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金融风险管理范文

企业金融风险管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企业金融风险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企业金融风险管理

第1篇

一、企业金融风险相关概念

(一)企业金融风险的含义

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盈利,而置身于全球化市场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承担风险是无可避免的。金融风险是企业在长期运营中所遇风险的一种,其具体含义是指,限定在企业中所发生的金融风险,是利率、证券价格和汇率等金融变量发生的非预期变动。企业金融风险事件涉及到三种,即经济、政治、社会事件,它们分别指的是在经济。政治、社会具体事件发生之前企业无法提前预知的金融变化。严格说来在这三类风险事件中,只有经济风险才能说得上是一般意义上的金融风险。

(二)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类型及其联系

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环境诱因会导致产生性质不同的风险类。以《企业风险管理》所明确划分的类型来看,可以把企业金融风险分成七种,其一,市场风险,这是指由于交易对象违约,不顾法律义务产生的风险;其二,流动性风险,即在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出现资金紧缺情况,导致无法正常支付的风险;其三,结算风险,它是指一种因交易的商品或付款未按时收到导致的风险;此外,还有声誉风险、法律风险和违规风险、运行风险三种。

至于各种不同的企业金融风险之间存在何种具体联系,则需要一分为二,加以论述。首先,各种风险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是相互独立存在的。然而,在经济发展加快的作用下,各种风险逐步被动建立了较为紧密的联系,发生一种风险衍生发展成其他另外风险的现象也并不少见。企业的声誉会受到所有其他风险的影响,而所有的风险都会受到运行错误的影响。

二、企业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及其影响

(一)企业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

说到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首先需要谈到企业的汇率风险,它指的是公司的盈利和市场价值可能面临因汇率变动而引发波动的风险。具体而言,又可以细分为交易风险、转换风险和经济风险三类。第二点,是利率风险,其含义指的是借贷双方在遇到利率升降变动剧烈的情况时,可能随之变动的风险。

(二)金融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社会的快速进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政治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已经引起了各方面人士的注意。越来越广泛的经营范围,给企业带来许多经营中的不确定因素,从而增加了发生金融风险事件的机会,给置身于其中的各个现代企业造成了极其大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增加了经营成本和经营决策的难度。

三、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

(一)金融风险识别

企业置身于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遇到金融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最能减少风险带来损失的措施就是加强风险识别。只有科学地辨别出了所受风险属于哪种具体形态,才可以对症下药,解决风险困难。

(二)金融风险衡量

经过前文所述的风险识别,便是据此做出科学的决策。企业应该在决策前期,就对风险加以分析,判定随之而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状态,并对比各类风险孰轻孰重,把握住最可能给企业带来最大损失的风险类型,把握时机,优先控制解决。

(三)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管理,要求首先了解风险的数量和程度。企业遇到的风险越较,且其波及的企业经营领域越广,就越需要重视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其次,是分析企业自身风险管理的能力与条件。从分析企业内部的资金实力、人力资源等等方面入手,如果内部能力欠佳,可实行风险委托管理。第三点,考虑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判断金融衍生市场是否发达等。第四点,则是测算风险管理的成本,必须保证风险管理的成本低于所获得的利益。

四、衍生金融工具与企业金融风险管理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以及风险因素

企业在处理其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如果对相关的衍生金融工具有清楚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恰当运用,无疑可以帮助解决金融风险管理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衍生金融工具的五个性质,即杠杆性、融资性、高风险性、虚拟性、表外性。

(二)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影响

只有严格遵守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规则和交易制度,避免一切的不适当运用,企业就能够克服由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引发的甚至是所有的各类金融风险,企业通过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可以使企业对套期保值能够顺利进行。

第2篇

关键词:企业金融;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

一般而言,金融风险指的是定量金融资产在此后一段时间里预计蒙受利益损失的风险,外部传染风险、信贷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是现今国内最主要的金融风险种类。因为长时间积累的机制性原因,加上受到原有经济体制的限制,目前我国企业大多出现了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资产财政化等现象。考虑到企业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或避免各类金融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国企业金融风险的基本类型

1.市场风险

在市场通胀的背景下,将会带来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后果,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用户的购买力,进一步提升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性,不利于企业经营和发展;相反,在市场通货紧缩的局面下,货币量持续减少,也会限制用户的购买力,并且由于物价的下跌,各企业难以获取到更多的收入,甚至会造成企业入不敷出的状况,引发巨大的金融危机。

2.汇率风险

此类风险指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借助外汇所进行的各种经济往来和交易,世界汇率的不稳定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金融风险。通常情况下,企业最有可能遇到的有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等各类汇率风险。首先,折算风险指的是将功能货币折算成记账货币而引发的经济损失,主要包括资产负债和损益折算两种风险;其次,交易风险是由于外部汇率变动,经济主体蒙受的一系列经济损失,主要有确定风险与不确定风险两种;另外,经济风险指的是全球汇率变化对各企业运营的影响,令企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各类潜在风险。

3.利率风险

此种风险即为市场经济中利率波动对经济主体所产生的消极作用,令实际经济收益和预期收益两者间存在显著差异。通常情况下,这一风险可以细化为期权风险、基差风险以及定价风险等。其中,定价风险为首要的风险类型,它是由于利率的波动对重新定价以及预估时间二者间产生差异导致的;期权风险一般是因为部分用户利用自己所有的隐含期权做出某些经济行为,这样一来就会对企业带来巨大的潜在威胁,然而这在商业银行当中却是极为常见的;如果企业中的短期债券收益比长期债券更高,那么就会造成收益率曲线风险。

二、我国企业金融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风险管理秩序混乱

诸多风险之间可以互相影响,提升风险性。对我国企业内部的有关机构而言,若在风险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众多不同的管理核心,便会令企业在此工作环节中出现一系列疏漏,进一步引发有关风险。另外,许多机构都期盼处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位置,在汇报工作的时候往往会有夸大风险的现象,从而造成企业管理人员判断失误,这不仅会阻碍自身部门的进步,更会扩大金融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危害。

2.风险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当今,绝大多数国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未能选取合理系统的风险分析工具,也没有把压力测试、风险承受压力、风险偏好等工具有效运用于金融风险管理工作当中。所以说,大部分企业在现阶段的经济市场当中,缺乏一套科学系统的管理体制,如此的环境也令企业内部金融风险工作存在更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另外,企业内控机制也亟待健全,在风险防控方案、内控核心流程研究等内容上,仍旧缺少足够的经验。总之,各国内企业在日常风险管理过程中不仅应当提高对资源分配工作的重视程度,还需要继续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与防范各类金融风险的水平。

3.风险管理工作亟待完善

各企业均应当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重视各个环节,搞好系统的规划。然而,目前仅有少数企业管理人员接受并认可了以上管理理念,大部分领导者觉得生产运营乃是企业防范各类风险的前提基础,往往会忽略资源配置、人员配备等必要的工作,这就进一步加剧了风险。由此可见,如何令更多企业管理人认可此风险管控理念是目前存在的又一大难题。

三、改善国内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状况的有效对策

1.强化金融风险管理意识

在我国各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因为管理者对金融风险管理意识的欠缺,令企业无法及时发现各类潜在金融风险,进而导致企业发展遇到各类难题。所以,为了更有效地抵御金融风险,提升金融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首先必须加强风险管控意识,更注重对各部门、各环节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比如说,企业管理层需要更加深入地领悟国家对国内企业的具体规划及标准,明确外部汇率、市场利率等的变动情况,这样的目的是更有针对性地制定金融风险管理方案。除此之外,在各企业运营环节中,可借助定期召开会议的方式对出现或潜在的金融风险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金融风险防控意识,推动企业的发展。

2.稳定金融风险管理秩序

有序性是每个企业生产运营的必要前提,但是在诸多国内企业中,仍旧出现了金融风险管理工作秩序不良的情况,令企业管理者无法做出科学、客观的判断,从而加大了金融风险对企业的不利影响。鉴于此,这些企业应当进一步完善内部工作体制,更加重视对各部门工作的考察,以保证各部门工作的实效性,全面展现其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转变工作思想并给领导者的判断提供有力依据。例如,企业管理者可联合董事会制定《金融风险防控细则》等文件,保障风险管控计划的完整性、准确性等,更好地为各部门提供工作依据。此外,各部门管理者需要及时转变自身理念,切忌为个人或部门私利而故意夸大金融风险的危害性,进而误导企业管理层的判断。如此一来,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推动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3.不断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金融风险控制体系都是其内部管理工作进行的基础前提,并且也是风险防控方案的制定依据。要想从根本上健全金融风险管控体制,就必须引入先进的风险分析工具,像情景分析、压力测试、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等等,按照各工具自身的特性和功能,把它们运用到日常的风险管理过程中。与此同时,还应按照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基本需求,在内部构建起一个健全的风险防控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具体的管理框架,最终寻找到真正适合本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路径。另外,企业管理者需要按照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和内容等有针对性地分派风险管理任务,同时在各部门及员工间构建起适当的职责联系,根据绩效测评体制展开风险防控工作,以推动金融风险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向演进,有效增强风险管控的水平和有效性。例如,在出现金融风险的时候,企业各个职能机构的工作者可以利用风险承受压力分析工具,对即时的情况和风险危害进行分析,然后把数据结果呈报于管理者。

四、结束语

总之,国内企业目前面临着各类各样的金融风险,在此项工作当中有着许许多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说,企业管理者应当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对策加以改善,通过风险管控体制的健全、风险管理秩序的稳定、风险防范意识的增强等手段来减少和规避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企业管理 金融风险 企业运营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如何正确看待金融风险和挑战,妥善处理有关金融风险的各类问题,对企业的长久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金融风险的含义及类型

企业金融风险是企业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之一,具体指利率、企业证券价格、汇率等金融变量发生非预期变动之后可能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金融风险涉及三个方面,即政治方面、社会方面和经济方面。一般来说,只有经济类风险才是我们常说的一般意义上的金融风险。

企业金融风险有很多类型,一般概括为七类:第一,市场风险,该类风险产生的原因是交易对象的违约行为,不履行法律义务而给企业带来的金融风险;第二,流动性风险,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资金流动困难、正常支付活动受阻碍等情况;第三,结算风险,该种风险主要表现在所交易的商品或资金没有在预期时间到账的风险。除此之外,企业金融风险还有声誉风险、法律风险、违规风险和运营风险等几种类型。

二、企业金融风险的特征

目前,在风险交易市场上较为常见的是有关合同的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等,因此,在分析企业金融风险的特征时需要将其与可保风险进行对比,从而总结出企业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

(一)损失原因

一般来说,可保风险的产生原因是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而企业金融风险一般是由经济性因素导致的,如利率、汇率和证券价格等可变量的变动。这里的原因也可以有正负之分,正向原因指的是变量的变动对企业经营产生有利影响,而负向原因则指变化给企业带来亏损或其他不利影响。

