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风险型决策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房地产风险投资多目标决策敏感性分析权重方案排序
一、引言
房地产行业的高风险与其高收益相辅相成,且其评价指标多而杂,形成房地产行业特有的多目标决策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目前主要有基于模糊数学的建立模糊综合评价各类方法求解的方式,构建熵优化多目标决策模型对投资方案进行优选排序,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投资方案进行优选的方式,采用贝叶斯公式对风险概率进行参数修正并通过线性加权和法求解,用不可分散量将房地产投资分解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笔者在客观权重的基础上,给出当前属性的方案排序,并在动态区间内进行敏感性分析,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动态研究方法。
二、确定指标客观性权重
评价指标(属性通常分为成本型、效益型和适度型指标。设有m个决策方案的集合,属性集,且m个方案关于n项评价指标(属性)的指标矩阵为:。建立房地产风险投资理想初始最优方案模型和最劣方案模型。其中:
然后将归一化得到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
三、敏感性分析
1.权重最小变化量的确定
对任意和任意权重,假设目前的排序是,对应的评价函数的优先关系为,可得出在属性上的当前权重所需减少(或增加)的最小绝对变化量必须满足当时,;当时,,且。相应的权重最小相对变化量:当时,;当时,,且。
2.方案排序对权重变化的敏感性
设为属性的临界值,对应着权重所有可行的最小相对变化量中的最小值,即满足;再设为属性的敏感性系数,该敏感性系数对应着的倒数,即满足,当临界值为不可行时,其敏感性系数被设置为0。由此可得,对于所有的,临界值越小的属性的敏感性系数越大,说明此方案排序对属性权重变化的敏感程度越高。故方案排序中临界值越小或敏感性系数越大的属性越敏感。
四、仿真算例
有5个相互独立的风险投资方案,表1列出5个方案的由初始投资推算出的7项指标值。要求对各方案进行排序择优。
表1各个方案对应的属性值
从表1可知,决策矩阵为:A=[6,0.6,5.508 ,0.226,5, 0.082 ,0.82;7 ,0.35, 5.369, 0.165, 5.5 ,0.233 ,4.66;5, 0.5 ,4.52 ,0.283, 4, 0.096, 0.96;5.5, 0.55 ,4.774, 0.198, 3, 0.132 ,1.32;3 ,0.3, 2.238 ,0.176, 3.5, 0.254 ,2.54]。
对评价指标值做规范化处理,由于前四项指标属效益型,后三项指标是成本型,归一化处理得各属性权重为=(0.1855,0.1234,0.1128,0.3087,0.1363,0.1473,0.1333),各方案初始权重V=(0.1511,0.1308,0.3087,0.2761,0.1333),理想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分别为:=(7.0,0.60,5.508,0.283,0.082,0.28),=(3.0,0.30,2.238,0.165,5.5,0.254,4.66),
相对偏差矩阵为:R=[0.25 0 0 0.4831 0.8 0 0;0 0.8333 0.0425 1 1 0.8719 1;0.5 0.3333 0.3021 0 0.4 0.0814 0.0365;0.375 0.1667 0.2245 0.7203 0 0.2907 0.1302;1 1 1 0.9608 0.2 1 0.4479];r=[0.75 1 1 0.5169 0.2 0 1;1 0.1667 0.9575 0 0 0.8779 0;0.5 0.6667 0.6979 1 0.6 0.7965 0.9635;0.625 0.8333 0.7755 0.2797 1 0.5872 0.8698;0 0 0 0.0932 0.8 0.1221 0.5521]。
再由夹角余弦公式得到,此算例的初始排序为,相比于文献,各属性权重的选择更加客观、理性,能更有效的作出决策。通常情况下应优先考虑。通过计算得,所给问题的决策矩阵以及方案的当前排序为表2:
计算得到所有可能的最小绝对变化量/最小相对变化量
(),“-”表示不可行见表3。
得各属性权重变化的临界值和敏感性系数为见表4:
从表中可得:最敏感的属性是,相应的最小临界值为 =19.6625,敏感性系数值为=0.0510。即内部收益率(IRR)是最敏感的属性,相对于文献[1]中通过矩阵迭代计算得出权重系数指出 ,优先考虑,文章此处的结论更加符合实际。因此我们在选定主案及主案指标时策划者还应密切关注影响IRR指标发生变化的各因素的未来走向,保证在允许范围内获得动态条件下的最优决策。
五、结束语
房地产风险投资决策由于其多因素多目标以及各评价指标属性具有动态变化的趋势,将最优决策发生变化的属性变化区间给出,并标注出最敏感的属性以便房地产开发商做出最优决策,在实际操作中具有普遍性、一般性,为此类最优方案的决策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变化研究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书敬,曾维彬.房地产风险投资的模糊多目标决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1):85-87
[2] 王广月陈继光付志前:房地产风险投资的多目标决策分析和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33(5):26-29
[3] 王铁钢:大中型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组合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34-35
[4] 曾维彬:房地产风险投资的多目标决策[D].河北工程大学,2008:21-25
[5] 管学雷: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房地产投资风险的决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41-42
[6] 王微:基于模糊主成分分析法房地产投资决策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172
[7] 孙海彦:中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结构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7:35-36
[8] 禹云志:新华联丽景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7:45-59
