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发展核心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绥芬河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机构、人员快速增长,业务量拓展迅速。银行机构8家,网点数40家,从业人员706人;证券机构两家,从业人员21人,截至2011年12月末,开户数9068户,交易量75.48亿元,资产总额3.9亿元;
(二)银行存款贷款增长迅猛,信贷资产质量优良。截至2011年12月末,我市各项存款余额105.4亿元,同比增长6.87%,贷款余额49.85亿元,同比增长30.16%,不良贷款率为3.44%,比年初下降0.23个百分点。
(三)民间金融机构增加,形式多样日益活跃。目前有担保机构9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的机构有2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还有二三十家房地产经济公司从事贷款活动。民间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据不完全统计在200人左右。
(四)国际业务大量增加,口岸金融特色凸显。2011年年,绥芬河市卢布结算量15.62亿卢布,同比下降14%;人民币结算52,175万元,同比增长1116%。人民币结算占本币结算已由原来0.03%上升到61%,居全省首位。
(五)中间业务收入大幅增长,行业自律成效显著。2011年,经营性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了行业自律公约,收到了显著成效,各行在全年国际结算量减少15%以上的情况下,中间业务收入9042万元,同比增长45.3%。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金融存贷比率较低。
去年,我市银行存贷比为47.3%。与许多同类型城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东宁存贷比为45.19%,珲春存贷比为54.1%。二连存贷比为55.24%。义乌存贷比为67.5%。只有满洲里存贷比为40%左右。存贷比在银行间分布也极不平衡。尤其是个别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比过低,大量资金上存,对地方经济发展支持乏力。
(二)民间投融资行为存在隐患。
去年以来,随着国家宽松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受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贷款规模综合管控,贷款利率普遍上升和通胀预期加大等因素影响,企业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明显加大,信贷资金供需矛盾依法突出。在此背景下,我市民间融资活动更加活跃,民间借贷利率有攀高趋势,社会融资风险上升。目前,我市民间借贷呈现出参与主体更加广泛、借贷用途更加隐蔽、借贷规模明显扩张的特点。
1、民间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投资担保公司、典当行和房地产经济公司等)违规吸储民间资金。一般是月利2分吸储,再以2.5-3分放贷。如为企业招投标、验资、归还贷款等项目进行短期垫资,利率则可达到5-8分甚至更高。按这些中介的业务资金周转量三分之一匡算,保守估计吸储民间资金每年不低于2个亿。
2、由于实体经济经营难度加大,部分企业以加工业进行融资然后开展多元化投资,违规使用贷款。贷款除进入房市外,还开办融资性中介金融机构用于短期融资获利。还有企业利用贷款,暗中通过这些融资性中介金融机构进行短期高利借贷。过度负债并且跨行业投资的企业资金链十分脆弱,隐藏较大风险。
3、个人、企业因为需要资金相互间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不但数量大、交易频繁,而且纠纷多。仅据房产局统计数字,2011年全年民间借贷房地产抵押480多件,涉及金额2亿多元。另据法院统计,去年受理民间贷款纠纷65件,涉案金额近3887万元,而且此类纠纷案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三)储蓄存款大幅下滑。
截至2011年12月末,我市储蓄存款为74.13亿元,比年初减少2.37亿元,下降3.1%。创最近五年来最低水平。
1、利率水平偏低。尽管免征存款个人利息所得税,但存款利率低于目前通货膨胀率,因为负利率居民不愿意在银行存款。储蓄存款数量减少,导致金融机构吸储压力加大,银行同业间竞争加剧。
2、储蓄存款被分流。存款准备金率居高不下,银行信贷总规模收缩,导致我市很多个体工商户和企业转向民间融资。此举在推高了民间融资利率的同时,也大量吸引和分流了银行储蓄存款。
3、资金外流。民间金融逐利而为,其投资对象不仅限于本地企业和工商业户。据初步统计,民间金融机构去年就有三分之一左右资金流失到外地投资房地产、煤矿等高利润行业,总额应在1-2亿之间。另外本地企业和居民到外地投资,带走部分资金。如许多本地居民与外来投资者组团在“三亚”、大连、山东等沿海城市或者北京、哈尔滨等大中城市炒房或购房。
4、结汇量下降,造成储蓄存款下降。目前我市民贸出口的资金回流大多数不途经绥芬河市银行结汇,而是由俄罗斯直接汇往套利较高的香港及南方城市,减少了流动性资金的沉淀。据统计2011年我市银行结售汇完成27.73亿美元,同比下降18%,其中:结汇14.44亿美元,同比下降34%。
(四)适合本地发展的金融新产品少,创新能力差。
各金融机构受上级行条块限制缺乏自主经营能力,适合本地的金融产品少,并缺乏创新能力,与口岸特色和贸易发展形成了落差。尽管各家银行为自身发展、竞争需要以及方便企业和商户,开发了一些服务和信贷产品。但在过分注重规避风险以及作为支行授权有限前提下,难有大的作为,难以满足城市建设、居民投资等的需求。
三、对策建议
(一)跟进重点推进项目设计规划,科学调整信贷结构,合理布局。结合绥芬河市“5851”战略首批产业156个项目建设实际,科学调研全省“经济区”、“十大工程”与“国际口岸、购物中心、游乐天堂、避暑胜地、金融重镇、新兴产业基地、木业之都、东北亚文化缩影”等产业发展与转化对金融业资金的需求,关注政府重点推进的项目与优先跟进的项目设计规划,提高金融支持实体产业项目建设的能动性和力度,我们将积极与我市“5851”战略性产业进行有效对接,合理调整信贷投放重点,并优先保证手续齐全、符合项目开工和建设条件的项目建设的配套资金。
(二)充分发挥信贷资源配置作用,灵活运用货币工具支持产业转型发展,缓解当前存贷比增高和信贷规模减少的不利局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大力度支持企业转型及大型产业企业融资需求,灵活运用贴现、支农再贷款等融资、货币工具支持产业转型发展,对资金缺口大、需求急的对口产业企业签发、收受的票据优先办理贴现。
(三)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城市交通换乘中心、交通枢纽工程、供水供热供气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对列入财政预算、未来收益有保障以及采取商业化模式运作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四)继续支持农业产业化。加大对“三农”、涉农企业、小微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的投放力度,重点支持其产品升级及扩大产能项目;增加低成本支农再贷款投放力度,大力支持支农金融机构发展,提高金融支农服务效力。
(五)支持进出口企业。发挥口岸优势,积极支持市内外向型企业发展以及境外劳务、境外工程承包项目;支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进口项目,支持资源在本地的出口企业、产品有稳定境外需求的出口企业发展;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出口融资产品和国际结算服务,帮助企业控制市场风险、出口收汇风险和汇率风险。
关键词:“丰”字型战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京广铁路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1-0023-04
1.“丰”字型城镇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及现实依据
打开中国地图,由东向西有三条河流横贯中国东西,一条是黄河,一条是长江,另一条是珠江,三条河流正好形成三横,如果从北京(也可以再向东北和俄罗斯延伸)向广州做一条线,即京广铁路(也可以以高速公路为线,一定时期之后,甚至可以以快速交通――磁悬浮悬挂列车把其连接起来)正好形成一竖。三横一纵叠加在一起正好形成“丰收”的“丰”字。回顾历史,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主要在这三条线上的下端――即东南沿海地区的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洲和珠三角洲。
1.1从京津冀经济圈来看
京津冀经济圈又被称为“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北都市圈”、“大北京地区都市圈”,这一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8地市,其中以北京和天津两市为“双核”,圈域范围为150公里左右,这一经济圈发展时间较晚,较其他两个经济圈晚10至15年,但是京津冀经济圈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同时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是其他地区不具备的优势,这对该经济圈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京津冀经济圈主要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纺织、食品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比较齐全,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截至2005年底,总共实现GDP18 336.58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1%,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992.34万元/平方公里,在2004年,京津冀经济圈的三大产业比重分别为8.1∶47.2∶44.8,在2005年发展为7.0∶45.3∶47.6,第一产业比重降低了1个多百分点,第二产业降低了将近2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提高了将近三个百分点。京津冀经济圈由于其地理位置和产业特征等原因,内向型比较突出,近年来随着中关村等高科技工业园区的发展,电子、信息、通讯、生物、医药等新型产业的崛起,加速了其外向型发展步伐,同时,该经济圈具有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使其对外贸易也发展较快,在“十五”期末,进出口额大幅度增长,达到1 925.7亿美元,增长30.5%,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4%,实际利用外资达到90.5亿美元,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15%。随着经济圈的经济发展,地方收入水平也快速提高,在“十五”末,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 644.5亿元,增长25.4%,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1%。
1.2从长三角来看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位于长江入海口及杭州湾,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8个地级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和浙江省的7个地级市(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共16个城市。其中有两个超大城市和一个特大城市,圈域半径为200公里左右,长三角经济圈的主要城市大都沿着沪宁线和沪甬线这两条轴线分布,而这两条轴线又在上海相连,因此,使得长三角经济圈内出现了我国当前最长的一条发展轴线,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人口密度最高、城镇数量多,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十倍多。长三角经济圈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发展基础,众多的人口特别是高技术人才在这一地区的集中,使得这一区域发展较快,它不仅轻工业发达重工业也发展较快,呈现出一个轻重工业同步发展,传统工业和现代工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产业结构也在逐步升级,特别是近年来各市从自身的发展优势出发,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如上海的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战略、江苏的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战略和浙江的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等。截至2005年底,总共实现GDP33 858.55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4%,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3 088.14万元/平方公里。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 109.1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1%。利用外资也大幅度增长,在“十五”末,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63.3亿美元,增长8.8%,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44%,成为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经济区,在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增长的同时,进出口也大幅度增长,在“十五”末,进出口额达到5 024.7亿美元,增长25.2%,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5%。
1.3从珠三角来看
珠三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珠三角仅指广东珠三角,主要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江门、中山、东莞9地市组成,广义的珠三角是在狭义珠三角的基础上再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广义的珠三角还没有形成,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珠三角是指狭义的珠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内有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广州、深圳、珠海等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这些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体系,因此,这一区域外向型经济比较突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目前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珠三角具有天然的港口资源,为其对外贸易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吸引外资和发展“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上走在前列。同时与香港和澳门两大发达地区毗邻,为珠三角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截至2005年底,总共实现GDP18 116.74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1%,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3 312.02万元/平方公里。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该经济圈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04年的4.4∶53.3∶42.3发展为3.3∶50.6∶46.2。地方财政收入达1 218.5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8%;实际利用外资115.8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19%,进出口额达到了4 110.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额的29%。
1.4从一纵的角度看
京广铁路已经形成贯穿南北的铁路大通道。京广铁路北起北京南至广州,纵贯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六省市,跨越黄河和长江两大河流,沿线通过华北大平原、两湖平原、江南丘陵、南岭山脉,直达珠江三角洲,跨越5大流域,并与京山、京包、丰沙、京秦、京承、京原、京通、石太、石德、新焦、陇海、漯宝、汉丹、武大、湘黔、浙赣、湘桂、广三、广九等铁路相接,另外,还与海运连通,全长2 300多公里,在客运的同时主要运输物资,从北往南运的主要有钢铁、煤炭、石油、木材及其他出口物资,从南往北运的主要有粮、糖、茶、水果和有色金属等。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尤其经过几次大提速之后,现在京广线的运行时间从原来的90多个小时降到现在的22个小时左右,运输时间的缩短对加快南北经济联系,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为促进南北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2.实施“丰”字型城镇经济发展战略的意义
黄河、长江、珠江加上京广铁路构成的“丰”字型经济区域包括了我国主要的经济区域,加快这些地区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这些地区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丰”字型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实现我国的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1“丰”字型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中部崛起