(二)规避途径

可保风险的规避途径一般是保险市场,企业可以通过投保和保险公司承保等方式规避风险;而企业金融风险主要是通过套期保值的方式进行市场交易,从而规避风险,在这里用到的衍生金融工具往往较为复杂多样,充满可变性和投机性。目前,个别金融风险正在不断发展,可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中同时出现,利用衍生金融工具管理金融风险,实现了跨市场金融风险管理。

(三)货币偿付

可保风险又被称为纯粹风险,原因是该种风险在实际发生以后不管是否给投保人造成了货币化损失,投保人都不能再从中获得额外的收益,也就是说,这种风险一旦发生,投保人所能获得的补偿最多也不会超过其实际货币化损失;企业金融风险属于投机性风险,对该类风险进行风险管理的货币偿付既有可能是正的也有可能是负的,如果企业的基础资产与衍生金融工具的时间匹配,或非完全价值得以实现,行情的有利变动也可能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

(四)降低机制

可保风险是通过保险人支付投保费用的方式转移到保险公司的,如果整个投保过程没有任何漏保问题,那么当风险发生且给投保人带来经济损失的时候,保险公司将会对投保人进行全额赔偿。当企业对金融风险进行套期保值的时候,投保人是通过衍生金融工具,或建立交易合同的方式来弥补企业损失的,这时赔偿的程度将取决于衍生金融工具与被保值风险之间的相关程度,如果两只之间关联较差,即不完全匹配,则风险赔偿的完全程度较低,但是也可能会有额外收益。企业在面临不同金融风险的时候也可以将其分解,例如固定利率的债券风险可以被分解为利率风险、信誉风险、商业风险等,企业在将这些风险分解后再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再分配,由企业支付一定的费用,将各类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降低本企业的金融风险。

三、企业金融风险的成因

(一)外部原因

形成金融风险的外部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与金融风险自身相关的因素,金融风险归根到底是由各种不稳定的经济因素引起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金融市场因素,包括汇率、利率、证券价格等。然而,当前我国的金融风险预测工作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反而很多调查结果与预测结果相差很多,这导致人们在金融风险面前更加无力,如果企业根据这些不确定结论进行风险预测,很容易进入错误的交易方向,使得企业面对更严重的金融风险。由此可见,企业本身的金融风险和当前我国金融风险预测系统的不完善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和风险规避。第二,当前社会的经济环境与政策因素。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发展,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经济因素开始相互关联并相互作用,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发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给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造成更大的威胁。同时,不完善的金融风险预测体系和管理体制也给某些企业利用不正当手段制造金融风险创造了条件。除此之外,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各种金融政策也会给金融风险的形成造成一定影响。

(二)内部原因

企业金融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如果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不到位、理财能力低下,则很多金融管理条例都不能发挥实际作用,导致企业不能对资金进行合理利用,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另外,虚假的企业财务信息也导致人们不能正确估计或预测企业将面临的金融风险,没有完善的预警系统和应对措施,当企业真的面临金融风险时,整个企业将呈现链条式的瘫痪状态,这是十分致命的,有可能使企业完全陷入经济危机。除此之外,还有企业财务人员直接带来的金融风险,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过低或责任感低下都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金融风险。由此可见,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自身财务状况都会给金融风险的形成带来直接

影响。

四、企业金融风险的预防及管理对策

(一)树立风险意识,加强自我评估

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对企业的稳定发展是很重要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切实加强自我评估,时刻观察自身所处的经济环境和周边风险,不仅是在为金融风险进行时刻的准备,也是在为企业将迎来的机遇做准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金融市场的多面性,及时发现市场中潜在的金融风险并对其做出敏锐果断的反应。企业的自身评估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准确看待自身的发展现状,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企业在面对经济方面的问题时,要充分结合政府及国家的经济政策制定解决措施,保证企业进行正确的投资,顺应时展潮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将金融风险遏制在萌芽阶段,或者将风险降至最小损害范围,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金融风险管理目标

企业在明确金融风险管理目标的时候要确定自身能够承担的风险种类和风险严重程度。首先,应该尽量控制风险管理的成本,选择最为经济节约的方法为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准备。尽量降低风险管理成本,对管理项目的成本和各项费用支出进行精确核算,最大限度地促进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其次,要提高企业的安全保障,企业如果长期面临金融风险带来的压力,就很容易导致员工劳动效率的降低,出现工作效率大幅度降低甚至无效率的情况。因此,企业在面对损失时,必须先缓解企业员工的焦虑情绪,给员工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最后,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同样要承担责任并履行义务,这表现在企业应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上。

(三)建立金融风险预测预警机制

企业在建立风险预测和预警机制的时候不仅要从政府和国家的政策角度入手,还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改组风险预测预警机制,保证企业在进行金融交易的时候能把握正确的方向,避免最终制定的机制因不符合自身实际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企业在评估一个投资项目的时候,应该首先对该投资项目所隐藏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结合市场情况和国家政策估计该投资项目的收益范围,在充分了解风险和获益范围之后制定合适的风险预防措施,尽量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建立快速且准确的信息分析和结果反馈机制,使企业的经营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企业相关管理者在评估市场环境的时候要对市场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和客观的分析,结合公司的实际特点处理各类事项,在每个经济项目中安排负责人,对经济交易的每一步进行实时关注和信息反馈,及时与企业管理层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

(四)强化金融风险监管

强化金融风险监管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措施:第一,确定企业的风险管理目标。企业进行风险管理首先应控制管理成本,要求风险管理人员采用最有效的技术进行风险管理,严格核算管理成本和费用支出,及时分析成本和收益的关系,保证经济目标的实现。风险管理还应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的后期顾虑,这要求企业在规避风险时必须严格遵守政府和国家的相关条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承担社会义务,尽可能消除风险隐患。第二,将企业的风险管理目标与实际风险状况进行对比,将这两者进行对比的主要方式是调查,在分析宏观因素的时候加强理论研究,论证各项机制和风险管理行为对风险形成与控制的影响,在风险管理的实践中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评价。为此,企业可以适当借鉴发达国家的风险管理经验,同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企业风险量化和评价体制,对我国金融风险进行准确的预测和有效规避,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第三,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机构,及时对风险管理目标进行调整和改正,对风险进行全面的监控。企业的风险管理机构是独立于企业经营之外的,应由企业高层授权对各项交易行为进行监控,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及时报告企业的交易情况,对风险隐患进行客观分析,针对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不同风险采取有效的衡量方法和控制方案,对不同风险的控制额度、相关人员要求等进行明确规定。

(五)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最重要手段是健全企业内部金融风险管理机制,及时调整金融风险管理目标,并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对各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另外,金融风险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责任感也很重要,企业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五、结语

企业的金融风险不仅来源于外部环境和政策,还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管理体制。因此,企业应对金融风险的具体概念进行客观了解和认识,遵守企业应对金融风险的一般规律和程序,有效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在把握金融风险特征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为韩国LG商事)

参考文献

[1] 张兰,王文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跨国企业的风险管理手段改进[J].中国商贸,2015(02).

[2] 李立新.企业管理创新与金融风险应对策略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5(06).

第4篇

金融风险是会对经济主体的资产和收入产生不确定性影响的一种风险。从风险构成要素上分析,企业金融风险是由利率、证券价格和汇率等金融变量发生的非预期变动引起的,而这种变动包括以下经济、政治、社会三类事件,代表着在发生相关(经济、政治、社会)事件之前不能预先知道的变化。其中,经济风险才是一般意义上的金融风险。企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是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1.1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是指在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而公司的盈利和市场价值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企业会面临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等汇率风险,其中交易风险是经济主体因外汇汇率的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由可能的风险和确定的风险组成。折算风险代表的是功能货币在转换成记账货币时的账面损失,分为损益的折算风险和资产负债的折算风险。经济风险又称经营风险,指汇率变动影响到企业的产销量、价格、成本等,从而使企业未来一定期间收益或现金流量收到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1.2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的变动给经济活动参与者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使经济实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产生背离。利率风险可以分为重新定价风险、基差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期权风险四类。其中,重新定价风险是最主要的利率风险,它是由对浮动利率而言的重新定价时间与对固定利率而言的到期日之间的不匹配产生的,只要存在重新定价缺口,就会带来利率风险;而基差风险,会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而相应增加;当长期债券的收益率高于短期债券的收益率时,不存在收益率曲线风险,反之则存在;期权风险是由银行客户行使隐含期权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该风险在中国商业银行日益突出。

2电力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问题

2.1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现阶段大部分电力行业的风险分析工具种类匮乏,尚未引进注入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力、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分析工具,因此总的来说,多数电力企业并未形成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框架,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企业对当前风险状况判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不仅如此,电力企业的内控制度也亟待健全,如在诊断核心内控流程、优化相关内控方案方面经验不足。事实上,企业应格外关注风险管理,在进行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引用风险管理理念,以提高企业综合效益。

2.2企业风险管理应用存在局限性

电力企业的金融风险,涉及生产、财务、市场、法律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进行风险管理时,也要关注到各个领域,进行全面的合理规划。然而这种观点,并未被绝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他们认为只有占据资源最多的生产领域的风险管理才是必要的,在其他领域实行风险控制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由此各级电力部门出台了大量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和知道安全生产,实行电力部门生产区域的风险回避和善后处置,而忽略了其他领域风险的规范化管理。

2.3日常风险管理工作秩序混乱

风险与风险之间能够互相影响,在工作中同时出现不同风险时,风险可能可以互相抵消,对工作不产生影响也有可能叠加在一起,加剧对工作的影响。对电力企业的部门而言,由于每个部门在风险管理上重视的东西各不相同,不同部门在共同管理上便存在漏洞,管理上的漏洞导致工作产生风险。另外,很多部门希望企业管理层进行风险管理工作的中心在本部门上,向管理层描述时有意放大本部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导致企业的管理层错误估计该部门风险后果,分不清不同部门的不同风险的轻重缓急。

3改善电力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对策

3.1开展全面的风险管理

全面的风险管理要以全面的风险统筹规划为开端,将所有风险纳入管理体系的范畴。首先,依据企业的环境需求和发展战略,建立综合的风险管理领导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风险管理框架,在框架之下寻找适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的管理方法。另外,企业应根据各部门职能责任分配对应的风险管理任务,在各部门之间构建起全员参与风险管理责任分配和监控体系工作的职责关系,促使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流程规范化,以切实地推进企业开展科学的风险管理。

3.2完善金融风管组织机构,实行动态风险监控

要完善金融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建设,明确和规范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在职责范围内各部门要在日常中实行风险动态监控,并通过分析机制运行效果的好坏及成本调险管理的工作流程,不断完善风管体系和实施策略。此外,还要注重培育风险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丰富企业风管文化,实现更高层次的风管目标。要特别注意的是,全面风险管理的流程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在于保持所有细分过程中的信息沟通顺畅,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出现问题及时沟通,各方面协调解决。

3.3转变经营管理观念,增强金融风险管控意识

只有转变偏重生产领域风险管理的传统观念,给予金融风险同等甚至更大的关注度,才能为加强我国电力企业金融风险管理从根本上扫清障碍。金融风险管理工作要求从长远的、全局的角度思考行为方式,企业管理人员应在风险管理文化方面做好统帅作用,通过相关的培训和深度的沟通来逐步增强每一层级员工的风险意识,使员工不断地从实践经验中吸取教训。在宏观环境下,电力企业还要加强金融风管大文化的宣传,通过潜移默化地渗透影响员工的思考方式,从根本上转变风控观念。

4结语

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步伐日益迅速,金融风险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电力企业,对金融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管理者具有前瞻性,密切配合我国市场改革的步伐。总之,增强金融风险管理意识是基础也是根本,随后要建立完备的风管组织机构开展管理工作,同时要配合相关制度建设为风控保驾护航,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燕玲.金融风险管理的演进:动因、影响及启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2]常雪峰.谈如何健全和完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03).

