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西方商业文化的异同范文

中西方商业文化的异同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西方商业文化的异同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西方商业文化的异同

第1篇

谈到中国人喜欢的数字首先会让人想到的就是“六”了,不管是选电话号码、车牌、楼层、房间号等都喜欢选带有六的,并且越多越好。中国人用“六六大顺”来祝愿中年人生活幸福安康,这个成语源自《左传》:“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此数者累谓六顺也。”又因为在古代汉语中“六”与“禄”同音,“禄”的意思是福气、福运,作动词是给予俸禄的意思。所以“六”在汉语中就成为受欢迎的数字了,意味着“财富”和“幸运”。然而在西方文化中数字六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圣经•启示录》第十三章写有“从地下上来的野兽,他的数字是六百六十六”3所以在西方文化中六就代表着恶魔,代表着反对上帝者。据传言,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买过一套别墅,因为发现门牌号是666后,觉得太不吉利了,然后就换掉了。中国人最讨厌、最要避讳的数字就是“四”了,因为“四”在汉语中的谐音是“死”,中国人民出于这种避凶趋吉的心理,总是不想与这个数字扯上关系。然而在西方对于四就没有什么特殊的避讳。就像中国人讨厌数字“四”一样,西方人也有一个特别不受欢迎的数字,那就是“十三”,同样也是来自于《圣经》,据记载耶稣在受难前,与他的十二门徒进行了最后的晚餐,弟子犹大因为贪图钱财而把耶稣出卖给了犹太教,致使耶稣受难4。因为这一天是13个人在聚餐,日期也正好是13日,所以13在西方基督教世界中就被当成了一个不幸的数字。所以现在的西方很多高楼大厦中就没有13层,医院中没有13号病房。而中国由于受基督教影响较小,没有此类的避讳。关于中西方对数字的喜好的异同还有一点值得补充就是,中国人偏爱偶数,西方人偏爱单数。中国人讲究对称,和谐之美,认为成双成对就是美好的,喜好双喜临门,追求好事成双。这种偏爱根植于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阴阳”二元说,即万事万物都是有正方两面组成的。5然而西方人就没有这样的民族心理,“从古希腊起,西方人信奉天人相分的宇宙观,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对立的,故西方民族重对立,强调矛盾冲突,以不和谐为美。在数字上,西方民族视偶数为不祥,奇数为大吉。”6所以中国人说:“好事成双”,而德国人却说“好事成三”;在英语中数字“二”(two)是不吉利的数字,它源于“die”(骰子)的复数dice,而die又有“死”的含义7,故最小的偶数就被看做是凶数了;还有许多能用偶数表达的词也被加上一而变成奇数,如ahunderadandone来表示许多。

二、中西方数字的虚指的异同

数字的虚指是指数字习语中的数字并不代表它本身的数量,而是脱离了数量实指,被环境所赋予了一种文化意义8。在汉语中“三”以下的数字“一、二”,一般虚指少数,如“一毛不拔”、“一尘不染”等。数字“三”在汉语经常用来虚指,有时泛指多,如在“三生有幸”、“入木三分”、“一日三秋”和“垂涎三尺”等成语中;也有时用来泛指少,如“三寸金莲”和“三寸不烂之舌”。“三”以上的数字一般虚指多数,如在“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六亲不认”、“七嘴八舌”、“九牛一毛”、“九死一生”、“十全十美”等词语中,这些数字都是用来虚指多。除了单数外,汉语中还有许多虚指多的数字如“百”“、千、”“万”“、亿”等。在英语中表示虚指的数字用法虽然没有汉语中那么普遍那么多,但也跟中文基本保持一致,三以下表示少的虚指,九、百、千虚指多如“oneortwowords(”三言两语“)sevenhours”和“sevenyears”都并非实指而是指时间之久。acathaveninelifes(猫生命力很强)、astitchintimesavesnine(一针及时省九针)、oneinthousand(百里挑一)。德语中数字“三”也有虚指多的情况如fürdrei不是三个的意思,而是很多。

三、中西方数字文化异同原因探究

就数字本身而言,只是一种普通的语言符号,每个数字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好坏,但是随着文化的发展,数字逐渐被赋予了特殊的寓意,有了受欢迎的数字、被讨厌的数字之分、有了不含感彩的隐喻意义。笔者认为产生这些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西方文化主要有两个源头,就是所谓的“两希文明”即古希腊文明和希伯来基督教文明。在西方国家,宗教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优势甚至可以控制整个国家的权力,宗教文化是西方民族文化的核心。他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数字文化也是逃离不了基督教的影响。西方国家中有关数字“三”、“六”、“十三”等的喜好和禁忌就是直接来自于基督教和他的《圣经》。同样中国的数字文化也受到宗教的影响,如“道教”的“三生万物”说法使中国人有对数字“一”的崇拜;“五行说”又影响了对“五”的崇拜。

2、谐音任何语言的语音结构都是有限的,而客观对象是无限的,用有限的语音结构去表现无限的客观对象,便有了同音词,故谐音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9通过对前面章节中对中西方数字喜忌文化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有着十分博大的谐音文化,如对于数字“六”(谐“禄”代表财富)、“八”(谐“发”象征发财)“九”(谐“久”),这些数字由于其幸运的发音就成了中华人民最受欢迎的数字了。在西方国家其实也有这谐音现象,但这些词汇更多却用在网络语言中,如2可以代表too/two;1可以代表one/want/when;4forget代表forget;2gether代表together419(foronenight)成为的代号等等。

3、生产、生活活动还有一类词的隐喻涵义就是来自中西方人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了,包括物质文明活动如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等,也有来自精神文明活动如作家创作的经典作品,童话故事。如汉语中的“三顾茅庐”、“八仙过海”;英语中的“fiveit”、“fourhundered”;德语中的“dasfünfteRad”和“mitSiebenmeilenstiefeln”。值得一提的是,这类数字的隐喻还在变化发展中,因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活动还在不停地进行中,如德语中最近出了出了个新词“5G”(GierigeGreichengegengeizigeGermanen)意为“贪得无厌的希腊人大战一毛不拔的日耳曼”表述了2015年初,深陷危机中的希腊向德国索赔二战赔款的事件。

四、结语

第2篇

论文摘要: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人与讲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中西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陷入尴尬境地。所以了解文化差异的表现及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就中西文化差异和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比较。

前言

近年来,文化差异研究正在引起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语言文化教育者的普遍关注。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文化差异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培养人们对文化差异的积极理解的态度,是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作简单的论述和比较。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新晨

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三、结语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第3篇

论文摘要: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人与讲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中西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陷入尴尬境地。所以了解文化差异的表现及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就中西文化差异和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比较。

前言

近年来,文化差异研究正在引起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语言文化教育者的普遍关注。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文化差异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培养人们对文化差异的积极理解的态度,是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作简单的论述和比较。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 、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2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三、结 语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第4篇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呈现出包容性发展的趋势,西方茶文化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迅速传播到中国,中国的茶文化也随着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趋势迅速走向世界,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在中西茶文化碰撞、交汇、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中西方茶文化各自的深刻内涵以及相互差异,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直接对茶文化的翻译问题产生了显著影响。基于这一背景,在现阶段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进行科学分析,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并将非常有助于中国茶文化影响力的继续扩大、提升。

关键词:

中西方;茶文化;内涵;翻译

中国是茶叶大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茶叶长途跋涉传播到西方国家后,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西方也逐渐形成了与中国茶文化截然不同、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内涵与体系,并主要通过饮茶习惯、饮茶方式、饮茶礼仪等表现出来,让茶叶这一古老的中国饮品在西方土地上焕发出异域风情。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西方茶文化的客观现状,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对茶文化的翻译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启示。

1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分析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文化生根发芽的地方,有着深厚的茶文化积淀,茶文化也显著地影响着由古至今的中国人的行为礼仪、性格品质,可以说,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人的一个鲜明标签和深刻烙印。西方虽然接触茶叶、茶文化的时间和中国相比少得多,但近代以来,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和中国乃至东方国家有显著区分的茶文化体系。早在十六世纪的时候,英国在强大的生产力、军事实力的支撑下,战胜了西班牙战队进而获得了海上霸权,走上了向外扩张的历史征程。从那时开始,英国和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的物质、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也是在这一时期,官方色彩鲜明的东印度公司首次将东方茶叶带入了英国,并作为商品销售。这种珍贵的东方树叶,当时由于在英国数量稀缺而价值不菲,主要作为药品和养生饮品而存在,流传于英国皇家贵族当中,并很快获得了越来越多英国人的喜爱。因此,英国的茶叶供应量逐渐增加,开始越来越多地影响到英国的中下层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民间人士的喜爱,成为英国人休闲、社交中使用到的重要饮品。随后,随着英国的不断扩张,英国的茶叶供应量越来越多,逐渐在英国人当中得以普及,英国人和茶叶产生了不可分割的情感,这种英国茶文化也开始逐渐渗透到西方世界的其他国家当中,产生越来越深刻的文化基础。由于西方国家和中国在文化差异、民族背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西方国家逐渐形成了显著区别于中国的茶文化内涵,并逐渐形成完善的西方茶文化体系。茶文化在西方国家从萌芽逐渐走向成熟,散发出强大的魅力和吸引力。和中国的农耕文明不同,在西方国家的文化领域中,茶文化更多扮演的是一种开放的、优雅的角色。西方人对于茶叶饮品的感受,不仅在于味觉,更在于品茶过程中的自我精神实现和与他人的精神交流,茶文化在西方国家的内涵变得非常集中而深刻,这和西方国家商业文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也表现出西方人对茶叶的深刻喜爱和情有独钟。在此基础上,西方茶文化的内涵逐渐扩散而细化,英国形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饮茶这一极具文化氛围的活动已经成为了英国人乃至西方人生活、工作、社交、休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说英国的茶文化专注于文化“点”魅力的绽放,那么中国茶文化则更加倾向于从千年历史中缓缓走来的极具民族文化积淀的茶文化普遍影响及成熟形式的展现。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千年历史的塑造,已经和中国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完美融合,极具中华文化魅力与特色,成为中国的标志性文化载体与文化形式。在中国人眼中,茶文化的内涵是广泛而深刻的,涉及到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茶具选择、茶室布置、茶服搭配、茶事活动等与茶叶相关的方方面面,并完全上升到精神层面。茶文化的内涵之于中国人,兼具了形式美、内容美、精神美,在饮茶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上,中国人都乐在其中,并自觉实现了肢体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交融。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之庞大、含义之深刻、形式之优美、影响之深远,是只言片语难以描述的,它已经深入到中国的文化当中,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当中。