中部地区是指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湖南、江西六省,从地理位置看这六个省份位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中间,从经济发展来看,这六个省份要落后于三大经济圈但是他们要比西部地区相对发达,因此,中部地区不仅是一个区域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概念。从区域角度来看,中部崛起对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部地区是承东启西、贯穿南北的重要区域,它对于促进南北、东西之间的货物、技术、资金、信息要素的顺畅流转,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特殊的地理优势决定了它对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影响。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地区但是又高于西部地区,根据梯度推移理论西部地区对于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带动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发展使得中部地区出现了塌陷,这不仅影响了中部地区的发展,同时制约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实现中部崛起要把中部地区放在全国经济大环境中考虑,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加速与其他地区的联系,通过“丰”字型发展战略促进中部崛起。从“丰”字的第一横黄河来看,它流经中部的山西、河南两省,最后经过京津塘经济圈注入渤海,实施黄河沿线发展战略,可以将中部地区的这两个省份融入京津塘经济圈,加快他们的发展。从“丰”字的第二横来看,长江流经了中部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个省份,最后经过上海注入东海,通过实施沿长江经济发展战略,那么可以将中部地区的这四个省份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促进这四个省份的发展。从“丰”字的一竖来看,京广铁路经过了中部的河南、湖北、湖南三省同时和北京、广州相连,实施京广沿线经济发展战略这又为实现中部地区与京津冀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的协作创造了条件。
2.2实施“丰”字型战略,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关城乡统筹发展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陶武先认为,城乡统筹主要应该投入统筹,着力加大支持力度;产业统筹,着力繁荣县域经济;体制统筹,着力消除制度障碍;工作统筹,着力增强发展实效①。刘国炳认为,城乡统筹应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化城镇体系;统筹规划城乡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规划县域内城乡用地空间结构体系,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统筹城乡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②。此外,有的学者认为,城乡统筹应该统筹城乡利益分配体系;统筹城乡就业体系;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土地使用制度等等。当然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但我们认为,城乡统筹发展最根本的还是通过产业集群来实现。在一定的区域内如果有大量产业集聚,那么这些产业就会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从多方面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首先,产业集群可以降低农村工业化的成本。农村工业化最大的制约因素是资本的稀缺,因而通过产业集群可以用较低的资本投入加入生产的某一个环节,降低投资门槛。产业集群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产业集群的出现使得各企业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学习和竞争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促进了企业的创新。产业集群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集群内的各企业之间不但是竞争关系同时还是合作关系,面对外部激烈的竞争,他们可以形成合力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丰”字型发展战略,可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确立沿黄河、长江、珠江和京广铁路发展的发展战略后,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刺激手段――通过政府刺激使得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资源向这些地区集中,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即产业集群会集中在“三横一纵”的大中城市中,但是通过“扩散效应”又会向周边的小城镇、农村地区扩散,使农村也形成产业集聚,最终实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城乡产业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通过产业集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当前的必然选择。
2.3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反思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基础上做出的正确选择。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经济发展要以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这样才能形成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天生脆弱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是建立在资源的粗放利用基础上的。据《2005年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显示:2005年全国单位GDP能耗1.22(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电耗1 358.5(千瓦时/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59(吨标准煤/万元)。每万元GDP能耗大致是日本的8倍、欧盟的4.5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能耗最高的省(区、市)分别是宁夏、贵州和青海,单位GDP能耗分别是4.14(吨标准煤/万元)、3.25(吨标准煤/万元)和3.07(吨标准煤/万元)。总的趋势是东部发达地区单位GDP能耗要低于中西部地区。可见,降低单位GDP耗能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加快技术进步,突破技术瓶颈。中西部地区由于发展基础差,技术水平低,因此经济增长只能依靠资源的投入来实现,而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三大经济圈的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因此促进东部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技术水平,不仅可以降低全国单位GDP耗能比率,而且,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技术转移的一个根本途径就是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将经济发展的重心即三条线上的下端――即东南沿海地区的京津冀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和他们的中游及上游建立一个共同的经济发展带,实现技术的“倒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2.4“丰”字型发展战略,有利于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经济的发展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条件。我国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尽管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由于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差异较大,生态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还未得到有效控制。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面积在增加,但是森林资源仍存在着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和过度采伐等问题;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天然湿地大面积萎缩、消亡、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目前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已占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资源的大量耗费基础上的,这种增长方式在西部地区更加明显。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利用,使得这种开发活动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资金短缺导致了生态保护工作难以展开。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西部地区本身的发展,同时有利于东部地区和三大经济圈的发展。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三大经济圈位于“丰”字的三条线的下端,没有与上游、中游地区形成共同的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中西部地区作为三条大江大河的中上游,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又无力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通过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把每条流域形成一个共同的经济利益体和生态利益体,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同时,通过“丰”字型战略,把每条流域内的各省份融入一个经济体中,形成一个超越行政权限的经济组织,在组织内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达地区支持落后地区,加快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3.实施“丰”字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路径依赖及其政策选择
“丰”字型发展战略是实现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这一战略的实施也存在着众多障碍,为了加快这一战略的实施,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从国家层面建立“三横一纵”的总体经济发展规划
保罗•克鲁格曼在《预期消退的年代》一书中指出,经济增长很多时候取决于人们的心理预期,如果人们都预期经济会景气,那么大家都会增加消费和投资,结果经济就真的景气起来了,如果大家都预期经济会衰退,那么就都减少消费和投资,那么经济衰退就真的来了。一个区域的发展也是如此,只有通过国家建立这种总体的经济发展规划,提高公众对这些区域的预期,才会促进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各种资源向这些地区集聚,资源的集聚为这些区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实现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
3.2各区域内部首先应实现区域内合作
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现各区域的内部合作。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形成了按部门、地区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各省市为了维护地方利益而互相竞争缺乏合作。因此使得各省市之间的利益难以协调,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产业之间的互补性弱,进而使得地区优势无法形成竞争优势,各种生产要素难以在区域内自由流通,区域市场没有形成。因此,当前必须建立区域内的合作,形成共同的经济利益体,即从“行政区划经济”向“经济区划经济”转变。区域内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形成区域内的统一市场,缩小区域内的差距,增强产品、要素等的自由流动,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通过“丰”字型发展战略可以将中西部地区的落后省份和东部地区的发达省份融入一个共同的经济协作组织,防止这些落后省份被“边缘化”。建立区域内合作协调领导小组,有助于对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同时协调好区域内各省市的经济利益,防止内部的恶性竞争,加快区域内合作发展。
3.3通过创新,加快“丰”字型战略的实施
实施“丰”字型战略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将各条线上的各省、市、自治区融入一个经济体中,但是由于各条线的下游是发达地区而中上游是发展中甚至是落后地区,他们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差距,如市场发展水平、地区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劳动力结构等,因此,要把他们建立成一个区域经济共同体,就要缩小这些差距,缩小差距的一个根本途径就是通过各种创新。通过体制创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各种制度变迁促进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实现各种资源在各条发展线上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要素的聚合功能,增强各条发展线的发展能力。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各条发展线的发展。制度创新的根本是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由于各经济圈内和各条发展线上的政府等级不相同,造成了他们权力的不同,因而,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就要避开政府权力的差别,在域内政府间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此外,还要通过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各种创新,缩小各经济线上东、中、西部地区之间软环境的差距,促进“丰”字型战略的实施。
3.4以产业为支撑,促进“丰”字型战略的实施
“三横一纵”的“丰”字型战略,有别于三大经济圈和其他的经济合作区域,最根本的特点是“三横”上每一横的各省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在存在较大差距的前提下实现合作,从当前来看最重要的就是依靠产业合作。产业合作是各区域合作的前提,其他方面的合作是建立在产业合作的基础上的。因此,实施“丰”字型战略就要加强各条线上的产业合作,即可以通过产业转移、产业集聚、产业创新等途径,将各条线上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产业带,建立合作与共享的产业合作机制,促进“丰”字型战略的实施,最终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三农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4-ZD01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甘肃省委宣传部《关于加快甘肃城镇化进程的对策研究》和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加快甘肃城镇化进程的对策研究――兼论新农村建设问题》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① 陶武先.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协调发展[J].四川省情,2004,(7).
② 刘国炳.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机器实施构想[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5).
参考文献:
[1]左峰.中国三大城市经济圈的现状及其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03,(53).
[2]陶武先.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协调发展[J].四川省情,2004,(7).
[3]刘国炳.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机器实施构想[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5).
[4]王爽爽,周大勇.城乡统筹问题观点综述[J].党政干部学刊,2005,(10).
