人负责。也只有这样的责任制才能保证员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各项施工技术。实行技术责任制主要是从认真落实技术交底和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这方面来体现的。图纸会审的步骤必须有理有序;技术交底工作落实到人,比如说比较关键性的工程、主要的施工部位、比较特别的工程以及“四新”技术应用工程就务必要做好施工技术交底;技术档案管理都务必要依据档案管理要求进行搜集、整理和归档。

三、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途径的要点分析

1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的文件的管理。在项目开工之前,工程管理的部门要颁发有效文件的清单。各个施工单位要记录表格,技术性文件要实行标准化的管理,并且得到监理的认可,确保项目工程技术资料的统一,便于管理。对于资料的使用,存取都要进行实时的管理。及时组织好图纸的检验工作,做到来有登记,去有登记。

2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的管理。做到根据项目的目标任务,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准则,明确的指出各部门的人员的职责,按照不同的职责进行工作的关系的确认,确保各项工作都能按照指标进行。

施工前要对从事项目的特殊人员进行严格的核查,做到每一个员工都是持证上岗,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效益。

3施工机械和检验设备的管理。施工前要对施工的各项器械,机具进行认真的检查,并且保持完好的状态,对施工仪器进行常规检查,都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检验不合格的器材不允许施工使用,保证施工器具的质量。

4物资的管理。严格的按照管理手册及相关的程序文件要求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材料生产资料的质量符合工程要求。物资的采购过程中,要加大检查力度,对物资的供应厂商的各项能力进行评定,严格要求供货的质量,对供货的产品信息要加以了解,可以实现对其有效的控制。严格的执行资料的验收工作,杜绝不过关产品入库,积极主动的配合监管部门,做好检查工作,确保工程的质量。

5环境的管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到文明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区域的划分,明确责任区,对各单位和个人进行明确的分工,每个工作区域要做到整齐,美观,做到道路通畅,消防设施齐全。安全大方。

四、建筑工程的防水技术

建筑工程的防水工作是关乎工程整体质量和今后各项使用功能能否正常应用的重要方面。同时它也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难点,需要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才能有效地保证工程的防水能力。

(1)工程施工准备。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不可忽略的。主要包括为今后的施工制订一个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为较好地满足建筑工程的功能需求而做一定的技术准备工作,各种物资的选择与采购以及施工人员的组织分配等等。

(2)防水工程的施工要求在建筑结构方面,如框架结构类型的工程,板与梁、柱之间的衔接部分需要很细致的防水处理,要保证现浇板结构的刚性、整体性,同时还要满足预应力的要求,可以应用防水混凝土,各种添加剂运用要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采用防水层时,要注意对板缝的凹槽进行嵌填密封,防水层一定要选用符合设计标准的材料,才能保证防水工程的质量。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技术的最主要任务是运用科学的管理职能和方法,促进建筑全行业的质量提高是这项工作的最主要核心之一。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将科学技术管理和建筑项目管理工作有机地融合到一体,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既是对建筑工程本身的管理,更是对现场管理人员管理素质水平的提高,对于现场工作的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一丝不苟的敬业态度才能提高建筑全行业的整体工作水平,使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