2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译建议

中西方茶文化相连相通,又显著区别,基于这一基本现状,在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译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中国人和西方人在茶文化方面认知的异同,依据基本的翻译工作原则,采取灵活性的、生动性的翻译策略,使中国人和西方人都可以更好地通过译文感受到对方茶文化的魅力,产生对对方茶文化的科学认知。在此主要探讨中国茶文化的英译问题。

2.1茶名的翻译策略

在茶文化翻译中,茶叶名字的翻译,可以说是茶文化翻译的基础工作,是重中之重的内容。一直以来,茶名的翻译所面临的问题是准确性和联系性的问题,即在中国茶文化中相关关联的茶名,经过英文翻译后,完全看不出其联系性。在长期的茶名英译实践当中,发现采取音译、意译灵活结合的方式,所取得的翻译效果是最佳的。对于一些独立性较强、特征鲜明的茶叶品种,其名称可以采用普通话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即直接应用普通话的拼音进行翻译,当然某些茶叶采用方言音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取得的效果也比较好。如龙井茶直译的结果就是longjingtea,采用的是普通话直译的方式,而白毫茶、乌龙茶则采用方言直译的方式,翻译的结果分别是pekoe、oolong。对于一些茶名形象性强的茶叶品种,其名称可以采用意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可以使外国友人产生更加直观、深刻的印象,如红茶的意译结果为blacktea,中国珠茶的意译结果为gunpowertea,这样的翻译方式可以使外国友人在初次接触茶名时即产生形象性的记忆。此外,不少茶叶名称也采取了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如祁门红茶的翻译结果为qimenblacktea,乌龙粗茶的翻译结果为oolongcrudetea,红枣龙眼茶的翻译结果为reddateslongantea,音译和意译结合并灵活使用的翻译策略,使得中国种类繁多的茶名的翻译方式更加立体化、丰富化,更加容易被西方人所接受。

2.2专业术语的翻译策略

在中国茶文化中,与茶相关的各个方面的专业术语不胜枚举,如何对茶文化专业术语进行科学、准确翻译,使外国友人通过对茶文化术语翻译结果的听、读,可以了解茶文化术语的内涵,是一大难题,也是茶文化专业术语翻译效果好坏的一个直观评价标准。对于茶文化专业术语的英译,必须坚持专业性、准确性、针对性相统一的原则,既尊重中国茶文化中专业术语的完整内涵,又最大限度地降低西方人的理解压力。对于专业术语的翻译,采用的方式更加偏向于英语的表达方式,较少应用音译,如采茶的英译结果是plucking,杀青的英译结果是firing,茶毫的英译结果是tippy,这样的翻译方式显得更加正式、专业,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体现出对中国茶文化专业术语英译的严谨性与准确性。对于茶文化中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专业术语的翻译,尤其要注意展现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避免翻译的生涩、乏味,如对茶具“脱胎填白”的翻译,采用““sweet-white”eggshellchi-na”更加合理,更加能体现出瓷器茶具薄而脆的器质特征,并隐约传达出其中蕴含的中国瓷器文化之美。

2.3中国茶文化之美的体现

中国茶文化翻译过程中茶文化美学和魅力的体现,一直是翻译工作者研究的一大课题,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表达方式中,完整或者尽可能传达中国茶文化之美,着实是一件困难而需要不断摸索的事情。在茶文化英译过程中体现中国茶文化之美学意蕴,必须采取科学的策略,将中国茶文化之美植入到英语单词、短语和句子当中,最终中国茶文化之美“英语化”,更好地传达给对中国茶文化不了解的西方人。具体来说,茶文化英译过程中中国茶文化之美的体现,重点在于文字的通联与语境的塑造。何为文字的通联,即用英语单词、英语短语描绘中国茶文化术语,通过对翻译技巧的运用和对翻译结果的筛选,结合西方人的语感方式,实现中国茶文化术语的文字之美与英语单词之美的联通,将中国茶文化中唯美的描绘方式更加完善而不失原味地用英语表述出来。如“成窑五彩小盖钟”的英译为alittlecoveredteacupofChengHuaenamelldeporcelain,这一英译结果完美地将原词中的“五彩”、“小”等元素表现了出来,并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英译案例。何为语境的塑造,即在通篇的翻译过程中,采用自始至终的表现美学的翻译手法,将中国茶文化之美严丝合缝地植入进入,创造一种以英文为载体的中国茶文化美学氛围和美学基调,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国友人对中国茶文化以及特殊茶文化内涵的理解,将更加容易,更加水到渠成。

2.4中国茶文化之规范性的体现

中国茶文化是极具规范性的,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茶文化的规范性都确定无疑,因而在茶文化的英译过程中,必须尊重中国茶文化的规范性,以规范而严谨的方式进行翻译,以免在茶文化英译的过程中使中国茶文化失真,甚至使西方人对中国茶文化产生误解、曲解。在英译过程中遵循中国茶文化的规范性,尤其要注意中国茶文化定名字、特定概念表述的一直性,这就需要翻译行业内部形成较为完善的茶文化翻译标准,翻译工作者都按照这一标准对相关的词语、概念、术语进行翻译,避免表述不一造成茶文化英译失准、失真。此外,在茶学科技论文中,更加需要重视中国茶文化之规范性,采用高度严谨、规范的翻译策略,一方面,茶学科技论文的标题应当避免使用缩略词,容易造成跨专业读者的理解困难和概念表述的偏差,与论文标题的严谨性形成冲突;另一方面,茶学科技论文的正文在茶文化的表述中更加重视表述的准确性、正式性,而非茶文化美学意蕴的传达,这一点和普通的茶文化英译有显著差别。

3结语

中西方在文化背景、民族性格、历史进程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再加上中西方茶文化萌芽和发展的时期不同,导致了中西方茶文化的显著差异。基于此,对中西方茶文化内涵的科学理解、正确认识,是做好中西方茶文化互译尤其是中国茶文化英译的前提。在这一基本前提下,唯有尊重原意、尊重美学、尊重不同语种表达方式的翻译策略,才是最佳的,才是最能被人们所接受的,相关的翻译工作者在茶文化翻译的过程中,也应当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作者:董理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杨静.中西“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6(1):51-53+55.

[2]王静,卜小伟.茶文化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J].农业考古,2013(2):316-318.

[3]施由明.论中国茶文化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J].农业考古,2007(2):15-21.

[4]杜大干.明清时期茶文化海外传播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0.

第5篇

【关键词】跨文化因素 商务英语翻译 改善对策

一、引言

语言理解是畅通交流的基础,文化与语言关系密切,世界各国的语言符号系统都是建立在其民族文化根基之上,翻译工作是语言转换的通道,更是文化沟通的桥梁。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间的商贸活动日益频繁,承载着交流沟通重任的商务英语成了国际商贸活动的基础,商务英语翻译俨然已成为国际贸易活动的重要环节。我国翻译家严复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要达到这样的标准,文化差异是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正如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所言:“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二、跨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1.思维方式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思维活动最有效的工具是语言,思维成果表达出来也是语言。中国文化看问题习惯整体直观上进行,追求“天人合一”,侧重集体主义,英美文化习惯于从逻辑分析入手,积极实验论证,偏向个人主义。这种差别导致了中西方在语言表达上的种种差异。就运用语言而言,汉语思维是螺旋上升的,从整体到局部,表达式往往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后;英语思维一般是直线的,表达时直截了当,根据内容的重要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

2.地理环境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地理位置不同带来的中西方国家文化差异很大。例如,英国西临大西洋,东临欧洲大陆,温暖的西风从大西洋吹来,英国人自然西风是温暖和煦,因此英国有种汽车商标是Zephyr(西风),在英国也就当然有着特别的文化内涵。而在中国,西风伴随着秋天而生,多是寒冷凛冽的,在春天却有温暖的东风送来,所以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汽车便用了“东风”这个商标。

3.传统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也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宗教文化一直伴随着西方国家的历史进程的发展,它已成为西方世界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人的精神支柱,影响西方民族风俗和人们日常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同时也深刻影响了英语的发展。宗教记录的民间故事传说形成了英语的很多典故和词汇都出自,《圣经》就派生了许多词汇、格言、习语。对照之下,汉语中也有很多表达是源自佛教的。比如饮料Sprite这个单词英语里是“妖精、精灵”的意思,但在中国人看了是邪恶的,直译不妥便转义为“雪碧”。译名含“清新凉爽、玲珑剔透”的之意,该给人冰清玉洁的感觉,成为被中国消费者普遍接受的饮料名称。

4.事物认知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事物认知的文化差异对商业英语翻译的影响很大,文化差异会造成不同语言对同一事物延伸出不一样的理解,表现在多个方面,下面选取常见的方面分别从动植物、数字和颜色举例说明。

在中国历史上,龙是一个图腾形象,但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龙)不是吉祥动物,而是代表邪恶的怪物,并且还有“泼妇”的意思。因此,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时,我们就不能将其翻译成“Four Asian Dragons”,却译成了“Four Asian Tigers”。“紫罗兰”牌的男士衬衫被译成“pansy”,因为不知道在西方该植物还喻指娘娘腔和男同性恋,作为定位为男士购买的衬衫,这种翻译表达失误自然是严重影响商业贸易的。西方文化认为“13”是不吉利的数字,因为耶稣是被他的第13个门徒犹大出卖的,而在中国文化里,“13”没有这种文化含义。汉语中“4”和“死”、“8”和“发”读音接近,由此来对数字褒贬,而在英语里就没有。然而,“7”在欧美国家里却是个吉利的数字,于是饮料“7―Up”就翻译成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颜色的喜好也彰显了中西方文化的这种认知差别,英语国家认为蓝色代表忧郁,中国人就不会这么想。中国人喜欢红色,红红火火表示喜庆,但在西方国家,红色代表血腥和杀戮,是贬义词。绿色在西方文化中却有嫉妒的含义,在中国却是象征环保与和平。