[作者简介]张贡生(1963-),男,山西襄汾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区域经济与资本市场问题研究。
从2007年开始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不断的深化与蔓延最终导致了美国乃至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并且以2008年9月美国的雷曼公司倒闭为大爆发的标志。2008年的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对中国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实施了一系列扩大需求、特别是扩大周内需求的经济政策,抑制经济通胀。设计产业将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以创新而立命的设计终于在中国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契机,而作为推动设计发展的重要力量,设计教育被赋予了重大的使命。平面设计教育面对的是知识经济的世界,巨大的发展空间将带动其走人一个崭新的时空。对于平面设计专业而言,借助整个设计产业的发展契机,捉住时机、培养具备创新设计的能力合格的人才,已经成为中职院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发展的关键。
2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人才的现状与出路
我国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潮流的转变,使我国的平面设计教育正面临着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随着中国大学教育的扩大招生,目前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人才包括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中职生……呈现出多层次性,每个层次都各有其优势.而中职学生在学历上的优势无疑是最弱的,所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突出重点、以发展职业能力为核心,“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把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3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工作课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随着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对课程的要求越来越严峻,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发展刻不容缓.工作过程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以计算机平面专业基础课色彩课为例。研究一份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色彩课课程设置,使学生学有所成.使学生的实践技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3.1增加应用类美术内容与课时。从社会反馈的信息我们发现单纯的专业毕业生已不受社会欢迎,而综合型的复合人才越来越抢手。所以根据情况我们对色彩课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减少纯美术内容、增加应用类美术内容。加大应用类美术内容与课时,使其尽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毕业到社会上有更强的竞争力。
3.2调整传统类教学内容。我们从已在就业领域崭露头角的历届优秀毕业生(2006级优秀毕业生杨丽媛等)的情况上看到,那些速写能力强、注重色彩技法研究的学生,容易在社会上取得优秀的成绩。因此,色彩课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增加色彩技法的内容.让学生通过纯技法的训练,大胆的使用现代的材料、涂料、不同质地的笔等进行综合技法的研究来丰富和开拓色彩画的新技法,新局面,使色彩作品更丰富。同时。
逐渐增加设计色彩人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为毕业打基础。通过积极的建设,将色彩基础理论教学,色彩写生教学,色彩实践教学三个部分有机结合,把本课程建设成为教学体系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科学,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突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课程,在同课程中具有独创性和示范性.达到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
4工作课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色彩课程的建设步骤
4.1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修改教学大纲;在2010级电脑美术设计专业进行教学大纲初稿的方案试验:制定可行的“教学计划”。使本课程达到校级精品课程的标准。
4.2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以色彩基础理论教学为基础.加强色彩写生教学和色彩实践教学.积极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进色彩课教学改革.开展互动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在2008级电脑美术设计专业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进行教学大纲和新教学计划的试验;强化教学管理,完善课程建设,充实授课教案
4.32011年7月至2011年8月。制作色彩课多媒体教学课件。
4.4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根据教师自身特长,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优势和积极性。在2010级电脑美术设计专业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进行教学大纲初稿的方案试验;让学生能得到老师的指导。不断挖掘和寻找色彩教学与创作实践的结合点,积极引导学生形成个性的色彩语言和思维创新能力,创作出较高质量的色彩作品。翻拍或搜集复印色彩参考资料,不断充实学生的色彩参考资料。
4.52011年11月。积极开展《色彩》课程的科学研究,完成教学研究项目及教学论文的编写工作:以科研促教学.教师积极地申报科研立项,推出精品成果,然后把科研成果固化到教学中.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5“职业能力”的项目作业与“职业规划”指引相结合
在职业能力的培养方面.尝试开设项目作业课程是一种整合各学科内容的新课程体系方法,若干真实的项目课题将学生应该掌握的学科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蕴含其中,它把学生学校期间的专业课学习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规划,把具有内在关联的学科知识点根据不同项目的实际需要分别整合进项目课程中,如平面设计中、版式设计、字体设计、书籍设计等相关专业课都可以在一个出版物的设计项目课题中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和学,让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内容各异的各项课,程共同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学生在经历几个项目作业课程的学习后,也就学完了相应的专业课程学习。
摘要:区域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能够持续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培育区域竞争优势、区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区域发展战略是构成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发展战略;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在区域核心竞争力系统中,区域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核心竞争力。区域发展战略是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大决策。区域发展战略的策划是根据区域特点,通过制定一系列规划和产业发展战略来组合并激活区域要素,使各要素处于良性互动的均衡状态,并形成“集聚效应”,不断吸纳人才和技术等要素,使区域的“边际竞争力”不断提高。这是区域能够持续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
一、发展战略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
区域核心竞争力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和资源有关,由区域优势资源构成,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特色。一个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可以是: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社会资源优势,混合资源优势。这些特色和优势或是天然禀赋,或是历史发展的长期积累。比较优势主要是提供了有利的资源,赋予核心竞争力以独特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竞争优势和资源利用有关,是指在竞争中相比于竞争对手更强的能力与素质。麦克尔·波特的定义是:一国或地区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即该国或地区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力。相对于比较优势,其在核心竞争力中地位也更重要。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优势,有利的资源不一定就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区域发展战略才能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如图1所示。
区域比较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要使这种潜在的优势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关键是要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培育、创造并维持其竞争优势,以保证区域产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能保持长久的优势地位。
二、发展战略是区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区域竞争力是地区内所有产业竞争力的集。如果用AC代表区域竞争力, AIC代表区域产业竞争力,地区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述:
AC={AIC1;AIC2;AIC3;……}
区域竞争力最终由该地区产业竞争力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不过是产业经济的空间表现,区域经济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在地区产业经济活动上。无论是地区经济增长率提速、综合经济实力增强,还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地区产业能力的强弱。培育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就在于寻求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以此作为优势产业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收益。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实践也证明,一个国家和地区要不断提升经济竞争力,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其产业竞争力。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能力强不强,对于能否稳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适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以该地区众多产业发展能力的集合为基础,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本质上表现为地区产业发展能力之间的竞争。竞争优势的大小是由其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一般地说,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可以分为5种不同的情形:支配地位;优势地位;有利地位;维持地位;劣势地位。如果一个地区有某一产业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或有利地位,甚至是支配地位,那么该产业在全国就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在发展战略中就是优先发展、重点发展的产业,并维持其竞争优势。如云南的烟草行业就是一个在全国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行业,云南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要保证烟草行业的优先和持续发展,从而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
因此区域发展战略的目的就是通过扶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龙头产业,培植市场开拓能力强、营销网络健全、具有品牌效应的标志性产业,形成区域核心竞争,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战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区域的产业结构越符合区际比较优势,越容易建立起竞争优势。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缩影,不可能在各个产业都具有比较优势,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具有竞争优势。区域发展战略具有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使其竞争力得以充分发挥的作用。
一是培育主导产业作用。区域产业结构由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它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性质、速度和规模,并体现出某一区域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区域主导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区域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的主导性在于,一方面,可以通过产业系统的前向、后向、旁侧关联带动相关产业(辅助产业、基础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产业部门和龙头企业,生产出名、优、特、新拳头产品,创造出相对丰厚的利税,增加区域参与经济竞争的实力和谈判回旋余地。从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过程看,根据产业链式发展规律,区域主导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表现出强烈的链式连锁反应,要求或促进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形成多种产业相互配套的生产体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产业发展战略为核心,产业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将区域产业发展序列按区域比较优势禀赋状态进行安排,根据区域的功能定位来选择主导产业,集中资源,重点发展,最终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二是发挥特色产业作用。即使特色转化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就是要根据资源和条件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包括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条件、蕴孕精深的历史文化遗存、独具创新力的人力资源,将之适当组合,发展成特色产业,并生产出特色商品。这种特色产业及其特色产品,能造就“特色壁垒”,产生特色竞争力。
三是合理布局区域空间作用。其一诱导产业空间聚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区域发展战略,可以引导区域内的企业、产业在空间初始布局和重置投资上相对集中,共享基础设施资源,利用产业聚集经济效益和企业规模经济效益,获得区域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和竞争力的提升。其二培育地域增长极。增长极的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提出来的,他认为,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根据增长极理论,在经济资源有限,需要加速发展,提升竞争力的条件下,区域发展战略能有意识地培育地域增长极。如设立重点开发区域,并从政策、利益上加以引导,集中经济资源,使重点区域高速成长,从而增强区域竞争力。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自主创新;核心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模式。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思想观念、自主创新等密切关系,其中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通过自主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广东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广东经济发展又一次新浪潮。
一、自主创新视野下看广东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
1.新型科技人才缺乏,没有形成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教育体制。2000 年我国每百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只有545人,而美国1997 年有4099 人、日本2000 年有5095 人、德国2000年有3161 人。在国际科学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数目不仅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和若干中等发达国家,甚至还落后于印度。
2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企业创新、制度创新的环境缺乏,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广东现在正处于后发优势逐渐消失阶段,而创新不足会阻碍其发展的前劲。而且我们需要一个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和环境,优秀人才只有在良好的创新氛围中才能更好的发挥潜能,为技术等创新提供方案,开创事业。
3.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广东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成为广东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从广东的情况看,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还不够强,拥有科技活动的企业仅占全部大中型企业的16.8%,低于全国23.2%的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达到70%以上,主要高新技术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只占5.7% 。可以说,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制约广东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软肋。
二、自主创新对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1.从供给角度分析自主创新对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1)自主创新可以提高要素生产率。技术上的创新能减少生产单位产品的时间,也就是从根本上提高了生产率,从而可以降低成本,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均获益。
(2)自主创新能提高企业竞争力,让广东企业更好的“走出去”。“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高附加值的产品会使企业“走出去”更有竞争力。
2.从需求角度分析自主创新对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1)自主创新可以带来新产品。创新所带来的新产品,与传统的缺少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功能和质量等多方面都显示出对消费者的效用的提高。技术和管理创新上的供给能从根本上为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强劲动力。
(2)自主创新可以提升消费者消费结构,引导更高层次的需求。消费结构,是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产品的创新带来了人们对创新产品的需求。
三、自主创新视野下对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1.深化鼓励创新的教育体制改革,培育创新型人才。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都离不开人。技术引进是发展中国家常用的实现科技进步的发展,而要将引进的技术进行学习、改造、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
2.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形成全社会尊重创新的氛围和文化。良好创新文化氛围的培育需要国家去引导和扶持,加大对创新文化的宣传和弘扬。尝试建立开放式的科技体制,扩大与技术先进国家的科技交流和合作,在合作中汲取创新文化的营养。
3.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大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要把引进外国的先进设备、技术、管理等同消化、吸收、改进、创新等结合起来,采取相应的政策体制,规定吸收、创新的投入比例,这一比例包括政府对自主创新的扶持,也包括企业对研发、管理创新的投入。政府还要采取各种有利措施来鼓励外资在广东建立各类研发机构,建设自主创新强省。
4.加快形成创新体系,引导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广东必须加快形成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四角相倚的自主创新体系,其中,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要力量,承担着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高校和科研院所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撑,通过与企业进行交流合作、共同研发,为企业创新活动注入新技术、新思维,帮助企业获取和掌握核心技术;政府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通过制定优惠的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等措施引导自主创新活动顺利进行。
加快转变当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有效破解当前广东经济发展的多方面瓶颈制约的内在要求。自主创新是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因此我们应当通过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环境、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形成创新体制等方面来实现广东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广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至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求是[J],2005年07期.
