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主体性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概念,李泽厚于1979年出版的《批判哲学的批判》一书中引入中国。{2}他认为,主体性是“人面对世界进行着自觉自由的实践活动”,“主体性把人的实践作为核心,让客观的对象世界和内在的心理世界围绕人的实践建立、运动、发展”。{3}主体性原则包括人对世界及人自身的实践改造,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发展对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人们的音乐实践中,主体性原则体现在人对音乐本质的体现,即以音乐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感情以及人的主体价值和主体地位。音乐实践活动是人们积极且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它既是对人们自身主体的发现和发展,也是建构人类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众传播时代,音乐传播过程中的时空分离、身体缺场、角色分工专业化等现象,其重要后果则是深刻影响了音乐实践者主体性实现。而以互联网和新媒体媒介的音乐传播,再一次重构了音乐实践者的主体性。
一、“灵韵的消失”:从自然传播到技术传播
在口语传播时代,音乐传播是以口语为媒介的自然传播。音乐从创作到演唱(奏)由一人完成,演唱(奏)的过程,也是传播的过程,甚至可能是集创作和演唱(奏)即传播于同一过程之中。音乐的自然传播属于人际传播的范畴,面对面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在音乐的自然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共存于一个地理空间,以共同在场的身体,进行“口传心授”式的传播,并不需要体外化的媒介工具为中介。在面对面、无中介、共同在场、即时反馈的自然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同时也是创作者、演唱者)和受传者(听众)一起完成对音乐的集体创作、集体传播和共同体认,获得对生活、生命一致体验的喜悦感。人们通过这样的音乐实践,建构起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
文字和纸张出现以后,基于乐谱的音乐二度创作和改编的程度大幅提高。但同时,乐谱的流行和传播加速了作者和演奏者的分离。越来越多的演奏者越来越难以和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只是按照乐谱演奏,从而难以获得乐谱文本之外的东西。特别是当印刷术被广泛用于乐谱的复制,音乐传播就从手写复制的技术传播时代进入了机械技术传播的时代,及至后来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得唱片、盒带、CD、MTV等技术传播手段无比丰富,极大地扩展了音乐作品的传播范围和社会影响。但同时,由于音乐作品以各种副本形式出现且被廉价销售,音乐的传播方式也就从精英传播向大众传播转变。对艺术来讲,大众传播开启了一个艺术“灵韵消失”的时代。
德国哲学家、文学评论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以“灵韵的消失”来形容机械技术传播时代和商品经济社会中的艺术实践。本雅明所说的“灵韵”,是指艺术作品的原真性、膜拜价值和距离感。所谓原真性,即艺术作品的权威性和独一无二性、不可模仿性和独创性。人们对艺术品的崇拜,对艺术家的崇敬,对独一无二性的认可,使得艺术品具有像宗教那样的膜拜价值。正因为艺术品独一无二性和膜拜价值,人们在欣赏艺术时审美上便产生了一种距离感。{4}
就音乐艺术来说,在自然传播时代,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内创作,音乐作品的灵韵由此产生。在手工复制的技术传播时代,原作品(乐谱)的数量增加,但无法将创作者的技法传播出去。在机械复制时代,乐谱、唱片、盒带、CD、MTV等被大批量地生产,音乐作品的社会传播范围扩大,音乐作品变成了物美价廉的文化商品,这些文化商品脱离了原来音乐作品的创作语境,在完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被欣赏、消费,音乐作品的灵韵就此被消除了。
再者,由于在创作者(演奏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加入了乐谱、唱片等媒介,使得原本因身体在场的、即时的互动而产生的传受双方共同的感悟消失。因为,听众听到的音乐已是一种固化的、程式的、不能形成即时反馈的强制信息。对此,本雅明总结道:“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性改变了大众与艺术的关系”。{5}在本雅明看来,技术复制时代,人们对音乐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从自然传播时代在场的鉴赏、批判到如今的欣赏和消费,音乐作品不再是作为主体的创作者、演唱(奏)者传播者和接受者共同对生活、生命的共同体验,而成为消费者手中的文化消费品。
因此,无论是在创作还是传播的层面,机械复制、大众传播消除了音乐作品的灵韵,人与音乐的关系,也就成了人与物、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二、主体性消解:大众传播开启艺术
“粗鄙的时代”
音乐作品灵韵消失的过程,对音乐实践者来说,也是主体性被侵蚀甚至消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果将手写复制称作技术传播的第一阶段的话,那么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可称作技术传播的第二阶段,互联网和新媒体传播则是技术传播的第三阶段。由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根本性区别,导致音乐实践者的主体性在音乐技术传播的后两个阶段中有着不同的表现。
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从传播技术的角度出发,将人类传播划分为第一媒介时代和第二媒介时代两个阶段。所谓第一媒介时代,是指少数当权者和媒体专业人士以一种极少数人说而大多数人听的“播放模式”向大众传播信息的时代。{6}由于少数人掌控了媒介工具,他们便可决定大众应当知道什么、知道多少,大众和信息之间就存在着信息过滤机制。波斯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模式,将信息制作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严格区分,并将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受传者对立起来,在这个模式下,单向度、大批量、一元化的信息涌向大众,媒介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而绝不是人们沟通交往的平台和空间,大众也成为信息的消费者而绝不是具有主体意识的互动主体。
波斯特认为,主体是在交往中被型构的,而并不是在两相对立的观念中对其不同身份预先设定的。现代性或“生产方式”的大众传播将人构建为具有自律性和工具理性的主体,大众传播媒介以一种没有反馈的单向传输把所有参与者都视作、固定为听众,并且以一种强迫性的方式迫使他们接受信息和观点。波斯特的论断完全符合机械复制时代的音乐传播现象,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标准化音乐产品,如唱片、盒带、CD、MTV等,是消失了灵韵的文化商品,其对象就是被固化为文化消费者的大众传播的受传者。这些音乐文化商品的消费者被德国另一位文化学者阿多诺视作主体性被消解了的现代性主体,是一群毫无生气的大众。
以中国1990年代的音乐传播为例就很能说明问题。以实物为中介的音乐传播,使人们的音乐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就音乐创作来说,作者追求作品创作的速度而忽视艺术上的思考,大量风格雷同、内容相似、旋律相近的歌曲风靡不止,作品缺乏个性和灵气。就演唱来说,一些歌手缺乏对音乐的表现和演绎能力,缺乏艺术感染力,无法唤起听众对音乐和生活、生命的体验冲动和意识。就传播来说,音乐作品传播已经成为文化商品的市场行为,对音乐商业价值的追逐远超对其艺术价值的追求。总之,大众传播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的音乐创作、演唱(奏)、传播,音乐的整体价值已经被异化,音乐作品很难是创作者、演唱(奏)者、传播者和听众共同创作、共同在场的对生活、生命的一致体验,不再是音乐实践者主体性的体现和对主体性的建构。换句话说,大众传播不仅使音乐作品的灵韵消失,而且还生产出大量的缺乏艺术价值的音乐产品,从而将艺术实践粗鄙化,也就将社会生活粗鄙化。更重要的是,人的主体性也就在粗鄙的艺术实践中被侵蚀乃至消解。
三、主体性重构:第二媒介时代的音乐实践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出现,让我们重新审视音乐的技术传播形式及实质。传统媒体是一种将人群区隔为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媒体,具有明显的二元对立意味,但新媒体却将传播者和受传者合二为一,互相建构。波斯特认为,互联网和新媒体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它开启的是第二媒介时代。它打破了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二元对立,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不再泾渭分明,信息产品的制作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可能合为一体。互联网和新媒体传播是一种个体化、去中心化、双向互动的传播,不再是单向的言说和信息与获取,而是更注重交往关系的建构。人的主体性,正是在交往中被建构。也就是说,第二媒介时代的传播,将大众传播时代塑造的现代性主体或者说被消解的主体性有重新建构的可能。就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现实来看,的确如此。新媒体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播放模式”,它是以互动性为机制,以符号和意义交换为目的的“信息方式”,构建了不稳定的、多重的和分散的主体。于是,身体与精神的关系、主体与物的关系以及新的时空适用域的关系已经改变,{7}原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形式被解构,个体从原有的集体中脱嵌出来。而脱嵌的过程,就是主体性的重构过程。音乐的新媒体传播过程,正是主体的重新发现之旅。
就音乐创作来说,互联网和新媒体带来了再度创作和改编形式的多样化,例如翻唱、重新填词、改编变奏、肢体模仿、虚拟合作等。而创作、改编和表演形式的变化,对音乐实践者的主体性建构意义重大。以近些年流行于互联网上的“网络神曲”为例,其主题、内容以及表演形式都是非常个人化的,一般不涉及宏大的历史或国家、民族叙事。虽然这种个人化的音乐并不表现大写的人即人民群众集体的思想感情,而是表达个人的情感、内心,但这种感情又是普通人特别是今天的年轻人普遍具有的心理和内心感受,因而它仍然在代表一个群体发声,表达群体的诉求。这些群体,并非计划体制下以工作单位、街道、公社、党群组织、工会为组织方式的人群的集合,而是以共同或相似的兴趣、经历、价值观、生活方式等联结在一起的松散的共同体。在音乐的传播过程中,参与其中的人们重新发现了自身被长期遮蔽的东西,激发了他们对生活和生命的体验,他们进而借助音乐实践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诉求。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音乐创作充分多元、自由,音乐实践者能“我手写我口”,大胆抒发自己的情绪,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音乐创作和传播的这种现状,不仅源于中国社会的开放和个体化进程,也得益于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当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互联网和新媒体,音乐创作、改编和表演也就愈发自由,个人和相关利益群体的诉求也就能得到充分表达和传播,群体的主体性得以重构。
结 语
主体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和他人交往的过程。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主体的哲学建构论”认为,主体的形成需要和他人对话,人的主体性就是在共同在场的交流中建构起来的。可以说,主体是以对话(传播、交往)为存在方式的,对话是主体建构的前提。{8}可见,巴赫金的理论也建立在反对二元对立的哲学的基础上。音乐实践者的主体性建构,自然也应是以对话为基础的。
而音乐传播自从进入第一媒介时代的机械复制传播后,音乐作品的灵韵消失,实践者便被塑造为二元对立中的主体,成为与音乐产品的生产者、传播者相对立的消费者、受传者,而不再是自然传播时代集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于一体的主体。音乐则不再是主体对生活、生命的体验的表达,人和音乐的关系变成了人与物、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这样,音乐实践者的主体性便被消解。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出现,是第二媒介时代开启的标志。因其个体化、互动性等特征,人与物、主体与客体、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被打破,主体不再以二元对立来区分,而是多元的统一。音乐实践亦如此,主体能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自由地创作、传播,与他人共享对音乐、对生命的体验,主体性也就在音乐交往关系中具有了重新建构的可能。
{1}曾遂今《从音乐的自然传播到技术传播(上)――当代音乐传播理论探索思考之一》[J],《黄钟》2003年第3期,第29―36页。
{2}张法《主体性、公民社会、公共性――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史上的三个重要概念》[J],《社会科学》2010年第6,第101―108页。
{3}李泽厚《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J],《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第1期,第14―21页。
{4}[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9―66页。
{5}同{4},第92―95页。
{6}[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期。
{7}[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M],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页。
关键词 互联网 交互式平台 Web2.0应用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與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西安710128
互联网技术发展到Web2.0阶段,应用的难度逐步降低,从而降低了网络用户主动参與网络内容生产的技术和经济门槛,使技术與用户的需求得以很方便地结合,从而形成了人人制作内容、分享内容的应用模式。Web2.0应用有效利用消费者的自助服务和算法上的数据管理,能够将触角延伸至整个互联网,延伸至各个边缘而不仅仅是中心,延伸至长尾而不仅仅是头部。因此,Web2.0意味着数据的解放、虚拟应用、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参與、组件化、共享、社区化、混合、智能化和长尾等等,不仅创造出了超越传统网络页面技术内涵、引发丰富用户体验的网络效应,也促成了互联网交互式平台的形成。
一、Web2.0引致泛传播现象
人类的信息传播类型主要由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组成,传播模式则主要有单向、双向以及系统传播等三类。在Web2.0时代之前,这五种传播类型及三种传播模式基本上属于各自为政的情形。虽然也会有交叉、有涵盖,例如所有的传播均以自我传播为前提、组织传播中会包含人际传播活动等,但总体上讲,交叉或涵盖并不鲜明。而在Web2.0时代,互联网的交互性與开放性催生用户参與到了网络传播中,于是情形发生了剧变,各种传播类型、传播模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高度融合,泛传播现象应运而生。
所谓泛传播现象,是指在网络传播形态中,人类传播的几大主要类型及主要模式均被涵盖其中,它们相互交叉,彼此交融,共同构成了更高层面的传播。泛传播现象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几大信息传播类型在互联网中的并存,二是指传播模式的并存,三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对各种传播类型、传播模式的并用。