三、跨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影响的改善对策

1.深入理解语义,善用表达方式。商务英语使用词汇精准而且量很大,一般都有商贸的专业含义,翻译时,我们不可仅停留于文字表面,应深人仔细琢磨词汇在商贸领域的专有含义,然后完整全面地表达出内容。

2.比较异同,了解跨文化差异与联系。一个国家的文化是经过千百年历史沉淀形成的,是稳定而多样的,影响该国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我们应在实践中了解中西方文化,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知识,掌握在不同文化间的转换能力。

3.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商务英语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无论是直译法、直译加注法、音译法、意译法还是音译意译结合法,都是为了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达到“信、达、雅”的翻译目标,善于比较和选择是很重要的。翻译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翻译方法技巧后,要善于灵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翻译,然后根据环境和要求的差异,按照标准多方面比较,选取最佳译文。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价值观念不同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影响人行为的主要因素。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价值观是深层次影响因素。中方价值观重视道德伦理层面,崇尚和谐与中庸,鼓励个人服从集体。而西方价值观重视法律和契约,崇尚个人英雄主义,重视个人自由与个人意愿。

(二)思维方式不同

思维方式在商务沟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地区的人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重点表现在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这两个层面上。西方思维方式偏向逻辑思维,而中方思维方式偏向辩证思维。逻辑思维明确区分了主观思想和客观思想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利用科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世界,探索和发现符合逻辑推理的自然规律,重视推理和思维过程,追求客观有效性。而中方思维方式属于整体思维、感性思维和螺旋型思维。

(三)语境文化不同

语境文化是语言环境,其中包含地区的人文特征和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及长期形成的文化沉淀和文化心态。语言环境与语体风格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不同民族独立的语境文化,是文化的基础。东方文化是典型的强语境文化,人们在交谈中更注重意会,对语言环境和前后表达非常敏感。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是典型的弱语境文化,不重视环境,重视“言传”。

(四)不同

中国的比较复杂,民间流传着多种宗教,主流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道教和佛教为主体宗教的宗教体系。而西方国家多数是以基督教为核心的宗教体系。中方宗教文化体系主张“仁”“和”“义”,人们的行为方式更注重道德伦理、和谐、中庸。而西方宗教文化体系追求平等、自由、博爱,人们的行为方式更注重实践和个体存在,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力。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礼仪的影响

(一)称谓语与问候语差异

首先,在称谓语上。中国人习惯在姓后面加上对方的职衔,以表示尊重。但是,在英语中却很少有这种用法,例如,在中国“刘老师”是一种尊称,但是,在英语国家,TeacherLiu绝对不是一个尊称。其次,在问候语上。中方习惯问“吃了吗”“去哪了”,但是,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这样的问候会显得不合时宜,不仅违反对方的文化习惯,甚至可能会侵犯对方的个人隐私。

(二)礼貌文明语差异

恭维语和谦虚语及其他礼貌用语的使用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比较普遍和重要。但是,在恭维和谦虚上中西方也有着明显差异。中国人崇尚谦虚,在周易中对“谦”的解释是“亨,君子有终”。但是,在西方国家,谦虚不仅不会成为一种美德,还会引起别人对你能力的误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人和朋友一般很少说谢谢,造成麻烦也很少主动道歉,因为这样会显得生分。但是,西方国家则不同。西方人有强烈的个体主义导向,即使接受家人的帮助也会道谢。因此,在商务活动中要注意礼貌词汇的应用,尤其是道歉时,要直截了当,以免造成误解。

(三)见面礼节差异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无论是正式或非正式场合,商务谈判的双方在见面时都要进行问候,问候也属于一种语言行为。除问候语外,还伴随一些肢体语言。东方国家的人喜欢握手、鞠躬,而西方国家则更习惯拥抱和吻面。因此,面对不同客户,要使用不同的肢体语言。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一)价值观念不同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由于价值观念不同,中方在商务活动中注重人际关系建设。在商务活动中,中方与谈判对象合同确定更多的是代表双方以后要开展长期合作。但是,在西方核心价值观里,主张谈判双方的平等和自由,注重个人主义,重视谈判的直接结果和利益再分配。因此,他们更加追求公平合理的谈判结果和谈判双方均衡的利润分配。对谈判中的具体条款,西方人习惯利用数据进行报价或提出明确交易条件。而东方人在谈判过程中,并不重视谈判双方利润的均衡划分,且缺乏平等意识。

(二)思维方式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思维方式也是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在地区文化差异影响下,形成不同的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差异,最终形成思维方式差异。中方偏好综合思维,而西方偏好分析思维。在商务谈判过程中,中方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先建立谈判框架,然后再谈细节,是一个由大到小的过程。一旦原则框架确定,就不会再让步,但是,细节部分有很大灵活性。而分析性逻辑思维让西方人把整个谈判过程分割为不同模块进行谈判,一旦确立模块就算完成。但是,中方谈判人员习惯系统地看问题,不愿把整个谈判过程分割。也许谈判进行到一半,整个谈判就结束了;也许谈判进行到最后,谈判的核心部分尚未结束。但是,西方人谈判进行到一半,就是谈判已经结束了一半。西方人在原则问题上比较宽松,不受原则框架限制。喜欢从具体事物入手,通常认为细节是问题的本质,与整体相比更重视个体。

(三)沟通风格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沟通风格差异对谈判过程有重大影响。前文提到,中方是典型的强语境文化,人们在交谈中更注重意会,对语言环境和前后表达非常敏感;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是典型的弱语境文化,不重视环境,重视“言传”。在强语境环境下进行商务沟通和谈判,不但需要理解对方语言包含的意义,还必须结合当时的语言环境和对方的神态、表情、肢体语言等进行判断。例如,与中国人谈判时,因为儒家文化倡导和谐中庸,所以中国人在表示相反意见时,不会直接提出反对意见,而是用沉默来表达,但在西方,沉默表示认可,这就容易造成对谈判结果的误解。与此相对,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很少利用语言环境、表情、态度、肢体语言等语境因素,而是直截了当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不会因为顾虑双方的面子或友谊,而做出违反利益的行为。

(四)时间观念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时间观念。中国人认为,时间不是一个线性概念,而属于一个系统和循环概念。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中方代表通常会用系统性和统筹性的眼光来看待谈判中遇到的问题,可能在谈判活动中从谈判基础的确立直接到谈判结束,也可能从谈判细节直接回到谈判原点。但是西方代表,特别是美国人,在商务谈判中更加注重谈判的速度和效率,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中国人注重大局,在谈判中需要用较长时间考虑谈判系统的完整性,而美国人在谈判中则是雷厉风行。

四、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合同的影响

文化差异同样会对商业合同的书写产生影响,尤其是国际商务合同。因为双方有截然迥异的文化背景,而且其价值观、思维方式、沟通风格也不相同。所以,在国际商务合同签订过程中,要利用并综合考虑谈判双方不同的文化差异,确保双方理解并明确表达出各自的意见。在中国,受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在合同起草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如“bythetwosidesthroughfriendlyconsultations(经双方友好协商)”的表达,但是,西方人认为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本,会在合同书写过程中直奔主题,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语境因素,真正理解合同要表达的意思,以选择合适的词汇。

五、结语

第7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翻译;准确性

一.引言

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是在国际商务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共通语言。国际商务活动,内容繁杂丰富,因此,在进行的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将各种跨文化因素考虑在内,重视文化差异和传递文化信息,要注重翻译的准确性,并根据此进行相应的翻译策略调整,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提高翻译的质量。

二.影响商务英语翻译的跨文化因素

1、颜色内涵差异

颜色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由于地域,思维方式,等的差异,颜色所代表的内涵在中西方文化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以红色为例,在中国,红色一直以来备受推崇,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性色彩,人们也将其视作吉祥如意,幸福,美好,喜庆的颜色,过年长辈会给孩子红包,促成美好姻缘的中间人,是红娘。而在西方,红色却被视作凶残,暴力,贬义的代表,例如红灯区,就是英文中,red-light-district,译过来的。

2、数字内涵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中,数字的内涵的差异也千差万别,例如,中国人非常喜欢6,8,9,10这几个数字,分别寓意着顺利,发财,天长地久,十全十美的美好含义,而在西方,却没有相对应的含义。相反,在《圣经》中,666则代表着魔鬼。(王茜:2013)另外,13在中国的佛教文化中,是一个吉利的数字,然而在西方,人们却避免使用这个数字,因为《圣经》中有记载,耶稣是被他的第13个门徒犹大出卖。还有,七对英语国家人是一个大吉大利的数字,英语国家的人心目中的七相当于中国人的八。因此,考虑到这层文化的差异因素,商标为7一Up的饮料翻译成汉语为七喜,而非七上。(陈柳悦:2011)

3、风俗习惯的差异

图腾作为一种象征,往往凝聚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不同民族人们心里,往往有着凝聚力的作用。“龙”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的内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而在西方文化里,“龙”则是凶残的象征,以亚洲四小龙的翻译为例,我们将其译作“four Asian tigers”,原因也就在此。而在东南亚,白象则是一种神圣的动物,那么以“白象”命名或与之相关的产品,在东南亚畅销的原因,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上仅仅列举了三种影响商务英语翻译准确性的跨文化因素,其实,还存在许多其他的因素,例如,,地理位置,思维方式等等其他的许多因素,翻译工作者应该统筹考虑,多观察,多了解,从而做到翻译对原文的忠实。

三.跨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准确性的影响

1.品名的翻译

影响商务英语翻译准确性的跨文化因素非常之多,除上述所述之外,不同地域的人们在思维方式以及看待事物的角度,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同样在对事物的命名上有所体现。例如:汉语中的红糖翻译成英语brown sugar,为什么红糖翻译成英语就由红变棕了呢?这是因为汉语是就红糖中泡后糖水所呈现的颜色而言,于是糖就有了红与棕之分,而英语中是直接按糖本身的颜色来命名的,有了红与棕之分便不足为奇了。(陈柳悦:2011)另外,中国的许多出口产品,商品名称已经约定俗成,不能进行硬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例如,馄饨、饺子、汤圆等都被称为dumplings;cabbage一词则用来统称我们的白菜、卷心菜和黄牙菜。(陈柳悦:2011)