[9] 李会峰:基于多目标规划的房地产投资决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17-38
[10] 商如斌杨若晶:现资组合理论在房地产投资中的应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4,33(4):45-49
【摘要】近年来消费信贷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促进了消费需求的增长,但是消费信贷风险也日益突出,引起了学者的关注。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行为经济学理论运用到消费信贷研究中。本文对传统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进行对比分析,侧重分析消费信贷决策中的“有限理性”行为的内在影响机制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消费信贷;决策行为;信贷风险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SJD209)“行为经济学视角下消费信贷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高蓉蓉,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讲师,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与经济、保险理论与保险公司经营。
传统经济学对消费行为决策的分析是建立在一系列的重要假设前提基础之上的,其中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构成其分析框架的基石,从而进一步提出了效用最大化原则。但是,主流经济学在微观主体的决策分析中越来越难以解释现实经济世界中的消费者“非经济动机”行为,其理论内核也受到了各种质疑和挑战。行为经济学则试图将心理学因素纳入到经济行为的研究和分析框架中,将消费行为的分析引领到新的领域,并逐步发展成为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边缘学科。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赫伯特·阿莱斯以及丹尼尔·卡尼曼等行为经济学家先后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并逐步成为传统的消费行为分析的有力补充,丰富了对消费者的“非理性”行为的“非物质动机”的研究。
一、行为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行为经济学也被称为“心理学的经济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分析框架对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从研究对象看,行为经济学侧重于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产生的动机研究;从研究方法和手段来看,由于行为经济学注重分析微观主体的非经济动机或者非物质动机,因此不同于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更多依赖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在研究中较多采用了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等方法。行为经济学继承了经济学对日益复杂化的人类经济行为的研究诉求,但是在研究具体方法上则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实验经济学方法,从而将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结合起来。
经济行为分析一直都是经济学关注的焦点。
亚当·斯密则试图采用“损失厌恶”等个人心理可能会对经济行为造成的影响。随后的古典经济学家也一直致力于对微观经济行为的研究,并号称经济学即研究经济行为的科学。但是,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研究框架都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前提上的,因而分析的都是经济动机驱动下的理性行为,而复杂多变的个人心理特征都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中被有意无意忽略或者抽象了。特别是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和弗里德曼提出的实证主义方法论被经济学广泛接受后,行为研究所依赖的心理学基础已经消失。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乔治·卡托纳及赫伯特·西蒙开始将经济行为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可以将行为经济学的创立追溯到西蒙的“有限理性”思想的提出。随后,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科学,其理论研究成果不断完善和成熟,极大推动了大量具有创新和探索精神的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联合研究,并为行为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20世纪70年代,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提出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存在系统偏误,并进一步构建了不确定条件下行为主体的判断模型,从而颠覆了主流经济学的个体选择模型,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不断成熟,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际应用,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也不断深入,甚至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拓展到了金融领域,促进了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二、行为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分歧与融合