首先,人类信息传播类型共居于互联网空间之中。网络环境下最典型的自我传播存在于博客之中。自我传播是人体内部的信息处理过程,思考是自我传播的核心。博客的实质是网络日志,是人们利用互联网页面记录自己内心活动、所思所想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博主的心境、情绪、思想,而且也反映了外界事物在其人其心所形成的刺激與映射。博文的撰写过程就是博主对相关信息的处理过程;其次,网络传播环境中存在着人际传播。网络人际传播既可以是文字形式,也可以是语音形式,甚至可以通过视频,形成一种类似于面对面的交流。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可以在时间、空间上弥补现实人际传播的不足,将时间和空间造成的鸿沟最大程度地消弭,因而具有高度的广泛性。人们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网络传播工具,可以随时、随地地與他人保持畅通的联络,进行实时的交谈,任何一次从发出方到接收方的信息传递都可以在一瞬间完成;而且由于互联网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高度联通,使得跨越空间的交流变得轻而易举。毫无疑问,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互联网中也不鲜见。BBS、网络论坛、QQ群等社区性质的网络传播介质下的传播大都属于群体传播,具有身份隐匿、表达自由等特点;各级政府利用自身的官方网站、企业利用网站及品牌社区所进行的对内與对外传播,都属于组织传播的范畴。大众传播更是借助于互联网实践着传统媒介的网络化生存。从1994年11月网景公司推出因特网浏览器Netscape Navigator1.0之后,就激发了全球性的传统媒体上网热潮。在我国,1995年出现第一家全国性电子日报《中国贸易报,电子版》。之后至今,报社、电台、电视台大举兴办网站,传统大众媒介的网络化生存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此外,网络内容服务商所开办并经营的网站,也即通常所说的商业网站也具备大众媒体的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互联网上的大众传播。
其次,三种主要的传播模式共生于网络传播环境之中,共同型构了网络传播模式。在Web2.0的网络环境之下,网络用户的互动参與越发频繁和活跃,用户生成内容已经成为网络内容生产與传播的重要方式,单向的、自上而下的传播难以继续维持其主流地位,代之而起的是以互动为前提的复合型传播。有研究者主张以“泛传播模式”这一指称来概括性描述网络传播中的过程,认为二级的或多级的传播模式变成了不确定的泛层级模式,线性的、双向的、明晰的大众传播模式变成了非线性的、多向的、混沌的泛传播模式。不管怎样,以往的主要传播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共生共存,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交融,这已然成为事实。
第三,信息传播活动对各种传播类型、传播模式的复合运用。由于Web2.0带给用户的是可以全方位参與互动的传播,它采用一种放权、自定义的方法倡导用户自己主导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自己定制和管理所需的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让用户参與其中。这就使传播活动可以最先发生于个体内部或个体之间,形成自我传播或人际传播,一定规模(3人以上)的人际间传播就构成了群体传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群体传播往往会被具有大众媒体性质的网站所注意并转载或深度报道,于是就形成了大众传播。这一过程中,会有“相对于一个节点的”局部传播现象,也会有“总体的传播”现象,而无论哪种,都会是单向、双向及系统传播模式的复合。例如,由博客尤其是名人博客所发轫的网络传播事件、起自于社区论坛进而蔓延到其他网络传播介质的传播现象中都不再是单纯某种传播模式发生作用。2005年的伦敦地铁爆炸事件就是首先由博客网站将信息报出,属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类型复合的泛传播现象。
关键词 网络传播;人际关系;变革;再造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李炜,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博士,陕西成阳712082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基本传播形态。这几种传播形态在网络诞生以前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不同形态虽有交叉,但就个人而言,往往只能利用有限的传播工具与他人或其他群体展开沟通和交往,如个人最常借助于人际传播与他人建立关系,却没有办法利用大众传播媒体与大量个体进行持续的双向交流;大众传播固然拓展了个人或组织传播的能力和时空范围,但却未能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具体关系。
互联网的出现一举打破了各类传播形态的界限。借助互联网,人们不仅能够还原各类传播形态的具体功用,而且将各种传播形态有机交融于一体。不仅拓展了人际交往的广度,也使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形态体现出新的特点。
一、从单一到立体:围绕关系变革的网络传播
互联网成长为承载各种传播形态的综合媒介并不是一蹴而就,没有目标的。如果我们认真梳理网络世界信息传播形态演化的历史,便会发现网络对改造人类关系世界一以贯之的重视。
从历史上看,当网络开始以一种传播媒介的身份进入人类的生活时,最早承载的传播形态便是“人际传播”。互联网的前身ARPANET将不同个人,不同群体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及外部设施连接起来,通过点对点的通信,实现指令、文件和情报资料的传输与交换。在因特网普及到大众生活的早期,多数人上网的目的是收发电子邮件。这时互联网的传播方式依旧是点对点式的人际传播。但与网下人际传播所不同的是,交流双方很可能是彼此陌生的,是虚拟的“面”对“面”沟通。
建立在点对点的人际传播基础之上的互联网,由于传统的大众传媒纷纷上网,才开始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传统媒体环境中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泾渭分明,最大区别表现就是大众传播的信息是单向流动的,而人际传播是双向互动的。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掌握丰富信息的传播者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受众总是处于被动接收的地位,缺乏反馈。尽管在受众在面对大量的媒体时可以选择某一份报纸、某一家电台或是某一个电视频道,但处于大众媒体包围的受众常常只是“容器中的人”。但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处于信息两端的个人是平等的、互动的,能够及时反馈,并可随时调节传播的方向与内容。
网络消解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界限,赋予传播者和接收者以平等的地位。一旦登陆网络,无论是大众传媒的职业传播者还是一般网络用户,都能够向不确定的受众传播信息,并及时、全面的获得反馈,甚至直接与信息接收者对话。
网络的大众传播对于网络人际关系的意义在于它拓展了人际交往的机遇,给人类的交往创造出广阔的空间。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传受双方的地位差异。人际传播发生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人与人之间是没有中心的。但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永远处于天然的中心位置,占据着主动地位。网络扭转了这一传统形式,网络是无中心的传播结构,传播形式可以是一点对一点的,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并且,网状的结构是可以无限延展的,这也意味着传播覆盖面的放大。
网络中的很多应用都促进了人群之间频繁的交流互动,为现实社会的人们提供了新的互动环境与空间,人们在新的互动环境中以网结缘和因网结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各样的群体,BBS、博客、网络游戏等都可能成为孕育新型社会群体的土壤。网络是一种属于成员的虚拟空间。网络中的群体传播较之传统社会,对人际关系的作用突出表现为,一方面,网络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关系正在发生,或是对超越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基础进行关系的重新组合。用户每一次的点击或者登录,首先从量上改变虚拟社群中的潜在关系。同时,任何人基于自身需要从一个交往平台转移至另一个交往平台的网络行动,也可能引发更多社群中潜在关系的变化,并且不同平台的社群由于个人的运动会得以链接,从而生成更为广阔的、互联互通的关系网络结构。这既是数字化时代人类生存的特有现象,又反映出网络社会发展的风貌和格调。另一方面,网络群体的互动特点也直接决定了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水平。“在这个世界里,匿名性带来的是人们充分的自我暴露,虚拟性带来的是人们身份与角色的不断转换。这时网络是人们的另一种生存状态。”
网络的出现同样提升了组织信息传播的效率。组织传播中的人际关系就其本质而言,表现为组织成员以共同的利益目标而发生的互动行为。满足组织管理需求的多样化的网络传播技术为组织成员间关系的变革创造了前提。约翰・奈斯比特在其著作《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中提到,网络的存在可以促成自助,交换信息,改变社会,提高生产力和工作环境的质量,并且分享资源。网络的结构可比任何其他现有的组织以更快速、更富有情感、更节省能源的方式传递信息。如今越来越多的组织成员更加偏向于电子邮件、MSN等方式而非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来解决工作中的沟通问题,组织的内联网成为增强成员间交流的热情,拓宽交流范围的重要渠道,而在对外传播中,组织可以通过邮件列表、消费者社区、投资者社区、组织的FAQ(你问我答)等方式实现与消费者、商业伙伴、政府部门、投资者等公众的互动,同时为公众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提供平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里我们分别讨论各类传播形态对于人的社会关系延伸作用,仅仅是处于一种分析的视角,实际上,互联网对于人际关系变革的根本意义更在于将传播的权利交还给个人,使个人成为信息传播活动的绝对主体。正如施拉姆所言,“这个革命的信息时代的一个趋势,便是更加着重点对点而不是点对面的传播,个人越来越大的媒介使用能力而不是被媒介所使用。”
二、回归人际化:网络传播的媒介意义
网络中丰富的人际传播通道使用户间人际关系的介质更为丰富,内容更加多元,情绪也更为多彩。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曾提出,人们对于网络人际传播的需求,甚至可能超过对网络大众传播的需求。
如今的网络不仅是所有传播媒体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而且其人际传播的特征也较为明显,甚至可以说,网络是经过人际传播格式化的大众传播,网络的大众传播是建立在人际传播基础上的。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传统媒体借助网络大举拓展自身的传播空间,许多媒体在信息的同时往往给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反馈渠道和影响力扩展空间,他们或是直接给用户提供传递信息、发表意见的平台,或是对用户意见进行优化整合,再利用各种媒体通道引发新一轮的热点互动。而对用户而言,倘若对某一信息感兴趣,认为有价值,便可以进行个人对个人的转播(如通过E-MAIL、SNS转帖等)或是个人对群体(如BBS转帖)的转播,与更多的用户共享。
可见,互联网已将越来越多的传播形式交融在一起,网络人际关系的完整谱系是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就其本质而言,无论是哪种形态的网络传播都离不开网络的互动本质,互动将传播两头的个体链接了起来,提供了网络所有传播形态由单项转化为双向的可能,是互动让处于传播的两端的个体开始发生主动或被动的关联,形成或强或弱的人际关系。
对于人际关系的个体而言,网络传播的多种形态赋予网络传播的多重“性格”,使网络传播凸显出更加个人化和个性化的诉求,一个用户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来延伸自己的感官,更能够主动延伸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
首先,即信息呈现方式的多媒体化和个性化传播需求所带来的诸如“我与你”,“个性化”,“交互性”和“共时性”等传播特征。MSN、ICO等即时通讯工具不仅能够实现存在一定空间距离的个体间同步或是异步的文字聊天,也可以进行音频、视频聊天,而WEB2.0时代的博客、SNS网站等更是大大拓展了网民发展人际关系的时空和能力,关系“微内容”是人们在不经意间就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交往对象。
其次,网络中各种各样的传播工具和传播界面大大调动了人的情感表达和社会化参与的积极性。人类传播时用相同的语词既进行陈述又激发态度。“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人际关系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具有情感(或情绪)的基础。网络在为人们打开一个利用大众媒介进行人际传播的突破口时,使人与人之间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日渐丰富。
美国学者华尔瑟提出的“社会信息处理理论”认为,人们可以在“计算机中介传播”中发展近距离的情感关系,人们持续地互动经过一段时间便会累积关于对方的信息与认知,于是,亲密情感、信任情感都会被加强。以微博客中的@现象为例,这一传播行为至少可以在三个层面上体现出粉丝和博主之间的关系状态。首先,@行为的明确终点表明粉丝是关注博主的;其次,@的具体内容是一种自我开放和自我传播的努力;再次,@行为发生的频率会反映出双方关系渴望的程度。
最后,网络之于人际交往的媒介意义还在于通过提供选择、强调与规避某种传播形式的可能(例如通过文字而不用照片、视频)实现“面”对“面”的调整。正是这样的可能为人们的情感表达与社会参与提供了空间与动力。同时,网络信息生态也正是在从表面的信息传递转向更深层次的受众参与、互动和舆论的形成过程中,逐步实现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对接与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扩大了各类信息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3]彭兰.“重新认识网络”,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TR)网站
[2](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362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公共危机传播
1.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公共危机传播特征
移动互联网时代公共危机传播的特征可以被总结为五大特点:自主互动性、民主平权性、即时高到达性、媒介融合性和国际扩散性。
自主互动性。传统传播方式将受众当作没有差异的“大众”,受众几乎没有发言权,只能接受经过大众媒体过滤和选择的信息与观点——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中甚至没有任何大众反馈。虽然后续研究中,“反馈”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但是大部分研究依然只是将反馈作为大众传播的附属品。然而,在互联网和手机的时代,大众已不仅是“受众”,他们以某种“自组织”形式自行选择和传播信息——大众已经成为了泛媒介时代最重要的传播参与者。
民主平权性。泛媒介时代的平权性表现在任何人均可以平等地获取信息,也可以平等地传播信息。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海量、免费、可检索的信息,任何人只要想到要寻找信息,第一选择就是互联网络;同时,互联网也提供了博客、论坛、聊天室等各种公众信息并传播给其他公众的免费、便捷和快速的传播渠道。手机的平权性更是与生俱来的——任何人都能使用手机向其他人传播信息。被称为“数字时代麦克卢汉”的保罗·莱文森认为,手机最大限度地增进了人们说话的机会,因而为人们创造了民主的氛围,也使他们获得了实际民主的权利。
即时高到达性。即时高到达性是即时性特点与高到达性特点的综合描述,这两个特性一直是人际媒介(如电话、传真等)的主要特征,相对于电视等大众媒介,人际媒介使得信源传输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信宿且使得信宿接受并关注到这条信息。手机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的出现混淆了大众媒介和人际媒介的界限,它们既具备人际媒介的即时性和高到达特征,也具备大众媒介的大规模和高覆盖特征。
媒介融合性。互联网媒介依赖“超文本”(Hypertext)将包括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各种媒介符号完美地结合了起来。网际信源通过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 描述讯息,受众使用普通浏览器接受和读取(看、听)信息。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也将逐渐取代电脑成为首选终端——用户只需通过手机、无需借助电脑就可完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获取和。可以认为,新兴媒介的出现加速了传统媒介的融合,新兴媒介可以承载传统媒介传播的所有讯息,这也进一步印证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论。
国际扩散性。随着“全球化”从一种趋势逐渐成为一种既成的事实,公共危机已经成为了全球性话题。如2003年从我国爆发的SARS危机,最终造成了全球性影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SARS在全球范围内一共造成了29个国家8096个确诊病例,造成774人死亡。与此同时,超远距离实时地泛媒介信息传播能力和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外国媒体和外国民众对危机信息的渴求,使得公共危机传播呈现一种强烈的国际扩散形态。