一、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烟草企业可持续发展重要保障
1.中国烟草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年创利税占国民经济十分之强,仅去年就为国家创利税逾两千亿元,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烟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千变万化的国际国内新形势下,中国烟草企业和国际上发达的烟草大企业相比,既有优势,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必须清醒地认识自身的不足,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烟草企业,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新形势下,在世界贸易组织大原则的框架下,更要充分看到烟草行业的劣势,其集中表现在所辖企业规模还比较小、管理水平差、职工素质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世界级大品牌等等。因此,加入《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辨正地看,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去研究和探讨这一关系到烟草行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以实现中国烟草行业的快速、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中国烟草企业是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中国烟草企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国家是绝对的产业占有人,其生产和经营现在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是增加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是提供就业岗位较多的行业,所需就业人员数量大,能在较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诸如烟叶收购期、烟叶烘烤期、烟草网建过程中等等各个生产和经营环节,都为社会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中国烟草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和人员技术装备率与世界上发达的烟草企业相比还比较低,可以最大限度地以劳动代替资本,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烟草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远远高于其他企业,成了增加就业、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这也是烟草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贡献之一。
二、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升烟草企业核心竞争力
1.创新管理法则是烟草企业的灵魂。创新是烟草企业永恒的主题,创新管理是烟草企业的灵魂,是推动烟草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中国烟草企业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才能逐步解决制约企业管理功能充分发挥的基础性、制度性“瓶颈”的问题,建立起适应市场化需要的运行机制,才能使烟草企业的发展同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调整相适应,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烟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国烟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持续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年为国家上缴利税已经历史性地突破了2400亿元。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导致的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使烟草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这就要求烟草企业必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实施科学有效的创新发展战略,注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制度创新,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强化人才管理刨新,切实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实施品牌管理创新,加快企业文化创新,这是烟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宏伟目标的根本保证。
2.中国烟草企业必须加快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了灵魂,那就如同一座没有地基的大厦,经不起市场激烈竞争的风雨,就没有生命力。深入挖掘和培育企业文化建设,并把它当成“生命工程”来抓,紧紧联系烟草企业的实际,围绕着企业发展现状,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因为烟草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创新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烟草企业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加快企业文化创新。目前,中国烟草除少数企业已进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化提高阶段外。多数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尚处于基本形成和酝酿探索阶段。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尤其表现在对内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提升企业形象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
3.加快人才培养是必要手段。企业的灵魂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企业要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进行系统地规划,加强关键岗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规模可观、结构合理的创新型人才队伍。首先,要创新企业管理者的人才观。传统观念认为,人才必须要具备“三高”(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造成了一些企业片面追求“高人”,无视客观现状和现实需求,忽略了真正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人才是多种类型的,企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同时不要忽视了企业中有专长、有潜力的职工。其次,要大力培养和吸纳高科技人才。企业应建立长远的人才发展战略规划,以各种方式吸引人才。要营造尊重知识、重视人才、以人为本的环境,为人才提供学习、深造、发展的广阔空间。第三,要与时俱进培养人才。要健全职工培训制度,通过教育和培训,既要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使员工适应企业发展变化的要求,又要为员工创造更多接受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减少结构性失业,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关键词:经济发展;广西农垦;核心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产业转移
中图分类号:F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3-0009-03
一、广西农垦大力发展园区经济
始建于1951年的广西农垦,职工队伍主要由转业军人、南下干部、大中专院校师生、知青、翻身农民、归国华侨、库区移民等组成。目前,农垦管区总人口约28.5万人,8万多职工,250多万亩国有土地,分布在广西12个市39个县(区),管辖104家国有直属企事业单位,有外来投资企业760多家,社会就业人数16.9万人。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2004年提出了充分利用国有农林场土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战略部署,2006年又下发11号、29号文件授予了自治区农垦局相当于地级市一级的计划、财政、税收、土地、建设规划和国有资产等六大经济管理权限,即“14+1”政策之后,广西农垦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确定了“整合资源、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的战略思路和总体目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与区内10个市、县和国内外150多家科研院所和单位,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招商引资等方面开展合作,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打造了以明阳、新兴、西江、北部湾等13个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以下简称园区)。农垦园区是广西农垦管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农垦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园区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经济规模逐年壮大、园区建设成效较好,对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以新兴工业园为例,试述广西农垦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发展,将工业园区打造成农垦新的核心竞争力。
二、新兴工业园的开发与管理
(一)新兴工业园区概况
新兴工业园是自治区农垦局与柳江县人民政府共同合作开发兴建的工业园区。新兴工业园位于柳州市南郊国有新兴农场,距市区中心14公里,距柳江河道鸡喇码头6公里,距柳州市白莲机场2公里,桂柳、柳南、宜柳三条高速在园区交汇,东可直达广州、香港等珠三角区域发达地区,西可达贵州、云南等大西南地区,南可直达南宁、北海、防城港等北部湾区域城市,交通十分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戏称“铁公机”,是连接各合作区域的重要交通枢纽。
园区总体规划建设用地26.21平方公里,控制用地规模28.23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土地约6000亩),园区定位为机动车零部件制造、机械制造、医药化工及及其相关配套产业生产基地和物流园。2007年,新兴工业园被自治区确定为A类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园区和优秀园区,同时也是全区第一个拥有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园区。2011年,新兴工业园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完成招商引资22.35亿元,完成经营总收入118亿元,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5.8亿元。新兴工业园已经成为了有力推动广西农垦与柳江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二)园区发展史
新兴工业园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以柳江县为主,农垦为辅的开发阶段。2004年6月广西农垦农垦局(集团公司)与柳江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约定由农垦向柳江县提供新兴农场3855亩国有土地用于“新兴机械配件生产基地”(后更名为“新兴工业园”)建设,园区的开发与管理主要由柳江县负责。
2.农垦与柳江县双方相对独立的开发阶段。
(1)农垦园区开发公司成立。2006年7月广西农垦实行“14+1”新的管理体制以后,广西农垦柳州新兴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即于2006年8月注册成立,与广西农垦柳兴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筹备处(同年12月份成立)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运行机制,代表自治区农垦局(集团公司)对新兴工业园其他未开发土地行使授权范围内的开发建设和管理职能。柳江县则在原已开发土地上自主进行建设、管理。
(2)双方独自开发的问题与困难。在农垦与柳江各自独立开发园区过程中,双方的各自优势无法互补,一些问题与困难也逐渐突现出来。
双方的各自优势:
广西农垦优势:一方面,土地资源:集中连片,征地手续简便,承载能力雄厚;另一方面,组织管理:隶属广西农垦,六大管理职能,合理资源配置。
柳江县优势:行政审批、服务等政府各项职能,有开发工业园的经验。
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第一,建设用地缺口大。新兴工业园因地理位置等优势得到了迅猛发展,2009年底累计使用土地已达300多公顷,新增建设用地使用量已超出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量指标。按原来的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已无指标可用。
广西农垦有大量适宜工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但绝大部分属于农用地,需要有政府土地规划、环评、建设管理的有力支持,才能转为建设用地进行非农利用,原有少量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最终也离不开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目前,有关农垦土地规划指标单列的法规尚未出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的分配权和土地规划的编制、评审、审批权仍都在地方政府。所以,缺乏行政资源支持的农垦土地也不再具有所谓的优势了。
而柳江县有土地规划、建设等行政资源,但从农民手里征收集体土地的难度逐年增大,而且适合用于工业开发的土地非常有限,所以没有土地在手,地方政府的行政资源优势也难以发挥。
以上两个原因致使新兴工业园的发展遇到了难以跨越的鸿沟,多个优质项目无法落地。
第二,开发资金匮乏。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按常规每1平方公里需要投入2亿元左右的资金。
广西农垦实施园区经济战略后,至2008年先后规划建设了区域层面以上的产业园区、特色集中区和商贸物流区多达23个,此外还有农场层面的若干工业集中区,无法做到全盘兼顾。新兴工业园前期的水电路网设施基本上都是柳江财政资金投入,要进一步扩大开发范围,资金压力也很大,同时也有税收分成顾虑。
此外,由于园区土地收储机制尚未建立,土地出让收入及税收目前也未返还用于园区开发建设,园区一直未能形成 “自我造血”功能,无法自行解决融资问题,所以开发建设所需资金几乎接近于无源
之水。
3.以农垦为主,柳江县为辅的开发阶段。双方合资公司成立。为了充分做到垦地双方优势互补,保障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按照自治区农垦工委、农垦局建设园区“一个目标、一个规划、资源共享、发挥优势、齐头并进、互利共赢”的原则和2009年8月自治区农垦局和柳江县人民政府洽商会提出加快成立合资公司的要求,2009年9月由广西农垦新兴开发公司(占股本51%)、柳江县园区投资公司(占股本49%)共同出资成立了“柳江新兴投资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按市场运作开发建设新兴工业园四方片区及其他未开发土地,形成共同投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合资公司这个平台的成功构建,标志着以农垦为主,柳江县为辅合作开发园区新阶段与新机制最终确立。
三、新兴工业园的成功经验
从2004年初试啼声到2011年10月新兴工业园已完成开发建设土地约6000亩,并于2007年通过了自治区A类园区评审,荣获特色产业园区和优秀园区称号。特别是近两年来,在农垦管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兴工业园经济呈现出速度快、成效好、潜力大的特点,成为拉动管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兴工业园取得如此成绩,其主要经验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垦地联手,加强合作
发展工业园区,农垦与地方政府各有各的优劣势,只有将地方政府宏观规划、公共服务的优势与国有农场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组合、有效配置起来,双方在政治和经济利益上结成互利共赢的紧密合作关系,才能给园区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强劲的动力。