[3]陈喜生.浅谈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与对策百科论丛,2010(01).

第5篇

关键词: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措施

当前很多企业集团为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实现集团的战略目标,在其内部设立集团财务公司,对企业财务资金进行全面集中管理。在集团财务公司实际运行过程中,金融风险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加强金融风险的识别、分析和控制是一项必要而关键的任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层应当在了解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特点基础上,通过有效控制措施加强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从而保证集团财务公司健康发展,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1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特点分析

首先,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在服务对象上具有较高集中度。由于集团财务公司的特殊性质,政府相关法律及政策的限制因素,其主要服务对象是集团内部相关成员单位,其主要业务是内部信贷以及结算。就服务对象而言,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分布情况相对较集中。其次,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在业务层面上具有较高广泛性。对于集团财务公司而言,其业务范围相对比较广泛,不但能够办理企业之间相关的存款与贷款业务,并且还能够为集团内部单位提供证券投资、保险以及融资等相关金融服务。业务面分布比较广,存在资金短缺、财务欺诈和结算差错等各个方面,导致其金融风险也较广泛。第三,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表现出行业特点以及政策特点。在集团财务公司运行过程中,政府相关法律以及集团行业存在的环境均会对金融风险产生影响,其特点就是具有行业性和政策性。国家相关法律及相关金融政策会对集团财务公司整体经营过程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大政策性风险。同时,集团所在行业的经营盈亏情况也会对财务公司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若有行业危机等相关问题出现,比如钢铁行业大面积亏损且持续亏损,集团财务公司将会出现较严重的金融风险。

2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第一,缺乏健全风险管理机构体系。就目前情况而言,集团财务公司内部的董事会、股东会以及监事会成员大部分均来自于企业集团内部,对于一些重大决策管理层人员意见基本相同,因而差异性以及制衡机制比较缺乏。另外,在财务公司内部设立专门风险管理部门进行风险监督,但是信贷管理部门、内部稽核部门以及资金管理部门均缺乏权力和能力全面落实风管管理相关职责。第二,风险管理观念缺乏创新。在现代化金融管理理念中,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管理理念也从单一的几项逐渐发展成为全面风险管理。就当前集团财务公司实际情况而言,没有能够充分认识金融风险管理重要性,金融风险管理仍处于稽核检查层次,缺乏创新和发展。第三,风险控制缺乏力度。集团财务公司对风险控制主要集中在业务交易层面,对于公司层面管理相对比较缺乏,并且在交易方面的风险管理缺乏体系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财务公司对盈利情况过于重视,长期将大量资金向银行转存或者向其它金融机构拆借套利,有些财务公司还存在违规金融活动。另外,当前财务公司的融资能力比较弱,所能够提供资金在企业集团资金总需求中占据较小比例。很多企业资金缺乏,未能够充分认识到财务公司资金短缺这一点,经常向财务公司提出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资金需求,财务公司为满足相关单位的需求,也为提高财务公司的盈利,最终造成财务公司内出现违规情况。

3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有效策略分析

3.1扩展业务范围、增加盈利,提高风险抵抗能力

在集团财务公司发展过程中,为能够较好进行金融风险管理,应当在不断巩固传统业务基础上,合理进行战略规划,战略目标要落实到位,新业务采取新的风险控制,信息系统建设与业务发展匹配等,根据集团企业所在行业特点及相关资源优势,对企业业务范围进行进一步扩展,增加财务公司盈利,并且使其风险抵抗能力得以有效提高。另外,财务公司与外部金融机构之间应当加强合作,从而使自身金融创新能力能够得以有效增强,积极研究适应企业集团发展的相关产品,以便在企业集团发展过程中能够提供充足资金及相关优质金融服务。此外,财务公司与证券公司以及基金之间也能够加强有效合作,有效发展投行及相关中间业务,进而为企业集团对外并购业务奠定良好基础。

3.2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在集团财务公司发展过程中,为能够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应当以集团整体战略目标为着手点,在集团整体风险管理体系中纳入财务公司金融风险。对于企业集团内部风险管理部门而言,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规划以及风险体系设计。首先,在企业集团内部应当将风险防控组织架构体系建立起来,为进一步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奠定较好组织基础。企业集团应当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优化,对于外部投资及战略投资应当积极引进。集团还能够使董事会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使董事会能够发挥领导优势,保证风险管理能够科学民主地一贯执行。其次,企业应当建立并不断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构建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规范,明确各级管理层的职责分工,同时建立相关激励约束机制,从而保证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得以有效执行。此外,建立和完善企业集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公司将风险管理作为核心,完善管理信息系统,使其能够包含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及各个业务领域,利用先进信息系统平台收集、统计相关风险信息,对其进行整理及分析,从而使风险管理效率得以提高。

3.3培养良好风险管理文化

在集团财务公司运行过程中,金融风险管理与每个员工及每个工作环节之间均存在一定联系,企业集团应当使每个员工对金融风险管理重要性均能够充分认识,在企业内部对全员风险意识以及风险观念进行宣传,通过不断地教育及培养,使风险管理理念能够真正深入人心,由上及下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风险管理文化,使企业内员工能够形成共同价值观,这一点在风险管理方面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在内部控制方面具有明确标准、在业务层面具备合理系统流程、在操作方面具备详细手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动态监控、在事后进行严格考核,从而使企业员工能够对风险管理有切身体会,最终形成自觉意识,自觉进行风险防范。

3.4利用科学管理工具防控

集团金融风险在集团金融风险管理及防范过程中,使用几种科学风险管理工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财务公司职员可以将这些工具熟练掌握,能够合理运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使用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将两者有效结合,分类管理财务公司内部相关资产,防范各类风险。另外,构建具体完善的客户评级体系,避免因审贷不严而产生的客户不能按期还本付息、担保责任增加等风险,从而使财务公司风险量化管理能力得以提高。在各种不同经营活动中财务公司可以对各种信用衍生工具进行有效应用,比如总收益互换及信用违约互换等,从而使企业集团整体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升,促进集团财务公司能够得以稳定发展,从而为企业集团整体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集团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集团财务公司实际运行过程中,影响其运行稳定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管理在现代集团财务公司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必要任务。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有效风险控制策略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管理,通过扩展业务范围以增加盈利及风险抵抗能力,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培养良好风险管理文化,利用科学管理工具防控风险等措施使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及质量得以提升,从而促进财务公司和集团公司得以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梅香.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09(4).

[2]刘洋,吴豪.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模式研究综述[J].武汉金融,2011,09:36-39.

[3]叶霁.论集团财务公司的金融风险及其管理[J].中国商贸,2014(25).

[4]王建.企业集团在财务公司模式下财务风险管控重点[J].煤炭经济研究,2015(5).

第6篇

【关键词】企业集团 财务公司 风险管理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集团所具有的凝聚力,是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有效融合的产物,承担者为企业集团及所属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职责。但由于对集团的依赖性强,财务公司在实际运营中面临着诸如流动性等各类风险。要想防范以及化解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财务公司就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应对风险,建立完善的具体风险管理体系,提升财务公司所具有的风险管理能力。

一、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特点介绍

企业集团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由于风险控制、资金管理以及减少成本等工作的需求,许多企业集团里面开始设立专门进行资金运作的内部非银行金融机构,即财务公司。财务公司主要依靠企业集团,给企业集团有效经营提供全方位以及高质量的服务。可是,作为专业的金融机构,财务公司会面临很多金融风险,比较常见的有:资本风险、流动性风险与企业信用风险。这些金融风险主要有下列几个特点。

(一)业务面分广

集团财务公司业务范围非常广,不仅可以办理企业之间进行的存贷款业务,同时可以提供保险、证券投资以及融资等金融服务[1]。比如,对于通用集团财务公司,其就给本集团提供和业务有关的相应金融服务,其中包括有保险服务、汽车经销商融资以及客户贷款和出租汽车等服务。正是因为业务分部比较多元化,所以财务公司金融需要应对的金融风险业务分布面的也非常广。

(二)集中度非常较高

由于财务公司性质,更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及政策原因,集团财务公司服务的对象主要集中在集团内部成员单位,且以内部信贷及结算业务为主。故我国财务公司风险资产实际分布非常集中,风险种类也相对集中[2]。

(三)具有政策性以及行业性特点

我国相关法律和集团行业环境会严重影响到集团财务公司的有效运营,这种因素型风险通常具备行业性以及政策性特点。国家法律以及金融政策会直接影响到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整个经营过程,所以面临的政策性风险非常大。然而,集团所在行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务公司的整个发展过程,如果产生行业危机等问题,集团财务公司将面临非常严重的金融风险。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需要应对的金融风险种类

(一)信用风险

金融机构需要应对的一种最常见的金融风险就是信用风险,所以集团财务公司同样需要应对这种风险。集团内部相关工作人员因主观故意或一些客观因素,会把企业经营中产生的不确定风险传递给财务公司。同时集团财务公司给公司成员单位做出的一些外部信用担保会使财务公司面临相应的信用风险。

(二)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的形成受四个因素影响,分别是人员因素、内部流程、系统缺陷、外部事件。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财务公司面临的风险也更为复杂,操作风险日趋成为财务公司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一项较为重要的风险,操作风险对财务公司经营活动的影响日渐突出。