2.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挑战
以上特征使得泛媒介传播特征明显地区分于传统媒介,也给公共危机传播带来了显著的影响。
首先,泛媒介时代的自主互动性和民主平权特征使得传统媒介时代政府通过控制大众传媒而隐瞒危机成为不可能——公共危机一旦爆发,各种危机信息很快地就会被“自主的”公众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媒介进行广泛传播。传统危机传播模式中,政府是绝对权威的“信源”,政府通过大众媒介这个“渠道”将危机相关的各类信息传播给大众“信宿”。而在泛媒介时代,任何人都可能是危机信源,通过各种新兴媒介将无法“把关”、未经选择的信息传播给所有大众。
其次,泛媒介的即时性、高到达性和媒介融合等特征,使得危机信息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广的维度和更丰富的形态展现给处于危急之中和危机之外的所有公众。高速、广泛和丰富的信息固然使得处于真实危机或拟态危机中的人对于公共危机有更快速、更深刻地认识;然而同时这也可能加剧人们对危机的恐慌、使得拟态危机带来二次甚至更多次伤害。
最后,泛媒介的媒介融合与国际扩散特征,使得公共危机不再属于一个国家,而属于整个“地球村”。拥有不同文化背景、意识形态、政治倾向、的地球村公民、媒体、政府和国际组织都被发生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公共危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于是,政府对公共危机传播的治理,也不再局限于本国范围之内——政府的治理需要考虑其他国家民众、媒体的看法,需要承受来自其他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压力。泛媒介时代,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内涵已经从国家社会系统内部的控制,转变为社会系统内外部环境的协调。
综上所述,泛媒介时代的来临不但为政府的公共危机传播治理提供了新的武器和方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公共危机传播治理
为了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公共危机传播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也可以利用各种新的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支持。
高性能协议分析技术。由于移动互联网通过3G、EDGE、GPRS、WLAN等各种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同时通过HTTP、POP3、SMTP、FTP等应用层协议进行各种应用数据的传输。因此,需要利用Map-Reduce、CORBA、Web Service等分布式计算技术,对各种协议进行数据分析,将在移动互联网上传输的二进制信息流还原为实际用户输入或者看到的文本、图片、视频信息。
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存储技术。由于移动互联网数据量非常大,为了有效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在完成协议分析之后,还需要将数据存储下来。而互联网上数据类型各种各样,且大部分数据是文本、图片、视频、音乐等非结构化数据,因此需要利用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非结构化信息处理等技术,将这些数据存储下来。
数据挖掘和检索技术。同样因为数据量太大,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数据分析和查询,需要利用数据挖掘和检索技术。目前,常用的移动互联网数据挖掘技术包括:分类技术——首先从数据中选出已经分好类的训练集,在该训练集上运用数据挖掘分类的技术,建立分类模型,对于没有分类的数据进行分类。聚类技术——聚类和分类的区别是聚集不依赖于预先定义好的类,不需要训练集。关联规则和序列模式的发现技术——关联是某种事物发生时其他事物会发生的这样一种联系。预测技术——通过分类或估值得出模型,该模型用于对未知变量的预言。
【参考文献】
[1]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译.大众传播模式论(第2版)[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6-17.
【关键词】媒介史 电子媒体 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可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进行。是不以诸如电视、印刷、广播或电影等媒介技术为中介而发生在人们之间的传播活动。郭庆光认为它大致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面对面的传播,另一种是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的传播。
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历经了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演变,在人类文明早期。人际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且以面对面的直接传播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播科技进步,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间接的人际传播媒体也快速发展,例如以书信、电报、电话等为中介的人际传播。互联网和手机的诞生,促成了人际传播手段与交往方式的变革,催生了新兴的人际传播方式――网络人际传播。
本文在考察了人类传播史的基础上(媒介大致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四个时代),认为人际传播的媒介大致分为口语、文字与书信、电报与电话时代、互联网及手机时代。
一、最基本的人际传播媒介――体语及口语
人类发明和使用语言以前。通常称之为前语言传播时代或者亲身传播时代。人与人之间主要依靠身体的各种姿势、喊叫及简单的声音来交流和分享信息。此阶段的人类传播手段跟其他动物没有明显的区别。基本上是动物性的。茹毛饮血的时代,由于信息符号和媒介工具的限制,人际传播都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语言的出现扩大了人类活动范围,也增强了信息传递能力。身体传播被口语替代,语言相对动作的稳定性也使信息更加可靠。人类主要利用嘴巴和耳朵,由此生成被麦克卢汉称作的“耳朵的社会”。但声音本身的难以保存性使信息局限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因此“言传身教”的面对面人际传播依然是信息共享的主要方式,口语是核心的传播媒体。
民间诗歌、谣谚代代相传,口口相传,不仅成为统治者了解民风的依据,还构成了中国的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在社会早期,由于口语传播的优越性。也由于当时传播条件的落后,口语是人们最重要的传播方式。
二、实物化的人际传播媒介――文字及书信
文字是信息的基本系统之一。施拉姆说,“如果语言是人类最了不起的智慧成就,文字就是我们最了不起的发明。”文字克服了语言难以保存的弱点,使更广泛的传播成为可能。“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革命,它延伸了人际传播的距离。”
有了文字,人际传播变得丰富多彩。但文字本身不能直接传递,必须借助其他物质载体。在文字传播早期,很多实物作为文字的载体如竹简、帛、绢等,增强了信息传播的效力。皇帝通过阅读大臣的奏章来获知天下大事。
此外。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展为书籍和报纸的时候,人际传播媒介也发生了变化。造纸术的改进和邮驿制度的建立,同时由于文字的运用和教育发展,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得以扩大,在日常生活中,书信成为重要的沟通媒介。“家书抵万金”“云中谁寄锦书来”就体现了这样的意思。
三、突破时空的人际传播媒介――电报和电话
在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大众媒介迅猛发展阶段,人际传播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大众传播取代了人际传播的位置,成为人们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径;其次,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改变,人际传播不再如曾经那样重要。
电报的诞生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在于促进了简讯的发展,但它的大众传播媒介性并不突出。相反,它成为人际传播的重要媒体,实现了远距离的文字符号传输,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贝尔发明电话,实现了远距离的声音传输,让“顺风耳”变成现实。人类又增加了一个人际交流的工具。它在当下依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四、超能交互媒介――互联网与手机
网络不仅是全新的大众传播媒体,更是新兴的人际传播媒体。“网络是大众传播中速度最快的。但是,它的人际传播特征也最为明显。甚至可以说,网络是经过人际传播格式化的大众传播,它的大众传播是建立在人际传播基础上的。”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匿名等特点,给受众充分参与传播的强大空间,使人不仅成为大众传播内容的接受者,也成为信息的生产者。“网络开始以一种传播媒介的身份进入人们生活时,最早承载的形态就是‘人际传播”,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收发是人们用得最多的互联网功能,网络人际传播成为网络传播的主流传播形态,让人际传播从简单的面对面走向高级的电脑交互,扩展了日常生活的交往空间。不过,与传统的人际传播不同的是,两个直接交流的对象可能是彼此陌生的,而且是虚拟的面对面。
受网络影响,广播和电视等大众媒介也强化了人际传播的功效。一方面,电视访谈节目兴起,主持人与被访者之间不仅利用人际传播的面对面方式,采用了传统的口语和体语交流,同时人际传播的及时反馈也让访谈节目变得更有声色。在广播媒体中,结合热线电话,造就人际传播氛围,使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现场感。
当然,目前最让人关注的是手机。“手机首先是作为人际传播的工具而存在的”传统的人际传播按照传播双方所处的时空位置划分为即时传播与延时传播,而手机媒体打破了这个局限,实现了非同一地点的对象间的即时传播,真正做到了信息收发的一体化,实现了人际传播的及时与互动。“手机人际传播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作为传统人际传播的补充和延伸,成为新世纪新兴的也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人际传播方式。旧手机结合了文本短信与通话功能,视听说一体化。满足了人们获取信息、增进情感、获得认同的需要。手机个性化、智能化,极大地突破了人际沟通的内容限制。短信群发、蓝牙等功能还为大众传播关注和利用,成为“拟大众传播”。
五、人际传播媒体变迁的特点
1、口语是最基本的媒介
无论口语诞生之初单一的传播世界,还是当今各种媒体融合的时代,口语和文字既是媒介,更是媒介的内容。不管人类的传播媒介如何演变,口语作为最基本的媒介系统在传播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说现今的众多媒介从某种程度上“不过是口语传播的延伸和扩展。’人际传播中,口语的更是面对面交流的最重要信息载体。
2、媒介功能不断扩大
在人际传播媒介的发展中,体态语和口语媒介都只能面对面、同时间被使用。一旦时间不同步或者空间距离变大,传播就将变得困难。但书信、电报、电话的使用解决了时空问题。扩大了人际传播的空间。互联网和手机丰富了传播内容,也扩展了传播形式,声音、图像、文字等各种符号系统被同时传递,具有强大的交互性。
3、与大众媒介共同发展
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并不是两个截然分开的系统,而是互相融合,共同满足人类传播信息、交流情感的需要。口语和文字不仅是人际传播的基本媒介和内容,也同样是大众媒介的基本符号。古代书籍,它一对多地传播,是大众传播形态,但对比电子媒体,书籍的人际传播特征更明显。电话和电报也曾为大众传播服务,广播和电视不断借用人际传播的表达方式,互联网和手机兼具双重身份,将媒介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此外,大众传播要真正实现大众化,引起人们的“街谈巷议”,还需依靠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融合,互相影响。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互联网;挑战;弱化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22日
20世纪末,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互联网也以磅礴的气势加入了大众传播行列。到了21世纪的今天,它已经成了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全球信息系统。互联网拥有的实时性、多媒体性、交互性、全球性、信息检索便利性、信息内容海量性等特征已经使互联网成为了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大众传播形式。我们在尽情享受着新的传播形式给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思维角度和价值取向带来了深刻变化的同时,也在思考在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中,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是否还存在?如果还存在,又是否发生了什么样的新变化?本文以“沉默的螺旋”理论为例,探讨互联网时代该理论发生的新变化。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概况
“沉默的螺旋”现象是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1965年联邦德国进行议会选举时注意到的,并且在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
在某一特定时期,大众传媒所持有的观点在社会中占据强势地位,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大众传播营造出来的“意见环境”,以一种群体压力的无形力量作用于个人身上。受众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往往会先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考察,寻求自己与被社会广泛接受的观点和行为模式是否一致,当发现自己属于大多数意见时,受众便会坦然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反之,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弱势意见时,便会趋向保持沉默或放弃原有的观点,因为人的社会天性都是害怕被孤立而受到社会的惩罚。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反过来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转向沉默或改变意见,如此循环往复,就会形成一方声势越来越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过程。这就是“沉默的螺旋”理论。
在这一过程中,媒介根据自己的价值尺度和它所认为的社会规范去有取舍地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传播。当媒介以议程设置式的方式把社会议题植入大众的头脑,在受众的头脑里形成的反映和现实情况又有着区别。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网上形成的舆论一方面是网上媒体设置的议题,还有就是一部分情绪比较激动的网民在宣泄自己的情绪或者频繁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网上的“舆论”并不等于现实中的民意,可是网络的渗透性使得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错误地把网上舆论与民意等同起来。他们误以为这就是“社会大部分人的意见”,而自己不能与众不同,这种“意见环境”带来的群体压力容易使得个人改变自己的想法附和对方,或者保持沉默不说话。
二、“沉默的螺旋”遭遇双重挑战
“沉默的螺旋”的提出为传播学效果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重新阐述了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该理论也受到了理论界和时展这两方面的挑战。
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一种意见一旦具备了这样的性质就会产生一种强制力,公开与之唱反调就会陷于孤立状态,为了免于这种制裁,人们只有在公开的言行中避免这种冲突。所以,“沉默的螺旋”的重要理论前提之一就是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种方式正在慢慢改变。网络传播不同于以往的传统传播方式,在网络这个虚拟环境中,人们通过交互式来传播信息,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所以,在网上很容易找到自己所持观点的支持者。无论是多是少,这种害怕被社会孤立的恐惧慢慢减少。更进一步说,如果观点的持有者是比较权威的个人或专家,那么这个观点依旧能起到影响作用。所以,这种“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是有条件的。