新兴工业园自开创之初到现在,不管是以柳江县为主,还是以农垦为主,都离不开双方的紧密联系与通力合作。在相对独立开发阶段遇到的困难使双方更加坚定了采取合作开发园区模式的决心和信心,一系列合作依次铺开。例如,一是由双方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规划编制工作协调小组,对原各自委托编制的园区总体概念规划进行衔接、修编、调整、报批;二是成立联合招商小组共同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使园区招大商、招好商成为了可能;三是拟成立联合土地储备机构开展土地储备业务,将土地出让价的土地前开发成本及时返还合资公司,以便构造园区开发资金的“自我造血”功能;四是共同在供地、规划、建设、工商、税务等方面为引入园区的项目进行全方位服务,节省了大量资金、行政资源。
(二)创新机制,搭建平台
在“14+1”体制实行之前,柳江县政府在没有土地出让金返还农垦及税收增量分成之虞时,用高于一般征地成本和低幅度税收分成的合作代价,倾全县之力投资开发新兴工业园区。
在“14+1”体制实行之后,按照桂政发[2006]29号文件有关农垦国有土地出让金除扣缴的中央、自治区部分外,其他返还自治区农垦局,以及税收增量分成的规定,柳江县在农垦土地上开发园区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积极性有所下降,再以其为主投资开发园区已不现实;而农垦独立开发模式由于“14+1”体制授权不全、不到位等天生不足因素,包括开发资金、行政资源等在内,独自开发园区也处处制肘。
(三)绘制蓝图,规划先行
为了彻底解决土地瓶颈问题,广西农垦与柳江县人民政府于2007年11月签订了《新兴产业园区域合作开发框架协议》,新兴工业园区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以5年发展为目标,除已开发的土地外,再调10000亩左右作为预留建设用地,供园区发展使用。目前,《广西农垦柳州新兴产业园区概念规划(修编)》、《新兴工业园四方片区一、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获批复。同时,合资公司积极和柳江县国土部门沟通联系,通过新一轮调规,争取到了新兴工业园区更多的预留建设用地,并按概念规划的要求布置用地,将范围内的农保地全部调出,为今后园区发展用地预留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四)市场运作,多元共建
要推动耗资几亿甚至十几亿元的园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合资公司1000万的资本金无异于杯水车薪。为了解决资金匮乏问题,合资公司与柳州市建设投资公司签订了有关四方片区约2000亩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委托代建合同》。
四、对加快新兴园区发展的思路
(一)巩固现有模式,加大合作力度,科学发展,把新兴园区做大、做强、做优,再造一个新兴工业园
新兴工业园未来将重点开发四方片区,该片区位于新兴农场场部南面,规划用地面积9.6平方公里,分一、二、三区逐步开发建设,是新兴工业园的扩展区域。“十二五”期间,新兴工业园则重点开发恒业路西面1400多亩工业用地、新兴糖厂西面2000亩物流和仓储用地,四方片区将开发工业用地3000亩以上,进一步建全和完善配套设施,提供就业岗位3万个以上,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年提供财税收入3.5亿元以上,力争把新兴工业园建设成为一流工业园区,成为实现工业增长的核心载体。
(二)利用优势资源,留足后劲和发展空间,在园区的发展中不断提高公司的实力
园区开发公司将利用在土地、行政、资金、管理、人才等众多优势,积极参与园区标准厂房、商住办公、物流中心等配套工程的投资建设,构建资金的“自我造血功能”,不断增强自身综合实力。
(三)创新机制,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园区
园区将通过广西农垦、柳江县两个招商引资平台,不断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园区。
(四)创先争优,不断提升园区服务质量
在全球金融、经济等各种危机的影响下,入园企业的建设和生产面临着较多困难,为营造亲商、重商、安商的良好氛围,规范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园区开发公司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扎实开展“三个年”服务活动,深入一线了解企业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难题,使入园企业享受到零距离接触、零差距办事、零障碍发展的优质服务,切实增强企业增加投资的信心。
握手神龙,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
2006年,学校与东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签订了六大工种(汽车维修、汽车钣金、汽车涂装、汽车电器、汽车装配和汽车返修工)的培训合作协议。几年来学校已为神龙公司输送了4000多名员工和各类优秀的技术人才。
2012年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迈出了新的步伐。学校在神龙公司内建立了员工培训中心,首期开展新员工的准入培训,这种将学校建在企业中的方式时刻跟踪了企业的发展,方便了企业的生产,做到了生产培训两不误。学校与神龙公司的校企合作成为“订单式”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的典型案例。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企业和学生实现了多方共赢。
服务行业,延伸校企合作新途径
为汽车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与汽车企业校企合作,是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办学的一个优势和特色。学校成立专门机构,配备过硬人员,主动与企业联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辟校企合作新途径,努力为汽车行业多输送技术过硬的技能人才。
2007年,代表我国商用车先进技术的“东风天龙”、“东风天锦”车型投入市场,学校抓住这一时机,主动与企业联系,组织教师同企业的专家一起制定培训大纲、开发培训教材,为东风公司在全国的售后服务站开展发动机、变速箱、整车电器等系统的培训。
2011年,企业出设备、出资金、出技术、出专家,在学校正式建立了东风商用车销售服务维修培训站,由学校负责吃、住及培训一条龙服务,当年办班67期,达830余人次,2012年上半年培训学员已超过500人。由于教学模拟教具都是企业最新产品,员工们实现了所学知识与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解决了服务站维修技师的技术水平滞后于东风商用车技术的现状,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国际合作,拓展校企合作新领域
注重与德资企业的联系是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又一特色。2005年,学校与德国最大的轴承生产企业江苏太仓市舍佛勒公司合作,为该企业输送了一名既懂德语又懂专业的教师担任该企业培训中心主任,为企业开展员工岗位培训。随着企业的发展,学校分两批共选派了近400名学生到该公司培训中心学习、培训,并在该公司实现就业。
2009年,学校主动与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武汉工厂洽谈合作事宜。经双方商议,从当年9月开始合作,专门培养一线焊接技术工人,其中两个月在学校用校企共同开发的教学大纲、教材开展培训,然后到企业再开展两个月的岗位培训。学校提供良好的实习培训场所、优秀的教师和基本的实习培训设施,企业为学校提供新型的CO2气体保护焊机9台,从瑞典进口的焊丝和生产一线中使用的焊接工具、焊接材料,让学生在学校培训中体验企业生产。截至目前,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了近300名生产一线技术工人,受到德资企业的高度赞赏和好评。
今年,学校又开展了与保时捷汽车企业的合作,为其培训在上海、西安、天津和武汉4S店的维修保养人员,第一批30多名学生经过企业的严格考核,已成为保时捷在华公司的骨干员工。
培育能力,提高校企合作水平
在校企合作中,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校十分注重提升自身核心能力。近年来,学校先后派100余名教师到德国进修学习,每年派几十名教师参加人社部、教育部各类培训,还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企业培训。
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金融业的立业之基、发展之源。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三思三创”实践活动、全力实施“六个加快”发展战略之际,为发挥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从而推动我市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健康发展。经研究,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金融工作的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解放思想,拓宽视野,银政企和衷共济,努力保持信贷合理增长,大力开拓多元化融资新渠道,积极利用市内外各类资金,切实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优化服务,着力维护优良的金融生态,确保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明确目标,千方百计保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合理信贷总量
(一)保持信贷投放的领先增长地位。各金融机构要确保信贷总量与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相适应,妥善解决资金来源与运用之间的矛盾,努力向上争取新增信贷规模、总行直贷项目或单列指标,积极利用资产转让、行内银团、境外代付、内保外贷等新兴融资品种,盘活现有信贷存量,腾出信贷规模,放大银行信用,引入市外资金,增加我市实体经济信贷投放。各总部型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合理安排流动性,将信贷资源优先支持我市的实体经济发展需要。2012年,力争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新增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着力提高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各商业银行要严格执行《关于做好“六个加快”资金要素保障的指导意见》,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注重投放节奏与实体经济的运行节奏相衔接,突出信贷投放重点,要以总行直贷、银团贷款等形式加强对我市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4+4+4”产业升级工程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信贷资金保障,提高对航运物流企业、科技型企业、文化创意产业、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和专业化服务水平。支持我市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加强对港航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海洋新兴产业和海岛资源开发等领域的金融支持,2012年力争涉海信贷投入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三、多措并举,大力拓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三)不断提高我市直接融资比重。各部门、各机构要加强宣传培训和引导对接力度,落实好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企业直接融资发展的若干意见》,力争2012年我市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量超过上年。稳步开展厂商租赁、直租、售后回租等融资租赁业务,探索单船单机融资租赁业务。充分利用昆仑信托的平台与集团资源,通过单一信托、集合信托、股权信托等方式,募集央企及社会资金投入实体经济领域,力争2012年在我市的资金投放不低于100亿元。
(四)全力推动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资源整合。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考核和激励力度,落实好《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的若干意见》,不断完善区域资本市场组织体系。市发改委、经信委、国资委、金融办、财政局等部门要建立专门的工作机制,研究、谋划和协调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壳资源”作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扩大再融资规模。力争2012年有10家企业发行上市。
(五)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债券承销业务。各地各部门要像抓上市一样抓企业债券融资,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与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对接,通过政策激励、平台搭建、全程服务等手段,提高我市金融机构开展债券承销等投资银行业务的积极性和实效。对辖内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的,各县(市)区政府要积极帮助解决融资所需的增信、担保等问题,必要时可给予一定的贴息扶持,同时要引导承销有关的中介机构适当降低收费,以降低企业融资的综合成本。
(六)积极发挥保险的投融资功能。有效运用商业保险工具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继续做好城乡小额保证保险贷款扩面增量工作,优化调整共保体运行机制,改进银保合作模式,将小贷保险贷款额度列入全市信贷计划,力争年内贷款余额突破30亿元。大幅提高信保覆盖率和渗透率,加大企业“走出去”支持力度,推动信保融资业务发展,争取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信保规模全国占比高于出口占比,确保信保覆盖面、授信额度满足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帮助出口企业融资50亿元以上;大力推广保单质押贷款,探索引入保险机构参与我市养老产业项目投资开发,积极吸引保险资金直接投资重大项目,2012年力争达到30亿元。
四、大胆突破,积极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七)进一步开展针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各金融机构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掌握实体经济金融服务需求,加快开发适合各类实体经济主体需要的金融产品。鼓励引导县(市)区政府因地制宜开展中小微企业融资创新工作,总结推广各地支持中小微企业及金融创新方面好的经验做法,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加强与行业协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社会中介等合作,创新适合需求特点的联动模式,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八)进一步发展壮大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总部型金融机构的培育与重组改制,加快国际银行、象山绿叶城信社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股改转制以及航运保险法人机构筹建,力争年内开业。加快各类新型中小金融组织的创新发展,推进镇海、慈溪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保险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试点范围,争取年内新开业小额贷款公司15家。
(九)进一步提升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规模实力与专业能力。加快建立政策性、商业性、行业性、互等多元化的担保体系。采取财政性资金投入、吸引企业和社会自然人入股等多种方式,扩大我市融资性担保公司资本金规模。鼓励设立专业性担保公司,鼓励各地建立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应急周转资金和融资担保机构,探索建立市级再担保公司。
五、多管齐下,共同营造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金融环境
(十)各部门各司其职强化支持实体经济导向。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政策和具体落实办法,努力为企业融资、产业升级转型和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便利服务和良好环境。各金融监管部门要充分考虑地方发展需要,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有紧有松、张驰有度,做好监管引导,督促各机构有保有压,倾斜资源、创新产品、优化模式,通过考核导向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和实效。各金融机构要切实守好第一道防线,加强信贷管理和风控制度建设,强化信贷资金流向及用途的合规性管理,确保信贷资金真正用于实体经济。
(十一)加大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充分考虑当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可承受能力,坚决做到“两不、三禁、两防”,严格落实银监会“七不准”禁止性规定,真正贯彻好《关于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不上浮或少上浮贷款利率,不存贷挂钩、不搭售理财产品,主动清理不合理收费,切实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加大信贷资源倾斜力度,2012年要努力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确保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不低于平均贷款增速,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