(三)流动性风险

金融机构需要应对的一种主要风险就是流动性风险,集团财务公司中的流动性风险通常是由债务以及资产在结构方面和期限方面错配引起的。部分集团财务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处于短借长贷状态,如果出现集中偿付,财务公司将需要应对流动性风险。对财务公司来说,产生流动性风险的原因是:①集团财务公司的资金大部分是集团内部成员单位的存款,该存款通常具有短期性,可是企业资金贷款大部分是中长期的,所以资产配置产生了错配现象;②部分集团把内部财务公司当作出纳和资金融通中心,使得财务公司出现为了发放贷款而向银行或别的结构拆借资金的行为,而财务公司大部分贷款都用于集团内部成员资金的发放,如果行业产生不景气等问题,就会使得财务公司出现巨大的支付危机。

(四)体制性风险

集团财务公司需要应对的一种独特金融风险也就是体制性风险,决定该风险的因素主要是财务公司所具有的集团隶属性。因为财务公司和企业集团之间的关系就是隶属关系,所以企业集团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到财务公司经营决策以及发展,如果企业集团所处行业非常不景气会发生市场危机,财务公司就会因为资产重组的影响出现资产转移、流失以及债务违约等问题,使得财务公司需要应对巨大的信用危机以及支付危机。

三、集团财务公司进行有效金融风险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要想提高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实际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就必须从整个集团着手,站在集团的高度出发控制财务公司得金融风险。企业集团总部的风险管理部门应该有针对性的对风险进行规划并设计出相应的风险监控体系[4]。企业集团应该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组织架构体系,为建立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打下组织基础。同时,企业集团应该通过现代产权制度,对优化公司整个治理结构进行指导,吸引企业外部投资者以及战略投资者的加入。企业集团还应将董事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董事会领导优势在财务公司实际风险管理中完全发挥出来,保证风险管理采取的是科学民主方式。

在业务操作方面,为应对操作风险,财务公司需要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建立具体内部控制体系的时候有效结合风险管理理念,使企业各级管理层分工明确,从而确保内部控制工作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执行效果。同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还应该搭建一套比较完善的信息系统,通过这一信息平台,能够对集团财务公司不同层次、不同工作部门以及不同业务领域的操作进行制约和监控,从而对财务公司的业务起到事中或事后控制的作用。同时,通过该系统还能有效搜集和分析风险信息,从而提升财务公司风险管理水平。

(二)拓展业务空间,增加盈利和财务公司抗风险能力

财务公司应该在不断巩固传统业务的前提下,做好战略规划工作,依据集团企业所处行业和所具有的资源优势,有效拓展企业业务空间,以此来增加财务公司的盈利性和抗风险能力[5]。同时,财务公司应该和外部金融机构进行合作,以强化财务公司所具有的金融创新能力,研究与企业集团实际发展相适应的产品,为企业集团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以及优质的金融服务。除此之外,财务公司还应该积极和证券公司和基金进行有效的合作,使投行以及中间业务能够有效发展起来,给企业集团并购以及上市等打下基础。

(三)通过先进风险管理工具对风险进行防范

在管理和防范金融风险时,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将会发挥出非常大的作用,所以财务公司需要具有应用这些工具的能力。财务公司必须有效结合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等方法,对公司资产进行分类管理;构建完善的具体客户评级体系,提高财务公司的风险量化管理能力。此外,财务公司应该在不同经营活动中有效应用各种信用衍生工具,如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等,提升集团企业总体金融风险的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财务公司现阶段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集团行业实际状况,使得财务公司面临着各种金融风险。因此,对金融风险进行高效的管理是财务公司经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针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需要应对的各种风险特征,提出了提升金融风险管理水平的措施,以期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许明.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6(2):45-48.

[2]袁琳,张伟华.集团管理控制与财务公司风险管理――基于10家企业集团的多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15(05):35-41.

[3]张瑞君,杨柳.企业集团司库高级管理职能之风险管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J].财务与会计,2010(09):29-31.

[4]章丽.基于产融结合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82-83.

第7篇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

一、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要应对的金融风险种类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要应对的最常见的金融风险种类,有些事因为企业集团内部相关工作人员一些主观或者客观因素造成,将企业集团经营中产生的不确定风险传递给财务公司。另外,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给成员单位做出的外部担保也会导致这方面的风险产生。

2.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是认为误操作或者内部程序不完善或者外部事件引起的风险,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务不断创新,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面对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多,更加复杂,操作风险也随之增加,这也成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要应对的一项重要的风险种类。

3.流动性风险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一般指的是由债务以及资产在结构和期限方面错配而造成的,产生流动性风险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资金是企业集团内部长远单位的存款,这种存款具有短期性,但是企业的资金贷款大多数是属于长期性的,这样会产生错配;二是由于有些企业集团把内部财务公司当做了资金融通中心,出现为了发放贷款向银行借资金的情况,而这些贷款主要为了内部成员资金的发放,一旦企业集团出现市场危机就会让财务公司产生支付危机。

4.体制性风险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与企业集团之间的关系是隶属关系,所以企业集团的发展会影响到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财务公司的经营决策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企业集团面临市场危机就会导致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因为资产重组等影响出现债务违约、资产流失、转移等情况,这回导致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有体制性的风险,会面临信用、支付等危机。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

1.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要想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有效实施就必须从企业集团内部出发,站在集团高度来控制财务公司的金融风险,要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预测及有针对性的规划并设置相应的监控体系。企业集团要有一个完善的组织架构体系,并且能够通过现代产权制度进行不断优化,以此吸引外部投资者不断的加入。此外还要充分发挥董事会的作用,保证金融风险管理科学民主的实施。而在企业集团业务操作方面也要有相应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结合风险管理理念,明确企业集团内部人员的工作职责,确保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的执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还可以建立信息系统平台,有效的对各部门各岗位的操作进行有效监控和制约,从而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业务做到事中监控,事后控制的作用,利用企业信息系统平台还能够收集风险信息,进行有效分析以提升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2.拓展业务,增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抗风险能力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要在当前业务前提下,不断的拓展业务空间,做好战略规划,根据自己企业的行业及市场优势和自身具备的资源优势,不断推进,拓展业务范围,提升财务公司的盈利,以此提升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抗风险能力。除了自身不断拓展业务空间以外,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还可以与外部金融机构进行战略合作,以提升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金融创新能力,不断拓展能够促进企业发展,适应企业当前发展的产品,给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与资金。除了与金融机构合作以外还可以与证券、基金进行合作,让中间业务也能够有效发展,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

3.利用风险管理工具进行有效防范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利用要能够进行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和防范,不妨多利用一些风险管理工具,让风险管理工具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要具备能够有效应用这些风险管理工具的能力。一方面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能够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来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资产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另一方面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要能够提高风险量化管理能力,提高抗风险能力,此外,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还会根据不同的经营活动来有效应用各种衍生工具,比如总收益互换、信用违约互换等,让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金融风险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金融业务也在不断的创新 ,这给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金融风险管理又带来了更多地挑战,针对当前金融风险种类,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要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拓展业务空间,增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抗风险能力。同时,借助风险管理工具来进行有效防范,不断提升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春花.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2015,(12).

[2]张瑞君、杨柳.企业集团司库高级管理职能之风险管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J].财务与会计,2010,(09).

[3]袁琳、张伟华.集团管理控制与财务公司风险管理――基于10家企业集团的多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15,(05).

第8篇

在现代金融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通过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评价以及检查内控的合法性、有效性以及适当性,可以促进其规划组织目标的进一步实现。在进行金融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中,由于金融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此导致企业发展面临的风险种类不断增多。如何进一步通过内部审计工作,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内部审计工作发展中的重要事项之一。

1.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环境变化分析的作用。金融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如何检验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监控力度,是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内部审计的水平,直接关系着整个企业的运作水平、抗风险能力。因此,内部审计工作,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着管理与协同的作用。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可以实现实时识别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监管目标,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环境变化分析的作用,重点体现在其可以上至企业的机构设置,下至企业的人员配备工作。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环境变化的分析工作,是从客观的角度,对金融企业风险管理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与管理。以金融企业经营的实际利益为基本点,对金融企业经营风险进行进一步的评价与辨别,合理的确定风险防范的有效建议与措施。内部审计部门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进而科学的评估风险,促进企业决策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

2.内部审计工作对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顾问与咨询作用。在金融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是独立于企业管理部门的一个部门。这一独立性,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在正常的环境下进行的必备条件。独立于管理部门的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可以保持相对客观的立场,认真的分析存在风险的假设条件,并按照正常的审计准则进行审计,科学的作出审计风险的评估,并可以直接上报到董事会。因此,内部审计控制的有效性,可以有效的规避各个部门之间的行为,确保内部审计目标的真实性,对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发挥顾问与咨询作用。

二、内部审计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及其质量控制措施

1.内部审计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中,内部审计工作的观念不强,导致企业内部审计还是停留在过去控制导向的位置,无法及时的完成向现代审计工作的转变,致使金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被动的承受审计风险。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将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评估风险以及管理风险等事项的发展目标完成,风险评估速录不清晰,无法将全面的审计报告与制定的审计计划与风险管理工作联系在一起,对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其次,部分企业没有将内部审计工作与自身的风险管理工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无法达到内部审计工作与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因此,对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也无法进行一定的监督,内部审计工作失去了一定的存在的意义。

2.内部审计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质量控制措施。

2.1转变工作观念,强化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不断的实践经验表明,企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是企业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经关卡,风险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策略以及经营目标。因此,以风险为出发点与核心的内部审计工作,是金融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企业的管理中,应在实践工作中,转变工作观念,不断强化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咨询职能,促进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合理化的发展。在日常工作中,内部审计部门要把参与风险管理计入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使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清晰的了解企业面临的风险,将风险评估工作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估达到科学发展的目标。

2.2将金融风险管理工作融入内部审计工作中。企业风险管理,是金融企业发展中,无法避免的一项工作,因为企业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存在于企业经营的各个细节中。内部审计工作无法在一次工作中将企业的风险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价。因此,应将金融风险管理工作融入内部审计工作中,增强风险意识,将风险审计的观念以及方法,切实的贯彻实施到具体的工作中,科学的评价企业审计范围内存在的风险。为企业管理者进行重大的投资、债务重组以及重点项目的评估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此外,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做出必要的风险评价,明确管理者前后任的经济责任以及企业应采取的必要措施。为金融企业的未来的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结语

第9篇

关键词:静态风险;动态风险;监测风险;控制风险;评估风险

金融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金融企业大多追求高收益,但往往收益与风险是同比增加的,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风险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严重的会引发政治危机。因此企业的中要重视各项风险来源,发现风险,尽可能的规避各个环节的可控风险。本文主要讲述金融企业的动态风险,项目全过程的管理,通过监测、控制风险、评估风险来实施,将企业的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一、金融企业存在的风险类型