作为翻译工作者,应该注意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积累相关的经验,准确的进行翻译,避免在货物进出口的过程中,出现失误。

2.商标名称的翻译

在商业活动中,商标名称往往在吸引顾客眼球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商标名称翻译,要综合考虑各种跨文化因素,要准确的传达商标源语所包含的内涵。因此,很多跨国公司,在进军其他国家市场的时候,总会做一番详细的市场调查,一方面是为了迎合易于民族文化和人们审美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防止出现严重的用语失误,而贻笑大方。在这一方面,宝洁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宝洁公司的产品,在中国的洗化用品市场占有绝对优势的份额,这与其优异的产品名称翻译是离不开的,比如,舒肤佳(safeguard),海飞丝(head and shoulders),飘柔(rejoice),汰渍(Tide),帮宝适(pampers),这些翻译,并没有采用传统的音译的方法,而是将产品特点,使用效果,甚至企业文化相互融合,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同样,可口可乐(Coca-Cola)的翻译也是一段佳话。Coca-Cola是由美国药剂师约翰·斯蒂斯·彭伯顿于1986年发明的,而coca和cola则是代表了其两种不同的主要成分,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登陆中国之时,可口可乐这个名称则一炮打响,译者的成功就在于将音译和文化相结合,在保持源语语音特征忠实的基础上,也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融合,是难得的好翻译。

除此之外,像耐克(Nike),雪碧(Sprite),多芬(Dove)Yahoo(雅虎)等等的翻译,琅琅上口,深入人心!外文商标在译成中文宜采用两字或三字的结构准确地表达出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因为这既符合中国传统习惯,又与时俱进。(马驭骅:2008)如果译者只是采取简单音译的方法来处理这些商标名称,而不考虑本土文化的因素,则达不到真正的品牌推广的效果。

3.广告宣传语的翻译

广告宣传语的翻译,要做到精炼,简洁,让读者印象深刻,而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将译入语的言语表达习惯相结合,例如麦斯威尔咖啡的广告语,Good to the last drop,滴滴香浓,意犹未尽。19世纪70年代,美食家Joe Cheek穷尽一生,研制出一种香醇浓郁的咖啡,这种咖啡大受欢迎。1907年,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首次品尝麦斯威尔咖啡后,惊异于它的美味,大赞“滴滴香浓,意犹未尽”。从此,“滴滴香浓,意犹未尽”也成为麦斯威尔一贯遵循的准则,这句来自总统的评语,也被麦斯威尔咖啡作为广告语沿用至今。这句广告语的翻译,不仅将源语的含义传神的表达出来,而且对仗工整,深的中国观众的喜爱。

其次,还有很多经典的广告词翻译,例如,摩托罗拉手机的经典广告词,Intelligence everywhere,被译作智慧演绎,无处不在;A Kodak Moment.(Kodak 柯达)就在柯达一刻;A diamond is forever.(De Beers 地比尔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商务英语的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其翻译的成果需要带来一定的商业价值,而作为品牌推动力量的广告语翻译的准确与否,则至关重要。

四.结语

商业英语的翻译,涉及方方面面,译者要具备跨文化的意识,在翻译的过程中,了解商务英语词汇的特点和其中的文化内涵,正确处理中西文化差异,减少文化冲撞。同时,避免死板的直译,将音译,意译等多种翻译技巧相结合。因此,译者首先应该深入理解原文,仔细推敲,确保翻译将原文准确的表达出来,并且恰当运用翻译技巧,提高翻译的质量。(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茜.试论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84-85.

第8篇

【关键词】 中西方节日;文化;习俗;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和习俗

1、文化

长期以来,文化被视为一种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人类知识和行为的总体,被笼统地当作“生活方式”、“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积淀物”、“众多规范”、“象征性的习惯行为”、“观念之流”、乃至“艺术、政治、经济、教育、修养、文学、语言、思维的总和”等(贾,1997:16)。文化学家Kluckholm对文化的概念归纳出一百多种,还把文化界定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方式系统”。

由此可见,不同学者对文化的理解不同,由于不同的观察视角,也就使文化的定义众说不一。

站在中西文化差异这个角度来说,Goodenough(1957)提出的观点比较适合此领域的研究。他指出“文化由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活动方式被社会的其他成员所接受,所必须知晓和相信的一切组成。作为人们不得不学习的一种有别于生物遗传的东西,文化必须由学习的终端产品―知识―就这一术语最宽泛的意义来说―组成”(Goodenough,1957;贾,1997)。

贾(1997)也指出,在不同的生态或自然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

2、习俗

习俗是习惯和风俗,是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简单地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习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沈,2002)。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例子可以明确地说明这一点。问候语中的“你吃饭了吗?”和“上哪儿去?”这两个表达方式在中国人看来,这根本没有什么,只是在中国这个文化环境中一句日常生活中的问候语,其中也包含有对对方的关切。但在英美人看来,这是一个大忌,这侵犯了他们的人权。他们比较习惯于问天气等环境的东西。

3、文化与习俗的关系

习俗是一个十分普通,人们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但它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影响力,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它的实质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属于民俗学的范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沈,2002)。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并且文化习俗的类别也很多,如节日习俗、生活习俗、婚丧习俗、竞技习俗、宗教习俗等。本文将以中西方的节日习俗来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二、节日文化习俗

1、节日文化习俗

节日文化是以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氛围为主要表象,以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为深层底蕴,以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时空布局,以特定主题为活动内容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文化是我们观察研究人类文化及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汤,2001)。

2、节日文化习俗的特点

节日文化习俗大都有民族性、民俗性、宗教性、历史延续性和发展性的特点。现在节日文化还出现了商业性、国际化的特点。其主题不同、特色各异,大都具有鲜明的文化色彩。

三、中国春节的节日文化习俗

春节是中国人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一种表达喜庆、祝愿和快乐的古老节日,是世世代代、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共同倾心营造的一种使人向往和期盼的意境。它是一种方式,一种文化,一种习俗,是人与人之间真情的流露。中国人的节日气氛,最浓重的就是体现在过春节上。

1、春节的传说

春节刚开始是人们来庆祝庄稼成熟的节日。在农业社会,庄稼成熟一次就完成一个“春种、夏忙、秋收、冬藏”的生产周期。人们为自己的劳动收获庆祝一番,欢乐一场,休息一阵,以利再战。年过完就“一元复始”开始新的一轮耕作。

关于春节的来历,有很多传说。其中一个是这样说的:在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动物,每年冬天它都会下山去破坏农庄、抢夺食物,有时还会危及到村民的生命。乡亲们很害怕“年”,所以用鞭炮来吓唬它。“年”真地被吓走了。以后村民们每年都要纪念这个日子,从而就有了现在的年。当然现在的年已失去原来的意义,它已成为了人们的一种节日,是人们家人团聚,共度美好时刻的节日。

2、中国人的“福”字

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的大门上都贴着“福”字或者是祝福的对联。有时我们还会看到一些倒着贴的大红福字,表示福到了。中国人过年,也有一点迷信色彩,以前最受欢迎的是门神和财神。门神请来贴在大门之外,为的是替自己把守门户,使得“大鬼小鬼进不来!”请财神的目的更明确:“招财进宝”!但是近年来中国人过年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供神祭祖,但是在农村和一些城市的商铺这种情况还是有的。

3、节日的色彩

红色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传统的喜庆色彩。因此,在春节期间,随处可见到红福字,红灯笼,红花,红旗等。人们也非常喜欢这种喜庆的色彩,一般都会穿色彩鲜艳的衣服。

第9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原因;表现

文化差异是指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各自文化截然不同。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而西方社会,在经历了文艺复兴、资本主义萌芽及发展、政治改革等重要阶段之后,逐渐形成现代文明。

一、中西文化差异出现的原因

从地理方面看,中国封闭的大陆性环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人们的思维倾向于内向型,而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内敛、自省、知足常乐的性格。中国人推崇中庸之道,思想较为保守、缺乏创新、进取、开拓精神,且对未知事物缺乏好奇。而西方国家大多是处于开放的海洋型环境中,其航海、贸易、商业发达。这一开放包容的地理环境特征,塑造了西方人热情、奔放、创新、开拓、进取、乐于探索未知的个性。

经济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小觑。中国经济是农业经济的典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社会占据主导地位。这造成人们比较安分保守、求同求稳、知足常乐的性格。西方国家属于海洋经济,所以西方人性格较为外向,喜欢探索未知。西方国家较早爆发工业革命,这使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拼搏意识。

思想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占据着主导的统治地位。中国人向来尊崇儒家学说,“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都是儒家学说精髓部分,儒家学说要求人们以大局、集体为中心,反对过分表现自我。这就使得中国文化以群体性为主要特征。对西方价值观影响最大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中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宣扬个人主义至上,主张发展自己、表现自我。所以西方文化以个体性为主要特征,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

总而言之,地理、经济、思想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习惯及风俗。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1、思维方式

中国文化以群体性为主要特征。这种群体性文化强调集体利益大于一切,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中国人强调遮掩锋芒和中庸之道,讲究“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思想较为内敛、保守、中庸。这种保守、中庸的性格体现在科学层面上则是中国人更相信前人的经验,较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探索精神,且思维较为感性。在科学发展进程中,一直在模仿前人,故中国科学体系建设较为缓慢。

西方文化以个体性为主要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极力推崇个人主义,认为一切行为应当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故西方人性格较为争强好胜,更重视个体利益,崇尚自由,强调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西方人勇于探索,重视实践,且思维趋于理性,体现在科学层面上则是不迷信权威、勇于挑战,故而西方国家最终较早的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2、社会交往

中国人性格内敛,讲究辈分、长幼关系等,故而在称呼方面,等级、亲疏关系明显。在中国,叔叔、伯伯、姑父、姨夫是不同的概念,而在西方社会,这些人都叫做uncle。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只有比较熟悉、亲近的人才能直呼其名;而西方社会则较为开放,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多以朋友相处,对老师、长辈、上司都可以直呼其名。中国人尊老敬老,认为老者是智慧、威望的代名词,所以就有了老张、老李这样的称呼,而张老、李老更透着尊崇、尊敬;在西方社会,这样的称呼是不被接受的,西方人通常将老和 “老而无用”联系在一起,所以,这样的称呼在西方社会是引人反感的。