网络的发展,使得任何一个社会的话题一经网络传播就有放大的效果。“小悦悦”事件中的视频在网上迅速传开,引发了关于人性冷漠的深层次批判的道德大讨论,矛头也指向那18位视而不见的冷漠路人。所以,对于社会伦理道德或者行为规范的问题上,“意见环境”的压力对于个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但是对于一些技术性、程序性的问题,譬如科学自然来说,我们都知道有这么一句话:真理往往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意见环境”带来的压力就显得没那么有效了。所以,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少数人的作用。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传播具有的数字化、多元化、多媒体化、实时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征,带给人们更大程度的交流与自由表达的空间。人们可以浏览海量的信息,可以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博客,可以建立自己的联系网,运用QQ等即时聊天工具与他人进行交流;可以拥有自己的微博,可以进入各大论坛贴吧,可以在网上直抒胸臆,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是,网络这个平台所提供的只是一个“虚拟环境”,任何人,不论年龄、职业、性别、国籍都可以在这个网上搭建与他人沟通的平台,所以网络传播就有了一个新的特点——匿名性,没有人知道你是谁。这就使得个人表达意见更为大胆,极少顾及社会规范约束,因为在网上无需对自己的言行承担心理上的负担。这就否认了“沉默的螺旋”理论中的“舆论会产生一种强制力,公开与之唱反调就会陷于孤立状态,为了免于这种制裁,人们只有在公开的言行中避免这种冲突”的重要理论前提。因为在网上人们往往容易袒露真实的自我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无需惧怕来自群体的压力。但是,社会孤立的动机在网上就不存在了吗?人们在网上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那是因为可以匿名,没有人知道你是谁,所以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作为社会中的人一旦跑到了虚拟的世界,还是会把现实世界中潜在的意识带来虚拟环境中,这恰恰反映了人还是害怕被孤立的心理机制,正因为没有人知道你是谁,如果别人知道了,恐怕就不会这么随心所欲去发表意见了。所以说,在网络中人们害怕被孤立的心理动机还是存在的。
再者,有些人说由于“匿名性”的特点,个人不再有被孤立的恐惧,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就不存在着“沉默的螺旋”理论了,笔者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匿名性”只能说可以营造宽松自由而没有群体压力的平等交流空间。我们或许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表达自己意见的人,那么你就会喜欢在各大贴吧、论坛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如果你是一个不喜欢表达自己意见,或者说你根本就不善于,只是一个比较没有立场的人,那么当你在浏览别人博客或者论坛时,有可能只是匆匆一瞥,并没有在上面发表意见的习惯。郭美美事件为什么能短时间内形成社会热点呢?那是因为网上骂声一片。其实认真一想,被认为“多数意见”的一方无非就是那几个观点,言辞激烈,而那些本来就没有什么想法的人,要么受影响后也开始加入批判阵营,要么继续保持沉默,这样就造成“多数意见”一方的增势,而另一方继续保持沉默或者附和。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环境下还是存在的,只是这种功能弱化了。
三、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继续旋转
网络的发展使过去被看成小人物的受众,一跃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使得沉默者不再沉默。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并没有使“沉默的螺旋”消失,只是弱化了它的这种功能。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传播技术的每一次更新都会对传统媒介和理论造成一定的冲击,就如同网络媒介的出现并没有取代报纸、广播、电视一样,“沉默的螺旋”传统大众传播理论继续旋转,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论文摘要:手机媒体与不同的传统媒体可以结合形成不同的手机媒体类型。随着无线互联网的高速发展、3G应用及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已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它开始承担收看电视、阅读报纸、浏览小说、欣赏音乐等越来越多的功能,并逐渐成为人们未来获取新闻资讯的一种主要阅读终端。本文将主要从理论上简述手机这种新兴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一、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
1.其受众资源极其丰富
衡量一个媒体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实和潜在受众,而对手机媒体化来说,最不用担心的就是用户资源。眼下,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2.7部。手机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它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传播、整合信息的设备。随着技术的完善、手机用户认知的不断提高和运营模式的逐渐形成,手机媒体会更快更好地承载目前各种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
2.信息传播方式更自由
保罗·莱文森所着《手机》一书中,对手机发展做了最乐观的分析。他认为,人类有两种基本的交流方式:说话和走路。只是,自人类诞生之日起,这两个功能就是分开的,直到手机的出现,将这两种相对的功能集合起来。手机之前的几种媒介,都把说话和走路分开,只有手机能够使人一边走路一边发短信,实现走路和说话的结合。
3.传播功能极其全面
手机短信,是一种很好的传播信息的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很少的字节传递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而且只要在开机的情况下,发送信息和接收信息可以说是同步的。
彩信,它最大的特色就是支持多媒体功能,能够传递功能全面的内容和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字、图像、声音、数据等各种信息。包括短信、彩信、录像、拍照等多媒体功能,都为手机媒体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像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功能均可以实现,而这些传统、新鲜的功能结合在一起,能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内容,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4.传播速度极快、范围极广
从传播的角度看,手机短信的交流手段更加方便、交流速度不断加快,实际上也带来了交流内容的扩大。手机短信、彩信的这一特点使它在新闻信息的传播方面有着不可比较的优点。新闻信息一般都短小精悍,更新快,要求传播速度快和范围广,这正是手机短信的优势所在。据报道,美伊战争爆发后的4个小时内,包括新浪、搜狐、网易等商业网站浏览量比平时暴增5—10倍,用户短信订阅量超出平时4倍以上。很多人在第一时间收到了网站发来的新闻短信,感受了短信业务的方便快捷。
5.互动性强
手机媒体在“交互性”方面也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较的优势。我们知道,传统大众传媒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传播的单向性很强,受众的信息反馈是滞后的、延时的,这一特点导致传播者和接受者不能很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而电话则可以实现传受双方即时沟通,及时地进行交流。
手机彩信在传播体系过程中,传递双方是平等的,被传方也是这个传播体系中的一环,双方之间没有明确不变的界线。因此,手机报可以给用户发送他所需要的新闻,为读者和报社都提供了更多更方便的服务,实现了更广泛、更迅速的互动。
二、手机媒体与大众传播
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掀开了手机与报纸联姻序幕,引起各类媒体的骚动;2005年5月17日,浙江手机报正式开通。2004年2月24日,人民网推出国内首家以手机为终端的“两会”无线新闻网,首次实现手机报道国家重大政治活动新闻的历史性突破。
前面这些例子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才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手机是跟数字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在一起的,这些相关领域的技术的发展是手机更新换代和功能提升的保证。毫无疑问,手机已经成为网络媒体的延伸与组成要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媒体,我们不妨称之为手机媒体。有人把手机媒体定义为“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随着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讯功能的迷你型电脑;而且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与互联网“四大媒体”而言,手机媒体就是不折不扣的“第五媒体”。
手机作为媒体模糊了传统的大众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地位。由于手机短信的技术优势,传统传播媒介开始开辟手机短信平台,受众通过手机短信向这些传媒发送新闻线索,甚至直接发送新闻,任何受众都有可能成为大众传播机构的传播者。这样使受众直接参与大众传播的门槛大大降低,由公众流向大众传播的信息的数量和机会将大大增加。
三、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
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大众传播媒介,手机具有易存储、易复制、随时交流沟通以及多媒体型媒介的优点。
大众媒体发展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使用到现在还有许多本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比如,其有线连接的方式造成了获取信息的时空限制。手机媒体的出现,正弥补了互联网的这个缺陷。现在手机网络的稳定性还不是很高,时常有“掉线”现象。“三网合一”是以后的发展趋势需要时间和努力。目前的数据传输速率还在千字节每秒,3G手机要求的数据传输速率得达到兆字节每秒。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用户只要接上互联网,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而用户如果进行预定,就可以每天接收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避免了在信息的海洋中搜寻的烦恼。因此,网络是电视和广播以及报纸的“补偿性媒介”。而手机的方便性和手机无线网络的遍布性使其占有优势,使其克服了网络不能随身携带、不能随时随地沟通的弊端,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机就是互联网的“补偿性媒介”。
今天,手机继互联网之后成为“第五媒体”的事实已经得到了认同,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已经有了很好的联合。2004年6月,上海文广新闻集团、上海移动和江苏移动在上海电视节上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共同开发移动流媒体及相关增值业务内容服务。这一举动,打开了国内媒体集团与移动运营商的合作之门。同时,《》《京华时报》等也纷纷与手机联合,它们都认识到要和手机联合,这样可以扩大自己的市场,使报纸媒体得到很好的延伸。
【关键词】3G 手机 互联网 第五媒体
随着移动通信、互联网、数字多媒体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在从短信、彩信、手机电视、手机网站等多种业务形式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功能越来越强大,内容不断丰富和多样化,真正具备了媒体的特征。手机媒体巨大的市场前景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1]媒介研究者们及业内人士普遍认可手机是继互联网之后的“以个人移动通信终端”为载体的新兴传播媒介。
当移动通信网络技术迅猛发展,手机也承担起了通信功能和大众传播功能的双重任务。有人认为人类传播活动进入“第五媒体”时代。“所谓‘第五媒体’,这是传播学者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一种可能出现的理想的新媒体的称谓。那么,究竟什么是第五媒体,业界也没有一个定论,但是媒介研究者们一致认同的一点是,手机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将成为“第五媒体”的一名重要成员。”[2]
一、手机的发展及现状
第一阶段:是采用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的第一代模拟手机,即1G。当时叫做“移动电话”、“手提电话”,俗称“大哥大”。它只是一种可以随时随地通话的通讯工具,作用主要局限于消息传达、感情联络,初步实现了人际传播不受时空的限制的功能。但是它无法与固定网向数字化推进相适应,数字承载业务很难开展;频率利用率低,无法适应大容量的要求;安全、利用率低,易于被窃听。
第二阶段:是采用数字通信移动通信系统的第二代数字式手机,即2G。主要为GSM、CDMA等制式。2.5G和2.75G手机在性能上也能够支持彩信业务的GPRS和上网业务的WAP服务,以及各式各样的Java程序。
短信(SMS)的出现不仅带来了“短信经济”的繁荣,更使手机从一种通讯终端逐渐演变成一种信息终端,在这一过程中,手机越来越媒体化了。手机在与传统媒体的对接中,不断地将之超越。“手机报”和“手机电视”增值业务的崛起和流行,丰富并完善着手机的媒介功能,并以强大的吸引力引领移动传播新浪潮的到来。但是基于2.5G和2.75G手机有限的网络速度,远不能满足“手机报”和“手机电视”等业务发展的需要。3G技术呼之欲出。
第三阶段:一般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较之1G、2G手机,手机网络数据的传输速度有了大幅提升,可以实现名副其实的移动宽带,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
二、3G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手机在经历了1G、2G后,其主要功能基本上发展成熟,3G手机最大的不同就是,其网络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实现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此数值根据网络环境会发生变化)。
3G时代,“手机报”将成为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动漫等多媒体于一体的数字媒体,手机报内容的吸引力和表现力将得到极大增强;“手机电视”、视频通话的画面会更加清晰、流畅;网上冲浪、游戏更加畅通无阻;手机博客等功能形态将更加丰富多样,产业合作将更加成熟,盈利模式将趋于多元化,显现出手机作为新媒体的以下特点:
第一,移动性。手机媒体区别于四大传播媒介的显著特点,实现了真正的跨越时空的信息即时传输。
第二,手机用户的广泛性。目前,手机媒体具有成为用户最多的终端媒体的潜质。
第三,网络化。3G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平台结合,有利于形成更强的交互性;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信息。
第四,私密性。手机首先作为个人的通信工具及传播媒介,是具有隐私性;基于3G安全技术的保障,一个手机号码即对应着一个消费者,具有强烈的身份识别特性。
第五,成为手机终端移动系统,具有强大的保存、接收功能。
综上,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3G手机的普及将会影响、改变着人们现有的认知观念和生活习惯,有人会认为:3G将催生手机将成为继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但是,手机与“第五媒介”看似一步之遥,却也相差甚远。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指出“在传播领域的技术发展过程中,技术是决定性的因素”,“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在人类传播发展史中,每一种新兴媒介的诞生,技术进步都是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因素,新技术催生新媒介。