(十二)强化政策与配套措施的激励效应。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开展金融创新示范县(市)区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和《2012年度市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考评奖励试行办法》等奖励政策,鼓励县(市)区政府因地制宜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通过政策引导信贷资金注入实体经济。允许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小企业贷款奖励资金使用范围,对小企业金融服务成效突出的基层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支持和鼓励各金融机构按照获奖金额以一定比例自行配套奖励资金,以进一步发挥奖励资金对业务条线和基层支行人员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 核心区建设
新疆自古就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视。自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便开始有了丝绸之路的概念。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的《推动共建丝绸资料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一提案当中,着重将新建的核心区定位进行声明,确认新建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中转站”。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下新疆的发展现状
(一)经济发展迅速
相较于祖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来讲,新疆地区原有的经济水平比较低下。但近年来,由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原因,新疆地区的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在过去的几年内,新疆地区的人均收入虽然较全国人均收入略低,但较以往的新疆地区经济水平来说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幅速度已经超越了全国水平。尤其是近5年间无论是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幅还是个人的人均收入总值的增幅都已经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准,在2014年新疆地区的增长率已经在全国位居第四。这一切都证明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整个新疆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而随着经济带建设的愈发完善,新疆地区也将拥有更大的商机,新建地区的经济建设将会迎来进一步的快速提升。
(二)多元化贸易的开展
新疆地区地处东亚经济圈与欧盟经济圈之间,其本身良好的地理优势便适合贸易的开展。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与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全面实施,新疆地区在祖国各个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之下,在对外贸易这一方面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不仅在贸易数量上,并且在贸易种类上也变得多元化,丰富起来。据统计在2011-2013年新疆地区进出口货物达到1223.99万吨,而由国际通道运输的货物仅中巴货物运输就达到了2204万吨,位居全国第一。贸易种类也从原本的服装、鞋以及纺织品类开始慢慢想高科技产品和机电产品方面发展。
二、新疆核心区建设战略的思考
(一)加强金融建设,引进投资
加强建设新疆核心区的建设,首先要加强金融业务方面的发展,对于许多小型金融方面的服务机构,政府给予适当的政策帮助l展,全面向新疆地区的民间的资本企业与境外的有关金融的机构金融方面的服务行业,对于人民币与境外兑换的政策积极实施。对于境外企业进口的原有、钢材等等资源免去进口税与增值税。对于来自于境外的有关资源方面开发的投资,给予专门的支持与鼓励。
(二)大力发展现代化物流
从古至今,新疆地区的贸易物流一直是发展的最大依仗,在新的丝绸之路上,要最大限度的将新疆地区的贸易优势体现出来。依照新疆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现代化的物流模式。建立以公路、铁路为主,航空、管道运输为辅的交通运输网络,帮助新疆地区结合信息化的手段建立覆盖面广泛,功能全面的信息网络。将科技元素应用到物流运输中来,让新疆地区成为祖国现代化国际物流产业的代表。将传统的贸易如服装、农产品等贸易推向更高的水平,同时通过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研究院等手段积极开放高新科技的尖端市场。
(三)构建多元化的经济体制
构建多元化的经济体制,在国家方面给予特殊的政策对待,将新疆地区整体贸易投资方面简单化,更加便于执行。成立专项监管部门来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进行专项管制,由国家作为主导在新疆地区成立专门的开发银行为新疆地区的基础建设、资源开发方面进行贷款。帮助新疆地区引进各个方面多元化的人才,通过输送大量的新鲜血液整合新疆地区过于松散的经济分布形式,使新疆地区的多元化经济体系的建设顺利实行。
三、结语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之下构建新疆核心区,需要这个国家之间的相互协作,在经贸、产业、税收、投资等多方面给予帮助,另一方面,对于新疆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在水利,铁路等记住建设上面大力发展,使新疆成为我过整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点,全面带动大西北的经济建设与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永茂,王树光,马泽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的公共服务与管理问题[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2).
[2]黄茜,乌云其其克.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发展现状及核心区建设战略思考[J]. 黑河学院学报,2016,(01).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0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经济管理为了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也随之不断完善和发展。经济管理的现代化程度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走向,如何有效的建立现代化的经济管理?现代化经济管理发展的趋势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在当下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一、现代化的经济管理
1.少“管”而多“理”。经济管理的精髓不在于“管”,不在于掌控的程度多少,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企业和组织都不可能完全掌控所有的事情。管理是在于多规划、多思考,从实践中提炼问题、发现问题并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去实施管理,这便是我们所说的管理中的“理”。管理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重要的它是一门“宽泛的艺术”。
2.能动性和创造性。任何一种管理都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的活动,经济管理就是为了使所有的人力及资源明确共同的目标,从事共同的工作并达到既定的效果。管理的策略并不在于管理的制度本身,僵硬的管理制度或许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有限的效果,然而,管理的艺术在于“人尽所长、物尽其用”,不在于我们对于人力及物资的管制,而是在于有效的去发现人力及物资的优势,提升其能动性,让其从自身来创造价值,从来达到经济管理的目的。
3.专业化与民主化。现代化经济管理的关键在于管理人员的专业化。作为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对经济理论、各项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生产技术方面,都要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执行管理。在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广大劳动者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是在管理方式民主化的结果下产生的。管理人员的专业化与管理方式的民主化是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明显特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
4.科学化与自动化。科技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我们对于任何一件事物的研究,都不能违背科学。科学化的管理是经济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标志。它能让我们在管理工作中,吸收和运用一系列的科技成果,更简洁更快速的提高管理的有效性。而且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将管理手段自动化,根据相关需要,借助先进的如计算机手段、现代化的通信手段以及自动化的仪器手段等,就能更好的对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有序的调控和指挥,大大提高管理工作的各种效率。
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其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必然也将逐渐发展和完善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内容,从而使其能够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这样的形势下,经济管理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趋势。
二、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1.以人性化的管理行为优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 管理模式一直随着管理需求的发展而变化,科学管理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经验式管理中的不足,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管理在经济管理中缺少人性化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当今社会正在向多元化迈进,我们的经济体系也越来越多的需要进行创造性劳动,而科学管理制度已难以满足创造性劳动的需要。无论科技发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或是什么样的高度,生产的本质还是在于人。我们在经济管理的工作中需要以人为本进而开展管理工作,需要分析人的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因素,分析由这些因素而产生的需求,并采取措施事宜的来满足其需要。利用这样的管理行为,可以充分的调动生产者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其能够更加全心全意的为企业和组织去工作,去创造价值,从而达到管理的最终目标。人性化管理行为对科学化管理制度的优化已经被普遍认可,并在经济管理中深化,在未来经济管理的思想体系当中,具有着核心的价值与意义。
2.民主化的管理方式。企业及组织在结构扁平化的发展中会实现决策重心下移,在未来的管理中,实现组织核心价值是经济管理的首要职能。在很多成功的企业在其管理方式当中,他们往往会花上几天甚至几十天的时间来研究及讨论一个基层人员的任命工作,因为对于企业而言,如果你不花上几天甚至几十天的时间来判断人员任命上的正确与否,以后你可能要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来承担这个任命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因为企业和组织想实现获取最大化利益以及体现其核心价值,最关键的在于其基层人员是否能迅速的实行民主化决策。
3.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我们传统的组织结构为金字塔型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站在塔尖的管理阶层为企业和组织的权威基础,一个决策产生,是由高层的管理者直接决定,并命令式的传递到基层执行。被管理者则被要求服从上级,对组织、对企业忠诚,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这样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个人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这样的结构体系越来越多的限制了企业和组织的发展。作为一个决策者,需要了解不同的信息,需要对企业和组织中不同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这就要求决策者能够快速且准确的掌握全面的信息和资源。当今社会,知识是最宝贵的资源,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能够让更多的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最大限度的去聚集知识、分享经验、创造财富,并能使基层的管理人员甚至普通员工实现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这样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使企业与组织在发展中具备迅速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
4.以客户为导向。 传统的经济管理多以生产者和技术为导向,在当今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这样一种方式必然会向以客户为向导来转变。市场竞争的激烈会导致出现由消费者的需求来决定市场的格局,最终形成一种由消费者为主导的买方市场。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是管理导向转变的重要缘由。企业和组织需要通过创造价值来实现其最终目的,在这个过程之中,企业与企业、组织与组织之间会产生激烈的竞争,当今社会,科技与技术飞速发展,很难再有企业和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拥有长盛不衰的“武林秘籍”,在这种局面下,消费者的需求便成了企业和组织追求的核心。只有把握住买方市场,以顾客为向导,才能创造价值。所以,现代化经济管理的发展必将由以生产者和技术为导向变成以客户为导向。
5.从硬件管理向软件管理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人们对知识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经济管理也随着人们的观念在逐步的发生转变,知识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并已经成为企业及组织的最核心资源。在现代化的经济管理中,软件管理也逐渐取代了以“人”、“财”、“物”等硬件作为重点的硬件管理的主导地位。软件管理即是对“知识”、“经验”的管理工作,将所有的知识和经验整合成有利于企业和组织发展的资源。任何一种优秀的管理制度都离不开丰富的知识理论及经验,在这些理论和经验上,不断创新,企业和组织才能不断良性健康、充满活力的发展。
6.网络式的沟通方式。 企业与组织需要更快更好的进行一系列的内部联系,需要更便捷的在不同的层次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发现和解决其在运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产生的问题。网络式的沟通方式更有利于决策重心的下移,有利于各种信息更广泛的进行传播,也有利于让每一个与之相关的人员都拥有更平等的获取信息的机会。通过这样一种现代化的沟通方式,能更好的使企业和组织内部进行一种良心有效的运转。
7.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及发展。 团队协作永远是企业和组织不可或缺的部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亦是企业和组织发展的重要核心。在现代化经济管理体系当中,团队协作所带来的效益和创造的价值,永远都会是“1+1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要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或者能一蹴而就的事情。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管理也必须不断的去进化。只有深入透彻的去分析其本质,掌握其发展的特点,预知其发展的趋势,才能更好的使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更高效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齐晖.现代化管理,2009.