企业风险是指对企业的战略与经营目标实现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企业风险分类:第一,按照金融风险产生的根源划分,包括静态金融风险和动态金融风险;静态风险主要考虑社会政治环境正常情况下,由于自然力量的非常变动导致损失发生的风险,是可以通过转移方式控制。动态风险主要考虑与社会变动有关的风险,或者是项目运营过程中发现的风险,这些风险及早发现是可以规避的。第二,按照金融风险涉及的范围划分,包括微观金融风险和宏观金融风险;这些风险主要产生原因是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及经济运行情况决定;第三,按照机构的类别划分,包括银行风险、证券风险、保险风险、信托风险等,这些类别的风险是由各行业状况,国家产业政策决定。

二、动态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时间不长,对于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处于摸索阶段,与国际上先进的国家还有着较大的差距。我们必须紧跟国际风险控制发展形势,及时了解并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以适应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需要。金融风险产生的根源划分为静态金融风险和动态金融风险。动态金融风险主要是由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和市场需求变动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等因素引起的风险。动态风险造成的后果是难以估计的,因为市场资金的需求的变动和来源都较为广泛。金融体制改革的变化引起银行经营方面的波动,是很难用历史资料来推算的。动态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是双重的,即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也可能带来额外的收益。动态风险常常是可以回避的风险,此时企业在风险面前可以处于主动地位。动态风险的不可计量性和不可保险性,其可能引起的损失是无法直接计入成本的。而且,这种风险本身还意味着可能的收益,也不能进入成本。因此金融企业的动态风险管理是企业的重中之重,它是可以规避企业风险的发生的,因此许多企业都逐渐对动态风险管理重视起来并实施了相应的对策。据普华永道2004年初对世界上1400个大中型公司的CEO进行的调查,其中38%的CEO声称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35%已经初步建成全面风险管理体系。16%正在计划中,只有10%表示正在研究或尚无准备建设风险管理体系。既然这么多大型企业早已经实行了全面风险管理,因此动态风险管理肯定是必要的,更是可行的。我们可以通过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评估系统按照公司统一标准,多维度进行分析,在项目管理中动态的管理风险,发现风险,对风险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

三、风险管控中的问题

我国风险管理的意识起步较晚,监管细则不象国外起源早。现阶段各企业中也频繁出现一些风险,因此金融机构在对风控管理被重视起来,很多金融机构从失败的项目中总结出一系列的控制手段和措施,也认识到在过程中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现主要明显的风险管控问题。(一)监管机构辅助力量不足。银行、保险、证券等相关监管机构出台了相关的监管办法,目的是维护行业的合法,稳建运行,从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但体制监管办法较为分散,金融业务有时会有交叉情况,导致形成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且监管机构并没有形成有效的金融风险监测、评价、防范的体系,缺乏早期预警和早期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的严谨制度。所以系统性的动态风险在金融企业中难以被发现,从而使监管机构的辅助力量就会显示不足。(二)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制度流程形式化。现如今大多企业都有着一整套有关风险控制的制度和流程,但具体实施时针对一系列的工具,如风险评估模型、情景分析、压力测试等并未真正有效利用。在管理过程中对于各类工具虽然在实际工作中有所运用,但不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估,不对风险类型进行认定,导致企业无法对已经出现的风险采取应对措施,从而失去了风控的意义。再者利用了风险识别工具后,又不重视时效导致风险识别的滞后,从而使企业失去了最佳控制风险的时间。以上情况使得企业风控管理形同虚设,成为企业一个形式而已。(三)风险管理不全面且不被重视。现在金融企业业务发展迅速,各类新兴金融产品陆续面世,企业间竞争演练到白热化程序。企业往往重视业务,急于更快开拓市场,占据行业主导地位,面对行业风险,市场风险,企业信用等风险则会不太重视,一心只想抢占市场份额,企业对风险管理完全不重视。再者大多数的人认为风险是中后台部门该去管理的事情,投资团队往往只关注业绩和利润,而不是从项目本身出发,自己对项目风险没有预判。进入投后阶段项目有了风险就认定是风控部门的事,与投资部门无关,互相推诿。企业没有把风险作为全员应该重视的工作,对于投委会决策时对中后台的建议企业也没有过多的重视,从而使项目触发风险直接导致投资失败。这种也是对风险管理的不全面的体现。

四、加强金融企业动态风险的措施建议

动态风险是项目全周期的管理工作,需要全体项目人员参与其中,让全体人员了解风险,有风险意识,并能发现风险。针对风控管理的问题有以下措施建议。(一)树立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现在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都有着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但偏于技术,新的项目立项都是利用大数据,用数据模型作为投后的管理的重要管理依据。所有的管理都依据于大数据系统,导致很多企业中的员工缺乏人情味和责任心,对工作失去热情,短期化行为比较严重。只有将风险管理从理论变为所有从业人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发挥其作用。要逐渐树立风险管理是每一个员工的职责和观念,而不单单是某一部门事情,是某些领导的责任。要使全体员工明确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并行不悖,动态的风险管理的过程同样是创造价值的过程。风险存在于业务的每一个环节,金融服务的过程也就是承担和控制风险的过程。(二)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公司要建立一套风险管理流程,大力推进合规文化的引领作用,推进风险合规向标准化发展。风险管理一定要有底线思维,坚持谨慎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在经营过程中不断的开展动态风险管理流程的建设和优化工作,逐步构建前、中、后台的风险防控体系。风险管理并不是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涉及每个环节的每一个相关的业务部门。管理必须科学化、精细化、系统化,这样才能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可以通过三方面体现:(1)随时了解金融行业局势,逐步控制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企业定期宣导国内外金融的相关政策,让全员了解金融局势和政策的更新化,系统风险是企业发展层面的,不仅仅需要领导层,更需要全体员工了解参与。这样才有利于企业规范风险管理流程的方向性、执行力。(2)强化监管过程风险;金融企业投资的项目,需要了解底层资产背景,不仅仅从财务报表、投测模型分析投资项目的风险。还要通过了解企业市场前景、企业文化、客户满意度等多维度进行分析了解。很多企业对于风控管理仅仅只针对报表数据分析风险,这些数据虽然是发现风险强有力的支撑,但数据有时会滞后,因此风险人员要适当走出数据分析的塔楼,事前就应该有风险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为事前,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3)风险评估;企业全面落实监管要求,发现风险点及时上报,结合线上线下的综合监测结果及时发现并评估风险,明确风险级别,提高企业的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分析决策能力。针对各项风险评估案例,内部总结分析,减少同类的风险案例,化解风险。(三)加强风险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培养。随着我国金融企业发展迅速的今天,金融企业对相关风险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企业如何对风险管理人员能力的培养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一方面可以加大对风险管理人才的引进力度,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金融企业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支持,定向引进优质人才;另一方面,金融企业还应该立足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借助积极有效的内部和外部培训机会,让企业的员工不断学习更好地助力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从而提高企业风险监测、风险应对能力以及风险评估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只有不断的强化风险管理人才的管理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应对今后企业在运营和发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风险管理挑战。

总之,风险管理是当前我国诸多金融企业在运营和发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科学的加强风险管理人员的能力,金融企业发展才会有一个良性的空间。五、结语金融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发展过程中,企业要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要将风险整合到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之中,过程中的动态管理是企业要持至以恒的。要让全体员工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风险管理的作用。我们企业要多强化员工合规意识,教育和培训在风险管理文化的角色,确保遵守国家的法规原则下,进一步提高监管政策传导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升动态风险管理水平,将企业的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这样企业才会发展更长久,金融行业也才会有良性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子源.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11).

[2]邓傲雪.金融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4).

第10篇

【关键词】 金融危机;金融企业;风险管理

一、金融危机给我国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带来的影响

1.顺差更大的调整压力

随着逆差国陷入全面需求萎缩,顺差国面临调整过剩产能的严峻挑战。由于危机的普遍性,通过货币贬值将过剩产能输往国外的努力很难奏效,消化过剩产能的任务将主要由顺差国承担。尤其是出口导向的亚洲国家,产出大幅下滑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带来金融危机和社会动荡。

2.风险管理方法的重新思考

随着金融风险控制方法的创新,各国逐渐建立计量模型,精确地计算出风险的大小和概率,再依据这一数据做出决定。许多国家把金融风险的计量分析作为日常性工作。如果金融机构过于依赖计量模型,将其计算结果作为判断的唯一依据,而忽略管理者自身的判断,后果将不堪设想。要正确看待这些计算金融风险的方法,要从整体上测量和把握风险状况,将计量模型计算出来的结果看作是管理者做出判断的参考,不能用其代替管理者做出决定。

3.资本充足率

西方金融机构的“高杠杆”曾是其金融发展水平的一个体现,高杠杆带来超额利润。尽管巴赛尔协议早已规定了8%的资本充足率,但是这些大银行为了实现其自身的利润最大化,遵循巴赛尔协议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开展其表外业务,以期实现高杠杆效应的目的,使其整个系统变得脆弱,难以抵挡突发的情况,最终只能放任其影响逐渐扩大。

中国的银行业长期饱受居高不下的坏账率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银行坏账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大量的不良资产不仅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经营效益,严重影响了银行的信用度,最终威胁到金融体系的安全。

二、我国金融企业加强风险管理的建议

1.经济困难时期,账户侵权欺诈的风险会增大

企业管理需要认真考虑任何成本削减行为,尤其是执行、风险和审计,以及后台功能。企业还需要对产品的销售给予密切关注,以降低错卖风险。还需要系统和控制方法来管理估值难题,确保能够识别出存在问题的价格。在使用非独立获取的价值时,正确的管理程序也是较重要的因素。资产管理经理应该对旗下资产组合中的所有资产实施尽职调查,根据客户要求对投资组合进行监督和管理。在投资活动中企业应该具备相适应的系统和控制能力来代客户管理对手风险。

2.增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意识,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

增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意识,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配备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这样才可以在激烈的全球金融市场竞争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三类风险同时纳入资本监管的统一框架是我国商业银行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必然选择。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组合成资产池,转入流动性较好的资本市场,转出的资产也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转出。商业银行可加速将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面临的风险大大降低。

3.统一认识,解决“三险”(财政风险、金融风险、道德风险)问题

化解金融风险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决策层认识高度统一,并有效地解决于“三险”问题。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最终各级财政是要付出一定代价,但财政手段不能无限制使用,才能防范金融风险转化为财政风险。决策层一定要先统一认识,动用财政资金符合公共财政的观点。某一时期财政的力量十分有限,大额资金的调度使用必须以央行货币手段的应用为基础,为了避免因此而引发财政风险,只有加大力度盘活资产,打击金融领域的犯罪行为,尽最大可能避免道德风险。

4.进一步完善跨市场金融风险监管

首先,建议人民银行参加三家监管机构之间的正式或非正式协商,或建立人民银行和三家监管机构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就金融政策、金融运行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为防止这种协调机制流于形式,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将协调内容以备忘录的方式固定下来,并按照备忘录中的规定定期开会,以协调有关金融事宜。