民族性格的差异也体现在社交方面。中国人的整体民族性格是内敛,而西方人则是开放。例如“小意思,不成敬意”,“东西不好,请笑纳”等是中国人送出礼物时爱讲的话,如果西方人听到诸如之类的话语,会认为你看不起他们,拿了不好的礼物来送给他们。西方人更倾向于在送出礼物时说“我希望你能喜欢(I hope you'll like it.)等客套话。在收到礼物时,中国人一般会先表达谢意,等客人离开之后再拆开礼物查看,而西方人则会当面打开礼物并表达谢意。面对别人的称赞时,中国人会说“哪里”“不才”等话语,以表谦虚,而西方人则会直接说“thank you”“I am happy to hear that.”。中国人初次见面喜欢问“您贵庚?”“您在哪儿高就?”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熟人之间见面则喜欢问“你吃了吗?”“你去哪儿?”等问题以表亲近。在西方社会,与人交谈时,年龄、婚姻、收入、等私人问题是不能问的。西方人对此类问题非常反感,他们认为这种问题是非常不礼貌的,有窥探别人隐私之嫌。西方人更倾向于谈论天气、新闻、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等话题。

3、日常生活

饮食方面,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用料考究、制作复杂、菜系繁多、口味多样。中国人在烹饪过程中强调色香味俱全,其中尤其注重对味道的追求。煎、炸、炒、炝、爆、焗、焖等众多烹饪方法,将食材加工成丝、块、条、片、丁等多种形式。但是,其加工过程中的“煎、炸、炒、炝、爆”,都会使食材的营养成分被破坏,在追求美味的同时,忽略了对营养的需求。而西方人的烹饪方法较中国简单,对食物色香味的要求不如中国,但西方人重视食物的营养,他们讲求各种营养成分的搭配是否得当,营养成分是否能被充分吸收。西方人在饮食上重视营养,与西方社会历来重视科学是密不可分的。

禁忌的不同,也是文化差异的重要体现。中国人的禁忌、偏好,多与谐音有关。中国人喜欢数字8,因为8与汉字“发”谐音,象征着财源广进;中国人喜欢数字6,数字6象征着”六六大顺”“一切顺利”;中国人则认为数字4不吉利,因为4与“死”谐音;生意人忌讳出门看到蛇,因为蛇与汉字“折”谐音,会有亏本、入不敷出之嫌。西方人忌讳“13”这个数字,因为最后的晚餐中,出卖耶稣的犹大正是第13人,夏娃给亚当吃禁果之日就是13日。所以,西方的很多大厦没有第13层楼;有些航空公司没有13号班机。西方人也把星期五视为凶日,因为传说夏娃偷吃禁果适逢星期五,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也是星期五。如果13日恰逢星期五,那这就是“不详中的不详”。所以在13日星期五,许多人不出门,许多舰船不出航。

文化差异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在对动物的喜好上。在中国俗语中,狗是个绝对负面的词汇。狗腿子、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中国人对狗的鄙视,由此可见一斑。而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在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第一狗”和总统、第一家庭、第一夫人都是新闻媒体追捧的热点;在英语中也有很多和狗有关的词汇,例如“lucky dog”代指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 ”译为“凡人皆有得意日。”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而在西方社会,龙是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怪物,被视作恶魔,甚至在有些地区还有“打龙节”。文化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三、结语

由于地理、历史、文化、风俗的原因,使得中西方在文化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强,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更要注重对语言背后文化的学习。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定位文化差异,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尊重其社会习惯和风土人情,积极提高自身文化适应性,使中西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交流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 杜艳如.浅议中西文化差异[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04).

[3] 李雪梅.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探究[J].理论导刊.2006(06).

[4]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第10篇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异同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3-0097-01

语文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

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在不同的价值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动指南,待人接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综上所述,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的取向上的不同,中国文化比较内敛,而西方文化较为张扬。

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在习俗的不同

因为价值观观的不同,人们的生活习俗当然也就有所不同,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姜还是老的辣”。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西方国家却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

三、东西方文化表现在群体性的生活中的不同

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四世同堂”“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同样,年龄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他们往往要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

四、东西方文化表现在民主观念的不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1.东西方文化表现在相同的方面。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在宗教方面都有共同的信仰。例如,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语言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而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狱吧)这样的诅咒。共同的信仰,形成了共同的文化习俗。

2.东西方文化表现在历史典故方面。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词语。这些词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

综上,我们知道,东西方文化的确存在很大的差异,那么是什么造成这两种文化之间那么大的差异呢?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而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第11篇

[关键词] 西方电影;电影名称;翻译;文化差异;文化背景

随着二战后的百废待兴,电影作为一种娱乐大众的传媒手段逐渐兴起。它可以展现各国的文化与生活,像一座架起世界文化的桥梁。而电影的片名在电影宣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要展现电影的主要内容,又能揭示主题,还可以暗示电影的类别。在翻译过程中,既需要以尊重源语言文化为基础,又要顺应中国文化的理解习惯,更要简短醒目,以吸引观众为目的,可以说在当前西方电影涌入国内的今天,西方电影片名的翻译也是一项繁冗而艰难的工作。现阶段我国电影片名翻译的总体质量还未达到较高水平,没有一套良好的翻译方案,因此出现或多或少的偏差。尽管不少优秀的电影引进国内,但影片名的翻译质量尚有待提高。我们需要通过研究中西方背景文化的差异,逐渐在摸索中找到电影名称翻译的合适方法。

一、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

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可以将历史还原,让观众对一个国家的背景有着深层次的体会和了解。随着人们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精神娱乐需求也随之增加,电影市场如今呈现了火爆的场面。2010年,我国内地电影票房收入为60亿元。电影海外收入也大幅度增长,2009年海外收入是26亿元,2010年增加到30亿元。中国电影已经渐渐受到世界的关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优秀的国外影片也被引进中国。在我国,无论国产的电影还是西方电影,都能在市场中寻求自己的受众群体。观众通过观赏影片,能够对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然而通过对比发现,西方电影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外国人由于较为直接的思维方式,很难理解中文。比如成语,四大名著,他们都难以将文中的内涵理解透彻,因此在电影文化中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在中西方电影的翻译中,许多名词好好的在西方人手里却变了味,这都是由于文化差异是与民族认知相关联的。

西方对于科学的探索具有非一般的热情,一般影片都会以科学为主题,许多影片都呈现了科幻的场面,这是由于他们对于科技的另一种探索与展现。不管在科幻题材、谍战题材、恐怖题材还是动作题材的西方电影,都会传达着西方人对于科学的敬仰与热情。比如《阿凡达》全3D电影就标志着西方对于电子科技的高层次掌握,体现西方人对于未知宇宙的强烈好奇心与探索欲。反观中国影片中,却缺少这种科幻元素的电影,总是以心理上的情感为纽带拍摄影片。东方文化比西方文化传承的时间久远,倡导传统的道德观念,让自身的文化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即使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国人骨子里依然遵循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与历史延续性。因此呈现了西方电影以倡导科学文化为中心,重理性而轻情感,长于说理而短于谈情,善于逻辑思维而疏于直观感受的特点;而中国电影一般以心理情感为线索,用道德诠释一切,对于言语与画面的结合是最为重视的。

二、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性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 mark)认为语言具有六种功能: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祈使功能、美感功能、酬应功能、元语言功能。电影片名就是集合了语言的这些功能,它是编剧苦心冥想将一整部电影浓缩的精华,既要展现电影的主要内容,又能揭示主题,还可以暗示电影的类别,强烈激发读者的观看欲望。在另一方面,电影片名翻译涉及语言规律、文化背景、心理审美等各种因素,体现了一国文化的美学特征。而电影片名翻译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通过短短的片名能够承载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内涵。在放映时,片名也是电影的头号招牌,名称打得响亮,会让观众对其感兴趣,有着强烈的商业宣传作用。观众对于一部影片的第一印象,都是通过片名了解的,因而电影名的翻译至关重要。近几年西方电影的引进,片名的翻译工作成为重点,既要遵循翻译原则与方法,又得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融入双方的文化异同。

当前我国对于西方电影的翻译效率越来越高,许多优秀的影片上映都离不开翻译工作者的辛苦工作。但是由于文化差异与理解不同,导致翻译工作仍呈现出混乱不统一的局面。这让有些观众在交流的时候,以为看的不是同一部影片,造成了混乱的局面。

首先,由于内地、港台引进影片后,翻译的名称较为混乱。这是由于内地较于谨慎,忠于原名,一般用直译的方式翻译影片。而港台商业气息较为浓厚,通常为意译,比较随意。比如Ghost,内地译为《幽灵》或《鬼魂》,香港译为《人鬼情未了》,台湾译为《第六感生死恋》。

第二,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许多内地还没有引进的电影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一些网友组成较为业余的翻译小组,将影片快速翻译,甚至连内容都不了解就直接翻译。例如Inception,译为《盗梦空间》《奠基》或《潜行凶间》,而该片在港台公映时又被分别译为《全面启动》和《开端》,这样它就拥有了5个令人困惑的译名。

第三,由于商业化价值,许多公司为了和网络上的BT种子电影的名称分开,因此费劲心思把片名改头换面。比如2010年上映的The Spy Next Door,有的地方译为《隔壁间谍》,这还比较直译,有的地方译为《爸妈的话》似乎就说不过去了,最后公映时被译为《邻家特工》。

三、关于电影片名翻译策略的几点思考

片名已经成为电影的品牌商标,具有强烈的商业宣传作用,是电影的点睛之笔。在另一方面,电影片名翻译又是一门艺术活动,因此它具有审美功能,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一定的翻译技巧,不失好的宣传效应,又在翻译中体现美的特点。