1、手机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能力。硬件上,屏幕小,承载内容有限,成像效果差,这是难以规避的硬伤。软件上,首先手机具有了大众传播的功能表现,但收发短消息,即便是群发信息也只是手机人际传播功能的表现之一,因为其受者是明确、已知的,传者也不是职业的传播组织;“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博客”等功能在形式和内容上具备了大众传播的特征,但在本质上,仍旧是依附于传统的大众媒介,缺乏原创,没有其他四大媒体所展示出的强大的大众传播功能,事实上只是将传播内容在手机中传达出来。
2、受众群过于狭窄。作为“手机媒介”的受众大多知识水平高、经济基础好的年轻人。手机作为一种个人通讯工具,在客观上限制了信息的受众。而手机私有属性的特点使得“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小众化’”。
3、传播主体――手机媒体的用户群体还有待培养。“目前在年轻人和大学生群体中通过手机来获取资讯需求非常突出、非常明显,但还没有成为广大手机用户的生活习惯,用户群体还远远没有成熟起来,需要联合运营企业进行培养和推广。”[3]
4、经营管理还不够成熟。如个性化是手机媒体的重要特征。手机报纸处与刚刚起步阶段,难以划定其受众定位标准。
经过比较我们发现,虽然3G会使手机网络更加流畅,功能愈加完善,手机媒体前景更加广阔,可是3G带来的发展只能起到“量”的提高或增强,清晰流畅的视频画面,畅通无阻的网游,快速的下载速度等等,这都没能使媒介性质发生改变。
“按照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手机很有可能最终成为集电话、电脑、电视机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终端。”[4]就目前我国手机媒体化发展程度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从手机媒介本身、传播者、受传者,还是外部条件等等来说都不够成熟。所以手机媒体化还有待于发展、成熟,亦或转型。
参考文献
[1]胡亮、乔国栋,《中国第五代手机新媒体阵地何在》,《中国经济时报》2008-1-4
[2]《手机成为第五媒体引来全球热钱投资》,人民网,2006-10
[3]《迎接手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2009-5-22
【关键词】媒介 融合 受众观
一、受众理论与受众观念理论溯源
我国的受众研究自1982年北京调查起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技术的不断变革使媒体传播发生深刻的革命,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正经历着从传播方式到内容的双重变化。经过30年的发展,受众研究逐渐完成了从实证研究到理论建设的学科架构,经历了受众研究“精确化”、“理论化”和“本土化”。
受众在传播学上,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把新闻媒介的运作仅仅看成主持人和记者、编辑劳作而已,对受众的作用认识不足。但是,随着对大众传媒的多样化和媒介竞争的日趋激烈,同时,也伴随着传播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事实与最初的想法不同,甚至可以说截然相反。受众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相反,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甚至可以说,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在新闻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受众都在或明或暗、或强或弱地起着各种制约作用,即“受者中心论”。
在受者中心论中,上世纪80年代受众理论探讨的重点是受众需要论,强调媒介要服从于、服务于受众的需要;90年代受众调查的重点已转向把受众作为传播活动中的权利主体来审视,提出要以受众为本,尊重和维护受众的权益。随着受众研究的深入进行,受众的需要和权益的地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传播活动对受众的影响得到了受者的关注,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主体权益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这一重大变革,最终促成了“受者中心论”观念的形成。
到了20世纪末互联网产生并且发展到今天,操作简易快捷的互联网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互联网传播环境下,受众地位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在互联网媒介中,无论是信息者还是信息接受者,他们首先都是网络媒介的共同使用者。因此,互联网上并不存在固定的信息接收者群体这一概念,故而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受众”这一概念。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信息,所有网结生产、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而在媒介融合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这就更加突出受众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受众研究在理论上寻求到的新突破。
二、我国受众观念研究确立与受众调查实践
受众研究在中国传播学领域是开展较早、成果比较丰硕的一个部分,受众研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传播学研究中逐渐兴起的。目前几乎所有受众研究的学者都把中国大陆受众研究的起始点界定为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北京新闻学会调查组开展的北京市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调查,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采用国际通用的随机抽样方法和使用电子计算机系统统计分析受众调查数据,而首次在北京地区开展大规模受众抽样调查受到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关注,被誉为“中国新闻史上的一次突破性行动”,自此受众研究作为传播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进入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和传媒业界的研究领域。
1982年由陈崇山任组长组织北京新闻学会调查组,首次在北京地区开展大规模受众抽样调查,成立由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和北京广播学院派员实施调查。以北京地区12周岁以上群体为人口调查总体,采用类型多层随机抽样法首次用计算机抽选样本,调查的重点是媒体信任度。调查发现有55.1%的受众认为当时的新闻宣传只是基本可信。美国传播学者罗杰斯高度评价这次调查“是按照马克思哲学标准理论框架设计的,但它遵循传播研究方法及西方和第三世界学者的实验理论方法着重于注意这些方法与马列主义及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①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受众研究的深入开展,受众的需要、视听兴趣及权益引起重视,传播活动对受众的影响得到关注,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权利主体地位受到尊重,促成了“受众本位”观念的形成。
1987年6月中央电视合各省、市、自治区级电视台(宁夏和陕西未参加)进行了首次全国电视观众调查。1988年上半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首次全国听众抽样调查。此次全国调查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别于1992年和1997年开展全国听众调查。
1992年在全国第二届受众研究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陈崇山正式提出“受众本位”的概念。她对“受众本位”的阐释是:“受众本位则是把受众视为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主体,一切新闻传播活动应随受众的意志为转移。传媒则应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受众获取多方面信息的需要为己任,以提高受众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全心全意地为受众服务。”②
随着国内受众研究的蓬勃发展,受众本位理论逐步取代了媒介本位理论,促进了媒介受众观念的确立。“受众本位”的提出是对受众认识的质的飞跃,受众的地位不再被抽象的政治化为群众,而是作为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主体被服务传受双方平等,而传播方式也由“教化”、“灌输”转变为“引导”和“服务”。而受众与传播者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客体,受众本位需要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以受众需求为中心,最大程度地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满足受众的知晓权、传播权和接近权及获取信息的需要。
尽管目前新闻传播学界对受众本位的提法还有争论,但受众理论研究和传媒业者在认识层面和实践指导上达成了某种契合,即新闻事业功能的单一到功能的多样化;从传播者本位到受众本位;从宣传本位到新闻本位;从仅仅把新闻事业视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到承认新闻事业的产业性并将市场机制引入传播领域。这是受众研究、受众调查得以蓬勃发展的基础。
三、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的受众观念
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今媒体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也是传媒学界和业界当前研究和实践的高地。
“媒介融合”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1983年他在其《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的概念。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③
媒介融合趋势将给受众地位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首先是受众的地位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其次是受众已经不满足于接收过于同质化的大众信息传播,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适合自身口味的个性化服务和精准化传播。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受众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整个传播活动过程当中,他们对于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需求定位精准,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受众掌握了传播活动的“主动权”,甚至倒逼传统媒体不断调整媒介运营策略,升级现有的产品,以更高质量的产品来迎合市场需要,满足受众日趋多样化的需求。
媒介融合为受众提供了多样化的接收渠道,同时也让传统媒体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生产过剩的风险,大量的垃圾节目和信息冗余消耗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受众面对海量的信息无从下手。“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遵循一对多的单向传播路径已经难以满足媒介融合时代下的受众需求。大众媒介产品生产正经历着由‘广’向‘窄’的战略性收缩;由传统媒体时代的‘传者中心’转向‘受者中心’的受众观念。与大众媒介相适应的传播策略也由面向群体的‘集群化’传播转向‘分众化’传播,尤其表现在内容生产方面,要求以更优的节目生产面向更精确的受众细分,在受众的产品使用和用户体验上赢得先机,从而在受众中树立品牌和良好的口碑,增加媒介产品的重复消费”。④
结语
媒介融合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正在经历的一场革命,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分流了传统媒体中年轻化且购买力较强的人群,但是从远期市场开发和受众培育来看,传统媒体也拥有更多的潜在受众,经过市场细分过的受众,让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过程中更加专注满足目标市场的受众需求,“分众化”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将得到进一步满足。
媒介融合下的传统媒体为电视机、电脑和手机等终端提供内容,以广电网、通信网和互联网将电视观众、网络用户和手机用户高度粘合,进行多渠道的全面覆盖,而作为最便于携带且拥有最大用户群的移动互联网信息终端的智能手机,也朝着电视、电脑、手机屏幕“三屏合一”的方向转变,媒介融合时代的受众享有自和选择权,而媒介市场自身也会通过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对传统媒体进行更加残酷的筛选和淘汰。
参考文献
①②陈崇山:《受众本位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10、114
③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国际新闻界》,2006(7):24
④张超,《三网融合趋势下广电媒介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1
传播学研究应关注什么
在西方传播学界一贯推崇的内容和效果研究声中,麦克卢汉独辟蹊径,选择了媒介本身,甚至是媒介的技术特征作为研究对象,并且表达了对以往研究路径的批判,引起了强烈反响。
被西方视为传播学的先驱之一的哈罗德・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以其著名的5W传播模式,对社会传播的过程、结构及其功能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并清晰地阐释了大众传播三功能说,传播学研究的五大基本内容――“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以及“效果分析”。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研究的最新方法也不光是考虑“内容”,而且“还考虑媒介及其赖以运转的文化母体”,并认为“过去人们对媒介的心理和社会后果意识不到”,因此,在《媒介即讯息》一文中,麦克卢汉开篇宗义:“我们这样的文化,长期习惯于将一切事物分裂和切割,以此作为控制事务的手段。如果有人提醒我们说,在事务运转的实际过程中,媒介即是讯息,我们难免感到有些吃惊。”
传统的传播学研究认为媒介不过是信息传送的介质,至多能与传播的其他几个要素相提并论。麦克卢汉的目光却没有停留在传播学的内部,并未仅仅将媒介视为传播学的五个要素之一,他的视野转向了媒介的属性特征――媒介作为工具,一种能够大规模复制并传送讯息的装置,因此也就转向了考察生产工具对整个人类文明史的贡献。
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的‘内容’使我们对媒介的性质熟视无睹,媒介的‘内容’好比是一片滋味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窃贼用它来涣散和转移看门狗的注意力,这是因为任何媒介都有力量将其假设强加在没有警觉的人的身上……媒介的魔力在人们接触媒介的瞬间就会产生,正如旋律的魔力在旋律的头几节就会施放出来一样”。
如果我们回首人类文明传播的发展史,我们就能体会麦克卢汉所说的“魔力”。
在前语言时代,没有传播媒介,人类只能说是处于野蛮时代。语言――传播最基本的介质的产生,使人类第一次和他们所表达的对象在时空上相分离,人类社会进入部落化,人类开始迈向文明社会。文字的出现使传受双方在时空上可以分离,纸张的发明让传播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个体能够通过文字记录的信息,获得人类整体在漫长岁月里创造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手抄传播的成本和效率制约了传播的范围和广度。无论是我国古代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的历史性开创,还是德国古登堡印刷术的批量使用,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文明的传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媒介的作用逐步超越了其他的社会机制,成为现代政治重要的力量之一。自19世纪末起,电子媒介的风起云涌更使得人类文明的传播在消弭时空上迈进了一大步,拟态化的传播使人们得以见证历史。数字媒介――互联网的出现更是让参与其中的人不仅可以见证历史,甚至可以参与构建历史。
可见,传播媒介的本身已然在社会文明的进程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恐非具体的传播实践的影响力所能比拟,媒介自身的研究价值也就显得格外突出。
媒介的讯息究竟是什么
媒介本身在传播学研究中的至关重要性和对于人类文明的进程的作用从人类传播史中可见一斑,但是麦克卢汉的“媒介即是讯息”到底表达了什么样的意义呢?