其次,建议建立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以加强分业监管格局下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实现信息共享,帮助人民银行及各监管机构全面掌握金融情况,防止出现统计信息中的盲点。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既可以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增强金融监管的针对性,又可以避免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统计可能产生的信息不充分的问题,有助于各监管机构充分掌握所监管对象的情况。

最后,加强人民银行,监管机构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人民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者,又承担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职责,有必要就一些关系金融体系稳定的重大问题与财政部进行协商。

5.发展公司债券市场,部分替代银行贷款

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公司债在风险评价和风险释放方面都优于银行贷款:公司债的二级市场价格能够反映风险的变化,通过价格变动逐步释放风险。失效的银行体系却因为没有适当的风险调整而积累风险。银行的负债率远高于典型的债券投资者,当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爆发时,其系统风险远高于债券市场。发达的公司债市场有助于降低一国金融危机的概率

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金融风险。当不存在债券市场时,利率结构不是市场化的,不能准确地反映资本的机会成本。从企业角度看,企业没有相应的工具来管理金融风险。从投资者角度看,投资者只好把钱存在银行,接受一个相对低的回报或者在股票市场上去承担一个更高的风险。Hakansson(1999)指出:持有长期负债的专业金融机构,如人寿保险、养老基金会发现没有办法能够买到长期的资产,同其长期负债相匹配。如果资产和负债不相匹配,它们就会有金融风险的暴露。

6.进一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化解政府潜在债务

首先,完善政府投融资体制,把有限的政府财力投向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领域。规范化地方政府的各种融资方式,约束投资行为,减少其通过各种方式集资、担保所带来的隐性债务。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以解决它的资金缺口问题。

其次,建立政府潜在债务监控体系,防范潜在债务向显性债务的转化。长期以来,我国只统计政府的直接显性债务,不考虑政府潜在债务,实际上是回避了潜在债务所蕴藏着的巨大财政风险。为了弥补这一风险化解方式的不足,有必要建立一套政府潜在债务监控体系,将事后的认定变成事前的监控。建立政府潜在债务监控体系更重要的目的是在源头上减少潜在债务的诱发因素,防范潜在债务向显性债务的转化。

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居于资源配置的核心地位。作为虚拟经济活动,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严重、创新与投机活动活跃、人为操纵与控制行为隐秘,微观经营风险很容易扩散演化为系统性风险,进而危害行业发展乃至实体经济运行。如果我国发生大规模金融危机,很难指望国际社会向我国提供政治上可接受的援助。有必要将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宏观调控、金融运行监测及监管的各个环节,加强金融风险预警,准备各类化解预案。

参考文献

[1]姚淑梅.未来国际金融市场仍将动荡并面临新的风险[J].经济要参2009(9)

[2]谢杰,张海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9(7)

第11篇

一、金融危机后我国的外贸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1、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来自交易对手的履约风险,贸易中对方不能履行自身的义务因此造成了企业的经济损失。这种风险在金融危机后的国际贸易中仍然存在,因为目前的国际市场仍然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一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都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这就给贸易对手的经营环境造成了潜在的不确定因素,一旦对手的经济环境出现动荡,就会造成对手难以完成履约义务,由此对企业造成损失,目前这种信用风险在金融危机后显然有所增加。

2、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

首先,人民升值必然会造成出口竞争力的下降,企业的预期效益降低。本币的升值主要影响的就是价格浮动,造成对外出口的价格优势降低,尤其是我国的人民币一直处在降低的汇率水平,因此我国的出口贸易价格优势明显。但是升值所带来的价格优势丧失,导致了企业的贸易萎缩,也就导致了利润的下降。

其次,由汇率带来的经验风险增加。本币的汇率升值或者汇率的波动加剧都会增加外贸企业的交易风险、财务风险、经济风险。在商品或者劳务的输出中,这些贸易的交割都涉及到货币之间的汇率换算,如果已经销售或者签约的商品在没有收到货款,或者签约完成的长期订单,一旦出现货币汇率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交易商品价值的变化,汇率上升则应收账款的实际汇兑价值就会降低,形成了汇兑的损失。再加上我国的外贸机制和金融市场的不健全,缺乏较为成熟的外汇市场,因此企业在汇率方面所能采用的抵御风险的措施并不多,因此造成了汇率风险对企业的影响较大的局面。所以近期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3、应收账款的风险

我国的一部分国际贸易采用先出后进的方式争取了更多的订单和机会,但是这样也就造成了潜在的财务风险。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对手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如果导致经营不善或者倒闭都会造成应收账款的无法追回,从而形成损失。无论是O/A还是D/P都会形成潜在的财务风险。

4、信用证产生的财务风险

信用证交易的形式在国际贸易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贸易结算方式,相比其他的贸易方式这种信用证的方式比较安全。但是信用证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单证的校验方式常常被不法的贸易对所利用。在信用证的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过期形象,如:信用证过期、交单过期。另外还有单据不清晰、短装、超装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在货物交割后的货款结算风险。

二、应对金融危机引发的财务风险的措施

1、建立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

在面对风险加剧的局面,企业应对采用积极的态度应对和规避财务风险,尤其是外贸企业更应当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财务风险预警实际上是一个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即利用相关的财务手段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预测,并在必要的时候发出警示。具体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经营计划、资金流动状况、合同风险评估等,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整体的评价和监控,一旦发现企业的经营中出现财务风险就以财务性指标的形式向管理层发出警示,为管理者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正确快速的克服财务风险。如利用现金预算、设立预警临界值等方式都是建立长期预警机制的重要手段。

2、对本币升值的风险控制

面对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企业应当利用自身的内部管理来提高应对升值风险能力。首先,强化涉外企业规避金融风险的保护意识。再利用外汇进行结算的时候应当将货币的汇率变化考虑在内,设定一定的合同条款保证在汇率变化时的基本利益,并合理选择结算的币种,规避汇率变化较大的币种。同时在汇率波动较大的时候注意人民币的变化动向,提前进行必要的措施防范风险。其次,改变出口产品的结构,将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转为高附加值的产品,以此抵消汇率对产品价格的影响。

3、增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 在国际经济形势较为复杂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应当适当的控制企业形成的赊销合同、赊销份额,以此降低应收账款占整个企业资本的比例。在降低赊销比例的同时应当与信用评价相结合,建立企业内部的信用评价机制,对与企业合作的对手进行必要的信用评价,对客户进行必要的取舍和控制,对评价较高的客户提供优惠,对评价较低的限制与其进行的贸易额度,以此形成一个具有梯度的内部客户群。这样就可以将有效的资金和优势产品分配到优质客户端,以此降低贸易的风险系数。

4、增强对企业现金管理

企业的现金充足是保证经营的重要基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特征就是国际贸易的风险增加,这种风险增加直接导致的是企业的整个资金链条将随时受到一些潜在风险的影响,容易在某个时期出现资金的短缺,因此企业应当保持一定的现金储备以此保证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主要的措施是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现金流的动态化管理,严格控制大额度资金的流动,确保企业资金链条的完整性和资金充足性。同时增强对预算的管理,尤其是投资决策上应建立完整的审核规范,评定风险等级后再进行资金的调动。

三、结束语

第12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金融企业;改进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一体化进程,金融风险随之不断增大,一直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使金融企业面临越来越复杂的风险,金融企业尤其是银行的风险管理成为日益重要的课题。而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独立、客观、公正的约束与评价机制,在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如何针对金融业的特色和特点,完善内部审计机制成为金融业内部审计部门日益重要的课题。

一、内部审计简介

内部审计是相对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所进行的外部审计而言的,它无论在机构设置上还是在人员配备上都是企业内部的。有关内部审计的定义,国内外有很多种表述。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IIA 最新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是内部审计的权威标准,其最新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帮助实现组织目标。

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于2003 年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通过对国内外的内部审计定义的介绍,本文认为,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的最新定义是较为恰当的,该定义明确了内部审计的原则、内容和目的,它充分体现了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我国内部审计的定义是与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状况紧密相关的。对我国的大多企业来说,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路尚是一个新鲜事物,如何在企业运行中进行风险管理的运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内部审计作为风险控制的一项有效的工具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的重大作用才逐步被人们所了解,来自企业内部的风险常常是由于内部控制系统有缺陷或虽有较好的管理控制系统却未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内部审计以企业各运营环节风险评价为起点,以评价内部控制和对内部控制合规性审核为主要手段,在风险识别、风险衡量和风险防范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二、金融风险的定义以及表现

(一)金融风险的定义

金融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交易的各种可能值偏离其期望值和幅度。从广义的金融风险可以知道,可能值可能低于也可能高于期望值,因此风险绝不是亏损的同义词。风险既包含对市场主体不利的一面,也包含对主体有利的一面,也就是说,风险大的金融资产,其最终实际收益率并不一定比风险小的金融资产低,常常是风险大的收益也大。狭义的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金融动作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狭义的金融风险仅仅表述了金融机构所遭受的损失。

(二)金融风险的类型和表现

在我国,金融风险主要分为:(1)信贷风险。当前部分企业趁兼并、分立等改革之机,采取各种方式逃债、废债,导致金融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信贷质量持续下降,成为当前最为突出、最为严重的风险;(2)信用风险。该风险是指借款人不能依约偿还借款本息的风险。目前银行信贷资产沉淀多、收益率低、保全难度大。主要表现是不良贷款比重高、收息率低、抵押担保难以落实,潜伏着巨大的风险;(3)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没有足够的现款清偿债务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使银行信誉遭受损失而形成的风险。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虽未显现,但潜在的支付困难因素日益增多;(4)经营风险。是指由于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形成的风险;(5)汇率风险。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的变化、市场波动、汇率变动、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管理不善等诸多原因,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在资金、财产和信誉方面遭受损失的可能性;(6)市场风险。是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银行的表内和表外头寸会面临遭受损失的风险。近两年,金融业并购重组活动的逐渐增多以及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模式在实践中逐步被突破,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正成为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新的不稳定因素;(7)法律风险包括因不完善、不正确的法律意见、文件而造成资产价值下降或负债加大的风险;(8)金融国际化风险。

三、内部审计在金融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内部审计是风险信息沟通和监控检查的重要措施,与风险管理密不可分。在现代金融业经营管理中,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各种风险因素增多,内部审计工作在改进风险管理和完善企业治理机构等方面将发挥更加积极作用,同时,内部审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责和使命。

1.内部审计在金融业风险管理中的识别和检查作用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分析环境和风险的变化,检查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已经更新,是否能控制新的风险;还可以通过后续跟踪管理层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对例外事项的整改情况,检查新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否奏效,将分析结果和建议提交给管理层以便评估和改进控制措施。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运用自己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从独立、客观的角度发现问题为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