首先,忠实性原则。在对影片名称翻译的时候,忠实性是最基本的原则,也就是说翻译前后的意思要对等,对于原文的意思不能扭曲也不能增减,换成另一种说法就是我们所说的“直译”。它的优点在于浅显易懂,便于查阅资料。在翻译时候力求达到词词对应,结构与比喻都要与原作相似。在比较浅显的电影名称中,我们可以单从英语单词的含义中直接翻译出来后组成名称,这种方法使人一目了然,清楚、直接。并且通过直译,可以将中心事物以及事件概括出来,便于观众了解到电影主要围绕的内容。一般西方电影片名翻译均采用直译法,比如电影Schindlers List直译为《辛德勒的名单》,Roman Holiday直译为《罗马假日》,Titanic直译为《泰坦尼克号》,Harry Potter直译为《哈利波特》,Lion King直译为《狮子王》等。

其次,文化性原则。尽管对于西方电影名称的翻译,直译是最直接的翻译方式,但是由于电影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我们所需要的是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因此可以在其中适当添加艺术性的元素。它是通过改变片名来最大限度地保存电影的内容,主要方法有增词、减词、转类、扩展等。这就意味着我们要进行不是完全等值的翻译,而是部分等值或者不等值的翻译。比如前不久上映的大片Inception,它在英文中的意思是“开始”,但故事讲述了发生在全球多个地区,主人公还将潜入密集而又无限的梦境世界。他是一个经验老到的窃贼。在人们精神最为脆弱的时候,他潜入别人梦中,窃取潜意识中有价值的信息和秘密。我们需要让影片名称赏心悦目,具有观赏性,通过剧情最终确定为《盗梦空间》。拉近影片与观众的距离,激发审美愉悦而产生观看欲望。又如美国影片Home Alone译为《小鬼当家》,汉语“小鬼”是一种昵称,表示有聪明头脑的孩子,也表示对孩子的喜爱之情。而片中小主角欧文就很符合“小鬼”这一形象。而“当家”表现一人统领全局,独当一面。欧文就是自己一个人与坏人们斗智斗勇,符合了《小鬼当家》这个片名,做到了译语标题与原片内容的统一,也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性。但是,过分的标新立异却往往会适得其反,给人错觉,甚至让观众“不敢接近”,例如Bless the Child(《灵异总动员》)。

第三,音译原则。有些以主人公或者地名为名称的电影,我们可以根据名称的发音进行音译。这样一目了然而且朗朗上口,方便观众记忆。比如《特洛伊》(Troy),《斯巴达克斯》(Spartacus)等。

第四,通俗性原则。电影艺术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只为了娱乐大众,让人们得以休闲娱乐,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以观众的角度考虑,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与观众日常生活相密切的名称往往更容易吸引观众,提高电影票房。比如电影The Pursuit of Happiness描述一个单亲爸爸,因为穷困而难以维持生计,却为了抚养儿子重振旗鼓,处处寻找机会,最终走向成功之路。翻译者们将片名翻译为《当幸福来敲门》,要比直译《寻找快乐的故事》更生活化,也更容易被广大受众接受。

第五,其他原则。有些片名如果直译,观众会觉得缺乏艺术表现力,难以提起注意力,但是如果意译,又难以跟影片名直接联系上,因此面对这样的名称需要将直译与意译联系起来,让直译将原片内容表现出来,意译来表达隐含的意或者补充的内容,增强名称的感染力。比如《哈勃望远镜》(Hubble)。另外,在电影名称的翻译的时候,需要以观众为主体,增加电影的审美感染力,通过片名让观众就有种跃跃欲“视”的感觉。因此在电影名称翻译的时候,要注意不但言简意赅,更要达意传神。用简短的语言文字制造一种气氛,带动观众的感受。

四、结 语

英国著名的翻译大师泰特勒曾指出,“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使得译文语言所属国家的人们能够清醒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像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电影作为具有商业性质的一门艺术体裁,我们就必须重视起电影名称画龙点睛的作用,加深观众的印象。然而翻译电影名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必须要真正理解影片所浓缩的文化,再加以中国的文化,将电影的精华浓缩到短短的几个字之中。另外,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效果,能够激发观众的兴趣,使影片充满神秘与吸引力。一个好的译名就像一件艺术品,使观众得到艺术的熏陶、美的享受和高尚情操的陶冶,能吸引观众去观看欣赏影片,从而起到很好的导视和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东风.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J].中国翻译,2001(05).

[2] 路景菊.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J].电影文学,2007(17).

[3] 陈秀.论译者介入[J].中国翻译,2002(01).

[4] 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2001(01).

[5] 罗国太,曹祥英.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修辞的运用[J].电影文学,2007(17).

第12篇

关键词 丧葬礼俗 跨文化 文化融合

一、引言

死亡是生物自然的淘汰,而丧葬是人类特有的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它受人们思想观念的支配,属于民俗文化和民族习俗的范畴。《礼记》中记载:“国子高曰: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的葬礼都包含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特色,特别是受宗教传统的影响,中西方的丧葬礼俗有着很大不同。中国的葬礼突显了亲人的悲伤,而西方葬礼却诠释着死者的尊严。

二、中礼之宗教起源

人类历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多万年以前,而丧葬遗迹的出现据称在距今4万年前。由于对于死亡的不理解,原始人类产生出诸多的恐惧,他们相信有一种力量在冥冥之中操纵着自己和同伴的生死,于是幻想出了灵魂甚至鬼魂这样虽不可感知而又令人恐惧的东西,认定死者有着和活人一样的世界来继续他们生前的日子。死了的人具有强大的能量可以祸福于人,所以活人要象崇拜自然力量一样去崇拜死者,象照顾活人一样照顾死者。正如孔子所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道教、佛教的出现以其自身的教义信念影响着中国的死亡文化。宗教的融合体现在丧葬礼仪中,那便是以儒家传统丧礼为主体,融合了佛道二教丧葬礼仪的出现。丧葬礼仪中繁多的礼仪都是为了表现儒家的孝义。在西方,基督教兴起之前,欧洲宗教属于自然神信仰,即崇拜太阳神宙斯,因此在死亡文化上倾向于回归自然的葬法。而在基督教兴起之后,西方的葬礼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注入基督因素。基督教的丧礼更多的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入天堂,解脱生前痛苦。

三、中礼之典礼仪式

葬礼的核心部分是典礼仪式。由于中西文化的鲜明特征,中礼的仪式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便出现了丧葬礼俗。1933年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墓葬的遗存。中国的葬礼仪式在周代定型,而到了唐朝就十分完备。据《仪礼》、《开元礼》、《政和礼》、《书仪》、《朱子家礼》和《明会典》等典籍记载,一套繁复的中国古代官定丧仪流程,从人将死之时为其换内外新衣的“初终”之礼,一直到丧家去丧服的祭礼“禫”,最多者要完成66个仪式。民间葬礼虽然没有这么细致繁琐,也必须至少完成“报庙”、“送汤”、“出殡”和“圆坟”四个步骤,而这其中也包含了“搬铺”、“沐浴”、“更衣”、“饭含”、“覆面”、“招魂”和“送魂”等表达敬孝之意的必备仪式。葬礼中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道场仪式”。作为民间葬礼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场仪式在整个丧葬仪式中起着为往生者超度的作用。道场仪式体现了对逝者的孝,更反映出一个家庭的财力是否雄厚。进行道场仪式的目的是希望超度亡灵早登极乐世界,或者尽早投生到更好的去处。这和西方葬礼中的“洗礼”异曲同工。中国葬礼中大量的纸扎和祭品也体现出中西文化的不同。受佛教的影响,中国丧礼的主色调为白色,据说在佛教中白色代表“水”寓意清净解脱。所以,死者脸上的面衣、孝子所穿的孝服甚至庭院的装饰都是白色的,这可谓是中国葬礼尤其是汉族葬礼的一大特色。

西方葬礼由于基督教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其广泛的影响,葬礼讲究非繁就简。西方殡葬仪式也有洗尸、更衣、停尸整容、送葬等程序。西方的哭丧无论是在初终时还是在教堂里,直至最后下葬,亲友都不能大声嚎哭,只能默默流泪小声啜泣,这是因为西方人认为人死之后摆脱了一切罪恶灵魂到了一个美好的地方,不应嚎淘痛哭以打扰死者灵魂的安静。下葬时与中国葬礼大量纸扎不同的是人们只是随土撒入一些花瓣,墓前立上十字架再摆上一束鲜花。而对于祭文,西方葬礼也会由牧师介绍死者生平,也会有众多亲友上台回忆逝者在世时令人难忘的片断,而内容生动有趣、甚至令人捧腹,台下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大家都沉浸在短暂的美好回忆中,心中充满了愉悦和敬重。这“笑”与中国葬礼的“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死亡的态度。正如一位逝者的女儿说:“我们也十分悲伤,但心中的哀泣不能仅兑现于一种简单的外在形式。逝者己逝,最好的怀念就是快乐的生活,这才是对逝者最高的尊重和真正的缅怀” 。参加西方的葬礼必须身着黑色衣物,包括男士的领带也最好是黑色。这是因为黑色在西方是肃穆的象征,是丧葬的色彩。

四、结语

中西丧葬礼仪的诸多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文化习俗、道德观、价值观甚至人生观的影响。生与死是人类生存轨迹无法逃避的规律。正确对待生命的终结才能让人们对生命更加珍惜和热爱。作为人类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同时也是最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的一部分,丧葬礼俗往往是特定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以及特定精神世界的最集中,最生动的反映。对于中西丧葬礼俗的研究在文化多元的当今世界有着重大的意义。中华文化信奉“天人和—”的宿命论与西方文化“人本位”的思想交融和互补,这样才能让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灿辉,程式化进程对葬礼的影响及思考[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48-50

[2]龙江,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文化价值观[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17-19

[3]潘文一,葬礼中的中西文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4): 110-111

[4]时,徐西胜.丧葬习俗与殡葬文化[J].东岳论丛,2001(3):75-77

[5]田茉云,从丧葬礼俗看中西文化差异[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 95-98

第13篇

论文摘要:在涉外商务活动中,因各国间的文化差异造成的冲突愈加明显,这为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跨文化意识的导人要坚持实用性、阶段性、持久性原则,并具体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导人跨文化意识的策略。