行为经济学的先驱西蒙在其研究成果中提出了“有限理性”假说,认为经济活动中的微观主体在进行选择决策时并不完全依循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因而经济选择的最终结果完全可能背离了古典经济学家的最优化均衡点,从而解释了现实中的复杂经济世界。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批评和发展首先就是建立在对行为人的假设上,并进一步提出了由于行为人并不总是完全理性的,因此也可能存在偏好无法排序或者偏好不一致的情形,这就构成了行为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主要分歧。
(一) 行为人的假设不同
主流经济学假设经济主体都能进行理性决策,即假定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同质的,具有完备的信息。行为经济学对这些假设前提提出了挑战,认为微观主体的选择和决策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理性受到了主体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因而表现为“有限理性”。与此同时,在做出最终的经济决策时,决策情景、当事人的心理活动特征、决策模式等都会对最终决策行为产生影响,微观主体的异常行为也因此产生,加剧了经济现象的复杂性。
行为经济学强调当事人认知能力的局限,强调决策作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动态变化。尽管行为经济学也坚持理性假定,但是认为行为主体的理性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对微观行为主体的假设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同质经济理性人,承认人的复杂异质性和社会性,并且利用心理学构建了自己的分析基础,从而导致了其和主流经济学并驾齐驱,成为一门独立的学派。
(二) 偏好的假设不同
主流经济学中偏好是外生的、稳定的,并满足自反性、完全性、传递性和连续性条件,从而在不确定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的选择过程可以概括为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的期望效用函数。所以,偏好一致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期望效用最大化构成了主流经济学的理性行为又一重要基石。以严密的逻辑和数学分析构建的预期效用理论成为不确定性条件下决策的经典理论。
但是法国经济学家阿莱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了现实中的人们面临风险时不总是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选择行为也不是完全依据概率行事,即著名的“阿莱斯悖论”。特维斯基和卡尼曼(1979) 对此做出了进一步的合理解释,并提出了前景理论。前景理论对于偏好的理解主要有如下几点:首先,偏好并不是完全外生的,不同期望的偏好并不独立于判断和评价的程序;其次,不同期望的偏好并不可以表示为单纯的概率分布函数,通常还取决于对给定分布函数的描述。他们的研究表明,决策程序以及决策的外在环境等都会影响到当事人的偏好,偏好既不满足完备性假定,也不满足传递性假定。另外,很多研究表明,诱导偏好会导致偏好反转(perferencereversals)。
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在消费行为理论的主要分歧就是围绕着行为主体的理性假设人而展开的,对于前者的“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行为经济学研究者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观测,发现了在现实世界中,消费者存在的非理性、非自私自利的选择行为,违背了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假设,从而将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心理学研究成果引进来,合理解释了行为主体的“非理性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阿莱斯悖论”做出了解释。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分别解释了行为主体的理性和非理性选择,因此对复杂多变的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两种理论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应该互为补充,共同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
三、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方法行为经济学试图将心理学因素纳入到传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并对传统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了质疑,提出了认知心理学概念,并侧重于行为主体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活动可能对经济行为造成的影响,其代表人物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研究中对传统经济学研究假设进行了修正,并进一步提出了“前景理论”,使得经济学的研究对经济世界的描述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一) 预期理论