2.内部审计在金融业风险管理中的管理与协调作用

在金融业的组织架构中,内部审计机构一般都处在金融业的董事会、总经理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位置,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位置使得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充当金融业长期风险策略和各种战略决策的协调人。内部审计可以客观地从企业全局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管理风险;可以从金融业的利益和实际情况出发,清醒地识别和评价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有效建议,调控、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内部审计人员通过评价报告系统证明风险信息被准确、及时地传递给相关人员,内部审计报告可以向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传递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理的信息,而内部审计职能的设立对债权人和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来说也是公司具备有效的风险管理的一个证明。在监控活动中,公司要对风险管理进行持续监控,通过对内部控制系统运行的监控和定期检查结果以及意外事项处理结果的评价,确认公司对风险的管理是一直有效的还是控制系统存在一定的问题。内部审计人员从公司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积极参与公司的风险管理,有效地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这些工作得到了公司领导层的高度赞赏,内部审计在全公司的地位也得到了大大提高。

3.内部审计在金融业风险管理中的顾问与咨询作用

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对本组织的情况了解的比较全面,也比较深入,对提供咨询服务工作有着独特的优势。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评估并运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帮助组织解决风险问题;通过咨询工作积极协助金融业风险管理过程的建立。在改善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流程的效果和效率方面,内部审计可以协助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进行检查、评价、报告和提出建议。内部审计机构独立于管理部门,其风险评估的意见可以直接报给董事会,这会加强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机构意见的重视程度。内部审计人员由于特有的独立地位,可以从客观的角度分析风险的假设条件、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来评价风险,提供专业意见。内部审计的顾问与咨询作用的及时发挥往往能帮助企业化解极大的经营风险。

4.内部审计在金融业风险管理中的报告与防范作用

审计发现如何传递,审计成果如何利用,舞弊风险如何防范,这都将直接关系到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监督体系中的价值和作用。内部审计在风险控制和改进组织机构的效果方面要发挥其领导作用。首先,内部审计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对重大的审计发现要按清晰传递的线路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结果的落实情况要进行跟踪并报告,使风险及时得到控制和防范;其次,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评估相关控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来协助防止舞弊,可以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在倡导良好的道德文明建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公司要根据不同的风险决定需要采取的策略和方法,决定是避免风险、接受风险还是降低风险。对于有相对的风险回报的风险,公司可以考虑接受,但要采取控制措施,才能将风险降到公司可以接受的水平,获得期望的回报。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莫勒尔,布林克. 现代内部审计学[M].中国时代径济出版社,2006年,p60-110.

[2]亨利,范,格罗等(美).银行风险管理与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p 20-120.

[3]王周伟,邹展宜.银行内部审计与操作风险管理[J].新全触,2005年8月.

[4]孔合. 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 开放导报,2006年2月.

第13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控制

1前言

我国的金融行业在发展的进程中一直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作为重点工作对象,金融行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也将面临诸多的风险,一旦金融风险席卷互联网行业,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这就需要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构建风险抵御机制。互联网金融企业要认清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对企业制定风险管理战略,积极调整企业的内部控制措施,增强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

2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2.1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是指事物发生的走向超出预期的计划,具有不确定性,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市场发展情况和国家政策方法,风险的发生会给国家和社会大众带来一定的影响。而风险管理就是在对风险进行充分了解的情况,借助多种思维方式对风险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得到最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

2.1.1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类型

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的主要类型包括以下几种:中介风险:该风险是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中较为常见的风险,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企业平台在资金运作中占据较大的作用,用户和企业都是借助互联网金融企业平台进行交易,对于一些用户交易资金较小的时候,互联网金融企业平台的监管就容易出现偏差,用户就会面临一定的经济损失,该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三方中介平台监管的失职,没有建立完备的监管制度。操作风险:随着手机支付的普及,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由于支付带来的信息泄露的风险,这也是目前社会上由于支付发生的最多的风险状况,一些不法分子借助扫码设备提取用户的信息资料,再加上民众的支付安全意识较低,造成这种风险的增加。流动性风险: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资金流动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中的资金本身流动性增强,就会带来资金错配和资金流动不畅的情况,进而造成流动风险的发生。

2.1.2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互联网金融企业中的风险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是需要企业全体工作人员共同的付出才能够将企业中的风险规避制度更加完善。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之前需要将企业内部的风险进行评估,因此采取更为合适的应对措施。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周期较短,在应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依旧存在较多的不足,这就需要国家给予大力的政策支付,帮助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更好的防范风险。

2.2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环境下,对企业内部的各类资源进行运用,同时也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在企业中实行有效的管理措施,对企业内部进行约束和调整。

3企业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问题

3.1企业风险意识较低

互联网金融企业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内部人员的风险意识较低,不仅仅存在于基层的工作人员,对于企业的管理层同样也会有这些问题。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处于发展的初期,本身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就导致企业的风险意识较低,忽视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企业内的员工也存在对工作效益给予高度的重视,而忽视公司的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整体呈现出急功近利的状况,一旦企业的资金流动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企业的运作受到严重的影响。

3.2风险防范措施的缺失

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由于自身企业的运作资金有限,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风险防范措施的建立中,就导致企业内部的管理过于粗糙,管理设备落后、管理制度过于传统和对日常的管理存在忽视现象。这些都是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防范措施缺失的体现,进而会对企业的人才引进和资源利用产生较大的影响。

3.3不够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如果不具备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容易出现企业员工工作态度消极、工作懒散的情况,更严重的是员工做出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例如挪用企业公款等。因此,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互联网金融企业承担了互联网领域和金融领域两个方面的风险,企业内部必须做好风险控制工作,才能够避免企业内部受到损失,建立起健全的风险控制制度,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呈现出更加良性的发展。

3.4执行力不高、评价机制的缺失

互联网金融企业借助互联网是一种新型的企业模式,实体企业能够对客户的贷款实施实时监控,但是互联网金融企业却无法做到这个方面,对客户的追踪的精准度存在偏差,也无法对客户进行全面的信用评估。互联网金融企业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对人工的利用率较低,因此,人员的工资也出现了下滑的迹象,这也会导致企业中的员工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企业员工对于企业制定的管理制度的执行力较低,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

3.5网贷内控风险高、合规程度较低

所谓的合规就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时的操作流程是符合国家指定的标准要求,但是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中存在不合规操作的情况,特别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的加快,互联网金融企业想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会做出违背国家行业制度标准的行为。不合规操作也是互联网金融企业最为常见的风险问题,会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成为不法分子进行违反活动的场所,从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4基于风险管理的提升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策略

4.1基于风险导向完善内部控制工作

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了最大化的规避风险,完善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制度,首要的任务就是多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在实现共赢的情况,也发挥出风险共享的效果,在应对风险时,能够借助企业各自的优势对风险进行化解。除此之外,企业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的日常管理工作力度,不能够忽视任何一个工作细节,逐渐使企业的监督体系更加完善,与战略合作伙伴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制度,加快信息传递的效率,使双方都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4.2对风险控制各环节进行强化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不断发展,对各方面发展因素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网络安全和数据库安全方面,这就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企业内部构建较为成熟的风险防范的制度,便于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操作时能够及时抵御外来黑客的攻击,而互联网金融企业也需要建立起维护组织,一旦发现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系统出现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维修,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设置出风险报警机制,一旦出现风险威胁,能够立刻发出警报,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得到最及时的通知。

4.3风险管理内部环境的创设

互联网金融企业想要更加有效的抵御风险就需要在企业的运作中营造良好的风险意识氛围,通过适当的宣传手段,对企业的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促进工作人员为完善企业的风险机制积极做出贡献,及时配合企业管理人员制定出的风险规避措施。面对互联网金融企业中出现的风险,工作人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解决,企业也要定期对员工进行风险意识培训,提供工作人员对风险的防范能力,为企业的顺利运作提供支持。

4.4进行p2p网贷平台征信法律建设

互联网金融企业和p2p信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建立完善的p2p网贷平台征信制度,能够有效地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进步。首先是建立信用评估系统,借助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系统对客户进行严格的保密,但是对于必要的信息做到及时披露;再者就是科学化的征信法律建设,可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p2p网贷业务进行明确的规定,一旦发生纠纷可以根据相关的法律条规进行裁决,维护借贷平台和借贷者双方的利益。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仍存在诸多的问题,通过对风险管理的介绍,了解到二者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因此,不仅企业要积极做出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政府部门同样需要给予法律条例支持和政策扶持。互联网金融企业只有在正确的风险管理制度的引导下,才能够最大化的为企业避免风险入侵造成受损,才能够保障互联网金融企业呈现出积极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君栋.基于风险管理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及内部控制研究[J].管理观察,2018,No.688(17):154-156.

第14篇

[关键词] SOA 智能实时信息系统 风险预警管理 管理风险识别

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正在加快,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金融企业所面对的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成为金融企业管理者的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遇到了挑战,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在这种形势下,风险预警管理作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创新理论,它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出来。

在现代金融市场的竞争中,金融企业想获得良好的经营成果,必须建立风险预警管理体系,并保证风险预警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这主要包括确立恰当的风险预警管理原则和战略、建设有效的风险预警管理框架、设置全面灵活的风险预警管理政策和程序并积极开发强大的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其中风险预警管理系统是建立金融风险预警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对风险潜伏期的信息、情报及时处理,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判断。金融企业风险预警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把许多分散动态的信息组织起来并进行全面的监测、跟踪,向金融企业提供决策的依据。

一、建立金融企业风险预警系统指标体系

科学的金融企业风险预警体系必须设置可行的预警指标,而指标既能够体现适应性、稳定性、一致性的特点,又能反映出预警对象的内容,并能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对指标值做出相应的调整,指标内容包括技术指标和社会指标。

金融风险预警指标的选择一般是以巴塞尔协议和我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要求设置。指标体系分为7大类,共15个指标。7大类是经济风险类、信用风险类、流动性风险类、资本风险类、经营风险类、金融犯罪风险类;16个预警指标分别是:真实GDP增长率下降;企业资产负债偏高;不良贷款率超过15%;流动性资产与各项流动性负债的比例小于25%;存贷款比例超过75%;一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与一年期以上存款比例超过120%;存款准备金率小于6%;资本充足率低于8%;总成本与总负债的比例超过7%;应收未收利息与利息收入总额的比例超过15%;拆入资金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之比超过4%;拆出资金余额之比超过8%;各项资金损失率超过10%;金融犯罪发案率上升;账外经营额与金融资产的比例上升;储蓄网点的日存款下降率作为识别支付风险的重要指标。16个预警指标较全面地反映了银行经营状况和地区经济发展及经济环境状况,对衡量银行经营风险和风险监控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央银行非现场监管的重要内容。因此金融企业风险预警系统可依照以上预警指标,科学设计有关风险预警报表,建立内容详实、完备的风险预警资料库,在日常非现场监管的基础上,加强对金融机构风险的预测和监督,中央银行通过对银行风险分类、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估价后,对金融风险基本上做到了心中有数,对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金融企业风险预警管理分析方法及识别机制