商务英语专业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导入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能在日常的商务活动中自如地与外国客商进行沟通,这正是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它通常指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或者群体与另一种背景的人或者群体所进行的交际。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中西方人无论是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还是在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导致不同国家的人对同一词义、句义理解上的差异。不了解他国的文化,这会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及日后的商务交往中遇到文化障碍,甚至是文化休克。如跨文化谈判实践中的语言技巧与非语言技巧的掌握;跨文化翻译实践中的文化符号不对称问题等等。

这就要求我们在涉外交流时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就是指对于影响人们行为和观念的自身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理解,包括对人类行为的表现和文化模式差异的理解。

商务英语专业在各高职院校均有开设,但其教学大都依照“英语十商务知识”的模式进行,单一模式往往使学生误以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进行跨国商务活动,造成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有的学校往往将跨文化交际课程与日常的商务英语教学完全分离,只是简单地用中文讲授跨文化知识,但在商务英语的专业课中(如外贸函电、商英阅读)却注重语言知识技能,其教学目标是讲授语言知识,分析语法结构,培养阅读能力。这种偏重语法训练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但同时造成了交际障碍。

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导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基本商务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到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为日后熟练运用英语语言进行涉外商务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的原则

商务英语专业课时安排有限,专业知识繁多,而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在教学过程中导人文化因素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以保证教学效果。

(一)实用性原则

现阶段许多英语专业都开设口语课,有的还是外教任教,但教学内容常常局限于一些生活用语,与商务实际运用联系不大。另一方面,我国当前的商务英语教学没有完全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学生多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看书,这种模式很难培养出适合国际竞争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导人跨文化知识必须要注重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要求导人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紧密结合,那些课堂上教授的跨文化知识,应该与学生在各商务情景中的英语交流结合起来,而不是孤立的,就文化而学文化。

(二)阶段性原则

跨文化教学过程中要求文化内容的导入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由浅人深、由简单到复杂,便于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导人的文化内容。

(三)持久性原则

文化一词涵盖的内容博大精深,非短期内能很好的融会贯通,这就要求文化的学习必须长期坚持下去。持久性原则要求将目的语的文化持久、系统、高强度和循序渐进地导人。通过案例法教学、任务法教学、情景法教学,让学生系统地全面地分析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结构和商务文化方面的异同,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商务交际的文化敏感性;再通过介绍目的语文化的历史、文学、典故、习语等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理解目的语商务文化。

三、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策略

(一)在商务英语基础阶段多开设文化欣赏类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为了卜富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应开设一些英语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英语国家背景知识、跨文化交际、中外礼仪、英语视听说、英美文学选读、国际经济贸易地理、国际商业文化等课程。 (二)将跨文化意识渗透到各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实用性

每一门商英专业课程其中的语法、课文、词汇、听力材料、泛读材料,无不包含文化内容,只有将语言知识、专业知识、文化导入三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多渠道的合力教学,才能最终达到培养合格跨文化商务交际的人才。

如以商务英语写作为例.过去人们往往都过多的专注于商务英语写作的书面格式、语用规范等方面的“技术性”要求,而对商务英语写作中非常重要的“跨文化意识”重视不够,或根本就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实际上,将“跨文化意识”纳人商务英语写作框架之中,可以使商务交流的目的和用途表达得更明确、更容易被对方接受。我们在商务英语写作时尤其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1.词汇表达方面

在商务英语写作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注意不同文化中对于同一词语理解的差异性,我们在使用某个表达时不能只注意其语意层面,还得从跨文化知识的角度进行揣度。比如,在中国成语中带有“狗”字的往往都是含有贬义的,如狼心狗肺、猪狗不如等等,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视狗为忠实的伙伴,"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因此,在平常的词汇积累时注意从文化异同的角度加以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2.语体风格方面

除常规的语体格式和篇章规范外,还应该注意中西商务书面交流时语体风格方面的文化因素。一般而言,英美商务人士更注重商务书信、函件等的简练、准确和直观;这与中国人的间接、委婉的表达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当用英语进行商务写作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避免写作中母语文化习惯的干扰,从篇章大局把握,在整个语体风格上与国际商务写作保持一致。

(三)多渠道文化沟通,提高跨文化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增加学生学习跨文化知识的兴趣,让其有一定的直观理解。如可以采取展示目标国的音乐、电影、电视,制作多媒体课件等途径,让学生了解最新最生动的语言和文化信息。而且电影、电视还有助于学生了解英美人的手势、表情、身体语言等非语言交际方式,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进一步增进课堂教学效果和文化知识的积累。

第14篇

关于美国新闻伦理教育

新闻教育是培养记者德性伦理的重要途径。北卡罗莱纳大学的赵心树认为,“美国新闻传播教育近20年来最显著的两大变化之一就是对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的重视”。①

近年来,中外学界对新闻教育的交流对话日益增多。大卫·卡拉特尔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美国新闻人才培养的趋势中,培养强烈的道德观念是最基本的开始”。②黄鹂、吴廷俊在《美国新闻教育的职业化思想》一文中指出,“技能训练、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和学术性三种因素构成了教育的职业化思想。”③此外,还有张咏华的《面向新世纪的新闻伦理道德教育——美国两所大学新闻伦理学教学新尝试之启示》等,都对美国新闻伦理教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密苏里新闻学院成立于1908年,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新闻学院,也是有着世界范围的影响力的新闻学院。”李建新的《密苏里新闻伦理教育的内涵及借鉴》(《新闻大学》,2012年第5期)在对密苏里新闻教育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院新闻伦理教育的诸多问题,并在对比中发现了我们自身的一些不足,给出了改进的建议。

关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

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是中国新闻学界关注美国新闻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郑炜佳在《浅析美国新闻专业主义》(《视听》,2011年第10期)一文中指出,“新闻专业主义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职业规范,其实质是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者所追求的一种职业理想和操作理念”。吴果中在《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历史演变及其现实悖论》中指出,西方新闻专业主义“随着新闻业史的发展及其专业水平、理想追求和职业伦理而发生衍变,并在专业追求与现实表现、新闻价值要求与社会需求、职业道德与效益利润等方面渐渐形成悖论,由此体现出西方新闻与政府、大财团及个人利益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④

中国新闻事业在借鉴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合理成分时,必须解决好新闻专业主义与政府体制的矛盾关系。王学成在《“现实”与“理念”下的分裂——重思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中指出,“新闻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经营构成了西方新闻专业化的经济基础,服务公众和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下的新闻自由(独立)成为新闻专业化的理念基础,而大众社会的兴起成为新闻专业化合法化的社会基础”。⑤黄旦在《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中,通过对西方新闻和传播实践及其研究的深入思考,揭示了西方传播者研究的基本取向,展示了传播者研究的多样化维度。

关于美国新闻界的自律途径

中国学者对美国的新闻职业道德内部建设有一定的关注。

李良荣在《西方新闻事业概论》中,以专门的篇幅研究了美国的新闻职业道德内部建设的具体措施。肖志峰在《西方新闻自律的历史演进对我国新闻道德建设的镜鉴》一文中,从史学视角总结了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新闻自律的途径,然后转向西方新闻自律发展对我国新闻道德建设的启示的探讨。⑥

关岩德在《美国新闻道德建设简况》中对美国新闻道德建设的情况作了较全面、深入的介绍,具体涉及到美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发展、美国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美国新闻行业的内部监督机制等,同时指出美国新闻伦理的阶级性色彩——为资产阶级服务。⑦

对典型个案的研究与反思

中国学界对坚守职业理念的美国记者和学者也有一定的研究,如对普利策、威廉、李普曼等名人的新闻伦理思想研究等。

美国典型的职业道德案例是反思的热门话题。2003年,《纽约时报》记者杰森·布莱尔编造假新闻,给美国新闻界声誉造成恶劣影响,被认为是美国媒体的灾难性事件。

董芳芳在2006年第8期《新闻知识》撰文《美国媒体如何走出“丧失信誉的一年”——析〈纽约时报〉重振公信力五大举措》,强调真实性和客观性是赢得读者信任的根本保证。

陈俊妮在《理解阿巴斯谴责〈纽约邮报〉——美国学界对〈纽约邮报〉刊登地铁死亡摄影作品的讨论》(《新闻记者》,2013年第1期)中,综合分析美国学界针对2012年12月4日《纽约邮报》以头版整版方式刊登一名男子即将被地铁列车碾轧的图片,并配以耸人听闻标题的争议事件,认为媒体应通过全面审视可以利用的可能性选择,以同情和尊重的情感报道,来实现讲述事实与将伤害降低到最小的结果。

考察记者面临的职业伦理冲突

商娜红在2004年第5期《中国传媒报告》上发表《美国新闻的职业危机和新趋向》,聚焦当今美国新闻职业面临的危机和困境,并透视了新闻职业发展的新趋向。

黄旦在2000年秋季号《新闻大学》发表《负责任的公共传播者:事业化和商业化冲突中的新探索——学习美国新闻传播思想史札记》,指出了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沈浩在2002年夏季号《新闻大学》发表《新闻理念和市场理念——两种新闻制作理念在当代美国的交锋》,关注现实对新闻伦理的影响。

刘美君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拿来主义”:浅析美国商业报纸以及探究现实中的新闻理想》中,分析了数字时代的美国报纸积极应对挑战的现状,剖析了中国报刊的商业化倾向和记者的社会角色认知。

中美新闻伦理的比较研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中美新闻伦理的比较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

面对职业伦理与新闻实践的冲突,美国新闻人如何恪守新闻专业主义,如何应对新闻界出现的新闻失范问题?潘青山在《中西新闻伦理道德比较》(《声屏世界》,2003年第10期)一文中,比较了中西方新闻伦理道德的不同表现和相似问题。闫景芹的硕士论文《中美新闻采写的新闻伦理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通过中美对比的方式,探讨记者在新闻采写中所面临的新闻伦理现象及其解决的途径和对策。

陶丽在《中西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之比较》(《新闻世界》,2013年第5期)中,以《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2009年修订)和《美国职业记者协会道德准则》(1996年修订)为例,分析了中西方新闻伦理与法规的异同。

此外,还包括张殿元的《透视中西方大众传媒的伦理道德问题》(《新闻爱好者》,2002年第10期),姜玉华、郎劲松的《中西方新闻伦理道德的差异表现》(《新闻传播》,2005年第4期)等。