长久以来,期望效用理论作为不确定性条件下决策分析的经典框架在主流经济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是“阿莱斯悖论”对此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并通过大量实验数据验证了期望效用理论和现实世界存在的严重背离。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大量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不确定性条件下人类决策行为的分析框架——预期理论,对“阿莱斯悖论”给出合理完整的解答,奠定了行为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基础。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认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微观主体个人特征共同影响了人类的理性决策,应该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期望效用函数进行改造。他们认为人类的效用对决策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而且期望效用本身也是由个体主观认识所决定,因此采用了权重函数和主观价值函数来描述人的效用。主观价值函数反映了预期结果与人的主观满足大小之间的关系。卡尼曼进一步提出了效用评价函数是基于S形价值函数中的一个参照点,由于行为决策人更多的表现为“损失厌恶”而非“风险规避”,因而效用函数存在着拐点。所以,预期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分析中的最大不同即对效用的描述。在预期理论中,效用是由价值函数决定;而在预期效用理论中,效用是由效用函数决定。
根据上述的预期理论分析框架,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行为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点:①影响人们决策的因素不是财富的绝对量变化而是财富值相对于参照点的相对变化量;②同样数量的财富减少引起的痛苦远远大于等量财富增加的快乐;③随着离参照点的距离增加,与参照点的差异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存在边际递减规律。以上结论解释了期望理论对不确定性下决策的分析框架,也是对“阿莱斯悖论”的理论阐释,在很大程度上切合人类行为中的非理性因素。
(二) 研究方法
传统经济学经历了近200 年的发展,已经从定性研究转向了定量研究,在理论构建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学语言构建数量模型,运用逻辑推理方法获得假设推论,并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但是,这样研究存在着的不足即往往将个体的心理因素忽略掉了抽象了。虽然同样是研究人类的经济行为,但是行为经济学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人类的心理因素,因此往往借助于实验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另外由于决策心理特征、行为模式和决策结果之间是互动的和关联的,因此行为经济学偏重于动态分析,而不是静态分析方法。
四、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信贷决策分析机制
消费信贷在我国已经有了近20年的历史,消费信贷的产生与扩张是否能够有效释放居民的潜在需求,促进消费总量的稳定增加,从而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国内很多学者在上世纪末即着手研究消费信贷的影响因素,并且也试图运用实证分析手段验证我国消费信贷的消费需求刺激效应,不少学者认为消费信贷可以促进居民的短期消费,但是对长期消费效用不明显。现有的研究结论主要是建立在主流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上,并运用流动性约束理论、预防性储蓄理论构建了实证分析模型,提出我国居民存在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而消费信贷的产生可以缓解居民的流动性约束,减少其预防性储蓄动机,从而增加当期消费。
传统经济学的消费信贷分析框架更多的建立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分析基础之上,认为消费者是同质的,不存在差异的,都是根据经济利益驱动做出最终决定。因此,建立在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下的消费信贷研究通常认为消费需求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放松了人们的预算约束限制,从而促进消费需求的增加。但是,正如上文阐述的那样,人类行为不仅由经济动机决定,也存在其他很多非物质动机。另外每个个体对不确定条件的判断受到各自过去经验判断的影响,尤其受到各自所选择的参照点影响,微观主体不应该是同质的经济理性人,而更多的表现为复杂多变的异质性,所以现有的消费信贷分析通常都将微观主体的差异性、心理特征等重要因素抽象或者忽略了,由此得到的结论很可能不能很好地刻画微观主体的现实决策行为。本文将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个体决策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分别探索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信贷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搭建居民消费信贷的决策机制,并希望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可能导致的潜在风险因素。
(一) 消费信贷行为的决策机制
根据上文述及的传统经济分析框架下的期望效用理论和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的流动性约束理论,理性经济人在不存在消费信贷的情况下,其消费需求的最终决定即一定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行为人的决策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水平、预期的收入变动、商品的偏好、商品的价格等。而消费信贷产生以后,消费信贷可以改变当期流动性水平,进而使得消费者存在着新的跨期消费选择,那么增加的影响行为人消费决策的因素有信贷可获得性、消费的时间偏好。
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类行为背后存在大量的复杂多变的心理因素,而且心理因素也会对最终决策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借鉴行为经济学的预期理论以及随后发展的心理账户理论、行为生命周期理论,对消费信贷行为主体的微观决策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并希望建立一个较为完整而且更加贴近现实世界的消费信贷决策机制。根据上述的预期理论,行为主体对客观事物判断往往会受到自身的经验影响,也会受到个人对信息获得以及认识程度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消费者的教育水平、以往的消费经验、对新生事物的理解以及风险态度都会影响到消费信贷的最终决策,而且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也都是不确定的。另外,行为经济学中的行为消费理论以及心理账户理论进一步提出,不同类型的财富或者货币收入并不具有完全的替代效应,消费的时间偏好也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消费决策分析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消费者是否存在消费的不同账户划分。具体来说在分析中可以充分调查消费者不同类型消费月支出的平均水平,以及消费者对电子、通信等具有明显更新换代特征商品的消费态度来考察消费者的时间偏好差异。