金融企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衡量和监测金融企业风险预警系统的基础,对金融企业风险预警管理的分析及识别是构建金融企业风险预警系统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1.金融企业风险预警系统的分析方法

风险预警分析是金融企业风险预警系统的重要内容,采取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是金融企业进行非现场监管的重要手段。一般采取以下分析方法:(1)财务报表分析法。在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最直接、最方便的风险识别工具就是企业的财务报表,对金融企业自身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是风险预警管理者实行财务风险分析的重要内容,运用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共同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特定分析法等方法,通过评估金融企业过去的经营绩效,衡量目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着重找出可能影响金融企业未来经营的风险因素。(2)风险环境分析法。就是从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出发,识别有关的不确定因素。无论采用财务报表分析法还是采用风险环境分析法,风险预警系统管理者不仅要判断存在哪些危机因素,而且要根据各危机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筛选,从而排除干扰,有重点地预防风险。关于危机因素的重要程度,要依据危机因素估价来具体分析确定和比较。

2.金融企业风险的识别机制

危机因素识别是风险预警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对于金融企业来说支付风险、资产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政策性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是危机因素识别的重要内容,需要金融企业时刻关注相关领域的动向,做及时的调整以便降低风险,预防危机。

三、建立随需而变的金融风险预警管理智能实时信息系统

Internet网络正在成为信息资源的一个主要来源。通过对网络的监控,建设基于互联网的风险预警信息平台,既可以为金融机构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信息,又能分析客户或潜在客户的信用风险恶化趋势,提高资产质量,更好和及时地监测行业竞争对手和市场信息,提高组织竞争地位,优化金融产品。还可以实时监控企业内部管理,进行风险预警防患于未然。

1.金融风险预警管理智能实时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

以服务为导向的体系架构SOA是目前领先的、具整合能力的应用体系架构,是通过业务服务的概念来提供金融风险预警管理实时信息系统的各项应用功能,服务可以自由地排列组合、互通互连、融会贯通,能随时弹性配合新的需求而调整。例如在SOA这种架构下,预算指标的查询、项目信息查询、用户权限认证等业务功能,通过标准接口进行封装并成服务,以服务方式部署在系统数据与功能整合平台上。任何一个应用要访问其它应用可以通过服务的发现和服务的表述来确定被访问的服务的属性和调用格式,从而实现标准化的应用之间的协作,而且满足应用系统之间的松耦合原则,完全可以避免因为单方面系统、程序内部的调整而冲击到另一方应用。通过建立SOA架构实现各级金融部门、各个业务系统的信息服务都能够通过服务的包装,成为随取即用的信息系统资产,以服务的形式对外,实现共享、快速整合,开发出组合式应用,达到整合即开发的目的,实现对金融业务需求的快速响应。

2.金融企业风险预警管理智能实时信息系统功能

金融企业风险预警管理智能实时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部分:经济与政策动态监测;行业动态预警;企业动态预警;法律纠纷警示;贸易纠纷预警。

3.金融企业风险预警管理智能实时信息系统管理

金融企业风险预警管理智能实时信息系统可以24小时监控数万个国内外网站,以确保在第一时间知道所关注的行业、公司及客户的信息,保证信息的实时性和全面性。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专家干预两者有机结合的信息加工机制,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提供在线信息服务门户的同时,面向特定客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金融企业风险预警管理智能实时信息系统管理包括以下几部分:

(1)定制网站的实时监控和采集。金融企业风险预警平台关注的信息来源具有行业性,需要提供能够定制网站的互联网采集工具,实现对其监控网站栏目的抓取功能。互联网信息量大且重复度高,单靠人工进行筛选费时费力,加工效率低,需要提供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信息智能加工工具,提高互联网信息的加工效率,降低信息的加工成本。

(2)信息协作加工平台。离开了人工和专家,信息的价值便会大大降低,引进人工加工和专家辨识,是互联网信息增值服务不可缺少的手段。所以需要建立信息协作加工平台,提供信息分级、信息编辑、信息审核和信息等功能。

(3)可定制的信息服务门户。互联网时代信息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信息服务大多通过在线的信息服务门户来实现,且要求门户展示的信息具有可定制性和调整性,针对于不同的用户可以提供个性化主页服务和专题服务。

(4)金融企业风险预警管理智能实时信息系统数据管理。金融企业风险预警管理智能实时信息系统的数据量巨大,数据内容也较多,系统只需要存储必要的可利用数据资源即可。面临的问题就是整合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共享,因此金融企业风险预警管理智能实时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诸多部门、行业的协调和配合。数据管理可采用信息集成服务技术,在一个异构的数据源基础上进行数据聚合,通过网络技术建立一个安全、共享、分布式的金融企业风险预警数据库共享机制是应对企业风险和危机的有效方法。

基于SOA的金融企业风险预警管理智能实时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实时、有效,随需而变的业务服务全面且可订制。系统可以锁定监控对象进行信息定制,比如重点监控大客户或潜在客户以及不良贷款多发分行所属地区、宏观调控的行业或重点行业等,从而为金融企业提供可定制的专题服务,为金融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四、结论

在金融企业风险发生前进行预警管理比事后补救容易和有意义得多,而建立基于SOA的金融企业风险预警管理智能实时信息系统对金融企业提高和增强风险和危机抵抗力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使金融企业做到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汪传雷著: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危机信息管理[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03月

第15篇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金融投资风险的简要概述

(一)企业金融投资风险的概念

一般来说,所谓的企业金融投资指的是在金融市场上,企业的一切有关金融买卖的投资行为。而企业的金融投资风险指的是,在开展具体投资活动的过程中,对投资活动的未来收益存在着不确定性的判断,投资可能会面临着损失,甚至是连本金都不能够收回,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就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金额投资的风险,贯穿于金融投资的全过程,在金融体制不够健全与市场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企业在开展金融投资活动的过程中,就会受到许多不可控因素或者是偶发因素的影响,阻碍着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为此,就需要重视风险管理,提高风险识别与风险防范的能力。

(二)金融投资风险的类型

从引发风险发生的环境上来说,可以将金融投资风险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而外部风险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金融市场的波动风险、政策风险、资本市场结构的缺陷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内部风险主要是由企业内部的各项客观因素引起的,有投资制度风险、金融投资操作的人员风险、风险的控制制度不够健全等。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金融投资风险的主要类型

(一)金融投资的决策机制风险很多

企业在开展金融投资决策的时候,常常会忽视对投资风险的详细分析,单方面地追求某些投资项目带来的高收益,没有意识到高收益背后存在的高风险,就盲目地进行投资。开展金融投资决策,是需要严格地按照有关的内部程序来进行,当企业在面临重大的金融投资决策的时候,就需要由专门机构或者是中介机构,来开展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并且还需要组织投资审议,在经过科学的研究与分析后,才决定该项决策是否需要投资。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投资决策制度,在需要投资的时候,缺乏可行性分析,对投资的金融产品与项目没有深入的了解,盲目地购入与企业自身经营情况不相匹配的金融投资产品,就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二)金融投资操作人员的风险

在企业开展金融投资活动的过程中,有专门的操作人员是专门负责企业的金融交易活动的,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因此,金融操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与其道德水平都显得极其重要,会直接与企业的金融投资风险相互联系在一起。一些企业在组织内部机构的时候,在金融投资操作人员岗位的调配上,常常忽视了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容易出现将财务人员调配到该岗位的情况,也缺少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锻炼,操作人员在负责投资决策项目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各种失误,就会降低企业的实际收益。与此同时,一些缺乏职业道德操守的操作人员,为了能够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可能会利用职务的便利,故意地泄露或者是故意操作失误,对企业的金融投资造成严重的损害。

(三)金融投资风险的控制机制不够完善

企业在进行金融投资决策的时候,风险投资机制不够完善是影响其收益的重要因素,风险贯穿于投资活动的全过程。在金融投资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一旦出现风险,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是直接动摇企业的正常经营。在实际中,有很多企业的金融投资风险控制机制不够全面,没有严格地落实到日常的金融投资交易管理的各方面。很多企业缺乏对投资金融产品的有效监督与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对企业资产的管理。有关人员对金融投资风险的识别能力低,并没有对金融投资风险保持着的警惕性与敏感性,无法及时地识别有关的风险。再加上一些风险控制机制不够全面与具体,无法真正地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发挥出风险控制机制的作用,风险控制机制流于形式,就会加大企业的投资风险。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应对金融投资风险的措施

(一)规范金融投资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

企业要提高金融投资风险规避的能力,就要以金融投资业务的需求为核心,健全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能够明确各个工作之间的内容与范围,确定相关机构与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坚持不相容职业相分离的原则,相互分离决策、执行、资金管理与财务部门等岗位,并且还需要加大制约与监督的力度,严格禁止同一个部门或者是个人来负责办理交易性金融投资业务的全过程,以及未经授权的人员参与到金融风险投资业务的过程中。此外,企业还需要健全金融投资人员队伍,加强对投资人员的业务培训,完善投资操作人员在金融、财务、投资、计算机以及法律等专业的知识结构,重视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断提升其综合能力,进而减少内部风险发生的概率。同时,还可以借助于薪酬机制,加强绩效考评,将金融投资人员的利益与企业的投资利益整合在一起,来确保金融投资人员不会做出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二)健全规范的金融投资决策

提高金融投资风险的规避能力,就需要健全授权审批制度,也就是说,需要按照投资项目的重要性与投资金额的大小,由不同的机构来审批相关的项目。如果是重要的、投资金额大的项目,应当要召开董事会,来商讨有关的投资决策,并且还要争取到2/3以上的股东投票权,才能够进一步开展该项金融投资项目。另一方面,还需要健全投资追责制度,将企业的投资效益与有关的投资决策人员的利益相互结合起来,当该项金融投资决策发生亏损的时候,参与到其中的决策人员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而来激发决策人员对项目的责任心。此外,企业的投资部门还需要定期向管理层与董事会提供金融投资工作的有关报告,详细地记录该段时间内金融投资的盈亏情况,进行投资结果分析,并且还需要提高风险辨别的能力,寻找潜在的风险,加以防范。

(三)构建金融投资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企业的领导者与管理者需要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认识到风险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健全科学的金融投资风险防范的应急机制。比如说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能够统一地管理企业所面临的各项风险,及时制定金融投资风险的预防措施。其次,还需要健全内部的经营管理体系,提高各项活动开展的规范性。并且,还需要提高对自身经营状况的认识,站在全局的角度上,考虑自身可以承担金融风险的大小,切记盲目地开展金融投资决策,而是应该在科学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各项的投资决策。最后,还需要健全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完善的风险应急预案,考虑风险的损失,开展严格、规范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