[2]曲之熙.管理的艺术,2009.
一、“东数西算”将优化西部算力资源,支撑东部数据运算
当前,人类社会生产力已由人力时代和马力时代转向动力时代,现正加速转向算力时代。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对算力的需求十分旺盛,预计未来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但是我国东西部算力资源分布极度不均衡,供求矛盾突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拥有众多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公司,算力需求旺盛,但是东部地区资源有限,尤其是电力、土地价格高企,不利于大型数据处理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电力、土地、人工便宜,气候适宜,而算力需求较少,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东数西算”工程应势而生。“东数西算”工程中,“数”指数据,“算”指算力,“东数西算”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旨在利用西部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建设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的算力需求,打通东西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和东西部协调发展。我国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根据地理位置和发展定位不同,可分为两大类,详见表1所示。一类枢纽节点是位于东部地区的京津冀枢纽、长三角枢纽、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和成渝枢纽。这四大枢纽节点计划布局六大国家数据集群中心,其地理位置与我国四大城市群高度重合,所在地区用户规模大、算力需求旺盛,主要用于满足本区域算力需求,需要进一步统筹好城市内部和周边区域的数据中心布局,实现算力部署与当地资源的协调可持续,不断优化数据中心供给结构,拓展算力增长空间。另一类枢纽节点是位于西部地区的贵州枢纽、内蒙古枢纽、甘肃枢纽和宁夏枢纽,计划布局四大数据集群中心。这四大地区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是算力设备的天然冷却场所,同时土地、电力、劳动力等成本低廉,数据中心绿色发展的潜力较大,用来打造面向全国的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延时要求低的非实时性算力保障基地。“东数西算”工程对于优化西部算力资源、支撑东部数据运算、提高数据要素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位于东部地区的四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布局在我国四大城市群内部或者周边地区,主要服务于东部地区延时要求较高的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在线游戏、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视频通话等业务;位于西部地区的四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资源,承接东部地区延时要求较低、价格敏感度高的数据运算、存储服务,比如存储备份、后台加工、网站维护、制造业研发设计等业务,分担东部地区算力压力,更好服务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二、通过算力设施向西布局,带动相关产业有效转移转化
业内人士预计,“东数西算”工程启动后,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杠杆效应达到1∶8。十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前期有望涉及到温控设备、电力设备等机房配套设施采购,后续随着流量及算力需求的增加或将为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等IT设备带来进一步增量。“东数西算”投资总额度目前没有官方数据,类比“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可以预见的是,“东数西算”项目建设将是一项长线工程,同时作为重资产投资项目,投资体量或在数千亿级别。根据相关机构测算,到2025年“东数西算”工程仅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的总投资规模就有望达4000亿元~5000亿元。根据投资的杠杆效应,“十四五”期间,“东数西算”工程每年将带动4000亿元以上的相关投资,被誉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南水北调”工程。“东数西算”工程有助于进一步激发东部地区产业创新,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加快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东数西算”工程可以缓解东部地区能源资源紧张局势,将有限资源集中用于发展科技含量更高、技术前景更广的产业,有助于东西部产业分工和协调发展。“东数西算”工程叠加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整个数据通信领域将是确定性较大的机会,将带动数据中心相关的IDC、ICT、光模块、运营商、温控设备、光通信等领域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而这些产业及核心技术大都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这些企业将会通过持续的技术进步实现高质量发展。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数据要素及其配套资源将在东西部之间跨域流通。一批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和基础设施以及人才、技术等将会从东部地区转移到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企业将会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使中西部地区逐渐开始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数据加工、数据清洗等数字产业,将自身资源丰富的“瓦特”经济转化为科技含量高、未来发展潜力大的“比特”经济,从而拉动和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实现产业升级,拉动当地就业,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数据集群中心的产业链条长、涵盖门类广,将有助于培育和打造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数据集群中心的产业链条既包括传统的土建工程,还涉及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信息传输、基础软件、清洁能源供给等。“东数西算”工程将带动相关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技术向西部地区转移,拉动西部地区的新基建投资,加快西部地区通信设施升级,实现云网协同,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当数据中心向西部地区集聚之时,数字经济产业在西部地区便有了萌芽乃至发展壮大的可能。以贵州为例,贵州早在2014年便开始布局大数据产业,目前已有阿里巴巴、华为、苹果等5000多家企业落户,数字经济产业增速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当地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贵州也跻身全国数字经济重镇。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同样有望借助“东数西算”工程实现数字经济产业的腾飞,从而带动本地乃至整个西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算力网络创新体系建设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东数西算”工程将为我国数字经济和东西部协调发展带来诸多裨益,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我国数据跨域流动和算力网络体系创新建设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引起关注。问题一:数据作为继劳动、资本、土地、技术之后新的生产要素,具有可复制性、易传播性、产权界定不够清晰等特点,这给数据的跨行业、跨地域流动和数据共享带来诸多阻碍,一些保密要求高、靠数据构建竞争壁垒的政府组织或企业出于安全考虑可能不愿将数据交由其他机构进行处理,尤其是远距离异地处理加工和存储。问题二:西部地区存在的数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网络带宽有限、产业配套不够齐全、人才技术缺乏等短板,会制约西部地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数据中心集群对东部地区算力需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无法满足东部地区对数据计算、存储、运输等较高的延时性、准确率等方面的迫切要求。问题三:由于运营商竞争、地方保护主义等人为因素导致数据传输和跨网转换环节出现阻碍,使数据跨域流动和处理时间过长,无法满足部分对延时性要求较高企业的急迫需求。此外,数据处理的结算和定价标准等制度不健全也会导致网络延时问题时有发生,不同数据类型、不同企业对数据处理和传输的速度和准确率要求不同,未建立精准的算力资源供需分配机制。
四、如何提升我国算力网络创新体系建设能力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新趋势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时间内如何实现现代化管理,不是一时能够完成的,如何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全面掌握经济管理现代化以及经济管理发展的趋势,是当前应该研究的重点。
一、现代化的经济管理
1.少“管”而多“理”。经济管理的主要因素不在于掌握程度的多少,也不在于管的多少,任何一个人或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完全掌控所有的事情。管理应该多注重计划、思考,从实践中将结论得以证实,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各个部门的工作管理进行严谨的控制。这样做可以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处理,有效的提高实施管理的效率,也就是我们经常所描述的“理”。管理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重要的它是一门“宽泛的艺术”。2.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名专业人员应该加强管理人员自身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全面提高能动性,让自身价值得到肯定,达到经济管理的目标。在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应该注重策略的使用,僵硬的管理制度或许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有限的效果,然而,管理的艺术在于“人尽所长、物尽其用”。3.科学化与自动化。在进行经济管理实践中,专业人员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手段以及自动化仪器,将经济管理工作进行有序的调整和指挥,更全面的将工作效率提升上去。加强科学化和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使得社会经济向着更广泛的经济发展与进步。4.更新经济管理形式。当前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管理模式、方法形式也应该将强创新与改善,专业人员不断将社会经济管理形式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企业应该全面提高自身的效益,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进一步实现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全面注意管理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适应企业经济的发展,实现现代化经济管理稳步发展。
二、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1.以人性化的管理行为优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一直随着管理需求的发展而变化,科学管理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经验式管理中的不足。因此,我们在经济管理的工作中,锅里人员应该进行详细的解读与分析,以人为本展开管理。结合分析人的心理、生理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上述管理形式可以充分的将生产工作者的积极性、能动性和自身创造性,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将自身全部精力投入在工作当中去,全面实现自己的价值,预测目标,进一步实现自身的计划。企业应该使用各种管理形式,将科学化管理制度进行全面优化,并将其进行实践,使用在经济管理中去,在未来经济管理的思想体系中,相关人员应该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实现核心的意义与价值。2.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在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中要充分发挥民主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各项政策法规的确定都体现着民主性。因此,在经济管理中要结合国家实际发展的状况,顺应时展,充分体现民主性,该形式可以提升职员的积极主动性,技法职员的积极性,提高经济管理效率。企业和组织要想实现获取最大化利益以及体现其核心价值,最关键的在于其基层人员是否能迅速的实行民主化决策。3.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作为经济管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企业和组织的不同发展状况,需要决策人员做出快速且准确的决策方案,全面掌握信息和资源的发展状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是最宝贵的资源,因此,经济管理人员应该全方位吸取知识,积累经验,使用全新的技术创造财富。达到经济管理人员,小到普通职员,应该进行自我控制、约束,制定合理的组织模式,使企业与组织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有迅速的应变和决策能力。4.网络式的沟通方式。企业和组织应该进一步实现内部的联系,需要使用不同的形式进行交流,结合不同方面,将实践环节中的问题进行解决。网络式的沟通方式决策有助于将问题进行进行全面的控制,将信息进行传播,让每个人员进行信息获取的机会,通过有效的形式进行沟通,进一步将企业的发展速度提升,实现现代化的沟通,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5.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及发展。在现代化经济管理中,要增加“互助、互爱,各部门协同作战、团结一致”发展思想。协作精神已经是当今时代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思想理念和基本原则。那么作为一个团队中的个体,要想在团队中站住脚跟,进而和团队一起发展,也必须自觉培养和发扬团队协作精神,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团队和集体,进而取得进步和发展。在现代化经济管理中,发扬团队精神,团队协作所带来的经济和价值是“1+1<2”。在进行经济管理的同时,应该注意将管理者和操作人员的能力叠加在一起,最大的发挥出自身的利益,争取达到之前预定的目标。经济管理专业人员应该加强对团队及提升团队执行力、激励团队成员的掌控,从而造就高效团队,实现经济管理。专业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团队意识的培养,将团队精神发挥出来,促进各部门人员协调一致,该形式进一步推动现代化经济管理的进步与发展。6.以个性化管理文化为突破。在企业发展中,要以个性化管理文化为突破,不断将企业文化管理形式进行创新,只有专这样做,才能够将企业的核心力量进行提升。首先,应该全面加强企业发展目标制定,以文化谋求发展,突出企业文化的个性化,以个性化的优势早同行中展现其优势,为企业赢得竞争力量。其次,还应该确定企业独立性的价值。个性化在企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专业人员应该全面掌握经济发展的趋势,从根本意义上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
三、结语
根据上述来看,一个企业的成功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经济管理。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经济管理形式也应该不断进化。专业人员应该进行透彻的研究,管理人员应该结合实际结合经济发展的形势掌控未来发展的方向,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实现经济现代化管理的进步,使得经济管理朝着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俊山,陈俊生,王善琪,刘璐,王洪国.浅谈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讨[D].河南科技大学,2017,9.