(二) 消费信贷行为中的潜在风险因素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心理;不同;消费信贷;风险
一、行为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分歧与融合
1.行为人的假设不同
传统的经典经济学理论将人是假设为理性的个体,也就是说每个经济的个人都是最为聪明的人,所考虑的经济现象都是准确的以及最佳的经济学方案。这样以来经济市场的改变很多时候是依托于外力来改变,这也是传统经济学更倾向于政府干预经济,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其悖论并非是民众的带来经济的风险,而是作为个人的经济行为其思考的方式是微观层面的,但是政府的经济行为分析是基于宏观经济的分析。因此我们看到一些经济理论从微观和宏观两个不同的方向出发会得到截然不同的观点,例如微观经济领域鼓励人们储蓄,只有储蓄才是最根本的积累财富的方式,但是宏观的分析认为,只有鼓励人们去消费,才能保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整个国家的经济水平。
但是我们现代行为经济学所假设的人是非理性的,也就是说人的行为需要依赖于人的心理,这也就意味着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经济问题,即使都是采用的是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其分析的结果是不同的,这是因为经济的分析在很多时候是具有很大的弹性的,这些弹性的大小是基于人们的心理预期的不同。因此,要想准确的研究行为经济学,必须对人的心理有准确的把握。
2.风险偏好的假设不同
如果我们把人想象成非理性的个体,其经济行为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那么人的经济行为大致可以分为风险偏好和风险厌恶两种类型。而这恰恰又是中国和美国行为经济学不同的关键所在。
这是因为,总体上来看,美国的经济个人更多的是倾向于风险偏好,而中国的经济个人更多的倾向于风险厌恶。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中国人们更喜欢将资金存入银行或者一直都在稳定增长的房地产市场,人们有钱了都会买房子(这在前十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增长阶段尤为明显)。而美国人则更加的愿意将资金放到高盛、摩根等投资银行。
因此我们在分析中国的经济和美国经济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中国人的风险厌恶以及美国人的风险偏好习性,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的把握中美经济发展的脉络。
二、中美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信贷决策行为机制及风险分析
1.中美消费信贷行为的决策机制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看到,中美在消费以及信贷中根本的区别是对风险的接受程度。也就是说,中国人非常惧怕在消费以及信贷中的潜在风险,而美国人清楚只有愿意承担风险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这也是基于中国人相对于美国人更加保守的心理现象解释。
那么中美在消费信贷上的决策机制差距就是以上风险分析的延伸。进一步分析知道,这种风险的偏好和厌恶的来源是对陌生人是否信任。美国人愿意将自己的资金交给投资银行打理,相信投资银行的决策比自己更加的准确。但是中国的消费和信贷的决策都是基于自己的思考,这是源于在金钱方面,中国人对别人缺乏基本的信任。
2.中美消费信贷行为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分析
消费信贷行为中潜在的风险在于宏观的经济走势往往和民众的分析判断背道而驰,或者说民众的经济判断相对于宏观的经济走势就有严重的滞后效应。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其经济行为的分析和决策最根本的出发点还是最求效用的最大化,在本文也是就资本收益的最大化。那么任何人的经济行为决策都是基于这个目的,即使我们把所有人看成是理性的个体,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总有一些人赚钱,还有很多人亏损。其根本原因在微观的消费信贷行为决策相对于宏观的经济走势就有非常严重和的之后效应。
以消费领域的分析为例,例如,在第一天的时候,市场上苹果的价格要比香蕉要高,我们假设其成本是一样的,那么也就意味着水果商人卖苹果将会更加的赚钱,这是在第一天晚上收摊的时候所有水果商内心都非常明确的一个信息,这条信息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那么在第二日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市场上的苹果数量一下增加了很多,这是必然会发生的,因为第一日的时候所有水果商都知道了买苹果会更加赚钱。市场上由于苹果的数量大量增加,但是需求的数量在短时间内不会增加,水果商要想卖出大量的苹果就必须降价,所以我们会发现第二天市场上苹果的价格会一降再降,到了第二日晚上,苹果的价格已经比香蕉还要低了。那么在第二日晚上所有水果商人接受到的信息就是苹果已经不值钱了,卖香蕉才会更加的赚钱,因此在第三日会卖更多的香蕉,当时因为第三日市场上香蕉的数量增加导致第三日香蕉的数量降低……
就这样在市场不断的循环下,水果商的决策在前一日都是非常理智的,但是到了第二日却变成错误的了。
参考文献:
[1]李晓婧.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消费者消费行为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
[2]陈春霞.行为经济学和行为决策分析:一个综述[J]. 经济问题探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