文章开篇之后说到:“所谓媒介即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也就是说,任何媒介或技术的“讯息”,其实就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务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不仅从莎士比亚等人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灵感,麦克卢汉还从他人的医学理论著作,经济学家的学说,电影、绘画和戏剧艺术,甚至从军事历史中获得大量的旁证,以阐述“媒介即讯息”这一思想的普适性。
“媒介即信息”的含义就是,对于整个人类史而言,真正起作用的不是那些转瞬即逝的信息,而是不断发展和变革的媒介本身。这些媒介改变着我们传播和接收信息的方法,造就了我们生活方式的本身。甚至在麦克卢汉看来,不仅媒介本身即是讯息,而且应该是任何一种划时代的技术都因其引入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而带有不可磨灭的“讯息”,“媒介的塑造力正是媒介自身”。
批评与辩证
“媒介即讯息”论断中所包含的偏重技术本身,忽略了媒介内容和传播者的倾向,在大众传播研究领域内受到激烈的批评。对于新的技术,许多人甚至大部分人认为技术意义不在机器本身,而是人们利用技术所做的事情。
英国的雷蒙德・威廉斯等学者认为“媒介即讯息”是“断言媒介的技术决定了人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掩饰了统治权威关系如何建构文化生产、文化内容和文化接受,以及人的主体意识,因此在事实上非社会化了媒介分析。
针对麦克卢汉所指认的“媒介成分和内容的研究绝对不可能揭示媒介影响的动力学”,尼克・史蒂文森认为“麦克卢汉转移了人们对权力与力量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历史世界中的影响的注意力。他在理论上忽视大众传播对象征意义的生产和对各主导性社会关系的维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这种情况排斥了与体制、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组织相关的各种批判性问题”。
他们的批评观点很有代表性,多数批评者的确认为麦克卢汉绕开了广阔的社会和文化语境,对资本主义与传播之间的关系视而不见,忽视了控制和使用媒介的机构和人的主体意识,掩饰和忽视了媒介发展演变过程中国家、民族利益的冲突和社会有关力量的干预。批评者认为,媒介技术只是生产力的一个部分,不能孤立地发挥作用,总是和所处地带的政治、经济因素一起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这种批评论调和麦克卢汉媒介思想产生时候的大众传播环境有关。
在传播学上,有关“大众传播”的定义不胜枚举,但基本要素大致相同。以德弗勒的定义为例:“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也就是说,“大众传播”的要素中,除了能够“大规模复制并发送讯息”的传播机器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要素――组织化的传播者,而传播者――机构或人的主体意识是传播产生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报纸、广播和电视占主流地位的大众传播时代,信息传播其实是精英分子所主导的点对面的传播。传播者的主体意识当然是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因此,在大众传播时代(少数人凭借庞大的传播设备向多数人传播),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当少数人控制传播机器时,控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麦克卢汉似乎忽略了控制的问题,这可以说是其理论的一个缺陷。
麦克卢汉与雷蒙德・威廉斯等人的矛盾焦点是:麦克卢汉认为,报纸、广播、电视、电话、电报等运用了电力传播技术的媒介,对人的心理和社会造成了非集中化的效果;而雷蒙德・威廉斯等人认为,报纸、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有可能被资本主义或其他权力机构利用,造成集中化等反民主的后果。
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理论所处的环境。随着1969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斯坦福研究院4台计算机实现联网,网络世界宣告到来。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逐渐走向商用和民用,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让数以亿计的普通人感到“地球村”不再是梦想,甚至在2006年互联网使用者成为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年度人物,《时代》周刊对此解释说,社会正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正在成为“新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在网络传播时代,讯息传播方式从少对多变成多对多,从中心辐射变成多节点的传播环路,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结合,传者与受众“内爆”,内容控制的重要性下降,而传播技术本身的理论重要性日益上升,此时,麦克卢汉的理论日益显示出其独到的阐释和批判功能,也体现出该理论的前瞻性。
理论的现实意义
网络传播媒介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前者是后者的补充而非替代品,它们在当今社会的交流领域处于并存的局面。以网络为标志的数字化媒体凭借其独特的技术属性,改变着报纸之类的纸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也就改变着人类传播信息的方式。同时,数字化媒体越来越在传统媒体的变革中充当战略意义的重要角色。如《纽约时报》公司研制的识报器可以对浏览的文章进行阻塞和评阅,从而戏剧性地改变了报纸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哥伦比亚报纸已经通过传媒显示器为读者提供了全球300多张报纸的阅读和下载服务,读者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下载进行离线阅读。英国美伦电讯网向读者出售阅读服务的收入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而在我国,几乎所有市级以上的报纸都有自己的电子版,许多还推出了手机报。
美国学者波斯特的著作《第二媒介时代》将大众传播划分为“第一媒介时代”(广播、电视等中心辐射传播模式)和“第二媒介时代”(信息高速公路等双向去中心化交流模式)。波斯特认为,只有进入互联网时代才是“第二媒介时代”,手机是“第二媒介时代”的代表性媒介。第一媒介时代是由文化精英、知识分子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播和;而第二媒介时代则是“双向的去中心化的交流,它是大众文化的狂欢,与尼葛洛庞帝所指出的数字化生存的四个特征之一“分散权力”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媒介即讯息”或许是麦克卢汉的一种极端化、夸张的表述,但我们不能将它拿来作极端的理论应用。它是回顾传播史的一种方式,是进行当下媒介研究的一个视角。他的思想其实与“生产工具决定生产力,从而影响生产关系”的黑格尔和的辩证法一脉相承。
传播的意义不是主要体现在讯息显层的内容上――这一思想可谓是麦克卢汉最为不朽的洞察。麦克卢汉直接把媒介自身作为研究对象,开创了媒介研究的全新视角,特别是他把媒介技术与社会文明的进程联系起来,给后来的研究者以极大的启发,我们已不必像乔伊所说的那样,花300年的时间来理解麦克卢汉了。
参考文献:
1.McLuhan.M.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C〕.In Durhan.M.G,&D.M.Kellner(eds).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Key Works(revised edition).Oxord:Blackll Publishing.2006。
2.麦克卢汉.T.E.、秦格龙.F.编,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municati ons and History:Theories of Media,Knowledge,and Civilization,Connecticut:Greenwood Press,1988.