综上所述,对美国新闻伦理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学术成果,但连续性和体系性不强,大多集中在个别议题上,因此需要结合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历史等多重因素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注释:

①赵心树 阴卫芝:《“心中之规”最具道德权威——新闻职业伦理规范问题答问》,《新闻与传播》,2006年第12期

②【美】大卫·卡拉特尔著,党芳莉编译:《美国新闻人才培养的趋势》,《新闻界》,2005年第5期

③黄鹂 吴廷俊:《美国新闻教育的职业化思想》,《现代传播》,2005年第4期

④吴果中:《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历史演变及其现实悖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6期

⑤王学成:《“现实”与“理念”下的分裂——重思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1期

⑥肖志峰:《西方新闻自律的历史演进对我国新闻道德建设的镜鉴》,《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报》,2006年第3期

第15篇

[关键词] 英语影片;译名;翻译方法

一、 影响英语影片片名翻译的因素

(一)票房因素

每一部商业影片制作的目的都是为了赚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许多经典的大片都是耗了巨资拍摄而成。如果因为译名失败,可能会导致影片的票房过低,损失惨重,所以影片的发行必须考虑到市场。观众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影片的片名,无疑影片片名在吸引观众眼球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颖别致的译名会使观众耳目一新且经久不忘。统计资料显示,最成功的影片译名并不拘泥于源语的意义表达,相反这些译名都体现出了貌离神合的共同点。不仅充分表现出可读性的特点,还激发了观众观看的欲望。票房目的性可见一斑。比如影片Speed,《速度》的直译完全索然无味,让观众联想到的只是竞速比赛,而《生死时速》这个译名则紧紧扣住了主人公面临的生死考验的情节,深受观众喜爱。又如影片Ghost,仅其译名《人鬼情未了》就让观众如痴如醉,而且还为观众提供了对这段阴阳交错、凄美绝伦的爱情的无限想象空间。再如影片The English Patient,其直译的片名为《英国病人》,这样的译名会让中国观众不知所云,更不要奢望让其产生观看的欲望。所以译者将此影片片名译为《别问我是谁》,这个译名不仅紧紧抓住了观众好奇的欲望,而且还准确地扣住了追寻这名病人身世的影片情节。很多奥斯卡经典影片的译名都让人过目不忘,如Waterloo Bridge的译名《魂断蓝桥》。

(二)文化差异因素

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整体,它包括了知识、艺术、信仰、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影片片名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其所属文化的特征,由于影片片名翻译并非纯粹语言间的活动,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过程,因此具有文化特色的翻译也是最难的翻译内容之一。如影片The Third Man曾被译为《第三者》,这个译名极易引起中国观众的误解,认为这是一部反映婚外恋的。而该片中的“the third man”其实是一起案件的第三个目击证人。这就是翻译中译者没有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忽视了语言意义本土化的要求,创作出了一个失败的译名。再如影片A Space Odyssay,由于影片原著本身就含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加上具有“一段艰险过程”意义的非主流单词Odyssay,这对于非英语学习者会造成理解上的困惑,如果在片名翻译中完全割裂中西方文化的联系,只是一味地以翻译为目的,那么不仅不会有好的译名创作,而且也会使影片作为展现西方文化、传播西方文明桥梁的作用大打折扣。当然如果在翻译片名时关注到其所承载的文化积淀,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影片Lolita是由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名著改编而成的作品,讲述了一段忘年恋的故事,其中文译名《一树梨花压海棠》就是文化译名中的精品,该译名出自中国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作品。苏轼对其一位朋友老来纳妾的事情用诗句进行了调侃,“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显而易见,“海棠”暗指美艳漂亮的少妻,而“梨花”则暗指满头白发的老夫。慢慢地,“一树梨花压海棠”就演变成了老夫少妻的代名词。该译名将影片的主题内容和中国古诗词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形象地概括了影片的内容,而且很好地对接了差异巨大的中西方文化。

(三)艺术价值的因素

翻译是一门艺术,影片片名的翻译也是艺术创作。好的译名会传递出“美”的信息,常引起观众无限的遐想,产生先睹为快的强烈愿望。而且美感功能是影片片名的三大功能之一,美感功能就是通过精心构思的片名,给观众以美好的享受。而信息功能、美感功能都是为了祈使功能服务的。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们都有一种好奇心,见到新鲜、奇异的事物都会感到兴奋,乐于知晓,易受感染。祈使功能正是通过片名,感染观众的情绪,吸引观众。在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就是“意境美”,而“意于言外,含蓄温蕴”的朦胧美则是意境的核心。相反,西方美学的核心思想则是追求“写实”,即个性与共性的相符和偶然与必然的相成。在英语影片片名的翻译中,怎样创造出一个精美绝伦的译名艺术品是需要译者灵活且严谨对待的。既要尽量保留英语片名写实的特性,又要体现出中国传统“意境美”的美学核心。包惠南指出,影视片名的英语翻译“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既要忠实于原片名的内容,又要体现原名的语言特色,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这也要求影片片名的译者要创作出的译名一定是一个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体,既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又要带给观众浓浓的韵味。观众不断提高的审美水平让观众不再满足于片名简单的信息传递功能,而是要求影片译名具有让人共鸣的艺术欣赏性。所以很多影片的中文译名采用的都是四字结构,不但传递出了强烈的信息,还被赋予了浓郁的中国文化的艺术韵味。如影片《窈窕淑女》(My Fair Lady)、《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等。

(四)思维习惯的因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由于自然环境、 文化传统、 生活习惯和生产劳动等背景的不同,各民族在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思维方式、 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语言与思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思维以一定的方式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中。思维是语言的思想内容,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所以在影片译名翻译中要从英汉思维差异入手,通过对比英汉思维形成及其在词法、 句法上的表现来分析,以力求获得准确得体的影片译名。传统的思维习惯让中国人更讲究题目的归纳概括性,如影片译名《逍遥法外》《情定巴黎》《冰海沉船》等。而西方人更喜欢用简单明了却又富含丰富信息的词汇作为片名,如Speed,Titanic,Hackers等。

二、英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方法

(一)从“入乡随俗”的角度进行翻译

从交流的角度讲,英汉翻译正是异域文化移植,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但是由于交流内容都是英语代表的异域文化以及异域的事情,那么很多信息就很难用所谓地道的汉语展现出来,所以怎样才能使影片译名保持原名的意义,还可以让中国观众对译名有亲切的熟悉感,需要译者做到文化的“入乡随俗”。也就是指源语言被翻译成目标语时,放弃外族文化现象,寻找对应或者相似的本族语文化现象,如遇冲突,则站在本族文化的立场上和价值观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在翻译文化色彩较浓的影片片名时,应考虑到中国的文化风俗以及中国观众的艺术审美情趣,最大限度地融合中西方文化。如影片Home Alone的译名为《小鬼当家》,其浓浓的中国文化情调远比直译为《单独在家》精彩得多,更为中国人所接受。在中国,人们常宠爱地称聪明顽皮的孩子为“小鬼”,而“当家”一词又能够带给观众最大的好奇――一个顽皮“小鬼”要如何当家?对观众是一种不可抗拒地吸引。又如影片《修女也疯狂》(Sister Act),修女给人的形象是虔诚、清苦、庄重而严肃,具有这些特质的修女怎么会和“疯狂”这个词联系在一起就成为观众们心中急切想了解的疑问。再如影片《龙兄鼠弟》(Twins)、《笨贼妙探》(Blue Streak)等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从简练的角度进行翻译

电影片名一般都是对电影内容的高度概括,仅仅以“忠实”准则要求译者显然不够,这时“简练”原则就显得更加突出了。“炼”字讲求音美,讲求精当,言简意赅。译者通过节奏、音调、韵律,使片名读起来朗朗上口,优美动听,既传达了情感意义,又增强了审美效果。汉语是声调语,以音调的高低、轻重、长短、快慢构成抑扬顿挫、高昂洪亮的音乐美,准确地表达丰富细腻的感情。也在客观上要求影片译名简练、整洁,让译名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包含有丰富的信息内容。如影片Singing in the Rain中文译名《雨中曲》、Courage Under Fire 的译名《生死豪情》都体现出了这样的特点。另外很多英语影片的片名较长,异于中国影片片名简单的特点。因此在进行片名翻译时要做到简单明了,如影片《爱与死》(A Time to Love and A Time to Die)、《欲言又止》(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 But were afraid to Ask)等。

(三)从汉语语言习惯的角度进行翻译

四字格是汉语表达形式中的重要而且传统的结构之一,以“四字格”为其主要的结构形式,无论是形式的固定、音节的和谐,还是雅俗兼顾、对立与统一共存一体,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四”这个数字处于中间的位置,这也说明“四”这个数字在中华民族的心理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从表达意义的完整和准确要求来说,两字不足以表述意义,三个字的如“拍马屁”“开小差”等则具有典型的口语特色,不够文雅,而四字结构庄重、典雅、稳定有序,而且字面形式稳定、好看,符合人们避俗求雅的审美需求。其稳定的结构所透露出的丰富的艺术内涵,更加容易让人们欣然接受。由于汉语中的四字格具有较强伸缩性和朗朗上口的特点,多为人们所使用,而且在影片译名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翻译影片片名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如影片《龙争虎斗》(Enter the Dragon)、《碧血黄沙》(Blood and Sand)、《廊桥遗梦》(Madison Country Bridge)等。

三、结 语

电影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艺术,影片片名的翻译既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扎实的语言功底,又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方法。片名翻译不是简单中英文的词汇对应,需要把握影片的内容,考虑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以及观众的接受心理,使其既能传递影片的信息,同时又能体现出浓浓的艺术韵味。因此,译者不仅要熟谙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转换方法,更应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在深入了解片名字面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的基础上理解影片的内容和风格,揣摩措词用语,力求准确把握源语与译语的表层意义和联想意义。翻译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只要态度严谨,充分考虑到中西方语言特点和文化差异,一定可以把英语影片译名精雕细凿成一件真正的艺术品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参考文献]

[1] 肖陆锦.英语影片名汉译技法探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03).

[2]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 冯广艺.语境适应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 孙迎春.“意境”译法探索[J].中国翻译,2002(05).

[5] 聂大海.试论民族间语言的相对性[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