[2]网珊莎,张慧杰,刘志楠,强慧珍.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讨的必然选择[D].大连:企业经济,2017:33-79.
一、GDP总量上的黄河区域各地区经济发展空间差异
(一)、黄河流域概况
黄河源头起始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等九省区(如图3-4),入海口在山东省垦利县,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43平方公里。流经省域中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中下游冲积平原为农业区。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稀土、铝土矿、煤、石油等储量在中国都占有较大比重;流域内有陇海、兰新、京包等重要铁路交通干线,有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重要城市。
(二)、研究数据和研究方法
区域经济分析主要表现在通过对区域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定位,分析区域经济差异特征、区域经济相互作用及区域产业结构布局,并找出满足区域经济布局条件的最佳场所。关于数据来源,本文采集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省区即山西、青海、宁夏内蒙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代表人口较多居住密集的欠发达区域、人口较多居住分散的欠发达省域、人口较少的落后区域以及经济较发达人口密度大的区域。
(三)、选取指标
本文将选取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作为衡量本区域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代表一国或城市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 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增加值的总和( 各行业新创造价值与固定资产转移之和), 它所提供的总量指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
(四)、数据的搜集
本次研究搜集了2010年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的地区生产总值, 数据分别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各省统计年鉴, 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五)、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标准的选取
地区生产总值能够很好地反映该区域的发展程度,运用GDP这一反映经济总量的指标,先计算出各省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值,然后以平均值为标准,按其0-0.5倍(1级)、0.5-1倍(2级)、1-1.6倍(3级)、1.6倍以上(4级)将各省经济状况划分为经济落后区、欠发达区、次发达区和经济发达区等四种类型来描绘整个黄河流域的济增长差异状况(见表4-1,图4-2),以便对各省经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
(六)、数据分析
(七)、结论分析
从图3-5可以看出,GDP总量上的黄河流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具有以下特征:
1.各类型区成片分布,上、中、下游之间梯度差异明显。经济发达区和次发达区主要集中于东部黄河下游地区;欠发达区主布于黄河中游,围绕经济发达区和次发达区分布;落后地区主要连片分布于西部黄河上游区域和中游的个别地市。
2.黄河中上游的经济发达区和次发达区主要分布在各省(自治区)省会城市及其周边城市,并且这些相对发展较好的地市几乎都是矿产资源的分布地。例如西宁拥有煤、铁、石油、镍、铝、铜、汞、磷,兰州拥有煤、铁、锡、铜、硫、铅、锌、明矾等多种矿产资源。可见,黄河流域的经济空间格局具有比较明显的资源、经济、政治重合性。
二、人均GDP的黄河区域各地区经济发展空间差异
(一)、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标准的选取
由于人口密集度对国内生产总值影响较大,因此,为了进一步探讨黄河流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现状,本文将采用2010年的人均GDP指标(见表3-9)。人均GDP是反映人均经济总量的指标,相对于GDP总量而言,人均GDP可以更好地反映经济增长的水平和阶段。这里仍然按照全流域人均GDP的均值比划分。
(二)、数据分析
(三)、结论分析
从图3-6可以看出,人均GDP的黄河流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具有以下特征:
1.人均GDP下考察结果与GDP总量下考察结果有一定出入。由原来的第四位跃升至第一位,而GDP大省山东省和河南省则由第一位、第二位分别降至第二位和第七位,而GDP总量较低的省份,如青海、宁夏、甘肃等省,除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略低以外,其他各省均与中等省份趋同。
2.黄河流域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是一个多极的核心一边缘空间结构。整体上,下游地区是整个流域的经济增长核心区,然后由东向西依次为2个地区。从空间分异演化的趋势上看,下游的增长核心区到2010年分化为2个区域,即以山东为中心的极核与以内蒙古为中心的极核。分段来看,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现状主要呈现出一种核心一边缘式的圈层结构,下游主要是山东、河南带,这种圈层结构比较明显,圈层结构的发育也比较完善,由中心的极核区到经济发达区逐步向外扩展到次发达区、欠发达区和落后地区;上游和中游极核区和经济发达区以及次发达区还没有形成较为明显的圈状结构,主要呈散点状分布在行政中心、交通枢纽、黄河流经区或资源丰富区。
综上所述,黄河流域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是“点轴一圈”模式。“点”是流域内的济南、郑州、太原、兰州等比较大的中心城市,“轴”是黄河河道,“圈”是围绕在发展程度较高的核心周围,在集聚和扩散机制作用下的圈层状网络结构。上、中、下游的发展差距可以视为流域经济发展中心由下游往上游的一种梯度推移的态势。
作者简介:
【关键词】小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提升
由于每年我国都诞生大量小型企业,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小型企业走向消亡。在2012年破产和倒闭的小型企业超过十万家以上。小型企业必须对于核心竞争力做出深入分析,以便对变化的环境适应,积极寻求企业可持续发展,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对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一、我国小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小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具备其自身优势,但是也有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而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对竞争力缺乏,尤其是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主营业务不突出,发展方向不明确。通常来说小型企业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着比较明确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发展方向的明确,小型企业才能对未来实施方案、发展计划以及业务定位确定。可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小型企业对于自身发展方向普遍存在不明确的问题,特别是部分企业只是对获得眼前利益关注,而对发展目标和方向忽视。许多的小型企业觉得进行风险分散、追求利润以及扩张规模的举措就是实施多元化经营,它们在主营业务上并不具备比较强竞争力的前提下,盲目的实施多元化经营,这不但对于企业资源实力分散,还对主营业务上所具备的竞争力制约。如果不注重培养核心竞争力,那么所形成的局面不容乐观。
二是组织机构比较混乱,员工素质普遍不高。由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就是人员素质,我国小型企业在员工队伍上存在着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优秀员工流失比较大、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这就导致形成小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并没有相对应的人力资源支持。从当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小型企业都是传统的那种直线式组织结构,这与国内大中型企业以及国外先进企业相比,有着相对来说比较滞后的管理,特别是在营销、人力资源、成本、战略以及质量等方面,对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显得比较难适应。对于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就是不灵活的经营机制和不合理的组织结构。
三是文化内涵比较肤浅,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小型企业在竞争当中获胜的重要因素就是管理,可是当前许多小型企业并没有比较完善的监管措施和体系,使得企业的发展战略无法落实。在整个企业对于员工并没有详细的职务分工,往往员工搞不清自己的责任、权利和权力。在管理思想依然传统的将生产确立为中心,不能创新市场开发,这种模式对于复杂多变的市场不能够适应,而且在对员工进行管理过程当中所使用的手段显得粗放简单,并没有企业文化内涵性和知识性的引导作用发挥。
二、提升我国小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由于培养和提升小型企业核心竞争力这项系统工程显得比较复杂,根据小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状,笔者针对性的提出以下措施。
一是对战略规划科学制定,积极培育企业核心技术。对小型企业来说保持持久发展态势的战略性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而这依赖于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的科学制定。所以,小型企业必须对于变化的市场环境有效把握,从而对本行业技术和产品发展趋势和方向准确预判,能够正确和灵敏的对可能出现或发生的重要威胁、机遇以及时间做出反应,从而对自己的战略发展方向进行调整,以便对不断变化的竞争、市场以及行业环境有效应对,积累管理办法、市场策略和核心技术,以便做到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以便获得长久性的竞争优势。小型企业加快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就是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对于具备自身特色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进行研究开发,这样就能汤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先机条件。小型企业必须将市场作为导向,做到自身核心技术的形成,通过对核心产品的创造,从而对市场进行占领和开发。还应该加强小型企业相互之间的合作,借助于市场手段以便对小型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和核心技术,通过企业战略联盟的形成和建立,对于那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企业u收购和兼并,对于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当中不足实力的局限性做到有效克服,把外来知识在企业内部有效沉淀,这样就会有品牌特色形成,从而实现和谐竞争力的提升和核心技术的培养。
二是做好先进人才战略的实施,做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通常来说,小型企业建立核心技术的根本就是人才优势,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让指定的人才战略科学,通过对用人机制的创新,用好人才。要对人才的待遇水平提高,使得各级人才的社会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对本地人用好的基础上,积极做到对外地人的吸纳;在对现有人才用好的基础上,积极做到对未来人才的培养;在通过感情效果留住人才的基础上,还应该通过事业和待遇留住人才。要想在竞争当中取得优势,从而做到对核心技术的拥有,就必须高度重视人才。
三是对小型企业内部管理做好创新,积极加强建设企业文化。针对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小型企业显得竞争力比较弱和活力略显不足,造成这样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企业制度的制约和束缚,尤其是不健全的法人治理机构、不明晰的产权以及出资人不到位等影响,导致企业对于其核心竞争力无力增强。所以小型企业必须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相关要求,对企业制度进行改革,从而更加具备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合理化,这也提供制度上的保证来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小型企业迈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积极营造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小型企业在文化建设当中必须对具备独特我也精神的培养,从而做到具备特色的精神风貌、经营理念、道德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这样使得企业全体上下精诚团结,充满着活力和凝聚力。小型企业要对于自身学习能力提高高度重视,让企业成为创造型和学习型企业。小型企业只有具备比对手更快更好的学习能力,在企业内部形成自觉学习、团队学习的氛围,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才能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从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芳.关于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S1)
[2]辜明华.对于培育优秀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01)