4.史蒂文森.N:《认识媒介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德弗勒.M.L、丹尼斯.E.E著,王怡红等译:《大众传播通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6.徐凌、李宁:《对“媒介即讯息”的再审视》,《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7.顾宁:《论麦克卢汉媒介论预言的开创性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1)。
8.郭建斌、吴飞:《中外传播学名著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关键词】 传统媒体 新媒体 把关人 职能转变
1 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
把关人是大众传播媒介内部的工作人员。因为大众传播的一切信息,都要经过这些工作人员的过滤或筛选,才能同公众见面,所以他们便是信息传播的“把关人”。
把关人的把关行为可分为两种——疏导与抑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取”与“舍”。“取”就是指把关人准予某些信息流通的行为,“舍”则是指禁止一些信息流通或将其暂时搁置的行为。在新闻传播中,“把关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把关人”起着决定继续或者中止信息传递的作用。把关人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集体。
2 媒体“把关人”职能的转变
互联网络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也即新媒体。
2.1 互联网传播的特点
网络传播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的功能于一身,真正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削弱了传者与受者的差异,引起了传播领域的巨大变革。
(1)无可比拟的时效性和全时性。互联网的运用,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使人们能够更加迅速地了解周围世界发生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2)传播内容的海量性和开放性。具有超大储存能力的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把人们带进了“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数的信息源就像涓涓细流汇集成信息的海洋。(3)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和交互性。传播者和受传者不仅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而且可以意义互换,受传者可以成为传播者,传播者也可以是受传者,“智慧可以存在于传输者和接受者两端。(4)传播方式的虚拟性。虚拟性是把现实生活的真实图景“搬”到了互联网上,在网上创造了一个既虚拟又实在的“拟态环境”。(5)传播形态的多媒体。互联网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多媒体的综合性的信息平台。
2.2 新媒体存在的四种“把关人”
网络充分发挥着它传播信息的无限性、迅速性、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使得传统“把关人”的角色在网络传播中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在新媒体环境中存在着以下几种“把关人”:(1)专职把关人。如新华网、人民网、千龙新闻网等,这些网站的一个共同点是都有传统媒体作背景。新华网依托我国最大的通讯社新华社,人民网背靠人民日报,千龙新闻网依赖的是北京的多家新闻媒体,它们都具有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随着专业新闻网站的逐步成熟,现在这些网站都大为改观,内容更加丰富,时效性更强。这类网站实际上是传统媒体在网络上的延伸,因此同它的母媒体一样,天然就具有新闻与信息的采访和权。它们是网络中严格意义上的“把关人”,可称它们为专职把关人。(2)二级把关人。如网民们熟悉的新浪网、搜虎、网易等商业网站,众多商业网站在激烈的竞争中为问鼎门户,纷纷增大新闻类信息的提供,并开设新闻频道。但我国的商业网站也仅有新闻的权,只能转载来自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传统媒体网站。所以商业网站只是新闻信息的“二级把关人”。(3)间接把关人。在网络的虚拟空间,网民借助电子邮件、论坛、博客、微博等了大量信息。这是互联网向“把关人”理论发起的最大挑战,网络技术的个人化、交互性使得个人在大众媒体上有了自由信息的权力,但相关信息缺乏权威性和可信性。因此,网民只是网络上部分信息的“间接把关人”。(4)最终把关人。在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社会,政府总是最重要和最有力的控制者和把关人。因此政府是网络时代“最权重也最乏力的把关人”。
2.3 媒体“把关人”职能的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的权利主要可分为两部分:传播信息和修改信息。而新媒体“把关人”的“传播信息”职能已经完全被大众所分享,即人人都有可能和能力在网上传播信息。传统媒介所传播信息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把关人”水平的高低,比如一张报纸的质量就体现了该报记者、编辑的水平,而网络传播中,信息的质量高低则不完全由“把关人”自身决定,而主要取决于网民的整体水平。具体如下:(1)从显性到隐性。在互联网出现以后,出现跨过“把关人”直接将信息向社会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受众也充当“把关人”的角色。网络传播的一大特点在于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受众既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受众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通过对所接触信息的价值判断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他认为值得再次传播的信息,并决定信息转发的范围及程度,这种转发过程即为受众对信息的隐性把关。(2)从权威性到平民性。在新媒体环境下,权力渐渐地由上而下,逐渐进行着分流。传播权力被明显地“下放”为受众所分享,网络中的大众则更多地享受到这项标榜着“自由”的权力。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不再只是指专业媒介中的职业工作者,普通的网民也是因特网上的传播者,任何一个公众都可以依据全社会共享的第一手材料对新闻事件作出自己的报道、解释与评论。因此“把关人”由权威性转变到平民性。(3)从封闭性到开放性。互联网带来了全新的交流方式,在网上几乎所有的信息资源都是公开的,任何个人和机构都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网络与接收信息。网络空间的这种开放性为多元化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因此“把关人”由封闭性转变到开放性。(4)从组织性到个人性。在新媒体环境下,“把关人”从原来的组织身份过渡为个人为主导的个人身份。网络世界中的传者和受者没有统一的身份、职业或是受教育程度,他们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发表各不相同的意见,以个人传播的方式达到社群知识的共享。作为新“把关人”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在传者和受者的双重姿态下显示出他们的每一份“贡献”。 因此“把关人”由组织性转变到个人性。
3 提高网络“把关人”素质的措施
【关键词】大众传媒;新闻传播;影响;特点;关系
一、大众传媒与新闻传播
(一)大众传媒及其特点
大众传媒属于传播学名词,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职业传播者和人民大众之间的媒介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按形式分主要有印刷和电子两大类,印刷类常见的有报纸、杂志等,电子类包括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这两种形式的媒介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印刷类发行量大,曾是受众数量最多、受众面积最广的大众传播媒介,而在当今社会,电子类媒介传播速度快、信息更新迅速,越来越受到年青一代的青睐和依赖。大众传媒的功能主要包括宣传功能、新闻传播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实用功能和文化积累功能。从大众传媒的功能可以看出,大众传媒不仅能延续社会传统,还具有传播社会经验的教育功能,这种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教育,降低了教育成本,使规则化的教育日常化,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它和新闻传播结合在一起,对整个社会的教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新闻传播及其特点
新闻传播要求能及时、有效地传播相关新闻,其选材过程把控严格,通过舆论、价值体系等各层次筛选后,形成一个信息总和,因此新闻传播内容对人们日常生活、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整体走向都有很大的导向作用。总的来说,新闻传播是一种有导向、有原则的信息汇总,它在获取信息、传递信息、传承文化、舆论监督、大众娱乐等方面都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大众传媒作为新闻传播的媒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人们快速了解各方面的人和事。
二、大众传媒与新闻传播
不同形式的大众传播媒介会对新闻传播产生不同的影响,传统的报刊、广播等会受到时间、版面、传播速度等的限制,信息传播速度不如互联网新型媒介更快、更广泛。但是不同的传播方式有不同的受众群体,不同的媒介有固定的受众,比如党报新闻和娱乐八卦新闻的受众必然不同,传播中产生的意义也大不相同。
(一)大众传媒对新闻传播的积极影响
1.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作用
大众传媒对新闻传播具有舆论监督作用,不管是传统媒介形式还是新兴的互联网媒介,这种监督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促进经济发展、消除腐败现象、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武器,它的公开性将内容直接地、客观地暴露在公众面前,能够彰显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做主的本质,这是大众传媒对新闻传播约束力的体现。传统媒介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进行的交流会受到各种条件制约。比如报刊只能通过读者来信作为沟通方式,时效性欠佳,易使思想碰撞和深度交流变得索然无味。广播电视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直播访谈等更为直接的方式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虽与报刊相比略胜一筹,但是仍受到时间限制,而互联网给传统媒介开辟了新型网站,并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爆炸性信息的集合地,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现在,互联网在新闻传播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优势,人们通过它直接对话,不仅可以营造一种宽松、热烈的交流氛围,还可以加深交流的深度、广度。在互联网中发表言论需要记住的是,公民虽有言论自由,但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的,网民应对自己的言论负责,要知道,任何触犯法律的言论都要接受法律的惩处。
2.大众传媒公共性在新闻传播中的体现
大众传媒的公共性是指大众传媒有一定的覆盖面,具备社会共享的基础,另外人民大众必须有相对公平、充分的媒介准入机会,需要通过大众传媒实现社会交往的目的。当下的新闻传播,除了需要满足以上条件之外,还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始终以社会效益为最高目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使新闻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公开化,新闻报道透明度提高了,对各个行业的监管力度也会更加严格,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从世界发展角度看,大众传媒对国家文化、经济和社会形态的构成起着剂的作用。比如可以通过国际性合作寻求思想和精神上的同一,改变人的态度,稳定社会前进,使人们加深对彼此的了解,更加关心社会,从而促进社会的改变。全球范围内的新闻传播,对受众的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都有高水准的要求,对新闻的内涵和深度也有要求,这就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从事新闻报道,使所挖掘的新闻视角和洞察力得到质的提升。
(二)大众传媒对新闻传播的负面影响
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有目共睹,如果利用不当就会对新闻传播造成不良影响。如将信息不经筛选地灌输给人民群众,就会产生新闻传播麻醉性负面效应。又如媒体为了商业利润故意夸大其词,或利用标题党吸睛、争取流量和粉丝,会使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减弱,慢慢失去感知能力。再如媒体对社会灾害或动乱信息做了不加解释的报道,就有可能引起社会恐慌和不安,这时的大众传媒就会失去在人们心目中的可信度、可依赖形象,对整个社会结构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大众传媒的出现,使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知识快消,在这种情况下,既不能否认大众传媒在构建当代社会基本特征和社会关系方面所做的贡献,也不能一味地用大众传媒带来的新闻传播封闭人们的思考能力,而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区别对待新闻传播中的流行文化成分。
三、大众传媒与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
急速进步的信息技术使大众传媒采集、加工、传递信息的能力和质量大大提高,丰富了人们获取新闻消息的手段,新形势下,新闻传播更快捷、及时和准确。互联网的出现使数字信息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得到多元化发展,信息的载体得到延伸和拓展,同种媒体之间、不同类型媒体之间为了覆盖和渗透市场会出现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互联网对新闻传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文字规则、人们的接受偏好上来说,仍然无法超越传统的语言文字、画面等符号传播形式,也就是说,从严格意义上讲,它没有给人们带来全新的符号形式,不能取代传统的传媒手段,在未来必然是各种传媒互荣共存的运行格局。尤其是2015-2018年,随着社交工具取得突破性进展,激发了大众新媒体形式——自媒体的诞生,为大众媒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使之必须通过优化和资源整合施行媒体转型发展。
关键字:手机媒体 新媒体 大众文化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进行各种媒体内容的传播。最早是由移动运营商针对手机信息传输的技术特点和传播功能提出手机是媒体的概念。随后,有学者开始从新闻传播学视角关注手机媒介。学者匡文波直接将手机媒体定义为:通过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通信业学者项立刚认为,手机与其他媒体相比已有很多根本性、革命性的改变。 学者赵占波则归纳认为: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手机己具有便携性、移动性、个性化、多媒体融合、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传播效果好等媒体优势和特点。目前,有些研究者则明确将手机列为继报纸、电台、电视、互联网之外的"第五媒体",认为手机早已超越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络。学者朱海松在《第五媒体》一书中则首次为"第五媒体"手机媒体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即"第五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目的,以即时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手机媒体或移动网络媒体。[1]
一、手机媒介的兴起
在人类传播发展史上,每一次新媒体的出现都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它不仅仅是知识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更是人类思想、行为、观念、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的革新。有学者指出:手机具有高度的便携性,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话,这是手机最初被发明出来时的基本功能,也是其被大众接受的基础,现在随着其功能的增强和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手机还可以读新闻、看电视、写博客、玩游戏、炒股票……手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获取资讯的重要载体。[2]
(一)手机的媒体化过程
对于手机的媒体化过程也有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并指出手机作为无线通讯工具,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开始在中国出现,90年代末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范围迅速普及,虽然那时候价格相对昂贵,手机只能作为部分贵族人群的通信工具。后来慢慢在 90 年代末,手机已经慢慢普及了人们的大众生活。但是作为一种信息交往的媒介,手机媒体近几年才在中国初现了端倪。手机作为一种微型媒体最初的信息传递和接收形式或者载体真是介于是短信的形式。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出现并迅速普及的短信的这种功能,最初只是用于手机用户之间互相问候的一种方式或者闲暇之余聊天的一种工具手段,后来慢慢的逐渐才发展成为传递即时新闻、大众娱乐、生活服务消息比如天气预报、生活小资讯等信息的承载载体和媒介。
(二)手机媒体在现阶段重要的存在形式--手机短信
据中国移动提供的数据,有学者进行统计后发现:2000年,中国移动的短信量是10亿条;2001年中国移动的短信量是159亿条,加上中国联通短信量为189亿;2002年中国移动的短信量超过750亿条,加上中国联通的150多亿条短信,短信量总共达到了900亿条。据2003年2月13日北京日报报导,2003年中国春节发送拜年短信达70亿条,平均每人在节日期间发送了30多条短信。方便、低资费的短信已经成为许多手机用户常用的沟通方式。结合已逾2亿人的手机用户的规模,中国短信增值服务市场是一个巨大市场。有人预测,2003年中国短信发送将超过1500亿~2000亿条,由此产生的直接利润将达到150~200亿元人民币。[3] 手机短信的兴起则被看做是传播媒体开始兴起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将手机短信带入多彩世界--多媒体信息
作为信息交往的一种媒介,手机媒体的表现形式及表达方式远远不止手机短消息这一种。多媒体短信突破文本的限制,具有丰富的内容,直观的视觉效果。彩色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的应用,使手机短信进入一个多彩的世界。有研究者认为,手机媒体不仅引领时尚生活,而且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以及获取信息、娱乐、交往等整体生活方式。[4] 新华社2002年12月19日报道,中国大陆移动WAP用户突破百万户,中国移动2002年推出以图像、声音、文本的多媒体为特征的彩信业务,中国移动的彩信用户在2002年末超过5万。足以看到多媒体信息已把手机短信带入多彩世界。
二、手机媒介的发展
学者崔明伍在《新闻传播法》中指到:手机在最初发明的时候,是为了能让用户能够语音通话传达信息,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更多的与手机结合,使手机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国内已经在尝试把一些新闻实事的传播还有出版活动等的传播用手机媒体来进行,积极的实践,做到手机真正的媒体化。[5]
(一) 手机成为交互式大众媒体的标志--3G时代
3G 手机指的是提供全面数字服务并连接高速无线移动网络系统的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第三代手机。许多研究者认为,在移动通讯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3G"杀手级"应用将会是一个业务体系或多样化业务的组合。[6] 也有学者聚焦手机媒体舆论影响力的研究,认为在3G时代,手机媒体通过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方式,构建起中国民众更广阔的舆论空间,推动了民主进程。[7] 其影响力日渐渗透公共社会生活,并推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还有学者提出:伴随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手机与互联网的联姻,手机已从单纯的通话工具蜕变成为具备媒体特性的新兴传播媒介,并以其独特优势成为适宜传播公共信息的新型平台。[8]
(二) 手机媒体的信息与技术整合--第五媒体
有些研究者则明确将手机列为继报纸、电台、电视、互联网之外的"第五媒体",认为手机早已超越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络,其特点:1.无线通信技术使其信自、链打破了时空的障碍;2.多媒体技术使得其能以各种不同文本形态消息。[9] 手机向用户提供语音通话、文字短信、图铃彩信、音视频收听和无线网络通信等服务,因此手机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另外,有学者分别从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角度,解读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传播特点,指出乎机媒体对传统传播方式有四大突破:1.把关隐性化:手机媒介的"去中心"化是对传统媒体传播主体身份的颠覆;2.渠道系统化:社会信息不再沿着某一单一方向运动,而是在立体网状结构中多方向流动;3.符号差异化:手机媒体成功实现了大众传播的小众化、个性化;4.传播效果:"手机媒体实现了大众传播化的人际传播与人际化的大众传播。"但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提法从理论到实践或是从宏观到微观都还处于初级尝试阶段,八方此处都传来了对其的怀疑态度。但无可厚非的是,手机媒体--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在从无线短信服务到彩信服务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前进、突破与无线网络的平台支持让手机真正具备了媒体的特征。[10]
三、手机媒体的未来
曾有学者总结,纵观手机的发展历程,短信的出现使手机有了第一媒体(报纸)的功能;彩信的出现使手机更加全面地接近第一媒体,并有了第二媒体(广播)的功能;手机电视的出现使手机有了影响力更大的第三媒体(电视)的功能;WAP和宽带网络使手机有了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功能。在这些功能逐渐完备的基础上,手机的"媒体"地位也逐渐得以体现,已经开始通过手机报、手机博客、手机支付等形式展开了大范围的商用。由于手机短信可以随时随地发送,因而在社会新闻的传播中,往往能够抢先传统媒体一步,容易使其成为新闻传播的首选媒介,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预警等方面,有关部门选择的第一信息方式越来越多的是手机。手机在功能上已经具备了媒体应有的潜质,并在实际中发挥了媒体的作用。
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使其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空见,但是,相关各种问题也明显存在,并形成瓶须制约着手机媒体更好地发展。有学者从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移动互联网自身的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与困扰。例如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受日益紧张的频率资源限制,加之手机固有的一些缺陷特点,如屏幕小、文字输人难、储量有限、处理能力低等。有研究者从成本的角度分析.认为尽管3G时代带来了高速上网和运营商纷纷下调手机上网资费,但资费价格仍然相对较高,高收费令人望而生畏;[11] 此外,有研究者研究提出手机媒体发展还受制于行业壁垒、标准之争、手机产业规范尚不成熟的困扰。[12] 目前,受后台数据服务接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双寡头垄断地位薄弱;行业垄断,造成市场准入困难;[13] 国内对手机新兴媒体的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管理细则没有出台。[14]总之,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对现行的产业政策和监管方式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15]
学者钟倩在《手机媒体发展探析》一文中指出:由于互联网有广播的速度与方便、电视的图像与声音的有机合成、报纸的详尽深入与可保存的优势,再加上互动、即时、延展和融合之特征 ,很快就对传统的电视、报纸等媒体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不过, 网络媒体虽然具有互动即时、迅捷、多媒体化等众多优点, 但同时也有接受时随意性不强,便携性差的缺点。手机媒体则进一步融合了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的优点, 不仅能直接搜索互联网上的所有内容, 而且可随身携带,随时随地进行服务。另外,手机用户的普及率也远远高于电脑。手机媒体是在电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科技的产物, 将互联网的力量从电脑转移到了手机上,从而形成了一种更方便、更强大的媒介方式。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手机媒体的未来,就是将一个互联网的终端随身携带,它不仅完全继承了互联网所有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它将互联网的终端从有线变为了无线,这才是手机媒体未来发展的方向。[16]
参考文献:
[1]朱海松.第五媒体[J].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9
[2]李建伟,王克茹.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新闻界,2009,2
[3]匡文波.论手机媒介[J].国际新闻界,2003,3
[4]匡文波.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J].2008,9
[5]崔明伍.新闻传播法[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6]刘伟."融合"是3G下移动互联网的杀手级应用[J].通信世界网,2009,11
[7]郭小平.论视听新嫌体传播的社会影响[J].中国电视,2009.(3)
[8]李玉晓.杨想中国3G手机时代[J].新闻爱好者,2009.(15)
[9]张敏强.新媒体:威胁还是机遇[J].中国记者,2005.(8)
[10]张燕.释放创意:平衡数字技术的手机媒体--手机媒体前景展望[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7.(4)
[11]匡文波,王权.试论三网融合背景下手机媒体发展的三大趋势[J].传媒杂志,2010,06
[12]陆平.3G时代新媒体人才的培养[J].新闻爱好者,2009.(18)
[13]姜妍,于燕枝.手机电视能成为新嫌体主角吗?[J].传媒杂志,2009.(3)
[14]郝振省.中国手机出版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科技与出版,2008,1
[15]周廷勇.手机电视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时策建议[J].中国传媒科技,2008,1
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与传统传媒业的成熟
以电能的开发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电报、电话、电视和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发明进一步为新闻传播的成熟提供了条件。19世纪20世纪初,在技术上,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传播技术的革新,各地报业集团纷纷建立,基本形成报业垄断化局面,这些新闻传播领域内的变革也为黄色新闻思潮的产生、发展与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条件。19世纪,美国人莫尔斯发明通讯电码,有线电报曾经红极一时,电报的发明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性技术成就。随后,新闻通讯社遍地开花,并且立即采用了这一最新技术来提高新闻传播的速度。但由于当时广播和电视都还没有出现,电报稿仍然需要转换成文字才能完成信息传播全部过程,所以电报的使用虽然缩短了新闻发生和的时间,但新闻传播仍旧存在明显的时空限制。1870年贝尔发明了电话,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人类在通讯技术的革新道路上阔步前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此技术为基础发明的民用无线电开始迅速普及。与此同时,电影工业在欧美正逐渐成为另一种影响深远的大众传媒。20世纪20—30年代,广播和电视相继诞生。广播和电视作为两种新的传播媒介,其传播范围真正扩展到了全世界,而且也大幅度缩短了新闻发生和的时间差。20世纪70年代ENG电子采录设备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的直播成为现实,新闻发生和的时间差终于消失殆尽。科技进步在此对新闻传播业表现出了非凡的影响力,人类传播格局在20世纪30年代进入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时期,有组织的传播机构连续不断地定向地向人数众多、成分繁杂、散布在各处、匿名的受众传播信息。更为重要的是,科技在此时已不简单作为一两种技术手段影响传播媒介,而是作为一种生产力成就了传播模式的改变。从传者方面而言,正是有了高效能的传播媒介,才使传受双方的身份确定变成可能,同时完成了传播组织的组建。第二次科技革命还使得资本主义报刊业迅速膨胀并逐步走向垄断,对此马克思曾评价:“集中规律在报业起着比纺织业更快的作用”。直播设备、国际广播、卫星电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技术层面上完成了新闻传播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的延伸和拓展。如果说由广播电视所完成的对传播时空限制的超越是外延性的,那么,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则是对传播时空限制的内涵性超越。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传媒业全面创新
通常所说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50年代,以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传统的传播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说在报业的组织方式从自由竞争的企业到垄断报业集团的过程中,第一、二次科技革命是通过推动经济发展而间接地发生着作用,那么,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新闻传播组织形式的推动则直接得多。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计算机的出现重新为大众传播打开了新的光明之门。数字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传者与受者不再有明确的界限,从技术层面上说,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选择或同时成为传者和受者。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就是变点对面的传播为点对点的传播,便单向传播为双向传播、多级传播”,在互联网上,互联网的交互性打破了大众传播模式中固定传受角色定位,而其特殊的信息接收则促使信息传播的主导者由大众传播模式下的传者向受众转换。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成果,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络以及以卫星技术为核心的国际卫星电视使信息的全球传播拥有了和本地传播一样的速度和精确度。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预言“地球村”时代即将到来,这一观点在当时遭到了不少业界学者的嘲弄和讥讽,但是短短的几十年间,“地球村”概念就变成了现实。随着上网速度越来越快,宽带越来越宽,未来的网络视频将会像今天的iPod和iTunes模式,用户下载之后可以利用各种方便的设备或者终端来欣赏。网络媒介低廉的成本使博客、播客、维客、掘客等个性化媒体接二连三地出现。同时,风靡全球的3G业务正成为不可阻挡的风潮,人们不得不重新开始定位人际传播。现在看来,3G技术的应用在人类传播媒介的使用上所带来的变化已经有了直观的体现。毫无疑问,在不久的将来,3G移动通信技术将对新闻传播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新闻传播事业与第四次科技革命
每一次科技革命几乎都与经济危机相伴而来,可以预见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也不例外。目前以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的使用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在不断酝酿中,世界科技处于新旧革命的空白期。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可能是催生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最好的刺激因素。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正在走向智能化时代,生物环保材料的应用,类人机器人的研发都可能成为这次科技革命的先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大胆设想,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可能带来的新闻传播业的重大变化,不但传统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将被打破,以往的传播模式将被颠覆,传播内容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播媒介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切对新闻传播业来说可能不是以往简单的更替,而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表面到本质。
四、总结
一、“手机不再只能传播到亲属、朋友、同事等熟人,微博客,让手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众媒体”。其实,微博客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完美结合。微博既具备“关系是信息传播的前提”的人际传播特点,也具备“公开的点对面”的大众传播特点。而且,在微博上“与陌生人交友”比现实社会方便很多。
二、微博客终结了网络依赖传统媒体内容的时代,开启了传统媒体依赖微博内容的时代。几乎所有新消息、新观点都来自微博,如果允许编辑微博内容成WEB新闻,其它媒体转载要缴费给他们,新浪将成为中国最大原创新闻提供者。目前,电台、电视台和报纸都不得不从微博上挖新闻。
三、社会动员。微博客中follow你和你follow的人往往是对你发的信息或对你这个人感兴趣的。每一follower的转发,凝聚的同样是对这个信息感兴趣的人,严格地说,微博客算是精确传播的“窄众”媒体。微博客瞬间裂变式的精准传播,其社会动员力和号召力是很大的。
四、微博客是评论文体为主的碎片化信息集成的六维全景报道。如果某个突发事件现场,许多人凭借手机用自己的眼睛和大脑向微博客表述,微博客平台就呈现出碎片表达的集合,这是接近事实全貌的全景记录,再加上高人的点评、建议,以及前因后果和背景信息的补充。微博客可生成正在发生的包括感情和观点维度的六维全景历史。
五、微博客塑造多向度的人和多向度的社会。马尔库塞说,大众――受众的形成是控制与同质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控制和同质化导致了单向度的社会和单向度的人。微博客,则是提供多人观点、多信息来源、多图片作证、多角度思考的平台。让大众想到他本来想不到的地方,了解不知道的幕后和历史。光缆的双向通信和手机的随身携带,是这一功能的技术基础。技术的人性化推动了社会的多样化和民主化。
六、微博客给了大众传媒接近权和信息传播权。Web2.0网络给了网民使用BBS和SNS消息的权利,而微博客把这项权利赋予了更广大的手机用户。由于手机的随身性,大众的媒介接近权从电脑桌前扩展到有手机信号的地方。由于微博信息的瞬间、转发,在一个封闭圈子的传播权,扩展到能瞬间覆盖成千上万个网上人际圈。
七、微博客的多级传播瞬间完成。大众传播的多级传播是靠人际传播完成,而微博客的多级传播是靠转发、跟帖瞬间完成,而微博客的私信流转,就是网上一对一的人际传播。后续跟进的大众媒体和人际传播则是多次反射的余波。
八、微博客的议程设置,是大众瞬间的共谋。微博的信息过滤是靠大众共同完成的,新闻价值高的信息和观点,被大量转发,瞬间出现在你的粉丝和粉丝的粉丝……的首页。几乎没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则很快消失在粉丝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